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德育机制的概念范文

德育机制的概念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德育机制的概念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德育机制的概念

第1篇

关键词 生本教育 高等职业教育 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1 生本教育理念

1.1 生本教育概念

生本教育源于广东省教育科学研究所(郭思乐教授主持)升本教育体系研究。郭思乐教授在全面总结中国教育现状的基础上,指出以学生好学为中心的教育体系适应了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及学生现状的改变,真正有效地推动教育改革,促使我们作出从师本教育走向生本教育的改革。

郭思乐教授指出,“我们提倡的生本教育,就是以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为旨的教育。”“真正以学生为主人的,为学生好学而设计的教育,我们称之为生本教育。”所以,升本教育的实质是实现生命的提升,承认人的发展的无限性,教育应该充分发挥人的潜能;认为人具有学习的天性,教育应该发挥人的天性;特别强调人具有发展的需要,即尊重与爱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等,教育应该充分体现学生的需要。

1.2 生本教育主要观点

1.2.1 生本教育的理论基础

(1)人本主义思想。人本主义产生于上世纪60年代的美国,突出强调人的重要作用,关注人的需要、情感、态度等内在特质,发挥人的主体性与创造性。人本主义代表人物之一的马斯洛提出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人的需要包括七个等级,从生理的需要一直到自我实现的需要,前一个层次需要的实现都是以后一个需要为基础的。所以,人本主义者认为教育教学活动也应该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重视学生主体地位的发挥,把教师看成是学生学习与成长的促进者、合作者、辅导者、激励者,满足学生主体知识、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各方面全面发展的需要。

(2)杜威的教育理念。美国现代教育的先驱约翰・杜威在《民主主义与教育》、《明日之学校》中提出“从做中学”、“学校即社会”、“教育即成长”、“教育即经验的连续不断的衔接与改造”等观点,重视学生原有经验及情境,强调各学科之间的联系,提倡“以解决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由此看来,杜威的教育理念正是生本教育的有力支撑。

(3)“因材施教”、“教学相长”与“教学做合一”思想。中国的儒家历来重视“因材施教”、“教学相长”的作用。《论语》中强调根据学生的年龄、气质、才能、志向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即“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孟子发展了孔子的教育教学思想,提出教育教学中应该运用多种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果,即“有如时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达财(材)者,有答问者,有私淑艾者”(《孟子・尽心上》);“教亦多术矣,予不屑之教诲也者,是亦教诲之而已矣”(《孟子・告子下》)。

陶行知在“知行统一”的思想影响下,提出“教学做合一”的教育理念,即学生的学习应该遵循客观规律,教师的教则应该服务于学生的学,教与学都应该着重突出实践性。因此,在“做”的过程中获取知识显得尤为重要。这也为生本教育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推动着生本教育朝着正规化方向发展。

(4)认知主义学习理论。认知主义认为学习是形成与发展认知结构的过程。布鲁纳提出“发现学习”,主张建立属于学生自己的认知结构,完善具有严密逻辑的知识体系。奥苏泊尔则提出“有意义的学习”,主张教育教学应该强调意义,防止机械学习。加涅也认为教育是学习的一种外部条件,其成功与否在于是否有效地适合和利用内部条件。这些都与生本教育的理念相吻合。

1.2.2 生本教育的主要观点

(1)价值观:一切为了学生。学生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生本教育非常注重学生的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综合发展、全面发展,以学生为主体,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实现自我价值。(2)伦理观:高度尊重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不歧视、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是生本教育的基本原则。每个学生都有其独立性,拥有自己的思考系统,具备丰富的潜能和创新能力,所以,了解和认识学生,并在此基础上尊重学生是非常有必要的。(3)教学观:教学相互促进、提高。传统教学注重教师的教及教的内容,而生本教育则注重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调动学生学的积极性,改善教师教的方式,培养学生内化知识的能力、学习的能力。(4)课程观:小立课程,大作功夫。生本教育的课程观就是“小立课程,大作功夫”。生本教育所说的课程应该包括校内课程、校外课程,综合课程、活动课程,显性课程、隐性课程,基础课程、整合课程等等。具体来说,生本教育突出强调交给学生的基础知识应该尽可能地简化,利用词汇语言、数学语言及艺术语言整合课程,通过活动与研究把各部分课程整合在一起,使各科课程本质化、综合化、活动化。

2 高职院校课程改革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盲目性

高职院校课程改革往往具有盲目性。一方面,一些高职院校对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认识不到位。在实际教学中,有意无意地在向培养“工程师”、“建筑师”等目标靠近,只强调高等职业教育的“高等性”,忽视其“职业性”。另一方面,有些学校遵循本科培养模式,通过压缩课程内容的形式,提前完成课程计划,同时,片面强调课程知识的系统性与完整性,忽视学生的素质拓展、能力的提高及个性的发展,严重违背了职业教育的基本规律。

2.2 不合理性

一些学校开设的课程存在结构不合理的现象,表现为需要开设的课程不齐全,且课程与课程之间的结构比例不协调,有的课程开设过多,有的课程开设过少,缺乏统筹规划。同时,各学科、各课程之间缺乏联系性、可选择性及灵活性。另外,有些学校的课程设置严重脱离经济社会的发展,不符合订单式培养目标的实现,没有建立健全产学研相结合的长效机制。

2.3 非实用性

一些学校的课程内容存在非实用性的特点。第一,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内容缺乏创新,其表现出来的知识与技能过于陈旧,跟不上社会的发展。第二,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不紧密,所举例子也缺乏典型性与代表性,同时,例子与原理之间的先后顺序,即先摆出原理,然后用例子加以证明,严重违背了教育的基本规律。第三,课程内容缺乏迁移性。通过课程内容的学习,学生不能将一门课程的原理与方法合理运用于另一门或多门课程。

2.4 非主体性

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内容没有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未能让学生积极参与,没有照顾到学生的发展特点及需要;课程呈现方式单一、呆板,不能很好地激发学生学的兴趣;课程内容转化为教学的形式,比较陈旧,仍然是老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模式,所以,学生的主体性得不到合理发挥与实现。

3 高职院校课程改革问题的成因

3.1 重老师,轻学生

高职院校课程改革仍然重视教师的作用,重视教师在课程开发中的作用,轻视学生的力量。所以,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的呈现形式等都以教师为本,突出强调教师的重要性。

3.2 重理论,轻实训

在课程改革中,理论课仍占主导,没有从思想上和行动上落实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和计划。片面追求职业教育的理论知识与理论研究,不把理论与实训相互结合是导致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问题的主要原因。

3.3 重传统,轻创新

在课程设置方面,一些高等职业学校仅仅遵照旧有的课程传统,挖掘不出太多的内涵,对现有课程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课程管理创新不够,未能通过课程改革增强学生的主体性及课程的特色性。高等院校即使知道专业课结构及课程内容设置不合理,但是却无力改变现状或不知道怎么改变现状。除了国家教育经费投入有限的制约之外,高职教育与社会、企业实际脱节,是造成课程结构与内容问题的重要原因。

4 高职课程改革原则

4.1 学生为本的原则

以学生为本就是要面向学生,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需要、兴趣、经验为本,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将每个学生培养成职业能力强、创新能力强、自我价值发挥完善的综合实用型人才。学生为本的原则对高职课程改革提出了以下要求:一是要调整课程教学内容与方式,针对每个学生的不同特点灵活组织教学;二是要落实学分制,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从而满足学生的需求,实现专业培养目标;三是改变评价方式,注重过程性评价,将学习的责任交给学生,以教学评价多元化、综合化来适应不同学生的多样需求。

4.2 全面发展的原则

素质教育要求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所以,高职教育课程改革也应该体现德、智、体、美、劳等各个方面。据此,高职课程改革就应该注重在课程整合中体现“敬业、诚信、人文、心理健康、公关、协作、环保”等素质及能力的渗透和培养;德育目标与专业教学目标整合,要教会学生做人、做事;德育隐性课程渗透,如制度性、关系性、校园环境、社区性等隐性课程的渗透;鼓励学生参与志愿者、社会服务等综合实践活动。

4.3 职业适应的原则

学生的发展包括了三个方面,即生理发展、心理发展与社会发展。社会发展往往更能体现学生的发展质量。而在课程改革中提高学生的职业适应能力,有利于让学生充分认识职业,提前做好职业规划,推动自身社会适应能力。职业适应原则要求课程改革需强调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实训为主体的实践性教学的深入开展;重视实习实践活动,把实习管理与实训管理相结合起来;注重校企合作,培养“双师型”教师;发展订单式培养方式,解决学生的就业问题。

5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高职课程改革策略

在综合考虑生本教育理念及高职课程改革原则的基础上,我们以江苏省南京市的南京某高职学校网页设计课程改革为例,提出切实可行的生本教育理念下的高职课程改革策略。

5.1 明确高职课程改革目标

南京某高职学校自2005年成立至今,坚持以“德国学习领域教学模式”进行课程改革,采用“行为导向”、“项目教学法”强化技能训练,准确把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加强课程与生产实践紧密结合,注重学生综合职业素质的提高,做好“工作页”的方法,不断推动课程改革工作向前发展。该校的网页设计课程,作为电子商务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严格遵循《江苏省职业学校教学管理规范(试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等相关规定,着重培养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面向当今信息时代、从事动漫方向工作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该课程改革旨在让学生掌握计算机网页设计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熟练掌握网页设计行业职业技能。

一方面,以社会、岗位需要为依据,进行充分的社会及行业企业需求调研,通过与企业人士的研讨来确定课程目标及目标体系,而不是简单照搬本科模式,或是凭空想象,要遵循科学的方法与工作流程。该校的网页设计课程主要介绍HTML及Dreamweaver的相关知识,并结合助理电子商务师国家职业资格标准的相关内容,辅以动画制作、图像图像处理、网站构建等内容,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指导思想,坚持“双元制”教学模式,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形成重实践、重技能培养的办学特色。

另一方面,必须重视课程内容的构建,高职课程的内容不能单一地指向科学世界,必须要注意科学知识与人文素养的融合;其内容不能单一地指向技能维度,而应该指向三个维度:职业技能维、职业知识维、职业情感态度维,后者往往是在课程内容选择和设计时容易忽略的,但是它在职业素养中却非常重要。该校非常重视学生在网页设计专业上表现的动手能力,合理规划理论学习与实训学习的实践,利用66个设备先进的现代化实验室、28个配套齐全的校内技能实训车间、1200台计算机和130多个多媒体教室开展卓有成效的实践学习。同时,该校也积极组织学生参与社会活动,紧扣地方经济发展和市场需求,争取在五年时间内培养出就业能力强、创新意识强、服务意识好的高职网页设计人才。

5.2 坚持生本教育理念为基础

生本教育提倡的是素质教育,培养的是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型学生,具有以往任何教育都无法比拟的优势,能推动学生有效学习,提高教师的教学效果,构建完善的课程改革方案。该校经过卓有成效的网页设计课程改革之后,改变了之前上课听得懂,但是碰到真实的企业网页设计时,却并不能完全按照企业要求设计出具有创新性网页的情况,健全了生本教育理念,循序渐进地安排课程内容,即“精美网页欣赏网页设计基础Dreamweaver快速入门站点创建网页布局网页中文本与图像的运用HTML基础层叠样式表交互的表单应用插入多媒体组件使用模版和库”,确保学生听得懂,学得会,能使用,充分考虑学生的接收能力,促进学生多种能力的发展。

5.3 改革教学方法

南京某高职学校充分考虑学生的发展,在网页设计课程改革中融入生本教育理念,与企业合作进行“订单式”培养。无论是在课堂中,还是在实训基地,该校的“双师型”教师都仅仅扣住学生的职业发展这一目标因材施教,采取目标教学法、网络辅助教学法等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其主动参与课堂,缩短教师的讲课时间,延长学生的自主学习时间,同时加强与国外知名职业学校的合作,交换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5.4 优化考核方式

考核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通过考核,教师可以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还可以根据结果进行教学改革。传统的课程考核一般采用笔试的方法来检测学生对知识掌握的情况,这种考核方式不适用于网页设计这门课程,因为网页设计是一门对动手实践能力要求很高的课程。如果仅仅采用笔试的方式进行考核,会导致学生机械记忆理论知识,忽视对技能的学习。该校根据网页设计课程的特点,对该课程的考核方法进行了改革。课程考核结合平时考核、实践考核、理论考核三部分内容,平时考核占总考核的30%,主要考查学生的作业、出勤率、表现情况及学习态度;实践考核占总考核的30%,主要考查学生的实训报告、课程设计完成情况;理论考核占总考核的40%,主要考查学生的专业化理论知识。通过这种考核模式,该校网页设计课程改革初见成效,学生的就业率也得到了很大提高。

6 结语

总之,生本教育理念下的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从学生出发,充分考虑学生学的重要性,强调学生的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及经验在课程中的作用,推动各门课之间的衔接与联系,突出实训项目的必要性,最终建构起合理有序的课程内容与课程体系。

参考文献

[1] 杨洁.试析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改革[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2009(4):44.

[2] 陈玲,周静.生本教育理念下高职护理专业课程改革的探讨[J].全科护理,2010(5):89.

[3] 郭璇,陈红兰,王宇.浅谈新形势下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与建设的内涵与对策[J].江西化工,2012(9):101.

第2篇

1中医对“水”的论述

1.1生理之水

中医理论中关于“水”的概念,内涵丰富,种类繁多。通过对中医古籍文献的归纳总结,笔者认为水为形象,饮食所用,质较气重,位在气下土上,性湿寒、味淡、无色;津液为抽象,是水的化生,其中清者为“津”,随气而行,流动性大,充皮肤,可从腠理发泄,浊者为“液”,“流而不行”,以液态方式为其生理常态,所处位置固定。

笔者试将人体内的“水”分为流质水(排出的形式)和黏滞水(留存的形式)。流质水包括汗液、泪液、唾液、尿液、乳汁、经水等,并非皆水中糟粕排出体外,也可布散于皮肤、肌肉和孔窍等部位,能渗入血脉,滋润脏腑;黏滞水包括血液、、胃液、肠液、关节液、骨髓等,通过中焦的作用,输化各种形态,多在骨、脑、脏腑组织。流质水与黏滞水之间无界限,在一定情况下可相互流动转化。津液随人体气化而异名,即《素问·宣明五气篇》所谓“心为汗,肺为涕,肝为泪,脾为涎,肾为唾”,又《素问·脉要精微论篇》“水泉不止者,是膀胱不藏也”,以及《医学心悟·妇人门·胎漏》中“女人之血,无孕时,则为经水;有孕时,则聚之以养胎,蓄之为乳汁”,以上均可视为流质水。而“肾者水藏,主津液”(《素问·逆调论篇》)、“津液调和,变化而赤为血”(《灵枢·痈疽》)、“五谷之津液和合而为膏者,内渗入于骨空,补益脑髓,而下流于阴股”(《灵枢·五癃津液别》)、“饮食饱甚,汗出于胃”(《素问·经脉别论篇》),以及《医学指要·藏府总论》提到的“大肠液”、“小肠液”均为黏滞水。

1.2水液代谢

《灵枢·决气》认为水液运行“若雾露之溉”。水液在体内的转输、布散应是通过经脉运行全身,涵盖了血管、淋巴管等。人体内而五脏,外而肌肤、七窍、关节等全身各个部位细胞内、细胞外,其水液的分布是动态平衡的[1]。水在脏腑间以“降浊”为驱动,缘于“升清”布散周身,“浊中之清”蒸腾气化,“清中之浊”化而为湿。虽然中医学所指的五脏与西医的器官定义不同,但中西医在水的吸收和排泄途径方面认识则基本一致。如西医学另辟“代谢内生水”——糖分解代谢产生水和二氧化碳,这与中医学有关脾的运化、肺的宣发肃降和肾的蒸腾气化理论如出一辙。

水谷精微于三焦行走有道,先有《素问·经脉别论篇》“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后有清代邹澎《本经疏证》“水者,节制于肺,输引于脾,敷布于肾,通调于三焦、膀胱……”,清晰勾勒出水液运行在各脏腑中的路线,阐明水液在各脏腑之间的运化规律,即上制中-化中-中制下-下奉中-中奉上[2],心肺治节脏腑,脾、胃、肝、胆泌别清浊,引水行肾,输出膀胱,肾气化腾供养脾肺。

1.3病理之水及水病

凡人体内生化、分泌和排泄流通的液体,皆为“水”之列。此水可从生理以化精,具营养、濡润及运输等功能;亦可因病理而化浊,则成损伤、侵害、阻滞人体之邪。“然水即气也,水聚则气生,气化则水注”(《类经·疾病类》)。水中有气,则为正常水液而能周转运化;水中无气,则聚而成病理之水,如《素问·阴阳别论篇》所谓“三阴结,谓之水”。《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中“水去呕止”所言之“水”亦为病水。病水的形成多由脏腑阳气虚衰,功能不足,代谢失调而产生,又因水性阴寒、凝聚、沉降,故有“水为阴邪”之说[3]。

