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关键词:农业发展方式;内涵;途径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我国是农村人口至今仍占总人口大多数的发展中国家,这一基本国情决定“三农”问题始终关系国家稳定与发展的全局。促进我国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关键是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同样,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关键也在加快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
一、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内涵
党的十七大报告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代替过去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虽然只改了一个词,但内涵却发生重大变化。“增长方式”主要是研究经济增长过程中资源、劳动、资本等生产要素投入的效率,而“发展方式”则不仅包括经济效益的提高、资源消耗的降低,也包含经济结构的优化、生态环境的改善、发展成果的合理分配等内容。相应地,与转变农业增长方式相比,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也有新的更高要求。转变农业发展方式,除了由粗放型增长向集约型增长转变或从外延型增长向内涵型增长转变外,还应有如下要求。
(一)向农业发展目标的多元化转变。农业经济运行的情况要用综合目标体系来考察。这包括: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程度;农业的市场化、产业化、组织化程度;资源和环境对农业发展的承载程度;城镇化进展和农村剩余劳动力有效转移程度;农业从业人员的增收幅度。此外,还有一些社会政治指标:农村教育水平、农村公共服务水平、村民自治能力、农民个人的发展程度,等等。
(二)向农业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并举转变。荷兰人均耕地只有0.06公顷,但其农产品出口仅次于美国,人均创汇8万多美元,大大超过美国。农业生产条件较差的以色列,1991年农产品出口创汇6亿美元,占总出口额的5.6%。我国不少农产品的生产总量位居世界前列,但2005年每千公顷耕地化肥施用量高达366.5吨,是世界平均水平的3.5倍,分别是日本、美国、法国的1.6、3.6和6倍,不仅生产成本高,而且还污染环境。近年来,我国农产品出口越来越受技术壁垒的影响,虽然原因复杂,但与自身存在的质量、标准等问题也分不开。因此,转变我国农业发展方式,必须坚持质量和效益并举的方针。要全面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档次,重视品牌的创立和质量安全,努力实现初级产品向终级产品转变,由低科技含量向高科技含量转变,由无品牌、少品牌向有品牌、多品牌转变。
(三)向农业产业结构优化转变。农业产业结构由农产品市场决定,不同层次的社会需求将形成不同的产品结构和服务需求。以往,我国农业面临的主要矛盾是供给不足。现在粮食等主要农产品总量已基本平衡,丰年有余,农产品季节性、区域性供大于求的现象经常出现,这表明农业生产上存在阶段性、结构性和地区性过剩。现阶段,要以提高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为中心,以资源区域性、经济发展的阶段性和区位特点为基础,充分发挥区域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面向市场要求,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专业化生产和有比较优势的主导产业。此外,农业不仅具有食品保障功能,而且具有原料供给、生态保护、观光休闲等功能。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就要向农业的广度和深度发展,促进农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开发生产、生活、生态于一体的多功能农业。
(四)向可持续发展的绿色产业转变。我国人地矛盾日益突出,农业生产消耗大、产出少、效益低。要用有限的自然资源支撑更多人口和更大规模的经济发展,必须建设生态能自我维持、资源能多级循环利用、经济能获得较高效益的可持续发展农业。
二、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途径
(一)建立农业投入稳定增长的机制。资金供给短缺是制约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主要因素之一。应从切实保障农业投入出发,建立“政府财政投入启动、信贷投入助推、农户投入为主、社会广泛参与”的多元化农业投资体系。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加大财政投入和金融信贷向“三农”的倾斜力度,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建立健全财政支农资金稳定增长机制。进一步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增加农业信贷投入,减少农村资金的非农化流失。较大幅度地增加农业生产环节的补贴,充分调动广大农户和集体经济组织增加投入的积极性。此外,要优化农业发展环境,积极开展招商引资工作。
(二)实施科教兴农战略。在我国农业面临日益严峻的资源约束条件下,科技是实现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因为无论是提高农业的产量、质量和效益,还是增强农业的国际竞争力、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都依赖于农业科技的进步和创新。目前,我国农业科技贡献率只有48%,科研成果转化率只有30%,分别比发达国家约低30个和40个百分点左右,且农业人才严重流失。因此,必须实施科教兴农战略。
1.大力加强农业技术的研究和开发。要以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为重点,组织科技攻关和技术引进,实现农业科技的跨越式发展。要加强农产品深加工技术研究,延长农业生产链,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围绕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方向,在农作物育种技术及新品种选育、优质特色畜禽、水产品种培育及农药、动植物无特定疫生产技术方面有所突破。同时,应集中突破一批节能、节水、节地、节肥、节药和循环利用的关键技术,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2.促进农业技术的推广与普及。加大先进实用农业技术推广普及力度,重点抓好优良品种、节水灌溉、配方施肥、病虫害综合防治、作物栽培与管理等的推广。建立新型多元化农技推广体系,强化农技推广服务的公益性职能,全面推进农业科技人户工程,扶植农业科技示范户,提高他们的辐射带动能力。加强农业科技服务平台建设,健全农业科技交易市场网络,加速科技成果的转化。
3.加强对农民的培训。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发展现代农业,必须着力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使其实现从经验型向知识型、从单干型向组织型、从身份型向职业型、从被动型向主动型转变。现在农村文盲人数虽然减少,但真正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并不多。因此,必须对农民开展农业生产技能、经营管理和政策法规培训。首先,要在切实保障农村义务教育的基础上,通过发展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和各种短期培训,提高农民的专业技能。其次,要组织科技人员深入农村传授科技知识,开展多种形式的文化教育和科技普及活动。再次,要加大对大专院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农林专业学生的助学力度,鼓励他们毕业后到农村,为发展现代农业建功立业(三)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推进农业产业化,通过龙头企业一头连农户、一头连市场,实行合同化管理的途径,解决一家一户的小生产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矛盾,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农业的比较利益。实现农业产业化应注意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调整和优化农业经济结构。一要培育壮大主导产业,精心组织粮、棉、油、禽、菜等骨干农产品的生产。二要以资源为基础、市场为导向、科技为先导,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发展优势农产品产业带,促进农业的多元化经营、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培育特色品牌,形成规模优势,提高农业经济效益。
2.引导农民进行标准化生产。现代农业,要求从田头到餐桌各个环节的标准化,标准的内容延伸到农产品生产、加工、包装、储运等各个环节。因此,必须严格贯彻《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加强动植物疫病防控,积极推行农业标准化生产,加快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建立农产品质量可追溯制度,加快农产品生产环境和产品质量的检验检测,保证上市农产品的质量安全。
3.健全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大力发展农户小规模、集成大群体式的专业化、区域化的农业生产基地,并培育龙头企业、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农业产业园区等市场主体,使它们成为连接农户和市场的桥梁和纽带。通过强化合同管理,使他们与农户形成利益均沾、风险共担的利益共同体,以降低农业生产风险,提高农产品的竞争力,增加农民收入。同时,适应农业市场体系和国际化要求,健全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要在农业的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加强对农户的农机、水利、信息、技术等服务,形成农村社会化服务的良好环境,为农产品创造增值的机会。
(四)深化农村改革,为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供体制、机制保证。由于城乡二元结构和发展阶段的影响,我国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还面临体制性约束,主要表现在:对农业的长期过度索取;对农民、农村和农民的歧视性待遇;政府对农业的干预过多等。因此,必须深化农村改革,为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供体制、机制保证。
1.在稳定和完善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上创新农业经营方式。长期以来,人们把家庭承包经营制度,视为农业发展方式转变最大的制度障碍。其实,家庭经营制度是天然适应农业特点的经营形式,也是保护农民基本权益的有效形式。纵观世界各国,凡已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国家,无不实行家庭经营。因此,农业家庭经营与农业现代化并不矛盾,关键在于工业化要向家庭经营注入现代生产要素,城镇化要为扩大家庭经营规模转移农村人口,市场化要为扩大家庭经营提供完善的社会化经济技术服务。在当前和未来很长的时间内,这种生产经营机制适应我国农业状况,是我国农业基本的生产经营制度。因此,必须在坚持这一基本经营制度的前提下,有条件的地方可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同时,要探索集体经济的有效实现形式,如,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支持农业产业经营和龙头企业发展,从而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优化现代农业组织体系。
关键词:农业发展方式;农机化;农机服务组织;新技术推广
近年来,金乡县农机化工作围绕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进高效生态现代农业发展,求真务实,抢抓机遇,真抓实干,开拓进取,农机装备质量不断提高、结构不断优化、作业水平不断提升、服务组织不断完善、农机新技术新机具推广领域不断拓展、质量管理及安全监督管理有序开展。2014年全县农机总动力达96.2万kW,农机总值6.5亿元,农机经营总收入达到5亿元。全县农业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粮食作物已基本实现全程机械化,经济作物机械化水平处于较低水平。
1金乡县农机化工作现状及特点
(1)农机总量初具规模,农机装备结构不断优化。农机具购置补贴政策拉动作用明显,截至到2015年5月,全县农机总投入6368万元,农用拖拉机达8345台,其中大中型拖拉机2891台,自走式联合收割机468台,大蒜收获机665台、联合整地机471台、微耕机2657台、田园管理机3822台和一批先进适用的植保机械、畜牧水产养殖机械和农产品加工、保鲜冷藏库等。农机装备结构进一步优化,动力机械与机具的配套比得到提高,农机作业水平快速提升。
(2)农机服务组织发展迅速,服务能力水平显著提高。全县经工商登记的农机专业合作组织31家(三家农机专业合作社获得山东省农机规模化作业推进项目,两家农机专业合作社入选济宁市重点合作社,三家农机专业合作社入选金乡县重点合作社),合作社成员267人,合作社服务农户的数量达到35150户,从业人员811人。农机大户已达到600余户(拥有农机原值50万以上的22家)。服务能力由原来的耕、种单一服务模式向产前、产中、产后全程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的组织建设水平和社会化服务能力得到显著提升。
(3)农机新技术推广不断加快,经济作物机械化收获水平不断提高。经过努力,我县大蒜收获机从无到有,技术逐年进步,广大群众对大蒜机械收获逐步认可,大蒜机械化收获面积逐年扩大。2013年5月、2014年5月、2015年5月分别举办了济宁市大蒜机械化收获现场观摩会、全省大蒜机械化收获现场观摩会和全县大蒜机械化收获现场会。2013—2014年共推广大蒜收获机408台,具有收获大蒜功能的田园管理机、微耕机5000余台。力争在3~5年内实现大蒜机械化收获,在5~8年内实现大蒜机械化种植。
2存在的问题
(1)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不健全,服务体系不完善。一是合作社在发展过程中,资金短缺的问题制约着其发展。要发展产业化的农业,完全依靠农民自行解决资金问题难度很大。二是文化水平偏低。合作社理事长多为农机大户、农机经纪人等,虽有一技之长,但整体素质不高,缺乏科学引领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和提升农机化发展水平的本领。农机社会化服务队伍整体素质不高,还不能完全适应推进农机服务产业化的要求。三是国家政策扶持力度不够。国家投入的扶持资金太少,奖励额度不足难以调动农民入社的积极性。
