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跨国经营战略案例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1.1.1 经济全球化趋势——中国企业新机遇
在国内市场不能满足企业发展所需时企业必然会选择走国际化经营的发展道路,企业之间寻求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因此,经济全球化、区域一体化是一个必然的趋势,也就是说国际化经营是企业发展必有之路。经济全球化让各国经济的相互依存程度加深,约束力也不断增强。在这个时代,世界各国应敞开大门,适应这一趋势,在世界经济舞台上发挥自己的优势,把握其中机会。中国作为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融入经济全球化势不可挡。加入这个主流可以充分分享国际分工利益,与世界先进经济技术同步前进。加入世贸组织可以帮助中国经济更好地融入国际经济社会,更好地利用国际资源和国际市场的优化资源配置功能。
1.1.2 中国政府实施“走出去”战略,企业走出国门,跨国公司迅速发展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中国经济迅猛发展,尤其是随着中国的入世和国内市场的开放,很多外国企业到中国投资。因此,国内外企业竞争激烈。另外,生产能力过剩、内需不振,自然资源短缺,吸引外资与对外投资比例失衡,中国外贸出口深受贸易保护主义的侵害等原因,1988 年中国政府正式提出“走出去”发展战略。“走出去”战略,是适应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的必要要求,是市场经济开放性、竞争性的内在要求,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然条件,可以使企业更广泛的参与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提高国家的经济实力。中国企业将产品市场和人才、技术、资金等资源市场向外延伸,并着眼于整合全球资源,以实现全球范围内的资源优化配置为目标。随着中国企业“走出去”战略的实施,中国企业积极走出国门,对外投资增长很快,跨国公司迅速发展。目前,中国投资区域已遍布世界 160 多个国家和地区。从 2002 年起,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几乎成倍增长,从 27 亿美元上升到 2007 年的 265.1 亿美元。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设立的海外企业近万家,分布在全球 173 个国家和地区。2003 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流量在发展中国家居第二位(新加坡第一),2006 年在发展中国家位列第一,在全球国家(地区)排名中居第 13位。到 2012 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创下了 840 亿美元历史纪录,中国成为世界第三大对外投资国。
...........................
1.2 研究目的及研究意义
1.2.1 研究目的
本文通过对中国企业在越南跨国经营战略的研究,希望达到以下目的:分析研究背景、明确研究意义、梳理国内外文献综述和相关理论,介绍外国企业在越南跨国经营总体情况;回顾中国在越南跨国经营发展历程、阐述跨国经营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运用SWOT 分析法指出中国企业在越南跨国经营的优势、劣势、机会、威胁;详细分析中国企业在越南所选择的跨国经营总体战略及不同行业投资越南所选择的经营战略;提出对策建议。
1.2.2 研究意义
1.2.2.1 理论意义
这几年来中国企业纷纷到越南进行跨国经营,中国在越南跨国经营研究成为目前研究的一个热点,但是从文献上来看,对中国企业在越南的跨国经营研究则不多。本论文通过跨国经营理论的基础,对中国企业在越南经营情况进行全面分析。因此,本论文的研究内容与成果有一定的理论参考价值。
同时,本文梳理了国内外关于跨国经营的相关研究,以进一步丰富适合于发展中国家跨国经营理论。
1.2.2.2 现实意义
(1)对越南企业:本文介绍了中国企业在越南跨国经营发展历程,现状和经营战略的选择。因此,可以让越南企业更加了解中国企业经营、管理等方式,进而学习中国企业的优点和创新点。
(2)对中国企业:本文让中国企业更加了解越南投资环境的总体情况,从而找出适合企业自身的在越跨国经营战略。
本研究具体思路框架如图 1-1 所示:
........................
第二章 跨国经营战略相关理论
2.1 国际化经营理论
企业国际化是指企业经营发展逐渐由国内转向国际化的过程,它强调的是企业经营活动的跨国性以及经营的过程性。英国斯蒂芬杨(Stephen Young)教授在《国际市场进入与发展》书中说,国际化是“企业进行跨国经营的所有方式”,包括产品出口、直接投资、技术许可、国际分包生产、特许经营等活动。
有关国际化理论,主要分为三种类型:(1)Uppsala 国际化过程模型,该模型是20 世纪 70 年代由乌普铲拉大学的一批经济学者提出的,以企业行为理论研究方法为基础的一种国际化模式。该模式基于“企业的目标是增收益减风险”的假设,将企业的国际化看成一个发展的过程,强调企业的知识和学习能力对于企业国际化的重要影响。(2)交易成本分析模型,该模型认为企业的交易行为是成本分析的基本单元,企业扩张势必带来交易成本的上升,公司的组织形态应以成本最小化为基本原则,因此公司为了减小交易成本都倾向于垂直一体化的组织形态。(3)企业国际化网络模型,该模型是由瑞典学者提出的,他们认为产业系统就如一张网络,它由众多从事生产、销售、服务的企业组成,这些企业之间联系密切,有很强的合作和互动关系,存在大量的产品、信息等资源的交换。
.......................
2.2 国际市场进入战略
20 世纪 70 年代中期的企业国际化阶段理论是一些北欧学者通过典型案例研究提出的。该理论认为企业国际化是一个连续、渐进的过程,其中,海外市场知识的多少等因素对企业进入国际市场方式选择影响最大。1981 年,邓宁提出了一个与企业国际市场进入战略决策有关的理论—国际生产折衷理论,认为企业可以选择对外直接投资的方式来进入国际市场的条件是企业同时拥有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1998 年,托宾·佩德森和本特·比特森提出企业国际化四要素模型,他们认为企业国际化受到海外市场知识,生产要素数量、企业市场份额的市场竞争结构四个要素的直接影响。Root 于1994 年对国际市场进入的所有方式进行 整合性的分析,他认为每一种进入方式的投入、风险与收益都有差异,企业在作出选择时必须考虑企业的战略目标,资源能力,政府法律法规,目标市场特点等因素。
第三章 中国企业在越南跨国经营现状 ............................. 15
3.1 外国企业在越南跨国经营总体情况 ...................... 15
3.1.1 外资进入越南的发展历程 .................. 15
第四
章 中国企业在越南跨国经营 SWOT 分析 ........................ 26 4.1 优势分析 ....................... 26
4.1.1 越南自然资源丰富 ......................... 26
第五章 中国企业在越南跨国经营战略选择及对策建议 .............. 32
5.1.1 市场进入战略 ...................... 32
5.1.2 行业选择战略 ....................... 33
第四章 中国企业在越南跨国经营 SWOT 分析
4.1 优势分析
4.1.1 越南自然资源丰富
北方的红河水系与南方的湄公河水系,给两大平原带来了大量的腐殖质,使土地相当肥沃。这两大平原的稻田占了耕地面积的 90%左右,成为世界上着名的“谷仓”之一。越南近年来之所以能取得巨大成就,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抓了农业革新,稳住了这个国民经济的基础,连续多年保持了世界第三大米出口国的地位。越南今后为了加快发展,也将会继续发挥这一有利条件,同时进一步对农业生产结构进行调整;越南的矿产资源、特别是能源丰富。这几年,原油成为越南的第一大出口产品,煤炭也进入了主要出口产品的行列。2008 年原油出口创汇高达 103.568 亿美元,煤炭出口创汇13.88 亿美元。已探明的石油储量 50 亿吨,估计储量高达 100 亿吨。已探明的煤炭 100亿吨,估计储量约 2200 亿吨,主要分布在东北部盆地,2100 亿吨煤炭分布在红河三角洲 3500 平方公里范围的低下 100—3500 米深处。几乎所有矿产资源在越南均有分布,大部分有开采价值。尤其是铁矿,已探明储量 10 亿吨,估计总储量在 18 亿吨左右,铝土矿储量约 66 亿吨。在今后的加快发展中,越南将继续抓好油气工业,提高其加工能力。同时将利用好其他的矿产资源,为工业化、现代化服务;此外,越南还有比较丰富的林业资源、渔业资源、旅游资源等,这些资源将会进一步得到开发和比较充分的利用。
...................
第五章 中国企业在越南跨国经营战略选择及对策建议
5.1 中国企业在越南跨国经营总体战略
企业跨国经营战略是指从事跨国经营的企业通过系统地评估自身实力,确定基本任务和目标,并根据变动的国际环境拟定必要的行动方针和政策,采取相应的行动,为求得企业在国际环境中长期生存和发展,达到企业既定目标所作的长远的总体谋划。
进行海外投资,建立跨国企业是当代生产社会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和要求。近年来,中国的海外投资企业发展较快,取得了一定的成绩。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和湄公河次区域合作的推进,越南已经成为中国企业所瞄准的重要目标市场。积极发展对越经贸和投资往来符合中国的长远利益,但仍然面临着一系列问题。这就需要我们从当前的实际情况出发,认真地分析形势,总结经验教训,扬长避短,制定出符合中国企业在越南的跨国经营战略。
5.1.1 市场进入战略
跨国企业进入国际市场的方式可分为两类:契约式和非契约式。契约式进入指在不涉及资产所有权的条件下,通过契约转让某些无形资产(专利权、商标权、专有技术等) 的使用权加入目标国市场。
[关键词]网络经济时代 企业跨国经营战略 问题对策
一、我国企业跨国经营存在的问题
1.缺乏明确跨国经营战略规划
跨国经营是民族企业国际化,成长为 TNC的必经之路。要开拓和占领同国内市场迥异的国 际市场必须要有企业发展战略预案。但纵观中国企业开拓国际市场 20多年的成长史,尤其是一些 重大的失败案例来看,均缺乏明确的跨国经营战略规划。具体表现在对于分析企业的优劣势,做好 市场细分、目标市场的锁定,企业要进入市场商品和服务的定位,产品价格策略、品牌战略、人力 资源开发渠道策略,同国际同行企业的竞争战略、区域及国别发展战略等都具有明显短期行为,很 容易受国际政治气候及东道国的社会舆论、贸易纠纷的左右及影响。
2.缺乏技术优势
自主研发能力薄弱,缺少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如计算机方面,中国在桌面电脑的产 量跃居第一,但电脑核心部件 CPU则完全依赖美国 Intel公司和 Microsoft等国外企业提供。同时 研发经费、人力资源不足,制约技术的创新且对国外先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创新不足。
3.缺乏世界知名品牌
按照美国世界著名品牌战略专家 David Asker的说法,一个企业的品牌是赢得顾客忠诚进 而获得竞争优势的主要源泉和富有价值的战略财富。不论是国内市场,还是国际市场市场竞争是企 业的产品质量、技术、价格、渠道等综合实力的竞争。但最终要通过品牌竞争来实现。
4.缺乏优秀跨国经营管理人才
人们一提起跨国经营,以为只要外语好就可以。实际上跨国经营中的障碍不仅在于语言文 化关,而且还必须要有一大批懂国家政治、金融、财会、工商管理、熟悉国际市场及海外投资操作 ,能够驾驭跨国生产经营管理,了解和适应东道国社会文化、传统习惯、商业操守、政治、法律制 度、宗教及工会势力、利益集团的高级专门人才。而目前,中国企业的人才状况却是严峻的。一是 从业人员年龄结构偏大,很难适应紧张而又复杂的国际经营环境。二是高级经营管理人员,特别是 熟悉西方发达国家财务及国际营销及投资环境的人员奇缺。三是既懂技术、管理又通晓国际商务惯 例和外语纯熟的本土人才少。四是大多数外派人员普遍缺乏必要的国际背景实践经验。五是存在关 系和照顾出国较多,更有甚者将参与国际经营活动作为出国镀金,轮流坐庄等。这些人才队伍建设 的弊病极大地阻碍了中国企业正常的跨国经营活动及效率。
二、针对性的对策
1.进行企业制度创新,实行全球经营战略
首先完成企业转制。必须按 《公司法 》规定理顺政企关系,政府肩负监管和仲裁之职, 企业则为经营法人,自觉履行法律赋与的权、责、利。 同时在用人制度上,打破用人机制,不管 哪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只要有真才实学,具有国际企业经营才干,愿意为中国企业效力和服务,我 们都应当不惜重金聘用。其次,在管理决策机制上。大胆引进和借鉴创新西方企业的管理决策方法 。充分发挥中层干部的效能,弱化高层微观管理职能,重市场调查和宏观调控。 最后实行全球经 营战略。中国企业的产品设计、生产、包装、销售、运输、品牌等必须按国际标准进行。在适应和 满足国际标准后,要创新本国企业的产品及行业标准,以打破西方企业的垄断地位。
2.大力培养和引进跨国经营人才
其一,眼睛向内,主要依靠企业自己培养。有的企业一提及国际经营人才就眼睛盯向那些 学外语、外贸专业的大学生、硕士生,甚至博士生,抑或花大钱聘请外国人来装点门面。实际上, 任何一个著名的国际企业,人才的发现和使用大多来自于企业自身所提供的成才环境及用人机制。 因此,中国企业必须眼睛首先向内,从制度、机制、经费投入、环境等方面入手来制定人才的培养 、引进规划,逐步实现人才的现代化。其二,眼睛向外。中国企业开展跨国经营,其经营活动本身 带有国际性,其管理的对象、内容、过程都带有非常强的跨国背景。因此,完全可以实行人才的本 土化、多样化、国际化战略来解决国际经营人才问题。在人才招聘管理、奖罚制度等方面,大胆引 入发达国家企业的人力资源。
关键词:跨国经营 特点 策略
引言:自从进入新世纪,世界经济全球化浪潮的袭来,使得世界经济体系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国家参与其中。如果说上世纪的改革开放是我国运用“请进来”的策略,使国民经济实现了飞速发展,进而让我国与世界发达国家之间的距离拉得越来越近,那么如今就应在此基础上实施“走出去”的战略,通过全球资源共享来享受经济全球化给我们创造的经济效益,主要在于我国企业在跨国经营中享受到了国内经营难以满足的利益需求。
跨国经营是由国内经营延伸出来的,属于企业经营范围内的,指的是市场经营主体为了开拓发展空间,从而跨出本国范围到国外市场从事经营活动的市场行为方式,它是企业实现国际化中的高级形式。换句话说,跨国经营指的是企业以国际市场作为发展的舞台,从全球战略的角度来考虑,主动参与国际经济活动和国际分工,在国外设立各类分支机构,如子公司、分公司,充分利用国际资源开展一系列的境外投资及生产和销售等企业经营活动,其动机就在于通过合理配置全球资源取得跨国经营效率,即尽可能的在全球市场提高利润和市场占有率,以实现经济效率最大化。
一、我国企业跨国经营的特点
1、对外投资技术水平偏低
