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实体经济发展困境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第一,实体经济运行的货币支撑不足。近年来,我国新增货币流向实体经济部门的比例持续降低,而流向房地产等资产市场和股票等资本市场的比例不断提高。2000年,实体经济、股票市场、房地产市场的资金净流入量分别为11.7万亿元、9819亿元、784亿元,比重分别是91.69%、7.70%、0.61%;2009年,实体经济、股票市场、房地产市场的资金净流入量分别为40.9万亿元、3.18万亿元、2.09万亿元,比重分别是88.59%、6.89%、4.52%。从2011年新增贷款的行业分布看,制造业、个人贷款、批发和零售业新增贷款占比分别是27.6%、23.5%、22.8%。由于制造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超过30%,并且考虑到间接融资是我国实体经济企业获得资金的主要渠道,因此,可以判断实体经济部门的货币需求并没有得到充分满足。贷款难的直接后果就是部分企业因为资金短缺而陷入经营困境。此外,在货币政策紧缩过程中,银行等金融企业的定价能力明显增强,实际贷款利率和实体企业融资成本不断上升。因此,对于许多融资成功的企业而言,也由于融资成本不菲而只能惨淡经营。
第二,以低生产要素成本为基础的比较优势逐渐丧失。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际分工的不断发展,我国外向型经济高速发展,进而带动实体经济快速增长。事实上,过去30多年我国参与国际竞争的最大比较优势在于较低的要素成本,包括劳动力工资、土地价格、原材料成本以及能源价格等,这是吸引大量外国直接投资、发展加工贸易,从而带来经济长期高速增长并形成举世瞩目的“中国奇迹”的重要原因。然而,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我国的生产要素价格也不断上涨,低成本的比较优势正在逐步丧失。人口结构的变化和刘易斯拐点的到来,导致我国低端劳动力工资进入持续上升期。能源资源价格也持续上涨,以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为例,按1990年定基指数计算,2000年为228.4,2009年上升至317.2,年平均增长率为3.72%。同期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仅从190.6提高到225.0,年平均增长率是1.86%,只有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指数年均增速的一半。
第三,实体经济内部各行业发展不平衡。对于实体经济的核心制造业而言,其上游行业大多是集中度较高的垄断性行业,这些行业在其初级产品或投入品的价格上升之后,一般都会通过价格上涨的方式将成本转嫁给下游行业,从而导致竞争性制造行业的企业利润减少。以全部国有及规模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成本费用利润率为例,2010年,在6个资源性行业中,仅有其他采矿业的成本费用利润率(7.22%)低于工业全行业平均利润率(8.31%);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的成本费用利润率高达46.52%,是工业全行业平均利润率的5倍多;有色金属矿采选业、煤炭开采和洗选业、黑色金属矿采选业的成本费用利润率分别是17.65%、17.35%、17.33%,是工业平均利润率的2倍多;非金属矿采选业的成本费用利润率(10.36%)也高出工业全行业平均利润率近25%。就制造业的成本费用利润率而言,除了垄断性的烟草制品业成本费用利润高达33.04%之外,其他29个行业中有20个行业低于平均值。
第四,外部需求环境趋于恶化。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主要发达国家经济复苏步履艰难。在短期内,发达国家刺激经济增长的政策手段有限。从财政政策的角度看,主要发达国家债务规模庞大、继续举绩可持续性不强,难以通过增加政府开支来刺激需求;从货币政策的角度看,主要发达国家的市场流动性充裕,数轮量化宽松政策几乎都没有形成持续的复苏动力。新能源等新兴产业由于过于依赖政府补贴,尚未形成规模化的自主增长能力。此外,不少发达国家出于保护国内市场和增加就业的考虑,采取了更多的贸易保护主义措施,并通过干预货币汇率等手段对我国施加压力。在此背景下,我国实体经济发展面临巨大的外部压力。
实体经济发展既是稳增长、调结构的主要基础,又是扩内需、惠民生的重要条件,还是适应国内外发展环境变化的必然要求。在新的阶段促进我国实体经济科学发展,需要着力做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高度重视实体经济发展的“顶层设计”。近年来我国实体经济发展面临诸多障碍,其中虽有外部因素的影响,但更多是经济发展方式的可持续性出了问题。因此,必须把促进实体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结合起来,在国家经济和社会科学发展的总体部署中,充分发挥实体经济在稳增长和惠民生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在统筹考虑农业、工业和传统服务业等不同实体经济部门的产业特性、发展基础和增长前景等因素的基础上,加强“顶层设计”,促进各实体经济部门协调、有序、持续、快速发展。同时,要加强宏观引导和协调,成立由有关国家部委牵头的实体经济发展部际协调机制,优化配置政策资源。尽快研究制定《实体经济中长期发展规划》,科学确定我国主要实体经济部门的发展路线图,合理分解各阶段发展目标。并以此为基础,进一步做好各地区实体经济发展中长期规划与年度计划。
二是切实加强金融体系对实体经济的支撑作用。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本质要求,着力推进金融创新,确保资金投向实体经济,满足实体经济部门合理的资金需求。在宏观审慎的原则下,根据实体经济的资金需求,结合货币政策的其他目标,保持社会融资规模适度稳定增长,既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又对实体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形成必要的压力。目前在通胀压力较大、信贷总量规模巨大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优化信贷存量,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和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同时,要加快发展多层次金融市场,建立健全涵盖风险投资、资本市场、银行信贷等方面的完整金融服务链条,使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实体经济企业,都能以合理的代价获得有效金融支持。此外,要探索完善金融、财政、税收、土地、科技、环保等政策协调运行的机制,形成合理的行业利润分布结构,为金融体系加大对有利于实现创新驱动、内生增长、持续发展的产业的支持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三是着力提高各实体经济部门的产业创新能力。在生产要素成本不断提高的条件下,我国实体经济发展必须要从过去的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型。要创新研发活动的激励机制,通过知识产权保护、加速折旧、减免税收等手段,提高技术创新的私人收益率,形成企业、科技研发机构等各类经济主体提高创新强度、加强技术学习的普遍行为模式。同时,要完善成果转化机制,通过大幅提高创新资源的使用效率,加强技术资源向技术能力和创新成果的转化。要根据各实体经济部门的需要,制定实施一揽子创新驱动发展措施,帮助企业克服技术进步的市场性和发展,引导企业强化研发投入、提高创新效率,并且在创新主体和创新路径具有多样性时,协调主体间的行为、指导创新方向。
四是积极促进实体经济各行业协调发展。当前实体经济内部各行业发展不平衡、不协调,既有基础性、资源性行业垄断性较强的原因,又有下游制造业行业产能过剩、过度竞争的问题。因此,破解实体经济内部各行业发展不协调的难题,一方面要抓紧制定实施公开透明的市场准入标准,切实放宽市场准入,真正破除各种有形和无形的壁垒,完善和落实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鼓励民间资本进入基础性、资源性行业,增强实体经济上游行业的竞争程度;另一方面,对于产能严重过剩的下游行业,也要通过兼并重组、淘汰落后产能等手段,适度提高产业集中度,在实现规模效益的同时,增强其对上游行业的谈判能力,从而避免出现实体经济行业利润差距过大的情况。
一、从外因上看,2012年经济大环境的变化将是导致贷款投放同比下降的主要因素。
2011年信贷资金指标紧张到“一票难求”,客观上促进了民间借贷的兴起,但到2012年这种紧张的局面会有大的改观。一是国家管理层面已经认识到这个层面,从2012年2月24日起下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由此释放资金4000亿元,这是信贷资金由紧趋松的一个重要信号,预计下一步还会有类似的宏观调控措施出现;二是金融机构长期以来的部分“贷款大户行业”出现了行业性萎缩的态势,特别是房地产业和出口类外向性行业,原因不外乎国家对房地产业从紧调控政策影响和外向上欧洲、美国等世界性的经济不景气等因素造成。实际上,这两类行业在一季度多年来一直是银行贷款贷款“集中放量”的重要方向,但2012年却出现了“逆水寒”,压缩产量,减产甚至停产,很多企业、单位不仅在2012年没有新增贷款,反而大量归还贷款,从而使商业银行失去了两条重要的贷款通道;三是复杂经济形势下个人贷款也出现了下降问题。在高息形势下,与老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购房、购车按揭贷款业务都不同程度的出现了低迷,内需不景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银行个人贷款的发放;四是从国家主导的大型基础建设项目投资上看,预计也不会再有前期那么大的额度(例如2008年曾拿出4万亿),能在这个领域吸纳的银行贷款也非常有限,并且偏重于从政策型银行融资,因此在某种程度上也会影响商业金融机构的贷款投放;五是民间借贷的兴起势必会分流社会各层面的资金需求,虽然其“利息高、额度”小,但“手续快、灵活方便”的特点也比较突出,更适合中小企业生产经营中的短期融资需求。综合以上因素,笔者认为,相对2011年,2012年金融机构贷款投放的渠道因“变窄”而更容易出现“贷款滞销”的问题,必须引起各方高度的重视。
二、从内因上看,商业金融机构对实体经济贷款营销工作不能“因时而变、因势而变”是难以拓展新渠道的重要因素。
在外部经济环境发生变化的时刻,积极支持中小企业实体经济发展可谓是解决“贷款滞销”的重要手段。政府已经就2012年的信贷投放工作明确指明了方向,例如在2012年1月6日―7日召开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上,总理在讲话中对金融机构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做了重点强调,提出“要从多方面采取措施,确保资金投向实体经济,有效解决实体经济融资难、融资贵问题”。银监部门也就具体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新的政策和规定。但在实际行动上,金融机构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却稍显“滞后”,没有“因时而变,因势而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对实体经济继而整个贷款的投放工作。一是紧迫意识不强,重视程度不够,没有认识到“贷款滞销”的形势变化,对小额贷款业务嫌麻烦,不屑做,将精力仍放在了大的批发性贷款业务上;二是基层一线营销人员的配备、考核政策上都存在不足。实体经济贷款往往“笔数多、额度小”要发放贷款就意味着商业银行人力资源成本的显著上升,同时对营销人员的业绩考核如果只放在“规模”上而忽视了“数量”上,又必然会影响其营销业务的积极性;三是对实体经济的认识程度不够,相关应对政策不到位。首先是经营效益的微利性。实体经济产品往往与老百姓的生活密切相关,因此单纯从盈利方面比较与其他行业没有可比性,盈利水平比较低,因此在利率定价上往往要体现一定的灵活度。此外,多数实体经济企业需要利用银行的流动资金贷款购买原材料,在完成生产和销售环节后才能收回资金,即归还银行贷款,这在时间上就需要一个过程,贷款回收遵循一定的周期;四是实体经济贷款“抵押难、担保难”的问题,这在金融行业是老生常谈,也不能仅仅依靠商业银行一个单位解决,需要政府牵头各个行业单位拿出综合措施解决。
三、对商业金融机构加大对实体经济贷款投放工作有关建议。
笔者认为,在当前金融机构要在实体经济贷款投放上实现突破,找到新的效益来源通道,而应该多措并举,多辟蹊径,从各个方面做好工作:
一是应从履行社会责任的角度重视实体经济发展,从经营管理的各个环节出台措施给予支持。实体经济的发展有助于保障和改善民生,直接关系到社会稳定,意义重大。此外对银行而言,还有助于在贸易、房地产、投资等行业外找到新的市场,促进业务发展,因此必须高度重视实体经济发展,并作为自上而下的一项重点工作、长期工作,常抓不懈。对实体经济业务不能仅站在追求效益最大化的角度,而应该多站在金融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回报社会的角度考虑。建议央行等主管部门对各家金融机构直接下达实体经济贷款占比要求,或对实体经济贷款适当突破贷款额度限制,从政策上加强支持。
