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公共管理研究设计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关键词:新疆公共事业管理;案例式教学;案例库建设;使用规范
改革开放以来,新疆的各项公共事业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广大各族人民的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得到明显改善,教育、医疗、交通、水利等各个行业领域对公共事业管理人才的需求日趋迫切。新疆农业大学于2002年设立了公共事业管理本科专业,迄今已为新疆培养了1000多名公共事业管理人才,形成了较为成熟、具有新疆特色的公共事业管理人才培养方案。公共事业管理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案例教学在公共事业教学中逐步得到推广,对于拓宽学生视野、激发其学习兴趣、提升其理论水平具有重要作用。一直以来,案例教学法都是教学法改革的重要内容,而案例库建设是案例教学法实施的前提。但目前公共事业管理课程教学中缺乏系统的教学案例,教师所采用的案例大多是零散搜集或直接从统编教材中截取的,还不能完全满足和适合新疆公共事业管理课程的教学需要。
新疆是个多民族聚居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近年来社会政治形势比较严峻,公共事业发展面临较大挑战,公共事业管理具有明显的特殊性,因此,公共事业管理类课程的案例需要专门编制,建立一个特色性强、规范性和原创性俱佳的新疆公共事业管理特色案例库,来指导新疆公共事业管理的专业实践和理论发展。
一、案例库的建设意义
(一)教学工作的需要
目前公共管理类课程教学已广泛运用案例教学法,但适合新疆公共事业管理教学所需的案例库并不多。在常选用的公开教材中教学案例比较陈旧,难以反映公共事业管理形势的变化。老师们教学时不得不临时从报纸、网络等各种渠道搜集案例材料,花费许多时间,资源又不能共享,导致工作有重复。由于缺少质量高、时代性强、区域特色的案例库,已严重制约公共事业管理教学水平的提高。
(二)学科建设的需要
新疆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要服务于新疆经济社会的实际需求,特色建设是新疆公共事业管理学科建设的核心,也是关键。特色案例库建设有助于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学科创新,丰富和推动我国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发展,提升公共管理学科的科研创新能力和社会服务能力。
二、案例库的建设原则
(一)特色性
公共事业管理案例的取材必须基于新疆公共事业管理的社会实践和政策发展。近十几年来,我国的社会发展和制度变革都很快,新疆在西部大开发战略和中央援疆政策中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在多领域的公共事业快速发展中也暴露出许多问题,比如土地过度开发、环境污染、民族矛盾、教育差异等,这些现象与全国其他地区相比有共性,也有差异,需要分析其产生的特殊社会背景,才能发现问题背后的根源,并提出有价值的建议。
(二)目的性
要围绕公共事业管理教学目标和课程内容选择案例,因为案例是为课程教学服务的,必须符合教学大纲的要求,体现教学难点和重点。通过案例分析能帮助学生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因此,在案例的选择上必须有明确的目的性。
(三)典型性
案例的选择应具有典型代表性。案例中的内容、矛盾、特征等要能反映一段时期同类公共事业管理发展的规律。学生通过研习案例后能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掌握这一类公共事业政策发展规律和政策走向。
(四)难易适中
公共事业管理案例的选取不能太难,也不能太简单。难是指案例可能会涉及较为敏感的社会问题,难以给出明确答案,或者涉及晦涩难懂的法律制度,不适合学生的知识结构和文化背景;易是指案例过于简单,一目了然,没有思考的深度和扩展的余地。因此,案例的选择要广泛、择优,才能达到释疑解惑、拓展提升的教学目的。
三、案例库的建设构成
(一)整体构成
完整的公共事业管理案例库应当覆盖公共事业管理的主要内容:一是公共事业管理内涵特征,二是公共事业管理环境,三是公共事业管理主体,四是公共事业管理模式,五是公共事业管理一般过程,六是公共事业管理绩效评估,七是公共事业分类管理。这七大类案例应采取不同的案例模式呈现:以调查解决问题为主的问题式案例;以信息搜集的形式形成的信息式案例;以叙述一个事件情景为主的陈述式案例;体现不同解决方案的决策式案例;将背景、问题、解决方法、评论等排列起来的条例式案例。在案例内容的表现形式上,应包括文字、PPT和图片。
(二)个案结构
每个案例都应包括序号、标题、关键词、正文内容、背景资料和思考题。见表1。
(三)使用规范
每个案例应有规范的使用说明,包括适用范围、教学目标、配套教材、课件和分析思路以及课堂计划。见表2。
四、案例库的建设流程
(一)建库准备