(2)特殊的种植模式,造成我县机械化率低。我县经济作物为大蒜和辣椒,大蒜常年种植面积60万亩,机械收获仅达到8%,大蒜机械化种植还是空白,辣椒机械化种收还是空白。这种特殊的种植模式直接导致了我县整体机械化率较低,影响了我县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发展。
(3)农机补贴资金缺口较大,难以满足农户需求。自实施农机补贴政策以来,我县补贴资金逐年增加,补贴覆盖面也逐步扩宽,虽然在做到大中型田间作业机械应补尽补的前提下,向畜牧、水产养殖、农副产品加工机械等予以倾斜。但是,在一些非田间作业机具如粉碎机、铡草机、冷藏保鲜设备、养殖机械设备等,受补贴资金及补贴优先条件的限制,很多农户无法享受农机补贴政策。特别是土地深松作业补贴资金较少,距满足我县需求较大。2015年我县仅获土地深松补助7万亩,全县适宜深松面积60万亩,三年内全县土地深松一遍,资金缺口较大。
(4)农机“三率”水平较低。我县拖拉机保有量大、分布面广,广大农机手自觉入户、检审、办证意识差,导致“三率”水平较低,造成农机安全生产隐患多,监管工作难度大,安全生产任务十分艰巨。农机培训、农机投诉、农机维修、技能培训等公共服务保障机制不健全,装备实力差,服务手段落后。农机服务功能单一,规模化程度低,服务能力与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还有较大差距。
(5)农机化服务和管理人员缺乏,职能不能完全发挥。由于农机技术人才缺乏,新生力量不足,不能适应农机化发展的需要;镇(街)农机站农机技术人员缺乏。双基工作薄弱,直接导致农机推广、农机安全监管、教育培训、维修管理、作业服务、投诉监管等工作不能很好开展,基层力量亟待加强。
3对策措施
(1)加强和完善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一是加大扶持力度,在农机补贴和有关项目资金上,对农机合作组织、农机大户优先考虑、重点倾斜,加大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积极培育壮大农机专业合作社、农机大户等新型农机经营主体,努力打造一批集农机维修、配件供应、技术培训、作业服务、产品销售于一体的水平高、规模大、服务优的经营组织。根据我县区域分布,以县城为中心,在县城北、南、东、西方向,扶持发展4~6个现代化大型农机专业合作社。二是积极探索农机服务社会化、产业化的路子,转变服务方式,创新服务模式。引导农机合作组织参与产业化经营,鼓励农机大户和农机合作组织参与土地流转、订单作业、“保姆式”一条龙服务模式。
(2)优化农机购置补贴资金的使用。近年来我县农机化事业发展迅速,农机购置资金缺口逐年加大。应加强优化农机购置补贴资金的使用,提升农机购置补贴的带动效应。在实施农机购置补贴工作过程中,将补贴资金重点向上级主管部门及我县制定的重点机具倾斜,向农业生产急需、广大群众普遍受益的农业机械倾斜,向代表现代农业发展方向的现代设施农业倾斜。同时,向农机专业合作社和农机大户倾斜。
(3)提升、突破经济作物机械化水平。随着大蒜收获技术不断改进,群众认可程度逐步提升。将通过组织召开大蒜收获现场会、机具演示会等多种形式,积极做好大蒜收获机械化技术的示范推广工作。通过政策倾斜大力推广大蒜收获机。将大蒜收获机列为农机购置补贴重点补贴对象,对大蒜收获机进行优先补贴。积极与科研单位和各大农机生产企业联系,介绍我县大蒜收获情况,将我县“土专家”引荐给有意向的农机生产企业。我县辣椒种植、收获依然是传统的人工模式,机械化种植、收获还是零阶段,县农机局充分发挥职能,力求近年在辣椒机械化种植、收获有新突破。
(4)进一步提高服务能力。增加对农机维修服务的扶持,大力推进区域性农机维修服务中心建设,努力打造一批集农机维修、配件供应、技术培训、作业服务、产品销售于一体的水平高、规模大、服务优的农机4S店,通过和农机合作社强强联合,实现优势互补,或者在规模大的合作社里打造农机维修4S店,形成一条龙服务,切实提高对外服务能力。
(5)强化农机安全管理。加强农机执法队伍建设,坚持依法行政,强化规范管理,为民搞好优质服务。深入到镇(街)村开展农机免费审检,挂牌服务。进一步加大公安农机联合执法,集中整治无牌行驶、无证驾驶、酒后驾驶、违法载人等违法违规行为,确保农机生产安全和农村道路交通安全。
【关键词】 转变农业发展方式 内涵 途径
1.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内涵
党的十七大报告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代替过去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虽然只改了一个词,但内涵却发生重大变化。“增长方式”主要是研究经济增长过程中资源、劳动、资本等生产要素投入的效率,而“发展方式”则不仅包括经济效益的提高、资源消耗的降低,也包含经济结构的优化、生态环境的改善、发展成果的合理分配等内容。相应地,与转变农业增长方式相比,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也有新的更高要求。转变农业发展方式,除了由粗放型增长向集约型增长转变或从外延型增长向内涵型增长转变外,还应有如下要求:
1.1向农业发展目标的多元化转变农业经济运行的情况要用综合目标体系来考察。这包括: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程度;农业的市场化、产业化、组织化程度;资源和环境对农业发展的承载程度;城镇化进展和农村剩余劳动力有效转移程度;农业从业人员的增收幅度。此外,还有一些社会政治指标:农村教育水平、农村公共服务水平、村民自治能力、农民个人的发展程度等。
1.2向农业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并举转变荷兰人均耕地只有0.06公顷,但其农产品出口仅次于美国,人均创汇8万多美元,大大超过美国。我国不少农产品的生产总量位居世界前列,但2005年每千公顷耕地化肥施用量高达366.5吨,是世界平均水平的3.5倍,分别是日本、美国、法国的1.6、3.6和6倍,不仅生产成本高,而且还污染环境。近年来,我国农产品出口越来越受技术壁垒的影响,虽然原因复杂,但与自身存在的质量、标准等问题也分不开。因此,转变我国农业发展方式,必须坚持质量和效益并举的方针。要全面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档次,重视品牌的创立和质量安全,努力实现初级产品向终级产品转变,由低科技含量向高科技含量转变,由无品牌、少品牌向有品牌、多品牌转变。
1.3向农业产业结构优化转变农业产业结构由农产品市场决定,不同层次的社会需求将形成不同的产品结构和服务需求。以往,我国农业面临的主要矛盾是供给不足,现在粮食等主要农产品总量已基本平衡,丰年有余,农产品季节性、区域性供大于求的现象经常出现,这表明农业生产上存在阶段性、结构性和地区性过剩。现阶段,要以提高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为中心,以资源区域性、经济发展的阶段性和区位特点为基础,充分发挥区域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面向市场要求,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专业化生产和有比较优势的主导产业。此外,农业不仅具有食品保障功能,而且具有原料供给、生态保护、观光休闲等功能。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就要向农业的广度和深度发展,促进农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开发生产、生活、生态于一体的多功能农业。
1.4向可持续发展的绿色产业转变我国人地矛盾日益突出,农业生产消耗大、产出少、效益低。要用有限的自然资源支撑更多人口和更大规模的经济发展,必须建设生态能自我维持、资源能多级循环利用、经济能获得较高效益的可持续发展农业。
2.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途径
2.1建立农业投入稳定增长的机制资金供给短缺是制约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主要因素之一。应从切实保障农业投入出发,建立“政府财政投入启动、信贷投入助推、农户投入为主、社会广泛参与”的多元化农业投资体系。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加大财政投入和金融信贷向“三农”的倾斜力度,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建立健全财政支农资金稳定增长机制。进一步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增加农业信贷投入,减少农村资金的非农化流失。较大幅度地增加农业生产环节的补贴,充分调动广大农户和集体经济组织增加投入的积极性。此外,要优化农业发展环境,积极开展招商引资工作。
2.2实施科教兴农战略 在我国农业面临日益严峻的资源约束条件下,科技是实现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因为无论是提高农业的产量、质量和效益,还是增强农业的国际竞争力、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都依赖于农业科技的进步和创新。目前,我国农业科技贡献率只有48%,科研成果转化率只有30%,分别比发达国家约低30%~40%左右,且农业人才严重流失。因此,必须实施科教兴农战略。
2.2.1大力加强农业技术的研究和开发要以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为重点,组织科技攻关和技术引进,实现农业科技的跨越式发展。要加强农产品深加工技术研究,延长农业生产链,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围绕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方向,在农作物育种技术及新品种选育、优质特色畜禽、水产品种培育及农药、动植物无特定疫生产技术方面有所突破。同时,应集中突破一批节能、节水、节地、节肥、节药和循环利用的关键技术,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2.2.2促进农业技术的推广与普及 加大先进实用农业技术推广普及力度,重点抓好优良品种、节水灌溉、配方施肥、病虫害综合防治、作物栽培与管理等的推广。建立新型多元化农技推广体系,强化农技推广服务的公益性职能,全面推进农业科技人户工程,扶植农业科技示范户,提高他们的辐射带动能力。加强农业科技服务平台建设,健全农业科技交易市场网络,加速科技成果的转化。
2.2.3加强对农民的培训 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发展现代农业,必须着力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使其实现从经验型向知识型、从单干型向组织型、从身份型向职业型、从被动型向主动型转变。现在农村文盲人数虽然减少,但真正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并不多。因此,必须对农民开展农业生产技能、经营管理和政策法规培训。首先,要在切实保障农村义务教育的基础上,通过发展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和各种短期培训,提高农民的专业技能。其次,要组织科技人员深入农村传授科技知识,开展多种形式的文化教育和科技普及活动。再次,要加大对大专院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农林专业学生的助学力度,鼓励他们毕业后到农村,为发展现代农业建功立业。
2.3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 推进农业产业化,通过龙头企业一头连农户、一头连市场,实行合同化管理的途径,解决一家一户的小生产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矛盾,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农业的比较利益。实现农业产业化应注意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2.3.1调整和优化农业经济结构 要培育壮大主导产业,精心组织粮、棉、油、禽、菜等骨干农产品的生产;要以资源为基础、市场为导向、科技为先导,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发展优势农产品产业带,促进农业的多元化经营、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培育特色品牌,形成规模优势,提高农业经济效益。
2.3.2引导农民进行标准化生产 现代农业要求从田头到餐桌各个环节的标准化,标准的内容延伸到农产品生产、加工、包装、储运等各个环节。因此,必须严格贯彻《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加强动植物疫病防控,积极推行农业标准化生产,加快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建立农产品质量可追溯制度,加快农产品生产环境和产品质量的检验检测,保证上市农产品的质量安全。
一、坚持规模发展,产业化水平明显提升
一是合理引导产业布局。泗洪县委、县政府围绕壮大水产、蔬菜、畜禽、优质稻米四大主导产业,邀请部分专家制订《农业产业发展规划》、《高效农业发展纲要》,明确发展重点,优化产业布局。坚持每年设立3000万元财政奖补资金,支持各乡镇因地制宜发展“一乡一品”、“多乡一品”,打造规模优势。以往那种小而散的生产局面得到根本改变,基本形成了西南岗高效农业综合示范区、城郊设施蔬菜示范区和宁徐高速公路两侧高效农业示范带、省道245两侧现代农业产业带、沿湖沿河生态水产养殖产业带“两区三带”发展格局。
二是提高农业产业化、组织化程度。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全县拥有农产品加工企业350多家,其中省级龙头企业7家、市级龙头企业27家,县绿色生态食品加工产业园被农业部批准为“全国农产品加工创业基地”。企业发展带动了部分农产品价格的上扬,泗洪小麦、水稻等农产品价格平均每500克高于周边地区0.05~0.10元,使每亩种粮收入增加了约200元。推广“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全县龙头企业已吸纳和安置农村劳动力1.12万人,连结基地农户9.95万户。发展合作经营型、土地集中型等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97.23万亩,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1072个,约30%以上纯农户参与高效农业发展,参与高效农业发展的农户人均现金收入在5200元以上,比从事传统农业高2500元。
三是促进一二三产融合。加强对农产品加工企业的原料供应和配套服务,建成20万亩高效渔业、60万亩优质稻米等五大种养基地;发展17家农产品仓储、物流企业。正在创建的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区集科技创新、科技推广、旅游于一体,建成智能化温室大棚24万平方米,游客采摘中心、农家风情园已投入使用,每年可接待游客7万多人。
二、强化科技运用,突出高效农业科技支撑
一是深化产学研合作。主动与江苏省农科院、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等单位合作,加强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推广应用,先后实施千亩水稻机插秧示范基地、500亩高效设施蔬菜基地、500亩大棚草莓示范基地等产学研项目5个,引进新品种、新技术17项,其中,有机生态无土栽培技术是国内唯一达到有机食品标准的无土栽培技术。全县“三新”推广面积为120万亩,良种覆盖率达95%,亩均综合效益提高了120元。