二是各金融机构应适当增加基层网点对实体经济服务的信贷人员(客户经理)数量,并改革考核方式。实体经济贷款额度小,但笔数多,因此信贷人员往往面临着巨大的业务量压力,适当增加人手有助于解决这个问题;另外如果单纯从业务规模角度考核信贷人员,必然会影响其办理实体经济贷款的积极性,因此在考核也要相应做出调整,将业务量和业务规模放在同灯重要的位置,充分调动经办人员的积极性。
三是各金融机构对实体经济应实行灵活的利率管理政策,并适当给以优惠。目前金融机构在利率定价上往往偏重参考担保方式和前期的信用情况,建议对实体经济利率定价时,除了参考以上两项因素外,还要参考整体的行业盈利水平。对那些与民生、老百姓生活密切相关,而行业盈利率又比较低的实体企业,应适当给予利率优惠,支持其做大做强,这也是金融行业变相向社会“返利”的一种方式。
【P键词】实体经济 “互联网+” 转型升级
自2015年3月,总理首次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以来,随着经济新常态及“互联网+”大背景的发展,我国传统零售业发展出现增速放缓、经营效益下滑、客源流失加剧的态势。根据中国零售业总体发展相关数据报告,2016年全国连锁百强企业销售额增长4.4%,增幅连续6年回落,净利润率同比下降0.1个百分点,约55%的实体零售业企业净利润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不少企业甚至出现销售负增长,“关店潮”涌现。
毋庸置疑,“互联网+”的发展及经营模式的多元化已经给发展中的实体零售业带来了冲击,并将持续影响实体零售业的发展。在整体行业状况不景气的情况下,实体零售业如何重新给自己在经济坐标中界定一个新的位置,以及能否与高速增长的电子商务实现优势互补,已经成为业内及社会人士关注的焦点。实体零售业的改革创新发展势在必行。
综合多项研究报告及实地调查,笔者认为,我国目前“互联网+”背景下的实体经济多项指标下滑,其表现及原因主要来自于如下方面:
首先,商业主导权的变化及消费者消费倾向转移。在互联网、社交网络和大数据日益发展的背景下,中国商业的主导权已经在潜移默化中发生了重大变化,消费者在商业中的体现已越发明显,传统的以商家为经营核心,依靠地理位置垄断商业的模式已经过时,尽显疲态。新一代的数字消费者特点体现为高速大量线上迁移,通过被网络等新技术高度“赋能”,消费行为与消费理念已发生了根本性转变:由“孤陋寡闻”变为“见多识广”;由“分散孤立”变为“相互连接”;由“消极被动”变为“积极参与”。
其次,自身商业模式的缺陷导致进销存积压多重瓶颈。中国百货业的传统经营模式,,使得消费者信息反馈机制缺乏灵活性和前瞻性,导致存货进销存不能快速顺应变化。与此同时,一些诸如连锁超市的“前台毛利+后台毛利”盈利模式,难以形成供应链一体化发展,导致资源不能得到充分利用,经营效率不能得到改善。
再次,一二线城市商业地产过剩。根据世界五大物业管理公司仲量联行提供的数据,截至2016年底,中国在营业的购物中心有3100家左右,2020年将达到4000家,2025年达到10000家。根据相关预测,我国平均每个地级市的购物中心在10多年后将达到30多家――这其中还并未包括除大型购物中心以外的商业业态。各地商业用地比重依旧不断加大,购物中心建设规模有进一步扩大化的趋势,商业地产过剩加上同质化,必将导致消费者消费审美疲乏,消费群体分散,致使行业发展受阻。
最后,成本竞争方面劣势明显。由于房租、人工等经营成本不断攀升,导致实体零售业企业经营成本相较互联网模式企业更高,企业负担更重,导致行业发展动力不足,核心竞争力缺乏。由于网络零售企业多为轻资产公司,成本节约优势明显,若实体零售企业不能采取有效措施“节流”,或加速高成本与高收益之间的转化,将为自身长远发展埋下隐患。
针对以上问题成因,结合当前经济新常态发展态势,笔者认为,市场是实体零售转型的决定因素,需求是实体零售转型的根本出发点,创新是实体零售转型的直接动力。对此对面临转型发展必要的实体零售业提出以下发展建议:
首先,“创新+融合”是必然趋势。国务院在今年3月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动实体零售创新转型的意见》中明确指出,“创新+融合”必将成为未来国民经济整体发展趋势。面对越来越激烈的竞争,“智慧零售”将成为未来发展新概念,这就要求实体零售必须合理的运用新技术,创造零售新模式,而其的本质就是运用互联网、物联网技术,充分感知消费习惯,结合大数据分析,预测消费趋势,引导生产制造,为消费者提供更多个性化的产品和服务。
其次,行业结构优化是重点。我国实体零售业按照现有层次大致可分为:购物中心--百货商场--专业卖场--连锁超市--社区商业。近些年来,以体验和服务为主、有经营特色的购物中心正不断吸引消费者,但处于行业基础层次的社区商业方面,依旧有很大发展潜力亟待开发。同时,在地区结构平衡问题方面,面对一二线城市商业基础设施相对过剩,而三四五线商业设施严重不足的问题,商业零售基础设施结构与布局将急需更加全面细致的规划,以形成以一二线城市为核心,全方位,多层次实体零售规划体系。
再次,趋势预测提供方向。目前,由于实体店经过了长时间的发展,在商品甄选、资源整合及客户源群方面积累了一定的优势,也让市场出现了一定的消费者“重回实体店”的趋势。实体经济应当以该切入点为抓手,充分扩大自身优势,同时结合商业最新发展趋势,在屏幕化,多媒体化,软硬件结合等方面积极探索,顺应趋势,不断预测并更新创新经营理念,使得实体零售业发展始终保持前瞻性和创新性。
最后,协同发展是根本。面对实体零售业面临困境,却又不可替代的现实情况,实体零售业应当借此契机,借助政府及社会力量,在现有基础上积极探索线下连接线上的重要工具和手段,即O2O中的“2”,借力互联网企业发展模式中的新思路,探索协同发展的新方法,形成线上线下,相互协作,互利共赢的局面。这将对中国零售行业未来的发展起到强大的促进作用,并且将是一条可持续化发展的长期道路,同时也是解决我国实体零售业转型升级发展的最根本推动力。
参考文献:
[1]中国零售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前瞻产业研究院,2017.
统筹城乡发展,走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之路,是东部发达地区又好又快发展的必由之路。近年来,江苏省昆山市加快推进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使发展成果惠及城乡广大人民群众。
推进城乡发展规划一体化。统筹城乡发展规划和布局是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前提。我们打破城乡界限,把927平方公里市域作为一个整体,进行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专项规划、镇村布局规划,并从中心城区、城市副中心、小城市和特色镇、新型社区、自然村落五个层面加以推进建设,促进工业向园区集中、人口向城镇集中、居住向社区集中,城市化率达到68.7%。在产业布局层面,我们坚持制造业立市,形成以昆山开发区为龙头,以出口加工区、省级高新区为重点,以电子信息、精密机械制造为主导产业,以光电、可再生能源、新材料等特色产业基地为配套的产业集聚格局;坚持服务业强市,形成以中心城区、城市副中心、小城市为依托的多样化、集中化发展格局;突出加强农业基础建设,以产业化提升农业,加快海峡两岸(昆山)农业合作试验区建设,不断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对城市的生态支撑力。
推进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城乡发展的差距在基础设施方面尤为明显,要推进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就必须在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统一考虑、统一布局、统一推进。在实践中,我们对重大基础设施做到城市和农村统一布局谋篇,集中实施一大批交通、电、气特别是生态环保工程,努力优化人居环境。全面完成区域组团供水,实行全区域饮用水深度处理,做到“一个龙头”供水;农村垃圾实行“村收集,镇集中(转运),市处理”,做到“一个炉子”焚烧发电;加大水环境治理保护力度,建成污水处理厂24家,全市工业污水处理率达100%,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率达80.7%;积极实施“畅流工程”和“三清工程”,去年削减湖泊围网养殖1万多亩,疏浚清淤河道230公里,完善了农村污水收集管网和垃圾无害化处理体系,实现了“水清、水活、水畅、水生态、水安全”。
推进城乡就业社保一体化。城乡就业社保一体化的有效推进,能够从根本上解除城乡居民特别是农民的后顾之忧,是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重大民生问题。我们建立城乡统筹就业机制和服务网络,为城乡居民提供同等的就业机会,并享受同等的就业优惠政策;政府每年拨出2000万元专项资金,为城乡劳动力技能培训统一“买单”,显著提升了劳动者素质,其中获得国家级职业资格证和特殊工种(岗位)证书的达到40%以上,90%以上的农村劳动力在非农领域实现就业;加快城乡社会保障并轨步伐,建立健全以低保、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征地补偿、拆迁补偿为主体的农村“五道保障”,全市社会保险综合覆盖率达99%以上,基本实现“人人享有社会保障”的目标;同时,加强对农民工的管理、教育和服务,在保障他们合法权益的同时,引导他们积极履行应尽义务,促进农民工与市民共处一地、共创繁荣、共建文明,拉近了农民工与市民的心理距离,增强了农民工对城市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推进城乡公共服务管理一体化。我们以村和社区公共服务中心为载体,坚持公共服务的设施建设和产品供给并重,强化行政管理、日常便民、文化体育、医疗保健、社会安全和党建活动六大服务功能,形成城乡一体、日益完善的公共服务体系,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使农村居民“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出镇有人代”。坚持城市管理重心下移,建立市镇村三级便民服务网络和“二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网络”的城市管理机制,在全市城镇全面推行数字化、网格化管理,做到城市化推进到哪里,城市管理就跟进到哪里。
关键词:社区;体育管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G8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4)-11-00-01
一、城市社区体育发展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对社区体育认识不清,社区体育宣传力度较低, 全民体育运动的意识不强
社区体育是我国一种全新的体育形态,完全不同于我们已经习惯的体育形式,它在运行机制上强调合作、实效等功能,如何认识这一新的体育形式,不仅体育管理者需要改变观念,社区单位和居民也需要更新观念。一些街道领导认为,体育是体委的事,而体委对街道社区体育也只进行指导,在没有街道社区管理的情况下,对社区体育更是不理不问,造成群众对企事业单位的归属感、认同感不强,对社区没有什么感情,再如上出于对社区体育内涵的认识非常模糊,有些居民认为街道系统内的自发体育活动和老年体育活动就是社区体育。
同时,社区体育宣传力度较低.光依靠社区或是基层的宣传,很难实现全民体育运动的目标。利用广告、媒介、健康讲堂等形式显然不够,而且在群众体育运动的竞赛,尤其是有规模的大型全民活动同样显现动力不足的特点,城市居民健身意识又落后于城市发展规模和水平。
(二)社区体育的基础建设不足
体育设施是社区体育发展的基础保障, 我国在群众体育基础设施的建设不断完善,但是社区体育基础设施总量不足、体育设施的维护上不足。社区体育的硬件和软件基础设施建设都未能跟上城市化的脚步,城市社区体育的发展远远落后于城市化进程的速度。
(三)社区体育指导员的培养和岗位设置滞后
我国的社区体育指导员,每年都有新的增加,而且量数上不少,但是在从事社区体育指导员的工作却是极少,我们培养的社会体育指导员缺少义务机制的建设,他们往往身兼多职,工作繁杂,真正投入到社区体育工作的时间、精力远远不足,造成社区体育活动缺乏经常性,管理缺乏科学性。
(四)社区体育组织与政府行政机构结合度不够
社区体育是社区发展程度的一种体现,它是社区组织管理的缩影。目前城市社区体育存在两种主要组织管理形式:一是民间性组织;二是半官半民性组织。然而,这两类组织普遍存在着活动经费和场地的不足、指导力量薄弱等现实困难,而要解决这些困难和问题,社区体育组织管理就必须重视与当地政府保持密切合作的关系,依靠政府行政机关的帮助和支持取得相应优惠政策,解决社区体育组织投入不足的困难。
二、我国城市社区体育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加强宣传,提升社区居民的健身参与意识。提高城市社区居民的体育健身参与意识是促进城市体育发展的重要工作,只有首先从思想意识层面加强体育参与的观念,才能营造出和谐、健康的城市体育参与模式。要加强宣传,提升社区居民的体育参与意识和社区体育管理水平,增强社区居民的责任意识和主人翁的意识,让社区居民在身体锻炼的同时得到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在社区居民强身健体的同时构建社区体育文化建设的精神文明,在社区营造良好的体育参与氛围,推崇健康快乐的体育健身生活方式、形成健康的体育价值观,对于城市社区居民的体育参与具有重要意义。
