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学生思考能力的培养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关键词:独立思考能力;课程改革;创新型人才
中图分类号:G424.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0845(2007)07-0013-02
收稿日期:[HTSS]2006-10-10
作者简介:魏红(1964-),女,山东莱阳人,副教授,从事生物学研究。
1.学生完全依赖教师,不愿独立思考
这主要是因为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所造成的。教师天天以传授知识为目标,学生时时以应付考试为目的,处处以标准答案为准则,最终以升学为唯一追求。天天进行反复的练习,盲目的抄写,无休止的记诵,结果使学生的大脑得到了“不思考”的训练。在新课改中,这种局面已大有改观。但时间一长,一些教师由于习惯于旧的做法,往往又采取了单纯讲授等传统的教学方式,学生又可以不用去独立思考了。
2.学生完全服从教师和课本,不敢独立思考
这主要是由于教师的绝对权威和一味地追求标准答案所造成的。新课改前,由于教师控制着课堂,掌握着标准答案,使学生不得不完全服从教师,学生只能亦步亦趋地跟着教师跑,不能有半点怀疑。长此以往,学生就把自己的思考权完全交给了教师,不再敢独立思考了。
3.学生只知照抄照搬,不会独立思考
这主要是由于长期死记硬背和反复机械调练所造成的。过去,因过于注重统一和单一的书本知识,在不同程度上压抑和妨碍了学生思考问题的灵活性和创造性,将思路束缚在无形的框框里,造成了思考问题的狭窄和单一,刻板和僵化,这就限制了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发展。
4.学习容量超负荷,学生没有时间独立思考
这主要是由于片面追求分数和升学率,不断加重学生课业负担所造成的。学生每天都要连续苦战十几个小时。一天下来,疲惫不堪,哪还有时间去独立思考呢。
5.一些教师在课改中完全按预设去“表演”,学生没有机会独立思考
这主要是由于这些教师过于追求形式上的活跃,忽视了学生实质上的提高所造成的。在新课改中,过去那种满堂灌,教师独占讲堂的状况大有改观,学生增加了参与课堂活动的机会。但是由于一些教师陷入了“非此即彼的怪圈”,形式上虽然增加了学生活动,如变换花样地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频繁地安排学生的表演、对话与小组合作,过多过分地运用多媒体技术等,结果使学生眼花缭乱,表面上热热闹闹,但却剥夺了本该属于学生的思考机会。
二、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行动策略
1.以引导学生以“提问题”为突破口,激发其乐于思考的欲望
为了改变学生不愿思考的习惯,应把“突破口”选在引导和鼓励学生“提问题”上,努力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激发其乐于思考的欲望,形成一种处处遇问题,时时想问题,人人提问题的生动活泼主动学习的局面。
首先,要通过适时的总结,给学生以积极引导和鼓励。如有的教师定期总结学生提问题的表现,从中评出“提问题明星”。甚至有的学校,对于提出了确有价值问题的学生,由校长颁发“金钥匙奖”。
其次,充分考虑到学生之间的差别,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提问题的能力。开始时,把培养学生“提问题”的能力划分为五个层次的递进目标:一是敢提问题;二是能围绕学习中心提问题;三是能提出有份量的问题;四是能尝试解决自己提出的问题;五是能在问题解决后又提出新的问题。然后,教师根据每个学生的现有层次,经过与学生本人商量,确定不同的努力目标,并逐步提高层次,使学生尝到思考的甜头,以此带动和形成学生边学习边思考的习惯。
2.建立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创设学生勇于思考的环境
首先,教师要与学生进行平等的对话和交流。其前提是要相信和尊重每个学生,看到他们都有在某一方面成材的潜能。著名特级教师孙双全与孩子心灵相通的教学情景就使我们很受启发:“教学中,他不断地鼓励大家:‘谁来说一说,说对了表扬,说错了也表扬,表扬你的勇气。’而对孩子的错误解释,也给予肯定的评价:‘因为你的错误才使我们全班都能正确,失败乃成功之母。’而对孩子出色的回答,他更是毫不吝啬对学生给予夸奖和赞美:‘真好,你有发现的眼睛。’当孩子不够自信而不敢举手时,他鼓励学生:‘举起手来就是英雄,就是高手!’学生在他的鼓励下,越来越多的小手举了起来。”在课堂上学生是“小脸通红,小眼发光,小手直举,小嘴常开”,这是一种多么宽松愉快的学习环境!
其次,教师要善于敏锐地发现学生思考的“激发点”,及时地给予点燃。如当学生回答问题有错误时,正是点燃他思考的大好时机,决不能轻易错过。一要鼓励学生答错背后反映出的独立思考和不人云亦云的勇气;二要肯定蕴含其中的正确因素;三要着力地把学生的错误开发成课程资源,与学生共同找出错误的原因;四要引导学生通过深入思考找出正确答案。再如当学生回答问题“拿不准”时,这说明他的头脑正处于困惑状态,教师这时就要“拉他一把”,但决不要直接给出答案。
再次,教师要鼓励学生破除迷信,敢于向权威挑战,培养其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因为敢于向权威挑战是创新型人才的可贵品质。这不妨从破除教师的权威开始:课堂上如果遇到了学生的“节外生枝”或提出了挑战性的问题时,教师应该热情地欢迎,冷静地倾听,认真地分析。如果是确有价值的意见,就应随机应变地将其转化为课程资源。如果学生的主张不对时,教师应引导他们继续深入探究。
最后,教师还应为学生多搭设合作学习和思维碰撞的平台。实践证明,在一个学习气氛浓厚,经常发生思维碰撞的班级里,可以大大促进每个学生独立思考的广度、深度和效度。所以,教师应引导学生有效地进行合作学习,在课堂内外更多地为他们开辟讨论、争论和辩论的“战场”,搭设更多的思维碰撞的平台,让学生生活在思考的世界里。
3.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会思考,掌握科学思考的方法
教师要在学生感受和理解知识的过程中,引导他们学会思考,掌握科学的思考方法。
首先,要重视揭示思考问题的思路。教师为了引导学生在“过程”中掌握科学思考的方法,必须将思考问题的过程揭示出来,便于分析和研究。为了对学生起示范作用,教师不仅自己要弄清教材的思路,还应将教材的思路适当地揭示给学生,便于学生从教材编写者思考问题的思路来认识和把握教材。同时教师在教学中还应介绍自己所运用的思考方法,尤其在解题教学中,更应注意将自己的思路揭示给学生。对于素质较高的教师来说,最好搞“现场直播”,在课堂上与学生一起思考,现场分析,现场推演,让学生直接看到教师在解题过程中的思考过程。教师还应注意了解和研究学生思考问题时的方式和过程。为此,一方面要教会学生能用自己的语言把自己的思路讲出来;另一方面,还要通过提问、对话、练习、做作业、测验和个别辅导等途径,获得有关反馈信息,从中观察和掌握学生的思路。在这三个思路中,教材的思路是依据,教师的思路是桥梁,学生的思路是中心。教学的目的就是要把教材的思路通过教师的教学思路转化为学生的学习思路,训练和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最终实现三维目标。
其次,要结合教学内容有效地训练学生的思考方法。教师一定要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思考训练,使之逐步掌握科学的思考方法。从宏观上来讲,就是要让学生懂得一点唯物辩证法,学会联系地、发展地、辩证地思考问题。具体的思考方法主要包括分析思考法、综合思考法、发散思考法、聚合思考法、逆向思考法、联想思考法、形象思考法,演绎思考法、归纳思考法和推理思考法等。如何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思考方法的训练呢?归纳起来就是“渗透、领会、运用”,具体地说就是教师在渗透中让学生领会意义,在领会中试着应用,在应用中逐步形成能力。特别要注意引导学生自己总结和交流运用科学方法思考问题的经验。
再次,要因材施教,不断地提升学生的思考品质。教师只有依据学生思考能力发展的年龄特征,关注个体智力的差异,有针对性地进行因材施教,才能有效地提升学生的思考品质,培养其独立思考能力。
学生的思考品质主要包括思考的深刻性品质、思考的逻辑性品质、思考的灵活性品质、思考的批判性品质、思考的敏捷性品质、思考的独创性品质等。如何结合教学内容,因材施教,不断地提升学生的思考品质呢?归纳起来就是“讲授,训练、运用”,具体地说就是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并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讲授必要的有关知识和方法,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操作,在实际运用中形成和提升相关的思考品质。
4.减轻过重的课业负担,为学生提供充分思考的时间和空间
教师应在教学中树立三个意识:
一是尊重学生的意识。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的学习自和独立思考权,把思考还给学生,帮助他们尽快掌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二是有效教学意识。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学生的学习被各种学校功课塞得越满,给他留下的供他思考与学习有关东西的时间越少,那么他负担过重、学业落后的可能性越大。”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实际,精心设计好每一堂课,利用好每一分钟,努力提高学生思考的含金量,实施有效教学。同时一定要相信,如果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提高了,三维目标就会完成好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就会提高了,那么考试分数自然就会提高,而决不会降低。
三是引而不发意识。在课改中,教师的作用自不待言,应充分发挥其激励、引导、解惑的作用,当好学生的引路人。但决不能代替学生的思考,要把教师作用的发挥限制在必要的范围内,尽量引而不发,留有余地,尽量让他们通过独立思考去解决问题,这就把更多的时间和空间让给了学生去进行思考和学习。
参考文献:
[1]赵正元.问题学习:让学生大脑“活”起来[N].中国教育报,2004-02-24.
[2]李建平.与孩子心灵融会贯通[N].中国教育报,2006-05-09.
