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基本建设经济范文

基本建设经济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基本建设经济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基本建设经济

第1篇

一、国内基本建设投入产出效益审计研究现状

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基本建设项目的投入是社会固定资产再生产的主要手段。十四届三中全会确立市场经济体制以来,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幅较快,年均增幅在25%以上,投资总额超过万亿,其中新工程项目投资所占比例达到60%左右。一方面是投资逐年增加,另一方面是基本建设项目的投入产出方面投资效益低下,损失浪费严重的问题比较严重,这些问题已经引起全社会广泛的关注。加强对基本建设项目的投入产出的效益审计,已成为国家有关部门面临的一项重要工作任务。基本建设项目投入产出的效益审计活动的根本目的是服务,而开展基本建设项目的投入产出的效益审计能够直观地提高经济效益,实现单位目标,因此,开展基本建设项目的投入产出的效益审计势在必行。

随着高校基本建设投资体制的改革,以前建立在计划经济体制上的投资行为已逐步转移到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轨道上来。

二、我国高校基本建设投入产出效益审计分析中存在的问题

(一)难以确定评价投入产出经济效益审计的标准

如何来确定高校基本建设投入产出的效能或效率、成本与效益缺乏标准。而目标是否达成,社会的影响性又如何等都不是仅凭观察或感觉就可下定论的。由于我国高校工作性质等原因,审计人员还没有一个公认可接受的适用于各种情况的审计标准可供参考利用,在这种情况下,就造成了对经济效益的评价无据可依,无疑会影响经济效益评价的质量和审计结论的可信度。

(二)我国缺乏相应的投入产出经济效益审计准则

从审计法看,对审计机关开展经济效益审计的授权,法律地位等方面缺乏明确的规定性;在规范上,审计署颁布的规范和命令基本上不涉及经济效益审计;在指南层面上,投入产出经济效益审计开展的具体方式、技术方法、指南等的编制工作尚未形成。受此影响,目前投入产出经济效益审计工作只能依附于财务收支审计和预算执行审计进行。

(三)缺乏投入产出经济效益审计的人才

我国所需的审计专业人才,必须具备财务审计、经济效益审计及法律等有关专门学识,才可能恪尽职责。但当前审计专业人员的录用条件随意性较强,与美国GAO雇用或聘请具备会计、统计、法律、工程、审计规划及技术方法、资料处理、公共行政、经济社会科学或精算等方面的专业人员作法相比,差距较大,制约着经济效益审计的发展。

三、加强我国高校基本建设投入产出效益审计的建议

(一)加大投入产出经济效益审计理论研究和人才培养

投入产出经济效益审计的理论研究,短期内,我国可以通过选择系统的翻译国外审计机关的绩效报告作为教学教材,借鉴他国投入产出经济效益审计的审计经验,并及时了解各国执行各项方案的实际成效与不足等,针对所执行的审计工作对象,建立应具备的知识及专业能力;在中期方面,聘请外部专家来共同参与或协助办理审计案件,有效提升审计质量,在长期方面仍应依据审计业务需要,积极研究审计人员聘用法规的修正完善,以提供多元的用人渠道,解决专业技能不足的问题。

另外对现有审计人员进行强化培训,实行严格的审计质量责任制、审计工作稽查制度和内部审计制度,进一步明确审计人员的审计责任,规范审计人员的审计行为,提高经济效益审计的绩效。

(二)加快投入产出经济效益审计评价标准的建立

结合我国实际状况,可以在现有真实合法审计的基础上,发展完善投入产出效益审计。因为真实合法审计是经济效益审计的基础和组成部分,目前的真实合法审计的法规依据和审计的规范化建设已经基本完成,建立我国效益审计模式必须坚持以真实合法性审计为基础,在尚未构建科学、规范的投入产出经济效益审计及评价体系的情况下,需要审计专业人员借鉴国外审计经验,同时在实践中摸索,善于总结,运用创造性的思维方法,积极探索。在探索投入产出效益审计过程中,应加强学习和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和做法,起草修订和逐步完善我们的效益审计评价指标和准则体系,初期可以称之为“指导意见”或“管理办法”,以后逐渐修改完善,逐步向效益审计准则过渡。

(三)建立完善投入产出经济效益审计的准则

我国在大力开展投入产出经济效益审计的同时,结合投入产出经济效益审计的特点,加强投入产出经济效益审计准则的建设,尤其是投入产出经济效益审计的审计目标,审计现场工作准则、审计报告准则方面。在投入产出经济效益审计准则的建立过程中,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可以分为两个阶段来进行:第一阶段,在总结我国已有经验和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形成一些初步的投入产出经济效益审计规范;第二阶段,在不断完善初步规范的基础上,形成投入产出经济效益审计准则和具体的操作指南。

(四)进行基本建设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

第2篇

第二条 技术产业开发园等8个沿三个办事处由开发区投资的基本建设项目,均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 基本建设项目投资主体是各园区投资开发有限公司。

第四条 开发区成立基本建设项目审查管理办公室(以下简称办公室),由建设管理局、纪工委、财政审计局、国土规划局、各办事处、各园区的主要负责人组成,对项目申请、招投标和资金拨付进行审查管理。

第五条 基本建设项目申请和招投标的审查按以下程序进行:

(一)各园区管委会根据项目进区情况和总体规划要求,提出基本建设项目申请。

(二)办公室对申请项目进行现场调研和综合平衡后,报管委会批准,下达基建项目批准文件。

(三)各园区投资开发有限公司根据批准文件办理建设项目的选址、立项、定点手续,并委托有资质的设计单位进行施工图设计,也可以委托建设管理局商请有资质的设计单位进行施工图设计。

(四)办公室负责商定招标办法并编制招标文件。

(五)办公室委托有资质的中介机构编制标底,实施招标。

(六)办公室根据招投标结果下达施工通知书,通知书明确施工单位、中标总价、竣工日期、监理单位等内容。各园区投资开发有限公司同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签订施工合同书和监理合同书。

第六条 各办事处、各园区管委会负责项目建设的实施。具体包括项目建设涉及的房屋拆迁安置、土地征用、地面附属物补偿、施工队伍和人员管理矛盾纠纷的调处等,保证基本建设项目的正常推进。

第七条 建设管理局负责对工程质量、项目进度实行监督。

第八条 招投标结束后,建设项目需要增加或减少工程量的,增减量在50万元以下项目,由建设管理局会同设计、监理和施工单位现场审核,报办公室批准后实施。增减量在50万元以上项目,报开发区管委会主任办公会议确定。

第九条 开发区基本建设项目资金拨付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突出重点原则。对重点区域和重大项目实行倾斜。

(二)分类结算原则。将开发建设和公益事业、集镇建设资金分开结算。

(三)多元投入原则。

第十条 集镇改造、公益事业建设资金原则上由各办事处自筹解决,并按市场化方式运作,不足部分经办公室审查报管委会批准后予以适量定额补贴。

第十一条 资金拨付程序。施工单位提出用款申请,填写用款申请表,由现场监理签署意见,办事处或园区建设管理科科长、分管领导签字,建设管理局工程科长、局长签字,审查管理办公室主任签字,财政局签字、投资公司领导签字,管委会常务副主任签字。

第十二条 建设工程施工结束后,由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组织竣工验收。

第十三条 建设工程竣工验收后,施工单位必须编制工程决算,报开发区建设管理局初审后,由开发区财政审计局委托有资质的审计(会计)事务所审核,确定工程决算金额。

第3篇

第一条 为进一步规范经济开发区(以下简称开发区)基础设施建设管理,加强基本建设项目的监督审核,确保建设资金合理有效使用,根据开发区实际情况,制订本办法。

第二条 凡使用财政性资金(国有、集体资金)的基本建设项目均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 开发区各办事处、园区、各所属投资公司、行政事业单位的基本建设项目管理必须执行本办法。

第四条 开发区财政审计局负责基本建设项目审核管理工作。

第二章 业务委托

第五条 开发区财政审计局负责确定基本建设项目审核的社会中介机构。

第六条 受托审核基本建设项目的社会中介机构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1、具有国家建设部或省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核发的《工程造价咨询单位资质证书》乙级以上,并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注册登记的工程造价咨询企业;

2、有一定数量的专职专业技术人员;

3、有较高的服务质量和较好的工作业绩。

第七条 较大项目(工程总造价1000万元以上)或重点项目的审核,中介机构除具备第六条规定的条件外还应具备以下条件:

1、具有专职国家注册造价师6名以上;

2、近两年内独立完成过同类型项目5个以上;

3、近两年内无违规违法行为,有较高的社会信誉。

第八条 工程项目的送审,由开发区财政审计局签发《经济开发区基本建设项目结算审核委托书》,其主要内容有:1、项目名称;2、委托内容、要求、标准;3、履行期限;4、其他。

第九条 中介机构接受项目审核委托不得有下列行为:1、接受同一工程咨询文件的编制和审核业务;2、超越资质等级承接工程造价咨询业务;3、将开发区委托项目转包或分包给其他单位或个人;4、以个人名义接受委托。

第十条 中介机构审核人员应遵循回避制度。

第十一条 社会中介机构为《工程造价审核报告书》独立承担法律责任。

第三章 基本建设项目审核工作的内容及程序

第十二条 基本建设项目竣工结算审核的主要内容包括:

1、招投标文件及工程施工合同的执行情况;

2、工程设计图纸和施工技术标准的执行情况;

3、施工中发生的设计、施工变更情况;

4、工程量的计算情况;

5、分项工程预算定额套用是否符合规定;

6、工程取费情况;

7、材料实际用量情况;

8、设备、材料的计价情况;

9、法律、法规规定需要审核的其他内容。

第十三条 所有工程项目的竣工结算资料必须在工程竣工验收结束后按国家规定的时间内编制完成,经建设单位确认签字盖章并报开发区建设管理局初审后送开发区财政审计局。

第十四条 送审资料的主要内容:工程合同、竣工验收资料、施工图纸、工程结算书、工程量计算书、招投标文件、现场签证及工程设计变更资料等。对个别因特殊情况而缺少的资料,需由送审单位书面说明情况报开发区财政审计局。

第十五条 结算编制单位应对送审资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负责,所有签证资料必须以原件报送。资料送审后,非经开发区财政审计局同意,任何单位和个人对送审价或送审项目内容不得再作调整,各社会中介机构不得擅自接收由施工单位直接提供的补充结算资料。

第十六条 建设单位应加强对现场管理人员及委托监理人员的管理,严格按照规定权限进行签证。单项工程价款增减在50万元以下的现场签证,由建设单位负责人、监理单位在规定的期限内签证盖章;单项工程价款增减在50万元以上的现场签证,除以上手续外,还需报开发区建设管理局签字确认;工程项目实施跟踪审核的还需跟踪审核单位签章确认。

第十七条 开发区财政审计局接到送审资料后必须在5天内委托社会中介机构进行审核。

第十八条 社会中介机构接受审核委托后必须在45天内将审核初步结果送开发区财政审计局进行复核,60天内出具审核报告书,遇特殊情况必须经开发区财政审计局同意后方可适当延长审核时间。

第十九条 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必须为社会中介机构提供必要的审核条件。

第二十条 开发区财政审计局应根据中介机构审核进程会同建设单位、施工单位进行定案,重大重点项目需会同开发区建设管理局、纪工委进行定案。

第二十一条 开发区财政审计局根据中介机构的审核报告签发《基本建设项目审核意见书》,建设单位依据《基本建设项目审核意见书》结付工程款。

第二十二条 对审核核减率超过15%的建设项目,施工单位及结算编制人员必须向开发区财政审计局作出书面解释,并报开发区建设管理局、纪工委登记备案,同时承担超过15%部分的审核咨询费用。

第二十三条 建设单位应指定专人负责结算审核的衔接、协调和定案工作。

第二十四条重点建设项目或较大建设项目,开发区财政审计局应组织社会中介机构实施工程建设全过程跟踪审核,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及监理部门必须积极主动予以配合。

第二十五条开发区财政审计局应加强对中介机构受托基本建设项目审核工作的管理。对中介机构工程审核过程中的违规、违法行为予以制止,问题严重的撤销其委托并提请有关部门进行处理。

第二十六条开发区财政审计局应对重点建设项目进行抽查复审,复审核减率超过3%的应按有关规定给予处理。

第四章 咨询费用管理

第4篇

近年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形势发生了一系列变化,从坡改梯、集雨利用、盐碱地治理,发展到灌区改造、人畜饮水、防汛抗旱、病险水库加固等多个领域,从单一治理发展到综合治理,不断向广度和深度发展。随着国家农村税费改革政策的出台,对农民投工投劳发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但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在各级政府和水利部门的共同努力下,互助县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仍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1.农村人饮解困取得显著成就。经过广大水利干部职工和受益群众的艰苦努力,

有效地改变了农村群众的卫生条件,减少了水介疾病的发生,改善了农民群众的健康状况;提高了农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充分树立了党和政府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良好形象。

2.灌区续建配套稳步推进,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并降低了灌溉用水量。有效的改善了部分灌区的灌溉条件,提高了农田的综合生产能力,减少了水损失和水浪费。

