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培养教育主要内容与方式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关键词:时代背景;基础工程;专业课程;综合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7)06-0038-02
当前先进的课程改革理念是将转变课程功能作为首要目标,力求通过课程教学环节,使学生具有适应新时期社会、科技、经济发展所必备的素质。我国确立了课程改革的核心目标即课程功能的转变,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基础工程”课程是土木工程专业应学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必修课。土木工程专业是一个需要综合能力较强的专业,在时代大背景下,要求我们改革传统教学模式,调整培养目标与知识结构,树立学生的教育主体地位,进行综合素质教育,让学生感知工程文化熏陶,同时要有与之相适应的教师队伍。课程综合改革是围绕这一目标全面展开,力求跟上改革的步伐,实现学生全面综合素质培养的终极目标。“基础工程”课程在黑龙江工程学院于2006年被批准为校重点课程,2007年被批准为校级精品课。近几年来,围绕该课程建设申报并获批了省级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3项,校级教改项目3项及课程建设项目1项。
一、课程改革的时代背景
2010年以来,我国教育改革进入了飞速发展阶段,提出了卓越工程师培养教育计划、应用技术性大学分类和与世界接轨的工程专业认证。课程改革应适应时展需求,与时俱进,彰显高等教育的时代特点。
(一)卓越工程师培养教育计划
2010年6月23日,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启动会在天津大学召开,这是国家教育部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重大改革项目,是以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为主要建设目标,全面提高工程教育人才培养质量,促进我国由工程教育大国迈向工程教育强国的重大举措。黑龙江工程学院土木工程专业被批准为教育部首批卓越工程师培养教育计划试点专业。
(二)应用技术性大学
2014年开始,国务院开始正式引导一批非研究型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转型,以适应我国高等教育分类设置、分类管理的需要,适应我国经济转型发展的需要。应用技术性大学区别于研究型大学,定位于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服务地方和行业,密切与行业、企业的合作,为企业提供人才培养和技术服务支撑[1]。2013年6月,黑龙江工程学院成为应用技术大学(学院)联盟第一届副理事长单位。
(三)工程专业认证
2005年开始,我国开展工程教育认证。2016年6月2日,中国正式加入《华盛顿协议》,这标志着我国工程教育面向国际迈出重要的一步,推动了我国构建与国际实质等效的工程教育认证体系。专业认证是从以学生为本、目标导向、持续改进三个方面着手,关键是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质量[2]。2015年9月,黑龙江工程学院土木工程专业正式通过工程专业认证。
二、课程综合改革的内容
课程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是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目前大多数课程改革只注重改革课程实施过程中的某一部分,而系统的课程改革将围绕课程培养目标,在课程实施的各个环节中全面展开。“基础工程”课程组教师经过多年的探索与研究,开展的综合改革内容包括:教学方式方法改革、实践教学改革、考试方式方法改革、教材建设、课程教师队伍建设及学生工程文化教育等。
三、课程综合改革主要解决的教学问题
1.通过课程教学方式方法改革,解决了课堂教学手段及方式相对单一,学生主动参与度不高,自学能力差,教学效果不好的问题。
2.通过实践教学改革,解决了培养形式单一,能力培养欠缺的问题,同时提高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自学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3.通过考试方式方法改革,解决了传统考试内容导向性明显、考试题型标准化、考试方式单一的问题,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4.通过教材建设,解决了长期以来教材与行业规范的表达不一致及知识系统老旧、计算方法复杂的问题,同时扩宽了学生的知识面。
5.通过课程教师队伍建设,解决了教师只熟悉书本理论知识,工程实践能力弱的问题,提出了教师队伍建设的目标和途径。
6.通过工程文化教育,解决了学生知识面狭窄,工程素养不高的问题,通过让学生感知工程文化,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也扩展了学生的竞争能力和国际视野。
四、基础工程课程综合改革实践
(一)教学方式方法改革
课程教学方式方法改革打破传统以教为主的授课方式,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课堂教学采用以工程项目为牵引组织教学内容的CDIO模式教学,互动式教学,案例式教学,翻转课堂教学等形式,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学习兴趣。同时在课堂上拿出适当内容和时间尝试学生自主授课,学生需要在课下查找资料,准备PPT课件,课上给同学们讲授,和同学们交流互动,锻炼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动手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应变能力。
(二)实践教学改革
实践教学改革中构建以生产认识实习为载体的工程基本训练模块,以基础工程课程设计为平台的创新训练模块和以毕业设计为主的专业拔高模块[3]。在认识实习环节中增加了基础工程的施工现场参观,让学生对工程环境与实体建筑有了直观的认识。课程设计改变各人独立完成的设计方式,采用CDIO工程教育模式,团队式设计,3人一组,每个人有不同的分工,合作完成一份课程设计。在毕业设计中,不同学生选择不同的基础形式,设计的内容和难易程度上也有不同要求。改革增强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三)考试方式方法改革
改革课程考试内容,增加案例分析题,答案的给出更加的灵活,可以检验学生对课程知识的综合掌握及运用情况。改变平时成绩的给定方法,采用分段考试、过程中考核等形式,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了解学习效果[4],更全面地检验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在课程设计的成绩评定中,增加组内分工答辩,每个人都要介绍一部分设计内容,共同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教师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学生对设计内容的掌握情况,更加准确地给定课程设计成绩。经过考试方式方法改革,学生反馈独立思考能力增强了,不用死记硬背了,知识综合运用能力提高了。
(四)教材建设
2015年,编辑并出版了高等学校土木工程专业规划教材《基础工程》。该教材在经典课程内容基础上,补充了最新的工程案例和新工艺、新结构、新方法,图文并茂;对部分内容还是旧规范的技术标准,按照最新的规范进行了修订,保证了知识的更新换代,使教材和行业规范协调一致。增加了借助电子表格进行电算内容,提高学生对工具的应用和计算能力。在每一基础形式章节习题的后面补充一个扩展型的课程设计,丰富课程设计内容,增多学生的选择性。教材建设体现了土木工程“大土木”、大平台宽口径的要求,扩展了专业知识架构。该教材被5个省近10所大学院校采用。
(五)教师队伍建设
优质的教师队伍是课程综合改革成功的重要保障。在教师队伍建设中采用校校合作、校企合作的模式进行“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通过举办工程师论坛、教师挂职锻炼、多校团队式毕业设计、与企业共同制定培养方案等形式提升教师的工程背景。课程组教师还经常对城市周边的重点工程项目进行集体实地考察和学习,将书本知识和现场实际结合起来。教师队伍建设成果论文“基于校校、校企合作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探索与实践”在《高等建筑教育》期刊发表并获重庆市文化委员会评选的“第十五届期刊好作品”三等奖。
(六)工程文化教育
工程文化教育强调以人为本,以人对工程的态度为根本出发点。土木工程专业的大学生在校期间,应树立正确的工程观、伦理观,要培养审美的意识和工程思维,接受工程文化的熏陶。在基础工程课程专业知识讲授之外,开设了“桥梁文化与美学”课程,被学校批准为首批工程文化教育选修课程。该课程主要内容包括桥梁文化、桥梁美学、职业道德、工程伦理等。通过美学鉴赏、伦理教育培养了学生工程文化、工程意识,丰富了学生的文化内涵和工程素养。课程采用团队式教师授课方式,由4位教师共同授课,每位教师发挥优势,承担一部分自己擅长的授课内容。学生在了解课程意义和授课内容后报名积极踊跃,学习兴趣高,课程生命力强。
鉴于我土木工程事业的迅猛发展,时代背景下高等教育要与之相适应,要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优化人才培养理念,教育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通过基础工程课程综合改革的探索与实践可知,将全面系统的课程改革模式深入土木工程专业教学改革中是切实可行的,但需要我们转变教学思路,在进行专业教育的同时,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励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持续性,更要注重学生工程素质的培养,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出新时代的高级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
[1]苏静,肖攀,朱强.论地方应用技术型大学建设与地方普通本科高校转型[J].河南教育:高校版,2014,(6).
[2]中国工程教育认证协会.工程教育认证标准[Z].2012.
一、中职学生职业素养现状
1.应试教育的消极影响
由于中职教育在我国的教育中起步较晚,导致其发展落后于发达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存在较大差距。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企业发展对于中职人才的需求增长,但在现阶段的中职教育中,由于受到传统的教学模式的影响,很多中职学校虽然有自己的培养人才的措施,但还只是处于理论阶段,并没有深入实施,甚至有的学校并没有为培养中职人才建立完善的培养措施,还只是以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学,注重学生的考试成绩,忽视了学生对自己专业技能的培养,导致学生的动手能力不高。这严重阻碍了中职教育对人才的培养,不利于教育的发展。
2.教学脱离实践
中职教育在教育中以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操作能力为办学的主要目标,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实用、基础理论知识,让学生能够在实践教学中对实际工作岗位所需的基本能力和技能有一定的了解。但在当前的中职人才培养教学中,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多教师在教学中并没有跳出考试成绩的教学模式,在上课过程中仍然以理论教学为主,对于学生本专业需要进行的实践教育不重视,不组织学生进行相应的实践,中职教育最终演变成了理论教学,偏离了中职教育的初衷,导致了学生在以后的求职中职业实践技能不强,达不到岗位对高素质人才的要求,最终降低了中职教育的就业率,阻碍了经济的发展。
3.忽视中职生职业技能的培养
我国的中职教育还处在探索阶段,很多地方还存在不足,这是中职教育发展缓慢的最终原因。在中职教学中,多数教师认为,书本知识是教育的重要载体,大多数学校以书本知识作为教学的指标。有的教师为了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生搬硬套,将书本知识一成不变地教给学生,导致学生学习成绩不高,关于专业所需职业技能一无所知,阻碍了中职学生的全面发展,最终对中职人才的培养形成负面影响。
二、创新教育为什么是培养中职人才的有效途径
1.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师在对中职学生进行授课时,大多数教师将自己置于过高的地位,认为自己是教学的主体,忽视了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忽略了学生的主体性。而在西方发达国家,以学生为主的教育思想是中职教育培养人才模式的重要制度保证。这要求在中职教育中,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明确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教学中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积极开发学生的潜能。除此之外,由于学生在教学中个体之间存在差异性,要求教师在授课时针对不同的学生制订不同的教学目标,为个体差异学生提供的指导时间以及学习资料也应该从实际出发,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在教学中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不能采取极端的教学方式,打击学生的自信心。创新教育要求在教育中,教师主要负责解决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对于问题的咨询以及组织学生进行学习,让学生可以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提高学习效率。
