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科研课题研究方法范文

科研课题研究方法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科研课题研究方法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科研课题研究方法

第1篇

一、口述史研究方法的特点

1.口述史的概念

口述史既是一门学科,也是一种研究的方法。1948年,哥伦比亚大学的艾伦・内文斯(Allan Nevins)教授创建了口述史研究中心,第一次提出口述史的概念,并运用其研究方法记录、整理美国部分重要人物的回忆,由此,现代口述史研究作为一个新领域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20世纪80年代,国内学者也开始了口述史的研究。尽管目前关于口述史尚未有一个明确权威的概念,但多数学者认为,口述史就是运用录音或录像设备,通过访谈或口语叙述的方法收集口头史料来研究历史的一门学科。同时,由于口述史是一种通过对话方式来收集历史事件的重要资料,所以,口述史又可以视为一种研究方法。

2.口述史研究方法的特点

口述史研究的方法主要是访谈、收集、资料整理和分析、下结论,其中,最基本的研究策略是借助录音或录像设备的口述访谈法,其本质上属于质性研究的方法,具有质性研究的特征。除了质性研究的一些特点之外,就口述史研究方法而言,还有以下几个显著的特点。

(1)动态性。口述史是一种对话,强调研究者和受访者之间的互动,所以体现出一种动态的效果。另一方面,由于口述的史料或资料有一定的不确定性,也反映出某种动态性。同时,口述访谈虽然是研究者有计划的访谈,但是访谈过程中很容易出现很多新的素材和观点,可能会改变原有的访谈计划,口述史的研究方法也可以适应这种变化,是动态性的呈现。

(2)生动性。与单纯的文字记载相比,口述史研究方法重视录音和录像技术在访谈中的运用,所收集的史料或资料具有很强的生动性。北京大学张寄谦对于西南联大师生的口述史采访所收集的资料,以及齐红深教授主持“日本侵华教育史”研究过程中收集的口头回忆史料都很好地体现了生动性的特点,令人过目不忘,印象深刻。

(3)草根性。口述史研究方法突破了以往历史研究的局限,一反“政治史”或“精英史”的传统,使得普通大众成为研究的主体或主角,体现出很强的平民化或大众化趋势。这种研究方法更强调研究者和被访谈者的平等关系,重视研究者以及被访谈者的自我实现和自我表达,尊重和维护口述史料的原生态面貌。

(4)易用性。录音、摄像设备是口述史研究方法的重要载体,应该说,技术的进步使得今天我们可以随时随地开展口述访谈和资料收集。录音、摄像设备的普及与发展,也使口述史方法越来越体现出它的简单、方便、易用,这也是口述史研究得以迅速推广的重要原因。

二、口述史研究方法在课题研究中的作用和意义

伴随着中小学教育科研的蓬勃发展,中小学教育科研课题的研究方法也从过去单一的量化研究过渡到“质”“量”并重,质性研究更适合运用在一些很难量化或不能量化的研究之中,它能够更好地促进人们对教育现象或教育问题的理解和把握。例如,教师职业道德的状况,仅靠量化的统计和分析是无法准确描述的,必须辅以质性研究的方法,通过观察、访谈等手段,更全面、深入、具体地收集资料,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析,得出结论,才能使研究者和社会大众全面了解教师职业道德的状况。当然,对于课题研究的主体――广大教师而言,这种质性研究方法的掌握与应用也有一定的难度,不仅需要准确而生动的文笔,还需要占用教师大量的时间。

口述史研究方法本质上就是一种质性研究,这种研究方法所表现出来的特点,又恰到好处地弥补了现有质性研究上述的不足,因而在中小学的课题研究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1.可以丰富课题研究的方法和手段

目前教师开展课题研究的方法总体来说较为单一,基本采用实验法、调查法、观察法、访谈法等手段,其表现形式也大多是文字、图表和图片。限于文笔和篇幅,所呈现出的文字或图表都是经过选择和加工的,这也使得研究者往往无法将研究实施的过程真实地再现。以访谈法为例,即便研究者和受访者高度合作,顺利完成访谈任务,研究者也没法完全将访谈过程和内容完完整整地再现出来,必须花费大量时间加以整理,进行提炼、精简和概括,在研究成果中也只能以片段或节选的形式予以呈现。而采用口述史研究方法则可以通过录音、录像真实地还原访谈的过程和内容。此外,口述史研究方法还有助于研究者对研究的对象进行深入、具体的记录,将“文字、声音和图像”相结合,形成对研究对象的“立体化”表达,使访谈的问题典型、具体、深刻。

2,可以为课题研究提供生动的案例

案例研究是中小学教师从事教育科研的常见形式,也是一种课题研究常用方法。案例研究中至关重要的是必须对含有问题或疑难情境在内的典型事件的实际情境进行动态性的描述,这关系到案例及案例研究的成败。目前的中小学课题研究中的案例大多是以文本形式呈现的,这对研究者的文字水平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一旦不能客观、真实、生动地描述案例,就会使案例变得枯燥乏味,降低案例的应有价值,更有甚者还会使案例得出的启示或结论受到质疑。在课题研究中应用口述史的研究方法,则可以减少文字水平不足带来的诸多问题,这样的案例不仅形象生动,真实还原了研究的场景,和文字相配合更是相得益彰,不仅可以避免那种课题研究常见的单调和枯燥,还可以让人全方位多角度地品味、解读案例,获得超越于研究者的启示和感悟。

3.可以完善课题研究的过程性资料

当前中小学教育科研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教师的课题研究缺少过程性资料的支撑,往往一个研究课题只有开题报告和结题报告,客观上形成课题研究的形式主义和走过场,这样的结果难免使人对教师的课题研究的意义和作用产生质疑。究其原因,尽管确有一部分教师在研究中急功近利,存在研究的形式主义问题,但是也有很多教师是由于缺少时间和条件记录、整理自己的研究过程,以至于必须结题时拿不出反映研究过程的资料,尤其是那些重要的观察、访谈或座谈的记录材料。口述史研究方法的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就是研究者可以利用录音录像设备,甚至是具有录音录像功能的手机,随时随地记录教师自己研究的过程和研究的内容,再进行一些简单的加工即成为具有支撑作用的课题研究过程性资料。这样的研究方法,还可以使课题研究过程不再是单纯的文字表达,更成为一种立体、生动的展示。

4.可以强化教师课题研究的主体意识

第2篇

一、明确课题研究档案袋制度实施的目的

可以说,在我们的历史长河的教育评价体系中,起主导地位的一直是封闭式的、自上而下的量化评价模式,它很容易让人联想到甄别、奖惩、选拔等含义。《纲要》中明确提出:“幼儿园教育评价实行以教师自评为主,园长以及有关管理人员、其他教师和家长等参与评价的制度。”教师自评,也就是让教师成为评价的主体,教师本人在发展性自我评价中处于一种主体地位。课题研究档案袋制度改变了传统的教育评价模式,让教师成为评价的主人。同时,这一制度的出台,让我们更加明确地看到,教师评价的目的是: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教师在课题研究中对档案袋的运用是实现自主性评价的重要而有效方式之一,会让教师形成一种内在的激励动机。当全体教师认识到这一点时,评价的效度和信度很快提高,这一课题的开展首先得到教师的支持。

二、确定教师课题研究档案袋运用的方法

首先,建立教师课题研究档案袋,教师依据总科研课题与自己的实际水平和班级情况,填写“子课题申请表。”针对课题研究的背景、目标、方法、实施阶段、预期成果等进行设计,并全面反思、评价自己在工作生涯中专业成长及课题研究的路线;为了更客观体现教师评价的效度与信度,在自我评价的基础上,加入“管理者和同事评价、家长评价”等透明的评价方式,让教师获得更加充实、更加全面的评价信息,评价结果也就更有利于教师自我把握专业成长的方向。

其次,在经过评价面谈后,教师根据评价结果,调整个人或两人合作式的课题研究具体目标与计划,明确课题研究的近期发展目标和长期发展规划。通过目标的确定,教师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会通过自我约束、自我调整、自我检测等方式来达到实现课题发展的目标。

第三,教师搜集有关课题研究、自我专业成长的素材,并通过以自我评价为主的形式,促进课题和自我发展。在“教师成长档案”中,大部分素材来自于课题研究本身,包括:第一类:准备阶段;第二类:实施阶段;第三类:总结阶段。

第四,针对在业务能力强,反思能力强的教师,给他们创造自我展示的机会。教师自主选择展示的内容,在展示、评价活动中发扬自身的优势。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曾提出教师成长的公式:成长=经验+反思,在他们给同事展示的同时,给全体教师创造了相互交流、学习、评价、反思的条件,在评价与反思中,教师们更容易看到自己的优势与不足,找准改进的方向,获得课题研究的经验实现专业成长。

第五,从教师专业成长档案中的评价指标来看,幼儿园提出的评价标准基本是粗线条形式的。因为每位教师的起跑现都存在着差异,确立个性化的评价指标尤为重要,根据教师制定的自我评价指标,我们针对不同的教师提出不同的个性化评价指标,让教师充分发挥专长和潜能,更好的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和主动创新。

三、开展教师课题研究档案袋研究的实效

教师课题研究档案袋的运用与研究提高了教师自主性评价的内涵,也就是它真正体现的是对教师生命价值的尊重和以教师为本的评价,是现代教育理念的重要体现。就实现自主性评价的作用来看,教师通过多种形式的自我评价、自我管理,教师有了实际意义上的自我意识,自主性和主动性得到发挥,这种意识和自主性代表了从他律走向自律的一个过程。当教师的自主性得到发挥时,孩子们手中也拥有了活动的主动权。教师课题研究档案袋的运用,对优秀教师而言,增加了他们工作的满足感,激发了他们自主的动机,增长了才干,支持了创新;对困难教师而言,他们在自主性评价与他评的结合中获得了帮助、获得了咨询的机会,为恢复信心、改进工作付出努力。

第3篇

现象与反思

目前,吴江区所有学校的主课题都已经在大市级及其以上立项,绝大多数学校能够规范、扎实地推进课题研究,但也不乏只做表面文章的,课题研究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几个方面。

1.“镀金式”课题。更多的是为了课题的立项,拿到某个级别的立项证书,很少有实质性的研究,缺乏思考与实践,更谈不上适切的科研方法。到了课题结题时,只能选择延迟结题或者不了了之。

2.“拿来式”课题。在课题申报的时候请上几个专家,帮助“揉捏”出某个课题,而这个课题跟学校平时的教学现状乃至办学层次都不太吻合。课题虽然立项了,但学校面对着基本上陌生的“舶来品”课题,面面相觑,无从下手。这样的课题研究充其量只是一张立项证书,几乎没有研究的意味,更不要谈方法与成果了。

3.“箩筐式”课题。有些学校觉得课题研究必须在实践中进行,因此设计了很多的活动,包括学校的一些常规活动,都往学校主课题这个箩筐里装。看上去课题研究搞得轰轰烈烈、风生水起,过程性资料也是“异彩纷呈”,其实这些材料跟课题的核心概念、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并没有太多的关联度,研究方法也只是申报书上的摆设。

4.“经验式”课题。有的学校对于课题研究,从“十五”“十一五”到“十二五”,各个阶段的课题在研究主题、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上几乎没有什么变化,大多套用课题研究的老经验,先是课题论证,上几堂课,搞几次活动,写几篇论文,最后一个研究报告,再搞一本汇编。这样的研究缺少针对性,也谈不上研究个性,更缺乏课题研究的学术品位。

方法与对策

上述几种现象,与学校课题研究的指导思想不够端正有关,也有不少学校想研究但不知道怎么研究,我们有必要进行教科研方法的普及与运用方面的指导,以进一步凸显课题研究的品位与价值。

1.科研方法的深度学习

一是科研方法论著的学习。作为一线小学教师,对于科研方法还是比较陌生的,不清楚各种教育科研方法的内涵与意义,更不清楚各种科研方法如何运用。这就需要我们沉下心来,了解和比较各种教育科研方法的适切性。目前,吴江区不少学校都在组织教师进行教育科研方法的理论学习,在此基础上组织教师进行读书沙龙和每月研讨活动,通过阅读、聆听、研讨,教师在科研头脑风暴中逐步明晰了各种科研方法的特点及运用,提升了教育科研能力。

二是他人研究经验的借鉴。也许有的教师会觉得捧着枯燥乏味的教育科研理论书籍难以悟透,那么,身边的科研骨干就是自己最好的学习榜样,我们不妨借鉴他人运用科研方法的成功经验,开始甚至可以依葫芦画瓢地进行模仿。如吴江区汾湖实验小学在课题研究中叙事研究法运用非常出色,区教育局就组织全区小学教科、教务主任进行观摩,汾湖实验小学的教师依据自己的研究主题,将一个个鲜活的研究故事精彩呈现,阐述了在研究历程中自己的所见所想、所感所悟,他们在记录与撰写叙事故事的同时,更在不断地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提升自己的研究能力。这次活动给参会者以很深的感触,现在,吴江区域内很多小学的教师都在运用叙事研究作为自己草根研究的主要方法,他们在科研的“自留地”上耕种得法,其乐无穷。

2.科研方法的适切选择

一是基于课题研究内容。在学校主课题研究中,科研方法的运用一般依据课题内容而定。如“合作学习理论与本土价值的研究”,势必要用到文献研究法,需要教师检索国内外合作学习的理论,理清本校合作学习的现状与基础,分析国内外合作学习理论对本校的价值等等;再如“‘作后讲评’操作范式的实践研究”,要用到行动研究法,需要教师在构建“作后讲评”操作范式时,不断实践,发现问题,专业分析,行动改进,使得“作后讲评”操作范式的构建不断趋于完善。

