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公共事业管理水平范文

公共事业管理水平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公共事业管理水平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公共事业管理水平

第1篇

关键词:施工企业;成本控制;科学管理;企业增效

中图分类号:TU72 文献标识码:A

施工企业要想保持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加强成本管理,严格进行成本控制,降低工程成本,从而增加施工企业的效益。但在施工过程中,部分企业领导和员工不能充分认识成本控制的重要性,导致施工成本控制流于形式,必然会导致在建项目的成本高,甚至造成浪费,降低企业利润,削弱施工企业的竞争力,这会严重影响企业的发展。为了最大限度地提高企业的效益和提高市场竞争力,必须正确认识了成本控制的重要性,加强成本控制的每一个环节,科学合理和有效地控制工程造价。合理制定加强成本控制的方案和措施,建立和完善成本控制体系,提高成本控制的有效性,近一步提高项目管理水平,实现成本控制的目标,并最终实现企业效益的最大化。下面笔者针对目前施工企业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就如何提高企业工程成本管理水平谈几点体会。

一、当前施工企业工程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

1.成本管理的意识落后

部分施工企业领导和多数员工对成本管理在企业中的要素认识不高,特别是企业员工关注度是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因此,应该重视企业员工对降低项目管理成本的教育,使全体员工充分参与成本管理的全过程。对于在建的施工项目,往往深受合同条款的制约,有时为了赶赶工期,会造成质量不合格从而导致施工成本增加,这就要在工程进度、工程质量、工程成本几方面综合考虑,达成共识,既要保证进度工期,又要保证质量,还要注重施工成本的控制。防止盲目抢工期赶进度,导致额外增加施工成本。

2.施工内部部门之间不协调造成成本加大

施工内部部门之间缺乏协调和沟通,如按照分工,似乎成本管理是金融部门的问题,技术人员只负责技术和工程质量,施工工人只负责生产不注重成本效益分析评估,管理粗放,效率低下。或是为了抢工期,盲目增加工人和设备将不可避免地导致劳动力的浪费,或是由于用料数据不准确造成材料浪费等,都会造成施工成本的增加。

3.盲目招揽工程,贷款垫资施工,加重企业负担

近年来的工程施工都将实行招投标管理,招标市场上激烈的竞争使得各施工企业为了多蓝工程,宁可背负沉重压力盲目揽工程任务,甚至存在不惜赔血本中标的现象,使施工企业陷入越干越亏的状况;一些企业不计成本盲目招揽,大多贷款的包揽建设工程,致使企业背上沉重的债务,影响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甚至给企业造成严重的损失。如多处出现的烂尾工程。

二、工程成本控制是项目管理的要求

工程项目的成本控制与管理,是施工企业在工程建设中,把成本控制的观念全面渗透到施工技术和施工管理的过程中,通过有效的管理、精心的策划,严格控制,详细核算和认真分析施工中一系列经济资源和成本支出等成本信息系统管理,使项目建设的实际成本控制在预定的计划成本范围内。因此,整个施工建设项目管理活动的所有过程成本控制和工程招投标、施工、竣工、验收等阶段每一个方面都与成本管理和控制分不开。由此可见,施工项目的成本控制管理也是施工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和施工人员、施工技术、施工材料等系统工程项目管理的有机组成部分。科学、合理、有效的进行项目成本控制是企业进一步有效提升项目管理的职能的需要。

三、施工项目成本控制中需抓好的重要因素与环节

施工项目成本控制从工程施工开始到竣工,一直贯穿于工程项目管理活动的每一个环节,从工程投标开始,到施工准备、施工过程、竣工验收、结算等每个阶段和每个环节都离不开成本的管理和控制。

1.投标阶段工程造价控制

招标阶段是企业实现经济利润的基础,是竞争性招标的准备阶段的成本控制,该阶段成本控制的主要根据工程概况和招标文件,进行项目成本预测并最终确定一个合理的投标报价。也就是根据施工图纸分解项目,结合勘探和预测投标成本,以估计整个项目的施工现场的工程特点,预计成本价,综合考虑施工过程中的风险和利润,以确定投标报价。突出竞争优势,既不估计过高的成本,又能实现竞标的目的,为企业奠定良好的基础,以获得合理的利润。

2.施工准备环节的成本控制

工程项目中标后,应立即进行成本计划,这是这个阶段施工过程的依据,成本控制更加具体和精细。第一,必须编制具体的施工设计,达到科学合理的实施,它是指导项目建设的主要依据。第二,根据工程特点与当地市场行情,科学合理确定项目目标责任成本,并制订详细和具体的成本计划,并及时调整和修正,对项目成本进行事前控制。这个成本控制计划和目标的确立,真正体现施工企业的先进水平,如果科学实施,不仅可以降低成本,提高效率,而且有助于企业上档升级。