2.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为教学的重点
由于中职教育本身具有服务为教学导向的特点,要求学校在对中职学生进行教育时,注重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为企业输送高职业技能的人才。创新教育模式中提出了BTEC、TAFE、CBE等教学模式,BTEC教学模式在教学中注重对于学生通用能力的培养,TAFE模式在教学中注重对学生的职业技能的培养,CBE教学模式在教学中注重对于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这些新型的教育模式的提出使得中职教育解决了以往的专业技能不足,学生能力低下的情况。国家制定的新的就业能力标准中明确规定职位所必须具有的知识能力以及对于知识、技能的应用能力。此外,在CBE教学中,其教学的重点任务在于在教学过程中让受教育者具备从事自己专业相关的职业的全部技能,其教学内容均与中职学生就业职业内容相关。创新教育中新的教学模式的提出对于中职学生人才的培养有重要意义,是中职教育人才培养的重要制度来源,对中职学生专业能力、方法能力以及学生的社会能力的培养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3.教学与实际相结合的教学模式的有效运用
创新教育以培养中职学生的职业技能以及学生的实践能力为主要内容,对中职教育提出了BTEC的教学要求,要求教师在中职人才培养教育中不再局限于传统的教学模式,而要创新自己的教学方式,在教学过程中设计丰富的教学内容,丰富学生的课堂教学,将理论与实际做到有机统一,以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实践技能作为教学的目标,全面激发学生对于本专业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传统父母在教养幼儿时,基本上都是由父母提供食物衣服,幼儿只要听父母说的话,听幼儿园老师的话,按照他们的指令执行就可以了。当幼儿行为不当时,通常是给予惩罚,最常见的就是打幼儿的屁股;而当幼儿表现乖巧时,一般又会对幼儿进行物质奖励。这种行为修正模式的教育理念认为,通过体罚可以避免幼儿违规行为,通过物质奖励可以鼓励幼儿做被人认可的行为。事实证明,行为修正模式毕竟是一种他律的教育方式,幼儿要靠他律才能控制自己的行为,一旦他律的因素消失,则幼儿的行为就会失去控制。在幼儿后期,这种种教育方式的弊端必将显现。这时的幼儿已具备一定摆脱大人控制的能力,往往容易产生逆反心理,出现一些叛逆的行为,而此时的惩罚与奖励的行为修正模式也将很难奏效,此时再对幼儿进行说理教育已经为时过晚。此外,还要注意对幼儿教育的态度和方法,称幼儿是傻瓜、笨蛋、窝囊废,幼儿们幼小的心灵会因此受到极大的伤害,即使是一个精神健全、智力超群的幼儿,严重的可能会影响幼儿身心健康的发展。所以,我们主张引导的教育理念,前提是将幼儿作为平等的主体来对待。要设身处地的站在幼儿的立场上来思考问题,进而以幼儿的思维方式与之进行沟通,引导幼儿能够做正确的事,培养良好的习惯。在这种教育方式下,并不主张对幼儿进行体罚,主张对幼儿进行鼓励,同时对其进行说理,以此来改变幼儿的行为,这与行为修正模式有着根本的区别。
二、智力开发超前化教育理念向综合素质培养教育理念的转变
现在很多幼儿园对幼儿进行单纯的超前知识性教学,完全不顾幼儿的基本生活能力和卫生习惯还没有养成。虽然有的幼儿识字很多,计算能力也远远超越其年龄应有的水平,钢琴也弹得非常出众,美术作品又获了大奖,但是经过3年的幼儿园教育,却不会使用筷子、不会自己穿衣服。我们认为,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应该是个体社会化的基础内容,其次才是智力的开发和知识的学习。此外,皮亚杰认为知识的获得是幼儿主动探索环境的结果,教育的真正目的是通过设置充满智慧刺激的环境。发挥幼儿的主体性,让儿童自行探索,主动学到知识,能培养幼儿的兴趣、激发求知的欲望,使之一直保持学习新鲜事物的动力,并打下以后一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幼儿期是个体发展的关键时期,但幼儿的智力开发必须与幼儿生理、心理的发展相适应。超前教育容易超出幼儿的接受能力,逆反心理增强,导致幼儿缺乏学习兴趣、情绪低落、甚至对学习产生恐惧心理,直接影响其升入小学后的学习。
摘 要 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的法制体系已经初步建成,“普遍的服从”被提到了法治建设的日程上来。但是,在我国,立法的实际效果和理想相去甚远,社会主义法治的完善有赖于社会主义法治意识的成熟,要求将法治建设的中心转移到深化研究法治意识理论和公民法治意识的培育方面来。提高公民现代法治意识的途径主要依赖于制度完善,方法主要采取培养教育和观念更新。
关键词 法治 公民法治意识 制度 途径
一、问题的提出:普法教育的困惑
亚里士多德早在数千年以前就给出了答案,认为法治应当包含两层含义:“已成立的法律获得普遍的服从,而大家所服从的法律又应该本身是制订得良好的法律①。”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的法制体系已经初步建成,“普遍的服从”也就提到了法治建设的日程上来。但是,在我国,立法的实际效果和理想相去甚远。
二、提高我国公民法治意识所遇到的问题
法治不是简单地建立在法律规范的文字组合之上,在规范条框的背后始终有一种无形的力量和观念在支配、影响着它的实现。人的问题,即公民法治意识对实现法治具有重要意义,社会主义法治的完善有赖于社会主义法治意识的成熟,这就要求将法治建设的中心转移到法治意识理论的深化研究和公民法治意识的培育方面来。要对中国公民法治意思的培育方法和途径进行探讨首先要清楚我国在这方面既有的工作中存在哪些问题。
据柯卫学者的总结,我国公民法治意识培育中的问题主要在于普法教育和学校教育两方面,其不足则主要体现在内容的缺陷和制度化的缺乏上。
长期以来,我国普法教育的内容主要表现在“守法教育”或条文教育,即主要是以法律条文的具体规定为主要内容,注重实体法的介绍而轻程序法的宣传;重视守法教育而轻视用法教育;重视法律义务教育而轻视法律权利的教育。在实践中即便是公民确实学到一些法律常识,却很难在在实际的社会生活中运用。普法教育内容的缺陷主要缘于普法教育目标的偏差,大多数普法教育工作者只注重法律规范,尤其是义务性、禁止性规范的灌输而忽视现代法律意识的培育。此外,普法内容也由于缺乏生动性、系统性、联系性而不易被广大民众所接受。
普法教育缺乏制度化。普法教育往往是根据上级指示采取临时性、突击性的方式,普法效果甚微。由于缺乏制度化,在地方上,普法教育难以被重视。因此不管国家怎样重视普法工作,一到地方就变形走样,甚至被认为可有可无。一些地方表面上搞得轰轰烈烈,其实是在做形式工作,走过场。
学校教育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法律基础”课时较少,教学方法落后。在普法内容上,往往注重普及法律知识,而忽视对法治理念和法治精神的传播与渗透,公民难以知悉和自觉维护自身的权利,因此今后的普法宣传工作要贴近广大公民的生活,使公民把法律看作本身的需要。唯此才能塑造出具有独立的政治人格和法律人格的知法者、守法者和用法者。如若不然,“失却了独立的政治、法律人格的法律意识,则依然有可能知识培养了“法奴意识”而非法治意识②”。
三、本土中国国民何以可以形成现代法治意识
法治意识作为意识的一种也具有外生性、反射性、接受性的特点,通过教育、观念变革等方式对其进行培养、完善成为可能。就中国的实际国情而言,法治意识在中国的形成已有一定的客观基础。一是我国的政治民主化进程不断深入。法治最具价值的思想就是对国家和政府的权力进行限制和制约,并从制度体制上对专制进行彻底否定,由此带来政治的民主化与权力的法治化。对自由、权利、公平、平等的价值需求,必然促成社会生活主体对法律的运用、遵守、尊重和信仰,在内心形成法治精神,进而成为社会主体普遍的、基本的精神观念与理智选择。我国政治的民主化正不断深入,此为其提供政治土壤。二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市场经济主要是以利益为取向的交换经济,重效率是市场经济的规律。市场经济活动的主体规则是以公平、中立、理性为特征的法律,这就决定了市场经济只能是法治化的经济,经济活动的主体精神就是法治化的利益精神。目前,我国经济己经由计划经济转为市场经济,市场经济渐趋成熟和完善。此为其提供经济土壤。三是我国的思想界正不断开放。现在我国对内改革,对外开放,大大地解放了思想,西方源远流长的法治史为我们提供了借鉴与吸收的资源此为其提供了思想文化土壤③。
四、公民法治意识培育的途径和方法
法治意识的形成和影响因素包括公民意识、权利观念以及法律信仰。西方法治意识是社会不断发展,文化不断积累历史发展的产物。其内容,主要表现为公民意识、权利观念以及法律信仰等因素的形成,从西方历史实践可以发现权利观念和法律信仰是互动关系,权利观念的增强将导致公民对法律的认识与对其价值的认同,有助于公民法律信仰的生长;反之,对法律的信仰也必将推动公民权利意识的扩张,从而推动法治意识的增强④。
我国普法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公民法治意识。我国法治建设采取的是自上而下的政府推动型法治化的路径,时间的紧迫性和法治建设路径的自上而下特点,使得我国不可能像西方国家,等待在民主政治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中,自发地形成发达的市民社会和成熟的公民意识。我国要做的,是要在普法过程中积极地培育公民法治意识⑤。结合我国实际具体而言,中国的法治化以政府推动型改革为主导,社会民间自然生成的具有现代法治精神的制度、规范的力量为辅助。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这种政府主导力量不是统治者良善意愿的强加,而应是对社会需求作出的合理回应。正是这种具有特色的法治发展路径,决定了我国法治意识培育的模式是自发启蒙型和国家培养型模式的结合。
(一)公民法治意识的途径:制度完善
制度完善,构建合理化的法律系统,从实证方面实现法律合理性,是法治意识在法律中的表现形式和实现机制。实现法治,首先是健全我国社会主义法制问题,它要求立法要完备、执法要严肃、司法要独立、守法要自觉、护法要坚决。然后要强调通过人权保障来促进公民对法律的认同感;通过完善民主树立公民对法律的依赖感;树立法律至上以培养公民对法律的神圣感;通过公正执法以加强公民对法律的正义感,健全完备的法制来增强公民对法治的信任感。
(二)提高公民法治意识的培育方法:培养教育和观念更新
提高公民现代法治意识主要可以通过培养教育和观念更新这两种方法来进行。
1.培养教育:提高公民现代法治意识的基本途径。
中国的实践证明,由于普法具有直接有效性、成本低、快捷性等优点而被国家当作提高公民法治观念和意识最为有效的道路所采用。培育和提高公民的现代法治意识,主要是通过普法教育、法学教育和学校教育三个层面来进行⑥。
(1)普法教育
公民法治意识现代化是大众普法教育的目标,途径为:
1)社会教育
在教育的目标和内容上,对广大公民进行普法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强化权利意识的培养。要转变长久以来的法制教育导向,变单纯的守法教育为公民法律意识的培养,从注重国家、集体利益的保护转到对公民个人权利保护的轨道上来,不断强化人们的权利意识和法律权威信念。要让公民知道自己的权利不仅是法定的、固有的,而且是神圣的。
在普法体制上,应逐步实现普法教育制度化。“在当前普法教育的制度化首先意味着要制定一部结构严谨、内容和谐、体制科学与社会发展相协调的普法教育的法律法规,把普法教育纳入法治轨道;然后还应当建立健全与之相配套的一系列制度,如普法领导机构组织制度、普法责任制度、普法考试考核制度、普法经费保障制度、普法教育监督制度等⑦。”
2)权力机关依法用权教育
权力机关尤其是行政机关是否遵守法律,将直接影响和制约公民的法律权威意识的形成和培育,权力机关必须接受普法教育,树立守法意识,依法行使权力。
权力机关应当首先遵从宪法的规定:一切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必须在法律的范围内活动。其次,权力机关及其行使者更需要接受现代法律教育,加强自身道德修养,以形成现代法治观念,以法律约束权力,最终实现在法律统治下的以权力约束权力。
(2)培养网络法治意识
1)法学教育
法学教育或法律教育是国家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法学教育不仅培养一批自身拥有法治意识的社会成员,而且这些社会成员还可以用他们所掌握的法律知识、良好的法律素养去影响其他社会主体。
(3)学校教育
学校是培养和提高现代法治意识的重要阵地。提高现代法治意识,应当从小抓起,从学生培养起,故学校教育不可缺少。又由于当代大学生的法治意识是代表社会发展前进方向、积极向上的,尤其是当它与主流社会法制精神相一致是,它对主体的行为起积极的导向作用,主体会积极主动地参与实践,推进法治的实现;反之,它会对主体的行为起消极的影响,抵触或破坏法律,甚至导致以身试法。大学生是未来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骨干力量,也是未来各级领导干部和管理人员的重要来源,是未来社会的生力军,因此在学校教育中要特别注重大学生法治意识的培养。
2.观念变革:树立公民现代法治意识的有力保障
树立公民现代法治意识,要求我们必须“同传统的观念实行最彻底的决裂⑧”进行观念变革。
“观念变革”要求摒弃法是“阶级斗争工具”等旧有糟粕的同时树立良法统治观念、法律最高权威观念等现代法治观念,实现从人治观念到法治观念的转变。要转变陈旧、落后的观念要充分发挥教育的功能,通过长期的教育,使法治意识深入人心。树立法治意识是促成现代法治精神的重要条件,法治观念的确立,首要的问题是要摧毁人治观念。从人治观念向法治观念的转变最行之有效的方式就是走核心突破的方法,即彻底摧毁人们对权利的迷信和崇拜,确立法律的神圣至上观念。只有人们无限崇尚、信仰法律,才能积极主动地学习法律知识,产生法律情感,提高法律意识⑨。
注释:
①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吴寿彭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5:199.
②柯卫.当代中国法治的主体基础――公民法治意识研究.法律出版社.2007:190.
③柯卫.法治意识的差异及启示.求索.2006(12).
④柯卫.当代中国法治的主体基础――公民法治意识研究.法律出版社.2007:118.
⑤刘星.中国法学初步.广东人民出版社.1999.
⑥柯卫.当代中国法治的主体基础――公民法治意识研究.法律出版社.2007:266.
⑦王学栋.普法教育和公民法律观念现代化.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0(6).
