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艺术的主要社会功能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人类对于美的认识来自各个感觉器官的体验,是人类精神满足的感知,这是人类生理和心理共同活动、人与物互相融合、直觉和思维互相补充的结果。在设计艺术中,美感不仅是艺术设计形式客观的反映,更主要的是接受者主观的感受和联想。
一、设计艺术美学
设计艺术学和美学都是人文学科,而设计艺术美学是美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是一门更新兴、更具交叉性的学科,因此设计艺术美学的基本定位也是人文学科,主要研究人类在设计艺术的创作和欣赏活动中的价值实现问题。在当代西方美学中,对设计艺术的美学研究有取代纯粹艺术美学研究和美的基本原理研究而成为美学的趋势,研究设计艺术美学、走向设计艺术美学是时代的发展趋势。
二、设计艺术的美学内涵
设计艺术的美学是一种应用美学,是把美学原理应用到设计艺术中而产生的一种美学,这种美学消减了生活与艺术的距离,使生活艺术化,艺术生活化,这也是当代社会与文化的一个突出变化。西方学者维尔什在《审美化过程:现象、区分与前景》中认为:“近来我们无疑在经历着一种美学的膨胀。它从个体的风格化、城市的设计与组织,扩展到理论领域。越来越多的现实因素正笼罩在审美之中。作为一个整体的现实逐渐被看作是一种审美的建构物。”对设计艺术的审美应作整体的把握,它的内涵包括功能美、形式美、技术美、生活美等。
1.设计艺术的功能美。设计艺术的功能美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适用、经济、审美。适用兼具实用和使用,设计艺术一定要具备满足人们需求的实际用途,同时还要为人们提供良好的使用方式和使用环境,要使人用起来方便、顺手、舒适、安全等。设计艺术的审美,不是为了美而美,而是功能与审美的统一。
2.设计艺术的形式美。形式是艺术作品内容的存在方式,也就是艺术设计作品的内部联系和外部表象的表现形态。形式美是对美的形式的知觉抽象和概括。设计艺术形式的美学意义与主旨思想的美学价值的有机结合,又包含设计作品本身所显现出来的意境和情趣的美。
设计艺术形式的意境美。设计艺术的意境美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把感情化为形态,做到托物言情,情感与境界相和谐,情形合一;另一方面就是凝聚、象征和暗示,做到意在象中,入乎其内,出乎其外,虚实相生。对艺术设计作品的鉴赏和感受,可以使人进入一种情景交融、虚实统一的精神境界,使审美主体超越感性的具体物象,领悟到某种宇宙或人生真谛的艺术境界。
设计艺术的形式美还体现在实用的基础上。实用功能反映在产品的技术性能、环境性能和使用性能上,这三者共同构成了实用功能。在设计艺术实践过程中,尽管实用功能是最基本的功能,但是实用与审美两方面的功能的侧重却要视不同类型和不同档次产品而各异。
设计艺术的形式美还体现在简洁上,尤其是在现代设计艺术中。简洁体现出视觉的完整、单纯和一目了然的特点与当今社会所倡导的快节奏、高效率和节约时间的生活方式相吻合。简洁的本质表达出的效率显示了人类社会发展文化的基本特征,人类发展的文明史实际上也就是不断提高生产、生活效率的历史。
3.设计艺术的技术美。在西方美学史上,纯艺术一直是主流美学研究的主要对象,美学因之称作“艺术哲学”。美学家们忽视了技术美的存在,从手工业时代到大工业时代,直到今天的信息时代,技术美一直存在着。技术美作为设计美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范畴,它具有自己独特的审美个性,即功利性、物质性和情感性。人类最早的设计活动,是从实用功利出发的,而审美意识是在实用意识中孕育而成的。
4.设计艺术的生活美。设计艺术的本质,就是对人们生活方式的设计,生活美就是设计美学的主要范畴;社会生活方式(劳动方式、娱乐方式等等),往往决定了设计艺术的审美本质。设计艺术之中的生活美,实实在在地存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如服饰的美、家具的美、交通工具的美、产品的美等。
关键词:认识功能;教育功能;审美功能;超越;平面设计
艺术的功能是有着一种力量,一个人的思想能有利地影响到别人的力量。就是说,一个艺术品通过眼睛与心灵传达到欣赏者的内心,当这些与他们内心所渴望的某种感情产生共鸣时,即可发挥其艺术价值。在平面设计上,这种力量就是使整个设计有活力、有灵性,使整个色彩、构图飘动起来,并产生一股巨大的精神力。
一、艺术的认识功能在平面设计中的展现
艺术的认识功能在平面设计中所表现的是被欣赏者用一种情感范畴来体验的。而这种体验是依靠设计作品中所表现的感情和欣赏者自己的联想来实现的。这就要求设计师具有这样一种欣赏能力,即通过自己的认识,加以自己的理解和评价,将自己贯注于自身的情感。
在平面设计上,所有线条、结构的变形、颠覆,其目的都是重新产生一种秩序。作品的内涵要让读者呼唤出来,而不是硬塞给读者。任何一件平面作品如果只是肤浅地表述文字的意思,就会流于庸俗和浅白,内在的精髓是需要人们去用心体会的。艺术反映社会,而设计来源于社会生活,并服务于生活。日本平面设计之父一福田繁雄语:“谈及我的平面设计工作,第一时间可以想到的就是进行‘视觉沟通’的构想和创作。”笔者认为,这个视觉沟通是需要通过一定的认识,继而产生精神共鸣的。例如,福田先生1975年设计的“1945年的胜利”这张海报,就采用类似漫画的表现形式,描绘一颗子弹反向飞回枪管的形象,传造出一种间接、诙谐的图形语言,讽刺发动战争者会自食其果,含义深刻。这张纪念二战结束30周年的海报设计,获得了国际平面设计大奖。其设计作品中的这种幽默、风趣,均能带给观者一种视觉愉悦。
二、艺术的教育功能在平面设计中的体现
苏格拉底说,“美德即知识”,而美德“是由教育来的”。艺术的教育功能不同于其他文化种类的教育功能,看看西方对艺术教育的注重也可理解艺术教育在社会中的重要作用。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专门在著作中论述艺术教育的功能和意义。艺术的教育形式往往是含蓄的,是以引导人以更深层次的思考方式来获得认知和感悟的一种特殊的教育方式,通过对艺术作品的解读,得到善的启迪教化,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引起思想、情感、理想等心理变化,从而达到道德上的教育作用。
平面设计的教育功能,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通过艺术的创作和鉴赏活动,逐步培养人们美好、和谐的情感和心灵,实现理想人格的建构,从而进一步影响到整个民族的素质和社会发腱,这既是艺术的教育功能,也是设计的教育目的。
随着人们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关注如水污染、空气污染和气候变暖等环境问题。右图这幅哭泣的面孔,正是平面设计的手段,使人们意识到中国丰富的生物资源所面临的威胁。
三、艺术的审美功能在平面设计中的体现
艺术的审美功能是指通过艺术创作和鉴赏艺术作品,艺术家和欣赏者可以更加深刻地认识人、生活、社会、世界以及历史等。“就对现实的认识活动来说,艺术创造是艺术家对现实的直接认识,艺术欣赏是通过艺术作品对现实的间接认识。”审美功能是艺术最本质而又最普遍的功能,它使人在审美享受和审美愉悦的中达到培养和发展美感,形成审美观念,审美理想和陶冶性情与人格的作用。
平面设计范畴中的包装设计作为一种文化与审美共存的形态,实际上就是运用时尚的审美表现手法让人们在舒适的使用过程中还能够充分感受到它所继承和发扬的传统文化。今天的包装设计对文化和审美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探索包装设计的审美,找出文化与审美的碰撞点,形成自己的风格,这是包装设计中审美功能的精髓所在。
四、艺术的超越在平面设计中的体现
德国哲学家尼采认为,摆脱人生的根本烦恼和痛苦有两条出路:一是逃往艺术之乡,将世界看成是一种美学现象;一是逃往认识之乡,世界就成了实验室。艺术的超越是指艺术能使欣赏者摆脱审美客体的束缚,超越到一个无比自由的无限的生命空间。其对于艺术创作而言,则是艺术家在进行艺术创作时,摆脱世俗的名利,生活的繁琐,进入身心两忘的境界。对于艺术欣赏来说,艺术具有超越性的审美娱乐性,人们在美的体验中享受到身心的放松和愉悦。
而艺术的超越在平面设计之体现是多方位的。就平面设计欣赏来说,设计具有审美的娱乐性,人们在美的体验中享受到身心的放松和愉悦。平面设计种类之所以丰富多样就是为了满足人们不同的审美和娱乐需要。在平面广告中,可以运用幽默来增加趣味性,幽默是指在广告作品的创作中,通过运用饶有风趣的情节、巧妙的安排,营造二种充满情趣、耐人寻味的意境,强化了图形的直接目的,使受众在愉悦中不知不觉地接受信息。
艺术的认识功能、教育功能、审美功能、超越之间的关系,正如艺术中的真、善、美三者之间的关系一样,是一个辩证统一的关系。我们应当将四者统一起来理解和认识,艺术的一切社会功能都是建立在艺术审美价值的基础上的,以审美为前提,这也是艺术功能不可替代的根本原因。艺术的认识功能不同于科学上的认识功能,教育功能不同于道德的教育功能等等。正是由于这一切功能都是通过作用于人的精神领域,使人获得的是精神上而不是物质或生理上的审美享受。而平面设计这一活动。将艺术的社会功能体现无疑,作为设计师的我们期待两者更好地融合,以期设计作品达到艺术品一样的震撼力和感染力。
参考文献:
1.王朝闻:《美学概论》.北京.人民出版杜,1981年,第298-299页.
2.[苏]鲍列夫.《美学》.乔修业.带谢枫译.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6年.第225页.
3.高等艺术院校.艺术概论.编著组.艺术概论[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3.
