美章网 精品范文 公共经济学研究范文

公共经济学研究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公共经济学研究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公共经济学研究

第1篇

公共经济学作为公共管理类本科阶段的公共基础课,其在公共管理专业教学中的学科地位已经越来越重要。公共经济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经济学分支学科,它的教学对于提高公共管理类本科毕业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也为不同层次的学生理解与关注公共管理实际问题提供了新的视角与思维模式。〔1〕本文由收集整理然而,在公共管理类本科教学实践中,公共经济学的教学实践出现一些问题,对这些问题的分析与解决将直接影响其教学效果。本文针对公共管理类本科生的公共经济学教学存在的问题,对公共经济学教学问题作出基础性框架分析,可望对公共管理类的公共经济学教学产生一些有益启示。

一、公共管理类本科教学中对公共经济学的学科再认识

公共经济学脱胎于财政学,在与政治学交叉后又分支出了政府经济学。公共经济学在发展过程中与财政学、政府经济学、当代西方经济学、公共管理学等多个学科有着较为密切的关系,同时与福利经济学、公共政策学、政治学、管理学、伦理学等也有着交叉、渗透和关联。

根据最一般的定义,公共经济学是对经济效率、分配和政府经济政策的研究。这一学科包含的主题相当分散,如应对外部性存在而导致的市场失灵、逃税的动机分析,以及对官僚决策的解释。为了涉及所有这些方面,公共经济学已经从原先仅仅注重研究政府征税和支出,演变为现在关注政府与经济互动的每一个方面。公共经济学试图同时理解政府如何以及应该做出什么决策。〔2〕

新公共管理运动以经济、效率、科学和理性作为公共部门管理的价值取向,凸显管理技术和专业管理在公共部门与公共领域的运用,认为公共部门应引入私人部门的管理方法、模式和思想。〔3〕信息不对称和经济人行为往往使得公共产品提供者抬高公共产品的提供成本,抑或通过权力寻租以谋取部门和私人经济利益,加上政府经济活动的成本软约束带来公共部门高昂的运行成本,致使公共部门效率低下。针对这些弊端,新公共管理的倡导者呼吁必须革新与再造公共管理的流程和模式,于是管理学与经济学开始强强融合,相互渗透。〔4〕基于这样的背景,公共经济学在公共管理类的教学中也因此就显得非常的必要和重要。

公共经济学是以政府或其他公共部门直接配置资源的经济活动及决策过程为研究对象的一门经济学分支学科。〔5〕需要强调指出的是,作为公共管理类公共基础课的公共经济学学科有其特定的属性,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了解它的特定涵义:第一,它是一门经济学,但却不同于传统财政学仅着重制度描述,而注重运用经济学的分析工具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第二,公共经济学研究公共部门直接配置资源的活动,不包括政府使用经济杠杆引导资源配置的间接调控行为;第三,公共经济学研究公共部门活动的决策机制,突显公共产品与公共选择理论的内容;第四,活动的主体是政府,但同时也包括公共企业和其他公共部门。

二、公共经济学在公共管理类本科教学中的问题与成因分析

公共经济学以政府为主体的公共部门的经济活动为研究对象,研究公共部门从事经济活动的方式方法、主要经济效应及其与社会管理目标的关系,研究体系以公共产品和公共选择两大理论作为支柱,以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公共收支、预算管理、公债管理、收入再分配和国民经济宏观调控作为主要内容。

目前,在公共管理类教学实践中,公共经济学的教学存在问题较多,如教学目标比较模糊、教学内容与专业特点衔接不够、缺乏专门针对公共管理类的本科教材、教学模式单一、学生知识背景不同造成接受程度不一、考核方式不够科学等问题,不过最突出的问题归结为一点就是公共经济学的教学效果不尽人意。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解释:从学生层面来讲,在学习过程中,公共管理类学生普遍感到这门课程理论性很强,对数学基础要求较高;而公共管理类专业的学生文科出身较多,他们对公共经济学中出现的模型公式以及数理推导理解上存在困难,这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对政府经济行为及其经济社会效应的正确理解,也因此降低了同学们对公共经济学的学习兴趣。另外,公共经济学的先修课程是西方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公共管理类本科生接受的西方经济学多是在一个学期讲完,而经济类本科生往往用两个学期来讲授,因此公共管理类学生的经济学思维训练和熏陶方面不如经济类本科生那样规范和熟练,加上公共经济学教学内容体系庞大,综合性较强,这也无形中降低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而影响了教学效果。从教育工作者层面来讲,由于公共经济学在中国尚属一门崭新的学科,多数教师对其教学目标还不是很清晰,对教学内容体系的认识与把握尚不够清晰准确,教学方法的运用还不够科学,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公共经济学的教学效果,阻碍了该学科合理的理性发展。这就要求公共经济学的教育工作者对以上问题进行认真思考,拷问我们现行的教学体制,建构一套完整科学合理的公共经济学教学体系,在此基础上探讨适用于公共管理类本科生的教学方法,以促进公共管理类学生的公共经济学整体教学水平的提高。

三、直面公共管理类本科生的公共经济学教学建议

笔者在高校从事公共管理类本科生公共经济学一线教学多年,从教学实践中有一些切身体会,认为公共管理类的公共经济学教学效率的提高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联动:

首先,应根据公共管理类不同专业就业取向制定不同教学目标。例如,行政管理专业学生就业取向:进入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及中介组织从事人事行政管理工作与其它相关管理工作者居多,当然也有诸多选择继续深造。因此,我们可以将行政管理专业的公共经济学教学目标设计为:扎实掌握公共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了解政府在公共收入与公共支出方面的职能及其原理,学会分析政府现行的公共政策目标和原理,着重培养学生敏捷的思维、组织协调能力与良好的沟通交流技巧。公共管理专业学生的就业取向:进入文教、体育、卫生、环保、社会保险、民政、城市管理等行政事业单位从事管理工作,当然也有不少选择继续深造的。因此,该专业的教学目标可设计为:掌握公共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了解政府公共收入与公共支出职能、相关公共政策及其原理,了解政府税收制度和政府管制制度,擅长组织协调、规划及人际交流等。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学生的就业取向:进入政府机关、劳动与社会保障部门、民政部门、各级工会组织、大中型企事业单位、社区部门以及非政府组织等从事劳动与社会保障工作与管理,选择继续深造的学生也不少。因此,我们将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公共经济学教学目标设计为:掌握公共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了解政府公共收支职能与原理,掌握劳动与社会保障方面的支出安排与国家相关政策法规,掌握税收、预算、公债、国家管制等基本原理与制度,着重培养扎实的理论分析能力、良好的社会沟通与实践能力。当然,在总体教学目标上,还应体现多维度,使学生对公共经济学中的基本原理、基本知识及其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有较深刻的理解和认识,同时学会观察公共经济问题,培养分析解决实际公共部门运转中存在问题的能力。

其次,不同专业教学内容应灵活设置,体现不同的教学重点。依据公共管理类不同专业教学目标,行政管理专业的教学重点应为公共产品理论、公共选择理论、公共支出理论、税收理论、税收制度、预算管理、公共管制、政府间财政关系等内容;公共管理专业的教学重点应为公共产品理论、公共选择理论、税收制度、预算管理、公共管制、财政政策等内容;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教学重点应为公共产品理论、公共选择理论、公共支出理论、公共收入理论、预算管理、公债理论等内容。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基本理论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第2篇

【关键词】语言经济学;公共英语;教学效率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社会各行各业对人才的需求度逐渐提高,大学生不但需要具备全面的理论知识,还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技能以及良好的英语素养,以便在工作中解决各项难题,让大学生尽快适应社会岗位,获得更好的发展前景。因此,当代高校教育立志培养大学生成为综合性人才,在开展公共英语教学课程中融入语言经济学来促进教学措施改革和调整,从而强化教学工作开展和管理,让高校公共英语教学效率得到极大改善。

一、语言经济学概述

语言经济学本身是一门具有交叉性的学科,其经济属性非常明显,在许多领域都有重要作用,语言经济学理论从提出到现在得到了非常普遍的使用,从语言经济学理论中认为学习语言其实就是投资人才和人力,并从投资过程中获得一定的社会价值。语言经济学理论会从其他外语方面进行研究,分析其中所含的经济学因素。也就是说,学习语言实际上是一种经济投资行为,且能获得极高的效益。在社会经济市场中对语言有相应的学习和掌握,能够满足某些岗位和领域的需求,从而得到相应的经济效益,这也能凸显语言的价值。所以,高校在语言经济学时有效开展公共英语教学,也是为了将学生培养成综合素质能力强的社会人才。

二、我国公共英语教学中教学低效现状

学生在学习某一门语言时,高校重点是希望投入成本和实际效益完成一定比例,从而实现社会经济的最优化,进而让教学工作的效率得到稳定提升。可是从我国目前的公共英语教学成果来看,即便随着新课改的改革,让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发生了一定转变,但是仍然无法解决课程教学质量低下的问题,这对于发挥公共英语教学作用极为不利,也无法将学生培养成为综合素质能力强的社会人才。根据研究调查表明,我国公共英语教学工作效率低下,教育产出比例不匹配等问题十分突出。学生以及学生家庭也为此付出了许多努力,但是英语教育的成效还是不太理想。根据调查数据表明,在高校中只有12%的学生认为在公共英语学习后自身英语水平有明显成效和提升,45%的学生认为通过公共英语课程学习自身综合能力素养有所提升,而剩下43%的学生认为通过高效公共英语课程学习自身的英语能力并没有提升,甚至部分学生还认为自身英语能力在四年大学时光中有所下降。经过大学阶段的公共英语学习,部分学生不仅不可以熟练地运用英语知识进行交际,甚至对其英语的学习效率造成了极为严重的影响。如此,在语言经济学角度下分析这些问题可以看出,我国高校公共英语教学质量的教学课程安排不合理的现象仍然明显,针对高校优化课程安排培养社会型人才的工作开展极为不利。就我国英语教学工作来看,大部分学生在大学时期之前就已经接受了10年左右的英语学习,可是在大学阶段的英语学习过程中,仍然表现出英语基础薄弱的现象。因此,部分学生无法完成更深层次的英语语言学习,从以上情况可以看出,我国在英语教育方面投入了大量的财力、物力和人力,但是公共英语教学的成效仍旧不够显著,甚至部分学生在大学四年中通过学习公共英语后,其英语交际能力和专业知识反而下降,这对学生学习英语造成了极为不利的影响。所以从语言经济学的角度出发可以明显看出我国高校公共英语教学效率低下、投入与产出不成比例的情况十分严重,这对高校培养综合性人才有极大的阻碍作用。

三、需求分析与大学英语教学定位

(一)市场需求

语言如果可以被认作一种商品,那么它必须有其商品属性价值,该价值应该被市场认可。因此,在学习外语过程中,必须要在市场上充分表明该外语的社会价值,但是我国大学英语教学工作的开展与社会市场需求之间存在不匹配的现象非常明显。目前,我国各大企业都需转型和过渡,向着经济全球化的方向发展,迎接国际化挑战。尤其是当前“一带一路”倡议目标的进行,企业更需要英语交流能力强、专业技术过硬的综合型人才。比如,我国高铁在工程技术和商业价值上较其他国家而言都有明显优势,但在签订合同条款时由于员工和技术人员的商务英语水平表现不够,导致高铁商务合同洽谈时存在一定障碍。由于英语水平的限制,导致中国走向世界的伟大梦想遭受一定阻碍。我国专业院系想要开设国际化课程或全英文课程,就必须要求该专业学生利用英语进行专业学习,并要求学生阅读大量相关文献资料和学术期刊,进而培养综合性优秀人才,成为该领域卓越的一流人才,从而打造世界一流的学院和学科。但实现这一目标最基础的门槛就是大学生的英语学术水平,也就是说大学生必须可以利用英语这门语言进行文献综述的查找和改写、全程英文听讲等能力。也是由于这些因素,我国外出留学的学生,尤其是到英、美等国家留学的学生必须具备运用英语的能力。由此可见,大学英语的实际价值非常突出,是个人乃至国家对其英语学习的重大投资,也是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和专业院系需求的重要条件。因此,为了充分发挥大学英语的潜在价值,国家和个人在学习了十几年的英语语言基础上,必须根据社会发展需求和专业特色来进行学术英语与职场英语的学习,在进行学术英语教学和职场英语教学时,要将大学英语教学定位为综合教学,不能将大学英语教学工作的开展定位为单纯的语言知识学习,将重点放在英语国家的发展历史、、文化传播等方面。

(二)国家需求

在我国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长期以来都比较重视外语的自身学习规律以及学生的接受程度,而并不重视社会市场需求和能力要求。从我国十年“”结束后,一直强了外语教育的重要性,学习外语是提升我国国际地位的重要方式之一,通过学习外语、学习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培养综合性优秀人才,而大学公共英语对于培养科技优秀人才和专业技能人才并没有显著成效,而且长期保持教学效率低下的态势。自21世纪以来,我国顺利加入了世贸组织,国际商业行为和日常交往逐渐频繁,学好一门外语显得更加重要,通过提高外语水平、改善外语教学方式是我国各阶段文化教育必须重视的问题,我国对于英语外语教学开课时间很早,一般从小学三年级开始就有英语外语启蒙,外语学习会延续到上大学,十几年的时间都对英语进行学习。但是大部分学生都不能运用所学的英语知识来阅读外文原版书籍,也无法正常与外国人进行直接交流。这也直接表明我国在英语外语教学方面的教学效果十分不理想,无法满足当前国家的社会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发展现状,对于我国对外开放和进一步改革有严重阻力。所以,必须重视外语教学方式的创新和研究。

四、大学公共英语教学效率低下的原因

根据经济学理论研究认为,一件商品只有市场具有一定需求度才能放大其价值。可是对于我国大学公共英语而言,按照经济学理论研究表明其已经丧失了在市场的应用价值,大学公共英语教育无法与学生的专业进行匹配,无法满足社会所需的技术性人才和综合性人才。因此,大学公共英语教学的真正价值无法得到正确体现,导致大学英语教学成果不显著严重,限制了学生的专业发展,大学公共英语教学的目的是帮助学生提高社会竞争力,满足社会人才需求和市场需求。从语言经济学视角下研究公共英语教学效率都不到显著提高的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应试教育思想的严重束缚

我国长期以来对于英语教育来讲都有明显的应试教育思想,不论是小学、中学还是大学,在学习英语学科过程中都会面临考试的难题,尤其是大学时期,大学生本应该更加重视社会实践和科研,而不应该受到应试教育的束缚。但是,大学四六级考试仍然让大学生不得不按照常规的英语学习方式去学习英语,这使得大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和自主性严重下降。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大学公共英语的教学内容和考试方式也会受到一定限制,大学教师为了保障学生顺利通过四六级考试,在教学过程中无法真正将教学内容与社会人才需求相结合,为培养社会行中和人才做保障。此外,高校学生的英语基础差异较大,高校在开展公共英语教学时无法兼顾所有学生的学习情况,因此许多公共英语教学课程活动的开设会与中学阶段内容重复。所以,在语言经济学角度的层面来分析发现,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大学公共英语教学效率普遍偏低,这对于英语教育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提高极为不利。

(二)公共英语教育存在应用目标缺位情况

从语言经济学理论体系研究分析,英语教学做英语教学存在工具性,那么就认为英语教育的使用价值非常明确。但是,在高校英语教育中,让学生获得一定的英语知识以及交际能力是英语教育的最大价值所在。由于我国高校在英语公共课程教学过程中对英语教学的定位产生误差,只重视培养学生英语语言能力和英语语言素养,并不重视学生对英语的应用价值能力体现。也就是说,高校英语教学任务对于培养学生英语学习素养来讲没有任何问题,但是这并不适用于学生在未来社会工作中,使用英语利用书面化的英语口语进行交流,因此阻碍了英语教学效率的提高,无法直观体现英语教育的价值。

(三)教育体制与教育理念的影响

目前,由于高校教育理念和体制的双重影响,导致高校公共英语教学的效率无法得到稳定提升,从相关数据来看,我国高校大学公共英语教学聘用的教师一般都是由英语专业毕业的研究生和博士生组成,这部分教师自身的英语水平普遍偏高,但是由于刚刚大学毕业,其任教能力和水平相对欠缺,也没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因此,在进行英语教学活动中无法准确把握英语教育的定位,使得英语教学效率无法提高,或是由于高校自身的教育体制影响,英语教师在白天进行公共英语课程教学,其他时间则在研究英语语言文学,其工作重点是科研方向,而并不重视高校英语教育。所以,学校对于高校英语教育方面的师资力量和重视度并不高,这也使得高校公共英语教学课程的开展难以保持稳定水平。

(四)公共英语的英语专业化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对于公共英语的教学才有了起步,当时的外语教研室比较独立,也会与其他专业的学生产生相应联系,有该专业教师到其他专业院系开设公共英语课程教学的情况。但是,由于近几十年来对公共英语的关注度逐渐上升,许多高校开始将公共英语教研室纳入了外语学院,本质上来看,公共英语的学科地位有所上升,但其大学英语教学的性质也发生了相应改变。按照以往单独的外语教研室来看,公共英语课程教学和教学目标都是与其他非专业英语的院校产生联系,而现在却是与英语专业产生相应联系。比如冶金英语、实用英语变成了英美文学英美报刊等。久而久之,公共英语教学逐渐专业化,其具体的专业化表现在大学英语课程的英语内容设置专业化、英语教材更加专业化,需要大学生掌握基本的语言知识和人文知识。高校以充实学生英语教学内容、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为理由将许多英美文学和课程排入大学英语课程内容中,这不但表现在大学英语教材编写和课程设计内容上,而且在整个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中有评估体系来支撑。因此,公共英语教学的专业性越来越浓郁,其课程评价标准都是按照英语专业课程的内容进行复刻完成。当前,用来评判大学英语教学成功的标志性活动就是各类英语竞赛,而用来评判英语专业学生与公共英语学生在英语语言方面学习成效上的标准也逐渐一样,比如语言功底扎实、口语完美、能够背诵莎士比亚作品等,而并不是将所学的英语知识运用到专业技能学习和社会服务中。若是不将大学英语从英语专业中单独出来,为学生的专业化发展服务,那么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工作的开展无法进行彻底。

五、语言经济学视角下公共英语教学改革措施

在语言经济学视角下研究公共英语教学改革措施,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的专业发展和社会需求作为目标来研究相应的改革措施。第一,在进行公共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根据学生需求来开展多方面的英语学习,并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和指导,从而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保障学生英语综合素养的稳定提升;第二,公共英语教学内容应该与学生所学专业有所联系,确保在公英语教学中所学的内容可以成为学生专业的知识支撑;第三,重视高校公共英语教师的教学素养,提升保障教师为学生开展专业性指导和教育,促进高校公共英语教学的改革和推进。

六、结语

总而言之,就我国目前情况来看,我国公共英语教学的开展效率十分低下,由于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比如,应试教育思想的严重束缚、公共英语教育存在应用目标缺位情况、教育体制与教育理念的影响、公共英语的英语专业化程度等。都导致大学公共英语教学效果不佳。因此,在课程改革的背景下,通过语言经济学视角下研究公共英语教学来提高其教学效率,对影响英语教学效率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改善意见,从而整合教学改革措施,促进大学公共英语教学体制改革,让公共英语教学为学生的专业技能提升和社会的发展做强有力的支撑。

【参考文献】

[1]赵丹迪,孙悦.语言经济学视角下商务英语的SIOP模式思考[J].海外英语,2016,21:55-57.

