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金融危机的思考与启示范文

金融危机的思考与启示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金融危机的思考与启示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金融危机的思考与启示

第1篇

[关键词]后金融危机, 金融教育, 金融素质

金融危机使人们更加认识到金融知识的重要性,引发了人们对金融教育的关注。但我国公民的金融知识比较匮乏,金融意识相对来说比较淡薄。这种情况非常不利于我国金融业的发展,对我国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会形成一定的制约。因此,在当前的情况下,加强对公众金融教育,使公众了解和掌握必要的金融知识显得尤为迫切。

一、我国金融教育现状存在的问题

1.我国居民金融知识存在欠缺

金融的深化发展离不开理性的金融活动参与者。而我国居民的金融素质不足,表现在许多层面:一是持卡人用卡知识有限,特别是在信用卡的使用方面知识不足;二是对银行可提供的金融产品认识不足而影响了日常生活决策、抑制了财产性收入的增长,如对房子、存单等抵、质押品认识不足,没能办理贷款业务,而受到资金面的困扰;部分居民资产配置不尽合理。居民金融知识的不足不仅不利于银行开发理财产品,拓展银行的生存盈利空间,也不利于居民提高财产性收入,放慢了经济发展的步伐。

2.目前普通高校金融教育的存在些主要问题

(1)金融专业课程的设置缺乏合理性。对于我国多数高校金融专业本科生的学生而言, 多数大学生缺乏基本的金融知识,进大学后.所学习的课程并未摆脱以货币、银行为核心的旧的教材内容。并不能反映近些年来我国金融业高速发展的现状。以被称为社会精英的大学生为例,在笔者的教育实践中深切感受到。实际上,现代金融学的核心内容是公司财务与资本市场的研究。按照国际的主流观点,货币银行学被看作宏观经济学的一部分,国际金融则仅属于国际经济学范畴,显然很多高校并没有将金融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应用型学科来看待。因而也就造成对微观金融活动缺乏研究.缺乏微戏经济主体与金融市场的实证分析,培养的金融人才理论与实际相脱节,无法解决金融发展中的实际问题。

(2)金融英语教学严重滞后。金融人才国际化的基本条件是金融人才必须拥有良好的英语水平。然而目前我国高校英语教育整体滞后,学生在英语学习上完全是被动学习,荚语应用能力极差,多数学生甚至直到毕业也无法掌握一些基本的金融英语词汇。从金融学科本身分析,目前国内学界与英美学界相比在理论水平上还存在较大差距.诸如《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ics》在英美等国出版的金融学刊物代表了整个金融学科的发展最前沿,而从国内高校在这些国际顶尖期刊的情况分析,能者多数都其有海外学习经历,而在国内的一些学者虽然金融研究水平较高,但出于英语能力不足而无法在这些国际期刊上发表中国学者的声音.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

(3)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重知识轻能力的问题。一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以考试为中心。事实上,金融学是一门具有高度实践性的社会科学,也是与社会乃至每个人的生活联系最紧密的一门科学。存款取款、住房按揭、投资股票、购买保险、刷卡消费这些金融活动与社会中的每一个人息息相关.而诸如银行卡里的存款不翼而飞、参与“高息”集资血本元归、股市暴跌使资金顷刻化为乌有、恶性通货膨胀加剧贫富差距等现象又会直接威胁到每一个人的切身利益。学生课外阅读积极性不高,期末考试乃至研究生专业考试的指挥棒依然起着极大的作用。

(4)科研与教学相脱节。近年来.我国各高校的金融学科的科研水平都有较大提高:具体表现在很多金融专业教师在高级别的期刊发表文章。承担一些重大研究课题,出版了较多学术著作等。由于客观上受职称考核等因素的影响,金融学专业教师的科研方向多与教学相脱节。很多教师为了多出快出成果,其研究方向与教学内容几乎毫无关系,如此下去的结果是教学与科研相割裂。

(5)金融道德教育几乎为空白。金融学的基础不是“聪明和勤劳”。而是“诚实和正直”。与其他行业相比,金融专业工作者更需要有较高的职业道德素养与良好的职业操守,而现实情况却是。我国高校金融专业的学生在高校巾缺乏职业道德教育,很多大学生不仅职业道德无从说起,而且就是一些基本做人准则也很难遵守。例如。一些学生平时学习不努力,在考试中却利用各种手段作弊以获得通过:还有少数学生靠造假获得贫困生待遇,这些行为从根本上违背了“诚实和正直”。以这种心态从事未来的金融工作也是非常危险的。

二、金融教育的国际借鉴

近年来,针对备国居民掌握金融知识情况的一系列调查研究都印证了,不论在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金融教育的投入都需要进一步加大,研究结果显示,人们倾向于高估自己的金融理财能力和知识水平,相当比例的人对基本的金融产品和常识缺乏正确认知,在校学生、低收入人群与其他人相比在金融知识方面更加欠缺,国际性组织在推动金融教育方面做了很多工作。经合组织在2003年启动了一项金融教育计划,呼吁各国政府提高对金融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并每年召开会议研究讨论金融教育领域的重点议题。在美国,众多机构都在开展各种形式的金融教育、指导和宣传。2003年,根据《公平信用交易法》,美国议会通过了金融知识与教育促进法,并据此成立了由近20家相关部门组成的金融知识与教育委员会。将金融教育上升为一项国家战略。从1957年到1985年.美国累计有29个州立法要求中学必须设立针对金融教育的课程.其中有14个州对这些课程应该涉及的范围有明确规定。在英国,英国金融服务监管局承担了对消费者给予金融权益保护和金融教育指导的职责。其下设有专门进行金融教育的部门,牵头制定了国民金融素质规划,提出了在5年间将金融教育覆盖至1000万人的目标。同时,金融服务监管局专门启动了一项名为“钱博士”的计划,通过培育“钱顾问”,对大学在校学生进行金融知识辅导。总的来说,发达国家全民金融教育的经验或做法可以概括为四个多元化、三个相结合与两个侧重点。主体多元化、手段多元化、受众多元化、内容多元化,将金融教育与消费者权益保护相结合,与金融机构信息披露、公司治理、社会责任相结合,与金融监营相结合。同时.侧重于对培训者的培训,侧重于对儿童、青年、妇女和老人群体的教育。发展中国家也在着手开始加大对金融教育的投入力度。印度央行在其网站上专门开设了针对儿童的金融启蒙教育,以非常形象的方式.向孩子们介绍各类基本金融知识。巴西证监会下属金融教育咨询委员会,启动了一项针对大学老师的一周金融知识培训计划,并设立基金,奖励对投资者进行即时、合理风险揭示的报纸杂志等媒体。

三、群策群力有针对性地开展金融教育

由于金融知识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受教育的群体的素质参差不齐、金融知识点多面广、许多知识点容易混淆,因此需要采取多种形式、多管齐下,共同促进国民金融知识更上一层楼。

1.针对宣传对象细分宣传的内容

(1)重视中小学生的金融教育。中小学阶段对一个人一生习惯的培养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金融教育应从根基抓起,结合中小学生的认知特点,编制相应的课程、音像资料,使金融知识成为常识,促使中小学生从小具有理财的思想,认识到金融对生活的影响。中小学生有一定的接受能力,通过适合中小学生的教育方式,如漫画书、学校专题演出等形式,进行少年理财教育以及灌输对金钱的正确观念,生动形象地宣传储蓄、财务、证券等金融知识,对他们成年以后的理财能力具有积极的影响。

(2)多方位对大学生进行金融教育。大学生群体理解能力、接受能力强,易于试用和接受银行推出的新产品,善于使用网上银行产品。针对大学生群体的金融教育有多种方式可供选择,如利用软件在电脑上播放教育,利用大学的讲堂开办讲座、开办金融方面的公共课程等形式。在内容方面可以以助学贷款、信用卡知识、信贷融资、证券市场等为重点,一方面结合大学生在校期间的金融需求,一方面结合他们毕业工作后的金融需求,让学生学以致用。在对大学生的金融教育方面.国家应当鼓励金融机构参与,对金融机构而言,发展大学生群体具有潜在效益,不仅可以培养大批体验银行产品的零售群体,而且在每年都有一批大学生毕业走上工作岗位,可能成为有关金融机构的优质客户。

(3)结合中国国情广泛开展对农民的金融素质教育。对农民的金融素质教育不仅包括教会农民关于金融方面的基本知识,还包括教会农民在其现有的财力、资产的条件下如何进行家庭理财,创造和积累家庭财富,帮助贫困的农民走出恶性循环的贫困陷阱。对农民群体的宣传,需要主题突出,形式多样,内容富有针对性,融展示、服务、宣传、咨询等多种形式于一体,针对具体类型的金融产品,制作电视短片、相声、小品等节目,有机地将金融产品与日常生活充分融合,提高金融知识宣传教育的效果。

(4)重视城市里的中低收入群体的金融教育。城市中低收人群体风险承担能力有限,资金量有限,可以着重进行基本金融常识的教育,如证券投资知识、网银业务、银行自助终端的使用、异地存取款和转账业务、办理住房按揭贷款、存单质押贷款等信贷融资业务,重点介绍一些保本理财产品。在中低收入群体教育中,充分利用附近金融机构网点的辐射作用,发挥社区、学校的作用,共同服务群众,介绍与生活密切相关的金融知识,免费赠阅有关金融知识宣传手册与宣传资料,重视现场宣传解疑释惑,培养大批合格投资理财人。

(5)高收入群体是金融企业零售业务的重点发展对象。在金融领域里存在帕累托法则,也称二八法则――即金融机构80%的利润来自20%的重要客户,其余20%的利润则来自80%的普通客户。高收入群体是金融公司零售业务利润的重要来源,金融企业从自身的利益出发,是重视高收入群体的,许多金融企业还专门开发了一些产品,为高收人群体量体裁衣。高收人群体风险承受能力比较强,适合接触高端的金融产品,是银行高端理财的对象。国外金融机构针对高端群体,往往配备了各种专业的理财顾问,如针对球星、影星客户,金融企业专门配备懂这方面业务的员工,在为该群体服务的时候,能够更加顺利地交谈。对高收人群体的金融教育,涉及的内容也较为广泛,如各种基金产品、跨国投资、外汇买卖、黄金交易、期货期权、资产的全球配置、保值、增值、避险等内容。

2.发挥有关各方的力量,提高国民金融素质

(1)提高国民金融素质需要政府、金融机构、村镇、学校联手协作。各级政府、金融机构需要加大投入力度,金融机构与学校、社区应加强合作。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应承担起社会责任。花旗银行在金融教育方面的实践值得借鉴:花旗银行与中国许多重点大学和学院及非政府盈利机构建立了长期合作的关系;同时还通过捐赠等方式,与一些著名非政府机构和非盈利性组织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

(2)发挥特定群体中一部分先行者的带头作用。金融产品是为经济生活服务的,操作性强,一些知识点需要不断通过实践才能领悟。金融机构可以重点发展部分客户体验有关金融产品,具有积极的作用:一方面,能够反馈金融产品的使用情况、存在的问题,不断改进金融机构产品的适用性;另一方面,通过这部分客户在亲朋好友和同事中起到宣传示范作用,金融机构还可以进一步拓展优质客户群体,弥补金融机构员工难以办到的“空白”地带,不仅能够提高特定群体的金融常识,还可以提高特定群体在金融方面的实际操作能力,提升运用金融产品为经济生活服务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徐勇.次贷危机下金融扫盲时[N].经济参考报,2008-04-21

[2]钟玉梅.浅析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影响及应对措施[J].消费导刊,2009.(24)

第2篇

关键词:未上市 国有金融 长期激励

2008年,当金融危机愈演愈烈之时,金融上市企业高管的巨额薪酬成了市场的焦点,随之而来的就是一系列限薪举措的出台,这些举措直指国有及国有控股金融企业。但市场上也出现了另外一种呼声――限薪不如长期激励。对于上市金融控股企业来说,长期激励在2008年已被叫停,但随时可能开闸,开闸后上市公司有规范的制度及成熟的案例可以遵循;但对于未上市国有金融公司来说,在没有相应政策的情况下,是否也可以实施长期激励?如何实施?

在本文中,笔者通过SWOT分析,来阐述未上市国有金融企业实施长期激励的优势、劣质、机会和威胁,并最终给出未上市国有金融企业实施长期激励的必要性和策略。

一、未上市国有金融企业实施长期激励的SWOT分析

SWOT分析法是通过对企业内外部条件各方面内容进行综合和概括,进而分析企业的优劣势、面临的机会和威胁的一种方法。

由于未上市金融企业在实施长期激励时,也会存在自身的优势和劣势,并且面临政策和市场的机会、威胁。因此,在这里借用SWOT分析法对未上市国有金融企业实施长期激励进行分析。

(一)优势

1.实施长期激励可以将经营管理层的利益与国有股东的利益联系起来。长期激励是一种“利益相关者制度”,它能够对激励人员产生较强的激励作用,提高他们的工作绩效,而管理层绩效的改善将使企业整体的绩效得到提升,以此解决股东和高管人员之间产生的委托问题。

2.实施长期激励可以避免短期激励带来的企业利益短期化的弊病。在现行国有金融企业中薪酬主要是由固定工资、福利性收入和绩效奖金组成,绩效奖金只与当年完成考核指标的情况有关,与企业长期可持续性发展无关。因此决策者在做重大决定时,往往会从短期利益出发,考虑自身在任期间的经济效益,而忽视企业长期经济效益。而长期激励将管理层以及核心员工的长期收入与企业未来若干年的经济效益结合起来,可以有效避免决策者短期行为。

3.长期激励可以使企业的薪酬具有竞争力,能够保留和激励员工,同时能够吸引外部人才。长期激励属于留住核心员工的“金手铐”之一,可以增大员工离职成本,留住对企业发展有重大影响的人员。同时,长期激励又可以让内部员工看到丰厚的激励收益,向着企业制定的长期发展规划目标迈进。并且,长期激励还有助于吸引外部人才,在金融这个高度依靠高端人才的行业,以高额预期收益获得顶尖级的人才。

(二)劣势

1.未上市国有金融企业进行长期激励,没有相关政策。对于一般的未上市企业,只要股东同意,就可以实施股权激励或限制性股票激励,这相当于增资扩股。但是,对于国有金融企业来说,如果没有长期激励政策的支持,增资扩股的价格低于每股净资产或公开市场价格,就会涉及到国有资产流失的问题,因此对未上市国有金融企业进行长期激励的政策缺失,将成为最大的劣势。

2.激励手段受限,导致长期激励的适用范围变窄。对于未上市金融企业进行长期股权激励,由于无法得到政策的支持,暂时较难开展权益结算的长期激励,只能开展现金结算的长期激励。激励手段受限,可能导致部分企业无法实施长期激励。例如,现金结算的长期激励方式适用于现金流充裕的企业,现金流不足的企业就很难使用该种激励方式。

3.个人所得税税赋过重,使激励的效果比上市公司差。根据2009年财政部及国家税务总局出台的三项针对长期激励个人所得税缴纳问题的政策规定,个人因任职、受雇从上市公司(含上市公司控股企业)取得的股权期权、股票增值权以及限制性股票所得,按照“工资、薪金所得”项目、区别于所在月份的其他工资薪金所得,单独按下列公式计算当月应纳税款:

应纳税额=(股票期权形式的工资薪金应纳税所得额/规定月份数×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规定月份数。

但是,非上市公司的员工,取得的股权激励所得,不适用以上规定的优惠计税方法,直接计入个人当期所得征收个人所得税。

按照以上个人所得税的规定,取得同样的长期激励收益,非上市的未上市国有金融企业员工要缴纳的个人所得税会远高于上市公司的员工,其税后收益也就更少,这样势必会降低长期激励的效果。

(三)机会

1.政策性机会

在《财政部关于印发的通知》(财金[2011]72号)中,已经提到,金融企业负责人薪酬主要由基本年薪、绩效年薪福利性收入和中长期激励收益等到构成,并指出中长期激励的具体管理办法另行制定。

另外,银监会2011年7月25日《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指引(征求意见稿)》,第一百一十二条指出,“商业银行可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制定本行中长期激励计划。”这或许意味着国有银行的中长期激励计划将得到开闸。那么,国有的非银行业金融机构也将有机会参照执行。

2.长期激励的效果得到多数企业认可

根据普华永道《2009-2010年中国企业长期激励现状调查报告》的统计结果,接近70%的参与调查公司表示长期激励方案实施达到了预期目标,超过25%的参与调查公司表示方案实施达到了部分目标,仅有不足6%的参与调查公司表示未达到长期激励方案实施预期目标。

(四)威胁

1.国有控股金融企业高管的产生、退出、责任承担机制没有实行市场化,许多高管都保留着政府的干部身份。身份没有市场化、约束机制没有市场化,却拿市场化薪酬,监管当局认为这对于其他干部来说是一种不公平。一定要对国有控股金融企业高管人员的身份进行改革,产生机制、退出机制、责任承担机制要市场化,还要实行高管任职与薪酬的合同化,这样才有利于化解“金融高管是一种政治待遇”的误解。

2.部分金融企业董事会制度不健全,薪酬委员会没有独立性或者独立董事根本就不独立,造成经营管理层自己决定自己的薪酬水平和长期激励,缺乏社会监督。在这方面,实施长期激励的企业要加强公司治理层面的措施,严格执行股东批准、详细报告与公开披露的规定,让整个市场对实施长期激励的企业进行监管,形成公平的市场薪酬制度。

二、未上市国有金融企业实施长期激励的必要性

(一)人才竞争的加剧,促使未上市国有金融企业实施长期激励

国有企业相对于民营企业来说,职业稳定性相对更强,员工的流动性也较小。但随着金融市场多元化格局不断完善,对于金融人才的竞争将不断加剧。一方面,随着金融企业间收入差距的拉大,尤其是部分上市金融企业薪酬制度逐步趋向市场化,业务提成、绩效奖金增长较快,以及部分上市非国有控股金融企业实行长期激励机制,使得这些金融企业的高管人员及业务骨干的薪酬水平远高于未上市国有金融企业同层级人员的薪酬,这种高收入形成了对未上市国有金融企业人才的吸引。

从2010年上市公司年报中,我们可以对金融业悬殊的薪酬差距窥豹一斑。2010年,中国银行董事长肖钢年薪100.8万元,建设银行董事长郭树清99.1万元,交行董事长胡怀邦98.93万元,工商银行董事长姜建清95.9万元,农行董事长项俊波93.5万元,5位董事长年薪的总和也不敌深发展董事长肖遂宁(825万元)或民生银行董事长董文标(715.48万元)一人的薪酬。国有五大商业银行无论规模和盈利水平,都远超过股份制银行,但高管薪酬却难以与之抗衡。

而且随着新机构的陆续涌现以及现有机构业务的不断拓展,内部人才的培养无法迅速跟上,自然把竞争的焦点集中到了存量人才上,因而金融企业间对人才的挖角也必将愈演愈烈。

另一方面,民营金融企业迅速崛起,如小额贷款公司、担保公司、典当行、货币经纪公司等,该类公司虽然没有银监局颁发的金融业务许可证,但其从事的业务性质属于金融领域,部分公司与银行等金融机构的业务类同,部分公司是将银行等金融机构作为交易对手或为其提供服务。因此,该类公司在创立及后续的发展过程中对金融人才趋之若鹜,给予高职位、高薪甚至直接给予公司股份,这必将对现有的金融人才形成新的争夺,而非上市金融企业承受的压力会更大。

作为一个“牌照”高度管制的行业,金融有进入的特许门槛,其产品和服务价格被高度管制,利润有垄断性,而这又是一个高度依赖人力资本尤其是智力资本的行业,需要最聪明的经理人。因此,未上市国有金融企业在面对人才的激烈竞争中,必须要改革现有的薪酬制度,启动长期激励计划,留住人才的同时,提高企业的创利能力及长期发展的能力。

(二)未上市国有金融企业现有的薪酬体系无法调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改革薪酬体系、推出长期激励措施势在必行

从目前来看,我国大多数未上市国有金融企业分配方式单一,薪酬激励主要依赖于奖金和绩效工资。但是干好干坏,奖金差距拉不开;企业效益好与差的年份绩效工资也相差无几,这样的奖金和绩效工资能起到的激励作用微乎其微。

在长期激励方案日益推广的背景下,长期激励已作为核心人员薪酬回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激励效果已为越来越多的人所肯定,因此,未上市国有金融企业应根据自身情况,逐步实施长期激励。

三、未上市国有金融企业实施长期激励的策略

(一)长期激励方式的选择

如前所述,现阶段未上市国有金融企业可以采用的长期激励方式主要是现金结算的长期激励,包括股票增值权、虚拟股票和业绩股票,它们的共性是适合于现金流充裕的企业,区别在于:

1.股票增值权,对于未上市公司来说,是指企业可以按照行权日与授权日每股净资产的差价乘以授权股票数量,发给被授权人现金。对于持有大量长期股权投资的个别金融企业,无论主业是否盈利以及盈利多少,以往投资的股权分红或权益核算的投资收益都会使每股净资产增加,这种情况下,每股净资产的增加不是因为激励对象的努力,因此,不适用于股票增值权,或者在计算每股净资产增加值时,剔除长期股权投资收益的影响。

2.虚拟股票,是指激励对象可根据被授予虚拟股票的数量参与公司的分红并享受股份升值收益,但没有所有权和表决权。虚拟股票适用于有能力也有意愿每年进行分红的公司。个别金融企业受经济资本、净资本限制或未达到某些监管指标,短期内不能恢复现金分红的,则不适用虚拟股票。

3.业绩股票,对于未上市企业来说,是指激励对象经过努力实现了业绩目标后,则公司授予其一定数量的股份或提取一定比例的奖励基金作为增资款,向激励对象进行增资,使激励对象持有公司一定数量的股份。业绩股票的增加会改变原股东的持股比例,对于由于业绩股票的出现导致国有股权丧失绝对控股地位的,基本不适用。

长期激励方式的选择要符合金融企业自身发展阶段和财务状况,才能起到预期的激励作用。

(二)激励对象的确定

激励对象原则上限于公司董事、高级管理人员以及对公司整体业绩和持续发展有直接影响的核心技术人员和管理骨干。

长期激励范围不能过宽,范围过宽将成为变相的福利,起不到激励应有的效果。而且,长期激励费用会对损益产生显著的影响,一定要选择对企业发展有关键影响力的核心人员,使激励产生的效益能够远远大于激励的费用。

另一方面,激励的范围也不能过窄,不仅要包括高管,还要包括核心部门的中层干部和核心业务人员,将对企业业绩有重大影响的人员均作为激励对象。

(三)授予数量的确定

在确定对激励对象的授予数量时,应综合考虑非上市国有金融控股企业经营管理层及核心人员的工资总额及结构。

金融企业负责人的工资总额(包含长期激励收益在内)不应超过中央及各省制定的《金融企业负责人薪酬审核管理办法》规定的限额,负责人以外的其他激励对象应充分考虑其业绩贡献,合理确定其薪酬总额,对于业绩特别突出的激励对象,可以通过长期激励授予数量的增加,使其薪酬总额高于企业负责人。

由于长期激励是否可达到行权条件,具有众多不确定性,因此,应合理确定长期激励收益在工资总额中的比例。比例过小,起不到激励作用;比例过大,在无法行权时又会使激励对象原有的基本薪酬和绩效薪酬无法得到保障,挫伤其积极性。因此,《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境内)实施股权激励试行办法》规定:在股权激励计划有效期内,高级管理人员个人股权激励预期收益水平,应控制在其薪酬总水平(含预期的期权或股权收益)的30%以内。未上市国有控股金融企业有必要参照执行。

(四)业绩目标的设定

实施长期激励计划应当以绩效考核指标完成情况为条件,因此,业绩指标设定的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激励对象是否能够被授予长期激励,以及是否能行权,并从中获得收益。指标设定不当,如设定过松或过紧的指标,都会导致激励计划的失败。金融企业的业绩指标由于受经济周期及国家宏观调控的影响,不能简单设定为比上年或比基准年份上涨多少,而要与行业内同类企业相比,以净利润、经济增加值、主营业务收入占比、资产规模、不良资产比例等项目的综合排名作为长期激励实施的条件。

(五)长期激励的时间要素

《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境内)实施股权激励试行办法》对长期激励的时间有所限制,如规定股权激励计划的有效期一般不超过10年,行权限制期原则上不得少于2年等。

对于未上市国有控股金融企业实行长期激励,时间上没有硬性的规定。但应把握一个原则,长期激励是要避免经营管理者的短期行为,促进企业长期高速发展,因此,有效期及限制期不能过短。至于多少年合适,要根据相应业务的风险持续时期、每个企业经营班子的任期、核心人才提拔的平均年限等来合理确定,并不断加以完善性调整。

参考文献:

[1]普华永道.2009-2010年中国企业长期激励现状调查报

告, 2010(4).

