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德育和教育的关系范文

德育和教育的关系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德育和教育的关系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德育和教育的关系

第1篇

中职学生年龄大多为15~18岁左右,正处在生理、心理、品格变化发展的巨变阶段。他们面临着比一般青少年更大的生活与就业压力,与现实、与社会、与就业的距离更近,他们要在3年中完成从初中生到劳动者的转变,这使他们的心理问题变得更加突出,其德育素质的养成态势呈现出不协调、不平衡、不稳定的特点:相对于身体的快速成长和心理的逐步成熟,品格演进发展迟缓;心理逐步成熟的同时会有较大波折出现。他们既可以展现活力与梦想,也可以张扬激情与自信,但也会囿于性格定型的不稳定、知识掌握的不全面,思想方法比较简单,导致明辨是非能力不足、意志品质薄弱,心理情绪多变,遇到挫折和困惑往往束手无策。上述特点同样存在于内地中职班学生身上。身体素质较好,热情、开朗、活泼、奔放,集体观念强是他们的优点;但他们同样面临着冲动、暴躁、片面、极端,喜欢用拳头解决问题,易受不良信息影响,遇到打击会萎靡不振等缺点。和内地学生一样,同样需要解决生理、心理、品格三方面发展不协调的矛盾。

二、中职德育教育共性在内地中职班的具体体现

中职院校的德育工作的共性体现为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以德育教育为第一抓手,发挥师生双主体的能动性,一方面打造一支有先进思想、政策理论、教育技能的德育教师队伍;另一方面积极培育学生,以学生主动追求德育素质为先导的综合素质的提高。具体对内地中职班学生而言,德育教师首先思想要统一,其次要提升理论素养,教学方法、策略要符合内地中职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内地中职班德育教育的共性还体现在多种渠道、多种途径、多种方式的校园文化建设上,把爱国主义教育、民族团结教育从形式上革新,从内容上拓展,多管齐下促进内地中职班学生德育教育目标的实现。

三、内地中职班学生的特性渊源

由于地区特殊的文化、历史背景,藏族学生在语言、思维方式、性格、交往行为、文化基础等方面,与内地学生相比有着截然不同的表现。因此,内地中职班德育教育就需要首先把握中职班学生特性的渊源。

1.异质的民族文化特质

青藏高原独特的自然环境形成了独特的藏民族文化及文化心理。进入内地学习后,藏族学生脱离了本民族文化的环境,要面对和接受的是以汉族文化为主体的文化社群。这种全新的异质文化给藏族学生带来思想上的困扰、视域上的烦乱与心理上的不适。

2.经济社会的落后

与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相比,的职业教育仍旧滞后,造成差距的原因主要为:一是各地区间的发展不平衡;二是地处高原,缺少与外界的接触和交流,甚至极个别地区还处在相对封闭的状态,更谈不上快速发展;三是教育领域汉语教师奇缺,语言上的障碍导致难以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历史、地理、经济、社会、教育等客观条件的限制,使学生无法深入了解外界的优秀文化和文明成果。

3.家庭生活的内化

家庭生活在学生道德意志的形成过程中起着巨大的内化作用。受藏区特有的生产生活方式影响,学生普遍没有严格的时间观念,生活方式随意散漫,不注重规划。受制于蔽塞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他们对家庭有着强烈的归属感和荣誉感。家庭生活与外界的差异越大,学生适应的难度也越大,也越容易产生陌生感和孤独感。当学生来到内地后,文化、社会、风俗、生活等方面的巨大差异,会使他们常常怀家念乡、思亲念友,在一些特定的节假日、纪念日,孤独感和陌生感更为强烈。此外,他们原本散漫的生活习惯也被学校的校规校纪所束缚,感觉很不适。

四、内地中职班学生特性与德育工作的关系

第2篇

关键词:中学生心理健康人际关系学校教育

中学生生正处在生长发育的高峰期,一方面面对因青春期生理、心理急剧变化而产生的丰富而深刻的感受和体验,有诸多成长的烦恼;另一方面面对沉重的学习、升学压力和开放的环境带来的各种刺激和诱惑,难免困惑茫然,不知所措。这一成长阶段的特殊性,使得个体这一时期的心理健康显得格外重要。尤其在此时,他们对于自我、对于他人、对于人际关系、对于社会生活表现出极其强烈的认知需求,这种自觉、主动的求知状态,也构成了教育上可遇而不可求的最佳教育契机。因此学校,教师应适时适宜地对中学生进行心理宣传与教育,化被动防范为积极预防,达到促进受教育者心理健康的目标,培养和造就二十一世纪人格健全的创新人才,促进社会的进步。

一、认清中学生的心理特征

中学生正是处在由儿童期向少年期过渡的一个阶段,他们正处在半成熟、半幼稚、半懂事半不懂事的时期,因此他们具有半儿童半成人的特点。这个时期是儿童心理发展大变化的转折期,在整个心理发展上占有特殊的重要位置。作为这特殊阶段的反应,他们的心理活动表现出既丰富又矛盾的特征,主要有如下三点:

1.1心理品质发展不平衡

中学生自尊心很强,但自制力等意志和毅力相对较弱,在生活中一帆风顺和得意时,常有明显的优越感和盲目自信,若一旦遇到困难和挫折,又易转向反面,产生自卑感甚至悲观失望等消极心理反应。

1.2情绪和情感不平衡

中学生情感丰富而复杂,情绪变化急剧而强烈,常常动荡不定,为一点小事可显得非常激动,热情,却有时又会转向反面陷入极端的苦恼悲观的情感状态而泄气、绝望。故有人把青少年这个阶段说成是“疾风怒涛”时期。

1.3自我意识、自我实现的观念与认识能力的差异

中学生自我意识增强、思维活跃,尤其处在信息,大量的信息以多种途径源源不断地提供给中学生,有真善美的,也有假恶丑的,但由于中学生认识能力跟不上,对各种信息不能过滤,就可能成为一种因素对他们的心理健康产生有害的。如果注意加以引导培养,就能有利于开拓学生的思路,锻炼他们的心理素质,提高他们的是非观念。

二、创设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环境

2.1营造优美的校园环境

正如教师是学生的第二父母,学校就成了中学生的第二家,学生从学校中不知不觉地接受教育。因此,优雅、洁净、舒适、文明的校园环境能给学生“润物细无声”的良好心理影响。学校可以开展一系列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的活动。例如:全校师生利用课余时间阅读经典名著,写读书笔记,制作精美书签,办读书海报等一系列活动。校园里书画长廊、名人警句、校风校训以及各种宣传橱窗都会给学生美的享受和理性的思考。再加上校园里鲜花绿叶的点缀,这些自然风景和人文景观无不会给学生美的熏陶和道德的感染,使学生在愉悦中受到教育,自觉地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心态。

2.2创设育人情景,促进学生心理品质的优化

目前,中学生心理和行为问题日益增多,而人的心理和行为是密不可分的,良好的行为习惯受良好心理素质的支配,同时,良好行为习惯又可内化为一定的心理素质。因此,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不是单纯口头上的说教,更应该创设各种情境,在情境中促使学生自我体验、自我认识、自我教育、自我控制,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一定的心理素质。例如,学校可以在校园内各个角落安放环保型的果皮箱,花坛内竖起木板并且写上“请爱护我们吧!”等恳请的话语,这样学生看了,就不再忍心乱扔果皮纸屑、随意践踏草坪了。

2.3将心理健康教育课渗透于教学的全过程

将心理健康的内容融如学科教学之中,通过二者的有机结合,使学生在掌握科学知识的过程中接受心理健康教育。不管什么学科的教学从心理学和教育学的角度来看,都是对学生心理的发展施加影响的过程,在教学中注意挖掘和组织好对学生产生重要影响的学习内容,使其在教学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心灵,这就会使学科教学过程中受到事半功倍的心理教育效果。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你面对的是儿童的及易受到伤害的、及其脆弱的心灵,学校里的学习不是毫无热情的把知识从一个脑袋装进另一个脑袋,而是师生之间每时每刻都在进行心灵的接触。”可见,学科教学中心理教育的成功与否,关键还在于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心理融合程度。因此,教师应和谐平等地看待每一位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把他们看成是自己的朋友。另外,教师还要精心设计每一堂课程的教学,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尽可能使每个学生都有展现自我的机会。使他们的心理素质通过参与教学活动过程得到训练与提高。

三、总结语

总之,中学生是国家未来的栋梁,让我们教师共同运用心理健康教育这把科学的钥匙去开启青少年的天赋之门,教给他们修身养性和适应社会的能力,最后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

参考文献:

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第3篇

【关键词】 德育 道德教育 政治教育 关系

学校的思想品德教育是实施全面教育的前提,是学校教育的基础,但德育的开展总是“雷声大,雨点小”。德育的低效甚至无效,成为当今学校德育教育问题存在的主要原因之一。那么学校德育低效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造成了哪些不良后果呢?

一、学校德育的缺乏理性思考

面对我们当前的学校德育,其方法主要是教育者把社会所要求的品德、规范传授给受教育者,受教育者形成这种品德的过程,具有明确的规定性和必须服从的强制性。教育家檀传室在《德育美学观探讨》中曾论述“不顾品德内化规律,否定道德学习主体化,用规范宣讲取代心性修养的纯外砺过程成为中国德育现实的主流特征。”学校德育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人的发展具有不容忽视的作用。其价值就在于“提高、扩展人的价值,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创造才能,就在于使人活得更有意义,更有人的尊严,人格更高尚,意识到自我存在的意义”。只有人的价值提高了,才可能为社会创造更多的价值。

学校德育经常片面强调外在价值(社会公众价值),而忽视本体价值(育人价值),总要求德育出现即时的、显性的功效,忽视或轻视德育的长期效益。

二、学校德育在考虑德育问题时,重政治而轻道德

长期以来,学校德育工作的出发点完全从属于政治形势的需要,而忽视青少年的身心发展规律,学校德育往往被功利主义所操纵;德育工作的内容和形式,主要是驱使青少年参加政治学习和大量的社会政治活动,忽视了对青少年的国民基础文明教育、行为习惯训练和道德情操的培养。其次,把现实生活中的品德问题政治化。学校德育习惯以政治的立场和尺度,来认识道德问题,把一些本来属于道德教育与评价的问题,当作政治问题来解决。如三月份学雷锋活动月,学校在上级组织的要求下,强制性的执行“学雷锋,讲奉献”,大肆宣扬和学习,随着三月的结束,这样的德育教育也就随着春风消逝了。使一些本来属于道德范围内的问题政治化,把对学生的道德品质与其政治立场相联系,把道德品质的好坏,当做政治上的需求的盲从;或者从领导个人立场出发,把学生的道德品质教育,当成政治上进身的手段,将学校德育窄化为政治教育,使德育无法获得相对独立的品格与地位,无法实现真正道德育人功能。行动上的偏差来自理论上的误解, 把德育只理解为思想品德教育,容易忽略了“小品德”。因此,在理论上,对德育的内涵缺乏完整的理解,在德育实践中就会出现偏差,甚至影响人才培养的质量。

三、学校德育功利化伤害了真正意义上的德育

由于过分的政治化倾向,在具体实施德育时,人们对政治问题过分敏感,而对道德问题却麻木不仁。整个社会将会形成一种对于道德问题的普遍漠视现象,对各种不道德行为熟视无睹,听之任之。由此,很难形成现代社会所必须的国民基础道德。

政治是一种带有很强权威性的领域,人们无法对其掉以轻心。而当政治影响全面地向社会进行强制渗透时,处于对切身利益的关注与忧虑,人们就会十分敏感和谨慎地对待政治问题。长此以往,人们对政治问题普遍产生逆反心理,普遍缺乏政治热忱和参与意识,给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造成了极大的阻碍。

另外,学校德育追求的是一种社会意志。因此在实际过程中就会把学生当做单纯的客体看待,而丧失了对人的价值和尊严的维护,学生对规则和条例的遵守不一定是处于道德需要,而很可能是迫于外界压力。因此也就缺乏道德行为的自律性,更谈不上行为主体的责任感,道德也就失去固有的意蕴。

学校德育存在的问题,在我国有其独特的历史根源和现实根源。

传统伦理的政治化倾向使道德的伦理学意味丧失殆尽。中国文化是一种“伦理――政治型”文化,政治事功和伦理事功两大核心内容并行不悖。“伦理政治化”不仅使中华民族的古老文明获得了物质与精神、政治与伦理的有机结合,而且成为导致中国传统社会稳定运作的主要原因之一。由于这种倾向往往用某种既定的政治要求或目标来固定道德,将政治功能与道德的功能混为一谈,使道德的工具价值与目的的理性价值等同起来,使道德的实践规范作用成了唯一的作用。因此,失去了超越现实经验、批判和引导现实不断趋于完善的内在动力和外在力量。造成了个人意识的淡薄,思想认识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忽视个体的独立性,压抑个性的缺陷,导致了个体意识的丧失。学校德育中存在的重社会轻个人、追求道德社会功效的倾向,不能说没有这种文化积淀因素的影响。

改革开放二十年,学校德育并未完全突破“政治思想教育

(下转第4页)

(上接第5页)

