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生产经营一体化建议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关键词] 个体户 生产经营所得 纳税筹划
个体户即个体工商户的简称,是指以个人或家庭财产作为经营资本、依法经核准登记,并在法定范围内从事工商业经营活动的自然人的特殊形式,属于个体经济中的一种。其经营形式可以是个人经营或家庭共同经营,但对外须以“户”的名义独立进行民事活动,具有财产所有者、经营者和劳动者不分离的特性。
一、个体户生产经营所得纳税筹划的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非公有制经济在我国有了很大发展,个体户作为其中之一也不例外。截至2008年底,全国共有个体户2917.33万户,比上年底增加175.80万户,增长6.41%;实有资金数额9005.97亿元,比上年底增加1665.18亿元,增长22.52%; 户均资金数额3.09万元,比上年增加0.41万元,增长15.13%; 从业人员5776.41万人,增加280.24万人,增长5.1%,增长速度显而易见。
与此同时,纳税筹划作为近年来我国税收业务中常常提及的一个新名词,在个体户中的实行情况却并不理想,一方面表现为许多个体户根本不知道什么是纳税筹划,一提起纳税筹划就联想到偷税;另一方面表现为部分个体户想开展纳税筹划,却不知道如何着手,在专业知识的欠缺下往往出现“以税收筹划为名、行偷税之实”的违法行为。因此,对个体户的经营业务进行纳税筹划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很有必要,既可以增强其法制观念和纳税意识,又可以合法实现理财规划收入,是一举两得的好事。由于个体户经营范围广泛,不同主体经营过程中须缴纳的税种不同,筹划方案也各有千秋,但对生产经营所得缴纳所得税则是共有行为,本文仅针对此过程中可能遇到的纳税筹划问题予以探讨,提出相应的建议。
二、个体户生产经营所得纳税筹划的建议
1.应先根据政策确定纳税方式
个体户的生产、经营所得是指从事工业、手工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商业、饮食业、服务业、修理业以及其他行业生产、经营取得的所得;个人经政府有关部门批准,取得执照,从事办学、医疗、咨询、以及其他有偿服务活动取得的所得;其他个人从事个体工商业生产、经营取得的所得;上述个体户和个人取得的与生产、经营有关的各项应纳税所得。缴纳所得税时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成本、费用以及损失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义务人未提供完整、准确的纳税资料,不能正确计算应纳税所得额的,由主管税务机关核定其应纳税所得额。这就意味着个体户在缴纳所得税时可以采用查账征收、核定征收两种方法,而这两种方法对纳税筹划的实施影响各有不同。
核定征收方式包括定额征收、核定应税所得率征收及其他合理办法,通常由税务机关按照一定的标准、程序和方法,直接核定个体户的应纳所得税额,或核定应税所得率后由个体户根据纳税年度内的收入总额或成本费用等项目的实际发生额计算应纳税所得额。由于应税所得率只是一个行业估值,是税务机关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在国家规定范围内自行核定的适用值,就使个体户实际承担的税负可能小于应负税负,因此,投资者不能再享受个人所得税的优惠政策,而整个过程因税务机关介入,也无法进行纳税筹划。
查账征收方式则由个体户纳税人通过详实的账目记载数据,以全年收入总额减去成本、费用、损失后算出应税收入,再适用五级超额累进税率中的相应档次税率得出应纳税所得额,计算过程中投资者可以享受地域、行业等优惠政策,还可以在合法的前提下,通过对收入、成本费用、税率三个环节的筹划而达到应税收入最小化的目的。其中,税率的适用情形及高低是国家法定,个体户只有使用级别的区分,没有筹划的可能。因此,个体户对生产经营所得的纳税筹划只是查账征收方式下的税基筹划,即通过收入和成本、费用、损失部分的筹划来影响适用税率,进而影响应纳税所得额。
2.慎用收入递延方式减少当期应纳税所得额
收入是经营者收益的体现,对企业而言,取得的收入主要包括销售收入和劳务收入,不同的销售方式和劳务提供方式在税法上确认收入的时间不同,企业可以通过具体方式的选择控制收入确认时间,合理归属所得年度,并获得延缓纳税的税收效益。而个体户在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时,应于所售存货的所有权自卖方转给了买方、收取了货款或取得了收取货款的凭据时,确认营业收入。具体而言,其收入确认形式只有两种,一种是现销方式,即个体户以“一手交货、一手交钱”的方式进行交易。该种方式通常在发出商品、提供劳务、收到货款时确认营业收入,往往以出库单、收款凭据等注明的时间、金额为准,无法进行人为递延;另一种是赊销方式,即个体户先发出商品、提供劳务、推迟收回货款,但实务中为确保未来收款的可行性,会通过赊销清单、欠账单等作为收款凭据,因此,该种方式下赊销清单或欠账单等票据上注明的时间、金额则为收入确认时间,也无法进行人为调整、递延。这样,个体户确认收入方式的相对单一,就使其采用递延收入方式进行纳税筹划并不可行,实属一种偷税行为,税务机关会依法予以处罚。这样的筹划方案不仅没有给自己带来节税效益,而且要额外受到处罚,得不偿失,不可采纳。
3.合理利用折旧方法增加固定资产成本支出
个体户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使用的期限超过一年并且单位价值在1000元以上的房屋、建筑物、机器、机械、运输工具及其他与生产经营有关的设备、工器具等为固定资产。其中房屋和建筑物、在用机械设备、仪器仪表;各种工器具;季节性停用和修理停用的设备,以及以经营方式租出和以融资租赁方式租入的固定资产可以计提折旧,并允许扣除。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包括直线法和加速折旧法,前者分为年限法、工作量法,后者分为年数总和法和双倍余额递减法。不同折旧方法下准许扣除的折旧额不同,这就使计算当期应纳税所得额时有了选择。
通常,个体户的固定资产折旧须按直线法计算提取,特殊情况下经批准也可以采用加速折旧法。直线法以平均分摊为核心,计入各期的折旧额相同,对各年损益影响也均等;但在加速折旧法下,往往前期折旧多而后期折旧少,意味着个体户前期准予扣除的成本增加、利润减少,应纳税所得额降低,而后期准予扣除的成本减少、利润增加,应纳税所得额提高。对其而言,在固定资产使用年限内,折旧影响纳税金额总额相同,但从纳税筹划角度讲,因资金存在时间价值,加速折旧法滞后了纳税期,可获得资金的时间价值收益,相当于在固定资产折旧初始年份内获得了政府提供的一笔贷款,这种抵税作用在当前通货膨胀环境下显得更为突出。因此,在合法的前提下,个体户可以通过对直线法和加速折旧法的选择而获得纳税筹划的好处。但该方法不适合享受所得税定期减免优惠的个体户。
4.合理利用存货计价方法增加成本支出
个体户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为销售或者在用而储备的物资为存货,包括各种原材料、辅助材料、燃料、低值易耗品、包装物、在产品、外购商品、自制半产品、产成品等。存货应按实际成本计价,领用或发出存货的核算,原则上采用加权平均法,但也可以允许采用先进先出法、个别计价法等其他方法。这就使个体户可以通过选择不同的存货发出计价方法来产生不同的销货成本和期末存货成本,进而影响各期利润及所得税额,使得成本费用的抵税效应得到最充分的发挥。其中,先进先出法适合在存货市场价格普遍处于下降时采用,可以增加当期销货成本,减少当期应纳税所得额,延缓纳税时间,为个体户增加资金的使用价值。加权平均法适合在市场价格比较平稳,一定时期内多次购入、陆续耗用的情况下采用。个别计价法则适合存货市场价格波动大、无规律可循时采用,可以通过如实反映分批发出的存货和期末存货成本,避免虚增利润,增加税收负担。
总之,为促进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体现公平、公正和平等竞争的原则,个体户应该逐步加强对纳税筹划的重视力度,在不违反税收法律规定的前提下,通过经营和交易活动的安排,优化选择纳税方案进行以减轻纳税负担,取得正当的税收优惠利益,从而促进个体户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 江平:民法学[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122-123
[2] 国家工商总局办公厅. 2008年全国市场主体发展情况报告 gsaic.省略
[3]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8条
[4]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17条
[5] 刘宝锁:再议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所得的纳税筹划[J]. 财会月刊,2009(11)
重油开发公司是克拉玛依油田中专门从事浅层稠油开发的企业,经过二十多年的连续滚动开发,不断探索稠油开发管理模式,建立稠油生产经营管理的“前评估、中反馈、后评价”三个环节的控制管理体系,通过健全完善管理制度、创新管理流程、加强过程管理、提升生产技术创新、优化标准作业程序、实施成本对标管理、健全业绩考核制度等方面的内容,使生产、经营、科研在各生产经营环节能够紧密衔接,实现生产与经营的协同工作,达到稠油生产经营一体化管理的目标。
浅层稠油生产经营管理的现状
(一)浅层稠油油田自身持续发展的不足
由于该油田经26年的开发建设后,生产作业环境变的异常恶劣:井点多、设备、设施因使用年限较长面临着报废及淘汰风险,可利用价值较低,油藏因其自身物性差,不具备低成本高效开采条件,导致生产操作成本逐年上升,造成油田持续发展动力不足。
(二)产量下降使生产经营成本压力增大
由于浅层稠油生产方式主要为高温高压蒸汽驱油开采,由于稠油产量持续快速下降,高温高压蒸汽量并没有减少,使注采比下降,稠油吨油生产运行成本不断上升,使企业经济效益持续下滑,生产经营压力增大。
(三)“以产量为主”的管理方式
对于一个中石油新疆油田公司下属企业,由于稠油原油产量不断下降,油田生产效益持续下滑,企业生存压力突显。为了提高稠油原油产量,在紧紧围绕如何完成稠油计划产量的生产经营管理中,经常采取“上产会战”的方式完成计划产量,吨油生产成本持续攀升且控制困难。
浅层稠油生产经营一体化管理的基本内容
(一)指导思想
根据企业发展的迫切需要,运用统筹规划的方法,针对油田开发现状,结合内外部环境的影响,设计规划制定生产与经营一体化、精细化、科学化管理思路。将一体化管理理念及方法融入于生产经营的实践中,企业管理完成从“粗放型”向“精细化”的转变, “生产型”向“生产经营管理型”的转变,从而为油田实现高效开发奠定牢固的基础。
(二)目标
1、完成原油产量计划
完成原油计划产量是每个石油企业的首要任务,也是石油企业生存的基础,根据油田实际开发现状运用对比和分析的方法制定科学细致的上产措施,保证产量有计划有步骤的完成。
2、实现生产成本节约
要细分成本构成,对下达的吨油操作费用进行层层分解,实施预算管理、指标分解管理,各项经营活动都紧紧围绕原油产量这个中心去开展工作,全面核算经济成本与作业过程管理的有机结合,真正实现稠油生产成本的控制和节约。
3、健全管理制度流程
建立和不断完善管理标准和规章制度,梳理管理流程,健全质量管理、设备管理、HSE管理等各类管理体系。各种管理标准、技术标准、工作标准层次分明,基础管理工作严格按照“有章可循,有据可依”的原则,实现程序化工作和程序化管理。
4、建立全员考核体系
构建了层次分明、执行有效地考核监督机制,决策与管理层、技术层、生产层的领导签订绩效考核目标任务责任书,对生产经营指标层层分解,分解到班组,实现全员考核。
(三)管理模式
建立生产经营“前评估、中反馈、后评价”三个环节的控制管理体系,其中,前评估是对稠油开发方案、技术改造、科研等项目在实施前进行经济效益评估和实施的可行性审查评估;中反馈是通过生产中过程数据信息的反馈,实现过程的持续改进;后评价是实施完成的项目和生产措施进行数据分析和经济效果评价。以三个环节为基础,利用科学决策、过程管理、持续改进的工作流程,实现生产与经营的协调工作,达到生产经营一体化管理的目标。
(四)生产经营一体化管理的特征
协同性。生产经营一体化管理体现生产与经营、产量与成本之间的协同一致性,即:生产管理部门与经营管理部门、科研部门与生产单位、管理者与操作者之间创造一种协同工作环境,紧密联系,彼此协调。
关联性。通过生产经营一体化管理活动的全过程控制,分析研究生产经营数据,对各个过程进行辨析,总结相互间的规律,找出相互影响的因素和存在的问题,通过一体化管理实现生产经营全过程的关联,消除了生产过程中安全隐患。
企业生产经营一体化管理的具体措施
为了使企业更好更快发展,使生产经营一体化管理模式充分有效运行,关键在于推进其在企业生产实践中的应用。
(一)建立集约化的管理机制
建立集约化的管理体系。建立由公司值班领导、机关各部门和生产、科研部门的管理人员共同组成的生产经营一体化管理机构,按照将各个资源整合,充分发挥各职能部门的专业管理作用,协同运作,生产指令得到快速执行,实现生产过程的协调统一指挥,提高办事效率,及时解决生产经营中的问题和难题。该机构的工作模式是采用日生产碰头会、周例会制、月度生产经营例会的流程。
(二)整合制度标准
根据生产经营一体化管理需求,建立以生产管理、经营管理、设备管理、HSE管理、质量管理、内控管理、培训管理、开发管理等覆盖生产经营管理各领域的制度和标准,形成指导企业工作的基本管理制度标准。
(三)建立成本预算定额管理机制
成本预算定额管理机制是通过预算管理、计划管理、材料的统一采购、结算管理、绩效管理形成一个闭环管理,使稠油生产的全过程得到成本控制。对生产单位制定成本预算定额指标采取两个原则:一是对重点油区加大人力资源及资金投入,对低效油区合理优化管理;二是按照优先保障企业人员、安全环保隐患治理的费用,合理控制材料、井下作业及用电费用,从而确保操作成本不突破预算目标。
(四)加强经营管理的过程控制
加强经营管理的过程控制是各单位按照年初下达生产经营计划,以成本预算定额指标为生产经营管理的工作目标,加强生产经营的过程管理,实现成本定额指标的控制。具体执行措施有:一是实施成本的精细管理,将成本构成层层分解,落实到区队、基层班组、每一个员工,形成人人有成本的紧迫感;二是实施成本的控制管理,对单位耗水、电、材料等实行对标管理;三是运用节能降耗技术手段实施保温改造、强化合同能源管理、电网优化升级等项目,达到降本增效;四是每月对组织机构中各部门的经营状况结算,及时反馈考核结果,对成本的各类指标进行绩效考核。
(五)建立技术创新机制
一是制定出合理的科研规划。不断完善科技管理办法和运行机制,不断完善和规范科研项目、科研经费的管理,加强对科研项目的实施跟踪和评价,积极推动科技项目有效实施;推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通过建立健全科技评价与奖励机制,提高科研成果的转化应用率。