[2]陈媛.语言经济学视角下的公共英语教学效率研究[J].四川省干部函授学院学报,2017,01:104-106.

[3]蔡基刚.语言经济学视角下的公共英语教学效率研究[J].复旦教育论坛,2016,1402:86-92.

[4]王海兰.国内经济学视角语言与贫困研究的现状与思考[J].语言战略研究,2019,401:34-43.

[5]姜华.语言的经济学与大学英语教育[J].现代营销(信息版),2019,02:84-85.

[6]薄守生.语言学跨学科研究学术创新的一部力作[J].汉字文化,2019,01:125-126.

[7]何梦丽,罗胜杰,陈敏之.语言经济学视角下商务英语课程教学调查与分析[J].湖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2901:115-119.

[8]朱曦.语言经济学视角下高职英语课程设置的优化[J].宁波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9,1701:93-95.

[9]王利梅.语言经济学视角下大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反思[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1604:7+14.

[10]于晓华.基于语言经济学的体验式商务英语教学模式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9,05:110+112.

[11]宋景尧.语言经济学研究路径的演变与信息经济学视角下的新探索[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04:177-184.

[12]卫钰珍,李聪,吴林.语言经济学视角下的武汉自贸区公示语英译分析[J].英语教师,2019,1916:27-29.

[13]邹琳琳.基于语言经济学视角的商务英语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08).

[14]李彬芳.刍议核心素养理念下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J].校园英语,2019(38).

第3篇

本文以环境美学与生态文明建设理论为指导思想,通过对郑州市公共绿地景观内容的探索与资源评价,分析郑州市绿地系统规划中所存在的问题,努力探索一种强调生态文明、促进交流、回归生活、文化体现、市民参与的新的设计美学范式。

[关键词]

环境美学;生态文明建设;郑州市;景观设计

一、环境美学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基础探源

(一)解析环境美学内容的本质

公共环境不仅要满足人们生活起居、休闲娱乐的物质要求,而且还应该满足人们对心理、审美、归属感等方面的精神需要。当前人类的生存环境受环境污染严重,人们的生活健康受到威胁,迫切需要对公共环境的审美意识上升到一定高度,扩展美学理论本身的内容,彻底改变狭隘的理解。因此,目前环境美学的本质不是仅仅停留在肤浅的形式表现,它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强调的是环境的重要性,研究的是生态与文化、主观与客观的基本关系问题,具体体现在人居环境中生态结构的保护和完善,目的为了让环境更适宜于人类的生存与发展。

(二)树立科学的生态文明建设新理念

目前中国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代价较大,导致污染物排放过度、空气污染严重、常规能源枯竭等环境问题,因此,我们需要转换传统观念中对大自然的粗暴破坏和掠夺,把自然的合理开发和积极保护紧密结合起来,坚持可持续发展和绿色发展,切实把社会的经济发展和未来的持续发展统一起来,从长远的角度考虑人类的生存条件和生活质量,实现人与大自然的和谐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理论与环境美学理论在本质上相近,其核心是人与自然协调发展,强调人们在改造自然的同时遵循自然界的客观规律,追求人造环境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

二、郑州市公共绿地景观设计的发展现状分析

(一)郑州市公共绿地景观多样性指数不高

公共绿地景观多样性是指景观结构多样性和景观功能多样性。景观结构多样性指的是景观类型、大小、形状、组合的多样性;景观功能多样性除了物种在景观单元中的流动的多样性外,还包括观赏、游憩、生态、文化等功能的多样性。目前郑州市各区绿地景观多样性指数显示,金水区虽然绿地类型较为全面,但是面积分布不均匀,导致景观多样性下降;高开区、经开区、邙山区的景观类型较少,但面积较为均匀,多样性指数中等。分析说明,郑州市各个城区存在的绿地分布不均匀、景观类型不够全面等问题[1]。

(二)郑州市公共绿地景观破碎化程度较高

景观的破碎化程度是指景观分割的破碎程度,通常景观的破碎化程度越高,表示人为改造越大。从各城区来看,二七区的景观破碎化程度较高,主要是因为该区为老城区,建筑密度较高,绿地面积少而分散,另一方面是新开发的居住区,开发商在景观规划中的投入较少,导致绿地景观破碎化程度较高。经开区和高开区为新建城区,其景观的绿地率较低,有部分空地未进行开发,景观破碎化程度较高,原因是缺少大型公园或者多以小广场形式存在[1]。

(三)郑州市公共绿地景观设计风格差异较大

目前来看,郑州东部的新城区和西部的老城区之间有着明显的差距。西部老城区只有少数的城市公园,后来建设的公园大部分是根据城市的发展改建而成,公共绿地景观具有古典园林气息,且各个公共绿地较为孤立。相对于老城区的高密度人群,公共绿地在数量上和质量上都不能满足市民的需要。东部的新区城市公共绿地规划是包含于城市规划中的,具有很强的系统性和统一性,并且兼具生态性和文化性,充满了国际化的现代气息。

(四)郑州市公共绿地景观数量分布不均匀

目前郑州市区中心与城市边缘区景观数量分布不均匀。在人多地少的城市中心,公共绿地实属奢侈品,大多数绿地景观规模较小,例如街头绿地、带状公园等,如文化公园、学梓公园、文博公园、绿茵公园等。在城市边缘区则分布着大型的公共绿地景观,如植物园、绿博园、方特游乐场、黄河湿地公园、绿源山水园等。

(五)郑州市公共绿地景观设计忽略市民的参与性

郑州市城市公共绿地景观在前期的规划设计与后期的维护管理工作中,缺乏市民的参与性这一社会功能。例如公共绿地景观在前期规划中没有听取和采纳市民的期望与意见,许多新建的公共绿地熟知度并不高;一些专类园区,在冬季缺少观赏价值,大大减少了游人的视觉享受;一些公共绿地缺少静态赏景和市民参与其中的功能场所,最终成为以户外健身活动为主的公共绿地。诸如此类的问题,导致公共绿地只可远观,缺少景观亲近感和城市归属感。

(六)郑州市公共绿地景观设计缺乏环境美学与生态文明建设理论作指导

郑州市较为集中的公共绿地大多是以城市公园、街头绿地的形式存在。上世纪50年代建设的人民公园、紫荆山公园、碧沙岗公园,自然景观要素主要是以自然山体和枝叶茂盛的植物为主,人工景观要素以筑山理石、人工挖湖为主。但由于建设时间距今已有六七十年,园区设计的指导思想主要是为群众提供休闲游乐的场所,在环境美学与生态文明建设上的体现较少,很多场所在早期看来有一定的主题或意义,而如今看来却破坏了整体园林景观的和谐性。

三、环境美学与生态文明建设理论在郑州市公共绿地景观设计中的对策研究

(一)提高生态审美,推动城市生态安全

首先,通过宣传、说教等方式向全体市民普及生态知识,提高市民的生态审美意识;其次,在公共绿地景观规划与设计中一定要遵循生态原则,从改善城市环境质量的角度出发,比如位于郑东新区的湿地公园,通过污水净化系统为如意湖进行污水净化,让市民在游赏玩乐的同时,了解真实的净水程序,达到科普教育的目的;然后,绿地景观本身要生态稳定、能流通畅,能够与城市的结构相统一、关系相和谐,比如城市之林的园内景观与园外道路绿化风格就统一和谐,使公共绿地与城市达到了完美的融合,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共生”主题。

(二)提倡艺术创新,推动低碳城市建设

艺术创新是指将生态技术与艺术相结合,用节约和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理念做指导,用尽可能少的财力、物力,对周围环境尽可能少的干扰来绿化和美化环境,通过景观这一设计表达形式所反映出的创新设计观。比如选择乡土材料来节省维护成本,就像沈阳建筑大学校园,演绎了关于农耕文化的田园耕读故事;或是对报废的材料进行分类筛选,既能节约材料,又能产生出新的艺术效果,就像德国巴伐利亚州环保部新楼景观设计的主要入口处,设计师利用报废的混凝土预制板,创新出类似于中国山石的园林小品,极具创新意识。(三)重视回归生活,推动经济持续增长回归生活是指赋予公共绿地景观以人的属性,充分体现人文关怀。公共绿地景观和人的生活有着密切联系,不仅是对当今人类生活和历程的写照,而且是人类生活的组成部分,抑或是一种存在方式。这就要求在对城市公共绿地景观设计的同时,重视人在景观中的主体地位,考虑公众的实际生活需要,将景观设计与人的生活意象产生联系,激发人们内心深处的城市归属感,提高和改善人们的生活品质。营造环境良好的空间场所,满足人们观赏、游览、学习、活动、趣味、运动等多功能需要,避免“见物不见人”的情况,提高景观的使用率。

(四)融入中原文化,推动美丽河南建设

将极具荣耀感的中原文化融入郑州市公共绿地景观设计中,能更好地尊重并延续地方生态特征、历史文化印记和民俗习惯,赋予其厚重的文化积淀和地域特征。每个公园都应有独特的文化和鲜明的形象,不然被动的景观往往容易被人遗忘,就如碧沙岗公园,很少人会来到园内的北伐烈士纪念碑去参观悼念。因此,规划者在对公共绿地景观进行设计之初,就应充分了解公园所在区域的地域文化,尽可能地将中原文化转化为人文活动,增强市民的民族意识和价值追求,让每个市民都能通过公共绿地景观参与到美丽河南的建设中来。

(五)强调整体体验,推动社会健康发展

整体体验是强调市民与自然应该时刻保持着互动关系,它不仅仅包括建设初期参与设计、建设完成与场地互动、设计成果开放评价,还表现为对生态过程和自然过程的展示、认知、体验。比如设计师可以在一开始设计的时候,对部分场地留有发展的余地,留待今后的使用者在体验中慢慢完成;或是提供果实采摘、耕作农场、垃圾堆肥等这一特定区域让市民享受亲近自然、体力劳动的快乐;又或者通过景观生态设计,以教育为目的向市民展示自然现象的发展规律、生态系统的功能、生态技术的运用与生态的恢复过程。

(六)促进市民交往,推动宜居城市建设

公共绿地景观还应该兼顾社会功能,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交往,特别是在生活节奏飞快、信息化程度发达的今天,人们面对面的交流显得更加难能可贵。交流的形式也不仅仅局限于语言上的交谈,也可以是常见的某些交流活动,如交谊舞、乐团合唱、戏曲演唱、下棋、打牌、亲子活动、健身项目等。因此,设计者应该着重为此类活动提供专属、舒适、互动的场所,增强市民的存在感和归属感[2]。

四、结语

将环境美学与生态文明建设理论融入城市公共绿地景观设计中是人类发展新时期的必然产物,是人类改变生存环境的新目标。郑州市应该对公共绿地景观进行合理规划和调整,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的精髓,用人性化、生态化的方式进行规划设计,使城市绿地充分、高效地发挥生态效益和使用功能,倡导人与自然协调有序的生活环境,提高市民的生活质量。

作者:赵晓曦 单位:郑州成功财经学院

[参考文献]

第4篇

关键词:宫腔镜;急性子宫出血;诊断性刮宫

急性子宫出血是妇科的常见疾病。引起子宫出血的原因有子宫内膜炎症,子宫肿瘤,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肌腺病以及使用宫内节育器等[1]。对于急性子宫出血患者,传统的诊断性刮宫法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可能因刮出组织太少或刮取部位不准而造成误诊、漏诊。随着科技的发展及新式医疗器材的普及,利用宫腔镜处理急性子宫出血能够快速准确地对出血病因做出诊断,同时给以相应的治疗手段,能快速止血,是一种新的高效、准确、安全的诊疗方法。本研究通过对我院收入的125例急性子宫出血患者的诊断方法进行记录及观察比较,分析不同诊断方法的差异性,确定最佳的诊断方法。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2月~2013年12月因急性子宫出血来我院就诊的妇女125例。所有患者经双合诊检查为正常盆腔,均无其它系统严重疾病,均无生殖道急性感染,近一年无激素使用史。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并排除不能随访的患者。将125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63例,年龄23~43岁,中位年龄33岁,平均(34.15±2.37)岁,急性子宫出血时间(5~35)d,平均时间(12.33±5.23)d;对照组62例,年龄23~45岁,中位年龄34岁,平均(33.15±2.42)岁,急性子宫出血时间(4~34)d,平均时间(11.93±5.39)d。两组患者的各项基本资料均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1.2仪器与材料 4mm宫腔检查镜(德国Wolf),冷光源,液体膨宫机(南宁朗高科技),宫颈钳,窥阴器,刮匙,膨宫介质5%葡萄糖。

1.3方法

1.3.1实验组 患者采用宫腔镜检查法:患者取截石位,常规消毒后,用2%利多卡因实行宫颈粘膜表面麻醉,5%葡萄糖作为膨宫介质,流速200~260mL/min,压力100~120mmHg。置入镜头后依次详细检查宫颈,宫腔,记录宫腔形态,粘膜色泽,厚度等各项信息。根据检查情况进行镜下活检,取组织进行病理学确诊。

1.3.2对照组 患者采用传统诊断性刮宫法:刮宫前后1w内禁止,服用抗生素,防止感染。患者取截石位,常规消毒后行双合诊检查,确定子宫大小、位置及宫旁组织情况。用窥阴器扩张阴道暴露宫颈,以消毒液再次消毒阴道及宫颈。用宫颈钳固定宫颈,用探针探测宫腔深度。用诊断性刮匙,刮取子宫内膜。刮宫时,刮匙由内向外沿宫腔四壁、宫底及两侧角有次序地将内膜刮出并注意宫腔有无变形、高低不平等。刮出的子宫内膜全部固定于10%甲醛或95%酒精中,送病理检查。

1.3.3 治疗方法及治疗后随访 子宫肉瘤采用腹式子宫切除术治疗;子宫内膜炎采取对症抗炎症治疗;,子宫粘膜下肌瘤采用宫腔镜子宫肌瘤电切术;子宫内膜增生,子宫腺肌病采用药物治疗;IUD患者采用止血对症治疗;子宫内膜息肉采用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电切术治疗。

所有患者采用门诊复查,电话随访等方式。于治疗后1个月,治疗后3个月及治疗后6个月各随访一次。随访时询问患者有无子宫出血复况,询问患者月经量,月经周期情况。对于出现特殊情况患者,再次进行宫腔及其它检查。

1.4统计学处理 将实验数据录入Excel数据库,使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所有计量资料均使用t进行检验,所有计数资料均使用χ2检验。若P

2结果

2.1 125例子宫出血患者出血病因 125例就诊的子宫出血患者中,最终确诊病因为:子宫内膜增生41例(32.8%),子宫内膜炎25例(20%),子宫肉瘤11例(8.8%),子宫内膜息肉17例(13.6%),子宫粘膜下肌瘤13例(10.4%),子宫腺肌病7例(5.6%),IUD4例(3.2%),其它疾病7例(5.6%)。

2.2两种检查方法检查情况对比 采用宫腔镜检查法的63例患者中,57例患者检查出确切病因,灵敏度为95.24%.采用传统刮宫法的62例患者中,43例检查出确切病因,灵敏度为69.35%。两组方法对比,宫腔镜检查法的灵敏度要高于传统刮宫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71,P

注:*两组对比,χ2=8.71,P

2.3治疗效果及治疗后随访 采用宫腔镜子宫肌瘤电切术治疗子宫粘膜下肌瘤的所有患者及采用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电切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所有患者术后均恢复较好,再无子宫出血现象发生。采用药物治疗的子宫内膜增生,子宫腺肌病的患者症状得到了控制。采用腹式子宫切除术治疗的子宫肉瘤患者,采取对症抗炎症治疗子宫内膜炎患者以及的IUD患者出血好转。

所有患者均于治疗后1个月,治疗后3个月,治疗后6个月进行随访观察。6个月后1例患者出现子宫内膜息肉复发,2例患者出现子宫内膜增生复发。复发患者采用宫腔镜电切术治疗。治疗后疾病不再复发。

3讨论

急性子宫出血是妇科的常见疾病。引起子宫出血的原因多样,有子宫内膜炎症,子宫肿瘤,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肌腺病以及使用宫内节育器等。对于急性子宫出血患者,临床上多采用传统的诊断性刮宫法检查,该方法通过刮取宫腔内容物做病理检查来对出血病因做出诊断[2]。由于该方法操作时存在的局限性,可能因刮出组织太少或刮取部位不准而造成误诊、漏诊。随着科技的发展及新式医疗器材的普及,临床上出现了一些更快速精确的诊断方法。宫腔镜是一项新的、微创性妇科诊疗技术,结合了连续灌流技术和电子放大显示图像技术[3]。宫腔镜技术能够快速准确地对出血病因做出诊断,同时给以相应的治疗手段,能快速止血,是一种新的高效、准确、安全的诊疗方法。

此次我院收入的125例急性子宫出血患者,最后确诊为子宫内膜增生的患者为41例(32.8%),子宫内膜炎患者25例(20%),子宫肉瘤11例(8.8%),子宫内膜息肉17例(13.6%),子宫粘膜下肌瘤13例(10.4%),子宫腺肌病7例(5.6%),IUD4例(3.2%),其它疾病7例(5.6%)。患者在接受检查时,63位患者采用宫腔镜检查法,其中57例患者检查出确切病因,灵敏度为95.24%.采用传统刮宫法的62例患者中,43例检查出确切病因,灵敏度为69.35%。宫腔镜检测法的灵敏度要明显高于传统的刮宫方法。对于急性子宫出血的宫腔内病变情况,使用宫腔镜检测能够直接清晰观察整个宫腔并进行定位活检,检测的范围细致全面,不易对微小角落的病变造成遗漏[4]。而诊断性刮宫法受限于视觉的范围,处于盲区的病灶因刮取不到而造成漏诊。因此宫腔镜检测更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在对患者的治疗过程中,针对不同出血原因的患者采用了不同的治疗方法。采用宫腔镜子宫肌瘤电切术治疗子宫粘膜下肌瘤的患者及采用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电切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患者术后均恢复较好,再无子宫出血现象发生。采用药物治疗的子宫内膜增生,子宫腺肌病的患者症状得到了控制。采用腹式子宫切除术治疗的子宫肉瘤患者,采取对症抗炎症治疗子宫内膜炎患者以及的IUD患者出血好转。经治疗的所有患者均于治疗后1个月,治疗后3个月,治疗后6个月进行随访观察。6个月后1例患者出现子宫内膜息肉复发,2例患者出现子宫内膜增生复发。复发患者采用宫腔镜电切术治疗,治疗后疾病不再复发。

综上所述,采用宫腔镜检查法检测急性子宫出血的准确性要明显高于传统诊断性刮宫法。宫腔镜检查法能够直接观察子宫腔内病变情况,快速准确地对急性子宫出血的病因做出诊断,提高诊断的准确率。该方法可作为妇科急性子宫出血检查的首选方法,值得在临床工作中推广。

参考文献:

[1]温彦丽, 张晓薇. 诊断性刮宫及宫腔镜检查在围绝经期阴道流血诊断中的价值[J].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2012, 28(10): 751-754.