二是找准自身研究特长。在科研方法的选择中,有时在把握内容的基础上,可以依据自身研究的优势,选择适合的教育科研方法。如同类型的案例研究,有的教师选择典型学生的个案研究法,并依据研究主题,进行跟踪性的观察、记录、反思、分析,有目的地进行对比思考,调整自己的研究方向与进程。而有些教师则依据研究主题选择叙事研究,围绕研究点,记录教育、教学片断,通过不断撰写主题明确的教育故事,进行跟踪、对比与反思分析,观察并印证自己的课题研究。

三是借力区域科研优势。在进行学校主课题研究中,行动研究法是很多教师经常采用的方法,但在我们吴江区,很多老师在研究进程中会自觉不自觉地借助课堂观察进行课题研究。因为课堂观察研究在吴江起步较早,区教科室还有省级此方面的重点课题,并设立了课堂观察研究的实验区,在各个学段成立了课堂观察协作组,多年来一直在大力推进,所以教师们对课堂观察较为熟悉,知道怎么操作,也比较认可。除了个人经常运用课堂观察法以外,有时还会借助学校教研组进行小团队的课堂观察,相互协作,促使课题研究向纵深推进。因此,区域科研优势是教育科研方法选择借力的重要来源。

3.科研方法的规范操作

一是方法科学。科研方法的运用,要遵循一定的学术规范和程序,需要教师进行精当的操作,还应结合自己研究的进程选择适切的时机。例如不少教师在课题研究中采用“行动研究法”,那么,发现和提出问题―筛选和归纳问题―研究分析问题―采取行动尝试解决问题―总结行动的成败得失―提出改进办法,这其中的每个环节都要符合“行动研究法”的基本规范,这样才能保证研究的科学性与实效性。与此同时,还要根据研究的进程选择合适的时机,毕竟科研方法的运用不是走过场,是需要契合具体研究内容与进展的。

二是过程规范。课题研究重在过程,需要在研究进程中不断进行积累、反思、调整和改进。例如,用案例研究法进行研究的进程中,教师首先要在既定研究主题背景下,有意识地选取含有核心问题与疑难情境的典型事件,而且自始至终必须保证事件的真实性,所撰写的案例要对面临的疑难问题提出解决办法,对已经形成的解决问题的决策进行评价。这样的案例研究呈现了整个研究的进程,符合我们吴江区域提出的学校主课题研究要“接地气”的要求,也是我们一直孜孜以求的“真研究”。

4.科研成果的提炼推广

一是注重成果提炼。科研成果的提炼是学校主课题研究的关键步骤。首先科研成果需要提炼,经验总结法是最常用到的成果提炼方式,在经历实实在在的过程性研究之后,必有教育规律蕴含其中,需要教师拥有宽广的教育视野和丰厚的教育底蕴进行有价值的提炼;其次科研成果的总结往往要有一些新意,有新的切入点,呈现个性的风采,这就需要我们从习以为常的经验中跳出来,站在更高的层面上,学会比较,发现其鲜明的个性与差异,真正提炼出有价值的成果。

二是注重成果推广。科研成果的实用性,也是检验教科研成果的重要显性标志。我们要注重优秀科研成果的推广与运用,用研究所得去指导区域内外的教育教学实践,去解决新的教育难题。当然,在科研成果推广时,也要根据教育对象和时空的不同,对原来的成果进行新的探索,并加以补充和完善,使其更具有普适意义。

第4篇

一、课题研究的三大优势

课题将充分利用新作文杂志社广泛联系各个层次的作者,联系一线老师及一线中小学、高校作文教育教学专家的作者资源与专家资源优势,为课题提供精到实用的学术信息支持;将发挥杂志发表推广的媒体优势,为课题研究的新鲜思想观点、新鲜经验做法提供第一时间推广传播支持;将依托新作文杂志社隶属山西出版传媒集团的出版平台与课题研究同步开启课题研究阶段性、总结性出版计划,动态出版生成课题研究专著等课题成果。

二、课题研究的三对关键词与三大基本方向

第一对关键词是:梳理与总结。与之对应的一大方向是全面梳理活跃在当下中小学作文教学实践中的方法与内容、思想与流派,为宏观上把脉中小学作文教学的现状提供切实的依据。第二对关键词是:研究与推广。相应的方向是选择写作学界、作文教学界前沿的理论与体系,研发先进理论,与教学一线实践对接并推广可行方法与途径,实现科研理论向教学实践的产业化转变。第三对关键词是:创新与发展。与之对应的方向是集大家智慧,百花齐放,催生更为新鲜的作文教学新理念、新方法。

三、课题研究的主要范畴

1.作文教学目的、原则研究

新课标所制定的作文教学目标与作文教学实践距离研究,微观课时、单元、学期、学年作文教学目标的设定及结构研究,以“自悟”为目标的作文教学目的研究。

动力学原则、先放后收原则、自悟原则、大量读写原则、因材施教原则、因地制宜原则、个性化原则等,从这些原则中查找最根本、最普适的规律,并进行概念的准确界定。

2.作文教学内容与过程研究

兴趣、主题、结构、语言、语感、思维、文体、技法训练与方法研究,作文过程中思维外化与内化对比研究,作文基本功构成及提高研究。

作文步骤研究,作文教学阶段整体目标、知识结构及序列安排研究。

3.作文课堂组织研究

课堂实施过程研究,不同地域、不同家庭背景、不同经济发展环境下作文教学的因材施教问题研究。课堂结构、课堂组织形式类别、个别辅导、小课堂、大课堂等。

4.作文教学教材研究

各类(含社会培训)作文教学教材特点及各自适用情况分析研究,作文教材编写与使用的应用原则研究,不同作文教材应用策略对比研究。

小学、初中、高中作文教材内容编排序列研究,小学、初中、高中各类相关训练的衔接研究,教材的结构、内容、容量、呈现形式研究。

5.作文教学教师研究

作文教师素养的构成研究,作文教师素养的提高途径研究,专职与非专职作文教师教学效果对比研究,不同教学风格与方法的教师对学生的影响研究。

6.作文教学资源研究

家长、学校教学资源,作家、教研机构等社会智力资源,作文教辅图书资源,作文专业报纸、杂志资源等诸多作文教学资源的优势与不足,开发与利用研究。

7.作文教学评价研究

作文评价的方法与途径研究,作文评价中的道德因素介入研究,作文评价的结果使用研究。作文升格的标准、方法研究。

8.现作学前沿理论与实践推广研究

言语生命动力学理论与实践推广,非构思写作学理论与实践推广,题型写作理论与实践推广。

9.传统写作及写作教学理论批判与借鉴研究

叶圣陶、张志公、吕淑湘、梁启超、朱自清、张中行等作文教学理论研究

10.现代心理学、脑科学、思维科学与写作教学关系研究

作文教学中的左右脑协同思维的策略研究,中国人独特语言区对于作文教学的影响研究,学生语言发展心理进程对写作能力的影响研究,写作思维学研究。

11.作文教学新媒体教学手段研究

作文教学软件的开发与应用研究,网络时代作文教学的新特点与新方式研究,作文报刊对学生作文水平的影响研究。

12.作文考试与日常作文训练研究

小学作文考试与学生作文心态能力发展影响研究,中考作文研究,高考作文研究,中、高考作文与日常作文训练的关系研究。

13.各级各类作文培训专项研究

培训的规模、教材、方法、时间、效果、影响等研究。

14.作文教学流派梳理

建国以来形成的各种作文教学与实践研究。

15.国外及港台作文教学研究

美国、日本、韩国、英国、新加坡、台湾、香港等作文教学研究。

16.读写直通策略与方法研究

在阅读教学中渗透作文学法的指导研究,以作文教学为主体促进学生语文素养全面提高的对比研究。

17.作文教学跨门类借鉴研究

其他学科对作文的影响与借鉴研究,音乐、美术、戏曲、电影、电视等艺术门类对作文教学的借鉴研究。

18.涵养、自悟、自修、自审、自改、内生作文动力培植研究

对学生内在文化修养、道德修养、非智力因素养成的研究,自悟、自修、自审、自改能力养成研究,写作动力内在的自生长形成机制研究。

四、子课题申报条件

1.本着双向选择、自愿参加、相互支持、共同发展的原则,履行必要的审批手续,申报子课题,成立课题组。

2.子课题组负责人要有较强的作文教育教学和一定的教科研能力。原则上要求具有小教高级、中教高级、大学副教授以上职称,具备较高的科研组织指导能力。子课题组负责人必须是子课题研究的实际主持者和指导者,并在实验研究中承担实质性任务。

3.子课题组负责人所在的单位,必须领导重视,建立相应的组织系统,有完成子课题组研究任务的相应专业力量。

4.具备相对稳定的作文科研教改队伍和组织机构,并设置固定专员和总课题组定期联络,沟通、汇报工作。

5.除执行本方案的各项规定之外,还要遵照总课题组的相关要求,履行应尽的义务和责任。

五、子课题的申报立项、开题、培训

1.各学校在总课题研究的框架内,自主选择子课题的研究目标和内容,制定课题研究计划(子课题选题指南见附件一)。

2.填写《中小学作文教学理论与实践研究》子课题申报表,一式四份加盖公章后交总课题组秘书处。子课题申报截止日期至_______月底(子课题申报表见附件二)。

3.由总课题组组织专家完成对参加子课题学校的资格立项审定。

4.陆续审定合格的学校统一参加总课题组召开的课题立项开题培训会议(时间及地点另外通知),届时统一颁发“十二五”科研课题立项证书及课题学习资料。

六、课题的组织管理

为了认真抓好课题研究,落实总课题与子课题研究实施方案,由中国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学分会秘书处《中小学作文教学理论与实践研究》总课题组负责课题的管理工作:负责制定总课题研究方案,负责对子课题研究方案进行审定,对研究成果进行审核;组织对子课题的研究进行指导、培训、评估、检查;由总课题组秘书处承办课题的学术交流、研讨活动和成果推广等活动。

本课题管理采取目标管理与过程管理相结合,集中管理与区域管理相结合的方式。总课题组依据课题进展情况组织相关的研讨、培训、交流、考察;各地区的子课题学校也可以自行组织相关活动,邀请总课题组给予指导与支持。

总课题采用公开申报、审批,分子课题研究方式,鼓励各子课题承担学校和个人以校为本,切实优化研究过程。希望研究者树立成果意识,注重课题研究对教育教学工作的实际效果。一般情况下,承担子课题研究时间为2~4年。

希望参与单位自愿给予总课题一定的研究经费支持,额度由双方协商决定。

七、《中小学作文教学法理论与实践研究》课题组秘书处联系方式:

曹 韧:0351-5256554 15535812691

聂艳宏:0351-4195579 13203419770

曹晓花:0351-5256564 15034062154

张东萍:0351-5256564 13754818519

附件一:《中小学作文教学法理论与实践研究》子课题申报指南

附件二:《中小学作文教学法理论与实践研究》子课题申报表(附表二略,该表可登陆新作文网站省略下载)

中国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

附件一:

中国教育学会“十二五”教育科研规划课题

中小学作文教学法理论与实践研究子课题申报指南

一、作文教学目的、原则研究

1.新课标所制定的作文教学目标与作文教学实践距离研究。(小学、初中、高中)

2.微观课时/单元/学期/学年作文教学目标的设定及结构研究。(小学、初中、高中)

3.以自悟为目标的作文教学目的研究。

4.作文教学原则研究。

二、作文教学内容与过程研究

5.兴趣、主题、结构、语言、语感、思维、文体、技法等作文内容分类训练方法研究。(小学、中学)

6.学生作文基本功构成及提高研究。

7.作文教学阶段整体目标、知识结构及序列安排研究。(小学、初中、高中)

三、作文课堂组织研究

8.不同地域、不同家庭背景、不同经济发展环境下作文教学的因材施教问题研究。

9.作文课堂结构、课堂组织形式类别、个别辅导、小课堂、大课堂等研究。(小学、初中、高中)

四、作文教学教材研究

10.社会作文培训教学教材特点及各自适用情况分析研究。

11.人教版语文教材中作文教学教材特点及适用情况分析研究。(小学、初中、高中)

12.苏教版语文教材中作文教学教材特点及适用情况分析研究。(小学、初中、高中)

13.语文版语文教材中作文教学教材特点及适用情况分析研究。(小学、初中、高中)

14.作文教材编写与使用的应用原则研究,不同作文教材应用策略对比研究。(小学、初中、高中)

15.作文教材内容编排序列研究。(小学、初中、高中)

16.小学、初中、高中各类作文相关训练的衔接研究。

17.作文教材的结构、内容、容量、呈现形式研究。(小学、初中、高中)

五、作文教学教师研究

18.作文教师素养的构成研究,作文教师素养的提高途径研究。(小学、中学)

19.专职与非专职作文教师教学效果对比研究。(小学、中学)

20.不同教学风格与方法的教师对学生作文写作影响研究。(小学、中学)

六、作文教学资源研究

21.家长作文教学资源开发与利用策略、方法、效果研究。

22.学校非语文教师作文教学资源开发与利用策略、方法、效果研究。

23.作家、团体、教研机构等社会作文教学资源开发与利用策略、方法、效果研究。

24.作文教辅图书资源作文教学资源开发与利用策略、方法、效果研究。

25.作文专业报纸、杂志资源等诸多作文教学资源的优势与不足、开发与利用研究。

七、作文教学评价研究

26.作文评价的方法与途径研究,作文评价中的道德因素介入研究,作文评价的结果使用研究。

27.作文升格的标准、方法研究。

八、现作学前沿理论与实践推广研究

28.言语生命动力学作文理论与作文教学实践推广运用研究。

29.非构思写作学理论与作文教学实践推广运用研究。

30.题型写作理论与作文教学实践推广运用研究。

31. ______写作理论与作文教学实践推广运用研究。

九、传统写作及写作教学理论批判与借鉴研究

32.叶圣陶作文及作文教学思想的批判与借鉴研究。

33.张志公作文及作文教学思想的批判与借鉴研究。

34.吕叔湘作文及作文教学思想的批判与借鉴研究。

35.梁启超作文及作文教学思想的批判与借鉴研究。

36.朱自清作文及作文教学思想的批判与借鉴研究。

37.张中行作文及作文教学思想的批判与借鉴研究。

38.______作文及作文教学思想的批判与借鉴研究。

十、现代心理学、脑科学、思维科学与写作教学关系研究

39.作文教学中的左右脑协同思维的策略研究,中国人独特语言区对于作文教学的影响研究。

40.现代脑图研究成果在作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41.学生语言发展心理进程对写作能力的影响及教学策略研究。