第3篇

【关键词】 后金融危机; 会计改革; 公允价值会计

一、引言

“后金融危机时期”主要指随着经济危机的缓和,而进入相对平稳期,但是并没有或者不可能完全解决固有的危机,世界各国的经济仍存在很多不确定性与不稳定性,从某种程度上而言是一种缓和与未知的动荡并存的状态。金融危机爆发后,很多金融机构认为公允价值是这次危机的罪魁祸首。虽然公允价值存在诸多缺陷,但是在新的形势下需要全面科学地看待这一问题,使会计改革在持续深入的同时,走适合我国国情之路。本文以公允价值的改革为切入点,探讨后金融危机时期会计改革与发展,具有一定的理论与实际意义。

二、后金融危机时期会计改革的背景

公允价值会计在金融危机时期暴露了很多弊端与问题。金融危机发生后,各方对公允价值会计的主张各不相同,展开了空前激烈的讨论,有的认为公允价值会计增强了财务信息的透明度,有的则认为公允价值会计是“瘟疫”。支持公允价值会计的理由主要表现在,首先公允价值会计并不是金融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只是反映了这一危机的事实;其次由于公允价值会计能够及时给投资者传递关于市场的预警信号,从某种程度上大大降低了投资者的损失,公允价值会计与市场波动之间的关系应该具有明确的方向性,是市场波动造成公允价值的变化,而不是公允价值会计造成了市场的波动。而反对公允价值会计的观点主要表现在:首先由于许多金融衍生品的市价是借助极为复杂的估值模型来进行的,建模的风险会严重影响它的准确性;其次公允价值会计具有一定的顺周效应,在经济景气的时候创造经济泡沫,而在经济萧条时会进一步恶化经济系统,使之演变成资产黑洞;公允价值会计由于其反馈效应容易使金融机构过分关注其账面损失,当不知内部实情的投资者得知后,会因为恐慌做出抛售股票等行为,最终使资产价格不断创新低。

三、后金融危机时期会计改革的方向

(一)总的改革方向

后金融危机时期会计改革(主要是指公允价值改革)主要包括3个方向,首先是减少采用金融工具过程中会计准则的复杂性与繁琐性;其次是延长会计顺周效应;最后是提高财务信息的公信度与透明度。其中在延长会计顺周效应方向上,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也制定了相应的改革措施,比如改革现有的金融资产减值模式,挖掘会计预期损失模型,取消会计已发生损失模型,给缺少流动资产的不良金融资产会计提供较为准确详细的资产指引,此外同意在主题业务模式发生变化的条件下,责任人在申报现有的金融资产时,需要进行再一次分级与分类,使申报主体获得更多的选择权,降低金融资产与负债在会计计量中可能出现的错配效应。在提高金融机构财务信息的透明度与公信度方面,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的改革措施主要包括,完善风险披露准则,加大对金融工具风险内容方面的披露,加强合并报表的管理工作,尤其是强化有着特殊目的的并表管理,改进终止确认的标准,较大程度上提升证券化业务的终止确认标准。

(二)套期会计简化

在套期会计简化工作方面,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在淡化繁琐性规则的基础上,拟采用原则导向规范套期会计。具体的简化主要包括,套期项目如果一旦指定,就不能够撤销;不能够对特定项目进行部分套期,只能够进行全额套期;撤销百分之八十到百分之一百二十五的追溯式有效性测试;取消或者放宽组合套期类似项目的测试;不管预测中的交易是不是按照预期计划发生,现金流量套期损益再一次分类应当在套期一开始就载明且计入当期的损益,假如这些措施不能够降低套期会计的繁琐性,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就可能取消套期会计。降低金融工具会计准则的复杂性历来很头疼,在金融危机爆发之前,曾将这一问题列入了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的议事日程,他们甚至提出将所有的金融工具都按照公允价值进行计量的做法。因为这样做就不需要分类金融资产、不用减值测试金融资产、不用规范金融资产转移、不用拆分嵌入式衍生工具以及不用规定套期会计。

(三)基于缓解顺周效应的模型选择

1.已发生模型以及公允价值模型的不足

金融危机爆发后,各界对会计上的已发生损失模型提出了质疑与抨击,其中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认为,这种模型内在逻辑不一致。这种模型要求用触发事件为确认减值的基础,当信用风险的变动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确认时,系统将会推迟信用损失的确认,在一定的情况下可能产生“悬崖效应”;这种模型不仅和报告主体的定价决策方式不统一,同时也和报告主体的风险管理方式不统一;这种模型由于其仅当触发事件发生后才确认减值的特点,会导致不同的报告主体会依据不同的触发事件进行减值,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可比性;这种模型未能准确有效地反映金融资产的经济现实;此外这种模型在对什么时候转回已确认的减值损失没有作详细的操作性说明。在缓解顺周效应方面,公允价值模型也存在一定的不足。主要表现在,按照公允价值进行计量减值损失和金融资产的成本计量属性不统一,此外也会加大复杂性;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减值损失时,将会破坏金融资产的账面价值、减值计量以及收入确认之间的关联性;每一个采用公允价值的减值方法都会对减值触发事件进行具体详实的规定,这样会增加繁琐性;最后公允价值减值的方法会混淆单一计量类别中公允价值与摊余成本。

2.预期损失模型的适应性

在缓解顺周效应模型选择方面,预期损失模型与公允价值模型及经济周期模型相比具有独特的优势,这一模型由于仅确认已发生信用损失,而不确认预期信用损失,从一定方面来说打破了以往的传统。一般来说采用预期损失模型具有以下优点,能够较好地反映金融资产的经济实质,缩小信用风险管理与信用损失会计处理间的距离;在减值测试中不需要触发事件可以使实务更一致,提高信息的可比性;利息收入确认有效地考虑到预期信用的损失,能够较好地反映报告主体在金融资产存续期间内所实现的经济效益;可以及时有效避免高估或者低估现象,大大缓解已发生损失模型条件下的“悬崖效应”。

四、后金融危机时期公允价值会计的改革

(一)公允价值准则实施的灵活性

后金融危机时期的公允价值会计改革应当在坚持适合中国国情的前提下,与全球市场发展的趋势相一致。公允价值准则的实施首先要保持一定的灵活性。因为公允价值会计准则的实施一方面要走中国特色之路,同时还要适应全球金融发展的要求,因此灵活性的实施显得尤为重要。虽然戴维・泰迪提出公允价值依旧是目前不可替代的资产价值计量的方法,能够较为有效地反映资本状况,但与此同时也主张构建一个全球化的会计准则框架体系。

(二)有效发挥监督的功能

公允价值准则一方面要在核算上提供相关的原则,另一方面要发挥其监督的功能,应当强化监督公允价值的使用,扩大公允价值的获取渠道,进而构建服务于会计监督的预警机制。财政部门需要加强和物价及统计部门之间的团结协作,依据政府部门所拥有的监督技术,管理好监管资源;有效使用现代通讯网络技术,收集同类产品相关生产销售信息,然后进行整理分析,将客观的准确的且有一定代表性的数据作为公允价值计量的参考依据。

(三)完善公允价值计量标准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完善公允价值计量的标准是适应金融全球化的必然要求。只有采用国际会计标准及时有效地披露相关的会计信息,才能够赢得投资者的信任,避免因为投资者因为不了解企业内部实情,在市场系统恶化的时候抛出股票而使企业市值出现猛烈震荡,此外也能够真正约束经营管理者。如果公允价值所提供的信息不能够很好地为决策服务时,应当充分完善公允价值的计量或者与其他计量方式综合使用。

五、结语

金融危机暴露了公允价值会计的许多问题与漏洞,值得各界深思。后金融危机时期的会计的改革与发展迫在眉睫,不仅要从会计系统性风险方面去评价现行的制度安排,还需要根据金融工具进行精确计量,预测所有可能的结果,尽可能地降低公允价值的繁琐性与会计准则信息的透明度,提高会计信息的可比性。在坚持公允计量及谨慎性等原则下,客观准确地反映企业资产内在的价值。相信通过各方共同的努力,我国会计改革将会更好地适应与推动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 黄世忠.后危机时代公允价值会计的改革与重塑[J].会计研究,2010(6).

第4篇

关键词:金融危机;发展中国家;金融开放

中图分类号:F8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8-000-01

金融危机是指一个国家或几个国家与地区的全部或大部分金融指标的急剧、短暂和超周期的恶化,其可分为货币危机、债务危机、银行危机等类型。随着经济全球化成为目前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跨国商品、服务商贸、流动资本在世界范围内的流通规模和形式增加,国与国之间的经贸往来频繁,相互依赖性不断增强,这也使得金融危机在全世界或多地区爆发的可能性大大增加,而且近年来金融危机呈现出多种形式混合的趋势。1997年的东南亚金融危机和2007年开始的美国次贷危机,给世界经济和金融秩序造成了极大地冲击,许多发展中国家的金融秩序在这两次金融危机中遭到重创。因此,分析金融危机产生的原因、影响和危害,从中得到一些借鉴和启示,适当调整国家的经济政策和金融秩序,对减弱因金融危机产生的危害,维护发展中国家经济稳定和健康发展是非常重要的。

一、金融危机与发展中国家金融开放

(一)金融危机对发展中国家金融运行的影响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发展中国家既有机遇,又有挑战。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以来,发达国家经济陷入衰退,发展中国家也遭受影响。由于发展中国家对外资本依赖性很高,对外币市场的依赖性也很大,金融危机的爆发促使发达国家银行和金融机构从发展中国家撤回资金,从而使许多发展中国家陷入流动性紧张。此外,发展中国家是国际市场的主要原材料和能源供给国,世界经济的不景气使得这些大宗商品的价格下滑,外汇收入缩水。此外,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援助也因金融危机的原因减少或搁浅。这些原因造成了2009世界经济首次出现自二战以来负增长的一年。为了应对全球性的经济危机,发展中国家及时调整国内财政政策,刺激经济发展和国际贸易。金融危机也促使了国家经济实力的相对变化,一段时期内,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将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其中亚洲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速度最快,发达国家经济也会出现增长,但是增速不会太快。

(二)金融危机对发展中国家外资、投资等方面的影响

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经济发展不平衡、科技创新能力不高、经济和金融实力不强的问题,对外资的依赖程度较高。目前,发展中国家已然成为世界发达国家的加工厂和原材料供应地,出口商品主要为劳动密集型,产品附加值低。金融危机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速变缓,受到直接影响的是国际贸易,主要原因可以归结为影响经济增长的收入效应和影响相对汇率水平的价格效应。

二、金融危机与我国国家金融开放现状

我国的金融开放有着自己鲜明的特点,在金融服务贸易方面,自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我国遵守《服务贸易总协定》以及申贸之前的承诺,逐步对银行、保险和证券业采取市场准入,但是还存在着金融服务贸易规则层面开放度较高,实际开放度较低的现状。在资本账户方面,总体上看我国资本账户管制的程度还很高,导致了我国金融市场效率较低和金融机构缺乏真正的活力和竞争力。此外,在持续的人民币升值预期,出口产品只是产权和科技含量较低以及人民币离岸市场不发达的情况下,人民币的国际使用尚存在众多的限制因素。

三、金融危机对我国金融危机开放的启示

(一)加强、改善国家宏观调控和金融监管,扩内需、保增长

2008年第四季度开始,为应对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实行稳健的财政政策和从紧的货币政策,将保证我国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作为当前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在需求结构上,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其中包括扩大投资规模、增加财政支出、增加货币信贷投放,同时实行结构性减税政策,增加国内居民的消费能力,依靠国内需求的增长来拉动经济发展。在积极利用外资的同时,确定国家金融观念,保证银行、证券、保险业在金融开放中中资金融机构处于主体地位,加强金融监督力度,使金融在政府的宏观调控下实行有限度的竞争。

(二)实行金融业务为主、自营业务为辅的模式

金融业务是指金融机构作为中介为实体经济提供并购、融资和理财等服务,而自营业务则是金融机构依靠自有资本金从事业务经营的模式。金融行业诞生之初就是为了适应和满足实体经济的客观需求,为实体经济提供金融服务。目前,我国金融业的综合经营还处于起步阶段,金融监管机构对金融风险管理和控制的水平还不高,这就要求我国金融业应该以业务为主,避免以自营业务为主时出现的行业内部逐利而舍弃金融业服务宗旨的本质,防止虚拟经济过度反应和经济泡沫现象的出现。

(三)加快金融服务业对外开放,促进金融业的国际化和金融体系效率的提高

金融体系效率直接影响经济活动的总量和规模,间接影响经济活动的结构和效率,进而影响到一个国家整体的国际竞争力。我国金融体系效率不高,金融服务业和国外相比存在很大差距。当前,我国应该加快金融业开放程度,转变和深化我国同世界各国的贸易投资关系,提高我国金融服务业的国际竞争力。

四、结论

综上所述,在经济高度全球化的时代,国际金融危机对发展中国家的负面影响越来越大。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应对金融危机时如何进一步改革和开放金融市场,在创新和开放中保证金融体系的安全性,即开放和保护的问题,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我们应该能够在应对金融危机中得到一些启示,在不断进行金融创新的同时加强对金融行业的监管力度,发挥金融行业为实体经济服务的功能,促进我国金融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参考文献:

[1]孙素华,胡胜德.对金融危机下我国金融自由化的思考.商业经济,2011(04).

[2]吴浩.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政策的借鉴意义.科技信息,2011(29).

[3]黄方亮.金融危机、金融开放与金融产业的规范发展.山东财经学院学报,2010(01).

第5篇

我国房地产价格波动与中央银行货币政策调控——来自货币供应量、汇率和利率的证据

资产证券化条件下的货币政策有效性研究——基于次贷危机背景的分析

人民银行资产负债结构对货币政策的影响探析

中国货币替代的测算、特征及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新银行监管模式视角下我国商业银行经营转型的思考

关于加强商业银行事业部架构下相关准入监管的思考

论我国现行银行业监管法律制度的缺陷与完善

美国两轮非常规货币政策评述与比较

巴基斯坦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

香港债券市场的特点及对内地银行间市场建设的启示

加快推动澳门金融IC卡发展的思路与建议

政府诱导型金融支持民族地区城镇化研究:广东清远案例

邮储银行支农成效及其制约因素分析——以广东肇庆市为例

股市成熟度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我国证券投资基金与股市和债市的波动相关性——基于BEKK模型和失败检验法的研究

国有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变动的时滞效用研究

房地产市场调控背景下房贷险的出路探析

我国建立婚姻保险制度初探

中国小企业成长之路

收入分配体制改革是下一轮增长周期的核心

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演进历程与发展条件

人民币跨境业务发展的若干问题探讨

房地产市场垄断、供给失灵及其治理

境外战略投资者持股比例对中国商业银行绩效影响研究

对转型期我国经济高增长与高失业并存的原因探析

金融发展、FDI与我国自主创新能力的门槛模型分析

企业直接融资制约因素实证分析:佛山案例

完善我国商业银行国别风险监管体制的思路

台湾农业金库的运作模式及其对内地农信社改革的启示

压力测试及其在中美两国中的应用

美国银行贷款损失准备计提制度研究及其启示

金融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加快发展的政策研究

金融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梅州油茶模式

信用衍生品市场的国际经验与中国发展——基于金融结构和宏观稳定的分析

基于CVaR-SV-N模型的股指期货风险度量

中国保险集团发展问题研究

农村小额人身保险可持续发展研究

我国保险业“低碳”发展分析

国库电子化的国际趋势及启示

贸易保护主义是调结构的催化剂

如何认识国际金融危机: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的现代解读

商业银行弱经济周期性分析及启示——以美国富国银行为例

金融危机中的货币政策理论分析与启示

FDI、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要素投入还是TFP?——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总部经济对货币政策实施区域效应的影响:外部表现、内在机制和实证分析

美国CFTC对期货交易的信息监管及其启示

社区银行与货币政策传导——美国的实践及对我国的启示

经济危机时期美国就业状况、政策调整及其启示

经济发达地区农村信用社市场定位的思考

农村金融服务研究:东莞视角

加强农村民间金融规范化建设的思路

次贷危机、信息不对称和指数交易

论期货公司业务创新空间

我国私人银行服务研究

BSC与KPI在银行绩效评价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县域信贷资金定价机制问题探析

影响银行卡追透的相关法律问题研究

第6篇

Abstract: This global financial crisis is the heaviest one since the Great Depression of 1930s. The global financial crisis has deep social and economical origins. This article analysis the origins of global financial crisis and how it influences on Chinese banks' operation.

关键词:全球金融危机;商业银行;经营

Key words: global fiancial crisis;commercial bank;operation

中图分类号:F830・99;F83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09)10-0138-03

0引言

在金融方面,美国一直处于全球领跑者的地位,我国在建立现代金融制度的过程中,美国的金融制度也是我国改革发展的一个重要参照。此次全球金融危机起源于美国次贷领域,并迅速在金融系统蔓延,表明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金融制度存在根本性缺陷。对全球金融危机的研究,对于建立符合我国实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金融体制,确保信贷安全稳健运行,进而保障我国经济快速平稳地健康发展具有突出的现实意义。本文旨在通过对此次全球金融危机的研究,深入了解造成危机的深层次原因和机理,揭示危机对我国银行业经营的影响,研究总结其对于我国商业银行经营的启示,探讨如何在金融危机的新形势下,应对危机、支持经济发展,防范信贷风险,促进我国银行业务持续健康发展。

1全球金融危机产生的原因分析

1.1 危机的直接原因分析

从此次全球金融危机的发展过程来看,造成危机的直接原因主要包括:

(1)美国房地产泡沫破灭。

造成此次金融危机的直接导火索是美国房地产泡沫的破灭。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信息科技革命的推动下,美国经历了战后前所未有的高速增长。2001年IT泡沫破灭后,为了刺激经济,美国采取了极具扩张性的货币政策。经过13次降息,到2003年6月25日,美联储将联邦基金利率下调至1%,创45年来最低水平。对利率极具敏感性的房地产市场价格急剧上升。自2003年以来,每年都有经济学家警告说美国的房地产泡沫将会破灭[1]。2007年8月,美国房地产泡沫终于破灭,次贷危机爆发,由此引发了自20世纪30年代世界经济大萧条以来最为严重的全球金融危机。

(2)美国宏观经济政策尤其是利率的调整。

长期的低利率政策刺激了房地产业的繁荣,然而从2004年6月起,美联储的低利率政策开始逆转。到2005年6月,经过连续13次调高利率,联邦基金利率从1%提高到4.25%。到2006年8月,联邦基金利率上升到5.25%,标志着美国扩张型货币政策完全逆转。连续升息提高了房屋借贷成本,开始发挥抑制需求和降温市场的作用,房价下跌,按揭违约风险加大,至2007年导致次贷危机爆发。

(3)金融资产证券化过度发展等。

20世纪70年代以来,金融工程技术取得长足发展,资产证券化发展迅猛。金融工程学家可以针对任何现金流设计出市场化的金融衍生产品。结构化金融产品使得信用级别低的客户可以获得金融支持。针对次级贷款的证券化和房地产市场相互推动成长。次级抵押贷款经过多次打包、分层处理形成CDO、CDO2、CDO3等多级证券产品,衍生品市场严重背离基础资产交易规模。据统计,2003年至2006年,信用衍生类金融市场规模膨胀了15倍,以达到50万亿美元的惊人规模。证券化将众多的金融机构和投资者联系起来,房产价格下跌导致各类金融衍生产品价格迅速缩水,市场迅速萎缩,产生连锁反应,危机在全球范围内蔓延。

1.2 危机的深层原因分析

此次全球金融危机是二十世纪初世界经济大萧条以来最为严重的一次全球经济危机,是世界经济运行内在矛盾的集中反映[2]。造成此次世纪金融海啸的深层次原因值得深入研究和思考。

(1)金融系统运行中的内在矛盾。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金融在社会经济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同时金融领域面临的内在结构性问题也在不断深化。这些内在的矛盾与问题交织发展,相互作用,最终促使危机的爆发。这些矛盾和问题主要包括:以投资银行和商业银行为代表的金融机构公司治理存在问题,过度追求利益过程中的过度风险承受;信用评级机构的委托问题;金融自由化导致的金融监管问题;微观金融风险管理与宏观经济政策之间的割裂和矛盾;结构性金融产品的特殊风险特点与监管之间的协调等。

(2)宏观经济运行中的内在矛盾。

金融危机反映了经济运行中的失衡问题,如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的失衡、储蓄与消费的失衡、进口与出口的失衡、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失衡等等。

(3)经济体制与经济思想方面的问题。

经济运行的问题,可以追溯到经济体制和经济思想方面的根源。20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市场化趋势不断发展,两次石油危机以及由此引发的资本主义滞涨危机,使得新古典经济思想取代凯恩斯主义而成为主流经济思想。20世纪末,剧变和中国的市场经济改革,最终形成了全球市场经济体制。推崇市场机制,放松政府监管成为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主要趋势。市场经济固有的盲目性和社会经济日趋复杂的社会化程度之间的矛盾不断累计加深,这是导致危机的重要根源。

(4)伦理道德方面的反思。

经济主体的行为总能找到最终的道德根源。此次金融危机从一开始就充满着伦理道德的色彩。一方面企业破产,经济下滑,失业率上升;一方面却是金融资本的自私与贪婪。市场主义思想的重要伦理基础是对财富的追逐和私利的维护。人们只之间复杂的社会关系被不断压缩至单一的市场交易关系之中,从而形成了异化的伦理道德。此次金融危机实质上是道德危机,资本的贪婪是导致美国金融危机的深层次原因。

2全球金融危机对我国银行业经营影响

2.1全球金融危机对我国银行业经营的短期影响

短期来看,此次金融危机对我国商业银行经营具有两个方面的直接影响:

首先,全球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的影响尚未见底,我国经济下行压力大,行业结构面临较大的调整压力。作为和经济周期依存度很高的银行业,将面临前所未有的经营压力,对商业银行市场竞争能力和风险控制能力都将是一场研究的考验。

