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发展农业的根本出路范文

发展农业的根本出路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发展农业的根本出路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发展农业的根本出路

第1篇

一、我省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1、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缓解农业资源约束矛盾的根本出路。目前,我省淡水资源严重不足,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世界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的1/4,长江以南地区总水量多而耕地少,长江以北水资源少但耕地多,在我省的华北和西北地区,干旱少雨,严重缺水。我省人均耕地不足1.5亩,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2。因此,在目前这种状况下,靠大规模增加资源投入来满足农产品不断增长的需求是不现实的,根本的出路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改变传统的生产方式,发展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的循环经济。

2、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从根本上减轻农业污染、保护农业生态环境的重要途径。目前,我省农业生态环境总体恶化的趋势并未得到根本扭转,环境污染状况日益严重。据统计,全国受“三废”污染的耕地约2186.7万公顷,约占全国耕地总面积的16%。特别是乡镇企业,由于设备简陋,工艺落后,技术含量低,导致在生产过程中未经处理就直接把“三废”排放到农田,成为农业生态环境的最大危害。因此,只有大力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推行清洁生产,从源头上解决污染问题,将经济社会活动对自然资源的需求和生态环境的影响降低到最小程度,才能以最少的资源消耗,最小的环境代价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增长,从根本上化解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

二、制约我省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存在的主要问题

1、到目前为止,我省还没有制定一部完整的循环经济法律法规,使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无法可依。

2、政府各个部门对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性缺乏足够的认识,中央政府还没有指导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总体规划和推进计划,地方各级政府有关规划也不明确。

3、各级政府在综合运用财税、投资、信贷、价格等政策手段,调节市场主体的行为,建立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有效政策机制等方面还存在严重不足。

4、技术开发和推广应用不够,缺乏符合中国国情的农业循环经济技术支撑体系。

5、政府各部门协调合作不顺。

6、农业循环经济的宣传、教育和培训工作还需大力加强。

三、机制创新:推进农业循环经济,实现我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1、优化政府主导的宏观调控机制

(1)完善政策。要通过深化改革,形成有利于促进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体制条件和政策环境,综合运用财税、投资、信贷、价格等政策手段,调节和影响市场主体的行为,建立自觉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机制。

(2)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实现资源和农业废物的综合利用。在农业结构调整过程中,要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有机农业,使农业系统内部的能量、物质合理流动与转化,通过生态系统内部食物链、生态网络和农业废弃物的再生、综合利用,以弥补资源的不足,既节约能源、变废为宝,又改善了生态环境。

(3)加快科技进步,提高技术水平。科学技术是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重要支撑。政府应重点组织开发有重大推广意义的资源节约技术、替代技术、再利用技术、资源化技术、系统化技术等。支持建设农业循环经济信息系统和技术咨询服务体系,及时向社会有关技术、管理和政策等信息,开展信息咨询、技术推广、宣传培训等。

2、构建促进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激励机制

(1)政府要结合投资体制改革,调整和落实投资政策,加大对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资金支持。要把发展农业循环经济作为政府投资的重点领域之一,对一些重大项目进行直接投资或资金补助、贷款贴息的支持,以解决农业生产者资金不足的难题。

(2)通过政策调整,使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有利可图,使农业生产者对环境保护的外部效益内部化,按照“污染者付费、利用者补偿、开发者保护、破坏者维修”的原则,大力推进生态环境的有偿使用制度。

3、建立职责分明的社会参与机制

(1)明确农业生产者的参与职责。农业生产者是农业循环经济的主体,农业循环经济能否发展,关键在于他们。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为追求利益最大化,很多农业生产者不愿意清洁生产,结果造成了严重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因此,政府各部门必须通过多种手段,调节农业生产者的行为,使他们意识到发展循环经济是他们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同时,政府各部门要加大对农业生产者宣传教育力度,使他们的行为能落到实处。

第2篇

【关键词】 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机制对策研究

农业循环经济,就是把循环经济理念应用于农业系统,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和产品生命周期中减少资源、物质的投入量和减少废物的产生排放量,实现农业经济和生态效益“双赢”。我国农业发展现状,要求我们必须大力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构建适合农业循环经济健康发展的社会机制,从而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1 我国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客观必然性

(1)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缓解农业资源约束矛盾的根本出路。我国农业资源禀赋较差,总量虽然较大,但人均占有量少。目前,我国淡水资源严重不足,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世界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的1/4,并且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与人口、耕地分布状况极不协调,长江以南地区总水量多而耕地少,长江以北水资源少但耕地多,在我国的华北和西北地区,干旱少雨,严重缺水。我国人均耕地不足1.5亩,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2,全国低于联合国粮农组织确定的人均耕地0.8亩临界值的县(区)达666个,占全国县(区)总数的23.27%。我国森林资源不足,人均占有量只有0.12公顷,是世界人均水平的1/6。就是这样紧缺的农业资源,由于不合理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使得它们日趋减少。因此,在目前这种状况下,靠大规模增加资源投入来满足农产品不断增长的需求是不现实的,根本的出路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改变传统的生产方式,发展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的循环经济。

(2)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从根本上减轻农业污染、保护农业生态环境的重要途径。目前,我国农业生态环境总体恶化的趋势并未得到根本扭转,环境污染状况日益严重。据统计,全国受“三废”污染的耕地约2186.7万公顷,约占全国耕地总面积的16%。特别是乡镇企业,由于设备简陋,工艺落后,技术含量低,导致在生产过程中未经处理就直接把“三废”排放到农田,成为农业生态环境的最大危害。此外,在农业生产中,一些农用化学物质,如农药、化肥、农用薄膜、化学除草剂、作物生长剂等,由于长期不合理的使用或过度使用也造成了农业生态环境的恶化,直接威胁到农产品质量安全。生态环境恶化,水土流失,沙漠化面积扩大,草场退化,森林生态系统质量下降,生物多样性逐渐消退或消亡,生态安全受到严重影响。因此,只有大力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推行清洁生产,从源头上解决污染问题,将经济社会活动对自然资源的需求和生态环境的影响降低到最小程度,才能以最少的资源消耗,最小的环境代价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增长,从根本上化解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

(3)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以人为本、实现农业和农村可持续发展的本质要求。我国现行的农业是典型的高投入、高消耗和低效益的粗放型农业,在这种模式下的农业,环境被农业生产者当作资源自由获取和废弃物自由排放的载体,其结果导致生态恶化和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给人类的健康带来极大的损害。人是世界上最宝贵的东西,我们加快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需要,是为了不断改善人民群众的生活条件,使他们能够喝上干净的水、呼吸洁净的空气、吃上放心的食物,在良好的环境中生产和生活。而要真正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大力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改变农业生产者的生产和生活方式,缓解和消除农业生产对生态环境的压力,改变农村“脏、乱、差”面貌,改善农村卫生环境,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从而实现农业和农村的可持续发展。

2 推进农业循环经济,实现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2.1 优化政府主导的宏观调控机制

(1)建立和完善农业循环经济的法律法规体系。目前,除了认真贯彻执行《节约能源法》、《清洁生产促进法》等已有的法律法规外,还应加快循环经济立法,使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有法可依,同时,还应注意立法的质量,使该法律的可操作性强,用它来规范农业循环经济的。

(2)合理规划,整体协调。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区自然条件、经济发展水平等方面差异较大,为此,发展农业循环经济不可“一刀切”,应因地制宜、合理规划,既要考虑整体布局,也要考虑本地特点,扬长避短,趋利避害。

