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财务审计前景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关键词】财务审计 经济责任审计 管理审计
目前我国在会计财务审计上主要包括财务审计、管理审计以及经济责任审计,在审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稳定的环境。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这些基本的审计制度在我国作用愈加明显。传统财务审计是客观真实地评价会计工作的合法性,经济责任审计则是明确企业领导的职责与廉政,促进企业的良好发展。
一、财务审计和经济责任审计作用上的相同点
随着我国经济的稳定发展,各企业的经济活动变得井然有序,一些以往的经济违规现象已经越来越少,各企业间和平竞争,共同发展。同时,由此带来的企业财务收支审计工作深度就不断提升。随着计算机和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企业获得信息的途径变得高效快捷,由此提高了信息的可靠性,从财务收支审计来看就是财务信息的实时性以及可靠性都大幅度提升。目前我国企业的财务审计已经实现向管理审计和效益审计延伸。受当今市场环境的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是提高自身竞争力的根本保障,只有企业内部管理工作得到改善,经济效益才能有所提升,于是就需要将企业财务收支转变为管理审计与效益审计,以此满足企业在市场环境中的竞争需求,方便企业内部控制管理。
经济责任审计可以看做是一种针对领导干部的审计监督制度,该种审计方式不仅针对财务事项进行审计,还对相关责任人进行分析,是一种对事又对人的双重审计方式。实际审计过程中,经济责任审计更加偏向于对人的审计,其根本目的是实现对领导干部的有效监督,让领导干部在有效的约束中提高其工作效益。经济责任审计具有较强的政策性及强制性,审计范围较广,兼容审计、组织人事、国资监管、纪检监察和财政监督等综合性监督方式。为提高经济责任审计的有效展开,国家相关部门建立了而专门针对经济责任审计的制度,为经济责任审计提供了有力支持,实现了经济责任审计的法制化。除此之外相关部门还制定了科学有效的管理制度,使得审计过程中不同部门在各司其职的基础上实现了工作上的协力合作,有效促进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顺利展开。
从以上陈述不难看出,财务审计和经济责任审计的作用都是建立稳定的市场经济环境,明确全体工作人员的共同责任,促进全员参与,共同作业。审计工作的各个环节都必须执行到位,审计调查的科学性、审计方案的可行性、审计信息的准确性、审计成果的转化都必须在有效监督管理下进行,保证审计工作合理有效,实际提高企业的效率与竞争力。
二、财务审计与经济责任审计的不同点
(1)审计目的落脚点不同。财务审计的主要目的是对财务审计对象与财务相关的工作进行真实性与合理性分析,确定其是否符合企业发展的实际需求,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奠定基础,促进我国经济持续发展,保障国民生活水平。经济责任审计主要针对领导个人,通过该审计工作客观真实的评价领导干部在过去一段时间的经济责任履行状况,从狭义上来说可以看做是对领导干部的绩效考评。通过经济责任审计能够真实反映领导干部在审计期间是否出现不真实或违背相关规章制度的行为,并需要对其所作所为承担一定的经济责任。其次,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还能够克制领导干部以公谋私行为,为其日后的发展提供参考依据,若在审计中发现情节比较严重的经济违法行为将依法对其进行制裁。
(2)审计内容的侧重点不同。根基相关部门的规定,经济责任审计中的经济责任主要指相关领导干部在任期内在其领导部门所进行的各项经济活动(主要包括该部门的财政支出以及财政收入、企业部门的资产负债、经济损益等)的真实性以及有效性进行判断,在符合法律规定的基础上,判断该领导干部的行为是否能够为企业带来实际经济效益,且该干部在任职期间是否存在的现象,最后综合评价该领导干部对企业的实际影响。财务审计则是将审计侧重点放在各单位的财务支出以及财务收入上,在内容上更加广泛,且责任的承担由整个审计对象部门来承担,即使明确到部门人员也有主次之分,从这方面来看与经济责任审计区别较大。
(3)审计方法不同。财务审计过程中的审计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对各种书面材料的审查,主要包括审计对象部门过去一段时间的各种会计财务凭证以及工作过程中的各项报告记录。书面资料的审计方法多种多样,主要包括核对法、审阅法、分析法、比较法、抽查法等,验证书面资料的真实性,并通过对这些资料的审计了解相关部门在过去一段时间内的经营状况。另一种是对过去一段时间审计对象的实际工作进行审计。实际审计过程中通常将两种审计方法相结合,从而真实有效的反映审计对象的工作状况。经济责任审计则是在财务审计的基础上,对相关责任人的重大决策及主要的经济指标进行审计与核实,体现廉政、有效、可靠的工作方式。
三、审计项目互动,资源共享
财务审计和经济责任在存在一定的异同,实际审计过程中都具自己独特的优势,因此在实际运用过程中可以将二者结合,在审计过程中实现互动,共享审计资源。在审计过程中充分利用现有的审计资料,并结合经济审计重点内容以及相关领域,在财务审计过程中可以对项目中的重要责任人进行经济责任审计,实现资源有效共享,通过对财务的一次审计能够得到多项成果。另外还可通过将任期绩效评价工作与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结合起来,起到良有效的监督作用,促进企业科学发展。
四、结束语
财务审计以及经济责任审计是我国经济审计中的两种重要形式,对企业的发展以及市场经济秩序的建立有重要意义。实际审计过程中必须明确二者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合理有效的利用两种审计方法的作用,促进企业的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关键词:财务审计 经济责任审计 管理审计
目前我国在会计财务审计上主要包括财务审计、管理审计以及经济责任审计,在审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稳定的环境。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这些基本的审计制度在我国作用愈加明显。传统财务审计是客观真实地评价会计工作的合法性,经济责任审计则是明确企业领导的职责与廉政,促进企业的良好发展。
一、财务审计和经济责任审计作用上的相同点
随着我国经济的稳定发展,各企业的经济活动变得井然有序,一些以往的经济违规现象已经越来越少,各企业间和平竞争,共同发展。同时,由此带来的企业财务收支审计工作深度就不断提升。随着计算机和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企业获得信息的途径变得高效快捷,由此提高了信息的可靠性,从财务收支审计来看就是财务信息的实时性以及可靠性都大幅度提升。目前我国企业的财务审计已经实现向管理审计和效益审计延伸。受当今市场环境的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是提高自身竞争力的根本保障,只有企业内部管理工作得到改善,经济效益才能有所提升,于是就需要将企业财务收支转变为管理审计与效益审计,以此满足企业在市场环境中的竞争需求,方便企业内部控制管理。
经济责任审计可以看做是一种针对领导干部的审计监督制度,该种审计方式不仅针对财务事项进行审计,还对相关责任人进行分析,是一种对事又对人的双重审计方式。实际审计过程中,经济责任审计更加偏向于对人的审计,其根本目的是实现对领导干部的有效监督,让领导干部在有效的约束中提高其工作效益。经济责任审计具有较强的政策性及强制性,审计范围较广,兼容审计、组织人事、国资监管、纪检监察和财政监督等综合性监督方式。为提高经济责任审计的有效展开,国家相关部门建立了而专门针对经济责任审计的制度,为经济责任审计提供了有力支持,实现了经济责任审计的法制化。除此之外相关部门还制定了科学有效的管理制度,使得审计过程中不同部门在各司其职的基础上实现了工作上的协力合作,有效促进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顺利展开。
从以上陈述不难看出,财务审计和经济责任审计的作用都是建立稳定的市场经济环境,明确全体工作人员的共同责任,促进全员参与,共同作业。审计工作的各个环节都必须执行到位,审计调查的科学性、审计方案的可行性、审计信息的准确性、审计成果的转化都必须在有效监督管理下进行,保证审计工作合理有效,实际提高企业的效率与竞争力。
二、财务审计与经济责任审计的不同点
(一)审计目的落脚点不同
财务审计的主要目的是对财务审计对象与财务相关的工作进行真实性与合理性分析,确定其是否符合企业发展的实际需求,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奠定基础,促进我国经济持续发展,保障国民生活水平。经济责任审计主要针对领导个人,通过该审计工作客观真实的评价领导干部在过去一段时间的经济责任履行状况,从狭义上来说可以看做是对领导干部的绩效考评。通过经济责任审计能够真实反映领导干部在审计期间是否出现不真实或违背相关规章制度的行为,并需要对其所作所为承担一定的经济责任。其次,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还能够克制领导干部以公谋私行为,为其日后的发展提供参考依据,若在审计中发现情节比较严重的经济违法行为将依法对其进行制裁。
(二)审计内容的侧重点不同
根基相关部门的规定,经济责任审计中的经济责任主要指相关领导干部在任期内在其领导部门所进行的各项经济活动(主要包括该部门的财政支出以及财政收入、企业部门的资产负债、经济损益等)的真实性以及有效性进行判断,在符合法律规定的基础上,判断该领导干部的行为是否能够为企业带来实际经济效益,且该干部在任职期间是否存在的现象,最后综合评价该领导干部对企业的实际影响。财务审计则是将审计侧重点放在各单位的财务支出以及财务收入上,在内容上更加广泛,且责任的承担由整个审计对象部门来承担,即使明确到部门人员也有主次之分,从这方面来看与经济责任审计区别较大。
(三)审计方法不同
财务审计过程中的审计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对各种书面材料的审查,主要包括审计对象部门过去一段时间的各种会计财务凭证以及工作过程中的各项报告记录。书面资料的审计方法多种多样,主要包括核对法、审阅法、分析法、比较法、抽查法等,验证书面资料的真实性,并通过对这些资料的审计了解相关部门在过去一段时间内的经营状况。另一种是对过去一段时间审计对象的实际工作进行审计。实际审计过程中通常将两种审计方法相结合,从而真实有效的反映审计对象的工作状况。经济责任审计则是在财务审计的基础上,对相关责任人的重大决策及主要的经济指标进行审计与核实,体现廉政、有效、可靠的工作方式。
三、审计项目互动,资源共享
财务审计和经济责任在存在一定的异同,实际审计过程中都具自己独特的优势,因此在实际运用过程中可以将二者结合,在审计过程中实现互动,共享审计资源。在审计过程中充分利用现有的审计资料,并结合经济审计重点内容以及相关领域,在财务审计过程中可以对项目中的重要责任人进行经济责任审计,实现资源有效共享,通过对财务的一次审计能够得到多项成果。另外还可通过将任期绩效评价工作与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结合起来,起到良有效的监督作用,促进企业科学发展。
关键词:内部控制;财务报表;融合
