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公共管理的逻辑起点范文

公共管理的逻辑起点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公共管理的逻辑起点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公共管理的逻辑起点

第1篇

关键词:预埋螺栓套管; 钢筋; 混凝土;

中图分类号:TM3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引言

近几年来,我国经济发展十分迅速,各种新技术层出不穷,在这种环境之下,我国电力工业取得了很大程度上的发展,但在发展的同时也面临了巨大的压力,人们日益增加的电力需要给供电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火力发电机组的迅猛发展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这一矛盾。对于汽轮发电机来说,它是火电厂中十分重要的主机,其施工的速度将对整个工期造成十分关键的影响。而对于砼基础来说,它又能够对安装工作造成重要的影响,影响砼基础施工的关键技术又在于地脚螺栓安装。本文主要选取600MW机组为例,对螺栓安装工艺进行一定程度的研究与分析。

2. 螺栓及套管的安装

在施工的过程中,对预埋螺栓套管需要进行一定程度的加固处理,方法主要是在运转层梁底柱头部位放置预埋铁件生根,并由此在运转层形成钢架,以此起到加固的效果,具体的施工操作如下:

①当开始对运转层梁底进行施工时,首先在柱子的顶部进行预埋铁件的放置。同时,需要对铁件的尺寸进行一定的控制,一般情况下,要求其规格为600×600×10mm,除此之外,还可以按照埋件的图集进行制作。

②在钢柱的制作方面,要求采用45a工字钢为原料进行制作,所制作的钢柱的柱顶标高控制为15m左右。而对于钢梁的制作来说,则分别采用20a工字钢和22a槽钢为原料。

③在施工的过程当中,对两道钢梁进行焊接,使其成为桁架结构,这样一来,就可以对钢架的整体稳定性进行有效的保证。第一道钢梁采用20a工字钢进行制作,第二道钢梁采用22a槽钢进行制作,两道钢梁地标高分别设置为14.1m与12.6m,同时在两道钢梁之间采用10a、12a槽钢作连接杆件以“三角型”形式焊接成桁架。

④桁架与钢柱之间的连接主要采用牛腿来完成。在施工的过程中,首先对水平仪进行有效的利用,以此来有效定位牛腿位置,牛腿的上平标高与钢梁底标高保持一致。在焊接完成之后,再将桁架吊装就位。同时,两道钢梁安装焊接完成之后,在Ⅰ~Ⅱ轴和Ⅲ~Ⅳ轴纵横向之间的桁架顶面再斜向加焊四道L100×100的角钢。这样一来,就可以对钢架的稳定性进行进一步的加强。具体情况如图1所示:

图1:螺栓加固架梁柱连接图

⑤对于面梁的制作来说,主要采用20a槽钢来进行,需要将面梁与框架梁之间进行有效的固定,固定方法主要如下:在面梁与桁架下弦梁之间用22a槽钢做挑梁连接,将挑梁之间的距离控制在1m左右。然后,再在面梁的中间增加两道20a的槽钢,使之与桁架上弦梁进行连接,并形成斜拉撑。在这一过程中,主要是根据预埋螺栓的位置、顶标高来对面梁的位置以及顶标高进行确定。

⑥在面梁安装完成之后,在梁上放线对螺栓的位置进行确定,然后用气割割出相应的螺栓孔,一般情况下,螺栓孔的直径控制在孔栓直径的10mm左右,当这些工作完成之后,就可以进行对于螺栓的安装。在对螺栓进行安装时,先用自带螺母临时固定在面梁上,螺栓的具体定位采用顶丝调整、固定板固定的方法,在面梁上螺栓的四面焊四个M12的顶丝调整螺栓的水平位置。然后将制作好的固定板套在螺栓上压在螺母下面。接着,对螺栓进行一定程度的调整,调整时首先应该先对其标高进行调整,这主要是通过调整螺栓的自带螺母来实现的。其次,在是对水平位置进行调整。水平位置先用顶丝调整后用固定板固定,固定板与面梁焊接,螺栓的标高和水平位置均调整好后在螺栓下端20a槽钢做固定架。

⑦装与固定工作完成之后,需要对其进行一定程度上的检查与验收。在验收中,所使用的水平仪、经纬仪与钢尺需要与在安装过程中所使用的仪器保持一致。螺栓调整前用1mm钢丝挂好轴线,需要对轴线进行随时校验,且施工构成中要注意保护好钢丝线。

⑧最后,就是对固定钢架进行拆除。一般情况下,在混凝土浇筑进行之后的7天开始拆除固定钢架。在拆除的过程中,需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来进行,顺序从先到后分别是固定螺栓面梁、整榀桁架、钢柱。在对面梁进行拆除时,先用气割割掉顶丝松开预埋螺栓螺帽,再用气割割开面梁两端和螺栓固定板,取下螺栓固定面梁。对整榀桁架进行拆除时,先对吊车进行有效使用,使其吊住整榀桁架,然后再运用气割割开梁柱焊口。而对于钢柱的拆除工作来说,同时需要对吊车进行使用,使其吊住钢柱的顶端,然后再用气割沿着混凝土的顶面齐根割断钢柱。

3.钢筋工程

3.1 钢筋翻样

在进行对于拆线梁的翻样时,需要安排专门的人员进行全面负责,做到“一对一”负责,同时,还应当有效的运用计算机,辅助专业人员完成翻样图的绘制工作。不同的环梁之间都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差异,每根钢筋也有很大不同。因此,在进行翻样图的绘制工作时,需要对每根主筋以及箍筋进行单独编号。除此之外,还应当分别计算它们的长度,并在料单中标明。在下料工作中,应当充分参考翻样图中的具体情况,对每根主筋以及箍筋分别下料。然后,做好上牌工作,在每个料牌上都需要清晰的注明斜柱、环梁部位以及主筋、箍筋的编号,以防在施工时出现混乱。

3.2 环梁异型箍筋的加工和控制

对于异性的梁柱来说,其截面的箍筋也是异性的,因此,在对其进行加工之前需要做好相应的工作。首先,需要先在现场放出斜柱、环梁的大样,并以此来进行保护层厚度的反推,并得出箍筋尺寸的数值,然后对AUTOCAD进行一定程度上的利用,绘制出相应的图形,并基于此得出箍筋加工的尺寸。除此之外,在对异性尺寸的箍筋进行加工之前,都应该先加工样板,然后对其进行一定程度的验收,只有当验收合格之后才能进行批量的生产。

3.3钢筋的绑扎

在进行斜柱钢筋的绑扎时,需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来进行,这主要是因为斜柱钢筋绑扎与模板之间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工序交叉。

①绑扎斜柱箍筋的施工工艺:首先,需要在一根斜柱主筋上划出箍筋的间距线,并在间距为1.5m左右的地方进行箍筋的绑扎,当形成相应的钢筋骨架之后,在运用水平尺对这一条线进行有效的牵引,牵引到另外的柱主筋之上。然后,自此基础之上,再划出相应的间距线,并对箍筋绑扎的平整度进行有效的控制。值得注意的是,在进行对于柱箍筋的绑扎操作时,一定要充分关注箍筋编号以及斜柱的变化方式,以此来避免用错箍筋情况的发生。

②主筋弯折方法:对主筋在梁柱节点处需要进行一定程度的弯折,而在施工过程之中,在对主筋弯折角度的控制以及弯折位置的控制方面往往存在着较大的难度。主筋弯折主要采用在台前绑扎时人工弯折的方法,在浇筑完下一层斜柱混凝土后和绑扎梁梓节点钢筋前进行弯折。同时,在进行弯折操作之前,还应当在底面模板的两侧进行对于标尺的固定,一般情况下,将标尺的高度设置为1m,标尺的位置为斜柱外侧斜边两柱角,标尺底标高为本层结构楼板顶标高,而标尺的斜度则为本层斜柱的斜度。根据相关经验表明,主筋弯折点一般都为上下两层斜柱间夹角的中分线的位置上。然后,对每根主筋的弯折点位置进行有效的确定,并在上面标出相应的记号,每弯折一根钢筋用尺量其与标尺间距离,以此来实现对于钢筋斜度以及钢筋间距的有效控制。

4.混凝土施工

4.1 混凝土施工中的难点

一般情况下,在混凝土的施工过程中,因为特殊造型,可能会给施工带来一定程度的难点,其中最为主要的有以下三点:

①箍筋之间的空隙较小,在底面就呈现为一个斜面。这样一来,在混凝土向下输送的过程之中,拌和物当中的一些砂浆极易受到箍筋的阻碍。当混凝土向下输送到指定的位置时,就很有可能缺少砂浆。

②存在一定数量的斜柱斜度相对较大,并且钢筋的排布十分紧密,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振捣棒的工作,它很难达到斜柱的底部。除此之外,在其提升的过程当中,箍筋可能将振捣棒卡住,并且根本没有重新插棒的机会。

③在振捣的过程当中,混凝土所产生的气泡向外排出的难度较大,当这些气泡慢慢积累聚集,并附着与顶面的模板之下,就会对施工的效果造成很大的影响,主要表现在顶面混凝土蜂窝、麻面。

4.2 解决措施

针对如上的三处难点,提出了如下的解决措施:

①在对混凝土进行浇筑之前,在斜柱内插上一根直径在150mm左右的硬质胶管。除此之外,还应该在胶管的表面开出一个槽,所开槽的宽度在100mm左右为宜,然后将振捣棒放置于槽内。

②选用作用半径较大的70mm振捣棒,在对混凝土进行浇筑之前,应当将振捣棒以及胶管首先插入到斜柱当中去。在振捣时应当对振捣棒的位置进行有效的控制,要保证它始终在胶管之内。除此之外,胶管作为串筒,向下输送座底砂浆和底部混凝土,随浇筑混凝土随提升振捣棒和胶管,每根斜柱振捣一次。

③对混凝土拌和物的塌落度以及扩展度进行严格的控制,现场在斜柱混凝土大面积施工前先浇筑4根斜柱作为试验,然后对试验的结果进行充分参考,并对混凝土拌和物的塌落度与扩展度进行有效的总结。根据总结结果,塌落度在210mm到230mm的范围之内,而扩展度应该在370mm-450mm为宜,在这种情况下,浇筑的斜柱外观质量最好。在进行大面积的施工时,应当以此作为相应的控制依据,在每根斜柱浇筑前均检测坍落度和扩展度,符合要求的混凝土才允许进行浇筑。

④在顶面模板上每间隔2m开通气槽。一般情况下,将通气槽的高度设置为3Omm,要求其宽度在20Omm左右,同时,内衬细钢丝网。在对斜柱混凝土进行浇筑的过程中,应当设置专人在顶面模板用50mm振捣棒轻震模板,同时对通气槽的气泡进行认真的观察,尽量使气泡从通气槽排出。

5.结束语

本文主要针对有关火力发电厂汽轮发电机混凝土基础的螺栓埋设技术进行研究与分析。主要从螺栓及套管的安装、钢筋工程以及混凝土施工三个方面展开阐述。希望我们的研究能够给读者提供参考并带来帮助。

参考文献:

[1] 向阳生.基础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在超高建筑工程中的成功运用[J]. 建筑技术开发. 2010(06)

[2] 蒋官利,苏清才,蒋金仲.基础底板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控制技术探讨[J]. 施工技术. 2009(S2)

[3] 苏宗炎.浅谈某电厂汽轮机基础大体积混凝土施工[J]. 广东建材. 2010(02)

第2篇

关键词:网络进度计划 电网工程 工程前期管理 关键线路

中图分类号:TM73 文献标识码:A

近年来,国家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政策和宏观调控进一步部署落实,电力体制改革逐步深入和“三集五大”体系全面建成,工程建设内外部环境发生较大变化,使得基建工程前期工作难度不断加大。在工程前期阶段,内部管理和外部审批流程相互交织,办理过程不确定性因素不断增加,管理难度加大。工程前期缺乏计划管理,存在随意压缩工程前期合理工期,容易出现前期手续不齐全即开工的情况,进而增加违法建设风险。

本文结合电网工程前期计划用时以及实际进展情况,充分考虑电网公司内部管理和外部手续办理流程等各工作环节,运用网络进度计划之一的关键线路法,明确了工程前期合理工作时限,加强及优化了电网工程前期管理工作。

1.电网工程前期管理工作的内容

电网前期管理以项目核准为界,分成项目前期、工程前期两个阶段[1]。

电网建设项目前期工作是指输变电工程项目在获得核准前所开展的工作,主要包括电网建设项目的可行性研究论证、各类专题报告的编制评审、各项支持性文件的办理,核准报告编制申报等工作[2]。

电网工程前期管理工作指工程开工前的建设准备时期。主要包括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和开工准备三阶段工作内容。初步设计阶段工作内容主要包括设计和监理招标、初步设计、初设评审及批复等;施工图设计阶段工作内容主要包括首批物资招标、施工图设计以及建设用地规划、土地划拨、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办理等;开工准备阶段工作内容主要包括施工招标、拆迁补偿及四通一平、施工许可办理等。

2.网络进度计划管理

2.1网络进度计划

网络进度计划管理通过工作关系网络模型,把计划的编制、协调、优化有机地结合起来,全面而明确地反映出各项工作之间的相互制约和相互依的关系[3]。它是利用表示工作流程的有向有序的网络图来表达工程的进度安排及其工作之间的逻辑关系。网络图由箭线和节点组成,用来表示工作流程的有向、有序网状图形,一个网络图表示一项计划任务。网络图中的工作是计划任务按需要粗细程度划分而成的、消耗时间或同时也消耗资源的一个子项目或子任务。网络图依据工艺关系和组织关系来绘制。

制定进度计划的方法很多,常用的方法有:关键线路法(Critical Path Method,CPM),计划评审技术(Program Evaluation and Review Technique,PERT),图示评审技术(Graphical Evaluation and Review Technique, GERT)等。

本文仅引入关键线路法研究分析电网工程前期管理与控制。关键线路法是计划中工作与工作之间的逻辑关系,且每项工作只估算一个肯定的持续时间的网络计划技术,是沿项目进度网络线路进行正向与反向分析,从而计算出所有计划工作理论上的最早开始与完成时间、最迟开始与完成时间,不考虑资源限制。由此表明计划工作在给定的工作持续时间、逻辑关系、时间前提与滞后量,以及其他已知制约条件下,应当安排的时间段与长短,计算得到的最早开始与完成时间、最迟开始与完成时间不一定是项目的进度表[4]。在关键线路法( CPM) 中,线路上所有工作的持续时间总和称为该线路的总持续时间。总持续时间最长的线路称为关键线路,关键线路的长度就是网络计划的总工期。在网络计划中,关键线路可能不止一条,而且在网络计划执行过程中,关键线路还会发生转移。关键线路上的工作称为关键工作。在网络计划的实施过程中,关键工作实际进度提前或拖后,均会对总工期产生影响。

因此,关键工作的实际进度是建设工程进度控制工作中的重点。网络图中工作的时间参数有七个: 作业最早开始时间( earliest start time,ES) 、作业最早完成时间( earliest f inish time,EF)、作业最迟开始时间( latest start time,LS) 、作业最迟完成时间( latest fi nish time,LF) 、作业时差( TF) 、工作总时差( FF) 和工作自由时差( FS) 。关键路线的确定方法通常根据作业的总时差(或节点时差)或是在没有计算网络时间参数之前,用破圈法求关键路线: 将网络图中的圈从左至右逐个破坏,保留圈中从箭尾节点到箭头节点较长的路线,直至得到从起始点到终点的路线[5]。

电网工程前期进度计划是电网建设进度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将网络进度计划管理引入电网前期管理工作,依据国家及地方法律法规有关要求以及基本建设程序,结合项目前期计划时间以及实际进展情况,对前期工作中的主要内容、工作程序、工作时间进行细致的编排,以此指导前期工作的落实和完成。

2.2网络进度计划的编制程序[6]

应用网络计划技术编制工程项目进度计划时,其编制程序一般包括4个阶段10个步骤,详见表1。

3.电网工程前期工作主要逻辑关系

3.1电网工程前期主要工作流程分析

电网工程前期工作主要包括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和开工准备三个阶段内容,主要工作流程如图1所示:

初步设计阶段管理。项目立项决策完成,获得工程可行性研究批复及项目核准审批后,建设单位及时组织申报设计和监理招标工作,中标结果后及时组织合同签订;做好项目前期成果交接手续,组织相关方进行现场踏勘;设计单位编制初步设计文件,并依据评审意见修改完善设计方案及时取得初步设计批复文件。

施工图设计阶段管理。获得项目初设批复后,建设单位组织设计单位编制设备材料清册;及时申报首批物资招标及招标采购合同备案签订工作;组织管理施工图编制并及时完成施工图报审程序。在施工图设计阶段应按照城乡规划、国土等法律法规要求,组织完成如表2或表3相关行政许可手续。

开工准备阶段管理。取得初步设计批复后,申报组织施工招标,中标结果后及时组织合同签订;组织及时完成施工场地站址、线路通道地上物清理和“四通一平”;办理工程施工许可或开工报告。

电网工程前期管理分为内部及外部流程,内外部流程相互交织,内部流程主要涉及工程招标、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四通一平等环节;外部流程主要涉及规划、土地及开工许可等外部证件办理。

3.2工作划分及主要逻辑关系分析

本文以电网工程常规变电站工程为分析对象,从以上三个阶段由浅入深、从粗到细依次划分工作内容及主要逻辑关系分析如表4所示:

4.电网工程前期时间估算

工程前期计划应充分考虑公司内部管理和外部手续办理流程等各工作环节时间,充分发挥工程前期协调属地化管理机制,委托工程项目所在属地供电单位开展对外协调工作,充分发挥属地优势,确保对外协调工作规范有序。完善工程前期协同推进工作机制,加强基建部门与发展、物资、财务等相关专业部门的协调沟通与工作衔接,实现工程前期工作纵向贯通、横向协同。工程前期主要工作持续时间预估如表5所示:

5.工程前期网络进度计划分析

根据工程前期工作主要逻辑关系、工作持续时间,以常规变电站工程为例将前期主要工作绘制成网络进度计划图(详见图2)。

关键工作:总时差最小的工作是关键工作。

关键线路:始至终全部由关键工作组成的线路或线路上总的工作持续时间最长的线路。在搭接网络计划中,从起点节点开始到终点节点均为关键工作,且所有工作的间隔时间为零的线路为关键线路[6]。

电网工程前期工作虽然内容多,相互间的关系错综复杂,但是利用关键工作及关键线路的特征,通过网络进度计划图可以较为清晰分析出,线路上总的工作持续时间最长的线路为:EFIOPQVWZ,总工期为505天,即常规输变电(变电站)工程宜在17个月左右完成自设计招标至取得施工许可证等工程前期工作,关键工作分别为:初步设计招标――初步设计编制――初设评审――总平面批复――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用地批准书或国有土地划拨决定书――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施工招标――施工合同备案――施工图纸审查备案――墙改、水泥基金及节能备案――施工许可证。

同理,常规输变电线路(隧道)工程宜在13月完成自设计招标至取得施工许可证等工程前期工作。

6.结束语

电网工程前期进度管理是电网工程项目全过程管理中较为重要的一个环节,也是直接影响到工程建设项目的开竣工及交付运营时间。随着国家简政放权、核准前置条件变为后置,逻辑关系将不断简化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将网络进度计划运用到电网工程前期管理中,确定关键线路,及时进行工作纠偏,优化关键工作上的办理时限,实现自我约束,强化过程管控,不断提升电网工程项目前期管理质量和依法合规建设水平。

参考文献:

[1] 陈培铭.地市供电公司电网前期管理的提升策略[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6(22).

[2] 解伟.核准制下的电网建设前期工作[J].能源技术经济,2011,23(4):23.

[3] 张伟波,白正广,王承才.网络进度计划管理在水电前期工作中的应用[J]. 水力发电,2016,42(1):81- 83.

[4] 全国咨询工程师(投资)职业资格考试参考教材编写委员会.工程项目组织与管理(2017版)[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16:280- 335.

