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个人理财投资规划分析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现今的中国社会,一方面,个人投资者缺乏有效的投资渠道。并且,由于通胀压力的不断增大,个人投资者急于寻找能使资产保值增值的渠道。另一方面,老龄化社会引发对退休养老的担忧和生活负担的加重的忧虑。这就为个人理财业务的迅速发展提供了深刻的社会背景。最近一段时间以来, 我国的商业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乃至信托公司等金融机构纷纷推出所谓个人理财业务, 大有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一阵理财热潮的势头。
一、生命周期理论在个人理财方面的应用
(一)个人生命周期的划分
个人理财业务的核心是根据客户的资产情况和风险偏好来实现客户的需求与目标,个人理财的根本目的是实现人生目标中的经济目标,同时降低人们对未来财务状况的焦虑。个人生命周期阶段的划分是制定个人理财规划的基础。
1、个人财务生命周期
在人生的不同生命阶段,每个人的财务状况、获取收入的能力和支出状况都是不同的。一个人不同阶段的财务收支构成了个人的财务生命周期。个人财务生命周期,大致可划分为积累阶段、巩固阶段和消耗阶段。详细见表1.
2、家庭生命周期
在确定和分析消费者金融需求方面, 家庭生命周期是比年龄更重要的因素,理财策划往往根据整个家庭的情况作出。家庭生命周期一般分为形成、成长、成熟和衰老四个阶段。下面以一个普通的三口之家的家庭生命周期为例具体分析,详细见表3。
(二)生命周期理论运用的一个实例:“伙伴一生”金融计划
2006 年3 月, 招商银行以生命周期为主线,兼顾个人的财富状况, 将其服务对象细分为“ 炫彩人生”、“ 浪漫人生”、“和美人生”、“丰硕人生”和“悠然人生”五类群体, 在全国率先推出和个人生命周期相关联的“伙伴一生”金融计划。
具体来说,该计划是招商银行根据客户在其所属的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的财务收支情况、风险承受能力和理财目标, 整合其已有个人理财产品和服务,实施包括证券、保险、基金、医疗健康计划等在内的一揽子金融解决计划详细内容见表4.
二、以生命周期理论指导我国银行个人理财业务
(一)以生命周期理论指导个人理财业务的优势
客户更容易对号入座,有效降低选择成本。个人理财业务也可以更有效地迎合客户的心理预期,促使客户的潜在需求向现实需求转化。
(二)以生命周期理论指导个人理财业务的劣势
首先,即使是出于同一阶段的客户,受个人生活方式、性格等因素的影响,金融需求和理财目标也会大相径庭。其次,当客户的生命周期虽未发生改变,但由于主、客观环境变化而使生活方式发生改变时(如突然经济危机爆发或突发重大疾病事故等),正在进行中的个人理财业务能否自行调整应对,也是关键之一。
(三)以生命周期理论指导我国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建议
1、坚持以生命周期理论指导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当银行人员为客户推荐个人理财业务和产品时,首先要了解客户的年龄阶段和家庭组成情况,以推断出客户所处的个人财务生命周期阶段和家庭生命周期阶段。在此基础上,对客户所需要的个人理财业务和产品进行大致定位。
2、对生命周期理论不能盲从,要从具体事实出发。设计规划个人理财业务时,也要对一些较为特殊的群体(如丁克家庭)专门有针对性地满足其需求。当银行人员为客户推荐个人理财业务时,也要针对客户的实际需求,推荐个性化的个人理财业。
3、要将生命周期理论与中国国情相结合。生命周期理论是在西方发展完善的,但中西方理财观念存在巨大的差异。因此,银行人员在结合生命周期理论推荐个人理财业务时,要善于引导。
4、不固守已有的生命周期理论,努力寻找新思路、新方法。目前,生命周期理论在我国个人理财业务的应用还不熟练,仍存在巨大的发展空间。
一切事物的发展都是在曲折中前行的过程。随着各种理财理论的深化和理财实践的推进,我国的个人理财业务必然朝着更加美好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美]侯百纳著 孟朝霞译 人寿保险经济学[M] 国际金融出版社 1997
[2]徐婷 关于西方生命周期的理财理论的文献综述[J] 商业文化 2008(2) :258
锦州银行个人理财对策分析
1个人理财业务及理财产品概述
1.1个人理财业务概念
个人理财业务是商业银行根据客户不同的阶段性的投资目标,按不同客户不同财务情况,通过对客户的收入、消费、投资、风险承受能力等情况分析,根据客户的个人财务安排(如青年阶段、中年阶段、退休阶段),帮助客户合理投资,如储蓄、债券、保险、股票等,形成一套以个人资产收益最大化为原则,满足不同客户的投资需求,实现个人资产保值增值。
1.2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分类
银行理财产品种类较为丰富,可以从收益类型、投资方向、存续形态和发行方式等几个角度加以分类。
2锦州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开展现状
2.1整体业务发展良好
锦州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8年,2014年末,资产规模达2467亿元。在锦州、北京、天津、沈阳、大连、哈尔滨、丹东、抚顺、鞍山、朝阳、阜新、辽阳设立12家分行。目前,与70多个国家及地区500多个金融机构开展业务,行网络遍及世界各地。
2014年4月末,锦州银行7777卡余额突破100亿元,达102.7亿元,发卡量达135.6万张;本年新增卡余额3.6亿元、新增发卡7.3万张。截止12月31日,锦州银行银行卡业务年度净收入达841万元,同比增长68%。其中:银行卡各项手续费收入794万元,公务卡利息收入47万元。
2.2理财产品种类少
锦州银行从最初的存款、取款和7777卡等业务之外,又推出了7777个人理财产品,7777理财产品属于人民币理财服务性质,主要包括创赢、创富和稳赢三大系列,其中创赢和稳赢系列产品属于保本浮动收益理财产品,创富属于不保本浮动收益理财产品。稳赢理财产品自2010年5月开始共销售20期37笔,创赢理财产品自2014年8月开始共销售29期243笔创富系列理财产品自2014年1月开始共销售52期147笔。
从近几年市场的反馈来看,锦州银行在个人理财业务的开展上有了很大的进步,但由于成立时间较晚,目前在个人理财业务的产品设计和经营上与其他大型商业银行比还有一定的差距,目前只有包括创赢、创富和稳赢三大系列的7777个人理财产品,缺少市场创新。
3锦州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问题分析
从前文的现状可以看出,锦州银行虽然发展速度较快,机构网点上升幅度大,但是仍然存在很多不足,比如,个人理财产品种类少,像锦州银行只有开办了7777个人理财产品,包括创赢、创富和稳赢三个系列,稳赢到现在已经停办;市场品牌影响力不高,客户稳定性不高;服务网点偏少,不利于业务开展,等等。究其原因,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3.1市场营销能力欠缺
在锦州银行,个人理财产品由于缺乏宣传力度,即使是不错的理财产品,了解的客户也不多。近几年,我国锦州银行虽然逐步加大了产品研发部门,但开拓市场的部门甚少。
3.2理财方案大众化且理财产品同质化
当前,锦州银行的个人理财业务只以资产的多少为客户服务划分标的,却没有依据客户的年龄、价值取向、家庭生命周期、风险偏好等个人因素对客户做出更深入的分类分层,从而发现客户的隐形需求,并做出对每个客户有针对性的投资理财的服务建议。
3.3高素质的综合理财人才匮乏
缺乏复合型的高素质理财人员,已经成为牵绊锦州银行理财业务发展的重要因素。理财服务不仅仅是理财产品投资取向、合理的利用资金规划,也包含对客户的教育规划、风险管理、住房规划、退休和遗产的规划等。
4推进锦州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的对策
4.1实行差别化服务
客户在市场细分下,可按客户的个人特征、所在地理位置、个人性格、社会阶层和生活方式等条件作为考虑因素,将其作为划分标准,将整体客户市场划为多个子市场。由于客户在不同的阶段中对个人理财产品的需求会产生较大的差异。所以,锦州银行客户经理可以针对客户的差异性,对客户的风险承受力进行分析,提供差异化的个人理财服务。面向较高收入人群,锦州银行可以推荐证券、房产、储蓄等综合投资产品
4.2拓展理财业务品种
个人理财业务不断创新,对锦州银行形成竞争优势具有重要的作用。锦州银行可在现有政策下,推陈出新。首先应加强整合有特色和有竞争性的理财产品,体现产品优势,整合为锦州银行理财产品的代表产品。与此同时,加快理财新产品的创新,提高金融业务和金融产品的开发创新能力。
4.3创新营销方式
就目前而言,个人理财业务在中国还属于一个起步时期锦州银行要加大力宣传理财产品,提高产品的知名度,提升自身产品的品牌内涵工作。开展宣传不能采取被动的想法,应该采取积极主动的销售模式,挖掘客户潜在需求和理财意识。我认为锦州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在宣传方面,可以采取面对面推广、广告促销、活动促销等方式。
4.4加强复合型理财人才的培养
由于个人理财业务存在涉及面广、服务要求高和政策性强等特点,所以需要大力培养一批能跟的上市场发展、积极努力创新,善于学习的综合型高素质的理财人员队伍,尤其是客户经理的相关专业知识和素质,都是锦州银行在今后的发展中具有竞争力的保证,如果要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走在前面。首先,加强培养相关从业工作者的素质。然后,对这些候选的人才进行有目的的针对性岗位培养,让她们以最快速度对锦州银行的各项业务熟悉起来,可以独立完成各项业务的操作。最后,要通过保险、证券等相关行业学习,使候选人才可以娴熟的运用各种投资工具知识,并在实际的运用过程中,不断的积累自己理论知识和实际经验,使他们成为一名真正具备专业知识的理财客户经理。
参考文献:
[1]李宽.全能银行与中国银行业未来[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11(3):12.
[2]徐岑.农行个人理财现状及发展策略[J].金融管理科学,2011(4):12~13.