(二)加快社区体育设施建设及学校、社区、企事业单位的合作。随着国民体育意识的不断加强,必须探索一条挖掘学校场地、设施潜力为社会服务的道路,如可以使辖区内各单位共同出资出力改善辖区内学校的场地、设施。不少个事业单位,尤其是一些学校都有体育场、健身房和体育教师资源,它们是社区体育最宝贵的体育资源。
(三)积极发展业余体育指导员队伍。业余体育指导员队伍的发展,可以弥补专职体育指导员的不足,尤其是当前全民健身计划刚刚起步,国家不可能一下子培养出足够的体育指导员。发展业余体育指导员,可以利用社区内现有的体育教师或各种教练员,动员他们利用空闲时间进行辅导;或者利用现有的体育锻炼积极者,将他们擅长的健身方法传授给他人。除此之外,大力扶植社区体育服务志愿者也不失为一个好方法。从目前情况看,只有社区服务志愿者的无私奉献,才有可能使社区体育繁荣发展。长远看,社区体育服务志愿者也是今后社区体育发展的重要力量。
(四)加强社区体育组织管理,重视与当地政府密切合作。依靠政府行政机关的帮助和支持取得相应优惠政策,解决社区体育组织投入不足的困难。基层政府(街道办事处)应承担对社会体育组织尤其是社区居民自治组织的政策指导、资金资助等责任。各级政府体育职能部门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应考虑社区居民的需要,对于急需的体育健身娱乐设施应及时兴建。对于营利性的社会体育组织。政府应更多地给予政策上的支持,在有条件的社区通过体育社会化、产业化的方式,多渠道地筹集资金,为其发展注入活力;而对于公益性的非营利组织,政府则需要更多地给予经费支持,扶持其健康发展,为满足社区居民的体育需求服务。
三、结语
国家的宏观发展环境,决定着相对微观的体育发展的规模、质量与速度。我国是传统的农业国家,体育发展特别是群众体育发展相对落后。但是,人们已经注意到,改革开放30多年,我国的经济社会发生了巨大变革,经济的发展深刻影响人们的文化体育生活,影响到群众体育特别是城市社会体育的发展。我国城市社区体育的发展受到城市化进程、居民经济生活水平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我们应提升居民健身参与意识,完善社区体育管理机制,积极发展业余体育指导员队伍,加强社区与政府的深度合作来促进和谐社会背景下社区体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顾渊彦,李明:《2l世纪中国社区体育》,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1.
[2]中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课题组.中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与研究[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5
【关键词】合作社;成效;发展;对策
1.基本现状
1.1发展概况
2011年12月底止,全市经工商注册登记成立的农民专业合作社629家,共拥有注册资金10.64亿元,注册成员数15317人,带动周边农户近6万户,占全市农户数的25.2%。5家合作社的7个产品取得绿色食品认证、2家合作社的2个产品取得有机食品认证。有82家合作社申请注册商标83个,其中市著名商标1个、省著名商标2个。
1.2初步成效
经过几年的发展,厦门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农村改革发展中正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2.1促进了农业经营方式的转变,提高了农业经济效益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既坚持了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地位,又实现了农户间多种形式的联合与合作,密切了农户与龙头企业的关系,提高了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较好地解决了千家万户的小生产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之间的矛盾,加快了优势特色产业和专业生产基地的形成,促进了农业生产资源和经营要素的优化配置,有力地促进了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发展,提高了农业经济效益。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成为创新农业经营体制的重要途径。
1.2.2促进了农业标准化生产、品牌化经营,提高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和市场竞争力标准化生产、品牌化经营是合作社自身发展壮大的内在需要,而合作社的发展也为标准化生产、品牌化经营提供了平台。合作社通过实施标准化生产、品牌化经营,有效地提高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增强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合作社已经成为率先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品牌化经营的重要带动力量。
1.2.3拓宽了农户增收渠道,增加了农民收入得益于合作社的规模效益、品牌效益和国家对合作社的优惠扶持政策,以及合作社在产前、产中、产后等诸多环节的让利,农户的收入渠道变宽了,生产支出变少了,合作社成员的收入普遍高于未入社农户。
1.2.4强化了农业服务功能,完善了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合作社强化了自身的农业服务功能,从产前、产中、产后为社员提供了信息、品种、技术、销售等的一系列配套服务,弥补政府农业社会化服务功能的不足,完善了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
2.主要问题及困境
经过几年的发展,我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势头虽然较好,但在实践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严重阻碍了合作社的进一步做大做强。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2.1发展速度偏慢
截止2011年12月底,全市经工商注册登记成立的农民专业合作社629家,共拥有注册资金10.64亿元,注册成员数15317人发展速度偏慢。造成我市合作社发展速度较慢的原因有多方面,主要表现在两方面:(1)农民的合作意识比较淡薄,缺乏合作社领办管理人才,缺少创办合作社的“动力源”;(2)政策宣传不够深入,引导力度不够,扶持力度不够,创办合作社的氛围不够浓。
2.2管理不够规范
(1)民主管理机制不够落实。尽管合作社都制定了《章程》,但在实际操作中,有的没有按《章程》办事,规章制度不够落实。有些合作社机构不健全,即使设立了理事会、监事会等机构,也是流于形式,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缺乏有效的民主监督管理机制,特别是在一些社员数量较多的合作社,在经营决策和利益分配中,存在着个人主义或少数人说了算的现象,利益分配向少数人倾斜,缺乏民主和公正。
(2)利益联结不够紧密。利益联结是合作的核心内容,具体表现在合作社的盈余再分配。利益联结机制建立与否,直接决定了合作社的生命力、凝聚力和带动力。从目前的情况看,多数合作社的盈余分配基本上只在合作社的股东社员或核心社员中进行,一般社员或普通社员未能参与分红,合作社尚未形成紧密的利益共同体。
(3)财会制度建设比较薄弱。合作社普遍缺乏专业的财务人员,其财会人员大都没有经过专门的培训和学习,缺乏必要的财务知识,执行《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会计制度》有困难,也很难到位。从调查的情况看,多数合作社的财务不够规范,有的合作社没有成员帐簿,有的甚至没有建账。
2.3指导工作脱节
农民专业合作社存在多头管理现象,尚未建立综合协调机制,导致合作社业务指导工作出现脱节。
(1)管理关系不顺。目前,多数区没有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协调工作机构,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项目存在多头管理,农业、财政、供销、林业、海洋与渔业等部门都在抓,由于多头管理,权责不清,容易出现重项目、轻管理的现象,指导难到位。
(2)管理手段缺乏。合作社在登记注册中不需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审核,没有向农业部门报备相关材料,也没有按规定报送会计报表,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很难及时了解掌握合作社的发展及运行情况,难于有效开展业务指导工作。
2.4扶持力度不够
中央和省已出台了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相关优惠政策措施,由于有的政策比较纲要,不够具体,落实起来不到位,出现偏差。金融服务问题。农民专业合作社资金量有限,可用于抵押贷款的资产不多,也没有政府或部门为合作社贷款提供担保或者贴息贷款,地方金融部门尚未制定具体可行的信贷便利措施,手续比较繁锁复杂,贷款难的问题仍然存在。财政扶持问题。除了中央和省级的财政扶持资金外,市、县两级没有把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专项资金纳入财政预算,财政扶持力度不大。税收优惠问题。增值税免税申报手续较繁琐,所得税的优惠落实不到位。用电优惠问题。合作社未能享受到农业生产用电的优惠政策。
[关键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服务型政府;现状;困境;对策
[中图分类号]F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5)05-0089-02
doi:10.3969/j.issn.1671-5918.2015.05-044
[本刊网址]http://
随着经济飞速发展,工业化和城市扩大的脚步加快,我省的农业和农村已经呈现出诸如农村务农人员老龄化,农民兼业化,农民转业化,农业副业化,土地荒废、污染等现代性问题,原先以单户家庭为基本单位的联产承包制度已经不能应对当前社会和生产力的发展趋势,跟不上时代的节拍,传统的农业经营主体在面临外界环境的复杂变化性上有着天然的劣势,不能够有力面对经济生态以及人员构成形势的急剧变化,而以农民合作社,种植大户和农业龙头企业为代表的现代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则可以形成一个强有力的集体力量,通过更多可能的渠道来进行扩大化生产及再生产。
这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一方面他们把分散的农户结成了利益共同体,这样既增加了应对市场和灾害的抵抗力,又能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农业持续发展,而另一方面新的组织结构的形成必将带来更多社会、法律法规等等方面的逐步磨合,关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不仅仅可以促进农业产业化的健康有序发展,而且为我国和谐发展奠定了稳固的基础,我们应该在培育、培养、创新发展这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过程中,积极应对并且牢牢把握每一次难得的机遇与每一个问题的解决方案。
一、河南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现状
党的十报告中提出现阶段我国应该坚持走中国社会主义特色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以及农业现代化的道路,推进信息化、工业化、农业化和城镇化的高度融合,并保持相互之间的协调同步发展。河南省作为传统农业大省,在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中,应当也必须起到积极的作用。
在数量上,河南省在过去的十一五、十二五规划期间大力发展和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截至2013年7月底,在工商部门登记注册的合作社多达63474家,名列全国第四,还有包括入社农户,也有多达348万户,占全省农户的20.8%。在质量上,河南省也做到了合作形式多样化,开创了信用互助合作社、土地股份合作社等多种形式的非传统农业领域合作方式。总体来说,做到了质量与数量皆优。
河南省的农业产业化也在不断壮大,各地各级农业龙头企业截止2013年6月,已共有6400多家,其中省级的多达635家,国家级龙头企业60家,更有15家涉农企业在国内外上市,43家企业被列入上市后备企业,31家企业的产品商标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