二是加大科技推广力度。深入推进“科技入户”工程和“万名农民培训计划”,围绕农业主导产业和蔬菜标准化安全生产等重点,深入开展科技下乡活动,着力解决农民在发展高效农业中遇到的技术难题,坚定农民发展高效农业的信心。今年1~8月份,已开展送科技下乡10次,专题授课740场次,培训农民11.96万人次。开展农业用地资源普查,科学规划种植区域,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全县开展测土配方施肥农田达150万亩,项目实施区肥料利用率提高了3个百分点。
三是完善科技服务体系。把科技服务体系建设放在突出位置,建立100名农业技术员、100名林果技术员,100名养殖技术员的农村基层科技服务队伍,基本实现农技人员进村服务全覆盖。建成“泗洪农林网”、“农业一线通”12316智能电话语音系统,打造“农业科技服务110"品牌,“农业一线通”自2006年开通以来,为农民提供技术咨询3000多次;在县电视台开办《农家致富》栏目,为农民提供直观的农业生产技术、农产品供需等信息服务。
三、实施品牌战略,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
一是保障质量安全。建立质量溯源制度,设立农产品检测站,定期对农副产品进行检测,今年以来,共抽检生猪、牛奶、水产品等46批次,合格率达93.28%,有效保证了农副产品质量安全。加强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共创建“三品”生产基地183.07万亩,占全县农产品生产面积93.63%。推行标准化生产,制定地方生产标准64个,其中有6个被列为江苏省标准、2个被国家农业部定为全国行业标准,中华绒螯蟹养殖技术成为中华绒螯蟹养殖的全国唯一指导性标准。
用抓工业的思路抓农业
受生产惯性的影响,建湖农业仍然处于传统的农业框架之中,作物是以稻麦轮作为主的低效结构,土地是以一家一户为主的分散经营。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要实现农业发展的新突破,应用抓工业的思路和办法来抓农业。
加大农业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实施农业“项目化”改造。近年来,我县把发展高效农业规模化作为改变传统农业的突破口来抓,重点围绕设施蔬菜、百万草鸡养殖、万头猪场、优质粮开发、蛋禽肉禽养殖、特种水产养殖等特色产业和一批重点农业招商项目,组织精干力量,成立专业招商小分队,到上海、苏南、浙江等地进行登门招商和驻点招商。瞄准大型上市公司和农业龙头企业,千方百计吸引客商投资兴办农产品加工企业,或与本地企业进行合资合作。同时,突出农业招商的个性,强化农业招商引资的针对性,积极到县外高效农业规模种养基地招商,引进种养能手、农民经纪人来我县创办农业项目。近年来,全县新投入1000万元以上的规模农业项目达18个,成功引进悦达集团、家乐福公司及江苏省农科院共建绿色食品生产基地。
加大龙头企业培植力度,逐步推进农业“企业化”生产。一是嫁接改造,壮大一批。引进外来资金,对原有的粮食加工厂、冷冻厂等一批老字号农业企业,实施资产重组或改造扩能,发展壮大一批农产品精深加工型龙头企业。如省级龙头企业冠华水产公司通过技改扩能,年产虾仁近500吨,畅销上海、杭州等大中城市。二是直线延伸,提升一批。加大现有农业企业的技术引进和开发力度,重点突破蔬菜、水产品、畜产品的加工、保鲜、贮运等薄弱环节,提升一批农业企业。如省级龙头企业恒通蔬菜公司利用当地资源发展盐渍菜系列产品,产品直销日本。三是引进开发,发展一批,支持城乡民营企业争当龙头,鼓励企业、能人带着资金、信息、技术参与农业开发,立足国内、国外两个市场,重点培育发展一批有竞争优势和带动能力的农产品加工、流通等龙头企业。
加大农产品市场建设力度,不断提高农业“商品化”水平,我县十分重视农产品市场体系的建设。一是建特色化市场。重点围绕特色产业,建设蔬菜、瓜果、家禽、水产品等一批特色批发市场。其中,上冈南庄苗禽市场已建设成为苏北地区最大的苗禽集散地,销售触角遍及华东6省1市。二是建差别化市场。根据市场需求,充分发挥专业合作社、农民经纪人、营销大户的作用,在国内大中城市建立农副产品配送中心和直销窗口等差别化市场,提高农产品市场份额。三是健全市场组织体系。做到外有农产品直销窗口、县有专业批发市场、镇有特色市场、村有农产品购销经营部、组有农民经纪人,建成上下内外成龙配套的完整市场体系。
用抓开发区的办法抓农业示范园区建设
农业要发展,产业要提升,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要加强载体建设,通过建设农业示范围区和基地,带动广大群众发展高效规模农业。
加强载体工程建设。我县根据县情,县级重点抓好“两区三基地”建设,即:2000亩的农产品加工集中区、1万亩悦达现代农业示范园区、5个生态农业示范基地、7个高效农业示范基地、2个花卉苗木示范基地。镇级根据自己的资源优势和产业特色,重点抓好示范基地建设,确保每个镇建成1个千亩以上的高效特色农业示范基地。
加大土地流转力度。土地流转是发展规模农业的前提。我县成立了县级土地流转工作指导办公室、镇级土地流转服务中心、村级土地流转工作站,全方位服务农村土地的规范流转。在不违背农民意愿、不损害农民利益的前提下,灵活运用股份合作、委托流转、转包租赁等土地流转模式,今年来全县共流转土地5万多亩,有力地促进了规模农业的发展。同时,我县还通过与农户签订合同、交纳定金、预约流转的办法,建立土地流转储备库,为引进农业项目储备土地资源。
加快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目前,全县已建立各类农民合作组织163家,其中农民专业合作组织141家。土地股份合作社20家,农民资金互助合作社2家,入社会员达2.61万人,带动农户5.2万户。其中,恒济水产协会被评为国家级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示范单位,因西草鸡协会跨入省级农业产业化专业协会行列。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进一步提高了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为农业产业的提升、规模农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力支撑。
用抓产业集群的方式抓特色产业和重点品种
建湖是鱼米之乡,农产品种类繁多。因此,我县按照扩大规模、提升品质、培育品牌的思路,选出特色产业和重点品种加以重点培植。
坚持特色化发展。我县初步确定重点发展优质粮、杂交稻制种、优质蛋禽、荷藕、水产养殖、花卉苗木等六大特色产业。围绕生产、加工、销售、服务四个环节,科学规划产业布局,创新发展模式,完善扶持政策,调动各方积极性,促进产业发展。
坚持集群化发展。根据区位特点,形成“突出区域特色,优化区域布局,培育优势农业产业集群”的发展模式和“一村一品”的格局。东部重点发展设施蔬菜、畜禽养殖产业,中部重点发展杂交稻制种、优质粮产业,西部重点发展水产养殖和水生作物产业。通过专业协会的带动,实施统一培训、统一供种、统一技术、统一销售,逐步做大做强产业集群。
坚持品牌化发展。把发展品牌农业作为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和提升农业产业整体效益的重要措施来抓,高度重视农产品品牌创建工作。目前,在重点巩固发展仙姑挂面、白云面粉、三伏酱油、盐阜草鸡、水晶虾仁等一批知名品牌的同时,积极申报注册具有地域标志的建湖大米等农产品品牌,全力打造品牌农业。
用支持工业的力度加大高效农业投入
加大财政扶持。在整合国家、省、市各类涉农资金向农业产业化项目倾斜的基础上,我县专门出台了扶持高效农业发展的政策意见,确保支农投入的增长幅度不低于财政收入的增长幅度,并对发展连片设施栽培和养殖小区项目给予一定的经济扶持;对规范化连片流转土地200亩以上发展高效农业者,给予流出土地农户一次性奖励;对创建国家级、省级重点龙头企业和获得有机、绿色农产品品牌者给予重奖;对新办的龙头企业在土地征用、税费减免、资金安排、证照办理、用水用电等方面给予优惠。同时,进一步拓宽农业投入渠道,对经营性用地的土地出让金按一定比例统筹,由县统一安排,用于发展高效农业;向上争取的农业项目资金,全额用于农业发展。
一、突出抓好粮食高产创建
按照国家农业部的要求,粮食高产创建活动的最终目标,应该是在更大面积、更广范围内创高产。下一步,我们将以此为方向,继续把粮食高产整建制推进作为工作重点,把万亩示范片成功的技术模式、组织方式、工作机制,由片到面,向所有乡(镇)、所有村(屯)推广,覆盖更大范围。同时,积极推进粮食高产创建示范片与高标准农田建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和各种社会化服务组织相结合,改善提升农业生产条件,提高粮食生产在农资供应、耕作收获、生产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组织化程度,进一步挖掘粮食增产潜力,辐射带动全市粮食实现更大面积均衡增产。
二、集成推广重大增产增效技术
一是推广良种良法先进适用技术。重点培育推广一批优质高产、安全性好、抗性强的玉米、水稻新品种,配套选择测土配方施肥、生物防治玉米螟、农区统一灭鼠、玉米保护性耕作、水稻“三推两早一达标”等一批技术成熟、实用,覆盖面广、转化力强,能够取得显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科技成果进行大面积推广应用。二是有效发挥“中国农业大学吉林梨树实验站”科技平台的示范引领作用,利用其技术、人才资源等优势扩大影响力,在全市范围内形成农业科技创新服务的新优势。三是深入推进产学研结合,鼓励支持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建立紧密型利益机制,围绕重大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组织联合攻关,破解农业发展中的技术推广“瓶颈”难题。四是实施“走出去”和“引进来”战略。组织人员到农业发达地区学习借鉴外地好的经验做法,积极引进新技术新成果,拓宽视野,创新思维,努力向农业新领域研究发展,加快构建推进全市现代农业发展的新模式。五是鼓励农业科技人员下乡开展农业新技术、新品种试验示范,加大对农业新品种、新技术进行有益探索的同时,辐射带动更多农民学用新技术。
三、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一是立足农民需求抓培训。针对未来“谁来种地、怎么种地”问题,重点采取问卷调查、座谈交流、实地考察等有效形式,多渠道了解农民需求和愿望,做到农民需要什么,就培训什么,实现培训与需求有效对接。二是统筹整合教学资源抓培训。坚持“就近就便、相对集中”的原则,搭建灵活多样的培训载体,架设全覆盖型教学阵地。继续发挥市(县)两级涉农培训机构的主体作用,抓住关键时节深入村屯、田间地块全方位为农民提供优质培训和技术指导服务。三是统筹整合师资队伍抓培训。打破区域、院校、身份界限,统筹整合各级培训师资力量,聘请国家和省涉农部门、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技术人员和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致富能手、“乡土专家”等作为培训教师,以提高科技素质、职业技能、经营能力为核心,着力培养一支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
四、强化农业物质技术装备
1.通过走合作农业之路,实现从分散主体参与竞争向联合组织参与竞争转变
现代农业是合作农业。近几年倡导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但基本上仅仅局限在农业生产领域的合作,其他方面的合作,尤其是跨经营领域、跨行业、跨地域、跨层次的合作,都还是新生事物,必须“而今迈步从头越”。我国农业要从分散主体参与竞争向联合组织参与竞争转变,就必须像发达国家那样,逐渐跨过松散型合作发展阶段,发展紧密型合作,以紧密型合作占据竞争的主导地位。目前,发达农业国家的合作化农业已经发展有科技服务合作社、农业流通领域合作社、农业互助保险与信贷合作社、农业生产者合作社、各类服务性的合作社等类型,正在向农村建筑、审计、法律咨询、卫生保健、文化娱乐、消费等方面的合作社发展,普遍出现了跨经营领域、跨行业、跨地域、跨层次的合作组织。所有这些,都是值得中国学习和借鉴的。
2.通过走规模农业之路,实现从单打独斗的小规模分散经营向新型农业经营方式转变
现代农业是规模农业。规模农业的基本特征,包括集中、成片、集约、高效等方面。我国的规模农业虽然目前发展势头还比较好,但由于土地流出、土地流入、土地产出效益、政策支持等多个方面均存在这样或那样的缺憾,还远远没有达到又好又快的程度。我国农业发展要从单打独斗的小规模分散经营向新型农业经营方式转变,就必须在及时出台鼓励土地流转的政策及配套措施,为加快土地流转和发展规模经营创造良好政策环境的同时,制定农业规模经营发展规划,注重建立土地中介服务机制和土地评估体系,加强土地流转服务平台建设,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扶持土地股份合作社发展,加大对农业规模经营的补贴,不断完善各项配套扶持政策,以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3.通过走竞争之路,实现从以产定销向以销定产转变
现代农业是竞争农业。我国竞争农业发展中虽然近些年的竞争意识有所提高,但竞争本领并没有得到实质性增强。竞争视野还没有从局部区域转向全国和全球,竞争手段还没有从传统的经验指导转向信息引导,竞争方式还没有从产后推销转向产前订单农业、期货交易,竞争取向还没有从“模糊定位”转向“精准定位”,竞争策略还没有从产品战转向品牌战。在实践中,还没有很好地谋求比较优势,还没有很好地发展特色农业,还没有很好地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还没有很好地追逐高新技术,还没有很好地拓展内引外联。我国农业要从以产定销向以销定产转变,就必须按照产品优质化、布局区域化、生产集约化、经营产业化的发展要求,进一步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优化区域布局,通过发展精细农业和设施农业,推动板块经济从分散走向集中,依靠建大基地、抓大龙头和搞大品牌,尽快形成以消费需求为导向、以基地建设为基础、以标准化生产为抓手、以品牌经营为核心、以现代流通业态为载体、以产加销一体化经营为特征的竞争农业发展格局。
4.通过走多功能农业之路,实现从单一凸显粮食安全功能向讲求农业多功能性转变
现代农业是多功能农业。多功能农业的应有之义,是指现代农业除了应该具有经济功能之外,还应具有社会功能、政治功能、生态功能和文化功能等多种功能。我国农业要从单一凸显粮食安全功能向讲求农业多功能性转变,就必须尽快跳出发展农业仅仅是为了穿衣吃饭的传统思维定式,在确保农业的经济功能不断提高的前提下,深入挖掘农业应该具有的社会功能、政治功能、生态功能和文化功能,使农业的多种功能持续彰显,使农业的准公共物品属性不断地得到世人肯定,使农业成为有奔头甚至令人推崇的产业。
5.通过走高科技农业之路,实现从传统技术与高新技术结合向以高新技术为主转变
现代农业是高科技农业。高科技农业的应有之义,便是用最新的处于国际领先水平或国内领先水平的高新科技武装农业,并将高新科技融入到农业产业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我国农业要从传统技术与高新技术结合向以高新技术为主转变,就必须充分认识发展高科技农业的极端重要性,制订和实施好发展高科技农业的计划和规划,千方百计增加农业科研投入,并制订一系列的优惠政策措施,以提高农业科研开发能力、农业技术推广能力、农民应用科技能力为重点,围绕现代化大农业发展的重大技术需求,大力推进新型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加强关键技术攻关,加快重大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积极运用农业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农业和中低产田,提高农业科技贡献率。
6.通过走效益农业之路,实现从单一重视农业产量向产量、质量和效益“三兼顾”转变
