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体育养生概念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关键词:体育教育;终身体育;改革
随着高校体育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终身体育教育思想正逐渐被广大体育教育工作者所接受,并被广泛应用和实践。这一观点正从根本上剔除传统体育教育的“短期行为”和“应试教育”的弊端,成为各高校体育教育改革的向导。
1 现代高校体育教育思想
“终身教育”思想是上个世纪60年代由西方教育界提出的,那时就意识到教育是人一生都不可缺少的。20世纪70年代这种教育思想被引入体育教育领域形成终身体育观。20世纪80年代以来,终身体育思想在我国得到了逐步的传播。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贯彻实施,终身体育思想在我国学校体育界,进一步受到重视,学校体育要为学生“终身体育奠定基础”,得到普遍的认同,并作为体育课程的教学目标之一,写进了体育教学大纲。终身体育思想强调对学生体育意识、兴趣、习惯和能力的培养,要把学生塑造成为终身体育者。它着眼于打基础,着眼于未来,着眼于学生身体的持续发展,因而与素质教育的思想相一致。而以往的体育教育观念则相对滞后,竞技体育观、阶段体育观、体质教育观当时还比较盛行;体育课程内容不适应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和需要,远离学生的生活经验,忽视学生学习兴趣和体育能力的培养,与终身体育脱节。这种体育教育重视的只是教育的“短期行为”,而对学生步入社会后如何更好地参与体育、享用体育却考虑甚少,已不适应时代与教育发展的要求。而用终身体育观审视高校体育,使高校体育从一般只强调学生在校学习期间的阶段效益提升为追求以阶段效益为基础的长期效益,对学生的培养将更注重健全的人格、扎实的技能、适应社会的能力与体育意识、体育兴趣、体育能力和体育习惯这一主要方向。因此,高校体育教育强调以终身体育作为主导思想;树立“终身体育”教学理念;加强高校体育文化建设,以培养学生终身体育观念,使学生就业后,仍然能自觉地进行科学的身体锻炼与健康的身体娱乐。这是我们进行体育教育改革的基本思路。
2 高校体育教育改革与学生终身体育观念的培养
终身体育强调的是体育在人的一生中的重要性和进行体育活动的必要性,体育活动贯穿于人的整个生命过程。所以我们在生命的各个时期都应将体育作为生活内容来安排,充分享受体育给我们带来的快乐和趣味。
高校体育教育是学生接受学校体育教育的最后阶段,恰在这个时期,学生的生长发育正趋于成熟,心理个性品质发展正处于关键时期。因此,体育教育的终身体育内涵,就应体现在不仅教授学生一般体育锻炼的知识和技能,还要通过教育使学生明确什么是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和如何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体育习惯,树立正确的体育价值观念。高校体育教育改革如何顺应学生的个性需求来进行教学,将直接关系到学生体育锻炼意识及终身体育观念的培养。
3 高校体育教育改革的思路
3.1 将终身体育作为高校体育教育的主导思想
人们追求健康长寿、改善生活方式、提高生活质量的主体需要是终身体育产生和发展的主要原因。终身体育思想是统领学校体育其他指导思想的最佳选择;以终身体育思想作为高校体育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主导思想,这是学校体育观念演变的必然,也是推进学校体育改革和全民健身的现实需要。高校体育要开拓崭新的局面,必须坚持终身体育的主导思想。
改革和发展我国高校体育要以终身体育思想为指导,促使我国体育朝经常化、生活化、终身化方向发展,不断提高人们体质和健康水平。高校体育为了适应现代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需求,必须以终身体育思想为主导思想,立足于将高校体育的近期效应和长远效应相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意识、习惯和能力,这是推动高校体育与终身体育接轨,培养身心健康、有良好体育习惯和能力的高素质人才的发展方向,也是对高校体育改革、发展与推进全民健身具有十分积极、深远意义的重大举措。因此,高校体育应尽快调整与社会发展相适宜的体育教学目标体系,明确高校体育教育目标不能停留在培养学生的三基(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基本技能)之上,应纳入终身体育的目的与任务,创新和拓展体育教学的内容,增加必要的体育健身理论课教学(如:健康教育学、体育人文社会学、运动营养学等),教授学生科学的体育健身方法等,体现终身体育教育的内涵。
3.2 树立“终身体育”教学理念
高校体育教育要培养学生终身体育观念必须由“终身体育”教学出发,体育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个人特点,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体育兴趣、体育健身能力及体育习惯。
3.2.1 加强学生的体育意识
我国学生的体育意识普遍较弱,这与“精英制”、“考试制”的影响有密切的关系,因此,这种存在着对体育发展不健康的体育模式,应尽快加以纠正。欲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拓展其体育知识,体育教学应从学生体育认知、体育情意、体育技能等范畴出发。认知方面――应教给学生人体生长发育的规律,让学生了解人体构造和功能,建立正确的健康观。情意方面――培养学生积极参与及勇于考试的精神,养成良好的体育运动习惯。技能方面――强调确立个人在体能及运动技术方面的目标,并了解个人在运动技能方面的长短处,对自己的身体及健康状况有预知感,且能制定相应的康复处方。
3.2.2 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
兴趣是学生学习体育知识,参加体育活动,发展体育能力的直接动力。在体育教学中,在体育教材的选择、技能手段的运用、教学活动的具体安排以及教学语言的运用上都要考虑趣味性的因素,营造轻松、活泼、欢乐的学习氛围,以激发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情感和行为,使其在愉悦的学习与锻炼中体验体育乐趣,学会用体育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因此,体育教师应多了解及分析学生对活动的喜好,于教学中多引入一些学生喜闻乐见的体育项目或体育活动(如:定向越野、趣味性游戏等),让学生多体会体育活动的趣味性和成功的乐趣。研究指出,学生如果在学习中有过获得愉悦和成功的运动体验,即使毕业以后也能根据所处不同年龄阶段的身心特点与健康状况,根据工作性质与职业特点选择或重新学习体育锻炼的内容,独立从事科学锻炼,以满足个体身心健康的需要。
3.2.3 强化学生的体育健身能力
近年来,我国部分学生因营养过高及运动不足等原因,致使肥胖症及心血管病的个案递增,且趋向年轻化。高校体育教育者理应正视这一问题。加强学生健康体能的锻炼已刻不容缓。自20世纪60、70年代以来,各国体育界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经常参加体育活动不仅可以提高心肺耐力、肌肉耐力、关节柔软度等体能,更重要的是可以降低肥胖病、心血管病、糖尿病等患病危险。因此,学生心肺耐力、肌肉耐力、关节柔软度等体能训练,必须作为体育课的必要环节。而且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应该将健身运动处方方面的知识纳入教学,让学生学会独立制定健身运动处方,以便结合实际锻炼实践。并鼓励学生运用多种基本运动技能和健身方法作课余自我锻炼,以培养完善其独立进行体育健身的能力。
3.2.4 培育学生的体育习惯
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培育学生的体育习惯,其最大的挑战莫过于学生的个性之差异。因此在现存的教育资源下,要给予学生足够的学习机会和活动时间,以培育学生的体育习惯,单靠高校体育课未必足够。高校体育教师应善用其他校外资源及教学策略,科学地安排练习内容,合理调节练习密度和练习节奏,充分利用布局合理的场地、器材,给学生提供“乐学”平台。同时,体育教学内容的呈现要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密切与现实生活、时代的联系和发展,适应学生的学力、学段和心理水平,以充分调动学生整个个性的内在力量,激发、促进学生的整个生活都能在不同程度上成为体育教学的延续和拓展。使体育成为学生生活的一部分,以求得学生终身体育习惯的生成。
3.3 营造浓厚的高校体育文化氛围
营造浓厚的高校体育文化氛围,首先,要加大高校体育工作中的宣传力度,应利用校报、校广播及相关的健康与体育活动海报等阵地,全面宣传体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和强健体魄的重要性,以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其次,高校领导必须确认体育与健康的关系,并关注学生在繁重学科压力下,仍然能获得适当的身体教育,让学生真正获得身心的全面发展。再次,学校要为学生建立体育生活化和体育终身化的目标,积极创设一种全民体育的气氛,以之潜移默化,引发学生体育学习志趣,增强体育活动的辐射力。最后,学校应有系统地为学生进行体能测试,定期对家长发报有关学生的体能状况,让家长和学生均能认识基本体能状况与健康的关系,身体教育再不能只局限于既定的体育课中发展,学生在课余亦应以培养运动习惯为己任。通过以上形式,形成浓厚的高校体育文化氛围,良好的高校体育文化可使学生在精神“自由”的状态中去感受体育的美,“美的东西,总会唤起人的审美情感和愉快的情绪”,这样,学生很容易用一种审美的心态对待体育,在欣赏美的同时能够主动地积极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而且学生置身于这样的高校体育文化氛围,可使其在更多参与中提高自身体育素质,增强自身体质,更重要的是可激发学生体育学习意识,建立终身体育观。
4 结语
在高校体育教育改革中,笔者强调以终身体育作为高校体育教育的主导思想;树立“终身体育”教学理念;加强高校体育文化建设,以培养学生终身体育观念。然而,学生从事体育运动的意识、兴趣、习惯和能力的培养,不能游离于体育运动实践孤立地去进行;而应强调,在发展学生身体,增强学生体质的实践过程中去培养其从事体育运动的意识、兴趣、习惯和能力,并把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这种结合有利于学生终身体育观念的养成。
参考文献
[1]杨文轩.体育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4).
[2]赖天德.学校体育改革热点探究[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3,(1).
[3]曲宗湖.现代社会与学校体育[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2,(3).
一、重视概念的归纳、概括过程有利于学生理解数学概念。数学概念比较抽象,学生难以理解和掌握,对于学生这样或那样的理解从外表是看不出来的,只有学生把内化的东西用外化的语言表达出来,教师才能知道学生是怎么理解的,从中发现学生理解的偏差和认识的不足;学生才能从别人的表述中发现自己理解的偏差,才能从别人身上汲取营养;教师才能根据学生的表述情况采取有效的方法加以启发、引导、点拨,帮助学生巩固正确的理解、纠正错误的理解、填补空白的理解,使学生经历由表及里、去伪存真的思维过程。这样就能使学生正确地把握数学概念的本质,就能有效地促进学生正确地理解和掌握数学概念。
二、重视概念的归纳、概括过程有利于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概念教学是培养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的有效的内容,在数学教学中必须对学生的语言进行规范、严格的训练。要求学生用语言归纳、概括出数学概念的意义,就是唤醒和调动学生的数学语言系统对数学现象进行描述,并对所作出的叙述进行不断修正、补充和优化的过程。学生经常经历这样的学习过程,就可以不断训练、规范学生的数学语言,有利于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最终使学生储备更多的数学语言,为学生进一步学习数学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改变传统教学观念,努力探索新的阅读型课堂教学思路
英语教材每单元除精读外,都配有阅读材料。不管是精读课文,还是阅读课文,都是对学生进行阅读训练的好材料。因此,课堂教学无疑是对学生进行阅读能力培养的一个主渠道。鉴于教材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以及新形势下对育人规格新要求的适应,课堂教学,尤其是阅读课的教学模式已不能停留在传统的模式上。传统的模式一般是:教生词——学生预读课文——翻译课文——教师详尽分析课文中的句型或语法现象——领读、齐读课文——做练习。很显然,要有效地达到教学目的和增减目标是不能再照搬这种模式了。在教学中,我们一般采取下列步骤:
(1)做阅读准备。教师向学生介绍文章的背景、故事梗概或其它相关信息,提供几个线索性的问题,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目标。
(2)进行阅读训练。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阅读任务,主要分两步:第一步,快速阅读,也叫泛读,掌握文章大意,并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第二步,仔细阅读,也叫精读,要求学生自查词典,弄清词义,了解文章细节,划出疑难句子。
(3)检查阅读效果。可采用以下一些方法:通过回答问题,了解学生理解文章中描述细节的程度;通过让学生做判断句子正误的练习,了解其读后的推理能力;通过让学生概括文章大意或口头复述主要情节,了解学生深层理解能力、记忆能力和语言概括应用能力。
(4)解释阅读疑难。教师可向学生解释本课学习的重点语法内容,课文中未作注释的长句、难句与有关的文化背景、交际习惯、人文心理等内容。在解释疑难的过程中,必须有目的、有针对性。同时,为了避免母语的干扰,必须尽量使用英语,注意少作理性的归纳,多举实例;少作深层次的分析,学生弄懂句义即可;严格控制讲解时间,切记东拉西扯,一泄千里。
(5)布置作业。课后作业可分口头与笔头两种,口头如朗读课文或复述课文的一部分,笔头如改、缩、仿写某段文字。但无论采取何种形式,都必须坚持“精、易、活、趣”的原则。
二、立体型教学模式有助于培养学生阅读能力
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主要途径,但并非唯一途径。要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光靠课堂45分钟是远远不够的,教师必须利用一切可能的途径,建立起有效的立体教学网络。所谓立体型教学网络就是把课前、课堂、课后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有机地结合、穿插,形成严密有效的教学机制。我们的做法是除改进课堂教学的模式外,还要做好以下工作。
1. 在课前进行导学。即教师指导学生如何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预习工作,尤其是如何进行预习性阅读。教师应提出具体要求,列出预习提纲,提出问题,让学生明确通过自学需要解决哪些问题,怎样为课堂学习作准备。
2. 在课后,教师要引导学生认真做好复习、巩固并及时检查学生掌握情况,认真评改作业,定期打印与教材同等水平或稍高于教材水平的阅读练习,加强课外阅读的训练。
3. 开展相关的课外活动,如会话表演、朗读、朗诵比赛、阅读竞赛等,须在实际操作中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4. 建立起良好的教学双边关系。教学活动是一种师生共同参与的双边活动。教师在发挥主导作用的同时,要以学生为主体,发挥其主动性。
一方面,教师要向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阅读训练机会;另一方面,要不断听取学生的意见、要求和建议,及时解决学生学习上的问题,改进教学,最终达到教与学的共同进步。
三、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掌握有效的阅读方法
一般来说,要求学生做到以下几点:(1)养成模仿规范语言的习惯;(2)养成正确使用工具书的习惯;(3)养成朗读、背诵的习惯;(4)养成课外阅读的习惯;(5)养成勤于思考的习惯。
当然,要提高阅读能力,只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还不够,关键还在于让学生掌握有效的阅读方法。形成正确的阅读方法的途径有如下几个:
1. 教师正确教法的影响。由于学生学习英语的时间不长,加上母语的干扰和影响,他们的学习方法在很大程度上受教师教法的影响,教师怎么教,学生就怎么学。
2. 源于课堂教学。教师在组织阅读课教学,处理教材时,要注意渗透对其方法的培养。例如,教学中“用英语讲授英语”就向学生提出了严格的学法要求,即要学会用英语理解语句、课文,用英语归纳复习方法。如果基础不太好的学生,则鼓励他们先用汉语帮助解决英语上的问题。
3. 教师要教给学生正确的思维方法。阅读仅停留在让学生获得知识上是不够的,必须了解学生获得知识的过程。思维方法对头,学习才能对头,所以阅读方法指导的本质是教给学生正确的思维方法。
除了以上三个途径外,教师还必须有意识地教给学生一些阅读的技巧与方法。如怎样运用SQ3R法(即Survey, Question, Reading, Recittion, Revision),如何进行查阅式阅读、略读、细读、评价性阅读,以及培养学生利用构词法知识及上下文推测词义、词性,寻找主题句,判断文章大意等技巧。
四、培养并增强学生阅读理解的独立意识
即独立阅读,独立理解,独立思维,独立答题。在平时讲解有关阅读理解的题目时,可让学生事先猜测它们的意思,鼓励他们大胆翻译,只要意思正确,翻译形式可以不拘一格。并且,学生一旦出现错误,不要急于纠正,要等学生译完后,再请别的学生将错误的地方找出来。这样,既不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又培养了其阅读理解的能力,增强了这方面的独立意识。
五、全方位、多侧面地培养英语语言阅读能力
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进行以阅读能力训练为主的多方面的综合训练。在课堂上,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参与活动与训练;在课余开展诸如听说课、英文写作、英文打字等多种形式的第二课堂活动,训练学生多方面的技能,从另一个侧面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
六、抓两头,促中间,努力提高学生的整体阅读能力
关键词: 传统体育养生教学 诱导 应用
“诱导”一词在语言学、物理学、生理学、音乐等方面均有着广泛的应用。在体育教学中,诱导概念远远超出了作为一种练习方法所具有的原始内涵,它不仅是一种教学方法、教学思想,更是一种教学艺术的体现。因此在不同形式、不同场合下的传统体育养生教学中应用诱导教学,可以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
一、语言诱导
语言诱导即语言的引导、劝诱、教导,是运用学生掌握的相关理论知识,将要学习的技术动作通过形象、生动的语言描述,对第二信号系统进行刺激,诱使第二信号系统积极活动,激发其练习的欲望,使技术动作在学生大脑中初步建立一个形象概念的过程。语言诱导可分为情感性语言诱导、想象性语言、意志力语言诱导。
1.情感性语言诱导激发学生对传统体育养生学习的浓厚兴趣
中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孔子主张“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就是说学生首先要有学习知识、掌握本领的主观愿望,教师才能予以启发。为使学生有“愤”、“悱”的内在要求,教师就应在教学方法上多作文章。在传统体育养生课的引入部分,运用语言诱导可达到此目的。例如,在上第一次养生课前,先讲一些关于我国古人养生的观点、方法、神奇的妙用等情节,引导学生进入欣赏古人怎样养生的境界,学生会跃跃欲试,学习兴趣将会越来越浓。
2.在教学中学生掌握动作概念时运用想象性语言进行诱导
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将所学的动作技术用语言提示,并诱导学生想象技术动作的形象、过程与节奏,初步建立正确的动作表象和机体运动感觉(相似于心理训练的念动训练)。教学实践中常用的是教师讲解示范后,紧接着诱导学生想象、念动动作过程。如:在教学五禽戏时,教师讲解示范后,随后让学生想象动作过程与表象,有助于学生较快地形成动作概念,形成正确的动作表象,从而掌握正确的动作技术。
3.教学中意志力语言诱导的应用
良好的课堂环境、学习气氛能激活学生的好胜心理,诱导其坚定地完成动作的心理,形成克服困难、勇于完成任务的心理品质。意志是完成一切活动或任务所必备的心理品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对学生个性意志力的培养和诱导。如教学五禽戏时,教师利用学生的模仿心理,诱导他们学习各种动物的动作、神态,对于课堂教学的组织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总之,语言诱导要简明扼要、新颖有趣,掌握好运用的时机。
二、动作诱导
为了掌握技术动作所采取的一系列过渡性练习叫诱导练习。利用诱导练习来掌握技术动作的过程叫动作诱导。它是利用在动作结构、肌肉用力顺序方面较相似的动作,来引导刺激学生的本体感受器,使其感知身体的空间位置、姿势,以及身体各部位的运动,适用于掌握有一定技术难度的学习内容。
1.教学中的示范动作诱导(信号诱导教学法)
讲解是对示范动作的说明,是对学习过程的诱导。示范是对讲解内容的直观体现,是对讲解动作的展示,是形象动作向具体动作转化的过程。示范结合讲解能够对动作的概念、方法作进一步的分析。二者彼此诱导,相互促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视觉、语言、标志物等信号给予提示,用来纠正和预防学生易出现的错误,在学习新内容时,先从比较简单的教法入手,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因此,在这一过程中,对示范动作的要求是:在准确的基础上,能给人以优美的感觉,同时要面向全体,注意示范的位置和示范的次数。
2.教学中相关动作的诱导
相关动作是指与所学动作在结构、用力顺序等方面较相似的动作,它的特点是难度小,易完成,是所学动作的过渡性练习。如八段锦教学,在教第一式“两手托天理三焦”时应注意练习次数适当,掌握好运用的时机,要不断提出要求,提高难度,直到正确掌握动作。
3.教学中慢动作模仿诱导
慢动作模仿适用于八段锦技术动作(包括教师的示范和学生的模仿),因为该技术动作有一定难度,如“左右开弓似射雕”、“摇头摆尾去心火”等。
4.手把手教学诱导
在学习或纠正某些协调性较高的动作时,可以手把手的牵拉、引导,使其完成动作。如在八段锦练习中,正确的预备势“抱球”时,应沉肩,垂肘,指尖相对,大拇指放平,收髋敛臀,命门穴放松,膝关节不超过脚尖,两脚平行站立。但学生在初学或紧张时大拇指容易上翘,其余四指斜向地面,塌腰,跪腿,八字脚,且一时难以纠正。此时如果能采用手把手的诱导练习,在较短的时间内就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动作诱导特别适合于学习协调性要求较高的动作,例如:“左右开弓似射雕”、“摇头摆尾去心火”、“攒拳怒目增力气”等,运用时要少而精,并注意运用时机。
三、同伴诱导
同伴诱导是指学生在练习中优美的动作对同伴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刺激,从而使其产生一种向上的、追求努力完成动作的欲望。它对培养学生不怕挫折、勇于挑战困难等良好品质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在练习中,学生掌握动作有快慢之别、优劣之分,这种差别就形成了同伴间的相互影响,即同伴间的诱导,这种诱导有利有弊,教师要善于发现,鼓励学困生不要气馁,继续努力;对于动作较好的学生要不断提出要求,增加难度,防止其骄傲自满。在动作练习一定时间后,教师要有意识地让动作较好的学生来做示范,这样不仅能增强他们的自信心,而且有利于激发动作较差的其他学生的练习,带动其完成动作。在运用中,教师要尽可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鼓励学生大胆练习,同时要注意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加强安全措施,按照教学规律办事,尽可能防止蛮干,提高课的质量。总之,在传统体育养生教学中掌握诱导的客观规律对于丰富教学方法和手段,简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果,加速教学进度,都能产生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章钜林,束纫秋.体育词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4.
