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区域经济发展状况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关键词】城镇化;区域经济;问题;发展
现如今的我国,在经济发展方面投入了相当大的精力,不仅优化了整体的经济发展状况,更是加快了城镇化的进程。而在城镇化的推动下,城市与乡镇的经济差距逐渐缩小,乡村人民的生活水平也获得了普遍的提高。同时,城镇化还使得我国的经济开始走向平稳,不再是城市经济远远高于其他地方,改变了以往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状况。并且,我国的城镇化是一个现实而稳定的发展过程,经历了相当长的时间,已然变得较为成熟,对国内整体经济的发展起着最为核心的推动作用。但是,我国的城镇化整体进程,在时代的不断发展当中,也出现了一部分问题和不足之处,尤其是城镇化后的区域经济发展状况,成为了干扰国内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一部分区域的整体城镇化进程相对较快,而其他部分的则相对较为缓慢,但是它们的经济制度往往是相同的。于是,不同区域内的工资状况也出现了偏差,高经济地域内的消费水平往往较高,相应的工资水平也十分高。但低经济区域内,不仅工资较低,而且与高经济区域有着明显的经济差异。并且,不同地方的经济地域,往往会相互模仿彼此的经济体系,比如有的地域内房地产经济十分流行,而且较为火热,整体的经济姿态较高。而其他区域也会相应的进行模仿,着重发展房地产经济,但是很快便发现房地产经济根本不适合当地的实际状况,难以获得有效的发展。因而当地的经济发展速度便迅速下降,区域经济也不再那么明显。
一、城镇化后的区域经济现象分析
(一)城镇的人口不断上升
在国家大力推动城镇化的发展之后,我国城镇的人口迅速上涨,停留在农村的剩余劳动力急速锐减,一些时候,乡村几乎成为了无人问津的区域,整体的发展走势十分艰难,而经济的发展速度也较为缓慢。虽然乡村也面临着城镇化的机遇,但是其经济基础十分的差,无法在短时间内迅速提高自身的经济水平。同时,很多乡村盲目的进行城镇化发展,开始学习城镇化内的一切经济模式,但是城镇的经济模式开展,需要有较高的经济基础支撑,失去了经济基础,所开展的经济模式已然没有丝毫的意义。并且,乡村的经济发展需要打造出自己的特色,如果盲目一味的跟从城镇的经济体系,不仅换不来经济的有效提升,还会使得整体经济质量迅速下降。城镇化之后,城镇的人口迅速上升,他们无疑是城镇区域经济的带动者。有了人口的扩张,城市的消费水平获得了整体的提高,所形成的劳动力系统也更加的庞大。但是其中也产生了一定的问题,比如经过城镇化的不断扩大,很多地域内的基础公众设施已然难以满足人口增长的实际需求,而且如医疗一类的公众设施,首先都必须有一定的经济作为基础,伴随着人口的增长需要进行迅速的扩张,但是公众设施是一个逐渐发展的过程,无法在短期内实现迅速的优化,因而给国家的公众服务形成了很大的压力。
(二)城乡一体化进程的推进
城镇化的开展,无疑推进了我国城乡一体化进程,同时缩短了城市经济与乡村经济的距离。但是,城镇化的开展,却是片面性的,不同区域内的城镇化水平有着明显的差异,而对于这些城镇化内容,如果不能加以合理的优化,将会影响到整体的经济发展效率。比如,以北京、上海一类的城市为例,他们的城市化水平已然具有相当高的水准,而周边的小乡村也在城市化范围的不断扩大中,被完全的覆盖,成为城市的一部分,整体的经济也迅速涌入飞快的发展状态中。但是,依旧有一部分山区的乡村,由于距离城市相对较远,它们的发展速度十分缓慢,即使在城镇化进程的引导下,整体的发展速度也并没有较大的提升。而且,这些乡村的经济发展,不同于其他区域内的乡村,它们无法找到较多的消费人群,而且其中的青壮年往往都选择了进入城市打工,剩下的都是一些老弱病残,他们的劳动力十分的低,根本无法迎合当前时代经济发展的主体需求。而且,城乡一体化经济的进一步发展,需要以经济特色作为基础,如果乡村的城镇化进程,始终跟随着城市的步伐去走,并不会有太大的突破,整体的经济效益也只能保持较低的水平。
(三)区域经济片面化过于严重
在城镇化的迅速发展当中,衍生出了相当多的区域经济,区域经济是我国着重发展的经济内容之一,但也是国内经济发展不平衡的表现。我国的区域经济,指的是一部分经济基础较为优秀的区域,在城镇化的冲击下,得到了相当迅猛的发展,融入了城镇化当中。而很多经济基础较为薄弱的区域,即使有了城镇化的引导整体的城镇化水平也并不是那么优秀,该片区域无论在经济水平上,还是在经济质量上,都与经济实力较厚的区域,有着明显的差距。同时,国内城镇化的进程,不同区域内的发展速度也是不同的,很多城镇的发展速度十分缓慢,经常难以适合当前时代的具体需求。而且,城镇化拉近了城市和乡镇的距离,但是所表现出来的经济却是一种区域化的状态,仅仅是一部分区域内的经济水平差距被缩小,而与其他地域的城镇化经济水平却有着本质上的区域。这也是导致当前城镇化进程十分不稳定的主要因素之一。
二、城镇化后的区域经济优化策略探讨
(一)加快^域经济改革步伐
伴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国的区域经济得到了全面的发展,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的经济水平有了整体性的提高,并且相当多的经济主体已然走出了国门,开始走向世界。但是当前区域经济也面临许多的压力和挑战,尤其是国外企业,直接对国内经济形成了直接的挑战,如果无法对这部分挑战加以合理的应对,将会整体性的影响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质量。为了改善这样的状况,我国可以在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加快区域经济的改革步伐,迎合当前社会的实际发展需求,形成最为科学实际的经济发展体系。在区域经济的改革上,我国可以重点选择一些内容进行优化,尤其是区域经济内的经济特色,大力建设基础的公众服务设施,使得人们的基础生活水平得到有力的保障。对于不同的区域经济而言,如果没有区域经济的特色可言,十分容易被社会所抛弃,整体的城镇化经济发展水平也会迅速的降低。为了形成区域经济的特色,政府应当着重分析当地的实际经济状况,选择最为合理科学的经济内容,比如基础的餐饮和旅游经济,并进行多方面的改革和创新,进而使得区域经济的整体效益获得全面的上升。在区域经济的改革过程中,政府应当起着引导的作用,而不是完全的进行管理。同时,区域经济的发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政府不应该过于着急,而应当尝试给予区域企业一些发展的契机,使得整体的经济水平得到全面优化。
(二)加强区域之间的联系
我国的城镇化进程,虽然缩小了城市与乡村之间的经济差距,但是仅仅针对部分区域而言,有相当多的区域,整体的经济走势并不是那么完善,经常与其他城镇化区域有着明显的差距。而且城镇化的整体水平,在不同的区域所表现出来的状况也是不同得,一部分区域内的城镇化水平较为优越,而另一部分的城镇化水平则十分的低下。之所以产生这样的差距,与这些区域之间没有较好的联系有着最为直接的关系。对于城镇化而言,它的主要目的是促进国内经济的平稳运行,使得我国的经济状态处于较为优越的状况。同时,它也是缩短城乡经济差距的主要措施,能够直接影响到城镇化经济的最终质量。但是当前的状况却表明,城镇化的经济体系十分的不健全,经常难以迎合当前时代的具体需求,并且不同区域间的城镇化水平有着明显的差异。为了较好的改变这样的状况,政府应当尝试加强这些区域之间的联系,使得它们能够对彼此的发展历程形成一定的认知,并从中相互学习彼此的经验和成长技巧。同时,城镇化虽然是一个整体性的大工程,但是对于不同地域的效益是十分不同的,如果采用的引导策略和方法过于统一,将会整体性的影响城镇化进程的进一步发展,同时也不利于区域经济的自我发展。为此,政府应当根据不同的区域,选择最为完善的经济优化方法,进而实际科学的提升当地的经济水平,使得国内的经济呈现较为良好的发展状态。
(三)给予乡村较多的政策引导
当前国内的许多乡村,虽然十分想要迎合城镇化的发展趋势,获得全面的发展机遇,但是并没有良好的经济基础,而且很难建立独特的经济特色,发展起来十分的不容易。于是,很快便与其他城镇化后的乡村有了明显的差距,整体的经济发展也出现了较多的问题。为了改变这样的状况,我国政府应当给予乡村较多的政策引导,并对其中的经济体系进行优化和完善,使其具有一定的经济实力,能够满足当前时展的具体需求。同时,对于乡村劳动力过于缺少的状况,政府可以采取一定的福利政策,鼓励大学生下乡,从而通过新知识分子的力量,实现对乡村经济的进一步优化。此外,对于乡村内的发展,政府不可以鼓励企业一味的模仿周边的城镇,毕竟城镇有着一定的经济特色作为基础,而乡村的经济,如果完全的按照城市M行发展,将会影响最终的城市建设质量。
结束语
总而言之,城镇化后的区域经济发展,虽然获得了一定的优化和发展,但是整体的进程并不是那么完善,依然出现了较多的经济问题。而我国必然需要对这些问题和挑战,采取最为合适的经济政策和实践策略,最为实际的提升区域经济效益,进而促进城镇化经济的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本钊,范红岗. 健康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基于中国省际面板数据分析[J]. 中国物价. 2017(01)
[2] 李停. 经济增长与通货膨胀的非线性关系――基于门限模型的经验研究[J]. 德州学院学报. 2016(06)
[3] 孙翠勇. 社会保障基金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J]. 新经济. 2016(35)
[4] 孙春燕,毛俊捷. 我国市场化改革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探讨[J]. 品牌. 2015(07)
[5] 杨扬,费越,谭芮秋,郭力铭. 社会资本、创新与经济增长之谜[J].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13(03)
[6] 李欣先. 山东城镇化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J]. 现代商业. 2013(06)
关键词:区域经济发展 不平衡 民族发展问题
一、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现状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教育、科学技术和文化事业发展迅速,
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与进步。然而,作为一个以汉族为主、拥有55个少数民族的多民族大国,各民族、各地区现代化启动的起点、机遇、社会环境、发展态势不同,形成了当代中国社会发展与现代化建设的不平衡性,地区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水平呈现出由东向西递减的格局。同东部沿海地区相比,中西部民族地区发展缓慢,并逐渐拉大了与东部沿海地区(汉族聚居区)的差距。民族地区,这里主要指内蒙古、宁夏、甘肃、青海、新疆、、云南、贵州、广西、四川等中西部10个少数民族主要聚居省区;东部沿海地区则指辽宁、河北、北京、天津、山东、江苏、上海、浙江、福建、广东、海南等东部沿海11个省市。
以经济、教育、科学技术以及文化事业的发展为例进行分析,少数民族及中西部民族地区与汉族及东部沿海地区相比,差距不仅没有缩小,反而进一步拉大,导致现代化进程中各民族发展、各地区发展的不平衡态势。
一是从国内生产总值(GDP)看,东部沿海地区11省市,其总和高达117010亿元,中西部民族地区10省区则只有26613亿元,东部沿海地区是中西部民族地区的4.40倍。中西部民族地区国内生产总值最低的只有250亿元,东部沿海地区国内生产总值最高的广东省达21701亿元,两者相差21451亿元,仅为广东省的1.15%;即使中西部民族地区国内生产总值最高的四川与广东相比,也相差14316亿元,是广东省的34.03%。东部沿海地区和中西部民族地区国内生产总值分别占全国国内生产总值的64.18%和14.60%。
二是从财政收入看,东部沿海地区11省市的总和高达7458.1679亿元,其中,最高的广东省多达1418.5056亿元;而中西部民族地区10省区的总和却只有1567.3096亿元,与东部沿海地区相差5890.8583亿元,仅是东部沿海地区的21.01%。
三是从高等院校数以及在校学生人数看,全国共有高等学校1731所,在校学生13334969人。其中,东部沿海地区11省市有770所,在校学生6105952人;中西部民族地区10省区有312所,在校学生1962324人。东部沿海地区高等学校数和在校学生数分别占全国的44.48%和45.79%,是中西部民族地区的2.47倍和3.11倍。
四是从科学技术发展指标看,全国国有企事业单位共有专业技术人员21739699人。其中,东部沿海地区有7667168人,中西部民族地区有4241255人,东部沿海地区是中西部民族地区的1.81倍。
五是从文化事业发展状况看,东部沿海地区11省市有文化馆、公共图书馆、博物馆等文化设施2428个,中西部民族地区10省区有1991个;东部沿海地区是中西部民族地区的1.22倍。
六是从医疗卫生发展状况看,全国卫生机构共有从业人员535.3628万人。其中,东部沿海地区有230.9565万人,中西部民族地区有106.0880万人。东部沿海地区占全国的43.14%,是中西部民族地区的2.18倍;中西部民族地区只占全国的19.28%。
二、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状况下民族发展面临的问题
民族发展,这里主要是指少数民族的发展,指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教育、科学技术和文化事业的发展,消除民族间事实上的不平等,促进各民族共同发展、共同繁荣。这既是少数民族的根本利益,也是整个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是中国社会主义社会发展和全面进步的必然要求与体现。
一般来说,民族关系体现为一种利益关系,市场机制的运转过程实际上也就是民族间利益关系的调整过程。在市场经济的活动中,民族利益不断分化和重组,结构由单一转为多元,以前在国家计划经济支配下的少数民族地区不再仅仅服从中央的安排,而是有了自己的发展目标和竞争权利。在这一过程中,新的利益分化很容易产生分配上的不公平,从而引发民族矛盾,使民族发展面临着方方面面的问题。随着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影响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因素已由过去民族间不平等、不团结的问题,转化为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呈现出的民族之间经济、文化发展的差距以及由此造成的民族之间事实上的不平等问题。这些问题成为制约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因素。
(一)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状况下民族发展面临的政治问题