现代农业是效益农业。发展成功的效益农业,一定充分合理地运用了现代科技和资源环境,一定实现了各种生产要素组合的最优和包括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等在内的综合效益的最佳。我国效益农业发展中虽然近些年也一直在倡导追求“三大效益”,但常常以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为主而兼顾不到生态效益。许多地方做到了以市场为导向,但要么没有做到从资源条件出发,要么没有以发展生态农业为基础;要么没有以农业产业化为动力,要么没有以设施农业和特色农业为辅助。农业要从单一重视农业产量向产量、质量和效益“三兼顾”转变,就必须通过发展生态农业与农业产业化相结合的高效农业生产经营模式,牢牢把握农产品优质化的发展方向,强化农业品牌意识,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建立一套与品牌农产品相适应的质量管理制度和办法,建设一个资源节约型、经营集约化、生产商品化和产品优质化的现代化大农业,切实提高“三品”(无公害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的知名度、美誉度、满意度、忠诚度等“四度”,使农产品品牌更响亮、更升值,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全面提高,尽快走出“农业丰—农民穷—生态恶”的逆袭性怪圈。
7.通过走可持续农业之路,实现从资源高消耗的不可持续生产方式向资源低消耗的永续性生产方式转变
现代农业是可持续农业。可持续农业的核心要义,是在确保农业能够持续稳定发展的情况下,能够为当代人类及其子孙后代持续供给所需要的农产品。我国近些年虽然也一直在积极探索可持续发展的农业,但发展前景和目标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么乐观。从发展前景看,我国现代农业发展中人多地少水缺的格局难以根本扭转,大量使用化肥、农药等多种化学制品、水土流失和生态退化严重、生物多样性减少与失调、自然灾害和动植物病虫害猖獗发生等不利局面难以在短时间内消除,对生态和环境的污染有加重的趋势。从发展目标看,无论是确保食物安全,还是增加农村就业、农民收入和根除贫困以及保护自然资源和环境,我国都没有圆满实现这些目标,更是达不到确保的程度,大有“心有余而力不足”之憾。我国农业要从资源高消耗的不可持续生产方式向资源低消耗的永续性生产方式转变,就必须坚持以发展农业循环经济为重点,切实转变农业资源利用方式,积极推进农田内循环、种养循环、生物链循环、农业外循环等“四大循环”,大力推广以节地、节水、节肥、节药、节时、节种、节粮、节能等为主的“八节”农业技术,坚持发展资源节约型农业和环境友好型农业,强力构建符合“两型社会”建设要求的农业产业体系和农业资源节约体系。
二、我国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重点
一般来说,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包括农业生产结构转变、农业生产条件转变、农业生产方式转变、农业经营方式转变、农业组织形式转变等多个方面的具体内容,要彻底完成农业发展方式的复合型、综合性转变,就必须厘清上述每个方面应该努力促成的重点环节。
1.将优化农业产业布局,作为农业生产结构转变的重点
目前我国农业生产结构的不合理,主要体现在农业大省大而不强,合理农业生产结构的上述四个方面还有很大的潜能可挖。尤其是农业产业布局欠优化,直接决定了农业生产结构的层次比较低。而农业产业布局是否得到了优化,主要体现在能否确保国家粮食数量和质量安全,能否形成现代农业发展新格局,能否促进生态友好型农业的发展等方面。因此,必须在以下几个环节狠下工夫:一是培优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围绕既定的粮食增产目标要求,全面实施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规划,以中低产田改造为重点,以巩固提升高产田为支撑,以打造吨粮田为方向,稳定面积,主攻单产,改善条件,完善政策,提高粮食生产的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标准化水平,实现粮食生产的内涵式发展,扎扎实实建立粮食生产稳定增长的长效机制。二是优化开展农业区域布局。密切结合各地区的主要特点,充分发挥各地区的资源优势,统筹规划基础上合理布局,全力打造包括优质粮食生产核心区、规模高效农业区、绿色生态农业区、现代农业先导示范区、都市农业试验区等在内的现代农业新格局。三是优先发展生态友好型农业。推行农业清洁生产,推进保护性耕作,推广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推动农村清洁工程,强化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建立健全江河源头区、重要水源地、重要水生态修复治理区和蓄滞洪区的生态补偿机制,协调兼顾高产高效与资源生态永续利用,开展农业资源休养生息试点,促进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相统一。
2.将加强农业物质装备,作为农业生产条件转变的重点
目前我国的农业生产条件的不完善,主要体现在农田水利、耕地质量建设依然薄弱,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还比较小,物质技术装备水平还比较低,新型农用工业发展还比较慢,甚至不少地方还存在“靠天吃饭”的严峻现实。农业物质装备条件差,不仅已经成为我国农村生产力进一步提高的主要障碍,而且已经成为我国走好中国特色新型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制约因素。而农业物质装备是否得到了加强,主要体现在能否确保水利设施完好无忧,能否使中低产田得到全面改造并建成了占耕地总面积50%以上的高标准农田建设,能否大大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等。因此,必须在以下几个环节狠下工夫:一是夯实水利设施建设。在制定科学规划的前提下,分门别类地加强大型、中型、小型、微型水利设施建设,国家承担大型水利枢纽建设费用,省市区承担中型水利设施建设费用,用灵活的激励政策调动社会闲散资金参与到小微型水利设施建设中来,不断增强防洪安全、供水安全及水生态安全的保障能力。二是夯实高标农田建设。尽快完成粮食生产核心区的中低产田改造,尽力向高标准农田倾斜农业综合开发资金,尽量多建设高标准农田示范工程,尽快实施粮食增产田间工程,尽早建成规模经营、旱涝保收的高产稳产田。三是夯实农业机械化水平提高。与土地流转和开展规模经营相适应,着重发展大中型、多功能农业机械,实施粮食生产机械化推进工程,推动农机装备结构升级,不断提高农业机械化综合作业率,全面提升农业生产机械化水平。
3.将提升农业科技含量,作为农业生产方式转变的重点
目前我国农业生产方式的不给力,主要体现在许多地方仍然在沿袭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而许多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已经与现代农业的发展需要相悖。与现代农业相配套的现代化生产方式,讲求的是能将资源、技术、管理等先进生产力要素优化组合起来,极大地提高农业生产力。尤其是在知识农业背景下,现代农业生产方式必须是在高新农业科技引领下,不断地由“平面式”“自然式”“常规式”“单向式”“化学式”向“立体式”“设施式”“生态式”“综合式”“生物式”发展。而农业科技含量是否得到了提升,主要体现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能否得到加强,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建设能否得到健全,现代种业能否得到快速发展,新型职业农民能否得到快速培育等。因此,必须在以下几个环节狠下工夫:一是强力建设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好农业科技创新团队,完善农业科技人才政策,维稳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强化包括农业领域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在内的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打造数量众多的农业科技创新平台和综合试验站;强力实施国家粮食核心区科技支撑专项,力争在小麦、玉米、水稻等主要农产品核心技术上实现重大突破。二是强力建设农业科技推广体系。按照强化公益性、放活经营的要求,建立职能明确、设置合理、布局优化、运转协调的多元化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加快建设乡镇或区域性农技推广等公共服务机构,鼓励经营性农技服务组织以及科研机构、大专院校、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以多种形式开展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促进产学研、农科教结合。三是强力建设现代种业。整合种业科研资源,建立新品种选育联合攻关科研平台,提升小麦、玉米超高产新品种选育及超级水稻新品种开发等种业发展的科技创新能力,打造国内外顶尖的种业集团。四是强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借助“阳光工程”“雨露计划”等农业劳动力培训项目,将全职务农,勇于对生态、环境、社会和后人承担责任的种养能手、科技带头人、农民经纪人、专业合作社创办人等实用人才,尽快培育成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使他们成为促成农业生产方式转变的脊梁。
4.将振兴农产品加工业,作为农业经营方式转变的重点
从我国目前的情况看,农业经营方式尚不理想。这主要体现在:真正的集约经营还没有完全实现,粗放经营的现象还比较普遍;许多地方还在卖原粮、卖原棉,农业产业化经营相当薄弱,尤其是农产品加工业还不发达,亟待发展壮大和振兴。而农产品加工业是否得到了振兴,主要体现在食品工业能否得到大力发展,龙头企业能否得到大力培育,市场流通体系能否得到大力健全等。因此,必须在以下几个环节狠下工夫:一是发展和壮大食品工业。各地可依托区域内的优势农产品,大力发展和壮大具有地方特色的食品工业,大力开展特色农产品的精深加工,创出面制品、肉制品、乳制品等拳头产品,培植果蔬、油脂、调味品、休闲食品等高成长型行业,促进结构升级,逐步形成完整的农业产业生产经营体系。二是发展和壮大龙头企业。按照扶优、扶大、扶强等原则,支持农副产品加工业龙头企业的发展壮大,尤其是鼓励大型和特大型农副产品加工业龙头企业,充分利用其品牌优势、规模优势及无形资产声誉建设全产业链企业集团。农副产品加工业中的中小食品企业,要引导其集聚发展,培育出特色鲜明的食品产业集聚区,提高食品产业发展的集中度。三是发展和壮大市场流通体系。加大农产品批发市场和仓储设施建设力度,改善农村流通基础设施,完善鲜活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鼓励各类投资主体通过多种方式建设以统一配送为中心的新型营销体系。
5.将发展适度规模经营,作为农业组织形式转变的重点
关键词大中农场;发展方式;做法;存在问题;对策
大中农场发挥省级农业科技型企业优势,用足国家强农惠农政策,积极推动资源要素向农业配置,着力提高现代农业装备水平,努力促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率先发展现代化大农业。
1大中农场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成功做法
1.1效益优先,推进农业“三化”建设
一是产业化。调整种植业结构,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扩大杂交制种稻面积逾133.33 hm2,适度种植玉米和蔬菜,通过发展设施农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完善《种子管理办法》,出台种子产业发展五年规划,努力将种子公司打造成能够引领农业提质增效的龙头企业[1]。积极实施“低档米做盘子,中档米做利润,高档米做品牌”的经营战略,优化水稻品种结构,保证优质稻种植面积,做大做强稻米加工业,有效延伸农业产业链。二是工业化。探建农业生产工业化标准体系,用工业技术手段管理农业,彻底改变农业粗放的经营管理模式。科学制订阶段任务和质量标准,规范过程管理。积极制订水稻生产技术规范管理办法,为农业生产工业化探路指航。三是生态化。稳步发展林业,优化林网、林带布局,扩大优质林木比例,提高活立木蓄积量,构筑牢固的生态安全屏障;保持年出栏生猪万头的养殖规模,在充分利用下脚粮的同时,将有机肥料回馈种植业,建立生态化的良性循环。减少化肥施用,控制农药使用[2-3],切实履行粮食安全的社会责任,逐步扩大有机稻面积,稳步发展有机农业。
1.2科技兴农,提升农业科技水平
一是不断推广新品种、新技术。计划投入80万元,引进徐稻5号等多个高产新品种,促进高产高效。深化秸秆全量还田水稻精确定量栽培“四字技术”和大小麦栽培“八字技术”,提高无纺布秧池隔离覆盖基质培育壮秧推广力度,示范推广杂交制种水稻机插稻高产栽培技术,实现降本增效。积极应用生物降解剂、生物菌肥、活力素等有效改善水稻品质[4],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二是积极开展科技攻关。注重培养农业科技领军人才,公司确定和实际生产密切相关的11个应用性科研课题,由各学科学术带头人领衔攻关,着力打造核心竞争力,形成和完善符合本地自然资源禀赋特点的农业技术体系。年内计划投入258万元,为各类科技活动提供资金支持,将《科技进步奖励办法》转化成为科技兴业的催化剂。三是努力提升科技服务水平。发展农业产学研联盟,争取科研院所、高校的技术支持,在生产关键环节聘请专家做针对性指导,给技术人员讲课。加强农业重点实验室、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争取将农业科技中心打造成示范单位,进入省科研院所名录。认真调查研究病虫草害发生和发展规律,有效指导防治防除;提高中长期气象预报水平,搞好土壤肥水的监测,为生产科学决策及时提供可靠依据。
1.3强基固本,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一是抓好中心烘干线建设。积极实施“粮食不落地工程”,在已有3条粮食(种子)烘干线的基础上,精心组织,稳步推进投资1 100余万元的中心烘干线建设,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确保“三夏”顺利投入运行,切实提高农业应对日益频发自然灾害的能力。二是做好河道整治和泵站改造。计划投资1 013.5万元,用2~3年时间,对一级提水的3座泵站全面大修,对14座二级提水的泵站拆除重建,以提高装机效率,节约能源,保证泵站安全运行,满足水稻生产需要。投资1 504万元,疏浚河道10条,开挖土方总量106.4万m3,恢复河道的引排功能、生态功能和景观功能。三是加快更新农业机械。投资800余万元,购置约翰迪尔3 518收割机5台、久保田八行插秧机17台、东方红1 204拖拉机6台、挖掘机1台以及配套农具,通过农机与农艺的有机结合,进一步提升全程机械化水平,减少生产过程人工投入,提高作业效率和质量。
2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思想不够解放,观点比较落后;二是考核机制不太完善,农业投入不足,激励不力;三是竞争性不强,创新动力不足,管理机制传统。
3对策
一是切实转变思想观念。转变发展方式,思想先行。组织不同层面的管理人员开阔视野,理清发展思路,转变发展理念。二是创新发展动力机制。在农业单位实施规范的职工管理人员竞聘上岗,逐步营造能者上、庸者让的用人机制。对管理不力、实绩末位解聘。三是完善农业绩效考核办法。以单产提升不快的水稻生产为突破口,对单位面积投入用工、作业期限、质量要求制订刚性标准,通过完善的绩效考核提高各项管理措施的到位率,提高农业生产过程精细化管理水平。
4参考文献
[1] 吴向伟.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制约因素与实现机制[J].商业时代,2008(30):4-5.