【关键词】个人理财;问卷调查;现状分析
理论上讲,当出现个人财产时,个人对财产进行管理,个人理财也就随之产生了。当前我国经济正处在快速发展状态,社会金融环境日新月异,个人财富快速积累,个人理财规划服务市场需求正在快速壮大,但是,由于不同的社会历史阶段和国家社会形态的不同,个人理财在整个社会大环境条件下的形式也不同。而对于不同种类的理财机构和不同品种的理财产品,个人的选择往往是信息不对称的,这就要求金融机构顺应需求的潮流开发个性化的理财产品。
一、我国个人理财发展阶段分析
根据个人理财发展成熟程度,将其划分为三个不同的阶段:初级阶段、发展阶段和高级阶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个人财富也得到了较大的积累。由于当前我国经济处在转型期,财富掌握力度分配不均衡,居民整体文化素质正在发展中,使得我国个人理财状况出现了多阶段并存的复杂情景。首先,农村以及偏远地区个人理财仍然处在初级阶段甚至是原始阶段,个人理财没有专业的理财理论为支撑,几乎没有投资理财,收入主要依赖固定的工资或经营收入。其次,在广大大中小城市人群中,主要存在的状况是发展阶段,人们的财富有了更多的结余,为了追求更多的回报和收入,人们往往想把闲置的钱财用于投资,但受各种原因的闲置不能进行直接投资,而另一部分人则是急需资金用于经营,但是又不能直接从资金拥有者那里获得大量的资金。从主体上讲资金拥有者拥有更多的可投资资金,同时也主动有投资的意愿,他们会主动学习理财知识并了解各种投资方向,会主动向专业人士咨询投资建议。最后,在小部分较为富裕的群体中,正在尝试着高级阶段的理财方式。高级阶段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资金需求剧增,可投资途径门类繁多,非专业人士已不能全面了解各种投资理财途径,这样就需要委托专业理财规划师给予帮助管理。专业理财规划师根据客户的实际收入以及客户的要求制定合理的理财方案,经客户同意后由理财规划师完成投资理财,并定期向客户汇报财产管理情况。因此,当前我国个人理财状况主要处在发展阶段,同时,又有初级阶段的共存并且将,而高级阶段也刚刚开始发展,并将会以迅猛的速度发展。
二、对52名2008年毕业大学生个人理财状况调查以及分析
大学毕业的80后人群正在逐步成为社会的主要群体,他们的理财行为将是我国将来十年甚至二十年个人理财的主要行为方向。因而对新毕业大学生个人理财情况进行分析调查非常重要。
我们对某高校2008年毕业的52名大学生进行了不记名问卷调查。我们所问卷的对象是大学毕业并且工作5年的小部分人群。在52名调查者中,其中有30名在大城市工作,有22人来自偏远的小城市。从家庭收入来看,来自大城市的被调查者中五万以下的有10人,五万到十万有10人,十万到二十万有7人,二十万以上的有三人;来自偏远小城市的被调查者中,五万元以下的15人,五万到十万的有6人,十万到二十万的有1人,二十万以上的有0人。而对结余财富的处理方式,来自大城市中的调查者有20%是银行定期存储,5%进行基金投资,20%进行股票投资;来自偏远小城市的调查者他们中有60%是银行定期存储,5%进行基金投资,2%进行股票投资。而在所有的调查者中只有20%对个人理财有所了解,3%对个人理财知识进行学习,大部分完全没有人向专业理财人员进行过咨询,更没有将个人多余财富委托给专业理财规划师管理。
通过对我国现有个人理财状况进行分析,并结合我们所做的小范围问卷调查,我国个人理财状况呈现出错综复杂的局面。偏远的小城市调查者由于对理财知识的了解不全面,个人理财仍然处在初级阶段甚至是原始阶段,个人理财没有专业的理财理论为支撑,几乎没有投资理财,关注渠道也较为狭窄,并且大部分人收入主要依赖固定的工资或经营收入,在处理多余的钱的方式上,多数人选择了储蓄,呈现理财方式过于单一;而在广大大中城市调查者中,主要存在的状况是发展阶段,人们的财富有了更多的结余往往想把闲置的钱财用于投资,同时也主动有投资的意愿,他们会主动学习理财知识并了解各种投资方向,会主动向专业人士咨询投资建议,并且正在尝试着高级阶段的理财方式,这样就需要委托专业理财规划师帮助管理。
另外,这部分群体对新事物新方法的接受能力较强,主动意愿尝试新鲜事物。同时他们正在成长为社会的中坚力量,将会影响着我国经济社会今后十到二十年的发展。因此,及早开发这部分人群的个人理财业务是当务之急,并且,由于这部分群体特使得更容易在他们中间开展高级阶段的个人理财规划业务。
三、我国个人理财发展方向
当前我国金融机构面临的最大难题就是市场需求不足。虽然我国金融机构努力开拓着个人理财服务市场,但是,我国个人理财服务市场总体上仍处于发展阶段。金融市场比较混乱,理财产品名目繁多,缺乏系统有效的管理,这使得个人理财服务市场的开发受到严重的阻碍。因此,合理分析规划个人理财服务成为必需。
(一)合理规范投资理财产品
当前市场上主要的个人理财服务主要的方式是投资理财产品的开发,而市场上主要的理财产品主要可分为:最传统渠道——储蓄,风险与收益同在——债券,保障性投资——保险,专家理财投资——基金信托,高风险投资——股票,实实在在的投资——收藏,甚至包括彩票[4],这些理财投资产品经过不同金融机构开发出品种多样的理财产品,这就造成了市场上的混乱。由于市场管理混乱,有些金融机构打着投资理财的幌子,将客户的资金挪用,给客户造成极大的损失,同时,也严重损害了客户对金融机构的信任。另外,金融机构只看重投资理财产品的开发,而忽视了个人理财规划的真正含义,忽略了客户利益是以金融机构提供物超所值的理财服务为前提的,而认为投资理财只是个人理财规划很小的一部分,个人理财规划不单纯是个人结余资金的管理,同时包括个人债务,个人收入,以及个人消费的管理。因此,良好的个人理财规划服务应该是全面的,金融机构应当严格规范自身的服务方式,全面考虑客户的需求。
(二)个人理财服务的个性化
社会个体形形各不相同,同一年段的人其所从事的职业不同,相同职业的人其家庭状况不同,其经济情况也是个不相同,即使是相同职业家庭状况也类似的个体,其消费习惯或消费以及理财心理也不相同,可见,不同的个体对于个人理财规划服务的需求也不尽相同。因此,开展个人理财规划服务要根据个人特点制定个性化理财规划,个人理财服务将朝着个性化服务方向进一步深化。
随着现代高科技的发展,金融领域也会用到高科技技术。引进数字化信息化管理模式,构建个人理财规划数学模型,是当前个人理财规划服务行业中一个重要的任务。该模型参数应当考虑客户的年龄、职业、家庭负担、消费习惯、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社会经济大事件以及社会经济稳定情况,为客户提供一个直观的数据参考,该数据应当能够及时提醒客户,应当进行何种个人理财调整。
(三)以银行存储卡为中心开发个体服务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国内金融机构逐步确立以客户为中心根据客户需求开发新产品,有差别、有选择地进行金融产品的营销和客户服务。我国要进行个人理财规划服务,银行具有得天独厚的地位,因为,当前我国居民主要结余钱财的存储方式就存在银行,而且,我国居民的主要借贷对象也是银行。银行作为中间人应当充分利用自己的条件,开发个人理财规划。
具体操作上,通过客户在银行开户时所留下的信息以及与银行接触的机会,银行应当积极的为客户提供一些免费的理财规划知识,逐渐建立客户对银行的信任。在合法的前体下让客户主动提供个人基本的财务情况,银行根据客户基本情况为客户提供一对一的免费咨询,给客户提出科学的消费、投资甚至借贷规划,并定期为客户提供当前社会经济状况分析,根据客户的实际经济情况实时提供理财建议。在这样条件下,银行逐渐与客户建立稳固的服务关系,当客户需要进行投资理财时,银行及时给与正确的引导。
四、结束语
综上,通过对我国现有个人理财状况进行分析,并结合我们所做的小范围问卷调查,我国个人理财状况呈现出错综复杂的局面,并依据现有市场发展情况为金融机构提供一些改进意见。相信不久的将来我国个人理财规划服务将进入高级阶段。
参考文献:
1 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含义
个人理财业务,又称财富管理业务,是目前发达国家商业银行利润的重要来源之一。国际上成熟的理财服务是指:银行利用掌握的客户信息与金融产品,分析客户自身财务状况,通过了解和发掘客户需求,制定客户财务管理目标和计划,并帮助选择金融产品以实现客户理财目标的一系列服务过程。个人理财业务是指商业银行为个人客户提供的财务分析、财务规划、投资顾问、资产管理等专业化服务活动。按照管理运作方式不同,商业银行个人业务可以分为理财顾问服务和综合理财服务。其中,理财顾问服务是指银行向客户提供的财务分析与规划、投资建议个人投资产品推介等专业化服务。在理财顾问服务活动中,客户根据商业银行提供的理财顾问服务的基础上,接受客户的委托和授权,按照与客户事先约定的投资计划和方式进行投资和资产管理的业务活动。在综合理财服务活动中,客户授权银行代表客户按照合同约定的投资方向和方式,进行投资和资产管理,投资收益与风险由客户或客户与银行按照约定方式分享与承担。
2 我国商业银行开展个人理财业务存在的问题
首先,银行实行分业经营、分业管理,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我国中央银行对金融机构业务范围的监管:坚持“分业经营,分业管理”的体制。所谓“分业经营,分业管理”,就是指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信托业相互分离,不得混业经营。这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银行在个人理财业务方面的优势,而且银行不能在个人理财业务上获得可观的利润束缚了创新积极性,与此同时造成了银行的个人理财业务产品种类不多,功能性不强,与其他非银行理财产品相比没有明显优势,进而不能满足我国个人理财业务市场发展需要。
其次,缺乏正确的市场定位。我国的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总的来看是种类较多但业务范围不宽,不能及时满足市场的发展需要,存在着市场定位的缺失问题,大多数业务还是停留在储蓄、国债、基金等单一的静态理财业务。即使是有些银行针对个人理财业务建立了理财中心,但其业务也是将现有业务重新打包组合,缺乏新的创意,至于向客户资产提供的有关投资规划、合理避税、遗产管理、教育信托、现金管理、继承人教育等方面的动态理财建议,尚未纳入其业务范围之内。
再次,银行在高端服务行业作用不突出,市场营销意识不强。在今后的改革发展中银行作为高端服务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的《商业银行破产条例》正在酝酿出台,促使商业银行面对市场的角度发生变化,过去那种旱涝保收的日子已经过去。银行应该更多的关注怎样更好的参与市场竞争、怎样提高服务质量、以客户为中心做好服务。个人商业银行理财业务是银行业务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对今后激烈的市场竞争银行的营销手段是十分关键的。
最后,缺乏高素质的专业理财人员。2011年中国理财行业发展报告称:我国理财规划师缺口达60万左右,其缺口还将继续加大,理财服务需求的大量增加进一步凸显了个人理财行业的人才瓶颈。
3 我国商业银行开展个人理财业务的对策
3.1 努力开发创新,创建良好的理财业务发展环境
在现有分业监管、分业经营的模式下,银行理财产品创新可以说在夹缝中生存。①破除政策束缚,在短期之内推行分业管理是有其必要性,但从长远来看这种制度已不利于现代金融市场的发展,混业经营将是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趋势。②我国个人理财应立足银行自身优势以及国内个人市场发展现状,分高、中、低不同层次,通过对客户层次的划分进行差别化服务。③准确做好市场定位,通过对客户年龄、职业、投资需求等进行细分然后量身定做个人理财产品,逐渐拓宽个人理财业务领域。
3.2 真正转变经营理念,树立以客户为中心的营销意识
21世纪我国迎来了一个全面对外开放的大好局面,在我国加入WTO之后,国内的外资银行如雨后春笋般多了起来。国内股份制银行如想立于不败之地,那么一切从客户和市场需要出发,已成为现代商业银行经营的自觉准则。可以说,现代商业银行的一切业务都是为了满足不同层次的客户要求和市场需要存在的。“以客户为中心”就是以客户需求分析为起点,通过客户的资产投资分析,来确定其风险偏好和风险容忍度等特征,据此确定最终投资策略和投资产品组合设计,最后根据客户意见和市场动态对投资策略做出相应调整。因此,我们应当充分认识树立以客户为中心的营销意识的重要性,转换经营理念和经营观念,彻底改变过去“以自我为中心”的经营战略和服务方式,这样才能在今后的发展中站稳脚跟。
3.3 加强我国个人理财业务的人才培养
一、国内寿险业个人理财规划服务的兴起背景
(一)需求方:客户理财需求日益增长
麦肯锡公司曾预计,2002年中国个人金融理财服务市场的税前利润将达310亿美元,成为继美国、日本和德国之后极具潜力的国家。虽然这一预计显然高估了一些,但国内“理财热”的兴起却是显而易见的。分析表明,理财热的兴起至少有以下几点因素:
1.居民可支配收入不断增长,恩格尔系数下降加快。据国家统计局资料表明:1978—2001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978年的343.4元增加到2001年的6859.6元,年均实际增长达到6.4%。在居民可支配收入不断增长的同时,恩格尔系数下降加快。2001年我国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37.9%,与1978年的57.5%相比下降了19.6个百分点。特别是1996年至2001年,恩格尔系数下降速度明显加快,共计10.7%,年均下降2.1%。显而易见,人们的货币支付能力大大增强之后,在满足基本消费的同时,有了更多的资金满足其他方面的消费。
2.住房、医疗、教育、养老等体制改革激发了居民的理财需求。最近几年国家推出的货币分房化、教育产业化以及医疗和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彻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和消费观念,也激发了居民理财的需求。也就是说,现在人们必须自己面对怎样实现家庭的购房计划、保障下一代受到良好的教育、保障自己的健康以及安享晚年等人生中的一系列重大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要建立一套全面的、相互协调的家庭财务计划和投资计划,即我们常说的理财规划。