[2]张春华. 宫腔镜诊断异常子宫出血临床分析[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1, 5(5): 45-46.

第5篇

【关键词】工作情境;施工技术课程;改革

一、工作情境教学模式的定义

工作情境教学模式指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达到既定的教学目标,从学生未来就业需要出发,引入、创设与工作内容、环境相适应的具体场景或氛围,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帮助学生迅速而正确的理解教学内容,促进他们技能与意识的全面和谐发展,提高教学效率。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学生学习目的更为明确与具体,情感也更贴近于工作现场,不但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了与实际接轨的技能,还潜移默化中养成了学生的职业意识。

二、施工技术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的必要性

在当前施工技术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着很多问题,严重制约着学生的就业与发展,归纳起来有以下3点:

1.理论讲授与工程实践相脱节

建筑施工技术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而且发展速度较快。目前多数院校还是采用“粉笔 + 黑板 + 多媒体”的课堂讲授方式。尽管教师认真备课、认真讲授,但教学效果仍不理想。对学生来说,只听教师的讲解、看几张图片资料,而不到施工现场去实际观摩体会,相当一部分内容是很难真正理解和掌握的。对于一些一看就明白的机械原理、构件构造、施工工艺等,往往教师很费劲地解释了半天,学生还是似懂非懂。

2.教师缺乏实践经验

目前,多数院校的专职教师是从学校直向学校,缺乏社会实践经验。即使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但是对于目前社会上广泛应用的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掌握不足,从未体验企业管理和生产组织,更不知道如何开发和设计课程、如何教学。只有设计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才能使学生真正掌握实用的施工技术,又能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施工技术问题的基本能力。

3.教材相对滞后

现有教材中所讲的部分施工工艺、建筑材料、施工机械内容在实际工程中已很少使用,而有些在实际工程中使用已经成熟并且应用广泛的新技术、新工艺却未在教材中加以反映。在实践教学中,这种情况对学生势必会产生一种不利的影响。课堂上讲的、学的在实际中用不上,实际中见到的却不了解。大多数的教材只是单纯的理论知识体系,缺乏必要的实践案例,即使有案例,也多年未更新,造成与实际脱节。

三、基于工作情境的施工技术课程教学改革

1.注意教学内容的适用性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的教学内容要适用于岗位工作实际。工作情境教学模式是以工作过程为主线,贯穿所需理论知识。与以往教学模式相比,工程情境教学模式最大的特点就是在教学内容上遵循满足工作需要的实用性原则。教学内容必须来源于企业的实际生产任务,人才培养标准必须符合相应行业与企业的用人需求。教学知识应参照完成工作任务所需的实用知识进行设计安排。

2.使教学组织灵活化

工作情境课程教学模式按照“调研-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估”完整的“行动”方式来进行教学,是集学科体系与职业行动体系的教学方案。故教学实施中,教学组织形式需要根据教学实施的不同环节,进行不断变化。如在计划、决策时可以采用小组讨论式,实施阶段小组讨论式+个别教学,在评估阶段实行“自评与互评”的教学模式。

3.教学环境真实性

教学管理课堂教学过程中要体现真实的工作情境。工作情境不但指实际工作操作过程,还包括工作氛围等。考勤、评价、纪律都与用人单位管理一致,学生在真实的工作情景中进行学习,感情上才能与未来工作相一致,才能得到真正的锻炼。这样培养出的人才能更快速的适应用人单位需求。

4.注意教学评价过程性原则

长期以来,我们在教学中注重对学生在学期末或某一学习阶段结束后进行评价,以学生的学习成绩作为评价标准,为学生此阶段的学习提供鉴定性评价,这称之为终结性评价。如果以终结性评价来作为鉴定学生成果的唯一标准,学生学习不是出于认知兴趣,只是机械的为了实现既定目标,使得学生厌恶学习,成天担心自己的成绩,学习结束后又为所花费的时间没有实用而懊恼。过程性评价是对课程实施意义上的学习动机、过程和效果的三位一体的评价。有机体的活动表现为过程,过程则是构成有机体的各元素之间具有内在联系的、持续的创造过程,因而整个宇宙表现为一个生生不息的活动过程。过程化评价,引导教师和学生去关注、认识、把握和改进学习的微观过程,激发学生的内部动机,学生更多的关注每个任务的工作细节,经过长期的不断训练,掌握熟练的工作技能和养成职业意识,增加工作经验。我校在施工技术课程中实施工作情景教学模式后,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大幅度增强,教学质量、学生综合素质明显提高,受到学生及院校各级领导的一致好评。当然由于各种条件的局限性,还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有待进步完善。

参考文献:

[1]芮晓兰,宋虹.澳大利亚能力本位课程模式对我国的借鉴意义[J].教育科学,2010:33~34.

[2]韩 瑞.基于情境教学模式的高职课程情境学习目标设计策略[J].教学实践研究,2011:227

[3]任志勇、彭克发.行动导向教学中学习情境设计的因素分析[J].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94~96

第6篇

关键词:经济学;公路建设模式;建议

Abstract: this paper first analyzed based on economics visual highway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and then summarizes the current period of highway construction mode, finally from the economics visual on highway construction model made a personal opinions and Suggestions, and has strong theoretical and guidance, for reference.

Keywords: economics; Highway construction mode; suggest

中图分类号:X73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公路工程项目有工程规模大、社会效益广泛、建设周期长、工程地点不固定等特点,一个高速公路项目投资一般要十几个亿甚至上百个亿。由于投资巨大,国内外公路行业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资金问题,诸如资金缺口大、筹资任务重、贷款负担沉重等现象。由于资金紧张,同时造成了公路工程质量难以控制、劳资纠纷增多等问题,直接影响了和谐社会的建设。因此,如何开源节流,降低公路建设总成本,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一大问题,事关我国公路事业乃至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1基于经济学视觉的公路建设管理分析

1.1公路的经济学属性

经济学中对物品的属性分类依据是竞争性和排他性。排他性是可以阻止一个人使用一种物品时该物品的特性;竞争性是因一个人使用一种物品而减少其他人使用时该物品的特性。目前我国的高速公路均为收费的公路,只有交费才能在上面行驶,因而都具有排他性。在运营前期,车流量达不到设计流量,车辆在上面行驶并不减少其他车辆的使用,这种无竞争性称自然垄断;到运营后期,车流量超过设计流量,出现拥挤和堵塞,车辆在上面行驶影响其他车辆的使用,这种竞争性称私人物品。

我国公路企业的基本组织形式可以归纳为三类:①以社会福利最大化为目标的、以免费方式提供公路设施和服务的福利型公路企业;②以收回投资、没有生产者利润追求、以收费方式提供公路服务的准福利型公路企业;③以收回投资并获得企业利润为目标、以收费方式提供公路服务的商业型公路企业。由于财政资金短缺和筹资压力,政府往往给运营收费公路赋予了“投融资、建设、运营”的权利和责任,要求其实现自我滚动发展,实际上强调了其投融资功能,使公路公司由准福利型公路企业演变为商业型公路企业。

1.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目前,我国已基本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市场机制的基础性作用显著增强。绝大多数商品和服务价格已由市场决定,在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和生产资料销售总额中,市场调节价所占比重已分别达到95.6%和92.4%。四通八达、服务周到、种类齐全的商品市场体系已经基本建立。然而公路的供给与需求的市场尚未完全形成,受到计划经济的影响较为明显,供给未能实现充分的竞争。

1.3市场的效率

按照市场经济理论,市场的效率表现为资源配置使社会所有成员得到的总剩余最大化。其中总剩余定义为:总剩余=买者的评价一卖者的成本。

如果一种配置是无效率的,那么买卖之间交易的好处就没有完全被实现。假如一种物品由最低成本(包括交易成本)的卖者生产,并由对此物品评价最高的买者消费,那么此市场就是高效的。当然,高效的市场并不一定是公平的,这一点在制定公共政策时政府也要考虑到。

公路建设环节的总剩余即为使用者的评价减去建设单位的成本。使用者的评价一般与道路的质量、线形等因素有关,与公路建设模式基本没有关系;而建设单位的总成本则与公路建设模式密切相关,要合理降低建设成本并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选择合理的建设模式是根本。

公路建设实施阶段,施工和设计单位是卖家,监理单位提供监督和管理服务也是卖家,而业主是买家,产品就是成品的高速公路。施工阶段是资金投入的高峰阶段,现金流支付巨大,施工单位在按图施工过程中,往往会发现,某工程方案通过变更设计或变更施工工艺,或者优化设计方案,在不影响功能的前提下,消耗的资源减少了,能够大大节约成本:然而对于业主单位,由于应支付的工程量可能没有什么变化而不支持变更,而设计单位因变更增加了工作量,也不支持新方案,因而变更无法实施。该新方案的功能和成本基本不变,这在经济学的角度,可以说卖者的成本降低了,而买者的剩余不变,这样总剩余会提高。遗憾的是由于方案对业主没有产生效益,不被采用,因而社会的资源没有得到有效节约,是无效的。

设计阶段是控制投资的关键阶段,对工程全部投资的影响度约为75%~95%,现在的高速公路项目的设计费一般约占工程总造价的l%~2%(不含运营及维修费用),但是这不到2%的设计费却决定几乎全部的随后费用。设计单位在设计过程中,在保持使用功能和行驶舒适度不变的情况下,为寻找更加合理的低价方案,往往要付出大量的计算和造价比较。这种设计劳动若被采纳,能够明显地降低造价,这在经济学的角度,可以说卖者的成本下降,而功能(买者的评价)不变,这样总剩余会提高。但是由于当前我国的工程勘察设计收费标准(2002年起实施)是以设计标的的工程建安费做为计费基数,再乘以对应的难度系数和费率,在一定范围内,造价越低设计收费越低,造成有的设计单位对优化设计而降低造价的积极性不高;更何况有一部分建设单位不按照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和建设部颁布的《工程勘察设计收费标准》(2002年修订本)的规定标准支付设计费,而是采取压价限价,或者自定勘察设计费标准,最终勘察设计费有的甚至达不到国家规定的50%,设计单位得不到应有的利润,优化行动难以实施。这种现象造成社会的资源没有得到有效节约。

1.4当前高速公路的需求和供给

当前高速公路的需求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而明显上升,其路网规划一般由政府部制定,其消费价格也是由政府部门结合收回投资年限、行驶的替代成本和效益等因素统一考虑,由物价部门批准,具有相对的刚性。

高速公路的供给一般由政府委托或指定的项目业主提供,对使用国家投资的项目由国家买单。项目只有一个卖者(指定业主)而且能够决定价格,虽然这个价格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政府行业主管部门的制约,但仍然具有一定的垄断性。这种供给垄断造成了供应价格大于边际成本,而我们知道:在完全竞争市场上,价格是等于边际成本的。垄断造成福利向垄断所有者的转移,其不利影响在于产生了无效率的低产量,即造成公路的国有资金使用效率较低。

第7篇

关键词:《经济学》课程;公选课;教学考核

《经济学》公选课开设的目的是希望培养大学生的经济素养,特别是在全球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任何专业的个体都无法脱离经济环境而存在,而经济素养的提升能帮助其更好地工作和生活。但是,在课时有限的情况下,公选课的考核方式设计不仅与成绩息息相关,有可能还直接关系到选课学生对课程的学习兴趣和最终接受效果。因此,考核方法设计值得研究。

一、《经济学》公选课考核方式合理设计的重要性

(一)《经济学》公选课的教学特点

高校《经济学》公选课的开设对象中明确要求选课对象为非经管类学生。意味着学生可能没有接受过相关的经济学训练,或者说没有经济学学习的氛围。然而,《经济学》课程本身涵盖大量知识要点,涉及价格理论、消费者行为理论、市场理论、分配理论、经济政策理论、通货膨胀与失业理论等众多理论,学术观点也是百家争鸣。因此,教学上存在学生经济学基础薄弱而课程又有较大难度的矛盾。同时,《经济学》课程有较强的现实性,尤其是宏观经济学部分的讲解,需要选取不同时期、不同国家或地区的案例或时事材料来做分析。可见,学生基础薄弱、课时有限、内容繁杂的综合使得《经济学》公选课的教学难度较大。

(二)《经济学》公选课考核方式合理设计的影响

基于《经济学》公选课的教学特点,除了在教学内容的安排方面需要作出调整外,教学考核方式的合理设计非常重要。公选课是作为大学生素质提升的一个途径,虽然没有系统开课要求那么严格,但依然需要面临考核评价,成绩也会计入大学成绩单。因此,对于选修学生而言非常重要。如果因为课程太难而及格率低,学生即使有兴趣也不会积极选修,这样该门课程有可能因为人数选修不够而停止开课,对非经济管理类专业学生而言少了在校培养经济素养的一个良好机会;如果考核门槛过低,又会流于形式,达不到开设该门课程的目的。同时,考核方式的设计会影响到教学内容的选择和教学方式的使用。因此,合理设计考核方式对于有效推动《经济学》公选课有重要作用。

二、《经济学》公选课学生选修动因及考核方式偏好

(一)《经济学》公选课学生选修的动因

为了有针对性地了解选课学生的预期,作者对某期《经济学》公选课的116名选修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问题中涉及学生选课的原因以及对考核方式的建议等。从问卷回收的情况来看,选课学生主要集中在大一群体,占样本总体的87.07%,大三学生只占2.58%。这与选修课主要集中在低年级完成选修学分阶段相关。同时,这一信息也体现出选修学生对于大学专业知识还未能有效掌握,在排除了完成学分任务的因素外,对于任何经济学课程的选择可能更多的来自于自身对该门课程的理解,而非对专业知识的补充。回收问卷中显示,因为“对经济学感兴趣”的原因而选择该门课程的学生最多,为81人,占到了全部学生的69.83%,其他因素分别是认为“学分较多”的为14人,认为“课时较多,觉得能学到东西”为19人“,跟随同学选的”为2人。说明该门课程选修学生大部分基于对经济学的兴趣而选,学分则只是一个较小的影响因素,这一结果也体现了学生对于经济学基础知识的渴望。

(二)《经济学》公选课学生对教学考核方式的偏好

本次问卷针对考核方式的偏好让学生作出回答。问题为多项选择,以便更清楚地显示学生的真实意愿。从问卷调查的情况反映出,学生所希望的考核方式呈现多样化。问卷结果显示,多达93人次选择了开卷考试,占到了样本总体的80.17%,而选择平时测试和课程论文的学生人数分列第二和第三位。有10人次选择了以来考核,但仅有4名学生选择闭卷考试,而选择其他如课堂发言、实习实践等作为考核方式的学生人次为4名。由此可见,选修学生不希望按照常规的教学模式展开教学考核,尤其是闭卷考试。一是因为担心考核内容太广泛,记忆难度大,对于理工类学生有较大的心理压力。二是选修学生认为公选课是为了起到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开拓视野的作用,不希望用严格的考核来加以验证学习效果。因为有兴趣的同学在课后会自觉学习相关理论知识,甚至报考经管类硕士研究生。上述调查结果反映出《经济学》公选课考核方式改革的必要性,同时也体现出改革的方向。

三、《经济学》公选课学生考核方式的设计

据已有文献研究显示,《经济学》公选课的实现途径应多样化,特别是针对非经管类大学生经济学素养的培养原则是宜粗不宜细,宜浅不宜深。因此,可行的途径有:课堂教学、系列讲座、社会实践、课外阅读、网络辅导等,可见,课堂教学仅是众多途径之一。因此,学生成绩的考核也需要进行相应配套设计,从而有效地适应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进而真正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提升教学效果。

(一)重视学生的课堂练习

《经济学》公选课由于其自身知识点的繁杂,使得学习难度较高。在问卷中有半数认为难度较大或很大,但有接近一半的学生认为难度一般,即使是学习完成后让其度量学习难度,这部分学生中也有大部分坚持了原来的选择(53:44)。但明显可以在学习完后,大部分学生更偏向于难度加大的方向,说明该门课程确实存在理解较为困难的问题。一方面是因为前述的经济学本身教学的特点,另一方面可能来自于非经管类学生经济学思维训练较少等方面。那么,留给学生课后消化知识点是不现实的。因此,需要重视课堂练习,尽量在课上将难点消化。可以在课堂进行练习,当一个难点讲授完毕后,可以当场布置1-2个练习题加强理解记忆。完成后再进行作业点评,起到针对性教学的效果。课堂练习可占总成绩的20%。

(二)提高课堂讨论的得分比重

经济素养的提高并非是经济理论记忆多少来衡量,而是在不断地讨论中加深对基础知识的理解,从而提高对现象的解释能力,最终形成自己的思想,指导日常行为。传统《经济学》教学中,由于教学大纲、教学检查的限制,使得教师很少能组织课堂讨论,而且考核成绩中包括作业及平时考勤、讨论成绩在内只占20%,期末考试占80%,这对于公选课而言完全不适用,尤其是讨论环节。中国学生一大特点是内敛,很少愿意在课堂上主动发言,这样很难掌握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因此,可以提高课堂讨论的得分比重,激励学生主动发表意见,不仅活跃了课题氛围,也会激发思想的碰撞。

(三)利用网络平台考核课下学习效果

互联网时代使得信息可以经由网络平台得到迅速地传播,扩大了展示范围,也提高了匹配效率。这一特点也为公选课的多维度考核提供了可能。借助网络平台,可以让《经济学》公选课的选修学生在课后完成作业,通过网络平台提交。尤其是阅读经济新闻等的软性任务,可以通过上网点击的频率、时长、发帖数等来进行考核。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国内最大的一个经济管理类信息交流论坛———人大经济论坛中开设了网络课堂,可以通过该平台实现作业的批量收发,为教师“1对多”的交流提供了便捷的平台。学生通过注册登陆人大经济论坛,然后以自己的学号申请成为该班成员,就能看到老师布置的作业和对其他学生答疑的情况。该课堂中还可以阅读老师转发的精华帖子,随时为学生提供学习参考。任课教师可以其登陆次数、发言积极程度以及提交讨论意见的次数来进行考核,不仅增加了学生与老师的互动,也能促进学生课后的自觉学习,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四)减少期末考核的比重

通常的《经济学》课程要求期末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80%,学生为了争取分数,大多选择死记硬背,尤其是考试前突击。这样知识点之间容易脱节,而且短期强制记忆的后果就是考完就忘完,不利于学生能力的提高。公选课中尤其不能按此方式进行,可以参照国外一些高校的做法,重过程,轻结果,用小论文或是小组讨论总结作为期末考核的部分,占比在20%左右。这样可以有效缓解学生的期末考试压力,同时也能让其真正对感兴趣的知识点进行深入的思考和分析。

参考文献

[1]王黎.应用型本科经济学课堂教学改革探索[J].教育探索,2010(1):64-65.

[2]龚新湘.高校公选课教学内容模块化探讨[J].大学(学术版),2011(9):26-29.

[3]姚庆,AntonMiglo.中美高校《微观经济学》课程教学比较[J].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科版),2012(2):175-179.