[2]沈钟.浅谈诱导教学法辽林体育科技,2003.4.
[3]张广德.导引养生学.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3.4.
1传统体育养生文化
中国传统体育养生文化,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生产和生活中,通过调形、调息、调意的运动表现形式,形成的一系列价值观念、行为规范、思维方式和情感方式,它们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共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国传统体育养生文化体系[2]。作为中国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传统体育养生文化在大众传播中呈现出其强烈的“内向性”传播特点。它拥有一个相对固定的传播圈子,并形成了一个封闭的传播格局。只有在文化边界的内部,民族文化方才显现出活性和生命力。因此,传统体育养生文化的传播大部分依赖于“熟人关系”环境下的口口相传。传统体育养生文化的传承性与内向性所导致的文化向心力与影响力,是传播过程中必须加以利用的利好条件,但同时,自我循环的圈子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文化传播的广度与多样性。传播范围的掣肘,也使得传播的深度无从谈起,其可持续性更是逐年减弱。在这样的背景下,寻找路径,加强传播,已成为了一条发展传统体育养生文化的必经之路。
2传统体育养生文化面临的社会需求
在现代社会,保健及养生不再是老年人的专属。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对自身的健康状况也越来越重视。初入职场的新人需要一定的方式调节自我,舒缓工作压力;年轻的女性白领期待一定的保健养生讯息为其带来养颜塑形方面的指导;办公室一族希望借助简单的动作缓解伏案工作导致的职业病与亚健康状态;中年人群作为家中的顶梁柱,繁忙之余也期望能够调理身心,保养逐步下降的身体状况……需求决定市场。近年来,各大都市报与电视节目纷纷开拓健康频道,保健品的市场规模更是一路走高,“健康产业”已经成为公认的“潜力股”。相较其他保健方式,传统体育养生文化对于身、心、息的调和,更适用于当代国人的需求。对于庞大的体育需求人群而言,传统体育养生运动经济、实用,动作简单、易学,文化渊源深刻,且没有太多空间和器材方面的限制———往往一两个简单的动作,如搓手浴面或叩击命门等,都能够对身心起到纾解疲惫的作用,同时,养生功理立足于传统中医理论与经络理论,具备科学性及可信度,正是现代人调理身心的最佳选择之一。
3传统体育养生文化的新媒体传播现状
在以用户分享和信息聚合为主要特征的互联网web2.0时代,部分传统体育组织曾及时抓住过新媒体的传播发展浪潮。王用杰的《以互联网为平台的健身气功健康传播研究》显示,以“健康网站”为关键词在雅虎搜索引擎上进行简单查询,可发现3360个查询结果。创建于2007年4月的中国太极拳网,更有着每日30000~60000人次的百度访问量,被称为是“访问量最高的武术网站”。然而,虽然这些网站曾在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播上功不可没,但在日新月异的“微”时代,它们难免显得有些过时。传统体育养生文化的新媒体传播,可说是抵达了一个瓶颈。分析现状,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3.1网站编辑未与时俱进在浏览相关网站时发现,由于传统体育养生文化组成部分较为繁杂,相关信息也十分琐碎,网站的排版与编辑颇不尽人意。大部分网站对于网站信息的处理仍然只是简单的“博客式”搜集和罗列,搜索与阅读并不舒适,更少有具备互动功能的站点,难以吸引年轻一代以及精英阶层受众。在这样的情况下,传统体育养生文化的传播效果自然大打折扣。
3.2“微”媒体平台呈现传播空白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于2015年2月3日的《第3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以下称《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4年12月,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5.57亿,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人群占比由2013年的81.0%提升至85.8%[7]。这一数据预示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全面到来。而在微信公众号平台上使用“体育养生”为关键字搜索公众号,所得的结果只有15个,其中已认证账号主体仅有4个,且无一不是以营销宣传为目的的商业性主体,可见传统体育养生文化在微信上传播的时间不长,仍处于起步阶段,其在以微信为代表的“微”媒体平台上的传播影响力更是几近空白。
3.3传播内容与主要受众的对接错位浏览各类传统体育养生网站可知,其大多为体育养生功法介绍、练习视频以及其音乐等,可以看出,其目标受众主要为养生功法练习者。而根据数据显示,开展民族传统体育养生运动的人群中,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占据了总人数的39.34%。那么,对于传播的最大主体———中老年人而言,他们接触互联网、手机等新媒体的机会还不是很多,新媒体传播途径于他们而言是否有效值得怀疑。如此,传播内容与传播主体的对接错位,使得传播效果难以提升。
4移动互联网平台与传统体育文化对接的可行性
主动推进传统体育养生文化的传播,是加强传统体育养生文化传播效果与社会影响力的必经之路。因而,以微信为首的移动互联网平台无疑将成为当下传统体育养生文化传播最具发展潜力的新领域。
4.1微信的传播机制根据美国著名社会学家马克•格拉诺维特(MarkGranovetter)提出的“强弱关系理论”,人际关系可以分为“强连接”与“弱连接”。“强连接”指的是人类在传统社会中接触最频繁的“熟人关系”,如父母,同事,朋友等,是一种十分稳定的然而传播范围有限的社会认知;同时,还存在另外一类基于广泛社会关系的,相对肤浅的社会认知,例如广播里被提及的人,这样的社会关系,被称为是“弱连接”[9]。对于微信而言,其主要功能流通于熟人关系圈中,可以说,微信传播是基于强关系链接下的产物。强连接关系通常代表着行动者彼此之间具有亲密的互动关系形态,并持有相似的态度,社交双方互动的频率也会更高。这一社交特质正吻合了传统体育养生文化的内向性特征。因而,在进行传统体育养生文化的微信传播时,可着重把握好人际之间的有效信息扩散,因熟人关系中,行动者更乐意使用自己的真实信息,其在现实社会中积累的信誉口碑,在虚拟环境中也同样有效,从而使得口口相传的点对点人际传播成为可能,以这一途径进行的传播效果往往更为强力有效,也加强了传统体育养生文化传播的深度。同时,微信媒体订阅号和自媒体账号功能则提供了一种弱关系链接。这样一种“弱关系”,为信息抵达不同的圈子并进行传播提供了桥梁。在信息扩散中,弱链接起到更重要的作用。经营好微信的弱关系链接,将是传统体育文化的微信传播工作中的另一重点。利用好订阅号和自媒体功能等点对面的大众传播条件,也是扩大传统体育养生文化辐射范围和影响力,拓展传统体育养生文化传播广度的要求。
4.2微信应用于传统体育养生文化传播的可行性传统体育养生文化的传播大致经历了3个时期,分别是父子、师生间的口口相传时期,相关学校、行业内的圈内人际传播时期,以及web2.0时期的网站传播时期。在网站传播时期,其形成的垂直化传播方式一直被认为在发挥着“长尾效应”功能,大多数传播者更倾向于将新媒体传播作为补充,而非主要手段之一,倾向于等待其传播效果的积累,而非主动推进。然而,在传统体育文化逐渐式微的今天,传统体育养生文化的传播需求正在增大,web2.0时代的传播理念同样需要进一步的深化和加强。“长尾效应”作为营销理论是以利益的获取为目的的。而传统体育养生文化的传播目的,不仅在于文化的价值实现,更在于民族文化的保存与继承。只有推进传播工作,强化传播效果,将传统体育养生文化的“尾端”地位向“前端”推进,才是发展繁荣之道。要达到这一效果,则需要尽力化“小众”为“大众”。因而,开拓受众圈子,扩大传播范围,是传统体育养生文化传播的首要工作。微信可以说是“微”时代最大的“互联网+”平台。自2011年微信面世起,其用户的数量便迅速增加,截止至2013年1月15日,微信用户的数量已突破3亿。根据《统计报告》显示,以微信为代表的即时通信作为第一大上网应用,在网民中的使用率继续上升,达到90.6%,其中20~29岁年龄段的网民占比最高,达31.5%。毫不夸张的说,至少有1/3的国民在使用微信。微信庞大的用户基数为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播提供了巨大的潜在可能性,而其以中青年及青少年为主的用户群,则正好填补了传统体育养生文化原有传播主体的空白。同时,微信的碎片化传播特质吻合了传统体育养生文化多元且琐碎的特征,使用微信进行传播使得传统体育养生文化更易被重整,被接收以及被二次传播。这样一种高效率、低成本、传播广、精准投放、接受快速的媒体,无疑给当今陷入瓶颈的传统体育养生文化传播提供了一个关键而宝贵的新机遇。
5微信在传统体育养生文化传播中的应用策略
结合以上所述,本文在传统体育文化传播上,以体育养生文化为例,利用微信这一新兴传播途径,深化传播效果,可从构建入口级平台与在地垂直服务两方面入手:
5.1用户至上,精心构建微信服务号入口平台“用户”一词,在企业领域常被提及,在传媒领域却较为新鲜。然而,社会功能的完善使得人民自由自主选择成为了必然,而传播内容的实用性和功能性则决定了传播的效果。正如学者周志懿所言,“原来的媒体是给人看的,现在的媒体不仅是要给人看,还要给人用”。[11]因此,要做好服务号,首先应深入挖掘服务号的功能,精准定位用户,如在用户关注之初即发送简单问题,定位其社会角色,了解其主要需求,进而根据不同情况,将用户的需求放到首位,从这一群体的实际需要出发,尽量做到细节化、细致化、个性化、立体化,提供“量身打造”的贴心服务。例如结合LBS定位功能,提供用户所在地的实时天气预报,或是所在地附近传统体育养生教练的小段虚拟教程。还可根据不同用户的不同需求,推送“办公室解乏六式小功法”“夏日固肾养颜妙招”等功法教程,内容以持续时间短,简单易学,辅有简明功理介绍为要,以加强推送内容的实用性与可信性。也可偶尔小段由“颜值高”的年轻运动员进行的配乐功法展示,或是制作有趣的简短功法动画教程,以增添公众号的观赏性和娱乐性,提升关注度。此外,还可结合微信的社交功能,“查看附近的人”,开启约课、约练等服务,以构建相应的用户体育社交圈,通过社交圈进行二次传播。“用户时代”的到来,说到底就是受众的需求与角色发生了变化。传播是对需求的适应。要做好传统体育养生文化的微信传播,则需要抱定用户至上的理念,为适应这种变化改进传播,从用户的角度考虑体育养生文化产品的生产与消费。这就意味着“传播”不再是未来的唯一任务,“服务”将是其多元化平台上的新使命。在服务中传播,在传播中服务,不急于灌输文化,而是着力于提升传统体育养生服务号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性,则传统体育养生文化的传播就成为了一件水到渠成的事。
5.2携手企业,走垂直服务的新路当前的传统体育养生文化传播,总体上依靠着国家的重视和体育总局的宣传扶持,社会层面的传播工作少,传播效果低。本文认为,社会方面的参与对于传统体育养生文化传播而言是必不可少的。要将社会力量合理有效的运用于传统体育养生文化传播工作中,或许在微信平台上与相关企业合作将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微信作为中国最大的入口平台,拥有巨大的流量优势和用户基数,而企业最有优势的则是在地性的资源。融合微信与企业带来的优势,就是将新媒体“连接人与人”的传播方式,扩展到“连接服务与机器”。具体的举措有三,其一是利用特定的时间节点,模仿马年春节时的“微信红包”模式,在企业服务号、养生相关服务号以及朋友圈中大量发放“养生红包”以提升用户关注度;其二则是玩转O2O垂直,走垂直服务的新路。垂直服务,指的是利用媒体自身在地资源,将注意力集中在某些特定的领域或某种特定的需求,提供有关这个领域或需求的全部深度信息和相关服务。例如与当地养生会所携手,提供细分化深度养生资讯,上门教学,上门按摩等等,做实打实的在地服务,进行内容价值变现,服务价值变现,用户认同变现,以求养供,走文化产业化,产业文化化之路。如此,将“互联网+”的态势收为己用,连接各路在地资源做“养生+”,或将成为传统体育养生文化的未来发展模式;其三,传统体育养生文化或还可借助合作品牌自身的用户黏性与粉丝团体,进一步拓展传播范围,进行文化渗透,并借助合作品牌的粉丝社交圈,进行进一步的传播,扩大影响力。对于合作品牌的用户而言,这样一种传播方式会带来具象化的文化感受,从而提升其对传统体育养生文化、对该品牌的兴趣及接受程度。用户对于此类信息的态度也很可能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传播,其对于相关公众号的使用感受与体验也将有所提升。
6结语
“养生”,作为养生学的术语,最先见于《老子》:“盖闻善摄生者”。河上公注:“摄,养也。”以后《管子,白心》篇、《庄子・养生主》篇都对“养生”概念予以发展,提出养生之道。尽管管子和庄子所提出的养生之道的含义不同,但都是对保养生命追求长生作为一个命题来讨论的。这表明,在春秋战国时代,作为一种文化形态的养生文化已经形成。人们已经开始自觉保养自己的生命,讲究养生之道了。
中国养生文化的萌芽,可以追溯到旧石器时代。据史学研究,中国原始人类是世界上所知道最早利用火的人类。火的使用就表明原始人就已经开始熟食了。这应该说是人类饮食文化的开端。我国古代的一些传说,如有巢氏教民构木为巢,燧人氏教民钻木取火,神农氏尝百草发现药材,教人治病等等,都从考古的发掘出得原始人遗迹中找到佐证。
从殷商时代起我国就有确切的文字记载有关保养生命活动的举措,甲骨文中记载古代的人们对日常生活中得吉凶福祸与健康状况不时的问卦,甲骨文还记载有关个人卫生(如沐浴)、集体卫生(大扫除)之类的记载,这些都表明他们对平安、健康的关注与向往。
至西周养生思想进一步发展。据《周礼》记载,西周已设有专业人员掌管周王和贵族阶层的伙食,指导“六饮、六膳、百馐、百酱”登多方面饮食调理工作,提出了饮食与四季要相适应,这说明西周人开始注意卫生,防治疾病保养身体了,将养生作为已成为自觉的行为了。
这种自觉的行为到了春秋战国时代随着学术上的“百家争鸣”出现了不同的养生主张和做法,对养生文化的形成以极大的促进,其中对养生影响最大的就算是儒家、道家。
二、中国儒、道家思想对养生思想的影响
儒家学说的奠基人是孔子,他的修身思想侧重于伦理道德,核心就是一个“仁”字。在强调伦理道德修身的同时,对饮食的起居也提出了在今天看来也受人们认同的一些卫生要求,“食不厌精,脍不厌细”,“食不言,寝不语”简直就是达到健康的要求。在两千多年的医药卫生条件下,孔子能享有73岁的高寿,应该说是与他的修身养生思想以及对饮食卫生的注意有关。他的以“仁”为核心的精神修养为主,同时注意饮食卫生的养生思想对后世的儒家养生乃至其他学派起着先导的作用。
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老子,是春秋末期著名的思想家,同时也是养生理论家和养生实践者。老子是“修道而养寿”的倡导者和实行者,在传世的《老子》这本道家经典中,提出“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的思想,既反映了老子的处事哲学,也体现了老子的“清静无为”,“致虚极”,“守静笃”的养生观。特别是《老子》一书经西汉河上公的注释,被后世道家和道教养生家为养生修炼的经典,后世的“摄生”、“嘘吹”、“握固”、“长生久视”等养生术语都出自这本书。
三、传统养生思想对现代心理卫生保健的提供思想基础
世界卫生组织(WHO)在跨世纪之初就针对全人类的健康问题,提出了“健康新地平线,从理想到现实”的理念,它要求卫生工作由传统的以疾病为中心转变到以健康为中心,它的核心观念是维护健康和促进健康。世界卫生组织指出:“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而且是身体上,心理上,社会上的完好状态。”这是健康的新概念。
传统养生主要任务是“治未病”,体现了“预防为主”的理论核心,包括“未病先防,已病防变,病后防复”等内容。“未病防治”是指在疾病在未发生之前,在养生学的理论指导下,采取相应的养生锻炼措施,从而达到预防疾病的发生的目的。“已病防复”是在早期的治疗采取适宜的养生方法,在病没严重前,调理精气,防止病情的加重,“病后防复”是疾病初愈,缓解和痊愈时采取的适宜的养生措施,预防疾病的复发
传统养生思想对现代健身观的启示。传统体育养生其目的并不是只为了练习的本身,而是为了个人健康长寿,这样练习者自然不仅关心技术,而且会关注和积累养生保健知识,从而使其养生健身练习更加的科学,有效合理,反过来,练习者掌握了养生知识,知道锻炼的重要性,学到了更有效的锻炼方法,练习的积极性会更高,练习的效果会更好,从而达到良性循环的目的。传统的养生历来重视“天人合一”,认为健身养生不仅是要把人的自身生存和发展与整个宇宙运转联系起来,把人放在大环境中,与天地运转相应和根据自然规律去开发引导调整自身,适应环境,四季变化,使人充分和谐,进而对确立环保意识,改善生活和工作环境,提高健康水平有利。
传统体育养生也重视“人社合一”,认为人是社会的人,注重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调整。而通过共同的练习,交流技艺和心得,可以改善练习者的社会心理,使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得到融洽。不仅讲求性命双修而且还讲求道德可以陶冶练习者的情操,遇事不争强斗狠,不走极端。从而更加融洽自己和社会,与他人的关系,达到“人社合一”的目的。传统体育养生一直把道德的修养,精神文明的建设放在首位,把涵养道德,与人为善作为修炼养生的技术要素。
传统体育养生还重视“身心合一”,认为人的身体状况决定人的精神状况。而人的精神活动特别是情志活动,从来就与人的呼吸、消化、循环、内分泌系统有关,以传统的健身术历来重视养练结合,动静结合,来达到“身心合一,形神共养”的目的。
进行传统体育养生的练习对于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重视后,不仅树立养生的理念,获得养生的知识,还会自觉的进行养生实践。包括:调养精神、饮食调节,起居有常劳逸适度,食药并举,趋利避害等。
四、结论
(一)我国传统的养生思想是其整个哲学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养生文化的瑰宝,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颗璀璨的明珠。传统的养生思想在中国几千年文化的滋润中成长,在历经数代人的丰盈中日趋完善。传统养生思想蕴含了许多极有价值的思想和成果,在很多方面给予现代养生观以启示,给现代健身观提供了可借鉴之处。现代养生观可以从中汲取精髓的思想来充实自身的理论。
(二)传统养生哲学思想贵在“体道养生”,尊重客观规律,顺其自然行事,提倡人与自然和谐的前提下的自主养生,同时注重身心的和谐发展,不仅如此,还特别强调人的精神的修养以适应社会变化与社会和谐发展。现代的体育养生观不仅要注意人在生态环境中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还要注意身心的和谐发展,在注重身心修养的同时还要注重道德的修养。此外,还要以贵和尚中为前提才能事半功倍。
(三)传统养生思想给现代体育养生观的发展和完善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也给现代体育养生提供了许多可供选择的方法。对传统养生哲学思想的深入挖掘,势必会给现代体育养生观带来新的发展契机,在现代健身观发展的同时,传统养生观自身也得到了系统化、科学化的发展。这样,处于现代社会中的人也就能够在传统文化与现代思想的交汇与碰撞中收获更多的养生理论和方法,进而使带有中国特色的养生理论逐步走向世界的舞台,为全人类的健康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罗元翔,张华.中西方体育养生思想之比较[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0.17(3):3-5.
