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青年亚文化论文范文

青年亚文化论文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青年亚文化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青年亚文化论文

第1篇

[关键词] 动画 亚文化 对抗 虚拟

一、什么是青年亚文化

众所周知,文化大体上可分为主流文化、大众文化、高雅文化和边缘文化四大类,亚文化即边缘文化。青年亚文化在20世纪50年代的欧美形成并呈流行趋势,各种各样的亚文化形式和思潮开始进入大众社会,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广泛影响,并引起了一批社会学的学者对亚文化的关注和研究。文化人类学中所说的“亚文化”概念,指的是“在某些方面与社会主导性文化的价值体系有所不同的群体文化”[1]。“青年亚文化可以概括为年轻人为了有别于主流文化而创造的他们自己的文化,以‘叛逆’为主要色彩,以示青年文化偏离、排斥甚至对抗‘化’或‘主流文化’的整体态势。”[2]

青年,是一个特殊的族群,他们正在走向成熟但又尚未成熟,喜欢接受新事物,存在着自我意识的矛盾性:闭锁但又渴望交往、反抗又屈从、自卑又自负、自信又气馁……青少年的这种独特的生理和心理特征也必然会产生属于自己的文化——青年亚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物质生活非常丰裕,青年更加喜欢表达自己,证明自己,叛逆、好胜、强调个性、放荡不羁的性格催生了亚文化的形成,青年亚文化宣扬与主流文化不同的价值观和价值取向,而正是这一点,青年亚文化才格外引人注目。青年亚文化在早期表现出强烈的抗争意识,而在当今社会,抗争意识逐渐弱化,取而代之的是一种“狂欢仪式”。审美虚拟化、消费个性化、行为另类化,他们宣扬非暴力,以一种无声的、潜隐的方式来对抗“主流文化”、“父辈文化”和“学校教育”。

二、青年审美的虚拟化转向

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追星族,他们不仅打心眼里喜爱明星,而且在实际生活中开始效仿明星的仪态、着装、价值观念,明星成了时尚的代名词。当下,动画被更多的人接受和认可,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开始崇拜动画中的虚拟角色,这就使得青少年在心理上从对活生生人的崇拜转变成了对虚拟角色的崇拜或喜爱。动画的世界是一个虚拟的世界,它是和现实世界平行的另一世界,它的原型来源于现实生活,并超越于现实生活。青少年就是在虚拟的世界中体味真实、追求理想。青少年对生活充满着激情与幻想,但幻想和现实往往存在很大差距,幻想的完满和现实的残酷相矛盾,青年人则更加青睐于以想象构思的“虚拟世界”,并以此来补偿现实。

观影中的置入感使得他们把现实世界融入其中,cospaly把青少年对动画的虚拟审美推到了极致。cospaly最早的译名来自台湾,是costome paly的缩写,意为“角色扮演”,指的是由真人利用服装、道具、饰品、化妆来模仿或装扮游戏、动漫作品中的虚拟角色(包括人物、动物、超人、植物等),类似于“动漫真人秀”。青少年以比赛、舞台表演、社团等形式参与其中,cosplay很重要的就是服装展示和角色表演,市面上也有很多服装店,但这些服装的价格不菲,而且很多动漫迷们为了忠于原著或凸显自己的风格,大多都亲手制作服装。

可以说,cospaly耗钱、耗时又耗力,为什么还有如此多的cosplayer呢?据笔者考证,原因如下:首先,精力旺盛、热情投入是青年族群所具备的特点,他们有精力也有时间去做这些事情。其次,青少年具有幻想的天性,这让他们对虚拟角色的审美、崇拜搬到了现实,在现实生活中虽然不能实现,但可以通过cospaly这种制作和表演于一体的形式来实现。再有,青少年叛逆、讨厌正统,处处希望获得更多的自由,正是在这种压抑和反抗中催生了这种“狂欢仪式”——cospaly的形成。最后,青少年极具创造力,这种对虚拟角色的模仿是对动画中虚拟角色的再创造过程,是审美的又一境界。

每一种事物都有其两面性,有的人认为cosplay是一种耗时、耗力又耗钱且无意义的行为,会让青少年沉迷于虚拟角色,失去自我。而有的人认为,cosplay注重的不止是模仿外在,更是一种和虚拟角色心灵上的互换,可以使青少年在挫折中战胜自我,找到自我。其实,只要正确看待cosplay这一亚文化现象,不无对青少年产生积极的影响。

三、动画消费中的身份展示倾向

动画的消费从你观看动画的开始而开始,伴随着观看过程的结束而逐渐完成,动画的观看与欣赏只是动画消费的初级阶段,动画的衍生产品将引领你进一步消费。

每一部成功的动画片都不会放过衍生产品的开发,它所带来的经济效益让人难以想象。譬如一直以来风靡全球的米老鼠,自1927年沃尔特•迪斯尼推出了第一部米老鼠动画片《疯狂的飞机》,便掀起了一场动画的革命。米老鼠从一诞生开始便颇具传奇色彩,当时,米老鼠每年可为迪斯尼公司带来7.5亿美元的收入。2003年,美国《福布斯》杂志推出“虚拟形象富豪榜”,该杂志推算,在2003年一年,米老鼠就为迪斯尼挣下58亿美元收入,成为最“富有”的卡通形象。商报点评说:“这不是一只老鼠,分明就是一棵摇钱树。”[3]可见,动画的衍生产品在动画消费中占了举足轻重的份额,它可以渗透到衣、食、住、行等各个方面,动画的衍生产品的价值已不仅在它本身的使用价值,更多的是它的符号价值。它所带来的利润甚至超过了动画影片本身,具有持续的生命力。

如今,每个消费群体消费的已不单单是产品的使用价值本身,更多的是产品所承载的符号意义。这样,产品便具有了身份展示的功能。学生用丙烯颜料在校服上画自己喜爱的动画明星或场景成了校园里一道亮丽的风景;生日派对上也不乏有专门去理发店专门做的米奇头;凡有热播的动画,校园内总会掀起一股购买印有其动画明星文具的浪潮;手机动漫贴纸、挂件、卡通背包随处可见……这种无孔不入的动画消费现象是青年亚文化的一个缩影。

第2篇

1.个人原因

(1)教学经验较为薄弱,教学方法不对路。大多数高职院校青年教师在上岗前没有接受过严格的教师专业教育,只是在上岗前通过短期的培训及考核,这种考核都不大正规,他们往往是还没完全吃透理论知识就匆忙地步入教师职业生涯,其个人素质、教学能力等都无法达到职业院校教学岗位的要求。另外,部分青年教师毕业于重点院校,在教学过程中借鉴当年大学老师的教学方法,但高职院校的学生普遍文化素质较差,接受能力不强,无法适应青年教师这种较为深入的教学方法,自然无法达到满意的教学效果。因此,缺乏教学经验的青年教师在课堂上面对意外情况时,就会显得手无足措,更谈不上能激发学生的课堂兴趣,久而久之,青年教师就会厌倦教学工作,产生消极思想,对教学工作失去信心,一部分的青年教师选择了另谋职业;(2)缺乏进取心,认为当上了老师就可高枕无忧。受到社会上就业难情况的影响,一大部分毕业生选择了较为安逸的教师职业,高职院校的青年教师在逐渐增加。但一大部分青年教师对教师这职业存在着一些偏见,认为选择这职业犹如捧上了“铁饭碗”,课堂上随便应付,课后就可放松休息,容易自我满足,缺乏进取心。当前,很多高职院校对教师的专业培训没有加强重视,缺乏一套完整的教学激励机制,青年教师在安逸的教学环境中缺乏奋发上进的精神。

2.学校原因

(1)高职院校所具有的职业性特点给青年教师增加了压力。在高等教育中,高职教育是其中一个重要部分,具有普通职业教育特点,也有高等教育特性,对青年教师来说是一个挑战。高职院校主要注重对社会经济建设人才的培养,所培养出的学生不但要掌握相关理论知识,也要有扎实的操作技能。因此,青年教师初来乍到,面对较大的工作压力难以适应;(2)高职院校生源素质较差,打击了青年教师的教学积极性。我国一大部分的高职院校是从中专学校转变而来的,办学时间不长,办学经验不足,师资力量较为薄弱,所招的生源也都是分数较低的学生。到高职院校学习的学生,在学校得过且过,缺少学习的动力和信心,没有形成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面对懒散的学生,青年教师根本提不起教学积极性,对他们的职业生涯规划产生不良的影响。

3.社会因素

虽然国家对教育事业越来越重视,但受到多方面不良因素影响,教师地位始终无法提高。在社会上公众舆论中,大部分学生和家长都比较看好普通高等院校,而对高职院校存在着偏见,导致高职院校在招生、资金或者审批各项设施等都较为困难。高职院校的青年教师在职称评审、岗位考核等方面都存在较大压力,而且由于工作时间不长、职称和工资都较低,面对这些现实问题的影响,大大打击了他们教学并不断自我提高的积极性。

二.高职院校青年教师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和管理的途径分析

1.对自己重新定位,对教师职业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青年教师要面对各种困难,让自己全身心适应并投入这项工作,首先,就要对自己重新定位,对教师这一职业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师范院校要改变教育方式,加大教育力度,在青年教师尚未踏入职业生涯前,在师范院校学习时就让他们对自己有个正确的认识,避免他们在步入职场时不知所措;其次,高职院校要加强对青年教师的相关教育培训,青年教师从学生向教师角色转换时,会遇到许多的困难。高职院校要加强对青年教师的职业教育培训,制定合理的奖赏制度,对青年教师多鼓励、多支持,在教师面对困难时,要尽量帮助他们,让他们真正融入职业院校这个大家庭,在良好的工作氛围中树立自信心,充分认识到自身责任感和使命感,通过各种方式学习更多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综合素质,勇于探索,奋发向上,让理想的职业生涯得以实现。

2.有计划地制定目标,让院校和教师共同发展

高职院校首先要树立远大的办学目标,带领广大青年教师共同努力,激发起他们的职业生涯动力,鼓励青年教师以院校大目标为方向,再根据自身情况制定个人发展目标,激励自己向着这目标不断学习,不断自我完善,将自身发展目标和院校的总体目标互相结合,以共同谋求更大的发展。院校要为青年教师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让他们找到归属感,也让他们的职业价值得以体现。

3.根据青年教师自身特点,帮助他们制定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书

制定职业生涯规划书和制定目标相同,要立足于现实,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来完成。院校要从青年教师所学的专业、他们的性格、兴趣及职业目标出发,对各方面进行综合考虑,帮助青年教师制定一份和院校长期发展目标相符合的职业生涯规划书。

三.小结

第3篇

摘要:湖南卫视自2004年起成功举办了三届的 “超级女声”于2009年5月更名为“快乐女声”,并再次在全国刮起强大的选秀之风。这类娱乐性的选秀活动所体现出的青年亚文化,在当代都市文化环境下,一方面是青年青春期生理作用于心理的文化表现,另一方面是当代都市文化活动在青年文化群体中的表现。青年亚文化作为青年自我身心需要和情感释放的独特空间,这种心理诉求一旦处理不当,就非常容易造成偏激。例如,有些选手为了能有较好的成绩而去作假,找关系,利用自己的人脉关系,用不正当手段晋级,甚至陷害其他选手,收买评委,还有一些选手借题炒作。这些丑行不仅违反了比赛规则,而更深刻地影响是对人性的污蔑,它跨越了人最深层的道德底线,违背了人的传统观念和认知,这都玷污了娱乐精神的纯洁性。因此,类似于“快乐女声”这样的选秀节目并没有真正激发青年“励志”,它们反而在传递一个信号:年轻人不需要十年苦读,只要抓住所谓的“机会”,一举成名并不困难。为了改善这样一种不良风气,广电总局对“快乐女声”在节目播出的时间上有了严格限制,在节目内容的审查上有了严格控制,充分显现出了主流文化对青年亚文化的引导。

关键词:青年亚文化;快乐女声;主流文化

中图分类号:G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6X(2009)-16-0079-02

湖南卫视于2004年至2006年成功举办了三届的“超级女声”,是一档带有娱乐性质的平民选秀节目。当中夸张的评委、平民化的选手、痴迷的粉丝团、飙高的收视率都使“超级女声”攀上了娱乐化和商业化节目之巅。自2009年5月起,湖南卫视将原先的品牌节目”超级女声”更名为“快乐女声”。对比“超级女声”2004年接近5万人、2005年超过15万人、2006年超过8万人,以及“快乐男声”2007年超过10万人的报名总人数,“2009年中国快乐女声”以15万人的总报名人数,持平了2005年的超级女声人数。“快乐女声”依然是大众最热衷的选秀节目,它拥有最高的电视广告报价,最热烈的媒体讨论,持续数月的“高烧不断……更值得一提的是,像“快乐女声”这样的娱乐类选秀节目,引起大众的广泛关注,评论更是褒贬不一,有人说这是无知的恶俗,也有人说这是大众化娱乐的胜利;有人讥为纯商业炒作,又有人指责为青年文化的堕落。“快乐女声”以自身特有的文化形态,显示出当代青年的亚文化特征。青年亚文化具有自发性、享乐主义、率直性和以自我为中心的特征。80年代以后出生的中国青年大多为独生子女,独生子女比有兄弟姐妹的同龄人更少得到情感支持,因此独生子女在心理上更早独立,更早成熟。这种独立促使他们渴望认同感, 通过认同追星文化来抵抗主流文化。当下媒介对中国青年的追星亚文化发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尽管追星文化等亚文化中包含一些消极的成分,但在青年们看来,这些文化内容中充满了轻松、自由和愉悦,自然就很容易得到他们的认同,这类例子不胜枚举。从某种意义上讲,这类文化的追逐和消费在部分青少年那里变成了一种对家庭、社会各种压力的“抵抗仪式”。 青少年狂热地发短信支持选手,其真正的原因是源于一种对自我符号的认同感。选手与支持者同悲同喜的命运相感,再现了大众的一些渴望实现而又无法实现的愿望,一种渴望远处发泄的情绪,而“快乐女声”则成了这种情绪的解压阀。因此,“快乐女声”是青少年文化认同的特有方式,也是他们情感沟通和身份认同的渠道。

一、“快乐女声”所体现出的青年亚文化

“快乐女声”能吸引社会成员的广泛关注和参与,究其本质应是以青年为主体所创造出的青年文化现象。青年文化是相对于社会主流文化而言的一种“副文化”或曰“亚文化”,它受社会主流文化的影响和制约,但又有其自身的相对独立性,并在一定程度上引领社会文化潮流。基于青年文化的这个特征,青年文化或显或隐地和主流文化发生着对抗,这种对抗在一定程度上造就了“快乐女声”的热点现象。早在2005年超级女声风靡全国的时候,15万人参赛,至少400万人参与票决,两亿多人收看的盛况所显示出的青年亚文化特征就已开始引发大众的思考。人们对于轻松的文化体验和诉求空前膨胀。顺应这一潮流,大量的娱乐类选秀节目迅速在电视上泛滥开来:央视的“梦想中国”、东方卫视的“我型我秀”和“加油好男儿”、江苏卫视的“绝对唱响”等节目轮番上场,虽然遥控器还掌握在观众的手中,但娱乐节目的严重同质化使得观众无从选择,迷失了“遥控”的方向。大量虚构的、精心设计的节目充斥着荧屏,无法再唤起观众收看的兴趣。最大的间题是,带有娱乐性质的电视媒体无法充当“寓教于乐”的角色,无法承担社会教化的作用。作为一档娱乐节目,它更多地是给观众一个娱乐的效果,产生愉悦,麻痹痛苦的感觉。因此,透过节目所表现出的青年亚文化已经在逐渐与主流文化发生偏离,产生对抗。青年越来越成为文化发展的创造者,社会主流文化对青年的影响也在日趋弱化,而同群(辈)的交流、互动、影响则越来越得到强化,加上众多社会机构普遍看好青年文化市场的商业“钱途”而不遗余力地推波助澜,其结果是青年文化的强势发展或者畸形扩张。然而,当浑水澄澈、泡沫散去,包括快女在内的选秀只不过是大众自娱自乐时代文化工业流水线上的一件产品而已,那些对它神话般的价值诠释只是一种美好的过度想象。它根本承载不了宏大的价值,它的精神内核还不足以强大到去感召所有年轻人。只不过,在这个文娱消费品种多样化的时代里,它的存在让本已乱哄哄的荧屏更热闹一些而已。