全球跨国公司的发展、渗透,主要是依靠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和高科技产品、知识。以航天航空、生物工程、微电子等为代表的高技术产业,它们逐步成为现代跨国公司的支柱产业。相对于我国企业来说,科技比较落后,很多企业技术上没有优势,更谈不上拥有自己的核心技术。所以我国企业虽然在开展跨国经营,涉及的行业比较多,投资范围比较广,但是最主要的还是资源开发,高新技术产业和制造业才刚起步。
2、对外投资管理水平偏低
跨国公司一般是在一个国家设立母公司,同时在其他国家或地区设立不同的实体,在母公司的控制、管理和指挥下,开展各种经营管理活动。在这样一个高组织性的大型企业中,必须要进行高度科学、合理、严谨的管理。西方发达国家的跨国经营拥有雄厚的人力、物力、财力等优势,积累了上百年的资金和技术经验,拥有科学的、规范的、熟练的管理技术。然而在我国许多对外经营的企业,不完善的组织功能,不健全的内部管理机制,与国际运行规则相比,有些管理制度明显不衔接,这都使得我国企业跨国经营受到严重限制。
3、宏观管理体制相对落后
世界上大部分国家或地区的跨国经营管理体制都是根据市场化原则不断发展、成熟起来的。我国企业不同之处就在于计划经济体制是形成跨国经营管理体制的前提。管理体制存在严重缺陷,部门被分隔,各自为政,没有形成透明、统一的政策。目前政企没有被完全分开是我国企业进行跨国经营中存在的最大体制障碍,政府对企业一系列的进出口贸易和投融资等市场活动的审批、人事和过细的产权管理,在地区与部门利益的驱使下,对企业的兼并、收购、重组、联合等进行直接的行政干预,这就说我国体制深入改革的道路还很漫长。
二、我国企业在实施跨国经营中的问题
1、跨国经营目标不明确
政府积极倡导鼓励企业“走出去”,其主体应该是企业,企业需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来决定到底改不改走出去、怎样走出去。在我国实施跨国经营的企业并不少,也不乏有一些具有影响力的企业,但是真正成功的案例并不多,对于企业而言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当企业的跨国经营变成一种国家战略时,不仅是会形成一种强大的外在压力,还会使部分企业缺乏对自身竞争优势足够了解,认为国外市场一定是前景无限,所以很多企业在跨国经营时缺乏明确的规划和发展目标,缺乏科学的管理体系与长期的战略思考,在环境分析、投资项目、地点选择、经营策略的制定、合作伙伴选择等方面,往往是单一的经营方式,缺乏论证,没有从企业实情出发扬长避短。在对国外环境没有进行详细考察的前提下,投资带有盲目性,在当地市场缺少符合要求的专业人才,经营管理中难以实现完全市场化,尚处于半政府状态,企业在这样的情况下要想取得成功难以实现。有些专家就指出不能仅靠一腔热情去开展跨国经营,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在国际市场生存的根本。企业在跨国经营中必须要有自己的核心技术和产品,这样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2、缺乏跨国经营的人才
当前在我国不管是民营企业还是国有企业,许多对外管理人员一般只是具备某一学科的专业知识或一门外语专长,缺乏既懂国际贸易、金融、投资、管理,又熟练掌握外语等各方面知识,能够适应和了解国外的传统习惯、社会文化、商业操守、利益集团、法律制度、政治等复合型人才。在实施跨国经营活动中,有些企业过于依靠国外的律师、银行及一些国外中介机构,这不但使企业的决策判断受到影响,而且可能还会由于合同存在缺陷导致企业蒙受重大经济损失。
3、企业文化整合难
来自文化整合的风险也是我国企业开展跨国经营中需要面临的一个重大挑战。怎样在短时间内建立一个不同国家文化有效融合的企业文化模式,是跨国企业经营能否成功的关键。特别是跨国并购,因并购企业之间的文化存在较大的差异,如果我国企业向被并购的企业强行灌输自身的文化,在企业之间很可能会造成文化排斥,甚至可能会导致强烈的矛盾冲突。具有典型代表的事例就是首钢并购巴西的企业后出现了严重的劳资矛盾。
三、我国拉动企业跨国经营的策略
1、制定明确的跨国经营战略
与国际市场上先进的跨国企业相比,我国先进的企业,无论是从规模、技术上,还是从管理上都存在相当大的差距。所以在实现跨国经营后,企业对自身在别国甚至是在全球的竞争地位,都需要有一个非常明确的认识。企业需要将主要竞争对手和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性进行对比,进行市场分类。在发达国家中的跨国企业全力实施全球化战略,以全球战略眼光来统一协调、规划在世界各地的分支机构的经营活动,主要目的就在于实现整个企业的利润最大化。而在我国的跨国企业因实施的全球化战略程度偏低,当实施跨国经营时,我国多数企业选择的多国市场战略应该目标明确。伴随以后企业不断深入的跨国经营参与程度和竞争能力的逐渐提高,逐渐实现全球市场战略。在全球市场战略中,对外直接投资主要出现在国际化经营程度较高的企业,主要原因就是通过进行全球范围内的垂直分工、水平分工最优配置资源的目的。这些企业对不同国家存在的相对优势进行充分利用,寻求高效率的投资,以便达到利润最大化和成本最小化的目标。这种投资在美日一些著名的跨国企业实施的跨国经营中表现明显,而发展中国家的跨国经营企业由于受自身能力的限制,或是受国家市场参与度的影响,用这种形式实施跨国经营的企业为数不多。
2、培养跨国经营管理人才
引进和培养专业知识丰富、业务技能强,精通国外文化和外语的企业经营管理高素质人才是我国先进企业能够成功实施跨国经营的必然选择。我国企业解决人才问题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第一,在企业内部大力培养一大批既熟练掌握外语和法律,又精通财务、金融、管理的综合性人才,让他们去担任企业的管理工作和业务、技术骨干。通过吸纳海归学子、高薪聘任国外的专家、将内部员工送到国外受训等各种渠道吸引人才;第二,大力推动国外分支机构员工的本土化战略,擅于使用其他国家的人才资源,进而更好更快的适应当地情况,将我国进一步推向世界。
3、对企业文化整合要引起高度重视
我国企业实施跨国经营时需要处理好双重文化障碍,即企业文化和企业所在国的民族文化,特别是企业所在国的企业文化这道关。一般可以将企业文化分出四道难关:一是企业价值观,二是与人际关系有关的行为,三是与业务有关的行为,四是公共关系。企业文化在跨国经营中的整合需要注重解决三个关键问题:促进文化互相适应、明确双方的文化、重视双方文化。我国企业在实施跨国经营过程中,对我国企业与发达国家及发展中国家的企业存在的文化差异需要引起高度重视,主要表现在企业领导者的风格和素质、商业习惯、运营模式、人力资源、人际关系、薪酬考评及奖罚机制等文化差异。在企业文化整合中,既要注重将本企业具有的优秀文化发挥出来,又要吸纳其他国家好的企业文化,通过一段时间的整合、适应创造出满足当地企业发展需要的新企业文化。
关键词:国际化运作国际化阶段国际化路径
一、引言
国际化运营是企业在国与国之间从事生产运营活动,在全球范围内实行生产资料的配置,以及其他超出国境的各种运营活动。随着经济全球化,越来越多的中国制造企业开始了国际化运营。在全球化经济的今天,中国经济需要继续繁荣,中国企业就必须走向国际化。而最终能真正走向国际化的中国企业,也必将成为中国最成功的企业。
二、国际化内涵
国际化是指国际企业在全球范围内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以期达到长期的总体效益最优化,即在变动的国际经营环境中,为求得长期生存和发展而做出总体的长远的策略。企业国际化进程主要是指一个企业参与国际分工与国际市场竞争,并且由国内企业成长为跨国公司的过程。
三、国际化阶段理论
美国学者RichardRobinson,H.Perlmuter,H.IgorAnsoff等学者对企业国际化进行研究,得出了不同的结论。例如Roberson在他的1976年和1989年所做的论述中,将企业国际化进程分为六个阶段。
1.国内阶段。在国内阶段,企业的经营重点完全放在国内市场,但当国内原材料市场供货紧张、价格昂贵,而国外原材料充分且价廉时,企业就会采取以部分产品换取国外原材料的方式,解决企业的生产问题。
2.出口阶段。当国内市场竞争加剧并有饱和迹象时,企业开始逐步开发国际市场以争取更多的市场份额。在出口阶段,企业会设立专门开发国际市场的部门,统一管理产品的出口事宜。
3.国际经营阶段。随着出口规模的进一步扩大,企业不再满足于单纯出口且利润较低的局面,而开始转向对外直接投资,在国外创建子公司。
4.多国阶段。多国阶段是指企业在多个国家建立子公司和分公司,经营规模日益扩大,而国内市场的地位逐步下降,只占其世界市场的较小份额。
5.跨国经营阶段。在跨国经营阶段,企业开始从全球战略的角度对整个经营过程进行调整,通过加强统一管理,使母子公司关系从松散型向紧密型过度,从而真正进入到国际化经营阶段。
6.超国家阶段。在超国家阶段,企业的经营范围遍及全球,企业的组织形态发生某些根本性的变化:许多企业可能会出现无国别的约束,在国际机构注册登记,在法律上并无国籍的存在,也就是达到企业国际化的最高形态。
四、国际化路径模式
根据外部竞争环境和自身的资源能力,制造企业国际化的路径主要有渐进模式和跳跃模式两种:
1.渐进模式
Johanson等人认为,企业的海外经营应该遵循上述渐进过程。这种渐进的连续形式主要包括国际化的地理顺序和经营方式的演变次序。渐进模式遵循规模经济理论和需求偏好理论。
2.跳跃模式
瑟威尔和巴克莱(1978)通过对英国中小企业国际化的研究发现,英国中小企业国际化中有采取“跳跃式”路径的案例,即由国内经营直接到设立海外子公司,进行海外生产和经营。五、中国企业国际化运作的对策
1.实行多方位的市场开拓战略
国际市场既是一体化的,又是多元化的。企业国际化经营战略也应当是多层次的、多方位的。因此,在生产技术方面,企业应对不同的市场分别采取不同的技术以取得比较优势;在经营内容方面,企业不仅要扩大产品出口,而且还要积极开展技术输出,劳务输出,工程承包,有步骤地进行海外直接投资。
2.制定地区投资战略,促进发展跨国企业
根据对方国别不同,结合不同的比较优势,制定相应的跨国经营战略,来发展海外企业。对于输出导向型投资,以保持和扩大市场、增加出口、多创汇为目标,一般可流向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以发展中国家为主;对于输入导向型投资,海外企业最终产品返回国内,获取我国经济发展所需的资源、技术及人才,资金流向以资源丰富的欧美国家为主。
3.开发国际型人才,保证企业经营国际化
市场竞争最终是人才竞争,企业国际化经营离不开国际型人才的开发和培养。企业不仅依靠高等学校培养和在职培训人才,还要大力招聘国外经贸人才,聘用各类技术与管理专家为本企业服务。
[关键词]国际化运作国际化阶段国际化路径
一、引言
国际化运营是企业在国与国之间从事生产运营活动,在全球范围内实行生产资料的配置,以及其他超出国境的各种运营活动。随着经济全球化,越来越多的中国制造企业开始了国际化运营。在全球化经济的今天,中国经济需要继续繁荣,中国企业就必须走向国际化。而最终能真正走向国际化的中国企业,也必将成为中国最成功的企业。
二、国际化内涵
国际化是指国际企业在全球范围内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以期达到长期的总体效益最优化,即在变动的国际经营环境中,为求得长期生存和发展而做出总体的长远的策略。企业国际化进程主要是指一个企业参与国际分工与国际市场竞争,并且由国内企业成长为跨国公司的过程。
三、国际化阶段理论
美国学者RichardRobinson,H.Perlmuter,H.IgorAnsoff等学者对企业国际化进行研究,得出了不同的结论。例如Roberson在他的1976年和1989年所做的论述中,将企业国际化进程分为六个阶段。
1.国内阶段。在国内阶段,企业的经营重点完全放在国内市场,但当国内原材料市场供货紧张、价格昂贵,而国外原材料充分且价廉时,企业就会采取以部分产品换取国外原材料的方式,解决企业的生产问题。
2.出口阶段。当国内市场竞争加剧并有饱和迹象时,企业开始逐步开发国际市场以争取更多的市场份额。在出口阶段,企业会设立专门开发国际市场的部门,统一管理产品的出口事宜。
3.国际经营阶段。随着出口规模的进一步扩大,企业不再满足于单纯出口且利润较低的局面,而开始转向对外直接投资,在国外创建子公司。
4.多国阶段。多国阶段是指企业在多个国家建立子公司和分公司,经营规模日益扩大,而国内市场的地位逐步下降,只占其世界市场的较小份额。
5.跨国经营阶段。在跨国经营阶段,企业开始从全球战略的角度对整个经营过程进行调整,通过加强统一管理,使母子公司关系从松散型向紧密型过度,从而真正进入到国际化经营阶段。
6.超国家阶段。在超国家阶段,企业的经营范围遍及全球,企业的组织形态发生某些根本性的变化:许多企业可能会出现无国别的约束,在国际机构注册登记,在法律上并无国籍的存在,也就是达到企业国际化的最高形态。
四、国际化路径模式
根据外部竞争环境和自身的资源能力,制造企业国际化的路径主要有渐进模式和跳跃模式两种:
1.渐进模式
Johanson等人认为,企业的海外经营应该遵循上述渐进过程。这种渐进的连续形式主要包括国际化的地理顺序和经营方式的演变次序。渐进模式遵循规模经济理论和需求偏好理论。
2.跳跃模式
瑟威尔和巴克莱(1978)通过对英国中小企业国际化的研究发现,英国中小企业国际化中有采取“跳跃式”路径的案例,即由国内经营直接到设立海外子公司,进行海外生产和经营。
五、中国企业国际化运作的对策
1.实行多方位的市场开拓战略
国际市场既是一体化的,又是多元化的。企业国际化经营战略也应当是多层次的、多方位的。因此,在生产技术方面,企业应对不同的市场分别采取不同的技术以取得比较优势;在经营内容方面,企业不仅要扩大产品出口,而且还要积极开展技术输出,劳务输出,工程承包,有步骤地进行海外直接投资。
2.制定地区投资战略,促进发展跨国企业
根据对方国别不同,结合不同的比较优势,制定相应的跨国经营战略,来发展海外企业。对于输出导向型投资,以保持和扩大市场、增加出口、多创汇为目标,一般可流向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以发展中国家为主;对于输入导向型投资,海外企业最终产品返回国内,获取我国经济发展所需的资源、技术及人才,资金流向以资源丰富的欧美国家为主。
3.开发国际型人才,保证企业经营国际化
市场竞争最终是人才竞争,企业国际化经营离不开国际型人才的开发和培养。企业不仅依靠高等学校培养和在职培训人才,还要大力招聘国外经贸人才,聘用各类技术与管理专家为本企业服务。
4.采取“鼓励”和“限制”政策,引导并管理境外投资
对于外资,除了给予某些特殊的优惠政策,鼓励其进入投资的优先领域外,还要对其进行“限制”,以维护本国和正当权益。既要提供必要的财政和税收政策,给予外资企业享受国民待遇;还要限制外资进入的部门及参股比例,加强对外资活动的监督和管理。
参考文献:
[1]Antweiler,Werner,andDanielTrefler.“IncreasingReturnsandallthat:AViewfromTrade?UniversityofBritishColumbiaandUniversityofToronto,1997
[2]Chandler,A.D.ScaleandScope,Cambridge,MA,HarvardUniversityPress,1990
[关键词]国际化运作国际化阶段国际化路径
一、引言
国际化运营是企业在国与国之间从事生产运营活动,在全球范围内实行生产资料的配置,以及其他超出国境的各种运营活动。随着经济全球化,越来越多的中国制造企业开始了国际化运营。在全球化经济的今天,中国经济需要继续繁荣,中国企业就必须走向国际化。而最终能真正走向国际化的中国企业,也必将成为中国最成功的企业。
二、国际化内涵