二是推动协作技术研究创新。积极借助科研院所、大学院校的技术力量,开展多项科研攻关,形成符合稠油油藏特点的高效开发技术、方案和策略。遵循和坚持一个中心“以油田生产和效益为中心”,通过各专业、各部门、各层面的大力协作,解决油田开发中的三大难题(解决:油层平面和纵向上蒸汽推进不均衡、特超稠油开采技术、油藏中后期开采)。
(六)运用科研技术推动生产经营最佳运行
推动全员参与技术研究的创新及实施。一方面研究所加大油田开发技术的研究与应用,特别是稠油生产中成本所占比例最大的蒸汽,对蒸汽有效利用的研究,在稠油开发中实施注汽精细管理,通过提压注汽、蒸汽计量、吞吐井分层合采、汽驱井单层注汽、提高蒸汽干度等科研技术手段,有效缓解了油藏开发矛盾,降低了稠油生产吨油成本;在工艺技术上开展降粘、防砂、封堵、优化井下管柱结构和泵型、提高供热锅炉热交换等科研攻关,有效改善了单井生产环境,从而提高单井最终采收率。另一方面对生产各环节进行精细管理,针对制约生产的关键问题,坚持“因地制宜,适用简约,低耗高效”的原则,积极开展群众性献计献策、小改小革、发明创新活动及QC质量管理活动,集中团队智慧解决实际生产难题,如:电网改造、污水回用锅炉、冬季采出液站区保温等,减少了人员、设备、燃料、水量等生产成本的费用,创造出可观的经济效益。
一、模式定义
教学、实习、生产、经营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坚持理论指导实践的原则,以构建具有教育性、操作性、实践性、创造性的学生主体活动为主要形式,以培养学生一定技能水平、自我发展能力为目的的具有职业技术教育鲜明特色的教学范式。
二、操作程序
(一)建设烹饪实验室,提供教学条件
专业课实验室是提高专业教学质量,训练学生掌握专业实验技能的重要场所。在烹饪实验室的建设过程中,首先要考虑实验室的教学功能,实验室只有具备齐全的烹饪机械设备,才能充分保证实习教学内容的顺利完成,保证学生实习训练的正常进行。另外,还要考虑实验室的生产示范功能和创收功能,如实验室的格局、场地的设计。这些都是新的教学模式所必需的教学条件。
(二)调整实习、教学比重,制订实习计划
由于普通教育的任务是提高国民的基础素质,其主要教学形式是课堂教学;职业技术教育的任务是提高劳动者的技术操作能力,其教学形式以实习教学为主。在实验室设施比较完善的情况下,就完全可以以教学大纲为依据,再结合目前地方饮食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状况来修订专业实习计划。这样,学生实习次数和技能训练时间,可以得到保证。另烹饪专业实习课在时间上的一贯性,要求课时安排最好为3节课连上,由此形成整块的教学时间,也为实习与生产、经营的结合提供了可能。
(三)班级分组
为保证教学质量,在师资力量充足的情况下,可以将超过40人的班分成两组,由两位专业教师分别负责中餐烹调技术和面点制作技术两门课程,每周轮换。学生人数少,在实习操作过程中,教师的指导就能比较到位,有利于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四)组织教学,与生产经营结合
职业技术学校的教学过程不能简单地沿袭普通教育的常规模式,应该结合职业技术教育的特点,要注意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和生产劳动相结合,以生产实习教学为中心,着重操作技能的训练。在组织教学过程时,教师先对每一个课题(一道菜或点心)作理论讲解和具体操作示范,让学生从中先获得一个理性认识,然后安排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实习,通过对学习对象的主动操作、探索、加工、体验,使他们的理性认识上升为感性认识。要达到熟练掌握,还必须反复的练习。
烹饪技能的训练不同于其他专业,它需要真实的原材料,这些烹饪原料具有价高、易损的特点,需要耗费较多的实习材料费。但这些原料经使用以后,往往都是可以食用的菜或点心。基于这一点,把实习训练的教学内容与生产挂钩,实习过程相当于生产的过程,实习的课题相当于生产的产品,再将产品销售,这样投入的费用就可以得到一定的回收,从而形成良性循环,学生的操作训练机会增多,熟练程度提高,实习费用也可以得到节省,一举多得。
三、模式的成效
(一)教学质量方面
烹饪专业教学、实习、生产、经营一体化的教学模式的构建,是对既有教学方式的革新,真正体现了职业技术教育不同于普通教育的特征:是适应生产劳动或职业生活的需要,主要给予学生从事某种生产劳动或职业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同时给以职业道德和职业习惯的教育和训练。我们并没有因为生产经营而忽视了教学目标,相反,在这种模式下,由于教学过程中的双边活动随时都在进行,每一个程序都围绕着教学目标在运作,生产是为了提高熟练程度,经营是为了尽可能节约教学实习开支,四者之间是和谐统一的。正是四者间的相辅相成、协调一体,我们的教学质量有了很大提高,具体表现在:
(1)动手能力加强,熟练程度提高,毕业生很受用人单位的欢迎。目前本专业的毕业生就业率为100%。
(2)学生有较好的职业道德,具有一定的成本核算、经营管理能力和良好的节约习惯。学生合作、交往、竞争的意识增强,综合能力有了提高,更利于适应社会竞争。
(二)教师业务水平方面
教学、实习、生产、经营的一体化研究,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紧密结合,对教师原来遵循的教学模式形成了冲击,教师积极探讨烹饪教学的改革思路,促进自身的技能水平提高。在整个教学模式中,要求教师发挥教学、指导、组织、管理作用,使教师的业务素质得到全面提高,形成一支业务能力精,动手能力强的新型职教师资队伍。
(三)社会影响方面
定期开展为民服务活动,一方面为市民提供各种点心,便利购买;另一方面是一次技能的展示和自我的推荐,场面热烈,很受好评。通过举办技能节,邀请全市各大宾馆的领导参观指导,为今后的教学提供了参考,使我们的培养目标更接近社会的需要。
(四)经济效益方面
烹饪专业的教学与学生的实习都要消耗一定的烹饪原料,这是一笔不小的开支。教学、实习、生产、经营一体化教学模式的运转,解决了烹饪实习的费用问题。通过生产、经营完全可以保证教学、实习的开支,甚至略有赢余,可添置一些小设备,不断完善实验室的条件。
【关键词】科学发展;农业现代化;土地使用权;基层管理体制;改革
在推进我国农业现代化与城乡一体化的过程中,应坚持科学发展,深化农业的工业化、市场化、资本化发展的同时,高度重视相关管理体制创新。
一、我国农业现代化与城乡一体化中的问题
目前,在我国农业现代化和城乡一体化发展中,有以下两方面的问题值得高度重视——
1、片面强调城市化,导致城乡“二元结构”矛盾加剧
上世纪80年代,我国小城镇建设在江浙一带取得了重大成就,集中体现为乡镇企业的广泛发展,使得部分农业开始转化为工业、部分农民转化为工人、部分乡村转化为工业化城镇,这种小城镇化发展成为我国城市化和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的早期成功形态。自进入新世纪,我国城市化化发展出现了新的变化。由于在一定程度上沿袭了西方旧有单向“两化”发展模式,片面强调资源、人口向城市的集中,忽略了城乡均衡协调发展,使得固有的“二元结构”矛盾加剧,城乡差距进一步拉大,甚至在一些地区出现了“两极化”的恶性发展,严重阻碍了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进程。
西方社会早期的“两化”进程,是在资本自由化状态下推动形成的。即,一方面由于资本在城市的高度集中,推动城市建设的迅猛发展及城市工、商、服务业等的高度繁荣;另一方面,资本向农村的扩展侵袭,又加速了农村劳动力及失地人口向城市的流动。由此造成先进繁荣的城市与落后衰败的农村之间的对立和城市里贫富阶层之间的对立。
西方发达国家历经百年发展,这两种对立已趋于缓和。但是,在拉美及印度等一些发展中国家,这种单纯追求城市和工业发展的“两化”模式及其所酿成的两大对立仍在蔓延与发酵,并成为阻碍发展、生成动乱的主要温床。我国一些地区,特别是在西部相对贫困的地区,这种单向“两化”模式所导致的“二元结构”矛盾加剧,在制造出大量“城市病”的同时,恶化了城乡关系,造成了走向繁荣的城市与日益贫瘠的农村的严重对立。
2、现行农村体制亟待改革
目前,我国农村体制的基本形式,仍为自80年代末期实行的“”。随着我国社会生产力的整体提升,尤其是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及科技发展水平的提高,现行土地使用权制度与行政管理模式,不再适应农村深化发展的需求。
现行“”有两方面特点:第一,土地使用权归个体家庭所有。第二,土地管理权由县、乡(镇)、村等3级行政中心管理。这一体制对于以个体家庭为单位的农业经济的改革发展,存在以下问题:
(1)无法按照市场要求统一组织大农业生产;
(2)使得农业的机械化、精细化、科技化、标准化难以大范围开展和普及推广;
(3)诸如水利实施大型农机农资无法有效规模利用;
(4)农村行政管理机构难以有效组织农业领域的规模生产经营;
(5)难以协调有效地推进三农改造和城乡一体化建设。
对于西部多数农业县长期存在的粗放式生产经营、品质及价值含量难以提高等等,其根本症结,应与农村体制相对滞后直接相关。
二、创新思维,探寻农业现代化与城乡一体化路径
立足于中国国情,坚持科学发展观,汲取西方“两化”教训,因地制宜,就探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农业现代化新模式,提出如下建议——
1、以农业资产“股份化”逐步深化土地使用权改革
参考国际与东部地区成功经验,在目前各地推进三农改造已证明行之有效的各种方案模式的基础上,建议参考珠三角九十年代以来的如下做法,大力推进农业生产资源的资本化运作;
(1)“外来投资+土地使用权入股”。即由外来投资大型企业以资金、设备、技术、管理等持股,农户或农民以所占有土地的使用权入股,商定各自所占比例,组成股份制,果、农或种养殖类股份有限公司;享有股份与分红利益的农户人员,既可外出务工,亦可根据需要,成为股份公司内员工。
(2)“内联式+土地使用权入股”模式。即在具备有组成企业化生产经营基本条件的地方,由村、乡(镇)政权机构出面协调,由具备相应条件及资格的果、农或种养殖大户牵头,小散农户以各自所占有土地及所能够提供的资金入股,协议组成特定生产经营性质的股份有限公司;享有股份与分红利益的农户人员,既可外出务工,亦可根据需要,成为股份公司内员工。
东部及国外的经验证明,这类农业资产的资本化股份化运作一是有利于更新旧有生产方式。即将旧有以农户为基本单位、分散粗放式的果业、种养殖或其它门类商品的生产经营方式,提升为具有现代化基础性质的企业化模式,为向高科技、高品质、高价值含量、精细化生产经营方向迈进,奠定基础。二是有利于破解“二元化”难题。随着生产方式改变,农民除享有按所入股土地应占有股份外,则无论外出务工或就地在所入股企业就职,身份皆随之而市民化。同时,因为有股份分红及务工收入的双重保障,单向“两化”中所难以避免的农民被迫贫困化问题,可得到合理解决。另外,诸如医保、社保等政策的贯彻落实,也较易推行。
三是有利于招商引资。投资现代农业与工厂化种养殖业,已成为具有前瞻眼光的工商业企业的一大选择。实施上述农业资产的资本化股份化模式,则不仅有助于更为顺畅地吸引农业领域的外来投资,亦有利于在充分保障外来投资利益的同时,保障为其提供土地使用权农户的利益。
另外,对于适合使用入股形式的非农投资,可因前期购地成本的大幅减低,增大对其的吸引力;同时可避免“土地财政”带来的各种弊端,使地方政府通过新兴农业工业的规模运营获得财税收益。
2、探寻推进基层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在逐步推进农业产权的资本化股份化的过程中,加强农村、农业管理体制的创新,是一大重要任务。通过农业资产的股份化和生产方式的集中化、工业化,积极探索和试行:
(1)农业村镇的社区化。对于具一定规模企业(特别是农场、种养殖场等农户入股类企业),以及偏僻落后、已不具备人居基本条件或发展前景的村落乡镇等,可以农业劳动者及其资产入股的大型农业或工商企业为中心,合并分散空穴化的村、镇,集中建设由县政府直管的大型社区,在实现农业的工业化、农民的工人化的同时,实现农村居民的市民化和农村的城镇化。
(2)创建“大县城+中心镇+社区”新型三级行政管理体制。通过“撤并、减层、扩盘、分权”,改革传统行政区划与管理格局,撤除原村级政权管理,纳入县城及镇直管范围内,设置为社区,形成以县为基础、行政经济片区有机协同的“大县城+中心镇+社区”新型三级行政管理体系。
(3)逐步建立“政府-行业协会-企业”3级产业管理体系。以“农业村镇的社区化”和创建“大县城+中心镇+社区”新型三级行政管理体制相协同,逐步探索试行县级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即将部分产业性县级行政管理部门(局委办)逐步转型为对应的“农业产业协会”、“果业产业协会”、“交通运输业协会”、“县域工业协会”等市场性产业管理机构,将其与政府行政管理体系分离,原有政府产业职能部门的部分职权责任下放至协会,使之有权有职有责,利益则与相应产业领域的运营效益挂钩,合理确定,形成与“政府-行业协会-企业”3级产业管理体系。
(4)向“省直管县”和“省-县-社区”3级新体系过渡。在条件成熟的地区,可渐次扩大管理区盘,调整财税管理体制,增大基层服务功能,试行建立“大县城+中心社区”的2级行政管理模式;通过减少行政管理层级,逐步为向“省直管县”和“省-县-社区”3级新的地方行政管理体系过渡奠定基础;
通过上述渐进慎重点探索试验改革,一是有利于三农改造和城乡一体化发展。在中国的农村城市化与农业现代化发展中,首要前提是现有土地使用权形式的变革,即在通过政府的引导与主导,逐步以现代企业化(科技化、精细化、市场化、批量化、标准化)生产经营模式,取代现有以农户为单位的粗放分散的生产经营模式。随着这一进程的推进,原有村、乡(镇)区划及机构与管理方式也将发生变革,逐步形成“大县城+中心镇+社区” 乃至“大县城+中心社区”的管理格局,这对于三农改造与新农村建设,以及城乡一体化发展,产生积极效果。二是有利于土地的合理有效使用。农业资源特别是土地资源的股份化集约化,不仅有利于土地的合理规划与有效使用,同时,有利于吸纳外部工商业资本用于大型产业园区的建设发展,加速农业经济的工业化转型,也是招商引资工作中解决土地问题行之有效的方式。三是有利于政务政治体制改革。上述改革,不仅可进一步有利于精兵简政,探索撤并后多余行政人员的合理分流与有效安排,深化地方政务体制改革,同时通过农业村镇的社区化、创建“大县城+中心镇+社区”新型三级行政管理体制,逐步建立“政府-行业协会-企业”3级产业管理体系,向“省直管县”和“省-县-社区”3级新体系过渡,为进一步深化社会管理体制、政务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奠定坚实基础。
在工业化的时代背景下,积极探索我国农业现代化与城乡共同发展的创新型路径,是我国现代化建设和市场体系建设的迫切需求。创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以农业现代化为主线,以农村土地使用权改革、基层管理体制改革为切入点,构建县域城乡一体化综合改革系统模式,对破除城乡二元结构,深化农业建设,全面推动小康社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作者简介】