(3)完善政策。要通过深化改革,形成有利于促进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体制条件和政策环境,综合运用财税、投资、信贷、价格等政策手段,调节和影响市场主体的行为,建立自觉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机制。

(4)加快科技进步,提高技术水平。科学技术是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重要支撑。政府应重点组织开发有重大推广意义的资源节约技术、替代技术、再利用技术、资源化技术、系统化技术等。支持建设农业循环经济信息系统和技术咨询服务体系,及时向社会有关技术、管理和政策等信息,开展信息咨询、技术推广、宣传培训等。

(5)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实现资源和农业废物的综合利用。在农业结构调整过程中,要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有机农业,使农业系统内部的能量、物质合理流动与转化,通过生态系统内部食物链、生态网络和农业废弃物的再生、综合利用,以弥补资源的不足,既节约能源、变废为宝,又改善了生态环境。

2.2 构建促进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激励机制

(1)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利用农业生产者的成本——效益驱动机制和公众追求生活质量的消费需求驱动机制,将“谁污染,谁治理”的模式转变为“谁污染,谁治理;谁治理,谁受益”的模式,激励生产者发展循环经济,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促进循环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2)政府要结合投资体制改革,调整和落实投资政策,加大对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资金支持。要把发展农业循环经济作为政府投资的重点领域之一,对一些重大项目进行直接投资或资金补助、贷款贴息的支持,以解决农业生产者资金不足的难题。

(3)通过政策调整,使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有利可图,使农业生产者对环境保护的外部效益内部化,按照“污染者付费、利用者补偿、开发者保护、破坏者维修”的原则,大力推进生态环境的有偿使用制度。

2.3 建立职责分明的社会参与机制

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离不开政府、农业生产者和公众的积极参与,共同努力,明确三者在发展农业循环经济中的责任和义务,形成三者互动的参与机制,这是十分重要的。

(1)规范政府参与职责。在我国,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必须以政府为主导,政府各个部门必须转变发展观念,摒弃传统的发展思维和发展模式,政府有责任和义务建立和完善一整套管理体制和制度,搞好规划,引导、激励农业生产者和社会共同推动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政府各个部门应彼此协调合作,综合运用法律的、经济的、行政的手段,促使农业生产者节约资源、减少污染、实行清洁生产。

(2)明确农业生产者的参与职责。农业生产者是农业循环经济的主体,农业循环经济能否发展,关键在于他们。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为追求利益最大化,很多农业生产者不愿意清洁生产,结果造成了严重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因此,政府各部门必须通过多种手段,调节农业生产者的行为,使他们意识到发展循环经济是他们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同时,政府各部门要加大对农业生产者宣传教育力度,使他们的行为能落到实处。

(3)增强公众的参与责任意识。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主战场在农村,只有让广大公众(特别是农民群众)明白其科学道理和经济效益,才能提高他们参与的积极性。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如举办专题讲座、经验交流会、成果展示会和印发宣传品等,运用广播、电视、报纸杂志、互联网等手段进行广泛宣传,普及农业循环经济知识,定期有关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方面的信息,使广大公众享有知情权,通过参与,增强全社会的资源忧患意识和环境责任意识,使公众能把环境意识上升到民族意识、生存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意识的高度,逐步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从而使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理念深入人心,变成公众的自觉行为。

参考文献:

[1]陈德敏,王文献.循环农业——中国未来农业的发展模式[J].经济师,2002年11期.

[2]吴天马.循环经济与农业可持续发展[J].环境导报,2002年04期.

第3篇

为贯彻落实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日前,省委农村工作会议在蓉召开。会上,省委书记杜青林指出,在四川发展新跨越的宏伟事业中,农业选择什么样的发展道路,采取什么样的增长模式,关系到最广大群体的民生福祉。坚持科学发展,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跨越,是富民兴川的根本大计。他指出,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跨越,是突破传统农业增长方式的根本出路;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跨越。是抢抓农业发展机遇的必然选择;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跨越,最根本的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要把现代农业作为我省新农村建设的根本点,作为农民持续增收的立足点,作为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的切入点,作为全面加快现代化建设的支撑点,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跨越。

杜青林强调,要按照“坚持科学发展、构建和谐四川”的要求,以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为目标,以转变农业增长方式为主线,立足现实基础。依托资源优势,瞄准市场需求,坚持走科技驱动型、内涵提升型的新型农业发展道路,着力发展现代农业.加快建设全国重要的大宗农产品主产区、特色优势产业集中区和西部地区农产品加工中心、现代农业物流中心,努力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跨越。

杜青林强调,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跨越,一要坚持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夯实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跨越的设施基础。要大力加强农业基础建设,大力推广农业机械设备。二要坚持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强化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跨越的科技支撑。要积极构建高水平的农业科技研发创新体系,积极构建高效率的农业科技转化推广体系,积极构建高覆盖的农村公共信息服务体系。三要坚持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拓展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跨越的产业功能。注重开发农业的多种功能,促进农业结构不断升级、产业形态不断丰富、比较效益不断提升。要立足自求粮食平衡,积极构建粮食安全生产体系;立足发挥资源禀赋,积极构建特色优势产业体系;立足拓展农业功能,积极构建新型农业业态体系。四要坚持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创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跨越的组织机制,提高农业生产要素的集聚效应和规模效益,发展农业生产力。要推进一体化运作,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推进专业化分工,积极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推进标准化生产,加快建设农业标准体系;推进社会化服务,着力健全农业服务本系。五要坚持用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农业。造就传统行业向现代农业跨越的人才队伍,为现代农业发展乃至整个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

杜青林最后强调,要加强对“三农”工作的组织领导。要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领导,始终将其摆在重中之重的位置;要加大城乡统筹力度,切实增加对“三农”的投入;要切实转变干部作风,进一步提高“三农”工作水平。做到“坚持解决好‘三农’问题是党工作重中之重的战略思想丝毫不能动摇,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各项任务丝毫不能放除,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工作力度丝毫不能减弱”。

第4篇

据《赣南日报》2012年11月2日二版刊载的《山村竞开产业花》消息称:多年来产业单一、致富路子不宽、生活较为贫困的南康市大坪乡上期村,今年在市委组织部“三送”工作组带领下,根据上期村实际情况制定了详细的产业发展措施,即组建水稻、养猪、养鸭3个专业合作社,采取“合作社+公司+农户”的模式,发展订单农业,取得好成效。村民黄昭福家的养鸭场出栏3840羽麻鸭,一年下来纯收入能有五六万元。

大坪乡上期村在“三送”干部帮助下,走“一村一品”的农业产业化经营路子,取得了村强民富的可喜成效,这也再次证明,振兴赣南苏区,彻底改变农村贫穷落后面貌的根本出路就在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但是,就目前的现实情况来看,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是参差不齐的,有的地方仍然种植品种单一,养殖模式老套,难于跟上农业农村现代化快速发展的节拍。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这就期盼各地要把发展农业产业化当作“三送”工作和苏区振兴的重头戏来唱,实现“产业花开”春满园的理想目标。

实现“产业花开”春满园理想目标,这既是时代的要求,也是广大农民兄的的迫切愿望。在具体操作中,我们必须首先坚持产业发展生态化原则,把生态优势转化为产业发展优势,大力发展生态产业,积极培植绿色财源。一方面要坚持加快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做大、做强、做优特色优势产业,做强做优做大对农民增收贡献大的优势产业、特色产业、潜力产业,另一方面要重点培育、壮大和引进对农民增收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用现代农业科技武装农民及农业产业化各环节,建立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和检测监督体系,加强绿色产品及基地认证,实施品牌化战略,推动标准化生产,提高科技含量,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再就是要把农业产业发展与农田基本建设、耕地保护、资源合理利用、农村环境综合治理有机结合起来,紧紧依托“公司+农户”、“公司+基地+农户”、“订单农业”等模式,拉长加工链条、扩大市场辐射,使农业产业化经营呈现出丰富多彩、竞相发展的良好局面。

