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教育的基本原理范文

教育的基本原理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教育的基本原理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教育的基本原理

第1篇

云计算使个人计算机的性能最小化,功能最大化。而这种对资源进行分配的方式正是高校教学资源整合所需要的。本文阐述了云计算的基本原理和特点,总结了云计算对教育领域的巨大影响,最后介绍了国内外促进云计算在教育领域应用的努力。

什么是云计算

云计算是一个虚拟化的计算机资源池,一种新的IT资源提供模式。云计算就是以公开的标准和服务为基础,以互联网为中心,提供安全、快速、便捷的数据存储和网络计算服务,让互联网这片云成为每一个网民的数据中心和计算中心。

云计算借用了量子物理中的“电子云”(Electron Cloud)思想,强调说明计算的弥漫性、无所不在的分布性和社会性特。“云”是指计算机群,每一群包括了几十万台、甚至上百万台计算机,是数据存储和应用服务的中心,用来完成存储和计算的工作。云计算(Cloud Computing)是分布式处理(Distributed Computing)、并行处理(Parallel Computing)和网格计算(Grid Computing)的发展,或者说是这些计算机科学概念的商业实现。

云计算系统如图1,基本原理是,用户所需的应用程序并不需要运行在用户的个人电脑、手机等终端设备上,而是运行在互联网的大规模服务器集群中,用户所处理的数据也并不存储于本地,而是保存在互联网的数据中心里面。这些数据中心正常运转的管理和维护则由提供云计算服务的企业负责,并由他们来保证足够强的计算能力和足够大的存储空间来供用户使用。

云计算模型如图2所示,在基本结构当中,核心部分是由多台计算机组成的服务器“云”,它将资源聚集起来,形成一个大的数据存储和处理中心,同时由服务器中的各种配置工具来支持“云”端的软件管理、数据收集和处理。服务器根据用户客户端提交的数据请求,来处理数据、返回检索结果。按照服务的分类,来实现监控和测量,保证服务的质量,合理地分配资源,达到资源效益的最大化。

在任何时间和任何地点,用户都可以任意连接至互联网的终端设备。因此,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都能在云上实现随需随用。同时,用户终端的功能将会被大大简化,而诸多复杂的功能都将转移到终端背后的网络上去完成。

云计算的特点

1、云计算提供最安全可靠的数据存储中心,用户不用担心数据丢失、病毒入侵等麻烦。当文档保存在类似GoogleDocS的网络服务上,当把自己的照片上传到类似GooglePicasa Web的网络相册里,就再也不用担心数据的丢失或损坏。因为在“云”的另一端,有全世界最专业的团队来管理信息,有全世界最先进的数据中心来保存数据。同时,严格的权限管理策略可以使用户放心地与指定的人共享数据。这样不用花钱就可以享受到最好、最安全的服务,甚至比在银行里存钱还方便。

2、云计算对用户端的设备要求最低,使用起来也最方便。只要有一台可以上网的电脑,有一个浏览器,就可以在浏览器中键入URL,然后尽情享受云计算带来的无限乐趣。用户可以在浏览器中直接编辑存储在“云”的另一端的文档,可以随时与朋友分享信息,再也不用担心软件是否是最新版本,再也不用为软件或文档染上病毒而发愁。因为在“云”的另一端,有专业的IT人员在维护硬件,安装和升级软件,防范病毒和各类网络攻击,在做用户以前在个人电脑上所做的一切。

3、云计算可以实现不同设备问的数据与应用共享。在云计算的网络应用模式中,数据只有一份,保存在“云”的另一端,用户的所有电子设备只需要连接互联网,就可以同时访问和使用同一份数据,从而轻松实现不同设备问的数据与应用共享。

4、云计算为人们使用网络提供几乎无限多的可能,为存储和管理数据提供几乎无限多的空间,也为完成各类应用提供几乎无限强大的计算能力。离开云计算,单单使用个人电脑或手机上的客户端应用,是无法享受这些便捷的。个人电脑或其他电子设备不可能提供无限量的存储空间和计算能力,但在“云”的另一端,由数千台、数万台甚至更多服务器组成的庞大的集群却可以轻易地做到这一点。个人和单个设备的能力是有限的,但云计算的潜力却几乎是无限的。

云计算对教育领域的影响

对于学校来讲,通过投资建立计算中心成本较大,并且难以与教育信息系统的快速成长和服务多元化要求相匹配。云计算模式为学校提供了合适的借鉴方案,教育机构数据中心、网络中心的相关任务将可以选用云计算服务来完成。通过云计算提供的IT基础架构,可以节约成本,不用再投资购买昂贵的硬件设备,负担频繁的维护与升级。同时,云计算也将有效地消除教育信息系统中的“孤岛”现象。网格技术给出了消除信息孤岛的解决方案,作为网格运算模式的发展和改进云计算提供了更强的管理机制、自动化部署和高层次的虚拟化,将实现网络虚拟环境上的最大化资源共享和协同工作。云计算对教育领域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云计算可以整合教育资源

在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的过程当中,受到地理位置、网络传输速度、服务器的数据处理能力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我国的教育信息资源建设还存在着重视新技术的引用而忽视内容的建设,重视初次建设而忽视二次开发和深入整合,重视建设而忽略建设的实用性等问题,导致资源利用率低,资源检索困难,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不强,资源建设缺乏服务意识, 供给与需求之间呈现不对称情况,不能满足师生学习的需要,信息和资源无法有效共享。这些问题成为了教育信息化发展的瓶颈。因此,我们亟待寻求一种新的技术来解决这些问题。

云计算的提出,最小化了终端设备的需求,在一个云计算的网络中,不仅仅是教学课堂,甚至于个人电脑,实验室都可以从“云”中获得,在“云”中存储,而学校需要的只是提供给学生可以运行浏览器的最简单的终端设备(使用开源系统的个人电脑,OLPC,甚至支持无线局域网的掌上设备)和网络,就能让所有高校的学生随时随地进行学习,资料处理和实验。

进行教学资源的整合则有利于更加合理、高效的使用教学资源,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在高校间开展教学资源的整合,既可以应对高校扩招所形成的对教学资源需求的持续增长与教育投入增长不足、教学资源相对短缺所形成的矛盾,又可以提高优质教学资源的利用率,让更多的大学生获得优质的受教育机会。

2、提升图书馆的服务功能

目前,每个学校图书馆都有自己的服务器,用于日常图书管理、数字资源检索下载等服务。为确保服务器内数据资源的安全性及服务器的可靠运行,图书馆对服务器的最大服务响应数量及接人终端数量等都进行了一定的限制。在云计算模式中,“云”端拥有超大的服务器群,具有良好的容错性、强大的计算能力和几乎无限的带宽,能保证数据的安全和高并发性,用户的请求也可迅速获得响应。此外,云计算模式具有虚拟性,用户可以通过电脑、手机、PDA等多种终端访问图书馆提供的电子资源服务,用户甚至可以定制服务,建立符合自己需要的个人书馆,实现移动学习,使冈书馆资源中心的作用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3、节约硬件设备的投入成本

云计算扩展性非常强,多个院校可以将现有的硬件资源共同加入到一个“ 云” 中,减少单个院校的资金和时间上的投入,并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资源共享。目前,各级大中小学都配备着大量的计算机和网络设备,为了满足越来越多的计算需求,学校不得不经常购买更新计算机和网络设备。

云计算固有的特点使其比其他新技术更容易进入学校。如果使用云计算服务,绝大部分计算任务交给云端(分布式计算机服务器)来完成,学校只需让电脑接入互联网即可。云计算能把分布在大量的分布式计算机上的内存、存储和计算能力集中起来成为一个虚拟的资源池,并通过网络为用户提供实用计算(Utility Computing)服务。

现在推出的云计算电脑仅有光驱大小,功耗也仅有十几瓦,节省了大量的硬件、软件采购成本。云计算对用户端的设备要求很低――这一特点决定了云计算将会在学校大受欢迎,可以为学校节约大量的计算机、网络交换等硬件设备的购买和维护成本。

4、提供经济的在线应用软件服务

所有的应用程序和文件都在服务器端,用户只需通过浏览器访问服务器即可实现文档、表格、课件的编辑,编辑完成后的文件直接存放在服务器端。一些常用的应用软件如办公软件、电子邮件系统等可以采用云计算服务,学校接入这类云计算服务后,降低了信息系统建设的成本,也减少了学校为维护和升级软件而投入的费用。采用云计算模式提供的云服务,如利用类似GoogleCalendar的日历管理工具和GoogleDocs的在线文档编辑工具,用户只需联网打开浏览器,即可使用这些云服务,实现在线日程协作安排、学习项目协作规划、教学活动协作管理、师生人员协作管理以及文档、表格、演示文稿的共享与协作编辑,完成网上协作办公。

5、创设网络学习平台

随着云计算模式的逐渐发展和普及,学校、教育机构和个人的信息处理会逐渐迁移到“云”上,这将对网络学习带来积极的影响。云计算将有助于构建学校教学环境(SLE)、群体学习环境(CLE)、学生个人自主学习环境(PLE)三类教学环境和教学信息自动传递系统、教师指导调控系统、学生自主学习系统三类教学系统。学习者则可以通过云计算提供的环境、资源和服务,自由地选择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实现网络学习。比如Google云计算服务――Go0gleSi(Google协作平台),可以将文本、Google文档、电子表格、演示文稿、文件附件、视频、照片和其它类型的信息,以及Google云服务完全组合在一起,为网络学习者提供丰富的网络学习资源和良好的学习平台,便于网络学习的开展。

6、数据存储中心更安全可靠

由于对教育信息资源建设的投入不断加大,各个学校都积累了大量的教育信息资源。在病毒和黑客猖獗的互联网时代,数据存储的安全性、可靠性越来越显得重要。学校使用云计算服务,有全世界最先进的数据中心来帮你保存数据,有着强大的技术管理团队来帮你管理提交的数据和程序,可以为学校提供可靠和安全的数据存储中心。对非法入侵可以在第一时间作出反应,同时也消除了使用人员将文件非法拷贝造成的无意泄密。在教育信息化过程中,我们不必再花费大量的时间来管理数据,可以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课程的设计当中来,也无需担心病毒和黑客的侵袭以及由硬件的损坏所导致的数据丢失问题。

云计算在教育领域的尝试

在教育领域,2007年l0月,Google和IBM联合宣布推广“云计算”的计划,包括卡内基梅隆大学、斯坦福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在内的多所高校都参加了该项计划,我国的清华大学也于2008年3月加入了此项计划。通过这项计划,高校的研究者能够更方便地利用Google和IBM的云计算资源,搭建出各种创新性的应用。

在美国北卡罗来纳州,西蒙公司在格雷汉姆小学首先开展了云计算项目的尝试,该项目为西蒙教育春雷项目。为了满足师生日益增长的数字化学习的需求,西蒙公司为学校600名师生带来虚拟电脑桌面,终端通过连接“通用云计算服务”来获取虚拟电脑桌面,同时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材料。学生不管是在教室、图书馆还是在家,都可以访问到同一桌面,而无需额外的电脑。

Google宣布在中国大陆启动云计算学术合作计划(Academic Cloud Computing Initiative),与中国大学建立学术合作项目,共同推动云计算在中国的普及。清华大学作为中国大陆第一个参与这项计划的高校,与Google合作开设了“大规模数据处理”课程。在此项合作中,谷歌提供课程资料给清华大学教授整理加工,提供实验设备并协助清华大学在现有的计算资源上构建云计算实验环境。清华大学在向学生讲授课程的过程中。谷歌工程师也参与讲解谷歌的前沿技术(Map Reduce以及Google File System)等。

小结

第2篇

关键词:教师继续教育;发展阶段;个体特征

教师的专业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连续的过程,大体上可分为职前养成教育和职后继续教育两个阶段。由于职前的师范教育年限不长,所学的理论知识较多,而教师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职业,再加上我国地域辽阔,情况复杂,中小学和幼儿园的教师学历参差不齐,教师专业水平差异较大。因此,教师教育不仅应重视职前的养成教育,职后的继续教育显得更加重要。教师教育是在终生教育思想指导下提出的一个概念,它不仅是基础教育师资来源和质量的重要保证,其本身也是我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人类历史上最早论述教育问题的(学记)到现代中外各种版本的(教育学)、(教育原理),都在力求揭示教育的规律和原理―o作为教师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的教师继续教育属于教育的一种类型,不同的是教师继续教育既要受教师个体的发展规律的影响,也会受制于教师职业发展的规律,但是教师继续教育必定也会遵循教育的一般规律和原理。将教育的一些规律和原理运用于教师继续教育,对改善教师培训的现状,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或许会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一、教师继续教育应切实把握“现实水准”与“当为水准”之间的差距

社会发展的规律和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规律是制约教育的两个基本规律。对于教师专业发展来说,也要遵循教师职业发展规律和教师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教师工作是一个复杂的领域。国外的研究人员发现,教师每小时作出与工作有关的重大决定为30个,师生互动每天达1500次(在一个有20―40名学生的班级中)。根据这一事实,有人认为教师遇到复杂情况的几率比医生要高很多。教师职业实际上“像在其它专业领域中一样至关紧要、困难重重而且颇具挑战性”。因此,教师要达到专业的水平需要长期的努力,教师的专业成长是一个不断发展的渐进过程。如同“教育要适应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顺序性,循序渐进地促进学生身心的发展”一样,教师继续教育的内容和方法也应适合教师现有的发展水平,使教师在既有的水平上不断提高,循序渐进,一步步接近专业的标准,不能急功近利,强求他们“一次完成”。

那么。如何确定教师现有发展水平上的要求呢?广为人知的“最近发展区”理论给了我们很好的启示。最近发展区指的是儿童已经达到的发展水平与儿童可能完成的发展水平之间的区域。维果茨基说:如果儿童在最近发展区接受新的学习,其发展会更有成果。四日本学者青井和夫也指出,当“现实水准”与“当为水准”之间的差距过小,“当为”几乎都得以实现的时候,便会产生“无意义感”;而当差距过大,以我们的努力无论如何也无法填补的时候,那么我们必将会感受“无力感”。所以,应该努力使它们之间的差距达到既大于感觉到无意义又小于感觉无力的程度。所有这些都提醒我们在制定教师继续教育所要达到的目标时,一定要把握好“度”,对教师的要求必须是教师经过努力可能达到的目标,过高或过低的要求都不利于教师有效的发展。要求过低,会影响教师学习的积极性;要求过高,会使教师产生“无力感”,甚至形成职业倦怠。一位基层幼儿教师的内心思辨应引起我们的警觉:面对瞬息万变的信息,我眼花缭乱;面对各路专家的真知灼见,我无所适从。我是疲于奔命,而非游刃有余。我参加各类必需的继续教育,专业培训,记载必需的书面资料,承担必需的课题研究、公开教学。我似乎掉进了一个漩涡。

