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公共管理的逻辑起点范文

公共管理的逻辑起点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公共管理的逻辑起点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公共管理的逻辑起点

第1篇

关键词:预埋螺栓套管; 钢筋; 混凝土;

中图分类号:TM3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引言

近几年来,我国经济发展十分迅速,各种新技术层出不穷,在这种环境之下,我国电力工业取得了很大程度上的发展,但在发展的同时也面临了巨大的压力,人们日益增加的电力需要给供电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火力发电机组的迅猛发展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这一矛盾。对于汽轮发电机来说,它是火电厂中十分重要的主机,其施工的速度将对整个工期造成十分关键的影响。而对于砼基础来说,它又能够对安装工作造成重要的影响,影响砼基础施工的关键技术又在于地脚螺栓安装。本文主要选取600MW机组为例,对螺栓安装工艺进行一定程度的研究与分析。

2. 螺栓及套管的安装

在施工的过程中,对预埋螺栓套管需要进行一定程度的加固处理,方法主要是在运转层梁底柱头部位放置预埋铁件生根,并由此在运转层形成钢架,以此起到加固的效果,具体的施工操作如下:

①当开始对运转层梁底进行施工时,首先在柱子的顶部进行预埋铁件的放置。同时,需要对铁件的尺寸进行一定的控制,一般情况下,要求其规格为600×600×10mm,除此之外,还可以按照埋件的图集进行制作。

②在钢柱的制作方面,要求采用45a工字钢为原料进行制作,所制作的钢柱的柱顶标高控制为15m左右。而对于钢梁的制作来说,则分别采用20a工字钢和22a槽钢为原料。

③在施工的过程当中,对两道钢梁进行焊接,使其成为桁架结构,这样一来,就可以对钢架的整体稳定性进行有效的保证。第一道钢梁采用20a工字钢进行制作,第二道钢梁采用22a槽钢进行制作,两道钢梁地标高分别设置为14.1m与12.6m,同时在两道钢梁之间采用10a、12a槽钢作连接杆件以“三角型”形式焊接成桁架。

④桁架与钢柱之间的连接主要采用牛腿来完成。在施工的过程中,首先对水平仪进行有效的利用,以此来有效定位牛腿位置,牛腿的上平标高与钢梁底标高保持一致。在焊接完成之后,再将桁架吊装就位。同时,两道钢梁安装焊接完成之后,在Ⅰ~Ⅱ轴和Ⅲ~Ⅳ轴纵横向之间的桁架顶面再斜向加焊四道L100×100的角钢。这样一来,就可以对钢架的稳定性进行进一步的加强。具体情况如图1所示:

图1:螺栓加固架梁柱连接图

⑤对于面梁的制作来说,主要采用20a槽钢来进行,需要将面梁与框架梁之间进行有效的固定,固定方法主要如下:在面梁与桁架下弦梁之间用22a槽钢做挑梁连接,将挑梁之间的距离控制在1m左右。然后,再在面梁的中间增加两道20a的槽钢,使之与桁架上弦梁进行连接,并形成斜拉撑。在这一过程中,主要是根据预埋螺栓的位置、顶标高来对面梁的位置以及顶标高进行确定。

⑥在面梁安装完成之后,在梁上放线对螺栓的位置进行确定,然后用气割割出相应的螺栓孔,一般情况下,螺栓孔的直径控制在孔栓直径的10mm左右,当这些工作完成之后,就可以进行对于螺栓的安装。在对螺栓进行安装时,先用自带螺母临时固定在面梁上,螺栓的具体定位采用顶丝调整、固定板固定的方法,在面梁上螺栓的四面焊四个M12的顶丝调整螺栓的水平位置。然后将制作好的固定板套在螺栓上压在螺母下面。接着,对螺栓进行一定程度的调整,调整时首先应该先对其标高进行调整,这主要是通过调整螺栓的自带螺母来实现的。其次,在是对水平位置进行调整。水平位置先用顶丝调整后用固定板固定,固定板与面梁焊接,螺栓的标高和水平位置均调整好后在螺栓下端20a槽钢做固定架。

⑦装与固定工作完成之后,需要对其进行一定程度上的检查与验收。在验收中,所使用的水平仪、经纬仪与钢尺需要与在安装过程中所使用的仪器保持一致。螺栓调整前用1mm钢丝挂好轴线,需要对轴线进行随时校验,且施工构成中要注意保护好钢丝线。