42.写作思维学研究。

十一、作文教学新媒体教学手段研究

43.作文教学软件的开发与应用研究。

44.网络时代作文教学的新特点与新方式研究。

45.各类作文报刊的优势、特点以及对学生作文水平的影响研究。

十二、作文考试与日常作文训练研究

46.小学作文考试与学生作文心态能力发展影响研究。

47.中考作文研究。

48.高考作文研究。

49.中、高考作文与日常作文训练的关系研究。

十三、各级各类作文培训专项研究

50.小学作文民间培训的内容、方法、教材、规模、时间、效果、影响等研究。

51.中学作文民间培训的内容、方法、教材、规模、时间、效果、影响等研究。

十四、作文教学流派梳理

52. ______作文(法)专题研究。

十五、国外及港台作文教学研究

53.美国作文教学研究。

54.日本作文教学研究。

55.韩国作文教学研究。

56.英国作文教学研究。

57.台湾作文教学研究。

58.香港作文教学研究。

十六、读写直通策略与方法研究

59.在阅读教学中渗透作文学法的指导研究。

60.以作文教学为主体促进学生语文素养全面提高的对比研究。

十七、作文教学跨门类借鉴研究

61.学科作文研究。

62.不同艺术门类对作文教学的借鉴研究。

十八、涵养、自悟、自修、自审、自改、内生作文动力培植研究

63.学生内在文化修养、道德修养、非智力因素养成与作文关系的研究。

64.学生作文自悟、自修、自审、自改能力养成研究。

65.写作动力、动机内在自生长形成机制研究。

申报者可以某一地区教科研部门为单位申报区域性课题,也可以学校为单位申报学校课题,还可以个人单独申报个人课题。

上述课题供申报者参考,申报者可以结合本单位或个人的实际情况,在总课题总的研究方向的前提下,自行拟定课题进行申报。

上述课题从18个大的研究方向分解出60多个子课题,申报者可以结合自己的研究条件,将子课题进行合并,选择大的研究方向为研究范畴进行申报。

第5篇

[收稿日期]2006―05―12;[修订日期]2006―08―11

[作者简介]余向洋(1969―),男,汉族,安徽岳西人,讲师,研究兴趣:旅游规划与管理;朱国兴(1964―),男,安徽黄山人,副教授,主要从事人文地理学研究。

[摘 要]从众多的游客体验研究文献中,以研究方法为主线.框架性地提取出4种研究路径,对于各种研究方法的理论基础也进行了相应的探讨,旨在介绍国外学者对于游客体验的研究方向和成果,以便拓宽国内游客体验研究的视野。

[关键词]游客体验;研究方法;述评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06(2006)10―0091―06

1 引言

游客体验已成为旅游研究的热点课题。从理论上来说,游客出游的终极目标是为了获得高质量的旅游体验,旅游目的地及其管理者通过为游客提供高质量的旅游体验从而达成自身的目的。然而从目前对于游客体验的研究现状来看,虽然对游客体验的本体未形成共识,但众多学者已从其自身的理解对游客体验的不同侧面做出界定,形成了不同的理解视角,相应地给出了游客体验的测度方法和管理工具。本文通过对不同的游客体验研究视角进行述评,深化对游客体验的理解,并对景区和旅游地的管理提供借鉴。

2 基于满意度的游客体验

2.1 理论基础

从管理学和营销学的视角,游客体验就是游客的满意度。从管理者的角度出发,游客体验是通过游历旅游地形成的,因而游客构成旅游地管理的首要信息来源,游客对旅游地的评价,构成重要的反馈信息,管理者根据反馈信息采取相应的管理改进和营销策略。

2.2 研究方法及其进展

2.2.1 单一性测量方法

采用期望一价量理论(expectancy-valence),认为游客都是理性的决策者,通过对期望和实际结果进行比较,如果结果达到或超过期望,则产生高满意度,反之,则不满意。这种方法是基于对满意度进行单向度理解的基础上,仅提供了满意度的测量方法,而没有说明是什么导致了游客的满意,因而具有很大的缺陷,首先,单一性测量方法将一次旅游过程中所涉及的众多要素及其评价转换成了一种观点的表达;其次,这种一般性的评价,容易受到游客情绪、个人关注的影响;其三,这种方法没有过滤出管理者无法控制的因素的影响。总之,这种方法对于游客体验没有进行精确的描述,不能使管理者在激发和提升游客体验的质量上发挥应有的作用,其应用性受到极大限制。

2.2.2 重要性一绩效方法及其改进

在认识到满意度的多维度和多侧面属性的基础上,I-P(importance-performance)方法在营销研究领域得到迅速发展,通过顾客对服务产品多重属性的评价并向管理者传递评价信息。在具体运用上,首先,调查顾客对产品属性的重要性认识,然后,了解顾客对产品属性的绩效感知,求出.二者的总体平均值,将其图示于二维平面坐标轴上(图1)。通过这种图示方法,管理者能够准确把握其管理状况,从而轻松地确定其不同的管理区域。

图1 重要性一表现性模式图

对于游客体验的满意度评价,则将旅游产品的属性转换为多级指标体系,通过问卷调查,将游客旅游产品属性感知的重要性和表现性进行对比,置入I-P模型图中,方便管理者发现问题并通过相应的管理手段解决问题。针对I-P模型仅向管理者提出了管理方向,未能提出管理改进的量度,霍伦郝斯特(Hollenhorst)提出了改进模型――表现估计指数IPE(indicator performance estimate)。IPEi=(pi-ai)/spi,对于每一指标i,IPE为表现估计指数,代表标准表现水平;p为平均偏好;a为实际条件;sp为偏好标准差。求出每一个指数的IPE值,放入I-P二维坐标轴中,IPE模型不仅帮助管理者了解每一个指数的重要性,而且认识到每一个指数的偏离程度,使其采取对应的管理行动。目前该指数已在可接受的变化极限(LAC)的管理工具中作为重要的监控指标。

2.3 评价

近年来,游客体验的满意度一直是旅游研究的重要领域,并且游客体验满意度一直是室外游憩质量的主要测度方法。一方面,游客满意度对于管理绩效提供了有效的信息,另一方面,通过游客对各种旅游环境属性的感知,测度了游客的体验质量。但是作为一种游客体验的量度方法,在很多方面受到众多学者的质疑:(1)游客体验满意度方法是基于游客群体或者统计学上“平均游客”的体验评价,为管理者提供了统计学信息,而忽略了游客的多样性和体验的多样性,以至于对于单个游客的体验质量和满意度水平不能进行量度。(2)游客体验满意度方法的测量过程,是将旅游环境或者旅游产品分解为相互分离的多种属性,“整体大于部分之和”,游客体验的是旅游的整体环境,而不是不相关联的环境属性。因此,在很多情况下,游客对于环境属性的满意度并不就是游客体验的满意度。(3)游客满意度方法认为,游客是环境刺激的被动接收者,而不是通过建构的意义来主动地解释环境,因而忽略了旅游产品的象征和情感价值,这些价值是游客基于吸引物而构建的主观意义。(4)对于量度的真实性方面,根据认知失调(cognitive dissonance)理论,在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金钱之后,再让游客表达不满意可能是非常困难的。

3 基于收益的游客体验

3.1 理论基础

基于收益的游客体验,是从心理学视角出发,以动机理论为基础,将旅游活动作为取得一定生理和心理目标的工具追求,作为旅游活动最终目的的游客体验就是通过游憩活动而获得的心理结果的集合,其理论框架见图2。这种体验理论解释了人们参与旅游活动的原因,有助于理解游客想从游憩活动中获取什么,并能洞悉游客是怎样从游憩活动中获益的。

3.2 研究方法

3.2.1 游憩体验偏好量表(REPs)

游憩体验偏好量表最初由德瑞沃(Driver)等提出,后经德瑞沃和其他学者的深化研究,用于了解游客经由游憩活动所获得的游憩体验,将其划分为19类:(1)成就感/刺激感;(2)自治/领导;(3)冒险;(4)装备;(5)增进家庭关系;(6)分享共同价值;(7)认识新朋友;(8)学习;(9)享受自然;(10)自我反省;(11)创造性;(12)怀旧;(13)身体健康;(14)放松;(15)逃避个人或社会压力;(16)逃避生理压力;(17)社会安全;(18)教导/领导他人;(19)减少风险。游憩体验量表的应用主要集中以下几个方面:(1)对于特定游憩活动参与者的体验偏好进行描述和比较; (2)依据体验类型对游客进行细分;(3)建立游憩体验与游憩环境和游憩活动之间的关系;(4)探讨体验偏好和游客的个性特征之间的关系;(5)以研究方法论来处理体验偏好量表的发展与检验等。其中在(3)的研究基础上,通过建立游憩体验与游憩环境(自然、社会和管理环境)和游憩活动之间的关系.形成了重要的规划和管理工具――游憩机会谱(ROS)。

3.2.2 最佳体验

最佳游客体验被游客描述为一种特殊的、不同平常的、有意义的心理状态类型,包括高峰体验(peak experience)、畅(flow)和沉浸体验(absorbingexperience)。高峰体验指暂时地超脱于真实世界并从中获得最高的幸福感和成就感;对某一刺激的深度关注和感知;无我的境界;或暂时的迷醉状态。畅是指人们高度投入于某一活动以至于觉得没有任何事情比这更重要了;畅是如此的惬意以至人们会不惜一切代价去获取畅的感觉。沉浸体验指个人融入到某一神奇的刺激中以至自我和时间感的消失,这种体验的获得不需要任何专门的训练。尽管不同学者对最佳体验进行了不同的描述,但都包含了一些共同特征:不同于日常生活;高度关注于某一刺激;对于时间消逝的遗忘;无我的境界。

在基于收益的游客体验研究中,不仅重视最优体验的获得,而且注重研究游客从最优体验中所获得的收益(了解自己,理解生活和价值,改进控制自己生活的感觉,增加自立能力,精神上的成长,尊重生物,提升环境伦理,自谦,亲近自然和生命,康体,改进游憩技能,获得更多的动植物知识,获得历史文化知识,结识新朋友,增进家庭关系,增进和同伴的联系,缓解紧张等),并进行二者的关联研究。其具体研究方法与REPs方法相似,首先界定最优体验和收益,通过问卷调查并对其量化,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和相关分析法,探讨游客的最优体验和收益及其二者之间的关系。

3.2.3 评价

基于收益的游客体验理论,遵循旅游动机一旅游体验一心理结果一游客收益的线性思路,对于游客体验编制了量表,为游客体验研究提供了概念框架,易于对游客体验进行描述、识别、分类和评价,并指出了游客体验的多样性;建立在游客体验与环境和活动之间关系基础上的ROS管理工具已被美国农业部林业局和内政部土地管理局广泛使用。但这种研究方法还保留了许多问题有待进一步研究和解决:(1)游客体验量表的有效性,建立可靠的体验量表还是一个持续发展的过程;(2)游憩环境(自然、社会和管理环境)、游憩活动和游客所获得的收益之间的关联,需要更多的验证;(3)游客体验应该作为一个整体还是作为不同心理结果的集合。

4 基于体验本质的游客体验

4.1 理论基础

基于体验本质的游客体验不是让游客评价旅游环境的构成要素,或是将体验转换成单一的评价,而是让游客在少受到偏见和预设的联系影响的前提下,准确、及时地表达自己的体验,探讨游客体验的动态性、阶段性、突现性和多维度等本质属性,强调游客游历过程中所获得的体验本身的研究,包括获得体验的认知和心理过程,以及这些过程又是如何塑造游客对体验的感知。

4.2 研究方法

4.2.1 体验的阶段模型

克劳森(Clawson)和凯茨(Knetsch)依据时间序列提出游憩体验包括5个阶段,分别为预期阶段、去程、现场活动、回程及回忆阶段,并由此再开始影响以后的游憩体验历程,体验会随着不同的阶段而发生有顺序的改变,并且游客体验主要集中于现场活动阶段,在此模型的基础上,楚博(Chubb &Chubb)将其扩展为11个阶段(见表1)。尽管该模型已被学界承认和广泛接受,但由于其着眼于经济需求和收益分析,在旅游研究中未能得到有效的验证和发展。上个世纪90年代,在该模型的基础上,旅游体验的动态性成为旅游研究的热点,研究者通过不同的方式让游客报告自己的体验,众多案例表明在整个旅游过程中,游客的认知和心理状态呈现出起落的动态变化。

4.2.2 游客体验的突现模型

作为游客与环境相互作用而显现的精神状态,它是转瞬即逝的,因此它也呈现出动态性特征,但与阶段性模型不同,游客体验突现模型将游客体验作为一种意识流,通过捕捉游客的精神状态,探讨不同旅游情境中影响游客体验质量的变量。该模型大多采用体验取样方法(experience sampling method),让研究对象携带录音机或纸笔或其他通讯工具,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记录或描述自己的精神状态,通过样本分析,确定游客体验的相似性和差异性,从而把握游客体验的本质。

