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经济发展的根本意义范文

经济发展的根本意义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经济发展的根本意义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经济发展的根本意义

第1篇

一、强化项目管理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保障

1.做好工程投标工作。工程的招投标对施工企业的收入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考察工程现场和研究工程的投标邀请书、投标人须知等投标文件后,编制投标文件时,不仅要评估自己的能力,还要对工程的工期、质量、技术、资金、投标额、材料单价和价差、暂估价材料等做深入细致的分析工作,了解工程所在地的气候特点、原材料供应和工程现场三通情况,为下一步的施工组织设计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同时还应对采用的定额及有关规定及包干费、投标费、钢筋调整等详细说明。最终目标是能够合理准确计算投标价,工程投标尽量做到报价接近标价,以便能够以合理的价格中标,便于企业获得合理的利润。、

2.做好合同管理工作。合同管理是施工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也是降低工程成本,提高经济有效途径。项目施工合同管理的时间从开始至结束,尤其加强施工过程中的合同管理。总之,成立行为目标,成本控制才有针对性,不进行成本控制,成本预测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也就无法谈成本管理了。

3.做好工程索赔工作。重视合同履约过程中的索赔管理,做好索赔的各项基础工作,特别是对那些变更新增工程项目,必须及时取得建设单位书面签认的设计图纸变更,并协商确定价格,以便索要工程款。而在施工管理中,能否及时、全面地发现潜在的索赔机会是索赔工作的前提条件,作为索赔工作人员必须具有丰富的施工管理经验,熟悉施工中的各个环节,通晓各种建筑合约和建筑法规,并具有一定的财会知识,才能全方位地捕捉潜在的索赔机会。

4.制定周密严谨、切实可行的施工组织计划,缩短工期。工程的施工工期拖得越长,则所消耗的人工和机械费用越高,这是工程管理人员所共知的常识。因此,可以首先从施工组织计划着手,以往的工期安排是由横道图来描述的,它的优点是表达方式简单、明了、容易掌握,便于检查和计算资源的需求状况,但横道图存在一个问题,它不能正确反映工程的关键工序,不能全面而准确地反映出各项工作之间的互相制约。因此,现在大型工程均要求采用网络计划,它完全克服了横道图的缺点,能够科学地反映出工程的关键所在,且能够利用计算机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及时的调整。可以根据网络计划把施工中的有关工作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能全面而明确地表达出各项工作开展的先后顺序和反映出各项工作之间的互相制约和相互依赖的关系,使工程管理者对关键问题一目了然并予以高度重视,以达到缩短工期的目的。

二、加强成本管理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重中之重

1.分包及人工成本的控制。施工项目季节性、流动性的特点,决定了施工企业人员的流动性。另外由于企业自身专业能力的限制,有可能无法按时完成施工项目,需要采取分包方式。而对于分包工程成本的控制,应以收入来决定支出,以事先确定的责任成本为标底,由几家的分包项目进行招标,一方面增加竞争,另一方面增加透明度,评定后确定最终分包单位。对于分包工程的结算,项目应严格按照分包合同执行,各专业分项工程都需经工程、质量部门验收合格后,由经营部门根据实际完成的工作量进行结算。对于劳务分包单位,应选择实力强、信誉好、工人素质较高的队伍,以减少质量成本的支出;在签订分包合同时,一定要详细、严谨、明确,在实际执行中坚持每月考核评比制度,如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才能真正将奖罚制度贯彻实施。

2.抓好材料管理“降低材料”消耗成本

(1)认真细致做好材料计划。工程材料计划应根据施工图纸计算出材料使用数量,为材料供应提供依据,工程施工所需的材料应根据工程施工需要,用多少进多少,待工程竣工后应场光地净,从而达到最佳的供给状态,这不能不说是降低工程成本的一项措施。

(2)认真做好工程材料的招标采购与供应。主要的大宗材料采用公开对外招标#实行最低价中标原则,这样一可以最大限度的降低材料成本实现最大利润,二可以处理好施工单位与材料供应商之间的关系,杜绝人情价格,以提高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工程材料的验收与管理。

(3)加强施工现场材料的验收保管对合理提高材料的利用起着重要的作用。一项工程质量的好坏除了施工工艺外,材料的质量问题也至关重要。由于材料质量问题造成的后果是不可想象的,采购人员必须有较高的业务素质和很强的责任心,严把质量关,杜绝不合格料进入施工现场,建立健全材料管理制度,做好事前控制,避免出现亏料现象,做好防雨、防潮、防盗工作,减少不必要的损失。

3.质量成本的控制和安全费用的控制。首先,目前靠质量信誉占领建筑市场的形势,使质量成本的投入愈加重要,企业必须在项目经理的领导下建成质量进度控制系统,对影响质量和进度的因素进行分析和预测,为企业创造社会价值的同时,减少机会成本的支出。其次,要建立安全责任制。企业法人代表是公司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项目经理是项目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对安全工作负有重要责任。公司、项目经理部、班组,都要订立安全责任书,发生安全事故,各级责任人和班组都要承担一定经济责任。同时,

确保安全设施投资到位。安全设施投入不能省,特别是企业改制以后,安全设施投入更不能省,一旦发生安全事故,造成的损失要比你安全投入的费用大得多,而且,造成的影响很大。

第2篇

1.1对农田水利建设服务的认识不到位

虽然在现阶段农业技术的发展过程中,农田水利工程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是,很多管理人员对于相关的系统并没有充分认识。随着农村经济化的逐渐改革,我国水利工程中农业水费的收取逐渐从行政事业型收费转变成经济性的收费,因此,其原有的思维也逐渐发生了一定的改变。在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改革过程中,对水利工程的建设进行了相关的规定,水利工程水费主要是根据管理权以及使用权进行个人利益的收取,而由政府来收取相关的费用是不合理的。人们对于这些观点的看法都逐渐忽视了资金内容的投入。与此同时,在水利工程内容建立的过程中,会涉及到农业粮食的生产、地区防洪、抗旱等问题的分析,这些项目的出现都需要收取工程水费,因此,在现阶段水利工程的建立过程中,就应该逐渐优化基本的改革理念,从而为水利工程的建立提供充分性的保证。

1.2资金投入不足制约着农田水利建设的发展

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是提高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最核心性内容,但是,一些水利工程的建立却逐渐老化,甚至已经超出了使用的年限,而且,在一般情况下都应用于小型农场的水利工程建设,所以整个配套的效率相对较低。随着农业技术的逐渐发展,人口增多但是耕地却逐渐减少,要提高水利工程的整体性效率,就逐渐成为水利工程发展中十分困难的问题。因此,要想在根本上保证农业经济的逐渐发展,就应该提高农业技术的生产能力,将更多的资金投入到农田的水利工程建设。在农业建筑事业的发展过程中,由于投入性内容的不同,就会使整个水利工程的建设不能得到良好的发展,所以,应该逐渐优化农业建设的基本理念,从而为整个农业水利工程的建立提供充分保证。

2优化农田水利建设服务的基本对策

2.1强化农业水利服务的工程投入

在农业技术逐渐发展的过程中,通过“三农”目标的建立,为我国小康社会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因此,无论是农村经济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还是强化水利资源实现生态化的环境,最终受益的都是农村的经济发展以及农民的基本生活。对于国家以及地方政府而言,应该建立科学的发展观念,按照基本的发展理论,依据强化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以及资金内容的投入的根本意义,为整个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提供充分的保证,同时也为农村经济树立科学的发展方向。

2.2强化水利工程管理及服务的创新性水平

在现阶段农业技术逐渐发展的过程中,政府部门应该逐渐强化组织内容的建立,实现专业化的农业技术运行,通过与群众管理内容的充分结合,应该建立科学化制度运行的管理制度。与此同时,也应该逐渐优化基本的市场运行机制,降低水利工程的成本运行,明确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的核心性内容,从而在根本意义上明确水利工程管理的权利以及基本的义务。在强化水利工程管理内容建立的同时,应该建立科学化、规范化的水利工程管理制度,通过市场化、专业化水利工程发展理念的建立,强化工程维修养护的基本体系,而且,也应该不断改善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基本理念,强化专业人员的组建,优化基本的发展理念,从而为整个农业经济化的发展提供充分的保证。

3结语

第3篇

关键词:农田水利建设;农业生产;现状分析;对策研究

中图分类号: F323.213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ki.jlny.2015.12.035

对于我国经济建设而言,农业发展是最核心的经济基础,在农业事业的发展过程中,农田水利在农业经济发展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对于我国的发展现状而言,由于我国地域较为辽阔,水资源的分布并不均衡,因此,水利工程的建设是现阶段农业技术发展中重要的问题。虽然,在整个农业水利工程建设的过程中,一些农业设施的建设为整个农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是,在整个技术应用的过程中,也存在着一定制约性的因素。所以,在现阶段农田水利工程的建立过程中,应该逐渐认识到水利系统中存在的制约性因素,制定科学的解决措施,从而为农业经济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1 农田水利建设服务农业生产的现状