4.黑格尔.美学(第1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1.教育功能
声乐艺术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提炼出的真实的生活感受,是对社会生活做出的政治、道德、伦理等方面评价的艺术化表现。声乐艺术的教育功能也主要体现于此。这些评价融入到声乐作品中,在人们中间传唱扩散,其中的感受一旦被认可,就对传唱者和听众产生了教育和影响。声乐作品的这一教育作用在弘扬社会核心价值观方面得到了极大的体现。如时代的多数红色歌曲《学习雷锋好榜样》《三大纪律八项主义》等口号式的歌曲,教育目的尤为突出。这些歌曲在革命队伍中传唱,旋律铿锵,歌词规整,并将革命的纪律、要求潜移默化的传输给每一位战士,传唱起来朗朗上口,使得战士们在革命工作中更加精神振奋,纪律严明。如20世纪80年代的《众人划桨开大船》宣扬的就是团结起来力量大的精神内涵。在现代社会这样的歌曲也是屡见不鲜。如谭晶在汶川救灾过程中慰问演唱的歌曲《生死不离》也是极大的鼓舞了人们在面对灾难时要勇于抗争永不放弃的英勇精神。再有为呼唤世界和平所创作的《让世界充满爱》,表现伦理亲情的《常回家看看》,表达军民情谊的《十送》等。这些歌曲立意深远,主题旋律积极鲜明,在社会中起到了很好的净化社会环境,树立良好的社会精神道德风貌,激发群众爱国热情的教育功能。
2.认识功能
我对声乐艺术中此项功能的认识和理解是参照了河南大学王思琦教授的《中国当代城市流行音乐》一书。作者认为流行音乐具有认识功能,即人们可以通过感受流行音乐来认识社会生活,体验人的情感,同时也认识了作品及创作者的感情趋向。声乐艺术的此项功能则更甚之一般音乐的叙述往往是象征性的,抽象的模拟和暗示。它的认识功能就相对弱一些,如一些器乐作品或纯音乐作品,我们在欣赏时就需要有一定的相关基础知识和较强的欣赏能力(平静的心态,细腻的艺术认同感)才能达到认识的功效。声乐由语言和旋律结合组成,是人类语言心声的艺术化表达。这种结合起来的表达方式会更直接,更通俗化,认识功能也会大大增强。尤其一些优秀的声乐作品,其音乐旋律细腻深刻,情感变化丰富,加之歌词常由诗词组成,或优雅含蓄,或豪迈磅礴,或无私深沉。再加之歌唱家声情并茂的倾情演唱。强烈的情感共鸣和心灵震撼油然而生,这样的作品所引起的激情和认同感是强烈的,是身心的共通,是精神的升华,甚至可以上升为一种使命感和精神信仰。所以它的认识功能是强大的。不同的声乐作品表达的是创作者不同的情感体验,不同的声乐作品弘扬的是不同的道德精神,价值观念。这些丰富的声乐作品也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社会情感。热爱歌唱艺术的人们大都了解,欣赏声乐作品和自己亲自演唱声乐作品的感受是完全不一样的。欣赏作品时人们处在一个旁观者的位置,人们在被动的观察来自外界的情感变化,而当歌者亲自演唱作品时,作品本身的情感深意,加上作者的自我消化创作演唱,意义则会更加深刻,情感体验也会更加丰富。所以声乐艺术也是一项很好的促进人们去感受真情,并学会表达真情的艺术活动。这种诗歌舞三者高度结合的综合艺术形式,是培养人类良好的思想情操,增强人们情感表达和沟通的最有效方式。
3.审美功能
【关键词】教学 艺术 深化 教学 水平
教学艺术是一门古老而年轻的学科。说它古老主要是指教学艺术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在很长的历史时期,教育者就开始重视教学技能在学生培养过程中的作用。说它年轻主要是指把教学艺术作为一门学科来加以系统化和理论化的研究,那是现代教育发展的结果,而且教学艺术还会随着现代教学实践的进步而不断丰富和完善。要对教学艺术进行研究,首先就面临着如何论证教学艺术立论的问题。对教学艺术进行理论论证,有利于为教学艺术的构建奠定坚实的根基。对于思想政治课教学艺术而言,我们也必须首先对这门学科进行充分的理论论证。
教学是一门艺术,这主要从教学与艺术的内在关系来说明。这两者的关系主要表现在教学与艺术具有相似的对象,教学中有艺术的内容。教学与艺术的功能相通,教学与艺术的过程相似,教学体现着艺术的特点,教师具有艺术家的素质等。
一、对象的相似性
艺术的对象是以人为中心的社会生活,艺术既反映客观世界,又反映主观世界。但它不管反映主客观世界的哪一方面,都是以人为中心进行的,都是直接或间接地表现着人的命运、感情、内心世界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因此,艺术常常被人们称为“人学”。教学的对象也是人,而且是处于发展中的活生生的具有极大可塑性的青少年学生。所以,教学也是名副其实的“人学”,教学和艺术都受其对象的制约,深入了解对象的生活及其特点是从事这两项活动的共同前提。从终结目的来说,艺术的作用是培养知、情、意全面和谐发展的人。艺术的最高目的就是为了使人的知识、感情和意志和谐地发展,使人们的感觉和感情成为合乎理性的,使理性、道德的认识体现在感觉和感情中的东西。而教学的目的也是为了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由此可见,教学与艺术都是以人为对象的。
二、功能的相通性
艺术因其自身的性质,决定了它在社会中起着巨大作用,这具体表现为三大功能:认识功能、教育功能和审美功能。认识功能是指艺术帮助人们认识社会生活、历史风貌,扩大知识领域,加深对社会生活规律的理解,提高认识能力;教育功能是指艺术能够改善人们的思想感情、端正人们的世界观、树立祟高的道德品质、增进改进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勇气。审美功能是指艺术能通过艺术形象的感染力打动人们心灵而引起审美愉悦和精神乐趣,从而获得精神上的享受和满足。三者之间各有区别,又相互渗透,教学也具有这三种功能,但功能发挥的方式和领域有所不同。通过教学,可以使学生逐步掌握各种科学文化知识,从不知到知,从知之不多到知之甚多,掌握认识世界的先进方法,提高它们认识客观世界的水平,这完全可以讲是教学的认识功能;通过教学,可以有效地发展学生的智力和体力,帮助学生树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培养高尚的道德品质,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和行为习惯,这可以讲是教学的教育功能;通过教学,还可以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产生愉悦的情绪体验,达到情感上的升华和心灵的净化,从而培养学生感受美、理解美、表达创造美的能力,这可以讲是教学的审美功能。当然,教学的三大功能也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
三、过程的相似性
雕塑在中国被独立作为艺术品出现,是从上个世纪20年代开始的。受救国图强的现代思潮的影响,一批有志青年踏上了海外求学的道路,将西方写实雕塑引进到中国。其中如王子云、刘开渠、滑田友、王临乙等老一代雕塑家进入到中国现代美术的教育事业中,从事现代雕塑的教学工作。在引进西方雕塑教学和创作体系的同时,雕塑作品与现实社会的关系也从之前中国雕塑只作为低级工匠制作的墓葬明器、宗教塑像、工艺装饰和文玩摆设的作用中分化出来。它的功用主要成为了为名人塑像、制作纪念碑等大型国家社会建设项目。而自我创作的展示,只是凤毛麟角的偶尔机会。
上个世纪50年代开始,艺术教育全盘苏化。在学习苏联雕塑教学的同时.雕塑艺术在社会上扮演的角色也主要是按照苏联的方式来进行。名人像、纪念碑和政治宣传是雕塑创作的主体,而个性作品的艺术化探索和个人收藏几乎没有。直到改革开放之后,雕塑在社会上扮演的角色逐渐丰富起来。雕塑的创作引导艺术家开启了对现代城市环境的装饰和艺术审美的探索。特别是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到上个世纪末,在城市扩张和农村城镇化的大潮中,雕塑艺术作为环境艺术的发展,成为了雕塑家们主要的“竞技场”。同时,从85新潮掀起对传统艺术的反叛,对西方后现代艺术的推崇,雕塑家作为独立的艺术创作主体的地位越来越凸显,个性化的艺术作品也逐渐多了起来,应运而生的收藏机构和拍卖机构也逐渐跟进。雕塑在社会上主要成为了环境的装饰物和艺术探索的实体展示。本世纪前10年,雕塑在这两大主流的基础上又取得了新的发展。艺术区、画廊、私人美术馆和艺术基金项目的蓬勃发展,使得在产业化教育政策下培养的大量雕塑家们,都满怀梦想地将自己的作品投入到这些机构中,以换取生活和创作的资本。
近百年的发展,雕塑在社会上所处的位置、雕塑与社会的关系,都产生了相应的变化,取得了不断的发展。从集体意志下的宣传功能到个体化的自我表现,雕塑逐渐扮演着更多的角色。但是,仔细审视却发现,在这一发展过程中,雕塑依旧是为少数人享有的专权。虽然,当代雕塑艺术的收藏机制已经很发达,但是,这仍旧改变不了雕塑与社会生活之间存在的距离感。
二、雕塑的权利
当我们把雕塑艺术作为社会存在的一部分去分析时,就不得不从其在社会中所处的关系中去考量它的身份。虽然,随着民主化社会制度的深入和个体价值的推崇,雕塑这种作为个体意识的物化表现越来越具有独立性,但是,它仍旧脱离不了社会产物的属性。作为艺术品,它既是雕塑家个人化的表达语言和方式,同时又在社会中扮演着审美客体。它的身上体现着两种权利角色,当它被创造时,它是艺术家权利的体现;但当它被欣赏或者被交易时,它是独立于艺术家之外的人所享有的权利。雕塑的发展正是处于这两种权利的不断博弈和发展的状态之中。
今天的现状是,雕塑家的独立性和个人权利较之以前取得了较大的发展。雕塑的审美主体也有了一定的扩展和变化。普通市民的介入,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权力阶层对于雕塑艺术的专权,但是这种力量也仅仅局限于少数具有艺术知识背景或富有阶层的人群。而且,雕塑作品作为人们审美客体的作用,也常常被限制或者被扭曲。纵观今天雕塑作品扮演的角色,要么是投资的渠道、要么是身份的象征、要么是活动的噱头、要么是宣传的工具、要么是财富的体现、要么是环境点缀等等,而真正将其视为生活内容构成的一分子,真正将其纳入成为自身生活中精神需要的雕塑角色现象却是寥寥无几。
这种现象的形成具有很多的原因,但从整体上审视可以归纳为两大方面。一方面是社会群体对于雕塑知识,特别是欣赏知识的缺失和欣赏渠道的匮乏。这就造成了面对雕塑作品机会的稀少和面对作品时的失语。这主要是由于雕塑作品呈现场所的局限性和艺术审美教育的不完善。另一方面是雕塑创作的独立性与现实社会生活之间存在很大的距离,雕塑家的创作跟普通生活之间没有必然的对接。也就是说,一般的普通生活中人们不需要对于雕塑作品予以关注和占有。虽然,作为艺术探索,雕塑具有自身的独立性和深刻性,但它本身不具有普世化。但是,作为一种职业化的生存方式,在当代,特别是阿瑟-丹托所宣称的艺术死亡的今天,雕塑家不得不面对雕塑发展的现状开始重新思考。这同样也是我国美术教育培养出来的大批雕塑者,面对生存压力时的无奈选择,也是艺术发展多元化的必然趋势;同时,也是雕塑这种传统的艺术形式在面对当代社会和当代艺术生态继续发挥作用所需要进行的反思。
一般而言,雕塑家的权利决定了雕塑的创作定位和语言形态,而雕塑作品的意义和思想却需要观者来定义和完成。这样才能真正实现雕塑作品的价值。当作品被雕塑家所独立拥有时,雕塑作品是不完整的。作品的意义只有在进入到社会交流中才能体现。观者拥有解读、讨论和定义作品意义的权利。然而,雕塑家的独立意志的加强和观者在面对雕塑作品时的失语,造成了雕塑作品在实现其价值时的程序断裂。所以,重新考虑观者与雕塑家的权利,使观者真正实现其在面对和拥有雕塑作品时所享有的权利是寻找雕塑在当代社会新发展的一个必要途径。而观者所享有的权利的体现前提,则是如何使观者真正有兴趣介入到雕塑欣赏中,也就是如何能够使雕塑作品真正进入到普通社会生活的层面,融入到公众的日常精神生活中。