与此同时,河南的种植大户也在快速发展,截止2013年3月底,种植大户多达11513户,经营耕地面积432万亩。这些种植大户大部分由种田能手组成,对农业新科技接受程度高,并且还可以影响其他的农业生产主体,成为了提高河南省粮食产量的主要贡献力量与河南农业生产的支柱型力量。
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优势和所要面临的问题
相比于传统家庭责任联产承包制的单个生产主体,这些新型的农业经营主体具有明显优势,他们可以获取更多销售、经营以及市场信息的资源和渠道,具体表现在市场导向、资金来源、销售渠道、盈利能力、经营规模、产品推广、品牌建设等方面。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已经不单单是为解决温饱而劳作,而是认识到了产业化、品牌化的市场价值,逐步扩展进入现代农业行列,走农业商业化、农业集群化、农业金融化之路。
通过实际调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经营者在实际中还存在着很多问题,他们在融资、服务体系、后继人才和土地获得等方面仍然面临着种种困难和意想不到的挑战。
农村土地流转加快,从根本上改变了农村农业生产者的土地经营规模结构,土地经营规模已经不是新型农业生产大户的衡量标杆,他们在组织结构和利益机制上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创新,通过技术产业化和市场引导逐步实现了小规模基础上的经营规模化。以市场、科技、人才等带动产量,将是中国乃至全球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解决了土地经营规模问题,新型的农业经营主体资金来源的渠道相比于传统的农业生产主体也更加的多元化,其盈利能力较强。资产的增长不仅有利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自身的收入水平提升,而且更加增加了其对于农业的投入能力,由此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经调查,大部分的农业生产大户和农民合作社,都是依靠自有资金对其农业进行投资,相对而言,对于农业企业来说,由于其涉及的农产品产后加工、销售渠道等环节较多,则只有小部分依靠自身资金来进行投入。
由于大部分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投入都是依靠自身资金,带动了整个新型农业生产的市场导向明显,并且其经营主体也更加自动的寻求多元化的渠道进行销售。例如,近些年以来,越来越多的农业产品开始在网络平台上进行销售,通过物流渠道,基本实现了市场全国化,更有甚者,部分实现了市场全球化。
与传统农业经营主体不同的是,新型的农业经营主体开始越来越多的注重其品牌的建设,他们开始认识到了品牌效应,由于品牌建设需要大量资金的投入,专业的农业大户往往通过加入大的农业合作社或者参与订单的方式来分享品牌效应,以期实现品牌的最大效益,做到投入与产出之间最佳的比值。
虽然新型的农业生产主体具有种种优势,但是在现阶段,其发展依然面临着许多发展瓶颈和各种难题。
目前来看,关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扶植政策还不够完善,有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依然有贷款难,担保难,融资渠道狭窄,缺乏高科技指导等情况发生,在税收方面,针对经营主体所得税、营业税并没有相关的优惠政策,在土地的获取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特别是农业企业也面临着用地难的问题。
其次,涉及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相关法律和规章制度还需要完善。农村的保险服务体系有待完善,保险公司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保险业务的积极性不高。农业的社会服务化不到位,致使农业的发展受到非常大的阻碍。
目前有关政府部门、党委对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作用没有引起重视,在思想上还存在有某些偏差,没有进行相应的指导、宣传以及服务,在组织体系中,没有形成相关部门的配合机制,从而制约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健康发展。使其在规模上无法更进一步的发展、壮大,造成了超大型、名牌产业化龙头企业数量少的情况。而且由于缺乏制度和政策上的保障,使大部分的农业农民合作社运行不够规范,经营主体的产权也不够明确,没有形成完整的利益分配,生产机制,从根本上制约了其向大规模方向发展。
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中,人才的匮乏也成为制约其发展的重要问题,由于其经营人员高龄化比较严重,对新技术、新产品、新品种、新市场的接受程度较低,造成经营效率低下的问题。
三、服务型政府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几点建议
保持农业稳步健康发展,是我国的头等大事,政府在现阶段更应重视培育和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挥政府这只有形的手的充分作用,解决其实际的问题,并且在组织结构和制度构架上给予其保护,全力培育和扶植河南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
首先,对于服务型政府来说,首要的工作是改变生产要素和资源的配置方式,尤其是需要加快土地、资本等生产要素的配置,使其更加的转向市场导向的配置模式,适应市场需求,掌握供需比例,按照市场的实际调查来进行调整。政府还应转变对河南省农业以及农业产业的扶植方式,在体质和制度上给予农业主体创业和就业的良好条件,并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退出与进入机制上更加的给予保障,使其能够放心大胆的发展。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初期,以及过程中,能够满足其发展需求,加快其产出效率,加大扶植力度,在发展机制上寻求突破。
>> 重塑高校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走出教学发展的集体行动困境 学习共同体与高校教师专业发展探析 高校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的运行机制研究 教师学习共同体构建与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 区域教师学习共同体与教师专业发展 论教师学习共同体与教师专业发展 “共同体”——教师专业发展的新模式 构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学习共同体的实施策略 用于数学教师专业发展的网络学习共同体 在线教师专业发展的学习共同体交互策略研究 教师专业发展的新视角:网络学习共同体 学习共同体: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 论学习共同体对青年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促进 基于网络学习共同体的教师专业发展研究 构建教研共同体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教研共同体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立足校本,构建教师专业发展学习共同体 绿叶工作室:在学习共同体中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以学习共同体促进幼儿教师专业发展 立足校本 构建教师专业发展学习共同体*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2][美]帕克・帕尔默.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M].吴国珍,余巍,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142.
[3]吴洪富.高校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的实践课题[J].高等教育研究,2014(3):45-53.
[4]Michael Fullan.教育变革的新意义[M].武云斐,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105.
[5]李红卫,张丽云.高校教学团队建设的思考[J].大学・研究与评价,2009(7/8):57-61.
[6]别敦荣,韦莉娜,李家新.高校教师教学发展中心运行状况调查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2015(3):41-47.
[7]熊岚.论高校教师教学研讨合作文化的培育[N].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9):126-129.
[8]林浩亮.“流动的马赛克”文化:大学教师专业发展中的自然合作[J].教育发展研究,2009(10):66-69.
[9]吴艳茹.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的构建[J].教育评论,2013(1):54-56.
[10]意忠.高校教师合作:理论基础与实施策略[J].高等教育研究,2011(11):43-75.
[11]魏海苓,孙远雷.专业学习共同体视角下的高校教师专业发展[J].教育发展与评估,2013(9):70-75.
[12]沈荣华,何瑞文.奥尔森的集体行动理论逻辑[J].黑龙江社会科学,2014(2):49-53.
关键词:“三主三助”法;经济困难学生;全面发展
为更好提高我院经济困难学生综合能力,通过学院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进行探索并制定了“‘三主三助’法促进经济困难学生全面发展体系”项目。主要内容为:从学生层面开展“三主”,包括:“主动学习”、“主动实践”、“主动发展”;从学院层面开展“三助”,包括:“助帮学习”、“助培能力”、“助教做人”。通过从学生自我和学院两个层面开展,涉及学风建设、实践培养、自我发展三个方面,共分为六个方面进行,分方向、分步骤地形成一个加强学院学风氛围和人才培养项目建设的良性循环体系以促进学院经济困难学生的全面发展,本文将项目的设计内容和进展情况进行综述,并对今后此项目的延伸进行了探索和归纳性总结。
一、创新思路,探索“三主”和“三助”双面开展的新路径
随着中国高等教育的普及,高校经济困难学生问题日益突出。国家及高校相继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国家学费减免、助学贷款、困难补助、勤工助学、奖助学金等。而能力建设和经济资助同等重要。教育工作者应该通过心理辅导、小组工作以及调动社会资源等方法促进经济困难学生的能力建设,才能不断提高经济困难学生的自我效能[1]。为此,学院设立并开展“三主三助法促进经济困难学生全面发展体系”项目。
三主:“主动学习”方面,推广网络课程,培养学习交际能力和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主动实践”方面,重视实践教学,开展课外兴趣实践操作课程,引导学生自主把知识学习同实践锻炼结合起来。“主动发展”方面,定期开展素质拓展训练,注重经济困难学生的创业、就业发展方面能力的塑造。
三助:“助帮学习”方面,学院老师充分利用网络建立学习群,并鼓励学生积极参加课外学术创新项目。“助培能力”方面,开放知识型、智能型勤工助学岗位,鼓励经济困难学生利用课余时间积极参加学术研究、发明制作等科研活动,即“第二课堂”。“助教做人”方面:开展活动以加深对社会的认识,增强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和社会责任感,为其更好地融入社会、服务社会做好准备。
二、多种方法,多方面完善项目体系实践模式
问题审视法:(1)对经济困难学生进行深入了解,根据学生的特点制定活动项目,从而有目的性地开展活动;(2)内容要有实效性,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重在实践提高;(3)提高学生的活动参与率,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观察法:学院以班级、宿舍为单位对经济困难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情况进行观察了解,掌握活动开展的目的性和时效性。例如,经济困难学生大部分来自于教育资源相对缺乏的地区,导致其在诸如英语口语、计算机等学科学习上比较吃力,因此项目旨在帮助经济困难学生进行针对性的学业指导,从而循序渐进地打好学习基础,逐步缩小与非经济困难学生之间的差距。
调查法:采用问卷调查、访问调查、抽样调查等方法了解经济困难学生的实际情况,及时对项目进行改进工作(包括改进研究方法)或形成新的研究子课题。项目现已发放调查问卷122份。调查结果为总体满意度和认可度均在80%以上,每个子项的满意度都至少在75%以上,其中同学们对“本项目对促进良好学风建设有帮助”的问题的满意度最高。
三、总结讨论,建立项目多元评价体系的实践探索方案