其次,国家应对危机,采取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一大批基础建设项目投入建设,产业结构调整力度空前,都为商业银行提供了前所未所有的发展机遇。如何把握发展机遇,控制经营风险是商业银行必须很好把握的问题。

2.2全球金融危机对我国银行业经营的长期影响

从长期来看,此次全球金融危机将动摇许多原有的思想、理论和经营模式,将对我国商业银行经营产生深远的影响。

20世纪下半叶以来,以新古典经济理论为基础,以资产定价理论为核心的微观金融理论获得长足发展,借助资本市场金融衍生工具对风险进行组合管理成为现代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主流方式。此次全球金融危机表明,组合管理可以局部分散风险,但不能解决整体系统性风险[3]。

我国银行业近年来积极引进国际先进风险管理技术,借鉴国际先进风险度量模型,风险组合管理水平显著提高。从商业银行组织架构、业绩考核、业务流程等方面,我国银行业也积极向国际银行业靠拢,但此次金融危机对西方银行的运营模式提出了考验。我国银行将在如何立足传统,又借鉴吸收国际经验与教训上求得权衡与统一。

3全球金融危机对我国商业银行经营的启示

金融危机对我国商业银行经营具有多方面的启示:

首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动摇,社会经济理论与实践不能照搬别国的理论与做法,必须探索符合我国实际的社会经济理论与实践道路;

其次,信贷风险仍然是最大的金融风险,尤其是在经济社会联系不断加深,而我国的直接融资比重较低的情况下,必须保证信贷融资渠道畅通和信贷安全稳定至关重要;

第三,西方自由金融体制及其金融理论基础还存在根本性的缺陷,需要进一步整合、完善和发展;

第四,必须加大对银行业的监管,要正确处理好竞争、效益、风险之间的关系;

第五,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强调金融机构经营中的道德意识和社会责任,绝不能成为唯利是图的资本工具。

参考文献:

[1]余永定:《美国次贷危机:背景、原因与发展》[J];《当代亚太》2008(5):14-32。

第7篇

[关键词]金融危机 中国经济 影响 启示

一、引言

从2008年3月16日,美国第五大投资银行贝尔斯登公司为摩根大通公司收购;2008年7月11日,加利福尼亚州印地麦克银行由政府接管;到2008年9月16日,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宣布,授权纽约联邦储备银行向美国国际集团(AIG)提供850亿美元紧急贷款,正式接管这家全球最大保险机构。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前主席艾伦・格林斯潘说:“美国正陷于‘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中,这场危机引发经济衰退的可能性正在增大,美国躲过经济衰退的几率小于50%。这场危机将诱发全球一系列经济动荡,将有更多大型金融机构在这场危机中倒下。”

二、美国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中国经济在过去若干年快速的成长依赖于世界经济快速和稳定的发展,依赖于国际金融市场宽松和稳定的环境,世界经济和金融环境的变化,必然对中国经济产生重大影响。

1、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美国对中国的贸易总量高达中国出口贸易总量近50%。当因美国经济增长乏力导致的国内需求下降发生后,其对中国商品需求的增速也将下降,这将对中国的出口贸易增长造成抑制作用,从而影响国内经济的发展。此外,从全球市场的角度看,在次级债的影响下,发达地区受到打击最大,在美国对中国商品需求下降的同时,欧洲以及日本对中国商品的需求也会相应下降,这对于中国经济无疑是雪上加霜。美国的需求下降时,欧盟和日本的需求也跟随下降,欧盟与日本没有能成为美国份额下降的替代区域。因此,外向型经济主导下的中国经济产能过剩的问题将会越来越突出。

2、对国内企业的影响

由于所处的行业和环境不同,因此各企业所受的影响也是不同的。由于出口受到抑制,所以对外贸型企业影响较大。而对以内销为主满足内部需求的企业来说,影响则有限。随着美国经济增速放缓,我国对美国出口增幅下滑趋势明显。据统计,自次贷危机爆发以来,中国2008年第三季度对美出口增幅已出现较大幅度的回落一第一季度,中国对美出口同比增幅达20.4%,第二季度下降到15.6%,第三季度更是降至12.4%。同时,中国的出口企业在美元贬值的趋势下,出口产品的利润将被侵蚀,出口企业将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有相当一部分利润率低、抗风险能力不强的出口主导企业有可能无法生存。从内销型企业方面来看,由于其产品主要是为了满足内部需求,从而较少受到出口下降的影响。基于此,很多在国外市场受挫的外贸型企业也正在积极的开拓国内市场,进行艰难的转型。外贸型企业能否成功转型,以避免金融危机带来的影响,从而求得一个新的发展平台,这将是一个值得期待的问题。不过,总体来看,外贸不景气主要冲击民营企业,对国有企业的影响不大,即便有也是间接的。

3、对国内金融机构的影响

目前全球金融动荡的主线在发达国家。由于中国金融市场相对封闭,到目前为止,此次危机对我国金融体系的影响仍然有限,整体看,次级债投资在中国金融机构资产中的比重小于1%。其中,工商银行与建设银行持有数量小,次级债投资占权益比例为超过2%;中国银行持有数量相对较大,次级债投资占权益比例约为13%。从目前的情况看,国内银行相关投资的总头寸还是非常有限的,因此即便完全损失也不会给公司的业绩带来太大的直接影响。

三、美国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启示

此次美国金融危机对全球造成的影响是巨大的,给我们带来的思考也是深刻的。在一些国家,包括东南亚国家,长期依赖出口,由于其不可持续性,致使受影响非常之大。而中国争取要越过这个发展陷阱。因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我们现在已经掉入了这个陷阱。因此,找出一种新的增长模式,一种共享式经济增长模式,在经济增长过程中,使收入分配差距不断改善,这应该是中国所追求的。在危机面前,中国的企业该如何应对,以尽量减少损失,将是我们一直需要探讨的问题。当然,美国的经验也给了我们一些重要启示。

1、防止房地产市场的过热与崩塌

美国金融危机的导火线是房地产市场的过热与崩塌,中国同样:年在这样的隐忧。所以,中国政府要严防国内房地产市场出现比类情况。在国内,居民的住房按揭贷款一直被认为是优质资产,其实不然。中国的住房按揭贷款风险可能比美国次级债券风险还要高。因为,从住房按揭的对象来看,美国次级债券的次级贷款人信用还有等级之分(即“次级信用”),但对中国的按揭贷款者来说,估计其中很大部分人甚至连“次级信用”都没有。这是因为近几年来,凡是个人要申请住房按揭贷款,没有谁是不能够从银行获得贷款的,住房按揭贷款者基本上是没有什么信用等级可分的。这样,一部分信用欠佳的贷款人就必然会进入到房地产按揭贷款市场中。尽管目前国内不少个人的住房按揭贷款信用不好,但在房地产市场价格一直上涨时,过高的房价会把这类缺乏信用的住房按揭贷款的潜在风险掩盖起来。一旦中国房地产市场价格出现逆转,其潜在风险就必然会暴露出来。这些潜在风险一旦暴露出来,国内银行将面临类似美国次贷危机的风险。

2、注重金融机构的审慎经营

美国金融危机爆发的重要原因之一,在于金融机构为了逐利而不惜降低借贷标准,由于房价的不断上涨而忽视了住房贷款的第一还款来源,也就是贷款人自身的偿付能力。贷款公司和银行为了营销推出了一系列新产品,包括所谓的“零首付”“零文件”贷款等,从现在的情况来看,这些行为都是不审慎的。银行将这些贷款证券化,把风险从银行账本上转移到资本市场,风险本身并没有消失,而是为后来危机的爆发埋下了祸根。

第8篇

[关键词]公允价值;历史成本;次贷危机;金融危机;会计准则

[中图分类号]F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2426(2010)11-0040-03

自美国爆发金融危机以来,各国政府一方面积极应对,纷纷出台了一些应急办法和拯救措施以减缓危机。另一方面,美国与欧盟的政界、金融界都将危机的矛头指向公允价值会计。认为,公允价值计量不能全面反映金融资产的真实价值,夸大了次贷产品的损失,放大了次贷危机的广度和深度,是加剧金融危机的根本原因。面对市场的指责?熏世界各国及有关国际会计组织一直持抵制的态度,认为公允价值计量本身没有问题,造成金融危机的根本原因,在于次贷引发的流动性不足、金融创新缺乏透明度和有效监管。虽然公允价值计量导致某些金融负债和难变现资产的不当估价与判断,但其理论基础仍然存在。在此次危机中,公允价值暴露的种种缺陷,对我国公允价值运用有很强的启示作用,我们只要不断改进和完善公允价值计量的确认标准、计量方法、信息披露要求,就能解决其诸多不完善的问题。

一、公允价值的产生与发展

(一)公允价值的内涵

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B)将公允价值定义为: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并自愿的各方之间交换一项资产或负债时所采用的金额;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将公允价值定义为?押资产或负债在熟悉情况、没有关联的自愿参与者的当前交易中进行交换的价格。我国将公允价值定义为: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债务清偿的金额。相对于国际会计准则来说,我国对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使用范围规定还是比较谨慎的,主要体现在投资性房地产、金融工具、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债务重组和非共同控制下的企业合并等方面。上述三个定义在表达上虽有不同之处,但都有一个共同点,都暗含着公允价值是一种以市场输入变量为参照基础的估计价格。在发达的市场条件下,公允价值相对来说比较容易确认,但在不充分的市场条件下,如何确认公允价值还是比较困难的。

(二)公允价值的优势与缺陷

1.公允价值的优势。公允价值计量的优势是由其本身的特点决定的。它能较好地披露企业获得的现金流量,更准确地反映企业的经营能力和偿债能力以及所承担的财务风险,并向利益的相关者展示一个真实的企业。一是按公允价值进行计量,可向投资者提供更加透明的信息。公允价值比历史成本更加透明、及时、公开地披露金融资产泡沫,能促使金融机构、投资者和金融监管当局正视和化解金融资产泡沫。倘若没有采用公允价值会计计量,投资者可能永远被掩盖在金融界创设的虚幻泡沫中。二是公允价值计量是如实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的计量方法。公允价值计量方法本身不仅没有给此番金融危机火上浇油,反而通过如实反映企业财务状况,使危机更快暴露出来,更如实地反映了企业财务状况的计量方法,让投资者尽快看到了真实情况。三是公允价值计量优于历史成本计量。公允价值是基于市场信息的一种评价,当随着市场的变化,公允价值处在经常性的变化之中,与此相适应,资产的入账价值就不能是确定不变的,需要根据公允价值的变动进行调整,而历史成本计量是满足不了上述要求的。四是公允价值的运用更加有利于恢复市场信心。有效的公允价值会计反而有利于帮助解决信息披露问题,更加有利于恢复市场信心。当前的流动性和信心危机并不是由公允价值会计所引起的,虽然采用公允价值会计存在较大困难,但其仍旧是可选计量方法中最好的。

2.公允价值的缺陷。在正常的市场状况下,公允价值能动态而合理地反映资产价值,但当市场风险较大时,在一定程度上会引发信贷紧缩,激起市场恐慌气氛。因此,国际上要制定统一、完整、系统的公允价值指南,以便在运用上有章可循。同时要建立科学的公允价值的计量模型,使公允价值能够从活跃市场转向非活跃市场时,尽可能真实反映市场对资产、负债的评价。在非活跃市场中,尤其是资本流动性较弱的环节,不宜将该类市场报价作为公允价值,应将未来现金流量折现值作为公允价值的重要参考,并充分披露未来现金流量及折现率的假设基础,供报表使用者参考。另外,公允价值计量实际操作难度大,会出现不同的主体得出不同的公允价值计量的价值。

(三)公允价值的沿革

20世纪80年代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最终导致400多家金融机构相继破产。这些机构在倒闭前,看不出财务状况恶化的迹象,但当次贷危机引发金融危机出现时,则暴露了采取历史成本计量的不足,国际社会对使用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呼声越来越高。

20世纪90年代,会计环境发生了一系列重大变化?熏银行大量的衍生工具快速发展,历史成本已无法准确地反映衍生金融工具的价值变动。针对此状况,FSAB从2001年12月14日开始,经过五年多的研究,终于在2006年9月15日颁布了美国财务会计准则第157号“公允价值计量”,详细论述了公允价值的定义、资产或负债的公允价值及其应用、主市场或最有利市场、初始确认和后续确认、估价技术和公允价值等级等内容。此时,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已经确立。

上述两次金融危机,分别采用了历史成本与公允价值的两种计量方法,但都遭到质疑和指责,这使得我们不得不进行思考,采用何种计量方法才能应对目前金融危机呢?可以看到,历史成本与公允价值在起始计量日都是相同的,而二者的不同点主要表现在相关性与可靠性上。从二者的区别看,公允价值与历史成本是由不同的会计信息质量特征所决定的,历史成本具有较大的可靠性,但缺乏足够的相关性,而公允价值具有较大的相关性,但缺乏一定的可靠性。可见,相关性和可靠性才是历史成本与公允价值博弈的焦点。

我国公允价值在1998年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债务重组》以及《企业会计准则――非货币易》中就已经开始使用,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出现了一些上市公司滥用公允价值操纵利润的情况。在2001年修订《企业会计准则》时,公允价值会计计量属性被暂停使用,而仍采用历史成本会计计量属性。在2006年财政部的新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中,又重新启用了公允价值会计计量属性。这说明我国在重视会计信息质量可靠性的同时,也越来越重视会计信息质量的相关性。

在当今瞬息万变的社会,当价格变化反映了基本面的状况时,公允价值在反映金融产品真实价值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历史成本劣于公允价值的计量。因此,回归历史成本计价是历史的大倒退,但如何面对公允价值自身使用中存在的问题一直是会计界面临的首要任务。

二、公允价值的出路

(一)对公允价值的质疑

2008年9月?熏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了全球的金融风暴?熏席卷全球的金融和实体经济。损失惨重的美国金融界把矛头指向国际会计准则,认为公允价值计量不能全面反映金融资产的真实价值,起到了发生器和助推器的作用,是加剧金融危机的根本原因,并要求暂停或取消公允价值计量。面对美国金融界的指责,以FASB为代表的会计界认为,本次金融危机实质上是经济问题,而不是公允价值计量问题。公允价值是最能体现资产真实状况的计量属性,尤其更适宜金融衍生产品,因此不能废除。此时,公允价值在这场危机之中成了金融界与会计界争论的焦点。

(二)公允价值的修改措施

面对金融危机?熏各国政府纷纷出台了一些应急办法?熏以避免金融危机的恶化。美联储和欧盟认为,银行等金融机构不必再按公允价值反映当前市值记录。在资产负债表上,允许金融机构把违约风险考虑在内对资本进行估值,以避免资产价值在市场动荡中被低估;IASB也修订了国际会计准则第39号和国际报告准则第7号,“对于非指定衍生金融工具,在特定的情况下,交易金融资产可以重分类”;FASB在各方的压力下,也相应地修改了会计准则第157号,并了题为《市场不活跃时金融资产公允价值的计量》公报。美国国会通过了《紧急经济稳定法》,并责成美国证监会SEC在90天内完成是否取消或暂停《财务会计准则公告第157号――公允价值计量》的研究工作,并向国会提交专项研究报告。可见,各国修改会计准则行动可谓争先恐后?熏以此来保护自身的资产安全。

(三)金融危机的根本原因

SEC经过近三个月的紧张调查研究之后,于2008年12月30日向国会提交了关于公允价值会计的报告。这份报告旨在阐述以市场为计量的会计准则在本次金融海啸中并没有发挥错误的作用,金融企业陷入危机不应该归罪于现行的会计准则。但是,SEC在依然坚持第157号准则的前提下,提出了部分修订建议。应当说,这是一份对会计界相当利好的报告?熏也正面回应了金融界对会计准则的质疑。

2008年11月召开的20国集团峰会上列举了导致金融危机的主因是:追逐高收益、缺乏适度的风险评估和监管缺失;脆弱的保险业标准、不健全的风险管理行为;日益复杂和不透明的金融产品以及由此引发的过度负债;决策者、机构监管者没有充分地意识到并且采取措施应对金融市场正在扩大的风险;未能及时实施金融革新或者未能考虑本国监管不力所产生的后果。可见,在20国集团峰会上列举了导致金融危机的主因并没有提到公允价值。至此,伴随着金融危机而愈演愈烈的公允价值之争暂告一段落。

不容置疑,将金融危机与公允价值会计挂钩,实际上是国际上某些银行家和政治家在转移矛盾和公众的视线,即使金融产品不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此次金融危机也是不可能避免的。虽然公允价值计量远非完美,但这并不应成为废止公允价值会计的理由,也绝不会因为金融界的指责而夭折,再退回历史成本模式计价的年代。

(四)金融危机的拯救计划

由于20国集团峰会的声明和SEC向国会提交报告中列举的导致金融危机的主因不是公允价值,世界各国面对金融危机纷纷采取了拯救计划。2009年2月17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在科罗拉多州的丹佛签署了总额为7870亿美元的经济刺激一揽子方案,为美国未来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美国的救市拯救计划刚刚尘埃落定、金融业还未来得及充分消化这一利好,大洋彼岸的欧洲却开始越来越强烈地感受到了这一轮源自华尔街的金融风暴的冲击。欧洲多家银行因为受金融危机影响而深陷困境,迫使欧盟成员国伸出援手,通过大规模注资或国有化加以拯救。面对全球金融危机,我国及时调整了宏观经济政策的导向,果断实施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迅速推出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十项措施,并集中出台了一系列有较强针对性和操作性的具体措施。从2010年经济运行情况来看,这些措施已初见成效,经济出现明显的好转,形势比预想的要好得多。

三、我国应用公允价值的启示

针对公允价值的争论,我国应借鉴国际的经验与教训,未雨绸缪,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谨慎、稳步地推进公允价值计量模式。

第一,加强公允价值的理论研究,以完善会计准则。通过这次金融危机的教训,我国要加强对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研究,拓展公允价值应用的深度与广度,提高其可操作性。在制定企业会计准则时要充分考虑企业的类别和层次,平衡相关各方面利益。

第二,要制定在不活跃市场中的公允价值指南。我国会计准则制定部门要制定在非活跃市场中公允价值的新指南,具体指导企业如何根据价格下跌情况和市场流动性来判断非活跃市场殊问题。要允许企业在特殊状态下选择不同的会计计量属性和计量方式,来确定金融工具的账面价值,使其更具有可操作性。

第三,除制定公允价值的指南外,还应做好对企业难变现资产的正确估价与判断。为了保证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和透明度,我们在制定公允价值的指南基础上,还应提高企业对金融负债和难变现资产的正确估价与判断,以确定公允价值估计时判断与分析其合理性,使计算出来的公允价值更具有说服力。

第四,规范公允价值信息的披露,满足信息使用者的要求。在多变的金融市场上,金融工具的创新变化远远超过会计准则的制定,使金融工具的会计计量在操作上遇到新的问题。随着公允价值在会计领域和其他领域的广泛运用,为了保证信息披露的真实,满足信息使用者的要求,规范披露公允价值信息显得尤为重要。

第五,研究创新公允价值估值技术,以确保计量的可靠和公允。在我国具体的会计准则中对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实施前提是进行谨慎的规范,但在具体的会计应用中,其指导作用还不够强大。特别重要的是,在价格被严重高估和低估脱离资产的真实、合理内在价值时,如何有效地剔除这些非理性因素,更公允地反应资产的价值是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所以,要借鉴国外成熟市场的做法并结合我国实际,努力探求和创新公允价值估值方法与技术,来弥补其在操作中的缺陷。

第六,在金融危机下,政府干预公允价值应用中出现的问题是必然的。金融危机的出现凸显出公允价值计量属性与金融机构的资产计量方面有不相适应的问题,若单靠市场自身的调节无法解决经济运行过程中产生的所有问题。建议政府部门应积极建立金融市场信息的监测和反馈机制,在金融市场发生异常时,能及时发出预警信号,并迅速启动相应的应急机制,以避免危机的进一步蔓延。

综上所述,这次金融危机作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个转折点,其短期影响和长期影响都是巨大的。金融危机发生的根本原因是经济问题而非公允价值问题,对于这一结论我们可以从20国集团峰会上发表的声明和SEC向国会提交的调查报告中得以证实。虽然公允价值计量导致某些金融负债和难变现资产的不当估价与判断,但其理论基础仍然存在。我们只要不断改进和完善公允价值计量的确认标准、计量方法和信息披露要求,就能解决诸多不完善的问题。世界经济环境的快速变化,呼唤着公允价值计量的运用,公允价值取代历史成本计量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趋势。我们相信,随着公允价值计量理论的日臻完善,公允价值会计必将得到长足的发展,而完善后的公允价值必将成为21世纪会计计量模式的主流。

参考文献:

[1]彭南汀,王习武.论金融危机下的公允价值会计[J].金融会计,2008,(12).

[2]包于宁.美国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应用浅析[J].中国民营科技与经济,2008,(9).

[3]张连起,王纪平.金融危机下的公允价值思考[J].财务与会计,2009,(1).

[4]李强等.浅谈次贷危机中的公允价值[J].财会月刊,2009,(4).

[5]谭天明.公允价值资产价格泡沫与次贷危机问题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2009,(1).