4.2.3 游客体验的动力机制模型

以上两个模型反映了游客体验的动态性、突现性等特征,但都没有对游客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动力机制进行分析,并借此对游客体验的本质进行解释。在众多游客体验的解释性模型中,代表性的有:(1)技能挑战性模型。斯凯茨米哈依(Csikszentmihalyi)认为当技能与挑战性二者呈和谐状态时,游客会产生畅的体验。维特索(Vitterso)借鉴认知图式理论(cognitive schemas)和同化抵制理论(assimilationresistance)(见图3),建立了畅一单形理论(flow.simplex)(见图4),认为当实际情境与认知图式的差异性增加时,同化抵制随之增加,随着同化抵制的增加,游客体验经历由厌烦一轻松一舒服一有趣一挑战一沮丧的过程,从而提供了对不同游客体验的理解模式。(2)个人建构理论。借鉴凯利的个人建构理论(personal construct theory),认为个人都是科学家,体验就是个人的建构和重构过程,不是连续的事件组成体验,而是对这些事件不断建构和重构的过程丰富了生活体验,并采用了体验周期方法,体验周期由期望、投入、遭遇、证实和否定、建构修改5个环节构成,揭示游客心理建构的变化。(3)情感控制理论(affect control theory)。该理论认为在某一情境中的人们进行互动,首先必须对特定时空中发生的事情给出合理的解释,即对情境进行定义,对情境进行定义的各种要素激发出特定的情感意义(affective meaning),情感意义使互动得以进行,从而构成社会生活的基础。这些情感意义通过评价(evaluation)、能力(potency)和活动性(activity)进行表示。情感控制理论对于游客情感的起伏变化进行了合理的解释,当游客进入旅游情境时,通过自我身份的定位来界定情境,并赋予自我情感意义,这些意义构成基础情感(fundamental sentiments),旅游情境中的事件会产生瞬时情感(transient sentiments),其表现情感取决于瞬时情感和基础情感之间的偏差,如果偏差较小,维持基础情感,如果偏差大,则表现 出瞬时情感(见图5)。

4.2.4 评价

基于体验本质的游客体验从体验本身着眼,图示了游客体验的不同发展阶段,描述了体验的不同维度和游客体验的动态性,包含了体验的认知和情感属性,而不是将体验作为各种环境属性的反应,扩展了我们对游客体验的认识。但是基于体验本质的游客体验都是选择不同的旅游情境中的案例进行分析,昭示了游客体验的描述性和解释性研究方法,而很难形成游客体验的一般性规律,使游客体验很大程度上成为旅游地管理者难以控制的东西,其应用价值亦受到很大局限。

5 基于意义的游客体验

5.1 理论基础及研究视角

基于意义的游客体验多从社会学的视角探讨游客体验对于社会个体和整个社会所具有的意义。阿罗德(Arould)和普莱斯(Price)根据体验在游客宽泛的生活背景下所起的作用来理解游客体验,游客从体验中获得的是使其生活更加充实的故事;麦克坎耐尔(MacCannell)认为游客体验是人们对现代生活困境的积极反应,为了克服这些困境而寻求“原真性”的体验;科恩(cohen)认为体验的意义来源于个人的世界观,取决于个人是否依附于各种“中心”,这些中心指个人的精神中心,也就是个人的象征性终极意义,游客体验就是游客同这些中心之间的联系。因此,科恩相信,这种体验反映着各种动机的某些稳定的模式,既有别于旅游者的各种行为方式,又是对这些行为方式的特征化。这些模式与“私下”构建的旅游世界相联系,代表着满足个人各种需要――从追求愉悦到寻求意义――的不同方式;此后,汉密顿―史密斯(Hamilton-Smith)、纳什(Nash)、派吉(Page)、皮尔斯(Pearce)、瑞恩(Ryan)、史密斯(Smith)、厄瑞(Urry)、亚安纳克斯(Yiannakis)和吉普森(Gibson)等在他们的研究中都提到了科恩的旅游体验范式。从这些研究中,可以得出有关旅游体验的一些共性的东西,那就是,对个体而言,旅游体验是一种多功能的休闲活动,既包含着娱乐成分,也有求知的成分。哈哥德(Haggard)和威廉姆斯(Williams)从另一个侧面理解游客体验,认为旅游提供了身份确认(self-affirmation)的理想情境,在无约束的旅游情境中,游客从周围的环境中寻求理解自己的体验,维持自我协调和对自我的正面感觉,从而帮助游客改善自我的概念。地方感也已成为游客体验研究的一个视角。所谓地方感就是赋予某一地方特定的意义,以至于地方成了自我的一部分,自我也成了地方的一部分,游客一旦对某一特殊的地方产生依恋或依赖的感觉,他就会依恋某一类型的地方;李一平(Yiping Li)也从人与地方的时空间联系角度的探讨了地理意识与游客体验的关系,认为游客体验就是与“他者”建立联系,从理解和收集“他者”的差异性中进行学习的过程。

5.2 评价

基于意义的游客体验产生于游客与环境互动,但它既不是由环境规定的,也不是根据游客的旅游动机可以预言的,体验的意义和重要性是在体验前后及整个过程中构建的,与游客的背景、生活历史和个人建构的世界具有相关性。因此,游客赋予体验的意义成为体验质量评价的重要因素,体验质量被理解为游客进行自我表达的程度,如果从主观和象征的意义角度出发,其他的评价方法都是表面的和简化的。基于意义的游客体验能够洞悉游客对于不同旅游地所持有的价值观,与其他游客体验方法相互补充,扩展了我们理解游客体验的视野。但这种方法主要采用定性分析,其研究结果的实用价值有限,不能对旅游地的发展提供有效的预测性知识。

6 总结

对于游客体验的研究已呈现跨学科、多领域、多侧面的研究局面,研究重点出现从游客体验与日常生活的差异性转向去差异性,从游客体验的归并转向多样化,从旅游客体转向游客与情境互动中的主观意义,从对立、决定性陈述转向相对、互补性解释的趋势。但总体上,对于游客体验的研究还未形成系统化、理论化的科学体系。笔者从众多游客体验研究文献中,搁置游客体验本体论上的探讨,框架性地提取出4种研究路径,以研究方法为主线,对于各种研究方法的理论基础也进行了相应的探讨,旨在介绍国外学者对于游客体验的研究方向和成果,以便拓宽国内游客体验研究的视野。

第6篇

摘要:抑郁的研究必须遵循一定的科学方法,抑郁的研究方法包含于人体科学研究方法的浩大体系中,通过对人体科研方法的了解,展示出抑郁研究的一些现状,并指明今后研究的方向。

关键词:科研方法;人体研究 ;抑郁;变量

抑郁,是一种情感性的障碍。在临床上,它属于躁狂抑郁性精神病(躁郁症)的一种表现状态,是一种情感性的精神病或综合症。近些年来,研究者们纷纷把目光转向对抑郁的社会、心理问题的探讨。抑郁,已成为社会心理学、人格心理学一个普遍的研究课题。

一、人体研究的基本方法

对人体进行认识和研究首先应该从两个基本的方面进行:一是分别考察人体的物质、信息和意识三个层次;二是考察人体物质、信息和意识三个层次之间的相互关系。只有这样,才可能真正实现对人体的本质和规律的完整把握。人体在本质上是物质、信息和意识的统一,三者构成人体不可缺少的三个方面,所以认识和研究人体首先需要对人体的这三个方面加以考察。

人体的物质是人们在人体研究中首先要碰到也是需要首先加以考察的内容。对人体的物质研究需要用物质科学的研究方法,如物理学和化学的研究方法等。第二个方面是人体的信息。研究人体的信息需要借助信息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如程序论、控制论、系统论和信息论等的理论和方法。在考察了人体的物质和信息之后,还必须进一步考察人体的意识。对人体意识的研究首先应该在个体的基础上进行。

二、抑郁的社会心理学研究方法

研究发现,导致抑郁的因素不是单一的, 遗传、环境、个体生活经历、外界压力等都可成为抑郁的诱因。西方研究者们一致认为,对抑郁的社会心理研究,应以素质――应激模型为前提。此模型认为,抑郁是由一种相对稳定的易感因素(认知因素)和社会心理压力相互作用的结果。因此, 在实验中应考虑易感因素和社会心理压力之间的交互作用。西方社会心理界对抑郁的研究方法, 可分为横断研究和纵向研究(包括前瞻性研究和追踪研究等)两个方面。最初,研究者多采用横断法。比如:把抑郁、缓减性抑郁(抑郁程度较以前有所减轻)和非抑郁的控制组,就某些变量进行比较,从而发现不同组在这些变量上的差异。横断法对于验证上述差异是成功的, 且能证明某些功能障碍, 如认知功能障碍、婚姻的不幸、依赖性人格、社交障碍等都同产生抑郁有关。但是, 横断研究为抑郁的病因提供的信息有限, 上述功能差异是成功的, 且能证明某些功能障碍, 如认知功能障碍、婚姻的不幸、依赖性人格、社交障碍等都同产生抑郁有关。因此, 横断研究往往只能使我们持相互作用论的观点, 难以对抑郁病因作因果推断。前瞻性研究和追踪研究自然能验证抑郁的病因变量, 但要找到一个有潜伏抑郁可能性的样本并不容易, 研究者必须详细地考察被试生活中的精神病史。虽然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对抑郁病因的探讨,似乎存在着方法上的困难,但目前人们的很多研究, 是在控制了并发症的条件下,就抑郁与某一个重要的社会心理变量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这些方法仍然可行。就横断法而言, 把抑郁组被试和正常的控制组被试在抑郁情绪期间和抑郁恢复后进行比较;把抑郁、缓减性抑郁和非抑郁被试进行比较,这种研究虽不适合对抑郁病因进行单向的因果推断, 但至少能证明抑郁组被试某些功能上稳定性的障碍,探讨这些障碍同抑郁的关系,可为抑郁病因提供初步证据。就纵向研究来说,病前设计是研究抑郁病因的一种较好的方法。其主旨为追踪非抑郁的被试,把那些后来患抑郁的被试同一直未表现出抑郁症状的被试就某些变量进行比较。此法缺陷在于被试最初症状的个别差异难以衡量;被试在抑郁自评量表上得分低于某个标准或不符合抑郁诊断标准,都被诊断为非抑郁的,没有考虑到低于这一标准之下被试的症状有程度上的差异。弥补的办法为:增大抑郁和非抑郁组被试的样本,以抵消上述症状的差异。目前仅有少数研究者用这种方法对抑郁进行过研究)。纵向研究的另一种方法为双波专门小组设计。即:用某个社会心理变量来预测被试以后的抑郁程度。这种设计有多种变式,其中一种为:在对被试的第一次测量T1中测出抑郁症状Z,然后对某个变量X进行追踪,以考察变量X对第二次测量T2中预测的抑郁变量Y所产生的影响。如果变量,X能预测以的抑郁Y ,那么抑郁程度的变化就可根据X先前的功能状态进行解释。这种设计能对被试最初抑郁程度的个别差异进行控制, 且符合因果推断的3条标准:X和Y同时变化,X是Y的前提,Z(第3变因)不能说明X和Y之间的关系。

三、将来的方向

研究者实验验证的同抑郁有密切联系的社会心理变量可以概括为6个方面:归因方式、有功能障碍的态度、人格、社会支持、婚姻的不幸和应付方式。他认为,这些变量可分为3类:一类先于抑郁,是产生抑郁的原因的变量,称为抑郁的前因;另一类是在抑郁情节期间才可观察到的变量, 称为抑郁的伴随症;第三类是抑郁恢复后仍持续的障碍, 称为抑郁的后果。将来代价较高的研究,应集中于抑郁的前因的探讨, 尽量对抑郁病因作因果推断。在这6个方面中, 人际依赖、内向、社会隔离、婚姻的不幸等同抑郁的关系, 是研究者们从不同的理论角度出发共同探讨的问题, 也是人们应当进一步研究的重点。尤其是抑郁的人际背景, 越来越引起了社会心理学工作者的广泛注意。有人认为, 将来抑郁病因的社会心理研究, 主要对象应是抑郁的人际关系方面的问题。

参考文献:

[1]杨玉辉.现代自然辩证法原理[J].人民出版社,2003.