国际化是指国际企业在全球范围内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以期达到长期的总体效益最优化,即在变动的国际经营环境中,为求得长期生存和发展而做出总体的长远的策略。企业国际化进程主要是指一个企业参与国际分工与国际市场竞争,并且由国内企业成长为跨国公司的过程。
三、国际化阶段理论
美国学者RichardRobinson,H.Perlmuter,H.IgorAnsoff等学者对企业国际化进行研究,得出了不同的结论。例如Roberson在他的1976年和1989年所做的论述中,将企业国际化进程分为六个阶段。
1.国内阶段。在国内阶段,企业的经营重点完全放在国内市场,但当国内原材料市场供货紧张、价格昂贵,而国外原材料充分且价廉时,企业就会采取以部分产品换取国外原材料的方式,解决企业的生产问题。
2.出口阶段。当国内市场竞争加剧并有饱和迹象时,企业开始逐步开发国际市场以争取更多的市场份额。在出口阶段,企业会设立专门开发国际市场的部门,统一管理产品的出口事宜。
3.国际经营阶段。随着出口规模的进一步扩大,企业不再满足于单纯出口且利润较低的局面,而开始转向对外直接投资,在国外创建子公司。
4.多国阶段。多国阶段是指企业在多个国家建立子公司和分公司,经营规模日益扩大,而国内市场的地位逐步下降,只占其世界市场的较小份额。
5.跨国经营阶段。在跨国经营阶段,企业开始从全球战略的角度对整个经营过程进行调整,通过加强统一管理,使母子公司关系从松散型向紧密型过度,从而真正进入到国际化经营阶段。
6.超国家阶段。在超国家阶段,企业的经营范围遍及全球,企业的组织形态发生某些根本性的变化:许多企业可能会出现无国别的约束,在国际机构注册登记,在法律上并无国籍的存在,也就是达到企业国际化的最高形态。
四、国际化路径模式
根据外部竞争环境和自身的资源能力,制造企业国际化的路径主要有渐进模式和跳跃模式两种:
1.渐进模式
Johanson等人认为,企业的海外经营应该遵循上述渐进过程。这种渐进的连续形式主要包括国际化的地理顺序和经营方式的演变次序。渐进模式遵循规模经济理论和需求偏好理论。
2.跳跃模式
瑟威尔和巴克莱(1978)通过对英国中小企业国际化的研究发现,英国中小企业国际化中有采取“跳跃式”路径的案例,即由国内经营直接到设立海外子公司,进行海外生产和经营。
五、中国企业国际化运作的对策
1.实行多方位的市场开拓战略
国际市场既是一体化的,又是多元化的。企业国际化经营战略也应当是多层次的、多方位的。因此,在生产技术方面,企业应对不同的市场分别采取不同的技术以取得比较优势;在经营内容方面,企业不仅要扩大产品出口,而且还要积极开展技术输出,劳务输出,工程承包,有步骤地进行海外直接投资。
2.制定地区投资战略,促进发展跨国企业
根据对方国别不同,结合不同的比较优势,制定相应的跨国经营战略,来发展海外企业。对于输出导向型投资,以保持和扩大市场、增加出口、多创汇为目标,一般可流向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以发展中国家为主;对于输入导向型投资,海外企业最终产品返回国内,获取我国经济发展所需的资源、技术及人才,资金流向以资源丰富的欧美国家为主。
3.开发国际型人才,保证企业经营国际化
市场竞争最终是人才竞争,企业国际化经营离不开国际型人才的开发和培养。企业不仅依靠高等学校培养和在职培训人才,还要大力招聘国外经贸人才,聘用各类技术与管理专家为本企业服务。
(一)追求价值最大化是现代商业银行并购的基本动因。并购可增强银行的资本实力,降低
成本,扩大规模。规模大小对银行获得竞争优势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银行规模越大就越有可能赢得更广泛的客户信任,大大提高市场占有率,有效扩充银行的整体价值,从而成为银行并购的最基本动因。
(二)实现地域的多元化和分散风险是银行并购的直接推动力。当前,金融危机遍及世界,但世界经济发展呈现出此消彼长的发展态势没有变,并购可使银行经营实现地域的多元化,获取价值被低估或具有巨大发展潜力的银行,增强对市场的控制能力和对风险的掌控能力,并随不同国家和地区经济周期的起伏,分散国别风险、地区风险,并享受到不同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所带来的成果。
(三)实现协同效应,增加银行价值。并购能有效发挥综合协同效应,如实现财务协同效应、财务差异效应、生产协同、经营协同、人才、技术、产品等的协同,增加银行的价值,提高长期获利的机会。
(四)银行并购可以使银行有效避税。包括未被充分利用的税收减免;动用现金收购会使普通收入转变为资本利得,从而享受较低的税率;被收购银行机构所有者以其普通股交换收购银行的股票,其增值部分可以享受不纳税的好处。
国际银行业并购所具有的上述动因和益处,对推动银行做大做强具有十分重要的和不可替代的作用,也吸引着越来越多的银行通过并购实现规模、效益和价值的增长,我国有实力的银行应通过国际并购实现跻身国际一流大银行行列的目标。
二、中资银行业的并购形势及状况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际银行业并购浪潮风起云涌,并发展成为一个全球性现象。经过股改上市的工商银行已在国际金融市场成功展开了并购。如2006年12月,工商银行买入印尼的哈利姆(Halim)银行90%股权;2007年8月,又以5.83亿美元收购澳门诚兴银行79.93%的股权;2007年11月,工商银行又宣布将支付约366.7亿南非兰特(约54.6亿美元)的对价,收购南非标准银行20%的股权,成为该行第一大股东;2009年6月,工商银行与东亚银行联合宣布,双方已就加拿大东亚银行及工商东亚金融控股有限公司股权买卖交易达成协议。据双方签署的相关协议,工行将向东亚银行支付8025万加元的对价,收购加拿大东亚银行70%的股权,东亚银行持有剩余30%的股权。
与工商银行一样,我国其他银行海外并购也都紧罗秘鼓地进行着,似乎一个中资银行海外并购的就要到来。
中国的政策环境也鼓励我国银行实施走出去战略。有关专家表示,中资银行利用手头的资金到海外进行资产收购,不仅可以避免汇率市场的风险,还可以帮助国家减缓外汇压力,海外并购具有缓解人民币升值压力、缓解流动性过剩等宏观经济效应。股权分置改革,《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公司法》、《证券法》的修改,以私募基金为代表的金融资本的活跃,都使并购在经济资源配置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此外,欧美各主要国家对外国银行设立分行有较多的限制,也在客观上迫使国内银行通过并购方式开展国际化经营。近年来,中资银行大都成立了相关的并购部门(团队),为中资银行的国际化战略进行布局。由此看来,主、客观条件和内外环境已使中资银行具备走向国际金融市场的环境和条件,中资银行“走
出去”开展海外并购已是大势所趋。
三、中资银行跨国并购的策略选择
(一)并购战略要与本行的明确定位和整体战略相一致
中国银行业同质化竞争严重,盈利能力不够强,特别是在公司治理、风险控制以及核心竞争力建设等方面,同国际先进银行有着一定差距。因此,中资银行首先必须明确自身清晰的市场定位和中长期发展战略,使并购成为服从、服务和推动自身整体战略发展的有效手段,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解决在哪里并购何时并购以及并购谁的问题。
(二)并购目标必须具有潜质,与自身能实现优势互补
管理大师吉姆•科林斯说:“选择和谁一起登山,比选择登哪座山更重要!”如何选择合适的并购对象、能否在并购中得到真正的价值成为并购中的第一道坎。并购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取得策略成长所需的资源、人才、市场、客户、产品、网络等来支撑自身的成长或是突破被并购国的限制或障碍。要考察并购对象是否符合自身的战略,是否能增强自身的竞争优势,是否能优化价值活动或价值链,是否有足够的增值空间等,要根据自身的发展战略主要考虑收购对象是否对集团的发展战略形成优势互补。
(三)并购地区可采取梯次扩展战略
当前,银行国际化所面临的经营环境更加陌生、复杂,经营成本和风险也更大,必须在并购地区的选择上有所侧重:一是以已并购的地方为并购试点基地,掌握并购技能,提升整合能力。同时,利用这些基地尽快培养跨国经营的国际化并购经营管理人才;二是在新建基础上,积极关注和拓展政治相对稳定、同中国经贸关系密切、经济发展增长迅速、转轨过程已经基本完成、能够形成一定的规模和范围经济的如南美、南非、前独联体国家、俄罗斯、东欧、中东等新兴市场国家和地区,抓住其推行金融自由化的有利时机率先进入;三是有目的、有计划、有选择地以日本、韩国、东盟为并购区域重点,并购具有潜质的中小银行、专业银行等,逐步积累经验,建立局部优势;四是在全球著名的欧美金融中心设立分支机构,主要职能是收集同业及客户等相关信息,研究和分析并购目标整体情况,为在欧美成熟的金融市场上展开并购做好充分准备。
(四)研究和利用不同的并购形式组合
除独立设置机构进行布局外,中资银行应通过充分研究、论证和评价,灵活选择整体并购、投资控股并购、交叉持股、换股、股权有偿转让、现金并购、资产置换并购、二级市场并购等多种形式。上述形式有不同的特点和适用条件,根据自身情况选用。还可以通过发行股票、债券等方式筹集并购资金。在并购时,可参照策略性参股、获取第一大股东地位、控股最后再全面收购的模式,在了解、消化和磨合的过程中逐步等待机会实现对并购银行的全面整合,这样也可避免出现消化不良或因方式不当而激起管理层、政府甚至民众的敌对情绪。此外,通过并购建立子行是打入国际金融市场的最便捷、最有效的途径,这样可以直接利用被并购银行的市场影响力、信誉、客户基础、营销网络以及长期建立起来的完整的运作制度和人才体系,迅速打开地区市场,减少新设投资可能带来的经营失败风险,成长性更快。
(五)建立国际化的人才储备队伍
中资银行开展国际并购,最大的挑战其实是缺少国际并购方面的人才。应建立一支支撑和推动本行国际化的全职人才队伍,通过在全球招聘,尤其是从大学毕业生中招收具有多种文化背景、不同工作和岗位经验、不同专业和知识结构的复合型人才,有计划地在国内外各个岗位轮岗、培训等,锻炼各个方面的综合能力,并使其个人职业发展规划与国际化并购战略有机结合,真正打造一支具有国际视野、业务娴熟、了解银行核心价值观及银行发展战略的国际型、战略型、战术型、专家型、通才型人才,为国际化并购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还应广开视野,广纳人才,通过建立科学的人才选拔机制、合理的薪酬机制等,延揽国际知名职业经理人。此外,应把投资银行人才队伍和商业银行队伍有机结合,使二者在并购中发挥协同和相互促进的作用。
(六)统一银行品牌并重塑新的企业文化
1.统一银行品牌。21世纪品牌已经成为银行的无形资产和竞争力的重要体现。中资几个大型银行在国际上已具有较高知名度,应采取一步到位的方式,在并购后直接取代原有品牌,打造自身的国际品牌。
2.重塑新的企业文化。并购后在顺利实现经营协同效应和财务协同效应的同时,还应最大限度实现文化协同效应。管理大师德鲁克曾指出:“与所有成功的多元化经营一样,要想通过并购来成功地开展多元化经营,需要一个共同的团结核心,必须有共同的文化或至少要有文化上的姻缘。”为此,在整合中,应保持开放的文化与开放的心态,彼此包容、良性沟通、有机结合,加强对被并购方内部经营、管理、高管以及文化的尊重、吸纳和包容,逐步建立起一种基于共同核心价值观和信念为一体的新的企业文化。
四、商业银行跨国并购、经营的主要风险
持续一年多的国际金融危机还有继续恶化的可能,任何人都很难判断出经济跌势将见底还是继续,尽管现在国外资产价格低廉,但中资银行一定要抓准机会,不可操之过急。如自身没有很清晰的战略和能力,切不可贪图便宜而冒险并购。
商业银行实行跨国经营战略与不实行跨国经营战略之间有一定的风险差异,研究的侧重点也有所不同,银行跨国并购与经营主要有以下几项风险。
(一)商业银行跨国并购与经营的国家风险十分突出。由于涉足国外市场从事跨国信贷业务犹如体育比赛中置身于客场,因而商业银行在其跨国经营时将面临国内商业银行所不具备的国家风险冲击。同时由于商业银行的跨国经营业务具有国际化,而且与东道国政治、经济与社会环境紧密相关,更由于对其监管中存在母国与东道国配合的问题,很容易造成监管真空,因此国家政治风险突出,是跨国并购与经营风险管理的重点。
(二)商业银行跨国并购与经营的汇率风险格外引人注目。商业银行跨国经营货币结构多元化,由于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实行了浮动汇率制,各国货币之间汇率波动导致国际资本大规模运动以及外汇市场上的频繁交易,使银行在持有或运用外汇资产的过程中蒙受意外损失或者获取额外收益的可能性加大,对汇率风险的管理尤为引人注目,也是商业银行跨国经营风险管理的核心。
刘总说的非常好,的确,作为一家跨国经营的公司总会有一套自己多年来经过反复运用直至纯熟的经营管理模式。这种模式在多年的经营实践中已经“化”进了这些跨国公司的骨子里。
但是在这时就会发生一种新的情况,那就是在跨国经营中这套经营管理定式是否能放之四海而皆准?
我们知道,实施跨国经营管理时,所在国的国情、市场属性,目标顾客所处的环境是不同的。
这里面包括风俗习惯不同、各个国家的历史不同导致的民族感情的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受教育的程度不同,宗教信仰和家庭构成等不同。
在合资企业内部也会经常出现由于双方原有已经习惯的管理模式的惯性与新的管理模式的冲突,外资咨询公司克隆国外经营管理模式引进所在国企业而造成的“水土不服”。
在独立实施跨国经营的外企业也会出现在本国和其他国度屡试不爽的所谓“先进战略拓展模式”在这个国度出现“非典”的症状等。
因此,实施应该跨国经营的企业应该明白,实行全球营销,跨国经营企业面临的是一个诸多差异之间进行生产经营活动的经营环境,企业经营环境的跨文化差异是企业跨文化管理的现实背景。
跨国经营企业所面临的经营环境包括经济环境、政治环境、法律环境、社会环境、文化环境等。其中文化因素对企业运行来说,其影响力是全方位的、全系统、全过程的。在跨国经营企业内部,东道国文化和所在国文化相互交叉结合,东道国和所在国之间以及来自不同国家的经理职员之间的文化传统差距越大。
作为一家跨国经营的企业应该把这些跨国度、跨文化、跨环境等变异的因素考虑进来,充分的融合所在国的积极有效的管理思想,形成一套适用与所在国度的经营的模式,并且把它制定到“长期的战略中去”。
可是非常遗憾的是,在本章中我们要说的恰恰是由于一些实施跨国经营企业在跨国经营管理中,因不切合所在国情、合作伙伴以及客户“企情”的实际情况,而依托自己的惯性照搬所谓的“成熟、先进的经营管理模式”造成经营和服务失败的案例。
在本书所描述的跨国公司因经营管理模式与所在国市场、合作企业、所服务客户的冲突表现在这些具体的方面。
譬如受到所在国市场处于“市场饥饿”状态下的高烧式“热销”的鼓励,而愈加坚信自己的区域合资扩张战略的有效性,从而进一步加快了扩张步伐,结果忽略了对市场的深度渗透,忽略了品牌的深度宣传。结果使得自己旗下的几乎所有品牌都被局限在了各个地域内,成了地地道道的地方品牌。
而其他的所在国本土品牌的崛起以中低端市场渗透为特色的本土日化企业的攻势正好覆盖了这家跨国公司赖以生存的局域市场,最终只得无奈的成为一个拥有跨国公司头衔的尴尬的“地域品牌”。
这个案例表现的是跨国公司的惯性投资策略进入所在国市场现状的“雷区” “触电”的失败根由。
再譬如自恃自己在世界同业中的技术实力和在本国和其他国度市场已经成功的经验,认为自己可以包揽全部的配套业务,于是便依旧依循其一贯的经营模式克隆过来。
按照其解释,作为一家跨国的大型电器公司,向来对自己自身具备的研发设计和生产能力极具信心,是以,自己全盘搞定是顺理成章的举措。
同时,从成本战略上看,认为自己囊括了全部产业供应环节,就能够有效的控制成本支出率,避免了与供应商翻来覆去的讨价还价的过程,少了许多被人卡脖子的机会。
而且,自己囊括全部产业供应,即使在短期内出现成本赤字,也只是“肉烂了还在锅里”,找平补齐的几率也是很大的。
最重要的还是我们在法国、在荷兰都是这样,而且也很成功啊!