⑧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293.
⑨柯卫.当代中国法治的主体基础――公民法治意识研究.法律出版社.2007:280.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293.
[2]柯卫.当代中国法治的主体基础――公民法治意识研究.法律出版社.2007:190.
[3]柯卫.法治意识的差异及启示.求索.2006(12).
[4]柯卫.论普法中的公民意识培养――秋菊的困惑引发的思考.政法学刊.2007.24(4).
[5]刘星.中国法学初步.广东人民出版社.1999.
[6]梁治平.法辨――中国的过去、现在与未来.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
[7][美]潘恩.潘恩选集.马清槐等译.商务印书馆.1991.
[8][美]英格尔斯.人的现代化.殷陆君译.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
关键词:研究生学习;入党积极分子;研究会
高校学生党员是学生中的骨干,学生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和考察是高校党建工作的重要内容。2013年7月,三部委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学生党员发展和教育管理服务工作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要“把对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教育作为发展学生党员工作的着力点,重视做好思想上入党工作”、要“以增强党性、提高素质为重点,针对研究生、本科生、专科生等不同类型学生特点,构建多层次、多渠道的学生党员经常性学习教育体系” 。
作为一种学习模式,研究性学习具有自主性、开放性、实践性等特点。将研究性学习的理念和策略引入入党积极分子培养过程,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帮助学生掌握理论学习的方法,培养学以致用的实践精神,学会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有助于形成党性修养的自觉性和持续性。
一、研究性学习的内涵与特点
研究性学习是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研究性学习既是一种教育理念、思想,可以看成是课程资源;它既是一种教学模式,又是一种学习方式。自18世纪以来,研究性学习先后被以卢梭、杜威、布鲁纳等人倡导。本世纪初,关于研究性学习的讨论在我国基础教育领域大规模开展。随后,高等教育领域,很多高校教师、学者也对研究性学习在各专业教学中进行了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
作为一种学习方式,研究性学习有着自身的特点,研究性学习具有自主性。研究性学习注重学生主动思考、主动获取,注重学生兴趣和能力的培养。研究性学习具有开放性。这种开放性主要表现在学习过程不拘泥于某一特定时间段,学习成果表现形式丰富。研究性学习具有实践性,研究性学习要求学生从实际工作、学习、生活中发现问题,自己动脑思考,动手实践、动口表达,在实践中体验生活。
二、研究性学习引入入党积极分子培养过程中的价值
目前,高职院校入党积极分子培养教育工作中存在着诸多困境和难题。党课培训体系不够完善、培训内容古板老套、重理论轻实践、党建工作缺乏有效的工作载体等诟病一直是困扰高职院校党建工作的重要问题。面对这些困境和难题,党和国家给出了“构建多层次、多渠道的学生党员经常性学习教育体系”的解决思路。作为原有入党积极分子培养教育的一种补充,将研究性学习的引入为创新高职院校入党积极分子培养提供了新的途径和选择。
研究性学习能够丰富入党积极分子教育培养的方式。传统党校培训一般会讲授党的性质、宗旨等理论知识,考核是以写心得体会和笔试进行。将研究性学习引入入党积极分子培养,就是想办法让学生自己主动学,自己去观察、发现,自己表达,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学习结果“当家作主”,逐步实现学习的“独立自主”。这样的学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力的提高。
研究性学习能够拓展积极分子教育培养的内容。有别于党校的短期、统一、集中培训,研究性学习是长期的,各小组主题各异,分散学习与集中交流相结合。因此,研究性学习涉猎的宽度和深度较党校学习有明显提升。以党校学习的知识为起点,入党积极分子可以进一步研究每一个理论知识点是如何提炼形成的,也可以去发现这些理论知识是如何应用在实际中的,还可以去探索实践中不尽合理的地方,提出进一步优化的策略。研究性学习在指导学生“理论联系实践”的过程中,让学生对于我党“实事求是”的精神有更深刻的认识,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有更真切的感受。
三、研究性学习在入党积极分子培养过程中的应用
近年来,研究性学习逐渐进入高校教学工作者和研究者的视野。不少研究者尝试将研究性学习引入思政教育、英语等课程教学中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在实践中,笔者根据研究性学习的要求,结合高职学生的特点,搭建了有效的学习、交流平台――研习会。
研习会由学生支部教师党员及入党积极分子参加,每周定期召开。研习会主要内容包括时政播报、党史知识介绍、专题讨论三部分。研习会由学生主持,可以个人完成,也可以由团队一起完成。在学生准备一起研习会的过程中,学生会经历关注与思考、讨论与交流、反思与总结几个阶段,每个阶段都会给学生带来不同的收获和体验。
关注与思考。学生须要关注时事政治,搜集作为一名大学生、一名入党积极分子应知应会的信息,搜集社会热点话题,搜集学生思想中普遍存在的困惑。研习会引导学生积极关注国内外变化,把咨询变成学习资源,关注问题的同时就开始了思考和筛选。有了这些信息,学生须要去主动思考,分析信息之间的联系;思考每个热点背后的焦点、矛盾点;探索每个问题的关键点和解决策略。学生在思考中得到成长,在思考中找到学习的方法,分析问题的能力也在进一步提升。
讨论与交流。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因为它是的一个重要原则和活的灵魂,也是在一切工作中必须严格遵守的基本方法;是人们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只有从实际出发,具体地分析矛盾的特殊性,才有可能区分事物,认识事物发展的特殊规律;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只有对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把握事物的特殊性,才能找到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在讨论交流的过程中,教师鼓励学生描述自己的探索过程,也鼓励学生讲出自己的困惑。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能听到不同的声音,感受不同的思考结果,多视角全方位的看同一个问题,有助于学生形成求实、求是的学习态度。而且,学生也借机学会表达自己倾听他人,有助于综合素养的提升。
反思与总结。针对不同的观点和看法,学生重新审视自己的思路,形成自己的成果。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综合学生观点并加以总结、反思、升华。一般来讲,入党积极分子热衷于参加一项活动,做一项具体工作,阐发自己的某一个观点。对于如何通过这些已有的活动、工作和积累的观点进行反思,往往缺乏自觉性和主动性。教师须要提醒学生在积累相关经验的基础上,从选题、分析能力、表达等多个方面反思自己的探究过程。这样,可以有效增强学生的自信;对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有积极意义。
四、几点建议
1. 保障有力。完善制度,鼓励各基层党支部结合自身实际开展丰富多样的学习活动,提高发展党员的质量。建议学校教务部门将这些学习活动纳入选修课的管理体系,给予学员一定的选修学分,鼓励学生参与,认可指导教师的工作量,这样有益于学习活动的开展和推广。
班级作为学校教育的基本组织形式,对学生的成长具有巨大的影响。学生在校的学习活动都在班级渡过,其思想品德的形成,情感兴趣的发展,无不与班级教育的质量相关,班级是学生成长的摇篮。同时,班风的优劣也直接影响到校风的形成。把班级作为阵地,营造良好小环境,是搞好养成教育行之有效的方法。
一、以美的环境熏陶学生
班级物质环境建设是班级建设的基础,优美的班级环境、合理的教学设施对学生能产生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在营建班级美的环境时发挥师生的集体智慧,“让每一个墙面都能说话”,教室布置体现班级特色,有艺术气息。有自己设计的口号,自办的壁报、艺术角、悬挂闪烁智慧光芒的名言警句和班级一日规范记载表。课桌椅的摆放要求整洁美观,随时保持环境卫生。美观大方的教室就像无声的老师,贴近学生的做人、学习、生活,通过建设教室环境,培养了学生良好生活习惯和审美情趣。
二、以学期目标引导学生
优秀班集体是学生成长的肥沃土壤,为此,我立足于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总体目标,在全面执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基础上,结合班情,选择行为规范的某一方面,道德观念、心理素质的某一侧面作为突破口,规定目标,分层递进,深化细化教育要求。每一个学期都有一个侧重点,比如:第一学期从搞好教室卫生,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着手,进而护卫校园花木,全面增进学生的环境意识。第二学期从独立完成作业做起,到削苹果、洗手帕,提倡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旨在培养学生的自理能力,学会生存。第三学期从人人说普通话,清除脏话粗话着手,达到净化语言,提高表达能力的目的。第四学期以坚持体育锻炼为突破口,培养学生具有坚强的毅力、抗御挫折的心理素质。第五学期抓住“勤”字生发开去,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要求:勤思考、勤笔记、勤举手,不仅在校内要勤,在家里要勤于分担家务,在社会上要勤于公益劳动。第六学期围绕“节俭”二宇做文章,要求学生节约水电、爱护公物,不乱花钱,进而珍惜时间。第七学期从“关爱伙伴”起步,增进学生之间的友情,向他人、向社会伸出援助之手,逐步升华学生的道德品质……每个学期的切人点不同,重点不一样,六年十二个学期,力争通过学期目标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完善学生人格。
三、借民主管理锻炼学生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制度文化是以班级组织及其制度为主要内容的文化形态,它是班级文化的保障。班级制度文化的建设,不仅为学生提供了评定品格行为的内在尺度,从而,使每个学生时时都在一定的准则规范下自觉地约束自己的言行,使之朝着符合班级群体利益,符合教育培养目标的方向发展。建立良好的班级制度文化,是班级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建立良好的班级制度文化,必须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一是要抓好制度的制订与完善;二是要抓好制度的实施。同时,要善于把班级有关公约、规定转化为学生的一种观念和形态存在,以无形制度替代有形制度,将“硬制度”与“软文化”熔于一炉,使班级规章制度既起强制作用,又能发挥激励规范作用。陶行知曾说:培养教育人和种花木一样,首先要认识花木的特点,区别不同情况给以施肥、浇水和培养教育,这叫“因材施教”。其实,每个教师都是一位雕塑家,他的一举一动都在雕塑着自己,也在雕塑着学生。让每一个孩子有事情做,有官当,遵守班级制度,在自身能力得到培养的同时,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提高了。以班主任为核心,几个班干部包揽的旧的班级管理形式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大多数学生的主动发展,不利于民主意识的形成,也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和组织管理能力的提高。我尝试着改变这种传统模式,实行“班级民主管理”,鼓励学生人人都当“班级小管家”。比如施行“干部轮换制”,开发管理岗位,除班委会、科代表、小组长外,电灯、门窗、电视、图书角……每个角落都交给孩子管理,实行双向选择、竞争上岗,真正实现班级人人是主人,班级事事有人做。岗位虽小,却是班级管理基础性的工程,老师都给孩子明确职责,予以指导。在管理班级事务中孩子充分表现出来的自主性、自觉性、能动性和创造性,令人惊喜。实行民主管理能培养孩子们的责任心,使自觉、自律、自制的品质得以发展,在潜移默化中养成良好的习惯,达到个体品德的充分完善和个性的充分发展。学生在实际参与的过程中增知识,长才干,明道理,班级在营建过程中凝聚人心,形成优秀集体。学生自觉或不自觉地把班级的目标内化为自己的追求和行动,一旦发现自己和班级的进步,获得成功喜悦,就会更热爱自己的班级,向着更高的目标攀登。
四、以多元评价鼓励学生
在对学生的评价上,我不用一把尺子作标准,承认学生的个性差异。在竞选干部时,我不以学习成绩作唯一标准,而用其长。为鼓励学生学有所长、个性发展,在表彰先进的活动中,不仅颁发“优秀学生”、“优秀干部”奖,还设立了“班级小管家”奖、“学习进步奖”、“坚持锻炼奖”、“助人为乐奖”、“弯弯腰小标兵”、和若干种“小能人”奖。使每个学生都能看到自己的进步,并从中体验成功的快乐。同时在参与总结评优的过程中,找到自己的学习榜样。改革评价方式,体现了对学生个性差异的尊重,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看到自己的闪光点,激发自信,形成自我教育的动力。
五、以自主活动发展学生
一.巩固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进一步加强队伍建设
1.党员教师要立足本岗,思想先进,在思想政治方面充分发挥引领作用,成为全校教职工的表率。
2.学校领导干部要通过民主生活会、思想交流、民主测评等方式,不断提高自身思想政治素质,增强服务意识,提高工作实效。
3.全体教职工要通过树立、宣传、学习师德典型,努力提高自身思想修养,增强主人翁责任感。
4.加强党员干部教师的自律教育,廉洁从教。做到警钟常鸣,常抓不懈。
二.创新党支部活动方式,开展切合实际的教育活动
1.开展讲奉献活动。组织开展党员义务劳动,发挥党员的奉献精神和模范带头作用。