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落后于东部沿海地区,会造成不平衡心理,影响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正常的差距有利于竞争,调动积极性,但差距过大且长时间得不到解决,就极有可能使少数民族地区的人民产生“被剥夺感”和不公平感。同时,在社会转型和现代化建设之际,原来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的优惠政策和支援措施也在这一过程中或取消、或名存实亡,使民族地区的一些利益在改革中受损,这些地区人民的不平衡心理由此产生。民族地区的经济是整个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若长期落后,发展缓慢,不能形成良好的发展能力,它与东部沿海地区的这种强烈的反差势必会影响到我国的民族团结,成为阻碍社会稳定的因素之一,还会影响到国民经济的整体发展和良性循环,进而也会影响到国家的安定、团结和发展。
(二)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状况下民族发展面临的经济问题
首先,市场体系不健全,竞争力弱。民族地区自建国起在国家相关政策的引导下逐渐形成了依赖性较强的补贴型经济,主要依赖外部的资金补贴和物质投资维持经济的增长。改革开放以来,计划经济在民族地区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但补贴型经济带来的惰性已经使这些地区的自身发展能力变弱。同时地方工业起步晚、规模小,发展水平低,技术、设备、管理落后,基础设施不完善,地方财政不足,支柱产业形成时间短等因素,都直接导致民族地区的市场发育不佳,市场体系不健全,竞争力弱,成为这些地区进一步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
其次,市场经济给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带来了新问题。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落后于东部沿海地区,是在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体系不断建立、完善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市场经济不仅给民族地区注入了新鲜的活力,更以公平、开放、自由的发展模式将民族地区的经济带入了一个全新的舞台。但我们也应该看到,市场经济给民族地区的发展也带来了新的问题,主要表现在:经济体制的改革力度加大与民族地区承受力的矛盾;市场竞争激烈与民族地区商品经济起点低的矛盾;资源丰富与民族地区市场发育滞后的矛盾;沿海地区飞速发展、差距拉大与民族地区要求加快自身发展的矛盾;民族自治地方企业与国家企业之间在经济利益上的矛盾;汉族与少数民族以及少数民族之间在土地、森林、矿山、草场等资源方面不同利益而引起的新的矛盾和冲突等。
再次,民族地区产业结构不合理,工业化、产业化水平偏低。要提高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必须确立合理的产业结构并适时地进行产业结构转换。但我国的民族地区在区域经济发展的进程中并没有建立起合理的产业结构体系,存在着不少问题。如农村非农产业发展缓慢,严重影响了农村小康目标和农业现代化目标的实现。再如,由于民族地区的工业属于重工业型结构,资金密集程度高,原材料、初级产品的深度加工不发达,使得工业企业的产业关联弱,经济带动作用不强,也不能很好地吸收和扩大当地人民就业。2004年,中西部民族地区的私营企业就业人数为579.4万人,东部沿海地区的私营企业就业人数为3248.6万人,其中最多的江苏省达562.1万人,是民族地区私营企业就业人数最多的四川省188.4万人的2.98倍。
(三)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状况下的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问题
中西部民族地区自然资源丰富,储藏面积大,是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之一。但从现实的情况来看,民族地区资源开发过度,生态环境破坏严重。这一方面是由于长期以来,国家迫于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对民族地区资源开发的进程不断加快。另一方面,中西部少数民族地区长期推行“模仿或照搬汉族发展模式”的追赶战略,形成了典型的资源密集型工业体系。以“九五”计划发展思路为例,民族地区都把重点放在了实施发展能源和原材料工业的资源导向型战略上;与此同时,各省区也将能源和原材料工业作为支柱产业,如甘肃是石油化工、建材,宁夏是冶金、煤化工,青海是电力、盐化石油和天然气化工。资源的过度开发不仅加重了民族地区的生态负担,造成了生态环境破坏严重,更使这些地区的可持续发展面临着隐患。
(四)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状况下民族地区国企改革的问题
近些年来,国有企业改革一直被视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环节。从总体上看,国企改革取得了很大成就,但中西部民族地区和东部沿海地区在这一问题上仍有较大的差距。具体来看,东部沿海地区的不少企业已经相继建立了“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同时也初步建立了国有资产的进入和退出机制,不断调整和优化了国有经济的结构和布局。相比较而言,中西部民族地区的国有企业比重大,亏损面高,国企改革面临着严峻的挑战。由于民族地区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相对滞后,国有企业的存在和发展就有着更为重要的意义,由国企改革引发的银行的不良债务、社会就业与下岗问题等都会直接影响到整个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参考文献]
[1]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5[Z].中国统计出版社,2005.
[2]龙远蔚主编.中国少数民族经济研究导论[M].民族出版社,2004:256.
关键词:人口与经济关系;主成分分析;评价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06-0013-02
1 人口与经济增长关系
人口与经济增长具有一定的相互依存关系,人口离不开经济增长,经济增长离不开人口,一方面,若没有经济增长,就没有足够的物质产品以及再生产所需的经济物品满足人口生存和发展需要。另一方面,若没有一定特质的人口,就无法促进生产、交换、分配、消费这一经济过程不断发展,如:人口数量增加可以促进生产技术进步、生产力发展,同时增加消费需求,促进规模经济。
人口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包括了人口变量的诸多因素对经济增长间接、直接和双向的循环影响,现简要介绍目前人口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成果:
1.1 人口数量增长与经济增长研究
人口数量增长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主要取决于两者的适应程度,当人口数量适应于经济增长对劳动力数量需求,且经济水平能够满足人口发展要求时,两者是促进关系,否则人口数量过大将会抑制经济增长速度。目前有关于劳动力需求预测、人口控制乘数、消费人口控制、城乡转移方程模型、人口年龄结构优化、人口与产业结构发展关联程度、人口增长与国民收入分配等研究。
1.2 人口质量与经济增长研究
人口质量通常是指人口本质的综合性素养和能力,可以分为身体素质、文化科学素质和道德素质三个方面。提高人口质量需要花费一定的费用,同时人口质量投资是效益最好的投资之一,投入人口质量的资本和追加资本都会取得经济收益,因而人口质量具有经济价值,属于耐用资源。
一定的经济发展状况决定了人口质量的状况,经济是基础,发展经济才能促进人口质量的提高,人口质量状况反作用于经济发展状况,尤其是劳动力人口质量对经济发展有直观作用,人口质量的提高对科学技术的进步有着巨大影响,而经济增长主要依靠于科学进步。
1.3 人口变动与市场需求研究
一般来说,人口变动对总需求的主要流程路径包括:
(1)人口自然变动(出生、死亡)、机械变动(人口迁移)人口增长人口规模消费、投资总需求;
(2)人口迁移、人口规模人口年龄结构消费、储蓄、投资总需求;
(3)人口规模、人口年龄结构政府支出总需求;
人口总量的变化对必需品市场有着重大影响,总量是市场需求量变化的基数;人口收入和支付能力是市场定位的参考指标,如不同收入决定消费档次;人口性别比例、年龄结构变动是市场细分的依据,如随着人口老年化进程加速,老年人市场成为商家开拓的新领地;人口迁移、流动规模对交通、旅游和房地产等市场有重要影响,人口的地域分布和城乡构成,影响着区域经济发展、各地区供求量等。总之,人口变动各个方面都牵制或引导着市场需求。
1.4 人口、经济和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研究
随着可持续发展概念的提出,人们越来越重视协调发展,人口与经济关系的研究不仅限于两者,同时考虑资源环境限制。如:蒋正华等学者以人口与可持续发展的视觉研究中国目前资源条件下最优人口比例,还有一些学者从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学角度认为人类达成共识的可持续发展观本质是要依靠人力资本的增进和技术的创新,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总之,人口与经济关系的研究融入更多其他学科内容,更加关注社会整体的可持续发展。
2 人口经济协调状况分析
人口经济协调状况是指人口规模、人口素质、人口生活水平等人口因素与经济发展状况
相适应程度,人口经济协调状况越来越受到关注,是评价各个城市的宜居水平的重要依据,是大学生选择就业的参考指标,是解释人口迁移与空间分布的方法,这一指标根据人口经济学中的GIS与定量分析方法一书中提出。
2.1 分析方法选择
人口与经济协调状况分析需要确定一种评价方法,选择合适的度量指标反映人口和经济因素,从而在此基础上得到人口经济协调状况总评价值。目前关于多指标评价和依存度分析的方法有很多,如:主成分分析、熵值法、层次分析法等,主成分分析是考察多个定量(数值)变量间相关性的一种多元统计方法,研究通过少数几个主分量(即原始变量的线性组合)来解释多变量的方差―协方差结构。层次分析法和熵值法在评价过程中需要主观赋权,虽能和实际情况相符但是客观性较差,考虑一这因素本文选择主成分分析法进行分析。
2.2 指标选择
人口自身状况,关注各地区人口数量与数量。人口数量指标,以人口自然增长率衡量,指标数值越大协调性越低,反之协调性越高;人口质量指标,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人口身体素质指标,人口科学文化素质指标,人口思想道德素质指标,分别用出生预期寿命、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占总人口的比重来衡量(大专以上学历占6岁以上人口比重),且指标值越大协调性越大,反之协调性越小,由于思想道德素质是指人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等,与经济指标有很强相关性,可不做分析。
经济发展水平,关注各个地区GDP,指标值越越大协调性越高,反之协调性越低。
人口生活水平,关注各地区农村居民家庭平均每人纯收入和各地区城镇居民平均每人全年家庭收入来源,指标值越大协调性越高,反之协调性越低。
2.3 分析步骤
(1)数据选择与处理。选用《中国统计年鉴2009》有关2008年数据,由于各个指标没有统一量纲,所以采用极差标准化法对数据进行处理。
数值越大越好型数据处理:x'=x-xminxmax-xmin
数值越小越好型数据处理:x'=1-x-xminxmax-xmin
(2)主成分分析.运用SPSS软件对标准化处理后的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得到方差贡献率和特征值如下表所示:
根据提取主成分的规则,应选取特征根>1,且累计贡献率>80%的主成分,考虑到第一、第二主成分累计贡献率不大,且第二、第三主成分特征值较大,随意选择前三个为主成分,从经济学理论角度,变量受教育程度与地区GDP、农村家庭收入、城市收入来源有很强相关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089、0.798、0.734,故提取出的主成分有一定解释能力。
2.4 结果解释
上述结果是按照主成分分析法的计算步骤得到的总评价值,排名按照从高到低排列所得。为了更加清楚地研究各个城市人口经济依存程度,利用K-means聚类分析方法进行分类,考虑到共有31个城市,三类能够清楚简明地划分层次:
表5 城市类别划分结果
第一类上海 北京 浙江 天津 江苏 广东
第二类辽宁 山东 福建 吉林 黑龙江 湖北 河北 河南 内蒙古 湖南
第三类山西 四川 重庆 安徽 海南 陕西 江西 广西
宁夏 新疆 甘肃 云南 青海 贵州
从上表中可以看到,第一类属于经济与人口协调度高城市,第二类属于经济与人口协调度适中城市,第三类属于经济与人口协调度较差城市,此结果与关于中国城市发展水平划分结果相一致。处于一类城市的仍然是沿海东部省份,而中部和北方部分省份位列二类城市,西部和山区省份仍然处于第三类,这与我国经济发展规划有一定联系,也证实了国家目前关于中部崛起,西部开放等政策的正确性。
参考文献
[1]陈楠,林宗坚,王钦敏.人口经济学中的GIS与定量分析方法[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2]李通屏等.人口经济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关键词:南疆铁路;经济发展;城市化
中图分类号:F12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9)15-0157-02
一、研究目的及研究区界定
本文选择南疆铁路穿通的五地州,即吐鲁番地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巴州)、阿克苏地区、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克州)及喀什地区的城市化与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和南疆铁路全线开通对该地区的城市与社会经济发展状况进行分析。
二、经济发展与城市化
城市化和经济发展之间关系的研究以及运用城市化和经济发展的相关数据,可借助文字、图形、表格、数学模型等种种手段来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1~8]。
(一)南疆铁路沿线的经济状况