二、社会主流文化对青年亚文化的引导

2005年的“超级女声”引发了社会大众积极参与,共同娱乐的狂潮。在商业运作的精心策划下,“超级女声”的动员方式覆盖面广,影响力大,青年利用手机短信投票的方式去左右比赛的进程,更有无数痴迷的超级粉丝走上街头,为自己所喜爱的选手拉票,他们在网络论坛激扬文字,为自己的选手积聚人气,发动亲戚朋友为自己喜爱的选手投票……湖南卫视将“超女”进行包装,宣称其目的就是送快乐,这是对部分青年追求快乐最大化的一种迎合。“超级女声”成了全民狂欢的娱乐节目,年轻的一代开始变浮躁,由于这类文化娱乐活动大都反对赋予青年活动的崇高的动机、沉重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即追求一种世俗价值,这在一定意义上适应和满足了当前的青年需求。对于他们而言,苦读十年,不如超女的一夜成名,一蹴而就、一举成名、一鸣惊人代替了求真务实、持之以恒和埋头拼搏,投机心理越发滋生,谁都想要赌上一把。大众的成名心理日趋泛滥,上至退休老人、下到正在读书的青少年,有工作的、没工作的,正在上学的和没有读书的,专业歌手与业余爱好者都踊跃地参与到快女中,形成了比挤高考独木桥还严峻的竞争局面。一朝选秀而天下扬名的理念,在参与“超级女声”的数万人中似乎有了印证,似乎全社会都在关注这档忙得不亦乐乎的“超女”节目。针对“超级女声”所产生的不良影响,广电总局对2009年的“快乐女声”下达了针对评委、嘉宾、主持人的详细批文,观众的投票方式改为登录到金鹰、搜狐、腾讯、新浪等各大网站进行投票,下载所喜欢歌手的彩铃作为投票方式以及加入到大众评审的队伍中进行现场投票,而不再能通过手机短信投票,以此减低快女对青少年的影响。此外,广告总局对评委、主持人及选手的要求如评委、嘉宾要具有良好的社会公德、个人品德和文化涵养;不得涉及主持人、嘉宾、选手的私生活内容;提倡 “快女”增加公益性等都显示出社会主流文化在适应和满足青年现实需求的过程中引导青年追求理想、提升需求的层次,引导青年成为社会先进文化的创造者,这是社会主流文化对青年亚文化的一种引导。

现在的社会是一个商品化的社会,而“快乐女声”恰恰体现了现代社会文化的浮躁。众所周知,当今的中国是一个开放的中国,市场经济走向全面繁荣。在这市场经济蓬勃发展的条件之下,“超级女声”也就无可避免地成为商品经济的产物。商品经济兼容开放,充满竞争,极具活力,面对无比广阔的文化市场,选秀活动的幕后人员以其敏锐的商业嗅觉和超凡的组织能力,让“快乐女声”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横扫处于炎热夏季的中国,最终成为一种史无前例的文化现象。在造星工业日益繁荣的今天,快乐女生们也同流水线包装出来的明星越来越趋于同质化,她们在镜头前做着同样的表情,说着同样的话,摆着同样的POSE,同样的完美、同样的光彩、也同样缺乏个性和真诚,再加上她们负面新闻层出不穷:“山寨版张柏芝身陷艳照门”“ 曾轶可和包小柏秘密恋爱同居”“郁可唯抢走了谭维维的前男友”诸如此类的负面新闻不可胜数,这也让将平民明星们视作榜样的观众们有些沮丧,所以到头来,今日之综合运用了高科技的电子音响设备,现代化的灯光舞美艺术,走在时尚前沿的服装穿着,有百变的发式化妆造型;糅合了摇滚乐、乡村音乐、R&B、hip以及中国古典乐曲等多种曲风的平民快女依然只是商业时代的包装产物。

在以“快乐女声”为例的青年亚文化分析中,我们可以发现,一个风靡全国的电视品牌节目,操纵着青年流行文化的走向,让无数的青年为之疯狂。媒体的过度渲染是对青少年树立正确人生观的无形栽害,这样的信息环境会影响到青少年的行为,使他们的价值观产生单一化倾向,并且由于他们的过分追逐成名而忽视踏实努力,整个社会客观环境趋于浮躁,这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更大。诚然,今天的社会是个个性张扬的时代,展示自己,我秀我酷,充分释放潜能,没有过错,就像“快乐女声”给这些花季少女们一个展示自我的舞台。这在娱乐与传播的层面自有其价值,但是它显现出与当代社会价值观念相背离的成才价值观念,这种观念滋生了青年的浮躁心理。毕竟,娱乐至上、选秀至上不能够成为社会文化背景和时代的普遍趣味,人们日益紧张、繁忙的工作、学习所需要的彻底放松,亦应区别于娱乐节目的日益浮躁、浅薄。“快女”热潮引发争议的背后,希望能够唤起的是我们每个普通人的社会责任感,个人不应该只从个人名利得失出发,而应该站在我们这个社会、民族的文化发展的立场,多加以思索与探讨。

参考文献:

[1]胡疆锋.反文化、大众文化与中国当代青年亚文化[M].新疆社会科学,2008,(1 ): (1009一5330).

[2]王彩平.电视选秀为何从火爆到叫停[M].新闻前哨,2008,(4 ).

[3]陈相光.超级女声背后的文化思想与社会心理分析[M]. 大众科学(科学研究与实践),2007,(8):(1002一6908).

第4篇

“屌丝”的传播语境与路径

当今的社会是现实世界与虚拟的网络世界相互交叉、相互包容的世界。人类的存在方式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屌丝”就是当今网民数字化生存的一个社会镜像,有其产生和发展的背景。

1.“屌丝”源于社会生活

首先,社会经济生活发展是网络流行语产生和发展的根源。只有有了一定的物质基础,比如通信技术的发展,网络平台的构筑,人们才有足够的时间、精力和资本来关注网络并进行传播。社会生活才是网络流行语的生产动力与原材料。

许多网络流行语的出现都源于某种社会新事物或社会生活,是时代孕育而生的产物。比如2005年网络流行语中的“海选”,是因选秀节目泛滥被广为流传;2010年网络流行语“蒜你狠”、“豆你玩”等是对物价上涨现象的形象描述。而2011年的“伤不起”、“Hold住”则来自于流行歌曲和娱乐节目对大众情绪的感染。其他,还有大众耳熟能详的“躲猫猫”、“欺实码”、“我爸是李刚”、“钓鱼执法”等。

网络流行语尤其具有强烈的社会现实批判性。如同以上网络流行语是聚焦了社会生活的时代产物,“屌丝”一词也是如此。具体来讲,在中国社会转型时期,年轻一代面对阶层固化后的社会问题,比如住房、工作、婚姻等现实生活压力,就是“屌丝”所面临的社会生活现实(可以参看腾讯网对“屌丝”的定义)。这些现实生活的压力所造成的精神苦闷,在网络上以李毅的粉丝与其他吧友群的冲突为导火索被发明创造,进而因其词义获得广大网友的认同而被迅速引爆。“屌丝”之所以由一个近似网络污名化的恶搞行为扩散成一夜爆红、人人追捧的网络热词,有网友一语道破天机:其与“当代的现实特征实现了完美的合拍”。事实就是如此。

2.“屌丝”源于网络文化

“屌丝”一词所包含的文化现象也颇具网络文化的后现代特征,而网络文化除了具有一般文化的特征外,还具有实时、交互和以受众为主导的特性。网络文化的主体是网民,而中国的网民因为以青年网民为主体,在中国特殊的传播语境下,网络是普通民众相对较为自由的传播通道。因此,众多网民利用新的数字技术在网络里遨游,顺应的是大众文化后现代语境中“去中心”、“解构”权威文本与正统规范的精神实质。针对某一现实议题,为实现各自不同的利益诉求,这些网民往往会自发凝聚在一起,并以网络空间的自由与宽松为契机,张扬个性,表现自我,因而造就了中国颇具平民化色彩的网络文化。早期的网络研究者马克·波斯特早就发现:“网络赋予传播主体以对称的地位,推进了民间故事的成倍增长。”②

“屌丝”一词是当今社会现实生活与后现代的网络文化交集的产物,成就了一种常人所说的网络亚文化:从贱文化到无厘头恶搞,从“二B”(很傻)青年到“伤不起”,其核心部分往往在于敢于戏谑与自嘲,以戏谑来消解严肃,以降格来反对崇高。它表面上讲述的是一群来自社会底层、生活拮据的青年网民在现实生活中的失落与自嘲,实际上已经凝聚为网络文化中一种典型的话语“狂欢”,表述了一种“游戏”的心态。比如“屌丝”文化中的“备胎文学”,那绝对不只是表面上对中“高富帅”的恶搞,其实质在于颠覆精英文化严肃价值观之后带来的和自我赋权;一句“我是屌丝我怕谁”,不但反映了“草根屁民”对现实的无奈与宣泄,更是将“反抗”、“另类”、“愚乐至死”等后现代文化的姿态表现得淋漓尽致。反观网络恶搞文化中著名的“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河蟹”等个案,“屌丝”一词的创造与这些流行语的符号特征在文化征候上有强烈的接近性。不同的是,这次网友“恶搞”的对象是自己。

3.“屌丝”的传播路径

研究网络流行语的生产机制、传播机制与社会影响的文章在国内并不少见,但这些研究大都侧重其语言符号特征,关于其传播路径与环节且意义厚重的研究非常稀有。目前的研究一般把网络流行语分为两种,一种是传统的网络流行语,其传播范围局限在网络内,比如:“斑竹”、“表酱紫”等词语,这些词语为网友所普遍了解,但并未广泛扩散到线下。另外一种是社会化的网络流行语,其影响范围波及和延伸至线下现实生活的各个方面。比如“打酱油”、“躲猫猫”、“河蟹”等。

针对各种网络流行语,有研究总结了其线性发展的传播路径:“传统的网络流行语”的传播路径通常包括“网络空间网民效仿网络语言的收编”等三个环节;而“社会化的网络流行语”的传播路径则包括“社会现实+网络空间网民效仿大众传媒复合传播政府/市场/现代汉语收编”等四个环节。③本文在回溯“屌丝”一词得以流行的传播路径与特征之后,发现其传播特征和路径与前面研究的结果相差无几。不过,这里,可以把“屌丝”的传播路径稍加修改为:“社会现实+网络空间网民效仿+网民混搭与误用大众传媒复合传播商业意识收编”。这个过程有可能是循环往复的:因为它也许会随时间的流逝而消失在滚滚红尘,也许它会最终归属于大众意识,从此成为大众日常生活用语的一部分。

“屌丝”传播的社会心理动因

1.网络流行语传播的社会心理

对于网络流行语,现有的研究大都倾向于对其社会功能的总结和归纳方面:比如重庆工商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王仕勇教授总结出网络流行语对于网民能起到“政治参与,民意表达”、“放大舆论,权力监督”、“自由表达、释放情绪”、“逃避现实,自我娱乐”四个方面的作用。④长江大学文学院讲师陈红莲总结的“娱乐与消遣、宣泄与释放、质疑与批判”⑤等功能。还有研究认为网络流行词的传播与传者/受众的“求异心理、自尊心理、宣泄心理以及亲和心理”有关。⑥或者与网友的“求新求变、求趣、从众与模仿、调侃戏谑、追求自由与宣泄”等5种心理有关。⑦也有研究则把网友的心理与经济因素、社会革新因素结合起来,认为网络流行语产生的原因在于“创造与模仿心理的综合、娱乐心理、有极强目的性的功利心理”。⑧还有研究把社会转型时期青年群体郁闷、迷茫、焦虑的心理状态与网络流行语的产生结合起来分析。⑨

国外对网络流行语的心理动因研究不多见,但他们对网民,特别是受到后现代文化影响的新一代青少年与网民使用网络的心理动因研究成果丰富,比如:受到香港中文大学人文社科系基金资助的路易斯·伦恩(Louis Leung)博士认为:相比传统研究总结的8种心理动因,比如“求陪伴、消磨时间、逃避、惯习、休闲、觉醒、娱乐和寻求信息”,青年网民的心理动机应该结合现代青年使用网络的行为分为两种:一种是情绪管理,另外一种是社会补偿,而且这两种情绪管理都与青少年和儿童受到的社会压力有非常重要的联系。⑩来自美国南加州大学摩尔商学院的Mun Y. Yi和Yujong Hwang两位作者则基于网络信息系统推断出网民的心理不外乎“自我效能、娱乐、学习、技术接受”等四种模式。⑾

在该领域研究中,成果最丰富的要数荷兰的凡·登·宾特(Van den Beemt),他连续发表了多篇论文并出版书籍,研究荷兰青少年使用互联网的动机与传播行为。他认为当代青年文化的后现代性体现在互联网使用心理动机的四个方面,即“寻求安全感、反思自身、生成亲和空间、重构人生”;他还指出社交网络时代对人最大的挑战在于创造一个连贯性的身份,因为在传统价值发挥失常的后现代社会里,网络有可能成为导引年轻人获得反思自身能力的资源。⑿持此类观点的还有伦敦大学教育学院儿童、青年与媒体中心的大卫·白金汉先生(David Buckingham), 他认为数字媒体对青少年在成为有社会身份的过程中,可以起到排解该年龄段的心理危机与冲突,实现自我、反思自我与自我定位的作用。⒀

2.“屌丝”流行的社会心理动因

把年轻人置于后现代文化下,观察其网络使用行为来研究其心理动机并促进青年学习能力这一积极的视角,对本文研究“屌丝”这一具有青年亚文化特点的网络现象特别有借鉴意义。实际上,全盘考虑以上的研究结论,基本上就能描绘出“屌丝”得以热传的心理动因:“屌丝”一词的发明主体最初出自于热爱网游的年轻吧友对李毅粉丝的讥讽,没料想却被李毅粉丝群体主动接受,之后扩散至更多的网友,广大网民特别是社会中的非青年群体也开始使用“屌丝”一词。2012年11月3日,该词登上主流媒体《人民日报》,又引起了一波热议。

反观“屌丝”这一网络文化潮流的形成,实质上也是广大青年网民把自己归属为“屌丝”一分子的过程。与源于社会新闻热点事件、官方与民间的对抗事件,带有强烈现实指向的网络流行语比如“躲猫猫”、“俯卧撑”之类不同的是,“屌丝”一词,带有青少年亚文化与数字媒体结合所产生的语言“狂欢”性质,其传播的社会心理动因更多地与青年网民作为一个群体,在人际互动与网络使用中“求趣与求新、从众与模仿、追求自由与宣泄、寻求慰藉”的心理有关;也与广大网民如何看待自己,给自己的身份定位有关。

一般来讲,认同可能包括:将自我延伸到某些他人;从某些他人借得自我;将自我与某些他人融合;认同是一种防御机制,通过自我想象性的归入某种身份,以克服日常生活的挫折感,获得慰藉或安全感。⒁可以说,“屌丝”一词扩散与传播的过程就是“屌丝”文化生成的过程,它既有各对立“迷群”网友“将自我延伸至他人”,也有众“毅丝”从“某些他人借得自我”,还有种种不明就里的网民将“我与他人融合”的过程。在成就这种特殊“身份”的过程中,“屌丝”一词被赋予了各种含义,也融合了各种认同者相同或不同的社会心理。“屌丝”发源地的“大帝”李毅曾笑言:“能够自称‘屌丝’,也只有80后与90后能够干得出来,自嘲成为更高尚的生活方式,好像有返璞归真的意思,大家都不用活得那么虚伪。”他的话语道破了青年网民的自我设障、追求自由与宣泄、寻求群体慰藉的心理动因。

结 论

从字面上理解,“屌丝”一词充满贬义、不雅,有辱斯文,但其讽喻,调侃、甚至宣泄的心态正是发源于年轻网民对现实社会生活的感悟,是广大年轻网民看待自己、为自己在社会现实中排位的一种心理表现,也是现实青年群体对社会结构性压力的反映。它积聚了青年亚文化的多种镜像,其流行有着自身的传播背景和传播路径:它发自于网络空间,受到网民的追捧,加上主流媒体的青睐和大众传播媒体的复合传播,最后被大众意识所收编,并引起各阶层人等的误用或效仿,成就了一场“语言”的狂欢,也成就了“屌丝”们充分体验“倒错”带来的文化苦旅:它可以被看成是一代人的“集体焦虑”,可以被人看成是“严肃价值观”的倒塌,粗鄙文化的再次“逆袭”,也可以看成是“丧失”了行动力的新时代“阿Q”集合体,还可以被看作一场“庶民文化的胜利”秀。

注释:

①苏新春:《文化语言学教程》[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年版,第17页

②Poster,M:《The Second media age》,Blackwell,(1995),p13

③黄碧云:《网络流行语传播机制》[D],暨南大学硕士论文,2011年4月

④王仕勇:《理解网络文化——媒介与社会的视角》[M],重庆出版社,第42~43页

⑤陈红莲:《从网络流行语看网络受众心理》[J],《新闻爱好者》,2010年6月上

⑥曲瑞珠:《网络流行语传播的社会心理动因及社会影响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2年4月,第29~38页

⑦季安锋:《网络语言与社会文化心理》[J],《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1期

⑧孙明强:《网络流行语研究》[D],湘潭大学硕士论文,2009年

⑨贺白余:《网络流行词语社会心理关系研究》[J],《消费导刊》,2007年第14期

⑩Leun, L. (2007). Stressful life events, motives for internet use, and social support among digital kids. Cyber-psychology &Behavior, 10, 205-214

⑾Yi, M.Y. , Hwang Y. (2003). Predicting the use of web-based information systems: self-efficacy, enjoyment, learning goal orientation, and the 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uman-Computer Studies, (59 ): 431–449

⑿Van den Beemt, A., Akkerman, S., & Simons, P.R.J. (2010). Considering young people's motives for interactive media use. Journal of Computer Assisted Learning, 27 (2): 103-118

⒀Buckingham, D. (2008). Introducing identity: Youth, identity and digital media. In D, Buckingham., D. John. &T, Catherine. (Eds.). MacArthur Foundation Series on Digital Media and Learning (pp. 1-24). Cambridge, MA: The MIT Press

第5篇

[关键词]反文化 亚文化 青少年群体 违法犯罪

近年来,在社会学和人类文化学研究中,亚文化的概念被广泛应用并取得了丰硕成果。一直以来,“亚文化”这一术语不仅被用于关注在许多社会中被发现的规范的广泛多样性,而且被用于研究异常行为中的规范。在对亚文化的确切含义或价值及其争议缺少充分研究的前提下,如此轻易地采用亚文化一词,表明亚文化具有下述用途:在一直受到来自个人主义和道德主义解释强烈影响的研究中强调社会学视角的见解。描述一个职业的规范品质,比较各社会阶级的价值体系,或强调犯罪帮派规则的控制力,都是要强调这些现象中一个经常被忽视的社会学层面。

在早期的社会学和人类学研究中,一个主要任务就是记录文化从一个社会到另一个社会的巨大变化,并探索这一虽然过于简化但却非常有用的观念的意义:“合于民德者,即为正当行为。”(The mores can make any-thing right.)近年来,这一任务已经延伸至对一些社会内部文化的巨大变化的研究。但不幸的是,在这一进程中,“亚文化”这一核心概念很少得到恰当的界定。每当一个作者希望强调有别于一些常态行为的规范时,亚文化就被当作一个特定的概念使用。结果就导致了亚文化这一术语的模糊性,与其他术语相混淆,并且常常导致不能区分产生亚文化的社会因果关系。

一、亚文化的三种用法

当前的社会学著作中很少有概念像亚文化这样出现得如此频繁。在过去的一年中,我关注了100多本附带使用或详尽阐述“亚文化”这一术语的著作和论文。然而,亚文化用法的变化是如此之大,以至于这一术语的价值大大受到限制。如果化学家只用一个词去指涉所有的无色液体,就会导致他们只注意液体具有共性的两个特点,他们的分析研究也就会非常的初级化。虽然这一类比夸大了“亚文化”所覆盖的概念的多样性,但是亚文化的覆盖面仍然很广。尽管如此,还是可以从三个方面解读亚文化。

在一些人类学著作中,亚文化指在所有社会中都有可能出现的某种普遍趋向。亚文化是文化的基础和先导,并且限定了文化演变的范围。因此,阿尔弗雷德·路易斯·克罗伯(Alfred Louis Kroeber)写道:“迄今为止曾经以文化之名被表述的、在形式上或进程中不断接近的规律性,实际上就是亚文化的性质。它们是物质因素或有机因素对文化的限定。”在《人类研究》中,拉尔夫·林顿(Ralph Linton)用亚文化指称各种各样随处可能发生的全人类现象。例如就家庭模式来说,有很大差异的不同社会中都可以有宽容的和专制的父母。这个用法演变成其他相似但并不确定的概念,如爱德华·萨丕尔(Edward Sapir)的“前文化”(precultural)和查尔斯·库利(Charles H.Cooley)的“人性”(human nature),它们指的是作为所有文化之基础的生物的和社会的影响。既然现在亚文化很少被用来描述这一系列的概念,我在进一步的论述中将不再涉及它们,只是要提一下萨丕尔的“前文化”的用法,因为它可能会使我们的思路更加清晰。

亚文化的另外两种用法表现出更加严重的混乱。亚文化经常用于指涉社群中较小规模群体的规范体系,强调这些群体有别于其所属的较大规模群体的方面,例如语言、价值观、宗教、饮食文化和生活方式。或许,亚文化最常见的用法是用于指涉一个族裔聚集区(缅因州的法裔加拿大人)或一个地域(南方的亚文化群),但是规模小得多和更具暂时性的群体(甚至某个特定的朋友圈)的明确规范也可能被描述为亚文化,例如,克拉克洪(Clyde Kluckhohn)所指的“人类学家中的亚文化者”和大卫·理斯曼(David Riesman)所指的“大学教师中的亚文化者”。

正如我们将要看到的,亚文化的第二种含义包含一些歧义,因此,必须把它与第三种含义区分开来,只有当所指的对象为那些因一种令人沮丧的情境而特别生成的规范或因一个群体与其所属的较大规模社群的冲突而生成的规范时,第二种含义才与第三种含义有关联。因此,一个犯罪帮派新生成的规范或一个青少年同龄人社群的标准常常自产生之日起就被命名为“亚文化”。除文化的维度外,第三种用法还引进了社会心理学的维度,因为它直接指向规范的发展及其维持它所涉及的人格因素。确切地说,这种人格趋向,例如沮丧、焦虑、角色感模糊和愤怒,已被证明都包含在亚文化的创造中。当然,人格与文化的相互作用不是此类亚文化的明显特征,因为它们无处不在相互作用。

文化与人格总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然而,这种联系的本质在所有案例中并不相同。当我们用第三种方式描述亚文化这一术语时,它突出了规范与人格之间的动态关系的重要性:面对严重的挫败和冲突时产生的一系列相反的或反向的(与周围社会相对立的)价值观(与周围社会的价值相对立的价值)。为了关注这种规范体系的特殊层面,我建议使用“反文化”这一术语。尽管如此,在探讨亚文化与反文化的关系之前。还是需要重新思考亚文化的既定含义,甚至亚文化的用法仅局限于第二种时也应如此。

二、亚文化与角色

亚文化这一术语所指涉的范围很大,因为亚社群的规范体系可能在很多方面都存在差别。这些群体所包括的可能是一个较大地区的分区或一个只有很少会众的宗教派别。显而易见的规范可能包括生活的很多方面——宗教、语言、饮食、道德观——或者,例如,一个职业群体的成员的一些不同实践。亚文化深层次的特点可能建立在时间(这种亚文化是否是几代人所坚持追寻的?)、出身、身世(通过移民,为主流社会所接纳,社会的或物质的隔阂,职业的专业化,以及其他因素)以及与周围其他文化的关系模式(从差别到冲突)的基础之上。困惑与其说是来自亚文化这一术语的应用范围,不如说是来自亚文化作为“角色”的代名词的应用。只有付出巨大的努力,我们才能在角色概念和与之相关的术语即“定位”和“角色行为”的应用过程中获得一定程度的清晰认识。如果因为把亚文化与相关的角色混淆而阻碍了这一概念的发展,将是不幸的。所有社会都有不同的角色,但只有异质社会才有亚文化。角色是全部文化的一部分,作为合理的权利和义务,它被赋予那些拥有一定地位的人。这些权利和义务通常是与占据其他角色位置的人共同嵌入一个系统的。它们为所有拥有同一文化的人所熟知并接受。因此,一个医生的角色为社会的大多数人所熟知,并且被视为全部文化的一部分,至少在模糊的层面上是如此(这并非对角色认同的问题怀有偏见,因为一个医生可能会有很多非角色的方面)。但是亚文化并非如此,它并不是以这种方式与更大的文化复合体连接在一起:它所指的是使一个群体有别于其他群体的规范,而不是使这个群体整合进整个社会的规范。与角色规范相反,亚文化规范对社会中的其他成员来说是未知的,为他们所轻视,或者被认为是分离社会的力量。作为医生,毫无疑问地会存在亚文化的因素,但是这些规范的影响只涉及并非属于他的角色的部分行为,而不涉及文化分配给他的权利和义务。但是,经验的综合不应模糊对分析的确切性的需要。

除了与角色概念相混淆之外,亚文化还使得我们对文化的根本概念的理解变得模糊起来。在许多社会学著作中,根本就无法说清文化所指的是否是规范,也就是说,是指被期望或推崇的行为,还是指被广为追随并因此仅具有统计意义的常态行为。这种双重所指多存在于人类学家的著述中,或许由于他们的概念大多来自对相对稳定的同质社会的研究,因而他们较少研究统计常态与规范之间的不同。社会学家更乐于发现社会秩序与文化之间张力的必要性,对异常状态保持敏感,因此他们更乐于抽象地把文化界定为共同的规范体系。但是,许多关于亚文化的评论都指向行为。我认为,这种看法不明智。行为是多种力量矛盾运动的结果。当一个群体的成员行为相似时,不能假定其是由于文化规范才产生这种结果。集体行为理论和人格理论可能也会有助于解释这种相似性。

二、及文化

无法成功地区分角色与亚文化以及亚文化概念的模糊性,并非亚文化这一术语在应用中遇到的唯一困难,或许更严重的是关于这一术语中对两个层面的解释的模糊化趋向:一个层面是社会学的,另一个层面是社会心理学的,这导致我们无法理解真正起作用的因果力量。与对具有还原论危害的论述相比,在社会学家中能获得更多一致意见的论点是不多的。如果一个心理学家试图用心理学理论解释社会现实,我们就会扔一本书给他看,可能是迪尔凯姆(Deile Durkheim)的;我们会强调“错置具体性的谬误”(thefallacy of misplaced concreteness)。考虑到在解释行为时存在对社会文化因素的广泛忽视,这是一项必需的任务。尽管如此,使社会学家敏锐地认识到他们也在处理抽象的模型,更是至关重要。或许我们可以把迪尔凯姆的教义颠倒一下:不要试图用社会学理论解释社会心理学现象;或者更确切地说,不要试图单独用社会理论解释行为(由社会文化的作用力与个体的影响力相互作用形成的行为)。亚布罗斯基(Lewis Yablonsky)曾提醒我们,对一个帮派进行过分社会学性质的理论分析,会使我们将以下情况视为确定的群体结构和清晰的规范模式,实际上这个群体只是一个“近乎群体的群体”,具有不确定的边界和规范的有限一致。如果不严谨地使用概念,就会使我们试图去了解的事实模糊起来。

要从青少年的违法行为或某个体在其所在青少年群体中的支配地位——其现象表面看来是非文化的、甚至是反文化的——中领会其中的文化因素,是一个漫长的阐释过程。但是,了解某些表面上似乎完全属于文化现象的“规范”的非文化方面,也是必不可少的。我们需要足够丰富的词汇来帮助我们确认这些差异。使用同一个术语指代拥有一些共同因素的现象,而忽视它们之问的重要差异,无异于我们在对生物进行分类时仅仅满足于门的分类,而实际上,我们还需要指认种和属。

在一个群体所持有的规范体系包含与整个社会的价值相冲突的主题并且把它作为基本要素的任何情况下(在这种情况下,人格变量被直接包含在该群体的价值的发展和维系之中),以及在该群体的规范只能通过参照这个群体与其周围的主流价值观的关系才能得到理解的任何情况下,为了完善我们的分析,我建议使用“反文化”这一术语。这些标准中的任何一个都不能确切地把反文化从亚文化中区分出来,因为每一种标准都是与其他标准具有连续性的。亚社会根据与每一种标准的关系而自成体系。大多数亚文化共同体的价值观可能与更大规模共同体的文化存在一定程度的冲突。但是,反文化共同体的价值观所包含的冲突因素则是核心的,其中的许多价值观实际上与主流文化价值观相矛盾。与此相类似,人格变量包含在所有文化和亚文化的发展和维系中,但是人格的影响力往往是通过围绕一个主题而产生的变化的方式来发挥作用的,而这个主题是文化的一部分。但另一方面,在反文化中,主题本身却表达了形成主题的个人的倾向性。最后,所有亚文化的规范无疑在某种程度上都受其所属的更大规模的文化关系的本质的影响。亚文化作为一个纯粹的类型,理解它不需要深入分析它与其所属的更大规模的文化的相互作用,也就是说,从任何程度上讲,亚文化的规范都不是这种相互作用的产物。但是,反文化却只能通过全面关注其载体与其所属的更大社会的相互关系才能得到理解。

当然,根据实践经验,亚文化和反文化的影响可能是并存的。青少年违法和青春期行为几乎明确表明了这两种影响是并存的。但是,我们仍需要建构区分二者的清晰明确的分析方法,以便于解析它们组合成分的广泛变化。

四、青少年的反文化和亚文化

要检验区分反文化与亚文化有何效用,可以将其运用到一些问题的研究中,在这些研究中,亚文化概念已经被广泛应用。运用亚文化概念来解释青少年行为的文献已有很多。R.J.哈维格斯特(R.J.Havighurst)和塔巴(Hilda Taba)指出:“最近的青少年研究强调这样一个事实,男孩和女孩在他们十几岁的时候拥有其自身的文化,这种文化有其道德规范以及这些规范背后的道德压力。这种文化被称为‘青少年同伴文化’。”或者如大卫·理斯曼所说:“所有的道德都是群体的。实际上,甚至道德这一事实也被令人困惑的认识所掩盖,即该群体的功能是娱乐和游戏。”对青少年文化比较贴切的解读应该揭示出至少四个不同层面,它们之间通常只存在部分区别。

1.在文化层面,青少年男女的角色得到了描述,或者说其特点得到了界定。因此,没有必要提出角色和特点之外的其他概念,除非这些角色和特点指的是被老年人和年轻人所公认的规范,并且这些规范适用于年轻人。

2.在亚文化层面,青少年群体具有被其成员所接受的特有规范。这些规范并不是青年人角色的一部分。在某种程度上,它们也不为年长者所了解,而是与年长者接受的标准相冲突。群体成员是在青年亚社会中通过互动、而不是在整个社会中通过社会化习得这些规范的。因此,这些兴趣、游戏、语言模式以及审美趣味可能会在同龄人中得以流传,而较少涉及更大群体的文化。

3.许多时尚或其他带有集体行为的流行趋势席卷青少年群体,并对其成员的行为产生了巨大影响。尽管很难把时尚与文化区分开来(许多经验现象同时兼具二者的特征),但是明智之举是从概念上把二者区分开来。这点并不总能做到。理斯曼所使用的概念更接近时尚,而不是文化。但从总体上看,他在分析被同龄群体所掌控的现象时,将其视为一种文化现象。哈维格斯特和塔巴认为:“男孩和女孩都渴望得到同龄人的认同,他们在道德标准、服饰、语言等方面都追随同龄人的文化时尚。”如果同龄人群体的影响力源于时尚,那么严格来讲,这就不是文化。因为时尚和文化在起源、功能和结果上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

4.尽管学术研究中通常使用的术语和假设是亚文化或文化,但是许多对青年群体成员的分析采用的却是反文化这一概念。在这里,需要强调青年人感受到的交叉压力(cross-pressure):他们渴望长大,但又害怕失去安全的童年;他们对待成长这一问题是矛盾的——一方面需要成长行为,另一方面又想延缓成长;自我镜像(self-image)的模糊导致他们去证明自己已经羽翼丰满;青年人中还存在着两性关系的挫败感。同龄人群体可能会有助于个体与交叉压力相抗争,正如塔尔科特·帕森斯(Talcott Par-SOnS)所描述的:“或许,当涉及青年人的文化特征时,最好是把青年人的文化模式与成年男性角色的主导模式相比较。通过比较可以看出,青年人的文化或多或少缺少责任感。”尽管帕森斯认为青年人的文化或多或少缺少责任感,但是这种无责任感不能简单地被理解为另一种文化规范,或是青年“角色”的一部分,必须将它置于青年与社会的紧张关系以及角色模糊的语境下来研究。一些社会学家简单地将这种无责任感视为青年人文化的表现,从而模糊了理应包含其中的人格因素。毋容置疑,对青少年亚文化的描述和分析,的确对青年社会学作出了重要贡献。许多青少年有其自己的群体,并花费大量时间在里面。这些群体的规范不同于成人世界,而且成年人通常以一种类似“种族优越感”的方式来要求青年人遵从成人规范的行为。但是,仅仅依靠亚文化理论,就会忽视青年人文化标准中的许多新特点,就会弱化这样一个事实,即青少年与成年人在文化标准(大部分青年人会很快接受的成人标准)上经常发生直接冲突。