首先进行总体规划,包括课题总体思路、基本原则、课题团队人员的组成、预算和经费保障措施、课题实施时间等。其次是制定建库方案,在广泛征求教师、学生以及行业专家意见的基础上起草建库方案,包括案例范围、具体标准、收集渠道、编辑方法、难度篇幅、适用课程等,并形成课题大纲和调研提纲。
(二)案例收集
主要通过实地调研、座谈交流、文献查询、网络资讯等方式获取基础资料。案例收集的过程实际上是对公共事业管理理论体系的一次实践过程,根据调研提纲采取多种方式,了解新疆各类公共事业发展情况和政策实践。在当今信息高度发达的时代,多种调研方式应互为补充和印证,对同一问题、同一事件可以采取多渠道、多角度的调研,然后进行事实甄别,取真去伪,获得客观的案例材料。
(三)撰写修改
首先是编辑案例正文。需要对初步筛选后的案例材料进一步修改,相关人名要隐去,内容详略可以适当增减。其次是设计思考题。这是案例设计的核心,好的思考问题犹如抛砖引玉,能够大大提高案例教学的水平。思考题的设置应与案例选择的目的和教学目标相吻合,以课程推进的理论体系为导向,深入浅出、由点到面,并能够强化相关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运用。第三是专家评述。可以邀请行业专家、校内老师根据案例内容,结合关键知识点,对思考的问题进行逻辑分析,拓展学生思路。最后是整理撰写。按照设计好的格式补充完善,最终形成内容科学、结构合理的教学案例库。
(四)试用反馈
案例库初步建成后,要及时在两个方面进行意见反馈。一是在本科生教学实践中检验其适用性,通过师生课堂展示和分析讨论,提出对案例的严密性、难易度意见。二是将相关案例发送到对应部门,请行业管理人员对案例的科学性、合理性进行评价。两方面的意见反馈后,撰写人员根据意见调整和完善案例库。
五、案例库的使用
(一)课前布置与案例预习
课前布置和案例预习是调动学生积极性和提高案例使用效果的关键环节。案例库中案例的设置顺序与课程体系内容紧密相关,所以,授课教师应提前布置理论预习内容,并把案例下发到学生手中,同时各小组成员应分工进行相关参考资料的查阅,为课堂案例讨论做充分准备。
(二)课堂讨论与总结归纳
课堂讨论应以学生为主体,老师起引导作用,尽量展现学生课前预习情况,让各小组学生表达思想,充分开展讨论,所以,在课堂时间安排上应留有较大余地。教师应注意讨论中显现的问题及思想闪光点,及时调整课堂节奏,把握重点,使教学更有针对性。讨论结束时,教师应点评、归纳和总结学生观点,并提出完整的分析过程和结论,这样才能画龙点睛,提高案例教学效果。
(三)课后报告与理论提升
摘要:公共文化事业是构建社会主义学习型社会必不可少的一环。文章首先介绍了公共文化综合服务管理平台体系理论基础,对公共文化综合服务管理平台的建设目标、总体设计、模块设计、技术支撑进行了探讨,最后提出健全公共文化综合服务管理平台的策略,以期促进我国公共文化事业的发展。
中图分类号:G25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588(2016)12-0116-03
文化事业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精神承载,发展公共文化综合服务也是文化事业发展的必然要求。随着计算机应用的普及,公共文化综合服务管理平台的设计至关重要,它有利于让工作人员参与到科学的工作管理中,并建立公共文化事业发展过程与目标的完整评价体系。实际上,公共文化综合服务管理平台的设计涉及很多因素,既需要政府的支持,又需要依赖科学技术的发展。公共文化综合服务管理平台的搭建是一个逐步完善、不断优化的过程,它以“实用、适用、易用”为设计原则,以“便民、利民、惠民”为最终目的,同时兼顾系统性和拓展性。
1公共文化综合服务管理平台体系理论基础
1.1为人民服务:新公共服务理论
所谓新公共服务理论,最早由德国学者瓦格纳于19世纪提出。他认为,新公共服务理论(The New Public Service)是以人民为中心的社会治理概念,主张为人民提供公共服务,侧重宣扬“政府即公仆”的思想[1]。新公共服务理论是公共文化综合服务管理平台的理论基础,二者是密不可分的。首先,政府的作用在于为公众提供公共文化,建设和完善公共文化服务管理体系,政府的服务功能并非是对人民的管制。其次,公共服务要求政府有效地对公共文化事业进行科学的管理,这是公共文化综合服务管理平台设计的理论要求,为政府对公共文化管理理念开辟了“改善公共服务质量”的新路径。
1.2文化产品公用:公共产品理论
当今社会上的产品大致可以分为四大类:一是纯粹的私人物品,带有唯一性、独有性的特点。二是公共产品,即不具有排他性与竞争性。三是公共资源,这类产品也不具有竞争性和唯一性。四是混合产品或准公共产品,介于私人物品和公共产品之间。基于产品属性的四种分类,学界认为公共文化产品属于具有广泛社会功能和效益的公共文化产品,对公共文化产品的综合服务管理有利于获取其真正的外部效益,形成良好的文化氛围。
1.3加强政府管理:公共选择理论
20世纪中期,布坎南等人基于个人利益最大化的概念,提出公共选择的理论,认为“经济人”经常采取个人主义的观点与政府做交易,探索政府管理对经济发展带来的影响[2]。“经济人”的一举一动皆为了获取最大利益,因此,公共选择理论的内涵之一即公民存在理性的无知(Rational Ignorance),政府必须处理好公共文化综合服务的管理,否则其公共利益将无法达到民众的要求。该理论的核心思想是要通过政府的宏观管理,缓解政府、社会、人民之间的矛盾,在公私之间既存在竞争,又让公众保有基本的选择权利。