第9篇

关键词:经济金融危机;原因与规律;比较;启示

中图分类号:F831.5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31(2012)03-0043-03DOI:10.3969/j.issn.1003-9031.2012.03.10

近30年来,世界范围内发生了拉美债务危机(1982―1983年)、日本经济衰退(1990年)、欧洲货币体系危机(1992―1993年)、墨西哥金融危机(1994―1995年)、东南亚金融危机(1997―1998年)、美国次贷危机及衍生的金融危机(2007年至今)等六次涉及面广、影响大的金融危机。从全球范围看,金融危机频发已成为全球经济的一个重要特征,如何加快经济结构转变,提高经济体系的弹性,实现国民经济的平稳运行是我国在后危机时代需要重点思考的战略性问题。

一、近三十年来主要金融危机的基本情况

这六次典型的金融危机共同表现为:起源于一国或一地区,金融市场或金融系统的动荡超出金融监管部门的控制力,造成金融体系混乱,并突出表现为绝大部分金融指标在短期内急剧恶化,风险不断累积,而使整个经济受到严重破坏。

(一)拉美债务危机(1982―1983年)

拉丁美洲部分国家的金融危机起源于外债引起的货币危机。当时,西方商业银行看好拉美和东亚国家的发展势头,在政府担保的背景下,大力向其贷款。墨西哥、巴西、阿根廷三个拉美大国的净银行债务从1977年的365亿美元增加到1982年末的3350亿美元,约为发展中国家总外债的一半,对外借款成为这些国家为贸易赤字融资的主要方式。随着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美国利率大幅度提高,投向拉美国家的资本有减少的趋势。但这时,拉美国家总体负债已经处于较高水平,主要借款国平均每年要用其出口创汇的50%以上来还本付息。1982年,墨西哥宣布不能按时还债为先导,拉美发展中国家的债务危机爆发。

(二)日本经济衰退(1990年)

1985年,五个发达国家达成“广场协议”,同意以联合干预外汇市场的方式促使美元贬值,日元、马克升值。日本经济因日元升值而受挫,日本政府实施了宽松的货币政策,导致股票市场、房地产市场价格猛涨,形成“泡沫经济”。同时,日本银行实行超低利率政策,储户对银行丧失信心而发生挤提,导致银行最终破产倒闭和政府提供大量援助,产生了银行危机。1985―1989年,日本银行贷款的增加额为128万亿日元,其中62万亿是贷向不动产和非银行金融机构。20世纪90年代,银行的贷款的相当一部分已成为不良资产,银行不良资产占GDP的2~3%(日本GDP总值为500万亿日元)。1989年,日本收紧货币政策,刺破资产泡沫。1990年股市崩溃,1991年房地产价格狂跌,日本经济开始陷入长期衰退。

(三)欧洲货币体系危机(1992―1993年)

1992年,欧洲货币体系危机爆发,根源是统一后的德国实力增强打破了欧共体内部均衡,其导火索是芬兰宣布芬兰马克与德国马克脱钩,实行自由浮动。当时,德国马克在欧洲货币单位中用马克表示的份额不变,由于马克对美元汇率升高,马克在欧洲货币单位中的相对份额也提高。而英国和意大利经济一直不景气,需要实行低利率政策。但统一后的德国出现了财政巨额赤字,政府担心通货膨胀和社会问题而提高利率,引起了外汇市场抛售英镑、里拉而抢购马克的风潮,致使里拉和英镑汇率大跌。

(四)墨西哥金融危机(1994―1995年)

1982年的债务危机后,1986年的石油价格暴跌再次重挫墨西哥经济。经过艰苦调整,到上世纪90年代初,墨西哥通货膨胀得以控制,外国直接投资增长迅猛,墨西哥中央银行积累了几十亿美元的储备。但是,北美自由贸易同盟于1994年初生效。1994年12月20日,为了刺激经济增长,墨西哥政府宣布比索贬值,通货膨胀再次飙升,墨西哥经济重新陷入严重衰退。

(五)东南亚金融危机(1997―1998年)

东南亚金融危机从1997年泰铢贬值开始,危机波及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尼、新加坡等,形成一场席卷整个东南亚的金融风暴。台湾、韩国、新加坡、日本和香港的金融市场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并波及到美国、新西兰及欧洲。东南亚金融危机的直接导火索是国际货币投机者洞悉了泰国经济金融体制的脆弱和缺陷而进行的趋势性投机,但是东南亚金融危机的深层次原因是东南亚国家和地区经济增长方式和经济体制存在重大缺陷。

(六)美国次贷危机及衍生的金融危机(2007年至今)

20世纪80年代,美国出台了一系列放松金融管制的法规,为次级抵押贷款的发展创造了条件,次贷市场急剧扩大。同时,金融机构将次级抵押贷款打包成次级抵押贷款证券,信用增级后,受到各国投资者的欢迎。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市场规模,从1995年的650亿美元迅速上升到2006年末的1.3万亿美元。但从2004年中期开始,美联储连续17次加息,房贷利率也随之攀升,加剧了贷款者的还贷压力。2007年,次级抵押贷款拖欠、违约及停止抵押赎回权数量不断攀升,并衍生出一系列事件(诸如贝尔斯登破产、雷曼兄弟申请破产保护、美林证券被美洲银行收购等),演化成一场全球性金融危机。

二、六次金融危机前的共同特征分析

(一)经济持续增长掩饰了经济结构问题

以东南亚为例,泰国、韩国和菲律宾在1997年前已连续15年保持6%~8%的经济增长。而日本经济的平均增长速度也保持在4%左右。其中,1987―1990年日本GDP实际增长率分别高达4.9%、6.0%、4.5%和5.1%,在历史上极为少见。20世纪80年代末至1994年危机前,墨西哥同样经历了较长的经济繁荣期。总的来看,在这些经济体持续繁荣的吸引下,资金不断投入,加剧了经济体的不平衡,经济结构问题被表面上的持续繁荣所掩盖。

(二)外部资金大量流入

经济持续高增长以及政策因素吸引了外部资金的大量流入,使这些国家更容易受到反向资本流动的影响,尤其是在外部资金以流动性极强的短期债务和热钱为主要形式的情况下更是如此。例如,危机前的泰国为吸引外资,实施了一系列推进金融自由化的措施,鼓励从国外以低成本借入美元,导致资金大量流入。墨西哥以及其他拉美国家在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两次危机前,都经历了大量外资流入的情形。

(三)国内信贷快速增长

在外部资金大量流入的情况下,各国为维持固定且相对较高的汇率,导致国内流动性明显增多。例如,1981―1997年,韩国、泰国和印尼等东南亚各国国内信贷的实际平均增长率分别高达13%、17%和25%。而金融自由化使外币贷款非常容易。比如,墨西哥利率自由化改革使银行以粗放扩张来降低成本,银行贷款以每年20%-30%的高速增长。日本在经济泡沫时期,金融资产收益大幅上升,促使企业大举从银行贷款并投资金融资产,法人企业在1985―1990年间共筹集405万亿日元中,有185万亿来自金融机构贷款。

(四)普遍的过度投资

在外部资金大量流入、信贷快速增长和对经济持续增长的乐观预期下,危机前各国普遍出现过度投资的现象,资产价格泡沫隐现。例如,1986―1995年,韩国、泰国以及印尼等国的投资占GDP平均比例分别高达33.9%、36.3%和32.6%,导致电子、汽车等一些关键工业部门以及房地产出现生产过剩。1990年前,日本兴起投资股票和土地热,企业和个人大举借贷投资金融资产和土地。

(五)股票、房地产等资产价格快速上涨

过于乐观的预期导致大量资金转向投机性强的资本市场。例如,日本股票市值从1981年的81万亿日元剧增至1989年的527万亿日元,而同期日本GDP增长不到一倍,股票市盈率已达到250倍的异常水平。危机前,泰国房地产贷款占总贷款比高达25%,商品房空置率偏高,股市、楼市乃至整个经济出现过度繁荣。1993年末,危机前的墨西哥股市也同样极度繁荣,以美元计价的股价达到1985―1989年平均水平的10倍。

(六)贸易持续逆差并不断恶化

危机前,这些国家贸易状况不断恶化,逆差持续扩大,造成了对维持本币币值的信心丧失,使得经济在外部冲击面前不堪一击。拉美等发展中国家的经常项目逆差由20世纪70年代初的平均70亿美元猛增到1975年的310亿,逆差的持续增加使得这些国家大量依靠对外债务融资,从而增加了利息负担。1990―1996年,泰国的经常项目逆差占GDP的比例平均达到7%,而且由于不恰当地维持高汇率使得竞争地位不断下降,外界对泰国维持币值能力的信心开始动摇。

(七)货币普遍被高估

危机前,这些国家还有一个最大的共同点,就是货币普遍被高估。例如,在“广场协议”背景下,日元兑美元汇率由1984年的251上升到1986年的160。泰国、墨西哥等国在危机前都选择了钉住美元的汇率政策,导致本币逐渐被高估。

三、金融危机的救治措施比较

(一)财政政策

发生金融危机时,这些国家出现了货币大幅贬值,为防止财政大幅恶化,这些国家实施紧缩性财政政策。例如:拉美债务危机时,各国要求压缩开支,减少财政赤字;欧洲货币危机时,英国政府减少对外举债,缓建一些政府的工程项目;东南亚金融危机时,泰国要求政府官员厉行节约,减少不必要的出国访问;马来西亚1998年政府支出削减18%,部长工资降低10%等[1]。

(二)汇率政策

世界银行统计,实行浮动汇率制的国家爆发经济金融危机的比例始终高于固定汇率国家。发生经济金融为危机时,汇率动荡,为控制汇率暴跌局面,有关中央银行进入外汇市场进行干预。例如,东南亚金融危机时,泰国动用100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印尼也多次进场干预,具有一定成效。

(三)货币政策

发生经济金融危机时,加强对商业银行贷款的管理,控制货币发行量,尽力使货币增长率同经济增长率相一致。例如:欧洲货币体系危机时,部分央行审慎地运用存款准备金制度、“窗口指导”、公开市场操作等货币政策工具,并对中长期贷款贷前进行了严格的审批,对市场流动性也作了从紧管理。东南亚及金融危机时,马来西亚、菲律宾都对房地产业的贷款额作了限制。

(四)消费政策

扩大居民的消费需求始终是救治经济金融危机的重要举措。例如,日本为振兴萎靡不振的经济,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包括扩大国内需求,降低利率,居民消费呈现上升趋势,减税购买住宅使东京等大城市的新建住宅销售量大幅回升。东南亚金融危机时,泰国鼓励国民购买国货,多次举行“泰人助泰、食国产、用国货”的廉价国货集市。马来西亚号召国民减少进口货的消费,韩国也大力提倡使用国货。

四、启示

(一)深入客观分析金融危机的实质有助于准确认识我国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

危机的发生虽有偶然性,但也有必然性,特别要注意经济增长过程伴随着结构性矛盾的积累问题,微小的外部冲击都可能成为引发危机的导火索。另一方面,也应注意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的有利之处。日本经济衰退促进产业向我国转移,日本对华直接投资增长强劲,投资结构发生重大变化,制造业投资比重迅速提高是为明证。东南亚洲金融危机期间,我国采取了一系列积极政策,增强吸引外资优势和增强出口优势,也扩大了影响、提高了国际地位。越南的金融危机放缓了我国产业向越南等国家转移的步伐。

(二)优化经济结构才能够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

优化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做强实体经济是金融发展的基础,也是我国经济长期稳定发展的必备条件。根据比较优势建立起来的企业不会形成对外过渡依赖。而且,随着生产要素结构的升级,资金逐渐由相对稀缺变为相对丰富,劳动力由相对丰富变为相对稀缺,产业结构和技术结构自然要随着比较优势的变化而升级[2]。

(三)加强宏观调控政策的协调配合,维护金融稳定

加强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协调与配合,熨平经济的大起大落,维护金融市场的稳定。充分发挥财政政策在经济结构调整中的优势,坚持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严格控制信货规模和信贷投向。当前我国经济运行中依然存在经济结构不合理、企业效益偏低等问题。应继续实行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严格控制信贷投向[3]。

(四)注意金融开放与金融监管的协调,提高金融监管效能

金融开放与金融监管是一个相辅相成的过程。后危机时代,在进一步完善微观审慎金融监管的基础上,应重点构建宏观审慎金融监管体系,维护金融体系的稳定,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建立金融风险预警机制,内容应主要包括企业资产负债率、银行逾期贷款比率和坏账率、通货膨胀率、货币供应增长率、外汇储备与短期国际债务的比率、预算赤字、经常项目逆差、利率和汇率政策等。同时,在完成国有金融机构的改革后,应该进一步加快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国有金融资产管理制度[4]。

参考文献:

[1]范香梅,邹宁静.金融危机的本源及其救助措施探究――基于三次重大金融危机的比较分析[J].长沙理工大学学报,2011(1).

[2]李东星.美国金融危机与亚洲金融危机的比较分析[J].特区经济,2009(12).

[3]李东荣.浅析新兴市场经济体金融危机的成因和防范――从东亚和拉美金融危机引发的思考[J].金融研究,200

第10篇

关键词:金融危机;财务管理;启示

引言

如果从2007年底美国发生“次级贷款”危机算起,被称为世界性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至今已近两年了,现在还再探讨这个题目,似乎有炒冷饭之嫌,但在笔者看来,理由有:

理由之一:有人说,金融危机使我们失去了很多,但不应失去思考;它摧毁了我们许多,但不应摧毁价值。还有人说金融危机百年一遇,但要充分认识到它给我们上了生动而又深刻的一课,是年轻人锻炼成长的好机会。它给我们多了一种经历、一种见识、一种历练、一种本事。不论从哪个角度,都必须通过思考,认真总结经验,不能轻易地放弃金融危机给人类思考的价值。

理由之二:人们经常说形势决定任务。当前各国共同面临的问题是,对世界经济寒潮何时消退的形势做出科学的判断,以便确定当前任务。

就我国而言,在经济寒潮何时消退中存在多种意见,其中有两种代表性意见:一种意见认为,我国经济2008年底就触底,2009年第三季度就能走出低谷看到曙光;另一种意见则认为,这次经济寒潮2009年才能见底,2010年才能有起色。应当说,这两种意见都有各自的道理。

主张2009年下半年就能见到曙光的理由,媒体已有许多的披露,这里从略。下面主要讲主张2010年才能有起色的理由。

信息时代,世界虽大也只不过是个地球村,谁也不能独善其身。这里先关注世界多数经济专家的看法。他们认为,这场经济危机目前仍见不到底,也很难预测什么时候能见底。因为政府救市方案只能缓解,而不能根治;实体经济深层次矛盾依然在激化,经济调整还将进一步展开。有的专家还预言会出现第二波金融危机。拿超级大国——美国的经济来说,经济危机还在继续,其经济仍然在恶化,失业在增加,消费率(占GDP的比重)从70%降到60%等。这是因为,美国生产要素已缺乏增长动力,不知道用什么方式能够填平金融海啸造成的巨大窟窿,更不知如何维持美元稳固的世界地位?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美国经济学家克鲁格曼(因预测到这次金融危机而得奖)日前表示:到2011年世界经济将真正进入萧条期,人们将看到零利息、通货膨胀和无复苏景象,这种情况还将延续很长时间。前不久,新加坡宣布一年期存款利率是百万分之一,也就是一百万存款的利息是1元。这不是零利息又是什么?

我国的状况又是如何呢?由于这次金融危机是通过美元和五花八门衍生金融工具向世界各国扩散,并渗透到世界各国经济中。既要看到我国经济基本面及发展优势和潜力,也要看到我国所面对的外部严峻环境和自身的困难。而对于后者。主要有四点判断:

第一。经济增速继续下滑。2009年一季度GDP同比只增长61%;全国财政收入1.46万亿元,同比下降8.3%。用电量和运输量一般是研究宏观经济走势的风向标,而一季度用电量还在下降,说明经济产出仍是下降趋势。有人具体指出,2009年我国经济可能出现投资、消费和出口三大需求同时减速的险情。先说投资。投资增长的原因,是经济增速的拉动。现在经济下滑,投资自然就没有积极性。再说消费,这几年主要是靠汽车、房地产拉动,而这两个产业又是靠消费信贷刺激起来的,然而百姓的消费力已经被透支了。

第二,以城市化提高消费率并不理想。三十年城市化人口要有9亿,而现在只有4亿多。而今又有1000多万的农民工返乡,农村的消费很难拉动,目前又很难找出新的经济增长点。类似于家电下乡这样的策略并不理想。东部不想买,西部又买不起。有的还说,家电是因为不能出口,才转销到农村的,而价格优惠13%,只等于出口的退税而已。

第三,央行认为,房地产目前仍有回调的危险。商品房开工面积还在下降。其调整时间约需要3年,仍要引起——系列行业的调整。

第四,伴随着改革开放以及全球化产业的分工,中国经济的增长对对外贸易的高依存度,短期内难以逆转。如我国与美国的年贸易额高达3000多亿美元。而我国出口却在下降,2009年一季度进出口总额同比降24.9%。我国经济面临美欧经济衰退及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巨大考验。

综上所述,金融危机已到尽头的说法并不可靠,现在仅是进入止稳状态。因此,如何从认识危机产生原因和怎样科学认识危机的问题出发,进而总结经验、丰富知识、提振信心、沉着应对、认真地做好本职工作、共克时艰这些问题,今天仍然严肃地摆在面前,需要我们做出响亮的回答。

因此,今天来探讨这个题目并没有过时,更不是炒冷饭,仍然具有理论与现实的针对性。

基于此,根据有关文献及笔者学习的体会,这里先讲金融危机及其产生的原因,即根源;再讲当前人们对金融危机的几种认识;接着讨论一下怎样科学与辩证地看待金融危机;最后,根据上述金融危机产生的原因和发展的形势,谈一谈金融危机给财务管理和会计工作带来的思考和启示。

一、经济危机产生的原因

至今,有些人仍然感到这场危机来得莫名其妙。在谈原因之前,先通俗地说一下什么是经济危机。

一个国家的经济,由过热到停滞,再走向衰退,达到一定程度时,就发生经济危机。从其表面现象来说,就是你所生产的东西,有钱的人不需要,而需要的人又买不起;或者说,大家需要的东西无人生产,不需要的东西却还在大量制造。严重而又全面的经济危机,是以下述7种现象为其主要特征的:一是经济严重泡沫化(商品价格严重脱离价值);二是经济结构失衡,生产相对过剩;三是银行严重亏损,有的倒闭;四是很多企业破产,大量员工失业;五是发生通货膨胀或是通货紧缩;六是经济下滑;七是经济秩序混乱。当人类被动地接受惩罚后,又会回到价值规律上来,使经济得以恢复。但以后又会再出现经济危机,使经济呈现周期性、螺旋式上升。因此,经济危机既有始,也会有终,所以称其为经济发展的周期性。

那么,产生金融危机的原因是什么?应当说,各个时期产生经济危机的具体原因不尽相同。更为重要的是,金融危机至今还在继续。此时,要对这场金融危机做出全面的寻根究源还不是时候。下面根据有关资料,讲五个主要原因。

(一)过度消费和超前消费

美国人有过度消费和超前消费的习惯,今天敢花明天或是后天的钱。然而。天上掉不下馅饼。这就要碰到一个问题,怎样才能有钱保证过度消费和超前消费?常规的做法是借债和捞钱。

先说借债。美国人在世纪之交,储蓄率已是0,且敢于借钱花,负债的水平相当高,据说已达10多万亿美元。这是什么概念呢?拿我们的人民币来说,10多万亿美元,相当于70万亿人民币。而我国2008年的财政收入约6万多亿人民币。即使什么钱都不花,12年左右才能还清债务。从这个意义上说,美国也是世界上最穷的国家。有人说过。美国是太多的人花了还不起的钱,世界太多的人又把钱借给了不该借的人。如很多国家都买

美国的国债,我国到2008年底总共持有美国的国债7274亿美元,占美国国债的23.6%,已经超过日本,是美国国债第一大持有国。现在,我们还在买美国的国债。

再说捞钱。多年来,他们挥舞着美元的大棒,认为经济的增长已不是依靠主要的生产要素,而是热心地去制造科技网络泡沫、房地产泡沫和衍生产品泡沫等等,以便捞钱。有这样的社会存在,就很容易养成投机的心理。投机虽是市场的剂,但漠视风险的过度投机所制造的泡沫总是要破的,也就是必然要受到价值规律的惩罚,使市场失去稳定的基础,引发金融危机。例如,近年来,在高利润的诱惑和激烈竞争的压力下,投资银行逐步地放弃需要资本金很少、以赚取佣金的主业务,而是不务正业和本末倒置地大量介入“次级贷款”市场和复杂衍生金融产品投资。而衍生金融产品又具有众所周知的杠杆效应,可以放大收益和风险,交易主体只要交少量的保证金就可以完成高回报的交易。高杠杆率使得投资银行对融资依赖增强,一旦投资银行不能通过融资维持流动性时,就容易引起投资银行的破产。美国五大投资银行就是教训。

(二)金融创新过度和不恰当使用

虽然金融创新对金融的发展具有推进器的作用,但又有放大风险的一面,是把双刃剑。因此,必须把金融创新风险置于可控的范围内。美国是推崇金融创新的国度,现在究竟有多少衍生金融工具,谁也无法搞清楚。它们又是如何创新和使用金融创新工具的呢?如美国的房贷机构——房利美和房地美购买商业银行和房贷公司流动性差的贷款,通过资产证券化,将其转换成债券在市场上发售,投资银行又利用其金融工程技术,通过创新再将“次债”进行分割、打包、组合并在市场上分别出售。由此衍生层次变迭加,信用链条拉长。其结果是没有人去关心这些衍生金融产品的真正基础价值。从而助长和推动了极度的短期投机趋利化,最终酿成了严重的金融市场危机。可以说,美国本轮金融危机就是“次贷”危机所蔓延的结果,“次贷”危机是美国金融机构的金融创新过度和不恰当使用金融衍生品的产物。

总之,好大喜功和寅吃卯粮,终究是要付出惨痛代价的。同时,也使我们想到,我们党所提出的可持续的发展战略是何等的正确和有眼光。

(三)对经济疏于监管

正反的经验均证明,市场经济是法制的经济,必须依法进行监管。建立在法制和监管基础上的一些市场运行的基本规则和制度,是一个健康和有序的金融体系赖以运行的基石。市场主体如果脱离监管和法制的约束,过度追求盈利,盲目竞争,市场就可能滑向无序,金融危机就极易发生。而美国自由金融主义发展模式已经走到了顶峰,必然导致金融市场的系统性崩溃。总理2009年初在剑桥演讲时,一针见血地指出,这场金融危机使我们看到,市场也不是万能的,一味放任自由,势必引起经济秩序的混乱和社会分配不公,最终受到惩罚。总理还说,从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一些经济实体疏于监管,一些金融机构受利益驱动,利用数十倍金融杠杆进行超额融资,在获取高额利润同时,把巨大的风险留给整个世界。这充分说明,不受管理的市场经济是行不通的。

(四)不合理的高薪激励

有关机构的研究资料表明,2007年美国大企业高管薪水水平是普通员工的275倍,而大约30年前,则是35比1。在中国,据媒体的披露,中国银行董事长是150万,相当于美国30年前的水平。金融机构对高管激励措施,往往与短期证券交易收益挂钩。在诱人的高薪躯动下,华尔街的精英们为了追求巨额短期回报,纷纷试水“有毒证券”,借助于金融创新从事金融冒险。如前所说,美国的房贷机构、经纪公司将贷款发放给没有还贷能力的借款人,商业银行、投资银行则将房贷资产打包卖给投资者,重奖之下放弃授信标准。离开合理边界的高薪激励,是这场金融危机的始作俑者和罪魁祸首之一。

(五)数学模型的滥用

数学模型本身是科学与严密的,但却是静止的,而资本市场则是生动活泼和瞬息万变的。数学模型依赖一些脱离现实市场条件的抽象假设和历史数据,因而只能在一定范围内作为投资决策参考,不能作为投资决策的依据。过分依赖模型进行投资决策是不科学的,必须对模型计算结果给予科学判断。恰恰是不准确的投资模型,使得华尔街分析师、精算师忽略系统性错误,并在证券化分析、系统风险估算,甚至违约率计算上出现预测失误,最终成为这次美国系统性金融危机的一个重要诱因。

存在决定意识。金融危机,既然发生了,人们会有怎样的认识呢?