[3][苏]B.A.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4]郅庭谨.教会学生思维[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一、对独立思考能力的认识
独立思考的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它表明个体能面对不同的情景,运用不同的思维方式、方法和技巧解决所面临的问题。要培养这种能力,首先必须让学生参与到具体的活动过程中去,并尽可能提高其参与度;其次是帮助学生逐渐掌握思维的方法和分析问题的方法;最后着眼于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形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和能力。中学生的年龄特点及认知水平决定了其独立思考的程度具有相对性。一般地,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活动能力不断提高,其思考问题的独立性也就不断增强。也就是说,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必须经历一个长期的过程,才能逐步培养、构建并发展起来。
独立思考并不排斥同学之间的合作互助,但合作学习必须建立在个体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对于一个具体的问题,倘若没有形成自己独到的见解,就急于与人合作和会话,必定会影响思维的主动性,从而影响思维能力的提高。可以这么说:没有独立思考,也就没有合作学习的本质内容,合作讨论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而合作也就只能流于形式。
二、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教学途径
1.分类指导,提出独立思考的要求;教育学生,强化独立思考的意识。
通过问卷调查、学生座谈,以及统计、分析和判断,我们发现,独立思考与学习效果具有正相关关系。一般地,越是优秀的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就越好,而良好的学习习惯逐渐又转化为一种能力,从而为独立思考活动提供支撑和保证。为了形成这种良性循环,教学中对各类学生只有采用不同的教学策略,才能逐步提高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2.引导学生,培养独立思考的习惯;创设情境,教会学生独立思考。
独立思考不是异想天开地胡思乱想,必须遵正确的规律与方法。科学的思维方法,不是游离于获得和运用知识这个过程之外,而是贯穿、渗透在这个过程之中。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不只告诉学生结论,而要让学生了解得出结论的过程和方法,知道知识的来龙去脉及相互联系。通过学习知识的过程,同时学会正确地思考,逐步构建起思想方法的体系,为真正意义上的独立思考做准备。以“复数有关概念”的教学过程为例,随着学生在课上的讨论不断深入,师生共同构建起复数概念的知识结构,并在此解决的过程中提炼出一些思想方法。
3.留有余地,激发学生独立思考;推迟判断,鼓励学生独立思考。
教师讲解不宜过细,要给学生留有思考、探究和自我开拓的余地。否则,看似讲透,实则难以内化为学生的观点,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也无法形成,因此,教学过程中,对于最基本、最主干的东西要讲清,以利于知识迁移;而对于一些扩展性问题、简单的推导和论证、前后知识对比及区别和联系,对知识和方法的归纳、总结等,可以给学生留出余地,激发学生自己去钻研思考。
4.提倡开放式教学,提高独立思考的品位。
要学生独立思考,教学方式首先要提倡开放式,决不能“一言堂”,否则这种独立性很快会受到极大的限制。其次,努力培养学生善于独立地提出问题。因为能够独立地提出问题,不经过独立思考是做不到的;而问题提得好,又恰恰表明了思考的深度。
三、确立思考对象,提高独立思考的有效性
1.对知识形成的背景、过程及作用作思考。
以“函数周期性”的教学为例,我们列出了以下背景材料供学生思考:什么叫周而复始?地球自转的周期是多少?地球公转的周期是多少?物理中是怎样定义周期的?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回顾正弦函数图像的作法(单位圆等分后移动描点法),并通过多媒体演示,让学生思考图像出现不断反复的物理意义及数学表示,逐步抽象出函数周期性的定义。
2.对解题的策略作思考,对解题后的回顾作思考。
根据波利亚的“怎样解题表”,我们常向学生提出以下问题:(1)本题的条件是什么?结论是什么?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又有什么差异?(2)你知道什么与本题有关的问题吗?如何想出一个更特殊的问题?一个更一般的问题?一个类似的问题?(3)能否找到一个解决计划并实施这一计划?在教学中,我们用这些问题向学生发问,诱发学生独立思考,因而不少学生也逐步学会了如何寻求解题策略的方法。
通过解题回顾,可以提高学生的元认知能力,使思维不断走向深入,逐步形成独立思考的能力。如解题完毕后向学生发问:(1)能检验你的结果吗?能说出你解题过程中走过的弯路吗?(2)能否用其他方法得出结果?(3)能否用这一结果或方法迁移到别的问题上去?(4)能否把结果或方法加以推广?学生一旦养成这种自问自答的习惯,对独立思考能力形成的促进作用无疑是很大的。
3.对学习中的错误作思考。
对错误的解法作思考,不仅是为了找到改正的依据,而且有着更深层的作用:其一,它是正确思路得以产生的“母机”,错误根源的暴露往往伴随着正确认识的产生,导致正确思路的出现;其二,对各种可能思路的研究充分暴露了学生的思维过程,在此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全方位、多角度思考,可使解题方法不断优化,在培养发散思维的同时,增强思维的深刻性和批判性;其三,在纠错的过程中,学生必须竭尽全力,寻找漏洞,构造反例,调整策略,即学生必须经历复杂的心理变化,才能达到纠错的目的,因而其过程本身是独立性很强的思考活动。
4.对数学思想方法作思考,对知识的纵横联系作思考。
关键词:倾听;思考;学生
“倾听”,顾名思义,就是指人们在长期的语言实践中,培养的对语言文字的接受能力,它实用性很强,我们往往要通过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让他们把所听到的内容加以思考运用,这就是孩子思考的过程。今天我就学生的倾听和思考谈一些浅浅的认识。
在小学课堂中,常常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学生高高地举起小手,甚至还高呼着“我会”,学生的自控能力比较弱,所以在课堂上,很难集中注意力去倾听,当老师叫起他时,他往往回答不出来,他没有进行深入的思考,没有耐心地倾听老师的问题,学习效率就不会很高,这需要教师根据实际情况去调动学生的情绪,指导他们,耐心地倾听。我在教学中不断地提醒孩子们要思考,应该听清别人的问题,然后再积极发言,告诉孩子们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绪,促进孩子能正确地进行判断,学会深入地思考。
小学生由于自控能力比较差,所以他们在发言时常常会出现卡壳和错误的时候,这时,一些思维比较敏捷的孩子,可能不顾及别人的感受,直接说出答案,或者指出错误,这样,不仅打断了回答问题的孩子的思路,也破坏了教学的和谐氛围,不利于解决问题,伤害了发言孩子的自尊心,会导致这些学困生不愿意再发言。在教学过程中,我要引导孩子换位思考,给别人以宽容,让孩子们从体验中明白,耐心地倾听别人的发言,是对他人的尊重,更是对他人的信任,而且自己能耐心地倾听别人的意见,别人也能耐心地倾听你的意见。
专心地倾听,不仅仅是用耳朵,而且是用自己全部的身心去听,我在课堂当中会随机应变,根据学生的情感变化采取相应的措施,指导他们认真倾听,积极思考,在课上,我一般不会轻易停下来去批评学生,遇到不认真的学生,会用眼神或动作与他们交流,使他们意识到要马上停手,认真倾听,对于个别溜号的孩子,我会走到他的身边,或者用手摸摸他的头,做这些肢体语言既不伤害他的自尊心,又能提醒孩子进行认真的倾听,对于一些女孩子,我发现她们没有认真倾听时,就会故意让她们重复说前面同学的问题,通过这样的提醒、暗示,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一般孩子的自控能力都能有所增强,课堂评能力达到了极大的飞跃。
在课堂当中,我会用表扬鼓励的方法激励学生倾听。教师不要吝啬赞扬,要用鼓励的方法激励学生,让学生不断地体会到倾听的喜悦,进而不断地进行思考。倾听和发言是孪生兄弟,倾听比发言更能汲取营养。持久化的活动过程是养成倾听习惯的基石。学生对倾听有了一定的认识,倾听习惯也初步养成,但是我们还要注意良好的习惯需要一定的时间的巩固。只有当学生能主动、自觉地听,我们才可以真正意义上说学生会倾听了。因此,新课程赋予我们的这个使命,我们要完成下去,就要怀有一颗对新课程充满希望的心,一颗真诚对学生爱的心,同时,要有一种正确的心态,耐心地对待学生出现的错误,诚心地教给学生倾听的方法,反复抓,让学生带着一双善于倾听的耳朵走进课堂,相信学生拥有倾听技能时,我们的课堂教学一定会更生动、更精彩,学生也一定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作为教师,我们要引导学生学会思考,经过长时间的倾听训练,使学生能够对别人所说的问题进行认真听,仔细地分辨,进而分析别人说话的意思,这就使学生学会了思考,在课堂上,我们要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课堂最明显的思考方式就是学生能够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最明显的方式就是学生提问。教师在引导学生听的过程中,要尽量减少提单一的封闭式问题,而应该提一些没有答案的开放性问题,使孩子能够找到问题的切入点,进行细致的分析,并解决问题,这就是思考的过程。
关键词:思考能力 教学策略 教学反思
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基础上,增强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认真勤奋、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反思质疑的学习习惯。在基本活动经验中更加强调学生的主体体验,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基本理念。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具备知识技能、掌握思想方法、积累有关经验,获得独立思考的能力。
一、培养学生自主提出问题的能力
新课改提出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科学探究在学生接受新知识时,应培养学生自主提出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自动地获取新知识,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还重要。”在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对学生自主提出问题能力的培养,注重引导学生提出问题的合理度、阶梯度以及新旧知识的关联度,使学生在提出问题的能力培养上具备“跳一跳,摘桃子”的特点。比如在学习小学六年级数学《比和比例》这一节的时候,我在讲授了比的基本知识后,进一步让学生做化简比例的习题方法。在做习题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我先给出了一个最简单的例子,1:2=2:4,让学生们自己通过掌握的知识来探究这个简单的式子里面都是包含哪些知识点?通过简单的问题引导同学们自己提出问题,发现问题,在教师的指导下自己得出更多的结论。
二、创设情境,营造学生思考氛围
创设有效的数学情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思考氛围。比如在学习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教师一上来就让学生去测量,然后用周长去除以直径。学生没有“从头思考”,肯定存在为什么要用周长去除以直径的疑问。我在上课伊始,先带领同学们做了一个手工,将一个圆从圆心引出半径到圆上平均分开,做成七彩拼盘的形式,然后沿着对半折剪开,再顺着半径剪开。这样做出一个锯齿状的彩条。学生们兴致高涨,积极认真的做起了手工。我继续引导学生:“大家把这两个彩条再拼接一次,看看像什么呀?”同学们经过自己的实践,得出拼接后的彩条像是一个长方形。这时候,我让学生思考:圆的周长的大小与什么有关,圆的周长和长方形有什么关系?学生通过实践与自我思考,会想到与直径或半径有关,通过长方形周长推论出圆的周长公式。有的学生更进一步的思考:他们实际测量了长方形的周长和圆的周长,提出:“为什么我测了以后不是3倍多,为什么数学家就能得到这么准确的值。”
三、知识融于生活,培养学生思考能力
教师要不断的教学过程中完善和丰富学生的数学学习方法,根据学习内容,引导学生采用不同的学习方式。将抽象的数学知识融入到现实生活中,以学生感兴趣的活动为背景,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也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在讲解小学三年级的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习题时,我先给同学们出了一个问题:“同学们,星期天咱们学校组织老师们去学习,我们学校有男老师25人,女老师是男老师的2倍。大家帮我算一下,咱们学校有几个女老师啊?”同学们听到是比较熟悉的身边事情,融入到生活中的知识对于学生们来说是一种积极的情感体验,立刻情绪高涨的算出了结果。这时候学生的学习活动不再是单纯的为解决问题而进行计算了,更有一种感受数学兴趣的情感在里面。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充分调动了学生的思考能力。
四、创新思考方法,拓展数学思维