2.开展党员谈心活动。通过思想交流,增进党员之间的深入了解,达到互相帮助,取长补短,共同进步的目的。
3.开展“学名师、做名师”活动。要求党员教师积极参加“学校名师工作室”活动,并在本职工作上很好地体现学习成果。
三.坚持理论学习,不断提升自身素养
1.有计划地组织党员进行理论学习,同时要求每位党员做好自学,定期检查学习笔记。
2.加强领导班子理论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保持政治思想的敏锐性。
3.合理安排全校教职工的理论学习时间,适时下发学习材料。
4.本学期学习的主要内容:党的十文件和有关精神
四.注重对青年教师的培养教育,做好基层组织的发展与建设工作
1.积极为青年教师的的成长、成才提供平台。充分发挥青年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鼓励他们勇挑重担,在业务工作中发挥知识优势和潜能,在实践中不断增长才干。
2.支部领导和党员教师要加强与青年教师的思想交流,做好帮带工作,积极主动帮助其他同志共同进步和共同提高。
3.培养、树立先进的青年教师典型,为组织的发展提供后备力量。
五.加强对群团组织的领导
1.通过深入了解共青团及少先队的工作,加大对两级组织的领导,积极为两级组织开展活动创造条件,提供便利。
2.支持工会开展的各项工作,增进三个校区教职工之间的了解与互助,建设更加和谐的校园。
3.关心退休职工的身心健康,适时组织开展活动。
附:活动安排
二月份:
1、制订XX年学校支部计划。
2、党员教师上交工作计划
三月份:
1、组织全体党员教师参加学校“名师工作室”活动。
2、参与组织“三八”妇女节活动。
3、党员学习活动。
四月份
1、党员教师义务劳动。
2、开展党员谈心活动。
3、党员学习活动。
五月份:
1、参与组织“五四”青年节活动。
2、党员学习活动。
六月份:
1、上半年党员考核。
2、召开生活会。
3、做好预备党员和积极分子的思想检查和帮助学习工作。
4、党员学习活动
七月份:
1、开展建党纪念日活动。
2、党员纳新工作。
3、党员学习活动。
关键词:企业;思想政治;文化建设;理念
中图分类号:C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6-0-01
一、企业思想政治文化建设应树立创新理念
企业开展思政工作,为继承与发扬我党优秀传统的重要渠道。虽然,社会环境产生了不断的发展变化,然而我们仍旧应牢固的把持住这个政治优势。即经济建设越是飞速发展、时代环境越是变化,我们越是应坚守住政治阵地,激发其核心优势以及价值作用。当然,我们也需要明确,倘若仍旧沿用传统方式开展思政工作,则无法符合当前经济环境需要。因此,只有树立创新理念,积极开展企业思想政治文化建设,解放思想,不断改革,方能真正提升经济效益水平,达到事半功倍的工作效果。实践工作中应由现实入手,积极开展思想政治文化教育,符合企业个性特征,制定科学有效的实践工作策略,提升企业凝聚力与向心力,打造内部良好的文化环境,方能提升企业整体形象,强化核心竞争力。
二、企业思想政治文化建设内容创新
企业思想政治文化建设的工作内容应不断创新,时刻预防形式主义倾向。应切实落实各项工作内容,明确阶段任务目标。对员工日常工作,应实时管控,预防内部滋生歪风邪气。管理层应树立公正、公平的思想,注重提升工作人员思政文化素养,永葆我党政治优势。再者,应学习掌握丰富的科学理论知识,在开展我党理论方针以及有关政策路线教育的基础上,还应对腐朽庸俗的错误思想以及观念进行严厉的批判,大力弘扬科学发展的精神。
三、企业思想政治文化建设方式方法创新
为优化企业思想政治文化建设效果,应有效的转变单向宣传管理模式为多部门一同合作管理的导向教育管理模式。通过多重渠道一同影响作用,全面激发网络化功效,尤其是内部网络作用。针对新一代年轻人,庞大的网络系统影响力更加强大,可借助网络平台积极的宣传我党思想路线以及方针政策,采用喜闻乐见的形式积极的渗透到企业员工思政文化教育工作中。另外,应转变以往填压灌输模式,采用润物细无声的方法进行逐步的渗透。当前员工思想观念、眼界认识以及接受教育的程度较过去有了明显提升。企业工作人员通常具有较强的自主性,同时个人意识更加浓厚,已无法接纳该类体现强制性的培养教育方法。因此,企业思政文化建设工作人员应积极的开动脑筋,创新工作方式方法。例如可安排丰富的竞赛活动,组织员工了解学习企业发展历史进程,游览极具代表性的革命圣地,吸引员工参加唱红歌比赛或是读红史活动。在激励员工产生强烈爱国热情的基础上,提升他们的自豪感以及对企业的认同感,进而更加努力积极的工作、不断的拼搏奋进。
另外,企业思政文化建设应由重点覆盖发展成为全面覆盖。新时期,企业思政文化势必包含盲区现象,因此应认真细致的确保各方面工作不存在遗漏。杜绝生搬硬套,采用一致的模式培养教育各个不同阶层、年龄以及思想认识的员工。
企业思想政治文化建设工作应以人为本,树立人本化理念。对员工日常生活应给予全面关心,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问题。员工只有在生活上轻松舒适、愉快欢乐,没有压力,方能积极的进取,全身心的投入到岗位工作中,为企业的发展贡献力量,进而真正促进思想政治文化建设工作全面的深入人心。
四、企业思想政治文化建设工作机制创新
企业思想政治文化建设工作机制的创新,首先应创建高效完善的工作系统,采用立体化的领导管理方法。在党委组织引导下,政工团发挥骨干力量。同时将企业行政管理作为核心基础,通过各部门的共同配合、齐抓共管,确保思政文化建设工作实现深入开展。另外,应采用科学合理的控制管理方法,明确的进行分工,确保各项责任全面到位。思政工作管理体制,应确保统筹兼顾,体现合理规范性。应明确认识到,企业思政文化建设工作十分重要,但却并非万能的。因此,思政文化建设需要同企业日常经营管理全面结合。还应积极的预防僵化以及刻板的现象。应在规范体制之中,灵活多样的组织思想政治文化建设工作。
五、结语
总之,企业思想政治文化建设工作的有效开展十分必要,可促进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赢得更好的经济效益以及社会效益。因此,企业管理层只有树立创新工作理念,解放思想,促进思政文化建设工作机制、方式方法、实践内容的全面创新,方能激励员工主观能动性,增强他们的信任感、思想文化素质,提升企业凝聚力,强化生产经营管理效率,进而促进员工同企业真正实现共赢化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卓.基于水利工程施工技术管理问题分析与研究[J].中国科技投资,2013(34).
[2]吴及英,李士杰,潘俊熙.针对水利工程施工的总体布置问题分析与探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7).
【关键词】工会教师思想政治教育
工会是党领导的工人阶级的群众组织,应充分发挥工会在学校的工作地位和作用。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成效如何,是直接关系到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关键问题,这对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教师思想政治工作,支撑和服务于学校的科学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面对新目标、新要求,学校工会必须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在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工作中抓好重点,尤其要突出抓好对教师的培养教育工作,使教师全面、健康、迅速地成长,为此,现将学校工会如何做好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谈几点想法:
一、加强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意义
学校工会是党领导下的教职工自愿结合的群众组织,是党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教师是学校教育的主体力量,担负着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合格人才的历史重任,教师思想政治素质、道德修养和业务素质至关重要,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学术水平决定着教育质量的高低,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决定着学校的办学水平。因此,学校必须重视和加强对教师的培养教育工作,努力打造一支献身教育事业的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充分发挥教师在治学方面的主导作用,这样才能达到“办高水平学校,办人民满意教育”的目标。
二、加强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必须抓好师德建设
1、要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崇高的职业理想,加强师德修养。当一名教师虽然没有轰轰烈烈惊天动地之举,其一生是平凡的,生活是清贫的,但是教育事业却是振兴民族的希望所在,所以教师要有职业自豪感,要把自己的人生价值定位在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上。要有正确的政治观点、政治立场,敏锐的政治洞察力。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要始终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这是坚持社会主义教育的方向问题。
2、进一步提高教师对师德认识,坚定师德信念。引导教师深刻了解国家对师德要求的内容及其提出的这些客观依据,充分认识履行师德规范对教书育人、培养人才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深远意义。只有这样,才能激发教师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的道德情感,自觉克服教育工作中出现的种种矛盾和困难,并根据师德的评判标准,主动修正自己的不良行为,做到即使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也能自觉履行师德规范。
三、以开展系列活动为载体,优化学校风气,营造良好的师德氛围。
根据教育部、中央政法委员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和司法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与法律事务部门人员互聘“双千计划”的通知》(教高[2013]8号)(以下简称《“双千计划”的通知》)和《教育部中央政法委员会关于实施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若干意见》(教高[2011]10号)文件精神(以下简称《若干意见》,各高校进行卓越法律人才培养已经满三年。回顾四年的卓越法律人才教育,有诸多问题值得反思,本文从笔者所在学校省级应用型、复合型卓越法律人才培养基地实施情况,对卓越法律人才培养教育模式加以思考。
一、如何完善卓越班的?x拔机制
河南科技大学是在2013年首次实施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学校决定采取单独编班的培养模式,那么,依据什么标准从新生中选拔和独立编班?该校从2013级以来实施了两套选拔和独立编班的办法:第一种方案是根据新生外语入学摸底考试成绩确定个初选名单,加上学院的面试成绩后进行排序从中择优选出了30名学生;第二种方案是在2014级高考招生简章中单列出卓越班计划,直接录取30名学生。思考认为,这两种选拔模式均存在一些问题。
第一种选拔模式中,单独根据外语成绩决定一个初步入选名单有可能将那些法学专业素养高的学生排除在卓越班之外。事实上,在河南科技大学2013级卓越班培养过程中,确实有三四名学生专业课成绩差强人意,在一年学习后不得不被调整出卓越班。第二种选拔模式也存在一些问题,在2014级招生过程中,由于考生和家长对卓越班性质不太了解,结果招录的学生成绩普遍低于大班的学生。2015级卓越班招生又走向另一个极端,优质生源几乎全部挤入到卓越班,竞争非常惨烈。两种极端情况引起了学校的反思,学校在2016级卓越班招生中又回到原点,采取进校后选拔的模式。究竟哪种选拔模式更科学?笔者认为,首先需要对何为“卓越法律人才”加以准确定位。
《若干意见》明确指出,卓越法律人才的培养要“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为主题”“以培养应用型、复合型法律职业人才为重点”。这说明,卓越法律人才的培养要在素质教育的基础上,高度重视和充分发挥职业教育的功能[1]。笔者认为,卓越法律人才,应当是发自内心热爱法学事业,秉持权利义务理念,立志法律工作,有较高法学专业理论素养和职业技能的人才。只有把法律当作自己真挚热爱的事业,才会有学习的动力。卓越法律人才未来的职业选择非常宽泛,既可以从事理论研究,也可以从事法律实务工作。但是,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法律职业精神是不变的核心。因此,从这个标准出发,入校后在新生中选拔组建卓越班将更为科学。这种模式能够将那些真正热爱法学,并且具有学习潜力的学生挑选出来。因此,卓越班入班的面试环节就非常重要。要想选出热爱法学事业的学生,我们就需要在面试考察学生的综合素质,包括知识面、逻辑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心理承受能力、团队精神以及实践能力等。
二、采取何种教学培养机制
当前,在卓越法律人才培养过程中,学校定制施教,专门制订了《卓越法律人才培养计划》,单独设班,小班教学,遴选副教授以上职称或者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授课,并制定了相关的教学和学生管理配套措施,这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在运行中既有优势,也对整体法学本科教育带来一些负面影响,详细论述如下。
(一)单独编班的问题
一般说来,各高校法学专业学生上课的传统做法是大班上课,数百名学生编成一个教学班采用大课堂式、灌输式、讲述式的授课模式。这种做法节约了教育成本,但是不利于师生互动沟通。大班上课的模式,显然距离卓越法律人才培养的要求有差距。为此,该校为了贯彻执行卓越法律人才培养的方针、政策和基本原则,采取了单独开班的教学模式,旨在创新摸索卓越法律人教学方法和路径。多年来,单独编班人数在30人左右,采用讨论式、问题研讨式、体验式的教学模式。小班教学能够指引学生“像律师那样思考”(think like a lawyer),注重培养学生的法律思维和逻辑,更多引入问题教学、辩讨教学、案例教学、法律诊所教学和模拟法庭教学[2]。教师在教学中与学生的沟通交流更加直接、更加畅通,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兴趣和积极性大大高涨,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的速度和质量都有明显的提高。