柯韵伯《医宗金鉴·删补名医方论》辨水有阴阳之别,罗东逸《名医汇萃》则有真客之分,但总属病水。一般认为,湿聚为水,水停成饮,饮凝成痰,四者均为水液不归正化,停积而成,其中饮清澈,痰稠浊,湿无形,水有形。那么,假定水饮为流质水的病理状态,痰湿为黏滞水的病理状态。流质水喜停于体内某些间隙部位,如胸胁、肠胃等处,多为肿胀,内包大量液体;而黏滞水流动不畅,常聚于体内通路堵塞管道,如淋巴、血管等处,多为硬包,致组织异常增生。病理状态下的水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化,正如生理状态下的交叉转换。

2水病及其辨治

2.1水病概况

水肿之病首载于《内经》,皆以具体症状出现,如《素问·水热穴论篇》“水病下为胕肿大腹,上为喘呼,不得卧者,标本俱病,故肺为喘呼,肾为水肿,肺为逆不得卧”,此“水肿”与“喘呼”、“不得卧”皆为症状。《伤寒论》除与《金匮要略》中相同的风水、皮水、正水、石水、黄汗这些病种外,还有如结胸、奔豚这类独有的水病。后世水病名称则发展众多,如肾风、水胀、溢饮、涌水、十水等,通称为“水肿”。这些名词皆可视为“水病”的不同种类,而“水病”二字则总括诸症,当为病名。

中医学的水病并非单指可见水肿之病,而是一个广泛的病理概念,由五脏功能失调,水液代谢障碍,津液不归正化所形成。狭义水病是指在致病因素作用下,水液生化输布失常,致水液潴留,泛溢肌肤,停蓄胸腹,出现头面、眼睑、四肢乃至全身浮肿、胸腹腔积水的一类病证,被称为“水肿”、“水胀”等。而中医学的水病诸证涵盖甚广,涉及西医学肾脏、肝脏、心脏、营养代谢、内分泌等多个系统的疾病。如急慢性肾炎、肾盂肾炎、肾病综合征、慢性肝炎、肝硬化,以及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营养不良、贫血、维生素B1缺乏症、甲状腺机能减退症等。

2.2病因病机

中医学认为,体内之水在脏腑阳气的气化作用下,以气的形式得以代谢。水得阳,则能为正常水液宜运化;气得阴,则多停留于中积滞成病理之水。纵览历代文献中有关水液疾病的病因病机,大致有外感六、水渍妄行、饮食失节、疮毒归内、瘀血阻滞、久病劳损等因素,但也可能与先天禀赋有密切关系。

2.3治则与治法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提出了“谨察阴阳之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的治疗原则。从整体出发,通过辨证施治而确立的治则与治法,就是要针对阴阳失调而确定调整阴阳之法,使其达到“阴平阳秘”之态。调节阴阳是治疗一切疾病的总纲,推而论之,调节水湿是治疗一切水病的总纲。

《素问·汤液醪醴论篇》认为水肿治疗当“平治于权衡”、“疏涤五藏”、“去菀陈莝”、“开鬼门”、“洁净府”。唐宋之前,水肿多从实治,概用泻法;宋之后,或清热解毒,或活血利水,或理气化水,并重视补益脾肾。基于此,笔者认为,水病当治水,“利水”二字可囊括水病诸多治法,足以达到使阴阳协调,行气如意,水肿自消。利水之法有泻下利水法、平肝利水法、化湿利水、活血利水、温阳利水、补气利水、滋阴利水、健脾利水及淡渗利水等。泻下利水多用大黄、葶苈子、大戟、甘遂等消痞行水、泄热荡实;平肝利水常选丹参、蒺藜、罗布麻、地龙等通利;化湿利水当酌加路路通、桑枝、厚朴、黄柏等解肌散水、清泄郁热;活血利水用泽兰、桂心、赤芍、益母草等(《医门法律·胀病诸方》);温阳利水可选用麻黄、附子、羊藿、生姜等通阳散寒(《素问·汤液醪醴论篇》);补气利水可依《医学衷中参西录》用黄芪、知母,即《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所言“大气一转,其气乃散”;滋阴利水惯用玄参、生地黄、石斛、麦冬等;健脾利水、通阳化气常用防己、桂枝、白术等;淡渗利水、化浊降逆可用茯苓、猪苓、泽泻。

3结语

通过对古医籍文献的系统总结,力求完整将历代医家对“水液疾病”的治疗方案进行细致概括,为利水中药的合理使用奠定一定的基础,为临床准确使用利水中药提供了理论依据。本文以“症-病-治则-中药”的总结模式,使传统的中医概念与现代疾病之间得以建立良好沟通的桥梁,使中医学概念得以丰富和发展,并为今后的中医理论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

参考文献: 

[1] 衡先培,马丽.金水相生学说浅析[J].河南中医,1998,18(1):16. 

[2] 刘志杰.伤寒论师承课堂实录[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9:12. 

第3篇

关键词:说课;定积分思想;惯性矩;任务驱动法

尊敬的各位评委: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定积分的概念与性质》,本次课计划两个学时,主要内容是定积分的概念、几何意义及性质。

下面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我的说课:

一、内容定位

《高等数学》在高职教育中的首要目标是为学生的专业学习服务。因此,我就结合我们学院的路桥专业来说明本次课在专业中的教学定位。

1.本次课的内容定位

(1)工具性。定积分的概念为一些专业课的某些知识提供了理论基础,如《工程力学》中的重心、惯性矩等等;定积分的几何意义及性质为求某些简单的定积分或估计积分值的大小提供了计算方法。

(2)职业能力。主要体现在提高了学生用积分思想分析解决专业问题的能力。

(3)课程方面。本次课是学生学习完导数和不定积分这两个概念后的学习,定积分概念的建立为微积分基本定理的引出做了铺垫,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而且定积分概念的引人体现着微积分“无限分割、无穷累加”“以直代曲、以不变代变”的基本思想。所以,无论从内容还是数学思想方面,本次课在教材中都处于重要的地位。

2.本次课的教学目标

根据本次课的定位,结合人才培养的三维目标,我确立了如下的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①通过探求曲边梯形的面积,使学生了解定积分的实际背景,理解定积分的思想方法,构建定积分的认识基础;②通过数形结合的方法使学生理解定积分的几何意义,掌握定积分的性质。

(2)能力目标。①通过设计的学习任务、培养学生用定积分的思想来分析解决专业中遇到的问题。

(3)情感目标。①使学生领悟数学来源于实践,又服务于实践。②在渗透定积分“无限分割近似代替得微分、无穷累加求极限得积分”的思想中,让学生体会数学的美。③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意识。

3.本次课的重点与难点

根据教学目标,我分析了本次课的重、难点如下:

重点:定积分的思想方法。

难点:定积分思想在专业中的运用。

二、学情分析

1.学生方面

具备了基本的数学能力和数学素养,但对于概念性的学习,特别是将概念性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存在着一定困难。

2.数学思想方面

学生已具备极限和微分的思想。

3.专业知识方面

路桥专业中很多专业名词是通过定积分直接来定义并进行计算的,因为学生之前没有接触过定积分思想,因而对此存在疑惑。

三、教学方法

根据对学生的学情分析,本次课我主要采用以学生为中心的任务驱动教学法,让学生实现“做中学,学中做”。任务载体是以路桥专业具体的―个项目(惯性矩的计算)来贯穿本次课;组织形式采取学生分小组讨论,进行合作探究;教学手段采取黑板和多媒体教学相结合,黑板教学为主突出知识重点,多媒体教学为辅进行引导和化解难点,把抽象的过程具体化。

四、教学过程设计

1.设置学习任务(5分钟)

通过多媒体展示专业中有关惯性矩的图片让学生体会到实践中的数学,有利于引导学生快速进入学习情境。工程中梁的截面不同,梁的承载和弯曲情况也不同,因此,专业中引入了惯性矩的概念。在讲授定积分概念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惯性矩的相关知识,知道微面积S的惯性矩等于微面积乘上微面积到某个轴距离的平方,但是对于求整个面积A的惯性矩,学生存在着很大的疑惑。针对学生存在的疑惑,我是设置了如下的学习任务:探究直径为d的圆形对其形心轴;轴的惯性矩如何表示。通过任务驱动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知识传授(45分钟)

学生探究的基础是建立在定积分的思想上的。因此,中间插入知识传授环节。这样设置有利于学生明确自己要掌握什么知识来分析问题,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首先,通过黑板和多媒体结合,先向学生介绍定积分的背景,然后引导学生分四步“分割―近似代替―球和―取极限”来探究曲边梯形的面积,从而形成“无穷分割近似代替后得微分,无限累加求极限后得积分”的思想,这是概念形成阶段,也是本次课的重点,需要详细讲解,可以借助多媒体将抽象过程具体化,便于学生理解。然后采用数形结合的方法使学生明确定积分的几何意义与定积分的性质,这是概念具体化和丰富化的阶段。

3.任务实施(20分钟)

教师重述学习任务后,由组长组织小组成员进行讨论、分析并解决问题。教师巡视、启发、指导。采用合作探究的形式有利于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意识。这也是概念应用化的阶段。

4.任务检查与评价(15分钟)

小组相互检查结束后,大家根据评分表互相评价,最后教师结合探究报告及评分表进行点评,这样有利于学生进行总结和反思。

5.小结与拓展(5分钟)

教师进行总结,达到梳理知识、巩固重点的目的。如果时间有余,可安排学生自学“求变速直线运动的路程”,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6.课后训练

布置学生搜集专业中或生活中包含有定积分思想的例子并整理。这样可以促使学生发现生活中的数学,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第4篇

关键词:广告语;隐喻意义构建;概念整合

中图分类号:H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2014)03―0110―02

一、引言

广义上的广告,包括商业广告和非商业广告两类。本文所指的广告是狭义上的广告,即商业广告。目前,语言学界和广告界比较认可美国市场营销协会(AMA)对商业广告所下的定义:“广告是由明确的广告主付费的基础上,采用非人际传播的形式对观念、商品及劳务进行介绍、宣传的活动。”由此可见,广告的首要功能是提供信息,这要求广告的表达需要和所要介绍、宣传的观念、商品等之间具有较强的相关性。广告由语言文字、画面、音乐等要素组成,而其中语言文字居于主要地位[1]。本文中的广告语是指以语音或文字形式出现的广告语言文字中的商标词、广告标语、标题和正文。国内以往对广告语主要从其文化内涵与翻译和系统功能语法等角度进行分析,随着认知语言学的兴起,学者们开始尝试从认知角度对广告进行研究。本文结合广告语中普遍存在的隐喻现象和广告语的特点,认同广告语隐喻意义具有可分析性,并进一步探讨广告语隐喻意义构建的概念整合机制。

二、广告语中运用隐喻的原因的认知角度分析

(一)广告语的相关性和隐喻的相似性

根据人类认知相关性原则,即人类认知常与最大关联性相吻合[2],创作或解读广告语也需要具备相关性。广告语的语义或字面意义必须与产品、消费者、竞争者或广告目标相关,若两者不相关,则达不到对产品或观念进行有效介绍、宣传的广告目的,广告的解读会困难重重。同时,广告语的语义与其字面意义,也具有相关性或相似性。相似性是隐喻赖以存在的基础,尽管有学者指出,“相似性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在隐喻中有时我们要凭借自己的想象力去构想两概念之间的相似之处,成功的隐喻大多是在极其不同的两种事物之间建构同一性。” [3]但广告中基于相似性的隐喻往往更容易使广告受众快速识解和记忆。广告语意义不只是字面意义的简单相加,如一则钻戒的广告语“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的意义,不只是字面意义“钻石品质坚固,可以保存很久”,经过人类大脑的认知加工,借助转喻或隐喻识解,我们得到“佩戴钻石戒指,我们会得到像钻石一样坚固、永久的爱情”的广告语义。因此,我们在解读广告语隐喻意义的构建时,要立足于相似性进行分析。

(二)广告语隐喻表达的经济性原则

出于广告费用的考虑,广告语往往需要在有限的篇幅或时间内,既要实现对观念、商品及劳务的介绍或宣传,又要追求广告语形象、生动、易记、信息量大,以更好地实现广告的经济效益。这就要求广告语遵循语言的经济性原则,即用尽可能少的投入获得最大的效果。而隐喻表达充分体现了思维和表达的经济性原则[4],这补充说明了广告语中存在大量隐喻的原因。

结合语言的经济性原则的实现方式,从投入和产出的关系看:在效果不变的情况下,尽可能减少投入[4]。在语音演变中,广告中经常出现利用谐音的特点或音义歧义形成两层或两层以上的意思。如一则含片的广告语:“想知道‘清’嘴的味道吗?”这里“清”嘴指该含片能够清除口腔异味,带来清新感受,但利用“清”嘴与“亲”嘴发音相近,以达到宣传效果的方式备受争议。在句法演变中,结构的简约化,如采用词语替代、省略等都体现了经济性。

在投入既定的情况下,尽量增加效果,表现在如语用行为中充分利用语境、衍推等条件实现“逻辑约缩”[4]。例如上文提到的钻戒广告语,借助在求婚时男方通常会送女方钻戒以表达爱意的背景知识,很自然地将广告受众的思维引导到爱情的概念域。

三、广告语隐喻意义构建的概念整合机制

Lakoff & Johnson(1980)提出概念隐喻理论,认为隐喻是人们普遍使用的一种认知手段和思维方式[5]。这一理论启发不少学者反思以往的各种阐释的隐喻理论,并探究隐喻现象背后的认知过程,特别是隐喻的意义构建与推理机制。其中,Fauconnier 与 Turner提出的概念整合理论影响巨大,并能够对隐喻建构过程中的推理机制进行深入细致的描写和阐释。

心理空间是意义实时构建过程中产生的暂时性结构,是人们思考或谈到某一所见所思的、现在的或将来的情境。概念整合过程中一般存在四个心理空间,两个(或两个以上)输入空间相连接并提供输入空间共有的抽象信息到一个类属空间,另一个空间即整合空间中拷贝了输入空间中的元素,又含有新生元素使其区别于输入空间,从而产生了层创结构。

对比Lakoff & Johnson的概念隐喻理论,其认为隐喻是从一个比较熟悉、易于理解的源域,映射到一个不太熟悉、较难理解的目标域,其心理基础不是两域之间的相似性。Lakoff & Johnson 的隐喻理论所关注的主要是从源域到目标域的单向投射,仅靠映射完成对隐喻的理解,而明显忽视了复合空间的构建。相反,在广告语的隐喻语义构建过程中,两个输入空间的投射是需要在相邻性或相似性的基础上进行推理运算的,如上文钻戒广告输入空间之间的投射就是基于钻石的物理属性坚硬和爱情品质坚固的相似性。概念整合机制运行中的类属空间,反映的是两个输入空间共有的相似结构与组织。同时,整合空间中的层创结构是由推理机制在相似性基础上产生的。因此,概念整合理论在分析实时隐喻的过程中,比其他理论具有更强的操作性,也更符合广告语隐喻的特征。

Fauconnier & Turner(2002)将概念整合描述成一个动态过程,运用既有的思考方式去创造新意义从而产生认知的过程,也就是说这个过程是新创的概念意义和情感意义的来源。整合空间的核心是其层创结构,如前文所述整合空间的成分和特征不是输入空间成分的简单相加,而是选择性地纳入两个输入空间的部分结构。广告语的意义如同整合空间,并非是输入空间中构成因子字面意义的简单相加,其语义的构建和获得都是经过组合、完善或扩展的整合运作。

如广告语“德芙,纵享丝滑”,其隐喻意义的构建基于两个输入空间“德芙巧克力”和“丝绸”,这两个输入空间分属于不同的认知域,二者间的联系是通过投射和类属空间建立的。只靠两个输入空间的直接投射,我们可以得出“德芙巧克力”和“丝绸”的对应关系,但无法得到德芙巧克力给食用者带来的美好的味觉与身心享受的含义,只有通过输入空间的投射和意义创生才产生相应的广告语义。

四、结语

在广告语中运用隐喻表达,迎合了广告语增加表达效果、追求经济效益的要求。广告语义和其字面意义之间存在转喻或隐喻理据。广告语的隐喻意义并不是构成成分词义的简单相加,而是广告创作者或广告受众有选择性地在对相似概念进行提取的基础上,进行概念整合的过程。广告受众的背景知识对广告语义的解读有一定影响,然而,概念整合理论在阐释广告语隐喻意义构建时,是处在理想化的模式。我们在理解和分析广告语隐喻意义时,应该从整体、具体的语境出发。

[参考文献]

[1]章礼霞.从广告语的角度看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与交融[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0(11).

[2]Sperber,D. & D.Wilson. Relevance: 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on[M].Blackwell Publishers,1995.

[3]汪少华.合成空间理论对隐喻的阐释力[J].外国语,2001(03).