[2]许又新.精神病理学[M].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

第7篇

关键词: 省属普通高校 研究生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课 问题 解决思路

一、研究生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课的主要任务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是指社会科学研究为发展和完善社会科学理论在搜集和整理社会科学实践经验数据并开展理性思维的过程中所采用的一切途径、手段、工具和方式。社会科学研究方法一般包括方法论、研究方式、具体研究方法。[1]方法论问题历来是社会科学研究的关键问题,方法论的突破意味着相关学科领域研究深化。然而在我国,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学的发展与更新一直比较滞后,尤其是在大部分省属院校研究生教育对学生研究方法训练的系统性和前瞻性还存在明显不足。重视研究方法是一门学科趋于成熟的重要标志之一。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跟社会科学理论同等重要,社会科学方法论甚至构成了社会科学理论的核心。

研究生阶段的人才培养,要培养研究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科学研究,提高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研究生阶段的社会科学方法教学的主要任务,是解决学生撰写学位论文乃至今后进行科学研究的方法和工具问题。提高研究生运用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能力,对学生论文写作能力的提升大有益处。规范研究生的研究方法还能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和层次。在教学中应该注重对实证研究方法的教学,使受教育者在研究生阶段培养理论联系实践,尊重社会事实,一切从实际出发的良好研究素养,为将来用科学的方法进行研究奠定基础,为我国社会科学的发展作出贡献。

二、省属普通高校研究生培养与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存在的主要问题

首先,在省属普通院校,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应用的整体基础还比较薄弱。通过对所在院校社会科学类研究生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课的教学经验总结和对吉林省部分省属高校有关教学情况的个案研究发现,目前一些省属高校尚缺乏掌握主流研究方法即实证研究全部技能的研究人员和培养这些人才的教育机制。一方面,部分硕士研究生培养单位的指导老师所掌握的资源(纵向和横向的课题经费)不足以支撑实证研究的支出。另一方面,部分导师和其学生还没有很好地形成优势互补的研究团队,理论研究上多进行规范分析,而缺乏实证的研究。当前部分研究中体现出研究者对社会科学研究的方法掌握还不够成熟,或者重理论而轻方法。

同时,在部分省属普通院校,对研究方法领域的教学还存在许多薄弱环节。我与部分同行交流,以及在授课和接受一些研究生关于论文中方法方面问题的咨询的过程中发现,部分学生面临的方法方面的问题亟待解决。比如不会选题,对研究问题的确定偏重于依赖专家或导师意见,难以在符合专业方向的论域里发展出感兴趣又有能力操作完成的论题,不会界定研究问题,不知道什么是好的、能激发读者兴趣并且有价值、潜力的选题,等等。有些学位论文没有研究问题,研究的论域和论题都没有明确的界定,把研究的论域具体化为论题的时候存在一定的困难。出现这一问题的原因也许不是单纯的研究方法方面的不足,但是通过方法方面的引导,可以改善在选题过程中的盲目性。再比如,有的研究论文没有明确的研究假设。学位论文应该如何提出研究问题或研究假设?不少论文在这个方面比较混乱。[2]一些学生只在导论中提到研究目的、研究问题或假设,而在后面的文献回顾及研究方法等章节均没有涉及研究问题或研究假设。显然是为了提出研究建设而提出研究假设。还有学生在论文文献回顾中,根本就没有涉及文献回顾所涉及的有关其他研究与本研究之间的关系。还有一些论文在提出研究假设时很突然,前人的研究成果与自己的假设之间的逻辑关系没有介绍清楚。此外,还有一些论文中对统计学的一些基本方法,如均值比较,相关分析等不理解统计软件给出结果的含义,这些都直接影响了学生学位论文写作和其今后的研究能力。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初步估计一方面与这些院校的生源跨专业甚至跨学科现象比较多有关,另一方面也与这些社会科学类研究生缺乏应有的方法方面的指导有关。

以上问题反映出了研究生的研究方法实际应用和方法课教学中的一些缺陷,希望能在教学中引起重视,加强对学生在这方面的训练或指导。

三、教学中解决问题的思路

1.促进研究生选题能力的提高

研究生在自己的研究方向上选择“合适”的研究题目,并开展研究,也许不是研究方法课能够解决的问题。但是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学位论文的选题无论如何都是不能回避的问题。在授课的初期,应该在讲授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基本问题后,在进行讲授研究设计、研究假设、研究方式、研究方法等内容之前,用适当课时通过实际案例,介绍哪些是合适的选题或好的选题,某些选题存在哪方面的问题,让学生自己去鉴别、分析、讨论、思考。引导学生在自己进行选题之前,要先会鉴别他人的选题,督促学生阅读其研究领域内重要的刊物和作者的文献。

2.着力解决研究规范性问题

科学研究要遵循学术规范,包括选题的确定、研究的设计、数据的收集和分析、结果的表述、论文的结构等。加强研究生研究方法的训练,重要的一环就是强调学位论文的撰写要遵循学术规范。一方面是对研究程序的理解问题,如研究问题或假设与文献回顾之间的关系,另一方面是对研究方式和方法的深化问题,如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之间的关系如何结合使用,什么样的问题适合定性或定量研究。教学中应采用研究生论文的案例(包括部分学生的课程论文与学位论文的研究方法分析与鉴别、课堂与调研作业)进行教学,在经验层面探寻研究生科学研究中的方法欠缺,澄清存在的问题,找到优势。从研究选题的论域、研究问题、研究假设、统计假设、统计分析、软件应用、结论讨论等方面分析研究生的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规范,进行案例比较和分析,加深学生的直观理解和印象。对于统计基础薄弱的学生,则应深入浅出地介绍如何根据研究目的与数据类型选择统计方法,为学生应用、解释统计软件输出结果奠定基础。

3.明确研究生与本科生方法课的差异

研究生阶段的方法课与本科生阶段的方法课,除了在深度、课时方面存在不同之外,在教学的方法与侧重点上也存在很大的区别,其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也不同。如果说本科生阶段的研究方法教学还主要是传授有关知识,那么研究生阶段则应该促进学生掌握实际研究的能力。把知识过渡到实际的研究与科研论文撰写能力,要考查知识结构与实践能力是如何建构的。总结、归纳研究生与本科生社会科学类研究方法课程的教学的异同,特别重要的教学环节是实践教学。通过课内实践和一定强度的课外实践作业,通过“亲历”,激发学生进行社会科学研究的热情,使学生投入研究对象或研究对象所在的社会情境中去,自发地掌握科学研究的规范与技巧。包括文献综述写作的训练、主要研究方式的应用、问卷的设计、访谈技巧等,都需要亲自操作才能有深刻的印象。因此,教师要加强教学过程的课外督导,以对学生高度负责的态度提供具体的、个别的指导。

综上所述,加强研究生在研究方法方面的训练,能使他们掌握并运用所在学科领域的研究方法,提高论文写作能力,并为今后的学术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在教学过程中,既要对研究生阶段的培养任务与要求有明确的认识,又要充分考虑到省属普通院校的生源实际情况,采用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着力解决研究生研究过程中不会研究或研究不够规范的问题,协助学生从研究问题的确立入手,发展既具有研究价值又具有实证特点的研究问题,并深化学生的研究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使之规范地开展研究,提高研究层次,从而切实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林聚任,刘玉安.社会科学研究方法[M].山东人民出版社,2008:22-24.

第8篇

关键词: 问题教学法 数学教学 新课导入 方法研究

数学课堂教学的方法多种多样,但问题教学法是最常用、最广泛、最普遍的一种教学手段。这种教学手段的特征是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并通过新颖、有趣的问题激发学生自身内在的对于数学的热情,从而主动地探究问题。问题的导向作用是巨大而具有影响力的,课前所设计的问题必须是学生所熟悉的问题情境,能完全调动学生好奇、好胜的心理特点,促使学生的各种感官处于最活跃的学习状态,激励他们对知识的探究。为了优化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效果,笔者对“问题教学法在新课导入中的方法做如下探究.

一、常规课堂教学引入设计的问题要具有启发性

数学学习的本质是通过解决一个又一个问题完善思维品质,提升思维水平,而课前所提出的问题将会影响同学们整节课的学习,提出的问题新颖、切合实际,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如在讲八年级上册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第二课角边角时,课前设置问题:一块三角形的玻璃,不小心打碎成两块,如下图所示:

要裁剪出同样大小的玻璃,要不要两块都带去?如果带一块的话,应该带哪一块?为什么?这样的创设问题情境,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师用不着引导,同学们会自发地小组间进行讨论,这时教师顺水推舟引入正课学习,不但可以启迪思维,而且可以激发学生不断探求新知识的欲望。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有了疑问,才能深入思考,想方设法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创设性灵感的获得离不开创造的动机。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创设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可以激发学生全方位地广泛思考,不过教师在备课时,要根据课时,教材内容的特点,精心设计。设计的问题必须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做到面向全体学生。从而把学生的注意力、学习兴趣、思维活动引入到积极的学习状态中。归纳出ASA定理后,引导同学们回忆课前提出的问题,同学们会自然地得出应带②的理由。

二、有效课堂引入的问题情境要具有趣味性

课堂教学不是演讲,但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学习演讲者是如何一开始就能抓住听众的注意力的,这和演讲有很大的共性。一个成功的演讲者会在演讲前说些与自己的演讲内容息息相关的奇闻趣事,吸引听众把注意力放到演讲者身上。这种做法完全适合数学课堂教学,不管一节课教学什么内容,教者都事先必须设计与教学内容相关的问题。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因此课始要调动起同学们学习的积极性。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一切有成效的工作必须以某种兴趣为先决条件”,课前导入的问题具有一定的趣味性,能够启迪智力处于活跃状态。

在教学有理数乘方一课时,我设计了这样的问题:珠穆朗玛峰是世界最高的山峰,海拔是8844米。如果我们把一张足够大的厚度为0.1毫米的纸对折30次,它的高度能超过珠穆朗玛峰吗?同学们会不假思索地告诉我,不可能超过。到底能不能超过,这节课我们就来讨论探究这个问题。我们首先从折纸开始,引导同学们探究:

这是我们会发现107374.1824米远远超过8844米,从而使同学们对乘方有了新的认识。一张薄薄的纸对折30次竟然超过十多个珠穆朗玛峰的高度,真是不可思议,但这是事实。数学真是奇妙无穷,数学知识是解决实际问题的有力工具,同学们能不好好学习吗?

三、有效课堂导入中的问题要有明显的目的性

有效课堂是教师永恒的追求,对一节课有效性的评价主要体现在学生学习效果的检测上,学生能不能用课堂上掌握的必备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解决基本问题是标准。初中学生学习的科目多了,学过的旧知识多且容易遗忘,若能把新旧知识有机结合,教师在导入新课时,创设由旧知识过渡的问题,自然而然地进入新知识的探究,运用这种方法导入新课内容,学生就不会对新知产生恐惧,反而会产生亲切感。不知不觉中引导同学们一步一步地吸收和理解,能由浅入深,从简单到复杂,实现螺旋式上升,从而促使学生用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启发数学思维,增强对新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例如:再讲线段的垂直平分线性质时,教师让学生回忆角平分线的性质和推论,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推论:角内部到角两边距离相等的点在角的平分线上;接着继续推进,线段是轴对称图形。对称轴是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两端的距离相等,反过来,到线段两端距离相等的点在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这样的教学思路,目的清楚,借助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轻松快速地掌握了新知识。数学中这样相似的知识点还很多,只要问题提到位,目的性强,开端肯定是好的。

四、高效课堂的教学导入要注重知识间的连贯性

成功的引入,不仅能迅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而且能使学生形成渴望学习的心理状态。如果设计的问题具有承上启下的连贯性,知识间联系紧密,就会让同学们感到课的亲切感,进而达到智力活动的最佳状态,为整节课的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例如:教学“有理数的加减运算”时先引导同学们回忆“整数的加减法法则”;在教学“相似三角形”时回忆“全等三角形”的知识等。还可以利用学科间的联系,例如教学“轴对称图形”时这样引入:同学们我们在语文学习中见到过许多汉字,请看有趣的文字说说你的发现(出示幻灯片):米、田、喜、非、羊、王、平。英语中有很多的字母(出示幻灯片),数学中有许多有趣的数字(出示幻灯片),你发现了什么?根据自己的分析发现,这些字、字母、数字的左右或上下有什么规律?根据你的理解,给他们取一个合适的数学名字,引出课题――轴对称。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有关轴对称的知识。这样的教学设计沟通了学科之间的联系,从而让学生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

第9篇

对于音乐作品来说,“欣赏”指一种相对被动的、多从感官出发的行为,常常以其感性直观引起的精神愉悦令人产生美感;而“鉴赏”则更进一层,往往兼有感性和理性,含有区别、品味、品评的成分,是音乐审美价值取向的培养。

本文突出强调“欣赏”与“鉴赏”的本质区别,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提高音乐鉴赏课教学质量的方法,紧紧围绕音乐鉴赏课的教学目标,使学生音乐艺术素养得到提高。

提高音乐鉴赏课教学质量的方法:

1.音乐鉴赏教学的目的

对于充满着美感的音乐作品,需要我们用心来鉴赏。音乐鉴赏就是以具体的音乐作品为对象,通过学生的聆听,进而领悟音乐的真谛,实现对音乐美的感受,从而得到精神享受,实现音乐审美目标的一种审美活动。高中音乐鉴赏课与其他课程有着本质的区别,音乐鉴赏课不是单纯的传授音乐知识,而是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人文科学综合课。

2.音乐鉴赏教学的特点

音乐鉴赏教学是培养学生音乐感受力和表现力的最好途径,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角色应该是引导者和促进者。由于音乐的非语义性特征,因此决定了音乐教师不能对音乐作品进行过多讲解,而应把感受音乐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让他们从被动接受变为主动探索,调动他们的兴趣和想象力,从而提高学生用音乐来表达想象的能力。

3.音乐鉴赏课教学方法研究

现行的高中音乐鉴赏课共有18个单元,充分体现了音乐世界的丰富多彩。但如此丰富的内容,并不是每个单元都能得到学生们同等程度的认可与喜爱。这样就更需要我们用心地去引导,让学生自然而然地接受并感受戏曲、民族音乐以及古典音乐的魅力所在,全面地接触各类优秀的音乐作品,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提高审美情趣,陶冶高尚情操,

爱因斯坦曾讲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要善于通过各种有效的途径和方式引导他们走进音乐,应随时发现、及时抓住学生的兴趣与注意力;善于摸索、分析学生心理,了解学生的心态,用欣赏的眼光对待每一位学生,学会从他们身上寻找闪光点,使各人之所长得以充分发挥,从而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这样才能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说:“音乐教师是一个演技高超的艺术家,把讲台当舞台,把课堂当情感场,用真情实感去感染学生,唤起学生的共鸣。”由于音乐对人情感的感染比其他艺术有力得多,因此,在音乐课教学中,要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注重激发学生对音乐课堂的热情。音乐课堂也是师生交流的最佳切入口。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对于学生来讲,最好的教师是在教学活动中忘记自己是教师而把自己的学生视为朋友,志同道合的那种教师。”因此,每次上课前,我会在多媒体教室投影出精美的画面,播放不同风格的背景音乐,让同学们在一种轻松、舒缓的环境中步入教室,开始一节新的音乐鉴赏课。教室里弥漫出‘的这种优美典雅的艺术气息会让学生感觉就像进入音乐殿堂一样清新,在这种愉快的气氛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界限已经淡化,转而突出的是音乐作品本身的迷人风采,在调动学生兴趣的同时,也丰富了学生的情感体验。