三、雕塑的选择
雕塑要实现对于日常生活的介入,必须进行一定的转化。虽然在当代,雕塑艺术的发展早已打破了传统雕塑的概念。雕塑的概念得到了巨大的扩展,语言方式得到了很大的飞跃,作品的形态丰富,雕塑的边界已然模糊。但仔细审视,这些发展真正意义上取自于原刨的形式语言少之又少,绝大多数都是对于他国已有艺术语言的模仿。这一点雕塑界基本是认同的。这些模仿使得中国的雕塑具有一种脱离自身身份的熟悉感。我们总是能够在许多作品上看到他人的身影。唯一进步的是今天的身影离我们的时间相对较近而已。这就好像我们总是在引进其他国家已经淘汰或正要淘汰的生产设备在国内使用,而且还标榜这些生产出来的东西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一样。比如,日本的物派艺术,其发起的艺术家都不再做了,而在国内雕塑界却成了艺术的前卫方式。但这些所谓的前卫,除了能够造成艺术圈内和少数艺术爱害者的讨论和关注外,对于大量的社会群体的生活没有任何的影响。艺术家在艺术区或者画廊搞得轰轰烈烈,而出了这些机构的大门,社会依然平静如常。艺术家满怀报负的表达,却溅不起社会的思想浪花。具有讽刺的是,艺术的展示和讨论往往只成了国内朋友间的自娱自乐。
由此可见,虽然我们今天的雕塑发展已经取得了重大的突破,但是这些突破却还是走在别人的老路上。借用其他艺术的新方式打破已有的僵化传统,在发展的开始是一种比较好的策略。但是,一直这样做,突破就变成了抄袭。自身的独立性就会失去。而且,这些发展,没有真正实现艺术的社会价值,艺术成了曲高和寡的摆设,雕塑更是如此。所以,在当代雕塑要实现真正的发展,必然要面对新的选择和转型。
四、雕塑与设计
虽然有人会说,中国社会雕塑难以进入一般社会人群生活的原因,是中国社会群体自古以来没有形成购买和收藏雕塑艺术品的习惯。我觉的这不是真正的根本原因,根本原因在于雕塑欣赏知识的匮乏和雕塑艺术创作与现实生活的隔离状态。特别是雕塑创作与现实生活联系的缺乏,才是造成社会群体对雕塑发展的漠不关心。现实的社会生活与雕塑发展就像两条平行线,它们之间没有交集点。所以,要想改变这种状态,雕塑艺术必须实现两个方面的转型和变化。一是雕塑艺术的语言方式和作品观念,必须是真正原创于本国社会文化的基础之上,是对自身社会发展和文化反思的体现,是对当代自身生存的思考。根植于自我的文化基础,体现对现实社会状态和问题的关注和讨论。这样做,能够使得雕塑创作真正与现实的社会群体发生关系,使得雕塑艺术的发展和思考与现实社会达成真正对接,从而吸引人们参与到雕塑艺术的创作发展中。这是从雕塑艺术创作方向上进行的转型。
另一方面,就是要实现一定程度的雕塑功能性的转变。虽然功能性不是衡量艺术的决定条件。艺术本身不具有现实的实用性。但是,功能性却常常是艺术存在和发展的推动原因之一。再伟大的艺术品最终也是转化成社会功能而存在的,区别的只是功能的直接性和隐含性而已。对雕塑艺术作品富于一定的现实功能性,是雕塑艺术进入普通社会群体视线和生活的一项较直接的手段和策略。同时,也是雕塑艺术审美功能和创作发展的一个转化和突破。在转化和突破的方式中,雕塑与设计的结合将是一种比较有效的发展方式。
引言:
音乐艺术能经历千百年的流传而经久不衰,除了人类对其特有的喜爱与重视,更是因为音乐艺术对于人类有重大的教化作用与其他功能,对于人类精神层次的提升有着重要的意义,对于陶冶人的精神世界有着重要的功能。本文即是针对音乐艺术对于人类发展的功能与意义所作的探讨与分析,希望能够对音乐艺术发展中的积极作用有一个详细的了解。
一、音乐艺术的发展
音乐艺术的发展历程可谓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按照不同的标准可以划分为多种不同的发展阶段,今天我们单简述音乐艺术在中国的发展历程。音乐艺术的正式起源最早可以追溯到我国的上古黄帝时期,当时音乐艺术有了最简单的演奏工具与形式,随后经过古时期各朝各代的传承与发展,在音乐表演形式与音乐种类方面都有了极大的丰富与发展,在这一发展过程中,音乐艺术立足于中国本土的社会环境,经过社会环境的演变,也逐渐分离出来众多的音乐流派与不同门类。直到近代以来,中国的音乐艺术发展迈上了一个新的高度,并且在世界音乐文化相互交融的大的背景下,中国的音乐艺术发展也有了一个新的阶段。
二、音乐艺术对于个人发展的功能与意义
(一)音乐艺术对个人艺术技能的培养作用。音乐艺术作为艺术技能的一个重要形式,对个人的发展作用首先体现在其能丰富人的个人的艺术技能,音乐艺术通过对个人长久而深远的影响与熏陶,能够提升个人对于音乐艺术的感知觉能力,甚至能够逐渐培养出人的对于音乐的创造能力,音乐艺术本身作为一项艺术种类的学术技能,其对于人的发展来说就具有重要的促进意义。掌握了音乐艺术中的具体知识与内在的方法内涵,相当于又学到了一项新的技能与本领。对于提升个人的艺术技能而言是一项重大改进。
(二)音乐艺术对个人情操的陶冶作用。音乐艺术作为一种精神感觉上的享受与陶冶,能够对个人情操的培养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音乐教学在艺术范畴中属于美育教育方面,通过音乐教学能够提升学生个人的自身文化素质,增强学生的德智体美的发展水平,而且音乐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而且学习音乐知识的过程是一个发展创造力,增强学生创新力的过程,音乐专业的学习有利于增强学生在智力发面的开发水平,提升学生的个人情操,使得学生在音乐学习的过程中能够逐渐培养出高尚的情操,对于学生的整体素质有一个良好的提升。
(三)音乐艺术对个人欣赏力的提升作用。另外,在音乐专业的学习过程中,音乐其自身具有的独特魅力,能够对学生个人的文化欣赏能力有一个很好的提升作用,音乐能够让听者在聆听的过程中产生一种愉快、舒坦的心理反应。从而从思想品质上对学生起到一个良好的进化作用,而且在音乐的教学中,学生能够从音乐艺术中获得一种思想情感上的共鸣,这种影响会深入学生的内心,从本质上对学生个人有一个精神的净化过程。
三、音乐艺术对于社会发展的功能与意义
(一)音乐艺术对社会整体意识形态的促进作用。音乐艺术同其他艺术种类一样,在一定程度上也归属于社会意识形态的划分范围,在特定的时间音乐艺术的发展也要经受所处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程度影响。在一定程度上音乐艺术的发展也可以称为是对一个特定时期内社会意识形态发展的缩影,因而音乐艺术的良好发展状态,也就意味着所处时期内社会意识形态的发展相对比较稳定。
(二)音乐艺术对社会精神层次的陶冶作用。音乐艺术的主要功能与作用表现在它对社会精神层次的整体陶冶作用上,音乐艺术可以算作是一种精神听觉上的享受,而且音乐的影响功能主要表现在对音乐的欣赏聆听过程中,以其特有的感召力能够平复人的繁杂心情,培养人的稳定舒缓情绪,进而提升整个社会的精神层次。而且音乐艺术也可以视为是人类社会在发展过程中的一个积极产物,其发展势必能够对人类社会精神层次的陶冶有一个良好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装饰艺术;低碳环保材料;生态文明
中图分类号:J52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5)02-0143-01
装饰艺术是一种与时代同步的艺术形式,它不仅风格多样,技术技巧表现无固定模式,并且与人的日常生活联系广泛,结合紧密。如环境艺术设计、工业造型、现代装置艺术、日常用品装饰、商品包装等等,几乎一切工艺领域均与装饰艺术有关。从其与装饰主体的关系看,它有双重性质。一方面,它必须从属于主体,即装饰是从美感的角度来标明主体的特征、性质、功用以及价值。另一方面,装饰艺术亦可从主体当中独立而出,显示出自己的审美价值。意大利孟菲斯集团的设计师索特萨斯说过,设计应该是对生活方式的设计。可见,现代装饰艺术设计更需要通过自己的语言――材质、色彩、形体构造及整体传达它的功能目的和深层的文化含义,当观者在感知低碳环保材料的装饰艺术时,低碳环保的生活理念也渐渐融入其头脑中,这也是艺术作品在无形中对人们的精神理念传递。
党的十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的社会,就需要本着生态文明的理论指导装饰艺术材料的具体应用。在人居环境遭受着越来越严重的破坏时,低碳排放、环保生活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利用低碳环保材料装饰艺术在美化环境陶冶情操的基础上增加环保功能,符合人们对高品质生活的要求,符合当今社会的健康理念,更符合可持续发展需要,这也是现代装饰艺术应用材料发展最简单最具人性化的重要途径。归纳而言,此类装饰艺术材料根据艺术创作可分为:材料环保型、功能环保型以及概念环保型三大类。
材料环保型装饰艺术是指使用环保型材料做成的装饰艺术,它的制作材料采用天然绿色材料、可持续使用材料、废气循环材料、低碳环保材料,这类装饰艺术不会产生有害气体或造成二次伤害。目前,针对于低碳环保题材的艺术创作而言,此类装饰艺术是当下创作的主要形式,诸多艺术家利用废弃循环材料或可持续使用材料进行多种装饰艺术尝试。利用废弃材料,经过人们的巧妙构思、手工制作,把这些废弃材料变成一幅美好的装饰图案,使它有了一定的艺术价值和商业价值。沙子、旧报纸、麻布、木头、石头、绳子、竹片、羽毛、网状物、贝壳、金属、光盘等材料,被艺术创作者用独特的思维方式和精致的手工制作制成精美的装饰画,当这些装饰画呈现在人们眼前时,它的内容、主题以及思想进行一定的环保宣传,唤起人们的环保意识。当代艺术家的作品《凤凰》是近年来装饰艺术的杰出代表,那些废弃的建筑材料、塑料安全帽、红蓝彩条布、铁锹、钢管等等在《凤凰》中熠熠生辉。曾说:“我希望它很浪漫,很美,同时又很凶猛,带有神性,怪异同时又非常现实,它用一种非常低廉的材料来打扮自己,让自己变得很尊严,又带着伤痕累累的感觉,这就是《凤凰》的感人之处。”同时,在全社会的呼吁及主流媒体的影响下,多种产品装饰及各类小型装饰艺术都采用了材料环保型的装饰手法。当人们对环境保护和艺术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和追求时,因材施艺将各种现成材料加工进行创新成为艺术的新风尚。
功能环保型装饰艺术是指制作装饰艺术的材料具有一定的净化环境功能,例如活性炭、氧化铝、天然植物、天然纤维等可以吸收、过滤、降解有毒有害物质的材料物质,采用这类材料可增加装饰艺术的环保功能,从而改善室内环境、优化生活质量。其中活性炭和天然植物、天然纤维的广泛使用已经在社会生活中呈普遍趋势,其繁衍产品造型可塑性强,服务范围大,价格适中,发展趋势良好,在实际生产销售中已经得到了人们的认可。
概念环保型装饰艺术是在创作中将材料、主题、内容、思想进行一定的环保宣传,唤起人们的环保意识,当然概念环保型装饰艺术的材料内容也必须是在材料环保型装饰艺术或功能环保型装饰艺术的范畴内。目前此类装饰艺术的主要展示手法多为大、中、小各类形态的装置装饰艺术形式。其创作主题有着鲜明的低碳环保理念,通过或平面、或立体、或静态、或动态的多种展示方法,通过摄影、摄像、绘画、雕塑等多种语言综合运用来吸引观者的注意和思考,例如王九良的《垃圾围城》,通过装置艺术和图像语言的结合充分向人们阐释重视垃圾问题和正确看待垃圾的存在的时效观念。