结果呢,倒霉就倒在这个“都很成功”上了。
由于并不是很清楚自己到底是什么角色,战线拉的过长,从而使自己的运营周期延长,运营成本也升高。
结果呢,就突然遭遇价格战,在这个国度,特别是在电器行业,价格是一个非常关键的竞争点,几乎每一次竞争都是价格唱主角。在这种价格战的背景下,居高不下的成本就使得其显得尴尬不已,左冲右突穷于应付。然而销量的急剧下降使得亏损的口子越来越大,于是最后终于难以为继,而被迫卖掉了研发和生产单位以保住自己的在该国立足的位置。
究其根源呢,还是那个问题,克隆所谓的“成熟战略”“一贯流程”惹的祸!于是顺理成章的划了一道“延长线”延伸过来,结果不幸进入冲突“雷区”导致失败。
还譬如本书中的这家跨国咨询公司,拥有在欧美很多国家的企业进行咨询的经验,在他们引以为傲的案例库中储存了众多的成功案例。
于是在多次偶然就成了必然的经验主义驱使下,他们将一套他们在欧美百货零售业操作成功的管理系统原封不动的导入一家所在国度的大型百货企业客户的公司里。
结果是这套系统与客户的经营管理架构个格格不入。
于是,客户公司不得不聘请另一家公司对系统进行改造整合的,出于对这家世界知名咨询公司的尊重,对此客户并没有太过激的言辞,只是暧昧的说,这套系统能做到高度集中管理,在总部控制方面具有很强的功能,但是国内百货商场多为综合性百货,与国外专业化经营有所不同”。
其实言外之意已经很明显:由于咨询公司缺乏对所在国百货业的深入了解。换句话说也就是咨询公司对自己的客户甚至自己所操作的项目缺乏足够的认知,直接拿来在欧美的管理系统克隆过来,以至于造成与客户的经营现状格格不入的状况。
同样是这家咨询公司,在为所在国的一家客户进行管理咨询中,称自己的方案是可以“一步到位”的先进方案,而且也是有成功案例的,于是这套方案被引进了这家大型IT企业进行实施。
方案的核心是从个人权力式的管理方式向程序化管理方式转变,但是在一味的克隆下,却忽略了一个重要的问题点,那就是这家集团的管理人员不足,管理手段还相对滞后,没有成熟的明确的企业文化和管理理念,由于从创业初期到现在的管理程式的惯性,使得集团的管理基本上还停留在“人说了算”也就是“人大于制度”的阶段。
这种程式从高层到基层都是很明显的,尤其是在一段时间的业绩“责任制”的背景下,公司内部的小团体利益所构成的“精神壁垒”,(个人崇拜)比较严重,一个分公司(部门)的运作经常是“核心人物”一票定夺。
因此按照咨询公司的要求,要该集团立即动手,马上从个人权力式的管理方式向程序化管理方式转变,这对于该集团来说,的确有难度太大。
5个月后,该集团难以继续承受销售下滑的压力,被迫返回原有的管理、营销体系,咨询方案宣告失败。
为了这次咨询,该集团交足了学费,大量的应收账款、物资、库存的积压,由于机构调整中的交接不清和混乱,形成了一笔笔在子公司与分公司之间说不清的烂账,最后在整体上造成了高达1.3亿元的亏损。
在本书中的另一个因克隆过去在别国实现了成功经营的经营管理模式导致失败的案例的表现形式是这样。
该公司在与所在国的一家大型电器企业合资后,在营销管理上,依然照搬自己在发达国家的“成功”模式,但是这些模式很明显的不适应所在国的国情,首先委托一家也不十分了解所在国市场的“国际广告公司”统一制作广告,而这家“国际广告公司”不了解内地市场,广告定位不准,力度不够,使美国名牌并未得到消费者的认可。
另外,由于是“白色家电”第一品牌,故而一举一动都要体现大公司的风度和气派,一上来就建立一整套类似在美国本土的管理机构;在公司不景气的情况下,对费用、成本也控制不严,仅美方四位管理人员一年的费用就达80万美元。
而冰箱生产的化工原料执意从美国杜邦或GE公司进口,其成本高出1/3多;在管理方式上,中国企业对职工的管理靠监督,美国企业靠自觉,结果克隆的后果是监督机制不健全,约束不力,人心涣散,影响生产。
而且习惯于规范的美国人不知“三角债”是何物,结果售出商品不能及时回款,最高时客户拖欠款高达六七千万元,造成公司资金周转不灵。
最后结果合资公司的亏损越来越明显,经过风险评估后只得撤资。
这个案例是非常典型的不切合所在国实际的模式化经营管理策略克隆,结果进入“雷区”的失败范例。
让我们再来看另一家有同样失败经历的跨国公司:
这家跨国公司的模式化经营管理策略核心是利用与投资国具有一定优势的企业合资来作为登陆过渡岛屿,从而从容的培植自己的市场优势,达到借势切入投资国市场的目的。同时,以最快速度最大化的获得合资公司的管理权,从生产、管理到销售便全部是由美方掌管,不愿意合资伙伴插手公司的“内部事务”。
在合资后,以最快的速度建立自己的销售渠道网络以及相关的所有运营系统,避开合资方的销售渠道,自建网络,、使自己在技术和市场方面都占到足够的优势,不至于在今后的市场运作中被对方所掣肘。
结果呢,由于急于建设自己的销售网络体系,导致公司的管理成本直线上升,直至超过了合资企业本身的最大承受力。
同时立即进行合资公司管理层的“组阁”。采用美国本土规范的市场经济下的团队式管理、制度管理,直接从国外聘请职业经理人入主企业。由于这些经理人对中国国情和市场的不熟悉,使得他们也只得承袭在其他国家一贯的管理方法,结果许多无效的和错位的管理经营策略造成了经营失败。
根据其在本土和其他国家市场的一贯的项目审批流程,一项市场推进方案,必须先传到香港分部,再传到美国总部去审批,一个来回要拖两三个月,等到方案批准,稍纵即逝的市场机会早已成为了昨日黄花。
一味克隆所谓“成熟的管理模式”再加上本身对所在国市场的游戏规则的不熟悉,结果投入了大笔的资金,最后反被所在国同行们后发先至,占据了市场的制高点。最后落的个黯然退出游戏的结局。
纵观这家跨国公司克隆过来的经营管理模式可谓是“逻辑严密,丝丝入扣”不失为一套不错的经营战略方案,但是只可惜并不适用于所在国的合资企业,结果同样逃脱不了“触雷”的结局。
本书中的一家国际广告行销公司在为所在国本土的企业客户服务中,也犯了与上述跨国公司同样的毛病。
在这家跨国广告集团的“品牌管理”的模式,以及他们为欧美的其他公司进行广告行销策划和品牌管理策划中,他们已经具有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策划模式。
于是,这家跨国公司在为所在国的一家企业进行产品上市和品牌塑造的策划中,他们的一贯行销模式开始启动。
结果几千万的广告投进去,市场的竟然没有产生大的起色,在有些地区甚至不如从前。在不到半年时间里,密集的投放了约8000万广告(电视广告和户外广告)。此时企业的财政方面出现了重大问题,它的资金链条再承受不住这样大规模的投入了。
如果再撑下去,那就是要么举债继续干下去,直到油尽灯枯为止,要么立即停止一切投入。这家企业终于选择了后者,停止了一切的广告以及促销活动宣告,当然也终止了与这家跨国广告行销公司的合作。
大肆投入了8000万的结果是当销售收入只有1亿多。而且就连持续了多年的高速增长也戛然而止,销售收入开始逐年回落,一直落到该品牌最低谷时的水平,市场占有率也从12.5%跌至不足4%。
关键词:跨国公司 本土化战略 海尔
一、引言
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跨国公司在世界市场范围为了获得越过贸易壁垒、降低成本等各种收益,整合重组世界各地的资源、资金、技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组织全球性的生产和销售。在努力地实现经营国际化的同时,本土化战略可以降低其经营风险、更好地融入东道国,从而提高其市场竞争力,是跨国公司必不可少的战略部分。海尔集团已成为在海内外享有较高美誉的大型国际化企业集团,在国际化道路上实施三三战略、先难后易战略和本土化战略,成功为中国企业征战海外树立了典范。
二、我国跨国公司本土化经营案例分析――海尔集团
1.产品本土化。从产品来看,海尔从不同用户需求出发,开发适合当地用户习惯的产品。例如,在美国,海尔推出了13公斤大容量洗衣机以满足当地消费者集中洗衣的生活习惯;在欧洲,海尔意式三门冰箱将独创的抽屉式设计与时尚的外观相结合,被当地消费者誉为“艺术品”。
2.人力资源本土化。海尔美国公司是海尔同美国家电公司的合资企业,实行海尔控股制。海尔美国公司聘请当地具有家用电器管理经验的管理人员,他们具有经营管理自,由其来推销品牌、拓展销售渠道,而海尔母公司仅制定业务发展经营战略。海尔在美国的生产中心虽然是海尔肚子企业,但其主要管理人员和普通员工都是美国人。
3.生产本土化。生产本土化是海尔全球化发展早期较为突出的特点。海尔在全球建立了16个工业园、29个制造基地。海尔实行生产本土化,节约了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更好地满足了当地市场需求,做出了真正意义上本地化的产品。此外,在产品销售地设厂生产可以享有当地政府的优惠政策。例如海尔在印度享有减免5年税收的待遇,生产成本大为降低,品牌形象也在当地得到宣传。
4.研发本土化。海尔在全球范围内形成了6个综合研发中心、8个全球设计中心及16个全球信息中心的研发网络,已申请专利1万余项,27项技术已成为国际标准并实施。海尔充分利用当地人才优势和科技优势,将市场需求有效转化为针对性强的产品。这一特点在美国市场上表现得尤为突出,利用地缘的技术和人才优势,海尔产品得以在激烈竞争的美国市场保持了领先优势。
5.营销本土化。从营销渠道来看,海尔以利益驱动的方式建立了如制的外销渠道;从品牌建设来看,海尔的产品取得了“MADE IN USA”字样,消除了“外来者”形象对美国消费者的选择障碍;在品牌宣传方面,海尔通过与乔丹等家喻户晓的明星进行广告合作、举办或参加与美国社会息息相关的活动等途径,全面打造海尔企业的品牌形象和社会形象。
6.海尔本土化战略业绩。从全球经营业绩看,海尔通过本土化及全球化战略的实施,从亏空147万元的小厂发展成为2011年全球营业额达到1509亿元的国际化集团,实现了高速度增长,并向高质量增长转变;从市场份额看,海尔在美洲、欧洲、非洲及澳洲的市场份额逐步提升,产品销售量已经位于领先水平;从品牌价值看,2011年,海尔集团以907.62亿的品牌价值连续十年位居“中国最有价值品牌”榜首,通过商业模式创新、创造用户价值,实现了品牌价值的不断提升。
三、结论与建议
1.注重本土化人才管理。人才本土化是一切本土化的核心,企业本土化最终都需要本地人才来实施。因此,实施人才本土化要放在企业本土化的最重要一环来执行,企业必须大力推行人力资源本土化管理。企业可以通过与当地高校、研究机构等进行合作进行专业人才培养,另外企业应积极吸收本土的优秀人才,以扩大企业在当地的影响力,便于企业对东道国市场的开拓。
2.利用本土化研发优势。由于国外市场需求和标准化程度不同,所以企业应充分利用本土化研发的诸多优势。一方面,在新环境下整合各国人才资源,强化企业研发实力,加快企业对海外市场的反应速度;另一方面,调查当地消费者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开发满足本地消费者需求偏好的产品,从而提高企业的认可度。
3.建立本土化生产基地。随着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各国都致力于经济持续发展,同时改善投资环境,支持海外企业到国内投资,以促进本国经济发展。因此,我国企业到东道国建立生产基地、与东道国当地企业进行合资生产,当地政府都是比较欢迎的。企业应详细考察当地资源,以便获得更低生产经营成本、原产地生产及避税方面等优势。
4.采取本土化营销策略。企业应结合当地的文化及风俗,采取适合本土的广告宣传、渠道营销等方式营销,并参与各种社会公共活动以扩大在公众中的影响,进行品牌形象的宣传和维护,从而形成本土化的品牌。
参考文献:
[1]朱启铭.形成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优势的财务战略[J].金融与经济.2004(1)
[2]李清正,李清海.解密海尔模式[J].市场研究.2005(12)
[3]于炳浩.海尔集团国际化经营战略探讨.上海,2005
[4]王伟.中国企业国际化经营战略研究――以海尔集团为例.北京:王伟,2008
[5]王春芬.海尔和格兰仕跨国经营战略的启示[J].现代企业.2005(4)
[6]毛蕴诗,汪建成.在华跨国公司战略选择与经营策略问题研究[J].管理科学学报.2009(2)
随着经济全球化浪潮愈演愈烈,无论是主动参与还是被动接受,无论是积极应对还是消极回避,不同国家和地区都逐步被卷入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洪流之中。当今经济全球化的实质乃是以发达国家为主导、以跨国公司为载体、以各种各样的“引进来”和“走出去”方式为媒介的全球性经济结构动态整合的过程。随着国家和地区间经济融合度进一步提高,各自在国际分工链条中的角色将重新定位,众多经济主体竞相争夺价值链的高端环节,竭力占据有利的竞争地位。这个相对漫长的裂变和选择过程充满了非确定性。各利益主体间的博弈将更为激烈。
自加入WTO以后,我国经济日渐融入世界经济大潮中,外贸依存度逐年攀升。尽管大家对2008年我国外贸依存度具体数据的解读不尽相同,但在总体上已达到60%这一点上基本没有异议。显然,我国经济的外向型特征十分明显。鉴于此,我国经济的发展思路不能再沿袭传统的封闭型内循环式发展模式,而应从全球的开放视角出发,有机整合国内资源,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的比较优势,充分利用“两个市场”和“两种资源”,尽早融入国际经济体系,控制价值链的关键环节,逐步培植和夯实核心竞争力。
统计数据显示,一个国家拥有跨国公司数量的多寡与规模的大小,已经成为衡量其经济实力和国际地位的重要标志。截至目前,全世界共有7万多家跨国公司,其中发达国家占有90%左右。世界排名前500强的企业中,美、日、德、法、英五国就占80%。跨国公司以资金、技术、管理、品牌等强大实力在世界市场攻城掠地,其触角遍布全球各个角落。从这一点出发,我们可以作这样的推断:倘若说20世纪中期以来是跨国公司主导的世纪,那么21世纪将是跨国公司主宰的世纪。为了应对国际经济新形势,各国纷纷调整发展战略,逐步摒弃内向型发展模式,积极推动跨国经营。
早在20世纪90年代末,广东省就曾有个别企业率先“走出去”,试图在国外市场上一试身手,结果事与愿违,铩羽而归。尽管对其失败的原因有着不同的解释,但事实上其败局也隐含着一定的必然性,即缺乏较长时期市场经济的磨练,一两家企业贸然“走出去”,无异于孤军深入,陌生的环境、孱弱的实力和匮乏的经验使其感到处处掣肘,疲于应付,很容易陷入重围,成功的概率自然不高。
随着经营环境的变化和跨国经营经验的积累,尤其是在政策倾斜、区位优势和得天独厚海外关系的共同作用下,广东省在实施跨国经营战略方面占得先机。截至2006年底,广东省在境外创办企业2072家,协议投资累计达67.25亿美元,年均增长约77.6%。广东跨国企业涉足的领域非常广泛。涵盖的行业主要包括:餐饮、旅游、建筑、化工、纺织、水利、水电、农业、加工业、运输业、房地产开发、通讯设备、工程承包、咨询服务、医疗卫生、进出口贸易等。这些“走出去”的优秀企业在增强自身实力的同时,也为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成为当地很受欢迎的外国企业,树立了“优质广东”形象。
二、广东省企业跨国经营的必要性
随着改革开放的渐进深化,我国的改革重点在时间上呈现出明显的差序性,在空间上则表现出从沿海到内地的梯级扩展和延伸。广东省企业如何充分利用既有的经济基础、区位优势和海外社会资本,在与江苏、浙江、上海、山东等省市的激烈竞争中继续保持领先优势,如何在兼顾国内竞争优势的同时成功实现跨国经营,拓展更为广阔的市场空间,便是一项十分艰巨和重要的任务。
(一)跨国经营有利于调整产业结构,确保竞争优势
众所周知,广东省的经济总量已经占全国的1/6,量上的优势十分明显,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举足轻重。但倘若从经济结构上考察,所得结论可能就不那么乐观了,因为广东省同样存在结构雷同、层次低级等顽疾。在人工成本不断提高、原材料和能源价格高企不下以及对高污染和高能耗企业处罚力度逐步加大的情况下,广东省经济的未来发展之路注定不会平坦。尤其是其他省市同类企业不仅具备低廉的人工和土地成本,而且拥有政策和技术上的后发优势。这就意味着未来的国内市场竞争必然更为激烈,广东企业的竞争优势将逐渐被蚕食。