一、与内部控制审计的相关概述
1.财务报表审计
具体来讲,财务报表的审计包括诸多对象内容,如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和利润表等;首先,我们需要保证有齐全的财务报表,并且对报表说明仔细阅读,对会计期间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情况等进行了解,并与其他会计期间相比,相关显著因素是否揭示,并把审计报表中的内容结合起来,以验证该报告是否真实。
2.内部控制审计
具体来讲,内部控制审计就是对内部控制流程的有效性进行识别和评估,将存在于公司内部控制中的缺陷给找出来,对其等级科学判断,分析过原因之后,采取针对性的措施,以便对内部控制审计方法进行完善。
内部控制审计就是识别、评估内部控制流程的有效性过程,包括识别和评价公司内部控制的设计和操作的缺陷和缺陷等级,分析缺陷的形成原因,提出完善内部控制审计方法的建议。内部控制审计的对象是内部控制,通过其科学实施,能够在较大程度上提高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在实施内部控制审计的过程中,注册会计师采取相应方法和措施,来对内部控制实施效果进行鉴定;借助于监督手段的应用,保证企业构建和完善相关的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并且将其严格落实下去,将内部控制的作用给充分发挥出来。同时,也可以更加透明的披露企业信息,投资者的权益以及社会公众利益得到有效保护。
二、探讨财务报告审计和内部控制审计融合的可行性
结合国家的相关政策,在实施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过程中,需要有效评估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并且将会计师事务所给聘请过来,以便有效控制需要审计的内部财务报表和审计报告的有效性。这样很容易看出,我国在内部控制审计实践上开始探索。从国际惯例的内部控制审计来看,双重审计制度的实施,在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同时,也是对被审计单位和会计师事务所的一个挑战。
1.有一定的重合内容存在于财务报告审计和内部控制审计中
具体来讲,内部控制指的是注册会计师通过审计内部控制设计和审计有效性,将相关问题找出来,注册会计师需要对内部控制进行了解和测试,以便保证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得到提升。注册会计师在审计财务报表的过程中,需要对内部控制有效性充分掌握,依据评估水平和审计证据,来将控制测试给实施下去。因此,两个独立的审计将不可避免地造成审核的重复和浪费。如果两个审计融合在一起相互利用,共同发挥其应有的职能和作用,那么将大大降低审计工作的工作量,提高审计的工作效率。
2.财务报表审计和内部控制审计有着统一的根本目标
从本质上来讲,财务报表审计和内部控制审计有着相同的目标,都是为了对财务报表的可靠性进行提升。借助于内部控制审计,将内部控制财务报表存在的不合理问题找出来,采取措施,进行完善。而财务报表审计,则是通过审计,判断是否有不足存在于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报告中,虽然从审计目标层次来讲,财务报表和内部控制审计有着不同的目标,但是要想保证合法的开展财务报告审计,就需要结合内部控制来进行,以便科学判断是否有较大的不足存在于财务报告审计工作中。
三、探讨如何融合财务报表审计和内部控制审计
财务报表审计和内部控制审计的融合首先需要明确二者在交汇点的内涵和外延,并在此基础上融合在实践中。关键的融合点有以下几项:
1.在审计目标上
在审计过程中,需要结合一般公认会计原则来对财务报表进行检查,保证可以将公司的财务状况、现金流量和经营成果给反映出来,这样审计目标的公平性方可以得到保证。内部控制审计的开展,主要是为了保证内部控制的有效性,以便得到有效的审计目标,虽然两种审计制定了差异化的审计目标,但是这两种审计工作,都是为了将真实可靠的信息提供给财务报表使用人员。
2. 在业务类型上
财务报表审计和内部控制审计都是合理保证的鉴证业务,财务报表审计有着较为强烈的审计需求,更加准确的制定了专业能力和审计标准。由于其历史发展的原因,内部控制审计在我国还没有成熟,因此在业务方面没有统一标准,缺乏对注册会计师的职业能力培训,保障程度水平相对较低。然而,同样是同一审核单位,在相同的业务下同时实现两个审计,要达到合理保证的要求,以确保在不同的程度上提高和改善外部环境,从而逐步消除内部能力提升的理论。
3. 在审计计划上
这两种审计在设计计划阶段有些差异,但是审计计划的制定的内容有很多相似之处。例如,在计划审计财务报表的阶段,需要识别初期的重大错报风险以及对重大错报风险的评估,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审计过程中发现的内部控制缺陷。在内部控制审计计划中,对于确定是否是高风险也会根据财务报表中反映的信息来进行判断。
4. 在审计方法上
一般来讲,结合风险来开展财务报表审计,而将自上而下的审计方法应用到内部控制审计中,两种审计方法的共同点有很多,财务报表审计风险评估方法需要充分了解行业情况和被审计单位,以便更好的开展内部审计工作,同时,通过掌握环境情况,也可以更好的了解和认识财务报告审计风险。因此,两种审计在审计方法上可以互相利用,相互组合,减少审计的工作量和审计的成本,避免不必要的浪费。
5. 在实质程序上
在财务报表审计中,可以将两种方法给应用过来,一种是实质性分析程序,另一种则是测试程序。实质性分析程序是对所进行的数据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以确定在分析的精度,在一定的时间期限内可以应用到大型贸易关系,从而预期设计实际的分析程序,但其前提是使用的数据真实可靠。因此,如果破坏到了数据机理,那么审计测试的效果就无法发挥出来。如果有较大的问题出现于内部控制审计中,就可以借助于测试过程的细节,财务报表审计将相应的意见给表达出来,从而避免使用实质性分析程序。
四、结论:
工程项目财务审计在工程建设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依法执行而展开的工程项目财务审计工作确保了工程投入的准确性、真实性。本文结合笔者多年的工程项目工作经验,分析工程项目财务审计的主要特点,浅谈工程项目财务审计的必要性。
关键词:
工程项目;财务审计;特点;必要性
一、工程项目财务审计的特点
工程项目财务审计是基于同时掌握财务审计能力与工程项目建设相关专业知识的审计工作者而展开的经济活动,审计工作者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以第三方公正的角度进行工作,因此它具有公正、合法、真实、准确等性质。而从另一个角度看,真实有效的财务审计管理,同时是满足国家经济建设的需要并有效提高工程效益的有力手段。
二、工程项目财务审计的必要性
(一)工程项目财务审计的真实性和准确性是项目评估的重要依据
工程项目的可行性是基于真实、准确的数据背景下分析研究所得出的,没有准确真实的数据支持的可行性分析报告只是一个空谈,不具有科学有效性。因此,通过工程项目财务审计的方式对可行性报告进行审查是十分必要的,它为工程项目的可行性分析提供有力的保障,是工程项目投资风险的重要规避措施。在实际的可行性报告审核过程中,应当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要点。工程项目建立依据的审查。一般包括工程项目的建立背景、工程概况、项目市场前景、投资金额、方式,以及财务分析等方面。工程项目可行性分析。项目可行性分析是在项目建立依据审查的基础展开的,通过项目建立依据的真实准确性审查,分析项目是否具备建设前景,项目建设是否存在竞争对手以及当前环境是否满足工程建设要求等,着重分析工程目标前景与投资的关系,尤其需要考虑工程目标是否存在竞争,以及工程的竞争力和工程风险的预测。工程项目的规模分析。项目规模分析应包括经济投入成本预测,项目目标收益预测,效益指标分析,工程风险说明,财务指标分析结果,以及阶段性经济投入预测等。可行性研究报告审核结论。工程项目可行性分析专家通过上述3项的审核结果,就工程可行性给出审核结论,并提出相应意见。工程项目可行性报告是工程建设开展的第一步,是必须经过有效的科学手段验证才可以作为有效的工程建设参考依据供企业高层决策使用。工程项目财务审计的真实性和准确性是体现在工程项目财务审计工作的整个流程之中的,它是工程的实际投入和产出的真实表现,是工程财务管理必不可少的手段。
(二)工程项目财务审计有效的反映了工程的经济性、效益性
工程项目的经济性和效益性是工程建设的核心内容,任何的项目都是建立在其为国家社会能够带来经济效益的基础之上,因此工程项目财务审计能够真实有效反映工程经济效益性的这一特性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工程项目财务审计在工程的各阶段都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性,具体体现在如下几点。在工程项目施工之前,通过结合工程设计资料以及国家建设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工程预算,通过预算审计的方式,将工程的造价控制在设计所需的概预算范围内至关重要,是项目前期准备工作中的重要一环。通过预算审计、风险评估等方式将工程投资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制定阶段性工程资金投入计划,通过有计划的资金投入,可以减少不必要资金浪费,规避资金无计划投入带来的资金周转不周等情况,有效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在工程项目的实施阶段,实时的工程项目动态投资审计则有效监控了工程的投入情况和工程实施进度。在工程的实施阶段,各种的突况产生的停工,设计变更造成的工程变更,以及应业主要求产生的工程变更等都会使工程的投资预算发生变动,通过审计将这些施工过程中发生的变更收集并记录下来,是工程最终经济评估的真实、有效性得以保证的不可或缺的依据;同时通过阶段性的工程审核,对阶段性的工程进度分析以及经济指标分析,可以实时的掌控工程进度,并针对当前工期进度、和经济指标实现动态调整,确保工程的按时完工和资金投入动态平衡,总投资可控。工程竣工前,结合工程预算、工程变更以及工程建设过程中的发生一系列经济活动,审核工程的最终造价。竣工决算的审计包括工程竣工图纸的现场复核,竣工图纸工程量审核,工程变更签证审核,以及工程合同项目单价外的项目单价审核、材料价格动态调差等,基于工程合同、有效的工程变更以及相关国家法律法规所得出的工程最终造价是真实、准确、有效的,确保了工程项目投资的资金使用效率,是工程项目经济效益的直观体现,是工程项目财务管理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
(三)工程项目财务审计是依法进行的,是企业财务管理的必要手段
工程项目财务审计的基础是国家的法律法规,相应的法律法规对工程项目财务审计是一种约束也是一种规范,财务审计的真实、准确、有效也是通过法律法规的方式实现的。国家法律法规对财务审计过程起着主导作用,财务审计的主要工作任务则是依据法律法规对企业的相关经济活动进行监督和审核。在法律法规的约束下,经济活动应当符合以下内容:一、国家颁布的相关法律、法规以及各项方针政策、规章制度等,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二、国家及地方各级政府、事业单位等编制的预算计划,以及工程项目招标、评标、定标、合同签订等规范要求。三、满足国家现行行业规范,定额指标等。