综上可知,随着装饰艺术的不断拓宽与更新,各种类型材料的使用在装饰画艺术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在物质消费激增的当下,艺术家们有机地利用低碳环保材料创作出更多的新型作品,必将使社会对装饰艺术的体会和认知上升到新的层次。
[关键词] 潍坊市;民间文化艺术;瓶颈;发展对策
[中图分类号] F740 [文献标识码] B
民间文化艺术作为人类文明的创造成果,它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经济、政治、文化功能日益凸显。潍坊地处胶东半岛中部,历史悠久,是著名的世界风筝都,自古以来就是手工业发达的地区,清乾隆年间便有“南苏州,北潍县”之称。潍坊的民间文化艺术主要有风筝、年画、嵌银、布玩具、泥塑和剪纸等。
一、民间文化艺术的涵义及功能
(一)民间文化艺术的涵义
所谓民间文化艺术是劳动群众在生产劳动社会活动之余,为满足精神生活的需要而创造的艺术形式。“民间文化艺术”覆盖的领域很宽广,是中华文化的瑰宝。
(二)民间文化艺术的功能
1.经济功能。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民间文化艺术也逐步发展,呈现出丰富和多样化的特点,并自发地朝着产业化方向发展,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环境中,部分民间文化艺术产品具有了商品的特性,有的本身已成为商品,成为了经济新的增长点。民间文化艺术在促进经济发展,扩大城乡就业和促进农民增收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2.政治教化功能。民间文化艺术的发展与传承,可以使人们受到他们共同认可的行为准侧、价值观及规范等的教育,具有政治教化的功能。
3.文化功能。民间文化艺术是劳动群众在生产劳动社会活动之余,为满足精神生活的需要而创造的,是人民群众在社会发展中积累下来的物质和精神文化财富,它本身就是一个文化发展和传承的过程,是一代代人集体智慧的结晶。它的文化娱乐功能,可以满足人民的精神需求、放松人们的身心、活动人们的肌体、交流人们的情感、丰富人们的知识、陶冶人们的心灵。
二、潍坊民间文化艺术的发展现状及问题剖析
(一)潍坊民间文化艺术的发展现状
根据其发展现状,潍坊地区的民间文化艺术大体可以分为三类:
1.已经淘汰、消失的,如传统工艺灯笼《老猫灯》手工制作、手工刺绣、蓝靛印花等,由于生产耗时、成本高、竞争力差,已经在潍坊地区相继绝迹;
2.具有地方特色但日趋衰落的,如传统的手工印花织物蓝印花布,已经被套染花布取代,濒临灭绝,其制作流程及技法也濒临灭绝,此外,花丝首饰等也面临后继无人的窘境;
3.针对市场需求,努力改革创新,不断发展的。当前潍坊风筝、年画、红木嵌银、青州花边抽纱等民间文化艺术经政府的运作,已经成功与市场接轨。
(二)潍坊民间文化艺术面临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潍坊民间文化艺术面临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创新能力不足、市场竞争力弱、生产规模小等许多问题。分析其原因既包括外部环境的变化,也包括民间文化艺术的自身缺陷。
1.外部环境的变化。
第一,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一些民间艺术文化针对市场需求,努力改革创新,取得了一定的发展,已经成功与市场接轨。但从总体上来看,仍然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创新能力不足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
第二,政府对民间文化艺术重视不够,资金投入不足,保护意识不强,导致民间文化艺术发展困难。有些地方对民间艺术的保护意识不强,工作缺失,保护传统民间艺术的意识还没有深入人心,特别是对一些濒危传统工艺还缺乏有效保护手段。而且,对民间艺术文化的发展、保护投入的经费也不足,影响了民间艺术文化发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政府在民间文化艺术的宣传、教育上力度不够,致使很多人尤其是年轻人对本国的民间传统文化了解甚少。
第三,缺乏相关的法律法规。对于民间传统文化的发展、保护,虽然出台了一些规章条款,但就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及发展等整体实施缺乏依据,对民间艺术文化缺少针对性管理,在实际操作上有一定难度。
第四,民间文化艺术产品生产的规模化不高。近年来,一些民间艺术文化产品在投入市场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但是,规模一般都比较小,影响力不够,满足不了大批量需求的要求。
2.民间文化艺术的自身缺陷
第一,民间文化艺术的发展主要依靠个人的知名度,研发、创新能力不足,没有形成良好的品牌,进而导致市场认知度不高。多数民间艺术传承人市场经济观念差,只是一味地继承老一辈的传统手艺,不愿意积极开发创新新的产品,有的也曾尝试使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进行改进,结果却导致艺术产品五花八门,影响了其艺术感受力;有的因为人们的审美观念、生活方式及价值观的改变而被淘汰;此外,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一些民间传统工艺品的实用功能消退,很难继续生存下去。
第二,由于传统民间艺术产品市场需求量小,经济收益低,很多年轻人不愿意涉足其中,而且优秀传承人甚少。各传承人之间各自为战、争名逐利、互不往来,缺乏培养后备人才的经济实力和投入的积极性,组织形式松散,难以形成规模效应和稳定的营销网络。
第三,传统民间文化艺术产品竞争力差,不能适应市场要求和变化,有的产品不是没有市场而是没有找到市场。
三、保护并促进民间文化艺术发展的对策建议
近年来,随着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大力推行,大量民间艺术进入了公众与学者的视野。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的审美观念、生活方式的变化,很多民间艺术面临进退两难的境地。因为民间文化艺术传人绝大多数来自农村,文化知识水平低、经济来源不足,仅靠他们自身的能力,技艺的延续性很难保证;另外,随着城市化、现代化进程的加快,许多民间文化艺人急剧消失;此外民间艺术文化传承后继乏人,传承主体出现了老龄化倾向。因此拓宽民间文化艺术的生存和发展空间、做好民间文化艺术的保护发展工作势在必行。
当前民间文化艺术要走出生存的困境,不断提高竞争力,需要政府的支持、社会的关注、民间文化艺术自身求变三方面的配合。
(一)政府的支持
1.政策扶持。加大对民间艺术文化的政策扶持,根据当地情况,积极探索建立稳定有效的投入保障机制,加大财政投入,设立保护专项资金,并列入每年财政预算,通过政府行为加大对民间文化艺术的普查、征集、保护和利用。对生存困难、濒危或将失传的传统工艺,采取必要措施,加强保护和传承;经济效益不高的,要加强调控和引导,使其快速适应市场变化,融入市场;对优秀的民间文化艺术设立专项补助资金,给予重点保护
2.健全相关法律法规。一方面,通过出台新的法律法规加强对民间文化艺术的保护,对民间文化艺术在社会地位、经济保障、专业技术资格认定以及从业资格等方面给予法律、政策和制度保障,为民间文化艺术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生存环境。另一方面,完善现有法律法规,加大对民间艺术文化有关商标、专利、商业秘密等的保护力度,严厉打击假冒伪劣、侵权、泄密行为。
3.加快人才培育。一是注重从内部培养人才,鼓励和支持各类人才参与,不断培养壮大民间文化艺术人才队伍;二是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对有突出贡献的传承人,给予多种形式的奖励;三是鼓励民间艺术传承人与工艺美术院校合作,引导年轻人学习民间艺术,培养民间文化艺术传承人。
(二)社会的关注
1.制作民间艺术宣传片,加大宣传力度,扩大社会影响。利用电视媒体等进行宣传,宣传片可以直观生动地展示文化艺术产品,使人们能够比较深入地了解其特点,可以有效提高文化艺术的社会地位和影响力。
2.搭建民间艺术网络平台进行宣传。当今社会已经进入“互联网+”时代,互联网实现了信息的分享、记录、远距离传播和远距离实时多媒体多向交互的传播,民间文化艺术的宣传推广也离不开互联网,需要我们抓住“互联网+”重大机遇,加快推进民间艺术文化的发展、传承。
3.定期举办民间艺术节等活动。通过举办各种活动,提高居民兴趣和社会的认可度,从而达到宣传、普及、发展和传承的目的,这是促进民间艺术文化传承发展的有效手段。
(三)自身求变
1.加强创新,提高民间艺术产品市场竞争力。根据地区实际情况,整合相关资源,提高民间艺术文化的表演性和审美价值等,走差异化发展之路,满足市场需求。有条件的地区,可以走产业化发展之路,培育民间艺术文化品牌,促进民族民间文化艺术消费。
2.加强自身的管理,从分散式无人管理向集中的统一管理转变。如成立专业性比较强的协会等对特色文化产业进行管理,对有价值的民间文化艺术及时保护和改造,使其健康发展。
3.民间文化艺术也要“走出去”,坚持对外开放、加强交流,向国际化方向转变。随着对我国外开放程度的不断加大,民间文化艺术与世界各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合作必然会进一步扩大,我们应抓住机遇,以民间文化交流为纽带,带动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等的全面发展。
[参 考 文 献]
[1]王振民.潍坊文化三百年[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
[2]程嘉宏.对加强民族民间文化保护的几点思考[J].科技创新导报,2008(17)
[3]袁丹,雷宏振.我国文化艺术产业集群与发展路径研究[J].广西社会科学,2013(12)
[4]张在湘,蔡万江.潍坊文化通鉴[M].济南:山东友谊书社,1992
[5]王培竹.潍坊历史文化名人[M].济南:齐鲁书社,1996
[6]方海枸.潍坊民间艺术[J].潍坊学院学报,2007(1)
关键词:艺术命名;艺术创造;艺术追认;命名艺术;主体创造;客体创造;艺术阐释
中图分类号:J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573(2016)03-0021-04
一、“艺术命名”的源起:艺术创造
艺术创造分为主体创造和客体创造。主体创造,是创造者的创作活动,而客体创造是接受者的创作活动。主体创造的研究,可以通过主体创造与社会文明的关系角度切入,发掘出艺术创作实质。