第5篇

为扭转应试教育之风,我国政府采取一些相应的积极措施:如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扩大普通高中教育的规模;实行高考扩招;禁止增加学生课业负担;推行课程和考试改革,但是,在如今上高中,上大学已不是什么难事的情况下,学生又在为上重点上名校拼搏;“减负”政策对学校根本不起什么作用,反过来他们有了家长更积极的支持;不少学校、教师对课改持冷漠观望、甚至怀疑态度,一是因为“我们这样子照样考得好,干嘛要改?”二则是“改了还能考得好吗?”正因为如此,很多人把考试尤其是升学考试看作是应试教育产生的根源,认为只要有考试的存在,就会有应试教育,也就不会有真正意义上的素质教育,这其中对高考的批评尤为激烈,因为“应试教育”中的种种行为和做法在高考中表现得尤为突出,一些人甚至把高考看作应试教育产生的罪魁祸首。

我们知道,考试起源于我们唐朝的科举制,后来流传到欧洲并为一些国家所借鉴,它对社会和教育的发展是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的:一个社会组织的良性运转和协调发展需要各种不同素质的成员参加,需要培训选拔相应的人才,也就需要用测试的方法选拔对象;在学校教育中,考试能检测教育者的教学质量和学校管理工作的质量和存在的问题,为教学双方及教学环境的改进提供较为理性的依据。[2]就高考而言,我国于1952年起实行全国统一高等院校入学考试,它对全国范围内聚敛人才起了重要的作用,这在当时被认为是最好的考试制度。[3]后,统一高考制度的恢复,使全社会的学习热情高涨,全国的教育迅速恢复正常,从而带动整个国家由乱而治。[4]从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在教育资源特别是优质教育资源不能满足广大民众的需求时,我们需要有选拔性的考试解决一个什么人上学、上什么学校的问题;另一方面,我们为保证社会的稳定也需要有一种公开、公正、公平的考试决定学生的取舍,高中毕业考试中更是需要这样的考试。与内地有着同样文化背景的台湾,于2002年取消了联招(相当于大陆的高考),实行“多元入学方案”,但是,随之而来的是甄试及保送中的“暗箱操作”和对“多元能力”的要求所带来的不公平,不少民众在媒体发表看法,认为“多元入学”的走关系说情特权之盛,已到了骇人听闻的程度。[5]P28

而且,考试作为教育测量和评价的工具,在素质教育中是具有很重要的作用的,学校考试以其对学习成果的显示,对学习方向加以引导、对学生进行激励,在这个过程中起到了控制器、调节器和加速器的作用。考试分数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以及教师的教学效果。通过考试教师可以发现学生学习中的问题,获得教学效果的反馈信息,进而调整教学方案,改进教学措施;学生在考试的激励下,可以对所学知识进行分析、概括,使之条理化、系统化、完整化;学校领导和上级教育部门可以从中了解学校的教育教学情况,加强指导。[6]P22-23素质教育本身的成效更是要求通过大规模的统一水平考试予以检测。从整个世界教育的发展来看,一些教育比较先进的国家对考试往往很重视,美国堪称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典范,我们国家有很多人把它当作理想的教育模式,但“美国的统考就多如牛毛,美国学生大概从小学三年级起每年至少参加一次由各种考试机构出题的统一考试。”[7]

由此可见,考试作为一种社会竞争选拔人才的手段,具有一定的客观公正性和不可取代性,同时,它对具体的教学过程的运作进行指挥、引导和约束,是学校人才培养系统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是,我们必须看到这么一个事实:即我国基础教育中“以考试为中心“的应试教育现象的普遍存在,除了有着其特定的因素如传统文化中“唯有读书高”思想对广大民众的影响、教育供给不能满足庞大的受教育人口的需求、社会用人机制中对学历文凭的重视等方面外,我国在对考试这种教育手段的运用上确实存在着极大的问题,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考试的目的是为了评定优劣与选拔,而其教育功能、信息反馈功能常被忽视。在我国的中小学校,教师、学校、教育机关组织考试后,不是对考试的具体情况进行详细分析,从而获得一些有利于教育的各方面进行评估、改进的信息,只是简单地看到分数,并以分数的高低来评定学生的学习努力程度,他们的知识技能和智力发展水平,并以此决定学生的取舍;而且,在我国尤其存在着一种极不合理的情况,即用学生的考试成绩来评定教师的教学的好坏及学校管理的水平,这样学生、教师、学校出于一种成就动机或出于利益关系不得不将考试作为学习、工作的中心和准绳。另外,目前我国很多地方学校教师的聘任和职称晋升主要由学生考试成绩来决定,这必然也促成了“教师为考试而教,学生为考试而学”。

二是我国各级学校在选拔学生的时候,只看他在升学考试中的分数,并遵循从高分到低分的原则,而学生在其学习阶段的学业成绩、社会实践活动、科技创作、专长等方面的表现不予考虑,也不会考虑他的兴趣爱好、发展潜能、个人品质等方面的情况,所以,学生学习的目标就是在考试分数上取胜,有时一分或几分都很关键,他们为此不惜耗费自己所有的时间和精力,而忽略了学习之外的其他各方面的发展,他们学习的动机也不是出于自身发展的需要,而是为了考试和升学。

三是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我国的考试偏重于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检测,所以,考试以一些考查事实性知识的记忆及解题思路和技巧的内容为主,而这些内容的学习是通过加强记忆和反复训练即可达到高分目的的,所以,也就导致了学校教育中的呆读死记、机械训练、学生课业负担过重,而学生身上天赋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受到了极大的压抑,从而人的主动性,创造性得不到更好的发展。

四是在我国的教师教育过程中,由于课程设置缺乏对师范生进行教育测量与评价方面的专业训练,造成我国绝大多数教师不了解教育测量与评价的科学理念、基本理论和方法,甚至连考试和命题的基本科学常识都不具备,除考试外,根本不知道用其他什么方法客观全面地评价学生。同时我国也缺乏从事考试评价科学研究的专门机构和人员,所以,我国的考试也无法做到以比较科学的内容和方式测量学生的发展现状与潜能。

因此,素质教育要想在我国得以切实施行,在加大力度推行课程改革的同时,必须有的放矢,对症下药地对考试评价制度进行改革,建立一套科学完善的考试评价制度,建立专门的考试机构,培训进行考试评价科学研究的人员,加强教师教育中的教育测量与评价的培养等,才能保证教育改革的成功。

在上述问题得不到解决的情况下,课程改革很难使基础教育的现状取得根本改观,目前高考中实行的大学自主招生和考试权下放的改革也许很难收到明显成效。当前实行的“3+X”方案成了知识拼盘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再者,以前我们为减轻学生负担取消大型统考也许并非是有利于素质教育推行的举措,可能会导致整体教育素质的降低。

参与文献:

[1]黄丹丹.试论考试与素质教育[J].青年探索,2001,(5).

[2]刘蓓.对我国学校考试制度的哲学思考[J].福州大学学报(哲社版).

[3]冯增俊.全国统一高考制度与中华民族创新精神[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科版),2001,(12).

[4]孟怡.论素质教育与考试的关系[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1,(8).

[5]郑若玲.台湾地区高考制度改革[J].新闻周刊,2004,(6).

第6篇

[关键词] 支架式教学 自主学习 概念图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10-019

一、理论依据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建构内部心理表征的过程,建构内容不仅包括结构性知识,而且包含非结构性经验背景。支架式原意是建筑业中使用的脚手架,在教学实践中是形象地表示一种教学模式:教师引导教学的进行,使学生掌握建构和内化所学知识和技能,从而促使他们能进行更高水平的认知活动。支架式教学应当为学习者建构一种对知识理解的概念框架,用于促进学习者对问题的进一步理解。因此,事先要把复杂的学习任务加以分解,以便于把学习者的理解逐步引向深入。支架式教学由以下五个环节组成:搭脚手架――进入情境――独立探索――合作学习――效果评价。

概念图是一种能形象表达命题网络中一系列概念含义及其相互关系的图解。概念图的作用有二:一是直观地描述出与一个概念相关的各种属性;二是表示出这些要素之间的关系。概念图的运用,有助于学生对事物诸要素的分组和整理。概念图作为一种重要的工具支架,把学科内容的学习和学会如何学习结合为一体,是一种有效的教学工具。

二、教学实例分析

支架式教学策略是一种以学为主,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教学策略。它要求学生在支架式教学过程中围绕框架中的某一个问题节点,自觉进入学习情境中独立探究,再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而概念图利用图示的方法来表达人们头脑中的概念、思想、理论等,把头脑中的隐形知识显性化、可视化,有利于搭建支架。概念图软件Inspiration的使用,更能准确地表达概念之间的逻辑和推理关系,把每一个学生的注意力都集中到学习中来,在教师的指导下,变被动学习为自主学习。

基于概念图的支架式教学充分体现《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所倡导的理念:“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鼓励自主阅读、自由表达,充分激发他们的问题意识和进取精神,关注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那如何利用概念图来展开《彩色的非洲》一文的教学呢?

(一)回顾导入, 确定目标

课前,教师对学生原有水平进行分析。已知方面:五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阅读能力,学习了抓住课文主要内容的多种方法,具备了有目的地查找资料的能力,初步掌握了运用资料的方法;未知方面:因为年龄、阅历等原因,学生对异域风情了解较少,需要教师的积极引领;难知方面:学生初次学习“把人的活动与景物、风情特点相结合”的写景课文,对这一表达方法的认识有困难。

根据学生原有水平,《彩色的非洲》这一课学习目标是:通过使用概念图,整体把握内容,感受“非洲真是一个色彩斑斓的世界”,学习课文从事物的几个方面来展示非洲多姿多彩的写法,让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得到提高;引导学生通过多种途径搜集资料,以丰富对异域风情的感受,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新课伊始,运用概念图回顾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八组单元学习主题――异域风情(如图1所示)。教师引导学生读课文导读提示,明确学习要求:“阅读课文,想一想:‘非洲真是一个色彩斑斓的世界’都表现在哪些方面。结合课文和搜集到的资料,谈谈自己对非洲的印象。”这样,在特定主题的学习中,以此作为“支架问题”,开始《彩色的非洲》这一课的学习。

(二) 创设情境,搭建支架

建构主义认为:学是与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即“情境”相联系的,在实际情境下进行学习,可以使学习者利用自己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有关经验,去同化和索引当前学习到的新知识,从而赋予知识以某种意义。基于概念图的支架式教学从五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出发,首先利用多媒体播放系统来支持学生的自主学习,让学生观看视频,说说非洲给自己留下的印象。多媒体手段的运用,有效地刺激学生的感官,唤起了他们对彩色非洲的兴趣。接着,学生浏览课文,画出文中两个直接说非洲彩色的感叹句,读一读。然后,学生再次浏览课文,想一想:“非洲真是一个色彩斑斓的世界”都表现在哪些方面,找出文中那些表示承上启下的关键句。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求知欲是从问题开始的。教师利用问题引发学生的兴趣,激起了学生的求知欲望。问题支架的搭建,可以起到四两拨千斤的功效。

当设问语句改成陈述语句时,“问题支架”就成为“建议支架”。接下来,学生自主完成填空题。这个建议支架的建议更直白,能直截了当地指出问题的关键所在。填空:

非洲真是一个色彩斑斓的世界啊!

那里的( )是彩色的,

那里的( )是彩色的,

那里的( )是彩色的,

那里的( )是彩色的,

那里的( )是彩色的。

啊,非洲,好一个多姿多彩的世界!

在以学为主的教学活动中,教师提供概念图工具支架,让学生读课文,理清结构,画出概念图上传到Vclass平台。借助概念图工具支架,教师引导学生体会出文章在结构上采用了“总―分―总”的写作方法(如图2所示)。概念图可以直观地表达事物之间的联系,系统把握复杂问题的脉络,使学生的学习顺利而高效。

(三)自主学习, 独立探索

基于概念图的支架式教学强调让学生独立探索,先由教师启发引导,然后学生自己去分析。在探索过程中,教师适时提示,帮助学生沿概念框架逐步深化理解。学生在网络上找出非洲的相关图片欣赏,读课文,自主选择最喜欢的段落,找出具体描绘非洲色彩斑斓的精美词句来写批注。这样就搭建了图文结合支架,进一步激发学生对非洲的向往。在视觉冲击过后,学生再次走入文本,就能入情入境地阅读,更容易也更愉悦地接受文字,内化语言。

这种支架式教学可以不停地把学生的能力从一个层次提升到另一个新的更高的层次,真正做到教学走在发展的前面。在争当小导游环节,学生自选非洲的某一个方面来介绍。他们借助概念图,绘声绘色地介绍非洲的景物或风情特点(如图3、4所示) 。从朗读到探究,从理解到仿说运用,学生经历了一个从学习语言到内化语言、表达语言的过程。学习支架起着一定的辅助作用,提高了语文教学的实效性!

(四)协作学习,展示成果

基于概念图的支架式教学通过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协商讨论,学生在共享集体思维成果的基础上达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正确理解,形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在小组合作环节,他们明确分工后,制作《异域风情》电子报刊,上传到Vclass平台。在小组学习的安排中,教师照顾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让他们都有任务可做,小组学习井然有序,真正达到了合作学习的目的。

制作《异域风情》电子报刊,充分发挥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此举也正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所要求的:“积极开发、合理利用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和现代教育技术,努力探索网络环境下新的教学方式。”以学为主的支架式教学策略,既要体现学生独立探索的自主学习过程,也兼顾了小组成员间的合作学习。

(五)评价效果,延伸提高

基于概念图的支架式教学评价要与问题探索过程融为一体,既要关注学生动态学习的结果,又要关注他们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既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水平,又要关注他们在实际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情感和态度。学生根据自己对课文理解程度的不同,学习本册课本附录的选读课文《维也纳生活圆舞曲》,写出自己的一两点感受,小组进行评价。随后,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到专题学习网站的“资料城”自选有关外国风光、异域文化的拓展阅读材料,写出自己的感受,上传到Vclass平台,与全班同学分享。

课后,学生学习的情趣意犹未尽。因此,在布置作业时,教师将课堂内容延伸到课外,建议学生通过多种途径搜集资料,为举办一个异域风情展览会做好准备。这样安排使教学内容与课外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体现了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先进理念。丰富多彩的作业形式,既保持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也促进了学生的自主发展。

从课堂实践来看,基于概念图的语文支架式教学策略可行性强,充分发挥了概念图的作用,以学习支架为重要的学习载体,体现了“以生为本,以学为主”的课堂教学理念。学生在支架式教学过程中围绕框架中的某一个问题节点,自觉进入学习情境中并独立探索,再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实践结果表明,学生能够熟练地运用概念图,进行有效的自主学习。整堂课上,教师遵照支架式教学的几个环节来进行,顺利地完成了教学任务。

语文作为一门以培养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能力为主要目标的综合性实践课程,理应以掌握语文知识、方法和技能为目标展开教学。基于概念图的语文支架式教学,利用概念图作为学习支架,引导学生理解、积累和运用语言,无疑是一条提高语文能力的捷径。

[ 参 考 文 献 ]

[1] 盖青.美国20世纪教育实验研究[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10.

[2] 覃辉,鲍勤.建构主义教学策略实证研究[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10.