3.金融产品的日渐丰富提高了人们的投资理财意识。20世纪的最后10年,我国证券市场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走过了西方国家资本市场近百年的历程。从金融品种看,股票基金债券等常见的投资工具都初具规模。截止2002年9月,我国深沪两市总市值达4.4万亿元,上市公司数有1200多家,投资者开户数达6850万户。金融产品的日渐丰富既提高了人们的投资理财意识,又为人们的理财规划提供了可实施的投资渠道。据中国社会调查事务所在北京、天津、上海、广州四地对800人做的专项问卷调查结果显示:74%的人对个人理财服务感兴趣,41%的人需要个人理财服务。PA18个人理财网站专业调查显示:50%以上的人是无计划分配资产的;78%的人愿意接受专家顾问意见,自己理财;25%的人愿意接受服务委托理财;70%的人认为有必要时常对自己的投资绩效进行评估;50%以上的人愿意支付顾问费。由此可见,我国居民的个人理财规划服务需求是热切而且比较成熟的。
(二)供给方:应对市场竞争,提供增值服务
我国保险市场竞争加剧已经成为业界共识,而分红投资类保险品种,成为各公司最有力的竞争武器。近两年来,分红投资类保险品种,成为我国寿险业的高速增长的主力军。中国保监会最新统计显示,截止2002年10月底,全国保险公司寿险业务保费收入为1832.4亿元,同比增长约70%。分红类保险等新产品成为新的增长点,2002年上半年分红险保费收入达624.06亿元,市场占有率52.58%,同比增长1057.48%。国外成熟市场表明:无论是分红险还是投连险,该类非传统寿险都是未来保险市场上的主流产品,而该类产品的成功销售非常需要销售人员提供全面的理财规划服务,综合分析客户的风险偏好和资金状况等因素,将产品销售给能够承受投资风险,有理财观念和理财需求的客户,否则后患无穷,国外市场经验就是如此。
此外,在我国加入WTO后,外资保险机构全面进入国内市场,其参与竞争的重点主要就是提供理财服务等一系列中间业务,而在这方面,外资保险具有更雄厚的技术和人才优势。国内的保险公司要想保持或扩大自己的市场份额,就必须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不断壮大自己的个人理财服务队伍,提供优质的个人理财规划服务。
(三)中介方:未来潜在的理财服务供给者
虽然我国新兴的保险中介机构数量和规模都在不断发展壮大,但是迄今为止,没有任何一家专业中介公司找到了长久稳定、附加值高的主营收入。据悉,多家保险中介机构都在积极策划提供专业的理财规划服务,以中介人的独特位置来彰现自己从事理财业务的独立性、专业性和客观性,以此作为公司发展的有效武器。
二、国际上寿险业个人理财规划服务概况
(一)CFP服务理念对寿险业的影响
研究个人理财规划服务,就不能不研究CFP(CertifiedFinancialPlanner)。CFP是国际金融领域最权威和流行的理财规划职业资格,2001年全美职业资格中排名第一。尽管CFP不是寿险专业从业证书,但是在国外,获得CFP证书的人中,有70%以上同时持有保险经纪人和证券经纪人资格证书,CFP天然地同寿险公司的产品和服务相联系。虽然寿险从业人员中CFP的总量有限,但CFP所倡导的“以客户需求为中心”全方位的理财服务理念却深入人心。国外的寿险公司,如友邦、纽约人寿等公司一直致力于理财规划服务的研究和开拓,并建立起了自己的个人理财规划服务队伍,为客户提供理财规划服务。
(二)亚太地区寿险业个人理财规划服务状况
在亚太地区,人们习惯称理财规划为“财务规划”。马来西亚、新加坡、韩国、日本等国都是国际CFP理事会成员,因此这几个国家的寿险业个人理财规划服务渐成规模,以财务顾问的身份为客户进行理财规划正成为新世纪寿险业务员的转型目标。在刚刚落幕的第六届亚太寿险大会上,理财规划的挑战与角色定位成为此次大会的主轴。马来西亚2002年推出了“最佳建议规范”和“独立财务顾问”制度,要求寿险业务员必须收集客户充裕的资讯以后,才能提出适当的建议和寿险产品给客户。新加坡从1988年要求寿险业务员开始运用理财规划为客户进行资产分配,自2001年7月1日开始,新加坡金融管理局规定所有寿险业务员在提呈建议书的同时,必须让客户知道自己赚取了多少佣金。佣金透明的目的在于让保险业务员像医生、律师般收取专业的服务费用,提高业务员的形象和地位。
三、寿险业开展个人理财规划服务的内容及影响
(一)寿险业个人理财规划服务的基本内容
全面的个人理财规划涉及各类金融产品,但并不意味着某个理财规划师要提供从提出理财建议到完成具体投资操作全过程中的一站式服务。从成熟的欧美寿险个人理财市场服务看,个人理财规划服务首先是某位理财规划师提出“理财建议”,然后再寻找各专业领域的专家来具体实施理财规划方案。
从服务内容上看,寿险业理财规划服务主要包括:保险、投资、税务、退休、教育、遗产等六大方面。提供上述六方面的全部规划也称为全方位的理财规划。事实上,提供理财规划服务并不一定要求面对所有客户时都提供如此全面的规划,按照客户需求和寿险业务员的个人专业水平,也可以就某一个财务问题提供单一的解决方案(单方位财务规划),也可以主要提供保险、投资和税务方面的规划(多方位财务规划)。
从实施过程分析,CFP的标准执行程序共六步:第一、设定目标,目标必须有时间性、实际且明确;第二、收集客户资料;第三、分析个人财务状况,找出其长处和短处;第四、根据客户能力和理财目标,制订理财建议;第五、实行规划,因为行动最重要;第六、定期检查,因为理财规划是动态变化的。
从寿险业务员的角度看,其实可以将以上六步划分为两个主要阶段,从第一步到第四步为第一阶段,即提出规划建议阶段;后面两步为第二阶段,即理财建议的实施和绩效考核阶段。不同专业背景的业务员可以在两个阶段中扮演不同重要程度的角色,但是无论如何,在第一阶段,寿险业务员必须要为客户制定一套全面的、互相协调的、可操作的理财建议,在这个阶段,寿险业务员就相当于客户的“军师”,要提出战略性的资产分配建议。并在该大前提下,为客户制定更具体的保险规划,同时推荐其他领域的专家来协助客户实施其全面的理财计划。
(二)寿险业推行个人理财规划服务的影响
从直接的产品推销转变为围绕客户需求来组织生产和销售,这个过程本身可以说是行销史上具有质变意义的一大步,寿险业推行个人理财规划服务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将对整个寿险业、寿险公司、人及中介机构以及寿险客户本身产生重要的影响并带来多赢结果。
1.对寿险业的影响。整个服务模式的转变有助于提升保险在公众心中的形象,提高公众的保险理财意识,避免少数不良人的行为影响到整个市场的健康发展。可以说,个人理财规划服务的推行,也是寿险业规范化、制度化、国际化的标志之一。
2.对寿险公司的影响。个人理财服务有助于开拓中高端客户市场。通过客户保险需求的深度挖掘,提高客户的口袋占有率,不仅可以给公司提供源源不断的业务收入,而且可以以客户需求为导向,开发出最令客户满意的新产品,占据市场先机。同时,要满足客户的综合理财服务需求势必引起寿险公司与银行、证券等跨行业金融企业的合作,通过客户资源共享,创造更多的主营业务及其他业务收入。尤其对具有综合性的金融集团背景的寿险公司更为有利。
3.对寿险人及中介机构的影响。实施理财规划服务,要求业务员具备较高的素质和专业水平。按照CFP的“4E”标准,实施理财规划服务必须要求从业人员在考试、教育、经验和职业道德四个方面达到较高水准,才可能满足客户的需求。因此,在寿险业推行理财规划服务,必然会推动业务员提高自己素质,转变自己的角色,重新规划自己的人生,朝CFP的最高职业资格迈进。如果能够出台强制性的法规,规定人销售保险产品必须提供全面的财务建议,则效果将会更加明显。另外,保险中介机构也有机会分到一杯羹,以提供理财咨询、培训和收取产品佣金找到立足之本。
4.对寿险客户的影响。毫无疑问,寿险客户也是真正的受益者,通过接受理财服务,他们可以明白自己的财务状况,明白自己究竟需不需要保险,需要多少保险以及需要什么样的保险;同时他们还可以明白自己的理财目标和生活目标是否合理,通过家庭资源的合理分配,以最经济的成本实现自己的综合理财计划,从而做到“明明白白消费,轻轻松松理财!”
四、我国个人理财规划服务的缺陷和发展趋势
(一)目前国内寿险业个人理财规划服务的缺陷
1.个人理财规划服务市场尚处在初级阶段,有效的理财需求和供给都不充分。虽然国内个人理财规划服务需求日益显现,少数公司也进行了有益的尝试,但总体上讲理财市场尚处于初级阶段。初级阶段意味着理财服务市场本身并没有巨大的理财服务的主动性市场需求。虽然潜在需求很大,但现时的有效需求很少,普通的寿险业务员仍然可以用传统的产品推销式的方法获得客户。与此同时,理财服务的供给者也是风毛麟角,同时受制于人队伍总体素质低下等原因,所提供的理财服务层次较低。
2.个人理财规划服务资格认证体系尚未建立,市场影响力有限。由于个人理财规划服务资格认证体系尚未建立,虽然各保险公司可以选拔自己的精英业务员进行理财规划方面的培训,并尝试为客户提供个人理财服务,但由于没有系统的培训体系和专门统一的培训教材,也没有权威、中立和专业的个人理财规划服务资格认证证书,这些理财规划人员的理财规划技能和服务品质都难以获得市场的广泛认同,市场影响力有限。
3.现时金融产品的数量和品种不能完全满足个人理财规划服务的要求。虽然国内各项理财金融品种已经相继出现,但各领域的金融品种都相对初级,如股票市场不规范、银行产品简单、基金投资风格趋同、保险产品流行一阵风等,这些都制约着理财规划的制定和实施效果。
4.现行法律法规尚不健全。国内金融业分业经营的法律监管体系,个人税法的不完善,遗产继承等方面法律制度的空白,以及寿险行业理财规划服务的行业标准欠缺等,从制度的层面制约着综合个人理财规划服务的发展。
(二)国内寿险业个人理财规划服务的发展趋势
1.寿险业开展个人理财规划服务所需的法律法规正逐渐健全和完善。个人理财规划服务的良性发展需要一个相对健全的法制环境,由于“理财”的专业性、复杂性、可操作性和隐私性,需要银行、保险、证券、税务、遗产等方面法律法规的约束和保护,良好的制度环境是个人理财规划服务发展的前提条件。如同马来西亚和新加坡一样,实施财务规划服务的保险监管部门规章也有可能出台。
2.寿险业个人理财规划服务行业组织逐步建立和规范。随着第二届中美策划金融论坛日前在北京落下帷幕,国际上金融领域最权威和流行的个人理财规划(CFP)副业资格有望登陆中国大陆,CFP标准的引入将大大有利于保险业理财服务的开展。拥有权威认证,参照4E标准培养出的专职理财规划队伍,必然会提升理财规划师的职业影响,并刺激潜在的理财需求转化为显形需求。同时,保险业的理财规划行业协会在中国金融策划协会成立之后也有望诞生,行业的自律规范有可能逐步形成。
【关键词】商业银行 个人理财 客户群差异性
前言:个人理财是商业银行的主营业务之一,同时也是银行利润的重要来源,其对银行发展的影响极为深远。但是由于我国商业银行大部分个人理财业务的运营历史较短,银行本身对个人理财活动的认识还不够深入,所以在提供理财服务时没有认识到个人客户对理财服务的风险偏好、资金状况以及财务管理目标本身存在着一定的普遍性,并没有利用这一特性来发展完善个人理财业务,因此对个人理财市场细分及客户群的差异性分析具有鲜明的现实意义。
一、个人理财市场细分概述
(一)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概念
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群众在生活水平提高以后产生了各式各样的财务管理需求,商业银行顺应这一需求形势在运营过程中为储蓄客户提供财务分析、财务规划以及投资顾问和财务管理等专业化的服务。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是各个银行利润收入的主要来源,其发展和进步对商业银行具有鲜明的现实意义。
(二)市场细分的理论依据
在商业银行的运营过程中,个人理财业务是一种针对客户个人的服务。由于每个人的社会经济活动特质不同,其理财的需求也不尽相同。所以为了提高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质量和效率,对个人理财市场进行细化划分是十分必要的。个人理财市场的细化是现代营销理念在银行运营活动中的应用,细化工作进行的依据主要有两个:第一、从广义上来说每个人的财务管理需求是不同的。而银行的个人理财服务必须根据个人客户不同的财务管理需求来进行,所以个人财务管理需求的差异性是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市场细分的根本前提;第二、商业银行作为社会经济活动中的金融服务提供者,其本身也是一个市场经济主体,其自身理财资源是有限的,也就是说商业银行自身是不可能差异性的满足所有个人客户的个人财务管理需求的。银行自身有限的理财资源和无限的个人客户理财需求是一对矛盾,为了解决这一矛盾银行主体必须对个人理财服务的市场进行细化,以保证银行在有限资源基础上对个人客户的吸引力,可以说商业银行理财资源的有限性是市场细分的外在要求。
二、个人理财市场细分类型及差异性
(一)个人理财客户分类
1.一般客户
这类客户的工作较为稳定,相应的月收入保持在3000~6000元之间,大部分的年龄在40~45岁,因为收入较为稳定,对未来的收入预期比较乐观而且社会经验较为丰富,所以其投资的欲望和能力较强,是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典型客户。
2.重要客户
重要客户一般是在体育、商业贸易以及电信等朝阳行业中任职的管理人员,其每个月的收入基本稳定在4000~8000元之间,年龄在35~50岁之间,因为年龄较轻,财富积累的速度较快,而且大部分成员的学历水平较高,对金融活动的认识较为深入,所以对资金运用的能力较强,是银行个人理财服务的重要客户。
3.战略客户
这类客户一般在收益较好的行业任职,或者是自由职业者和个体商户,月收入在6000~10000之间,因为其从事的职业主要就是经营活动,所以其对金融理财的认识和理解程度较高,有极强的投资和增值欲望,同时个人的财富积累速度较快,有实际的投资能力是银行个人服务业的战略客户。
(二)个人客户理财特征差异性分析
依据个人理财活动中个人客户财务状况的不同,其在个人理财业务中的需求也就不同。其差异主要表现在对理财服务形式的选择上以及对银行的忠诚度上。
大多数情况下一般客户会选择风险程度相对较低,而收益率相对较为稳定的理财产品,而其他两种用户在个人理财中的取向更加激进,趋向于选择风险程度相对较大,而收益率也相对较高的理财产品。
在客户对银行的忠诚度上,一般客户因为与银行本身的交集不多,其投资的稳健理财产品在任何银行都能够得到满足,所以对银行的忠诚度不高,很容易转换银行。但是重要客户和战略客户因为频繁的投资活动与银行建立了密切的联系,其对银行的忠诚度往往较高。
三、根据个人客户群理财特征差异性对针对的建议
(一)为一般客户提供基本的标准化服务
一般客户是银行个人理财业务中趋同性最高的一种客户群体,其在个人理财业务的选择上基本相同,所以银行在针对这些客户的个人理财服务中,应该注重服务的标准化。
(二)为重点客户提供针对
在重点客户群体中,个人的财务管理观念就出现了较大的分歧。所以银行个人理财主体应该为中国电信客户提供针对,针对重点客户在理财活动中的不同取向,为其提供个性化的针对服务。
(三)为战略客户提供VIP服务
根据“二八法则”,战略客户是商业银行利润的主要来源,绝大部分的战略客户在投资活动中的投资倾向都是较为激进的,希望在投资活动中获得最大化的收益。其投资活动会为银行带来大量的收益,所以银行要为战略客户提供VIP服务,尽最大的努力满足客户的要求,如为其设立理财专区,保证客户在办理业务时可以获得最快、最优质的服务。
参考文献:
[1]孔莉.个人理财市场细分及客户差异化服务策略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8.
