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银行的行业趋势范文

银行的行业趋势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银行的行业趋势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银行的行业趋势

第1篇

上半年,我国宏观经济继续保持10%以上的高增长,增速较去年同期的11%到12%出现理性回落,经济过热风险部分得到释放。与此同时,通胀压力也有所缓解。但是,国家统计局信息显示,宏观经济景气指数体系出现全面下降,反映经济未来走势的先行指数下降0.67点,反映当前经济基本走势的一致指数下降0.30点,滞后指数下降0.65点。其中,先行指数已经连续4个月下降,幅度逐月递增。先行指数降幅的增大,意味着宏观经济已经开始降温,经济下行趋势明显。针对宏观经济出现的新变化,政府调控政策的基调开始进行调整,宏观调控的主要任务由“双防”调整为“一保一控”(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控制物价过快上涨),保增长将压倒防过热成为宏观经济的关键词。在这种情况下,未来一段时间,宏观经济运行将可能呈现以下态势。

经济下行趋势明显,但下行程度并不悲观

对于本次经济下行,笔者认为次贷危机、石油和粮食价格危机、全球性的通胀以及经济增速放缓等外部经济因素,对我国经济运行的影响较为深刻。近十年来,中国经济大幅度融入世界经济的增长周期,出口占GDP比重翻了一番,外贸依存度达60%。在经常项目下,我国实体经济已与世界市场紧密联系在一起。在资本项目下,大部分项目已经放开。我国经济增长的下行风险,实际上就是对世界经济影响的必然反映。当前,发达经济体均在经历不同程度的衰退周期,印度、越南等几个新兴经济体已经出现问题,拉美一些国家也面临较高的通货膨胀。由此,我国经济增长未来一段时间出现下行不可避免。而且,下行的持续时间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外部环境的改变。有观点认为,世界经济进入了一个中期调整和短期低谷,这个低谷可能是今年的第四季度和明年的第一季度。如果是这样,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前景还不应该太悲观。那么,经济下行会到什么程度?笔者认为,幅度不会太大,经济增长率大致能维持在8%以上。原因有二:一是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依然比较稳定。尽管人们对出口的担忧最多,但出口下降幅度很有限;从历史数据看,政府调控对投资增速有明显影响,在经济下降通道中,投资将更多地凸显增长支柱的角色;消费有望保持稳定增长,最近的消费数据表的确令人振奋。二是产业结构升级将有望达到实质性进展。尽管人民币升值给一些出口企业带来了困难,但从国际经验看,这也是产业结构升级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代价。经验表明,在经济环境趋紧的情况下,企业才能化压力为动力,才有强烈的加快技术升级和促进产品优化的积极性。那些低附加价值企业的困难和倒闭,有可能促进高附加价值的企业和产业建立起来,真正推动国内产业升级的进程。

通胀压力有所缓解,PPI对CPI传导有限

上半年我国CPI同比上涨7.9%,7月份回落至6.3%,延续了5月份以来的回落势头。这表明宏观调控在抑制物价过快上涨方面取得明显成效。预计下半年CPI将继续回落,全年有望呈现前高后低的态势。但是,PPI和企业商品价格总指数却持续攀升,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指数上涨最为明显。受此影响,生产资料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大幅提高。不过,随着国际石油、天然气等资源价格的回落,PPI上升压力将有所缓解。面对CPI持续走低和PPI的走高,有人认为,PPI是对CPI的领先指标,PPI的上涨压力最终会传导到CPI上,所以,未来一段时间通胀的压力会增强。笔者认为,从教科书的理论角度,该观点有其合理的一面。同时由于我国目前PPI和CPI两项指标构成和主导因素基本不同,主导CPI的主要是食品价格,而主导PPI的则是钢材和能源价格。观察本轮通胀中PPI和CPI月度走势,CPI上涨缘起2007年5月猪肉价格带动整个食品价格的上涨;PPI上涨缘于2007年10月新一轮铁矿石谈判导致钢材价格上涨和原油期货价格带动国内煤炭价格的上涨。因此,PPI对CPI传导作用将比较有限。

固定资产投资将有所增长,劳动密集型企业投资将继续下滑

上半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8402亿元,同比增长26.3%,比上年同期加快0.4个百分点。如果考虑到各类价格指数7%至8%的上涨幅度,固定资产投资的实际增速回落较大。从产业构成看,第一、第二、第三产业投资分别为846亿元、26322亿元和3126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69.5%、26.6%和26.2%。显然,第一产业的投资增速较大;第二产业投资增速显著下降,其中制造业投资增速明显下滑,6月份制造业投资累计完成增速为31.4%,比2007年同期下降3.3个百分点。从投资主体看,从紧的政策已导致中小企业投资速度下滑,加上人民币升值等因素,一些劳动密集型企业的投资速度也明显下滑。6月份,港、澳、台商企业投资增速比去年下降了11.8个百分点,个体经营企业投资增速下降了10.1个百分点。从近期调控政策变化看,未来一段时间固定资产投资可能稳中有升,以贯彻和支持保增长的政策要求,年内可能保持在27.8%~28.3%的水平。其中,中央项目投资增速会进一步上升,这与中央支持地震灾区重建有关。估计银行贷款也会有所增加。尽管监管部门对银行信贷继续实施规模控制,但最近中央银行已经增加了5%的贷款规模,而且放开了对外资银行的贷款规模控制。

进出口有望反弹,对外贸易谨慎乐观

今年1~7月,我国外贸进出口总值同比增长26.4%。其中,出口增长22.6%,比去年同期低6个百分点;进口增长31.1%,比去年同期高11.6个百分点,累计实现贸易顺差1237亿美元,同比下降9.6%。6月末,外汇储备余额18088亿美元,同比增长35.7%。目前,业界和舆论对下半年进出口形势仍有担忧,但商务部官员依然持乐观态度,认为下半年我国进出口将维持在一个稳定的水平。因为国家已对劳动密集型产业做了政策调整,自8月1日起将部分纺织品、服装的出口退税提高了两个百分点。虽然只回调了两个百分点,但其释放了一个信号,即国家依然支持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由此,笔者认为,进出口有望反弹。但是,在世界经济放缓的情况下,出口增长的空间尚难预料,因此,只能谨慎乐观。

消费增长缺乏持续性,消费预期可能继续减弱

今年以来,国内消费水平节节攀升,5月社会零售品销售总额同比增长13.9%,6月达到15.9%,7月更升至23.3%。消费的持续增长似乎将成为维持中国经济增速的一个有力支撑。但是,在美国经济衰退、国内通胀压力加大和资本市场萧条等短期因素的干扰下,消费增长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消费继续增长的持续性值得怀疑。其一,今年的消费增长得益于政策调整。个人所得税起征点的提高,中央财政有关社会保障和就业、卫生医疗、环境治理支出的大幅增加,一些地方对“三农”和低收入群体的补贴政策出台和调整,都为消费增长提供了支持。但是,在现有的制度格局下,这种政策支持效应缺乏持续性。其二,经济的减速和居民实际收入增速的放缓,有可能抑制未来消费的增长。今年,居民真实可支配收入出现了大幅下挫,一季度、二季度同比仅增长3.4%和6.3%,增幅远远低于去年同期的16.5%和14.2%。同时,上半年财政收入增长33.27%,个人和政府收入增长的不平衡成为消费增长的制约。其三,股票市场和房地产市场的持续低迷,使居民的财富效应受到损害,打掉了居民的消费预期,未来一段时间的居民消费难有起色。其四,物价的持续上涨直接抑制了居民的即期消费。同时,汽车和住房两大消费热点可能继续降温。

金融运行总体平稳,但市场结构发展失衡

上半年,金融运行总体上比较平稳。一是货币供应量增幅平稳回落。6月末,M2余额为44.31万亿元,同比增长17.37%;M1余额为15.48万亿元,同比增长14.19%;M0余额为3.02万亿元,同比增长12.28%。二是各项存款增长较快。6月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为45.02万亿元,同比增长17.84%。其中,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为43.90万亿元,同比增长18.85%,增加了49649亿元,同比多增15774亿元;外汇各项存款余额1638亿美元,同比下降1.75%,增加了30亿美元,同比少增23亿美元。三是各项贷款增速趋缓。6月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为30.51万亿元,同比增长15.17%。其中,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28.62万亿元,同比增长14.12%,增加24525亿元,同比少增899亿元。外汇贷款余额为2753亿美元,同比增长48.63%,增加了553亿美元,同比多增388亿美元。四是国家外汇储备继续增加。6月末,国家外汇储备余额为18088亿美元,同比增长35.73%。1~6月共增加2806亿美元,同比多增143亿美元。这些数据显示,上半年金融运行基本上达到了调控政策的预期。但是,从结构上看,市场结构有所失衡。一是长期贷款增长较快,短期贷款增长放慢;二是大企业贷款增长速度较快,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进一步加剧,贷款集中化问题突出;三是信贷市场增长较好,资本市场加剧萧条,特别是股票市场持续下跌,市场秩序混乱,已经开始对实体经济和居民消费产生负面影响;四是商业银行盈利状况良好,但证券公司、基金公司的盈利情况堪忧。

房地产供求失衡,市场需求不断下降

在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影响下,房地产市场供求失衡明显:一是房地产开发投资和土地开发增长速度依然较快。上半年全国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13196亿元,同比增长33.5%。二是商品房建设增长平稳,竣工面积增速高于往年。上半年,全国商品房的施工面积、新开工面积、竣工面积分别较上年同期增长24.1、19.1、13.8个百分点。三是受从紧货币政策和对后续政策出台的预期,居民对购房采取谨慎态度,整个房地产市场观望气氛浓厚,全国商品房销售量下降明显。上半年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下降7.2%,销售额同比下降3%。四是全国房价涨幅出现高位回落,不少大中城市房价开始下跌。上半年,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持续回落,各月的环比涨幅分别为:0.3%、0.2%、0.3%、0.2%、0.1%、0。五是个人房贷增速减慢,部分城市出现少量断供现象。受货币政策紧缩和市场销售低迷的双重影响,上半年个人房贷增速明显放缓。统计数据显示,上半年全国个人按揭贷款增加1734亿元,同比增长1.9%,增幅与2007年同期相比下降54.7个百分点,与2007年全年相比下降86.5个百分点。

宏观经济运行对银行业的影响

今年,我国宏观经济面临的困难的确前所未有,这些困难必然会影响和反映到银行业上来。但是,令人惊讶的是,银行业风景独好,经营业绩持续强劲增长。统计显示,大型银行净利润平均增长达到60%,中型银行增长110%,城商行增长120%。造成这种悖论迷思的原因大致有六:生息资产的增长,净利差和净息差的扩大,中间业务收入较快增长,成本收入比明显下降,计提拨备对净利润的侵蚀不大,内外资所得税合并使银行有效税率大幅降低。在当前宏观经济下行趋势明显情况下,经济的下行风险必然会对银行业的业绩造成负面影响,银行业的盈利前景可能谨慎乐观。

存贷业务继续增长,但中间业务发展放缓

企业存款的定期化趋势将被强化,居民储蓄存款可能会进一步增加。随着国际和国内经济环境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增多,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面临的挑战和困难增大,预计未来一段时间仍将坚持总量从紧的货币政策。在这种情势下,M1的增速将可能进一步低于M2的增速,人民币企业存款的定期化趋势可能被强化。从企业存款增量看,由于固定资产投资中企业自筹资金的比重会继续提高,所以,企业存款的增幅会趋缓。从居民储蓄存款看,鉴于未来一段时间股市难有实质性回调,房价的回升也比较艰难,所以,人民币储蓄存款会不断回流到银行系统,回流的规模将进一步加大。

依托资本市场的中间业务发展将继续乏力,传统的中间业务发展将保持稳定。近年来,各家银行都将大力拓展中间业务作为经营战略转型的重点,中间业务发展非常迅速。从业务增长的情况看,类、承诺类、咨询顾问类和托管类业务的增长比较快,而支付结算类、银行卡类、担保类、交易类和其他类中间业务增长相对稳定。其主要原因是资本市场和保险市场的快速发展,使银行的基金销售、保险销售、理财产品销售、基金托管和第三方存款业务迅速增长。同时,信贷规模的控制,使得银行的委托贷款、信托贷款业务和与信贷控制相关的财务顾问业务增长较快。随着资本市场的萧条,银行的业务和托管业务急剧直下,这部分业务的下降对银行中间业务的增长构成致命影响。同时,随着信贷政策的趋松和银行信贷规模的扩大,一部分列入委托贷款和信托贷款的业务将转化为正常的银行贷款,所以,这部分业务也会萎缩。因此,未来一段时间,中间业务的发展可能主要依靠支付结算类、银行卡类、担保类和其他类的中间业务。

资产质量可能恶化,银行经营风险加大

银行资产质量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是对经济运行情况的反应,在经济上升期,银行的资产质量通常表现较好,这不仅是因为贷款规模扩张带来的稀释效应,更因为企业效益良好所产生的良好还款能力。相反,在经济下行时期,银行的资产质量通常表现欠佳,不仅呆账坏账会增加,而且,贷款的逾期情况会比较严重。由于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国内经济下行、出口导向型中小型企业大面积破产,同时由于房地产调控政策造成开发商贷款经营压力和个贷还贷压力,未来一段时间银行不良贷款会进一步凸显出来,未来2~3

年银行业不良率有可能上升80~200个基点。

经营效益高增长的势头将扭转,银行盈利能力将回归自我

2006年以来,商业银行的业绩持续爆发式地增长,盈利能力已经高于其长期增长潜力。笔者认为,随着政策性因素的释放和宏观经济进入下行周期,银行的暴利时代将告终结。

其一,由于从紧货币政策基调没有改变,尽管贷款总量控制目标会有所突破,但信贷资产规模仍会受到限制,这从总量上制约了银行收益的大幅提高。其二,银行净利差缩小趋势加强。目前,存款定期化及贷款利率上浮动力减少是净利差减少的主要原因。由于资本市场波动加剧,存款回流银行明显,多家银行存款增速大大高于贷款增速,加之存款呈定期化趋势,更加大了银行利息支出。其三,受经济增长放缓、资本市场回落的影响,中间业务收入增长受到压力。上半年,银行的证券、基金等业务收入同比全部出现大幅下滑。在资本市场持续低迷的情况下,我们相信这部分收入的增加难有起色。其四,宏观经济下行将使企业效益下降,而企业效益下降将使银行业息差收窄、信贷成本上升,进而使得ROA回落。

流动性压力依然较重,流动性管理水平亟需提升

近年来,央行连续多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目前已经达到17.5%的世界最高水平,给商业银行银行特别是中小银行带来了很大的流动性压力,目前许多银行的存贷比率超过了70%。比较而言,负债业务增长较快的银行,流动性压力相对舒缓;相反,负债业务增长速度不够快的银行因为流动性被紧缩,会感觉流动性压力比较大。总体上看,银行业目前的流动性风险还不是很严重。但是,由于目前经济中不确定性因素仍然很多,其他影响银行流动性的不利因素也不少,比如,股市的兴衰与银行储蓄增减密切相关,当前资本市场的不确定性很大,直接决定了银行负债业务也充满了很大的不确定性;另外,年内信贷总量的适度放松,贷款投放规模增加;或是企业效益下滑,不良贷款上升,贷款到期难以收回等,都是对银行应对流动性管理能力的挑战,流动性管理水平亟需提升。

金融创新任重道远,创新能力将加速银行经营的差异化

第2篇

【关键词】村镇银行 社会责任 三农

一、引言

“三农”问题实现伟大中国梦绕不开的问题,它关系的不仅是占中国人口60%的广大农村地区的农民生计问题,更是中国未来的前途命运,这个问题解决不好,农民不富裕起来,中国的富强繁荣就无从谈起。“三农”问题是关系改革开放和实现伟大中国梦的首要问题。村镇银行的建立和发展是解决农村金融供给不足、提高农村金融服务水平的创新之举。国家在政策层面上提出要鼓励服务偏远,鄂温克旗包商村镇银行就是在此时孕育而生,力求为广大牧区群众及合作组织解决所面临的贷款难问题。

二、研究背景与鄂温克包商村镇银行的发展现状

(一)研究背景

围绕如何更好的为农村的发展提供金融支持和保障,我国已进行了多年的努力和探讨。现如今农村金融较之以前已得到长足发展,然而随着改革和发展的不断向前,现有的乡村金融已不能满足新形势下的农村发展需要,新一轮的更深层次的改革和发展迫在眉睫。

其中农民贷款难是农村金融改革首当其冲要解决的问题,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无外乎新的金融机构无法进入,监管部门对农村金融市场实行过度管制,农村金融市场准入门槛过高,金融服务严重滞后于三农发展的需要。建立和推广我国的村镇银行成为当前农村金融体系改革的必然趋势。据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12月底,村镇银行迎来了大发展的一年,全国共设立村镇银行279家(见图1)。

在此背景下,探索完善我国村镇银行业务经营模式,复制已取得成功的村镇银行模式有以下几点重要意义:第一,为创新农村金融供给思路;第二,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增加弱势群体的收入;第三,缓解全国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瓶颈;最后,有助于打破农信社“一家独大”的农村金融市场格局,有助于形成竞争性的农村金融市场秩序。

