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城乡建设的概念范文

城乡建设的概念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城乡建设的概念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城乡建设的概念

第1篇

关键词:CBD中心区建设策略

当前城市建设中,尤其是在新城的建设中,城市的中心区掀起了一轮CBD建设。众多城市打着CBD建设的旗帜,宣传打造具有一流空间品质的中央商务区。事实上,按照CBD的定义,全国大部分城市尤其是中小城市都还不具备建设CBD的条件,但是在众多的中心区城市设计中,关于CBD建设的字眼却屡见不鲜,推进城市中心区国际化建设的目标比比皆是,难道众多的城市规划师都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城市的决策人员对此都视而不见?

1.CBD的常规概念及实用城市

CBD,中文名称为中央商务区,是集中了大量的金融、商贸、文化、服务以及大量的商务办公和酒店、公寓等设施的现代城市中的重要地区。它具有以下五个特征:

(1)具有城市地区乃至全国、世界的最高中心性;拥有高赢利水平的产业。体现经济管理控制中心、金融中心和专业化生产服务中心的职能;

(2)具有城市地区中最多的人流量;

(3)具有城市地区最发达的外部交通和内部交通联系,拥挤程度在城市地区也最高;

(4)具有最高的服务集中性,能提供包括经济、管理、娱乐、文化乃至行政多方面的服务;

(5)具有城市中最高的土地价格和租金。

一般来讲,目前中国城市建设CBD至少应该具备以下几个条件:(1)有足够的国际影响力,城市是区域中无可争议的中心城市;(2)有足够的经济实力,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000亿元,区域内人均GDP达到5000―10000美元;(3)城市基础设施完备,处于资金流和物流的核心位置,聚集了各个方面的人才。CBD和一个地区的整体经济水平息息相关,如果没有足够的跨国公司、金融机构、商贸机构,很难形成一个相对的集中的商务地区支撑起CBD。

2.我国城市发展规划中利用CBD的现状

从我国目前城市的发展状况来看,目前中国内地尚无具备发展全球性CBD条件的城市;具备发展国际性CBD条件的城市只有3个,分别是上海、北京和广州;而具备发展地区级CBD条件的城市也只有少数,分别是重庆、武汉、成都、杭州、南京、大连、福州、厦门、深圳、宁波等。占中国2/3面积的东北和中西部地区一些城市,由于人口密度偏低、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商务密度不够,目前尚不具备发展CBD的条件。

但是,目前国内的大中小城市中大部分打出了建设CBD的口号,尤以新城建设最为突出,想借助核心区的建设来带动城市的高速建设。如成都CBD、大连市次CBD,西安CBD与Sub-CBD,南京河西CBD,青岛CBD,武汉CBD,襄樊CBD,贵阳市CBD,杭州CBD,天津滨海新区CBD等。

3.中小城市以CBD为目标进行建设的特征分析

3.1以佛山东平新城为例,分析CBD概念下建设的内涵

佛山位于珠三角城镇密集区,广东省中南部,毗邻港澳,地理位置优越,已成为全国工业化与城镇化快速发展的城镇密集地区之一。现城镇面积3868平方公里,人口595.29万人,生产总值为4814.50亿元(2009年数据)。

佛山为了担当带动珠三角西岸和粤西地区发展的历史重任,巩固和提升其城市中心地位作用,建设一个强有力的中心作为支撑,在城市南部打造东平新城,建设立足服务佛山本地、辐射珠江西岸的“佛山新都心” ,打造为佛山的总部基地,商贸之都,家电基地,宜居新区。新城以CBD目标为导向进行滨河区域核心区的建设。其功能包括商务办公、科研、会展、金融、行政、总部经济、商务广场、酒店、商业服务、游乐园等,CBD规模约为4平方公里,商务规模是200ha。

在东平新城的建设中,在CBD为目标的建设背景下,主要采取了以下策略:

(1)集中搬迁、新建了大量公共服务设施,进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地区的开发;

(2)将行政办公与商务办公集中,提升和整合城市产业及经济发展;

(3)引进大量文化娱乐、商业休闲、体育休闲设施,增加开敞空间,提高市民的身心修养,设置信息中心、服务中心,设置高档公寓,提升中心区的人气;

(4)延续城市的绿地轴线,营造中心区良好的景观;

(5)开发城市公共交通,使得该片区商业土地价值增加,广泛开展旧城改造、村庄改造活动,使得城市文化、生活氛围日益浓厚,城市建设速度加快。

东平新城的核心区没有成为佛山的CBD,却有着类似于CBD的功能,带动了城市高速建设发展,使得东平新城,正以一颗璀璨的明珠,在珠江西岸熠熠生辉。

3.2其它一些中小城市的建设内涵

许昌新区位于许昌市中部,主城区以北,规划中将其定位为:集商务办公、商贸金融、文化会展、产业研发、行政中心等为主导功能,以生活居住、商业服务为支撑功能的多元复合互动的综合性城市中心。

这种多中心区复合区,类似于CBD地区,对周边地区具有控制和带动作用。规划中采取的策略主要有:集中许昌市乃至河南省的优势资源打造区域竞争核心,结合城市总体交通规划和新区的空间构想,从城市的层面对现状道路系统进行梳理、整合,形成合理、高效的道路交通系统,面向不同人群设置不同的交往空间与活动空间,利用场地空间与城市生活相联系,设计城市事件,强化生态优先原则,引湖入城,以水为脉。

洛阳,按照《洛阳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规划纲要》,在洛河南北各形成一个中心商务区、4个市级商业中心。对CBD的构想为:以金融街为依托,形成包括金融、保险、证券、信托等较为集中的金融区域。高水平、高标准的打造洛阳的金融街,使其成为洛阳发展的动力之“街”。以信息产业为扩展,以关林商贸等三产服务业为基础,改造、提升关林商贸市场的水平。依托大学城的优势,开展科研,为高新技术产业化提供服务。

3.3小结

像这种暂不具备建设CBD的条件中小城市,在中心区建设时虽然打出了建设CBD的口号,却不是要建设与北京、上海等城市一样真正的CBD,而是借用CBD的字面意义,通过统一规划,将城市的若干分散的小型商务区集结起来,以降低商务交流成本,在进行老城区改造和新城区建设的同时,发展商业商务中心区,加大其使用效率及宣传效应,加大其在城市和周边区域中的影响,推动城市的建设。

从以上这些城市来看,它们的共性为:

(1)都是建设城市中心区,随着城市规模的变化,定位略有不同,但都是在CBD建设的名义下,以CBD建设的高要求去进行建设;

(2)都采取了相关的策略来促进城市的发展,随着城市的变化,采取的措施略有不同,但都与带动中心区发展,加快城市建设相关;

(3)最终对城市的发展都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

4.CBD概念导向下城市建设的意义

虽然目前大部分城市不具有建设CBD的条件,却打着建设CBD的旗帜进行建设,其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目的在于借这个流行的名称,赶国际潮流,创造全新城市商业形象,吸引国内、国际资本,为所在城市的发展前景增强活力,从而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和资金,加快城市建设的速度;

(2)CBD具有城市或者地区最高的中心性,中心区提出以CBD的名义进行建设,能增强该区域的标志性,加大广告宣传效应;

(3)CBD地区拥有高等级的零售业、旅馆、酒店、文化娱乐等服务业,能提供最佳服务,以CBD为目标的建设则对各个功能区的设计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为企业的入驻提出了较高的门槛,为地价与租金的提高奠定了基础;

(4)能增加人气,提升中心区的人流量,对地区具有激活效应,是城市发展的催化剂;

(5)能提升城市的形象,提升城市的竞争力和国际化水平,增强城市在区域中的影响力,吸引高端产业的聚集;

(6)在这个名称的指引下要求创造高品质的城市公共景观,为城市环境的高质量建设提出了高要求;

(7)是对现状优越条件的最大利用,为以后的发展提供了条件。对于中心区的建设,如果不能未雨绸缪考虑未来可能的需求,不提高标准进行建设,一旦中心区的位置被其它功能所占用,将会增大更新的成本,甚至让CBD计划推迟,对城市的发展不利。

5.CBD概念导向下建设存在的问题

城市建设中如果不考虑现实要求,脱离城市的实际去进行建设,一味的求大,高目标、高要求,就会造成城市建设的浪费,影响到城市的快速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不具备建设CBD的城市如果完全按照CBD的要求进行建设,就会造成建设量过大,经济浪费,重复建设,从而成为城市发展的负担,制约城市的发展;

(2)按照CBD的建设,商务写字楼所占比例远远大于住宅区,但如果城市的经济水平不高,就会造成住宅楼代替商务楼的局面,这是因为:一是当前房地产开发商多以短期投资为主;二是住宅项目开发周期相对较短,又易于获得金融支持,而商业写字楼项目开发周期较长,获得金融支持的难度比较大;三是很多城市的经济发展严重滞后于CBD硬件建设水平,写字楼建成后难以脱销.因此在CBD概念指引下,开发商以高地价获取土地,实行“住宅先行”的策略。最后城市中心区就会形成中心住宅区,与定位发展相悖。

6.CBD概念导向下的城市建设策略

针对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在CBD概念导向下的城市建设,有利有弊,利之在于善加借助于CBD的优势,寻找适合城市发展的策略,推动城市建设发展,弊之在于一味求大求强,不顾城市的经济水平与特性,按照固定的模式和高标准要求发展,加重了城市负担,而在现阶段的中国建设中,对于大部分中小城市中心区的建设,都可以借助于类似CBD的概念进行建设,具体策略主要有:

(1)根据城市的规模,发展概况,人口规模,合理确定中心区的大小。在CBD概念的导向下,明确中心区的主导功能,协调各部分用地之间的比例关系,根据城市的性质,发展方向明确中心区的实质。

中心区由于用地比例的不同,城市性质与发展方向的不同,城市规模的不同等多种因素使得中心区的定位出现了多向性,CBD的发展也出现了多元化。具体表现在以下几种类型:

城市建设中应做到分级别分层次分强度对中心区进行建设,根据城市的等级和规模对中心区提出不同的建设要求。按城市的大小对中心区各功能进行配置,与城市的经济水平相协调。

(2)在CBD概念的导向下,加强中心区的交通建设,将其建设成城市交通最发达的地区,让城市快速路网、公共交通系统与步行系统为其提供最佳服务,做足外部条件的建设。

(3)提供高质量的服务管理,创造品牌效应,打造商务办公区,提升城市形象。

(4)创造城市良好的公共景观,借用CBD的布局模式,与城市特征相结合,实现绿网交织。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城市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基础。加强城市绿化投资,建设公共交往空间,以及重视旅游观光和名胜古迹的开发利用,使青山、绿水、密林成为城市的“绿肺”,为中央商务区休闲产业的繁荣奠定环境基础。

(5)分期开发,启动中心区的重点项目和基础设施建设。土地分区分期开发,全面完善交通建设,加强中心区与的交通联系。

(6)金融服务,辐射腹地。高速扩容的中等城市,金融业的发展空间在于面向广阔的城市周边腹地,提供贷款、财务咨询和投资管理等多元化的特色金融服务,确立区域金融服务中心的战略地位。增强金融功能,从而提升CBD的核心功能。

7.结论

第2篇

        我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多年来为此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诸如改革家长座谈会,变汇报情况为家长和孩子、老师的谈心会;定期对家长、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深入了解每个学生的家庭教育现状;举行家庭教育研讨会,向家长推介“教育箴言”和成功的家庭教育经验。通过努力,既帮助家长提高了家庭教育的认识和能力,又教育和转变了许多“问题学生”,培养了全体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