(一)学风建设方面。学风建设是考验高等院校能否培养一个新时代德才兼备人才的标准。理学院关注经济困难学生英语四六级通过率和期末考试通过率,有针对性的采取相关措施和开展活动促进养成良好的学习风气,激励经济困难学生在学习方面奋发向上,自主学习。
本项目注重培养经济困难学生的专业热情,鼓励和指导经济困难学生积极参与课外学术科技创新基金课题科研项目,不仅促进了理学院的学风建设,而且营造了好的学术氛围。学院通过对学生的学术兴趣进行调查,举办专业前沿讲座,让同学们充分了解专业前沿知识。专业及时开展“专业导师问答制”,为经济困难学生解决学习上的迷茫,使其对专业有更深入的探究学习。同时,项目结合学院特色,开展课外实践活动,使经济困难学生学会互帮互助、共同成长。
(二)实践培养方面。项目在学院范围内开办“第二课堂”活动,给经济困难学生提供一个展示自我、挑战自我的平台,让经济困难学生们尝试到自己动手实践的乐趣,从而开阔了眼界,增强了其实践能力。项目并开设具有创新性及开拓效应的专业特色实践活动,例如数码管电路焊制活动、DIY数据线培训、视频制作培训、基于555芯片的电子琴焊制活动等,使经济困难学生通过第二课堂活动更加了解自己的科研方向和前沿发展。
同时,项目开展了“参观实习”课外实践活动,使同学们了解企业运营管理,为以后的就业奠定了基础。同时鼓励经济困难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包括“三下乡、青年志愿者活动等。通过力所能及地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加深经济困难学生对社会的认识,增强社会适应能力和社会责任感,为更好地融入社会、服务社会做好准备。
(三)自我发展方面。针对经济困难学生的思想教导方面,学院结合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改革,开展道德教育活动,充实和强化认知教育,开展“如何投资自己,塑造最强自己”等主题讲座,加强院级心理辅导和成立班级心理委员,通过班级心理委员对经济困难学生开展一对一帮扶工作。在本学期,学院开展以“将感恩的心传递给父母”为主题的感恩教育活动,让经济困难学生学会对父母感恩、对生活感恩、对一切给予过他们帮助的人感恩,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更好的珍惜和度过自己的大学时光,此活动反响非常好,也将作为我院今后开展“提高经济困难学生能力”项目的特色活动之一延续和发展。
在促进经济困难学生就业、创业发展方面,学院首先从思想上进行引导,帮助经济困难学士积极构建对社会和他人以及自身价值取向的认知,正确引导思想,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提升他们对今后职场环境的承受和适应能力。在项目中期,由学院领导、辅导员及班主任老师根据经济困难学生个人特点设计活动内容并开展,例如“打开就业大门的一把金钥匙”等讲座。
四、提升发扬,学院经济困难学生能力项目的特色和思考
本次“三主三助”法促进经济困难学生全面发展体系的实践项目,从学生自我和学院双方角度开展,涉及学风建设、实践培养、自我发展三方面,共分为六个方面进行逐步展开,分方向、分步骤地形成一个加强学院学风氛围和人才培养建设的良性循环体系,以促进经济困难学生的全面发展。本项目可以做到从多方面关注经济困难学生的发展,有利于大学生主动驾驭自己的学习和生活,激发其主观能动性和创新精神,使经济困难学生加深对社会的认识,增强社会适应能力和社会责任感,为更好地融入社会、服务社会做好准备。同时,项目在今后的工作中也会积极响应国家、社会、学校的号召,强化政策的宣传项目建立健全机制,营造舆论引导氛围,努力形成一种励志向上的舆论引导机制和学生成长成才环境[2]。
项目开展推广的意义在于:从“三主”、“三助”两个方面共同运作,点对点、位ξ弧R蛭用心,所以细心;因为信心,所以恒心。
参考文献
(一)兼并行为导致经济体过于集中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在很多大型的金融企业中出现了规模较大的兼并行为,这就使得全球经济体分布得过于集中,对经济的发展造成了消极影响。一方面,经济体过于集中会为金融机构中的高层管理人员追求更高薪资提供平台;另一方面,经济体过于集中也容易造成金融机构出现道德风险,很多金融机构利用规模扩大的优势,对破产风险视而不见,这就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金融机构破产的可能性[1]。一旦大规模的金融机构破产,政府为了经济的稳定就不得不对其伸出援手,这也进一步消除了大型金融机构的破产顾虑,甚至做出与自身发展目标相悖的风险经营行为。
(二)经济活动在金融经济中出现过多
因为金融经济无论在规模上,还是资金上,与实体经济相比都有着很大优势,这也就导致很多经济活动都趋向于在金融经济领域进行,进而使实体经济所遭到的挤压越来越大。与此同时,这也使金融经济领域的交易出现越来越多的纯粹投机行为,促进了金融经济与实体经济的脱离。
(三)两者之间的比例严重失衡
金融经济与实体经济的比例不均衡使得前者中大量存在的投机因素对经济指标造成了很大的消极影响,很大一部分的价格指数都因此很难得到真实的反应,实体经济的运行现状无法完全显示出来,这也就使得价格指数丧失了对国民经济运行的反映作用[2]。其原因在于,实体经济受到的损害相对严重,大量的社会资本从实体经济领域中流失,随之流入金融经济领域中,而金融领域中因投机行为的频繁而出现虚假繁荣现象,这也在很大程度上掩盖了实体经济中出现的问题,从而对整个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造成影响。
二、金融经济与实体经济分离的利弊分析
近年来,世界范围内的金融经济在很大程度上超过实体经济,这也使得其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得到了很大提升,世界经济的结构也发生了演变。这种现象有利也有弊。其有利方面在于金融经济的地位提升使得社会资源大量流入金融经济领域,在整体社会经济中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对资金的流动与配置起到不可或缺的中介与配合作用,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实体经济的发展[3]。其缺陷方面在于两者之间的失衡使得金融经济缺乏相应的制约机制,甚至限制了实体经济的发展,从而对整个社会经济造成消极影响。金融经济的主要职能便是服务于实体经济,一旦两者分离,无论对金融经济来说,还是对实体经济来说,其破坏性都是空前的。所以,合理把握两者之间的比例是非常重要的,研究两者分离的原因是解决当前困境必须要走的路。
三、金融经济与实体经济分离的原因
金融经济与实体经济发生分离的主要原因是前者在规模、数量、地位等方面大大超越了后者,随着这种现象的深入,两者的分离也一定会对社会的整体经济产生消极影响。因此,对两者分离的原因进行分析是很有必要的。大体上看,金融经济与实体经济分离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金融资产增多使风险增大
在讨论金融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实体经济的发展也不容忽视。从时间顺序与现实贡献的角度看,实体经济对社会经济的发展与金融经济相比更具备根本性,从发展层面看,在实体经济得到一定发展以后,金融经济才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另外,无论经济发展到什么时期,金融经济想要进一步发展,都必须以实体经济作为依托。所以,金融经济想要发展就必须以实体经济作为基础。但是,实体经济在世界性的交易过程中需要外汇,而外汇又要依托于金融经济,在实体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有着非常重要的桥梁作用,然而,风险又会不可避免的出现在金融经济中[5]。所以,实体经济的增长速度会慢于金融交易的增长速度,金融资产的比率也因此增加,这对经济发展来说,不仅是机遇也是挑战。
(二)技术因素与制度因素导致
从技术角度看,技术会随着经济的发展创新,而经济的发展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技术创新的影响,这种影响具有国际化特点,金融经济的类型也以此为基础越来越多,从而促进金融经济的发展,提升金融资产的比率。从制度角度看,由于金融经济大于实体经济,金融交易中的很多非理都与两者的分离有很大关系,这些行为因为制度因素而产生的。
(三)金融管制的自由化与弱化
金融管制的自由化与弱化膨胀是影响两者分离的直接因素之一,弱化主要表现在国际之间解除了金融管制,导致国际之间的资本流动越来越多,除此之外,国家内部也会对金融管制进行弱化甚至解除,导致金融机构之间的竞争更加激烈,金融交易的数量也随之增加。金融经济与实体经济相分离的原因有很多,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导致了当前局面的产生,而上述的三个方面起主要作用,想要阻止两者的分离,也需要从上述三个方面入手,将两者之间的比重与相互关系协调好,从而使金融经济与实体经济协调发展。
四、金融经济应服务于实体经济发展
(项目编号:15JGC145);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组织形式与信贷可得性研究”
(项目编号:BUCTRC201512)
■中图分类号:F832.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812(2017)08-0042-04
摘要:实体经济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力量,对于促进经济增长、扩大就业、增加税收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长期以来,融资不畅一直是制约实体经济发展的一个主要瓶颈问题,虽然近几年该问题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后有所缓解,但融资形势依然不容乐观。为此,文章从实体经济的重要性、发展现状和融资困境的三个表现入手,围绕着实体企业自身、政府、金融中介机构等主体,深入剖析了出现融资困境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实体经济 融资困境 金融与实业
体经济作为经济发展的基石,是经济前进的重要推力,即使是在虚拟经济和金融业迅速发展的今天,实体经济仍在一国经济发展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但是,融资难问题一直是制约实体经济发展的一个主要瓶颈,特别是金融危机以来,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中小企业“融资难”困境日益凸显。一方面,我国的广义货币M2达116万亿元,力压美国,超过日本,是全球货币供应量最大的国家;另一方面,许多企业罹患资金饥渴症,特别是实体企业资金短缺问题更加严重。一方面国家大力提倡发展实业,出台了包括“盘活存量”和“用好增量”在内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另一方面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难题久未解决。前几年浙江温州地区爆发的因中小企业资金链断裂而引发的“倒闭潮”和“跑路潮”就是这一问题的生动写照,2016年的“钱荒”现象,也是实体经济面临困境的现实表现。实体企业为何屡屡缺水,如何利用金融之源给养实业等一系列现实问题摆在我们面前,亟待解决。化解中小企业融资困境,是企业所需、经济所需、时代所需。
一、实体经济的融资现状
近年来,我国信贷与社会融资增长较快,货币投放量超过经济总量的200%,中小企业数量在逐年增加,数量达4 300多万户,对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率也在不断提升,成为拉动我国经济发展的一辆马车。但是,实体经济却频频遭遇融资之困、资金之难。调查显示,目前我国国内,自有资金占经营资本80%以上的中小企业有30%,三分之一的企业在生产经营中资金缺口达1 000万元到5 000万元;另外,由于高额的借贷问题,70% 的中小企业利润率下降,36% 的中小企业更明确预期未来毛利率下滑,而随着宏观调控下的信贷政策收紧,很多中小企业表示在银行借贷时间问题上遇到了更大的阻力。
为了了解我国现阶段的实体企业的融资现状,本文统计了不同性质的企业不同年份的融资总额并计算出了单位融资利息比,如下页表1所示。但由于数据统计的限制,在年份上,我们选取了数据相对完整的2012―2014年三年;在企业类型上,我们选取了大型国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私营企业三类。通过表1我们可以看到,大型国企融资数量远多于私营企业,但单位负债利息比却比私营企业小,实体企业信贷资源分配不平衡,小微企业及私营企业处于弱势地位。
综上分析,我们不难看出实体经济融资主要面临三大难题,第一个是融资难,第二个是融资贵,第三个是融资慢。
(一)融资难