广东省既有的经济结构曾为本省乃至全国的经济发展做出过巨大贡献。但面临外部环境的变迁,必须调整发展思路。与其在有限的国内市场自相残杀,倒不如掌握主动,早日推行跨国经营,寻找一片更为广阔的新市场。利用跨国经营的契机,将一些在国内产能相对过剩但在国外市场仍有发展前景与那些劳动密集度高、原材料消耗大与土地占用量多的企业合理有序地转移出去,将自身的技术与管理优势与转入国的资源优势和市场空间有机结合,实现成本最小化,最终确保竞争优势。同时,一些企业因跨国经营之举转移阵地也为留下企业营造了更为宽松的发展氛围,它们可以充分利用全球性产业转移的有利时机,适时适度地调整产业结构,逐步向价值链的高端延伸,积极稳妥地培植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二)跨国经营有利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毫无疑问,原材料、能源以及人工成本居高不下是制约广东省经济发展的瓶颈,但前者供给的有限性和后者上涨的刚性均决定了这个瓶颈很难突破,这就意味着传统的“高投入、高能耗、低产出、低效益”的增长模式已经走到了尽头。事实上,内地一些曾经盛极一时的资源型城市无可奈何地衰落已经提供了鲜活的样本。资源供给的有限性与环境承载的脆弱性决定了广东省经济发展必须更新思路。不然很难再有所作为。因此,在日益倡导可持续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引导企业积极主动“走出去”不失为一种良策。首先。广东省资源匮乏,市场相对狭小,经济发展对外依赖性强。传统的劳动、资源密集型产业在资源供给相对宽松和市场竞争不甚激烈的条件下,可能具有一定的市场实力,但当以上两个条件均发生质变时,广东省经济发展的空间逐渐被挤压和分割。其次,尽管广东省部分企业开始涉足电子、生物制药、高新技术研发等高端产品,但从总体上看,其竞争优势仍然集中在加工领域,该行业进入门槛低,复制性强,附加值低,竞争压力大。最后,国外跨国公司进入中国市场时,一般首先选择在沿海地区试水,广东省自然成为它们理想的试验场,它们与广东企业在能源、材料、人才、市场等方面展开争夺,本地企业的生存状况日渐恶化。同时,其他省市的经济崛起在很大程度上借鉴了广东经济腾飞的经验,同时兼有后发优势,产业布局上的同构性与消费结构上的同质性必然加剧省际间企业的竞争。可见,广东省企业将面临“腹背受敌”的窘境。审时度势,与其坐以待毙,不如主动出击,充分利用国家鼓励企业“走出去”的种种优惠政策,引导企业走出国门,在广阔的国际市场中配置资源,贯彻盈利最大化的目的,最终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三)跨国经营有利于降低金融危机的消极影响,实现经济的平稳发展
在金融危机全球肆虐的环境下,如何尽量降低金融震荡对外向型经济的冲击,是广东省经济发展不得不考虑的问题。随着我国加入WTO过渡期的终结,对某些幼稚行业的保护已经解除,我国经济更大程度地融入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之中。如何消弭汇率波动对广东经济的负面影响?如何尽量减少愈演愈烈的外贸摩擦?如何在恶劣环境下确保经济的平稳发展?在产能过剩、内需不足的情况下,这些问题的解决不能再拘泥于国内市场,而应从国际视野来通盘考虑。要鼓励有竞争优势的企业到境外拓展业务,通过进出口贸易、FDI、工程承包、产权运营等方式开展跨国经营,努力拓宽国际市场。唯有如此,方能继续确保广东省企业的活力与实现经济的平稳发展。
在面临全球性金融危机所导致出口萎缩和产业结构调整所带来巨大就业压力的双重挤压下,我国企业如何度过这个漫长的冬季始终是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本文虽然仅选择广东省跨国企业作为分析对象,探讨其对外贸和就业的影响,但目的则在于以此作为典型案例,通过系统考察跨国经营战略对二者影响的内在机理,说明广东省及我国企业跨国经营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三、广东省企业跨国经营对外贸发展的影响
自改革开放始,广东省凭借优惠政策和优势区位,经济得以迅速腾飞。广东省之所以会在不太长的时期内创造经济奇迹,在很大程度上应归结于外贸的快速发展。从时间序列上考察,广东外贸的发展在早期主要靠“三来一补”等“引进来”模式,为了适应国内外环境的变迁,在未来则可能更多地依托商品和资本输出等“走出去”方式,伴随着广东经济发展战略的“内向型”思维向“外向型”思维的转变,跨国经营势必对广东省外贸发展产生多重影响。
(一)促进了进出口贸易的繁荣
虽然囿于资料的局限无法通过具体数据来量化广东省企业跨国经营在多大程度上推动了本省进出口贸易的发展。但广东省跨国企业对进出口贸易发挥着积极作用倒是不争的事实。我们可以透过2006年广东省外贸的发展态势,初步估量出广东省跨国企业对外贸的影响。首先,从总量上考察,据海关统计,2006年广东省进出口贸易总值达到了5272.1亿美元,比2005年高出992.8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3.2%,占全国进出口总值的29.9%,对全国外贸进出口增长的贡献率为29.3%,其中出口3019.5亿美元,增长26.8%,占全国出口总值的31.2%,对全国外贸出口增长的贡献率为30.8%;进口2252.6亿美元,增长18.7%,占全国进口总值的28.5%。显然,就全国而言,广东省在外贸领域具备了量上的绝对优势。其次,从结构上考察,机电产品占出口近七成,高新技术产品、传统大宗商品出口持续增长。2006年广东省机电产品出口20453亿美元,增长24.4%,其中电器及电子产品出口962.6亿美元,增长30.3%,机械及设备出口636.1亿美元,增长16.9%。高新技术产品出口1044.4亿美元,增长25%。其他传统大宗商品如鞋类、家具及其零件、塑料制品、灯具、照明装置等出口均实现较快增长。可见,广东外贸出口已经日渐摆脱了过分依赖劳动密集型产品的限制,转向依托跨国经营模式更多地涉足技术和资本密集型产品。(二)降低了原材料和人工成本过快上涨的负面影响
近年来,伴随着国内原材料价格的快速上涨,能源供给普遍吃紧以及人工成本的不断攀升,加之公众对工人福利和工作环境问题的关注,再加上愈演愈烈的“民工荒”、“技工荒”的困扰,广东等沿海省区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环境日益严峻,生产和运营成本骤然增加,其结果必然影响到以“低成本、低价格”为竞争优势的外向型企业的发展。相比之下,如果转换一下思路,提倡和引导一些实力较强的企业从事跨国经营,采取各种积极举措主动“走出去”。从初期简单从事进出口贸易、餐饮、物流等少数领域,逐步拓展到生产加工、资源开发、工程承包、农业合作和研究开发等方面,这条“渐进式”跨国经营之路必然降低企业经营风险。
广东省跨国企业的区位选择目前主要集中在东盟、非洲和美洲等地区,这些地区原材料丰富,能源供给充裕,价格相对较低,市场竞争状态较弱,劳动力成本低廉,生产和经营成本较之于国内更有优势。同时,依托跨国经营,产品的生产、销售和消费在时空上相对统一,不但缩短了适应新市场的时间,而且也大大节省了企业物流成本,这些有利条件将使广东企业拓展出更广阔的市场空间。
(三)规避了低价“倾销”的嫌疑
自“人世”以来,虽然传统的贸易壁垒逐渐减少,但层出不穷的所谓“绿色壁垒”已让我国企业应接不暇。时至今日,一些国家依然固守贸易保护主义的信条,动辄挥动反倾销的大棒,严重干扰了国际贸易的正常秩序,以外向型经济为主的广东省深受其害。2004年以来,广东省的玩具、皮具、纺织品以及鞋类等小商品行业接连遭遇反倾销调查,其频率一年高过一年。据广东省对外贸易经济合作厅提供的数据显示,“人世”至2006年7月,广东省企业共发生90余起对外贸易摩擦案件。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大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随着广东省外贸规模逐年扩大,发生外贸摩擦的概率也自然增加;(2)由于国家间经济发展水平和文化观念的差异所导致各自对产品质量标准的界定不同;(3)外国繁琐的司法程序、漫长的应诉周期以及高昂的应诉成本使得相关企业退避三舍;(4)个别企业仅仅出于贪图一己之私利而展开的恶性价格竞争难免授人以柄;(5)普遍存在的“搭便车”心理使得应诉企业间协调成本居高不下,很难在短期内采取一致行动,即使拖到事态过于严重有关部门不得不介入时,也已经丧失了最佳的应诉时机,一切已经无可挽回。因此,倡导企业走出国门从事跨国经营,这种“就地取材,就地生产,就地销售”的新型发展模式不仅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企业运作成本,而且还可以最大限度地规避“倾销”嫌疑。
(四)满足了发展中国家“招商引资”的需求
为了发展本国经济和改善人民的生活水平,拉丁美洲和非洲一些国家加大了“招商引资”力度。拉美国家由于长期受债务危机影响,国内投资不足,为了摆脱困境,刺激经济发展,近年来纷纷放松了对外来直接投资的限制,并出台了许多优惠政策。同时,拉美市场容量相对较大,消费结构与我国相似,自然资源极为丰富,人工成本较低,非常有利于广东省企业开展资源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企业的跨国经营。我国与非洲国家之间经济互补性强,非洲国家拥有我国相对稀缺的矿石、木材等自然资源,我国一些发展后劲不足的夕阳产业在非洲仍属于朝阳产业。其中许多国家不约而同地把广东省作为考察的重点地区,因为这些发展中国家非常看重广东省在轻工、电子行业的技术优势和海外承包工程方面的经验。广东省企业应该充分利用这一难得的机遇,努力拓展和延伸海外业务。
当然,广东省企业在积极推进跨国经营的过程中,肯定会在一定程度上削弱其在国内市场的竞争力。因为要在国外陌生的市场环境下立足乃至逐步拓宽业务范围,必然会挤占企业的部分优质资源,甚至会降低企业的外贸业绩,短期内势必增加企业的运作成本,侵蚀企业利润,但从长期来看,这种独具慧眼的前瞻陸举措必然为企业的未来竞争夯实更坚固的平台。
四、广东省企业跨国经营对就业的影响
改革开放以来,广东省依托数量庞大的外向型企业,不仅解决了省内绝大部分劳动力的就业,而且吸纳了数以千万的外省劳动力。但是,始料不及的金融危机使许多企业陷入困境,融资不畅、成本高昂和订单减少等因素使得其中一些企业倍感压力,要么苟延残喘,要么破产倒闭,广东省政府所推行的“双转移”战略又进一步模糊了传统企业的发展前景。面临这种内外交困的情景,广东省的就业形势不再乐观。审时度势,如果引导一些企业逐步从事跨国经营,不仅有利于拓展国外就业空间,而且也为国内劳动力腾出更多的就业岗位。
(一)带动了海外劳务输出
广东省企业从事跨国经营从早期较单一的出口贸易、餐饮、对外工程承包,逐步扩展到目前的投资办实业、营销服务、生产制造、资源开发、远洋捕捞、农牧养殖业等诸多业务。尽管投资的地域不断扩大,投资的领域也得到不断延伸,但仍主要集中在劳动密集型行业。这种情形一面说明了广东省企业的跨国经营之行步履艰辛,迄今仍停留在较低层次,然而另一方面,这种弱质性的“走出去”模式却起到了带动本省乃至全国国际劳务输出的作用。广东省海外劳务输出规模不断扩大,既增加了劳动者的收入,有利于其生活状况的改善,同时,长期历练在市场经济环境下的企业管理实践,又有利于提高其业务素质,积累经验,开阔视野,最终推动企业海外竞争能力的提升。
(二)为国內再就业人员留出更多的工作职位
广东省统计局提供的数据显示,2001年至2006年广东省从业人员人数分别为4058.63万人、4134.27万人、4395.93万人、4681.89万人、5022.97万人和5220.00万人。尽管从业人员总数稳步增加,但增速明显放缓。其根本原因在于伴随广东省产业结构的逐步调整,许多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企业遭受冷遇,被迫选择向周边省份搬迁,而现代新型的服务型企业展滞后,在传统产业向现代产业的转型过程中出现了职位断档,从而限制了就业总容量。较之于其他省市,广东省就业形势比较特殊,就业压力主要来自五个方面:一是粤西、粤东、粤北农村剩余劳动力亟待向城镇转移;二是本省城镇新增劳动力的就业安置;三是外省低端劳动力(其主体为农民工)的涌入;四是高校毕业生大批南下求职;五是本省产业结构调整中所排斥的大量结构性下岗人员。这五股就业洪流一旦汇集在一起,必然对广东省就业和社会保障部门的工作效率提出严峻考验。
在广东省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企业受到重视,资源和劳动密集型企业日益被冷落乃至排斥。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依然坚持依靠省内企业来消化日益庞大的求职队伍恐怕很难奏效。尤其是在金融危机冲击下众多企业业务务萎缩、效益锐减、纷纷选择通过裁员来降低运营成本的条件下,已不可能在就业方面对它们提出更高的要求了。此时不妨转换一下视角,适当考虑依托企业的跨国经营来拓展海外就业渠道。广东省从上世纪60年代初期就已开始承包国家的对外援助项目,由于经济比较发达,气候条件与非洲、拉丁美洲及南亚、东南亚和大洋洲比较相似,所以一直是承担援外项目比较多的省。从2001年至今,广东省承担的援外项目以大、中型为主,以这些项目为依托,广东省的对外劳务输出规模逐年扩大02006年广东省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新签合同额50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9.1%;派出劳务人员17626人次,年末在外人数27827人。截至2006年底,广东承包工程、劳务合作和设计咨询项目72588个,合同金额109.10亿美元,完成营业额90.61亿美元。可见,随着广东省跨国企业在国外生产经营规模的稳步扩大,从事跨国经营企业数量的不断增加,就业容量不断拓展,这也为缓解本省就业压力探索出了一条较理想的出路。
(三)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
随着经济全球化浪潮愈演愈烈,无论是主动参与还是被动接受,无论是积极应对还是消极回避,不同国家和地区都逐步被卷入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洪流之中。当今经济全球化的实质乃是以发达国家为主导、以跨国公司为载体、以各种各样的“引进来”和“走出去”方式为媒介的全球性经济结构动态整合的过程。随着国家和地区间经济融合度进一步提高,各自在国际分工链条中的角色将重新定位,众多经济主体竞相争夺价值链的高端环节,竭力占据有利的竞争地位。这个相对漫长的裂变和选择过程充满了非确定性。各利益主体间的博弈将更为激烈。
自加入WTO以后,我国经济日渐融入世界经济大潮中,外贸依存度逐年攀升。尽管大家对2008年我国外贸依存度具体数据的解读不尽相同,但在总体上已达到60%这一点上基本没有异议。显然,我国经济的外向型特征十分明显。鉴于此,我国经济的发展思路不能再沿袭传统的封闭型内循环式发展模式,而应从全球的开放视角出发,有机整合国内资源,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的比较优势,充分利用“两个市场”和“两种资源”,尽早融入国际经济体系,控制价值链的关键环节,逐步培植和夯实核心竞争力。
统计数据显示,一个国家拥有跨国公司数量的多寡与规模的大小,已经成为衡量其经济实力和国际地位的重要标志。截至目前,全世界共有7万多家跨国公司,其中发达国家占有90%左右。世界排名前500强的企业中,美、日、德、法、英五国就占80%。跨国公司以资金、技术、管理、品牌等强大实力在世界市场攻城掠地,其触角遍布全球各个角落。从这一点出发,我们可以作这样的推断:倘若说20世纪中期以来是跨国公司主导的世纪,那么21世纪将是跨国公司主宰的世纪。为了应对国际经济新形势,各国纷纷调整发展战略,逐步摒弃内向型发展模式,积极推动跨国经营。
早在20世纪90年代末,广东省就曾有个别企业率先“走出去”,试图在国外市场上一试身手,结果事与愿违,铩羽而归。尽管对其失败的原因有着不同的解释,但事实上其败局也隐含着一定的必然性,即缺乏较长时期市场经济的磨练,一两家企业贸然“走出去”,无异于孤军深入,陌生的环境、孱弱的实力和匮乏的经验使其感到处处掣肘,疲于应付,很容易陷入重围,成功的概率自然不高。
随着经营环境的变化和跨国经营经验的积累,尤其是在政策倾斜、区位优势和得天独厚海外关系的共同作用下,广东省在实施跨国经营战略方面占得先机。截至2006年底,广东省在境外创办企业2072家,协议投资累计达67.25亿美元,年均增长约77.6%。广东跨国企业涉足的领域非常广泛。涵盖的行业主要包括:餐饮、旅游、建筑、化工、纺织、水利、水电、农业、加工业、运输业、房地产开发、通讯设备、工程承包、咨询服务、医疗卫生、进出口贸易等。这些“走出去”的优秀企业在增强自身实力的同时,也为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成为当地很受欢迎的外国企业,树立了“优质广东”形象。
二、广东省企业跨国经营的必要性