第3篇

关键词 有线电视;网络;双向改造工程;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TN9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2)73-0221-02

在农村区域,有线电视网络的改造格局是沿袭了城镇改造的模式和技术方案,主要是依照HFC+CMTS技术,并结合国家广电总局的NGB电缆接入技术需求白皮书,来进行推进,在改造过程中,规划要求遵循光机直带的原则,放大器的使用率降低等。通过上述的改造方案,能够有效地将光缆覆盖农村小组等行政区域,光机直带的优点是避免了电缆网络的双向调试、查噪,这对于后续网络的维护和故障消除起到积极作用,并有利于在信息网络化发展的时代下,农村区域的光纤入户的实现[1]。

但是,上述的方案也存在不足之处,表现为农村区域的范围广,涉及到的行政村多,处于分散格局状态来应用光机直带方案,必然耗费更多的通信设备和器材,工作量也加大,直接造成了网络双向改造的成本。因此,这对于农村区域需要大量的基站和新通信设备来满足区域需求,确实在现有的条件下存在一定的困难。

1有线电视网络双向改造的入网技术问题

为克服农村区域成本高、技术难等问题,我们逐步应用光分路器下放至二级交接箱的方案,采用这样的办法来控制主干光缆的占用。同时,应该加大对新技术的实验与应用,拓展有线电视网络双向改造后的技术难题。

1.1 RFOG技术

RFOG技术针对HFC网络基于DOCSIS标准的CMTS数据双向传输方案,可以在基本不改变现有HFC双向网络构造的情况下,实现双向网改造和新建FTTX接入网。在对农村进行有线电视网络双向改造中,CMTS技术要求在光站和反向光接收机这两者之间建立一对一的反向通道,因此,在资源消耗方面,将极大地增加了光纤和反向光接收机的投入使用,相反,应用RFOG技术,可以保证在使用光分路器中,直接达到一台反向光接收机对应接收多台光站的反向信号,这样一来的话,就能大大减少主干光缆及反向光接收机的占用。该技术应用到农村区域,有利于后续的维护和服务质量的保证。

1.2 EPON+EOC技术

EPON+EOC技术作为一项重要的技术,在国家广电总局NGB电缆接入的技术目录中,无论是城区还是农村区域的有线电视网络双向改造工程,均推荐使用该技术,与DOCSIS技术相比较而言,表现出的特点是:不用对HFC网络架构进行大框架的变动和设计,于此同时,却可以较好地提升宽带的接入能力。因此,在农村应用该技术来完成双向改造,可以增强数字电视、宽带等信息服务的水平,能够较好地满足当前技术条件和后续发展的需求。相比较而言,若CMTS网络设备在应用DOCSIS技术,则可能造成整个系统的昂贵费用,且无法难以提升接入能力。

2有线电视网络双向改造中工程管理的问题

2.1农村网改施工存在架空线路多、施工阻力大的问题

在有线电视网络改造中,投入的成本因为通货膨胀,市场上的物价上涨,劳动力的成本加大,推高了网络改造的总成本,项目的盈利空间被挤压,于此同时,也加大了项目完成的风险。因此,需要找到盈利的平衡点,促使网络改造所有的参与方均有利益收获,而需要通过项目的高效管理,通过成本控制和质量控制,提高施工效率,克服网络改造中的困难,进一步实现目标,并获取正常的利润。

2.2有线电视网络双向改造中工程管理体系构建的问题

首先,通过年度招标的计划,将全年的工程进行计划和分解,选取的中标单位,能够获得施工标段,详细和公开的工程项目数、投资规模和建设要求,促使施工单位能够明确要求,招标内容和要求可以给施工单位信心,提前做好施工的准备,方便调配人力物力,制定可行的施工计划和目标。通过年度招标和合同管理,有助于改造工程的质量保证,通过考核和激励,来正向激励施工单位争取好的评价,并获得更多的工程项目,实现一个双赢的局面,推动农村有线电视网络改造项目的目标实现;

其次,做好施工现场管理的有效指挥和安全施工。整个施工队伍的管理需要在良好的管理体系下来实现,一是通过合理的人员安排来做好任务的下达,对于新进队伍,需要通过专业技术人员的带领和指导下来完成工作,对于良好的施工队伍而言,人员技术和知识结构的搭配是高效、高质量完成任务的关键之一。二是通过合理的安排工作时间来跟进任务完成的进度。农村领域的作息时间规律和天气变化的因素,均需要施工队伍的认真分析和对待,避免夜间施工影响休息和不安全的施工环境下强制施工。三是根据施工的指导方案,做好编制和规划,对于施工的步骤和完整的体系在任务完成中的地位,需要明确要求施工的各个环节的要求;

最后,是通过大力的宣传和全民的支持与配合。把握好农村区域的施工协调工作,在农村地区需要让农民认识网络改造的优势特点,对提供良好服务起到积极作用,网络铺设的过程中,可以合理利用已有的有线电视设备。改造工程施工前,需要与村委、村民协调好,通过沟通和协调得到村委、村民的支持与理解;同时,农村地区有线电视网络改造的成本和工作量加大,需要做好工程材料采购的工作,保证良好质量的器材设备应用到农村地区,严惩劣质工程的出现。

3结论

随着三网融合的发展步伐不断推进,农村领域的有线电视网络市场是重要市场之一,在当前技术条件下,尽快完成农村有线电视的双向改造,提前启动和推进,都将有利于拓宽有线电视网络的服务[2]。

通过结合适合农村区域条件的网络改造方案,积极采取工程管理的措施,在三网融合的发展要求下,希望集思广益,共同探讨与分析,积极推动有线数字电视网络的建设与发展。

参考文献

第4篇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建设的步伐不断推进,社会保障体系的不断完善,对公共管理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政府公共管理模式已不能适应当今经济的发展,新公共管理模式的引入是必然趋势,本文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的新公共管理的视角为基本内容,充分讨论新公共管理的相关概念、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在新公共管理视野下面临的问题,提出推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政策的推进建议,以期为相关管理提供参考数据。

关键词:

新公共管理;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利与弊

新公共管理运动是西方国家的行政改革运动的典型代表。新公共管理理论,是不同于传统公共行政的理论,它是基于一个经济理论为基础的新理论,主张依靠自由化和市场竞争机制,改变公共管理范式。这一新的管理范式改变了传统公共行政的理论基础、研究课题、研究范围、方法和实践模式,成为政府管理的主流,特别是在当代西方公共行政领域。新公共管理理论是以市场经济为导向的管理方法,以结果为导向的绩效目标管理,以客户为导向的服务方法,全系统响应的管理方法。这些管理方法的使用,在当代西方公共管理实践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因此,新公共管理方法对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一、新公共管理的特征和创新之处

新公共管理理论和传统行政理论方法论的理论基础是不同的。其理论基础是政治科学、传统的行政管理学、社会学、社会心理学等学科,而传统公共行政管理理论的核心是官僚制理论和科学管理理论。新公共管理理论是建立在经济理论和企业管理基础上的公共选择理论和制度经济学理论。新公共管理理论在经济学和企业管理理论的基础上更注重管理的科学性和实用性,是新公共管理理论最生动的解释。以“理性经济人”的人性假设为逻辑起点,是进行专业管理、绩效评价、战略管理、客户导向的新公共管理,也是绩效工资制度的具体管理方法,其目的是寻求公共管理绩效的最优化。尽管有不同的理论基础,但从方法论的角度,研究水平并没有较大提升,对公共管理理性层面的关注成为研究的焦点。从公共管理的历史发展过程来看,在发展到了关键阶段,新公共管理理论的公共行政就开始了实践。从20世纪70年代到2008年西方金融危机发生的这段时间,新公共管理理论开始了其市场自由化的实践,面向企业的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取得了巨大成就。在方法论方面,经济理论与应用从传统公共行政管理向一系列精准化管理发展,这些新的管理方法改变了传统公共行政学的研究范围、主题和学科结构。这种方法的优势体现在各国行政改革的实践中,为提高政府管理效率提供了有力的保障,成为西方政府公共管理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意味着新公共管理方法论实现了创新性发展,也为公共管理的发展提供了新的视角。

二、新公共管理视角下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的弊端

(一)新公共管理有过于保守的倾向。在系统发展的新公共管理还没有完全摆脱传统体制的发展过程中,一定程度上存在着保守的问题,一些行政部门还是把对民营企业管理的方式应用复制到公共管理领域,这和传统的概念没有什么不同。这样的公共管理只停留在理论层面,并没有落实到基层,往往导致原有的管理理念不能更新,不符合社会发展的进程。

(二)经济理论和方法的滥用。经济管理是新公共管理的理论基础,但这并不意味着学习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就一样。经济学理论在一些地方的开展属于滥用公共管理的过程,并不是创新的结果。这种管理模式的应用对民营企业有一个显著的影响,但它不使用特殊的公共管理系统优势就无法体现,缺点就是还处于准备实施推广的阶段。根据销售和采购的形式进行公共管理服务,管理需要考虑的是人民满意的情况,仅有经济理论作为系统开发的依据,显然是不够科学。经济系统本身是社会学的衍生物也受社会发展变化的影响,以公共管理和社会发展稳定为目的的应用经济学知识,只有在市场经济的背景下引入,才能提高运用阶段的公平性,滥用理论只会造成更严重的后果。

(三)忽略公共和私营部门的管理经验的差异。公共管理体制是由政府部门开发的,是面向社会群体进行的。个人和政府单位不同,新公共管理系统并不区分两者之间的差异,完全把私人部门管理经验生搬硬套,虽然能够获得短期的结果,但它并不能解决长期发展目标中遇到的问题。在新公共管理系统中优点和缺点并存,任何制度的诞生都不是完美的,新公共管理系统已经能够得到一定的应用实施,能够满足大部分的应用要求,可以解决私人部门和政府部门之间管理的局限性。

三、新公共管理对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的作用发挥

(一)协调创新发展战略。新公共管理系统应成为就业的前提条件,这可能会是一个更好的整合管理经济和公共服务的方式。人力资源能够保证社会的和谐稳定,政府应坚持在社会经济体制转型过程中相关部门发挥作用进行新公共管理的途径,调查了解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作为加强对失业人员的技能培训的一个参考依据。

(二)充分了解市场机制,引入竞争机制。以社会学、经济学的理论为基础的公共管理,虽然也有一些缺点,但基本是正确的,以社会发展机制中占有的比例可以解决现有的问题。开展公共服务需要以社会安全为出发点,扩大调查范围到全社会,结合城乡不同地区的需求,建设科学的服务体系。在公共建设过程中市场机制的引入可以提高在这一领域的竞争,在人民群众的监督下,服务质量自然会明显提高。

(三)树立宗旨意识。公务员增强管理服务意识,重塑政府与社会的关系,进行新公共管理,在服务过程中要明确主体,树立人民利益至上的观念。政府作为公共行政管理系统的一部分,应注重社区的反馈,发现不合理的现象要及时调整,提高公务员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虽然属于管理性质的工作,也摆在首位应当是服务性质。传统的管理体制,会有执政当局和社会群体之间的一些冲突,不仅人民的利益受到损失,还可能威胁国家法律的威严。在树立正确的服务意识后,这样的问题可以从根本上解决,社会发展服务中政府监管所扮演的双重角色,可以解决新公共管理体制的弊端。

参考文献:

[1]张辉.新公共管理视角下的政府执行力研究[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0,(4):20-21.

[2]芮俊良,徐永平.新公共管理理念对中国公共管理社会化发展的启示[J].研究理论,2010,(4):35-36.

第5篇

论文摘要:经过分析,本文认为西方新公共管理运动的成功存在三个内在决定因素,即官僚制的高度发育、市场经济的高度发达、市民社会的发展及强大。

20世纪七八十年代初,西方各国政府开展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声势浩大的政府改革运动。对于这场运动,学者们有着诸多不同的称谓,“管理主义”、“新公共管理”、、“企业家政府”等。尽管它们的称谓不尽相同,却内在本质地一致,即针对传统公共行政范式所存在的问题.提出市场化方向、社会化方向的改革措施。这场声势浩大的改革运动,在西方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对政府管理的理论与实践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习新公共管理运动的影响在于它对传统公共行政范式的成功替换,使人们看到了新公共管理范式的巨大生命力。正是传统公共行政范式存在的种种弊病及新公共管理范式示范效应,使人们坚信新公共管理范式是未来公共行政的发展目标模式,新公共管理范式取代传统行政范式是历史的必然。

在当代中国,这种思潮同样存在,将新公共管理范式作为未来中国行政改革目标模式选择的呼声不断。“从表面上看,中国政府也面临同西方发达国家类似的困境。行政效率低下,政府规模庞大。’,阴因此.我国许多学者通过研究认为,中国应该进行新公共管理式的改革,把新公共管理范式作为未来中国行政改革的目标模式。我们无法否认新公共管理模式在西方国家所取得的成就,但这并非意味着它就能够作为我国行政改革的目标模式。“当我们研究一个国家的行政制度和行政行为时,不能从行政本身作孤立的描述和比较,而必须进一步了解它与周围环境的相互关系。’,闻对一个国家公共行政的研究,“不应该仅仅局限于行政系统本身,而应该跳出行政系统,从社会这个大系统来考察行政。正如里格斯所言:“只有以生态学的观点—亦即从非行政的因素去观察,才能了解这些国家的政治和行政。”满以,对新公共管理运动必须进行生态分析,找出其成功背后的决定因素,从而为我们对新公共管理模式提供更为深人的认识。

一、公共行政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三种范式

澳大利亚学者欧文·E"休斯在其(新公共管理的现状》一文中将公共行政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即前传统阶段、公共行政传统模式阶段和公共管理改革阶段,并相应地存在着三种公共行政模式,即前传统模式、传统公共行政模式和新公共管理模式。冈传统行政模式主要特点是“官僚制”,这是与工业社会相适应的。科层制为代表的传统的公共行政模式的建立,极大地促进了行政机构的高效运作,正是传统公共行政模式所获得的巨大成功,使得它成为全世界各国政府广泛采用。阶‘传统的公共行政学理论及实践是与西方工业社会的政府管理相适应的。’,IN随着社会的发展,西方各国逐渐由工业社会向后工业社会过渡。传统公共行政模式逐渐显示出与社会的极大不适应。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现实中,传统公共行政学的理论、原则都受到了社会民众的普遍怀疑和指责,以“官僚制”为基础的公共行政模式被认为是政府众多问题的根源,公共行政遭遇严峻的挑战。

20世纪八九十年代,随着各国行政改革的不断深入,在公共部门中出现了针对传统行政弊病的新管理方法。这种新的管理方法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克服传统行政模式的缺陷,同时也使公共部门的管理发生巨大的变化。“这种新的管理方法有着许多名称,‘管理主义’、‘新公共管理’、‘以市场为基础的公共行政’、‘后官僚制典范’或‘企业型政府’。无论它的名称有多少种,都是在描述着同一个现象,即对以“官僚制”为基础的传统行政模式的批判,主张用私营部门的管理思想、方法、技术来管理公共部门.将市场竞争机制引人公共部门中,强调市场取向等等。学者们把这一新的公共行政理论称为“新公共管理”或“管理主义”。

我们可以看到,西方在工业时期向后工业时代过渡时期.一方面是传统公共行政模式表现出了极大的不适应;另一方面是新公共管理运动在公共部门获得巨大的成功。这种巨大的反差.便得西方许多国家纷纷开始构建新公共管理模式,推行新公共管理理念,“新公共管理成为一种国际思潮”。新公共管理的兴起,不仅仅是对传统行政模式的革新,更是代表着一种新的模式的建立,它代表着公共行政的发展进人了新的历史时期阶段。正如休斯在《公共行政与管理》一书中所说:“自从80年代中期以来,发达国家的公共部门管理已发生了转变,曾在本世纪的大部分时间中居于支配地位的传统公共行政管理的那种刻板(僵化)。层级官僚体制形式逐步转变为一种灵活的、以市场为基础的(新)公共管理形成。后者并不是一种改革事务或管理方式的微小变化,而是政府作用以及政府与公民社会关系的一种深刻变化。传统公共行政在理论与实践上都已受到怀疑,新公共管理的采纳意味着公共部门的领域中新范式的出现。”

二、新公共管理运动的背景分析

我们知道,传统行政模式是以“官僚制”为基础,与工业社会的发展相适应的。休斯把传统行政模式的特点归纳为七点:"1.官僚制,2.,最好的工作方式和程序都在详尽方面的手册中加以规定,以供行政人员遵循。3.官僚服务。4.在政治、行政二者关系中,行政管理者一般认为政治与行政事务是可以分开的。S.公共利益被假定为公务员个人的唯一动机,为公共服务是无私的付出。6.职业化官僚制。7.行政任务的书面含义是执行他人的指令而不承担由此而致的个人责任。从传统行政模式的特点可以看出,“在分工精细、任务简单、外部环境相对稳定的工业社会,科层制模式的公共行政府和需要。20世纪70年代特别是80年代之后,随着后工业化时代的到来,高科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普遍应用,全球化日益加强,这都深深地影响和改变着整个社会。新时代对政府提出了新的要求,而在社会变革的要求面前,传统行政模式却显示出力不从心。“与工业社会相适应的科层制比较僵化、迟钝,而且使行政机构和公共预算总额产生最大化倾向,易于导致高成本、低效率,显然难以满足这些要求,难以适应新时代的需要。时代变迁呼唤着新的公共行政模式。”rug于是,新公共行政模式应运而生。 针对新公共管理模式成功的原因,大多数学者认为来自四个方面:1.经济和政治因素将行政改革提到议事议程;2.经济全球化推动了西方政府和新公共管理的产生;3.科技革命尤其是信息革命是西方行政改革的动力之一;4,传统官僚制的实效以及私营部门成功的示范性。ns}我们无法否认上述四方面在新公共管理模式产生过程中的巨大作用,但是笔者认为这些因素只是表面的。事实上,在新公共管理模式的产生过程中还存在着根本决定性的因素,而这些因累则构成了新公共管理模式产生的根本因素。或者说,如果缺乏这些必备的因素,即便存在上述四方面的所谓动因,新公共管理模式也不会产生。这些因素是:I.官僚制的高度发育;2.市场经济的高度发达;3.市民社会的发展及强大。

首先,高度发育的官僚制是新公共管理模式产生的直接因素。在西方社会由工业社会向后工业社会过渡中,传统行政模式所遭受到的严厉抨击的起因便是高度发达的官僚制,这也成为新公共管理产生的起点。事实上,建立在官僚制基础之上的传统行政模式,不仅能够确保行政的统一性,更能维持行政组织的稳定性。但是,过度发育的官僚制使得行政组织变得僵化、迟钝,无法及时、快速地回应社会发展的要求,与后工业社会极不适应。于是,对官僚制的不满日益增加,同时对新的行政模式的要求也日益强烈。在这种社会背景之下,新公共管理在对传统行政模式中的官僚制进行抨击,并在此基础之上提出了新的管理思想。所以,对高度发育的官僚制的抨击成为新公共管理的开始,是新公共管理产生的直接因素。在这个意义上讲,过度发展的官僚制成为新公共管理运动发起的导火索,为新公共管理运动的发起奠定了致变因素,为新的行政模式的产生埋下了成长的种子。

其次,高度发达的市场经济是为新公共管理提供生存的土壤。从市场经济制度的建立到后工业化社会时期,市场经济已经经历了相当长时期的发展,市场经济已日趋完善。市场经济的高度发达使得市场成为社会中资源分配最为有效率的手段,市场已经成为政府之外的私营领域中的唯一分配主体。与此同时,在公共领域中,传统行政模式下的政府其运行效率却是十分低下,与高效运作的市场极其不适应。正是二者之间的巨大反差,使得人们反思传统行政模式。一方面,高度发达的市场经济下的私营部门取得了管理的巨大成功,市场经济使得私营部门走向社会的前台。另一方面,传统行政模式与高度发达的市场经济之间的冲突为新公共管理产生提供了可能性。新公共管理正是吸取了私营部门的成功经验,把市场规则引人公共部门。可以说,新公共管理脱胎于市场经济,同时它又回归市场经济,根植于市场经济。它的思想是来源于市场经济,它的主张又要依靠市场经济来实现。因此,无论从新公共管理产生的思想根源还是其主张的措施来讲,市场经济是新公共管理的生存土壤,离开市场经济,新公共管理便无法生存。