1.人均GDP水平在南疆五个地州中,从1994―2006年间总体上从高到低为巴州、吐鲁番地区、阿克苏地区、喀什地区与克州。同时,五个地州的人均GDP水平的差距也越来越大。在1994年,巴州、吐鲁番、阿克苏、喀什、克州的人均GDP分别为5 394元、5 746元、2 953元、1 707元、1 094元;在2000年,巴州、吐鲁番、阿克苏、喀什、克州的人均GDP分别为12 874元、10 912元、4 548元、2 241元、1 832元;在2006年,巴州、吐鲁番、阿克苏、喀什、克州的人均GDP分别为33 689元、26 380元、8 471元、4 364元、4 051元。我们计算了研究期间五个地州的年均增长率:吐鲁番、巴州、阿克苏、克州、喀什分别为13.54%、16.49%、9.18%、11.53%、8.14%,且吐鲁番、巴州在基期的人均GDP远高于后三者,因此随时间推移前两者与后三者的差距将会更大。
2.五个地州的人均GDP水平从1994―2006年间的变化呈上升趋势。只有个别年份如1996年的喀什地区、1999年的阿克苏地区与喀什地区、2004年的阿克苏地区出现稍有下降的情况。从1994―1999年整体上呈现出剧烈波动但缓慢增长的趋势,期间吐鲁番、巴州、阿克苏、克州、喀什人均GDP年均增长率分别为13.17%、14.61%、6.84%、10.06%、2.79%。1999―2006年则是整体上呈快速增长且后进地区增长加速的趋势。1999―2006年吐鲁番、巴州、阿克苏、克州、喀什年均增长率分别为13.81%、17.86%、10.88%、12.58%、12.12%尤其是喀什、阿克苏经济增长明显加速。
3.从人均GDP水平比较,从高到低分别为巴州、吐鲁番地区、阿克苏地区、喀什地区与克州。同时,人均GDP的环比发展速度明显是以1999年为转折点呈先缓慢上升后加速增长的趋势。
(二)南疆铁路沿线的城市化状况
1.在南疆五个地州中,从1994―2006年间城市化率总体上从高到低为巴州、阿克苏地区、吐鲁番地区、克州、喀什地区。五个地州在近十三年以来,整体上城市化率的差距呈越来越大的趋势。
2.南疆五个地州城市化率的变化,在所研究的近十三年间,整体上分为两个阶段。清楚地显示出,五个地州的城市化率从1994―1999年间在总体上呈现出不规则地变化趋势;同时从2000―2006年则在总体上表现出不断上升的规则变化趋势。以阿克苏地区、喀什地区为例,从1994―1999年间,阿克苏地区、喀什地区两个地区的城市化率分别为(25.1 %、25.3 %、25.5 %、25.4 %、25.4 %、24.9 %)、(20.2 %、20.3 %、20.1 %、20.1 %、19.9 %、20.0 %);同时,从2000―2006年间阿克苏地区、喀什地区两个地区的城市化率分别为(25.3 %、25.9 %、26.3 %、26.3 %、26.8 %、31.9 %、33.3%)、(19.9 %、20.0 %、20.2 %、23.4 %、23.1 %、24.9 %、24.9%)。
3.分析得知,对城市化率进行比较,从高到低为巴州、阿克苏地区、吐鲁番地区、克州与喀什地区。同时,五个地州的城市化率变化分为两个阶段,同样可以以1999年为分界点分为不规则变化阶段及规则变化阶段。在经济发展水平上是巴州、吐鲁番地区、阿克苏地区、喀什地区与克州的排序;在城市化率方面是巴州、阿克苏地区、吐鲁番地区、克州与喀什地区的排序很相似。经济发展水平的变化情况从人均GDP的环比发展速度的角度分析,明显是分为两个阶段并以1999年作为明显的分界点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同时,城市化率变化分为两个阶段,同样可以以1999年为分界点分为不规则变化阶段及规则变化阶段。
(三)经济发展与城市化的的相关分析
2006年,南疆铁路沿线五地州的巴州和阿克苏的城市化率分别为50.0%和33.3%,其余均小于30%,即处于初城市化。该地区五地州1999年比1994年的人均GDP增长率分别为0.85、0.98、0.39、0.62和0.15;这个时段该地区五地州城市化率的增长则分别为1.1%、-0.1%、-0.2%、0.7%和-0.2%,城市化发展很慢,甚至出现负增长;可以看出该时段城市化的发展滞后于国民经济的发展水平。2006年与2000相比;该时段南疆铁路沿线五地州人均GDP的增长分别为1.42、1.62、0.86、1.21和0.95,该时段在人均GDP和城市化都出现明显的提高;可是,跟人均GDP的增长对比,城市化的发展还是相对滞后于GDP的增长。
南疆五地州1994年的城市化率、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比重分别为24.42%、31.49%和24.94%;到了2000年,第二和第三产业比重增加到42.05%和26.09%,但是,城市化率只增加到24.5%,几乎没有明显的增高趋势。到了2005年第二、第三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当中所占的比率分别增加到47.64%和27.59%,城市化率增加到30.66%;从此可以看出,南疆铁路沿线五地州的城市化率一直处于初级城市化;城市化率慢于第二、第三产业的发展。这个主要原因于该地区农村人口的基数相对庞大而农业人口增长占该地区人口增长的绝大部分;国家和地方政府严格户口管理制度的不灵活性影响该地区城镇人口的结构及实际统计结果;即已转变为城市生活方式的从事第二、第三产业的相当多的一部分人口,还是归属为农村人口。
三、原因分析
(1)南疆铁路的贯通提高了该区与外部地区及南疆各个城镇之间的可达性。一个地区的区位状况,尤其是交通状况及交通位置,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影响着该地区在宏观区域中的地位和作用及在区域开发中的时序、水平、结构和组织等。(2)国家西部大开发政策的不断深入和改善为该地区社会经济及城市化的发展提供前所未有的机遇。西部大开发给该地区的发展带来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加快南疆铁路沿线地区的发展,具有重大的经济意义和政治意义。(3)南疆铁路的贯通为加速旅游事业的发展提供硬条件。旅游交通是该区旅游事业大发展的先决条件。该地区面积大,城际间距长,景区、景点比较分散,这些都对该地区旅游交通提出了更高的发展要求,还有以铁路在内的交通系统是该地区旅游事业发展的主要支撑因素,但在目前,该地区的旅游交通系统建设方面存在等级低、效率低;通达性差;旅游交通设施景观设计落后;景区内旅游交通建设制约着新旅游资源的开发等多方面的问题。(4)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南疆铁路的建设和运营,推动沿线地区土地、农业、矿产资源等的开发利用程度;有利于产业结构的调整及升级和产业布局在更广空间上的扩展,使农业专业化、集约化,工业的现代化水平得以提高。南疆铁路建成后,为使其能充分发挥集散功能,必然要在沿线某些条件优良地点建设不同等级的火车站及相应的服务设施,同时要辅以公路、及各种能源信息动力线等的建设,从而形成基础设施束,用以满足沿线货物、旅客在不同地点的集散要求及增进各地点间相互联系的需要。
四、结论
南疆铁路沿线五个地州的城市化进程与经济发展过程均是以1999年与2000年作为较明显的分界点,出现变化的转折点。即1999年以来,五个地州的经济呈现出较为良性地发展趋势。与此同时,1999年后五个地州的城市化进程表现出稳步增长的趋势。南疆铁路沿线地区长期以来,社会经济发展一直落后于北疆地区。
南疆铁路开通改变了沿线吐鲁番地区、巴州、阿克苏地区、克州与喀什地区特别是克州与喀什地区交通闭塞、可达性差的状况,打开了其对外交往和联系的通道,使交通区位条件发生变化,在宏观区域中的战略地位相对提高。
1999年南疆铁路全线竣工及全面开通经营以后南疆铁路沿线地区社会经济及城市化的发展得到前所未有基础设施的保障和有利的条件,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政策的不断深入和改善现已该地区城市化进程已经到了较快速发展的阶段,城市规模将不断扩大,人口增多,新的城镇点不断涌现。
南疆铁路是一个比较重要的外部环境因素,对南疆铁路沿线地区城市发展起着重要的影响。它对城市发展的影响主要有提高交通、信息、资源可达性;促进旅游业的发展带动经济的增长;加速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工业化;推进城镇化等,为南疆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硬件设施。
参考文献:
[1]董大敏.城市化与经济发展研究综述[J].商业经济,2004,(10):25-27.
[2]丁元波.中国城市化与经济发展的相关性分析[J].时代经贸,2008,(2):81-84.
[3]叶庆余,李绍哲.中国铁路经济增长与发展的探讨[J].研究与探讨,1997,(12):13-15.
[4]郑楚娇,王珏.城市化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分析[J].农村经济与科技,2008,(1):25.
[5]黄琳,金海龙,包瑞.新疆旅游交通现状及发展研究[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8,(1):103-106.
[6]徐秋艳.新疆城市化与经济发展的协调性研究[J].商业时代,2008,(3):96-97.
1 开设SIYB课程,在专业课程中渗透创业思维意识
大学生的生存空间与发展价值决定于以创业课程设置为核心的创业教育,发挥创业教育的整体功能需要合理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在创业课程的体系构建方面,学院应结合地区经济发展和专业优势,开设富有特色的SIYB创业课程体系。由5名青年创业导师和7名SIYB讲师构成的创业导师服务团队广泛开设GYB课程,培训学生的创业意识,筛选出创业愿望强烈的学生,纳入到学生创业社团创业励志社管辖之下,并在创业委员会的指导下,开展日常管理工作,组织创业社成员开展各种创业实践活动需要集中举行创业就业培训,这些学生参加下一轮SYB和IYB等课程,对创办企业构思切实可行的学生参加创业规划及设计环节,并开展素质拓展训练,培养学生创业能力。在课程教学中,教师重视结合不同专业的性质和特点进行教学,引导学生充分运用自己专业领域知识,使其学有所用。
除开设SIYB课程外,我们还应将创业教育渗透到日常专业教育中,做到工学结合。创业团队导师分散在各系,激发学生的创业意识,提高他们的创业技能,将创业创新精神始终贯彻到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中。学院可进行以下三种形式的探索:一是“引进来”的工学结合,即在学院内建立工作坊,引入企业项目,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根据企业的要求进行项目运营;二是“送出去”的工学结合,即将学生送到与专业相对口的企业进行顶岗实习;三是该专业的学生根据自己的创业目标组建创业团队需要通过导师的指导进行相关项目的开发及营运。
2 分析典型案例,举办创业竞赛,引导学生进行创业规划
启发学生的创业思考需要通过对典型的、有特色的创业案例的分析和讨论,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专业特点和个人实际能力,进行创业规划的功效。学生的规划和方案需要聘请企业人员进行分析、总结和点评,这样使学生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学生对选择创业项目和正确的创业程序、创业方法有一定的了解。
实施创业教育的方法之一是创业竞赛,创业竞赛是可以提高创造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增强创业素质。学院每年都举办一次大型创业比赛,但积极创造条件,尽可能多地开展类似的活动,并积极组织学生积极参与。学生要在创业计划竞赛过程中经过组队、选项目、培训、市场调查、完成创业规划以及现场答辩等阶段。学生通过参与这个过程,获得了宝贵的模拟创业经历,积累了创业知识,培养了创业能力,锻炼了团队精神,提高了沟通交流和组织管理能力。这样,高职院校在探索创业教育模式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创业计划竞赛这个载体,构建培养模式和训练体系,学生可以在学校练就好自主创业的本领。
3 营造积极的校园创业氛围,渗透创业激情
校园文化直接影响学生成长和发展,间接起到对学生素质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各类社团围绕创业教育必须由学院引起重视来开展活动。一是注重整合自身现有的创业教育资源,发挥现有资源的教育价值邀请创业教育专家和创业型企业家到校为在校学生举办创业专题讲座和创业事迹报告会等。二是邀请创业有成的毕业生和在校生现身说法,需要用身边的成功人士自身艰苦创业的经历来打开学生的创业思路,激发学生创业的潜在能力,充分发挥创业典型对大学生创业的示范和引领作用。三是充分发挥创业励志社这一学生社团的功效,需要有计划、循序渐进地举办各类创业知识讲座,通过对创业论坛传递创业的信息、开展创业的指导。通过聘请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银行、工商、税务等部门的专业人士来校讲解创业政策,例如怎样申请贷款、怎样申请营业执照、怎样纳税等知识,多渠道为学生提供创业信息服务。
4 实施创业孵化,提供创业服务
铜仁市正在筹建大学生创业一条街,通过对经费、技能陪练、场地等全方位地提供大学生的创业能力,保证大学生可以更好提高创业技能,与此同时,市政府也在努力指导大学生可以学以致用,使得其专业同创业能力、地方实际经济特点能很好地相结合发展,开展科学创业实践。创业一条街的设立不仅是通过优惠的创业条件搭建了一个为大学生更好创业的平台,同时也对各个不同领域的科技创新、科研及文化产生了良好的作用及优势。创业一条街引入具备较强可行性的创业规划项目,让大学生这个主体能够亲力亲为,使得其从系类购进产品、销售到管理等完整的一个程序中,自我经营及管理,从中体验当中的艰难与收获,进而学结出创业的经营及方法,以便在今后的道路中能够更好地发挥和运用。同时,作为学校的指导创业老师也是为大学生提供各方面指导及引领,帮助他们能够更好地发挥其本身特点,结合相关专业提升自我及整体团队的能力等。创业一条街为学生的创业活动提供各项服务,成为学生成功创业的孵化器。
综上所述,通过实践我们总结建立出了正确的教育理念模式,可归纳为创业相关教学—规划—孵化,此种教学模式不仅能够良好地适应地方经济实力发展而且能够很好地相结合现代教学理念。从中使得学生能够坚持两个“结合”,即创业要坚持创业与专业相结合,创业与当地经济发展状况相结合。帮助学生从地方经济优势入手找到适合自己的创业方法及趋向,结合相关专业的特点,更好地发挥其本身创业能力,能够建立良好的创业意识及理念,使得专业与创业能够真正地相结合。
参考文献
[1] 谢一风.高职院校创业教育课程设汁研究[J].教育与职业,2007(18).
[2] 徐烨.高职院校实施创业教育的路径探索[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1(27).
[3] 张志超.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的几点思考[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0(4).