[3] 胡小勇,王泳,容梅.概念图教学实训教程[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第7篇

关键词:职业教育理念 高职公共英语 教学改革

在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方针政策的引领下,中国的高职教育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已逐渐成长为和本科教育并行的教育类型。众多高职院校以国家精品课程建设以及示范校建设为契机,进行基于工作过程的专业课程开发与设计,各高职院校专业课程的职业特色越来越鲜明。与高职专业教学突飞猛进的跨越式发展相比,高职公共英语教学的发展则显得有些滞后,同时也落后于基础教育和本科教育的公共英语教学改革,至今还在沿用2000年颁布的《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为反映社会发展对公共英语的新要求,适应我国高职教育发展的新形势,以深圳职业技术学院为代表的一些高职院校在近几年陆续开始自下而上的公共英语教学改革,在继承学科英语教学理论的同时,逐渐融入职业教育的理念,取得了非常满意的改革效果。以下将以深职院始于2007年的“职业外语教学改革”为例,从教学目标、课程设置、教学模式、教学评估、教学管理、教学环境、教学材料和改革效果八个方面,介绍该校在基于职教育理念的公共英语教学方面的探索。

一、改革内容

1.教学目标

公共英语课程是高职学生必修的基础课,既是一门技能课,也是一门文化素质课。公共英语课以英语教学理论和职业教育理论为指导,以基于工作过程的英语语言知识与应用技能、学习策略、和跨文化交际为主要内容。公共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以听、说、写为主的英语应用能力。因职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生产、建设、服务第一线的技能性人才,高职公共英语教学应能反映高职学生未来职业发展的需求和工作岗位对英语的具体要求。因此,高职公共英语教学应在继续巩固英语知识和提高英语技能的同时,重点实现两个具体目标:其一,在保证一定阅读、翻译能力的基础上,重点提升听说和写作能力,做到学以能用,即可以用英语进行日常的涉外交流、具备基本的英语写作能力;其二,将公共英语教学和专业教学紧密衔接,以职业群为背景,以工作过程为线索,实现公共英语教学的工学结合,做到学以致用。

2.课程设置

高职公共英语课程体系的设计既要反映学生将来职业发展的逻辑规律,也要反映不同阶段的工作岗位对从业者在英语方面的具体要求。根据不同专业学生的职业发展阶段和不同阶段的工作岗位对英语的要求,公共英语的课程体系大致可分为职场英语、行业英语和专业英语三个阶段,分别为基于所有职业的泛商务英语、基于某一行业典型工作过程的行业英语,和基于完整学科体系的专业英语。同时,公共英语还是一门文化基础课,担当三个功能:一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培养合格公民;二是为专业学习和形成就业、创业和转岗能力服务;三是为学生终身学习打基础。因此,为了培养全面、可持续发展、有一定就业能力的毕业生,需要在上述课程体系中增加语言文化类、语言技能类、语言应用类甚至小语种类的课程,以培养出完整的社会人,而不是片面的职业人。鉴于职业间的差异以及学生的个体差异,高职公共英语的课程不宜做统一要求,可采用必修+指定选修+任意选修的模式进行,职场英语和行业英语必修,与英语相关度高的专业可指定一定数量外语类课程让学生选修,另开设一定数量的专业英语类、素质类课程供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选修(如图1所示)。

图 1 课程设置

3.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的设计是为了更好的完成教学内容和实现教学目标,新的教学模式要协调语言、文化知识的传授和语言技能、跨文化意识及学习策略培养之间的关系,课堂教师讲解和课外学生自学的关系,以及中外教师之间的配合,最终建立一种“课内中外教师协作授课+ 课外学生自主学习+ 适当辅导”的教学模式。多媒体大班主要是提纲挈领地讲解课文语言点和文化点、训练学习策略和布置课外作业,小班听说课主要是听说训练和检查课外作业(如图2所示)。这种教学模式可以比较好地突出英语应用能力的培养,也可逐渐增加学生英语应用能力在实际生活和工作中的应用。并从三个阶段逐步实现公共英语的工学结合,即课堂教学中与工作相关的英语应用能力培养,专业教学中英语教师与专业教师合作双语教学或把外语课堂搬到实训室,学生顶岗实习阶段的外语强化训练和集中指导。

图2 教学模式

4.教学评估

从过去的终结性评估为主转变为形成性评估为主,提高平时成绩的比例,细化形成性评估的标准,通过形成性评估,帮助学生培养必要的学习策略、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具体来讲,学生的课程成绩由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两部分组成,前者占总成绩的60%,后者占总成绩的40%。平时成绩为形成性评估,反映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学习的努力程度和效果,载体为学习档案袋(Portfolio),包括多媒体大班课中的出勤、作业,小班教学中的发言,课外活动等。期末考试为终结性评估,反映学生是否达到教学目标,考试内容包括听、说、读、写、译五方面。在条件成熟时,逐渐融入真实性评估的要素,直至过渡到完全的真实性评估。通过建立科学的评估体系,来引导高职学生关注英语学习过程,关注英语的应用和与职业的关联(见表1)。

表1教学评估

考试类型 比重 性质 内容 侧重

平时成绩 60% 形成性 学习档案 努力程度

期末考试 40% 终结性 听、说、读、写、译 学习效果

5.教学管理

教学管理应贯穿公共英语教学的全过程。通过强化学习过程和教学过程的指导、督促和检查,确保公共英语教学达到既定的教学目标。教学管理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如何引导、激励、监督学生;另一方面,如何服务教师、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和监督教师的教学行为。从学生学习的角度讲,重点是落实学分制,真正做到“宽进严出”,目标管理和过程管理相结合;从教师教学的角度讲,要建立完善的教学文件和教学管理文件,同时要优化管理手段,尽可能多地为教师的教学创造条件,为教师的发展创造条件。

具体内容:首先,要积极推进学分制。公共英语占全部学分的10%左右,其中职场英语和行业英语为必修课,没有这两部分的学分不能毕业。考试总评成绩不及格必须重修,并按国家有关规定缴纳重修费。达到具体教学目标的学生,则可以提前获取学分。其次,教师在满足教学文件有关规定的情况下,必须对学生的日常学习有详细的记载和及时的引导,把提高学生应用能力的措施落实到日常教学的具体环节中。最后,学校有关措施要做相应调整,如联合督导室制订专门针对英语教师的评教标准,以有效促进教学、最大限度减轻教师行政负担为原则。

6.教学环境

学生交际能力的提高除了课堂教学和教师引导外,必须有一定的英语学习环境。将使英语角、英语广播、英语演讲比赛、英语歌唱比赛、英语写作大赛等定期化,在此基础上举办英语报刊、英语培优班;建立英语自学中心,为学生课外英语学习提供必要的学习资料和条件,并改善管理方式,切实提高使用率;进一步提高国际化水平,保证所有学生在校期间能有两个学期的外教口语课,充分利用留学生资源,条件成熟时积极走出国门,举办短期国外访学、实习等实践活动。在改革稳步推进的过程中,逐步增加信息技术在公共英语学习中的应用,配合基于计算机和网络的公共英语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和条件。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7.教学材料

基于职业教育理念的高职公共英语教学,对传统的学科型的高职公共英语教学进行了彻底的颠覆,在改革之初没有任何现成的教材。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应用外国语学院与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合作,并联合国内在相关专业实力突出的本科和高职院校陆续开发出版了改革所需的教材――基于“工学结合,能力为本”理念的《新职业英语》。该系列教材在内容的选择上,以语言技能的策略性应用为主,而不是以语言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为主,只是在需要时辅以语言知识的讲解。在内容的排序上,不以语言学科的知识体系按语音、词汇、段落、篇章、文化的顺序排列,而是把这些知识和技能融合到相关职业的工作过程中去。新的教材强调语言技能的实践性,学完后能够听说读写,学以能用,在此过程中可能不太关注语言知识的系统性,只是适度够用即可。在内容上则强调能反映将来的工作岗位,不仅仅是生活英语或学术英语,而是在工作岗位上用得上的英语,能够学以致用。

8.改革效果

改革近4年来,学生的语言基本功不但没有下降还有大幅提高,参加全国英语应用能力考试的通过率高于广东省10几个百分点。目前的课程设置已能基本反映学生未来职业发展的需求和工作岗位的要求,公共英语教学与专业的关联性大大提高。任课教师和绝大部分学生都已接受学以致用的英语学习思想,听说写为主的英语应用能力有很大程度提高。因职业外语教学改革起步早、理论新、效果好,引起了众多兄弟院校及有关机构及媒体的广泛关注,产生了比较深远的社会影响。从2009年开始,全国各地先后有10余批兄弟院校的公共英语教师专程来校考察职业外语教学改革。学院曾受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英语类教指委等机构的邀请,先后在成都、深圳、厦门、长沙、太原、北京等地做职业外语教学改革报告10余次,累计听众达数千人,《中国青年报》等媒体曾对改革做过专题报道。

二、结束语

姜大源教授在总结世界职业教育30年的发展历程后认为,工作过程是职业教育课程实践与理论整合的路径、手段和结构,职业教育的课程应该从工作岗位、工作任务出发。马树超教授和教育部高职高专处范唯处长在联名发表的文章中也指出,中国特色的高职教育必须融入产业、行业、企业、职业和实践要素。因此,无论从学术的角度还是行政的角度,职业性都代表着近期高职教育改革的方向。作为职业教育重要基础课程的公共英语,必须摆脱本科公共英语学科知识结构的影响,顺应基于职业教育理念的高职公共英语教学改革的潮流。深圳职业技术学院近4年的职业外语教学改革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证明这一改革方向是正确的。该校所建立的全新的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体系,希望能对其他希望顺应历史潮流、积极改革的院校有一些借鉴作用。

参考文献

[1]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2]姜大源世界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走势及其启示[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27

[3]姜大源.论高等职业教育课程的系统化设计.中国高教研究[J].2009,4

[4]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高职高专教育英语类课程教学基本要求[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5]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6]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7]马树超,范唯.中国特色高等职业教育再认识[J].中国高等教育,2008

[8]马树超.对职业教育发展未来30年的展望[J].教育与职业,2008

第8篇

【关键词】职业教育理念;公共英语教学;改革;研究

新时期下,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职业教育更是迎来发展新机遇和新挑战,高职教育在教育行业中的地位得有充分体现,而高职毕业生也逐渐受到社会的重视和关注。但是,在高职教育高速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新的问题和困难,很多高职院校在培养人才的战略上忽视了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的基本原则,教学与就业严重脱节,尤其在公共英语的教学中更为明显。当前,高职英语教育不能充分满足市场和社会的需求,而学生的英语能力会对其发展空间带来直接影响,因此,各大高职院校要不断探索,改革公共英语教学,做到与时俱进,将教学的重点立足于提高学生语言技能以及就业技能这两方面。

1当前高职院校公共英语教学存在的突出问题

1.1教学没有针对性

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在培养目标上存在明显的差别,高等教育主要培养专业性人才,而职业教育则主要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当前,我国高职院校在培养目标方面已经形成了专业特色,相关课程的安排和设置都比较科学、规范、合理。但是,公共英语学科的教学没有针对性,只是按照大学专科的课程进行安排,在教学中,也是沿用大专的教学程序,缺乏针对性、科学性以及系统性,当前的教学理念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这是影响和制约英语教学的关键因素。

1.2目标设置不明确

职业教育的显著特征就是就业教育,一定要结合岗位的实际需要进行人才的培养。公共英语教学同样如此,一定要结合专业特点,而不能只注重普通的英语应用能力。当前,高职院校将普通的英语应用能力作为衡量学生英语水平和教师教学质量的唯一标准,甚至学校为了保证英语过关率,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英语级数考试教学,虽然很多学生过了英语级数考试,但是英语能力却没有提高,更不用谈实践中的应用了。因此,改革公共英语教学已经迫在眉睫。

1.3教学模式相对落后

当前,公共英语在高职中依然沿用传统教学模式,课堂主要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被动接受,以教师为教学的主体。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首先就缺乏高职教育的特点,让学生过分依赖教师和教材,长期以往,失去自我思考能力,不能实现预定的教学目标。学生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成为了课堂的附属品,不能直接参与教学环节中,难以体现学生的实践性、主体性以及自主性。

1,4教师团队素质不足

当前,很多高职英语教师基本毕业与英语专业,不具备行业的实践经历,对学生专业岗位的需求了解甚少,也不知道岗位需要什么类型的人才,也不知道哪些知识对学生未来发展更有利。随着高职院校规模的扩大和人数的增加,原来的教师队伍不能有效完成教学任务,而英语教师对职业教育认识的不足,教育观念的偏差和错位,导致其难以胜任高职公共英语教学。

2公共英语教学改革的相关措施

2.1体现职业特点

创新和改革公共英语教学一定要总结和分析以往的教学经验,将过去失败的教训和成功的经验做为改革的重要参考,将学习和工作有效结合,以就业为根本,通过分析和调查各个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实际情况,创新公共英语教学的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思路,以学生的发展空间和能力提高为需要,合理定位公共英语的教学目标,按照够用为度、实用为主的基本原则,结合工作岗位的实际需要,培养学生的英语运用能力,同时,还要注意公共英语的专业性以及实用性,充分体现职业特点。

2.2培养应用能力

公共英语学科的主要目的就是培养学生在实际岗位中的英语应用能力,可以独自翻阅与专业有关的英语资料和文献。当前,我国各大高职院校的专业特点分明,如果对所有的学生都采取相同的英语教学模式不科学、不合理、不符合专业需要。因此,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充分掌握各个专业的特点,对教材进行科学的改动,将公共英语的教学内容和专业特点有机结合,对学生的应用能力进行重点培养。例如导游专业,要重点培养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机电专业,要重点培养学生翻译和阅读英语资料和文献的能力;人力资源专业,要重点培养学生的英语写作和听说能力;计算机专业,要重点培养学生英语专业材料的阅读能力。同时,教师还要根据不同的专业,补充教材内容,增加同专业有关的资料和单词,培养学生的英语翻译和写作能力,将公共英语教学同专业紧密联合到一起,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热性,进而提高教学质量。

2.3培养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前提和动力,是学生主动学习的基础,是学习最活跃、最现实的成分,是激发学生潜力的契机。英语教师要从学生的兴趣入手,利用网络技术和多媒体平台,丰富、整合英语学习资源,增加课外英语信息量,培养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潜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时,教师还要积极构建英语教学网络,开办英语教学网站,并且在网站中开办英语试题、英语教学以及英文新闻等栏目,将其建设为网上教学和互动的平台,方便学生之间和师生之间进行信息交流和沟通。同时,也要充分利用学校的广播系统,利用午休等时间播放专家演讲、英语歌曲、英美文化以及英语新闻等内容,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为学生提供英语学习的平台。上述措施不仅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对英语的兴趣,还为学生营造了良好的课外学习环境,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动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2.4提高教师水平

教师是公共英语教学的组织者和教育者,教师教学水平和自身专业水平的高低对教学质量有直接影响。因此,我国各大高职院校要不断吸取具有较强理论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教师充实到公共英语教学队伍中,构建科学的教师结构,同时,还要对英语教师进行培训,定期组织教师到企业实习锻炼,参与进修,鼓励教师考取职业资格证书。公共英语学科既要求教师具有讲课的技巧,还要求教师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因此,为了适应当前社会对人才的新要求,高职院校一定要提高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为教师提供深造和学习的机会,培养素质较高、能力较强的教学人才。

3结语

总而言之,公共英语教学改革一定要充分结合职业的实际需要,围绕岗位对人才的要求,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对英语教学体系进行全面改革,以培养学生对英语的应用能力为目标,注重学生的英语能力和就业岗位对接,占据就业的主动,创新高职院校公共英语教学新局面。

参考文献:

[1]马俊波.基于职业教育理念的高职公共英语教学改革――以深圳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0,(14):101-103.

[2]王珏.基于职业导向的高职公共英语教学改革初探[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2012,(3):140-141.

第9篇

关键词:职业教育 数学教学 概念教学 数学模型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15)04C-0052-02

一、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数学教学的大环境一是计算机的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二是数学的应用向一切领域的渗透,使数学教学中存在一对相互依存又矛盾的问题。首先,传统的教学与专业实际联系不紧密,学生认识不到数学在专业中的应用,强调运算能力的培养的同时对计算器的运用不熟练,将大量时间花费在可以用数学软件解决的问题上,没有思考如何解决问题,学过的知识用不上或不会用;另一方面,数学课堂上涌现大量的课件、教学软件,又把教学过程过分形象化,没有给学生培养数学思维的空间,直接展示代替了抽象思考的枯燥,放弃理论支持的最直接方式就是放弃概念教学,直接切入计算应用部分,确保课程的实用性和针对性时,忽视了理论知识的原始由来,忽视了渗透于其中的数学思想,使数学方法在行业中的应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二、计算机渗入数学教学的利与弊

计算机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的目的,就是要实现教育的民主化、多样化和个性化。多年来课程改革的实施在强有力的技术手段支持下,使现代信息技术的开放性、多媒体性、交互性和网络化等特点,为学生学习提供了丰富的教育资源。我们在尝试着“做数学”中,使数学走向生活,走向现实。计算机与数学课程的整合有利之处就在于,使其与学科内容、教学资源、教学策略等融为一体,促进学科教学质量的整体提升。

但是,数学认知的过程是一个由具体到抽象再到具体的过程,计算机的动态性使得数学概念形象化,但是一味追求形象生动具体,不利于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学生在课件的演示过程中被动接受了教师提取出来的表面的东西,生硬地将结论应用于各类计算和专业的问题,完全不明白结论的理论原理,导致在应用的过程中有失误出现不知道如何纠正,或者根本不知道错在何处。我们努力的方向是将教学理论、方法、技能与计算机结合起来,促进学生信息素养和数学素养的整体发展。

三、新的教学方式的设想

职业教育的专业性为计算机整合数学教学提供了广阔的天地。计算机技术可以优化数学教学的过程,促使学生较快地掌握一些抽象的知识,教学中又可以有效地传授信息技术。教师和学生不但实现技术对单一课程的探究学习,还努力实现对跨学科课程的整合学习。

学习以思维为中介,认知以概念为基础。人类思维具有联想特性,在教学过程中如果只注重单一知识的掌握,缺少对知识系统性的认识,会使得学生认识肤浅,综合运用能力差。所以教学中我们尽量夯实概念,再现知识的进展过程,加强前后联系,结合局部问题和整体结构,探讨个别问题与整体问题的联系,使得学生不但知其然,还知其所以然,在运用中做到得心应手,灵活广泛。

四、微积分的概念教学中存在的不合理性

微积分在阐明数学、物理科学、工程学、生物科学方面起了重大作用,学好微积分的重要基础是理解好极限、导数、微分、积分等重要概念。许多教师的经验是鉴于成人学生的基础薄弱,侧重于计算,在概念没有介绍清楚的情况下,直接传授计算方法,按照一定步骤进行计算。学生思维不清晰,学习数学成了一个记和背的过程,没有学习到思想方法。数学必须是介绍是什么(概念)、能干什么(性质)、怎样用的过程(定理,推论)。现在基本上省略了前面两步,直接进入定理或者推论的应用,理论基础不扎实,应用起来不会熟练,即使错了也不知道错在哪里。

五、微积分的概念教学的设想

职教数学中更应该突出专业特点,讲清基本概念。在讲解概念时,基于概念的形成和概念的同化,能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实例或者与专业相结合的实例中引入,会有利于概念的形成。减少烦琐的理论推导,突出数学知识的应用性,将计算机手段合理地融入其中。划分发现过程,确定教学要求;创设情形,有利于学生主动学习;严密组织教学,引导学生参与活动。

1.实施探索性学习

在概念、定理的教学中实施探索性学习,让学生自主挖掘、探索,亲身经历知识的产生、发展过程。例如,在极限概念的教学中进行如下处理:

(1)提出问题:函数y=ax2+bx+c当x越来越大(即趋向于正无穷)时,函数值如何变化?