        德、智、体全面发展,成为有理工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 主义接班人和劳动者,醋是未成年人的培养目标。德育与智叉腰在学校教育中,醋应是同步提高,协调发展。然而,以考试分数定录取线的高考、中考,仍在主宰着中学教学,升学率仍危在旦夕是衡量学校声望和地位的首要标志。甚至不少学校还把学生的考试成绩排队,以学生的考试成绩来评价和考核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水平。升学考试如同“指挥棒”,“指挥棒”指向的是学习成绩,因而智育被抬到了一个至高无上的地位,从而忽视了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无法推行。 

        学校教育要培养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学习”为宗旨,狠抓全体学生的文明、礼貌、劳动、卫生、生活、学习等行为习惯的养成,精心组织学生进行拔河、跳长绳、打篮球、打排球、手工制作、自办知识小报等竞赛,通过讲座、心理工咨询、家访等对学生进行健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和社会实践、促进全体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心态和乐观开朗的性格,使他们爱集体、爱生活、爱学习,取得了显著成效。实践证明了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能促进他们思想道德品质的提高,丰富多彩的活动能促使他们热爱生活、热爱社会、健康成长。

        在高新科技迅速发展的信息时代,网络、手机短信等信息传播领域管理工滞后发展。网络、短信已成为危害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杀手”。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必须建立善网络、短信疏堵并举的管理工机制。

        未成年人钟情网络,喜好收发短信有利有弊,决不能采取简单禁止的办法。一方面要兴利除弊进行疏导,像北京市开通的“中小学生课堂在线”,北京上中倡导在“校园网”上上课、作业、考试。有的学校在学生中成立计算机兴趣小组,开展网页设计竞赛、动画制作竞赛、电脑编程竞赛等,这样既满足了未成年人上网的乐趣,又可以引导他们进入安全健康的网上精神家园,营造“绿色”网上空间。另一方面要加强地网吧和电子游戏场所的监管,对未经注册的黑网吧坚决查封,对违犯管理工规定的网吧坚决取缔。同时要充分利用高新技术手段建立“防火墙”,在网吧终端设备上安装封堵不健康信息的过滤软件,将危害未成年健康成长的有毒信息和垃圾信息拒之视听之外。

第3篇

我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多年来为此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诸如改革家长座谈会,变汇报情况为家长和孩子、老师的谈心会;定期对家长、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深入了解每个学生的家庭教育现状;举行家庭教育研讨会,向家长推介“教育箴言”和成功的家庭教育经验。通过努力,既帮助家长提高了家庭教育的认识和能力,又教育和转变了许多“问题学生”,培养了全体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

德、智、体全面发展,成为有理工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 主义接班人和劳动者,醋是未成年人的培养目标。德育与智叉腰在学校教育中,醋应是同步提高,协调发展。然而,以考试分数定录取线的高考、中考,仍在主宰着中学教学,升学率仍危在旦夕是衡量学校声望和地位的首要标志。甚至不少学校还把学生的考试成绩排队,以学生的考试成绩来评价和考核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水平。升学考试如同“指挥棒”,“指挥棒”指向的是学习成绩,因而智育被抬到了一个至高无上的地位,从而忽视了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无法推行。

学校教育要培养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学习”为宗旨,狠抓全体学生的文明、礼貌、劳动、卫生、生活、学习等行为习惯的养成,精心组织学生进行拔河、跳长绳、打篮球、打排球、手工制作、自办知识小报等竞赛,通过讲座、心理工咨询、家访等对学生进行健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和社会实践、促进全体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心态和乐观开朗的性格,使他们爱集体、爱生活、爱学习,取得了显著成效。实践证明了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能促进他们思想道德品质的提高,丰富多彩的活动能促使他们热爱生活、热爱社会、健康成长。

在高新科技迅速发展的信息时代,网络、手机短信等信息传播领域管理工滞后发展。网络、短信已成为危害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杀手”。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必须建立善网络、短信疏堵并举的管理工机制。

未成年人钟情网络,喜好收发短信有利有弊,决不能采取简单禁止的办法。一方面要兴利除弊进行疏导,像北京市开通的“中小学生课堂在线”,北京上中倡导在“校园网”上上课、作业、考试。有的学校在学生中成立计算机兴趣小组,开展网页设计竞赛、动画制作竞赛、电脑编程竞赛等,这样既满足了未成年人上网的乐趣,又可以引导他们进入安全健康的网上精神家园,营造“绿色”网上空间。另一方面要加强地网吧和电子游戏场所的监管,对未经注册的黑网吧坚决查封,对违犯管理工规定的网吧坚决取缔。同时要充分利用高新技术手段建立“防火墙”,在网吧终端设备上安装封堵不健康信息的过滤软件,将危害未成年健康成长的有毒信息和垃圾信息拒之视听之外。

第4篇

关键词:地方高校;就业岗位;高年级建筑设计课程;复合型人才;课程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0;TU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52909(2016)03009405截至2010年底,全国就有286所高校设有建筑学专业,每年毕业生高达9 000多人[1]。经济危机爆发以来,欧美城市建设速度放缓,海外建筑事务所纷纷抢滩中国市场,一些海归建筑师及时转战国内,加之近两年国内房地产调控带来的建设降温,而毕业生数量不减反增,造成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人才竞争越来越激烈,对学生自身能力要求也越来越高。处于“建筑老八校”和“职业技术院校”夹层中的地方建筑类高校,只有及时调整培养目标,改革“与老八校同质化发展”的教学方法,提高人才培养结构与市场需求的匹配度,才能更好地适应时展需要。本文结合南阳理工学院教学改革项目“校企合作开发高年级建筑设计课程研究与实践”,对五年制建筑学专业高年级课程的教学改革进行了探索。

一、毕业生就业去向的调查与分析

南阳理工学院自2005年开始招收五年制建筑学本科学生,截止到目前,共毕业5届学生,合计429人。毕业生就业去向汇总如表1。

由表1中的数据分析可以看出,毕业生绝大部分进入设计单位工作,而且大量集中在d类小型的设计机构中。这一类的设计机构,不同于前三类的设计单位,通常不设置专门的方案所(室),而是由1~2位方案主创建筑师带领设计人员完成方案的创作及表达任务。毕业生进入这些设计机构后,跟随主创设计师加入设计团队,主要进行建模推敲形体、方案局部修改、平彩渲染、文本制作等工作;有的要参与动画漫游、实体模型制作、现场方案汇报工作;方案中标或批准后,部分人员还要继续完成施工图的设计、图纸交底与施工现场服务。可见,就业市场对地方建筑类高校毕业生,不要求具有太强的方案原创能力和理论素养,而是要求具有实践动手能力、团队协作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和解决现场问题的能力。表1南阳理工学院建筑学专业毕业生就业去向汇总表(2005届~2010届)行业考研设计单位行政主管部门房地产公司其他行业人数12abcd93174202合计:316人214337比例3%74%5%10%8%注:表中a类设计单位为中国建筑设计500强设计院,b类设计单位为除a类外的综合甲级设计院,c类设计单位为员工人数为50~200人的中型设计机构,d类设计单位为员工人数为50人以下的小型设计机构。

二、设计单位需求的调查与分析

自2012年开始,笔者所在课题组连续3年跟踪毕业生,调查就业单位意见、收集学生诉求,了解在校期间学生所学专业理论知识及所掌握的能力对工作的重要性。对在设计单位就业的学生发放问卷120份,回收100份,问卷汇总分析如表2~表4所示。

通过调查分析,了解到目前地方高校所开课程与毕业生工作岗位需求存在着较大偏差,突出体现在课程设置重理论、轻实践,重基础、轻技能,重艺术、轻技术,反映出地方高校建筑学专业培养目标定位及课程体系构建与社会脱节的现象。

究其原因,主要是地方高校的教育模式趋同于重点名校,而毕业生就业去向却异化于重点名校,导致人才培养滞后于特定的社会需求。一直以来,地方高校开办建筑学专业都是以“建筑老八校”为楷模,无论培养目标、教学计划、课程设置,还是教学内容、教学方法都与“建筑老八校”大同小异,甚至连课程设计题目也克隆或模仿。

然而由于地方高校在社会声誉、办学条件、师资力量、教学资源、生源质量等方面都落后于建筑名校[2],毕业生在考研和就业上都无法与之竞争。重点名校的毕业生毕业后或通过考研、保送继续攻读硕士学位,或进入中国建筑设计500强的大型设计机构从事设计研究,他们需要培养的是研究型或技术研究型的人才;而地方高校的毕业生则多集中在中小型的设计公司工作,需要培养的则是工程技术型或管理技术型人才,即“生产型”建筑师[3]。学生所在的单位规模和所扮演的工作角色不同,导致对教学要求也有所不同,学生在完成低年级所应具备的通识性理论知识和技能后,高年级建筑设计课程的教学设计所培养的能力也应有所差异。

三、 地方高校建筑设计高年级课程现状分析

民用建筑设计I~VI是建筑学专业的主干核心课程,作为主要的教学科目贯穿于本科学习的全过程,包括公共建筑设计、住宅建筑设计、建筑群体设计、高层建筑设计、大跨度建筑设计、室内设计、细部设计与建筑构造、建筑环境艺术设计等。设计题目由简到繁、由浅入深,训练学生的方案创造能力、空间建构能力、技术分析能力,以及对人和场所、活动和设施之间关系的洞察能力[4],在建筑学专业培养目标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民用建筑设计V、VI是建筑学专业高年级建筑设计课程,也是毕业设计和就业前的先导课程,在建筑学专业第7和第8学期开设,教学对象为大四学生。这些学生在前6学期的教学活动中,已经储备了专业所需的建筑制图、建筑构成、建筑历史、建筑物理、建筑构造、建筑结构等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和简单的绘图设计技能,能完成三级以下小型建筑的方案设计。但还需要通过高年级建筑设计课程的训练,弥补前6学期的知识缺漏,缩小教学和就业岗位之间的差距,从而做好毕业设计前的综合能力训练,以满足就业市场及用人单位对技术人才的需求。

结合社会调研结果与企业反馈信息,不难发现当前地方高校高年级建筑设计课程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教学与实践工程训练脱节

在校期间课程设计多为“假题假做”,理想的设计条件和实际工程现状存在着较大差距;设计要求较为宽松,学生只需满足功能流线要求、掌握好形式构图、加强表现能力,即可完成一份良好的设计作业。设计中学生往往盲目追求方案的与众不同和表现手法的绚丽夺目,较少关心建筑形式和内容、建筑材料和结构、使用功能和经济投入等因素的必然联系。这种理想主义的思维方式催生出“奇奇怪怪”的创作构思,与实际工程的要求相差甚远,从而造成学习内容与工作要求之间的严重脱节。

(二)缺乏对建筑技术的运用训练

课程教学过程,主要强调对学生建筑功能划分、形体造型组织、空间构成能力的培养,而对建筑构造技术缺乏关注。学生的注意力仅仅停留在建筑形式、立面色彩和空间造型方面,不会用学过的构造技术知识去追求形式与功能的统一,难以做到建筑造型、建筑细部构造与建筑结构的有机结合,更欠缺对方案的解说与模型建构能力。这种状况导致就业后无法快速适应建筑市场所要求的文本、动画和模型、答辩于一体的综合能力要求。

(三)学业成绩评定形式单一

教师在评图时只针对方案设计能力和图面表现质量进行考察,较少考察学生知识的深度和广度,缺乏多角度考察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新型考核方式。

(四)缺少“双师型”教师

任课教师中缺少具有职业背景和实践经验的“双师型”教师,导致学生在校期间无法接触实际工程项目,实践训练较少,无法将课堂学习向就业岗位有机延续。同时由于教师缺乏工程实践经验,也无法及时引导学生熟悉建筑设计市场现行的法规、政策与规范。