3.病险水库除险加固项目进展顺利。“十五”期间,国家开展了建国以来最大规模的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建设。全县共完成除险加固病险水库7座中型水库1座、小型水库6座,这些项目的完成,改善灌溉面积,有效库容增加,

同时改善了水库的运行状况,水库的防洪除涝、灌溉供水、改善库区小气候等综合效益得到了全面提高;防洪标准提高了,消除了安全隐患,运行更加安全可靠;提高了水库下游沿河两岸抵御洪水的能力,减少了下游洪涝灾害,保障了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下游灌区效益及时得到正常发挥;并且通过补充和完善水库运行管理必要的监测设施,为水库管理提供了准确科学的数据,也为水利工程规范化建设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4.抗旱能力显著增强。针对每年年初的旱情,各级政府多方筹资,积极组织群众投工投劳,抢修农田水利工程;并宣传和发放“PA”旱地龙,春耕期间群众使用水务部门贮备的水泵和群众自备的水泵,利用小泉、小水进行提灌,有效减少了干旱灾害损失。

5.水利管理工作成效显著。近年来,在全体水利管理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全县水利工程管理工作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形成了县、乡、村、社四级管理网络,进一步建立健全了水利管理运行体制和有效机制,保证了各类水利工程发挥正常效益及人民群众正常的生产生活用水,充分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率,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提供了水利保障,为全县农村经济快速增长和农业生产持续发展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主要经验

1.层层建立责任制,切实加强对项目的领导。一是县、乡两级政府签定了责任书;二是县、乡两级政府同水利工程管理部门签订了责任书,对完成水利工程建设的任务、时间、质量、责任等做了明确的规定。同时,县、乡二级都成立了领导小组和项目办公室,负责协调和具体工作。

2.项目建设资金的措筹和管理办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主要资金来源,实行以国家投入为主,群众适当投劳为辅的原则,以国家投资和群众自筹为基础,采取专款专用,公开账务,群众监督,确保资金发挥效益。

3.全面落实四项制度,确保工程质量。对投资规模万元以上的水利工程,全部落实了项目法人制、招投标制、施工合同制和专职技术人员质量终身负责制。

4.各部门密切合作,保证服务到位。在各级党委、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和领导下,各级领导小组成员单位步调一致,保证了项目顺利实施。

5.加强建后管理,保证了项目长期发挥效益。为确保水利工程项目长期发挥效益,保证农民群众长期受益,建后管理工作由县水利管理队主管,由工程涉及到的乡镇水利水保站具体负责管理,按管理范围及权限,健全管理机构,完善管理办法,加强管理,管理单位定岗定员,将管理人员的责、权、利密切结合起来,有计划的培训管理人员,不断提高管理人员的素质及管理水平,使管理工作逐步走向正规化、科学化、制度化轨道。

6.严格培训制度。在工程开始以前采取以会代训的形式,分步搞好三级培训:一是包括各级干部,乡、村干部的培训;二是对县乡包括技术人员的培训;三是对工程受益群众的培训。

7.工程采取公示制度,充分利用各种形式,对工程范围、项目区选择条件、工程来源、工程意义、工程规模、工程进度、管理办法等内容予以公示,自觉接受群众的监督。

8.分别在县、乡举办工程启动仪式,形成群众广泛参与的舆论效果,通过黑板报,电台、电视机进行集中和跟踪宣传,并进村入户,召开不同类型的群众大会,使项目的意义,宗旨和目的家喻户晓,形成良好的舆论氛围。

三、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互助县受自然地理、历史和经济社会诸多因素的影响,资源性缺水和工程性缺水、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滞后、自我发展能力和支持保障力度不足等问题日益突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现状远不能满足农牧业结构调整、农牧业经济发展和农牧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需求,还面临着许多困难和问题。主要有:

(一)农田水利基础设施薄弱,老化失修严重

互助县大部分水利工程修建于20世纪60—70年代,经多年运行,老化失修严重,部分工程由于维修资金紧缺,得不到及时修复,影响效益的正常发挥;大部分工程配套不完善,尤其是水库和渠道工程观测,量水设施滞后,制约了实施按方收费的进程。

(二)人畜饮水形势依然严峻

根据水利部的部署和安排,开展了以乡(镇)为单元的饮水现状调查评估工作。根据本次全县饮水现状调查,全县饮水这些存在饮水安全问题的地区大部分自然条件恶劣、山大沟深、工程战线长、规模大、造价高、解决数量少,是缺水较为严重的地区,也是今后解决人畜饮水困难的难点。

(三)农村税费改革对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提出新要求

1.取消“两工”后,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出现新的投入缺口。

第5篇

关键词:新会计准则;水利基本建设;财务管理;创新

一、前言

2007年1月1日,我国开始实行企业的新会计准则,新会计准则是在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背景下产生的,它顺应了时代的发展,为我国各行各业提供一个全新的会计理念。新会计准则的出现,有效地解决了水利基本建设长期以来在会计制度、会计基本准则以及会计核算方面存在的问题,促进水利基本建设财务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新背景下水利基本建设财务管理的变革

新时期背景下,新会计准则的出现,给水利基本建设财务管理带来一定的冲击。水利基本建设财务管理在管理理念、管理方法以及管理目标上均出现相应的变化。

(一)财务管理理念的变革

新时期在新会计准则背影下,水利基本建设财务管理理念受到一定的影响。在市场理念方面,水利基本建设财务管理应立足于市场,调整内部结构,使水利基本建设财务管理的发展适应市场的发展,使水利基本建设财务管理体现出市场的需求。在法制理念方面,新会计准则为水利基本建设在财务管理工作中提供重要的法律法规依据,影响或者改变水利基本建设财务管理的法制理念。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方面,促使水利基本建设的相关部门将可持续发展理念引入到财务管理的工作中来,使水利基本建设的财务管理工作更科学、更有效。

(二)财务管理方法的变革

新时期在新会计准则背景下,水利基本建设财务管理方法会相应的出现变化。新会计准则最大的特点之一就是对企业的会计处理方法进行修订更改,使会计处理方法更加地适合企业的实际发展情况。水利基本建设在新会计准则背影下,在财务管理方法上选择了新的会计处理方法。实行新会计处理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水利基本建设相关部门在收集信息时的成本,降低水利部门的经营成本,优化水利部门财务资源的配置。

(三)财务管理目标的变革

新会计准则与以往的准则不同,它在企业研发费用方面具有明确的规定。依据新会计准则的要求,水利基本建设的相关部门从自身实际经济情况出发的,在财务管理工作中实行对所需费用的研发,寻找成本最低、收获最高的发展道路,使水利部门的资金能够真正、有效地得到运用,使水利部门财务管理更加的科学、更加的合理。此外,在新会计准则里,还对企业的财务报告、财务报表以及相关一些财务工作进行了明确的规定,这些对水利基本建设财务管理工作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水利基本建设财务管理工作的顺利进展,使水利基本建设财务管理能够达到预期的目的,促进水利基本建设财务管理的长效发展。

三、新背景下水利基本建设财务管理的创新

新会计准则的出现,给水利基本建设财务管理带来了巨大的活力,促进了水利基本建设财务管理工作的顺利进展。因此,在水利基本建设财务管理工作中,必须认真贯彻新会计准则的要求,创新水利基本建设的财务管理。

(一)创新水利基本建设财务管理工作

新会计准则背景下,水利基本建设财务管理工作虽然有所发展,但财务管理水平还处于比较低级的阶段,财务管理工作未能全面地反映出水利基本建设的整体情况,这给水利部门增添了一定的财务管理风险。新会计准则强化财务管理的风险,因此,在水利基本建设财务管理工作中,相关的水利部门应认真贯彻新会计准则的要求,创新水利基本建设财务管理工作。首先应拓展水利基本建设财务管理的内容。财务管理不仅仅是对资金的管理或者是一些相关财务的管理,更应该包括相关的税收管理、保险管理、金融风险管理以及人才、技术等方面的管理。第二,相关的水利部门应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地更新财务管理方法。水利基本建设在不同时期会遇到不同的财务状况,因此,在进行财务管理时,不应局限于原有的财务管理方法,应根据水利基本建设实际财务状况及时地调整财务管理的方法。第三,水利基本建设财务管理方法应尽可能的体现出量化方面的信息,比如相关的风险决策、定量预测以及滚动预算等等。再次,在水利基本建设财务管理工作中,应加强信息的建设,将信息化引入财务管理工作中来,形成一个网络的财务管理体系,使水利基本建设财务管理工作更加的公开和透明。

(二)创新水利基本建设财务管理制度

在水利基本建设财务管理工作时,应该设置相应的财务制度。财务制度使水利部门在水利基本建设财务管理工作中有章可循,使财务管理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在财务管理工作中,如果出现问题,也能根据制度及时地进行处理。在新会计准则背景下,我国水利基本建设财务制度有所改善,但从整体来看,我国水利基本建设财务制度并不健全,水利基本建设财务制度缺乏一个完善的审核机制。相关的财务管理人员对重要项目的审核不够重视,导致项目款项的审批以及复核出现漏洞,出现虚报项目款项的造价现象,进而导致水利基本建设出现超付款的现象,给水利部门带来一定的损失。根据新会计准则的要求,水利基本建设财务制度,必须是严格的,而且是具体、清楚的。因此,在水利基本建设财务制度里,必须具有明确的财务管理办法,这些财务管理办法应该是一个具体的概念,而不是笼统的,它应该包括水利基本建设营运中每一个经济环节的具体财务处理。具体的财务管理方法,可以使水利基本建设财务管理工作有章可循,确保了财务管理工作的公开性和透明度。同时水利基本建设财务制度应该包括财务管理的业绩考核制度,将业绩考核制度引入水利基本建设财务管理工作中,激发水利基本建设财务管理工作人员的积极性,监督财务管理人员的工作,促进水利基本建设财务管理工作的顺利进展。

(三)创新财务人员的管理

新会计准则的出现,强调水利基本建设财务管理工作要真实地反映出水利基本建设的财务状况,水利部门要贯彻好新会计准则的要求,需要有专业的财务管理人员。财务人员是水利基本建设财务管理最直接的执行者,其在财务管理上的一举一动都会影响到整个公司的财务状况。新会计准则背景下,我国水利部门虽然加大了对财务管理人员的监督力度,但从整体来看,水利基本建设财务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水平还比较低。一些财务管理人员掌握的财务会计方面的知识有限或者缺乏必要的工程财务管理经验,导致在财务管理的实践中无法灵活的应对各种财务状况,在进行财务会计科目的设置以及计量支付等方面出现错误,导致水利基本建设财务会计管理出现混乱的现象,严重影响水利基本建设的整体财务状况。对此,首先,相关的财务部门应该加强财务人员相关财务管理理论知识的学习,使财务人员掌握专业的财务管理知识。第二,财务部门应该加强财务人员业务的学习,提高财务人员的业务水平。对此,财务部门可以采取学习、培训等方式进行。第三,财务部门应该加强财务人员的考核制度,执行责任追究制,在制度上规范财务人员的工作,使财务人员自觉地将财务管理工作做好。财务人员综合素质的提高可以促进水利基本建设财务管理工作的进展。

(四)创新水利基本建设的财务控制

财务控制在水利基本建设财务管理工作中处于重要的地位,它包括财务风险控制、成本控制等等。财务控制影响和制约着水利基本建设的财务管理工作。新会计准则的实施,强化了企业对财务的控制,因此在水利基本建设财务管理工作中,应建立全面、科学的财务控制体系,加强对财务的风险控制、成本控制等等。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尽可能的降低产品的成本,减少财产上的损失,促进水利基本建设财务管理各项工作的顺利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建军,刘洪昌.水利基本建设财务管理中的若干问题初探[J].中国科技信息.2010;7

[2]胡文政.加强水利基本建设财务管理的对策探讨[J].财会研究,2009;14

[3]张建国.浅谈水利基本建设财务管理[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9;S2

[4]李晓云.浅谈水利基本建设财务管理[J].水利发展研究,2009;11

第6篇

[关键词] 铁路建设;民营资本;经营方略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2 . 17. 032

[中图分类号] F530.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2)17- 0057- 02

在国家经济建设过程中,形成了国有资本把持国民生计和国民安全的行业,铁路是其中的行业之一。作为垄断行业的铁路,由于长期由政府直接管理,实行政府企业合二为一的体制,其建设投资存在主体单一、渠道简单、管理方式落后、效益低等问题。因此,引入民营资本等多元化的经济手段是促进我国铁路经济发展的必然举措。

1 民营资本进入铁路经济的背景及优势

随着国家铁路资金与财政拨款不足的矛盾日益突出,国家提出要对铁路经营进行多元化的经济改革,努力提高经济效益,以改变其落后的经营模式。2006年铁道部着手推出了一系列的改革方案,使更多的民营资本进入铁路建设中。这一举措不仅大大缓解了铁路建设资金不足的问题,同时也深化了垄断行业的体制改革,增强了民营资本在铁路建设中的作用,使我国民生行业能健康发展。