(2)将结论概括为“函数值越来越小,越来越接近常数0”。思考:什么是函数极限?

(3)给出极限的概念,强化概念细节部分。

(4)思考:是不是每个函数都具有这样的变化规律?

(5)通过实例归纳,在比较分析中总结最后结论。

这种探索式的教学设计,将预先组织好的知识体系展现给学生,把学习过程变成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使学生不仅掌握了极限,而且获得了亲自研究探索的体验,增强了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还有利于培养质疑的精神。

2.利用简单的数学模型

极限教学中,这样引入:

(1)给出函数和函数的图像:

(2)引导学生观察图像在原点附近的特点,思考:第一重要极限的结论怎么来的?不通过严格的证明,我们在图像上得到什么启发?

(3)总结第一重要极限结论。再提出问题:变换一种形式,结论是不是还成立?

(4)给出等价形式和推论。

利用简单模型掌握基本数学思想和方法能使数学更易于理解和记忆,阶梯式的方式有助于形成学生的思考体系,培养学生的数学概括能力,使其掌握最本质的东西,用数学思想和方法统率具体知识,得到具体问题的解法。

结合职业教育的特色,考虑职教学生的基础,我们在扎实学生的数学概念的过程中,主要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使其具有一定的用数学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将其运用在自己的专业中。在教学形式上,灵活运用计算机的直观展示功能,计算功能,使我们培养的学生具有“想”和“做”两方面的能力,将数学的工具性发挥到极致。

参考文献:

[1]张健.分层次教学-职业教育的新境界[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3(10).

[2]朱春浩.高职数学教学与计算机数学实验[J].职业技术教育,2000 (10).

第10篇

关键词:概念;课程内容;体育教材;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8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590(2010)06-0089-04

1、问题的提出

按照当前我国体育教学理论的通行说法,课程内容与教材是相同的概念,体育教材(或内容)是对相关知识和身体练习的指称。然而当我们将这种说法应用于体育教学实践时,就会发现这种说法存在着严重的缺陷甚至矛盾。

矛盾一:

比如在一节体育课中,教师围绕“篮球的运球”组织学生进行了相关的练习。那么按照现在通行的说法,这节课的教材(或内容)就应该是“篮球的运球”。但是,当我们进一步迫问时,问题就出现了。因为在该节课中,学生所进行的身体练习实际上包括“原地运球”、“运球急停急起”和“体前变向运球”等三种不同的具体形态,那么这节体育课中的教材(或内容)是相同的还是不相同的呢?

如果认为是不同的,就与这节体育课的教材(或内容)是篮球的运球这一判断发生了矛盾。而若认为是相同的,那么这显然不是对这三种不同形态身体练习的指称,而是对其共性的指称。因为按照后者的逻辑,意味着体育教材(或内容)不是具体的存在而是抽象性的存在。那么,到底应该是依据事实上的不同,还是应该依据其共性上的相同进行判断呢?

矛盾二:

按照当前通行的说法,身体练习属于教学方法的范畴(即所谓的练习法)。然而按照这种说法对上面那节体育课进行描述或指称时,就会注意到原本被指称为教材(或内容)的那些作为身体练习的运球形态又“变”成了教学方法,从而导致了在相同的背景和语境中使用不同概念指称同一对象的矛盾。

笔者以为,明确基本概念的指称对象,是进行交流和研究的基本条件。而以上矛盾的发生,是由于我国课程理论界没有搞清楚“体育教材”这一基本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才导致了“内容”与“体育教材”的混淆,以及“体育教材”与“教学方法”的混淆。

以上构成了本研究的问题意识。

2、研究目的和研究方法

研究目的:以体育课程教学领域中的“教材”、“教学方法”和“课程内容”等基本概念的厘清为中心展开论证。

研究方法:1)以体育教学的具体事例为平台,2)就“体育教材是可感知的对象性存在”,“体育课程内容是对运动类别的指称”的观点展开论证,并进而提出“操作性教材”和“导向性教材”的分类方式,3)就“教学方法是教材之间的逻辑关系”这一观点展开论证。

3、考 察

3.1 体育教材的指称对象

所谓教学是指导者与学习者围绕经验的传承而实施社会交往活动,而指导者和学习者必须借助某种媒介才能使经验的“传授学习”(即教学)得以现实化,很显然,在这里教材就是对其经验的指称。因此,无论当事人自己是否意识到,教学的发生必然伴随教材的出现。

然而这里的问题是,经验在怎样的意义上才可以称之为教材。

从哲学的角度而言,经验是主体认识世界的产物,它属于主体的范畴。但是从另一个角度说,主体能够将经验以知识或技能的形态表现出来。从而使其成为他人可感知的对象。也正是由于知识或技能是经验的映射,才使得经验的传承――即教学的发生――成为了可能或者说提供了条件。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只有当指导者和学习者之间围绕经验(即知识或技能)的传承进行教学活动时,经验才具有了教材的性质,这是判定知识或技能是否成为教材的前提条件。这个前提条件意味着以下行为的同步出现:其一,指导者必须将作为知识或技能的经验以对象化的方式呈现给学习者;其二,学习者必须借助自己的感知器官去感受指导者所呈现的对象。换句话说,只有当指导者和学习者围绕经验的“传授一学习”,使得“呈现感知”在教学活动中同步发生时,经验才在现实性上具有了教材的性质。而在经验没有被呈现出来时,或者所呈现的经验没有被感知的时候,它仅仅在潜在的意义上具有成为教材可能性,还不是现实意义上的教材。因此,经验的呈现(指导者方面)与被感知(学习者方面)的同步性,才使得它成为现实意义上的教材。

按照这样的逻辑来理解体育教材时,我们可以形成这样的观点:动作要领、示范(或者挂图、录像)以及身体练习等都是经验的呈现和学生感知的对象,也就是说它们都属于体育教材的范畴。比如在进行运动技能的教学时。教师可以通过讲解要领以及示范动作等方式来呈现所要传承的经验。与此同时,学生则需要通过听讲(或阅读相关书籍)、观察以及身体练习等方式来感知这些经验。

但是特别提出注意的是,在体育教学中作为教材的身体练习并不仅仅是对技术动作的指称,而是对由“技术动作”、“运动条件”以及“运动课题”这二三个要素所构成的运动场面的指称。比如进行“踢凌空球”的教学时,运动场面可以表现为:1)将球以静止状态置于某一高度或者将球抛掷给踢球人(即运动条件),2)以踢凌空球的技术动作踢球(即技术动作)。3)将球踢到某一方向或者某一位置(即运动课题)。也就是说,只有当学生在具体的运动场面操作自己的身体时,身体练习才能够成为真实的感知对象。

3.2 教学方法的指称对象

“方法”是一个非常宽泛的概念。从广义上说,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使用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甚至物体等都属于方法的范畴。比如“服装”的使用,既可以作为御寒的方法也可以作为遮羞的方法或者作为审美的方法来理解;而“退一步海阔天空”的思维方式的使用也属于方法的范畴;至于是采取战争的方式还是外交的方式处理国家之间的纠纷同样属于方法的范畴。因此,诸如社会制度、教育、学校、教学、课程、乃至班级授课制等的使用,都可以作为广义的方法来理解。而本部分则是从如何将教学方法与教材、内容等概念予以区分的角度展开讨论。

杜威在《民主主义与教育》中指出:“教材和方法是相互联系的”,“方法就是安排教材”,“方法从来不是材料以外的东西”,“方法只是作为处理材料的方法存在”。为了理解杜威的这个观点,我们通过具体事例来理解教学方法是对什么的指称。

比如在“足球头顶球”的教学中按照如下顺序安排身体练习:

1)双手持球上举,学习头顶固定球,体会用前额顶球的动作;

2)两人相隔一定距离,自抛自顶至对方;

3)二人相距3-4米,将对方抛过来的球顶回去,体会顶球的时机。

假如将该教学过程中身体练习的顺序颠倒过来,按照“3-2-1”的顺序予以排列,我们是否认可呢?很显然,如果我们不

能接受的话,并非是身体练习本身的合理性,而是质疑这种顺序的合理性。

再比如,体育教学中的“讲解”和“示范”通常都是围绕与其对应的“身体练习”而展开,这里同样存在着哪个在先哪个在后的逻辑顺序问题。当我们对教材之间的逻辑关系进行整理之后,可以注意到有以下几种类型:

通过以上事例,可以形成以下观点:

其一,教学方法是对教材之间逻辑关系的指称。

当我们在教学现场进行观察时会注意到,体育教学一方面表现为将经验客体化为诸如讲解示范及身体练习等不同的形态,另一方面,这些不同形态的先后顺序构成了教学流程自身的逻辑关系。很显然,教师为了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不仅要考虑将怎样程度的经验以怎样的形态予以呈现,即教材本身合理与否的维度,同时也要考虑按照怎样的逻辑关系将它们组织成为一个完整的过程,即教材先后顺序合理与否的维度。在这个时候,教材与教学方法的区别就显现出来了:在教学过程中将经验以形态的方式呈现出来的是教材,而将这些教材按照一定逻辑关系依次呈现的方式则是教学方法。因此,无论教材的类别或难度如何,一旦它们以相同的逻辑关系构成教学流程时,就意味着教学方法的相同。

其二,教学方法从广义上说是人类认识世界的方法,同样属于经验的范畴。

教材与教学方法所反映的是经验的不同维度。作为经验的教材,在教学中是以学生直接感知的对象作为其存在的方式。而作为经验的教学方法,则是以教学流程中蕴含的逻辑关系作为其存在的方式。之所以说教学方法也属于经验的范畴,是因为人类认识世界的成果最终都表现为“关系”的发现或建立。而以逻辑关系为特征的教学方法,能够使学生通过学习不同类别的运动,逐渐获得学习新的运动时应该“先怎样,然后再怎样”这一普遍的方法,以及获得“哪些类别的因素会怎样影响目标的达成”(比如运动学习过程中运动条件或技术动作的调整变换对运动技能的获得会怎样产生影响)等方面的经验,而这些经验则成为学生今后学习新的运动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其三,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不能脱离知识技能而独立存在。

作为认识世界成果的知识技能与认识世界的方法是相互依托的存在,任何认识世界的成果都来自一定的认识方法,而认识方法则蕴含在认识成果之中。作为认识成果的知识技能可以相对的独立存在,但是认识世界的方法却不能脱离知识技能而独立存在。认识世界的方法只能以概念或技能为依托才能够将其自身显现出来,因此,对于认识方法这种经验的学习,是以知识技能为依托,但又不等同于知识技能的学习。

综上所述,当我们将教学作为认识过程予以把握时,经验的具体形态(即教材)构成了具体的认识对象,而教材的呈现顺序构成了认识的方法。这也就是为什么杜威说“方法就是安排教材”,“方法只是作为处理材料的方法存在”的原因所在。

3.3 体育教材的分类

考虑到长期以来我国的通行说法是将示范讲解以及身体练习等作为教学方法,而本研究却将其作为教材予以定位,为了便于进一步理解这一观点,本部分以一节体育课的观察记录为例,就体育教材的分类展开讨论。一、准备活动(略)二、学习的展开(Ⅰ)1.教师组织学生领取器材和调动队形2.教师讲解示范(篮球急停急起运球)以及要求和注意事项3.学生在慢跑(走)中自主进行急停急起运球4.教师示范“之”字型急停急起运球,并提出练习的要求和注意事项5.学生在慢跑(走)中看教师手势进行“之”字型急停急起运球练习6.教师针对练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提示7.学生在慢跑(走)中看教师手势进行“之”字型急停急起运球的练习三、学习的展开(Ⅱ)8.教师组织调动队形9.教师示范(急停急起运球接上篮),并讲解技术要点以及要求和注意事项10.教师将学生分四组于四个半球11.学生进行急停急起运球接上篮的练习12.教师巡回观察练习情况并进行提示13.学生自我评价

按照前面有关体育教材之指称对象的讨论,这节体育课的观察记录中除了“1、8、10”属于“教学组织”的范畴外,其他部分都应该归属于体育教材的范畴。那么如何从类别的角度来理解这些教材在教学过程中的功能呢?

首先,运动技能是身体(运动性)认知的产物,而获得“身体知”这种经验的基本方式就是主体(即学习者)对自己身体的操作。也就是说,只有当学习者置身于身体练习状态下,作为经验的“身体知”才能够呈现为感知的对象。基于“身体知”这种经验的呈现必须表现为学习者对身体的操作这一特征,本研究将身体练习称之为“操作性教材”。

其次,虽然运动技能在其性质上属于“身体知”的范畴,但是“形象知(即视觉类信息)”与“概念知(即言语类信息)”在学生获得“身体知”的过程中具有积极的导向性作用。比如,由示范所提供的视觉信息,不仅可以使学生知道所要学的是怎样的动作,同时,还能够以此为依托,便于学生理解动作要领和学习时的注意点(即学习要求)。而讲解及语言提示等言语类信息,其功能一方面在于引导学生在身体(运动)性认知过程中知道应该如何控制自己的肢体,在操作身体时应该关注什么(如动作的方向与节奏、力量的大小、用力顺序的先后等),另一方面。它们也是教师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认为这些信息有助于避免学生出现错误而便于形成运动技能。

“学生的自我评价”在通常情况下应该属于评价的范畴,但是当这种评价的目的不在于成绩评定,而在于自我反省的时候,它们也同样具有着教材的功能。这是因为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在经过一定过程的学习之后,只有他们自己才最清楚自己有了哪些进步,还有哪些地方存在不足或缺陷。由于自我评价的过程就是将学习要点、教师提示以及学习结果及相关的感受等经验再现的过程――比如本节课在哪些方面有怎样程度的收获,还存在哪些不足,有哪些地方需要注意――从而对于后续的学习起到积极的反馈作用,这也是将它纳入教材范畴的原因所在。如日本小学高年级对跳高教学的自我评价中安排了如下内容:1)在小组中围绕跳高的“哪个地方有意思”发表自己的看法;2)自己在以下几个方面如果做的非常好就划,如果一般就划,如果还不好就划:A.对竞争或挑战自己的记录感觉不错、B.和同学相互协作进行了竞争和挑战自己的记录、C.选择了符合自己水平的起跳条件、D.在助跑方面如何、E.在起跳方面如何;3)为了下次的跳高练习中更愉快,在小组中就自己打算从哪几个方面以及怎样做谈设想。

基于视觉类和言语类信息在运动技能教学中的以上功能,本研究将它们称之为“导向性教材”。

3.4 体育课程内容的指称对象

体育教材与课程内容是密切相关的概念,如果不能将内容和教材作为相互关联而又有区别的两个概念,仍然难以正确的理解教材的含义。

本研究认为,在任何课程中,课程内容都是以类别的形式出现的,比如我国的历史课程内容是按照“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的分

类形式表现的;物理课程内容是按照“物质、运动和相互作用、能量”的分类形式表现的;而体育课程内容通常是按照运动的分类表现的(见下页表)。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虽然体育课程内容表现为不同的运动类别,但是课程内容却是由若干个层面所构成。比如以篮球为例,当我们将“球类”作为课程内容的第一个层面时,那么其中的“篮球”、“足球”和“排球”等则属于该类内容的第二个层面,而篮球的“技术(如传接球、运球、投篮等)和战术”则分别构成了第三个层面。至于技术中的传接球、运球、投篮又分别包括更具体的类别:比如“运球”中有运球急停急起、体前变向运球、背后运球和运球转身等,“投篮”中有双手胸前投篮、单手肩上投篮、单手低手投篮等。也就是说,当我们将“篮球”作为课程内容予以把握时,意味着以上这些都属于篮球内容的范畴。

如果对照上面有关教材的讨论,可以注意到课程内容相同时教材未必相同。因为在同一时间进行篮球的“行进间运球”的内容教学时,教师所设置的运动场面可以表现为不同的技术动作要素,以适应不同水平的学生。比如既可以设置“行进间匀速运球”的运动场面,也可设置“运球急停急起”的运动场面,甚至还可以设置“体前变向运球”或者是“背后运球”的运动场面。即便在全体学生都学习“运球急停急起”这一相同内容的场合,其运动场面的设置仍然可以通过速度的快或慢、直线或曲线、运球的高或低、障碍的有无等要素来表现出不同。同样,在围绕相同的内容进行教学时,将哪些言语信息提供给学生以及如何示范等同样会因当时的具体情况而有所不同。