⑧最后,就是对固定钢架进行拆除。一般情况下,在混凝土浇筑进行之后的7天开始拆除固定钢架。在拆除的过程中,需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来进行,顺序从先到后分别是固定螺栓面梁、整榀桁架、钢柱。在对面梁进行拆除时,先用气割割掉顶丝松开预埋螺栓螺帽,再用气割割开面梁两端和螺栓固定板,取下螺栓固定面梁。对整榀桁架进行拆除时,先对吊车进行有效使用,使其吊住整榀桁架,然后再运用气割割开梁柱焊口。而对于钢柱的拆除工作来说,同时需要对吊车进行使用,使其吊住钢柱的顶端,然后再用气割沿着混凝土的顶面齐根割断钢柱。

3.钢筋工程

3.1 钢筋翻样

在进行对于拆线梁的翻样时,需要安排专门的人员进行全面负责,做到“一对一”负责,同时,还应当有效的运用计算机,辅助专业人员完成翻样图的绘制工作。不同的环梁之间都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差异,每根钢筋也有很大不同。因此,在进行翻样图的绘制工作时,需要对每根主筋以及箍筋进行单独编号。除此之外,还应当分别计算它们的长度,并在料单中标明。在下料工作中,应当充分参考翻样图中的具体情况,对每根主筋以及箍筋分别下料。然后,做好上牌工作,在每个料牌上都需要清晰的注明斜柱、环梁部位以及主筋、箍筋的编号,以防在施工时出现混乱。

3.2 环梁异型箍筋的加工和控制

对于异性的梁柱来说,其截面的箍筋也是异性的,因此,在对其进行加工之前需要做好相应的工作。首先,需要先在现场放出斜柱、环梁的大样,并以此来进行保护层厚度的反推,并得出箍筋尺寸的数值,然后对AUTOCAD进行一定程度上的利用,绘制出相应的图形,并基于此得出箍筋加工的尺寸。除此之外,在对异性尺寸的箍筋进行加工之前,都应该先加工样板,然后对其进行一定程度的验收,只有当验收合格之后才能进行批量的生产。

3.3钢筋的绑扎

在进行斜柱钢筋的绑扎时,需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来进行,这主要是因为斜柱钢筋绑扎与模板之间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工序交叉。

①绑扎斜柱箍筋的施工工艺:首先,需要在一根斜柱主筋上划出箍筋的间距线,并在间距为1.5m左右的地方进行箍筋的绑扎,当形成相应的钢筋骨架之后,在运用水平尺对这一条线进行有效的牵引,牵引到另外的柱主筋之上。然后,自此基础之上,再划出相应的间距线,并对箍筋绑扎的平整度进行有效的控制。值得注意的是,在进行对于柱箍筋的绑扎操作时,一定要充分关注箍筋编号以及斜柱的变化方式,以此来避免用错箍筋情况的发生。

②主筋弯折方法:对主筋在梁柱节点处需要进行一定程度的弯折,而在施工过程之中,在对主筋弯折角度的控制以及弯折位置的控制方面往往存在着较大的难度。主筋弯折主要采用在台前绑扎时人工弯折的方法,在浇筑完下一层斜柱混凝土后和绑扎梁梓节点钢筋前进行弯折。同时,在进行弯折操作之前,还应当在底面模板的两侧进行对于标尺的固定,一般情况下,将标尺的高度设置为1m,标尺的位置为斜柱外侧斜边两柱角,标尺底标高为本层结构楼板顶标高,而标尺的斜度则为本层斜柱的斜度。根据相关经验表明,主筋弯折点一般都为上下两层斜柱间夹角的中分线的位置上。然后,对每根主筋的弯折点位置进行有效的确定,并在上面标出相应的记号,每弯折一根钢筋用尺量其与标尺间距离,以此来实现对于钢筋斜度以及钢筋间距的有效控制。

4.混凝土施工

4.1 混凝土施工中的难点

一般情况下,在混凝土的施工过程中,因为特殊造型,可能会给施工带来一定程度的难点,其中最为主要的有以下三点:

①箍筋之间的空隙较小,在底面就呈现为一个斜面。这样一来,在混凝土向下输送的过程之中,拌和物当中的一些砂浆极易受到箍筋的阻碍。当混凝土向下输送到指定的位置时,就很有可能缺少砂浆。