民营资本在国家建设中发挥着巨大作用,其流通量是不可忽视的。在国家财政拨款不足以及国有企业的资金流通比较紧张的情况下,政府可以通过正确引导、观念转变使民间资本的灵活性充分发挥出来。另外,民营资本具有较强的“逐利性”,追求利益最大化是民营资本的一大特点,国家将通过不断改善投资环境,充分调动民营资本的积极性。

2 民营资本进入铁路经济的可行性

铁路作为国家经济建设的运输渠道犹如人体血脉,同时也是国家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2005年的《国务院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明确允许民营资本进入铁路建设。

随着投资环境不断的改善,民营资本进入铁路行业的运营状况也从开始的负债累累、巨额亏损转变为如今的效益日益提高。内蒙古的伊泰煤炭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上市公司,承建呼和浩特市与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的铁路,全长124.18公里,2008年投入运营,承担着煤炭外运的任务。伊泰集团通过与客户提前签订煤炭的运输购销合同,同时将生产、销售、运输计划上报给铁道部和发改委,由铁道部和伊泰集团共同制订煤炭运输计划。不仅保证了企业的经济效益,摆脱了企业对于铁路的不和谐依托,同时,也使铁路的利用率得到大幅提升,带动了沿线经济的发展。由于国家铁路清算的特殊性,伊泰集团在统一制订计划的同时,也采用了相对简单的清算方式,即由呼准铁路运输到国家铁路网后,由伊泰集团支付后续的相应运费。这一经验使得呼准铁路与国家铁路的组织边界较为清晰,权责分明。

鉴于呼准铁路的成功经验,辽宁春成集团修建巴新铁路也尝到了甜头。巴新铁路是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巴彦乌拉地区到辽宁阜新的铁路,全长487.6公里,负责春成集团在内蒙古开采出来的煤炭的外运。由于企业在归其所有的铁路范围内有自主的运营调度权利,企业根据自身的需求来进行安排,在铁路的利用率提高的同时,也使原先每吨178元的运费降至每吨75元,降幅达58%,现在巴新铁路的二期、三期建设也正在筹备中。

3 民营资本进入铁路经济可能遭遇的问题

民营资本进入铁路建设并非一帆风顺,肯定也会经历一些坎坷,可能会遇到诸多的问题。

(1)受政策影响较大。在过去一段时间里,国家发改委在铁路投资建设及运营“微利、保本、还贷”的原则指导下,将铁路的运价交由地方的物价局审批。然而随着发改委将定价权利收回,民营企业在进入铁路建设之后不能自主进行相应价格的调整,运价缺乏灵活性使企业的运营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铁路建设往往是一个周期较长的工程,政策的不明朗将导致风险的增加。建议政府以及相应的职能部门尽快落实具体的措施和相应的配套办法,制定长期有效的政策法规,从而保障民营资本具有进入铁路建设的动力。

(2)民营资本缺乏话语权。在民营资本进入铁路建设过程中,政府部门常常对一些重要问题把持着绝对的权利,民营资本在合作过程中缺乏话语权,也不能充分地参与铁路建设和经营,导致民营经济一些好的经验以及经营模式无法融入铁路建设、运营中去。在目前体制下,应加快铁路部门自身的体制改革,将铁路部门自身的监督权与资本经营权适度、适当、适时地分开,打破铁路行业垄断的模式,提高服务质量、管理能力,这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只有建立公开、公平的运营规则,才能将铁路建设、运营、管理协调好,达到一种可持续的良好的运行状态。

(3)共用性财产权利的问题。铁路是一种网络化运营的产业,经营方式决定了其存在着共用性财产权利等问题。因此如何配置共用性财产权利,确定民营资本与国有资产之间的组织边界问题是影响民营资本进入铁路建设的重要因素。在呼准铁路以及巴新铁路的运营中,都是采用相对较为简单的清算方式,没有涉及共用性财产问题。随着民营资本涉足铁路行业的逐步深入,共用性财产权利的分配问题将是未来面临的新争议。

4 总 结

随着国家经济建设步伐不断加快,铁路建设也会加大改革的力度。国务院在2010年5月出台的《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允许和鼓励民营经济参股建设煤运通道、客运专线、城际轨道等铁路项目,同时也提出了铁路体制改革、建立产业投资基金等措施。民营资本进入铁路建设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

主要参考文献

[1]荣朝和.探究铁路经济问题[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

[2]林晓言.铁路的民营化改革与市场融资[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3]魏瑜.合理配置公用性财产权利 推进我国铁路经营体制机制转变[J].铁道经济研究,2011(4):7-11.

第7篇

一、组建投资控制纵横责任网

矿建、土建以及安装工程在进行设备以及原材料的采购过程中,需要制定相应的管理控制措施,通过采购管理方案进行指令的下达,下达指令的部门一般为中心管控组,其在下达完指令后转到各个分口。物资供应口的招投标标准便以此作为依据,实现正常运作、规范运作,改变长久以往的不良现象,按照设备——采购——招投标这个步骤进行运作。使设备采购的招投标走上合理化的轨道,制定合理的质量与价格标准,充分做好“定量、控价、竞费”的工作。

(一)首先应做到“定量”

具有分管商务的供应口应该和技术口需要密切配合,制定统一的技术配置标准。在进行元器件的配置时,投标商应该对相关文件进行仔细阅读与浏览,详细了解其中元器件的数量、档次以及质量要求,防止报价过程中出现误差,从而降低报价可比性,评委难以评定标的现象。举例说明,堂口矿井的中央变电所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其在订货过程中,以设备招投标作为核心的招标手段,当质量无法保证时,便意味着不正当竞争手段的出现。因此相关人员必须做好招标书的工作,严格明确配电柜中互感器、真空断路器以及避雷针的规格与品牌,阻断招标商的不良想法,采用合格的设备,从而使投标方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公平竞标。

(二)“控价”

招标方与投标方在标底与报价之时,需要对从外采购的原材料与附件的价格进行合理的分析、统计,从而进行正确的标价与报价,进行合理的控制。矿井主在进行提升机的竞标时,需要从各个方面进行数据分析、情况规划,从而达成合理的招投标价格。例如,本案在近三年之中,便实现了同一型号的18台电机的价格交换,投标方的价格与招标方的价格之差浓缩在4%之内,实现了中标价的合理、公平与科学性。

(三)“竞争费”

投标方的竞争费用是由企业的管理水平决定的,谁获得市场的营业额,谁便能够取得最大的利益,而这体现在企业生产成本、企业中科技人才竞争中。我们的体会就是:通过招标的方式去订货,就是提高产品的质量,同时节省了设备的资金,实现了花最低的钱,买最好的设备的愿望。招标是一种适应市场的经济规律,获得最大得效益好路子。

二、延深设备的供应管理链

改变传统的六步走供应模式,虽然对现场使用情况不了解,但是要保证供应的及时,防止两方工作不在同一个流程、思路中。

传统的供应现状不适合于现代化矿井建设的发展,做到供应齐全。通过供应与使用的情况分析服务的范围与质量,从而优化其标准。

进行现场分析,必须要求供应人员与工程技术人员到场,二者同时对现场状况进行分析,发现电机与井壁环境是否适合,本案例在研究过程中,发现了潮湿的井壁环境与电机不能相容,于是立即联系厂家,对这一问题进行协商。

如果电机温度过高,则需要进行交替开机,对电机进行保护,延长电机的使用寿命。

三、合理安排储运,认真组织验收,努力降低费用

(一)对运输环节做出调整,保证各个环节运输顺利,使其能够按照正常的到货时间抵达,优化库存空间,保证货物到达的时间不早不晚,既不造成货物堆积又不造成货物无处安放,从最大限度减少资金的过度投资。

(二)在进行货物预定时,相关工作人员应该核对工程施工时间以及工程的进度,保证设备的到货时间不对工程造成任何影响,进行就近订货,加强和厂家的沟通,使货物与工地的时长保证在合理的范围内。如果购买的设备属于非标设备,那么便应寻找相关安装单位进行快速安装,或者现场及时制造,防止工程延期。像矿井井水的处理设备、排水管路的防污系统均属于非标设备。通过就地安装,可以减少货运次数,从而节省运输费用与装卸费用,本案例中工程费用大约节省了145万元左右。

(三)采用国外进口的矿井提升绳,主要从英国进口。提升绳到货后,需要进行详细检查,从其外观、机械性能以及报检等方面进行鉴定,保证其安全性与高质量。在本文研究中,采用了科学的检验方法,合理计算了采保的费用,从细节入手,采用了到货延期的合理解决方案。举例说明,欧元升值以及美伊战争、矿井涌水都曾对货物按时到达的时间造成很大程度上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英国及时办理商检,获取国际索赔的权利,这样才能够保证时间相差无几的情况下提升绳拖延造成的资金流失降到最低。在这个过程中,要严格遵守国安办证的程序,经过现场取样——到抚顺煤科院进行检验——获取合格证件,防止时间冲突。

在检测中,对质量上存在的问题英语相关部门与技术人员进行探讨,通过相关资料的的递交,以及济宁市商检局有关人员的验证,在三天之内就获取了这一合格证件。

然后将证件送往首都进行审核,向英国供应方发送传真,通过这一有效流程的办理,从而获得了最大程度上的索赔,避免了投资损失。

总结

随着我国矿井建设的不断增加,对其设备的购置也成为了整个工程中的重要工作,要去实现设备的供应采购及其了解服务的宗旨,要求我们充分了解析相关政策政策,并加强对投资中的招投标管理的学习,更好地为矿井建设的招投标管理而服务。

参考文献

[1]沈国荣.浅谈印后设备招标采购的流程[J]. 印刷杂志. 2010(07)

第8篇

1.1特色专业建设的必要性

特色专业是指高等学校在教学改革和专业建设过程中,在办学理念、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质量等方面具有显着特色,具有较高社会声誉的专业,也是高校在新形势下求得生存和获得持续竞争力和竞争优势的重要战略手段。

在国家高度重视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事业大发展和对环境人才培养的迫切需求的大背景下,近年来我国的环境工程专业教育高速发展,设有环境工程本科专业的学科点持续增加,招生规模不断扩大。至2005年,全国设有环境工程本科专业的学校达到277所,年招生人数2万余人。我国环境工程专业设置的发展情况见下表。

江苏大学环境工程专业要在强手如云的众多高校中占有一席之地,保障人才培养质量及其竞争力,就必须高度重视特色专业建设,以特色显示活力,以特色标志水平,以特色证明质量。高校专业建设过程中的环境适应性和竞争性等特性与企业的经营十分类似,特色专业建设本质上是一种管理学上的“差异化经营战略”,即“错位发展”战略,特设专业具有“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新”等特征。

进行特色专业建设,是优化专业学科结构,推进教学改革,加强内涵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专业竞争力的重要举措。不但有利于促进学校教学基本建设,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培育办学特色,而且有利于提高办学实力,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1.2特色专业建设的基本原则

(1)市场导向原则

目前,我国大学生就业已完全走向市场,学生和用人单位之间进行“双向选择”。大学毕业生的一次就业率已经成了评价一所大学教学质量和综合竞争力的主要指标之一。要提高就业率,就必须瞄准市场对人才的需求,特色专业建设也必须以市场为导向,培养市场需要的专业人才。

(2)自主创新原则

特色专业建设是我国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一项新内容,本身具有探索性、创新性,加上各校各专业都要根据自己的内外部条件形成自己的特色,更无先例可循。因此,特色专业建设要在教育观念、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改革和评价标准等方面坚持创新。

(3)错位发展原则

特色专业建设要在市场导向的基础上,根据现有的办学条件、科研成果和发展潜能,集中力量,凸现特色。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采取“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新”的差异化策略,实现“错位发展”,避免正面竞争。

(4)相对稳定原则

特色专业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是一个不断建设、不断积累、不断完善的过程。其特色的形成应该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同时也要适应内外部环境的变化,具有一定的前赡性,能够体现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趋势和未来社会和市场的需求变化。

(5)以人为本原则

特色专业建设要全面贯彻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育思想,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教师教学改革的积极性。按照新时期对环境工程专业人才的需求,夯实基础、面向工程、强化特色、全面发展,同时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和特长。

2特色专业建设的基本条件

江苏大学于1984年开始开展环境工程领域的研究工作,先后成立了环境工程研究所、振动冲击噪声研究中心、高效低污染农业技术及装备实验室、排放污染物控制中心实验室等。1994年成立了环境工程系,2001年成立环境工程研究院。本专业于1986年获批振动、冲击、噪声硕士学位授予权,2003年获批环境工程博士点和农业生物环境及能源工程博士点,2005年获批环境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点。学校于1994年在安全工程教研室的基础上成立了环境工程系,并招收环境工程方向的本科生。1997年开始以环境工程专业招收本科生。办学以来,我们坚持“以学科建设促进专业建设,以科学研究促进人才培养,以创新求发展,以特色创品牌,以质量求生存”的办学思想,以人为本,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教师教学改革的积极性,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使本专业在农业环境保护、环保设备、绿色氧化技术等方面初步形成自身的特色和优势。