(二)鄂温克包商村镇银行的发展现状

鄂温克旗包商村镇银行所在地鄂温克是少民族自治旗,自成立以来,始终坚持以牧民、牧业、牧区为中心,真诚服务每一户牧民。支持地方经济建设、扶持牧区经济发展,紧紧围绕农牧区生产经营特点和农牧区客户需求,不断创新和改进产品,完善服务渠道,拓宽服务范围,提升服务能力,提供有针对性、有特色的金融服务,更好地发挥村镇银行支持农牧区经济发展的作用,为鄂温克旗的经济金融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三、鄂温克包商村镇银行贷款业务运作模式分析

(一)鄂温克包商村镇银行贷款业务运作模式介绍

鄂温克包商村镇银秉承“立足本土,服务三农”的宗旨。通过2~3年的实践后,鄂温克包商村镇银行根据当地牧区特点对公司业务运作模式进行了改进,在强化内控管理、创新贷款品种和资金占用费、还款方式等方面形成自身特色的运作模式。

1.立足当地,找识ㄎ唬确立农牧业服务方向。发展离不开当地,发展要同当地的实际情况联系起来。鄂温克旗包商村镇银行在成立之初,便奉行“立足本土,开拓创新”的发展思路,准确定位经营方向,并以此作为村镇银行的服务宗旨,为当地的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各项金融服务。

2.结合牧区实际创新金融产品,改善牧区金融服务环境。作为第一家进驻少数民族地区的村镇银行―鄂温克旗包商村镇银行自成立以来便结合鄂温克旗的实际,围绕服务“三农”,积极拓展信贷业务。制定符合当地发展的一系列管理办法及相应配套业务操作流程,从制度和机制上完善规范村镇银行经营模式。

3.科学经营,适当调整贷款期限和利率。作为有自己独特发展特色的区域经济,其主要服务对象之一的牧业生产有极其鲜明的行业特色,牧业发展的生产周期长,见效慢等都决定了为其提供服务的金融机构要有对应的服务模式,以满足牧业生产特色的需要。以贷款周期为例,原先的金融贷款周期为最长18个月,经调查研究这不能更好满足牧民的使用需要,因此将原来的贷款期限调整为最长3年,极大地提高了牧民资金的使用效益。

4.积极与地方政府、企业进行合作,支持龙头企业发展。地方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地方政府的大力扶持,离不开龙头企业的带动示范。因此为了能更好的服务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也为了自身能得到更加长足的发展,村镇银行就必须加大与地方政府以及地方龙头企业的合作交流,及时了解掌握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产业发展情况,农牧业发展情况,政府、企业、农牧民对金融服务的需求情况,将自身发展融入到地区发展中。

(二)贷款业务运作模式的优点

1.设定瞄准目标客户,有利于扩大客户群体,输出了品牌、企业文化。村镇银行着眼长远发展,坚持服务当地经济发展,积极筹措资金,围绕“三农三牧”创新金融服务,提高核心竞争力,在经营规模扩大的同时,效益也在提高。

2.社会效益“产出率甚高”。作为主要立足地方,主要服务于农牧民和小企业的村镇银行,具有经营灵活,手续简便等优点,既解决了农牧民贷款难问题,又改善了地方农村金融服务环境。而且,村镇银行专门设立微贷和牧贷部门,服务广度不断拓展。

3.卓越的客户服务,有利于机构和客户的双赢。首先,还款方式的创新性设定,有利于牧户及小微企业长期生产力的形成。其次,客户跟踪及回访到位,便于更好地满足客户需求。

(三)贷款业务运作模式的局限

1.信贷规模、村镇银行规模较小,制约村镇银行发展。首先,贷款额度有限,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现有额度已远不能满足一些牧民对资金的要求,导致其发展受限。不能得到足够资金支持的牧民只能借助民间借贷,导致资金生产成本增加,影响了牧民收入。其次,缺乏规模效应。

2.存款增长缓慢,外源融资不发达,制约了涉农贷款的发放。受限于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当地中小企业营业额及居民收入水平普遍较低,因而闲置资金有限,导致村镇银行能吸纳的闲置资金有限,也限制了其业务的扩展。

3.缺乏现代银行功能。作为尝试,鄂温克村镇银行缺乏农牧区工作经验,加之经营规模小,基层牧区无营业网点,经营成本高,短期内难以与农村信用社等传统金融机构相竞争。而且,鄂温克村镇银行的发展没有走入系统化,结算网络不畅没有强大的计算机网络系统,一旦客户数量增加,人为的纸质化操作客户材料及贷款信息会大大降低工作效率。

四、鄂温克包商村镇银行业务模式的完善与建议

(一)拓宽融资渠道解决资金问题

村镇银行的发展跳不开当地的客观实际,必须充分利用当地资源,充分吸收当地居民及企业的闲置资金,将当地金融资源得到最大化运用。在解决了资金来源问题后,采用市场化运作方式、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达到可持续性发展。

(二)提高村镇银行盈利能力

1.村镇银行应变被动放款为主动放款。鄂温克村镇银行应发挥自己的优势,加大对农户贷款的营销力度,创新信贷手段,完善小额农户贷款和联保贷款管理机制,将龙头企业与农户、中介机构和担保机构等具有法人地位的利益主体纳保贷款范畴,这样才能提高村镇银行盈利能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2.实现现代化银行操作手段。针对地区远,贷后维护困难,应多建立营业范围内的信贷服务网络,运用现代化电子技术支持或与当地微小金融机构合作共同发展,降低人力单个劳动强度。

3.风险控制进一步完善。第一,村镇银行风险把控方面应提高,保持可持续发展。第二,视业务的不同建议引入保险公司、政府、担保公司、村委会、行业协会等协助开展业务,为微小金融服务有效健康发展提供保证。

五、结束语

随着新农村建设的不断向前推进,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以及未来农村的巨大发展前景之下,村镇银行必将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各类村镇银行也将如雨后春笋涌现出怼5前景是美好的,道路是曲折的,指望中国广大农村地区的贫困人口都能够依靠村镇银行快速脱贫致富也是不现实的。有了鄂温克村镇银行这个典型成功案例,只要我们继续广开思路,集思广益,勇于创新和探索,就能创造出更多此类可持续的模式来发展农村经济,建设新农村。

参考文献

[1]郭英杰.对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服务新牧区建设情况调查――以呼伦贝尔市鄂温克旗包商村镇银行为例.内蒙古金融研究.2013.

[2]高靖.制约村镇银行发展的因素及建议――以呼伦贝尔村镇银行为例.金融会计.2011.

[3]徐鹏.我国村镇银行发展问题研究.苏州大学.2012.

[4]凌峰.中国村镇银行可持续发展研究.复旦大学.2011.

[5]柳松.“三农”贷款难与村镇银行的构建.重庆工商大学.2010.

[6]邹力宏.我国村镇银行的市场定位分析.金融与经济.2008.

[7]辛本胜.村镇银行发展现状及展望.新金融.2011.

[8]程昆.略论我国村镇银行市场定位及发展.经济问题.2009.

[9]刘渝阳.农村金融的模式选择与运营绩效――中国首家村镇银行试点情况调查.西南金融.2009.

[10]李莉莉.关于村镇银行的制度设计与思考.金融改革.2007.

[11]康菲菲,王芳.孟加拉国乡村银行对我国农村金融体系改革的启示.西南金融.2007.

第3篇

【关键词】银行监管框架 发展趋势 商业银行 影响

一、我国现行的银行监管框架

我国商业银行监管体系主要由外部监管、社会监管、行业自律、内部监管四个层次构成。第一层次是监管当局的监管,这是最高层次;第二层次是社会监管,即由会计师事务所、信用评级机构对银行做出评估;第三层次是行业自律,一般由银行业协会监管;第四层次是银行的内部监管,即为银行通过系统的内部控制措施来规避风险,保障安全。

(一)政府部门监管

1.银监会的监管

银监会于2003年4月28日成立,其工作的目的是通过审慎有效的监管,保护广大存款人和消费者的利益,增进市场信心;通过宣传教育工作和相关信息披露,增进公众对现代金融的了解;努力减少金融犯罪。

2.国家审计署的监管

国家审计署对商业银行实行外部监管的基本目的也是维护和促进商业银行的安全与稳定。

3.财政部的监管

财政部对商业银行的外部监管主要表现在对商业银行的财务监管上:制定和修改金融会计、财务制度;财政部通过制定和修改商业银行的会计、财务制度,规范商业银行的财务收支活动,维护和促进商业银行安全和稳定运行;对财务制度执行予以监督。

(二)社会监管

社会监管主要是由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师事务所按照公认的审计准则,对银行企业财务报告的真实性、公正性进行审计,并提出审计报告。

(三)行业自律

行业自律主要是由中国银行业协会来操作。银行业协会实行行业内的自我规范、自我约束、自我管理,保护行业共同利益并促进行业共同发展。主要是通过建立行业规范、行业标准,指导行业走规范诚信发展道路;通过建立举报监督系统,强化会员单位和行业的自律和互律,并对违规会员单位做出自律性处罚,维护和提高行业的整体利益和社会形象。

(四)内部监管

内部监管是通过一系列组织机构、岗位责任和操作规程,建立一个相互协调、相互制约的管理体系,借以控制经营风险,提高经济效益。其着眼点在于促进内部控制的建立健全和有效运行,保证银行企业资产的安全性和流动性,防范经营风险。商业银行内部监控石油董事会及审计委员会、监事会、独立董事等实施的自我监管。

二、我国银行业监管的发展趋势

结合我国经济发展的现实情况以及现存的监管体系及问题,借鉴各国成功的经验,个人认为我国银行监管的发展有如下趋势。

(一)更加重视社会中介机构的作用

目前,我国银行监管中社会监管还比较少,英国银行监管当局在监管实际中把大量的事务性工作交给社会中介机构去完成,而自己集中精力于风险的辨别。美国的银行监管虽然不要求各个银行必须接受社会监管,但各大银行都委托社会执业机构进行年度审计,以获得公众的认可。

(二)加强网络金融风险的监管

随着服务手段科技含量的不断提高,网络银行、电话银行、手机银行、自助银行、银证转账等在我国已经有了长足的发展,但还没有一部与之配套的法律对这些业务进行相应的法律规范,这一方面不利于银行类机构业务电子化的发展,也加大了相应的经营风险。

(三)从分业监管转向混业监管

当前,混业经营已经成为全球化的基本趋势,这在客观上推动了金融监管从分业监管转向混业监管。如果说分业监管强调的是对不同金融领域分别监管的话, 那么,随着1999年美国《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的废除和同时覆盖所有金融领域的英国金融服务监管局的建立为标志,混业监管已经成为全球金融监管发展的主流。我国为了更好地融入全球经济中,银行的混业经营也应该是一个不可避免的趋势,因此混业监管也是我国银行监管未来发展的一大趋势。

三、现行监管模式及未来发展趋势下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

鉴于我国银行业的监管现状及其可能的趋势,在金融危机之后不可否认的是对银行业的监管是会越来越严格,一旦商业银行出现违规现象,对其的处罚肯定是非常严厉的。因此商业银行要在后金融危机时代一方面做到符合现行监管制度,同时也要追求自身的发展。所以对商业银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促使银行进一步健全和完善资本管理体制

次贷危机的重要启示,就是单一资本监管是不够的,所以巴塞尔Ⅲ在提高资本要求的数量和质量的同时,还针对银行的流动性、杠杆率等设置了明确的监管要求。同时,严峻的同业竞争形势对资本实力的要求,决定了建立在先进管理技术之上的专业化资本管理已经成为现代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核心。因此加强资本管理不仅是应对监管的要求,更是关系到银行自身经营发展的重要内容。

(二)促使银行更加重视内部审计的作用

商业银行内部审计必须处理好中央银行监管审计、财政部门审计、税务部门审计等外部审计之间的关系。一方面要积极配合中央银行等外部机构的审计;另一方面要进一步落实外冲审计的要求,并根据外部审计结果,适时调整内部审计的对象、范围和重点,以共同发挥审计的整体功能。

(三)加强商业银行合规建设

商业银行高风险的经营特性,决定了合规经营的任务始终相生相伴于商业银行发展的全过程。随着现代商业银行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商业银行面临金融监管当局更加严格的监管。所有这些,都要求商业银行必须不断强化合规经营,加强合规文化建设,以保证整个运行机体能够始终保持正确的运行方向和运行轨道,始终保持最佳的运行效率和运行质量,实现经营管理的风险最小和效益最优化。

(四)做好迎接混业经营趋势的准备

上述已经提及了现在我国金融机构的金融创新使得各金融机构之间,出现了越来越多的交叉性的金融产品,也论证了我国金融机构可能的混业监管。同时随着我国金融业的逐渐开放;以及国内居民和企业基于金融资产需求的有效多元化和综合性,要求金融机构能提供“一站式”的全程金融服务;与此同时,国内证券业的融资困境,银行业的利润空间缩减,以及保险业的投资渠道狭窄与承保能力下降,使得金融各业纷纷呼吁对分业“松绑”,为混业放行。市场需求推动了银、证、保三业的合作和渗透,混业经营是大势所趋。因此我国商业银行要做好迎接混业经营这一趋势。

参考文献

[1]姜建清.关于我国商业银行发展战略问题的思考[J].中国金融家,2009(04).

[2]张丽娟.我国商业银行实现综合经营模式选择及监管研究[J].理论界,2007(10).

第4篇

关键词:银行财务管理;改革趋势;分析

随着国家对银行业监管的不断加强,我国银行业财务管理水平整体上正在不断趋于好转,但是也应该看到在银行业整体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银行财务管理依然难以满足其自身快速发展的需要,财务管理水平的低下已经成为制约银行核心竞争力进一步提升的关键因素。

一、银行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尽管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银行业正在逐步的走向规范,银行业财务管理水平不断提升,但是目前我国银行财务管理水平依然较低,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财务管理理念滞后

目前很多银行财务管理基本上还处于一个成本管理阶段,即财务管理指标的设置一般都是服从以及服务于短期业绩这一目标,其结果就是造成银行财务管理指标的设置难以兼顾客户、内部流程、学习发展等方面的指标。这种以成本为主导的财务管理理念难以适应银行业的整体发展趋势,必将会给银行的持续发展带来阻碍。

2.财务管理体系不完善

我国目前银行的管理体系基本上遵循的是总行-分行-支行这样一个垂直管理的体系,分级核算依然是银行财务管理的一种主流模式,这就不可避免的造成了财务管理权的极度分散,给银行实施统一的财务管理带来了一定的阻碍,很容易造成一些分支机构在利益的诱惑下做出高风险的财务行为,毕竟财务管理权越分散,发生财务风险的概率也就越高,因此财务管理体系的缺陷对于银行财务管理水平的提升是一个阻碍因素。

3.财务管理人员素质有待提升

财务管理人员的素质不高是目前我国银行财务管理存在的又一问题之一,财务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离不开高素质的人才,目前整合银行业普遍缺乏高素质的财务管理人才,这造成银行整体财务管理水平不高,随着未来银行业财务管理重要性的愈加凸显,财务管理人才素质低下这一制肘因素将会更加明显。

4.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不足

财务管理水平的提升依赖于信息化的建设,虽然目前很多银行都注重在硬件上加大投入,但是对于与硬件相配套的软件投入却明显不足,这大大制约了银行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步伐。另外一个不容忽略的问题就是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过于注重日常业务的处理,而对于财务管理数据分析功能却重视不足。

二、银行财务管理改革的趋势分析

在银行财务管理重要性凸显的背景下,尽快采取有效地改革措施来解决目前银行财务管理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已是刻不容缓,本文认为银行财务管理改革的发展趋势几种在以下几个方面:

1.财务管理战略化趋势

在目前银行财务管理理念之后的背景下,强化对银行财务管理内涵的重新认识已是刻不容缓。银行财务管理者应彻底摒弃过去的以成本为导向的财务管理理念,银行财务管理应与银行的发展战略协调起来,跟军银行的发展战略来调整短期财务指标所主导的财务管理体系,在银行的财务管理中应增加反映银行发展战略的指标数量以及权重,这样才能实现财务管理的发展服从与服务于银行的发展战略,从而实现二者之间的协调发展。

2.财务管理信息化趋势

银行管理信息化的发展趋势不可逆转装,财务管理的信息化对于提升银行财务管理水平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银行财务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将严重依赖于财务管理信息化,财务管理信息化一方面提升了银行财务管理的效率,将财务管理员工从繁杂的财务管理事务中解脱了出来,另一方面通过财务管理信息化平台的搭建可以有效的构筑财务管理风险预警体系。鉴于此,银行应重视财务管理信息化的发展趋势,通过硬件与软件并举的措施来推进银行财务管理的信息化,与此同时,还应注意发挥财务管理信息化在构筑风险预警体系方面的重要作用,从而大大提升银行财务管理水平。

3.财务管理集权化趋势

银行财务管理集权化的改革是为了解决目前我国银行财务管理体系存在的缺陷,通过采取集权化的财务管理策略,将原来分散于各个分支机构的财务管理权集中起来,由总行或者分行进行统一管理,这就会大幅度的降低财务管理风险发生的概率。在财务管理集权化的过程中应注意做好集权与分权之间的关系,本文这里所讲的财务管理集权化的发展并不是意味着银行各个分支机构没有自己的独立权,而是指分支机构的财务管理行为应统一在总行或者分行的财务管理体系之下,这样才能避免过度集权带来的财务管理僵化以及过度分权所带来的散乱。

4.财务管理专业化趋势

银行财务管理专业化的发展趋势组要是为了解决目前银行财务管理人员素质较低这一问题,通过培养一支专业素质过硬的银行财务管理人员队伍将会给大大提升银行财务管理水平。专业化的财务管理人才队伍形成需要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相关高校加强银行财务管理人才的培养,为银行业输入大量的专业素质过硬的人才;二是强化培训,即对银行财务管理从业人员进行系统的培训,通过提前做好财务管理人员的培训需求分析,制定出有针对性的培训方案来增强培训的效果,从而提升其专业素养,综合采取上述两个措施将会推进银行财务管理专业化的发展趋势。

银行作为一国金融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其稳定与否将会直接影响到整个国家的金融体系的健康发展,因此应高度重视银行财务管理问题,防止因为银行因为财务管理问题而给国家的整个金融体系造成冲击。鉴于此本文提出了银行财务管理战略化、信息化、集权化以及专业化的四个改革趋势,以期通过上述改革措施的采取,大大提升银行的财务管理水平,并推动整个银行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梁开斌. 对我国商业银行财务管理问题的分析及对策[J].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8,20(1).