第一,主体创造与人类社会文明的物质关系。豪泽尔说:“世界上只有无艺术的社会,没有无社会的艺术。”[1]艺术的创造必然依附于一定的社会关系。如中国的《诗经》,除了审美意义以外,也记载了大量的社会现实,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文献学意义。艺术承载的不仅仅是艺术形式本身,也承载着人类的文化和人类的文明,彰显的是人类社会的精神进化。文化一般包括了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等。文明就是在文化的进步中依赖于物质所产生出来的文化的全部内容的反映。所以,随着历史的发展,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不断变化,社会的文明程度也出现了相应的变化。艺术所承载的物质材料反映了不同时期的不同文明。譬如,石器时代的“艺术”作品所运用的材料都是大自然中的石器,反映的是石器的文明程度。到了铜器时代和铁器时代,艺术中反映出各种青铜器等,就说明了青铜时代的文明是在人类的文化推进中进入较高一层的文明,历史学家常用“青铜时代”来形容这一时期的文明。之后纸张、墨色、画布、油彩等的发明都在艺术作品所使用的材料中反映出来。
第二,主体创造与人类社会文明的精神关系。艺术创造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人类精神的匮乏。人类的精神层面常常得不到满足,总是需要创造出某种精神产品来满足人类的精神诉求。如果说在原始艺术时代,艺术还限于满足人类的实际生活需求或记录人类的某种生活的话,那么到了艺术自觉的时代,艺术就是作为精神层面的诉求而创造的。尽管有的艺术依然保持一定的使用特征,但是精神方面的特征在作品上起到更大的作用。比如在实用艺术中,器具上的纹饰符号反映了人类的精神诉求和某种愿望。玉器、青铜器等有社会结构的实用性特征,但是依然满足人类的精神诉求,这种精神是与人类的宗教信仰精神活动联系在一起,共同承担起人类对文化的诉求。也因此,艺术作为文化的一个部分,伴随文化演进到一定的阶段必然会走向自觉。“纯艺术”或“自由的艺术”就是满足人类精神需求的艺术形态。在艺术的自觉时代,艺术审美是艺术产生的主要目的,同时,艺术也以追求精神的自由和独立为目的。艺术满足了社会中人们的这些诉求,并将人类的精神向更高的境界推进。
一般而言,艺术具有四大功能:认识功能、教育功能、审美功能、娱乐功能。艺术创造的这些功能对社会文明有促进作用,能提升人们的精神境界。当然,在后现代主义艺术中出现了诸多纷乱的格局,在一定层面解构了艺术的“审美”中心主义,但是在“泛审美”“审丑”中,艺术的“教化”功能依旧对社会文明进程发挥着作用。马尔库塞就指出:“艺术的使命就是让人们去感受一个世界。这使得个体在社会中摆脱它的功能性生存和施行活动。艺术的使命就是在所有主体性和客体性的领域中去重新解放感性、想象和理性。”[2]马尔库塞认为艺术可以使人摆脱功能性的生活或施行活动,正好印证了赫尔德林诗歌中所说的“诗意的栖居”。艺术创造的结果之一,就是可以让人们艺术化地生存在社会物质和精神关系中。海德格尔指出:“作诗是本真的让栖居(wohnenlassen)。不过我们何以能够达到一种栖居呢?通过筑造(bauen)。作诗,作为让栖居,乃是一种筑造。” “我们要根据栖居之本质来思人们所谓的人之生存;另一方面,我们又要把作诗的本质思为让栖居。”[3]正是艺术创造(作诗)的“使栖居”性,才能够让人类产生“诗意的栖居”的自觉。这里就牵涉到了艺术创造中的客体创造问题。
1.客体创造产生在艺术的接受过程中。这指出了艺术在接受过程中的二次创造。接受美学认为,不同的读者或观众,在接受同一部作品时,因受众者的不同,诸如年龄、性别、知识结构、生活阅历、接受环境的不同最后导致的接受方式不同,读解的结果也就不同。这就是为什么“一千个人眼里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主要原因。对有些艺术而言,接受者需要相关的文化知识、艺术知识等作为解读基础。当然,由于每个接受者的知识背景和文化立场以及个性的不同,都会有可能造成不同的解读结果。其中,通过对作者的生平背景、创作思路的深入了解,对其艺术观念和文化观念进行正确解读自不必言,艺术接受过程还体现出一种阐释学方法中的“误读性”的“解读”,在“比较文化学”中叫做“阐发”。通过“阐发”这种解读方式,往往会有新的意想不到的解读结果,超越了原作品的含义而引申出新的含义。故此,解读艺术也是艺术创造。
2.客体创造是一个综合而且复杂的过程。根据施莱马赫尔和黑格尔的观点,艺术的阐释是通过“重构”和“综合”[4]描述出来的。所谓“重构”,用伽达默尔的话讲就是“对于艺术作品意义的把握不就是对一种原本东西的重建么?”[5]对原本东西的重建,涉及到对一种历史的把握,也具有一定的当下性,即当下的目光审视“历史的构成”,这样的解读中,往往能够带来新的认识。例如当年王家卫的电影《东邪西毒》,1994年这部电影在中国香港上映的时候被称为“票房毒药”。这是一部和传统香港武侠电影大相径庭的作品,没有完整的情节,也没有“典型”形象,只有碎片一样的独白和具有黑色幽默气质的台词。20世纪90年代中期人们更多地还是站在传统的视角下,对那种情节曲折,动作夸张,主要人物沧桑坎坷、武功盖世的武侠片较为接受,对这种大篇幅的独白缺乏耐心。14年后,随着张国荣的离世,《东邪西毒?终极版》卷土重来,人们在历经了、张国荣离世、经济危机之后,对《东邪西毒》有了新的认识。评论家开始认为这部影片成功地摆脱了以往香港武侠电影的弊端,把超人性回归到普通人性,让武侠电影中的大侠们具有了真实的灵魂,并认为这是一部极具人性色彩的电影,错落的人物和故事相互交错发展,张扬的个性表演与优美的摄影使作品呈现出经典的美感。 3.客体创造建立在客体的文化背景与自身语境之上。黑格尔认为阐释的核心原则在于“自己意识到自己作为精神的精神中”,即“每件艺术作品都是与观众中每个人所进行的对话”。[6]对于艺术的认识,主张通过个体的精神进行把握。鲁迅先生也指出,《红楼梦》“单是命意,就因读者的眼光而有种种: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7]又例如1922年,印度青年加里达斯?纳格拜访罗曼?罗兰时,讲到他对于《约翰?克利斯朵夫》的阅读经验,感受到了“赞美印度教和婆罗门教的主神――毗湿奴和湿婆的古老吠陀诗的思想和语言”。当然罗曼?罗兰并不知原委,甚至笑言自己“一定是从亚洲高原上下来的首批雅利安人的末代子孙――这批雅利安人现在已经消失在西方民族之中了”。[8]这就是作为不同文化的接受者对异域文化阐释中生成的新的认知。日本学者滨田正秀总结道:“在文学的输出中存在着一种世界性的奇妙现象:有些作品在本国评价并不怎么好,但这些在国内不受重视的作品,一旦到了国外,却获得了意外好评,并为国际所公认,而后它又像凯旋的将军一样再度输回本国。卡夫卡和穆西尔的作品,首先在法国和英国被看作是本世纪的杰作,在文学以外的思想领域中,在俄国定居,弗洛伊德的心理学在美国扎根”。[9]由此可见,由于每个人的文化观念、生活背景不同,对相同的艺术作品的阐释是不同的,并且极易发现新的“文化生成物”,从精神层面看,人们参与艺术消费时,会有一个在自我精神上重新参与,这就是客体创造的重要部分。
二、艺术命名过程:发现和赋予
1.“发现”和“赋予”衍生出了对远古文明“艺术”的追认,即把原来并非作为艺术范畴之内的事物命名为艺术。从人类早期的生产活动中,人们创造的物品并不是作为艺术来生产的,而是“用器”。卡冈指出:“原始文化的艺术成分似乎由其非艺术成分发展而来,而且长久没有从后者中分离出来。”[10]把这些远古的“用具”看作艺术,是后来的艺术命名者所追认的。以红山玉鸟为例。红山文化中出土的“玉鸟”应该就是被“发现”或“赋予”的艺术。“玉鸟”在当初并不是以“艺术品”身份出现的,而是作为“神器”或可能作为“礼器”,即是作为“礼仪”的玉器,而不是作为“艺术”来制造的。艺术史论家“追认”某种东西为艺术时,本质上就是“发现”或“赋予”艺术的意义。因此,我们在看到“玉鸟”时,首先看到的是在人与天的关系中所体现的特殊的意义,其次可能是玉鸟作为“礼仪”的性质,最后才看它的“艺术”成分。红山文化中的“玉鸟”作为“艺术”,完全是后世史论家追认的,而不是一开始就作为“艺术”形态而存在的。
2.“发现”和“赋予”也是有效认定当代艺术的一种方式。譬如,艺术家发现某种物质并赋予其新的意义,或对某种物质略作一定的改造并赋予改造的意义,就可能为艺术。如后现代主义的艺术作品:对现代主义的反叛,解构精英艺术与大众艺术的界限,甚至解构艺术与生活的界限,随意挪用风格、技法等,这些都是后现代主义艺术的特征。后现代艺术一方面拓展了艺术概念,引发了新的艺术观念。另一方面因为解构艺术与非艺术的界限,又使艺术本身陷入被颠覆的境地。例如被艺术史论家多次援引的“现成品”艺术形态――最具有解构艺术力量的杜尚的《泉》,它就具有拓展艺术的观念和解构艺术本身的双重性质和特征。杜尚手中那个失去使用功能的小便池,要么是废品,要么是艺术品。这个原因,是需要我们去“发现”后面隐喻的观念并“赋予”当代文化艺术语境下的文化意义。
三、艺术命名结果:“命名艺术”及其样式表现
“命名艺术”主要是指艺术命名者依据人们生产的不同艺术实体、存在的形态和样式,命名其为不同的艺术类型和艺术门类。比如音乐、诗歌、文学等属于时间艺术,美术、设计、建筑等属于空间艺术,戏剧(曲)、影视、舞蹈等表演艺术兼有时间与空间的性质,属于时空艺术。但是,在时间艺术、空间艺术和时空艺术中,每一种类的艺术形态、表现的样式是不同的。因此,命名艺术的表现形式也是有区别的。
一种是以表现元素命名,譬如说时间艺术。尽管时间艺术在借助时间中先后承续的表现元素或符号来呈现艺术的全部内容这方面是共同的,诸如语言艺术(诗)和听觉艺术(音乐)等,但不同艺术形态或艺术种类的表现样式和载体是不同的。作为时间艺术的音乐,它的活动承载体就是时间,音乐表现过程是靠听觉感官来完成的时间过程,音乐时间也就是听觉时间。当我们在面对印象派音乐大师德彪西创作于1905年的《大海》时,是随着时间的流淌而感受音乐的全部魅力。空间艺术依然如此。例如法国雕塑家罗丹的雕像《青铜时代》,作品展示了起伏变化的肌体和姿态,使人们感受到“泥性”痕迹的存在,引起了极为生动的光影效果。光与影的元素是罗丹作品中的主要表现手段,更是展示雕塑魅力的主要语言,他刻意地留下雕刻痕迹,放弃传统的抛光技术,形成了一种新的造型冲击,因此,艺术史上把罗丹称为印象主义雕塑家。以上可以看出不同艺术表现元素的区别性。
另一种是以艺术观念命名。在当代文艺语境中,当代艺术层出不穷,比如现代艺术与后现代艺术中,我们大致就可说出“野兽主义”“表现主义”“立体主义”“超现实主义”“结构主义”“象征主义”“达达主义”“原始主义”“未来主义”“先锋主义”等。学者们认为,现代艺术基于工业社会或者后工业社会的文化背景之中,出现了多种表现形式,而形式背后却有着大体相当的艺术观念,这一类艺术,虽有形式之分,却无观念之分,以观念命名现代艺术,是有可行性的。后现代主义同样也不是流派,而是不同艺术形态的总称。比如“新表现主义绘画”“波普艺术”“大地艺术”“装置艺术”“行为艺术”“新达达艺术”等,提起这些艺术形式,人们也会以“后现代艺术”笼统称之,这就是以观念命名的例证。
结语
艺术命名的过程,在一定程度上是“追认”艺术和阐释艺术的过程。艺术史的构建是随着历史的演进,不断地对原有的事物进行艺术追认的过程,在追认中同时对被追认的艺术进行阐释,从而形成艺术的知识体系。对“艺术”的阐释,有多方面的需要和诉求,其中之一就是使人们知道被追认的“艺术”何以被称为艺术。所谓追认艺术,就是艺术命名者会在某些情况下把原来并非作为艺术范畴之内的事物命名为艺术。 艺术的形态是艺术命名者依据艺术家创作的不同艺术实体所存在的形态和样式,对艺术进行总结或认知出来的某种分类,以便更好地研究不同形态的艺术。艺术命名的理路,同样要把艺术创造的研究放在重要的地位,正是通过艺术的主体创造和客体创造的结合,才使人们艺术化地生存在社会物质和精神关系中。艺术创造并不是单指艺术家的艺术实践活动,同样,作为艺术接受者――艺术的客体创造者,他们的艺术接受活动也是一种艺术创造,具有重要意义。所以,“艺术命名”的理路,既是艺术创作的辩证性认知,也是艺术价值的赋予和发现以及艺术样式的归类和辨别。
参考文献:
[1]【匈】阿诺德?豪泽尔.艺术社会学[M].上海:学林出版社,1987:37.