(1)农业环境保护工程

依托我校以农立校的厚重基础,主要针对农村生态保护、废弃物资源化、农用动力、施药技术等主要方面,研究基于社会、经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农村发展新思路,承担了多项国家、省部级科研项目,“高效施药技术与机具研究开发”项目获得教育部科学技术一等奖,很好地切合我国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重大发展战略,并在本科培养计划中列入了“农业环境保护”课程。农业生物环境及能源工程学科于2000年获批硕士学位授予权。

(2)环保设备与工程

本专业以流体机械及工程学科为依托,同时将我校机械设计与制造的优势与环境污染控制工艺设计、新技术开发紧密结合,着力研究环保设备及工程,在水处理设备、大气除尘脱硫、脱氮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和突破,对各种高效无堵塞环保用泵进行深入系统的基础研究和应用开发,研究成果获得江苏省优秀教学成果奖以及江苏省教育厅优秀奖,大量的成果和设计被应用到工程实际中,产生了良好的社会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在本科培养计划中设置了“环保设备”和“工程CAD”等课程。

(3)绿色氧化技术

针对空气、水等介质中的难降解有机物,采用等离子体和臭氧等最新技术,产生羟基自由基和臭氧并将之应用到环境治理中,达到污染物减量、降解、资源转化,不产生二次污染、提高被污染介质的可生化降解性。将绿色氧化技术与传统的喷洒技术等相结合,应用于污染治理工程,成为本专业环境治理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承担多项省市项目,出版相关教材并获重要奖励。在人才培养中结合学校本科生科研立项工作,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开展了“强电离放电降解甲醛的实验研究”、“强电离放电资源化脱硫实验研究”、“等离子体处理汽车尾气中NOx的研究”、“强电离放电产生臭氧技术研究”、“臭氧化法处理含酚废水的实验研究”等绿色氧化技术项目的研究,并取得良好效果。另外,还在本科培养计划中设置了“绿色氧化技术”和“水深度处理与回用技术”等课程及相关的综合性实验项目。

3特色专业建设的保障措施

3.1更新教育观念

办学理念和专业建设观念是特色专业建设的指导思想,决定着特色专业建设的方向、进程和绩效,特色专业建设是一项涉及专业建设多方面的创新和变革的教学改革活动,必须首先在专业建设和教学理念上实现变革,更新传统的教学观念以适应时代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3.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师资队伍建设是特色专业建设的根本保证。由于特色专业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它需要一个由相互协作、敬业奉献的教师及管理人员组成的团队来完成。特色专业需要配备有学科特色的师资队伍,其在教学和科研方向专长上必须和专业特色的培育相匹配。教师个体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较高的研究能力,丰富的实践阅历。教师团队结构合理,梯队科学,整体素质高。我校环境工程专业应在现有师资力量的基础上大力引进高层次人才。

3.3创新课程体系,制定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

特色专业建设必须目标明确,应在保持专业目标的基础上突出地体现特色目标,在人才培养规格上要有明显特色,同时制定相应的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是高等院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和基本规格要求的总体设计蓝图。因此,设置合理的、科学的、超前的、前后呼应的课程体系是特色专业建设的基础和关键。应广泛吸收国内外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经验,整合教学改革成果,优化课程教学内容,不断丰富课程内涵,努力构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反映时代特征、具有学校特色的环境工程本科专业课程体系。

依据我校的学科特点,在培养“通才”的基础上,构建了“污染防治技术课程群”、“环境管理课程群”和“专业特色课程群”等专业方向课程。“专业特色课程群”包括“农业环境保护”、“环保设备”、“绿色氧化技术”、“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的预防与应急处置”等课程。新的课程体系充分体现了“提升内涵、强化特色”的教学指导思想。

3.4加强教学条件建设,改革实践教学环节

特色专业建设过程中,要高度重视校内外实习、实验、实训基地建设,为学生提高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创设良好的实践教学条件。近年来,我校环境工程专业建立了一批相对稳定的教学实习基地,不断加强实验室建设,改革实验教学模式,减少演示性、验证性实验内容,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在实验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培养学生科学素质,树立严谨求实、勇于探索的精神。

本专业自2001年以来先后完成“废水处理系统模拟与控制实验台”、“臭氧技术综合教学实验台”、“自激湿式除尘系统实验台”、“高风速复合式电除尘实验台”、“等离子体荷电干式喷钙脱硫实验台”等多套自制实验仪器平台,其中“废水处理系统模拟与控制实验台”和“臭氧技术综合教学实验台”获2002年度江苏大学自制仪器一等奖,“废水处理系统模拟与控制实验台”获江苏省教育厅自制仪器评比一等奖,“臭氧技术综合教学实验台”获江苏省教育厅自制仪器评比优秀奖。自制仪器从设计、安装、调试都有学生参与,并在校大学生科研立项中发挥重要作用,为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综合素质提供了条件保障。自2002年江苏大学开展大学生科研立项以来,本专业学生己获科研立项共计38项,在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

在毕业设计选题方面,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尽量结合用人单位的实际情况选择课题,这样,一方面使学生的毕业设计环节与在用人单位的实习有机地结合起来,有利于学生较好地完成毕业设计另一方面,也能使学生尽快地适应将来的工作。同时,进一步规范毕业设计(论文)的各个环节,使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有了可靠保障。

3.5重视课程建设,改革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程建设是专业培养目标实现的基本途径,专业特色必定要在课程建设中得以充分体现。

(1)改革课程教学内容

在进行课程体系改革的同时,我校十分重视课程内涵建设,重新整理传统课程的教学内容,加强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和融合。如在《物理污染控制工程》中融入了噪声、振动控制和辐射防护等知识;《环境管理体系》则结合环境法规来介绍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建立与实施的相关知识;《绿色氧化技术》在原来《臭氧技术及应用》的基础上,增加了光催化氧化技术、等离子体技术等内容《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的预防与应急处置》结合安全工程专业的“重大危险源”管理理论,介绍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的预防与应急处置技术。

(2)改革教学方法与手段

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学生往往对枯燥的数据内容缺乏兴趣,上课注意力不集中,机械地坐在教室里被动地听课,能听进去的内容不多,更难把握重点和要点。传统教学方式一直存在着以结果为中心的教学观,即只注意学生是否掌握了知识的外部行为。通常是以是否记忆了书本知识和会做题为衡量标准,但不明确这些行为所反映的内部心理机制及其形成的条件。受其影响,在教学设计理论的学习应用中,也存在着只注意采用行为目标的具体描述和系统分析方法的现象。在教学设计中忽视了学习理论在教学设计中的应用问题。实践表明,若对学生学习成果的能力结构和获取知识技能的学习机制缺乏深入的研究,教学设计的实践就不能适应当前素质教育改革的需要。

因此,必须改革教学方式与手段,充分利用网络、幻灯、录像、多媒体等教学资源,以改善教学效果。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教师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己成为可能和发展趋势。通过多媒体可以非常形象直观的讲述清楚过去很难描述的课程内容,而且学生可以更形象地去理解和掌握相应教学内容。多媒体教学系统是一种全新的教学系统,它集声音、图像、视频和文字等媒体为一体,能产生生动活泼的效果,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记忆能力;同时,充分利用多媒体的表现力、参与性、重视力和受控性强的特点,既能达到传授知识、开发智力、培养能力又能实现因材施教和个别化教学的目的。目前,环境工程的核心专业课程均结合多媒体进行综合教学。

3.6加强教材建设

教材的质量直接体现着高等教育和科学研究的发展水平,也直接影响本科教学的质量。为提高教学效果,我校环境工程专业本科主要专业课程都能及时选用省部级以上优秀教材、“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九五”、“十五”国家重点教材和教学指导委员会推荐的教材。同时,鼓中国科教创新导刊励教学经验丰富、学术水平较高的教师编写与出版具有我校环境工程专业自身特色的教材,以进一步优化教学内容和深化课程体系改革。目前,本专业自编公开出版的教材主要有:《水污染控制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导论》、《环保设备一一原理·设计·应用》、《废水脱硫机理及技术》、《臭氧技术及应用》、《农药的安全使用技术》、《IS014001:2004环境管理体系建立与实施》等,其中《水污染控制工程》获2003年华东地区优秀教材二等奖,《环保设备一一原理?设计?应用》被列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3.7建立健全质量保障和监控机制

建立健全质量保障和监控机制,是创建特色、保持特色的关键。特色是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新,而要做到这一点,必须使专业水平一直领先,所以,培养高质量的人才、出一流的成果,离不开一套完善的质量保障体系。只有特色鲜明,才能优势突出只有集中力量重点建设,才能使学校加强对某一专业重点投入,创造良好的教学、科研条件,培育出喜人的成果。特色专业更强调精干高效,它是学校具有标志性作用的专业。要做到使其青春常驻,更离不开质量监控。

为进一步保证教学质量,我校实行课程、专业带头人负责制,并建立了科学、合理的教学质量监控、五制并举”体系。所谓教学质量监控“五制并举”是指学生评教制,干部同行评议制,教学检查员听课指导制,教学信息员信息反馈制,监督电话、信箱信息收集制等。此外,我校还加大了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力度,为青年教师配备指导教师,制定青年教师“过教学关”计划。上述措施有力地保障了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为培养高质量的环境工程本科专业人才提供了制度保障。

4结语

第9篇

关键词:公共服务、经济发展;厦门市

中图分类号:D63-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公共服务与经济发展二者存在着密切联系。一方面,经济发展为公共服务提供了基本的物质基础;另一方面,公共服务则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基础。因此,在公共管理改革与实践过程中,必须实现从“经济建设型政府”向“公共服务型政府”的转变,保持公共服务与经济增长的协调发展。本文力图在对公共服务与经济发展二者之间的相关性及其影响程度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对厦门市公共服务与经济发展进行实证检验,明确公共服务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以及不同公共服务领域对于经济发展的影响程度,从而构建一套关于厦门市公共服务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互相适应的有效机制,以期实现公共服务与经济发展的动态均衡。同时,课题组立足现状,在学习、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技术的基础上,提出实现厦门市公共服务与经济增长协调发展的对策思考。

一、公共服务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理论基础

经济发展是提高政府财政支出,促进公共服务发展的基本条件。同时,公共服务为经济发展创造条件、提供动力。在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公共服务的发展水平要与经济的发展水平相适应。

(一)经济发展是公共服务发展的基础和前提

一方面,经济的发展状况制约公共服务的发展。没有可靠的财政保障,政府的公共服务便无从谈起。西方新公共管理运动的兴起正是由于经济不景气导致政府财政吃紧,福利政策难以为继。政府公共服务因而转变了发展方向。另一方面,经济的发展带动公共服务的发展。经济发展不仅为公共服务提供了更多的财政保障,同时也促使公众生活水平提升,从而对政府的公共服务水平提出更高的要求。

(二)经济发展要求公共服务的发展

公共选择理论家认为,随着经济的发展,公众会变得越来越理性,对政府提供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产生更高的要求。民选政府因此会面临更大的压力,甚至出现“政府超载”。由此,经济发展过程中会蕴藏着因期望落空而出现革命的危机。作为政府职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共服务扮演了社会“缓和器”的角色。此外,公共服务还服务于国家的发展战略,即通过对基础设施,科教文卫等领域的投入为经济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提供更多的人力资本。

(三)公共服务发展水平是影响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公共服务的发展水平之所以对国家或区域经济的发展有重要影响是由公共服务自身的功能决定的。一方面,公共服务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基本保障,具有维护社会稳定、促进人身发展、保证有效市场需求、保障公民生命财产安全等功能;另一方面,公共服务支出的规模和结构对经济增长也具有明显作用。政府的投资性支出为经济的增长提供了必要性条件。

(四)公共服务水平要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

若公共服务水平落后于经济发展的要求,可能导致公共基础设施滞后、收入差距扩大、市场有效需求不足、社会矛盾尖锐等一系列问题,从而影响经济发展。若公共服务水平超前于经济发展的要求,则意味着公共服务财政支出超出了政府正常承受力,势必会加重企业和公民个人负担。同时,过于完善的福利制度会带来“福利病”。

二、公共服务与经济发展相适应机制建设国内外经验的启示

通过对美国、英国、北欧以及我国神木、吴起等国家和地区公共服务与经济发展关系的研究,可以得出:经济发展水平和公共服务供给水平之间有着必然的联系。但在不同的经济发展水平下,对公共服务的投入应有主次之分。具体来说:在经济高速发展阶段,维护性公共服务是基本,政府应以社会性公共服务为主,经济性公共服务为辅。尤其要注重对社会性公共服务中的社会保障服务的投入和关注;在经济衰退的阶段,维护性公共服务是基本,应着重发展社会性公共服务(医疗、就业、社会保障)和经济性公共服务;在经济低靡阶段,国家财政在极其有限的情况下,应首先保证对维护性公共服务的投入,其后应以经济性公共服务为主,社会性公共服务为辅。

当前,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和经济高速发展的关键时期。从短期来看,我国应积极的社会政策,完善医疗、养老、职业发展等社会保障体系;从长远看,我国应考虑如何控制社会保障支出占GDP的比重和政府支出占GDP的比重,避免陷入“福利国家”的困局。

三、厦门市公共服务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的相关性

通过对厦门市公共服务支出状况与经济发展状况的实证研究,课题组对厦门市公共服务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论证。