教师的自我需要与内在发展需求是促进教师持续发展的根本动力。假如我们的继续教育让教师感到是一种沉重的负担,而非自身能力发展的需要,教育的效果便可想而知了。

二、教师继续教育应力求实现“理解”与“应用”的统一

个体的发展既有连续性的一面,也有非连续性的一面。这种非连续性就表现为阶段性。对于人生阶段的划分古已有之,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夸美纽斯和卢梭等,都提出过自己对人生阶段划分的主张,并强调在每一阶段实施特定的教育内容。直至今日,有关年龄特征的研究仍是把握教育规律不可缺少的内容。自美国学者傅乐1969年编制的著名的《教师关注问卷》揭开了教师发展理论研究的序幕以来,教师专业发展阶段也成为一个蓬勃的研究领域。而且大多数教师发展阶段论的共同特点是,它们均能完整地看待教师的发展历程,将职前师资培育与在职教师的发展联结起来,视为一个连续的过程,并凸现了教师在不同发展阶段具有不同的专业表现水平、需求、心态、信念等。

研究个体发展的不同阶段的年龄特征,其目的是在教育工作中,便于从教育对象的实际出发,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育内容和方法,从而提高教育效果。而教师在不同的生涯发展阶段中,也具有“不同程度的知识、能力和教学技术;并有不同的需求、感受和态度;表现不同的行为和特质”。如果说各种教师发展阶段论的讨论可以为我们解决“理解上”的难点,那么,“应用上”的难点之一便是“对入职后处于不同的专业发展阶段的教师,是否应设计内容、方式上不同的培训方案”?教师专业发展阶段论只有在“理解上”和“应用上”两方面共同发展,才可能显示其强大的生命力。教师继续教育对应的是教师职后专业发展阶段,王秋绒将其分为新生期、平淡期、厌倦期等三个发展时期。

以下便以这三个时期为例,尝试说明如何解决“应用上”的难点。

1.新生期

刚参加工作的教师因为经过了实习阶段的摸索与适应,已较能适应现实环境,之前的师范教育使其掌握了较丰富的教育理论知识,初为人师的自豪感往往使他们对于教育工作充满信心与希望,他们的工作热情一般都很高,雄心勃勃想在教育领域有所作为。但新生期一般对工作抱有很高的期望,容易造成成就水准与本身知能差距之间的冲突。另外,各尔克(N.J.Cerke)的研究还认为教师具有被尊敬、被接受、被喜爱的社会需要。这些需要虽然可以从学生那边获得部分的满足,但是学生毕竟是不成熟的个体,他们还希望能为同事所接受,井从同事那里习得专业知能。可见,对于新生期教师继续教育的重点宜在于加强教师教学技能的习得与运用,引导他们将理论知识运用于实际教学,使其能够有效处理学生的种种问题,获得成就感。同时充分发挥优秀的、经验丰富的教师示范作用。

2.平淡期

工作二、三年后,特别是二、三年都教同一年级同一科目的教师,对于学校政策及教材教法都逐渐熟悉,在这种情形下,教师觉得工作环境已不再有太大的挑战性,只要依例行事就可以了。这个阶段也是教师职业生涯的关键时期,它是一个“要么成功,要么破产”的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时期。这时期,如果教师安于现状,固步不前,便很难有专业方面的进步;如果教师重新确定其专业目标,不断改进教学基本技能,努力提高.自身专业素养,就会逐渐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表现出积极进取的自信和愉悦。所以,此时继续教育的重点应在于如何引导教师主动寻求新知,增进教学的创造力及服务精神。

3.厌倦期

有一些教师经历了多年的教学生涯后,会产生一种奉献教育的内在化价值,乐于以教书为终身的事业。但大多数教师工作时间稍久之后,会因教学环境的种种因素,开始厌倦教学。或者因为社会变迁,教育改革,教材改变,很多新的知识、新的教育理念非任教已久的教师所能胜任,因而产生不胜负荷的倦怠感。这时教师已步人使教学僵化无生机的厌倦期。针对这种状态的教师不宜只进行单纯的新知识、新教育思想的输灌,还要重视教师教学态度的改善和专业精神的培养,以引发教师内在的教育动力,乐于教学。

必需指出的是,教师专业化“是一项极其复杂的历程,绝对无法用单纯的、单一因素的参考架构便能得到充分而周全的理解”。而且,对教师各个发展阶段也不能等同视之,还可以考虑是否应凸现其中的某一阶段。例如,有论者就非常关注教师专业发展的“危机阶段”或“厌倦期”,也有学者强调对新任教师的教育。但以上认识起码可以作为我们继续前进的基点。

三、教师继续教育应妥善处理教师专业标准与教师个体特征之间的关系

不同个体的具体发展既受个体发展基本规律的制约,又纷呈差异与独特。进入教育过程的个体是一个非常具体的、生气勃勃的人,“他有他自己的历史,这个历史是不能和任何别人的历史混淆的。他有他自己的个性,这种个性随着年龄的增长而越来越被一个由许多因素组成的复合体所决定。当我们决定教育的最终目的、内容和方法时,我们又如何能够不考虑这一点呢”?因此,教育要适应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做到因材施教。教师专业发展虽然有其阶段性,但教师个人的特征在工作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从事教育工作的教师同样也是非常具体的人,他有自己的社会背景(包括性别、年龄、专业教育、担任职务、工作年限等),有某方面突出的专业能力,也有特定的个性倾向。在具体的教育过程中,应切实了解成员的性格、能力、教育水平、实践经验等方面的差异,培养出不同层次、具有不同专长的教师,这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当前被学术界热烈探讨的话题之一是教师专业标准。提倡将教师培养成“能干型实践者”有之;认为教师的反思探究能力很重要者有之;还有一片响亮的呼声,主张教师成为研究者。不可否认,上述这些能力对教师都很重要,但这些观点描述的都是理想的教师,而非实际从事教育工作的教师。如果我们能够使每一位教师都具有上述三方面的能力,这当然是最完美的状况。然而事实却是,每一位教师都有不同的教育背景、能力专长和教学经验,可能有一些教师研究能力较强,而另外一些教师更适合从事本职教学工作。倘若硬要将后者培养成研究型教师,真是勉为其难了。正如有的学者指出的那样,教师无须成为生产流水线上生产出来的批量产品,每一个教师都只能创造一个有自己特色的教育小花园。也许只有有千差万别的老师,才可能造就出个性丰富多彩的学生。可见,比较切合实际的做法可能还是要依据每个教师具体的个人特征,“施予个别化教育计划,以求因势利导之效”当然,根据教师个体特征而进行的教育和培训也不是没有,但此类培训涉及对象的范围和针对性还远远不够。

第3篇

音乐教育作为当前艺术教育的重要课程,其教育质量影响着学生对音乐艺术的感悟和学习,而音乐美学基本理论作为音乐教学的重要理论依据,对音乐教育有深远的意义。所以,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背景下,探讨音乐美学理论基础的哲理性、情感性和社会性对音乐教育实践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能促进音乐教育的更大发展。

一、哲理性的特点

音乐美学所研究的音乐本质、特征、功能、理论结构、实践演化程序等,都具有一定哲理性。依据认识论,音乐艺术美的形成主要经历了如下三个阶段。

(1)实践――客体的映象阶段。音乐是一种心灵的声音,音乐教学就是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与感悟,体验生活、体验人生,只有经历实践的感悟,才能体会到音乐的美,才能真正感悟到音乐的哲理性。这也是当前音乐教学实践中老师和学校致力于创作条件、环境让学生去感受自然、认识人生、了解社会的原因所在。

(2)实践――认识的飞跃阶段。音乐的产生主要是依靠人类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来实现的,这个主观能动性的创作过程主要分两段:实践是创作音乐的源泉,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是需要实践经历作为依据的。所以,第一阶段是人投入到社会实践活动和生活中获取音乐创作的感性材料,再经过感性和理性的思考将这些材料进行删减、筛选,最终将其变成自己的精神财富;有了实践经历、感性材料及丰富的精神财富后,下一步要做的就是将这些变成音乐作品。因此,第二阶段是创作阶段,需要创作者拥有较强的音乐素质和音乐欣赏水平,将丰富的感情凝练创作成音乐作品,将感情糅杂在音乐中。

(3)认识――实践的第二次飞跃阶段。一个音乐作品被创作出来并不意味着它就是成熟的艺术作品,要将其投入到实践中进行检验,因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将音乐作品投入实践被称为第二次飞跃,这个过程是音乐美学将其自身价值在实践中展现出来的过程。

上述三个阶段理论是对音乐艺术美创作的简单概括,实际的音乐艺术美创作远比这要复杂、细致,创作过程的影响因素数不胜数。音乐美学具备哲理性,这种哲理性决定了在进行音乐美学基础理论或其领域研究时必须遵循的认识论,才能保证研究思想的思辨性、自由性及多维性。

二、情感性的特点

音乐创作是人类内心情感的表达,是将情感糅杂在音乐作品中的过程,情感也是音乐美所在,是其核心。音乐创作最终的情感主要有以下几种:首先是激情。没有激情是无法进行音乐创作的。激情能将人们在实践活动中的压抑、快乐、激动、愤怒、悲观等情感化为音乐创作的动力,加速音乐创作的过程,将生活激情转化为音乐创作激情,而创作者的创作激情和思想情感会在作品演奏时传达出来。其次是想象。想象力是将实践经验、感情等转化为音乐作品的重要心理能力。这种想象力建立在创作者有较高的音乐素质和音乐水平基础上,是在拥有实践经验和感情基础的前提下的灵感迸发,凭空想象是无法创作出音乐作品的。实践经验和感情是音乐创作的源泉,想象力则是将这些源泉转化为音乐作品的根本动力,没有想象力,这些源泉只能是一潭死水。最后是灵感。灵感的出现不是偶然,是一种量变到质变的体现,有了灵感,音乐创作就能从稚嫩变得成熟。灵感对艺术创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灵感的得来绝不是凭空而来,它是经过不断思考和努力及建立在广大人民群众劳动成果基础上得来的。所以,不能将灵感神秘化,要客观看待灵感这一心理活动。情感是人类独有的,我们必须认识且重视情感在音乐艺术创作中的重要作用,将其科学化、明了化,这有利于后来人的音乐创作。只有深入实践,不断积累,不断思考,才能将实践经验转化为情感体会,这也是音乐教育的重要作用所在。

三、社会性的特点

音乐美学理论的社会属性,要求教师在音乐教育过程中必须站在历史唯物主义立场上,从促进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根本利益出发,科学地阐明音乐艺术的社会性问题。一方面,不应该有那种从狭隘出发的功利性,对音乐的社会性质进行简单化的理解,把音乐的社会功能只局限于为某一阶级服务,片面强调音乐的政治功能而否定其审美、愉悦功能。另一方面,也要避免只讲自然共性,从而脱离社会现实的错误倾向。

第4篇

关键词:基本原理概论;案例教学法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3)08-0026-02

案例教学法是以具体的教育情景为依托,以学生的参与为中心,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目标的新型教学方法。基本原理概论是大学生系统学习基本原理的核心课程,理论性强、比较抽象是学生的普遍感受,因此,引入案例教学法,通过创设特定的教育情景,激发学生的主动和创造性思维,有助于学生实现从具体到抽象、从个案到一般理论的认识飞跃,同时培养运用基本理论和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本文着重探讨在该课程中如何选择并使用案例

一、选择案例的原则

案例是案例教学的核心,精心选择案例是关键。案例选择既要满足案例的一般要求,又要反映并突出基本原理概论课程的特性。根据该课程的特点及大学生的认知能力和特点,本文认为教学案例的选择应满足以下要求。

(一)典型性原则

典型性包含两方面含义,一是案例的选择要紧扣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要求,不能跑题;二是案例要具有代表性,即案例包含的信息要完整,对案例的深入讨论能够反映该类事物发展变化的一般规律和结论。

(二)启发性原则

与传统教学方法不同,案例教学的目的就在于通过对案例的分析和讨论,使学生培养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步树立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因此,案例要能引人深思,启发思路,使学生在积极参与中深化认识,培养能力。

(三)综合性原则

综合性是对案例的进一步要求,它意味着案例所包含信息要丰富,覆盖的知识点越多越好。这样的案例不仅对特定知识点有很好的启示作用,对案例的深入分析还能引申出相关知识点,既彰显理论在逻辑上的一致性,又能保证思维的深度和连贯性,避免频繁引入新材料而引起的杂乱和注意力调整。

(四)鲜活性原则

大学生思维活跃,乐于探究,善于批判,但是知识和阅历有限,因此案例要与大学生的知识结构相契合,从而最大限度地激发大学生探究的兴趣。由此,鲜活性包括三类:首先,社会生活中的重点难点问题。此类问题不一定是新问题,但具有公认的重要性,探究其解意义重大,社会关注度高,也是大学生乐于关心的问题。其次,社会生活中的热点问题。此类问题一般是正在发生的、影响较大的问题,大学生对其有自己的基本看法和判断,易于深入。第三类是和大学生学习生活密切相关的带有普遍性的问题,大学生迫切需要获得帮助和指导。

(五)方向性原则

方向性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本质属性,培养大学生运用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解决问题,帮助大学生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信念是该课程的重要目标。因此,在案例选择中要牢牢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和政治原则,不能不分青红皂白地任意选取事件和人物,只是引入案例,不做任何价值判断。

二、案例教学法

(一)案例教学中的问题设置

问题是案例教学的轴心和焦点,问题设置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关系到案例教学的成败。唐世纲、李枭鹰指出[1],案例教学中的问题必须具备两个条件:其一,问题本身能激活学生的内在动机,即问题具有挑战性;其二,问题的初始状态与目标状态间的缺失能够弥补,且弥补的内容是开放发散的。问题具有挑战性才能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而问题可解,即“问题的初始状态与目标状态之间的缺失能够弥补”则构成案例有效的前提。“弥补”过程即是案例教学中的分析、探讨与交流过程,是学生运用有关原理、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其结果是使学生的认知结构出现量变或质变。

在问题设计中还应始终强调问题的针对性,即问题的目标状态必须指向教学任务中的核心概念和原理。案例材料的新颖、问题的挑战性有助于激发学生参与的兴趣,但对问题的求解结果如果和教学目标、教学任务毫不相关,这样的问题就不是好问题,只是增加了课堂的趣味性而已。

(二)展示案例,分析讨论

展示案例既可以在讲授知识点之前也可以放在讲授知识点之后,其方式也多种多样,可以是图片、文字、视频、录音等。对案例的分析讨论是案例教学的中心环节,是在教师导演下学生自主学习、探究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不再是传统教学方法中的听讲者和知识接受者,而转变为积极主动的参与者,根据案例材料分析思考,形成自己的结论。教师则扮演指导者和推动者,处于从属地位。

案例教学的具体实施方法多种多样,在课堂教学中可以综合运用。如,黄明、郭大伟认为[2],案例教学法包括讨论法、质疑法、提示法和操作法。本人认为上述四种方法间具有内在统一性。一般而言,讨论以学生为主,质疑则师生均可应用,同学之间可相互质疑,同学可以向教师质疑,教师也可以通过向学生质疑引导讨论的方向,向学生提示分析问题的思路,引导讨论向有效争论的方向进行。

下面结合本人教学过程中一个案例做进一步分析。在第一章实践观教学中讲授实践的基本特征时引入案例“何作庥院士谈本届(2004年)诺贝尔物理奖――夸克粒子理论研究我国早于美国”。该案例在介绍完实践观的涵义,进一步分析实践的基本特征时引入。实践的物质性、主观能动性较易理解,难点在于理解实践的社会历史性,因此上课时把社会历史性作为重点,引入案例。

本案例的重点内容是何作庥院士对获奖事件的评价,可以用四个字概括:一是遗憾,二是钦佩。据此设计了两个问题:(1)何作庥院士遗憾什么?为什么该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不是中国科学家?(2)何作庥院士为什么佩服美国人?