传统的数学教学一直停留在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教学模式上,过于强调对数学概念、法则、性质、公式等的灌输与记忆上,而忽视了对这些知识的产生、发展、形成和应用过程的揭示与探究。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启发、善于将课题转化为学生认知中的矛盾、内在的需要,还要不断设疑、激疑,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望。如在学习列方程这一节的时候,有一道题是小明今年比去年长高了8cm,小明现在152cm,去年多高?由于小学阶段的孩子第一次接触方程,不知道如何下手。我先让学生们列出普通的算式152-8=144cm。大家对这个式子一目了然,接着我让学生们写成144+8=152cm的形式,启发学生们现在题目让求的是144cm对吗?这是去年的身高。在这道题目中,我们把未知的数字看成x,那么就成了x+8=152cm。通过列式子得出方程,学生换了思考的角度,对于思维的空间也随之扩大。
三、数学思考的教学反思
(一)教学成功的地方
“创设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是新课程倡导的课堂教学模式。通过设置案例,引导学生自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丰富多彩的数学活动,让学生经历自主探究过程,加以回归生活的应用,提高学生灵活解题的能力。让学生经历“数学化”的过程,学会思考数学问题的方法,思考能力和思维空间都得到了开发。
(二)教学中有待改进的地方
培养的认真勤奋、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反思质疑的学习习惯。在基本活动经验中更加强调学生的主体体验,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基本理念。在备课中过多的注重教师的引导提出问题的作用,对于学生学习水平多层次的问题考虑不周全,不能顾及到程度稍差的学生的接受及思考能力。课堂时间安排的过于紧凑,给学生自主消化知识的时间较少,没有充分掌握自己班学生的学习程度。
如何让每个学生的问题都在课堂上得到答案,培养他们提出问题的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是我以后继续努力研究的方向。
参考文献
我国现在已处于独生子女时代,父母以伟大的爱心剥夺了孩子自我锻炼和独立思考的机会,导致孩子劳动观念丧失、依赖性强、独立处理问题能力弱化,缺乏独立性己成为孩子普遍存在的一大弱点。另一方面,虽然“新课改”已进行了多年,但由于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在中考、高考指挥棒的支配下,教师们往往只注重向学生传授知识。无论是教师采用何种教法,他们最终关心的仍是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的状况,淡化了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的过程和方法,学生始终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教师的思考替代了学生的思考,教师的理解就是学生的理解,学生只要按照老师的理解机械地记忆即可。于是学生的大脑长期得到了“不思考”的训练,从而不愿意思考。
新课程改革给教学带来了新气象,教师的观念、教学方式以及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发生了可喜变化,但随着新课改实验的深入进行,一些深层次的问题也随之产生。新课程要求改变以往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被动学习的压抑状态,认为课堂活跃才是新课程的标志,导致一些教师过于追求形式上的活跃,忽视了学生实质上的提高。在新课改中,过去那种满堂灌,教师唱独角戏的状况大有改观,学生增加了参与课堂活动的机会,如教师变着花样去激发学生兴趣,遇到问题就安排学生交流与小组合作,过多过分地运用多媒体技术等,结果使得学生眼花缭乱。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没有独立思考的时间,没有独立完成学习任务的机会,在浅薄的热闹中生长着浮躁的品性和依赖的心理。虽然表面上学生都参与了,课堂气氛很活跃,但是这种形式并没有真正激发学生深层次的思维,却剥夺了本该属于学生的思考机会。
初中数学教学更侧重于在直观、具体的基础上的抽象,更注重抽象的数学模型的建立,教学活动常常按“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的模式展开,教学节奏相对较快。中学数学课本里渗透了函数的思想,方程的思想,数形结合的思想,逻辑划分的思想,等价转化的思想,类比归纳的思想,介绍了配方法、消元法、换元法、待定系数法、反证法、数学归纳法等。要学好这些东西,光靠记忆是远远不够的。只有理解这些思想和方法的原理和依据,并通过大量的练习,掌握运用这些思想和方法解决数学问题的步骤和技巧,才能将初中的数学学好,同时也能保证在以后的数学学习中游刃有余。为了使学生更好地适应初中数学学习,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是一个很重要的手段。独立思考也是“终身教育”的需要,俗话说:“活到老,学不了。”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靠在学校接受的一点知识,学生是不可能享用一生的,更多的知识要靠学生自己学习、终身学习。所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显得尤为重要。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有利于创新能力的培养。所谓创新,就是发现新事物、建立新理论、提出新观点,贵在一个“新”字,只有独立思考才能为创新提供思路、观点、理论和达到目的的方法、手段和途径,因此,独立思考是创新的必要条件,是创造性思维的初级形式和基础。
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内部动力是学习动机,而兴趣则是构建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浓厚的学习兴趣无疑会使人的各种感受尤其是大脑处于最活泼的状态,能够最佳地接受教学信息。孩子的天性是好奇与求异,在教学中,教师要积极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善于捕捉学生星星点点的智慧火花,对学生的思维成果做出积极的评价,使学生时时有一种愉悦的心理体验,感受到思维劳动本身的乐趣,这样的学习就有了积极性和原动力。独立思考是学好知识的前提。学习过程是一个理解的过程,如果你不理解,就算记住了也没用。要理解就必须多思考,思考可以促进理解,理解能加深记忆。学生只有开动脑筋,独立思考,自己品味才能逐步“体会”,才能很好地消化所学知识,使之成为自己真正掌握的知识,并转化成自己内在的能力,成为创新的源泉。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而且有利于促进他们良好的个性特征的和谐发展。探索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意识;如何有效地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使学生从“学会”到“会学”,从而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终身教育。
参考文献:
[1]杜和春.课堂教学中学生的独立思考与合作学习[J].教学研究,2007,(03).
[2]方修培.中物理教学应凸现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的培养[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3,21(03).
2011年2月13日《福建教育》编辑部钟建林在主持题为“小学数学预习,利大还是弊大”的辩论时,开场白是这样的:我曾经负责了几次大型教学观摩活动的前期组织工作,几乎每次都有教师不愿意让学生提前预习……
不让学生预习,那就剥夺了学生充分地进行独立思考的权利。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课程目标中的数学思考方面有一条:学会独立思考,体会数学的基本思想和思维方式。
经验告诉我们,上公开课的多数教师都是教师中的精英,他们都如此干扰学生的独立思考空间,我想其他的教师也会多多少少有这方面的问题。理论与实践之间的鸿沟因何而起,如何让教师在教学中主动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如何让学生乐于独立思考、善于独立思考,已经成为当前小学数学教育过程中的重要课题。
二、问题产生的原因
1. 教师观念存在偏差。
(1)教师认为只有完全控制住学生的思路,教师才是一个“优秀的引导者”。如果任由学生天马行空的去思考问题,那就是教师引导的“不到位”,导致教师把学生有错误的思路看成是丢人的事,以至于教师宁愿那些有独特想法的学生不要预习,少思考些,或者即使这些独特的学生有想法了,也不给他们在课堂上讲出独特想法的机会。这样,课堂就完全在教师的掌控中了,教师就获得了自己认为“成功”的课堂,所以教师想上“成功的课”,就不想让学生预习。
(2)教师没有正确理解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2011年版)课程目标的四个方面。在公开课中,教师会把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等形式都考虑在内,但有时听完课后还是会觉得这些丰富的活动形式最终是为了服务于知识的获得,侧重点并没有真正转移到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思维方式的培养上来,使得在课堂中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独立思考等理念都流于形式。
2. 教师没有处理学生天马行空思路的能力。
实施素质教育以来,课堂不再只重视知识的传授,越来越重视学生的思考过程和思维方式。但在实现这一教育理念的过程中,教师的技能还需要时间来积累。
三、问题的研究价值
早在20世纪60年代,叶圣陶老先生就非常明确地提出了“凡为教,目的在达到不需要教”的著名论点。既然“凡为教,目的都在达到不需要教”那我们小学数学教育的目的也应该如此。他还指出:“达到不需要教,就是要教学生自己学习的本领,让他们自己学习一辈子。”可见,与教师教给学生有限的知识相比,使学生获得自学能力更能使学生受益一生。如果教师把精力都花在教学生有限的知识上,不仅学习效果不如人意,更重要的是养成了学生依赖教师获取知识的不良习惯,不利于学生的终身学习。
想拥有自学能力,首先要能独立思考,有正确的思维方式。培养小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有很多的好处,不仅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还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获得更多的成就感,更能使学生受益一生,学会独立思考,掌握正确的思维方式,获得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形成坚持真理、修正错误、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四、问题解决的策略
1. 转变思想认识。
为了能够使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教育顺利开展,教师和学生都要树立一个正确的目标。
(1)树立教师的教育目标。教,为达到不需要教。我们的教育目标就是要让学生从不会独立思考到会独立思考,而不只是让学生掌握有限的数学知识。虽然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和知识的积累一样,都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但必须要从小学抓起,否则让学生养成依赖老师获取知识的习惯是不利于其一生的学习的。
不要小视学生的思考能力。思考习惯在小学一旦养成,将会受益终生。但如果相反,在小学还是以知识为重心,那么学生也会把精力都放在知识本身上,而丧失了探索知识的能力,又置身于恶性循环中。如果教师都能真正理解和实施新的课程目标,给学生搭建真正有利于学生充分从事独立思考活动的平台,才能够保证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养成。
(2)树立学生的学习目标。学是为了能够更好地自学。学生学习数学不单单是为了学习必要的知识,更重要的是掌握寻求数学知识的方法。小学生要从小确立独立思考的目标,形成独立思考的意识。找准了目标,学生才会为自己的思考能力自豪,而不会为获得一点点知识骄傲。找准了目标学生才能有兴趣、主动地参与到数学活动中来,而不是被动接受。这样不仅能够改变学生重视结果的现状,而且还能使学生有动力去主动思考、主动探索,形成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才有自学的能力。
2. 教师建设。
(1)明确教师的职责。义务教育数学新课标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教师作为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应明确自己的职责。从事数学活动的目的不仅仅是掌握基本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掌握学习数学的方法,提高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我们勇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就是给学生一条通往无限知识的路,如若不然,就是把有限的知识放在他手上。
(2)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要把教师的引导侧重点从引导学生掌握知识转移到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思维方式上。教学不能只发挥其知识储存的功能,而应该发挥其更大的价值:让学生具有独立思考的本领。教材中的数学知识可以充当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载体,但它并不是教育的最终目标。因此,教师对学生思维方式的指导至关重要。
把华应龙老师的融错教育应用到对学生思维方式的引导中来,有效利用学生独立思考过程中产生的差错资源,才能解决学生独立思考中存在的实际问题。不要怕学生出错,不出错的学习过程是教师想要的过程,不是学生自己的探索过程。放手让学生用自己的大脑去探索知识、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才能聆听到儿童思维真实的声音,才能找到学生思维方式中的问题。