经过三十年的发展,厦门市基本建立起了相对完善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整体而言,厦门市公共服务的质量处于较高水平,其中公共教育、医疗卫生、环境保护、公共交通、城市基础设施等领域供给状况较好,市民较为满意。但在个别领域,公共服务供给方式和供给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升:一是就业易受到国际、国内经济发展情况影响较大,而且就业方式以亲友委托为主;二是社会保障领域中住房保障体系和社会保障水平均等化方面还存在不足;三是公共服务资源分布不均衡,城市与乡镇、岛内与岛外差距较大。

通过对厦门市1981年至2011年的公共服务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相互关系的实证研究,课题组得出以下主要结论:

第一,随着经济发展,厦门市公共服务水平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研究发现,厦门市公共服务水平综合指数的变动趋势与公共服务项目三十年来发展的基本情况相吻合,且综合指数的趋势在2001年后呈现出较为明显的增长。这表明厦门市政府致力于增强政府公共服务能力,改善民生实际,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这也进一步说明厦门市“十二五”规划中提出的“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具有其合理性与重大的现实意义。

第二,厦门市公共服务综合指数和经济发展水平(GDP)之间存在Granger因果关系,公共服务水平综合指数的提升对经济发展有着显著的推动作用。

第三,厦门市公共服务相应领域的财政支出与经济发展水平呈现正相关关系,且根据线性规划的数据结果,得到公共服务支出七个领域的最优投入,分别为:公共安全占财政总支出的最优比例4.31%,公共教育则占13.03%,文化传媒应为6.49%,医疗卫生3.87%,社会保障和就业占2.43%,科学技术2.67%,基本建设与公共交通18.04%。就当前而言,厦门市正走向大众高消费时代,公共服务应从以社会基础设施为主的服务结构转向以教育、卫生、保健和社会福利

为主的公共服务结构。这也说明厦门市“十二五”规划在公共服务领域财政投入的合理性。需要强调的是,基础设施领域投入每增加1个百分点,会使经济发展水平下降6.45个百分点。这主要是因为基础设施大多投资巨大、建设期长,由政府投资建设必然挤占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其他公共服务所需开支,从而对经济的长期可持续性发展造成不利影响。

为进一步预测厦门市未来五年公共服务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相互影响的相关趋势,判断二者是否依然呈现相互适应的均衡状态,课题组依次采用了向量自回归(VAR)模型、脉冲函数、方差分解与外推预测来构建出“公共服务――经济发展动态均衡”模型。

近30年的数据表明,厦门市经济发展水平(GDP)有76%左右的比例是由自身及其它因素所决定,公共服务综合指数对经济增长变化的解释程度在13%以上。这表明,厦门市公共服务综合指数对宏观经济有相关影响作用。由于过去30年厦门市公共服务投入重点主要集中于社会基础设施方面,所以13%的贡献率也主要是基于基础设施的投入效应。随着社会基础设施的完善,厦门市将进入内生增长形成的可持续发展中,公共服务将起到重要作用。因此,要注重对公共服务领域的相应投资,以期扩大厦门市可持续发展能力,形成良性循环的经济模式。

依据厦门市公共服务综合指数与经济发展水平互动关系的外推预测,2011-2016年,厦门市公共服务综合指数和GDP的发展情况为双向持续增加。但在2015年将会出现一个稍有减弱的趋势,2016年该减弱趋势将反弹上升。结合公共服务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正相关关系及滞后性特征,政府应准确把握公共服务投资及其他投资的适当合理时期,以此来避免经济衰退。

四、厦门市公共服务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有效机制

课题组在结合前述厦门市公共服务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相互关系的实证研究以及动态均衡模型的基础上,依据公共服务与经济发展相互作用的影响机制,构建出了厦门市公共服务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机制框架。

(一)公共服务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机制框架

公共服务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相互作用的机制表现为:公共服务水平的提升意味着公共服务体系自身建设的完善,并为社会经济的平稳健康发展提供了保障和动力。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在一定程度上则意味着财政收入水平的提升,从而能够进一步增加对公共服务领域的财政投入,为公共服务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基于上述作用机理,课题组进一步构建出了厦门市公共服务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机制框架(图1)。

在这一机制下,公共服务水平的提升对经济发展有显著的推动作用,公共服务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存在着一个长期的动态均衡。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就意味着,公共服务水平的发展沿革与相应的经济发展阶段是相适应的。并且,从公共服务效应的滞后性来看,经济发展必须保持一个合理的增长速度,才有助于政府准确把握在公共服务领域进行投入的合理时期,从而实现经济发展水平与公共服务水平的长期均衡发展。为此,必须考虑以下几方面的要素:

首先,应当确定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的公共服务需求,这也就意味着政府必须明确不同时期公共服务发展的重点领域。以此为基础,应当树立服务型政府理念。

其次,服务型政府在发展公共服务水平的过程中,应当明确公共服务支出在财政投入(支出)中的合理规模与结构。其中,尤其要关注公共服务基础设施的投资在公共服务支出中的合适比例。

再次,在重点发展的公共服务领域中还必须确定最优的公共服务水平。

最后,在明确合理的基础设施投入与最优公共服务水平后,政府则应当通过多元化主体的供给模式实现有效的公共服务供给,而有效的公共服务供给则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合理机制。

(二)实现公共服务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对策思考

根据W.W.罗斯托和马斯洛雷夫的经济增长阶段论,并结合厦门市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来看,当前厦门市社会发展处于成熟期,并正走向大众高消费时代。在这一时期政府公共服务从以社会基础设施为主的服务结构转向以教育、卫生、保健和社会福利为主的公共服务结构。具体来说,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重点推进:

1、强化公共服务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

由“经济建设型政府”向“公共服务型政府”的转变:一是要树立公共服务理念,重塑政府在公共服务中的“安排者”和“提供者”角色,承担起财政筹措、业务监督和绩效评估的责任;二是明确各级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责,按照三级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总体要求,实行责任分担;三是加大公共财政投入力度,由“建设财政”向“服务财政”转变,提高社会性公共服务支出在公共财政支出中的比例。

2、制定公共服务发展规划,明确未来发展重点

政府有必要在“厦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规划纲要”的基础上,制定并实施“厦门市年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与发展五年规划”,科学把握公共服务投入的合理时期与重点领域,消除对经济发展产生的波动影响。针对“厦门市2012~2015年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与发展规划”,一方面要突出关键领域,将文体休闲、医疗卫生、就业服务等民生领域作为未来提升公共服务水平的重要着力点,加强公共政策和公共财政的支持力度;另一方面要谨慎确定基础设施投资规模,特别是城市基础设施在公共服务支出中的合理占比。对于由此而带来的资金短缺问题,可通过完善投融资体制,利用“准地方政府债券”等方式吸引民间资本来加以弥补。

3、确定公共服务支出的合理规模,实现公共服务的最优供给

公共服务支出的增长与规模并不是无限度的,存在一个最优公共服务水平。过多的公共服务支出不仅会挤占经济发展资源,同时也会因过多的税收而产生效率损失。对此,课题组组织有关专家学者,基于厦门市特定技术、劳动力、资本存量以及相关的系数等因素,研究和构建厦门市公共服务最优供给模型得出:公共安全占财政总支出的最优比例4.31%,公共教育则占13.03%,文化传媒应为6.49%,医疗卫生3.87%,社会保障和就业占2.43%,科学技术2.67%,基本建设与公共交通18.04%。并建议推行“厦门市公共服务持续改进计划”,利用市民态度调查或市民满意度测评等技术,定期(每年)对厦门市公共服务发展质量的总体情况及各项公共服务发展状况进行测评,从而及时调整公共服务供给水平和供给范围。

4、完善制度与组织建设,保障公共服务的有效供给

当前,主要工作有三个方面:第一,加强政府对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的监管职责,可将公共服务水平提升与干部选拔、任用和内部激励相联系,并结合人事制度改革建立相应的问责机制;第二,采用公司合作、特许经营、凭单制、志愿服务、自我服务等方式,培育市场和社会力量,形成公共服务的多元供给竞争机制;第三,通过引入市民满意度、专家评估、效益审计等多种手段,对单项公共服务和综合公共服务的供给能力、过程和结果进行绩效评估。

针对厦门市公共服务与经济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十二五”期间,厦门市应

当重点关注文体休闲、就业服务、住房服务以形成对经济发展的合力,促进经济持续发展;加大对环境保护和基础设施的投入,为经济持续发展打好基础;医疗卫生、教育服务等公共服务领域虽然对经济发展有较大的解释力,但现有水平已经位于全国前列,今后应侧重于保持。

文体休闲领域:一是加大财政支持力度,提升“岛外”和基层政府文体休闲服务供给能力;二是加快以动漫产业为代表的城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打造“创意城市”;三是开展各类文体项目,促进市民全面发展。

就业服务领域:一是加大就业扶持力度,合理控制失业率;二是降低城镇居民消费支出占可支配收入的比例,及时调整最低生活标准和市民工资水平,确保市民共享经济发展的成果;三是进一步做好失业保险工作,建立和完善技工教育和职业培训体系运行机制,着力提高城乡各类劳动者创业就业能力。

住房服务领域:一是合理调控房地产市场,促使房价回归理性;二是加大住房保障投入,建立多层次、全覆盖的社会保障性住房体系。通过调整住房服务支出结构或创新以房租补贴等形式资助有住房困难的低收入群体;通过新建、改建、置换、收购等方式多渠道提供各类保障性安居房。

基础设施领域:“十二五”期间,交通基础设施的投入需要有的放矢,重点保证对“厦漳港”、城市圈交通网、岛内外交通网的支出;水质综合达标率、燃气普及率等基本生活设施应保持现有的支出水平;万人公厕数量、每万人占有城市公共交通营运车船数等基础设施的建设相对滞后,对经济发展产生了负面的影响,并且该类基础设施投入对于厦门市城市品牌维护和公民满意度提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所以应逐步加大该类基础设施的投入。

环保服务领域:一是加大财政支持,推广节能减排技术和产品,发展低碳经济和绿色产业;二是扩大森林覆盖率,美化城市环境;三是针对环境保护对经济发展推动作用的滞后性,要坚持长远发展的眼光,确保环境保护政策的持续性。

第10篇

【关键词】农业;农村;基础建设;日本

一、日本农业和农村基础建设概况

日本通过其特有的农村基础设施的发展路径,在资源并不充足的基础上,在农村改善和农业振兴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日本的农村建设,主要由20世纪50年代中期、60年代后期和70年代末期的三次次大力推进的“新农村建设”而推进。

由于战后需要,日本农林大臣于1956年开始至1962开始了第一次的“新农村建设构想”。在7年的时间内,日本的农村基础建设由最初的一片废墟,建成了基本的水利、电力、公共设施、村镇通信等基础服务设施。日本政府还在1961年制订了《农业基本法》,通过财政预算为农业提供大量投资、贷款和补贴。这一期间,日本政府的主要工作包括:制定新的区域划分政策,对全国的行政区域进行了重新定位和细致划分;对农村建设的地位进行战略定义,确定了农业在国家发展中的重要性,并且对农业和农村建设初步进行了体制安排;确定了相应的法律和法规准则,利用法律来对引导对农业的支持,以及通过引导和鼓励,来加强农业和农村建设的资金扶持力度。在这七年的时间当中,日本农业经济发展良好,农业总产值由1955年的16617亿元增至1962年的24381亿日元,农户平均年纯收入也增长了47%。

经过第一次的建设推进,日本农业方面虽然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仍然面临着农业总体规模较小,农业与其他行业差距较大等问题。为此,日本在1967年,制定了“经济社会发展计划”,目的在于经济产业均衡发展、区域均衡发展、适应国际化经济发展趋势、缩小城乡差距和消除环境污染,即第二次“新农村建设”。这次建设运动的成绩也很显著:到70年代初,日本农业基本上实现了机械化、化肥化、水利化和良种化。农业生产总值由1967年的41661亿日元增至1979年的115640亿日元,增幅高达177.6%。农民人均收入从1973年起就超过了城市居民,及至1979年,农户平均纯收入已达3313万日元,比城市工薪家庭高出12.7%。

20世纪70年代末期,面对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外流,农业生产面临衰退的危机,日本发起了第三次的新农村建设,又被称为“造村运动”。日本政府通过挖掘农业自身特点,对农业和农村进行产业化和特殊化的经营,如“一村一品”运动等,使逐渐衰败的农业经济重新振作。

二、日本农业和农村基础建设特点

(一)完备而有效的政策支持和法律保障

日本为适应农业与农村形势的变化和开发建设的需要,制定了许多与农村规划有关的法律和制度,包括1949年制定的《土地改良法》、1965年制定的《山村振兴法》、1969年制定的《农业振兴地域整备法》、1971年制定的《农村地域引进工业促进法》以及1970年制定,2000年修订的《过疏地域振兴特别措施法》等一系列相关的法律法规。这些法律法规的出台,从立法的层面规范了农业和农村建设的方方面面,为日本农业基础建设制定了框架。而且,所有这些法律法规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为农村农业的发展及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提供了法律与制度上的保障。