单独开班的教学模式,是我们探索卓越法律人才培养方法的试验田。但是,这势必会对大班上课的法学本科教育带来影响。大班的学生对这种教学资源的分配表示不满,希望也能分享卓越班那样的教学改革成果。面对这种呼声,我们正逐渐将卓越班培养模式实施于普通法学本科教育。例如,在为卓越班学生配备校内学业导师的同时,也为大班学生指定校内学业导师;并且加大研讨式教学的力度,增强学生法学应用实践能力的培养等等,这也使得卓越班具有实验的性质,是对法学本科教学模式的创新探索。卓越法律人才培养的经验,应当惠及整个法学本科教育。
(二)卓越法律人才培养计划新要求
围绕卓越法律人才培养教育目标,卓越法律人才培养计划必须有所调整,这是卓越法律人才培养的前提。与普通法律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相比,卓越人才培养方案要在保障本科法学教育内容的系统和完整性基础上体现以下特点:
1.注重学生基础素养的培养。法务能力特色之处是要处理各类利益冲突和矛盾,法律人才必须具备较高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具有现代的社会信息处理能力和分析能力;要具有较强的沟通、交流和公共关系处理能力。为此,我们在卓越法律人才培养计划意增加了书法、礼仪、普通话、演讲与口才等课程,强化学生知识复合交叉。
2.注重学生实务职业能力培养。卓越法律人才培养目标之一是应用型人才,为此,卓越法律人才培养计划重点强化学生司法实践能力、法律思维能力的培养,增设了法律职业伦理、法律实务示范指导、法律方法等课程。尤其是,我们充分发挥“双千计划”实务专家的优势,让有丰富实务经验的法官、检察官走进课堂、言传身教,感受和学习实务专家的法律思维、职业道德。
3.加大学生专业能力培养。相较于普通法律本科人才培养方案,我们在卓越法律人才培养方案中针对学生专业能力培养从难、从严要求。为此,我们要求给卓越班上课的教师必须达到高级职称或者具有博士学位;同时,专业课程要体现专门性、研究性的特征,引导学生知识向纵深方向发展,培养学生较强的法律思维能力和法学研究能力,具备运用法学专业知识解决复杂理论和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课程设置
卓越法律人才的培养目标应当更加注重“复合”的专业素养、通识教育、综合素质与能力,其知识面应当更广,能够成为通识基础上的职业法律人才,即,要具有其他人文学科知识的通识和法学基础知识的通识[3]。因此,为了贯彻卓越法律人才培养计划,实现其培养目标,卓越法律人才教育课程也必须做相应的调整,最为突出的特点就是制?并实施课外素质拓展计划,从而提高法律卓越班学生的综合素养和专业技能,强化学生的应用能力与实践能力。
1.综合素养拓展方面:(1)课内方面,培养计划专门为卓越班开设书法训练、普通话训练、计算机操作等课程,以提高学生的书写水平、表达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2)课外方面,举行礼仪知识讲座与训练,定期举办话剧表演、演讲比赛、辩论赛、志愿者服务等活动,锻炼和提高学生语言应用、思辨、品德等素养。
2.专业技能拓展方面:(1)课内方面,人才培养模式中专门为卓越班开设法庭辩论技能训练、法律方法运用、职业伦理等课程,以提高学生职业素质和实践应用能力;(2)课外方面,开展法律诊所教学,定期与司法实务部门合作开展疑难案件讨论,组织卓越班学生现场观摩并回答提问;定期开展法庭进校园活动,组织卓越班学生现场观摩庭审;组织卓越班新生到监狱、法院、检察院参观学习,增强其对司法实务部门的感性认知。
上述课程的设置,大大拓展了法律职业素养相关能力,学生的思维方式、逻辑性和思辨性、法务实践能力得以大大提升。
(四)探索建立双导师制度
当前,法学教育中一个普遍问题是师资不符合“双师型”要求,即校内的专业教师虽具有深厚的法学理论功底,但普遍缺乏一定的法律实务经验。应用型、复合型卓越法律人才的培养教师来源不能仅局限于纯理论或纯实务的人才,而应当是兼具理论修养与实践能力的师资[4]。为了改变这种情况,我们探索建立了双导师制度。所谓双导师制度,就是为每名卓越班学生配备一名实务部门的专家和一名校内教师,从法学理论和法律实务双重角度指导学生的学习。具体做法是这样的:我们充分利用丰富的校外实践教学资源,将一大批优秀的法官、检察官和律师等法务骨干请进校园,受聘为卓越班学生的教师,每名实务专家亲自承包指导1―2名学生法律实践,这些学生有机会跟随导师亲自参与案件办理。为了强化对校外导师的管理,我们制定了《校外导师聘请与管理条例》,明确其权利和义务。
同时,为了提高学生法学理论的学习,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师生之间联系与沟通,强化教学管理水平与效率,学院制定了《关于法学卓越班实行校内导师制度的规定》的教学管理文件,对法学卓越班学生从大二开始安排指定校内指导教师,遴选具有副高以上职称或具有博士学位、教学效果良好、认真负责、师德优良的19位教师担任卓越班导师,每位指导教师最多指导2名学生,最少指导1名学生,实行精细化、一对一、全程长期指导培养,对学生三年学习过程中的选课、学习疑惑、学习方法、各种考试、论文写作、科研项目申报、法律人的品德养成等事项进行进行全方位固定式长期指导。
三、如何更好地落实“双千计划”
根据《“双千计划”的通知》和《若干意见》等文件精神,设置有省级和国家级卓越法律人才培养的高校应当与实务部门互派高校法学专业骨干教师和具有较高理论水平和丰富实践经验的法律实务部门专家到彼此单位任职和工作。“双千计划”实质是强调和深化法学理论教育和法学实践的联系,培养一批既具有深厚法学理论功底又有创新法学实践能力的专业人才。来自实务部门的专家如何在高校工作和任职?这涉及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为实务专家安排课程的问题。一般说来,与一般法学本科培养相比,卓越法律人才培养教学计划中均设置了一定比例的实务方向课程,例如法庭辩论实务等,这些课程主要就是为实务专家而设置。因此,我们为每位挂职教师每学期安排不少于20个学时的课程,上课采取两种模式:一是专题讲座方式,实务专家侧重从实务方面研讨案例,与学生讨论。这些案例都是实务专家自己办理的案件,这些问题的阐释能进一步强化学生职业素养、提升解决重大、疑难、复杂案件逻辑思维能力。二是采取实务专家与理论课教师共同上一节课的模式,理论课教师讲理论,挂职教师针对理论讲实务。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素质教育在高等教育中尤为重要。其中,艺术是实现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具有教育、认识、审美三大社会功能,能促进大学生的道德素质、身心素质、智能素质等综合发展。文章从艺术教育与素质教育之间的关联出发,分析了艺术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性及价值取向。
【关键词】
高校艺术教育;素质教育;价值取向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高校教育的模式也发生根本性的变化。21世纪高校的主要任务是为社会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教学内容也从传统知识的传授逐渐转变为职业发展教育、职业操作能力教育等。艺术教育是当前高校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学生综合社会能力提升的重要教学内容。高校进行人才培养教育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艺术审美、艺术认识,提升学生素质教育水平。
一、艺术教育与素质教育两者的概念
艺术教育以培养受教者的基本素质或品质为最终目的,促进个人智慧与潜能的激发,是挖掘人的真、善、美的本性教育。从广义上来看,艺术教育是美育的核心部分;从狭义上来看,艺术教育是对培养艺术家或相关专业艺术人才而进行的教育。当前素质教育是指以提高受教育者各方面素质为主要目的的教育模式,主要包括对人类思想道德素质、个性发展、能力培养、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等方面的教育。素质教育的全面展开,既适应当前社会经济的发展环境,也是当前教育改革的必然要求。艺术教育已经成为当前教育体系中的主要内容。艺术教育具有教育、认知、审美三大社会教育功能,这三大功能与真、善、美的本性教育是契合一致的,即“真”作用于认知、“善”作用于教育、“美”作用于审美。当前,我国高校对艺术教育的全面认识与全面展开,是实现大学生美化自身、完善人格塑造的有效途径。大学生在大学阶段正处于知识、思维、价值取向的重要时期,艺术教育能使学生思想得到净化、品格得到完善、身心得到和谐,有利于大学生思想、文化、纪律、道德的全面提高。
二、高校艺术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一)提升学校德育效果
艺术教育是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能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进而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进行艺术教育时,通过对学生讲解艺术作品,促进学生审美观念的树立,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从而激发学生对美的认识和追求,使学生逐步建立健全人格,促进学生的和谐全面发展。此外,艺术教育中会使用大量的优秀艺术作品作为学生的学习对象,而我国许多优秀艺术作品中饱含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诸多题材的艺术作品,为学生提供了众多学习对象,也让学生在艺术作品描绘的场景中及艺术作品的情感中得到情感升华,从而丰富学生自身情感,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二)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
相关脑科学研究指出,人体的左脑主要具有记忆、读写、计算、语言等相关机械功能,而右脑主要具备想象、情感、意志等相关非机械功能。学生在审美过程中会根据教师的引导,进行想象和创造,通过强烈的情感体验来促进思维的开发和创造,进而促进学生逐步培养审美思维,提高审美素养。艺术教育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主要体现在发散思维、形象思维和直觉思维三种思维形式上:发散性思维主要体现在艺术创作和欣赏方面;形象性思维和直觉思维是学生对艺术作品进行多角度思维、内涵理解、价值判断的基础,也是促进艺术创新,培养创造性人才的重要支撑力量。同时,提升学生对自然科学的认识和理解是艺术教育的重要作用。而自然科学的不断发展进步,又为艺术教育提供了更多的表现形式,使学生能在艺术教育中充分体会到自然科学的魅力,进而促进学生不断探索、创新,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提高学生艺术审美
艺术审美是高校开展艺术教育的重要内容。艺术审美是学生理解艺术活动主题、艺术作品内涵、提升自身人格的基础。艺术是连接人类思想及现实审美的重要途径,通过艺术教育,能促进学生理解艺术的情感表达特征,进而提高学生提高审美情趣,以审美态度对待生活中的事物。此外,艺术教育的教学形式与传统教学内容有很大差别,艺术教育主要采取轻松、愉快的教育形式来调节学生的情绪状态和心理状态。通过艺术教育,学生能获得更多自我情感表达的机会,从而提升学生的沟通能力。
三、艺术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价值取向
当代大学生作为社会发展的承载者,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现者,高校教育必须认识艺术教育的重要性,充分发挥其在素质教育的作用。艺术教育的价值取向具体体现在道德素质、智能素质、身心素质三个方面。
(一)道德素质中的价值取向
艺术教育具有一定的教育功利性,其具有的教育功能可使人们遵守道德底线,具备很强的道德修养辅佐性。鲁迅曾说:“美术可以辅冀道德”,美术的最终目的虽然与道德不是完全符合,但美术可陶冶个体内心世界,使人崇尚美好,让人从生活中发现美好的生活。
(二)智能素质中的价值取向
科学与艺术分别作用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两者相辅相成。科学能够促进艺术的发展,而艺术包含着科学的普遍规律。科学难以到达的方面可通过艺术进行反映与掌握,从而把握丰富多彩的感性世界,通过艺术可以发现世界微妙的过程与生活中最普通、最平凡的美。学生通过艺术可让感情更加丰富,内心更加纯真,艺术是个人心中折射世界万物文明的棱镜。艺术教育能启迪学生的智慧,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创造力,引导学生善于发现自然事物中隐性的特征,掌握事物的客观规律。在高校艺术教育中可让学生受到自然美、人格美、现实美、文化美的陶冶,并从中受到艺术技能的训练。
(三)身心素质的价值取向
艺术教育作为美学的需要,不仅开发学生的个体智力,还会激发学生对新生事物的求知欲。人格教育能使学生具备一定的动机水平,形成一个高效能、高层次的调节系统。艺术教育能在美学教育中,逐渐提升学生的智力水平,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当前,高校艺术教育能够使学生通过亲身实践感知美的现象,逐步养成鲜明的个性,使学生的能力得到不断的发展及表现,从而使学生的精神文化世界得到丰富、学生集体更具凝聚力。学生通过欣赏各类艺术作品,可表达个性的美学志向、意识及需要。此外,艺术教育还能促进学生将审美运用到生活中,积极观察、发现生活中的美。高校进行艺术教育时,可适当开展一些艺术活动和艺术比赛,提高学生竞争意识,从而提高学生运用艺术的意识,提高学生身心素养。
四、提高高校大学生艺术素质的途径
(一)结合课堂与课外艺术教育
艺术课程教学作为艺术素质教育的基础,必须充分发挥其主要作用,科学地安排教学内容。教学内容可以侧重于绘画、书法、声乐等艺术门类。此外,还可开展辅助课堂活动,通过学生艺术研讨、艺术观摩等方式,延伸与深化课堂教学的内容。
(二)结合艺术训练与知识传授
以往进行的艺术教育是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的教学内容,但技法训练也同等重要,如绘画表现、发声方式的训练等。在单纯的知识教授下,学生容易产生审美疲劳,且难以在实践中运用课堂的教学知识,使得艺术教育的效果不佳。任何学习方式都离不开实践的基础,因此,学生只有通过自身的亲身体会与实践,才能深刻感受与理解艺术的隐性精神。
(三)结合显性、隐性的艺术教育
课堂、课外教育作为显性教育,对学生的艺术培养固然重要,但也不可忽略隐性教育的方式。校园内的环境同样可以传递艺术信息,可以对学生的素质的发展起到环境育人的作用。