工程项目财务审计是需要由获得国家相关职业任职资格的人员编制执行的,是需要相关审计工作人员承担相应责任的,因此它具有法律的普遍约束效力,是可以真实反映工作财务投资状况的财务管理手段。财务审计工作的成果上报给审计单位的高层领导决策、评价,并采用复审的方式,进一步确保工程项目财务的真实性,准确性和有效性,可以有效的降低工程项目的不必要资金投入、降低成本、提高效益。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工程项目财务审计使工程项目建设财务管理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通过合法有效的财务审计工作,可以有效保障工程项目投资的效益;是提高企业财务管理效率,促进企业经济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必要手段。
作者:国庆斌 单位:菏泽市公路管理局工程三处
1.财务审计制度的缺失
当前财务审计工作存在很多问题和不足,究其原因,可以发现我国大部分的财务审计工作缺乏相关的具体制度。审计工作一般是由当地经济管理部门负责,有很多审计人员本身受教育程度不高,也缺乏与审计工作相关的理论知识和工作经验,因此审计人员执行财务审计工作时通常会忽略上级政府颁布的标准和制度,凭借经验和自身的判断来开展工作,这就难免出现一些纰漏,导致财务状况混乱,小腐小败情况屡禁不止。乡镇一级政府应该加强财务审计工作人员的素质,并且颁布严格具体的财务审计制度,让工作人员在审计财时有律可依,在执行处罚时有章可循。
2.财务审计工作人员自身素质不足
审计工作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关系到我国的基层财务状况,上级政府必须加强重视。在我国南方一些发达地区,由于经济发展快,发展前景和当地环境也比较好,因此能吸引到一些受过专业教育的高素质审计人员,财务审计工作也能顺利的开展,做到公正公开,财务状况清晰。但是我们也应该认识到一些贫困地区的基本状况:部分地区经济发展落后、财务审计工作缺乏规范制度、财务审计人员素质偏低,由此带来的财务混乱情况会进一步阻碍当地经济的发展。
二、开展财务审计工作的作用
1.审计工作能有效遏制现象
由于我国大部分偏远地区经济发展比较落后,审计工作开展的不到位,财务状况通常十分混乱,等不良现象也时有发生。此外,当前基层单位领导干部多由当地居民担任而非上级乡镇政府派遣,因此出现了大量的拉帮结派现象,一些基层干部利用自身在当地的关系和影响无视法律法规,利用职务之便进行贪污等现象也时有发生,具体体现为公款吃喝、胡乱报销、挪用公款等不良现象。积极的开展审计工作,能够有效的提高财务的监督力度,对这些基层领导干部起到威慑作用,帮助财务工作消除混乱的状况,提高财务工作的公开性和可信度,使财务工作尽快走上正轨,依照国家法律法规和财务标准制度进行财务管理工作。
2.提高财务人员的专业素养
当前我国的基层单位财务工作普遍存在财会人员素质偏低的现象,业务水平较低,财务结算效率十分低下,许多财会人员在进行财务核算和汇报工作时缺乏专业知识,不仅工作效率低下,财务统计结果也缺乏真实性。因此,我国开展改革工作就尤其必要,通过加强财务的审计力度来监督财务统计工作,提高财务工作人员的工作质量。高强度的审计工作也能使基层财会人员认识到自身的不足,积极学习会计专业知识。最后,审计工作还能遏制财会人员的一些不良工作习惯,督促基层财会人员按章办事,依照国家法律和政府财务执行标准执行财务统计工作,提高财务工作的科学性和规范性。
三、对开展财务审计工作的建议
1.改善工作环境,吸引高素质人才
在过去的若干年间,我国偏远地区的经济发展普遍比较落后,工作环境和工作条件也比较恶劣,很难吸引受过高等教育的专业财会人员。根据这种情况,财务审计部门应该着重发展经济,提高自身吸引力;乡镇政府等上级政府也应该制定相关政策,为优秀的基层单位审计人员提供更多的晋升机会和更好的工资待遇,积极改善财会部门人员的发展前景,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参与到财会审计工作中来。
2.提高财务审计人员的专业素质
我国基层财会部门数量十分庞大,对于高素质财会人才的需求量也很大,但是招募具备专业财会知识的人才需要时间,与此对应的是当前财务管理工作刻不容缓的严重混乱状况。因此,想要改善财务审计工作质量,我们不能仅仅寄希望于招募社会上的人才,也要注重提高当前的财务审计人员的专业素养,政府应该意识到加强财务审计人员专业素养的重要性,积极开展基层财会人员的素质提升工作,多开展财会培训活动,促进财务审计工作的落实和加强。
3.加大财务审计工作的力度
2015年我国二级证券市场(股票市场)迎来了久违的牛市,但业界和学术界普遍将该牛市称为“疯牛”。笔者且不去定性当前的牛市,但要指出的却是,部分上市公司借助炒作概念和“编故事”的方式来获得丰厚的价值回报,这就构成了逆向选择下的道德风险问题。由此可见,在规范我国证券市场发展环境下,需要建立起前置性风险规避机制,那就是需要认真履行IPO财务审计(下文简称财务审计)活动。
从现阶段所反馈的信息来看,关于财务审计的顶层安排已基本到位,但在实务操作层面上还存在着诸多需要重视的问题。具体而言,根据具体的制度安排来实施财务审计,这或许只能依据当前要件来开展工作,但上市公司对社会的回报程度则需要从未来的预期中来把握,这就意味着,财务审计的视角需要拓展到那些形式要件之外的领域,而这也就构成了本文问题提出的逻辑起点。本文以高科技公司为例。
1 对IPO财务审计中若干问题的提出
1-1 “企业信息”所导致的问题
企业信息构成了财务审计的主要内容,从当前所暴露的问题来看主要存在着这样两点:一是单纯依据公司所提供的财务信息难以规避逆向选择风险,且银行、工商、税务等部门因缺少信息共享机制,便为财务审计带来了较大的交易成本。二是当前不少公司寻求“包装”上市,受到包装技术的影响,财务审计活动时常陷入到信息不对称的困境中,从而难以在较短时间内全面掌握审计对象的真实信息。
1-2 “产品信息”所导致的问题
产品信息主要包括产品研发和生产周期,以及公司相关产品的市场前景。前者决定着资金周转率问题,后者则决定着公司能对社会公众的价值回报问题。毫无疑问,这已经超越了财务审计人员的现有知识储备。具体到高科技公司,由于该类型公司的性质所决定,其产品研发风险将远高于其他类型企业,而且因高科技产品存在着“供给决定需求”的特性,从而其市场前景难以从消费者偏好中来获得。
1-3 “资本结构”所导致的问题
“每股所占公司净资产价值”构成了该公司股价制定的重要参数,但这里也存在着一个问题,即高科技公司属于知识密集型公司,因此可以作价的固定资产存量极为有限,而大量存在着的却是人力资本。由此,这就为确认公司净资产率带来了诸多技术困境。
2 应对问题的思路
2-1 针对“企业信息”的应对思路设计面对“企业信息”财务审计人员属于绝对的信息弱势方,在上市逐利冲动下必然会激发起部分高科技公司的机会主义动机。针对这一问题,首要的方法便是拓展信息来源渠道。或许这将增大财务审计人员的工作强度,但综合运用线上线下两类渠道来获取企业信息,并努力使其成为一个闭合的信息链,则构成了当前的应对思路。
2-2 针对“产品信息”的应对思路设计“产品信息”属于工程技术层面的知识体系,因此,高科技公司可以利用他们所具有的知识优势来炒作概念,并以此来蛊惑社会公众。作为社会公众一员的“财务审计人员”,便需要通过调研活动来弥补自身的知识缺失,进而最大化的评价公司产品的市场前景。在进行调研活动时应遵循现有高科技产品的销售模式来展开,这样才能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2-3 针对“资本结构”的应对思路设计
同样,在应对“资本结构”问题财务审计人员需要拓展自身的信息来源,这时就需要借助多部门的信息汇总来进行综合评价。具体而言,财务审计人员需要通过走访工商、税务、银行等机构来获得与资本结构有关的信息。
3 思路引导下的实施途径构建
根据以上所述,IPO财务审计实施途径可从以下三个方面来构建。
3-1 解决“企业信息”问题的实施途径
防止高科技公司包装上市所带来的道德风险问题,财务审计人员需要拓宽信息渠道来获得企业信息。渠道包括现场走访、网上搜集、历史数据分析等。在降低信息获取成本的要求下,可以着力从互联网来挖掘高科技企业的相关信息。例如,许多高科技企业已在海外上市,因此可以通过搜集公司海外上市的股价变动、每股净资产等信息,来间接支撑现实的财务审计活动。
3-2 解决“产品信息”问题的实施途径
高科技公司的产品在进行商业化运作时都拥有各自独立的销售渠道,但其一般都实施了线上线下同步销售模式。为此,财务审计人员需要通过电商平台来挖掘产品的销售量信息,以及用户对产品的评价。再者,财务审计人员还需要与线下的中间渠道商沟通来获取相关信息。在与公司中间渠道商进行沟通时,应提前掌握高科技企业的销售模式,这样才能降低选择中间渠道商和进行信息收集中的交易成本。
3-3 解决“资本结构”问题的实施途径
高科技企业的资产主要以人力资本和专利技术的形式而存在着,它们的产品生产可以寻求外包的方式,而公司内部的固定资产主要支撑产品的研发工作。另外,部分高科技公司试图通过借入固定资产来追求申报表的完美性。对此,IPO财务审计人员需要把握高科技企业的资产存量结构,并通过向工商部门、银行部门、税务部门寻求帮助,切实厘清公司资产的产权结构,严格剥离非所有权的资产内容。实践表明,银行部门因属于企业性质,因此从银行调取客户相关信息会遇到较大难度,但注册会计师可以要求银行部门提供证明材料来给予解决。
4 实证讨论
4-1 总体分析
对于申报财务报表,当拿到报表未审数或完成审计初稿时,应关注各期、各个报表项目的结构、比例等方面的比较,同时对相关项目的变动做出充分且恰当的说明,以避免对一些重要科目的审计程序有遗漏。
4-2 现金流量表与资产负债表及损益表之间的钩稽核对现金流量也是各方关注重点,因此在复核(或者代编)现金流量表时,尽可能做出调整分录,以清晰反映三张表之间的钩稽关系。
4-3 内控审核与正常年报审计相比,IPO项目的内控审核可选择的资料较多,因为在这个过程中,会有律师的专项核查意见以及券商的工作底稿供参考,可以一开始就与企业约定,提供给律师及券商的除专项资料外,其余均额外复印一份给注册会计师,很多资料均可以作为内控审核的直接或者间接依据。
4-4 重大合同的摘录通常情况下,在审计中可以合理安排1~2名助理人员,完成对重大采购、销售以及融资、投资合同的摘录工作,项目负责人可以根据企业的特点,设计不同的栏次来摘录,对相关资料做好索引,并将摘录的合同条款与相关科目的测试相结合。
1简述基本建设项目的审计内容
项目开工前期财务审计部门要对基本建设项目首先对其的可行性进行研究,对项目经济所做的决策进行研究,对建设工程中的资金来源及其概算进行审计,最后在招标、投标和合同确认的过程中也进行审计。项目建设时期,进行审计的内容包括项目资金的使用、工程资金的概算调整、建设合同的执行、工程建设中的内部控制、以及建设单位中相关的设计部门、施工单位、监控管理单位的监督和财务会计报表。建设工程完工后,财务审计要对竣工结算进行审计,对概算执行情况进行有效监督,对建设工程的资金以及资金使用的结余进行审计,让项目经济效益的审计执行更有效。
2基本建设项目审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1基本建设工程在招标投标期间不规范
在基本建设工程在存在着一些问题,特别是投标期间有些政府部门为了让自己的施工队伍中标,就非法操控其内部施工单位中标,也有建设方因为和施工单位存在利益或者其他关系时,将投标的内部信息透露给关系单位促使其中标。此外,一些基建单位的项目没有经过有关部门的批准没有经过招标就开始施工。这些不规范的现象,对于施工企业的公平竞争非常不利,达不到施工质量的要求,以至于施工成本得不到有效降低。
2.2工程建设中存在非法的转包、分包现象
在施工建设单位取得建设项目以后,一些建设单位为了自己的私利将工程转包、分包给没有专业技术的建筑队或者承包个体,被分包转包出去的项目在那些不规范的施工单位或者人员手中又会重新被转包,一而再,再而三,最后进行承担施工的单位没有什么利润可以获取就只有在施工材料上做文章,进行偷工减料或者使用次等的材料充当好的,这样一来,工程质量会存在严重的隐患。
2.3在编制过程中预算决算不合规范