[2]【美】马尔库塞.审美之维[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212.
[3]【德】海德格尔.演讲与论文集[M].孙周兴,译,北京:三联书店,2005:198.
[4][5]转引自【德】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上)[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218,219.
[6]【德】黑格尔.美学(第一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335.
[7]鲁迅:鲁迅全集(第八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145.
[8]张隆溪.比较文学译文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杜,1982:l60.
[9]【日】洪田正秀.文艺学概论[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5:13.
[10]【俄】卡冈.艺术形态学[M].凌继尧,译.上海:学林出版社,2008:172.
关键词:建筑;艺术
中图分类号:TU3 文献标识码:A
一、建筑及建筑艺术的概念
1 建筑的概念。建筑,是建筑物和构筑物的统称,是工程技术和建筑艺术的综合创作,是各种土木工程、建筑工程的建造活动。建筑是人类为自己创造的物质生活环境,即人类生活所必需的居住和活动的场所,也是为满足人们生活、生产或从事其他活动创造的空间环境。
2 建筑艺术的概念。建筑艺术,是一种立体艺术形式,是通过建筑的构图、比例、尺度、色彩、质感和空间感,以及建筑的装饰、绘画、雕刻、花纹、庭园、家具陈设等多方面的考虑和处理所形成的一种综合性艺术。
3 建筑与建筑艺术。建筑具有双重性,即精神性和物质性。它们之间的比例不是均等的,而是根据其需要确定的。低标准的仓库、车棚等的物质性就特别强。一般的学校、医院、办公楼等就比仓库的精神性提高了,博物馆、剧院、美术馆、文化宫等就要更高了,若是游泳、健身、标志性建筑等,它的精神性因素要求就越高了,而有些纪念碑塔等装饰性的建筑几乎就没有什么建筑性了,是纯艺术品。
二、建筑艺术的内容
1 环境。建筑与它所处的自然环境之间,以及若干建筑之间都构成建筑环境。环境是人对建筑艺术产生最初审美感受的因素。建筑与自然环境配合得当,可以突出建筑的性质和艺术趣味。
2 序列。组群中的各座建筑之间和单座建筑的各个部分之间的有机联系可以构成一定的观赏序列。通过不同的序列结构,可以展示丰富的造型画面,形成节奏很强的韵律,更有效地突出主体形象。
3 造型。由各种式样的平面、立面、结构、装饰组成的各种造型,是建筑艺术最基本的因素。每个时代和每个民族对于建筑造型都有各自的审美标准,也有共同的标准。首先要求造型的各个组成部分在总体中是和谐的、有机的和符合形式美法则的。同时每种类型建筑的造型也要求表现出各自所固有的特征。
4 形式美法则。环境、序列、造型以及结构、色彩、质地等都有形式美的要求,都要求符合某些客观的美的规则。在建筑艺术的形式美法则中,最主要的是比例尺度和节奏韵律。
5 附属艺术和建筑小品。建筑小品和雕塑、绘画、工艺美术等,是建筑艺术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在形成建筑艺术的总体效果中,它们主要起以下作用:作为环境和序列的组成部分(如台阶、栏杆、水池、墙篱、门坊等);作为建筑装饰的主要组成部分(如壁画、浮雕、匾联等);作为象征涵义的表现手段,直接用以其形象和文字来表现、提示、说明所象征的主题内容。
三、建筑艺术的创作要求处理好以下几种关系
1 功能技术和艺术的关系。建筑是功能技术同艺术的统一体,但是在以功能技术为主的建筑和以艺术为主的建筑之间,存在着大量二者比重模糊的建筑。建筑艺术的创作首先必须确定具体对象的艺术成分以及艺术成分包含的内容和所采取的表现形式。
2 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的关系。建筑中的功能、技术等物质部分的创作遵循逻辑思维的规律,而艺术部分又须遵循形象思维的规律。一般说来,任何建筑的创作都须首先保证功能合理,技术先进,便于建造,所以逻辑思维是进行规划设计的基础。但是,建筑的物质因素最终要表现为具体的形象,艺术比重大的建筑更要求这种形象富有鲜明的艺术风格和表现力,所以在运用逻辑思维的同时,也必然会渗入形象思维,在达到一定的创作阶段后,形象思维还可能成为主要的思维方法。
3 构思与技巧的关系。美的艺术离不开熟练的技巧,但技巧总是服从总体艺术构思。无论是环境、序列、造型的设计,还是象征涵义的命题,都应当首先进行总体构思。巧妙的构思是技巧的灵魂。
4 继承与创新的关系。现代建筑的主要争议之一就是建筑艺术的时代性与传统性的关系。时代性立足于创新,传统性立足于继承。没有创新,建筑艺术就不能发展;但创新不等于脱离现实和随心所欲,不能把怪诞离奇的形象强加于社会。没有继承,建筑艺术就不能广泛借鉴,就会变成无源之水;但继承不等于复古和盲目模仿,不能不分对象和不加分析地搬用古典形式。建筑艺术的创作必须紧密结合社会的实际需要,适应时代的发展,重视和发扬民族的优良传统。
四、建筑艺术欣赏
意大利现代著名建筑师奈维认为:建筑是一个技术与艺术的综合体。美国现代著名建筑师赖特认为,建筑是用结构来表达思想的科学性艺术。总之,建筑具有技术和艺术的双重性。建筑的技术性是不言而喻的。建筑之所以又是一门艺术,是因为它具有艺术的特征。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建筑的性格美。所谓建筑的性格,是指不同类型建筑的不同功能的外在表现。
2 建筑的造型美。建筑造型包括建筑体型、立面、色彩、细部等,它是建筑内外部空间的表现形式,是根据建筑的功能要求、物质技术等条件而设计的,是技术和艺术的统一。
3 建筑的结构美。建筑结构是建筑的骨架又是建筑物的轮廓。中国古典建筑中的斗拱、额枋、雀替等,从不同角度映衬出古典建筑的结构美。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现代建筑结构的形式越来越丰富,如框架结构、薄壳结构、悬索结构等。建筑的结构与建筑的功能要求、建筑造型取得完全统一时,建筑结构也体现出一种独特的美。
4 建筑的环境美。任何建筑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都处于一定的客观环境之中。因此,就存在一个建筑与环境的关系问题。中国古典园林建筑很早就十分重视建筑与周围的环境融为一体。美国现代著名建筑师赖特提出的“有机建筑”的理论,也主张建筑应与大自然相和谐,就像从大自然里生长出来似的。他最著名的代表作流水别墅生动地说明了这一点。这座位于美国匹兹堡市郊区的私人别墅,坐落在一个具有山石、林木和溪流瀑布的优美环境之中。
5 建筑的风格美。建筑的风格是指建筑造型、功能布局和建筑装饰所具有的时代共性。建筑风格是建筑艺术最直接、最鲜明的体现。每一种风格中,既包含有物质的和精神的功能要素,也包含有时代的和民族的审美要素,所以建筑艺术表现为时代的风格、民族的风格和类型的风格。建筑艺术的基本风格是历史的产物。一般说来,时代不同,基本风格也不同,但由于影响民族风格的民族文化要素是经过长期积累形成的,具有相对的稳定性,民族风格也具有相对的传统性和独立性。建筑艺术的时代风格比较敏感,民族风格比较稳定,建筑的基本风格在这两者的相互制约中发展变化。
参考文献
[1]肖默.浅论建筑“美”和“艺术”[J].建筑学报,1981(11).