第5篇

Abstract: "Internet Banking" is an important representative of electronic banking;it is a new type of financial service of commercial bank to meet the increasing Internet client requests. The development of internet banking has become the necessary means of commercial banks to cope with the extended financial globalization;this paper objectively analyzed the important role of online banking in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 banking industry.

关键词:电子银行业务;网上银行;趋势

Key words: electronic banking;online banking;trend

中图分类号:F8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24-0251-01

0引言

现代社会的发展已经离不开计算机,网络技术给商业银行提供了新的服务领域和服务方式。网络技术与银行业务形式逐渐融合起来,就成为电子银行业务。网上银行(以下简称为“网银”)已经作为银行一种新的服务手段为客户提供在线服务,成为传统银行柜台服务在互联网上的延伸。

1网银简介

利用计算机和互联网开展的银行业务,简称网上银行业务,是电子银行业务的一种。中国银监会在《电子银行业务管理办法》中对电子银行业务的定义是:商业银行等银行业金融机构利用面向社会公众开放的通讯通道或开放型公众网络,以及银行为特定自助服务设施或客户建立的专用网络,向客户提供的银行服务。包括网上银行业务、电话银行业务、手机银行业务等。

1995年10月,美国安全第一网络银行的诞生,标志着网络银行时代的到来。随后,我国招商银行在1997年率先推出网上银行“一网通”,成为中国网银业务的市场导引者。1999年9月,针对企业的网银业务也相继开通使用。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网银业务发展日渐成熟,网银与物理网点相辅相成,优势互补,构成了现代化商业银行的主要服务渠道。

网银利用互联网将客户的电脑终端连接到银行网站,是实现将银行的金融服务直接提供给客户的金融服务系统。传统的银行服务项目,客户均可以通过网银自行操作办理完成。一般的个人网上银行可以开办的业务类型有:①基本业务,包括在线查询账户余额和交易记录、信用卡管理、转账、外汇买卖、电子对账和网上缴费支付等;②网上投资和理财;③网上购物。相比个人客户,企业版网银的服务功能更强大,除基本服务外,企业版网银还可提供包括开通账户归集和集团理财、工资代扣、差旅费报销、商务信用卡服务、公积金管理、国际业务等服务,具有多人操作、流程灵活等特点。

网银对传统银行业务的突破点有三个:一是打破了银行在提供业务的时间和空间上的局限性;二是客户利用网络渠道自助完成相关业务,减少了银行的服务成本;三是由以账户为中心向以客户为核心管理的方式转移,实现以人为本。

2网银是银行发展的必然趋势

2.1 金融业发展的趋势使网银成为一种必然国际资本的快速流动需要灵敏的国际信息网络,经济的高速发展要求更全面、更高效的金融服务平台。无论是国际金融发展趋势,还是国内金融市场开放方向,都要求以信息技术作为依托的金融服务网络化。各种基础金融服务结合快速发展的信息技术,可以使银行业金融服务达到一个更高的层次。在电子商务的发展浪潮中,网银就是银行适应网络时展需要而推出的新型金融服务方式。

2.2 网银是银行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的需要商业银行的发展面临着诸多严峻挑战。外资银行在资金实力、技术手段、经营经验和全球化网络上都具有明显优势,它们拥有先进的电子化手段和更快的金融创新速度。面对外资银行的压力,国内商业银行必须改变传统的运营模式,而网银是现代商业银行提高核心竞争能力的重要的新型金融服务渠道。目前所有的银行都认识到网络银行业务对银行发展的重要意义,并将发展电子银行业务作为提升市场竞争能力、推动业务加速发展的重要战略。

2.3 网银是商业银行改善服务质量的重要手段随着客户对银行服务数量和种类的需求趋势逐年扩大,银行从业人员的工作强度和压力都在增强,业务办理的质量和效率不断经受考验,相应的各种风险也居高不下。任何客户,都希望方便快捷的服务,而抱怨排队等待现象,但是银行的服务窗口数量有限且成本很高。供需矛盾的化解,需要找到成本低廉且方便快捷的服务渠道,不受空间和时间制约的电子渠道就成为必然趋势。而网银可以为客户提供标准化、批量化、综合化、程序化的产品服务。对银行来说,既节约了运营成本,也做到了服务质量与效率的根本性提高。

3网银对银行发展的重要作用

网银作为商业银行的电子服务渠道,能够增强银行的市场竞争力和业务开拓力,降低成本、增加收入,还能够巩固、稳定和发展客户,提高服务效率,改善银行服务,为银行业务发展改革和创造价值等发挥重要作用。

3.1 促进银行业务发展和经营战略转型在金融国际化的趋势下,我国金融机构急需与国际性大型金融机构的经营管理模式看齐,不断对自身进行改革和调整。网银的开办,不仅重整了业务流程、创新了服务产品设计,也把网点大量的标准化、操作型、核算类的现金和单证类业务逐渐迁移过来。不但分流了网点业务,减轻了员工工作负荷,缓解了客户排队压力,也将富余下来的人力资源转用于开展理财等高级、人性化的服务,进而增强网点的实际综合能力。

3.2 降低经营管理成本,提升经营效益网银具有费用开支少、服务功能全、业务市场大等优势,实现了无纸化、网络化运作,大幅提高了服务的准确性和时效性。同时,通过各种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使银行经营方式更趋科学合理。这不仅给银行带来了新的生机,而且通过无边界的网络,在金融同业之间、不同行业之间建立起深层次和更广泛的合作。在网银应用过程中,实现了分流柜台压力,节省部分人力、物力,降低了柜面设立成本,从而减少了业务经营成本。网银拓宽了银行的金融服务领域,同时带来中间业务收入的增长。

第6篇

一、商业银行把投资银行的业务发展作为商业银行发展的重要战略

中国改革开放的力度越来越大,外资不断涌入市场,金融市场的竞争将会更加的激烈,商业银行的利润不可避免的被挤占和压缩。为了开拓新的市场,寻求更大的发展空间,扩大银行的利润,开展新的银行业务,开发新的投资产品将是商业银行的主要发展趋势。而在当前,商业银行的投资银行的业务将会是银行发展的首选项目。商业银行之所以着重发展投资银行业务,是基于以下几个原因。第一,商业银行传统的利润来源被资本市场严重挤压,如:证券市场分流商业银行的存款,使得商业银行的存款项目有萎缩的倾向,商业银行的利润严重下降;第二,金融机构改革的趋势使得商业银行不得不进行转型,以应对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因此,中国商业银行的发展会把投资银行的业务作为商业银行发展的重要战略。

二、投资银行业务的结构将会发生变化

在商业银行的发展过程中,传统业务和投资银行业务相互补充,共同成为商业银行盈利的重要来源,并且已经逐步发展成商业银行的发展趋势。商业银行的投资银行业务在开拓和发展过程中,品种不断增多,覆盖的领域也不断拓展。原有的商业银行的投资银行业务主要是一些债券品种,随着金融市场的竞争不断加剧,投资银行的业务逐步拓展到企业债券、一些金融机构债券甚至拓展到政府债券。除了承销对象的不断拓展,新兴投资银行业务也不断发展,在商业银行中所占的比重也不断加大,商业银行的投资银行的业务产品线更加多样。

商业银行的投资银行业务除了传统的债券承销、兼并收购、财务顾问、项目融资等方面外,商业银行可尝试开展以下几种业务:第一,基金管理,目前,基金已经发展成为金融支柱产业之一,商业银行投资基金主要是通过向投资者发行股票或者收益券,将分散的资金汇集成较大的基金,再对基金加以运作,从中获益;第二,资产证券,这是一种新型的融资方式,发行的证券多为票据、和优先股票等形式,获利主要是来源于债务人所付的本金和利息;第三,金融创新,分为三种:期货、期权、调期;第四,风险投资,主要是对一些新兴公司进行资金融通。对于一部分风险较高的投行业务,商业银行完全可以建立较为完备的风险预警机制和处理机制,对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及时的预警、规避和解决。

三、商业银行的客户服务策略将进一步转变

银行和客户之间是赖以共存的战略伙伴关系,没有客户,就意味着银行没有发展前途。因此,决不能把客户资源当成一次性的消费品。所以商业银行必须充分重视客户资源的重要性,善于开拓客户价值。

因此,在银行的发展过程中,必须建立和完善与客户的对话机制,充分尊重每一个客户的个性化需求,真正地把每一个客户当成上帝,为他们量身打造一站式服务,一揽子的解决方案。这样不仅帮助客户创造了价值,而且也有利于促进银行进行资源整合,拓宽银行的投资银行业务的发展。从目前的银行发展现状来看,很多银行已经意识到为客户提供一站式服务的重要性,在为客户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大大的促进了银行业务的发展壮大。但是,现在这种一站式的服务覆盖的人群还比较少,今后的发展必将朝着这样的方向继续前进。

四、内部制度建设更加规范,人才队伍不断壮大

不同于以往的传统银行业务,投资银行业务的发展是新兴产业,虽然现在的发展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是它其中的一些业务流程和管理制度尚有不健全之处,人才队伍建设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投行业务的混乱。商业银行的投资银行的业务发展离不开银行的内部管理,要想不断拓展投资银行的业务,就必须加快建设和完善更加规范的投资银行的业务流程,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高他们的专业素质能力,打造一支致力于投资银行业务发展的队伍。

第7篇

本刊征得BIS同意,翻译并发表此文,作者及所在机构对译文免责。

关键词:全球银行业 本地业务 跨境业务 融资模式

中图分类号:F830.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770(2010)012-018-05

银行的海外贷款会面临特殊风险。“国家风险”的概念涵盖了各管辖区共有的潜在法律、政策或经济损失的风险。尤其是其他情况稳健的借款人无法购得外汇用以偿还债务时,会出现“转移风险”。当大银行于1970年代加快对新兴市场政府和公司发放贷款时,监管机构开始要求银行对国家风险提供系统的报告。国际清算银行对这些统计数据进行了统一编纂。直到1999年,国际清算银行仅整理了工业化报告国集团之外的国家的风险:含蓄地讲,债务人对债权人可能造成风险,对此需加以统计以方便管理。

最近发生的事件逆转了这种观点(债务人对债权人可能造成风险)。虽然债务国可能对债权人造成损害,债权人也可以因为突然收回债权而对债务人造成损害。该风险取决于债权人的商业模式。贷款货币可以是美元、欧元或当地货币。资金的提供可以是跨货币、跨境或本地的。经营可以是批发或零售。因为存在这些区别,2008年-2009年一些国家遭受的信贷收回风险要远大于其他国家。正如银行监管机构监控(债务人)国家风险一样,借款人必须留意债权人的资金来源风险。

本文首先根据银行的海外运营模式对银行进行特征界定,证实了虽然银行业有向本地银行发展的长期趋势,但是银行业的基础融资模式呈现持续多样化趋势,这使得一些银行在本次危机中的全球融资崩溃中更易受伤害。接着分析了六个国家中银行对借款人风险的稳定性,发现危机中本地业务比跨境和跨货币融资业务更加稳定。

一、全球银行业的结构变化趋势

几十年来,银行国外债权的增速超过经济增速(见图1左上)。与其他行业一样,银行业正变得更加全球化。银行业在法律形式和对跨境业务的依赖程度方面表现得更加突出。在其他行业中,如果一家公司从国内市场向外扩展,会在国外建立子公司,通过本地借贷为其资产业务提供资金支持:这就是跨国融资模式(Aliber(1993))。因此,跨国化银行管理各管辖区内的众多国外分行和子公司,极端形式是,这些分支机构都在东道国融资。相反,国际化银行在国外或(主要)国际金融中心展开经营,管理大部分跨境业务。(译者注:更明确地说,作为全球化银行的两种类型,国际化银行(international bank),指开展跨境和跨货币业务的银行,这些业务包括贸易融资、外汇业务和欧洲市场贷款等(Lewis&Davis)。跨国化银行(multinational bank),指在多个国家拥有分行或子公司的银行,但不一定开展上述国际业务(Jones))。

1980年代拉丁美洲债务危机给跨境贷款带来巨大损失,银行开始转向跨国化模式。通过建立或收购本地银行进行本地借贷以规避转移风险,或国家风险。因而,对新兴市场经济体的本地货币债权在国外债权的份额从1983年的7%上升到1990年代的25%-30%(图1,右上)。亚洲金融危机之后,全球金融系统委员会扩大了报告国集团范围,开始收集全球范围内的风险数据。新数据显示全球的本地货币在债权中的份额甚至更高。

向本地银行转化的趋势在2000年代起放缓。受高收益吸引和美元贬值影响,新兴市场的银行跨境资金流动在2000年代中期开始恢复。在其他地区,欧元的诞生促进了区域内银行间市场的活跃,欧洲银行大量投资于美国的资产支持证券具有相似效应。如果这些因素造成的跨境借贷是暂时的,当地债权占国外债权的份额会升到40%以上,即使监管没有出现有利于银行跨国化发展的变化。

全球金融危机再次强化了之前银行向本地和跨国化发展的趋势,特别是在新兴市场。随着国际银行间市场流动性的枯竭,对无附属银行的债权在收缩(图1,左下)。跨境债权和本地簿记的外币债权(通常为跨境融资)比本地货币债权下降更快(图1,下中)。负债方变化情况相似,显示本地融资在危机中的适应能力更强。不同币种的情况有所区别(图1,右下),美元融资市场更加混乱、外汇互换市场的美元融资成本更高。

二、银行系统的特征

尽管以上我们讨论了银行业经营模式的总体发展趋势,但是不同的银行体系之间的业务模式还是存在差异。为了凸显其中的差异,我们接下来将从两个角度阐述银行系统的特征。第一,将银行按照国际化和跨国化两种模式进行区分。第二,根据集中化程度对银行系统特点加以分析。集中化的银行将资金集中于主要机构,在整个银行集团中进行再分配;分散化的银行让分支机构自行筹资,为其资产提供资金。跨国化银行可以是这两端的任意一端。相反,国际化银行更为集中化。

总部位于不同国家的银行采取多种商业模式(见图2)。当以跨境贷款与本地贷款比率为标准对银行系统进行排序的话,日本银行的国际化特点较为突出,德国银行为其次。日本银行不仅80%的国外债权属于跨境交易,2/3的国外贷款资金来自日本本土存款。德国银行情况相似,不同的是其国内存款主要为伦敦的债权提供融资。

在另一端,西班牙银行业的本地化业务在银行系统中的占比最高,最为突出。西班牙银行业本地化业务规模较大,占比还在不断上升,海外资产和债务本地化的占比高达60%(见图2,左图)。这种趋势反映了其在拉丁美洲(和英国)业务的不断扩张以及来自母国和东道国监管机构要求这些扩张采取本地化融资的压力。

母国之外记账的国外负债份额也有助于区别国际化的银行和跨国化的银行。从该指标可以看出,日本、德国和法国的银行更为国际化,而美国、西班牙和瑞士的银行更倾向于跨国化经营(见图2,右上图)。

从第二种角度来看,根据本地资产由本地融资的程度来区别集中化的银行和分散化的银行。我们计算了每个银行体系不同分支机构的本地负债和本地债权的最低水平(如果外资银行采取在某一个国家负债,将这些负债转移至其他国家的经营模式,那么该指标就会接近于零)。西班牙银行业得分较高,瑞士银行业得分偏低,这表明瑞士银行从各地方(全球财富管理)获得资金,以此作为其他管辖地资产业务的融资来源(见图2,右上图)。西班牙银行业的分散化表现在其国外机构在各东道国筹集资金。瑞士银行业集中化程度更高,利用国内总部或位于金融中心的机构筹集资金,并在集团内进行资金的再分配,因而其国外子公司更倾向于依赖于跨境的集团内融资(见图2,右下图)。大量的集团内融资说明加拿大和美国银行业的集中度甚至更高。在更接近于国际化经营模式的银行中,融资的全球化分配也显示了集中化程度。日本银行业的负债高度集中,主要依赖国内资金,相比之下,德国和法国银行业的负债来源更为广泛。