所谓的实体经济融资难,主要指的是实体经济的融资渠道狭窄。我国实体经济融资的渠道主要有直接融资、间接融资、自筹、民间借贷、政府扶持等。对于直接融资而言,我国的股票证券交易市场还不完善,作为主板的沪深交易所对企业的进入设置了很高的T槛,主要服务对象是进入成长期及后期阶段、相对成熟的、经营比较稳定的企业,只有大型上市公司才能满足其进入条件,大部分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很难进入;虽然现在创业板市场开板了,其主要服务于广大进入成长期的成长性企业,可以低门槛进入,但由于其监管、效率问题等无法保障,目前上市的不到600家,创业板市场力量薄弱。在自筹方面,大部分实体由于企业底子薄、原始资本积累不够、经营规模小、科技力量不足等原因,自筹资本难度大。对于民间借贷来说,民间借贷利率过高,一般的企业难以承担。在政府扶持方面,虽然国家采取了许多措施来支持实体经济和中小企业的发展,但政府的补贴对亟需大量资金发展的企业来说不过是杯水车薪,而且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化及经济体制的改革,政府正在简政放权,进行职能转换,企业从国家得到的注资也将日益减少。所以在这许多条路径中,只有间接融资中的银行贷款才是实体企业融资的主要来源,实体企业融资渠道过窄已成为不争的事实。
(二)融资贵
所谓的实体经济融资贵,主要指的是实体经济的融资成本一直居高不下。由于企业与银行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实体企业经营风险大等原因,又加之金融机构风险防控和成本效益的压力,在外部借贷方面,实体经济的成本一直处于高位。从融资利率来看,在中小企业的贷款利率上,银行等金融机构普遍采用基准上浮20%,甚至到30%,在隐形成本方面,登记费、公证费、财务顾问费、资产评估费、担保费等也是一笔巨大的开支。如此一来,实体企业的融资成本普遍在10%以上,远超过企业的一般毛利率。对于民间借贷来说,由于其利率高达20%,且条件苛刻,只能临时救急,不能作为长久之计。债券收益率也一直居高不下,Wind资讯数据显示,BBB+级企业债券收益率在过去几年里一直呈现快速上升的趋势,可见国家宽松的货币政策对于降低融资成本问题作用有限,融资贵难题痼疾依旧。
(三)融资慢
所谓的实体经济融资慢,主要指的是实体经济融资耗费的时间长、效率低。正常来说,只要符合贷款条件、贷款资料准备齐全的企业,流动资金贷款的审批仅需3―6天,固定资产项目贷款也就20―30天。但由于大部分中小企业财务制度不健全甚至存在虚假做账的问题,在评估和审核方面,银行往往会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延长其信用审核时间,无法满足企业实时的资金需求。
由于存在“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三大融资困境,我国实体经济获得的贷款比重偏低,增量也趋缓。正如表1企业融资数量及成本比较表所显示,大型国企的融资有国家资本金、法人资本金、个人资本金、外商资本金等多种渠道,且融资数额巨大,而中小实体企业的融资渠道只有法人资本金和个人投资,渠道过于狭窄;在单位借贷成本方面,中小实体企业却比大型国企高出许多。我国的实体企业由于融资渠道窄、抗风险能力差而在多重压力的席卷之下困难重重。为破解实体经济的融资困境,我们亟需找出影响实体经济融资的原因,并制定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案,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二、实体经济融资困境的原因
实体经济融资困境是多种因素综合导致的结果。实体企业特别是其中的中小企业基础薄弱、资本积累少、财务制度不健全、存活率低等是制约实体经济发展的根本原因;国家相应的法律法规保护不够,有关的政策措施落实不到位,金融机构的市场化改革,金融业服务于实体经济的资金少、效率低也是制约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原因。此外,在融资方面,存在中小企业中介机构服务体系不完善,资金的中间流通环节过多,银行企业的信息不对称,资金分配结构不合理等问题。
(一)导致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内部原因
从哲学的观点来讲,内因是导致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我国实体经济发展动力不足有诸多表现,而内生动力的不足是制约我国实体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原因。首先,实体经济规模小,风险大,科技创新能力不够,具有不稳定性、成活率低等特点,使其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弱势地位,在与大型国企及外资企业竞争时很容易被淘汰出局;其次,大部分中小企业由于缺乏专业的财务会计人员,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有的甚至提供虚假的财务报表或者其他资料,又由于银行与企业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问题,银行难以对企业真实的财务状况作出判断,基于风险管理和盈利的需要,银行难以为此类企业提供信贷支持;再者,大部分实体经济规模小的特点决定了其贷款规模小、频次多、要求急的特点,且普遍缺乏抵押品,这些使得银行贷款成本加大,银行的支出和收益不对称,降低了银行信贷的积极性。
(二)导致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外部原因
1.政策和法律原因。2002年我国颁布《中小企业促进法》后,又相继制定了多项支持实体企业解决融资问题的政策,特别是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国家加大了扶持实体企业融资的力度。2011年 10 月,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确定了九项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金融财税政策,同时,“非公经济36条”出台,《公司法》《证券法》《企业所得税法》等法律也在修订完善,这一系列举措标志着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政策和法律体系正逐步走向健全。但是,政策和法律保护范围仍然不够,一方面是国家严重缺乏保护中小企业的法律法规,另一方面是即使出台了一些法律法规,但由于政策的落实不到位,资金错配问题严重,政府也没有从根本上赋予中小企业平等的生存空间、发展环境和融资待遇。受各种因素影响,一些信贷资金流入产能严重过剩的企业,这些企业依靠源源不断的外部注资来生存,不能促进经济的增长,却霸占着宝贵的信贷资源,成为大而不倒的“僵尸企业”,严重挤压了中小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空间。所以说,法律法规实施的不到位也是制约实体经济融资的一大关键原因。
2.银行方面的原因。金融业与实体经济关系密切,互促共生。金融之于实体,犹如水之于土地,水之足,则土之沃,进而万物生息。银行业始终是保持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这不仅表现在量上,更表现在结构上。从信贷数量上说,企业融资的总额在逐年增长,但是中小实体企业获得信贷数量却远远滞后。从信贷结构看,信贷结构不平衡,信贷资金主要流向了大型国企、战略性新兴产业、消费金融等领域。银行信贷结构的调整,有力地促进了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同时金融市场的结构失衡也意味着在进行信贷交易时,银行等金融机构会首先考虑大型国企,而较少地考虑小微企业、民营经济,支持传统实体经济特别是中小企业的资金越来越少,实体经济信贷资源被挤占的现象比较明显。银行贷款结构的失衡,究其原因,是金融体制的市场化改革使银行成为自主经营、自负亏盈的企业,这样的改革,使得银行的业务更多的和自己的利益挂钩,而较少地考虑社会责任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问题。在这样的利益链下,银行为了避免道德风险和违约责任,会将更多的钱投到信誉好、偿还能力强的大型国企,而忽视了中小企业。
另一方面,银行的《商业银行贷款通则》规定的贷款条件非常严格,很多中小企业由于缺乏专业的财会人员,财务报表不规范,达不到规定条件而得不到贷款。而且,很多实体企业具有贷款数量少、频率高、时间急等特点,又由于其财务制度不健全,透明度差,甚至存在虚假做账的问题,这就给银行的审核和评估带来了极大的困难,使得银行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增加了贷款管理成本。另外,银行贷款注重抵押物、担保物和第三方担保等,而部分实体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由于起步低、资本少、成功率低、信用低等原因而得不到贷款。以上种种限制,使得银行降低了对于实体经济的信贷偏好,是实体经济融资难的一个重要原因。
(三)其他原因
当前金融机构不健全也是制约实体经济发展的原因之一。沪深市场的高门槛使得大部分实体企业可望不可及;我国目前实行“规模控制、集中管理、分级审批”的规模管理措施,又由于公司债券具有高风险的特性,这使得实体企业很难通过发行债券进行融资;在信贷方面,国有商业银行的资金大部分都流向了大型国企,农村信用社的主要服务对象为“三农”,而地方商业银行的实力偏弱,无法满足实体经济的巨大的资金需求,专门针对于实体经济的金融中介机构匮乏。
三、解决实体经济融资问题的措施与建议
(一)实体企业自身方面
发展是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实体经济融资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企业的成功率低,所以,解决实体经济融资问题的关键在于企业的发展。
1.转变企业经营发展方式,促进传统行业的转型升级。鼓励实体企业积极通过改组优化企业结构,发展公司制,建立现代企业的治理结构和机制。同时,要鼓励实体企业加快向绿色低碳转型,向战略性新兴产业转型,向智能制造转型,向现代服务业转型,向文化产业和旅游业转型,向内需主导及消费驱动转型,以此全面优化实体企业的产品结构、组织结构和技术结构。
2.抓住全球技术革命的新趋势。科技是企业发展的`魂与动力,我们要抓住全球技术革命的新潮流,加快新技术在企业的研发应用,改造传统创业,努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打造经济新优势。同时,企业要在传统的厂房、设备、生产、销售的基础上创新商业模式,整合整个行业资源,整合分散的资源,也就是通过一个模式将研发、生产、销售等核心环节进行有效的组合,努力将价值链向研发、标准制定、销售服务和品牌建设拓展,打造一个轻资产、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
3.注重人才的培养。正如我们所知,传统实体企业是人才的洼地,我国每年大学毕业生大约有几百万人,但是这里面比较优秀的人才的去向大多是出国,去国企、外资企业、上市公司、互联网企业,考公务员,最后真正愿意留在传统实体企业特别是制造业的少之又少,这从某种程度上形成了实体经济无法发展的关键原因,因此,发展实体经济关键是要注重人才的培养与积累。
4.实体经济要想解决融资问题,除了增强自身的实力,促进自身的发展壮大,还要规范财务工作、加强财务制度的建设。企业要根据国家的法律法规,设置专门的财务机构,配备专职的财务人员,制定出一套行之有效、科学规范的财务体系,定期公布经过会计师事务所审核通过的财务报表,增强财务透明度,完善财务制度,杜绝财务中的弄虚作假的行为。
5.企业要加强与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联系,使银行充分了解企业的经营状况和财务情况,减少金融机构对于企业的审核评估成本,使其对实体企业的发展环境及未来前景充满信心,建立实体企业与金融机构的长期合作关系。
6.企业要注意完善信息资源,加快征信体系建设。当今时代,是互联网的时代,企业要加快完善信息管理系统,将银行、政府等有关机构部门纳入公司的信息化体系,及时了解相关部门的信贷政策,提前想出解决之策。
(二)政府方面
近几年,政府围绕着金融服务实体,解决实体经济融资困境,支持实体经济发展这些方面出台过一系列措施,包括用金融给养实业、鼓励创新创业等,但是,由于政策体系的不健全、落实不到位、市场结构失衡等影响,效果甚微。为此,从政府方面,应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鼓励企业抓住国家多层次资本市场发展的机遇,使其尽快融入上市挂牌的良好氛围。以创业板和风险投资为主的多层次资本市场是实体企业赖以成长的重要依托,国家要对挂牌上市的企业进行政策性扶持,并且加大对于上市挂牌企业的追踪服务,鼓励其利用资本市场进行再融资和并购重组,将其做大做强;降低创业型和创新型企业的上市门槛,大力发展和完善中小板、创业板股票市场,鼓励更多的社会资金注入中小企业,使得更多有潜力、有能力的实体经济得到发展。
2.利用当前债券市场蓬勃发展的形势,鼓励政府利用债务工具筹措资金。政府债券是指政府财政部门或者其他机构为筹措资金,以政府名义发行的,承诺在一定时期支付利息和到期还本的债务凭证。当前,我国“中央政府债券”或者“国债”发展良好,但地方政府债券却远远滞后,要大力提倡地方政府债券的发行试点,促进政府债券多元化、多层次发展,降低融资成本。而且对于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住房保障等工程,鼓励政府通过资产证券化、发行债券、PPP等方式筹措资金,以拓宽融资渠道。
3.支持创新创业,大力打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良好环境。引导社会资金不断流入创业投资领域,充分发挥创业投资的基金引导作用,助推实体经济的发展;鼓励国投、城投及各镇、园区重点平台公司以参股等形式,设立创业投资或股权投资基金,重点投资创新创业型实体企业,打造金融聚集区,促进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