(四)结合艺术教育与社会实践
社会实践是检验学生艺术教育效果的重要方法,也是提升学生艺术素质的重要手段。高校可以通过开展艺术比赛、画展等活动,促进学生掌握基本的艺术表现方法与技巧,从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五、高校大学生艺术素质培养的方法—以华侨大学为例
华侨大学在艺术教育中,采用多种方法来提升学生的艺术素养,以下笔者主要从教学模式突破出发,阐述大学生艺术素质培养的方法。华侨大学在艺术教育形式突破上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采取多形式、多途径教学形式。传统艺术教学主要采取课堂教学,华侨大学进行教学模式突破后,教学模式逐渐走出校园,转向社会。学校进行艺术教育时,会组织学生进行教育实习及观摩实践。其中,教学实习主要是进行班主任工作实习、课堂上课实习、课外工作实习等,促进学生自我能力的展示,促进学生与他人交流沟通能力、自我表达能力的提升。华侨大学将教育实习安排在学生学校教育的整个过程。如对于音乐专业学生,其实习主要内容包括教学基本功、模拟教学、教育调研等。学校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联系校外相关教育实习单位,促进学生与中小学生直接接触。在实习过程中,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素养,同时也让学生在教授中小学生的过程中,提高自身的艺术素养。第二,在校内加强对话剧社、交响乐团、礼仪团、合唱团、动漫社、摄影协会、文学社等多种社团建设。让学生自主选择社团,激发学生艺术追求兴趣,满足学生的艺术需求,从而促进学生在实践中提升艺术素养。学校在诸多社团成立后,各社团成员互帮互助、互相探讨,并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相关比赛。如2014年,华侨大学音乐协会在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项目出台后,积极组织协会内成员排练节目,并在学校相关部门及校团委、学工办等的支持下,在校内各院系中招募了近百名演员,并根据演员的实际状况分为多个小组,排练多个音乐节目,进行团体表演。各小组成员在排练过程中不辞辛苦,积极面对困难,使得学校在最后的全国性表演中取得了优秀的成绩,获得了高度评价。同时,也使学生在艺术实践中提升了艺术素质。
结语
综上所述,在艺术教育的内涵中可发现艺术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培养受教者的基本素质或品质,是促进个人智慧与潜能,挖掘个人的真、善、美的本性教育。艺术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价值导向具体体现在道德素质、身心素质、智能素质三个方面。高校进行艺术教育时需通过课堂艺术及课外艺术教育结合、知识传授与训练结合、显性艺术与隐性艺术结合、艺术教育与社会实践结合,不断提高校大学生的艺术素质,培养更多优秀的高素质人才。
作者:徐磊 单位:华侨大学
参考文献:
[1]李晶.高等艺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
[2]徐振祥.试论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价值取向的基本维度[J].中国电力教育,2012(22).
【关键词】高校艺术教育素质教育价值取向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高校教育的模式也发生根本性的变化。21世纪高校的主要任务是为社会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教学内容也从传统知识的传授逐渐转变为职业发展教育、职业操作能力教育等。艺术教育是当前高校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学生综合社会能力提升的重要教学内容。高校进行人才培养教育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艺术审美、艺术认识,提升学生素质教育水平。
一、艺术教育与素质教育两者的概念
艺术教育以培养受教者的基本素质或品质为最终目的,促进个人智慧与潜能的激发,是挖掘人的真、善、美的本性教育。从广义上来看,艺术教育是美育的核心部分;从狭义上来看,艺术教育是对培养艺术家或相关专业艺术人才而进行的教育。当前素质教育是指以提高受教育者各方面素质为主要目的的教育模式,主要包括对人类思想道德素质、个性发展、能力培养、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等方面的教育。素质教育的全面展开,既适应当前社会经济的发展环境,也是当前教育改革的必然要求。艺术教育已经成为当前教育体系中的主要内容。艺术教育具有教育、认知、审美三大社会教育功能,这三大功能与真、善、美的本性教育是契合一致的,即“真”作用于认知、“善”作用于教育、“美”作用于审美。当前,我国高校对艺术教育的全面认识与全面展开,是实现大学生美化自身、完善人格塑造的有效途径。大学生在大学阶段正处于知识、思维、价值取向的重要时期,艺术教育能使学生思想得到净化、品格得到完善、身心得到和谐,有利于大学生思想、文化、纪律、道德的全面提高。
二、高校艺术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一)提升学校德育效果
艺术教育是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能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进而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进行艺术教育时,通过对学生讲解艺术作品,促进学生审美观念的树立,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从而激发学生对美的认识和追求,使学生逐步建立健全人格,促进学生的和谐全面发展。此外,艺术教育中会使用大量的优秀艺术作品作为学生的学习对象,而我国许多优秀艺术作品中饱含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诸多题材的艺术作品,为学生提供了众多学习对象,也让学生在艺术作品描绘的场景中及艺术作品的情感中得到情感升华,从而丰富学生自身情感,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二)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
相关脑科学研究指出,人体的左脑主要具有记忆、读写、计算、语言等相关机械功能,而右脑主要具备想象、情感、意志等相关非机械功能。学生在审美过程中会根据教师的引导,进行想象和创造,通过强烈的情感体验来促进思维的开发和创造,进而促进学生逐步培养审美思维,提高审美素养。艺术教育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主要体现在发散思维、形象思维和直觉思维三种思维形式上:发散性思维主要体现在艺术创作和欣赏方面;形象性思维和直觉思维是学生对艺术作品进行多角度思维、内涵理解、价值判断的基础,也是促进艺术创新,培养创造性人才的重要支撑力量。同时,提升学生对自然科学的认识和理解是艺术教育的重要作用。而自然科学的不断发展进步,又为艺术教育提供了更多的表现形式,使学生能在艺术教育中充分体会到自然科学的魅力,进而促进学生不断探索、创新,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提高学生艺术审美
艺术审美是高校开展艺术教育的重要内容。艺术审美是学生理解艺术活动主题、艺术作品内涵、提升自身人格的基础。艺术是连接人类思想及现实审美的重要途径,通过艺术教育,能促进学生理解艺术的情感表达特征,进而提高学生提高审美情趣,以审美态度对待生活中的事物。此外,艺术教育的教学形式与传统教学内容有很大差别,艺术教育主要采取轻松、愉快的教育形式来调节学生的情绪状态和心理状态。通过艺术教育,学生能获得更多自我情感表达的机会,从而提升学生的沟通能力。
三、艺术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价值取向
当代大学生作为社会发展的承载者,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现者,高校教育必须认识艺术教育的重要性,充分发挥其在素质教育的作用。艺术教育的价值取向具体体现在道德素质、智能素质、身心素质三个方面。
(一)道德素质中的价值取向
艺术教育具有一定的教育功利性,其具有的教育功能可使人们遵守道德底线,具备很强的道德修养辅佐性。鲁迅曾说:“美术可以辅冀道德”,美术的最终目的虽然与道德不是完全符合,但美术可陶冶个体内心世界,使人崇尚美好,让人从生活中发现美好的生活。
(二)智能素质中的价值取向
科学与艺术分别作用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两者相辅相成。科学能够促进艺术的发展,而艺术包含着科学的普遍规律。科学难以到达的方面可通过艺术进行反映与掌握,从而把握丰富多彩的感性世界,通过艺术可以发现世界微妙的过程与生活中最普通、最平凡的美。学生通过艺术可让感情更加丰富,内心更加纯真,艺术是个人心中折射世界万物文明的棱镜。艺术教育能启迪学生的智慧,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创造力,引导学生善于发现自然事物中隐性的特征,掌握事物的客观规律。在高校艺术教育中可让学生受到自然美、人格美、现实美、文化美的陶冶,并从中受到艺术技能的训练。
(三)身心素质的价值取向
艺术教育作为美学的需要,不仅开发学生的个体智力,还会激发学生对新生事物的求知欲。人格教育能使学生具备一定的动机水平,形成一个高效能、高层次的调节系统。艺术教育能在美学教育中,逐渐提升学生的智力水平,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当前,高校艺术教育能够使学生通过亲身实践感知美的现象,逐步养成鲜明的个性,使学生的能力得到不断的发展及表现,从而使学生的精神文化世界得到丰富、学生集体更具凝聚力。学生通过欣赏各类艺术作品,可表达个性的美学志向、意识及需要。此外,艺术教育还能促进学生将审美运用到生活中,积极观察、发现生活中的美。高校进行艺术教育时,可适当开展一些艺术活动和艺术比赛,提高学生竞争意识,从而提高学生运用艺术的意识,提高学生身心素养。
四、提高高校大学生艺术素质的途径
(一)结合课堂与课外艺术教育
艺术课程教学作为艺术素质教育的基础,必须充分发挥其主要作用,科学地安排教学内容。教学内容可以侧重于绘画、书法、声乐等艺术门类。此外,还可开展辅助课堂活动,通过学生艺术研讨、艺术观摩等方式,延伸与深化课堂教学的内容。
(二)结合艺术训练与知识传授
以往进行的艺术教育是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的教学内容,但技法训练也同等重要,如绘画表现、发声方式的训练等。在单纯的知识教授下,学生容易产生审美疲劳,且难以在实践中运用课堂的教学知识,使得艺术教育的效果不佳。任何学习方式都离不开实践的基础,因此,学生只有通过自身的亲身体会与实践,才能深刻感受与理解艺术的隐性精神。
(三)结合显性、隐性的艺术教育
课堂、课外教育作为显性教育,对学生的艺术培养固然重要,但也不可忽略隐性教育的方式。校园内的环境同样可以传递艺术信息,可以对学生的素质的发展起到环境育人的作用。
(四)结合艺术教育与社会实践
社会实践是检验学生艺术教育效果的重要方法,也是提升学生艺术素质的重要手段。高校可以通过开展艺术比赛、画展等活动,促进学生掌握基本的艺术表现方法与技巧,从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五、高校大学生艺术素质培养的方法—以华侨大学为例华侨大学在艺术教育中,采用多种方法来提升学生的艺术素养,以下笔者主要从教学模式突破出发,阐述大学生艺术素质培养的方法。华侨大学在艺术教育形式突破上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采取多形式、多途径教学形式。传统艺术教学主要采取课堂教学,华侨大学进行教学模式突破后,教学模式逐渐走出校园,转向社会。学校进行艺术教育时,会组织学生进行教育实习及观摩实践。其中,教学实习主要是进行班主任工作实习、课堂上课实习、课外工作实习等,促进学生自我能力的展示,促进学生与他人交流沟通能力、自我表达能力的提升。华侨大学将教育实习安排在学生学校教育的整个过程。如对于音乐专业学生,其实习主要内容包括教学基本功、模拟教学、教育调研等。学校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联系校外相关教育实习单位,促进学生与中小学生直接接触。在实习过程中,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素养,同时也让学生在教授中小学生的过程中,提高自身的艺术素养。第二,在校内加强对话剧社、交响乐团、礼仪团、合唱团、动漫社、摄影协会、文学社等多种社团建设。让学生自主选择社团,激发学生艺术追求兴趣,满足学生的艺术需求,从而促进学生在实践中提升艺术素养。学校在诸多社团成立后,各社团成员互帮互助、互相探讨,并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相关比赛。如2014年,华侨大学音乐协会在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项目出台后,积极组织协会内成员排练节目,并在学校相关部门及校团委、学工办等的支持下,在校内各院系中招募了近百名演员,并根据演员的实际状况分为多个小组,排练多个音乐节目,进行团体表演。各小组成员在排练过程中不辞辛苦,积极面对困难,使得学校在最后的全国性表演中取得了优秀的成绩,获得了高度评价。同时,也使学生在艺术实践中提升了艺术素质。
结语
综上所述,在艺术教育的内涵中可发现艺术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培养受教者的基本素质或品质,是促进个人智慧与潜能,挖掘个人的真、善、美的本性教育。艺术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价值导向具体体现在道德素质、身心素质、智能素质三个方面。高校进行艺术教育时需通过课堂艺术及课外艺术教育结合、知识传授与训练结合、显性艺术与隐性艺术结合、艺术教育与社会实践结合,不断提高校大学生的艺术素质,培养更多优秀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李晶.高等艺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
[2]徐振祥.试论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价值取向的基本维度[J].中国电力教育,2012(22).