第三、市民社会的发展并不断强大是新公共管理成功的保障。我们知道,新公共管理模式主张将私营部门的管理理念、方法和技术引人公共部门,主张民营化、分权和社会化。这一切的措施都是存在一个逻辑前提的,这个前提就是强大的市民社会。在一个市民社会相对比较软弱的社会中,即便将一部分的公共权力回归社会,社会也是无法承担起公共事务的管理职能,当然更不会存在公共部门向私营部门学习的可能。因此,市民社会的崛起和不断壮大,使得私营部门不断成长和壮大,这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新公共管理模式成功运作的保障。在市民社会相对强大的社会中,市场经济是高度发达的,私营部门也是高效运作的,这就提供了两种可能性:一是公共部门向私营部门学习的可能性,只有私营部门成功了,公共部门才会有动力去学习私营部门。二是私营部门能够承担社会公共管理职能。只有市民社会的强大,私营部门才有能力承担起社会公共管理职能。所以,在这个意义上讲,市民社会是新公共管理模式成功的保障。

第6篇

论文摘要:公共管理的职业属性要求公共管理者以科学、系统的专业知识实现服务的公共伦理价值。现代公共管理强调职业伦理价值,包括彰显法律权威,配置优质公共物品,承担公共责任,提升公共职业价值期望。

已故行政学大师沃尔多曾经讲过:“公共行政该表现出职业的精神,即使它很难成为一个职业的领域”。在大力倡导公共管理专业化、科学化的今天,职业伦理塑造亦是公共管理发展进程中不容忽视的重要目标。它既关系到公共管理的政治合法性,也关系到公共管理职业的社会理性价值。

一、现代公共管理的职业归属

公共管理的概念,当前学界众说纷纭,尚未达成一致。正像美国学者列恩所说,“将公共管理己经作为学术研究的一个焦点的辩解基本上是武断的,这个词仍然是含义不明的”。克拉克和纽曼认为:“公共管理是一种组织信仰与实务,是新的国家机关经营方式。”张成福教授认为:“公共管理是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部门整合社会各种力量,广泛运用政治的、经济的、管理的、法律的方法,强化政府的治理能力,提升政府绩效和公共服务品质,从而实现公共的福社与公共利益”的一种活动或过程。还有学者认为:“公共管理是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部门整合社会资源,对社会公共事务进行有效治理的一套制度、体制和机制的安排。”尽管如此,学者们在认识本质上有一点是统一的,即公共管理是对公共事务的管理,公共管理的最终的是满足一定社会成员的公共利益。因此,公共性就成为公共管理研究的逻辑起点和核心问题,使一定社会成员公共利益的最大化也成为公共管理的核心理念。而对于职业,学者米歇尔·贝利指出,职业包括三个基本的因素:从事一种职业需要经过广泛的训练;训练的内容涉及某些重要的知识和技能;掌握专门的技能者为社会提供重要的服务。除此之外,职业还有其他一些共同的特征,如需要经过某种认证或得到执照,存在职业的组织,的白主性等。学者巴伯则认为,职业人士的行为有几个方面的基本特征:具有高度的系统化的知识;以社会的利益为取向而非以自我的利益为取向;由职业道德所产生的利益为取向;山职业道德所产生的高度的自我控制力作为作成绩象征的报酬制度。

在当今社会,公共管理职业化已成为公共管理的一个重要特征和趋势。“随着当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利一学技术在公共管理领域的渗透,随着政府职能的扩展和分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公共管理职业化已是不争的事实。”侧公共管理的职业化,不仅表现为公共管理领域成为各种掌握专业技术的人员云集的领域(如工程师、律师、医生、教师),他们经过职业的教育和训练,在社会管理某方面具备专长,通过规则的职业准人直接或间接的为社会提供公共服务;更重要的是,职业属性呼唤从事公共管理的人员为公共利益服务的职业精神,而基于对职业精益求精的追求,更要求从业者遵循职业伦理规范,并在符合规范的同时不断提升服务的能力、从历史角度看,公共管理的职业属性之所以在西方社会为广大民众接受,是以公共管理者不使用公共特权谋取私利为条件的,当公共管理者损害了这一条件,便丧失了公共管理职业的合法性根基和从业资格。

二、公共管理的伦理价值核心是服务

伦理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人们内心的信念来维系,表现为对善与恶、美与丑、真与假、正义与邪恶等的价值判断和一系列原则规范。伦理具有广泛的社会性,遍及社会各个领域,渗透于各种社会关系中,公共管理领域中的伦理问题便构成公共管理伦理这种伦理关系在公共管理活动中孕育形成,并可以根据道德原则来加以判断。它又具有多重向度:在整体层面土主要指公共管理主体与客体之间的伦理关系,在个体层面上则主要是公共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以及公共管理者之间的伦理关系;在整体与个体的联结处则是公共管理组织与公共管理者个人之间的伦理关系。概言之,公共管理中的伦理关系也主要是指以公共管理者个人为核心的那些由于公共管理职责和行为所引发的伦理价值。

公共管理作为一种新型的社会治理模式,不同于传统的治理模式。它不仅是理性管理的领域,而且是价值追求的领域。如果说统治型的社会治理模式是以政治权术为基础的社会治理,管理型的社会治理模式是以科学的管理制度的确立为摹础的社会治理的话,那么,现代公共管理所代表的社会治理模式赖以确立的基础则是伦理化的服务精神伦理为人生设定某种至善的境界,它把对一真、善、美的追求确定为人生价值实现的途径在公共管理中,服务就是“善”,就是社会治理全部伦理价值所在尽管对公共管理制度方面的伦理评价对公共管理者行为方面的伦理评价有着不同的道德标准,但所有标准都根源于公共管理的服务精神和原则。服务价值是公共管理体系中的最高价值)正是以门飞公共管理拥有这一价值,才使它与以往的社会治理方式区别开来。农业社会的社会治理以统治秩序为最高价值,工业社会是以效率为最高价值,现代公共管理确立的服务价值则是对述两种价值的超越。只要社会治理活动成为一种全心全意的服务行为,只要公共管理的制度和程序充分体现了服务精神和原则,也就自然地获得了和谐的社会治理秩序和充分的效率。

伦理价值对公共管理的协调功能应体现在公共管理者的意识自觉土,以使管理整体是自然和谐的,这一点与权力关系和法律关系构成的强制性秩序有着根本的区别。自然和谐是现代公共管理追求的一种良性境界,而服务的伦理价值把这种自然和谐转化为现实。伦理关系的和谐,会赋予并强化公共管理主体自身的合法性,它通过其他同构的道德规范作用于公共管理客体,获得整个社会治理的有序进而,公共管理客体在享有服务中感受到伦理价值的关怀,将唤醒提升他们的道德自觉和文明意识,从而在此基础上重构社会生活,使之充满伦理精神,促进整个社会关系和和谐。

三、现代公共管理职业伦理意识的构建具有多维向度

现代公共管理,不仅关心专业领域的技术价值,更重视对公共服务伦理道德的追求。公共管理的职业属性要求其发展职业的伦理,形成一种内在的驱动机制和制度化的利他主义机制、历史表明,仅依靠法律和外在的控制,无法创造一种更好的公共管理秩序,促进负责任的行动,没有道德的伦理支撑,公共管理是不可能持久的。公共管理的职业伦理是在公共管理中突显出的一些有约束性的价值观和政治理念,一些职业标准和人生准则,如现代西方国家公共治理中不同层面所确立的对生命的尊重、公平、正义、责任、廉洁、高效等。这些观念和标准的确立及实践,在树立公共管理组织良好形象的同时,最大程度地维护了社会共同利益。

从各国实践和我国实际出发,笔者认为现代公共管理的职业伦理构建集中体现在以下方面:

1.彰显法律权威

公共管理突出社会的公共意志,维护社会的公共利益,而公共意志和公共利益不可能稳定地为个人所意识和代表,它必须通过法律规定和制度设置加以确定。现代社会是法治社会,法律是促进民主、维护秩序的坚强保障。柏拉图认为法治的关键是树立法律至高无L的权威。亚里士多德提出“法律是最优良的统治者”,并强调国家的执政人要严格执行法律,维护司法正义。法不执行无所谓“法”,缺乏执行效力的法或充斥不确定因素的法必然会导致权力的滥用,破坏政治秩序的合法性,耗损公共管理职业的核心服务价值。作为权力委托人,公共管理者应该成为宪法和法律尊严的捍卫者,宪法和法律价值的体现者,国家法律规范的忠实执行者,并在国家法律制度的框架内,以基于法律制度为本的规范程序为依据,公正合理地履行自身职能,最终实现在法的普照下更好地体现服务价值。

2.配置优质公共物品

公共物品是一个历史范畴,是社会发展到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分化、分立后的产物,有了公共部门才出现了公共物品,公共部门才成为专门的绝大多数公共物品的供给者如果说在传统的管理型社会治理模式中,管制、管理是最基本的公共物品的话,在走向现代文明的「业社会及随之而来的后工业社会里,服务则取而代之成为最重要最稳固的公勿品。“社会中其他公共物品以至于整个公共物品体系,都是建立在服务这一最基本的公共物品的基石之上的。” “公共管理提供一类特殊的公共物品,它的公共性决定了只依靠市场和社会不能保证有效供给,必须由公共管理执行组织来负责提供。职业的公共组织不是为组织自身利益而创设,它的产生应具有一更厂泛的社会公共标公共组织的行为应促进并实现社会公共利益的最大化,公共管理者则应运用其专门的职业技术和特殊的权力依托整合社会资源并合理配置,创造出公众所需的不同层次要求的公共物品以满足社会需要。

3.承担公共责任

从最狭义的解释来看,公共责任是指向卜级负责,要求向某种权威来源说明个人行动的过程,处理的是有关监督和报告之机制。此种公共责任概念采用的是“命令与控制”的定义方式,含义是外部监督、辩护、顺服、奖惩、控制等意义,它通过清楚的法规命令和正式的程序、监督与强制来达成在当代,公共责任的概念已扩展出更广义的内涵,它具有多种善恶价值判断,涉及到国家、政府以及人民利益关系,既是制度又是伦理。作为一种义务,它要求公共管理人员承担为国民尽责,为服务对象效力、谋利的重任,这种义务的具体内容则由国家、政府和管理机构的性质、任务、政策法规以及道德原则确定。同时,公共责任又是一种任务,它要求公共管理者在履行义务和职责的过程中,对国家权力主体负责,完成权力主体交付的任务。从伦理价值角度来看,公共责任赋子了行为人道德上的寄托和约束,是伦理准则意识和伦理目标意识的统一。准则意识是管理主体的原则立场和根本态度通过对管理客体的调控,达到由内及外的日的,它突出表现为主体的严格律己精神和责、权、利的平衡;目标意识的核心则是公共治理的理想,是激励人们进取的精神力量,它对公共管理者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对组织系统的良性运行起着调节、内驱和导向的作用。

4.提升公共职业价值期望

第7篇

所谓公民权利是公民个体作为社会中人所应得到的物质利益和人权保障,人类的群体性活动决定了人与人之间存在交易和利益交集的必然性。在自然法条件下,每个理性的公民都设法把自己利益最大化,这种交易和交集在无政府状态下随着私欲的膨胀必然相互残杀。正是在这样的条件下,为了避免相互残杀,减少交易成本,霍布斯认为,人类的理性决定每个公民必须以契约的形式让渡部分权利委托第三方代为管理,这就是公共管理存在的重要理由。此外,在无组织条件下,人类单个的个体不可能或不能很好解决面对的各共同体都会面对的普遍性的困难,在这条件下,需要各不同个体让渡出部分权利,通过协调合作才能解决,正如卢梭所言“要寻找出一种结合的形式,使它能以全部共同的力量来维护和保障每个结合者的人身和财富,并且由于这一结合而使得每个个体与全体相连,个人只服从其本人,并且仍然像以往一样自由。这就是社会契约所要解决的根本问题”[1]19。因此,公共管理是公民之间利益交集存在的必然,也是人类社会生活在同一时空下的必须。黄建荣教授认为所谓的公共管理是指“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组织以有效促进公共利益最大化为宗旨,运用政治的、法律的、经济的和管理的理论与方法,民主运用公共权力,并以科学的方法依法制定与执行公共政策、管理社会公共事务、提供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的活动”[2]2。社会契约是公民集体意志和利益的集中表现,公共管理部门的建立及运行都必须以社会契约的规定为前提,公共管理的活动唯有在公民同意的基础上才确保其合法性,正如洛克所言人们“开始组织并实际组成任何政治社会的,不过是一些能够服从大多数而进行结合并组成这种社会的自由人的同意。这样,并且只有这样,才会或才能创立世界上任何合法的政府”[3]61-62。社会契约必须是公民的“同意”,公共管理必须严格执行公民“同意”,公民必须严格履行自己的监督权,有理性的市民才能保证健康的政府。英国学者杰里米•边沁(JeremyBentham)曾用“(民众)监管越严格,我们(政府)就越敬业”[1]2这句话来形象说明民众监督与公共管理的关系。

二、公民权利的实现是公共管理产生的逻辑起点

公民让渡出部分权利给予公共部门目的在于实现个体不能实现的更大的利益,“公民由于社会契约而丧失的,乃是他的天然的自由以及对于他所企图的和所能得到的一切东西的那种无限的权利;而他所获得的,乃是社会的自由以及对他于所享有的一切东西的所有权”[1]26。正如亚里士多德所言“一切社会团体的建立,其目的总是为了完成某些善业———所有人类的每种作为,在他们自己看来,其本意总是在谋取某一善果”[5]1。可以说,人们之所以需要公共管理是因为公民为了追求更大的“善果”即权利。因此,公共管理的重要目标在于为公民提供比其付出的更大的权利。比如,市民之所以养条猎狗守门而不是请公共部门负责,是因为在权利的让渡与收益的权衡上,养狗更有利于实现其权利。因此,能否给公民带来更大的权利是公共管理合法性的基础,公共管理目的就是为群众提供更高效的服务和更多的公共产品。公共管理的存在目的在于减少社会交易的成本,市场各主体的行动是零散的,没有无序的行为,就社会整体而言,单个的收益会付出更多的成本。公共管理的重要职责就是对社会各要素进行整合,使社会各公民个体的行动在有序的范围内进行,从而达到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正是这种整合权利使政府拥有了一定的强制权。“为了使社会公意不至于成为一纸空文,它就默默地包含着这样一种规定———唯有这一规定才能使得其他规定具有力量———即任何人拒绝服从公意,全体就要迫使他服从公意”[1]24。公共部门的这种权力以契约为基础,其权力的权威化程度与公共管理所取得的成果成正比,因此公共部门必须试图扩大公共利益才能保住自己的合法地位。随着公民社会的发展和公民理性的提高,选举时的花言巧语逐渐失去了市场,民众越来越看重公共管理带来的实在效果。

三、公共管理以实现公民权利为目标

因为在社会中私利的存在决定社会个体利益的差异性和一定时空内的非一致性。因此,公共管理所追求的利益目标是一定区域或社会体制下公民普遍性的利益,是社会全体公民“同意”及所形成契约基础上的“大权利”。在这一目标的引导下,公共部门“目标理的当务之急是技术,是对手段—目标问题的解决”[6]4。公民权利的实现可以是增加公民个体的经济收入额,也可以是使公民本身的发展。英国学者J.S.密尔指出的“好政府”的两个基本标准“一是政府的统治必须有助于增进被统治者和自身的好的品质,即促进人民本身的美德和智慧;二是政府必须有道德卓越的美德和智慧;三是政府必须利用它本身存在的好的性质来实现正当的目的,即政府的行为要符合法律和道德的准则”[7]6。正如美国学者塞缪尔•亨廷顿(1998)曾明确指出“个人服从社会不是因为他比管理社会的那些人低劣,也不是因为他管理自己的能力不如别人。个人服从社会,是因为他明白与同胞联合起来对自己有利,知道没有一种发生制约作用的权力,就不可能实现这种联合”。

四、公共管理与公民利益的目标相统一

公共管理以社会契约为基础,以实现社会的最大“善”为目标,包括公民经济利益的实现和人身权的保障,也包括整体社会利益的发展。在实践中,为了实现社会整体利益发展的效率,又能维护因不可抗拒因素冲击而难以生存的少数公民的权利,便萌生了形形的社会保障政策。促进社会发展的效率和维护社会的公平成为公共管理的重要目标。当今,部门地区的公职人员的表现恰恰引起某些民众的不信任以及另一些公民的直接反感,这至少暗示了确实存在某些官僚利益和公共利益的不一致性,但当公共部门的目标相悖时,随着公民不信任度的增加,公共部门的合法性危机也逐步显现。公民的权利唯有在有序的社会中才可能得以充分的实现,这一方面有赖于公民在高度“同意”的基础上形成契约,公民“同意”形成的制度、传统文化依赖,需要公共部门起好桥梁纽带作用,促进社会资本积累的逐步增加。现实民意代表与公共部门的“不和”甚至偶尔的“争吵”并非是公民利益与公共部门的不一致性,而是公民利益代表对公共部门行为合“契约”性的拷问,以便确认或纠正公共部门行为偏差。只有公民的有序的常态化的监督和质问才可能永葆公共管理目标和行为在正确方向上行驶。也只有公共管理的目标与公民利益保持一致,才可能确保公共管理的持续合法性。公民的有序参与既是公民利益有效实现的基础,也是公共管理有效运行和持续合法的保障;同时公共管理的有效运转也是公民权利得以实现的有效保证。因此,公共管理的目标与公民权利是一致的。

第8篇

关键词:公共管理学;可视化教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43-0257-04

随着信息化技术手段在教学过程中的引用,依赖于多媒体设备的可视化教学已经越来越普遍。有教师戏称,为了降低学生的“低头率”,连数学课都要通过呈现视频来提高课堂趣味性。公共管理学是一门研究公共管理过程(即以政府核心的部门提供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的过程)中发展规律的一门科学,它的亲社会性让它与日常的时政、新闻、资讯密不可分,这也就意味着与课程教学相关的信息采集,特别是可视化材料的采集相当便捷甚至寻常。因此,本文以可视化教学的定义阐释及特点分析为基础,重点思考并梳理公共管理课程可视化教学的实际应用及效果,探讨其面临的挑战以及化解方法与路径。

一、可视化教学的定义及特点

可视化教学简言之是将知识通过可视化的形式传授出来,它能有效解决隐形知识难以传播的问题,其实质是将知识通过显性化的图解手段表示出来,形成能够作用于人感官的知识外在表现形式,从而促进知识的传播和创新。可视化教学作为一种有益的教学工具,一种教学信息呈现的可行方式,一种可以帮助学生思考并解决问题的有效手段,在教学活动中能更广泛地加以利用。基于多媒体技术的可视化教学拥有直观化与形象化、具体化与多元化等特点。首先,由于其直观、形象和可视化的特点,使得它的应用更适合于善于形象思维、敢于创新的现代90后大学生。其次,应用视觉表征手段及图解手段等建构和传达复杂知识,相比传统文字等静态、单一信息,知识传播更加直接,信息传播及认知更加生动;再次,可视化教学不仅传递事实性知识,还可以用来传递思维、经验、态度、价值观、期望、意见及预测等隐性知识,因此在短时间内能够通过视讯材料传递更深刻、更具体、更多样化的声音与信息。总的来说,可视化教学不仅有助于教学信息的形象化呈现和传递,还有助于帮助学生进行信息的重构;不仅可以快速传播显性知识,还可以将隐性知识进行适当的转化与传递;不仅能够优化学生的认知结构、创建知识,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二、“公共管理学”可视化教学的实际应用

综合笔者所在教学课程组的日常教学实践及相关经验总结与交流,笔者将公共管理学课程的可视化教学手段分成了四种方法:知识呈现、内涵挖掘、案例导入及知识拓展,并且就不同方法结合实例进行了具体的阐释,并且分析综述了依赖的资源及技术手段,以及各种方法的实际效用。