1.1 对农田水利建设服务的认识不到位

虽然在现阶段农业技术的发展过程中,农田水利工程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是,很多管理人员对于相关的系统并没有充分认识。随着农村经济化的逐渐改革,我国水利工程中农业水费的收取逐渐从行政事业型收费转变成经济性的收费,因此,其原有的思维也逐渐发生了一定的改变。在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改革过程中,对水利工程的建设进行了相关的规定,水利工程水费主要是根据管理权以及使用权进行个人利益的收取,而由政府来收取相关的费用是不合理的。人们对于这些观点的看法都逐渐忽视了资金内容的投入。与此同时,在水利工程内容建立的过程中,会涉及到农业粮食的生产、地区防洪、抗旱等问题的分析,这些项目的出现都需要收取工程水费,因此,在现阶段水利工程的建立过程中,就应该逐渐优化基本的改革理念,从而为水利工程的建立提供充分性的保证。

1.2 资金投入不足制约着农田水利建设的发展

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是提高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最核心性内容,但是,一些水利工程的建立却逐渐老化,甚至已经超出了使用的年限,而且,在一般情况下都应用于小型农场的水利工程建设,所以整个配套的效率相对较低。随着农业技术的逐渐发展,人口增多但是耕地却逐渐减少,要提高水利工程的整体性效率,就逐渐成为水利工程发展中十分困难的问题。因此,要想在根本上保证农业经济的逐渐发展,就应该提高农业技术的生产能力,将更多的资金投入到农田的水利工程建设。在农业建筑事业的发展过程中,由于投入性内容的不同,就会使整个水利工程的建设不能得到良好的发展,所以,应该逐渐优化农业建设的基本理念,从而为整个农业水利工程的建立提供充分保证。

2 优化农田水利建设服务的基本对策

2.1 强化农业水利服务的工程投入

在农业技术逐渐发展的过程中,通过“三农”目标的建立,为我国小康社会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因此,无论是农村经济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还是强化水利资源实现生态化的环境,最终受益的都是农村的经济发展以及农民的基本生活。对于国家以及地方政府而言,应该建立科学的发展观念,按照基本的发展理论,依据强化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以及资金内容的投入的根本意义,为整个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提供充分的保证,同时也为农村经济树立科学的发展方向。

2.2 强化水利工程管理及服务的创新性水平

在现阶段农业技术逐渐发展的过程中,政府部门应该逐渐强化组织内容的建立,实现专业化的农业技术运行,通过与群众管理内容的充分结合,应该建立科学化制度运行的管理制度。与此同时,也应该逐渐优化基本的市场运行机制,降低水利工程的成本运行,明确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的核心性内容,从而在根本意义上明确水利工程管理的权利以及基本的义务。在强化水利工程管理内容建立的同时,应该建立科学化、规范化的水利工程管理制度,通过市场化、专业化水利工程发展理念的建立,强化工程维修养护的基本体系,而且,也应该不断改善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基本理念,强化专业人员的组建,优化基本的发展理念,从而为整个农业经济化的发展提供充分的保证。

3 结语

总而言之,在现阶段农业发展过程中,为了逐渐强化农业中水利工程的建设,就应该坚持以农业作为发展的基础,充分考虑现代化科技的发展需求,建立合理性的发展理念,从而在根本意义上展现农业技术的现展需求。与此同时,应该明确认识到农田水利的发展现状,组建专业化的水利工程队伍,强化工程维修的基本理念,在根本上保证农业事业建设的科学化发展。

参考文献

[1] 董莉.农田水利建设服务农业生产的现状与对策研究[D].河南农业大学,2011.

[2] 贾悦仙.农田水利建设服务农业生产现存问题与对策探析[J].中国水运(下半月),2012,(11):183-184.

第4篇

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关注民生

民生问题是最紧要,最根本的问题,要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深刻认识重视和解决民生问题的极端重要性和现实紧迫性.

一是发展经济是关注民生的物质基础.经济发展是途径,改善民生是目标,构建和谐社会是目的,如果不抓住民生这个根本,不积极关注民生,经济发展就会失去实际意义.要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就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以民为本,真正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二是深化改革是重视民生的强大动力.在深化改革中重视民生,能够使广大民众不断地分享改革发展的成果,能够使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地认同改革,支持改革,参与改革,从而使改革和发展获得一种强大的动力;三是维护公平是保障民生的重要条件.公平与公正是协调社会各阶层相互关系的基本准则,也是社会凝聚力,向心力和感召力的重要源泉.在实现公平公正中解决民生问题,促进社会和谐;四是解决问题是改善民生的有效途径.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是促进社会和谐的切入点,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民生问题连着民心,抓住了民生问题,就抓住了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改善民生就要从解决民生问题入手.

二,关注民生必须做到富民,安民,为民要切实关注民生,必须善谋富民之策,恪守安民之责,多办为民之事.

首先是在富民之策上关注民生.通过项目建设促进发展,造福于民.一是通过项目建设促进经济发展.二是通过项目建设增加群众就业.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吸纳大量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增加了城市人员就业.三是通过项目建设促进社会和谐.我们通过加大交通运输,电力能源,农田水利,科教文卫,城乡公用设施等项目建设,不仅优化了经济发展的环境,也改善了城乡人民群众的生活.

其次,在安民之责上关注民生.坚持从平安建设抓起,让群众安居乐业,促进社会的稳定和谐.一是构建防控体系,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推动和谐.二是创新工作方法,妥善化解各种矛盾维护和谐.科学决策,减少失误,从源头上减少矛盾;在工作中注重把重心和关口前移,有效解决群众反映的实际问题.三是倾听群众呼声,畅通民主渠道促进和谐.畅通社情民意的反映渠道,把决策的过程变为群众意志表达和意见统一的过程.把畅通渠道的过程,变为密切联系群众,促进社会和谐的过程.

最后,是要在为民之事上关注民生.一是以优质的服务赢得民心.在作风建设中,我们注重把干部作风的转变体现在行政效能上,把高效的服务寓于经常性工作中.二是以具体的实事凝聚民心.把关注民生真正变成为群众办实事和好事的具体行动,强化干部的爱心之心,浓化忧民之情,转变工作作风.三是以真实的帮扶温暖民心.加大对低收入阶层和困难群体的生活保障,加大农村扶贫开发力度,密切干群关系,促进社会和谐.

第5篇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关注民生

民生问题是最紧要、最根本的问题,要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深刻认识重视和解决民生问题的极端重要性和现实紧迫性。

第一,发展经济是关注民生的物质基础。经济发展是途径,改善民生是目标,构建和谐社会是目的,如果不抓住民生这个根本,不积极关注民生,经济发展就会失去实际意义。要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就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以民为本,真正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第二,深化改革是重视民生的强大动力。在深化改革中重视民生,能够使广大民众不断地分享改革发展的成果,能够使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地认同改革、支持改革、参与改革,从而使改革和发展获得一种强大的动力。

第三,维护公平是保障民生的重要条件。公平与公正是协调社会各阶层相互关系的基本准则,也是社会凝聚力、向心力和感召力的重要源泉。在实现公平公正中解决民生问题,促进社会和谐。

第四,解决问题是改善民生的有效途径。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是促进社会和谐的切入点,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民生问题连着民心,抓住了民生问题,就抓住了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改善民生就要从解决民生问题入手。

关注民生必须做到富民、安民、为民

要切实关注民生,必须善谋富民之策,恪守安民之责,多办为民之事。

第一,在富民之策上关注民生。通过项目建设促进发展,造福于民。一是通过项目建设促进经济发展。二是通过项目建设增加群众就业。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吸纳大量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增加了城市人员就业。三是通过项目建设促进社会和谐。我们通过加大交通运输、电力能源、农田水利、科教文卫、城乡公用设施等项目建设,不仅优化了经济发展的环境,也改善了城乡人民群众的生活。

第二,在安民之责上关

注民生。坚持从平安建设抓起,让群众安居乐业,促进社会的稳定和谐。一是构建防控体系,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推动和谐。二是创新工作方法,妥善化解各种矛盾维护和谐。科学决策,减少失误,从源头上减少矛盾;在工作中注重把重心和关口前移,有效解决群众反映的实际问题。三是倾听群众呼声,畅通民主渠道促进和谐。畅通社情民意的反映渠道,把决策的过程变为群众意志表达和意见统一的过程。把畅通渠道的过程,变为密切联系群众、促进社会和谐的过程。