我们需要用理论解释这种在价值观上尖锐对抗的现象。帕森斯清楚地指出了这一事实:“从消极的角度来说,在青年人中存在着一股拒绝成人世界的兴趣和爱好的强大趋势,至少能在一定程度上感受到青年人抵抗成人的期望和规训而产生的压力……因此,青年人的文化不仅应该作为正规教育的课程,而且由于青年人的年龄状况,他们的文化表现出年轻人与成年人之间关系紧张的迹象。”帕森斯在其他几个方面发展了“反作用”(reaction)这一主题,之后他使用了“反作用结构”(reaction-formation)的概念。

那么,文化这一概念是否能够解释青年人中存在的各种现象呢?一方面,社会训导青年人按照主流的方式行为处事;另一方面,青年人群体则发展出与成人世界截然相反的价值观,来挑战其自身角色的模糊性以及与社会的紧张关系。青年人可能会体验到社会规范标准的惩戒,这就使得社会分析家们几乎无法忽视他们的异常行为。为了能够阐明青年人这种既规范又反抗的现象,我建议使用“反文化”这一术语。

五、违法犯罪行为的反文化

区分亚文化与反文化的影响是非常有意义的,这一点在一般性地分析违法行为和犯罪行为时特别显而易见。通过介绍社会学观点以补充并校正个人主义的和道德主义的解释,为理解创造了更大的可能性,或许这是任何其他领域所无法做到的。几乎没有必要回顾从《犯罪帮派》(Delinquent Gangs)到《犯罪男孩》(Delinquent Boys)以来的大量著作,就可以确认违法和犯罪行为中规范要素的重要性。尽管如此,试图把一个有用的概念拓展至整个理论是错误的。一个“适用于各种复杂现象的”分析可能不如一个建立在事实之上的分析更加犀利和明确,但是这种分析更加有用。阿尔伯特·K.科恩(Al-bert K.Cohen)的名著尽管是以对帮派文化的研究为主题,但并没有忽略犯罪的精神方面的因素。实际上,他对于亚文化(反文化)的起源以及亚文化对底层阶级男性的作用的解释清楚地表明,帮派的规则并非像我们学习饮食、着装以及讲某种语言那样习得、接受和教化。帮派之所以存在,部分地表明了压抑着的欲望。因为,由这种压抑而产生的紧张不能通过主流价值方面的成就来消解,这种价值观是被压抑的,它们的重要性被否定,从而通过反主流价值观得到确认。帮派成员经常处于矛盾的情绪中。由于通过主流社会的规范实现获得较高社会地位的愿望受到阻挠,帮派成员接受了他所能达到的规范,但是这种反应中的“反作用结构”是通过标志着违法犯罪的内容——按科恩的表述,就是非功利性的、恶意的和负面的——表示出来的。这种负面性表明,他需要压制自己的倾向,去接受主流文化的标准。这并不是说帮派的价值观不能部分地通过文化分析以及延伸“合于民德者,即为正当行为”的观点获得部分的解释。但是我认为,如果科恩在引进“亚文化”概念的同时引进“反文化”概念,他的多因素分析可能会更清楚,并且更少引起错误的解释。

需要再一次强调,这些理论概念中的任何一个都不能对违法行为的经验变量作出说明。由于不能认知我们概念工具的抽象性质,从而使我们产生了不必要的分歧。例如,当W.B.米勒(Walter B.Miller)描述“作为帮派犯罪产生的代际环境的底层阶级文化”时,他指出了产生于底层群体价值体系的一系列重要影响。他在努力强调违法行为的病原学方面时,倾向于忽略由格雷沙姆·赛克斯(Gresham M.Sykes)和戴维·马茨阿(David Matza)、科恩、哈罗德·菲内斯通(Harold Finestone)、亚布罗斯基、麦克德夫妇(Willim McCord and Joan McCord)以及其他关注集体行为和人格变量的学者所提出的证据。我们肯定,已有的充分证据可以确认违法犯罪是由多种因素产生的,未来的任务不是要证明违法犯罪主要受文化、亚文化或反文化的影响,而是要明确这些影响和其他因素在各种经验组合中的状况。

六、阶层和职业的反文化方面

文化、亚文化和反文化概念的联系同样存在于关于职业和阶层的广泛文献中。毫无疑问,这三种力量在很多事例中存在,研究的任务是去厘清它们各自不同的影响。这或许会将这个术语的意义扩大到对“中产阶级成员”地位及其文化角色的论述上;尽管在相对稳定的社会里这种用法似乎可以理解。在相对稳定的社会里,各社会阶层的权利和义务大都是从文化角度界定的,虽然如此,但是在更加变动不居的阶级体系中,亚文化和反文化的规范已变得非常重要。在过去的20年中,通过描述各阶级在价值观、时间观念、欲望的程度、休闲方式以及抚养孩子的实践方面的差异,我们对美国阶级体系的理解已经理所当然地深化了。

在解释这些现象的广泛变化时,亚文化概念的引进有助于避免源自阶级的偏见。尽管如此,在阶级分析——比如对反常行为的研究——中,在消除中产阶级的并且常常是对农村的偏见的努力中,可能存在着矫枉过正。有证据表明,阶级之间的差别并不像亚文化研究的方法所设想的那样,在一定程度上是建立在不同的价值观和规范之上的。用默顿(Robert King Merton)的话来说,底层阶级的这种“标新立异”不仅是被中产阶级人士界定为“标新立异”的亚文化行为,它们在某种程度上还是对令人沮丧的状况的回应,是应对目的与手段分裂的努力。当分裂减少时,价值和行为的变化也会相应地减少。因此,罗森(B.C.Rosen)“惊奇地”发现,生活在美国东北部的黑人在一次有关“价值实现”的测试中所得到的分数,比他根据对黑人“文化”的描述所作的预期要高得多。这或许表明,较低的价值实现更多地反映出来的是对困难状况的反抗,而非亚文化规范造成的结果。如果状况改善,价值实现也会得到改善。斯蒂芬森(R.M.Ste-phenson)发现,处于较低阶层的青年人的就业计划要明显低于处于较高阶层的青年人,但是两者对职位的渴望却差别很小。他的研究成果表明,阶层的差别不仅体现在规范上,而且体现在发展机遇方面。所以,行为的差别只是部分地由亚文化差异所导致。较低阶层的成员对教育的渴望程度较低,这也部分地被认为是由社会地位引起的,而不仅仅是由道德规范引起的。当社会情境发生变化时,价值和行为也会相应地发生变化,这在穆里根(R.A.Mulligan)有关蓝领工人子女对《军人安置法案》(GI Bill)的教育机会的反应的研究中,以及在威尔森(A.B.Wilson)关于较低阶层的男孩就读于较高层次的学校和较高阶层的男孩就读于较低层次的学校的研究报告中,都有体现。

简言之,如果我们能够区分由于角色的影响、亚文化的变化以及对文化剥夺表达出的反文化反应而导致的差异,那么我们关于社会阶级之间的行为差异的思考就会深化。这些差异在不同社会中的比重会有所不同,研究的任务是详细论述不同比重所导致的状况。我们可以提出一种假设,即在开放社会的底层阶级成员中可以发现比封闭社会的类似群体更多的反文化规范。

通过对上述差异的区分,对于不同行业成员的不同行为的解释也可以得到深化。在这里,角色与亚文化之间的对比更为有用。教师的角色包含一定的权利和义务,这些权利和义务把他整合进和一个他所期望并已经形成的与其他人的关系的体系中。另一方面,教师亚文化只要存在,就会把教师从其他人的文化世界中分离出来。教师亚文化要么不为其他人所知,要么作为与其他人不一致和冲突的原因而为人所知。此外也存在一些与职业生活方式有关的反文化现象。例如,贝奇凯什(H.S.Beckes)在区分“爵士音乐家”与“广场音乐家”的社会价值时写道:“在社会生活中,他们从音乐和广场两个方面对商业主义的拒斥是对全部美国文化的拒斥,这些人可以享受特权地位,但是却不能在其中获得使他们得到满足的个人调适。”换句话说,他们的生活方式只能通过冲突的主题来补充,这从文化和亚文化的视角来解读才能获得理解。卡梅罗(W.B.Camero)也持相同的观点。尽管没有使用“亚文化”这一术语,但他还是描述了舞蹈伴奏乐队群体(dance-band group)不同于其他群体的规范,这也许是他们的艺术“难以理解”、他们的日程安排与众不同等等的一种结果。但是,他还指出了乐队成员的一些规范中存在的“相反”(corltra)的方面,并认为这些方面来自早期的成员把爵士音乐家与青少年问题联系在一起的事实。

七、结论

在很多领域,特别是在分析社会学和社会心理学层面的特定关系方面,对术语的不恰当界定困扰着研究。因此,“失范”(ano-mie)仍然既用于指属于社会结构的犯罪行为,也用于指属于人格的犯罪行为,尽管这种混淆正在逐渐减少。“角色”有时用来指为占据某一职位的人所规定的权利和义务,有时用来指那一职位中个体的行为。我曾经指出,亚文化既被用于界定一个亚社会的传统规范,也用于指一个陷于困境并充满冲突的群体的新规范。本文指出,传统规范与新规范在起源、功能和持久性方面存在不同,而且认为,把反文化概念用于后者的做法可能会有助于改善社会学方面的分析。

指导亚文化研究的假说可以最大程度地从关于文化的一般理论中获取。作为一个范例,可以假设亚文化首先会在这种情况下出现,即作为流动的一种结果,或作为交流的一种拓展(这种流动和交流使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群体成为同一社会的成员),随之而来的却是物质的隔阂或社会的隔阂,或两者并存的隔阂,这种隔阂阻碍了社会成员的充分同化。

另一方面,关于反文化的假说可以最大程度地从社会心理学理论——例如对集体行为、挫折一攻击理论或群体构成的理论的研究——中获取。例如,有人可能会假设,在主要价值观被剥夺和遭受挫折的情况下(在这种被剥夺显然是由于与主流群体的广泛交流造成的情况下),以及在价值观混乱和社会秩序控制较弱的情况下,反文化的价值观和规范就会出现。有人可能希望借助这些假说来发现美国南方农村黑人中的许多亚文化价值观。然而,有人预期反文化规范会在第一代和第二代的城市黑人中日益发展起来。这两个群体都受到了剥夺,但是在都市环境中,他们与主流群体的“价值观疏离”更为严重,价值观更为混乱,社会控制更加弱化。

第6篇

【关键词】日本;流行语;青年文化;变迁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一)国外研究现状

据统计资料显示,日本每年产生的流行语高达2000条,除此之外,每年通过“流行语、新语大奖”不断更新出版《现代用语基础知识》。可以说,流行语已经完全融入日本民众的语言习惯中,并产生超越语言本身的社会影响。

日本研究流行语的学者米川明彦在其著作《新语・流行语》(1989)中,从语言的视点对流行语下了定义。石井正彦、小沼悦共同编写的《流行语和语言》(1997),从语言学的角度肯定了流行语这一语言形式。伊藤雅光在《流行语的构成及含义》中,从流行语整个发展变迁过程,提出了流行语的构成模型。

青年亚文化研究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六、七十年代,英国伯明翰大学的学者集体撰写了一部叫《仪式抵抗》的著作,对英国工人阶级青少年的亚文化给予了广泛的关注。研究者认为,青少年中流行的亚文化构成了对体现中产阶级价值观的英国主流文化的反抗,在当时的社会情景下,阶级的对立也表现在文化领域,平民阶层的青少年因无法进入主流文化而自创了一种时尚文化,这一文化富有反抗的象征意味。青年文化里,、、颓废这些堕落的标签曾一度让多少家长担心发愁,但另一方面,自行车文化的环保意识、动漫产业的积极发展等等都不得不让我们改观,不得不重新审视这一难以琢磨的亚文化。

(二)国内研究现状

我国对于青年流行语的研究是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的。以胡明扬、张莹撰写的《70-80年代北京青少年流行语》及金大陆的《南北城市青年流行语》为起点,到后来《青年学报》开设的专栏“流行语与青年文化”,以及2004年起,猫扑和天涯网联合举办“十大网络流行用语”评选活动等,可见流行语与青年文化早已引起国内外关注。

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发表和出版了不少与本课题研究相关的论文及专著,如黄涛《流行语与社会时尚文化》(2004)、刘世华、钟帆《从流行语看都市青年亚文化区群体》(2011)、申鑫《从日语流行语看现代日本年轻人现状》(2013)等等。

从整体趋势上来看,对青年流行语的研究初期主要是针对产生原因、流行的条件、特征、类型等基本问题进行研究。随着研究的深入,更有学者从语言学、社会学、心理学领域进行研究,巩固了研究基础,更扩宽了研究视野。通过查阅大量文献,联系社会热点,紧贴大众心理,使流行语的研究更有科学性、客观性。使流行语从口头流传发展到文化领域。由此可见,对流行语与青年文化的研究值得引起人们重视。

二、流行语的定义及其特点

日语辞典《世界大百科事典》中解释:指在某一段时间内,突然被多数人们接受并频繁使用的词语或句子。小矢野哲夫的定义如下:一般来说,流行语是在一段时间内,不同地域、不同年龄的人都能极具共鸣地去使用,反映当时世态的语句。在了解流行语的定义后,我们将从流行语的构成以及传播两方面来探讨流行语的特点。

(一)流行语的构成特点

1.字母化。2007年,「KY入选了当年日本的年度流行语,日语写做「空をめない,中文意思是不懂得察言观色。「KY是「空和「めない发音的首字母组成而来。除此之外,还有「JK由「女子高校生而来,「TKG来自于「卵かけご。

2.省略化。常看日剧就会发现,日本校园里同辈间的问候,如「おはようございます常常省略为「おっす,「さようなら则常常省成「さよ。这样的表达不仅能表达个性,拉近同伴间的距离,在互通短信、网上聊天时也非常方便。比如「52意为「ご自由に,「39表示「サンキュウ,「5963是「ご苦さん的意思。这种省略表达,中文里也有“886”之类的表达方式。

3.emoji化。emoji源自日语「文字,意思是表情符号。Emoji可以简单地表达说话人的心情,看起来亲切可爱,一度在日本女性间大受欢迎,现在更是普遍应用在手机短信和社交软件中。

(二)流行语的传播特点

1.口语化、信息化。日本流行语从大正时代开始就早有记载。但在那时,科技的局限使得当时的流行语只局限在一个很小的范围里,只能通过人们的口口相传来传播。口语化就成了流行语最基本的传播特点。发展到信息时代的如今,网络、大众传媒的力量将世界连成了一体,可以说人人都是信息源,信息化就成了流行语传播的另一特点。

2.年轻化。据日本总务省「平成24年通信利用向の果(2012年)调查结果显示,截止到2012年底,日本的网民人数已达到9652万人,占了人口总数的79.5%,可以说日本国民中,每10人中就有8人在享受网络带来的便捷。其中,13-49岁的人占了九成以上。不只是网络,电台广播、杂志、facebook,博客的使用者大多数都是青年。由此可见,年轻化是流行语传播中不可忽视的一大特点。

3.流通速度快、流传时间短。流行语多来源于某热点事件或名人的口头禅,但随着这一新闻的淡去和电影余热的退散,就很容易被人们所遗忘。因此,流通速度快、流传时间短这一流通特点常被人们喜闻乐道。

三、从流行语看现代日本青年文化

第7篇

论文摘要:本文诠释了高校校园文化品牌与文化品牌的含义、分析了当前校园文化品牌建设的弊端,并提出改革的的建议:重视经济基础力量,不弱化文化的引导地位;完善大学建筑,尊敬文化大师;强化精英文化的引导力,抵御亚文化的不良影响。

一、品牌与文化品牌

品牌的英文单词Brandr,源出古挪威文,意思是“烧灼”。人们用这种方式来标记家畜等需要与其他人相区分的私有财产。到了中世纪的欧洲,手工艺匠人用这种打烙印的方法在自己的手工艺品上留下标记,以便顾客识别产品的产地和生产者。这就产生了最初的商标,并以此为消费者提供担保,同时向生产者提供法律保护。16世纪早期,蒸馏威士忌酒的生产商将威士忌装入烙有生产者名字的木桶中,以防不法商人偷梁换柱。到了1835年,苏格兰的酿酒者使用了“OldSmuggler”这一品牌,以维护采用特殊蒸馏程序酿造的酒的质量声誉。在《牛津大辞典》里,品牌被理解为“用来证明所有权,作为质量的标志或其他用途”,即用以区别和证明品质。美国市场营销协会在1960年对品牌的定义是:品牌是一种名称、名词、标记、符号或设计,或是它们的组合,其目的是识别某个销售者或某群销售者的产品或劳务,并使之同竞争对手的产品和劳务区别开来。[1]