由此可以形成这样的判断:

其一,课程内容是抽象性的存在。

就课程内容的性质而言,它是抽象性的存在,在教学过程中它并非以具体的形态直接呈现出来。因此,在体育课程标准、教科书以及教学单元或教学计划中,课程内容表现为相关的名称。这意味着当我们观察体育课程教学时,只能从示范、讲解以及身体练习这些具体的经验形态(即教材)来推测出该课程的内容。

其二,“内容解释”是将课程内容具体化为教材的中间环节。

就课程内容与教材的关系而言,虽然课程内容是教材的上位概念,教材是内容的具体化,但是,在将课程内容转化为教材时,还存在着“内容解释”这样一个环节。因为当教师对诸如“篮球是什么”、“短跑是什么”、“跳高(或跳远)是什么”的解释不同时,将对选择怎样的教材产生直接影响。

比如,如果将作为课程内容的“篮球”解释为“团体对抗性的运动”那么,在进行篮球教学时,选择教材时就会将团体对抗作为主线,而不是将个人技术作为主线。反之,如果将作为课程内容的“短跑”仅仅解释为“以最短时间达到规定距离”的话,那么在将它具体化为教材时,就难以出现诸如“某学生100米成绩是15秒,要求其用“15″3”或“15″4”准确的跑完100米”的教材,或者难以出现“手拉手的跑”那种教材。同样,如果将作为课程内容的“标枪”仅仅解释为挑战最远距离的话,那么也就难以出现“当学生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掌握标枪技术时,采取改变缠绳把手的位置,让学生体会标枪重心改变后进行投掷时的感受”的那种教材。至于在跳高或跳远教学时,是否选择“用弱侧肢起跳”作为教材,同样与教师对作为课程内容的跳高或跳远如何解释有密切关系。

4、结 语

其一,指称对象的厘清有助于严谨的描述体育课程教学环节和流程。

在教学现场,教学的组织、示范、讲解、提示以及学生的身体练习等教学行为构成了体育教学流程的具体环节,能否用严谨的概念来指称它们,是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研究的前提条件。通过本研究的论证,使得它们与课程教学的基本概念之间形成了一一对应的指称关系,从而保证了在对教学现场的事实进行指称或者进行理论研究时,“所言”(即概念)与“所指”(即事实)之间的一致性。

其二,指称对象的厘清为体育教学实践与理论的结合提供了明确的研究对象。

“课程内容”、“教材”以及“教学方法”不仅是体育教学实践层面中的基本概念,同时也是教学研究的基本问题。通过本研究的讨论可以注意到,在体育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关系的现实化是以“教材”和“教学方法”为依托联系在一起的。而教师选择“教材”和“教学方法”的根据一方面来自对“课程内容”的解释,一方面则来自对学生状况的把握。换句话说,在对体育教学的设计和实施进行评判时,实际上就是从1)教师对课程内容的解释是否合理、2)教材的选择、以及3)教学方法是否与学生的实际状况吻合这三个侧面展开的。而从理论研究的角度说,“内容的解释”与“教什么”具有对应关系,“示范讲解及运动场面的选择”与“用什么教”具有对应关系,而“呈现教材的逻辑关系”则与“怎样教”具有对应关系。也就是说,通过厘清基本概念的指称对象,有助于在泰勒原理与教学现场的研究之间建立直接的对应关系。

参考文献:

[1]吕达,杜威教育文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163

[2]马卫东,教材概念的辨析[J],太原教育学院学报,2003,(6)

[3]钟启泉,教材概念与教学创新[J],教育探究,2010,(1)

[4]刘继和,“教材”概念的解析及其重建[J],全球教育展望,2005,(2)

[5]欢喜隆司,关于教材的若干问题与课题[J],外国教育资料,1988,(3)

[6]贾齐,“体育(运动)教材”概念初探[J],体育与科学(南京),2006,(6)

[7]贾齐,ports教材化方法的研究[J],体育与科学(南京),2008,(4)

[8]贾齐,运动技能初步形成阶段运动指导的方法论考察[J],体育与科学(南京),2009,(1)

第11篇

关键词:行动导向;五年制高职;语文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3)01-0040-03

高职基础课教学的定位问题,一直是职业教育课程理论与实践中广受争议的问题。作为基础中的基础的语文教学,同样始终存在着重理论还是重实践的矛盾,始终存在着人文素质课还是语言工具课的定位争议。笔者认为,对于五年制高职学生而言,语文教学应区别于高中语文教学,也应区别于中职中专的语文教学,更不能照搬本科《大学语文》的素质教育模式,而应该尝试切合学生个性、符合学生的学习特点和方式、贴近学生思维习惯和接受水平的教学方式方法。这就是运用行动导向教学理论,以语文知识学习为载体,立足语文综合能力提升的“反客为主”的教学模式。

行动导向理论指导下的改革尝试

(一)行动导向教学理论

行动导向教学理论是世界职业教育界普遍认同的理论。行动导向教学,或称行为导向教学,是一个包括获取信息、制定计划、做出决定、实施计划、控制质量、评定工作成绩等教学环节的完整的行动过程。简言之,即为了行动而教学,在行动中进行教学。这一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恰好吻合,即包括了“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估”六个环节。

行动导向教学的内涵是以学生为中心、以实践为中心、以能力为中心进行教学,并致力于转变教学方式、构建教学情境、促进学习者中心地位的回归。就语文教学而言,即在行动中学习语文,在语文活动中提高能力。

(二)理论指导下的五年制高职语文教学改革实践

在实践中,笔者为教学改革确立了一个宗旨,即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并采取“两破两立”的方法,即改变沉闷的课堂教学气氛,改变学生不喜欢语文的现状,创新授课形式,引进立体评价机制。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笔者以行动导向教学理论为指导,设计了“反客为主”的教学模式,简单说即让学生当小老师上课,实现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具体操作方法如下:

第一步,以自由结合的方式,把全班分为多个学习小组,民主选举组长,制定小组活动规范。

第二步,把一个学期所有的讲读课文分配给每个小组,对照“语文课程改革方案”,小组领取“学习小组活动记录表”。

第三步,课前准备,负责每篇课文讲解的小组认真备课。主讲者可以是组长,也可以是组员,更提倡大家分模块协作。没有讲解任务的小组,也要组织课前自学,并填写“学习小组活动记录表”。时间可长可短,每组自由安排。

第四步,课堂讲解,时间分配为三个30分钟。程序如下:负责主讲课文的组为“主讲组”。第一个30分钟由“主讲组”负责讲解课文,模拟教师讲课程序,完成课堂教学常规内容;第二个30分钟,教师临时指定另一个组提问和咨询不清楚的课程内容,这个组为“协助组”,如有人提问,由“主讲组”的学生负责回答,其他有问题的学生也可单独向“主讲组”提问;第三个30分钟,由另一个叫“评价组”的组上场,对前面发言的各组进行评价。“评价组”可能是两个组,也可能有三个组,但不少于两个组。方式可以是一个组员评,可以组长评,也可以是教师评。内容可以针对字词句、文本、发言方式、主旨理解等等,从内容到形式、从个人到小组都可以评。这个过程称作“立体评价”。

第五步,教师总结,一般是在第三个30分钟内进行。一是总结,二是存疑,三是布置写作任务。

另外,对每组的活动状况都要进行评判,并计入平时成绩。“主讲组”每人每次计20分,“协助组”、“评价组”每人都有分值不等的平时分。对发言精彩者,由全体学生和教师一起讨论给予加分。上课时,小组聚坐在一起,可随时讨论。

“反客为主”教学模式的理论思考

(一)与职业工作过程同步

“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估”这六个环节,既是职业实践中一般的工作过程,又是行动导向教学倡导的完整的行动过程。在“反客为主”的教学模式中,“资讯”,即学生接受任务,收集信息;“计划”,是各小组从成立到运作,寻找伙伴,制定小组规则,学习课程,组织讲解的过程;“决策”,是学生准备上课的一系列工作过程,期间需要大家协同努力,做出决策;“实施”,即上课、协助、评价的过程,是对计划的具体实施;“检查”、“评估”是全班学生与教师共同完成的两个环节,既是“主讲组”对自己讲课的评估,又是大家相互评估、查漏补缺、共同进步的过程。

(二)有利于对学生关键能力的培养

行动导向是一种先进的教学思想,其核心理念是注重关键能力的培养。实施课程改革后,学生的方法能力、社会能力、专业能力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发展。特别是专业能力中的个人兴趣、自我引导、结果展示、合作共事及与现实生活联系等各个方面,学生的能力都得到了提高。同时,这个教学模式也与行动导向教学中的学习理念相融合,即主张学习者在具体实际或模拟环境中参与设计、实施、检查和评估,学习者通过发现、探讨和解决职业活动中出现的问题,体验并反思学习活动,最终获得完成相关职业活动所需的知识和能力。

(三)可践行我国职业教育所倡导的知识“必需、够用”原则

在职业教育课程改革中,专家们力主改革传统的学科知识体系和教学模式,反复重申职业教育的知识教学要以“必需,够用”为原则,“反客为主”教学模式的尝试正符合这一原则。

中职中专的语文教学注重语文基础知识的补习,让学生做到听明白,说清楚,读流畅,写通顺;高中的语文教学受制于高考,对学生的读写能力要求较高,而忽视听说能力的训练;本科生的《大学语文》学习属于素质教育,浮光掠影地了解点文学知识、名著名篇,语文的工具性作用被忽视;经过高考的三年制高职学生,其语文学习与本科的《大学语文》类似,也属素质教育。

五年制高职学生是初中生中水平中等及偏下的学生,他们有一定的阅读能力,写作也还通顺,听说是他们的长项。因此,他们既不需要补课,也不需要达到高考要求。他们的语文水平只要能适应职业需要,“必需、够用”就是最佳程度;兼顾工具性和人文性,就是高职语文教学的最佳选择。“反客为主”的教学模式正可以满足这种需求,因为学生自己成为了学习的主人。

(四)符合语文综合能力提高的逻辑线路

语文综合能力的提升不是教师“教”出来的,而是学生“学”出来的。按照能力提升的逻辑线路,听、说、读、写要同时进行,按认知规律逐步推进。“反客为主”教学模式的尝试,可以概括为三个转变、六个提升,真正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

三个转变:一是变教师讲解为任务驱动。每个组都有任务,带着任务,大家自主学习,协作共赢。为了能顺利进行课堂讲解,“主讲组”必须熟悉文章,广泛收集资料,网络信息的高利用率成为他们的共性,同时也让电脑由游戏机变为了学习机;“协助组”为了争取主动,必须深入研读课文,提出有深度的问题;“评价组”需要运用语言,调动知识积累,更深更细地理解文章内涵,才能胜任评价工作。这一个系列的工作动力都来源于明确的任务和明确的规则。二是局部带动全局。从整个学习过程看,语文学习的积极分子会带动比较懒的学生,组长是核心人物会带动全组,优秀的组会带动落后的组。如此积极的学习场景,让语文课成了训练能力的场所、展示才华的空间。三是全局齐动。这个全局不仅仅是语文学习,随着语文教学改革的展开,学生的松散习惯、懒惰情绪、颓废状态都会得到改善。

六个提升:一是成绩提升。与传统的教学方式相比,学习成绩明显提高。学生自述是由于任务迫使自己看书、熟悉课文,比原来只是听讲印象深刻得多。更何况需要提问、回答及讨论问题。二是言语技能提升。从上课回答问题到课间讨论的话题,从随笔写作到征文投稿,学生自觉有了提高。三是组织能力提升。组长在此过程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能力得到了锻炼,课代表的能力也有所提高,每个学生的团队精神都得到了体现。四是沟通水平提升。从学生的随笔中可以看到,教学模式改革以后,学生更注重自己与人交往中的语言技巧,会尽量说出比较合适的话,从而赢得大家的好感,使自己心情愉悦。五是创新能力提升。有一个组的主讲尤其使笔者惊喜。这个组在讲说明文《一次大型的泥石流》时,把泥石流发生、发展的七个时间段写在事前准备的大纸板上,让组员把各时间段泥石流的状态写在纸板反面,再按照时间顺序上讲台站队。这个以时间为说明顺序的课文内容马上就生动地呈现在大家面前,使人铭记终生,学生的创新能力在此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六是自我效能感提升。五年制高职学生因与高中失之交臂,很多人情绪沮丧,遭受打击而难以自拔。语文课程的这种改革,让他们在这个小舞台上展示了自己,得到了同学和教师的认可,在完成任务的同时享受了成功的喜悦,由此自我效能感大增。

改革尝试的得与失

从“得”的角度看,有三项收获。

一是改革切合学生个性。五年制高职学生的普遍特点是年龄较小,可塑性强。即使一年级尚未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二年级照样可以纠正,这与三年制高职不同,学生正处于世界观形成初期,接受能力较强,同时,又处于社会性初期,对什么东西都求新求奇,青春期的反叛性使他们容易受诱惑和暗示,辨别力不如三年制高职学生,但比中职中专学生要好。“反客为主”的教学模式可以给学生以正确的引导,但又给他们留有较大的发展空间,这正切合了学生的个性。

二是符合学生的学习特点和方式。从初中生蜕化而来五年制高职学生的学习特点是:(1)注意力极易分散,因而对教师讲课爱听不听,但对同学讲课却兴致很浓;(2)对传统的东西没有兴趣,但任务驱动就不得不做,不同的讲解者也能引起他们的兴趣,进而对语文有了感悟;(3)他们语文学习的最大特点是说的多、读的少、写的更少。在改革尝试中,说依然多,读也多了,不读无法说,写作量也增加了。每次课后都要写,或联系课文内容,或联系现实事例,或解读某个理论、名著等等,总的写作量在每周1000字左右;(4)学生的学习方式是:听常常不完整,理解常常不深入。新的教学模式有助于学生养成认真听、仔细读、好好想的习惯,因为有评估环节。

三是贴近学生的思维习惯和接受水平。五年制高职学生是以形象思维为主的,缺乏理性思考;思维懒散,被中学应试教育束缚惯了,缺乏主动性;好表现、炫耀自己,处于心理成熟初期。针对这种思维习惯,新的教学模式可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学生进行理性思考,也能锻炼学生思维的强度、广度和灵敏度,教学改革利用学生好表现的特点,发展了他们的长项——能说会道。学生的接受水平不强也不弱,处于中等状态。由于感性思维发达,形成两个特点,即任性随意和注重情感。学生喜欢教师,可以与教师关系很好,否则就学不好课程。而实行教学改革后,教师退居二线,由学生主导课堂,解读课文,学生心里没底,就得依靠教师,在教师和同学的帮助下,他们能迅速成长,提升各项能力。因此,教学改革符合学生的接受水平。

从“失”的角度看,要注意两点。

一要注意存在的误读现象。在改革尝试中,全校各级领导和语文教师都听过课。有的教师认为此举是任课教师懒惰的产物,生怕挂一漏万。当然,如果过程控制不好,会存在放任自流的可能。从积极方面思考,改革确实需要任课教师有高度的责任感和出色的教育教学技巧,包括对教材的全方位把握、灵活的课堂调控能力、评价中恰到好处的语言表达、宽容的人际关系处理等等。有的教师将这种教学模式运用到外语教学中,让学生逐一讲解语法难题,教学效果明显。

二要注意负面影响。其一是在人际关系处理上,容易引起学生间的矛盾,形成小团体现象。由于学习以小组为单位,竞争也就以小团体取胜为主,这在心理尚不成熟、爱拉帮结派的女生班里,消极影响较多,需要与班主任联系,及时预防处理。其二是参与度不够的学生容易成为看客,收获甚少。任何改革都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全部到位,在多数人大步前进的同时,也会有少数人原地踏步,或不进反退。做好这部分人的工作需要耐心和时间,特别需要宽容。

参考文献:

[1]王德华.德国职业教育行动导向教学法的微观考证[J].职业技术教育,2010(29).

[2]孟玉茹,钱孟杰.“以行动为导向”教学方法的分析与比较[J].中国成人教育,2010(11).

[3]任志勇,彭克发.行动导向教学中学习情境设计的因素分析[J].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0(3).

第12篇

《方程的意义》一课属于概念教学。概念是思维的基本形式,是事物的本质属性在人脑中的反映。数学概念是客观现实中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关系的本质属性在人脑中的反映。数学概念是一切数学知识和数序思维的基础。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引导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数学概念,是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

对于《方程的意义》一课,我们该怎样把握数学本质?在小学数学教材中,方程是这样定义的: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实质上,方程是为了寻求未知数,在未知数和已知数之间建立起来的等式关系。如此理解,方程的定义是一个发生式定义,刻画的是方程形成或产生的过程。这样的方程本质体现了方程的核心价值,那么在教学中如何基于这一“方程”本质进行教学?