四、地方高校建筑设计高年级课程改革措施

(一)修订教学目标

修改过去“深化理论知识、增强学生创新研究能力”的教学目标,通过既定的设计题目及过程训练,加强建筑技术与建筑法规方面内容的拓展深化,提高综合应用能力和分析设计能力,使学生具备主动分析环境,以及把分析结果转换成设计目标的能力、协调复杂关系的能力、建筑设计成果的实施能力、人际交往的能力、在实践中表达和学习的能力,适应职业建筑师所需的工程实践、工程创新、工程研究能力和职业素养的培养需要,缩短学生就业后的适应期,满足企业人力资源竞争前延的需要[4]。

(二)优化教学内容

改革传统的教学内容安排,以学生专业实践能力、综合素质培养为导向,重构建筑学专业民用建筑设计课程V、VI的教学体系。根据课程教学目标和特点,以项目为载体,以工程实际问题和岗位要求为主线来优化教学编排与设计,及时增加学科前沿新知识和现代建筑技术内容,进一步强化学生知识应用能力和工程意识的培养,以及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建立应用型的课程体系。

重新编排课程设计任务书,立足实际工程,以当地规划局核定的规划设计要点为依据,增加对政策、环境、气候、经济方面的设计要求。将民用建筑设计V的题目设定为流线复杂的综合医院建筑方案设计(包括门诊楼和病房楼)和兼顾文脉、结构、技术的博物馆建筑方案设计,训练学生处理复杂流线和功能的能力,引导他们学会建立建筑的文化特性和工程特性间的关联关系。将民用建筑设计VI整合为集居住、办公、商业、文化、交通于一体的城市综合体建筑方案及施工图设计,通过前期调研、过程草图、工具模型、概念设计到方案文本、施工图设计的教学,要求学生了解建筑从前期策划到开工建设所需经历的复杂程序,引导学生深入了解社会、经济、技术等对建筑方案的制约因素,掌握工作岗位中常见的几种建筑类型的功能关系、空间组合、相关规范及设计原理,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在为大多数学生积累就业所需的技术素养的同时,也照顾到少数考研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渴求。

(三)改革教学方法

摒弃传统的“灌输式”传授知识方法,树立“学生为本”的课程教学观,按照职业建筑师应具备的知识、能力和态度三个模块来安排教学。

1.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

在任务书发放后,引导学生查阅文献,组织学生参观已建成的典型建筑或进行现场教学,要求学生撰写调研报告、PPT讲述,教师启发、诱导、帮助,为学生提供自由表述、质疑、探究、讨论问题的机会,培养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的能力;结合方案成果的展示与演说,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让业主接受其设计理念的能力[5]。

2.团队协作能力的训练

改革过去各自为政的设计模式,参照设计院的项目组模式,组建设计团队。学生每8~10人为一组,取长补短,发挥各自的专长,共同完成方案文本、表现、动画、模型、施工图、汇报和答辩工作。通过项目合作,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沟通能力和团队精神;同时也便于每个学生充分了解自己的专业特长,明确就业方向。

3.动手操作能力的强化

重视模型制作对培养学生建立多维空间的重要性, 强化成果模型的制作和表现能力,使学生深入理解建筑与建构的概念,将艺术型建筑教育体系改为技术应用型建筑教育体系,从传统的画建筑、描建筑向做建筑、造建筑转变,做到画、做、造的有机结合。

增加对BIM系列绘图软件操作能力的培训,帮助学生尽快适应设计软件市场的更新换代。

(四)改革课程考核方式

改变评定设计成绩时拍脑袋、凭感觉等缺乏准确性、科学性的做法,制定建筑设计课程质量标准,使教师在工作中“有法可依”。将调研报告、课程论文、课堂讨论与课程设计过程草图的成绩评定共同作为课程的考核手段。

在课题结束时的评图环节,改变过去的“关门评图”为“开门评图”[6],指导教师不担任评审教师,评审团主要由建筑设计、技术方向的教师,校外的专家和外校的教师组成。每个学生通过讲述设计过程,解读模型,播放动画,尽可能地展示自己的设计成果。评审教师通过询问图纸细节,捕捉创作思路,从而领会设计者的创作动机。

(五)强化教学资源的建设

选择实际场地,真题真做,训练设计能力[7],逐渐积累与工程实际相结合的综合性、设计性实践教学项目,充实到课程设计题目库中,加强与课程改革相适应的教学资源建设,筹建项目库、案例库。

依托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有计划地培养青年教师。可安排他们在设计单位参与实际项目,积累工程经验,通过建筑设计实践为教学提供案例素材;同时筹建兼职教师库,外聘和引进职业建筑师与校内教师组成课程组,通过结合、带动,提高现有教师的实践能力和职业经验。

五、 结语

目前,国内开设建筑学专业的高校越来越多,在建设部人事教育司备案的就有74所,通过建筑学评估的有35所[8]。在毕业生逐年增加的形势下,就业问题更为严峻。地方高校建筑学专业要想在竞争中赢得主动,必须瞄准就业市场,针对岗位要求适时改进教学内容与教学手段,培养具有工程实践经验、动手操作能力、沟通协调能力的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自2012年开始,学校着手对高年级民用建筑设计课程进行改革,通过近四年的探索,不断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完善课程体系,使之逐渐适应就业岗位需要。2014年,在国内建筑设计市场不景气的情况下,学校建筑学专业仍然达到92%的初始就业率,说明课程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效果。当然,随着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改革思路还会随之调整,需要继续探索、创新和提高。

参考文献:

[1] 袁敬伟,韦宝畏.我国建筑类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J].吉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10(4):78-81.

[2]刘瑞杰,高力强.地方高校建筑类教育差异性发展之探讨[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8):83-87.

[3]吴农,王浩哲.从普利兹克建筑奖看我国高等建筑教育中的问题[J].高等建筑教育,2015(1):5-8.

[4]赵敬辛,韩博,李勇. 同济大学建筑学专业本科教育特色探究[J].高等建筑教育,2013(5):21-25.

[5]刘勇.当前建高校筑学教育中的实践性问题[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7):43-44.

[6]龚恺.东南大学建筑系四年级建筑设计教学研究[J].建筑学报,2005(12):24-26.

[7]张淑润,宋晓庆. 建筑学专业毕业设计教学中的几点思考[J].中国电力教育,2011(10):138-139.

[8]. 地方中低端高校建筑教育办学方向的思考[C].北京:中国建筑工程出版社,2009.

第5篇

全面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穆棱市现有未成年人4.8万,其中在校学生3.2万人,团员6200人,少先队员1.9万人。近年来,穆棱团市委坚持按照“强基础、抓载体、创环境”的工作思路,切实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一、抓好基础建设,保障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顺利开展

1、加强组织建设,构建工作体系。通过加强建团和建队,全市成立中学团委(总支)20个,少先大队126个,团队组织覆盖率达98%以上,有效地实现了对未成年人的普遍教育和管理。社区建队工作稳步推进,在70%以上的社区成立了少先队组织,并依托楼栋、楼院建立少先队活动小组200余个,促进了社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我们还成立了业余党团校工作指导委员会,成立了20所业余团校、党校,定期开展培训活动,加强对未成年人的教育引导。仅今年上半年,全市各级各类团校、党校培训未成年人2000余人次。目前,全市业余党校建校率为60%,团校建校率为93%,省级达标团校2所。

2、加强队伍建设,充实工作力量。工作中,我们坚持“三抓三到位”,增强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力量。即抓配备,保证数量到位。我们按照“一强一轻二高”(责任心强、年龄轻、文凭高、素质高)的标准,配齐配强了少先队辅导员和中学团委书记,全市少先队辅导员和中学团委书记配置率均达到100%;抓培训,保证质量到位。通过请进来讲、送出去学、集中办班、以会代训等方式,狠抓了团队干部培训工作,累计培训700余人次;抓管理,保证政策到位。我们先后建立健全了团队干部分级聘任、目标考核等一系列制度,把考核结果作为提级评优的依据。同时,积极争取党政领导以及人事、教育等部门的支持,制定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团队干部队伍建设的意见》等文件,为团队干部和少先队辅导员政治、生活待遇提供一系列的政策保证,使他们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之中。

3、加强阵地建设,提升教育效果。一是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我们在积极发挥穆棱市内现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作用的同时,不断向外拓展,先后把牡丹江八女投江纪念馆、东宁要塞、大连旅顺监狱等作为我市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开展了“红色旅游”,组织中小学生参观学习。二是加强实践教育基地建设。积极协调利用社会资源,在穆棱烟厂、穆棱热电厂、清河村等大中型企业和小康村开辟了社会实践教育基地,定期组织开展活动。目前,全市共有9个敬老院、100条街路、100块绿地开辟为中小学生实践服务基地。三是加强团内阵地建设。全市各级团队组织根据各自实际,创建了青年志愿者服务站15个,青少年文化活动中心7个,建立青年文明社区8个,少先队体验教育基地6个,为开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提供了广阔舞台。

二、抓好载体建设,确保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取得实效

1、广泛开展青少年新世纪读书计划活动。在带领全市广大未成年人开展各具特色的读书活动过程中,我们坚持以“四读四做”(读理论书,做清醒人;读科技书,做知识人;读历史书,做革命人;读经济书,做现代人)为主要内容,将读书活动与理论武装工程相结合,推动未成年人理论学习活动不断深化。一方面,开展了“高举光辉旗帜、誓做时代新人”大型读书活动。仅5月份,就有4000余名中小学生直接参加了“五讲五做”征文、演讲比赛。另一方面,将每双月1日定为“读者日”,开展书评、征文比赛、演讲、故事会等丰富多彩的日常性读书活动。为创造良好的读书条件,我们建立了青少年读书俱乐部、新世纪书屋、“精品书架”等读书活动阵地,为未成年人提供新书推荐、代购代销、以旧换新等服务。目前,读书俱乐部已发展团体会员单位36家,吸收个人会员2000余人,被牡丹江团市委授予“优秀青少年读书俱乐部”荣誉称号,读书活动在未成年人中蓬勃兴起。

2、大力开展少先队体验教育活动。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我们着眼于未成年人的身心特点,坚持以人为本,知行统一,把思想道德教育融于少先队体验教育活动之中。全市各级少先队组织以“新世纪我能行”为主题,不断深化“雏鹰争章”活动,引导少先队员“寻找一个岗位,扮演一个角色,获得一种感受,明白一种道理,养成一种品质,学会一种本领”,在家庭、学校、社会、大自然的体验中,提高思想道德素质。通过广泛开展“争当文明小使者”活动,帮助少年儿童从小树立“心中有他人”的思想觉悟;通过开展“争当科技小能手”活动,培养未成年人的科学精神和创新能力;通过开展“争当生活小主人”活动,引导少先队员在家做家务、干农活,在校爱学习、守纪律,在社会善思考、会实践,培养少先队员的自学意识、自护方法、自理能力、自律品格和自强精神。目前,全市有1名少先队员获五星级雏鹰奖章,3名少先队员获四星级雏鹰奖章,200余名少先队员获三星级雏鹰奖章。

3、深入实施中学生素质拓展计划。一是着眼于提高中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开展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开展一次党的精神宣讲、传播一条致富信息、读一本好书、送一幅春联、送一份温暖等实实在在的中学生实践教育活动,使广大中学生丰富阅历,增长才干。二是着眼于提高中学生社会责任感,开展18岁成人仪式教育活动。将18岁成人仪式教育活动与“保护母亲河”、希望工程结合,开展了“捡拾一袋白色垃圾、种植一棵成长纪念树、牵起一双希望小手、认养一块城市绿地”的“四个一”活动,大大增强了中学生的公民意识、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三是着眼于提高中学生全面素质,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通过广泛开展校园艺术节、文化节活动,使学生在音乐、舞蹈、绘画、演讲、摄影等方面开阔了视野,展示了才能,得到了锻炼和提高。