那怎么应用融错教育呢?比如,苏教版一年级上册第4页第二单元“比一比”中比哪根绳长时,课前就给每个同学发那两根绳,让学生自己预习,探索比较的方法,学生独立思考过了,就会产生一些自己的想法,在课堂上教师问这个问题的时候,学生汇报自己的探索过程,就有想法可说了。即使有的同学探索过程有困难,也没有关系,那就让学生说出他的困难,听听其他同学对他的困难的想法;如果有的同学思考方法是不准确的,那就听听其他同学对他的不准确之处提出的质疑,共同讨论出能站得住脚的方法,这就是一个思考辩证的过程,使得大家的思考更加深入,对正确思维方式的认识更加清晰。如果全班学生辩论过后还有困难或是不准确的地方,那就是体现教师引导作用的时候了。
(3)教师要指导学生的独立思考活动。给学生充分独立思考提供足够的时间,光靠课堂那点时间是不够的,课堂的时间是给老师引导学生掌握正确思维方式的时间。那怎么能更好地安排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呢?我们应当给学生的学习活动做个指导:
第一,课外预习,课内讨论。课前预习,可以给学生充分的独立思考时间。课外预习过后,我们就能把课堂时间更多地投入在更有价值的数学活动上,教师的教学重心也可以更多地转移到指导学生的思维方式上来。这样就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率,使学生的学习活动更加深入。
第二,家庭集疑,学校解疑。在预习的时候完成自己能力范围内的学习活动,把所有的困惑记录下来,这样课堂上就能够和老师、同学们有针对性地深入研究、探讨和解决自己的困惑,有利于学生掌握正确的思维方式,提高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3. 及时反馈。
新课标指出:评价的目的是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评价也是教师反思和改进教学的有力手段。
(1)教师的评价主体要多元化。教师及时、有效的评价能够激励学生向着积极的方向努力。课程目标四个方面的表现不是孤立的,这些方面相互联系,贯穿在整个课堂活动中。教师把评价重心从学生学习的知识这单一方面转移到课程目标的四个方面上,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学生也会从只注重学习有限的知识这个误区中走出来,更加注重自己独立思考的态度、能力及方法。
关键词:课程标准;探究能力;实验计划
中图分类号:G421;G623.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5)17-0046-01
课程标准,宛如一盏指路明灯,指引着每个教师在创新改革的洪流中前行,更能让教师以此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充分发挥教师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小学科学课程的性质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这是科学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文章结合课程标准对“科学探究”这一分目标的要求,结合高年段的科学课的教学,谈谈如何践行课程性质与理念。
一、逐步放手让学生拟订实验计划
小学科学课是由一个个的活动组成,制订研究计划是学生在解决科学问题时必须经历的一个过程,也是提高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重要方面。课程标准在科学探究的标准中指出,能提出进行探究活动的大致思路,能对自己或小组提出的探究问题做出书面计划。同时提出,对制订研究计划能力的要求不能过高,必须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由扶到放,逐步培养。它的目的主要是让学生动手前先思考,使活动的探究方法更科学,更明确清晰。所以说培养孩子制订研究计划的能力,对培养他们的探究精神有着重大意义。六年级学生对探究计划的步骤已熟知在心,为此教师就应该放手让学生自己拟订实验计划。例如,有一位学生的研究计划中的问题是:有无植物覆盖会影响土地被侵蚀吗?在这个对比实验中他提到,不同的条件是:一个盆里放上无植物生长的土壤,对照组应选择在同一块土地上,选一块生长植物并与实验组同样大小的土壤块放入另一个盆中。这就保证一个实验没有植物覆盖,另一个有植物覆盖。看来这位学生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可见写实验计划时需要学生仔细揣摩,反复推敲,长此以往,学生的科学思维就会有明显提升。为此,无论在学习中还是在生活中,当学生遇到一些疑难问题、烦琐之事时,都能用这种科学的方法,像成人一样,甚至比成人做得更好,很快理清思路,并独立解决问题。
二、培养学生在实验中进行观察、记录、思考的能力
实验作为科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常以独特的魅力吸引学生步入奇妙的科学殿堂,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启发他们像科学家那样去探索自然的奥秘。为提高学生参与实验的有效性,我常常要求和提示学生一定要在实验中进行观察、记录和思考,在观察、记录和思考中进行实验。高年段学生通过3年级~5年级这三年的训练学习,已有了较强的对实验观察、记录、思考的能力,所以这个阶段,教师一定要放手让学生在实验中观察、记录、思考。例如,在“斜面的作用”一课中,学生经过提出问题,猜想结果,拟订实验计划后,我让学生自己做实验,放手让学生自己在实验中进行观察、记录和思考,学生通过填写书中表格,更加清晰实验步骤。首先通过直接提升一个物体的力是多少,然后沿斜面再提升这个物体的力是多少,把实验数据记录在书中表格中,第二步再换一个重一些的物体做同样的实验,第三步再换一个更重的物体做同样的实验,最后学生很快发现沿斜面提升物体比直接提升物体更省力。学生自己很轻松得出斜面的作用就是可以省力。在学生的探究热情高涨时,我引领学生提出不同坡度的斜面作用时,学生对这个探究问题更加感兴趣了。拟订完实验计划后,学生们自己搭建不同的三个斜面,这三个斜面每一个要比上一个陡一些,即坡度大一些,首先学生们直接用测力计测量物体的力,然后把数据填在表格里,然后再沿三个不同的斜面提升物体的力,学生们边做实验边记录,宛若一个个小小的研究家。由于实验步骤清晰,实验准确,实验数据搜集充分,所以学生很快发现:坡度越大越费力,坡度越小越省力这个科学道理。看着学生们的进步,看着他们在实验中进行观察、记录和思考,已成为一种很愿意去尝试的习惯,我真是由衷地感到高兴。通过这些事例,我真正感悟到:让每一位学生在小组实验中观察、记录、思考,在观察、记录、思考中实验,对每位学生来说都是培养他们良好的科学素养,培养他们探究能力的有效手段。
总之,课程标准是教材的灵魂,我们要在课标性质、理念的引领下,利用一切能培养学生自行探究的契机,充分发掘学生探究的潜力。在平常的教学工作中,我们要以一种平和的心态,让学生们的生活世界通过科学探究而得到扩展,让他们在探究中成长成才。
参考文献:
[1]秦燕飞.学生科学探究和实验操作能力的培养[J].内蒙古教育,2015 (01).
关键词:数学思考 课堂教学 课后反思
一、有关背景分析
目前,应试教育现象仍很普遍。中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不少,主要表现在注入式严重、满堂灌、课堂气氛沉闷以及学生的学习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有的学生完全服从教师和课本,不敢独立思考。也很少有机会去思考。
由于学生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维方式的不同,他们的思考能力发展并不均衡。思维的敏捷性、灵活性、深刻性等品质各不相同。通过调查研究与量化分析,我们觉得造成学生数学思考能力差异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一是学生自身的原因:包括智力水平、生活经验、知识基础、非智力因素等;二是教师教学的原因:包括教师的意识、教学活动的设计与组织、对学生的评价等。
二、培养学生数学思考能力的策略
1.平时加强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训练和巩固,使学生具有思考的基础
数学思考是指在数学活动中的思考,又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指学生关于数学对象的理性认识过程(思考数学),广义的指运用数学的知识、方法去分析事物、思考问题(数学思考)。数学思考也要讲究基本功。
如:有些小学生在计算1/2+1/3=?时,答案为1/5或2/5,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错误呢?这不仅仅是思考能力的问题,在计算能力方面也是欠缺的。若要扎实地建立起教育的基础“读、写、算数”,“思考”当然是无须赘言的,甚至连前述教育白皮书草案中所轻视的“计算”与“背诵”,以及为了确实达成这两个项目所要做的“反复练习”,都是相当重要的。
在数学的学习中,重要的是必须在基础练习之后,能够以简单明了的形式描绘出在练习中得到的数学感觉,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数学思考能力。
这种思考能力可通过从初级阶段开始就进行的“抽象化”训练来培养。如:2个苹果与2只昆虫是两种完全不同的东西。但是,2个苹果再加上1个苹果,与2只昆虫再加上1只昆虫的算法相同可用下面的算式来表示:2+1=3这就是所谓“数量的加法”,它是能以同样方式来计算的一种方法,也是一种抽象化的思考。而计算练习就是为了稳固地建立起这种能力。教师(1)在教学此问题时,不妨问问学生:2个人加上1个人等于多少?2棵树加上1棵树呢?……2个苹果加上1只昆虫等于多少?能否累积,为什么?
让学生感受数学,找到最重要的数学感觉之一――“类比”,即先从简单的情况开始思考。类比的方法可以减少背诵,也可以在学习的过程当中发挥极大功效。
例如以下这类问题:位数为6的自然数n可用哪个式子表示呢?
A.10的5次幂≤n
B.10的6次幂≤n
另外,哪一个的符号是≤呢?
想法:一位数的自然数为1、2、3…9,
所以1≤n
10的0次幂≤n
两位数的自然数为10、11…99,
可表示为10的1次幂≤n
因此,当n为6位数时,同理可推。得出答案A
2.建立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创设学生勇于思考的环境
作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于最基本、最主干的原理要讲清,以利于知识迁移;而对于一些扩展性问题、简单的推导和论证、前后知识对比以及区别和联系,对知识和方法的归纳、总结等,可以给学生留出余地,激发学生自己去思考钻研。
教师要与学生进行平等的对话和交流。其前提是要相信和尊重每个学生,看到他们都有在某一方面成才的潜能。著名特级教师孙双全与孩子心灵相通的教学情景就使我们很受启发:“教学中,他不断地鼓励大家:‘谁来说一说,说对了表扬,说错了也表扬,表扬你的勇气。’而对孩子的错误解释,也给予肯定的评价:‘因为你的错误才使我们明白失败乃成功之母。’而对孩子出色的回答,他更是毫不吝啬地对学生给予夸奖和赞美:‘真好,你有发现的眼睛。’当孩子不够自信而不敢举手时,他鼓励学生:‘举起手来就是英雄,就是高手!’学生在他的鼓励下,越来越多的小手举了起来。”在课堂上学生是“小脸通红,小眼发光,小手直举,小嘴常开”,这是一种多么宽松愉快的学习环境!
教师要善于敏锐地发现学生思考的“激发点”,及时地给予点燃。如当学生回答问题有错误时,正是点燃他思考的大好时机,绝不能轻易错过。一要鼓励学生答错背后反映出的独立思考和不人云亦云的勇气;二要肯定蕴含其中的正确因素;三要着力地把学生的错误开发成课程资源,与学生共同找出错误的原因;四要引导学生通过深入思考找出正确答案。再如当学生回答问题“拿不准”时,这说明他的头脑正处于困惑状态,教师这时就要“拉他一把”,但绝不要直接给出答案。
教师要鼓励学生破除迷信,敢于向权威挑战,培养其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因为敢于向权威挑战是创新型人才的可贵品质。这不妨从破除教师的权威开始:课堂上如果遇到了学生的“节外生枝”或提出了挑战性的问题时,教师应该热情地欢迎,冷静地倾听,认真地分析。如果是确有价值的意见,就应随机应变地将其转化为课程资源。如果学生的主张不对时,教师应引导他们继续深入探究。
例如:在教学湘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3.1旋转时,不妨拿实物演示“平移”这种变换,从而让学生说出其定义及性质,然后拿非等腰的三角尺绕着一个顶点顺(逆)时针方向旋转一定的角度,并把两个三角形用不同的颜色标画在黑板上。(注意在进行变换的过程中有意识地进行数学语言的训练)通过类比的方法,让学生发现并归纳:旋转的定义及性质。然后再一次让学生作“旋转”演示,这次的旋转中心不是三角形的顶点而是三角形外面的任意一个点,再拿课本进行演示,把其平面图形用粉笔勾画出来,让其进一步明白对“旋转”的描绘,认识旋转中心,旋转角,原像与像,对应点,对旋转的性质的运用。
3.引导学生学会反思
荷兰著名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指出:反思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核心和动力,学习是一个系统工程,学会反思是学生发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学生反思数学思考的过程,就是对自己的数学学习进行自我监控自我调节,进而对数学认知活动进行指导支配决定和监控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应重视引导学生形成反思的意识,掌握反思的方法。
为提升学生的数学思考能力教师可以利用每一课结束前的短短几分钟,让学生对所学的内容,学习过程运用的数学思想方法进行回顾和思考。学生可以自我提问和互相提问:这节课的重点是什么?我学会了什么?我有什么不懂的地方?我是怎么学会的?这节课的知识和以前学过的哪些知识有联系?我还想知道什么?学生经过反思,不仅能及时将学到的新知识进行梳理,而且还能沟通新知识和已学知识的联系,并尝试对新知的延伸进行探询。
如:在临近教学“旋转”这一节课结束之前,我们可以说说什么叫做旋转,旋转的三个要素是什么,你能用旋转的性质作指定图形在旋转条件下的图形吗,至今为止,我们学过的图形变换有哪些呢,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和区别呢,你能用你现有的实物一一演示吗?