模式”,操作上依然主要是从社会需要的角度强调学校德育的重要性,作为个体人的价值问题及人格独立性等问题依然没有得到应有的关注。主要是“过于强调道德的社会性本质和整体性价值意义,忽视了道德的个体性、内在主体性,致使这些道德规范缺乏主体内化的理论力量,置于客观形式化、外在约束性的地位,不得不走上灌输和强制的道路,使道德成为一种外在于人的东西,道德教育成为一种强制性、规范行为的服务工具,表现出强烈的功利化色彩。

四、学校德育问题中道德教育与政治教育的关系变革思路

我们应当在相对明确政治与道德之间的功能区域的前提下,分别实施道德规范教育与政治思想教育。

我们应该承认,道德与政治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认为,政治是经济利益的集中体现,道德产生于人类社会的需要,并时刻反映着人们经济利益的变化。所以,政治和道德生活有着共同的经济生活基础,共同反映经济生活的需要和利益。

从功能上看,道德作为人类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规范体系,为人类更好地从事各种活动,提供了一种相对稳定、可以预期的关系环境;政治作为人类活动一个极其重要的领域,同样不能缺 少道德的调解作用。从观念上看,政治观与道德观,政治利益与道德观,以及政治观与道德需要之间,都存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密切关系。另一方面,政治和道德毕竟是两个本质上不同的领域。政治实质上是对社会生活中人们现实利益关系的调整和控制,它是一种实体性的活动;道德则是一种调整人们行为规范的体系的总和。政治并不是人类社会生活的全部内容,道德调整的范围却无所不及,具体到道德教育与政治教育的关系上,道德教育是以受教育者内化社会规范为基本目标,要解决的是受教育者的观念塑造问题;政治教育则是向受教育者灌输一定的政治思想意识,培养他们一定的参与政治的热忱与能力。更为重要的是要转变对政治与道德 关系的片面化认识,树立起一种有分有合的整体观,而非将道德与政治、道德教育与政治教育混同一体。现实关系的整合一体,并不妨碍在思维或具体处理中的适当区分,只有在对事物分析处理中,才可能对其形成一种综合全面的把握。因为这种区分不否认事物之间的密切联系和作用,而为了打破混然一体的混同状态,更快地积累有关知识,有效地形成处理目前领域问题能力。

分类实施道德教育和政治教育结果,会使之各得其所地专注于自己的领域,就会加强而不是削弱思想政治工作,并能避免道德教育因政治形势冲击而时存时亡的状况,从根本上扭转德育教育中二者纠缠不清、互缚手脚,甚至两败俱伤的低效局面。

参考文献

第4篇

关键词: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德育教育之重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2-0064-02

当前,在中职校教育教学过程中,把德育放在首位已成为职教同仁们的共识,但对如何把德育首位落实到位、做出实效还缺乏良策。本人通过多年的职业教育实践和观察,认为把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做为德育教育之重点来抓,此举不失为落实德育首位之良策,可突显职校德育教育的成效。本文拟着重从职校生成长的关键期、职校生的品行现状及如何进行习惯养成的针对性教育等方面谈几点看法,与同行共同探讨,共促职校生的健康成长。

一、关注职校生成长关键期的德育教育

何谓关键期?关键期是指个体发展过程中环境和教育影响能起最大作用的时期。在关键期内个体对环境和教育的影响极为敏感,因此人们也把关键期称为敏感期。中专(15、16岁至18、19岁)阶段,正值青春期,是学生成长过程的一个关键期。有人曾提出过“青春期危机”论,因为处于青春期的学生意味着人尚处于混沌初开的状态之中,这种状态的任其发展则可能成长为与社会期待相符合、健康而有作为的人,也可能成长为与社会期待相偏离、身心不健康甚至与社会相对立而被社会所淘汰的人,青春期是造就这两类人的关键期。抓好中专阶段这一学生发展的关键时期的德育教育,帮助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平稳、健康地度过这一特殊而又关键的时期,使其成长为与社会期待相符合、健康而有作为的人,这关系到学生一辈子的成长和幸福。为此,我们要倍加关注这一关键期的德育教育。

二、职校生的品行现状

近年来,随着独生子女成为中学阶段的学生主体,生源急剧减少,加上受普高热影响,最后来到职校学习的学生出现了数量少、质量差的普遍现象。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发现,部分学生存在的问题令人忧心,特别是缺乏正确的人生目标和基本做人行为规范,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1.学习动力严重不足,缺乏正确的人生目标。相当一部分学生学习缺乏自觉性、目的性,无远大理想和目标,志向水平偏低,不清楚“为何而学”、“为谁而学”。据调查有47%的学生认为上学是被父母叫来的,还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根本就没有学习的目标,他们来学校的目的是既可躲避劳动,又可理直气壮找父母要钱花。现在学习动力不足问题已成为当前困扰教育教学的主要问题。

2.言行不一,缺乏忠诚老实的态度。言行脱节,表里不一的坏作风正在成为部分学生身上的一大弱点,他们不愿对家长、对老师说实话、说真心话。做了错事,犯了错误没有勇气承认和改正,而是千方百计地隐瞒、掩盖,当掩盖不住时就表面承认,事后坚决不改。教师普遍反映:现在的学生似乎什么道理都明白,说起来头头是道,做起来却是另回事。如有的明知乱丢纸屑不好,但仍会习惯性的乱丢;有的明知上网吧不好,但总是偷偷的去,所有这些都是言行不一,知行脱节的表现。

3.行为习惯失范。相当一部分学生过分沉迷于上网打游戏、聊天,甚至浏览黄色网站、参与网上赌博,有的沾染抽烟、喝酒、打架、早恋等恶习,他们的行为与《中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的要求相距甚远,有的早已背离,行为习惯严重失范。一些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较差,经受不起挫折的考验,只能听表扬,不能听批评,甚至出现不愿遵守社会道德规范的严重偏差行为。

三、对行为习惯养成进行针对性教育的举措

据有关统计显示,人的行为95%都是受习惯影响的,好的习惯是人生的一笔财富,一旦拥有它,就会终身受益。我们要从多方面来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工作、学会做人、学会共处。

1.“强迫”养成习惯。面对一群学习被动、偷懒贪玩的学生,要他们自觉养成良好行为习惯,显然是不现实的。采取简单易行的惩罚手段进行处理,如罚抄、留学补课等等,结果也纯属徒劳,学生照玩不误,被动、偷懒贪玩的一如既往。对此,我们可以采取“强迫”的手段来培养他们的良好习惯,将良好行为习惯的要求强行灌输到学生的头脑中,先从勉强服从到习惯遵守。当然,这需要我们设计多样化的活动来完成,并且要根据学生个性进行“因材施教”。

2.利用课堂教学主渠道,来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我们要把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训练有机渗透到日常课堂教学中,将学习习惯培养集中在“书写、表达、做事”等方面,如:语文学科着重进行写字、阅读、表达三大习惯的培养;德育学科则注重做人做事习惯的培养;专业课则侧重实践规范操作习惯的培养等。

3.强化讲文明礼貌的习惯。对学生来说,讲文明、懂礼貌既是成长过程中必备的好习惯之一,也是学会做人的先决条件。教师应该对学生文明习惯的养成予以高度的重视。首先要对文明礼貌行为加以肯定,对不文明、不礼貌的行为说“不”。当文明礼貌行为在学生的身上显现时,要及时肯定表扬,当不文明、不礼貌的行为在学生身上露头时,一定要给予坚决制止,及时批评、矫正。其次教师要善于从学校日常生活中捕捉具体事实,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教育。如当学生没有向教师主动问好时,教师可以先行问候,启发学生应该对师长有礼貌等。再次还可通过开设文明礼仪课程,分别从“校园礼仪”、“家庭礼仪”、“社会礼仪”等方面,让学生了解礼仪规范,按不同要求进行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等。

4.教师要坚持做好学生的榜样。教师的行为习惯是影响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因素之一。首先教师必须严格规范自己的言行,时时处处给学生起模范带头作用。其次教师要有坚强的教育意志,立下规矩之后就应坚持让学生按要求做,并做好示范和督导,良好习惯需要我们经过日复一日的训练才能形成。

参考文献:

[1]何晓黎.德育要进学生的心灵[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16).

[2]陈桂华.浅析职业中专的德育教育[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1,(7).

[3]邓巧元.新时期职业学校德育教育探讨[J].科技信息,2011,(16).

第5篇

和谐教育起源于古希腊雅典教育,通过德、智、体、美诸育使受教育者养成“身心既美且善”的人。苏联教育家瓦・阿・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育的建议中》,把和谐教育理解为认识与自我相结合起来的教育,即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天赋,找到某种表现自己的活动领域,在积极劳动与集体成员的相互关系中,培养“道德纯洁、精神丰富和体魄健全的人”。[1]就我国而言,和谐教育的理念可以追溯到春秋时期的孔子,孔子所说的“成人”就是“仁”“智”“勇”“三达德”的统一。近代教育家也明确提出,教育要“以世界观为终极目的,以美育为桥梁,要进行德、智、体、美四育和谐发展的教育”。

和谐教育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前者指教育体制方面的一系列问题,如学校制度、教育政策、行政管理、经费分配、教师培训、学生考核等领域是否协调;后者仅指采用什么教育手段去培养什么人的问题。在此,我们仅就狭义的和谐教育作些考察。所谓和谐教育,就是以和谐教育手段培养和谐发展的人的教育。现对这个定义作如下分析:

1.采用和谐教育手段

众所周知,为了有效地进行教育,必须运用多种多样的教育方法、方式、途径,乃至于教育内容、学校规章、学生守则、师生关系等。这些都可以称之为教育手段。所谓的和谐教育手段是说这诸多方面必须统一协调,相互配合,而不是互相矛盾、彼此消长。

2.培养和谐发展的人

所谓和谐发展的人,按照的说法,就是德、智、体、美、劳诸方面获得了自由、充分与全面发展的人。这里的自由,指发展的高度;充分,指发展的深度;全面,指发展的广度。只有高、深、广这三个维度的发展是协调统一的,才能算是真正的和谐发展的人。

3.和谐的教育是师生关系平等合作共同发展的教育

领导和教师之间是相互尊重,信任,理解,支持和友谊的关系;师生之间是相互接受、关心、信任、平等的关系。教师要把教育过程看成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师生之间应该是相互交流,相互启发,相互补充,教育和学生要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达成共识、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最终实现“教”与“学”的和谐统一。教学不仅是知识、技能的传递,同时也是感情的交流。教师要在多种教育教学活动中与学生平等相处,尊重学生的意识和人格,以崇高的道德情操,优良的个性品质,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影响和感染学生,以渊博的知识,完美的教育教学艺术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条件,开发学生自身的潜能,使教师与学生得到和谐发展。

4.和谐的教育是促进学生和谐发展的教育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者的使命,就是让孩子在各方面和谐的发展,这种和谐的发展的前提是对每一个学生的个性的尊重。所谓和谐发展,首先教育应使受教育者生动地得到发展。教育应该是充满生命气息的感官教育,而不仅仅是一个个知识点的所谓“科学知识”的教育。[2]我们传统的教育以知识传授为本位,忽视了知识教学,学科教学的目的是为了人的发展。和谐的教育还应该使我们的受教育者主动地得到发展。我们的教育是用昨天的知识在今天的课堂培养明天的人才。因此,学生最后的定型,成才都是在社会这个大舞台中实现的。如果我们的学生缺乏这种自我实现的主动性,那我们的受教育者就没有了生命活力。相反,如果我们的教育能不断激发生命中固有的主动发展,自我实现之激情,我们的教育就与学生的发展得到了和谐的统一,这样教育就达到了和谐的状态。和谐发展同时应该是学生的全面发展。但是,人的智能差异是很明显的。和谐 的教育应该针对有差异的学生进行有差异的教育,使受教育者获得有差异的发展。这就是和谐的教育所追求的学生的“全面发展”,根据每一个学生的不同智能,使每一个受教育者都得到不同的发展,而不是全部得到相同的发展。

课程实施的三种取向

课程实施的取向是指对课程实施过程本质的不同认识以及支配这些认识的相应的课程价值观。根据美国课程专家辛德尔、波林和扎姆沃特等人把课程实施的取向概括为忠实取向、相互调适取向和课程创生取向。

1.忠实取向

忠实取向又称程序化取向,它强调课程实施者应“忠实地”反映课程设计者的意图,按照课程设计者建立起来的一套程序和方法将课程计划付诸实践,只有这样,才能达到预期的课程目标。采取忠实取向的教师往往把课程知识建构看成是课堂外的专家的事情,自己只是消极的执行者,把专家研制出的课程付诸实践是自己最主要的职责。

2.相互调适取向

相互调适取向强调的是课程实施过程本身的变化过程,注重课程设计和课程实施之间的相互调适。持这种取向的课程实施者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采取三种做法:一是局部调适,即课程实施者只对课程计划进行部分调整,以适应课程设计者的意图;二是双向调适,即课程设计者和课程实施者双方都或多或少地改变一些看法和做法,以便能适应双方各自不同的情况,从而使课程变革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三是课程实施者可以根据自己的旨趣以及面临的实际教育情境,作出课程变革,而这种变革不必按照课程设计者的意图来进行。