(二)政府高度重视且积极参与

从上文的研究可以看出,日本政府对于农业和农村的发展高度重视,主导和参与了一系列建设的方方面面。不论是从政府对农村乡镇的规划、对农业基础建设的资金扶持以及鼓励农民生产建设积极性等各个方面,都表明政府对农业和农村基础建设重视的关心。

(三)调动社会建设的积极性

在日本的农业和农村基础建设中,政府虽然作为建设的主导力量,担任了建设的很大一部分责任,但是日本政府注重鼓励和引导社会其他力量来对农村进行建设。政府对农业和农村建设提供了很高的税收优惠,以鼓励民间资本进行投资。

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在实践中,日本政府认识到农村振兴不能仅靠政府单边努力,它还需要作为直接受益者的农民自主参与,所以必须设法调动其积极性、创造性,培养其自立性,使其成为农村建设发展的真正主体。并且,日本政府特别看中对农民劳动技能和素质的培训。政府组织动员各界力量构成了一个相补的教育体系,有计划、分层次、有重点地开展对农民的免费培训活动,教授农业技术等实用性强的课程。

(四)拓宽渠道,提供多方面的投融资模式

农村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日本政府在投入大量自有资金的同时,对农业和农村基础建设提供多方位投融资支持。日本政府认为,只要某一部门具备了从民间金融市场筹集资金的能力,就应毫不犹豫地把该部门推向市场。政府主要提供以下扶持性措施。

提供财政和政策性金融担保。为了降低民间资本进入基础设施领域的风险,日本政府提供财政和政策性金融担保。

长期金融债。日本是高储蓄率国家,储备资源相当丰富。由于战后日本资本市场不发达,迫切需要将储蓄转化为投资的金融创新。于是,日本长期信用银行依法向商业银行发行长期金融债券,由商业银行用吸收的居民储蓄认购。当商业银行需要现金时,可以将长期金融债券转让出去,也可以以金融债券抵押向日本银行贷款。从而开创了居民储蓄用于基础设施建设的转化渠道。

直接引导投资。日本政府主要以自身投资的两种方式引导民间资本投资:一种是引导方式,即利用政府的少量投资为民间资本创造投资条件,吸引民间资本;另一种是联合方式,即将民间资本和经营能力引入政府的投资事业,由中央政府、地方公共团体和民间企业共同投资建设基础设施。

三、日本农业和农村基础建设对我国的启示

日本与我国作为同在东亚发展的国家,两国在地理位置、战后发展起步以及发展期初面临困境等许多方面有着很多相似的地方。因此,日本在农业和农村的发展的经验,对于我国有着很好的借鉴意义。具体来说,日本农业和农村基础建设对我国的启示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重视农业和农村发展,加大投入力度

由于我国在长期以来对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的投入较少,过去的欠账太多,至今我国在这一方面的投入一直不足。农村建设中需要关注与投入的许多方面,如教育培训、社会保障、文卫体等社会事业,供水供电等公共基础设施,以及生态环境建设等等,都具有很强的公共产品属性。因此,政府予以相应的资金投入是其责无旁贷的责任。另外,从国外经验来看,我国也应依实情适时调整政府参与的力度和广度,不能盲目投入,应在在不同阶段采取不同对策,灵活应对农村和农业发展的需要。

(二)对农业和农村建设进行合理规划

我国应加强对农业和农村基础建设的重视程度,并对农村发展进行合理有效的长期发展规划。我国可借鉴日本农业规划方式,细化编制内容和项目实施规划。综合建设规划包括:农业现状、农村未来前景的展望、产业的振兴、生活环境建设、社会组织以及地区经营等;项目实施规划中应明确的内容包括工程实施地区范围、建设目标、施工计划、实施主体、实施费用、费用负担方式、预订设施管理单位和管理方式、资金计划等。

(三)完善农业和农村基础建设的相关法律制度,提供完善的制度保障

政府在主导村镇建设的同时,应该加强相应的法制建设,依法调整参与各方的经济利益关系,通过法律来规范农业和农村基础建设行为。在目前的条件下,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如管理体制、投融资体制、资金来源、农村维护建设税制管理等,都应纳入法制化轨道,依靠法律调整其各方面的关系,促进其建设的稳定发展。

(四)拓宽农业和农村建设投融资渠道

一直以来,县、乡政府,特别是乡镇一级,在提供农村公共物品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从各级财政投入来看,县乡财政始终是农村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投资的主体。但自1994年分税制改革以来,在我国总体财政形势日益好转的背景下,县乡财政形势却令人担忧。分税制改革使得各级财政的收入分享方式重新确定而事权支出基本没有重新划分,造成乡镇一级政府在财力减少的情况下必须承担原有甚至更多的职能。

在这样的情况下,拓宽农业和农村建设投融资渠道就显得十分的必要和紧迫。一方面,农村和农业建设需要巨额资金,而另一方面,我国金融系统中尚有大量资金闲置得不到有效利用。因此,我国农业建设可以采用多种投融资方式,如利用资本市场(债券、股票)、保险市场、产权交易市场,设立农村和农业发展基金等方法,拓宽投融资渠道。在投融资模式多元化的同时,政府应积极鼓励其他市场主体对农业建设进行投资,使机构投资者和个人投资者成为投资的主体,且非政府投资的比重应处于一个较高比例上。政府的投资方式变为引导为主,充分发挥政府资金的“资金引擎”作用,提高其他投资主体对农业投资的积极性,依靠较少的财政资金,调动更多的金融资本、个人资本和其他社会资本投入农业,形成农业建设投资的合力。

参考文献:

[1]吴宇,李巧莎.日本、印度金融至此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经验及启示[J].日本问题研究,2009(1).

[2]叶兴庆.论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制的改革[J].经济研究,1997(6).

第11篇

城镇一体化建设是一项十分繁琐、巨大、系统的工程,牵涉多个部门,涉及各级地方政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户、民间资本、农民工等多个群体的利益。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由于受到投资期长、政策复杂、牵涉利益主体多等阻碍,民间资本参与项目的热情遭受削减。

关键词:

民间资本;城镇化建设;经济

一、影响民间资本参与热情减弱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项

1.项目投资周期较长。

城镇一体化建设的内涵十分广泛,涉及城市农村建设用地有增有减项目、低效土地整改、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等多个项目。以城市农村建设用地有增有减项目为例,项目从立项、实施到验收合格一般都在两年以上。项目立项和验收的程序十分复杂。项目实施过程中,包括农民聚居区的房屋建设、基础设施配套、公共配套建设、农户房屋拆迁、复垦还耕、竣工测量等多个环节。项目的庞大、繁琐,决定了投入项目的资金多、投资回笼慢、价值实现周期较长,这影响到投资者对投资回报的准确判断。较长的投资周期严重削弱了民间资本参与项目的热情。

2.投资回报的不确定性。

民间资本投身城镇一体化建设实践中民间资本参与不同地区、不同区域的项目,他们选择的投资模式是不同的。民间资本亲身实践的几种模式各有利弊。第一,民间资本取得城镇建新区土地出让收益的模式。该种模式对于民间资本参与精准扶贫项目是很有吸引力,但目前在某些省市此做法已经被禁止。第二,民间资本就地使用集体土地模式。笔者认为此种模式具有局限性,首先是选择此类模式的民间资本的主体具有局限性,主体局限在有用地需要的民间资本范围内。其次是项目区域具有局限性。项目区域大多位于具有明显“口岸”优势的农村地区。民间资本就地使用集体建设用地的模式投资回报周期较之其他几种模式则更长,民间资本在实施完成农村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后,需对就地使用的集体建设用地进行后期开发后才能形成投资回报。第三,民间资本取得建设用地指标模式。第四,村社组建现代化农村土地公司形式。该种模式的优势在于农户、村社集体经济组织独立申报实施项目,可以减少项目实施过程中一些不必要的摩擦和矛盾,弊端在于农户、村社缺乏雄厚的资金实力。笔者认为,选择此种模式的民间资本获取投资回报的稳定性更高。因此,在目前民间资本的实践探索过程中,民间资本获取投资回报的方式多样性,不确定性增加。

3.金融、政策环境的制约。

项目资金需求量大,一次性投入较大。我国金融环境形势严峻。国内严峻的金融环境使得民间资本融资困难,很难发挥金融在城乡配套改革中的杠杆作用。国际、国内严峻的金融形势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民间资本参与农村土地综合整治的积极性,延缓了农村土地综合整治的进程。(区)县国土资源局在国土资源部、省国土厅、市国土局大的政策背景下纷纷制定了本区域内投资实施精准扶贫项目的政策文件。以成都市某县为例,该市规定民间资本需投资20万元/亩的整治成本,资金打入国土资源局与民间资本的共管账户内由该局主持实施精准扶贫项目,民间资本取得20%的投资回报,这严重影响了民间资本投资实施城乡统筹项目的自主性。有些县乡两级政府进行捆绑式的模式,民间资本实施农村土地综合整治需附带投资实施当地相关的项目。各地严峻的政策形势使得民间资本参与城镇一体化建设的途径受到限制,严重制约了民间资本参与整治的积极性。

二、民间资本权益的双重保护问题

中央、地方各级政府相关政策反复强调农户是精准扶贫项目的主体,在项目启动前实施中实施后都需始终允许农户自由进入退出,保障农户的根本权益。但在项目的实际操作过程中,农户往往处于弱势地位,利益受到地方各级政府、村集体经济组织、民间资本等的侵害。农户的权益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第一,农村土地怎样发展的权益。从表面看,农户放弃了原有破旧宅基地、院坝地、林盘地,几乎免费得到了集中聚居点的新居,还耕的区域农户可以继续耕种。但实际上,农户放弃的是对原有宅基地、院坝地、林盘地、承包地永久的发展权。民间资本参与农村土地综合整治的进程中,一方面面临着赚取“超额利润”的指责,另一方面又面临着在各地被“绑架”危险,民间资本的权益同样面临着被侵害。国务院、各省市“产村一体化”理念的提出,是前瞻性考虑的重要体现。农村土地综合整治项目之外的工程项目本不属于民间资本投资实施的范畴,各级政府的行政干预严重影响了农村土地综合整治项目的正常运行,侵害了民间资本的利益。

三、农民集中居住区建设和管理存在诸多问题

精准扶贫项目农户集中聚居区的房屋建设不同于城市房地产项目开发。我国的各种体制存在着城市和农村的双轨制,农村的农户集中聚居区建设长期游离在我国房地产开发项目之外。主要存在以下困境:第一,硬件设施过时。第二,农户房屋产权难以落实到位。精准扶贫项目的农民集中居住区大多打破了村组的界限,农村传统的宅基地使用政策和房屋产权发放政策制约了农村房屋权利证书和土地权利证书的及时发放。这对小区内部分农户子女的上学、就业带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伴随着农民知识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维权意识的逐渐增强,入住农民集中居住区的农户要求与城镇居民享有同等待遇的呼声越来越高。第三,新型农民社区物业服务滞后。第四,新型农民社区的社区管理机构尚未完全建立。第五,一些小区建设问题容易引起矛盾。在笔者的走访调查中出现小区居民反映较多的事情是新型社区工程质量、软硬件设施、房屋权属等困境。上述问题如果得不到有效稳妥的解决,容易引发矛盾纠纷。

四、展望

第12篇

1电力工程设计的成本瓶颈

有效控制工程造价的关键是合理降低工程施工成本,其中就包括电力工程的设计成本,这也是保证电力企业获得更大竞争力的关键。然而,在工程施工过程中,一些电力企业在工程设计环节缺乏成本意识,使得施工成本较高,电力工程设计的成本瓶颈重点体现在以下几个层面。首先,电力工程设计环节与项目招标参数不协调,导致成本瓶颈的产生。能成功中标是很多电力企业取得发展的关键,为了能推动电力企业的发展,使企业在竞争中获得更大优势,导致一些企业在招投标过程中忽视成本因素,进行不良竞争,让电力成本不断加大,对电力企业产生不利影响。实际上,电力工程设计需要根据具体的工程推进要求来有序进行,在施工之前需要对各个环节进行合理设计,对各项成本指标进行分析,这也是电力企业进行招标的参数设计参考,而一些电力企业片面强调能得到相关项目,而让电力工程设计环节与项目招标参数不协调,尽管得到了项目但却没能实现有效的成本控制,使成本偏大。其次,电力工程设计过程没能融入有效的成本管理手段,使得成本瓶颈产生。电力工程实际过程不是单纯的电力施工过程,而应融入各个成本管理要素和手段,使得在工程设计阶段就能对成本进行科学化管理。然而,在电力工程设计的实践过程中,并没有真正让各种管理要素参与到成本管理的控制中,使成本控制手段相对单一,不易达到控制成本的实效。例如,一些电力企业的设计手段仍采用传统的方式,显然与现代工程设计的思路不同步,成本管理效果不明显。再如,一些电力企业的成本控制管理仅仅依靠财务管理的手段,使电力设计过程简单的成为一种财务管理过程,不能真正发挥工程造价管理的科学性,达不到有效的成本控制。再次,电力工程设计过程的成本意识不强,使得成本瓶颈产生。作为电力工程的设计者,应积极与招标部门、施工部门等部门进行沟通,保证多部门之间的有效衔接,提升项目工程设计的成本理念,这样才能让电力企业在施工和招标过程中具有一定的成本优势,避免不必要的浪费。然而,当前一些电力工程项目的设计者,常常作为独立的工程设计机构,与招标部门、施工部门等相关一线业务机构之间的衔接不够灵活,电力工程设计人员自身缺乏必要的成本理念,不能主动从企业发展的客观实际出发,不能为企业节约成本,成本管理缺乏实效性,使电力企业在进行项目设计的过程中产生成本瓶颈,造成成本浪费。最后,电力工程设计过程与施工过程相对独立,使得成本瓶颈在施工过程中产生。实践证明,任何工程项目的设计环节都不可能与具体的施工过程保持绝对同步,这就要求在设计环节时,一线的施工工程师也要参与到具体的项目设计过程中,有效降低不必要的成本浪费。然而,在一些电力工程设计的过程中,设计部门经常只是以设计部门独立的身份出现,施工工程师并没有主动地参与到工程的设计过程中,同时,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当遇到施工实际与设计图纸不一致时,对于矛盾的处理和论证也不及时,一些管理人员怕担责任,仍然按照图纸进行施工,导致成本控制不能实现,出现成本瓶颈。