编制过程中,一些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没有按照国家工程建设规定进行编制和办理结算,工程造价上出现包干的现象,使得工程的造价不真实,工程质量得不到保障。再者,施工单位不按规定进行工程预算结算,在编制的时候没有具体化、细致化,加之没有进行认真审核。过高的估算价格和弄虚作假的现象普遍存在。
3基本建设工程财务审计的有效控制措施
3.1明确项目费用财务审计要点
(1)会计核算。利用财务审计对财务收支进行审查,查看财务收支有没有按照会计准则的要求进行核算。
(2)资金来源。财务审计要审查基本建设项目中的各项资金来源是不是属于正当使用,有没有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缺口,在建设施工期能不能及时到位,在工程后期,投资有没有保证,存不存在资金拥挤和挪用的现象。
(3)资金使用。一个建设工程的资金是否使用的合乎规范,在开支方面有没有扩大开支的情况以及存在截用资金挪用资金。铺张浪费等问题都需要财务审计进行审查。
(4)债权债务。债权债务要清楚,施工单位、供货单位与其的往来的结算清理需要财务审计进行审查。
(5)凭证账簿。财务审计要审查相关的会计账册、财务报表以及凭证是不是真实的、有没有缺损的地方,记录的合不合规范。
3.2财务审计运行在建设项目阶段
实施财务审计,在建设项目阶段需要有关部门进行密切的配合以展开研究调查,收集好相关的信息对建筑施工的环境进行分析,通过合理的科学论证,提出对建设项目也已进行选择的有效建议,在此过程中,要把握好三个重要的环节:第一,建设项目要符合社会的需求和发展前景;第二,项目设计的可行性和构思要综合分析和解读,给出合理的建议;第三,建设项目中有可能存在的现实风险和有关于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的方面建议要切合实际。
3.3财务审计运行在建筑工程施工阶段
施工阶段的财务审计的主要目标就是要控制好内部机制,保证施工阶段管理的合理化,制度规范化,确保施工质量,把工程建设成本尽量降低,减少施工过程中的损失浪费。这个阶段要进行审查的内容比较多,要做好这一时期的工作首先要严格控制好建设项目中的质量落实政策,注意不合格的建筑材料流入施工场地,注意没有专业技术的人员进行施工操作,其次,及时审查建设项目的财务状况,根据施工进度严格审查资金的使用权限和责任是否认真执行到位。
3.4财务审计是工程结算阶段的重点
基本建设项目是审计阶段的最后一个部分,属于事后控制,其任务是核算好工程的决算金额。一个工程从开工到完工到底需要多少资金,这是工程施工单位以及相关领导关心的问题和争论的焦点。在这个阶段,工程结算和合同内容的一致性问题市审计人员必须要认真分析和思考的,因此必须要从实际情况出发,摸清楚其具体情况,把企业的落实规范情况和审计制度有效结合,做好有效的监督和服务工作,把我号审计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为全面控制基本建设工程项目的造价做好准备,提供良好的建设条件。
3.5切实提高工程内部审计人员的专业水平
建设工程中的基本建设项目根据其自身的特点要求相关的审计人员有较强的专业素养和业务水平,这也是做好以上几个方面工作的重要条件之一。要达到这一个要求,就要从两个方面开始着手:其一,对现有的基本建设工程的财务审计人员进行培训,使他们掌握建设工程中的基本知识,对国家的法律法规有一定的了解;其二,在财务审计的队伍中增加一些对工程技术熟悉的人员,必要的时候可以聘请相关专家进行协助,以便工作的开展,切实提高工程建设的财务审计质量,有效地控制审计风险。
关键词:财务审计 企业 问题 解决方法
企业的财务审计工作是同企业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息息相关的重要问题,加强企业的财务审计一方面可以增强对企业的约束和监督,另一方面可以有效地增强企业的整体竞争力,实现企业财务工作的全面协调发展。
一、企业财务审计概述
企业财务审计指的是审计机关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和企业财务审计准则规定的程序及方法对国有企业的资产、负债、损益的真实、合法效益进行审计和监督,并对被审计企业会计报表中反映出的会计信息依法作出公正、客观的评价,最终形成审计报告、出具审计意见和决定。[1]企业财务审计的目的在于反映企业真实的经营状况,发现企业经营活动中的违法违规行为,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其最根本特征是独立性,这是宪法赋予其的特权,也是财务审计不同于其他专业监督的重要特征。今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国际贸易的加强,企业的财务审计日益呈现出许多新特点——范围的国际化、层次的立体化、领域的扩大化、主体的多元化、内容的复杂化和程序的规范化等等。企业财务审计承担着重要的责任和使命,然而当前的市场形势下,企业财务审计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有待解决。
二、企业财务审计中存在的问题
(一)审计的独立性未得到保障
独立性是审计的根本特征,同时也是企业财务审计是否能实现其作用的关键所在。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应当坚持客观公正的原则,保证工作的独立性。然而现行的财务审计制度在执行过程中仍然存在独立性不强的问题,在具体的执行过程中,由于财务审计工作特别是企业内部的财务审计工作缺乏严格的监督和管理,审计工作往往受到各方因素的干扰和阻碍,有些执法人员由于在聘请和解聘方面的原因,违反自身的职业规范,出具失真的信息,扰乱审计市场的合法秩序,误导投资者和社会公众。审计独立性的缺乏影响着审计行业的健康发展和市场正常的经济秩序。
(二)审计范围受到一定限制
近年来,虽然许多企业在审计工作中做了较多的调整和改进,但是许多企业仍然存在审计工作涉及面不广,审计范围不足的现象。如在审计过程中,部分企业的财务费用位计算、递延资产等应摊未摊等情况,主管部门的检查力度不足,因此存在潜亏挂账的现象。特别是企业内部的财务审计,由于其内容局限与财务会计这一单一层面,财务审计从行政上隶属于财务部门,其公正性不能得到有效的保障。同时审计工作,特别是作为国企内部审计主要内容的经济效益审计,多是在年终决算前进行,这就容易导致审计部门面临时间短、工作量大的情况,工作具体执行中难免有形式化的现象发生。
(三)审计执行力度不足
财务审计的目的是为了真实、合法地体现和反映企业的收支状况,对内提高企业管理者的经营管理水平,促进其经济效益的获得,对外发挥市场监督机制,有利于国家的宏观调控。然而现行的审计制度在执行方面缺乏行之有效的预警机制,虽然企业制定了具体的财务审计规定,但由于缺乏执行力,常常还是在问题发生之后才进行反省和整改,不能有效的发挥财务审计应有的作用。如国有企业内部审计中的效益审计、离任审计以及发现问题后的经济问题审计,由于是事后审计,很难在问题发生之初就及时的发现问题,一旦问题严重化之后审计部门才介入调查,企业很难及时的避免经济损失,存在较大的经营风险。
三、企业财务审计的改进措施
如何建立与市场经济体制新形势相适应的财务审计制度,是我国目前面临的一项复杂的任务,必须从我国的实情出发,考虑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要求和进入国际市场的客观需求。具体说来主要包括几下几方面的内容:
(一)建立完善的现代企业制度
要建立完善的企业审计制度,首先要以现代企业制度为前提,以之为基础进行规范的受托责任授予、考核和评价、监管制度。这就要求企业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包括企业与所有者和政府监管部门的关系以及公司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企业经理层的职权明确。此外,企业还应当完善的内部议事程序规则,以此完善企业的内部审计制度,加强监事会的监督和管理,将其纳入规范化和法制化的轨道。
(二)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体系
目前我国已经颁布的与企业财务审计相关的法律包括《审计法》《会计法》《注册会计师法》等等,这些法律在颁布之初我国正处于刚刚不出市场经济的初级阶段,对于现代企业制度的了解上不充分,随着近年来我国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加之贸易全球化的新形势,现行的法律已经不能满足企业财务审计的需求,有些法律规定不符合当前的形式,因此需要根据目前的新情况进行法律法规的修改和更加全面的规定。
(三)全面提高审计队伍的整体素质
合格的审计人员首先应当具有相关的审计、会计职称,不仅具备与自身从事的审计工作相协调的业务素质,同时应当有较高的思想觉悟。想要做好审计工作,必须拥有扎实的基础专业知识,同时具备较宽的知识面。随着各种高新技术的引入与应用,对于审计人员的素质要求也有更高的标准,无论是国家审计人员还是企业的内部审计人员,都必须本着务实求真的工作态度,学习最新的信息网络技术和前沿的高新知识,积极转变观念、拓展视野,具有创新精神,以高水平的综合素质实现审计的各项作用和智能,特别是计算机技术,可以有效的辅助审计工作的开展,具有准确性和高效性,使得审计工作更加智能化和科技化,内部审计人员可以为企业的各项发展前景提供咨询服务,国家审计人员可以有效的掌握企业的经营状况,为国家的宏观调控提供合理的依据。
(四)加强企业的内部审计工作
企业的内部审计工作是企业财务审计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的内部财务审计可以有效的发现不合理开支、规范企业内部的财政运行、维持企业的稳定健康发展。它在执行中涉及面较广,工作要求较高,特别是针对企业内部的审计工作独立性相对较差的特点,需要高层领导的高度重视,具体说来可以成立内部审计的工作委员会,明确规定委员会的各项职能,将每一项审计项目都落实到具体的规范,工作委员会要严格符合每项审计的意见书和相关的审计决定,加强实行力度,发现不合理的地方及时纠正解决。同时,实施责任追究制度,在明确审计职责的基础上,对于审计人员的违规行为进行严格的监督和管理,一旦发现规范规定隐瞒实际情况的事件,及时追求审计人员的责任,增强审计人员作为执法者的责任感和事业心。
(五)建立严格的审计监控体系
各审计机构的审计人员应当遵循“方案科学、有效实施、严格复核、准确处理、适时跟踪”的原则建立严格的审计质量监控体系,要从宏观的角度出发,在对过去审计工作全局分析总结的基础上对各类情况进行具体分析和相关理论研究,围绕统计工作的中心,提高审计执行能力。特别是企业内部财务审计人员,应当及时总结和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建立人事部门、组织部门、财政部门等多部门可以共享的信息资源,增强审计工作的实用性,实现其价值。
此外,还应当加强审计部门与其他部门的联系。在审计过程中,应当加强审计机关同企业组管部门、国有资产管理部门、政府宏观调控部门等相关部门的联系,在联系与协作中充分实现审计的作用和价值,使政府部门及时了解企业的运营状况和存在的问题,同时上级部门对企业责任目标完成的真实性也要加大检查力度,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则要加强对企业处理国有资产这一过程的监管力度等。总之,财务审计工作是企业管理水平的重要体现,想要实现财务审计工作的全面发展,就应当了解现存财务财政体系中存在的诸多不足,然后针对这些问题,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由针对性的改革,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企业财务审计的职能和目标。
参考文献:
[1]陈敏.探析审计工作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J].现代营销(学苑版),2011
关键词:风电企业;内部控制审计;策略
中图分类号:C29 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改革开放之后,我国中小企业发展较快,作为洁净能源的风电行业,在当前以及未来的发展之中具有较大的潜力。可以变为推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电量。我国诸多的中小企业则是参照家庭企业管理模式演化发展而来的,那么就缺少科学的内控管理体系,在内部监督机制上不够健全。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之下,企业经营风险变得逐渐加大,那么就需要可以充分发挥出内部审计在企业内部控制之中的作用。然而,当前中小企业在内部审计之中还存在很多的问题,它的作用没有办法得到充分的发挥。
1、企业内部财务审计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企业内部财务审计主要指的是在企业内部审计机构、审计人员依照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企业的管理制度来对企业及所属单位的财务管理以及会计核算的合法、合规、相关内控制度的健全、有效,财务信息的真实、正确进行审查以及评价的独立的经济监督、评价活动。其主要的目的在于是通过对公司资产、负债、损益的真实性、合法性以及效益性进行审计,可以不断促进企业加强并提高经营管理情况,不断建立健全内部控制以及自我约束机制。我国大多数风电行业的企业因为规模的限制,其经营范围相对较小,在日渐趋于激烈的市场竞争之中,任何时候都会经受着来自市场无穷变数的考验,那么就要求中小企业必须提高内部管理,不断强化作为企业核心的财务审计工作,约束不规范行为。可以通过内部财务审计,依靠专业的技术以及方法,经过事前、事中以及事后的审计,督促企业可以遵守国家财经法规以及企业规章制度,站在财务角度预测经营风险和可能造成的损失,不断提高中小企业在风险的识别以及应对上的能力,把企业运作之中风险及时控制在可接受范围之内,确保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可以持续、健康、稳定地发展。
2、对内部控制及其审计制度的建议
从国内最近几年资本经济市场的发展来看,中小企业已慢慢的建立起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发展的同时,也择机在中小板和创业板上市公司里推广开来。可以看出,中小企业在内部控制管理和审计工作上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还有很长的路去探索。因此,中小企业应该借鉴大企业的发展经历,吸取有效的经验,避免走弯路,尽快完善和规范内部控制体系。
2.1、转变态度,重视内部财务审计工作
中小企业内部财务审计的工作效果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管理当局。企业的主要负责人应高度重视内部财务审计工作,提高对内部财务审计工作的认识,努力为内部财务审计工作创造良好的环境,树立内部财务审计的独立性和权威性,充分发挥好内部财务审计的检查、鉴证、评价等职能作用,建立健全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和内部审计制度。
要确保企业内部审计工作切实、有效地完成,并通过此项工作加强对企业内部控制的监督和管理,使其适应市场经济环境的大变化,就必须合理配置内部审计机构,明确该机构内各项职权、责任、工作范围等,才能获得良好的效果。中小企业内部审计机构直接向公司最高权力机构(或董事会)报告,业务上接受上级监察审计部门的指导。实行双重负责的组织形式,确保内部审计工作的正常开展。中小企业首先就要从思想上提高对内部财务审计重要性的认识,并加强内部财务审计机构的设置,保证其独立性和权威性;其次,要将内部财务审计工作纳入企业规范化和制度化的轨道;第三,要加强内部审计队伍建设,提高内部财务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和审计业务素质。
2.2、健全内部审计方面的法律法规
我国现行有关内部审计制度的法律规范通常只是原则性的条款规定,较为概括,其可操作性不够。相关部门应该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以及《内部审计准则》等法律法规,结合本企业实际,制定较为具体的操作指南以及业务规范,切实增强内部审计工作的可操作性。科学、严谨、具体的内部审计执行标准以及准则,是内部审计客观、公正以及有序进行的有力保障,也是建立我国内部审计监督体系的要求。
2.3、合理确定内部审计的职能
近些年来,我国现代企业制度不断建立以及企业经营管理水平逐渐提高,中小企业内部审计不只是停留在对企业日常经营活动、内部费用等项目的监督以及评价之上,还应该注重发挥内部审计在促进企业改善经营管理以及提高盈利水平上的作用。一是应加强审计职能之中的管理职能,不断提高审计质量以及水平。审计人员应该以完成当年的效益标准作为审计评价的依据,真正发挥好内部审计的功能,使内部审计实现高层次的综合性再监督。还应充分利用网络以及电子计算机技术,提高审计工作质量;二是要不断拓展审计工作的领域,明确各年度工作重点,确保内部审计机构以及工作人员参与到企业经济活动的日常工作之中,如此,可以将对企业经济活动的事后监督推向事中监督,乃至事前监督,站在企业最高决策层的角度,也突显了财务收支审计、经济效益审计、内部控制体系审计以及经济责任审计所发挥出的重要作用。
2.4、扩大内部审计的职能,提高财务人员素质
中小企业财务审计人员不能局限于财务领域的审查,而是要扩展到企业经营管理的各个方面,将工作重心从传统的查错防弊转移到企业的内部管理和决策上来。财务审计人员应转换岗位角色,从以前的监督、检查工作角色向协助和服务企业的角色转变,拓宽职能空间,促进企业内部职能工作的相互协调配合,以保证审计工作的顺利开展。同时,中小企业的财务审计人员还应加强职业道德、业务技能学习,增强法制观念,自觉抵制社会不良风气。
2.5、评价职责分开
不相容职务分离的核心是“内部牵制”,内部会计控制应当保证企业经济业务处理过程中,将不同岗位员工之间的权限划分清楚,不把相对立的工作分配到一个员工身上,这样就降低了人为主观错报的机率。相对来讲,中小企业的员工人数少,局限了员工职权的分开,内部审计人员应该在审计过程中,尽早的区分出因职责无法完全分开而存在的问题,减少不必要的隐患。同时,内部审计人员审计评价职能的强化,并不意味着监督职能被放弃,监督职能是评价职能的基础和前提,评价职能是实现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的必然要求。两者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在企业的管理、决策、服务等方面发挥不同的作用。
2.6、信息技术控制审计
公司的IT环境很复杂,IT环境各部门间相对落差比较大,同时IT行业在国民经济市场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这就造成了很多中小企业因为在企业内部控制审计上的不当策略而使得企业无法继续发展甚至是倒闭。当前的国内市场的小企业们普遍的内部控制审计工作上采用的标准体系适用于大中型企业的,而不是完全很好的适用于中小企业的完美体系,所以,内部审计人员在对本企业的内部控制进行审计时,应首先分析其特别之处,这样能更好地促进中小企业提高内部控制审计工作的实效程度。
3、结语
为了能使中小企业走得更远,其管理者要在充分了解内部审计的条件下,重视内部审计,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的职能,运用现在企业制度让内部审计更好地发挥作用。做好内部审计,人员是关键,要切实地通过机构设置提高内部审计人员地位,加强内部审计人员的胜任能力。同时,内部审计要向风险基础审计转变,提高企业的抗风险意识和能电。最后,通过国家相关法律政策方面的支持能使得中小企业的内部审计得到长足发展,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的服务职能,使中小企业的发展更进一步。
参考文献:
[1]郭松林.烟草行业内部财务审计问题分析及对策[J].中国集体经济,2012,01:165-166.
(一)对会计假设的影响
会计假设是根据会计环境提出的,在知识经济时代下会计环境发生很大变化,现行的会计假设也遭到质疑。
1、对会计主体假设的影响
会计主体假设指的是会计核算应当以企业发生的各项经济业务为对象,记录和反应企业本身的各项经济活动。知识经济时代网络公司层出不穷,突破了以往的空间概念,改变了会计主体的空间范围,使会计主体不断外延,会计主体的界限难以确定,会计主体假设模糊。
2、对持续经营假设的影响
持续经营是指在可以预见的和将来,企业将会按当前的规模和状态继续经营下去。目前会计准则仍以会计主体的生产经营活动将无限期的延续下去为假设条件。而现在的实体市场变化频繁,产品更新速度快生命周期短暂,企业合并、重组、破产、解散的现象可能随时发生,企业不断调整经营范围,不符合持续经营中不会大规模削减业务和停业的规定;网络联合公司虚拟性强,寿命不稳定,分合迅速,业务联合完成后又立即解散,持续经营不确定。
3、对会计分期假设的影响
持续经营假设的变动必然会影响会计分期假设。由于知识经济时代的财务报告采用实时报告系统,并且由于计算机在各个行业中的普遍运用,大量数据处理瞬间完成,不必等到一个会计期间结束,就可以获得最新的财务报告。在这种财务报告模式下,不需要进行会计分期假设,对会计期'间进行划分没有意义,甚至滞后于经济行为的发生。网络企业的生存期不确定,可能长期存在也可能完成业务后立刻解散,所以对于生命周期较短的企业没有划分期间的必要。
(二)对会计报告的影响
在竞争激烈的现代市场环境下,掌握最新最有利的信息对企业竞争和决策至关重要。知识经济时代会计信息时效性和多样性增强,财务报告使用者除了要求对财务信息了解,还要求会计报告披露非财务信息。传统的会计报告以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为主,对企业的资产结构、收益、现金流量信息进行确认披露。这些信息都是过去发生的,现在会计信息使用者更着眼于企业未来的、非财务信息,及时披露正在进行的经营活动’还要预测未来某些信息。
.(三)对会计人员素质的影响
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的竞争关键在于人才储备的竞争,人才是企业发展的源泉。会计环境的变化必然对会计人员素质要求提高。由于经济、教育科学、社会文化、传统习俗等多方面的影响,目前我国企业缺少优秀的会计人才,要求会计人员不断接受新的知识,为企业决策者提供各种准确有用的会计信息。电子计算机的普遍应用和网络传媒技术的发展,要求会计人员熟练掌握电子技术和英语,熟悉国际会计知识,会计人员只有通过不断学习各方面的知识,才能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需求。知识经济的发展不仅需要有文化、有知识、专业技能强的会计人员,更需要遵纪守法、有职业道德的优秀会计人才,提高会计人员职业道德修养与素质也是会计工作者的重要培训内容。
二、会计创新改革
知识经济的到来对会计行业产生很大挑战,但同时也给会计创新发展带来动力。顺应知识经济的发展,进行会计改革是必要的。
(一)会计假设的创新