4.逐步培养学生有条理地梳理、综合在思考中获得的信息,使学生在思考中有所收获
问题解决后有待更进一步的反思,弗赖登塔尔指出:通过回顾所完成的解答,通过重新考虑和重新检查这个结果和得出这一结果的路子,学生们可以巩固他们的知识和发展他们的解题能力。综观现在的课堂,有些学生仍然认为做完题就完成了任务,不会主动对解题过程进行回头看和再思考,也不会对特殊问题所包含的一般意义作进一步认识,从而导致学习效率低下,思维的灵活性不能得到有效培养。学生在解决问题后,不妨引导他们思考:回忆一下你的思考过程,哪里是解决问题的突破口?这个问题你是怎样一步一步解决的?每一步求的是什么?为什么这么做,不这么做行吗?还有没有其他办法?如果有,哪种办法更好?对于学生来说,有时候这种反思比做题本身更重要。因此,我们要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渐形成这种反思的意识和能力。
如:问题一:已知一个三角形每相邻两边的和分别为17,18,25,求这三边的长。
然而,有的学生在解这道题时用的是非常规解法。
解:设三条边的长分别为x,y,z则有
x+y=17 (1)
y+z=18 (2)
x+z=25 (3)
(1)+(2)+(3)得:x+y+z=60(4)再将(1)、(2)、(3)分别代入(4)得到三边的长分别为12、5、13
问题二:已知a≠1/b,3a2+4a-1=0,3/b2+4/b-1=0求b+1/a的值
而有的同学知道,如果用解方程的方法来求值,由于第二个为分式方程,求解复杂。但两方程在结构上都与方程(1)3x2+4x-1=0接近,所以可以把a与1/b看成是方程(1)的两个根,由韦达定理有a+1/b=-4/3,a・1/b=-1/3从而可求得b+1/a=(a+1/b)・b/a=(-4/3)・(-3/1)=4
上述的非常规解法是创造性思维的具体表现。他们能仔细观察问题,能从在空间数量关系上与该问题接近的范围去回忆一个相关的问题、定理或公式,再从相关问题、定理或公式的特征上去思考问题的解答方法。
当然有时也有这种秘密招数:问题三:请在下面括号内填上正确的数字若xyz=1,则2x/(xy+x+1)+2y/(yz+y+1)+2z/(zx+z+1)=( )
提示:像这样的题目一定都有解答。出错题的情况可以说是少之又少。所以请用一些简单的数值代进去试试看。
不妨设X=1,Y=1,Z=1,可以满足XYZ=1。以这个数值代入计算,则得到答案为2
事实上,把分式2X/(XY+X+1)的分子分母同时乘以Z,把分式2Y/(YZ+Y+1)的分子分母同时乘以X,再利用XYZ=1这个已知条件进行化简就会得到与第三个分式同分母的分数,再相加答案为2。这是填空题及选择题最大的一个弱点。
三、几点思考
1.数学思考对学生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而数学思考弥散于知识与技能、解决问题之中,要乘势而为,不可单独进行强化训练,也不可脱离生活中的实例而凭空讲解。
2.数学思考要在数学活动中实现,它贯穿于整个数学学习过程中。在新课程背景下,数学教师要吃透新教材的编排意图,利用教材已创设的情境,把数学思考作为学生的学习目标来设计教学各个环节,使学生的数学思考得到稳步地发展,使学生在将来社会生活中能够更好地利用数学工具解决生活中的各种问题。
参考文献:
1.[日]冈部恒治著.王秋阳等译.训练思考能力的数学书.2005(2)
2.徐妍燕.浅谈有效中学数学课堂教学[M].素质教育论坛下半月.2008(9)
3.孔华萍.浅谈中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语言技巧[M].云南教育.2008(4)
关键词 数学教学;思考能力
随着学生年级的升高,数学学科体现出了由具体到抽象,思维由简单到复杂的趋势。问题由易到难的不断变化,使得数学对于学生们的要求越来越高,对于抽象逻辑思维能力较弱的孩子来说,问题难度的加大,很大程度上导致了他们不能够沿着正确的方向有序地思考,随之而来的是对数学学科兴趣的减弱,思考能力停滞不前,进而逐渐丧失了学习的信心。就现阶段而言,课堂仍是学生获取数学知识的一个主渠道,教师应注重学生在数学学科中的这一普遍现象,有的放矢,帮助孩子构建良好的数学思维习惯,提升数学学习的思考力,使不同的孩子得到不同的发展。基于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升学生思考力。
一、兴趣是培养学生思考力的前提保证
兴趣是一种持久的动机,唯有热爱数学,才能对数学有持久的热情,才能去克服和战胜学习过程中遇到的种种困难。学生在学习数学之初,必须反复了解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逐步学会发现规律,然后在每次发现的过程中,逐渐产生浓厚的兴趣。
1.依托学科特点,激发兴趣
在学习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科特点,通过让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为学生创设一个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充分感受到问题解决时带给他们身心上的愉悦和精神上的满足。例如:在求不规则物体的体积时,上课时老师拿出一个土豆让学生去求它的体积,当时所有的学生都茫然不知所措,有的学生说如果土豆是长方体就好了,老师此时拿出了一个煮熟的土豆,学生的热情一下子就被激发了出来,说这回可以求出体积了。老师马上又说了,如果我想知道我的身体体积是多少怎么办,难道也要把我煮熟了?学生们都笑了,伴随的又是一阵沉默,每个人都在积极地找寻方法。接下来的学习活动让老师欣喜不已,积极的学习状态一直伴随着学生。
2.鼓励永远是激发学生兴趣的一个法宝
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对学习的兴趣是鼓励得到的。教师的激励、期待、关爱都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树立学生的自信心,促使学生走向成功。课堂中教师们不要吝惜自己的语言,“在这个问题上你的见解是独一无二的”“沿着这个方向去思考你还会发现很多”“老师都没有想到还有这种方法,你来给大家讲一讲吧”……有了这些鼓励,学生想不积极思考都难。
3.设置疑问,激发孩子的求知欲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有疑问才能启发学生去参与探索。因此,在教学中要精心设疑,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在矛盾及认知冲突中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从而激发学习的兴趣。例如:在讲授《游戏公平》一课时,通过掷骰子的方法来决定谁先玩,大于3男生先玩,小于3女生先玩,这样做公平吗?如果不公平,你能设计出一个公平的游戏规则吗?事关谁先玩,男女生各不相让,双方你一言,我一语,你一问,我一答,老师只是乐在其中,看着学生回答就可以了。
二、有序而富有价值的思考是提高思考力的重要条件
1.数学课堂中要保证学生思考的价值性
数学学习中少不了思考,但有些思考是有价值的,学生通过思考能够提升自己的思维能力,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也有一些思考,对于学生的发展没有益处,我们称之为没有价值的思考,长期下去学生也就不会思考了。例如,上面的例子中提到过求不规则物体的体积时,老师提出这样的问题:如果想求出老师的体积,能煮熟了吗?这个问题诙谐、幽默,但就问题本身的价值而言,它是一个有价值的问题,因为学生要因为这个问题而改变自己的思考方式,积极地思考什么才是解决这种问题的最根本的方法。反之,有一些问题学生怎么思考都答不出来,有些问题不用想就能说出来,这样的问题称之为无效问题,学生回答这样的问题被称之为无效思考。比如:在课堂上,当一个孩子回答完问题之后,我们经常听到老师们会说,谁还能像他说的那样再说一遍。再有我们也经常听到老师这样问:他说的对不对?大家听明白没有?诸如此类的问题,除了浪费学生的时间,对于思考力的培养一点益处都没有。
2.有序思考是培养学生良好思考力的重要环节
思考的有序性是学生一个良好思维习惯的体现,在课堂中我们经常会发现这样的一种情形,孩子们拿到一个问题后,像思维定势一样,经常是想一步解决问题,如果这类问题以前没有练习过,做起来就相当的困难,这就是他们思考无序的一种体现。思考的有序性是一个长期训练的过程,教师要在课堂中有意识地教给孩子思考的方式与方法。
三、思考力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
“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思考力也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它是随着学生阅历的成长而不断丰富的,是随着学习的深入而不断发展的。
在小学阶段,数学思考力的积累主要体现在数学方法的积累。从小学教育的要求和教学目标的生成情况来讲,我们不一定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出多么严谨的治学态度和习惯,但是我们却要积极培养学生去努力地探索更科学、更严谨的数学研究方法,不仅仅是解题能力和技巧,更是探究那种情感和思维的经历,那种为了解决问题而努力探索的竞争过程。比如:在多位数乘一位数的学习中,我们的重点就是要求学生能用乘法一步计算和连乘、乘加、乘减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我们教师在突破此环节时不能仅用简单的例题反复演算,习题再三训练巩固,而应注重学生解题的过程,要积极引导学生在独立思考,自主探索的前提下,感受这个思维的过程,再努力总结学习方法。以此来一步步培养学生的观察、发现、比较、分析和推理的思维能力。
四、团队是思考力成长的最佳平台
“三人行必有我师”,孔夫子的一句话让我们受益无穷。聪明的学生善于从他人身上挖掘优点为己所用,善于借他人的智慧来完善自己,善于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来丰富自己。团队之间的学习是相互的,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它不仅可以增强学生之间的合作意识,更可以将小组内他人的想法与自己进行比较,分析,并加以概括,能够充分促进其思考力的不断向前发展。
关键词:小学生;数学阅读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23.5
对于数学这门课程来讲,思维逻辑是恒量学生是否学好数学的一个标准,而数学阅读也是其中的一项重要环节,一方面,数学教材需要学生认真仔细的通过阅读来掌握教材知识内容,另一方面,在教学实际过程中,学生出现的错误题有很大一部分是由于没有仔细阅读题目而导致扣分的。数学阅读和语文阅读相比较,极易被人忽略,也是直接影响学生的数学学习成绩,所以,从小学就开始着重培养数学阅读能力,更有利于之后初中、高中、乃至大学的更好数学学习能力,为将来在数学领域更深入的研究打下稳固的基石。
1举一反三法
对数学来讲,新旧知识并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有相互之间有一定的关联,学生能从新旧知识中找出不同点与相通性,直接关系到学生对数学知识结构的理解。在对数学阅读教学的时候,教师可以从以前学过的旧知识找出问题,来引导学生从中认识新的数学知识,用一般原理理解新材料新内容,举一反三的思考问题,这样,既可以避免对旧知识比较肤浅的认识也理解,也可以简化新知识所带来的陌生感,促使学生对数学学习方法更趋向于立体化。数学中存在的各种各样的问题是数学的核心所在,针对问题的解决办法,是教师对学生教育的根本,问题的答案并不是说出来就可以了,教会学生如何解决问题才是教师的责任与义务,教师可以由表面已经的数学知识进行提问,引导学生对更深层问题的不断挖掘,给学生更大的一个发展空间,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这样一来,更有利于提高学生对数学阅读的热情。在实践教学中,通过学生反复阅读,使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进而从中理解发现更多的解决办法。例如“小明和小红去果园里摘苹果,小明摘了3筐,一筐15个,小红摘了2筐,一筐18个。”针对这个已知条件,我们可以提出“小明总共摘了多少了苹果?”“小红总共摘了多少个苹果?”“小明比小红多摘了几个苹果?”等问题,让学生一步一步的进行计算,循序渐进的步骤并不使学生感觉十分困难,反而觉得有趣而且简单。这样不仅锻炼了学生的数学成绩,更可以提高学生积极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2创新教学,培养学生阅读兴趣
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曾说“成功的秘诀在于兴趣。”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对于小学生年龄孩子的特点,只有引起学生注意,激发学生兴趣,才有利于更好的开展学习和智力的培养。要想让孩子经常有效性的数学阅读,首先要培养学生对书报的阅读兴趣,教材一般不会改变,教学的内容也大同小异,可以改变的只有教师的教学方式。一方面教师通过对小学生日常生活的细微观察和心理研究,找到学生感兴趣的事物,通过培养和学生更多的共同语言来制定更有效的教学方法。灵活运用多媒体等辅助工具,参考语文阅读的教育方法,从而提高学生数学阅读的兴趣,培养孩子主动阅读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在实际教学中,把教材内容简化,使其更贴进实际生活,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题目重点,在考试中降低因为看错题目而出来的错误。适当提高情景难度,可以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以此来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师可以制造与学生已知知识的矛盾,设置悬念,来提高学生主动学习思考的兴趣,通过解决矛盾来学习新的教材和知识内容,同时,也可以通过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来激发学生的数学阅读兴趣。