单元庄,西安朝华管理科学研究院院长, 教授,博导。
论文关键词:“公司+基地+农户”,“订单农业”,产业化,存在的问题,政策建议
1、“公司+基地+农户”生产经营模式产生的原因
1.1、“公司+基地+农户”生产经营模式产生的背景
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也是一个农业大国,其中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口的比重占到了全国总人口的68%,但是农业的产值仅仅只有全国GDP的13%(2006年数据),这充分说明了中国农业生产力的低下,农业作为一个弱势产业、农民作为一个弱势群体成了一个不争的事实。农业作为一种产业有着不同于其它产业的特点,首先,体现在产品上,农业生产受到天气、气候、季节、土壤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其中任何一种因素的变化都会影响农业产品的生产,而控制这些影响农业生产的外生因素又是极其困难的,农业的先天敏感性注定了农业产品很难做到规模生产;其次,农业生产面临着很大的市场风险,农民的生产活动往往远离市场,而且农业的生产周期又比较长,由于信息的不对称,很难接受到市场信号的指导,因此常常会发生收成好了,却卖不了一个好价钱,这就造成了“谷贱伤农”的现象时有发生;再者,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开始实行,这虽然提高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的生产,但是这又引发了一个问题,就是农户过于分散,无法产生规模效应,形成产业集聚,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扩大了农业生产的风险,使农民无法得到产业化生产所带来的好处。
1.2、“公司+基地+农户”生产经营模式存在的理论基础
新制度经济学认为,社会的分工需要各种合约来进行安排,有效的合约安排造就有效的社会分工,有效地社会分工会产生有效率的生产方式,而一种产业组织形式,从本质上来说就是一种合约安排。根据现代产业组织理论的奠基人贝恩的理解,产业组织是指生产者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构,它解决的核心问题是怎么样创造一种既能避免垄断的弊病,又能使生产者获得规模经营的有效条件。而将这一理论应用到农业产业的研究中,重点就是探讨农业产业部门的市场结构,企业行为和经济成果之间的关系(SCP分析框架)【2】,即在特定市场条件下,使农业的生产不仅能够形成一定的产业规模,而且能够给农户带来稳定可靠的经济效益,同时有较强的能力抵御市场外部条件的变化给农户所带来的不利影响。
美国、日本的农业产业之所以能取得非常好的经济效益,其中一个很关键的原因是它们都建立了一套完善的农业产业组织模式,极大地促进了农业生产力的发展,因此,我国要实现农业产业化也必须建立一套完善的农业产业组织模式。这种农业产业组织模式,既要体现现代市场经济的要求,能够给农户带来切实可靠的经济效益;同时也要符合中国的地少人多的国情,以及农村试行的的客观实际【1】。由于中国的特殊国情,这就决定了中国不可能照搬国外成功的农业产业组织模式,必须从我国的实际国情出发,实施符合我国实际国情的农业产业组织模式。众多实践证明,“公司+基地+农户”生产经营模式能够极大地促进农业生产力的发展,是我国农业实现产业化经营的有效组织形式。
1.3、“公司+基地+农户”生产经营模式的产生
正是由于农业生产的不确定性和高风险性,决定了农业生产必须寻求一个更稳定和低风险的农业产业模式,“公司+基地+农户”生产经营模式因此孕育而生。“公司+基地+农户”生产经营模式采用“订单农业”的方式来指导农业生产,即龙头企业在农户进行农业生产之前就与农户签订产品购销合同,这就保证了农户产品的销路,无疑是给农户吃了一颗定心丸,大大的降低了农户的风险。其次,该模式中的公司往往对农业产品的需求量很大,需要农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多家农户进行联合生产,扩大产品生产规模,这样就有利于形成产业化生产,降低生产成本;再者,在该模式中,基地作为公司与农户的“中介”,在其中充当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一方面代替公司负责组织农户的生产活动,并对农户的生产活动进行必要的技术指导,另一方面,它也充当农户的“代言人”,一旦发现公司有损害农户的行为发生时,它会作为农户的代表与公司进行谈判,这有利于农户提高自己的谈判资本,降低自己的谈判成本,从而使公司的违约成本提高政策建议,降低了公司的违约可能。总而言之,“公司+基地+农户”生产经营模式是对传统农业生产的一种组织创新,使农户原本处于农业产业组织之中的弱势地位提到提高,极大地促进了农业的生产。
2、“公司+基地+农户”生产经营模式的运行方式
2.1、“公司+基地+农户”生产经营模式在我国的发展
“公司+基地+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在国内最早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泰国正大集团在深圳建立了第一家合资饲料厂,至今在国内有100多家企业和合资分公司,它们围绕蓄、禽、水产饲料的生产和销售,建立了配套的种鸡场、养猪场以及多级技术服务体系,采取有中方联营公司和农户签约,向农户提供鸡苗、饲料、防疫药品和饲养技术,按预定的价格回收成鸡等方式,推动养鸡业的发展,带动饲料销售。20世纪80年代末,瑞士的雀巢公司与黑龙江省政府达成生产奶制品协议,建立了双城雀巢有限公司。此后国内一些加工企业争相模仿,出现了像四川希望集团、广东温氏集团等一大批大型饲料企业【1】。
2.2、“公司+基地+农户”生产经营模式的运行方式
“公司+基地+农户”生产经营模式作为一种合约的成功必然有着它独到的优越性。农户作为农业产品最基本的生产单位自然希望能够进行持续稳定的生产,公司作为工业产品的加工生产单位自然希望能够获得持续稳定的原材料供应,而“公司+基地+农户”生产经营模式作为一种组织创新使农户的持续稳定生产、公司持续稳定的原材料供应都成为现实。农户在这个合约中得到了更有利的交易条件,如技术服务,公司在这个合约中不仅使处于自己产业链上游的产品供应得到了保证,并且降低了这个环节中的交易费用,使公司能够专心应对下游市场,扩大生产以提高市场占有率。
“公司+基地+农户”生产经营模式是以一个技术先进、资金雄厚的农业公司为龙头,利用基地的作用把分散的农户集中起来,最终以合约的形式把农户和公司连接起来。农民负责生产,公司负责加工和销售,而基地充当二者的“中介”作用。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公司利用自身靠近市场信息的优势提前对农产品价格进行预测,通过与基地签订合约的形式确定本年度生产数量、品种及主要品质和技术指标。公司不仅与基地签订合约,也与农户签订合约。公司与基地以经济合同的形式确定双方的权利义务关系,同时为了保护农户的利益,公司在合约中会指明一个最低收购价,这个最低收购价有可能低于当年农产品实际价格,也可能高于当年农产品实际价格,目的是当市场价格突然下降很大时,农户那不至于受到很大的损失,这对农户的利益起到了很大的保护作用,因此也被成为最低保护价。在生产过程中,基地会根据实际情况对农户实行技术培训、物资采购、生产期间的日产管理或标准化的生产规程。待农产品收获之后,由基地根据公司与农户签订的合约,进行检验、收购,最后由公司进行最终加工和销售。
2.2.1、公司起主导作用
公司在整个生产经营模式中起着主导作用,正是公司对农产品的需求,才使得公司、基地与农户连为一体。公司作为一个对市场信息时刻保持高度灵敏度的生产单位能够把生产的各个环节有机的结合起来,并通过市场价格的波动来调整产品的生产,并且提高资源的利用率,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具体来讲,公司通过自己的信息网络了解国内外市场对农产品品种、品质、规格等的需求,然后通过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生产经营模式,将这些信息传达到农户和基地手中,引导农户合理确定产品结构和生产规模。公司作为一个富有竞争力的市场主体,能够带领农户与市场接轨,实行专业化、标准化生产。公司通过农户集中生产的方式降低农户的生产成本,从而使自己的生产成本下降,有利于扩大产品生产规模,提高市场占有率,形成当地的主导产品,并最终创造出一批具有竞争力的知名品牌。
2.2.2、基地起关键作用
基地在这个生产经营模式中充当公司与农户的“中介”,对于“公司+基地+农户”生产经营模式这个合约安排的实施,基地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基地一方面与公司签订合同确定本年度农产品收购的数量和价格,一方面负责组织农户的生产,确保产量。基地的表现形式为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经济又可以分为农民专业协会、村级经济合作社和贸工农一体化企业,其中农民专业协会表现形式为农户一起共同开发、生产、经营,或就某一产品的生产技术进行交流、推广和学习,属于多功能的农民合作组织;村级经济合作社表现形式为农户共同生产和经营,实行民主决策制度、农户进退自由的原则,进行共同生产经营、服务活动的“民办、民管、民受益”的互经济合作组织;贸农工一体化企业是为了拉长产业链,扩展生产经营范围而介入了农业生产的贸工农一体化联合经营企业,为实现了纵向一体化的进行农业生产的企业,一般属于法人机构【3】。本文研究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为第二种,这也是现实中存在最多的一种形式。基地的作用主要体现在,首先,基地是公司与农户之间的桥梁,充当了农业产业化链条中的断层,将农户与公司结合在一起,使产、销连成一线,降低了公司与农户之间的交易费用,减少了市场风险。其次,基地有助于农业产业化的形成,农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多家农户集中进行生产,有利于规模生产,降低生产成本,实现规模效益。再者,基地的存在有利于农户提高自己的谈判资本,降低自己的谈判成本,从而使公司的违约成本提高,降低了公司的违约可能,是该合约安排能够长久的持续下去的有力保证,从长远来看,这对双方都有利。
2.2.3、农户起基础作用
农户是现代化农业最基层、最基本的生产单位,农户的职责是按照公司对农产品产量、质量、规格的要求进行生产,在整个农业生产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免费论文。由于农业的特殊性,很难实现规模生产,一方面,虽然可以通过机械来部分代替农户进行农业生产,但是在一些农业生产环节中,至少在目前农户仍然具有不可替代性,另一方面,农户作为农业生产的决策主体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农户在农业生产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3、“公司+基地+农户”生产经营模式存在的问题
虽然“公司+基地+农户”生产经营模式作为一种组织创新有着很多内在优越性,给农业产业生产带来了很大的好处,被认为是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有效形式,但是作为一种合约安排,它仍然存在它的局限性。部分实行“公司+基地+农户”生产经营模式的地区的农业产业的发展出现了停滞不前的现象,下面我们分析一下它存在的一些具体问题。
3.1、信息不对称
“公司+基地+农户”生产经营模式最大的问题在于它存在着信息和履约方面的缺陷。新制度经济学中关于合约理论认为,由于信息费用的存在且不可能降为零,这就导致了信息不对称的存在,所以合约是不完全的,也就是说合约存在着违约的风险。
从公司的角度来说,由于在“公司+基地+农户”生产经营模式中,公司直接面对市场,可以时刻掌握最新的市场信息,因此公司在与基地的合约中处于信息优势,而且每年农产品的交易价格一般都是公司确定。具体表现为,在市场价格低于合约价格时,公司存在强烈的压低交易价格的动机,另外,他也可以利用合约的不完全性,在合约制定时就向自己的利益偏移而去损害农户的利益,而处于信息劣势的基地和农户无法阻止这种行为发生。按照博弈论,当处于信息优势的一方能够遇见未来行为的结果时,如果预期的结果对己方不利,它就不会选择合作,或者利用自己信息优势地位去改变合约的某些条件,以使预期的结果对自己有利【4】。因此,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只有在预期的结果对自己有利时,公司才会选择合作,这就加大了合约的不确定性。
从农户的角度来说,由于大多数农户的法律意识淡薄,普遍缺乏长远意识,可能为了短期的利益而不惜放弃长期的利益。具体表现为:当合约价格高于市场价格时,农户为了获得更多的利益,可能虚报产量,以增加履约的数量,而增加的部分可以从市场中购买,以赚取合约价格与市场价格的差价;反之,当市场价格高于合约价格时,农户可能隐藏产量,以减少履约的数量,而将隐藏的产量按照市场价格卖出。这也加大了合约的不确定性【4】。
3.2、基地中介组织的不完善
在“公司+基地+农户”生产经营模式中,基地的组织法律地位不明确。在市场化不断深入的今天,许多农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仍然是以民间组织的形式存在,无法平等地参与市场竞争。
在基地的内部构架方面,由于农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实行农户进退自由的制度,往往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当合约价格大于市场价格时,农户觉得有利可图,便加入农村合作组织,一旦发现合约价格低于市场价格时,便觉得自己的利益受损,马上就宣布退出农村合作组织,这就导致了农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资产和成员的不稳定。这使得基地无法履行合同中规定的对农户的权力和义务,因此有些地方即使有基地的存在,但是当地农户还是“单打独斗”,基地的作用没有凸显出来。而且当基地一方违约时,公司即使向法院起诉政策建议,基地也可以以法律地位不明确为由不承担法律责任,这导致了基地的违约成本很低,加大了其违约的可能性【4】。
在基地的人员管理方面,由于基地成员的流动性和资产的不稳定性,导致基地很难在组织内部实行标准化管理、制度化运行政策,从而使基地服务农户的职能难以得到实现。由于基地几乎对农户没有实行任何约束性的制度,处于农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的农户往往都表现得很松散,农户之间的凝聚力很低,缺乏集体行动的意识,农户背离基地分配给自己的生产任务而自行决定生产的事情时有发生,这违背了基地最初组织农户统一进行生产的意愿。