第5篇

1.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

我国农业资源禀赋较差,总量虽然较大,但人均占有量少。目前,我国淡水资源严重不足,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世界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的1/4,并且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与人口、耕地分布状况极不协调。我国人均耕地不足1.5亩,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2,全国低于联合国粮农组织确定的人均耕地0.8亩临界值的县(区)达666个,占全国县(区)总数的23.27%。我国森林资源不足,人均占有量只有0.12公顷,是世界人均水平的1/6。就是这样紧缺的农业资源,由于不合理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使得它们仍日趋减少。因此,在目前这种状况下,根本的出路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改变传统的生产方式,发展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的循环经济。

2.我国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主要障碍

作为一种根本不同于传统农业的新的发展模式,农业循环经济对一个国家的社会发展机制提出了新要求,它需要政府的大力推动、农业生产者的积极参与以及公众的热情支持,在这几个方面,我国还存在许多问题。

农业生产者发展循环经济的动力机制亟待加强。这主要表现为:第一,农业生产者内在动力不足,对循环经济的责任感和认同感不强,在生产过程中废弃物未经处理随意排放,浪费了可利用的资源,污染了环境。第二,农业生产者发展循环经济的技术力量不足。第三,农业生产者发展循环经济的资金缺乏,融资渠道不畅。

3.实现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3.1优化政府主导的宏观调控机制

3.1.1合理规划,整体协调 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区自然条件、经济发展水平等方面差异较大,为此,发展农业循环经济不可“一刀切”,应因地制宜、合理规划,既要考虑整体布局,也要考虑本地特点,扬长避短,趋利避害。

3.1.2加快科技进步,提高技术水平 科学技术是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重要支撑。政府应重点组织开发有重大推广意义的资源节约技术、替代技术、再利用技术、资源化技术、系统化技术等。支持建设农业循环经济信息系统和技术咨询服务体系,及时向社会有关技术、管理和政策等信息,开展信息咨询、技术推广、宣传培训等。

3.1.3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实现资源和农业废物的综合利用 在农业结构调整过程中,要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有机农业,使农业系统内部的能量、物质合理流动与转化,通过生态系统内部食物链、生态网络和农业废弃物的再生、综合利用,以弥补资源的不足,既节约能源、变废为宝,又改善了生态环境。

3.2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 利用农业生产者的成本――效益驱动机制和公众追求生活质量的消费需求驱动机制,将“谁污染,谁治理”的模式转变为“谁污染,谁治理;谁治理,谁受益”的模式,激励生产者发展循环经济,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促进循环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3.3建立职责分明的社会参与机制

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离不开政府、农业生产者和公众的积极参与,共同努力,明确三者在发展农业循环经济中的责任和义务,形成三者互动的参与机制十分重要。

第6篇

关键词:农业机械化 现代化农业 发展出路

近年来,我国的农业改革不断地深化,农业结构调整的步伐不断加快,要想提高农业收益,必须加快农业机械化的进程,加快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步伐,解放农业生产力,这成为我国当今农业发展的重中之重,本文就来寻求实现现代农业的发展的道路。

1、发展农业机械化的意义

1.1 农业机械化是实现农业现代化最有效的途径

随着现代农业技术的迅速发展,农业机械化迅速发展,实现生物科技化,劳动机械化,经营社会化,朝着国际发展的目标前进,实现机械化对农业现代化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加强农业机械化,提升农业生产质量,改变农业生产现状,增强农业科技化是实现农业经济发展的根本,实现传统的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与发展,主要以来的就是科技的发展,经过实践证明,现代科学技术每向前发展一步,其在农业中的扩散与应用都带来了农业生产力的大幅度提高。

实现农业机械化是农业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推广应用精量播种,化肥深施,秸秆还田技术都是实现农业增效的重要手段,提高农业资源的利用率,脱离机械化是无法实现的。农业机械化贯穿整个农业生产的过程中,不论哪一个环节都需要借助农业机械化才能实现。可以说,要想发展现代农业,必须注重现代农业的发展与进步,必须依赖科技的发展,必须用现代的物质条件装备农业,这是实现农业现代化最直接有效的途径。

1.2 农业机械化是促进农业增收的有效途径

我国是世界上有名的农业大国,以其作业的面积,作业的人员占据世界农业发展的重要位置,实现农业机械化,是促进农业收益提高的有效途径。农业机械化与农业的收入息息相关,农民的收入是衡量农业现代化程度的重要质变,是实现农村向城市转移的关键。从世界发达国家农业发展的现状来看,很多国家都非常注重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农业机械化与农民收益直接挂钩,国家经济发展也较为迅速。因此,大力发展农业机械化是发挥农机增产、增效的关键;同时其也可以发挥替代作用,减少农村作业人员,使其转移到城市建设中;还有要发挥农机的吸纳功能,安置部分农民实现农民再就业。

1.3 是实现和谐新农村的必然要求

社会文明的进步是以设备的技术含量为指标的,实现农业机械化是实现农业生产手段和生产方式的变革,是推进新农村建设,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实现农业机械化可以改善农民的生活条件,实现文明生产,促进农业生产力的发展;其次是促进农业劳动者文化素质的改善,提升其文化素质,造就新型农民;再次,农业机械化需要高素质人才才能进行操作与维修,这就对当代农民提出了新的要求。

从我国农业机械化的发展现状来看,一般都是个体经营,农业现代化需要以农业机械化技术和农业生产新技术的不断应用为基础,同时也要注重提高农业的文化素质,新时代的农业才能创造新时代的经济;同时,农业机械化也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了基础,为创建资源节约型的社会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促进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1.4 是现代农业发展的物质基础

农业机械化是衡量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农业机械化是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的主要手段,从世界农业的发展史来看,要想实现农业现代化,必须实现农业机械化,农业机械是农业固定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想提高农业的竞争力,必须大力发展农业机械化,用现代的科学技术来提高农业生产的机械化和集约化水平。

2、新形势下发展农业机械化的重要作用

首先,其可以实现农业优良耕作,提高农业生产技术是必然的手段,改善农业机械的质量是一个重要的方法,其拥有传统农业作业所不具备的能力,可以提高农业生产的质量,其与其他的先进技术共同作业,大大改善了劳动生产率,节约了劳动成本,大大增加了农业的生产效益;其次,降低由于灾害造成的损失;再次,推进现代农业化的进程;最后,推动农村的发展,为新农村的建立奠定基础。因此,不论是从农业发展的角度还是社会发展的角度,实现农业机械化都是具有重要意义的。

3、新形势下农业机械化的发展趋势

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全球一体化已经成为发展的必然趋势,我国必须抓住这一机遇,加快战略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充分发挥农业机械化的重要作用,经过实践证明,农业机械化的地位正在逐年的提升,随着农牧业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农业机械化的基础地位将更加稳固,为此要发展农业机械化就要转变增长方式不断优化农业机械化装备结构,在不断地加大农业机械数量的同时,更加要注重农业机械质量的提高,加强宣传,提高农民对机械化作业的认识,提升农业机械化的利用率,改善农业生产水平。

这就要求在今后的农业发展过程中,除了传统提高农业的措施,还必须注重提高农业机械化的水平,推广农业新技术,进而提高农业综合生产实力,因此,提高农业机械化的生产水平是重要的途径,首先,要以农业机械为载体,其次是加大大型农业机械开发的规模,最后是提高机械设备的性能优越性。