3标记重点字词
所谓标记重点字词,就是对题目阅读的同时,着重阅读所标记的字或者一个词语,方便学生掌握阅读内容的核心所在,及时找到解题思路。例如“质数”的定义是:“一个数,如果只有1和它本本身两个约数,这样的数叫做质数。”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反复强调“只有”两个字,让学生把“只有”二字标为重点记录词语,增加学生的记忆力,加深对定义的更好理解能力,抓住关键词、重点词进行全面深刻的对知识进行理解和运用。又如“无限不循环小数”的定认为:“一个小数,从小数部分起到无限位数,没有一个数字或几个数字依次不断的重复出来,叫做无限不循环小数。”在这句定义中,“没有”和“依次不断的重复”是理解这一定义的重点,只有精准的理解定义,才可以对其更加灵活的运用于不同题目中,避免这类题目的出错率。
总之,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是小学数学教师不可推卸的义务,不仅有利于学生对数学内容的进一步全面理解,提高学生学习成绩,更有利于学生的思维发展能力和学习的积极兴趣,为将来自主的数学学习奠定成功允档幕础。
参考文献:
关键词 高职教育;数学能力;数学应用
随着高等教育从精英化到大众化的转变,高职的发展越来越得到重视和普及,高职教育的重心是发展学生的职业能力,那么从事数学教育的我们将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通过数学能力进一步提升学生的专业能力。乃至职业能力是一个值得我们探讨的问题下面从数学能力的结构、培养途径、策略等方面进行简单阐述。
一、数学能力的定义及结构
1 数学能力的定义
数学能力是个人运用数学知识顺利而有效的完成数学活动,解决数学问题的个性心理特征。一般泛指个人学习掌握数学知识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之前,一些教育学家通常将数学能力分为数学观察力、数学记忆力、数学化能力、数学思维力、运算能力以及空间想象力等。对于高职学生更直接的是指与数学相关的一系列思维能力的总和,主要包括数学应用能力、概括能力、数学创造性思维能力。自学能力及数学交流能力等。
2 数学能力的基本结构
(1)数学应用能力。
数学应用能力就是利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通过分析。计算或逻辑推理,正确、快速地求解数学问题;二是用数学的语言和方法去抽象、概括客观对象的内在规律,将实际问题的无序状况转化为明显的数学问题,即构造出待解决的数学模型。的确,数学来源于生活,同时也应回归于生活,所谓实际――理论――实际。因此。增强数学应用意识,培养学生数学应用能力,是数学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数学教学的任务之一。
(2)数学概括能力。
数学概括能力是数学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概括能力,即概括数学对象、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能力。它是学习数学所必需的,是学习数学的前提条件。如数学概念、关系的概括,思考方法和解题方法的概括,同时可以将概括的结果进行推广,及至发生迁移。
(3)数学创造性思维能力。
华罗庚说过,“人”之可贵在于能创造性地思维。创造性思维是自觉的能动思维,是一种非常复杂的心理和智能活动,它的主要特征是新颖性、独创性、突破性、真理性和价值性。“创造性思维基于实践、始于问题。”在数学教学中。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其深远影响不言而喻。
(4)数学自学能力。
高职生在校期间所学的数学知识,只是数学系统中的很少一部分,为适应时代的发展,在高职期间培养学生一定的自学能力乃必不可少。正如:秋千要自己会荡,才能荡得高,荡得好;治学要会自学,才能有超越,出成就。尤其是数学,通过有教的阅读更容易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5)数学交流能力。
数学交流能力是指运用表达数学概念、关系、问题、方法、思想的数学语言来传递信息与情感的能力它包括教师与学生的交流、学生与学生的交流、学生与教材的交流、学生与社会的交流,以及学生的自我交流等,通过交流进一步接触和认识世界。
二、数学能力培养的基本途径
1 注重数学思想、数学精神的渗透
数学思想和数学精神是数学的灵魂,在促进学生的发展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数学是真、善、美的统一体,数学思想、数学精神对于求真、持善、臻美,形成完普的三维人格,促进德、智、美全面发展及终身持续发展具有重大作用。数学思想来源于数学基础知识与基本方法,又高于知识与方法,它指导知识与方法的运用,能使知识向更深更高层次发展。数学精神内涵丰富,主要有数学的理性精神、数学的求真精神、数学的创新精神等。经过严格的数学训练可以使人养成一种独立思考而又客观公正的办事风格和严谨的学术品格。作为教师,可以通过课堂、讲座等形式加强数学思想方法的灌输和数学精神的渗透。
2 重视数学基础知识的积累
脱离数学知识,数学能力就是空中楼阁,失去应有的理论基础,而不去发展数学能力,又难以有效掌握数学知识。对必要的数学知识既要学懂,更要学会。所谓懂是得到知识,会才是增长能力所以作为我们数学教师要探索一条行之有效的办法,使我们的学生掌握必需的基本知识。高等数学中有众多的概念及定理。如极限、连续、导数、积分等。深奥而枯燥,教师要注重引入的技巧,如适当讲些数学史。让学生由此产生兴趣。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对数学概念、定理的理解来增强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还可以让学生通过对相应数学问题的讨论,增强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抽象能力、应用能力以及理性的数学精神的培养。
3 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
数学教学的目标应是通过各种方法让学生掌握更多的数学知识和数学技能,尽管我国高职数学课的教学已经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然而,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数学课在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上仍有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教学方法、组织形式的改革,不只限于教师如何“教”。也关系到学生如何“学”,没有“学”的配合便没有“教”的成功。目前,学生的参与意识不强也成为妨碍数学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革的因素之一。作为教师,要使学生从被动变主动,更新教育观念、强化应用意识、转变教学观念是数学课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改革的关键。
4 加强数学能力的形成和发展
数学能力的形成和发展受学习者自身个性品质的制约和影响,如兴趣、意志等首先,对数学的热爱及兴趣是发展数学能力的强大动力。因为数学能力往往是在数学活动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学生如若对数学有了兴趣,他就能专心致志,发展数学能力也就事半功倍。其次,数学能力的提高和发展过程中,往往会碰到各种困难和磨难,这就需要有坚强的意志,需要持之以恒和锲而不舍的决心。
三、数学能力培养的基本策略
1 重视阅读。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概括能力
自学能力是指一个人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更有现实意义。从长远角度看,培养数学自学能力比传授知识更为重要,它可以按需获取,但要学会真正地阅读结合华罗庚先生的读书方法,构建数学阅读由薄到厚析物入微及由厚到薄总揽全局的策略。当然,看书时要了解大致内容,熟悉内容的基本结构,找出难点,提出疑问,学会概括,也可以自己查找资料,以加深印象,而不能一目十行,没有目的地看。长此以往,自学能力、概括能力自然在无形中提高。
2 善于设疑。乐于解疑,加强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能力是竞争能力的基础,也是发展的基础。为此,通过对学生独立创造能力、提出问题能力、多角度回答问题能力培养,多方面地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敢于创新独立思考的精神,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形成,培养学生的独创精神像数学的运算、解题、设疑能力,要经过不断的培养而形成。所以,在高职数学中,教师要做到精选例题,着重分析解题思路和步骤,让学生领会相关意图,善于设疑,乐于解疑通过解题启发学生的思维,做到举一反三,从而能触类旁通。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目标是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挖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3 注重数学应用,强调数学应用能力的培养
一、学习环境与自主学习
儿童心理是在外界环境的影响下发生并发展起来的。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必须为学生创设自主学习的最佳氛围。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儿童的思维同他的情感分不开,这种情感是发展儿童智力和创造力极其重要的土壤,学生只有在情感愉悦的气氛里思维才会活跃。因此,课堂上要关注每一位学生,鼓励学生课堂上发表不同意见,即使说错了,对学生思维中合理的因素也要加以肯定,保护学生的自尊心,激发学生的自信;鼓励学生课堂上提出问题,对教师的讲授、学生的发言,大家随时可以发问,对提问的学生给予表扬或鼓励,这样就形成了课堂上生生、师生的互动交流。在教学中,教师还要从现实生活或教学材料中挖掘和构建出有创新性的问题作为导向,启发学生灵活应用新知识。
二、学习兴趣与自主学习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中,当一个学生对他所学的学科产生兴趣时,就会积极、主动、愉快地去学习,而不会感到是一种沉重的负担。因而教师要从多方面引导、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这应当成为教学中的一项任务。数学来源于现实,扎根于现实,并且广泛应用于现实。由现实生活抽象概括出数学知识,再把数学知识广泛应用于现实生活,必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师适时的表扬、鼓励,对学生学习给予肯定的评价,也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手段之一。总之,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是与生俱来的,是在一定条件下培养起来的。只有学生有了浓厚的学习兴趣,才能积极主动地探求新知。例如,在教学长度单位中,教师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你有多高?用什么做单位?身体有多重?用什么做单位?比一比你和你的同桌谁重……这些都是小学生经常遇到的问题,而要准确地说出结果,就需要我们量一量、称一称、想一想,这些都离不开数学。此外,生活中我们买东西、做衣服、外出旅游,都离不开数学。这样的教法既能促使学生探索,又能将思维引向深入,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在教学中,多为学生创造成功的机遇,使学生把学习数学当成一件乐事,在成功的基础上去争取更大的成功。
三、学习成就与自主学习
1.思维能力是各种治学能力的核心。教育家们普遍认为,教育的目的与其说是培养知识渊博的人,不如说是培养善于思考的人。大凡有成就的人,都是长于思考和思维能力很强的人。牛顿就是靠“一直在想、想、想”而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的。被人们称为“星学之父”的丹麦天文学家布拉赫?第谷,就善于观察,他用30年时间观察积累的资料,纠正了原星表中一系列的错误。他的学生开普勒,更是以第谷的观察资料为基础,运用创造性思维能力和数学才能发现了天体运行的三大定律。大量事实表明,不管是在研究中,还是在各种治学活动中,不论采用何种方法,只有通过思考,才能把他人的知识变成自己的东西。人们的学是从感知开始,没有理性活动,感性认识就上升不到理性认识,也就把握不住事物的本质、特征及其内在的联系,即把握不住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由此可见,思维能力是各种治学能力的核心。
