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股票投资的成本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学术界对股票投资母国偏好的成因解释
对冲母国特有风险。对股票投资母国偏好的一个潜在解释是,国内资产通常与母国市场有更大的联系性,因而国内资产能更好地对冲母国的特有风险。在这里,母国的特有风险主要是指通货膨胀风险和诸如人力资本之类的非交易性财富风险。然而,已有大量实证研究表明,国内股票收益与国内通货膨胀之间以及国内股票收益与非交易性财富之间并不存在普遍的强烈联系。因而,用对冲母国特有风险来解释股票投资母国偏好并不令人信服。
对外投资的障碍和成本。对外投资障碍可能导致股票投资母国偏好。通常,对外投资障碍主要体现为对外国资产的罚没、对资本流动的直接控制、对银行存款的储备要求以及对公司外国持有者的占比限制。在20世纪80年代,假定投资障碍会导致母国偏好是与现实情况相当吻合的。对很多投资者而言,由于母国的限制,获得外币并进行对外投资是相当困难的。但20世纪90年代以来,几乎所有国家一定程度上都开始开放其金融市场。绝大多数发达国家的金融市场以及一些新兴经济体的金融市场均对外国投资者开放。然而,股票投资母国偏好在这一环境改变下仍然盛行。这说明,投资障碍难以解释股票投资母国偏好。交易成本也可能导致股票投资母国偏好。通常,跨国股票投资的交易成本包括银行交易费用、汇率交易成本和信息收集成本。如果外国资产的交易更为昂贵,则可以预计外国资产交易量要小于国内资产交易量。但实证研究发现,外国股票的换手率往往要高于国内股票的换手率;由此看来,交易成本也难以解释股票投资母国偏好。
信息不对称。对股票投资母国偏好的一个流行解释是,国内和外国投资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驱动了对本国资产的偏好。这种观点认为:如果存在信息差异,风险厌恶的投资者会偏好那些能更容易获得相关信息的股票,显然,国内股票更符合这一特点。在相关的实证研究中,研究者往往将两国间的地理距离或者是两国间的语言文化共享程度作为信息不对称的代表。结果显示,信息不对称在国际资产组合选择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这说明,信息不对称能相当程度解释股票投资母国偏好。然而,仍有学者对这一观点提出了不同看法:首先,从理论上讲,信息不对称不仅对风险评估有影响,它还同时影响预期收益,这一点不能忽略;其次,国际市场存在很多股票指数,利用它们能一定程度避免信息不对称;此外,利用信息交易也能一定程度避免信息不对称。
公司治理和国家风险。公司层面的治理缺陷以及国家层面的政治风险,也可能导致股票投资母国偏好。公司层面的治理缺陷以及国家层面的政治风险会导致两类问题。一方面,存在公司内部人的问题;也就是说,实际控制公司的内部投资者可以通过对外部投资者的剥夺来获得私人利益。另一方面,存在国家的问题;也就是说,国家条例制定者可以通过监管与税收政策来剥夺投资者利益。这两类问题会影响国际资产组合选择:由于内部投资者在公司治理较差的环境下能通过剥夺外国投资者获得实质性好处,因而公司治理差的国家外国投资比重小;由于高剥夺风险会损害外国投资者利益,因而高剥夺风险的国家外国投资比重小。实证研究表明,在那些缺乏投资者保护或者具有高剥夺风险的国家,国内股权集中度更高;这说明,公司治理和国家风险对股票投资母国偏好具有一定解释力。
行为偏好。关于股票投资母国偏好的理论解释大多是基于传统的研究方法,也就是假定个人行为是完全理性的。但试验经济学已经发现,人们在经济决策时面临愿望思考偏差和控制问题。为了解释股票投资母国偏好,研究者发展了一些行为偏好模型。有学者用懊悔理论解释了非分散化的国际投资,其基本观点是,投资者用国内资产组合作为基准并对其外国投资的不良表现感到懊悔。还有学者提出,不仅仅在国内投资者相对于外国投资者拥有实际的信息优势时,甚至在国内投资者相对于外国投资者拥有某种信息优势感知时,股票投资母国偏好都会发生。这种观点认为:如果向所有投资者提供相同信息,则任何类型的群体并不拥有实际的信息优势;此时,过度自信的投资者在其熟悉的投资领域会感觉有信息优势,这种感觉上的竞争优势深刻影响了预期形成;相对于那些感觉有判断竞争优势的领域,主观概率在那些感觉没有竞争优势的领域分布更分散;进一步说,对国内股票形势的判断平均要比对外国股票形势的判断更为乐观,这一感觉会导致投资偏向国内股票。对股票投资母国偏好的行为偏好解释开拓了研究思路,但这类研究面临实证检验方面的困难。
关注中国的股票投资母国偏好要求