基于上述三种理论基础,公共文化综合服务管理结合了计算机技术,构建了科学的公共文化综合服务管理平台。
2公共文化综合服务管理平台设计
2.1平台建设目标
公共文化综合服务管理平台是研究高效文献信息服务平台的建设,将不同系统结构建立的结构化和非结构化数据进行整合,实现数字资源智能发现与统一检索研究,采用自动收割技术实现对各类型数字资源进行自动收割、关联整合、智能定位,通过统一检索技术实现同构数字资源和异构数字资源的“一站式”服务。
2.2平台总体设计
公共文化综合服务管理平台从总体上看由五大部分组成,分别是应用服务、业务支撑、基础设施、展现层面与数据库系统。其中应用服务是五大部分的核心,也是实现服务的功能逻辑。基础设施层的建设主要是指服务器的配备安装,如交换机、路由器和磁盘列阵等,此外,安全设备和网络系统的建设也不容忽视。数据库系统设计是指数据库软件和数据备份系统的配备。展现层面是指底层系统的支持模块,如权限管理和缓存管理等部分。公共文化综合服务管理平台的主要作用在于为广大用户推送信息,满足公众的文化需求。对于信息推送服务,公共文化综合服务管理平台基本上又分为管理系统层、信息枢纽层、客户端层(见图1)。实际上,业务处理流程的三层维度是对公共文化综合服务管理平台的进一步抽象和简化。公共文化综合服务管理的工作人员通过对服务器的控制,实现对整个平台的管理,最后通过公众文化信息枢纽平台,将信息推送到大众的客户端和移动终端上。
2.3平台模块设计
关于公共文化综合服务管理平台的模块设计侧重研究其信息采集工作,这也是公共文化综合服务管理平台设计中最具创新的一个环节。要想实现信息的自动采集,就必须依靠“网络爬虫”的科学技术。“网络爬虫”的特点在于不需要人为的参与,服务管理人员只需设置好需要的信息参数即可由计算机自动完成信息采集工作。这种技术的优点很明显,即采集速度快,但与此同时也应注意到,它还存在着采集信息内容不准确等缺点。公共文化综合服务管理平台的设计上,要充分考量技术硬性指标带来的僵化结果,因此需要工作人员后期对公共文化信息的筛选,对信息的真实性进行筛选和判别、整理和分类等工作。“网络爬虫”的信息采集系统将会以周期性为规律进行采集任务,当公众用户信息到该平台时,这些信息将会触动采集机制,具体运行是先将公众的意见保留在一个临时生成的表格中,再由“网络爬虫”程序根据所设置参数初步筛选,将符合条件的信息反馈到后台数据库中,再由工作人员进行精选,从而完成数据库的完善和建设[4]。
2.4平台搭建的技术支撑
2.4.1云计算技术的应用。首先,利用虚拟化技术,建立一套基于虚拟化的自助服务交付公共管理平台,以满足区域内各类型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对于软硬件平台及技术的不同需求。在区域内的公共文化服务机构用户可借助中心硬件资源,自主按需创建硬件资源供其使用,从而实现快速调配应用和确保业务策略的合规性,解决一些公共文化服务机构中不同程度存在的基础设施薄弱和技术人员缺乏等问题。其次,通过云计算技术,基于Hadoop架构,建立一个数据处理框架和一个分布式数据存储文件系统,在集群服务器上使用相关编程模型对大数据集进行分布式处理,提供资源存贮、数据挖掘、查询调试等相关的服务。再次,利用云计算技术,选择区域内实力较强的节点,建立资源分发系统和异地资源容灾备份系统。最后,利用互联网络、移动通信和数字电视为基层和广大民众提供全媒体信息服务,打造公共数字文化新业态[5]。
2.4.2数据挖掘技术的应用。一方面,通过分类、关联、预测、聚类等方法,使用数据挖掘工具如决策树(Decision Tree)、K-Means、朴素贝叶斯(Native Bayesian Model,NBC)、分类与回归树(Classification and Regression Trees,CART)等算法处理数据,提取相关知识形成新的知识库,并通过可视化技术与读者进行交互,并将与读者交互时产生的用户信息与读者身份进行关联处理,产生新的逻辑知识库,通过对逻辑知识库数据的二次挖掘,找出其中隐藏的规律,并用这些规律来预测未来或指导未来的工作。另一方面,对个性化智能推送技术进行研究,在云支撑平台基础上,结合大数据分析技术,研究各类型公共文化服务机构的相关数据元素,建立统一标准和模型,并利用数据挖掘工具,生成知识数据库内容,形成区域内同构和异构公共数字文化资源的可视化模型,实现信息交互功能,最终实现用户利用资源时的智能个性化定制与推送,为相关文化主管部门制定发展规划、有针对性地提高资源利用率提供决策参考。
3健全公共文化综合服务管理平台的策略
目前的公共文化综合服务管理平台设计主要侧重于技术上的探讨,然而要想健全公共文化综合服务管理平台的设计和构建,还需建立科学的资金管理制度、建立合理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建立科学的内部监管制度。
3.1建立科学的资金管理制度
上述公共文化综合服务管理平台的设计,无论在总体上还是模块上亦或是数据库上,都需要强大的资金进行支撑。我国“十二五规划”曾指出:“到2015年,要基本建立覆盖城乡、结构合理、功能健全、实用高效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各级各类文化设施更加完善,使人民群众能够公平、就近、便捷地享受公共文化服务,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6]。因此,政府成为公共文化综合服务管理平台的资金来源和强有力保障,尤其对于我国中西部地区县城而言,其本身经济水平较为落后,公共文化事业没有很好的发展基础。针对此问题,我国提出要开源节流,一方面合理利用有限的资金,让其发挥最大的价值效用;另一方面扩大资金来源,设立公共文化综合服务事业专项资金,做到专款专用,增加文化事业的投入。此外,还需完善政府对财政资金的监督制度,保证“钱用在刀刃上”,大力创新资金的投入方式。