关键词:区域经济发展;指标体系;评价
中图分类号:F1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4161(2009)05-0037-04
引言
区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准确、全面地反映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客观衡量经济发展进程的统计数据是当地政府制定区域经济发展规划的重要依据。科学的区域经济发展指标体系,可以为人们准确地了解和认识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可以量化的判别、评价标准,为客观地衡量区域经济发展进程、为各级领导和政府部门制定科学规划与决策提供重要参考。因此,选择或建立一套系统的、科学的衡量区域域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有着显著的必要性。近几年来,国内外学者对经济指标体系的研究颇有成果。本文主要分析区域经济发展指标体系及其在区域经济研究中的作用,回顾区域经济发展指标体系的相关研究,对衡量区域经济发展的指标体系进行分析、评价和总结,探讨各种指标分析体系和方法的优劣点,以期对构建更为科学的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评价体系提供一定启迪,为能够全面、准确地考察区域经济状况和发展变化规律,以及科学评价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提供衡量标准和依据,为促进区域经济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持,为那些对区域经济研究感兴趣的学者提供有意义的参考,也为后来的研究者根据区域发展实际选取合适的分析、评价指标体系和方法提供有益参考。
本文下面部分的结构安排主要由区域经济发展指标体系的作用、对已有区域经济发展指标体系研究的回顾、综合分析和总结评述四部分组成。
1.区域经济发展指标体系的作用
指标是反映实际存在的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特征的概念,是一定社会经济范畴的具体表现,一般由指标名称和数值两部分构成。指标体系是描述和评价某种事物的可量度参数的集合,具有描述、评价和预警导向功能。区域经济发展指标体系是直接反映区域经济发展状况的可量度参数的集合,是综合反映区域经济发展状况和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一系列相互联系的指标构成的有机整体。它既是对区域经济发展状况进行综合评价的标准和依据,又是制定区域经济发展决策的前提和基础,其主要作用可概括为以下几点。
1.1 区域经济发展指标体系是评价区域经济发展质量状况的主要依据
指标体系是测定区域经济发展变化的标尺,是综合评价区域经济发展阶段、发展程度、发展质量的重要依据。由于区域经济发展的综合性、复杂性,由多维度、多层次、多方面的指标组成的指标体系,能够从不同侧面、不同领域客观、具体地反映和评判区经济发展状况,进而指导区域发展实践活动。
1.2 区域经济发展指标体系是正确制定区域经济发展决策的重要前提和参数
区域经济发展指标体系可以使决策者关注与区域经济发展相关的关键问题和优先发展领域,掌握这些问题的状态和进展情况;可以引导政策制定者和决策者在制定各项政策和决策时,能够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或按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办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使各项政策相互协调,保证不偏离科学发展的轨道;还可以使政策决策或制定者根据指标体系反映的区域经济发展情况、相关政策实施效果和区域经济发展进程反馈的信息及时地评估政策的正确性和有效性,进而改进或调整发展区域经济的政策。
1.3 区域经济发展指标体系具有导向作用
指标体系既是测定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标杆,也是引领区域经济发展的杠杆。标杆的主要功能是导向,其导向作用主要表现为:
1.3.1 引导作用。科学、全面、可行、量化的指标体系展示了一个可操作、可衡量、看得见的具体指数乃至形态,在实践中有着很强的引领和指导作用。如,山西省在2007年就采用新的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指标体系,用于指导、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再如国家统计局制定的我国全面小康的指标体系主要包括了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生活质量、民主法制、科教文卫、资源环境等六大类指标;江苏省制定的全面小康的指标体系包括经济发展、人民生活、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四大类18项25个主要指标。这些指标不仅描绘了全面小康的形象,也引领不同区域的人们比照具体指标建设区域全面小康。同样,区域经济发展指标体系也为确立人们区域经济发展的理念和具体要求起到引导和激励作用。
1.3.2 激励作用。区域经济综合发展指标体系是包括经济、社会、生活、环境等各类发展指标的系统化。为了全面达标,促使各级政府努力转变职能,从单纯抓经济转变为统筹经济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激励各级政府通过指标体系把区域经济发展目标具体化、项目化,一项一项对照落实,按照既定时序,扎扎实实推进区域经济全面发展。
1.3.3 促进作用。区域经济发展指标体系可以简化和改进社会各界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了解,促进社会各界对区域经济发展的相关计划和行动的共同理解,并采取比较一致的积极态度和行动。
1.3.4 预警导向作用。区域经济发展指标体系能够如实反映出区域经济综合发展情况和相关政策的实施效果,使人们随时掌握区域经济的发展进程,提醒人们该努力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同时它又是决策者和管理者的调控工具或预警手段之一。通过指标体系序列,决策者和管理者可以预测和掌握区域经济发展态势和未来走向,有针对性地进行政策调控或系统结构的调整。
1.4 区域经济发展指标体系也为区域发展理论研究开辟了广阔空间
区域经济发展研究是一项融理论指导与实践操作于一体的工作,它要求建立的指标既要有完备的理论指导,又要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对区域经济发展的研究不可能仅停留在某一理论层次,要用理论指导实践,在实践中发展理论,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一套客观的指标体系,来定量地刻画、反映复杂多变的区域经济发展系统,指导实际工作,预测未来发展走向,只有这样,才能为区域发展理论的研究开辟更广阔的空间,推动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
总之,科学的区域经济发展指标体系以比较明了的方式,比较全面地向人们提供被评价区域经济发展的变化过程,能更加全面、准确地考察区域经济状况和发展变化规律,不仅为综合评价区域经济发展状况提供衡量标准,也为提高区域经济发展绩效,实现区域经济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持,对人们树立区域发展新理念、转变政府职能具有导向作用、激励作用、促进作用、预警作用,现实中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2.对区域经济发展指标体系的已有研究
区域经济发展是一个综合、系统性范畴。从横向上看,它是指一个地区一定时期内经济社会各方面的综合发展状况;从纵向上看,它表现为该地区经济发展的潜力和可持续发展的可能性。所以度量或评价区域经济发展状况需要考虑的因素很多――经济、社会、科技、文化、生活、环境与社会和谐、居民幸福指数等多方面因素都要考虑进来。现有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区域经济差异及协调发展的研究以及对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研究两个方面。
2.1 对区域经济差异和协调发展的指标体系研究
随着我国区域经济差距的拉大,对区域经济差距研究的重要性也愈来愈突出,研究数量较多,下面就一些有代表性的研究
成果进行简要归纳,见表1。
从以上的归纳和分析可以看出,对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研究数量虽然很多;但其主要的研究思路和思想却不尽相同;研究主体多样,从对某个区县的研究(汪波、方丽,2004)到对整个国家的研究(胡细银,1991、韩兆洲,2000等);所选指标涉及经济、贸易、科教文卫、环境、基础设施、人口、就业、科技、自然资源、居民生活质量等多个方面;而指标权重的确定也方法多样,比如主成分分析、Delphi方法等。
2.2 对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指标体系研究
对于可持续发展的指标主要有以下几种,即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委员会的指标体系、联合国环境问题科学委员会的指标体系、世界银行的指标体系、美、英的指标体系以及我国国家统计局与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的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等。具体见表2。
以上几种分析方法各有优缺点,比如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委员会的指标数过多,而我国国家统计局的方法选取的指标彼此之间的重叠性很强等。
2.3 小结
通过上面对文献的分析和总结,我们可以得到如下一些发现:
其一,不同的研究者所采用的具体指标是不一样的。
其二,不同研究者所采用的具体的指标体系构建方法也是不一样的。
其三,虽然存在上述不同,但是他们建立指标体系的一般步骤还是类似的:首先根据研究和以前的研究成果选取主要关注的指标类;再是选取具体指标之后确定指标的分析方法,比如主成分分析方法、聚类分析方法、回归分析方法、层次分析法等;最后是选择合适权重来综合所选的细类指标,得到最后的评价指标。
3.对区域经济发展指标体系的分析和评论
3.1 区域经济发展指标体系存在的问题
尽管目前对区域经济发展指标体系的研究数量不少,但是就其本身而言还是存在一些问题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指标数量大,内容庞杂,比如表1中有些研究曾采用300个初始指标。
其二,虽然指标体系庞大,但是指标选取的随意性和某些重要因素的可衡量性比较弱,从而导致指标体系对所研究的问题覆盖不全。
其三,缺乏科学有效的定量筛选方法。在具体研究中,研究者的主观意识往往起到很大的影响力,即便是那些采用了较多的较规范的统计方法的文章也存在这些问题。
其四,指标信息重叠问题严重。现实中某地区的经济社会环境等发展往往是高度相关的,再细分到每一个子系统内部,其相关性就更加高了。虽然这可以通过采用某些统计方法(比如主成分分析法)来改善,但是终归是不完善的。
其五,指标权重的确定随意性强。在选定具体的指标集合之后,需要确定不同指标的权重,现实中由于指标数量比较大,不同指标之间的信息重叠严重,从而导致研究者对不同指标给定权重存在很大的随意性,导致结果在某种程度上存在非科学性。
其六,评价方法越来越复杂,经济直觉越来越弱,某种程度上限制了方法的应用和推广。
其七,评价体系不能很好的考虑单个经济体的特殊性,比如某个因素可能对某地区特别重要,而对其他地区则并不重要等。笔者认为在做具体研究的时候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要根据实际情况采用合适的指标体系和构建方法。不同的区域以及在区域发展的不同阶段,在构建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时,重点和阶段目标不可能完全一致。根据构建指标体系的动态发展原则,需要因地制宜、因时而异地进行指标体系的构建工作。在构建时要尽量遵循上面说论述的原则,客观的科学的进行分析和评价。
其八,某些研究忽略了对投入的衡量。区域经济发展不仅取决于其产出如何,也取决于其投入的多少,比如我国的粗放式的经济发展方式消耗巨大的能源、污染环境,如果在最后评价区域经济的发展状况的时候只考虑GDP、人均收入等产出指标,势必会造成偏差。
其九,某些研究忽略了社会、经济、环境、资源等几个子系统之间的相关关系。资源和环境承载力、经济发展与环境破坏、社会发展与生态损失、宏观政策保证、法律和法规等制度建设等协调度指标都会影响整个社会经济系统的可持续性和长期发展,在评价区域经济发展时需要加以考虑(余丹林,1998)。
3.2 区域经济发展指标体系选取存在分歧的原因
对区域经济发展指标体系的选取和建立之所以出现这么多的问题和分歧,归根结底是由于几个方面:第一是客观条件所限制。由于实际处理问题时需要考虑数据的可得性,而不同范围的区域在数据统计上是存在差异的,这就导致对不同大小的区域进行分析时要根据数据可得性和研究的规范性和准确性之间做一个折中。第二是问题本身的复杂性。经济体系是系统性的、多方面的,是复杂的。它不仅涉及经济、社会、环境,还涉及科教文卫等各个方面,而很多指标是无法准确衡量的,所以研究者需要根据自己的判断来选择合适的可测量指标来近似表征所要研究的事物。第三点是各种不同的研究所遵循的建立区域经济发展指标体系的原则存在差异。
3.3 小结
总之,之所以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指标体系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就是因为该指标体系需要考虑的因素众多,从而导致其无法完全的兼顾所有的方面。笔者认为,一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指标体系的构建需要尽量兼顾和综合考虑一些基本的原则。具体应遵循系统全面性、简明科学性、实用可操作性、可测可比性、发展创新性、合理和谐性、可持续性等原则。二是所要选择的区域经济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应能比较全面和系统地反映了各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情况。既突出中心和重点,又兼顾一般;既关注经济增长,又关注社会进步;既关注经济总量和速度,又关注经济发展质量及资源、环境的保护;既关注行业、部门和企业,又关注城乡居民个体,是一个综合性强、涵盖面广、力求将经济增长、社会发展、环境保护、资源节约、人民福祉等结合起来、兼顾经济、社会、生态和人全面发展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也是评价区域经济的可行性指标体系。三是要将区域经济看作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来综合研究其整体结构、动态过程、有机协调等(乔家俊,许萍,王宜晓,2002)。只有这样才能真实、科学反映出一个地区的实际情况。
4.结论
对区域经济发展指标的评价体系的研究很多,但是至今为止并没有一个得到大家认可的评价体系出现。现有的主要分析方法受学者本身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以及所研究的问题的影响都很严重,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不同研究和不同学者之间的研究的可比性,也限制了对研究成果的推广。本文主要回顾了已有的对区域经济发展指标体系的研究文献,并对其进行了简单的分析,提出了一些问题和建议。简而言之,笔者觉得要想建立科学的区域经济发展指标体系必须遵循一些基本的原则,指标选取不能太过随意,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指标体系的建立和分析应该科学而规范。
参考文献:
[1]Anderson,V., Alternative Economic Instruments, London: Routledge, 1991.
[2]埃德加•M•胡佛.区域经济学导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7―8.
[3]刘阳.科学发展观引领下的区域经济发展质量指标体系构建与 评价[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1):94―96.
[4]李答民.区域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J].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08,(05):28―32.
[5]胡忠俊,姜翔程,刘蕾. 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统计与决策,2008,(20):17―19.
[6] 颜蔚兰,曾鹏.广西经济发展区域差距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及其实证分析[J].统计与决策,2007,(13):98―102.
[7] 曾小平.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指标和评价体系研究的分析[J].经济师,2007,(04):269―272.
[8]吉宏.县域经济协调发展指标体系与预警系统研究[J].经济问题,2005,(06):78―80.
[9] 曹洪峰.山东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状况评价与分析[J].山东经济,2005,21(02):95―99.
[10] 汪波,方丽.区域经济发展的协调度评价实证分析[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4,(06):52―55.