应当说,对股票投资母国偏好的各种理论解释都不尽完善,因而学术界将这一领域称为股票投资母国偏好之谜。股票投资母国偏好这一现象可能是由多种因素综合形成的,特别强调某一因素的决定性影响可能有失偏颇。
对于当前中国而言,实践发展已经提出要关注股票投资母国偏好的要求。2005年7月21日,人民币汇率制度回归有管理浮动;此后,中国国家外汇管理局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外汇管理改革措施,这些措施的一个主要目的就是放松资本流出管制,以缓解人民币升值压力以及由此带来的经济过热压力。从前期QDII的实践表现看,放松管制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长期受到流出抑制的资本似乎对“自由”不感兴趣。这实质上就是一种股票投资母国偏好。
有分析人士将这一现象的成因归结为缺乏有激励的市场环境,即人民币的升值预期和国内资本市场的价格飙升导致资本流出没有获利优势。这一解释并不令人信服。日本的历史经验一定程度印证了这一看法。在广场协议签订以后,日元经历了大幅升值,日本资本市场泡沫也急剧膨胀。而几乎在同一时期,日本放松了对外资本流出的限制,其对外证券投资开始急剧扩大;1986年,日本的对外证券投资为597亿美元,而到1989年,日本的对外证券投资就跃升为1131亿美元。日本的经验说明,要从更广泛的视角来找寻QDII发展不利的原因。
关键词:股票投资;流通性;原因;措施
中图分类号:F830.91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07-000-02
与一些实物投资相比较而言,股票投资具有更好地市场流通性。但是,在股票投资过程中,不少投资者由于内外部环境的影响导致投资失误,便会陷入到投资行业的陷阱中跳不出来。流通性陷阱就是投资人在所谓的股市中反反复复的进行股票投资交易所形成的误区。一般在股票市场中投资人会接连不断的进行投资,而我国股市一直处于不断更换的趋势,和西方国家相比较还需大力改善,而且具备明显的投机性特质,股市资源配置也随之变质,无法将投资功能全面的展现。该文重点针对股票流通性做出了深入的思考和评判,同时从认识、任性及环境等方面着手分析股票投资流通性陷阱是怎样形成的,又会带来怎样的危害,并针对造成的危害制定抵御措施,希望能够改善我国股票投资现状,为投资人指明正确的方向,帮其正确树立投资理念,推进我国股市健康长远发展。
一、股票流通性投资误区形成的原因
通常,在股票市场中投资人都是利用自己私有财产购买或出售股票,所以股值的升降与投资人的经济利益有直接性牵连,通过资本市场能够将任性的弱点和本质清楚的显示出来。一般踏入股市进行投资的人都是生活中最现实的人,他们将人性的弱点充分体现出来,而人仅有的理智都会被弱点抹灭掉,让投资人在股票市场中无法独立理性的思考,这是造成投资人跳入流通性陷阱无法出来的主要因素。
1.跟风与盲从。通常人们都会说随大溜,这就是文章提到的跟风和盲从,股票市场就是抓住了人的这一弱点,将其慢慢带入到流通性陷阱中。在股票投资中能够独立进行思考的人是少之又少,只有对股市进行深入研究和调查的人,才能够在其中进行客观正确的判断。多数情况下,人们在经过深思熟虑所得的结果通常与大群体意见相反,这时投资人就会接收到来自四面八方各种说法的影响,会承受一定的外在压力,要具有坚信自己正确的决心。而随大溜的人就不会有这种感受,会觉得多数人选择的肯定的正确的。实际股票投资过程中能够坚持自己想法的人寥寥无几,普遍存在跟风盲从的现象,他们希望可以跟得上股市板块滚动的速度,收获最牛股市。所以他们会不进行思考的跟随线下最火热的股票投资,根本没有全面的了解所买股票行业或公司实际的发展状况,股价是不是暴涨过,甚至有些人连自己购买股票公司的名称都不了解,更别提其资产经营状况了。他们在股市中已经完全丧失了客观思考的意识,不断的跟随大众进行股票的买卖,充分彰显了羊群特征。
2.没有正确认识股票投资本质寓意。实际上人们所购买的股票就代表着一个公司或行业资产所有权,购买股票就相当于具有了一个公司的净资产,在公司中占有一定的资产所有权。站在商业市场中,投资股票等同于进行实业投资,两者不过是形式上的不同而已。股票投资属于间接性的做生意方式,在购买公司持有股票后就相当于是公司的股东,是和其他人合伙进行生意的投资。而现实中由于各个方面因素的限制导致多数人无法进行实业投资,即便是进行实业投资可由于当前激烈的竞争市场,失败的几率会很大,如果不具备强硬的管理和创新实力,根本无法保证新公司能够存活发展,更别提收获大量利益了。想要进行股票投资首先要对投资企业的实际运营状况深入了解,通过全面研究选择最优质的企业进行投资,这是进行股票投资的根本。