随着改革开放的渐进深化,我国的改革重点在时间上呈现出明显的差序性,在空间上则表现出从沿海到内地的梯级扩展和延伸。广东省企业如何充分利用既有的经济基础、区位优势和海外社会资本,在与江苏、浙江、上海、山东等省市的激烈竞争中继续保持领先优势,如何在兼顾国内竞争优势的同时成功实现跨国经营,拓展更为广阔的市场空间,便是一项十分艰巨和重要的任务。
(一)跨国经营有利于调整产业结构,确保竞争优势
众所周知,广东省的经济总量已经占全国的1/6,量上的优势十分明显,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举足轻重。但倘若从经济结构上考察,所得结论可能就不那么乐观了,因为广东省同样存在结构雷同、层次低级等顽疾。在人工成本不断提高、原材料和能源价格高企不下以及对高污染和高能耗企业处罚力度逐步加大的情况下,广东省经济的未来发展之路注定不会平坦。尤其是其他省市同类企业不仅具备低廉的人工和土地成本,而且拥有政策和技术上的后发优势。这就意味着未来的国内市场竞争必然更为激烈,广东企业的竞争优势将逐渐被蚕食。
广东省既有的经济结构曾为本省乃至全国的经济发展做出过巨大贡献。但面临外部环境的变迁,必须调整发展思路。与其在有限的国内市场自相残杀,倒不如掌握主动,早日推行跨国经营,寻找一片更为广阔的新市场。利用跨国经营的契机,将一些在国内产能相对过剩但在国外市场仍有发展前景与那些劳动密集度高、原材料消耗大与土地占用量多的企业合理有序地转移出去,将自身的技术与管理优势与转入国的资源优势和市场空间有机结合,实现成本最小化,最终确保竞争优势。同时,一些企业因跨国经营之举转移阵地也为留下企业营造了更为宽松的发展氛围,它们可以充分利用全球性产业转移的有利时机,适时适度地调整产业结构,逐步向价值链的高端延伸,积极稳妥地培植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二)跨国经营有利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毫无疑问,原材料、能源以及人工成本居高不下是制约广东省经济发展的瓶颈,但前者供给的有限性和后者上涨的刚性均决定了这个瓶颈很难突破,这就意味着传统的“高投入、高能耗、低产出、低效益”的增长模式已经走到了尽头。事实上,内地一些曾经盛极一时的资源型城市无可奈何地衰落已经提供了鲜活的样本。资源供给的有限性与环境承载的脆弱性决定了广东省经济发展必须更新思路。不然很难再有所作为。因此,在日益倡导可持续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引导企业积极主动“走出去”不失为一种良策。首先。广东省资源匮乏,市场相对狭小,经济发展对外依赖性强。传统的劳动、资源密集型产业在资源供给相对宽松和市场竞争不甚激烈的条件下,可能具有一定的市场实力,但当以上两个条件均发生质变时,广东省经济发展的空间逐渐被挤压和分割。其次,尽管广东省部分企业开始涉足电子、生物制药、高新技术研发等高端产品,但从总体上看,其竞争优势仍然集中在加工领域,该行业进入门槛低,复制性强,附加值低,竞争压力大。最后,国外跨国公司进入中国市场时,一般首先选择在沿海地区试水,广东省自然成为它们理想的试验场,它们与广东企业在能源、材料、人才、市场等方面展开争夺,本地企业的生存状况日渐恶化。同时,其他省市的经济崛起在很大程度上借鉴了广东经济腾飞的经验,同时兼有后发优势,产业布局上的同构性与消费结构上的同质性必然加剧省际间企业的竞争。可见,广东省企业将面临“腹背受敌”的窘境。审时度势,与其坐以待毙,不如主动出击,充分利用国家鼓励企业“走出去”的种种优惠政策,引导企业走出国门,在广阔的国际市场中配置资源,贯彻盈利最大化的目的,最终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三)跨国经营有利于降低金融危机的消极影响,实现经济的平稳发展
在金融危机全球肆虐的环境下,如何尽量降低金融震荡对外向型经济的冲击,是广东省经济发展不得不考虑的问题。随着我国加入WTO过渡期的终结,对某些幼稚行业的保护已经解除,我国经济更大程度地融入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之中。如何消弭汇率波动对广东经济的负面影响?如何尽量减少愈演愈烈的外贸摩擦?如何在恶劣环境下确保经济的平稳发展?在产能过剩、内需不足的情况下,这些问题的解决不能再拘泥于国内市场,而应从国际视野来通盘考虑。要鼓励有竞争优势的企业到境外拓展业务,通过进出口贸易、FDI、工程承包、产权运营等方式开展跨国经营,努力拓宽国际市场。唯有如此,方能继续确保广东省企业的活力与实现经济的平稳发展。
在面临全球性金融危机所导致出口萎缩和产业结构调整所带来巨大就业压力的双重挤压下,我国企业如何度过这个漫长的冬季始终是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本文虽然仅选择广东省跨国企业作为分析对象,探讨其对外贸和就业的影响,但目的则在于以此作为典型案例,通过系统考察跨国经营战略对二者影响的内在机理,说明广东省及我国企业跨国经营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三、广东省企业跨国经营对外贸发展的影响
自改革开放始,广东省凭借优惠政策和优势区位,经济得以迅速腾飞。广东省之所以会在不太长的时期内创造经济奇迹,在很大程度上应归结于外贸的快速发展。从时间序列上考察,广东外贸的发展在早期主要靠“三来一补”等“引进来”模式,为了适应国内外环境的变迁,在未来则可能更多地依托商品和资本输出等“走出去”方式,伴随着广东经济发展战略的“内向型”思维向“外向型”思维的转变,跨国经营势必对广东省外贸发展产生多重影响。
(一)促进了进出口贸易的繁荣
虽然囿于资料的局限无法通过具体数据来量化广东省企业跨国经营在多大程度上推动了本省进出口贸易的发展。但广东省跨国企业对进出口贸易发挥着积极作用倒是不争的事实。我们可以透过2006年广东省外贸的发展态势,初步估量出广东省跨国企业对外贸的影响。首先,从总量上考察,据海关统计,2006年广东省进出口贸易总值达到了5272.1亿美元,比2005年高出992.8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3.2%,占全国进出口总值的29.9%,对全国外贸进出口增长的贡献率为29.3%,其中出口3019.5亿美元,增长26.8%,占全国出口总值的31.2%,对全国外贸出口增长的贡献率为30.8%;进口2252.6亿美元,增长18.7%,占全国进口总值的28.5%。显然,就全国而言,广东省在外贸领域具备了量上的绝对优势。其次,从结构上考察,机电产品占出口近七成,高新技术产品、传统大宗商品出口持续增长。2006年广东省机电产品出口20453亿美元,增长24.4%,其中电器及电子产品出口962.6亿美元,增长30.3%,机械及设备出口636.1亿美元,增长16.9%。高新技术产品出口1044.4亿美元,增长25%。其他传统大宗商品如鞋类、家具及其零件、塑料制品、灯具、照明装置等出口均实现较快增长。可见,广东外贸出口已经日渐摆脱了过分依赖劳动密集型产品的限制,转向依托跨国经营模式更多地涉足技术和资本密集型产品。(二)降低了原材料和人工成本过快上涨的负面影响
近年来,伴随着国内原材料价格的快速上涨,能源供给普遍吃紧以及人工成本的不断攀升,加之公众对工人福利和工作环境问题的关注,再加上愈演愈烈的“民工荒”、“技工荒”的困扰,广东等沿海省区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环境日益严峻,生产和运营成本骤然增加,其结果必然影响到以“低成本、低价格”为竞争优势的外向型企业的发展。相比之下,如果转换一下思路,提倡和引导一些实力较强的企业从事跨国经营,采取各种积极举措主动“走出去”。从初期简单从事进出口贸易、餐饮、物流等少数领域,逐步拓展到生产加工、资源开发、工程承包、农业合作和研究开发等方面,这条“渐进式”跨国经营之路必然降低企业经营风险。
广东省跨国企业的区位选择目前主要集中在东盟、非洲和美洲等地区,这些地区原材料丰富,能源供给充裕,价格相对较低,市场竞争状态较弱,劳动力成本低廉,生产和经营成本较之于国内更有优势。同时,依托跨国经营,产品的生产、销售和消费在时空上相对统一,不但缩短了适应新市场的时间,而且也大大节省了企业物流成本,这些有利条件将使广东企业拓展出更广阔的市场空间。
(三)规避了低价“倾销”的嫌疑
自“人世”以来,虽然传统的贸易壁垒逐渐减少,但层出不穷的所谓“绿色壁垒”已让我国企业应接不暇。时至今日,一些国家依然固守贸易保护主义的信条,动辄挥动反倾销的大棒,严重干扰了国际贸易的正常秩序,以外向型经济为主的广东省深受其害。2004年以来,广东省的玩具、皮具、纺织品以及鞋类等小商品行业接连遭遇反倾销调查,其频率一年高过一年。据广东省对外贸易经济合作厅提供的数据显示,“人世”至2006年7月,广东省企业共发生90余起对外贸易摩擦案件。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大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随着广东省外贸规模逐年扩大,发生外贸摩擦的概率也自然增加;(2)由于国家间经济发展水平和文化观念的差异所导致各自对产品质量标准的界定不同;(3)外国繁琐的司法程序、漫长的应诉周期以及高昂的应诉成本使得相关企业退避三舍;(4)个别企业仅仅出于贪图一己之私利而展开的恶性价格竞争难免授人以柄;(5)普遍存在的“搭便车”心理使得应诉企业间协调成本居高不下,很难在短期内采取一致行动,即使拖到事态过于严重有关部门不得不介入时,也已经丧失了最佳的应诉时机,一切已经无可挽回。因此,倡导企业走出国门从事跨国经营,这种“就地取材,就地生产,就地销售”的新型发展模式不仅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企业运作成本,而且还可以最大限度地规避“倾销”嫌疑。
(四)满足了发展中国家“招商引资”的需求
为了发展本国经济和改善人民的生活水平,拉丁美洲和非洲一些国家加大了“招商引资”力度。拉美国家由于长期受债务危机影响,国内投资不足,为了摆脱困境,刺激经济发展,近年来纷纷放松了对外来直接投资的限制,并出台了许多优惠政策。同时,拉美市场容量相对较大,消费结构与我国相似,自然资源极为丰富,人工成本较低,非常有利于广东省企业开展资源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企业的跨国经营。我国与非洲国家之间经济互补性强,非洲国家拥有我国相对稀缺的矿石、木材等自然资源,我国一些发展后劲不足的夕阳产业在非洲仍属于朝阳产业。其中许多国家不约而同地把广东省作为考察的重点地区,因为这些发展中国家非常看重广东省在轻工、电子行业的技术优势和海外承包工程方面的经验。广东省企业应该充分利用这一难得的机遇,努力拓展和延伸海外业务。
当然,广东省企业在积极推进跨国经营的过程中,肯定会在一定程度上削弱其在国内市场的竞争力。因为要在国外陌生的市场环境下立足乃至逐步拓宽业务范围,必然会挤占企业的部分优质资源,甚至会降低企业的外贸业绩,短期内势必增加企业的运作成本,侵蚀企业利润,但从长期来看,这种独具慧眼的前瞻陸举措必然为企业的未来竞争夯实更坚固的平台。
四、广东省企业跨国经营对就业的影响
改革开放以来,广东省依托数量庞大的外向型企业,不仅解决了省内绝大部分劳动力的就业,而且吸纳了数以千万的外省劳动力。但是,始料不及的金融危机使许多企业陷入困境,融资不畅、成本高昂和订单减少等因素使得其中一些企业倍感压力,要么苟延残喘,要么破产倒闭,广东省政府所推行的“双转移”战略又进一步模糊了传统企业的发展前景。面临这种内外交困的情景,广东省的就业形势不再乐观。审时度势,如果引导一些企业逐步从事跨国经营,不仅有利于拓展国外就业空间,而且也为国内劳动力腾出更多的就业岗位。
(一)带动了海外劳务输出
广东省企业从事跨国经营从早期较单一的出口贸易、餐饮、对外工程承包,逐步扩展到目前的投资办实业、营销服务、生产制造、资源开发、远洋捕捞、农牧养殖业等诸多业务。尽管投资的地域不断扩大,投资的领域也得到不断延伸,但仍主要集中在劳动密集型行业。这种情形一面说明了广东省企业的跨国经营之行步履艰辛,迄今仍停留在较低层次,然而另一方面,这种弱质性的“走出去”模式却起到了带动本省乃至全国国际劳务输出的作用。广东省海外劳务输出规模不断扩大,既增加了劳动者的收入,有利于其生活状况的改善,同时,长期历练在市场经济环境下的企业管理实践,又有利于提高其业务素质,积累经验,开阔视野,最终推动企业海外竞争能力的提升。
(二)为国內再就业人员留出更多的工作职位
广东省统计局提供的数据显示,2001年至2006年广东省从业人员人数分别为4058.63万人、4134.27万人、4395.93万人、4681.89万人、5022.97万人和5220.00万人。尽管从业人员总数稳步增加,但增速明显放缓。其根本原因在于伴随广东省产业结构的逐步调整,许多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企业遭受冷遇,被迫选择向周边省份搬迁,而现代新型的服务型企业展滞后,在传统产业向现代产业的转型过程中出现了职位断档,从而限制了就业总容量。较之于其他省市,广东省就业形势比较特殊,就业压力主要来自五个方面:一是粤西、粤东、粤北农村剩余劳动力亟待向城镇转移;二是本省城镇新增劳动力的就业安置;三是外省低端劳动力(其主体为农民工)的涌入;四是高校毕业生大批南下求职;五是本省产业结构调整中所排斥的大量结构性下岗人员。这五股就业洪流一旦汇集在一起,必然对广东省就业和社会保障部门的工作效率提出严峻考验。
在广东省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企业受到重视,资源和劳动密集型企业日益被冷落乃至排斥。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依然坚持依靠省内企业来消化日益庞大的求职队伍恐怕很难奏效。尤其是在金融危机冲击下众多企业业务务萎缩、效益锐减、纷纷选择通过裁员来降低运营成本的条件下,已不可能在就业方面对它们提出更高的要求了。此时不妨转换一下视角,适当考虑依托企业的跨国经营来拓展海外就业渠道。广东省从上世纪60年代初期就已开始承包国家的对外援助项目,由于经济比较发达,气候条件与非洲、拉丁美洲及南亚、东南亚和大洋洲比较相似,所以一直是承担援外项目比较多的省。从2001年至今,广东省承担的援外项目以大、中型为主,以这些项目为依托,广东省的对外劳务输出规模逐年扩大02006年广东省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新签合同额50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9.1%;派出劳务人员17626人次,年末在外人数27827人。截至2006年底,广东承包工程、劳务合作和设计咨询项目72588个,合同金额109.10亿美元,完成营业额90.61亿美元。可见,随着广东省跨国企业在国外生产经营规模的稳步扩大,从事跨国经营企业数量的不断增加,就业容量不断拓展,这也为缓解本省就业压力探索出了一条较理想的出路。
(三)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
[关键词] 并购 跨国并购 并购模式 并购策略
一、适合我国企业跨国并购的模式及策略
1.买壳上市
买壳上市是非上市公司通过对上市公司的控股达到间接甚至直接上市的目的。对于我国企业跨国并购活动采用这种模式的适宜性,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分析:
一是成本较低。首先是上市成本,若要买企业,只须买股票。其次,证券市场是一个融资成本低的地方,尤其对于一些发达国家的证券市场,其规模较大,体制较完善,十分利于我国企业跨国经营中的融资。
二是时间短,速度快。中国企业一旦选择了国外的目标企业,可在较短的时间内达到上市的目的,而不必经过较为烦琐的审批、登记、公开发行等手续。
三是“2+2=5”的协同效应显著。中国企业所选择的“壳”公司通常业务规模小,业绩平淡或不佳,所以当被收购的消息后,该上市公司的股票价格会有所上涨,有利于提高股东的积极性,有利于增发或配售新股,筹集资金。
2.换股并购
换股并购,即以股票作为并购的支付手段。随着中国并购市场的日趋活跃,换股这种交易方式在全球并购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
首先,换股并购避免了短期大量现金流出的压力,降低收购风险,而且在财务上可合理避税和产生股票预期增长效应。其次,充分发挥跨国并购“功能互补”效应。因为换股并购多为“强强联合”,善意并购,外国企业在技术、市场、产品和服务、管理方法和理念乃至企业文化等都有其独特的一面,进行跨国并购能更好的使中国企业开拓国外市场,在较短的时间内被市场所接受,从而强化了企业的整体竞争力。