第三,在为民之事上关注民生。一是以优质的服务赢得民心。在作风建设中,我们注重把干部作风的转变体现在行政效能上,把高效的服务寓于经常性工作中。二是以具体的实事凝聚民心。把关注民生真正变成为群众办实事和好事的具体行动,强化干部的爱心之心,浓化忧民之情,转变工作作风。三是以真实的帮扶温暖民心。加大对低收入阶层和困难群体的生活保障,加大农村扶贫开发力度,密切干群关系,促进社会和谐。

关注民生必须增强民本意识

坚持以人为本,切实关注民生,必须进一步增强民本意识,解忧于民,取信于民。

第一,在感情上贴近群众,树立执政为民理念,真正从思想上贴近群众。

第二,在行动上深入群众。党员干部只有深入到群众之中,才能汲取到群众无穷的智慧和力量。关注民生既重“心入”,又重“身入”。

第6篇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关注民生

民生问题是最紧要、最根本的问题,要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深刻认识重视和解决民生问题的极端重要性和现实紧迫性。

第一,发展经济是关注民生的物质基础。经济发展是途径,改善民生是目标,构建和谐社会是目的,如果不抓住民生这个根本,不积极关注民生,经济发展就会失去实际意义。要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就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以民为本,真正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第二,深化改革是重视民生的强大动力。在深化改革中重视民生,能够使广大民众不断地分享改革发展的成果,能够使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地认同改革、支持改革、参与改革,从而使改革和发展获得一种强大的动力。

第三,维护公平是保障民生的重要条件。公平与公正是协调社会各阶层相互关系的基本准则,也是社会凝聚力、向心力和感召力的重要源泉。在实现公平公正中解决民生问题,促进社会和谐。

第四,解决问题是改善民生的有效途径。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是促进社会和谐的切入点,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民生问题连着民心,抓住了民生问题,就抓住了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改善民生就要从解决民生问题入手。

关注民生必须做到富民、安民、为民要切实关注民生,必须善谋富民之策,恪守安民之责,多办为民之事。

第一,在富民之策上关注民生。通过项目建设促进发展,造福于民。一是通过项目建设促进经济发展。二是通过项目建设增加群众就业。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吸纳大量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增加了城市人员就业。三是通过项目建设促进社会和谐。我们通过加大交通运输、电力能源、农田水利、科教文卫、城乡公用设施等项目建设,不仅优化了经济发展的环境,也改善了城乡人民群众的生活。

第二,在安民之责上关注民生。坚持从平安建设抓起,让群众安居乐业,促进社会的稳定和谐。一是构建防控体系,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推动和谐。二是创新工作方法,妥善化解各种矛盾维护和谐。科学决策,减少失误,从源头上减少矛盾;在工作中注重把重心和关口前移,有效解决群众反映的实际问题。三是倾听群众呼声,畅通民主渠道促进和谐。畅通社情民意的反映渠道,把决策的过程变为群众意志表达和意见统一的过程。把畅通渠道的过程,变为密切联系群众、促进社会和谐的过程。

第三,在为民之事上关注民生。一是以优质的服务赢得民心。在作风建设中,我们注重把干部作风的转变体现在行政效能上,把高效的服务寓于经常性工作中。二是以具体的实事凝聚民心。把关注民生真正变成为群众办实事和好事的具体行动,强化干部的爱心之心,浓化忧民之情,转变工作作风。三是以真实的帮扶温暖民心。加大对低收入阶层和困难群体的生活保障,加大农村扶贫开发力度,密切干群关系,促进社会和谐。

关注民生必须增强民本意识

坚持以人为本,切实关注民生,必须进一步增强民本意识,解忧于民,取信于民。

第一,在感情上贴近群众,树立执政为民理念,真正从思想上贴近群众。

第二,在行动上深入群众。党员干部只有深入到群众之中,才能汲取到群众无穷的智慧和力量。关注民生既重“心入”,又重“身入”。

第7篇

这一热潮能否持续?回头来看,这些改革措施出台也是形势使然。根据相关数据,深圳今年1月与2月主要经济数据并不乐观,规模工业增加值、销售产值及进出口总额等指标,甚至出现金融危机之后的首度负增长。今年前两个月,深圳的规模工业增加值为730.65亿元,比上年同期减少了3.0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销售产值为754.43亿元,比去年同期减少了5.4个百分点。

事实上,深圳或者温州,都可视为中国外向型经济的典型样板。在经济放缓情况之下,这些经济体压力可想而知。出口毕竟是其重要增长动力,所谓产业升级也难以短期奏效,以监管松动作为经济增长突围不失为对策之一。

伴随着中国经济转型需要,金融改革深化引发外界诸多关注,不少人士对其缓慢进展表示遗憾;如今,全面金融改革可能面临提速。

事实上,宏观如经济放缓,微观如吴英案,无形之中都使得金融改革从年初开始就处于舆论当口,面临阻力与动力并存的博弈。年初,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承诺中国将“稳步推动”汇率和利率改革,再到3月末中国国务院决定设立温州市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并明确温州市金融综合改革的十二项主要任务;4月,总理表示民营资本进入金融领域就是要打破垄断,并且温州试点的有些成功经验要在全国推广,此后央行行长周小川还展开了温州金融改革调研之旅。

金融试验区应该如何发展?考察当下中国,所谓金融创新,一言以蔽之就是放松管制,中国金融创新往往也就是政策松动,却也往往掣肘于地方竞争与区域平衡。这一思路事实上在官方已经有充分认识,周小川在温州调研即指出温州金融综合改革的要点和重点在于“减少管制、支持创新、鼓励民营、服务基层、支持实体经济、配套协调、安全稳定”。

至于金融试验区具体的步调以及路径,可以根据各地的情况再行展开,政策放行是第一要务,其次需要一揽子机制设计加以推动。从深圳情况看,传言年内将试点开展双向跨境贷款与成立深圳前海股权交易所等,无论这些具体利好是否最终在深圳落地,但金融创新措施出台对于深圳无疑意味着更多空间开拓,其探索意义对于深圳乃至全国的金融改革都大有裨益。

更为历史地观察,所谓金融试验区,无非是过去特区的一种新型态,可以称之为现代小岗村。特区大概是最有中国特色一种制度安排,甚至也被视为中国道路的成功因素之一;其体现了自上而下政策意志以及自下而上的改革意愿的集合,折射了规则的弹性与制度的暧昧。

以往特区往往以开放为手段,以制造业为主打,以吸引外资为首要目的;伴随着中国外商直接投资的节节升高以及产业升级换代,资本对于中国来说不再如同往日那般稀缺,取而代之的问题则是,如何避免无效投资?如何合理配置国内资本?如何避免中等收入国家陷阱?

第8篇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文化的竞争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元素,享受丰富的文化产品、追求更高的精神生活,成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条件下人民群众的强烈愿望。领导干部只有具有开阔的文化视野、高度的文化自觉,按照文化建设规律顺势而为、改革创新,方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使文化之花在中华民族的复兴之路上遍地绽放。

首先,领导干部要正确处理文化与经济发展的关系。随着经济发展中的文化因素日益增多,文化的经济功能也愈发强大。近些年陆续有20多个省区市提出建设“文化强省”“文化强市”的发展目标,北京文化产业占GDP的比重已经超过10%。数据表明,文化产业对各地经济发展的贡献率逐步提高,文化产业正在成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引擎。这些都要求领导干部要懂得文化产业发展规律,把文化产业做大做强,既有特色品牌,又有拳头产品,既注重拓展外延,又注意挖掘内涵。但同时要注意,不能将文化GDP化、指标化,应把社会效益摆在第一位,发挥市场在文化资源配置中的积极作用,避免将文化功利化的倾向,从更高的层面把握文化产业的价值和功能。

其次,领导干部要重视将文化发展着眼于改善民生。提高人们的精神享受是文化发展的根本意义。构建公共文化体系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内容,是提高民众幸福感的重要途径。据测算,文化领域已经成为中国少数几个总供给不能满足总需求的领域之一,尤其是基层文化建设存在着人员、经费等方面困难,影响到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的质量和效果。领导干部―方面要重视文化基础设施这样的硬件建设,另一方面更要重视公共文化服务的软件建设,防止文化利民形式化。要懂得如何整合文化资源,调整财政支出结构,保障公共文化服务经费,推进公共文化服务机构改革,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事业建设,从根本上提升百姓对文化的参与度和满意度。