随着生产水平的发展和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对机械设备的依赖程度正在逐年上升,农业机械的性价比也在逐年提升,相信今后其必将迅速发展,实现大型机械的发展,实现农业高科技作业,实现经济的腾飞。

4、结语

农业的发展是我国历来发展的重中之重,是实现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环节,因此,必须加大新农村的建设,推进农业机械化,实现农业现代化,这是农业发展的必然出路。

参考文献

第7篇

关键词农业生产;农机;农艺;结合

    农业机械作为先进的生产工具和实施科学技术的载体,为实现大面积粮食作物的增产增收提供了条件,在农业生产中发挥着积极和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农业技术的不断进步和规模化生产要求的不断提高,农机技术在现代农业生产中所占的份额越来越大,农机与农艺脱节的矛盾显得愈加突出,如果不从根本上解决二者之间的衔接和适应问题,许多先进的生产手段在农业生产中难以实施,直接制约着农业生产的发展[1-4]。要使先进的农艺与农机技术有机地结合成便于实施的农业技术,必须正视以下几个问题,充分发挥二者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

1充分认识二者在实际生产中的相互关系和作用

农艺技术是农业生产工艺过程及其相应的操作技术,是生物学理能与实践的结合,农机技术是指为实现这些工艺过程而设计制造的相应农机具及其管理运用技术,是机械学原理与技术的结合。二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正确处理好二者之间的关系,使之相互适应并且紧密结合是发展农业机械化的关键,是实现高效农业的重要途径。

随着生产水平的不断提高,农业生产离不开机械化,同时对农机化的技术要求也愈加苛刻,农机与农艺结合是发展农业机械化的基础和根本出路。农业机械作为生产手段和技术载体,最大限度取代了手工作业,减轻了劳动强度,农业生产借助农业机械化技术完成农艺工艺过程,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劳动效率。农机与农艺的有机结合与运用可以抢抓农时,加强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提高农业生产水平。

2正确协调二者关系,使之在生产中相互适应

第8篇

应当看到,这些年来,国内外经济形势复杂多变、工业化城镇化快速推进,农业资源环境约束不断增强、生产要素价格持续上升,全球气候变化影响加深、农产品市场波动加剧。在诸多困难背景下,取得粮食生产“八连增”、农民增收“八连快”,实属不易。更应当看到,这些困难和不利因素仍将长期存在,今后保持农产品供求平衡的任务将更加艰巨,促进农业发展、保障粮食等农产品供给绝非易事,稍有闪失就会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大局,必须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建设,不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实现农业持续稳定发展、长期确保农产品有效供给,靠继续消耗农业水土资源余地越来越小,靠不断增施化肥农药越来越难以为继,根本出路在科技。农业科技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支撑,是突破资源环境约束的必然选择,是加快现代农业建设的决定力量。同时,促进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不仅要继续强化提价增收、补贴增收、务工增收,也要更多地通过农业科技进步,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实现增产增收、提质增收、节本增收。因此,巩固和发展农业农村好形势,必须尽快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上来。

当今世界,新的农业科技革命正在蓬勃兴起。我们必须把农业科技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推动农业科技跨越发展,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繁荣注入强劲动力。要大力增强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加强农业基础性、前沿性科学研究,抓好生物技术特别是优良品种培育,抢占农业高科技制高点;要加快科研体制改革,推动资源整合,着力解决科技创新和农业生产脱节问题;要大力加强农技推广体系建设,稳定和强化基层公益性农技推广机构,加快发展社会化农技服务组织,着力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要积极发展现代种业,加快培育一批育繁推一体化的大型种子企业;要积极发展农机装备业,加大农机具购置补贴力度,全面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

第9篇

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必经之路,因此,农业现代化就成了农业生产活动中的重头戏。机械化又是农业生产活动中最具活力的要素,且其内涵是随着时代的变迁、科技的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而不断演进着,不断地发展变化着,因此,农业机械化又带有很强烈的时代色彩,其进步、更新、换代,直接反映出当代的文明进步和科技发展水平。也就是说,农业机械化有着强烈的时代性。

那么,在现阶段,我国的农业机械化之路应该怎样走下去呢?本文就此作以粗浅的探讨。

一、农业机械化的作用

在现阶段,发展农业机械化主要有这样几个作用:

第一,有利于转变农业增长方式,促进增产增效。农业机械化是优良耕作栽培方法的载体,它拥有人力、畜力、落后的生产工具无法比拟的动力和持续力,它可以实现人工所达不到的、更高的耕作质量、先进技术和作业方式,可以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节约了成本,提高了效率,也就增加了效益。

第二,有利于防灾减灾,保证单位投入中获取更高的收益。机械化的农田基础设施建设、灾害天气下的抢种、抢收等,都是人力所远远不能及的。

第三,有利于农业规模化生产。机械化最适宜大面积生产,使整合后的土地发挥更大的规模效应。

第四,有利于带动农区就业,增加农区收入。大力发展农业机械化,给农区人口开辟了与农机业相关的就业新门路。与农机相关的配套行业,如零配件、修理养护、油材供应等,可以吸纳相当数量的农区人口,使其脱离开土地仍可以很好的谋生。

第五,有利于农区劳动力转移。目前,农区的改革开放有一项重要内容,那就是要实现农业生产工业化,农机化的发展,是推进农业生产工业化的有力措施和根本保证,可以使大批的劳动力脱离开直接的农业生产,转而从事与农业相关的工业生产,或直接从事工商业生产经营活动,使大批农业劳动力得到解放。

无论从历史上看,还是从现实上考察,农业机械化都是解放农区农业生产力,提高农业生产劳动率的最有效手段。从这个角度看,“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仍然是真理。

二、农业机械化发展之路

我国的农业机械化之路,大致可以分为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开始,到合作化时期,农机化开始起步,推广新式农具。

第二阶段,时期,一直到改革开放前,农机化得到一定的发展,建立了大批国有和集体所有的机耕队、代耕队,大型国有农场的机械化水平也有较大提高,大中型农机具发展较快。

第三阶段,改革开放初始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这一阶段比较特殊,大中型农机具发展几乎是停滞的,而适合农家小户使用的小型农机具则大量发展。由于适应了分包到户的一家一户生产模式,这种小型农机具,使得田间作业的机械化程度有了较大的提高。

第四阶段,20世纪90年代初到21世纪初,是农业机械化快速发展时期,农机装备和农机服务都出现了令人瞩目的进步,数量急剧增加,马力逐渐提高,尤其是大马力农业机械,增长极快。

第五阶段,以2004年为界,我国农业机械化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更新换代频率加快,大马力农机具大量增加,农业生产机械化率也有大幅度提高,尤其是农垦系统,一些农场、管理区机械化作业率几乎达到了100%。

三、以大中型农业机械化为主,大力发展农业机械化

我国农业的发展,主要靠提高单位面积生产能力为主,耕地面积不可能增加了,因此,除了采用优良品种外,利用农业机械为载体,大面积推广农业生产新技术是农业发展最重要的途径之一。

从提高综合生产能力的技术要求看,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内,主要应使用大中型农业机械。现代农业技术要求的,是具有一定规模的立体作业,绝非是小型农机具所能胜任的。高性能、大马力农机具的优越性和重要性日显突出,以往,因其价格昂贵而很少考虑其价值,缺乏推广应用的积极性。现在,人们已越来越认识到大马力、大型农机具有效实现农艺技术的高性能,其性价比、综合效益大大优于一般农机具,更适合大面积规模作业,是当前农业机械发展的主要方面。