二、并购模式的选择与运用的策略
1.强强联合,换股并购
一家企业从事跨国经营成败关键在于能否充分发挥其自身的“比较优势”。通过兼并收购与本企业已有竞争关系存在、可以实现战略互补的企业是企业培养核心竞争力的一个有效方式。这便符合了美国DEC公司前总裁简・霍普兰德(J・Hopland)和管理学家罗杰・奈格尔(R・Nigel)提出的跨国战略联盟理论。
首先,在并购目标企业的选择上,我国的企业应以优势互补为前提,即可以是生产领域的产品线互补,也可以是业务方面的品牌优势互补等;其次在行业的选择上,轻工业纺织、家电、机电、医药等产品的加工生产和工程承包都是我国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行业,对外国企业有着极强的吸引力,不但有利于跨国并购的实现,而且并购后的整合过程也会顺利进行。
通过国内外并购案例经验分析,我们可以得出当强强并购活动发生时,采取换股收购的模式则较为合理。例如:数据通信领域全球最大并购案“朗讯并购恒生”,在诸多同类公司中,朗讯选择恒生其主要原因之一就是朗讯和恒生公司的产品线非常互补;之二则是在数据通信领域,恒生公司的ATM设备的市场占有率近两年来一直居世界第一。而且,恒生的远程访问业务有非常重要的internet顾客,这些都是朗讯以前没有的。对于这场珠联璧合的并购,采取的就是换股收购。
2.优势民企,买壳上市
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中国已经出现了一批建立了法人治理结构和稳健高效经营管理机制的民营企业。其中一些优秀的民营企业,经济外向程度逐步扩大,国际化经营的方式灵活多样,包括初期的“两头在外”,出口代销,合作租赁,和目前逐渐发展的较高形式的海外直接投资等。
对于这类企业,可以在产品质量优先,品牌突出的前提条件下进行资本运做,以达到跨国并购,国际化经营的目的。但是,考虑到外汇管制、民营企业抗风险能力和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等因素,企业在进入国际市场之初应以稳健型投资为主,以降低企业进入的风险。目前我国有一定基础的民营企业就可以在保证了一定国际市场份额和树立品牌的前提下,有着很好的发展势头,却缺少进入资本市场的通道,通过买壳上市并购国外的企业以设立自己的营销公司,以其为支点建立国际市场体系,最终做到“市场本土化,管理本土化,资本本土化”。
3.跨国公司,资产并购
对于已具有跨国公司规模的企业,在实力适当之时用资产并购的模式以达到跨国经营战略。为此,我国的大企业应首先按照“‘创牌’而不是‘创汇’”的方针,出口产品开拓海外市场,打“知名度”;再按“先有市场,后建工厂”的原则,当销售量达到建厂盈亏平衡点时,开办海外工厂以实现真正的设计、生产、销售三位一体的本土化跨国战略。
试以海尔为例,海尔的“逆向思维”,即:外国公司之所以到中国来是因为在其资源组合中,最缺少的是廉价劳动力。对中国企业来讲,虽有廉价劳动力优势,但当很多的外国公司来中国设厂,廉价劳动力就不再是中国企业独特的优势了。引导了海尔的战略是“先难后易”,先在发达国家创出名牌,再以高屋建瓴之势进入发展中国家。海尔到美国,虽然付出较高的成本,但获得确实需要的技术和人才。继美国之后,海尔在欧洲也初步实现了三位一体。为实现“当地融资、融智、融文化,创世界名牌”的理念铺平了道路。
总而言之,中国已经有了像中国石油化工进出口公司、首钢集团公司和中国信托投资公司等企业进行跨国经营。以海尔、康佳等为代表的一批优秀企业,积极从事跨国经营活动,并已取得了较大的进展。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加深,跨国并购将以其特有的优势成为发展我国跨国企业的重要方式,并帮助我国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在国际市场上争得一席之地。
参考文献:
一、国外文献
(一)针对某几个区位因素进行的研究
蓬塞(Poncet,2007)指出,那些与中国政府签订了双边投资协议(BITs)的东道国能够吸引更多的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东道国、投资国的友善关系可以为企业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成为企业区位选择时的重要考虑因素。
(二)针对影响中国OFDI区位选择的影响因素研究
制度在市场和交易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如保护知识产权、执行合同、为提供物质和组织基础设施建设的集体活动提供便利(Dixit,2009).制度决定了从事经济活动的可行性和收益性(North,1991)。完善的制度能够为一个国家融入世界经济带来积极的促进作用(Rodrik,2008)。Wasseem(2012)通过研究发现:国内制度功效的质量对资金流动具有正向作用;更好的制度功效质量使得国家的资本结构更加公平和远离负债;一个国家的组合投资对国家制度功能质量比FDI更加敏感。Daniele,Vittorio和UgoMarani(2008)认为东道国制度质量好坏会直接影响其吸引对外直接投资的多少,并在其研究中验证了制度质量与对外直接投资之间的正相关关系。Jos印h和Randall(2008)针对中国做了研究,他们将中国和世界其他国家的FDI进行了对比,研究发现,投资母国相对国内投资而言,在中国的FDI受到的制度限制相对较少,制度上的影响对他们的投资影响相对薄弱。他认为制度质量相对较低的中国之所以能够吸引大量国外投资,跟中国经济持续、稳定、快速的增长是分不开的。
二、国内文献
(一)整体上讨论影响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的因素。
杨大楷等(2003)将国际直接投资的区位理论与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现实特点相结合,对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指出现阶段中国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应以东南亚发展中国家为重;不同类型企业根据其侧重点不同而选择不同的区位;在国外进行研发的企业应注重寻求产业集群,利用集中的资源和能力取得更多的创新优势。
(二)针对影响中国OFDI区位选择影响的研究
江心英(2004)认为东道国的经济环境(environment)、体制(system)、政策(policies),即EPS系统和跨国公司的行为特征是决定FDI区位选择的两个内生变量,然后重点阐述了基于这两个内生变量的国际直接投资区位选择综合动因理论。范小军、杨舟(2006)则运用经济学和博弈论的相关原理,建立了完全信息动态博弈下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模型,并且讨论了影响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的因素。其结论为,如果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市场容量较小,优惠税率和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可以对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产生正影响;如果市场足够大,即使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不是很完善、税率也没有十分优惠,这个国家或地区仍然可以吸引直接投资。
(三)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的路径
国内学者提出对于中国OFDI的区位选择“先易后难”或者“先难后易”的决策,大多数是从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角度区分难和易。具有代表性的有何志毅(2002),他比较研究了海尔集团的“先难后易”与IRB集团的“先易后难”的对外直接投资实践战略,分析了实施两种战略的企业其国际化战略的共同点,两种战略的优势、劣势和采用两种战略的一般原则。而邵祥林(2005)则主要探讨了中国企业跨国经营的目的、路径和模式。他依据对外投资目的将海外投资进行分类,借助两阶段寡头博弈模型,对不同类型的跨国企业的海外投资经营活动进行了分析和描述,指出以整合资源、提高企业竞争力为目的的海外投资企业更可能是以承担较大风险为代价来换取要素整合方面的提高;以扩展市场为目标的投资企业应看重市场规模和同行业企业的发展水平、竞争能力。另外,他还指出,中国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模式应该选择产权安排方式(例如独立经营和合资经营)。同时,他强调,发展中国家的跨国经营活动不具备绝对优势,因此,比较优势原则在中国企业“走出去”,决定自身的经营战略和方式中显得尤为重要。最后,王凤彬、杨阳(2010)将对外直接投资划分为传统对外直接投资(包括自然资源、市场和效率寻求型三种)和战略资产寻求型直接投资,后者也称为“探索型OFDI”。他们以联想收购IBM、吉利收购澳大利亚DSI公司等案例为例,从顺梯度和逆梯度FDI的对比分析中归纳出、“差异化的同时并进”模式;并且文章指出中国正处于国际分工体系的“中游”位置,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企业来说,相比单一模式的对外直接投资行为,企业更应该“两条腿走路”“齐头并进”,在投资过程中兼收“探索型OFDI”与“利用型OFDI”的优势。
【参考文献】
[1] NorthD.C.Institutions[J].JournalofEconomicPespectives(1991),5(1):97-112.
在国家行政学院组织的“提高跨国经营能力”专题研讨班里,45位央企领導人分成四个小组提出了影响当前中国企业“走出去”最要紧的四个课题:跨国经营与资源整合,改进政府管束与政策支持,国际化经营与风险监控,“走出去”战略国际化人才支持。
课题一:跨国经营与资源整合
第一组学员的课题是跨国经营与资源整合,根据跨国经营的驱动力,这个研究组将“走出去”划分为六种方式:获取自然资源、获取海外人才、获取核心技术、获取市场空间、获取成本优势、获取专营权等。以其亲身体验,中国企业面对问题最多的是第一种方式下的资源整合。
“走出去”是中国企业的必然选择,但并不是所有的企业都要“走出去”或急于“走出去”,核心竞争力不强的,核心资源在目的国受到削弱的,不适合“走出去”,比如,以中国廉价劳动力作为主要竞争因素的企业,到欧美一些人均收入较高的国家,可能会丧失优势。
以获取自然资源为主要驱动力的“走出去”,是保障国家能源和经济安全的战略举措。对外投资是实实在在地追求收益,既不要讳谈利益,也不要空谈利益,要学会整合利益冲突,均衡利益各方。
一些刚开始“走出去”的中国企业,很少自觉从“合作双赢”的角度理解对外投资,盲目追求控股,甚至投资之初就有搬资源、搬工厂、搬技术的想法,结果碰得头破血流。因此,中国企业带着刚性需求在国外收购企业或开采资源时,应采取更加柔性的姿态和方式,形成与当地政府和民众的和谐相处。也就是说,要实现国外自然资源和当地投资环境的有机整合。
在投资方式上,不能一味追求直接收购、控股等,可以与当地企业合作或与其他跨国公司合作,也可以在保证企业的总体利益的基础上不强调控股权,采取多样化的策略和方法,通过不同结构的安排来降低风险,不给外国政客以攻击的借口。
行业协会的弱势是主要原因,国内一些对外经贸商会官本位色彩明显,难以有效表达业内共同利益诉求,不能真正体现行业的长期海外利益,权威性很低。反观国外商会,行业权威性高,市场协调能力非常强。
建议:成立以企业力量为主導、而非政府或事业单位为主導的跨国经营协会组织,真正以企业的自律经营和海外协同为主线,尽快使我国“走出去”的企业形成合力,避免在海外市场上自相残杀。
课题二:改进政府管束与政策支持
第二组学员的课题是改进政府管束与政策支持,研究组认为,企业“走出去”除了需要自身的国际竞争能力外,政府搭设的“台”的好坏,对企业“走出去”的效果有直接的关系。
首先体会到的是,缺失“走出去”战略的总体规划。没有中远期目标,没有重点地区和重点领域的政策引導,就不可能建立政策支持体系。建议中央政府层面要组织各部门大力协同,统筹研究制订境外投资的总体战略、发展规划和政策措施,尤其加快建立实施“走出去”战略具体政策落实及重大项目的快速协调机制。
另外,中国企业“走出去”过程中,深受海外市场话语权和定价权缺失的掣肘。所以,政府应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主动参与全球贸易、投资、金融管制等游戏规则的制订,争取更多的国际话语权,为央企实现跨国经营、提升核心竞争力争取更宽松的外部条件。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政府审批。要突出企业的市场主体地位,放松境外投资管制,大幅度下放境外投资审批权限,放宽企业境外投资的限制额度。对国有重要骨干企业,建议探索对其境外投资开办企业审批放松管制,适度授权,对额度内投资项目,可实行备案制,不再事先核准。同时,期望相关部门对企业“走出去”审批能提供“一站式”审批服务。
对于央企而言,考核问题也需要改革。为了鼓励“走出去”,一定要允许失败,取得巨大成绩的大型国有骨干企业,“走出去”初期,无一不具有失败的案例及教训,正是这才造就了企业跨国经营的能力。
在考核机制上,要有实事求是的态度,要将单个项目评价与整体效果评价相结合,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相结合,不能因为一次失败而否定整体。对处于“走出去”初期的企业,可以区分国内经营情况与国外经营情况,分别考核。否则,不利于企业坚定信心。
课题三:国际化经营与风险管控
第三组学员的课题是企业国际化经营与风险管控,列举了22种“走出去”可能面对的风险。尽管从商业角度看,经济活动的本质就是承担风险,“走出去”就是驾驭风险的过程,但和平崛起过程中,中国企业面对的国际化风险,在意识形态偏见、既得利益强国“围堵”、资源竞争加剧、环境压力严峻等背景下,显得前所未有。
走出去面对最多的还是商业风险,主要有四种风险:
第一是法律风险。由于所在国法律与我国法律规定有所不同,甚至还不是一个法律体系,有的国家法律本身不够健全,或者法律条文时常修改,而我国企业对当地法律不够了解或对法律约束不够重视,導致企业可能无形中触犯对方法律,遭遇投资或经营挫折。
第二是市场风险。一是国际市场的供需关系发生变化,若不能及时了解和把握,我国企业在海外投资和国际化经营战略决策上容易发生失误;二是由于技术更新带来的产品生命周期变化,影响“走出去”企业的产品市场;三是国际炒家对大宗商品、期货、股票等领域的投机行为,使我国企业在国际化经营中面临不可控的成本波动。
第三是决策风险。一是在战略选择上出现偏差,与公司既定战略不匹配,未能发挥主业和专业优势;二是战略布局不平衡;以低端市场为主,在中高端市场业务占有量较小,未形成高中低端区域市场的平衡分布;三是顶不住机会诱惑,盲目进入陌生或短板业务领域,甚至发生违规操作;四是为“走出去”而“走出去”,将“走出去”作为企业发展的最终目标,而不是实现发展目标的途径。
第四是文化整合风险。首先是管理整合风险,在管理理念、管理模式、组织架构等方面要进行适应国际化需求的全方位整合;其次是文化融合风险,既包括国家层面意识形态、民族、宗教、文化、思维习惯等方面的融合,也有企业层面的企业文化、组织文化、企业社会责任等方面的融合;最后是资源整合风险,既有企业外部的国内外政策、区域资源、社会关系整合,也有企业内部的战略、资金、人力等资源的整合。
课题四:“走出去”战略国际化人才支持
第四组学员的课题是“走出去”战略实施中的人才问题,目前制约我国企业“走出去”战略实施的最主要、最迫切的问题就是人才问题,主要表现在缺乏足够数量、优秀适用的国际化人才。
鞍钢集团副总白静瀑介绍,目前,鞍钢集团近14万名员工,直接从事进出口贸易的只有200多人,虽然也在通过国家级国际工程承包公司间接参与国外冶金工程施工,但按照鞍钢自身的国际化战略要求,能够通过国际贸易的平台寻找资源和市场投资机会,真正具备国际化项目运作能力的人才十分缺乏,对一些项目的顺利开展也产生了一定影响。