学生以举手发言的方式围绕上述问题展开讨论,各抒己见。由于该问题具有较强的发散性与现实相关性――诺贝尔奖、中国的科技发展、钱学森之问、李约瑟问题的求解等都可纳入讨论,学生参与踊跃,从经济、文化、教育、科学等不同角度进行分析,各有所见。在此过程中,教师主要是通过提示等方式“帮助”学生展开思路,清晰地表达个人的观点,同时也肯定学生从多元角度分析看待问题的意义,引导讨论的顺利进行。通过对科学研究这一实践基本形式的个案探讨,实际上已触及了实践的社会历史性特征,不仅深化理解了理论,同时又是自觉运用理论和方法分析现实问题的训练。当然,学生的分析探讨主要是从具体情况出发所做的具体分析,实践的社会历史性特征是一般理论,需要教师在总结评述阶段提升概括。

在讨论阶段要注意的一个问题是,作为“导演”的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引导和鼓励学生进行自主思考,形成自己的判断,不能过早地肯定或否定某种观点,抑制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三)总结评述

这一阶段的任务主要是从案例讨论中引申出一定的结论。在讨论中,学生们提出的观点有的客观正确,有的幼稚偏激,这就要求教师在案例教学的最后环节加以引导和点拨,讲明案例的关键点,以及该案例讨论中的长处和不足,揭示出案例中包含的原理,扩展、升华学生对案例的认识,同时在方法论方面再受启迪和提高。

例如,在讲解第一章第二节“事物的普遍联系与发展”时,引入“大发展还是大破坏――百电争利神农架”案例。该案例的目的在于通过实例分析与讨论,揭示现实事物之间存在的普遍联系,引导学生理解唯物辩证法的普遍联系观点,并学习运用唯物辩证的眼光看问题――从事物的联系、运动以及它们的产生和消逝方面去考察问题,而不是仅仅把事物看做是孤立的、应当逐个地和分别加以考察的一成不变的研究对象。

本案例展示借助多媒体设备用一组图片呈现出来,包括神农架小水电规划布局图、优美的神农架风景图片以及由于小水电过度开发而导致的干涸的河床图片。鲜明的对比形成很强的视觉冲击,学生们很快就进入了情景之中。本案例中设置的问题是:神农架地区在狭小的地理范围内密集建立了数量众多的小水电,且已经造成河流断流和生态破坏,这样的发展,究竟是发展还是破坏?应该树立什么样的发展观?

学生们围绕案例材料展开讨论,小水电背后的利益冲动,小水电――河流干涸――生态破坏之间存在的客观制约与依存关系逐渐清晰,应该树立什么样的发展观也有了坚实的事实基础。在总结评述阶段,一方面肯定了同学们客观正确的分析,同时对讨论的结果进一步作理论提升,概括出唯物辩证法关于普遍联系的观点,指出案例中折射出的经济发展中当前与长远、经济建设与资源环境保护、地方获益与环境治理中国家埋单的矛盾关系及这种只重眼前利益、局部利益的偏激式发展道路的短视性,并建构起如下观点:在实践中要善于分析事物的具体联系,确立整体性观念,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当前与长远的关系等。

精心选择设计的案例,辅以精心组织和引导,活跃了课堂气氛,提升了学生学习思考的主动性,提升了理论教学的实效。然而,在操作中依然存在学生的广泛参与与教学效率低、学生和教师的知识结构对案例的选择与应用制约明显等问题,有待求解。

参考文献:

第5篇

关键词:美育 嵌入 提升 基本原理概论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216(2015)07C-0010-02

基本原理概论(以下简称“原理”)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重要阵地。以前学者的研究大都是在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体系架构内探讨如何去完善教学内容与方法,而受制于时代环境、分析模式、课程主旨和课程内容的制约,效果总是难以达到预期。本文将探讨把美育嵌入“原理”课,以建构一个更为充实和完善的理论架构和方法体系,提升教学效果。但因为美育内涵在不同文化和背景下会呈现巨大差异,我们需要先明确“原理”课视野下“美育”的基本内涵,这样我们的探讨才能在一个相对明确的范围内进行。作者认为,“原理”课视野下的美育应是一种“人文思想美育”。因为:(1)“原理”课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最终目的是要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因此,“原理”课背景下所有的教育形式都不能脱离人文和思想的内涵,美育也不能例外。这决定了“原理”课上的美育绝不仅仅是“美学理论教育”“美的形式教育”或艺术教育,上述的教育方式都仅仅是完成美的价值教育和情感教育的手段和工具;(2)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礼乐一体”文化。中国人认为最美的东西往往都必然包含价值和道德因素。如孔子说“兴于礼,立于诗,成于乐” “尽善”方能“尽美” ;孟子说“……故理义悦我心,犹刍豢之悦我口”。因此,本文所述“原理”课视野下的美育是指通过具象的美的形象和方式来传递美的价值的一种人文思想美育,是如李泽厚先生所说的一种居于各实用美育、理论美育之上的哲学美育。

一、 美育教学在视野关怀上对“原理”课的提升

“原理”课主要是系统讲授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这决定了其主要内容是对客观规律和社会发展趋势的揭示;其探讨主题是自然和人类社会的存在方式;其分析视野是宏观上的建构与把握。因此,虽然的最终归宿是人――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原理”课中的每一个范畴、理论、命题也都蕴含着思想、情感、道德、人文和价值观的追寻,很多的教师也在讲授的过程中不断将规律的揭示与价值的分享相结合,但“原理”课的主要内容、探讨主题、分析视野决定了其很难去更多地关注个体的生存体验和情感状态,很难去关注学生差异化的生活焦点和兴趣指向。而当今中国市场化、民主化、网络化的不断发展必然会导致人们利益的个体化,进而形成学生关注焦点的微观化和具象化。因此现代学生关切点和情绪的激发点一定是自我的利益、情感、兴趣和梦想,而与学生生存状态无直接关联的自然规律、社会规律,人类社会的发展趋势和状态,往往很难直接激发学生的兴趣。很多学生在谈到为什么不喜欢“原理”课时,都会说“原理”课的内容“过于宏观,脱离实际,不能激发兴趣”。而梁启超先生曾说过“天下最神圣的莫过于情感。用理解来引导人,顶多能叫人知道那件事应该做,那件事怎样做法……用情感来激发人,好像磁力吸铁一般……所以情感这种东西,可以说是一种催眠术,是人类一切动作的原动力”。因此,“原理”课应从关注个体情感、个体趣味入手,然后引导学生关注现实和社会,最后达致对规律的揭示,但宏观化、理性化、理论化的“原理”课又很难直接实现这一点。因此需要把一种充满个体化、情感化的介质融入“原理”课的教学过程,而美育恰恰符合这一特征。

我国美育的积极倡导者先生明确指出:“美育者,应用美学之理论于教育,以陶养感情为目的者也。”我国当代著名美学家朱光潜先生也认为:“美感教育是一种情感教育。”审美虽然不是对现实要求的直接回答,也不是对某一文化信念的简单认同,但是能在无功利性情境中创造属于个人的完整人格的审美空间。因此,美育的嵌入可以较好地弥补“原理”课在激发学生情感和微观关注上的不足,正如杜勃罗留波夫所说:“我们的感情总是被生动的形象引起的,而不是被一般的概念引起的。”美育的个体关怀与“原理”课的宏观视野,美育的情感切入与“原理”课的理性揭示是互补的,美育的嵌入必能提升“原理”课的吸引力。

二、美育教学在分析模式上对“原理”课的提升

“原理”课往往是通过概念、推理和归纳的直线性分析模式来论证理论和解释现实。这保证了“原理”课的科学性和严谨性,但是这样的一种分析模式也会给许多学生理解和掌握这一知识体系带来一定的挑战。

(一)“原理”课的最大特征和魅力是其整体性

只有让“学生从整体上了解,把握的最基本原理,完整地掌握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展现的实效性和生命力,才能走出当前教学的困境”。但通过概念界定和逻辑推理的方式来讲授“原理”课,一是在内容方面由于学时及教师的专业限制,教师很难去讲深、讲好每一个问题,从而破坏了知识之间的联系,损害“原理”课的整体性和有机性。二是当教师在进行概念讲述和逻辑推理时,由于概念本身的本质细分性、逻辑空间性和社会功利性,学生得到的知识必然是碎片化的。再加上概念、推理、归纳等这些纯粹知识性的讲授,很难使学生进入一种“怡然”和“忘我”的状态,进而从具体的知识中超脱出来,形成完整的思维方式和整体性的价值取向。这是很多学生在学完“原理”后会变成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者的重要原因之一。而通过具象的美来触发学生的直觉体悟,在体悟的基础上达致对抽象规律把握的美育却能克服上述缺点。“对世界或人类社会的事物形象掌握得越多,越有助于抽象思维”,“人类心理中最基本的特征是在意识经验中显现的整体性,整体性也是我们直觉思维最显著的特征,直觉思维从认识过程一开始就把对象作为一个整体来观照”。因此,20世纪上半叶法国生命哲学家柏格森认为,直觉是通往实在之路,是真正能获得关于实在的内在知识的方法。

(二)“原理”课直线型概念推理模式的不同

中国的农耕文明和宗法文明背景决定了中国人的思维模式必然是“天人合一”的整体直觉思维。儒家的道德直觉(如孔子的“默而识之”、孟子的“不虑而知”、苟子的“大清明”,朱熹的“豁然贯通焉”)、道家的自然直觉(如老子主张“涤除玄览”,庄子主张“心斋”“坐忘”)、佛家的宗教直觉(如禅宗的“不立文字”“见心见性”“无念为宗”等),都是通过直觉体悟把主客体当下冥合的高峰体验推到极致。因此,即使谈论的是哲学上的抽象存在,中国人也不习惯于从界定概念入手,而是会通过情境化和体验化的方式来获得认知,而美育恰恰就是一种情境化和体验化的教育方式,一首音乐、一张图片、一座雕塑、一首诗都是要大家进入情境,运用直觉忘却自我才能真正体验。因此,美育的直觉体悟性往往更符合中国学生的心理特征,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三、美育教学在内容体系和教学体系上对“原理”课的提升

“原理”课虽然是大学才开设,但当中的部分内容、基本规律,学生往往从中学就已经开始接触并有了适当了解,再加上“原理”课规律性和浓缩化的特征,导致当中的一些核心概念如物质、意识,实践、认识,生产力、生产关系,对立统一,联系、发展等会反复出现,而在“边际效用递减”原则的作用之下,学生对“原理”课内容的兴趣必然会受到抑制,甚至感觉疲惫。因此,必须嵌入一种具有多元性、丰富性的表达方式,来提升“原理”课对学生的吸引力。而美育的方式、介质恰恰具有这一特征,因为美的教育方式可以是各式音频视频、各种图片歌曲、各类故事案例,也可以是学生能直观感受的自然景观、人文景观或社会现象,且美育传递的内容可以是美术、音乐、雕塑、建筑,也可以是政治、经济、文化现象,还可以是人生哲理和终极关怀,因此通过具有多元化和丰富性的美的切入,往往能够通过不断变动的新鲜元素来打破“原理”课给许多学生留下的单一不变的重复感和疲惫感,调动学生的兴趣。

“原理”课的内容高度理论化、抽象化和简洁化,但教材的受众群体大多是大一、大二的学生,这些学生往往感性具象思维能力较强,理性抽象思维能力较差,这导致很多学生觉得“原理”课过于艰涩难懂,从而失去对这门课的兴趣。再加上人的思维特征往往是由个别到一般,没有具象的切入引导而直达抽象和一般,很多学生接受起来必然较为困难。因此,要想使“原理”课的抽象化和理论化的内容被学生接受,就必须寻找一座很够很好沟通微观与宏观、个体与社会、具象和抽象的桥梁。而通过具体的美的形式来进行启发、引导、把握整体的美育恰能较好地契合以上需求。中国自古就有“立象以尽意”“应物象形”“澄怀味象”“意象”“兴象”等说法,都是强调美的具象性。德国哲学家黑格尔也认为“美只能在形象中见出”。不论是社会美、自然美还是艺术美,作为内容和形式的有机统一,它的内容都要通过由一定的色、形、声等物质材料及其组合构成的外在形象来加以表现,从而才能成为人的直观对象,被人感知。因此,“形象性”或“具象性”是美的基本属性。这样一种具象性的美的教育方式对抽象与宏观的“原理”课的嵌入,就能够很好地实现具象切入与宏观把握的统一。

综上,美育在视野关怀、分析模式、内容体系和教学体系上都能与“原理”课进行互补,进而提升“原理”课的教学效果。因此,美育对“原理”课的广泛嵌入,必能为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提供思想、价值和信仰支撑。

参考文献:

[1]李泽厚.中华美学・美学四讲[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

[2].对于新教育之意见[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

[3]李泽厚,刘纲纪.中国美学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

[4]梁启超.梁启超全集[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

第6篇

论文摘要:管理学原理是随着管理能力在经济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渐受关注而形成的;《管理学原理》是管理类各专业必修的专业基础课。其教学目的是,通过学习,使学生系统地掌握管理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并增强学习、研究、应用管理学的能力。它涵盖两条主要的逻辑路径:管理理论与管理职能;这一致思路径规定了管理学原理的基本概念及应当采取的教学策略。/

一、引言 简历大全 /html/jianli/

人类的管理活动有着悠久的历史,管理思想来源于人类社会的管理实践。事实上,无论是在东方还是在西方,我们都可以找到古代哲人在管理思想方面的精彩论述。随着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管理的重要性——管理是促进现代社会文明发展的三大支柱之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固然需要丰富的资源与先进的技术,但更重要的还是组织经济活动的能力,即管理能力;从这个意义上说,管理本身就是一种经济资源,作为“第三生产力”在社会中发挥作用。//html/lunwenzhidao/kaitibaogao/

1911年出版的《科学管理原理》的引言中,“科学管理之父”泰罗开宗明义地指出,这篇论文的宗旨之一是“论证最佳的管理是一门实在的科学,基础建立在明确规定的纪律、条例和原则上,并进一步表明,科学管理的根本原理适用于人的行为——从人们最简单的个人行为到我们大公司的业务运行”。现代意义上的管理学应运而生,并迅速发展为社会科学的一个专业领域。//html/lunwenzhidao/kaitibaogao/