4.营造良好的融资环境。“融资贵”问题一直是实体企业发展路上的一大障碍,企业若要贷款,就必须背负高额的利率,还要使用担保和质押,承担贷款项目没有任何回报甚至亏本的风险,若不贷款,资金链断裂,企业的工程项目就无法开展,制约企业的长远发展,这使部分实体企业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境地。因此,政府必须采取一系列措施抑制利率泡沫的虚高增长,引导借贷利率合理发展,降低实体企业的融资成本。
5.建立中小企业政策性担保体系。各级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要继续完善实体经济的政策性担保体系,通过政府出资、社会筹资等途径,大力发展信贷担保和再担保结构,尤其是要大力发展专门针对于中小企业的担保机构。要充分利用保单在信贷融资方面的促进作用,利用保单增强企业的信誉,减轻银行的压力。同时,构建实体企业的信用体系,提高信用度,使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能够及时准确地了解企业的信誉情况,以利于中小企业及时获得信贷服务。
(三)银行方面
金融是经济发展的支撑,是实体企业的血液,没有资金的营养,实体企业就会严重受压,金融资源的优化配置,能够为实体企业的健康发展提供强有力基础平台。因此,必须进一步深化金融体制的改革,优化金融结构,减少资金在金融领域空转环节,多平台、多途径、多角度为实体企业提供更优质更便捷的金融服务,让金融资源更好地服务实体企业。
1.对于解决融资渠道狭窄的问题,除了银行贷款外,还要发展多元化的融资方式,比如在直接融资方面,鼓励支持发展股权投资、私募基金、创业投资,以汽车贷款、住房抵押贷款、信用卡账款、消费信贷、企业贷款等信贷资产证券化的形式提高不活跃资金的流动性,使更多的实体企业能够取得资金支持,让惰性资金更大地发挥其应有力量和价值;要多途径创新融资方式,大力发展互联网金融创新、手机端金融服务等,开辟更多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
2.加快以服务实体企业为主的专业化商业银行的发展。有学者认为,在当下的现实经济中已不存在大银行服务于大企业、中小银行服务于中小企业的严格市场分割;大量的实证研究也表明,大银行在中小企业融资中确实占有重要地位,大银行可以利用来自于抵押品或企业主个体信息的硬信息向信息不透明的中小企业提供贷款。为此,我们要大力发展各个层次的金融机构,包括大中商业银行和民营银行,使其为实体经济的发展提供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专业化的信贷服务。
3.传统的绩效考核机制使得银行工作人员注重大客户的培养,并且与之形成了固定的长期双向合作机制;而对一些小客户,工作人员往往缺乏热情甚至果断拒绝。要解决金融业与实体经济的不匹配问题,一个重要的措施就是要改革银行的绩效考核机制,使业务人员能够公平对待大客户与小额信贷客户,从而创造一个公平的竞争环境。
综上所述,要想解决实体企业的融资困境,不能简单地就事论事,要从全局出发,统筹兼顾实体企业的经济功能和社会功能,追本溯源,找出制约融资的根本原因。从经济社会的各个方面入手,对症下药,以促进实体经济的发展壮大为根本,鼓励政府大力支持实体企业的发展,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的本质要求,拒绝资本炒作和金融暴力。J
参考文献:
[1]南存辉.进一步解决实体经济融资难问题[N].中华工商报,2015-03-09.
[2]周茂清.“宽货币、紧信贷”与中小企业融资[N].中国经济时报,2008-12-03.
[3]卢文阳.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研究[J].江西社会科学学,2010,(3):98-101.
[4]刘B.融资难根在实体经济困局[J].IMI研究动态,2016,(4):1-33.
[5]吴银萍,罗传健.金融业规模结构、信息披露质量与中小企业融资约束研究[J].商业经济研究,2016,(22):171-173.
[6]景春梅.金融支持实体经济重在扩大小微企业融资服务[J].全球化,2013,(32):10-13.
[7]凌震.关于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及对策研究[J].江苏商论,2012,(26):194-196.
[8]赵亚明,卫红江.突破小微企业融资困境的对策探讨[J].经济纵横,2012,(11):56- 59.
[9]解决企业融资问题,带动实体经济健康发展[Z].新华网,2017-2-18.
1.1实体经济是虚拟经济的基础
实体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才会出现虚拟经济,虚拟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实体经济的支持。虚拟经济的发展阶段、发展水平、结构和规模与实体经济的发展阶段、发展水平、结构和规模有着直接的关系,实体经济是虚拟经济的基础,一旦实体经济出现问题,虚拟经济也会受到影响。
1.2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的双重效应
1.2.1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的积极作用首先,虚拟经济有利于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在市场经济的发展过程中,信息的不对称是一个不可避免的问题。虚拟经济可以通过有效地信息及其创新的金融产品,解决信息不对称所带来的激励问题。同时,我们可以通过判断企业经营的好坏,投机业绩的优劣,采取有效措施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其次,虚拟经济的发展有利于为实体经济提供金融支持。在现代企业中,许多优势企业因为缺乏资本而陷入了没有规模效益的怪圈中。虚拟经济则使大量闲置的和零散的资本投入到股票、债券及其他金融衍生品上,从而解决了实体经济发展过程中资本缺乏的难题。而且随着金融市场的不断完善,虚拟经济能更快捷的为实体经济提供金融支持。再次,虚拟经济有利于产权重组和结构调整,从而深化企业的改革。实体经济中经常存在产权的重组和结构调整的客观需要。可是单靠实体经济本身很难实现产权的重组和结构的调整。虚拟经济则使实体资本证券化、商品化,解决了困扰着实体经济的难题,通过成本较低的股票和债券的交易迅速的实现了产权的重组和结构的调整,加速了资本的流动,以便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最后,虚拟经济可以降低分散实体经济中的投资风险。市场经济中的各项经济都会面临着投资风险的问题。虚拟经济允许有价证券进入市场流通,实际上就是为实体经济的投资者们提供了一种规避风险的有效途径,如,期货、期权等金融衍生工具的产生本来就是为了转移风险和套期保值。如果没有各种各样的金融产品来规避风险以实现保值,实体经济的风险将会大大增加,不利于实体经济的发展。
1.2.2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的消极作用虚拟经济的适度发展为实体经济发展带来了积极的效用,但是我们也不能忽视虚拟经济在发展过程中呈现的一些新的特点:各种金融衍生品的出现使其离实体经济越来越远,虚拟化的形势不断加强;许多金融衍生的工具以较少的资本控制着较大数额的资金,使危险性增加;同时影响虚拟经济的变动因素过多,稳定性变得更差。过度膨胀的虚拟经济无疑对实体经济的发展产生的是消极作用。首先,虚拟经济的膨胀增加了实体经济动荡的可能性。虚拟经济的膨胀会增加实体经济的不确定性,使虚拟资本风险和利润成倍增加,在预期收益的心理的作用下,投机猖獗,造成实际经济的货币和商品流通的困难,从而使实体经济陷入困境甚至发生经济危机。其次,虚拟经济的过度膨胀引发泡沫经济。在虚拟经济规模不断膨胀的情况下货币供应量被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用来媒介商品和劳务的交换,一部分用来媒介股票等虚拟资本的交易。在货币供应量不变的情况下,如果虚拟资本交易的货币量越多,用于实体资本的货币供应量就越少。如果人们对虚拟资本的预期过高,使其脱离实体经济的价值基础,人们就会将大量的资本流入金融市场和房产领域,使得实体经济货币供应量不足,使许多企业陷入困境,造成经济持续衰退。
2正确处理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关系
关键词:农信社;金融支持;小微型实体经济
小型微型企业要成长、壮大,需要土壤、阳光和雨露。如何给予小微型企业信贷支持,帮助小型微型企业解“钱荒”?人行永州市中支通过对市农信社进行“窗口指导”,促使其着力推进信贷结构调整、改善业务经营,积极支持小微型实体经济,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永州市农信社支持小微型实体经济成效显著
2011年,市农村信用社各项贷款余额为137.97亿元,比年初净增加19.92亿元,增幅为16.87%,存、贷款总量和增量均居全市金融机构之首。其中,小微企业贷款余额达28.07亿元,占各项贷款余额的20.35%,比年初增加5.2个百分点,增速高于平均贷款增速4.7个百分点,同比增加2.1亿元,实现了小微企业贷款增速不低于全部贷款平均增速和增量高于上年同期水平的目标。
二、永州市农信社支持小微型实体经济的举措
(一)及时出台政策,将有限的信贷资源用在支持小微型实体经济的“刀刃”上
2011年以来,在永州随着原材料、劳动力成本上升,特别是资金供给紧张和融资成本的快速上涨,使许多小微企业经营举步维艰,遭遇前所未有的生存困境。为改善金融服务,支持小微企业摆脱困境,该社把支持小微型实体经济作为推进信贷结构调整、改善业务经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下发了《关于加大对小微企业发展信贷支持力度的通知》,要求辖内各县级行社以转变经营理念入手带动发展方式的转变,克服存贷比普遍较高的困难(如农商行2011年末存贷比已达72.37%),将有限的信贷资源用在“刀刃”上,积极支持小微型实体经济,缓解其融资难的困境。
(二)制定具体措施,为小微型实体经济融资提供便利“通道”
在人行永州市中支的指导和帮助下,该社组织人员对辖内能大量吸纳就业、技术含量高、产品有市场、节能降耗等有良好发展前景的小微企业在广泛调查论证的基础上进行了授信,并确保了有信贷需求、符合信贷基本条件的小微企业的评级授信达到100%。同时,该社建立起专营机构、专业人员、专享办法、专属产品、专用流程的“五专”服务模式,对小微企业给予优先受理、优先审核、优先安排资金等融资便利。
(三)创新金融产品及服务方式,满足小微型实体经济多层次的信贷需求
在金融产品上,该社针对小微型实体经济行业特点、经营现状量身定做,先后推出了“中小企业联保贷款”、动产抵押贷款、股权质押贷款、创业贷款等信贷品种,满足小微型实体经济多层次的信贷需求。同时,尽可能简化操作流程,缩短办理时间,为他们提供方便快捷的金融服务。
三、支持小微型实体经济案例分析
(一)案例一:“服务”惠农如甘露,主动上门了解情况,及时为小微型实体经济排忧解难
“信用社对我们的信贷支持实打实,每逢关键时好比甘露、及时雨。”湖南湘城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伍永成提起信用社对他们的支持感激之情溢于言表。据伍老板介绍,去年该公司因通货膨胀大环境影响,原材料和劳动力成本飞涨,新扩建的生产线因为缺资金运行举步维艰。此时,在面临资金链断裂危险时刻,伍老板找到了农信社请求信贷支持。当黎家坪信用社信贷人员了解情况后,马上向县联社领导作了汇报,没过几天,该县联社理事长就亲自到公司来到调研,经过评估分析当即表示同意该公司用机械设备作抵押贷款500万元。令伍老板意想不到的是,仅仅半个月时间不到,500万元贷款就到了公司账上。如今3万平方米现代化生产车间运转繁忙,年销售收入超过亿元,上缴利税近千万元。伍老板说,如果没有那500万元,他们可能早回到小作坊的模式去了。
(二)案例二:“一对一”跟踪服务,“量身定制”信贷产品,为小微型实体经济提供便捷金融服务
“对小微企业的支持,我们向来看根据企业生产项目和发展前景,实行‘一对一’的跟踪服务。”该社完善金融服务的做法是:对企业发展遇到的问题、需要的帮助在第一时间知晓,同时全面落实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结制和责任追究制。”
“旺达运输”公司的股东承包公司经营权后,想贷款却无固定资产抵押,零陵区联社得知情况后,主动与当地工商部门联系,在认定股权真实合法的基础上,为其量身定制了“股权质押贷款”并发放贷款500万元。该公司老总说,“把公司经营股权质押在信用社贷款这项金融产品服务,不但把我的‘死资产’变活了,更是把我的企业搞活了。”
(三)案例三:“重点”把持明方向,坚持“涉农”宗旨,支持“涉农”等小微型实体经济做大做强
“永州市是农业大市,农信社姓‘农’, 信贷资源重点理应向涉农实体经济倾斜。”近年来该社围绕永州市市委、市政府确定的产业发展规划,对大米、果蔬、竹木、油脂、禽畜、烟草、药材等行业的小微企业给予强有力的信贷支持。据不完全统计,累计发放涉农小微企业贷款12亿多元,惠及小微企业近2000家。
“通化养殖公司”是永州市最大的生猪养殖企业之一,去年由于受病情等诸多因素影响,损失较大,导致资金周转困难,生猪存栏数急剧下降。为了稳住“菜篮子”工程,该社及时向他们伸出了援助之手。在信用社的信贷支持下,该公司全年出栏生猪2万头,现存栏母猪900头,肉猪数千头,有效增加了市场供给。公司董事长蒋士金十分感激,他说:“对我们涉农企业而言,农信社真是好亲家,每当困难时给我们雪中送炭,而且贷款利率也给以最大的优惠,既减轻了我们的贷款成本,又从不给企业添麻烦,我们永远甘当农信社最忠诚的客户!”