[2] 吴京梅.中西方体育养生之比较[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04.28(6):79-81.
[3] 徐丽娟.体育对构建和谐社会作用的思考[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08.26(2):51-52.
[4] 孙玉红,朱小平.试论我国现代体育养生观[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0(6):147-148.
[5] 苏克强.先秦儒、道养生思想的异同比较及其对现代健身观的启示[D].广西师范大学.2007.
[6] 王言群,赵贵彬.老子思想与传统体育养生[J].体育学院学报.2004.23(1):19-20.
[7] 王楠.论中国传统体育养生观[D].河南大学.2006.
摘要:随着人们对健康的日益关注,五禽戏和瑜伽作为两种极具特色的东方传统体育养生方法,逐步走进了人们的视野。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和综合分析法,通过对五禽戏和瑜伽发展的组织特点和参与活动人群的特点进行综合比较分析,为二者的发展特别是五禽戏提供有益思路。
关键词:五禽戏 瑜伽 发展现状 比较研究
一、绪言
五禽戏和瑜伽是人类历史长河中形成的有着不同的价值体系的文化形态,是世界体育养生文化中两支亮丽的奇葩。虽然二者的体系、形态以及内涵各有不同,但都是人类共同的宝贵财产。然而与我国健身气功五禽戏相比,人们对瑜伽的认可更胜一筹,近几年国内外形成一股瑜伽热,而我们引以为自豪的五禽戏却并未表现出应有的优势。赫德尔说过,“每一种文化都有其特殊性和不可替性。”因此,很有必要将五禽戏和瑜伽的发展现状进行比较研究,目的在于继承、保护与发扬;借鉴、互补与扬弃,为二者共同发展弘扬东方养生文化提出一些建议。
二、五禽戏与瑜伽发展现状之比较研究
(一)五禽戏与瑜伽的组织特点
五禽戏的组织性质属于政府管理以福利型事业模式推广的社会体育组织。2000年9月国家体育总局颁布施行了《健身气功管理暂行办法》,其中规定:国家体育总局是全国健身气功的业务主管部门,各级人民政府体育行政部门是当地健身气功的业务主管部门,对本地健身气功活动进行组织和管理。各级体育行政部门管理健身气功的主要职责是:一、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和有关方针政策,制定实施健身气功管理的规章;二、对面向社会开展的健身气功活动的条件和内容进行业务审查和管理;三、组织健身气功辅导人员和业务管理人员的培训和考核;四、组织健身气功的科学研究;五、对健身气功社会团体进行业务管理;五、对健身气功活动站点进行注册管理。[1](P104)
迅速发展的瑜伽不仅在大城市引起一片热潮,在中小型城市推广的也较为普遍。目前,瑜伽的组织形式主要有两种:一、健身俱乐部内开设的瑜伽课程,如北京宝迪沃健身中心、上海浦东健身馆等;二、比较专业的连锁性质的瑜伽会馆,如悠季瑜伽、金珠瑜伽等。由于我国对于瑜伽组织形式的审批和认证还在初步完善,没有特定法规和制度,所以瑜伽在我国的发展和管理中仍存在很多问题。无论是健身俱乐部还是瑜伽会馆,其管理者对瑜伽缺乏深入的了解,俱乐部所聘请的教练专业素质不够,教学方法缺乏科学性、全面性和针对性,瑜伽会馆层次不一,收费没有统一标准。瑜伽在我国的发展正处于起步阶段,其体制、机制仍存在较多不规范,在对其概念和性质认识上还比较模糊,在法律、法规的建设上还有较多的空白,因此,给瑜伽管理造成了较大的难度。
(二)参与五禽戏和瑜伽活动人群的特点
由于五禽戏动作舒缓、简单易学等特点,可以使中老年人很好的把握好节奏与强度,避免剧烈运动而带来的损伤。因此,五禽戏的练习者大都是中老年人。通过练习五禽戏,可以很好的满足中老年人强身健体、防病治病成的目的。另外,五禽戏是一项体育活动,具有社会交往功能,中老年人群大部分都已退休,希望能结交不同的朋友,所以这也成为中老年人选择五禽戏的主要原因。五禽戏属于政府管理型体育组织,所以其教学者均持有国家健身气功管理办公室授予资质证书。虽然五禽戏的教学者是持证上岗,但他们的年龄较高且学历偏低。《北京市健身气功站点和瑜伽俱乐部的比较研究》中的调查结果显示,健身气功辅导员的平均年龄58.1岁,低学历有其相应社会背景,六、七十年代正是这些人群求学的时代,那时我国的教育相对滞后,所以造成他们的低学历特征。[2](P95)
随着瑜伽在全球的普及,瑜伽练习者也不断增多,无论是年龄结构、职业特点还是性别特征都在慢慢的发生了改变。其参与活动的人群已经从最初只有少数人消费的高端运动逐渐变成能为更多平民百姓接受的大众运动项目。瑜伽练习者主要有三个特点:一、城市中高收入、高层次、对生活质量和个人体形有较高要求的人群,如白领、明星等;二、城市中收入一般、职业稳定、追求生活品质的人群,如医生、教师等;三、还有部分大专院校的学生和在家自由练习的人群。[3](P7)
三、结语
虽然五禽戏投入少、见效快且能够防病祛病、强身健体,但五禽戏的功法简单、缺乏创新,不符合现代人的审美标准和价值取向,加之受瑜伽、西方竞技体育的影响。与瑜伽相比,五禽戏的发展则处于一种相对缓慢的状态。五禽戏参与群体主要集中于中老年群体,而瑜伽参与群体跨度较大,主要集中在城市中等收入和文化层次较高的中青年群体且女性较多。五禽戏练习者主要选择在社区周边的健身气功站点和附近的公园,其练习缺少有效组织和专业的指导。瑜伽的练习者主要在比较专的健身俱乐部,但也缺乏有效的组织管理和专业指导。
为能更好的让五禽戏发挥其功能,从政府方面可以加大扶持传统健身功法五禽戏的组织建设,其管理理念应该从控制转向为人们服务上来以此引导更多的人参与其中。五禽戏应该在保持其基本特征的基础上,通过改革创新来丰富五禽戏的功法内容,满足不同年龄、不同层次人们的健身需要。设立专业培养的五禽戏教学人员的机构,按难易程度设置五禽戏锻炼标准,逐步完善五禽戏的功法体系,提高人们参与兴趣。
参考文献:
[1]国家体育总局健身气功管理中心.健身气功管理办法[Z].2006.
[2]石新.瑜伽概况在中国的传播[J].长寿,2005(4):8.
摘 要 健身气功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是我国传统体育养生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结合高职院体育教学的特点,提出了开展的可行性策略和发展模式,即系统与阶段统筹兼顾、加大宣传、完善机构、人才培养策略和教学、课外模式。
关键词 健身气功 高职院校 可行性
一、前言
高职院校作为培养一线技术型、技能型和实用型专门人才的摇篮,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促进高职高专学生身心和谐发展,造就具有高技能高素质的应用型社会主义建设人才。体育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学生体质健康,增强学生意志品质和心理健康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培养学生体育观念、体育锻炼意识的重要时期,在很大程度上也影响着他们未来的体育锻炼习惯。
二、健身气功的概述
(一)健身气功的概念
国家体育总局颁布的《健身气功管理办法》对健身气功的概念进行初步界定:“健身气功是以自身形体活动、呼吸吐纳、心理调节结合为主要运动形式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这个概念提出之后,首先是在实践技术上进行了广泛的推广应用,继而才在概念本身的界定上进行了一些探讨性的研究。
(二)健身气功的特点及其价值
1.弘扬民族传统文化。健身气功是一种民族文化,它根植于中国传统哲学文化中,受到气学、美学、玄学、中医学、丹术、道家、佛教、儒学、武术等传统文化的熏陶,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五千年灿烂的文化瑰宝之一。健身气功是在中华民族文化中孕育的,注重俱德、修身、养心的民族传统体育形式,它不仅仅是一种身体活动,更是一种体现中国人特有的思维情感活动,这种身体情感活动,体现了中华民族特有的人文精神。
2.增强终身体育观念,丰富全民健身运动。体育不但成为人们锻炼身体的一种重要方式,也成为了一种时尚的代名词。人们也越来越接受和认可“少吃药,多流汗”“花钱买健康”的观念,越来越多的人主动参与到了体育锻炼中来。而健身气功自身所具备的:健身效果明显;形式多样;不同功法风格各异;并且不受场地、性别、年龄、体质、器械、和季节限制等特点,在增强习练者体质的同时,也满足了人们多元化的健身需求,充分显示出了健身气功的体育价值。
(三)健身气功的开展现状
为了适应当时的社会环境和人民群众健身的迫切需要,2001年6月成立了国家体育总局健身气功管理中心。2003年10月,国家体育总局健身气功管理中心主持召开了“全国试行推广四种健身气功工作会议”。
三、健身气功在高职院校开展的可行性研究
(一)健身气功在高职院校开展的可行性
“健身气功根植于中国的文化土壤,其文化理论渊源是多元的,它既吸收了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和文化理念,又蕴含了医学、美学等传统科学的内核,渗透着民族的风格、习惯、心理、感情等因素。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在高校中应得到重视。健身气功不仅可以强身健体、增强体质,更可以陶冶情操、修心养性,在不断的练习中感受和领悟中国的传统文化。健身气功结合人体生理、心理等规律,其动作缓慢、简单易学,同时不受场地、器材等因素的限制,习练形式多样化,让大学生根据自身体条件和喜爱进行选择,既可以集体练习,亦可以单独练习,从而丰富大学生的业余生活。
(二)健身气功在高职院校开展的策略
1.系统与阶段统筹兼顾策略。健身气功在高校的推广乃至在全社会的发展都是一个系统的、循序渐进过程。因此,健身气功的开展应分为不同的阶段制定各个阶段相应的计划和目标,而且每一阶段要提出切实可行的手段与措施,这对于促进健身气功开展工作的顺利进行更加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2.加强宣传力度策略。加大宣传的力度与频度是健身气功开展的重要环节之一。健身气功的开展应以培养学生终生体育意识、提高大学生身体素质为中心,以健康为主、文化为辅的信息传播策略,并提出了较为具体的宣传手段。
3.完善机构和人才培养策略。机构的健全和人才的培养是健身气功发展的关键,因此健身气功的开展需要从以下方面予以加强:健全和完善健身气功的管理机构,积极加强体育行政部门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协作;改善教练员自身素质和教学水平,提高教学效果;完善健身气功的功法内容、教学方法、教材体系和教师队伍建设;加大健身气功科学研究力度。
(三)健身气功在高职院校开展的可行性模式
1.教学开展模式。教学是主要的活动方式,也是开展健身气功的主要途径之一。教学是教师和学生相互作用的结果,因此在教学模式中一方面可以通过对教师进行健身气功的培训,增强教师的专业能力;一方面通过课堂教学环节,将健身气功纳入体育课程设置中,使学生了解健身气功的渊源、文化和基本功法。
2.课外开展模式。为提高学生练习健身气功的热情,满足部分学生进一步学习健身气功的需求,课余通过举行比赛、表演、培训、社团等方式,组织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练习,通过相互的沟通和交流,能够让学生学习和掌握更多的健身气功内容,促进健身气功在高职院校的发展,同时还能使形成一定的运动专长,为从事体育事业提供一个崭新的平台。
四、结语
健身气功蕴涵着丰富的传统文化,特别是传统养生思想博大精深,以整体观、天人相应观为基础指导身体练习,其动作简单易行,是中华养生文化中的瑰宝,深受人民群众的喜爱,适合于普通高职院校的开展,也是我们继承传统文化的一种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摘 要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等方法,对我国体育院校(本科)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培养方案相关的基本理念、培养目标与课程设置等方面进行探讨与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注重顶层设计,理清课程、专业和服务社会的关系,明确专业、学科、课程与培养方案之间的关系等,为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培养方案修订及其学科研究、专业和课程建设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 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 学科 专业 课程 培养方案
一、前言
1963年经国务院批准,教育部第一次了统一制定的《高等学校通用专业目录》,在此目录中,教育部规范下的高等教育体育类本科共计8个专业,武术专业为基本之一。
自1977年我国正式恢复高考至1997年20年间,教育部不断调整专业、重新编制专业目录,武术专业一直受到高度重视而被完整保留下来。1993年7月,国家教育委员会(现为教育部)重新颁布了《全国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将武术(代码040306)列为适当控制点专业与其它7个专业共同构成教育学门类体育学科类专业(代码0403)。
1998年7月,国家教育部颁布新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提升体育学为一级学科,下设五个专业即体育教育(代码040201)、运动训练(代码040202)、社会体育(代码040203)、运动人体科学(代码040204)、民族传统体育(代码040205),民族传统体育专业位列其中。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是由原武术专业拓展而来的,它主要包括武术、中国传统体育养生、民族民间体育三个专业方向。此后,全国一些体育院校相继将武术系改名为民族传统体育系,当然也有部分体育院校以武术在民族传统体育专业中的代表地位及其在世界的影响力,仍没用武术系这一名称,但其相关的教学内容已拓展为民族传统体育范畴。
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设立以后,相关体育院校就围绕武术、中国传统体育养生、民族民间体育三个专业领域逐步设置和构建新的课程体系,一批新开发的理论课程相继进入课堂并出版发行了配套教材,如《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学概论》、《中国传统体育养生学》等,为了进一步促进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建设和发展,探索适应当代社会发展的科学合理的专业培养方案和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规范,教育部高等学校体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托上海体育学院在2006年、2008年相继召集设有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全国高等院校,针对专业培养目标与规格、专业课程设置等进行研讨,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培养方案逐步走向规范。
为进一步促进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建设和发展,教育部在广泛听取专家和办学单位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经过广泛和深入的研讨和论证,在新一轮的本科专业调整中,将“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调整为“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因此,对我国体育院校现行的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培养方案进行研究就显得非常必要。
本研究在此基础上,调取了首都体育学院等8所体育院校现行的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培养方案。就专业培养方案的设计理念、培养方案与专业、学科、课程的关系、培养目标、课程设置等几个方面展开分析与探讨。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首都体院等8所体育院校现行的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培养方案作为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数理统计法、对比分析法等方法展开研究。
三、结果与分析
(一)注重顶层设计
首先,明确大学的功能定位。被誉为美国当代高等教育改革“设计师”的克拉克・克尔(Clark Kerr)曾把战后新兴的高等教育机构称为“多元化巨型大学”,他认为其主要有三大功能,即传授知识和技能、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这三大功能相互联系,密不可分。
作为专业建设的首要任务就是对专业培养方案进行修订和改革,因为专业培养方案是专业建设的顶层设计。而专业培养方案又同培养目标与规格、学科、课程特别是专业核心课程、实践环节以及市场等要素密不可分,是实现大学三大功能的最有力支撑。
(二)理清课程、专业和服务社会的关系
由表1可以看出,在加强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建设过程中,要紧紧围绕课程、专业、服务社会同材料、产品、占有市场的之间对应类比关系来进行培养方案设计和修订工作。要有服务社会的良好结果(社会效益)和使大学生(受益者)就业,就必须培养出具有竞争力的专业人才,要完成上述目标,就要科学选择课程特别是核心专业课程,也就是找准了本专业突出特色。加强核心专业课程教学实践环节,使所学知识和技能在服务社会中实现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转化,形成综合专业素质,加强学生的职业观念,提升学生的素养,扩大服务社会和国际交流水平与交往深度和广度以及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宣传与推广力度,努力造就和培养复合应用型的人才。
(三)明确专业、学科、课程与培养方案之间的关系
从表2可以看出,专业受大学功能和社会市场规律支配,它是以知识、能力、素质结构的区别而划分的,专业人才之所以成为专业人才,就是因其掌握某一学科或学科群的比较精通的知识,并且提高了与之相关的能力和素质。专业与学科有密切的关系,任何一个专业都有其主干学科作为自己的支撑。在实践中,人们为强调专业的主干学科的重要性,并将其与其它专业相区分,常常习惯以主干学科对专业命名,如物理专业、生理专业等。于是在实践中,人们有时将“专业”混同于“学科”,将这两者错误地视为可以互换的概念。
学科是相对独立的知识体系。学科是按照研究对象划分的,是关于某一客观事物或某一客观事物的某一方面的科学研究领域[1]。在英文中,“学科”(discipline)的定义:“一个专门研究领域”和“科目知识或教学的分支(A branch of knowledge or teaching)”[2]。《辞海》中指出“学科”是“学术的分类,指一定科学领域或一门科学的分支。如自然科学部门中的物理学、生物学、社会科学部门中的史学、教育学等[3]。”学科作为一个专门的科学研究领域,具有一定的标准。学科是以探索的对象或研究领域划分的,而一个学科研究领域的确定,首先要有自己独特的研究对象,其次有自己的研究领域的专门术语、概念的理论体系,有自己的研究方法。学科反映的是人类在一定研究领域里对某一客观事物或某一客观事物的某一方面认识的深化,它在实践中的基本形式主要表现为探索研究开发[4]。由于学科的目的在于探索新知识,强调研究分化、深入等。学科的发展和构建对其相关的专业和课程的构建有非常重要的基础作用和先导作用。