[2] 马丽荣,王生林.加快转变甘肃农业发展方式的对策建议[J].湖南农业科学,2009(7):157-160.
关键词:农业发展方式,农业生产效率,农业结构,制度变革
中图分类号:F30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近年来,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问题备受学术界和实际工作部门的关注,由此也产生了大量的研究成果。尽管国内讨论农业发展方式的文献不少,但绝大多数文献主要涉及对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含义、必要性和对策措施的探讨,对农业发展方式的内涵界定以及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基本内容,尚缺乏系统、深入的探讨。鉴于此,本文从理论上讨论了农业发展方式的内涵及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基本内容,以期为推动我国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提供理论支持。
一、农业发展方式的含义
农业发展,虽然其已成为一个大众化的名词,但鲜见其内涵的界定。参照经济发展的概念,农业发展的含义可以界定为:在农产品数量长期持续增长的同时,相伴发生了农业结构(包括农业生产结构、农业投入结构和技术结构、收入分配结构等)的变化,以及影响农业产出增长和结构变化的相关制度的改进等等。简言之,农业发展的内涵包括了农业产出增长、农业结构变化和制度改进等方面的内容,是一个国家农业生产、自然环境、结构变化、制度安排等方面的均衡、持续和协调的发展。农业发展的过程,就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过程,即农业现代化的过程。
由此,我们可以对农业发展方式的含义界定如下:农业发展方式是指决定农业发展的各种因素的结合和作用以实现农业发展的方法和途径,主要涉及怎样发展农业的问题。农业发展方式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农业生产要素和其他投入品的配置方式,二是农业结构的状态与特征,三是各项相关制度对农业发展的作用与影响。而且,由于农业增长是指农产品产出总量的增加,因而农业发展包括农业增长,农业发展方式包含农业增长方式(农产品总量的增加方式)。
从农业增长方式到农业发展方式,反映了我国对于农业发展问题认识的深化和农业发展理念的进步。同时,农业发展方式概念的提出,实际暗含着一定的价值判断,即选择或采取怎样的农业发展方式才是合理的?或者现有的农业发展方式是否合理?等等。
二、两种农业发展方式及其特征
农业发展方式的形成与演变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经济发展阶段。在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和发展环境下,由于工业化和城市化的首要任务不同,决定了农业所处的地位以及对待农业的各种政策与制度的基调不同。第二,农产品的供求格局。农产品的市场供求格局不同,决定了农业生产所追求的目标和主要任务。例如,在农产品短缺条件下,追求粮食产量的最大化是农业政策和农业生产的首要目标,而农业效率、资源与环境保护则被置于无足轻重的地位,这必然导致农业发展方式的粗放。第三,农业科技水平与生产技术水平。农业科学技术水平,尤其是生产技术水平是决定农业生产效率高低的重要因素,从而决定了农业发展方式的基本状态。
由此,农业发展方式可以划分为以粗放、低效、结构失衡和不可持续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型农业发展方式,和以集约、高效、结构合理和可持续为主要特征的现代型农业发展方式。
(一)传统型农业发展方式及其基本特征
传统型农业发展方式的基本特征是:主要依赖生产要素的投入实现农产品产出的增长,农业生产力水平比较低;农业生产结构层次和农产品品质较低;农业中存在大量剩余劳动力,农民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相对较低;存在着诸多阻碍农业发展的制度因素,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与环境薄弱等。
从我国农业发展的历程来看,长期以来,作为国民经济基础的农业部门,成为了为国家以重化工业为先导的赶超型工业化提供剩余的基本来源,“以粮为纲”、追求最大化的农产品产量,是农业生产的主要目标;同时,为了获取更多的工业利润以用于增加投资、扩大工业规模,又通过户籍制度限制农村人口向城市和非农产业转移,虽然满足了日益增长的农产品需求,实现了农产品供给由长期短缺向基本平衡、丰年有余的历史性转变,但也致使农业和农村沉淀了大量的劳动力,农业劳动生产率低下而且长期得不到提高;而且,由于“只取不予”,农业再生产由于投入不足而造成了对水土资源的过度开发和对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农业缺乏长期发展的后劲。尽管进入新世纪以后,国家开始加强了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但长期以来形成的传统型的农业发展方式尚未得到改变,农业发展依然走的是“高投入、高产出、高代价”的路子。
(二)现代型农业发展方式及其基本特征
现代型农业发展方式的基本特征是:农产品产出的增长主要依赖生产要素效率的提高,农业集约化、专业化程度高,农业生产业充分发展;农业生产结构和农产品品质能够适应满足人们对农产品多样化和优质化的需求;农业在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同时,保持与工业化和城市化协调发展;农业劳动者收入水平较高;相关制度因素能够适应和促进农业发展的需要等。
目前,我国要努力构建的新的农业发展方式,就是符合上述特征,与我国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相一致、与我国农业所处的新的环境相适应、并符合现代农业发展趋势的发展方式。这一新的农业发展方式,就是建设符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农业的方式和途径。具体来说,新型农业发展方式应当体现如下要求:
(1)体现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农业是高度依赖于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产业部门,我国的土地资源、水资源等农业资源相对短缺,人地矛盾日益突出。保持农业发展的可持续性,对于我国现代农业建设和粮食安全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未来的农业要用有限的自然资源支撑更多人口和更大规模的经济发展,必须建设生态能自我维持、资源能多级循环利用、经济能获得较高效益的可持续发展农业。
(2)体现全面发展的要求。在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增加农产品总量的同时,还要提高农产品的质量,转换农业生产结构,以满足市场对食品的多样化需求,又要发挥农业在生态恢复与环境保护、城乡居民生活休闲、农民就业增收等多方面的功能,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3)体现高效发展的要求。高效发展是指在相同的约束条件下实现更多产出的发展。实现农业的高效发展,是在日益严峻的资源约束条件下,实现我国农业持续稳定增长的迫切要求。农业高效发展的关键在于通过加快农业科技进步,不断提高耕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走可持续发展的农业现代化道路。
(4)体现协调发展的要求。首先是农业内部结构的协调,即种植业、畜牧业、林业、渔业之间及其内部生产结构的协调。其次是农业与非农产业的协调,即保
持农业和非农产业合理的比例关系和有机的内在联系。农业与非农产业协调发展,是促进农村经济增长,加快农业剩余劳动力的非农化,使广大农民实现共同富裕,缩小贫富差别,减少贫困的基本途径。再次是农业与自然、生态的协调,正确处理好农业生产与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生态环境建设的关系。
(5)体现以人为本的要求。把农民的自由和全面发展与增加农产品供给、发展农业经济并重,在不断提高农业生产能力、生产出更多优质安全的农产品、满足社会不断增长的食物需求的同时,把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尤其是农民的生存与发展能力作为核心任务。
三、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基本内容
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就是将传统型农业发展方式转变为现代型农业发展方式,其根本内容就是通过农业科技进步和制度变迁,提高农业生产率和农业劳动者收入水平,促进农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实现农业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相统一。
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过程,实质上就是对传统、落后的农业生产方式进行改造、转变的过程。美国经济学家西奥多・舒尔茨的改造传统农业理论表明,现代农业与传统农业相比较,首先是由于现代农业科技的采用,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不同的生产技术对相应的生产部门产生拉动效应,使该部门生产出现新的增长点;其次由于生产技术进步的差异,人们为了追求最大的收益,必然要改变传统的生产投资结构,由过去低效率的投资结构转向高效率的投资结构;第三,在高效率投资结构的推动下,农业生产结构发生相应的变化,传统的生产结构和生产方式被打破,导致农业生产方式、组织形式、经营形式发生了变化,这一过程就是现代农业的发展过程,即用现代科技装备农业,形成新的农业产业体系,以现代的组织形式和经营理念推进农业。在这一过程中,由于生产结构的改变、新的产业体系和相应的经营管理体系的形成,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均得以提高,这势必改变农民的收入结构,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
因此,从理论上看,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应当包括三方面的基本内容,即提高农业效率、优化农业结构、改善制度安排。
(一)提高农业效率
高效是现代型农业发展方式的本质特征,转变我国农业发展方式的基础,就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就是要将依赖于农业要素投入实现农产品产量增加的方式转变为主要依赖于提高要素效率实现农产品产量的增加,也就是转变农业增长方式。农业增长方式的转变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前提和基础,这是因为:农业增长方式转变的实质是不断更替农业发展中的核心资源和中心动力,这有利于提高投入生产要素的使用效率以促进农业的集约型发展;农业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不仅有利于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而且能够不断提高农业劳动者素质和农业增长的科技含量;同时,农业增长方式的转变对于农业发展中的各项制度安排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因此,农业增长方式的转变是实现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首要内容和基础。
(二)优化农业结构
转变农业结构,有利于农业生产在最适宜的条件下进行,充分合理地利用各种资源,保持农业内部各业的协调发展,动态地适应市场需求,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促进农产品的深度开发,提高附加值,实现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转变农业结构,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又一项主要内容。
在农业增长和农业增长方式转变过程中,也可能引起农业结构的变化,但这种变化不是农业增长本身所追求的主要目标,它的主要目标是农产品数量的增加或者包括质量的提高。而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视角的结构调整,不是简单的多种点什么、少种点什么的问题,而是全面提高农业的整体素质和效益,是对农业生产结构与组织结构、农业生产的区域结构、农村经济结构以及国民经济结构进行主动地、全方位的调整,是从根本上夯实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础,具有战略性和全局性。
(三)改善制度安排
制度对农业经济的作用是通过制度变迁、制度效率的改善来影响其他各要素投入的积极性和效率实现的。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必须要有相应的制度载体,以便为农业生产主体提供必要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同时,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还必须具备适宜的制度环境,正是在这双重意义上,制度创新构成了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内容和决定性因素。如果说,制度因素是农业增长方式转变的外生变量,制度的改革与完善是促进农业增长方式转变的外在条件;那么,对于农业发展方式而言,制度因素则是其内生变量,制度的变革与完善不仅是效率提高和结构转换的重要保障,而且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主要内容之一。
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制度因素涵盖了农业农村内外部的经济与社会等多方面的制度,包括农村土地制度、农业科技研发与推广体制、劳动力转移的相关制度、农村金融制度、农业产业化经营制度、资源环境保护制度、以及涉及国民收入分配的诸多制度等等。从1979年至今,在中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出现过若干次制度创新,例如、农产品统派购制度改革、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农村股份合作制、农业产业化经营、农村税费改革、农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农业劳动力转移与就业制度的逐步完善等,成为促进中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之一。