第8篇

收稿日期:2013-10-12

作者简介:张明媛(1981-),女,大连理工大学建设工程学部讲师,博士,主要从事工程管理、系统工程理论应用及灾害管理方面的研究,(E-mail)。

摘要:工程经济学课程是知识要素与实际工程结合得非常紧密的一门课程。文章探讨了工程经济学课程开展案例教学的必要性和具体实施方案,并结合实例,从案例的选择到案例教学环节的设计,以及最终的教学效果评价等,对高校工程经济学案例教学的全过程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工程经济学;案例教学;案例选择;教学评价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2909(2014)01-0083-05

案例教学(case teaching)又称案例研究(case study),是1870年由当时哈佛院院长克里斯托夫・朗代尔在对教学方法进行大胆改革的基础上创立的,是一种培养高素质、实用型和创新能力强的管理人才的教学方法[1]。1894年,罗伯特・伊(Robert K.Yin)为“案例研究”给出了经典定义,即:案例研究是一种经验主义的探究(Empirical Inquiry),它研究现实生活中的背景现象(Contemporary Phenomenon),在这一研究中,现象本身与其背景的界限不明显,研究者只能运用大量事实证据来展开研究[2]。

案例教学目前在医学和法学教学研究中发展得比较完善,也取得较多的成功。在医学教学领域,教师往往通过不同的病例为学生归纳讲解同一类病情的不同患病方式和患病程度以及相应的治疗方法,以大量的客观事实为基础进行案例调查学习研究和教学。在法学中,1829年,英国贝雷斯(Byles)就开始在法律的教学中运用案例教学方法。法院判决的每一起案例都成为法学院学生认真研习的对象。通过模拟法庭、课堂讨论等形式,学生将书本上的法律法规运用到实际的案例中。随后,案例教学越来越多地走进了各个学科的教学中。

通过案例研究,可以认识和揭示在现象之下的事物的本质特性,并对其进行分析归纳和总结,找到事物与事物之间的联系,并建立与实际相符合的理论。

一、工程经济学课程案例教学的必要性

传统教学以教师为中心,以传授书本知识为主,它强调教学过程中知识体系的传授,而忽视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和智力开发,忽视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能力和生活经验的培养。传统教学模式已不适应现代社会培养高素质人才的要求,因此,应该针对课程本身特点,选择和创新相应的教学模式。 工程经济学是现代化工程领域中的一门科学,它以知识技术与工程经济相结合为基础,利用经济分析方法,优化选择合理的方案实现工程技术目标,其意义在于最大化地使有限的资源达到最有效的运作。工程经济也是一种辅助决策的工具,通过详细的分析对比,选择最佳的执行方案,帮助管理者或者工程师作出最明智的抉择。

在以往的工程经济学授课过程中,教师往往注重理论性知识的传授,而忽视学生利用工程经济学知识对一个完整项目进行工程经济分析的能力,学生缺乏项目实际生产管理过程的体验,实际操作能力得不到锻炼和提高,很难全面掌握工程经济学各个节点的知识,因此将案例教学引入工程经济学教学过程对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1.案例教学可以积极调动学生听课的主动性,活跃课堂气氛

传统的教学课堂,教师板书教材中的原理公式并对其进行讲解,学生处于一种被动学习状态,像是一台知识的接收器。时间一长,课堂往往会变得比较乏味,学习气氛也比较沉闷,学生容易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瞌睡等现象。案例教学可以引导学生利用课堂所学的知识去解决一个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学生由“被动”的身份转化为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主动”参与者,犹如案例中的管理者或者工程师,对工程进行相应的经济评价分析,提出或者选择最合理的方案。这样不仅有效地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更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活跃了课堂气氛,使课堂教学更加生动活泼。

2.案例教学可以锻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案例教学中的案例都是来源于实际工程或者类似背景的典型事例,学生在进行案例探讨和分析时,不仅巩固复习了课本中的理论知识,发现不足及时加以弥补,还可以接触到比书本知识更为复杂的实际工程项目建设背景情况,并且利用已学知识去解决未知的复杂问题,从而提升自己灵活应变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这对于一名工程项目管理人员尤为重要。

3.案例教学可以拓展学生思维,提升学生创新能力

《论语》云:“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传统教育强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地位,学生只能听从教师对课本知识的传输与讲解,久而久之就会形成一种固定的思维模式,不符合新时代培养创新型科技人才的要求。案例教学不仅有助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取知识,而且能运用知识解决实际工作中的诸多问题,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和思维习惯。

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曾就案例研究、讨论会、课堂讲授、模拟练习等9种教学方法的教学功能,对有关专家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在这9种教学法中,案例教学在知识传输、学生对知识的接受程度、知识保留的持久性三个方面占第二位,在态度转变和人际关系能力培养方面占第四位,而在对分析能力的培养方面居第一位[3],可见案例教学较传统教学而言,在培养优秀工程项目管理人员所必备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等能力方面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

目前,高校工程经济学课程的教学方式仍然以传统课堂教学为主,有少数院校采用案例教学、软件教学等教学方法,但由于工程经济案例库不成熟、软件教学对硬件环境要求较高等困难,案例教学方法的推广仍举步维艰,甚至出现案例内容不符合专业发展方向等问题[4]。

二、高校工程经济学课程案例教学的实施

(一)教学案例的选择

将案例教学引入工程经济学课程教学,首先需要根据教学内容分析和选择适当的案例,并根据教学任务及目标进行设置和筛选,形成一套系统性的案例体系。张新平认为选取案例时要注意四点:案例要精、案例要实、案例要新、案例要深[5]。工程经济学课程教学案例选择原则有其普遍性和特殊性。

1.共性原则

(1)典型性。案例教学的案例,应是某类工程项目的典型代表,通过研究这类项目中出现的问题来掌握某个知识点,并且引导学生举一反三,更加牢固地掌握理论知识。

(2)实用性。教师在选择或者编写案例时,尽可能地贴近实际工程项目,学生能通过网络、报刊、杂志等进行调查研究,加深学生的感知认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目标性。教师在案例选择过程中,必须考虑该案例是否能帮助学生获取基本知识和技能,是否能拓展学生思维,是否能实现某一教学目标。

2.特殊性原则

(1)时效性。工程经济学中的财务评级和国民经济评价都与法律法规、经济政策和行业规范等紧密相连,这就要求教师在选择工程经济学案例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时效性,要使用或利用最新的规范制度。

(2)可拆分性。一个工程项目的工程经济分析往往包含多方面的内容,例如财务评价、国民经济评价、不确定性分析等等,这就需要将一个具有完整背景的案例拆分为前后关联的复合案例,增强知识学习的连贯性,让学生全面掌握工程经济学的知识。

(3)交叉性。工程经济学课程与财务管理学、经济学等课程有很多共同的教学内容。比如,资金的时间价值概念和复利法计算资金时间价值方法,这些是工程经济学的重点内容,也是财务管理学所要涉及的内容; 再比如,工程经济分析中的机会成本和沉没成本的概念,在一般的经济学教材中都有描述,因此,可以借鉴这些学科已有的教学案例。

(二)工程经济学课程案例教学的实施

将案例教学引入工程经济学课程教学,一般可以分为课前准备、案例教学和总结评析三个主要环节。

1.课前准备

案例教学应建立在理论教学的基础上,是对理论教学的巩固和提升。因此,教师应首先了解学生掌握理论知识的情况,然后选择难度适宜的案例进行教学,实现“锦上添花”的教学效果。在选择相应的案例之后,教师还应该深入了解案例的工程背景,把握案例所涉及到的知识点,确定案例教学的具体程序等。

2.案例教学

案例教学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应该针对不同的案例类型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同时,也应根据不同的案例类型,建立工程经济学案例库。按照教学安排,将案例分为四种类型:

(1)课堂学习案例。这类案例可用来加深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重在讲清原理和分析过程。课堂案例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简短。课堂学习案例一般不宜过长,案例中的已知条件与数据应易分析,数据之间的关系清晰明了;二是目的性。课堂学习案例的目的主要是供学生学习和掌握某一理论知识点或者某个公式,因此其涵盖的知识点相对比较专一,是建设工程经济学案例库的重要组成部分;三是适用性。工程经济学交叉性和综合性强,其知识点多而分散、繁杂,而课堂学习案例的应用正好能适应其这一特点,在授课过程中教师可以广泛运用这类型的案例分析来讲解概念、定理和公式,提高工程经济学教学质量。

例如,对某项目进行借款投资,年利率为12%,每季度计息一次,连续3年等额年末支付1 000元借款,求第3年末的借款总额为多少?

这个问题有两种解法:

解法一:

将名义利率转换为计息周期利率。

r'=12%4=3%

将支付期转换为计息期。

A=F'(A/F',i,n)=1 000×(A/1 000,3%,4)=239(元)

求F,

F=A(F/A,i,n)=A(F/239,3%,12)=3 392(元)

解法二:

将名义利率转换为支付周期利率。

i=(1+12%4)4-1=12.55%

求F,

F=A(F/A,i,n)=A(F/1 000,12.55%,3)=3 392(元)

学生往往在资金时间价值知识点中,对计息期小于支付期的计算问题不好理解。在授课过程中,可以安排一些学生用第一种方法计算,一些学生采用第二种方法计算,还可安排学生对案例求解的原理及个人理解进行讲解,安排另外一些学生对案例在现实生活中的运用举例说明。在课堂学习中穿插学生和学生、学生和教师之间互动和讨论的方式,将课堂学习案例引进工程经济学的教学,不仅能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掌握工程经济学的知识,也加强了学生对工程项目进行经济分析的能力。

(2)课堂讨论案例。案例讨论旨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这类案例往往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以学生讨论为主,教师的引导为辅。同一案例,不同的学生用不同的思维模式和分析方法会得出不同的解决方案,在讨论中应当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同时也要注意学生之间的差异性,让较积极的学生带动比较被动的学生,使其充分进入案例角色,促进学生间的相互合作。二是总结性。课堂讨论案例可安排在每一章节教学任务完成后,教师用一节或者两节课对工程经济案例进行详细讲解,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已学的知识对案例进行经济分析和求解,将整个章节的知识串联起来,总结该章知识并将其运用,加深学生对公式和概念的理解。三是复杂性。以一个课堂讨论案例来巩固和复习一系列的工程经济学知识点,这对案例的难易程度有一定的要求,相对复杂的案例有助于拓展学生思维,引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同时也能更加贴近与模拟现实生活中的工程建设环境,为学生日后工作中利用工程经济学知识解决工程经济分析问题打好基础。

例如,某公司投资拟建设一个机械加工厂。这一投资建设项目的基础数据如下:

A.项目实施进度计划。拟建项目的建设期为3年,实施计划为第1年预计完成项目全部投资额的25%,第2年预计完成项目全部投资额的50%,第3年预计完成项目全部投资额的25%,第4年项目开始投产使用,此时项目的生产负荷达到设计生产能力的85%,第5年项目达到设计生产能力的95%,第6年项目完全达到设计生产能力。项目的运营期总计为20年。

B.建设投资估算。项目工程费与工程建设其他费的估算额为53 393万元,预备费(包括基本预备费和涨价预备费)为6 000万元。该项目的投资方向调节税率为5%。

C.建设资金来源。该项目的资金来源分为自筹资金和贷款。预计贷款总额为35 000万元,其中外汇贷款为2 700万美元。外汇牌价为1美元兑换6.2元人民币。人民币的贷款,年利率为12.24%(按季计息),外汇贷款,年利率为10%(按年计息)。

D.生产经营费用估计。建设项目完全投入生产能力以后,全厂拟招工人1 000人,工资和福利费按每年42 000元/人估算。此外,每年经营成本为11 000万元,每年原材料、燃料及动力费估算为13 200万元,年修理费占年经营成本7%。各项流动资金的最低周转天数分别为:应付账款40天,应收账款35天,存货45天,现金30天。

问题:

①估算建设期贷款利息。

②用分项详细估算法估算拟建项目的流动资金。

③.估算拟建项目的总投资。

这个案例涉及建设项目投资估算类问题的基本知识点和主要内容:问题①考察了名义利率和实际利率的概念与换算方法,计算建设期贷款利息首先应该将名义利率换算为实际利率后,才能计算;问题②考察了分项详细估算流动资金的计算方法;问题③考察了建设项目总投资的具体计算内容。

对于这类工程经济学案例的教学,应该注意以下几点:第一,充分引导学生阅读案例背景和题目中给出的已知条件和数据,分析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第二,实时把握案例讨论中的重难点部分,整个案例是对部分内容的总结和综合运用,难度比课堂学习案例大,因此在学生遇到困惑或者讨论走入误区时,教师应当及时解答和引导,以保证学生能正确分析案例,解答问题。

(3)课外独立思考案例。课外独立思考案例教学是在课堂上将案例以作业的形式布置给学生,要求学生课后独立完成,然后由教师统一时间对案例进行讲解。课外独立和思考案例教学节省了课堂授课时间,也让学生充分掌握工程经济案例相关知识,提高了教学效率。

课外独立思考案例具有以下特点:一是独立性。这类案例是以学生课后自学为主,主要是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以课外自学案例来巩固和复习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重在培养学生独自面对问题、分析问题和处理问题的能力。二是普遍性。课外独立思考案例旨在课后帮助同学复习和巩固课堂上学习的理论知识,同时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因此,案例一般具有普遍性的特点,学生能通过网络、书籍、报刊、文献等方式找到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学生通过案例对知识进行疏通和学习。三是承上启下性。课外独立思考案例在工程经济学案例教学过程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承上”是指对课堂学习案例的拓展与补充,“启下”是指为课堂讨论案例、课外小组思考案例等较综合性、复杂性的案例学习奠定基础。

(4)课外小组思考案例。这类案例包含复杂实际工程项目所涉及到的工程经济分析内容,要求团队合作完成,团队成员课后通过查找资料和相互讨论,共同完成某个项目的工程经济分析,或者对某个工程建设投资项目进行经济学研究,是对所学的工程经济学知识的整体应用和把握。课外小组思考案例的特点有:一是综合性。课外小组思考案例往往涉及几章甚至大部分的工程经济学知识点,是针对一个完整的工程项目开展的工程经济分析研究,研究的方法也比较复杂多样,通过一个复杂的、综合性的案例将工程经济学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工程建设中。二是交叉性。一个完整项目的工程经济分析,往往涉及工程项目的建设与运营等方方面面,会用到与工程经济学相关的课程,如工程项目管理、施工技术、管理学、会计学甚至运筹学的相关知识。三是实际性。课外小组思考案例往往是将一个实际的工程项目作为分析对象,这类案例的工程技术背景复杂,贴近现实,难度较大。此类案例的学习能为学生今后工作岗位中应用工程经济学解决工程项目经济分析问题打下良好的基础。

课外小组思考案例教学应重视学生团队合作能力以及学以致用能力的培养。值得注意的是,这类案例的教学须在充分完成课堂学习案例、课堂讨论案例与课外独立思考案例教学后在教师引导进行,此案例教学是对前三项案例教学的补充和升华,是对工程经济学整体知识体系的疏通和把控。

3.总结评析

教学评价是教学活动不可缺少的基本环节,是对教学活动及其效果的价值判断[6]。总结评析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

(1)教师方面。教师需要对案例教学的全过程进行反思,从案例的选取是否恰当、授课过程中学生是否能积极参与、学生是否能解决案例问题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做好经验教训的总结,为下一次的案例教学积累经验,使案例教学真正能提高工程经济学课程的教学效果,促进学科发展。

(2)学生方面。对于学生来说,课后的总结也是学习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学生通过案例的学习以及交流讨论,不但可重新梳理一遍知识体系,更能培养自我总结的学习习惯,及时发现学习过程中的不足,进一步完善学习方法和思维模式,为日后的学习和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工程经济学案例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一是教师的合理引导。案例教学必须以教师的引导为前提,即教师在案例教学时必须要有计划性,在适当的程度和范围内进行引导。二是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案例教学对教师的综合素质要求较高,教师应具有灵活应变的能力和扎实的专业知识,才能处理好学生提出的或出现的各种新问题。三是应重视运用现代教学技术。多媒体技术、教学软件、教学视频等多种现代教学技术的恰当引入,将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课堂教学效果。

三、结语

将案例教学引入高校工程经济学课程的课堂是一个必然的趋势,但是不能盲目和急于求成,需要不断尝试和探索,特别是要逐步完善工程经济学案例库,这是将案例教学引入高校工程经济学课堂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西平.案例教学在“工程经济学”课堂教学中的运用[J].科技创业月刊, 2012(3): 83-85.

[2]余菁. 案例研究与案例研究方法[J].经济管理, 2004(20): 24-29.

[3]朱文.案例教学方法研究[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2003(10): 39-41.

[4]周楠,闫淑荣. 工程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J],大学教育.2013(5):87-91.

[5]张新平.论案例教学及其在教育管理学课程中的运用[J].课程・教材・教法, 2002(10): 56-61.