1.知识呈现。知识呈现法主要是指将有关公共管理学的知识通过图、表等形式直观地传达出来。特别是针对公共管理学某一板块内容的理论溯源及价值变迁等历史变迁,可以采用此方法。比如:西方公共行政发展阶段及核心价值的时间序列轴;要素框架及关系网络的逻辑结构图,比如:公共管理要素结构图;内容比较图,比如传统公共管理与新公共管理的范式比较等等。电脑绘图工具的进步让越来越多的学理知识可以通过PhotoShop及Coreldraw等绘图软件以及办公软件中SmartArt等工具的帮助,通过信息化手段进行知识的可视化呈现及讲授。通过这种方法,能将综述性文字在图文处理之下实现高度凝练及形象化的传播,能加强学生对知识点的消化理解,形成知识记忆,提高逻辑思维能力,并且能培养他们知识归纳、推演的能力。

2.内涵挖掘。内涵挖据方法主要指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图像、视频、数据描述等可视化素材演绎、归纳出某一概念、定义或研究对象的特点、特质等知识,将知识点的“填鸭式”被动接受,转化为“开动脑筋”的主动式知识挖掘。比如,通过我国5・12地震的宣传片引导学生思考危机管理的定义,启发学生领会公共服务动机对公职人员外显行为的诱发机制;通过灯塔、国防、高速公路、教育等图片的展示,要求学生寻找对象物的共有特性,指导学生绘制出排他性、竞争性、非排他性及非竞争性的四象限图,揭示出公共产品与准公共产品的特点;通过国内外历次行政体制改革的国家部委机构数量及公务员规模的线形、矩阵形数据描述图,帮助学生归因出各国公共部门机构改革的运动规律。这种方法得益于计算机、信息技术及影视技术的飞速发展,有赖于视频整理、图片处理及统计描述等技术方法。笔者在课堂前奏环节,要求学生对上节课知识点进行回顾,发现学生们印象最为深刻的就是上节课的视频主题及数据描述图等。因此通过此方法,能排除学生对枯燥定义的厌烦,加深学生对知识的消化与掌握,提高学生发现问题、思辨问题的能力,也能让学生抛弃懒惰的学习习惯,充分开动脑筋,进行知识的自我开发与建构。

3.案例导引。案例引导也是公共管理学的常用教学方法,任课教师一般会导入一些热点新闻、热议图片或视频,切入到课堂主题,让学生对课程内容有基本的了解,或是引出有争议的话题,供学生们讨论。比如,播放《国家形象宣传片》,引导学生们思考政府如何在政治、经济、社会及文化等各项事业中发挥应有职能;播放“春节禁止燃放烟花”的短片,引导学生针对“禁烟”的合理性展开辩论;播放《一户一席谈・是否应该放开一胎政策》,激发学生们讨论“计划生育政策”的未来去向,启发学生分析政策议题如何形成及政策改进的可能方法与路径。这种方法需要占有海量的视频、图片资源,并且对图片进行修改与处理,并对视频文档进行采集、删减及编辑等。通过此种方法,能扩大讨论案例的信息量,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并能激发学生学习新知识及参与案例讨论的热情,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归纳能力及分析问题的能力。

4.知识拓展。知识拓展方法是希望运用可视化素材,增加学生们书本以外的知识,拓宽学生们的知识面,开拓视野。比如,播放桑德尔教授讲授的哈佛公开课《公正―该如何做是好?》中的第一讲《谋杀背后的道德逻辑》以及第八讲《公正的起点?》,启发学生评判性思考关于公正、正义的一些基本问题,扩充学生们对政治哲学与道德的认知与理解;课间放映几部“廉政”系列公益广告,启发同学们认识行政伦理中行政主体的伦理道德的内涵与行为规范。这种方法同样需要教师提前占有大量可视化素材,并且要求教师在较高敏感性及鉴别能力的基础上运用视频编辑等方法,将精华段落编辑整合在一次,并力求保证视频内容的内在逻辑性。这种方法能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尽可能帮助学生摄取更多的知识,扩充学生的知识量,并且提供信息源供学生们课后依兴趣自主学习。

以下笔者将这四种方法的内容介绍、运用举例、技术基础及可能的教学意义通过表格的形式呈现出来。

三、公共管理可视化教学的实际困难与解决办法

公共管理可视化教学适应现代学生渴求创新、追求视觉冲击的特点,相比传统“听课”模式,这种“听看结合”的教学方式更受学生喜欢。但是教师在实际运用过程中却也遭遇很多的困难与挑战,需要琢磨其解决办法。

1.时间及技术成本的限制。首先,教学可视化素材的获取就需要经过广泛占有及去粗取精的过程,并且有些材料涉及知识产权保护等问题,有的理想素材并未开放下载权限,因此获取起来不可能“信手拈来”,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与精力。有时为了寻找一个合适的视频,绞尽脑汁,但最后还是徒劳无功,这种情况时有发生。其次,素材获取之后,需要针对特定知识内容及理论原理,对素材进行剪切、编辑与处理,并且需要结合教学思路与模式,截取恰当的片段或画面,因此不但需要耗费时间,而且还需要一定的计算机技术的运用。如何化解使用成本较高的挑战?笔者认为:首先,可以成立课程组,“化零为整”,将课程组各个老师搜集的素材进行整合,这样既能不断切磋可视化教学的方法,又能形成合力,寻找到相对典型、恰当的案例“为教学所用”。再加上公共管理学的知识体系非常广,相关资料也非常丰富,每天都有新新闻、新故事、新案例、新网舆等,因此从网络这个“信息聚宝盆”中搜集可视化的视频、影像、图片、漫画等材料,逐步建立一个以教学为导向的分门别类的数据库不但可行,也方便,并且能够不断对其进行更新与扩充;其次,可以发动同学们去寻找一些他们感兴趣的素材,并且在电脑操作技术较强的同学的帮助下,提高素材的处理能力,既能锻炼到同学,还提高了同学的参与感。另外,我校的“数字实验室”、“应急管理实验室”等也能为可视化教学提供信息剪切、编辑、处理的硬件设施与技术支撑,要善于从这些先进的数字化平台“借力”,将教学、科研与现代技术相融。

2.运用频率与时长的误区。在教学过程中,有的公共管理教师会因为知识内容太多,而不愿意采用耗时较长的可视化教学方式,担心教学计划始终完不成。而有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非常偏好放视频,这使得学生感觉教师在“敷衍课堂”,造成教师不负责任的错觉。可视化素材确实有它的优势,并且适合时代特点、适合学生特点,但是我们在使用过程中也遇到“什么时候用”、“用多久”、“用多少次”等的困惑。而且有时费尽心思寻来的素材因为使用不当,起不到应有的效果,让教师也感觉到遗憾。这样一来,教师们在运用的过程中更应谨慎。首先是要坚持以课程内容为中心,切忌单纯运用可视化手段实现填充课程时间的目的。并且负责任的可视化教学还应该杜绝不加甄别地滥用可视化素材的行为。特别是当材料掌握不翔实、不充分时,更应该坚持科学求真的教学态度。“宁缺勿滥”不但是一种严谨的教学态度,更是一种难得的求学精神。其次,笔者认为可视化教学需要教师和学生双方的共同努力。教师需要对一学期的课程进行总览性设计,将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课堂、课后的作业安排都提前布置下去,让学生提前做准备。特别是教师需要提醒并调动学生针对知识点进行提前预习,这样才能让一些可视化素材在课堂播放时引起学生的共鸣。假若可视化素材播放时长较长,可以布置学生课后学习,依靠课后学习延长课程时间,以保留足够的课堂研讨时间;再次,教师需要智慧把握可视化材料使用的频率与时长。笔者并不建议每堂课都使用视频,这样可能会引起学生的“审美疲劳”,甚至是对教师的教学态度表示怀疑。笔者建议交错使用可视化视频,并且每次的放映时长最好不超过总课长的一半。笔者去往台湾政治大学行政管理系调研,并且亲自观摩了他们《行政管理》课程中《团队建立与知识分享》章节的学习。在两小时时长的课程中,大概影片观映一小时,讲解与讨论一小时。并且从他们整体的《行政管理课程纲要表》中可以发现,在18周的课程安排中,共有四大讲内容,只安排了4次影片观赏及讨论(详情见表2)。

不过图片、图形可以当作插图使用,并可视情况在讲演PPT上多添加一些。特别是可以给一些定义增加一些漫画,增加学生形象化理解的可能性,比如“用脚投票”、“搭便车”、“政府失灵”等术语,配上有意思的漫画与讲解,会让学生印象更为深刻。

3.知识可视化与转换的困惑。公共管理的可视化教学是希望将公共管理的相关知识进行可视化处理,旨在使知识库中的知识以更丰富、形象、直观的方式呈现出来,使学生更容易理解与接受,并更有利于传播新知识。而公共管理学知识是对公共管理过程中主体行为的规律性认识,是通过反复实践和认识在人脑形成对事物本质的认知。因此,公共管理知识的可视化教学不仅仅是数据、文献或信息等运用图文处理、统计分析、数据挖掘等呈现出来,它更是通过可视化将一些经验、技能和认知传递出来,启发人们直接利用知识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的一门技术。所以通过教师对公共管理知识的可视化教学,帮助将知识转化成学生的“自有知识”,其实非常困难。公共管理知识的可视化与转化不是通过简单的可视化呈现就能结束,它还需要在教师的智慧选择下,促进积极的师生互动才能得以实现。某一知识只有在启动可视化教学模式的条件下,再通过课堂现场的归纳演绎总结、争辩去伪存真、反复追问论证等过程才得以转化,最终实现学生掌握知识的目的。比如:知识呈现及知识拓展的可视化教学方法,要求教师“收放自如”,强调学生对知识点的归纳、演绎与总结能力,帮助学生强化知识的掌握;对于案例引导的可视化教学方法,教师需要“全盘把控”,推行讨论、辩论等课堂互动方式,引导学生挖掘正确的知识认知;对于内涵挖掘的可视化教学方法,教师需要“穷追猛打”,运用反复追问的方法,指导学生捕捉内涵的独特性,并以最精准的方式呈现出来。其实,可视化教学的方法和技术非常多元化,教师要做的只是注意到各种方法的适用性,随着经验的累积,“胆大心细”地将其运用起来。

公共管理学是一门非常有趣的课程,运用可视化教学的方法,不但适应了其知识体系综合化、系统化、多元化的理论特点,也适应了广泛性、亲社会性等实践特点,同时还适应了现代大学生时尚的求知方式与善于探究的性格特征。因此在公共管理可视化教学的过程中,我们还应继续勇于摸索、相互交流并累积经验,争取不断进步,臻于至善。

注释:

①2014年3月18日上午9点,笔者访问了台湾政治大学行政管理系陈敦源教授。并于10~12点亲自观摩了陈教授主讲的《行政管理》课程,从陈教授处获得了该课程的课程纲要。

第9篇

把一级学科“公共管理”定为“PublicManagement ”,

而把二级学科“行政管理”定为“PublicAdministration”的看法,似乎从道理上讲不通。①同样,在 MBA 中Business

Administration  译为“工商管理”,  这里所用的Administration,又如何用层次的高低来解释?也有人认为Management主要用于操作层面,更多地从技术角度讨论管理问题。如果仔细查阅中外管的相关著作,好象这种理解也不太全面。虽然我们不可过于注重词义,但确实需要面对现实认真思索一下:“公共管理”与“一般管理”、“行政管理(公共行政)”、“管理”的联系与区别究竟在哪里?

一、新公共管理运动的启示

我国已有许多专家学者正在研究公共管理问题,比如厦门大学陈振明教授在他主编的《公共管理学》一书中介绍了西方政府管理(行政学)的与演变历程中所出现的三次范式转换,即从公共行政学到新公共行政学,再到新公共管理学的三次重大突破。②国家行政学院季明明教授在“当代公共行政的改革实践与公共管理学的崛起”一文中也指出,当代“再造政府”的行政改革浪潮极大地冲击了传统公共行政学体系,为公共管理学科的崛起作了铺垫;公共行政、公共事务、公共政策构成了公共管理学科的三大支柱。③综合上述两位专家的看法及其他国内相关,应该说在对公共管理尤其是公共管理的讨论中,有两点看法是共同的。

1.新公共管理思潮的出现与各国行政改革的浪潮是密不可分的,它有力地推动了“重塑政府运动”。在凯恩斯理论的下,当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干预市场并获得巨大成功时,与“市场失灵”相伴随的“政府失灵”也表现得非常明显。一方面政府对、市场的管理,不仅使政府所承担的任务越来越多,成为“万能政府”,而且政府对外管理的实际效率也很低,在不少方面负面影响越来越大;另一方面政府中官僚机构膨胀,效率低下,财政支出扩大。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都要求政府进行改革。人们在“实用主义”、“小政府意识形态”、“商业动力化”④等思潮的影响下,要求政府把公共事务特别是公共物品(服务)民营化;推进社区主义,建立理想的政府、市场、社区三足鼎立的公民社会;加强公共部门与私营部门的合作,发展非政府、非营利性组织;用企业精神再造政府,把企业管理中的组织文化注入到政府组织中,提高政府部门的竞争力。

在全社会和学术界都在反省政府的角色与作用时,英、美、新西兰等国政府掀起了一股大力推进行政改革的浪潮。在英国,从撒切尔政府起就不断提出了一系列坚持市场取向、减少政府干预的行政改革方案。从“阶段革新计划”到“公民运动”,在民营化、公私竞争与融合、公共部门引进私人企业的管理机制、承诺公共服务的与标准、提高公共服务的质量等问题上,英国的行政改革都取得了一定成就。当然,这种改革被不少人称之为“宁静的革命”。八十年代初,美国的里根政府发动了一场大规模地放松甚至废除政府管制的变革运动,并由此设计了一种使政府官员不仅对管理过程而且要对管理结果负责的新体制。克林顿政府继续推进政府职能市场化改革的进程,提出了若干重塑政府的原则与措施,如把竞争机制引入政府机构,大力降低行政成本,建立“顾客导向”的管理服务体系,以企业精神重塑政府,使政府机构成为“以绩效为中心”的组织。在这场全球化的行政改革浪潮中,新西兰的改革十分激进,因而它备受人们的关注。新西兰的政府再造运动的主要做法是:政府将那些具有商业性的职能与可以开展竞争的服务,从公共部门中分离出来;财务报告、预算、拨款等均需要考虑绩效;在政府部门中区分决策与执行两种不同功能;按契约中规定的竞争原则,在政府部门的部长与执行官之间,签定“绩效协议”、“采购协议”等,强化各自的职能。⑤

西方国家,特别是OECD国家的行政改革及其政府再造运动,为新公共管理的兴起提供了强有力的实践背景。“新公共管理被学者冠以各种不同的名称(如‘经理主义’、‘公共管理’、‘以市场为基础的公共管理’、‘以企业家精神重塑政府’等),这反映了人们对正在发生的行政改革的不同看法。尽管如此,但他们确实存在着某些共识:从传统公共行政关注管理过程中的效率转变到极大地关注管理结果以及管理者的个人责任”。⑥

2.公共管理研究,特别是新公共管理学是在公共行政学发展的基础上产生的。本世纪六十至七十年代,批判传统公共行政学的理论越来越多,其中最有影响的是新公共行政学、政策科学与公共选择学派。新公共行政学一反以往过于重视效率的价值观,在传统公共行政学的目标中加入了“社会公平”,围绕着“分权”、“参与”、“沟通”等民主行政中的若干问题一直展开讨论。同时,他们反对文官中立,认为在不平等竞争中,这种角色本质上是欺负弱势群体的帮凶。⑦政策科学在一定意义上讲,也是针对传统公共行政学过于重视官僚制理论,以及把政策的制定与执行割裂开来等问题而发展起来的。它明确地提出了要对政策制定的全过程进行研究,即从政策问题构建到政策方案制定,从政策执行到政策评估全面展开讨论,并提出要改善政策系统,提高政策质量。公共选择理论以论上的个人主义为出发点,证明市场是最有效的机制,因而需要减少政府的管理职能,把一部分社会所需要的公共产品和服务通过市场来提供。总之,新公共行政学、政策科学、公共选择学派都从学科建设方面,有力地批判了传统公共行政学,为它的发展与完善提供一定新的理论依据。然而由于各自的弱点与缺点,它们并没有完全获得预想结果。

七十年代美国有许多管院将范围由企业内部管理扩展到外部的管理,产生了被人们称之“企业管理型”的公共管理模式。它不同于那种“政策型”的公共管理模式,而是从企业的角度来研究公共管理,认为公、私部门的管理实质上并无大的差异,企业管理的技术与完全可以运用到公共部门。人们为了统一这两种模式,因而就诞生了新公共管理学这个学科。⑧尽管人们对新公共管理的基本仍缺乏完全共识,但象早期那样,用“公共管理”一词简单代替“公共行政”,或者视“新公共管理学”也如“政策科学”那样为“公共行政”的一个分支等看法,不可能得到人们的普遍承认。

二、中外学者对公共管理基本模式的理解

应该说,国外对公共管理学模式的理解,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人把公共管理的实质内涵定义为政策、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管理与对外关系。也有人把公共管理界定为管理、资源管理与方案管理。⑨OECD公共管理委员会对“公共管理”的看法是:它更倾向于从效率、有效性和服务质量等方面来关注结果;高度集权的科层结构已为分权式的管理环境所取代,在分权体制下,不仅关于资源配置和服务供给的决策更强调后者,而且也为民众和利益集团的反馈限定了范围;它能灵活地获得替代直接管制的可行方案,这些方案可能带来以低成本为基础的更有效的政策结果;它极大地关注由公共部门所直接提供的服务效率,包括在公共部门内部和公共部门之间营建竞争性环境;它强化了公共核心部门的战略能力,以指导政府的变革,并允许政府自动地、有弹性地、以最低成本对外部变化和各种利益需求作出反应。⑩

我国大陆学者对新公共管理运动的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多数文章还是以介绍国外研究的现状为主。我们能看到的有关公共管理的专著有三本,其中之一是我国行政学界德高望重的老前辈夏书章先生的新作《公共管理概论》(2000年)。其他两本是陈振明教授主编的《公共管理学》(1999年)和张良教授等所著的《公共管理导论》(1997年)。下面我们仅就公共管理的定义、公共管理的主体与客体、公共管理的基本职能等四个方面,从他们的著作中摘录出有关供讨论。

1.公共管理(学)的界定

只限于指政府工作的狭义公共管理(也是狭义的行政管理),而不限于指政府工作的广义公共管理(也是广义的行政管理),如公共事业和所有其他非政府部门、单位的公共事务的管理(其实企业内部也有行政管理)都不得越过其所管辖的范围和事项。(夏书章)(11)公共管理学是一门研究公共组织(主要是政府)更有效地提供公共物品的学问。(陈振明)(12)所谓公共管理是指政府为促进社会整体协调,采取各种方式对涉及社会全体公众整体的生活质量和共同利益的一系列活动进行调节控制的过程。(张良)(13)

2.公共管理主体

传统的行政学把行政的研究范围局限于政府行政机关的行政管理活动上。尽管它们是研究的核心主体,但公共管理学不仅明确地将其他国家机关(立法、司法机关等)当作研究对象,而且也把其他公共组织的管理活动纳入其研究范围。(陈振明)(14)从公共管理的定义看,公共管理的主体是政府,对政府可作广义理解。它不仅指包括了立法、行政、司法等国家机构的广义政府,而且还涉及执政党的机构。(张良)(15)

3.公共管理的客体

公共管理的客体:社会问题、公共项目、公共财产和资源。社会问题是那些只有属于政府职责范围内、需要解决的问题。公共项目是最直接的可见对象。公共财产和资源主要包括公共设施、公共物品和产品、公共信息资源、社会人力资源、公有企业和公司。(张良)(16)

4.公共管理的职能

任何一个团体、单位、部门都有大体相同或相似的、关系全局和全过程的工作项目,如决策、计划、组织、人事、领导、协调、监督、财务等等。(夏书章)(17)公共管理从属于一般的管理过程,更多地是一种政治过程,其公共性与政治性的特征十分明显,同样它要具备决策、计划、沟通、协调等基本环节。(陈振明)(18)公共管理是一个由问题确立、解决方案的提出到决策实施和效果评估这样一个基本过程。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是公共管理的四大基本职能。(张良)(19)

三、评述

几乎所有国内外学者都承认,新公共管的是在国外行政改革的实践与传统公共行政学的发展中诞生的。它的产生为完善政府管理提供更有力的基础。尽管有人把它称之为公共行政学的分支或者公共行政学的新范式,但它绝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公共行政学。