目前出现的农机跨地区作业,在生产方式上实现了规模化经营,开辟了我国小规模农业使用大型农机具进行规模化、集约化、现代化生产的现实道路,其前途正无可限量。

四、农机专业户与农机服务组织

当农机专业户有了一定的发展之后,农机专业协会和农机服务组织应运而生,在一些农机发展较快的地区,其发展路径已显现得十分清楚。农机专业协会是农机户之间的社团组织,为农机会员提供维修、信息、市场等方面的服务。各种形式的农机服务组织也逐步发展,以发挥其不可替代的作用。在现阶段,农机服务组织是建立在农村家庭承包经营(农场办家庭农场和租赁经营)基础上的,打破“大锅饭”机制的机耕队,是由农机户发展或联合起来的,而不是由行政机关出面组织起来的。它的经济关系的核心是产权明晰,它所拥有的农机具及其他资产,都是能量化到农机户、农机手个人的,在此基础上,建立起收益分配等机制。农机服务组织发展可归结为两大类型,一是农机专业合作社。二是农机专业服务公司。

五、政策性补贴加快农业机械化发展

第10篇

1.1农业信息化市场需求巨大

我国农村和小城镇人口占绝对比例。在对农村的考察过程中,强烈感受到农民、农业工作者对农业信息的渴望。当前我国许多地方政府通过建设“农业信息服务中心”、“农业110”及农业信息员、农业信息会等多种农业信息形式,开拓了为农业服务的新领域,通过网上交易、网上服务,确使农民尝到了农业信息的甜头。这说明农业信息化建设,顺应了农民需要,也顺应了市场经济、信息化发展的需要。

1.2信息化是传统农业的倍增器

信息技术是当今发展最快的高技术,但就信息技术本身来讲,它只是一种工具,并不能替代其他产业,只有和其他产业结合,才能够真正成为传统产业发展的倍增器。农业信息化主要包括:农业技术信息化,如精准农业信息;农业环境信息化,如气候预报、病虫害测报;农业经营信息化。当前,我国农业正处在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变的时期。要在人均0.067hm2的耕地上解决13亿人口的吃穿问题,根本出路在于以科学技术和信息及其物化了的设备工具和生产资料来武装农业,大幅度地提高生产率,因此发展农业信息将给我国农业带来难得的机遇。我国传统农业绝大部分尚处于低质低效水平,虽然劳动力成本低,但劳动力人员素质也低,技术水平、管理水平、经营水平也同样不高。随着加入WTO的临近,我国农业生产不得不面临国际市场的竞争压力。要提高农业生产力水平和农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就要推进农业现代化;要实现农业现代化,就必须提高农业信息化水平。将当今信息技术与传统农业相结合,将会极大促进我国传统农业的现代化水平,并取得跨越式发展。

2对策

2.1把农业信息当作产业来发展

推进农业信息化,必须把农业信息当作一项产业来发展。信息产业在农业上应用,一方面可以使农业生产效率大幅度提高;另一方面,农业信息本身也可以被当作产业来发展。因此,农业信息化建设绝不仅限于信息网建设,它还可以带动农业信息硬件、软件建设,还可以拉动农业信息服务、农业信息的收集、加工、处理、分析以及农业信息中介、网上农科教育、网上农产品交易、网上结算、定单农业、物流配送等一系列农业生产、流通活动,既可以创造一大批就业机会,又可真正通过信息化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提高农业整体效益。在农业信息化实施过程中,农业通过信息化可以获得倍增效益,信息业可以通过对农业的信息软、硬件服务形成农业信息产业,最终形成农业与信息业双赢的良好局面。政府要扶持,要给予优惠、引导,最终要按市场规律以企业运作方式来完成。

2.2建立农业信息化指标体系

在谈到现代化指标时,往往把信息化程度作为一项衡量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指标来看待。信息化指数的高低也就反映了该地区、该行业的信息化水平,发展农业信息化产业也就不能不建立农业信息化指标体系,农业信息化指标体系主要由信息量、信息装备、信息主体水平、信息消费等组成。要提高农业信息化水平,就必须按农业信息化指标体系各方面全面提升农业信息化水平。与我国目前农业水平、农村条件和农业人口来比较,尚有较大差距。但我国农业发展也具有地区性不平衡,西北地区相对落后,而东南沿海由于开放早,市场经济已经比较发达,农民已经向富裕小康水平转化,初步具备了推进农业信息化的条件,有了建设农业信息化的投资能力,只要领导重视,加强相关人才队伍建设,完全有能力发展农业信息产业。另外,在目前衡量农业现代化水平的许多统计材料中,尚缺乏有关农业信息化方面的记录,应把农业信息化等有关量化指标加以统计,逐步建立起农业信息化指标体系,以推动农业信息化建设。

第11篇

1.1农业信息化市场需求巨大

我国农村和小城镇人口占绝对比例。在对农村的考察过程中,强烈感受到农民、农业工作者对农业信息的渴望。当前我国许多地方政府通过建设“农业信息服务中心”、“农业110”及农业信息员、农业信息会等多种农业信息形式,开拓了为农业服务的新领域,通过网上交易、网上服务,确使农民尝到了农业信息的甜头。这说明农业信息化建设,顺应了农民需要,也顺应了市场经济、信息化发展的需要。

1.2信息化是传统农业的倍增器

信息技术是当今发展最快的高技术,但就信息技术本身来讲,它只是一种工具,并不能替代其他产业,只有和其他产业结合,才能够真正成为传统产业发展的倍增器。农业信息化主要包括:农业技术信息化,如精准农业信息;农业环境信息化,如气候预报、病虫害测报;农业经营信息化。当前,我国农业正处在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变的时期。要在人均0.067hm2的耕地上解决13亿人口的吃穿问题,根本出路在于以科学技术和信息及其物化了的设备工具和生产资料来武装农业,大幅度地提高生产率,因此发展农业信息将给我国农业带来难得的机遇。我国传统农业绝大部分尚处于低质低效水平,虽然劳动力成本低,但劳动力人员素质也低,技术水平、管理水平、经营水平也同样不高。随着加入WTO的临近,我国农业生产不得不面临国际市场的竞争压力。要提高农业生产力水平和农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就要推进农业现代化;要实现农业现代化,就必须提高农业信息化水平。将当今信息技术与传统农业相结合,将会极大促进我国传统农业的现代化水平,并取得跨越式发展。

2对策

2.1把农业信息当作产业来发展

推进农业信息化,必须把农业信息当作一项产业来发展。信息产业在农业上应用,一方面可以使农业生产效率大幅度提高;另一方面,农业信息本身也可以被当作产业来发展。因此,农业信息化建设绝不仅限于信息网建设,它还可以带动农业信息硬件、软件建设,还可以拉动农业信息服务、农业信息的收集、加工、处理、分析以及农业信息中介、网上农科教育、网上农产品交易、网上结算、定单农业、物流配送等一系列农业生产、流通活动,既可以创造一大批就业机会,又可真正通过信息化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提高农业整体效益。在农业信息化实施过程中,农业通过信息化可以获得倍增效益,信息业可以通过对农业的信息软、硬件服务形成农业信息产业,最终形成农业与信息业双赢的良好局面。政府要扶持,要给予优惠、引导,最终要按市场规律以企业运作方式来完成。