一、概念引入:在已知数与未知数之间建立关系,经历概念发生的过程

方程是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建立已知数和未知数之间的一种等量关系。而让学生学会找等量关系是学生学习方程解决问题的重点和难点。这方面应该贯穿于本单元教学的全过程。本节课是学生初次建立方程的概念,引导学生学会找等量关系是本节课的难点,因此,本课中我从从天平引入,提供了两边可以一起操作的直观模型,引导孩子感悟天平的平衡实质是等式的原型,并在此过程中,引导学生感悟分类的数学思想和方法。

通过观察天平图,得到各式各样的式子,采用自然分类的方法:学生将相关的数学式子写出来后,将它放在相应的位置(等式或不等式)。然后再引导学生观察这些式子的特点,得出方程的定义。在这过程中,分类的标准是在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的基础上自然形成的,从而感悟到分类在学习中的作用。

二、概念探究:在构建模型中揭示概念内涵,经历概念形成的过程

2011版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模型思想的建立是学生体会和理解数学与外部世界联系的基本途径。建立和求解模型的过程包括:从现实生活或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学问题,用数学符号建立方程、不等式、函数等表示数学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求出结果并讨论结果的意义,这些内容的学习有助于学生初步形成模型思想,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应用意识。《方程的意义》一课的教学是引导学生感悟模型思想的重要载体。

如何更好地使学生感悟模型的思想,促进孩子对“方程”的认识从表征走向本质?我以“天平”为主线,构造模型。

实物天平――各种状态的天平图――平衡状态的天平图――心中的天平――解释方程在生活中的应用。

从实物天平中,引发问题:天平的这种平衡与不平衡的现象和数学有什么联系呢?一下将学生的思维从现实生活中的天平引发到数学思考上来。

提供各种不同状态的天平图,让学生从观察中,用数学的式子表示出天平的状态,从天平的状态抽象出数学问题,然后再用数学的符号建立起等式、不等式,再建立起方程的概念。

平衡状态的天平图:这是学生从“称物体质量相等”的活动转入到“等量关系”的重要一环。怎样引导学生寻找“等量关系”呢?我出具了各种各样的平衡的天平图,如立体图形质量平衡、水果质量平衡……引导学生找到左右两边相等的数量关系,感悟等量关系的建立是列方程的依据。

心中的天平:心中的天平的建立,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它应该在学生读懂题意的基础上建立起来。我以红花和黄花图(如图)切入,找到左右两边相等的数量关系从而建立心中的天平。通过多种图例,引导学生感悟心中的天平既可以是质量相等,也可以是数量相等、路程相等、总价相等……。

最后,方程在生活中的应用,我设计了一个情景:老师和学生站在一起,有方程吗?当只有师生两个信息时,不存在方程,因为缺了“关系”。然后我提供“三种关系”的信息,让学生选择信息,找到等量关系,从而感受方程就在身边。最后通过讲方程中的“故事”,进一步解释了方程的应用和意义。

三、概念运用:丰富概念的外延,经历数学应用的过程

本课的重点是“理解方程的意义”。我引导学生在“感知方程的多样性”上丰富概念的外延。这“多样性”包括形式上的多样性和数量关系上的多样性两方面。

形式上的“多样性”:引导学生观察小朋友写出的各式各样方程,有含加、减、乘、除法运算的,有一步计算的,两步计算的,有含小括号的,还有的含两个未知数的;在辨一辨、议一议中,感知方程中未知数可以用不同的字母表示,未知数可以参与多种运算……

数量关系表达方式上的“多样性”:因为同样的情境,有不同的数量关系的表达方式,因此用方程表示的形式也不同。

对课堂的练习,我始终坚持立足教材,有效开发,以教材为主、课外习题为辅的原则。教材习题的使用有三种方式:一是有效整合,二是变式应用,三是适当补充。

有效整合:教材习题怎么呈现,怎么整合使用?天平图、各式各样的方程、辨析题、天平平衡图、建立心中天平的相关练习都是教材的原型,怎样有效整合是呈现方式的问题。如观察各式各样的方程中,凸显一些特别形式上的方程;辨析中凸显未知数的多样性等……

变式应用:如本课中,天平平衡图的第二幅图(图2)是课本练习的变式,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寻找等量关系列出方程,这个方程含两个未知数,分别放在两边,这是一种特殊的方程。对于师生自由创编的环节,也是教材(如图1)的变式。

适当补充:如本课中,我增加了回顾看图写方程的过程,引导学生明确方程的本质意义,增加力度研学课本62页的四幅情境图,目的在于体现怎样处理、用好教材,又如适当补充各种图形图和水果图的天平图,目的在于让学生更好地体会不管天平左右两边放什么、有已知还是未知,只要两边质量相等,都可以写出等式。在认识方程环节,补充“议一议”。在自由创编环节,补充各种关系“老师比学生大28岁,老师和学生的年龄和是48岁,老师的年龄是学生的3.8倍”,补充多种生活中的情景,结合方程“x+5=18”讲故事,目的在于更好地体现方程就在生活中,赋予方程更多的在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学的核心:数学思想和数学精神的培育

2011版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把数学学习的总目标定为“四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数学课堂的魅力上,一是体现在教师本身的人格魅力上,二是体现在数学本身的魅力,数学本身的魅力在于其内含的数学思想和数学精神。

第13篇

【关键词】认知无线电;软件无线电;性能评估;军事应用;关键技术

1.引言

近几年来,能够对不可再生的频谱资源实现再利用的频谱共享技术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1]。在需求牵引和技术推动的作用下,认知无线电技术应运而生。认知无线电(Cognitive Radio, CR)[2-5]的概念最早是由瑞典Joseph Mitola博士于1999年提出的,是对软件无线电(SDR)功能的进一步扩展。认知无线电理论上允许在时间、频率以及空间上进行多维的频谱复用,这将大大降低频谱和带宽限制对无线技术发展的束缚,因此,这一技术被预言为未来最热门的无线技术[1]。本文分析了认知无线电的关键技术问题,以期为技术人员启迪新思维、开展创新攻关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知识。

2.认知无线电的概念与基本特征

2.1 认知无线电的概念[6]

对于认知无线电的解释,较有代表的是Mitola、FCC、ITU- WP8A、John Notor等组织或个人对认知无线电给出的定义。

Mitola认为,认知无线电可保证个人无线数字助理(PDAs)和相关网络智能地侦测用户的通信需求并为这些需求提供最适合的无线电资源,作为软件无线电的一种,它结合了应用软件、界面和认知等功能。

FCC定义认知无线电是一种可通过与其运行环境交互而改变其发射机参数的无线电。该定义目前大家比较认同。

ITU WP8A定义认知无线电为这样的无线电或系统,它可感知或了解其操作的环境从而动态、自治地调整其操作参数。

John Notor认为软件无线电(Software Defined Radio,SDR)不是CR实现的必然条件,CR也不是SDR的发展,它们之间是重叠关系。

概括来说,认知无线电具有检测(sensing)、适应、学习、机器推理、最优化、多任务以及并发处理/应用的性能。

2.2 认知无线电的基本特征

由以上叙述和介绍可知,认知无线电具备以下两个基本特征[8]:

(1)认知能力

认知能力使认知无线电能够从其工作的无线环境中捕获着感知信息,从而可以标识特定时间和空间内未使用的频谱资源(频谱空穴),并选择最适当的频谱和工作参数。根据瑞典皇家科学院(KTH)使用的认知循环,这一任务主要包括频谱感知、频谱分析和频谱判定3个步骤。频谱感知的主要功能是监测可用频段、检测频谱空穴;频谱分析估计频谱感知获取的频谱空穴特性;频谱判定根据频谱空洞的特性和用户需求选择合适的频段传输数据。

(2)重构能力

重构能力使得认知无线电设备可以根据无线环境动态编程,从而允许认知无线电设备采用不用的无线传输技术收发数据。在不对频谱授权用户产生有害干扰的前提下,利用授权系统的空闲频谱提供可靠的通信服务,这是重构的核心思想。当该频段被授权用户使用时,认知无线电有两种应对方式:一是切换到其它空闲频段进行通信;二是继续使用该频段,但改变发射功率或者调制方案,以避免对授权用户造成有害干扰。

3.认知无线电的性能评估[6]

认知无线电的性能可从系统的服务质量(QoS)、主要用户的侦测、软件无线电平台、定位、主要用户的QoS等几个方面进行评估。

系统的QoS参数如数据吞吐量、音频质量、视频质量等受到物理层误码率(BER)、信干比(SIR)、信号与干扰和噪声比(SINR)、接收信号强度以及MAC、网络层中的帧出错率、包出错率、路由表转换速率等决定。

主要用户的侦测主要考虑侦测概率以及错误报警的概率,它们均为观察对象个数、信噪比(SNR)、现有信号的数目(主要及次要)、协作水平的函数。

软件无线电平台由平台可支持波形的数目、处理功率、波形编码的重用性和轻便性(重用性是指同一编码原理可用于不同的SDR平台;轻便性指可即插即用)、装载卸载波形的时延、RF前端(频率范围、动态范围、采样频率、敏感度、选择性、稳定性、欺骗响应等)、功率损耗、尺寸、重量、花费等决定。

认知无线电发射机通过定位技术来确定自己和其它发射机的位置,以便于之后在允许的位置上选择合适的工作参数(功率、频率等),因此定位要求精确且有效。

当主要用户出现时其它用户必须将信道让出,所以主要用户的QoS对整个系统的影响十分显著。当SINR减少并且BER、FER增加时会导致数据吞吐量、音频质量、视频质量的下降以及呼叫掉线比率和交接失败率增加(对于蜂窝手机网络的情况)。

4.认知无线电的关键技术

认知无线电的网络结构有集中式、分布式和集中+分布式3种类型,它通过频谱自适应技术来实现动态频谱分配[7]。根据认知无线电系统必须具备的基本功能,如何实现这些功能也就成为认知无线电的关键技术[9]。

4.1 频谱检测技术

目前,对频谱检测技术的研究主要包含两方面:一是单点频谱检测技术,根据单个认知无线电节点接收的信号,检测其所处无线环境的频率占用情况;二是多点协同频谱检测技术,即把多个节点的频谱检测结果进行合并,以提高检测正确率,并降低单节点的性能要求。

4.2 自适应频谱资源分配技术

为了解决目前频谱资源日益紧张和固定分配频谱利用率较低的矛盾,就要找到更有效的方法来充分感知和利用无线频谱资源。基本途径有两条:其一,提高频谱利用率,充分利用已授权用户的频谱资源,减少浪费;其二,提高系统通信效率,综合优化分配已获得的频率资源和其它资源,进而提高利用率。

正交频分复用(OFDM)技术是目前公认的比较容易实现频谱资源控制的传输方式。该方式可以通过频率的组合或裁减实现频谱资源的充分利用,可以灵活控制和和分配频谱、时间、功率、空间等资源。自适应频谱资源分配的关键技术主要有载波分配技术和子载波分配技术。

4.3动态频谱管理技术[6]

动态频谱管理(DSM)又称为动态频谱分配,主要在发射端执行。简单说来,频谱管理的主要目的是通过一个自适应策略有效地(高效率以及可实施)利用RF频谱。特别的,频谱管理算法设计要求以无线场景分析者对频谱空穴的侦察以及发射功率控制者输出为基础,选择个适应无线环境时间变化特征的调制模式,这里假设整个时间内信道可用。

利用动态频谱管理(DSM)可以提高无线通信的灵活性、信道使用能量,可使主要用户和次要用户之间避免冲突并公平共存频谱。

DSM包括可用频谱的辨认与描述,频谱可用性的持续时间以及频谱分配(监督),其中频谱分配(监督)是指根据需要接入到频谱的节点数目及其服务要求将频谱分配给一个或多个指定节点。DSM必须考虑目标节点可能的接收能力并提供源节点到目标节点的调整。动态频谱管理流程图如图1所示。

图1 动态频谱管理流程图

4.4位置感知技术[10]

不同的地理环境对无线电信号的传输会产生不同的影响。比如,室内与室外、市区与乡村、山区与平原相比,后者就更适合无线电信号的传输。CR与全球定位系统(GPS)以及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y Information System, GIS)结合,通过自我学习的方法,能够识别出自身所处的地理位置,进而能根据地理环境选择合适的发送频率、调制方式等参数。比如,在市区内,由于电磁环境复杂,多径衰落较大,可以采用抗多径衰落较好的OFDM调制。在乡村,由于电磁环境优良,可以采用较大的功率,传输更远的距离。

4.5 链路保持技术[10]

一旦授权用户要再次通信,CR必须要在最短的时间内腾出正在适用的频率,并且还要保证自己的通信不被中断,这就是所谓的CR链路保持技术。有研究人员指出,可以采用LT(Luby Transform)编码技术来实现链路保持。通过增加链路的冗余,进而达到数据的冗余。在不同的电磁环境下,链路的最佳冗余数是不同的,但并非冗余越多,链路可靠性就越高。

4.6物理层安全技术[11]

从体系结构来看,认知无线电是软件无线电的扩展,是一个信号带宽较宽,A/D/A采样率和精度要求高,运算速度快,系统安全要求高的软件化实时性系统。认知无线电系统是机会方式接入主用户频段,易对主用户产生干扰,所以频谱感知必须具有很强的弱信号检测能力,用来检测主用户信号,以便切换信道,避免干扰。而这同时使得认知无线电较其他无线电系统更易受到干扰和攻击,即所谓的“模仿主用户攻击(PUE,Primary User Emulation)”,系统设计时必须予以重视。

跳频通信系统具有较强的抗干扰、抗衰落的能力,是解决无线通信窄带干扰问题的重要手段。而且,因为跳频频率合成器容易在一定的频率范围内进行跳频,因此跳频频率可以占用不同的频段,而不要求频率是相联的,故而跳频系统容许更高的扩频频段。并且可以很好地与认知无线电体系相融合。所以在认知无线电体系中引入跳频通信机制,可以很好地解决窄带的PUE攻击。跳频技术的引入从物理层为认知无线电系统提供了一定的安全保证。

4.7 其它关键技术

除上述技术外,关于认知无线电系统的安全、可靠链路的维护以及定价策略、机器学习技术、功率控制技术、数字波束形成技术、自适应调制解调技术、软件无线电升级技术、信道估计技术、数字信号处理等诸多先进技术的研究也是其重要的关键技术[10],已逐渐成为人们的研究热点。鉴于这些技术属于共性技术,本文在此不再赘述。

5.结束语

认知无线电为从根本上解决日益增长的无线通信需求与有限的无线频谱资源之间的矛盾开辟一条行之有效的解决途径,并给无线通信带来了新的发展空间。然而,认知无线电从概念到应用尚面临很多挑战,尤其是许多关键技术需要突破。

参考文献:

[1] 郭彩丽,张天魁,曾志民,等.认知无线电关键技术及应用的研究现状[J].电信科学,2006(8):50-55..

[2] Joseph Mitola,Maquire G Q Jr.Cognitive Radio:Making Software Radios More Personal[J].IEEE Personal Communications, 1999,6(4):13-18.

[3] Joseph Mitola. Cognitive Radio-An Integrated Agent Architecture for Software Defined Radio[D].Royal Inst.Technol.(KTH),Stockholm,Sweden,20000.

[4] Joseph Mitola. Cognitive radio for flexible mobile multimedia communications[J].Mobile Networks and Applications, 2001, 6(5): 435-441.

[5] Joseph Mitola.Cognitive radio: agent-based control of software radio[C]//Proceedings of the 1st KarlCRuhe Workshop on Software Radio Technology.Karlsrhe,Germany,2000.

[6] 周贤伟,孟 潭,刘志强,等.认知无线电研究综述.电讯技术,2006,46(6).

[7] 李冀.认知无线电技术及其军事应用.现代军事,2008,(2):59-61.

[8] 叶佩军,安建平.认知无线电在未来多媒体移动通信中的应用[J].电讯技术,2004,44(2):25-29..

[9] 畅志贤,石明卫.认知无线电技术综述[J].电视技术,2007,31(8):132-133.

第14篇

基于此,如何在概念教学中有效地培养和开发学生的思维品质,显然应该是数学教育教学必须关注的问题.本文将依托自身的教学经历简述笔者在这一方面的粗浅体会.

1 揭示概念的产生形成过程,创设求知情境,培养思维的主动性

思维的主动性,是各种思维品质的基础和先决条件.表现为学生在获得数学知识时充满热情,积极主动地思考,学生的主体作用可以通过思维的主动性表现出来.

在数学概念教学过程中向学生揭示概念的产生形成过程,展示概念产生的背景,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达到让学生主动思考的目的,从而培养思维的主动性.

案例1 在学习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概念时,教师提出问题:“如何确定一条直线?”学生一般能回答出:“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接着,教师呈现如下两幅图象:

这样引入概念,揭示了倾斜角、斜率出现的背景,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概念的产生不是凭空想象的,而是有实际意义作基础.