3.课程创生取向

课程创生取向是课程实施研究中的新兴取向。真正的课程是教师与学生联合创造的教育经验课程,其实施的本质是在具体教育情境中创生新的教育经验的过程,既有的课程计划只是供这个经验创生过程选择的工具而已。课程创生取向的基本特征集中体现在对课程、课程知识、课程变革、教师角色的性质以及研究方法论的认识方面。课程创生取向认为,课程知识不是一件产品或一个事件,而是“一个不断前进的过程”。这里课程知识是一种“人格的建构”。它把课程变化、课程实施视为具体实践情境中教师与学生创造和开发自己的课程的过程,视为教师与学生个性成长和完善的过程,强调教师与学生在课程变革中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强调个性解放与自由。

两者之间的关系

1.和谐教育与课程实施取向是内在统一和相互促进的

和谐教育即是采用和谐的教育手段去培养和谐发展的人的教育,这与课程实施的三个取向有着一定的内在统一的关系。首先,在课程的忠实取向方面,视课程实施为忠实地执行课程方案的过程。衡量课程实施成功与否的基本标准是课程实施过程中实现预定的课程方案的过程。这就要求事先规划的课程设计方案与教师的实施课程要相互统一,才能使得课程实施的愈加“忠实”。其次,在相互调适取向方面,强调的是课程实施是相互双向的互动和改变。在课程实施的过程当中,要求课程方案与变化的课程情境是相互统一的,内在和谐的;也要求师生之间是统一的和谐的,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学习获得最大的效能。相互调适取向认为,一项课程方案付诸实施审定后,可能会发生两个方面的变化:一方面,既定的课程方案发生变化,以适应各种具体实践情境的特殊需要:另一方面,既有的课程实践会发生变化,以适应课程方案的特定的要求。课程实施中的相互调适现象是必要的,也是必然的。这也正体现了和谐教育中运用和谐 教育手段培养和谐发展的人的需要,同时也体现了和谐教育是师生关系平等合作共同发展的教育的需要。所以两者是内在统一的。再次,在创生取向方面,强调课程是实践。真正的课程并不是在实施之前就固定下来的,它是情境化的、人格化的。课程实施本质上是在具体的课堂情境中“创生”新的教育经验的过程。既有的课程方案不过是一种供这种经验创生过程选择的工具而已。这种创生取向要求教师和学生要相互参与,借助实践性和智慧,由上而下的主导改革。这种取向同时还强调“教师即课程”,要求教师的专业发展,教师和学生是在观察、实验、分析、对话和争论中建构知识的。这也正体现了和谐教育中师生关系平等合作共同和谐发展,以及促进学生和谐发展的教育观点,因此两者是内在统一的关系,在统一的前提下相互促进发展。和谐教育中促进师生关系平等合作共同发展和促进学生和谐发展的教育可以使得课程实施取向向着更加和谐,更加有利于教师课程实施和学生学习的方向发展,这意味着从忠实取向到相互调适取向,再到课程创生取向,是沿着和谐发展方向不断前进的。

2.和谐教育与课程实施取向是相互共生和相互适应的

和谐教育和课程实施取向这两个概念在教育领域中看似互不相干,各有其发展,但是落实到课程实施这一动态的教育实践中,两者是相互共生、相互适应的。课程实施的三个取向,从忠实取向到相互调适取向,再到创生取向,三者是相互共生的、相互适应的。这三种取向是从不适应到适应,从单向到双向,甚至多方位角度去引导课程实施,实现课程目标的。这其中也正反映出和谐教育的理念,使得教育过程的发展逐步从不和谐到和谐,从不完善到完善,逐渐形成更加适合的课程设计,最终促使课程实施按照既定的课程方案顺利完成,最终实现课程目标,实现课程与教学的最优化。

3.和谐教育与课程实施取向是协调发展和不断进步的

课程实施的忠实取向、相互调适取向、课程创生取向构成一个连续体,这一连续体是一个不断协调、不断发展的连续体。这就要求具体的教育情境中,教师和学生是课程变革的核心和主体,这也正是和谐教育中要求的,教师和学生都应该得到平等、和谐、共同的发展,这才是真正的和谐教育,也是课程实施取向最终要实现的目标。当然,这三种取向各有其存在的价值和合理性以及局限性,它的不断完善,不断追求的过程也体现了课程改革的发展方向。 这就要求要将和谐教育理论贯彻到课程实施的全过程当中,将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获得画龙点睛的解放和发展,使教师和学生自主地走上和谐发展之路,这样课程改革才能进入新的境界,才能真正的实现和谐教育。

参考文献:

第6篇

【关键词】教学;德育结合;思想教育

教书育人,是指教师要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和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自觉地把教育和教学结合起来,尽职尽责,既传授科学文化知识,又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把学生培养成德、智、体等诸方面全面发展的“四有”新人。另外,教书育人的指导思想一定要突出时代性,适应培养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人才。而现在的学生与原来有很大不同,教师在教学中要通过多种渠道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采取适合于学生心理特点的措施加以诱导,使学生牢固树立起正确的思想观点,明确学习目的和任务。那么,在课堂教学中,怎样才能既突出学科教学的重要内容,又渗透德育教育的因素,是每个有责任感的教师都十分关心的问题。我想谈以下几点看法:

一、依据学科特点,挖掘德育因素

任何一门学科都蕴含德育因素。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在突出学科重点的同时,要善于找出德育因素,适时对学生进行教育。如,在教学长方形的面积时,我利用学生事先准备好的小国旗,让学生量出国旗的长与宽,然后学习面积的计算方法,并适时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学习小数的加法时,根据统计表中出现的2004年雅典奥运会女子10米跳台赛中,中国队两名运动员获得了冠军这一事实,在课堂中利用多媒体呈现出领奖的那个时刻,让学生从中感受到作为中国人的骄傲和自豪,从而激发民族自豪感。……

二、经常学习,积累素材,为教育教学服务

教育部即将出台的《教师教育标准》中确立的“儿童为本”、“实践取向”、“终身学习”三大原则,充分说明了学习的重要性。当然,这里的学习,不仅指专业知识的学习,也包括与专业知识相关的知识的学习。教师需要经常自觉地学习,积累中外数学家的故事,在数学教学中穿插这些故事,既可以让枯燥的数学知识有趣,又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如:教学了有关圆周率的知识后,借助课本中有关对祖冲之的介绍,再补充一些祖冲之发奋学习的故事,既丰富了数学知识,又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更主要的是激起探索的欲望。这对于孩子们未来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再有,教师在拓展计算,如,1+2+3…+10=?时,不仅要让学生了解不同的计算方法,同时还要让学生知道这类题简单方法的由来,这自然就少不了对高斯的介绍。学生在对高斯的了解中,慢慢就产生了对数学学习的喜爱和探索的欲望。还有,适时介绍陈景润、华罗庚等的故事,加强孩子们对数学的热爱。

三、重视学生的思想教育,经常与他们交流思想

苏霍姆林斯基在书里讲过很多这样的问题:教育的奥妙就在于,当学生遇到困难的时候,老师能够及时的出现在他面前;他还讲过,在学生遇到问题时,老师要走近他,帮助他进行分析,给他创造条件,努力使他成功,并且使他产生成功感。因此,教师只有经常和学生交流,才能及时了解他们心中的问题或困难,从而给予适当的方式帮助解决。如:在我教学的班级中,有一个女生,平常学习不错,发言也积极,可一段时间上课时这女孩比较反常,课堂上心不在焉的,作业完成也不好。下课后,我把这个孩子叫到我家里,了解了情况后,得知原来是因为这孩子的妈妈在外地上班,已经很久没有来看她了,她太想妈妈了。我当时安慰了这孩子,然后告诉她,把对妈妈的思念化作努力学习的动力,妈妈一定会知道的。孩子走后,我与其父亲取得了联系,告知了这个情况,不几天,女孩的妈妈回来了。孩子的学习也恢复到和以前一样了。作为老师,看到孩子们因为我的关心,渐渐有了进步,我感到欣慰。……

四、有一颗公平的爱心,相信每一个孩子都能成为有用的人

新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谈到了教师要关爱学生,爱学生是符合教育对象心理需求的。因为从个人角度来看,人的本质就是渴望得到别人的尊重,信任。一个人生活在被别人尊重和信任当中,他的心里是充实的,是不恐慌的,他的自信心就能够表现出来;而一个人在他的生活氛围中如不被人尊重,不被人关注,他的内心是痛苦的,久而久之,他的内心是恐慌的。学生作为教育对象实际他们每天也有这样一种心理需要,渴望别人理解,渴望得到别人尊重,渴望别人来欣赏自己。这是每个人都有的心理,包括老师在内。假如在教育中,一个孩子不被关注,不被老师理解,长期得不到老师的肯定,他的心理就会发生巨大变化,因此有些这样的孩子,他往往从反面来表现以便获得班级和别人的关注,这样的问题经常表现在所谓的一些差生、淘气的学生、落后的学生身上。有的孩子在班级捣乱,其实就是这样的一种心理。因此,教师具备一颗公平的爱心是多么的重要。

在课堂教学中,老师不能只关注学习成绩好的,歧视学习成绩差的和调皮的学生,应该把关注的目光投向所有的孩子,让他们感觉到老师是爱他的。如,难度大的问题由好生来回答,简单的问题由差一点的孩子来回答。特别是对于调皮、淘气的孩子,更是要发现他们的闪光点,适时的给予鼓励或表扬。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修养,立德为本。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形成了师德的有机整体,三方面缺一不可。教育,是无私奉献的事业;教育,是爱的事业。教师,是一个神圣的称呼;师德,不是简单的说教,而是一种精神体现,是一种深厚的知识内涵和文化品位的体现;师德,需要培养,需要教育,更需要的是――每位教师的自我修养!只有有了高的师德修养,才能兼顾好教书与育人的密切关系。才能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荣誉感和责任感。

参考文献:

[1]王 王彦教育叙事:在实践中体悟生命[J],《教育研究》(北京)2005.2

第7篇

[论文关键词]综合性大学 教师教育 改革创新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以及教育改革进程的加快,目前我国教师教育体系从封闭逐渐走向开放已经成为客观的事实。虽然开放的教师教育体系的探索在我国还需要相当长的时间,但是,综合性大学参与到教师教育之中已经是不争的事实,综合性大学已经成为我国教师教育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然而,目前我国综合性大学教师教育总体上还处于起步探索阶段,综合性大学教师教育的发展模式尚不成熟,在发展中也面临着一些无法回避的问题。如何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妥善解决发展中所面临的问题,成为综合性大学举办教师教育必须解决的一项重要课题。笔者认为,综合性大学教师教育要提高质量、办出特色,应在教师教育的培养理念、课程设置、教材研究、教学改革、师资队伍和教育实践等环节进行一系列的改革与创新。

一、树立培养探究型或反思型教师的理念

教育目标定位是教师教育的基石,如果教育目标定位不清晰,那么整个教师教育也就失去了方向。合理的目标定位,是综合性大学教师教育办出特色的需要,更是培养符合时展要求的合格教师的需要。笔者认为,综合性大学教师教育目标定位应着重考虑两个问题。一是培养理念定位。当前在我国已经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现实中,随着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对人才需求质量的提高和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渴望越来越强烈,未来我国教育的发展重心转向了义务教育质量的提高和后义务教育的发展,包括普通高中和职业高中教育规模的进一步发展和质量的提高。这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且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扩大招生规模,就业竞争加剧以及教师资格制度的全面实施,目前我国教师供给从总体上说,在数量上出现供大于求的状况。于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中小学教师需求总体上已经从单纯数的增长走向了质的提升。这就要求我国的教师教育在培养理念、培养规格上必须做出相应的调整,以培养出高素质的教师。同时,从国际教育发展的趋势来看,教师职业正从非专业、半专业向专业化转化,教师专业化被世界各国认同已成为当今世界教师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目前教师教育改革的主旋律就是教师的专业发展。教师专业化要求教师的专业发展。教师专业发展要求教师不仅应该具有专业化理论、知识、能力,而且应该是教育教学问题的“研究者”与“反思者”。教师不仅应该知道教什么,如何教,如何让学生学好,而且应有能力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进行反思、研究和改进,以增强教育教学的专业自主性。这就要求教师教育要培养善于反思自己教育教学实践的反思型教师。相应地,教师教育的培养目标应该是探究型教师或反思型教师,而不能仅仅定位在传统的培养经验型、技术型教师之上。

二是办学目标定位。由于建国后我国综合性大学积极参与教师教育的时间还比较短,而且举办教师教育的综合性大学大多是在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中,通过改制、合并、升格等发展起来的,所以,从总体上看,我国综合性大学教师教育还处在起步阶段,教师教育模式尚不成熟。在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中,教师教育一度面临淡化、弱化、边缘化、甚至所谓“去师范化”倾向,虽然现在这种消极影响和无序状态正在得到扭转,但调整还需要一个过程,真正形成开放的现代教师教育体系还任重道远。在这种情况下,综合性大学教师教育在学校整体发展中准确定位,确定中长期发展战略显得尤为重要。当然,由于教师教育是综合性大学整个事业的组成部分,其办学目标的定位必须与学校发展目标的总体定位相吻合,所以综合性大学应根据本校的办学历史与现实、办学资源、发展目标、服务面向以及基础教育中各类学校对教师需求层次的不同等情况,准确定位其教师教育的发展目标。只有办学目标和相应的培养层次目标准确定位,各个综合性大学教师教育才能办出自身的特色。当然,综合性大学教师教育的办学目标和培养层次目标定位是动态的,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这一定位应根据国家教师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基础教育对教师需求的变化以及本校办学水平的不断提高而相应调整。