第9篇

【关键词】新医改 公立医院 财务管理 目标 路径

一直以来,我国公立医院无论是在日常运营方面,还是在业务活动中,所涉及的财务问题都非常多。为了更好地解决这些问题,在新医疗改革政策之下,我国公立医院纷纷对自身财务管理进行了改革和创新,而其改革和创新的根本目的就是使得公立医院自身公益性能和服务性能得以发挥,并在充分保障医疗服务质量的基础上,不断进行医疗技术和医疗水平的提升和改进。故此,对公立医院财务管理目标进行分类阐述,并详细分析其具体的实施路径,是本文即将研究和讨论的主要内容。

一、公立医院财务管理的相关概念分析

公立医院财务管理,是指公立医院在实际运营中所囊括的所有与财务相关的总和,不仅包括日常运营中涉及的财务活动,还包括业务活动中所有的财务关系,其内容主要可以分为四大财务管理部分,即成本、预算、内部控制、分析评价。

就财务管理的目标而言,公立与私立医院是存在本质上的差异的。私立医院进行财务管理的最终目标就是将经济效益最大化,而公立医院则不同,其目标是在资金利用率最优化的前提条件下,尽可能地实现社会和经济效益的双重丰收,并最优质量地服务于广大民众。

二、新医改下公立医院财务管理的目标分析

(一)长期目标

就公立医院而言,其长期目标通常是作为医院自身发展的战略目标存在的。始终坚持公共医疗机构的公益性质,为人们提供高质量且低成本的医疗服务,切实以保障人民健康、提升国民体质为根本目的,是公立医院进行财务管理的长期目标。作为国家建设并成立公立医院的根本目的所在,全国民众整体健康水平和福祉的提升和改善,才是最具现实意义的。因此,公立医院在开展财务管理时,必须以长期目标为中心,紧紧围绕其进行。无论是通过合理规划财务的方式,还是通过科学管理资金的方式,都可以使得医院自身运营成本和患者就医成本得到双重意义上的保障。同时,通过先进医疗技术以及设备的引进和持续研发,也可以大幅度提升医疗服务水平和质量。

(二)中期目标

在不断提升公立医院可持续获利能力的基础上,使其发展潜能得到相应积蓄,从而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是目前公立医院在新医改政策下的中期目标。在现代化的市场经济刺激下,公立医院想要持续稳健地生存或发展,就必须遵循市场既定的竞争机制。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不仅各种医疗用品价格都出现了大幅度上升,医生、护士以及勤杂工在内的所有人力资源成本也在猛增。与此同时,受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医疗技术得以迅速发展,医疗设备也随之频繁更新,至此,公立医院所面临的压力和挑战越来越强烈。在这种情况下,政府部门的财政拨款已无法满足公立医院的在这方面的发展需求。长此以往,不仅医院本身的服务性能会持续下降,其自身效益无法得以保障,会导致严重的财务后果,使得医院失去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从而无法实现服务社会、保障民众福利的基本职能。

(三)短期目标

实现公立医院资本结构的最优化、财务风险的有效控制以及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合理化,是目前我国公立医院在财务管理过程中不断努力的短期目标。作为公立医院存在于社会服务行业的现实基础和根本前提,该短期目标有着极强的现实意义。在现代化的市场经济刺激下,作为市场竞争的客观主体,公立医院如果仍旧不思进取,纯粹依赖政府给予的财政补贴,是无法继续生存和发展的。所以,在短期的发展时间内,公立医院首先应该针对自身资本,建立合适的结构体系,使其资产负债率始终保持在可承受范围之内,在医院日常运营资金得以保障的基础上,积极找寻并探索筹资成本与风险之间的最优结合点,实现最少成本与最低风险的最优化资金筹集。其次,医院还应该根据行业自身特点,科学合理地确定资金的流动比率以及速动比率,从而实现财务风险的有效束控。最后,为了保障医院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双重实现,医院应该不断进行成本核算强化。对具体医疗服务中出现的各种成本以及费用进行仔细确认并精确计算,并对成本组成进行同步分析。然后在保障医疗服务质量的前提条件下,针对医疗成本组成和费用构成中出现的问题,分门别类地采取措施,从而实现医疗成本最低化、经济和社会效益最优化的短期目标。

三、新医改下公立医院财务管理目标实现的具体路径分析

(一)对医院财务实施动态管理

对医院财务进行动态管理,是借鉴静态的财务管理模式进行的,该模式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发展良好,管理效率极高。从这个角度分析,动态财务管理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即资产、负债、盈余管理。其中,公立医院的资产可以分为有形和无形两种类型。在新医疗改革背景下,公立医院应该以资产形态和自身特点为基础,积极完善相应的资产监督机制和管理机制,从而实现公立医院财务的制度化、全程化、体系化以及标准化管理。其具体措施如下:一,优化医疗资源,采购切实需要的医疗设备,尽可能减少闲置设备,从根本意义上提高医院各种固定资产的实际应用率,从而降低医疗投入成本。二,对医疗采购进行公开招标,并制定相应的采购制度,使得整个采购招标过程公开化、透明化,从而保障所需资产的成本最低化购买。三,对医院资产进行定期盘点,核对审查业务账目,使得账与账相互符合,从而保障国有资产的有效储存。

(二)对医院财务进行预算和计划管理

通过编制预算的方式进行财务预算和计划管理,可以对医院内部的所有医疗、人力资源等进行科学合理的统筹、整合、控制、分配以及考核等。这样可以从根本意义上保证各种医疗项目以及科研项目的顺利开展和实施,从而实现既定目标的高效管理。在新医疗改革背景下,医院进行财务预算和计划管理,必须切实做到:首先,对基期数据进行合理选择,全面剔除具备影响效果的偶然因素。其次,对医疗收支影响因素进行全面、科学预测之后,再对医院的年度财务预算进行精心编制。需要注意的是,在预算编制的同时,需要兼顾常规医疗任务和科研任务的同时,对重大投资项目以及转向资金计划进行重点突出。最后,完成年度预算和年度计划编制之后,医院必须按照计划严格执行。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新医改背景下的医疗市场竞争已经进入了白热化阶段,其财务管理目标的实现是保障其自身稳健生存和发展的重中之重。无论从何种角度理解,其意义和作用都非常重大。

第10篇

英国历史上的辉煌和自我中心意识之强,可能“日不落国家”的表述最为经典。今天的英国在国际舞台上似乎总是追随血缘上曾是它的子辈的美国人的左右,让人滋生一种“垂垂老矣”的悲凉。的确,英国在经济社会发展方面,于世界文明发展中已是下午三四点的太阳,虽仍不失绚烂,但正在西下。然而认识如仅停滞于此,并没有触及英国文明的本质。英国对世界产生最大影响,至今仍不失典范意义的,是它的文化,这是英国文明中最有底蕴也是最为内核的构造。由此观照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或许比美国更有借鉴意义。

正如我们都已经感受到的,高楼大厦、高速公路、宾馆酒店、高档商场,我们与英国与国际没有太大距离,有的甚至比它更好,如高速公路,江苏已经是世界超一流。仔细反思,我们所最缺的,是文化,是潜在于政策、行为、精神以及社会气质和经济品质背后的那种博大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文化能力。

一、三个案例

案例一:“伦敦无直道”与“摧枯拉朽”的城市发展

在国际大都市中,伦敦的街道可能最迷宫,即使像我这样多次去过并且逗留过相当长一段时间的人,也经常迷路。原因很清楚:伦敦无直道。

仔细观察便会发现,在英国的城市发展中,原来有比城市扩张更为重要的东西,这就是具有历史价值的古老建筑和艺术作品的保护和传承。在伦敦,乃至整个英国,百年以上的建筑根本不算老,而无所不在的雕塑艺术更是城市中最具灵性的元素。在城市扩张中,遇到古建筑或著名艺术作品,街道都必须绕着走。所以我们才发现,伦敦街道拐弯多,分岔多,歧路多,无规律可言。正因为如此,伦敦,才如此并且永远地“迷人”。文化,是这个城市的最高价值,也是它至高无上的尊贵之处。

回眸我们的城市,洋溢着“现代”气质。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和体现现代建筑语言的玻璃幕墙处处炫耀着它的年轻,宽阔坦直的大道不仅显示着管理决策者至高无上的权力意志,它的背后更有一股“摧枯拉朽”的气势和“只见新人笑,不见旧人哭”的历史悲凉。我们走向现代化的城市发展,可能付出的最大代价,也许是文化代价。

如此,不禁要问――

一个完全“现代”的城市是否还有历史记忆?如果城市失忆,我们民族的文化香火如何延续,我们的民族精神魂归何处?

我们的现代化,我们的城市发展,再不能以文化牺牲、中断城市记忆为代价了。

案例二:曼联足球场的“座位文化”与“厕所文明”

曼联球场最前排几个区域内的座椅显然比其他区域更宽松,而且这些区域背后有更宽阔的通道和更宽松的座位。我们本能地臆测它是有钱或有权者的“包厢”,讲解员的介绍顿时让不少人面色凝重起来:它是残疾人专座。在这里,任何一个残疾人,只要花上三十镑,就可以在这些最好的位置上看到全年三分之二的职业赛!