可见,品牌是一个复杂、综合、抽象的概念。从表面看,品牌是产品或劳务的名称、标记等可视外观;从本质透析,品牌是一个浑融的体系,是组织的综合实力之反映。品牌涵括三个层面:产品本身、企业及产品形象、消费者心理。

品牌作为一种心理认知,难以轻易被模仿,所以具有了不可替代性;品牌富涵自有价值,可以使企业持续盈利;品牌是企业长期积累所致,持续性与积累性明显。品牌所具有的这些特点,使品牌受到越来越多组织的重视。

文化品牌是指把品牌的理念深植于文化土壤之中,使文化具有特质与光点,以致其被关注、被倾慕,成为学习的榜样,继而产生强大的影响力和号召力。

而今,随着大学竞争的加剧,品牌意识在大学日渐觉醒起来,文化作为大学最为突出的亮点,其品牌的建设也成为各大学着力打造的重中之重。

二、当前校园文化品牌建设中存在的弊病

1、经济把持命脉,文化无足轻重

伴随市场经济的发展,教育日益产业化,金钱的浪潮不断冲击着校园建设,开始成为左右校园发展的首要力量。门面工程擢升为头等大事,各大院校不惜重金建高楼盖大厦,新办公大楼、教学楼、学生宿舍纷纷拔地而起,拥有多少外观硬件成为衡量一个学校办学质量、文化水准的第一要义。在这种背景下,经济的地位毋庸置疑据有制高点。为给学校带来经济实惠,最直接的做法就是扩大招生。生源的扩大使学校的直接收入明显增加,但同时给原有的教学资源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为了节约成本,许多院校在扩大招生、增盖新楼时,却并未同比例引入新进教师,师资比例往往严重失调,其结果就是整体教育素质下滑。这样,形成优良的校园文化缺少坚实的基础文化层面。

另一方面,文化效益收效的长期性和当前普遍存在的急功近利心理产生了强烈的矛盾冲突。文化的积累和养成需要长时间才能够见效,这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当前的校园文化建设中,更看重的是短期、直接的效果,经济最能立竿见影的实现这种效果,其地位再次被突显。

2、大楼名人交相辉映,大师踪影难觅

经济把持命脉的直接结果就是校园内,高楼拔地而起,新的建筑越来越多的出现在校园当中。水泥丛林的大量出现,使校园瞬间变得现代化起来,然而外观建筑的现代化却并未一同伴随出现大批的学术大师。大楼一幢接一幢,大师踪影却是苦苦难觅。

做足面子,也要做够里子,为了让自己里外看起来都风光,很多院校甚至不惜重金聘请名人来客座,为自己脸上添光。例如,畅销武侠小说家金庸受聘浙江大学,周星驰客座西南民族大学和人民大学,张铁林被聘为暨南大学艺术学院院长等等。而真正能致力于教学和引导学术发展的大家大师,却人数稀疏,难见身影。

相反,在国外,在哈佛,教授聘任有一套非常严格和复杂的程序,被聘的绝对是学术界杰出人物。基辛格博士是著名政治家和国际问题专家,其名望蜚声国内外,他退休后想到哈佛当教授,结果却被拒绝,原因是哈佛认为他没有把精力投入到教学中。

这些世界知名的院校不以大楼大厦为标志,只以大师为荣。也正因为如此,才成就了这些院校非凡的声望。而我们却正在背道而驰。

3、亚文化空前泛滥,精英文化举步维艰

亚文化主要以网络文化为主要形式,时尚文化、流行文化、手机文化、课桌文化、卧谈文化、厕所文化等各类通俗文化,以及社会低俗文化交汇而成的文化形式。亚文化是校园文化的低级层次。无疑,亚文化具有娱乐性、时尚性、调剂性的特点。但亚文化对社会主流文化的对抗性质、反叛性质,对生活的戏谑性质、调侃性质,无所顾忌的表达某种情绪、观念、想法、感受、爱好时的夸张性质和表演性质,执拗沉溺于追随潮流与体验流行的盲目性质和偏执性质等,都会对学生产生巨大的不良影响。[2]

精英文化是指在高职院校中,以德高望重的老专家学者为核心,以广大的教育工作者为骨干,以热爱知识、追求真理、关心国家前途命运的莘莘学子为基础,以深厚的人文精神为底蕴凝聚而成的代表着该学校历史和文化精神传统的一种令来者肃然起敬、心驰神往的文化精髓之所在。精英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高级层次,是融合了社会主流文化和传统文化而形成的,是中国当代先进文化在高职校园中的代表。她构建了积极承担社会责任的人格精神,表达了对理想人生境界的追求,体现了浓郁的学理气息、高雅的审美趣味,具有先进性、高雅性、导向性、示范性的特征。它是院校生存和发展的精神动力和源泉,是统摄校园文化的灵魂。[3]

当前,校园内,学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热情和积极性普遍不高,娱乐和休闲为主的亚文化大行其道。

三、校园文化品牌建设的途径

1、重视经济基础力量,不弱化文化的引导地位

经济的基础力量是不能否认和忽视的,任何校园的建设,无论硬件还是软件,都不能在脱离经济力量的状态下成功,经济的决断性作用是客观存在的,是必须被承认的,但这并不意味着经济占有完全话语权,文化的引导作用也必须一同被重视起来。大学校园毕竟不同于其他社会组织,它的主要社会功能就在于给社会的发展提供一种精神导向的力量,而这种力量是深深植根于大学自身的校园文化建设之中的。

诚然,今天大学校园不再是象牙塔,与外部世界相隔绝,而正以新的姿态和面貌积极参与着社会的建设,但这并不等同于社会活动成为大学校园发展的主体活动,经济生活成为大学发展的导向性活动。如前所述,大学的主要社会功能是提供精神导向力量的,因此,在校园文化的建设过程中,我们重视经济基础力量的同时并不弱化文化的引导地位,只有如此,才能成就成功的校园文化

2、完善大学建筑,尊敬文化大师

一所让人瞩目的大学,必定有着独到的外观建筑,这是视觉的直观要求,不断改造和完善校园的外观建设,让各项工作在一个更舒适的环境中开展的同时带给人美的享受,是值得赞许的。大学校园的建设中,不断增设新楼,只要用得其所,是无可厚非的。而当前,我们的主要问题,就在于并不完全考虑大楼的实际用途,只是为了外在的面子不断建设新楼。

与此同时,大学作为精神和文化的导航标,大师是它的具体表现者,衡量一所大学水准的一个重要尺度,就是它有多少位大师。我们耳熟能详的世界知名大学,无一例外,都是大师云集和大师辈出的地方。但是,当前,我们只将钱大笔大笔的投入到了大楼的建设中,投入到了名人的轰动效应中去,对真正的大师,却是冷漠至极。而真正文化的形成和文化品牌的塑造,却是依靠这些文化大师们。

3、强化精英文化的引导力,抵御亚文化的不良影响

如前所述,精英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高级层次,是融合了社会主流文化和传统文化而形成的,是中国当代先进文化在高校校园文化中的代表,具有先进性、高雅性、导向性、示范性的特征。作为校园文化的主导层面,精英文化是统摄校园文化的灵魂,是院校生存和发展的精神动力和源泉,它在整个校园文化的发展过程中有着无可替代的地位和力量。精英文化本身所具有的在这些特性也要求在校园文化的建设过程中,不断强化它的引导力量,使它真正成为校园文化的领导者。在强化精英文化引导力的同时,抵御亚文化的不良影响也不能松懈。亚文化所表达的对主流文化的对抗性质、反叛性质,戏谑性质、调侃性质,无所顾忌的表达某种情绪、感受等的夸张性质和表演性质等,都正在对学生产生巨大的不良影响。这要求强化精英文化弱化亚文化影响力的同时,也必须采取一些直接的策略应对亚文化所产生的不良影响。

参考文献:

第8篇

[关键词] 体育消费 扩大内需 经济增长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日益深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我国的经济增长格局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其中一个主要的方面就是传统的以生产扩张带动经济增长的模式开始转向以需求制约经济增长的模式,刺激消费需求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如何扩展消费领域、开辟经济增长的新途径,日益成为政府关注的重要问题,正确认识和评价体育消费在扩大内需,刺激经济增长中的作用。研究这些问题在现阶段不仅具有理论价值,而且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对于我们重新审视体育的功能、度量体育的价值也有重要意义。

一、将体育休闲产业发展与我国整体经济结构调整结合起来

体育产业是一个覆盖面非常广,产业关联度很高的行业,涉及国民经济的很多部门,从发达国家的第三产业发展规律来看,在发展初期那些为第二产业直接服务的金融、保险、交通运输等行业会有一个快速发展。但随后,这些行业的发展速度将逐渐放慢,而那些为提高国民素质和生活质量的行业,如教育、文化、体育等行业将有一个持续、快速的发展。这是国民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同时也是我国今后产业调整的方向。奥运会作为目前规模最大的全球性体育盛事,为我们产业结构调整提供了一次难得的发展机遇,这体现在:

由于奥运会是目前规模最大的全球性活动,因此举办城市都会全力为保证大会成功投入最优质、最先进的技术装备和产品。这带动了本国相关技术和产品的升级换代,推动了产业结构和技术结构的高级化。举办奥运会所要求的大规模高质量的信息传播网络,众多功能齐全的设备,先进的文化、体育设施,清新优美的城市环境,方便快节的市内和城际交通,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文化氛围,可大大促进我们电子信息产业,环抱产业,新型建材业,文化产业和旅游服务业的发展,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的过程。

二、将奥运经济短期效应与体育休闲产业的长期发展结合起来

奥运经济通过直接投资对经济的拉动作用越大,在奥运投资周期结束后,对主办城市和主办国的经济带来冲击就越大。奥运经济的这一特性在国外被称为“低谷效应”。从亚运会的情况看,由于北京人口众多,发展速度快,结果可能会相对乐观一些,但仍然值得我们注意。从目前北京市的奥运规划来看,北京奥运会场馆和奥运村的局部既集中又合理的分散,有利于比赛的组织和管理,并突出考虑了赛后利用问题,从另一方面看,要实现奥运经济的短期效应与体育休闲产业的长期发展结合关键在于培养一个稳定的居民体育休闲消费市场。目前,我国体育用品消费还存在体育消费结构单一和体育消费较低的问题。为此,应细分体育消费市场,注重开发的层次性。根据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不同收入水平和不同兴趣消费者的消费需求,开发组织不同层次体育劳务消费品的生产,以满足不同层次的消费者需求

三、体育消费的内在定义

体育消费包括物质的消费和精神的消费,物质消费中有文化的内涵,精神消费中有物质的基础。体育消费不仅仅是一种经济行为,也是一种文化活动。体育消费既受文化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又能引起人们对一定文化的需求的追求;有的消费过程直接表现为一种文化活动的过程。

体育消费行为本身是一种社会化行为,它受个体所处社会文化环境和个体消费心理差异的影响。不同社会文化环境和亚文化背景下的消费者,由于生活方式、审美观念、价值观念、消费观念的不同,其体育消费理念和消费方式也不同。亚文化也称副文化,对体育消费有着特定的影响。亚文化是指不占主流或某一局部的文化现象,它不仅包括与主体文化共通的价值观念,还有其自己独特的价值观念。有学者认为亚文化对其成员的影响比主文化还要强,一种亚文化可以代表一种生活方式,它赋予个人一种可以辨别出来的身份。

我国较为典型的受亚文化影响的体育消费群体主要包括地理亚文化群体:是人们由于受所处自然地理条件的影响而形成与气候条件、地理条件有关的生活方式和消费习俗的亚文化群体,如北方人选择运动服饰,颜色、喜爱的运动项目与南方人截然不同。区域亚文化群体:是以人口的行政区域分布为特色的亚文化群体,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乡镇消费者的消费宽度要大大窄于城市消费者,这种差异直接与社会文化环境和生产发展力水平有关。

四、结论

体育业与其他产业具有较为密切的产业关联度。如旅游业、广告业、建筑业、食品业、机械制造业都与体育有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体育业的产业关联性一方面表现为它与其他产业的直接或间接的消耗关系上,另一方面表现为体育业与其他行业之间可以产生边缘交叉,籍以形成许多新行业,积极发展体育消费可以推动这些新兴行业的发展。

体育实物型消费品大多需求价格弹性较大,体育服务型消费品大多需求价格弹性比较小,而两者的需求收入弹性,特别使服务型消费品的需求收入弹性一般都较大。体育消费对经济环境的依存度较其他产业为弱。其根本原因在于:体育业的资本报酬率远比社会资本平均报酬率高,因此,一方面流入体育业的资本远比一般行业要多;另一方面,该行业资本流入效率较一般行业也高出许多,即便在经济环境恶化时,其资本报酬率有所下降,但较其他行业相比,仍具有较大的投资价值。

参考文献:

[1]龚 坚 刘成高 杨 露:奥运经济与我国体育产业化[J].西南民族学院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5)

第9篇

关键词:自媒体;辅导员;工作媒介

作者简介:史迎霞(1977-),女,满族,辽宁鞍山人,辽宁对外经贸学院思想政治理论教研部,副教授。(辽宁 大连 116052)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1年辽宁省教育厅科学研究一般项目(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专项)“现代信息手段在辅导员工作中的作用及运用的实证研究”(课题编号:WSZ201140)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32-0189-02

自媒体时代是指以个人传播为主的媒介时代,人人都有麦克风、人人都是记者、人人都是新闻传播者。这种媒介凭借其交互性、自主性的特征,在改变传媒生态的同时也使网络学生工作因信息的高度自由化而更加复杂和充满挑战。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2013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加快教育信息化建设,全面提高教师运用信息化手段进行教学、科研、服务的能力。”辅导员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学校从事德育工作,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自媒体时代辅导员能否运用现代媒介平台创新工作,直接影响高校学生工作的实际效果。

一、自媒体时代高校辅导员工作面临的挑战

1.多样化的自媒体平台挑战辅导员的传统教育载体

教育者只有与被教育者在同一个平台下实现话语的对接,才能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提供可能。在媒介日益发展、社会舆论环境逐渐宽松的今天,始终走在潮流前沿的大学生早已不再满足于结论化的新闻表述,不再满足于只做传播流程中被动的接受者。他们通过QQ、博客、微博、微信等多样化的自媒体平台,不仅随时随地接收各种信息,也随心所欲的信息、表达观点、传递情感,成为一个个富有个性的麦克风、传话筒甚至是扬声器。在这一背景下,班会、讲座、谈心等这些辅导员常用的传统教育载体,已经因无法满足大学生的需要而不能适应辅导员工作。只有充分运用QQ、博客、微博、微信等多样化的自媒体平台,与学生同台共舞才能增强辅导员工作的影响力、辐射力和感染力、亲和力,从而切实提升辅导员工作的实效。

2.青年亚文化的流行挑战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从2009年至今,我国的媒体生态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传统媒体文化是经过层层把关过滤后自上而下传播的主流文化,对大学生具有天然的教育和影响功能,使辅导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因与外部媒体的文化环境保持一致而容易产生实效。[1]但自媒体拓展了自下而上的新传播模式,学生不再仅仅是信息的被动接收者,他们参与信息的创造与传播,有“自己动手做新闻”的热情,这也是自媒体时代的重要特征。在这一背景下,自媒体平台上大量未经把关和过滤的信息鱼龙混杂、泥沙俱下,形成了形形的亚文化,而青年亚文化是重要的表现形态之一,青年亚文化最突出的特点是边缘性、颠覆性和批判性。这种处于破坏、颠覆状态的亚文化容易使涉世未深的青少年产生错觉,将全部媒体上的青年亚文化内容当做主流文化来接受,把亚文化宣扬的价值观念当做主流的、健康的价值观念来吸收,对辅导员宣传的主流价值观、主流文化产生不同程度的抵制,从而大大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