三、抓好环境建设,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1、扎实开展维权活动,创造优良的法制环境。年初以来,我们先后成立了穆棱市未成年人法律援助中心,开通了“96308”小号段青少年维权热线,命名优秀“青少年维权岗”7个,青少年维权工作力量进一步增强。通过开展“警校共建”活动,全市共有50多个派出所、律师事务所与学校结成警校共建单位,聘请了32名干警担任学校的法制副校长,开展法制教育活动。仅2004年上半年,全市政法干警就为各学校上法制课70余次,受教育学生达到了1.2万人次。积极开展“青少年维权岗在行动”活动,动员各级优秀“青少年维权岗”及创建单位切实履行工作职能,向未成年人提供法律咨询服务65次,开展社区治安防范和交通安全保护宣传百余次,办理未成年人侵权案件20余件,有效维护了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

第6篇

全面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穆棱市现有未成年人4.8万,其中在校学生3.2万人,团员6200人,少先队员1.9万人。近年来,穆棱团市委坚持按照“强基础、抓载体、创环境”的工作思路,切实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一、抓好基础建设,保障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顺利开展

1、加强组织建设,构建工作体系。通过加强建团和建队,全市成立中学团委(总支)20个,少先大队126个,团队组织覆盖率达98%以上,有效地实现了对未成年人的普遍教育和管理。社区建队工作稳步推进,在70%以上的社区成立了少先队组织,并依托楼栋、楼院建立少先队活动小组200余个,促进了社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我们还成立了业余党团校工作指导委员会,成立了20所业余团校、党校,定期开展培训活动,加强对未成年人的教育引导。仅今年上半年,全市各级各类团校、党校培训未成年人2000余人次。目前,全市业余党校建校率为60%,团校建校率为93%,省级达标团校2所。

2、加强队伍建设,充实工作力量。工作中,我们坚持“三抓三到位”,增强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力量。即抓配备,保证数量到位。我们按照“一强一轻二高”(责任心强、年龄轻、文凭高、素质高)的标准,配齐配强了少先队辅导员和中学团委书记,全市少先队辅导员和中学团委书记配置率均达到100%;抓培训,保证质量到位。通过请进来讲、送出去学、集中办班、以会代训等方式,狠抓了团队干部培训工作,累计培训700余人次;抓管理,保证政策到位。我们先后建立健全了团队干部分级聘任、目标考核等一系列制度,把考核结果作为提级评优的依据。同时,积极争取党政领导以及人事、教育等部门的支持,制定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团队干部队伍建设的意见》等文件,为团队干部和少先队辅导员政治、生活待遇提供一系列的政策保证,使他们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之中。

3、加强阵地建设,提升教育效果。一是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我们在积极发挥穆棱市内现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作用的同时,不断向外拓展,先后把牡丹江八女投江纪念馆、东宁要塞、大连旅顺监狱等作为我市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开展了“红色旅游”,组织中小学生参观学习。二是加强实践教育基地建设。积极协调利用社会资源,在穆棱烟厂、穆棱热电厂、清河村等大中型企业和小康村开辟了社会实践教育基地,定期组织开展活动。目前,全市共有9个敬老院、100条街路、100块绿地开辟为中小学生实践服务基地。三是加强团内阵地建设。全市各级团队组织根据各自实际,创建了青年志愿者服务站15个,青少年文化活动中心7个,建立青年文明社区8个,少先队体验教育基地6个,为开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提供了广阔舞台。

二、抓好载体建设,确保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取得实效

1、广泛开展青少年新世纪读书计划活动。在带领全市广大未成年人开展各具特色的读书活动过程中,我们坚持以“四读四做”(读理论书,做清醒人;读科技书,做知识人;读历史书,做革命人;读经济书,做现代人)为主要内容,将读书活动与理论武装工程相结合,推动未成年人理论学习活动不断深化。一方面,开展了“高举光辉旗帜、誓做时代新人”大型读书活动。仅5月份,就有4000余名中小学生直接参加了“五讲五做”征文、演讲比赛。另一方面,将每双月1日定为“读者日”,开展书评、征文比赛、演讲、故事会等丰富多彩的日常性读书活动。为创造良好的读书条件,我们建立了青少年读书俱乐部、新世纪书屋、“精品书架”等读书活动阵地,为未成年人提供新书推荐、代购代销、以旧换新等服务。目前,读书俱乐部已发展团体会员单位36家,吸收个人会员2000余人,被牡丹江团市委授予“优秀青少年读书俱乐部”荣誉称号,读书活动在未成年人中蓬勃兴起。

2、大力开展少先队体验教育活动。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我们着眼于未成年人的身心特点,坚持以人为本,知行统一,把思想道德教育融于少先队体验教育活动之中。全市各级少先队组织以“新世纪我能行”为主题,不断深化“雏鹰争章”活动,引导少先队员“寻找一个岗位,扮演一个角色,获得一种感受,明白一种道理,养成一种品质,学会一种本领”,在家庭、学校、社会、大自然的体验中,提高思想道德素质。通过广泛开展“争当文明小使者”活动,帮助少年儿童从小树立“心中有他人”的思想觉悟;通过开展“争当科技小能手”活动,培养未成年人的科学精神和创新能力;通过开展“争当生活小主人”活动,引导少先队员在家做家务、干农活,在校爱学习、守纪律,在社会善思考、会实践,培养少先队员的自学意识、自护方法、自理能力、自律品格和自强精神。目前,全市有1名少先队员获五星级雏鹰奖章,3名少先队员获四星级雏鹰奖章,200余名少先队员获三星级雏鹰奖章。

3、深入实施中学生素质拓展计划。一是着眼于提高中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开展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开展一次党的精神宣讲、传播一条致富信息、读一本好书、送一幅春联、送一份温暖等实实在在的中学生实践教育活动,使广大中学生丰富阅历,增长才干。二是着眼于提高中学生社会责任感,开展18岁成人仪式教育活动。将18岁成人仪式教育活动与“保护母亲河”、希望工程结合,开展了“捡拾一袋白色垃圾、种植一棵成长纪念树、牵起一双希望小手、认养一块城市绿地”的“四个一”活动,大大增强了中学生的公民意识、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三是着眼于提高中学生全面素质,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通过广泛开展校园艺术节、文化节活动,使学生在音乐、舞蹈、绘画、演讲、摄影等方面开阔了视野,展示了才能,得到了锻炼和提高。

三、抓好环境建设,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1、扎实开展维权活动,创造优良的法制环境。年初以来,我们先后成立了穆棱市未成年人法律援助中心,开通了“96308”小号段青少年维权热线,命名优秀“青少年维权岗”7个,青少年维权工作力量进一步增强。通过开展“警校共建”活动,全市共有50多个派出所、律师事务所与学校结成警校共建单位,聘请了32名干警担任学校的法制副校长,开展法制教育活动。仅2004年上半年,全市政法干警就为各学校上法制课70余次,受教育学生达到了1.2万人次。积极开展“青少年维权岗在行动”活动,动员各级优秀“青少年维权岗”及创建单位切实履行工作职能,向未成年人提供法律咨询服务65次,开展社区治安防范和交通安全保护宣传百余次,办理未成年人侵权案件20余件,有效维护了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

第7篇

我国目前已有120多个城市建设了城市规划管理信息系统,400多个城市建设了房产管理信息系统,100多个城市建设了综合或专业管网管理系统,还有100多个城市正在建设空间基础信息系统。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分三批在51个城市进行了城市管理信息化的试点,带动和促进了数字城市建设。这些城市在城市一卡通、智能建筑、绿色建材、公共信息综合服务平台等方面均采用了物联网相关技术。

城市一卡通

截止2010年年底,全国建立城市一卡通系统的城市有380多个,约占全国城市总数的57%,全国累计发卡超过两亿张,行业使用的终端数量达到60万个,移动POS数量达到30万个,日交易量达到1亿笔。城市一卡通历经10余年的发展,从单一的公交应用发展到目前跨行业的多元应用及跨区域的互联互通,应用领域涉及城市综合交通、供水、供气、供热等公用事业缴费和风景园林、商业购物、旅游、药店支付等共计50多个领域,

目前,部分城市互联互通的试点工作已经启动,互通应用效应正在逐步扩大。

智能建筑

目前,智能建筑技术遍及各个行业,综合集成系统成为智能建筑领域的核心主题,标准化工作与规范也日趋完善。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也在积极推动满足国密算法的IC卡门禁系统在建筑及居住区内的应用,确保社区、居住环境的安全。

绿色建材

在门窗的节能性能标识中采用电子标签,是提高建设行业管理水平的需要,已成必然趋势。通过在门窗等节能绿色建材中加载惟一的身份识别代码,建立庞大的门窗产品数据库,可以在各环节通过后台数据库实时查询并获得门窗的相关信息,实现产品的可追溯,杜绝以次充好、假冒伪劣等现象的发生。

目前住房和城乡建设部IC卡应用服务中心已与广州番禺区政府、辽宁铁岭市政府签订协议,全力推进数字城市建设中物联网相关技术的应用。

公共信息综合服务平台

第8篇

[关键词]城乡规划建设;问题;优化思路

中图分类号:TV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41-0378-01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我国城乡建设得到很大程度的发展,城乡发展取得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城乡规划建设初具成效。但在我国推进城乡规划建设的进程中,依然存在着很多问题与不足,严重地影响和制约着我国城乡的统筹协调发展。因此,要促进城乡规划建设更好更快地发展,首先就必须要坚持科学、合理的规划。城乡规划建设就是对我国城乡发展目标、性质、规模以及规划布局、功能等基础设施建设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进一步展示我国城乡之间的发展前景与风貌,也是我国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前提和基础。

1 我国城乡规划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1 缺乏科学理论作指导

我国当前的城乡规划建设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对于城乡开发建设比较随意,只是将利益放在眼前,缺乏大局观念,不能将所做的工作都从长远的角度出发,不能正真做到城乡与区域的协调发展、科学结合。在规划的过程中,往往由于较短一段时间利益的诱惑,造成忽视科学合理的理论作长期指导,导致城乡建设中基础设施不完备,空间布局及功能分区不合理。例如,一些布局规划不合理会导致产业区和产业服务配套区不集中,甚至没有规划配套服务区的现象。

1.2 城乡规划发展不够协调

在城乡的规划发展中,政治因素、经济因素、社会因素、文化因素、资源因素等等都是在规划过程中要考虑的问题,目前在城乡规划的过程中很难充分将这些因素全部考虑在内。将这些问题全部统筹协调实施起来还是存在一定的困难的。虽然目前,我国已经开始重视乡村的规划与发展了,城镇化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城镇化过程中仍然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制约了其功能的充分发挥。在城乡规划建设中,通过新型城镇化,可以更好地解决城乡发展过程中一系列不协调问题。现在城乡之间仍然存在收入和环境两大差距。建设新型农村社区,将是转变千百年来农业生产方式、转变农民生活方式的新载体。

1.3 我国法律体制不完善对于城乡规划建设带来的影响

当前,我国城市化已经发展到了一个新的水平,小城镇发展加速推进。但是,从我国的城乡规划法律制度来看,还存在着许多困难和矛盾,特别是对城乡二元化问题的解决力度不够,措施不到位,已经影响到我国的新一轮的城乡建设发展进程。如何进一步完善我国的城乡规划法律制度,尤其是新的《城乡规划法》实施以后,如何通过规划法律制度的完善,促进城乡建设的和谐可持续发展,需要我们进一步研究解决。

2 对我国城乡规划建设存在的问题优化思路

2.1 城乡建设问题的整体看法

我国地域广阔,在区域的整体发展和区域发展的城乡统筹方面都存在着十分不平衡的现象。而这种不平衡会对国家的进一步现代化发展造成一定的阻碍。尤其是城乡统筹发展,更是城乡建设的重大问题,严重影响着国家城乡统筹发展目标的实现。本文通过就是分析如何解决城乡统筹发展的问题,提出优化思路。