[2]邬静雨.商业银行个人理财市场细分及客户差异性分析[J].中国市场,2014,43.
关键词:国内外商业银行;个人理财比较;对策
随着我国金融业的全面对外开放,外资银行纷至沓来,国内外银行对个人理财业务的争夺帷幕已经拉开,国内银行将面临日益严峻的市场考验,个人理财业务已经成为国内外金融业竞相追逐的新的利润增长点。
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起步较晚,虽然近几年发展迅猛,但从我国各个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运作情况来看,距离国外商业银行所开展的个人理财业务仍有较大的差距,这些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个人理财业务含义的比较
在国外,个人理财称为财务策划,是指财务策划师通过收集整理客户的收入、支出、资产、负债等数据,倾听客户的希望、要求、目标等,在律师、会计师、税务师等专家的协助下,为顾客制定储蓄计划、保险投资对策、税金对策、继承、经营策略等方案,并帮助其实施。
目前,我国对个人理财的定义还局限在“如何处理自己的财富”。作为一种服务,它指的是根据个人(家庭)的风险偏好、短期、中期和长期需求或收益目标,对个人(家庭)的财产进行科学的、有计划的、系统的全方位管理,以实现个人(家庭)财产的合理安排、消费和使用。
二、经营模式、投资工具的比较
在国外混业经营模式下,商业银行形成了集银行、证券、保险和投资银行业务于一体的多元化发展战略,可以为客户提供更为全面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满足客户多样化的需求。从产品种类来看,外资银行可提供的个人业务产品面要广于中资银行,不仅品种丰富多样,而且提供有关居家生活、旅行、退休、保健等方面的便利。
而我国金融业一直实行分业经营模式,中资银行不能直接涉足证券、保险、基金等业务,银行只能代销这些产品,而不能针对客户的需要设计出个性化理财产品,这极大地限制了个人理财业务的深度和广度,使得银行在境内可供选择的投资工具有限,加上目前中资银行还不允许离岸投资,因此其个人理财产品比较单一,增值性产品和服务所占比重相对较低。
三、核心产品的比较
在国外,个人理财业务的划分主要以客户为中心,在设计个人理财产品时充分考虑了客户的实际需要,主要以多元化的投资服务和私人理财服务为核心产品,其主要内容包括结算业务、贷款业务、委托业务、投资业务和私人理财服务,同时,国外个人理财业务还十分注重为客户提供个性化、差别化的产品和服务,使顾客能够找到适合自己的产品和服务模式。
而国内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核心多是以传统的个人金融业务(结算业务、贷款业务、委托业务)以及部分投资服务为主,并且投资业务还是以代销基金、债券、保险、银证通、银证转账以及投资咨询和建议为主,不能直接代客进行投资操作。与国外的银行理财产品相比,目前国内商业银行的个人理财产品更多的是形似,还没有达到神似,只是把现有的业务进行一个重新的整合,而没有针对客户的需要进行个性化的设计。此外,国内个人理财还缺乏关于资产管理、遗产规划、税务规划等私人理财服务。
四、客户资源的比较
在国外,商业银行的客户质量较高,花旗、汇丰直接将境内的5%-10%的高收入阶层作为其目标客户,客户质量最高;子银行的理财服务,尤其是贵宾理财,门槛也比中资银行高得多,如花旗银行的贵宾理财v正就要求客户月平均账户余额在5万美元以上,汇丰银行“卓越理财”也有类似的准入标准。
而国内商业银行主要面对成长性客户、城市高收入阶层、白领和私营业主等,客户质量相对较差且分布不均匀,准入门槛相对较低。
五、市场细分策略的比较
在国外,商业银行在进行市场细分时,注重避免内部机构与人员的重叠和竞争,以业务模式、长远规模效应、盈利水平和交叉营销等作为细分的主要依据和标准,客户分层细致。
而国内商业银行在市场划分时比较粗糙,内部的重叠、摩擦、竞争较为严重,以单一业务量为划分标准,客户分层粗犷。
六、营销方式的比较
在国外,商业银行从客户需要为出发点,以主动营销为主,注重系统性营销。
在营销方式上更多地依赖于高科技和网络,通过建设网上银行、自助银行、callcenter、以及全国联网的atm机与pos机等现代化界面,可以使客户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实现与银行的互动式无缝对接。
而国内银行从完成营销任务为出发点,以被动营销为主,分割情况严重,客户管理系统利用程度低,较为依赖营销人员的经验与个人努力。与外资银行相比,国内商业银行在物理网点的建设上具有外资银行无法比拟的优势,但网上银行和电话银行等无形营销渠道的市场渗透度不高。
七、客户关系管理的比较
在国外,商业银行在开展个人理财业务时,建立了客户信息管理系统,对客户信息进行全面管理和深度分析,为客户提供量身定制的理财产品及服务,并十分注重服务的机密性和专有性。同时还实行种种有利于巩固与客户关系的管理制度,举办各种活动,与客户保持“连续关系”,获得客户的忠诚度。
而国内商业银行普遍缺乏客户管理水平,绝大多数银行尚未开发和使用客户服务管理系统,在日常客户管理工作中无法进行准确的市场分层,不能快速、便捷地录入、更新、检索、调用客户档案资料,无法真正实现互动式和
个性化的客户关系管理,无法为客户提供全面的理财建议。
八、风险控制的比较
在国外,商业银行有着完整的居民信用档案和完善的风险监控体系,并且与其他银行共享目标消费者的相关信息。同时凭借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支持,具备一流的专业评估能力。
而我国,由于个人征信系统的缺失、缺乏配套的专业评估能力、不能建立有效的个人风险评估系统,为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开展带来了风险隐患。
九、员工素质的比较
在国外,商业银行的客户经理很多具有注册理财规划师(certified financialplanner,cfp)资格,有着较高的业务素质和丰富的职业经验,并且在遴选过程中必须经过学历、道德、综合素质等多方面的考验,即使成为客户经理后,仍需接受财务分析师培训。
而国内商业银行近些年虽然加快步伐进行理财客户经理的培养,但大多数客户经理仍是从个人金融从业人员中临时抽调而来的,即使参加了由银行组织的专业培训,个人理财技能仍以银行类业务为主,而且其资格大多是由各银行自己认定的,缺乏统一性和权威性。
十、考核机制的比较
在国外,银行个人客户经理的待遇与营销业绩直接挂钩,营销业绩以客户群组给银行带来的风险加权成本核算汇总结果为基础进行考核,考核指标有市场占有率、集中度以及客户关系提升变化情况等,采用平衡记分卡,考核的连贯性、系统性较强。
而我国,由于个人理财业务的效益主要体现在中间业务收入上,其效益又不能独立核算,使得理财师的收入与他们所从事的工作及付出并不对等。此外,个人理财业务营销绩效目前尚未有完善的考核办法,一般以银行自身业务量为基础,采用单项指标(发生额、余额)或多项相互矛盾的指标,缺乏可以鼓励、衡量交叉营销的综合考核体系,连贯性和系统性较弱。
基于上述差距,我国商业银行应从经营理念、创建理财品牌、开发个人理财信息系统、细分个人理财客户、加强内部管理制度、建设个人理财队伍等方面着手努力,有效地缩小差距,提高自身水平,以实现个人理财业务在我国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伊娜,国外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对我国银行业的启示,《浙江金融》,2007年第5期。
关键词:国内外商业银行;个人理财比较;对策
随着我国金融业的全面对外开放,外资银行纷至沓来,国内外银行对个人理财业务的争夺帷幕已经拉开,国内银行将面临日益严峻的市场考验,个人理财业务已经成为国内外金融业竞相追逐的新的利润增长点。
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起步较晚,虽然近几年发展迅猛,但从我国各个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运作情况来看,距离国外商业银行所开展的个人理财业务仍有较大的差距,这些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个人理财业务含义的比较
在国外,个人理财称为财务策划,是指财务策划师通过收集整理客户的收入、支出、资产、负债等数据,倾听客户的希望、要求、目标等,在律师、会计师、税务师等专家的协助下,为顾客制定储蓄计划、保险投资对策、税金对策、继承、经营策略等方案,并帮助其实施。
目前,我国对个人理财的定义还局限在“如何处理自己的财富”。作为一种服务,它指的是根据个人(家庭)的风险偏好、短期、中期和长期需求或收益目标,对个人(家庭)的财产进行科学的、有计划的、系统的全方位管理,以实现个人(家庭)财产的合理安排、消费和使用。
二、经营模式、投资工具的比较
在国外混业经营模式下,商业银行形成了集银行、证券、保险和投资银行业务于一体的多元化发展战略,可以为客户提供更为全面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满足客户多样化的需求。从产品种类来看,外资银行可提供的个人业务产品面要广于中资银行,不仅品种丰富多样,而且提供有关居家生活、旅行、退休、保健等方面的便利。
而我国金融业一直实行分业经营模式,中资银行不能直接涉足证券、保险、基金等业务,银行只能代销这些产品,而不能针对客户的需要设计出个性化理财产品,这极大地限制了个人理财业务的深度和广度,使得银行在境内可供选择的投资工具有限,加上目前中资银行还不允许离岸投资,因此其个人理财产品比较单一,增值性产品和服务所占比重相对较低。
三、核心产品的比较
在国外,个人理财业务的划分主要以客户为中心,在设计个人理财产品时充分考虑了客户的实际需要,主要以多元化的投资服务和私人理财服务为核心产品,其主要内容包括结算业务、贷款业务、委托业务、投资业务和私人理财服务,同时,国外个人理财业务还十分注重为客户提供个性化、差别化的产品和服务,使顾客能够找到适合自己的产品和服务模式。
而国内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核心多是以传统的个人金融业务(结算业务、贷款业务、委托业务)以及部分投资服务为主,并且投资业务还是以代销基金、债券、保险、银证通、银证转账以及投资咨询和建议为主,不能直接代客进行投资操作。与国外的银行理财产品相比,目前国内商业银行的个人理财产品更多的是形似,还没有达到神似,只是把现有的业务进行一个重新的整合,而没有针对客户的需要进行个性化的设计。此外,国内个人理财还缺乏关于资产管理、遗产规划、税务规划等私人理财服务。
四、客户资源的比较
在国外,商业银行的客户质量较高,花旗、汇丰直接将境内的5%-10%的高收入阶层作为其目标客户,客户质量最高;子银行的理财服务,尤其是贵宾理财,门槛也比中资银行高得多,如花旗银行的贵宾理财V正就要求客户月平均账户余额在5万美元以上,汇丰银行“卓越理财”也有类似的准入标准。
而国内商业银行主要面对成长性客户、城市高收入阶层、白领和私营业主等,客户质量相对较差且分布不均匀,准入门槛相对较低。
五、市场细分策略的比较
在国外,商业银行在进行市场细分时,注重避免内部机构与人员的重叠和竞争,以业务模式、长远规模效应、盈利水平和交叉营销等作为细分的主要依据和标准,客户分层细致。
而国内商业银行在市场划分时比较粗糙,内部的重叠、摩擦、竞争较为严重,以单一业务量为划分标准,客户分层粗犷。
六、营销方式的比较
在国外,商业银行从客户需要为出发点,以主动营销为主,注重系统性营销。
在营销方式上更多地依赖于高科技和网络,通过建设网上银行、自助银行、CALLCENTER、以及全国联网的ATM机与POS机等现代化界面,可以使客户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实现与银行的互动式无缝对接。
而国内银行从完成营销任务为出发点,以被动营销为主,分割情况严重,客户管理系统利用程度低,较为依赖营销人员的经验与个人努力。与外资银行相比,国内商业银行在物理网点的建设上具有外资银行无法比拟的优势,但网上银行和电话银行等无形营销渠道的市场渗透度不高。
七、客户关系管理的比较
在国外,商业银行在开展个人理财业务时,建立了客户信息管理系统,对客户信息进行全面管理和深度分析,为客户提供量身定制的理财产品及服务,并十分注重服务的机密性和专有性。同时还实行种种有利于巩固与客户关系的管理制度,举办各种活动,与客户保持“连续关系”,获得客户的忠诚度。
而国内商业银行普遍缺乏客户管理水平,绝大多数银行尚未开发和使用客户服务管理系统,在日常客户管理工作中无法进行准确的市场分层,不能快速、便捷地录入、更新、检索、调用客户档案资料,无法真正实现互动式和