3.大学生“网络异化”挑战辅导员的既有经验

人与网络的关系本应是主体与客体的关系,但现实世界中,人常常在网络世界中迷失甚至丧失主体性、丧失自己应有的价值目标和理想追求,这就导致人与网络的颠倒化和异常化。人成了受制于网络的客体,网络反倒成了控制人的主体,这就是人的“网络异化”。[2]在网络成为大学生生活重要组成部分的现实状况下,“网络异化”已是较为普遍的现象。他们在人际交往、学习行为、娱乐方式、思维方式、价值观等方面都表现出了不同程度的异化:大学生注重虚拟世界的人际交往却忽视甚至拒绝现实世界的人际交往;学习上遇到问题不再自己思考而是习惯“百度一下”,做作业写论文不再自己完成而是习惯“复制”;玩网络游戏本是为了休闲娱乐却被游戏绑架,甚至个别人不分昼夜的无节制的沉迷于艰巨的游戏任务,等等。辅导员工作本身是有规律可循的,特别是在多年实践工作中总结的经验更是宝贵的财富。但面对“网络异化”的大学生,辅导员既有经验也会变得苍白乏力,甚至要求辅导员进行彻底的洗脑、转换思维,以全新的视角来面对全新的学生。

4.自媒体传播特点挑战辅导员的舆情监控和突发事件处理能力

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特别是自媒体时代的到来,中国社会的话语空间得到极大拓展,形成了一个异常复杂而又精彩纷呈的网络舆论场。在这里,真与假、善与恶相互交织,特别是在个别网络推手的推动下,虚假信息的即时“裂变式传播”容易使不良情绪急剧蔓延、发酵,形成网上具有巨大的舆论影响和破坏力的舆情事件,甚至升级成现实中的群体性突发事件。高校大学生是网络大军的主要组成部分,他们有强烈的表达欲望又因涉世不深缺乏对信息的甄别能力,极易被虚假信息误导,甚至成为虚假信息的传播者和被鼓动者、的组织者和参与者。这对辅导员的舆情引导、监控能力以及群体突发事件的处理能力提出了新的挑战。

二、当前辅导员现代信息媒介使用的现状和问题

1.各种媒介使用状况参差不齐

在对辽宁省9所高校128名辅导员的问卷调查中发现,各种自媒体媒介在辅导员工作中都有不同程度的使用,但总体情况差别较大。与微信、微博、飞信、博客等媒介相比,QQ是辅导员工作中使用的主流媒介,不仅被调查的辅导员100%都有QQ,其所带班级也全部建有QQ群。QQ也是辅导员工作中最常用且运用最熟练、最有效、最适合与学生交流思想的媒介平台。另外,虽然超过75%的辅导员都开通了微信、实名制博客和微博,但无论是与学生的对接、活跃度还是使用频率、效果等,与QQ相比都有较大的差别。

2.新兴媒介得到较为广泛的运用

除了1999年产生的QQ在被广泛的使用外,2000年之后陆续出现的博客、微博、微信等都在辅导员工作中一定程度的使用。调查发现,目前辽宁省81.8%的辅导员开通了微博,79.4%的辅导员开通了微信,75.6%的辅导员在辽宁大学生在线联盟下建立了实名制博客。辅导员所管理的大部分班级都建立了与辅导员对接的微群、微信群和班级博客,所带的学生大多开通微博、微信,部分学生建立了实名制博客。辅导员认为在工作中最能够看到学生真实思想、发现问题的平台是QQ、微信和微博,分别占40.5%、22.7%和15.9%。在实际工作中,除了运用这些新兴媒介工作通知外,部分辅导员能够积极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一部分辅导员能够运用这些媒介发现并通过交流解决学生的问题,开展卓有成效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3.自媒体媒介功能发挥不够充分

自媒体时代的媒介功能较之传统媒介更为丰富和完善,无论是QQ、微信、博客还是微博用户都可以把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事情写成一句话,或发一张图片,随时随地分享给朋友,一起分享、讨论;还可以关注朋友、加好友,即时看到朋友们的信息。但从辅导员工作中的具体使用情况来看,这些媒介的即时互动交流功能发挥不够充分。以使用频率最高的QQ为例,数据表明:辅导员在QQ上的最多的信息是单向传递的工作通知,占75%;对学生留言的回复和节日问候,分别占15%和10%;而与学生分享的幽默笑话、经典文章段落或句子、时事评论等均为空白。表明辅导员在工作中通过自媒体平台进行的即时交流思想教育还十分薄弱。

三、推进高校辅导员运用自媒体媒介的对策

1.高校要不断完善相应的保障条件

与传统的辅导员面对面工作相比,自媒体媒介的运用不仅需要相应的设备保障、经费支持还需要适当的技术条件。在辽宁省9所高校的调研中发现,辅导员认为自身在运用现代媒介手段中面临的主要困难是技术更新太快,希望高校给予一定的经费支持和设备保障。因此,高校要切实推进辅导员工作中与时俱进的创新手段,与学生同频共振,就必须完善相应的保障条件。实现辅导员办公室一人一机,保障必要的办公设备;制定相应的经费补贴制度,对辅导员工作中运用自媒体媒介按工作半径、工作量等予以不同程度的补贴;提供必要的技术培训,尽管目前自媒体媒介几乎都是零技术壁垒,但要充分运用好自媒体,还需要高校辅以必要的技术支持。高校只有完善相应的保障条件,才能从根本上推动现代信息手段在辅导员工作中更为广泛和快速的运用。

2.高校要不断健全配套的激励机制

美国哈佛大学的威廉·詹姆斯(W·James)教授在对员工激励的研究中发现,按时计酬的分配制度仅能让员工发挥20%~30%的能力,如果要得到充分激励的话,员工的能力可以发挥出80%~90%,两种情况之间60%的差距就是有效激励的结果。

当前,高校辅导员在工作中运用自媒体绝大部分是自发行为。调查表明:84.8%的辅导员是出于方便自己工作的主动尝试,只有15.2%的辅导员是因为学校要求而被动参与。表明辅导员在与时俱进丰富工作载体上是积极主动的,这为不断出现的新媒介在辅导员工作中的运用提供了很好的基础。但是辅导员每天使用各种现代媒介用于工作不仅要耗费大量工作之外的时间,还要自己负责在此过程中的金钱耗费,而高校大多又缺乏在这些方面相关的激励制度,必然容易导致辅导员对自媒体运用的积极性弱化。目前辅导员对于各种自媒体使用的单向性、信息内容的单一性、频率更新较低、互动性较弱等都充分说明了这一问题。因此,高校必须建立与推动相应的激励机制,使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正激励和负激励有机结合,才能从根本上推动辅导员更加积极、主动、充分的使用各种现代信息手段。

3.辅导员要充分发挥自媒体在工作中的作用

尽管QQ、博客、飞信、微信、微博等现代信息手段都是双向交互式的信息传播通道,但目前这些手段在辅导员工作中的运用过程中,依然是以单向传递为主。对于这些去角色化的、开放对等的交流平台,辅导员在使用过程中的作用发挥并不充分,如图1所示。

辅导员不仅要把这些现代媒介作为信息的平台,更要通过及时的撰写、分享、交流,使这些媒介成为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发现学生问题、帮助学生解决思想和实际问题的载体;成为和学生交流情感、凝聚情感、以情感人的媒介;成为展示辅导员个人魅力、塑造网络世界教师形象的平台;成为指导服务学生、引领并和学生一起成长的舞台。

参考文献:

第10篇

【关键词】自媒体时代;媒体文化;媒体生态;微博

从2009年的微博控宣告自媒体时代到来至今,我国的媒体生态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回看2011年,媒体文化①研究依然如火如荼,保持着惯有的“理论热情”。媒体文化研究的话题一贯以来就是五花八门、无所不包,大有囊括一切的势头。这一点应该予以理解,毕竟在互联网发展起来以后,媒体这张大网几乎已经覆盖了世界的各个角落,世间万物似乎都与媒体沾边。伊尼斯早在上世纪50年代就发现,一种新的媒体可能会导致一种新文明的产生,他依据媒体的形态、性质为人类文明史下注脚的方式也启发了无数后来者。显然,媒体文化现已成为参与、塑造我们日常生活、意识形态、价值观念的复杂文化形态。在我国,自上世纪末以来,媒体文化就成为理论界的显学。回到2011年,媒体文化研究有哪些关注点?参看中国知网收录的文章以及同年出版的著作就能略知大概。自媒体文化研究、微博研究是本年度媒体文化研究的“大部头”,除此之外,还有些研究者沿袭过去媒体文化的研究思路,对具体媒体现象进行阐释、批评。下面,本文将对此进行梳理。

首先,部分研究者承继媒体文化研究中的批判传统,采取文化研究的策略,揭示媒体文化中呈现的意识形态、价值观念、消费特性,对具体媒体现象进行文本分析、意识形态批判。这类文章从媒体文化研究进入公众视野之后,就一直存在,颇有“旧话重提”的意味。具体来看,有些研究者回到西方媒体文化理论中,阐发具有原创性理论家的思想,像法兰克福学派、麦克卢汉、道格拉斯・凯尔纳、约翰・菲斯克、莱文森等在媒体文化研究中的视野、方法是被关注的对象。译著《去西方化媒介研究》通过研究一系列来自亚洲、非洲、南北美洲、欧洲、中东地区和澳洲的案例,在回顾传统媒体文化研究的基础上探讨了媒体、权力和社会的关系,挑战了盛行的全球化理论;有些研究者关注媒体与青少年亚文化、女性文化的关系,其中,由青年政治学院、北师大文学院、文艺研究杂志社联合举办了以“媒介与青年亚文化”为题的学术研讨会,会议讨论了青年亚文化的学术源流,涉及酷儿理论、消费理论、意识形态、作为政治批评的文化批评等议题,其中,手机、微博、网络游戏等新媒体对青年亚文化的新影响是热议的话题;还有些研究者侧重于文本分析,分析电视剧、电影、广告或者具体的媒体事件,在媒体、受众、社会之间进行互动研究。《读书》杂志开设了专门的媒介批评专栏,即用文本分析的方式,进行媒体文化研究。其中蒋原伦的《今夜星光灿烂》通过分析年轻人上电视,阐述了伴随电视成长起来的当代青年,他们习惯在电视中扮演自己,他们是名副其实“身披电视屏幕”的媒体人。邱林川、陈韬文主编的《新媒体事件研究》分析的就是造成社会影响的重大媒体事件。另外,热播韩剧、网络游戏、电视娱乐节目、网络视频等都是媒体文化研究中备受关注的对象,对其研究往往涉及受众心理分析、政治意识形态、消费意识形态、性别对抗、权利关系等传统文化研究的话题。

其次,本年度最具中国特色的媒体文化研究,是探讨传统文化、地域文化、族群文化如何利用媒体有效传播。如徐康的《红岩文化与媒体传播》、徐会乐的《中原武术文化媒体传播的现状与对策研究》、顾苏的《中德媒体2010上海世博会报道中的中国形象――从媒体政治、跨文化视角分析自我与他者形象》等,这些文章提倡利用新媒体的优势,把传统文化打造成适时的文化产品,推动其传播与发展。问题是,当传统文化在新媒体中重现时,由于政治意识形态、商业集团、传媒机构的介入,它们已改头换面,被“去传统化”了。如何保护传统文化、地域文化、族群文化的原生态性,是这类研究亟待解决的问题。

当然,本年度媒体文化研究的热点当数自媒体文化。自媒体时代的到来,改变了媒体的生态环境,致使媒体文化呈现出新的特征。基于过去传播学理论、法兰克福学派、伯明翰学派基础上形成的媒体文化研究已经无法对自媒体文化的新特性给出合理解释。基于此,自媒体文化成为中西方媒体文化研究的新领域。早在2002年美国专栏作家Dan Gillmor就已提出自媒体概念,把以博客为代表的个人媒体看做是“新闻媒体3.0”的象征与代表(其中1.0是指传统媒体或旧媒体,2.0指新媒体),2003年,美国报业协会媒体中心出版了谢因・波曼(shayne Bowman)与克里斯・威里斯(Chris Willis)合著的自媒体的研究报告,拉开了中西方学界关注自媒体研究的大幕。谢因・波曼与克里斯・威里斯的报告研究了美国公民利用电子邮件、博客、论坛等,在美国公共事件中(如“9・11”事件、伊拉克战争)参与制作并报道新闻的重大影响,这种“自己动手做新闻”的热情就是自媒体时代的特征。在过去那种批判性的媒体文化研究中,媒体文化被看做是以种种形式诱使个人认同那种占优势的社会和政治的意识形态、立场以及表征等。当然它也为个人能够获得反抗社会的力量提供了种种资源。[1]传统媒体文化的掌控权,交织在政客、商业集团、传媒机构的相互牵制之中,它与大众的关系是自上而下的。而今,自媒体拓展了自下而上的新传播模式,大众不再仅仅是信息的被动接收者,他们同时参与信息的创造与传播。这样大众部分获得了媒体文化控制权,推动了传播民主化的趋向,促成了网络公共领域的构建,改变了媒体生态环境。

从2005年开始,我国的媒体文化研究开始关注自媒体的影响,当年仅两篇文章谈及这一话题。2009年之前,这方面的研究一直很薄弱,零星有研究者分析自媒体时代可能出现的媒体文化特征、动向及其对传统媒体的挑战,那时的研究颇有前瞻性的意味。毕竟“人人都能动手做新闻”,不是件容易的事,它需要科技发展作为坚强的后盾。在我国,当博客开始流行,尤其是智能手机全面上市,网民才成为随时“寓居”网上的、名副其实的网人。另外,各大门户网站,如搜狐、新浪、腾讯等都全面打造自媒体式的平台,电子邮件、论坛、腾讯QQ、MSN、博客、微博等都发挥着自媒体的功能。尤其是2009年微博控的流行,正式宣告了自媒体时代的全面来临。总体来说,从2009年起我国对自媒体的研究呈逐年上升的趋势。2011年自媒体研究的论文明显多于前几年,这的确是自媒体时代来临的症候。

而在本年度自媒体文化研究中,微博是最热的话题,中国知网中题目出现微博的文章有上千篇,微博的热度由此可见一斑。2010年蒋原伦、张柠主编的《媒介批评》(第四辑)的核心话题就是微博,涉及的话题有微博与公共领域、微博言说方式、媒体生态等。2011年微博的话题依旧火热,除了直接以微博为题的文章之外,探讨自媒体文化、新媒体文化的多数文章都涉及微博,我想是因为微博的确宣告了自媒体时代的全面到来。在研究微博的文章中,有些把微博作为新的教育途径,倡导通过微博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有些阐释微博的出现对其他媒体(报纸、广播、电视)造成的影响以及其他媒体该采取何种策略来应对,如《中国报业》、《新闻知识》、《新闻记者》、《新闻爱好者》等很多杂志都刊登过类似文章。这类文章特别提到在新闻界,报刊、电视不再是唯一能进行“权威”的中心了,微博中大量涌现的公民新闻已经斩获了部分创造与传播新闻的话语权,甚至传统媒体有时需从微博中采集新闻。如“辫子新闻”就指传统媒体、公民新闻、社会性媒体相融合的趋势。看来,未来传统媒体发展的前景必然是与新媒体的融合;还有些文章着重探讨微博对突发事件的介入及微博问政等情况,像宜黄拆迁、上海火灾、动车事故等公共事件的微博报道、两会的微博问政等。杨琰的《以两会微博为例谈网络公共领域的形成》、刘卉的《从宜黄拆迁自焚事件看微博传播的特点》、吉卫华的《微博客的媒介生态研究》即认为微博以其传播的自主性、互动性、扩散性、及时性推动了我国民主化的进程。

无疑,微博对公共领域的构建、媒体生态环境的影响是微博研究的焦点,有研究者认为微博开启了信息传播的新纪元,有效改善了人际关系模式,加速了公共领域的构建;也有研究者认为应对微博“热”进行“冷”思考,因为微博中的信息庞杂、碎片化导致信息真假难辨。另外,由于网络使用地区不平衡、社会阶层、年龄、学历结构形成的数字鸿沟,会造成边远地区、农村和其他不接触互联网的弱势群体在公共领域构建中“失语”。总体来看,微博有效改善了人际关系,有了微博,大众不再仅仅是信息的被动接收者,他们同时还是信息的创造者与传播者,大众的主体性获得了彰显,他们的社会热情与政治热情就会被调动起来。当大众的信息在碰撞与交流中形成公共舆论时,就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由传统媒体文化诱使个人所认同的那种占优势的社会和政治的意识形态,这样公共舆论在民主选举、灾难救助、突发事件中就起到了舆论监督的作用。当然,如何更有效地发挥微博在公共领域中的作用,让大众通过这一平台发出的有社会意义的声音不被信息的洪流所淹没,这是理论研究尚需解决的问题。另外,媒体、文化、社会之间的关系是互动的,社会政治制度、文化环境、经济发展都会制约媒体文化的发展,所以关于微博的进一步研究,还需更多关注如何保持自由、健康的媒体生态环境。