②存在一定数量的斜柱斜度相对较大,并且钢筋的排布十分紧密,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振捣棒的工作,它很难达到斜柱的底部。除此之外,在其提升的过程当中,箍筋可能将振捣棒卡住,并且根本没有重新插棒的机会。

③在振捣的过程当中,混凝土所产生的气泡向外排出的难度较大,当这些气泡慢慢积累聚集,并附着与顶面的模板之下,就会对施工的效果造成很大的影响,主要表现在顶面混凝土蜂窝、麻面。

4.2 解决措施

针对如上的三处难点,提出了如下的解决措施:

①在对混凝土进行浇筑之前,在斜柱内插上一根直径在150mm左右的硬质胶管。除此之外,还应该在胶管的表面开出一个槽,所开槽的宽度在100mm左右为宜,然后将振捣棒放置于槽内。

②选用作用半径较大的70mm振捣棒,在对混凝土进行浇筑之前,应当将振捣棒以及胶管首先插入到斜柱当中去。在振捣时应当对振捣棒的位置进行有效的控制,要保证它始终在胶管之内。除此之外,胶管作为串筒,向下输送座底砂浆和底部混凝土,随浇筑混凝土随提升振捣棒和胶管,每根斜柱振捣一次。

③对混凝土拌和物的塌落度以及扩展度进行严格的控制,现场在斜柱混凝土大面积施工前先浇筑4根斜柱作为试验,然后对试验的结果进行充分参考,并对混凝土拌和物的塌落度与扩展度进行有效的总结。根据总结结果,塌落度在210mm到230mm的范围之内,而扩展度应该在370mm-450mm为宜,在这种情况下,浇筑的斜柱外观质量最好。在进行大面积的施工时,应当以此作为相应的控制依据,在每根斜柱浇筑前均检测坍落度和扩展度,符合要求的混凝土才允许进行浇筑。

④在顶面模板上每间隔2m开通气槽。一般情况下,将通气槽的高度设置为3Omm,要求其宽度在20Omm左右,同时,内衬细钢丝网。在对斜柱混凝土进行浇筑的过程中,应当设置专人在顶面模板用50mm振捣棒轻震模板,同时对通气槽的气泡进行认真的观察,尽量使气泡从通气槽排出。

5.结束语

本文主要针对有关火力发电厂汽轮发电机混凝土基础的螺栓埋设技术进行研究与分析。主要从螺栓及套管的安装、钢筋工程以及混凝土施工三个方面展开阐述。希望我们的研究能够给读者提供参考并带来帮助。

参考文献:

[1] 向阳生.基础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在超高建筑工程中的成功运用[J]. 建筑技术开发. 2010(06)

[2] 蒋官利,苏清才,蒋金仲.基础底板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控制技术探讨[J]. 施工技术. 2009(S2)

[3] 苏宗炎.浅谈某电厂汽轮机基础大体积混凝土施工[J]. 广东建材. 2010(02)

第2篇

关键词:网络进度计划 电网工程 工程前期管理 关键线路

中图分类号:TM73 文献标识码:A

近年来,国家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政策和宏观调控进一步部署落实,电力体制改革逐步深入和“三集五大”体系全面建成,工程建设内外部环境发生较大变化,使得基建工程前期工作难度不断加大。在工程前期阶段,内部管理和外部审批流程相互交织,办理过程不确定性因素不断增加,管理难度加大。工程前期缺乏计划管理,存在随意压缩工程前期合理工期,容易出现前期手续不齐全即开工的情况,进而增加违法建设风险。

本文结合电网工程前期计划用时以及实际进展情况,充分考虑电网公司内部管理和外部手续办理流程等各工作环节,运用网络进度计划之一的关键线路法,明确了工程前期合理工作时限,加强及优化了电网工程前期管理工作。

1.电网工程前期管理工作的内容

电网前期管理以项目核准为界,分成项目前期、工程前期两个阶段[1]。

电网建设项目前期工作是指输变电工程项目在获得核准前所开展的工作,主要包括电网建设项目的可行性研究论证、各类专题报告的编制评审、各项支持性文件的办理,核准报告编制申报等工作[2]。

电网工程前期管理工作指工程开工前的建设准备时期。主要包括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和开工准备三阶段工作内容。初步设计阶段工作内容主要包括设计和监理招标、初步设计、初设评审及批复等;施工图设计阶段工作内容主要包括首批物资招标、施工图设计以及建设用地规划、土地划拨、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办理等;开工准备阶段工作内容主要包括施工招标、拆迁补偿及四通一平、施工许可办理等。