3.施工环节中的成本控制

在施工过程中的成本控制是施工过程中各种费用的控制和成本分析。在施工过程中,项目成本控制是成本预算目标的全面实现的根本保证。施工期间的成本控制就是要制定措施,排除各种影响施工的因素和和障碍,将实际的施工成本控制在计划成本内。如对材料的成本控制、劳动力成本控制、机械和设备的成本控制、其他管理费用的控制等。

4.工程竣工验收环节的成本控制

竣工验收环节的成本控制主要包括项目验收过程控制和工程的最终支付的成本和保修成本。要处理的工程结算和额外的合同价款,做好成本核算和分析,该项目建成后,及时总结和分析,比较与调整项目的目标成本,找出差异,并分析其原因。还要对项目评估、总结,查找不足,吸取成本超支的教训,总结节约成本的经验,为施工企业提高更高的经济效益。

四、提高施工项目成本控制与管理的建议

1.把成本控制与管理工作作为企业工作的重中之重

施工项目成本控制与管理是施工企业的管理精髓,直接关系到施工企业额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要把提高施工项目成本控制与管理的水平,当成企业的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把提高企业效益来统领企业的各项工作,使之成为全体员工的自觉行动,努力创造有影响力的精品项目,打造企业形象。为企业争取良好的社会形象和声誉。

2.改善企业内部成本管理制度,科技创收增效

完善企业内部成本管理体系,正确处理法人、项目经理部、作业层三级之间的关系。及时调整管理机制,提高团队管理业务水平,建立科学和有效的内部成本管理机制,努力形成的责、权、利、高度统一的决策、操作、控制机制。提高内部成本的激励机制,职责、目标与施工成本与工资和奖金挂钩,促使员工圆满实现责任目标,从而提高整个企业成本控制目标。

3.决策要科学,最大限度降低市场风险

一个企业能不能适应市场,赢得市场优先的份额,以及衡量管理者的水平,都需要领导的科学决策。科学决策要深入实际调查研究,集思广益,进行科学的可行性分析,最大限度的减少企业在市场中的风险,同时,建立领导责任追究制,确保决策科学化。保证经营决策科学正确,才能确保项目工期和质量。

总之,项目的成本控制应在招标、施工建设全过程中和项目竣工验收阶段的各环节中,加强和改善成本控制,完善成本控制核算制度,充分调动企业内部各个管理层和施工人员的积极性和主人翁精神,施工前周密规划,施工中科学管理,竣工时认真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努力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以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沈延生.中国施工企业的回顾与展望[J].战略与管理,2003.1.

第2篇

一、电力工程施工企业管理原则

(一)民主集中原则

在电力施工企业中开展管理工作的时候,一定要充分调动企业全体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尤其是管理人员一定要尊重基层人员提出的意见,坚持走群众路线,进行保证各项管理工作的全面落实,提高企业管理水平。

(二)以人为本原则

人是电力施工企业管理的核心,也是电力施工企业最宝贵的资源,所以,在开展企业管理工作的时候,一定要充分尊重员工的主体意识,调动员工工作的积极性,为员工提供发展平台,坚持以人为本原则,促进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

(三)市场化原则

电力施工企业开展管理工作的目的就是为了提高企业的竞争力,所以,在开展管理工作的时候,一定要以市场为导向,创新管理内容与手段,促进电力施工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提高电力工程施工企业管理水平的途径

(一)深化企业改革

在电力施工企业发展过程中,一定要加强企业改革的深化,坚持市场化原则,制定与之相适应的人事制度。在开展企业管理工作的时候,一定要加强现代企业管理理论的融合,转变原有的分配制度,引进集体企业与私营企业的分配制度,并且尽可能落实分配制度与奖罚制度。对于企业管理人员而言,一定要结合企业实际情况与管理制度,制定人力资源计划,在招聘人才的时候,必须加强对其专业素质进行考察,结合招聘人才的实际情况,制定有效的培训计划,为企业发展储备人才。建立与完善竞争机制,让企业员工在竞争环境中不断提升,并且结合自身情况制定长远的职业规划。组织员工培训工作,及时更新员工的专业知识,提高员工的技术水平,进而提高企业管理水平。

(二)建设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建设可以增强企业凝聚力,充分调动企业各部门的职能,帮助企业员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进而更好的为企业发展服务,增加对企业的归属感,提高企业的向心力与凝聚力,实现企业综合实力的提升,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对于电力施工企业而言,一线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非常重要,其不仅和技术水平有关,与工作责任心也有着一定的关系,进而需要通过建设企业文化,提高一线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进而保证施工质量。