中石油集团董事长蒋洁敏提到在西班牙和委内瑞拉的两个项目,生产规模每年4000万吨,投资400亿美元。中方40%的股份,即160亿美元,但是这个项目上真正合格人才不到100人。最最关键的还是人才问题。
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的缅甸项目也如此。缅甸经济社会落后,教育和工业基础薄弱,技能与技术人才匮乏,短期内,项目建设所需的大量技能、技术和管理骨干难以实现本地化,几乎都要从中国派遣。而由于当地政局复杂,和平与稳定环境脆弱,项目所在地又处于温热带原始丛林,人烟稀少,传染病流行,生活和工作条件极差,给项目管理,特别是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提出了严峻挑战。
关键词:企业国际化研究综述
当今时代,经济全球化被描述为21世纪的“世纪特征”,它正使世界经济经历着一场全面而又深刻的变革,各种资源在全球范围内进行流动和配置,任何国家都不能回避这一问题。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各国企业纷纷加快国际化进程,以期立足于国际市场,达到企业效益最大化。对企业国际化的研究早在国际贸易刚出现时,国外就产生了许多的研究成果,而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浪潮,国内外研究范畴才越来越大,研究越来越深。
一、国外研究综述
1.国外学术界对企业国际化的定义
北欧学者卡尔森等人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企业国际化是企业由国内市场向国际市场扩张的渐进演变过程。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理查德・罗宾逊教授认为国际化的过程就是在产品及生产要素流动性逐渐增大的过程中,企业对市场国际化而不是对某一特定的国家市场所做出的反应。
英国国际商务学的著名教授蒂芬・扬提出,企业国际化是指企业跨国经营的所有活动方式。这些活动包括产品出口、直接投资、技术许可、管理合同、交钥匙工程、国际分包生产、特许经营等。
芬兰学者维尔斯和罗斯坦蒂恩在提出,企业国际化是企业参与国际分工的活动。他们认为这是企业由内向企业发展为跨国公司的过程,包括内向国际化和外向国际化。
2.企业国际化经营的动因研究
有关国际化经营的研究主要可分为国际贸易和对外直接投资两大理论体系,这两大体系在分析问题的视角、方法、目的等方面均有所不同,其中国际贸易理论侧重于对国家的研究,而对外直接投资理论则侧重于对跨国公司的研究。由于不论是国际贸易还是对外直接投资,其行为主体均是企业,两大理论体系都揭示出推动企业从事国际化经营的内在动因,因此,若以动因变化作为主线,这两大理论体系又是连续、统一的。
以国际贸易理论为基础的企业国际化研究,主要包括绝对优势说、比较优势说、要素禀赋说、产品生命周期论;以跨国公司为研究主体,以国际直接投资理论为基础的企业国际化研究主要有垄断优势理论、内部化理论、国际生产折衷理论等几种理论。
3.企业国际化程度与企业绩效关系的研究
传统的对外直接投资理论,包括海默、弗农、邓宁等人的研究探讨了企业为什么对外直接投资以及对外直接投资的条件,也即只要具备了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企业就会对外直接投资,并且在具备这三种优势的情况下企业就能够在国外市场获利。因此,传统的众多理论都认为国际化能够给企业带来利益。但后来的许多学者也看到了国际化带来的成本,主要包括国际化的风险、组织和环境的复杂性所带来的管理成本或监督成本、交易成本和管理信息流程的需求等。
拉斯姆斯瓦米在回顾了国际化对企业绩效影响的相关实证研究后总结认为国际化对组织绩效的影响仍不明确。有的研究认为国际化程度与企业绩效正相关,有的认为是负相关,有的认为是曲线关系,也有认为两者之间没有显著的相关关系。
以肯特拉科特、昆杜和徐为代表的一些学者试图整合各方面的观点,提出一个综合性的框架――国际化扩张的三阶段论,认为随着企业国际化的不断深入,企业绩效会呈现第一阶段下降、第二阶段上升、第三阶段再下降的水平S型曲线关系。他们认为S型曲线包含负的斜率、正的斜率、U型曲线和倒U型曲线四种关系,可以合理解释过去研究中的不同结果。但这种S型曲线关系模型并未得到学术界的普遍认可。
4.关于企业国际化阶段研究
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以约翰逊和瓦尼为代表的北欧学派,使用企业行为理论研究方法,提出了企业国际化阶段论,也有学者称之为“乌普萨拉国际化模型”。
约翰逊和瓦尼对瑞典四家企业的海外经营过程进行比较时发现,企业海外经营的不同发展阶段具体为:第一阶段没有出口,第二阶段有偶然的非经常性出口,第三阶段是通过独立的代表处或者人系统地出口,第四阶段是企业在海外建立自己的销售子公司,最后阶段是企业在海外拥有生产实体并从事海外生产。
米勒把国际化过程分为十个阶段,即:①评估企业是否准备好进入国外市场;②企业分析;③对国内业务计划再评估;④评估国际市场和竞争;⑤制定国外市场进入计划;⑥识别和选择国外合作伙伴;⑦依从国外规则;⑧选择双方市场的服务支持提供者;⑨企业产品进入市场;⑩在国外市场设立机构。
乔治运用结构方程对美国68个近期开展国际化的企业进行了研究,把国际化步骤分为:①动机和战略规划;②市场调研;③市场选择;④进入模式选择;⑤对意外和困难的规划;⑥补充的战略。
5.以发展中国家为研究对象的企业国际化研究
由于,发达国家跨国公司无论从数量上还是规模上都是企业国际化活动的主体,企业国际化理论研究的主流也是以跨国公司为研究对象。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由于新兴工业化国家的兴起,来自发展中国家的企业跨国界经营活动逐步发展起来,学者逐渐开始关注对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理论的探讨,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理论和观点,解释发展中国家企业跨国经营和竞争优势的国际化理论应运而生。研究发展中国家的企业国际化问题的理论有小规模技术理论、技术地方化理论、技术创新产业升级理论等。
二、国内研究综述
1.国内学术界对企业国际化的定义
鲁桐在《企业的国际化――兼评中国企业的海外经营》一文中将企业国际化看作是一种空间层面的扩展,认为企业的国际化行为分为外向国际化和内向国际化,它认为企业国际化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企业的“走出去”,二是企业将资本、技术或管理方式等“引进来”。
梁能在《国际商务》一书中指出,企业国际化是指企业走向世界的过程。他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企业经营的国际化,也就是企业产销活动的范围从一国走向世界,二是企业自身的国际化,也就是一个原先土生土长的企业向跨国企业演变发展。
金润圭在《全球战略:跨国公司与中国企业国际化》一书中提出:企业国际化,意味着以出口为导向,瞄准世界市场,实行跨国经营,国际性地配置生产要素和管理技能,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竞争,在复杂多变的世界政治、经济、技术环境中,具有自我生存和发展能力。
2.国内学者对于企业国际化经营理论等相关研究
我国对企业国际化的研究要从我国对跨国公司的认识开始,在20世纪70年代,由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世界经济研究室翻译了联合国关于跨国公司的第一个报告《世界发展中的多国公司》,为我国认识跨国公司了起到了开创性的作用。之后陆续出现一些相关的著作:《世界经济百科全书》(钱俊瑞,1987)、《遍及全球的跨国公司》(叶刚,1989)、《上海企业跨国经营初探》(顾达,1991)、《跨国公司战略管理》(藤维藻,1992)、《企业跨国经营研究――兼论中国企业国际化》(赵曙明,1993)等等,从不同侧面介绍了跨国公司。
近些年来,大部分学者主要是在学习国外企业国际化理论的基础上对我国企业国际化做了一些评述,发现问题,提出对策,提出了一些企业国际化的模式和路径选择。大体可分为五个方面:
一是对我国某个企业国际化个案的研究。比如,龚振(2006)以TCL的国际化经营为研究对象,分析了TCL国际化经营的特点和利弊,姬金霞(2006)海尔公司国际化战略研究,系统介绍了海尔公司国际化战略的制定与实施过程,总结了其国际化成功的经验,陈静(2005)的联想国际化VS海尔国际化对两个企业国际化状况、特点进行了比较。
二是对某个产业类型(家电、制造业、石油、IT产业等)国际化状况的研究。比如,宋文佳(2007)选取了海尔、联想和华为这三家典型制造业企业进行了国际化程度测量和国际化经营模式的分析,通过对这三家既具代表性又各具特色的企业的研究,总结出我国制造业企业国际化经营存在的普遍问题。龙建辉(2006)对我国钢铁企业国际化程度的评估研究,选取宝钢、包钢、首钢等企业对我国钢铁企业国际化进行了评估。刘松涛(2004)在我国摩托车企业国际化战略研究中,提出了我国摩托车企业国际化战略的关键环节:全球领先的成本控制、研发创新能力、品牌全球化、全球价值活动一体化等。此外还有,张广宝(2006)中国石油企业资本运营国际化模式及其风险研究,张孟村(2006)中国家电企业国际化战略研究,胡耀国(2008)我国IT企业品牌国际化战略研究,李宁(2008)我国船舶制造业国际化经营战略研究,柯义迪(2007)我国化学制药企业国际化经营研究,吴宇红(2009)我国中小粉末涂料企业国际化发展战略研究,杜春娟(2004)战略资源国际化――我国石化企业的发展思路,李俊(2006)我国软件企业国际化战略研究等文章针对企业所处产业的特点,分析我国某个产业国际化的现状,提出提高某个产业国际化程度必要性与政策建议。
三是对某个企业类型(民营企业,中小企业,科技型企业等)国际化问题的研究。李凝(2007)提出,民营企业国际化既可以采用渐进的国际化模式也可以采用快速的国际化模式,民营企业受到企业管理层国际经验、知识密集程度、企业文化和产业特征等方面的影响,应在国际化风险和收益下权衡,确定企业的国际化模式与速度。民营企业国际化对策研究既有包括国际化某一方面的政策建议也包括国际化体系的对策研究。杨立强(2003)对我国中小企业走出去的基础与策略、彭少华(2006)对我国中小企业国际化路径、董春(2007)对我国中小企业国际化发展理论与实证进行了研究,他们发现面对大型企业强大的竞争优势,可以依据中小企业自身特点启动国际化战略,提出可以采取网络创建、营销创新、实施全球边角化策略等应对国际化浪潮。谢作渺(2006)主要分析了科技型企业国际化过程中人才缺失的问题。此外,张俊民(2006)对中国零售业、隋建华(2009)对我国高科技企业、关健鑫(2008)对我国高新技术企业的国际化问题进行分析。这些学者从行业特点出发,发掘了一类企业在国际化进程中面临的诸多问题,提出了自己的对策建议。
四是对我国某个区域企业国际化问题的研究,进行了一些实证分析。比如,赵优珍(2003)以浙江省民营企业为研究对象,在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民营企业存在的主要问题:认知误区、融资困境、信息闭塞和技术水平及技术创新能力较低。蒋华(2007)以问卷调查方式,用5级评分法对温州中小企业国际化问题进行了实证研究,内蒙古财经学院工商管理系课题组(2006)对内蒙古羊绒企业国际化程度进行了测量研究。这些学者详细分析了某个区域的企业国际化状况,评估其国际化程度,发现其中的问题提出了相应对策。
五是对我国企业国际化进程中某个因素或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比如,王国顺(2006)对企业国际化与企业绩效进行了实证研究,发现企业国际化程度与企业总资产利润率呈相关性并不强烈的负相关关系,但技术密集型的医药行业国际化程度与企业业绩呈正相关关系。朱焱(2009)对我国企业国际化经营内外部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提出:企业的特征(企业规模、管理者态度、海外经验、高管团队的教育背景和经验技能等)、企业能力(技术水平、质量控制与交流能力等)、企业国际化战略是企业的内部因素;东道国市场特征与国内市场特征是企业的外部因素。分别通过实证分析,认为企业自身能力是影响企业国际化绩效的关键因素,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企业,必须要加大对技术的创新能力,企业融资能力的大小也是制约企业国际化经营绩效的一个重要因素。此外,王振铎(2006)我国企业国际化供应链的风险问题与对策研究,于丽艳(2006)我国企业国际化经营知识产权战略管理研究,陈伍斌(2006)我国企业的品牌国际化发展研究,刘春胜(2007)中国企业国际化发展进程中的政治风险及对策分析,李希志(2008)中国企业国际化进程中的财务部门业务支持转型等文献从不同侧面研究了我国企业国际化进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而提出对策。
综上,国外学者对国际化理论研究相对成熟,国内许多学者的研究更多的关注了了我国某些区域或某些产业国际化相关问题。
参考文献:
[l]邵祥林.“走出去”跨国经营[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
[2]谢康、于蕾.“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中国对外投资战略〔J].世界经济研究,2003(6).
[3]刘山屏.中国家电企业国际化经营战略[D].武汉大学,2005.
[4]赵伟,古广东.民营企业国际化:理论分析与典型案例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5]谭斌贤.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的国际化战略探析[D].西南财经大学,2007.
[6]孙纲.政府在“走出去”战略中推进作用的思考〔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06(03).
[7]王璐.中国企业国际化与战略合作问题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5.
[8]安徽.基于比较优势的“走出去”战略[J].北京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报,2005(4).
[9]管益忻.国际化战略七种模式正在浮出水面[J].理论前沿,2005(16).
[10]于培伟,于鹏.关于“走出去”战略的再思考[J].经济研究参考,2006(24).
[11]姚望、蔡小军.我国企业“走出去”的现状与问题-一基于新制度经济学的分析[J].研究与探索,2004(5).
[12] 鲁桐.企业的国际化――兼评中国企业的海外经营[J] .世界经济与政治,1998(11).
[13]梁能.国际商务[M]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14]Dunning,J.H.Some Antecedents of Internalization Theory[J].
[15]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udies,2003,10(34)108-115.
Koehhar R.and M.A.Hitt.Towad an Integrative Model of International Diversification[J].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Management,1995,(1):33-72.
[16]Contractor,F.J.,S.K.Kundu and C-C.Hsu.A Three一Stage Theory of International Expansion:The Link between Multinationality and Performance in the Service Sector[J].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udies,2003,34(1):5-18.
作者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