因此,基地中介组织无论是在内部构架方面,还是在人员管理方面,都亟待进一步加强。
4、政策建议
为了在弥补“公司+基地+农户”生产经营模式的制度缺陷,需要一定的制度优化安排,即在不改变该模式的优势的同时,对该模式存在的缺陷进行修正以避免其所带来的不利影响。
4.1、制度优化安排存在的理论基础
杨小凯—博兰德的专业化分工演进模型认为,人们对专业化水平有一个最优决策,所有人的专业化决策一起决定了当时经济的劳动分工水平,分工的水平决定了当时的经济增长率。分工的演进扩大了市场规模,而市场规模的扩大又反过来促进了分工的潜力,同时提高了交易成本。只有分工演进到一定水平并保持进一步分工的潜力,人均收入的在增长率就会随着时间而不断提高,从而经济增长率的持续提高是有可能的【5】。
该理论认为,专业化分工在产业生产过程中扮演者很重要的角色,同时专业化分工存在着进一步分工的潜力,当专业化分工进一步细化时,就可以使原有的合约安排更有利于产业的生产,在理论上,农业产业组织模式分工可以进一步进行细化和优化,使之达到一个最优状态,这是“公司+基地+农户”生产经营模式的制度优化安排存在的理论基础。
4.2、制度优化安排的具体体现方式
“公司+基地+农户”生产经营模式合约安排的完善。当合作将无限期地合作下去时,或者说任何一方的违约成本都高于其的违约收益时,任何一方追逐短期利益、背离合作的动机和行为都是不理智的,在这种情况下,双方会根据遵循经济人的假设,实施对自己利益最大化的行为,于是就会选择履约,此时,合约能够长期稳定的持续下去。因此在“公司+基地+农户”生产经营模式合约中,应加强任何一方的违约成本,具体来讲,可以引入信誉度指标,公司可以给每家参与生产的农户的信誉度评级,一旦发现某农户出现违约的现象时,立即降低该农户的信誉度级别,采取不予再次合作或与之类似的措施,使农户的违约成本提高;同时基地也可以代表农户给公司的行为进行信誉度评级,一旦发现公司有损害农户的行为发生时,也可以采取不予再次合作的措施,使公司的违约成本增加。新制度经济学认为,当某个行业所面临的竞争变得激烈时,处于合约双方的违约成本就会提高,因此增强公司和农户的竞争意识也很重要。
完善农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的内部构架。基地作为“公司+基地+农户”生产经营模式中的公司与农户的桥梁,具有极其关键的作用。针对农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在内部构架和人员管理上的缺陷,需要政府、基地和农户的共同参与。首先政府作为一个公共机构应当支持农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的发展,要在关于建立农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的舆论宣传、政策引导和提供市场信息上下功夫,不断提高广大农户对农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在农业产业化中的中必要性的意识,同时对于农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的信贷和税收等方面给予优惠措施。其次,作为农户来说,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法律意识,摒弃追逐短期利益的狭隘思想,科学合理的参与基地的相关工作。最后,对于农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本身,一定要加强修炼自身的“内功”,在花大力气在完善组织的内部构架上,加强农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的人员管理,成立相关职能部门,在市场信息的收集、技术方面的培训、生产计划的制定等诸多方面对广大农户服务,尽最大可能维护广大农户的利益,在广大农户中凸显农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的作用。
增强政府在“公司+基地+农户”生产经营模式的作用。政府作为一种重要的外生力量对于农业生产模式的运行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农业产业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参与。具体来讲,政府要健全和完善农产品市场的市场竞争法规,进一步规范农产品市场,杜绝农产品交易过程中强势一方利用自身的优势压榨弱势一方的行为发生。同时,扶持农业龙头企业的发展,鼓励农业企业实行“公司+基地+农户”生产经营模式,进行一体化经营,带动当地经济的增长,使农户的收入得以增加。
关键词:煤电铝 经营模式 产业链管理
随着我国能源结构的持续调整和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大量高耗能产业的生存压力进一步增大。尤其是对于电解铝行业来说,其生产过程中的用电成本大约占到了总成本的35%至47%左右,这也是当前我国大多数电解铝企业陷入到亏损泥潭中的主要原因。据有关资料统计,当前电解铝企业每生产一吨电解铝,需要消耗1.9吨氧化铝、13800度电、0.5吨碳素和0.028吨氟盐,仅这几项的生产成本就达到了14000元/吨到15000元/吨,这个数字与当前市场上的铝价格相差无几。如果在算上劳动力和经营成本,那么电解铝只能是亏损了。为了摆脱持续亏损的局面,当前我国大多数电解铝企业寻求煤电铝一体化的发展模式,也就是通过建立电厂或者是控股电厂来进一步降低企业的电力成本。由于用电成本是电解铝生产成本的主要构成部分,而实施内部价格购电后电价水平得到了明显的降低,因而能够有效地控制企业的总体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的利润空间。经过长期的探索和实践,当前煤电铝联营、热电铝联营和水电铝联营等企业经营发展模式的优势已经逐步凸显出来,在很大程度上已经成为了电解铝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另外,在我国包括山东兖矿集团和三峡发展总公司在内的很多大型企业都已经开始尝试煤电铝一体化发展模式。
一、 煤电铝一体化经营发展战略的几种表现形式
(一)后向一体化的发展模式
后向一体化发展模式就是指电解铝企业自己建立发电厂或者是参控股电厂。这种发展模式是当前大多数电解铝企业所普遍采用的。对于那些用电量需求比较大的大型电解铝企业来说,往往采用建自备电厂的策略,这种经营发展方式能够比较显著地降低企业的用电成本,并且大幅度提高电解铝企业的生产成本,提高利润空间。但是一般来说,自建电厂的固定投入比较大,牵涉到的经营事务也会急剧增多,风险也由此增多。所以对于那些规模较小的电解铝企业来说,为了降低企业自身的经营风险,提高生产过程的可控性,往往是采用参控股的一体化经营发展模式。这两种发展战略不存在绝对的好与坏,在决策过程中需要根据企业发展和市场环境的实际情况进行科学合理的选择。当前我国出于节能减排的考虑,对一些比较小型的高耗能企业实行比较严格的政策上的控制,规定电解新建项目起始规模应该达到10万吨以上,发电机组至少在13.5万千瓦以上。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企业自建电厂的投入资金和生产成本,也无形中提高电解铝企业进入电力行业的门槛高度。在这样的背景下,更多的电解铝企业选择了后一种煤电铝一体化发展战略。今年早些时候,中国铝业就与华电国际就收购后者持有的宁夏发电集团23.66%股权事宜签署了协议,完成此次股权转让后,中国铝业将持有宁电集团59%的股权,成为银星能源的实际控制人。这同时也标志着中国铝业实现对宁电集团的绝对控股,完成了其煤电铝一体化经营模式的布局。
(二)中间环节向两端延伸的发展模式
中间环节向两端延伸的煤电铝一体化发展模式是指处于中间环节的电力企业办电解铝厂或者是煤矿。这种现象在很大程度上是受到了国家相关电力政策的刺激。在市场波动发展的情况下,电力企业有时候会出现电力过剩或者是产能不足的现象,促使电力企业积极寻求突破,一方面进入电解铝行业,解决电力过剩的问题,同时也拓展出一个新的企业利润增长点。比如四川岷江水利电力公司就曾经整体收购了国有独资企业阿坝铝厂,一方面希望依靠公司的电力供应来降低铝生产的成本,提高盈利水平;另一方面也可以借此解决公司本身因电力供应量和耗用量的季节性以及昼夜差异所造成的废弃电力资源问题。而对于煤电联营的模式在现实情况则是更加显著和普遍。当前我国的电力生产在很大程度上是依靠煤炭的供应,二者之间的依存关系十分紧密。随着煤荒和电荒现象的频频出现,国家也开始高度重视煤电的一体化经营发展模式,发改委也出台了很多文件精神,直接鼓励电力企业和煤炭企业之间通过多种方式实现煤电一体化经营。在这方面的比较成功的例子很多,比如中国华能集团早在2008年就与甘肃省国资委、平凉市国资委签订了《关于华亭煤业集团公司股权转让协议》,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二者的“联姻”,取得了对双方都比较好的发展结果。
(三)前向一体化的发展模式
前向一体化发展模式是指煤炭企业建立铝厂。在我国的能源市场中,煤炭企业的优势比较明显,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制约着其他高耗能企业的发展。因此,在我国很多煤炭企业往往会利用自身所具有的巨大的能源优势,积极拓宽企业的经营范围和渠道,通过建立铝厂来直接参与制铝行业的竞争。应该说,这样的发展现象总体上来说是比较好的,对于优化煤炭企业的产业结构和完善市场的多样性都具有积极的作用,并且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煤电铝一体化经营模式走向更加完善、更加合理的发展方向。目前,在我国已经有包括山西振业集团、山东兖矿集团和河南神火集团在内的近10家企业进入制铝行业。煤炭企业进入制铝行业的难度相对于制铝企业进入电力行业来说是比较容易的,操作难度和发展障碍都要小得多,这主要是由于煤炭企业本身在能源结构中的巨大优势所决定的。尤其是对于一些比较经营能力比较强的大型煤炭企业来说,进入制铝行业后往往能够迅速站稳脚跟,并取得不错的发展开局。
二、 做好煤电铝一体化产业链管理工作的几点措施
(一)建立完善的企业管理机制
实现煤电铝一体化经营发展模式之后,最为直接的影响就是对企业的管理水平和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前管理者面对的是一个企业、一类装备和人员,而现在需要处理的是三个企业和三种不同类型装备和人员的事务。这在很大程度上需要管理彻底摒弃之前熟悉的管理模式,积极探索新的管理理念和方式。首先站在宏观的角度来全盘把握煤、电、铝三个行业的发展情况,科学统筹、协调处理,以全局的眼光来扑捉市场上的发展机遇和微弱变化,以追求总体利益最大化为企业最终的发展目标。其次是及时做好技术创新改造和装备优化升级工作,企业在完成煤电铝一体化经营模式布局之后,往往需要面对新的发展战略和机遇,这就不可避免地要对相关装备和设备进行升级改造,使其更好地满足于企业当前的发展需要。最后,要及时根据国家的相关政策来调整自身的战略布局,使企业的经营活动更加符合于市场的需要和国家的规定,提高管理的针对性和效率。另外,为了在短时间切实转变企业本身的管理模式,提高管理质量和效率,在管理上可以采取委托经营和承包经营等经营管理模式,使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迅速走上正规。
(二)加强相关专业人才的储备
人才是管理质量提高的关键,尤其是对于煤电铝一体化经营企业来说更是如此。企业经营领域的拓宽,涉及到关于生产、经营等方面的事务也会由此急剧增多,在管理上更加需要一些通晓煤、电、铝三个行业生产经营活动和管理事务的人才,才能够更加专业、更加高效地处理各种问题,维护企业各方面的正常运转。实现煤电铝一体化转型之后,原来三个企业中的绝大部分人员都不能当前企业管理活动的需要。为此,企业需要首先加强煤电铝复合型生产经营技术人才和管理运作人才的培养和储备工作,着眼于企业长期的发展战略和目标,积极造就一批能够满足于企业发展实际的人力资源。其次是要积极做好煤电铝三个行业的沟通融合工作,煤、电、铝三个部分不能够再各自为战,每一个部分的生产经营活动都要符合企业的总体发展目标,要定期组织三个部分生产和管理人员的沟通和交流,互通有无、讨论问题,拓宽相关人员的视野,提高业务能力和技术水平,培养工作人员的全局意识,使他们在工作中能够更好地着眼于企业发展的大局。
三、结束语
煤电铝一体化经营发展模式是在当前市场环境下,实现我国煤、电、铝三个行业跨越式发展的必然趋势。为此,相关行业人员一方面要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按照国家能源结构调整的相关政策精神,做好企业自身的转型工作,在新的市场机遇下,实现创造出企业新的发展空间和利润增长点;同时要切记不能盲目跟风,要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到底是自建厂还是参股控股,一定要站在企业长远发展的角度上来考虑,避免因小失大,把企业带入新的发展困局。
参考文献:
[1]郭同茂.河南神火集团未来五年的发展战略选择[J].中国煤炭,2011(11)
关键词:城乡一体化;农村;经济
中图分类号:TU98文献标识码: A
一、城乡一体化催生新的金融需求
(一)农村经济发展的需求。城乡一体化意味着农村生产方式的转变,农业向集约化和规模化发展,使得农村大额资金需求逐渐趋旺,产业化资金需求迅猛增长;现代农业发展呈现生产经营专业化、经济组织形式多样化的特点,相应的金融需求也日趋多元化;农业科技水平不断提高,需要资金的支持;农村土地流转制度改革产生新的资金需求;土地耕种的逐步集中化可能放大农业经营风险,将加大对农业保险业务的需求。
(二)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的需求。城乡一体化过程也是农民向市民转化的过程,其中蕴含着社会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巨大转变和升级,也意味着巨大消费潜力的释放。一方面农村转移人口急需就业创业、居住服务、购买耐用消费品、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等领域的信贷服务;另一方面随着进城农民工工资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的增加,迫切需要合适的理财产品,实现资产的增值。这就要求金融机构加大金融创新,提供多样化的金融产品和优质的服务。
(三)城镇中小企业发展的需求。中小企业在促进经济发展、吸纳农村转移人口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新型工业化的推进,城镇中小企业呈现成长型企业增多、产业转移集聚加速等新特点,新兴产业、工业园区以及技术创新等领域的金融需求明显增加,需要金融机构创造更多的新产品、新服务。