展现其学科实质的课程则是把适用于专业人才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中所必需的学科知识传授给学生的一个教育实体,主要包括同其学科相关的教育内容和方法手段等方面。从内容来看,则隶属于学科范畴;从课程的构建过程和属性来看,它隶属于教育范畴。由于在实践中,课程是按其内容来划分的,从一定意义上来说,课程是提取其学科研究成果并科学有机组合起来的比较稳定的知识。因此,其课程与学科的不同主要在于,学科的首要任务是不断扩大人类对未知领域的认知,而课程的首要任务却是传递人类已掌握的知识,在其传递知识过程中进行人才培养。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学科、专业和课程是本质属性不同的三个领域。虽然学科与其专业之间有着密切联系,但本质属性却是有严格区别的,区别是:专业是根据大学功能和社会市场规律即社会对其专业人才的需求而设计的有关知识、能力、素质的一种综合结构,是针对人才培养的;而学科则是具有一个特定的研究领域[5];而专业的人才就其知识、能力、素质结构来说,都不可避免地附带有多学科、跨学科的特性。这三者概念的逻辑关系是,社会对不同规格专业人才的需求决定着学校的专业培养方案和专业人才的规格,专业培养方案不仅以一种社会需求的特定形式,促进学科的发展,同时还决定着对学科知识的取舍和组合,形成专业特有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根据该专业特有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的要求,对学科内容具体加以取舍和组合,使之成为可传递的知识单位,这就形成了课程。课程不仅是专业人才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得以完成的实践途径,而且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得到反馈信息,同时对学科的发展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
培养方案受以上规律综合支配,它是专业、学科和课程建设和发展的最新结晶。因此,在明确专业、学科、课程与培养方案相关概念及其关系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设计和修订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培养方案。
(四)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是培养方案的指导思想和指针,它在培养方案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所抽调的8所体育院校中有6所体育院校的培养目标为应用型人才,占75%;在培养目标中明确提出所从事的核心工作为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教学、训练、指导、管理等文化传承工作的,8所体育院校中只有2所,只占25%;8所体育院校没有将创新能力作为其培养目标之一,但都能够以市场为导向来制定培养目标。
从上述的分析可以看出,在以市场为导向来制定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培养目标的同时,还要强调所从事的核心工作为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教学、训练、指导、管理等文化传承工作,要在传承中加强创新能力的培养。
(五)课程设置
调研结果显示,各院校的课程结构的名称各不相同,但基本上都能够按普通高等学校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本科专业规范中规定安排公共必修课、专业课和选修课。
通过通识教育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核心;通过专业教育课程特别是核心专业课程以拓宽和强化学生学科专业基础;通过专业教育拓展课程特别是专业方向模块课程促进学生专业和个性发展。
各院校都突出强调实践环节部分,而且形式多样,如专业实习、毕业论文(设计)、军事训练和第二课堂与社会实践等并能体现其培养方案的职业指向、专业特色和优势。在实践环节要服务社会,在服务社会过程中地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服务社会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和核心竞争能力。
普通高等学校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本科专业规范中规定必修和选修课程总学时数为2700-2970学时。从表3可以看出:超过总学时数范围的院校有1所,所占比例为12.5%,低于总学时数范围的院校有3所,所占比例为37.5%,在总学时数范围内的院校有4所,所占比例为50%。必修课所占总学时比例超过70%的有3所。核心专业课程学时低于1300学时的院校有5所,所占比例为62.5%。核心专业课程中理论与技术的百分比差距比较大的有1所,所占比例为12.5%。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总学时应安排在2700学时左右比较适宜,保证必修课学时比例在55%比较合适;核心专业课程学时不能低于1300学时,适当增加核心专业技术课程学时比例,保证其在75%比较合适;安排选修课时,兼顾方向模块课,要恰当选择与将从事职业相关联的课程。以实验、实习、观摩等形式,使理论与实践结合,提高学生将知识和理论专化为运用它们的能力,从而提高综合专业素养。
四、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1.专业培养方案又同培养目标与规格、学科、课程特别是专业核心课程、实践环节以及市场等要素密不可分,是实现大学三大功能的最有力支撑。
2.培养方案受以上规律综合支配,它是专业、学科和课程建设和发展的最新结晶。因此,在明确专业、学科、课程与培养方案相关概念及其关系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设计和修订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培养方案。
3.在以市场为导向来制定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培养目标的同时,还要强调所从事的核心工作为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教学、训练、指导、管理等文化传承工作,要在传承中加强创新能力的培养。
4.在实践环节要服务社会,在服务社会过程中地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服务社会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和核心竞争能力。
5.总学时应安排在2700学时左右比较适宜,保证必修课学时比例在55%比较合适;核心专业课程学时不能低于1300学时,适当增加核心专业技术课程学时比例,保证其在75%比较合适。
(二)建议
1.注重顶层设计重要性,明确专业、学科、课程与培养方案之间的关系。
2.明确我国体育院校(本科)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核心专业课程还是今后培养方案修订工作的重点。
3.尚需进一步具体确定和构建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学科研究对象、特征、方法、内容、目的和目标。
参考文献:
[1] 吴建祖,张兴华,陆俊杰.服务科学、管理与工程(SSME)学科体系构建[J].中国科技论坛.2009(01).
[2] Webster’s Ninth New Collegiate Dictionary[M]. 36.
[3] 辞海编辑委员会.辞海[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79:1126.
【关键词】八段锦;文化内涵
A Probe into the Culture Connotation of Ba Duan Jin
YANG Hong-guang, WEI Zhen
(College of Physical Education, Zhenzhou University, Zhenzhou, Henan 450044)
【Abstract】After a profound analysis into the cultural connotation of Ba Duan Jin for the first time by means of consulting documents and literature, we find that Ba Duan Jin is rooted in Chinese philosophy, and has close relationship with Taoism, Confucianism, Buddhist culture, and ancient Chinese medicine.
【Keywords】Ba Duan Jin, Culture connotation
八段锦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气功导引功法,体势动作古朴高雅,有坐八段与立八段两种功法。坐式八段锦注重凝神行气,立式八段锦强调形体练习。八段锦流传已近千年,具有良好的健身功效,而作为中国土生土长的一种健身方法,它植根于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土壤之中,必然与中国传统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本文拟对八段锦的文化内涵作以探析。
1八段锦哲学基础分析
吴正耀在《中国传统体育养生的哲学基础及其独特的风格》一文中指出,“从科学发展史的视角来看,任何一门学科的发展都离不开哲学,都必须运用一定的认识方法,而所运用方法的性质,对于所产生的理论特点和风格,往往又具有很大的制约作用。中国传统养生体育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就不断地吸收和运用许多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和概念来阐明中国传统养生体育中的一系列问题,如运用阴阳学说,五行学说,精、气、神学说等。”〔1〕八段锦功法有着中国传统哲学的鲜明印记。
1.1 气一元论思想
中国古代哲学认为,气构成了宇宙的本体及规律,气化生万物,人的生命运动的本质也是气的变化。庄子说:“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据此,古代养生家们多认为,元气是生命之根,活力之源,都注重养气和补气。
坐式八段锦功法口诀多次提到行气:“龙行虎自奔(液为龙,气为虎)”、“闭气搓手热(以鼻引清气,闭之少顷,搓手令极热,鼻中徐徐乃放气出)”、“尽此一口气(再闭气也)”、“想火烧脐轮(闭口鼻之气,想用心火下烧丹田,觉热极,即用后法)”、“左右辘轳转(俯首摆撼两肩三十六,想火自丹田透双关,入脑户,鼻引清气,闲步顷间)”等,十分重视行气、闭气、放气等环节;十六段锦法(坐八段的一种功法变形)也提出,“凡行导引法,常以夜半及平旦将起之时为之。此时气清腹虚,行之益人”、“ 以两手相叉,虚空托天,抑手按项二十四。(此可以除胸膈间邪气。)”、“以两手心掩两耳,却以第二指压第三指,弹击脑后二十四。(此可除风池邪气。)”等,注重培育“清气”、去除“邪气”;十二段动功(坐八段的另一种功法变形)功法提出,“摩夹脊穴十一:此穴在背脊之下,之上,统会一身之气血,运之大有益,并可疗痔”,注重全身气血之调和。八段锦功法对气的重视,是“气一元论”思想影响的具体表现。
1.2 阴阳学说
阴阳学说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宇宙观和方法论,它是建立在朴素唯物论基础之上的,包含了朴素辩论法的思想。阴阳学说认为:阴阳之间的对立制约、互根互用,并不是处于静止和不变的状态,而是始终处于不断的运动变化之中。《易传·系辞》指出,“一阴一阳之谓道”;《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提出,“阴阳者,天地之道,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中国古代文化几乎随处可见阴阳哲学的踪迹,其影响深刻而重大。
坐式八段锦功法首先要求入静,但入静不是静止不动,叩齿、咽津、鼓漱、运气、火烧丹田等是内动,鸣天鼓、撼天柱、摩后精门、左右辘轳、叉手托天、攀足等是外动,最后,仍以静结束。整个行功过程,动静结合,动为阳,静为阴,在功法中,二者既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共同作用,这样才能最终达到“邪魔不敢近,梦寐不能昏;寒暑不能入,灾病不能迍”的功效。坐八段重视动静结合,正是受阴阳学说影响的一种具体体现。
2八段锦与道教文化
道教是我国土生土长的传统宗教, 鲁迅先生说:“中国根柢全在道教”。道教的养生思想对我国养生文化的形成和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从某种程度上说,没有道教就没有八段锦。通过八段锦发展演变过程可以看出,最早记载坐式八段锦完整功法的《修真十书》是道教重要的经典典籍,而古代八段锦的习练人群也以道士或道教信徒为主要群体之一,八段锦最初应是作为道家的一种修炼方法而萌芽、经过不断发展完善又定型于道教的典籍之中。
关键词:武术专业;套路;教学计划修订;拳种课程化;武术知识体系
中图分类号:G807.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3612(2007)09-1240-05
教学计划是实现高等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和基本规格要求的总体设计蓝图和实施方案,是学校组织和管理教学过程的主要依据,也是学校对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的基础性文件[1]。毫无疑问,宏观的教学计划是指导学校教学活动的准绳,特别是对新兴的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而言,其意义显的更加重大,因为这直接关乎者整个学科的存亡,因此,我们在2007年教学计划修订时,必须依据科学理论和方法,对以往的教学计划进行理性的思考,以期完善新的教学计划,本研究选取民族传统体育中设立时间最长最具代表性的套路专业方向为主体,旨在对整个武术专业以及民族传统体育的教学计划制订起到一定参考意义。
1 2003民族传统体育教学计划执行中问题凸显
1.1 培养目标所指职业与就业现实之间的脱离 北京体育大学2003年本科专业教学计划,对本专业的培养目标是:“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较系统地掌握民族传统体育基本理论、技术与技能,能在运动队、学校体育、社会体育健康指导领域中从事武术、传统体育养生及民族民间体育教学、训练、科研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针对这一目标与现实对比,我们看到巨大的反差,一是我们培养的人才很难进入各级运动队从事教训研等工作;二是社会上还没有针对社会体育指导员设定的固定岗位,我们培养的人也不可能进入这样岗位工作;三是相当一部分毕业生流向大中小校,主要从事公共体育课的工作,以武术套路专项
学生为例(其他民族传统体育内容目前在各级院校的开展更是了如星辰),一般院校所设教学项目主要是初级拳术、简化太极拳等而已,而作为武术套路专项的学生在入校前就有3到6年,甚至10多年的训练经历,大部分是二级以上运动员水平,在校期间他们又学习了少则十余种的传统拳械,所学与使用之间反差巨大;四是目前已经有大量毕业生进入公安系统从事安保工作,但是,培养目标丝毫没有体现。
因此,就目前培养目标所设定毕业后去向与实际社会就业需求明显脱节。
1.2 培养目标人才规格与毕业达到要求之间的落差 从03教学计划中明确人才规格为“能在运动队、学校体育、社会体育健康指导领域中从事武术、传统体育养生及民族民间体育教学、训练、科研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特别是“高级专门人才”的定位,以及对“训练、科研”等工作的限定,虽然我们对所谓的“高级专门人才”还没有一个十分明确的界定,也先不考虑我们招收的本科生基础条件能否在4年的学习中达到“高级专门人才”培养的目标,仅从一般意义上对“高级专门人才”的理解和目前所开设的课程种类、内容、时数,特别是现实学生实际所达到的水平看三方面思考,是否能达到“高级”呢?以科研方面为例,目前在必修课中只有32学时的“科研方法概论”课程,再有就是在“专项理论和教学实践课”中几个学时的专项科研讲授,试想这样的课程设置能培养出所谓“科研”、“高级专门人才”,事实证明,在指导本科生毕业论文时,虽然学生已经接受了有关科研课程的训练,而事实上多数学生其科研素质几乎是空白,连最为基本的科研程序、论文设计、撰文规范等也不清楚,问及学生不是学习过科研课程了吗?回答常常是“没有听懂”、“早忘了”,以至于遇到学科检查毕业论文时,返工率几乎100%,当然,我们不否认科研能力培养也是一个系统工程,不是仅仅依靠一两门课所能解决的,但是,我们必需思考造成问题的原因是什么,是培养目标定位的问题,还是相应的课程体系不配套,或者是招收的生源基础差造成的现状,需要我们进一步思考。相对科研方面,教学、训练方面的能力较好,但是同样存在现有课程体系难以支持和实现培养目标的人才规格要求。
1.3 专业必修课程设置中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特色的缺乏 突出专业特色是任何一门学科和其专业必须做到的,否则,将失去该学科和专业存在的意义。民族传统体育更应该是如此,其自身独特的技术体系、文化内涵、民族特性等无疑为本专业的特色提供了丰厚的资源。然而,03计划中武术专业在所列12门专业必修课程中,真正具有民族传统特色的课程大概只有民族传统体育概论、专项训练、专项理论与教学实践3门课(中国文化概论也不具备民族传统体育的独特性),占所有专业必修开设课程的25%,更难以体现民族传统体育特色的是所谓专项训练、专项理论与教学实践2门课程其实就是以竞技运动项目为主,以套路专业方向为例(散打等其他方向是同样的问题,甚至更为严重),就是以竞技武术套路为主体的训练,无论从哪个角度讲,仅目前的所谓专项训练类课程本身就很难反映出民族特色和专业特点,而且,即使现有的专项课程设置其理论与技术所安排学时比例也极其不平衡,专项训练为576学时,专项理论与教学实践仅仅为96学时,理论与技术课程学时比例是100:0.16,事实上,专项学生的知识结构中最缺的是后者,而我们恰恰忽视了有关这方面的教学,然而,大量的专项训练时间,主体是竞技项目的训练,多数学生入学前就是以竞技项目考入大学,入学后还从事大量该类训练,以套路专项为例,一方面,随着新规则要求大量跳跃难度动作的出现,一些学生难以完成;另一方面,现有教学训练方法与入学前相比难分高低层次,加上学生年龄渐大,训练时数、场地等条件还不如以训练为主的一些武术馆校、体校、运动队,不少同学产生厌练专项的情况,以至于出现在通级赛中竞技水平不如入校前的现象,难怪一些新入校的大学生抱着在大学期间要好好提高竞技水平理想时,他们的学长的忠告是“别退步就不错了”,顺便提一句,长期以来把运动项目当学科和专业方向的混淆概念,这就是一个显例。如果说真正要突出本专业的特色,就应该出本专业出发,站在学科的角度,构建起专业课程体系,充分体现出专业特色,而不是过分地移植共性的体育基础学科,丧失自己的学科体系和特色,借鉴体育科学以及其他学科的基础是必然也是必需,但是,决不是完全的照搬,民族传统体育学自身学科建设非常薄弱是造成这种局面的重要原因之一,但是,我们思想上认识的欠缺更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
因此,从专业必修课所开设的课程种类比例和专项训练内容安排、技术与理论课程比例等方面充分反映了专业必修课程体系缺乏作为独立的民族传统体育学科的自身特色!