3.缺少耐心,急于追求功利。想要股票投资成功就要选择正确的投资对象,而想要选对投资对象就需要投资人有一定的耐心。股票投资就相当于对一个公司资金帮助,一旦购买了一个公司的股票就是这个公司的所有者,公司真实的收益就相当于投资的收益。但是一个工程在经营过程中不可以保证短时间内就收获利益,所以作为股票投资人要具有一定的耐心,这样才能够获得理想的汇报。一般一个运营稳健的公司会汇报给投资人大量的经济利益。可是,实际的股市投资中多数人都不具备良好的耐心,急于追求功利,所以他们在投资前不会耐心的了解公司实际的发展情况、所经营的项目以及公司实际竞争能力等等,也没有耐心去发现更有价值的投资目标,他们眼中的股市就是一个不断变动、不断交易中产生的纸质凭证,或者虚拟的电子代码,在股市投资中按照赌博形式进行接二连三的投资。
二、股票投资流通性陷阱所带来的危害
(一)接连不断的投资会使决策质量贬低
投资人每进行一次股票投资就相当于做了一个决策,接连不断的交易就等同于在不停的做决断。可是人本身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如果在短时间内频繁做决策就会使决策的质量受到影响。投资人想要保证所做决策时正确的,那么在决策前要对想要投资公司的实际经营状况、公司规模。自身竞争能力等等问题进行深思熟虑,不仅要全面掌握公司历史经营状况,还要与其他企业进行相应的对比,只有这样才能够在掌握公司真实情况和资产价值的基础上判断这个公司是不是潜力股,有没有投资的价值。另外,如果投资人找到了合适的投资目标,但是此目标的股价太过高估,那么就要耐心等待股价到合适的范围后在进行投资。实际上在股票市场中真正适合的投资机会并不是那么容易发现的,需要对其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和等待。一个人在股票市场中短时间进行几十次或上百次的交易,那就证明这个人并没有在进行深入研究后才做出的决策,自然而然的决策质量就会因此贬低,使股票市场成为一个以赌博形式的投机。
(二)接连不断交易会增加交易成本费用
接连不断的交易增加了交易成本费用。投资人在短时间内频繁的进行股票投资交易会间接性的增加自身的经济压力。在股票交易过程中需要支付各种费用,如:证券公司佣金、国家征收印花税和过户费等等,其中佣金费用需要双向支付,不管是买进还是卖出都需要支付相应费用,一般股票佣金费用收取总金额的千分之三,最低费用还要支付五元;印花税不是双向收取,只有在投资人将股票出售时才收取费用,一般以总金额的千分之一收取;不同证券交易收取的过户费不同,像深证交易就不收取过户费,而上海证券交易以一千股为基础,每一千股收取过户费一元,不足一千股的也收一元。除此之外,投资人在收获股息时也要支付一定的股息税,一般股息税与持股时间成反比,意思是说如果交易过于频繁,持股时间过短,所缴纳的股息税就越多。
(三)交易过于频繁会使心智受影响,间接损害身心健康
投资人在连续多次进行股票交易后,会消耗掉大量的精力和时间,在股市不断变动的过程中不断做出交易决策。而股市行情的变化速度飞快,各种消息、题材、热点接二连三的出现,投资人在投资过程中会受到来自各个层面的信息和噪声的影响,使得心智受到干扰,无法保持内心的平静,也因此无法做出正确理性的判断。而且股票行情的千变万化会导致投资人情绪高低起伏不断,要承受很大的心理压力,过重的压力会使人体内环境受到破坏,从而导致出现内分泌失调症状,危害心理健康。此外,人们如果长时间处于股票市场中就会时刻关注股盘的变动,需要长时间的保持一种坐姿,随着时间的堆积就会引发各种生理疾病,极大的损害了人们身心健康。但是,如果投资人能够正确认识投资股票的寓意,保证正确的投资观念,不会一门心思的关注股价变动情况,站在生意角度看待股票,那么不断是在心理上还是身体上都会保持正确的心态和姿态,正确领会到股票盈利带给自己的快乐。
三、有效防范股票投资流通性陷阱的措施
想要对股市中的流通性陷阱有效防范,减轻其带来的不良影响,就要对其进行深层次的了解和熟悉,这样才能够制定有效的抵御措施。
(一)树立正确的投资理念,正确认识投资意义
在股票投资过程中想要取得良好的投资成果,正确的投资理念和行为决定着一切,投资理念是股票投资最基础和关键的部分。如果投资人没有正确的投资理念,无法正确认识投资的意义,那么在投资过程中就会进行接连不断的交易,只重视股票的涨跌。曾经有人说过,正确的投资行为就是在对所要投资的企业进行全面掌握后,能够确保本金可以收回,并获取理想的回报,如果不符合以上行为均是投机行为。一般情况下如果一个公司的盈利状况并没有增长,股票交易就处于一种零和博弈状态,财富也只在不同交易者见进行转移,并不会增加利益收入。假如站在交易成本的层面来看,股票投资就属于一种负和游戏,而投资人肯定会面临亏本的局势。如果投资人抱着能够在博傻式的投机中收获大量利益,那么这个人必须要比别人更聪明,运气比别人更好,但是这种现象只是假如。一位全球著名的投资商曾说过:投资决策是成功还是失败主要依据一个公司近期内的运营成绩,并不是由公司股票某一日的成绩。如果投资人想要在股票投资中获取理想的利益,那么就要充分认识到股票投资的本质意义,是对公司资产购买后成为公司的合伙人和投资人,想要获取利益前提是保证公司能够健康长久的运行。在股票投资中的关键风险则是公司运用不断恶化,因此要抵御风险就要全面研究和密切观察公司的资产经营状况。