(四)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的需求。在城乡一体化的发展过程中所必需的生产和生活设施包括农田水利、电力通讯、水电煤气、医疗教育、科技文化等,还有为适应现代城镇经济与生活所需要的生产与生活设施,如城市住宅、工业聚集区、商业网点及娱乐设施等。建设这些基础设施仅靠政府财政投入和自筹资金是远远不够的,需要强有力的金融支持。
二、目前农村金融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以九原区为例,目前农村金融的主力军为农村信用社,信用社承担了主要的支农、农村微小企业信贷需求,并且信用社也是网点分布最广、最多的机构。除信用社之外,农业发展银行、邮储银行、村镇银行也各自发挥着相应的作用。即便如此,当前的农村金融也存在诸多不尽如人意的方面。
(一)在支付结算方面,票据化程度低,农村商品交易现金结算为主的传统模式仍然占据了农村结算的主流,结算手段相对落后,中间环节多,延缓了客户资金周转。
(二)在产品服务方面,新金融产品匮乏,商业保险、证券投资、信托、租赁、理财、网上银行、银行卡等业务需求无法满足。
(三)在融资方式方面,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是“一条腿短,一条腿长”,一方面表现为近年来企业在直接融资市场上融资难,直接融资成“短腿”;另一方面表现为近年来企业更加依赖间接融资。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的发展长期以来极不平衡,社会融资的重担绝大部分都压在了商业银行的肩上。
(四)在贷款对象方面,随着农业生产和农村工业生产的规模扩大和专业化程度提高,农户或是农村企业对资金、贷款的期望越来越高,这种期望已经远远超出了农村金融机构能给予的贷款额度。而由于大额的贷款都需要提供抵押担保物,而小型的农业生产和农村工业、企业,他们一般不能提供有效的抵押担保物,或者对他们提供的抵押担保物的价值估算非常困难,因此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农户和农村企业的贷款增长。另外,农村城镇化建设一般以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事业建设为主,其承办单位一般是地方政府的相关部门,而不具有承贷主体资格的部门,银行只好通过政府投融资平台垫贷方式介入项目。而因为一些地方政府银行投融资平台的监管并不到位,导致腐败滋生和银行放贷收不回来等问题,国家已经强制叫停了地方融资平台的项目贷款。这样,金融业对农村城镇建设的信贷投入就会非常有限。
农业和农村中小企业的弱质性及其生产经营的高风险性,使得涉农金融服务具有高风险、低收益的特点,这也成为制约涉农金融业务增长的主要因素。
三、对策建议
(一)各司基职。对于商业性金融,政府要通过制定减税、费用补贴等政策,引导其回归农村市场,并鼓励其开发适合农户和农村中小企业的微型金融服务产品。对于农村资金互助社等新的农村合作性金融机构,从其萌芽到注册成立,都离不开集体经济管理部门和金融监管部门的扶持和引导。对于政策性金融机构即农发行,因其本身是由政府发起,理应贯彻和配合实施政府对农业的扶持和保护政策。
(二)降低涉农业务成本。对主要经营涉农业务的远郊农村金融机构网点,实行税收优惠,进一步减轻支农负担,增强支农实力。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建议让农村信用社继续享受税收优惠政策,提高他们支农、助农的积极性。协调相关部门对目前“财税库银”和粮食直补农民资金业务收取合理的手续费,以降低在该业务运行中发生的亏损额。
(三)建立和完善农业贷款担保和保险体系,降低农业生产的资金经营风险,提高农村信用社放贷积极性。
(四)完善农户征信体系建设,加快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向农村推进。加快推进将农村地区金融机构企业和个人信贷信息纳入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实现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在全国范围内信贷信息的全采集与查询服务的全覆盖,为农村金融机构准确识别借款人身份,充分判断借款人信用状况,有效防范信贷风险提供科学、便捷、有效的参考依据。
(五)完善农村支付结算体系,支付结算体系应覆盖到新型农村金融组织以及偏远地区的农村金融机构。
【关键词】专卖内管 升级 需求 建设
一、内管信息系统现状分析
我省内部专卖管理监督信息系统(以下简称内管系统)自2008年开发建设以来,内管系统已实现了生产经营全过程实施了有效监管,系统已成为开展专卖内管工作必不可少的有力手段,对建立健全专卖内管长效机制起到重要的作用。在国家局颁布了新的《烟草行业内部专卖管理监督工作规范》后,新的内管工作规范在组织安排、预警机制、工作方法等方面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为了更好的准确掌握行业生产经营动态,抓住行业监管重点,提高发现异常问题的有效性,加强我省督导和监管水平,从而保障我省内管工作实现新的突破,实现内管工作再“上水平”,建立一个符合国家局新的内管工作规范要求同时兼顾我省专卖内管工作实际需求,并按时与国家局专卖内管系统对接成功的信息系统已迫在眉睫。
二、当前内管信息系统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内管信息系统中监管措施的设置同现阶段生产经营实际不符、针对性不强,省市县三级局缺乏层级间的督促指导、工作质量没保障,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内管系统销售预警模块无法提供有效预警,综合分析模块已无法使用,原因是原有的湖南省商业系统升级为一体化营销管理平台后,其后台销售数据未与内管系统有效对接,使得内管系统不能自动抽取到卷烟销售数据,无法产生预警,当前内管系统无法运算分析排查异常品牌、异常订单进行有效预警。目前,内管异常品牌和订单的分析主要是通过查询一体化营销管理平台数据后由手工统计计算的,无法自动排查,严重影响了工作效率,急待升级改造。
(二)因为内管组织机构发生变化,原有的“内管员-内管部门副职负责人-内管部门正职负责人”的组织架构已与现状不符,尤其是县级局的内管部门负责人同时又是内管员,市级局没有内管部门副职,因此在工作流程设计上要进行调整。
(三)内管信息系统中涉及同级业务部门的异常情况登记、整改通知书、规范意见书等相关模块,因涉及不同的部门,系统应用程度不高,多采用内管部门形成纸质文书进行下发和会商,待相关部门回复后再由内管部门在系统中录入,时效性不强,流程监控不及时。
三、内管信息系统需求建设的目标
(一)准确掌握行业生产经营动态,突出监管重点
按照《烟草行业内部专卖管理监督工作规范》(国烟专〔2011〕49号)的要求,在行业的重点环节设置监管点,通过信息系统的自动抽取比对,对异常情况提出预警。由以往的全环节、全过程的监管模式,改为对关键环节的重点监管模式,有针对性的掌握行业生产经营动态,提高监管的效能。
(二)加强数据分析,提高发现异常问题的有效性
对于信息系统自动排查出的预警问题,通过分析工具的帮助,将无效预警筛选过滤出去,找到真正有问题的有效预警。并通过工具的深入分析,确定预警问题是否内部违法违规线索。
(三)加强层级督导,提高监管水平
通过信息系统平台,省局随时汇总分析市级局的预警筛选和调查处理工作,及时了解各单位的专卖内管工作动态,对市级局运用系统开展监管的情况进行实时监控,查找监管不到位、不及时、走过场等问题,定期向有关市级局通报情况,督促有关单位认真整改处理,调动基层积极主动性,促进内管人员履行职责,有效提升专卖内管工作质量和水平。
(四)按照“平台+应用”的模式,搭建管控业务类的综合监管平台
严格遵循国家局确定的信息化统一路线方针、技术标准和管理要求,按照“平台”与“应用”分离的模式,将专卖内管相关的所有指标进行统一定义、统一管理、统一计算,搭建管控类业务的监控平台,为我省一体化运营管控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内管系统升级改造需求建议的内容
(一)卷烟预警模块
1.提供在同一个订货周期出现同一IP地址订货的零售户订单预警,对于客户在订货过程中出现的“五同”现象,即同一IP地址、同一订货时间(订单提交时间仅间隔几分钟甚至几十秒)、相同订货数量、相同订货品牌、相同订货金额,要提出预警。通过筛选此项预警客户名单,提供有效线索,有针对性调查相关零售户实际经营现状和经营能力,核查其是否存在代订卷烟或订购卷烟被收购的行为。
2.提供一人(身份号码相同)使用不同银行卡(卡号后六位不相同)结算的预警,防止出现一人结算多个零售户卷烟订单的行为。目前内管系统只能提供结算银行卡后六位尾号相同的预警(同一帐号),而不能提供一人使用不用银行卡结算的预警。
3.提供一帐多户监控模块,类似一体化营销管理平台的运营监控模块,可以对同一电话号码、同一结算账户的异常客户进行查询监控。
4.提供月订单量超过20件的零售户订单总量预警。通过筛选此项预警客户名单,可以有针对性对零售大户的销售、库存、省外烟价格情况进行日常检查,同时增加协议供货客户、卷烟功能店客户查询备案功能,便于对此类零售大户的经营情况的监管,查看是否存在向关系店货源倾斜的问题。
5.增加零售户客户等级、市场类型、经营业态的变化预警,对于频繁改动、手工调整导致出现上述零售户属性项目变化的提出预警,内管部门便于从中查找异常情况。
6.增加预警信息筛选过滤工具,通过筛选过滤工具可以从大量的预警信息中按照设定的时间、品牌、集中区域、零售户等级、类型等等条件中选择最具代表性、最具有相同性质的预警,再次细分预警信息,从而找出异常问题的规律,同时排除由于客观因素的影响形成的无效预警,再根据可疑订单启动异常调查流程。
7.增加专卖信息系统和营销信息系统在网运行客户数量不一致的预警,对于零售户办证未入网或向超许可证期限客户供货的情况进行监控。
(二)工作流程处理模块
1.县局内管人员系统操作权限分配的问题。全省系统第三轮人力资源改革以前,处理系统预警和异常登记流程需要用到两个不同的帐号(内管部门负责人、内管员)和权限,人力资源改革以后,按照要求多数县局只配备一名内管组长,建议调整系统操作权限,将原来内管部门负责人、专职内管员的操作权限可选择性分配给内管组长,以便于流程操作,也符合工作实际。
2.同级业务部门应加强对内管系统工作流程模块的应用。目前内管系统中出现需要同级业务部门分析、说明的异常问题时,通常是内管部门以纸质版异常登记表格或工作底稿的形式下发给相关业务部门处理,处理完后内管部门要将处理的情况录入系统来完成流程归档,系统模块功能应用不充分,工作效率不高。实际上内管系统可以为同级业务部门人员提供用户名以及处理分析、调查核实异常问题的权限。建议内管系统与一体化综合管理实现有效对接,将需要业务部门待办的任务下发到一体化综合管理平台待办任务栏,提醒按时完成任务。同级业务部门责任人通过内管系统处理完成待办任务后流转到内管部门,内管部门再根据反馈的结查进一步核实、定性、处理、打印归档。充分运用系统加强痕迹化管理,同时也省去重复劳动量,便于查询、汇总。
3.增加四员联动信息反馈流程。通过四员联动信息反馈可以让四员之间通过内管系统经常保持联系,进行信息反馈,相互提出合理化建议,及时解决市场管理、卷烟销售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四员联动信息反馈流程可以由各业务部门的内管联络员具体操作,特别是治理卷烟非法流通工作的四员联动和有效衔接,通过系统反馈工作中遇到的不规范现象,内管部门对反馈的现象进行初步的调查、核实后,转发到责任部门进行说明、整改,在限定期限内需要有处理结果反馈到内管部门。
(三)真烟案件报表模块
增加查询查获真品卷烟案件模块。目前对于查获真品卷烟数量的统计是通过查询专卖管理系统统计报表模块来完成的,内管系统没有与专卖管理系统在真品卷烟的案件查询上实现有效对接,真烟案件的上报和处理建议参照四川省局方案。
参考文献:
[1] 四川省烟草专卖局内部专卖监督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方案 2012年8月
关键词:集团客户 扩展模式 银行贷款 风险防范
中图分类号:F832.4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6-1770(2007)08-055-03
近年来,以集团客户为主的关联性企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一批有影响的企业集团登上国际经济舞台,成为我国产业实力和竞争力提升的重要标志。集团客户成为各家银行业务竞争的焦点,其贷款增长幅度居高不下,风险集中度越来越高。这些风险一旦释放,后果严重。德龙、银广夏、农凯集团等事件相继爆发,涉及金额巨大,在金融界引起巨大震动。毫无疑问,法律性质的特殊,导致集团客户普遍存在着组织结构复杂、关联交易隐蔽、财务信息失真等因素,使以单一客户风险控制为基础的贷款管理效能受到一定程度的制约,是形成集团客户风险的主要原因。但是笔者认为,集团客户的经营战略也是形成风险的重要因素。而集团客户的扩展模式是其战略的体现,因此,本文拟通过对集团客户不同扩展模式运作特点和所伴生的风险特征的分析,提出针对性的防范建议。
一、集团客户的扩展模式
现代经济的发展历史,就是企业规模不断扩大、生产不断集中、相互不断兼并和集团性企业不断形成的历史。市场经济的充分竞争和现代公司制度是集团客户产生的基础。就集团客户的形成来看,一般经过了企业成长-企业扩展-企业集团形成三个阶段。企业集团是企业高级组织形式。集团客户的扩展可以分为横向一体化、纵向一体化、无关多元化和相关多元化四种基本模式。
(一)横向一体化扩展模式
横向一体化是指集团客户沿着现有产品与劳务方向扩展,形成比原有业务活动更大规模与更大的市场支配能力。横向一体化扩展的特点:一是扩大现有产品的销售和生产。二是扩大与原产品有关的功能或技术扩展。三是向新的市场和新的客户扩展,包括国际市场的扩展。
横向一体化扩展的动因:由于生产和销售同类产品和服务,因而具有相同的客户、相同的生产和相同的管理技能,有助于资源的共享与获得规模经济,有助于减少成本。如果采用并购方式还可以减少竞争对手,形成有利于自身发展的垄断和竞争能力。如近期国家五大电力集团的扩张,即是例证。
横向一体化扩展的局限性:一是行业风险过度集中。实施横向一体扩张战略是将资源集中于单一领域。随着产品和技术的进步,一旦产品进入衰退期或行业前景恶化,集团内所有企业都会面临生存危机。如某上市公司经过多年横向扩张,成为“世界玻壳大王”,但是平板显示技术的快速运用,很快使其陷入被动。二是现金量不稳定的状况明显。在集团客户的成长期,长期的资金需求旺盛,形成“现金短缺”。而在稳定后,投资机会减少,又会产生“现金富裕”,但是在这个行业中可获益的机会减少,长期发展的空间受到制约。
(二)纵向一体化扩展模式
纵向一体化是指集团客户的业务扩展沿着原有产业价值链方向进行。集团通过内部的组织和交易方式将供应链连结起来。纵向一体化扩展的特点:一是向前一体化。通过对现有产品的深度加工,业务向最终用户市场发展。二是向后一体化。通过介入产品上游,业务向原料市场发展。
纵向一体化扩展的动因:一是减少交易成本和其它成本。一个企业的产品往往是集团内部另一个企业的原料。二是获取业务活动的附加值,因为业务活动的不同阶段, 将会产生不同的增值。三是有利于内部控制和协调,增加对于资源的控制,并有助于形成垄断市场的支配能力。