音乐是生命和情感相结合的艺术,它的魅力就在于能给人们一个驰骋想象的空间。学生具有极丰富的想象力,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在启发学生欣赏、理解音乐的同时,鼓励学生在歌曲学习和音乐鉴赏中尽情地发挥自己的想象。以不同的艺术形式对音乐形象进行理解和描述,是丰富深化音乐形象的有效方法。老师应利用多种手段来引导学生去体会作者的意图和心境,激起他们心中感情的涟漪,才能对音乐作品有更充分的认识,才能体会到作曲家的立意,才能准确、深刻和细致地体验音乐作品中的情感内涵。

音乐作品与通常学习的书本知识不同,文字所反映给大脑的是直观地感受,而音乐的表达则要含蓄得多。音乐所要表达的情绪我们会感受到,但其内容不是具体的、一成不变的。因此,我们要启发学生随着聆听音乐作品的发展而发挥想象,在心中探寻由听觉所引发的情感与脑海中浮现的画面之间激烈的碰撞。积极地发挥想象力,随着乐曲的旋律去体会作者创作时心灵的激荡与起伏。

案例1

在进行《音乐与人生》第一单元“学会聆听”鉴赏课时,我通过课堂中对《草原放牧》和柴可夫斯基《第六悲怆交响曲》的对比欣赏,让学生亲身体会由不同音乐带来的快乐气氛和悲伤心情,让学生们用心感受到音乐的多元性。在课后。我让学生将课堂中聆听鉴赏歌曲时最能撞击自己心灵、激发深刻印象的音乐作品在自己脑海中的画面,用图画或散文的形式记录下来,在下次课时带到课堂中和同学们交流、分享。结果发现,大部分同学都用最直观的图画绘出了一望无际的草原、温馨的蒙古包和蓝天白云下美丽的羊群等画面,来展示脑海中对《草原放牧》这首欢快、轻松作品的理解;更有学生用优美的文字写出了简短的散文,抒发自己对于美丽草原的向往和放牧孩童无忧无虑幸福生活的体验。由不同的音乐作品到脑海中升起的美丽画面到美好心情的抒发,在鉴赏的过程中有意识地调动学生的情绪,由此激发出学生的情感与想象力,能够很好地帮助学生理解音乐作品并促进他们自身素养和分析、创造能力的提高。运用教学中的一切方法启发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想象力、创新能力,对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完善良好的人格等方面起着很好的作用,能使学生在培养健康审美情趣的同时,提高创新意识和全面素质,

案例2

相对于民歌来说,在鉴赏《国之瑰宝――京剧》单元中,由于大部分同学对于我国的京剧艺术都知之甚少,甚至不感兴趣,单纯的鉴赏京剧片段不能很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我首先引入京剧大师梅兰芳,从由黎明饰演的《梅兰芳》这部家喻户晓的电影作为切入点,通过几个关于梅兰芳的小故事,让学生从真实的事例中感受到这位大艺术家的人格魅力与敬业精神,由梅兰芳延伸到其他几位齐名的京剧艺术大师,进而转向京剧艺术本身,课堂中不仅介绍了京剧及其音乐,同时也从中渗透了文化价值与人文内涵,这不仅符合高中学生的培养需求,更达到了高中音乐鉴赏的目的,让同学们不仅领略了博大的京剧艺术精神还学到了做人的根本。从课后同学们的反馈来看,大家普遍都对我国的瑰宝――京剧这门艺术产生了一定的兴趣。有些同学甚至搜集了一些京剧片段来欣赏,一起交流、共同体会“以形传神,形神兼备”的艺术境界;分享从“唱、念、做、打”中感受到的情趣与魅力所在。当然,对于一些酷爱流行音乐的同学来说,京剧鉴赏课一时还无法让他们达到同样的喜好程度,但潜移默化的影响以及身边同学的感染,已使这部分学生对京剧产生了一定的思考与关注,由此来促使他们对“国粹”艺术产生某种程度上的兴趣与了解来说还是有利的。

案例3

此外,与古典音乐、民族音乐相比,流行音乐更容易被学生熟悉与接受。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也会适当的由流

行音乐或学生心中喜爱的流行歌手作为导入新课的引子,唤起学生对新课程的兴趣与向往。

4,教学过程的分析与讨论

学生在音乐鉴赏教学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行为是最直接的,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出现偏差时,我们教师应当正确的进行引导。不要随意否定。学生在音乐鉴赏学习_过程中取得一定的成果或心得时、教师应及时给予鼓励和肯定,这样能使学生很好地保持学习兴趣:教师适时的表扬和鼓励,会给学生带来超过预期的快乐,并能增强学生对音乐鉴赏课学习的动力。

音乐作为一种古老的文亿,它的思想内涵来自于作者对人生的理解。高中学生的音乐认知已取得长足的进步,音乐感知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已经充分认识到音乐价值的高中生,渴望通过音乐去体验生活,接触世界,了解文化,丰富阅历,以树立高尚的情操和良好的人文素养。他们愿意通过作曲家、演奏(演唱)家、音乐作品的创作背景等方面知识的学习去加深对音乐作品的理解,随着音乐理解与鉴赏能力的提高,旋律优美、通俗上口、热情豪迈、蕴涵哲理性的音乐开始为他们所喜爱。所以,形式多样的音乐鉴赏。可以满足不同个体的欣赏口味,大多数高中生都愿意选择通过欣赏音乐,来提高自己的艺术素养。因此,我们引导学生去鉴赏音乐作品,一方面要通过对音乐本身的悉心倾听,凭借感情直觉去体验乐曲的情感内涵;另一方面要从更广阔的层次,特别是从音乐作品背景,产生的社会环境,作曲家的生活经历、创作意图、艺术风格、体裁形式等各个方面去进行研究,以求得对乐曲情感内涵的真切把握,领略深邃的艺术魅力。

作为审美教育内容之一的音乐鉴赏,不仅要提供给学生多种中外优秀佳作,还必须辅以必要的讲解和引导。这种将学生的直觉感知和情感体验上升到理智鉴赏的过程,实际就是从较深层次提高音乐鉴赏力的过程。音乐教育的魅力不完全在于知识、技能的传授,更在于对学生的启迪、激励、教育和感染。

第10篇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可靠性;重要性;准则;方法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起因是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壮大,计算机的发明方便了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对社会生产力的变革以及经济模式的变革等有重要意义,人们的发展模式也逐渐进入了信息化时代。现如今,计算机技术发展十分迅速,但是也有很多缺陷。我们一直担忧的关键问题就是计算机网络的可靠性,如果不提高网络的可靠性,用户势必会面临很多的安全隐患,例如信息漏洞等。一旦发生网络可靠性的情形,一定会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在这篇文章中,我们会一一的阐述影响计算机网络可靠性的相关要素,我们也会探索应对这些问题的方针,用这样的方式不断提升计算机网络的可靠性。这样一来,人们可以更加信赖计算机网络,更加放心使用计算机网络,有助于提升我们工作和学习的效率。

现如今,使用计算机网络的用户们全都关注的问题就是是否计算机网络能够一直可靠的运转工作,不会被其他要素干扰。从根本上来说,计算机网络的可靠性也是计算机技术最基本的,现如今是信息化的时代,社会上大大小小的事物都会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个人,公司甚至是国家都需要运用计算机技术,有关可靠性的问题,主要的特征是规模较大,异构程度很高,从工程实践的角度剖析影响计算机网络可靠性的相关要素,假如可以准确的引导构建可靠性高的计算机网络,确保在运转的过程中不被其他要素扰乱,突破由于局部破坏导致的计算机网络整体出现故障的不足,能够尽快的恢复故障,全面的进行监督管控。探索作用计算机网络可靠性的相关要素,给以应对问题的方针,有着十分关键的实际作用。他能够确保计算机各个影响要素之间的独立性,一个影响要素的发生尽可能的避免其他要素对计算机的影响,人们使用计算机的风险降低,安全性得到了一定的保障。

1计算机网络以及可靠性的定义

对现如今的整体情形分析剖析我们能够发现,实际上计算机网络是分布在不同领域的计算机和专门的外部设备相互联系结合在一起的有着巨大功能和规模的系统,利用计算机可以更加便捷的传输相关资料和信息,共享相关的数据。计算机网络技术在现在社会中扮演着十分关键的角色,网络技术是从二十世纪初逐渐广泛使用的,在熟悉利用了计算机技术的产品以后,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使用,直到现在,无论是人们的日常生活还是网络采购,甚至是许多科研工作都需要利用互联网科技。

计算机网络可靠性相对来说是系统性的,是经过了长时间的发展的,这一系统已经愈发的健全,现如今网络化和信息化愈发的明显,在网络领域安全性和可靠性是至关重要的。我们所说的计算机网络可靠性的含义指的是:在一定的限制条件和时间段里,计算机网络能够确保网络的联通以及满足需要的能力。它可以展示出计算机网络的框架结构。现如今,计算机网络一旦出现问题,势必会造成很大的影响,会从各个领域爆发危机,例如政治经济领域以及文化领域等等,都要面对巨大的压力。因此我们要尽可能的预防计算机发生故障,一旦出现计算机故障,要及时的提供解决方案,避免造成巨大的损失和伤害,确保计算机网络的安全性。

2影响计算机网络可靠性的因素

要确保人们的生活和工作能够顺畅的进行就要确保计算机网络的可靠性,现如今计算机网络可靠性技术系统依旧有很多不足之处,研究发现,以下是主要的作用原因:

2.1使用的设备质量是否合格

计算机在联网的过程中利用客户终端的最大优势就是可以在某种程度上对计算机网络的可靠性产生一定的影响。将网络的应用设施之间的信息相互交流沟通有一定的可靠性。与此同时,在计算机网络中,应该运用那些符合标准的网络线路,局部要系统化,在某种程度上能够提升网络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2.2运用的技术好坏

一般情况下,计算机网络的规模相对较大,而且因为厂家不同,研发的网络系统也存在一定的差异,这些系统一起组成了计算机网络,Y构十分的繁杂,有很强的综合性特点。所以,在管控计算机网络的过程中,要尽可能的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要选取和自己的管理相吻合的软件,在这样的前提下应该配置相对标准和负荷要求的网络结构。除此之外,计算机网络的相关工作者要加强自身的技术素质,计算机网络对技术的要求相对较高。从业工作者的技能水平会直接影响计算机网络的性能状况。不断提升职业技能,每隔一段时间就进行系统的培训,尽可能的确保网络系统的顺畅运转,充分的发挥职能的作用。

2.3计算机拓扑机构

结合现如今的发展状况,通常情况下计算机的拓扑结构有四种,一种是总线型,还有就是环形,第三个是星型,第四类是混合型的。计算机和计算机之间的连接线路职能是一种类型,大部分都是点对点的传送相关信息进行共享,在总线型的结构里,大部分计算机都是利用网卡直接连接使用的。但是由于所有的计算机在传输信息的时候运用的是同一个总线,所以在传输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冲突,导致传送信息失败,有时候会导致计算机网络系统的瘫痪,总线型花费的成本相对较低,但是可靠性不高,所以,计算机拓扑结构会作用于网络系统的安全性,我们要选择合适的拓扑结构。

3提高计算机网络可靠性的详细举措和方案

3.1容错性的设计

容错性设计指的是并行整个计算机网络系统的线路,然后对冗余进行核算,这样一来,使用计算机的用户可以紧密的连接在关键的网络点上,连接的模式转变成双网络的模式,网络的容错性也有了很大的改善。可以确保每个使用计算机的人在出现网络故障的时候,不会影响其他使用计算机的用户。

3.2双网络结构设计

双网络结构是在之前的基础上加固备胎的网络,在这样的前提下,对冗余进行核算不断提升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容错性能。采用这样的设计,一旦主网络发生故障导致死机的时候,所有的网络也不能继续使用,这个时候就可以采用备份的网络系统,代替已经被损害的网络,如此一来可以确保整个计算机的信息能够正常的传送。

3.3整体网络体系设计

前沿的设备以及网络结构等都会对整体的网络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产生一定的影响。如果网络结构是分散形式的,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代替集中形式的网络结构,这样的网络系统更加符合现如今时代的需求,也和计算机网络的设计需求相互吻合,人们在网络的高速上的设计需要也得到了满足,构建了分层次的网络设计模式。

第11篇

【摘要】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知识,提高综合能力的重要途径。在高校教育过程中应该对传统的课堂教育理念进行创新,对教学目标进行设定,加强对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技术的应用,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水平。

【关键词】课堂教学效率;教学方法;教学工具;教学主体

一、引言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和教学理念的不断改革发展,传统的教育手段和教育方法逐渐被现代化教学所替代。当今社会对学生的综合要求越来越高,大学所开设的课程也越来越丰富。在大学教学中,教师要以实践教育为重点,以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为导向,对传统的教育理念进行创新,对传统的教育模式进行改进,从而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现代化教育思想中,教育不仅是知识教育,更是能力教育,是思维教育,是道德素养教育。因此,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和综合能力,使其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就必须要对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改进,从实践教育出发,引导学生不断思考,不断创新,将学到的知识与生活联系起来,并应用到生活中。