[6]王敏. 高职计算机基础课案例教学实验研究[D], 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Case teaching of engineering economy course in universities and colleges

ZHANG Mingyuan, LI Qian, YUAN Yongbo

(Faculty of Infrastructure Engineering, Dal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Dalian 116023, P. R. China)

第9篇

一、教学内容

《工程经济学》主要研究工程技术方案的经济分析与评价,选择技术上先进、经济上合理的方案。

(一)理论教学我校工程管理专业学生的培养计划设计得较为合理,考虑到知识的前后承接关系及知识体系的统一性,在学生学完经济学原理、会计学原理之后,在第 5 学期的学科基础必修课中安排了《工程经济学》的学习。目前,各种《工程经济学》教材数量繁多,而多数教材都不够系统,不能跟上国内外工程经济学理论和实践的最新发展。工程管理专业学生比较注重工程基础,而其经济、管理知识基础又相对薄弱,这就要求教材中要有最基本的概念和知识点的渗透。因此,在教材的选择上一定要切合实际。我们教研室在对各种教材进行综合评价的基础上,选择了由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刘晓君主编的《工程经济学》。该教材是国家十五规划系列教材,也是国家工程管理委员会推荐教材。与其他教材相比,该教材系统性较强,难易适中,知识点比较全面,又充分联系了工程管理专业的实际,适合我校工程管理专业 64 学时的《工程经济学》教学安排。由于知识的相关性和重复性,《工程经济学》课程的部分内容与某些课程的内容有重复,若全部讲述,既浪费时间,学生也会觉得乏味,提不起学习兴趣。

因此,我们教研室的教师们在一起讨论研究,共同确定在教学大纲中哪些内容应在《工程经济学》中详细讲述,那些应简单概述。例如,决策树分析在《管理学原理》中详细讲述,在《工程经济学》中概述;财务评价和国民经济评价在《项目投资与融资》中详细讲述,在《工程经济学》中概述;而方案评价与分析则在《工程经济学》中详述,在《项目投资与融资》中概述。通过合理制定教学大纲,可以减少学习的重复性,节约学生的学习时间,提高学习效率,加强前后知识的承接性和相关性,科学确定教学内容和重点,充分利用有限的学时,同时也有利于知识体系的合理构建。

(二)实践教学目前,我们教研室增加了《工程经济学》课程设计,锻炼学生应用书本中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在学习中常反映出来的问题就是不能学以致用,学到的知识不会应用,也不知该如何应用。因此,许多学生认为,在学校学习的知识都不实用,将来工作后都得从头学起。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在第 5 学期《工程经济学》课程结束后增加《工程经济学》课程设计,布置学生进行项目评价、可行性研究等内容的设计,将平时学到的基本知识应用到实践中,既巩固了所学内容,将知识系统化,又锻炼了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对于对课程设计及实践环节有兴趣的学生,可组织成立实践小组,由学生自愿参加。教师指导实践小组进行真实项目的分析评价,锻炼学生在实际项目中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还组织学生积极参加挑战杯创业设计大赛,在参赛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一直相互探讨,相互交流,使学生能够将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践中。

二、教学方法及手段

《工程经济学》这门课程本身涉及的知识点较多,而理解起来又比较抽象,对理工科学生来说,其中的计算分析掌握起来十分困难。因此,这就需要选择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帮助他们深化基础知识、基本内容、基本技能的理解和掌握;并提高解决实际问题、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也就是三基两能力的培养。

(一)教学方法摒弃过去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方式,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多采用逐渐由浅入深提问的方式,由学生自己来进行学习。教师教给学生的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得出正确结论。这样,相当于学生自己探索,自主学习;同时,遇到较难理解的地方,可采用课堂讨论的方式,学生之间相互谈论,教师与学生之间相互讨论。另外,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引入案例,对于内容枯燥的章节可在开篇讲课之时以案例导入,提出问题,引起学生心中的疑问,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促使他们认真学习,探求问题的答案。而对于涉及实用型知识的章节也可选取综合案例来进行内容的复习与总结,引导学生将课本中的知识融会贯通,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同时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教学方法的改革,已从以教师为主导的灌输式教学方式转变为启发式、案例式教学方式,从效果上看,还是比较理想的。不但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综合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更是将原来的被动学习变为了主动学习、自主学习。

(二)多媒体教学随着科技的发展,多媒体教学已广泛应用于课堂教学中,这种教学方式的信息量大,形式新颖,对某些课程的教学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工程经济学》这门课程涉及到的定量分析较多,要想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就需要合理利用多媒体手段辅助教学。首先,制作精良的 CAI 课件是必不可少的。课件应重点突出,层次分明,有较强的系统性和逻辑性。而课件仅是一个提纲挈领的主线,其中深层次的知识、更详细的知识点还需要教师进一步引申,教师不能过分依赖于课件,应做到无论有无课件,都能把课讲精彩。其次,多媒体课件的应用应与板书相结合。多媒体课件有着不可替代的优越性,信息量大、省时、新颖生动等,但研究表明,长期使用课件会有负作用,容易造成学生精力不集中,身体疲劳。同时,结合《工程经济学》这门课程的特点,我们教研室采取了多媒体与板书相结合的方式。对于计算较多的章节,如资金的时间价值、等值计算、方案评价方法、不确定性分析和设备更新分析等内容,主要采用板书的教学方式,辅以多媒体课件,对于具体计算分析,一步一步在黑板上进行演算,加深学生的理解和掌握。而对于概念性,原理性内容较多的章节,如资金、成本、利润和税金、工程项目资金的筹集、可行性研究、财务评价和国民经济评价等内容,主要采用多媒体教学的方式,加大信息量,节约板书时间。另外,还充分利用学校的 Blackboard 平台,将课件上传到校园网上,学生可以随时上网学习,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另外,对于习题答案也定期在网上,学生可随时下载。这就方便了学生学习,加强了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同时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第10篇

【关键词】马克思经济学;马克思经济学;研究

一、前言

在我国经济的发展中,经济学发挥了重要作用,是我国经济体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增长和国民经济的发展。马克思经济学主要是利用合理化的供给关系,来完善经济发展和管理体系的不足,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更加合理化和科学化,增加经济发展的价值和重要意义。

二、马克思经济学的阐述表现

马克思经济学的主要是体现在供给关系的基础上的经济学理论,但是当下形式对于这一理论的研究人员,还没有给出最据说明的定义。其中部分研究认识认为,马克思经济学是马克思供给关系和社会劳动体系的重要表现,指出是理论体系增加了让社会劳动的意义,完善了劳动体系的发展。从而促进对于马克思供给需求理论的形成。对于另一部分研究人员来看,马克思的给予需求关系,是建立在经济学体系基础上的。认为马克思需求管体是市场经济和商品价值的主要表现。随着国家的不断发展和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对于马克思体系的研究切入点,都建立在与供给方面,进而对于需求的关系的关注度较为较少。其中也有部分学者认为,马克思的主要专研体系是针对于供给管体部分,马克思的竞争环节包括马克思的供给与需求关系的研究,但是这一部分,马克思经济学并没有有效运作。

三、马克思体经济学供和需两大理论的不同体现

马克思体系供和需两大理论的不同体现,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基于供需两部分的不同切入点进行马克思供需部分的研究。从不同的切入点对马克思体系的关系进行研究,主要是利用供需的弹性关系和不同的方位,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工作。对马克思的供需环节中的总体的给予、总体的需求、总体的价值、总体的收入等等环节进行有效的观察和研究。这一运作环节,也是对于马克思体系的供和需更深层次的剖析和专研的体现。其中对于马克思的弹性理念,主要是建立在劳动体系的重要做之上没理由对于供给和需求的关系,进行深入数额和数值的研究工作。包括对于马克思体系中的收入和总体价值的分析。其二,利用国家发展的总供需的资金值,对于社会的可利用的生产环节的供需的运作研究活动,并利用有价值的供给和无价值的供给,来增加现有经济体制中,社会生产的总需求。其中对于马克思的又加上供给,包括管家的总商品的有价值提供和、外出商品的有价值提供等方面内容。其三,利用马克思的供需关系,在具体的时间内来展开研究,依据于马克思供需发展的长期计划和短期计划。

四、马克思经济学供给需求理论的有效发展

在我国当下的经济发展水平下,对于我国经济的增长速度,支出2010年延续到2015年,我国的经济增长总值在不断的下滑。面对这一形势,国家要不断我国经济发展的供给和需求的关系,充分发挥马克思经济学体系下供给和需求的有效作用,增加国民经济健康的发展。基于马克思经济学理论发展理念,完善供给和需求之间的平衡度,提高国家的总供给力度或者减少国家的需求量。把二者良好的结合在一起,促进经济的有效发展。对于完善供给和需求的关系,促进二者的均衡不发展,还要依据当下具体发展形势来看,从具体的经济发展实际情况出发,对对于不同的条件采取不同的措施。例如,当社会总供给过于频繁,导致给予过多时,要加大的需求的运作环节。而不是利用减低供给来处理这一问题。当社会的总产值低于总需要时,面对这一形势,则要将供给的力度,减少不合理供给和需求事件的发生。供给关系的不完善,包括社会生产过剩、无价值的供给等等现象。面对这种形式沿不断优化现有的经济管理体系,将马克思经济学不断的进行创新和改革,增加其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优化供给和需求的管理机制。由此可见,基于马克思经济学理论下,建立完善的经济供给和需求关系的重要性。其不仅可以促进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还促进了经济发展的合理化,完善了社会供给和需求关系的弊端,利用优化供给和需求的关系促进我国国民经济的增长,避免了生产过剩和社会需求无法满足现象的产生。

五、结论

由上文可以看出,马克思经济学体系下,建立完善的供给和需求体系的重要性。建立完善的供给和需求关系,利于促进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完善我国社会的总生产值和总供给的合理化,促进了社会生产和支出的合理化运作。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要想发挥马克思供给和需求的重要作用,要将马克思经济学中的供求这一运作理念,进行合理化的创新,促进我国经济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振斌.马克思的供求理论与生产价格[J].财经理论与实践,2013(4):40-44.

[2]冯根福.马克思长期供求理论研究[J].价格理论与实践,2014(12):9-14.

[3]薛进军.马克思的供给与需求理论新探[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4):21-30.

[4]朱正清.马克思的供求理论与价格理论[J].当代经济研究,2015(3):43-46.

第11篇

公开竞赛的第二种形式主要是由一些知名企业举办的行业性设计竞赛,如美的公司举办的“美的杯”设计大赛,华帝公司举办的“华帝杯”全国工业设计竞赛等,一些国外企业举办的设计赛事也凭借其企业本身的文化吸引力与较高的赛事水平,在国内也具有较很高的影响力和号召力,如伊莱克斯公司、标致汽车、英特尔公司举办的设计竞赛等等,这种类型的的竞赛一般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和针对性,是企业获取设计创意资源、引进高级设计人才的一条重要途径。第二类属于封闭型的竞赛活动,主要是高校为了配合自身工业设计教育的活动独立进行,或者与当地企业联合,借助学校所在地的社会资源组织的小规模设计竞赛,这类竞赛,相对封闭,主要是由一个或几个高校的学生参加,作为学校培养学生能力的实践活动,不但能够调动学生对设计学习的积极性,也能够为学校所在地的中小企业提供基本的服务。这类竞赛虽规模不大,但操作简单,且利于展开教学,便于学校与企业沟通,近年来,这种形式的竞赛活动越来越受到企业的青睐。除以国内举办的各项工业设计赛事外,国际工业设计大赛也越来越吸引国内学生的目光,近年来参加“IF设计大奖”与“RedDot设计概念奖”的学生日益增多,很多高校的学生都获得了较好的名次,也体现出了我国工业设计教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2.学科竞赛在工业设计专业教学中的作用

作为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工业设计专业的课程大多需要布置一些“设计专题”让学生完成,从而使学生能够理解专业课程中学到的理论知识。通过开展学科竞赛,有利于提高工业设计专业学生各方面能力和素养。其重要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通过学科竞赛活动,培养学生在竞赛的过程中养成科学严谨的态度和勇于探索的精神,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不断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基本科研能力。

2)提高学生学习理论课程的积极性。设计竞赛的主题大多是企业实际项目或真实的社会需求,学生参加设计竞赛,意味着进入了参与实际设计的状态。而各类设计竞赛都设有一定的奖金和证书,因此学生的参赛积极性非常高。为了获得较好的成绩,学生也能够主动地与主办发沟通,咨询设计要求,向老师征求修改意见等。“设计竞赛”从课题的真实性、荣誉感的获得等方面来讲,都是课堂教学中的“虚拟课题”所无法比拟的。

3)增强学生对创新的认识和理解,使学生能够运用各种分析方法和掌握的知识去发现、分析在生活、学习及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在竞赛过程中,学生从课题的市场调查、设计研究,到设计表现与评价,再到作品展示等环节,都必须全方位地运用课堂中所学的知识才能完成,从而提高了学生的设计实践与分析的能力。

4)开展学科竞赛活动,还可以促进学生团队建设,使原本彼此陌生的成员聚在一起相互学习,产生跨领域的效果,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协调组织能力、积极参与竞争的意识及团队精神。

5)参加竞赛还能够促进优良学风的形成。通过对竞赛获奖学生的表彰和宣传,树立模范带头作用,在校园内营造出良好的学习和竞争氛围,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3.开展工业设计专业学科竞赛的建议

近年来,笔者所在单位一直鼓励学生参加各类设计竞赛,成立了专门的指导教师团队和学生设计竞赛小组,在整个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建立高效的竞赛梯队。

2)选择合适的设计竞赛。

3)将竞赛引入教学环节。

4)多举办和本校专业方向相关的设计竞赛。

5)改善评奖机制。

4.结语

第12篇

关键词:竞赛机制;工科工业设计;考试改革;教学反思

工业设计是涵盖文化学、社会学、心理学、美学、经济学以及科学技术等学科领域的交叉性学科,具备明显的艺术与技术相统一的特征和属性。伴随着工业4.0的到来,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工业设计的重要性。同时,也对工业设计提出了新的要求,具备机械、材料、电子技术等知识背景的毕业生更加受到企业的青睐,而这恰恰是工科院校的优势专业方向,无论从硬件还是师资都相对完备,从理论上讲工科院校更容易培养出优秀的工业设计毕业生。事实并非如此,由于缺乏系统性和科学完备的教学体系,大量工科院校单纯的照抄照搬一些较早设立设计类或艺术类的专业院校的培养计划,没有根据自身情况进行“量体裁衣”,出现了教学目标不明确、培养模式单一、学科特色不明显等问题。毕业生质量偏低,无法满足市场发展对工业设计的新需求,甚至还出现了在设计公司重新“回炉”现象,影响了市场对应届工业设计毕业生的薪资定位,也影响了未来毕业生对本专业就业前景的期待[2-6]。基于此,如何发挥自身优势,建立适合工科类工业设计的教学模式显得尤为迫切。工业设计专业教学改革大势所趋,辽宁科技大学工业设计专业通过竞赛检验教学的方法,不失为一种有益的尝试。

一、工业设计教学现状

由于多数工科院校的工业设计专业都是从机械或工程图学等学科和专业转型而来,在培养计划中会加入工程基础课程,形成了所谓的“三段式”培养模式,即工程基础、造型基础、专业设计3个阶段。工程基础部分的内容由机械工程类学科背景的教师讲授,造型基础和专业设计阶段的内容由艺术类背景的教师主导,其中并没有良好的衔接。工程类教师既不能深度地剖析机件原理,又不了解当代的工业设计趋势,无法将机械原理和工业设计结合,导致学生学习机械类知识时浅尝辄止,形成学而无用的尴尬处境。造型基础和专业设计的内容,由于学生多是“文化生”,基本没有美术基础,教师需要从基础绘画入手来培养学生的美感和设计感,致使素描、色彩等美术基础课程课时过长,直接挤占了日后专业课的学习时间。同时,学生在美术基础课程中产生的挫败感会带入日后的专业课学习中,严重影响了专业课程教学质量和效果。在这种模式下,机械、艺术、工业设计专业知识彼此独立,学生几乎无法将其融合成具备机械背景的工业设计应用实践能力,出现年年获奖的“优秀生”,毕业却无法从事工业设计工作的“怪现象”。相对于艺术类工业设计,工科类工业设计毕业生在就业中面临更加严酷的现实。工科工业设计毕业生在本专业就业碰壁后,很难将就业方向转向与工业设计相关的其它设计领域(如视觉传达、环境艺术、数字媒体等),这无疑缩小了就业范围,增加了就业的难度[7]。

二、引入竞赛机制的教学

(一)设计竞赛类型

设计竞赛是以设计作品为主要评判对象的一种选拔活动,目的在于引导未来设计的走向,促进新的设计形式和作品的产生。近年来,工业设计渐渐受到各级政府和广大民众的重视,每年由各类机构主办的设计竞赛逐年增加,且层次不一。按照主办方的层级及竞赛的征稿范围进行分类,大致可以将现有的工业设计竞赛分为五类。第一类为国际类设计竞赛,作品的征集范围为全球征稿,影响力在所有竞赛中最高,国外很多高校都将此类竞赛作为考察学生实践能力的参考,近年国内也有部分重点院校将此类竞赛作为保送研究生的一个加分参考。在国际性的设计奖项中最知名的有被称为“世界三大设计奖”的德国红点设计奖、德国IF设计奖以及美国IDEA设计奖。亚洲主要有由日本产业设计振兴会举办的G-Mark设计奖、韩国K-DESIGNAWARD等。第二类为国家级设计竞赛,是由国家级协会或政府机关主办,在全球范围征稿,影响力主要是在国内,主要包括中国设计红星奖、红棉奖、全国大学生工业设计大赛、东莞杯国际工业设计大赛、慈溪杯工业设计大赛等。这是现在国内竞赛的主流,具有征稿范围广、作品投递量大、奖金丰厚及影响力广泛等特点。第三类为省级设计竞赛,由省级政府或设计协会主办,全省范围征稿,在省内有一定的影响力,如辽宁省大学生工业设计大赛、河北省工业设计奖、广东省省长杯工业设计大赛等。第四类为公司主办的设计竞赛,是某个企业或者多家企业联合举办的设计类竞赛,征稿范围是国内高校师生、设计公司设计师以及工业设计爱好者。由于竞赛奖金较高、征集范围广等特点,此类竞赛受欢迎程度也相对较高,如“华帝杯”全国工业设计竞赛、“五金杯”工业设计大赛、“三诺杯”工业设计大赛等。第五类为高校举办的设计竞赛,主办方一般为一所或几所高校,目的多是为提高校学生的设计作品质量和参赛热情,或促进几所高校的设计及学术交流活动。由于征稿范围较小,参赛作品数量和质量都相对前四类低,竞赛获奖含金量比较低,但在一定程度上对工业设计专业学生提升个人水平和作品质量有相当的促进作用。

(二)以竞赛弥补教学不足

竞赛模的形式或要求,对设计者和设计作品有一定的标准,涵盖设计思维创建、设计流程、设计表达和呈现等环节。在实践性教学中发现,学生在未经团队竞赛训练的情况下,通常会呈现开放型和保守型思维模式,这两种模式在竞赛产品的思维创建过程中各有利弊。开放型在设计点呈现上通常表现出散点状,天马行空却不接地气;保守型的创意谨慎有余而创新不足。这两种情况都不能准确进行“扣题”,需要教师运用竞赛的思路进行指导和调整方案,从创新性、经济性、环保性、美观性、可行性几个方面把握和引导。由于工业设计的实践性要求,学生课程作业的评定多是以最终呈现的设计作品效果为标准的,而这种标准又主要以专业课程教师的专业水平和眼力所决定,评定出的课业成绩本身有一定的局限性,常常会出现课业成绩优秀的学生,参赛却屡屡败北的现象。基于这种情况,在日常教学的基础上,选拔了一些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更具针对性的设计竞赛训练。现有的专业类竞赛经过几年、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沉淀,评审机制相对成熟和健全,评委多由专业专家、行业专家以及相关产品设计公司或企业的设计负责人组成,具备相当的行业专业经验和理论共识。在这种机制下评审出的获奖作品更具专业说服力,奖项在专业领域里具备一定的认可度和代表性,不仅有效地提高和完善专业教学水平及设计作业的评价标准,还能客观地促进学生的创作积极性;学生在参与竞赛过程中积累的竞赛分析能力、设计评价能力以及作品展现能力,都会在日后的学习、深造、就业等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三、方法和策略

(一)建立教学相长的竞赛指导团队

教师是竞赛指导的主体,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面临两个方面的要求和挑战。首先,竞赛本身的难度客观需要指导教师具备一定的眼界和能力,能够在思维、技术、表现等几个方面给予指导、修改和示范。其次,教师指导学生参赛本身就是在难度适中的课堂教学基础上的拔高和创造。这就要求教师改变传统的讲授方式,应用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的方法和策略,本质上对设计类学科的传统教学方式改革提出新的要求和实践平台。从这两方面看,竞赛团队的指导教师必须不断进行新知识、新技能的补充和迭代,对流行的设计新观念、新思想、新趋势进行思考和应用。只有这样,才能指导学生设计出更加完美、更具创新性的设计作品,才能增强参赛的竞争力,同时快速培养出适应行业特色与行业发展的专门人才。