如厕才发现,这里的厕所全是三个:男厕、女厕、残疾人厕。在英国,无论大街还是小镇,包括飞机,厕所永远是这三种类型!

再走入场通道,原来,四面都有两种通道:供百分之九十五以上“芸芸众生”用的通道,享有特权的残疾人通道。

在英国,最令人动容的风景,可能还不是伦敦大街和牛津校同的千年、百年的古迹,而是一手摇轮椅、一手喝可乐、嘴里哼着小调的或街头“行走”、或商场“漫步”的残疾人。在这里,残疾人得到的不只是福利,而是尊重,甚至是特权。

回首我们的城市,盲道、厕所中的某个残疾人厕位,不只是摆设,而是“健全的大多数”施舍的一杯嗟来之羹。

必须追问,也令人担忧的是――

在市场经济竞争逻辑蛊惑下,我们是否正在甚至已经陷入奥林匹克式强人逻辑,甚至弱肉强食的生存逻辑之中?

案例三:《泰坦尼克号》智慧

电影《泰坦尼克号》是西方文化产业成功的最具典范意义的作品。一千多个亡灵,不仅让美国人挣破钱袋,不仅给欧美人充分展示浪漫和想像力的机会,更让西方文明在全世界面前赚够了灵魂的敬重――可谓化腐朽为神奇。将文学创作与历史事实沟联于一体的,是同样典型的“西方智慧”,或西方文化智慧。这种智慧一句话概括,就是:“左舷是虚构,右舷是事实”。

以下是社会学家们统计的关于泰坦尼克号沉没时的几组数据――

第一组数据――2208人中,705人获救。

第二组数据――

头等舱:319人,200人生还,幸存率63%;

二等舱:269人,117人生还,幸存率43%;

三等舱:669人,172人生还,幸存率25%;

第三组数据――乘客中,69%的妇女儿童存活,17%的男人生还。

第一组数据表明灾难的灭绝性:遇难者超过68%;

第二组数据说明生死关头,钞票依然是通向天国的门票:头等舱乘客的获救率居然是三等舱的两倍多,这里绝无电影中所虚构的左舷的那种浪漫,只有血淋淋的史实;

第三组数据说明,在最后关头,西方道德观确实发挥了重大作用,妇女儿童的生命被置于优先地位。

重要的是,电影呈现和渲染的,只是左舷的高尚而浪漫的虚构,右舷的事实却随着逝者沉入大海。

然而,如果,不是如果,事实上我们在欣赏这部电影时,已经不仅将左舷当作事实,并且由此滋生对西方文化和西方文明的向往,那么,需要反思的是:在全球化中,我们是否陷入“左舷”一“右舷”的文化盲区?

二、案例求解:我们到底缺什么?

以上三个案例提醒我们,在小康和现代化之间,在中国与英国之间,有一道无形的距离,这个距离绝不是GDP所能超越。我的假设是:在小康和现代化之间,我们缺的是文化,尤其缺乏强大而彻底的文化理解力。

第一个案例――

在“伦敦无直道”与“摧枯拉朽”的城市发展之间,表面上是效率优先,是经济发展的浮躁,是政府官员的政绩心态,而更具根本意义的,是今天的人,从政府官员到普通社会成员,对待先人、对待先人所创造的文明成果的文化态度,是今天的人们与作为他们生命根源的先人的生命一体感的文化理解能力的贫困。

“城市”之中,“城”是根本,它由文化锻造和历史积淀而成。对照西方现代化城市,我们今天的城市,往往有“市”无“城”。在所谓“现代”的理解中,城市就是商业圈,商业圈就是欲望的海洋,“掏钱――购物――走人”,成为城市的核心逻辑。于是,城市失去应有的魅力。

一座城市如果缺乏足够的历史遗存,不是过于稚嫩,便是过于肤浅。城市扩张中毁灭文化遗存,就是毁灭文明记忆,由此城市就可能成为植物人。

第二个案例――

对待残疾人的态度,不仅体现政治和政策,更是一种文化。每个理智的国家都会关注残疾人,对残疾人的态度以及作为政策的深刻基础的,是

关于人的生命一体感的文化理解力。

关于人的彻底的文化理解是:我们每个人来到世界,以及生活于世界,都可能具有成为残疾人的风险,虽然概率很小,但却事实地存在。作为社会少数的残疾人,承担“健全的大多数”成为残疾人的全部风险,因此,社会对待他们的态度,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所谓同情,也不是出于他律的所谓人权,而是感恩,感恩他们为我们所承担的风险。只有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对待残疾人的态度,我们的残疾人政策,才可能真正可靠和彻底。

残疾人政策的不到位,不仅是因为经济发展水平,更是文化理解力的贫困。我国残疾人政策与西方社会的最大区别之一,就是残疾人不能“正常”地生活于社会。在由全面小康向现代化迈进中,必须突破这一文化瓶颈。

第三个案例――

《泰坦尼克号》在中国享受的“盛情款待”,相当程度上表明民族的文化一体感,民族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集体缺失。

回想当年,这部电影流入中国时,不少单位曾经组织观看,原因很简单,也很可以理解,将它当作伦理道德教育的绝好教材!

可是,当国人将虚构的左舷当作事实,并且进而将它等同于西方文明时,结果是什么?

是对西方文明、西方文化的认同,以及因为对现实伦理道德状况的不满意而导致的对民族文化的过度否定!

这一事件给我们提出的忠告有:一、意义追求是文化产业成功的根本,否则文化产业就会“失身”而坠落为文化工业,就是说,成为工业的一部分而没有“文化”可言;二、在全球化背景下,一定要确立民族文化的集体自我意识,或者说所谓“文化自觉”,一个缺乏文化自信的民族,最终在文化上只能“被武装”;三、管理层一定要有足够的文化意识与文化能力,否则会危及民族的文化安全。

三、路在何方?作为一种国家战略的文化

江苏的文化“率先”,应当进行四个方面创新的探索。

(一)理念创新:确立文化建设是一种国家战略的理念。

文化有四大功能,已经形成共识的是两个方面:

1 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

2 发展经济。

但还有两大功能未有足够认识或阐发,必须进行理念创新。

3 国家战略与国家力量。

20世纪的欧美,是文化觉悟的世纪。觉悟的轨迹,是文化由知识分子的理念,上升为国家战略。20世纪后期,欧美文化国家战略以“全球化”的话语表述。全球化不只是市场经济发展的浪潮,而且同时是一种文化战略,这种文化战略的本质是:“文化帝国主义”。因此,今天中国的文化建设与文化发展,必须立足于国家文化战略,或者将文化作为一种国家文化战略,否则便难以达到应有的高度。

4 提升社会的幸福感。

文化的重要功能之一,是为人的生命过程对付“生存困境”提供“解释系统”,这个“解释系统”创造的是一个意义的世界。当前我国社会发展的一个重大难题,是幸福感与经济发展水平的悖论。这一难题既然是由经济发展带来的,就不可能通过经济发展彻底地解决。提升幸福感的最直接最重要的通道,是发展文化,因为,幸福不仅是富裕的生活,而且是对生活的理解能力。在这个意义上,幸福是一种文化能力。文化,担当也能够担当提升人们幸福感的文明使命。

(二)制度创新:建立一体化文化管理体系

文化发展的整体性创新及其品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否整合“意识形态”、“文化艺术”、“文化产业”三种文化。必须创新体制,从根本解决问题,建立一种“意识形态一艺术文化――文化产业”一体化的管理体制与管理战略。

走出“专家”思维与“专家”系统。专家为政府的咨询决策作出了很大贡献,但专家的片面性同样给政府决策产生了很多负面影响,尤其在经济至上与政绩取向的文化中。在现代化发展中,江苏应当健全咨询决策系统,形成“生态咨询决策”而不是“专家咨询决策”的系统。

(三)思想创新:消解经济对文化的价值霸权

在文化发展中,经济价值霸权的典型表现,就是“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口号,它的实质是否“明修栈道,暗渡陈仓”?如是,应当反思的是,我们是否缺乏文化建设的真诚?更严重的后果是,在这种策略和口号下,到处出现伪文化,如伪民俗,伪名胜,伪历史。应该说,这是对文化的践踏和灾难性破坏。因此,必须建立经济一文化“一只手”的理念与体制。因为,如果只将文化当作服从和服务于经济的“精神文明”,如果只将文化当作“软实力”,那么,决策与管理中,永远只能“一手软,一手硬”。文化发展必须与经济发展“一手抓”。