二、设置开放的、灵活的、模块化的课程

教师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是教师教育的核心要素,在很大程度上反映着教师教育的培养模式,也是教师教育培养目标得以实现的有效载体。教师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一般包括通识教育类课程、学科专业类课程和教育专业类课程三大部分。我国传统教师教育课程设置,往往偏重于按学科专业教学的模式培养师资,忽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导致培养口径过窄,知识结构单一。而且多年来,我国教师教育中教育专业类课程结构一直主要局限于教育学、心理学、学科教学法及教育实习、见习等几大块,以至于人们常常把教育学、心理学、学科教学法称之为教育专业类课程中的“老三门”。以“老三门”为主体的传统的教育专业类课程存在着课程体系封闭、课程结构僵化、课程内容陈旧、教育专业类课程比例较低等一系列问题,而且难以与我国正在进行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接轨,在现实中往往被受教育者视为是无用的、浪费时间的课程。人们对它的满意程度以及对教师专业素养形成的价值认识程度均较低。针对传统教师教育课程设置和课程体系中的弊端,综合性大学必须根据自身的优势,合理调整课程结构,以教师专业化为灵魂,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主线,坚持学术性与师范性相统一的原则,建立开放的、灵活的、模块化的以培养探究型教师为目标的教师教育课程体系。

首先,综合性大学教师教育课程改革应拓宽专业口径,按照宽口径、厚基础的原则,开设跨学科、跨专业的通识教育类公选课来提高学生整体的有宽厚文化基础的综合素养。综合性大学举办教师教育,具有高学术性和多学科性的内在优势。综合性大学一般都有较高的学术水平,而且学科门类较多,在此基础上开设的高水平的课程也较为广泛。利用这种丰富的课程资源,有利于拓展师范生的知识面,开阔其视野,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同时也为师范生的个性发展提供较为宽广的知识背景。综合性大学应充分发挥这一优势,加强通识教育课程的开设,为师范生综合素养的提高提供良好的平台。当然,通识教育类课程的开设,应注意人文科学类、社会科学类、自然科学类以及工具类课程的交叉设置,以使师范生文理知识兼容,受到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复合型思维的训练,以符合培养探究型教师的需要。

其次,综合性大学举办教师教育,应强化体现教师教育专业特色的教育专业类课程。教育专业类课程是从事教师职业所必备的专业基础。如何合理安排教育专业类课程,调整和更新其课程结构,提高师范生的教师职业能力是综合性大学教师教育提高质量和办出特色应该考虑的关键和核心问题。针对传统的教育专业类课程体系僵化、结构单一、内容陈旧、脱离实践等问题,综合性大学教师教育应设置以实践为取向的开放、灵活、模块化的教育专业类课程。从教师职业发展的专业属性来看,教师之所以成为教师,更多的体现在教师拥有传授学科知识的教育教学知识和能力方面,而这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要靠教育专业类课程来传授和培养。教育专业类课程要能确实培养、提高教师从教的能力,不能仅仅靠教育学、心理学、学科教学法等老三门学科化的课程。因为教育科学已发展成为一个庞大的分支学科群,不是传统的老三门所能涵盖的。教育专业类课程的设置,应当兼顾教育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理论的应用两个部分,二者不能偏废,应着眼于教育科学的理论性和应用性的统一。所以教育专业类课程的开设,既应包括教育理论课程,也应包括教育技能课程,更应该包括教育实践课程。当然,这三类课程仅仅是教育专业类课程的三个大的学习领域,每个学习领域可由若干个并列的、可供选择的学习模块或课程模块来组成。教育理论课程一般有教育教学的基本理论、儿童发展、教育心理等课程模块构成。教育技能课程一般由学科课程标准、教材、教法分析、德育与班主任工作技能、心理咨询与辅导技能、多媒体课件制作、教育技术、课堂组织与管理等构成。教育实践课程有教育见习、实习、研习、微格教学与授课训练等构成。当然对于教育专业类课程中的三大学习领域,每个学习领域中的学习模块或课程模块,并不是都设定为必修课程。可以在每一学习领域中,设置一定学分的必修课程,同时必须在每个学习领域中选修一定学分的课程。这种开放的、灵活的、模块化的课程结构,不仅内容丰富,突出教师教育的师范性,而且能够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和教育专业基础,学生选择的自由度较大,克服传统教育类课程体系封闭、结构单一的弊端。这里需要强调的是,在我国传统的教师教育课程体系中,教育专业类课程所占比重往往较低。这与国外教师教育课程中教育专业类课程受到重视,所占比重较大的趋势不相符,更不能彰显教师教育的专业性质。尤为需要警惕的问题是,在我国综合性大学举办教师教育的实践中,由于学校发展目标定位不明,教师教育有师范性弱化之嫌,更谈不上加大教育专业类课程所占比例的问题了。这显然与世界上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趋势不相符。

三、编制具有对话性、反思性的教材

综合性大学教师教育要实现培养探究型或反思型教师的目标,除了要设置开放的、灵活的、模块化的教师教育课程体系以外,还少不了要有与培养理念、课程设置相配套的好的教材。然而,总体来说,目前我国教师教育教材建设滞后,教材研究薄弱。且不说通识教育类课程教材建设不完善,就是最能体现教师教育师范性的教育专业类课程教材也存在着内容陈旧、空洞、脱离实践等问题,不仅不能反映相应学科的具有恒久价值的教育知识和最新研究成果,而且不能适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需要,更不用说引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了。目前我国教师教育中教育专业类课程教材版本颇多,尤以教育学类课程的教材为代表,有数不清的新编版本,可以说是一片“繁荣”,但内容大同小异,基本上是抄袭和模仿的产物,从体系结构到内容,少有科学的原创性,版本之多与创新实实在在的不相称。传统教育专业类课程教材追求以知识为中心的教育观。这种观念视教材本身呈现的知识为目的,仅把教材当作知识的载体,教材编写的宗旨明显是在建构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让学生掌握,而不是为教师和学生们提供教学使用的材料。教学即以教材所负载的知识和技能的掌握为宗旨,而不是把教材知识当作研究和思考的材料,给人以反思、启迪、甚至不断创造的起点。结果本应该是教师职业必备的教育专业类课程却被师范生视为是无用的、浪费时间的,学习这类课程只是为了考试,考完即忘。可见教师教育教材研究的薄弱以及开展教材研究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笔者认为,教育观的转变是教材创新的根本。知识的价值不在于给人现成的东西,而在于给人不断创造的“起点”。所以传统的以知识为中心的教育观、教材观必须转变。这并不是说知识的传递和掌握不重要,而是强调在掌握教育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中,态度、才能和本领的形成实际上比知识本身更重要,要让这些知识给予学习者一种美好心灵的唤起,给人以启迪和陶冶,给人以创造活力和智慧价值,而不是仅仅准确无误的掌握或者复制、再现这些知识。这就要求我们改变以往教材书写的知识逻辑,教材文本的目的并不在于构建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供学习者掌握,而在于凭借教育知识来引导学习者体味教育知识中的智慧,让学习者拥有教育的机智和智慧。 为此,教育知识的呈现必须具有开放性,而不能以独断的凌驾于教师和学生之上的“立法者”的面目呈现。这就要求教育专业类课程教材要具有对话性和反思性。好的教育专业类课程教材应体现儿童教育的基本经验和核心价值,它是引领学习者和教育者展开教育对话的媒介和向导。它既是教育对话的文本,同时又是对话的参与者。它既不是至高无上的统治者,同时也不是纯粹的材料,它代表了一个未出场的言说者或思想者,它是在教师与学生之外的平等对话的“第三主体”。教材肩负着为教育者、学习者提供言说、反思的对象和起点的职责,教材的对话性和反思性要求教材编写要围绕有真实意义的问题展开,要具有实践取向,克服传统教育专业类课程教材脱离实际,脱离学生需要,脱离学术前沿的情况。为此,教育专业类课程教材的编写要紧密围绕培养探究型或反思型教师这一理念,凸显对话性、反思性与实践取向,加强教材内容与学生和现代社会生活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具有恒久价值的能反映儿童教育的基本经验和核心价值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及时吸纳反映学术前沿的最新成果,密切联系基础教育的实际,建立具有对话性、反思性、实践取向的教育专业类课程教材体系。

四、开展学生主动参与和反思、实践取向的教学改革

对于培养探究型或反思型教师来说,除了要有与此培养理念相适应的课程和教材体系,还要改变教师教育活动中与传统的培养经验型、技术型教师适应的、以知识传授和技能训练为中心的被动接受式的培养活动方式,实施反思、参与和实践基础上的多样化的培养活动方式。目前的教师教育中教学形式主要还是灌输式或者说是填鸭式。在教学过程中,教育者处于支配地位,受教育者处于被动地位,教师台上讲,学生台下听,基本上仍是教师“一言堂”,把学生视为储存知识的容器,以抽象地讲授为主。而且由于承担教师教育的教师大多没有基础教育实践经验,主要讲授理论性知识,只能是凭借书本和资料对教材内容加以阐述,

“纸上谈兵”,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回应不足,与基础教育联系不够紧密,时代性不强,缺乏直观性、现实性。结果,理论是理论,实践是实践,理论与实践缺乏有效沟通,造成教学效率低下,学生厌学、教师厌教的困境。这种现象在教育专业类课程的教学中表现尤为明显。据调查,“教与学的方式过于单一”仍是当前教师教育课程需要优先解决的问题之一。这种以知识传授和技能训练为中心的被动接受式的教学方式强调教师和书本的权威性、正确性,强调讲课的系统性、条理性和逻辑性,注重学科知识体系的灌输。在教学实践中,教师甚至把讨论的、活动的或探究的内容首先改造成结论性知识,而后灌输给学生去掌握。然而,对于学生而言,灌输从来就不等于吸收,教的传授因此不等于学的接受。接受或吸收的实质,只能是学生主体自主判断、选择、取舍而后理解、建构的过程。所以在教学方式上要改变原来灌输式和偏重于抽象地讲授的方式,提倡实施参与、反思、实践为特征的教学,注重师生互动,理论联系实际,密切关注教育实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强调和倡导以教育教学实践问题为中心的学生主动参与和反思,提高学生创新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就必然要求系统讲授和沉默静听为积极的讨论和对话所代替,要求学生的学习方式不是被动的而是主动的,不是孤立的而是合作的,不是单纯接受的而是不断探究的,养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在知识经验的传递一接受和教育教学技术技能训练的基础上,更多的是通过主动参与和反思来学习。相应地,这也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强化教育教学与实践相结合,倡导以理论讲授、情境创设、典型案例分析、问题解决、经验分享、合作研讨、实践训练、指导反馈等多种形式的教学,创建以自主、对话、实践取向为特征的教学文化。

五、强化形式灵活多样、内容丰富的教育实践

教师的培养不可能脱离一线教育的实践体验。20世纪80年代以来,不少国家越来越意识到实践在教师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将“现场体验”与“临床实践”作为教师培养的专门标准提出。教育实践是教师培养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但长期以来我们对教育实践的重要性认识不够,教育实践课程太过薄弱。教育实习通常为6~8周的时间,即使把见习时间和实习时间加起来,一般教育实践周数也都没有超过12周。这不但与国外教育见习、实习的时间普遍被延长的趋势不相符,而且如果去掉教育实践前的准备、熟悉情况以及实践后的总结的时间,真正的教育实践时间相当短暂。再加上许多高校的教育实习基地不够用或者不稳固,一般都是几个实习生同在一个班级短时间、集中式的实习,往往造成学生的教育实践流于形式,效果极不理想,应该得到锻炼的内容得不到落实,很难给学生有足够的临床经验和反思自己的实践以及补救的机会。不仅教育实践课时少,实践流于形式,而且长期困扰师范生教育实践的一些基本问题如教育实习经费不足、实习基地不稳定、实习形式和内容单一、组织管理松散等现象目前依然不同程度的存在。这对于要培养探究型或反思型教师而言,显得相当滞后。这就需要我们加强目前的教育实践课程。