二、《管理学原理》的基本问题

任何一门学科的形成和定型都有三个关键性标志:明确的研究对象、独特的致思路径和完整的概念系统。弄清这三个方面的基本问题,无论是对一门学科的理解和把握,还是对于该学科教学策略的选择,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管理学原理》的研究对象

管理学的研究对象是揭示管理的客观规律性,即如何按照客观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的要求,合理组织生产力,不断完善生产关系,适时调整上层建筑以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管理学原理是从管理中总结、归纳、抽象和概括出来的科学原理,它着重研究管理的客观规律和具有共性的基本理论,具体研究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合理组织生产力。这是由管理的自然属性决定的,是由发展生产力的需要与社会化大生产决定的。社会化大生产的顺利进行需要管理,需要研究如何配置组织中的人力、财力、物力,以及信息等各种资源,“物尽其才,人尽其用”,使各要素充分发挥作用,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率,以实现组织目标和社会目标的相互统一。因此,怎样计划安排、合理组织及协调、控制这些资源的使用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就是管理学原理研究的主要问题。完善生产关系。这是由管理的社会属性决定的。一方面,不同的历史阶段,不同的社会文化,会使管理呈现一定的差别,这种特殊性决定了管理应着重研究如何处理组织中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尤其是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矛盾关系问题;研究如何建立和完善组织机构设立、人员安排以及各种管理体制问题;研究如何激发组织内部成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实现组织目标而服务。另一方面,管理总是在一定的生产关系下进行的,不同的社会制度使得管理体现着生产资料所有者的意志和利益,这一“印记”决定了管理学原理应该研究如何使组织内部环境与其外部环境相适应的问题;研究如何使组织的规章制度与社会的政治、经济、法律、道德等上层建筑保持一致的问题,建立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新秩序和规章制度,从而维持正常的生产关系,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二)《管理学原理》的致思路径 思想汇报 /sixianghuibao/

管理学原理作为一门科学,研究管理活动的规律性,解决与管理活动有关的生产力、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等方面的问题,已形成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其构造形如金字塔,其顶端是具有指导作用的理论体系,底部是关于管理过程、管理对象以及相应职能的科学系统,中间则对应着管理层级和管理领域。/

那么,管理学原理在研究正式组织实现组织目标这一过程中又是怎样致思的呢?管理学原理首先从管理理论入手。通过分析,研究人类过去丰富的管理实践经验和理论,认识管理思想、理论和制度与方法的演变发展规律,继承前人的经验和成就,古为今用。因此,绝大多数的学者在编撰《管理学原理》教材时,都考虑将“管理理论的产生和发展”放在着作的第一章或第二章;因为,大家的思考逻辑基本一致:管理理论与方法是一个历史的发展和演化的过程,管理理论和管理思想的形成与发展,反映了管理科学从实践到理论的发展过程,研究其产生和发展是为了继往开来,继承发展和建设现代的管理理论。通过对管理理论的产生和发展的研究和介绍,可以使读者更好地理解管理学的发展历程,有助于掌握管理的基本原理。//zuowen/

其次,任何一门科学都有其基本的原理,管理科学也不例外。管理的基本原理是指带有普遍性的、最基本的管理规律,是对管理工作的实质及其基本运动规律的表述,也是研究管理活动的过程和环节、管理工作的程序等问题的解决之道。诸如:决策的制订、计划的编制、组织的设计、过程的控制等,这些活动都有一个基本的原理和原则,是人们进行管理活动都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具体表现在管理过程及相应的职能,即计划、组织、领导与控制,这是管理学原理体系的坚实基础。我们必须学习和掌握它,做到活学活用。/

再者,人是管理活动的主体。管理活动与组织成员的行为有着密切关系。因此,一方面,管理者的素质高低、领导方式、领导行为、领导艺术和领导能力,对管理活动的成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即研究“领导的有效性”。另一方面,员工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是高效率完成组织目标的基础和前提,即研究“激励员工的主动性”。/

(三)《管理学原理》的基本概念 总结大全 /html/zongjie/

概念是理论致思凝结而成的逻辑环扣,也是把握研究对象的基本方法和工具;概念之间的关系则构成一定的理论体系。与上述致思路径相应,管理学原理有以下一些主要基本概念。//html/jianli/

1.管理理论。管理理论着重从历史的方面研究管理实践、思想、理论的形成、演变、发展,知古鉴今。//html/jianli/

一般来说,管理学形成之前可分成两个阶段:早期管理实践与管理思想阶段(从有了人类集体劳动开始到18世纪末)和管理理论产生与发展阶段(从18世纪末、19世纪初开始)。真正意义上系统化的管理思想与理论,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劳动组织的日益庞大而逐步发展起来的,分为三个阶段:古典管理理论阶段(20世纪初到20世纪30年代行为科学学派出现前)、现代管理理论阶段(20世纪30年代到20世纪80年代,主要指行为科学学派及管理理论丛林阶段)和当代管理理论阶段(20世纪80年代至今)。/

根据不同理论的表述,追本溯源,我们可以找到各自的核心基本概念,也是这些管理理论的思想起源。具体来说,诸如:“效率”与“标准化”之于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管理职能”与“管理原则”之于法约尔的“一般管理原理”,“层级结构”与“权力”之于韦伯的“行政组织理论”,“人性假设”与“非正式组织”之于梅奥的“行为科学理论”,“决策”与“满意原则”之于西蒙的“理性决策理论”,“系统”与“协作”之于巴纳德的“社会系统理论”,“竞争”与“战略管理”之于波特的竞争战略理论,“工作流程”与“企业再造”之于迈克尔·哈默与詹姆斯·钱皮公司再造理论。等等。管理职能。所谓管理职能,是对管理过程中各项行为的内容的概括,是人们对管理工作应有的一般过程和基本内容所作的理论概括。管理活动是人们进行的一项实践活动,是一项实际工作,是一种行动。人们发现在不同的管理者的管理工作中,管理者往往采用程序具有某些类似、内容具有某些共性的管理行为,比如计划、组织、控制等,人们对这些管理行为加以系统性归纳,逐渐形成了“管理职能”这一被普遍认同的概念。//html/lunwenzhidao/kaitibaogao/

管理职能一般根据管理过程的内在逻辑,划分为几个相对独立的部分,但是划分管理的职能,并不意味着这些管理职能是互不相关、截然不同的。划分管理职能,其意义在于:管理职能把管理过程划分为几个相对独立的部分,在理论研究上能更清楚地描述管理活动的整个过程,有助于实际的管理工作及管理教学工作。划分管理职能,管理者在实践中有助于实现管理活动的专业化,使管理人员更容易从事管理工作。在管理领域中实现专业化,如同在生产中实现专业化一样,能大大提高效率。同时,管理者可以运用职能观点去建立或改革组织机构,根据管理职能规定出组织内部的职责和权力及它们的内部结构,从而确定管理人员的人数、素质、学历、知识结构等。/

计划职能对未来活动进行的一种预先的谋划。主要内容:目标与任务分解,目标实现方式与途径选择,进度控制与调整等。/

组织职能为实现组织目标,对每个组织成员规定在工作中形成的合理的分工协作关系。主要内容:组织设计,人员配备,组织运行及组织变革等。//html/zongjie/

领导职能管理者利用组织所赋予的权力去指挥影响和激励组织成员为实现组织目标而努力工作,主要内容:指挥引导,激励鼓舞,协调沟通等。//html/jianli/

控制职能是保证组织各部门各环节按预定要求运作而实现组织目标的一项管理工作。主要内容:确立标准,衡量绩效,纠正偏差等。/

三、《管理学原理》的教学策略 简历大全 /html/jianli/

第7篇

关键词:开放教育;教务管理人员;基本素质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2)12-074-02

一、开放教育教务管理的主要内容及特点

开放教育教务管理属于远程教育中的非学术性支持服务,包括招生管理、教学管理、学籍管理、考务管理、成绩管理、毕业审核及收费管理等内容。

电大开放教育教务管理是一种基于网络的由中央电大、省级电大和电大分校、工作站分级管理的管理模式。其特点是:第一,教务管理统一使用中央电大的开发的新版(2006版)和旧版教务管理软件。新版教务管理软件包含招生、课程、专业规则、学籍、选课、考务、成绩、毕业审核、收费、免修免考等模块的管理功能;而旧版教务管理软件也包含招生、计划、学籍、考试、成绩等模块的管理功能。第二,教务管理是基于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的管理。中央电大与省级电大之间、省级电大与所属分校之间、分校与教学点之间、教学点与学生之间,教务管理的数据处理和数据传递均通过计算机和网络来完成。第三,教务管理中的教学管理是通过各级电大在线平台实现的。电大在线是电大实现教学支持服务的远程教育系统,它主要提供网上学习、网上答疑、在线讨论和在线考试等服务。第四,教务管理中的管理制度化和规范化是管理科学化的重要体现,也是广播电视大学系统发展的必然要求,每个管理者都必须严格按要求来操作。第五,教务管理中的管理个性化主要体现在各级电大对教务管理人员的具体要求上。管理级别范围不同,具体要求也不同。

二、开放教育教务管理人员的基本素质要求

1.良好的工作品质和职业素养。广播电视大学实施系统办学、分级管理,其教务管理工作对各类数据的准确性和时效性要求高。管理工作的内容多、覆盖面广,较为繁杂,在此状况下热情周到、心平气和、不出差错地开展工作,是对教务管理者的基本要求。从事教务管理工作还要有一定的职业素养。一方面,教务管理不同于普通的行政管理,它兼有行政管理和教学管理两种职能;另一方面,不是任何人都适合做教务管理工作,只有接受过高等教育,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熟悉现代远程教育特点和现代教育技术,且了解电大开放教育的教学管理与学生自主化学习过程的人,才能承担起开放教育教务管理工作的重担,做好管理工作。

2.高度负责的服务意识。教务管理的核心是为教学和学生服务。牢固树立为教学、为学生、为基层电大服务的意识,提倡和坚持教务管理工作是管理与服务并进,且以服务为本、以服务为先的工作理念和工作原则,是开放教育教务管理的价值所在。电大教务管理工作内容多,工作量大,考试成绩核查、新生信息录入、毕业生成绩预审等,稍有不慎就可能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教务管理人员只有坚持以服务为本、以服务为先的工作理念,从教务管理工作的规律出发,认真做好每环节的工作,才能保证不出差错,少出差错。高度负责的服务意识,是现代远程教育管理的要求,也是做好教务管理工作的前提和要求。

3.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开放教育教务管理工作程序严密、规范,同时工作头绪多、时间紧。这要求教务管理人员不仅要承担常规教务管理工作,还要承担部分日常行政工作,既有动态的学籍异动、成绩变更等数据管理,又有静态的各类文件文档的管理。在实际工作中,教务管理人员既要坚持原则,又不能过于死板,既要认真做好日常管理,又要善于处理一些突发性事件。广播电视大学分级管理的特点要求岗位间高度配合。各岗位、各部门之间只有相互协作,互相配合,才能出色地完成各项管理任务,确保开放教育教学和其他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4.一定的业务工作能力。教务管理是一门专业学科,具有多元性与综合性的特点。要做好教务管理工作,必须具备一定的管理技能和业务知识。开放教育属现代远程教育,其教学模式、管理模式决定了其开放教育教务管理也有别于普通高校。开放教育教务管理中各类数据处理与传递有很强的时效性要求,因而从事现代远程开放教育的教务管理人员还必须具有较强的远程教育业务能力。

5.熟练的计算机操作技能。远程开放教育自身的特殊性决定了其教务管理工作较之传统的教务管理有不同要求。使用计算机和网络处理、传输各类教务管理数据,在提高数据准确性与时效性的同时,也对教务管理人员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务管理人员只有熟练掌握和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完成日常的教务管理和各类数据的汇总上传,才能保证电大系统正常、高效地运行。

三、提升开放教育教务管理人员素质的途径

1.加强思想教育,提高教务管理人员的服务意识。管理就是服务。做好开放教育教务管理工作,要求教务管理人员必须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教学服务、为教师服务的意识,热爱管理工作,做事公正,虚心听取各方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加强思想教育,强化服务意识,是做好教务管理工作的前提。此外,由于教务管理专业性强,各级电大领导要从思想上重视教务管理工作,从人事制度上保证教务管理队伍的相对稳定,确保教务管理工作顺利进行。

2.加强业务学习,提高教务管理人员自身的业务素质。第一,开放教育教务管理的工作人员必须具有较丰富的开放教育相关知识,熟悉开放教育教学教务管理的相关要求,了解开放教育各专业的课程设置结构及原则,各教学环节的安排和衔接、课程考试方式、考试安排等情况,并能熟练使用中央电大研发的新旧教务管理系统,完成相应的专业规则的制定以及学籍异动、成绩变更等各项业务,同时还要不断加强对现代信息技术和现代远程教育理论的学习,以确保教务管理工作跟上开放教育的发展和变化。第二,教务管理人员必须熟悉高等教育和管理的基本原理。电大开放教育是现代远程高等教育,这要求教务管理人员既要了解高等教育的发展现状,掌握现代远程教育及管理的基本知识和管理技能,又要熟悉开放教育的教学过程和电大开放教育教务管理的制度及要求。第三,教务管理人员必须熟练掌握省级电大在线平台中各个模块的使用方法。电大在线是开放教育用于教学和学生学习的重要平台,是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网上学习、网上答疑、在线讨论、在线考试和成绩查询等支持服务平台。教务管理人员必须熟练掌握电大在线各个模块的操作与管理方法,及时解决教师和学生使用电大在线平台时出现的各类问题,掌握相关信息,并从电大在线获取教务管理需要的各种数据。第四,教务管理人员必须自觉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不断学习新理论新知识。知识的更新越来越快,如不及时学习就会跟不上时代的要求与社会的发展。只有自觉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注重知识的更新与应用,不断提高教务管理人员自身的素质,才能提高教务管理的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才能更好地为教学、为学生、为基层电大服务。

3.加强对教务管理人员的考核,引入奖励机制。教务管理工作既多又杂。各级电大要对教务管理人员的工作量予以量化,制定出相对合理的工作量标准,将奖惩机制和激励机制引入开放教育的教务管理工作,提高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同时,鼓励教务管理人员积极探索、钻研现代远程教育的管理技能,支持他们参与教务教学管理改革,并提供必要的帮助。工作评价也应从过去只注重结果,转向过程和结果并重。评价的内容应涉及与教务管理相关的方方面面,如教学计划、专业规则的制订与实施等,并从制度上明确教务管理人员的职责,对在开放教育教务管理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教务管理人员要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

第8篇

Abstract: From the constitution of educational cost, the cost of human resources and its analysi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will become an important content of accounting management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This article, from the education cost and human resources cost constitution, analyzes the importance of human resource cost and educational cost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expounds the situation of the human resource and education cost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and finds the problems of human resource cost management existing in the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management process, such as, the singleness of human resource cost, the diversity educational cost, more common costs in educational cost, no direct compensation in the education process, and so on.