随着时间的推移,部分银行从国际化向跨国化银行转变的趋势更为明显。一些银行系统,包括西班牙、法国和英国银行,已经提高了国外的本地中介程度。比利时银行的跨国化程度也在低水平上呈温和上升趋势。对大部分银行系统来说,在新兴市场发展本地贷款的趋势更加明显。因此,向本地银行发展的总体趋势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新兴市场资产占比上升以及分散化本地银行更快增长的复合效应,而非经营模式的普遍转型。本次金融危机中跨境借贷规模的缩小加快了这种趋势的发展。

由此引发以下问题,不同的融资模式如何映射出融资中断的风险。为寻求答案,我们需要分析单一货币的银行资产和负债结构。只有这样,才能衡量出银行跨币种融资情况和对外汇互换的依赖程度。对于非美国银行来说,其美元头寸通常超过美元融资,为了将其他货币转换为美元,这些银行持有巨额的外汇互换头寸。这种套期使得日本、德国、瑞士和部分英国银行更易面临互换市场中断的风险。追求更为分散化跨国经营模式的银行,面临的批发融资和互换市场中断的风险相对较小。

美元账簿反映了之前提到的许多规律。德国和日本银行业跨境经营其美元业务,而西班牙和英国的银行业即使对于这种全球货币的贷款和融资更为本地化。德国的银行业更多地依赖于集团内部转移对美元进行再分配,而日本银行将日元兑换为美元,为跨境美元债权提供融资。银行业的全球欧元账簿也呈现类似的特点,尽管在金融危机中的收缩程度较不明显。这说明存在特有的货币效应,美元批发市场(不正常的互换市场)的不利融资环境导致瑞士和德国等银行业持有的美元计价业务规模收缩。

三、东道国视角与信贷稳定

跨境借贷的稳定性至关重要是因为相对于一国国际账户规模,跨境借贷数量可能很大(见表1)。以比利时、瑞士和英国为例,截至2007年末,银行跨境借贷的头寸占各国对外负债的40%-60%,法国、意大利和荷兰该比例达到1/3或以上。设在比利时、意大利、西班牙、瑞士和美国的外国银行贷款占到这些国家对外负债的1/10左右。韩国、台北的比率与此相似,巴西、智利和墨西哥的上述比值约为5%。

对于新兴市场经济体而言,如此规模的国外银行贷款引发了政策问题。比如,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前,持有大量短期外债的为韩国国内的银行,然而到2007年持有绝大部分外债的为韩国的外国银行(McCauley和Zukunft(2008))。报告银行,主要是欧洲大陆的银行,将这些美元负债中的670亿美元兑换成韩元,以此为其2007年末的1650亿美元的韩元资产提供融资支持。之后发生的危机证实了人们对这些跨境负债的担忧。

该证据说明,分散化的跨国模式的稳定性更高,尤其是在主要货币区之外的其他地区。如上所述,本地资产,特别是地以本地货币计价的本地债权,在本轮金融危机中被证明整体上比跨境债权更为稳定。接下来我们将对该结论在六个地区或国家(美国、欧元区、日本、拉丁美洲、亚洲新兴市场和欧洲新兴市场)的一致性进行评估。上述结论对危机震源,美国并不适用,在美国的外资银行通过出售、减值或重估减少了其持有的资产支持证券。该结论与新兴市场经济体的情况十分相符。

至于美国的债务人,非美国银行的本地债权与跨境债权下降速度相近。这些银行持有的本地美元债权相当大部分是价值大幅下降的资产支持证券。非美国银行的本地美元负债的同步收缩表明,这些本地资产是由短期批发负债而非稳定的零售存款来融资的。

欧元区跨境贷款增速回落时间要早于本地欧元贷款开始下降的时间。大部分近期的数据显示两者增速并不存在差异,欧洲银行业间的并购使得对观察结果的解释发生了扭曲。

不过在新兴市场,银行的本币债权比跨境债权更稳定。与其他地区不同,新兴市场中银行的本币业务在资产方通常是零售和公司贷款,由负债方的存款来融资。在雷曼破产以后,跨境借贷(不包括银行集团内部贷款)的同比增速从30%下降到-15%或以下。相比之下,拉美和欧洲新兴市场的银行本币债权增速放缓的幅度要小得多,实际上直到2009年第三季度末还保持正的增长速度。

四、结论

本文的分析显示全球银行业正呈现迈向跨国化经营的趋势。如果这一观点可以得到认可,那么银行业的全球业务模式将更接近于制造业和其他服务性企业。2000年代以后的大部分时间内欧洲银行业在美国之外增持美国的资产支持证券,使得该趋势变得模糊,这些资产支持证券的减值和出售使跨国化模式的发展趋势再次得到确认。

本文的研究显示部分银行系统的组织架构属于国际化模式,而另一些则属于跨国化模式,跨国化模式可以有不同程度的集中化经营。尽管在评估不同银行模式在危机中的表现方面仍有大量工作需要做,但是本地资产在危机期间确实比跨境资产更加稳定。即使考虑到一些美国投资公司变成国际清算银行的报告银行而使时间序列中断,汇率变动以及并购交易导致数据失真等情况,这一结论仍然成立。

参考文献:

1.Aliber, R (1993): The multinational paradigm, Cambridge: MIT Press.

2.Baba, N and F Packer (2009): “From turmoil to crisis: dislocation in the FX swap market before and after the failure of Lehman Brothers”,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Money and Finance, no 28(8), pp 135074.

mittee on the Global Financial System (2009): “Capital flows and emerging market economies”, CGFS Publications, no 33, January.

4.De Haas, R and I van Lelyveld (2010): “Internal capital markets and lending by multinational bank subsidiaries”, Journal of Financial Intermediation, no 19, pp 125.

5.Galati, G, A Heath and P McGuire (2007): “Evidence of carry trade activity”, BIS Quarterly Review, September, pp 2741.

6.Gyntelberg, J and E Remolona (2007): “Risk in carry trades: a look at target currencies in Asia and the Pacific”, BIS Quarterly Review, December, pp 7382.

7.Jones, G (ed) (1992): Multinational and international banking, Edward Elgar Publishing Ltd.

8.McCauley, R (2008): “Managing recent hot money inflows in Asia”, Asian Development Bank Institute Working Paper, no 99, March, in M Kawai and M Lamberte (eds), Managing capital flows in Asia: search for a framework, Edward Elgar Publishing Ltd.

9.McCauley, R and J Zukunft (2008): “Asian banks and the international interbank market”, BIS Quarterly Review, June, pp 6779.

10.McGuire, P and G von Peter (2009): “The US dollar shortage in global banking and the international policy response”, BIS Working Papers, no 291.

作者简介:

第8篇

本文分别从经营模式、资本状况、资产质量及盈利能力等方面分析美国银行业在危机后的最新发展,比较不同规模银行的特征,并重点分析花旗集团、美国银行以及富国银行三家超大型银行情况。

行业整体运行状况

2008年后,美国的商业银行和投资银行均面临严峻考验,在美国政府的支持下,美国银行业重组,形成了由美国银行、摩根大通、花旗集团、富国银行、高盛集团和摩根士丹利六大主流银行主导的行业竞争新格局。这六大银行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商业银行业务与投资银行业务并重,以花旗集团、美国银行和摩根大通为代表;第二类主营传统的商业银行业务,以富国银行为代表;第三类主营投资银行业务,以高盛集团与摩根士丹利为代表。

根据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的标准,美国银行业按资产规模可分为四类,资产大于100亿美元的银行称为超大型银行,介于10亿~100亿美元的称为大型银行,介于1亿~10亿美元的称为中型银行,1亿美元资产以下的称为小型银行。上述六大银行是全美资产规模前六名的超大型银行,排名依次为:摩根大通、美国银行、花旗集团、富国银行、高盛集团和摩根士丹利。其中,摩根大通和美国银行资产规模都超过2万亿美元,其他四家均在1万亿美元左右。

总体而言,美国银行体系虽然由庞大的金融机构组成,但近年来,机构和员工数量却呈现逐年下降趋势,银行业市场份额越来越集中,行业垄断性正在加剧。其中,超大型银行在各方面的份额都在上升,而中小型银行尤其是小型银行的份额则逐年被压缩。2012年9月30日,FDIC公布的美国银行业机构数量为7181家,比2011年末减少176家,比2008年末减少了1124家。从业人员共计2105833人,比2011年和2008年末分别减少了2732人和45925人。

在资产规模方面,全行业资产规模在2009年出现明显下降,2010年重拾升势,到2011年已回升到2008年的水平,2012年增长更快,截至2012年三季度,美国银行业总资产为14.2万亿美元,比2011年末增长了2.4%,比2009年的低点增长了8.69%。其中,超大型银行的资产规模比2009年增长了12.62%,而小型银行则在同一时期下降了16.7%。超大型银行在2009年受危机影响,比重稍有回落,2010年走出低谷,到2012年,超大型银行资产占全行业资产比重已超过80%,而中小型银行收缩较明显,分别占比仅为8.99%和0.9%。这与危机后美国银行业规模庞大的行业重组及部分中小银行清算、倒闭有关。可见,与危机时期相比,美国银行业资产的垄断程度正在上升,“太大而不能倒”的这六家银行正在快速集中资产,这也为监管部门对其监管提出了更大的挑战。

在总存款方面,2008~2012年,美国银行业总存款的年增长率分别为7.37%、2.11%、2.13%、8.10%、3.12%,其中,2008年和2011年的增速最快。截至2012年三季度,银行业总存款为105042亿美元。从存款的市场份额来看,同样呈现集中化趋势,超大型银行占据绝对主导地位。尽管在全行业存款总额增加的情况下,中小型银行的存款却在波动中略有下降。超大银行的存款份额由2007年的约72%,升至2012年三季度的78%,而小型银行的占比则由2%收缩至1.1%。

在净利润方面,2008年全行业净利润额仅45亿美元,2009年亏损达99.64亿美元,2010年则迅速转为盈利并逐年增长,2010年和2011年分别实现盈利835亿美元和1178亿美元。2012年,受宽松货币政策(QE)及房地产市场回暖影响,银行业业绩表现更佳。2012年前三季度银行业已实现净利润1068亿美元,相当于2011年全年净利润的约90%。其中,第三季度表现尤为突出,净利润达到376亿美元,创六年来(自2006年三季度)季度利润最高值。尤其是近三年来,盈利能力提高的银行数量显著增加。2010年以来,考察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情况,净利润增长的银行数量比例在60%上下浮动,当季亏损的银行比例则逐年回落。2012年三季度,超过半数银行(57.5%)的净利润同比上升,仅10.5%的银行宣告亏损,这一比例是自2007年二季度以来的最低值。从市场份额来看,同样呈现垄断局面。以2012年前三季度为例,从超大型到大型、大中型、小型银行的净利润占比分别为80.21%、11.65%、7.47%和0.67%。

存贷款总体情况

2008年以来,美联储推出一系列货币量化宽松政策,通过超额准备金、逆回购、联邦银行存款和其他联储负债等渠道,向银行系统注入规模庞大的流动性。截至2012年三季度,银行业总存款为10.5万亿美元,总贷款为7.4万亿美元,比2011年末分别上涨了3.1%和1.8%。2008~2012年,存款余额每季度平均增长率为1.1%。从存款占总负债的比重来看,从2008年初的71.3%逐渐攀升至2012年9月末的83.5%。数据说明,危机前美国银行业有接近1/3的资金不是来自存款负债,而是通过货币市场短期融资等主动负债渠道,而目前这一比例下降到不足1/5,存款在资金来源中的重要性不断增强。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危机后的美国银行业正在逐步回归传统而稳健的经营模式。

此外,由于美国经济增速日益减缓,贷款需求削弱,加之银行放款条件依然严格,贷款余额出现缓慢回落的趋势,美国银行业存贷差不断创出新高。美国代表性银行的财务数据显示,存款流入大幅增加,而放贷规模则基本持平,导致包括摩根大通、富国银行等美国主要银行存贷差创出历史新高。

可见,2008年以来,美联储努力同时降低短期和长期利率,拉平收益率曲线,试图限制银行借短、贷长的能力,从而刺激银行发放更短期的贷款,以提振经济。但从现实来看,美联储量化宽松政策释放出的流动性很大程度上滞留在银行内部,没有真正流入实体经济,反而有可能刺激一些银行试图把多余存款投资于衍生品交易,追求高风险套利。

2008年后,整个银行业贷款占资产的比重逐渐下降,从2008年初的近60%下降到2012年9月的52%。其中,大型和中型银行的贷款占比一直相对较高,而超大型银行则相对最低,2012年9月的该比例,大中型银行仍接近70%,而超大型银行已不足50%。超大型银行有一半以上的资产分布在贷款以外的业务。这与超大型银行的盈利模式更为多元化、中间业务与表外业务比较发达和商业银行业务与投行业务混业经营有关。

资本状况

经过2008年的低点后,美国银行业资本充足状况呈逐年上升趋势。截至2012年三季度,整体的加权平均资本充足率为11.39%,核心资本充足率为9.07%,比2011年仍略有上升。

2010年前,无论是总资本充足率还是核心资本充足率,小型银行都遥遥领先,而超大型银行则相对最低。2010年后,超大型银行资本充足率有较大的飞跃。2010年后,不同规模银行的差距逐渐缩小。

实际上,2008年和2009年,花旗集团从政府获得的注资高达450亿美元,摩根大通、美国银行和富国银行则获得了250亿美元,高盛集团和摩根士丹利也各获得150亿美元。因此,各行资本状况均有明显改善。从一级资本总量上看,在2012年全球银行业资本实力前十强中,美国占有四席,美国银行和摩根大通分别排名全球第一位和第二位,一级资本总量分别为1592.32亿美元和1503.84亿美元。花旗和富国银行则分列第五位和第八位。花旗、美国银行和富国三家银行中,花旗银行的一级资本充足率一直保持最高,由2007年的7.12%上升到2008年的11.9%,2012年达到13.90%;美国银行相对最低,但其上升速度较快;到2012年三季度,富国银行与美国银行均已达到超过11%的资本充足率水平。

资产质量

坏账核销情况。在美国,不良贷款被确定无法收回时称为坏账,并从账面核销,记为总冲销额,从总冲销额中减去计算失误或重新收回贷款的数量,则得到净冲销额。净冲销比例,是美国银行业考察贷款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这一指标指的是净冲销额与该会计期间平均未偿贷款额之比。该指标值越低,说明信贷资产质量越好。

危机过后,坏账核销额一直呈下降趋势。2009年和2010年,银行业净冲销额分别是1888.9亿美元和1876.3亿美元,到2011年末下降到1132.1亿美元,2012年9月末则继续降至644.04亿美元。按季度数据计算,2012年三季度,银行业总体净冲销额仅223亿美元,同比下降16.5%,其中,信用卡和房地产开发贷款两项净冲销额下降最大,前者下降30.4%(28亿美元),后者下降61%(14亿美元)。只有家庭住宅房地产贷款净冲销额上升了13亿美元,同比增长15.5%。这与美国对重组贷款采用新的会计报告准则有关。

危机后的2009年,由于大量贷款被确认为无法收回的坏账,银行业的整体净冲销比例达到历史高位,2010年以后逐渐下降。这一趋势在规模越大的银行中表现越明显,超大型银行的净冲销比例从2010年一季度的3.5%降至2012年三季度的1.3%,中小型银行则在1%上下波动,大型银行的情况居中。

从花旗、美国银行和富国三家银行的净冲销比例来看,2009年和2010年整体较高,2011年有所回落,2012年再次降低。美国银行和富国银行在2010年到2012年前三季,都降低了约50%,资产质量大幅好转。但三家银行表现有明显差异。其中,花旗银行的净冲销比例一直较高,维持在富国银行的2~3倍。

从各行报表可以看出,坏账冲销比例的下降,首先归因于银行卡服务投资组合中拖欠贷款和破产申请的减少。其次则是由于房屋价格的逾期回升、逾期贷款减少以及逾期180天以上的贷款的重新计算估值亏损减少,消费者房地产投资组合的净销账额均呈下降趋势。此外,各行的核心商业投资组合净销账下降也是原因之一。

贷款损失准备。贷款损失覆盖率是指贷款损失准备金与净冲销额的比值,贷款损失准备金是指预留应付坏账的款项。2008年,银行业整体贷款损失覆盖率在180%以上。自2009年开始,尤其是2010年后快速下降,主要下降原因来自超大型银行。以2012年三季度为例,尽管全美有一半以上(53.5%)的银行增加了贷款损失准备金,而前十大银行则大幅削减,合计减少了73亿美元准备金。因此,银行业总体贷款损失准备金数量还是有所下降。2012年,由于对市场违约风险降低的预期,各类银行纷纷降低了贷款损失覆盖率。截至2012年三季度,中小型银行的贷款损失覆盖率降低到约90%,大型银行降低到约80%,而超大型银行从2008年一季度的200%降低到约65%。