(二)投资人应不断强化自身修养,克制人性弱点带给人的影响
通常,股票投资人眼里的市场就像是一个赌场,而真正认识到投资意义的人则认为股市是修性养道的场所。在投资过程中只有树立正切的投资理念,强化自身心性修养,具备良好的心理和品行素质,这样才能克制人性弱点,做成功的投资人。首先,在投资过程中投资人能够独立进行思考,面对不同的股票要理性的分析研究,不要轻易受到外在消息、题材等影响。在投资进行前,要克制自己不良情绪,以正确的态度全面而客观的对公司的经营情况、资产情况进行研究,并依据研究结果对公司股票价值进行分析;其次,在投资过程中切记投资人不能有急功近利的想法,避免出现随大溜、盲跟从的思想,建立属于自己的投资意识,保持足够的耐心。著名股票投资商彼得.林奇曾经说过:并不是购买了优秀的公司才能够保证股票投资能够成功。想要有好的投资机遇就要有足够的耐心进行等待,在进行投资前要对公司进行层层筛选,确定目标后要耐心的等待安全边际的买入价格,在确定价格合理后进行购买,购买后要经历一个长期的等待过程。只要选择公司的竞争力和经营效益保持在健康状态,而且股价在市场中没有明显的高估情况,经过长时间耐心的等待终会收获理想的回报。
(三)监管单位要强化投资人利益保护意识,创造优良的投资环境
只有投资者的经济利益受到理想保护,那就可以降低股市中存在投资者利益受到侵害的事件发生率。投资者利益的保护程度是对股市投资环境进行评估的主要依据,会影响到投资者对股市的信任。通过利益保护即便投资者的利益受到侵害也能够利用权限来维护自身利益。优质的投资环境可以改善投资者的信息,完善股市资源配置功能,将股市投资功能全面发挥,减少股市投机性。基于此,证监部门要以市场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为依据,强化市场改革,推行全新的机制,摒弃旧市场机制,将重要职能由政审批转变为市场监管。证监会应将日常工作的重心放在创建公平、公开、公正的投资环境,以及对违法违规行为进行强力惩处上。此外,还应加大对投资者的教育力度,大力宣传和教育股东文化,指导公司对公司股东利益和合理回报股东的重视度,还要运用媒体等多个渠道传扬鼓吹和诱导投资者犯错的不良行为,对其实施大力的完善和规范,保证股市投资环境的优良性。
参考文献:
对于企业年金基金投资的确认和计量,基金投资运营机构在初始取得投资时,应当以交易日支付的价款作为其公允价值入账,记入交易性金融资产。发生的交易费用及相关税费直接计入当期损益,记人交易费用。购入股票、债券等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股利、利息计入初始投资成本,增加交易性金融资产;实际收到发放的股利、利息冲减初始投资成本,即冲减交易性金融资产。企业年金基金应当按日估值,或至少按周进行估值,即将每个工作日结束时或每周五确定为估值日。估值日对投资进行估值时,应当以估值日的公允价值计量,以此调整原账面价值,增加(或冲减)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与原账面价值的差额作为公允价值变动收益。
基金所持有交易性金融资产,应按照交易性金融资产的类别和品种,分别“成本”、“公允价值变动”进行明细核算,在初始和后续计量时均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公允价值的变动计人当期损益。所持有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适用《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即存在活跃市场的,按活跃市场中的报价确定其公允价值,不存在活跃市场的,按估值技术确定其公允价值。
(1)基金投资管理机构取得交易性金融资产时,按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借记“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按发生的交易费用,借记“投资收益”科目,按实际支付的金额,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