首先,要延长教育实践的时间。这不仅是国际教师教育的趋势,也是培养探究型或反思型教师的实际需要。有了时间的保证,才能让师范生全程深度地参与教育实践过程。其次,教育实践的形式应灵活多样,教育实习、见习应该贯穿到整个大学学习生活之中。从国际比较的视野来看,各发达国家普遍将分散见习与集中实习相结合,教育实践分散在各个年级来进行,渗透到日常教学活动中。如俄罗斯采取渗透式的实习方式,把为师范生安排的不少于20周时间的实习分配到各个学年中去进行,从而使得实习与学习始终处在一种相互印证和彼此结合的状态。英国的教育专业训练课程中呈现出“学校体验”替代单一的教学实习的趋势。“学校体验”被分散安排在各个学期,与其它内容的教育交叉进行,互为支撑,使师范生从学习教师教育课程开始,就接触和联系中小学,了解并熟悉教师职业技能。这种分散式的贯穿于整个学习生活之中的教育实践活动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了解现实、观察现实、参与现实,另一方面能把教育实践活动与教师教育课程有机结合起来,变静态模仿式为动态辩证的反省与经验积累,使学生在实践中不断反思,在反思中不断学习,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真正融合。另外,在教育实践内容上,应注意让学生真正地参与教育工作的全过程和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而不是仅仅局限于教学实习。最后,在教育实践的组织管理上,可探索通过“教师发展学校”、教师教育创新实验区等机制与地方教育行政部门、中小学建立伙伴合作关系,建立相对稳定的实习基地,实现教育实践在组织管理上的制度化、合作化。

第8篇

关键词:民办院校 学习教育 知识教育 结合

在国内,民办院校改革开放的产物,相对于公办院校来说,教育之路无任何成功模式可以效仿。民办院校,其突出的特点之一就是学院在近阶段必须通过较严格的一日常规管理才能很好地完成学生的学业。这样就存在着严格的一日常规与学习个体发展力求更大的自由度的矛盾,素质教育随之提上日程。民办院校的教学在抓一日常规、知识教育、思想教育的同时,还应该强化学习教育,从而缓解民办院校发展中的矛盾,这也是民办院校实施素质教育一项非常重要的环节。现在有很多高校开设了学习指导类课程,如《专业导论》。但中国的教育模式更侧重于“教”。学生有一些不正确的学习方法,因此,教师要将学习教育贯穿于知识教育、思想教育的始终,使学生热爱所学的课程。知道怎么学习,掌握好学习方法,做到既学会,更会学。作为一名从事思想政治工作和教学工作的大学教师更应重视学习教育的重要性,怎样做到学习教育与知识教育相结合呢?我在七年的思想政治工作和近三年的教学工作中领悟到了一些心得。

一、把握“三情”。明确“三点”

“三情”与“三点”是实施学习教育的前提和基础,是从事思想政治教育与教学工作中必须贯彻的思想。

(一)把握“三情”

“三情”是指家情、学情、近情。这是对一个学生的立体了解,教师必须心知肚明。家情,是指学生的家庭状况,借此可以了解学生的一些性格和心理,从学生的家庭背景把握学生这个个体。学情,是指通过学生的档案材料、与家长的沟通等渠道了解学生在中学阶段的学习情况,从而把握好学生的学习状况和对学习的兴趣,再通过与学生的谈心、与舍长班干和各科任教师的交流及摸底了解学生近期的学习情况与学习兴趣,从而及时地与学生进行交流,给予指导。近情,是指了解当前国家、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求。了解本专业当前学科有哪些新精神与动向,及时地与学生进行探讨和沟通,从而使学生有充分思想上与业务上的准备,有足够的危机意识,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使学生明确学习的目标。

(二)明确“三点”

“三点”是指在从事教学工作中,教师在熟悉教学大纲的基础上,必须确立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学习指导要点,从而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方向感,有侧重点,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二、加强指导。做到“八要”

在思想政治工作中,教师始终要在从事学生日常工作的同时,有意识地进行学习教育,在思想指导中突出学习教育与知识教育的要点,在把握好“三情”的基础上做到“八要”。即。要多与学生进行谈心,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要多与家长保持联系,了解学生的过去与现在;要经常深入到学生宿舍,了解学生的学校生活;要密切联系各科任老师,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要经常和班干沟通,了解班级的学习风气;要多参与学生的课外活动,增进感情,了解学生的另一个侧面;要及时树立学生中的先进与典型,既鼓励先进又带动后进,同时有利于从政治、学习与能力上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要多开展有意义的班级活动,增进同学之间的感情互动,加强班级的凝聚力,形成良好的班风。

三、明确框架。做到“十要”

在从事课程教学中要让学生明确地知道该课程的基本框架,该课程对于将来他们工作有何益处,将“三点”落到实处,做到教学过程中的“十要”。

(一)明确框架

课程必须有一个基本框架,在教学过程中给学生讲清课程基本框架,课程所具有的特点,学习时应该把握的脉络。让学生知道学什么,怎么学,使学生有目标、有动力地进行学习。比如,我在课程教学中,首先给学生交代《秘书学概论》这一课程的基本框架,以及贯穿这一框架结构的主线――“四个转变”:其次说明“四个转变”为什么是课程内容的主线,进行实例分析;再次针对如何把握重点、处理理论与实践的关系、读书、笔记及考试等多方面提出学习要求。让学生明白学了这门课程将来在工作中不但能用,而且会用,并不是纸上谈兵。

(二)做到“十要”

学好一门课程,除要做到学习教育与知识教育相结合外,还要做到“十要”:要逐章提出学习指导要点;要突出重点难点,明确思路,指导学法;要指导如何阅读教材;要提供学习参考书目;要对针对课程内容提出思考的问题和注意事项:要指导记录课堂笔记的科学方法;要有双向交流,生问师答;要有各个阶段的设问、提问,以调整教学、指导学习;要布置预习、复习;要讲评学习态度、课堂秩序及学习方法。

四、注重反馈,厦时调整

哲学上有这样一个理论,即“实践一理论一再实践”。我认为不论是从事思想政治工作,还是从事教学工作,都不能离开这一真理,要做到学习教育与知识教育相结合更应注重这一点。

(一)注重反馈

在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在做到“三情”与“八要”的同时。还要注重学生的反馈信息。学生工作是有反复性的,尤其是学生,大部分在高中学习时就没有恒心,学习的目标具有反复性。在做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时,教师应将学习教育与知识教育结合起来进行与学生的沟通,而不是赶场子、走场子,是一个不断反复、不断沟通的过程。而反复的基础则是注重学生的表现与学习状况的反馈,注重任课老师的反馈,注重班级干部的反馈,注重家长的反馈,在此基础上深刻地进行思考,及时调整自己工作的方式方法,再一次做好“三情”与“八要”。

(二)及时调整

在从事教学工作的过程中,我有这样一个认识,教师的主导作用应体现在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上,评价教学质量的根本标准,不在于教得怎样,而在于学得如何,在于学习质量的高低。有人说,民办院校是~流的教师,三流的学生”,这就导致一些抱怨,因为这个“一”字和“三”字之间本身就存在着一些固有的矛盾。就像学习教育与知识教育一样,应该将二者很好地结合起来,各自找原因,从而很好地解决矛盾,做到二者的和谐。在实施学习教育与知识教育相结合的过程中,教师不应站在学生对面,单纯地让学生接受教师发送的信息,而应站在学生的角度,与学生一起获取信息,从学情出发,指导学生如何接受教学信息,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教与学的双向或多向活动,进而提高学习能力。教师不能只从自身的立场出发,认为学生基础不好无法很好地授课,将责任全部推到学生身上,而应该首先从自身查找原因。在教学中,教师要不断地检测教学信息作用于教学现象所产生的各种学习状态信息,同时不断地发送新的学习控制信号。考试后,及时分析考试成绩,检查教学效果,调查学生的反映,听取学生的意见,并根据各种反馈信息,进行自我评价,以此方便“再备课”。

五、转变教学观念,关注学生

(一)转变教学观念

不论是从事思想政治工作还是从事教学工作,都要正确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这实际上是教学观念的转变问题。实施学习教育与知识教育相结合,先决条件就是转变教学观念,但是从目前的教育状况来看,效果并不理想,很多人还是在从事着传统的教学方法。所谓传统教学方法,就是以教学理论与实践经验的长期积累为基础。这种教学方法虽然有着它本身所固有的一些优势,但毕竟存在着许多弊端,其中一大重要弊端就是重教轻学。

那什么样的教学模式是比较科学的呢?教育学家们提出了教学并举的口号。就是要变过去的“重教轻学”为“重教重学”,变‘镦师教,学生学”为“教师――教学生――学”,变单纯教学生“学会”为使学生“既学会、又会学”,实施教学并举,强化学习教育。教师在向学生发送知识信息、思想教育信息时,还应发送涉及领域里面的指导信息、评价信息等,让学生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有自我钻研的能力。

(二)关注学生

学生是教师授课的对象,是教师实施思想教育的载体。教师应该关注学生,一切为学生服务,不能简单地把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作一种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在实施学习教育与知识教育相结合的过程中,要改变教师站在学生对面,单纯地让学生接受教师传授的信息。而是要站在学生的角度,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与学生互动,一起探讨获取信息。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生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成为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

参考文献:

[1]马叔平.北京民办教育发展与展望[c].北京:京华出版社.2000.

第9篇

[论文摘要] 随着对人的全面发展的认识的提高,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和社会条件的改变,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内涵和外延都可能发生改变。本文从普通教育侧重于社会性,职业教育突出个体发展这一角度出发,探讨了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在价值上的区别,在内容上和实现方式上的区别以及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的教育目的。

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受教育者都是学生,抛开其他社会价值不谈,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最基本的需求那就是生存,所有形式的教育都必须满足这个最基本的条件。如果背离了这一基本条件的任何形式的教育那都是欺骗或者。从纯粹的所谓的“客观”本源上去探讨职业教育或普通教育“应该是什么”,很可能是徒劳的,最终难以得出令人信服的结论。随着对人的全面发展的认识的提高,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和社会条件的改变,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内涵和外延都可能发生改变。从普通教育侧重于社会性,职业教育突出个体发展这一角度出发,所有的普通教育都应公费或者费用较低,它的教学计划必须由国家严格统一,不受市场左右。而职业教育则可以有较高的收费,教学计划完全由市场决定。

一、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在价值上的区别

由于教育是人们改造主观世界的有目的性的活动,因此教育的价值问题应当是划分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根本性问题,也是我们分析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关系问题的逻辑起点和最终归宿。教育价值的不同决定了教育内容的取舍不同,进而决定了教育所采取的形式及其方法手段。教育既服务于人的发展,又服务于社会的发展,下面我们就这两个方面分别展开论述。

(一)二者在服务于人的发展上的价值区别

其一,普通教育关注人作为高级生命体的自然价值,如何与自然界的和谐统一。职业教育则关注人在劳动分工中的社会价值,如何与他人的协调求得个体的发展。普通教育的价值应该建立在超社会的万物世界里,关注的应该是人与整个客观世界的关系,重在发展和展现人类特有的生命潜能与性灵,突出生命的价值和人格的尊严。

其二,普通教育是从人的内在身心结构来关注人的存在和发展,关注民族的整体素质。职业教育则是从外部条件来关注人的社会存在和发展,讲究个体发展的特点。一个和谐的社会就应该是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协调发展。

其三,普通教育侧重关注理想层面的人的发展的全方面性,职业教育侧重于关注人的现实层面的发展的全过程性。从理论上说,人类的发展是没有尽头的,但人的发展要受到人的生命时间和社会客观环境的制约,因此,真正的全面发展是人类永远追求的一种理想。职业教育则是立足现实可能和需求,寻求个体潜质与社会需要的结合点,以职业为导向,对教育的方向、层次进行合理的取舍,而不可能面面俱到。可以这样说普通教育追求的是一种理想,职业教育追求的是一种个性。

(二)二者在服务于社会方面的价值区别

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的理论体系的不同,认知客观世界的角度不同。因而普通教育是探究社会发展规律,指导社会发展的实践。而职业教育的学生则是作为社会实践的实施者,具有鲜明的个性特色。没有普通教育社会就没有品位,没有职业教育社会就没有色彩。

二、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在内容上和实现方式上的区别

(一)二者在内容上的区别

普通教育所要求的认知内容不以应用为目的,而重在认识过程的本身,在认识过程中去发现规律,并把这些规律系统化,理论化。因此,普通教育只是层次上有所区别,内容应相同。功利性,职业性都非常明确的普通教育都应属于职业教育的范畴,由此看来我们目前许多普通高校本质属于职业教育,就应改为职业技术学院。它们的根本区别在于高等职业教育能确定自己的职业服务对象,普通高等教育则不能确定自己具体的职业服务对象。

(二)二者在实现方式上的区别

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实现方式是由它们的价值和内容所决定的。从国家宏观的法律政策上看,由于普通教育应当是超功利的,为了排除功利思想的干扰和束缚,所以普通教育体现了较强的国家意志性和国家的干预性,普通教育具有统一性、原则性、稳定性和规范性等特征。从办学体制来看,普通教育办学主体和办学形式相对单一,有较强的计划性,其激励和约束机制主要依赖于政府、专家的评价和监控,其次才是社会公众的感受。职业教育办学主体多元化,办学形式多样化,有较强的市场性、灵活性和开放性,其激励和约束机制主要依赖于市场竞争和受众的评价。从具体的教育教学方法上看,普通教育强调传授过程的思想性、理论性、知识的渗透性和内化性,启发式、研究式、感染式等教学方法应成为普通教育的主要教学方法。职业教育应强调传授过程的直接性、实践性、知识的组合性,因此,示范法、实训法、问题解决法等教学方法应成为职业教育的主要教学方法。