(二)组建梯队式学生创新团队

学生团队是教学改革环节中的重要部分,通常情况下会在工业设计学生二年级时进行选拔。选拔形式多样,可以是针对竞赛的课程作业,也可以是以系为规模的小型竞赛,选择中更重视学生竞赛的积极性,而非仅仅是课业成绩优秀。正确的竞赛态度和强烈的获奖愿望是初创团队最重要的精神。梯队式团队是指在竞赛团队中由各个年级的学生组成,一般为二、三、四年级,以达到“老带新”、“传帮带”的作用和效果。低年级学生以学习为主参赛为辅,高年级学生则在教师指导下与低年级学生组合竞赛团队,这种梯队式结构能够充分而有效地保持团队的持续性和生命力。为了充分发挥团队学生的竞争意识,团队成员按年级和组别进行定期考核,考核标准由参赛作品的投递数量和质量,团队成员的讨论会的参与情况及竞赛获奖情况等方面构成,每学年对不符合要求的成员进行末位淘汰。

(三)明确竞赛目标与评价标准

每年全球都有大量的设计竞赛,规格、水平、影响力不尽相同。团队成员的精力是有限的,这就需要教师和团队骨干在每年的年初进行竞赛规划,甄选出优质的竞赛,放弃一些影响力低,提升效果不明显的比赛。年末团队所有成员要在一起进行讨论和总结,统计全年的获奖情况和参赛过程中的问题。这个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通过总结的方式将竞赛评判标准深化到学生的脑海中,并使其成为指导学生日常设计及设计作品评判的重要依据,具体内容可分为五部分。一是创新性。强调设计理念的独特新颖。参赛者能否突出作品的创新点,体现其创新能力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作品在一定程度上要把握产品的未来趋势。二是可行性。需要作品在功能、结构、技术、形态、材料、工艺等方面有较大创新,同时需要作品考虑市场价值、技术可实现性、具有批量生产的性能。三是美观性。通过作品造型更好地体现设计功能的实现,具有良好的舒适性、便捷性,识别与操作简单、高效,人机关系协调。良好的外观造型设计,还能够完美地呈现产品风格和品牌价值。四是环保性。指产品是否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以及智能、绿色、环保、节能等概念的运用和用户体验等设计作品的新关注点。五是表现力。色彩搭配合理,形态体现科技与艺术的结合,与使用环境相协调;能够在设计方法、绘画能力及设计细节上最大程度地表现出参赛者的设计意图。

(四)精心组织、实施指导活动

竞赛团队主要实行导师负责制和分组责任制,即整个团队在指导教师进行引导和规划的同时,将团队成员拆分为数个小组,每个小组设一名负责人,在小组之间实行竞争式管理。各小组需要定期进行大赛资料收集和分组汇报,研究和总结某个或某类设计大赛的关注点和评价体系,并制作成PPT形式进行团队演讲,使团队成员能够对大赛有更深层次的解读,分析当前及未来社会的设计行业的热点。在方案概念的讨论方面,使用当下常用的“635法则”、“7×7法则”、“头脑风暴法”、“思维导图法”等设计思维方法。鼓励新颖的设计概念和想法,教师同团队成员通过广泛的讨论交流,启发学生的创新思考能力,并帮助其学会捕捉可能成为优秀设计作品的“灵感瞬间”。指导团队成员将设计灵感充分表达,通过竞赛为学生带来最为有效和直接的设计指导。

四、结语

自2012年至2016年,先后于北方工业大学和辽宁科技大学进行教学改革试验,将竞赛机制穿插于日常的教学之中,并组成了小规模的竞赛小组进行有针对性的竞赛培训,取得了以国际级奖项——德国红点奖为主的各类国际国内设计奖70余项。通过这种有针对性的训练,学生不仅掌握了基本设计知识和技巧,还通过大量的竞赛获奖获得了在木马、嘉兰图、洛可可等国内知名设计公司实习及就业的机会[8]。

作者:岳涵 刘永翔 边鹏 单位:辽宁科技大学 北方工业大学

参考文献:

[1]岳涵,张双翼.二维形态构成课程考试体系改革[J].中国冶金教育,2016(1):66-71.

[2]袁熙旸.中国艺术设计教育发展历程研究[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213.

[3]肖颜琴.广东工业设计教学改革与课程设置再认识[J].装饰,2012(2):139-140.

[4]顾亦鸣,曹玉华,汪隽,等.工科院校工业设计教学模式改革的探索[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29(5):13-15.

[5]郭会娟.工科院校工业设计专业教学模式的探讨[D].南京:南京艺术学院,2010.

[6]朱安达.谈我国工科院校的工业设计教育[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2(1):76-78.

第13篇

关键词:实验教学功能;就业能力;工商管理专业;路径选择

一、引 言

大学生就业是我国就业问题中带有战略性核心问题。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大生就业难的问题也日益凸显,目前存在以下矛盾:一是高校扩招带来的毕业生数量急剧增长与就业岗位增长缓慢的矛盾;二是社会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调整与高校学科专业结构优化滞后的盾;三是毕业生愿望与用人单位需求对接的矛;四是就业工作的社会化、市场化、信息化与现工作模式的矛盾。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关键不是毕业生数量多,而是大学生自身综合素质的问题。用人单位普遍反映,大学生的理论知识基本上达到了专业培养目标,但他们的实践能力普遍较弱,难以适应工作的需要。随着产业经济结构的调整,各行各业对大学生的需求会越来越高,高校自身也应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增强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业能力,以更好的适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尽管各级政府已着手实施更加合理、有效、积极的就业政策,加强引导,理顺机制,协调各方面力量,以期为大学生创造良好宽松的就业环境和政策支持,但这些都是事后的补救行为。认真分析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深层次原因,事前的培养实践教学环节特别是实验教学环节对教学质量的好坏,对毕业生的就业竞争能力起着决定性的影响[1]。

以工商管理专业为例,目前各高校工商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环节特别是实验教学环节都是在校外实习基地完成,但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学校教学与现场实际脱节的问题。一方面,接受学生实习会在一定程度上对企业经济效益产生影响,并给企业知识产权的保护带来风险,所以尽管企业签订了建立实习基地的协议,但实际上并不愿接受学生实习;再加上扩招后各高校实习经费紧张,学生人数增多,企业即便有心也无力接纳,从而造成实习走马观花等问题。另一方面,实习指导教师的专业知识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限,学生在实习中遇到问题,既得不到实习企业员工和领导的解答,也得不到实习指导教师的指导,实习效果大打折扣。工商管理专业的本科毕业生,除少数步入硕士研究生行列外,大部分将进入企事业、行政机关单位,从事工商管理专业或与工商管理专业相关的种种工作。简言之,工商管理专业所培养的本科人才,主要是应用型人才,而非理论研究型人才。

为探明工商管理专业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途径,近几年来,通过调研和走访毕业生、企业和国内其他高校,深感在工商管理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面普遍存在着重知识传授、轻能力素质培养,重理论教学、轻实践教学两大问题。这两大问题,反映在专业教学计划上,只见课程设置,不见能力、素质培养方案;只见理论教学安排,不见实验教学安排;反映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是只见教师的课堂讲授,不见学生的实训或实验;反映在教学成效的评价上,是只见学生的考试成绩,不见学生运用理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成果。正是由于存在这两大问题,致使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后,磨合期长,适应性较差,难以迅速进入工作状态,难以满足实际部门对人才的要求。为此,本文将从工商管理专业实验教学功能的视角探讨如何培养和锻炼大学生动手能力,为他们度过职业探索期,打通就业不畅环节做好充分准备。

二、工商管理专业实验教学功能概述

众所周知,工商管理专业实验教学功能是多方面的,但是,最基本的功能是[2]:(1)使理论教学得到深化。实验教学对理论教学的深化作用集中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可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认识与理解,二是可使学生将所学过的专业知识及相关知识融会贯通起来,将零散的知识转变为系统的知识,实现知识的意义构建,真正成为知识的掌握者。从这种意义上说,实验教学的作用首先表现为提升理论教学水平,提高知识传授效率的作用。(2)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学生的能力与素质。人们所具有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与科学、人文素质,必然基于对外部世界的认识与理解,换言之,进行知识传授是进行能力培养、素质教育的前提与基础。然而,这并不意味着知识等同于能力与素质。知识是获得性的,所获得的知识能否转化为学生的能力与素质,在何种程度上转化为学生的能力与素质,取决于学生是否进行知识运用的实践,在何种广度与深度进行知识运用的实践。从这种意义上说,实验教学是知识向能力、素质转化,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教育融为一体的必经环节或必备条件。(3)不同人才类型的差异。工商管理专业人才有研究型人才与应用型人才之分。我们既要看到,无论是为培养工商管理专业研究型人才而进行的实验教学,还是为培养工商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而进行的实验教学均具有上述两大功能,但也要看到二者的差异。这种差异主要表现在:为培养工商管理专业研究型人才进行的实验教学的主要功能,在于培养学生的探索创新意识和科学求真的精神,使学生熟练地掌握从事知识创新的基本技能、手段和方法,具有较强的知识创新能力。为培养应用型人才进行的实验教学的功能,则在于培养学生的的团队意识、开拓意识、竞争意识、风险意识与诚信意识,使学生熟练地掌握从事专业工作或创业的基本技能、手段与方法,具有较强的知识应用能力与技术创新能力。(4)不同人才规格的差异。还要看到,工商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有不同的规格,有高职高专规格的工商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有本科规格的工商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还有研究生规格比如MBA、EMBA等的工商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所培养的人才规格不同,实验教学的功能也有所不同。为培养高职高专规格的工商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进行的实验教学的主要功能是增强学生的业务操作能力。为培养本科规格的工商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进行的实验教学的主要功能是使学生具有较强的知识综合运用能力、综合管理能力和一定的应用技术开发创新能力;为培养研究生规格的工商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进行的实验教学的主要功能是使学生具有较强的应用技术创新开发能力和高端经管管理能力。理清不同类型、不同规格人才培养的实验教学的功能定位是十分重要的,不切实际地提高或降低实验教学功能层次,无疑有悖于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三、大学生就业能力相关理论综述

就业能力是从国外引入的概念,学者们在认识上尚存在一定的分歧,这导致了我们在使用这一概念时的简单化或者复杂化。简单化是把就业能力等同于应聘能力,复杂化是设定复杂的指标体系弱化了实际的可操作性。事实上,在西方就业能力的内涵是在不断演变的。1909年Beveridge首先有就业能力的提法,最初的定义是以成熟劳动者(able-bodied workers)的可利用率为根据。其目的是为了能够辨别出哪些劳动者是需要被替代的(不能雇佣的,比如说年老的),哪些劳动者是正在寻找工作的人(可以雇佣的)。在随后的几十年内就业能力的内涵得到了较大的发展。这些研究关注如何提高社会弱势人群的就业能力,因此通常把这一概念作为结果变量,较少关注这一变量本身的测量及其后续的影响。Gezier把这种将劳动者分为可雇佣的和不可雇佣的就业能力概念叫做“二分法的就业能力”(dichotam

ic,ployability)。

英国学者Hillage和Pollard把就业能力阐述为“可雇用性”,指的是获得最初就业、维持就业和必要时获取新的就业所需要的能力。对大学毕业生可雇用性指的是其从获取就业岗位、维持就业岗位、重新选择和获取新的岗位这一动态过程的能力。可雇用性是一种学习过程,它不仅要从复杂的学习中获取,还需要用恰当的方式和方法向雇主展示,需要在工作生命周期中持续更新,需要拥有可转换的关键技能,如沟通技能、解决问题技能、人际技能、承担责任和组织能力等。美国大学教育和工作测试中心通过工作关键系(Work Keys System)制定了包含7项就业能力的一个大型量表,这7项能力是:阅读能力、应用数学能力、听力、写作、定位信息、应用技术和团队工作能力。此外,典型的测量工具还有“德克萨斯福沃斯学区的C3项目和密歇根州的部长职务发展和测评”。现在,除了基本的读写能力以外,某些就业能力的测量也开始强调通用能力和职业能力。因此,在引入就业能力概念和实际操作过程中需要对大学生就业能力内涵有一个比较准确的、可操作性的把握。

综上所述,关于就业能力,国内外研究者有多种界定。国际劳工组织(International Labour Organization,IL0)指出,就业能力是个体获得和保持工作、在工作中进步以及应对工作生活中出现的变化的能力。瑞典的M・L・戈德斯密德经过调查认为,使大学生顺利就业要具备五个要素,一是就业动机及良好的个人素质,二是人际关系技巧,三是掌握丰富的科学知识,四是有效的工作方法,五是敏锐的广阔的视野。英国原教育与就业部(Depart

ment for Education and Employment,DFEE)则把就业能力解释为获得和保持工作的能力,进一步讲,就业能力是指在劳动力市场通过充分的就业机会实现潜能的自信。国内有学者认为,就业能力是指“大学毕业生在校期间通过知识学习和综合素质开发而获得的实现就业理想、满足社会需求、在社会生活中实现自身价值的本领”。也有人认为就业能力是指人们从事某种职业所具备的能力,包括基本就业能力与特殊能力。虽然定义很多,但可以确定的是,就业能力是一种与职业相关的综合能力。

四、工商管理专业学生就业能力不足原因分析

(1)基本工作能力欠缺。基本工作能力是指大学生进入职场、获得工作的最基本的能力要素,主要包括社会适应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及从事实际工作必须的思想素质和心理素质,如诚信、乐观、自信等品质。根据相关研究,用人单位对应聘者能力、特征的重视程度调查及对目前毕业生的调查显示,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综合素质、沟通表达能力、团队精神、忠诚度等素质非常看重,这些都是用人单位挑选毕业生的首要标准。然而目前大学毕业生却在多方面存在着欠缺,思想观念不成熟,对工作缺乏热情、拈轻怕重,难以适应职场环境;与人相处存在障碍,缺乏良好的组织协调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过于计较自己的利益得失,在求职过程中存在着诚信缺失,甚至出现简历造假现象,对本职工作缺乏一定的忠诚度;面对压力缺乏自信甚至心理健康出现危机等。(2)专业知识和技能不足,学习能力不强。大学生经过严格的专业训练后,应能够全面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并将其用于指导实践,而且应该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能在工作岗位上进一步学习新的理论知识,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架构。但目前大学毕业生存在着专业知识和技能不足的现象,专业功底不扎实,一知半解,没有掌握相应的专业技能,因此在就业中遭遇困难。或者即便就业后,因自身学习能力不足,而很难适应瞬息万变的知识更新。(3)实践能力不足。实践能力是运用知识进行实际工作的能力,主要是指毕业生动手操作能力,也包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各种能力综合应用的外化体现。当前,用人单位在进行人才招聘时,非常看重应聘者的实践能力,很多企业希望招聘来的大学毕业生一来就能马上胜任工作。但是工作经验和实践能力的缺乏一直是阻碍大学毕业生顺利就业的又一大因素。目前很多大学生存在着实际操作能力差,综合应用能力差,甚至不能学以致用,眼高手低,难以适应市场需要,实践能力不足等问题。(4)创新能力缺乏。创新能力就是敢于独辟蹊径,提出新思想、新方案、新办法,创造出新产品、新技术,开辟新的领域的能力。是知识与技能经过一系列的归纳、分类、总结后形成的复杂而协调的行为动作,是一种综合性、高层次的思维能力和行动能力,具有强烈的社会实践性、高度的综合性、突出的创造性和鲜明的个体性等特点。在市场经济中,企业只有靠不断创新才能够生存,而企业的创新取决于它的人才的开拓创新能力。因此墨守成规、不具备创新能力的高校毕业生受到了冷落。目前大学教育注重的是知识传授而非方法传授,因此存在大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缺乏,走向工作岗位以后后劲不足,工作缺乏创意等弱点。(5)择业意识的形成相对滞后,求职能力有待提高。高校的职业生涯规划刚刚起步,就业指导主要面向高年级学生,大多数学生都是在临近毕业的几个月里开始求职,对自己适合做什么,不适合做什么并不了解,对自己和职业都没有太多的认识,更谈不上科学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因此在就业时常常手足无措,不能准确把握求职信息,准备不足。求职技能包括信息收集与处理能力、准确定位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决策能力、自我推销能力、自我保护能力等,是决定大学生能否达到人职匹配的重要因素。但是,由于职业生涯规划与择业意识形成的滞后,导致了求职技能的缺乏,在应聘时没有运用相应的应聘技巧与策略,容易造成求职失败。

五、有效提升工商管理专业学生就业能力路径选择

综上所述,工商管理专业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和提高,需要高校各部门协调配合,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高校要重视工商管理专业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工作,应加快教育体制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供更多优质的教育服务,积极拓展就业能力培养的途径,提供条件,搭建舞台,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基于工商管理专业实验教学功能,使其沿着正确的轨道前进,促进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其路径选择如下:

(1)政府应确立工商管理专业大学生就业能力开发战略,

积极搭建大学生就业能力开发平台。促进大学生就业是关系民生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工作。政府应充分重视大学生就业能力开发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价值,确立大学生就业能力开发战略,构建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开发体系,积极搭建大学生就业能力开发平台。首先,政府应充分发挥在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开发体系中的主渠道作用,健全社会公共职业训练平台,对即将走向社会的大学生实施职业训练,使其掌握职业搜寻的能力,获得对职业领域的适当了解,提升就业与发展所需的相关能力。其次,政府要建立与劳动力市场需求衔接的职业标准体系,规范与完善相关的社会职业培训体系,提高职业培训质量。再次,政府应加大财政投入,采用财政政策激励社会各界以多形式、多层次、多渠道参与大学生就业能力开发体系的建立,以扩大高校在毕业生就业能力开发方面的可利用资源。如政府利用费用分担机制与企业建立就业能力开发基地,或者对参与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训练的相关机构或者项目提供奖励、资金援助或者政策优惠。当然政府为此已经迈出可贵的步伐。2007年国家税务总局针对困扰企业和高校的实习成本问题出台了关于《企业支付实习生报酬税前扣除管理办法》的通知,规定支付给在本企业实习学生的报酬,可以在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时依照本办法的有关规定扣除。但这些内容对企业、学校还远远不够,还需要教育部门、劳动部门从法律上规范企业、学生在实习中的行为,避免实习中的违约、毁约等问题发生。(2)高校要加强教学改革,实行“理论课堂”和“实验课堂”相结合。对于工商管理专业大学生,高校应基于工商管理专业实验教学功能,改革教学观念,转变教学方式,改变陈旧的“讲授式”、“接受性学习”课堂教学的模式,由传统的以知识注入为特征的高等教育教学模式转化为以学生主动学习和创造性学习为主的现代高等教育教学模式。实行“理论课堂”和“实验课堂”相结合。在“理论课堂”上,对基础知识与专业知识进行合理搭配与组合,并通过柔性教学机制加以实现,灵活调整课程内容,进行模块化重组,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职业取向自主地选择课程;调整原来知识传授式的大班教学模式,变“灌输式”教学为“启发式”教学,采用教学互动、交流启发的形式调动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环节中,通过主动思考、大胆置疑、积极探究等多种形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高校教师不仅要“授之以鱼”,更应“授之以渔”,让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提高学习能力。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手段。当前,不少用人单位认为大学生缺乏实践能力、眼高手低。因此要强化实践性教学环节,加大实训力度,努力建立实习基地,加强校企合作,给学生提供广阔的实践空间。建设立体化、全学程的实践教学体系,主要包括学生的社会实践、实验教学、专业模拟实习与实训、创业教育、实践创新训练计划、学年论文、毕业实习、毕业论文(设计),以及形式多样的学科竞赛活动等。(3)高校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基于工商管理专业实验教学功能,形成自己独特的办学特点,调整专业设置,优化课程体系,培养适销对路的人才。在市场经济的背景下,推动学校发展的根本动力不是学校的主观愿望,也不是政府的行政力量,而是市场需求。高校应密切关注国家和本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和社会经济发展的趋势,做好人才市场需求的调研工作,建立适应市场变化的专业设置及调整机制,根据市场需求动态,适时调整专业设置及各专业的招生规模。应有自己独特的办学思想和办学特点,不能一味追求大而全的规模和专业设置。社会对于人才需求的差异性催生了高校的人才培养的差异性。高校应突出自身特色,培养“适销对路”的“产品”,使各专业的大学生都能拥有广阔的就业前景。现代大学的人才培养机制应该是一个能够很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需求的柔性机制。高校应在人才培养模式上按照市场对于人才需求的差异性进行创新。高校应根据自身的办学特色,把优化课程体系作为创新人才培养的基础和重点,推进课程体系改革和创新,加强学科的相互渗透和融合,推进基础理论与实验实训有机结合、校企合作与产、学、研一体化的项目式、案例式模块课程建设。按照通识课程、学科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和实践课程四大模块设计课程结构,对相关或相近专业进行交叉整合,减少理论课和必修课的课内学时,增加实践课、选修课的学时,强化课外指导。通过打破学科壁垒,整合创新课程体系,挖掘和共享课程资源,在各门课程中渗透素质教育的因素,从而充分满足学生能力和个性发展的需要,切实提高大学生的专业能力和实践能力。(4)基于工商管理专业实验教学功能,重视创业教育,增强大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创业教育是大学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的深化和具体化,素质教育的核心在于将培养大学生做人的本领和做事的能力相结合。”创业教育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载体,加强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意识,从而提升其创新能力,是高校刻不容缓的一项战略任务。首先要帮助大学生树立创业意识,在新生入学教育阶段,就应注重激发学生的创业欲望,培养其创业精神,引导大学生把创业作为将来职业生涯中实现理想和人生价值的一种途径。宣传成功创业经历,把创业作为大学生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将学校的科研和产业同大学生创业结合起来,成立大学生创业中心,设立创业基金,为大学生的创业提供平台。其次要通过创业教育和培训,达到增强大学生创业能力的目的,开设创业教育课程,如 “创业教育”、“创业与风险投资”、“创造性思维训练”、“创造技法”等,针对创业基础、实务知识和创业选择的培训与教育,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基本创业技能,以便学生正确地选择创业项目,引导学生自主创业。再次,开展创业实践活动,如通过举办“挑战杯”创业计划大赛、创业论坛、创业服务工程、大学生创业联盟计划以及校企合作等,让大学生具备环境适应能力、社会应变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判断分析与决策能力、表达能力、动手能力、竞争能力、开拓创新能力等。支持鼓励学生成立创业类社团组织,将兴趣爱好相同的学生聚集到一起,吸收更多学生主动参与科技创新活动。(5)基于工商管理专业实验教学功能,强化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加强就业指导。就业指导不仅是找工作的指导,更是职业生涯的规划和开发,加强对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建立和完善职业生涯规划服务体系,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目标追求,内化科学的择业创业观念。高校应加强系统化、科学化、个性化的就业指导,建立就业指导工作新模式。加强对大学生全程化的就业指导,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指导工作贯穿于大学教育的所有环节与层面,努力帮助大学生根据自身制定职业规划。应从新生一入学,就开始对其进行系列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和训练,帮助他们了解本专业就业状况和就业市场的需求;根据不同年级学生情况安排职业生涯规划指导课程和就业指导课程,使之掌握职业生涯规划的方法和技能;成立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服务中心,建立大学生自我测评实验室,组织学生开展模拟性的职业实践活动,开展职业意向测评、职业兴趣分析测评等,帮助学生发现和了解自己的性格、兴趣和专长,增强学生的职业意识,使学生在了解就业市场、认识自己的过程中,逐步形成自己的职业价值观。

六、结束语

把工商管理专业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问题作为新形势下现代高等教育改革中的一个新的研究领域进行理论探讨,涉及因素众多(政府、高校、企业、大学生和社会等因素),因此,该问题的研究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和非线性问题。针对当前大学生就业能力不足的原因与表现,本文基于工商管理专业大学生就业能力理论和工商管理专业实验教学功能视角:(使理论教学得到深化、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学生的能力与素质、不同人才类型的差异和不同人才规格的差异等方面)对工商管理专业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问题进行了初步探索,并提出了有效提升工商管理专业大学生就业能力的路径选择。然而,工商管理专业大学生择业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复杂的心理变化过程,学生个体在就业中会面临不同的就业问题或困扰,也可能出现一些就业心理问题或不良情绪,在就业指导过程中应该对其进行个性化指导,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个性特征,根据其实际情况“量体裁衣”规划职业。对在就业中出现的心理问题,要及时进行心理辅导,及时排除他们的心理障碍,避免他们走进心理误区,帮助他们调整就业心态,提升工商管理专业大学生就业能力。

参考文献:

[1] 吴胜兴.加强公共实习平台建设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J].群言,2010(10):8-9

[2] 曾小彬.关于经管类实验教学若干问题的探析[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8(9):1-3

[3] 王霆,唐代盛.国外就业能力框架和模型研究发展综述[J].求实,2006(4):214-215

[4] 李玉淑.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现状与培养探析[J].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5):102-105

第14篇

关键词:交易费用;公共产品;公共部门;私人部门

一、引言

公共产品供给是指公共产品的供给主体选择以何种方式筹资并加以使用,向社会成员提供公共产品。其实质是资源配置,属于分配范畴。从世界各国公共产品供给的实践出发进行抽象,公共产品供给方式不外乎三种:政府供给,市场供给及自愿供给。

公共产品的市场供给是指营利组织根据市场需求,以营利为目的,运用收费方式补偿支出的公共产品供给方式。公共产品的政府供给是在市场进行资源配置基础上,政府以公平为目的、以税收和公共收费为主要筹资手段,利用公共资源供给公共产品的供给方式。公共产品自愿供给是指公民个人、单位,以自愿为基础,以社会捐赠或公益彩票等形式无偿或部门无偿地筹集资金,直接或间接地用于公共产品的提供,并接受公众监督的公共产品供给方式。这些方式是以不同的主体,遵循不同的原则,以不同方式和渠道筹集公共产品供给资金,决定使用去向并予以监督的机制。

几乎在每一个市场经济国家,公共品供给的三种方式都在发挥作用,但三者的作用范围有所差别,而且在同一国家的不同时期,三种方式的作用领域也有不同。公共产品三种供给方式是在空间上并存、相互结合发生作用的,作用的具体模式是多样化的。大中小规模政府和非政府的单位既相互竞争,又相互合作,在地方公共经济中能实现秩序和比较高水平的绩效(奥斯特罗姆、帕克斯和惠特克,2000)。

公共产品供给主体的选择和作用边界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公共品自身性质、技术条件、政府职能理念、公平效率标准、政府政策倾向、需求状况和私人资本规模的不同,可能导致不同的供给方式,而且会导致公共产品供给方式的不断转变[8]。现代经济学在20世纪最后30年有了很大的发展,最重要的发展就是引进了“交易费用”的概念。在过去古典经济学、新古典经济学、后凯恩斯主义等主流经济学里,都只有生产成本的概念,没有交易费用的概念。企业的生产成本可以分为显性成本和隐性成本。在制度经济学产生以前,主流经济学认为厂商通过生产成本的调整来决定所要达到的产量。实际上到了20世纪最后30年,因为引入了交易费用这个概念后,人们发现,在总成本里面有一部分耗费跟物理的、化学的产品制造的变化一点关系都没有,它是为了交易而发生的,即制度经济学中所论述的交易费用。将交易费用概念引入公共产品供给的研究将为研究公共产品供给的主体确定问题提供一个新的思路。

本文侧重于从交易费用的角度解释公共产品供给主体的选择和公共产品供给主体的边界确定,并对中国公共产品供给过程中的交易费用进行了测度,最后部分提供简要的结论。

二、公共产品供给过程中发生的交易费用

科斯认为,交易费用是获得准确的市场信息所需付出的费用,以及谈判和经常性契约的费用。威廉姆森认为,费用分为两部分:一是事先的交易费用,即为签订契约、规定交易双方的权利和责任所花费的费用;二是签订契约后,为解决契约本身所存在的问题,从改变条款到退出契约所花费的费用。交易费用的存在取决于三个因素:受限制的理性思考、机会主义以及资产专用性。资产专用性指耐用人力资产或实物资产在何种程度上被锁定而投入到一个特定贸易关系,因而也就是在何种程度上他们在可选择的经济活动中所具有的价值。阿罗使用的交易费用概念更具有一般性:“交易费用是经济制度的运行费用,”它包括信息费用、排他性费用和设计公共政策并执行的费用。交易费用理论认为交易是普遍存在的,康芒斯将“交易”的概念和正统经济学中“生产”的概念相对应,将“交易”分为三种类型:买卖的交易,即平等人之间的交换关系;管理的交易,即上下之间的交换关系;限额的交易,主要是指政府对个人的关系。这三种关系类型覆盖了所有人与人之间的经济活动。

按照康芒斯对交易的分类,政府供给公共产品的活动同样可以归入到交易活动中:首先,政府供给公共产品是政府与纳税人之间的交易活动,纳税人支付公共产品的价格(税金),政府利用税收收入供给公共产品。其次,政府供给公共产品的活动是政府间的交易活动,下级政府是上级政府在供给公共产品上的人,为本地区供给公共产品,满足地方公共需要。再次,同级政府之间在供给外溢性的地方公共产品上也存在着交换关系。因此,政府供给公共产品的活动也是一种交易,交易费用是客观存在于政府供给公共产品的活动中的。市场供给公共产品是私人按照市场规则采用收费或政府补贴的方式进行的平等的人与人之间的交易,因此,可以看作是一种交易活动,产生交易费用。公共产品自愿供给的过程是一种平等的人与人之间的交易即捐助者捐助资金提供公共产品后获得心理满足或者税收优惠等的一种交易,按照公共产品自愿供给的定义,在公共产品供给的决策过程(分散决策)中、筹资过程中、建立相关的激励约束机制等都会产生交易费用。

根据交易费用理论,对公共产品的供给进行分析,供给公共产品过程中发生的交易费用主要包括:(1)搜寻信息的费用。即供给者为了获取消费者对公共产品的需求、了解公共产品特性、所需成本等信息所花费的成本。(2)谈判、签订契约、规定交易双方权利和责任的费用。例如在民主机制下,公共产品的供给是由“以手投票”机制来决定公共产品供给的品种和数量的,由于公共产品的特性和选民的消费偏好、价值取向存在较大差异,要通过一致同意或多数同意的原则来决定公共产品的供给方案,必然带来较高的契约达成费用。分级财政体制下在决定由哪一级政府供给哪种公共产品,公共产品的成本(税收)如何在政府间进行分担上的政府间多重博弈,也必然带来较高的契约达成费用。(3)履行契约,收回成本的费用。(4)排他费用,即阻止不付费者对公共产品消费所发生的费用。(5)监督供给者按所签订的契约供给公共产品所发生的费用。(6)避免消费者退出契约所发生的费用。

公共产品是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产品。非排他性决定了不可能阻止不付费者对公共产品的消费,对公共产品的供给不付任何费用的人同支付费用的人一样能够享有公共产品带来的益处;非竞争性决定了一个人对公共产品的消费不会影响其他人从对公共产品的消费中获得的效用,即增加额外一个人消费该公共产品不会引起该产品成本的增加。由于公共产品的两大特性,决定了没有消费者愿意公布自己从公共产品消费中获得的效用,因此搜寻信息的费用是相当高的。公共产品的两大特性决定了消费者都期望他人去购买而自己顺便享用它带来的利益,也就是“免费搭车”,由此带来的交易费用是相当大的。由于公共产品两大特性的存在和交易费用存在的普遍性,决定了无论采用何种公共产品的供给方式都会产生交易费用。

三、公共产品供给主体及其边界确定:理论分析

(一)公共产品供给主体的确定标准:一个理论模型

公共产品的市场交易存在着较大的交易费用,在某些情况下,政府代替市场供给公共产品可以节约交易费用,政府取代市场,资源配置由价格分配方式转为税收分配方式(政府通过强制性的税收征收公共产品的供给成本),消除了“价格发现成本”,政府可以通过利用征集来的公共资源,按公共需要,供给公共产品。但当供给公共产品的数量超过一定规模时,政府活动的边际成本递增,因为政府在供给公共产品的过程中由于信息不对称、机会主义行为和资产专用性等原因,也会产生交易费用,此时如果公共产品的自愿供给因为采用分散决策、个人选择的方式无偿或部分无偿地供给公共产品,能够节约机会主义行为和资产专用性带来的交易费用,使某种或某些公共产品的供给产生较少的交易费用,那么公共产品的自愿供给将取代公共产品的政府供给。从历史和理论来看,同样存在由于某一主体供给公共产品中所存在的交易成本超过其他两个主体供给公共产品的交易成本,那么可能出现市场—政府或自愿,自愿—政府等可能的公共产品供给主体变化路径。

公共产品的供给方式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三种公共产品的供给方式作用的边界在时间上因条件的变化而变动。在理论上,公共产品的供给存在最优的供给方式的选择,即公共产品供给的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效用。在忽略交易费用的情况下,仅考虑公共产品供给的生产成本时,无论采用何种公共产品的供给方式,公共产品的生产成本都可以降到最低(RonaldD.RippleandYunHsing(Y.H.)Cheung,1999)。因此,假定公共产品供给的生产成本既定,公共产品供给最优方式的选择,取决于公共产品供给过程中发生的交易费用。基于这一角度,本文通过一个理论模型来说明公共产品公共方式选择采用的标准。

假设:

(1)供给公共产品过程中发生的交易费用tc可以衡量且是产量q的函数tc=tc(q)。

(2)不同的供给主体供给公共产品的生产成本pc=pc(q)=pq。

(3)供给者的收益函数tr=tr(q)。那么:maxπ=tr(q)-pc(q)-tc(q)

帕累托最优供给的条件为:mr(q)=mpc(q)-mtc(q)

因此,在交易费用为0时,帕累托最优的供给条件为:mr(q)=mpc(q)

假设:政府与非政府部门供给同一种公共产品,且价格相等;Pq为非政府部门供给公共产品的数量,Gq为政府部门供给公共产品的数量,TT为公共产品的生产可能性曲线,U为社会消费公共产品的无差异曲线。按照帕累托最优的实现条件,公共产品生产的最优点在TT曲线与U曲线的相切点N,此时,经济处于均衡状态,消费者选择的数量对应的边际替代率对应于生产者的产品转换率,即RTSGq,Pq=RCSGq,Pq。

1.在不考虑公共产品供给中发生的交易费用的情况下:

RTSGq,Pq=mpcGqmpcPq,

RCSGq,Pq=pGqpPq

因此,要达到帕累托最优,必然mpcGqmpcPq=pGqpPq,因为不同的供给主体供给同种公共产品,价格相等,因此,mpcGq=mpcPq,mpcGqmpcPq=1,因为pGq=pPq,过N点切线的斜率为1。

2.在考虑公共产品供给中发生的交易费用的情况下,

RTSGq,Pq=mpcGqmtcGqmpcPqmtcPq

在供给的公共产品为同质的产品时,RCSGq,Pq=1,

那么,mpcGqmpcPq=1,由于mpcGq=mpcPq,

因此mtcGqmtcPq=1,即在N点非政府部门与政府部门供给公共产品所发生的边际交易费用相等,方可实现效率最优。

3.无法实现效率的情况下,公共产品供给在两部门之间的调整。

如果初始配置处于TT的下半段(N点以下,不包括N点),如N1,此时曲线的斜率大于1,即RTSGq,Pq=mpcGqmtcGqmpcPqmtcPq>1,可得mtcGq>mtcPq,应该减少政府供给公共产品的数量,增加非政府部门供给公共产品的数量,最终调整至mtcGq=mtcPq的N点。如果初始配置处于TT的上半段(N点以上,不包括N点),如N2,此时曲线的斜率小于1,即RTSGq,Pq=mpcGqmtcGqmpcPqmtcPq

如果初始配置处于区域A内,类似于N2点的情况,非政府供给公共产品的数量过多,政府供给公共产品的数量过少;应该减少非政府部门供给公共产品的数量,增加政府部门供给公共产品的数量,最终调整至mtc

Gq=mtcPq的N点。如果初始配置处于区域C内,类似于N1点的情况,政府供给公共产品的数量过多,非政府部门供给公共产品的数量过少;应该减少政府供给公共产品的数量,增加非政府部门供给公共产品的数量,最终调整至mtc

Gq=mtcPq的N点。如果初始配置处于区域B内,非政府供给公共产品的数量与政府供给公共产品的数量均过少;应该增加非政府部门和政府部门供给公共产品的数量,最终调整至mtc

Gq=mtcPq的N点。

(二)公共产品供给主体的边界确定:威廉姆森范式的扩展

将公共产品供给主体在供给公共产品中发生的成本分为生产成本和交易成本。假设生产成本随着公共产品供给数量不断变化,与公共产品供给数量成正比例的关系,公共产品供给数量越大,发生的生产成本越多,反之,生产成本越小。但是交易费用的大小取决于受限制的理性思考、机会主义以及资产专用性三个因素的影响,与组织的规模大小没有一个固定的比例关系,交易费用会随着资产专用性的增强而呈现出类似于指数函数式的增长趋势,随着资产专用性的提高,组织偏离最佳供给规模的程度不断增加,从而导致组织单位交易费用递增,呈现出“先降后升”,呈“U”字形变化(如图2)。因此,在生产成本与公共产品供给数量呈正比例关系的情况下,交易成本的变化对界定组织的边界能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本文将生产成本与不同组织的交易费用相加得到的总成本与社会可以接受的交易费用相比较作为区分公共产品不同供给主体边界的依据。图2是包含政府、市场和自愿供给主体三种等级制度在内的威廉姆森范式的拓展模型。图2中,OCG、OCM、OCF分别为政府、市场和自愿供给主体供给公共产品过程中发生的生产成本,TCG、TCM、TCF分别为政府、市场和自愿供给主体供给公共产品过程中发生的交易费用,CG、CM、CF分别为政府、市场和自愿供给主体供给公共产品过程中发生的总成本,分别为CG=OCGTCG、CM=OCMTCM、CF=OCFTCF。

从图2中可以看出,当交易费用允许值(社会承受交易费用的一般标准)为TC0时,E1、E2分别给出了政府、市场和自愿供给主体的边界:当公共产品的数量界于E1和E2之间时,宜采用市场供给的方式,可以供给公共产品的成本最小;当公共产品的数量小于E1时,宜采用自愿供给的方式,可以供给公共产品的成本最小;当公共产品的数量大于E2时,宜采用政府供给的方式,可以供给公共产品的成本最小。