除微博之外,还有些研究者探讨了我国自媒体文化发展的进程、特征及其影响。如周晓虹的《自媒体时代:从传播到互播的转变》、王长潇的《播客平台的商业模式、监管自律与播客自媒体公民意志的再传播》、尹章池等的《刍议“自媒体”的兴起与少数民族文化网络传播策略的创新》等,这类研究侧重通过自媒体与传统媒体的比较,来谈自媒体文化的特征及其意义。如夏德元把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之间的互动关系用“媒介共鸣效应”和“溢散效应”来形容,认为传统媒体因其沉淀着传统的价值观念和文化内涵是新媒体的唯一参照系,具有历史价值,新媒体与传统媒体必然是共生共存的。邓若伊认为自媒体中的公共领域已不同于哈贝马斯笔下的公共领域,互联网中难以再现俱乐部、咖啡馆中的美好、真诚的交流情景。另外,保罗・莱文森的《新新媒介》对美国新新媒介(本文称自媒体)有全面介绍,书中谈到的兴盛于21世纪的自媒体有博客网、优视网、维基网、掘客网、聚友网、脸谱网、推特网、第二人生、播客网,莱文森分析了这些不同媒体的各自特征,并认为这些媒体在过去其他媒体优势的基础上,又向前发展了一步,他称赞新新媒介的民主化特征,称每一位消费者都是生产者,个人能选择适合自己才能和兴趣的新新媒介,新新媒介没有自上而下的控制,新新媒介使人人都能成为出版人、制作人、促销人。当然,他也看到了新新媒介潜在的危险,如知识产权受侵犯、信息垃圾、留言、攻击、煽动、盯梢、恐怖、欺凌等在新新媒介中时有发生。要解决这些问题并不容易,他呼吁网民理性参与、回应新新媒介。尽管莱文森是针对美国自媒体来谈问题的,但同在“地球村”,我们也定能从中受益。

总之,2011年我国的媒体文化研究中,传统媒体文化研究与自媒体文化研究并行不悖。自媒体文化研究方兴未艾,尚需以传统媒体文化研究为参照。此外,媒体技术不断发展,媒体生态环境也有相应改变,如何构建积极健康的媒体生态环境,是今后媒体文化研究的关键点。

注 释:

①本文依照学界的流行观念把媒体分为传统媒体、新媒体、自媒体三类,传统媒体指互联网出现之前的媒体,新媒体指20世纪90年代中期互联网上出现的第一代媒体,自媒体特指与新媒体相对的20世纪末出现的人人都能创造和信息的个人媒体。

参考文献:

[1]道格拉斯・凯尔纳.媒体文化[M].商务印书馆,2004.

第11篇

论文关键词:网络剧,新媒体,传播机制

艾瑞咨询:2013年Q3中国网络电视剧观众人数3.4亿领先优势明显。2015年乐视的资质剧,《太子妃升职记》依托网络热销小说改拍,线上达到了26亿的播放量,微博热门讨论话题阅读达到29.4亿,讨论11.5万,可见网络剧带来的影响力和关注度。2016《太子妃升职记》下架的余热未退,开年的第一部网络剧《上瘾》以耽美为题材,也是改编自网络小说《你丫上瘾了》,开播一个月播放量就破亿,微博热门话题阅读8.9个亿,可见影响力之大。

1 网络剧与受众调查

根据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2015年观众认为网络剧质量一般的比例高达52.2%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益派咨询对2 019人的一项调查显示,49.3%的受访者表示内容搞笑轻松是网络剧与传统电视剧的主要区别。关于如何提升网络剧质量,52.9%的受访者认为加强剧目审核是关键,42.4%的受访者认为应建立完善的评估体系。49.3%受访者认为网络剧与传统电视剧的主要区别在于内容搞笑轻松,受访者认为网络剧的其他特点还有制作成本低(27.2%)、主体年轻有朝气(25.0%)、剧情可根据观众意向编制(24.0%)。在部分受访者看来,网络剧也存在低趣味(10.9%)、缺乏艺术性(10.3%)、剧目同质化(7.6%)的问题②。

2 网络剧的营销方式

随着社会的发展,年轻一代的受众口味也在改变,手撕鬼子,家庭伦理已经难于满足新一代的网络受众的需要,因此网络剧开始兴起来了。网络剧题材的增多,福尔摩斯般的推理,摸金校尉般的悬疑推理,诙谐幽默的泡芙小姐,等。有的还涉及宠物、儿童的心理关爱等这些丰富的题材是传统电视剧不能比的。传统的电视剧播出时长一般是45分钟,中间插播广告而网剧播出的时长更加的灵活。网剧10~20分钟的都有,剧情较快,不拖拉,粗糙的制作,直接的广告植入,反倒成了日常人们吐槽爱看的节目之一了。这样就有更贴近网民生活心里的剧情需要。利用网络的互动性,采用自来水的方式,病毒式安利。事实也证明,这样宣传的成本低,教育学论文效果好。网络剧主要是靠自媒体安利模式,吸引广告商赞助。

3 网络剧的限制与优势

如何评价网络剧的质量,现在还不确定,但现在还是以流量为主要评价指标。为了吸引广告主,网络剧的播放量就是广告主、投资人考虑的重中之重,一些网络剧为了吸引播放量,会涉及大量暴力性的镜头,如果这是艺术表现,无可厚非。但是很多粗糙的剧作仅是为了吸引人们的原始关注力,这就有错误的引导力,导致青少年的心里问题。

虽然网络剧备受诟病,但在2015年它的接受度大大的提升。亚文化题材的使用也让网民看到中国影视剧文化百花齐放的可能,一些草根的作者,从业人员,一些进不了传统电视剧制作的人员,找到了能实现自己才能的一个平台。创作的大胆还是给大家带来了希望,让海外也看到中国也是可以做出这样的影视作品的。断背山不一定在美国,画面唯美也不是仅在韩国,中国高颜值的演员很多,影视剧资源不应把持在少数人的手里,源源不断往娱乐圈输送新鲜血液也是网络剧的巨大优势与贡献。

总体来说,网络剧的发展还是蒸蒸日上的。2015的精品网剧不少,也获得了人们的认可。各大视频网站,优酷乐视,爱奇艺也打算相继推出自己投资的网络剧,相信更有实力更有经验的机构在,网络剧的质量会大大提高。希望制作者能通过多用新人演员为网络剧提供更大的发展机会。52.9%受访者认为加强剧目内容审核是提升网络剧质量的关键。今年我国的网络剧市场引发了一轮制作③,《太子妃升职记》《上瘾》的删减下架,对于网民来说对于国家的管控还是带着情绪的,希望对网剧的管控能有所松动,让网络剧拍出引发社会思考,人们喜爱的作品,多多听听网民的声音。适当的放松环境会出现更精良的网络剧作品的。

参考文献

[1]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观众认为网络剧质量的数据[EB/OL].

[2]陈刚,沈虹,马澈.创意传播管理:数字时代的营销革命[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

第12篇

摘 要:学校作为社会结构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占据着重要的社会地位。学校自身的文化发展是社会文化发展的主要力量之一。学校文化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着整个社会的文化发展方向并引导着社会的主流文化。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校园流行语文化在不断地兴起,它是学校的文化生活的直接反应。因此对校园流行语文化进行深入研究,分析其产生的原因,从中去捕捉学生当前的心里状态、价值取向、以及生活理念,对我们做好学生思想教育工作,以及提高我们整个社会的文明程度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学校亚文化;校园文化;流行语;机制

学校文化作为学校微观领域的内容,通常也被称为学校亚文化,已经渐渐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校园流行语是学校亚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校园流行语文化作为学校亚文化中的一部分,对于学校文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探究校园流行语文化,把握青少年的思想动态,掌握他们的价值取向,了解他们的内心特征,构建良好有序的学校亚文化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校园流行语文化的内涵阐释

把握校园流行语文化的内涵先要了解学校文化的内涵。学校文化是指一所学校的文化特质,既具有随社会文化的发展、变迁而发展变迁的共性,同时又会因其构成或具体环境不同而有所区别于其他学校的个性。学校中这种共性与个性统一的文化特质我们称之为学校文化。其次要把握什么是学校亚文化。学校亚文化是与主流文化相对而言的,学校亚文化是指学生所特有的文化形态,具有自己特色的生活方式、语言、价值体系,体现了学生鲜明的群体个性、风格、凝聚力的文化形态。或者说学校亚文化“是在一定时期内为整个大学生群体所共享的一套价值观念,是学校的微观文化”。它随着社会文化外环境的变化,自身也呈现出不断发展、融合、创新的过程。最后要明确什么是校园文化,一般来说校园文化是以校园为主的空间,以教师和学生为主体,以精神指向为核心,以表现出来的各种活动和行为规范为主要内容的文化。

校园流行语文化是指当代在学生中广为流传的流行语文化,它是校园文化,属于学校亚文化中的一部分,属于学校文化。当前广为流传的校园流行语有很多,例如:“走,找校长聊天去”,“表酱紫”就是“不要这样”,“晕”等等,在青少年中广为流传。这些都是在社会语言大环境中蓬勃发展起来的,它涉及学生日常生活的各个层面,时代性强、传播面广、使用频率高,是当代学生的生活全景的展现,体现了独特的校园文化内涵和学生精神风貌。

二、流行语作为学校亚文化的形成机制分析

校园流行语文化的形成原因有很多,概括起来,可以分为主观和客观两方面。从客观方面来看,校园流行语形成的传媒类别、内容、文化背景等都为学校流行语的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流行语文化的形成提供了丰富的土壤,促成了青少年亚文化的形成。从主观方面来说,青少年自身的特点及各方面社会文化的影响是校园流行语的形成的主导力量。

(一)客观方面的成因

1、按流行语形成的传媒类别看有: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杂志、手机、直邮。此外随着时代的发展,出现的新的类别如:户外传媒(路牌灯箱的广告位)、IPTV、电子杂志等为校园流行语文化开辟了广阔的空间。这些大众传媒的广泛发展极大地影响了校园流行语的形成与扩散。网络的广泛使用,导致的网络流行语必然会影响到青少年的思想,甚至青少年作为网络文化的传播者会把这种文化引入学校中,成为了当代的校园流行语。当下网络流行语甚多,在青少年中广为流传的,有“神马”,“浮云”,“爱疯”(iphone)等这些网络的流行语成了当代青少年的口头禅,这些流行语通俗易懂,极大地丰富了青少年的生活,活跃了人们交往的气氛,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但是新鲜的网络流行语也给学校的亚文化带来了低俗的、无味的气氛,这些低俗的文化,也极大地影响了我们的青少年的思想,文化以及价值取向。

2、按流行语内容的形成来说:电视中的影视作品,广告词,娱乐节目,也给青少年的校园流行语文化注入了新的活力。如“给力、”“逆天”、还有刚刚在各大电视台热播的《北京青年》里最流行的一句话“青春重新走一回”、在我们人人皆晓的周杰伦的广告词“我的地盘,我做主”,美邦服饰的“美特斯邦威,不走寻常路”这些流行语都迎合了现代的青少年讲求个性张扬,突显自我意识的强烈愿望。其次还有流行音乐的影响。流行音乐对青少年的影响是非常的显著地,其中影响年青一代成为流行语的有“不要疯狂的迷恋哥,哥只是个传说”,“该出手时就出手”,这些流行语都被青少年合理的用在适当的场合,用以发泄他们的情绪和表达适宜的心情。

3、按流行语形成的文化背景来说:社会文化环境的变化对校园流行语的形成有着直接的影响,社会生活中心的改变,触发了价值观的全方位变化,对青少年的心理发展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体现青少年价值取向的流行语“我的老爸是李刚”、“拼爹”、“高富帅”、“白富美”等相继出现,这些流行语表现了一部分青少年在就业压力、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下,功利性追求较为突出,享乐主义,成功学思维比较盛行。此外,还有一些“卖萌”等学校流行语青少年尚未成熟的心理,这种回归童真幼稚的言行也是对现实痛苦的心理防御与自我保护。

(二)主观方面的成因

1、从青少年自身的特点来看:青少年具有旺盛的精力,具有很强的创新意识,富有好奇心和广博的接纳的胸怀,他们往往是接受新事物新见解的先锋,他们生活的圈子已不再局限于家庭、学校,由于成人及传播媒体的影响,青少年开始勇敢地踏出家庭、学校,与社会团体接触。由此出现了一些新的词“特困生”(特别喜欢睡觉的学生),“菜鸟”,“MM”,“杯具”(杯具),“88”(拜拜),通过对这些流行语的研究发现,具有开放性性格的青少年,把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高雅文化与低俗文化、校园文化与大众文化,都吸纳到青少年的学校文化中,由此促成了流行语亚文化的广为传播。青少年的创新气质也为学校流行语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提供了后期的发展动力。

2、从青少年的心理压力来看:现代的青少年受到了学业压力、就业压力、青春期随着生理变化而来的心理压力等多方面的压力,这些压力促使着他们急需要寻求一种排解压力,舒缓情绪的方法和途径,从而促成了校园流行语亚文化的产生。例如:“郁闷”、“苦逼”、“无聊”、“鸭梨山大”等校园流行语,其中“郁闷”一词一直都是现代青少年最常说的一词,而且这一词也所向披靡地成了所有青少年流行语的排行榜首,这直接反映青少年的学业压力,对生活的迷茫,对未来的盲目、空虚、茫然的现实状态。此外,还有一些流行语如:“找人”、“送礼”等这些词直白但又确切的表明了青少年心里感受到的就业方面的压力以及无奈的情绪。

3、从青少年的成长受到外界文化的影响来看:随着人本主义思潮的兴起,社会上很多人误解了个人主体性内涵,以个体感受为中心的唯我文化潜滋暗长,并且影响到一部分青少年。他们往往有强烈的自我意识,以自我为中心,不顾及他人的感受,这也加剧了青少年价值观的偏差,过分关注自我,只图自己一时的快乐,建立在侮辱他人的基础之上,这些身心特征,导致了一些带有讽刺挖苦的语言如“你有病吗?”、还有相应的答语“你有药吗?”、“神经病”、“二”等流行语在现代青少年中的广为流传。

三、校园流行语文化的引导对策

学校流行语文化的产生,一方面满足了当下青少年标新立异、追求新颖、张扬个性的需求,满足了青少年内心情感的发泄的需要。但是,另一方面一些低俗的学校亚文化却干扰了青少年正常的语言学习,甚至对他们心理的正常发展也带来了极大的影响。因此,校园流行语文化的产生和发展,急切的需要我们提出恰当的引导对策,去引导青少年正确的、合理的利用流行语。

1、破除“主流”文化和“亚文化”二元对立的思想观念,建立正确的多元文化观。主流文化,引领着我们整个社会的文化风向,在社会文化中占主导地位。因此,我们要加强对学校主流文化的学习,但也要重视对学校亚文化的研究。亚文化作为次文化,依附于主流的文化而存在着,通过研究亚文化可以探究我们当下存在的文化困境,一方面,可以发掘亚文化的活力和创造性的方面,来丰富我们社会的文化现状。另一方面,亚文化的内部也是纷繁复杂,泥沙俱下的文化形态,因势利导,积极的吸取学校亚文化中的健康向上的一面,对低俗、庸俗的亚文化加以剔除,使得主流文化和亚文化相互补充,从而建立良好地学校文化环境。我们需要从不同的角度立场去分析,协调主流文化与亚文化的冲突,发扬主流文化的包容性,形成多元文化下的社会环境,丰富我们的社会文化形态。

2、关注青少年的心理发展,家校共力对学生的心理问题加以疏导。通过对校园流行语的研究发现,它侧面反映了青少年心理状态,家长和老师要联合在一起,密接关注青少年的言语表达,从中洞察他们的心理。首先,家长和学校老师不能盲目的判定流行语只有消极影响,适时的学会融入流行语文化中,切身的体会运用流行语时内心的感受,并持一种宽容的态度去试着了解流行语背后青少年的心理状态,尝试运用正确的语言,对青少年的心理进行正确的指导。其次,要在家长和学校之间建立深度合作,相互信任,相互认同,相互交流的关系纽带,家长要了解学生在学校的行为表现,老师要了解学生在家里时的情况,在双方的合力之下采取正确的方法,对青少年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的疏导和解决。再次,学校也要加强对青少年汉语知识的学习,提高运用汉语的能力,从而规范用词,引导学生多于阅读文字优美,规范的文学作品,提高学生鉴赏与运用语言的能力。使得学生对于社会上流行的语言,有一定的鉴赏能力,从而规范自己的用语。