关键词: 高职院校;教育成本;人力资源成本;分析

Key words: the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education cost;cost of human resource;analysis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4)09-0228-02

0 引言

二十一世纪已经是知识经济的时代,人力资源作为一种重要资源已上升到社会经济发展的第一位。教育是形成人力资源最重要的一个途径。我们接受教育或者投资教育,其最终的目的就是为了提供经济发展的动力并促进经济的增长,可见经济的发展依赖于教育。而经济的增长和可持续发展是在自然资源、物质资源以及人力资源等多个因素共同推动和作用下获得的;其中人力资源是最主要的因素。在现代化大生产的现实条件下,人力资源的投资作用要大于物力资本的。教育投资作为人力资源投资中的核心,投资教育比单纯的物质投资显然更为有利。

从我国教育发展现状来看,当前高等教育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是大力发展高等的职业教育,其目的是要培养高职人才。高职教育能够培养出适应不同岗位技术要求的各种技能型人才,从而促进科学技术在生产实践中获得应用与转化。投资高职教育是一种重要的人力资本投资方式。教育投资收益率是一个衡量教育促进经济增长贡献大小的指标。要想获得更好的高职教育中的人力资本投资,需要对高职教育的成本、收益开展经济分析,并要对它们进行管理,从而找到投资的最佳值。

1 教育成本和人力资源成本的构成

1.1 教育成本的构成 教育成本的构成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的教育成本主要是从教育经济学的角度进行考虑的,它是为了完成某一阶段的教育学校和学生所产生的各种消费之和,一般由四个方面构成,第一是各类学校为了培养一定数量与层次的学生所支付的所有开支与费用,第二是各类学校在培养一定数量与层次的学生时所产生的不相关的开支与费用,第三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支付的所有生活费用,第四是学生由于学习而不能进行工作而造成的机会损失或者说是教育机会成本。而狭义上的教育成本则是指在实施教育的过程中学校消耗的各种物化劳动以及活劳动的价值之和,它既是在实施教育活动过程中学校为了培养一定数量与层次的人才所要消耗的人力资源以及物力资源。高职院校教育成本从经济用途角度来看通常是由人员支出、对个人和家庭补助支出、公用支出、固定资产折旧以及科研支出等五个部分组成。

高职教育成本是高职院校为了完成其特定的教育使命,在办学过程中所要投入的物资以及师资。而对于进入高职院校学习的学生而言,其投入的成本主要是学习费用、机会成本以及时间代价、劳动代价、心理代价等。

高职教育成本作为衡量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所有付出的一个尺度,它是计量高职教育投资所获得的经济效益一个前提条件,更是一个计量未来劳动者所获得报酬的重要依据。显然,通过剖析高职教育成本,并比较于其它各种类型的教育成本,从而使得政府可以对教育进行宏观的调控,加大对高职教育的投入,由此促进高职教育的发展。

1.2 人力资源成本的构成 人力资源成本的本意是在构建与实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过程中企业全部资源的投入,对于高职院校而言,人力资源成本显然是学校全部资源的投入。人力资源管理显然是把“人”作为一种重要的资源,通过学习、培训等多种途径使“人”的经验得到增加,因而其价值也获得了增值,由此给学校带来了预期的收益。按照管理过程,人力资源成本主要由六个部分构成,分别是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构建成本、人力资源引进的成本、人力资源培训的成本、人力资源评价的成本、人力资源服务的成本以及人力资源谴散的成本。

2 对高职院校人力资源成本和教育成本分析的重要性

2.1 对高职院校人力资源成本和教育成本分析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当前,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要求高职院校从传统的办学方式转变为现代型的办学方式,高职院校也已作为产业而被推向市场,同时高职院校的教育资金来源也已经从单一的财政拨款转变为多渠道筹措资金。可见,高职院校需要改变办学模式和管理模式,在注重和提高办学质量的过程重还要建立起人力资源成本与教育成本的理念,争取少投资而多产出,从而真正实现教育的价值。因此,分析高职院校的人力资源成本和教育成本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并具有相当的理论意义。

2.2 对高职院校人力资源成本与教育成本的分析有利于加强内部管理,从而提高办学的效益 当前,虽然教育部门作为非盈利性的机构,不过教育投资却要讲究经济效益,由于校园建设等原因许多高职院校都依赖于银行贷款而开展长期的投资。假如学校内部控制不严格,导致教育成本的增加,以后可能就没有可靠的更多资金用于学校的发展上,势必会给国家产生重大的损失。可见,正确管理好人力资源成本与教育成本,对不合理的支出进行控制,显然是提高高职院校办学效益的一种重要手段。

2.3 对高职院校人力资源成本和教育成本分析是高职院校一项重大的会计管理改革 在人才竞争激烈的社会大环境下,在市场经济中人力资源会计的应用范围已经越来越广了,人力资源成本是一个主要的教育成本管理的内容,高职院校针对人力资源与教育成本的管理传统会计无法满足管理的需要,这就要求高职院校一定要改革传统会计。开展人力资源会计理论的研究以及在会计实务中人力资源会计的运用都将使得传统会计产生重大变革。

3 高职院校人力资源成本和教育成本分析

3.1 人力资源成本是教育成本的主体 人力资源成本主要由人力资源的引进成本、开发成本以及人力资源的使用、管理及其维护的成本等构成。根据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的理论,通常而言,人力资源成本主要包括在教育、国内迁移(为取得良好的就业机会)以及保健中人类所付出的开支,接受培训的工人和教育的成年人所放弃的收入与其它各种提高人力资源质量所有投入之和。

3.2 人力资源成本是教育成本主要内容 从人力资源成本和教育成本的内容及其构成来看,人力资源成本是高职院校为了更好地满足现在与未来人力资源成本管理的需要,在高职院校的教育成本之中人工费除了发放教师工资之外,还有各种形式的奖学金,把这两类费用加起来占据整个教育成本中较大的比重,更是高职院校主要的经费开支,一般都占到学校经费开支的一半以上。显然,人力资源成本管理是一个主要的教育成本管理的内容。

3.3 人力资源成本的单一性和教育成本的多元性 人力资源成本只反映高职院校内部人力资源成本及其价值的计量,然而高职院校具有多层次办学、多专业设置的特点,除了人力资源成本之外其教育成本还包括其它各种的成本费用,这样就决定了高职院校教育成本及其对象具有多元化的特征,它可以是不同学历层次的学生,也可以是学生所学专业的不同,而且还能够根据不同的办学方式去组织教育成本的管理。

3.4 高职院校教育成本存在较多的共性费用 人力资源成本及其管理是在招收、选拔以及雇佣高职院校教职员工过程所产生的各种开支,其全部的费用都可以作为直接的费用进行处理。然而高职院校开展的教育活动是相互关联、相互协作的一个活动,它需要学校内各个部门的密切配合和协调,各个专业之间紧密协作,由此决定了高职院校教育经费的支出具有较少的直接费用,而间接费用却较多,例如固定资产折旧费、报刊资料费、大修费、贷款利息等等,同时大多数的教育经费通常采用分摊计算来分配并计入到各种对象的成本中。

3.5 高职院校教育成本在教育过程中无法获得直接补偿 高等职业教育最终的目的是为了给社会提供高素质的劳动者,和其它经济活动所生产的产品具有不同性,高等职业教育是直接的一种消耗,更是间接生产的一种投资。高等职业教育的“产品”无法直接用市场价格进行计量,因为它只是潜在的一种生产力因素。可见,高职院校教育成本在教育过程中无法获得直接的补偿。不过,高等职业教育所消耗及其补偿在教育过程中主要由政府与学生一起承担,并把培养学生的成本作为这种补偿标准进行计算的依据,更是衡量高职院校办学效益的一种重要标准。显然,为了保证教学活动持续开展下去,就需要高职院校管理消耗的物化劳动以及活劳动的价值,从而计算出高职院校的人力资源成本与教育成本,并把它们作为价值补偿的根据。

随着不断深化的高职院校管理体制改革以及不断完善的高职院校财务管理,高职院校人力资源成本管理与教育成本管理一定会成为高职院校会计管理中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这对于强化高职院校内部管理,从而降低教育成本,由此提高高职院校办学效益都具有相当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叶新年.人力资源成本会计与人才成本会计[J].武汉财会,1990,06:9.

[2]陈晓静,曹修涛.高校人力资源成本核算与教育成本核算的关系[J].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01:81-82,93.

第9篇

关键词:管理学;工作过程;教学方式和考核

《管理学》课程就是研究各种社会组织中管理活动的一般规律的科学。

《管理学》理论源于实践又应用于实践,基于工作过程,教学过程中应定位于实践能力的培养,采用多元化的实践教学方法,完善创新的实践考核体系,发挥其应用型本科经济管理基础课的作用。

1 实践能力型课程教学定位

《管理学》课程是应用型本科所有经济管理专业的必修基础课,也是其他各类专业的选修基础课。《管理学原理》课程以培养综合管理技能为主线,建立“124”教学内容体系。“124”是指“一条主线”、“两大基础”、“四大关键能力”。

1.1 一条主线

以培养基层管理岗位综合管理技能为主线。这种基层管理岗位综合管理技能,是指企事业单位基层部门主管等管理岗位所需要的综合性、一般性的管理技能。整个课程的教学过程以这种综合管理技能为主线进行设计。

1.2 两大基础

一是管理系统的基础知识,包括管理的概念、属性,管理主体、管理对象与环境、管理机制与方法,管理职能等;二是管理思想,包括管理思想的演进过程、最新趋势,管理原理、组织文化等。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掌握管理基础知识,树立现代管理思想与理念。这是培养管理技能的基础与前提。

1.3 四大关键能力

按照基层管理者进行综合管理的需要,《管理学》课程要重点培养学生的四大关键能力,即决策与计划的能力、组织与人事的能力、领导与沟通的能力、控制与信息处理的能力。管理的四大职能反映了各级管理者的共通作用与程序。教学过程中在介绍四大职能基本原理的基础上,主体与重心放在基层管理者所需的实用技能上。

鉴于应用型本科教学的特点,《管理学》课程服务于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坚持理论与实务相结合,以管理技能培养为主线。具体教学目标定位为:培养基层管理岗位的基本管理实践技能,同时为经济管理专业学生的后续教育考试打下基础。

2 多元化的教学方法

课程教学方法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为核心。除讲授、提问、学生分析、讨论等常用的方法外,结合《管理学》课程实践能力型的定位,适应管理职业的要求,探索并完善以参与式、体验式、交互式和模拟教学等实践教学为基本形式的多种方法。

2.1 头脑风暴法

针对讲授中、案例中、寓言故事中、学生身边生活中提出的管理问题,由学生应用所学知识,放开思路,大胆分析,提出自己的见解与解决方案。

2.2 案例分析法

案例分析法是《管理学》教学过程中联系实际的特色形式。教师的指导要重点放在引导学生寻找正确的分析思路和对关键点的多视角观察上,而不是用自己的观点影响学生。教师对案例分析的总结,也不要对结果或争论下结论,而是对学生们的分析进行归纳、拓展和升华。

2.3 角色扮演法

给出一定的案例或要解决的管理问题,由学生扮演其中的角色(也可轮流扮演),设身处地地分析与解决所面临的问题。学生从所扮演角色的角度出发,运用所学知识,自主分析与决策,以提高学生实际决策的技能。

2.4 实地走访法

在课上或课外,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有条件时,直接访问企业家及其他各级组织管理者,组织学生与企业家等各级组织管理者的对话活动。

2.5 管理游戏法

游戏围绕着对技能的学习和使用而展开,它帮助参与者思考、反应、操作,更重要的是会有很多启迪,通过一个完整的游戏过程,让他们在非正式的、非紧迫的情境下学会一个技巧。

3 创新型的教学考核

针对《管理学》课程应注重实践性、创造性和实际管理技能培养的要求,同时又鉴于各专业教学大纲中以考查课的身份出现,课程教学过程中应全面改革“期末一张卷”的传统考核方法,实行以能力为中心的开放式、全程化考核。

具体包括三个方面:一是理解理论、概念,注重考核思维与技能。二是考核的答案是多元化、开放式的。特别是思维力与能力的考核,可以无标准答案,可以超出教材与课堂讲的范围。三是实行全程化考核,要对学生平时的课堂参与状况、作业完成情况,特别是实践教学中的表现等进行全面考核,记入成绩。

基于工作过程,在应用型本科《管理学》课程教学中以实践性为中心的课程定位、教学手段方法和考核形式能很好地提高教学效果。随着技术进步和管理学理论的拓展,必然还会出现新的价值认识、教学手段和方法,《管理学》课程教学中只有具备积极的、开放的心态才能适应这种发展变化,做到与时俱进。

参考文献

[1]史孝志.管理学教学中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培养的思考[J].理论观察,2006,(3):132-133.

[2]张奎香.管理学案例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思考[J].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07,24(1):144-146.