二、对这场金融危机现有的几种认识

下面列举现有的三种认识。

(一)巴不得一夜之间就能告别经济危机

据有的媒体披露,1998年东南亚发生了金融危机,泰国人一夜醒来,每个家庭的财富缩水了20%。本次金融危机已造成世界4万亿美元损失,大体上每人平均约3万元人民币。这对非洲绝大多数的国家和我国有些地区来说,都是天文数字。对我国来说,尚未见到这样的指针和数字。尽管我国经济基本面还是好的,但无论是国家还是个人,都蒙受了损失,其程度估计不会亚于泰国人。根据媒体的披露,给我们留下较深印象的有:

第一,经济下滑。如2008年国家的GDP和财政收入增幅都比上一年下降。

第二,股市沪A从六千一百多点跌到一千六百多点,降了72%左右。2008年A股的市值减少了20多万亿元,创证券市场开张侣年以来的记录。因市值减少,中国经济证券化比率也从2007年157.5%回归到2008年的53.87%。

第三,就业面缩小,失业增加。毕业大学生就业难,有一千多万农民工返乡,使许多家庭的收入缩水,生活陷入了困境。

第四,企业的业绩下滑,职工的工资和奖金减少。

不难想象,上述的这些情况给生活带来了压力,又给精神上带来烦恼。甚至使人容易产生悲观失望情绪,对经济和生活失去应有信心。例如,由于金融危机的发生,美国人比7年前还穷,历史倒退了7年。世界上已有4位亿万富翁自杀。4月22日,美国住房抵押贷款的主要来源之一——房利美的CFO也在家中自杀。邻居都讲他是好人,同事讲他的能力出众,去年还获85万美元奖金。自杀原因可能是压力太大。俄罗斯的亿万富翁因金融危机也少了一半。香港的百万富豪在2008年减少了6.6万人,平均流动资产(基金、股票、外汇、债券及其它流动资产)减少120万港元。因此,许多人巴不得在一夜之间就能挥手告别经济危机。

(二)盼望房价能越低越好

我国房地产的价格时有上涨过快的情况,很多低收入家庭买不起房子。政府根据这一现象,采取了如运用税收和利率杠杆等调控的措施,鼓励买房。有的人希望政府能进一步运用行政手段,打压房价,价格越低越好,使大家都能买得起房子。

(三)希望天天有便宜货

为了促进消费,刺激经济,政府采取了包括发放消费券在内的许多措施,帮助困难群众。许多企业也为了使自己手头有真金白银,以便在危机中取得主动,采取了包括降价在内的许多促销策略,有许多商品的价格低于成本。这种策略使得部分人认为,经济危机没有什么不好,工资一分也没少,而衣食住行乐都在降价,天天有便宜货可买。有的人一买东西,就可以用好几年。

上述这三种比较有代表性的想法,是否全面与科学?

三、必须以科学、辩证的眼光看待这一场金融危机

针对上述三种想法,相应地讲三点:

(一)应充分认识到金融危机的客观性和不可抗拒性

当今,世界绝大多数的国家放弃了计划经济的模式,实行市场经济体制。市场经济的本质是竞争,价值规律必然要起作用。所谓的价值规律,讲的是商品的价值量取决于社会平均必要劳动时间。目前还无法加以直接计算,只能借助于价格(货币)加以表现。由于供求关系,价格会随价值上下波动,但最终决定价格的是价值。市场经济正是通过价值规律的价格机制进行调节。即通过价格信号知道要生产什么,不生产什么。所以,价值规律是一所伟大的学校。

市场经济同样存在着许多问题。最重要的问题是在追逐利润的竞争中,由于信息不对称和生产的无政府主义,会使生产具有很大盲目性,进而引发经济结构失衡,从而出现开头所讲的那些经济危机现象。这些现象,不是买卖双方或是某个人特意安排的,而是在价值规律作用下,受到惩罚后才能知道的,属于事后的惩罚,当发现并要纠正时已经来不及了。因此,经济危机是无法阻挡也逃脱不了的。换言之,经济危机不是那种招之即来、挥之即去的东西,而是具有客观性质和不可抗拒性,并成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另一条经济规律,叫做经济周期规律。这也是实行市场经济这一资源配置形式,在创造高速生产力同时,必须付出的代价,或是不可克服的弊端。正因为如此,认识并深入理解金融危机应成为人生的必修课。

(二)商品房价格并非越低越好

商品房价格问题,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思维上往往会出现“剪不断,理还乱”的状况。

首先,从理论上看,商品房价格不是由主观愿望决定的,它最终是被商品房的价值所决定的。也就是价格太高了,背离其价值,很多人买不起,这当然不行,也不可能长久下去;反之,如果太低了,亏本生意没有人会做。其价格问题,只能由市场决定,由价值规律进行调节。决不能倒退到商品价格均由政府规定的计划经济体制时代。况且,据统计,房地产行业牵涉到五十几个行业,如钢铁和水泥等行业,是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占到GDP的比重10%,与相关的56个行业加起来占到GDP的40%。这里有个如何照顾到更多人利益的问题。

其次,商品房价格问题,同很多经济问题一样,是一个两难选择的问题。温总理2009年2月28日与网友在线交流时说,住房人均不足10平方米的要超过千万户以上。但是。笔者认为实际比这要多。因为每年的大学生有600万人,不久就要结婚,这需要多少房子?总理这里想说的是,商品房目前还存在着很大的需求。可总理没有讲另一方面,也就是现在居民手中有钱,光储蓄就有25万亿多元,这还没有包括基金、股票、债券、外汇等。可为什么老百姓手中有钱。又有需求,而商房却大量积压?其症结是开发商与消费方想法不一致,没有找到合理的价格。从政府的角度来说,处于究竟是倾向老百姓还是倾向开发商这种两难选择的境地。十个行业的振兴计划只有房地产行业可能与此有关。如何解决需要与价格的均冲性问题,这正是企业家和经济学家的任务。最近中央发表了房地产白皮书,称由于需求的刚性,再降房价的可能性很少。

最后,关于是不是必须让每个人都能买得起房子的问题,号称世界上收入最高的美国,也只有30%左右的人有房子,其它的人都是租房子住,很多人租住政府的廉租房。其实,经济高度商品化后,人力资源也高度地在流动,买个房子会感到很拖累。

总之,商品房价格要降到合理的价位,并非越低越好,也不是越高越好。商品房价格不能严重背离价值。

(三)商品低价促销问题只能治标不能治本

经济学中有个基本常识,只有投入小于产出时,社会不仅能生存,而且能发展。因此,任何社会都要节约,力争以尽可能少的投入来取得尽可能大的产出。这里讲的节约,归根到底是时间节约,时间节约规律被称为是最高级的经济规律。社会对节约要求的强制性,也适用于企业。现在用时间节约规律来看促销的现象,企业能长期用低于成本的价格出售商品吗?如果是这样,企业一定不能生存。现在的促销只是一种战略,而且他们失去的也希望能在今后得到补偿。促销对于经济危机来说,只能治标不能治本,更不是长远之计。

由此可见,上述的三种想法均不大科学,且存在片面性,也不符合辩证法。对于金融危机,科学的态度应是:一方面是要承认和尊重规律,人类在它的面前是渺小的;另一方面,要提振信心,积极地去面对。也就是说,30年前我们选择了市场经济,享受了市场经济带来的快速发展;今天我们也要勇敢地面对市场周期性波动。

四、金融危机对财务管理和会计工作的启示

对财会工作者而言,这次经济危机,可以暴露和反思以往在财务管理和会计工作上的不足,把它看成是彰显和提升财务理念的好机会,把财务管理和会计工作提高到新的水平。当今,每个企业都必须有针对性地加强以下的建设和管理。

(一)必须加强财务管理的战略研究和建设

财务管理应采取什么战略?这是财务管理的首要问题。过去,有相当多的企业随波逐流,人家做什么就跟着做什么,什么赚钱就做什么。而不去研究、咨询、分析和制订战略,确定经营模式。根据金融危机产生的根源,今后应看重考虑的问题主要有:

1企业的生产经营要着重于实业

当前的危机是危中有机,关键看能否抓住机遇。现在政府为应对金融危机所投入的每一分钱,在战略上都要立足于科学发展,再不能回到传统发展的老路上去。也就是在保速度、保增长的同时,要做到促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促进建设现代产业体系。因为只有培育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经济增长点,才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可持续性,才是应对危机的长久及治本之策。在制订企业经营和财务管理的战略时,我国的实体经济应名副其实,生产经营应重在实业。

虽然融资等问题离不开资本市场,但不能把主要精力放在资本市场上,特别是股票投资。

2要慎用各种理财的金融衍生产品

本来,金融创新的根本目的是要规避风险和套期保值,并非危机的根源,但如果滥用或将其视为投资工具,就会成为金融危机的罪魁祸首。2007年全球外汇资金和金融衍生产品全年交易量达3259万亿美元,相当于当年全球GDP总和的67倍,已超过了实体经济的需求。俗话说“吃一堑长一智”。特别是要慎用各种理财的金融衍生产品的创新,要注意掌握使用中的“度”。那么,其度如何把握呢?据数据介绍,一般可以遵循以下的原则:

第一,总量适度的原则。要以规避风险和套期保值的需要为标准,而不是要通过投资获利。否则又将演变成不可抗拒的风险。

第二,程控的原则。对金融衍生产品投资要有内控机制,如果是无法控制,则不能投资。

第三,稳步推行原则。先推行简单、风险低的产品,等待水平提高以后,再向复杂、风险高的产品过渡。

说到财务战略,热门的话题是楼市和股市,却很少有人去关心居民储蓄以及货币量扩大的问题。可把它比喻为定时炸弹、笼中虎、或是堰塞湖,也不知道什么时候会爆炸和溃堤?估计在未来GDP温和增长下还可能发生通货膨胀。对此,在理财战略上怎么应对?

(二)加强风险导向型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

内部控制随环境变化,处于不断的演进之中。针对现代企业风险无时不有、无处不存的这一环境,COSO委员会于2004年颁布了企业风险管理框架(ERM),认为以前的内部控制整体框架,包含在企业风险管理框架之中,足以说明对企业风险管理的重视。从中明白,风险发现就是收益发现的过程。这次金融危机不知有多少企业倒下(20世纪30年代有15000多家银行倒闭)?2009年的头两个月,美国又有14家银行倒闭。尽管各个企业倒闭的原因不尽相同,但共同的原因是对风险的管理不到位,资金的风险管理做得不好。根据这次金融危机给我们的教育与启示。当前资金的风险管理应针对性地做好三个方面:

第一,现在相当多的企业,仍然存在着不是内部人控制就是外部人控制的局面,这是造成资金风险管理有名无实的重要原因。在现代企业制度建设中,要建立科学有效的权力制衡机制和有效的授权与监控机制。因为在风险投机收益的诱惑面前,监督往往无效。制衡才是最有效手段。

第二,要加强企业的文化建设,特别是要加强责任感的建设。这是因为:一方面风险管理绝不是管理阶层几个人的事,而是要贯穿企业管理的每一个过程和每一个人;另一方面,制度不是万能的,新的情况与问题会不断发生,这就要求做到在授权之内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任。

第三,大国之间的摩擦或由于某个国家的金融危机,都会对收汇造成致命的打击。还有不断创新金融的工具,它们都充满风险,需要对此高度警惕。

(三)树立“现金为王”的观念

资金是企业“血液”。对此,人们在平日里也许不能充分领悟,但在金融危机的环境下,就不再难以理解了。这次的金融危机给我们的启示之一是现金对于企业的重要性。事实表明。由于现金流动性不足,不能偿还到期债务而破产的不在少数,甚至有的企业还是盈利性破产。因此,在预期融资困难时,尤其是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企业就必须储备尽可能多的现金,以保全企业的生存。尽管金融危机不是经常爆发,但又很难预期。从这个角度看,如果希望企业的基业常青,控制负债水平,保持科学流动性,持有必要的现金储备,就显得十分必要。这就是所说的“现金为王”的观念。同时,在方法上,要重视企业现金流量表的编制、分析和应用,把现金流量表放在首位。

这并不是说持有现金多多益善,而是要注意收益与风险的匹配。从理论上说,资产的盈利性与流动性具有替代关系。企业现金保持量越多,流动性就越强,但极端了会严重影响其盈利性;企业现金保持量少,盈利性就强,但极端了会严重影响其流动性,这就是利益与风险的匹配。如何做好匹配,宏观经济行业环境、国家货币政策、公司财务状况等都是公司现金持有量的影响因素,有很深学问。现有人对1998年世界主要国家或地区现金持有比率[=现金及现金等价物/(总资产-现金及现金等价物)]进行了比较,发现美国企业的现金持有比率为6.4%、英国为6.1%、日本为15.5%、我国台湾为11.6%。相比而言,国内大陆上市公司现金持有水平比较高:中国上市公司的现金持有比率约为16.8%。1998~2007年中国上市公司的平均现金持有比率约为24%。各国比率相差的原因是什么?没有答案。

(四)对企业会计准则进行再认识和提出新的认识

2007年我国上市公司实施了与世界趋同的新会计准则。其最大的特点之一,是引进公允价值这一计量属性。经本次金融危机实践的检验,其科学性及效果如何呢?

先做简单的回顾。1990年9月10日,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时任主席理查德·c·布雷登,在参议院银行、住宅及都市事务委员会作证时指出,历史成本财务报告对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于事无补。他首次提出应当以公允价值作为金融工具。但是近20年来,公允价值计量属性一直存在争论并不断进行调整、修订与完善,经历了风风雨雨。

美国金融危机爆发后,公允价值计量与金融危机的关系问题再次成为金融界与会计界的焦点。对其看法有不同声音:

据资料证明,欧美政治家曾经把矛头指向了按市价计算的所谓公允价值的会计准则。他们认为,在金融危机时,公允价值计量会令很多金融机构的资产价值被严重低估。为了让资产负债表好看,又会被迫抛售损失比较大的资产,进一步压低了这些资产价格,造成恶性循环。因此认为公允价值计量是加剧金融危机的因素之一。

现任财政部会计司司长刘玉廷在参加一次座谈会时指出,金融危机与公允价值并没有直接的、必然的联系,金融危机产生的根源是美国超前消费及衍生金融产品泛滥。它原则上是经济问题而非会计问题,公允价值仅是一种计量工具,是一种事后反映,并不是促成危机发生的原因。用公允价值进行计量是没有问题的,只是计量方法上还需要研究。

对这些意见怎么看?笔者认为,公允价值计量从表面上看来,只是一种计量的方法问题,这没有错。但它客观上会导致利润表和资产负债表项目发生波动,从而会影响着经营者与投资者行为,是有经济后果的。问题还在于,所谓的公允价值取得,存在着技术上的困难。同时,公允价值既有如实反映的一面,又会有各人理解不同的一面,很容易纵并运用于盈余管理等。具体到本次金融危机,其主要的表现是:公允价值在反映企业金融资产的价格上过于敏感,很多时候会成为资本市场助涨与助跌的工具。也就是在市场狂热时,它可以加剧市场狂热;而当市场陷入恐慌时,则可以加剧市场陷入恐慌,这就是人们所讲的推波助澜。针对这些问题,应该通过这次金融危机的实践进行分析,并得到相应启示。现总结以下几点:

第一,要注意流动性管理。流动性可以简单地理解为现金支付能力,它是企业资产配置和资本结构管理的结果。因此用公允价值计量资产和负债,要以流动性为目标,要能保证企业在持续经营的前提下,有足够现金头寸。

第二,提倡交易对象的管理。交易对象使用公允价值计量,在管理上,应运用该法获得交易对象的情况概要,对各项财务的指标影响进行判断,包括收益、资本、财务比率是否达到企业内部控制标准。

第三,重视处理好与投资者的关系。与公允价值计量相关的,尤其是不可观测数据的采用、管理层的判断等,更是企业需要详细披露的内容。同时管理层需要重视与投资者沟通,并解释财务指标的变动,使投资者了解企业的价值等。

总之,公允价值计量不是恶魔,也不是救世主。它是现今金融市场高度发达的必然结果,全面否定它并不可行。在思想方法论上,不能简单化,而要具体问题做具体分析,也就是对公允价值计量的使用要注意硬约束。今后,公允价值这种计量方法还需要在实践中检验,不断地进行再认识并提出新认识。

第11篇

关键词:金融危机;财务管理;启示

如果从2007年底美国发生“次级贷款”危机算起,被称为世界性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至今已近两年了,现在还再探讨这个题目,似乎有炒冷饭之嫌,但在笔者看来,理由有:

理由之一:有人说,金融危机使我们失去了很多,但不应失去思考;它摧毁了我们许多,但不应摧毁价值。还有人说金融危机百年一遇,但要充分认识到它给我们上了生动而又深刻的一课,是年轻人锻炼成长的好机会。它给我们多了一种经历、一种见识、一种历练、一种本事。不论从哪个角度,都必须通过思考,认真总结经验,不能轻易地放弃金融危机给人类思考的价值。

理由之二:人们经常说形势决定任务。当前各国共同面临的问题是,对世界经济寒潮何时消退的形势做出科学的判断,以便确定当前任务。

就我国而言,在经济寒潮何时消退中存在多种意见,其中有两种代表性意见:一种意见认为,我国经济2008年底就触底,2009年第三季度就能走出低谷看到曙光;另一种意见则认为,这次经济寒潮2009年才能见底,2010年才能有起色。应当说,这两种意见都有各自的道理。

主张2009年下半年就能见到曙光的理由,媒体已有许多的披露,这里从略。下面主要讲主张2010年才能有起色的理由。

信息时代,世界虽大也只不过是个地球村,谁也不能独善其身。这里先关注世界多数经济专家的看法。他们认为,这场经济危机目前仍见不到底,也很难预测什么时候能见底。因为政府救市方案只能缓解,而不能根治;实体经济深层次矛盾依然在激化,经济调整还将进一步展开。有的专家还预言会出现第二波金融危机。拿超级大国——美国的经济来说,经济危机还在继续,其经济仍然在恶化,失业在增加,消费率(占GDP的比重)从70%降到60%等。这是因为,美国生产要素已缺乏增长动力,不知道用什么方式能够填平金融海啸造成的巨大窟窿,更不知如何维持美元稳固的世界地位?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美国经济学家克鲁格曼(因预测到这次金融危机而得奖)日前表示:到2011年世界经济将真正进入萧条期,人们将看到零利息、通货膨胀和无复苏景象,这种情况还将延续很长时间。前不久,新加坡宣布一年期存款利率是百万分之一,也就是一百万存款的利息是1元。这不是零利息又是什么?

我国的状况又是如何呢?由于这次金融危机是通过美元和五花八门衍生金融工具向世界各国扩散,并渗透到世界各国经济中。既要看到我国经济基本面及发展优势和潜力,也要看到我国所面对的外部严峻环境和自身的困难。而对于后者。主要有四点判断:

第一。经济增速继续下滑。2009年一季度GDP同比只增长61%;全国财政收入1.46万亿元,同比下降8.3%。用电量和运输量一般是研究宏观经济走势的风向标,而一季度用电量还在下降,说明经济产出仍是下降趋势。有人具体指出,2009年我国经济可能出现投资、消费和出口三大需求同时减速的险情。先说投资。投资增长的原因,是经济增速的拉动。现在经济下滑,投资自然就没有积极性。再说消费,这几年主要是靠汽车、房地产拉动,而这两个产业又是靠消费信贷刺激起来的,然而百姓的消费力已经被透支了。

第二,以城市化提高消费率并不理想。三十年城市化人口要有9亿,而现在只有4亿多。而今又有1000多万的农民工返乡,农村的消费很难拉动,目前又很难找出新的经济增长点。类似于家电下乡这样的策略并不理想。东部不想买,西部又买不起。有的还说,家电是因为不能出口,才转销到农村的,而价格优惠13%,只等于出口的退税而已。

第三,央行认为,房地产目前仍有回调的危险。商品房开工面积还在下降。其调整时间约需要3年,仍要引起——系列行业的调整。

第四,伴随着改革开放以及全球化产业的分工,中国经济的增长对对外贸易的高依存度,短期内难以逆转。如我国与美国的年贸易额高达3000多亿美元。而我国出口却在下降,2009年一季度进出口总额同比降24.9%。我国经济面临美欧经济衰退及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巨大考验。

综上所述,金融危机已到尽头的说法并不可靠,现在仅是进入止稳状态。因此,如何从认识危机产生原因和怎样科学认识危机的问题出发,进而总结经验、丰富知识、提振信心、沉着应对、认真地做好本职工作、共克时艰这些问题,今天仍然严肃地摆在面前,需要我们做出响亮的回答。

因此,今天来探讨这个题目并没有过时,更不是炒冷饭,仍然具有理论与现实的针对性。

基于此,根据有关文献及笔者学习的体会,这里先讲金融危机及其产生的原因,即根源;再讲当前人们对金融危机的几种认识;接着讨论一下怎样科学与辩证地看待金融危机;最后,根据上述金融危机产生的原因和发展的形势,谈一谈金融危机给财务管理和会计工作带来的思考和启示。

一、经济危机产生的原因

至今,有些人仍然感到这场危机来得莫名其妙。在谈原因之前,先通俗地说一下什么是经济危机。

一个国家的经济,由过热到停滞,再走向衰退,达到一定程度时,就发生经济危机。从其表面现象来说,就是你所生产的东西,有钱的人不需要,而需要的人又买不起;或者说,大家需要的东西无人生产,不需要的东西却还在大量制造。严重而又全面的经济危机,是以下述7种现象为其主要特征的:一是经济严重泡沫化(商品价格严重脱离价值);二是经济结构失衡,生产相对过剩;三是银行严重亏损,有的倒闭;四是很多企业破产,大量员工失业;五是发生通货膨胀或是通货紧缩;六是经济下滑;七是经济秩序混乱。当人类被动地接受惩罚后,又会回到价值规律上来,使经济得以恢复。但以后又会再出现经济危机,使经济呈现周期性、螺旋式上升。因此,经济危机既有始,也会有终,所以称其为经济发展的周期性。

那么,产生金融危机的原因是什么?应当说,各个时期产生经济危机的具体原因不尽相同。更为重要的是,金融危机至今还在继续。此时,要对这场金融危机做出全面的寻根究源还不是时候。下面根据有关资料,讲五个主要原因。

(一)过度消费和超前消费

美国人有过度消费和超前消费的习惯,今天敢花明天或是后天的钱。然而。天上掉不下馅饼。这就要碰到一个问题,怎样才能有钱保证过度消费和超前消费?常规的做法是借债和捞钱。

先说借债。美国人在世纪之交,储蓄率已是0,且敢于借钱花,负债的水平相当高,据说已达10多万亿美元。这是什么概念呢?拿我们的人民币来说,10多万亿美元,相当于70万亿人民币。而我国2008年的财政收入约6万多亿人民币。即使什么钱都不花,12年左右才能还清债务。从这个意义上说,美国也是世界上最穷的国家。有人说过。美国是太多的人花了还不起的钱,世界太多的人又把钱借给了不该借的人。如很多国家都买美国的国债,我国到2008年底总共持有美国的国债7274亿美元,占美国国债的23.6%,已经超过日本,是美国国债第一大持有国。现在,我们还在买美国的国债。

再说捞钱。多年来,他们挥舞着美元的大棒,认为经济的增长已不是依靠主要的生产要素,而是热心地去制造科技网络泡沫、房地产泡沫和衍生产品泡沫等等,以便捞钱。有这样的社会存在,就很容易养成投机的心理。投机虽是市场的剂,但漠视风险的过度投机所制造的泡沫总是要破的,也就是必然要受到价值规律的惩罚,使市场失去稳定的基础,引发金融危机。例如,近年来,在高利润的诱惑和激烈竞争的压力下,投资银行逐步地放弃需要资本金很少、以赚取佣金的主业务,而是不务正业和本末倒置地大量介入“次级贷款”市场和复杂衍生金融产品投资。而衍生金融产品又具有众所周知的杠杆效应,可以放大收益和风险,交易主体只要交少量的保证金就可以完成高回报的交易。高杠杆率使得投资银行对融资依赖增强,一旦投资银行不能通过融资维持流动性时,就容易引起投资银行的破产。美国五大投资银行就是教训。

(二)金融创新过度和不恰当使用

虽然金融创新对金融的发展具有推进器的作用,但又有放大风险的一面,是把双刃剑。因此,必须把金融创新风险置于可控的范围内。美国是推崇金融创新的国度,现在究竟有多少衍生金融工具,谁也无法搞清楚。它们又是如何创新和使用金融创新工具的呢?如美国的房贷机构——房利美和房地美购买商业银行和房贷公司流动性差的贷款,通过资产证券化,将其转换成债券在市场上发售,投资银行又利用其金融工程技术,通过创新再将“次债”进行分割、打包、组合并在市场上分别出售。由此衍生层次变迭加,信用链条拉长。其结果是没有人去关心这些衍生金融产品的真正基础价值。从而助长和推动了极度的短期投机趋利化,最终酿成了严重的金融市场危机。可以说,美国本轮金融危机就是“次贷”危机所蔓延的结果,“次贷”危机是美国金融机构的金融创新过度和不恰当使用金融衍生品的产物。

总之,好大喜功和寅吃卯粮,终究是要付出惨痛代价的。同时,也使我们想到,我们党所提出的可持续的发展战略是何等的正确和有眼光。

(三)对经济疏于监管

正反的经验均证明,市场经济是法制的经济,必须依法进行监管。建立在法制和监管基础上的一些市场运行的基本规则和制度,是一个健康和有序的金融体系赖以运行的基石。市场主体如果脱离监管和法制的约束,过度追求盈利,盲目竞争,市场就可能滑向无序,金融危机就极易发生。而美国自由金融主义发展模式已经走到了顶峰,必然导致金融市场的系统性崩溃。总理2009年初在剑桥演讲时,一针见血地指出,这场金融危机使我们看到,市场也不是万能的,一味放任自由,势必引起经济秩序的混乱和社会分配不公,最终受到惩罚。总理还说,从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一些经济实体疏于监管,一些金融机构受利益驱动,利用数十倍金融杠杆进行超额融资,在获取高额利润同时,把巨大的风险留给整个世界。这充分说明,不受管理的市场经济是行不通的。

(四)不合理的高薪激励

有关机构的研究资料表明,2007年美国大企业高管薪水水平是普通员工的275倍,而大约30年前,则是35比1。在中国,据媒体的披露,中国银行董事长是150万,相当于美国30年前的水平。金融机构对高管激励措施,往往与短期证券交易收益挂钩。在诱人的高薪躯动下,华尔街的精英们为了追求巨额短期回报,纷纷试水“有毒证券”,借助于金融创新从事金融冒险。如前所说,美国的房贷机构、经纪公司将贷款发放给没有还贷能力的借款人,商业银行、投资银行则将房贷资产打包卖给投资者,重奖之下放弃授信标准。离开合理边界的高薪激励,是这场金融危机的始作俑者和罪魁祸首之一。

(五)数学模型的滥用

数学模型本身是科学与严密的,但却是静止的,而资本市场则是生动活泼和瞬息万变的。数学模型依赖一些脱离现实市场条件的抽象假设和历史数据,因而只能在一定范围内作为投资决策参考,不能作为投资决策的依据。过分依赖模型进行投资决策是不科学的,必须对模型计算结果给予科学判断。恰恰是不准确的投资模型,使得华尔街分析师、精算师忽略系统性错误,并在证券化分析、系统风险估算,甚至违约率计算上出现预测失误,最终成为这次美国系统性金融危机的一个重要诱因。

存在决定意识。金融危机,既然发生了,人们会有怎样的认识呢?