对于艺术,通常可以从三个层面来认识。第一是从精神层面,把艺术看作是文化的一个领域或文化价值的一种形态,把它与宗教、哲学、伦理等并列。第二是从活动过程的层面来认识艺术,认为艺术就是艺术家的自我表现、创造活动,或对现实的模仿活动。第三是从活动结果层面,认为艺术就是艺术品,强调艺术的客观存在。
一般认为,艺术是人们把握现实世界的一种方式,艺术活动是人们以直觉的、整体的方式把握客观对象,并在此基础上以象征性符号形式创造某种艺术形象的精神性实践活动。它最终以艺术品的形式出现,这种艺术品既有艺术家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和反映,也有艺术家本人的情感、理想和价值观等主体性因素,它是一种精神产品。
艺术与其它意识形态的区别在于它的审美价值,这是它的最主要、最基本的特征。艺术家通过艺术创作来表现和传达自己的审美感受和审美理想,欣赏者通过艺术欣赏来获得美感,并满足自己的审美需要。除审美价值外,艺术还具有其它社会功能,如认识功能,教育和陶冶功能,娱乐功能等。其中艺术的社会功能是人们通过艺术活动而认识自然、认识社会、认识历史、了解人生,它不同于科学的认识功能。艺术的教育功能是人们通过艺术活动,受到真、善、美的熏陶和感染,而潜移默化地引起思想感情、人生态度、价值观念等的深刻变化,它不同于道德教育。艺术的娱乐观念是人们通过艺术活动而满足审美需要,获得精神享受和审美愉悦,它不同于生理。
艺术的种类繁多,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可将艺术分为以下一些类型:
依据艺术形象的存在方式,艺术可分为时间艺术、空间艺术和时空艺术。美术是一种空间艺术。依据艺术形象的审美方式,艺术可分为听觉艺术、视觉艺术和视听艺术。美术是一种视觉艺术。依据艺术的物化形式,艺术可分为动态艺术和静态艺术。美术主要是一种静态艺术。依据艺术分类的美学原则,艺术可分为实用艺术、造型艺术、表演艺术、语言艺术和综合艺术。美术是一种造型艺术。
依据艺术形象的表现方式,艺术可分为表现艺术和再现艺术。美术中既有表现性的,也有再现性的。
需要指出的是,关于“艺术”与“美术”的含义和适用范围,在东西方是存在着一定的差异的。了解这些差异,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它们的概念和使用它们。
在西方,“艺术”与“美术”都源于古罗马的拉丁文“art”,原义是指相对于“自然造化”“人工技艺”,泛指各种用手工制作的艺术品以及音乐、文学、戏剧等,当时广义的art甚至还包括制衣、栽培、拳术、医术等方面的技艺。到了古希腊时期,艺术的概念仍是与技艺、技术等同的,但古希腊的绘画与雕塑在公元前五世纪发展到成熟阶段时,已基本确立了一套古典美的标准,为日后艺术涵义的演变埋下了伏笔。直到文艺复兴时期,艺术逐渐与“美的”等同起来,18世纪中期,基于美的艺术概念体系方才正式建立,艺术成了审美的主要对象。今天,英语中的“art”一词仍然既作“艺术”解,又作“美术”解,它既可以用来指音乐、舞蹈、文学、戏剧、电影等其它各种艺术门类,有时又专门用来要指称包括绘画、雕塑、工艺、建筑在内的视觉艺术。在很多西方著作中我们甚至还会看到,作者所说的“art”其实仅仅就是指我们中国人所认为的美术的一部分:绘画。而他们的“the fine arts”(我们直接译作"美术"),也仍然是指诗歌、音乐、绘画、雕塑、建筑等。
一、传媒艺术的审美变化
与传统的艺术相比,如今的审美研究和审美思想都发生了潜移默化的变化,着中变化与传媒在当今社会中起到的重要功能和重要性嘻嘻先关,传媒用其强大的影响力对以往的审美思想带来巨大冲击,并逐渐在全球范围内产生了以视觉文化为主的新型传媒艺术,也因此对人们的审美思想带来了重要改变。
从艺术的角度分析,传媒中艺术元素的介入程度决定了其中的审美思想的变化程度,这也与我国传统艺术产生了诸多差异,传统艺术的主要对象是艺术本身,艺术的创作也较好的体现了其对审美的追求。现如今,越来越多的思想家将审美称为艺术哲学。
现如今,审美已经渗入到了我们得日常生活中,其范围也在逐渐扩大,日常生活审美化成为了艺术学者的重要研究课题。另外,日常生活与审美的界限也越来越模糊,艺术学者们开始在生活中不断的寻找和发现独特的美和灵感,这已然成为一种趋势。众所周知,传媒已经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与人们的日常生活越来越贴近,因此,其传媒带来的审美思想的变化也深深的影响着人们。另一方面,当代社会中的传媒艺术的审美思想起到了划时代的作用,各种电子产品使得传媒形成了昔日任何艺术都不可替代的艺术形态和审美思想,已经使许多艺术学者们对传媒艺术刮目相看。美国的著名艺术学者詹姆逊就提出了以下观点:现代艺术中,越来越多的超美学的观点已经使人们对原本的审美思想完全失去了信任,并在新的后现代科学技术的支配下,产生了各种各样令人眼花缭乱的风格和混杂物充斥了整个消费社会。但与此同时,昔日的传统艺术却无法列举出足够的知识理论储备来判断和分析这些新作品,这些新的作品完全吸纳了科技的交流手段和传媒控制技术。因此,传媒不仅承担了艺术传播的功能,也因为传播对大众的审美思想带来了重要改变。
二、传媒艺术的审美思想
审美思想是指辨别、领会事物的美的思想状态。传媒艺术中的审美思想主要是对传媒艺术中的诸多种类产生的对美的审核思想,这将大大影响传媒的受众对美的感悟能力。
传媒艺术并不是一种艺术门类的名称,而是在信息化科技产品的传输条件下,在大众传媒中包含的艺术因素的总称。在当代社会中,发展最快的非科技莫属,这也就使传媒领域飞速发展,现在我国传媒领域中最主要、最成熟的主要是电视、影视、网络、手机等电子科技产品的动态传播方式为主要载体进行的艺术创作。例如:电视剧、音乐、戏曲类节目、舞蹈类节目、朗诵类节目、相声小品、综艺晚会、广告等。其中,虽然主要以获取经济利益为主要目的,但从其产生的审美思想来看,这些作品完全可以列入传媒艺术的行列。
传媒艺术为我们带来的主要是动态的美,主要特点是真实,可以使人们对美和艺术有立体的认识,加上语言和音响的制作,使其与画面完美配合,使人仿佛身临其境,电子科技产生的真实感是传统艺术无法比拟的。例如:《泰坦尼克号》中,对爱情的执着和追求,都是一种思想上的审美,对人们缠身了重要影响。传媒艺术可以将现实或按照想表达的审美思想重塑现实,并呈现在人们的眼前,利用逻辑线索连接各种图像的方式,以真实感为人们的审美思想带了强大震撼。
随着现代文化、科技的发展,摄影已从简单的复制对象、记录现实发展成为目前的一个多分支、多门类、多功能的大家族,如艺术摄影、科技摄影、新闻摄影、广告摄影等。摄影的分类也就赋予了这些不同类别的摄影以不同的目的和功能。简单理解摄影只有记录实况的价值和其它实用功利价值,而忽略艺术摄影的审美价值,这种倾向是有害的。
艺术摄影是为创造美的价值而存在的,是以它的审美服务于人类的精神世界的,摄影艺术要想在艺术园地里寻到自己的席位,就必须具备它特殊的艺术审美价值。艺术摄影在通过特定的场景,创造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它往往不以反映具体事物为终极,而是通过画面形象来表现作者的感情、生活态度,并对生活做出自己的评价。艺术摄影还要求通过生活的真实达到艺术的真实,首先是激起观众的美感情绪,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艺术的审美价值也决定着我们的艺术创造者在创作时的审美物化中,审美意识的高度集中,才有可能创造出较高水准的摄影艺术品。如果只用认识的、政治的、记实的、功利的、实用的目的来作为衡量艺术摄影作品的标准,那就可能会混淆了艺术和生活、艺术和历史、艺术和自然、艺术和科学的界限。关于艺术的标准恩格斯在致斐拉萨尔的信中说:“从美学的观点和历史的观点,以非常高的,即最高的标准来衡量。”恩格斯这里对艺术的评价是历史和审美价值的评价,而不是其它标准。就艺术摄影作品来说必须以它审美价值来作用于人们精神世界,体现其在整个社会中的作用。
艺术摄影属文化范畴,是一定社会形态的产物,是社会意识的一种,同样也是人类把握世界、改造世界、创造世界的手段。从认识论的角度看它是社会存在的能动反映,但它又不同于哲学、政治、法律等其它社会意识形式。艺术摄影的本质有着自身的特殊性。就艺术的把握方式而言,艺术摄影用马克思的观点来分析它决不是简单的对客体进行复制,而是用艺术的“掌握”方式主动地对客体予以艺术的观照。表现在创作上是主体审美意识对客体的艺术掌握方式上,不同的主体掌握世界的方式不同,其目的也不相同,这就是艺术摄影区别于其它社会意识形式的本质所在。马克思曾在《1844经济手稿》中指出“每一种本质力量的独特性,恰好就是这种本质力量的独特本质,因而也是它的对象化的独特方式。”艺术摄影审美活动的独特方式体现着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从而也显示了它的独特本质。就艺术摄影的掌握世界的独特方式而言,在社会生活实践中,摄影艺术家应该用审美的眼光来观照社会生活实践这个客体世界。面对巍峨的群山,我们的摄影艺术家看到的是山峦起伏的线条、层次、光影、色彩诸因素,考虑的是选择怎样的最佳角度,将客观世界通过艺术的方式,构成美的摄影艺术形式,来体现审美价值的实现。同样面对这个客体,地矿学家看到的将是地理构造的形成,注意研究的是各类矿产资源的含量成份,构想的是怎样开发利用来服务于社会。而一个佛教徒看到的可能是山中古色古香的庙宇,理想的世外桃源,幻想中静观入化的妙景,很显然它是以宗教的方式来把握世界的。笔者曾在某次创作活动中,在牧区遇见人们正在修建饲养场,此时正值中午,光线将房顶梁擦的影子投在室内地面上,眼前的客体构成一个可见而不可求的美妙的光影世界。主体审美意识中长期寻觅的积蓄在这一瞬间客体的刺激下得以实现,在主体的审美观照中客体成了主体审美情感的载体,主体灵光附体似的在创作中进入了痴迷状态,经过高度的凝聚,瞬间完成认识上的飞跃,主体的审美意识迅速得以物化。这里我们看到,艺术摄影的创造它既来源于客体的刺激,更重要的则来源于作者审美情感的观照。