贷款行业分布。美国银行业的贷款主要分为四大类:房地产贷款、工商业贷款、个人贷款和其他贷款(包括农场贷款)。其中,房地产行业一直是最重要的贷款对象。以2012年三季度为例,整体而言,银行业贷款中有54%流向了房地产行业,其次是工商业,占比为19%,余下的个人贷款和其他贷款依次占比约17%和9%。从不同规模的银行情况来看,超大型银行的贷款行业分布相对最平均,房地产贷款占比低于50%,而中型银行的贷款分布最集中,房地产贷款占比超过77%。

美国银行业的房地产贷款种类繁多,可细分为房地产开发贷款、商业地产贷款、房屋净值贷款和多户住宅贷款以及1~4人住宅贷款。以商业地产贷款占总贷款比重为例,自2009年开始,由于美国房地产市场的不景气,该比例占全部资产的比重整体呈现略微下降趋势,进入2012年则有企稳迹象。不同规模银行均呈现相同趋势。其中,大型和中型银行的比重一直相对最高,2012年仍保持在25%以上,而占比最小的超大型银行则已收缩到7.5%以内。可见,大型银行由于资产分布多元化,对商业地产贷款依赖性最小,而大中型银行则更依赖于对房地产开发的贷款。

盈利能力

净利润增长率。在经历了2008年和2009年的低迷后,美国银行业盈利能力显著增强。2011~2012年,花旗、美国银行、富国三大银行均实现盈利,2012年前三季度净利润分别为63.45亿美元、34.6亿美元和138.07亿美元。相比而言,危机对花旗以及美国银行的冲击尤为明显。2008年花旗银行的净亏损达到近280亿美元,美国银行则从在危机中收购美林证券后,盈利能力受到明显拖累,2010年出现亏损,2011年后虽有明显复苏却仍尚未达到危机前的盈利水平。而富国银行一直表现较佳,即使在2008年危机时,也一直保持净利润为正,这主要得益于富国银行主营商业银行业务,受金融危机影响相对有限。

从六大银行(美国银行、摩根大通、花旗集团、富国银行、高盛集团和摩根士丹利)的报表来看,按2012年三季度净利润高低排名,依次是:第一,摩根大通57亿美元,同比增长32%,创历史最高纪录。第二,富国银行49亿美元,同比增长22%,连续6个季度创新高。第三,高盛集团15.1亿美元,而上年同期则亏损3.93亿美元。第四,花旗4.68亿美元,因出售美邦银行的损失导致利润同比减少88%。第五,美国银行2012年三季度净利润为3.4亿美元,较2011年同期下滑。最后,摩根士丹利是六大行中唯一出现亏损的银行,亏损达10.1亿美元,而上年同期净利润则为22亿美元。

资产收益率和净资产收益率。银行资产收益率(ROA)和净资产收益率(ROE),分别代表银行运用一单位资产带来的净利润和银行运用一单位净资产(即银行资本金)带来的净利润。通常,影响该指标的因素包括净利润、平均资产余额、净资产额、信贷资产质量、中间业务税收、利息及经营支出水平以及税收等。

自2010年开始,美国银行业整体收益率有明显改善,2012年前三季度保持了近两年来的较高水平,2012年三季度ROA和ROE分别升至1.06%和9.38%,均高于2011年的水平(1.03%和8.71%)。从不同规模银行的情况来看,ROA和ROE呈现的变化趋势几乎相同。自2010年开始,规模越大的银行,收益率越高。超大型银行的表现最佳,小型银行垫底。其中,大型银行在2012年二季度成为例外,排名第一,ROA和ROE分别为1.43%和12.14%。

2012年前三季度,花旗、美国银行和富国三大银行的ROA分别是1.20%、0.21%、1.39%,富国银行表现最佳,而美国银行相对较差。各大银行报表显示,金融危机遗留的重组及相关法律诉讼问题依旧拖累其收益状况。仅2012年三季度,美国银行用于法律诉讼的费用达到16亿美元,且由于被指控收购投资银行美林证券时未向股东披露重要信息,美国银行同意支付24亿美元以达成和解协议。花旗则由于出售与摩根士丹利合资的美邦银行部分股权,承担了47亿美元(税后29亿美元)的损失。另外,美国政府也对富国银行发讼,指控其住房抵押贷款产品存在欺诈,要求对其进行民事处罚。应该说,金融危机的遗留问题仍在影响着美国银行业的业绩及未来发展前景。

利息收入水平。利息收入水平是银行盈利能力的重要体现。利息收入比为净利息收入占营业收入的比重。2012年前三季度,由于银行业平均净息差从3.56%缩小至3.43%,美国银行业利息收入水平受到一定影响,实现净利息收入3178.93亿美元,同比增长仅0.6%。一方面,由于平均资产收益率比平均融资成本降低更快,有67.8%的银行报告了净息差的降低。另一方面,由于生息资产增长了4.6%,抵消了息差降低的影响,从而带来了净利息收入的增加。

花旗、美国银行和富国三家代表性银行的净利息收入占总收入比重,在危机前后相对比较稳定,各银行间差异不大。自2010年起,花旗保持缓慢上升趋势,在三家银行中相对较高,2012年前三季度已达到60%以上的水平,另两家基本保持在50%左右。

非利息收入水平。根据FDIC的规定,美国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分为四类:托管收入、存款账户服务收入、交易账户盈亏和附加非利息收入。非利息收入大部分都是银行的手续费及佣金的净收入,即通常所说的中间业务。对于美国银行业来说,由于银行不断开拓手续费收入等非利息收入业务,目前,非利息收入的增长速度远远快于贷款利息和投资收入增速,金融机构看准了非利息收入,把它作为未来扩张的关键。以2012年前三季度为例,美国银行业实现非利息收入1858.66亿美元,同比上升5.9%,这一指标成为美国银行业2012年净利润增长的主要动力之一。其中,固定收益产品及抵押贷款业务是其主要推动力,而这两类业务方面均与美联储宽松货币政策以及美国楼市复苏密切相关。

整体而言,2008年至2012年三季度,美国银行业非利息收入占营业收入的比重基本保持在35%~36%的水平,2009年除外(39.58%);非利息收入占资产比重,基本保持在1.6%~2%,仅2008年四季度受危机影响下降到1.2%以内。一般而言,超大型银行的该比重一直相对最高,但自2010年后略有下降,2012年三季度回升至1.95%,而大型银行在2012年增长更明显,中小型银行排名依次靠后,近两年内,基本维持在1%的水平。

值得注意的是,中间业务收入对推升银行业绩仍存在不确定性。尤其是《多德-弗兰克法案》对银行业施加了诸多限制措施,预计将对债券市场、衍生品市场和场外交易市场造成负面影响。以高盛为例,2008年9月,高盛等投行为获得美联储提供的流动性,转变为银行控股机构,因此也被纳入“沃克尔法则”的监管范围。高盛自营交易收入约占集团总收入的10%,而其他大型银行自营交易收入也大多占集团总收入5%~10%的水平。不过对高盛和摩根士丹利而言,不排除其来申请转回投行的可能性,以避开监管。毕竟2008年的被迫转型主要是为了获得联邦贷款的贴现窗口优惠,而如今,需要援助的时刻已经过去。

成本收入比。美国银行业的营业支出包括经常费用和资产减值损失,即非利息费用。对于大多数金融机构,最主要的非利息费用是雇员薪酬及人事费用。由于近年来银行雇佣高水平人员和从竞争对手处挖走阅历丰富的高级管理人员,这一费用迅速增长。

美国采用效率比例考察营业支出的水平,这一指标主要考察的是营业支出与净营业收入的比例,数值越低表明效率越高。整体而言,近两年来该指标波动不大,2012年三季度银行业整体为60.38。从不同规模银行情况来看,规模越大,效率比例越高。可见,超大型银行和大型银行在控制营业支出方面具有较明显优势,包括人力资源管理、公司流程管理和实现成本节约等。

第9篇

一、欧洲商业银行组织架构改革的基本趋势

最近10年,欧洲商业银行在业务运行模式上都作了很大改革,在组织架构的设置与调整上,存在三个基本的趋势:

第一,随着市场的发展,西方商业银行的组织架构在不断地变化和调整。

第二,银行组织架构调整的基本方向是跟随市场需求,根据更好地适应客户需要、更有效地节省成本和更有效率地组织推动等原则去确立自己的管理体制,而不是简单的“客户驱动”或“产品驱动”。

第三,在组织架构的调整上,基本的趋势是业务线的调整愈来愈综合、愈来愈简单,过去众多的业务部门都在向两类业务线靠拢:一是商业银行业务,二是投资银行业务,也即一般意义上的零售金融业务和批发金融业务。

从这次访问的情况来看,我们所到访的几家银行在最近几年都在不约而同地改组其组织架构和相应的业务流程,这种现象的背后一定有其经营理念和管理哲学的变化在支撑。

银行的业务如何组织、部门如何设置,实际上大的原则是两个,一是按地区来组织和推动,一是按业务系统来组织和推动。前者是一种横向管理模式,以分行为运作中心,后者是一种纵向管理模式,以总行部门为运行和指挥中心。

过去的银行业,无论是欧洲还是美洲,或者亚洲,几乎无一例外地以地区为中心、以分行为主导,而现在的趋势则几乎完全颠倒过来,改变为以业务战线为主线,强调银行的系统管理,分行的职能被大大弱化,总行业务部门的管理则得到极大的强化。

美国银行业从25年前开始这种改变,欧洲银行业大概从10年前开始这种转变。从银行组织架构的演变趋势上看,欧洲银行是在跟随美国银行业,但从银行业综合化发展趋势上看,则是美国银行业在追随欧洲银行业。

现在,凡是大的银行,特别是国际性的跨国银行,在组织架构设立的思路上都已经转变过来。当然,那些规模小、经营范围和活动地域很受局限的社区银行,像信用社、储蓄银行、住房信贷银行等则不存在这样的问题。

二、欧洲商业银行组织架构重组的主导思想

从总体上看,欧洲商业银行目前的组织架构可以从总分行制、地区总部制、三大部门系统、大总行-大部门-小分行、以业务系统为重心来构建等若干侧面来描述。

1.总分行制

虽然从原理上讲,商业银行在业务拓展的内部架构设置上可以有两种选择,一是采用总分行制,一是采用单一银行制,但从全球范围内的总的发展趋势上看,总分行制已逐步取代单一银行制。原来主要采用单一银行制的美国商业银行也在最近几十年快步转向全面推行总分行制,总分行制越来越成为西方商业银行组织体制的主流。在总分行体制下,西方商业银行的分行就是一个营业网点,这些网点可能很大,也可能很小;可能从事全面业务,也可能只从事有限的几种业务甚至是单一业务。西方银行的分支机构几乎都称“branch”,很少能看到有冠名为“sub-branch”(支行)的。

2.地区总部制

欧洲商业银行根据业务走向、客户分布、地域特征等,在总行与分行之间设立地区总部,并通过这些地区总部强化对全国和全球各地分行的管理,以便更好地满足客户的服务要求和实现银行自身的发展目标。

如德国商业银行把全国划分为20个地区,并设立管辖分行,这些地区管辖分行管理着180个二级分行和600个三级分行,它们实际上就是国内的地区总部。又如德意志银行在海外设有两个总部,一个位于新加坡,管理整个亚太地区,一个位于纽约,管理美国和加拿大的业务。另外,在南非的约翰内斯堡设有一个主要的管辖分行(Main branch),管理整个非洲地区的业务。

3.三类部门系统

欧洲商业银行的部门并不多,但都很大,一个业务部门就是一个业务系统,就是一条战线。银行高度重视部门职能的发挥,在欧洲商业银行的经营理念里,总行对分支机构的管理和控制是通过各职能部门来实现的,离开了总行部门,银行的管理就失去了有效的通道。

欧洲商业银行的所有部门从职能上看可以分为三类:

一是业务拓展系统。它是由市场营销、前台处理和后台处理组成的业务流程运行体系,面对分别由政府、金融同业、公司和个人客户组成的细分市场,并形成相对独立的业务体系。现在,欧洲商业银行的业务系统的重组基本上是按两条线来进行,一条线是零售业务,一条线是批发业务。业务部门的职责是拓展市场、“销售银行”、服务和维护老客户、吸引新客户,直接为银行创造利润。

二是管理系统。现在,大多数的银行都把它们称为“银行管理中心”(corporate center),这包括公共关系(pr)、财务管理(fm)、信贷管理、项目管理、风险控制、审计、法律事务等部门。欧洲商业银行还有两个很特别的部门,一个是规则部门(compliance department),负责落实和满足政府监管机构对银行提出的各种要求;另一个是“变动管理部门”(change management department),专门负责银行的战略制定与实施、负责例外情况的处理。近年来,亚洲部分国家的商业银行也开始设立类似的部门。

在德意志银行,总行管理部室的主要职责被界定为4项:制定规章制度(rules);制定业务服务标准和规范(standards);制定工作指引(guides);负责检查、督导全行各业务系统、各部门对前3项的执行和落实情况(auditing,check)。

在2000年年底的机构改革中,它们又精简了总行的管理部门,将其部门由原来的30个减少到12个,目前的部门包括股权管理部、公司发展部、行内协调部、公共关系部、投资者关系部、法律部、新闻部、税收管理部、审计部、风险控制部等,这些部门都不直接从事业务的操作,跟业务系统是分离的,只是负责对业务系统进行管理和控制。德意志银行将这些部门统称为“银行管理中心”(corporate center)。

在总行部门的工作人员也由7000人减少到600人。这些管理部门有些较大,有些则很小,如法律部,只有3个人,但他们要负责制定相应的政策、负责总行的法律事务、负责管理分散在总行各业务系统和世界各地的2000多名律师。

三是支持保障系统。它包括信息技术(it)、人力资源(hr)、研究与发展(r&d)、后勤保障(logistics)等部门。当然,现在有越来越多的欧洲商业银行从节省成本和提高服务效率的角度出发,将支持保障系统中的部分功能外包出去。

在这三个部门系统之外,商业银行实际上还有一个“统帅三军”的决策指挥系统,即银行的董事会和负责日常管理的行长班子及执行机构。

欧洲商业银行的部门设置、业务配合通过上面勾画的三条线展开。主线是业务发展,通过业务发展服务客户、吸引客户,这是银行的第一工程,是银行生存和发展的基石。另一条线是管理系统,这是银行的左翼,是业务部门的制动系统。这一类部门用专业眼光建议甚至决定哪些事情该做,哪些事情不该做;评价哪些事情做得妥当,哪些事情做得不妥当。第三条线是支持保障系统,这是银行的右翼,是业务部门的加油系统。如信息技术部门负责电子设备和技术保障与更新;研发部门研究银行业务前景、行业发展状况与趋势、地区市场分析等问题;人力资源部门招聘、配置、考核和管理员工,解雇富余人员和不称职员工,为员工提供保障计划和实施方案。三条线职责明晰,分工清楚,各自都努力以服务者的身份做好本职工作,既服务于客户,又服务于行内其他部门和相关的机构。

4.大总行、大部门、小分行

欧洲国家的商业银行,特别是跨国性大银行,目前都采取“大总行、大部门、小分行”结构。商业银行的分行很多,但不一定很大,职能一般单一,很多业务集中在总行的部门完成。“大总行”通过“大部门”来体现,部门内汇聚了主要的业务专业人才,分工细、专业性强。这种结构的形成一方面是出于提高效率、控制风险、降低成本的需要,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信息技术飞速发展为各项银行业务的专业化、集中化、工厂化处理提供了现实可能。在以信息技术飞速发展为支撑的新经济时代,客户同银行之间的绝对距离有多远已不再重要,资金划转的零时差已经消灭了“在途”的概念,“不方便”在越来越多的场合下不再是一个合适的借口。

5.以业务体系为重心建立组织架构

以业务体系为重心建立商业银行组织架构的基本要求是,发挥专业特长,节省人力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其基本的原因有四个:

第10篇

也是入世后我国银行业面临的形势。基于这一认识,我国银行业要放松金融管制,逐步取消分业经营限制,积极推动银行业的并购重组,

倡导特色银行,加速推进银行业的电子化、网络化、透明化,重塑监管体制,构建功能性金融监管。

[关键词]wto我国银行业改革对策

[作者简介]××(1965-)女,研究生毕业,湖南××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金融理论与金融改革。

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经济一体化和金融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新技术尤其是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全球银行业竞争日益加剧。在此背景下,全球银行业发展已明显呈现出五大趋势:金融管制放松、银行业通过并购走向巨型化、银行业务全能化、国际化、电子网络化。这是我[本文转载自国金融改革面临的大形势。入世后,我国金融将进一步融入国际金融体系,五年过渡期后,国内金融市场将对外高度开放国内金融市场同时也就是开放的国际金融市场。因此,顺应全球银行业的发展趋势,已成为入世后我国银行业改革与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