纵向一体化扩展的局限性:一是管理的难度加大。产业链的不同阶段业务活动平衡协调困难。二是企业经营的灵活性降低,退出难度加大。因为纵向一体程度越高,其专用设施就越多,增加退出成本。三是内部供货的局限性。由于缺少竞争,导致集团内部缺少降低成本、提高质量、改进效率的动因,影响集团整体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
(三)相关多元化扩展模式
相关多元化就是集团客户以现有业务或市场为基础,向新的产品,新的服务、新的领域的扩展。相关多元化扩展的特点:一是分享技术,从一种经营转移到另一种经营。二是进入能够共享销售队伍、广告、品牌和销售机构的经营领域。三是将企业原有的商标和在客户中建立起的信誉转移到一种新的产品和服务。四是售后服务的联合。
相关多元化扩展的动因:一是资源共享降低成本。相关多元化是以现有客户或现有业务为核心,资源的共享程度提高,既降低了成本,也有利于形成协同效应。二是分散了单一经营的风险。虽然,经营的边界相对狭窄,但是同一市场或客户的需求却是多样的。如日本索尼公司,作为一家领先的消费电器公司,成功进入电子游戏机领域。
相关多元化的局限性:一是相关多元化是立足于原有客户和市场,但是过多的产品将会导致成本控制难度的加大。二是过度依赖核心技术或核心产品。技术和产品的更新将会影响企业的核心业务,进而会给企业带来较大的经营风险。
(四)无关多元化扩展模式
无关多元化是指集团客户经营范围向原有产品或市场无关的行业扩展。无关多元化扩展的特点:一是跨行业经营,集团客户新增的业务活动之间基本上不存在相关性。如三九集团除了其生产经营外,还涉及房地产、酒店等行业。二是业务的扩展常常是新的业务领域。
无关多元化扩展动因:一是分散风险。通过无关多元化的经营寻求新的业务组合,减少企业总体经营活动的风险,实现东方不亮西方亮的经营目标。二是追求高回报。据统计,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的相当部分参与了房地产的投资。
无关多元化的局限性:一是分散资源。多头出击是将有限的资源分散于各个业务领域,导致企业核心能力削弱或缺失。三是内部组织结构复杂化,加大管理成本和决策成本。同时集团内部业务关联度差,退出成本降低,危机时刻,可能“丢卒保车”。
二、不同模式下贷款风险因素分析
(一)横向一体化扩展模式。行业风险因素:横向一体化虽然具有专业化的优势,也有利于赢得规模经济效益和经验曲线效益,但是行业风险最为集中。如现有产品或服务的市场衰退,将会使整个集团陷入困境。经营风险因素:因产品和市场单一,熟能生巧,比别人做得更好,该模式经营风险相对较小。财务风险因素:由于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关联交易对于财务报表信息失真的影响,资金用量、用途相对单一,便于银行监控。即便是区域性或跨国集团,其财务风险的识别与单一客户相近。
(二)纵向一体化扩展模式。行业风险因素:纵向一体化模式下,集团内部企业之间互为客户,且往往分属不同的行业,行业风险得以分散,因此,行业风险相对横向一体而言较小。经营风险因素:由于纵向一体化是以上下游方向扩展,集团内部企业之间生产均衡压力加大,增加了管理的难度。财务风险因素:存在较多的关联交易,掩盖内部经营危机,为粉饰财务报表、转移财产和利润等不法行为提供了温床。同时也导致资金链脆弱,实际用途难以监控。如某集团是全国最大的生产调味品的大型企业集团,设立了从粮食加工、味精、饲料、饮料、养殖、皮革、服装等数十个子公司,试图打造“生态农业经济圈”,内部管理效率的低下导致资金链的断裂,不少债权人直到其停产前夕才如梦方醒。
(三)相关多元化扩展模式。行业风险因素:相关多元化具有相似的市场和相似的资源转换过程,但并不改变企业原来的产业归属,该模式下行业风险相对较小。经营风险因素:该模式由于业务经营领域的相似性,不存在业务领域的切换过程,因此经营风险容易控制。财务风险因素:虽然多产品集中在狭窄领域,增大了成本核算的难度,但是产品销售的关联交易较小,财务风险相对较小。
(四)无关多元化扩展模式。行业风险因素:无关多元化通过跨行业经营,理论上行业风险最小。经营风险因素:无关多元化经营分散了企业的资源,同时又面临着多个行业的竞争。无关多元化程度越高,经营风险越大。财务风险因素:虽然通过投资于新的业务领域,可以寻找新的业务增长点,但一旦失败往往是得不偿失。企业的合并报表反映的是集团内所有不同行业的各种业务集合,资金的用途难以监控。
二、对策及建议
经营战略及其扩展模式的选择,不仅是管理层意愿,更是市场竞争的结果。现实中以单一扩展模式为特征集团客户是少数,而以多种模式共存的集团客户比重越来越高。因此,笔者认为,区分集团客户扩展模式,强化不同模式下关键风险的控制,对于防范集团客户的整体风险具有积极意义。
(一)横向一体化扩展模式。行业集中性风险是该扩展模式最大的风险。因此,在市场定位方面,替代品少的基础产业或能源性行业的集团客户应成为银行优先选择的目标,如钢铁、煤炭、铁路等行业,谨慎进入产品技术更新换代频繁的行业,如IT 等行业。贷款额度核定的思路,因横向一体化模式市场发展空间相对固定,产品或服务相关的关联交易相对容易识别,建议以集团内部单个企业或项目为基础,先分别核定,后集中控制。贷后监控方面,依据国家产业政策的变化,建立相关行业信息动态搜集分析及竞争环境的评估制度,适时调整贷款策略。
(二)纵向一体化模式。财务风险是该扩展模式较难识别和控制的风险。因此,在市场定位方面,建议把具有资源优势或销售网络优势的集团客户作为重点目标,如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煤电铝一体化、石化行业、跨国大型零售集团。贷款额度核定的思路,建议实施以参与性为主的贷款政策,因集团内部之间销售并不产生实际现金流量,所以额度以合并报表为主统一核定。贷后监控的重点,是深化财务指标体系的分析,建立对于原始投资、内部交易价格、固定资产、应收帐款的增长变化报告制度,重点对关联交易进行监控。
(三)相关多元化模式。相关多元化行业风险、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相对较小,是目前较为理想的扩展模式。因此,在市场定位方面,银行应该把经营规模作为选择客户的主要标准,把市场占有率高、规模大、抗风险能力强的大型企业集团作为目标客户。贷款额度核定的思路,应积极介入,把资金运用的重点放在关键设备或项目上来,提高企业竞争能力。贷后监控方面,把核心技术和成本控制能力的变化作为风险预警信号。
(四)无关多元化模式。无关多元化是风险最难以控制的扩展模式。因此,在市场定位方面,应当严格限止以该模式发展为主的集团客户的投入。贷款额度核定的思路,注重信贷资金布局,以集团内部规模大、盈利能力强的核心企业为投入的重点。在产品组合方面,以流动资金、贴现、抵押为主,减少长期资金的投入。贷后监控的方面,积极关注集团客户的投资决策动向,了解其近远期的经营目标,监控银行帐户现金流向,防止非理性投资行为。
【关键词】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影响因素
1引言
近年来,很多城市开始施行农业产业化经营管理,着重发展优势产品,按照“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的要求,大力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将优势产品引向优势产区并汇聚在一起,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产业带雏形,提高了产业的聚集效应,促进了农民收入的增加,推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
2我国主要的农业产业化生产经营模式
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过多年发展,探索出了多种产业化经营模式,并逐渐呈现出了其多元化的特性。受各地区不同的市场条件和资源条件的影响,这些模式分布在不同地区,但从整体上看,目前被广泛采用且对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效果最为显著的应该是以下三种模式。其绩效对比如表1所示。
2.1龙头企业主导型———“企业(+基地)+农户”模式
这种龙头企业为主导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又可以将其称为契约农业,这种模式主要是双方通过签订合同或者订单等形式来限定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农户根据合约上签订的数量和产品进行生产,而龙头企业则根据合约内容对农民的农产品进行销售或回购,并组织其生产的一种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应用这种模式能够将龙头企业的连接作用和带动作用充分发挥出来,采用契约的形式把较为分散的小规模农户聚集在一起,将经营规模逐渐扩大,使农业产业化生产更趋向于专业化。另外,部分龙头企业为了提高产品质量的稳定性,统一产品质量,为其搭建了一个专门的农业产业化生产基地,并负责种苗的培育和供应,为整个生产流程提供专业的技术服务,最后以约定好的价格来回收基地加盟农户的农产品。这种模式推动了农业生产标准化的进程,相较于单纯的“企业+农户”生产模式具有技术上的优势,但是在资金投入方面对小型企业提高了门槛。
2.2中介组织联动型———“企业+中介组织+农户”模式
中介组织联动型模式主要是通过各种中介组织(如农民合作社、供销社、销售协会、技术协会等),将所有分散的小规模生产经营者组织起来构成一个大规模的经营群体,并将各个生产经营中的各个环节连接起来,引导农户展开专业化生产,从而达到规模效益的目的。这种模式以契约农业为基础,将中介组织加入其中,把农户和企业连接在一起,削弱了龙头企业对农户的控制力度,使二者的正面利益冲突有所缓解,有利于整个市场的和谐发展。
2.3合作社一体化型———“企业+企业”模式
合作社一体化型模式主要是农户聚集在一起成立合作社,当合作社发展到一定规模就成立企业或其他实体来对合作社内部成员生产的农产品进行加工、销售,从而实现农业生产的一体化经营。这种模式有些是由中介组织成为农民企业或合作社演化而成的一体化经营模式,有些则是龙头企业通过吸纳农户入股或“反租倒包”的形式形成一个农工商综合体,从而形成一体化经营。合作社的组建形式有很多种,如:由龙头企业进行组建,农民参股并获得一部分股份或者由占用企业大部分股权的参股农民自发形成。农户通过合作社进行生产经营不仅可以得到很多服务,还能根据交易量进行按股分红和利润返回,这样农户就增加了一项额外收入就是农产品的增值部分,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农户收入更加稳定[1]。
3以合作社为研究对象的农业产业化影响因素分析
首先,合作社在运行过程中呈现两级分化的现象,一种是合作上存在问题的合作社,农户只是基于某个环节的合作才会集中起来,如农资集中采购、销售等环节,在其他环节没有任何联系,更没有二次分红;另一种是合作紧密的合作社,并且管理科学,农户在整个产供销的流程当中都有密切联系,这两种情况最终导致合作社质量参差不齐。另外,合作社成员素质也有所差异,再加上政府部门对发展较好的合作社的大力扶持,使得原本实力就强的合作社发展的更加迅猛,而原本实际较弱的合作社发展的越来越慢,导致合作社之间的实力悬殊,最终影响了农业产业化经营效果。其次,合作意识较差。由于家庭承包经营体制下小农思想的影响,合作社成员们都只顾自己,缺乏合作意识,再加上不完善的合作机制,影响了合作社的发展,最终影响了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同时,我国普遍存在分散的小规模农户生产,导致很难实现土地规模化经营,严重制约了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另外,很多农户的综合素质和对待新事物的接受能力有待提高,也缺乏长远的市场眼光等等,这些都最终对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造成了影响。最后,融资困难。当前融资难问题已经成为合作社发展的瓶颈,组织化程度低、规模较小的农民合作社普遍存在,另外,农民缺少抵押担保物,很难从银行获得贷款,再加上缺少外界支持,导致很难扩大生产,最终影响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发展[2]。
4加强农业产业化对策建议
4.1创新管理机制,协调各成员关系
为了推动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发展,各地区应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结合本地资源特色和优势,选择适合本地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方式。另外各地区还要推动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协调各成员之间的关系,以“民办、民营、民受益”为基本原则,鼓励成员将农村集成建设与自身建设结合起来发展。
4.2为农业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创造条件
各地区的政府部门应大力扶持本地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挥职能所在,尽最大能力配合本地的农业专业合作社的发展,为其提供优质的生产经营环境。同时,建议政府的其他职能部门在为合作经济组织办事时,尽量简化办事流程,缩短办事时间,从而提高合作经济组织的工作效率[2]。
4.3鼓励多样化形式的农业投资,解决资金缺乏问题
针对企业贷款难的问题,各地政府可以出台一些有利于农业企业贷款的优惠政策,增强对农业企业的支持,提高农业企业效益和规避风险的能力,建立多种形式的农业产业化投资系统,为其发展提供必要的经济支撑。另外,受市场上信息不对称的影响,农业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极易出现利益受损的问题,这时当地政府应充分发挥其自身优势,有机整合市场上的有利信息与资源,为农业企业提供实时的市场变更信息,帮助企业开拓销售市场,为企业开发和引进新项目,增加农业企业的资金流,从而解决其贷款难的问题。最后,政府可以适当放宽金融市场进入农业市场的门槛,鼓励多样化形式的农业投资[2]。
5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农业产业化具有多种经营模式,并且农业产业化经营是促进农民增收的一种有效途径。虽然我国在农业产业化方面取得了一定成就,但是依然存在很多制约因素,需要广大农户和企业共同努力,为建设经济强国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宋瑛.农户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影响因素及绩效评价[D].重庆:西南大学,2014.