摄影创作中它不是推理,而是主体审美经验实践积累在瞬间闪现的直接悟见。这里审美情感,审美意识是主体进入创作中审美境界的前奏,也是审美感应发生的动力,主体感情在客体刺激的感应中表现了相互作用的双向关系。创作中客体形式的感应是主体审美意识觉醒与客体表象之间作用的沟通也反映了创作中情与景的交融的相互作用。马克思说:“激情、热情是人强烈的追求自己对象的本质力量。”摄影创作中审美意识的观照,是主体的本质力量物化的根本,同时也反映了艺术创作的规律。通过以上的创作活动我们不难看出创作主体是以艺术的方式把握客体世界的,艺术的掌握世界从本质上区别于纯实用功利意识、科学求真意识或道德理性意识,而表现出以艺术方式掌握世界的根本是审美意识。
一、动作性
杂技技巧是在动作中进行的,是艺术表演的过程,杂技技巧的动作性特征有其独特之处:①它以动作的功能性为主旨,而非首推动作的风格化。虽然有些时候在杂技表演中兼有一些风格化动作,但与功能性动作相比所占比例少之又少,并且,风格化动作完全是为功能性动作服务的。离开功能性动作,杂技技巧便不复存在。②它的技巧动作有些要在观众面前做直观的展示,有些如魔术中的部分技巧动作则要十分隐蔽地进行。魔术的“藏”、“掖”、“入托”、“上托”、“贴托”、“出托”、“回托”、“换托”、“走托”等的技巧动作是绝不会让人看出的。③它所指的技巧动作包括人体艺术的,还包括驯兽节目中的驯化动物的技巧动作。如,猴子爬杆、猴子荡秋千、老虎钻火圈、小熊骑车、小熊蹬技、熊踩球过桥等。④它将技巧动作的可能性最大限度地向表演的有效空间延展。它在高台、空中、地面的立体空间中展演技巧动作,极尽蹬、踩、扛、吞、咬、踢、弄、晃、转、跳、荡、钻、举、顶、柔、滚、翻、飞之能事,似乎在杂技舞台上,只有人们想不到的,没有杂技艺术家做不到的。
二、造型性
技巧的造型性是杂技艺术中的一个十分鲜明的特性,它内含在杂技技巧表演的过程之中,是在表演的三维空间里所创造的突出视觉形象的艺术特性。杂技技巧造型是由人驾驭道具、动物驾驭道具等手段来完成的。杂技技巧的造型性又可分为静态造型和流动造型两部分。它的静态造型通过塑造静态的视觉形象来完成,通常在技巧展示的开端、过程、结尾部分都有静态造型的嵌入。譬如,《集体车技》中著名的“孔雀开屏”造型,《集体大武术》中的“大牌楼”、“叠罗汉”造型,《排椅》中的“凤凰单展翅”倒立造型,《狮子舞》中梅花桩上的技巧造型,《柔术》中的各种软体造型,对手技巧中的各种托举造型,动物的驾车造型、秋千造型、钻圈造型等等,精美造型数不胜数。正由于杂技的造型性特征,许多节目干脆直接以“造型”命名,譬如:《女子造型》、《四人造型》、《滚杯造型》、《柔术造型》、《敦煌造型》、《晃板造型》、《平衡造型》、《排椅造型》、《蹬弓造型》、《扛椅造型》、《转台柔术造型》,等等。
三、主体性
杂技艺术像其他艺术形式一样,具有着艺术美的主体性特征。它是艺术家作为创作主体的一种创造性的劳动,每一项杂技技巧都集中体现着艺术家能动的创造。杂技技巧是人类在长期、复杂的社会实践中逐步形成的一种特殊的生产生活形式,也是生活的诗意形式。它产生于人的生命活动和对自然规律的把握,是古往今来人的生活观的一部分。技巧的丰富与发展反映着人类生产生活内容的丰富与发展,它像一面镜子,使人们能够反观生活的面貌,洞察人类文明的进步。杂技技巧就是人类经过无数次社会实践和艺术实践、无数次拼搏,从中取得的胜利果实。同时,杂技技巧凝聚着艺术家鲜明的主观色彩和独特的艺术追求。
【关键词】建筑;设计;艺术性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前言
建筑设计艺术理论涉及建筑学、美学、物理学、材料学、色彩学、艺术学等学科,是一项跨学科的理论研究。本文通过对建筑艺术的剖析,首先提出了建筑艺术的美学原则。然后分析了建筑艺术风格的时代性、民族性和地域性,最后介绍了建筑的造型要素,从而揭示了建筑艺术意蕴丰富的内涵。这对建筑艺术的研究,具有理论参考价值。
2 建筑艺术设计的原则
2.1 功能与形式美的协调
建筑艺术与语言艺术、表演艺术及造型艺术不尽相同,它还是一种实用艺术。一座优秀的建筑,应该实现实用与美观的统一。只有技术和艺术结合在一起,才能产生真正的美的建筑。在处理建筑功能与形式美的协调时,通常有以下两种错误倾向:一种是过分强调实用功能而把建筑之美置之不理,这在我国解放初期表现最为明显;另一种是只注重建筑的美观而忽视其实用性值,出现的许多伪结构。要避免这两种倾向,建筑艺术的协调原则就显得十分重要。功能和形式,偏颇任何一方都不会产生好的作品;只有功能和形式做到完美统一,建筑艺术才会有长久的生命力。
2.2 满足民众审美情趣
首先,建筑所提供的便捷的服务功能,是满足人的生活需要的。然而,老百姓有自己的审美观,该审美观必须同社会功利、国计民生相结合。随着社会的发展。建筑的美已经从实用中分化出来,但仍表现了它的社会功利性。
2.3 体现建筑艺术的时代精神
与其它艺术一样,建筑艺术也并非一成不变。古代建筑多以装饰华丽为美,而现代建筑则以简洁大方为美。建筑能够以其巨大的空间形象来显示生活中的某些本质方面,体现一定的时代精神。在不同历史时期,建筑风格、艺术和技术具有较大区别。在中外建筑史上,几乎每个时代都会形成其独特的建筑风格,而成为这个时代的标志性特色。各个时代的建筑师在设计创作时,不可避免地受时代精神的影响,西方建筑显得尤为明显。威尼斯水上世界上集市密布,融休闲、购物、观光、交通于一体,是当地的一大特色。
2.4 展现建筑艺术鲜明的民族特色
世界上没有规定审美建筑一定要有审美标准,但一定的民族,必然有一定的建筑特色。反映在建筑上,中国的建筑多具有地方特色,不同民族在习俗、文化传统、思维方式等方面存在许多差异。基于此,不同民族对建筑艺术提出各自不同要求,也就不足为奇。
3 建筑艺术设计要素
3.1 环境
建筑与它所处的自然环境之间,以及若干建筑之间都构成建筑环境。环境是人对建筑艺术产生最初审美感受的因素。建筑与自然环境配合得当,可以突出建筑的性质和艺术趣味。如风景名胜区的寺庙、村镇、园林主要是从自然环境中获得艺术效果。城市中的建筑环境主要是大组群之间的关系,如欧洲中世纪城市中高耸的教堂与曲折的街巷小屋、中国古代都城中雄伟的宫殿与整齐的街坊居民之间,都表现出很鲜明的艺术特色。
3.2 序列
组群中的各座建筑之间和单座建筑的各个部分之间的有机联系可以构成一定的观赏序列。通过不同的序列结构,可以展示丰富的造型画面,形成节奏很强的韵律,更有效地突出主体形象。序列越丰富,时间的因素就发挥得越充分,在时空交汇中构成的艺术形象就越鲜明。注重序列设计是中国传统建筑的主要特点之一,即所谓起承转合、步移景异的设计原则。欧洲古典建筑有意识地通过透视分析来设计总平面和总轮廊线,也是一种序列设计的方法。
3.3 造型
由各种式样的平面、立面、结构、装饰组成的各种造型,是建筑艺术最基本的因素。每个时代和每个民族对于建筑造型都有各自的审美标准,也有共同的标准。首先要求造型的各个组成部分在总体中是和谐的、有机的和符合形式美法则的。同时,每种类型建筑的造型也要求表现出各自所固有的特征,如纪念建筑与游乐建筑、宗教建筑与世俗建筑、银行和图书馆、度假别墅和城市公寓等,在造型上都各有不同。
3.4 形式美
环境、序列、造型以及结构、色彩、质地等都有形式美的要求,都要求符合某些客观的美的规则。在建筑艺术的形式美法则中,最主要的是比例尺度和节奏韵律。形式美法则体现在具体的建筑手法中。例如欧洲古典建筑的两大系统―希腊罗马式的古典风格和哥特式的基督教风格,中国古代建筑中的宫殿庙宇和园林以及其中的屋顶、色彩、假山、装饰等,都有各自不同的特殊构图形式和手法,形成各种不同的法式。
3.5 象征涵义
建筑艺术的广度主要由环境、序列和造型构成,而深度则由其中的象征涵义构成。象征的主题可以通过某些附属艺术如雕刻、绘画等表现出来,也可以从环境、序列、造型中表现出来。例如埃及的金字塔、巴比伦的观星台、印度的佛塔、中国的宫殿和礼制坛庙,都有很强的象征性。
3.6 附属艺术和建筑小品
建筑小品和雕塑、绘画、工艺美术等,是建筑艺术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在形成建筑艺术的总体效果中,它们主要起以下作用:作为环境和序列的组成部分(如台阶、栏杆、水池、墙篱、门坊等);作为建筑装饰的主要组成部分(如壁画、浮雕、匾联等);作为象征涵义的表现手段,直接用以其形象和文字来表现、提示、说明所象征的主题内容。
4 建筑艺术设计需要考虑的问题
4.1 功能技术和艺术的关系
建筑是功能技术同艺术的统一体,但是在以功能技术为主的建筑(如仓库、车间)和以艺术为主的建筑(如纪念碑、园林和大型公共建筑)之间,存在着大量二者比重模糊的建筑。建筑艺术的创作必须首先确定具体对象的艺术成分以及艺术成分包含的内容和所需取的表现形式,畸轻畸重都可能从根本上损害建筑艺术。
4.2 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的关系
建筑中的功能、技术等物质部分的创作遵循逻辑思维的规律,而艺术部分又须遵循形象思维的规律。一般说来,任何建筑的创作都须首先保证功能合理,技术先进,便于建造,所以逻辑思维是进行规划设计的基础。但是,建筑的物质因素最终要表现为具体的形象,艺术比重大的建筑更要求这种形象富有鲜明的艺术风格和表现力,所以在运用逻辑思维的同时,也必然会渗入形象思维,在到达一定的创作阶段后,形象思维还可能成为主要的思维方法。逻辑思维的共性比较强,而形象思维则主要是个性,在建筑创作中,所谓“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匠心独运”,就可以概括说明这两者的关系。
4.3 构思与技巧的关系
美的艺术离不开熟练的技巧,但技巧总是服从总体艺术构思。无论是环境、序列、造型的设计,还是象征涵义的命题,都应当首先进行总体构思。巧妙的构思是技巧的灵魂。
4.4 继承与创新的关系
现代建筑的主要争议之一就是建筑艺术的时代性与传统性的关系。时代性立足于创新,传统性立足于继承。没有创新,建筑艺术就不能发展丰富;但创新不等于脱离现实和随心所欲,不能把怪诞离奇的形象强加于社会。没有继承,建筑艺术就不能广泛借鉴,就会变成无源之水;但继承不等于复古和盲目模仿。建筑艺术具有广泛的群众性,建筑艺术的创作必须紧密结合社会的实际需要,适应时代的发展,重视和发扬民族的优良传统。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建筑风格的确定,事关整个建筑工程外观表现成败的关键,所以提倡建筑师在设计之前一定要到现场实地考察一下,精心揣摩,确保工程建成后实际效果的艺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