[3]张锐瑞.工科院校艺术类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武汉纺织大学,2013.
关键词:高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养;实践
1教育技术能力培养的内涵及构成要素
1.1内涵
教育技术能力(EducationTechnology)在狭义上是指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从广义上来讲,是对教师综合教学能力的概称,也是指在现代教学理论基础上,教师综合应用各种教育技术进行教学的能力。教育技术能力的要求非常全面,主要包括教学理念、课堂组织、知识内容、教学模式、应用技术、课后评价、课堂气氛等内容。
1.2构成要素
教育技术能力主要有四方面要素:第一,技术能力。主要指教师利用相关教学技术的能力。过去,受条件的制约,课堂上的技术手段十分有限,粉笔、黑板、板书就是课堂上的主要教学工具。如今,随着各种新技术的开发应用,极大地促进了教学技术的更新,教学效果明显提高。第二,理论能力。教育技术能力是一个比较新潮的概念,并不只是对PPT、课程教学软件等技术的简单应用。教育技术能力涉及方方面面,教师需要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在具体课程的实践教学中,高校教师需明确教育技术理论的主要内容,并能灵活利用。第三,审美素养。审美素养是教育技术能力构成要素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审美素养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凸显和展示自己的人文倾向和审美情趣。第四,意识素养。意识素养是衡量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重要指标。教师的上课方式和助学软件的应用,这些都是潜在的意识选择。如果一个教师没有教育技术的意识素养,在教学实践中就会下意识的忽略这些技术。
2培养高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重要意义
2.1符合现代人才培养的客观要求
国家高度重视教育工作,先后出台了一系列重大战略决策,把教育发展摆在了重要位置。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随着“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的提出,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2满足建设专业教师队伍的需求
随着教师队伍专业化建设的不断发展,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也在不断提高。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取得了较大进步,教师要利用信息技术来提高自身的教育技术能力,以满足时展的需求。
2.3满足多元化时代的发展需求
目前,社会发展已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学生在文化背景、教育基础、思想意识、生活习惯等方面都存在着不小的差异。因此,高校教师急需提升自身的教育技术能力。
3高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现状
3.1教育技术理论功底不强
理论能力是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基础,但大多数高校教师在任职前没有受过相关教育,也没有学习过相关内容,不清楚教育技术的核心理念。高校教师在任职后,没有学习过关于教育技术能力的相关课程,对提升教育技术能力也没有更多的了解。这些都直接影响到教师对教育技术的使用,不利于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3.2教育技术的使用水平不高
目前,很多教师只是在课堂上使用一些简单的教学软件,实际的教育技术水平还不高,其他高级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式更是难得一见,有的教师甚至连PPT都不会用,这严重影响了课堂教学效果。如果不提升高校教师的教育技术水平,将会降低高校的教学质量。
3.3教育技术能力意识不强
意识素养是教育技术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高校教师的教育技术意识却普遍较为薄弱。一些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很难将教育技术和教学方法紧密结合在一起,只是照本宣科的套用一些技术和方法,更有甚者直接忽略了教育技术的应用。
4培养高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方法
4.1搭建教育技术学习平台
通过平台,教师和学生可以加强彼此间的沟通,教师可以根据自身的经验和方法解决学生在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进一步提升教学能力,大力推广教育技术学习平台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
4.2营造良好的教育技术能力的应用氛围
高校可以举办提升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知识讲座,拓宽教师的知识面,使其充分了解教育技术的发展潮流,不断创新教育方法,扩大教育技术应用范围,营造良好的教育技术能力的应用氛围。
4.3完善教育技术培养体系
高校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较为匮乏,主要是缺乏培养教育技术能力的机制,没有受过专业教育培训的教师是不具备教育技术能力的。因此,高校必须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建立健全教育技术能力培训体系。
4.4加强教育实习
要想提高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就必须根据实际需求,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导向,清醒的认识到教师在教育技术能力方面的不足,不断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策略,加强教学的针对性,并不断对教学模式进行总结和改进。
关键词:思想道德教育;生态道德观;道德教育。
引言。
生态道德观(生态伦理或生态和谐理论)是一门从道德角度研究人与自然环境和生态关系的新兴伦理学科。几十年来,生态伦理学在西方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和完善,既有理论上的突破,也取得了许多有价值的实践成果,人们的生态观念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保护环境,关注生态,已成为大多数人的共识。
但是,我国目前在生态道德方面的理论研究水平不高,还没能形成体系,在德育教学中重视不够,在实践运用方面也落后于西方。因此,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必须要培养生态道德观,必须将生态道德教育纳入大德育的范围之内,使其成为新德育的一部分。故此,本文就思想道德教育中生态道德观的培养问题,提出自己的粗浅看法。
一、生态道德观的由来。
生态道德观的出现,是人类社会发展到现代文明时代的必然结果。它的产生一方面是人类对于自身征服自然能力的认可与满足,另一方面又是人类对人与自然的关系上自身行为反思的结晶。反观人类与自然的交往史不难看出,一方面,人们习惯于把自然环境看作是人类活动的空间或满足人类目的的手段,认为人与自然之间仅是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人类完全可以不顾一切,不断地根据自身生存与发展的需要对待自然、改变自然。另一方面,人类由于知识的贫乏和能力的限制,长期处于小农经济的状态下。农业对于自然环境的依存度唤醒了全体民众、乃至统治者,不得不关注自然环境的变化,把自然当做高高在上的神灵顶礼膜拜。在没有现代工业支撑下的小农经济对环境和生态的破坏,是微乎其微的。也正是这样,我们才有了绿色和清洁的环境。
工业革命以来,工业化的进程加快使整个世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短短不到一百年的时间里所创造的生产力水平远远超过了以往的总和。但是,它在为人类提供优越的物质生活和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的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了深重的灾难,那就是全球性的生态危机。大气污染、水体污染、森林危机、土壤退化等一系列环境问题的出现,对人类的自身生存提出了挑战。一些西方的先哲们开始对人和自然的关系进行深刻的反思,提出了生态道德(或称作“生态伦理”)这一全新的概念。其中有法国思想家施韦兹“敬畏生命”的生态伦理学、莱奥波尔德的大地伦理学、卡逊的尊重自然伦理学、辛格的解放动物的伦理学、丸山竹秋的地球伦理学、罗尔斯顿的环境伦理学,构成了和谐伦理发展链条上不可缺少的环节,为生态伦理学的完善做出了重大的贡献。那么何为生态道德观?生态道德观是指协调人与自然关系,保护人类自身的生存环境时所必须遵循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反映了人对自然界、对人类社会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使人类学会尊重自然、善待自然,自觉充当维护自然稳定与和谐的调节者。
二、思想道德教育中生态道德观培养的必要性与重要性。
(一)思想道德教育中生态道德观培养的必要性。
1.我国生态环境的现状要求必须培养生态道德观。
在我国环境的问题上,长期以来存在着对环境现实认识有误、观念滞后等情况。建国后,国家生产全面恢复,基于政治、经济的需要,带着“人定胜天”的思想,受错误生态观的指导,对自然资源无节制的开采和低效率的利用,对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的破坏,如三江源的原始森林的消失,洞庭湖的水面积锐减等,这也没能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现了经济快速的增长。但是落后的粗放的发展和增长方式,使生态环境迅速恶化,水土流失、污水横溢、土地沙化、草原退化、森林的快速消失等,都威胁着人们的生存环境,也制约着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的现状让生态道德观的培养变得势在必行。
2.思想道德教育中的生态道德教育现状要求必须培养生态道德观。
我国目前的思想道德教育存在着种种弊端,具体表现在:
首先,理论研究滞后,思想上重视不够,学科体系不健全。有关生态知识的教材缺乏,严重影响了生态伦理的教学;各种教材中有关生态的知识太少,且不系统;各种考试中有关生态知识的,少之甚少;德育对象仅限于学校里,忽视了社会教育的作用;公民生态知识得不到普及,从主观上制约生态道德观的养成,难以用生态道德观自律。其次,从教人员的素质有待提高。
由于生态知识的缺乏,学校的德育师资也显得薄弱,受教育者就不可能养成良好的生态道德行为。德育是学校教育中最重要的环节,这一环节的缺失,生态道德观的养成也就成了一句空话。思想道德教育的现状让生态道德观的培养变得迫在眉睫。
(二)思想道德教育中生态道德观培养的重要性。
长期以来,我国的德育教育主要是服从和服务于党的中心工作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要求,生态环境虽然不容乐观,但一直居于次要的地位。结果导致了思想道德教育对生态道德教育的忽视。因此,必须认识到培养生态道德观的重要性。
1.培养生态道德观是建设生态文明社会的必然要求。
学生是建设生态文明的生力军,他们必须具备契合时展要求的道德理念和道德素养。将生态伦理纳入德育体系,可以帮助学生树立生态道德信念、培养生态道德情感、确立生态道德原则,从而帮助他们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时,自觉维护自然界的权益,并通过自己的表率行为带动公民生态道德的养成。
2.培养生态道德观是新形势下学校德育的重要任务。
生态道德教育丰富了传统道德教育的内容。学生通过接受生态道德教育,必须懂得人类应该从地球生态系统的整体性出发,尊重并维护自然界的权利,自觉维护后代人生存和发展的权利。要形成对后代以及其他生命形式承担责任的道德价值观。不仅要让学生在行为上有所提升,还要在价值观念上有更新的认识,在道德情感上有更好的体验,在道德意志上更加坚定,从而促进知、情、意、行的协调发展。
3.培养生态道德观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内在要求。
高素质人才不仅仅是对知识积累和技能掌握方面的要求,还是对个人道德素质的要求。首先,知识积累和技能掌握越多的人,越需要以生态道德自律。其次,具有生态道德的高水平人才能影响公民道德的建设。高素质人才必须把生态道德行为从以前的仅仅是避免一些生态伤害性行为提升到促进万物和谐发展的自主行为。学生作为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对象,只有比普通市民具备更高的道德素养,才符合新形势下学校德育的目标。
三、思想道德教育中生态道德观培养的策略。
要培养生态道德观,应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一)拓宽德育的教育范围,把全民纳入德育教育对象之列德育是全社会的工作,教育对象应该包括全体民众,不仅限于在校学生。生态道德作为德育教育的主要内容,必须把全体公民纳入教育对象的范畴。不仅要重视法律建设,同时还要采取灵活多样的教育方式,积极地开展生态知识的教育与普及,提升公民的生态道德素养,树立生态道德的信念,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从而达到全民关心环境、全民保护环境的效果。
(二)注重理论研究,完善学校的德育教育教学体系。
学校是德育教育的主阵地,必须牢牢地抓住,不可懈怠。
我国目前生态道德观教育现状应该侧重两方面:一方面,就是要加强生态道德观理论的研究,建立生态道德观的学科体系以及相关的配套的措施,建立和完善适用于各类学校的、符合我国国情的生态道德观教育的教材及相关的生态知识的科普读本,这是提高全民生态道德观的首要条件。另一方面,要着力打造一支乐于生态道德教育、精于生态道德教育的教师队伍,这是实现生态道德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
(三)生态道德观培养要从教育对象的知情意行入手。
要培养生态道德观,就要把科学发展观教育、生态道德教育与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法制教育等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丰富教育对象的生态环境知识,培养教育对象对自然的敬畏情感,规范人与自然的交往行为入手,发挥思想道德教育在调节人与自然关系方面的协调、规范作用。具体来说,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培养教育对象的生态道德意识。
一直以来,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中人类中心主义占据着指导地位,以人为根本尺度去评价和安排整个世界,使人凌驾于整个自然之上。而人在对自然的挑战中取得的暂时和表面上胜利,则被当作人的独一无二性及地位高贵的明证。而整个自然环境,包括在这一自然环境中生存的其他物种,根本就不具备与人平等相处的道德主体地位。因此,人类在与自然的交往中,除了毫无止境地索取,根本不必恪守任务道德义务。正是在这种自私的、缺乏长远眼光的人类中心主义的指导下,人在处理与自然的关系时,毫无道德观念的束缚,为谋求暂时的利益而无所顾忌地破坏自然环境,结果陷入了资源枯竭和环境污染的困境。思想道德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培养教育对象形成符合特定时代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需要的思想道德观念和道德品质。建立和倡导一种新的、科学的环境价值观和生态文明,已经成为思想道德教育不可推卸的时代任务。
思想道德教育要从人与自然的关系着眼,引导教育对象树立人、自然及社会相统一、相协调的自然观,热爱和尊重自然,珍惜自然资源,树立全新的环境价值观,从而引导教育对象从强调天人对抗,转而关注生态平衡,人与自然的和睦相处。
2.培养教育对象维护生态环境的自律能力。
思想道德教育要通过科普讲座、组织讨论会、开展科学知识竞赛等活动,使教育对象明白,地球上多样的生命形态是人类生存的前提和基础,地球现有状态既是生命活动参与的结果,也需要生命活动的调节、控制来维系。要引导教育对象科学地认识人在自然界中的地位,正确认识人对自然的依赖和自然对人的包容。要使教育对象意识到,对地球上飞禽走兽、自然景观的珍视、爱护不仅是热爱生活的表现,更体现了一种崇高的道德情操。要使教育对象树立起生态道德善恶感、良知感、正义感和义务感,把保护生态环境看作自己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3.规范人与自然的交往行为。
思想道德教育要达到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目的,就必须确立和完善一套教育对象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道德规范体系,来约束教育对象的行为,使爱护自然、保护生态平衡成为教育对象自觉的道德行为。要改变人类中心化的传统观念,同自然友好相处,同其他各种生命形态友好相处,要在思想和行为上体现出对其他生命形式应有的尊重。在与自然的交往中,每个人都应该对自己的行为所产生的影响负责,要积极参与美化自然的活动,促进自然环境的良性发展。同时,思想道德教育还要借助于社会舆论的导向和监督作用,广泛宣传科学的生态道德规范,使之深入人心。
参考文献
[1]付文杰。论生态文明与生态道德教育[J]。教育探索,2005,(12):95~98.