二、对这场金融危机现有的几种认识

下面列举现有的三种认识。

(一)巴不得一夜之间就能告别经济危机

据有的媒体披露,1998年东南亚发生了金融危机,泰国人一夜醒来,每个家庭的财富缩水了20%。本次金融危机已造成世界4万亿美元损失,大体上每人平均约3万元人民币。这对非洲绝大多数的国家和我国有些地区来说,都是天文数字。对我国来说,尚未见到这样的指针和数字。尽管我国经济基本面还是好的,但无论是国家还是个人,都蒙受了损失,其程度估计不会亚于泰国人。根据媒体的披露,给我们留下较深印象的有:

第一,经济下滑。如2008年国家的GDP和财政收入增幅都比上一年下降。

第二,股市沪A从六千一百多点跌到一千六百多点,降了72%左右。2008年A股的市值减少了20多万亿元,创证券市场开张侣年以来的记录。因市值减少,中国经济证券化比率也从2007年157.5%回归到2008年的53.87%。

第三,就业面缩小,失业增加。毕业大学生就业难,有一千多万农民工返乡,使许多家庭的收入缩水,生活陷入了困境。

第四,企业的业绩下滑,职工的工资和奖金减少。

不难想象,上述的这些情况给生活带来了压力,又给精神上带来烦恼。甚至使人容易产生悲观失望情绪,对经济和生活失去应有信心。例如,由于金融危机的发生,美国人比7年前还穷,历史倒退了7年。世界上已有4位亿万富翁自杀。4月22日,美国住房抵押贷款的主要来源之一——房利美的CFO也在家中自杀。邻居都讲他是好人,同事讲他的能力出众,去年还获85万美元奖金。自杀原因可能是压力太大。俄罗斯的亿万富翁因金融危机也少了一半。香港的百万富豪在2008年减少了6.6万人,平均流动资产(基金、股票、外汇、债券及其它流动资产)减少120万港元。因此,许多人巴不得在一夜之间就能挥手告别经济危机。

(二)盼望房价能越低越好

我国房地产的价格时有上涨过快的情况,很多低收入家庭买不起房子。政府根据这一现象,采取了如运用税收和利率杠杆等调控的措施,鼓励买房。有的人希望政府能进一步运用行政手段,打压房价,价格越低越好,使大家都能买得起房子。

(三)希望天天有便宜货

为了促进消费,刺激经济,政府采取了包括发放消费券在内的许多措施,帮助困难群众。许多企业也为了使自己手头有真金白银,以便在危机中取得主动,采取了包括降价在内的许多促销策略,有许多商品的价格低于成本。这种策略使得部分人认为,经济危机没有什么不好,工资一分也没少,而衣食住行乐都在降价,天天有便宜货可买。有的人一买东西,就可以用好几年。

上述这三种比较有代表性的想法,是否全面与科学?

三、必须以科学、辩证的眼光看待这一场金融危机

针对上述三种想法,相应地讲三点:

(一)应充分认识到金融危机的客观性和不可抗拒性

当今,世界绝大多数的国家放弃了计划经济的模式,实行市场经济体制。市场经济的本质是竞争,价值规律必然要起作用。所谓的价值规律,讲的是商品的价值量取决于社会平均必要劳动时间。目前还无法加以直接计算,只能借助于价格(货币)加以表现。由于供求关系,价格会随价值上下波动,但最终决定价格的是价值。市场经济正是通过价值规律的价格机制进行调节。即通过价格信号知道要生产什么,不生产什么。所以,价值规律是一所伟大的学校。

市场经济同样存在着许多问题。最重要的问题是在追逐利润的竞争中,由于信息不对称和生产的无政府主义,会使生产具有很大盲目性,进而引发经济结构失衡,从而出现开头所讲的那些经济危机现象。这些现象,不是买卖双方或是某个人特意安排的,而是在价值规律作用下,受到惩罚后才能知道的,属于事后的惩罚,当发现并要纠正时已经来不及了。因此,经济危机是无法阻挡也逃脱不了的。换言之,经济危机不是那种招之即来、挥之即去的东西,而是具有客观性质和不可抗拒性,并成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另一条经济规律,叫做经济周期规律。这也是实行市场经济这一资源配置形式,在创造高速生产力同时,必须付出的代价,或是不可克服的弊端。正因为如此,认识并深入理解金融危机应成为人生的必修课。

(二)商品房价格并非越低越好

商品房价格问题,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思维上往往会出现“剪不断,理还乱”的状况。

首先,从理论上看,商品房价格不是由主观愿望决定的,它最终是被商品房的价值所决定的。也就是价格太高了,背离其价值,很多人买不起,这当然不行,也不可能长久下去;反之,如果太低了,亏本生意没有人会做。其价格问题,只能由市场决定,由价值规律进行调节。决不能倒退到商品价格均由政府规定的计划经济体制时代。况且,据统计,房地产行业牵涉到五十几个行业,如钢铁和水泥等行业,是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占到GDP的比重10%,与相关的56个行业加起来占到GDP的40%。这里有个如何照顾到更多人利益的问题。

其次,商品房价格问题,同很多经济问题一样,是一个两难选择的问题。温总理2009年2月28日与网友在线交流时说,住房人均不足10平方米的要超过千万户以上。但是。笔者认为实际比这要多。因为每年的大学生有600万人,不久就要结婚,这需要多少房子?总理这里想说的是,商品房目前还存在着很大的需求。可总理没有讲另一方面,也就是现在居民手中有钱,光储蓄就有25万亿多元,这还没有包括基金、股票、债券、外汇等。可为什么老百姓手中有钱。又有需求,而商房却大量积压?其症结是开发商与消费方想法不一致,没有找到合理的价格。从政府的角度来说,处于究竟是倾向老百姓还是倾向开发商这种两难选择的境地。十个行业的振兴计划只有房地产行业可能与此有关。如何解决需要与价格的均冲性问题,这正是企业家和经济学家的任务。最近中央发表了房地产白皮书,称由于需求的刚性,再降房价的可能性很少。

最后,关于是不是必须让每个人都能买得起房子的问题,号称世界上收入最高的美国,也只有30%左右的人有房子,其它的人都是租房子住,很多人租住政府的廉租房。其实,经济高度商品化后,人力资源也高度地在流动,买个房子会感到很拖累。

总之,商品房价格要降到合理的价位,并非越低越好,也不是越高越好。商品房价格不能严重背离价值。

(三)商品低价促销问题只能治标不能治本

经济学中有个基本常识,只有投入小于产出时,社会不仅能生存,而且能发展。因此,任何社会都要节约,力争以尽可能少的投入来取得尽可能大的产出。这里讲的节约,归根到底是时间节约,时间节约规律被称为是最高级的经济规律。社会对节约要求的强制性,也适用于企业。现在用时间节约规律来看促销的现象,企业能长期用低于成本的价格出售商品吗?如果是这样,企业一定不能生存。现在的促销只是一种战略,而且他们失去的也希望能在今后得到补偿。促销对于经济危机来说,只能治标不能治本,更不是长远之计。

由此可见,上述的三种想法均不大科学,且存在片面性,也不符合辩证法。对于金融危机,科学的态度应是:一方面是要承认和尊重规律,人类在它的面前是渺小的;另一方面,要提振信心,积极地去面对。也就是说,30年前我们选择了市场经济,享受了市场经济带来的快速发展;今天我们也要勇敢地面对市场周期性波动。

四、金融危机对财务管理和会计工作的启示

对财会工作者而言,这次经济危机,可以暴露和反思以往在财务管理和会计工作上的不足,把它看成是彰显和提升财务理念的好机会,把财务管理和会计工作提高到新的水平。当今,每个企业都必须有针对性地加强以下的建设和管理。

(一)必须加强财务管理的战略研究和建设

财务管理应采取什么战略?这是财务管理的首要问题。过去,有相当多的企业随波逐流,人家做什么就跟着做什么,什么赚钱就做什么。而不去研究、咨询、分析和制订战略,确定经营模式。根据金融危机产生的根源,今后应看重考虑的问题主要有:

1企业的生产经营要着重于实业

当前的危机是危中有机,关键看能否抓住机遇。现在政府为应对金融危机所投入的每一分钱,在战略上都要立足于科学发展,再不能回到传统发展的老路上去。也就是在保速度、保增长的同时,要做到促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促进建设现代产业体系。因为只有培育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经济增长点,才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可持续性,才是应对危机的长久及治本之策。在制订企业经营和财务管理的战略时,我国的实体经济应名副其实,生产经营应重在实业。

虽然融资等问题离不开资本市场,但不能把主要精力放在资本市场上,特别是股票投资。

2要慎用各种理财的金融衍生产品

本来,金融创新的根本目的是要规避风险和套期保值,并非危机的根源,但如果滥用或将其视为投资工具,就会成为金融危机的罪魁祸首。2007年全球外汇资金和金融衍生产品全年交易量达3259万亿美元,相当于当年全球GDP总和的67倍,已超过了实体经济的需求。俗话说“吃一堑长一智”。特别是要慎用各种理财的金融衍生产品的创新,要注意掌握使用中的“度”。那么,其度如何把握呢?据数据介绍,一般可以遵循以下的原则:

第一,总量适度的原则。要以规避风险和套期保值的需要为标准,而不是要通过投资获利。否则又将演变成不可抗拒的风险。

第二,程控的原则。对金融衍生产品投资要有内控机制,如果是无法控制,则不能投资。

第三,稳步推行原则。先推行简单、风险低的产品,等待水平提高以后,再向复杂、风险高的产品过渡。

说到财务战略,热门的话题是楼市和股市,却很少有人去关心居民储蓄以及货币量扩大的问题。可把它比喻为定时炸弹、笼中虎、或是堰塞湖,也不知道什么时候会爆炸和溃堤?估计在未来GDP温和增长下还可能发生通货膨胀。对此,在理财战略上怎么应对?

(二)加强风险导向型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

内部控制随环境变化,处于不断的演进之中。针对现代企业风险无时不有、无处不存的这一环境,COSO委员会于2004年颁布了企业风险管理框架(ERM),认为以前的内部控制整体框架,包含在企业风险管理框架之中,足以说明对企业风险管理的重视。从中明白,风险发现就是收益发现的过程。这次金融危机不知有多少企业倒下(20世纪30年代有15000多家银行倒闭)?2009年的头两个月,美国又有14家银行倒闭。尽管各个企业倒闭的原因不尽相同,但共同的原因是对风险的管理不到位,资金的风险管理做得不好。根据这次金融危机给我们的教育与启示。当前资金的风险管理应针对性地做好三个方面:

第一,现在相当多的企业,仍然存在着不是内部人控制就是外部人控制的局面,这是造成资金风险管理有名无实的重要原因。在现代企业制度建设中,要建立科学有效的权力制衡机制和有效的授权与监控机制。因为在风险投机收益的诱惑面前,监督往往无效。制衡才是最有效手段。

第二,要加强企业的文化建设,特别是要加强责任感的建设。这是因为:一方面风险管理绝不是管理阶层几个人的事,而是要贯穿企业管理的每一个过程和每一个人;另一方面,制度不是万能的,新的情况与问题会不断发生,这就要求做到在授权之内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任。

第三,大国之间的摩擦或由于某个国家的金融危机,都会对收汇造成致命的打击。还有不断创新金融的工具,它们都充满风险,需要对此高度警惕。

(三)树立“现金为王”的观念

资金是企业“血液”。对此,人们在平日里也许不能充分领悟,但在金融危机的环境下,就不再难以理解了。这次的金融危机给我们的启示之一是现金对于企业的重要性。事实表明。由于现金流动性不足,不能偿还到期债务而破产的不在少数,甚至有的企业还是盈利性破产。因此,在预期融资困难时,尤其是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企业就必须储备尽可能多的现金,以保全企业的生存。尽管金融危机不是经常爆发,但又很难预期。从这个角度看,如果希望企业的基业常青,控制负债水平,保持科学流动性,持有必要的现金储备,就显得十分必要。这就是所说的“现金为王”的观念。同时,在方法上,要重视企业现金流量表的编制、分析和应用,把现金流量表放在首位。

这并不是说持有现金多多益善,而是要注意收益与风险的匹配。从理论上说,资产的盈利性与流动性具有替代关系。企业现金保持量越多,流动性就越强,但极端了会严重影响其盈利性;企业现金保持量少,盈利性就强,但极端了会严重影响其流动性,这就是利益与风险的匹配。如何做好匹配,宏观经济行业环境、国家货币政策、公司财务状况等都是公司现金持有量的影响因素,有很深学问。现有人对1998年世界主要国家或地区现金持有比率[=现金及现金等价物/(总资产-现金及现金等价物)]进行了比较,发现美国企业的现金持有比率为6.4%、英国为6.1%、日本为15.5%、我国台湾为11.6%。相比而言,国内大陆上市公司现金持有水平比较高:中国上市公司的现金持有比率约为16.8%。1998~2007年中国上市公司的平均现金持有比率约为24%。各国比率相差的原因是什么?没有答案。

(四)对企业会计准则进行再认识和提出新的认识

2007年我国上市公司实施了与世界趋同的新会计准则。其最大的特点之一,是引进公允价值这一计量属性。经本次金融危机实践的检验,其科学性及效果如何呢?

先做简单的回顾。1990年9月10日,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时任主席理查德·c·布雷登,在参议院银行、住宅及都市事务委员会作证时指出,历史成本财务报告对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于事无补。他首次提出应当以公允价值作为金融工具。但是近20年来,公允价值计量属性一直存在争论并不断进行调整、修订与完善,经历了风风雨雨。

美国金融危机爆发后,公允价值计量与金融危机的关系问题再次成为金融界与会计界的焦点。对其看法有不同声音:

据资料证明,欧美政治家曾经把矛头指向了按市价计算的所谓公允价值的会计准则。他们认为,在金融危机时,公允价值计量会令很多金融机构的资产价值被严重低估。为了让资产负债表好看,又会被迫抛售损失比较大的资产,进一步压低了这些资产价格,造成恶性循环。因此认为公允价值计量是加剧金融危机的因素之一。

现任财政部会计司司长刘玉廷在参加一次座谈会时指出,金融危机与公允价值并没有直接的、必然的联系,金融危机产生的根源是美国超前消费及衍生金融产品泛滥。它原则上是经济问题而非会计问题,公允价值仅是一种计量工具,是一种事后反映,并不是促成危机发生的原因。用公允价值进行计量是没有问题的,只是计量方法上还需要研究。

对这些意见怎么看?笔者认为,公允价值计量从表面上看来,只是一种计量的方法问题,这没有错。但它客观上会导致利润表和资产负债表项目发生波动,从而会影响着经营者与投资者行为,是有经济后果的。问题还在于,所谓的公允价值取得,存在着技术上的困难。同时,公允价值既有如实反映的一面,又会有各人理解不同的一面,很容易纵并运用于盈余管理等。具体到本次金融危机,其主要的表现是:公允价值在反映企业金融资产的价格上过于敏感,很多时候会成为资本市场助涨与助跌的工具。也就是在市场狂热时,它可以加剧市场狂热;而当市场陷入恐慌时,则可以加剧市场陷入恐慌,这就是人们所讲的推波助澜。针对这些问题,应该通过这次金融危机的实践进行分析,并得到相应启示。现总结以下几点:

第一,要注意流动性管理。流动性可以简单地理解为现金支付能力,它是企业资产配置和资本结构管理的结果。因此用公允价值计量资产和负债,要以流动性为目标,要能保证企业在持续经营的前提下,有足够现金头寸。

第二,提倡交易对象的管理。交易对象使用公允价值计量,在管理上,应运用该法获得交易对象的情况概要,对各项财务的指标影响进行判断,包括收益、资本、财务比率是否达到企业内部控制标准。

第三,重视处理好与投资者的关系。与公允价值计量相关的,尤其是不可观测数据的采用、管理层的判断等,更是企业需要详细披露的内容。同时管理层需要重视与投资者沟通,并解释财务指标的变动,使投资者了解企业的价值等。

总之,公允价值计量不是恶魔,也不是救世主。它是现今金融市场高度发达的必然结果,全面否定它并不可行。在思想方法论上,不能简单化,而要具体问题做具体分析,也就是对公允价值计量的使用要注意硬约束。今后,公允价值这种计量方法还需要在实践中检验,不断地进行再认识并提出新认识。

第12篇

关键词:金融危机;财务管理;启示

引言

如果从2007年底美国发生“次级贷款”危机算起,被称为世界性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至今已近两年了,现在还再探讨这个题目,似乎有炒冷饭之嫌,但在笔者看来,理由有:

理由之一:有人说,金融危机使我们失去了很多,但不应失去思考;它摧毁了我们许多,但不应摧毁价值。还有人说金融危机百年一遇,但要充分认识到它给我们上了生动而又深刻的一课,是年轻人锻炼成长的好机会。它给我们多了一种经历、一种见识、一种历练、一种本事。不论从哪个角度,都必须通过思考,认真总结经验,不能轻易地放弃金融危机给人类思考的价值。

理由之二:人们经常说形势决定任务。当前各国共同面临的问题是,对世界经济寒潮何时消退的形势做出科学的判断,以便确定当前任务。

就我国而言,在经济寒潮何时消退中存在多种意见,其中有两种代表性意见:一种意见认为,我国经济2008年底就触底,2009年第三季度就能走出低谷看到曙光;另一种意见则认为,这次经济寒潮2009年才能见底,2010年才能有起色。应当说,这两种意见都有各自的道理。

主张2009年下半年就能见到曙光的理由,媒体已有许多的披露,这里从略。下面主要讲主张2010年才能有起色的理由。

信息时代,世界虽大也只不过是个地球村,谁也不能独善其身。这里先关注世界多数经济专家的看法。他们认为,这场经济危机目前仍见不到底,也很难预测什么时候能见底。因为政府救市方案只能缓解,而不能根治;实体经济深层次矛盾依然在激化,经济调整还将进一步展开。有的专家还预言会出现第二波金融危机。拿超级大国——美国的经济来说,经济危机还在继续,其经济仍然在恶化,失业在增加,消费率(占GDP的比重)从70%降到60%等。这是因为,美国生产要素已缺乏增长动力,不知道用什么方式能够填平金融海啸造成的巨大窟窿,更不知如何维持美元稳固的世界地位?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美国经济学家克鲁格曼(因预测到这次金融危机而得奖)日前表示:到2011年世界经济将真正进入萧条期,人们将看到零利息、通货膨胀和无复苏景象,这种情况还将延续很长时间。前不久,新加坡宣布一年期存款利率是百万分之一,也就是一百万存款的利息是1元。这不是零利息又是什么?