2.培养思维能力是学习的根本目的。学会学习是学习的根本目的。这里的学习即指思维能力,学习过程的思维好比身体的消化器官对食物的消化,是对学习中感知的大量知识信息的加工过程。通过学习提高能力、发展智力、培养思维能力是学习的根本目的。我们经常听到有些学生说自己对某一课程学不好,其实是没有掌握学习的方法,即该课程思维的方法。因此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对这类学生的学有裨益,而且效果明显。学生只有通过比较、归类、分析、综合、判断、推理、抽象和概括,才能把书本上的知识转化成他们自己的知识,才能牢固地掌握它。抓住了思维能力的培养,就抓住了学习的主要矛盾,培养思维能力是教学的中心环节。
二、培养思维能力的途径
1.遵循思维的基本规律。思维和别的心理活动一样,是有规律可循的。科学思维,需要按照思维的规律,有层次、有秩序地进行。例如,从具体、感性引向抽象和概括,从实践活动到形成概念,理解力、记忆力、创造力的综合运用与协调一致,在某一思维的主导下,各种思维互相配合,思维的间接性和概括性辩证统一;思维活动的多层次、多水平性等等,都是思维的一些基本规律。在学习过程中,只有遵循这些基本规律,才能发展自己的思维能力。
书本知识是人类实践的结晶。每一项内容都有自己的发展过程,都有其内在的逻辑联系。在学习活动中,记住科学的结论是必要的,但重要的是,应该通过自己的思维活动,按照思维的基本规律,去探索知识的内在联系。了解作者是如何通过对感性材料的分析、综合、比较、概括和抽象,形成要领得出科学结论的,从而把握其思维路线。与此同时,还应遵循学习的规律和思维的规律,对问题中的重点、难点、疑点提出独到的见解和解决问题的新方法。
2.掌握辩证的思维方法。人们的思维问题在一定的哲学观点支配、指导下进行的。离开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思维就有可能误入歧途。全面深刻地认识事物,实事求是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必须运用辩证的思维方法。在学习活动中,全面地、发展地从事物的联系上看问题,既有利于抓住重点、难点,掌握完整系统的知识;又有利于把所学知识分门别类,使之系统化、条理化,并把抽象概括出来的一般知识应用到具体事物上去,形成具体的观点、意见和方法。掌握辩证的思维方法,不仅可以使学生的学习活动不断深化,而且对他们以后走上工作岗位进行创造性的劳动也是十分有利的。
3.在实践中刻苦锻炼。人的思维能力,主要是在用脑实践中形成和发展的。实践不仅可以感知大量丰富的材料,引发思维,而且可以检验思维的结果。在学习中,实践活动是多方面的,但概括起来讲主要有三点:
(1)练习。练习是学习实践的重要环节。练习既能使学生学会思考问题的方法,又能使学生养成勤于动脑的习惯。
(岑溪市安平中学广西岑溪543200)
【摘要】课堂教学的成败取决于学生能否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实践证明,激发学生数学思维能力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行之有效的一个方法。培养学生逻辑思维习惯是学生学好数学,教师顺利开展教学的利器。发展学生数学思维能力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学生数学思维的推动力在于教师在课堂所营造的课堂氛围。
关键词 结合实际;解题思维;思维习惯
To cultivate students thinking ability of exploration and thinking to solve problems
Liang Ruijiang
【Abstract】The success or failure of classroom teaching depends on whether students actively, actively participate in the learning process. Practice has proved that stimulate the students´ mathematical thinking ability is one of the effective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mathematics teaching method. Training students´ logical thinking habit is the student learn mathematics, teachers teaching smoothly. Develop students´ mathematical thinking ability is the key to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classroom teaching, students´ mathematical thinking of the driving force lies in the teachers´ classroom atmosphere in the classroom.
【Key words】Based on the actual; The problem solving thinking; Thinking habit
课堂教学的成败取决于学生能否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在新时期的数学教学对我们数学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即讲求实效,提高效率,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这也给我们教师提出了一个新目标,"如何在课堂教学的四十分钟内增效益,提质量?"多年的教学经验说明,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而提倡思维开放的教学和培养学生逻辑思维习惯将会有效提高教师课堂教学效率。
一、在教学过程中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让生活问题带动解题思维
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数学课程标准》就十分强调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不仅要求教材必须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而且要求:"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和知识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境,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归纳、类比、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获得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进一步发展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学生兴趣,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教师要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体验到数学的魅力。
1、结合生活实际,合理组织教材,提高学生用数学思维看实际问题的能力。
数学教育是要学生获得作为一公民所必须的基本数学知识和技能,为学生终身可持续发展打好基础。因此,课堂教学中必须开放形式上的小教室,把生活中的鲜活问题引入学习数学的大课堂,吸收并引进与现代生活、科技等密切相关的具有时代性、地方性的数学信息资料来处理教材、整理教材、重组教材内容。例如对于如下的问题:"一张长30厘米,宽20厘米的长方形纸,在它的四个角上各剪去一个边长5厘米的小正方形后,围成的长方体的体积、表面积各是多少?"如果学生直接解答有困难,可让学生亲自动手做一做,在实践操作的过程中体验长方形纸是怎样围成长方体纸盒的,相信大部分学生都能轻松解决问题,而且掌握牢固。这种把教材中缺少生活气息的题材改编成了学生感兴趣的、活生生的题目做法,能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生活中,让学生发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从而提高了学生用数学思想来看待实际问题的能力。
2、结合生活实际,联想生活情景,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数学教材中的问题多是经过简单化或数学化了的问题,为了使学生更好地了解数学的思考方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必须善于发现和挖掘生活中的一些具有发散性和趣味性的问题。例如在教学工程问题之后,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邻居李爷爷带了一些钱去鸡蛋和鸭蛋,他带的钱如果只买鸡蛋,恰好能买10只,如果只买鸭蛋恰好能买20只。那么他买5了只鸡蛋,剩下的钱可以买多少个鸭蛋?这个问题突破了常规"工程问题"的命题方式,提高了命题的趣味性和生活性,学生在思考这类问题的时候,就可以举一反三,学以致用,从而提高了解决问题的灵活性。
3、联系生活--让学生体验"用数学"。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体现生活性。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教师要创设条件,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学习和理解数学;要善于引导学生把课堂中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应用于生活实际,既可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又能让学生切实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验到数学的价值。
二、培养学生解题的思维习惯
语言和思维密切相关,语言是思维的外壳,也是思维的工具。语言可以促进思维的发展,反过来,良好的逻辑思维,又会引导出准确、流畅而又周密的语言在教学实践中,不少老师只强调"怎样解题",而忽视了"如何说题(说题意、说思路、说解法、说检验等)"。看似这是重视解题,实则这是忽略解题能力的培养。另外,从学生解题的实际表现看,学生解题的错误,一般是由于缺乏细致、周密的逻辑思考和分析。特别是当作业量稍多时,这种表现更为突出。加强课堂教学中的"说题训练","一例多说"法即采用"顺逆说"、"转换说"和"辩论说"等几种训练形式,养成学生解题的思维习惯,从而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
1、顺逆说。
每解答一道应用题时,不必急于去求答案,而要让学生分别进行顺思考和逆思考,把解题思路及计划说出来。再把说出的意义与原题对照,看看是否一致?如不一致,则要重新分析,认真检查,直到说出的意义与原题一致为止。
2、转换说
对于题中某一个条件或问题,要引导学生善于运用转换的思想,说成与其内容等价的另一种表达形式,使学生加深理解,从而丰富解题方法,提高解题能力。这样,学生解题思路就会开阔,方法就会灵活多样,从而化难为易。
3、辩论说
鼓励学生有理有据的自由争辩,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勇于发表不同见解的思维品质,寻找到独特的解题方法。有一次,一位老师教学解答圆面积一题时,老师问学生:"计算圆面积要知道什么条件才能进行计算?"多数学生回答"必须知道半径,才能求出圆面积。"但有一个学生举手表示不同意,认为"知道周长或直径,同样可以计算圆面积。"对这个学生的回答,老师一方面作了肯定,另一方面要他和持不同意见的同学进行辩论。这样,双方经过几轮辩论后,使这位学生认识到"已知周长或直径,最终还是要先求出半径"的道理。另外,也使大部分同学明白了"不光只有知道半径,才能计算圆面积"的道理。 学习"圆的认识"后设计游戏:学生站成一排横队,距队伍2米处放一泥人,大家套圈。学生体会到不公平,应站成一圆圈或站成纵队才公平,更好地体会"在同一个圆内半径都相等"。
三、多面思维探索,培养学生解题思维的灵活性
求异思维是一种创造性思维。它要求学生凭借自己的知识水平能力,对某一问题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位去思考,创造性地解决问题。而小学生的思维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容易产生消极的思维定势,造成一些机械思维模式,干扰解题的准确性和灵活性。有的学生常常将题中的两个数据随意连接,而忽视其逻辑意义。为了排除学生这种消极思维定势的干扰,在解题中,要努力创造条件,引导学生从各个角度去分析思考问题,发展学生的求异思维,使其创造性地解决问题。通常运用的方法有"一题多问"、"一题多解"和"一题多变"。
1、一题多问。