个性化的客户关系管理,无法为客户提供全面的理财建议。
八、风险控制的比较
在国外,商业银行有着完整的居民信用档案和完善的风险监控体系,并且与其他银行共享目标消费者的相关信息。同时凭借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支持,具备一流的专业评估能力。
而我国,由于个人征信系统的缺失、缺乏配套的专业评估能力、不能建立有效的个人风险评估系统,为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开展带来了风险隐患。
九、员工素质的比较
在国外,商业银行的客户经理很多具有注册理财规划师(CertifiedFinancialPlanner,CFP)资格,有着较高的业务素质和丰富的职业经验,并且在遴选过程中必须经过学历、道德、综合素质等多方面的考验,即使成为客户经理后,仍需接受财务分析师培训。
而国内商业银行近些年虽然加快步伐进行理财客户经理的培养,但大多数客户经理仍是从个人金融从业人员中临时抽调而来的,即使参加了由银行组织的专业培训,个人理财技能仍以银行类业务为主,而且其资格大多是由各银行自己认定的,缺乏统一性和权威性。
十、考核机制的比较
在国外,银行个人客户经理的待遇与营销业绩直接挂钩,营销业绩以客户群组给银行带来的风险加权成本核算汇总结果为基础进行考核,考核指标有市场占有率、集中度以及客户关系提升变化情况等,采用平衡记分卡,考核的连贯性、系统性较强。
而我国,由于个人理财业务的效益主要体现在中间业务收入上,其效益又不能独立核算,使得理财师的收入与他们所从事的工作及付出并不对等。此外,个人理财业务营销绩效目前尚未有完善的考核办法,一般以银行自身业务量为基础,采用单项指标(发生额、余额)或多项相互矛盾的指标,缺乏可以鼓励、衡量交叉营销的综合考核体系,连贯性和系统性较弱。
基于上述差距,我国商业银行应从经营理念、创建理财品牌、开发个人理财信息系统、细分个人理财客户、加强内部管理制度、建设个人理财队伍等方面着手努力,有效地缩小差距,提高自身水平,以实现个人理财业务在我国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伊娜,国外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对我国银行业的启示,《浙江金融》,2007年第5期。
关键词:国内外商业银行;个人理财比较;对策
随着我国金融业的全面对外开放,外资银行纷至沓来,国内外银行对个人理财业务的争夺帷幕已经拉开,国内银行将面临日益严峻的市场考验,个人理财业务已经成为国内外金融业竞相追逐的新的利润增长点。
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起步较晚,虽然近几年发展迅猛,但从我国各个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运作情况来看,距离国外商业银行所开展的个人理财业务仍有较大的差距,这些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个人理财业务含义的比较
在国外,个人理财称为财务策划,是指财务策划师通过收集整理客户的收入、支出、资产、负债等数据,倾听客户的希望、要求、目标等,在律师、会计师、税务师等专家的协助下,为顾客制定储蓄计划、保险投资对策、税金对策、继承、经营策略等方案,并帮助其实施。
目前,我国对个人理财的定义还局限在“如何处理自己的财富”。作为一种服务,它指的是根据个人(家庭)的风险偏好、短期、中期和长期需求或收益目标,对个人(家庭)的财产进行科学的、有计划的、系统的全方位管理,以实现个人(家庭)财产的合理安排、消费和使用。
二、经营模式、投资工具的比较
在国外混业经营模式下,商业银行形成了集银行、证券、保险和投资银行业务于一体的多元化发展战略,可以为客户提供更为全面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满足客户多样化的需求。从产品种类来看,外资银行可提供的个人业务产品面要广于中资银行,不仅品种丰富多样,而且提供有关居家生活、旅行、退休、保健等方面的便利。
而我国金融业一直实行分业经营模式,中资银行不能直接涉足证券、保险、基金等业务,银行只能代销这些产品,而不能针对客户的需要设计出个性化理财产品,这极大地限制了个人理财业务的深度和广度,使得银行在境内可供选择的投资工具有限,加上目前中资银行还不允许离岸投资,因此其个人理财产品比较单一,增值性产品和服务所占比重相对较低。
三、核心产品的比较
在国外,个人理财业务的划分主要以客户为中心,在设计个人理财产品时充分考虑了客户的实际需要,主要以多元化的投资服务和私人理财服务为核心产品,其主要内容包括结算业务、贷款业务、委托业务、投资业务和私人理财服务,同时,国外个人理财业务还十分注重为客户提供个性化、差别化的产品和服务,使顾客能够找到适合自己的产品和服务模式。
而国内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核心多是以传统的个人金融业务(结算业务、贷款业务、委托业务)以及部分投资服务为主,并且投资业务还是以代销基金、债券、保险、银证通、银证转账以及投资咨询和建议为主,不能直接代客进行投资操作。与国外的银行理财产品相比,目前国内商业银行的个人理财产品更多的是形似,还没有达到神似,只是把现有的业务进行一个重新的整合,而没有针对客户的需要进行个性化的设计。此外,国内个人理财还缺乏关于资产管理、遗产规划、税务规划等私人理财服务。
四、客户资源的比较
在国外,商业银行的客户质量较高,花旗、汇丰直接将境内的5%-10%的高收入阶层作为其目标客户,客户质量最高;子银行的理财服务,尤其是贵宾理财,门槛也比中资银行高得多,如花旗银行的贵宾理财V正就要求客户月平均账户余额在5万美元以上,汇丰银行“卓越理财”也有类似的准入标准。
而国内商业银行主要面对成长性客户、城市高收入阶层、白领和私营业主等,客户质量相对较差且分布不均匀,准入门槛相对较低。
五、市场细分策略的比较
在国外,商业银行在进行市场细分时,注重避免内部机构与人员的重叠和竞争,以业务模式、长远规模效应、盈利水平和交叉营销等作为细分的主要依据和标准,客户分层细致。
而国内商业银行在市场划分时比较粗糙,内部的重叠、摩擦、竞争较为严重,以单一业务量为划分标准,客户分层粗犷。
六、营销方式的比较
在国外,商业银行从客户需要为出发点,以主动营销为主,注重系统性营销。
在营销方式上更多地依赖于高科技和网络,通过建设网上银行、自助银行、CALLCENTER、以及全国联网的ATM机与POS机等现代化界面,可以使客户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实现与银行的互动式无缝对接。
而国内银行从完成营销任务为出发点,以被动营销为主,分割情况严重,客户管理系统利用程度低,较为依赖营销人员的经验与个人努力。与外资银行相比,国内商业银行在物理网点的建设上具有外资银行无法比拟的优势,但网上银行和电话银行等无形营销渠道的市场渗透度不高。
七、客户关系管理的比较
在国外,商业银行在开展个人理财业务时,建立了客户信息管理系统,对客户信息进行全面管理和深度分析,为客户提供量身定制的理财产品及服务,并十分注重服务的机密性和专有性。同时还实行种种有利于巩固与客户关系的管理制度,举办各种活动,与客户保持“连续关系”,获得客户的忠诚度。
而国内商业银行普遍缺乏客户管理水平,绝大多数银行尚未开发和使用客户服务管理系统,在日常客户管理工作中无法进行准确的市场分层,不能快速、便捷地录入、更新、检索、调用客户档案资料,无法真正实现互动式和
个性化的客户关系管理,无法为客户提供全面的理财建议。
八、风险控制的比较
在国外,商业银行有着完整的居民信用档案和完善的风险监控体系,并且与其他银行共享目标消费者的相关信息。同时凭借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支持,具备一流的专业评估能力。
而我国,由于个人征信系统的缺失、缺乏配套的专业评估能力、不能建立有效的个人风险评估系统,为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开展带来了风险隐患。
九、员工素质的比较
在国外,商业银行的客户经理很多具有注册理财规划师(CertifiedFinancialPlanner,CFP)资格,有着较高的业务素质和丰富的职业经验,并且在遴选过程中必须经过学历、道德、综合素质等多方面的考验,即使成为客户经理后,仍需接受财务分析师培训。
而国内商业银行近些年虽然加快步伐进行理财客户经理的培养,但大多数客户经理仍是从个人金融从业人员中临时抽调而来的,即使参加了由银行组织的专业培训,个人理财技能仍以银行类业务为主,而且其资格大多是由各银行自己认定的,缺乏统一性和权威性。
十、考核机制的比较
在国外,银行个人客户经理的待遇与营销业绩直接挂钩,营销业绩以客户群组给银行带来的风险加权成本核算汇总结果为基础进行考核,考核指标有市场占有率、集中度以及客户关系提升变化情况等,采用平衡记分卡,考核的连贯性、系统性较强。
而我国,由于个人理财业务的效益主要体现在中间业务收入上,其效益又不能独立核算,使得理财师的收入与他们所从事的工作及付出并不对等。此外,个人理财业务营销绩效目前尚未有完善的考核办法,一般以银行自身业务量为基础,采用单项指标(发生额、余额)或多项相互矛盾的指标,缺乏可以鼓励、衡量交叉营销的综合考核体系,连贯性和系统性较弱。
基于上述差距,我国商业银行应从经营理念、创建理财品牌、开发个人理财信息系统、细分个人理财客户、加强内部管理制度、建设个人理财队伍等方面着手努力,有效地缩小差距,提高自身水平,以实现个人理财业务在我国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伊娜,国外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对我国银行业的启示,《浙江金融》,2007年第5期。
关键词: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竞争力
中图分类号:F830.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0017-2012(6)-0035-06
一、引言
个人理财业务又称为“对私金融服务”或“个人金融理财业务”。虽然国内外许多专家学者给出了个人理财业务的定义,但是到目前为止,并没有一个比较规范的定义。笔者认为,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就是指商业银行根据客户的财务状况,结合客户的投资需求、风险偏好、和生活目标等个性化因素,发挥其在资金、技术、信息、人才、渠道等方面的优势,向客户提供财务分析与规划、投资建议等专业化服务,以及接受客户的委托和授权,并按照与客户事先约定的投资计划和方式进行投资与资产管理的业务活动。它是商业银行针对客户的综合需求进行有针对性的金融服务组合创新,是一种全方位、分层次、个性化的服务。
个人理财业务最早出现在瑞士,随后逐步推广到美国、欧洲以及亚洲的日本、香港等经济发达国家和地区,已经成为世界各大银行的一项主要业务。在我国,个人理财业务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出现,随后逐渐兴起。90年代以来,伴随着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健康、稳定的发展,我国居民的财富不断增长、投资意愿逐渐增强,金融服务需求也日趋多样化,潜力巨大的个人理财需求成为我国商业银行开展个人理财业务的外部动力。我国商业银行开展个人理财业务,不但是为了更好地满足居民个人理财的需要,更是其开拓新的利润增长点、提高自身竞争力的需要。
我国个人理财业务竞争激烈。这种竞争不仅来自于我国商业银行内部竞争,而且来自于外资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在国外开展的时间较早,发展较为成熟,已经具有风险低、批量大、业务范围广、经营收益稳定等优势。随着《外资管理条例》的出台,外资银行凭借其拥有雄厚的资金实力、灵活的经营机制和丰富的管理经验,日益占据个人理财业务市场份额,中资商业银行与外资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竞争力孰强孰弱?中资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存在怎样的问题?中资商业银行应该采取怎样的对策?本文针对这些问题,系统地进行阐述。
二、研究综述