摘 要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经济的进步,房地产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特别是近些年来,房地产业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通过研究表明,房地产市场的走势将会对本区域经济的走势产生直接的影响,并且本区域经济发展状况也会影响到房地产业的需求和供给。本文简要探讨了房地产业和区域经济发展的互动性,希望可以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意见。
关键词 房地产业 区域经济 互动性
一、房地产业的发展密切关系着区域经济发展状况
目前,我国的房地产市场有着十分突出的一个性质就是区域特性,在划分国内房地产市场时,主要依据的是地理区域,其中区域又可以继续细分为各个城市,城市又可以划分为多个部分,划分的依据是地段级差。通常情况下,国内某一区域最先出现房地产波动,然后逐渐向区域周围的城市进行扩散,最后,一定规模的房地产业周期波动就形成了。因为我国各个地区经济发展状况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因此国内房地产业在不同的地理区域间也呈现出不同的发展规律,这样区域间房地产业就呈差异化发展,这也是我国房地产业发展很重要的一个特点。
房地产业区域价格弹性差异:因为房地产业是房产和地产的统称,土地作为一种空间载体,是固定不变的,它的价格会对房地产的价格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土地上固定着房产,这样房地产就存在着区位上的固定性。这样就不可能移动房地产实体,那么就导致很大的差异存在于房地产价格和供求数量上。如果一个区域内的房地产价格在短期内大幅上升,这样也无法有效的吸引其他区域的房地产实体,吸引过来的只是很小一部分的房地产流动投资资金,并且需要很长的一段时期,才可以将其转化为房地产实体。这样就说明了只能在本地区内开发利用房地产,不能将其转移到相对有利的市场中,从而对房地产商品的供求范围产生了很大程度的制约作用,价格区域差异性是房地产业区域性的最主要表现。
房地产业可以有效的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劳动力的住宅和生活环境都是房地产业所提供的,企业所必需的办公用房和工业厂房也是房地产业所提供的,这样就可以有效的促进劳动力再生产,实现区域经济发展的目的。从某个角度上来讲,区域经济要想持续的增长,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保证房地产的供给能力。除了这些直接的促进作用,房地产业对区域经济发展还有一些关联影响,有至少50个行业与房地产业密切相关,并且房地产业不仅关系着建筑行业、金融行业的发展,对于钢铁行业、化工行业以及机电等基础行业有着重要的影响。
二、房地产业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房地产业需要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这才是一个健康的房地产投资;否则就很容易出现问题,比如如果房地产投资的发展超前于社会对房地产投资的需求,或者是房地产投资结构存在着问题,那么就会挤压大量的资金,影响到房地产业机制的正常流动,从而出现一些金融业坏账情况,不仅对房地产投资的整体质量产生影响,还会对我国的金融系统产生一定的负面作用。
在制定本地区房地产业发展战略时,需要充分的考虑本地区的经济发展情况:在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要充分重视房地产业的经济带动作用,将其作为一个产业增长极,不断的促使其商品化和市场化,提高其经营管理水平。在经济发达地区,需要对过去的开发生产观念进行创新,以市场需求为指导,开发出适合新型消费的楼盘;如果部分地区的房地产业一直都有着过大的能耗,有着过高的环境负荷,那么就需要依据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改变那种传统的房地产建设方式,推广节能型房地产。如果本地区经济不发达,那么就可以利用近期国家颁布的一系列政策,重点建设经济适用房;经济不发达地区的中低收入者则可以选择那些带有社会福利性质的低价房,比如安居工程、经济适用房等等。那么,房地产业就可以在经济不发达地区采用经济适用房住宅小区的建设模式,多开发一些低廉成本的住宅,按照薄利多销的原则,加快资金周转的速度,对投资资金进行合理的利用,同时还可以加快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速度,从而实现本地区区域经济快速稳步增长的目的。
房地产业价格应该符合本地区区域经济的发展水平:目前,很严峻的一个问题就是许多地方的房地产价格超出了居民的承受能力范围,这就是不合理的价格形成机制所造成的。针对这个问题,就需要紧密的结合本地区区域经济发展状况,保证制定出的价格形成机制符合于本地区的区域经济发展情况,对于经济欠发达的地区,则可以采用行政事业性收费降低的方法,来实现房地产价格降低的目的。很多的地区都对于涉房收费项目进行了明确的规定,除了要落实这些政策之外,还需要禁令禁止那些乱收费项目,从而有效的降低房地产开发成本,以实现房价降低的目的。
三、结语
房地产行业可以有效的拉动国民经济增长和相关的行业的发展,并且,房地产行业还可以改善人们的居住条件和缓解就业压力;但是,如果是不合理的房地产投资,将会对区域经济的发展产生十分严重的负面影响。房地产业和区域经济发展呈互动性的关系,双方互相影响,互相依存,因此,就需要协调发展,从而促进我国更好更快的发展。本文简要探讨了房地产业和区域经济发展的互动性,希望可以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意见。
参考文献:
[1]劳志民,尹雅琴.房地产业与区域经济发展互动关系研究.现代商业.2012,2(8):123-125.
【关键词】区域产业经济 发展 问题
在我国城镇建设过程中,对于区域产业经济发展提出了全新的要求与策略。因此为了符合现阶段区域发展的具体需求,相关部门要对发展方向进行明确的定位,要在地方资源的基础上,明确区域产业经济发展的具体方向与内容,针对存在的问题,要制定详细的区域产业发展策略,要通过多元化的经济发展,全面的促进我国区域产业经济发展。
一、区域产业经济发展相关问题分析
在我国的经济建设过程中,区域产业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地位,是我国国民生产总值的关键组成部分。但是因为区域产业经济资源等客观元素的制约,导致我国区域产业经济存在着一定的问题,经济发展受到资源等条件的限制,造成经济发展策略制定过程中缺乏一定的合理性;在具体的政策执行过程中,无法有效落实相关活动;同时在区域产业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资源浪费、产业发展不利等问题,这些现象的存在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带来了极大的影响。因此,在市场经济逐渐成熟的今天,在制定区域产业经济发展策略的过程中,要根据区域具体状况、发展趋势以及自身优势开展,要明确区域发展的具体方向,进而保障区域产业经济的可持续性与科学性。现阶段,农村经济中的剩余劳动力是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大部分人在外出打工过程中累积了一定的工作经验与资金基础,为区域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现阶段区域产业经济发展的基本策略
(1)提高对区域资源开展的重视。在现代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首先要明确区域资源的重视,要根据地方区域特色,提高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核心竞争能力以及风险抗击能力。要根据不同的区域特色有针对的扶持相关经济产业。例如,我国东北地区的经济发展过程中,要提高对粮食、工业等领域的重视;东北具有一重、一汽以及大连船舶重工等装备制造企业;同时其生态环境还具有一定的人力资源优势;因此在发展过程中要以此为基础;而安徽等地盛产各种药材,因此,在进行经济发展过程中要提高对药材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同时个别地区具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在进行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要以此为基础,明确发展方向。针对区域特色资源开发可以有效的提高经济发展效益;相关部门与机构在制定经济发展计划的过程中,要明确区域资源特色有优势,只有这样才可以有效的促进经济全面发展。
(2)综合区域资源发展状况,进行资源整合利用。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要对现有的区域资源状况进行全面的调查分析,为开展相关工作提供科学有效的政策基础。根据现阶段区域经济发展的实际需,在现有资源上进行调研与整理,为区域资源工作的开展奠定基础。因此,在进行区域资源分析与调查过程中,要对区域整体环境进行调查,例如对矿产、养殖、畜牧业以及土特产等相关资源进行分析,同时要提高对文化、旅游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等相关民族文化的重视,要对区域经济资源价值进行全面的评估与调查。
(3)明确资源整合的实际需求,明确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产业支柱。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要“实行全面发展、重点突出”的策略,要在区域发展过程中,支柱性产业对经济发展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可以提高区域产业经济的整体发展。因此,要根据区域产业经济资源利用状况,根据发展策略明确支柱性产业,要对不同资源的发展状况,利用率之间存在的差异性,制定长期、中期以及短期发展策略,并在此基础上,全面促进区域产业的整体发展。同时,对于支柱性产业飞发展,也要制定详尽的发展策略与计划,要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实现地方区域产业的多元化发展战略方针。
三、结束语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区域产业经济发展对我国经济整体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根据我国现阶段的发展状况、长期发展战略以及社会的稳定性等多方面的考虑,区域参与经济发展过程中,要始终提高对经济发展策略区域制定、执行以及管理工作的重视;要把区域资源作为基础内容,根据实际的资源发展、利用价值,构建系统的产业链,通过支柱性产业带动整体经济发展。要将资源开发与利用为基础,明确重点发展方向,全面实现科学的区域产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效的促进区域产业整体发展效率。
参考文献:
[1]蔡林司.金融业对国家产业经济发展的影响及战略措施[J].现代经济信息,2015,(10).
关键词:区域产业经济;发展问题;策略与研究
在我国城镇建设过程中,对于区域产业经济发展提出了全新的要求与策略。因此为了符合现阶段区域发展的具体需求,相关部门要对发展方向进行明确的定位,要在地方资源的基础上,明确区域产业经济发展的具体方向与内容,针对存在的问题,要制定详细的区域产业发展策略,要通过多元化的经济发展,全面的促进我国区域产业经济发展。
一、区域产业经济发展相关问题分析
在我国的经济建设过程中,区域产业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地位,是我国国民生产总值的关键组成部分。但是因为区域产业经济资源等客观元素的制约,导致我国区域产业经济存在着一定的问题,经济发展受到资源等条件的限制,造成经济发展策略制定过程中缺乏一定的合理性;在具体的政策执行过程中,无法有效落实相关活动;同时在区域产业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资源浪费、产业发展不利等问题,这些现象的存在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带来了极大的影响。因此,在市场经济逐渐成熟的今天,在制定区域产业经济发展策略的过程中,要根据区域具体状况、发展趋势以及自身优势开展,要明确区域发展的具体方向,进而保障区域产业经济的可持续性与科学性。现阶段,农村经济中的剩余劳动力是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大部分人在外出打工过程中累积了一定的工作经验与资金基础,为区域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现阶段区域产业经济发展的基本策略
1.提高对区域资源开展的重视。在现代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首先要明确区域资源的重视,要根据地方区域特色,提高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核心竞争能力以及风险抗击能力。要根据不同的区域特色有针对的扶持相关经济产业。例如,我国东北地区的经济发展过程中,要提高对粮食、工业等领域的重视;东北具有一重、一汽以及大连船舶重工等装备制造企业;同时其生态环境还具有一定的人力资源优势;因此在发展过程中要以此为基础;而安徽等地盛产各种药材,因此,在进行经济发展过程中要提高对药材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同时个别地区具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在进行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要以此为基础,明确发展方向。针对区域特色资源开发可以有效的提高经济发展效益;相关部门与机构在制定经济发展计划的过程中,要明确区域资源特色有优势,只有这样才可以有效的促进经济全面发展。
2.综合区域资源发展状况,进行资源整合利用。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要对现有的区域资源状况进行全面的调查分析,为开展相关工作提供科学有效的政策基础。根据现阶段区域经济发展的实际需,在现有资源上进行调研与整理,为区域资源工作的开展奠定基础。因此,在进行区域资源分析与调查过程中,要对区域整体环境进行调查,例如对矿产、养殖、畜牧业以及土特产等相关资源进行分析,同时要提高对文化、旅游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等相关民族文化的重视,要对区域经济资源价值进行全面的评估与调查。
3.明确资源整合的实际需求,明确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产业支柱。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要“实行全面发展、重点突出”的策略,要在区域发展过程中,支柱性产业对经济发展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可以提高区域产业经济的整体发展。因此,要根据区域产业经济资源利用状况,根据发展策略明确支柱性产业,要对不同资源的发展状况,利用率之间存在的差异性,制定长期、中期以及短期发展策略,并在此基础上,全面促进区域产业的整体发展。同时,对于支柱性产业飞发展,也要制定详尽的发展策略与计划,要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实现地方区域产业的多元化发展战略方针。
三、结束语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区域产业经济发展对我国经济整体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根据我国现阶段的发展状况、长期发展战略以及社会的稳定性等多方面的考虑,区域参与经济发展过程中,要始终提高对经济发展策略区域制定、执行以及管理工作的重视;要把区域资源作为基础内容,根据实际的资源发展、利用价值,构建系统的产业链,通过支柱性产业带动整体经济发展。要将资源开发与利用为基础,明确重点发展方向,全面实现科学的区域产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效的促进区域产业整体发展效率。
参考文献:
[1]李运强,吴秋明.虚拟产业集群一一种新型的产业集群发展模式[J].华东经济管理,2012,(12):42-45.
[2]夏亚民,翟运开.基于虚拟产业集群的高新区产业发展与创新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2012(4):106-109.
[3]张荣.我国虚拟动漫产业集群的优势与动作[J].经济管理,2011(3):16-19.