第10篇

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原则:面对全体学生原则、学生主体性原则、参与体验性原则、民主性原则、差异性原则、多样性原则、保密性原则。

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据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的规律和特点,运用心理学的教育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整体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是实施“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落实“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培养跨世纪高质量人才的重要环节。切实有效地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也是现代教育的必然要求和广大学校教育工作者所面临的一项共同的紧迫任务。

(来源:文章屋网 )

第11篇

关键词:幼儿园管理;班级常规管理;管理策略

要建立良好的班级常规就必须先对该班级幼儿的情况有全面的了解和掌握,学会利用一日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善于使用激励策略,并且重视家园合作,逐步培养幼儿的主人翁意识,以此促进良好的班级常规养成。

一、幼儿园班级常规管理基本概念

幼儿园的班级常规管理是保证幼儿在园一日活动有序进行的基础和前提。它是指在以班级为单位,老师和幼儿共同努力来建立一定的规则,形成一套本班级所独有的管理方式。然而,一个班级的常规管理是否有效是可以通过该班级的整体状态和一日活动质量来体现的。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在如何“科学、合理地安排和组织一日生活”中也明确指出:“建立良好的常规,避免不必要的管理行为,逐步引导幼儿学习自我管理。”由此可见,班级常规管理必须回归到幼儿的一日生活中。

二、幼儿园班级常规管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1.幼儿园班级常规管理的必要性

在幼儿教育中开展常规教育是为了实现幼儿园的保教目标,使得幼儿既积极投入又能够有序地参与活动。虽然常规教育往往是看似无形的,但它其实渗透在一日活动中的每个环节,是保证幼儿在园一日活动有序进行的最基本条件。而且只有建立良好有序的班级常规才可以保障幼儿在园的健康成长,因此,班级的常规培养在整个教育过程中都是绝对不可小视的。

2.幼儿园班级常规管理的重要性

良好的常规管理有利于营造安宁、有序、温馨的生活氛围,可以促进幼儿在活动中保持和谐关系,也可以确保幼儿生活有序的同时又心情愉快。而在当前班级幼儿人数日益增加的今天,幼儿老师带班压力日增,良好的常规管理还可以减轻老师带班压力。

三、利用日常活动进行幼儿园班级常规管理的策略

要建立良好班级常规的关键是对本班幼儿的情况能有全面的了解与掌握。这是因为幼儿之间都会存在个体差异性,如果管理者可以通过自己的观察、与家长沟通等手段去了解每个幼儿的个性特征和行为习惯,就能够制定出恰当的班级常规管理方法。

1.在班级日常活动的各环节进行常规教育

一个人的良好常规习惯不是短时间就能够养成的,而是需要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反复练习来习得的。比如说在一日生活中最基本最频繁的盥洗常规中,我从幼儿刚刚踏入小班开始就严格要求他们必须按照规范的洗手顺序将自己的小手洗干净,并且在洗完手后需要在水槽中甩干水渍再去用自己的小毛巾擦干小手。在刚开始实施的时候,幼儿都能够在老师的监督下基本遵守以上规则,但是有个别幼儿会在你不注意的时候,趁机做些他想做而在当下不被允许的事情,甚至个别幼儿会出F以“钻空子”为一大乐趣的现象。而我每次都会利用契机及时让小朋友进行讨论,通过情境转化的方式,让他们设身处地地思考,以此来帮助他们内化自己的行为和逐步约束自己的不当做法。

在喝水或者饭后漱口的时候,我发现幼儿浪费水的现象非常严重。借此机会,我带着孩子们体验了一次实验活动,我将水龙头只打开一点点,在水龙头下面放置一个小桶,一个活动下来,小朋友们惊奇地发现水早就已溢出去了。通过这次随机教育,不仅帮助幼儿养成了节约很不起眼的几滴水的习惯,还从侧面提醒了幼儿注意小问题和防微杜渐的重要性。在之后的接水中,越来越多的孩子能够遵守规则,甚至提醒他人,幼儿的规则意识和自觉性都有了明显的提高,逐渐养成了良好的常规习惯。

幼儿用餐也是班级常规管理中的一个大难题,如何才能够让幼儿干净、安静、快速地用餐呢?幼儿之前在用餐环节中会有吵闹、混乱的状况出现,现在我们每天都会进行餐前小知识讲解,不仅加深幼儿对食物营养的认识,还能够激发幼儿进食的兴趣。有时候,我们还会根据班内幼儿昨天的用餐情况进行鼓励表扬,帮助孩子理解为什么吃饭也需要遵守规矩。这大大调动了幼儿的用餐积极性,从而大大提高用餐质量。

在日常活动中,教师通过点点滴滴来提醒教育幼儿,孩子们能够逐渐养成良好的常规习惯,甚至还可以自己提醒同伴,这在常规管理中是一个有趣又十分有意义的过程。

2.提高幼儿主动性,促进幼儿了解常规

到了中大班,随着孩子自主意识的提高,我们可以在班级中设置值日生,请每个幼儿有意识地轮流担任班级的小负责人。首先通过师幼共同讨论的方式来决定任务分配,帮助幼儿明确值日生的工作,引导每个幼儿都去关注班级中的一日活动,每个幼儿都可以承担起班级小主人的责任,提高幼儿的责任意识。其次,引导幼儿互相提醒,互相帮助。在做值日生工作的时候,值日生需要提醒他人如何遵守规则,在提醒他人的时候,自己是需要了解清楚相关规则事项的,这有利于幼儿自己先做到,这样长时间下来,孩子们自我管理和班级常规管理的效率就会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再次,利用“值日生总结”环节对于一日活动中出现的问题,抓住契机,组织幼儿共同讨论,及时排解并加以积极引导。最后,还可以开展“值日生”评比活动,通过一些激励措施,提高幼儿集体意识,增强幼儿为同伴服务的积极性。

3.家园配合强化幼儿常规意识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家庭是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由此可见,幼儿园的班级常规管理是必须确保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的。只有与家长共同协作,幼儿园班级常规管理才切实可行。我们在日常的班级管理过程中,都会尝试利用家长资源进行班级常规管理。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发现,很多幼儿能够在幼儿园中保持良好的行为习惯,但是在自己家里却变成了另一副样子。比如说在园内自己大口吃饭,自己穿衣,而到了家中却是不喂不吃、不帮不动的状态。此类矛盾现象长时间保持后,也会影响到孩子们在幼儿园的主动性发展。因此,我们必须要做好家长工作,家长和教师站在统一战线,引导家长注意幼儿在家良好常规的培养。将幼儿的一日常规教育真正贯穿于幼儿的一日生活,以此促进班级常规的良好管理。

四、总结

其实,幼儿园班级常规管理工作是一门大学问,因为这项工作千头万绪,包含了幼儿园一日生活中的各个环节,又渗透于一日生活中的各个环节,而幼儿园班级常规管理的工作方法又是千差万别的,它没有统一的标准答案,甚至它的形势与任务还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我们必须在重视、利用家园合作的背景下,回归到幼儿生活实践中,不断探索行之有效的班级管理方法和总结经验,让自己的班级常规管理工作水平跃上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第12篇

关键词:中职,德育,案例,基本原则

当下,多数学生对德育课的理解往往是传统说教、死板无趣,这一现状一方面反映了学生对德育课认识的偏差,尚未意识到德育课的重要性,另一方面这种普遍逆反心理的存在也影响着德育课的教学效果。如何改变学生对德育课的认知,以便更有效地开展德育教育,是广大德育工作者、特别是德育教师共同面临的问题。

对此,我们认为,应从教学内容入手,使教学内容更贴近现在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与学生共鸣,以不断提高学生学习德育课的积极性。在课程内容一定的前提下,教师对教学案例的选取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因此,可选在此处破题。在选取德育课教学案例的过程中,应主要依据以下基本原则。

1.与时俱进,内容不断更新

德育课与其它基础课程相较,更具有时代性的特征。由于教材的出版和更新有一定的周期,教材案例与实际生活脱节的现象在所难免。这时,教师若仍沿用教材上提供的案例,就可能出现与社会生活、学生思想实际背离的情况,再加上学生对德育课原本就有的抵触情绪,其教学效果可想而知。因此,在德育课教学案例选取的过程中,应做到与时俱进,不断更新德育案例,以贴近当下学生的生活、思想实际。

2.控制半径,时间空间接近

德育课教学案例选取的过程中,应注意把握案例发生的时效性和空间性原则,发生时间越接近当下,地点越接近本地,学生对此案例的兴趣度越高,教学效果会越好。

时效性原则即选取时间轴上距离当下越近的案例故事,其效果越好。中职院校学生对历史的认知相对浅薄,对古代或近代历史人物的了解程度相对较低,而时间上离己身越近的人物或事件则会越熟悉,当然这也得益于现代网络技术的应用和娱乐节目的丰富化、多元化。

空间性原则即选取在空间半径上距离教育对象越接近的案例越好。即使是教学对象十分熟悉的外国人物的案例仍远不及本土化的故事更贴近教学对象,教育对象甚至会因为自己身边、自己国家就拥有可以与国外人物相“抗衡”的优秀代表而倍感自豪。

3.关注热点,结合学生兴趣

此处所指的热点可以是新闻时事热点,也可以是案例选取时社会大众关注较多的社会热点。当然德育案例应特别针对德育课教学对象的兴趣点来选取社会热点,很多成年人关注的热点问题未必是当下中职院校学生感兴趣的,如教师课堂上讲授成功和挫折这一知识点的时候,就可以选取时下深受青少年追捧的 “中国达人秀”、“中国好声音”等电视节目中参赛选手的成长故事做案例。“中国达人秀”、“中国好声音”是青年人成就梦想的舞台,也承载了观看此节目的人们对实现梦想的渴望,因此,在教师讲述这一案例时,教学对象会立刻兴奋起来,话题感十足。

4.年龄相仿,人生经历相似

德育课教学案例所涉及人物的年龄段和人生经历越接近教学对象越好。教学对象会对这类人物倍感亲切,甚至对案例人物的故事感同身受,从而引起教育对象的情感共鸣,更容易进行同类或相似对比,更容易从案例中受到启发。例如,在如何使教学对象了解职校,对自己充满信心的问题上,可以选取王洪军、苗俭等职校生通过认真学习、刻苦钻研取得职业生涯成就的案例,因为他们在校学习时,年龄段与我们的教育对象相同,也有相同的职校生活经历,这样的案例说服力更大。

5.见微知著,从细小处着眼

德育课程包含着许多学生认为的“大道理”,在讲授这些知识点的时候,如果一味从理论高度阐述或选取英雄事迹来做案例讲解,其效果未必理想。而如果从生活小事或教学对象的个人微小行为引申出“大道理”,则更能够使学生从情义上接受进而内化为个人思想上的认同,最终通过外在行为的一致性体现出来。例如,在讲爱国主义时,选取、等英雄人物舍生忘死的事迹,其效果可能不及选取汶川地震时万人齐聚天安门默哀呐喊爱国的案例。在这里,虽然英雄人物是伟大的,他们的事迹是惊天动地的,但同时他们离我们的生活实际太遥远了,令普通人望尘莫及。这时,选取切入点小,起点低的案例,反而能使教学对象体悟到即便是力所能及的“小事”也能实践“大道理”。

6.导向正确,信息传递准确

选取的案例从不同的角度会得出不同的结论,因此对案例进行再加工以符合实际教学需要是必须的,在案例再加工的过程中,应注意信息传递的准确性,如案例论述的角度和得出的结论应保持一致,案例的内容应该与事实一致,避免数据或其他方面的错误等。整个案例在论述的过程中应注意价值导向的正面性,特别在运用反面案例时,更要给予全面的评价并注意阐述其正面意义。例如,在讲授拒绝沉迷网络世界时,可以介绍一些学生因沉迷于网络导致猝死的案例,在案例的介绍过程中,对事件人物及事件过程的介绍应准确,从中得出结论,沉迷网络十分有害,但同时应传递一个信息,即网络也会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极大方便,问题不在于网络是好是坏,网络是中性的,我们应该正确看待网络的作用,不能因为网络存在危害就一味排斥,只要在运用网络的时候把握好“度”,凡事不可“过度”即可。

7.图文并茂,呈现手段多样

“酒好也怕巷子深”,好的案例若要达到好的效果,也需要注重其呈现方式。单纯的口头介绍一般较为枯燥,如果采用图片或简短视频等方式呈现案例,其效果往往比较理想,如果时间和条件允许,对图片或视频进行一定的编排,其效果会更好。例如:讲授知识点爱国主义时若涉及到问题,单纯口头讲述虽然也具有一定的吸引力,但图片展示更加直观,会立刻吸引学生眼球。

8.总结启示,画龙还需点睛

第13篇

一、我国高职院校体育课教学的现状

1.教学理念、内容陈旧,教学模式单一

高职院校的体育课程教学理念、内容都是来源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因此无法适应新时代的需求。我国应试教育模式影响下,“师本教育”严重限制了学生的发展,传统的教学模式单一,体育课成为了学生被要求运动或者自己活动的场所,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与关注。我国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理念常采用“重视教育过程,而非教育结果”的普通高校的教育教学理念,没有找到适合高职院校的教育理念。在课程内容设置方面,采用传统的体育项目如篮球、足球等,通常采用集体分班形式,每个学生对于所喜欢的项目并不能随心所愿,开设的运动项目种类单一。

2.社会需求与教学培养的脱节

我国目前高职体育课存在的很大弊端就是社会需求与教学培养的脱节,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教学理念的脱节。理念指导行动,高职院校的体育课程教学理念滞后或者与社会需求偏离。(2)教学课程设置脱节。这种脱节主要体现在不能将社会需要或者未来职业需求的体育项目与课程紧密联系在一起,例如瑜伽可以使身心得到放松,同时瑜伽也具有健身、健美之功效,这种运动不仅适用于压力大的企业高层白领,同时也适用于现在职业生活压力大的普通工作者,然而在高职课程设置方面,瑜伽课时间段,有部分院校并未设置此课程。

3.教师建设队伍落后

教师具有“传到授业解惑”之作用,在高职院校教师队伍建设方面主要存在两点不足:一个是学历水平有限,目前高职院校体育教师通常是大专或者本科水平,并且体育教师通常出自于体育专业,因此其文化课分数普遍低于同等学历下的其他职业,这种现状限制了教师综合素质的提升与授课内容的高深性。另一点是实践经验有限,高职院校的教师一旦进入岗位就不再积极探索专业知识与实践知识,也不再参加一系列竞技比赛,因此对于人才培养的方向缺乏了解,对社会所需要的职业能力与体制也缺乏了解,无法对学生做出针对性的训练与正确的指导。

二、能力本位教育对高职院校体育课教学的价值

1.丰富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模式、理念

能力本位教育是一种新的教学理念与培养方式,它通过确定某个职业所需的能力为目标,对教学过程、方法、内容进行设计,包括四个主要方面内容,分别为与本职业相关的知识、职业态度、工作经验以及工作反馈。因此,对于高职院校的体育课程,通过分析未来职业所需要的能力,对教学内容进行设置,丰富了教学内容,避免了传统的教学与社会的脱节,同时也改革了教学模式,促进了教学的多样性发展。

2.培养社会需求的职业性、能力人才

能力本位的目标就是培养社会需求的职业性、能力人才,避免传统教学与社会工作的脱节。例如,在篮球课程的学习中,能力本位教育不仅要求学生掌握运球、控球、投球的技巧与基本理论知识,还要求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解决篮球实践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并且未来能够从事篮球专业方面的科学研究。能力本位教学目标的重新设立,确定了已掌握篮球理论知识为基础,已解决问题和能力提高为核心,以科研为最高目标的理念。

三、基于能力本位的高职院校体育课教学改革策略

1.改革体育课教学理念、模式及课程安排

原有的体育课程教学理念、模式已经无法适应社会的需求,因此要对其进行新的改革与创新。在教学理念方面,应该吸取能力本位教育的精华,将未来职业需求的能力作为培养的目标,不仅掌握基础运动项目的理论,同时也要掌握其技巧与遇到的问题以及日后科研工作。在模式方面,改革原来的单一教学模式,实现多样性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确立“生本教育”思想,让学生参加实践活动及了解未来工作的需要。在课程安排方面,尽可能促进学生自我能力的培养,有效安排理论课与实践课。例如,在足球的实践课程安排方面,要让学生掌握裁判能力与教学组织能力,使学生日后能够胜任足球裁判工作或者足球技巧培训工作。

2.建立社会需求与教学培养间的桥梁

能力本位思想就是培养能力、技术及专业性人才,因此要加强用人单位与教学机构之间的联系,以便了解近些年社会人才市场的需求,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培训。可以通过以下步骤来建立社会需求与教学培养之间的桥梁:(1)确定社会需求方向,这是基础工作,也是关键性的工作。(2)分化体育项目教学目标、简化理论知识、细化实践内容及强化培训,这是培养专业能力人才的具体策略。(3)提供更多的见习、实习机会,让学生亲身感受到社会的需求及需要掌握的能力。