我国的状况又是如何呢?由于这次金融危机是通过美元和五花八门衍生金融工具向世界各国扩散,并渗透到世界各国经济中。既要看到我国经济基本面及发展优势和潜力,也要看到我国所面对的外部严峻环境和自身的困难。而对于后者。主要有四点判断:

第一。经济增速继续下滑。2009年一季度GDP同比只增长61%;全国财政收入1.46万亿元,同比下降8.3%。用电量和运输量一般是研究宏观经济走势的风向标,而一季度用电量还在下降,说明经济产出仍是下降趋势。有人具体指出,2009年我国经济可能出现投资、消费和出口三大需求同时减速的险情。先说投资。投资增长的原因,是经济增速的拉动。现在经济下滑,投资自然就没有积极性。再说消费,这几年主要是靠汽车、房地产拉动,而这两个产业又是靠消费信贷刺激起来的,然而百姓的消费力已经被透支了。

第二,以城市化提高消费率并不理想。三十年城市化人口要有9亿,而现在只有4亿多。而今又有1000多万的农民工返乡,农村的消费很难拉动,目前又很难找出新的经济增长点。类似于家电下乡这样的策略并不理想。东部不想买,西部又买不起。有的还说,家电是因为不能出口,才转销到农村的,而价格优惠13%,只等于出口的退税而已。

第三,央行认为,房地产目前仍有回调的危险。商品房开工面积还在下降。其调整时间约需要3年,仍要引起——系列行业的调整。

第四,伴随着改革开放以及全球化产业的分工,中国经济的增长对对外贸易的高依存度,短期内难以逆转。如我国与美国的年贸易额高达3000多亿美元。而我国出口却在下降,2009年一季度进出口总额同比降24.9%。我国经济面临美欧经济衰退及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巨大考验。

综上所述,金融危机已到尽头的说法并不可靠,现在仅是进入止稳状态。因此,如何从认识危机产生原因和怎样科学认识危机的问题出发,进而总结经验、丰富知识、提振信心、沉着应对、认真地做好本职工作、共克时艰这些问题,今天仍然严肃地摆在面前,需要我们做出响亮的回答。

因此,今天来探讨这个题目并没有过时,更不是炒冷饭,仍然具有理论与现实的针对性。

基于此,根据有关文献及笔者学习的体会,这里先讲金融危机及其产生的原因,即根源;再讲当前人们对金融危机的几种认识;接着讨论一下怎样科学与辩证地看待金融危机;最后,根据上述金融危机产生的原因和发展的形势,谈一谈金融危机给财务管理和会计工作带来的思考和启示。

一、经济危机产生的原因

至今,有些人仍然感到这场危机来得莫名其妙。在谈原因之前,先通俗地说一下什么是经济危机。

一个国家的经济,由过热到停滞,再走向衰退,达到一定程度时,就发生经济危机。从其表面现象来说,就是你所生产的东西,有钱的人不需要,而需要的人又买不起;或者说,大家需要的东西无人生产,不需要的东西却还在大量制造。严重而又全面的经济危机,是以下述7种现象为其主要特征的:一是经济严重泡沫化(商品价格严重脱离价值);二是经济结构失衡,生产相对过剩;三是银行严重亏损,有的倒闭;四是很多企业破产,大量员工失业;五是发生通货膨胀或是通货紧缩;六是经济下滑;七是经济秩序混乱。当人类被动地接受惩罚后,又会回到价值规律上来,使经济得以恢复。但以后又会再出现经济危机,使经济呈现周期性、螺旋式上升。因此,经济危机既有始,也会有终,所以称其为经济发展的周期性。

那么,产生金融危机的原因是什么?应当说,各个时期产生经济危机的具体原因不尽相同。更为重要的是,金融危机至今还在继续。此时,要对这场金融危机做出全面的寻根究源还不是时候。下面根据有关资料,讲五个主要原因。

(一)过度消费和超前消费

美国人有过度消费和超前消费的习惯,今天敢花明天或是后天的钱。然而。天上掉不下馅饼。这就要碰到一个问题,怎样才能有钱保证过度消费和超前消费?常规的做法是借债和捞钱。

先说借债。美国人在世纪之交,储蓄率已是0,且敢于借钱花,负债的水平相当高,据说已达10多万亿美元。这是什么概念呢?拿我们的人民币来说,10多万亿美元,相当于70万亿人民币。而我国2008年的财政收入约6万多亿人民币。即使什么钱都不花,12年左右才能还清债务。从这个意义上说,美国也是世界上最穷的国家。有人说过。美国是太多的人花了还不起的钱,世界太多的人又把钱借给了不该借的人。如很多国家都买美国的国债,我国到2008年底总共持有美国的国债7274亿美元,占美国国债的23.6%,已经超过日本,是美国国债第一大持有国。现在,我们还在买美国的国债。

再说捞钱。多年来,他们挥舞着美元的大棒,认为经济的增长已不是依靠主要的生产要素,而是热心地去制造科技网络泡沫、房地产泡沫和衍生产品泡沫等等,以便捞钱。有这样的社会存在,就很容易养成投机的心理。投机虽是市场的剂,但漠视风险的过度投机所制造的泡沫总是要破的,也就是必然要受到价值规律的惩罚,使市场失去稳定的基础,引发金融危机。例如,近年来,在高利润的诱惑和激烈竞争的压力下,投资银行逐步地放弃需要资本金很少、以赚取佣金的主业务,而是不务正业和本末倒置地大量介入“次级贷款”市场和复杂衍生金融产品投资。而衍生金融产品又具有众所周知的杠杆效应,可以放大收益和风险,交易主体只要交少量的保证金就可以完成高回报的交易。高杠杆率使得投资银行对融资依赖增强,一旦投资银行不能通过融资维持流动性时,就容易引起投资银行的破产。美国五大投资银行就是教训。

(二)金融创新过度和不恰当使用

虽然金融创新对金融的发展具有推进器的作用,但又有放大风险的一面,是把双刃剑。因此,必须把金融创新风险置于可控的范围内。美国是推崇金融创新的国度,现在究竟有多少衍生金融工具,谁也无法搞清楚。它们又是如何创新和使用金融创新工具的呢?如美国的房贷机构——房利美和房地美购买商业银行和房贷公司流动性差的贷款,通过资产证券化,将其转换成债券在市场上发售,投资银行又利用其金融工程技术,通过创新再将“次债”进行分割、打包、组合并在市场上分别出售。由此衍生层次变迭加,信用链条拉长。其结果是没有人去关心这些衍生金融产品的真正基础价值。从而助长和推动了极度的短期投机趋利化,最终酿成了严重的金融市场危机。可以说,美国本轮金融危机就是“次贷”危机所蔓延的结果,“次贷”危机是美国金融机构的金融创新过度和不恰当使用金融衍生品的产物。

总之,好大喜功和寅吃卯粮,终究是要付出惨痛代价的。同时,也使我们想到,我们党所提出的可持续的发展战略是何等的正确和有眼光。

(三)对经济疏于监管

正反的经验均证明,市场经济是法制的经济,必须依法进行监管。建立在法制和监管基础上的一些市场运行的基本规则和制度,是一个健康和有序的金融体系赖以运行的基石。市场主体如果脱离监管和法制的约束,过度追求盈利,盲目竞争,市场就可能滑向无序,金融危机就极易发生。而美国自由金融主义发展模式已经走到了顶峰,必然导致金融市场的系统性崩溃。总理2009年初在剑桥演讲时,一针见血地指出,这场金融危机使我们看到,市场也不是万能的,一味放任自由,势必引起经济秩序的混乱和社会分配不公,最终受到惩罚。总理还说,从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一些经济实体疏于监管,一些金融机构受利益驱动,利用数十倍金融杠杆进行超额融资,在获取高额利润同时,把巨大的风险留给整个世界。这充分说明,不受管理的市场经济是行不通的。

(四)不合理的高薪激励

有关机构的研究资料表明,2007年美国大企业高管薪水水平是普通员工的275倍,而大约30年前,则是35比1。在中国,据媒体的披露,中国银行董事长是150万,相当于美国30年前的水平。金融机构对高管激励措施,往往与短期证券交易收益挂钩。在诱人的高薪躯动下,华尔街的精英们为了追求巨额短期回报,纷纷试水“有毒证券”,借助于金融创新从事金融冒险。如前所说,美国的房贷机构、经纪公司将贷款发放给没有还贷能力的借款人,商业银行、投资银行则将房贷资产打包卖给投资者,重奖之下放弃授信标准。离开合理边界的高薪激励,是这场金融危机的始作俑者和罪魁祸首之一。

(五)数学模型的滥用

数学模型本身是科学与严密的,但却是静止的,而资本市场则是生动活泼和瞬息万变的。数学模型依赖一些脱离现实市场条件的抽象假设和历史数据,因而只能在一定范围内作为投资决策参考,不能作为投资决策的依据。过分依赖模型进行投资决策是不科学的,必须对模型计算结果给予科学判断。恰恰是不准确的投资模型,使得华尔街分析师、精算师忽略系统性错误,并在证券化分析、系统风险估算,甚至违约率计算上出现预测失误,最终成为这次美国系统性金融危机的一个重要诱因。

存在决定意识。金融危机,既然发生了,人们会有怎样的认识呢?

二、对这场金融危机现有的几种认识

下面列举现有的三种认识。

(一)巴不得一夜之间就能告别经济危机

据有的媒体披露,1998年东南亚发生了金融危机,泰国人一夜醒来,每个家庭的财富缩水了20%。本次金融危机已造成世界4万亿美元损失,大体上每人平均约3万元人民币。这对非洲绝大多数的国家和我国有些地区来说,都是天文数字。对我国来说,尚未见到这样的指针和数字。尽管我国经济基本面还是好的,但无论是国家还是个人,都蒙受了损失,其程度估计不会亚于泰国人。根据媒体的披露,给我们留下较深印象的有:

第一,经济下滑。如2008年国家的GDP和财政收入增幅都比上一年下降。

第二,股市沪A从六千一百多点跌到一千六百多点,降了72%左右。2008年A股的市值减少了20多万亿元,创证券市场开张侣年以来的记录。因市值减少,中国经济证券化比率也从2007年157.5%回归到2008年的53.87%。

第三,就业面缩小,失业增加。毕业大学生就业难,有一千多万农民工返乡,使许多家庭的收入缩水,生活陷入了困境。

第四,企业的业绩下滑,职工的工资和奖金减少。

不难想象,上述的这些情况给生活带来了压力,又给精神上带来烦恼。甚至使人容易产生悲观失望情绪,对经济和生活失去应有信心。例如,由于金融危机的发生,美国人比7年前还穷,历史倒退了7年。世界上已有4位亿万富翁自杀。4月22日,美国住房抵押贷款的主要来源之一——房利美的CFO也在家中自杀。邻居都讲他是好人,同事讲他的能力出众,去年还获85万美元奖金。自杀原因可能是压力太大。俄罗斯的亿万富翁因金融危机也少了一半。香港的百万富豪在2008年减少了6.6万人,平均流动资产(基金、股票、外汇、债券及其它流动资产)减少120万港元。因此,许多人巴不得在一夜之间就能挥手告别经济危机。

(二)盼望房价能越低越好

我国房地产的价格时有上涨过快的情况,很多低收入家庭买不起房子。政府根据这一现象,采取了如运用税收和利率杠杆等调控的措施,鼓励买房。有的人希望政府能进一步运用行政手段,打压房价,价格越低越好,使大家都能买得起房子。

(三)希望天天有便宜货

为了促进消费,刺激经济,政府采取了包括发放消费券在内的许多措施,帮助困难群众。许多企业也为了使自己手头有真金白银,以便在危机中取得主动,采取了包括降价在内的许多促销策略,有许多商品的价格低于成本。这种策略使得部分人认为,经济危机没有什么不好,工资一分也没少,而衣食住行乐都在降价,天天有便宜货可买。有的人一买东西,就可以用好几年。

上述这三种比较有代表性的想法,是否全面与科学?

三、必须以科学、辩证的眼光看待这一场金融危机

针对上述三种想法,相应地讲三点:

(一)应充分认识到金融危机的客观性和不可抗拒性

当今,世界绝大多数的国家放弃了计划经济的模式,实行市场经济体制。市场经济的本质是竞争,价值规律必然要起作用。所谓的价值规律,讲的是商品的价值量取决于社会平均必要劳动时间。目前还无法加以直接计算,只能借助于价格(货币)加以表现。由于供求关系,价格会随价值上下波动,但最终决定价格的是价值。市场经济正是通过价值规律的价格机制进行调节。即通过价格信号知道要生产什么,不生产什么。所以,价值规律是一所伟大的学校。

市场经济同样存在着许多问题。最重要的问题是在追逐利润的竞争中,由于信息不对称和生产的无政府主义,会使生产具有很大盲目性,进而引发经济结构失衡,从而出现开头所讲的那些经济危机现象。这些现象,不是买卖双方或是某个人特意安排的,而是在价值规律作用下,受到惩罚后才能知道的,属于事后的惩罚,当发现并要纠正时已经来不及了。因此,经济危机是无法阻挡也逃脱不了的。换言之,经济危机不是那种招之即来、挥之即去的东西,而是具有客观性质和不可抗拒性,并成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另一条经济规律,叫做经济周期规律。这也是实行市场经济这一资源配置形式,在创造高速生产力同时,必须付出的代价,或是不可克服的弊端。正因为如此,认识并深入理解金融危机应成为人生的必修课。

(二)商品房价格并非越低越好

商品房价格问题,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思维上往往会出现“剪不断,理还乱”的状况。

首先,从理论上看,商品房价格不是由主观愿望决定的,它最终是被商品房的价值所决定的。也就是价格太高了,背离其价值,很多人买不起,这当然不行,也不可能长久下去;反之,如果太低了,亏本生意没有人会做。其价格问题,只能由市场决定,由价值规律进行调节。决不能倒退到商品价格均由政府规定的计划经济体制时代。况且,据统计,房地产行业牵涉到五十几个行业,如钢铁和水泥等行业,是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占到GDP的比重10%,与相关的56个行业加起来占到GDP的40%。这里有个如何照顾到更多人利益的问题。

其次,商品房价格问题,同很多经济问题一样,是一个两难选择的问题。温总理2009年2月28日与网友在线交流时说,住房人均不足10平方米的要超过千万户以上。但是。笔者认为实际比这要多。因为每年的大学生有600万人,不久就要结婚,这需要多少房子?总理这里想说的是,商品房目前还存在着很大的需求。可总理没有讲另一方面,也就是现在居民手中有钱,光储蓄就有25万亿多元,这还没有包括基金、股票、债券、外汇等。可为什么老百姓手中有钱。又有需求,而商房却大量积压?其症结是开发商与消费方想法不一致,没有找到合理的价格。从政府的角度来说,处于究竟是倾向老百姓还是倾向开发商这种两难选择的境地。十个行业的振兴计划只有房地产行业可能与此有关。如何解决需要与价格的均冲性问题,这正是企业家和经济学家的任务。最近中央发表了房地产白皮书,称由于需求的刚性,再降房价的可能性很少。

最后,关于是不是必须让每个人都能买得起房子的问题,号称世界上收入最高的美国,也只有30%左右的人有房子,其它的人都是租房子住,很多人租住政府的廉租房。其实,经济高度商品化后,人力资源也高度地在流动,买个房子会感到很拖累。

总之,商品房价格要降到合理的价位,并非越低越好,也不是越高越好。商品房价格不能严重背离价值。

(三)商品低价促销问题只能治标不能治本

经济学中有个基本常识,只有投入小于产出时,社会不仅能生存,而且能发展。因此,任何社会都要节约,力争以尽可能少的投入来取得尽可能大的产出。这里讲的节约,归根到底是时间节约,时间节约规律被称为是最高级的经济规律。社会对节约要求的强制性,也适用于企业。现在用时间节约规律来看促销的现象,企业能长期用低于成本的价格出售商品吗?如果是这样,企业一定不能生存。现在的促销只是一种战略,而且他们失去的也希望能在今后得到补偿。促销对于经济危机来说,只能治标不能治本,更不是长远之计。

由此可见,上述的三种想法均不大科学,且存在片面性,也不符合辩证法。对于金融危机,科学的态度应是:一方面是要承认和尊重规律,人类在它的面前是渺小的;另一方面,要提振信心,积极地去面对。也就是说,30年前我们选择了市场经济,享受了市场经济带来的快速发展;今天我们也要勇敢地面对市场周期性波动。

四、金融危机对财务管理和会计工作的启示

对财会工作者而言,这次经济危机,可以暴露和反思以往在财务管理和会计工作上的不足,把它看成是彰显和提升财务理念的好机会,把财务管理和会计工作提高到新的水平。当今,每个企业都必须有针对性地加强以下的建设和管理。

(一)必须加强财务管理的战略研究和建设

财务管理应采取什么战略?这是财务管理的首要问题。过去,有相当多的企业随波逐流,人家做什么就跟着做什么,什么赚钱就做什么。而不去研究、咨询、分析和制订战略,确定经营模式。根据金融危机产生的根源,今后应看重考虑的问题主要有:

1企业的生产经营要着重于实业

当前的危机是危中有机,关键看能否抓住机遇。现在政府为应对金融危机所投入的每一分钱,在战略上都要立足于科学发展,再不能回到传统发展的老路上去。也就是在保速度、保增长的同时,要做到促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促进建设现代产业体系。因为只有培育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经济增长点,才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可持续性,才是应对危机的长久及治本之策。在制订企业经营和财务管理的战略时,我国的实体经济应名副其实,生产经营应重在实业。

虽然融资等问题离不开资本市场,但不能把主要精力放在资本市场上,特别是股票投资。

2要慎用各种理财的金融衍生产品

本来,金融创新的根本目的是要规避风险和套期保值,并非危机的根源,但如果滥用或将其视为投资工具,就会成为金融危机的罪魁祸首。2007年全球外汇资金和金融衍生产品全年交易量达3259万亿美元,相当于当年全球GDP总和的67倍,已超过了实体经济的需求。俗话说“吃一堑长一智”。特别是要慎用各种理财的金融衍生产品的创新,要注意掌握使用中的“度”。那么,其度如何把握呢?据数据介绍,一般可以遵循以下的原则:

第一,总量适度的原则。要以规避风险和套期保值的需要为标准,而不是要通过投资获利。否则又将演变成不可抗拒的风险。

第二,程控的原则。对金融衍生产品投资要有内控机制,如果是无法控制,则不能投资。

第三,稳步推行原则。先推行简单、风险低的产品,等待水平提高以后,再向复杂、风险高的产品过渡。

说到财务战略,热门的话题是楼市和股市,却很少有人去关心居民储蓄以及货币量扩大的问题。可把它比喻为定时炸弹、笼中虎、或是堰塞湖,也不知道什么时候会爆炸和溃堤?估计在未来GDP温和增长下还可能发生通货膨胀。对此,在理财战略上怎么应对?

(二)加强风险导向型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

内部控制随环境变化,处于不断的演进之中。针对现代企业风险无时不有、无处不存的这一环境,COSO委员会于2004年颁布了企业风险管理框架(ERM),认为以前的内部控制整体框架,包含在企业风险管理框架之中,足以说明对企业风险管理的重视。从中明白,风险发现就是收益发现的过程。这次金融危机不知有多少企业倒下(20世纪30年代有15000多家银行倒闭)?2009年的头两个月,美国又有14家银行倒闭。尽管各个企业倒闭的原因不尽相同,但共同的原因是对风险的管理不到位,资金的风险管理做得不好。根据这次金融危机给我们的教育与启示。当前资金的风险管理应针对性地做好三个方面:

第一,现在相当多的企业,仍然存在着不是内部人控制就是外部人控制的局面,这是造成资金风险管理有名无实的重要原因。在现代企业制度建设中,要建立科学有效的权力制衡机制和有效的授权与监控机制。因为在风险投机收益的诱惑面前,监督往往无效。制衡才是最有效手段。

第二,要加强企业的文化建设,特别是要加强责任感的建设。这是因为:一方面风险管理绝不是管理阶层几个人的事,而是要贯穿企业管理的每一个过程和每一个人;另一方面,制度不是万能的,新的情况与问题会不断发生,这就要求做到在授权之内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任。

第三,大国之间的摩擦或由于某个国家的金融危机,都会对收汇造成致命的打击。还有不断创新金融的工具,它们都充满风险,需要对此高度警惕。

(三)树立“现金为王”的观念

资金是企业“血液”。对此,人们在平日里也许不能充分领悟,但在金融危机的环境下,就不再难以理解了。这次的金融危机给我们的启示之一是现金对于企业的重要性。事实表明。由于现金流动性不足,不能偿还到期债务而破产的不在少数,甚至有的企业还是盈利性破产。因此,在预期融资困难时,尤其是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企业就必须储备尽可能多的现金,以保全企业的生存。尽管金融危机不是经常爆发,但又很难预期。从这个角度看,如果希望企业的基业常青,控制负债水平,保持科学流动性,持有必要的现金储备,就显得十分必要。这就是所说的“现金为王”的观念。同时,在方法上,要重视企业现金流量表的编制、分析和应用,把现金流量表放在首位。

这并不是说持有现金多多益善,而是要注意收益与风险的匹配。从理论上说,资产的盈利性与流动性具有替代关系。企业现金保持量越多,流动性就越强,但极端了会严重影响其盈利性;企业现金保持量少,盈利性就强,但极端了会严重影响其流动性,这就是利益与风险的匹配。如何做好匹配,宏观经济行业环境、国家货币政策、公司财务状况等都是公司现金持有量的影响因素,有很深学问。现有人对1998年世界主要国家或地区现金持有比率[=现金及现金等价物/(总资产-现金及现金等价物)]进行了比较,发现美国企业的现金持有比率为6.4%、英国为6.1%、日本为15.5%、我国台湾为11.6%。相比而言,国内大陆上市公司现金持有水平比较高:中国上市公司的现金持有比率约为16.8%。1998~2007年中国上市公司的平均现金持有比率约为24%。各国比率相差的原因是什么?没有答案。

(四)对企业会计准则进行再认识和提出新的认识

2007年我国上市公司实施了与世界趋同的新会计准则。其最大的特点之一,是引进公允价值这一计量属性。经本次金融危机实践的检验,其科学性及效果如何呢?

先做简单的回顾。1990年9月10日,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时任主席理查德·c·布雷登,在参议院银行、住宅及都市事务委员会作证时指出,历史成本财务报告对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于事无补。他首次提出应当以公允价值作为金融工具。但是近20年来,公允价值计量属性一直存在争论并不断进行调整、修订与完善,经历了风风雨雨。

美国金融危机爆发后,公允价值计量与金融危机的关系问题再次成为金融界与会计界的焦点。对其看法有不同声音:

据资料证明,欧美政治家曾经把矛头指向了按市价计算的所谓公允价值的会计准则。他们认为,在金融危机时,公允价值计量会令很多金融机构的资产价值被严重低估。为了让资产负债表好看,又会被迫抛售损失比较大的资产,进一步压低了这些资产价格,造成恶性循环。因此认为公允价值计量是加剧金融危机的因素之一。

现任财政部会计司司长刘玉廷在参加一次座谈会时指出,金融危机与公允价值并没有直接的、必然的联系,金融危机产生的根源是美国超前消费及衍生金融产品泛滥。它原则上是经济问题而非会计问题,公允价值仅是一种计量工具,是一种事后反映,并不是促成危机发生的原因。用公允价值进行计量是没有问题的,只是计量方法上还需要研究。

对这些意见怎么看?笔者认为,公允价值计量从表面上看来,只是一种计量的方法问题,这没有错。但它客观上会导致利润表和资产负债表项目发生波动,从而会影响着经营者与投资者行为,是有经济后果的。问题还在于,所谓的公允价值取得,存在着技术上的困难。同时,公允价值既有如实反映的一面,又会有各人理解不同的一面,很容易纵并运用于盈余管理等。具体到本次金融危机,其主要的表现是:公允价值在反映企业金融资产的价格上过于敏感,很多时候会成为资本市场助涨与助跌的工具。也就是在市场狂热时,它可以加剧市场狂热;而当市场陷入恐慌时,则可以加剧市场陷入恐慌,这就是人们所讲的推波助澜。针对这些问题,应该通过这次金融危机的实践进行分析,并得到相应启示。现总结以下几点:

第一,要注意流动性管理。流动性可以简单地理解为现金支付能力,它是企业资产配置和资本结构管理的结果。因此用公允价值计量资产和负债,要以流动性为目标,要能保证企业在持续经营的前提下,有足够现金头寸。

第二,提倡交易对象的管理。交易对象使用公允价值计量,在管理上,应运用该法获得交易对象的情况概要,对各项财务的指标影响进行判断,包括收益、资本、财务比率是否达到企业内部控制标准。

第三,重视处理好与投资者的关系。与公允价值计量相关的,尤其是不可观测数据的采用、管理层的判断等,更是企业需要详细披露的内容。同时管理层需要重视与投资者沟通,并解释财务指标的变动,使投资者了解企业的价值等。

总之,公允价值计量不是恶魔,也不是救世主。它是现今金融市场高度发达的必然结果,全面否定它并不可行。在思想方法论上,不能简单化,而要具体问题做具体分析,也就是对公允价值计量的使用要注意硬约束。今后,公允价值这种计量方法还需要在实践中检验,不断地进行再认识并提出新认识。

第13篇

关键词:金融危机;内部控制;中国企业

一、金融危机爆发的内部控制原因

这次金融危机主要是由于美国的次贷危机引起的,主要是由于金融衍生品市场过于膨胀,但又不够成熟,相关管理部门对风险预测不够,才造成的。从内部控制角度看,主要包括以下两点。

(一)风险评估失效

金融机构为了追求高收益率,得到高预期回报,忽略了对次级按揭贷款还款风险的风险评估。在过热的市场条件下,只贪图眼前的小利,不断降低评价标准,因而加大了风险发生的可能性。而到贷款无法收回时,次贷危机爆发,随后就由房地产市场蔓延到信贷市场,进而演变为全球性金融危机。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所组成的虚拟经济产生危机后,必然会传导至实体经济。使实体经济也面临危机,影响经济的基本面.从而使整个经济都面临危机。

(二)企业文化的缺失

构建正确的企业文化对于一个企业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曾经辉煌一时,但最终破产的安然公司的企业文化是“我们是最酷最炫的公司”,安然的倒闭当然是多方面原因导致的,但与这样的企业文化熏陶不无关系。一个人的行为由主观意识作为指引,一个企业的行为就是由企业文化作为指引的。只有构建了正确的企业文化,企业才能走上正确的轨道,企业才有可能健康持续地不断发展壮大。在这些金融危机的爆发过程中,各金融机构为了追求一时利益,无视企业风险,不能不说是企业文化构建的一种失败。

二、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与企业的影响

经济环境的变化,势必会给企业带来影响。那么在金融危机下,会对企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企业又会采取什么行动呢?