[2]贾义保。论生态道德教育[J]。中国成人教育,2006,(6):32~33.
新课标不仅详细规定了高中语文教育的推荐阅读书目和阅读总量,还对每个学段的课外阅读量进行了细化,明确提出了要培养学生“具有广泛的阅读兴趣,努力扩大阅读视野。学会正确、自主地选择阅读材料,读好书,读整本书,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提高文化品位”①。这些是我们实施课外文学名著阅读指导的依据。笔者强调文学名著课外阅读的重要性,认为名著阅读教学的重点是课外阅读,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主要手段之一。如果课外阅读就是语文教学的生命线,那么文学名著阅读就是生命线的主干道,没有大量的阅读储备,哪来“厚积薄发”?何谈高质量的写作素养呢?下面笔者就在高中语文一线教学中几种不成熟做法与方家斟酌。
一、引导兴趣式阅读
陶行知先生说:“培养教育人和种花木一样,首先要认识花木的特点,区别不同情况给以施肥、浇水和培养教育。”②教学实践证明,要摸清学生的阅读情况加以引导,而兴趣是最好的“先生”。现实教学中,高中语文相较于其他学科,有被学生“边缘化”的倾向,真是“食之无味,弃之可惜”。不少学生对语文学习兴趣不浓厚,提前进入倦怠期,理由便是语文学习的“教与学”和高考的“考”相去甚远,急功近利的心理往往会将学生的语文学习不由自主地引进“死胡同”。原因可归咎于多层面,而在日常教学反思中,笔者认为:提高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为语文改良的第一要务,兴趣或许可以转变学生学习语文的态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人为地过于强化语文的思想性与工具性,否定语文学科内在的文化特质,用无休止的“做活题做死题、一直做到高考题”的题海操练取代学生听说读写的语文实践,用僵化的标准答案禁锢学生课外名著阅读的多元思维,学生的兴趣阅读只能是镜中月、水中花。“在教学过程中,如果满足于把语言当作工具,那么只要学会准确运用‘趣味’这两个字就可以说是完成任务了。但是,要体会到‘趣味’这两个字在不同人的心灵中有无限丰富的差异,就太不容易了”③。孙绍振老师如是说。
教师必须力争让学生“通过阅读论著、调查梳理材料,学习文化问题探究的方法,吸收优秀文化的营养,增强文化意识,提高认识和分析文化现象的能力,能更好地传播先进文化”。④
课外名著阅读是坚持素质教育对语文教学的必然要求,也是当下语文教学提升之路的有机组成部分。从某种意义上说,课外名著阅读应是为语文教学本真(“内核”)服务的。兴趣是学习的先导,是需求的动力,兴趣越大,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就越可能得到充分发挥。在日常教学中,多数语文老师恨铁不成钢、操之过急,课外名著阅读目标定位偏高,把课外名著阅读处理得像普通课堂教学,还未读完就要求全体学生背诵名段名句,要么撰写多少字以上的心得,要么摘抄名著中的警句,让学生为完成机械式任务而刻苦“攻”书,这样的读书有何乐可谈?其实,课外名著阅读是从自然阅读开始的,充满渴望与情趣的阅读,是学生心之所至、自我娱乐、乐此不疲的事。在学生刚开始课外名著阅读时,“放羊式阅读”倒不失为当前一种相对合适的办法,古今中外、诗词曲赋、神话传说,全凭学生喜欢,让学生有一个适应过渡期,有利于培养课外阅读兴趣。当学生逐渐觉得读书是一种习惯和生命的需要时,老师可适当有计划地推荐阅读书目并提出读书要求,引领学生跨进浩瀚的书海遨游。
二、引导渐进式阅读
读书不得要领,往往徒劳而无功。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不能忽视学生对信息捕获能力即名著阅读能力的培养。我们既要向学生传授学习文学名著的常识,又要教会学生潜入文学名著中获取有效信息,使他们学会阅读名著要领。
陶行知先生说:“自动是自觉的行动,而不是自发的行动。自觉的行动,需要适当的培养而后可以实现。”⑤在我们的阅读人生中,名著阅读可以有许多选项:其一,泛读。在名著阅读的过程中,教师应及时点拨学生尤其应注意泛读与精读的有机融合,目的是集百家之长。其二,“精”读,就是对一两部、三五部文学名著进行反复的比较阅读,对于精彩作品的精彩段落必须精读、细读、深读、读熟、读透。这和人们所说的“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诗也会吟”的理念是一脉相承的。常读常新,手不释卷,一辈子读。如果将一两部名著读通了,读透了,“半部《论语》治天下”,名著的精气神就会转化为阅读者个人的精神血脉,甚至改变其一生的思考方式。
对每一部文学名著的阅读可分为:一是粗读,要求阅读者了解作品主要内容,并简要复述梗概;二是细读,运用灵活的方式,理解作品主要内容,知人论世,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的起伏,深入领悟作者表达思想内容的一些方法;三是熟读,侧重要求记忆和理解,从而使学生真正学会“真”阅读,养成课外名著阅读良好的习惯。
三、引导开悟式阅读
陶行知先生说:“唯独从心里发出来,才能打动心灵的深处。”⑥名著阅读,是一种与作品中人物心灵互动的过程;在社会日益复杂的今天,多读书,可以净化师生的心灵。名著阅读学习是一个由内化到外化的转变过程,要真正提高名著阅读的“质与量”,使学生读有所感,感有所悟,悟有所用,不可忽视内化、外化这两个关键阅读环节。
首先,训练名著阅读的语感内化。名著阅读的起步,贵于精、不在多,要求学生通读精读,读有所悟。比如在阅读小说时,我们就通过一系列话题激发学生精读小说的愿望,学生相互深入探讨小说的相关情节,在精读中感受小说人物的性格魅力,用现代文艺美学观念重新审视作品,评价其积极意义与历史局限性。源源不断地汲取小说的精髓,从而丰富阅读者的头脑。读书与思考同步,“我与主人公齐飞”,即读有所思,思有所得。比如课内讲《红楼梦》单元,我就发动大家回归《红楼梦》原著,并推荐像周汝昌、俞平伯和张爱玲等“红学研究”书籍,建议上网点播收看央视的“百家讲坛”刘心武说《红楼》,也可收听蒋勋《说〈红楼〉》,从而激发学生阅读《红楼》的兴趣。学生会从“金陵十二钗”的特征、作品思想内涵及社会根源等角度感悟文章,从而开阔阅读小说的眼界,思考更深刻。
其次,重视名著阅读中的迁移外化。指导阅读实践证明,大部分学生对阅读名著时学过的语言材料,掌握程度基本停滞在“浅理解”这一学习水平上,很难自动上升为“语言运用”这一层次。学生积累再丰富,如不能灵活运用,也不能转化为能力。比如在学生读《红楼梦》时,老师可适当指导学生做一些迁移性辅助练习,如演课本剧、改写、写片断、评价人物等。应该说,这样的练习有助于学生思维的拓展、能力的深化,从而有效巩固课外名著阅读效果。
四、引导结合式阅读
教师“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学习认识自然、认识社会、认识自我、规划人生”⑦。那么,名著阅读是否与教科书脱节呢?答案显然是否定的。我在名著阅读指导教学中坚持做到课内外有机结合。把课本相关篇目作为有力的“支”点,如学习古代诗歌单元,我就推荐《红楼梦》中的诗词(特别是金陵十二钗的判词),并举行雅言经典朗诵会,换个场景,作者的情感及生活观就以另一个形象鲜明地活在了学生的心中;我们以此为“引”,讨论与这些诗词相关联的故事情节,结合红楼的爱情,袭人、晴雯、鸳鸯、紫鹃等一个个多情红楼丫头的形象又活灵活现地印在学生的心中;我们可以在暮春轻声读《葬花吟》,某些女生泪流满面地诉说故事的凄凉,收获何止是“潇湘”?讲到词,不妨吟诵《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再联系到《三国演义》,侃到《明朝那些事儿》所演绎大明才子杨慎的传奇,然后唱起这首主题曲,历史的沧桑感跃然纸上。班里有热心者甚至借来《三国演义》的小人书传阅,用手机拷来《家》的视频在课余消遣。因为价值观道德观有明显的不同,教师与学生经常在维护传统与否定传统上产生分歧,师生也可就对名著中某人物的分析来场争鸣。当然,“现在,新媒体的不断切换,进入大脑的信息更多是具体形象的音像,更多的是瞬间的情境,人的思维借助的媒介不再是以言语为主,思维方式可能是多维视听的,非言语文字媒介的比例也越来越大,很多时候是形象思维”⑧,可借助形象思维巧记小说情节。
特别是选修《中国小说欣赏》时,课堂教学可以很好地与这几部文学名著赏析相结合,引导阅读。把阅读内容和学生生活经验结合起来,兴趣有了,学生感到有许多话诉诸笔端,甚至有同学写阅读《红楼梦》与《三国》等名著的心得,融入个人情思,小文章倒也精致,有的还推荐到校刊发表。这时的写作与名著阅读就合二为一,不吐不快;阅读,不再是走马观花,而是频频回首,深入探究。
只有真正大量阅读,特别是阅读中外文学名著,才能做到“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让学生在名著阅读中感受“真、善、美”,从名著中汲取营养,从名著中学习间接经验、丰富阅历、关注当下生活,在写作中才会发自内心真诚地表现“真、善、美”,二者良性互动,定会带给学生健康的人格,让学生成为摆脱低级趣味的人,真正的人。
注释:
①④全日制普通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
②王泽虎主编.陶行知教育言论摘编:13.
③孙绍振.名作细读:187.
⑤⑥何国华.陶行知教育学: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