【例1】20×7年4月1日,A企业委托投资管理人用企业年金以交易为目的购买B公司股票10万股,每股3元,手续费1.5‰;以交易为目的购买D股票投资基金10万份,每份5元,手续费1.5‰;以交易为目的按面值购入信用等级在投资级以上,20×7年1月1日发行的3年期按年付息E企业债券,面值为100元,5000张,共计50万元,利率4%,手续费1.5%o。账务处理如下:
购入B公司股票时,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股票投资
――B公司(成本)
300000
投资收益――交易费用450
贷:银行存款
300450
购入D股票投资基金时,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基金投资
D股票投资基金(成本)500000
投资收益――交易费用
750
贷:银行存款
500750
购入E企业债券时,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债券投资
――E企业(成本)
500000
投资收益――交易费用
750
贷:银行存款
500750
(2)对于收到的属于取得交易性金融资产支付价款中包含的已宣告发放的现金股利或债券利息,借记“银行存款”科目,贷记“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
[例2]承例1,20×7年4月30日,收到B公司已宣告分派的20×6年现金股利,每股分配现金股利为0.3元,该股利到达托管账户。
实际收到现金股利时,
借:银行存款
30000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股票投资
――B公司(成本)
30000
(3)估值日,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高于其账面余额的差额,借记“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贷记“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科目;公允价值低于其账面余额的差额,做相反的会计分录。
[例3]承例2,20×7年6月1日为估值日,B公司平均每股价格为3.2元,D股票投资基金每份平均价格为5.1元,E企业债券市场平均交易价格为98元。账务处理如下: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股票投资
B公司(公允价值变动)
20000
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股票价值变动损益20000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基金投资
――D股票投资基金(公允价值变动) 10000
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基金价值变动损益 10000
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债券价值变动损益10000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债券投资
――E企业(公允价值变动)
10000
(4)在持有交易性金融资产期间收到被投资单位宣告发放的现金股利或债券利息,借记“银行存款”科目,贷记“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例4】承例3,20×7年12月30日,确认E企业债利息收入,并到达托管账户,金额为20000元。
确认E企业债利息收入时,计入公允价值变动的金额为15000元(500000x4%×9÷12),计入收回成本金额为5000元(500000×4%×3÷12)。
借:银行存款
20000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债券投资
――E企业(公允价值变动)15000
交易性金融资产――债券投资
E企业(成本)
5000
【例5】承例4,20×7年12月30日,B公司宣告分派20x7年现金股利,每股分配现金股利0.1元(所分配股利假设均为20x7年经营所得),并到达托管账户。
收到分派现金股利时,
借:银行存款
10000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股票投资
――B公司(公允价值变动)10000