关键词:地方性大学;区域经济;影响力;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29-0269-03
高等学校机构是一个与社会、经济、文化等其他因素有条件地发生着相互作用的具有相对独立性的组织,当然也是千丝万缕联系中的一个节点,参与着对流与交换。只有当各个部分充分发挥作用时,事物作为整体才能发挥最佳功能。高等教育系统内部也不例外,只有当各个层次、各种类型的大学都能按照各自的办学理念准确定位、合理分工、凸显特色的时候,一个充满活力、竞争有序、健康发展的高等教育系统才能形成。地方性大学,当地社会传统文化、经济发展、政策制度以及各种变迁都会对大学的生存和发展起到一定的作用,它为大学的运行和发展创造了各种积极影响因素的同时,也对大学的活动起到制约作用。“大学以整个社会环境作为自己存在和发展的环境,社会向它输入必要的资金、设备、人员、图书信息资料以及各类相关政策,高校为社会输送各种人才,创新新的知识,提供科研成果,正是大学与社会这种物质、能量、信息的双向交流,使得大学保持着有序、平衡地向前发展”。
地方性大学与区域经济之间的关系其实就是教育与经济之间的关系的具体体现,经济系统制约着教育系统的发展,同时教育系统又通过培养一定的人才促进经济系统的发展。因此,区域经济是地方性大学的生长土壤,地方性大学人才培养应该符合区域经济的发展状况。但是,目前很多地方性大学在人才培养上出现了培养目标模糊、盲目追求高层次的问题,专业设置上出现了跟风趋同、重复设置等问题,此类问题的结果是造成地方性大学人才培养与地方劳动力市场需求的脱节,长此以往。不仅会影响地方性大学的生存与发展,也会影响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一、地方性大学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推动力
(一)地方性大学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人才资源,增加了社会知识存量
知识经济时代,知识资源的占有和递增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前提,因此人才的竞争和占有,也是国家与国家,地区与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根本。大力发展科技和教育,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结合国家、地区经济的特点和优势,培育各种所需人才,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已成为各国的共识。从我国目前各地区经济发展状况来看,东南沿海省市是我国经济最为发达的地区,也是地方性大学最为密集,人口综合素质最高的地区。在这些省市,高等教育为他们培养了大量的各方面人才,高等院校及科研院所提供了技术支持,高等教育的产业化更显示其促进经济发展的直接作用。不难看出,高等教育发达,人口素质高是这些省市经济腾飞的重要因素。统计表明,目前我国研究生就业流向,主要集中在三个区域:沿海发达地区、大都市和培养学校所在地。一方面,高等教育是培养未来知识和信息创造者的摇篮,它通过教育思想、教学方式、教学内容的不断改革,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和创新热情,为学生未来创造活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地方性大学聚集着一大批有较高学术成就的专家、学者,集中高水平的多学科教学和科研机构,他们一方面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和承担科技前沿重大课题,另一方面还利用其人才资源和科学技术方面的优势为区域内的组织提供各种多样的技术咨询与服务,实现信息的共享与应用。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企业之间的竞争已经转向以高科技人才之间的竞争为特征,高等教育则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智力支持。
(二)地方性大学学生消费是区域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高等教育启动消费论的基本观点是通过高校扩招和增加个人对高等教育的投入,拉动大量消费,并相应地增加就业。在无需国家和财政拿出大笔钱的情况下,可在短期内形成一个巨大的新经济增长点。这可由最近几年来我国很多高校都在城市比较偏的地方选址建校,带动着整个地区的经济发展。目前,高等教育已成为我国社会生活中为数不多的供不应求的 “短缺产业”之一。一个地方性大学的建立,学生消费将直接贡献给当地的经济,而学生每月生活费至少是500―1000(网上调查数据)元,这对区域经济发展起到很好的带动作用。
高等教育对需求的拉动主要可以通过以下两个途径来实现。首先,要适当扩大高等教育规模。高等教育对经济的确存在一定的拉动作用,因此,发展并适当地扩大高等教育规模可以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特别是以地方性大学为中心的小经济。其次,地方性大学对区域经济的短期拉动作用是有限的,是受到区域经济整体状况的限制的。要增大地方性大学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必须相应地改善地方性大学周边的经济环境。再次,将地方性大学作为小区域经济发展的中心。现在可以看出,大学的存在对周围房地产的价格提升起到一定作用,因为高校附近房地产业靠近大学,环境好,消费方便,成为很多买房者的首选之地。因此,要以大学为中心开展房地产业、商业、饮食业的发展。再次,要大力发展高校旅游业。一是针对大学教师和学生的外出旅游,因为大学的教师和学生有足够的假期、相当多的旅游需求、也具备一定的经济条件;二是可将大学作为一种旅游资源,大学具有很多人文景观和一定的历史意义,将大学作为一项旅游资源将对区域经济发展做出一定的贡献。因此,从促进经济运行过程的良性循环角度看,发展高等教育不仅可以促进知识密集型产业的发展,而且还可以扩大有效需求,拉动经济增长。
二、地方性大学培养的人才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人才库
区域经济是地方性大学生存和发展的根基。同时,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也有赖于地方性大学对人才的培养。区域经济发展的最重要资源是人力资源,人力资源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首先,区域经济的增长过程是其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和优化的过程。区域经济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有赖于人力资源规模、类型和层次的调整;其次,区域经济增长方式的优化也主要依赖于其人力资源的层次的提高。地方性大学是较高层次人力资源的主要输出地。其培养的人才的规模、结构和质量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区域经济的增长。因此,作为培养高级人才的主要场所,地方性大学培养的人才应该同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高层次劳动力在规模、结构、质量上相适应。
三、区域经济是地方性大学发展的支撑与引导因素
区域经济在属地高等教育的发展过程中起到物质支撑与发展引导的作用。一是地方性大学的发展受到区域经济整体发展水平的制约,在我国整体教育投入相对较少的情况下,地方性大学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地方的支持,地方性大学如果没有所属区域政府和社会财力的支持,其发展就会受到影响;二是地方性大学的发展要受到区域经济整体发展环境的影响,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产业结构调整与技术结构优化,会影响地方性大学的专业设置和培养层次,区域经济的发展定位会引导高等教育更新办学理念、创新发展模式。总之,区域经济在地方性大学的发展中起到支撑与引导的作用。区域经济发展的整体水平与区域内经济结构、技术结构密切相关,而不同的区域经济、技术结构需要与之相适应的研究、应用人才。一般来说,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其技术结构层次较高,社会生产的机械化、自动化和技术装备程度的提高,要求区域内劳动者的整体文化素质应普遍提高。目前随着区域经济的发展,区域经济当中的技术结构将会发生变化,这种变化将影响到地方性大学培养人才的规格与层次;同时,区域经济技术结构层次的提高会促使区域经济水平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随之提高,劳动者对教育特别是对高层次教育的需求随之增大。随着沿海地区经济的飞速发展,地方性大学除了培养广大的复合型、外向型、应用型人才外,还应努力培养各种在地区经济起飞中具有决定性影响和作用的高层次人才。
四、区域经济是地方性大学人才培养的根基
地方政府和社会是地方性大学的生长土壤,地方性大学的生存和发展依赖于其所在的地域的社会发展。其中,区域经济的发展状况是其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根基。一方面,从管理体制上来看,地方性大学是“相对于中央政府主管的部属大学而言,是地方政府主管的省属公立大学或市属公立大学”,地方性大学从属于地方政府相关部门,接受地方政府相关部门的战略领导和管理,其发展经费主要来源于地方政府。因此。一所地方大学的发展模式、发展速度、发展方向都与其所从属的地方政府的政治决策息息相关,而地方政府的政治决策往往与当地的经济发展状况密不可分。另一方面。从市场运行机制上来看.地方性大学是“适应一国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不平衡以及市场型区域利益机制而发展起来的”。某一区域的经济发展状况决定了该区域对高等教育的需求程度,也决定了该区域支付高等教育发展的能力,因此。地方性大学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区域经济的发展状况。
我国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多元经济和产业结构多元化的格局,决定了我国高等教育应培养出适应不同区域、不同岗位和不同生产力需要的多种类型、层次、规格的专门人才,因此,高等教育结构必然具有多种类型、多种层次,其培养目标也是风格迥异。各种层次、各种类型的大学只有根据社会需求和自身实力,才能确定自己在高等教育系统中的位置,达到优化高等教育结构,合理配置高等教育资源,充分发挥高等教育培养人才、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功能和作用。我国著名学者潘懋元先生从人才培养目标分析,按照两个体系的划分,地区一流大学从事的不是精英教育,而是大众教育;主要不是为了更高层次教育的生源选拔,而是为了满足社会“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的需要,满足受教育者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需要。“地区一流”院校应该建立起适应地方经济转型升级的学科结构和技术水平,适应地方多元文化的价值观念的服务模式,培养具有技术专才的高素质公民而不是在学术精英上创造一流;服务地方而不是刻意追求在基础研究方面创造一流;在传承、选择、交流、整合地方文化方面创造一流下足功夫。这种结合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时代的思想被我国很多高等教育界的学者所接受并推广。为了经济的发展是地方政府投资高等教育的主要目的,学习“有用”的知识是很多学生求学的主要目的。倡导“地区一流”,就是要推进从办学理念到教学过程,从人才培养目标到社会服务方式的多样化。地方院校既可以是侧重效率的,也可以是侧重公平的;既可以是作为消费者的学生定制的,也可以是为了某些非学术方校把每一个专业都建成品牌特色专业是不现实的,必须与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紧密结合,选择具有很好的发展前途、具有一定办学特色和较高办学水平的专业进行重点建设。
五、地方性大学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地方性大学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是加强教育与经济的结合,建立地方性大学与区域经济的良性互动关系,实现“互补”“双赢”的基础,这一关系的实现无论是对深化高教领域的改革还是对提高我国区域经济的竞争力,实现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地方性大学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必须做到与区域经济发展形成合作关系。
教育外部关系规律理论认为“教育必须受一定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等所制约,并对一定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等的发展起作用”,其中既说明了教育依赖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同时又要发挥自身的职能服务社会,这就很好的解释了为什么高等教育需与区域经济发展形成合作关系,这正是由地方性大学对区域经济的依赖性和自身所肩负的职能所决定的。地方性大学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合作,首先是要加强与地方政府的沟通,建立大学和地方的对话机制,共同商讨基于区域经济发展需要的大学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规格,以加强高等教育的针对性;二是与地方政府、企业、团体等进行联合的科技攻关与合作,充分发挥自身的人才优势与技术优势,解决区域经济发展中面临的重大问题;三是高等教育要积极参与区域经济发展的重大决策,为区域经济发展出谋划策、提供建议。
就大学而言,它依托于地方而产生,随地方发展而发展;就地方而言,它因大学的产生而变得有名气、有活力、有凝聚力。大学与地方发展关系演进的历史表明,大学的产生发展与地方发展尤其是城市的产生与发展有着天然的联系,城市或地方是大学的依托,从某种意义上讲,大学是城市发展的产物。而大学的产生与发展又为城市或地方的发展聚集了人力、物力、财力和创造力,聚集了文化与精神。因此,大学产生之后就与地方发展形成了彼此依存、共生发展、相互促进的关系。
参考文献:
[1]湛俊三等.地方多科性大学战略发展环境分析[J].理工高教研究,2006,(12).
[2]张云霞.地方大学地方性刍议[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8,(9).
[3]文辅相.中国高等教育目标论[M].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5.16.
[4]邹晓平.“地区一流”院校的定位与发展策略[J].中国高教研究,2004,(11).
[5]李淼焱等.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深化地走高校教学改革[J].辽宁教育研究,2004,(05).
[6]罗秋明,刘安民.区域经济发展与高等教育[J].经济师,2003,(10).
[7]朱迎春,周志刚,王大鹏.高等教育对区域经济增长贡献实证研究[J].统计与决策 2009,(2):278.