在改革开放时期城乡发展不平衡问题就受到了广泛关注,并且到今天已经出台过很多相关的政策并取得了些许进步。但是,在我国对于城乡发展一直采用的是二元规划策略,对二者间的发展统筹与发展协调未能引起足够重视。

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必须树立全面系统的理念。以往的城市规划一般是对城市建设进行不同深度的规划设计,注重城市的发展规模、延伸方向、城市功能等研究,很少将城与乡之间进行统筹考虑。《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要求将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城乡总体规划、土地资源利用总体规划、环境保护规划等在规划数据、规划目标、规划范围等各方面进行统一协调,改变过去各自为政的局面,建立各类规划全面、系统、有效的衔接机制,形成区域和城市发展的政策合力,也就是“多规合一”。

2.2 城乡建设问题的要求

科学整合和系统协调是城乡建设的两大要求。在全国范围内进行科学整合就是要在各区域形成以中心城市为联络点的大规模整合,同时使小城市得到地域和交通方面的整合,目的是推动城乡、以及小城镇城乡各方面的城乡建设的整体化。系统协调是力求区域发展与城乡发展的一致协调,达到各种资源、各种基础设施的协调建设及其应用,注意水资源、土地之源、矿产之源、人力资源等在城乡建设一体化中的推动作用。

2.3 全力完善城乡建设规划的法律法规

目前,在我国的城乡规划建设中建设中,我们主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要想在城乡规划建设工作中取得较好的成绩只靠这一部法律是不行的,我们必须有较健全的法律制度。而且我认为可以将《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作为这些法律的基础,其它法律在此基础上细致扩展而成。再者,政府可以通过各种渠道普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比如媒体、宣传板、活动、宣讲等。增加所有城镇乡村居民对城乡规划建设的重视程度、加深所有居民对城乡建设的政策认识。更重要的是对城乡建设人员的法律培养、纪律培养、政策认识培养、政策实施方法培养,指导工作人员要有相关的责任与法律认识,依据相关制度进行城乡规划建设工作。政府也可以大力鼓动各界人士提出自己的建设规划策略,提高城乡规划建设系统的合理性。

2.4 完善城乡建设规划的机制与体系

城乡规划建设机制如建设保障机制、审核机制、责任深究机制等机制的加强与完善是大力推动城乡建设进程的一个有效策略。保证各种建设工作在正式实施之前都要得到国家相关部门的各种条件审核,使此建设符合国家建设的要求。调动周围人士对建设的监督,严肃追究每个非法建设的法律责任。对于城乡建设基础建设项目,国家应当提供法律、政策、资金等方面的保障,推动种力量对城乡建设规划工作的帮扶。

2.5 增加对城乡建设工作的投入

城乡建设的统筹一体化,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大事,也是一件立足于我国现在的基本国情提高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一件实事。于此,立于为城乡居民服务的基础上,政府要予以重视。因此,对于城乡建设规划的各项投入必不可少,尤其是建设工作实施过程中的资金保障。国家可以通过财政拨款,也可以通过政策优惠调动社会各界力量的加入。基于,城乡统筹建设中农村建设落后与城镇的状况,政府可以适度加大对农村建设的投入,用以弥补乡村建设不足的问题,缩小城乡建设间的差距。

3 结语

城乡建设规划工作关系到民生、关系到协调发展,是国家重要的一项建设工作。城乡规划建设会直接影响一个国家城乡居民的生活环境、生活格局和生活质量。在新形势下,我们应当坚持以实事求是的原则指导城乡规划工作,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因地制宜,以人为本,制定出符合我国国情的城乡规划,为城乡居民谋求幸福的生活。

参考文献

[1]王波,姚宏伟. 村镇规划建设中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中国科技博览,2012(16).

[2]杨贵庆.城乡规划学基本概念辨析及学科建设思考[J].城市规划,2013,22(10):53-54.

第9篇

我国正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已进入城镇化飞速发展的时代。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镇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张,对耕地的占用量也在持续增长,土地供需矛盾日益尖锐。在这一背景下,探索保持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和城镇建设用地占用耕地的周转,促进土地可持续利用,已成为一项刻不容缓的课题。实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是落实国家耕地保护政策的需要,有利于优化用地结构,提高土地集约化程度,有利于保护土地资源特别是耕地,有利于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是切合中国实际国情的创新性、特色性道路。

1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的概念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是指通过将农村建设用地的减少和城镇建设用地的增加相结合,在不减少耕地总面积和不增加建设用地总面积的基础上实现城镇建设用地的增加,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和城镇用地扩张的合理发展和布局。通过整理超标的农村建设用地面积,节省出部分建设用地面积指标并将指标转移为城镇建设用地,既保证了耕地总面积不减少和总量动态平衡,又增加了城镇建设用地面积,有效提高土地利用城市化指数,提高农村建设用地集约程度(罗迎新,1997)[1]。

2开展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的意义

2.1城乡统筹发展的需要随着城市发展进程的加快,我国城镇化率也在逐年增加,城镇建设用地的扩张需求也随之不断增长,因此,调整城乡建设用地的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实现建设用地的空间调配,协调城乡健康发展势在必行。在这个大背景下,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是合理有效的正确举措,有利于土地资源整合,促进城乡统筹发展。

2.2土地集约利用的需要随着城镇化、工业化的发展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建设用地的需求量不断增加。然而,随着耕地保护政策力度的不断加大,可用作新增建设用地的空间十分有限,建设用地的供给十分紧张,供需矛盾尖锐。由于目前大多数村庄分散,建设用地利用总体粗放,因此,潜藏着巨大的土地整理潜力。通过整合村屯空间,加强村庄建设的规划和管理,加大农村建设用地整理力度,节约集约利用村庄建设用地,提高农村土地利用效率,可在不减少耕地总量的基础上增加城镇建设用地面积,缓解保护与发展之间的矛盾。通过增减挂钩,整理农村建设用地,将有效整合农村居民点用地,改变居民点布局分散、结构松散的局面,形成集聚效益和规模效益,为城镇建设置换土地,拓展空间(周娜,2011)[2]。

2.3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需求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目标。农村建设用地的综合土地整理,是新农村建设中的一个重要项目,能够最有效、最明显地显现新农村建设的成果。而增减挂钩政策的提出,以及挂钩工作的全面开展,则给村庄整合注入了有效动力。通过建设用地的指标置换,耕地面积的增加,增加了村集体收入和农民的财产性收入,有利于改善村庄人居环境和实现农民自身发展,一定程度上满足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有利于农民参与意识的树立,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是社会和谐发展的需要。

3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的实施方式

3.1增减挂钩模式增减挂钩模式主要分为两种:小城镇建设模式和社区建设模式。小城镇建设模式是被拆迁区居民有步骤地向城镇靠拢或搬迁,由政府出资为被拆迁村民建造安置社区或实施货币化安置,并将原农村居民点和废弃工矿区整理复垦为耕地。社区建设模式指村集体经济组织将地点僻远、自然村偏小、布局散乱、交通不便、基础设施薄弱的居民点建设用地采取就近向中心村集中合并的方式迁并,并在安置补偿的基础上将原自然村内的建设用地整理为农用地或其他用地。两种模式的收益成本分析显示:小城镇建设模式是一种整合度较高的模式,保证耕地不减少,承包权不改变的前提下,结余出的宅基地用于非农业开发,宅基地复垦后,耕地连片集中规模化经营,农民实现户籍转变集中居住。小城镇建设对于推动农村城镇化,推动新农村建设,推进城乡统筹,实现土地的节约集约利用的作用是显著的。但是,小城镇建设模式是大范围整体拆迁,从实例上看,成本高,资金的需求量大。小城镇建设、土地的复垦整理、农民的生活保障都需要大量的资金,单靠政府投资很难实现,必须通过市场化运作,用土地融资。这就要求有较高的土地开发价格,否则,资金平衡很难达成。因此这种模式不具有普遍意义。而社区建设模式虽然收益不如小城镇建设模式显著,但是其成本低,门槛低,规模可大可小,操作起来比较灵活,适用范围广泛,尤其适宜经济不发达的地区和远离城镇的农村。

3.2增减挂钩运作模式王君、朱玉碧(2007)[3]等针对现阶段中国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状况,提出了三种较为科学的增减挂钩运作模式。第一种是政府主导型运作模式。政府作为组织策划者,主要负责内容有增减挂钩项目选址立项、组织编制规划方案并报上级政府审批、组建投融资机构筹措建设资金、调控或分配挂钩周转指标,对项目的实施全过程进行监督,并承担项目运行风险。企业是政府意志的具体执行者,负责实施土地整理工程,保障项目顺利竣工。这种运作模式的优点是能够充分发挥政府的权威职能,确保工程的高效率完成,缺点是政府在项目整个运作过程中承担的风险极大,而且需要强大的经济实力来支撑。第二种是市场主导型运作模式。这种模式的主要特点是:多渠道筹集资金、政府充分发挥引导、协调、规范和服务的职能、折抵指标真正商品化。第三种是农村集体自主型运作模式。这种模式的主要特点是:公众参与性较强、资金筹集方式可以实现多元化。在一些农民收入较高,参与挂钩的积极性较高的地区,可以采用这种模式。

3.3增减挂钩实施阻力关于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实施阻力的研究,张宇(2006)[4]等学者进行了详尽地分析。增减挂钩的主要阻力有:第一,土地制度的束缚。《宪法》明确规定:“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除由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以外,属于集体所有;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也属于集体所有。”土地制度带来的增减挂钩阻力主要集中在宅基地上,《关于加强农村宅基地管理的意见》(国土资发〔2004〕234号)中规定:“严禁城镇居民在农村购置宅基地,严禁为城镇居民在农村购买和违法建造的宅基地发放土地使用证”,宅基地的转让局限在集体经济组织内部。而且宅基地禁止抵押,城乡二元化的土地制度造成城乡间的土地级差,造成农民迁居城镇购房支出的增加,而户籍制度的限制,又使农民难以完全享有城镇居民的福利待遇和社会保障。以上因素造成了大量城乡两栖人口与闲置宅基地,增加了村庄整合、增减挂钩的难度。第二,整合资金的缺乏。农村居民点整理、增减挂钩主要依靠政府财政投入,政府财政压力比较大,因此用于居民点整合、增减挂钩的财政投入就十分有限,而且往往后续资金难以保障。第三,农民意愿的不足。在村庄整合中,对土地的依赖性、乡土情结、拆旧建新花费等因素影响着农民的意愿,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村庄整合与增减挂钩进程。第四,村镇体系规划的滞后。我国在2007年才启动县域村镇体系规划的试点,很多地方县域村镇体系规划尚未完成,大部分地区农村居民点规划也仅进行到中心村规划,基层村规划尚未开展,无规划可依,影响了村庄整合的实际效果。

第10篇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认知误区;规划策略

1 新型城镇化的概念

“新型城镇化”一词最早是伴随着党的十六大。新型工业化。战略提出,已有10余年。战略提出,主要是依托产业融合推动城乡一体化[1]。然而,中国百姓熟知新型城镇化是在党的十,特别是201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正式提出。把生态文明理念和原则全面融入城镇化过程,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及其将之确立为未来中国经济发展新的增长动力和扩大内需的重要手段之后,才越来越受到各行业和学界人士的关注。

新型城镇化是在城镇化概念的基础上进一步展开的,其在人口集聚、非农产业扩大、城镇空间扩张和城镇观念意识转化等方面与传统的城镇化概念并无显著差异[2]。但实际上,在实现这种过程的内涵、目标、内容与方式上是有所区别的,因为各行业、领域的针对性和研究的侧重点不同。新型城镇化至今尚无统一和明确的定义。所谓的新型城镇化是以民生、可持续发展和质量为内涵,以追求平等、幸福、转型、绿色、健康和集约为核心目标,以实现区域统筹与协调一体、产业升级与低碳转型、生态文明和集约高效、制度改革和体制创新为重点内容的崭新的城镇化过程。推行新型城镇化是为了:(1)积极应对国内外政治、经济发展的新形势;(2)弥补长期以来高速城镇化带来的弊端和损失;(3)最大限度地将改革开放成果惠及广大人民;(4)促进未来中国城乡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2 新型城镇化存在的认知误区分析