关于中外资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竞争力比较分析的问题,目前国外学者对其研究较少,但国内已经有许多学者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并得出了很多有益的结论。早在乔大为(1999)论及的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中就提出了个人理财业务是指商业银行在传统银行业务的基础上,为满足客户的需要,利用其在资金、技术、信息和信誉等方面的优势,接受客户的委托,并收取服务费用的业务。蒋兆阳(2003)分别总结了中外资银行个人理财业务优势和劣势,提出中资银行必须在目标市场、功能、和竞争策略三方面进行准确定位,并通过各种手段加以发展,才能将其个人理财业务推进到一个更高的水平。孙桂芳(2004)概括了中资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状况和不足,分析了外资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经营战略和竞争优势,在此基础上提出中资银行要通过业务创新、培养专业人士等四个策略发展个人理财业务。韩京芳(2006)在对比分析了中外资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优劣势后,为进一步提高中资银行的竞争力而提出了相应的对策。邹朋飞(2008),从吸引客户的能力和维持与客户关系的能力、个人理财产品创新与开发能力、和个人理财产品定价与获利能力三个方面来对比分析中外资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竞争力,从而提出中资银行应该完善个人理财业务的机制与环境,开发创新个人理财产品,做好市场细分与定位,改善个人理财产品的营销策略与方式,并且加快信息技术建设进程。韩润生、张娟娟(2011)从理财产品和理财服务两方面指出了中资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存在的问题,透视个人理财服务出现问题的原因,并提出中资商业银行应该将理财产品差异化服务化、转变商业银行经营机制,提高理财业务人员素质,发展第三方理财服务,积极培育理财业务市场等建议。
既有研究已经得出了一系列有意义的结论。但是,这些研究主要集中于简单地介绍中外资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优劣势,并没有从竞争力的角度来系统地进行中外资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竞争力的比较分析。而且这些研究主要运用规范分析法,缺乏实证分析。因此,为深化既有研究,本文试着将衡量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竞争力的几个主要因素纳入分析框架,而且在分析的过程中,采用对比的方法,做到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系统而全面地分析比较中外资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竞争力。
三、中外资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竞争力对比分析
【关键词】个人理财规划 高职教育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1-0058-02
随着理财市场的逐渐成熟,很多高职高专院校把《个人理财规划》这门课纳入了金融及相关专业的课程体系。作为一门实践操作性比较强的课程,如何体现高职高专“职业化”的特色,理论实践并重,一直是值得授课教师思考的一个课题。笔者在多年教学中,对这门课的教学改革思路有一些体会,也摸索出一些不成熟的经验,抛砖引玉,请同行共鉴。
一、目前教学中一些不足
首先,是关于课程体系上需要改革。
目前市面上的《个人理财规划》的教科书琳琅满目,从课程体系上主要集中于两种组织结构,一是从理财规划的功能上划分模块,如现金规划、储蓄规划、消费规划、教育规划、投资规划、住房规划、养老规划等等;一是从涉及行业及理财工具划分模块,如银行产品规划、证券产品规划、保险产品规划、外汇规划等等。这两种组织结构都有合理的地方,但也都有所不足。先说第一种结构安排,这种安排方式比较符合实践中理财师为理财目标明确的客户提供服务时的思路,所以国家的理财师职业资格考试指定用书也采用了类似的体系结构。但是在教学中,几个模块虽然从功能上有所不同,但涉及的理财工具和基本计算方法都是一致的,造成大量重复。第二种结构安排是按照不同的金融行业划分结构,内容上重复比较少,也比较适合具体行业的理财现状,但不利于学生在整体上的融会贯通,往往面对实际案例感觉无从下手。
其次,教学方法也需要改进。
原有的教学模式大多采用的教师讲授的方式,学生在掌握理论的基础上最多也就是接触一些案例。这种方式对于理论为主的课程比较适合。而对于《个人理财规划》这一类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就不太适合,学生一旦遇到现实问题,往往还是无法解决。
最后,现有考核方式也需要改革。
现在各大院校也在进行考试形式的改革,从原有试卷考试的单一方式已经形成了考试、考查相结合,平时成绩和考试成绩相结合,作业、报告、论文等多种考核方式相结合的现有考核体系。但是对于《个人理财规划》这门课程,多数院校还是以试卷考试为主,考核的核心内容也大多落实到学生对于理财数据的计算上。但对于专业的理财规划师来说,数据的计算虽然是一项基本功,但借助理财计算器等工具以后,对计算能力的要求已经放在了次要的位置;而对于理财规划师来说,更为重要的是为客户“量身”设计理财方案的统筹能力,但对于这种统筹能力的考核,传统的考核方式基本无法体现。
基于以上几点,笔者认为,现有高职高专院校中《个人理财规划》这门课程并没有很好的体现职业特色,学生学习后也缺少和实际工作的衔接,迫切需要进行改革。
二、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路
1.课程体系建设的改革
我认为在《个人理财规划》的教学中,可以把教学内容组织为“财务运算基础”、“客户认知流程”和“专项规划能力”这三个部分。其中,“财务运算基础”这一部分包括在理财过程中涉及的单利复利以及年金的相关运算,并把理财计算器的使用融入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更贴近岗位实际操作流程。“客户认知流程”这部分包括理财规划师在实务中客户沟通、客户管理以及客户分析的整个流程。整个流程可由电话沟通、面谈沟通、信息收集和数据分析等几个模块构成,通过项目驱动教学方式,带领学生完成模拟演练。“专项规划能力”可以借鉴现有课程体系中功能模块的部分,利用案例教学,把不同家庭生命周期所面对的不同理财目标分解介绍,并从现金、投资、消费等全方面进行整体规划,培养学生为客户“量身”设计理财方案的统筹能力。
2.教学方法的改进
传统理论讲授式的教学方法并不适合《个人理财规划》这门课程,笔者认为可以理论结合实际,摸索多渠道多层次的教学方法。总体上,教学渠道上可以包括课内和课外两个方面,层次上包括理论学习和实践演练两个方面,同时还要结合教学体系和内容上的不同,统一安排不同的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可以按照以下模式进行安排:
(1)“财务运算基础”部分
这一部分以课内教学为主。在原有的理论讲授基础上,对于计算方法,在原有教材中利用公式计算、查数学用表计算等方法的基础上,增加对于理财计算器的使用方法的学习和操作演练。目前,在理财规划师的工作中,对资金现值终值的运算成为了一项职业基本功,对于理财计算器的使用也是比较普遍的,增加这一部分的教学和实操演练,对于学生未来和职业的“对接”非常有利。
在训练学生计算能力的操作演练中,需要使用大量的案例数据对学生进行强化训练,使学生在看到相关数据后,能立刻反应到需要的公式,也能迅速利用理财计算器计算出答案,并且在保证速度的同时也保证准确率。在这个教学环节,可以利用“基本功大赛”、“分组竞争”、“通关达标”等课堂组织方式提高学生练习的积极性。
(2)“客户认知流程”部分
这部分的教学可以利用课堂内和课堂外相结合进行教学。
a.课堂内部分
如前所述,笔者在这一部分的课堂教学中将客户认知流程分解为电话沟通、面谈沟通、信息收集和数据分析等几个模块,通过项目驱动教学方式,结合一些相关的教学软件和计算机设备带领学生完成模拟演练。
其中对于电话沟通、面谈沟通部分,通过设置不同的情境,启发学生分角色现场模拟,完成沟通任务;信息收集部分,启发学生思考并列出需要收集的信息,再设置不同的情境,现场模拟客户信息的收集工作,最终自主完成“客户信息表”的编制、录入和管理维护等工作;数据分析部分,在掌握编制财务报表这一基本功的基础上,结合对客户家庭结构、生命周期的分析,找到关注点,重点分析相关财务指标,得出对该客户的理财分析报告。
在这一部分中,教师提供的案例需要前后贯通,即在一个统一的情境案例中通过与客户的沟通和信息收集完成“客户信息表”,在客户信息表的基础上,完成财务报表和理财分析报告。
而在理财分析报告完成后,笔者在教学中又增加了一个理财规划师再次与客户沟通的环节,这也是符合理财规划师的实际工作流程的。在这个环节中,启发学生思考客户针对理财分析报告可能会产生的各种问题以及理财规划师该如何回答。在一次课堂的情境模拟中,曾有一个学生代表客户向理财规划师提出一个问题:如果我按现在的收支情况继续下去,十年后我的财务状况会怎么样呢?在现实中,人们确实是出于对未来的不确定才产生的理财需求,这个问题非常符合理财客户的心理。后来,笔者把这个问题编入教案,并要求学生在理财分析报告中增加了对客户未来财务状况的预测和分析的部分。
b.课堂外部分
这一部分的教学可以借助校企合作单位,给学生提供观摩学习的机会。笔者所在学校曾组织相关专业学生,利用两周时间,参加了某保险公司的“客户回访”活动。当时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每一组保险公司配有专业工作人员,即“师傅”,在师傅的陪同协助下,共同完成对若干公司老客户的电话、走访和调查等活动。这次活动中,这个“大学生团队”的工作表现得到了保险公司领导的高度肯定,学生也在这次实践活动中,接触了认知客户的流程,提高了与客户沟通的专业能力,实现了校企合作的双赢。
除了以上形式,笔者还给学生布置了一个以自己家庭为客户的课后作业,让学生和家人通过沟通,完成自己家庭的理财分析报告。通过课后作业实现对学生客户认知流程的实践演练。
(3)“专项规划能力”部分
这一部分笔者主要还是借助案例教学的方法,并且同样需要案例的前后贯通。在“客户认知流程”部分已经完成理财分析报告的案例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不同家庭所处生命周期的理财目标。在理财目标确定的基础上,进一步对现金、储蓄、消费、投资、保险等方面进行综合规划,从而实现客户在生活品质(消费管理、住房需求等)、子女教育、养老或财产分配传承方面的理财目标。
这一部分的课外教学,可以组织学生向家人、朋友提供理财建议,还可以在校园内或社区中开展“理财小课堂”,让学生向周围的人们介绍理财技巧并提供理财方面的咨询。通过校外的实践活动,提高学生处理问题的能力和对理论知识的融会贯通。
3.考核方法的改革
对于《个人理财规划》课程,传统的试卷考试仅能考查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但缺失对理财规划能力的考核。笔者认为,可以采用考试成绩和平时成绩相结合的综合成绩来计分,考核方法不应拘泥于一次考试,考核点也应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关键词】人民币理财产品 理财规划 商业银行
一、理财产品在中国的现状
在中国,理财产品就是指人民币理财产品。目前,银行人民币理财产品大致可分为债券型、信托型、挂钩型及QDII型。
2012以来,随着国家一系列财经政策的逐步实施到位,为投资理财市场开辟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个人投资理财可谓热点众多,归纳起来主要以下方面:储蓄或者说存款,这是深受普通居民家庭欢迎的投资行为,也是人们最常使用的一种投资方式;黄金,自古以来收到人们的追捧,自从中国银行在上海推出专门针对个人投资者的“黄金宝”业务之后,个人理财市场对炒金更加追捧,“中国大妈”也一度让世界刮目相看;基金,自1997年首批封闭式基金成功发行至今,基金一直备受国内个人投资者的推崇,截至2012年,基金已经明显超过存款,成为投资理财众多看点中的重中之重;国债市场品种众多,广大投资者有很多的选择。对国债发行方式也进行了新的尝试和改革,进一步提高了国债发行的市场化水平,以尽量减少非市场化因素的干扰。另外,国债的二级市场也将成为2013年的发展重点;外汇,随着人民币升值,越来越多的人们通过个人外汇买卖,获得了不菲的收益;“P2P”即“个人对个人”,这是一种与互联网、小额信贷等创新技术、创新金融模式紧密相关的新生代民间借贷形式,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它最大限度地为熟悉或陌生的个人提供了透明、公开、直接、安全的小额信用交易的可能,它体现出“年轻、创新、谨慎、低调”的特点,它的普惠效应是它区别于其他理财产品的标志,它能够在在实现理财收益的同时,通过平台的搭建,快速直接地实现理财方对普通民众生活或工作的帮助,弥补了大型融资机构所不触及的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留下的空白。