关于公共管理活动的范围界定,有些学者把它确定为在政府(广义或狭义)内;有些学者则把它从政府组织外推到其他公共组织;还有些学者把它再外推到除政府组织外的其他团体、单位,包括在内。因为他们都有共同的关系全局和全过程的事。这样,狭义的公共管理就是狭义的行政管理,广义的公共管理就是广义的行政管理。

与公共管理活动范围相联系的就是公共管理主体。对此国外相当多学者仍然认为政府是唯一主体,而国内学者多数都认为是政府以及相关的公共组织。

因为公共管理实质上是一种管理,所以为了能全面地了解公共管理产生的来龙去脉,十分有必要重温“管理”提出的背景及其本质。

资本主义早期,商业的发展与生产的化,使企业逐步成为社会重要的经济组织形式,一方面竞争成为经济发展的动力,另一方面资本家把追逐利润最大化作为自己唯一的目标。那时人们关注的管理实质上是企业管理,而企业管理的本质是以最少的人力和物力来实现目标和任务。这就是说管理,具体到企业管理,它一开始的定位就是效率,即利润最大化。这需要效率问题。泰勒对这问题的阐述可能更加露骨:“在管理上,劳资双方在思想要发生大的革命,这就是双方不再把注意力放在盈余的分配上,不再把盈余分配看成是最重要的事情。他们要将注意力转向盈利增加的数量上,使盈利增加到如何分配盈余的争论成为不必要。通过共同努力就能创造比过去大得多的盈余。”(20)泰勒正是通过他提出的科学管理,以此提高企业的管理效率。在提高效率的做法上,法约尔在一定程度上比泰勒高明一点。他认为实现管理的高效,具体地说就是要做好“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也就是人们通常提到的五大职能;并把企业管理中这些理论又进一步地推广到一般管理上,自然也包括政府管理。这就形成了管理思想发展史上的科学管理时期。

这种讲效率并以效率为中心,强调整个管理过程都围绕着效率的思想,几乎了管理学发展中的全部,因而就产生了国内外绝大多数管理学家对管理的定义:管理可看成是这样一种活动,即它发挥某些职能,以便使得人的努力和物资资源能有效地配置,并实现某个目标。(雷恩)(21)每当人们联合起来去实现某一个目标时,他们就创造了一个组织,它有潜力完成任何一个独立所不能完成的工作。组织的成功与否在于它能否有效地获得使用各种资源来达到特定目标。联合并指导使用资源的工作叫管理,是刚刚提到的包括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的管理。(戴维·R·汉普顿)(22)

由此可以看出,他们把“管理”看成是围绕实现目标的过程,旨在提高效率。为此,人们需要利用计划、组织、控制、激励等手段。这种定义一直在西方管理学思想史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至于我们国内的绝大多数管理科学著作,差不多对“管理”也都是这样定义:“管理是通过计划、组织、控制、激励和领导等环节来协调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以期更好地达成组织目标的过程。”(23)这种从企业管理出来的管理思想,在向其他领域外推时,始终都强调以下几点:1.管理的目标是既定的。2.管理是一个过程。3.管理是为了有效利用各种资源,包括人力、物力和财力等。4.实现资源有效配置的手段是计划、组织、控制和激励等。

人们自然会想到,公共领域中的管理包括政府部门的管理,显然与企业管理是有区别的,区别就多在“公共”二字上。公共组织中的目标与企业目标即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目标是不同的。公共目标也考虑“效率”因素,但同时还必须考虑“公平”因素。后者在泰勒的科学管理思想中不仅不可能提到,就是传统的公共行政管理也很少考虑。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新公共行政学才独树一帜地把社会公平放在显赫的位置上。这个学派的努力虽没有产生预想的结果,但他们所提出的问题是值得人们在公共管理研究中认真思考的。

管理认为,只要在生产过程中把各种资源协调好就能够实现所获取的目标最大化,所以管理的客体主要是资源。而公共管理所面临的往往是,因而管理不会简单地都表现在资源的协调上。社会问题一旦成为公共管理问题,它就是公共管理的逻辑起点。这种从问题出发,以制定与实施解决问题的方案为中心,并需要评价执行效果好坏的思路,正好与公共政策的基本思想是相同的,难怪有人说公共管理可视为一种政策管理。

企业管理为了效率,为了有效地配置资源,其实现手段或者叫做管理的职能是计划、组织、控制、激励。毫无疑问,公共管理的有效性也与这些职能相关。但前面已经提到,公共管理不仅要注意到效率问题,而且要研究公平问题,以及与此联系密切的公共责任、公共权力、公共道德、公共文化等。

企业管理目标因为非常明确,所以人们往往更多地注意过程管理。而公共管理的目标是效率和公平,这既要关注过程又要关注结果。西方从事公共管研究的很多学者,已经充分认识到对结果管理进行研究的意义。公共管理由注重过程转向注重结果,这无疑是合理的,但关键是如何实现过程管理与结果管理的统一,以保证实现效率与公平的统一。

综上所述,由最早从企业管理中提炼出的“管理”内涵,运用到行政管理直至公共管理中,这中间是有质的差别的。它们分别作为“管理”类的分支有其共性的一面,但因各自研究对象上的差别,又各有其个性的一面。对企业管理来讲,管理主体认为企业目标十分清楚,那就是实现利润最大化,因而更多地着力于提高效率上,集中要解决的是资源如何有效配置,人们把更多的力量放在决策、计划、组织、控制等环节上,这是一种过程管理。对公共管理来说,其目标是实现效率与公平的统一;除了要掌握好决策、计划、组织、控制等环节外,还要认真履行公共责任,用好公共权力,提倡公共道德;解决资源配置中的矛盾是重要的,但更重要的是要解决社会问题,如何增进公共利益并能公平地分配,所以公共管理既要讲过程管理,又要讲结果管理。也许有人会问,以上所讨论的“公共管理”的在“行政管理”中不是被人讨论过码?它们之间有什么差别?我们的回答很简单:那就是管理主体不同。也许还会有人问,专家们不是把管理主体从狭义行政管理外推到广义行政管理领域,包括企业中的行政活动,这中间又有什么差别?我们的回答也很简单:公共管理的本质集中体现于公共利益上。除那些不以营利为目的的公有企业外,多数企业管理的本质是追求共同利益。共同利益并不等于公共利益,它们之间的根本差别就在一个“公”字上。我们认为,以营利为目的的企业活动中的“行政管理”不属于公共管理范畴,即使它们部分地承担了为社会提供公共产品(服务)的责任,即使它们在管理活动中也有决策、计划、组织、控制等事关全局和全过程的项目需要做,因为对这些项目的研究是属于“一般管理”而不是“公共管理”的事。需要指出,不以营利为目的是区分企业管理与公共管理的一个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关键还要看组织活动的宗旨,在根本上是否谋求社会的公共利益。一个组织、小团体或者非正式组织,甚至家庭也常常有共同利益存在,但这些共同利益绝不是社会的公共利益。

【】

①(11)(17)夏书章.公共管理导论[M].长春: 长春出版社,2000,“导言”,7(2),3.

②(12)(14)(18)陈振明.公共管理学[M].北京: 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2,37,39,34.

③季明明.当代公共行政的改革实践与公共管理学的崛起[J].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1999(3):5.

④⑤詹中原.新公共管理[M].:台湾五南图书出版公司, 1999,1,10(5).

⑥Owen E.Hughes,Public Management & Administration, Macmillan Press LTD,1994,58.

⑦⑧⑨黄荣护.公共管理[M]. :台湾商鼎文化出版社,1999,20,24(2),31.

⑩David G. Mathiasen, New Public Management and itsCritics, International Public Management Journal,1999,No.2,92.

(13)(15)(16)(19)张良等.公共管理导论[M]. 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8,5,49,15(4),21.

(20)李长武.近代西方管理思想史[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1991,53.

第10篇

20世纪后期,西方各国相继步入全球化、信息化,以及知识经济的时代。在大工业时代形成和占统治地位的传统的官僚制行政体制给西方各国带来了政府机构臃肿膨胀、现象严重、管理成本无限增长、行政效率越发低下等诸多问题,导致了严重的政府财政危机和政府信任赤字。西方各国励志图强,自70年代末80年代初开始,在西方各国内部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但方兴未艾的大规模的政府改革运动,这场运动被称为“新公共管理”运动。其体现出来的核心价值为非官僚化,即政府功能定位的市场化取向、政府服务输出的市场化取向、政府内部改革的放松规制取向和政府间制度设计的分权化取向。这场运动在相当程度上改善了西方国家的公共行政的管理水平,促进了其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进一步增强了西方国家在国际社会中的竞争力。与理性官僚体制的官僚制理论和政治一行政二分法的理论基础不同,新公共管理有其赖以产生和发展的独自的理论基础,一个是现代经济学理论,即指五六十年代兴起的公共选择理论、新自由主义经济学理论。通过运用经济学理论来解释和研究传统上属于政治学和行政学领域的问题,使经济学理论向政治学、行政学理论渗透,从而构建形成新的公共管理理论;另一个理论基础是私营部门的管理理论和方法。这些具有更加、创新性、灵活性和环境适应性的私营部门管理理论和方法,使政府趋向于“企业型政府”。尽管众多的学者对于新公共管理的理解存在差异,但是还是有一些能够达成的共识的基本内容:

1.政府公共政策化。也就是奥斯本与盖布勒认为的政府应起掌舵而不是划桨的作用;

2.将竞争机制注入到政府公共管理领域,取消政府公共服务供给的垄断性,让更多的社会组织与公民力量广泛参与;

3.视公众为客户,政府应根据顾客和市场的需求向顾客提供服务,以顾客为中心,以顾客为导向,赋予顾客进行选择的权利;

4.政府应采取分权的管理方式,改变原来金字塔式的科层官僚制,建立扁平式的非官僚政府体制;

5.政府应放松严格的行政规制,实施明确的绩效目标控制,使组织由过去的“规则驱动型”向“目标驱动型”转变;

6.行政与政治不可能完全分开,公务员不必保持中立;

7.政府应广泛采用私营部门成功的管理手段和经验。

二、在我国的社会环境下对新公共管理的适应性分析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立足国情的基础之上,不断解放思想,学习和借鉴在国外已被实践证明的先进的理论、知识、技术和方法,用以推动我国各项事业的建设。而通过实践证明,引进和借鉴而来先进的理论、知识、技术和方法在我国都存在与本土环境的契合问题,也就是适应和不适应两个方面,新公共管理理论亦不例外。

1.适应性方面,第一,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提出、形成和丰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践的出现、扩展和社会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构建、确立、稳固化和成熟化,构成了推动我国国家现代化的政府改革的基本的历史动因和现实的经济基础。在此意义上,我们可以认为市场经济实际上构成了我国政府改革的逻辑起点。为了适应和推动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国家行政组织曾先后进行过多次改革。然而迄今为止,我们虽然提出了丰富的关于政府改革的政策阐释,却没有提出、抑或尚未形成用于指导改革实践的较为系统和理性的、较具有前瞻性的理论阐释。改革并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历次政府机构改革的经验教训呼唤以市场经济为理论内核的用于指导政府改革实践的新理论,而新公共管理理论就成为可以借鉴的他山之石;第二,我国经过十几年的努力于2001年9月加入WTO,遵守WTO规则成为其成员国的基本义务之一。而作为当代西方世界国家政府改革主流的新公共管理理论,其中很多内容与WTO规则存在一定程度的契合之处。在目的和宗旨上,二者都强调自由、公正、公开、公平;在基本原则上,二者均以市场为取向,即让市场来决定政府的行为标准,政府权力受到限制并且逐渐弱化,国家职能也逐渐缩小,政治权力也应当逐渐从政府社会返还于公民社会;在行为方式上,都推崇市场经济框架下的政府职能变革和政府行为的变革,主张放松管制,认为理想的政府是掌舵型的政府而不是划桨型的政府。

2.不适应方面。首先,新公共管理自身存在着固有的一些缺陷,其在理论基础、市场化价值取向、忽视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管理特质差异、政治倾向、具体政策实施和具体模式等方面受到了众多的指责和批评,这也成为了新公共管理理论并没有获得普遍认可的重要原因;其次,由于官僚制行政的政治合法性还没有从民主政治制度上得到完全确认、行政体系的运作缺乏现代制度的支撑,行政权力缺乏必要的刚性制衡机制,行政权力向社会生活各个领域全面渗透的现象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扭转、职业官僚队伍尚未普遍地形成基于自由契约的独立人格和职业精神、公民和职业官员都普遍缺乏对体现形式合理性的制度规范的信仰,同现代法治秩序相适应的普遍主义的行为模式尚未确立等原因的存在,官僚化不足成为了当代中国行政发展所面临的首要问题。从某种程度上说,目前以理性官僚制为发展方向的定位必将会在某些方面和领域成为新公共管理在我国引入的限制性因素;最后,践行新公共管理理论在当代中国的实施尚存在诸多现实条件的制约。例如,我国社会还没有形成支撑新公共管理运行的良好的民主法律制度和市场经济制度、“第三部门”的社会自治能力还难以担负公共管理的重任、我国还难以达到新公共管理所要求的科学技术水平等等。

三、对于引进新公共管理理论的策略研究

新公共管理理论上对官僚制所取得的巨大的比较优势,在西方世界国家所取的重大成就,以及其在相当程度上对我国国情的适应性,使我们有理由相信新公共管理的理论会在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过程中能够发挥积极而重要的作用。而如何借鉴和利用新公共管理,选择激进式或渐进式中的哪一种方式进行新公共管理取向的行政体制改革,成为摆在我国政府面前的现实课题之一。本文主张采用渐进式的改革方式借鉴新公共管理的理论。理由如下:首先,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的渐进性是由经济转型的渐进性决定的。当代中国经济转型指的是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其特点是确定阶段性的改革目标,合理安排改革的先后顺序,以及先找突破口,在试验推广,以点带面等。期间经过了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商品经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逐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等多个阶段和步骤。根据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原理,经济改革的阶段性的特点也必然要求行政体制进行阶段性的改革,从而为经济基础服务。这种渐进式的改革不但其试验和试错机制适应了改革进程中的不可控因素与不确定信息的安全稳妥处理,即具备了转型的可逆性,而且可以保证转型自始自终的动力充足,可预见并可控的前瞻力避开了路径依赖的误区。

第11篇

关键词信息非对称理论;公共信息;经济人;公共人

完全竞争市场有四大假设:第一,有众多的买主和卖主,没有任何市场参与者能决定市场的价格和产量;第二,买卖双方自由进出市场;第三,产品是同质的;第四,买卖双方的信息是完全对称的。在西方经济学家看来,在完全竞争的市场中,资源能够得到最优配置,并能实现社会福利的最大化。但在现实中,垄断市场、寡头竞争和不完全竞争市场已证明前三条假设并不成立,而经济学家关于信息非对称研究则突破了信息完全的假设,极大推进了经济学体系的完善和解释现实的能力,揭示了信息经济学的核心思想,并对如何进行市场规制,克服信息非对称带来的市场失灵进行了理论探讨。在得到学术认可的同时,信息非对称理论被应用于产品、劳动力、保险与信贷等市场的研究,而近年来关于信息非对称理论的应用研究已扩展到非市场领域,其中就包括公共管理领域。

一、信息非对称理论在公共管理中的应用

后发国家现代化历程中的重要特征是发达国家凭借其政治、经济、文化的先进性对后发国家具有强烈的示范效应。而在西方国家产生重大影响与得到广泛应用研究的信息非对称理论必然会影响到我国现代化建设的相关研究中,其中就包括在公共管理领域的应用研究。研究者们一方面根据经济学的逻辑与分析方法,结合中国国情,论述信息对公共管理的重要性、信息非对称在相关领域存在的客观性与负面效应,进而进行原因分析并提出治理对策;另一方面也遵循政府研究的基本逻辑——“角色是什么?它能或不能做什么?以及它如何做得更好?”由此确定研究的三个层次:首先,政府与其环境(对象)的关系再分析,确定政府职能;其次,在明确政府职能后其作用于环境的方式;最后,根据既定的运行方式改善行为主体,即政府自我管理。这样,信息非对称理论在公共管理的应用研究可作以下归纳:

1、政府与公众关系。政府环境可以理解为一切影响政府生存发展的诸要素的总和,政府的生存、运行和发展都是在一定的环境中展开的。环境的构成可以概括为自然、社会、公民、国家、政党、市场等,研究主要集中在政府与公民关系上。

(1)公共政策分析。作为对“全社会的价值作有权威的分配”公共政策是政府处理与公众关系,实现公共管理目的最重要方式。分析政策信息的特点,理论上政策信息是大量存在的,有用的,但是需要成本的,公共政策要有效,就要根据需要和经济原则投资于信息;政策实践信息具有不完善性、不均衡性和不对称性三大特征,应尽可能运用各种制度安排来减少政策的三性;运用信息非对称理论分析公共政策中的信息不完备、信息非对称、信息失真等问题,以提高政府公共政策制定的效率。

(2)政府在缺乏信息对称性的市场中的作用。公共信息具有公共物品的性质而与公众利益直接相关,政府理应担任提供者的角色,强调政府在缺乏信息对称性的市场中发挥作用。如从信息的非对称性论电子政务的发展,电子政务作为新的政务模式,将加强信息的共享,提高政府办公效率,提高服务公众的水平。或鉴于公用事业通常处于法定垄断地位并受到政府特殊管制以及与管制机构和消费者之间信息非对称的事实,提出通过采用听证制度来保障公众得到及时信息,保障其知情权、参与权。

(3)研究民主政治中的委托—关系。有学者认为,与经济活动中的委托一模型一样,在民主政治中客观存在着政府与公众的委托一关系,由于激励不相容、信息非对称和权责不对等,人可能采取追求自身利益的机会主义行为,从而产生权力变异、腐败滋生、效率低下和内部人控制等问题,损害委托人的利益。研究从信息(非对称)的角度,对政治人利用其信息优势谋取私利的行为进行理论透视;也用于分析指导实践,如基层乡村建设中村长与村民关系等。

2、政府自我管理。信息非对称不仅影响到政府与公众关系的处理,也是影响政府行政管理水平高低的重要因素。有学者认为,政务信息在行政管理过程中常以不对称状态分布,带来诸多管理问题,运用信息非对称进行原因分析,并提出治理政务信息非对称问题措施。如论述政府组织中信息非对称的原因,认为公共管理组织中的社会分工是产生信息非对称的根本原因;有限理性是造成信息非对称的主观原因;委托是信息非对称的制度原因;监督成本是信息非对称赖以存在的客观原因。

同时,非对称理论也被应用于分析政府改革中出现的新问题。典型的是中央与地方政府的关系,运用信息非对称理论对行政行为异化经济分析来解释区域经济中地方政府行为异质性和地方政府职能的转变等等。二、对信息非对称理论在公共管理应用中的反思

信息非对称理论在公共管理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公共管理在中国国情下的复杂性,经济学的分析方法与理论(如公共选择理论)在非市场领域的成功尝试以及信息非对称的理论成果,使得研究者们相信,信息非对称理论用于分析公共管理领域既是必要也是可行的。信息非对称理论应用代表着转型时期人们寻求政府善治的一种努力,反映了社会以及公众对政府的合理期待,理论与方法也是极具启发性的。但从反思批判的观点来看,这种应用也存在许多缺陷,集中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经济人假设在公共管理中的适应性问题。经济学最基本的假设,便是关于人性及其行为的假设——经济人假说。“经济人”即驱使从事经济活动个人的主要动机是追求自身利益的假定,以“利己性”为根本属性。那么,依据经济人假说得出的非对称信息理论能否适用于公共管理领域?首先就要回答“经济人”能否成为公共管理的逻辑起点,“政府人”是否也是“经济人”。

公共选择理论在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政府改革所扮演的重要角色使部分学者坚信经济人假设完全可以适用于公共管理。他们认为,在市场经济的三个行为主体中,由于政府本身利益以及各个不同政府的存在,政府的“经济人”特性是存在的。经济人假说为解释政府公务人员的行为动机,个体之间、个体与群体之间的关系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亦有学者认为,政府只能是“公共人”,“通过对政治领域中的人性分析,认为自利和理性并非人的永恒本性,政治活动有更大的不确定性,人的政治行为难以全部理性化,经济人假设在政治领域的适应性是值得怀疑的”。第三种意见则认为应辩证分析。“现实中的政府或行政机关从应然的和组织的角度来说不是经济人,而是公利人;从国际政治的角度来说,各国政府肯定是经济人;从实然的角度来说,作为公务员或行政人员的个人则是不折不扣的经济人;作为组织的行政机关则并不总是公利人,而是经济人与公利人的性质兼而有之。”强调“经济人”或“公共人”是事实与价值关系。