同一道题,同样的条件,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可以提出不同的问题。这样,可以起到"以一当十"的教学效果。象同一道题,老师还可以从分析上多提问,从解法上多提问,从检验上多提问,进行多问启思训练,培养学习思维的灵活性
2、一题多解。
在解题时,要经常注意引导学生从不同的方面,探求解题途径,以求最佳解法。
3、学生解题时,往往受解题动机的影响,因局部感知而干扰整体的认识。通常,教学中的变条件、变问题、条件和问题的互换等,都是一题多变的好形式,但是,变题训练要掌握一个原则,就是要在学生较牢固的掌握法则、公式的基础上,进行变题型练。否则,将淡化思维定势的积极作用,不利于学生牢固地掌握知识。
四、利用思辨问题或实验结论作引导
利用思辨问题或实验结论作引导。这样既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启发学生的思考。有时学生所学的知识混淆不清。
【关 键 词】
创新思维;创新思维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2)03-0030-03
“世界正在从崩溃中迅速地出现新的价值观念和社会准则,出现新的技术、新的地理政治关系、新的生活方式和新的传播交往方式的冲突,需要崭新的思想和推理,新的分类方法和新的观念。我们不能把昨天的陈规惯例,沿袭的传统态度和保守的程式,硬塞到明天世界的胚胎。”[1]因此,正处于社会飞速发展、观念推陈出新时代之中的我们,要与时俱进,努力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结构主义教学论的创始人布鲁纳曾强调:“人类学习中似乎有个必不可少的成分,它像发现一样,是尽力探索情景的机会。”学校中的发现学习不仅局限于对未知世界的发现,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凭借自己的力量对人类文化知识的“再发现”。无论学习什么,我们都要从中学习和领悟到新的东西,而这一切都需要我们具备创新思维。创新思维是学生学习、生活、工作中最不可或缺的品质。正如爱因斯坦所说:“就我个人而言,在人类生活的壮观行列中,真正有价值的东西,并不是政体,而是有创造力、有感受性的个体和人格。当一般群众的思想陷于呆滞、感情陷于麻木时,这种独立特性的人却能创造出崇高和卓绝的东西。”
一、创新思维的内涵和特征
创新思维是诸多思维活动中层次最高的,是创新能力的前提和保障。创新思维是一种在不断更新或改变旧事物的基础上发展新事物,以此来解决人类所未涉及到的或未能解决的问题的思维过程。一般认为,创新思维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发展性,创新思维是一种与时俱进的思维方式。时光飞逝,周围事物的不断变化,具有创新思维的人往往能够把握住变化,在变化中寻求事物发展的规律,以获得对事物全新的认识。二是首创性和独特性,具有创新思维的人一般思维活跃流畅,善于发现问题并迅速把握问题的本质,解答问题快捷且见解独到。他们勇于向旧的传统和习惯开战,也能够主动否定自己,打破自我的框框,具有一定范围内的首创性和开拓性。三是实践性,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是相辅相成的。当学生把自己大胆所想所猜的假设付诸行动时,若他想出来的假设能变成现实,那么这将会产生一种动力、一种激情,进一步激发其创造的能力。同时,极具创新思维能力的人,也必须是一个动手能力强的人,因为空想并不能改变什么,只有将所想的化为现实,才能培养自身的创新能力,并促进社会的发展。
二、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的几点思考
一般来说,人的行为是受思维控制的。而一个人思维的形成是受诸多因素影响的,比如个人的气质性格、家境环境、所处的社会文化背景以及所在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因素的影响。要想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涉及到方方面面,且相当复杂。本文仅从笔者平时生活接触到的领域进行思考,提出几点对思维能力培养的想法,不一定全面,希望与大家一起探讨。
(一)了解学生生理、心理方面的知识是一切教育工作的起点
作为一名教师,首先要问自己几个问题:你了解你的学生吗?他的想象力丰富吗?他好奇心强吗?孩子的思维能力一直在提高吗?为什么他喜欢玩多过学习?你可曾想过你的教学方法适合自己的学生吗?你是不是一直在强迫自己的学生做他不喜欢做的事情?你一直是学生学习生活中的领导者,你让学生做什么他就得做什么,却可曾想过如此就扼杀了孩子探求知识的机会,让学生思维的火花一次次的扑灭?皮亚杰认为,个体从出生至儿童期结束,其认知发展要经过四个时期:感知运动阶段(0~2岁),前运算阶段(2~7岁),具体运算阶段(7~11、12岁),形式运算阶段(11、12~14、15岁)。幼儿教育家陈鹤琴认为个体从出生到12岁期间,可分成3个阶段:幼稚期、儿童初期和儿童后期。每个阶段的个体对外界事物的理解能力不同,喜欢玩的游戏,学知识的方式也是有所不同的。“一个教育者应当力求了解人,了解他实际上是什么样,了解他的一切弱点和伟大之处,他的一切日常琐细的需要以及他的一切伟大精神上的要求……只有这样做时,他才能从人的本性中吸取教育影响的手段,而这些手段都是极大地手段!”[3]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教育好学生。
(二)保护好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启发学生主动思维
好奇心是推动学生思维发展的动力。学生处在发展期,他们接触到的很多东西对他们来说都是新鲜的、有趣的。他们喜欢什么都想要看一看、问一问、试一试。教师要保护好学生的这种好奇心,不要因为学生问过多的问题而感到烦躁,失去耐心。因为学生有了好奇心,才会发现问题,只有产生了问题,学生才会想办法去解决。如果教师在一开始就把学生的好奇心给打压下去,会造成学生不敢去问、不敢去想,思维的发展也会受到阻碍。因此,如果当学生问“这个是什么?”“那个是什么?”“这个东西是哪里来的?”“这个怎么用?”的时候,教师应该适时地引导学生,耐心帮助学生解答。如果遇到教师自己也不知道的,可以告诉学生共同学习,一起解决问题。一般来说,由于当今的教学方法还是以灌输式为主,学生在进入学校之后,好奇心会相对减少,但是如果教师鼓励学生保持好奇心,正确地引导学生打开学问之门,那么学生的思维能力会得到发展。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注重学生发散思维能力的提升。生活中问题的答案往往都不是唯一的,教师要在平时学习生活中告诉学生,问题的解决方法一般有很多个。教师要抓“想象”训练,让学生在直观的基础上,通过所观察到的表象再创造出新的形象,克服思维定势,通过多种途径解决问题。想象是创新的翅膀,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启发教育时,教师应把主动权交给学生,教师只把握住核心知识,其它时间只让学生尽可能地去思考、分析、归纳,尽可能地给学生留下思考和想象的余地。
复旦大学创办者马相伯曾回忆,自己儿时最喜欢向长辈发问:月亮是活的吗?月儿生在哪儿?到了初三四时,他又问:为什么只有半个了呢?那半个上什么地方去了呢?但不幸的是,他的这些问题要么受到长辈的呵斥,要么长辈们就是瞎答。他后来从中总结出了经验教训,认为现在的父母或者幼稚园或者小学阶段的老师“一,要十分小心地培养儿童的幻想力,利用他们这种幻想力发展他们创造的天才。二,对于儿童的发问绝对不可表示丝毫憎恶的态度,不可有丝毫憎恶的心情,应当小心地回答他们的问题,甚至在成人看来极无理由的问题,都要设法指导他们。三,父母和教师对于儿童的说话一定不可造次,要处处诚实不欺,更不可用鬼神的话来恐吓他们。四,不要用食物的赐予或禁止为赏罚儿童的工具,因为这么一来,便种下了他们后来争名夺利的祸胎。”[4]
(三)注重生活教育在创新思维能力培养中的作用
著名教育家杜威认为生活与教育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教育即生活。他的学生陶行知在他的影响下创立了生活教育理论,认为生活即教育。引用陶行知先生的话,生活教育就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需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义取决于生活的变化。我们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念是让课程回归生活。可见,生活与教育是相互联系的,他们是不可分割的。学生从生活中学习到知识,同时又将受教育所得的知识回归到生活。对于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如果仅仅是从课内所学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首先,学生要获得创新思维,就必须先参与实践,只有学生积极实践,才能从生活中得到启发,同时学生的创新思维必须通过实践才能表现出来,否则将毫无意义。其次,如果当学生能将自己所设想的事情变成现实,就有可能会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机,引发学生再一次创新。这正是学生结合自身的生活环境,在生活中体验、在生活中发现、在生活中学习,培养自己的创新意识的过程,同时也将学习的过程变成一种兴趣盎然、探索发现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得到了培养。学生不一定要通过学校这样的途径来增长知识、养成爱学习的习惯。最后,学校作为社会的一个细胞,必须将教育和生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其教学的中心应侧重于对生活有用。教学应该为学生生活所需要、为学生思维发展所需要,以调动学生的自主性、探究性、合作性。教师只有引导学生走出书本、体验生活,从生活中来、回到生活中去,才能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
(四)发挥哲学、艺术在创新思维能力教育中的作用
艺术是一门对人的创新思维形成具有特殊功能的学科。首先,“人的直觉思维定位于大脑右半球,而艺术直接关系到处理空间图形、色彩、声音的大脑右半球,因而它是培养人的直觉思维能力的直接而有效的手段。”[5]其次,创新需要跳出模式思考,而创新又是艺术的生命。在通过艺术教育过程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个性发挥想象,通过自身的体会,对艺术作品进行独特地鉴赏。学生在进行学习音乐、美术等艺术类课程时,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通过体、音、美、劳等的教育,实现自身创新潜能的开发,比如学生在学习完一个曲目并试图将其表演出来时,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经历、知识、兴趣加入自己的理解,对音乐进行二度创作,在此过程中,培养自己的创新思维能力。艺术的创作,需要有创新求异的思维方式,需要具有创造性的人格品质,需要有创造的激情和兴趣,所以艺术教育在创新思维教育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创新思维是一种人类开拓新的领域、开创人类新成果的思维活动。人类之所以会不断向前发展,是因为人类的认识和实践活动具有创新性。哲学在本质上是理性的科学,它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人类思想认识活动或本源事物的存在和表现形式之一。人的思维活动离不开自身哲学体系的建构,因此学生合理的世界观、方法论教育是理性思维能力的最好手段。比起其他学科来,完备的哲学理论体系更纯粹、更直接、更彻底地符合思维的本性,它能在最高的思维层次上培养和训练人思维的辩证、理性的素养和品质。但目前学校哲学教育的现状并不乐观,我们的哲学教育一直有思想政治教育的倾向。我们通常把哲学划到政治的门下,并没有发挥出哲学教育应有的特点和功能,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因此当前的哲学教育急需我们深思并进行改革。
(五)小结
总之,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是个复杂且漫长的过程,需要教师长时间的潜心研究、更新自己的教学方法。首先,教师要有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意识,而且教学时要有耐心,在教学过程中,要以此为准则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和知识结构,与时俱进。其次,在课堂上要注重启发式教学,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在教学内容上最好也要多多采用对创新思维教育有帮助的,并以此来激发学生创新的兴趣。最后,教师除了在课堂上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在生活中也要更加注意自己的言行,适时催发学生创新意识的萌芽。
注 释:
[1](美)托尔勒.第三次浪潮[M].朱志焱等译,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社,1983.
[2]智邦编.人类怎样拯救自己[M].花城出版社,1988.
[3](俄)乌申斯基.人是教育的对象[M].朱志焱等译,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社,1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