新型城镇化作为我国新一轮城乡建设和转型时期的重要指导性战略,对经济、社会、体制制度和城乡建设诸多方面具有深远的意义,其内涵伴随一系列政策的出台和实践成果的落实将得到不断丰富[3]。但是,受既有国情和利益分配方式、现状发展模式以及未来众多不确定因素的潜在影响,新型城镇化在城镇实践过程中极有可能出现若干误区,其可预见性误区可概括为以下六点(表1)。

3 推行新型城镇化四类规划策略

对于国内城乡规划学界而言,“新型城镇化”虽然广为熟知,但一方面长期在局部范围或地区试行,另一方面常局限在城乡建设环节。随着新型城镇化上升为国家战略并成为本届政府执政的重要理念,“新型城镇化”的涵盖范围持续扩大,其要求城乡规划学界必须积极探索新时期推行新型城镇化的新策略[4]。规划策略的实施必须以各地阶段性的发展路径为保障。中国幅员辽阔,城镇经济社会发展的地域差异显著。在从传统城镇化向新型城镇化转变的过程中,各地应秉承。评估现实差距-树立可行性目标-确立重点行动计划。的系统化思路,逐步实现基于内涵维度的发展方式转变、基于目标维度的发展方向确立和基于内容维度的实施安排。以发展路径为基础,针对我国新型城镇化的实际情况,新时期城乡规划领域推行新型城镇化应采取以下四类策略。

3.1 “区域协调、城乡统筹与一体化”的统筹协调策略

统筹协调策略涵盖区域与城乡两个层次。从区域上说,大体包含4个空间地域层次的协调与统筹:(1)以大多数现状城镇中心城区为核心的规划区或都市区范围;(2)较为明确的市域范围;(3)跨行政界限的城市圈、城市群范围;(4)更大尺度的都市连绵带和经济区范围,在此区域内统筹更多的针对宏观政策、重大设施、产业布局、生态安全等方面。而对于城乡一体化层面,则较为微观地注重与城乡居民相关的各类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道路交通与市政基础设施布局、就业水平及环境质量保障等方面。

3.2 “三产三低三提升、三业三化三集中”的转型升级策略

所谓转型,一是向低碳绿色转型,二是向规模集中转型。低碳绿色即要求农业、工业和现代服务业实行“低排放、低污染和低能耗”。规模集中即倡导农业向规模经营集中;工业向园区集中;现代服务业向城镇各级中心集中。所谓升级,一方面指农业效率提升、工业低碳水平提升和现代服务业服务质量提升;另一方面指农业现代化、工业集群化和现代服务业规模化协同升级。

3.3 “资源节约集约、环境友好安全”的生态文明策略

资源节约与环境友好是国家两型社会建设的重要目标,也是生态文明的核心理念[5]。其中,资源节约即强化现有资源的节约保护和集约利用,依托新技术大力开发新能源、新材料。积极推进废物回收再利用工程。环境友好即坚持生态保护优先,建立和维护区域生态安全格局,加强城镇环境质量(包括大气质量和水环境质量)监测,因地制宜、适度提高有污染企业准人门槛和处罚力度。此外,以现代技术为依托,积极推进城镇绿色建筑改造,打造绿色社区、绿色街区和绿色城镇;科学合理布局城镇空间,尽可能多地利用自然资源和能源(如风能、太阳能等)解决城镇采光和通风问题以减少环境干预也是生态文明的重要方面。

3.4 “集聚增长、混合利用、紧凑开发”的集聚紧凑策略

集聚紧凑策略包含三层含义,所谓集聚增长即推动产业集群化集聚、空间园区化集聚、重点在各级城镇中心集聚。所谓混合利用即提倡各项功能混合使用,从而降低远距离、钟摆式交通出行。而紧凑开发指依托公共交通导向实现多中心、组团式、网络化土地利用。三者相互作用,互为条件,互为因果。

4 结束语

总而言之,“新型城镇化”是以追求民生、可持续发展和质量为内涵,以平等、幸福、转型、绿色、健康和集约为核心目标,以区域统筹与协调一体、产业升级与低碳转型、生态文明和集约高效、制度改革和体制创新为重点内容的崭新城镇化过程。新型城镇化是中国未来较长时期内城乡发展与建设的关键指导战略,理清新型城镇化概念与内涵、树立切实可行的新型城镇化目标、梳理重点内容并结合规划策略统一部署,同时及时纠正认知误区十分必要,也迫在眉睫。

参考文献

[1]李程骅.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新型城镇化战略[j].求是,2012(14):35-37.

[2]谢扬.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j].红旗文稿,2008(10).

[3]方创琳,刘晓丽,蔺雪芹.中国城市化发展阶段的修正及规律性分析[j].干旱区地理,2008(7):512-523.

第11篇

【关键词】 城乡建设用地;结构;布局

1、引言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向前发展,越来越多的建设用地供需问题出现在人们眼前。特别是近十几年来,我国日益发展的经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各项建设的需求增加,使得耕地面积日益减少。城市对土地的大量需求与乡村大部分住宅闲置形成了极大矛盾,必须优化城乡建设用地,减少土地利用的不合理性,实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的良性结合,统筹城乡发展。

2、城乡建设用地概念和土地结构、布局

2.1 城乡建设用地

城乡建设用地是为人们提供生产生活的必要场所,具有相对集聚的特点,且分布呈现面状,主要可分为城镇、农村居民点、独立工矿三类。

(1)城镇用地

城镇用地指的是建设城乡使用的土地和关系着城镇居民衣食住行相关的用地,如居民的居住、生产、出行、休闲、医疗、教育等的用地。在用地范畴上,城镇用地包括当前土地分类中的城镇用地和一些开发区、工业园区等部分独立的工矿用地。

(2)农村居民点用地

农村居民点用地主要是构成农村人居环境要素的用地,包括的用地类型有独立工矿用地,具有较强的居住相容性,还包括土地分类系统中的农村居民点用地。

(3)独立工矿用地

独立工矿用地则是不具有居住相容性的,不适合城镇、乡村居民居住的工业用地,如一些垃圾处理填埋场、仓储场所、采掘业用地、生产企业生产易燃易爆、有污染的用地等。

2.2 土地结构和布局

土地规划是对一定区域内的土地进行未来发展的预先安排和计划。在时空上,基于土地的自然历史特性、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特点而进行的土地资源的分配和土地的综合利用,使土地更具经济价值。

土地利用结构是按照一定的构成方式将各种土地进行集合安排。

土地利用布局是再次分布土地利用,是土地规划实现的结果。土地的合理布局有利于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发挥区域优势、综合利用土地资源,实现土地的优化保护和社会的经济发展。

3、目前城乡建设用地结构和布局存在的问题

(1)农村用地减少,城镇快速扩张建设用地,耕地面积急剧减少。在快速发展的城市化下,不断有更多的土地投入建设开发中,城镇规模变大。大部分的城市在扩大发展中采取的是外延式发展模式,占用的土地基本是地势平坦、交通便利、土壤肥沃、具有充足水源的耕地,愈发激化了我国的人地矛盾。城市快速增长的建设用地大大超过了人口的增长速度,使得人与建设处于不平衡状态。

(2)城市土地产出率低,配置不合理。城市土地利用的结构和布局不合理,很多城市主要地段,往往是一些工业用地,分布的企业特点是技术水平低、规模小、经济效益差,使得土地存在隐性浪费现象。城市中分布的绿地、广场较少,任阔比例与城市规模不协调,不利于发挥城市总体功能。农用土地在经济影响下变为了非农用土地,打乱了土地资源的综合利用,降低了土地利用效率。

(3)乡村、镇等的建设用地的结构和布局散乱,存在严重的粗放利用现象。目前我国乡村、镇的建设土地总量是城市建设用地总量的几倍,但却不能直接进行城市化建设和工业化建设。

(4)城市用地紧张,城市人均建设用地不足,城市各项用地功能不能得到有效发展。我国人口多,土地少,没有充足的土地后备资源,城市人均用地偏少,使得城市人口过度密集,造成生活质量和生态环境质量下降。为了满足更多的人口需求,往往出现建筑的人为增高,建筑容积率提高等现象。

(5)居住用地趋向郊区化,郊区开发加快,各产业增长迅猛,但人均生活用地依旧不足。在城市市区建设用地限制下,和郊区的快速发展,道路和基础设施的完善,人们生活观念的改变和交通的便捷,使得人们朝着环境更加优美的郊区进发,居住用地日趋合理化,但人均居住土地还是较少。

4、城乡建设用地结构和布局的优化对策

优化城乡建设用地结构和布局,就是研究区域土地资源的自身特性并进行适宜性评价,从而合理安排区域内的各种建设用地数量和合理布局区域内的各种建设用的空间结构,实现建设用地利用的最大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并使区域土地资源满足可持续发展要求。

4.1 加强政策的宏观调控力度

优化城乡建设用地结构和布局,首先必须节约集约土地,提高土地的利用率,确保土地的可持续发展。

(1)建设用地指标实施“双控”制度,对建设用地的预审要认真、严格执行,并提高建设用地的审批管理强度,根据土地出让合同条例,对违约加强责任追究;建立健全项目用地准入制度,对新进项目的用地加强管理,并较强现场核实力度和行政执法监督管理,严格各项投资建设情况,防止实际项目建设中圈占和批多少用现象,造成土地违法占用或闲置、浪费,并有效避免土地的投机行为。

(2)建立监控和激励的约束机制。建设用地中的各项项目必须按照合同约定的时间进行竣工和验收土地集约化利用的各项指标,及时落实土地建设过程中的各项土地规模、建设情况、用地位置等情况,及时整改各项为通过验收的项目。验收合格的项目在项目投产后政府给予一定的优惠奖励,对于未通过验收的项目,则没有优惠奖励,以此来约束项目建设用地。

4.2 科学规划并优化建设用地的空间布局

根据不同的地区的人口规模、优势资源条件和经济发展水平,制定合理的、具有针对性的城乡发展思路,有效避免随意发散的发展模式。对那些相对落后的地区的规划可以是撤乡并镇,集约镇的发展,适当给予城镇一定的管理权限和优惠政策,让农民向城镇集中发展。对那些较发达地区的规划可以是合并小城镇,提升各城镇的总体经济地位,让小城镇具有特殊经济职能。城乡科学合理的布局最重要的是抓住城乡具体特点进行特色规划发展,且赋予规划一定的预期性弹性,为之后的发展预留调整空间,根据未来走向及时引导并优化配置小城镇各行业用地。

4.3 调整城乡产业结构,集约化土地资源

镇企业存在技术陈旧、劳动力过剩和资本短缺等矛盾,政府必须积极引导和调整升级产业结构,促进城镇第二、三产业的发展,集中工业园区和商业区,扩大各园区规模,形成协同效益。城乡选择主导产业,必须考虑当地的自然资源特色、当地的环境气候条件等,并结合国家大中型项目建设,保持主导产业具备较好的经济活力。城镇充分发挥极化效应,推进各要素的集聚,合并乡村居住点,优化布局各乡村基地,降低人均用地标准,集约化土地资源。

5、结语

优化城乡建设用地结构和布局,总体目标是在各城镇基础上,充分挖掘城镇用地潜力,加强土地利用的整体规划布局,加强不合理、不规范、废弃闲置土地的利用,从而相应增加城乡建设用地和农用耕地面积,促进土地的可持续发展,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参考文献

[1] 晏涵;左美蓉;韦林利.基于第二次土地大调查下的城乡建设用地结构和布局的背景及意义研究[J].大众科技.2010年04期.