二、从课堂教学方法入手,加强实践型教学方法的应用

(一)加强合作教学

教学过程是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进行锻炼的最好过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改变教学方法使学生接受更好的实践锻炼。合作化教学管理模式是素质教育过程中比较常见的一种教学模式,其根本目的是锻炼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很多大学生都具备独立思考的能力,喜欢探讨问题,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加强对合作教学法的应用,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使其进行合作探究学习。在这个过程中,一个重要的前提是对班级的学生进行科学合理的分组,使得所有学生都能在小组内得到锻炼。分组完成后,教师提出相应的问题,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探讨,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合作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应该给学生提供一定的指导和分析,尤其是在学生进行讨论分析的时候,要及时发现并指出学生存在的问题,并进行纠正,从而不断提高课堂效率。

(二)加强问题教学法的应用

在教学过程中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解决问题,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重要途径。很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会举一反三,很明显是自主思考不颍经常跟随教师的讲解进行学习,很少进行主动思考,只会呆板地学习。为了提高教学效率,必须加强对问题教学法的应用。教师应当在课堂上提出相应的问题,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地解决问题,而不是总是依赖教师。

比如在护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加强对问题教学法和实践教学法的应用,以学生的实习为载体,提出各种问题,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思考。在实习过程中,要让学生深入到医院的相关科室进行护理工作,可以由1名教师带3~4名学生,结合医生的治疗工作,配合进行护理管理。课堂上,教师可以让学生结合实习经历,对护理过程中的要点进行讨论分析,解决问题,最后教师进行总结评价,为学生将来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三)丰富教材,实现自主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不给学生太多限制,很多时候反而能产生良好的效果。尤其是大学生的想法往往比较丰富,教师可以给他们提供自主学习的机会,给他们提供丰富的学习素材,从而实现自主教学。教师应该对传统的大纲教材进行拓展,并给学生提供相关的辅助材料。比如医学教学中可以提供给学生一些常见的医学病例,让学生根据这些病例的情况对各种临床医学问题进行分析,从而学会自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另外,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教材,刚开始不能太难,要循序渐进地增加教材的难度,从而使得学生对所学的知识不断巩固。

(四)加强参与式教学法的应用

在传统教育过程中,师生的定位出现偏差,教师在课堂上占据主导地位,学生被动接受各种知识,缺乏存在感、参与感,师生之间的对话是单向的,缺乏互动。参与式教学法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可以将传统的教与学变为学与教,将知识灌输变为学习引导,启发学生的思维,鼓励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思考,多参与,多沟通,多互动。

参与式教与学的重要特点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发生了改变,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中,成为课堂的主体;课堂教学模式发生改变,教师通过设置各种教学活动,吸引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比如有的学生比较内向胆小,不喜与人交流和沟通,不敢在课堂上表现自我。教师要着重加强对这类学生的引导,给他们更多的机会,让他们在课堂上多发言,对医学问题进行分析,不断锻炼,从而克服心中的恐惧,提高学习能力。

三、从课堂教学工具入手,加强对新媒体的应用

传统课堂教育是单纯的知识讲解,很多学生对枯燥的知识并不感兴趣。在现代化教学背景下,应该要加强各种现代教学技术的应用,从而使得医学课堂变得更加有趣、生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爱好。在快速发展的互联网时代,新媒体的作用变得越来越大,影响范围越来越广,在教育教学领域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新媒体的广泛使用使得教育教学过程变得更加便捷、快速,尤其是对于各种教学信息、教学资源的传递,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借助新媒体技术、多媒体技术等,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实现信息化教学、智能化教学。比如在医学护理教学过程中,为了让学生对各种理论知识有更加直观的感受,教师可以通过播放幻灯片的形式对医学护理的一些基本理论知识进行讲解,还可以结合一些实际的实验课程对学生的动手能力进行培养,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

另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可以加强对互联网教学平台的应用,可以将课堂搬到互联网上,借助互联网平台对学生实行多样化、灵活的教育。比如可以尝试每周开设一两节网络课程,让学生上机学习,完成相应的课时,并且要将这部分学习纳入最终的成绩考核中,让学生对这种学习模式引起重视,更好地适应快速发展的信息时代。另外,在信息时代,新媒体平台还可以成为教学资源传递的渠道。教师可以借助邮件、自媒体平台等将各种学习资源传递给学生,也可以通过自媒体平台布置作业,及时与学生进行沟通,帮助学生解决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四、从课堂教学主体入手,提高教的综合能力水平

当前很多教师虽然在尝试各种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但是在教学过程中还是出现了很多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角色,一个综合能力高的教师要能及时解决教学过程中的各种问题,还要与学生保持良好的互动关系,从而能够以一种全新的教学理念去完成各种教学目标。为了提高教学效率,教师要掌握更多先进的教学方法,并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实践,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此外,教师要加强对素质教育的认知,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学会从一般性的备课转移到教学思路的设计上来,实施策略性教学。

课堂教学依旧是教学过程中的主要环节,教师要注重课堂教学的创新。比如教师可以尝试角色互换,让学生扮演教师,自己则扮演学生,学生自主备课,讲课,教师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对学生的思想进行体会。这样,教师就能学会在教学过程中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改进,更多地考虑到学生的需求,提高课堂效率。

当今社会对“双师型”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教师不仅要学会进行理论教育,还要学会进行实践教育,尤其是对于一些实践性较高的课程,必须提高实践教学水平。学校要为教师提供一些提升平台。如高校可以和医院合作,让教师借助医院平台进行科研。教师可以带领学生一起完成一些科研项目和任务,这样不仅能提高教师的科研水平与教学水平,而且能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教师除了注重提高教学水平,还要注重职业素养的培养,在平时的教学中以身作则,给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推进,大学教育质量有了明显提升。大学教育是完善学生的人格素养、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的重要过程。在大学教育过程中,教师要对课堂教学模式进行创新,对教学方法进行不断创新,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最终提高课堂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王颖.提高高校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4(20):172-173.

[2]林玉琴.当前我国大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途径[J].考试周刊,2011(29):202.

第12篇

苏教版高中化学教材中的科学方法体系,不仅包括相关的化学知识科学体系教育,还包括培养学生的科学学习方法、养成科学的学习习惯、树立科学的学习态度.通过在高中化学教材中渗透科学学习方法,落实素质教育,从而为培养科学型、综合性化学人才奠定良好的基础,所以高中化学教材中的科学方法体系的建设意义重大.首先,苏教版高中化学教材中的科学方法体系的建设顺应了新课改的需求.新课改要求高中化学课程侧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深化学生对化学知识本质的认知、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以及创新意识,从而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而苏教版高中化学教材中的科学方法体系的建设顺应了新课改的需求,对于推进高中生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形成化学知识体系具有深远的影响.其次,苏教版高中化学教材中的科学方法体系的建设提高了高中化学教学质量.苏教版高中化学教材中的科学方法体系体现了科学的教学思路和手段,对于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增强学生对化学本质的理解具有积极的引导意义,而且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导作用,有利于综合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独立思考能力以及科学探究能力,从而提高高中化学教学质量.

二、苏教版高中化学教材中的科学方法体系具体分析

1.苏教版高中化学教材中的科学方法体系之科学事实方法

(1)观察法.通过调动学生的感官,或者是借助相关的机器仪表来观察研究相关的对象.苏教版高中化学教材中所涉及的观察法包括观察化学实验、模型、化学图表等.比如,对于“化学反应中的热量”的学习,在生石灰与水的反应实验中,让学生触摸试管壁,引导学生在观察过程中进行科学探究,观察从现象到本质、从特殊到一般的化学反应过程,有利于积累学生的化学经验.

(2)实验法.在实验法的运用上侧重于实验建议、信息提示以及思路启发和技术支持等,增强了学生实验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增加了学生合作以及探究的机会.比如,在实验的设计和内容的呈现方式上,巧妙地渗透了科学实验的对比思想和控制变量的思想,如溶液、胶体在光照下的现象对比,溴水在加入四氯化碳溶液前后的现象对比等.

(3)调查法.通过采取科学合理的调查方法,记录、整理并分析调查结果.比如,对于“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的学习,要求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咨询、实验等获取感性认识,并进一步上升为理性认识,使学生的体验有效转化为经验.

(4)模拟法.可以引导学生从宏观的角度来认识微观世界,从而形象具体地了解所学的化学知识.比如,以动画模拟的方式开展教学,化教材中一些抽象的知识为具体内容,拉近所学知识与学生的距离,帮助学生理解所学知识.

2.苏教版高中化学教材中的科学方法体系之理性思维方法

(1)综合分析法.通过对各个方面因素进行科学的分析和整合,得出一定的经验或者结论,有利于学生系统地掌握高中化学知识.比如,对于“化学反应的速率”的学习,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探究认识不同的化学反应其速率不同,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及其表达方式,知道反应的快慢受浓度、温度、压强、催化剂等条件的影响,进行综合的分析,从而得出有效的结论.

(2)归纳演绎法.一般来说,归纳法是从特殊事实到一般理论的具体应用,而演绎法是从一般理论到特殊事实的演化过程,归纳与演绎是完全相关的思维推理方式.比如,对于“原子核外电子排布与元素周期律”的学习,就是采用的归纳演与绎法.

(3)类比分析法.通过对相似或者同类事物的比较,分析它们的共同之处以及各自特点,找到内在的联系以及本质特征,从而深化对事物的认知.比如,对于“制备乙酸乙酯可能的合成路线”的学习,可以通过对若干个合成路线的类比分析,启发学生从制备原理、方法精简、原料来源、耗能多少等角度去学习工业上制备乙酸乙酯的方法.

第13篇

摘要:供电企业优质服务水平在逐步提高,用户对供电可靠性的要求也在逐渐升高,因此,供电可靠性是配电运行管理的一项重要指标。文章根据配电生产运行管理的实际经验,结合影响供电可靠性的因素,提出了加强配电运行管理、构筑坚强配电网络,特别是在应用自动化先进技术等方面提高客户供电可靠性的方法。

关键词:配电网;自动化技术;供电可靠性;非故障停电;维修率

中图分类号:TM7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2)09-0133-03

目前,经济发展迅速,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电力成为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供电可靠性反映了电力系统对用户的供电能力,是电力部门的综合评价指标中最重要的指标之一。广大用户对供电可靠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供电企业为了自身发展的需要,也在逐步提高供电服务的水平。 10kV的配电网络是输送到千家万户的,它具有线长、点多、面广等特点,因此,在运行中容易发生故障,这些故障严重影响了配电网络供电的可靠性,如果供电可靠性低,在出现问题时,不但会影响广大居民用户的正常生产和生活用电,降低用户对供电企业的满意程度,还会给供电企业造成很大经济损失。所以提高供电可靠性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为了提高10kV配电网络的供电可靠性,需要从影响供电可靠性的因素方面入手,加强配电运行管理、构筑坚强配电网络特别是加快配电网自动化建设与应用,才能够提高供电可靠性。我国电力自动化技术在发电厂、变电站等方面已经有了系统的发展和应用,但在配电网方面的应用还处于初级阶段,设备相对其他方面比较落后,这可能是我国重发电而轻用电、对配网建设资金少投入等原因造成的,国家电力公司为真正体现服务人民的宗旨,对供电可靠性制定了明文规定:一般城市地区为99.96%,重要城市地区为99.99%,目前我们与此标准还相差较远,所以,系统地配置配电网自动化的建设与应用在提高供电可靠性方面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和意义。

一、供电可靠性的含义

供电可靠性不仅是供电企业对用户的供电能力的反映指标,是电力系统管理水平和质量水平的具体体现。一般是由用户平均停电频率和用户平均停电累计时间以及全部用户平时供电时间占全年时间的百分数来表示,即CAIFI=用户停电总次数/停电用户总数,CAID=用户停电累计时间总和/停电用户总数。

提高供电可靠性可减少对广大居民的生活带来的不便以及停电造成的社会经济损失。而从用户平均停电频率和用户平均停电累计时间的计算公式可以看出,要提高供电可靠性,就要尽量缩短用户停电时间和停电次数。

二、影响供电可靠性的因素

(一)常规维修率和非故障停电

供电部门根据维修规定会定期对电气设备进行维修,在计划维修的时间周期里,无论是否出现故障都需要对设备进行大修或小修。制定这种制度的目的是为了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预防在供电过程中出现问题。但是,随着电气检测技术的逐渐增强,先进设备的不断引进以及管理水平的逐年提高,过于频繁的常规维修则显得有些多余,因为它影响了供电可

靠性。

非故障停电有以下几个方面:如在35kV及以上电线路架设跨越时,要求配网配合停电,设备检修、改造等也会引起配电网停电。近年来,城市农村网络改造以及市政工程的建设越来越多,都需要配网停电,导致非故障停电的次数越来越多,影响了配电网的供电可靠性。

(二)故障停电与故障修复时间

由于配电网是露天运行的,经常因为自然原因或人为原因导致配电线路跳闸,严重影响了配电网供电的可靠性,线路故障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1)雷雨灾害造成的故障;(2)高空落物、树木与线路安全距离不足等造成的故障;(3)设备、材料的自然老化引起的故障;(4)外力破坏引起的电力设备故障等。而故障的修复时间与故障的轻重以及技术人员的专业水平等有关,故障停电与修复时间也会直接影响供电可靠性。

(三)配网技术相对落后

由于我国电力系统对变电综合自动化系统的建设和投入较多,而对配网自动化建设的重要性重视不足,与国外先进的配网自动化系统相比,我国的配网技术还只处于初级探索阶段,无论在使用技术、设备使用、生产环境建设等方面发展还不成熟,配网自动化技术普及不足,导致常规检修的时间增多,故障修复的时间增长,很多高端的监测、检修技术无法应用,这一现象极大地滞后了配电运行中的供电可靠性,配网自动化技术是影响供电可靠性的主要因素