第14篇

【关键词】初中英语 多元解读文本 听力教学

一、初中英语听力文本解读的必要性

初中《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把初中阶段的英语语言技能主要分成听、说、读、写四项。在紧密联系的四项技能中,听的技能位于首位,说的能力很大程度上有赖于听的能力。人教版Go for it 教材每个单元都安排了听力教学,以人教版Go for it九年级全一册(2014版)为例,每个单元的Section A 1a―2c部分和Section B1a―1e是听力教学。杭州市中考英语试卷中25分分值的听力测试,占了不容小觑的位置。

然而,在初中英语听力实际教学中,问题依然是层出不穷。例如,有的教师备课时只是单纯地关注单词、语法、词组等;上课采用的是“听录音D 学生回答问题D 教师公布答案并讲解”的模式,使听力训练课变成听力测试课等,这些现象的存在,都折射出初中英语教师把文本解读的重点放在了语言点上,对听力文本本身的解读不深入、不到位,直接导致了课堂教学目标定位的偏移与缺失,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

多元解读文本,综合施教,是初中英语听力教学的立足点。所以,初中英语听力教学,准确解读文本是高效教学的基础。听力教学到底是为了让学生学到什么呢?为了词汇、句型、语法等语言点?获取信息?拓展学生思维?还是为了其它别的什么?显然,听力教学不仅仅只是对语言知识点的理解,也不仅仅只是为获取听力文本中的信息。我们明白:从不同角度解读文本就会导致教师设定不同的教学目标。因此,教师必须透过教材表象,正确认识到教材提供的听力文本要教给学生的是什么,在备课时候要有意识突出文本的重点目标。只有教师明白了教材听力文本的定位,备课、上课才会有明确的方向,才不会出现南辕北辙的情况。

二、关于“文本多元解读”

1.“文本”与“解读”。“文本”是用来进行英语教学的文章或段落,为了更好地学习,我们需要对现有的文本进行“分析、理解”,也就是说文本需要“解读”。多元解读文本才能使英语教学更有效。文本解读的核心关键在于帮助教师做好基于文本解读的目标定位与教学决策。对同一个文本的多元解读,就是教师从不同层面去分析理解文本内容,如文本所包含的语言知识、听说读写的技能、学习策略、文化意识和情感态度等,结合个人的教学实际去走进文本,形成自己对文本的理解,才能了解自己的教学目标究竟是什么,并在课堂上引导学生感知、理解、评价、获取文本的过程。

2.多元的听力文本解读视角。对于听力文本应该从哪些视角去进行解读呢?笔者查阅了很多书籍和著作,没有找到任何关于听力文本解读视角分类方面的资料。但是,根据听力文本的特点和对教学目标的正确定位,笔者认为可以从语言知识、语言技能、学习策略、情感态度文化意识等方面对听力文本进行多元解读。教师要在反复听文本的过程中去理解、挖掘编者的意图及文本中所涵盖的所有语言知识、语言技能、学习策略、情感态度、文化意识等信息(包括插图、标题等)。从编者意图、语言知识、语言技能、学习策略、情感态度、文化意识、教材处理、活动建议等方面对文本进行解读和处理。

三、基于多元解读文本的初中英语听力教学实践

在此,笔者以人教版Go for it 九年级全一册(2014版)Unit 8 1a―2c为例,在多元解读文本的基础上,设定确切的教学目标,设计合理的教学活动,进行有效的初中英语听力教学。

1.从语言知识视角解读听力文本并设计教学活动。初中英语教学承担着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重任,听力课堂中,学生不仅要准确理解听力材料内容,还要学习材料中蕴含的语言知识,并把所学知识运用于新的情景(赖朝晖,2011)。如果从语言知识角度出发,解读文本并进行相应的教学设计,学生可以从中获取大量的知识和信息的同时,能在语境中学习词汇,理解句义,在实践中提高语用能力。

本单元的主要语法知识为能正确运用must,might,could,can’t进行推断,语言功能为学生能根据相关信息做出推断。本课例1a― 2c部分是本单元的第一课时,共有两个听力文本,分别是1b和2a&2b,话题是关于推测物品的主人。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掌握并熟练运用情态动词must can’t might和could表猜测时的用法及对物品归属的表达,使学生能正确使用It must be …’s和It must belong to …,了解whose 作为形容词的用法,还复习了与话题有关的物品名词、表达观点的动词等。同时,两段听力文本在语言知识点的呈现上是有层次性的,1b听力文本中强调的仅仅是must表猜测的用法,而2a&2b中还渗透了can’t、might、could等其它同类情态动词的用法。

基于以上语言知识视角的文本解读,笔者设计了以下教学活动:

(1)听前阶段,读图说话,在图片中初步感知语言。

教师借用电影《怪物史莱克》的主题曲 You belong to me导入新课,接下来学生与学生交流,探讨生活中的趣事,导出单词picnic,而后在PPT上呈现教材中1b部分的图片,引导学生读图,看看图中有什么。

T:Look at the picture,what can you see?

Ss:A T-shirt,a volleyball…(学生七嘴八舌)

此时教师在图片下方呈现一段文字:

There is some clothing like a cap,____ and some kitchen things like a plate,_____.There are also some fun things like a volleyball,_____.

学生根据引导填入相应的物品单词。而后教师引导学生看到图中有四个空白的对话框(如图一),推测他们肯定在进行谈话。此时,教师要求学生猜猜看他们可能在谈论什么内容。学生在猜测了几种可能性后,教师播放针对空白对话框的录音,学生听音后,把他们说的话重复出来。

同时,教师板书上述句子,并用彩色粉笔突出must be Carla’s和must belong to Jane’s little brother。

-Whose volleyball is this?

- It must be Carla’s.She loves volleyball.

-How about the toy truck?

-That toy truck must belong to Jane’s little brother.He was the only little kid at the picnic.

接下来教师引导学生根据图片中物品的特点,预测这些物品分别可能是哪些人的。

而在1b听力训练后,教师告知学生,还有两位同学也碰到了类似的情况,他们在公园里捡到了一只背包,从而导入新的情境。在听2a 录音前,师生一起谈论了包里可能有些什么。

设计说明:基于教师自身对教材提供的图片和情境充分解读的基础上,以上教学活动使学生初步感知了目标语言,继而通过板书呈现的目标语言,使学生渐渐清晰这两句目标语言的差别,为解决本课重难点打下了基础。

(2)听中阶段,填写表格,在语境中充分感受语言。

教师在带领学生根据图片进行充分的预测后,下发讲义 (见附件二),播放1b录音,引导学生完成讲义中的练习一即听录音完成表格。教材中1b原本的设计是学生听材料后,只需连接人物、物品以及推断的理由就可以(如图三)。但是笔者认为对九年级学生而言,这样的活动过于简单,因此,把这份表格进行了再设计(如图四),即把所有的空格都挖空,要求学生在听的基础上把这三栏信息的所有空格都填写出来。根据教师巡视观察,在播放第一遍录音后,大部分学生能把任务和物品写出来,播放第二遍后学生能把第三列推断的理由也写出来了。填完表格后,教师采用让两位学生一问一答的形式,与学生确认表格内容。例句如下:

--- There is a volleyball on the grass.Whose volleyball is it?

--- It must be Carla’s,because she loves volleyball.

或:

--- It must belong to Carla,because she loves volleyball.

Person Thing Reason

Carla volleyball She loves volleyball.

同样,针对2a的情境,在引导学生预测背包里可能有什么物品后,教师播放第一遍录音,要求学生完成讲义中2a的任务,即听出书包里有哪几样物品;播放第二遍录音时要求完成讲义中2b的任务(如图五),这个任务也是在书本任务设计的基础上改编过的,教师设计了一个表格(如图六),把书本中的五个句子归类为opinion,再增加了一个栏目reason,要求学生以听录音填写表格的形式完成任务。在确认答案阶段,针对部分有困难的学生,教师以播放单句录音的形式给予帮助,学生可再听一遍相关录音,感受2b部分较之1b部分增加的几个表猜测的情态动词can’t、could、might。

设计说明:通过对文本的深入挖掘,进行多元解读,针对1b的听力文本,通过听录音并填写表格,学生在此深入感知并区分本课的两句目标语言。而2a&2b部分的听力活动也使学生明确了文本中较之于1b部分,增加的can’t、could、might等几个情态动词的用法。这两个环节的设计均是让学生通过听力活动在语境中感知重点内容,感受语言。

(3)听后阶段,归纳总结,在实践中拓展运用语言。

在完成2b部分的听力任务后,教师在让学生跟读录音,而后呈现了几张PPT(如图七),其中有一些物品如:排球、女式衬衣、发带等以及四位人物Cindy、Carla、Victor和Jerry,请学生猜测这些物品是谁的,学生运用must 、can’t、might和 could等情态动词表达自己的观点。

接下来教师组织学生以四人小组的形式,讨论这四个情态动词的不同用法,最终请学生分享讨论结果,并归纳总结。

而后教师设置一个情境(如图八),假设两个学生在图书馆看到了一只粉色的笔袋,他们就想找到这个笔袋的主人,打开笔袋后发现了两支粉色的笔和一支发夹,随后发现笔袋里面还有一个夹层,打开以后找到一张学生证,他们就知道笔袋的主人是谁了,最终想办法归还给笔袋的主人。要求学生参照2a&2b的听力文本,能运用must、

can’t、might、could等情态动词表达自己的猜测,两人一组编一段对话。5分钟的准备后请两组学生展示他们的对话。

设计说明:通过讨论归纳总结这四个情态动词的用法,使学生能更清晰地区分并加以运用。最后,教师设计了角色表演的拓展活动,这一活动是在前面活动的基础上进行进一步的拓展,使学生在本课文本中所学到的知识得以迁移,在其它情境下也能运用这些表述,真正训练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这样的活动设计使拓展活动与听力文本形成了有机的结合。学生通过这样的实践,才能真正掌握这些情态动词的用法。

2.从语言技能视角解读听力文本并设计教学活动。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新课改对学生素质教育要求的提高,听、说、读、写四种基本的技能成为了英语课堂的重点。传统的观念认为英语听力教学就是培养学生听的技能,其实不然。听、说、读、写是不可分割的,听是说的基础,读是写的基础,听说是读写的基础。就听而言,听力技能的发展需要说和读提供的语言输入,也需要写来整理和培养英语语言思维,听力的提高也能促进其他三项语言能力的提高。听提供说和写的语言输入和质量保证,训练读的速度和感觉,从而最终全面提高整体语言能力。

本课是这一单元的第一课时,在训练学生听力技能的同时,也要培养说和读的技能。而因为是第一课时,培养写的技能似乎要求高了一些。因此,技能培养的重点就落实在说和读这两方面。基于以上语言技能视角的文本解读,课堂教学设计如下:

(1)不同的阶段,多样的活动,培养学生说的能力。在1b部分的听前阶段,教师引导学生充分解读课文中提供的插图,要求学生谈谈图中有些什么,而后又让学生猜猜这些物品的主人可能会是哪些人的;而在2a&2b部分的听前阶段,教师也引导学生猜猜书包中有些什么。1b部分的听中阶段,教师采用让学生一问一答的形式,与学生确认表格内容的正确性。在听后阶段中,教师呈现了几张PPT,请学生运用must 、can’t、might和 could等情态动词猜测图中物品是谁的。而后又设置了一个情境,要求学生参照2a&2b的听力文本,能运用目标语言解决问题,两人一组编一段对话。5分钟的准备后请两组学生展示他们的对话。以下是一组学生的对话:

A:Oh,look! There’s a pencil case on the desk.

B:Whose pencil case is it? Let us see what’s in it.

A:Oh,there are two pink pens and a hair pin.

B:Then it can’t belong to a boy.

A:You are right.Its owner must be a girl and she must have long hair.

B:I remember Melissa seems to have such a hair pin.

A:Could it be hers?

B:Maybe.…You see,here is an inner bag….Oh,look,what is it?

A:A school ID card.Here is the name of the owner,…Alice Green,and there is also her telephone number.So it must be Alice Green’s.

B:Right.Then let’s call her and give it back to her.

A:OK.

设计说明:教师在不同的听力训练阶段,设置了不同的活动,来培养学生说的能力。教师积极地组织活动促使学生利用课内外一切机会说英语,用英语来表达自己。口语练习过程同时也是听力锻炼和熟悉的过程,学生在加强听的能力的同时也提高了说的能力。

(2)听后阶段,听音辨音,培养读的能力。

在2b部分的听后阶段,教师要求学生在不看文本材料的基础上,进行一句一句listen and repeat的听音训练,引导学生关注其语音语调和重音等。而后再呈现整个对话文本,学生大声齐读。

设计说明:对学生进行听音训练、反复模仿和培养学生适应不同口音等方面的训练,使学生在这一训练的过程中能对不同语音语调所代表的的语义有一定的敏感度,同时,也训练了学生自己的语音语调,培养了他们读的能力。

3.从学习策略视角解读听力文本并设计教学活动。

教师要有计划、有目的地渗透学习策略于听力教学过程中,精心设计、合理引导,结合文本特点,有针对性地设计活动,培养学生相应的学习策略。如有的听力文本涉及英美文化,教师在听前应给学生扩充内容,使学生形成跨文化意识;有的听力文本涉及大量数据,教师在听中应该加强引导,让学生学会简要笔记,强化瞬时记忆;有的听力文本涉及的内容逻辑严谨,环环相扣,教师在听后应该加强指导,让学生学会提炼总结,以听促说,提升概括能力等。

Go for it 教材中对于本课内容提供了丰富的图片,针对听力训练设计了表格和填空的形式。在教学活动设计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对学生渗透听前根据图片和表格进行充分预测、听中速记、听后听音辨音能力的培养,指导学生的学习策略,使听力活动更有效。基于以上学习策略视角的文本解读,课堂教学设计如下:

(1)听前阶段,充分预测,培养预测能力。

设计本课的教学活动时,笔者在多处设置了预测活动。在1b文本的处理阶段,教师先引导学生读图,同时看到图中有四个空白的对话框(如图一),推测他们肯定在进行谈话。此时,教师要求学生猜猜看他们可能在谈论什么内容。

T:Can you guess what they are talking about.

S1:Maybe they are talking about the food they ate.

T:Well,maybe.Do you have other ideas?

S2:Maybe they are talking about how to deal with the things on the ground.

T:Well,what do you actually mean?

S2:We can see that the things are everywhere and maybe they are thinking about how to put(应为put away) their things.