一、全球银行业的发展趋势

(一)金融管制放松,银行监管精细化。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际银行业的激烈竞争,资本持有者对多样化和综合化金融服务的需要,推动着发达国家政府放宽对金融领域、特别是对银行业的管制,纷纷打破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分业经营的局面。进入90年代后,随着美国、日本、欧共体等主要国家金融改革方案的实施和生效,各国金融业的发展越来越多地渗入市场化和国际化因素。随着金融管制的放松,国际银行业的监管也日趋精细化。这主要表现在:一是金融监管手段现代化。各国普遍运用计算机辅助管制,尤其是实时清算系统在银行监管中得到普遍的运用。二是监管内容标准化和规范化。这主要体现在巴塞尔委员会公布的文件中,尤其体现在《资本充足协议》和《有效银行监管的核心原则》中。三是重视内部控制制度的监管。不再一味强调外部管制,而是转向内外监管结合,更加注重调动和发挥银行自身的积极作用。四是扩大信息披露,充分发挥市场约束作用。五是加强对金融集团的监管。

(二)混业经营,银行业务全能化。80年代以来,经济金融全球化导致了国际金融市场的激烈竞争,加上金融自由化、金融创新的冲击以及金融管制的放松,各类金融机构之间业务相互交叉与渗透不断加剧。进入90年代以后,西欧和日本等国的商业银行已经已突破传统的分业界限,业务范围向投资、保险等领域扩展,银行业务综合化趋势日益明显。受来自西欧和日本等国银行业的竞争压力,90年代以后,美国商业银行加快了改革步伐。1999年底,美国通过了《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允许商业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相互涉足对方领域从而彻底结束了《格拉斯--斯蒂格尔法》对美国66年的统治,标志着混业经营已成为国际银行业发展的大趋势。

(三)银行业通过并购走向巨型化。全球金融市场的激烈竞争,推动了银行业的收购与兼并。从90年代初开始,全球银行业的购并整合热浪滚滚,购并规模愈来愈大,涉及的领域愈来愈宽。据资料统计,91年至92年,93年至94年,95年至96年,97年至98年,全球银行业购并总值分别为847亿美元、832亿美元、2080亿美元及5342亿美元。全球1000家大银行的资产规模已从90年的19万9000亿美元,增至99年的25万5000亿美元,10年间增长78.4%,并且仍保持着强劲的增长势头。与以往购并浪潮颇为不同的是,此轮购并活动的主要动因,是混业经营发展所带来的全能化银行的出现与金融控股公司地位的确立,使银行业的购并活动广泛涉及金融领域的银行、证券、基金、保险等行业彻底打破了传统银行业务与其它金融业务的界限,将商业银行、投资银行甚至新发展的网上银行运作方式紧密地融合起来。由此而诞生了一个又一个的金融"巨无霸"。

(四)银行业电子网络化。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为金融服务电子化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进入90年代以来,国际金融领域的电子化、自动化、现代化的金融服务系统基本全面形成,银行活动将先进的电子科学技术广泛应用于存款、提款、转账、汇兑、查账、交换控制、金融买卖交易和咨询等金融服务领域,并将银行和客户、银行与银行、客户与客户联结成一个电子网络。伴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在加紧实现金融系统的电子网络化,网络银行也应运而生,并成为世界银行业发展的基本趋势。据美国联邦保险局统计,1993-1998年,美国传统银行的资产递增率为8%,而美国网络银行的资产递增率为53%。英国保诚保险集团旗下的egg银行成立不到一年,通过互联网已吸存67亿英镑。与此同时,传统银行发展网上银行也正成为新的时尚。银行业电子网络化已成为国际银行业的基本趋势。

(五)银行经营国际化。80年代以来,金融管理的放松、银行经营风险的加大、金融工具的不断创新、全能制银行的兴起以及跨国结算体系的发展,无一例外地导致银行经营国际化趋势的不断加快。银行经营的跨国界发展,不但加速了国际资本流动及新的金融工具和技术的广泛运用,而且加速了金融市场的全球化进程。90年代以来,银行经营的国际化进一步向全球化发展,并逐渐形成银行国际业务与国内业务的合理分工,即大银行在国际金融市场上竞争,中小银行则在国内金融市场上发展。即使在同一个集团内部,不同机构之间也有类似?quot;分工"。当然,这种分工并没有严格的界线,更没有切断资产在国内和国外的流动。应该说,随着墨西哥和亚洲金融危机对边界经济的影响日渐淡化和消除,以及国际金融监管的不断加强,各国银行业将不断开拓新的国际业务领域,跨国银行将对海外融资结构进行必要的整合,减少传统贸易融资业务,增加投资银行业务;同时,必将增加其表外业务比重,提供东道国不能提供的服务,进一步推进金融国际化进程。

二、全球化背景下我国银行业面临的挑战

(一)传统分业经营体制面临金融集团化的挑战

我国银行业实行分业经营体制,银行业务范围狭窄,利润无法保证。而国外银行业大都是综合经营的全能银行或金融集团,其集团化模式已冲破了传统银行、证券、保险分业经营的界限,既涉足传统商业银行业务,又涉足现资银行业务、保险自营及经纪业务,是跨行业的综合性经营。这就必将对我国银行业造成巨大冲击。尽管在入世后的5年过渡期内,对于进入我国的外资金融机构仍可能限制其经营业务,使其只能从事一个行业的经营,但由于外资金融机构可以利用其境外的后援体系,外资金融机构集团化综合经营趋势仍能发挥作用因此,我国银行传统的分业经营将面临金融集团化的强大挑战。

(二)分业监管体制面临金融业务创新与业务交叉经营的挑战

由于金融业混业趋势加强和金融业务创新,我国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相互融合和渗透,目前,已有不少业务突破分业经营界限。

其主要有:允许证券公司和基金管理公司进入同业拆借市场进行拆借、债券回购;允许券商以股票质押从商业银行取得贷款;允许保险公司进入银行间债券市场进行日购交易;允许保险基金以购买证券投资基金形式进入股市等。各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从事债转股等业务,实际上也是把商业银行与投资银行业务连接起来。因此,在金融业务不断创新、业务交叉趋势加强和我国已正式成为世贸组织成员的前提下,我国现行的分业监管体制面临着三大难题:一是金融监管难度加大;二是存在监管不到位或监管真空;三是存在各监管机构互相争夺权力

或发生事故时互相推卸责任的可能。这是我国分业监管体制面临的新挑战。

(三)粗放型的行政式监管方式面临挑战

目前我国金融监管方式不适应加入世贸组织后复杂的金融监管环境。我国目前金融监管方式主要是粗放型的行政监管方式,银行监管重视现场监管,不重视非现场监管,在金融监管中往往运用人海战术,依赖查账发现问题。商业银行缺乏合理的内部治理结构,缺乏自我约束、自我管理的机制,内部监管行为表现往往流于形式。同时,也缺乏行业自律组织。中央银行的监管方式是监管银行业务而不是监管商业银行的内控机制。这种金融监管方式缺乏弹性,很容易把银行管死。因为随着我国金融业的对外开放,金融机构的业务创新不断发展各种不同类型的金融机构的区别会越来越模糊,只有监管金融机构的内控机制,才有利于促进金融机构的金融创新活动,同时又有利于控制金融风险。

三、入世后我国银行业改革与发展对策

(一)放松金融管制逐步取消分业经营限制。只有由金融机构根据自身的核心优势,确定其业务范围,选择全能型或专业型发展模式以充分实现其规模经济、范围经济和专业分工经济效益,才符合金融业发展的内在规律性。取消分业经营的限制可分二步进行:第一步,根据金融机构的资本金实力、管理效率、风险控制能力和自律能力等多项指标,允许有条件的金融机构扩大业务范围或自主经营,不搞"一刀切"。第二步,对现有金融法律进行全面修改,彻底取消分业经营限制。

第11篇

社区银行的界定

在充分借鉴已有研究的基础上,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2012)对社区银行进行了如下的界定,“社区银行主要在有限区域内从事存贷款业务,并依赖于关系融资方法,通过与客户之间建立长期稳定的联系来获取特定的信息”。在判别标准上,FDIC提出了以下几个量化指标:(1)资产规模在2010年底少于10亿美元;(2)贷款与总资产之比大于33%;(3)核心存款与资产之比大于50%;(4)分支机构数量多于1家,但不超过75家;(5)分支机构设立的州不超过3个;等等。

不过,与其本来涵义相比,目前国内所指的社区银行,并不是针对机构的整体属性,而只是关注对社区客户所提供的服务本身。目前在这一领域中备受关注的几家银行,在机构属性上(从规模、业务结构以及客户结构来看)与真正意义上“社区银行”相去甚远。

不管概念上如何去判定,对“社区银行”关注度的上升,反映了中国银行业在过去一段时期中的一个重要趋势,即普遍加大了对零售银行业务的发展力度。这一调整背后的逻辑不难理解:一方面,市场竞争日渐加剧,银行在拓展传统大企业客户时所面对的挑战(来自其他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越来越多,议价能力和获利空间为此受到较大削弱,亟需拓展新的客户和收入来源;而另一方面,随着中国经济持续增长,居民人均收入水平不断提高,对金融服务的需求(无论是总量还是类型)出现了爆发式的增长,零售银行业务的市场潜力开始逐步显现。在这种背景下,更多的银行(特别是之前更侧重大企业客户的大型银行)试图介入小银行的传统领地,拓展所谓的“社区银行”服务,已成为很自然的战略选择。

不过,尽管发展的方向是确定的,但有一些问题,比如,“社区银行”业务的经营状况究竟如何?与一般意义上的银行业务相比,竞争优势何在,潜力到底有多大?大银行在这一领域的迅猛发展会带来怎样的后果等等,仍待进一步探讨。有鉴于此,本文试图回顾美国社区银行业在过去一段时间的演进轨迹,对相关问题做一个系统的梳理,以期对中国银行业(特别是地方小银行)的发展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

美国社区银行业概貌

根据上述FDIC的界定标准,截至到2011年底,在FDIC投保的社区银行共有6794家,比1985年减少8869家。考虑到同时期内新成立的社区银行为1740家,26年间,美国社区银行数量累计减少超过10000家,占1985年全部社区银行数量的67.73%。与此同时,大银行(非社区银行)的数量同样有所减少,从2238家下降到563家,扣除新增牌照,累计减少1921家,下降幅度更是高达85.83%。银行数量大幅减少,反映了美国银行业竞争加剧、市场份额日渐集中的趋势。

银行数量减少大致可以分为四种类型,即破产倒闭、合并、被兼并以及其他因素。其中,绝大多数破产倒闭都发生在20世纪80年代末的储贷协会危机和2008年至今的次贷危机期间。合并与兼并的高峰则出现在80年代中期和90年代中期,都是经济发展相对较快的时期。90年代中期之后,社区银行合并的步调大幅减缓(见表1)。

银行数量急剧下降意味着行业集中度大幅上升。从1985年至2011年,美国银行业总资产从3.7万亿美元上升到13.9万亿美元,增长近4倍,大型银行的扩张速度则远远超这一水平。目前美国最大的4家银行集团,即美洲银行(BOA)、摩根大通(JP Morgan Chase)、花旗银行(Citigroup)和富国银行(Wells Fargo)在1984年的资产总额约为2280亿美元,市场占比约为6.2%。而到2011年末,4家银行的资产总额已达到6.1万亿美元,增长近30倍,市场份额高达到44.2%。

与大银行的迅猛扩张相对应,以社区银行为主体的小银行的市场份额则明显下降。1984年,社区银行的资产规模占全部银行业比重约为38%,到2011年则下降到14%。从时间上看,80年代后期和90年代早期,社区银行的市场份额下降较快,与银行业危机直接相关。在平均规模上,社区银行与非社区银行之间的差异明显扩大,1984年,非社区银行的平均规模约为社区银行的12倍左右,而到2011年,非社区银行的平均资产规模达到214亿美元,而社区银行的平均规模仅为2.9亿美元,二者间的差距扩大到74倍。

从网点数量看,社区银行的占比也明显下降。特别的,在所考察的时期内,与大银行网点数量持续增加相比,社区银行的网点数量则一直呈稳步减少态势。网点总量从1984年的43680家下降到2011年的35851家,每家机构的平均网点数量略有上升,从3.3家增加到了5.3家。而非社区银行的网点总量则从1984年的40658家稳步上升到2011年的62329家,每家机构的平均网点数,从17.2家大幅增加到111.7家。

社区银行的经营特点

传统上,社区银行是以零售业务(小微企业与个人)为主,并以关系融资作为风险控制的主要手段。不过,在过去二十多年中,随着银行竞争日趋激烈,特别是大银行在零售业务领域的急速拓展,极大地挤压了传统社区银行的生存空间,不得不通过业务调整加以应对。总体上看,在此过程中,社区银行的风险偏好明显上升,一是资产平均期限有所延长,通过期限错配加大来提高收益;一是在零售业务以外,积极拓展工商企业(特别是房地产)业务,这与大银行的调整方向正好相反。1984年,零售贷款(含对个人的住房抵押贷款)占社区银行全部贷款之比为61%,到2011年末,下降到36%,而同一时期,大银行的零售贷款占比则从35%上升到了54%。

更具体地分析,在几类主要贷款中,社区银行的抵押贷款、消费贷款占比明显下降,对工商企业贷款则保持平稳,与此同时,商业地产贷款占比则大幅提高。与之相对应,大银行的抵押贷款与零售贷款占比稳步上升,商业地产贷款略有下降,而工商业企业贷款则大幅下降,其他资产(含证券投资)占比则明显上升。从资产配置情况看,社区银行的业务模式相对传统和单一,对信贷的依赖程度甚至还有所提高,而大银行资产多元化的趋势相对明显。

由于机构数量众多,且所处的地区间差异也很大,社区银行的业务侧重也有很大的分化。根据不同机构的业务特征,FDIC将社区银行划分为7种不同的类型,即抵押贷款类(个人抵押贷款占总资产比重超过30%)、消费信贷类(信用卡等消费信贷占比超过20%)、商业地产类(商业地产信贷占比超过30%或房地产开发贷款占比超过10%)、工商企业贷款类(工商企业贷款占比超过20%)、农业贷款类(农业贷款占比超过20%)、多专业类型(符合前述5种类型标准的两种以上)以及非专业化类型(不属于任何一种类型)。从发展趋势看,在1984~2011年期间,商业地产类机构数量占全部社区银行的比率从2%大幅上升到24%,工商企业类机构和消费信贷类机构则明显减少,占比分别从11%和9%下降到2%和1%。

社区银行的业绩状况

用税前资产收益率(ROA)比较,在90年代中期之前,美国社区银行的经营状况与大银行基本持平,但在之后的时间里,其经营效率方面的劣势日益明显,差距逐渐加大(见图1)。到次贷危机期间,两类银行的收益都出现了大幅下降。平均来看,在1985~2011年期间,社区银行平均税前ROA为1.05%,显著低于大银行的1.31%,也低于银行业整体平均水平(1.25%)。

对利润作进一步的分解后,可将社区银行与大银行之间的盈利差异归结为几个主要原因:一是社区银行收入结构相对单一,非利息收入占比较低,缺乏收入增长的来源;二是利率市场化所导致的存贷利差收窄,对社区银行收入产生了更大的冲击;三是社区银行与大银行的经营效率差距日渐扩大。

从收入结构角度考察,社区银行的非利息收入占比明显低于大银行(见图2)。在1985~2011年期间,社区银行非利息收入与总资产之比为0.85%,远低于大银行的2.05%。究其根本,是因为社区银行业务模式单一,拓展非利息收入的能力相对有限。从与大银行的分项比较来看,除了储蓄账户服务收费与大银行大体持平外,在信托收入、金融市场收入、服务收入以及证券化收入方面,社区银行都明显偏低。

从趋势上看,受利率市场化的影响,从90年代早期开始,美国银行业的净利差水平一直在稳步下降。尽管在大多数时间里,社区银行的净利差都高于大银行,但由于收入结构的单一性,净利差收窄对其产生的冲击明显高于大银行。

在经营效率方面,社区银行与大银行的差距日益扩大。以效率比率(Efficiency Ratio)来衡量(非利息支出除以营业净收入),在考察期内,社区银行的经营效率在90年代中期之后开始逐渐降低,而且,与大银行之间的差距开始逐渐扩大,并在次贷危机爆发之初达到最大。根据效率比率的构造,可以从两个角度来解释社区银行经营效率的下降,一是非利息支出相对较高;二是总收入增长相对较慢。从实际数据来看,收入结构单一导致总收入增长缓慢,应是更主要原因,这说明,在过去20多年中,银行业范围经济的特征在不断增强。

社区银行的风险与资本

当然,尽管整体业绩表现落后于大银行,但社区银行仍具有一些明显的比较优势,特别是信用风险相对较低(见图3)。在考察期内,社区银行的坏账损失(核销率)全面低于大型银行,在信用卡、个人住房按揭、农业贷款和消费信贷方面更显突出,信用成本仅为大银行的一半左右,甚至更低。这一情况,反映了社区银行所倚重的关系融资技术,在特定领域的风险防控方面有其独特优势。