三、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的教育目的

实际上人的一生就是一个教育过程,参与社会实践就会被社会教育,回归自然,受到自然的熏陶也是一种教育。按目前我国的现行教育模式归纳起来大致有三个阶段:九年义务初级教育阶段,中等教育阶段,高等教育阶段。下面就三个不同阶段的教育目的进行分析。

义务教育阶段:提高民族素质,为中等教育打下良好的基础。

中等教育阶段:包括高中教育,中专教育,技工教育。高中教育属普通教育,中专教育既有普通教育的功能,又有职业教育的性质。技工教育则完全是一种职业教育。

第10篇

关键词:信息技术 教学 德育 教育

教师在日常的教学和管理中,在教授学科知识的同时,应将培养学生优良性格放在首位,德育教育是培养学生优良性格的重要方面。在信息技术教学和管理中,我深深感到学生精力充沛,思维活跃,当学生在教学中出现一些不太符合教学要求的行为和心理时,作为教师不能一味地指责学生,或强行规定不准这样,不准那样,而应该及时发现学生行为中所反映的思想倾向,同时要挖掘学生为什么要这样做的深层动机,本着爱护、理解学生的态度,多采用疏导而非堵的方式,晓之与理,动之于情,正确引导,不但可以将不良的行为和心理转化为一种正面的影响,使信息技术教学取得良好效果,还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优良的道德品质。

一、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优良的道德品质

对于一个中学生来说,养成一种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优良的道德品质,不仅对个人来说是一件很重要的事,而且也是对社会风气的净化。对于教师来说,如何培养中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并非一朝一夕的事。例如我们养成学生见到教师后,能够主动向教师问好,教师也能够主动回答向学生问好,通过一段时间以后,大部分学生见到教师能够主动问好。我们也通过日常的教学常规和机房管理的规章制度,要求学生课后自觉整理好椅子、键盘、鼠标,填写上机记录,同时学生通过每日擦拭微机上的灰尘,清扫地面卫生的日常劳动,使学生养成爱护微机设备,珍惜别人的劳动成果,自觉维护保持机房环境卫生,从而进一步地培养学生优良的道德品质。

二、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节约意识

现在的中小学生节约意识不强,花钱大手大脚,特别是每到节假日或同学生日,总要买一些价格不等的贺卡互赠。买贺卡不只花掉学生很多零花钱,同时也给环境造成污染。信息技术课上我们教学生做电子贺卡,电子贺卡可以通过网络传递,而无须纸张打印出来,修改也非常容易,它一方面满足了学生之间相互传达情意的愿望,另一方面,也可教育学生知道金钱来之不易,知道家长的艰辛,从自身做起,用实际行动来爱护环境,保护我们的家园,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节约意识;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学习电脑的兴趣和热情。

现在独生子女的家庭较多,养成他们花钱大手大脚,如何养成他们的节约意识呢?由教育局倡导的爱心助学活动,要求每个学生把日常的废品如纸、塑料瓶等物品积攒起来,统一由学生科把各班的废品卖到收购站,卖废品的钱捐赠给那些需要救助的学生。通过开展这项活动,养成了学生节约的意识。

三、培养学生高雅的情操、自觉抵御不健康内容

“上网学习”在我们学生当中正成为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但因特网是一个开放的、资源共享的超大型时空信息世界。在网上,各种信息鱼目混杂,泥沙俱下,有很多不良信息便通过网络方式泛滥。如何引导学生既要利用因特网进行学习,又要防止不良信息的侵害是所有计算机教师面临的艰巨任务。在教学中,我们一方面通过培养学生的法制观念,教育学生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不进网吧、游戏机房,上网浏览时选择适合中学生的看的内容;另一方面,在多媒体课的教学课上,在教师机上准备一些精美的图片,教学时播放一些优秀的音乐光盘,使学生能够通过正确的途径感受美,欣赏美,从而提高欣赏水准和鉴别能力,增强自身的文化素养,从内心深处自觉地抵御低级、庸俗、不健康信息的侵蚀。

四、培养学生敬师爱师、师恩难忘的感情

俗话说:“一日之师,终身为父”。在我们的学生当中,不乏有很多敬师爱师的好学生,但也有些学生觉得“老师教我,天经地义”。在校内或校外遇上,不主动问好,有的甚至于装作没看见,低头匆匆躲过。在制作贺卡这节课上,我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敬师爱师、师恩难忘的感情,让同学们把平时想跟老师说又没机会说的话,写在贺卡上,用E-mail把同学们的心理话和祝福传递给老师。同学们都非常兴奋,在贺卡上写下了很多感人的话语。有的同学写:“老师,我对您的第一印象是冷酷,但接触久了,发现您是一个温柔的人。”有的同学写:“老师,希望您别生气,您一生气,我就觉得天空要下雨。”还有的同学写:“老师,是您使我爱上电脑的。”“老师:感谢您给予我们那么多的快乐”等等,通过这一张张贺卡,一句句稚气的话语,充分表达了学生对教师深厚的情感。

五、培养学生尊重他人、遵守公共道德意识

在计算机教学中,有的学生总爱在文章中输入一些“某某某是大天才,某某某是大”等不严肃的内容或把其它同学的文件或文件夹删除,以此为乐。为此,一方面,我们在每一台微机上建立了备份,切实有效地保护微机上的资源。另一方面,我们组织学生开展了讨论,问大家:“随意删除其他同学的文件或文件夹,对你们个人有什么好处呢?一方面你们做了违反了机房规章制度的事情,影响了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另一方面,对别人也是一种伤害,在座的每一位同学是否都希望别人也这样对待自己呢?”通过这件事,让全班同学都懂得不尊重别人也就是不尊重自己,要求别人不删除自己文件,首先自己要做到不删除别人的文件。增强上机公共道德意识,培养一种“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思想。

六、培养学生踏实的学习态度、实事求是的学习作风

在计算机教学的考试时,有的同学由于机器出现一些意外情况,造成文件的丢失,不是把情况如实向老师反映,争取补考机会,而是擅自拷贝其他同学的上机答案,以求蒙混过关。为此,一方面,对这两位同学成绩作不及格处理,从根本上杜绝学生投机取巧的心理;另一方面,我们以此事为例,对全班同学进行教育,教育学生在学习中是应本着“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实事求是、认真踏实”的学习态度。同时,还教育学生,计算机课上教的复制拷贝知识是让大家用来提高工作效率,而非用于投机取巧,“知识要用于正道”的道理。

总之,作为教师,只能引导而不能强迫;只能促进,而不能代替;只能给予良好环境和条件,而不能拔苗助长;只能观其素质持长,因势利导,而不能任意摆布;只能示范要求、说理、鼓励、表扬、诱导、尊重为主,而不能批评、惩罚为主,更不可数落、耻笑、打骂和放弃……要千方百计地保护调动孩子的积极性,这才是教育的本质,才是教育的成功之路。

参考文献:

[1]冯丽英.论师范生教育技术基本技能的培养[J].教师与职业,2008(01)

[2]史君.高等师范院校加强现代教育技术教育的必要性及可行性[J].科教文汇,2007(12)

第11篇

说什么原因造成了这种现状?

不妨先看看师生关系这对矛盾的特性。在师生关系这对矛盾当中,双方共同的基础那就是师生双方都有意愿完成教学任务,但是这对矛盾双方的力量是不均衡的,教师为主,甚至有些专制;学生比较被动。这种情况下,教师难免会出现越俎代庖的错误,甚至粗暴专断的情况;学生则由于逆反而出现消极抵抗甚至公开抵触。另一方面,师生关系是依靠感情,共同的思想来维系的,教师无法像其它社会关系那样通过诸如经济措施、政治措施、法律措施来实现管理。师生关系的维系,只能依靠说服教育、感情投入和自身影响来实现管理目标,这样又造成了一定的软弱无力。中职师生关系的特殊性在于,学生多数属于普高的落选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师生的共同语言较少,另外由于多数学生在初中时成绩差,或多或少地受到一定的零落,或由于家庭的溺爱,只是一些学生学习品质较差,性格出现一定程度的与其年龄不适应的地方,在这对矛盾中,“离”的成分大于“合”的成分更增加了师生和谐相处的难度。

进一步探究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是教师主导地位的发挥和学生主体地位的落实都存在一定的偏差。从教师方面看,一部分教师对学生存在一定的轻视,差生,朽木,本身就包含了一定的不平等;一部分教师过于专制,以压和堵为基本方法;一部分教师还沿用应试教育的思维模式,以文化成绩论英雄,偏离了职业教育的目的。由于不能全面客观的评价学生,所以在对待学生的态度自然就偏向于消极。从学生角度看,一部分学生文化知识比较欠缺,同时由于受到冷落,进取心差,有放任自流的破罐子破摔的现象,自我约束能力差,甚至有倾向,于是在与教师的当中出现不合作倾向甚至严重的自由主义和抵触情绪。两方面的消极因素共同叠加之后形成了师生关系的不和谐。

如何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呢?

首先,给学生一个美好的未来,个学生足够的尊重。获得尊重和成就感是一个人最高的需求,职教学生最缺的正是这些。这就要求教师必须首先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学生,决不能有一点轻视,确实尊重学生的人格和正常需求。这是建立和谐师生关系的必要前提。这就要求教师有比较高的处事艺术和足够的爱心,尽最大的努力发掘学生的闪光点,激发学生的自尊心。同时要打消学生的不良心理,用身边的人事,鼓励他们职教照样有好的人生前景。通过这两种方法来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动力。

其次,教育学生以情动人,以理服人,身教化人。这是一个教育方法的问题。德育最大最有效的方法是春风化雨般的感化,教师手里也只有感情、道理和表率做工具,来引导学生,感染学生。切忌居高临下颐指气使的师道尊严。这就要求教师必须要真正做到平等的对待学生,与学生交朋友,了解学生的需求,设身处地地为学生着想,要让学生明白事理,要让学生感受到温暖,要让学生感受到真正的尊重,只有这样才能感化学生。

第三,注意从学生实际出发,给学生以尊严,循序渐进,不放过一个机会。我们在教育学生时往往有一种居高临下的优越感,忘记了自己做学生时的感受,这样往往脱离了学生的实际情况,揠苗助长,急于求成。要想真正的让教育起到作用,必须对学生的性格、兴趣爱好、知识结构、家庭背景等因素以及成长经历有一个全面细致的了解,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制定教育方案,才能有效;而且,这个过程必须是连贯的,循序渐进的。另外,在教育过程中不能单纯的说教,最好是学生遇到困难时,需要帮助时,再利用当时的情景加以点化提高,这样最容易入耳入心,这样的机会是稍纵即逝的,需要教师有足够的耐心和敏锐的洞察力。

第四,必须要制定适合学生个体的教育方法和方案。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每一个学生都有着自己不同的知识结构、思想观念、人生经历、兴趣爱好,他们身上表现出的相同的问题,可能是由不同的原因造成的,要想对学生进行教育必须要对学生有全面深刻地了解,找到病根,对症下药。切记生搬硬套别人的做法,更不能主观臆断。只有这样才能成为学生的知心人,师生关系才能和谐起来。

第12篇

【关键词】家庭教育 少儿 学习习惯

面对升学和成才的新要求,家长们更加重视孩子的英语学习,因此,家长怎样认识和对待孩子的英语学习成为了首先要解决的问题。不管家长的英语水平如何,只要充分认识了少儿英语学习的特点以及家长所起的作用,都能以正确的指导思想引导教育孩子,让孩子爱学英语、会学英语、能够学习英语。

一、少儿英语学习的特点

1.年龄问题儿童早期是学习外语的关键期,切实利用好这一关键期的意义之重大是不言而喻的。从生理学和心理学的角度上看,幼儿阶段是人类语言学习的关键期。早期儿童对任何语言都具有极大的敏感性,他们的语言感受能力极强,模仿能力也极强,他们听觉敏锐,心理障碍少。有实验研究表明,英语教学班的孩子较普通班的孩子语言表达能力更强,思维更活跃,反应更灵敏,性格更开朗。言行举止更大方,尤其是礼貌用语的使用更频繁。语言的训练与运用促进了儿童的表达能力,而表达能力的提高促进了他们思维的发展。

2.心理问题

儿童心理特征既简单又复杂。它对外语学习的影响大致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①可塑性强。首先容易培养兴趣。在家长、教师、同学的引导或影响下,儿童很容易对新鲜事物产生兴趣。其次容易适应和接受不同的思想、观念、文化等。②情感因素简单。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情感因素是造成外语学习差异的重要因素。③心理负担轻。与成年人相比较,儿童因害羞、胆怯、焦虑等心理因素带来的副作用较小;他们敢于开口,积极参与各种活动。这有利于创造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总的来说,与成年人相比,儿童的心理特征对外语学习更有利。但也存在不利的因素。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①儿童心理可塑性强,但自控能力差。②儿童在外语学习中能够积极投入,但他们集中注意力的时间有限。他们很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而分散注意力。③儿童在思维能力不如成年人,他们不善于把握语言的系统和规律,也缺乏独立学习的能力。对自己的学习缺乏计划、安排。对教师的依赖性较强。因此,在儿童外语学习中,家长要充分考虑儿童的心理特征,根据实际情况,有效地帮助孩子提高英语学习效率和成绩。