以上三大方面,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最基本的内容。转变我国农业发展方式的具体内容,可以从多角度、多层次去分析,如促进农产品供给由注重数量增长向总量平衡、结构优化和质量安全并重转变,促进农业发展由主要依靠资源消耗向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转变,促进农业生产条件由主要“靠天吃饭”向提高物质技术装备水平转变,促进农业劳动者由传统农民向新型农民转变,促进农业经营方式由一家一户分散经营向提高组织化程度转变等。
从转变农业增长方式到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并不意味着我国转变农业增长方式的任务已经完成,只是意味着我们对怎样发展农业的认识更加全面和深入,需要转变的不仅是农业增长方式,还包括农业发展的其他方面的转变。四、促进我国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思路与基本途径
(一)促进我国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思路
农业发展方式及其转变问题,不仅是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更是一个重要的实践问题。从理论上看,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内容包括提高农业效率、优化农业结构、改善制度安排;而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主体是农业生产者,包括一般农户、种养大户和农业企业,政府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宏观引导者。因此,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核心就是通过政策支持、改进相关制度与环境,引导和促进农业生产主体行为的转变,进而实现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参见图1)。
从实践来看,目前我国农业和农村发展仍面临着许多问题,现代农业发展的物质技术基础、市场环境和制度基础依然十分薄弱,直接或间接地制约着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因此,需要我们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科学地把握农业发展方式转型的阶段和节奏,逐步增强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物质技术基础,改革不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政策与制度,积极推动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
(二)促进我国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基本途径
上述分析表明,要实现我国农业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必须从完善现代农业发展的基础做起,逐步消除制约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瓶颈。这就需要我们不断改善和增强农业生产的物质基础,加快农业科技进步和创新,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改进和完善农业发展的制度环境,努力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增强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从而积极推动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现阶段,转变我国农业发展方式的基本途径应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加强农业物质基础设施建设。关于农业基础设施对农业发展的重要性,全社会基本上已形成了共识,各级政府也采取了不少的措施。今后的关键是加大投入,并且按照区域特点,突出建设重点。例如,全国范围内农田水利设施的建设和维护、土地整治以及农业机械化设备,干旱地区的集水和节水灌溉、山区的梯田修建沿海低地盐碱区的台田建造等等。这些重点建设内容,不仅能够在短期内对提高单产起到作用,而且对提高农业生产能力将产生长期性的促进作用。然而,与农业生产的实际需要相比,目前的投入水平远远不足,尽快和持续加大中央和地方在这些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财政投入和金融投入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发展现代农业的最基本、最迫切的要求。
(2)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和应用。科技进步是促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重点应当做好三方面的工作。一是加快农业技术的研究和开发。以良种培育、生物技术开发、节约用水、绿色肥料研制为重点,积极组织科技攻关和技术引进。而加快农业技术研发的关键,是加大政府农业科研的投入。应当把农业科研投入放在公共财政支持的优先位置,提高农业科技投入在全国科技投入中的比重,尽快把这一比重从目前的0.5%左右提高到1%的世界平均水平。二是加强农业科技服务平台建设,健全农业科技交易市场网络,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三是农业技术的推广与普及。尽快建立适应农业发展新形势的多元化农技推广体系,重点是加强县级推广部门的建设,使之成为向上连接各级科研机构,向下连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村合作组织、专业农户、示范农户、村级农民技术员等的纽带。
(3)尽快提升农业劳动者的整体素质。农民是农业生产的主体,同样也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主体。必须尽快提升农业劳动力的整体素质,培养大批具有长远发展眼光、较高科技素质、较强市场意识与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等高素质的新型农民,才能实现农业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为此,必须增加政府对农村地区教育经费的投入,改变长期以来存在的城乡教育资源非均衡配置的状况;在搞好农村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大力发展农村成人教育与培训,形成多层次、多形式的农民教育与培训体系,对农村群众进行各种专业技能及先进农业技术培训,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与技能。
(4)加快推进农业经营体制创新。通过深化农村改革,创新农业发展体制机制,是加快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抓手。这里涉及到三个基本方面:第一,坚持长期稳定并不断完善农业基本经营制度。通过明确法律规定,使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更具体、更明确、更具法律效力,确保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长期稳定不变。在此基础上,有条件的地方要尽快建立完善土地流转机制,在依法自愿有偿的前提下,积极发展适度规模经营,促进土地集约化经营。同时,积极探索和完善不同所有制之间、不同村集体之间的土地置换制度,促进人口向城镇集中、农民居住向社区集中。第二,加快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通过切实落实扶持政策,实施示范社建设行动,加强规范化、标准化、品牌化建设和人才培训,推动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第三,进一步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继续引导支持龙头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增强技术研发能力,鼓励跨区域经营和相互间的联合与合作,促进龙头企业规范化、集群化发展。
设施农业快速发展
兴庆区设施园艺发展起始于20世纪80年代,设施主要以土木竹结构的一代半面棚为主,设施保温透光等性能较差,只能生产叶类菜,不能进行越冬果类菜生产。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政府加大了设施建设的资金扶持力度,大面积建设二代节能日光温室和移动棚,并配备滴灌发展节水农业,使设施农业迅速发展,规模空前扩大。在昆仑农业园区引进了百合、蝴蝶兰、红掌、番茄树、巨形南瓜、君子兰、油桃、李、杏、草莓、樱桃等30多个名特优新蔬菜花卉品种,实施了无土基质栽培、营养液配方施肥、生物农药防治、水培、气雾培观赏蔬菜等10多项先进生产技术,努力打造以发展休闲采摘、旅游观光农业为目标的生态休闲观光农业。
目前,兴庆区设施园艺水平也走在了自治区前列,温棚总量达到5.2万亩,主要集中在大新镇、掌政镇。建成了塔桥、昆仑、洼路、茂盛、官湖、新渠等7个“千亩万间”的设施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培育蔬菜工厂化育苗中心22家,年蔬菜播种面积达到6.9万亩,生产基地全部通过无公害产地认定,无公害产品认证达到42个,绿色产品认证2个,同时打出“鸣翠牌无公害瓜菜”“碧佳牌无公害瓜菜”等品牌5个。产品销往全国各地及外蒙、俄罗斯等地,设施园艺成为当地农民增收的一大主导产业。
奶产业水平全区领先
兴庆区奶牛养殖业历史悠久,具有良好的发展潜力和较深厚的基础。近年来,在各级政府的政策引导和大力支持下,兴庆区已发展成为自治区规模化奶牛养殖程度最高、总体饲养管理水平最好、奶牛品质和生鲜乳品质最优的地区,奶牛养殖成为兴庆区优势特色产业和农业支柱产业之一,截至目前,辖区共有奶牛养殖户207户,存栏奶牛3.2万头,日均销售原料奶272吨,奶牛养殖业总产值达到1.82亿元,占畜牧业总产值的60.2%。
规模化程度高,生产装备配置水平大幅提高。百头以上的规模户58户、500头以上的规模户10户,奶牛的规模化养殖率达到99.3%。TMR饲喂系统、先进的挤奶机械、生鲜乳冷藏贮存、全株玉米青贮料收割加工及取用等生产装备的配置逐步得到普及。
奶牛改良持续推进,奶牛品质好。兴庆区优质进口冻精的运用率达到了30%、性控冻精的使用逐步普及,大部分低产及品质差的牛已基本淘汰,规模养殖场奶牛平均单产达到7500公斤。
饲养管理水平高于全区平均水平。全株玉米青贮广泛普及,苜蓿干草、啤酒糟、豆腐渣、过瘤胃脂肪等饲料得到运用,全混合日粮饲喂技术全面推广。
生鲜乳奶品质好,企业竞相收购。100%的产奶牛实现了机械化挤奶,原料奶实现了从产出到加工的全封闭控制,避免了污染和易酸败,确保了质量,各乳品企业竞相收购,收购价格明显高于周边省区。
优质稻产业生机勃勃
近年来,兴庆区高度重视优质稻种植产业,充分发挥龙头企业(规模化经营大户)优势,加强和企业合作,在提升优质稻产业等重大农业技术推广项目方面,通过开展测土配方施肥、工厂化大棚育秧项目,狠抓优质水稻规范化旱育稀植技术、示范有机水稻标准化生产技术、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有机水稻立体种养技术,不断推动兴庆区优质稻生产现代化水平。
兴庆区优质稻基地主要分布在黄河金岸沿线的掌政镇和通贵乡。在基地建设的过程中,积极开展水稻高产创建活动,即每个乡(镇)创建1个万亩示范片,亩产指标650公斤;每个万亩示范片创建4个百亩核心示范区,亩产指标680公斤,建设有机稻生产示范基地2.02万亩,稻蟹种养示范基地6000亩。2012年4月,在基地新搭建育秧大棚60栋,在技术人员的精心指导下,为大田提供秧苗4000亩,品种以宁粳43号、宁粳21号、吉粳105为主,搭配富源4号、吉特105等,为优质稻生产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为了充分发挥龙头企业优势,引进宁夏昊御现代农业产业化专业合作社在通贵乡通南村、通贵村流转土地1.1万亩,进行有机稻生产,同时通过机械开挖鱼塘、蟹沟、搭建鸡鸭养殖棚舍、蟹围栏、鸡鸭鱼围栏网等配套辅助工程,在田间养殖鱼、扣蟹、欧洲雁、绿头鸭等,形成立体的生态种养模式,既提高了科技含量,又促进了兴庆区优质水稻产业跨越式发展。
花卉产业锦上添花
一、农业现代化建设与农业发展方式转变之间的关系
(一)我国现代化建设基本要求来看,需进一步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现今,我国工业化已处于中后期发展阶段,而城镇化发展迅速,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三者相融合,相支持,但农业化却拖后腿,因此,要实现“四化”发展,关键还在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步伐,而要实现农业现代化建设,关键还在于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促使其向农业现代化方向发展[1]。
(二)从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状来看,大量农村人口及壮劳动力大规模涌入大中城市,农村地区只剩下妇、幼、残、弱无劳动力或低劳动力人群,而面对大面积空留出来的土地,即需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将这些土地充分利用起来,更有利于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和使用,可在农业发展方面走集约化发展道路,进而实现增产增收。可见,只有不断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才能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
(三)从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现状来看,现在农村经济发展缓慢,农业生产成本攀升,人多地少矛盾突出,农业生产规模小,比较效益低,农民就业难度大,农民收入持续下滑,农业资源短缺,生态环境较差,面源污染问题严重,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薄弱,人居环境条件差等现状,迫切需要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大力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