(5)出售交易性金融资产时,应按实际收到的金额,借记“银行存款”等科目,按该项交易性金融资产的成本,贷记“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按该项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贷记或借记“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按其差额,贷记或借记“投资收益”科目。同时,按该项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借记或贷记“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科目,贷记或借记“投资收益”科目。
[例6]承例5,20×7年12月31日,投资管理人以3.5元/股的价格在证券市场上卖出所持有的B公司股票,以每张105元的价格售出E企业债券,实际利率与票面利率相同,不考虑相关税费。
卖出B公司股票时,
借:银行存款
350000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股票投资
――B公司(成本)
270000
――B公司(公允价值变动)
10000
投资收益――股票差价收A
70000
同时,
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股票价值变动损益20000
贷:投资收益――股票公允价值变动收益
20000
卖出E企业债券时,
借:银行存款
525000
交易性金融资产――债券投资
――E企业(公允价值变动)25000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债券投资
――E企业(成本)495000
投资收益――债券差价收A
55000
同时,
借:投资收益――债券公允价值变动收益
10000
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债券价值变动损益 10000
20×7年12月31日,将各项收入、费用同时转入企业年金基金净资产账户。
借:投资收益――股票差价收A
70000
――债券差价收A
55000
――股票公允价值变动收益20000
贷:企业年金基金
133050
投资收益――债券公允价值变动收益
10000
――交易费用
1950
一、美国对权益性证券投资的会计处理
美国会计准则规定公司在进行证券投资时按照下列程序进行决策,以确定投资所使用的核算方法(假定甲公司购入乙公司的股票):第一,甲公司购入乙公司证券是否为了对其实施重大影响?如果是,则采用权益法核算;如果否,则考虑此证券是否有容易确定的公允价值吗?第二,如果没有确定的公允价值,则采用成本法核算;如果有确定的公允价值,则考虑购入的证券是否可以划分为可供销售的证券和交易性证券?第三,如果能够划分,则采用公允价值法;如果不能划分,则需要对证券重新分类后采用公允价值核算。以举例的形式阐述上述投资决策中所使用的核算方法:
例:甲公司2002年1月5日以现金50万元购入乙公司10万股普通股,每股5元,占乙公司总股份的20%.乙公司2002年初的净资产200万元,乙公司2002年净收益40万元,2002年12月31日支付现金股利60万元(每股1.2元)。2002年——2003年累计净收益150万元。
1、公允价值法
(1)若甲公司将购入乙公司股票划分为交易性证券,则使用公允价值法。一般说来,证券划分为交易性证券的前提是有容易确定的公允价值,因而假定2002年12月31日、2003年12月31日乙公司股票市价分别是每股8元、6元。2004年1月20日出售此证券,收到现金60万元。则账务处理如下:
①2002年1月5日,取得投资时,借记:普通股票投资—乙公司500000,贷记:现金500000.
②2002年12月31日,收到股利时,借记:现金120000,贷记:股利收入120000.
③2002年12月31日,记录公允价值变化,公允价值的变化额为100000×(8-5)=300000元。账务处理为:借记:普通股票投资—乙公司300000,贷记:未实现的持有利得300000.
④2002年12月31日记录公允价值变化,公允价值的变化额为100000×(8-6)=200000元。借记:未实现的持有损失200000,贷记:普通股票投资—乙公司200000.
每期末未实现的持有利得或损失账户是虚账户,其余额反映在损益表中。
⑤2004年1月20日出售证券时:借记:现金600000,贷记:普通股票投资—乙公司500000,贷记:证券销售已实现利得100000.