尽管实际信用损失较低,但社区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却长期高于大银行,或许除了覆盖风险外,社区银行将持有较多的资本作为增强客户信心的一种手段。从趋势上看,从90年代初开始,美国银行业整体的资本充足率迅速上升,这与巴塞尔协议实施有直接关系。相比较而言,社区银行平均的资本充足率水平更高,基本维持在15%以上,高于大银行的13%左右。次贷危机爆发之后,大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大幅提高,二者间的差异显著缩小。

留存收益和外部融资是银行获得资本金的两个主要渠道,相比而言,社区银行更依赖于收益留存,大银行外部融资占比则相对较高。在1984~2011年期间,留存收益在社区银行总资本中占比到了48%,而同一期间,大银行资本金构成中留存收益只占29%。从时间趋势来看,在经营平稳的时期,留存收益是社区银行资本的主要补充渠道,而在经济波动较大,特别是危机时期,银行盈利能力大幅下滑,内源融资能力下降,对外部融资的需求明显增强。此外,在银行发展较快的时期(如兼并),也会有较大的外部融资需求。

在外部融资方面,除了传统的股权融资外,美国监管当局还允许银行发行信托优先证券(Trust Preferred Securities,TruPS)来补充资本,在次贷危机爆发前,此类证券成为美国银行业募集资本的重要途径。尽管在规模上,社区银行发行的TruPS与大银行不可同日而语,但在2000~2007年期间,通过TruPS募集的资金仍占到了社区银行外部融资的一半。针对一些规模较小,不能在公开市场直接发行TruPS的社区银行,一些投资银行还开发出了相应的担保债务凭证(CDO)工具,将其进行打包发售。

2007年之后,次贷危机的爆发对TruPS市场造成了致命打击,市场规模急速萎缩。此外,“巴塞尔协议Ⅲ”也对银行资本做出了更为严格的界定,大大削弱了TruPS的价值。为此,2007年后,美国政府设立了两个计划来为银行进行临时性资本补充,一个是2008年启动的不良资产处置计划(TARP),在该项目下,财政部专门成立一个资本购买计划(CPP),用于直接购买金融机构的资本,其中也包括社区银行。另一个则是2010年创立的小企业信贷基金(SBLF),该基金中,有300亿美元可用于购买社区银行的资本,以改善小企业的信贷可得性。

总结与启示

总的说来,在过去20多年中,因外部环境的剧烈变化和几次金融危机的冲击,美国银行业经历了深刻的变化,其中最突出的趋势是银行业集中度明显上升,大银行(特别是超级大银行)的市场份额大幅提高。与之相对应,以社区银行为主体的小银行的生存空间则受到较大挤压。概括起来,在此期间内,社区银行所面临的挑战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大银行的“社区化”转型,直接侵蚀了社区银行的传统领地。随着信息技术及其应用的不断发展,“社区化”业务中所存在的信息不对称的障碍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缓解,这为越来越多的大银行介入该领域提供了便利,同时,大银行在资金成本以及运营效率上的比较优势开始逐步显现,导致竞争日渐激烈。

第二,利率市场化对社区银行造成较大的负面冲击。从90年代早期开始,美国银行业的净利差水平一直呈稳步下降趋势。当然,由于目标客户议价能力上的差异,在大多数时间里,社区银行的净利差水平都要高于大银行,但由于客户需求和收入结构相对单一,受利率市场化的影响却更为明显。

第三,城市化水平提高也削弱了社区银行的客户基础。在考察期内,美国人口向大都市区聚集的趋势仍在继续,且保持了较快的速度。对于机构分布和业务重心主要在小型县域和农村地区的社区银行来说,这一变化意味着客户以及业务机会的持续流失。

第四,互联网金融发展也带来了一定的冲击。广义上的互联网金融,既包括网络技术在银行业服务中的广泛引用,也包括近来比较受关注的互联网企业对金融业的渗透。总体上,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极大地拓展了金融服务的地理区域,克服了传统银行服务在距离上的不经济,由此给客户提供了更多的转换服务机构的选择。在这种新的环境下,社区银行网点下沉的优势将受到较大的挑战,考虑到互联网渠道极低的成本,这种潜在威胁或许相当严重。

当然,在面临众多挑战的同时,我们也能看到社区银行所具有的一些独特优势,特别是其所倚重的关系融资模式,在现代银行业的竞争中仍显现出了旺盛的生命力。凭借这种融资模式,社区银行在局部市场(尤其是农村市场)上仍占据主导地位,市场份额远高于大型银行。而同时,在信用风险的控制上,社区银行的表现也全面优于大型银行,坏账成本相对较低。

尽管并没有明确的“社区银行”分类,我国数量众多的地方中小银行(包括大部分的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以及村镇银行在内)基本都具备社区银行的主要特征,如服务对象以本地客户(中小企业和个人客户)为主,业务模式相对传统,更依赖重视客户“软信息”的“关系融资模式”,等等。长期以来,这些中小银行都是支持我国地方经济,特别是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也是我国银行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推进、市场准入放松以及大型银行的“社区化”战略,中小微企业及零售客户领域的竞争开始日趋激烈,而且,城镇化进程的持续推进,也给部分地区的中小银行形成了较大的挑战。所有这些,与美国银行业曾经的经历并无二致。考虑到以上这些趋势在未来仍将持续甚至强化,那么,美国社区银行业在过去二十几年中的变迁,或预示着我国中小银行未来发展的轨迹,为此,中小银行自身以及监管部门都需提早研究和应对。

从小银行自身来讲,一是利用关系融资模式的优势,以差异化的产品和服务夯实客户基础,以应对市场竞争;二是提高业务能力,适度拓宽非利息收入来源,优化业务结构;三是强化精细化管理,提高运营效率;四是要建立和完善符合现代商业银行发展要求的股权结构和公司治理制度,拓展资本金补充机制,为长期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第12篇

趋势之一:沿海地区和中心城市将成为争夺的焦点。

该报告认为,外资银行进入中国抢摊布点,不是像中资银行那样依照中国的行政区划来设置机构并对其作相应的定格。它们首先考虑的是某地区未来可预见的经济发展状况以及该地银行业务发展的潜力。可以肯定的是,经济发达、环境配套、管理规范的沿海地区和中心城市将会成为中、外资银行争夺的焦点。

趋势之二:外资银行会倚重网络银行,并通过并购方式进入中国市场。

该报告指出,外资银行进入中国市场后,不可能大面积铺设营业网点,而网络银行则以其快速、廉价、超地域等特点弥补了他们在这方面的不足。但是短时间内,外资银行对网络银行的冲击不会很大,因为网络银行的客户和交易量基于一家银行原有的客户基础。

趋势之三:更加致力于中间业务全面竞争。 该报告认为,外资银行会利用其高超的产品创新能力、良好的市场营销能力和先进的资金运营能力抢占市场。而中间业务如结算、、个人理财等方面的竞争将加剧。可以预见,随着外资银行业务范围的拓展,作为其优势业务的国际结算和外汇贷款,对中资银行尤其是对中国银行会造成巨大威胁。

趋势之四:争夺优质外资公司以及优质中资公司。

该报告指出,外资银行必然会将有限的资源用于对优质客户的争夺。相信外资银行会将目标锁定在:世界500强在华企业、跨国集团分支公司、信誉良好的三资企业、部分经营情况不错的国有和民营高新技术企业。外资金融机构在汽车消费贷款市场上具有较强的竞争能力,对中资银行的冲击将会比较明显。而东亚银行等外资银行在楼宇按揭业务方面明显强于中国的银行,中资银行这方面业务将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趋势之五:人民币业务竞争将比外汇业务竞争更激烈。 报告说,随着人民币业务的逐步放开,外资银行的人民币资金实力也会不断增强,其综合资金成本会有所下降。一旦本外币的利率差扩大到一定程度,外资企业对中资银行的人民币贷款需求有可能出现停滞甚至萎缩。相反,外资企业对外资银行的外币贷款会出现强劲的需求,很可能导致中资银行在本外币市场份额的下降。

第13篇

关键词:商业银行;利润效率;傅里叶柔性函数

Abstract:The operating efficiency of commercial banks has become a focus in recent years. This paper attempts to estimate the efficiency of China’s banking industry by introducing the Fourier flexible function model,which provides a more efficient way to estimate the operational efficiency of commercial banks. The empirical results show that:Fourier function model is better than the trans-log function;estimated mean efficiency of China's commercial banks is 0.9466 in1999―2009,higher levels of overall efficiency.

Key Words:commercial bank,profit efficiency,Fourier flexible form function

中图分类号:F830.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2265(2011)11-0012-06

一、引言

随着我国金融业全面对外开放,众多外资银行纷纷在国内开设分支机构,再加上最近中小商业银行及部分城市商业银行的规模扩张,我国银行业的竞争程度日益激烈。如何在激烈的竞争中成功立足是各家商业银行必须解决的问题。效率是衡量商业银行竞争力的核心指标,一家商业银行效率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其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近年来,随着银行业在一国经济增长中的作用愈加突出,国内外理论界和实务界开始更多地关注银行业的经营效率。

关于我国银行业的效率水平,国内学者已经进行了不少有益的研究。银行效率的测算方法主要包括参数法和非参数法两种,我国学者在商业银行效率测算中也主要采用这两种方法。非参数法的主要应用为DEA分析方法,它的优势在于不需要对生产函数作出特殊的假定,但在应用中却无法考察随机因素对效率水平的影响。参数法主要采用随机前沿分析方法(简称SFA),是由艾格纳等(Aigner等,1977)和梅森等(Meeusen等,1977)提出的,在估计中包括了参数效率边界、非负的效率项以及随机误差项。效率的衡量可以通过成本函数、生产函数等多种形式。在SFA方法中,通常假定效率损失服从特定的分布,一般假设为服从半正态分布;随机误差项也服从特定的分布,通常假定为服从正态分布。SFA方法的不足在于需要对函数形式作出假设,如果函数形式存在误差,则测算的效率将会存在偏差。姚树洁(2004)、迟国泰(2005)、徐传谌(2007)、王聪(2007)、张健华(2009)等采用了不同形式的SFA方法,对我国商业银行的效率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股份制银行的效率水平相对较高。

在我国的SFA方法研究中,函数主要采用超越对数函数形式(Trans-log Function)。超越对数函数在相关文献中使用最为广泛,并且模型构造上的柔性特征令其对于潜在的成本结构和生产技术结构的限制较少。傅里叶柔性函数作为理论上超越对数函数形式的改进,具有更广泛的适用性,如徐传谌(2007)认为傅里叶柔性函数可以对数据给予更好的适应性。本文的主要贡献在于:通过扩大样本容量,采用傅里叶柔性函数模型测算我国银行业的效率水平,并与传统的SFA测量方法作比较分析,从而降低效率水平测量的误差,更加精确地测算我国银行业的效率水平。

二、模型介绍及变量说明

由于我国银行业受到许多扰动因素的影响,因此银行业效率水平达到最优生产边界的可能性较低,必然会存在一些影响其达到最优边界的随机因素。鉴于本文的研究对象为商业银行的效率水平,为了控制随机误差对效率水平的影响,采用SFA方法可能会更加恰当。在测算效率时,本文采用随机前沿利润效率函数,具体形式选用傅里叶柔性函数。

(一)傅里叶柔性函数

在SFA方法中,许多学者尝试更加灵活的函数形式,从而满足不同数据的要求。伯杰和德扬(Berger和DeYoung ,1997)发现,傅里叶函数形式与真实的边界水平较为符合。此外,吉拉尔东等(Girardone等,2009)也采用傅里叶模型对欧洲银行业的效率水平进行了测算。

随机前沿利润函数形式为:

其中,E代表项数,J代表近似程度,E和J决定了傅里叶多项式的总项数; 为产出和投入向量经过变换后组成的向量; 为缩放因子,从而保证投入价格和产出数量在区间 范围内。

(二)投入指标选取

在随机前沿法分析中,投入产出指标选取是否恰当是正确测算效率的关键。鉴于本文的主要目标是测算中国银行业的利润效率水平,本文的投入指标主要选用利息费用和营业费用。在产出指标选取上,将贷款和其他盈利资产作为产出指标。这样,一方面考虑了中国商业银行贷款业务为主的现实情况,另一方面,考虑了中国商业银行非贷款资产的业务特征,有助于合理分析我国商业银行的效率水平。

在测算效率之前,首先将投入指标、产出指标以及利润指标标准化,按照形式(5)分别对P1、P2、Q1、Q2、TP各个变量进行标准化处理。标准化处理后,并不影响效率水平的测算,但是可以解决样本值为负值的情况。

本文采用随机前沿法估算商业银行的利润函数模型,商业银行利润函数超越对数函数模型见(6)式:

其他变量和约束条件与超越对数函数模型相同。

(三)样本数据选取

本文数据选自Bankscope数据库,包括1999―2009年中国境内143家银行的数据,由于有些银行部分年份数据缺失,因此样本总数为671个,样本为非平衡面板,但并不影响结果的分析。主要统计指标包括净收入、总资产、贷款、其他盈利资产、利息支出、营业费用①。

三、银行业效率水平测算

(一)函数估计结果

在随机前沿利润模型中,使用最大似然估计法,分别对模型(6)和模型(8)进行估计,得参数估计值见表3。

从超越对数函数模型和傅里叶函数模型的LR统计量可以看出,傅里叶函数模型拟合效果要优于超越对数函数模型。为了更加精确地比较超越对数函数模型和傅里叶函数模型的估计结果,采用似然比检验方法进行了分析。通过计算,得出LR统计量为39.96,在自由度为10的条件下,拒绝原假设,即傅里叶函数模型要优于超越对数函数形式。

从模型(8)的回归结果观察可以发现,方差参数 的估计值为2.0815, T值为336.58,说明 的参数估计值在统计上是显著的。 参数估计值较大,意味着效率项 对产出具有显著的影响,说明总误差项大部分由效率项 引起。因此,可以采用随机前沿函数进行估计。

(二)效率测算

全部样本中商业银行的利润效率估计均值为0.9466,总体效率水平较高。1999―2009年,国有银行效率均值为0.9296,股份制银行、城商行、农村商业银行和外资银行的效率均值分别为0.9547、0.9407、0.9545、0.9354。效率均值水平最高的为股份制银行,其次分别是农村商业银行、城商行、外资银行,最低的是国有银行。这可能是由于股份制银行上市时间较早,具有较强的盈利动机,追求利润最大化是其经营的主要目标。同时,伴随着运营体制的不断完善,在我国商业银行日渐激烈的竞争环境下,股份制银行的竞争优势逐渐体现。我国国有银行的经营效率水平最低,这可能是由于历史原因造成的。我国国有商业银行改制时间较长,同时还承担了一些原本的政策性目标和一部分社会责任。盈利虽然是国有商业银行的主要经营目标,但是其同时需要积极配合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如农业银行长期支持“三农”经济发展,因此不同程度上影响了其盈利水平。农村商业银行的效率水平仅次于股份制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尤其是农村信用社长期因为低效率水平而成为关注的焦点,而本文的测算发现农村商业银行效率水平并不低。可能由于本文农村商业银行的样本总体容量较小,无法反映所有农村商业银行的情况,但是部分农村商业银行取得了较高的效率水平,说明商业银行可以通过不断完善和发展,在农村地区取得较高的效率水平。城商行由于主要在区域内经营,熟悉当地的运营环境,效率水平较高。外资银行由于在中国成立时间较晚,经营时间较短,网点较少,因此总体效率水平要低于股份制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和城商行。但是,作为外资银行,具有较高的管理技术水平,随着经营时间的增长,其竞争优势将逐渐体现,从而提高自身的效率水平。

四、各类商业银行效率趋势分析

我国商业银行效率水平总体保持了上升趋势,但由于商业银行的所有制以及经营体制的不同,各类商业银行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别。因此,对商业银行进行分类分析,将有助于发现我国商业银行效率的演进趋势。

(一)国有银行

在1999―2009年,国有银行效率水平保持了良好的上升趋势。从各家国有银行的趋势图可以看出,2002年是一个分水岭。2002年之前,国有银行效率水平低于全国银行的平均效率水平,2002年之后,我国国有银行业效率开始接近全国银行效率平均水平。自2002年我国加入WTO后,金融业开放速度开始加快。国家开始积极推动国有银行的转型,通过剥离国有银行不良资产、注资等方式,改善国有银行业的经营结构,完善国有银行的股权结构和激励机制。从图1中可以看出,2007年国有银行效率水平有所下降,可能由于美国次贷危机的发生,间接对我国银行业产生了冲击,导致了国有银行效率水平有所下降。但是,伴随着2008年一系列经济刺激政策的出台,我国国有银行的效率水平逐渐恢复到危机前水平。

在国有银行中,交通银行的效率水平相对较高。从图1中也可以看出交通银行的效率水平领先于其他国有银行。1990年,交通银行就实现了股份制运营,内部治理结构完善,因此其效率水平较高。建设银行在经营中取得较高的效率水平,尤其是2002年之后,保持了良好的增长趋势。中国银行效率水平在2007年之后发生显著变化,效率有所降低。外汇业务是中国银行的主要业务之一,并且中国银行国际业务较多,2007年次贷危机中中国银行受到的波及最大。国有银行中,效率水平最低的为农业银行。农业银行由于历史原因,资产质量水平低,业务发展缓慢,并且担负着支持我国农村经济建设、满足农村地区金融需求的重要社会责任。因此,总体效率水平较低,并且波动较大。但是随着农业银行的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不断完善,以及我国不断加大农村地区投入,农村经营环境不断改善,农业银行效率可能会逐步提高。