同时,这种做法将数学的思维活动展示给学生,使学生沉浸在对新知识的期盼探求的情境之中,积极的思维活动得以触发.

2 创设不同学科知识联系,培养思维的灵活性

数学思维的灵活性是指学生思维活动的灵活程度,以多向思维为基础,善于从多种角度,其他学科去思考问题.

数学概念教学尽可能联系实际,利用其他学科知识促进理解概念,从而培养思维的灵活性.

案例2 在引入弧度概念时,最好能先启发学生思考物理中一些量的不同测量方式,例如.测量大气压时,可以用气压计直接读出大气压的值,也可以用水银柱的高度来表示大气压.在物理学中,有好多量可以有不同的表示方法.在启发学生思考这些之后,再引入弧度——告诉学生刻画角度还有一种方法就是用弧度来刻画,这样学生的思维就很容易跟着动了,而不是教师强制让学生接受弧度这个概念.

3 反思概念实质,培养思维的深刻性

思维的深刻性主要表现在理解力强,能抓住概念、定理的核心及知识的内在联系.

通过对概念的不断反思与不断探讨,理解会更深刻,思维也更深刻.

案例3 已知定义在R上的奇函数( )f x,当0x >时,( )32f xx=+;求当0x

这是一道考查函数概念及转化思想的常见题.

通过对以上4个函数奇、偶性的分析,学生对奇、偶函数的定义域必须关于原点对称这一条件定会有更深刻的认识,从而养成要判断函数奇、偶性,先必须考察函数定义域的良好习惯.

案例5 判断动点()P x y,轨迹.

(1)动点()P x y,到定点(3 0)F,的距离与它到定直线:4l x =的距离之比为1.

(2)动点()P x y,到定点(3 0)F,的距离与它到定直线:3l x =的距离之比为1.

通过对以上两个动点()P x y,的轨迹分析,找出了抛物线定义所没有强调的定点F与定直线l的位置关系,只有当Fl?时,轨迹是抛物线;而当Fl∈时,轨迹却是直线.

在讲述一个概念后,设计几个带有陷阱的判断,先让学生跳下去,然后让学生自己爬出来,这也是培养学生思维严谨性的好方法.

5 探索概念公式不同论证,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

思维的广阔性,表现为思路宽广,善于多方探求,多方位,多角度地思考问题.

在数学概念教学中,离不开数学公式,定理的推导,因为数学公式,定理是在数学概念的基础上继续获得新知的必由之路.可以将某些概念,定理,公式,法则设置为探究性问题,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检验论证.在这一过程中,鼓励学生多角度去联想、思考、探索,这样既加强知识间联系,又培养了学生思维的广阔性.

案例6 高中数学必修2 第106页“点到直线的距离”教学.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是:思路顺畅的运算很繁,而运算较简单的思路又不自然.为了学生的思维得到应有的训练,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体现出来,避免采用“满堂灌”、“注入式”,笔者试着按“具体到一般”原则,引导学生怎样去“想”,设计如下的教学程式:

(1)让学生从多角度去探求点(1 1)P,到直线:210l xy+?=的距离.引领学生思考和讨论,得出如下解题思路:

思路1 过点P作l的垂线,设垂足为D,转化为求两点间距离.

案例7 在教学异面直线概念时,揭示概念定义后,可以通过如下三个问题进行辨析:

(1)在两个不同平面内的直线是异面直线吗?

(2)没有公共点的两条直线是异面直线吗?

(3)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和平面外的一条直线是异面直线吗?

第15篇

关键词:职业教育;国际化;课程输出;课程包

作者简介:贾剑方(1959-),男,河北石家庄人,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职业教育研究所副所长,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与教学督导。

基金项目:2013年广东省高等职业教育校长联席会议重大课题“职业教育教学督导新工具的开发及工具体系研究”(编号:GDXLHZDA003),主持人:贾剑方;2014年度广东省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项目“职业教育教学督导的过程研究与实践”(编号:201401152),主持人:Z剑方。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7)07-0054-04

一、教育国际化的概念,不宜直接移植于职业教育领域

学界对“教育国际化”的理解,是否可以直接移植于“职业教育”,很值得思考。其一,教育的国际化,一直是建立在说文解字基础上的,是一种认为“国际”即“国与国之间”的、跨越了国家“地界”的、突出在于“际”的认识[1]。依此,出国留学、引进国外教育资源、中外合作办学等,就已经实现了“国际化”。其二,基于上述,学界还认为,教育的国际化还有“单向”和“双向”之分[2]。进而又将单向的国际化,划分为内向型的国际化和外向型的国际化[3]。其内向型的国际化关注的是了解、学习和引进国外优秀的教育资源和教育文化成果,强调的是一种教育文化的优秀性、先进性和适用性。世纪之交,我国在这方面做了很多工作,引进了德国的“双元制”、英国的BTEC和NVQ、澳大利亚的TAFE等。依此,我国的教育也已经实现了“国际化”。其三,当人们发现我国引进国外优秀教育资源之后,与世界教育水平仍旧存在着较大的差距时,又有学者提出,教育的国际化乃是包括观念和战略规划的国际化、机构设置的国际化、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的国际化、教师结构与流动的国际化、学生结构的国际化、教学设施等基础条件的国际化、科研水平和成果交流的国际化,以及中外合作办学水平[4],甚至还包括了被三大检索所收录的论文数量等,将国际化定义为难以攀援、遥不可及的事情。特别对于职业教育而言,这种意义上的国际化,就变成了一种遥遥无期的愿望。

以教育国际化的此种认识,直接移植于职业教育领域,在客观上阻碍了职业教育国际化的发展,导致了职业教育的国际化之路或止步于引进,难以有新的创生;或望而生畏,挫败着职业教育进一步发展的信心。

二、职业教育是最适合走向国际化的教育类型

研究发现,人们之所以在“国与国之间”层面上来理解教育的国际化,并十分谨慎地使用“国际化”这一概念,意在与另一个“全球化”的概念区分开来。对于“全球化”,人们习惯上用于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等领域;而对于“国际化”,则用于教育和跨文化的企业竞争战略等领域。其理由是,“全球化”强调的是,在世界范围内建立起一种超越国家和区域限制,排除政治与文化差异的统一标准[5],其目标指向的是世界的模式化、标准化、现代化;而国际化,则主要表现为不同文化和价值观念的国与国之间的交流与借鉴,不涉及世界范围统一的模式和价值观[6]。进而认为,教育只能实现“国际化”而不能实现“全球化”。因为,任何一个国家都在抵制外来文化的冲击,这是由国家的文化特质所决定的。

研究还发现,人们之所以形成这种认识,是由于教育国际化的研究者所关注的是教育,而非职业教育;关注者更多的是来自于普通高等教育的研究者,是从带有浓厚的文化和价值观念角度来思考教育的国际化的,并未将职业教育从教育中剥离出来,没有考虑到职业教育的特殊性。换句话说,职业教育的国际化还未引起学界的足够重视,对职业教育国际化的研究,还有待进一步深入。

笔者认为,职业教育是一种特殊的教育类型。如果将“文化”与“知识”进行严格划分,“文化”是一个大概念,是涉及价值观的概念;而认识范畴的“知识”,则是价值无涉的。所谓“人以群分”,是从文化的角度而言的;所谓“物以类同,方以类聚”,则是排除文化和价值观的。而职业教育,其所侧重的,主要是职业领域的操作性知识和方术。这种知识方术,“以物为本”,具有客观性、科学性、专业性,几乎不涉及文化和价值观念的输入与输出,也就是人们所说的“无国界性”、“通用性”。从这个意义上讲,职业教育是比其他教育更容易实现国际化的教育类型。

三、职业教育的国际化,是“全球化”意义上的国际化

前已述及,当人们在思考国与国之间“际”意义上的国际化之时,是出于不同文化背景和价值观念的不同国度之间的相互借鉴、相互吸收,是一种取长补短性质的共同发展。其之所以局限于两国或几国之间,是因为各国家都有着自己的文化特质和政治主张。这些意识形态领域的东西,限制了教育难以成为全球普适的共同需求。但职业教育与泛泛所讲的教育、普通教育不同,它基本不存在价值观等文化领域的内容,它所涉及的更多的是世上以“物”为对象的客观存在。而在这一点上,各国对这种教育的需求,基本是相同或相近的。经济的全球化和我国经济“走出去”的现实,正呼唤着这种紧随其后的职业教育。

然而,这种“全球化”意义上的“职业教育国际化”是个什么样子,我们对之思考的却很少,并没有形成深刻的认识,在很长的时间里,也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在我国的官方文本中,《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首次使用了“教育国际化”一词,提出:要提高我国的“教育国际化水平”。而对于“职业教育的国际化”,还从未在官方文本中出现过这种表述方式。至2016年,带有半官方性质的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刘立新副所长才以个人名义提出“加快推进中国职业教育国际化”。在此之前官方所采用的,是“开展教育对外交流与合作”、“扩大教育对外开放,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与国际接轨”等近似的表述。学界虽然对“教育的国际化”、“职业教育的国际化”的研究较早,但并未给出“职业教育的国际化”一个能够达成共识的定义,更未做出“职业教育的全球化”令人满意的界定。对于“职业教育的国际化”,无论是做出一个规定性的或是纲领性的或是描述性的令人满意的定义,笔者也深感有着较大的难度。但对这一定义的赋予,笔者认为应考虑如下因素。

其一,“教育的国际化”,已经成为了一个人们的习惯性用语,无论是国与国层面的还是“全球”层面的,都习惯于称作“国际化”。这种称谓显然是极为笼统的,这种用语习惯也带来了诸多不便。实质上,当我们在“职业教育”领域言称国际化之时,它所包含的应当是与“教育”的国际化、“普通教育”的国际化所不同的意涵,而是与“全球化”密切相联的概念。这种认识,关系到职业教育输出过程中课程设计等方面的要求、水平和着眼点。

其二,在为“职业教育的国际化”界定时,应考虑到职业教育侧重于职业领域的操作性知识和方术,具有“无国界性”、“通用性”这一教育类型的特性。从这个意义上讲,职业教育的国际化应当是一种“全球化”、“通行化”、“普适性”意义上的概念。这种“全球化”、“通行化”、“普适性”,并非意味着“同质性”,不等同于职业教育的全球“同质化”、“一体化”,而是多样化、多元化与差异化的。其“差异”又非意味着“差距”,而是一种“异质同构”性的。这种认识也同样关系着课程设计等方面的要求、水平和着眼点。

其三,“职业教育的国际化”定义的赋予,还应依据国家对这一教育类型所赋予的“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人才”的使命。“国际竞争力”不应是“国与国”之间的“际”意义上的概念,不是以某一国度为参照,而应是全球范围内的概念,是全球范围内所显现出的竞争优势和水平。从这个意义上讲,“职业教育的国际化”也非学界所言称的“教育”的国H化概念,而是“现代化”、“标准化”、“先进性”意义上的概念,是一种“水平”的体现。

四、职业教育的国际化,核心是培养“一流”的职业人才和打造“一流”的课程,体现为人才培养和课程的水平

按照《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给职业教育制定的目标和任务:“到2020年,形成……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并“建成一批世界一流的职业院校和骨干专业,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培养高地”。按照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征求意见稿)》的提法[7],职业教育的近期目标是:要“建设一批世界一流的高职院校和骨干专业”,“扩大国际交流与合作”。很明显,我国政府的这些文件,是将“一流”和“国际化”联系在一起的。

而“一流”又是一个指标模糊的概念。笼统地讲,它只是一个“公认”层面上的概念。“一流”高职教育、“一流”高职院校,核心问题是出“一流人才”;而“一流人才”应体现为在全球范围内被“认可”、能“通行”,且具有全球范围内的竞争力。换句话说,是否为“一流”高职教育,与是否实现教育的国际化水平密切相关,职业教育的国际化将成为是否为“一流”高职教育的一个外在体现和界定指标。而“一流人才”的培养,突出需要的是课程和施教模式。这就意味着,职业教育“走出去”,核心是拥有世界上被“认同”、“认可”的课程内容与课程设置、教学方式与教学模式、评价标准与评价体系,能够培养在世界范围内被“认同”、“认可”、具有竞争力的学生。其起点是课程,其落脚点是学生;其主要相关因素涉及课程内容与课程设置、教学模式与施教方式、评价标准与评价体系,而非图书资料、科研水平、高层次论文数量等其他外显性、从属性的而非职业教育国际化的核心因素。换言之,职业教育的国际化,反映的是能够培养被全球认可的学生的一种教育水平,其最终结果是“人才培养”的全球化、通行化、标准化、现代化,也就是普适性、公认性、先进性、一流性,其根本是课程,而主要不是包括其他高不可攀的方方面面。那种将教育的国际化理解为全方位的“一流化”之主张,既不符合职业教育自身发展的客观现实,也脱离了“经济全球化”和“一带一路”对职业教育需要的实际。

五、职业教育国际化的概念,需要经得住“一带一路”战略下对职业教育所赋予的任务之检验

任何一种概念,都不应当是纯粹的逻辑推导和理论归纳,它还应当在实践中得到验证并不断完善,特别是应接受“经济全球化”和“一带一路”这样一个大环境和战略下的检验。

我国探索教育的国际化之路虽然很早,但普遍意识到职业教育应当走国际化之路并大范围地展开探索,则是在21世纪之交的我国职业教育第二次大发展之时。其动因是: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扩大,跨国公司的投资和外资企业的涌进,使地方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而能够适应这一发展,参与国际竞争的技术应用型人才,则出现了大范围的空缺。这就迫使职业教育实现国际化,以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和适应世界经济的发展。这个时期的国际化,从本质上讲,是狭义的、单向的、“内向型”的国际化,表现为国外优质教育资源的引进,目的在于提升国内职业教育的教学质量,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

这种意义上的职业教育国际化,无疑是当时特定背景之下“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职业教育国际化涵义,重心在于企业参与国际竞争而非在于教育参与国际竞争,并没有将职业院校置于国际竞争的大风大浪之现实沙场之中。而“一带一路”{1}战略和经济发展的现实,已经在呼唤跟随我国企业的跨国经营“走出去”的职业教育。但当到了这一新的历史时期,职业教育接受“一带一路”战略之下实战的检验之时,问题就产生了。

起初“单向”的引进这一层面上的国际化概念,暴露出其并非是绝对科学、完善的,所引进的优质教育资源虽具有示范性、引领性,但也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并呈现出诸多新问题,特别是它并不能满足职业教育“走出去”的新要求。突出表现为:其一,引进课程受课程供给方所开发门类的制约,只能开设供给方已经开发的课程,而课程供给方所开发的课程又多为常规性的一般课程,并不能覆盖市场需要的方方面面,特别是不能覆盖我国“一带一路”战略的需要。因而,“一带一路”战略之下职业教育的进一步发展,需要有针对性地重新开发课程,更为主要的是形成一种全球认可的课程开发模式和课程体系。其二,新开发的课程,需要制定相应的课程标准和施教模式,这也是职业教育“走出去”所面临的一项新任务。其三,所引进的课程,其以“外审”为主的质量监控形式,表现为“事后检验”,这与职业教育客观实际需要的“过程管理”不相符,也需要对之进行改造。总而言之,这种“拿来”的方式,只适合引入而不能适应和直接应用于“走出去”的需要。换句话说,原来那种意义上的国际化,并不是一种真正的国际化概念。

综上,教育的国际化,只是一种习惯性用语。职业教育国际化有着自己的含义,它与教育的国际化、普通教育的国际化不同,它不是两国之间或几国之间“国与国”意义上的概念,而是与经济的“全球化”密切相关的概念,是与“标准化”、“被公认”、“通行化”、“全球化”、“现代化”、“先进性”、“一流”等相关的概念。职业教育国际化的核心问题,是培养被世界上“认同”、“认可”的具有竞争力的学生、拥有被世界上“认同”、“认可”的课程体系与施教模式。

注释:

{1}广东农垦在“一带一路”战略之下,于马来西亚沙巴州、砂捞越州分别购置15万亩和18万亩土地建立海外胶园,于泰国购置土地并成立沙墩公司和董里公司,与柬埔寨签订投资4.25亿美元垦荒新植协议,在东南亚国家建立了数十万亩跨国经营的亚热带农业基地。作为服务广东农垦的广东省南亚热带农业职业教育集团,正面临着紧随其后在东道国当地为之培养一线生产、经营、服务从业者的任务。职业教育的课程输出,已成为职教集团的紧迫使命。教学督导,亦“督”亦“导”,对这一新生的职业教育国际化现象,承担着引导之责。

参考文献

[1]袁利平.关于教育国际化的真实内涵及其现实检视[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2009(1):82-87.

[2]李影.解析高等教育国际化中的单向度及对策分析[J].吕梁学院学报,2015(8):74-76.

[3]毕晓玉,张晓明.内向型与外向型:中美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模式分析[J].现代大学教育,2006(1):84-88.

[4]赵丽.基于高职教育国际化的国际合作交流对策研究[J].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10):7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