从图2中还可以发现,当社会进步、技术革新等因素的作用使社会经济活动的交易费用普遍降低时(如信息技术的发展及交通运输的便捷等使社会交易费用从TC0降至TC1),原有的组织形式将会出现一些“空洞”(如图2中FM1、M2G1)而无法覆盖这些领域,即在这些领域政府、市场和自愿供给主体都不再是实现外部效应内在化的最佳选择,为公共产品供给主体的创新创造了需求空间。

上述威廉姆森范式拓展模型虽然只是从公共产品数量这个单一维度分析了政府、市场和自愿供给主体行为的界限,但对我们正确界定政府、市场和自愿供给主体的合理边界可以产生多方面的启示:

1.在公共产品的供给上既存在市场失灵,也存在政府失灵和自愿供给的失灵,如图2中FM1、M2G2。由于公共产品具有不可分割性和非排他性,使得购买公共产品的人无法阻止别人享用公共产品。既然“免费搭车”现象存在,那么,愿意花钱购买公共产品的人肯定不多,这样就会造成公共产品的匮乏。可见,公共产品无法通过市场机制来提供,造成公共产品供给的市场失灵。由于公众对公共产品需求差异的存在,政府提供公共产品时往往倾向于满足大多数处于中间状态的受众的选择偏好。而一部分人对公共产品的超量需求和特殊需求得不到满足,造成公共产品的政府失灵。由于公共产品自愿供给在第三部门和个人在筹集资金方面面临的问题,慈善组织的业余性等固有缺陷的存在,使得自愿供给公共产品出现失灵,不能提供较大规模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

2.政府、市场和以第三部门为主体的公共产品自愿供给部门之间可以相互弥补在公共产品供给中的失灵问题。市场失灵虽然是政府干预的前提,但并非只要有市场失灵就需要政府干预,公共产品的自愿供给也可以弥补市场失灵。同样当政府供给公共产品存在失灵时,市场与公共产品的自愿供给都可以起到弥补政府失灵的作用。

3.政府、市场和自愿供给主体的合理边界是动态的、可变的,不是一成不变的。决定政府、市场和自愿供给主体的合理边界有效性的因素众多,并且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变化,因此,政府、市场和自愿供给主体的合理边界必然是相对的、动态的,不存在始终如一的合理区间。

4.市场组织形式处于不断创新和发展过程之中。作为与市场相对应的组织,政府和第三部门都不可能是惟一的,虽然政府、市场和公共产品的自愿供给主体在供给公共产品时都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交易费用,但其作用是有限度的,而一旦现有的市场组织不能达到效率最优,组织创新便会出现,如产生一些新型的“中间组织”、一体化组织等等。显然,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进步,供给公共产品的主体的创新将是持续的,我们可以大胆设想在条件成熟的将来,公共产品供给将会出现新的供给主体——“第四部门”。

四、中国公共产品供给过程中的交易费用测度

交易费用是一个内涵广泛的复杂范畴,完全意义上的交易费用的测算的确非常困难,在目前的统计数据和统计方法下是无法完成。但如果我们借鉴诺思等人的做法,将国民经济部门区分为转换部门(transformingsectors)和交易部门(transactionsectors),借助于现有的国民经济核算数据,外在性的交易费用(针对转换部门而言),即交易部门(专门为经济主体提供交易服务的部门)所产生的交易费用是完全可以测算出来的。其数量应该等于全部交易部门所消耗的社会资源,即交易部门所消耗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其价值表现形式就是交易部门的增加值[10]。基于这一认识,本文试图对我国公共产品供给中产生的外在性的交易费用进行测算。

(一)绝对交易费用的测算

在目前我国的国民经济核算实践中,将国民经济分为16个行业:农、林、牧、渔业,采掘业;制造业;电力、煤气和水的生产供应业;建筑业、地质勘探业和水利管理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电通讯业;批发零售贸易业和餐饮业;金融、保险业,房地产业;社会服务业;卫生体育和社会福利业;教育、文化艺术和广播电视业;科学技术和综合技术服务业;国家机关、政党机关和社会团体;其他。其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电通讯业中的邮电通讯业部分、批发零售贸易业和餐饮业中的批发零售贸易业部分、金融及保险业全部、房地产业全部、社会服务业中的信息咨询服务业部分属于以营利为目的的提供商业的交易部门(私人部门),国家机关、政党机关和社会团体则属于不以营利为目的的提供公共产品的交易部门(公共部门)。因为统计年鉴中没有第三部门(公共产品自愿供给的主体)的数据,也没有市场供给公共产品的数据,从已有的数据中也很难分离出公共产品自愿供给和市场供给相关的数据,因此,我们假设测算出的公共部门发生的交易费用为政府供给公共产品过程中发生的交易费用,非政府部门供给公共产品(市场供给与自愿供给)过程中发生的交易费用为测算出的私人部门发生的交易费用。由于我国的国民经济核算资料只提供了1991年之后的各部门增加值资料,所以,本文的样本区间只能从1991年开始。历年的《中国统计年鉴》或其他公开出版物没有公布全部细分行业的增加值数据,所以,批发零售贸易业和餐饮业中的批发零售贸易业部分、社会服务业中的信息咨询服务业部分的增加值的数据只能采用推算的方法。1991—2003年间,批发零售贸易业从业人员占批发零售贸易业和餐饮业从业人员的比重平均约为93%,信息咨询服务业从业人员占社会服务业从业人员的比重平均约为5%,我们暂且用从业人员比重代替其增加值占所在大行业中的比重,于是有计算公式:公共部门的绝对交易费用=国家机关、政党机关和社会团体增加值;非政府部门的绝对交易费用=邮电通讯业增加值批发零售贸易业增加值金融、保险业增加值房地产业增加值信息咨询服务业增加值=(邮电通讯业增加值批发零售贸易业和餐饮业增加值)×93%(金融、保险业增加值房地产业增加值社会服务业增加值)×5%。我们以国内生产总值代表私人部门每年生产的产品数量,以财政支出作为公共部门每年供给的公共产品数量,那么,私人部门单位产品(私人产品)交易费用=私人部门交易费用/国内生产总值,公共部门单位产品(公共产品)交易费用=公共部门交易费用/财政支出。

1991—2003年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的相对交易费用与绝对交易费用如表1,1991—2003年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交易费用的绝对额是不断上升的,私人部门的交易费用由1991年的3767.6亿元上升到2003年的20580.22亿元,上升了5.46倍;公共部门的交易费用由1991年的662.1亿元上升到2003年的3138.46亿元,上升了4.74倍。私人部门单位产品交易费用相对稳定,在0.17亿元—0.183亿元之间,公共部门单位产品的交易费用则变化较大,1994—2003年间呈一个不断下降的趋势,由最高的0.220815亿元下降为0.127321亿元,从图3可以看出,私人部门单位交易费用与公共部门单位交易费用在1998—1999年度相交,之前公共部门单位交易费用高于私人部门单位交易费用,之后公共部门单位交易费用低于私人部门单位交易费用。

(二)边际交易费用的测算:实证检验

1.基本模型与变量的含义

Qg=c0c1TCg(1)

Qp=c2c3TCp(2)

其中,Qg为政府部门供给的公共产品数量,TCg为政府供给公共产品过程中产生的交易费用,Qp为非政府部门供给的产品的数量,TCp为非政府部门供给公共产品过程中产生的交易费用,c0、c1、c2、c3为常数项。对公式1两边分别对TCg求导,对公式2两边分别对TCp求导,可以得出:

dQgdTCg=c1(3)

dQpdTCp=c3(4)

因此,政府供给公共产品的边际成本为MCg=c1,非政府部门供给产品的边际交易费用为MCp=c3。2.数据与方法

考虑到数据的可得性,选取1991—2003年的时间序列数据。本部分数据均来自于《中国统计年鉴1997》、《中国统计年鉴2005》的有关数据统计、计算得出。

估计方法为普通最小二乘法,所用软件为EVIEWS3.1。

3.计量结果

(1)公式1的回归结果为:

Qg=-4836.224(-4.366)8.87915.56TCg

R2=0.957R2=0.953F=242.236

从上面的回归结果看,R2为0.957,调整后的R2为0.953,模型的拟合度较好。

(2)公式2的回归结果为:

Qp=1108.364(0.717)5.5847.32TCpR2=0.957R2=0.9947F=2239.24

常数项c0的t检验值为0.717

Qp=5.66TCp(125.40)

R2=0.995R2=0.995

从上面的回归结果看,R2为0.995,调整后的R2为0.995,模型的拟合度较好。

(3)小结

从公式1和公式2的计量结果看c1=8.879,c3=5.58,因此MCg=c1=8.879,MCp=c3=5.58。可以看出公共部门供给公共产品所发生的边际交易费用要高于私人部门供给公共产品发生的交易费用。在我国,在一定的条件下将公共产品的供给由政府部门交给私人部门可以节约交易费用,提高公共产品供给的效率。

五、结论

1.按照康芒斯对交易的分类,政府、市场和自愿供给公共产品的活动都可以归入到交易活动中来。无论采用何种供给方式,在公共产品的供给过程中都会发生交易费用,因此,公共产品的供给活动可以纳入到交易费用经济学的分析范式中来。

2.公共产品的供给方式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三种公共产品的供给方式作用的边界在时间上因条件的变化而变动[10]。在不同公共主体生产同质公共产品的生产成本一样的条件下,最优公共产品的供给主体的选择,取决于公共产品供给过程中发生的交易费用。

3.通过对威廉姆森范式的扩展分析认为,政府、市场和以第三部门为主体的公共产品自愿供给部门之间可以相互弥补各自在公共产品供给中的失灵问题,各个公共产品的供给主体在供给公共产品时存在各自的合理边界。政府、市场和自愿供给主体的合理边界是动态的、可变的,不存在一成不变的合理边界。

4.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在交易成本不断降低、公共产品供给存在“空洞”且不能弥补的情况下,将会产生有别于政府、市场、第三部门的新的公共产品供给主体——“第四部门”。

5.通过对中国公私部门供给公共产品过程中存在的交易费用的测量发现:从绝对量指标上看,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交易费用的绝对额是不断上升的;从平均交易费用指标来看,私人部门单位产品交易费用相对稳定,公共部门单位产品的交易费用则变化较大,私人部门单位交易费用与公共部门单位交易费用在1998—1999年度相交;从边际交易费用指标来看,公共部门供给公共产品所发生的边际交易费用要高于私人部门供给公共产品发生的交易费用。因此,就我国公共产品的供给而言,在一定的条件下将公共产品的供给由政府部门交给私人部门可以节约交易费用,提高公共产品供给的效率。

参考文献:

[1]DeAlessi,L.PropertyRights,TransactionCosts,andX-Efficiency:AnEssayinEconomicTheory[J].AmericanEconomicReview,1993,(73):64-81.

[2]Leibenstein,H.AllocativeEfficiencyVs.“X-Efficiency”[J].AmericanEconomicReview56,1966,392-415.

[3]樊丽明.中国公共产品市场与自愿供给分析[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4][冰]思拉恩·埃格特森.新制度经济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5][德]柯武刚,史漫飞.制度经济学——经济秩序与公共政策[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6]陈郁.企业制度与市场组织——交易费用经济学文选[C].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6.

[7][美]科斯,诺思,等.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产权学派与新制度经济学译文集[C].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1.

[8]王磊,刘希勤.交易费用、政府边界与财政体制改革[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6,(2).

第15篇

【关键词】人机工程学;教学实践;教学方法

一、教学过程

《人机工程学》是一门大学二年级的专业基础课,一学期之内教授完毕,学分设置为2-4个,主要面向艺术类学生,要求学生具备设计学等基础课程的学习。在课程之初向学生梳理课程进行的流程,让学生在课程开始的初期就对自己的作业有一个大致的规划和方向。把课程流程告知学生后,在整个学期前半部分,加强对学生的理论指导,让学生具备独立操作的能力,之后再及时设置分段式步骤分数比赛机制,增强课程的趣味性,引导学生将新学习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作品,在每个阶段对学生的作品进行分数评比,组织学生之间的交流,培养学生的自学自纠能力,及时对学生的作品作出反馈,帮助学生做出修改,及时修正设计的方向,让设计尽量保持在一定水准之上,增强学生的学习成就感,激发学生对实际操作的兴趣与激情。通过以柜体设计的教学个案来分析教学过程中真景实做的过程以及教学成效,归纳教师在课前需要做的理论准备,以及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合理设置引导学生循序渐进学习的环节,总结如下:1.1了解柜体设计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构造在课程的一开始必须先向同学们介绍一下人机工程学的概念,大部分学生之前对人体工程学没有任何概念,需要在前期先把概念及应用范围先教授给学生。在教室里通过多媒体教学和实物演示让学生明白什么是人机工程学、人机工程学与测量之间的关系,以及人机工程学的未来发展、研究对象等。通过举一些生活中的人机工程学设计例子,让学生感受人机工程学的实际应用,以此来激发学生对人机工程学的学习热情。通过理论讲解,学生明白了什么是人机工程学,了解了它的应用范畴和心理范畴,树立了自己的学习目标。1.1.1人机工程学概述人体工程学强调以人为本,运用各种手段和方法,系统地研究人体结构功能、心理、力学等方面与空间环境之间的合理关系,主要是研究人、机、环境三要素之间的关系,综合平衡地使用人的机能,解决人的健康安全、机器的工作效率和环境的保护问题,以达到人体在物质、精神、文化层面的要求。1.1.2人机工程学的定义人体工程学是一门研究人在某种工作环境中的解剖学、生理学和心理学等方面的各种因素,研究人—机器—环境的互相作用;研究生活中的效率、健康、安全和舒适等问题的科学。人机工程学是设计工作的基础,在设计产品中,要充分体现人机工程学的理论,在每个设计阶段,都要做好人机工程学设计,保障产品功能能够最大程度地发挥出来。1.2案例引导1.以玄关柜柜设计为案例进行前期铺垫,分析玄关柜的实用功能,以及人机工程学在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的方面,为接下来的衣柜设计打下基础。2.让同学们模拟业主并结合书本知识进行情景模拟,分析总结玄关柜的用户需求,把握设计方向,考虑人机工程学的具体实践,把书本知识真正运用到实际案例中去。3.同学们对目前玄关柜设计所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如使用感、高矮、舒适度等角度,分析当前设计产品的设计缺陷和成因,根据实际使用情况来调整整改方向。4.对目前市面上玄关柜设计进行问题挖掘,除了现有的问题,还要激发学生进行头脑风暴,挖掘产品存在的隐性问题,充分考虑到使用者实际应用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多方面、多角度立体地去思考人—机之间存在的隐性问题。通过对上述玄关柜设计环节的分析,结合生活实际应用情况,逐步引入到课本内容,将实践与理论结合起来,重点讲解人机工程设计的原则。1.3学生在教室内测量并设计衣柜的基本步骤(教师在一旁指导)本节课程选择把机房空间改造为室内衣柜设计,衣柜设计贴近生活,是每个人每天都需要接触到到东西,从而学生也更能够有代入感,通过自身实际使用感受来对人机工程学有一个感性认识,对本课程也更容易理解上手,降低第一次实践的难度。本课程不能脱离学生的动手实践,而学生在老师指导下正确的测量尺寸是最为关键的,也是室内设计的空间测量学习最关键的一步。大多数学生经过理论的学习,对于测量尺寸有了一点概念,但是如何从理论转化为实践还是不能很好的掌握,必须通过自己动手,才能将理论知识转化成为实际的动手能力,及时改正自己的错误,因此,指导教师要做好指导工作,细心耐心地观察每一个学生的测量步骤,及时发现问题,并指导改正,让学生意识到测量环节准确的重要性。1.4真景实做----室内教室空间改造衣柜设计在每一位同学都掌握了测量的基本操作、能够独立完成测量工作之后,接下来我们就进入最关键的部分-----测量机房空间并进行衣柜改造设计。1.学生分小组进行测量。2.把测量结果用手绘的形式绘制成图纸,结合用户需求进行产品设计。3.分组进行方案深化,对不合理的部分进行讨论并商讨出修改方案。4.教师进行分段式打分点评、指导修改。

二、教学条件与保障

2.1师资条件

第一,本课程需要由多名室内设计专业教师共同组成教师团队。通过对课程进行集体备课,制定课程计划,实施指导等教研环节,细化了课程的每个环节,对课程中的教学难点进行集中讨论,统一课程方案,同时对每个班级不同程度的学生进行区别化教学,以达到因材施教的目的。第二,教师要具备全面专业的知识架构体系。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人机工程学的发展热点也在不断改变创新,因此,教师要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不断总结教学经验、参与科研活动,跟踪了解当前的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第三,教师要有良好的教学能力。教师要提前了解学生的知识背景,了解学生的心理和学习特点。在互动性教学过程中注意观察学生的学习能力,因材施教,观察学生的学习过程,及时发现问题,改善自己的教学方案,调整教学内容、方法和进度。

2.2教学保障

学校为学生提供了相应的测量工具、机房以及相应软件支持,以保证学生在上课期间能够充分利用学校资源进行实践。同时,还要做好相应的应急措施,在学生实践过程出现意外时,指导教师能够及时作出应急对策,以免发生意外。

三、柜体设计的实施及成果整理

学生通过模拟真实场景进行实训,记录自己实训的数据,实训结束后把测量数据在电脑上用CAD软件进行绘制,完成对学校机房的测量及柜体设计。在课后反思总结自己的实训操作过程中的错漏,结合理论知识与老师同学进行讨论,看当前设计产品是否还存在应用问题、是否有更好的改进方案。由此经过一系列的练习,学生就完成了人机工程学中柜体设计的理论学习和实际操作,以下展示的是本课程的部分学生作品。

四、结束语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分段式分数评比机制,增强趣味性,充分的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课堂翻转,使学生对于人机工程学这么课程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在分组实践中能够身体力行的对人机尺寸、使用感进行深入对讨论与推敲,增强产品实际应用感。上课过程中学生之间也会对同一设计的不同看法进行讨论,拓展学生思维,丰富课堂内容,使得整个课程更加具体化与立体化,极大的改变了“老师教,学生学”的传统学习方式,翻转课堂,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增强教学效果。同时在教学过程中也发现了存在着的一些问题。如:同样的教学过程可能会产生完全不同的教学成果。有些学生上课比较认真,操作时积极主动,并且完成自己的任务后主动帮忙指导其他比较薄弱的同学,有些同学则比较被动,人云亦云、浑水摸鱼。其次,由于测量环节的工具受到限制,没有办法满足学生各个小组同时进行操作,只能轮流操作,造成教学时间浪费,导致一些学生监管有些困难。同时也由于学生对测量尺寸的不敏感,测量数据不准确,在教学效果上有所影响。最后,在教学上教师也要及时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改正问题,加大控堂力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最大程度的去调动学生的学习思考兴趣。

参考文献

[1]刘力夫,李玮.课程思政在《人机工程学》课程中的应用研究[J].工业设计,2020(12):36-37.

[2]刘畅,李晓娜.金课背景下的《人机工程学》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工业设计,2020(12):30-31.

[3]黄伟.项目教学法在《人机工程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文艺生活·中旬刊,2017(12):206-207.

[4]周敏.以设计实践为主导的《人机工程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包装世界,2019(6):105-106.

[5]夏敏燕.以应用为本的工业设计专业《人机工程学》课程建设[J].设计,2016(21):88-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