二、国内外理财产品现状的对比
在国外,个人理财称为财务策划,是指财务策划师通过收集整理客户的收入、支出、资产、负债等数据,通过倾听客户的希望、要求、目标等,在律师、会计师等专家的帮助下,为顾客制定储蓄计划、税金对策、继承等方案,并协助其实施。
目前,我国的理财还仅仅局限于“如何实现财富保值和增值”。但是理财作为一种服务,在国外混业经营模式下,它指的是商业银行形成了集银行、投资银行等金融机构业务于一体的多元化发展战略,可以为客户提供更为全面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满足客户多层次的需求。从理财产品的种类来看,外资银行所提供的个人理财产品的产品面要普遍广于国内的商业银行,外资银行不仅有丰富多样的品种,而且提供有关居家旅行、退休等多方面的便利。我国金融业一直实行分业经营模式,我国的金融业起步较晚,同时金融业发展的环境不是很理想,“先天条件不足”和“后天营养不良”导致了我国商业银行不能直接涉足证券、保险、基金等业务的局面,银行只能代为销售产品,而不能针对客户的需求进行“私人定制”,这极大地阻碍了了我国个人理财行业的发展,使得银行在个人理财方面难以深入发展业务。
与国外的银行理财产品相比,目前国内商业银行的个人理财产品更多的是形似,还没有抓到精髓,只是把现有的业务进行一个重新的整合,而没有针对客户的需要进行个性化的设计。此外,国内个人理财还缺乏关于个人资产管理、遗产规划等较为私人的理财服务。在国外,商业银行在进行市场细分时,非常注重避免内部机构与人人力资源的浪费和竞争,依据业务模式、长远规模效应和交叉营销等标准来细分市场和客户。而国内商业银行没有市场划分的意识,各个银行的理财产品大同小异,而客户分层仅仅以单一业务量为划分标准,这样一来,导致了市场竞争异常激烈。
在国外,商业银行有着完整的居民信用档案和完善的风险监控体系,并且与其他银行共享目标消费者的相关信息。同时凭借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支持,具备一流的专业评估能力。而我国,由于个人征信系统的缺失、缺乏配套的专业评估能力、不能建立有效的个人风险评估系统,为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开展带来了风险隐患。
三、中国理财产品行业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关键词]商业银行;个人理财;金融业务;创新
[中图分类号]F8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2)22-0066-02
目前,我国个人理财金融业务还存在着诸多问题,相关人员一定要加强探索和创新,从而实现个人理财金融业务的创新发展,这也是当下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
1 个人理财金融业务现状
1.1 缺乏创新的理财产品及完善的服务
目前,我国各大银行的理财产品总体表现为:缺乏新意、服务不到位。根据有关资料分析表明,我国银行的理财产品的种类虽多,可是其业务的范围却很窄,所以造成了理财产品没有新意。尽管有些银行也分别设立了不同的理财品牌,以及建立了相应的理财中心,但它们更多的是基于现有业务的基础上,进行重新的整合,并没有把业务范围进行拓宽,缺乏针对性,以及个性化设计,也没有结合客户的需要,缺少个性化服务。比如,当前银行的个人信贷业务、信息服务以及业务等,虽然它们建立理财中心,也有不同的品牌,但是却没有结合客户的要求的个性化服务与设计,从而导致了服务不到位。
1.2 缺乏完善的经营
目前,我国银行受到分业经营的制约,并没有实现个人理财的普及化。对于国外一些发达国家来讲,其已经将个人理财业务深入发展到每一个家庭当中。个人理财规划师通过对客户个人的收入与支出水平、财产规模、家庭情况以及对生活质量的要求、风险承受能力和预期目标等制订符合其生活需要的个性理财方案,从而也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客户的需求。与此同时,还可以对理财绩效进行操作、跟踪评估,进而不断进行修正。但是,我国现实的金融政策是分业经营,一般来讲,对于客户资金,它们只能在各自的管理体系内循环,无法实现其他体系的利用,也就无法从其他体系实现理财产品的增值。而且我国的理财机构还不能够实现对客户进行直接的投资,因此,个人理财业务的进行和操作只能限于较低的层面,所以,也就无法实现个人理财业务的核心部分。
1.3 市场营销观念有待加强和创新
目前,我国银行的市场营销观念过于封闭和滞后,没有主动创造意识。由于个人理财产品是一种服务性的商品,所以实现对其营销是关键的一个环节。当前我国个人理财产品市场营销观念的滞后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营销手段过于落后,目前仍旧停留在传统的竞争手段;二缺乏对市场开拓的意识,目前仍旧沿用办公室等待客户的方式;三缺乏对营销市场的分析和细分,对于产品营销人员来讲,其对于所管辖范围内的效益、家庭,成员等情况并没有细致地了解,所以也就无法对其进行分类,进而无法与客户进行良好的沟通。可是银行业作为以人为导向的行业,其宝贵的资源就是坚实的客户基础,银行的服务范围就是客户的需求。
1.4 缺少专业的复合型人才
根据目前我国银行的状况来分析,其缺少具备专业理财知识和技能的复合型人才,这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理财业务发展的主要问题之一。个人理财业务涉及面广,一方面要对各种投资品种的投资规划进行组合,另一方面,还要帮助客户进行教育规划、住房规划、税务筹划以及风险管理等。但是,我国大部分理财人员缺少对个人银行业务产品和功能的全面了解,也缺乏对保险、证券、房地产等的掌握,更为重要的是其缺乏组织协调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
2 有关个人理财金融业务的创新发展的相关对策2.1 注重对人才的培养,强化个人金融业务理论水平与实践水平银行要把人才的培养作为一项重要的任务,进行定期的培训,构建一支精锐的个人金融业务从业队伍。在银行业务当中,最为活跃的创新业务板块就是个人金融业务。面对当前激烈的市场竞争,银行的业务拓展以及产品创新的都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其现有人员队伍已经完全不能满足个人金融业务发展的需要,因此,银行必须加强对现有个人金融业务从业人员培训,全面提高员工的素质,培育和建立一支精锐的从业队伍,从而适应经济市场的发展和客户的需要。
2.2 完善个人金融业务的经营管理
要实现个人理财金融业务的创新发展,就要完善其经营管理,具体实施办法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首先,实现个人理财金融业务品种的创新。在当前形势下,银行在业务的处理上必须要实现收益变通,促进理财工具的多样化发展,理财方式的多样化,拓宽理财的渠道,强化人们理财意识。目前形势下,不应该把钱存在银行产生利息作为单一的理财渠道,要实现理财的多元化发展,从而实现我国储户的金融创新。其次,个人理财金融业务技术实现创新。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以及科技的不断发展和进步,计算机网络技术已经广泛应用到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因此,我们也在加强个人金融业务的信息化发展,提供个人金融业务电子化服务水平,从而有效地提升银行在金融市场的核心竞争力。还有,银行还要进行有步骤、有计划,合理地引进科技投入项目,促进银行个人金融业务服务水平向国际先进水平发展。与此同时,银行还要不断地构建和完善电话银行服务系统和自助服务系统,加强多种业务的交易,便于人们投诉和业务受理,拓宽了对理财产品了解的渠道,有效地避免了由于各种因素所造成的负面效应。最后,实现个人金融业务服务的创新。从某种角度上讲,服务环境作为展示银行形象的重要窗口,那么就必须要做到整洁舒适、美观大方、干净庄重。因此,银行在进行装修时,必须要按照统一的标准执行,同时,还要注重光线的利用,以及考虑绿化的体现,让客户感觉心情舒畅,从根本上实现服务环境的改善。
2.3 实施市场细分,加强理财产品的创新,完善相关服务银行客户关系管理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市场细分,尤其是当前面对全球化的金融市场竞争的背景下,相关业务人员必须要树立细分市场的观念,进行有针对性的营销工作的展开,从而做到对市场定位的明确,为银行在竞争中能够把握先机提供重要的保障,实现个人金融业务的创新和发展。银行在进行营销的过程中,对于那些高级优质客户,要配备相应的客户经理,为其提供个性化、全方位、针对性的一体化服务,不仅仅包括贷款授信、现金存取、理财咨询、个人支票等金融服务,而且还包括投资理财、银行卡各收费项目的减免优惠,业务人员可以采用电话联系或者是登门走访的形式,做到对客户需求的全面了解,并且及时地将这些信息反馈相关人员,从而有效地改善理财业务的不足,这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客户的忠诚度,使得银行在竞争中取得优势。当然并不是就要忽略一些中小客户,因为,这些中小客户中也潜在着一些具有发展前景的客户,比如当下最为热门的个人住房贷款业务。
2.4 完善营销策略
在营销过程中,要突破传统封闭式的营销观念,强化个人理财金融产品的特色,树立正确高端的品牌观念,促进银行业务的发展和进步,大力发展个人资产业务,加快中间业务的发展,从而实现个人理财业务的创新发展。
3 个人理财金融业务创新的意义
3.1 个人理财金融业务创新实现银行卓越品牌形象的特色服务,提高了客户的忠诚度在当前的金融背景下,必须要实现理财品牌的建设和提高,促进银行持续稳定地发展,利用准确的文化内涵以及服务定位,加强与客户之间情感的建立和沟通,有效地提高了客户信任度和忠诚度,进而全面的提升银行的金融市场的核心竞争力。尤其是在理财产品的特色以及服务方面,由于银行的理念的创新和发展,顺应了当下的社会不断发展变化的市场,提高其应变能力,充分发挥了个人理财产品的作用和特色,把握市场机遇,稳固了客户资源。
3.2 个人理财金融业务创新为探讨更加开拓的金融市场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随着个人理财产品创新力度的加大,那么就需更大的金融市场提供新的出路,因此,我国货币的政策以及相关的监管政策都做出了相应的调整,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刺激经济的发展,不仅为理财业务提供了创新的政策支持,而且还有效地拓展了其发展空间。
3.3 个人理财金融业务创新实现了由大众化产品向分层次服务的转变以及单一产品向综合平台的转变根据目前国际金融机构的发展来看,一些成功的理财业务的发展和开拓,其不仅仅局限于单一的金融产品的提供,而是根据细分目标市场,并结合投资者的财务状况、投资预期、风险偏好等为客户量身定制理财规划方案,初步实现了理财业务的差异性、全方位以及个性化的发展。根据目前发展的情况来看,个人理财金融业务创新已经取得了迅猛发展,相信在一定的时间内一定会实现更加具有价值的意义和影响。
3.4 个人理财金融业务创新为建立和健全理财业务风险管理体系提供了重要的保障基础在现实的经济条件下,我国银行结合自身的发展情况以及管理方式,分析了理财业务的特点,并进行了创新工作的展开,从而制订了针对性而且具体化的管理体制,为完善和健全理财体系提供了重要的基础保障。
总而言之,银行在不断地研究和探索新的途径和方法,实现个人理财金融业务的更好更快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志刚.有关个人理财金融业务的创新发展的相关对策[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2).
[2]李振全.细化个人金融业务市场的划分[J].理论与改革,2011(5).