2.2建立农业信息化指标体系

在谈到现代化指标时,往往把信息化程度作为一项衡量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指标来看待。信息化指数的高低也就反映了该地区、该行业的信息化水平,发展农业信息化产业也就不能不建立农业信息化指标体系,农业信息化指标体系主要由信息量、信息装备、信息主体水平、信息消费等组成。要提高农业信息化水平,就必须按农业信息化指标体系各方面全面提升农业信息化水平。与我国目前农业水平、农村条件和农业人口来比较,尚有较大差距。但我国农业发展也具有地区性不平衡,西北地区相对落后,而东南沿海由于开放早,市场经济已经比较发达,农民已经向富裕小康水平转化,初步具备了推进农业信息化的条件,有了建设农业信息化的投资能力,只要领导重视,加强相关人才队伍建设,完全有能力发展农业信息产业。另外,在目前衡量农业现代化水平的许多统计材料中,尚缺乏有关农业信息化方面的记录,应把农业信息化等有关量化指标加以统计,逐步建立起农业信息化指标体系,以推动农业信息化建设。

第12篇

1.1农业信息化市场需求巨大

我国农村和小城镇人口占绝对比例。在对农村的考察过程中,强烈感受到农民、农业工作者对农业信息的渴望。当前我国许多地方政府通过建设“农业信息服务中心”、“农业110”及农业信息员、农业信息会等多种农业信息形式,开拓了为农业服务的新领域,通过网上交易、网上服务,确使农民尝到了农业信息的甜头。这说明农业信息化建设,顺应了农民需要,也顺应了市场经济、信息化发展的需要。

1.2信息化是传统农业的倍增器

信息技术是当今发展最快的高技术,但就信息技术本身来讲,它只是一种工具,并不能替代其他产业,只有和其他产业结合,才能够真正成为传统产业发展的倍增器。农业信息化主要包括:农业技术信息化,如精准农业信息;农业环境信息化,如气候预报、病虫害测报;农业经营信息化[1]。当前,我国农业正处在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变的时期。要在人均0.067hm2的耕地上解决13亿人口的吃穿问题,根本出路在于以科学技术和信息及其物化了的设备工具和生产资料来武装农业,大幅度地提高生产率,因此发展农业信息将给我国农业带来难得的机遇。我国传统农业绝大部分尚处于低质低效水平,虽然劳动力成本低,但劳动力人员素质也低,技术水平、管理水平、经营水平也同样不高。随着加入WTO的临近,我国农业生产不得不面临国际市场的竞争压力。要提高农业生产力水平和农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就要推进农业现代化;要实现农业现代化,就必须提高农业信息化水平。将当今信息技术与传统农业相结合,将会极大促进我国传统农业的现代化水平,并取得跨越式发展。

2对策

2.1把农业信息当作产业来发展

推进农业信息化,必须把农业信息当作一项产业来发展。信息产业在农业上应用,一方面可以使农业生产效率大幅度提高;另一方面,农业信息本身也可以被当作产业来发展。因此,农业信息化建设绝不仅限于信息网建设,它还可以带动农业信息硬件、软件建设,还可以拉动农业信息服务、农业信息的收集、加工、处理、分析以及农业信息中介、网上农科教育、网上农产品交易、网上结算、定单农业、物流配送等一系列农业生产、流通活动,既可以创造一大批就业机会,又可真正通过信息化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提高农业整体效益[2]。在农业信息化实施过程中,农业通过信息化可以获得倍增效益,信息业可以通过对农业的信息软、硬件服务形成农业信息产业,最终形成农业与信息业双赢的良好局面。政府要扶持,要给予优惠、引导,最终要按市场规律以企业运作方式来完成。

2.2建立农业信息化指标体系

在谈到现代化指标时,往往把信息化程度作为一项衡量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指标来看待。信息化指数的高低也就反映了该地区、该行业的信息化水平,发展农业信息化产业也就不能不建立农业信息化指标体系,农业信息化指标体系主要由信息量、信息装备、信息主体水平、信息消费等组成[3]。要提高农业信息化水平,就必须按农业信息化指标体系各方面全面提升农业信息化水平。与我国目前农业水平、农村条件和农业人口来比较,尚有较大差距。但我国农业发展也具有地区性不平衡,西北地区相对落后,而东南沿海由于开放早,市场经济已经比较发达,农民已经向富裕小康水平转化,初步具备了推进农业信息化的条件,有了建设农业信息化的投资能力,只要领导重视,加强相关人才队伍建设,完全有能力发展农业信息产业。另外,在目前衡量农业现代化水平的许多统计材料中,尚缺乏有关农业信息化方面的记录,应把农业信息化等有关量化指标加以统计,逐步建立起农业信息化指标体系,以推动农业信息化建设。

第13篇

比如说,在IT行业看来,工业、农业以及服务业都太过古老,而在这些行业看来,IT行业最重要的是应用,没有应用,所谓的“朝阳产业”也会夕阳化。从厂商的角度看,金融、医疗等是大客户,IT设备和系统的需求高,财大气粗;而从政府的角度看,国家安全、改善民生等则是头等大事。

与传统行业相比,从几年前开始传统意义上的IT行业早已没有了昔日的风光,这是不争的事实。在新能源、矿业甚至装备制造业面前,IT行业底气明显不足。真正的强国依靠的是钢铁和粮食,看看有多少IT界的人士去转型务农就知道了,比如网易的丁磊和联想的陈绍鹏。

作为人类最古老的行业之一,务农承担着解决温饱最基本的功能。而中国作为世界上种地种得最资深的民族,近年倒出现了“谁来种地”和“怎么去种地”的问题。去年9月20日,农业部下发了关于开展农业信息化建设需求调研的通知。调研的出发点是相关部门对市场情况不熟悉,对“精准农业”把握不深入。这也从另一个角度说明了我国农业信息化“灯下黑”的状态。

今年年初,中央1号文件提出,我国已到了必须更加依靠科技进步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历史新阶段,并部署了加强全国农业科技“顶层设计”等决定。另外,金农工程二期建设内容需求也提出利用3G、物联网、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加快农业电子政务建设,建立保障农产品供给、质量安全和强化农业资源利用与管理等。

这份文件题为《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见》,共分六个部分23条,包括:加大投入强度和工作力度,持续推动农业稳定发展;依靠科技创新驱动,引领支撑现代农业建设;提升农业技术推广能力,大力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加强教育科技培训,全面造就新型农业农村人才队伍;改善设施装备条件,不断夯实农业发展物质基础;提高市场流通效率,切实保障农产品稳定均衡供给。

第14篇

关键词:市场经济;三农问题;城乡统筹

中图分类号:F291.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9)24-0157-02

一、三农问题的由来及其现状

1.三农问题的由来。建国前后,广大农村实行耕者有其田,农业取得了很大成绩,还为国家工业化积累了资金;然而,随之而来的化运动,破坏了农民土地所有权和劳动自,农民生活贫困,农业生产停滞不前,农村经济发展缓慢,三农问题初显。之后,实行,三农困境出现转折,中国农民过上了历史上几乎最好的日子。20世纪80年代后期,农民增产不增收,还要为基层财政承担大部分费用。20世纪90年代中期,推行分税制改革,乡村落后的公共设施也靠对农民集资或摊派解决,农民负担沉重,三农问题再次突出。

2.三农问题的现状。三农问题集中表现为:(1)农村经济面貌落后,生态恶化,人均耕地面积锐减。(2)农产品市场化率低、成本高,农业比较效益差、竞争力弱。(3)农民收入低且增长缓慢,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4)“农民工”的权益保护、就业环境、社会保障和民利等问题突出,并且随着第二代、第三代农民工的出现,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社会稳定以及和谐社会的构建。