二、对实现农业发展方式转变、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几点建议
(一)强化农业资源生态环境保护,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现代农业是环境友好、资源节约的新型农业,在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还应做好环境保护工作,在现有农业生态模式下要保证不欠新账,将过去的农业经济发展中签下的生态环境历史账还请,保证农业资源与生态环境二者的协调统一。那么还需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开展:(1)做好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工作。随着现代农业生产、种植技术的发展,农药、化肥、地膜等促进农作物增产增收的农产品工具得到极大应用,对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新时期,还应减少化肥、农药、地膜等的使用,鼓励、推广使用缓释肥、有机肥,扩增绿肥农产品种植面积,并采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此外,使用后的地膜要正确处理,建构美丽新农村,全力以赴打造良好的农村人居环境;(2)做好水利设施、耕地、水域滩涂、草原等的保护力度,并严格按照集约节约用地制度与耕地保护制度办事,实现农业资源的最大利用,不断发展生态农业,做好农业资源生态环境保护工作;(3)强化农村清洁能源建设,鼓励农民积极参与到农业现代化建设中来,做好农村地区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设施建设(包括沼气、秸秆气化集中供气工程、水利循环使用设施建设)等。
(二)加强农业产业化经营,提升农业产业竞争力
实现农业现代化建设,关键还在于加快农业优势特色产业发展步伐,增强新农村建设招商引资力度,重点扶持市场竞争力强、产业关联度大、辐射带动面较广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加大农产品加工基地建设,大力推进农产品深加工、精加工,尽量延长农业产业链,增强农产品附加值。并加快绿色农副食品、无公害农产品、有机农产品生产步伐,树立绿色、无公害农产品品牌,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实现境外促销,让特色农产品进入国际市场,增强农业产业市场竞争力,提高农产品出口率[2]。
(三)结构的优化与调整,建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针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农业生产结构失衡等问题,还应在加大农村地区有特色的农产品建设,进一步优化农业区域布局,打造具有地区特色的主导农产品,成立特色农产品品牌,建构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做好特色农产品的贮藏保鲜工作。若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允许,还可种植药材、花卉,提升产品市场竞争力。积极鼓励商人到农村地区办厂,包括药材生产与加工基地,花卉加工基地、水果、粮食等加工基地等,并从国内外引进先进的保鲜、加工、储藏技术,将农产品的产前、产中、产后结合起来,用以留住劳动力,增加就业率,实现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实现农业现代化建设。此外,还应大力发展草食畜牧业,将农村地区的土地利用起来,种植黑麦草等,将种植业与养殖业相结合,建构农牧结合、粮饲兼顾的新型农业结构。另外,还应强化生态旅游设施建设,凸显农业的休闲价值、文化价值与生态价值,加大观光旅游项目建设力度,通过刺激旅游业的发展来带动农村地区其他产业的发展。大力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社,农民家庭经营等新模式,为农民节约更多成本,享受国家各项税收优惠政策。另外,还应加大农村地区网络信息建设,在农村地区推行和实施电子商务营销,带动物流业的发展,通过电子商务营销方式的实施,实现农产品的产供销一体化。加大农作物电子商务示范点建设等,将农业产业的发展与一、二、三产业相融合,增强农业产业链附加值。
(四)实现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推进农业机械化建设
要推动农村地区农业产业化建设、实现农民增产增收,就应抛弃过去的靠牛拉土、靠手播种的农作物种植方式,不断深化农业科技体制改革,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加大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实现农作物的现代化机械种植,尤其是主要粮食作物(玉米、水稻、小麦)等的播种、收获环节的机械化建设,做好农机技术推广工作以及农机后续维护保养工作,提升农民素质,还应教会农民善于利用市场信息,根据市场信息需求进行农产品种植。例如:2009年的大蒜种植热潮等,通过市场流通链条来推动农村地区现代农业经济的发展。
(五)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动农业现代化经营体系
要激发农业现代化发展新动力,以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重,推动农业现代化经营体系。让农民成为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的自觉参与者与真正受益者。以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为重点推动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的实施。以农村“三资”管理平台建设为重点,管好农村集体资产,利用好农村各种资源,推动农村集体经济迅速发展,从而更好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
前言:农业在我国已经进入了崭新的发展阶段,由传统的农业逐渐向现代农业转变,将农业的发展方式进行彻底的转变,基层农业技术的推广符合现代农业发展的需求,能够促进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基层农业技术的推广路径选择决定了农业技术推广的效果,要从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角度对其路径进行合理的选择,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
一、我国农业发展
我国农业的发展水平一直以来处于较低的状态,进行粗放式的农业经营,农业投入和消耗较大,但产出率十分低下。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农业的发展方式发生了很大程度的转变,由过去的粗放型向集约型发展,在农业产业结构上做出了调整,投入了大量先进技术和自动化设备,促进了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1]。农业的快速发展离不开科学技术的投入,我国农业技术的传播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具有很大差距,必须对基层农业技术推广的路径进行合理的选择,才能提高农业技术的推广效率,加快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
二、基层农业技术推广的重要性
1.农业发展的必然要求
我国的农业发展正在朝着现代化的农业转变,发展现代化的农业,必然少不了科学技术的支持,基层农业技术的推广是农业技术传播的重要环节,直接影响农业技术传播的效率。我国农业生产在整体上一直呈现稳步上升的趋势,可长期持续当前的农业发展模式很难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农业发展的进程必然会受到阻碍[2]。
2.提高农业综合生产实力
强化基层农业技术的推广,可以快速在全国范围内实现农业技术的应用和更新,农业技术的大面积应用,可以将科学技术转化成农业生产的动力,提高农业的粮食的产量和生产效率,提高畜牧、水产等综合生产的实力。在经济高速发展的社会中,提升农业生产力,为农业的发展提供不竭的动力。
三、我国农业技术推广中存在的问题
1.技术推广人员队伍建设存在缺陷
我国的农业技术推广,特别是基层农业技术的推广中,工作人员的数量明显不足,无法满足大面积技术推广的需求,同时,推广人员的综合素质较低,缺乏专业的技术管理人才,高新科技的掌握程度也偏低,技术推广人员的队伍建设有待加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人员数量上的缺乏,使农业技术推广的效率无法达到要求的标准,加上推广人员技术水平的限制,使得基层农业技术推广的质量受到很大的影响,实际推广的效果不明显[3]。而且基层技术推广人员在思想意识上没有对技术推广工作给予相应的重视,使得推广工作无法得到快速有效的落实,许多对农业生产具有重要作用的农业技术不能第一时间推广到基层农民手中。
2.推广对象技术基础较低
基层农业技术主要是在农村进行推广,推广的对象也是以农民为主,目前我国农民的受教育程度都很低,大多数农民是在小学毕业之后就回家务农,文化水平和素质有限,对于高新技术和知识的掌握较慢。基层农业技术的推广需要对象对技术进行快速、熟练的掌握,但是由于农民普遍素质较低,在较短的时间内无法对高新技术进行理解和掌握,使用方法和操作上也不是很熟练,在生产的过程中会由于这种不熟练而放弃使用新的农业生产技术,这为基层农业生产技术的推广带来了很大的难度。
四、基层农业技术推广的路径选择
我国农业技术的推广方式主要采取的是组织传播的模式,在农业技术的推广过程中,农民只能很被动的对技术信息进行接受,技术传播的效果较差。推广的技术信息中缺少实用的农业技术信息,与农村的生产实践无法进行紧密的结合,有时会对农民造成一定程度的误导,使农业生产蒙受损失,这种技术推广的方式已经无法满足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需要,必须采取新的方式进行农业技术推广。
针对农民文化素质与技术水平较低的现状,可以在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时选择体验传播的方式,使农民亲眼看到农业技术产生的效益,才能提高农民对农业技术的认识[4]。单纯的技术信息宣传很难达到技术推广的理想效果,可以在农村选取科技示范户,在他们的土地中首先应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提高其生产力,在取得较高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之后,农民自然看到了农业技术带来的实惠,激发其对农业技术学习的兴趣和信心,改善农业技术推广的效果。
1.加大对农业技术的研发力度
在基层农业技术的推广过程中,国家可以通过宏观调控,加大对农业科研技术的开发,提高农业技术的水平,逐渐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轨,提升我国农业技术生产的总体实力。
2.加强技术推广团队建设
在基层农业技术的推广过程中,要时刻注重技术推广的团队建设,增加技术推广人员的数量,提高技术推广人员的专业素养和技术技能,不断提升其业务水平。加强技术推广人员对推广工作的重视,才能使其在推广工作中更加的认真负责,提高基层技术推广的效果。
3.技术推广理论要联系实际
一、农业具有的多功能性应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农业发展应一、二、三产业相结合
农业不能仅简单地视为“吃饭产业”,农业功能也不能单一化地认为只是实物农产品的提供。当今,农业功能应由以农产品生产为主向生产、生活、生态功能并重转变,农业具有多功能性的认识应成为全社会的共识。
为此,今后我国农业的发展,一要继续强化实物性农产品的生产,要以本地区特色优势农产品为主导,大力发展现代高效农业,提高土地单位面积产出效益;二要切实关注农产品精深加工,通过完善农产品加工技术,提升农产品加工水平,提供能直接面向各级市场,满足消费者消费需求的安全、健康的农产品加工品;三要发展农业服务业,其中除应完善农产品市场营销体系,减少农产品在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流通环节,在农产品流通方面有所创新与突破,使生产者与消费者双赢外,还应以农业景点、农事体验、农展节庆等为载体,加快休闲观光农业、生态旅游农业等的发展。
日本东京大学名誉教授、农业经济学家今村奈良臣针对当前日本农业(村)发展,主张应一、二、三产业相结合,并提出了应将农业“六次产业化”的观点。目前,这一主张已在日本政府的政策制定中得到体现,2010年4月日本农林水产省制定了《农山渔村六次产业化对策事业实施纲要》,力促农业“六次产业化”的发展。现阶段我国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时期,他山之石可以借鉴,以提升农业整体效益,增强农业综合竞争力。
二、现代农业发展方式应符合“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目标
我国在“十一五”规划中提出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目标,但长期以来我国农业增长主要依靠土地和劳动力的投入,部分地区农业高产也不恰当地主要依赖化肥与农药的投放,导致农业自身产生的环境问题也很多,不具有可持续性。
目前,维持18亿亩耕地已成为我国政府确定的控制红线。然而,面对经济建设用地、灾情灾害性毁地及保护生态等需要,红线控制的难度与压力无疑很大,加之我国后备耕地资源少,因此,传统的以种植业为主的我国农业的发展,无法寄希望于耕地面积的进一步扩大,高效、资源节约型尤其是节地型农业的发展将成为我国的必然选择。
当然,中国地域辽阔,各地区自然经济特点各不相同,既有以农业为主的地区,也有快速城市化地区和已具相当规模的大中城市,因此,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不应一刀切,各地应因地制宜地加以选择,进行创新。如江苏省基于土地资源紧缺,人均耕地不足一亩的现状,也基于设施农业能打破季节、时空的界限,产出效益往往数倍于传统农业的实际,将发展设施农业作为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突破口,计划综合运用生物技术、环境技术、工程技术,发展壮大高效设施农业产业群。目标是使未来农业生产由主要依赖自然生产向发展可控转变。又如浙江省人均耕地只有0.53亩,人均粮地只有0.34亩,在土地、环境、劳动力等资源日益紧缺的今天,作为拓展农业发展的路径之一,浙江通过“资本输出”,用“全球化”来突破生产资料配置的时空格局。据《21世纪经济报道》消息,截至2010年6月,已有50万浙商在全球40多个国家和地区从事农、林、牧、渔等产业,承包土地面积300余万亩;加上跨省承包务农开发的土地5000万亩,面积已超浙江本省耕地,相当于再造了一个浙江农业。通过外拓农业、飞地农业的形式,浙江正探索着一条运用他国资源为本国服务以及跨地区实现资本、技术、劳动力合理结合的农业发展路径。