3.2建立合理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
人力资源因素相对来说是较为灵活的,无论是对一个小团队而言,还是对宏大的公共文化综合服务管理平台而言,人才队伍的建设都是必不可少的,发挥着能动性的作用。人力资源管理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关系到公共文化综合服务管理平台的工作效果,要想提高并完善公共文化综合服务管理平台的设计,就必须留住人才、培养人才。首先,要进行科学的人力资源规划,搭建合理的人才架构,确保人才的不断层、不丢失,依靠统筹分配的原则,将人力资源分配到公共文化综合服务管理平台的各个层面,有的放矢地开展工作。其次,要构建合理的人才培养机制,利用已有的人才模式,吸引更多的专业人才,尤其注重对年轻人的吸纳,优化年龄结构,将重点培养对象送到高校进行深造,为管理人员创造更多学习机会。最后,做好奖赏机制,对业务水平好、工作态度佳的管理人员一定的奖励,通过外部刺激培养更多的专业人才。
3.3建立科学的内部监管制度
科学的内部监管制度,是公共文化综合服务管理平台长久有效运行的必要保障,是促进公共文化服务导向、效率和公平的必要手段,有利于提高公共文化综合服务管理平台的质量、降低公共文化服务的成本。首先,要建立科学的绩效考核制度,针对公共文化服务的特点和性质,强化公共文化综合服务管理平台的工作;其次,要重视日常的考核,在以往的公共文化综合服务管理平台设计中,更侧重于年终的考核,而忽略了即时性的日常考核,只有注重日常工作中的“小事”,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年终考核的成绩。笔者建议设计相应的表格,记录下平时的工作内容和工作反馈,将日常考核计入总体考核体系之内。
4结语
随着现代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大量的网络资源给人们的生活和学习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改变了人们的日常习惯。与此同时,我们也应注意到,我国公共文化综合服务管理平台还不能满足大众的需求。公共文化的宣传还有赖于对信息的推送,如何主动将信息推送给用户,节约大众时间,提高工作效率,如何有效地设计公共文化综合服务管理平台,完善我国公共文化事业建设,都需在未来的工作与实践中不断进行探索。
参考文献:
[1]盛鑫.我国政府对公共文化设施管理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长春:长春工业大学,2012.
[2]王琳.关于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档案服务的思考[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4.
[3]马捷,吴琼,亓莉莉.公共服务管理平台知识服务内容解析[J].图书情报工作,2010(6):40-43,101.
[4]刘亮,高福安.关于创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与管理研究[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2(2):56-58,52.
[5]普映娟,段寿建,杨朝凤.公共文化示范区现代化管理平台的研究[J].福建电脑,2014(10):22-23,58.
【关键词】公共事业管理 社会需求 职业关键能力 课程体系
【基金项目】西南大学2011年课改课题。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10-0031-02
引言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自1999年开办至今,在取得数量进一步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专业发展的瓶颈问题。传统教育体制和教学模式的桎梏使得当前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培养的人才与社会的需求还呈现出脱节现象,更谈不上满足社会的需求了。课程体系作为专业人才培养的核心和基础,是影响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和专业发展的关键因素。本文旨在围绕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职业关键能力,建立基于抵近社会需求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以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专业管理人才。