【关键词】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滞后;对策
引言
个人理财业务,又称财富管理业务,是目前发达国家商业银行利润的重要来源之一。根据国际理财师标准委员会(CFP Board of Standards)的定义,个人理财是利用客户的各项财务资源,帮助实现其人生目标的过程。即基于客户的收入、支出、资产、负债、保险等财务现状数据和一定的财务假设,综合考虑客户的各种财务目标,进行客户风险偏好的测试和投资组合的调整,基于现金流、资产价值、各项财务指标的分析,帮助客户制定个性化的理财规划,推荐需要的金融产品,并出具理财报告,以实现客户理财目标的一系列服务过程。本文主要探讨银行理财的内容。
我国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的现状。近年来,我国理财产品业务发展十分迅速。商业银行理财产品业务既带动了银行中间业务收益的稳步增长,也为广大投资者提供了多元化的投资渠道。而我国商业银行由于诸多因素的制约,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相对滞后,其无论从规模还是从内容上都不能与发达国家相提并论。目前我国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呈现以下几个主要特点:
(一)产品同质性强,差异化和个性化严重不足
目前商业银行的个人理财业务,市场细分变量单一,仅以客户财富规模作为服务划分标准,而没能根据年龄、家庭生命周期、价值取向、生活方式、风险偏好等因素对客户进行更为深入有效的细分,并进而挖掘目标客户的潜在需求,有针对性的设计理财产品,导致理财产品的差异性和个性化严重不足,产品同质化现象非常明显。我国商业银行缺乏为客户提供多项业务相结合的服务,不能满足消费者的多元化需求。同质化的理财产品将可能引发理财产品的价格战,使得银行所面临的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增加,不利于银行拓展市场和细分市场,不利于金融市场稳定。
(二)个人理财业务层次较低,产品在设计、营销等方面创新不足
我国个人业务通常是作为国内商业银行筹措资金的手段,银行向个人客户提供的服务是大众化服务,对“以客户为中心”的理解一直处于表面状态,不能够深入地了解客户的需求以对客户实行差别服务策略。银行的工作人员基本上还是以“守株待兔”的理念进行营销,其个人理财业务的主营销渠道仍是营业网点,主要依靠有形的网点扩张来达到扩大市场份额的目的。国内大部分商业银行仅从自身情况出发,未能以“度身定做”的方式向客户提供称心的服务,客户仅仅是购买了一个产品,而未能得到银行理财经理的对其提供的财务规划服务。
(三)高素质的综合理财人员匮乏
当前,高素质的复合型理财人员匮乏,已成为制约我国商行个人理财业务深入发展的瓶颈。银行个人理财业务是一项知识性、技术性相当强的综合性业务,涉及到市场、资本、金融、投资、贸易、法律等各个领域,对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要求非常高。理财人员不仅要掌握综合全面的金融知识,还应熟知现代市场营销理论和实践,具有较强的市场营销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和公关能力。商业银行现有的个人理财服务人员,多是原来从事传统银行业务的员工,对证券、保险等专业知识知之不多,即便是这几年各大银行大加了对持证理财师的培养力度,但不少获证理财师的实战能力欠缺,综合素质不强,真正能为客户提供综合财务规划的理财专家凤毛麟角,与目标客户的综合理财需求存在着巨大差距。
由于我国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还存在许多有待完善的地方。笔者试从以下几方面对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谈几点思路:
一、朝着国际混业经营的方向发展
混业经营是当今西方商业银行普遍采用的一种经营模式,综合性个人理财业务开展的先决条件是允许金融的混业经营。当前,客户对银行的理财要求是希望银行能够提供一揽子的保值增值服务,但我们的银行目前基本上只能设计一些简单的金融理财服务方案。因此,政府应对现有限制银行个人金融理财业务的政策法规进行修改,从而使各商业银行可以丢掉经营政策上的镣铐,大胆开展个人理财业务。中国商业银行实行混业经营既是适应金融国际化、应对外资银行挑战的需要,也是拓展自身业务、特别是个人理财业务的需要。如果我国的商业银行在政策松绑后实行混业经营,那么它们可以融银行、证券、保险、信托等业务于一体,它们也可以像美国的商业银行一样,为客户提供存取款、信用卡、汽车和房屋等各种消费贷款、办理保险、买卖股票、基金和债券等金融产品等一揽子金融服务,到那时,个人理财业务将有长足的发展。
二、加强专业人才的建设
理财师队伍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所以加强专业理财师队伍的建设,提高理财人员的综合素质应作为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的重中之重来抓。专业理财师队伍的建设应重点从以下三个方面逐步推进:
(1)要加强对现有客户经理的培训,培训课程应根据复合型金融人才的要求来安排,可借鉴国际注册理财规划师课程体系的设置,主要开设投资工具运用和理财规划两大类课程,同时还要适当学习市场营销学、公共关系学、心理学等知识,通过培训,使我们的客户经理变成既有金融专业知识、理财知识,又懂得营销技巧、通晓客户心理的“通才”。而且这种培训要形成制度,定期进行,以不断更新客户经理的知识,更好地适应个人理财的需要。
(2)建立我国的个人理财师资格认证制度。按照国际惯例,做理财专家需先取证,所以我国需要借鉴国外特别是美国的注册理财规划师CFP资质认证模式,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个人理财师资格认证、职业道德规范和继续教育体系,以规范个人理财师的职业道德、执业行为及提高其专业理财水平,打造真正的理财专家。
(3)建立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根据客户经理的知识水平、实践经验、工作能力和工作业绩等标准将其分为不同的等级,对不同等级的授予不同的权限,分配不同的客户和任务,并根据等级高低实行不同的报酬,并通过业绩考核,加强对客户经理的管理,激发其工作潜能。
三、注重产品创新
银行的理财产品一般由核心产品、形式产品及扩展产品组成。针对我国目前的现状,我国商业银行在产品创新时还是要重点把握核心产品的开发与创新,学习国外先进经验,并根据我国的国情多设计推出复合型的个人理财产品。在设计理财产品时积极引进专业的理财产品研发人才,利用现代风险管理方法,在风险可控前提下开发高收益品种。银行在设计理财产品时,应以客户需求为导向,以核心产品为依托,实现业务向全方位拓展延伸;针对不同客户群体进行差异化的金融创新。具体说要注重以下几点:
(一)是要新,要充分体现本行的智慧、优势,要做好市场的调研,做到他无我有、他有我新、他新我优。
(二)是要适用,关键是产品要有准确的市场定位,而准确的市场定位又来自于对客户进行细分,即按一定的标准例如按收入、年龄、风险偏好等标准进行分类,然后量身定做理财产品,突出产品的个性、差异,这样的产品才适用,才可以满足不同客户群投资理财的需要。
(三)是产品要有一定的含金量,即能给客户带来增值收益,这才是客户委托理财的主要目的。
四、加大理财意识和理财市场的培养
关键词:商业银行;个人理财;发展瓶颈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16-0151-02
所谓个人理财业务,是指商业银行以自然人为服务对象,根据客户所确定的阶段性的生活和投资目标,围绕客户的收入和消费水平、家庭情况、风险承受能力及心理偏好等情况,形成一套以个人资产效益最大化为原则,人生不同阶段的财务安排,并在财务安排过程中相应地提供一些更具有针对性的综合化差异性理财产品和理财服务。中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个人财富不断增加,富裕阶层出现,人们的财富观念正在逐步改变,如何使手中的资金发挥出更大的效用是人们急切思考的问题。商业银行的个人理财业务随之发展起来,同时成为了商业银行业务竞争的焦点。在个人理财业务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会遇到许多瓶颈,解决好这些问题将是中国商业银行提升竞争实力、全面创新的突破口。
一、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瓶颈
(一)产品缺乏创新,同质化严重
据和讯网资料表明,2012年度中国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种类已经超过1 200款。然而其中大多数产品都只是把传统的金融业务稍作改动,主要是存贷款、基金和保险类服务,而较少涉及到股票、期货等金融工具的整合的个性化服务。商业银行的各种理财产品虽然名目众多,但实质上相互效仿,没有本质区别,银行理财服务实质性内容少,产品整体技术含量较低,未能向国外商业银行那样形成品牌竞争优势。
(二)缺乏高素质的专业理财人员
商业银行的个人理财业务是一项综合性业务,要求理财人员具有较高的素质。理财服务人员需要同时具有证券、银行、法律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并有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然而,目前各家商业银行的理财人员大多数是从临柜人员中筛选出来的,大都缺乏相关的专业知识和管理能力,对所从事的业务有关的法律法规了解不全面,造成销售行为的不规范。
(三)客户细分不够导致市场定位不足
各商业银行的个人客户大都按照综合金融资产的余额来划分的,划分的方式比较简单。由于客户细分不够,因而在市场定位方面也就缺乏差别化。从目前的业务发展情况来看,商业银行的个人理财业务更倾向于对客户资产提供有关储蓄、债券、基金等简单组合产品的理财建议,缺少对特定财富人群相配套的理财产品的划分。
(四)商业银行的政策体制的缺陷
目前中国金融业属于分业经营,银行不能涉足证券、基金、保险等业务,这大大制约了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空间。由于制度衔接不畅,个人理财业务制度建立了,但其他业务不变,影响个人理财业务的拓展。没有一个规范、统一的操作和管理流程,不能在个人理财业务的各个环节进行全方面风险管理和控制。
(五)金融机构软件设施建设有待加强
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要以先进的电子信息技术、发达的金融网络为依托。而中国金融电子化、网络化、信息化水平比较低,相应地硬件设备比较落后,在计算机软件开发与应用上有很大的局限性,商业银行没有能力为客户做理财分析、调查、量身定做理财目标和理财计划。
二、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的突破点
商业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的瓶颈突破主要可以从银行角度和消费者角度进行分析,即从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两个方面考虑。
(一)从商业银行角度——内部因素
1.加强产品创新,提供个性化服务。随着社会不同经济主体对金融服务的多样化,以及银行之间竞争加剧,要求商业银行不断推出有市场特色、有效益的新产品。商业银行应积极与证券、保险等非金融机构合作,努力发展交叉性金融业务,进行产品整合,加快个人理财产品和服务的创新。同时,商业银行要对客户的需求变化及时跟踪,区分需求差别的因素,针对不同生命周期、不同投资特征、不同财务计划状况的客户需求进行多种产品设计。为不同层次的客户提供有针对性和差别化的产品和服务,以满足不同层次客户的需求。
2.提高理财人员的业务素质。商业银行拥有较高素质的理财人员是其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的基础。首先,银行应该对现有的理财顾问和客户经理进行系统的、全面的培训。银行应选择具有一定的金融专业知识、营销技能的优秀人员进行培训,使他们同时具备证券、保险、法律等方面的相关知识,使理财人员了解各项银行业务,能够独立操作,并且这种培训要形成制度,定期进行。其次,要建立专业理财规划师的认证体系。目前中国商业银行为个人理财业务提供服务的专家大都不是专业出身的银行职员,缺乏真正意义上的理财规划师。商业银行应鼓励理财人员积极参加相关专业资格考试,提高专业素质。
3.健全理财业务风险管理体系,有效防范风险。理财业务的风险管理既包括商业银行在提供理财顾问服务和综合理财服务过程中面临的法律风险、操作风险等风险,也包括理财产品的市场风险、信用风险和其他的风险。商业银行应根据自身发展的特点和所开展的理财业务的特点,制定具体有针对性的风险管理制度和章程,建立健全理财业务风险管理体系。在理财业务风险管理体系中,一方面,银行应该建立个人信用体系,虽然中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相比公司业务风险较小,但由于中国并没有真正地建立个人信用体系,商业银行在开展个人理财业务仍然面临很大的风险。建立个人客户信用信息系统,加强理财服务各个环节的监控,切实降低风险。另一方面,银行应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加大抵押、担保力度,加大不良交易的监督管理力度,从而有效防范风险。
(二)从消费者角度——外部因素
1.积极培育消费者的理财意识,开发理财市场。首先,银行应该加强对居民理财意识的教育。中国居民理财观念相对比较传统,理财意识比较淡薄,缺少国外那种贯穿一生的理财教育。商业银行应该加强对居民理财教育,引导居民树立正确的理财观念和理财意识。其次,银行应该加大对消费者理财产品宣传力度。由于银行理财产品竞争的激烈,银行如何让民众了解并理性投资理财产品,营销宣传是至关重要的。商业银行应该制定合理的营销计划,借助于有影响力的媒体扩大宣传力度,让理财产品深入人心。
2.构建良好的银户关系。客户是银行收入的增长源,是银行各项业务发展的支持主体。银行与客户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内在关系,银户关系的确立对银行和客户双方都很有必要。构建良好的银户关系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一方面,银行应准确识别目标客户。银行要认识到,吸引正确的客户比吸引大量的客户更有价值。识别正确的客户,了解他们的需求是建立在大量的研究工作基础上的。另一方面,银行与客户的“接触点”必须突出。银行应该注重对客户的体验方面进行跟踪,尤其是客户与营业网点和客服中心的互动,因为这决定了长期的客户关系质量,所以银行应该重视这些“接触点”的建设。
3.推进银行系统信息技术的进步。商业银行应该加快金融电子化、信息化、网络化的建设,打造个人理财服务的技术平台,提升服务质量。首先,要完善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商业银行应该加快全国性的金融网络建设,协调各方面利益冲突,同时需要完善银行内部网络的建设。其次,应该加快金融信息化系统的建设,金融机构应该根据市场和客户的需要,将金融产品和服务同相关的业务操作有机结合起来,搭建一个涵盖证券、基金、外汇、保险等个人理财业务的全能型理财业务平台。最后,商业银行应该建立起内部数据信息管理系统,银行通过这个信息系统可以有效地管理已有的信息,并对信息进行加工整合,尤其对客户的信息进行有效筛选和划分,以便可以最大限度地了解客户需求导向,通过个性化服务,为客户提供满意、高效便捷的理财服务。
4.利用客户消费心理需求的解决对策。银行应该以客户导向进行市场定位,进行服务时要始终最大限度地满足客户的需求,让消费者从心理上对银行服务产生心理上的信赖。银行应该关注金融产品类型对消费者心理的影响,根据客户的动机不断完善产品功能,并根据消费者决策特点来决定有关产品推广信息的选择和组织。同时,银行也应该从产品名称、商标和包装等方面研究客户心理。半脑切面和介入理论认为,一种理财产品有一个好听的名字、漂亮的商标等都会对客户心理产生巨大的影响,银行在开展个人理财业务时也应该重视这方面的消费者心理影响。银行应该重视银行形象对客户消费心理的影响。银行为客户提供一个舒适优雅的消费环境,令人满意的售后服务都会对消费心理产生良好的正面导向。当银行形象和消费者的期望形象相一致时,客户便会对银行产品持一种肯定的态度,这将有利于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
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是一个很有潜力的市场,个人理财服务业务的发展将是商业银行增强竞争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商业银行应该从塑造理财品牌,提高服务质量和创新服务方式,构建良好银户关系等方面入手,促进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不断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 柴效武,万青.个人金融服务研究[M].北京:现代教育出版社,2007.
[2] 顾晓安.个人理财:原理、应用、案例[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