“湘城食品公司”是祁阳县10余个优质红薯种植基地之一,这里农民每年种植红薯10万余亩。2011年,在农信社的信贷支持下,户均增收1500多元,且辐射效应不断得到了扩大。该公司负责人称赞当地信用社“立足‘三农’,把信贷重点倾斜‘涉农’企业,加大对小微型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大大有利于产业集群的发展,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及农民增收。
四、相关启示
(一)金融机构支持小微型实体经济不能“干等”,要主动“走出去”
该社支持小微型实体经济之所以成效显著,很关键的一步是主动去了解、关心需要金融支持的小微型实体经济,及时了解他们所需、所想,为该社“有的放矢”的支持小微型实体经济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建议金融机构要主动与小微型实体经济联系,真正做到为他们“雪中送炭”。
(二)金融机构应针对小微型企业的特点,制定一套合适的操作措施
该社针对小微型实体经济对资金需求“频、急、短”的特点,建立了“五专”服务模式,使得支持“小微型实体经济”不再是一句书面的口号,而是成为具体行动措施。因此,建议金融机构在关注小微型实体经济高呼口号的同时,应赶快行动起来,做到“行动高于一切”。
(三)金融机构应“与时俱进”,及时调整创新现有的金融产品与服务方式
该社依据小微型实体经济的实际情况 “因地制宜”,有针对性的创新金融产品,开拓了一套特殊的服务方式,实现自身与企业的双赢。因此,建议金融机构应根据当地小微型实体经济的实际情况,创新金融产品与服务方式,保证金融产品“实用、好用”,小微型实体经济用得上。
实体经济是一国经济立身之本。在过去的一年,我国民营实业尤其是中小企业遭受了前所未有的融资难、十分严重的用工荒,以及高成本、高税费的考验。
从整个产业链来看,上游“银根、地根、能源流、物流”被高度垄断,而中小企业、小微企业都在下游,过度竞争让企业面临生存困境。在这场全球金融危机中,有三大赢家:以钱生钱者,如银行;以地生财者,如地方政府;垄断企业。而民营实业依然在困境中挣扎。
今年两会,实体经济话题成为热点之一,对于我而言,参加今年的两会是20年来最纠结的一年。我用4年时间对全国 20多个省市自治区的1000多家实体经济企业进行了调查,最终用心起草了一份两会提案。经过调查,我们发现实体经济空心化已经非常严重。
反观日本,是什么导致其“失去的十年”?产业空心化、人口老龄化和房地产泡沫化。我们的实体经济也存在着很大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
第一是钱的问题,大量资本游离实体经济,典型例子就是温州9000亿的民间资本找不到去处,最终变成炒资产的游资和热钱。第二是人的问题,大量企业精英移民或外迁导致实体经济发展要素流失,据报道称,已移民或有意愿移民的企业主已经超过70%。第三是企业的问题,大量中小企业面临生存困境。去年有关中小企业是否面临倒闭潮的争论很多,一些地方管理部门认为“我们新注册的企业远远多于注销的企业,倒闭潮没有根据”。但是相当一部分都是“僵尸”企业,就像微博一样,你有几十万粉丝,但是这些粉丝大部分都不活动,等于是僵尸粉丝。第四是融资的问题,大量做实体经济的企业从实业平台取得的融资流向非实体经济领域,如现在流行炒农副产品、艺术品等等。第五是实业精神的缺失,以实业精神著称的温州,如今却是人人想赚快钱,炒房价,实业精神在消失。
很多人都在讨论,为什么会出现实体经济空心化?原因很多,我的总结是:成本攀升,企业面临经营困难,不能干;投资受限,企业发展空间不足,没法干;实业与投机之间利润差异巨大,不想干。
随着资本主义世界的不断地快速发展,其内部经济所隐藏的矛盾也会不定期地凸显出来,其中,最主要的表现便是金融危机的不定期爆发,这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规律。因此,由经济危机所引发的影响将会是长期而又重大的。笔者对金融危机的发生、发展进行一些探讨与分析,运用经济法学的原理来为规避和减小经济危机对世界经济产生的消极影响。
关键词:
经济法学原理;回应经济危机;规避经济风险
自从人类进入工业化大革命的生产时代,整个人类的物质文明就进入了一个更新且更高的阶段,人类在这场历史性的革命中创造了众多财富与价值,为整个世界的现代化的到来提供了稳定且强大的物质基础。然而,事物发展到一定的鼎盛阶段便一定会产生变化,无可避免的变化与革新随时都提醒着人类,眼前的繁华并不是永恒的。对于此,我们更需要重新重视和发展经济理论,并配合以优秀的法律制度作为发展的后盾,那么,人类的持续发展之梦也许终有一天会成为现实。全球经济危机总是会不定期地爆发,悲哀的是,人类无论如何智慧,却无力打破这样的一种怪圈,唯一可做的便是通过对世界经济危机的发生于发展进行深入的研究,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弱经济危机所打给人类的沉重打击,从而为人类的未来经济发展寻求一条光明之路。
一、人类宿命———不可避免的经济危机
(一)世界本身有着其运行的法则,同理,在人类社会的经济发展中也会存在着一定的运行法则,当然,宿命的制约规律也是无法避免的。就如同经济危机的产生本身就是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经历的过程。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与联系越来越紧密,各个国家经济的共荣与共损也始终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因此,一旦在世界上具有影响力的经济大国发生了经济危机,便都会产生“蝴蝶效应”,波及与之有着经济联系的各个国家,从而引发世界范围内的经济危机[1]。而且,这样的经济危机的发生总是不可预测,不可不避免地,这样的现象不禁会让人类对于多种经济模式的优缺点进行思考。
(二)经济危机的产生似乎会让整个世界都笼罩着层层阴云,生产与消费在此段时间之中都变得十分乏力,并且该种程度的低迷总是会持续非常漫长的时间,人类身处此种境地里,所有关于经济繁华的美梦都会被眼前的现实所浇熄。然而,人类终究是“万物之灵长”,总会通过不断地努力,运用自身的智慧来研究和解决所处的困境。让人欣慰地是,这样的关于人类拯救自身的美好故事在各个时代都会以不同的形式呈现出来。
二、经济法学对金融危机的责任回应
(一)发展社会经济无论在什么时候都是实体经济作为经济发展的最主要的支撑,实体经济的发展或许会让整个世界的经济发展更为稳重,而不会是想空中楼阁一样,不知道何时会被刮来的疾风所摧毁。然而,即便是这样让人类有所依靠的经济模式也会产生让人人类恐慌的问题。因为,经济危机一旦产生,便是任何一种经济模式都无法逃避的厄运。因此,经济法学对于实体经济所面对的困境也应当承担相应的责任。制定一些更完善的立法,以此来来保护实体经济,当然,同时也要适度地调控实体经济的发展道路。对于限制于支持实体经济的发展,国家政府作为调控的主体,就必须起到调控的巨大作用,这样才能为发展稳定的实体经济提供重要的法律制度的保障。
(二)如果说实体经济的发展使得人们对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始终抱有一种不锋利但却很绵长的希望,那么此前乃至现在仍然大热的虚拟经济则带给人类的是无限的经济发展的繁华景象,人类内心原始的冒险和欲望都在热衷于发展虚拟经济的竞争中体现出来。的确,不可否认的是虚拟经济带给了人类无限的关于经济发展的美好的梦想,然而,每有实体支撑的空中楼阁在面对强风时,或许会处于一种更危险的境地。因此,利用对经济法学的研究为未来虚拟经济的发展探索出一条长久的大道,是当前研究经济法学的重中之重,也是发展和完善经济法学不可避免的重大问题。
(三)金融危机的产生都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这其中既有经济发展的既定规律,人类无法躲避的宿命,同时也会由一些无良金融家操控经济导致。那么,金融危机的产生与恶化便是可以追溯到经济危机的诱导者的责任。这时,经济法学的地位和作用便要在此刻体现出来,对于经济责任进行合理的法律认定,法律责任的认定程度的把握,以及最终责任认定以及问责的具体实施,都是需要仔细衡量并进行不断地完善的[2]。
三、结语
金融危机的产生与发展都是有着深层次的社会经济发展的原因的,同时也是人类发展文明的历程中所无法逃避的问题之一。因此,面对经常性爆发的金融危机时,人类一定要时刻保持清醒与警惕。从某种程度上说,经济法学原理的利用,以及具体的经济法学条款的完善也许会为未来人类的经济发展探索出一条新型道路。
参考文献:
[1][美]斯蒂格利茨.政府为什么干预经济————政府在市场经济中的角色[J].郑秉文译.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2015:74-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