会计假设从理论上就必须要有突破,不能局限于传统的理论概念。对于会计主体假设应当拓宽会计的主体范围,会计核算和财务报告不局限于只反映一个企业的经济活动,而是记录、反映相关联合整体集团的业务。会计主体的界限需要合理划分,那些信息可以进入会计核算的范围可以由财务信息使用者的需求来决定。对于持续经营假设,针对目前有许多企业不能持续经营,可以以会计报表的出具来界定经营期。经营一个月、一个季度、半年的已经可以出月度报表、季度报表、年度报表,可以假设是短期经营;对于经营一年以上的则可以仍然维持原假设(持续经营)。持续经营假设的创新必然导致会计分期的创新,一般会计分期以年为准,在现在的环境下可以把会计期间细分,按旬(上旬、中旬、下旬)、月、季、半年、年来分类,对临时组织可以不进行会计分期假设,交易结束后编制会计报表即可。货币计量假设需要发展为货币计量假设与非货币假设共存的状态。
(二)会计报告的创新
会计报告所披露的信息应当完整地反应企业特定时期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及相关信息,充分满足信息使用者的需求。在财务报告中不仅仅以表格数字化的形式来反应、表达财务信息,应当增加文字描述,分析相关数据给决策者提供一些建议性参考,弥补现在财务报告只提供相关数据,需要投资者自己分析企业的发展前景和投资风险的缺陷。企业可根据自己的发展和需求灵活出具报告,缩短制定、出具报告的时间间隔。在会计报表中披露人力资源信息,单独出具人力资源表,以员工的年龄、学历、技能为项目进行登记。
(三)加强会计教育工作,企业重视人才培养和储备财会研究
随地对各部门的财务进行审计处理,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企业内部的腐败问题,同时还能对审计的内容进行加密处理,保证财务信息的高度机密化,防止财务的相关数据的流失,并且还能加快审计工作效率,最大程度上所见审计工作时间,方便快捷,高效稳定的处理企业财务方面的任何问题。
(四)培养审计部门的审计人员的整体素质
对于企业的财务审计部门来说,再好的审计工作流程与规定,都不能全面的影响审计工作的顺利开展,对于审计人员方面的素质培养也能够影响最终的审计结果,对于现今社会的企业财务审计部门来说需要的是高素质,专业能力强,逻辑性思维良好。
三、结束语
随着现今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要想维持企业良好的健康形象,就要加大对企业财务审计工作方面的重视力度,通过利用企业财务审计特有的独立性,全面性,稳定性,透明化等特点,最大限度的避免企业管理层中的腐败现象,维护企业经营方面的公平公正,做到企业未来长久的可持续发展,保障企业的生产利益,企业财务审计在其中都起到着决定性作用。
(一)
历史地看:内部审计理论是由财务审计发展到管理审计,更进一步地是从服务于管理当局的管理审计发展到对管理进行审查的管理审计。在内部审计领域倡导由外部注册会计师进行的管理审计,需要具备两方面的条件:一个是注册会计师自身的素质,另一个是组织方面的条件。
先看注册会计师从事管理审计的胜任能力。
管理审计是管理的智囊系统,它要对整个公司的内部控制系统和计划的制定、执行、控制及程序等进行评估,并提出建设性的建议。因此,管理审计师必须是训练有素的多面专家。注册会计师作为熟练的鉴证专家,都受过正规的训练,并经过考试,所以在专业能力上多强于内部审计师,这是导致注册会计师涉足管理审计领域的重要因素;同时,注册会计师多具有较强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这样,即便在某项管理审计业务上缺乏某种管理技能,也可利用以往接受培训所学的审计专业知识和企业业务知识,使其具有执业管理审计的能力;再者,由注册会计师执行管理审计是一个全新的概念,现在虽有一些执业指南,但注册会计师仍可利用财务审计的一些概念和原则,并兼及利用与管理审计相关的某些领域的概念和原则,来完成管理审计业务;最后,注册会计师在管理咨询服务方面的实践,大大提高了自己的业务素质和从事管理审计的能力。
由注册会计师从事内部管理审计可以节省成本,提高效率。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11A)对美国、加拿大一些公司经理选聘外部注册会计师从事内部审计的动因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节省审计成本”是主因(美60%,加32%),除此之外的其他几个动因是:“提高内部审计质量”(美17%,加33%):“替代不合格的内部审计师”(美10%,加10%):“更加相信注册会计师的能力”(美13%,加5%)。正像审计上很难将内部会计控制和内部管理控制划分清楚一样,在一个组织里也很难将财务事项和非财务事项划分清楚;不论是审查管理的哪个方面,都离不开财务会计信息。注册会计师正在从事财务报表审计,让其充任管理审计师,他可以根据内部审计业务的需要,利用在各地的分支机构和固有渠道,合理地配置资源,从而避免了内外部审计人员的重复劳动,节省了审计成本,提高了审计效率。再者,注册会计师对一个组织同时进行外部财务审计和内部管理审计,可以形成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的机制,从而加大审计深度,降低审计风险,提高审计效果。
(二)
注册会计师有能力从事管理审计,只是一个必要条件,只有当组织方面的条件也具备之后,内部管理审计外部化才能成为现实。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倡导管理审计的约瑟夫·多德韦尔对此作过科学的分析:
为了对付社会经济的增长和技术的进步,企业的规模在不断地增大,企业的经营也日趋多角化和复杂化,此时就必须在管理当局和各业务部门及控制部门之间锻造一个新的链条;在快速的企业增长、竞争及边际利润的影响下,最高管理当局不得不将权力下放给更广的经营领域,首先是下放给中层管理部门,然后再下放给下级管理部门和管理人员,于是就产生了另一级次的授权机构;这样,每一次新的授权就建立起一个经营链条,其完整性决定着整个公司的效率和获利能力;授予的权力和责任,没有实体,只有控制的外表,而管理当局恰不能提供合理的报告制度来评价业务管理控制的存在性和适应性,但不评价这些业务控制又行不通,因为它们对管理当局的业务计划、项目及方针都是至关重要的;更重要的是,如果不进行连续的、客观的评价就会在管理当局和责任人之间形成一个信息真空,从而导致控制失效。于是管理当局和客户就求助于注册会计师职业界来帮助评价和解决业务领域存在的问题,注册会计师拓展其服务范围的机会到来了。
由于注册会计师不管在何种情况下都是财务报表的鉴证师和管理咨询服务的咨询师,所以,组织在决定是否聘任注册会计师从事内部管理审计之前,有关独立性的问题就早已存在了。
(三)
让注册会计师从事服务于管理当局这一受托人的管理审计,正是回到了注册会计师的本行上。历史地看,注册会计师的本行就是充当公司顾问或咨询师,凭借自己的专业能力来进行财务调查(6nancialmvestagation),其专业能力受到了公司内外的高度评价,赢得了会计职业专家的地位。按照先驱会计史学家和会计思想家利特尔顿教授的观点:19世纪90年代的注册会计师主要从事财务调查,它是“服务于管理之审计”活动的主要形式。20世纪二三十年代是企业扩张兼并和会计职业崛起的时代,是服务于银行投资决策的注册会计师财务调查报告发挥重大作用的时代。阿瑟·安达森公司在追述其公司发展史的专集中明确地写到:“公司提供的财务调查报告,除了反映财务与会计事项之外,还要揭示劳工关系、原材料利用、产品、市场、组织效率和企业前景等情况。编写财务调查报告的方法涉及研究企业的方针及其效果,研究管理当局执行方针政策的情况。”这种工作虽具有风险性,但由于深得投资银行和其他金融企业的欢迎,故有助于建立会计公司的信誉。1929年的经济危机和金融危机,迅速削减了财务调查业务,但财务调查的某些技术已被公司的定期审计程序所吸纳。
另一个国际性的会计公司厄恩斯特兄弟合伙公司在这个时期所创造的“建设性会计”同阿瑟·安达森公司的思路是一样的,他们不仅要审查财务会计事项,而且要分析整个经营过程,包括组织结构、责任分派、实体资产布置、部门间的关系等方面,为银行家的投资决策提供可信的信息,为客户的管理当局提供改进管理的建议。
财务报表审计制度的确立,使注册会计师在业务上为管理当局服务的职能同为外界利害关系人服务的职能逐渐相分离、相独立,前者分化为内部审计,后者分化为外部审计。正像IIA的“内部审计师责任说明书”所讨论的那样,这样分化出来的内部审计,要适应公司管理当局对扩展业务的各项要求,使其职能和目标也不断地扩展。受内部审计发展的强烈刺激,注册会计师所从事的外部审计虽然被置于传统审计的位置,但现在也开始关心起管理审计了,这就迫使管理当局不仅在形式上而且要在实质上再检验、再认识重新成为公司内部顾问的注册会计师的作用。
(四)
由注册会计师进行的内部管理审计与传统的内部审计不同,它以提高组织的效率和效果为宗旨来评判管理的业绩及其形成的原因,以使受托人更好地履行受托管理责任。因此,这种审计与其说是一种防护性审计,不如说是一种建设性审计、实质性审计。倡导由注册会计师进行的管理审计,并不意味着忽视传统财务审计,实质上传统财务审计依然是基础,管理审计是财务审计的有效延伸。正如罗伯特·塞勒所说:我们要永远保持依靠财务审计这条生命线。
(一)
地看:内部审计是由财务审计到管理审计,更进一步地是从服务于管理当局的管理审计发展到对管理进行审查的管理审计。在内部审计领域倡导由外部注册会计师进行的管理审计,需要具备两方面的条件:一个是注册会计师自身的素质,另一个是组织方面的条件。
先看注册会计师从事管理审计的胜任能力。
管理审计是管理的智囊系统,它要对整个公司的内部控制系统和计划的制定、执行、控制及程序等进行评估,并提出建设性的建议。因此,管理审计师必须是训练有素的多面专家。注册会计师作为熟练的鉴证专家,都受过正规的训练,并经过,所以在专业能力上多强于内部审计师,这是导致注册会计师涉足管理审计领域的重要因素;同时,注册会计师多具有较强的观察能力和能力,这样,即便在某项管理审计业务上缺乏某种管理技能,也可利用以往接受培训所学的审计专业知识和业务知识,使其具有执业管理审计的能力;再者,由注册会计师执行管理审计是一个全新的概念,现在虽有一些执业指南,但注册会计师仍可利用财务审计的一些概念和原则,并兼及利用与管理审计相关的某些领域的概念和原则,来完成管理审计业务;最后,注册会计师在管理咨询服务方面的实践,大大提高了自己的业务素质和从事管理审计的能力。
由注册会计师从事内部管理审计可以节省成本,提高效率。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11A)对美国、加拿大一些公司经理选聘外部注册会计师从事内部审计的动因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节省审计成本”是主因(美60%,加32%),除此之外的其他几个动因是:“提高内部审计质量”(美17%,加33%):“替代不合格的内部审计师”(美10%,加10%):“更加相信注册会计师的能力”(美13%,加5%)。正像审计上很难将内部会计控制和内部管理控制划分清楚一样,在一个组织里也很难将财务事项和非财务事项划分清楚;不论是审查管理的哪个方面,都离不开财务会计信息。注册会计师正在从事财务报表审计,让其充任管理审计师,他可以根据内部审计业务的需要,利用在各地的分支机构和固有渠道,合理地配置资源,从而避免了内外部审计人员的重复劳动,节省了审计成本,提高了审计效率。再者,注册会计师对一个组织同时进行外部财务审计和内部管理审计,可以形成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的机制,从而加大审计深度,降低审计风险,提高审计效果。
(二)
注册会计师有能力从事管理审计,只是一个必要条件,只有当组织方面的条件也具备之后,内部管理审计外部化才能成为现实。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倡导管理审计的约瑟夫·多德韦尔对此作过的分析:
为了对付的增长和技术的进步,企业的规模在不断地增大,企业的经营也日趋多角化和复杂化,此时就必须在管理当局和各业务部门及控制部门之间锻造一个新的链条;在快速的企业增长、竞争及边际利润的下,最高管理当局不得不将权力下放给更广的经营领域,首先是下放给中层管理部门,然后再下放给下级管理部门和管理人员,于是就产生了另一级次的授权机构;这样,每一次新的授权就建立起一个经营链条,其完整性决定着整个公司的效率和获利能力;授予的权力和责任,没有实体,只有控制的外表,而管理当局恰不能提供合理的报告制度来评价业务管理控制的存在性和适应性,但不评价这些业务控制又行不通,因为它们对管理当局的业务计划、项目及方针都是至关重要的;更重要的是,如果不进行连续的、客观的评价就会在管理当局和责任人之间形成一个信息真空,从而导致控制失效。于是管理当局和客户就求助于注册会计师职业界来帮助评价和解决业务领域存在的,注册会计师拓展其服务范围的机会到来了。
由于注册会计师不管在何种情况下都是财务报表的鉴证师和管理咨询服务的咨询师,所以,组织在决定是否聘任注册会计师从事内部管理审计之前,有关独立性的问题就早已存在了。
(三)
让注册会计师从事服务于管理当局这一受托人的管理审计,正是回到了注册会计师的本行上。历史地看,注册会计师的本行就是充当公司顾问或咨询师,凭借自己的专业能力来进行财务调查(6nancialmvestagation),其专业能力受到了公司内外的高度评价,赢得了会计职业专家的地位。按照先驱会计史学家和会计思想家利特尔顿教授的观点:19世纪90年代的注册会计师主要从事财务调查,它是“服务于管理之审计”活动的主要形式。20世纪二三十年代是企业扩张兼并和会计职业崛起的,是服务于银行投资决策的注册会计师财务调查报告发挥重大作用的时代。阿瑟·安达森公司在追述其公司发展史的专集中明确地写到:“公司提供的财务调查报告,除了反映财务与会计事项之外,还要揭示劳工关系、原材料利用、产品、市场、组织效率和企业前景等情况。编写财务调查报告的涉及企业的方针及其效果,研究管理当局执行方针政策的情况。”这种工作虽具有风险性,但由于深得投资银行和其他企业的欢迎,故有助于建立会计公司的信誉。1929年的经济危机和金融危机,迅速削减了财务调查业务,但财务调查的某些技术已被公司的定期审计程序所吸纳。
另一个国际性的公司厄恩斯特兄弟合伙公司在这个时期所创造的“建设性会计”同阿瑟·安达森公司的思路是一样的,他们不仅要审查财务会计事项,而且要整个经营过程,包括组织结构、责任分派、实体资产布置、部门间的关系等方面,为银行家的投资决策提供可信的信息,为客户的管理当局提供改进管理的建议。
财务报表审计制度的确立,使注册会计师在业务上为管理当局服务的职能同为外界利害关系人服务的职能逐渐相分离、相独立,前者分化为内部审计,后者分化为外部审计。正像IIA的“内部审计师责任说明书”所讨论的那样,这样分化出来的内部审计,要适应公司管理当局对扩展业务的各项要求,使其职能和目标也不断地扩展。受内部审计的强烈刺激,注册会计师所从事的外部审计虽然被置于传统审计的位置,但现在也开始关心起管理审计了,这就迫使管理当局不仅在形式上而且要在实质上再检验、再认识重新成为公司内部顾问的注册会计师的作用。
(四)
由注册会计师进行的内部管理审计与传统的内部审计不同,它以提高组织的效率和效果为宗旨来评判管理的业绩及其形成的原因,以使受托人更好地履行受托管理责任。因此,这种审计与其说是一种防护性审计,不如说是一种建设性审计、实质性审计。倡导由注册会计师进行的管理审计,并不意味着忽视传统财务审计,实质上传统财务审计依然是基础,管理审计是财务审计的有效延伸。正如罗伯特·塞勒所说:我们要永远保持依靠财务审计这条生命线。
[关键词] 注册会计师 诚信 信息不对称
一、信息不对称对财务审计目标的要求
证券市场的参与者主要由三部分构成:筹资者(上市公司)、投资者(股民)及中介机构。中介机构作为连接投资和筹资的纽带,在筹资者与投资者之间传递和沟通信息,在证券市场上,诚信专业、超然独立的中介机构对于发挥证券市场有效配置资源的功能起着重要作用。
会计信息是证券市场信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会计信息的不对称主要表现为上市公司不能及时地为证券投资者提供决策有用的会计信息。会计信息的有用性包括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和可靠性两个方面,即上市公司不但要披露与公司未来的经济前景(包括它未来的股利发放、现金流量和获利能力等)相关的全部会计信息,而且要保证其所提供的会计信息必须精确、不偏不倚。
财务报告是上市公司同投资者进行会计信息交流的主要方式。但是由于会计报表的特殊性和专业性,不是每个投资者对报表信息都具有甄别和理解能力,因此,由专业会计师对上市公司提供的财务报表进行独立审计,已成为现代资本市场制度保证会计信息披露有效性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途径。虽然审计并不直接生产信息,但它增添了公司生产的信息的可靠性,经过注册会计师审计过的上市公司的财务报告具有更高的信息含量,能够有效地降低证券市场的信息不对称现象,从而更好地指导投资者进行投资决策。
二、诚信审计是防范信息不对称的惟一途径
审计报告增添了公司财务信息的相关性和可靠性,这建立在注册会计师具有专业、公正、诚信的执业能力的假设基础之上。如果该基础假设不成立,本应履行独立审计职责的注册会计师屡有失职,甚至与公司沆瀣一气、联手做假,审计报告非但不能有效防范信息不对称,还将进一步降低证券市场的有效性,使投资者完全丧失对证券市场的信心,甚至引起国家经济衰退。我国目前证券市场上的财务会计报告的披露情况也令人担忧。近年来证券市场爆发的一连串欺骗投资者的事件严重挫伤了投资者的信心,也使注册会计师行业的社会公信力遭受重创。独立审计制度是否有效,是否能够真正增加会计报告的信息含量,审计报告能否增强证券市场的有效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注册会计师的职业操守和专业能力,即进行审计的注册会计师既要有专业胜任能力,又要具有超然独立的地位,并保持合理的职业谨慎。诚信是注册会计师行业基本的道德规范,注册会计师在执业过程中如果不以诚信为本,不遵循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放弃独立原则而屈从于客户的要求,为上市公司出具虚假会计报告,最终将断送自己的职业前程。从湖北立华会计师事务所走向消亡的事实可以清楚的说明这一点。
三、如何建设和改善注册会计师诚信执业的外部环境
要从根本上改变我国目前会计市场上的做假问题,防范上市公司会计信息不对称现象,光有好的注册会计师显然是不够的,只有建立有效的制衡机制,多管齐下,才能从根本上保证中国注册会计师行业的长治久安。
1.进一步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企业治理结构的不完善,为虚假会计信息的滋生提供了天然土壤。即使在公司治理相对完善的上市公司中,政企不分、政府干预上市公司的现象依然存在。注册会计师在诸如国有企业的审计工作中能够保持超然独立的地位异常困难。因此,要让注册会计师真正能够维护中小股东的利益,对上市公司实施公正独立的财务审计,首先必须改善我国上市公司一股独大的治理结构,彻底解决企业治理结构问题。
2.借鉴国外经验,增加违规处罚机会成本
我国应借鉴国外经验,逐步增加违规处罚机会成本,从经济层面对事务所的执业诚信进行约束。
美国对注册会计师不能诚信履职的惩罚是十分严厉的。安达信曾因对Sunbeam和Waste Management公司的审计工作存在严重问题,被迫向这两家公司提起集体诉讼的股东们分别支付了1.1亿美元和2.29亿美元。上市公司作为经济主体,其一切行为遵循成本效益原则。我国上市公司披露虚假财务信息亦可以从成本效益原则中得到解释。从“琼民源”开始,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似乎正在品尝违规的“甜头”。琼民源1996年年度报告虚构收入5.66亿元,虚构利润5.4亿元,虚增资本公积6.574亿元,严重违反了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此间琼民源的股价则从当年7月初的6元左右,升至12月11日的29.61元,虚增股票市值43亿元以上。而中国证监会对于琼民源的处罚是:对相关董事处以警告;对出具“标准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的会计师事务所罚款人民币30万元,暂停证券资格6个月;对负有直接责任的注册会计师暂停其从事证券业务资格3年。相对于5.4亿元的虚构利润和43亿元的市值差价,这样的处罚力度显然是不够的。
关键词:建设项目审计;实验;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3-0047-02
建设项目审计是我国专业审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工程项目为审计对象,以项目建设程序为主要脉络,将审计的内容锁定在项目建设过程中涉及到的所有技术经济活动方面。与其他的专业审计相比较,建设项目审计凸显如下特征:(1)审计内容具有较强的技术经济综合性――涵盖财务审计、工程造价审计、投资效益审计及项目管理审计等方面;(2)审计时间具有长期性和阶段性――随着建设程序的逐步推进,体现为开工前审计、在建期审计和竣工后审计;(3)审计方法具有多样性和灵活性――包括分析、计算、比较及现场测量等;(4)审计对象具有广泛性和多属性――涉及工程建设各领域及各种性质的单位。随着近几年我国投资体制的改革,我国每年用于固定资产投资的数额,约占国民收入的1/3左右,建设项目审计的任务越来越重,对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正因如此,建设项目审计在我校审计专业教学计划中逐步从选修课上升为限选课程,在下一步拓宽新的审计专业方向时,它将会成为专业核心课程。笔者长期从事建设项目审计教学,在此就建设项目审计实验平台的搭建谈一些认识,以促进和完善审计实验教学的方法体系。
一、国内建设项目审计发展概况
我国“建设项目审计”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浅入深”的发展过程。20世纪80年代末期,我国开始有“基本建设投资审计”,也称“基建审计”,其审计重点是建设单位财务收支审计;20世纪90年代中期,我国将“基本建设投资审计”拓展到“固定资产投资审计”,其中建设项目审计占绝大部分比重,就目前我国三大主体审计的审计业务中,建设项目审计耗时最长、内容最复杂、技术要求最高。特别是近年来我国先后修订了《审计法》,颁布了新的《审计准则》,建设项目审计的发展态势在我国具有以下特点:①审计目标从关注合规性转向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②审计内容从财务审计延伸到了勘察设计审计、招标投标审计、概预算审计、竣工结算审计、投资效益审计等多个方面;③审计重点从建设单位财务收支审计转向工程质量审计和绩效审计;④审计技术方法从传统手工审计转向信息系统审计;⑤审计方式从事后审计转向全过程跟踪审计。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推广应用及信息技术理论的深入发展,建设项目审计信息工程将会得到长足发展,与此相对应的人才需求将会急剧递增。但目前我们开设的《建设项目审计》课程,一是没有实验课,教师只能在课堂上“纸上谈兵”,学生很难想象以一个建筑物为审计对象,如何实施审计程序;二是仅靠每周2课时、一学期的32学时,根本解决不了大量的识图和工程量计算等问题,学生掌握的知识也只能停留在概念和公式上,课程考试结束所存的记忆为零。如果建立一个系统,能够解决图纸与工程量计算的自动化问题,建设项目审计信息工程的瓶颈就可以突破,学生“难学、难懂、难应用”的问题就能迎刃而解,而审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项目审计”实验模块的建设,恰恰就期望在这个问题上有所建树,并能转化为审计生产力。
二、建设项目审计专业的应用前景