(二)股份制银行

在我国证券市场上市的股份制商业银行总体效率水平较高,从图2中也可以看出,股份制银行的效率水平在全国平均效率水平之上。1999―2002年期间是我国股份制银行效率增长比较快的时期,并在随后的时间里保持了较高的效率水平,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股份制银行成长到成熟的过程。2007年后,伴随着宏观经济形势的恶化,美国金融危机的爆发,股份制银行的效率水平也受到拖累,有所下降。但是随着我国经济逐步走出谷底,股份制商业银行的效率水平进一步提高。

(三)城市商业银行

城市商业银行是我国商业银行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各个城市银行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我国的城市商业银行数目较多,但由于各城市商业银行信息披露水平参差不齐,因此我们只能获取有限的城商行样本进行分析。样本城市商业银行总体效率水平较高,并且保持了良好的上升趋势。城商行的效率水平发展趋势与我国商业银行效率平均水平趋同,保持了一致的增长趋势。因此,可以认为我国城商行达到了全国银行的利润效率水平。城市商业银行由于自身规模小,经营范围主要局限于当地,但是城市商业银行熟悉当地的市场环境,在客户信息获取上具有优势,能更好地进行客户甄别控制商业银行经营风险,从而保持良好的盈利水平。

(四)农村商业银行

我国的农村商业银行主要指的是农村信用社,现在的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是由农村信用社转型而来的。农村商业银行的经营地区主要为农村,市场环境较为复杂。农村地区的信用信息获取成本相对较高,存在较严重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从而制约了农村商业银行的发展。我国农村商业银行信息披露程度是最低的,因此本文获取的农村商业银行样本相对较少。样本中的农村商业银行利润效率水平较高,达到了全国银行效率的平均水平。在2008年,样本地区农村商业银行效率超过了全国银行效率水平均值。2008年,全国金融危机对我国银行业造成一定的冲击,但是,由于农村地区经营环境相对封闭与农村生产经营活动的特殊性,我国农村商业银行受到的冲击较小。

(五)外资银行

外资银行进入中国金融市场,一方面,为我国商业银行带来了挑战,从而促进了我国商业银行的效率改进;另一方面,外资银行的进入,可以更好地为我国生产活动提供金融服务,完善我国的金融服务体系。外资银行效率水平的发展趋势见图5。从图5中可以看出,随着我国的金融开放程度不断提高,外资银行的效率水平不断提高。在2001―2002年期间,外资银行经营效率水平有了较大的进步。2002年我国加入WTO,金融市场的逐步开放为外资银行充分发挥技术优势、提高效率水平提供了平台。在2008年,外资银行的效率有了较大幅度的下降,这可能是因为外资银行与国际金融市场联系紧密,次贷危机对外资银行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五、结论及启示

本文采用随机前沿方法,尝试使用傅里叶柔性函数形式的商业银行利润模型,在以利息费用、营业费用为投入,贷款和其他盈利资产为产出的指标体系下,对我国1999―2009年商业银行的效率水平进行了测算。结果发现,样本地区商业银行业务的平均效率是0.9466。与采用超越对数函数模型的测算结果相比,本文测算的利润效率水平较高。由于本文采用了傅里叶函数模型形式,因此一定程度上可以更加准确地测算我国商业银行的利润前沿边界,从而提高商业银行效率的测算精度。1999―2009年期间,我国商业银行效率水平最高的是股份制商业银行,其次分别是农村商业银行、城商行、外资银行,最低的是国有银行。我国农村商业银行取得了较高的效率水平,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通过良好的经营机制,农村金融机构也可以取得较高的效率水平,并不受经营地理区域的限制。对各类银行的趋势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我国金融开放以及银行业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银行业的效率水平不断提高。此外,与外资银行相比,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对我国境内银行的冲击相对较小。

本文的结论对促进我国商业银行提高效率水平而言具有参考价值。从研究中发现,不同所有制类型的商业银行其效率也存在明显差异。在此背景下,深入分析不同所有制类型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结构、经营模式及激励约束机制,从而找到提高我国商业银行效率的有效路径,具有更重要的现实意义,这也是本文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注:

①营业费用是通过对人力费用和其他营业费用加总获得的。

②本文将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邮储银行划分为国有银行,因为这6家银行总体规模大,在我国银行业份额中占比较高,且都属于国家所有;本文的股份制银行主要指的是在我国证券市场上市的银行,作为上市公司,具有按时披露信息等义务,市场约束较强,因此归为股份制商业银行大类;城市商业银行指的是在各城市运营的地方性商业银行,其主要服务于当地金融市场,具有较强的地域性,因此划分为一大类;农村商业银行包括各地农村信用社、农村商业银行和农村合作银行;外资银行是由外商独资或者中外合资但外资为主要股东的商业银行。在数据统计中,不同银行成立时间不同,各家银行信息披露程度也存在较大差别,存在数据缺失的情况,因此本文面板数据为非平衡面板。

参考文献:

[1]迟国泰,孙秀峰,芦丹.中国商业银行成本效率实证研究[J].经济研究,2005,(6).

[2]姚树洁,冯根福,姜春霞.中国银行业效率的实证分析[J].经济研究,2004,(8).

[3]王聪,勋.我国商业银行效率结构研究[J].经济研究,2007,(7).

[4]张健华.我国商业银行的X效率分析[J].金融研究,2003,(6).

[5]张健华.我国商业银行效率研究的DEA方法及1997―2001年效率的实证分析[J].金融研究,2003,(3).

[6]张健华,王鹏.中国银行业前沿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基于随机前沿的距离函数模型[J].金融研究,2009,(12).

[7]徐传谌,齐树天.中国商业银行X效率实证研究[J].经济研究,2007,(3).

[8]陈福生.商业银行经营效率测度理论评析――兼对我国商业银行经营效率的探讨[J].福建金融,2010,(3).

[9]Aigner DJ,Lovell CAK,Schmidt P.1977. Formulation and Estimation of Stochastic Frontier Production Function Models.Journal of Econometrics,Vol. 6,pp. 21-37.

[10]Berger AN,Humphrey DB.1997.Efficiency of Financial Institutions:International Survey and Directions for Future Research.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Vol.98,pp. 175-212.

[11]Battese,G.E.and Collie,T.J.1995.A Model for Technical Inefficiency Effects in A Stochastic Frontier Production Function for Panel Data.Empirical Economics, Vol. 120,pp.325-332.

[12]Berger,A.N.,and DeYoung.1997.Problem loans and cost efficiency in commercial banks.Journal of Banking and Finance,Vol. 21(6),pp.849-870.

[13]Berger,A.N.,and Mester,L,J.1997.Inside the black box:What explains differences in the efficiencies of financial institutions?Journal of Banking and FinanceVol.21(7),pp.895-947.

第14篇

关键词:国际金融;银行;并购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世界范围内出现了规模较大的并购热潮。银行业逐渐成为此次并购热潮中市场热点,国际金融市场发展必然导致银行业并购,银行间的强强联合或者大规模并购,为跨国公司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金融一体化的形成,逐渐打破了资本流动的国别限制,使得银行能够在更广阔的市场争夺资源。

1 国际银行业并购的基本特点

上世纪70年代,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加剧了国际货币格局的改变。当时,国际政治经济发展的主要特征和主导方向是区域集团化、金融全球化、经济一体化以及政治多极化。与此同时,金融市场的稳定局面被打破,动荡和摩擦日趋激烈,金融衍生工具也如雨后春笋般急剧增加,加大了银行间的竞争压力。尤其是在1990年以后,银行业并购如火如荼的展开,这对世界经济形势和政治形势的变化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1银行并购主要包括发展新业务、追求规模经济以及防范风险这三个目标。银行业之所以会出现并购浪潮,一个重要因素就是银行业竞争中对于规模优势的普遍认同。北美十分流行此观点,所以北美地区的银行业并购势头较盛。银行业规模优势还可以体现在信息技术开发的优势上。由于开发新的电脑系统需要较高的经济成本,所以导致许多银行的新系统开发工作滞后。加拿大的两家银行宣布合并,实行强强联合,一个重要的推动力量就是银行每年放在信息技术开发及使用上的成本过高。对于中等规模银行而言,全球托管业务等信息技术要求高的业务,银行内部系统难以满足其发展需求,所以这些业务并不能在银行内进行。由此可见,银行进行并购,有利于集中双方优势,加大信息技术投入,还能不断提升银行的综合竞争力。

1.2并购策略逐渐转变为“强强联合”。最初,恶意并购是银行业并购的主要形式,但是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战略联盟逐渐成为银行并购浪潮中的主导形式。实现银行间的强强联合主要有两方面的好处:第一,能实现资源的优势互补,有利于扩大业务范围,形成规模效应,加强业务品种和资产间的联系;第二,能进一步加强企业间的合作,减少恶意竞争和风险,实现银行间的内部联合,提升综合实力。

1.3并购领域日趋宽泛。随着世界经济的进一步发展,银行间的并购逐渐由单纯的商业银行扩展到投资银行等,进一步提高了各国银行业的竞争优势,有利于应对和化解金融风险和危机。就投资银行业务体系而言,并购业务有着较强的业务衍生性和辐射力,它能催生并拓展新的业务范围和内容。进入21世纪以来,直接融资市场取得了飞速发展,并购客户一般通过衍生工具、优先股、债券以及股票等证券筹资来实现融资需求,这为银行发展发行业务和证券承销业务创造了有利条件。例如,美国旅行者集团和花旗银行实现了联合,组建了新的花旗集团,新集团涉猎金融领域的各个方面,包括保险业、投资银行、商业银行等,而且新集团拥有资源、人力以及物力方面的综合优势,一跃成为世界范围内竞争力最强、经营范围最广的国际金融集团。

2 国际银行业并购对我国银行业发展的影响

目前,国际银行业并购的浪潮越来越盛,这严重阻碍了我国银行业的健康发展。从国内经济发展的角度而言,我国产业经济目前处于相对过剩状态,工业生产的综合利用率远低于一般国家,仅为50%。而银行业也难以逃脱此厄运,其供给严重过剩,产品的趋同性明显,在这种形势下,商业性银行并购尚未出现,其原因主要包括两方面:第一,政府相关部门出台了切实可行的经济策略和措施,加大了投资,进一步扩大了国内市场需求,经济呈现出稳步上升的状态,银行业面临的利润下降压力较小;第二,我国银行业的股份主要集中在国家,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金融资产的大幅流动。目前,我国共有16家全国性商业性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信实业银行、招商银行、中国光大银行以及交通银行共8家银行列入世界100家大银行之列,但是只有招商银行的资本收益率位于世界银行业排行榜前十。我国银行业普遍面临效益低下、分支机构少以及规模小等缺陷,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在世界银行中的作用逐渐降低。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第一,世界范围内的银行兼并发展迅猛,给处于过渡期内的银行带来了较大的压力,削弱了我国商业银行的适应力,最终造成银行“体制不适症”;第二,银行间的兼并增加了我国商业银行的资本投入。商业银行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掌握主动地位,就不得不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资源,要定期对固定资产进行更新,同时要加大教育经费投入,这些都在无形中增加了银行的经营成本,降低了银行的经营利润,导致亏损面的扩大;第三,非银行金融机构存在恶意竞争和违规经营的现象,激化了商业银行间的竞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面临着继续恶化的风险。商业银行的信贷质量逐渐降低,这严重阻碍了我国商业银行的健康稳定发展。

3 我国要借鉴国际银行业并购的有益经验和教训

3.1 牢牢把握国际银行业并购的机遇

进入21世纪以来,世纪经济一体化的趋势逐渐加强,银行业必须转变发展方向,朝着集约化道路发展。国际银行业并购的进一步发展,为我国银行走集约化经营道路提供了有益借鉴。对我国银行业而言,国际银行业并购不仅是挑战,更是机遇,有利于国有专业银行向商业银行的过渡。我国银行业要在世界经济舞台上掌握主动地位,就要时刻与国际金融发展的步伐一致。简而言之,我国银行业在未来一段时间都必须坚持走“大银行”的发展路子,形成一定的规模效应,积极应对国际经济波动和风险。

3.2 加大兼并和收购力度,实现国内市场的优化配置

随着世界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进一步加强,各国间的依存度不断提高,全球性金融市场正初步形成,这进一步增加了经济运行的不稳定因素。此外,各国金融业发展还受到国际间游资的巨大冲击。所以,全球金融业发展必然会影响到我国经济发展,我国要积极顺应世界经济形势变化,逐步放宽贸易市场、资本市场和金融市场的限制,推动我国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区域性银行和国际大银行都会对地方性金融市场造成巨大冲击,会进一步加剧地方性银行的竞争和生存压力,为了有效应对这一挑战,它们必然会寻求帮助和支持,主要有:第一,与本地其它银行开展业务交流和合作,形成一定的规模效应;第二,走专业化经营道路,将客户群固定在一定人群,并为其提供特定业务。需要注意的是,合并类型不同,其最终目标也就不同,所以,银行要始终保持战略主动地位,就必须选择合适的合并伙伴。

3.3 大规模收购国外银行,积极拓展国际市场

最近几年,我国各商业银行大力发展海外业务,成效卓著。但是,我国银行业的海外业务总体太弱,难以适应全球性国际银行和金融业改革发展的需要。所以,我国在国际金融大改组的关键时期,要将国内金融改革的重点放在开拓海外业务上。在国内,银行一般通过开设分行的形式开拓业务或者占领市场,但是发展业务的有效形式却是收购国外银行。

3.4 加强战略联盟,提升整体竞争能力

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银行业间的竞争日趋白热化,要始终保持金融业的竞争力和实力,就要满足经济发展需要,加强战略联盟。对我国较大的几家银行而言,可以加强与全球性保险证券机构和银行的战略联盟,充分利用联盟伙伴关系,大力发展租赁、保险以及投资基金等海外业务,提升我国银行的整体竞争力,较好的抵御外部风险。

3.5 积极开发高新技术,实现业务的重整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同行业间的竞争日趋激烈,我国商业银行要始终保持战略主动地位,就要坚持科学发展观,大力开发和利用现代互联网技术,充分利用网上银行的重大发展机遇,为银行发展奠定强大的客户群基础。

3.6 积极借鉴国际先进经验,提高风险管理水平

在银行实际经营过程中,不断增加和变化的风险是其发展的主要障碍。银行要建立起风险管理的灵活机制,及时预防和解决危机,各部门要恪尽职守,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有效的风险管理系统必须包括国家风险管理、信息交流、责任划分、监控活动、风险评估、控制激励机制以及内部监控机制等几个关键因素,我国商业银行要切实转变经营思路,抓住收购和合作的机会,借鉴并引进国外管理监控先进经验,切实提升我国银行业的风险管理水平和综合竞争力。

4 总结

在国际银行业并购的浪潮下,国际金融、经济发展以及人们的日常生活等都受到一定程度的干扰。我国银行业要积极解放思想,不断适应国际银行业发展趋势,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措施,加强银行业的并购和重组,提升综合实力和竞争力,这有利于进一步提升我国银行业的综合实力和加快银行业改革步伐,同时能加快中国经济融入世界经济的速度。

参考文献

[1] 张晶,冯晶.中资银行海外并购的市场价值分析[J]. 金融论坛. 2013(01)

第15篇

关键词:WTO 分业经营 混业经营 《商业银行法》

中国于2001年11月13日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orld Trage Organization,以下简称“WTO” ),WTO的统一规制本身就是不同法域下的理念、价值、规则的融合,从这一意义上说,金融“入世”,就是金融法律的“入世”。WTO下的《金融服务贸易协议》对我国金融服务贸易市场开放及其立法提出了新的法律性要求,加入WTO后,我国的银行市场开放将是全方位的。在外贸业务方面,加入WTO时就允许外资金融机构在我国的任何地方向任何机构和个人提供外汇服务;在人民币业务方面,加入WTO后,外资银行可以在上海、深圳、天津和大连开展人民币业务,到2005年1月1日,取消所有地域限制;从2002年1月1日,允许外资金融机构向所有中国客户提供服务。一句话,从2005年1月1日之后,根据《服务贸易总协定》国民待遇原则,外资金融机构在服务地域和服务对象上已与中资金融机构没有什么两样。[1]中国的金融机构,尤其是银行将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与竞争。然而,我国现行法律、法规却赋予外资金融机构“超国民待遇”,《外资金融机构管理条例》第17条(四)项,允许外资银行从事外汇投资业务,而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以下简称《商业银行法》)却明确禁止我国商业银行的投资行为。从我国《商业银行法》第43条的规定可以看出,我国现阶段对银行业实行的是较为严格的“分业经营”制度(即银行不得投资于证券、信托、保险这三项业务)。[2]本文拟对《商业银行法》所规定的这一制度,从“两个前提性思考”、“一个折中方针”、“具体制度构思”这几方面展开论证“混业经营”作为我国银行业发展的趋势,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完善我国《商业银行法》的意见。

一、 两个前提性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