关键词:人力资源开发;区域经济发展;影响;对策
自加入WTO以来,我国市场化进程日益加快,区域间的差距也随之逐渐拉大,人力资源开发成为影响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因素。我国各区域经济发展状况不一,人力资源的特点也不尽相同,如何结合区域特点有效利用人力资源开发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成为各地方政府关心的焦点。各区域应充分认识人力资源开发工作的重要性,合理配置人力资本,促进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一、人力资源开发的内涵
1.人力资源开发的定义。
人力资源开发是指通过多种方式丰富员工工作知识,提升员工工作技巧,提高员工工作能力,以达到满足企业长期发展需求的目的。人力资源开发的主要方式有进行员工培训、实行激励措施等,通过这些方式来开发员工内在潜力,提高员工工作的积极性。人才是企业进步的核心动力,人力资源开发充分体现了企业以人为本的理念,有利于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人力资源开发是企业运营中的核心战略,是企业长期发展中的必然选择。
2.人力资源开发的作用。
首先,人力资源开发有利于员工提升自身职业能力。随着企业的发展和变革,管理已成为企业运营的重要方式,在此背景下,职业能力的提升成为员工最关注的问题。高水平的职业能力意味着强大的竞争力,也就意味着高职位、高薪资、优待遇,是员工追求的目标。因此,人力资源开发能够为员工职业能力的提升带来机遇,为员工实现自身价值提供保障。其次,人力资源开发有利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回顾企业的发展史,人才往往是推动企业进步的动力,尤其在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和完善的今天,人才成为提高企业竞争力、促进企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因此,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人力资源开发是企业管理中的重要战略,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最后,人力资源开发有利于企业融入国际经济大环境。21世纪以来,我国企业国际化进程日益加快,但与国际上的优秀企业相比我国企业在管理理念等方面还存在巨大差异,而人力资源开发结合以人为本的宗旨,强调人才的管理与开发,恰好为我国企业提供了融入国际环境的契机。
3.人力资源开发的目的。
第一,提高员工素质。提高员工素质是企业进行人力资源开发的初衷,是最基本的目标。每一位员工的进步就意味着整个企业的进步,因此企业利用人力资源开发提高员工的工作能力有利于企业更高效地运营,实现更大的利益。第二,营造组织文化。人力资源开发可以为员工制定较为统一的行动标准,使员工在统一行为的同时形成对组织的归属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良好的企业文化,养成优秀的习惯,从而更自觉地向正确的方向迈进。第三,完善组织职能。通过人力资源开发,可以有针对性地提升各部门员工的工作素养、工作技巧和工作能力,完善各部门的职能,从而形成完备的管理系统。
二、人力资源开发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高素质、高质量的人才不仅能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更能带动一个区域的经济进步,因此,人力资源开发对区域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人力资源开发有利于提升区域人才素质。
人力资源开发主要是通过员工培训、激励措施等各项活动对人的智力和能力进行开发,其主要原理是向员工灌输其所在岗位的工作知识和技能,通过培训要求其熟练掌握工作流程,并辅以激励措施鼓励员工定额、超额完成任务,从而满足企业的运营要求,同时提高员工的工作能力。因此我们可以看到,人力资源开发主要是通过各项活动发掘人的才能,通过增强人的知识储备和工作技巧提高人的综合素质,并通过各项激励措施激发人的积极性,从而培养积极向上的,有学习能力、有专业素养的高素质人才。企业进行人力资源开发主要是为提升员工工作素养,提高员工的主观能动性,从而帮助企业实现利益最大化。企业在进行人力资源开发的同时也推动了区域人才素质的整体提升。
2.人力资源开发有利于优化区域人才结构。
人力资源开发不仅能够提升区域人才的素质,提高区域人才竞争力,更能为区域人才结构的调整提供保障。我国十三五规划中提出要积极促进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转变经济增长的途径,这就要求人力资源开发要与时俱进,与区域经济结构的调整结合起来,用完善的人力资源结构带动区域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优化。人力资源不仅需要高数量、高素质,更需要科学合理的结构,因此人力资源开发作为区域经济调整的重要部分必须着重调整人才培养重点,以区域经济发展为目标,配合区域经济结构的调整,提高人力资源开发的深度和广度。
3.人力资源开发有利于推动区域经济发展。
人力资源开发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前提和动力,是区域经济战略的重中之重。区域经济的发展主要体现在区域资源的优化配置和规模经济之中,表现为区域内多种生产要素实现更优的配置,从而为区域经济带来更大的收益。人才素质的提升意味着工作效率的提高,也意味着对其他生产要素的配置会更优,因此人力资源开发正是区域内各种要素增长的源头,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源动力。人力资源开发不仅能够丰富区域内的优质人力资本,提高区域内人员利用效率,为社会创造更大的财富,更能够连接生产与消费中的各种要素,推动新需求的产生,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注入新鲜活力。因此,人力资源开发能够在保证区域人才优势的同时带动其他方面的进步,能够有效促进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三、区域经济发展背景下人力资源开发的有效对策
人力资源开发对区域经济的发展影响重大,为进一步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我们必须从人力资源开发工作着手,将人才优势转化为生产力,主要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1.强化人才教育,提高人员素质。
教育是经济发展的动力,是区域经济发展中不可忽视的环节,因此,地方政府必须从教育入手,以人才进步促经济发展。首先,要加强正规教育,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最基本的人才保障。加强正规教育,要求政府完善教育体系,增加教育投资,促进人才综合素质的提高,为区域经济的发展培养有知识、有技巧、有能力的应用型人才,系统性地优化区域内的人力资本。其次,要强化职业教育,为企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人才资源。与正规教育不同,职业教育主要强调职业导向,为满足企业运营管理的要求,以实现企业利益最大化为目标,培养适合企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职业教育主要是在人力资源开发中建立区域内的人才开发管理培训机构,不仅要为企业提供管理建议,更要起到培训员工、进行职业教育的作用,为区域经济发展培养优质职业人才。此外,要全面加强人力资源素质培养建设,完善人力资源素质培养机制。人力资源开发与区域经济发展是互相促进、相辅相成的,人力资源开发需要国家制度的保障,需要区域经济发展规划的促进,因此,各地方政府必须高度重视人力资源开发工作,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逐步开展人员教育培训工作,全面提升区域人员素质,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人才支持。
2.开发农村人力,优化主体结构。
在人力资源开发过程中,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是最薄弱的环节,但我国作为农业大国,农村占比较大,且人力十分丰富,给我国人力资源开发工作带来了不小的挑战。面对农村人力数量大、素质偏低的现状,我国应积极开发农村人力资源,使广大农村劳动力发挥作用,充分提高生产力。首先,可以建立针对农民工的就业教育培训机构,整合弱势工作群体,以提升技能为主,集中培养主要工作技巧,提高农村劳动力的工作能力,提升综合素质。其次,要建立有效的信息渠道,通过就业信息网等途径为农民工展示就业信息,提供就业选择。在这个信息化的时代,求职更多地要通过网上信息来沟通进行,就业信息网能够为农民工提供更便利的信息平台。做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同时,我们还要协调区域经济的发展,优化人力资源结构。人力资源的主体结构要积极向第三产业转变,培养更多优质的第三产业从业人员,增加第三产业的发展活力。同时,国家政策要着重向人力资源倾斜,凸显人力资源开发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在优化人力资源主体结构的同时带动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
3.完善管理体系,促进合理布局。
首先,区域内必须出台相应的政策和法律,为人力资源开发工作提供支撑和保障,完善人力资源开发的政策法规管理体系。地方政府应结合自身区域的经济发展状况和政治文化等多方面的因素,出台有效的规范政策,整肃和厘清整个人力资源开发市场。同时还要考虑市场经济的发展状况,以推动市场经济发展为目标,完善整条人力资源支持链,为区域经济市场化发展提供人才服务保障。此外,完善人力资源结构的合理布局也至关重要。区域经济在发展中不仅需要内部的推动,也需要与周边地区进行沟通交流,以培养互补性人才市场结构为目标,有计划地进行人力资源开发方面的协调与合作。在内部对各产业进行合理有效的人员配置,集中对金融、互联网等服务业提供优秀人才,以人才优势推动区域产业优势的形成与发展,同时结合周边地区农业、教育等产业的人力资源,进行优势互补,形成完备的人员结构布局,优化人才配置,促进区域经济的高速发展。
4.优化经济框架,聚集优秀人才。
区域经济发展的整体框架是指导区域经济发展的大纲,要求科学规划区域经济发展的目标和路径,确保自身区域的可持续发展。优化经济框架就要求地方政府充分考虑人力资源发展结构,制定适合自身区域发展的经济增长结构,提供合理的发展模式和途径。在优化经济框架中要充分认识到人才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着重强调人力资源开发工作,为经济发展提供保障。同时,政策要倾向于积极吸引优质人才,更要有意识地完善人才在各行各业的配置。地方政府应出台相应政策去吸引优秀人才的加入,让优质人才感受到自身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并积极为经济的发展贡献力量。此外,要保障区域内的协调发展也必须从人才抓起,要有计划地在人力资源开发中培养各产业的优秀人才,将其配置到科技、教育、文化等各个发展领域,使区域中的各大行业都能充满生机与活力。因此,区域必须有意识地聚合高素质人才,将优质的人力资源转化为经济发展的生产力,促进区域的不断进步。
四、结论
人力资源开发是企业长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有利于员工提升自身职业能力,有利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有利于企业融入国际经济大环境。企业为提高员工素质、营造组织文化、完善组织职能积极实施人力资源开发战略,在提高了企业效益的同时也提升了整个区域人才的素质,完善了区域人才结构,从而推动了区域经济的发展。在区域经济发展的背景下人力资源开发必须做到强化人才教育,提高人员素质;开发农村人力,优化主体结构;完善管理体系,促进合理布局;优化经济框架,聚集优秀人才。企业应积极完善人力资源开发战略,从而带动区域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晓杰.浅析人力资源开发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及对策[J].中国外资,2014(01):276.
[2]单良.辽宁省人力资源与区域经济发展协调性研究[D].沈阳:辽宁师范大学,2012.
[3]李冰.人力资源开发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J].中国商论,2015(15):120-122.
关键词:区域经济 发展 分析
根据经济发展规律可知,只有绝对的不平衡,而没有绝对的平衡。各个地区间由于受自然资源、经济政策、地方政府能力、市场经济负面影响及经济导向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必然在经济发展方面存有一定的差距。不过,在同等发展阶段条件下,中国地区间存在的差距和发展不平衡状况同其他市场经济国家相比要明显高于正常发展状况。目前,地区间发展不平衡、差距较大并具有一定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是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状况的主要特点。
一、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一)资源供给与占有失衡
在改革开放的三十年间,我国出现了一批包括深圳、长三角和珠三角等在内的具有地区特色的经济发展区,这些经济发展区在改革开放期间逐渐具有了自己的经济发展特色,而另一方面,虽然我国中西部地区只有自然资源丰富的巨大优势,但在经济发展阶段,只能充当供应能源原材料的角色,将当地的大部分自然资源输送到东南沿海的经济发达地区,仅有极小的一部分资源用于地区自身建设。
(二)利益分配失衡
虽然中西部地区将大量的基础能源和原材料输送到东南沿海的经济发达地区,但是该地区并未分享到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所取得的经济增长成果。
(三)人力资源投入失衡
现代经济发展中,人力资本十分重要,要想提高物质资本的生产效率,必须以提高和积累人力资本为前提,由此可知,人力资源的投入将会对区域经济的发展水平及发展空间产生直接影响。
(四)区域性产业结构趋同
由于审批制度不完善,判断标准不明确及市场体制不健全等多方面原因,导致我国区域性产业结构趋同。而由此带来的严重恶果主要表现为社会大规模、企业小规模进行低水平的重复性建设,使得大量的基础资源被浪费,严重影响了产业高级化的发展步伐,不良竞争也导致经济效益直线下滑,值得关注的是,这种现象到目前为止并没有得到改善。
二、区域经济发展的现状的应对措施
(一)淡化行政区划色彩,强化经济区域功能
打破地域和部门间的限制,全面贯彻“互惠互利、优势互补、结构优化、效益优先”原则,大力促进城市和地区之间的“三联动”,即规划联动、产业联动和市场联动,对区域资源进行优化整合,从而实现对区域产业结构的调整,充分发挥跨区域龙头产业的带动作用,进一步扩大产业优势。对产业结构进行优化整合应以优化政府和改革为中心。对政府的横纵向权力结构进行改革完善,通过法律、组织等方面对地方政府的行为进行科学合理的规范和约束,从而有效解决行政区经济所带来的弊端。以联动发展之路带动地区间的共同繁荣。
对区域发展规划进行统筹管理,构建完善的区域利益调整机制。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应充分发挥推动经济发展的引擎作用,加快现代服务业、出口导向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步伐,让使其参与国际竞争及合作的主力军地位得到完美体现。中部地区的第一产业较为发达,它承担着为其它地区输送粮食等大宗农产品的重任,同时该地区是全国水陆运输网络的中枢,具有承东启西、纵贯南北的区位优势,全面贯彻“东引西进”的经济发展战略,加大对传统工业技术的改革力度,推动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步伐。同西部地区的现实状况相结合,全面落实西部大开发战略,通过西气东输、东电西送和南水北调等开发策略的实施,使得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施及生态环境取得了长足进步,为该地区的产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目前影响我国区域间合理分工及商品交换的因素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自然资源产品价格较低,而工业制成品的价格较高,二者之间存在不等价交换现象;另一方面是地区间的分割和封锁。基于此种情形,应打破区域间的封锁限制,使各地区间形成一个开放统一的市场体系,而对资源价格体系进行理顺,让生产要素价格市场化具有重要意义。
(二)加强宏观调控,进行必要的政府干预
从我国目前体制转轨时期的特殊情况来看,虽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已经初步形成了,但是市场发育还不充分,各地经济的市场化水平差距很大,全国统一的市场尚未形成。所以政府应通过转变自身职能,促进市场发育,为区域经济发展创造比较宽松的市场环境。同时,还应通过制定适当的区域经济政策,防止市场机制的自发作用导致地区差距进一步扩大。为解决区域经济发展的非均衡性问题,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政府通过必要的投资倾斜和政策倾斜,加强不发达地区的智力投资,扶持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通过宏观调控措施,达到各个经济区域协调发展的目的。同时寻求“点”的突破,国家在各地区发展的点上集中投入资金、引入技术,培植主导产业,使之成为真正带动周围地区的发展极。
三、结语
总之,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征程中,我们还会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还很多。但只要我们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就一定能够寻求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
参考文献:
[1]张卓元.中国经济从追求数量扩张转向注重质量效益[J].商业研究,2010(4):45-47.