上述争论可以归纳为:利己的“经济人”与追求公益的“公共人”能否同一领域的分析。虽然公共管理要实现公共利益的最大化但并不意味着每个行政人员必定服务于公共利益。事实上,在公共管理领域中,确实存在着大量行政人员追求个人利益而损害公共利益的情况,但并不能因此把经济人假设作为终极解释。经济人假设从公共行政的基本要素人手来否定和怀疑公共行政的公共性质,把行政人员说成是私人领域中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的“经济人”,行政人员的行为也属于经济人的行为。在公共领域活动也是要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即否定了公共行政的运行方式。这种假设将最终影响公共行政的制度、体制和运行机制,否定了政府应体现的公平、正义和至高的善。因此,经济人假设在公共领域中的适应性是值得怀疑的。

2、公共信息与私人信息。信息非对称理论简而言之,市场经济中活动的各类人员对有关信息的了解是有差异的,掌握信息充分的人员往往处于有利地位,而信息贫乏的人员则处于不利的地位。市场信息可以理解为服务于个人利益的私人信息,那么公共管理领域中的服务于公共利益的信息又如何理解,与私人信息有哪些区别呢?这是应用信息非对称理论分析公共管理问题时值得关注的问题。

公共管理领域中信息有公共信息或政务信息之说。“一般说来,公共信息是由政府部门生产、编辑和维护的信息,是属于公众的信息,为公众所信赖的政府所拥有,并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为公众所使用的信息。”“政务信息是指反映行政管理过程中各项活动实际与特征的各种信息、文件、指令、预测、情报、数据资料和建议等的总称。”这两种说法都说明了公共领域中的信息是在公共管理过程之中产生,政府负责处理,形式多样并服务于公众的信息。并且作为一种重要公共物品,个人或企业不愿或无力提供,而政府提供则是最权威、最便捷、最便宜和最有效的。

与私人信息的区别决定了公共信息(政务)非对称原因的不同。可以作出以下归纳:现代公共权力委托关系本身就存在着政务信息非对称的可能性;政府及其官员为了谋求自身的利益而有意造成政务信息的不对称分布;官僚型的政治组织结构导致政务信息非对称分布;通讯技术和交通工具的落后造成政务信息的不对称分布;传统的政治文化观念的影响导致政务信息不对称分布。而市场分析中信息非对称的原因一般为:社会劳动分工和专业化的结果、搜寻信息要花费成本造成的障碍、交易者的知识有限性、交易者对信息优势的垄断等,这种分析以利己的个体为分析单位。两者比较可以得出公共信息非对称的原因更加复杂,除了人的利己性之外,也包括政策、法律、制度甚至文化层次的原因。所以,私人信息不能适用于公共管理。

3、公共信息非对称治理。信息非对称理论的核心思想可以概括为:当产品的卖方对产品质量比买方有更多的信息时,低质量产品将会驱逐高质量商品,从而使市场上的产品质量持续下降,所以分析信息非对称是为了治理。简要回顾西方经济学家们的结论:(1)市场中卖方比买方更了解有关商品的各种信息;(2)掌握更多信息的一方可以通过向信息贫乏的一方传递可靠信息而在市场中获益;(3)买卖双方中拥有信息较少的一方会努力从另一方获取信息;(4)市场信号显示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信息非对称的问题;(5)信息非对称是市场经济的弊病,要想减少信息非对称对经济产生的危害,政府就应该在市场体系中发挥强有力的作用。其中已包含了治理非对称信息的策略一政府与市场。

第12篇

关键词信息非对称理论;公共信息;经济人;公共人

完全竞争市场有四大假设:第一,有众多的买主和卖主,没有任何市场参与者能决定市场的价格和产量;第二,买卖双方自由进出市场;第三,产品是同质的;第四,买卖双方的信息是完全对称的。在西方经济学家看来,在完全竞争的市场中,资源能够得到最优配置,并能实现社会福利的最大化。但在现实中,垄断市场、寡头竞争和不完全竞争市场已证明前三条假设并不成立,而经济学家关于信息非对称研究则突破了信息完全的假设,极大推进了经济学体系的完善和解释现实的能力,揭示了信息经济学的核心思想,并对如何进行市场规制,克服信息非对称带来的市场失灵进行了理论探讨。在得到学术认可的同时,信息非对称理论被应用于产品、劳动力、保险与信贷等市场的研究,而近年来关于信息非对称理论的应用研究已扩展到非市场领域,其中就包括公共管理领域。

一、信息非对称理论在公共管理中的应用

后发国家现代化历程中的重要特征是发达国家凭借其政治、经济、文化的先进性对后发国家具有强烈的示范效应。而在西方国家产生重大影响与得到广泛应用研究的信息非对称理论必然会影响到我国现代化建设的相关研究中,其中就包括在公共管理领域的应用研究。研究者们一方面根据经济学的逻辑与分析方法,结合中国国情,论述信息对公共管理的重要性、信息非对称在相关领域存在的客观性与负面效应,进而进行原因分析并提出治理对策;另一方面也遵循政府研究的基本逻辑——“角色是什么?它能或不能做什么?以及它如何做得更好?”由此确定研究的三个层次:首先,政府与其环境(对象)的关系再分析,确定政府职能;其次,在明确政府职能后其作用于环境的方式;最后,根据既定的运行方式改善行为主体,即政府自我管理。这样,信息非对称理论在公共管理的应用研究可作以下归纳:

1、政府与公众关系。政府环境可以理解为一切影响政府生存发展的诸要素的总和,政府的生存、运行和发展都是在一定的环境中展开的。环境的构成可以概括为自然、社会、公民、国家、政党、市场等,研究主要集中在政府与公民关系上。

(1)公共政策分析。作为对“全社会的价值作有权威的分配”公共政策是政府处理与公众关系,实现公共管理目的最重要方式。分析政策信息的特点,理论上政策信息是大量存在的,有用的,但是需要成本的,公共政策要有效,就要根据需要和经济原则投资于信息;政策实践信息具有不完善性、不均衡性和不对称性三大特征,应尽可能运用各种制度安排来减少政策的三性;运用信息非对称理论分析公共政策中的信息不完备、信息非对称、信息失真等问题,以提高政府公共政策制定的效率。

(2)政府在缺乏信息对称性的市场中的作用。公共息具有公共物品的性质而与公众利益直接相关,政府理应担任提供者的角色,强调政府在缺乏信息对称性的市场中发挥作用。如从信息的非对称性论电子政务的发展,电子政务作为新的政务模式,将加强信息的共享,提高政府办公效率,提高服务公众的水平。或鉴于公用事业通常处于法定垄断地位并受到政府特殊管制以及与管制机构和消费者之间信息非对称的事实,提出通过采用听证制度来保障公众得到及时信息,保障其知情权、参与权。

(3)研究民主政治中的委托—关系。有学者认为,与经济活动中的委托一模型一样,在民主政治中客观存在着政府与公众的委托一关系,由于激励不相容、信息非对称和权责不对等,人可能采取追求自身利益的机会主义行为,从而产生权力变异、腐败滋生、效率低下和内部人控制等问题,损害委托人的利益。研究从信息(非对称)的角度,对政治人利用其信息优势谋取私利的行为进行理论透视;也用于分析指导实践,如基层乡村建设中村长与村民关系等。

2、政府自我管理。信息非对称不仅影响到政府与公众关系的处理,也是影响政府行政管理水平高低的重要因素。有学者认为,政务信息在行政管理过程中常以不对称状态分布,带来诸多管理问题,运用信息非对称进行原因分析,并提出治理政务信息非对称问题措施。如论述政府组织中信息非对称的原因,认为公共管理组织中的社会分工是产生信息非对称的根本原因;有限理性是造成信息非对称的主观原因;委托是信息非对称的制度原因;监督成本是信息非对称赖以存在的客观原因。

同时,非对称理论也被应用于分析政府改革中出现的新问题。典型的是中央与地方政府的关系,运用信息非对称理论对行政行为异化经济分析来解释区域经济中地方政府行为异质性和地方政府职能的转变等等。二、对信息非对称理论在公共管理应用中的反思

信息非对称理论在公共管理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公共管理在中国国情下的复杂性,经济学的分析方法与理论(如公共选择理论)在非市场领域的成功尝试以及信息非对称的理论成果,使得研究者们相信,信息非对称理论用于分析公共管理领域既是必要也是可行的。信息非对称理论应用代表着转型时期人们寻求政府善治的一种努力,反映了社会以及公众对政府的合理期待,理论与方法也是极具启发性的。但从反思批判的观点来看,这种应用也存在许多缺陷,集中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经济人假设在公共管理中的适应性问题。经济学最基本的假设,便是关于人性及其行为的假设——经济人假说。“经济人”即驱使从事经济活动个人的主要动机是追求自身利益的假定,以“利己性”为根本属性。那么,依据经济人假说得出的非对称信息理论能否适用于公共管理领域?首先就要回答“经济人”能否成为公共管理的逻辑起点,“政府人”是否也是“经济人”。

公共选择理论在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政府改革所扮演的重要角色使部分学者坚信经济人假设完全可以适用于公共管理。他们认为,在市场经济的三个行为主体中,由于政府本身利益以及各个不同政府的存在,政府的“经济人”特性是存在的。经济人假说为解释政府公务人员的行为动机,个体之间、个体与群体之间的关系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亦有学者认为,政府只能是“公共人”,“通过对政治领域中的人性分析,认为自利和理性并非人的永恒本性,政治活动有更大的不确定性,人的政治行为难以全部理性化,经济人假设在政治领域的适应性是值得怀疑的”。第三种意见则认为应辩证分析。“现实中的政府或行政机关从应然的和组织的角度来说不是经济人,而是公利人;从国际政治的角度来说,各国政府肯定是经济人;从实然的角度来说,作为公务员或行政人员的个人则是不折不扣的经济人;作为组织的行政机关则并不总是公利人,而是经济人与公利人的性质兼而有之。”强调“经济人”或“公共人”是事实与价值关系。

上述争论可以归纳为:利己的“经济人”与追求公益的“公共人”能否同一领域的分析。虽然公共管理要实现公共利益的最大化但并不意味着每个行政人员必定服务于公共利益。事实上,在公共管理领域中,确实存在着大量行政人员追求个人利益而损害公共利益的情况,但并不能因此把经济人假设作为终极解释。经济人假设从公共行政的基本要素人手来否定和怀疑公共行政的公共性质,把行政人员说成是私人领域中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的“经济人”,行政人员的行为也属于经济人的行为。在公共领域活动也是要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即否定了公共行政的运行方式。这种假设将最终影响公共行政的制度、体制和运行机制,否定了政府应体现的公平、正义和至高的善。因此,经济人假设在公共领域中的适应性是值得怀疑的。

2、公共信息与私人信息。信息非对称理论简而言之,市场经济中活动的各类人员对有关信息的了解是有差异的,掌握信息充分的人员往往处于有利地位,而信息贫乏的人员则处于不利的地位。市场信息可以理解为服务于个人利益的私人信息,那么公共管理领域中的服务于公共利益的信息又如何理解,与私人信息有哪些区别呢?这是应用信息非对称理论分析公共管理问题时值得关注的问题。

公共管理领域中信息有公共信息或政务信息之说。“一般说来,公共信息是由政府部门生产、编辑和维护的信息,是属于公众的信息,为公众所信赖的政府所拥有,并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为公众所使用的信息。”“政务信息是指反映行政管理过程中各项活动实际与特征的各种信息、文件、指令、预测、情报、数据资料和建议等的总称。”这两种说法都说明了公共领域中的信息是在公共管理过程之中产生,政府负责处理,形式多样并服务于公众的信息。并且作为一种重要公共物品,个人或企业不愿或无力提供,而政府提供则是最权威、最便捷、最便宜和最有效的。

与私人信息的区别决定了公共信息(政务)非对称原因的不同。可以作出以下归纳:现代公共权力委托关系本身就存在着政务信息非对称的可能性;政府及其官员为了谋求自身的利益而有意造成政务信息的不对称分布;官僚型的政治组织结构导致政务信息非对称分布;通讯技术和交通工具的落后造成政务信息的不对称分布;传统的政治文化观念的影响导致政务信息不对称分布。而市场分析中信息非对称的原因一般为:社会劳动分工和专业的结果、搜寻信息要花费成本造成的障碍、交易者的知识有限性、交易者对信息优势的垄断等,这种分析以利己的个体为分析单位。两者比较可以得出公共信息非对称的原因更加复杂,除了人的利己性之外,也包括政策、法律、制度甚至文化层次的原因。所以,私人信息不能适用于公共管理。

3、公共信息非对称治理。信息非对称理论的核心思想可以概括为:当产品的卖方对产品质量比买方有更多的信息时,低质量产品将会驱逐高质量商品,从而使市场上的产品质量持续下降,所以分析信息非对称是为了治理。简要回顾西方经济学家们的结论:(1)市场中卖方比买方更了解有关商品的各种信息;(2)掌握更多信息的一方可以通过向信息贫乏的一方传递可靠信息而在市场中获益;(3)买卖双方中拥有信息较少的一方会努力从另一方获取信息;(4)市场信号显示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信息非对称的问题;(5)信息非对称是市场经济的弊病,要想减少信息非对称对经济产生的危害,政府就应该在市场体系中发挥强有力的作用。其中已包含了治理非对称信息的策略一政府与市场。

第13篇

关键词:共管理;管理学;社会管理论

内涵是关于事物的本质属性。揭示事物的内涵是认识事物和处理问题的基础和前提。然而,我国关于公共管理问题的讨论与争鸣虽早已开锣,但对其内涵却未有很深入的研究,已有的看法意见不一。有鉴于此,笔者不揣浅陋,将管见和盘托出,就教于行家、学者。

一、公共管理的概念与类型辨析

(-)关于公共管理概念

公共管理研究与教育正在华夏大地兴起,专家学者推出的教材、著作、论文颇为可观。但是在什么是公共管理问题上,可谓见仁见智。不说中国,就是“先行者”的西方一些国家也有类似情形,以致于有些学者认为“公共管理”概念象“瞎子摸象”,难以确定。在此,本人拟作一次把复杂问题简单化的尝试,把公共管理的概念界定为:对公共事务进行管理的社会活动。具体说来,是公共管理主体为了解决公共问题,实现公共利益,运用公共权力对公共事务施加管理的社会活动。

作为管理,公共管理和其他管理(如工商管理)的基本原理、方法和运作等方面,有许多共同之处。但作为“公共”管理,它在研究对象及其特点上,又与其他管理有明显区别。以公共管理与工商管理为例,公共管理的研究对象是国家、政府与社会公共组织的公共事务及其管理过程,而工商管理的研究对象是工商企业及其经营过程。两者的具体差异在于:一是管理目的不同,公共管理的目的是谋求社会公共利益,工商管理的目的是谋求组织利润;二是管理性质不同,传统的公共管理具有垄断性,工商管理则具有竞争性;三是管理手段不同,传统公共管理以行政手段和法律手段为主,辅之以经济手段;工商管理以经济手段为主,辅之以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我们既要把握二者的联结点,更要着力找出二者的差异处,以求对公共管理有全面的认识。

(二)关于公共管理类型

为了加深对公共管理概念的认识,我们须进一步对其作外延分析。概念的外延是指该概念囊括的所有事物。公共管理的外延即指它所管理的一切公共事务。为了对“一切”有概括性认识,我们又要对它们作“类型”求解。笔者认为,就宏观而论,世上所有的公共事务可分为三类:一是国家公共事务二是政府公共事务,三是社会公共事务。

1.国家公共事务。据英国《大众百科全书》对国家作出如下定义:“由政治单位在其管辖的范围内制定规则和进行资源分配的机构。政府的功能:①立法;②司法;③执行、行政管理。”这是广义的政府(国家)观。应当指出,这里所指的国家是特指狭义的国家,即广义国家中最重要的部分①立法以及②司法。这种国家公共事务主要包括维护国家统一和,制定法律、法规,维护社会秩序等,侧重于与国体、政体方面有关的,关乎整体职能把握的宏观控制和影响类型的公共事务。

2.政府公共事务。《美国百科全书》指出:“政府一词适应于管理团体和国家的机构及其活动。通常它指的是诸如英国或日本这些民族国家或其分支如省、市地方政府的组织机构及法定程序,就这一方面而言,政府对已经确认为某一民族国家中成员的事务进行管理。由此可见,政府就是一个国家或社会的治理机构。”应当指出,这是狭义的政府,它专指一个国家的中央和地方的行政机关。这种政府公共事务包括政治选举、行政区划与国家礼仪方面的政治性公共事务、国家安全公共事务、对外关系公共事务、人事行政公共事务、财务行政公共事务以及机关内部的公共事务。

3.社会公共事务。这里的“社会”并非“人类社会”的广义“社会”涵义,而是专指“政府管理社会”中的中观的“社会”,这里的“社会”,即将社会管理与政治、经济管理职能并列的一个领域,它主要涉及与人们日常生活密切联系的社会公共事务。这种社会公共事务主要包括:教育、科技、文化艺术、医药卫生、体育等公共事业;社会服务、社会公用事业以及维持社会秩序的公共事务等。这种类型的公共事务与全体社会成员的切身利益和日常生活联系最紧密,同时这部分社会公共事务管理是直接以全体社会成员为实施对象,因此,它所显示的社会公共性也最强。

如前所述,公共管理是指公共组织对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由于纷繁复杂的公共事务可以归纳为国家公共事务、政府公共事务和社会公共事务三大类,因此,我们也应该把种种公共管理归结为国家公共管理、政府公共管理和社会公共管理。正是这“三足鼎立”共同构成了一个有机统一的庞大的公共管理体系。我们既要从个性去分清它们的差异,又要从共性去归纳它们的统一,用共性与个性相联结的辩证法去把握公共管理的真谛。

二、社会性是公共管理的共同内涵

如上所述,公共管理是由国家公共管理、政府公共管理、社会公共管理构成的,因此,“国家”、“政府”、“社会”都分别是公共管理的内涵之一,然而,比较而言,只有“社会”才是公共管理的共同内涵。对此,可以从如下几方面阐述:

(一)公共管理主体的社会性内涵

公共管理的主体是国家、政府和社会公共组织。下面分别阐释它们的社会职能特征。

1.国家的社会职能。正如恩格斯所言,国家不是从来就有的,国家是社会在一定发展阶段上的产物。只有到了社会陷入了不可解决的自我矛盾,分裂为不可调和的对立面。而为了使这些对立方面,这些经济利益相互冲突的阶级,不致于在无谓的斗争中把自己和社会消灭,就需要有一种表面上凌驾于社会之上的力量,这种力量应当缓和冲突,把冲突保持在“秩序”内,这种从社会中产生但又自居于社会之上并且日益同社会相脱离的力量就是国家。因此,国家来自社会,国家的产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是社会内部矛盾发展的结果。