(三)强化企业管理

在电力施工企业中开展管理工作的时候,一定要加强管理体系的构建,采用责任负责制,对各环节工作进行明确,将责任落实到个人,并且加强对材料、机械设备等生产要素的控制,保证配置的合理、优化。在开展企业管理工作的时候,不仅要在企业内部展开,还要对施工现场进行管理,从人员安排到机械设备配置,再到施工工序衔接,均需要进行严格的控制与管理。所以,在开展管理工作的时候,一定要落实项目经理风险抵押制度,充分发挥项目经理核心作用,尽可能节省材料,保证机械设备配置的合理、优化,实现降低施工成本、缩短施工工期的目标,同时保证施工质量。

(四)创新企业管理内容

1.人力资源管理创新。在电力施工企业中,人力资源是最为基本的资源,一定要构建新型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将人当成是企业发展的核心资源,强化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地位,在深化企业内部管理机制改革的基础上,形成可培养、可开发、可持续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促进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

2.成本管理创新。在电力施工企业中,一定要树立成本意识,对工程、管理、人工等方面的成本展开全面的管理与控制,避免施工中的浪费现象,明确每一位员工的成本管理目标与责任,并且充分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保证财务管理制度与手段的全面落实,进而保证施工成本管理的有效性、可靠性。

3.全面预算管理创新。全面预算管理是现代化企业发展的标志,也是电力施工企业管理内容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定要严格落实全面预算管理。电力施工企业在开展管理工作的时候,一定要构建以全面预算管理为龙头的管理系统,加强成本控制与绩效考评,对电力施工企业的预算进行全面的管理,有效提高电力施工企业整体管理水平,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4.质量管理创新。电力施工企业一定要构建现代化质量意识,并且建立健全质量保障体系与监督体系,保证质量管理工作的全面落实。电力施工企业管理人员一定要结合社会发展与热点开展多层次、多方法、多形式的质量培训工作,逐渐提高企业员工的质量意识,保证工程施工效益,正确处理企业发展经济效益、施工质量、个人利益之间的关系,促进企业的长远发展。

(五)建立与完善资金监督管理机制

在电力施工企业中,一定要加强对财务与资金的全面管理与监督,制定相应的机制,保证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活动的有序进行。资金是电力施工企业的重中之重,一定要进行严格的管理与监督,开展相应的预算工作,并且予以落实,同时为项目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强化企业资金监督管理工作,全面提高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的素质,促进企业资金管理水平的提高,进而实现企业整体管理水平的提升。

(六)树立忧患意识

随着市场经济快速的发展,对电力施工企业的要求越来越高,一些不符合要求的都要淘汰,导致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但是也为电力施工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机遇,进而需要电力施工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不断提高自身能力与管理水平。只有企业树立忧患意识,掌握准确的市场信息,了解市场行情,才可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电力施工企业一定要从信息着手,因为在经济转型期,对企业来说,信息收集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其与企业决策有着一定的关系。随着市场开发难度的增大,企业收集信息的难度也在逐渐加大,并且信息准确性越来越重要,对企业可持续发展有着一定的作用,同时促进了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

第3篇

关键词:施工企业;机械;管理手段

施工机械是施工企业得以继续发展的物资基础,只有提高施工机械管理水平,才能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但是,在现代化的企业管理中,存在一个严重的问题,就是施工企业应该如何提高施工机械管理水平,本文结合某工程局机械管理工作的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分析。施工企业必须强化施工机械管理工作,提高机械管理水平才能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

一、某工程局的施工机械设备的现状

该工程局属于中等的施工企业,施工企业装备了施工机械40余台,总资产800万元。施工企业主要负责各种类型的岩土工程项目的实施。虽然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该工程局充分利用现有的施工机械,开拓了外部经济市场,但是在机械管理方面还是存在很大问题。比如,机械管理制度不健全,基础和技术资料不够完善,没有设置专门的机械管理部门进行管理。在机械操作方面,操作人员频繁更换,文化素质水平和专业技能都不高,也没有进行专业的培训,一些操作人员甚至不太熟悉机械的性能。这些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机械设备的老化,缩短了机械设备的寿命。经常出现机械设备老化作业的现象,很容易发生安全事故,影响施工单位的施工质量和经济效益。

二、加强机械设备和机械材料的现场管理

首先,施工单位的采购部门应该具备一定的责任意识,在采购之前明确企业的需求,选择合适的产品和生产厂家,如果能和一些优秀的厂家长期保持合作关系,就可以为施工企业节省很多成本费用。在采购的过程中,也要警惕关系式的采购,在采购完成后,还要对所有的机械产品实施整体的核算。