二、家长的作用

家长的作用在孩子学习英语过程中很大。那么家长该如何发挥作用,让孩子更好的学好英语呢?引导孩子学会科学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1)创造条件让孩子多听听录音

对于初学者、对于少年儿童来说,学习英语不强调会认读、拼读和书写,主要是加强“听”与“说”的训练。他们能听懂、能应答,就会有兴趣,会有成功感;认读和书写字母则相应地靠后,至于写句子更是往后放了。因此,在少儿英语教学中,强调挺好、说带动读写。多听、多说可以让孩子尽快达到“脱口而出”。

(2)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习惯的力量是一种巨大而持久的力量,许多重要的事情正是靠习惯的力量去完成的,而且,良好的习惯是可以养成的。所以,进行“养成教育”便是基础教育的重要内容和环节,它也应当是每一家长在教育孩子时都应当重视和掌握的重要内容和环节。在少年儿童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家长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比让他们多学到一些知识或得到好的分数还要重要得多。家长要帮助孩子养成以下学习习惯:①认真听、耐心听。即,先用心静听录音或才是说,听准了、听会了,才跟着学说,不要急于说,防止刚刚开始听就急着跟着说,这样做会产生只会跟着说,或离开老师的带读,就不会说的问题;也还会因听不准而说不准。②大声说,不害羞,家长要不断鼓励孩子勇于大声地朗读、对话、答问,以利于清楚地表达自己,也利于他人纠正自己的错误,还有利于培养大胆、开朗、自信的良好个性。③多举手、多练习。要鼓励孩子在课堂上积极举手发言、回答问题,以及做“情境表演”等,这样做,增加了课堂上练习的机会,也能得到、同学及时的、更多的指导和帮助。④大胆地联系实际做动作。人们的语音语言和身体语言是相辅相成的。做动作可以帮助孩子理解语言,表达语言,也有助于记忆。让他们“在做中学”、“在发现中学”,“在笑中学”,这样的学习对于发展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性,完善孩子的个性,都是很有益的。⑤注重时效。要培养孩子从小就有时间观念,采用多种方法鼓励他们做到并凑成“专时专用、节约归已”好习惯,即学习时专心学,不吃东西,不玩猫;玩耍时好好玩,家长还可争取时间同他们一道玩,以表示鼓励。

(3)培养孩子学习的坚持性、毅力和承受困难和挫折的能力。尽管少儿英语的教学活动应当做到:生动、有趣、但是,让孩子长时间占用业余和游乐的时间,于晚上或周末甚至假日去上英语课,这对于小学生,特别是六、七岁的孩子来说,毕竟是有一定困难的,是很不容易坚持的。家长鼓励他们不随便请假、缺课,不但有利于学好英语,也能培养孩子做到做事有坚持性的良好性格。可以说,学习能力的培养,远比学习知识重要,孩子从小学会学习,会学习英语,可以大大提高学习效率,更可以不断更新知识结构,这是可以终身受益的。

2.家长配合孩子学习的方法

(1)向孩子学习,拜他为师,会极大地提高孩子的学习兴趣和认真学习的程度。。可以说要想让孩子学得好,首要是让孩子能“爱学”、“乐学”,这是现代教育所一再强调的。

(2)鼓励孩子、同孩子一道大胆地做动作。如问候语、礼貌用语的应答,做过娃娃家等的游戏,画图、涂色、剪拼等,既是有效的学习,也是亲子之间亲切的交流。

(3)鼓励孩子联系生活实际进行学习。如在家居物品贴上英文标签,全家人一道学;去公园、商店时,复习有关词、句;主动同外宾交谈等。

3.为孩子创设学习英语的良好环境

(1)良好的物质条件

这在一般家庭是不难做到的。即,让孩子有自己的学习场所,没有单独房间的,要给他隔出一个“学习角”,放有书架、录音机等用具。

(2)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这比良好的物质条件还要重要,直接影响孩子的情感智商的发展。主要包括这几个方面:①夫妻和睦、亲子融洽的家庭关系。这是建立在互相关爱、互相尊重的基础之上的。它让孩子有安全感,能安心学习;它能使孩子有责任感,对家庭也负有责任。②鼓励孩子勤学好问,提倡大家互相学习。③父母亲的良好榜样。我们知道,儿童期的孩子一般还没有明确的学习目的,这时,父母亲对学习的态度、特别是行为,会极大地影响孩子。父母亲喜好读书、看报,特别是学习新事物、跟上新时代的观念和行为本身,就是对孩子最好的、最长久又深远的无需教育的教育。

第13篇

论文关键词:社团建设;思想教育;创业教育;融合

大学生社团是实施思想教育和创业教育的重要途径和有效形式,在加强学校文化建设、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引导学生适应社会、促进学生成才就业、引导学生创新创业等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艺术设计系根据艺术专业高职学生的特点,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之别重视社团文化建设,寓思想教育和创业教育于社团文化之中,走具有艺术类专业特点的社团建设之路,以社团为载体有效开展思想教育和创业教育。

一、和谐校园,艺术创造

(一)人性化教育是艺术类学生特点和创意人才培养的要求。高职艺术类学生有以下几个特点:文化课基础较差;学习习惯不好;组织纪律差、行为散漫;思想消极,甚至偏激;情感丰富、思维活跃;求新求异意识较强;为人正直,诚实守信。有优点,但缺点更多。能用的高职设计类人才的培养需要创意、创新、创造。学生的特点和创意人才的要求决定我们的思想教育方式也要创新,以人为本,因材施教,采取人性化的教育管理,不能用放大镜找他们的缺点,要更多地挖掘他们的闪光点。

(二)社团活动,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社团建设是艺术设计系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中的重点,也是系部文化凸显的一股力量。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就是为专业服务,为学生成才创业服务。艺术类学生特点以及艺术类专业特点决定了社团文化的重要性。我们的学生要学好专业,更要将专业知识运用到实践。社团活动为他们搭建了一个实现自我的平台,通过这一平台巩固专业、锻炼能力、开阔眼界、广交朋友。

艺术系社团一直是系部文化、学校文化的引领者,也是学生管理团队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战场,在学生良好学风养成及道德教育引导方面作用明显。“自由风”单车俱乐部骑行华西村,感受中国新农村的巨大变化;为旅游系石荣慧同学义卖捐款、骑行千家万户宣传义务献血,体现了人间的真情和关爱。他们的活动和先进事迹被常州电视台和多家媒体报导,在社会上引起了良好的反响。实用英语口语协会通过“英语演讲、英语角、英语讲座、英文影视作品欣赏、会员集体晨读、英语知识竞赛、英语志愿服务”等方式开展社团活动,促进了艺术系学生英语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加强了学生“学好基础知识,丰富文化内涵”的显性认识,引领良好学风的逐步养成。Only dance舞社和雨沫话剧社的成立,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也活跃了学院节日晚会的舞台,他们用舞蹈和话剧诠释真善美、展现人间的正义、体现血与火的阶级友情。我们通过社团联合展示活动进行“热爱校园,热爱生活”、诚信教育和廉政文化教育,摄影协会外出进行摄影写生采风,捕捉生活中的美与丑,倡导保护环境,关注人类居住的地球。涂鸦社、摄影协会、绘画协会、室内装饰协会围绕“绽放艺术才华,创造靓丽空间”、“走出寝室网络空间,提升专业文化内涵”等主题联合举办涂鸦墙活动、绘画技能大赛、环保创意大赛、宿舍装饰大赛、党建进公寓活动,他们用画笔和创意设计美化他们的宿舍,点亮美丽的校园,也点亮了年轻学子的心。这些活动的举办引发了学生更强烈的求知欲望,丰富了学校文化,锻炼了学生能力,促进了学生思想、身心的健康发展。

二、思想教育,“五心”追求

在以社团为载体进行思想教育的同时,我们不能为教育而教育,强烈摈弃形式主义,注重活动内容与思想教育的融合,注重对社团成员以及其他学生的良好引导。要做到这一点,我们强调“五心”级要求,即“热心”,社团建设和思想教育工作都是一项具有奉献精神的工作,管理团队以及社团老师没有对学生满腔热情的爱,没有对学生极端负责的热心肠,没有对教育事业的执著追求,就不能做好新形势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爱心”,尊重、关心和理解社团成员以及受到社团教育的每一名学生和群众,了解他们的心理需要,真心实意地帮助他们解决面临的实际困难,使他们感受到人间的关怀和温暖,为有效地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创造良好的氛围;“诚心”,正如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的那样,我们要“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师生之间、社团成员之间都要以诚相待,彼此相互尊重,相互信任,架起理解的桥梁,做良师益友;“公心”,公平地对待每一个学生,社团成员之间也要公心,不能徇私,更不能凭个人印象办事,对于社团成员以及其他学生的意见和建议要虚心听取,做人处事要堂堂正正,为社团成员和其他学生做出表率和榜样;“信心”,多鼓励少批评,多启发少惩罚,调动社团成员积极性,通过自我教育克服自己的缺点;要加强社团成员以及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鼓励他们内心深处想立志成才;对暂时处于后进或有问题的社团成员及学生,要注意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不断加以引导、鼓励和帮助。做到“五心”,我们的社团成员,我们艺术设计系的学生就会把我们这些思想教育工作者、我们的社团指导老师当亲人、当朋友,他们也会虚心地接受思想政治教育,更好地学习专业知识,创造性地开展社团活动。

三、社团活动,提升内涵 转贴于

(一)以社团为载体,有效地开展思想教育工作。加强社团活动的正确引导与管理,加大社团负责人及指导老师思想理论和业务知识的培训力度,增加系部对学生社团活动,尤其是专业类社团活动的投入,促进社团建设不断创新。

(二)加强社团活动与艺术类专业相结合,提升专业社团学生政治素质、专业能力和文化内涵,精心打造竞赛类社团和创业型社团。动漫社漫人堂团队就是一个典型的案例。他们的作品《Angel》去年获得全国3D大赛一等奖,今年他们又接到参赛任务。他们不怕苦,不怕累,克服条件艰苦、时间紧、任务重的种种困难,牺牲了四个多月的日日夜夜,不断筛选剧本、精心制作,终于创作出《筷子与勺子》短片。这个动漫作品经历了学校初赛、江苏省复赛、全国总决赛,连获佳绩,最终获得了江苏省三维数字创新设计大赛特等奖以及全国二等奖。榜样的教育力量是无穷的,他们的努力就是对全系师生的一种良好教育,对艺术设计系开展专业改革、项目申报、校企合作、学生工作都是一个很好的动力,也有效地推进了艺术设计系的“创先争优”工作。

(三)以社团活动为载体,培养学生的核心竞争力、跨行业能力、行业领导能力,扩大社团活动的社会影响力和宣传教育功能。努力促成每个专业、每个班级有社团,专业老师必须指导或参与指导社团,全方位提升艺术设计系学生政治素质、专业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

艺术设计系班级学生数不多,专业特点鲜明。课堂上,学生只能学到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通过社团活动,他们可以感受人文文化、锻炼组织协调和人际沟通能力,能更好地融入社会、服务社会。社团负责人和部门负责人更能在社团这个平台上展示风采,提高内涵,他们往往最有可能被大公司录用或被企业重用。

(四)进行社团市场化运作尝试,加强校企对接。通过社团活动和市场对接,让学生体会劳动的艰苦、增强对工人阶级和劳动大众的爱,培养学生市场运作能力和创业创新能力。

庆典创意社团于2010年9月成立,该社团综合艺术设计系各专业方向,通过与常州婚庆行业协会、美容美发行业协会通力协作,根据企业岗位设置企划社团机构,面向艺术设计系各专业学生,集各专业所长,将学生的专业特点、社团实践与社会服务、市场运作结合起来。目前,庆典创意社团与常州梦鑫喜文化公司结合紧密,参观他们的婚庆现场全过程,部分骨干力量直接与他们各部门对接,直接参与市场运作。通过实践,学生感受到了庆典行业的艰苦,深切地体会到了光鲜的工作背后要付出辛苦的劳动。有了社团和企业的对接,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得到了显著提高,也为我系学生专业融合、与市场对接、更好地就业创业打下了扎实的基础。通过我们的努力,艺术设计系社团数量增加了,活动质量提高了,指导老师的责任心也得到了加强,各项活动丰富多彩。大量的社团活动使思想教育深入人心,教育形式也更加灵活,屡创新意,更符合当代年轻大学生的心理需求,也为他们的专业学习和就业创业搭建了一个更高的平台。

四、思想教育,创业先导

艺术设计系倡导专业文化与学校文化、企业文化的对接和融合,社团建设也不例外。我们在社团建设过程中,在以社团为载体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时,特别强调专业文化与社团文化的对接,注重社团的市场化改革,重视校企合作基地对社团成员的锻炼和培养。引导学生走“课堂学习—社团历练—校企对接—创业团体—创办实体”之路,运用专业知识,通过社团历练,基地感受劳动,基地体会企业运作,基地就业,立志创业。