(四)战略创新:强化精英文化与思想文化

第11篇

关键词:三农问题;制度创新;协调发展;区域发展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我国在进入21世之后,综合国力有了全面的提升。经济与科技等方面的共同发展,无疑为现阶段的社会发展与社会当中的各个领域发展提供了更加全面的动力。就我国经济发展来说,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我国经济发展虽然在不断地进步,但是其内部存在的问题仍然不容忽视。三农问题作为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对于我们国家的经济发展有着很大影响。因此,对四川三农问题突破与区域协调发展的探讨有着鲜明的现实意义。

1三农问题概述

三农并不是一个新词汇,其基本问题已经由来已久,针对现阶段的基本国情来说,三农问题不但没有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得到改善,反而因为经济的快速发展而越发严重。虽然无论是政府还是相关的学术者都对其进行了进一步研究,并且提出了众多的解决方法。但是就目前的情况来看,这些解决方法大多是治标不治本。并没有使得三农问题从根本之上得以解决。而由此所形成的三农问题困境,也成了现阶段我国社会发展与经济建设的主要问题之一。对于协调发展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着鲜明的阻碍作用[1]。

1.1三农内容

所谓的三农问题主要包含了关于农业的3个方面内容。即经常所提到的农业问题、农村问题、农民问题。而这3个方面的问题,也是我国建设小康社会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如果不能很好地解决现阶段的三农问题,就不能做到协调发展,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也就会变成变成一个幻想[2]。

1.2三农问题的基本表现

粮食一直是我国人民赖以生存的保证,也是我国农业事业的中心任务。继20世纪实行了土地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后,我国的粮食存量就在不断增长。很多人认为,粮食问题在20世纪已经得到了很好的解决,但是在2014年,粮食价格的飞速爆长,使得物价进一步增长。而粮食不足的问题重新出现在了人们眼中。就农业增长问题来说,其主要的表现就是增长缓慢与增长结构不合理。所谓的农业问题其实也就是粮食安全问题与农业增长问题。农村问题则是经济问题与政府宏观调控问题。农民的问题主要就是收入问题[3],一般情况下,农民的收入来源主要为2个方面:家庭经营收入;工资性收入。统计结果显示,2013—2015年3a间,农村家庭的经营性收入由原本的70%下降到了67%,仍然占据着主导地位[4]。

2四川三农问题的具体表现

2.1典型性

四川是1个人口大省,省内人口近几年一直停留于全国前3位。而其中的农业人口更是占据了70%以上。但其省内的可用耕地却十分少,加之四川的农民经济水平普遍偏低,很多的本地人口都选择出门务工来增加收入。由此不难发现,四川地区的三农问题十分典型,可以说是我国三农整体问题的一个缩影。

2.2区域性

四川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加之当地人民勤劳朴实的性格,使得四川成为我国的农业大省,无论是农作物的产量还是其它粮食的产量上,一直居于我国前列,经济总量也是西部地区的第1名[5]。

2.3不平衡性

四川是一个多地貌大省,省内的农业产区包含了平原、丘陵、盆地、高原、攀西山5个地方,而这也导致了四川省的各类经济发展不均衡。并且四川省内的不同区域农民收入差异也较大。成都的居民收入往往高于其它地区。

3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

在笔者看来,四川如果想要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其基本意义不仅仅在于三农问题之内,更在于三农问题之外,不仅仅在区域之间,更在于区域之外。

3.1以工业促进农业

3.1.1从小农经济到市场化经济

世界上的发达国家提供了一个发展的宝贵意见。在任何国家的工业发展初期阶段,都需要农业的支持,这是一个发展的普遍规律。但应该明确的是,其经济主体仍然应该是农业。工业的迅速发展并不一定就会对农业的发展进行补偿。实际上,就四川现阶段的发展情况来说,其所具有的小农经济市场,在现阶段工业化的市场当中都是十分吃亏的。所以只有实现了农业体制市场化,才可能按照市场的基本方式,促进生产效益向农村进行流动。这才是从制度之上实现“以工业促进农业”。

3.1.2农工商协调发展

从传统的发展角度来讲“无农不稳、无工不富、无商不活”,这一传统的发展理念从根本上说明了农工商三者之间的相互依赖性与并存性。而只有做到农工商协调发展,才可以真正地发挥他们之间的优势。就四川本土而言,其发展过程当中更加的重视工业,虽然并不能说其不重视农业,但是对于农业的发展力度也是十分的有限。而四川发展最为明显的1个问题就是忽视商业发展。并且四川内部也缺少工农协调的服务业发展。例如城乡的金融投资渠道与服务,城乡的土地公开市场等。而这些都是农业市场化所必需的内容,也只有商业活了,农工之间的渠道才会更加的通畅。

3.2以城市带动乡村与城乡一体化

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农民的数量要比城市人口的数量大得多,想要在短时间内对农村实现万象更新显然是不可能的。但是通过相应的手段实现农村发展的快速进步并不是天方夜谭。因此可以采用以城市带动乡村的发展策略,改变农村的发展现状。但也不能将这种方式的发展流于形式,“见物不见人”。而是应该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理念,从农民的根本意义上考虑问题。经济的基础决定了上层的建筑,所以农村的土地制度决定了农村的社会制度。要想改变农村发展的基本现状,就要立足于农村问题,改变农村的经济制度。而农村的经济制度说道底就是土地制度。国家根据现阶段的农业情况,已经提出了新策略,所以要在新制度与国家的宏观调控之下,建设新型的农村社会。

4结束语

三农问题关系着我国的未来发展,是我国经济发展与社会建设的主要问题之一。通过本文的论述可知,三农问题是现阶段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但是在三农问题的制度创新之上,其实并不需要太多高深的理论,规划者所要具有的就是站在一个客观角度对现有问题进行解决,而不是站在原有立场之上持有一种实事求是的态度进行分析,并且还要有对于矛盾冲突的必要洞察力。虽然我国现阶段的三农问题仍然严重,但改革不是一蹴而就的,应该坚实地走好每一步。

参考文献

[1]冯佺光.公共选择下的山区农村经济协同发展问题研究[D].西南大学,2012.

[2]钱德元.区域发展中的二元经济结构优化理论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3.

[3]冯献.长江流域“三化”协调发展水平综合评价与空间差异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4.

[4]杨世勇.川渝经济发展形势分析与发展目标和发展路径探讨[D].西南财经大学,2013.

第12篇

任何法律的功能都是法律自身本质的体现,同时也是该法律的特征和覆盖范围的执行手段,对于经济法也是如此。由于我国的国情所限,经济法在我国制定颁布和发挥作用的时间不长,这就使得业界人士对于法律的释义理解存在时间上的不完备;同时,由于我国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发展阶段,地域广大,各地区发展程度不一,国情较为复杂,也进一步增加了对经济法释义和施用的难度。这些因素,都对于经济法在社会中功能的发挥起到了不利影响。随着我国的改革开放、加入世贸组织等一系列经济举措的实施,我国已渐渐步入了世界发展大国的行列,被誉为最有发展潜力的发展中国家。在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下,外界经济活动对于我国本土经济和社会的影响日渐深刻这一影响既有有利层次,也有不利层次,这就对经济法在社会经济中的调节作用提出了更加迫切的要求,而这也正是本文的写作目的。在下文中,作者将从基础到发散,较为详细的阐述经济法的社会经济这一功能模块及其作用。

二、功能定义及目的

目前学界对于何为经济法的功能定义不一,尚未形成统一清晰的认识,很多人常会混淆功能和作用这两个本质不同的问题。对于法律而言,功能是指属于整体活动中的某一部分对于完成整体活动所起的作用,强调部分和整体的关联;而作用则是指不同作用对象之间的相互影响。前者对于整体的生存具有必要性,是整体活动维持的动力。依据这一规范,可将经济法的社会经济功能作如下定义:所谓经济法的社会经济功能,是指法律制定者出于维护社会经济健康有序发展的目的,制定了相应经济活动行为规范,并以国家层面手段保障实施,以期通过这一规范的作用,实现社会经济的积极发展结果。从以上定义可以看出,功能具有两个特点:首先,任何功能都是法律本质的体现,在本文中,具体则是指经济法是为了调整我国现阶段社会经济活动而制定实施的;其次,功能的发挥具有明确的作用对象,在本文中,具体是指我国现阶段的各项社会经济活动,至于其中再加以细分的法律细则,由于篇幅所限和与主题关系不紧密,本文中不予讨论,读者可根据自身需要自行查阅。