其次,建筑单位的质检人员应该仔细观察施工现场的相关设备,核对信息后,填写相应的报告检验单,认真阅读和核对填写的检验报告单,确认无误之后才可以开始投入施工。施工过程中的设备管理工作也很重要,在施工过程中如果发现机械设备出现故障或者产品质量不达标,应该立刻停止施工,然后按照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进行更换。最后,做好进入施工现场的使用设备的管理工作,在建筑工程的施工中,在施工结束后,都要对施工机械进行跟踪管理,及时了解施工设备使用的状况,做好和用户沟通的工作,以便及时了解情况,排除机械故障和机械质量问题。施工机械单位的设备多种多样,主要有少数的自有设备,这主要是一些基础的设备,少量的外租设备,还有一些自由设备。在企业施工中,应该充分运用这些施工设备,合理利用外租设备,充分发挥外租设备的作用,提高施工企业的管理水平。在施工操作人员方面,为了发挥经济效益,应该完善基础和技术资料,并进行专人管理。因为施工企业操作人员更换频繁,一些机械设备的管理操作人员缺乏相关的文化理论水平,也没有进行及时的培训,无法全面了解机械的性能。首先,应该建立设备总台能,其中,设备操纵人员应该有操作证,尤其是特种设备要有特种操作证,做到持证上岗,对所有设备都要进行定期检查,平时排查各种安全隐患,不定时进行安全教育,讲解安全方面的课程。因为施工机械在操作的时候,容易发生安全事故,给人们生命和财产带来巨大的损失。另外,在施工企业中,管理人员比较重视施工设备,施工机械。对于施工机械,平时缺乏维修和保养,也没有定期对机械进行检查。这些因素都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施工机械设备的损坏,加速了施工机械的老化,不仅缩短了施工机械的寿命,还降低了施工企业的生产效率,降低施工单位的经济效益。

三、加强施工人员管理,提高施工人员的专业素养

首先,技术人员应该合理组合,建筑工程的施工技术人员需要具备相关的技术资格证书,管理人员也应该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对于相关的工程监督和检测人员,应定期开展相应的职业资格培训和考核,考核的内容主要有业务技能与操作能力、专业、学历和工作业绩。完成考核后应该给相关人员安排合适的工作岗位。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建筑施工人员应该通过培训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知识,并加强实践指导,借鉴国外先进的施工经验,传授给施工人员,促进施工技术人员的与时俱进。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标准化和规范化的施工程序。

其次,加强施工团队的整体建设也很重要。通常施工班组的人员属于同一个施工团队,应该根据每个施工人员的优势和实际情况,按照其施工技术水平分配合适的施工任务。在分配任务的时候,要明确相应的责任,这样不仅分工到位,责任明确,一旦出现施工事故可以及时查清原因,还能够充分发挥每个员工的工作能力,促进施工人员之间的交流合作。

四、做好机械设备的使用、保养和维修工作

在高强度的施工中,施工机械设备一直处于工作状态,设备的保养维修工作对于机械设备管理很重要。对设备的保养和维修不仅可以保证机械完好,还可以保障机械设备管理工作的正常运行。如果施工单位忽视了对机械设备的管理和维修,会加快设备的磨损,引发机械设备零部件的故障,缩短机械设备的使用寿命。如果机械设备的质量不合格,会造成机械设备的返修,在一定程度上延误工期,导致经济损失。因此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机械设备的维修和保养工作:

(一)机械设备运行要科学合理

根据具体施工工程的长短、工程量的进度,制定科学合理的机械设备运行计划,对所有的施工机械设备都要进行合理分配。一方面,必须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设置机械设备使用的期限;另一方面,避免施工机械过多,造成窝工的现象。只有制定合理的机械使用计划,才能充分发挥施工机械的整体使用效能,创造最大的经济效益。

(二)机械设备使用要合理

机械设备有着严格的规章制度,应该制定合理的作业方案,遵照机械设备操作流程,禁止机械设备超负荷或者是非正常运转。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机械设备的安全运行。

(三)机械设备要经常保养

对于机械设备应定期进行检修,在日常的检修中应做到三检制度,保持机械设备的清洁整齐,防止机械设备的电气和油气泄漏,一旦发现机械故障,应及时解决,保证机械设备的正常运行。

(四)注意对机械设备的备件进行管理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机械设备的生产产家也越来越多,同一型号的机械设备存在不同的生产厂家,每一个厂家生产的零部件都有所不同,不同的厂家机械的价格也不相同,机械质量参差不齐。因此,采购人员在采购时,要做到货比三家,保证配件的协调和优质。