第12篇

【关键词】城乡一体化城乡建设用地市场二元结构

一、我国城乡建设用地市场的现状

1.我国建设用地市场具有典型的二元特征

我国城乡分割的建设用地市场结构,表现为典型的二元特征。一是土地产权二元化:农村土地属于农村集体所有;城市土地属于国家所有。二是城乡土地用途二元化:农村土地农用,城市土地用于城市经济建设,城乡土地不能自由合理流转。三是城乡土地市场二元化:城乡土地市场是分割的,城市土地市场环节少于农村,农村土地市场化的结构以土地流转、租赁、合作入股共同开发为主,城市土地市场化则是多元化形式;农村土地市场化要以不改变土地用途和保证农民的土地承包权为前提,城市土地市场化则没有这方面的限制。四是城乡土地价格二元化:城乡土地价格体系是割裂的。

2.土地所有权主体虚置导致产权关系混乱

我国集体土地的所有权主体在现实生活中是模糊的,从某种程度而言甚至是缺失的。《宪法》、《土地管理法》、《物权法》都明确规定了农村的土地属于农民集体所有,这些规定对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进行了设定,即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归不同的“农民集体”,但对 “农 民集体”的含义、表现形态未做明确界定,并有将“农民集体”与农村、农业经济组织混用之嫌。“农民集体”是一个抽象概念,不同于法人,也非社团组织,没有明确的法人代表。正是由于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模糊,造成了实践中“土地人人有份、土地又人人无份”的局面,致使在土地征用过程中,缺乏真正所有权主体的所有权权能对土地征用的制约作用,一方面是真正的土地所有者的的权益得不到维护,另一方面是可能导致不合理征用增加,造成土地资源大量流失。

3.农村土地价值被低估,农民权益受到损害

农地征用制度就是国家基于公共目的的需要,依法将集体所有的土地收归国有,并给予失地农民相应补偿的法律制度。按照现行法律规定,国家征收土地时是按原土地用途产值的若干倍对失地农民进行补偿。国家以很低的价格而不是土地的市场价格从农民手里征收到土地,然后高价在城市土地市场出让。

二、城乡一体化建设用地市场的要求

1.平等的土地权利

建设一体化的城乡建设用地市场的根本点是完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的产权制度。按照现代土地市场和产权理论,农民集体就应该拥有与城市国有土地产权及其主体相一致的完整的土地财产权力,包括占有权、使用权、收益权以及转让权、抵押权、入股权、租赁权等处置权。对此也应该上升为法律,应在有关法律中明确农民集体在规定的使用期限内可以对其土地继承、租赁、赠与、拍卖、抵押、入股,使农民集体的土地财产权具有独立性、排他性和确定性而不受侵害。只有真正从法律上赋予城乡建设用地以相同的土地使用权权能,才能促进其平等合理流动,切实保护农民的土地财产权益。

2.平等的土地价格

目前,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在流转过程中尚未形成统一、科学、有效的价格形成机制,隐性土地市场交易价格混乱。因此,要在土地交易市场上形成合理的土地价格以使土地交易双方的利益不受侵害,则有必要建立健全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的定级估价体系。首先在总结城镇土地和农用地定级估价经验的基础上,全面、深入地开展城乡建设用地地价评估工作,并进行地价区划,科学地确定不同地价区域的地价水平,实现城乡建设用地地价一体化。其次,为了杜绝或减少土地交易活动的非公开化、非契约化现象,提高市场透明度,还应该制定城乡不同类型建设用地的基准价格,对土地价格过分上涨或下跌进行监控等。此外,还应建立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标定地价体系,集体建设用地出让地块的标定地价应由土地管理部门会同物价等其它部门进行综合评估并定期公布。基于有效保护集体和农民的土地权益,在流转中可实行集体建设用地的最低保护价,对于实际交易价格低于最低保护价的,政府可优先购买。

3.统一的土地供求关系

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除了要考虑权利平等以及价格公平外,更多地还要考虑在国家和地方发展政策、城乡不同经济发展状况以及土地总体规划背景下,土地供求关系的平衡。城乡一体化市场下的建设用地流转既要保障城市化进程中对建设用地量需求的急剧增加,同时也要有利于推进“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既要解决国家建设用地不断增长的要求,也要使新农村建设中集体建设用地得到保障。

4.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流转有形市场

建立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促进城乡经济社会统筹发展,必须建立相应的土地交易平台,建立统一有形的城乡土地交易市场,为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提供服务。这就需要建立类似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交易所这样的有形市场,组织地产交易各方进行交易,提供洽谈场所,让政府有关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管理、服务机构进驻,有条件的也可以让社会上的农村集体土地流转中介机构进入,共同向交易双方提供政策法律咨询、地产源信息、市场行情与动态、文书起草、价值评估、资金融通、流转审批、规费收取、过户登记等服务,以缩短流转时间,减少流转成本。规避流转风险。

参考文献:

[1]倪维秋,俞滨洋. 基于城乡统筹的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构建[J]. 商业研究,2010,10(4):87~90.

[2]魏峰, 郑义, 刘孚文. 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现状及建立[J]. 现代农业科技,2010(11):391~391.

第13篇

业务架构:描述政府各业务之间相互作用的关系结构、业务约定和业务流程。业务架构以住房和城乡建设职能为核心,以政府业务审批、管理、监督、服务为主线,以各专业的实际应用为依托,贯穿住房和城乡建设发展战略和业务运作的全过程。信息架构:是将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业务实体抽象成信息对象,将业务运作模式抽象成信息对象的属性和方法,从各专业的信息资源目录和交换体系入手,注重数据标准化的建设,建立面向对象的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信息模型,实现从业务模式向信息模型的转变。应用架构:在信息架构的基础上,逐步建立支撑审批、管理、监督、服务业务的各业务应用系统,通过资源整合、共享和多元化信息技术的集成,代替部分人工操作,实现政府业务流电子化、信息化运行,提高政府管理方式的高效化和现代化。技术架构:是保障政府业务审批、管理、监督、服务的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通讯技术、信息安全技术等技术手段构成的平台、措施、拓扑图、硬件以及支撑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的底层技术基础结构。信息化顶层设计的理性思考文|高大伟Informatization信息化•智慧政务信息化顶层设计是开展信息化工作不可或缺的DNA和技术圣经。

二、信息化顶层设计开展情况

黑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最早是从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接受信息化顶层设计这一全新概念的,在后来的深度学习和工作实践中逐渐清晰了顶层设计的理念。尽管接受这个概念已有几年的时间,但工作进展十分缓慢,仅停留在系统应用和数据管理的阶段,这里既有决策层认识问题,导致顶层设计未能在信息化规划和重点工作中占有一席之地,也有技术管理创新推进不到位的问题,导致对顶层设计思想的学习和理解不深。但我们清醒地看到顶层设计所涉及的内容过于庞大,编制成本大、编制人员能力要求高,以本省之力很难在近年内完成,使得顶层设计依然停留在概念阶段缓慢推进。无顶层设计指导的信息化建设频频出现“信息孤岛”、设备资源整合难、盲目决策、重复建设、投资黑洞等问题,给信息化工作的健康发展带来了较大的压力。从信息化建设的顶层设计来看,信息化的监控和管理,只是在知识层面信息的初级和中级应用;而只有信息化的创造,才是在文化层面信息的高级应用。在考虑黑龙江省住建厅信息化的发展已非初级阶段,在项目建设上不宜采用“自上而下”的方法对已经系统实施重建,也不具备“自下而上”的条件,只能采用两者相结合的方式,充分利用已建系统积累的信息化资源,逐步整合完善,同时对在建和新建的系统加强规范和引导,以我省住建厅信息化综合体系为基础,细化并明确业务系统间的相互关系,在此基础上,对业务应用系统的开发过程、数据组织等进行系统规约,对业务系统的规划、设计进行规范,以保障信息资源共享与业务协同为目标,初步形成“245”框架模式:即2个保障体系,4个统一,5个架构,如图所示。2个保障体系:(1)管理架构与标准规范体系:由信息化标准体系、相关政策、投资和人才队伍等要素构成。是支撑信息化不断发展的基本保障。(2)运维架构与安全保障体系:由信息网络、服务器与存贮系统、机房系统、安全体系、建设和运行管理机制等组成。这些系统除硬件设施外,还包括了所有商品化的基本支撑软件环境和软件工具,集中了所有除数据资源、信息采集与工程监控资源以外的其他可共享资源。也是信息化建设中不应重复建设并实施资源共享的主要部分。4个统一:(1)统一规划、分步实施原则。统筹现有信息化基础条件和建设领域未来发展总体战略以及发展机遇,对信息化建设合理规划,分段有序推进,坚持基础设施先行,从实际需求出发,加快面向服务、面向基层的信息化项目建设。(2)统一标准、资源共享原则。建立统一、完善的行业数据标准体系和系统需求规范,重构和整合现有网络资源和信息资源,强化合理、有效的投资,满足应用系统之间的互联互通,彻底解决“信息孤岛”问题,保障信息化工作可持续发展。(3)统一平台、强化服务原则。从全省建设领域信息化的大局出发,打破区域、单位之间的界限,以面向行业服务为核心,建立一个技术层面的统一又相互独立的网络互动平台,一个应用层面的互联、共享、协同的管理平台,共同推进系统信息化基础设施和应用项目建设。(4)统一管理、市场运作原则。充分发挥政府统筹主导、宏观调控、组织推进、政策导向的作用;充分发挥市场对资源的配置作用;充分发挥全省建设领域信息化工作“一盘棋”整体优势。以灵活多变的市场化运行机制,保障信息化建设更好、更快、更大的发展。5个架构:在业务架构方面,虽然对业务内容、相互关系很清晰,但缺乏系统的、整体的业务应用信息采>>黑龙江省住建厅信息化顶层设计总体框架集、梳理、分析和流程再造,在行政审批方面搭建了较完整的内容、流程、要件、关联等工作,在建筑业施工管理、工程质量、施工安全、工程招投标、工程造价方面业务架构比较完整,在技术人员的培训与管理上也做了较好的业务架构,在城乡规划、城市建设、勘察设计业务架构不成熟;在信息架构方面,建筑业、房地产业资源目录建设上有了一定的进展,但由于各专业数据梳理、描述、交换规则繁杂,数据标准制定工作量庞大,整合工作难度大,各专业的信息模型建设可以说没有协作推进,将是一个遥遥无期的事情,尽管各专业的信息模型的建立没有像建筑信息模型(BIM)那样复杂,但操作起来也不是一个简单的事情;在应用架构方面,秉承顶层设计的理念,梳理了建设领域信息化应用可能的方面,建立了各应用的关联,做到了数据的动态共享,同时也为数据的深度挖掘打好了基础;在应用架构方面,划分为电子政务和公共服务两大平台。电子政务平台的目标:以在行政审批和业务监管为主,满足多个业务部门之间业务协同需求和行业信息综合分析,并逐步发展为某专业领域综合决策支持系统。公共服务平台的目标:以公众服务为主,促进政府职能转变,优化管理模式,再造审批流程,提高政务效率,推动体制创新,实现政府绩效目标;在技术架构方面,包含软件架构和基础架构,较好地完成了硬件和软件的底层设计,软件和硬件的扩充能力和资源整合能力较强,数据安全设施和手段比较完备,中间件、系统工具应用广泛,系统软件比较齐全,网络技术、信息技术、多媒体技术、通讯技术得到了综合应用,云计算、物联网、CA认证、GPS等技术的应用也在逐步展开。