1.4 专项训练课内容和限制选修课中有关内容选择和安排的无序 目前执行的03教学计划在专项训练课中安排了主项和副项,在以竞技武术为主的专项训练达到了一级标准后(只是本校认定的相当一级标准,我校目前没有一级运动员等级审批权,因此并没有证书等证明)即可转入副项训练,以套路专项为例,目前开设的副项训练有八卦、形意、查拳、伤科推拿,而在03计划的限制选修课中其实已经开设了这些课程,每种拳术大致16学时8次课,副项是96学时,结果是任课教师普遍反映经过了相应拳种16学时学习的学生进入副项训练时,一是所教内容设置重复,二是似乎所学过的同类课程并没有起到其应有的作用,不是遗忘就是不规范(不排除教师个人认识差异),出现教学内容重复和教学效果无效的问题。此外,由于没有明确限制选修课的专项限制,缺少充分考虑不同专项学生的实际情况,在传统拳的选课时,出现了混乱,如散打专项在选择了该类课程时难以完成课程任务,还有针对散打专项学生所设置的长拳、南拳、刀术等限制选修课程是否合理也值得深究。
摆在我们目前的问题是专项训练课程的内容安排、限制选修课程设置其依据是什么?为什么选择这些课程内容,这些内容能否搭建其本专业的相对完整的知识体系?所选的这些拳种对完成培养目标到底能起到什么作用?
2 民族传统体育教学计划制定的思考
为什么我们在制订民族传统体育教学计划中会出现这些问题?民族传统体育作为一个体育学下相对的二级学科究竟有没有自身的特色?如果是有,那又是什么呢?如何制订切实可行,即符合体育学一般规律,又有本专业特色的教学计划呢?
2.1 缺失从学科角度深刻把握本学科的内在特点 “构建一个教学计划和课程结构体系方案,必须对学科的定义、内在规律、学科特点、发展规律、发展趋势、知识结构及其变化规律进行深入分析,在全面总结多年来学科教学规律、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从教育学原理出发,结合具体学科进行精心设计。”[1]
具体的教学计划涉及到教学目标的确定,而教学目标又是教育目标的具体化。“教育目标是课程设计的起点,亦是教育评价的依据"。美国泰勒认为:确定目标要有三方面的资料(图1) 。
依据教育学的一般原理,我们发现长期以来,在制订民族传统体育教学计划时,缺乏从学科的高度和角度去思考,常常从一个运动竞赛项目为基点构建课程,忽视了项目与学科的不同,特别是没有深刻认识民族传统体育学的学科个性,在各种教学计划改革中被动地适从大的改革指导纲要,迷失了自己,波及到各级各类的教学计划中,如国家教育部颁布的《武术类课程教学指导纲要》受“淡化专业”的影响提出了“淡化套路”的要求,以至于出现“淡出”套路的现象,极大地抹杀了武术套路特有的文化、教育、健身等功能;《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方案》提出“增大学校课程设置的自由度。基本思路为:主干课程“领域"化,必修课程“学科"化,限选课程“模块"化,任选课程“小型"化。影响到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课程时,把极具民族传统特性的传统武术拳械课程也“小型”化,不仅课时大大缩水,一个内涵丰富,技术性极强的拳种只设置6~8次课,连“点到为止”的作用都难以做到,试想这样课程的目标是什么?能达到培养目标要求吗?设立的意义何在?首先,我们肯定一点,作为国家宏观的一些指导性纲要没有问题,我们在制订本专业计划时必须充分考虑,但是,也决不能不深入具体地研究本学科特点,一味地随波逐流,丧失学科特点;其次,我们必须对本学科的定义、内在规律、学科特点、发展规律、发展趋势、知识结构及其变化规律进行深入分析,否则将会出现各种问题。所以,我们认为作为学科知识结构链上的重要组成部分的一些传统拳种课程不能列为“选修课”,必须作为“专业必修课”,不能“小型”,必须“大型”,非此难以建立学生合理的学科知识结构,不能体现民族、专业特色,这也是体现“厚基础”、“技术精、专”等教学改革指导思想从专业实际出发的具体反映。
2.2 缺乏从国内外社会需要视角及时创建性的修订教学计划 现有的教学计划所设定的人才就业去向与实际毕业流向已经出现了脱节,在原有基础上出现了一些新的社会需求。如相当一部分学生流向公安系统,据2002年对北京体育大学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就业情况调查“毕业去向主要分布在:公安、公司、小学、机关、高校、体委、武警、。其中,公安部门占毕业生就业比例首位”,“进入公安系统占总的就业率50.9%,是整个就业率的一半”[2]。特别是随着2008年奥运会的即将举办以及各种大型国际活动的不断增多,高级安保等方面人才的需求有巨大空间,可是,我们的计划中还没有明确这一培养方向和人才去向,相应的针对性的课程设置也还没有建立。民族传统体育国际化方面,因为民族传统性而受到世界范围人们喜爱的武术、传统养生等具有很大的国际市场,而面对这一世界性健身市场需要,具有巨大潜在发展空间的人才培养方向,我们还没有前瞻性地有计划成规模地培养这种国际性民族传统体育人才。民族传统体育的娱乐方面,面对各种大型活动中民族传统体育特别是武术的表演增多,动作影视的日益国际化,各种和武术表演有关的活动日益频繁,都预示了民族传统体育人才培养的新兴方向,可是,在不断修订的教学计划中始终没有反映出较前沿的社会需求,近年来计划修订缺少创建性,大多是跟随大流和原有计划的一种“路径依赖”性修订,这不能不说是民族传统体育教学计划修订的一种缺失!当然,我们也应该清醒地意识到这需要具体的艰苦的奋斗才能把计划完全变成现实。
2.3 缺少从学科知识体系角度确立计划和配套课程体系 如果说民族传统体育是一个体育学下的二级学科,那么,从学科角度认识教学计划和课程体系应该是一种必然。尽管按照有关学科理论和标准审视民族传统体育学科还不够成熟、系统、完善、独立,但是,这不妨碍我们以此观点构建学科体系,特别是其中的武术已经具备了相对较为完整的体系,可以成为一门相对独立的学科,因此,我们不妨先从武术的学科角度思考教学计划制订和课程体系,这需要从宏观层面对武术的学科有个认识,所谓学科,从窄义来讲“是指作为代表真理的科学的知识体系,也可以作为科学的一个分支,即围绕着科学而展开的揭示事物规律的知识体系的分支,也可以作为有组织的科学的探究领域,旨在探索和解释多种自然的和社会的现象,揭示其内在的本质与联系。”[3]学科的第一层涵义就是指学术的分类,第二层涵义就是指教学科目,又称科目。依据一定的教学理论组织起来的科学基础知识的体系。为了教学的需要把某一门科学的浩繁的内容加以适当的选择、合理的组织和排列,使它适合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某一级学校教育应该达到的程度,这就形成了同这门科学相对应的学科。
基于这样认识,教学计划以及课程体系,应该排除竞技比赛项目的干扰,把武术作为一种以身体操作知识为主的知识体系来看待,即要反映武术学科知识体系的内在逻辑性,又要从学生的身心特点出发,来确立计划,设置课程体系,目前的计划和课程设置缺少了这样的认识,如在教学计划中没有体现应该掌握的知识能力,在课程设置中以竞技武术比赛内容为主体,所选择和设立的拳种课程没有充分考虑各拳种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在整个武术宏大体系中的内在逻辑性,这样势必会影响到学生武术知识、素质和能力的整合、优化、提高,也就难以完成既定的教学计划和培养目标!
3 民族传统体育教学计划修订的设想
3.1 制订和修订计划的基本依据和方法 牢牢把握住制订计划的基本原理和民族传统体育学科的内在逻辑性,充分考虑社会需求和发展趋势。
制订教学计划的基本理论提示,一般地说,教学计划构建的理论基础是系统论,构建方法主要有以下三种:1) 自上而下的方法。2) 扩展方法。3) 混合方法。
根据学科专业的特点,在构建(修订)教学计划时,主要采用混合方法。在构建整体课程结构体系时,我们采用自上而下的方法,按单个课程之间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衔接构成一个有机整体,课程之间表现出先后顺序的关系;课程内容按照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进行组织,体现知识和能力形成的循序渐进的规律。而在构建专业方向选修课程结构体系时,主要采用扩展的方法,根据研究方向确定选修课程,培养学生能力,突出专业特色。所以说,教学计划构建的理论框架主要由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模式、课程结构体系、专业知识结构树、能力培养途径和课堂教学环节几个部分构成。[1]
3.2 民族传统体育武术专业教学计划修订具体内容
3.2.1 对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的修订 对北京体育大学2003年本科专业教学计划养目标中:“能在运动队、学校体育、社会体育健康指导领域中从事武术、传统体育养生及民族民间体育教学、训练、科研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根据学校的办学指导思想,结合实际情况,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对社会需求的符合,使专业教学过程能够完成学校所确定的人才培养目标,最终达到学生的质量和人才培养目标的符合,首先,面对国家提出“弘杨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要求,作为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主要载体――民族传统体育,她还具有传承民族文化和弘杨民族精神的责任,因此,传承民族体育和培育民族精神是本专业的首要目标。其次,本专业在原基础上,我们认为应该增加在“安保系统、娱乐演艺和国际文化传播等领域从事安全保卫、表演编排、文化传播等”工作。
关于“高级专门人才”的定位,从学制角度分析,作为高等教育的大学应该区别于中专、大专的教育培养定位,因此,称做“高级”不为过,当然,就目前的培养体系是否能培养出真正的“高级”,“高级”的标准问题还值得商榷,但是“高级”定位有它的合理性,即使不贯以这样的称谓,至少也应该突出这样一种理念,但是,针对目前实际生源情况和课程设置难度,对“科研”方面的“高级”要求适当回避更具有可行性。增加“复合”的限定是适应社会对新世纪人才要求的趋势,所以,我们建议增加“复合”的规格,同时,还存在“复合”的界定,是跨学科的大复合还是本学科不同专业的小复合呢?从学科的特性角度看,“专门”的特色绝对不可丢,否则将失去办民族传统体育以及其各专业的必要,所以我们主张首先是本学科的复合,然后才是跨学科的复合,因此,这里的复合以民族传统体育学科内不同专业方向复合为基础,在学有所能的前提下,放宽复合范围。
综上所述,计划修订后的基本表述为“本专业培养传承和发展民族传统体育,具有民族精神的,能系统地掌握民族传统体育基本理论、技术与技能,在运动队、学校体育、社会体育健康指导、安保系统、娱乐演艺和国际文化传播等领域中从事从事武术、传统体育养生及民族民间体育教学、训练等(原“科研”方面建议在研究生中体现,本科教育现状似乎还不足以现实)以及安全保卫、表演编排、文化传播等工作的高级复合型专门人才。”
3.2.2 对课程结构体系修订的设想 根据宏观的办学指导思想和人才培养目标指导,1) 在遵循:“厚基础,宽口径”为原则整合课程门类,突出专业特点,“保持和加强运动技术的专、精”特色,优化课程结构的要求下,对现行专业课程体系进行本学课课程种类扩充,增加主干课程的学时夯实基础。2) 在压缩和精简理论教学课时,改变课程内容陈旧、分割过细和简单拼凑,避免相互脱节和机械的重复的弊端,对专业必修课课程体系中的一些公共课程如运动解剖、生理等进行合并精简为人体科学概论课程。3) 课程设置是一个科学构建学科的过程,应该杜绝和防止因制订人员的专业特长和个人喜好而设课,也需要避免过分强调本校传统拳种特色而设立课程,忽视了学科知识体系的完整和系统,在这样的理念指导下我们充分深入研究本学科的内容和体系结构进行了整合优化,从专业知识结构体系出发,构建合理的课程结构体系,以期真正体现本学科的内在逻辑性,办出学科特点,民族特色。基于目前民族传统体育学下,武术专业方向的相对成熟,以武术套路专业方向为例。
从知识角度审视,武术就本质而言是以攻防知识为本体的由身体操做和思维认知的两类知识,表现为技术和理论两大部分,学校是传授知识的专门机构,不妨站在这样一个基点,从武术知识体系来构建课程体系,仅就攻防知识而言,世界各国各民族都有相应的内容,或者说都有自己的“武术”(技击),但是,中国武术以众多拳种为特征是其鲜明的民族特色,因此,可以说武术知识体系是由丰富多彩的拳种知识构成,从拳种产生过程、技法特点、锻炼功效、认知规律出发各拳种之间既有相对独立性又有一定联系,由此,可以构建起一个相对完整的武术知识体系(见图1)。按照“注意淡化专业,强化课程”的教学计划改革制导思想,突出拳种课程化,课程分层体系化,最终完成武术的学科化是我们的基本思想。
从身体操作的技术层面试图做个尝试,按照:1) 功架类,如查拳、华拳等拳种择其一、二重点练习基本功架、基本功、基本技法、全面打好身体素质,这一类拳种适合对初学武术入门知识的掌握;2) 长击类,如劈挂、通臂、戳脚等,这类拳种突出在功架基础上的放长击远技法练习,作为入门以后的提高,突出了上肢臂背掌和下肢腿脚的技击技法,重点进一步开发人体“先求开展”的素质,特别对青少年的生长发育具有特殊功效;3) 短打类,如番子、八极、南拳、形意等,这类拳术在开展基础上“后求紧凑”,突出上肢拳法、肘法等技法,作为长击技法的补充使的武术技术全面发展,促进身体素质的全面发展;4) 象形类,如螳螂、鹰爪等,这类拳术增加学习情趣,突出特殊技法如螳螂拳对勾法的应用,鹰爪对爪的使用等;作为全面身体素质提高的有益补充;5) 圆柔类,如太极拳、八卦等,这类拳术更加注重内在文化思想的表达,内与外的统一,对思维、文化修养以及内脏功能的改善价值突出,体现出一种哲理高度的技击方法,使的中国武术技术从掌、拳、勾、爪、肩、肘、胯、膝、腿、足的部位使用与锻炼到打、拿、顶、撞、靠、踢、跌等技法的丰富与全面,从外在招势变化到内里劲意的贯通,充分体现了中国武术内外兼修兼用的全面整体性,也由此从技术层面,内在逻辑地搭起一个技术学科体系(表1),这本身就是贯彻教育教学“全面发展、整体优化、多样性和统一性”相结合原则的具体体现。
这里还有一个突出问题,就是当某一拳种课程化时,同一拳种之间的差异如何处理,怎样取舍?比如形意拳课程,同为形意拳山西、河南、北京等地域流派风格各异,甚至是明显不同,这就需要从学科角度对各个流派的形意拳进行共性提纯,搭建最为基本的知识基础,同时,考虑其原真性、普及性、科学性整合和优化课程内容,对难以纳入课程主干内容的技术,通过选修课、课外训练等方式进行补充。其中课外训练是指本科期间,根据教师特长以及学生爱好和传统武术的特性,采取类似论文指导的导师负责制,一名导师不超出10名学生,“师徒传承”方式坚持2-3年的全面指导,不占用学校安排的正常课时,利用早操、假期、课余时间系统地专深地学习某一传统项目,但是,同样作为一门课程有相应的教学和评价体系等,其连续性、专门性,精深度超出课堂程度,以更大限度地向“专、精”方向发展专业技能,这是更加自主的一种学习方式,也是民族传统体育传承技艺的要求和特色。
从学科角度,我们还有一个设想,即从众多拳种中高度提取和抽象出最具共性的技术内容,自下而上建立起一门公共基础技术课,作为技术体系的基础课程,称为基功课,具体方法是从传统武术各拳种的腰、腿、臂、桩功入手,归纳总结形成一个课程,作为必修科目,这样更加完整地形成一个学科技术体系,当然,这个大体系的具体拳种可以置换,根据各地特色和具体情况,但是,由此形成的武术学科技术体系构架相对固定,以保证学科体系的相对完整。
作为理论体系,首先,要与相应技术体系相配套,既在技术课程同时开设相应的理论课程,具体内容包括拳种产生演变历史、健身修身理论、技击技法理论、教学训练理论等,其次,从下自上通过对各个拳种的抽象和归纳,提出共性的理论内容形成武术理论概论课程,这样与技术体系,共同构成武术学科的基本和主体知识体现,由此在横纵向衍生不断扩大和完善本学科体系。
3.2.3 对课程设置修订的具体建议 1) 在武术专业必修课中加大真正意义上的突出民族传统体育本学科特色的课程,理论课程如民族传统体育史、武术拳种史、传统武术典籍导览、民族传统体育竞赛、教学、训练概论、传统体育养生概论等,同时,浓缩现有人体科学和人文社会学课程并且尽可能站在本专业角度讲授。技术课程将原有的“专项训练”(改为专业训练课更为体现学科特点)按照本学科的技术体系安排相应课程,具体武术套路专业方向,按武术学科的技术体系设立拳种课程,如按表1所列内容设立一系列课程,其中,原专项也作为一门课程纳入其中,同时,根据不同拳种体系内容和难易程度安排必要的课时,总体上加大专业课时,至少保证每天1次专业技术课,“专项理论与教学实践”课增加与技术课程相配套的理论内容,其课时比例与技术课大致为2:1。2) 限制选修课中与专项训练重复内容部分合并到专业必修课,限制选修课作为必修课的必要补充,开设非专业课中的其他拳种课程,特别是开设濒临失传的拳种技艺和世界其他国家的武技项目以承担传承民族文化和拓宽知识面的作用,如中国的两翼通背、日本的武道、法国式拳击等。3) 加强民族传统体育本学科内不同专业方向之间专业课程互选的课时,以体现“复合”的特点,在此基础上再考虑跨大专业的复合。
教学计划的修订意义重大,从大的教育改革指导思想到本学科具体特点,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到学生基本素质,从计划制订和落实实施等都要做考虑,显然,我们的考虑肯定不够全面和成熟,但是,突破项目对我们学科的束缚,深刻思考本学科的特点,适应社会的发展,探求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承与弘杨,是我们的初衷,也是我们不断修订教学计划应该努力的方向,衷心祝愿我们的民族传统体育在世界范围大发展!