[关键词]英语教育;区域经济发展;相互关系;共同促进
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则会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促进该地区的就业与教育,所以说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情况直接影响到该地区的社会以及各方面的发展,地区的教育直接与经济发展状况有关。可以说高校英语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是非常明显的,区域经济发达有利于高校英语教育的继续开展,而区域经济的衰败也不利于高校英语教育的开展,因此为了更好地实现高校英语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相结合,必须要探讨区域经济发展与高校英语教育之间的必然关系,然后才能寻求两者共同促进发展的有效途径。
1英语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为了促进高校英语教育与区域经济之间的有效结合,必须要明确英语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因此,经过仔细的调查与研究,高校英语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区域经济发展为高校英语教育开展提供了资金、技术的扶持。有一个地区经济发达了,才会有更多的资金投入到各行各业中,尤其是教育领域。所以说高校英语教育的开展,尤其是硬件设施的完善,必须依托于区域经济的发展,区域经济的发展壮大则会引来更多的外资,对于高校的英语教学起到了重要的刺激作用,也会为高校英语教育提供更加完善完备的基础设施以及资金的投入,促进高校英语教育取得长足的进步,所以说区域经济发展是高校英语教育开展的重要经济后盾。第二,区域经济发展能够为高校英语教育提供更多的职位选择以及实习的机会。高校英语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促进学生英语水平的提高,以及在社会上获得更好的就业。因此只有该地区经济发达,才能够吸引来更多的外资,从而需要更多的英语专业人才,所以说区域经济的发达则会为高校英语教育提供更多的职业选择,或者是实习的机会。通过在外企进行实习,可以有效提高高校外语学生的水平,提高其交流的水平和专业的技能。如果区域经济不发达,那么专业需要的人才就比较少,不利于高校英语学生顺利地就业,从而影响到高校英语教育的积极性,不利于高校英语教育水平的发展,不利于我国高校英语教育突破传统的束缚。第三,高校英语教育也能够提高区域经济发展的水平。在高校英语教育中,除了提高学生对外语的掌握程度,还有就是要注重增加学生了解外国的文化以及贸易习惯方面的知识。这样才能够为市场提供更加高素质的英语专业人才,只有提高了人才的技术和水平,才能够有效地提高该区域经济发展的状况。因为只有通过人才能够进行区域经济交往,所以只有提高了人的素质,才能够有效地促进该地区区域经济的发展。所以,高校英语教育的开展有利于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外贸经济的发展,外贸经济作为区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直接影响到该地区的经济发展总体状况。所以说,高校开展英语教育对于提高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第四,高校英语教育满足区域经济的全球化发展。在全球发展的大浪潮之中,经济一体化的速度正在不断加快,因此为了能够加快区域经济对外发展的步伐,需要做好面临各种挑战的准备,使得人们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能够占据市场开发、技术创新与管理等方面的优先权。而语言无疑成为了对外发展的奠基石,语言在对外经济发展过程中能够反映出知识差异、文化差异、管理和技术方面的差异等,因而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重视高校的英语教育问题,从而冲破对外经济发展面临的一系列问题便显得尤为重要。第五,高校英语教育有利于促进区域经济文化的发展。区域经济文化作为一种上层建筑,直接受到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但是区域经济文化的发展也对区域经济发展起到重要的反作用,而高校英语教学有利于提高该地区的区域经济文化,只有建立了积极健康向上的区域经济文化才能够促进该地区经济的发展。开展英语教育能够提高学生的新思维、新文化,能够改善人们的传统观念,促进新的发展思潮,这样就能够打开人们的视野,丰富人们的经验,促进该地区区域经济的旺盛发展,只有解放思想,才能够使该地区经济得到发展。所以说高校英语教育,改善了人们的思维,突破了人们的视野,有利于区域文化的发展,进而影响到区域经济的发展。
2促进高校英语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有效结合的重要途径
为了实现高校英语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的有效结合,在明确了两者之间的关系之后,应该采取重要的举措,促进二者的共同繁荣发展,从而开创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新局面,也促进高校英语教学水平的提高,具体来说,应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有效的尝试:第一,高校英语教育要结合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切实地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专业的人才。为了提高高校英语教育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水平,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要切实地结合区域经济发展的需求以及对人才的需求,设置出具体的英语教育方案,才能够培养出区域经济发展需要的人才。所以说高校英语教育不能够闭门造车,必须要结合区域经济发展的切实需要,提高学生的语言交流能力以及工作中需求的各种技能,才能够有效地提高区域经济的发展,为区域经济发展培养出更加优秀的人才。第二,在高校英语教育中,必须要注重实际能力的培养,才能够满足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很多高校在开展英语教学过程中,片面追求学习成绩,片面追求提高学生的过级率,对于学生的实际交流能力并不太重视,使得培养出来的人才不能够满足工作中的需要,尤其是语言表达能力和外国人真正交流的能力严重欠缺,出现了“哑巴英语”的现象。所以说,高校在进行英语教育中,必须要摒弃传统的教学观念,切实地把社会需求与学生的实际能力作为教学的重要目标,通过与企业进行对接,建立订单式的教育,不仅能够提高教学的实际水平,而且能够切实满足区域经济发展的需求,从而实现区域经济发展与高校英语教育的有效结合,实现高校就业率的提高,培养出实用型的人才。第三,区域经济发展要为教育发展提供更多的资金以及各种保证。地区的经济实力发展上去了,必须要加大对教育方面的投入力度,尤其是资金的扶持,只有加大了资金的扶持力度,才能够促进高校英语教学,配备更加高端的教学设施,完善英语教学的环境,吸引更多的专业的教师人才,从而才能够促进高校英语教育水平的提高。所以区域经济发展一定要为高校英语教育提供各种保障,无论是资金保障、设施保障还是人才的保障,只有奠定了这些方面的基础,才能够促进高校英语教育的开展,促进英语教学的现代化、科学化。第四,区域经济发展要为高校英语教育提供专业的就职岗位,或者是实习机会。区域经济的发展,为高校英语教育提供了较多的就业机会,因此说在区域经济发展的过程当中,要与高校英语教育进行有效的对接,通过为其提供实习的岗位,既能够带动区域经济及企业的发展,也能够有效地锻炼高校英语教育中人才的实际能力,这样就取得了两个相互促进的结果。如今校企联合这种教学模式非常普遍,因此企业要加强与学校对接,配合学校开展校企结合的这种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优质的资源以及实习的岗位,使得他们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求,从而提高就业能力。
[关键词] 区域经济区域经济规划合理编制
一、区域经济规划编制前的调查研究
1.调查区域内经济发展的优势
首先是区域的资源优势,这里的资源主要包括自然资源系统和社会资源系统,“自然资源主要是指:土地、水、气候、生物、矿产等五大资源”;“社会资源系统以人力资源为主体,它的内容主要包括人口、劳力、智力三大资源以及为人力资源服务的教育、文化、科技、体育等基础设施”。
其次是区域的产业优势,是指该区域经过长时间的发展而形成的,对区域的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的,以及对区域在全国地域分工格局所处的地位和所起的作用产生巨大影响的主导产业。对区域的产业优势即主导产业的调查研究是编制区域经济规划的中心环节。
此外,还要对区域的区位优势、市场优势、政策优势等重要的经济发展优势进行调查研究。
2.调查区域内经济发展的“瓶颈”
对区域经济发展现状的调查不仅要调查经济发展的优势,对经济发展的劣势,即制约区域经济发展的“瓶颈”也要有清楚的了解。使优势与劣势相互比照,从而为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经济持续、稳步增长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
二、规划的合理编制
1.编制区域经济规划的环境分析
(1)区域经济发展的内部环境。主要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两个方面。自然环境主要是指区域内部的自然资源和地理区位。社会环境主要是指区域内的经济发展制度和运行机制、区域经济发展的社会文化环境等。
(2)区域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集团化并行,“实现区域经济的合理有序发展,编制合理的区域经济规划已经成为各国政府对区域经济发展有效调控的重要手段”;从国家经济发展的总体格局来看,“十一・五规划”把我国分成了长三角和珠三角、东北老工业基地、西部、中部四大板块,这就需要我们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区域经济发展进行合理的规划,以配合国家对经济划地域发展的需要;同时,我国各区域的经济发展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统一整体,因此,区域经济规划应该从较大范围和各地区的不同特点出发,使资源合理配置,在不平衡中求平稳发展。
2.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
新的经济增长点是针对现有的经济发展状况而言的,在以下三种情况下可能出现新的经济增长点:一是国家政策的调整。如果国家政策做出了有利于区域经济发展的决策,那么该区域就要认真解读,充分利用好国家政策,积极捕捉新的经济增长点;二是需求的变化。区域经济发展一定要贯彻“以人为本”的主导思想,不断根据人们需求的变化调整经济发展政策,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三是新资源的发现。如果区域内发现了大量新资源,就可以发展与之相适应的新产业,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3.制定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
区域经济规划是在特定的区域空间范围内,对未来某一阶段经济建设的总体部署。这一部署往往期限较长,具有长远战略性,最终是要达到一定的战略目标。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也就是战略定位,“所谓战略定位,就是规定本区域在一个较大的区域范围内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包括总体定位即定性分析,从经济总量、经济结构、经济发展的质量上定位即定量分析。一个完整的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是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的统一。
4.制定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措施
(1)出台区域经济发展的相关政策。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家的宏观政策对经济发展仍然起着重大的作用。要想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必须出台有利于区域经济发展的相关政策。充分利用作为区域经济发展外部环境因素的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尤其是有利于本区域经济发展的政策。
(2)对区域经济进行结构性调整。对区域经济进行结构性调整首先要明确总体上的调整方式、思路,只有方式得当、思路明确的结构调整才是科学有效的。在结构调整的过程中,应把那些具有区域特色的、能够发挥区域优势的产业确定为区域的主导产业,以发挥其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主导作用。
(3)加强市场开拓。商品的价值是在流通领域实现的,商品只有在实现了交换以后才能真正变成社会财富,所以积极开拓商品市场对于经济发展至关重要。目前,我们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很多时候行政手段在经济发展中起到了抑制市场的作用。在编制区域经济规划时一定要积极开拓市场,加强市场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主导作用。
(4)完善用人机制。区域经济的发展关键要靠人的实践活动,“人”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区域经济的健康发展需要优秀的管理人才、科技人才等,要通过培养和引进的双重手段增加人才数量、提高人才质量;完善激励约束机制和公平竞争机制,使人尽其材、物尽其用。
参考文献:
[1]姜爱林:论区域经济资源分析的几个问题[J].经济经纬,2000年第三期
[2]齐新安:区域经济规划的多目标最优化问题探讨[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01年9月第10卷第3期
(新化县洋溪镇政府,湖南 新化 417600)
摘 要:区域文化指的是一个区域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带有区域特色的思想意识的总和。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证明,区域文化对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本文分析了区域文化的内涵、区域文化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论述了区域文化对区域经济发展所能产生的具体影响。
关键词 :区域文化;区域经济
中图分类号:F20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15)08-0068-01
收稿日期:2015-02-20
作者简介:张笛风(1985-),男,湖南新化人,在研究生。研究方向:区域经济。
常言道:“一方水土孕育一方文化”,而“一方文化”往往也会对一方经济产生一定的影响。随着文化因素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人们逐渐意识到了区域文化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区域文化通常包括文化理念、文化网络、文化习俗以及知识人力资本四个文化因子,它是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内在底蕴,也是激发区域经济发展活力的内在动力。
一、区域文化的内涵与形成概述
(一)区域文化的内涵与形成
所谓区域文化,指的是生活于特定区域的人群在社会生活中或者在从事物质生产、精神生产的过程中形成的具有浓厚地域特色的思维方式、风俗习惯、价值观念、道德规范、文化心态以及民族艺术的总和。[1] 一般来讲,区域文化是由特定区域的地理环境、历史文化传统以及人们的社会生活方式与经济生产方式等多方面共同作用的结果。
(二)区域文化与区域经济的关系
区域文化与区域经济的关系是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相互渗透的,区域经济决定区域文化,区域文化反过来影响区域经济的发展。当今社会,区域文化与区域经济的一体化发展已成历史发展的必然。具体来讲,区域文化与区域经济的关系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 区域经济发展为区域文化发展夯实物质基础
区域经济发展可以为区域文化的发展提供物质基础,是区域文化的物质载体。当今社会,区域文化的发展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例如文化教育、文化产品和服务以及文化基础建设都离不开资金的支持,而且区域文化的发展也需要消费和需求来拉动和促进,无一例外都需要经济的支撑。
2. 区域文化对区域经济发展发挥支撑作用
区域文化对区域经济的发展也发挥着重要的支撑作用。例如,二战之后,亚洲资源丰富的菲律宾、印度等国的经济都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而欠缺资源的一些小国和区域的经济却获得了腾飞,像“亚洲四小龙”。不可否认,区域文化在其中发挥了不可忽略的作用。区域文化作为一种重要的经济资源和生产要素,是一个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导向,可以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二、区域文化对区域经济发展影响
1. 文化价值是区域经济发展的精神动力
区域文化可以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精神动力与智力支持,例如“延安精神”“温州精神”“大庆精神”以及“南泥湾精神”等都作为一种精神力量,有效地推动了区域经济的发展。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繁荣的时代背景下,文化有利于帮助人们把握市场经济的价值取向,帮助人们形成正确的经济价值观,实现文化观念与市场经济的有机融合,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2] 例如华北地区至今仍然深受区域文化——“燕赵文化”的影响,“燕赵文化”以人为本、开拓进取、精忠报国以及团结向上等一些精神品质影响着该区域的思想观念、价值追求,成为该区域经济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与之相反,我国中西部地区缺少区域文化的支撑,文化观念落后,市场经济观念缺乏,封建社会的农耕思想根深蒂固,严重束缚了该区域经济的发展。
2. 区域文化本身可以产生一定的经济效应
区域文化本身可以产生一定的经济效应,服务于区域经济发展。一方面区域文化相对于其他文化形式而言具有一个突出的特点,即区域文化本身就是一种无形的资产。正是由于具有这种特性,区域文化犹如一种文化产业,可以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创造出更多的经济利益,从而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区域文化可以作为吸引外资的重要手段,以此来服务于区域经济发展。如当前许多地方充分挖掘当地的人文景观,打造“古城游”“古镇游”,以此来吸引外资、吸引合作商家,从而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打开了一扇门户。
3. 区域文化提供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纽带
区域文化可以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纽带,促使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从目前的经济发展状况来看,我国各区域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差距依然明显,在一定程度上正是受区域文化的影响。我国东南沿海地区是我国海洋贸易的窗口,地理位置优越,经济、贸易发达,较早地接触了西方文化,因此思想文化观念开放,逐渐形成了开放、合作、进取的区域文化,这种区域文化有效地推动了区域之间经济的交流与合作,在这种情况下,“长三角经济区”“珠三角经济区”等经济区先后崛起。与东南沿海不同,我国中西部地区地处内陆,对外往来较少,区域文化接纳能力弱,而且对外来文化存在一定的抵触心理,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保守、僵化、排外的思维观念,于是造成了经济发展的封闭性,严重阻碍了区域经济的发展。
三、结语
总而言之,区域文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我们应当辩证地看待两者之间的关系,既要在发展区域经济的同时重视和推动区域文化发展,又要在发展区域文化的过程中强化文化对区域经济的引导和推动作用,从而实现区域文化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 胡. 区域文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探析[J]. 现代营销( 学苑版),20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