(一)企业盈利减少

从金融危机对企业造成的影响来看,大体上有三种:销售业绩下滑,利润减少,公司人心浮动,员工情绪受到影响以及公司应收账款不能及时收回。有58.7%的人群认为金融危机造成了企业的销售业绩下滑,利润减少,这也是人群普遍反映金融危机给企业造成的最直接、最主要的负面影响;其他方面的影响如“公司人心浮动,员工情绪受到影响”、“公司应收账款不能及时收回”等也占有相当的比重。图1为金融危机对企业造成的影响。

(二)企业降低成本

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各企业都采取了积极的措施力图减小危机带来的负面影响,在各项措施中“降低管理成本,缩减开支”成为企业的主流选择,有67.8%的受访人群选择了该项,同时“裁员”、“降低员工薪酬”等短期的应对措施选择的比例也较高,相对来看,像“转变产品结构、提高产品附加值”这样长期的战略性调整则较少的被企业采用,同时“向政府部门寻求支持”也容易被企业所忽视。图2为企业采取的各项措施的比例。

三、从企业内部控制角度提出缓解金融危机的对策

金融危机的爆发使的金融风险防范和内控管理成为关注的焦点。目前,我国的企业对内部控制、风险防范的意识还流于表层,多数企业还停留在建立内控制度的初级阶段,实际抵御风险的能力极其薄弱。所以,吸取金融危机的教训,构建良好的企业内部环境,有效执行内控制度对当前我国企业来说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一)重视人的因素和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的建设不仅要有利于形成理解、尊重生重视内部控制的文化氛围,同时还必须将企业文化与内控流程有机结合,使文化理念能够借助内控流程“落地”,避免企业文化建设与内部控制相脱节,出现“两张皮”的现象。

(二)强调目标设定及事件识别

强调目标设定和事件识别对金融企业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企业需要先确定自身的风险偏好,设立好风险战略,明确管理层和董事会可容忍的最大风险,在此基础上分析企业各种业务的潜在风险,按风险类型将业务重新分类,对不同风险的业务配以相应的内控程序,这样才可能有效防范风险并在危险发生时转危为安。

(三)不盲目依赖系统,加强信息沟通,加强突发事件的快速反应能力

过于依赖监控系统,会导致了风险的发生及迅速恶化。因此,在企业中人是最关键的,即使有了良好的控制系统,仍要加强信息的沟通,一旦发现风险的端倪,就要迅速作出反应,这样才可能最大限度地降低损失。

参考文献:

[1]范一筱.完善企业内部控制的建议[J].财会通讯理财版,2008,6

[2]徐培英.金融危机对中国企业影响[J].经济参考报,2008,11

[3]史煜娟.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财会研究,2008,15

[4]胡海燕.完善企业内部控制的几点设想[N].天津市经理学院学报,2008,3

第14篇

关键词:金融危机;成因;启示

一、金融危机的背景

近些年来,为了刺激经济增长,美联储一度将基准利率调将至1%,由此引发了房地产价格不断上涨,放贷机构不计风险地向低信用客户发放贷款。次级抵押贷款被证券化后流向二级市场,在投资银行的包装下,诞生了一批新的金融衍生产品,其购买者遍布全球。但随着经济过热,美联储开始提高联邦基金利率,由1%一直提高到5.25%,房地产市场在出现顶点后开始由繁荣走向衰退,房地产价格应声下跌。2006年下半年起,次级抵押贷款的违约率逐步上升,多家放贷机构破产,而新世界金融的破产揭开了次贷风波的序幕。其后,美国第五大投资银行贝尔斯登旗下两只对冲基金崩盘,全球各大金融机构纷纷爆出巨额亏损。危机引发了全球金融市场的剧烈震荡,并且有愈演愈烈之势。2008年7月14日,美国联邦政府宣布接管房利美和房地美。2008年9月15日,雷曼兄弟宣布申请破产保护,美林证券被美国银行收购。同时,全球10大银行宣布设立700亿美元基金自救。各国央行纷纷向金融市场注资。美联储前主席艾伦•格林斯潘说:“美国正陷于‘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中,这场危机将持续成为一股‘腐蚀性’力量,危机还将诱发全球一系列经济动荡。”

二、金融危机的成因

(一)利率是危机爆发的导火线

2000年至2005年间,美国房地产市场出现了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历时最长的一次繁荣,房价年平均实际涨幅达实际涨6.4%,而促成房价在2000至2005年间大幅上扬的最重要原因,是联邦基金利率的大幅下调,从而带动抵押贷款市场利率的走低。之所以美联储在2001年至2004年间高举降息大旗,并将联邦基金利率将到46年的最低点1%,是为了刺激互联网泡沫破裂后的美国经济。于是,大量流动性资产涌入房地产市场和金融市场,然而,随着美国经济的全面复苏,通货膨胀的压力重新显现,为了抑止通胀,美联储从2004年6月起开始加息步伐,两年内连续17次上调联邦基金利率。美国房地产价格的上升势头在2005年夏天突然中止,利率上升导致大部分次级抵押贷款利率重新设定,借款者的还款压力骤然上升,而另一方面,房价却在持续下降,借款者面临即便出售房屋也无法还清本息的困境,最终只能选择违约,危机不可避免的爆发。

(二)新的金融工具的滥用

过去的十年,资产证券化以及无数新的衍生金融工具在金融机构中的广泛应用。上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的一些银行利用金融市场迅速扩张贷款的规模,这些银行把放出的贷款进行分类归集并打包出售给一些非银行类金融机构,这些机构再将这些贷款在资本市场上抵押发行债券。通过这样一系列行为,银行不但摆脱了对储蓄存款的绝对依赖,而且将贷款移除资产负债表表从而转移了风险。这种起初为了摆脱巴塞尔协议对银行资本限制的业务模式逐渐被银行界广泛采用,并逐渐扩散到欧洲的银行业。这种业务模式在正常情况下不会出现任何问题,除非资本市场流动性出现严重的问题。而这种小概率事件一旦发生影响就是巨额的亏损,甚至倒闭,这便是它的高危害性,正是美国金融工具的滥用和高风险的业务模式,为危机的爆发埋下了伏笔。

(三)信用危机的加剧

信用风险传染可能导致大面积信用风险违约,引发严重金融危机。美国投资银行高杠杆商业模式隐藏了巨大的风险。在信贷的旺季,借贷成本往往较低,投资银行可以低价借入大量资金,用于发放贷款或买入金融资产,获取暴利。一旦市场低迷,风险就很高,高额负债让投资银行在损失面前几乎没有缓冲余地,加之信用传染普遍性,加重了美国金融市场危机程度。另一方面,信用评级对客户信用风险的评价也有可能与实际情况发生偏差。现有的信用评级机制都是通过对历史数据的评估进而预测将来客户的表现以做出信用评价,由于房价低于贷款数这种情况在历史中从未发生,这就造成了信用评级机构在对违约风险评价时的缺陷。信用风险也就是违约风险被大幅度的低估,最终酿成了危机的爆发。

三、金融危机对我国金融改革的启示

(一)正确运用金融产品创新

在如今竞争愈发激烈的金融市场中,为了满足客户多元化的投资需求,提高金融机构的服务质量,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就必须不断推进金融创新。但是,如果对金融衍生产品的风险不加以研究,对产品的使用不加以控制,就会带来风险。对于我国来说,金融创新还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西方那些经过实践证明的行之有效的金融创新产品的内在机制和运行规律可能并不完全适应于我国的国情,还需要我们自己加以探索并加以改进,因此,这意味着首先需要坚决打好创新基础,以优质资产作为衍生产品的标的推出新产品,而不良资产只能作为补充,从源头控制可能产生的风险。同时,也不能追求过于复杂的金融技术,而是应该首先学习和推出各种债权和股权类的基础产品。当然,在此期间,监管层的责任也是巨大的,现有的监管手段,如反映资本充足性的资产负债比率、预测贷款组合潜在损失的措施、基于日常风险值计算的交易帐户风险管理措施等已不再完全适用于衍生产品与日俱增的金融市场,监管层不仅要紧跟金融产品创新的步伐,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解决创新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维护金融市场的稳定,还要保护创新者的积极性,鼓励与支持创新,而不是一出问题就采取遏制、废止的方式。

(二)保持宏观经济基础的稳定

近年来,由于中国的国际收支结构一直保持双顺差,人民币面临较大的升值压力。中国汇率制度在趋向浮动利率制度转变时,人民币也在逐步升值,要不失时机的减轻人民币升值对金融体系的影响。如果当前中国政府侧重于采用人民币升值来解决人民币升值压力、解决贸易顺差过大问题,一旦人民币实现了大幅升值,并且得不到经济基本面的支持,那么国际资本就会大量流出,人民币汇率走势就会出现逆转,就可能会发生金融危机。因此需要

从国家宏观经济基本面着手,保持宏观经济稳定。当前中国的宏观经济环境总体运行良好,但经济在局部地区过热、行业的经济泡沫问题已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宏观经济环境的改善应该是金融改革的重要条件。除此以外,中国有关政策的完备和有效性、经济主体的行为合法性以及腐败与官僚问题等,对于金融改革过程中银行危机发生的可能性也有重要影响,要消除这些潜在的危险因素,把危机消灭在萌芽之中。

(三)加强商业银行贷款风险管理

1.完善个人信用体系

市场经济也是一种信用经济,离开信用,市场经济就无法正常运行。个人信用体系的建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我国住房按揭贷款信息不对称带来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使银行能够准确判断客户的信用风险,降低不良贷款率。个人信用体系的建立可提高违约成本,增强贷款者的信用意识,减少违约事件发生的概率,防止危机的出现。

2.内部控制与外部监管并重

银行内部控制是抵御风险的第一道防线。银行需要在风险和收益的权衡中做出的理性选择,提高识别和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加强银行内部控制,应建立高效的金融管理信息系统,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建立数据库以利于相对准确的行情预测和分析,为内部控制提供信息支持;健全同业自律机制,加强同业公会在行业保护、行业协调与行业监管、行业合作与交流中的作用,维护同业竞争秩序,保护同业成员利益;加强银行信贷审查和贷后管理,保证审慎经营原则。外部监管同样十分重要,正是美国政府对贷款机构滥发抵押贷款等行为监管不力,才为次贷危机埋下了隐患。金融监管部门应当密切监控机构风险,及时向市场提示风险。

(四)促使公民树立危机意识

金融改革的进行,还必须从思想上做好准备,树立危机意识。从新的国际金融危机的特征来看,公民的信心对危机的发生和影响程度具有较强的影响,因此,政府首先要充分维护公众对金融机构的威信。一是维护经济政策的一贯性,使人逐步确立预期的确定性,从而增强公信力;二是当国外发生金融危机时,国内舆论要及时正确地披露中国政府所采取的反危机措施,在公众心理上建立一道防线,防止和减轻金融恐慌心理的传导。其次,构建公民危机防范教育体系,有助于降低公民的信心失衡和增强公民对风险的防范意识,有效控制公民信心失衡。加强公民的防范意识,可以通过建立公民危机防范教育体系,广泛开展国民风险教育,培育风险意识,培养理性投资行为,提高全体国民防范和控制金融风险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四、结论

金融危机的爆发虽然给我国经济带来了不利影响,但是也给我们带来了很多启示。我们要吸取其他国家发展中的经验和教训用于更好地发展我国的金融市场,更好的进行金融改革,从美国金融危机中我们清楚地看到金融危机的发生不是一国孤立的事情,而是许多国内外的综合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现在,我国已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金融市场正在开放,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经济的重要力量。毋庸置疑,中国经济出现问题等于世界经济出现问题。所以,我们应站在对全人类负责的高度上研究和实施防范金融危机的问题,通过加强国际间金融合作与协调来加强对外部金融冲击的抵御能力。

参考文献:

[1]黄磊,美次贷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影响,湖北农村金融研究,2008年第5期

[2]苏锐,由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思考,现代经济,2008年第7期

第15篇

论文摘要:美国的次贷危机引发了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如何防御金融危机的影响,保持经济的稳定,成为摆在世界各国面前的重要课题。我国经济处于快速发展时期,从金融危机中汲取经验,抵御金融危机的侵蚀,具有更加重要的意义。本文分析了金融危机的背景和成因,阐述了金融危机对我国金融改革的启示。 

 

 

一、金融危机的背景 

 

近些年来,为了刺激经济增长,美联储一度将基准利率调将至1%,由此引发了房地产价格不断上涨,放贷机构不计风险地向低信用客户发放贷款。次级抵押贷款被证券化后流向二级市场,在投资银行的包装下,诞生了一批新的金融衍生产品,其购买者遍布全球。但随着经济过热,美联储开始提高联邦基金利率,由1%一直提高到5.25%,房地产市场在出现顶点后开始由繁荣走向衰退,房地产价格应声下跌。2006年下半年起,次级抵押贷款的违约率逐步上升,多家放贷机构破产,而新世界金融的破产揭开了次贷风波的序幕。其后,美国第五大投资银行贝尔斯登旗下两只对冲基金崩盘,全球各大金融机构纷纷爆出巨额亏损。危机引发了全球金融市场的剧烈震荡,并且有愈演愈烈之势。2008年7月14日,美国联邦政府宣布接管房利美和房地美。2008年9月15日,雷曼兄弟宣布申请破产保护,美林证券被美国银行收购。同时,全球10大银行宣布设立700亿美元基金自救。各国央行纷纷向金融市场注资。美联储前主席艾伦•格林斯潘说:“美国正陷于‘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中,这场危机将持续成为一股‘腐蚀性’力量,危机还将诱发全球一系列经济动荡。” 

 

二、金融危机的成因 

 

(一)利率是危机爆发的导火线 

2000年至2005年间,美国房地产市场出现了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历时最长的一次繁荣,房价年平均实际涨幅达实际涨6.4%,而促成房价在2000至2005年间大幅上扬的最重要原因,是联邦基金利率的大幅下调,从而带动抵押贷款市场利率的走低。之所以美联储在2001年至2004年间高举降息大旗,并将联邦基金利率将到46年的最低点1%,是为了刺激互联网泡沫破裂后的美国经济。于是,大量流动性资产涌入房地产市场和金融市场,然而,随着美国经济的全面复苏,通货膨胀的压力重新显现,为了抑止通胀,美联储从2004年6月起开始加息步伐,两年内连续17次上调联邦基金利率。美国房地产价格的上升势头在2005年夏天突然中止,利率上升导致大部分次级抵押贷款利率重新设定,借款者的还款压力骤然上升,而另一方面,房价却在持续下降,借款者面临即便出售房屋也无法还清本息的困境,最终只能选择违约,危机不可避免的爆发。 

(二)新的金融工具的滥用 

过去的十年,资产证券化以及无数新的衍生金融工具在金融机构中的广泛应用。上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的一些银行利用金融市场迅速扩张贷款的规模,这些银行把放出的贷款进行分类归集并打包出售给一些非银行类金融机构,这些机构再将这些贷款在资本市场上抵押发行债券。通过这样一系列行为,银行不但摆脱了对储蓄存款的绝对依赖,而且将贷款移除资产负债表表从而转移了风险。这种起初为了摆脱巴塞尔协议对银行资本限制的业务模式逐渐被银行界广泛采用,并逐渐扩散到欧洲的银行业。这种业务模式在正常情况下不会出现任何问题,除非资本市场流动性出现严重的问题。而这种小概率事件一旦发生影响就是巨额的亏损,甚至倒闭,这便是它的高危害性,正是美国金融工具的滥用和高风险的业务模式,为危机的爆发埋下了伏笔。 

(三)信用危机的加剧 

信用风险传染可能导致大面积信用风险违约,引发严重金融危机。美国投资银行高杠杆商业模式隐藏了巨大的风险。在信贷的旺季,借贷成本往往较低,投资银行可以低价借入大量资金,用于发放贷款或买入金融资产,获取暴利。一旦市场低迷,风险就很高,高额负债让投资银行在损失面前几乎没有缓冲余地,加之信用传染普遍性,加重了美国金融市场危机程度。另一方面,信用评级对客户信用风险的评价也有可能与实际情况发生偏差。现有的信用评级机制都是通过对历史数据的评估进而预测将来客户的表现以做出信用评价,由于房价低于贷款数这种情况在历史中从未发生,这就造成了信用评级机构在对违约风险评价时的缺陷。信用风险也就是违约风险被大幅度的低估,最终酿成了危机的爆发。 

三、金融危机对我国金融改革的启示 

 

(一)正确运用金融产品创新 

在如今竞争愈发激烈的金融市场中,为了满足客户多元化的投资需求,提高金融机构的服务质量,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就必须不断推进金融创新。但是,如果对金融衍生产品的风险不加以研究,对产品的使用不加以控制,就会带来风险。对于我国来说,金融创新还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西方那些经过实践证明的行之有效的金融创新产品的内在机制和运行规律可能并不完全适应于我国的国情,还需要我们自己加以探索并加以改进,因此,这意味着首先需要坚决打好创新基础,以优质资产作为衍生产品的标的推出新产品,而不良资产只能作为补充,从源头控制可能产生的风险。同时,也不能追求过于复杂的金融技术,而是应该首先学习和推出各种债权和股权类的基础产品。当然,在此期间,监管层的责任也是巨大的,现有的监管手段,如反映资本充足性的资产负债比率、预测贷款组合潜在损失的措施、基于日常风险值计算的交易帐户风险管理措施等已不再完全适用于衍生产品与日俱增的金融市场,监管层不仅要紧跟金融产品创新的步伐,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解决创新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维护金融市场的稳定,还要保护创新者的积极性,鼓励与支持创新,而不是一出问题就采取遏制、废止的方式。 

(二)保持宏观经济基础的稳定 

近年来,由于中国的国际收支结构一直保持双顺差,人民币面临较大的升值压力。中国汇率制度在趋向浮动利率制度转变时,人民币也在逐步升值,要不失时机的减轻人民币升值对金融体系的影响。如果当前中国政府侧重于采用人民币升值来解决人民币升值压力、解决贸易顺差过大问题,一旦人民币实现了大幅升值,并且得不到经济基本面的支持,那么国际资本就会大量流出,人民币汇率走势就会出现逆转,就可能会发生金融危机。因此需要从国家宏观经济基本面着手,保持宏观经济稳定。当前中国的宏观经济环境总体运行良好,但经济在局部地区过热、行业的经济泡沫问题已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宏观经济环境的改善应该是金融改革的重要条件。除此以外,中国有关政策的完备和有效性、经济主体的行为合法性以及腐败与官僚问题等,对于金融改革过程中银行危机发生的可能性也有重要影响,要消除这些潜在的危险因素,把危机消灭在萌芽之中。 

(三)加强商业银行贷款风险管理 

1.完善个人信用体系 

市场经济也是一种信用经济,离开信用,市场经济就无法正常运行。个人信用体系的建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我国住房按揭贷款信息不对称带来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使银行能够准确判断客户的信用风险,降低不良贷款率。个人信用体系的建立可提高违约成本,增强贷款者的信用意识,减少违约事件发生的概率,防止危机的出现。 

2.内部控制与外部监管并重 

银行内部控制是抵御风险的第一道防线。银行需要在风险和收益的权衡中做出的理性选择,提高识别和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加强银行内部控制,应建立高效的金融管理信息系统,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建立数据库以利于相对准确的行情预测和分析,为内部控制提供信息支持;健全同业自律机制,加强同业公会在行业保护、行业协调与行业监管、行业合作与交流中的作用,维护同业竞争秩序,保护同业成员利益;加强银行信贷审查和贷后管理,保证审慎经营原则。外部监管同样十分重要,正是美国政府对贷款机构滥发抵押贷款等行为监管不力,才为次贷危机埋下了隐患。金融监管部门应当密切监控机构风险,及时向市场提示风险。 

(四)促使公民树立危机意识 

金融改革的进行,还必须从思想上做好准备,树立危机意识。从新的国际金融危机的特征来看,公民的信心对危机的发生和影响程度具有较强的影响,因此,政府首先要充分维护公众对金融机构的威信。一是维护经济政策的一贯性,使人逐步确立预期的确定性,从而增强公信力;二是当国外发生金融危机时,国内舆论要及时正确地披露中国政府所采取的反危机措施,在公众心理上建立一道防线,防止和减轻金融恐慌心理的传导。其次,构建公民危机防范教育体系,有助于降低公民的信心失衡和增强公民对风险的防范意识,有效控制公民信心失衡。加强公民的防范意识,可以通过建立公民危机防范教育体系,广泛开展国民风险教育,培育风险意识,培养理性投资行为,提高全体国民防范和控制金融风险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四、结论 

金融危机的爆发虽然给我国经济带来了不利影响,但是也给我们带来了很多启示。我们要吸取其他国家发展中的经验和教训用于更好地发展我国的金融市场,更好的进行金融改革,从美国金融危机中我们清楚地看到金融危机的发生不是一国孤立的事情,而是许多国内外的综合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现在,我国已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金融市场正在开放,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经济的重要力量。毋庸置疑,中国经济出现问题等于世界经济出现问题。所以,我们应站在对全人类负责的高度上研究和实施防范金融危机的问题,通过加强国际间金融合作与协调来加强对外部金融冲击的抵御能力。 

 

参考文献: 

[1]黄磊,美次贷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影响,湖北农村金融研究,2008年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