三、功能模块及架构

(一)整合功能

市场经济自身具有竞争机制,遵循优胜劣汰的自发法则,这对于社会经济实体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也是人类社会不断发展的根本动力。然而对于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而言,任其分化而不加以控制,会造成财富过度集中、贫富两极分化,乃至引起社会的不安和动荡,因此,需要从国家层面加以控制和疏导,这种控制可分为行政手段和法律手段,且以后者为主。通过法律调节,国家一方面可以发挥主观能动作用,促进社会经济的有效发展;另一方面,对于市场经济自发性、盲目性、分散性的缺陷,可以从法律层面予以克服,以维持社会经济整体发展。如通过优惠投资税收政策扶持中西部落后地区产业发展,通过反垄断法遏制寡头市场等等。这些都是对于整个社会经济的有效整合。

(二)再分配功能

在马克思的《资本论》中提到,国家机器的一项重要作用就是社会资源的再分配。由于各经济实体地位及能力不平均的客观现状,市场经济具有财富自发集中的趋势,这一趋势在一定程度内能够促进市场经济的活力,但超过一定限度就会对市场及社会稳定产生危害,故此需要经济法律予以控制。这里描述的再分配是指不平等主体之间利益的分配,它是以国家政府为表现形式的公权力以强制力保障执行的财产和利益的转移行为。这一行为从国家层面出发,具有以下要点:提供国家运行所必须的经济基础;修正平等主体之间由于非市场因素导致的分配不足;保障市场机制的正确有效运行。通过再分配,可以使社会资源得到更加合理充分的利用,促进社会整体经济水平的改善。

(三)维护公平功能

这一功能与之前两项相辅相成,并通过之前两项表现出来。市场经济的自发性决定了其严厉的弱肉强食机制,在出发点不统一的前提下,后来者很难打入既有市场,这对于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存在负面影响,也不利于产品质量的改善和提高。经济法的维护公平功能体现了经济法的社会本位性,具体则表现为公平机会,公平使用规范,公平分配,公平的社会保障。而目前我国在社会公平方面上存在较大不足,如就业中的性别歧视,城乡户籍不同导致的社会保障不公,公有与私营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地位不平等。要解决这些问题,不能依靠经济的自发性,而必须要有法律制度的有效协调,才能从社会层面维持大多数社会群体的生存发展权利,促进整个社会的统合和共同发展。

(四)信息更新功能

信息是决策的关键因素,这在如今信息技术爆炸的时代尤显其重要性。正确的信息可以导致正确决策,进而引发正确有效的经济活动,从宏观角度来讲,表现为社会资源的有效合理分配和使用,而错误的信息会导致错误的决策,对决策者个人而言,是经济活动的失败,从社会角度而言,是资源的不合理低效使用。在这方面,国家以法律规范强制信息披露,有利于增加不同经济活动主体的地位对等性,促进经济主体参与经济活动的积极性和市场的整体发展。如国家通过《证券法》强制规定上市公司财务情况的信息披露,以《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法》鼓励经济主体中的相互监督。良好透明的信息披露制度,是一个社会经济发展良好的重要标志。

(五)利益导向功能

现代经济理论的基础,是人类经济活动的自发行和自利性。人的一切社会活动,从根本上说,是受内在生物需要和社会需要的驱动,具有趋利避害,追求代价最小化的自主性。这一具体要求以三个角度表现出来,第一,人的一切活动都是以自身利益为第一考量的;第二,人是理性动物,在一定社会环境中,受条件所限,会综合利用所得工具和手段,力求以最短途径抵达目标;第三,有以上两条可看出,人的自发逐利性本质会不断走向混乱无序,所以必须要有适当的法律制度来进行规范和疏导,以实现群体层面上的利益最大化。具体而言,就是通过法律,对于一定的经济活动给予鼓励和支持,或是对一些经济行为予以禁止和惩罚,来传达政府层面对于经济资源走向的调节信号。经济法以及其他一切法律的根本意义,是保证社会整体发展的协调有效,对市场经济的过度倾向予以遏止和分流,只有这样,才能防止产业资源过剩,经济发展失衡,将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统一,最终实现经济法调节社会经济活动和谐的终极目标。例如我国的《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法》,就是通过优惠的税收和工商政策,促进资本向中小企业发展方向的集中。

四、总结

第13篇

    李叔同对审美教育中德育教育的重视,对当代美术教育的发展和修正对现代美术教育的弊端有指导意义。他对中西美术的态度立足于传统文化对审美教育的重视,对审美教育的提倡是近代早期为数极少的知识精英所意识到的:由于对实用性的过度重视必然会导致急功近利的美术教育,培养以技艺为主的艺术人才,失去了美术教育的根本意义;而对审美教育的强调才是基于美术的本质,是实现美术教育根本目的的保证。李叔同处于浙一师这个自由宽松的教育氛围下,将西方美术中值得学习和借鉴的部分,将美术教育的审美作用充分地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强调通过美育教育来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这种教学理念避免了只强调美术实用性所带来的弊端,有利于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和人格的健全,对学生心智的启蒙和精神的净化具有重要的作用,有利于整个民族的长远健康发展。审美教育引导学生发现美、认识美、感受美、创造美,能够陶冶学生的品性。我们的学校应该重视美术教育的重要作用,提高美术教育在现代教学中的地位,从长远出发,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为根本目标,实现学生实际意义上的全面发展。另外,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对物质和金钱的盲目追求,导致社会功利主义日益严重,社会道德意识淡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已经不成正比。社会的大环境要求经济快速发展,任何事情都要服务于这个大局,但快速的经济利益追求,导致社会各方面的拜金主义蔓延,学术界异常浮躁,整个社会存在着一定程度的道德缺失和价值取向扭曲的现象。同样,艺术界也抵制不了这种恶俗的蔓延,非审美的功利思想严重,低俗的作品泛滥,这些都阻碍了艺术的健康发展。这虽然是多方面因素造成的结果,但也暴露出当今审美教育的缺失。如果常此以往,会对提升整个民族的综合素质造成巨大的障碍。因此,我们的精神文明建设与经济发展同步离不开教育的作用,离不开美术教育中的审美教育作用。中国古代的审美教育便是以道德来规范情感表达的,文艺中的审美教育承担着育人和培养民族精神的责任。而近现代的艺术教育家李叔同,美学家王国维、、朱光潜、宗白华等,也强调审美教育的社会功能,如美育的政治和道德教育功能等。但如今,美育所承担的教育功能又开始被忽略,美育缺失所导致的社会问题又开始浮现。所以,我们现在需要学习和总结前人的思想,使我们的文化艺术实现其“成教化,助人伦”的社会功能,以增强民族凝聚力,实现全民族综合素质和文明水平的整体提升。

    二、对当今美术教育改革发展的思考

    当今美术教育发展已由传统精英教育为主向现代大众化教育为主转变,但大众化教育不应该只是“量”的增长,因为一定“量”的积累并不意味着“质”的提升,只会表现出一定程度上“质”的变化。

    1.文化素养的缺失

    如今,美术教育对学生综合文化素养的忽视,必然会影响学生在专业领域的长足发展。因为任何一种门类的学习都不是孤立的存在,更不是单纯技艺的培养,它需要各方面知识的扩充和积淀。综合文化素养是艺术素养的基石,随着专业学习的不断深入,文化素养的不足必将成为制约学生专业学习深化和提升的障碍。长此以往,综合文化素养的降低必然会影响美术界的整体水平,进而影响中国美术的创新与发展。

第14篇

一、低碳经济下进行会计创新的意义

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观念的引导下,通过对应的手段来减少一些高碳能源的消耗,从而降低其排放物对社会的影响,以达到一个经济与生态相对平衡的经济发展状态。而低碳经济模式下,其必须要具备对应的会计方式,当前将这种会计称为低碳会计。低碳会计其也就是以能源法律法规作为基础,依靠多种形式来保证企业履行低碳责任,以降低其污染与能源消耗,从而提高资源利用率的一种新型的会计学科。低碳经济下进行会计创新,其具有如下几个基本意义:第一,从国家发展的角度来看,其能够有效地保证企业运行过程中的资源利用,从而提高了国家整体的能源利用率,实现国名经济整体的健康与稳定发展。第二,从企业发展的角度来看,在低碳经济下所形成的会计模式,相对注重经济本身应该达到的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从而使得其生产行为更加健康,能够提高其企业的社会形象,完善其企业的生产结构,并且推动企业技术的不断更新。第三,个体的角度来看,低碳经济下的会计模式不再是一种纯粹的利益模式,其更加注重社会各个领域的平衡,在经济发展的同时,考虑到多方效益,能够为个体提供一个更加协调的社会环境。

二、低碳经济下会计理论创新存在的问题

(一)法律法規不健全

从我国当前会计领域来说,其虽然已经具有一定的法律保护,但是这些法律基本上没有涉及低碳会计,也就是说,其缺乏基本的法律支撑,在一些实际的操作中,缺乏法律支撑就丧失了实现的可能性,甚至还会被扭曲。