二、从市场经济角度看三农问题的根源

1.经济主体的限制。经济主体是指在市场条件下,按照最优化原则进行决策,并从事经济活动的组织或个人,其基本属性是独立性、平等性。而在中国现行的制度框架下,农民这一经济主体并不具有完全的独立性和平等性,主要表现在:(1)农民所掌握的主要资源――土地使用权,不能在市场上自由流动,同时农民对土地使用权的独立决策也受到限制(只能从事农业生产);(2)农民作为经济资源中最基本的劳动力也无法在城乡之间实现自由并稳定的流动;(3)农民在目前的社会经济生活中实际上处于一种极不平等的弱势地位。

2.经济活动的限制。中国的农业经济活动有其特殊性:(1)由于中国的特殊国情和农业的基础地位,农业的基本目的首先是满足全体国民的粮食需求,而不是价值增值;(2)由于长期以来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不合理存在,导致了农业产品得不到价值补偿和增值;(3)由于无法获得价值补偿和增值,农业基础积累低,农业生产的要素投入无法改善;(4)农村相对落后的生产生活设施提高了生产、生活的成本。

3.地理区域的限制。中国的农村有其特殊的一面:(1)农村各种基本要素的流动和多元化受到限制;(2)农村与其他地理区域之间的要素转化存在限制,且成本偏高;(3)由于要素之间缺乏流动和转化,造成了农业活动的封闭性;(4)由于以上原因,农业活动的剩余很低,农民收入低,制约了基础设施的发展。

三、中国的经济发展阶段与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

1.目前中国的经济发展阶段。按照市场经济国家工业化理论,以工补农阶段的特征是:(1)在国内生产总值中农业份额下降到15%以下;(2)工农业增加值中,工业是农业的3倍;(3)农业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30%;(4)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50%以上;(5)人均GDP达到1 500美元。

目前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中,农业份额已经下降到12.4%;工业增加值是农业的3倍以上;农业的实际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45%以下;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43%(若按城市长期居住人口计算,则可超过50%);2007年人均GDP 2 460美元。由于中国现行制度对农业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存在诸多显性或隐性的限制,因此,除就业人数这一项指标外,中国目前的经济发展水平已经基本达到工业反哺农业的阶段。

2.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要彻底解决三农问题,首先是要解决平等问题,即:(1)给予农村居民平等的公民权利,包括城乡统一的户籍制度、社会福利制度、就业制度以及政治代表制度;(2)必须在市场经济中平等地对待农业,给予农业足够的发展空间,允许农业生产要素在市场上自由流动、合理配置;(3)把农村的公共建设纳入财政计划,实行城乡一体化的公共产品供给制度,增加农村基础投入,改善农村居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同时增强农业竞争力。

其次,破除制度,建立稳定的财政资金支持农业发展的渠道,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增强农业竞争力;积极吸引、鼓励和带动各种社会资源下乡或到农村人口集中地区发展农业及其他产业,形成第一、二、三产业相互融合的良性循环机制。

四、重庆市解决三农问题的做法及问题与建议

(一)重庆市解决三农问题的一些做法

2007年,中央将重庆市设立为国家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有意从制度上解决三农问题。具体措施包括:加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按照“工作机制城乡统筹、保障标准地区有别”的原则已开始建立城乡统筹低保制度;出台了农民工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试行办法,探索为进城务工农民提供基本的社会保障;设立“农民工日”;建设都市农民工新村;探索农村土地和宅基地的流转模式等。

(二)目前的改革措施存在的问题

三农问题的根源在于农业、农村、农民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地位问题,是农业生产要素不能在市场上自由流动、优化配置的问题。因此,要进行改革就必须触及这些核心问题。

目前,重庆各地试点的土地流转政策普遍遵循“稳制、分权、放活”和“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这样的政策依然无法使农业最基本的生产资料――土地进行自由流转和市场化配置(即便是在农业生产领域内的流转和配置也比较难以实现,或者成本相对较高)。对于已经流转集中经营并进行农业生产的土地,由于业主存在对土地使用权限、年限和政策风险等问题的担忧,无法调动业主长期进行固定投资的积极性,限制了农业生产的长远发展。

重庆市加强了城乡统筹规划,加大了农村公共事业的投入和财政支农的力度等,这些政策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农村面貌,方便了农民的生产生活。这些政策在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吸引城镇资源下乡发展农业的同时也吸引了不少原本可以定居城镇的农民工回乡修房建屋,以备年老之后再回到农村种地养老。这种“打工盖房子”的结果显然与政策的初衷有所不符。从根本上来说这是改革政策不彻底、不配套所致。

(三)对城乡统筹解决三农问题的建议

1.更新思想观念。对于三农问题,中国实际上并不存在法律和政策的空白,而是缺乏平等看待社会经济事物,并严格执行法律法规的问题。既然重庆被设立为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解决三农问题的试验区,就应当本着“解放思想、勇于创新”的精神,为建立公正、合理、和谐的社会经济秩序而努力奋斗。这就要求我们的改革要具有创新性,要破除阻碍生产力发展的制度,而不是在旧有的制度上修修补补;要求我们制定一切改革政策、措施的出发点都应当遵循“保障和实现公民权利”、“人人平等”的宪法精神。

2.广泛征集意见和建议。城乡统筹不只是政府机关的事情,也不只是重庆人的事情,而是关系全体中国人民长治久安的事情,因此可以公开设立专门的意见建议征集机构或网站,向全社会征集意见和建议。出台任何一项重大的改革措施都应当广泛征求民意,特别是要向政策措施的施行对象广为宣传,使其意愿得以充分地表达并得到应有的尊重,这也有利于政策措施的顺利施行并起到良好的效果。

3.改革财政支农的途径和方式。财政支农的目的是要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促进社会资源投资农业,促进农业进行规模化、现代化生产,提升农业的生产能力和整体效益。因此,财政支农首先应当是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包括道路交通、水利设施、农田基本建设等)和农业保险等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其次,直接补贴应当只补贴规模经营、集约经营的农户,按优势农产品生产的原则进行补贴,并加大补贴力度,以形成对农业生产的正向引导。然后,补贴小城镇和中心村的建设,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条件,以引导农业人口向城镇流动。再次,对于农村土地流转的转出方进行社保、住房等补贴,以解除其后顾之忧,吸引有条件的农民工定居城镇;对于农村土地流转的转入方也应进行补贴,降低土地流转以及土地前期整理的成本。最后,加强农村及中小城镇的教育投入,包括国民基本教育和职业技能教育,以提高整体国民的人力资源素质。

4.改革户籍制度以及附着其上的各种社会福利制度。本着“制度公平”和“保障和实现公民权利”的原则,将全体公民平等看待,建立城乡统一的无差别的户籍登记制度和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居民医疗保险制度、居民失业救济制度以及居民住房保障制度等一系列社会福利制度。考虑到农业生产的特殊性以及中国的特殊国情,可以对农业企业主及其农业职工的社会保险进行适当补贴。从事农业生产的职工退休后即可享受与其他产业职工相同的基本待遇;而对农业企业主领取退休金则应设立限制条件(因土地为国有或集体所有),比如放弃或移交土地使用权,以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

参考文献:

[1]林楚方.三农新解:1978―2004的中国三农问题大脉络[N].南方周末,2004-03-09.

[2]张素环.浅论农村土地产权制度的功能及其变革的经济学原因[J].农业经济,2005,(2):24-25.

[3]罗卿.农民工问题的哲学思考与解决对策[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7,(4):417-420.

[4]王昊.部分国家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比较与分析[J].世界农业,2007,(11):25-27.