西方资产阶级政治理论从天赋人权的自然法理论出发,认为国家的产生是社会契约的结果。该学说认为,在国家产生之前,人类处于一种自然状态之下。在这种状态下,每个人都有运用上天赋予他自己的价值和趋利避害的权利。然而,每个人在运用上天给予的权利去实现自己的价值的时候,产生了人与人之间的冲突。为了不致于使人与人之间的冲突将自己和整个社会归于毁灭,于是人们运用理性来解决冲突。即人们坐下来协商,将上天赋予他们实现自己价值的权利部分或全部地转让给“者”,权利让渡的过程就是国家产生的过程,而这个“者”就是国家。这种以天赋人权的自然法理论为核。动的社会契约学说,把人们契约的原因归结为人与人之间的冲突,把国家说成是人们契约的结果,从而否认了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这固然不对,但是,它肯定了消除冲突,维护社会秩序的社会契约内容。因此,社会契约理论虽然否认了国家是社会矛盾运动发展的必然结果,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但表达了国家的产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国家来自于“社会契约”的观点。国家的产生和存在表明国家和社会是不可分的。国家不是从外部强加给社会的力量,是社会矛盾运动的结果,社会是国家产生、存在的基础。这清楚地表明了国家的社会性特征。还有,国家不仅不是从来就有的,而且也不会永远存在下去。当社会发展到具备消灭阶级的条件时,国家就随着阶级的消灭而自行消亡。这也是国家依赖社会的表现。此外,国家根据社会发展的不同,对社会也发生不同的作用。也就是说,国家对社会的作用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就整体发展趋势和规律而言,社会越向前发展,社会自我管理、自我调节的能力越强,国家对社会发生作用的领域就越小,作用的强度也越弱。由此,国家对社会的作用呈现出这样一种发展趋势:在政治统治职能不变的同时,国家的经济职能、社会事务管理职能和科技文化职能不断扩展;政治性。统治性职能越来越依赖于管理性、服务性职能作用的发挥。总之,国家存在于社会之中,以社会的存在为基础,我们不能离开社会来谈国家的存在和作用。

2.政府的社会服务作用。作为国家伴生物的政府,与国家一样,仅仅同社会发展的一定阶段相联系,既不是从来就有的,也不是要永远存在下去。政府作为国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其产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而且其对社会作用所形成的政府职能,也是以社会的发展需要为基础的。当代政府与近代政府、古代政府的差异,都是因为社会的发展在政府的各个特性中,注入和融入了不同时代社会的具体发展要求和时代特征所使然。还有,历史上政府行使权力的方式和对社会发生作用的范围不同,并不取决于统治者个人的意志,而是在相当大的程度上体现了社会对统治者的要求。如果一个政府不能有效地吸纳、代表和反映社会对它的要求,如果一个政府对社会的要求没有任何回应能力,那么,这个政府就是一个没有能力的政府。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我们完全可以说,政府的生命力来自于它的社会服务作用。西方新公共管理运动强调以社会公众的需求为其行为导向,而不以政府自身规定的规则为行为导向,其目的就是为了增强政府适应社会、服务社会的能力,而不是要削弱它,是把政府从低效率和高成本中解放出来的有效举措。

3.社会公共组织的社会性特征。至于社会事务的管理者——各种社会性组织,它们本身就是社会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组织。只不过在阶级社会,各种社会组织是依附于国家和政府组织的,是作为国家和政府组织的附属物而存在的,并且在不同程度上打上阶级的烙印,有着不同程度的政治色彩。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特别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自我管理、自我调节、自我服务能力的增强,这些社会组织必然要逐渐摆脱这种依附的地位而成为独立主体。在国家、政府消亡了的情况下,整个社会就将依靠这些社会性组织来进行自我管理,规划和实现社会发展。只不过到那时它们已经完全丧失掉了阶级性、政治性。因为,在对人的统治与管理由对物的管理和对生产过程的领导所代替的时候,这些组织就变成了纯粹的管理性的组织。当前和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各种社会组织还不能真正成为独立的组织,社会仍然将处于国家组织、政府组织与这些社会组织同时管理、双轨运行的局面。但我们并不能因此而抹煞它们的社会性。随着我国政府公共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化与完善,随着政府职能的进一步转变,政府承担的大量社会职能将更多地由社会组织去承担。我们应当顺应社会历史潮流,不断扩大社会组织的社会自主性,扩大这些组织的社会性成分,向着它们成为真正的社会组织远大目标迈进。

(二)公共管理对象的社会性公共管理的对象,即公共管理客体,就是社会(这是广义的“社会”)公共事务。根据各自性质的不同,社会公共事务又可分为国家公共事务、政府公共事务和社会公共事务。在这里,可以说,公共事务的公共性和社会性是同义语。因而,我们研究公共管理对象的社会性,也就转换到研究以公共管理为对象的公共特性上来。

“公共”的对立面是“赢利的”、“私人的”和“企业的”。公共事务的公共性,可以大略从以下几个侧面去分析。

1.公共事务的公共性体现于公共事务的管理者是公共部门或公共服务机构,而不是私人或私人组织。这正如文章的前一部分所论述的,公共事务的管理者,即公共管理的主体,就是国家、政府以及社会各种公共组织。

2.公共事务的公共性体现了公共管理活动的性质和目的,在于为社会公众提供公共利益和公共服务。

正如所揭示的,国家的本质特征“是和人民大众分离的公共权力”,是统治阶级用来进行政治统治的工具。但即使这样,在有阶级剥削和阶级压迫的社会之中,运用公共权力所进行的政治统治,也必须是以为社会公众提供服务为基础,以执行社会性职能为基础。因为这是国家、政府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前提。正如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指出:“一切政治权力起先总是以某种经济的社会职能为基础的”、“政治统治只有在它执行了它的这种社会职能时才能持续下去。”他还指出,不管在波斯和印度兴起和衰落的专制政府有多少,它们首先都是“河谷灌溉的总经营者。”这些论断表明,理论作为有鲜明阶级性的革命的理论,也从来没有忽视政治统治的社会性基础。相反,而是把社会性提到了政治统治得以维持的基础的高度来认识和对待。

马克思、恩格斯在对资本主义政治、经济进行了深刻批判的基础上,揭示资产阶级国家的本质,指出:“现代的国家政权不过是管理整个资产阶级的共同事务的委员会罢了。”这一著名论断不仅揭示了资产阶级国家的本质,而且说明了管理资产阶级的共同事务是资产阶级国家的主要特征。只不过,它的管理方式不同于个别资本家或工厂主管理工厂、企业的方式,它主要是通过立法形式进行管理并具有强制的性质。因此,国家、政府的公共性(社会性)特征,主要的表现在于,它是整个社会的正式代表,是社会在一个有形的组织中的集中表现。它体现的正是表面上凌驾于社会之上的力量,因而它总是集中反映和代表一定社会的利益和意志。

此外,还要认识到,为社会公众提供服务的性质和目的,也在于为了维护和实现公共利益,有时甚至实现个人利益本身就是公共任务,如向贫穷者提供社会救济等。当代西方国家的政府改革运动,主张以社会公众的偏向和需要作为政府行为导向,强调顾客意识,树立服务对象为上帝的观念,正是在这种公共事务的社会性要求压力下,采用新的统治手段与方法,从而也使西方国家政治统治进一步巩固,实现其自身的利益。

应当指出,这里讲的“公共”、“社会”是抽象的范畴,现实的“公共”、“社会”却是十分具体的,是依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的,因此,资产阶级要做到真正凌驾于社会、代表整个“社会”是不现实的,马克思、恩格斯用“表面上”三字来表述,是很确切的。但其社会性是显而易见的,我们不能因此而抹煞它的存在。

(三)公共管理活动和过程的社会性

1.公共事务的公共性体现了公共管理活动的社会责任和绩效要求。在公共管理活动的绩效方面,公共性要求对绩效决不能简单地用利润或效率标准来进行衡量,而是必须用服务效果、质量和公众满意的程度等多种尺度作标准。20世纪70年代兴起的新公共行政学理论,基于对传统行政学以经济和效率为基本目标,忽视了公共行政所应肩负的广泛的社会责任,其结果是在前所未有的经济发展时代,长期存在着普遍失业、贫穷、疾病、无知和绝望,构成对现有政治制度的根本威胁的批判,从而提出了公共行政改革应将“效率至上”转为“公平至上”,建立民主行政模型。为此,提出了公共行政组织设计方案应遵循的两个基本目标:其一是顾客导向的行政组织形态,即以公众——公共行政服务的顾客的需求作为行政组织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其二是应变灵活的组织形态,即加大组织结构的弹性,以便能够对外界的刺激作出迅速的反应。将社会公平和广泛的社会责任提高到作为公共行政追求的首要价值目标,倡导民主行政,是新公共行政学理论的主要贡献。为此,这一理论也成为了西方国家政府改革运动所依据的一项重要理论。这种强调政府以社会公众的需求为行为导向,纳税人以政府实际的工作结果而不是以其工作及过程为纳税尺度的理论,有效地推动了政府提高为社会公众服务的质量和效果。

2.公共管理事务和活动的公共性。这种公共性体现了社会公众对公共管理活动和公共产品供给的广泛参与,以及公共管理活动的公开性。社会公众对公共管理活动的广泛参与,主要表现在社会公众对政府决策的影响,通过立法、司法机构对政府行为的约束,以及通过各种渠道对政府活动的舆论监督等,从自身利益的关。心和实现角度,影响政府公共政策的制定和实施过程。在部分公共产品的供给方面,由政府的垄断供给转变为通过合同出租和非国有化手段,把原先由政府包揽提供公共产品的单一化转变为民营化,将其投放市场,由各个竞争主体和社会公众自己来提供;对那些不便或不能推向社会的公共产品的提供,也改用合同的形式,以竞争招标手段,交给社会公众承担。在实现公共管理活动的公开性方面,也由原来的“黑箱”操作,变为“金鱼缸里生活”,让社会公众知晓,让立法机关、司法机关、新闻媒介和公众了解活动内容,随时可以进行检查、调查和监督。电子政务的推行,使得公共管理活动的公开性进一步增强。上述种种公开性、参与性及其非国有化等关于公共管理过程的环节和变化,实际上都是公共管理社会性的体现。

总之,无论是国家公共事务、政府公共事务,还是社会公共事务,都是公共事务的有机组成部分;无论是国家公共事务、政府公共事务,还是社会公共事务,社会性都是它们的共同性内涵、基础性内涵。我们应从最普遍、最基本的意义上去准确把握这种社会性特征的内涵,并以其为一个重要依据,搞好公共管理的理论与实践建设,包括构建严谨的公共管理学学科体系。

三、应当注意的两个问题上面集中阐述了公共管理的社会性特征,但是不能由此掩盖公共管理的政治性内涵。国家是阶级压迫的工具,一定阶级的国家机器(包括政府)是实现该阶级政治统治的政治组织。因此,历来国家、政府都具有鲜明的阶级性、政治性,这已是常识性的问题了。一般而言,就是前述意义上的社会公共管理组织,也或多或少具有阶级性、政治性的特征,其中不少本身就是社会政治团体,不可能没有政治性。一言以蔽之,讲公共管理是不能不“讲政治”的。因此,这里就有一个正确把握社会性与政治性的关系问题。

(一)公共管理的社会性与政治性是相辅相成的

1.公共管理的社会性是政治性的基础,政治性寓于社会性之中,没有社会性就没有政治性。我们研究公共管理政治性时,一定要明确社会性的这种基础地位与作用,坚持以是否推动社会进步,是否符合社会发展方向作为先进的与落后的政治的最后标准。

2.政治性是社会性的保证,社会性以政治性为指导。在阶级社会和存在着阶级与阶级斗争的社会里,没有政治性也就很难或者无法体现社会性,实际上,没有全面地体现社会性,在阶级社会里,不靠国家、政府把社会控制在一定的秩序之内,社会难以存在,更不用说进步与发展了。因此,需要把一定的政治灌注于公共管理之中,坚持用先进的、科学的政治去保护和发展社会。

(二)积极创造条件,不断向最高(终)目标迈进

公共管理的社会性与政治性的关系是相互依存、对立统一的关系,从彻底的唯物辩证的宇宙观来看,从时间论,社会性比政治性更长久。因为国家、政府产生之前就有人类社会了,国家、政府还将随着阶级的消灭而自行消亡,而社会将长期(不是永远)存在着。再者,从空间论,广义的“社会”是指人类社会,包括国家、政府以及社会上的一切存在,而国家、政府则是人类社会系统中的一个或两个重要组成部分,简言之,社会性要比政治性宽泛的多。从时间论,政治性存在于社会历史长河中的一个漫长的阶段,社会性的存在比政治性的存在长久得多。作为一个彻底的辩证唯物论者,“路就在脚下”,应该着眼长远,着手当前,正确地做好当前所承担的每一项公共管理工作,为实现无阶级、无国家、无政府的,我们的先贤所谓的“世界大同”的目标而奉献有限人生的一份又一份热和光。公共管理的社会化改革也称得上是朝着这个远大方向努力的一个工程!

四、根据公共管理的客观属性构建公共管理的学科体系

学科体系问题是学科建设的基础和重点。公共管理研究在这方面虽然已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但不能说已经完全解决问题了。事实上,尚有不少问题需要深入地研讨。其中,一个带有根本意义的问题,就是公共管理学科体系的构建问题。

公共管理学科体系的构建需要解决的一个难题是“界域”问题。即这里讲的学科体系是“门类”学科体系,还是一级学科体系,或者是一门公共管理课程的体系。就“公共管理”而言,还有一个综合“三界”(国家、政府、社会)的公共管理与分门别类的公共管理的关系问题。笔者这里拟按“公共管理概论”的范围定位提出一个研讨意见。

第14篇

关键词:共管理;管理学;社会管理论

内涵是关于事物的本质属性。揭示事物的内涵是认识事物和处理问题的基础和前提。然而,我国关于公共管理问题的讨论与争鸣虽早已开锣,但对其内涵却未有很深入的研究,已有的看法意见不一。有鉴于此,笔者不揣浅陋,将管见和盘托出,就教于行家、学者。

一、公共管理的概念与类型辨析

(-)关于公共管理概念

公共管理研究与教育正在华夏大地兴起,专家学者推出的教材、著作、论文颇为可观。但是在什么是公共管理问题上,可谓见仁见智。不说中国,就是“先行者”的西方一些国家也有类似情形,以致于有些学者认为“公共管理”概念象“瞎子摸象”,难以确定。在此,本人拟作一次把复杂问题简单化的尝试,把公共管理的概念界定为:对公共事务进行管理的社会活动。具体说来,是公共管理主体为了解决公共问题,实现公共利益,运用公共权力对公共事务施加管理的社会活动。

作为管理,公共管理和其他管理(如工商管理)的基本原理、方法和运作等方面,有许多共同之处。但作为“公共”管理,它在研究对象及其特点上,又与其他管理有明显区别。以公共管理与工商管理为例,公共管理的研究对象是国家、政府与社会公共组织的公共事务及其管理过程,而工商管理的研究对象是工商企业及其经营过程。两者的具体差异在于:一是管理目的不同,公共管理的目的是谋求社会公共利益,工商管理的目的是谋求组织利润;二是管理性质不同,传统的公共管理具有垄断性,工商管理则具有竞争性;三是管理手段不同,传统公共管理以行政手段和法律手段为主,辅之以经济手段;工商管理以经济手段为主,辅之以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我们既要把握二者的联结点,更要着力找出二者的差异处,以求对公共管理有全面的认识。

(二)关于公共管理类型

为了加深对公共管理概念的认识,我们须进一步对其作外延分析。概念的外延是指该概念囊括的所有事物。公共管理的外延即指它所管理的一切公共事务。为了对“一切”有概括性认识,我们又要对它们作“类型”求解。笔者认为,就宏观而论,世上所有的公共事务可分为三类:一是国家公共事务二是政府公共事务,三是社会公共事务。

1.国家公共事务。据英国《大众百科全书》对国家作出如下定义:“由政治单位在其管辖的范围内制定规则和进行资源分配的机构。政府的功能:①立法;②司法;③执行、行政管理。”这是广义的政府(国家)观。应当指出,这里所指的国家是特指狭义的国家,即广义国家中最重要的部分①立法以及②司法。这种国家公共事务主要包括维护国家统一和,制定法律、法规,维护社会秩序等,侧重于与国体、政体方面有关的,关乎整体职能把握的宏观控制和影响类型的公共事务。

2.政府公共事务。《美国百科全书》指出:“政府一词适应于管理团体和国家的机构及其活动。通常它指的是诸如英国或日本这些民族国家或其分支如省、市地方政府的组织机构及法定程序,就这一方面而言,政府对已经确认为某一民族国家中成员的事务进行管理。由此可见,政府就是一个国家或社会的治理机构。”应当指出,这是狭义的政府,它专指一个国家的中央和地方的行政机关。这种政府公共事务包括政治选举、行政区划与国家礼仪方面的政治性公共事务、国家安全公共事务、对外关系公共事务、人事行政公共事务、财务行政公共事务以及机关内部的公共事务。

3.社会公共事务。这里的“社会”并非“人类社会”的广义“社会”涵义,而是专指“政府管理社会”中的中观的“社会”,这里的“社会”,即将社会管理与政治、经济管理职能并列的一个领域,它主要涉及与人们日常生活密切联系的社会公共事务。这种社会公共事务主要包括:教育、科技、文化艺术、医药卫生、体育等公共事业;社会服务、社会公用事业以及维持社会秩序的公共事务等。这种类型的公共事务与全体社会成员的切身利益和日常生活联系最紧密,同时这部分社会公共事务管理是直接以全体社会成员为实施对象,因此,它所显示的社会公共性也最强。

如前所述,公共管理是指公共组织对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由于纷繁复杂的公共事务可以归纳为国家公共事务、政府公共事务和社会公共事务三大类,因此,我们也应该把种种公共管理归结为国家公共管理、政府公共管理和社会公共管理。正是这“三足鼎立”共同构成了一个有机统一的庞大的公共管理体系。我们既要从个性去分清它们的差异,又要从共性去归纳它们的统一,用共性与个性相联结的辩证法去把握公共管理的真谛。

二、社会性是公共管理的共同内涵

如上所述,公共管理是由国家公共管理、政府公共管理、社会公共管理构成的,因此,“国家”、“政府”、“社会”都分别是公共管理的内涵之一,然而,比较而言,只有“社会”才是公共管理的共同内涵。对此,可以从如下几方面阐述:

(一)公共管理主体的社会性内涵

公共管理的主体是国家、政府和社会公共组织。下面分别阐释它们的社会职能特征。

1.国家的社会职能。正如恩格斯所言,国家不是从来就有的,国家是社会在一定发展阶段上的产物。只有到了社会陷入了不可解决的自我矛盾,分裂为不可调和的对立面。而为了使这些对立方面,这些经济利益相互冲突的阶级,不致于在无谓的斗争中把自己和社会消灭,就需要有一种表面上凌驾于社会之上的力量,这种力量应当缓和冲突,把冲突保持在“秩序”内,这种从社会中产生但又自居于社会之上并且日益同社会相脱离的力量就是国家。因此,国家来自社会,国家的产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是社会内部矛盾发展的结果。

西方资产阶级政治理论从天赋**的自然法理论出发,认为国家的产生是社会契约的结果。该学说认为,在国家产生之前,人类处于一种自然状态之下。在这种状态下,每个人都有运用上天赋予他自己的价值和趋利避害的权利。然而,每个人在运用上天给予的权利去实现自己的价值的时候,产生了人与人之间的冲突。为了不致于使人与人之间的冲突将自己和整个社会归于毁灭,于是人们运用理性来解决冲突。即人们坐下来协商,将上天赋予他们实现自己价值的权利部分或全部地转让给“者”,权利让渡的过程就是国家产生的过程,而这个“者”就是国家。这种以天赋**的自然法理论为核。动的社会契约学说,把人们契约的原因归结为人与人之间的冲突,把国家说成是人们契约的结果,从而否认了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这固然不对,但是,它肯定了消除冲突,维护社会秩序的社会契约内容。因此,社会契约理论虽然否认了国家是社会矛盾运动发展的必然结果,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但表达了国家的产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国家来自于“社会契约”的观点。国家的产生和存在表明国家和社会是不可分的。国家不是从外部强加给社会的力量,是社会矛盾运动的结果,社会是国家产生、存在的基础。这清楚地表明了国家的社会性特征。还有,国家不仅不是从来就有的,而且也不会永远存在下去。当社会发展到具备消灭阶级的条件时,国家就随着阶级的消灭而自行消亡。这也是国家依赖社会的表现。此外,国家根据社会发展的不同,对社会也发生不同的作用。也就是说,国家对社会的作用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就整体发展趋势和规律而言,社会越向前发展,社会自我管理、自我调节的能力越强,国家对社会发生作用的领域就越小,作用的强度也越弱。由此,国家对社会的作用呈现出这样一种发展趋势:在政治统治职能不变的同时,国家的经济职能、社会事务管理职能和科技文化职能不断扩展;政治性。统治性职能越来越依赖于管理性、服务性职能作用的发挥。总之,国家存在于社会之中,以社会的存在为基础,我们不能离开社会来谈国家的存在和作用。