第14篇

【关键词】教学;预设;生成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9-8747(2012)01-0014-02

“预设”体现教学是一个有目标、有计划的活动。“生成”是对教学过程生动可变性的概括,用东庐中学陈庚金的话说是“应该动态的”,“如果预设都做好了,学生上课时就没有新鲜感。” 预设与生成作为一对矛盾统一体。美国教师教育专家克里克山克曾建议:“好的教育计划会避免无数在你班上可能出现的问题。”但他同时又借用苏格兰诗人罗伯特·伯恩斯的名言警告说:“老鼠和人类的最好计划常常走入歧途。”这两条似乎相互矛盾却也恰好说明:教学活动的预设与动态生成这一对矛盾总是交织在一起的。

预设与生成,是随着新课程出现的一对矛盾体。如若不能明白“课改,就是改课”的道理,不能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不能以学定教,老师只是一味的霸占着课堂的话语权,那么我们也就无须研究预设与生成的关系了。“课堂教学不是教师教学行为模式化的场所,而是教师教育智慧充分展现的场所。”新课程只有教师真正的参与进来,我们才能构建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运行机制,我们的课改才有希望。我们的教育不缺少理念,缺的是对一线教育生活的真正参与。教育改革,需要我们真正的付诸如行动。

在讲蒲松龄的文章《狼》一课时,我的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①揣摩语言,领悟作者语言运用的精妙,把握狼与屠户的形象;②理清文章生动曲折的故事情节;③掌握课文中狼的阴险狡诈和屠户的机智勇敢的斗争精神以及课文所阐明的道理。

过程与方法:①朗读;②品读;③讨论点拨。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狼的贪婪、凶狠和狡猾的本性,懂得对于狼一样的害人虫必须识破它的假象,坚决斗争,善于斗争;并同社会上的假、恶、丑等阴暗面作斗争。

这样的教学目标的设计,有利于促进预设与生成的有机结合。围绕着这样的目标,在第二节课时,我的预设是先由学生从文中找出最能够体现狼的本性的那个字,然后再慢慢地依次研究狼的其它特征。“黠”字体现狼的本性,文中有相关的语句;除了“黠”,其它的特点,还有“贪”、“凶”,也有体现的语句。而一个同学却打破了我的预设,为我带来了麻烦。她说狼很“聪明、团结”等;我追问依据,她证据凿凿的说:“'两狼之并驱如故'看出了狼的团结,并不为骨与肉而争抢相对;'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目似暝,意暇甚',还有'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足见狼的聪明。”

遇到这样的意外,我始料不及,因为这课我讲了很多遍,也没有这么一问的。预设与生成出现了矛盾,我很清醒的知道是这个学生对文本的阅读产生了误解。我们的语文教学要实现学路、教路与文路的统一融合,才是最好的阅读教学。我笑了,没有完全的肯定这个学生的不足,而是先赞扬她的不同与他人的见解,也使学生们知道狼也真的是有这位同学所说的“团结、聪明”等特点的。然后一转,我说“那么这篇课文作者对自己笔下的狼,所寄予的情感态度是怎样的呢?”

学生研讨得出,是讥讽嘲笑的,依据是结尾的作者议论:“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只增笑耳。”

正确的解读教材,是必须通过仔细的研读,而没有良好的阅读素养,即使仔细的研读也不会有自己的东西的。教师的读书的积极效应就在于此,而且,机智的驾驭课堂也是少不了。生成可以是我们课堂上的精彩的花絮,而一旦的处理不好,却也可以会是我们课堂上的败笔之所在。

下面几个例子恰恰能够说明这一点:

一位教师执教《塞翁失马》:有学生在讨论中提出“塞翁丢失的是公马还是母马”时,教师有些兴奋,马上放弃计划,抓住这一“可笑”的问题让学生讨论。结果是一堂课就在争论“马的公母”中过去了,令人汗颜。还有一位教师执教《》:当学生提出“林则徐没有环保意识”时,教师对此观点大加赞赏,并即兴组织学生争论,文中的爱国情感被搅得荡然无存。

第二个例子就出现了教师没有很好的把握生成的契机而导致令人啼笑皆非的现象。这一课,我去年下半年教过,对教材,我很熟悉。学生提出“林则徐没有环保意识”,这个问题,是对教材理解的不够,也不透,没有真正的明白“”中的“销”字,误以为是“烧烟”;本来出现这样的生成的问题,会极大的促进我们的课堂教学,而因为教师没有准确的把握好教材,盲目的引入学生的讨论,从而致使文本的德育教育功能丧失殆尽。如果老师在问题出现后,能够强调“销烟”的“销”字,使学生明确林则徐用的是化学的方法,而不是烧烟。再指出当时外国人并不相信林则徐真的要禁烟,以为林则徐要发大财了的误解 ;可看到林则徐整个销烟的过程,信服了,也为林则徐卓越的组织能力和高尚的人格精神所折服、赞叹。这样的机智处理,渲染了文本的爱国情感,突出了“三维”目标中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而且还能够适时的进行相关学科知识的渗透,明确林则徐销烟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O=Ca(OH)2,反应发出大量热,为防止废气,避免鸦片污染土壤,就采用向水中加入鸦片和氧化钙的方法通过产生大量的热来分解鸦片,以激发学生对未知的欲求。由此看来,同是生成,教师的处理的方法决定了生成效果的优劣好坏。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预见到课的所有细节,而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的不知不觉中做出相应的变动。”叶澜教授也认为“要把教学过程看作师生为实现教学任务和目的,围绕教学内容,共同参与,通过对话,沟通和合作活动,产生交互影响,以动态生成的方式推进教学活动的过程。”布卢姆说过这样一句话:“人们无法预料教学所产生的成果的全部范围。没有预料不到的成果,教学也就不成为一种艺术了。”

谙熟了这些教育的名言,我们就会更加准确的把握教学预设与生成的关系,既高度重视课堂教学的预设,也能够机智的处理意外的生成。大课无痕,好课无案,或许就是这个道理吧。为了更好的处理预设与生成的关系,我们要在处理教材时,做到以简驭繁。大道至简。而语文特级教师余映潮的板块式教学就是我们学习的最好的方法与典范。

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三课是安徒生的童话《丑小鸭》,文章很长,要做到长文短教,我就采取了板块式教学,以主问题的形式来构建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阅读扫清文字障碍,理清行文线索,出示一个主问题:丑小鸭先后流浪到了多少个地方,受到了怎样的遭遇?最后研究得出结论:出生地(被排挤)沼泽地(被歧视)老太婆家(被嘲笑)灌木林(向往美)老农家(被追打)花园里(被赞美);第二课时的主问题设计是:丑小鸭我说你就变成了白天鹅?在上一节课的基础上,我引导学生仔细的研读文本,分析原因,得出结论,并相时的而做了如下的板书,形神并茂,给予学生以没干的同时,也暗示了从丑小鸭化蛹成蝶的要诀:

丑小鸭——善良——宽容——有理想——善追求——白天鹅

为什么要以简驭繁的来处理教材呢?一是为了教有所得。我们的教学要遵循学生的学习规律,即少则得,多则惑。二是能够摒弃杂芜,更好的瞄准教学的目标,减少不必要的节外生枝的不良的生成。三是预设力行简约,才能有包容性和自由度,做到预设而不死板;生成也才能机智把握,即兴创造,让学生独特的感悟、体验与理解在课堂上绽放。

第15篇

论文摘要:传统武德从一个独特的视角揭示和展现着中华民族深刻而丰富的文化内涵,凸现出民族文化的普遍品格,有着极其深厚的民族根基、鲜明的大众特色、丰厚的文明底蕴,具有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和国际影响力,因此传统武德文化是一笔宝贵的教育资源。在社会主义公民道德体系的基础上,领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对习武人群进行科学的、必要的、及时的武术德育教育,这将有助于提高公民思想道德修养,更有助于建立社会主义景背下健康的价值观、人生观与世界观,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贡献应有的力量。

前言

武术文化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在中国古老而独特的伦理思想的哺乳与规范下,形成了武术之人应当共同遵循的道德规范,又是武术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武德。武德从一个独特的视角揭示和展现着中华民族深刻而丰富的文化内涵,凸现出民族文化的普遍品格,有着极其深厚的民族根基、鲜明的大众特色、丰厚的文明底蕴,具有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和国际影响力,是塑造伟大民族品格和文明人格的阳刚文化。

1 正确地认识传统武术德育教育资源中的历史性与坚持马克思指导思想

传统武术德育教育资源具有鲜明的矛盾性和两重性,它既有民主性的精华,又有封建性的糟粕;既有积极、进步、革新的一面,又有消极、保守、落后的一面。当今中国社会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果将部分消极、保守、落后封建武术德育教育思想带入社会主义社会活动中,显然是行不通的。因此武术德育教育也必须与时俱进,踢除掺杂其中消极、保守、落后封建思想道德,而取其积极、进步、革新思想道德进行重新整合,形成符合社会主义社会要求的武术德育教育体系,才能构更好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 合理地分析传统武术德育教育资源中的约束性与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中国传统的武德文化是武林先辈们在长期的社会实践过程中总结和创造出的光辉灿烂的精神文明精髓,积淀和凝练了丰富的武术伦理思想道德,构筑了中国传统武术德育教育的文化核心,它不仅具有个人体现武术伦理规范的主体意义,而且还包含了从习者在整个社会活动中人际关系的内在秩序,注重在武术活动以及参与其他社会活动时的秩序规范。它历经了历史潮流的洗涤,接收了历史社会的过滤、承载了历代人物的结晶,以一种“下位层次文化”即俗文化的积淀、社会意识的潜流,渗透于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中,同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模式、行为标准、道德情操、审美情趣、处世态度与风俗习惯融为一体[3],共同构成从武者的人生观、价值观与世界观。

3 深入地挖掘传统武术德育教育资源中的教育性与坚持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一个民族,如果没有振奋的民族精神,就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在武术的发展过程中,涌现出了不少武林豪杰,他们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兴亡,不惜牺牲自己生命的高尚品质,教育和激励着后代习武者。南宋抗金民族英雄岳飞,幼年时,母亲在其背上刺上了“精忠报国”,使他铭刻在心,学文习武,文武兼备。明代爱国名将戚继光用“封侯非吾意,但愿海波平”表达了他不为功名利禄,只为民族自由的心声;近代武术家霍元甲不甘忍受侵略者的欺凌和狂妄,挺身而出,飞上擂台,以过人的胆识、矫健的身法、精湛的技术,击败了那些帝国主义列强的拳师,使他们不敢在中国的舞台上耀武扬威,大振中华民族的国威。

4 全面地总结传统武术德育教育资源中的革新性与坚持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武术的发展永远离不开改革与创新。历史上武术改革与创新风起云涌,如王朗苦习螳螂两臂捕食之法形成螳螂拳、霍元甲顶着严父的打骂创立了迷踪拳,李小龙冒着“欺师灭祖”罪名创立了截拳道,太极拳的从无到有,再从有到陈、杨、孙、武、吴、李、赵等各种风格,逐步发展成太极拳系列,可以说每一拳种成熟的背后都凝练了武林先辈们改革与创新的成果,结晶了武术先辈们精益求精的尚武精神的精华,最终才造就了武术文化的辉煌与灿烂。

改革与创新是当前时代主题,也是社会发展永恒的主题。因此在社会主义道德体系下进行武术德育教育,必须要全面地总结传统武术德育教育资源中的革新性,教育习武之人及与武术有关联的人群,要以武术的发展为己任,摈弃传统武术德育教育中的固步自封的宗派思想、为我独尊的霸道思想、报仇雪恨的复仇思想、杀富济贫的英雄思想,弘扬博采众长的求精思想、不与争锋的忍让思想、冤家易解的和平思想、普渡众僧的救世思想。这将有利于坚持改革与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为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

5 科学地整合传统武术德育资源中的约束性与坚持社会主义荣辱观

“武德”一词是中国古代军事伦理思想术语,用以约束和规范军人的言行。据《韩非子•五蠹》的记载:尧舜时代,有三苗不服,禹准备攻伐,舜说:“不可。上德不厚而行武,非道也。”这说明在尧舜时代,就已经重视了“武”与“德”的结合,并上升到“道”高度。“禁暴”说的是要团结互助,“戢兵”说的是要安国兴邦,保大说的是要顾全大局,“定功”说是要论功行赏,“安民”是要安居乐业,“和众”说的是要宽以待人,“丰财”说是要勤俭节约。这是我国最早的条款性的武德标准,短短十八言,却意味深长.

6 结语

武术德育教育是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一个元素,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广大一线的武术教员要清楚地认识到武术德育教育是武术教育中一项长期而艰巨且非常重要的工作,在社会主义公民道德体系的基础上,领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对习武人群进行科学的、必要的、及时的武术德育教育,这将有助于提高公民思想道德修养,更有助于建立社会主义景背下健康的价值观、人生观与世界观,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贡献应有的力量。

参考文献:

[1] 国家教育委员会.中国传统道德(简编本)[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会,1995.

[2] 周家宝,刘春庭.初探武德教育与和谐社会的建设[J]. 体育世界•学术,2007,(12):3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