【关键词】苏州高新区;城乡一体化
经济学界认为城乡一体化是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城乡融合的协调发展。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关键要围绕破除城乡二元体制,优化城乡布局和城乡资源配置,实现农业现代化、农村现代化和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1
近年来,苏州高新区在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绩,区域规划布局、基础设施建设、城乡统筹发展和富民强区的步伐不断加快,但由于“滚动式”的开发模式,在成熟一片区域开发一片区域过程中折射出一些困难和问题,需要研究加以解决。
一、城市空间再利用、再开发遭遇瓶颈
中心区域重要区位的城中村,制约了进一步提升中心区现代化水平,急需完成拆迁,腾出空间。狮山、枫桥中心城区在保护、鼓励、扶持第三产业,逐步迁移第二产业方面成效并不显著。横塘、浒关、东渚等老镇改造如何在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框架下,加快拆迁工作,实施新城镇建设,加快对接和融入高新区整体发展,也成为束缚高新区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桎梏。
二、“三集中”指标再上台阶遭遇“瓶颈”
所谓“三集中”主要指“工业向规划区集中、农民向社区集中、农用地向规模经营集中”,随着社会发展进步,群众对城乡一体化的生产生活期望值增高,特别是土地征收工作中,受到政策欠帐、投入欠帐、体制欠帐等多方面因素制约,使得征收动迁工作总体进展不力,农民主动参与城镇化的热情和开发建设机制尚未形成。这些都影响了“三集中”的进展。尤其体现在农民集中居住方面,农村住宅拆迁成本大幅提高,农户配合开发建设的积极性下降。目前,我区尚余1.7万户农户尚未拆迁。同时,从近年来我区农民人均收入统计数字来看,工资性收入依然是农民主要的经济来源,财产投资性收入、家庭经营性收入比重不高,也是影响“三集中”的重要因素。
三、村级经济发展乏力,农民增收致富渠道遭遇瓶颈
当前全区范围内支撑村级经济长效发展的富民载体不多,发展途径单一,手法活力不够,村级资金积累几乎没有,村级经济水平在全市已明显落后,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经济基础薄弱。总体来说,农村经济、农民生活的发展,尤其是西部乡村,没有走向从“输入”型转变为“再生”型的道路。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我区发展村级经济,融入城乡一体化轨道,在人力、智力、财力以及规划、土地等方面均存在制约因素。
为此,笔者认为高新区要想在城乡一体化发展过程中实现新的突破,必须总结我区在前期滚动开发过程中城乡一体化改革发展的经验教训,在构建城乡一体规划、富民强村、现代农业、生态环境建设、公共服务均等化等五个方面长效机制的前提下,重点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走出一条适合高新区实际的特色发展之路:
(一)完善城乡一体化区域布局
紧扣高新区组团式发展理念,各乡镇街道实现错位发展、联动共赢的局面。东部中心商贸城进一步提升三产服务业集聚度,强化CBD核心作用;北部城铁新城提升产业档次,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西部打好生态、科技两张品牌;中部加快对大阳山的生态修复,整合资源,挖掘旅游潜力。
(二)加快推进“三个集中”
根据区域开发建设规划,建议要对全区“三个集中”工作作出统筹安排,尤其是对剩余的1.7万户未拆迁农户,要根据城乡一体化推进的需要,制定相对具体的拆迁(置换)计划和安置方案,同时加快动迁房、廉租房建设。西部地区探索土地流转和管理的新模式,对成片流转的土地,探索推广“大承包、小包干”的合作农场管理模式,提高土地收益,打造农业品牌。对未流转到集体经济组织的土地,探索通过土地换社保、股份合作等流转方式加大流转力度,突破农业生产用地“不成片”的瓶颈。
(三)加快推进农村“三大合作”改革转型升级
“三大合作”指在农村集体资产、农村承包土地、农村生产经营等方面,通过推进合作、股份合作制形式改革发展新型经济合作组织。通过深化此类合作组织改革,使农民积极参与到城乡一体化发展中来,让群众更多地分享城乡一体化改革成果,改变以往政府和群众之间“拆迁与被拆迁”、“补偿与被补偿”的关系。一是做强农村社区股份合作社。还原做实村级资产,鼓励组建社区股份合作联社。探索合作社抱团发展,投资参与优质项目,降低政府融资和建设成本,让农民得到更多收益。二是做优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充分整合区域农业生产资源,组建“合作农场、合作果园、合作茶场、合作渔场”等一批具有高新区特色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品牌。三是做大土地股份合作社。进一步加强区域土地的集约化管理,尽可能将农村土地流转至村集体组织统一经营管理,配合区域开发建设顺利推进。四是做实劳务专业合作社。加大合作社成员培训,提升合作社资质,增强活力,鼓励区内运作较好的劳务合作社优先承接政府市政保绿、保洁、保安工程,促进各类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转型升级、提质增效。
(四)积极打造现代农业亮点,做好“山、水、田”三篇文章
充分发挥高新区临近太湖的区位优势、生态优势,加快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重点打造好“西京湾农场”项目。保障落实“四个百万亩”工作,整合好全区49个山头、25公里太湖沿岸、5.2万亩基本农田等资源优势,优化调整四大农业产业布局,发展现代高效生态农业,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在发展方式上可以考虑市场化运作,通过股份合作和保底分红的方式吸引工商资本、富民合作社参与,既解决项目建设、融资等问题,又能在征地动迁过程中增强农民的参与度,尽快把太湖资源引入高新区腹地,连点成线、连线成片,把太湖沿线生态做成精品,构筑“山隐城中,城映水中”的美丽高新区新形象。
参考文献:
率先立法规范管理食品小作坊和摊贩
日前,湖南省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了《湖南省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和食品摊贩管理条例》。据悉,这部自2013年3月1日起施行的《条例》,是国内地方人大首次专门立法规范管理食品生产小作坊和流动摊贩。条例一方面规定,设区的市、自治州、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当统筹规划、合理布局,组织建设食品小作坊和食品摊贩集中生产经营场所,鼓励和支持食品小作坊和食品摊贩进入集中生产经营场所生产经营,改进生产经营条件;另一方面则提出,县级人民政府应当在城市和县级人民政府所在地的镇的建成区内,按照方便群众、合理布局的原则,根据安全、市容、交通等方面的规定,划定食品摊贩经营地点和时段,并向社会公布。
北 京
连续五年审议检察院诉讼监督工作报告
北京市人大常委会近日听取和审议了市人民检察院关于加强民事行政检察监督工作情况的报告。据了解,《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关于加强人民检察院对诉讼活动的法律监督工作的决议》自2008年9月实施以来,市人大常委会连年听取相关部门诉讼监督工作情况的报告。市人大内司委认为,市检察院对民事审判和行政诉讼的监督取得了明显进步,但工作仍有不足,建议检察院在民事行政检察监督工作力度、民事行政检察队伍的专业化建设、民事行政检察监督的社会认知度等方面进一步加强与提升。市检察院检察长慕平表示,检察院下一步将通过提升民行检察监督能力、深入构建多元化监督格局、深化民行检察改革、完善一体化与立体式监督工作架构、强化对行政诉讼活动和行政执法行为的监督、做好息诉服判工作等方法,继续深入推进诉讼监督工作。
青 岛
工业化、城乡一体化、增长方式转型、发展方式转变是中国经济社会现代化的突出表现。
在工业化方面,我国工业体系构建基本完成,其进程已经指向新型工业化道路。这在北仑表现尤为明显。石化、能源、钢铁、纸业、汽车、船舶等六大临港产业,599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20家产值超亿元的效益企业,使这一地区成为浙江省的国家重大项目规模最大、密集程度最高、产业配套较为完善的区域,使其成为浙江省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华东地区重要能源、原材料基地的战略重点。石化梦、钢铁梦、造纸梦的现实,使其重化工业与轻工业的结构逐步调整,形成了趋于完整并完善的现代化工业体系。
在世界经济发展格局中,中国占有特殊而重要的位置。在浙江省以及华东地区的经济发展格局中,北仑亦占有特殊而重要的位置。浙江省与宁波市对于北仑的发展战略定位,是要将其建设成为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华东地区制造业的重要基地以及区域物流中心和现代化滨海新城区。
三十年来,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是基于地大物博人口众多、生态环境禀赋良好的国情国力,是基于战略规划与政策的调整以及行业资源配置的国情国策。相比之下,北仑发展得益于三大优势,即得天独厚的港口资源、开发开放的政策引导和举足轻重的临港行业配置。在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互动中,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北仑发展抓住了宁波与上海宝钢等重化轻纺相互呼应构筑杭州湾和长江三角洲工业体系的机遇,和抓住了港口这个中心环节,实现了国内外两类区域生产力合理调整。
“三农”问题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城乡一体化是我们的奋斗方向。在城乡一体化方面,北仑的发展走在全国前列。
当前,我国经济处于增长较快且相对稳定的阶段,也处于转型升级的端口。在增长方式转型与发展方式转变方面,推进循环经济,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和谐社会是改革开放内涵的深化。现阶段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的基本国情与国际需求的必然选择。这也表明,北仑发展践行着绿色思想。
面向未来,北仑的地理位置、发展现状、经济状况和开发建设等各个方面具备诸多优势,有着可持续发展的巨大潜力。北仑的发展模式和开发模式,与国家的改革开放同步,北仑正在进入增长方式转型与发展方式升级的新阶段,她今后一个时期的发展目标,是全面构建宜居宜业、民富民安的和谐新北仑。北仑模式将对全国和国际社会有着绿色示范作用,对国家与世界经济增长的质量的提升有着积极的推进作用。北仑模式是中国模式的一个绿色类型,是中国可持续发展的一个范例。
基于上述认识,我们建议宁波北仑应有更为绿色的战略规划和创新设想。
我们建议在北仑的循环经济建设中将生态恢复、环境治理向着产业化方向推进,将生产流通生活消费所产生的各类废弃物、排放物、释放物的回收、治理、加工生产进行系统化统筹及经营管理,成立专题专项组织机构并设立专门业务区域,且陆海统筹,构建国家级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循环经济综合开发基地。通过示范工程将摸索经验,为新型工业化、绿色城乡一体化及国土陆海统筹建设勾画出现代文明与优秀传统相结合的可持续发展蓝本作出贡献。过去,我们缺乏陆海统筹理念。北仑的开发建设正适于运用这一理念。
具体建议有三:利用科技创新成果和管理创新成果,以信息化建设为途径,促进新型工业化、城乡一体化下的“三农”建设、陆海统筹及军民结合。
(一)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循环经济综合开发前提下的新型工业化模式
利用科技创新成果和管理创新成果,以信息化建设为途径,支持、促进、完善北仑的新型工业化模式。利用信息化建设成果,利用办公自动化建设成果,利用奥运科技成果,发展北仑。利用北仑规模以上的企业密集、工程项目密集和科技资源密集的优势,开展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循环经济综合试验。将基础设施的项目扩展到资源环境、循环经济领域。新的基础设施建设必须规划设计资源这些方面的专项系统工程。
(二)城乡一体化下的“三农”建设模式
利用科技创新成果和管理创新成果,以信息化建设为途径,支持、促进、完善北仑的新型城乡一体化模式。丰富农业模式,在种植业、养殖业、渔业、林业之外,发展有利于生态环境的立体农业。在陆地与海域进行陆海统筹,陆地农业与“以海为田”的海域农业统筹兼顾。特别是将农业的生产经营与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禀赋的保护管理相结合,将生态恢复、环境治理产业化,使其形成生产力而产生经济效益。通过“三农”的现代化建设及其为工业和城市提供的系统服务,使其与工业化、城市化进程有机联结,既可规避工业与城市对“三农”的不利影响,又能在交流中综合获益。
(三)国土陆海统筹军民结合模式
强调陆海统筹军民结合模式提法,是我们落实科学发展观五个统筹的延伸和发展。具体设想包括开展国土陆海生态恢复、监测管理以及提供生产经营服务;包括设立海上丝绸之路新口岸,向东南西北各方面陆海联动发展,组织国家海岸线和中国海海域的观光旅游等经济文化活动与海洋国土资源保护、生态维护、环境监测等的工程化、系统化、一盘棋地结合运作。