在听了图中人物的对话并导入目标语言后,教师引导学生根据图片中物品的特点,预测这些物品分别可能是哪些人的。师生经过仔细分析图中物品的特点后,分别预测了书的主人肯定是Harry Porter或者J.K.Rowling的忠实粉丝、杂志的主人肯定是喜爱动物的人,CD肯定是一个音乐爱好者等等。

而在2a听力训练前,教师告知学生,还有两位同学也碰到了类似的情况,他们在公园里捡到了一只背包。首先师生一起猜测了包里可能有些什么,对其有了一定的预测。

设计说明:通过对教材中图片和情境的充分解读,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图片,提炼信息,从而进行听前预测。这样,学生在听录音时就可以排除杂乱信息,集中精力去捕捉相关问题所涉及的主要信息。这个活动为接下来的听力活动做了充分铺垫,也使学生在有一定思想准备的基础上有的放矢地听,某种程度上扫除了一些心理障碍,极为有效地渗透了听力技能的培养。

(2)听中阶段,巧设表格,培养速记能力。

在1b和2b听力训练阶段,笔者认为仅仅是连线或填写几个单词对于九年级学生来说太过于简单,因此均根据对文本的解读重新设计了表格,提高练习的难度,如:针对1b文本的表格,要求学生把三栏的信息全部自己填写,而针对2b部分增加了一栏,要求学生填写如此判断的原因。在进行这些听力活动前,教师均引导学生关注要听些什么内容,并渗透速记的技能。在听的过程中往往会因为听力材料播放太快了,学生很难一下子把整个句子写完整,这时学生要学会简要笔记,如:记录数字,记录关键词语或者是记录每个单词的首个或首两个字母。

设计说明:边听边记、快速记录都是非常重要的听力学习策略,通过这类策略的培养,学生能更好地掌握听力文本的信息,有效地记录自己所需要的信息。平时注重这类策略的培养,使学生到了考场上也能应用自如。如在应对杭州市中考的各类听力题型,尤其是听独白回答问题中,学生能先根据材料完成一定的任务,图表中连线,记录相关数字等,顺利完成相关问题选项的选择。

(3)听后阶段,提炼总结,培养概括能力。

在2b部分的听后阶段,教师组织学生以四人小组的形式,讨论这四个情态动词的不同用法,最终请学生分享讨论结果,并展示PPT归纳总结(如图九)。

设计说明:在前面所进行活动的基础上,学生能在语境中感受本课的目标语言,在课堂结束前有必要请学生自己进行信息整合,整理并归纳总结出要点,以提升学生概括总结的能力。

4.从情感态度文化意识视角解读听力文本并设计教学活动。Go for it 教材听力文本涉及话题广泛,信息密度高,语言知识丰富。而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建立在学生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素养整体发展的基础上。针对不同的话题,教师可以以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和情感态度的目标来解读、处理文本,构造具有丰富文化内涵和情感渗透的课堂,从而让学生理解文化差异,形成跨文化意识,提高科学文化素养和人文素养,使他们形成积极向上的情感和活泼开朗的个性,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乐于与他人合作,逐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在本课的两次听力训练后,学生能清楚了解文本的主要内容,教师根据文本内容要引导学生不要乱放自己的物品,养成有序管理自己物品的习惯,同时倡导拾金不昧的优良品德。因此,在1b听力训练结束后,教师让学生感受到文本中涉及的人物都太粗心,没有管理好自己的物品。同时,在2b部分拓展活动结束后即本课的结尾阶段,教师在PPT上呈现谚语--- Although it rains,throw not away your watering pot与学生分享,同时赞扬同学们拾金不昧的优秀品德。

设计说明:基于情感态度文化意识方面的文本解读,在课堂活动结束后,引导学生要正确管理自己的物品,不要随意乱丢,同时在捡到别人的物品时,能积极主动地寻找失主,归还给物品的主人,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四、总结与反思

本堂课的输出阶段,学生运用所学的目标语言,学会了如何解决实际问题。教师除了在口头表达方面了解了学生对目标语言的掌握情况,还落实到笔头练习,反馈学生的学习效果。在下课前两分钟,教师下发一份小讲义,练习的主要内容反馈了学生对目标语言的掌握情况,以下是练习结果统计:

1.― Do you know _____this dictionary belongs to?

― Let me see.Oh,it’s mine.

A.who(23.7%) B.which(2.6%)

C.where(0%) D.whose (73.7%) (正确选项:A)

2.― Good morning.I’ve got an appointment with Mrs.King in her office.

― Morning.You _______ be Mr.Jones.This way,please.

A.will(0%) B.must(94.7%)

C.can(0%) D.might(5.3%) (正确选项:B)

3.The Greens haven’t lived here for very long.They ______ know many people.

A.can’t(73.7%) B.mustn’t(15.8%)

C.needn’t(0%) D.shouldn’t(10.5%) (正确选项:A)

4.--- Does this tennis ball belong to ________?

A.Mary’s(0%) B.Mary (100%) (正确选项:B)

5.--- It __________ hers.She never plays tennis ball.

A.mustn’t be(7.9%) B.can’t be(84.2%)

C.can’t belong to(7.9%) D.could belong to(0%)

(正确选项:B)

随堂练习的结果表明,除了第1题学生答题情况不尽人意,其它四题的情况较好,而第1题考查的知识点也不完全是本课的重难点,有待在日后的课堂中把这个知识点再强化处理。因此,以上的教学实践和随堂练习表明,本堂课在教师多元解读听力文本的基础上,设定了确切的教学目标,设计了合理有效的教学活动,不但引导学生掌握了本课的语言知识要点,培养了听、说和读的技能,渗透了听前根据图片预测、听中速记、听后概括等学习策略,还渗透了情感态度的教育,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有效地进行了听力教学的实践。

笔者在教学实践中,觉得有一些感受值得总结:

1.多元解读文本,关注教师自我提升。在解读文本的时候,教师自身首先要准确把握文本文字信息以及透过文字信息所反映的深层内涵;备课过程中,教学设计不要背离文本,活动的设计一定要基于对文本准确的解读;上课过程中要准确把握文本所要传递给读者的信息,引导学生正确解读。那样的活动才是合理的,课堂才是有效的。

2.多元解读文本,关注学生学习主体。文本解读应从学生出发。选择适合自己学生的解读才是真正的“教学解读”。我们一定要了解到学生可能读到哪一层面,哪些地方可能是难点,从而确定教学的出发点。

3.多元解读文本,关注知识性和文化性的统一。解读英语文本不仅仅是解读当中的某几个词或短语,不仅仅是讲解这些词或短语的用法。多元解读文本,实际上就是文本解读的知识性和文化性的统一。不仅有利于知识教学、技能和策略培养,还有利于文化渗透、思维训练和人格熏陶。

总之,教师拿到听力文本后自己先解读,在多次反复听文本的过程中,考虑学生的实际能力,从学生角度解读文本,预设学生在听力训练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在解读文本内容方面不仅关注语言教学,也关注技能训练、策略渗透、情感教育等等,以这样的方式多元解读文本,设定确切的教学目标,设计合理的教学活动,听力教学才会更有效。

参考文献:

[1]葛炳芳.英语阅读教学中的材料处理:解读与使用[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1.

[2]赖朝晖.例析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J].中小学外语教学,2011(4).

第15篇

关键词:教学督导高职人本原理

doi:10.16083/ki.1671-1580.2016.01.016

中图分类号:U4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580(2016)01-0071-03

教学督导工作对高职教育有着重要的意义,构建一个科学、合理的督导模式既是促进教学质量提高的有效手段,又是促进教学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途径。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的督导关系,使广大教师、学生和从事督导工作的督导员们从内心理解和认可督导工作,最终形成“督导――促进――再督导―再促进”的良性发展状态。

一、督教关系的现状及问题

(一)对督导工作内涵的理解不够深入,难以发挥促进教学的功能

督导是不直接组织、参与教学管理的部门,它的主要任务应该是服务教学及教学管理以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通过各种渠道收集信息,对教学的全过程进行监督、检查、反馈、指导,咨询,将客观存在的问题及时与相关部门沟通,并提出改进意见与措施,使问题能及时解决。其定位应该是介于管理与被管理者之间的桥梁与纽带,既要对管理者负责,也要对被管理者负责,要做到“参与不干预、到位不越位、建议不决策、引导不责备”。

(二)督导队伍建设不完善,督导效果难以得到广泛认可

通过对部分高职学院的调查,目前督导队伍的组成大致为:一是由学校的在职人员兼任主要督导工作,同时聘请校外专家作为辅助督导;二是只聘请本校离退休教师担任督导;三是由本校离退休教师和在职人员一起担任督导;四是由在职人员、校外专家及离退休教师三方共同担任督导。但无论是哪一种组合方式,在任用标准上都由学校根据自身情况自行规定,具有较大的随意性、临时性。

(三)评价标准不完善,难以实现教师教学质量评价的客观与公平

目前几乎所有高职学院督导工作采取的都是进入课堂,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进行听课评价,并填写听课记录表。但是大多数的听课记录表只停留在对教师日常行为规范的表象记录。在督导过程中,部分督导员会按自己固有的教学模式去主观的评价教师,加之多数督导员是本校离退休教师,会将平时对被听课教师的印象带入评价中,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督导工作的客观性和权威性。教师们都很在意评价结果,一旦结果与教师预期不吻合,就会对督教关系的激化进一步加深。

(四)评价结果反馈形式单一,难以达到督导目标

就目前现状来看,评价结果仅仅只是针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进行常规反馈,但是一门课程只听取教师的一节课,反映不出教师真实的教学水平。反馈过后对教师没有指导、培训,反馈结果也没有与教师所在系部进行沟通,对教师的提高起不到任何作用,就更谈不上提高教学质量。没有良好的沟通,督教关系就无法达到和谐。

二、人本督导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随着高校教学改革的深入和高校内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建设要求不断提高,教学督导工作成为了教学质量监控的重要环节,如何处理好“督”与“导”和“督导”与“被督导”的关系已成为新的研究课题,各种新的督导模式也应运而生。

课题组对云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云南外事外语职业学院、云南农业大学热带作物学院、云南国土资源学院、西双版纳职业技术学院和云南林业职业技术学院等6所高职院校的教学督导工作进行了专项调查,提出“人本督导”的模式。

(一)调查对象

本次调查选取了云南省不同州市的六所高职院校教师进行抽样调查,包含了民办高职,省级示范高职、国家级示范高职,涵盖了云南省高职高专的所有层次,具有代表性、典型性。

(二)调查方法

本次问卷调查采用了条件价值评估法(Contin-gent Valuation Method,CVM)。CVM是一种典型的陈述偏好评估法,它是利用效用最大化原理,在假想的市场情况下,利用调查问卷引导相关物品或服务价值,所得到的价值依赖于构建(假想或模拟)市场和调查方案所描述的物品或服务的性质。

(三)调查问卷设计

笔者查阅了相关文献资料,并结合自身的教学督导工作经验,确定了调查的目的、内容及调查方式。同时对CVM可能存在的种种偏差,如部分与整体偏差和抗议反映偏差、不反映偏差、调查方式偏差、问题顺序偏差等进行了严格的控制与规范。

(四)数据处理工具

对本次调查的结果主要使用SPSS19.0和Mi-crosoft Office Excel 2010作为数据统计处理工具。

(五)结果分析

Y=0.308X1+0.382X2+0.268X3 (X1为支持度,X2为吻合度,X3为工作到位程度)

由上述回归模型可以看出,教师对督导人员工作的支持度越高,督教关系越和谐,教师如能主动与督导员进行交流沟通,督导人员在听课后及时地为教师提供有效的指导帮助,将形成良好的互动,得到教师支持的督导工作开展也会更为顺畅;督导员对教师的评价通常是通过一堂或几堂课来进行的,而学生对教师的评价是对该门课程的一个总体评价,学生是教学最终的接收者,因此学生对教师的评价更为重要,此时应把学生评价与督导评价相结合,全面客观的评价教师的教学,当督导员与学生评价的吻合度较高时,对该教师的评价结果就应该是客观公正的,有一个客观公正的评价结果,教师也更容易接受该结果,这样可以促进教师的成长;督导工作是否做到位,同样影响着督教关系的和谐程度。督导工作不只是简单的“监督”,单纯的监督只会使教师产生抵触心理,使督导的专业性与权威性丧失。督导更重要的工作是通过观察、调研等对教师提供咨询、指导、帮助,如果无法做到提供有效帮助,则可认为督导工作不到位。因此,要达到和谐的督教关系,就应该从这三个变量人手,改变传统督导模式。

三、高职教学督导模式构建的建议与思考

(一)把握“三个转变”

(1)教学督导职能的“单一化”向“全面化”的转变

实现教学督导由“单一化”向“全面化”转变可以提高一线教师的认可度。改变教学督导的主要对象,由过去的“任课教师”向“教师、教学和学生”三方向延伸。

(2)教学督导队伍的“本土化”向“多元化”的转变

应加大对专兼职教学督导队伍的培训力度,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邀请国内外专家、学者进行指导和培训,走访省内外高职院校汲取先进经验,探讨教学督导工作的热点和难点;聘请行业、企业和教育领域的专家、能工巧匠担任教学督导员,用其自身专业的知识与丰富的经验给一线教师带来更多有建设陛的意见,能促进教师的快速成长。

(3)“规范型督导”向“发展型督导”的转变

应单独设置教学督导部门,同时设立二级教学督导单位。建立并完善教学质量标准体系、质量监控体系、组织保障体系和发展性教师评价反馈体系等,形成特色的“双轨并行,二级督导”的发展型督导模式。

(二)注重“三个”结合

(1)常规性督导与专项督导相结合

把常规性督导和专项督导有机结合起来,能极大地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通过听评课、学生评教、教学检查、调研与总结、随访、约谈、辅导新教师专业成长、教学管理事故认定等常规手段促进教学的稳定;通过示范、竞赛、观摩、跟踪、宣传推广等专项督导方式,激励和引导教研和教改的方向,激发教师潜能,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

(2)教学评价与教师自我激励相结合

教学评价始终影响着“督”与“教”的和谐关系。因此在进行教学督导工作之前,所有的督导员应该先学质量观,不能只是依靠自己的理解来定标准,订立的标准要广泛采纳教师、学生、管理人员的观点。建立被广大教师广泛认可的督导评价标准和学生评价标准,挖掘教师优势,实行“学生、系部、督导”三方独立评价。另外,在教学反馈时,应多采用网上反馈、一对一反馈等方式,实事求是、客观地反映问题,让教师通过自我反思发现问题。

(3)分层督导与重点督导相结合

对新从教的年轻教师,建立电子版《教师成长评价档案》;对学生评价结果连续保持在学院前列的教师,建立电子版《星级教师成长档案》;对教学评价中连续排在学院后10%的教师,建立电子版《重点关注档案》。分析原因,分层培养,重点关注,发现并树立典型,变单纯的“评价”为系统的“培优”,提高教学督导的导向性。

(三)把握三个创新

(1)创新评价机制。调动人员积极性是人本原理的主要目的,为了能更好地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可采取对学生评教中前30%的教师进行选优式评价,评选出优秀或星级教师,在职务聘任等方面发挥激励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