2.政府的社会服务作用。作为国家伴生物的政府,与国家一样,仅仅同社会发展的一定阶段相联系,既不是从来就有的,也不是要永远存在下去。政府作为国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其产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而且其对社会作用所形成的政府职能,也是以社会的发展需要为基础的。当代政府与近代政府、古代政府的差异,都是因为社会的发展在政府的各个特性中,注入和融入了不同时代社会的具体发展要求和时代特征所使然。还有,历史上政府行使权力的方式和对社会发生作用的范围不同,并不取决于统治者个人的意志,而是在相当大的程度上体现了社会对统治者的要求。如果一个政府不能有效地吸纳、代表和反映社会对它的要求,如果一个政府对社会的要求没有任何回应能力,那么,这个政府就是一个没有能力的政府。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我们完全可以说,政府的生命力来自于它的社会服务作用。西方新公共管理运动强调以社会公众的需求为其行为导向,而不以政府自身规定的规则为行为导向,其目的就是为了增强政府适应社会、服务社会的能力,而不是要削弱它,是把政府从低效率和高成本中解放出来的有效举措。

3.社会公共组织的社会性特征。至于社会事务的管理者——各种社会性组织,它们本身就是社会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组织。只不过在阶级社会,各种社会组织是依附于国家和政府组织的,是作为国家和政府组织的附属物而存在的,并且在不同程度上打上阶级的烙印,有着不同程度的政治色彩。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特别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自我管理、自我调节、自我服务能力的增强,这些社会组织必然要逐渐摆脱这种依附的地位而成为独立主体。在国家、政府消亡了的情况下,整个社会就将依靠这些社会性组织来进行自我管理,规划和实现社会发展。只不过到那时它们已经完全丧失掉了阶级性、政治性。因为,在对人的统治与管理由对物的管理和对生产过程的领导所代替的时候,这些组织就变成了纯粹的管理性的组织。当前和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各种社会组织还不能真正成为独立的组织,社会仍然将处于国家组织、政府组织与这些社会组织同时管理、双轨运行的局面。但我们并不能因此而抹煞它们的社会性。随着我国政府公共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化与完善,随着政府职能的进一步转变,政府承担的大量社会职能将更多地由社会组织去?械!n颐?nbsp;应当顺应社会历史潮流,不断扩大社会组织的社会自主性,扩大这些组织的社会性成分,向着它们成为真正的社会组织远大目标迈进。

(二)公共管理对象的社会性公共管理的对象,即公共管理客体,就是社会(这是广义的“社会”)公共事务。根据各自性质的不同,社会公共事务又可分为国家公共事务、政府公共事务和社会公共事务。在这里,可以说,公共事务的公共性和社会性是同义语。因而,我们研究公共管理对象的社会性,也就转换到研究以公共管理为对象的公共特性上来。

“公共”的对立面是“赢利的”、“私人的”和“企业的”。公共事务的公共性,可以大略从以下几个侧面去分析。

1.公共事务的公共性体现于公共事务的管理者是公共部门或公共服务机构,而不是私人或私人组织。这正如文章的前一部分所论述的,公共事务的管理者,即公共管理的主体,就是国家、政府以及社会各种公共组织。

2.公共事务的公共性体现了公共管理活动的性质和目的,在于为社会公众提供公共利益和公共服务。

正如所揭示的,国家的本质特征“是和人民大众分离的公共权力”,是统治阶级用来进行政治统治的工具。但即使这样,在有阶级剥削和阶级压迫的社会之中,运用公共权力所进行的政治统治,也必须是以为社会公众提供服务为基础,以执行社会性职能为基础。因为这是国家、政府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前提。正如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指出:“一切政治权力起先总是以某种经济的社会职能为基础的”、“政治统治只有在它执行了它的这种社会职能时才能持续下去。”他还指出,不管在波斯和印度兴起和衰落的专制政府有多少,它们首先都是“河谷灌溉的总经营者。”这些论断表明,理论作为有鲜明阶级性的革命的理论,也从来没有忽视政治统治的社会性基础。相反,而是把社会性提到了政治统治得以维持的基础的高度来认识和对待。

马克思、恩格斯在对资本主义政治、经济进行了深刻批判的基础上,揭示资产阶级国家的本质,指出:“现代的国家政权不过是管理整个资产阶级的共同事务的委员会罢了。”这一著名论断不仅揭示了资产阶级国家的本质,而且说明了管理资产阶级的共同事务是资产阶级国家的主要特征。只不过,它的管理方式不同于个别资本家或工厂主管理工厂、企业的方式,它主要是通过立法形式进行管理并具有强制的性质。因此,国家、政府的公共性(社会性)特征,主要的表现在于,它是整个社会的正式代表,是社会在一个有形的组织中的集中表现。它体现的正是表面上凌驾于社会之上的力量,因而它总是集中反映和代表一定社会的利益和意志。

此外,还要认识到,为社会公众提供服务的性质和目的,也在于为了维护和实现公共利益,有时甚至实现个人利益本身就是公共任务,如向贫穷者提供社会救济等。当代西方国家的政府改革运动,主张以社会公众的偏向和需要作为政府行为导向,强调顾客意识,树立服务对象为上帝的观念,正是在这种公共事务的社会性要求压力下,采用新的统治手段与方法,从而也使西方国家政治统治进一步巩固,实现其自身的利益。

应当指出,这里讲的“公共”、“社会”是抽象的范畴,现实的“公共”、“社会”却是十分具体的,是依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的,因此,资产阶级要做到真正凌驾于社会、代表整个“社会”是不现实的,马克思、恩格斯用“表面上”三字来表述,是很确切的。但其社会性是显而易见的,我们不能因此而抹煞它的存在。

(三)公共管理活动和过程的社会性

1.公共事务的公共性体现了公共管理活动的社会责任和绩效要求。在公共管理活动的绩效方面,公共性要求对绩效决不能简单地用利润或效率标准来进行衡量,而是必须用服务效果、质量和公众满意的程度等多种尺度作标准。20世纪70年代兴起的新公共行政学理论,基于对传统行政学以经济和效率为基本目标,忽视了公共行政所应肩负的广泛的社会责任,其结果是在前所未有的经济发展时代,长期存在着普遍失业、贫穷、疾病、无知和绝望,构成对现有政治制度的根本威胁的批判,从而提出了公共行政改革应将“效率至上”转为“公平至上”,建立**行政模型。为此,提出了公共行政组织设计方案应遵循的两个基本目标:其一是顾客导向的行政组织形态,即以公众——公共行政服务的顾客的需求作为行政组织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其二是应变灵活的组织形态,即加大组织结构的弹性,以便能够对外界的刺激作出迅速的反应。将社会公平和广泛的社会责任提高到作为公共行政追求的首要价值目标,倡导**行政,是新公共行政学理论的主要贡献。为此,这一理论也成为了西方国家政府改革运动所依据的一项重要理论。这种强调政府以社会公众的需求?形枷颍?nbsp;税人以政府实际的工作结果而不是以其工作及过程为纳税尺度的理论,有效地推动了政府提高为社会公众服务的质量和效果。

2.公共管理事务和活动的公共性。这种公共性体现了社会公众对公共管理活动和公共产品供给的广泛参与,以及公共管理活动的公开性。社会公众对公共管理活动的广泛参与,主要表现在社会公众对政府决策的影响,通过立法、司法机构对政府行为的约束,以及通过各种渠道对政府活动的舆论监督等,从自身利益的关。心和实现角度,影响政府公共政策的制定和实施过程。在部分公共产品的供给方面,由政府的垄断供给转变为通过合同出租和非国有化手段,把原先由政府包揽提供公共产品的单一化转变为民营化,将其投放市场,由各个竞争主体和社会公众自己来提供;对那些不便或不能推向社会的公共产品的提供,也改用合同的形式,以竞争招标手段,交给社会公众承担。在实现公共管理活动的公开性方面,也由原来的“黑箱”操作,变为“金鱼缸里生活”,让社会公众知晓,让立法机关、司法机关、新闻媒介和公众了解活动内容,随时可以进行检查、调查和监督。电子政务的推行,使得公共管理活动的公开性进一步增强。上述种种公开性、参与性及其非国有化等关于公共管理过程的环节和变化,实际上都是公共管理社会性的体现。

总之,无论是国家公共事务、政府公共事务,还是社会公共事务,都是公共事务的有机组成部分;无论是国家公共事务、政府公共事务,还是社会公共事务,社会性都是它们的共同性内涵、基础性内涵。我们应从最普遍、最基本的意义上去准确把握这种社会性特征的内涵,并以其为一个重要依据,搞好公共管理的理论与实践建设,包括构建严谨的公共管理学学科体系。

三、应当注意的两个问题上面集中阐述了公共管理的社会性特征,但是不能由此掩盖公共管理的政治性内涵。国家是阶级压迫的工具,一定阶级的国家机器(包括政府)是实现该阶级政治统治的政治组织。因此,历来国家、政府都具有鲜明的阶级性、政治性,这已是常识性的问题了。一般而言,就是前述意义上的社会公共管理组织,也或多或少具有阶级性、政治性的特征,其中不少本身就是社会政治团体,不可能没有政治性。一言以蔽之,讲公共管理是不能不“讲政治”的。因此,这里就有一个正确把握社会性与政治性的关系问题。

(一)公共管理的社会性与政治性是相辅相成的

1.公共管理的社会性是政治性的基础,政治性寓于社会性之中,没有社会性就没有政治性。我们研究公共管理政治性时,一定要明确社会性的这种基础地位与作用,坚持以是否推动社会进步,是否符合社会发展方向作为先进的与落后的政治的最后标准。

2.政治性是社会性的保证,社会性以政治性为指导。在阶级社会和存在着阶级与阶级斗争的社会里,没有政治性也就很难或者无法体现社会性,实际上,没有全面地体现社会性,在阶级社会里,不靠国家、政府把社会控制在一定的秩序之内,社会难以存在,更不用说进步与发展了。因此,需要把一定的政治灌注于公共管理之中,坚持用先进的、科学的政治去保护和发展社会。

(二)积极创造条件,不断向最高(终)目标迈进

公共管理的社会性与政治性的关系是相互依存、对立统一的关系,从彻底的唯物辩证的宇宙观来看,从时间论,社会性比政治性更长久。因为国家、政府产生之前就有人类社会了,国家、政府还将随着阶级的消灭而自行消亡,而社会将长期(不是永远)存在着。再者,从空间论,广义的“社会”是指人类社会,包括国家、政府以及社会上的一切存在,而国家、政府则是人类社会系统中的一个或两个重要组成部分,简言之,社会性要比政治性宽泛的多。从时间论,政治性存在于社会历史长河中的一个漫长的阶段,社会性的存在比政治性的存在长久得多。作为一个彻底的辩证唯物论者,“路就在脚下”,应该着眼长远,着手当前,正确地做好当前所承担的每一项公共管理工作,为实现无阶级、无国家、无政府的,我们的先贤所谓的“世界大同”的目标而奉献有限人生的一份又一份热和光。公共管理的社会化改革也称得上是朝着这个远大方向努力的一个工程!

四、根据公共管理的客观属性构建公共管理的学科体系

学科体系问题是学科建设的基础和重点。公共管理研究在这方面虽然已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但不能说已经完全解决问题了。事实上,尚有不少问题需要深入地研讨。其中,一个带有根本意义的问题,就是公共管理学科体系的构建问题。

公共管理学科体系的构建需要解决的一个难题是“界域”问题。即这里讲的学科体系是“门类”学科体系,还是一级学科体系,或者是一门公共管理课程的体系。就“公共管理”而言,还有一个综合“三界”(国家、政府、社会)的公共管理与分门别类的公共管理的关系问题。笔者这里拟按“公共管理概论”的范围定位提出一个研讨意见。

第15篇

【关键词】区域公共管理 政府合作 整体性治理 协调机制

区域公共管理政府合作整体性治理概念

“整体性治理”是西方国家继新公共管理运动之后,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的第二轮政府改革运动的新举措。整体性治理的出现是对传统公共行政的衰落和1980年代以来新公共管理运动所造成的碎片化的战略性回应,是传统合作理论和整体主义思维方式的一种复兴。“从产生的背景看,‘整体政府’改革主要是作为与部门主义、视野狭隘和各自为政等相反措施提出来的,用于解决犯罪、环境保护、社会排斥等跨部门问题的一种政府改革理论。”“‘整体政府’是指一种通过横向和纵向协调的思想与行动以实现预期利益的政府改革模式。它包括四个方面内容:排除相互拆台与腐蚀的政策环境;更好地使用稀缺资源;促使某一政策领域中不同利益主体团结协作;向公众提供无缝隙而非分离的服务。”①因此,整体性治理是指“在管理理念上强调中央地方结合以及公私合伙,以整体型组织形式,重点在于解决人们生活问题,采取网络式结构,在具体的管理中注重授权与结果,从而实现政府管理与公众价值、科技以及资源的高度整合。”②

整体性治理本来是用来解决行政区内横向政府组织间跨界治理问题的,但对于区域公共管理政府合作治理也具有重要的启发和应用价值:第一,整体性治理为区域政府合作治理提供了新的思路。区域公共管理整体性治理以整体主义为思维方式、以“问题的解决”为政府一切活动的逻辑起点,并在此基础上组建一个跨组织的、以功能主义为核心的、将整个社会治理机构联合起来的治理结构,既要克服内部的部门主义、视野狭隘和各自为政的弊病,又要调整与社会和市场的横向关系,构建政府与市场和社会通力合作、运转协调的治理网络,这与区域公共管理的跨界性治理理念不谋而合。第二,区域公共管理整体性治理为区域政府合作治理提供了新的模式。在地方公共服务供给中,政府各部门以伞状结构代替功能分化的组织,就某一特定问题打破组织壁垒,形成主动协调而密切合作的服务机制,机构间能更好分享信息,协同作战,这种治理模式比传统的区域公共管理更具协调性和灵活性,能针对区域公共问题,超越行政区界限联合进行公共事务治理,提供面向区域的公共服务。第三,区域公共管理整体性治理可以克服区域政府合作中某些地方政府“搭便车”和不合作等问题。一方面,整体性治理强调“整体性”合作的氛围和价值。“整体性治理以整体价值作为最基本的价值追求,强调政府整体效果的最优和公共利益整体最佳。”③另一方面,整体性治理并不否认地方利益在合作中的实现。“协同治理的信任关系建立最终取决于协同主体间利益的同构性,只有利益需求一致,各个治理主体才能继续合作并有了更深的信任。”④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所谓区域公共管理政府合作整体性治理,是指针对跨区域的公共事务的治理,政府与政府之间采取“整合”的方式,通过正式的组织管理关系、各种伙伴关系、网状化结构等,实现对区域资源的有效利用、区域公共问题的协商解决和区域公共服务的综合供给,其目的是打破区域间的行政壁垒,实现有效的跨界治理。

合作协调机制构建对区域公共管理政府合作整体性治理的作用分析

所谓协调,是指“在管理过程中引导组织之间、人员之间建立相互协作和主动配合的良好关系,有效利用各种资源,以实现共同预期目标的活动。”⑤协调对区域公共管理政府合作整体性治理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第一,区域公共管理政府内部本身需要协调。从管理学的视角分析,协调是管理的基本职能之一。如西方学者古立克和厄威克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提出了公共行政的7项原则,即POSDCORB原则,即计划(Planning)、组织(Organizing)、人事(Staffing)、指挥(Directing)、协调(Coordinating)、报告(Reporting)、预算(Budgeting)等原则。协调在区域内地方政府管理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随着政府职能的扩大,政府规模日益庞大,专业化程度日益提高,如果没有行政协调,就不可能整合政府各层次、各部门和各级行政人员的力量,也就不可能实现整个行政系统的有效运转和协同一致,更不可能完成和实现政府管理国家事务、社会公共事务和机关内部事务等复杂的职能。”⑥

第二,区域公共管理政府合作需要协调。区域公共管理研究的是政府与政府之间的合作管理,因为面对区域性的公共问题,单个的地方政府已无能为力。而区域公共管理的主体权力来源于跨区域的各地方政府,由于跨区域的政府与政府之间是一种平行的平等关系,不存在行政隶属关系,因此区域公共管理中的政府管理不可能按照传统官僚体制实行“命令―服从”式管理,而只能通过各地方政府谈判、协商之后实行各地方政府合作式共同管理。正如美国学者多麦尔指出,“如果说政府间关系的纵向体系接近一种命令服从的等级结构,那么横向政府间关系则可以被设想为一种受竞争和协商的动力支配的对等权力的分割体系。”⑦

第三,协调是区域公共管理整体性治理的重要内容。在整体性治理的网络结构中,在目标的分配和解决方案的制定方面,行动者可能是相容的,也可能存在冲突。协调机制有助于缓解冲突,通过共同目标的塑造与强化,以此来增强整体性治理中网络结构的凝聚力。

区域公共管理政府合作整体性治理之合作协调机制构建的路径分析

构建区域公共管理政府合作整体性治理的合作协调机制,必须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建立区域公共管理政府合作整体性治理的沟通机制。沟通是协调的基础和前提。为此,在区域公共管理政府整体性治理协调机制构建方面,首先需要建立一种稳定的沟通协调机制:一、建立合作对话交流制度。通过合作对话交流,扩大合作空间,增强合作意愿。如建立行政首长会议制度,或者以行政论坛等方式邀请相关行政首长、学者和专家畅谈区域发展与区域公共管理变革等问题,以此达成区域合作共识。二、建立稳定的协调组织。通过建立诸如泛珠三角经济合作协调组织、广西北部湾经济区规划建设管理委员会等相关协调组织,以发挥区域公共管理组织协调的作用。三、加强协调组织的内部工作沟通和日常事务沟通。如泛珠三角区域政府合作日常工作办公制度就是这样的安排。 “其工作职责之一主要为加强与本地区有关部门的沟通联系,掌握本地区推进区域合作情况,研究提出加快推进合作发展的政策、措施及建议等。”⑧四、建立网络办公和电子政务制度。通过建立电子政府网站,并将相关政府合作的信息公布在政务网络上,使区域政府合作能够快速获取信息。

第二,建立区域公共管理政府合作整体性治理的利益分享和利益补偿机制。地方政府是否愿意合作,关键在于它们能否从合作中受益或者受益的多少。因此,建立地方政府间利益分享机制和一定条件下的利益补偿机制是非常必要的。利益分享和利益补偿机制的建设既要考虑公平公正的原则,也要考虑弱势群体、弱势地区利益受保障的原则,以此才能确保跨区域地方政府合作的实现,如鼓励“受益多的一方补偿经济实力弱的、受益少的一方”、“允许小省‘搭’大省的‘便车’”等等。⑨

第三,建立区域公共管理政府合作整体性治理的合作诱导与动员机制。诱导机制可以促使行动者的主动参与。“地方之间的自发合作主要靠利益推动。”⑩因此,必须在区域公共管理政府合作诱导机制的设计上突出合作者的利益需求,使合作者看到合作带来的好处。而动员机制与诱导机制紧密相联,能促使合作者主要参与合作。“经过媒体等途径的宣传,使得各方的政府与民间对于地方合作的必要性、地方合作的可行性等有明确的认识,逐步在地方政府和民间树立合作意识。”“有了关于地方合作的共识,地方政府才可能克服地方利益的排他性,在地方经济往来中减少零和博弈,增加双赢结果,以积极的态度对待合作。”???(作者为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副教授;本文系广西教育厅面上项目《北部湾经济区区域公共管理与区域公共政策创新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0812MS054。)

注释

①曾维和:“当代西方‘整体政府’改革:组织创新与方法”,《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社版)》,2008年第5期。

②曾令发:“合作政府:后新公共管理时代英国政府改革模式探析”,《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第2期。

③王佃利,吕俊平:“整体性政府与大部门体制:行政改革的理念辨析”,《中国行政管理》,2010年第1期。

④欧黎明,朱秦:“社会协同治理:信任关系与平台建设”,《中国行政管理》,2009年第5期。

⑤⑥张康之等:《公共行政学》,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年,第191页。

⑦理查德・D・宾厄姆:《美国地方政府的管理:实践中的公共行政》,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16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