3、加强网络媒体的语言规范,树立青少年正确的价值取向。青少年是网民的重要构成,当下网络媒体是传播流行语文化的主要渠道,网络媒体的流行语生动、活泼、形象,许多网络流行语极富想象力和创造性,极大的丰富了语言的表达方式,也使得枯燥的文化交流变得生动丰富。但其中一些低俗的流行语对青少年的价值取向负面影响也很大。加强网络媒体的语言规范,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进行:首先,要加强对网络媒体中流行语的语法、词汇的规范,为青少年的发展建立一个健康的社会大环境,对于社会上出现的流行语进校园的现象,网络媒体应致力于塑造积极进取、健康向上,文明的社会文化,而不是为了获取利益一些垃圾信息,其次,可以通过制定一些法律法规对网络媒体语言进行规范,当然,最为迫切的是要强调媒体的自我管理,强调网络媒体对青少年的社会责任,促进青少年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从根本上建立健康地社会文化环境,促进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综上所述,校园流行语文化,有它积极地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流行语的存在和流行是客观事实,既是一种语言现象,又是一种文化现象,而且常常是一个临时的现象,从积极的一面来说,青少年流行语是词汇丰富发展的一条管道,也是某种社会文化和情绪的宣泄,但是它们也会污染语言,传播低级趣味,这就需要我们疏导和规范。通过探究青少年流行语文化的来源及深层原因,不仅对于我们进一步研究新时代、新阶段青少年的性格特点,更好的掌握青少年的心理,有着重大的意义,而且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对待和利用流行语的积极因素,更好的引导和丰富学校亚文化向着积极地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箭从高校流行语看当代大学生的价值取向[J]河南社会科学.2011(9):(169―171)

[2] 陈靖当代大学生亚文化建设研究[M]硕士论文.2009

[3] 乐晋霞青少年流行语的来源及影响研究[J]山东省团校学报(青少年研究)2011(3):(40―43)

[4] 郭劲东探寻中学生流行语的“由来”[J]华章.2009(23):(48―50)

[5] 郭兴芳,包晓峰校园流行语反映的大学生心理状态及对策(J)中国电力教育2011(35):(176―177)

[6] 高中建当代青少年问题与对策研究[M]中央编译出版社.2008(5):(67―86)

第13篇

今年是中韩建交15周年,两国政府定为中韩交流年。作为文化领域的一项重要交流,中国作家代表团一行22人,从10月11日到17日,对韩国首都首尔及南部城市全州进行文学访问。代表团团长是中国作协名誉副主席张炯,副团长是作家莫言和诗人舒婷。团员有曹文轩、杨少衡、陈应松、储福金、何向阳等,都是当前文坛活跃的作家和评论家。作为回访,今年12月,韩国作家代表团也将到中国的北京、上海与同行交流。这一来一往的文学交流,被赋予了一个很有诗意的主题:“从长江到汉江,从汉江到长江”。文学是没有国界的,文学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属东亚文化圈的两国之间的文学互动,就带有了浓郁的文化色彩和内涵。

七天的时间是短暂的,可谓来也匆匆、去也匆匆。但大家都有一个共同的感受,就是韩国很现代,韩国也很传统,现代和传统奇迹般地融为一体了。我们知道,韩国文化深受中国文化的影响,但它又不断形成了自己的鲜明特色。朝鲜民族很早就信奉佛教、儒教、基督教。儒家文化的影响甚至不逊于其在中国本土的影响。宋代的朱熹将儒学发展成为朱子学,15世纪成为朝鲜王朝的统治思想。儒家的思想观念、伦理道德,在漫长的历史中已积淀在韩国民众的心灵中。近年来,韩国的电影、电视剧在中国走红,深受观众的青睐,其深层根源,就是人们在外国的影视剧中,看到了儒家文化或者说古老的东亚文化的丰富内涵和独特魅力。

韩国对传统文化特别是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在承传和发展上是那样坚定不移,而对西方现代文明和文化的学习、借鉴,也显得从容而清醒。从近代以来,韩国经历了西方入侵、近邻殖民、南北战争、国家分治等一连串痛苦历程,最终选择了西方式的发展道路。在三四十年的时间中,创造了让世界震惊的“汉江奇迹”,把自己打造成一个繁荣发达的现代国家,成为亚洲的“四小龙”之一。现在,韩国和中国一样,都面临着一个如何选择、融合“传统”和“现代”的严峻问题。因此这次中韩作家的文学交流,便确定为“近代和我的文学”这样一个主题,也就是说要作家们研讨“我”与“传统”和“现代”这样一些深层次的问题。我请教了延世大学中文系教授柳中夏先生:为什么用“近代”这样一个概念?他说:在韩国的词语中,近代、现代、当代是一个意思,习惯上都用“近代”这一概念。在两次学术研讨中,韩国诗人高银、金光圭,小说家金衍洙、金仁淑等,都用他们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感受,发表了对社会、文化、文学的精辟见解。我也是有备而去,在研讨会上宣读了《要“现代性” 更要“民族性”》的论文,观点是不言而喻的,想来也与韩国作家的思考有许多共鸣吧?

一个民族的文化性格,总是体现在具体的人的行为举止中。在国内,看着人们形形的面孔,你常常觉得茫然,在心里发问:这就是我们的民族性格吗?而在韩国,我看到了大韩民族那种普遍的文化性格。韩方为接待我们代表团,安排了许多作家、学者,还有外语大学的学生担任翻译。男士大都西装、领带、革履;女士虽是便装,譬如牛仔裤,但很端庄。他们待人接物显得坦诚、谦和、认真,动不动就向你行鞠躬礼。中国作家一般来说比较随意,多数人不习惯穿西装,这让我们有点尴尬。赴韩的第三天,要在教保大厦礼堂举办文学论坛,大家不得不穿上正装。我平常是不穿西装的,更不习惯打领带,慌乱中领带胡乱一打就下楼了。曹文轩老师一身正装站在那儿,看着我说:“你这领带打得不对呀!”说着就给我解开重新打,但在别人的脖子上系领带总是不顺手,便解下来套在自己的脖子上打好,然后给我戴上。大家站在一边直乐,说曹教授帮助段崇轩打领带,这是咱们韩国之行的一个花絮呀!江苏作家储福金原来也是穿着夹克装,这次不得不穿了一件深棕色的唐装,所有人都是西装,唐装就显得格外抢眼,大家在一边品头论足,福金兄道:“我家保姆说,我这一身打扮像个土财主!”大家哄堂大笑。在彬彬有礼、和蔼认真的韩国人面前,你也不得不庄重起来,随时准备着向对方行鞠躬礼。

韩国人的认真、细致,几次接触你就能感受得到。为了我们代表团行动的方便,韩方派了外语大学的女研究生陪同我们吃饭、开会、逛街、购物,随时翻译、讲解。韩国的女孩子真是漂亮,一个个都长得清清秀秀、文文静静。办事一丝不苟、说话轻声慢语、性格温柔内向。你提出什么问题,她们总是尽其所知,给你讲得清清楚楚,甚至你不感兴趣的内容,她们也要竹筒里头倒豆子、全部倒完为止。那次我从首尔广场饭店给家里打电话,外大的小郑给我当翻译,从开通国际长途,到要通太原家里的电话,足足用了半个小说。看来她也不熟悉这种业务,但她显得那样耐心、认真,看了真让人感动。遗憾的是,我竟没有去问她的名字,只知道大家都喊她小郑。

第14篇

1、选题一共有三种:热门选题、你导师给你的选题、你自己从生命经验里生发出来的选题。其中只有第三种才可能会开开心心写好。原因很简单,第一种是大众女神,第二种是包办婚姻,第三种是你真正愿意共度时光的身边人。

2、有些选题碰都不要碰。你可能会说:“这个选题没人做耶,我找到了学术空白!”一定要明白,大家都不吃屎,是有原因的。

3、还有些选题也不要碰。你可能会说:“这是个热门选题,具有重大的时代意义!”中国的问题是,时代变化太快了……

4、还有另一些选题也不要碰。你可能会说:“这是我生命经验里生发出来的!是我最感兴趣的题目!”问题是给你开题的老师们都不感兴趣。实际上,除了你之外没有任何一个人感兴趣……

5、题目怎么写呢?一个经典的格式是这样的:“关键词1+关键词2:某某(理论)视角下对某某(对象)的某某(方法)研究”。其中理论和方法二选一。

6、有同学问:“开完题之后,还能改吗?”如果你问的是题目的措辞,回答如下:首先,是可以改的,只要你写个改题报告,附上导师同意意见,就可以了。其次,是必须改的。一项研究还没开始做,题目就已经定得死死的,岂不是像人生刚开始就把墓碑刻好了一样?

7、如果要把题目改方向,比如从“论新媒体与国家形象的建构”改成“青年亚文化视角下的韩国偶像团体的粉丝研究”,那我只能说:一边玩去。

8、写开题报告的时候,做文献综述最重要。重要到什么地步呢?你去公共浴室洗澡总得带块肥皂吧。

9、文献综述是怎么写的呢?有一种典型的写法是这样的:“以‘数字鸿沟’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中进行搜索,共找到期刊文献****篇,博硕士论文***篇。”请问你告诉我这个干吗?我要吃西红柿炒蛋,并不需要围观你去菜市场买鸡蛋的过程谢谢。当然,如果这个数据有意义(例如比较之下说明某课题被低估,或者历史分析发现某关键词的关注度上升之类),另当别论。

10、文献综述,首先要对文献进行分类。怎么分类呢?就像面对一群武林人士,可以按照阵营与流派进行分类。你们体会一下这句话。

11、文献综述一定要对文献进行评述。不能只是总结几篇论文的主要观点就了事。要毫不留情地评价它们。Bejudgementalplease.

12、文献综述最终要起到两个作用。第一,证明你的研究有意义、有价值。第二,为你的研究找到可利用的理论和材料。换言之,以上所有文献都忽略了某一个重要的点,需要我的研究来弥补,但以上文献为我提供了重要的基础,云云。

13、文献综述一定要附上文献列表。这个是常识吧?为啥你们经常都不附呢?为啥呢?

14、列出文献是一个体力活,也是一个很多时候只能意会不能言传的艺术活儿。文献列表不能太长,也不能太短。基本的原则是四个兼顾:兼顾中英文文献,兼顾著作和论文,兼顾理论文献和实证研究,兼顾经典文献和最新文献。

15、比文献综述次重要的是研究设计。其中核心是研究方法。研究方法和研究设计最重要的目的是解决研究问题。一切不以解决问题为目的的研究设计都是耍流氓。

16、研究方法请不要超过三种谢谢。

17、除了历史研究之外,文献分析都不算一种研究方法谢谢。

18、研究方法层次有很多,包括方法论、理论路线、搜集资料的方法、分析资料的方法……具体去问你的导师。

19、请一定先写出一份开题报告来再去找导师。否则导师不理你活该。

20、开题会的时候不要怕。一般来说,再烂的题目,老师们也都会让你做的。因为他/她们往往抱着这样一种乐观的心态:“万一这个烂题目真的捣鼓出些什么来呢……”

21、作为代价,他/她们一定会让你改。一定会的。

22、他她们最常提出的一个意见是:“这个题目太大了。”这句话出现的可能性是百分之百。所谓“太大”,实际上有三种情况:第一种是核心概念的外延太广或太不确定(比如“宗教传播”,我就不吐槽健康传播了……),第二种是题目中所有的关键词都抽象程度极高(比如“商品化与内卷化:中国社交网络中的非物质劳动研究”),第三种是题目太复杂(比如:“流散的他者:文化研究及女性主义视角下加拿大的中国移民对《甄嬛传》的媒介消费、亲密关系和身份认同与国内观众的比较研究”)。通常三种情况并存。解决方案就是:选择一个非常非常非常具体的研究对象。

23、具体到什么程度呢?你可以在一个月时间之内从研究对象处搜集到足够的数据或资料(民族志调查除外)。

24、老师其次爱提的意见是:“你的研究问题究竟是什么?”大部分在这里被羞辱的,都是因为没用一句以“?”结尾的话来回答。神奇的是,大部分开题人都不能说出一句以“?”结尾的话。

25、怎么能写出一个好题目呢?你去找近三年来本学科领域的权威期刊3-6种,把目录统统翻阅一遍,一定就能写出好题目来啦。

写论文的典型错误

1、为啥总有人写“第一章绪论”呢?绪论难道不是第0章吗?不然干嘛叫“绪论”?

2、摘要不是绪论,不是引言,所以请不要从三皇五帝写起,也不要去浓墨重彩地描述广阔的时代背景谢谢。

3、凡是在文章中出现“可以分为以下几类”、“主要的模式有以下几种”、“概括了它的一些特点”等等,都回家去面壁。这暴露了你在写下文之前,根本就没想好、没做好总结(而且事后还懒得去修改上文)。

4、章节标题应该是一个短语而非一个句子。

第15篇

2、有些选题碰都不要碰。你可能会说:“这个选题没人做耶,我找到了学术空白!”一定要明白,大家都不踩,是有原因的。

3、还有些选题也不要碰。你可能会说:“这是个热门选题,具有重大的时代意义!”中国的问题是,时代变化太快了。

4、还有另一些选题也不要碰。你可能会说:“这是我生命经验里生发出来的!是我最感兴趣的题目!”问题是给你开题的老师们都不感兴趣。实际上,除了你之外没有任何一个人感兴趣。

5、题目怎么写呢?一个经典的格式是这样的:“关键词1+关键词2:某某(理论)视角下对某某(对象)的某某(方法)研究”。其中理论和方法二选一。

6、有同学问:“开完题之后,还能改吗?”如果你问的是题目的措辞,回答如下:首先,是可以改的,只要你写个改题报告,附上导师同意意见,就可以了。其次,是必须改的。一项研究还没开始做,题目就已经定得死死的,岂不是像人生刚开始就把墓碑刻好了一样?

7、如果要把题目改方向,比如从“论新媒体与国家形象的建构”改成“青年亚文化视角下的韩国偶像团体的粉丝研究”,那我只能说:一边玩去。

8、写开题报告的时候,做文献综述最重要。重要到什么地步呢?你去公共浴室洗澡总得带块肥皂吧。

9、文献综述是怎么写的呢?有一种典型的写法是这样的:“以‘数字鸿沟’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中进行搜索,共找到期刊文献****篇,博硕士论文***篇。”请问你告诉我这个干吗?我要吃西红柿炒蛋,并不需要围观你去菜市场买鸡蛋的过程谢谢。当然,如果这个数据有意义(例如比较之下说明某课题被低估,或者历史分析发现某关键词的关注度上升之类),另当别论。

10、文献综述,首先要对文献进行分类。怎么分类呢?就像面对一群武林人士,可以按照阵营与流派进行分类。你们体会一下这句话。

11、文献综述一定要对文献进行评述。不能只是总结几篇论文的主要观点就了事。要毫不留情地评价它们。

12、文献综述最终要起到两个作用。第一,证明你的研究有意义、有价值。第二,为你的研究找到可利用的理论和材料。换言之,以上所有文献都忽略了某一个重要的点,需要我的研究来弥补,但以上文献为我提供了重要的基础,云云。

13、文献综述一定要附上文献列表。这个是常识吧?为啥你们经常都不附呢?为啥呢?

14、列出文献是一个体力活,也是一个很多时候只能意会不能言传的艺术活儿。文献列表不能太长,也不能太短。基本的原则是四个兼顾:兼顾中英文文献,兼顾着作和论文,兼顾理论文献和实证研究,兼顾经典文献和最新文献。

15、比文献综述次重要的是研究设计。其中核心是研究方法。研究方法和研究设计最重要的目的是解决研究问题。一切不以解决问题为目的的研究设计都是耍流氓。

16、研究方法请不要超过三种谢谢。

17、除了历史研究之外,文献分析都不算一种研究方法。

18、研究方法层次有很多,包括方法论、理论路线、搜集资料的方法、分析资料的方法……具体去问你的导师。

19、请一定先写出一份开题报告来再去找导师。否则导师不理你活该。

20、开题会的时候不要怕。一般来说,再烂的题目,老师们也都会让你做的。因为他/她们往往抱着这样一种乐观的心态:“万一这个烂题目真的捣鼓出些什么来呢……”

21、作为代价,他/她们一定会让你改。一定会的。

22、他们最常提出的一个意见是:“这个题目太大了。”这句话出现的可能性是百分之百。所谓“太大”,实际上有三种情况:第一种是核心概念的外延太广或太不确定,第二种是题目中所有的关键词都抽象程度极高,第三种是题目太复杂。通常三种情况并存。解决方案就是:选择一个非常非常非常具体的研究对象。

23、具体到什么程度呢?你可以在一个月时间之内从研究对象处搜集到足够的数据或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