参考文献:
[1] 陈建孝,潘洪军.教学计划构建的理论框架和评价体系[J].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2006,(5):44.
1 中国传统文化与奥林匹克文化的互通
1.1 重视道德养成与完善
奥林匹克精神源远流长,可以追溯到古代奥林匹克运动,这曾是一种非常神圣的祭神运动,要求在道德上没有污点的人才能参与,对人的要求不仅仅是体能上的,道德的要求同样重要[1]。顾拜旦正是从这一点看到了体育与人的道德培养的关系。1894年召开第一次体育大会时,顾拜旦就是抱着通过体育锻炼人的身体,最终塑造并教育人的目的的。中国传统文化更是重视道德的养成,强调不自欺, 《孟子》中要求做到 “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修己慎独,自觉提升道德水平,孟子的 “人皆可以为尧舜” (《孟子•告子》),儒家的 “我欲仁,斯仁至矣”,佛家的 “人人皆可成佛”等均为此意。明代大儒王阳明更是提出 “良知”概念,指出 “良知是尔自家的准则。”(《传习录下》),这里的 “良知”是人道德追求的一种价值准则[2]。道德修养是人格确立和提升的前提,也是人文精神赖以存在的基础。1991年重新修订的 《奥林匹克》在运动员和裁判员誓言中提到 “以真正的体育道德精神”参加比赛和执行裁判工作。其实古希腊奥运会早就依靠的魅力,培养运动员良好的道德习惯,玩弄诡计、欺骗裁判员或对手、弄虚作假不仅要受到良心的谴责,而且是对神的不敬,迟早会受到神的惩罚[3]。在的基础上,人们通过长期的奥林匹克实践,在行为规范、道德观念、良心、义务感、自豪感等方面逐渐形成了一个体系,这就是奥林匹克道德。千百年来,人类无法回避自身道德与欲望的冲突,中国传统文化提倡 “见利思义”(《论语• 宪问》)的原则[1]。义是行为评判的准则,利的取得要受义的制约。中国古代有一种道德至上的思想,如董仲舒提出的 “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汉书•董仲舒传》)。儒家更是建构了一个堪称世界上最完美的道德体系,将最高道德称为 “仁”,还有忠、孝、悌、信、义、温、良、恭、俭、让等具体道德标准,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儒家特别注重道德修养,特别看重道德在协调人际关系中的作用,将道德上的进步与完善视为人精神世界的最高追求[4]。以上可见,重视道德的养成是中国传统文化与奥林匹克文化的共通之处。
1.2 倡导自强不息的精神
现代社会充满了竞争和压力,人们在现实生活中如何正确地去面对,奥林匹克文化作为一种人生哲学向人们提供了答案:勇敢地去面对人生中的挫折和不幸,不怕竞争、不怕挑战,敢于超越自我,以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1]。萨马兰奇在给 《奥林匹克运动》做的序中说到: “体育运动应当有助于教育它的实践者培养运动员的品质,教育他们克服困难。”孔子同样认为人应 “刚、毅、木、讷近仁”(《论语•子路》)并 “发愤忘食”(《论语•述而》)。孟子对自暴自弃的行为批评道: “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孟子•离娄上》)。儒家倡导 “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4]。曾子也说: “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论语•泰伯》)。荀子说: “契而舍之,朽木不折;契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可见,这种坚忍不拔、自强不息的精神对中西体育文化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1.3 崇尚和谐包容的胸怀
首先, “和”是儒学 “厚德载物”的开放宽容的胸怀,儒家认为真正的和谐不是无差别完全相同的同一,也不是无原则的一团和气,而是各种因素各得其所、相得益彰的含有多样性的和谐,即矛盾中求和谐,差别中求统一[4],即 “和而不同”。其次,“和”还指团结、人和,即孟子所说的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这种包容和谐的精神深深地渗透到中国文化的方方面面。奥林匹克运动是一个全世界人民相互交流的开放的盛会,它不依附于政治、经济、宗教,是全世界人民与运动员之间相互了解、交流的桥梁。全世界以奥林匹克为平台为多样性文化搭建了一个很好的沟通渠道,奥林匹克以开放的胸怀兼容各国文化,可谓海纳百川。
“礼之用,和为贵”的和谐精神始终是中国文化的主导,使中国传统文化表现出雍容、和平、宽柔的特质,这与 《奥林匹克》所提倡的 “奥林匹克的宗旨是为人的和谐发展服务,以促进建立一个维护人的尊严的社会”,这一宗旨与以友谊、团结精神为特色的奥林匹克精神是完全契合的[1]。奧林匹克运动体现的是健与美的和谐、灵与肉的和谐、世界多元化与文明的和谐。奥林匹克哲学就是要为人类和谐发展服务,通过体育锻炼使人们的体魄、心智、精神全面发展。孔子也很重视身心和谐发展,他说: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雍也》)强调内外兼修,身心和谐发展,不可偏废,显示了他对人的发展的一种辩证的认识。
1.4 倡导公平竞争
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创始人顾拜旦追求奥林匹克的正义与公平,费厄泼赖精神 (fair play)是奥林匹克运动的生命和宗旨,需要全世界人民共同努力才能实现。竞争有正当与不正当之别,只有公平竞争才能促进社会发展,建立和谐氛围。中国体育文化也讲竞争,《老子》曰:“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孔子说: “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即在射箭比赛中讲求公平竞争,这种竞争遵守公正、公开的原则。
1.5 生命在于运动
奥林匹克主义提倡生命在于运动,儒家唯物主义同样认为生命在于运动。张载说: “气块然太虚,升降飞扬未尝止息……此虚实动静之机,阴阳刚柔之始。”(《正蒙•太和》)强调大自然在运动中化生万物,万物在运动中复归自然。他还提出: “太和所谓道,中含浮沉、升降、动静相感之性,是生絪缊相荡、胜负屈伸之始。”(《正蒙•太和》)说明了物质运动的根本原因。《吕氏春秋》亦云:“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动也”,还强调 “人休欲得劳动,但不当使极耳。动摇则谷气得消,血脉流通。病不得生,譬如户枢,终不朽也”。神医华佗也说过:“以自然之道,养自然之生”。
2 中国传统体育文化与奥林匹克文化的共赢
2.1 儒家义利观遏止奥林匹克的异化
虽然现代奥林匹克的创始人作了最大的努力,试图以一种广泛的、人文的文化精神来规范奥林匹克体育运动发展的方向[1],但在现代奥林匹克实践中,过度的政治化、商业化以及兴奋剂、黑幕等异化现象污染了奥林匹克精神。中国传统儒家价值观认为,当道义的原则与功利的要求发生冲突时,应优先考虑道义原则;强调在对 “利”的追求中不能违背 “义”的道德准则[5]。孔子说:“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这种自己要发展和成功,也要帮助别人发展成功的推己及人、关爱他人的心态,注入奥林匹克文化中,对所有奥林匹克运动参与者有很好的教化作用。孔子说: “克己复礼为仁……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论语•颜渊》)抑制自己的行为,维护礼制,这种自我约束、自我校正地提升自身的观念,外输于奥林匹克文化中,可以更新奥林匹克主义,净化奥林匹克运动,使每个奥林匹克的参与者自觉抵制黑暗腐败现象,让奥林匹克运动朝健康阳光、公平公正的大道前进。
2.2 西方人本主义与中国传统群体主义的互学共赢
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及其精神反映了西方近代以来的人本主义文化精神,它强调展示人的本质力量,倡导对人的尊重,探求人的全面发展,强调以人为本,发挥人的最大潜能,但由于过分强调以个人为中心,反而造成了许多背离人本精神的文化社会后果[1]。儒家又太忽视个人的利益与价值,其规范的 “礼”全是群体道德规范和群体共同利益的体现。儒家基于群体利益,将群体价值作为个体价值的参照系。当个体利益与群体利益发生冲突时,主张要以群体利益为重,必要时要勇于牺牲个体利益[4],即杀身成仁,舍生取义。儒家认为将修己与安人、安百姓及齐家、治国、平天下相联系,即 “内圣”、 “外王”,强调个体对群体的责任和义务,忽视个人的价值、利益、发展,这是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不足之处,应向奥林匹克文化学习,发挥个人的潜能、创造性、积极性。群体是由每个个体组成,若每个个体均无幸福满足的成就感,群体何来发展与成功?不重视个体价值的群体也是不人道的。奥林匹克文化也应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中从大局出发,重视群体利益,强调人对他人的孝、悌、忠、信、教,提高责任感,抵制弄虚作假、唯利是图、损人利己、拜金主义,建立一个平等、民主、消灭种种丑恶现象的奥林匹克制度;形成运动员奋力拼搏、遵纪守法、公平竞争,裁判员大公无私、严格执法的和谐奥林匹克风貌,达到中国传统体育文化与奥林匹克文化的共赢。
2.3 传统养生观与西方健身文化的互通互补
奥林匹克文化提倡多运动健身,提倡征服和自我超越,通过体育竞赛拼搏进取,奋进向上。在奥林匹亚阿尔菲斯河岸的岩壁上还保留着: “如果你想聪明,跑步吧!如果你想强壮,跑步吧!如果你想健康,跑步吧!”中国传统养生体育文化往往以静为主,《老子•十六章》说:“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 曰 复 命。复 命 曰 常,知 常 曰 明,不 知 常,妄 作,凶。”虽然也有提出动静结合的理念,但主要仍是以静为主,如太极拳、气功等均属竞争对抗性不强、不激烈的运动。中国传统体育养生文化可向奥林匹克运动学习,多加以对抗性强、有活力的运动,动静结合,增强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活力与进取性。然而也须看到,过度耗损会损伤肢体的健康,许多退役的运动员都伤病累累,这方面,奥林匹克运动可适当吸收中国传统养生、保健中静中含动的运动形式,助于身体健康,防止身体过度透支与耗损,违背了锻炼身体的初衷。通过动静结合,实现和谐发展。
在健身运动中,奥林匹克运动往往注重高水平竞技运动能力的培养、肌肉的强化,忽视精神与身体的和谐。中国传统文化虽强调形神共养,但偏于养神。庄子的弟子文子说:“太上养神,其次养形。神清意平,百节皆宁,养生之本也;肥肌肤,充肠胃,闭嗜欲,养生之末也。”强调最重要是养神,其次养护身体。可见,两种文化需要互学才能完善自身,奥林匹克主义对中国传统文化不重视肢体锻炼的倾向起修正作用[6],中国传统文化引领奥林匹克运动身心共养,更能达到身体、意志、思想的统一与全面发展,获得双方共赢的效果。
本文采用了文献资料法、逻辑推理法等方法,对亚健康——患病与健康之间的身体状态进行了分析与探讨,得出亚健康的分类与内容、亚健康产生的四大原因、五大危害及临床表现,提出如何克服亚健康走向健康的合理方法,旨在为高校体育教学提高理论依据。
关键词
健康 患病 膳食 运动健身
Abstract This literary grace uses the cultural heritage data method, logic to reason logically the method etc. method, to second health- fall ill and health of the body appearance of carried on analysis and inquiry into, get second health of classification and contents, second healthy\
output four greatest reasons, five big endanger and clinic performance, put forward how overcome the second healthy alignment health of
reasonable method, the aim is raising the theories for the athletics teaching of the high school according to.