2.网络进度计划管理

2.1网络进度计划

网络进度计划管理通过工作关系网络模型,把计划的编制、协调、优化有机地结合起来,全面而明确地反映出各项工作之间的相互制约和相互依的关系[3]。它是利用表示工作流程的有向有序的网络图来表达工程的进度安排及其工作之间的逻辑关系。网络图由箭线和节点组成,用来表示工作流程的有向、有序网状图形,一个网络图表示一项计划任务。网络图中的工作是计划任务按需要粗细程度划分而成的、消耗时间或同时也消耗资源的一个子项目或子任务。网络图依据工艺关系和组织关系来绘制。

制定进度计划的方法很多,常用的方法有:关键线路法(Critical Path Method,CPM),计划评审技术(Program Evaluation and Review Technique,PERT),图示评审技术(Graphical Evaluation and Review Technique, GERT)等。

本文仅引入关键线路法研究分析电网工程前期管理与控制。关键线路法是计划中工作与工作之间的逻辑关系,且每项工作只估算一个肯定的持续时间的网络计划技术,是沿项目进度网络线路进行正向与反向分析,从而计算出所有计划工作理论上的最早开始与完成时间、最迟开始与完成时间,不考虑资源限制。由此表明计划工作在给定的工作持续时间、逻辑关系、时间前提与滞后量,以及其他已知制约条件下,应当安排的时间段与长短,计算得到的最早开始与完成时间、最迟开始与完成时间不一定是项目的进度表[4]。在关键线路法( CPM) 中,线路上所有工作的持续时间总和称为该线路的总持续时间。总持续时间最长的线路称为关键线路,关键线路的长度就是网络计划的总工期。在网络计划中,关键线路可能不止一条,而且在网络计划执行过程中,关键线路还会发生转移。关键线路上的工作称为关键工作。在网络计划的实施过程中,关键工作实际进度提前或拖后,均会对总工期产生影响。

因此,关键工作的实际进度是建设工程进度控制工作中的重点。网络图中工作的时间参数有七个: 作业最早开始时间( earliest start time,ES) 、作业最早完成时间( earliest f inish time,EF)、作业最迟开始时间( latest start time,LS) 、作业最迟完成时间( latest fi nish time,LF) 、作业时差( TF) 、工作总时差( FF) 和工作自由时差( FS) 。关键路线的确定方法通常根据作业的总时差(或节点时差)或是在没有计算网络时间参数之前,用破圈法求关键路线: 将网络图中的圈从左至右逐个破坏,保留圈中从箭尾节点到箭头节点较长的路线,直至得到从起始点到终点的路线[5]。

电网工程前期进度计划是电网建设进度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将网络进度计划管理引入电网前期管理工作,依据国家及地方法律法规有关要求以及基本建设程序,结合项目前期计划时间以及实际进展情况,对前期工作中的主要内容、工作程序、工作时间进行细致的编排,以此指导前期工作的落实和完成。

2.2网络进度计划的编制程序[6]

应用网络计划技术编制工程项目进度计划时,其编制程序一般包括4个阶段10个步骤,详见表1。

3.电网工程前期工作主要逻辑关系

3.1电网工程前期主要工作流程分析

电网工程前期工作主要包括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和开工准备三个阶段内容,主要工作流程如图1所示:

初步设计阶段管理。项目立项决策完成,获得工程可行性研究批复及项目核准审批后,建设单位及时组织申报设计和监理招标工作,中标结果后及时组织合同签订;做好项目前期成果交接手续,组织相关方进行现场踏勘;设计单位编制初步设计文件,并依据评审意见修改完善设计方案及时取得初步设计批复文件。

施工图设计阶段管理。获得项目初设批复后,建设单位组织设计单位编制设备材料清册;及时申报首批物资招标及招标采购合同备案签订工作;组织管理施工图编制并及时完成施工图报审程序。在施工图设计阶段应按照城乡规划、国土等法律法规要求,组织完成如表2或表3相关行政许可手续。

开工准备阶段管理。取得初步设计批复后,申报组织施工招标,中标结果后及时组织合同签订;组织及时完成施工场地站址、线路通道地上物清理和“四通一平”;办理工程施工许可或开工报告。