之一。

三、提高供电可靠性的方法

(一)积极调整检修工作,努力减少非故障停电

制定工作计划,优化实施方案,通过在线监测、红外监测等先进的技术手段来科学地把握设备的运行状况,根据实际需要来安排定期检修,减少不必要的检修,同时,要提高检修人员的综合素质,加快检修和故障修复时间,提高施工检修质量,提高停送电管理,杜绝重复停送电,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努力开展带电作业和带电检修。这样既节省了人力、物力,又减少了用户停电时间,提高了供电可靠性。

综合考虑安全、经济、优质等因素,改变旧的配电模式,完善配电网络结构,从而完善配电电网网架,缩小在线路架设时的停电范围。另外,定时对运行数据进行可靠性分析,做好预停电计划,合理安排停电时段,可大大减少非故障停电。

(二)加强线路运行管理,努力缩短修复时间

在电力线路中,定期修剪树枝以及清理电力通道,配电变压器高、低压接线时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减少相互之间的影响,加强线路的日常巡视与维护,做好电力设施保护宣传,通过在线监测及时掌握电力运行状况,老化的设备材料要及时更新。对于交通事故造成的故障要在安装设备时就考虑远离车行道,避免安装设备在道路视觉死角处,并在设备处安装减速带或明显标识。另外,要加强技术人员的培训,提升检修人员的综合素质,以缩短线路修复时间,从而提高供电可靠性。

(三)应用配网自动化技术,提高供电可靠性

1.配网自动化的实施意义。配网自动化是集计算机网络技术、人工智能技术、自动化结构设计、供配电实施、通讯技术等为一身的管理系统。它的出现可以充分地改善我国电力系统服务能力不强的局面。长期以来,我国配电网建设不受重视,配网结构比较薄弱,供电可靠性低。近年来,国家出台政策,要求积极稳步推进配网自动化,加大配网建设资金投入,实施城农网改造,其主要意义体现在:提高电网的供电可靠性,大大提高了用户的用电质量,能够向用户连续提供优质电力服务;提高了城市乡村电力网的整体供电能力;提高配网管理水平;减少配电网的运行维护费用和各种损耗,以实现配电网的经济良性

运作。

2.配网自动化的实施方向。配网自动化是以实时方式对配电网进行数据收集、控制、调节和事故处理的技术,所以它可以实现以下要求:通过系统监测功能计算线损,使线路能在最佳的经济状态下运行;通过实时监控系统,及时发现不安全因素,消除事故隐患;通过系统监测功能及时发现用户计量表是否出现故障,能够防止用户窃电,它具备相当完善的、能准确识别故障电流的故障控制器,以实现远程操作。实现快速隔离故障,快速复电。

3.配网自动化的应用模式。目前应用现状有以下几种应用模式:在10kV环形电缆配电网络中采用重合器,配合环网柜实现配电自动化;在10kV辐射线路或树状线路采用重合器、分段器方式;馈线自动化模式,包括就地控制模式和就地、远方混合控制模式。就地控制模式是指利用重合器配合分断器的方式来实现;混合控制模式是指利用具有远方自动化功能的开关进行控制,这种方案可以准确地消除故障,保障供电,从而提高供电可靠性。

4.配网自动化应用中要注意的问题。配网自动化是一个比较系统的工程,投资较大,需要从整体考虑,分步实施计划;配网自动化的运行环境比较复杂,一般会设置在户外,所以对相关的设备要求很高,需要考虑温度、湿度、风沙、电磁等外界因素的影响;配网自动化系统中的终端设备中的电源用于控制开关动作,应该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另外,实施配网自动化技术后,在很大程度上能够降低技术人员的劳动强度,但传统的运行管理模式改变后,就运行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和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技术人员能够全面掌握系统的运行情况。

四、结语

提高供电可靠性无论对供电部门还是居民大众来说都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但这是一个系统的工程,不仅要加强配电运行中的维护和管理,构筑坚强的供电网络,特别重要的是还要加强科技创新产品的应用,多方面综合实施来提高供电可靠性。而电网自动化技术的实施也是经济迅速发展下的必然产物,因此,要本着从实际出发,统筹安排的原则,逐步实现配网自动化,从而在提高供电可靠性方面做出巨大贡献。

参考文献

[1] 夏书军,程志武.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配电网中的应用[J].中国新技术产品,2010,(2).

[2] 徐丙垠.配电自动化远方终端技术[J].电力系统自动化,1999,(5).

[3] 林功平.配电网馈线自动化解决方案的技术策略[J].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01,(7).

[4] 唐怡雯.配网自动化的研究与实现[J].动力与电气工程,2011,(3).

[5] 厉吉丈,李红梅,等.配电系统自动化实施过程中的几点建议[J].电网技术,2009,(3).

[6] 胡绍勇.配电网自动化技术的应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9,(23).

第14篇

[关键词]配电系统;可靠性评估;元件老化;故障模式后果分析法

中图分类号:TM7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11-0079-02

配电网供电可靠性是指配电系统对用户连续供电能力的程度。配电网的可靠性指标实际上是整个电力系统结构及运行特性的集中反映,因此,对配电网进行精确的可靠性评估,分析其薄弱环节并加以提高对配电系统规划、改造、运行和维护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常用的负荷点指标有平均故障率、平均故障持续时间、年平均停电时间。常用的基于用户的指标有系统平均停电频率SAIFI、系统平均停电持续时间SAIDI、用户平均停电持续时间CAIDI、平均供电可用率ASAI、用户全年总停电次数ACI、用户全年总停电持续时间CID和总电量不足AENS等。

目前配电网供电可靠性评估方法主要有模拟法和解析法,本文在考虑元件老化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一种考虑元件老化的故障模式后果分析法,该方法能够科学、合理地评价出配电网可靠性等级。

1.考虑元件老化的故障模式后果分析法

1.1 元件的不可用率

元件的不可用率由可修复不可用率和老化不可用率组成,元件的可修复不可用率为:

式中为失效率(失效次数/年),为修复率(修复次数/年)。

元件老化失效引起的不可用率被定义为,给定元件已服役年的条件下在时间期间内不可用的概率[3]。

如图1,首先把考察的后续时间t按时间长度等分成个时段,元件在第时段内的失效概率为:

元件在第个时段内失效时,在时间内元件的平均不可用持续时间为:

元件在给定的后续时间期间内的不可用率为:

元件的服役年龄T分别为0.1年、0.5年、1年和5年时,元件的不可用率与时间的关系的MATLAB仿真图如图2所示。

仿真图中的实线、虚线、双划线和点划线分别对应服役年龄T=0.1、0.5、1和5。

元件的不可用率为:

1.2 考虑元件老化因素的故障模式后果分析法

本文在考虑元件老化因素的基础上应用故障模式后果分析法对简单辐射状配电网的可靠性进行评估,其评估流程如图3所示。

1.3 配电网可靠性的等级化

应用等级评判方法来综合评价配电网的可靠性,其评判的步骤如下:

(1)计算配电网的各项可靠性指标的隶属度。

(2)确定可靠性指标评判矩阵。

(3)结合实际情况确定可靠性指标的权重向量。

(4)计算可靠性评估结果。

(5)对评判结果向量进行加权平均。

2.实例分析

本文以图4所示简单配电网为例,应用考虑元件老化的故障模式后果分析法对其进行可靠性评估计算。

图4中,MS为主电源,AS为备用电源。备用电源侧隔离开关倒闸操作时间为1h,系统其他元件的可靠性指标及参数如表1所示。配电网的评估结果见表2和表3。

根据V值即可确定配电系统的可靠性等级在2级和3级之间,并且十分接近2级。

3.配电网可靠性提高方法

通过分析可得出提高配电网可靠性的方法主要有:改善电网结构,建立双回路供电、环形回路供电及多分割多联络的网络结构;确保设备裕度,加强配电线路之间的联络,增强切换能力,增大导线和设备短时间的容许电流,安装故障切换开关和备用线路,提高地区或网络间功率交换的能力;提高对重要用户的供电能力,对有条件的重要用户,要求安装能够紧急启动的自备发电设备或恒压恒频设备装置;除合理地安排检修和施工计划,减少重复停电外,还应尽可能地采用带电作业法及各种形式的临时送电工作法。

4.结论

本文在分析元件老化因素对配电系统可靠性的影响基础上,对故障模式后果分析法进行改进,取得很好效果,并提出配电系统可靠性等级化方法以及配电网可靠性提高的方法。主要得出如下结论:

(1)考虑元件老化因素后,配电网可靠性评估结果更为客观真实;

(2)配电网可靠性的等级化使得可靠性评估结果更为直观全面。

参考文献

[1] 程浩忠等编著.电能质量[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2] T.A.Short著.配电可靠性与电能质量[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

第15篇

【关键词】大数学;课堂教学效率;教学目标

课堂教学效率是对数学课程的教学活动进行合理性评价的重要内容,它在量上表现为数学课堂内实际的教学时间与有效的教学时间之比.在质上表现为单位时间内以师生必要的精力消耗.让尽可能多的学生在数学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数学策略的优化、数学思维的训练等方面得到尽可能多的实际效益。数学课堂教学效率观需要强调课堂效率的全面性、合理性与发展性,下面结合数学课堂教学的实际,从以下几个方面就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方法进行初步探讨。

一、创设数学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有人说,数学枯燥乏味,我想他只是看到了数学的严谨性,没有体会到数学的内在美。华罗庚就曾说过:“就数学本身而言,是壮丽多彩,千姿百态,引人入胜的……”不仅缤纷的生活中存在数学、多彩的文学中也暗含有数学,而且在文学中,更能体会出数学的妙趣横生。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节课也是如此。以往的数学课大多开门见山,久而久之,让人觉得严肃沉闷、枯燥乏味。如果能够在数学课上创设一个好的数学问题情境,让学生们怀着求知的欲望和愉悦的心情学习数学知识,就会使学生变苦学为乐学、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索,课堂就会充满朝气、充满活力。特别是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二、充分发挥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提高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参与程度,让他们能够主动、自由、快乐、有效地学习。首先,要创设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使学生们勤于动脑,善于发育。其次,要养成良好的课堂习惯,使学生能够在讨论交流的氛围中学习。在教学的重点难点处。若能组织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学生之间相互讨论、启发、借鉴和学习,思维由集中到发散,又由发散到集中.个人的思维在集体中得到了发展,对解决问题会有很大的帮助。教师应当以平等的身份参与到学生交流活动中.对讨论中出现的问题不轻易地表态或者下结论:对学生中出现的错误不要压抑而是在群体的交流与讨论中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对于小组讨论的结果及思维的过程应当鼓励学生及时展现,不要害怕出错,要敢于面对问题,关键是要通过交流和讨论了解自己思维过程中的不足之处以及自己在认识理解问题时的缺陷。

三、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

每一堂课都有教学任务和目标要求。教师应当能够随着教学内容的变化、教学对象的变化以及教学设备的变化,灵活地应用教学方法。数学课程的教学方法很多对于新课.我们有时采用讲授法来向学生传授新知识,有时采用创设问题情景,使学生在生动有趣的情景中建立数学模型,探求新知识,而在平面几何的教学中可采用图形法,让一个个定理用图形来生动地展示,并把基本图形作各种变式,数型结合,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率,例如在初等数学中的平面几何教学中,对于几何定理的教学笔者采用首先让学生从图形探求出定理,教师再文字叙述,然后,再用几何语言表达出来。最后让学生记图形,对应几何语言表述,这样通过数型结合,学生学得轻松有趣、记得牢固,对于复杂图形的解题也善于分解出基本图形和基本定理,化难为易效果较好。此外,还可以结合课堂教学的内容,灵活地采用谈话、读书指导、作业、练习等多种方法。有的时候,在一同堂课上要同时使用多种教学方法。有句话叫做教无定法贵要得法。只要是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有利于所学知识的掌握和运用的,都是好的教学方法.

四、培养学生学习习惯,提高学生自学能力。

我们的教学目的不仅是要让学生学懂知识点,还要让他们学会如何学习,有的学生学不好,不是不用功,而是由于没有掌握科学的数学学习方法,学习效率很低。由于学生不会学而导致不愿学,教师要向他们介绍学习数学的方法,培养他们的学习习惯,正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以在学习迁移规律的作用下,使知识触类旁通。那怎么培养学生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呢?我认为:

首先,要让学生明确如何预习。一般在教师上课前都会布置学生进行课前预习,以达到学生带着问题听课的目的。但检查就会发现,很多学生都没有按要求进行预习,只是稍微浏览了一下书本而已。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是教师的课前指导不够,学生不明确该如何预习,应注意什么和如何提出问题。因此,教师在提出让学生预习时应对学生进行指导。

其次,要指导学生做好数学笔记,让数学笔记在学习和复习中发挥作用。例如数学公式定理应该是理解后将其记在明显的位置,方便复习时及时查看;典型的例题的解法,所用到的思想方法,以及容易忽略的细节应该总结,并举一反三。

最后,培养学生检验的习惯。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对所解答的问题进行“检验”,这是提高学生解题正确率的重要手段。学生检验的方法越多、思路越广、思维也就越灵活。培养学生检验习惯的同时,还要注意培养学生有错自觉改正的习惯,树立学习的责任感,纠正某些草率从事,不管对错的不负责任的态度,以保证学生解答问题的正确率和培养学生认真负责的态度。

五、精讲例题,多做练习

根据课堂教学内容的要求.教师要精选例题.可根据例题的难度、结构特征和思维方法等特点进行全面剖析,不片面地追求例题数量,而是重视例题的质量。解答的过程视具体情况而定。可由教师完整地写出,也可部分写出,或者请学生写出。关键是在讲解例题的时候,要让学生也能够参与其中.而不是由教师一个人完全承包。教师应当腾出十多分钟的时间,让学生们做练习题、思考教师所提出的问题,或者解答学生的提问,进一步地强化对本堂课教学内容的理解。若课堂内容相对轻松,也可指导学生进行预习,提出适当的要求,为下一堂课作准备。

六、善于应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