2电力工程设计成本瓶颈产生的根源

造成电力工程设计成本瓶颈产生的原因有很多,不但包括设计意识方面的原因,还包括体制机制方面的原因,以及设计者成本控制能力方面的原因。成本瓶颈产生的根源主要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其一,电力工程设计人员的成本意识缺失。电力工程设计是一个主动性过程,作为设计人员要保持一定的成本控制意识,才能保证其所设计的方案能尽可能地为企业节约成本,同时,让整个设计过程都贯穿着成本意识。然而,当前一些电力企业在进行工程设计的过程中成本相对偏高,甚至一些设计过程没有必要的成本考量,造成成本瓶颈的产生,究其根源在于电力工程设计人员的成本意识缺失,不能树立科学的成本意识,保证自身设计过程与成本控制相协调。其二,电力工程设计的体制机制不够完善。作为电力工程企业,无论是工程设计环节,还是工程招标过程,或是工程施工的实践过程,都应有明确的制度作为保障,然而,当前一些电力工程企业在项目设计的过程中产生一定的成本矛盾,造成这些瓶颈产生的根源在于其中的体制机制不够完善,不但缺乏必要的约束机制,不能对整个工程设计过程中的成本进行有效控制,而且,不能保证已有相关制度的执行力,使成本矛盾得不到有效的解决,这些也是造成电力工程成本瓶颈产生的根源。其三,电力工程设计人员的成本管理能力不足。保证电力工程设计对成本实施有效控制的关键是设计人员的成本管理能力,作为工程设计人员要有宏观调控的能力,不仅要把目光定位在自身的设计环节,还要保证自身的设计过程能与施工部门、招标部门形成有效的衔接。然而,当前一些电力工程设计人员的成本管理能力不强,仅从自身的设计问题出发,不能形成有效的宏观考量能力提升,使得成本瓶颈产生,因此,电力工程设计人员的成本管理能力不足成为成本瓶颈产生的根源之一。

3电力工程设计成本控制的实践举措

第13篇

近年来,我国市场经济开始呈上升趋势,医院之间的竞争也愈演愈烈,因此医院要想在同行业中拔得头筹,就需要实施各种手段。同时,伴随着医疗保险制度的改革,患者们对医院的选择也变得多样化,医院也受到了许多来自医保制度的约束。医院的人力资源也是导致医院经济效益下降的主要原因,众所周知,医院在人才的选拔上是相当严苛的,但往往由于选拔制度要求过于严苛,导致许多优秀的人才无法进入医院工作,而通过选拔进入医院的人才,大部分冲劲不足,无法为医院带来经济上的利益。政府部门和物价部门正式开始介入医院医疗价格的管理之后,医院医疗服务的价格便受到了控制,医院成本支出依旧没有改变,但相比以前的费用,现今的费用接近翻了一倍。同时面临着这些问题的医院,如果再不对医院的经济管理和成本控制进行改善,那么医院就无法向现代化迈进。医院后勤工作最主要的就是经济管理和成本管理。经济管理是医院管理工作的重点,关系着医院的发展和生存,要想做好医院经济管理工作,就需要更新经济管理的模式,提升经济管理的概念,并且明确医院管理人员的经济管理任务,制定相关政策进行经济管理。成本管理主要是进行成本控制的管理,成本支出是整个医院经济支出最大的部分,因此降低成本是提高医院经济效益的最有效途径。在降低成本的过程中,按照相关规定,减少成本支出,加强各个岗位工作人员的成本控制意识等。

二、目前医院经济管理和成本控制存在的问题

(一)医院经济管理存在的问题

1、医院对经济管理的重视度不高

目前,医院管理层普遍存在不重视经济管理的问题,原因在于虽然多数医院的管理层都是有经验的医学专家,但基本上都未曾接受过医院经济管理的知识培训,缺少直接管理医院的方法和经验,更缺乏管理意识和管理能力。我国大多数医院经济管理层,都是由医疗科室转业人员或其他外聘人员组成,一来缺乏管理经验,二来没有经济管理基础理论,接受能力较差,因此往往会造成医院的经济管理工作不到位,无法正确执行政策等问题。

2、医院人力资源分配问题

近年来,医院的人力资源处于较为紧张的状态,由于医院选拔人才的特定规章制度,要求选拔人员必须经过严格的选拔阶段,才有机会进入到医院工作,多数优秀的人才因为种种客观因素无法通过选拔,医院也因此失去了许多资源。一直以来,医院的人事分配制度都处于一个不完善的阶段,人力资源分配不合理以致于医院闲散人员较多,人力资源成本支出过高。医院应该在人力资源方面进行适当的裁减,并且严格按照人力资源制度进行经济管理。

3、医院后勤工作没有得到改善

医院后勤工作一直以来都没有得到改善,这是由于后勤工作较为简单,支出和收益都不明显,以致于没有相关的政策约束后勤工作。后勤工作的漏洞和问题都没有受到重视,导致后勤工作的各种关系不明确,严重影响了医院的经济管理,后勤工作开会受到医护人员的抵触,无法继续进行工作。

(二)医院成本控制存在的问题

1、医院财务人员对成本控制的意识不高

大多数医院普遍对成本控制的意识都不高,医院管理层没有正确意识到成本控制能够提升医院的经济和发展,同时,医院缺乏成本控制机构,成本控制机构的建立,能够严格控制医院的支出,达到成本控制的目的。

2、医院的收入及支出没有详细的记录

医院传统的财务管理模式通常只将患者信息与就诊费用进行填写,而其他详细的资料并没有进行填写,常常会使医院的支出与收入差距较大。例如:财务人员在进行登记时,没有将患者使用的医疗设备详细登记,就会导致医疗设备的使用人数不明确,为医院带来不可预计的问题。医院的财务管理方式也没有按照市场需求进行更新,没有对各项费用的审查和适度缩减,因此成本开销依然较大。

3、成本核算

成本的核算是为了能够让医院适应医疗市场的发展趋势,是能够控制成本的有效手段。成本核算是一个较为复杂的过程,需要对人力资源成本核算、医疗设备成本核算、医院科室成本核算、药物成本核算等进行综合支出核算,并且每一项成本的核算方式都大不相同,因此,成本核算的方式显得尤为重要。

三、如何解决医院建设进程中经济管理和成本控制的问题

(一)医院经济管理问题的解决措施

1、提升医院对经济管理的重视度

需要加强对医院管理层的管理理论知识、管理意识和管理能力的培训,使医院管理层掌握管理医院的方法;由医疗科室转业人员或其他外聘人员组成的医院经济管理层,也需要提高管理能力,加强管理知识培训,才能提升医院对经济管理的重视度。

2、明确人力资源的分配

建立完善的人力资源分配制度,能够使医院的人员有固定的岗位工作,减少闲散人员的成本支出。针对医院医护人员的工作状态和质量,进行适当裁减,并且给予优秀的人才适当的工作机会,杜绝出现人力资源浪费的现象的出现。

3、改善医院后勤工作

改善医院的后勤工作需要建立一个完善的制度,来解决后勤工作中的漏洞和问题,将后勤工作的各种关系和责任进行明确,才能使后勤工作不影响医院的经济管理。有了相关制度来约束后勤工作,后勤工作的支出才能保持平稳状态,为医院的经济管理工作带来帮助。

(二)医院成本控制问题的解决措施

1、加强成本控制的意识

加强医院管理层的成本控制意识是能够减少成本支出、达到成本控制目的的最有效途径。建立成本控制机构,能够对医院的成本进行准确的预算,从管理层的成本支出、医疗设备的成本支出、医疗药物的成本支出、医院重大项目的成本支出等其他项目进行控制。医院的成本支出越低,收入越高,只有在不同项目上进行成本控制,医院才能看到成本控制带来的经济效益。

2、制定管理制度

将传统的财务管理模式进行改善,按照医疗市场的需求及时更新管理模式,将管理制度及时应用到财务人员的管理当中,要求财务人员在填写资料时不能遗漏任何信息,并及时对资料进行补录和完善。管理制度的制定,不仅能够达到医院成本控制的目的,也能对财务人员进行约束,使财务人员在工作时,能够认真仔细、有责任心。

3、改善成本核算的模式

成本核算是成本控制的重要阶段,在进行成本核算时,需要对每一项成本进行仔细的核算,这种核算模式复杂且繁重。因此,改善成本核算模式成为了医院的首要任务。成本核算通常是由医院的财务管理人员进行核算,但医院的人员分配有限,因此,可以将各项成本核算工作交由各项负责人进行核算,核算结果交于财务管理人员,再进行统一的审查和分析,财务人员的工作量减少了,成本核算的准确度也提高了,成本控制的效果也会显现出来。

四、结束语

第14篇

XX村位于内宜高速公路邱场出口处,辖8个联合社,553户,1820人,全村幅员面积8.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247亩,年降雨量1200毫米左右,全年无霜期达330天。该村生态环境好,空气、土壤、水源,经过专家检测,符合无公害农产品生产要求。交通条件极方便,区位优势明显,但在2002年前该村各项工作在全乡处于下游水平,干群关系紧张。2004年被市科技局确定为科技型小康示范村建设。两年来,该村无公害茶叶、生猪生产已成为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全村人均收入从2002年1997元增加到2987元,经济生态效益良好。

二、主要做法:

1、积极构建农业生态发展模式

以"生(猪)-沼(气)-茶(业)"为主要生态发展模式,推进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截止目前,全村发展标准化生猪养殖大户80户,栽植无公害名优早茶2050亩,无公害水果400亩,建设沼气池258口,极大地改善了农村居住环境,为农民增收找准了项目。

2、依托龙头企业,建立"公司+协会+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

同叙府茶业合作,组建茶叶协会,以协会为中介,沟通企业与农户,现已有无公害早茶2050亩。

同叙府食品公司合作,成立养猪协会,大力发展生猪标准化养殖。公司还斥资在该村进行标准化生猪养殖小区建设,该工程已于2004年全面完工,正式投入使用。通过这种合作模式,为企业找到了原料,为农户找到了市场,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产销矛盾。现全村已发展生猪适度规模养殖大户148户,其中标准化养殖户57户,生猪年出栏量达到了1.2万头。

3、努力协调信用贷款,加大农业投入。

为确保该村建设顺利进行,政府加大了信用贷款协调力度,为农民建房、搞规模养殖解决资金问题,2005年,全村产业发展贷款600多万元,还款200多万元。

4、认真落实配套扶持政策。

将各项产业的项目资金捆绑投入使用,加大配套政策的扶持力度。新建标准化圈舍,一个平方米奖励10元;引进一头LY母猪奖励100元;修建一口沼气池补助1000元;茶叶垫付一半的苗木款;直接给予建房户资金补助,在规划区内建房补助3000元,规划区以外建房补助2500元,旧房改建补助1500元。据统计,以上各项共计投入资金50余万元。通过政府引导扶持,调动了村民发展标准化生产和居住环境建设的积极性。

5、大力实施川南民居建设,充分体现农房建设地域特色和传统文化内涵。

川南民居建设是科技型小康示范村建设的重要内容,结合XX"三村建设",大力引导村民新建或改建川南民居,取得了较好成效。截止目前,全村已建川南民居32幢,旧房改建65幢。川南民居的建设改善了居民的起居环境,体现了地域特色和传统文化内涵,受到市区的认可。

2003年实施“三村建设”以来,乡党委、政府提出“抓产业、促发展,活思想,推进三个转变,建设美好新村”的工作思路,确定了“桥边、黄泥”一线和“水库、瓦厂”一园的建设布局,按照“统一规划、分步实施,讲求实效,发挥效益”办法的原则,采取“政府资金为引导,农户资金为主体,社会资金为推动”的办法,引导社会力量、当地群众积极投入到美好新村的建设中来。政府投入的资金流向村道、村社环境等公共项目上,农户资金向庭院、室内、饮水、改厨等微型项目上,社会资金用于产业发展,农房改建等大型项目上,实现了各个层次的互动。两年以来,整个XX共计投入550万元,其中上级财政投入50万元,乡级财政投入12万元,国家投入占总投入11.2%,拉动民间资金的资金转化数为480万元,完成沼气池建设207口,蓄水池5口,容量达2820M3;改水240户,改厨