电网工程前期管理分为内部及外部流程,内外部流程相互交织,内部流程主要涉及工程招标、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四通一平等环节;外部流程主要涉及规划、土地及开工许可等外部证件办理。

3.2工作划分及主要逻辑关系分析

本文以电网工程常规变电站工程为分析对象,从以上三个阶段由浅入深、从粗到细依次划分工作内容及主要逻辑关系分析如表4所示:

4.电网工程前期时间估算

工程前期计划应充分考虑公司内部管理和外部手续办理流程等各工作环节时间,充分发挥工程前期协调属地化管理机制,委托工程项目所在属地供电单位开展对外协调工作,充分发挥属地优势,确保对外协调工作规范有序。完善工程前期协同推进工作机制,加强基建部门与发展、物资、财务等相关专业部门的协调沟通与工作衔接,实现工程前期工作纵向贯通、横向协同。工程前期主要工作持续时间预估如表5所示:

5.工程前期网络进度计划分析

根据工程前期工作主要逻辑关系、工作持续时间,以常规变电站工程为例将前期主要工作绘制成网络进度计划图(详见图2)。

关键工作:总时差最小的工作是关键工作。

关键线路:始至终全部由关键工作组成的线路或线路上总的工作持续时间最长的线路。在搭接网络计划中,从起点节点开始到终点节点均为关键工作,且所有工作的间隔时间为零的线路为关键线路[6]。

电网工程前期工作虽然内容多,相互间的关系错综复杂,但是利用关键工作及关键线路的特征,通过网络进度计划图可以较为清晰分析出,线路上总的工作持续时间最长的线路为:EFIOPQVWZ,总工期为505天,即常规输变电(变电站)工程宜在17个月左右完成自设计招标至取得施工许可证等工程前期工作,关键工作分别为:初步设计招标――初步设计编制――初设评审――总平面批复――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用地批准书或国有土地划拨决定书――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施工招标――施工合同备案――施工图纸审查备案――墙改、水泥基金及节能备案――施工许可证。

同理,常规输变电线路(隧道)工程宜在13月完成自设计招标至取得施工许可证等工程前期工作。

6.结束语

电网工程前期进度管理是电网工程项目全过程管理中较为重要的一个环节,也是直接影响到工程建设项目的开竣工及交付运营时间。随着国家简政放权、核准前置条件变为后置,逻辑关系将不断简化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将网络进度计划运用到电网工程前期管理中,确定关键线路,及时进行工作纠偏,优化关键工作上的办理时限,实现自我约束,强化过程管控,不断提升电网工程项目前期管理质量和依法合规建设水平。

参考文献:

[1] 陈培铭.地市供电公司电网前期管理的提升策略[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6(22).

[2] 解伟.核准制下的电网建设前期工作[J].能源技术经济,2011,23(4):23.

[3] 张伟波,白正广,王承才.网络进度计划管理在水电前期工作中的应用[J]. 水力发电,2016,42(1):81- 83.

[4] 全国咨询工程师(投资)职业资格考试参考教材编写委员会.工程项目组织与管理(2017版)[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16:280- 335.

第3篇

关键词 有线电视;网络;双向改造工程;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TN9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2)73-0221-02

在农村区域,有线电视网络的改造格局是沿袭了城镇改造的模式和技术方案,主要是依照HFC+CMTS技术,并结合国家广电总局的NGB电缆接入技术需求白皮书,来进行推进,在改造过程中,规划要求遵循光机直带的原则,放大器的使用率降低等。通过上述的改造方案,能够有效地将光缆覆盖农村小组等行政区域,光机直带的优点是避免了电缆网络的双向调试、查噪,这对于后续网络的维护和故障消除起到积极作用,并有利于在信息网络化发展的时代下,农村区域的光纤入户的实现[1]。

但是,上述的方案也存在不足之处,表现为农村区域的范围广,涉及到的行政村多,处于分散格局状态来应用光机直带方案,必然耗费更多的通信设备和器材,工作量也加大,直接造成了网络双向改造的成本。因此,这对于农村区域需要大量的基站和新通信设备来满足区域需求,确实在现有的条件下存在一定的困难。

1有线电视网络双向改造的入网技术问题

为克服农村区域成本高、技术难等问题,我们逐步应用光分路器下放至二级交接箱的方案,采用这样的办法来控制主干光缆的占用。同时,应该加大对新技术的实验与应用,拓展有线电视网络双向改造后的技术难题。