Key word Healthy fall ill meal
sport workout
随着现代经济的发展,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已经普遍意识到健康是福,没有健康将一事无成。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定义:“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而且是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上的完好状态。”即健康包括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良好三个方面。而在一定条件下,许多人却在健康与患病之间的某种状态上徘徊,人体组织、器官和系统的正常生理过程遭到破坏,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降低,运动能力受到一定限制或降低,心理失去平衡,抑郁、焦虑,恐怖等,生理活力降低、适应能力不同程度上减弱,但临床检查机体无确切病症,这种机体状况称为亚健康或灰色状态,它是健康与患病的临界态。一般人称之为“病前征兆”。
一、亚健康的分类和主要内容可概括为如下几个方面
(一)以WHO四位一体的健康新概念为依据,亚健康可划分为:
1、躯体亚健康。主要表现为不明原因或排除疾病原因的体力疲劳、虚弱、周身不适、性功能下降和月经周期紊乱等;
2、心理亚健康。主要表现为不明原因的脑力疲劳、情感障碍、思维紊乱、恐慌、焦虑、自卑以及神经质、冷漠、孤独、轻率,甚至产生自杀念头等;
3、社会适应性亚健康。突出表现为对工作、生活、学习等环境难以适应,对人际关系难以协调,即角色错位和不适应是社会适应性亚健康的集中表现;
4、道德方面的亚健康。主要表现为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上存在着明显的损人害己的偏差。
(二)按照亚健康概念的构成要素分类:
1、身心上有不适感觉,但又难以确诊的“不定陈述综合征”;
2、某些疾病的临床前期表现(疾病前状态);
3、一时难以明确其病理意义的“不明原因综合征”,如更年期综合征、神经衰弱综合征、疲劳综合征等;
4、某些病原携带状态:如乙肝病原携带者、结核菌携带者、某些病毒携带者等;
5、某些临床检查的高、低限值状态,如血脂、血压、心率等偏高状态和血钙、血钾、铁等偏低状态等;
6、高致病危险因子状态,如超重、吸烟、过度紧张、血脂异常、血糖、血压偏高等。
(三)按身体的组织结构和系统器官分为神经精神系统、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骨关节系统、泌尿生殖系统、呼吸系统、特殊感官等亚健康状态。
二、亚健康的原因
亚健康在人一生中可间断也可持续,当其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就会诱发疾病。是患病的主要诱因和起源。亚健康是怎样引起的呢?其中有社会的、心理的、营养的、环境的等诸多因素。
1、过度紧张和压力。研究表明长时期的紧张和压力对健康有四害:一是引发急慢性应激直接损害心血管系统和胃肠系统,造成应激性溃疡和血压升高、心率增快、加速血管硬化进程和心血管事件发生;二是引发脑应激疲劳和认知功能下降;三是破坏生物钟,影响睡眠质量;四是免疫功能下降,导致恶性肿瘤和感染机会增加。
2、不良生活方式和习惯。如高盐、高脂和高热量饮食,大量吸烟和饮酒及久坐不运动是造成亚健康的最常见原因。
3、环境污染的不良影响。如水源和空气污染、噪声、微波、电磁波及其它化学、物理因素污染是防不胜防的健康隐性杀手。
4、不良精神、心理因素刺激。这是心理亚健康和躯体亚健康的重要因子之一。
三、亚健康的危害
(一)亚健康是大多数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疾病前状态,大多数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等均是从亚健康人群转入的。
(二)亚健康状态明显影响工作效能和生活、学习质量,甚至危及特殊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如高空作业人员和竞技体育人员等。
(三)心理亚健康极易导致精神心理疾患,甚至造成自杀和家庭伤害。
(四)多数亚健康状态与生物钟紊乱构成因果关系,直接影响睡眠质量,加重身心疲劳。
(五)严重亚健康可明显影响健康寿命,甚至造成英年早逝、早病和早残。
四、亚健康主要有以下临床表现:
(一)生理性较轻度失调,经常患感冒,身体乏力,食欲欠佳,烦闷,心悸,健忘,失眠等。
(二)轻度身心失调没有得到调整或控制,却进一步发展,成为患病的高危趋势。如长久头痛,偏头痛,头昏耳鸣,精神不支,反复感冒,给人印象是精神不振,活力减退,对周围环境冷淡等,则主要表现在营养不良,长久痨损。
(三)已经有病变,症状尚不明显或尚未引起足够重视,未被明确诊断。
五、对策
我们要足够地重视身体所处的亚健康状态,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把疾病防范于未然。
1、保证合理的膳食和均衡的营养。其中,维生素和矿物质是人体所必需的营养素;人体不能合成维生素和矿物质,而维生素C、B族和铁等对人体尤为重要,因此每天应适当地补充多维元素片; 调整机体各组织的营养补给,调整血液循环和机体新陈代谢及免疫力从而调节机体功能状态。合理的膳食和科学的营养搭配也是人们迈向健康的现实选择。元代饮膳太医所著《饮膳正要》就强调“药补不如食补”,例如羊肉、茴香豆加苹果、官桂调制成汤可以补益、温中、顺气;用五味子、人参、砂糖调制的汤可以生津止渴、腹精益气等。
2、调整心理状态并保持积极、乐观;及时调整生活规律,劳逸结合,保证充足睡眠。
3、增加户外体育锻炼活动,每天保证一定运动量。运动健身如登山、跑步、游泳、保健操等各项体育活动都是走向健康的主要途径。古代名医华佗曾说过:身体常使小牢,则百达和畅,气血常养,精神内生,经络运动,外邪难袭。科学合理的运动健身能增强人体免疫力,促进新陈代谢,增加机体活力,加强血液抗凝系统活性,延缓衰老。可谓“动则不衰,用则不退”。
参考文献
1.世界卫生组织(WHO)《》, 1984
2.陈青山,鄢红洁.传统体育养生学.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关键词:东汉时期;民间体育;文化特征
中图分类号:G812.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3612(2011)06-0033-04
Analysis on Functions and Cultural Features of Folk Sports in the Eastern Han Dynasty
WANG Ling-juan
(Institute of P.E.,He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Zhengzhou 450002,Henan China)
Abstract:The paper researches the functions and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folk sports of the Eastern Han Dynasty from entertainment sports,folk culture sports,health sports,martial arts sports and “100 plays”.The results are that entertainment and human spirit features of entertainment sports,aggregation functions and nationality characteristics of folk culture and health care theory of health sports reflect the thought and exploration of life in ancient philosophy.Martial arts sports embraced independent development,school and routines were gradual formed,and Wushu became a typical representative of the ancient sports.They are the holographic images of the moral system of Chinese traditional sports.Many sports activities exist in “100 plays” with the form of art and reflect the characteristics of integration and inheritance of physical culture.
Key words: the Eastern Han Dynasty;folk sports;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秦汉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开端,经过秦朝和西汉的社会变革和发展,到了东汉(公元25~220),农业、手工业和科学技术等方面较西汉有了进一步的提高,经济的发展,社会的稳定,物质财富的日渐丰富,为人们精神生活的进一步满足创造了物质基础,儒家正统地位的建立及巩固、佛教的传入、道家的确立为社会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思想基础,最终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体育文化作为文化一个分支逐步从宗教功能、军事功能、生产功能里分化出来,成为打上统治阶级烙印的全民精神粮食。这一时期民间体育运动项目之多、运动技艺难度之高、体育活动场面之大均超过西汉。民间体育内容也逐步明确分化,体育中与生俱来的健身、娱乐、养生等因素在民间都得到了很好地体现并相应具有各自的文化特征,本文分别从娱乐体育、民俗体育、养生体育、练武体育、“百戏”五方面来阐释东汉民间体育的功能及文化特征。
1 文化的概念及体育文化的特征
文化,是指人类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及其创造的过程。是一定的社会经济和政治的反映。人类在创造物质财富的同时也在创造精神财富,随着物质财富的阶段满足,人们对精神方面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体育也是一种文化,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指体育运动本身所蕴含的、围绕体育运动所形成的一切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总和。就某一时期、某一民族而言,体育文化又显示出一定的特征:首先,它是与某一时期、某一民族人们的体育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其次,反映本民族的、传统的体育特征,这些传统的体育文化规范着本民族的体育行为,也影响着人们不同的体育价值观念;最后,体育文化又总是和某一时期某一民族社会文明、物质文明以及自身的发展形成互动发展的关系。因此了解东汉时期民间体育的的功能及其文化特征必须放在当时社会文化背景中。
2 东汉时期民间体育的功能及社会特征
2.1 东汉时期民间体育的功能 体育史研究表明,娱乐作为人的本能需求,是体育产生的源泉之一,某些体育活动从其萌芽开始就与人们的娱乐活动有着密切的关系[1]。在原始社会人们的各种舞蹈虽然披上仪式或原始宗教的外衣,但在客观上通过身体运动表达了人们的思想情感,增强了体质,其他的很多游戏活动尽管是和军事,教育联系在一起,但也播下了娱乐体育的种子;到了奴隶社会,体育有了阶级性,体育成为统治阶级的特权,这时学校教育中的乐主要指乐舞,无论祭祀或庆典都要献舞,具有愉悦身心之效,此外军事训练中的田猎、象舞、奔跑,祭祀宴乐中的乐舞、射礼等都有娱乐体育的因素;春秋战国时期,铁器的使用,使农业、手工业、商业有了很大的发展,商业的繁荣促进了娱乐体育的发展,当时娱乐体育内容丰富,有蹴鞠、竞渡、投壶、秋千、飞个、棋戏、弄丸等。
东汉时期,经济的繁荣,为娱乐体育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很好的物质基础,社会的稳定,为人们从事体育娱乐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和心理氛围,生产关系的改变,统治者和被统治者人身完全依附关系被打破,人身的躯壳自由促进了人们内心自我意识的觉醒,成为娱乐体育发展的动力;“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使东汉的学校教育以儒家经典为主,也使东汉意识形态“重文轻武”思想继续存在,这导致体育在学校没落,先秦时期体育的军事性、宗教性、道德教化作用也逐渐减弱,人们在参加体育活动时很大程度是娱乐身心和表达自己的内心情感,民间体育的娱乐性占据重要地位,最终演变为人们的娱乐活动,娱乐体育在民间得以充分发展。
2.2 东汉时期民间体育的特征 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生命存在和人的尊严、价值、意义的理解、维护和追求,其宗旨是陶冶、净化、提升人的精神世界和情感,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2]。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体育文化自始至终都体现着人文本质和人文精神。东汉之前,体育活动更多是具有宗教性、军事性、道德教化作用、生产劳动的特点,其中的娱乐成分并不自动转化为娱乐体育,只有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娱乐体育才成为人们生活的组成部分,而且是和社会的发展阶段相适应的。秦朝和西汉还带有奴隶社会的残留,到了东汉则是完全意义上的封建社会,封建社会生产关系的建立,促进了社会流动,为个体提供了充分发展的空间。应该说,在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的流动为某些士人个体的人格独立准备了某些条件,但作为士人的群体觉醒意识并没有形成,主要是经济方面依附于贵族,在东汉时期政治经济条件下,东汉士人群体自觉意识的形成,为娱乐体育的发展创造内部条件,宽松的社会政治、相对发达的经济、人身的自由促进了娱乐体育的发展,人们参加体育活动时由自发的发展逐渐变为自觉的发展。如果说先秦时期诸子百家的体育是带有功利性的统治阶级和少数“士”的身心放松,那么东汉时期的娱乐体育可以说是第一次最大范围的全民心灵的解放,人们参与体育活动开始从物质获取为最高目的转为在物质再生产的基础上追求生命质量的提高,彰显着体育文化的人文精神。
3 东汉时期民间体育与民俗节日有机融合,表现出民俗体育的文化聚合功能和民族性文化特征3.1 东汉时期繁多的民俗体育活动具有文化聚合功能 民俗,是依附人民的生活、习惯、情感与信仰而产生的文化。民俗文化具有集体性特征,因此说,民俗会培育社会的一致性,增强民族认同,强化民族精神,塑造民族品格。民俗的内容主要与农事和祭祀有关[3]。随着社会的发展,节日的祭礼色彩日渐淡化,游乐、欢庆的气氛日趋浓重,祭礼祭仪让位于事实上的休闲娱乐,民间体育娱乐活动与民俗节日有机地融和在一起就形成民俗体育。民俗体育活动从东汉开始日益繁多,郊外踏青,在东汉继承了先秦的踏青习俗,每逢春天都要举行迎春郊祭。 “富者……椎牛击鼓,戏倡舞像;中者……屠羊杀狗,鼓瑟吹笙,贫者……卫保散蜡,倾盖社场”,“是月上巳,官民皆契于东流水上,曰洗濯祓除去宿垢为大契”。元宵节的观灯舞龙,源于祭天求雨,在汉代开始流行,后来衍生出“鱼龙蔓延”的节日,此外还有踩高跷、荡秋千、走百病等许多民间体育活动在元宵节开展。端阳节的龙舟竞渡到东汉时期初步形成习俗,现在仍是我国传统的体育活动。重阳节的登高也在东汉形成节日习俗,《荆楚岁时记》说,东汉一个叫恒景的人在九月九饮黄酒登高而避祸,从此九月九登高可以辟邪就流传开了,人们在每年九月九相约遍插茱萸去登高,在九月九登高的典故就源于此。驱傩是古代的一种驱疫防病的活动,做为节令民俗活动的驱傩,大约西周时成为礼制,至汉代成为腊祭活动的内容之一,“先腊一月,大傩,谓之逐疫。其仪:……持火炬,送疫出端门;门外驺骑传炬出宫……传火弃雒水中。”[4]驱傩活动象是一场越野接力赛。凡此种种,说明东汉时期民间习俗、节日体育活动繁多,成为民间体育主要的组织形式之一,可以说,东汉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的民俗体育活动,在今天可以称作非物质体育文化遗产,这些非物质体育文化遗产最重要的精神内核是其向心力和凝聚力,它是民俗体育的生命源,但今天许多民俗体育已经消失或处在濒危状态中,有的带有商业功利性,极大的削弱了民俗体育的精神价值。因此鼓励和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到民俗体育的保护和修复上来,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和实现文化聚合功能有现实意义。
3.2 民俗体育的特征 民族和民族风俗习惯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风俗习惯是民族文化的组成部分,又是构成民族差别的重要因素[5]。农耕社会,依循自然节律生活的人们,逐渐在社会生活中约定俗成地形成了一些具有风俗活动内容的节日,有些活动内容成为超越时空存在的一种符号和民族传统。民俗文化是由劳苦大众创造出来的文化,也只有让中下层人民的身心解放出来,才能释放出来极大的创造热情,但是在奴隶社会中下层人民人身依附奴隶主,仅仅是会说话的机器,禁锢了人们的思想,在秦、西汉时期,仍然弥漫奴隶社会的血腥味,到了东汉时期,已经为人民充分享受生命本身的乐趣打开了大门,人们创造热情得以释放,我国许多民俗活动在这一时期形成。端午节的龙舟,元宵节的舞龙,九月九的登高等这些民俗体育活动是流传至今的汉民族的大型民间活动,也是东汉时期大型的民间体育盛会,社会各个阶级都钟情于这种活动,东汉民间节目和体育联系不是偶然的碰撞,民间节目是传统文化的鲜活的标本,包含了人们对大自然、先辈、忠义之士的崇敬,也包含了中华民族特有文化指导下的纪念方式。在特定的时间与外出运动结合在一起,充分体现我国人们对生活的热爱[6]。东汉时期社会各阶层主动参与的大量的民俗活动在形成过程中深深地烙下了民族的印迹,具有很强的民族性,独具一格的风俗习惯,带有浓郁的民族色彩,成为民族凝聚的精神纽带。
4 我国古代哲学对生命的思考及其派生的养生文化的发展,集中体现在东汉养生体育中4.1 东汉时期体育医疗、气功导引的发展 追求健康的身体和幸福的生活是人类的本能,我国的古代哲学派生出的中国古代丰富的养生文化,体现先人对肉体和精神的思考和探索,最具代表性的中国养生术是气功导引术,在马王堆三号出土的《导引图》,成书西汉的《淮南子》以及《汉书》、《后汉书》、《史记》等有多处关于气功导引养生的描述,在东汉时期基本形成我国传统养生的理论体系。
行气理论在东汉时期有重要发展,东汉人魏伯阳著《周易参同契》以 《周易》阴阳运动原理为骨架,以“黄老”精气学说为内核,借用丹鼎炉火等术语,构筑行气炼养术的理论模式,其理论体系奠定了后世内丹术的理论基础。东汉华佗虽以医显名,更是对中国传统医学养生理论进行了继承,并发扬光大,他指出“人体欲得劳动,但不当使极耳。动摇则骨气得消,血脉流通,病不得生”,他认为适当的运动有助于人体健康。在总结前人的基础上,创编了一个套势相承的 “五禽戏”,通过模仿虎、鹿、熊、猿、鸟五种动物的活动形态来“动以养生”。这“五禽戏”是具有一定导引套式的养生保健操,开创了导引术、套路术式的先河。 “五禽戏”的创编,反映了东汉末期导引养生术的发展,它突破了 “导引图”单势导引和单一疗疾手段的局限,表现为成套导引术,其主要功效在于“除疾兼利蹄足,逐客邪于关节”,他开创的体育医疗、气功导引方法是留给后代医疗体育养生方面的财富。