(二)缺乏深入的理论

要想实现会计理论的创新,其本身必须要具备一套完整的理论,且该理论具有发展的长期性。目前,我国还没有将低碳经济下的会计模式理论化,这就使得其缺乏对应的理论支撑,无法为实践提供支撑。

(三)缺乏对应的人才

我国当前教育所培养出来的会计人才,其都是按照传统的会计理论来培养的。而低碳会计本身作为会计的一个分支,其对于人才的要求相对较高。在这种模式下,基本上没有对应的人才。

三、低碳经济下如何实现会计理论的创新

(一)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

就目前来说,我国针对会计管理的法律法规相对欠缺,更何况,低碳经济下的会计模式本身就与传统的会计模式不同,其法律的适用性相对较弱。因此,笔者认为,必须要国家加强重视,提高对低碳经济下会计理论创新的重视,并且,制定对应的法律规范,保证其创新过程中,能够有所引导,且其创新符合社会的发展需求。

(二)对低碳会计的理论进行深入研究

低碳经济下会计理论的创新并不是单纯的模式变换,其需要从根本上来进行转变,在这种背景下,必须要根据我国当前的低碳会计实际状况来着手,并且将其转变为理论,并将理论整理,使之形成一个合理的体系。在这种状况下,会计理论的创新才能够与社会发展的实际状况相适应。当然,我国当前的低碳会计发展相对较为缓慢,而国外已经有了相对成熟的案例,可以对其加以借鉴。

(三)制定合理的会计管理模式

新产生的会计模式沿用传统的会计管理其不一定能够达到对应的效果,因此,必须要对当前企业的会计管理模式加以调整。最好可以针对其制定良好的奖惩制度,对于一些无法及时准确对自身信息进行报备的企业进行惩罚。当然,对于一些处理应用较好的会计进行必要的奖励,能够让企业在压力与动力的双重作用下,更加注重自身的会计运行。

(四)提高人才培养的力度

我国当前的会计教学中,还没有对应的低碳经济内容。因此,要实现人才的培养首先需要改变其教材。在教学内容中,加入低碳经济的部分,并且,就这部分应该如何实现其会计运行加以深入化。对于一些已经从事会计行业的人员,需要对其进行二次培训,使得每个员工都具有对应的意识。必要时,可以采取考核的方式,以提高其对于整个培训的重视,促使其不断的完善自身对于低碳会计的认知。

四、结束语

低碳经济是一种新型的经济模式,其兼顾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而会计作为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是经济管理的一种手段。传统的会计模式是服务于传统的经济模式,新的经济模式必须要新的经济服务手段来作为支撑,故而,必须要对会计进行创新。然而,在这个创新的过程中,可能会存在一定的问题,这就需要结合经济的现状,对其进行有效地评估,保证其理论创新的意义。

参考文献:

[1]胥兴军.低碳经济模式下的会计理论创新[J].中国商贸,2012,25:105-106.

[2]张倩.低碳经济视角下环境会计的发展与对策研究[J].财会研究,2013,01:41-44+71.

[3]陈刚梅.低碳经济模式下的会计创新[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3,08:8-9.

[4]崔永建,秦小波.低碳经济模式下的会计创新[J].现代经济信息,2013,17:176.

作者简介:王雨(1978-)男,汉族,江西南昌人,硕士,中级会计师,管理人员,主要从事会计实践研究。

刘燕(1979-),女,汉族,江西宁都人,硕士,讲师,专职教师,江西广播电视大学,主要从事会计理论研究。

第15篇

自2008 年爆发的全球金融危机,至今已延续了四年,但尚未看到尽头。这表明这场危机不是通常意义上的周期性衰退,而是世界经济深刻的结构调整。尽管中国不是危机的重灾区,但作为一个开放程度最高的经济大国,也难以独善其身。金融危机的长期化以及随之而来的全球经济“再平衡”,既意味着国际需求的相对缩小,更意味着中国的出口将受到买方和卖方经济体国际收支双向平衡的制约。中国出口再难呈现高速增长的局面。

在世界经济发生重大变化的同时,长期以来支撑中国经济增长的内部主要基础性因素也发生了或正在发生重大变化:

一是世界经济低迷的长期化,意味着这种以世界需求为市场,依赖廉价要素投入,以规模效应取胜,不断增加产能的出口导向型增长方式已走到了尽头,许多相关行业开始出现大规模产能过剩;中国的城镇化在经历了三十年的高速增长后开始放缓。

二是城镇化率从“九五、十五”平均每年1.35 至1.45 个百分点下降到“十二五”

规划设定的0.8 个百分点。自2007 年农民工在就业人口中的比例出现负增长、农民工工资持续上涨,沿海一些城市出现了民工荒的现象。这表明廉价劳动力无限供给的时期已经过去,“刘易斯拐点”已经到来。

三是中国社会老龄化已悄然来临,长期以来经济发展享受的“人口红利”开始耗竭。

中国劳动年龄人口增长到2015 年将达到拐点,之后转为负增长;届时中国65 岁以上老人占人口比重将接近10%,抚养比开始上升,而储蓄率将开始下降,从长期看投资能力会持续弱化。这不仅意味着依靠投资来消化过剩产能难以为继,而且也意味着投资驱动型增长方式开始终结。

四是资源和环境的瓶颈约束更为凸显。1993 年中国转为石油净进口国,十八年后的2011 年中国石油进口达到石油消耗量的56%。与此同时,中国的水污染、空气污染仍未有好转的趋势,环境容量日益缩小。根据世界银行《世界发展指标2011》的数据,以PM10 为指标衡量空气污染,在全世界所有大城市(按照人口衡量),污染最重的20 个城市中有12 个是中国的。这意味着这种资源耗费型、环境破坏型的增长方式已难以持续。

由于基础性因素的变化和内生问题的显现,持续多年的经济增长模式的动力已甚微,中国经济发展已进入了一个“新时期”。

共识是启动新一轮改革的思想基础

当下关于中国经济发展是否进入了一个“新时期”在学界存在争议。一些学者将争议聚焦在经济增长的速度上。他们认为工业化、城镇化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中国的劳动力成本比较优势、后发优势、政府对产业升级的特殊功能可以使中国在未来的二十年或更长时期保持相对高的增长速度,如8%或以上。这些观点所隐含的意义是,现行的经济增长方式仍然可以维持,而不必进行实质性的调整。如果需要改革,也是修补性的,微调式的。

维持较高的经济增长速度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现行的经济增长方式不仅因要素投入巨大、资源环境耗费严重而代价沉重,更为严重的是,因分配不公而威胁着社会稳定,使其丧失了可持续的社会条件。退一万步来讲,即使现行增长方式可以维持GDP 的增长速度,但如果不能显著地改善民众的福利及其分配的公正性,也就丧失了经济增长的根本意义。

关于“新时期”速度或制度的争论反映出改革的必要性、改革的目的上需要凝聚更广泛的社会共识,共识的要点应该包括:

1、从更深层的意义上讲,改革开放的内在逻辑和终极指向是建立一个现代社会。市场机制是现代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基本特征是市场供求决定价格,从而引导资源配置。但市场价格以及相应的交易体系需要民主、法治、产权保护、信息公开透明、政府与市场边界的划分等制度基础设施的支持。在这个意义上讲,中国的市场化经济体制改革仍有待深化,而与此配套的社会治理体制、政治体制的改革及法治建设也应相应启动。

2、现行的政府管制并主导经济发展的体制安排是渐进式改革中的过渡性体制安排。这一安排在启动市场化改革、推进工业化进程中曾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随着市场化的深入发展,这种体制安排对价格、交易的管制扭曲了资源配置、抑制了市场活力,而政府投资挤占了资源并妨碍了创新。权力介入市场,成为当下中国政治、经济、社会、环境领域诸多弊端的根源,并威胁着社会稳定。

3、传统经济增长模式的不可持续预示着中国经济发展进入一个“新时期”。根据中国以往经验,需要建立可以支撑“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坚强体制依托,改革现行的体制安排是必然的,通过改革挖掘新的增长动力、转换增长方式。为此,在“新时期”应把质量、效率、均衡、绿色、公平作为体制建设有效性的标准。

4、新一轮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是界定政府与市场的功能,重点是转变政府的职能,即从一个管制、主导经济活动的政府转变为一个向社会提供公共产品(包括有形和无形的)的服务性政府。政府职能转变应从(要素)价格、财政、税收的改革入手,因为价、财、税是政府管理的主要公共资源,也是政府调整经济结构、调节社会收入分配的主要政策工具,是界定政府与市场功能的关键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