1.1 RFOG技术

RFOG技术针对HFC网络基于DOCSIS标准的CMTS数据双向传输方案,可以在基本不改变现有HFC双向网络构造的情况下,实现双向网改造和新建FTTX接入网。在对农村进行有线电视网络双向改造中,CMTS技术要求在光站和反向光接收机这两者之间建立一对一的反向通道,因此,在资源消耗方面,将极大地增加了光纤和反向光接收机的投入使用,相反,应用RFOG技术,可以保证在使用光分路器中,直接达到一台反向光接收机对应接收多台光站的反向信号,这样一来的话,就能大大减少主干光缆及反向光接收机的占用。该技术应用到农村区域,有利于后续的维护和服务质量的保证。

1.2 EPON+EOC技术

EPON+EOC技术作为一项重要的技术,在国家广电总局NGB电缆接入的技术目录中,无论是城区还是农村区域的有线电视网络双向改造工程,均推荐使用该技术,与DOCSIS技术相比较而言,表现出的特点是:不用对HFC网络架构进行大框架的变动和设计,于此同时,却可以较好地提升宽带的接入能力。因此,在农村应用该技术来完成双向改造,可以增强数字电视、宽带等信息服务的水平,能够较好地满足当前技术条件和后续发展的需求。相比较而言,若CMTS网络设备在应用DOCSIS技术,则可能造成整个系统的昂贵费用,且无法难以提升接入能力。

2有线电视网络双向改造中工程管理的问题

2.1农村网改施工存在架空线路多、施工阻力大的问题

在有线电视网络改造中,投入的成本因为通货膨胀,市场上的物价上涨,劳动力的成本加大,推高了网络改造的总成本,项目的盈利空间被挤压,于此同时,也加大了项目完成的风险。因此,需要找到盈利的平衡点,促使网络改造所有的参与方均有利益收获,而需要通过项目的高效管理,通过成本控制和质量控制,提高施工效率,克服网络改造中的困难,进一步实现目标,并获取正常的利润。

2.2有线电视网络双向改造中工程管理体系构建的问题

首先,通过年度招标的计划,将全年的工程进行计划和分解,选取的中标单位,能够获得施工标段,详细和公开的工程项目数、投资规模和建设要求,促使施工单位能够明确要求,招标内容和要求可以给施工单位信心,提前做好施工的准备,方便调配人力物力,制定可行的施工计划和目标。通过年度招标和合同管理,有助于改造工程的质量保证,通过考核和激励,来正向激励施工单位争取好的评价,并获得更多的工程项目,实现一个双赢的局面,推动农村有线电视网络改造项目的目标实现;

其次,做好施工现场管理的有效指挥和安全施工。整个施工队伍的管理需要在良好的管理体系下来实现,一是通过合理的人员安排来做好任务的下达,对于新进队伍,需要通过专业技术人员的带领和指导下来完成工作,对于良好的施工队伍而言,人员技术和知识结构的搭配是高效、高质量完成任务的关键之一。二是通过合理的安排工作时间来跟进任务完成的进度。农村领域的作息时间规律和天气变化的因素,均需要施工队伍的认真分析和对待,避免夜间施工影响休息和不安全的施工环境下强制施工。三是根据施工的指导方案,做好编制和规划,对于施工的步骤和完整的体系在任务完成中的地位,需要明确要求施工的各个环节的要求;

最后,是通过大力的宣传和全民的支持与配合。把握好农村区域的施工协调工作,在农村地区需要让农民认识网络改造的优势特点,对提供良好服务起到积极作用,网络铺设的过程中,可以合理利用已有的有线电视设备。改造工程施工前,需要与村委、村民协调好,通过沟通和协调得到村委、村民的支持与理解;同时,农村地区有线电视网络改造的成本和工作量加大,需要做好工程材料采购的工作,保证良好质量的器材设备应用到农村地区,严惩劣质工程的出现。

3结论

随着三网融合的发展步伐不断推进,农村领域的有线电视网络市场是重要市场之一,在当前技术条件下,尽快完成农村有线电视的双向改造,提前启动和推进,都将有利于拓宽有线电视网络的服务[2]。

通过结合适合农村区域条件的网络改造方案,积极采取工程管理的措施,在三网融合的发展要求下,希望集思广益,共同探讨与分析,积极推动有线数字电视网络的建设与发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