受建设项目审计独有的技术经济性特点之影响,从事建设项目审计理论研究与实务工作的所有人员都热盼其审计过程能够从传统手工方式转向自动化,就内部条件而言,我校的会计实验室已经有较为成熟的计算机会计模块,审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审计之星”教学软件,已经建成了一个集手工模拟和计算机辅助模拟的“双模块”审计实验平台,建立建设项目审计方向的实验平台,有大量的背景资料可以充分利用,实验的功能进一步得到完善,达到事倍功半的效果。从外部条件来看,良好的外部环境也有助于这一期望目标的实现,首先,审计机关和会计师事务所已经建立了诸多审计信息系统,比如当前较为成熟的“金审工程”的财务审计、经济效益审计等;其次,建设项目审计部分内容已经实现了信息化;再其次,计算机技术和网络工程发展十分之迅速。毫无疑问,这些条件为发展建设项目审计信息工程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建设项目审计实验平台设计思路
建设项目审计是一个动态的系统工程审计,遵循“先计划后建设、先勘察后设计、先设计后施工、先验收后使用”的原则,对建设项目开工前期准备阶段―在建阶段―竣工验收阶段基本建设程序开展审计。因此,建设项目审计实验平台的建设可以按如下思路展开:
1.模拟工程图纸设计环境。学习建设项目审计,必须要掌握工程识图知识,因为它是工程造价审计的基础。通过审计信息工程实验室,应用CAD绘图技术,熟悉工程制图的基本原理;应用三维动画设计,反映制图的基本流程;建立局部网络,链接主要的设计院,逼真地映像工程图纸实体,感受设计环境,以达到完整识图的目的。当前,我校开设有《建筑工程识图》课程,但困扰建筑工程识图学习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缺少实务训练环境,一本教材加一只粉笔,外加幻灯片,都是“纸上谈兵”,空洞、低效率;而实践中,设计单位早已放弃了传统的手工绘图方式,电脑绘图已成为一种普遍趋势,如果不通过信息工程系统改善教学环境,已经无法满足建设项目审计实践的要求。
2.模拟建设工地环境。了解工程材料知识、工程构造知识、工程施工知识和项目建设管理知识是提高建设项目审计人员专业胜任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一个重要保证条件,在建设项目审计实验室时,可以利用录像资料及计算机合成技术等立体地反映建设项目从开工前准备阶段到正式竣工验收阶段全过程的建设活动,把建筑材料和工程构造引入实验室,并随施工进度动态地反映现场平面布置、阶段验收、项目管理等综合知识,提高审计人员的综合判断能力,降低审计风险。解决了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任课教师尽力通过参观工地这种方式努力缩短项目建设实物与空洞想象之间的距离,特别突出的问题是参观工地难以做到跟踪进行,教学效果很难保证。此外,参观工地还受许多条件的制约,比如:安全性保证、时间保证、交通条件、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的配合等,这导致教师一般不愿意采用这个方法开展教学活动。
3.研究与开发工程量计算软件,提高工程量计算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工程量的计算是工程造价计算的一个重要环节。其主要特点是计算过程烦琐,手工计算很难保证其准确性,如何引入信息技术在输入图纸和计算公式的基础上直接生成工程量,是建设项目审计实验平台建设的重点。通过研究与开发,把图纸与造价确定链接起来,是当前理论界和实务界都在努力而为之的一件重要事情。如果能够在审计信息工程实验室建设中完成这项工作,其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是不言而喻的。
4.引进并改良现有的定额应用软件,更好地满足教学需要。许多电脑公司研究开发了定额应用软件,应用也比较成熟,在建设项目审计实验室建设中,可以适当引入使用,并应审计教学的需要进行一些改良,比如设计一些错误,制造一些陷阱等,应用在造价审计教学之中。
5.模拟建设项目审计环境。①基建会计模拟环境的建立。建设项目审计涉及到对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财务会计的内容,因此,需要选取不同的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收集一些相关的被审计单位的背景资料,特别是会计资料,如财务报告、账簿、原始凭证、以及相关的管理制度等,并通过信息系统加以储存,如果条件可能,通过局域网络实现。我校开设有建设单位会计和施工企业会计课程,已经具备这个实验环境建设的条件。
②建设项目内部控制模拟环境建立。内部控制作为项目管理的关键环节和重要举措,在建设项目审计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提供不同建设项目的如下内部控制制度:销售与收款控制制度;采购与付款控制制度;货币资金控制制度;投资控制制度;内部审计制度;进度控制制度;质量控制制度等,并通过信息系统加以储存,如果条件可能,通过局域网络实现。③工程管理模拟环境建立。提供不同项目的如下管理资料:项目建议书及批文;可行性研究报告及批文;工程设计文件;预决算资料;定额及有关计费文件;招投标文件;施工合同;设计变更资料;施工方案;施工组织设计文件;施工签证;竣工验收资料;财务决算资料等。通过信息系统加以储存,如果条件可能,通过局域网络实现。④建设项目审计模拟环境建立。建设项目审计是一个包括项目建设程序、控制要素和利益相关者的审计,主要涉及的:项目建设的技术经济活动,以及由此产生的经济效益;整个项目建设资金运动过程的财务收支及其状况、计划执行情况、财经法纪遵守情况;所有反映投资建设技术经济活动的财务收支计划和核算、统计会计资料以及计算机资料之外,还要收集给相关部门调查和评价各种有关的建设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和管理活动,以及由此产生的经营管理效益的信息资料,并将上述内容通过经济性、效益性、效果性的一些评价指标模式加以确认。
6.建立计算机审计应用系统。按建设项目的建设程序来设计计算机审计系统,涵盖前期决策审计、招标投标审计、造价审计、财务收支审计等内容,并按不同的审计主体要求,体现审计重点和审计方法上的区别。在已经形成的模拟环境中,应用计算机审计技术完成审计操作,形成完整的审计工作底稿、审计证据链、审计报告等审计文书的模板,注意设计安全保密系统,如果可能的话,再设计一套审计质量控制与评价系统,为下一步开展建设项目绩效审计奠定基础,并形成一个开放式的可及时更新的系统。
建成后的建设项目审计实验室是一个多功能、信息化程度较高的场所,它既可以用于建设项目审计教学使用,还可以用于与工程有关的多门课程教学使用,同时满足学生实践之需要。通过这个平台可以实现与审计实务的“零距离”对接,开展审计人员后续培训,为开展建设项目审计的单位提供技术支持和咨询服务。这必定为我校审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功能建设起到“如虎添翼”之功效。
参考文献:
[1]王海洪.计算机审计对审计人员的挑战[J].中国会计电算化,2004,(10).
[2]丁继安.构建以实践教学体系为核心的高等职业教育[J].高等教育研究,2004,(4).
【关键词】一人公司 债权人利益 缺陷
新公司法从制度安排上将一人公司纳入法律的调整范围,从立法上承认一人公司, 为投资者设立公司提供了制度上的便利, 但肯定该制度具有前景性的同时也要看到其存在的局限性。一人公司的出现在某种程度上对传统公司法制度的一些理论构成了直接挑战, 且超越了以自然人为中心的单个主体的个人人格。随着大量的一人有限公司的出现, 我们必须警惕一人公司可能存在的损害债权人的行为,应当及时对其进行防范。
一、我国一人公司债权人法律保护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设立人的规定不够全面,容易导致道德风险
《公司法》规定自然人可以投资设立一人公司而且只能设立一个一人有限责任公司,这个主要是针对一个自然人投资设立多家一人公司和该一人公司再投资设立新的一人公司的情况的限制。在客观情况下,如果允许自然人设立多家一人公司或设立一人公司后再投资设立一人公司,则可能造成分散股东的有限资产或者造成自然人股东在他设立的公司之间从事关联交易进行转移资产等情况。而且公司法对自然人的年龄、智力、经历等条件没有进行具体的规定,很容易被一些心怀不轨的投机者利用,容易产生投资人利用一人公司谋取不当利益的情况,存在着一定的道德风险。
(二)公司治理模式过于简便,导致公司资产不当减少
在现行的一人公司治理模式下,一人公司的股东进行关联交易掏空公司的行为很难禁止, 由于缺乏有效的内部监督机制,作为董事或经营管理人员的一人公司股东会通过多种手段与公司进行直接或间接的自我交易,通过各种行为将公司资产掏空,公司无法用其资产担保其债务,债权人的利益也就失去了保障。由于一人公司的股东决策具有较大限度的自由,因而在受到公司有限资本与无限收益的影响下,往往会利用股东有限责任的优势从事高风险投资行为,容易损害债权人的利益。
(三)财务监管制度不够严格,缺乏强有力的约束机制
我国公司法对于公司的财务审计原则上是采用自愿原则,但与此同时一人公司也建立了法定的强制审计制度。在实际情况中,一人股东同时担任执行董事、经理等多个职位,容易导致公司财产和个人财产混同,同时股东容易将公司财产挪来私用,以公司名义为自己借贷做担保等这些情况时有发生。法定强制审计制度在这种状况下能弥补一些一人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上的缺陷,制约股东的不法行为,但是由于这项规定不是强制性的,由公司自己决定是否设置会计监督,很多一人公司为了减少约束基本不设立会计监督,使得这项制度形同虚设。
二、完善我国一人公司债权人法律保护的建议
(一)完善设立人的制度
我国公司法在第59条规定“一个自然人只能设立一个一人公司,并且这个一人公司不能再设立其他的一人公司”。这个规定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个人因为设立多个一人公司产生财产转移和精力分散的问题,这有利于保护债权人的利益,而只有禁止性的规定,而没有相应的责任承担使得这个规定达不到规避风险的法律效果。所以,除了规定禁止一个自然人设立多个一人公司和该一人公司分支机构再行设立其他一人公司外,还应当规定可由利害关系人向法院申请和解散出现上述情形的公司,这样可以有效的保障债权人的利益。同时也应当规定法人设立人应该参照自然人设立人的规定严格立法,也应该禁止该法人和它设立的公司再设立其他的一人公司。在对自然人设立一人公司进行审查的时候,可以通过增加对自然人设立人的个人情况的审查,从而通过保证自然人设立人的素质来规范其设立的一人公司规范运行,达到降低债权人风险的效果。
(二)完善一人公司内部治理结构
在一人公司缺乏传统的三权分立的结构的情形下,一人公司的股东必然会滥用手中的权力,进行关联交易,掏空公司资产,将股东财产与公司财产混同,严重影响到公司债权人的利益。所以,应当对一人公司的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的职权进行限制。首先,要求一人公司的股东必须亲自行使股东的权力,不能将股东权力转交给他人行使。由于股东的单一性,应当把股东按照股东会的决议事项采用书面形式记载,以便于受到社会大众的监督,可以事先起到了预防单一股东侵害他人利益情形的发生。其次,对于公司股东即是董事时,最为容易出现的自我交易的问题,因而,需要对这一问题做出专门规定,这不仅是为了保护一人公司股东,也是为了保护公司财产和债权人,为了阻止公司财产与单独股东的个人财产的混同,要求公司监事的参与。当一人公司的股东出现自我交易的情形下,订立的合同原则上无效,除非有利于公司的利益。应该严格禁止单一股东成为公司的经理。同时通过法律对经理的职责作出相应的规定,在一定程度上对单一股东的权力起到制衡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