1.我国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及其课程体系发展现状
经济建设的顺利进行和经济交往日益频繁促使社会对文教、卫生、体育、环保、社会保险等公共事业机构的建立和完善呼声日涨。有效地运作公共事业机构,提高社会公共服务能力,不仅要借鉴国外管理经验和方法,更重要的是要建立我们自己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队伍。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设置正是在此背景下应时、应运而生。
1.1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发展现状
教育部1998年颁布的《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首次在管理学科门类公共管理一级学科下设置了公共事业管理本科专业。次年,东北大学和云南大学首开先河开设了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从那以后,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在十多年的时间里得到了迅猛发展,目前全国已有四百多所院校开设有此专业。经过十多年的建设,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在我国已初具规模,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教育体系[1]。
1.2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发展现状
课程体系指在一定培养目标指导下,依据相关学科知识和能力要求按一定比例和逻辑关系选择并加以组织的课程结构、课程内容和教育教学活动的系统[2]。课程体系是人才培养的核心内容,是办好专业,实现培养目标,办出专业特色的基础。尽管在专业开设之初,教育部高教司初步确定了专业的几门核心课程,但这并未形成真正意义上的课程体系。之后在2000年底,教育部高教司再次在东北大学召开会议,以确定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但这次会议仍未就课程体系达成共识。除了教育部在努力探索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统一、规范的课程体系外,其他相关学者也进行了大量研究,其中有代表性的有娄成武教授提出的三平台说,鲁汉玲、玲提出的五大模块群说,刘卫提出的四大类群说等[3]。最终由于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本身的综合性和各院校开设专业的背景不同,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经过十多年的发展仍未形成统一、规范的课程体系。
2.抵近社会需求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模式建设的思路
2.1 建立抵近社会需求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基础依据
建立一个专业的目的毫无疑问是向社会输出满足社会需求的专业人才,但是就我们目前调查显示,学校培养的人才所具备的能力和社会需求的能力尚存在不对称。因此,为了能更好的培养满足社会需要的人才,可以依据社会对专业人才职业关键能力的要求,按照社会需求来开设课程建立课程体系。课程体系是人才培养的实现方式,为了达到培养满足社会需求的专业人才这一目标,课程体系的建设就必须依托于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职业关键能力来建设。基于职业关键能力建设的课程体系,在人才培养上更能满足社会的需求,也能更好的保证学生的就业。
2.2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职业关键能力的划分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职业关键能力指为适应社会需求,公共管理人才应当具备的各种能力。我们认为,培养抵近社会需求的职业关键能力是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和方向。通过2012年对400名对象的网络调查,我们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职业关键能力进行了分析和划分。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职业关键能力体系包括通能和专能两个部分。具体来说,通能部分可以分为两块:一是通识能力,二是具体技能;而专业综合能力和专业方向能力则构成专能部分。从另一个角度看,具体技能和专业综合能力又可以归结为专业一般能力,专业一般能力和专业方向能力共同构成专业核心关键能力。专业核心关键能力是能力体系的核心,是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能力体系具体内容如图1所示:
3.抵近社会需求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模式的构建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作为一个新兴专业,至今还没有一个公认的统一的课程体系模式。我们结合人才培养目标和社会需求,构建了一套抵近社会需求的课程体系模式。除了对课程本身进行模块划分,更注重和培养模式相结合,以培养抵近社会需求的人才为核心,建立起统一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模式。抵近社会需求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模式如图2所示: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模式由三个部分组成,其中课程体系和职业关键能力体系之间相互对应,职业关键能力作为中间环节是联系课程体系和培养模式的桥梁,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通过职业关键能力形成一个统一体。基于抵近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职业关键能力建立起来的课程体系更能符合社会的需要,满足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从而有利于规范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并培养出与社会接轨的应用型专业人才。此课程体系可以概括为“两个板块、三个课群、一个环节”,“两个板块”指必修课和选修课两个板块,“三个课群”指通识课群、学科基础课群和专业核心课群,“一个环节”指教学实践环节。其课程体系及与之对应的核心课程如表1所示。
从课程体系具体课程设置上看,课程体系每一模块对应的课程基于两个理由设置。第一是职业关键能力。每一门课程设置都是基于抵近社会需求开设的,把培养满足社会需求的专业人才放在课程体系设置的首位。第二来自于国内各院校及国外学校本专业课程开设的成功经验。我们借鉴和吸收了十多年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发展的经验,综合了各院校课程开设的宝贵经验,从中提取已经达成共识的部分作为核心课程。
课程体系形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各部分联系紧密,关系清楚。必修与选修板块相互补充,同时三大课群又交叉在必修与选修两大板块中,最后以教学实践环节作为理论落实实践的保证。由此课程体系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系统,各部分共同作用于抵近社会需求的专业人才培养。
结束语
总之,抵近社会需求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模式最大的特点是课程体系和能力培养相对应,能清楚的反映课程设置的依据,充分与能力培养相结合,更有利于培养满足社会需求的应用型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同时它也能满足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发展的统一课程要求,为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建立统一的课程体系,促进专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参考文献:
[1]李燕凌,唐玉凤.100所高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科建设分析与思考[J].中国农业教育,2003,14(6):7
[2]马岱,史巧硕,吴敬松.基于多元统计分析的课程体系量化评价模式研究[J].中国大学教学,2009,(9):9l-93
[3]吴永生,魏巧米.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设置及学生成绩的定量分析[J].浙江杭州:当代教育论坛:管理版,2011,9:92-94
[4]安鹏飞,丁超,黄中中,黄琦,菅妮,姜仁良.基于能力培养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设计[J].天津:商业经济,2010,13:123-124
[5]李承辉,付用现,陈荣香.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发展现状[J].江苏:中国农业教育,2009,6:32-33
[6]娄成武,郑文范,隋永强,黄一坤.关于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设置问题探讨[J].中国高教研究,2000,2:6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