现代农业的发展应实现对环境的友好,而对环境友好的表现应反映在农业生产方式的选择、农业生产过程的展开、农产品物流加工等诸多环节。如农业生产方式的选择应以节地、节水、节肥、节药、节种、节能为先;农业生产过程的展开应一以贯之地体现有机、生态、不滥施化肥农药、生物多样化与低碳等理念;农产品物流加工则应强调保质保鲜,避免二次污染,杜绝不当添加物的使用,提升农业副产品与废弃物循环利用水平等。为满足消费者对绿色、健康、安全农产品及其加工品的消费需求,应在全社会提高绿色、安全意识,研发运用相关的生产与检测手段、措施,并贯穿于农产品从田头到餐桌的全过程。
三、着力农田规划整治,提升农业抗风险能力,提高土地生产力
我国可谓农产品生产大国,谷物、肉类、水果等农产品生产总量长期居世界首位,但我国不是农产品生产强国。以谷物为例,2008年我国谷物产量占世界总产量19.0%,居世界第1位,与居世界第2位的美国相比,高出3个百分点。然而,我国谷物单产水平低,未能进入世界前10位国家的行列,与居世界第4位的美国相比,我国每公顷谷物产量低了1753公斤(注:2007年数据)。显然,土地生产力的提高迫在眉睫。
长期以来,我国农业用地中高产稳产田仅占三分之一强,中低产田占比很高的局面没能改变。实行后,大规模、高质量的农田规划整治及必要的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滞后,以致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很差。国家统计资料表明,2000年至2008年间,我国年平均受灾面积为4604万公顷,其中年平均成灾面积占受灾面积的比重约为55.9%。就河北省而言,2008年全省农田受灾面积为115.2万公顷, 其中成灾面积占受灾面积的比重位居全国各省(市、自治区)的第二位,高达72.4%。另外,由于注重短期效益,不能正确处理种地与养地的关系,加之水土流失、贫瘠化、次生盐渍化和土壤酸化等原因,有资料表明,我国有40%以上的耕地出现土壤退化。优质的土地是农业高产与持续发展的基础,正好比母壮子茁,我们有必要着力农田规划整治,进行土壤复壮,提升农业的抗风险能力。
由于不同类型土地,农田规划整治资金投入后的边际产出效益不同,因此,资金投放要全盘统筹,锦上添花固然不错,但更应雪中送炭,以中低产田的规划整治为重点加大投入。现阶段,基于经济发展水平的地区差异,各地可用于农田规划整治的资金量不同,通常,农业主产区、中低产田占比过高地区,可用于农田规划整治的资金投放不足。因此,除国家农业基本建设方面的投资政策应有所倾斜外,还应鼓励地区间合作,允许资金跨区域流动,形成机制,以实现农田规划整治资金投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两个最大化。
四、发展集约型农业,培育与稳定农业骨干,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
受高速推进的城市化发展进程及农村以青壮年为主体的剩余劳动力进城务工的影响,我国农村空心化及农业劳动力妇女化、老弱化已在相当一部分地区成为不争的事实。这一变化的直接后果是影响了农业劳动者的知识提高、观念更新和技能训练。因此,同经济发达国家比,我国农业发展高度依赖的劳动力素质不高。低素质农业劳动力的投放,已成为农业各生产要素结合中的短板,使资源配置效益无法达到最优,农业发展方式粗放,农业劳动生产率低。
从农业发展的实践看,现代农业是高度集约化发展的农业,我国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必须由粗放型农业向集约型农业转变。在此,撇开人少地多、以使用大型农机为主的美国,分别以人多地少的日本和国情居于两者之间的德国为例,看两国农业集约化程度,并与中国作一比较。如2006年平均每千公顷耕地上的拖拉机使用量,日本为434.6台,德国为79.6台、中国才11.2台;平均每千公顷耕地上的收割机使用量,日本为220.6台,德国为11.4台,中国才3.1台;另外,平均每千公顷耕地上的化肥使用量,日本为369.7吨,德国为209.4吨,中国为363.3吨。上述三项反映农业集约化程度的指标中,唯化肥使用量中国接近或高于日、德。但这里的问题是日、德两国十分关注环境问题,注意科学化施肥和减量化施肥,而我国化肥结构不合理、施肥不科学现象非常普遍,不仅影响了农业生产力的提高,也成为重要的农业污染源之一。
然而,农业发展的主体是农民,发展集约型农业,现有农业劳动者状况与发展目标严重背离。鉴于此,从中央到地方有必要制定政策予以引导,形成机制予以激励,并长期坚持,培养与稳定一批具有务农热情和专业技能的农业骨干。此外,还应采取以下措施:一应继续积极地推动土地流转,实现农民减员,促进农业骨干土地经营规模扩大,达到相应的规模效益;二应城乡统筹,建立、完善城乡一体的社会保障制度,以使农业成为一种职业,形成长期稳定且有一定吸引力的农业生产者和经营者队伍;三应推动各种形式农业合作组织的形成与壮大,合作组织的存在不仅应维护农业生产者和经营者的利益、规避风险,也应规范农业生产者和经营者从田头到餐桌的行为,实现农产品、农产品加工品及各类农业服务的标准化、品牌化。可以预见,以知识型、技能型农业骨干为核心,以规模化、专业化、组织化为基础的集约型农业的发展,将会带来农业劳动生产力的大提高。
正确处理加快当前发展与实现长远发展的关系。立足当前发展就是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确保河南农业发展不停滞、不倒退、不出问题,继续当好保障全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定盘星”和社会稳定的“压舱石”。无视当前发展,长远发展就会失去动力能量,走得不稳;无视长远发展,当前发展就会以牺牲资源环境为代价,走得不远。要以五大发展新理念引领农业新发展,着力增强创新发展的动力性、协调发展的整体性、绿色发展的永续性、开放发展的融合性、共享发展的公平性,坚决把过高的农业资源利用强度缓下来,把面源污染加重的趋势降下来,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
正确处理扩大数量增长与坚持数量质量效益并重的关系。河南现有人口超过1亿,常住人口超过9000万,吃饭问题始终是第一位的。强调数量增长,绝不意味着忽视质量效益。按照更均衡更全面的现代农业发展观要求,必须坚持三者并重,向一二三产业融合要效益,向科技创新要质量,向科学管理要效率,向节本降耗要利润,实现数量与质量、投入与产出、微观效益与宏观效益、近期效益与长远效益相统一,确保数量、质量、效益同频共振、协同共进。
正确处理保障粮食安全与促进农民增收的关系。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为转方式、调结构的底线,把河南建成全国重要的高品质口粮基地作为重要目标,实施高标准粮田“千百万”工程,做到藏粮于土、藏粮于技,是河南必须肩负的政治责任。保障粮食安全不能以牺牲农民利益为代价,要建立完善种粮农民增收长效机制,扩大粮补项目,增加补贴金额,让农民获得更多政策性收入。加强农业供给侧改革,支持粮食加工转化,让农民以粮食入股,并获得加工增值收入。培植新的收入增长源,进一步提高农民的经营性、转移性和财产性收入,实现保粮增收。
正确处理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与转变农户生产行为的关系。目前,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已成为河南农业转方式的一项紧迫任务,而分散的小规模农户生产过程中粗放的生产行为,对农产品质量安全构成严重制约。必须引导和约束农户安全生产行为,提高农户农产品质量安全认知水平和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全面推行标准化生产,强化品牌建设。坚持“产”“管”并重,治地治水,净化产地环境,加强农业投入品监管,提升监管能力,坚决把住农产品生产环境和生产过程安全关,确保“舌尖上的安全”。
正确处理发挥主体功能与挖掘多样的关系。农业的主体功能是生产功能,在人增地减趋势难以逆转、食物需求刚性增长的背景下,强化主体功能对河南农业发展尤为重要。在此基础上,还要充分挖掘农业的多样,积极发展与生态保护、休闲观光、文化传承等密切相关的循环农业、特色农业、乡村旅游业,以及农村第二、第三产业等,不断强化农业多功能融合,走出一条生产、生活、生态、文化多种功能有机融合、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的新路子。
正确处理放活土地经营权与守住耕地红线的关系。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目的在于实行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赋予农民对承包地占有、使用、收益、流转及承包经营权抵押、担保权能,盘活农村土地资源。但绝不能以改革的名义冲击耕地红线,这也是农村改革的底线。要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贯彻好《河南省高标准粮田保护条例》,不能为了追求土地利益最大化,擅自改变土地用途,导致耕地红线失守。
正确处理坚持家庭承包经营与发展适度规模经营的关系。家庭承包经营是党在农村的基本经营制度,必须长期坚持。但如果一味局限于家庭承包经营,现代农业发展的活力和潜力就得不到有效释放;如果无视家庭承包经营,加快建立更加适应农村生产力发展的新型农业生产关系就会失去根基。要在稳定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坚持土地承包经营权长期不变的基础上,引导农户依法采取多种方式加快土地流转。充分发挥多种形式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在结构性改革中的引领作用,研究制定支持适度规模经营的政策措施,强化土地流转服务,推动适度规模经营实现质的飞跃。
正确处理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与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关系。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河南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取得实质性成效,现已累计达2742万人。做好“转得出”这篇大文章固然重要,确保“留得住”意义更加深远。要把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上升为农村人才发展战略,统筹重点培养农村“新农人”;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为引领,培养现代农业新生力量;制定培育规划,实施培育工程,开展精准培训,努力造就一支有文化、懂技术、擅经营、会管理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切实解决“谁来种地”的大问题。
正确处理“引进来”与“走出去”的关系。积极引进国外发展资金、关键技术、种质资源、管理经验等,推动农业快速发展是河南的一贯做法,必须继续秉承。同时,要充分发挥河南农业技术先进、劳动力资源丰富等优势,积极融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带动农业装备、生产资料等优势产能对外合作。要制定实施农业对外投资发展规划,探索建立农产品国际贸易基金和海外农业发展基金,加快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农业企业集团,统筹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推动农业大开放、大融合、大发展。
一、调整粮食结构,稳定粮食产能
在稳定提升粮食生产能力的基础上,科学调整粮食种植结构,正常年景全市粮食总产量稳定在36亿斤阶段性水平,积极推进高产创建活动,推广保护性耕作、绿色增产模式攻关等新型配套技术,辐射带动粮食高产稳产。探索启动粮食改饲料耕作和种养加相结合模式试点,促进粮食、经济作物、饲草料三元种植结构协调发展,利用秸秆资源开发青贮饲料,实现与畜牧等产业融合发展。扩大富硒水稻种植面积,把富硒大米做精。扩大鲜食玉米等优质粮食品种比例,扩大种植规模,鲜食玉米种植面积扩大到5万亩以上,加大对鲜食玉米加工企业的扶持力度,积极开发精深加工产品。
二、立足资源优势,发展特色产业
发挥特色资源优势,培育发展优势特色产业。积极发展人参产业:充分利用“药食同源”和新资源食品的巨大空间,加快人参GAP种植基地、龙头企业、科技创新、市场销售、服务平台等体系建设,推广农田地栽参技术,扩大农田地栽植人参面积。推动人参食品、人参保健品、人参化妆品和药品、人参生物制品的开发研发,扶持发展有机参茶、人参米等产品,支持利用副产品生产菌肥、驱虫剂、饲料添加剂等制品。重点推动与恒大集团等大企业的战略合作,加快精深开发项目建设进度。加快发展食(药)用菌产业:依托吉林农大产学研用合作基地,加快建设集中连片的黑木耳、香菇等产业园区,扎实推进标准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培育发展食用菌食品、药品、保健品,推动实施一批食(药)用菌精深加工项目,食(药)用菌生产面积今年要达到550万平方米。突出发展园艺特产业:积极培育发展山葡萄、坚果、水产、林产品深加工、森林绿色食品、林业苗木花卉、环城农业、休闲旅游农业、创意农业等特色产业和新兴产业,每个县(市、区)要新建2个以上示范基地,抓好中药材、蓝莓、五味子、大榛子、山核桃等特色产业基地建设工程。大力发展棚膜设施农业。加快设施蔬菜生产基地建设,稳定常规蔬菜面积,扩大棚膜蔬菜规模,提高反季蔬菜生产能力和标准化生产水平,推进观赏采摘结合,鼓励棚膜油桃等反季种植和销售,提升种植效益。
三、培育龙头企业,加快产业化步伐
下一步,将把龙头企业建设作为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的关键措施来抓,重点培育一批科技含量高、效益好、带动能力强的大中型龙头企业,抓好20个超千万元农业重点项目建设,把优质的水稻、鲜食玉米等特色产品加工成高品质、高附加值的农产品,打造优质、精细、高效的山区农业特色,以龙头企业为动力,推进我市农业产业化进程。
四、实施科技攻关,推动结构调整
充分发挥农业科研、技术推广体系健全,农业科技人员数量多水平高的优势条件,进一步提升市农科院水稻、大豆、玉米科研育种水平,争取在生物育种、智慧农业上取得突破,快出品种、出好品种,为种植业结构调整提供支撑;利用吉林人参研究院、农业部人参加工中心和吉林省人参产业公共技术研发中心、人参测土施肥和原料检测中心、人参产地加工技术集成基地等国家和省级平台有利条件,加快人参品种、配套技术研究推广,加快人参食品、人参保健品、人参化妆品和药品、人参生物制品的开发研发,迅速做大做强通化人参产业。
五、强化质量安全,突出品牌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