五、集中管理机械的策略

在施工队伍和施工分公司的经营过程中,机械设备如果实施过于分散的管理会产生机械设备闲置或者是利用不合理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一些大型的建筑企业建立了专门的机械设备管理部门,制定了科学统一的监督管理机制,对机械设备实行统一的管理。在制定管理对策时,应全面了解施工队伍和分公司的实际情况,编制合理的机械设备购买计划,经过施工设备监督部门的审核批准后方能购买,这样可以有效避免因为管理混乱浪费企业资金,或者是关系式采购。

另外,应建立相应的责任机制,对于特定的施工机械设备,设置定员、定机、合理分配工作岗位,制定岗位责任制。对于一些小型的机械设备,应该进行集中管理,先把这些机械设备进行分类,然后对于专用或者小型的机械实施班组负责制度。但是对于需要轮班操作的机械设备,需要设置相应的机长负责制,处理好交接班的流程,分配好交接班的任务。同时,操作机械设备的施工人员应该严格按照施工的规章制度工作,遵守相关的操作规则,在机械运行结束后,应及时填写机械运行状态下的日志,特别是故障日志,以便发现问题及时参考,采取对应措施。

六、培养施工企业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提高施工机械管理水平

在机械设备管理中,目前很多机械设备的管理人员都缺乏安全意识,机械设备的管理还处在低级水平,没有突破传统的人工管理模式。因此,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从管理层到基层员工,都要加强安全意识的教育。首先,应树立设备基础资料管理意识。机械设备的技术档案,主要包括整个机械设备使用的整个过程,管理人员应该全面了解有关机械设备技术的状况,机械使用的历史记录,维修和管理记录。同时,还应该仔细分析机械基本情况,做好相关的技术性能记录,登记好相应的机械设备使用记录,机械设备维护和修理记录。技术档案管理工作是其中最重要的工作,主要任务是保证技术档案的真实可靠,保持技术档案的连续性和完整性。档案记录的主要目标是采用科学有效的方法分析档案资料,通过分析比较,可以了解到机械设备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采取措施进行改正。如果机械管理人员的操作已经非常熟练,就可以自己在工作中摸索出一些常见问题和变化规律。对于一些利用价值不高的机械设备,应该及时淘汰。对于一些已经到期保养或者技术性能比较差的机械,可以制定相应的保修维修计划,并按照保修计划进行定期保修。施工企业全体人员也应该树立保修意识。统计分析工作在施工机械管理中非常重要。

特别要注重对于人员理论和业务培训。为了提高专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应该定期组织操作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和技术培训。同时,加强相应的理论知识学习,提高操作人员的文化理论水平和施工操作水平。优秀的施工操作人员应该定期对机械进行检查,定期维修。一旦发现机械故障应及时排除,使机械始终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同时,通过相关的技术培训,操作人员应掌握工程的施工工艺,熟悉施工的方法。另外,需要加强施工人员的素质教育。只有不断提高操作人员的思想道德素质,增强操作人员的事业心,加强施工人员的责任感和安全意识,才能保证施工机械运行的安全。但是仅仅依靠施工人员的自律还不够,还应该建立严格的规章制度,制定合理的管理制度,完善相关的安全管理制度,让机械管理工作有章可循,同时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制定切实可行的奖罚措施,提高施工企业全体员工的安全意识。

结束语

综上所述,机械设备对建筑工程施工有着重要作用,建筑施工单位应该及时更新施工机械设备,还要加强相应的机械设备管理工作,加强机械设备和机械材料的现场管理,加强机械设备和机械材料的现场管理,加强施工人员管理,提高施工人员的专业素养。最重要的是做好机械设备的使用、保养和维修工作:机械设备运行要科学合理,机械设备使用要合理,机械设备要经常保养,注意对机械设备的备件进行管理。另外,应集中管理机械,建立专门的机械设备管理部门,制定科学统一的监督管理机制,对机械设备实行统一管理。

参考文献:

[1]殷成宇.施工企业机械管理分析与研究[J].河南科技,2013,(18):266-267.

[2]李子林.施工企业工程机械管理的问题与对策[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09,(9):11.

[3]赵海波,刘九庆.施工现场机械设备管理探讨[J].林业机械与木工设备,2004,32(4):51-52.

[4]于晓宁.分析施工企业如何提高施工机械管理水平[J].科技创业家,2013,(5):244.

[5]于晓宁. 分析施工企业如何提高施工机械管理水平[J]. 科技创业家,2013,05: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