4.2 东汉的养生体育集中反映儒、佛、道、医为代表的中国古代哲学 我国传统养生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在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丰富的思想意识和独特的活动模式,一直影响着中华民族的社会生活。养生一词最早出现在《庄子?内篇》:养生就是采用一定的手段、方法来提高生命的质量。随着先人对天人关系的探索、对延年益寿的追求,各种养生思想散流在历代的各种著作中,体现了先人对生命的尊崇和对自身的人文关怀。儒家思想起源于春秋,到汉代“罢黩百家,独尊儒术”奠定了儒家的正统地位,儒家修身养心、仁寿相兼,重和节、养生延年,演练六艺、调养情性,讲究“一张一弛,文武之道”劳逸结合。儒家的养生理论对古代养生体育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道教形成于公元1世纪东汉中期,成型于东汉末,它发展继承了老庄的养生思想,提出了“重人贵生”、“天人合一”、“我命在我”、“形神相依”和“众术合修”等一系列的命题也影响着东汉的养生理论。 “清静无为”、“恬淡寡欲”“致虚”、“守静”是人生复归本源虚静状态的根本原则,这些思想成为后世“以静养生”的理论基础道教思想不仅极大的影响了养生思想而且奠定了医养的基础。佛教在东汉传入(一般认为传入中国的年代始于东汉汉明帝)中国,佛教的某些理论,与体育的目的和作用是格格不入的。但在长期的坐禅实践中,佛教徒创造的一些调息、调心、调身的养生方法,强调身体的外静内动的锻炼,促进人体的健康长寿。佛教的禅定入静是我国养生保健的重要法则之一。两汉时期的中国医学也与养生有着密切的关系,在东汉中国医学达到中国医学史的第一次高峰,深刻的影响着古代的养生思想。因此,东汉时期养生哲学内容丰富且有不同的思想派别之分,以儒、道、佛、医家为代表的养生哲学,为中国传统养生体育奠定了思想和理论基础。
5 东汉时期“武术”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套路和流派逐渐形成,武术成为古代体育的典型代表,是中国传统体育道德体系的全息影像5.1 “武术”开始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形成一定的套路和流派 练武体育,它源于人们生产、生活的需要,因战争而发展,后来形成一定的套路和流派,并从军事武艺中分化出来,最终形成了独立于生产、军事的健身运动。春秋战国时候,练武体育就发展得相当完善,这个时期练武体育是和军事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统治阶级为了统治的需要,不仅支持提倡练武体育,而且还发现挖掘民间技艺高超之人,比如:荆轲,王僚,要离等都是民间练武体育者,统治阶级发现他们、利用他们主要是为了达到一定政治军事目的。它的应用需要协同作战,在战场上是有明确分工的,在训练和演练上是以集体为主,让士兵整体划一。秦统一六国后,为了统治的需要,禁止民间私藏兵器,把“讲武之礼”改为角抵,因此,通常认为最早的武术是“角抵”,很多史学家也这么认为,事实上“角抵”是经过加工的技击技术,其中包含一定的表演成分。秦二世时,增加了角抵的娱乐性和表演性,并引入宫廷,与歌舞、杂技等同台演出,成为宫廷贵族的观赏性娱乐活动,被称为“角抵戏”;到西汉时期,汉武帝加强“乐府”对宫室消闲娱乐活动的主导作用,并多次举行较大规模的“角抵戏”表演活动[7]。从体育发展史来看,在东汉之前,练武体育还是和军事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东汉时期娱乐体育的发展和百戏的形成,不仅在宫廷而且在民间有大量的以娱乐演出为职业的群体出现,由于谋生的需要,他们自觉的提高自己的技艺,自然的促进了百戏中“武”的技术的发展,逐渐形成一些武术早期的单人演练的套路,使非集体的民间练武体育迅速发展,和早期的军事武艺相比,军事体育注重集体性,练武体育是个对个的技击,且具有一定的表演性和娱乐性。这时期“始以远射杀伤敌人,终以近战决胜负”的作战方式的变化,也推动了个体武艺的发展。练武体育开始从纯粹的军事化向个体化发展,个体化发展的结果是个体对练武体育的创造性演练。另外,由于练武体育在发展过程中受到儒、道、佛、医等各种思想的影响,练武者把自己的经验、思想都融入到练武中去。在东汉时期练武体育已经出现了一定的师承关系,如在东汉,剑术从军事实践中消失,向健身、自卫的武术方向发展。据曹丕的《典论•自叙》记载,东汉的剑术已产生“四方之术”,出现了一定的师承关系,有了专门的技击术语。这种师承关系使练武体育成为思想和价值观念的载体,并且在发展过程中一直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从东汉开始练武体育从军事中分离出来,走上了中华武术的独立发展道路。最终形成流派繁多的武术门派。
5.2 武术是古代体育的典型代表,是中国传统体育道德体系的全息影像 在古代,统治阶级倡导寓德于体,把礼的观念植入体育伦理中,在习武中尊崇人伦规范,以巩固其封建专制统治。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国古代体育是中国封建道德体育体系的一个完整缩影,武术是我国古代体育的典型代表,也是中国传统体育道德体系的一个全息影像[8]。每一种武术都有自己的一套理论体系,在这个体系中各有不同的门规戒约和格言谚语,蕴含着丰富的伦理内容。历代武术门派在选择徒弟时,都把德放到首要的位置。少林强调“道勿滥传”,选贤良之人;峨眉主张“不仁者不传”。不论何种门派,习武者相见的行礼,对阵时的切磋和点到为止,都体现了一定的伦理规范。练武讲究“德薄艺难高”,练武到一定境界时,想要提升就靠道德的修炼。佛家的忍和重心意的修炼,道家的清净无为思想,儒家的忠孝仁义,贤良方正的道德规范,影响着各个武术门派,每一个门派都有自己独特的功法,这些功法既是提高技击水平的基础,也是自己门派的养生方法,这些功法的基本理论几乎都受到佛、道、儒的思想的影响,在古代冷兵器时代,武术较多的用于技击方面,各种伤害是难免的,因此,大凡习武着都研习医术,经过历代相传形成医术也成为中国武术中的重要内容。“从某种意义上讲,中国文化是儒、道、佛、医互补的文化,也正是四者的合流,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架构。”[9]因此说武术是我国古代体育的典型代表,是中国传统体育道德体系的全息影像。
6 东汉时期很多体育活动存在于“百戏”中,并体现了文化的融合性和继承性特征
东汉时期的百戏内容丰富,其中有很多内容与体育有关。在百戏中与体育有关的最常见的是杂技、技巧类,比如缘竹、履索、叠案、冲狭等。其次是兵械的技击对抗类,称为武戏。第三是角力、游戏一类的运动或游戏,是东汉时期上层阶级大型宴会的重要表演节目。第四在东汉百戏中常有扛鼎、抛接车轮等力量表演,表现出了力与巧的完美结合。最后在百戏中舞蹈表演也有很多与体育活动有关,如剑戟舞、蹴鞠舞。
虽然百戏成名于东汉,但是其主要内容在东汉之前就有了,百戏的名称大体经历了讲武之力(先秦时期)、角抵戏(秦至西汉)、百戏(东汉),东汉时期的百戏是对先秦至西汉时期的讲武之礼、角抵戏的继承和发展。东汉时期的百戏内容在中国古代体育一直存在,比如百戏在唐代叫散乐,即便是今天,现代生活中虽然没有百戏这个名字,但在人们的周围,类似汉代百戏中的倒立、寻?、高纟亘等节目仍在不断重复演绎着。
在先秦时期,由于诸侯割据,体育文化具有很强的地域性,国家的统一,割据的打破,文化日渐融合,使各诸侯国不同的体育内容也融合在一起,集中在成名于东汉的百戏中。两汉时期,丝绸之路的开通使中外文化活动日益活跃,百戏中的体育活动也同样如此。《史记•大苑列专》记载有汉武帝时期安息国马戏班来到中国表演情况,东汉百戏中的“安息五案”就是从中亚的安息国传入中国的。在对外来文化吸收的同时,同时又加以创新,东汉的“掷到叠案霁”就是对“安息五案”发展和创造。《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记载,在东汉汉安帝时期东罗马的魔术团曾到表中国表演,在颜师古《汉书•张骞传注》称幻术为‘眩’,说“本从西域来”,《旧唐书•音乐志》记载“幻术皆出西域”。据此记载来看,汉代的幻术全部来自西域,实际上中国汉代也有本土幻术,在张衡的《西京赋》有本土幻术“鱼龙蔓延”描述,但是由此可以说明在东汉时期的幻术受到国外影响很大。因此可以说,汉代的幻术有一个重要特点,中土于西域甚至西方国家的幻术表演开始进行比较大规模的交流,说明东汉时期的百戏不仅是对中国古代的体育内容的融合,而且吸收并发展了西方的部分项目才日渐丰富起来的。
7 结 语
历史进入21世纪,中国的经济迅猛发展,与世界其他民族经济合作和文化交流日愈频繁。中国传统文化受到外来的挑战,如何构建适应新时代的文化体系成为中国文化发展的重要问题。体育文化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我国博大精深的体育文化,有利于我们在国际竞争中文化独领,也是我国文化发展的的重要工作。
研究中国古代体育文化,东汉是个重要的年代,在这时期,经济的繁荣和社会的发展,儒、佛、道、医相互作用,奠定了中国古代文化的基本基础,体育从生产、宗教、军事等原始形态中分化,促进娱乐体育、民俗体育、养生、民族传统等不同类型的民间体育的发展,中国典型古代体育代表武术也是在这一时期走上了独立发展的道路。梳理这一时期民间体育的功能和文化背景及特征,有利于对整个中国古代体育文化的把握和研究。
参考文献:
[1] 关文明,等.体育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2.
[2] 徐之顺.论人文精神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J].南京社会科学,2007(5):93-97.
[3] 刘公望.节俗文化研究[J].甘肃师专学报,2010,15(3):118-119.
[4] 范晔.后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2007,8.
[5] 刘合奎.民族风俗习惯的特点[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05,11:60.
[6] 王妍.中国古代体育的两条线索[J].体育文化导刊,2006,11:85-87.
[7] 张宝强,马竹英. 汉代百戏中的体育活动初探[J].咸阳师范学院学报,2006,21(6):15-17.
关键词 八段锦教学 医学生 身心健康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1身心健康的概念
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健康是一种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都臻于完满的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摆脱虚弱的状态。且进一步指出健康的新概念:一是拥有充沛的精力,能从容不迫地担负日常工作和生活,而不感到疲劳和紧张;二是积极乐观,勇于承担责任,心胸开阔;三是精神饱满,情绪稳定,善于休息,睡眠良好;四是自我控制能力强,善于排除干扰;五是应变能力强,能适应外界环境的各种变化;六是体重得当,身材匀称;七是牙齿清洁,无空洞,无痛感,无出血现象;八是头发有光泽,无头屑;九是反应敏锐,眼睛明亮,眼睑不发炎;十是肌肉和皮肤富有弹性,步伐轻松自如。
2大学生身心健康现状
近年来,我国大学生超重及肥胖的比例均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机能与素质方面呈持续下降的趋势,形势令人堪忧。另一方面,随着社会的发展,竞争日趋加剧,大学生作为思想最活跃、感受最灵敏、对自己期望很高,对挫折的承受力不强的一个特殊群体,心理健康也受着极大的威胁和考验。健康的各个方面不是相互独立而是互相联系的,生理活动与心理活动不仅对健康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而且这两者之间也相互影响。体质健康是心理健康的基础,对心理会产生间接或直接的影响。当人的生理产生疾病时,其心理也必然会受到影响,会产生情绪低落、烦躁不安、容易发怒,从而导致心理不适,同样,长期的心情抑郁、精神负担重、焦虑的人也易产生身体不适。大学生身心健康已经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一些大学生因心理问题休学、退学的不断增多,自杀、凶杀等一些反常或恶性事件不时见诸报端。
3医学生的身心健康现状
现代社会对人的健康要求愈来愈高,没有强健的体魄,在现代社会快速生活节奏、高信息负荷的压迫下将会感到难以应付和适应。尤其对于医学生,医学是一门博大精深的自然科学,值得他们永远地探索,因此他们身上肩负着历史的重任,如果没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便难以承担。由于现在所有医学类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毕业生,必须接受为期3年的规范化培训,培训结束后参加统一考试,考试合格才可以从事医生工作,这可能会使得医生培养成长周期拉长,要想毕业后直接成为医生的愿望显得不那么容易实现。这无疑是一个新的挑战,一方面是所学专业要求学生掌握足够扎实的理论知识和具备熟练的操作技能,另一方面,面对家人的期望以及所付出的时间与资金、医患关系复杂化的社会环境等等。面对现今各种不确定因素,许多医学生倍感压力。医学院校虽然课程繁重,然而许多学校对学生的体质水平却并不十分重视,体育基础设施也相对匮乏,学生还往往由于情感得不得宣泄而导致一些心理疾病的产生。因此,关注医学生的身心健康状况显得尤为重要。
4八段锦教学的现状
4.1八段锦
“气功”,古代称之为导引,意为“导气令和,引体令柔”,即通过气功的锻炼使气息和顺,肢体柔和。气功作为中国独有的健身养生的运动,自上古流传至今已有五千年的历史.深受人们的喜爱。“健身气功・八段锦”是国家体育总局健身气功管理中心多方面的专家学者在中国经典气功基础上,结合现代人需求,重新整理和改编,向社会推出的四套安全有效、筒单易学的功法之一。
八段锦符合中医基础理论,配合脏腑、经络学说、阴阳学说,遵循了三调合一的规律,能使人体大脑皮层得到相应调整,人体的神经系统与内分泌系统渐处于平衡稳定状态。长期参加健身气功・八段锦锻炼,可改善不良的心理状态,有行气活血、协调五脏六腑,疏通经络,调整阴阳气血,具有保精、养气和存神的作用。
4.2八段锦教学的现状
八段锦锻炼通过协调呼吸与肢体动作,采用言语暗示引导、控制意念人静,调动心理能动性的方式调整人体生理功能趋于正常,从而达到缓解和消除亚健康的效果。参与健身气功练习能使大学生有效调节紧张情绪,缓解心理上的紧张压力,形成稳定的心理状态。八段锦和五禽戏、太极拳等,都是中国民间广为流传的健身方法,是我国独特的民族文化遗产。1982年6月28日,中国卫生部、教育部和当时的国家体育委员会发出通知,把八段锦等中国传统健身法作为医学类大学中推广的“保健体育课”的内容之一,2003年在中国国家体育总局把重新编排后的八段锦作为传统保健体育运动之一。健身气功八段锦作为一种民族传统体育运动项目,目前在全国各高校广泛开展。在部分高校健身气功八段锦已作为体育课程教学内容,其简单易学,也深受大学生喜欢。许多高校都组建了健身气功代表队,参加全国性健身气功比赛。因此,许多医学院校也将它纳入了体育课程。
5随机抽样调查研究医学生对八段锦教学的看法
(1)研究对象:某医学院临床学院随机抽取36名已学过八段锦的学生,男女比例不作要求。
(2)研究方法:通过问卷调查、人员访谈的形式进行,问卷题型为单选。运用统计学方法进行结果处理然后分析。
(3)结果统计
(4)结果分析
通过以上结果统计分析发现:大部分医学生还是喜欢八段锦,并有适当的练习,也觉得练完八段锦之后感觉身心舒畅,全身放松。然而,八段锦教学也存在着不足之处,需要进行适当的改进。通过人员访谈得知了一些看法,有的认为练八段锦时的音乐很容易让人静下心来,去除浮躁;有的人认为八段锦的动作缓慢,基本上要重复动作很多遍,偶尔会感觉到耗时长、枯燥乏味,这使得他们没有多大的耐心去学习八段锦;有的认为八段锦对于我们身心健康有极大的帮助,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宝贵遗产,我们应该传承与发扬八段锦。八段锦对医学生身心健康的作用到底有多大,大多数人都没有深刻地认识和意识到八段锦教学对于他们身心健康的具体内涵,甚至还有些人认为八段锦对他们身心健康毫无效果。那么,什么原因导致了一部分医学生这样的认知呢?
(5)医学生对八段锦的认知错误原因
首先,没有真正地了解八段锦,包括八段锦的历史渊源、优点、能够对人体产生的作用。由于医学生学习时间有限,只能在体育课堂上对八段锦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并不深刻,而且八段锦教学的课堂时间也是有限的,可能会导致学习的兴趣不够浓厚,学习的动力不够;然后是有的学生学习态度不够端正,没有认真听老师讲的动作要领,所以做的动作不到位,因此学习的效果不佳;又由于课后没有经常练习八段锦,不能达到长期锻炼的效果,身体就没有呈现出明显的反应。综上所述,这些就可能导致了医学生对八段锦产出了一些错误的认知。
6八段锦对医学生身心健康的影响
八段锦是以肢体运动为主的传统导引术,健身效果明显,其基本要领主要有身体端正、呼吸深长匀细和心神宁静。
6.1八段锦对医学生身体健康的影响
(1)有利于改变医学生的身体形态
八段锦的运动强度比较小,提供能量的能源物质主要为脂肪。八段锦对改善大学生身体形态有一定的作用,但对身体各部位的影响却不尽相同。在研究中发现:臀围的变化是在长时间的马步动作基础上完成的,使臀部肌肉紧绷,改善赘肉的堆积,同时骨骼也会更坚硬有力,随之臀围会有显著变化。“两手攀足固肾腰”动作要求向前和向后弯腰,以腰部动作为主,长时间这样拉伸,可减少脂肪,腰围在实验前后有显著变化。八段锦对躯干、腰、髋关节活动锻炼比较多,通过全身性的伸张、扩胸、拔背、牵拉按摩和提肛收腹,可疏导医学生的三焦、调理脾胃、疏通经络等地方,达到养生保健和全面健身的目的。
(2)有助于增强医学生的呼吸系统功能
八段锦的练习是动作与呼吸的配合,包括顺腹式呼吸和逆腹式呼吸。经常练习八段锦,可以强化个体的心肺功能和增强肺活量。八段锦的第一、二、六式的三个动作,要求不断加大呼吸幅度与呼吸深度,从而使呼吸肌肉群得到充分的锻炼,从而增加胸腔体积,提高肺活量。八段锦锻炼有利于氧供应能力的提高,机体肺活量逐渐增大。
(3)八段锦可以调节血糖
八段锦运动可促使肌肉组织对糖的利用,使血中胰岛素水平下降,直接或间接地利于控制血糖,并提高胰岛素敏感性,改善胰岛素抵抗,防治代谢综合征。
6.2八段锦对医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八段锦不仅注重身体的锻炼,更注重心理的调节,是一项自我身心锻炼的方法。调心,主要是通过意识的调节来练心,使心静,进而练精神、练思维,在良性意识的指导下,达到思维敏捷、反应灵活、气血通畅,从而达到健身的目的。八段锦要求形神合一、内外兼修、心神宁静、身心健康。从而有益于医学生在生活、学习等压力下得到放松,调整心理状态,愉悦身心,减轻医学生的心理压力和精神焦虑,保证了健康的心理状态。
八段锦的练习,在降低大学生的忧郁、紧张和焦虑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它使医学生的情绪状态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并且在强迫、敌对、偏执、精神病性等方面也得到了很好的改善。八段锦的演练要求静心用意,做到“心中无一物”,虚静闲恬,有一种虚怀若谷的平和心境,用意识协调自如地引导动作运行,因此,它锻炼了神经系统的协调性和灵活性,能缓解大脑的疲劳,调整情绪,保持人体身心平衡。它既可以使积极的情绪得以加强,又能够释放、转移、缓和情绪的负面作用。
7结语
八段锦教学不仅可以让医学生认识到八段锦教学对他们身体健康的好处,解除一部分学生对于八段锦的错误认知,让他们更深刻地了解八段锦对于身心健康的意义。八段锦教学可以丰富医学院校的体育课程内容,也能为医学生的校园生活带来别样的风采,它可以改善广大医学生的身心健康,为他们减压放松提供了一个简单易行的好途径。其次,它也能够促进我国民族传统体育运动的推广和普及,能更好地传承和发展中国传统民族文化,以及让社会更多地关注医学生这一群体的身心健康,让他们能更好地为祖国未来的医疗事业作出贡献。当然,八段锦教学实施是有差异的,难免会存在一些不足,这就需要人们不断地对八段锦教学进行改革,使之更易于学生接受并掌握。
参考文献
[1] 杨洪杰.高校八段锦教学中经络养生的应用[J].考试周刊,2011(1).
[2] 黄海圣,李其明. 浅谈健身气功・八段锦的教学教法[J].当代体育科技,2012,2(8).
[3] 翟向阳.健身气功锻炼与提高心理健康作用的研究分析[J].河南中医学院学报,2006(3):47―48.
[4] 李才宝.健身气功一一八段锦对大学生健康影响研究.商情,2013(10).
[5] 邱丕相.中国传统体育养生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6:99―100.
[6] 薛志慧.八段锦对女大学生身体形态、机能和素质的影响[J].安徽体育科技,2012,32(1):46-49.
[7] 武小路.八段锦的健身作用研究现状[J].民风(科学教育),2013(4).
[8] 杨洪杰.八段锦对大学生心肺功能指标影响的研究[J].体育研究与教育(研究生论文专刊),2011,(26):198-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