230户,改厕230户,改建川南民居65户,新建川南民居32户,建圈150户,建园180户,建坝5300M2,入户道路累积8公里,扩建村道1公里,村培训中心及办公楼380M2。生态环境方面,新增绿化面积120亩,产业发展方面,培育标准化养猪大户50多户,新增名优果茶2000多亩,发展水果470亩,大棚蔬菜5个,建成养殖小区一个,引进龙头企业三家,业主投资达40多万元,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安通程控电话30门,新修中心村一个。

通过有效的资金组合方式,政府以少量的引导资金吸引了大量民间资金投入产业发展,实现了资金向资本的转化,通过农房建设使土地资源得到有效利用,土地资源逐步向土地资本转化,在产业发展过程中大力开展科技培训活动,掀起学科技,用科技的热潮,农户通过生产实践,掌握了新的技能技术,促进了农村人力资源向人才资本的转变。

三、经验总结:

(一)必须注重调研,提出切实可行的发展思路;

(二)必须实现上下互动,争取群众的理解,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

(三)必须利用好媒体,注重对外宣传;

(四)必须做好协调,争取上级支持;

(五)必须注意统筹兼顾,科学规划,将发展的中、长、短各期均考虑进去。

四、下步工作及发展目标

(一)工作思路:以产业为支撑,以产业化经营为手段,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以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以生态环境建设为基础,努力创造美好人居环境;以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为依托,以产业扶贫开发为途径,以依法治村为保障,努力推进村域政治、经济、文化、生态的和谐发展。

(二)基本原则

1、生态优先,发展第一的原则

2、农民自主,政府引导的原则

3、突出弱势,平衡发展的原则

4、依法民主,和谐共处的原则

第15篇

【关键词】环境成本;环境负债;确认;计量;披露

一、环境会计要素

(1)环境资产。环境资产是指由于过去的与环境相关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控制的资源,并能准确地加以计量,该资源可能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或社会利益。(2)环境负债。环境负债是指由过去的与环境有关的交易、事项形成的现时义务,履行该义务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环境负债按照赔偿责任是否确定划分,可分为确定环境负债或有环境负债。(3)环境成本。环境成本是指在商品生产活动中,从资源开采、生产、运输、使用、回收到处理,解决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所需的全部费用。按其成因分类可分为:一是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直接降低排放污染物的成本,主要包括产生废弃物的处理、再生利用系统的运营、对环境污染大的材料替代、节能设施的运行等成本。二是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为预防环境污染而发生的成本。包括环保设备的购置、职工环境保护教育费、环境污染的监测计量、环境管理体系的构建和认证等成本。三是企业有关环保的研究开发成本。如环保产品的设计,对生产工艺、材料采购路线和工厂废弃物回收再利用等进行研究开发的成本。四是有助于企业周围实施环境保护或提高社会环境保护效益支出的成本。包括企业周边的绿化、对企业所在地区环境活动的赞助、环境信息披露和环境广告等支出。五是其他环保支出。主要包括由于企业生产活动造成的对土壤污染、自然破坏的修复成本及支付的公害诉讼赔偿金、罚金等。如紫金矿业废水泄露造成汀江污染而支付的高额环保费用。(4)环境收益。环境收益是企业在一定的会计期间内进行环境保护和环境治理所形成的经济利益流入。环境收益应能用货币计量,不能够用货币计量的部分属于环境业绩,而非环境收益。鉴于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仅以历史成本考虑企业实际支付的环境成本,并未充分重视潜在环境负债和环境损害成本,已经影响到会计信息质量,不便于为经营决策提供有用信息。因此,环境会计应当以环境成本核算为中心环节,重点考虑环境负债的确认与计量。

二 环境成本与负债的确认

1.环境成本确认。确认环境成本应符合以下条件:能够合理的计量、成本信息的相关性、信息的可靠性。首先,成本信息与环境的相关性。环境成本的发生必须是因环境原因而引起的。这有两种情况:一是为达到环境保护法规所强制实施的环境标准所发生的费用。当前我国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制订了一系列的环境标准,包括环境质量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环保基础标准、环保方法标准和环保样品标准。企业要达到这些标准要求,必然要发生一些环保设备投资及营运费用,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污染问题,起到了对环境的保护作用。二是国家在实施经济手段保护环境时企业所发生的成本费用。有些国家实施环境税、征收环境保护基金、对超标准排污企业征收排污费。其次,环境成本的金额能够计量或估计。如采矿企业所产生的矿渣及矿坑污染,每年需支付相应的回填、覆土、绿化的费用就很容易确认和计量;有些需根据会计政策采用定性或定量的方法。在这种情况下,责任企业需要将现实的、潜在的污染赔偿金列为费用或负债。

2.环境负债的确认。环境负债的确认是依据企业过去交易或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的现实义务。未来的环境支出表现为企业因经营活动或其他事项对环境造成破坏影响而承担的义务或责任。要确认一项环境负债,必须在符合其定义的同时满足以下条件:一是由本企业环境行为造成;二是降低本企业或外部的环境质量;三是企业行为违反环境法规或环境标准;四是损害了他人利益或是环境质量劣于环境标准;五是依法负有清偿义务。确认过程应经过三个过程。(1)判断未来环境支出发生的可能性。事件发生的概率分为以下几个层次;基本确定、很可能、可能、极小可能。当达到基本确定标准时就进入负债的确认程序,否则按或有负债标准进行判断。(2)判断环境负债与现实、未来时间段的相关性。如果是由于过去事项对环境造成影响产生的负债,则可判断其具有负债属性;由企业过去活动引起未来事项而产生的负债,则可判断为契约负债。它指企业承诺未来环境支出而履行的现时义务,如承诺对未来环境损害的健康赔偿成本、环境污染治理成本等。(3)现实负债依据其能否计量做出当期确认与附注揭示的会计处理之分;契约负债依据其能否导致未来损失采取提取环境污染损失准备金的处理方法;对或有负债则可以根据其发生的可能性进行判断。

三、环境成本与负债的计量

一般而言,从历史成本的角度更倾向以可靠性作为信息质量的特征之一,但对于环境会计而言,相关性更能体现社会环境、生态环境和企业经营环境的联系。企业在继续使用可靠性作为会计计量信息质量特征的前提下,应更加看重相关性对环境会计的影响。这主要体现在公允价值运用和后续计量上。公允价值的应用为环境会计理论创新和实务发展提供了依据。公允价值对环境会计计量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向决策者提供更为相关性和可靠性的信息来体现。一般而言,市场定价是最符合公允价值定义的,并且与估计未来现金流量的计量方法相比,可观察到的市场定价更可靠、更容易确定,便于责任双方进行沟通、协商赔偿金额。所以公允价值的应用体现了环境会计核算的内在要求。会计准则明确了某些资产如有生命动物和植物的自身确认和计量问题,公允价值的运用使污染对其造成的损失能够得到有效的计量。采用后续计量对环境资产与负债进行量度,突出体现了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相关性。后续计量指企业应在资产负债表日对预计负债的账面价值进行复核,如有客观证据表明该账面价值不能真实反映当前最佳估计数,应当按照当前最佳估计数对该账面价值做相应调整。对排污企业的环境影响进行后续计量,在一定程度上使排污企业造成的外部环境污染,能得到较为可靠的计量,充分地展示了会计信息质量相关性的特征。或有事项准则针对企业环境污染涉及到未决诉讼等不确定性事项,通过后续计量来核算对环境造成的损益。或有负债的计量应当按照履行相关现时义务所需支出的最佳估计数进行初始计量,然后进行后续计量。最佳估计数的确定需要综合考虑与或有事项有关的风险、不确定性和货币时间价值等因素。对预计负债的账面价值进行复核,包括:预计负债的种类、形成原因以及经济利益流出的不确定性;预计负债的期初、期末余额和本期变动情况;与预计负债有关的预期补偿和本期已确认的预期补偿金额等。

四、环境成本的核算

对于企业环境成本核算而言,仅有内部成本核算是远远不够的,由于内部成本核算没有考虑到环境污染问题的外部性、时间性等因素,忽略了外部压力对环境成本核算的影响,难以有效的站在企业经营全过程的高度对环境成本加以确认和计量。因此,在观念上,主张依据生命周期全成本的思想来确定环境成本的计量范围。实务上,倾向于以预防污染发生的成本和以污染后果的清除或损害赔偿的补救成本作为确认与计量基础,因为其较为简便可行。理论上,公允价值和后续计量为确认与计量问题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政策支持,增强了以污染造成损害的价值作为确认与计量基础应用的可行性。产品生命周期成本法是指在产品经济有效使用期间,从产品研究开发阶段开始,经过产品规划、设计、制造、售后服务等阶段,按每一阶段累计其发生的成本。在传统成本制度下,企业仅把产品生产过程中发生的费用计入产品成本,而把设计开发和售后阶段的费用计入期间费用。但在环境会计中,要对产品整个生命周期内的成本进行环境影响核算,具体到产品成本不仅仅包括生产过程中所发生的环境支出费用,且包括产品开发、销售直至淘汰整个生命过程的环境支出费用。同时,此项费用发生额度随政府环境立法对企业约束力的增强和公众对环保的日益重视,有不断上升的趋势,所以作为主要污染者的企业对此承担的责任日益加大。在此种外部压力下,可以预见未来企业所承担的潜在成本将会增大。企业对环境的破坏终究要付出成本与代价。因此按产品生命周期法的要求,企业对产品生产经营过程中所消耗的能源、材料和产生的废弃物进行跟踪检测,就产品的生产、销售、使用(或消耗)过程中发生的环境支出进行全过程的累计。这些在某种程度上,实现了外部环境成本内在化。这种内部化的安排主要体现分为三个方面:第一,普通生产经营成本。这类环境成本是指在生产过程中与产品直接有关的成本。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厂房设备折旧成本等。同时,还包括为保护环境而发生的生产工艺支出,建造环保设施支出等。第二,政府约束成本。这类环境成本是指由于遵循政府环境法规而发生的支出。包括排污费、检测监控污染情况的成本,因违反环境法规而缴纳的罚款。第三,或有负债成本。指已对环境造成污染或损害,但污染影响尚未得到充分证实,依靠法律裁决来决定发生某种支出的额度。这包括由于环境污染严重而尚未治理,政府环保部门可能对企业处以的罚款,企业因污染对周围单位或个人的人身或财产造成损害而可能招致的赔付等。生命周期成本法对环境成本核算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明确了外部压力的概念,帮助企业履行那部分由企业经营活动造成的,但尚未承担的环境污染成本或负债,使企业自觉地将外部环境成本内部化,进而满足了对其进行确认、计量、记录与报告要求,更好地使企业完善自身的环境成本控制系统,满足了经营决策的需求,并提供给外界真实、可靠的与投资策略相关的信息。

五、环境信息的披露

对于环境会计信息披露,一方面可以借鉴财务报告的思路,进行财务报表内和财务报表外的环境信息披露来揭示环境问题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另一方面可以编制专门的环境报告来提供企业的环境绩效状况。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是财务信息的主要载体,在进行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时,应将环境问题的财务影响纳入其中,以便提供准确的财务信息。具体方法是在会计报表内增加合适的科目,对与环境有关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指标进行单独的披露。例如,在资产负债表中设置若干单独的项目,以反映环境资产、环境负债;在利润表中增设特别环境项目,反映全部或部分的环境支出和环境收益;在现金流量表中列示环境相关事项,如企业的环境保护投资、环境保护融资等引起的现金流量变化状况等。环境成本的发生大致有两种情况:费用化与资本化。总的来看,对于不会在未来带来经济利益的环境成本,则将其费用化。对于那些符合资产的确认、计量标准的环境成本,按照会计准则的要求应将其资本化,并在当期及以后各受益期间进行摊销。环境负债确认中,应该考虑有关重大不确定性及可能的后果范围;应披露的内容包括:每一类重大负债项目的性质,清偿时间和条件,当负债的金额或偿还时间很难确定时,应对这一事实加以说明。

将环境有关财务问题披露的范围稍加扩大,在财务报表之外的财务报告中的其它部分进行披露。方式一:增加附表或补充报表。根据需要将环境问题对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影响通过单独编制附表或补充报表的方式加以详细披露。比如,可以单独编制环境资产、环境负债明细表、环境支出明细表或环境收支明细表等进行详细的列示。方式二:在财务报表注释中说明重要会计政策,如环境资产的计价与摊销政策、环境利润的确认政策、环境会计变更事项,包括环境会计方法的变更、报告主体的改变、无法全部或部分地估计环境负债、会计估计的改变等。

参 考 文 献

[1]许家林,孟凡利.环境会计[M].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

[2]肖序.建立环境会计的探讨.会计研究[J].20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