[5]吴雷,李锋.进城务工人员群体特征演变的法律政策转型研究[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7,(4):413-416.

[6]辛岭,蒋和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区域发展研究[J].世界农业,2007,(12):7-10.

[7]杨光,祝华军,邓悦.快速城市化地区失地农民生活保障问题研究[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7,(3):289-293.

[8]陈川,赵妮娜.交通环境变化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7,(3):298-302.

第15篇

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业取得的成绩与存在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党和政府毫不放松地加强三农工作,先后制定了许多具体政策解决农村问题,使农业得到加强、农村得到发展、农民得到实惠,为推动社会经济发展、保持社会稳定创造了重要条件。”农业的科技含量得到较大提高:杂交水稻、杂交玉米、良种小麦的种植,得到普遍推广应用,极大地提高了粮食产量;城镇周边大棚蔬菜种植技术逐渐推广,经济效益明显提高,农民收入显著增加;桑树、果树的嫁接技术在农村普遍推广,提高了产品质量,增加了经济效益。新的生产技术得到较大的推广:免耕法、水稻抛秧、温室育秧等。农产品深加工有一定的发展,各地农村建起了一批中小型农产品加工厂,提高了农产品的附加值,增加了农民的收入。2008年,全国农民收入达到人平达到4761元。

但是,“农业基础仍然薄弱,最需要加强;农村发展仍然滞后,最需要扶持;农民增收仍然困难,最需要加快。”一是农业生产技术水平低,科技含量低,经济效益差:粮食生产上,除水稻、玉米、小麦等使用了良种,其他粮食作物基本停留在过去传统的品种上,不仅没有多少改良,还有退化的现象,产量低、效益差;种植经济作物不仅没有增加,反而有减少的趋势,如甘蔗、花生,种植面积都在减少;农业生产技术落后,很多地区没有使用机器耕作,劳动生产率十分低下。

二是土地的土质结构破坏严重:农民过去使用农家肥、土肥较多。现在,农民种地普遍使用化肥,播种时用磷肥做底肥,催苗用氨水、尿素等化肥,除草用除草济,有的还使用免耕法,致使土地土质结构破坏、板结越来越严重,肥力越来越差。

三是农业用地减少:有的以各种冠冕堂皇的理由,侵占农业用地,成为农业用地减少的一个重要原因;有的农民新建住房求宽求大,占地几百平方米,院坝占地更宽,成为农业用地减少的又一个重要原因;有的地方,修公路、建工厂,根本不考虑节约用地,以自己方便为出发点,大量占用优质土地;人死后,农村绝大部分采用土葬,有的甚至修建活死人墓,也占用不少土地。

四是农田抛慌越来越严重:农村中有的全家外出打工,致使农田抛慌;有的家里主要劳动力外出打工,家里老的老、小的小,能种多少种多少,致使农田部分抛慌;有的以搞某建设为名,在城镇附近圈占大片优质土地,而不及时进行建设,将土地抛慌数年,甚至更久。

二、当前发展农业生产的重要意义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社会稳定发展的保证。当前,发展农业生产具重要的意义。

第一,农业要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粮食和副食品,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生活保证。民以食为天,吃饭第一。“必须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始终把解决好十几亿人口吃饭问题作为治国安邦的头等大事。”要解决十三亿人口的吃饭问题,必须坚持自力更生的方针,努力发展农业生产,增加粮食产量。“农业是安天下、稳民心的战略产业,没有农业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现代化,没有农村繁荣稳定就没有全国繁荣稳定,没有农民全面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全面小康。”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

第二,农业要为工业的发展提供生活资料、原料和广阔的市场。“如果没有足够的粮食和其他生活必需品,首先就不能养活工人,还谈什么发展重工业?”工业发展,需要的粮食和副食品要依靠农业提供,没有农业的发展,工业发展就没有保障。农业要为工业特别是轻工业提供原料和广阔的市场。我国曾经在相当长的时间中鼓励消费、刺激消费,而收效甚微,根本原因就在于农村经济不发达、农民经济收入低,农村广阔的市场没有很好地启动。而在2008年世界性的金融危机中,我国采取给农民补贴的方法,组织家电产品下乡,为电器产品开辟了广阔的市场,我国的电器生产不仅没有减少,反而有新的发展。

第三,我国的农产品仍然是外贸的重要产品。2006年我国农产品出口近300亿美元,2008年虽然受世界金融危机影响,我国农产品出口仍然突破400亿美元。

其四,发展农业生产是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保证。发展农业,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必要的农副产品,满足人民群众基本生活需要,是加强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

农业发展了,基础打好了,就为工业发展、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提供了保证。

三、提高农业科技含量,增加农产品附加值的构想

一是选拔懂科学技术的人才担任农村各级领导干部。“稳定和壮大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加强农业技术推广普及,开展农民技术培训。”提高农业科技含量,必须选拔懂科学技术的人才担任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发挥他们的特长,成为农村推广应用新科学、新技术的带头人,带领农民提高农业科技含量。可以加大从大学选拔优秀毕业生到农村担任乡(镇)、村干部的工作,特别是学习与农业有关专业的大学优秀毕业生,可以优先免试安排到农村担任乡(镇)、村干部,为提高农业科技含量开拓道路。

二是搞好提高农业科技含量、增加农产品附加值的科学规划。科学规划是提高农业科技含量的基础,也是提高农业科技含量的方向。各级党政领导必须深入实际,调查研究,确切地了解情况,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规划。为提高农业科技含量绘制蓝图,明确方向,奠定基础。

三是搞好试点,树立榜样。提高农业科技含量、增加农产品附加值,必须搞好试点,树立榜样,以榜样的力量,推动工作的发展。各级、各地都应该建立自己的试验基地,及时把最新的科学技术成果引进在试验基地应用,在取得经验的基础上,组织相关的人员参观学习,掌握有关技术,及时推广应用,推动农业生产的发展。

四是加强对农民生产的科学技术指导。“农业发展的根本出路在科技进步”。目前,各个乡(镇)都有农业技术指导站,县有农科所,省、市有农科院,已经形成农业科学技术推广应用的体系。但是,这个体系的作用并没有充分地发挥出来。农民种地仍然靠传统的经验,许多先进的生产技术,没有及时地推广应用,停留在研究所,不能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因此,加强对农民生产的科学技术指导十分必要。可以采用层层负责,环环相联,责任到人,包干农户,绩效挂钩的方法,把农业科技人员与农户紧密地联系起来,使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发展,使粗放型农业向集约型农业发展。

五是积极开展农副产品的深加工。目前,农村出售的农副产品,绝大部分都是没有经过加工的初级产品,附加值低,经济效益差。如果把农副产品加工成成品出售,消费者购买后直接使用,既提高了农副产品的附加值,增加了农民的经济收入,又方便了消费者。必须“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农产品加工业结构升级,扶持壮大龙头企业,培育知名品牌。”各个乡(镇)领导必须深入实际,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适宜发展什么就发展什么,不宜发展的就不要去硬搞。”建立农副产品深加工企业,把自己的农副产品加工成成品,为农民创造更好的经济效益。而“工业必须支援农业,促进农业现代化。”为农副产品的深加工提供技术支持。

六是建立大学加农户的生产体制,把大学的科研成果与农民的生产紧密联系起来。“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促进产学研、农科教结合,支持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同农民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农户开展多种形式技术合作。”建立大学加农户的生产体制,把大学直接与农村农户联系起来,分片包干,大学的教师、学生深入农村,到每个农民的田间地头给农民传授新科学新技术,指导农民科学种田,把科研成果尽快地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推动农业的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