总之,通过一系列的活动方式有效地落实中央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与科学发展观,使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落到实处。以北仑为例,使其成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范例与实践缩影。
关键词:会计核算;统计核算;协调;会计统计一体化
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9166(2009)023(c)--0077--02
国民经济核算是把国民经济作为整体,利用会计与统计相结合的方法对社会经济运行过程中的数量关系进行系统、完整、统一的核算,它是宏观经济信息系统的核心,是进行宏观经济管理和决策的基础。要建立市场经济下新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关键是要解决好会计、统计核算的协调统一问题。新时期我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已经初步建立,并逐步完善。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两大组成部分会计核算和统计核算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实现两者一体化的呼声渐强。但一直以来,在实际工作中这两种核算体系之间不协调和各自为政的状况使得资源不能共享,无论会计核算还是统计核算不能发挥应有作用,造成了企业经营管理的诸多不便。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与完善需要统计核算与会计核算的一体化。笔者将从两者的现状出发,探析统计会计―体化的途径,提出合理建议。
一、统计核算工作与会计核算工作各自的特点
(一)统计核算工作的特点。统计核算是通过对经营活动各种数量关系的研究,对客观现象的大量调查和统计,运用科学的方法掌握事物的总体特征,推算事物发展的总体概貌,揭示经济活动的本质和规律。其特点是:1 在统计对象上。统计核算的对象是宏观经济活动既包括实物核算也包括资金核算,从总体、宏观的角度来观察现象的资金运动以及实物运动、技术经济、人、财、物资源、社会政治环境等,并运用统计指标对各种总体、宏观的经济活动的某一方面或其规模、速度、效率等进行反映、评价,为各种总体、宏观经济分析、政策制定服务。2 在核算原则上。统计核算则是按生产原则以及权责发生制原则核算劳动消耗量,除了按货币为计量单位外,还要以劳动消耗量、实物消耗量为计量单位,从实物和价值两种形态上评价经营活动过程及成果。
(二)会计核算工作的特点。会计核算是指会计人员根据会计事项,将发生的每笔经济业务,取得或编制会计凭证,并将其数据采用记帐方式记入有关帐簿,定期根据帐簿编制会计报表。其特点是:1 在核算口径上、价格上,以实际价格为表示。会计核算的销售收入是以取得价款或索取价款的凭证为依据,并以实际价格为标示。对未出售的商品,会计核算按成本计算。2 在核算对象上,以微观的经济业务为对象。会计核算以微观的经济业务为对象,着重于经营活动过程中资金运动的财务状况,并通过会计报表为公众提供其资金运作情况。其目的是准确、及时、完整地记载经营活动的结果,分析检查、监督财务计划执行情况以及资金运转情况。3 在核算原则上。会计核算按权责发生制原则计算经营活动的结果,并以货币为计量单位,以价值形式反映经营活动过程和成果。以及按照支出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JI生支出原则。
二、统计核算、会计核算工作现状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统计核算工作与会计核算工作自成体系,造成数据不一,多重复劳动,各自的效能得不到更好的发挥,进而影响到企业经济核算和管理。两者不协调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 会计与统计各自为政,缺少信息沟通。因会计核算工作与统计核算工作的职责的差异、体系的不同。双方都使用自己的一套计量方法和指标体系进行收集、整理、汇总数据。会计工作的性质要求数据信息具有可信性、准确性。因而会计人员轻易不会采纳其他渠道的统计信息,使财务运行状况成为纯数据表,以致缺乏可比性。现行的统计工作隶属于国家统计局管理,会计工作隶属于财政部门,各部门往往站在自己的立场,根据自身的工作需要进行相应核算,造成核算指标口径不一致。部门之间的利益也会限制相互之间的协调统一,并最终影响到核算信息的沟通与传递。2 会计核算与统计核算工作方法的差异对协调性有影响。在会计核算与统计核算的工作原则上,会计核算按责权发生制原则即应计制或应收应付制原则以收入和费用的归属期为基础认定生产和经营的最终结果。统计核算是按生产原则和责权发生原则来计算和评价生产经营成果并核算劳动费用。如在计算生产经营成果时,会计核算是按实际销售价格进行计算的,而统计核算则是按现行价格计算;统计核算对本期生产未出售产品,按出厂价计算,会计核算则按成本价计算。统计核算对本期生产但未销售的产品、自制设备、大修理作业、定货者来料加工的原料价值都计算产值,而会计核算则不将其作为销售收入。在会计、统计在核算的方法上,会计核算是通过设置科目,填制审核会计凭证,采取复式记账的方式,对每一项业务加以登记、分类并进行成本核算。统计核算则是对经营活动通过大量观察,运用分组法、综合指标法、动态数列分析法、统计指数法等来推断事物总体特征及发展的总体趋势,进而揭示经济活动的本质和规律。国民经济核算采用的复式记账法和账户体系都是微观会计的方法。3 缺少会计、统计核算的复合型人才。。目前大部分基层会计人员缺乏统计知识、统计的综合能力,提供的财务分析报告停留在简单的算术计算上,缺乏深度性、系统性和有效性。无法将统计分析手段运用于财务分析报告之中以提供市场风险、财务风险、收益风险等指标分析和作出财务预测、决策。同时基层统计人员对会计认识还停留在传统的会计职能上,不了解账户内涵,无法将会计资料汇总成为可用的统计指标,造成基层大量的信息资源流失,也造成人力物力的重复浪费。复合型人才的缺乏也给会计、统计的协调统一带来了难度。
三、协调会计核算与统计核算的途径和建议
1 健全人才培养机制,培养会计统计核算的复合型人才。人才是实行会计统计核算一体化的关键。在高速发展的经济时代,企业经济的管理和发展要求财务报表分析不能仅停留在简单的算术计算上,会计和统计核算不仅要提供偿债能力、盈利能力等基本指标分析,还要更有效、更系统地把统计分析手段运用于财务分析报告之中,为企业提供高质量的财务预测、财务决策分析报告,提供市场风险、财务风险、收益风险等指标分析来指导经济工作的方向。这都要求会计统计人员不断地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自觉地进行相互交流和借鉴,成为掌握现代会计知识、统计分析方法和计算机技术的高素质人才。加快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一方面可以通过教育部门在学校课程设置上加强统计与会计的结合,培养会统一体化人才;另一方面各级领导也要创造条件在部门之间建立合理的人才交换培养机制,对现有的统计、会计工作
人员要进行定期互补性培训、学习培训。使他们成为既懂会计,又掌握现代统计分析方法和电算化技术的信贷管理人才。
2 研究建立以计算机为技术手段的协调统一的会统核算体制。科技的进步和计算机在会计核算和统计核算中的应用使会计核算和统计核算在软件方面有了一体化的可能。技术的进步使得我们可以在会计核算软件中加入统计分析核算的功能,计算机强大的表处理功能使利用系统中的会计数据生成所需的统计表成为可能。因此,企业应在技术方面为会统一体化提供支持,加快开发具有会计与统计核算复合功能的数据处理软件。建立以计算机为载体,以会计核算为基础,以计算机为技术手段方法,以统计分析为依托的三位一体的核算体制,构建会计、统计一体化的信息平台。减少了数据在统计人员和会计人员的重复劳动,使数据处理速度得以加快,使数据的传递和信息的交流更加便捷和顺畅,为资料的共享和互相利用、互相借鉴提供便利。进而提高统计核算和会计核算的效率,促进企业信息管理规范化、标准化。最大限度地满足宏观和微观决策与管理的需要,提高企业综合信息的经济性、准确性和时效性。
几年来,鞍钢从企业实际出发进行积极探索,把法律风险的预防、管理、控制三项重要内容有机融入企业管理,逐步形成和运行企业法律风险的“防―管―控”一体化管理模式。
一、“防―管―控”一体化法律风险管理模式的内涵
“防―管―控”一体化法律风险管理模式就是以企业合法合规经营为核心,以全局计划部署、整体有序推进、业务无缝链接为原则,以防范先行、管理跟进、控制把关为工作链条,形成组织保障有力、制度完备可循、工作联动有序、防范严密有效,能够高效运行全面防范企业经营管理各类法律风险,可应对大型企业集团多基地、跨区域管理的法律风险管理模式。
“防―管―控”一体化法律风险管理的核心是防范法律风险,以此为引领实现对企业法律风险的有效控制。法律风险有很强的伴生性,在企业经营中无处不在、无时不在,企业的所有经营风险最终往往转化为法律风险。法律风险的这种特性决定了对法律风险实施预防、管理和控制无法由任何一个独立的业务单元单独完成,也无法以常规的法律事务管理为手段和依托得到有效解决。一体化法律风险管理强调法律管理部门借助“专业力量”,形成“法律+专业”工作团队,全面识别、分析、评估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及重要涉法事项中蕴含的各类法律风险,制定法律风险防范预案,对法律风险源点逐一拆分细化到岗位。一体化法律风险管理强调各专业管理部门借助“法律工具”,引入法律风险的识别、分析、评估机制,制定专业领域法律风险防范措施,形成“专业+法律”的专业管理体系,作为防范企业法律风险的第一道防线。涉及重大法律风险和复杂疑难问题,由法律事务管理部门及相关部门共同研究制定防范措施,切实做到事前防范得法、事中控制有力、事后补救及时。一体化法律风险管理强调集团与子公司之间建立从上到下,从下到上,上下结合统一联动的法律风险识别、分析、评估、排除机制,形成集团公司与子公司的“集中统管+执行反馈”的全方位共同防范各类法律风险的整体管理模式。
二、“防―管―控”一体化法律风险管理模式的构成
“防”是指法律风险防范工作前置,做好防范意识培养、规章制度约束、工作流程规范、风险预先辨识、措施制定实施等工作。“管”是指做好法律风险计划安排、工作运行指导、效果检查考核、总结研究提高等管理工作。“控”是对日常生产经营管理全过程,特别是对重要决策、经济合同、规章制度及法律纠纷案件的法律风险实施重点控制,辅之以事后补救。“防”、“管”、“控”三者既相对独立,又是一个相互融合的整体。这种一体化法律风险管理模式具有横向协调和纵向贯通的整体特性,需要建立和完善三个支撑体系。
第一,建立和完善以企业总法律顾问制度为核心的组织体系。设立从集团到各子公司的企业总法律顾问和独立于其他业务管理部门的法律事务部门,明确总法律顾问和法律事务机构各项职责,通过总法律顾问、法律事务机构、总法律顾问职责“三到位”实现法律风险集中管理的组织保证。
第二,建立以系统控制为支撑的法律风险管理体系。应当包括三个控制系统:一是制度流程管控系统。全面构建规章制度管理体系,充分体现“专业+法律”管理体系的第一道防线作用。二是动态跟踪防控系统。通过识别、分析、评估现实和潜在的法律风险,制定防范措施、发出风险预警等工作,实行动态跟踪管理。组建“法律+专业”团队,对法律风险的多发区域和部位,组织采集法律风险信息,进行分析研究,确定法律风险。结合企业内部的生产经营情况和外部环境的变化,对重点区域、部位可能发生的重大法律风险进行预测,提前制定应对措施。三是信息化监控系统。为实现法律风险全过程控制,最大限度地保证法律风险无遗漏、无缝隙,建立以防范合同法律风险为中心的企业法律事务管理信息化平台,发挥事前防范、事中控制、事后补救的不可替代的保障作用。
第三,建立网络式联合防范工作体系。形成各职能部门横向专业防范和从集团公司到各子公司纵向逐级防范的网络式法律风险联合防范工作体系。横向专业防范以集团法律事务部门为主,其他职能部门配合。各部门从其专业职能出发,负责对本专业领域中的法律风险进行信息采集、识别评估、确认及制定措施进行防范,集团法律事务部门组织从整体上研究、把握法律风险的变化情况、特点和趋势,总结规律,掌握风险的多发区、高发期,从全局角度提出法律风险防范的指导意见和具体防范措施。纵向逐级防范以集团总部专业主管部门为主,子公司专业部门配合,接受集团法律事务部门的指导,层层负责,逐级延伸。
三、鞍钢的实践及研讨的问题
一是通过制度流程体系建设,发挥法律风险事前防范功能。建立和完善三级核心管理制度体系和三层核心业务流程体系,整理核心管理制度156项、核心业务流程210项,编制核心管理制度及核心业务流程汇编电子版下发部门、单位实施,并通过检查督促落实;实行法律风险计划预警和随机预警制度,制定阶段性法律风险防范工作规划,从2005年起每3年制定一个法律风险防范工作规划,2011年还与规划配套制定下发了《鞍钢法律风险防范重点指引》,对全公司范围内的法律风险重新识别、分析、评估,两大类21大项80个子项,涵盖企业合规运营所涉及的270个重点区块,辐射近千个法律风险点,分别制定了防范措施,指引各单位贯彻实施。对日常管理中发现的现实或潜在的法律风险进行研判并发出预警。二是介入重要决策和日常经营管理活动,发挥事中管控功能。在实行法律事务集中管理的同时,向下属22家重要子企业派驻兼职总法律顾问,为企业重要决策及日常经营管理提供法律支持;集团公司法律事务人员按照分块介入全程跟踪、分类进入整体审核、分项研究风险排查、分责承办履职把关相组合的重大项目法律保障工作模式,全程介入公司重大项目,参与尽职调查、可行性研究、股权模式设计、风险评估和商务谈判等工作,起草和审查合作意向书、合资合同、公司章程等各类法律文件,分析论证法律风险,提出法律意见或建议,提供法律服务,为多个重大项目顺利推进提供法律支持。三是有效化解法律风险,发挥事后补救功能。采取集中管理与分级授权管理相结合的法律纠纷案件管理模式,一般案件由涉案单位自行处理,重大、疑难案件由集团公司统一组织处理,全公司历史遗留的法律纠纷案件已全部处理完毕,新发生的重大法律纠纷案件基本杜绝,企业合法权益得到有效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