三、编制方法与重点解决的问题

编制方法因对信息化顶层设计和电子政务顶层设计的理解不同而存在差异,即使是电子政务顶层设计也有许多不同的解释,涉及不同的编制方法,宜采用美国联邦企业架构(FEA)的方式进行编制,国内大多采用这种方法进行编制,但也不能完全拘泥于这种编制方法,要因势而为。对于省级来讲建议名称采用信息化顶层设计这样的叫法,因为毕竟有一些触角要深入到政府之间(G2G)或企业之间(B2B),如:智慧城市建设中的一些内容、招投标监管系统中嵌入的辅助评标等。编制的规则、内容和方法建议各省建设信息主管部门共同探讨达成一致,做到联合、协同、共发展。当前重点解决的问题是了解并掌握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电子政务顶层设计的总体方案,并开展技术交底研究工作,并以此为依据加快省级信息化顶层设计的编制工作。信息化顶层设计编制的核心是业务架构,难点是信息架构,信息模型就相当于一个人的DNA,一旦理顺清晰将一劳永逸。

四、强化信息化顶层设计的组织领导

决策者的管理创新意识和对信息化工作的重视程度是保障信息化顶层设计完成的基本前提,良好的信息化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是顶层设计完成的根本保证。尽快完成信息化顶层设计的编制工作,并付诸实施,就能够有效解决和避免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的资金黑洞、资金浪费、重复建设、“信息孤岛”、各自为政等问题。所以领导者要充分地意识到信息化顶层设计势在必行。

五、建议

第14篇

关键词:的人权理论 生存权和发展权 农民集中居住区 满意程度

一、农民集中居住区的背景情况

2004年,国务院下发《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提出“鼓励农村建设用地整理,城镇建设用地增加要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相挂钩”。成都市作为国土资源部第一批开展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工作的试点之一,积极探索统筹城乡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独具特色的农民集中居住模式,得到了国土资源部的高度评价。所谓农民集中居住,即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科学建房的观念指导下,在充分尊重农民意愿的情况下被置换户退出原有农村宅基地,政府将其部分复垦为耕地、部分转为其他建设用地,被置换户异地置换到中心村或城镇周围农民集中居住区,将传统的、分散的以及零星的居民点向中心村和城镇集中的过程。

农民集中居住作为城乡一体化的重要抓手,它不仅可以改善农村居民生活生产方式促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同时可以化解城乡建设用地“一松一紧”的结构性矛盾,加之又能够快速增加地方财政收入,加大土地集约利用程度,节约城市和农村土地。在城镇化与工业化的进程中,成都市实施城乡建设用地土地增减挂钩政策以来,在有条件的地区推进农民适度集中居住战略,对集约用地、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与产业集聚、生态环境保护、提升农民消费水平,走新型城镇化与新型工业化道路,提升城市能级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都有重要意义。成都市在促进农民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地适度集中居住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二、生存权和发展权是最基本的首要人权

马克思、恩格斯着重研究了自己所处时代资本主义条件下无产阶级的人权要求,从而提出了人权的具体内容。人权理论在内容上是分层次的,人权包括生存权利、学习权利、经济权利、政治权利、技能权利和自我权利等,人权本身也是变化发展的。马恩也看到了生存权在人权系统中的重要性,指出:“一切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也就是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这个前提就是: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 衣、食、住以及其他东西。”可见,生存权、发展权是人类最基本的人权,而这正是实现其他各项公民权利的基础,生存权和发展权的问题比各种自由的问题更基本,它优先于其他各种人权,是首要的人权,也是享有其他人权的基础;没有生存权和发展权,其他一切人权均无从谈起。所谓生存权,是指在一定社会关系中和历史条件下,人们应当享有的维持正常生活所必须的基本条件的权利。它不仅指个人的生命在生理意义上得到延续的权利,而且指一个国家、民族及其人民在社会意义上的生存得到保障的权利;不仅包含人们的生命安全和基本自由不受侵犯、人格尊严不受,还包括人们赖以生存的财产不遭掠夺、人们的基本生活水平和健康水平得到保障和不断提高。所谓发展权,是生存权的延伸,是个人权利和集体权利的综合。作为个人权利,发展权是指国际人权文书确认的各种权利的总和,即每个人和所有人民有权参与、促进并享受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作为集体人权,则是指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获得进步与发展的权利。

人权是一个发展的概念,人权保障有赖于社会发展、人权保障水平应随着社会发展而不断提高。马克思认为生存权和发展权是其他人权实现的基本前提,人人都有天赋的生存权,此种权利应受到法律保障,任何人的生命不得被无理剥夺。只有获得有可靠保障的生存权和发展权,才有条件在必要物质生活的基础上有效行使其他经济权利、政治权利、文化权利和社会权利等。

三、成都市龙泉驿区农民集中居住区的主要做法及成效

成都市龙泉驿区共批准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21个,幅员面积29.50万亩,可实现 1.94万户6.26万人进城居住,可产生挂钩指标1.14万亩。该区在充分尊重农民的意愿的基础上,在房屋拆迁补偿政策、住房安置政策、社保政策、就业政策、医保政策、户籍政策、子女就业政策、低保和五保政策方面都做的很好,为其他地区提供了一定的借鉴作用。龙泉驿区政府按照“群众要自愿、两权要变现、补偿要规范、土地要流转、主体要明确、身份要转变、资金要保障、就业要充分、生态要恢复”的“九要”原则,确保实现了“三充分、两巩固、一持续”。

1.确保充分安居。政府通过统一修建农民集中居住区,按照人均35平米标准免费提供安居住房和人均10平米集体经济兴业物业,确保农民搬迁后就能入住干净舒适的新居,若分得的安居房未达到应分面积,由政府按市场均价向农民补差。同时还统一修建水、电、气、光纤、通信、垃圾集中堆放点、村民健身娱乐设施、消防设施、小区绿化等配套基础设施、公益设施,实现了现代文明向农村的延伸和覆盖,为实现城乡居民生活同质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奠定了基础。

2.确保充分就业。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调节、个人自主”的原则和“三抓服务”机制,免费为有就业愿望、就业能力的劳动力提供职业技能培训,遵循“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宜农则农”的原则,为农民优先提供就业岗位和创业机会,全面落实就业创业扶持政策,完善就业服务保障机制,实现了生产方式的转变。

3.确保充分保障。通过实施挂钩试点项目,农民住进了通水、电、气等基础设置完备的住房,生活条件有了极大的改善,并且融入了多种社区文化活动,极大的丰富了农民的业余生活,精神面貌更加良好。对农民中的困难群众按照城市低保政策开展救助,全面实现应保尽保

4.保障移民可持续发展。统一建设经营管理兴业市场,所得收益按比例计提公积(益)金后对股民进行分红,实现农民可持续增收,收入增长率逐步达到与城市居民同等水平。保障农民享受与城市居民同等的医疗、教育、文化等公共服务资源,全面提高移民综合素质,实现农民进城后的可持续发展。

该区在实施土地增减挂钩政策以来,农民集中区的建设取得的一些列成效,促进了节约集约用地,提高了耕地质量;推动了农业产业化进程,增加了农民收入;改善了农村村容村貌,促进了新农村建设,实现了城乡统筹发展;使得农民生活质量得到极大地改善,人们的幸福指数和满意程度明显提高,充分体现了马克思的人权理论,充分说明了生存权、发展权是最基本的首要人权。

参考文献:

[1]陈锡文. 农村改革的三农问题[J].中国合作经济,2010,(6).

第15篇

关键词:增减挂钩 迁村并居 可行能力 福利变化测度指标

本文是中央财经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项目编号:NMOE2011120039)的阶段性成果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以下简称挂钩政策)是国务院于2004年提出的目前在全国部分省市试点的一项土地利用与整治方案。加快农民集中化居住,是挂钩政策实施的潜在条件和不可回避的客观影响。衡量和比较政策实施前后农民的福利水平的变化,剖析其原因,对完善挂钩政策和政府补偿措施都是具有指导意义的。

然而,由于挂钩政策实施模式的不同会对农民的福利产生不同的影响,因此对福利的研究不应该一概而论。“迁村并居”是指在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下,对一个村庄或几个村庄的农民进行搬迁,实行在农村集体居住的办法。本文的研究旨在针对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下的“迁村并居”安置模式带来的农户福利测度问题,梳理福利的概念,对森的可行能力方法和国内外运用可行能力理论开展的相关研究进行总结,提出组成农民福利的功能性活动及其相关衡量指标,以期为迁村并居前后农民福利变化的测度提供思路。

一、理论框架

(一)福利概念以及森的可行能力方法

“福利”在经济学中是一个不断发展的概念,边沁、埃奇沃思等早期经济学家以功利主义为基础,认为福利本质上是一种心理特征。

将传统的福利概念运用于迁村过程中农民福利研究,存在一些难以克服的局限性。和传统福利经济学相比,森的可行能力方法对非收入因素予以关注、考虑了人的差异产生的福利差异以及选择的自由度对福利产生的重大影响。该方案提出后,国内外多个关于福利的相关研究中,福利度量均采用了森的可行性能力方法。要运用此方法,则必须首先确定重点考察的可能引起福利变化的功能性活动及其相应的相关评测指标。其次,还需要在获得实证数据的基础上,运用适当的数学方法,实现相关指标的汇总。

(二)对于功能性活动或可行能力选取的讨论

可行能力不能被直接观察,在实证中一般分析福利与可获得的功能性活动之间的关系。需要指出的是,森的可行能力方法只是提供了分析福利问题的一种新的视角和框架,并没有明确指出哪些功能或者可行能力应该包括在内,这也引起了很多学者对该方法可操作性的质疑。

在实际运用中,多数研究者根据自己的研究对象和背景选择了不同的可行能力和相应的指标。因此总的来说,在运用可行能力方法时,应该根据研究的具体问题选取针对性的可行能力指标进行评价,以免造成研究成果的偏差和增大研究的工作量。

二、指标选取

参考相关学者的研究,并结合“迁村并居”的具体实践,本文列出了以下功能性活动及其相应的衡量指标,并对其依据进行简要论证。

(一)家庭经济状况

虽然严格地说,收入本身不是功能性活动,而只能反映获得功能性活动的工具大小。可行能力方法虽然把福利从收入扩展到实质自由,但森并没有“否定个人可行能力剥夺通常与收入底下有密切关系”,相反,他认为二者存在一种双向关系。通过收入与支出之间的相抵,可以获得纯收入指标,反映家庭对经济资源实际自由支配能力。

(二)社会保障

社会保障是实现福利的功能性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森提出的五大工具性自由中就包括社会机会和防护性保障。并居后社会保障方面的变化主要体现在土地保障和公共资源保障。此外,并居后社区化的公共服务和设施提供的公共资源,也是一种社会保障,因此有必要把该项纳入社会保障的可行能力衡量中,这主要通过人均资源拥有量来衡量。

(三)居住条件

这里所谓的居住条件,不仅指房屋本身,还包括住房变迁而带来的交通通讯变化。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居住的需求多样化复杂化,除了人均住房面积外,我们还用房屋满意度来评价住房给农户带来的福利。考虑到居住点发生变化,以及政府可能进行的集约化的交通通讯改造措施,所以,应该把其纳入可行能力评价中,分别选用“到最近的公路的距离”和“年通讯消费额”两项指标。

(四)心理状况

把福利完全归为心理效用虽然有局限性,但是心理快乐仍然是一个人福利的重要内容。就迁村并居而言,集中居住改变了独门独户的分散状态而使农户必须处理新的邻里关系,这种交往互动过程营造一种特定的社区氛围而作用于人的心理。在此,我们将农户迁居后对邻里关系的满意度列入考察指标。

三、结束语

结合已有研究,我们提出了基于森的可行能力理论,针对迁村并居这一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模式中的福利变化测度所进行的指标选取。在实地调研中,还需要根据相关指标科学地设计调查问卷,同时合理使用数学方法,才能使福利变化的测度更加准确可靠。关于数学方法的选取以及实地调研的进行,还有待后续的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宋娟,白钰,张宇.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的理论与实证[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12

[2]印度.阿马蒂亚・森.以自由看待发展[M].任赜,于真.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