(2)若甲公司将购入乙公司股票划分为可供销售的证券,则甲公司使用公允价值法
取得投资时会计分录同①2002年12月31日,取得股利时会计分录同②。
⑥2002年12月31日记录公允价值变化,借记:普通股票投资—乙公司300000,贷记:未实现的持有利得/损失300000.
⑦2003年12月31日记录公允价值变化,借记:未实现的持有损失/损失200000,贷记:普通股票投资—乙公司200000.
每期末未实现的持有利得/损失,在资产负债表股东权益的累计其他综合收益中反映。
⑧2003年1月20日出售证券时,借记:现金600000,借记:未实现持有利得/损失100000,贷记:普通股票投资—乙公司借记:普通股票投资—乙公司300000,贷记:未实现的持有利得/损失300000.
⑦2003年12月31日记录公允价值变化,借记:未实现的持有损失/损失200000,贷记:普通股票投资—乙公司200000.
每期末未实现的持有利得/损失,在资产负债表股东权益的累计其他综合收益中反映。
⑧2003年1月20日出售证券时,借记:现金600000,借记:未实现持有利得/损失100000,贷记:普通股票投资—乙公司500000,贷记:证券销售已实现利得200000.
(3)若美国公司购买证券后未进行分类,SFASNO.115规定每期末需对投资证券重新分类。若交易行证券转为可供销售的证券,则损益表中已确认的未实现持有利得/损失不再调整,只是变更年度证券的公允价值变化时变换账户名称。
⑨记录变更当年公允价值变化时,借记:未实现的持有损失/损失200000,贷记:普通股票投资—乙公司200000.
⑩若可供销售证券划为交易性证券,则在变更年度应将已记录在其他综合收益中的未实现持有利得/损失通过下列分录转记到损益表中,并记录公允价值变化。借记:未实现的持有损失/损失300000,贷记:重新划分权益性证券已实现利得300000.
2、若美国公司运用成本法,则对投资的核算如下:
2002年1月5日,取得投资时会计分录同①
2002年12月31日,取得股利时,因为2001年度乙公司的净收益400000元小于支付得股利600000元,所以甲公司应确认的股利收入为400000×20%=80000元,借记:现金120000,贷记:股利收入80000,贷记:普通股票投资—乙公司40000.
2003年乙公司未分配股利,甲公司不做帐务处理。
3、若美国公司选用权益法,则进行如下的投资核算:
2002年1月5日取得投资时会计分录同①
2002年12月31日实现投资收益,借记:普通股票投资—乙公司80000,贷记:投资收益80000.
2002年12月31日取得股利时,借记:现金20000,贷记:普通股票投资—乙公司120000.
期末,由于取得投资的成本高于在乙公司净资产中所占份额,应将此差额(50万-200万×20%=10万)分配给资产及商誉。假定8万分配给未记录商誉,摊销期限20年;2万元分配给低估的固定资产,摊销期限5年,会计分录为:借记:投资收益8000,贷记:普通股票投资—乙公司8000.
2003年12月31日应确认投资收益为(1500000-400000)×20%=220000,账务处理为
借记:普通股票投资—乙公司220000,贷记:投资收益220000.
二、中国上市公司对权益性证券投资的会计处理
我国上市公司对购入的权益性证券,按照下列投资决策选择投资核算方法:第一,投资权益性证券是否作为剩余资金存放形式,不以控制被投资单位为目的?如果是,则按短期投资核算,取得时按成本计价,期末按成本与市价孰低法计价;如果否,则考虑投资是否是为了对被投资单位实施控制、共同控制或有重大影响?第二,如果是为了实施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则采用权益法;如果不是为了实施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则采用成本法核算。
1、购入的证券作为短期投资时,初始价值按成本计价,每期末对短期投资按成本与市价孰低法计价。
①2002年1月5日取得投资时,借记:短期投资500000,贷记:现金500000.
②2001年12月31日收到股利时,借记:现金120000,贷记:短期投资120000.2002年12月31日成本(每股5元)低于市价(每股8元),不计提短期投资跌价准备。
2003年12月31日成本(每股5元)低于市价(每股6元),不计提短期投资跌价准备。
③2004年处置此投资时借记:现金600000,贷记:短期投资380000,贷记:投资收益220000.
2、若选用成本法,则进行下列核算:
2002年1月5日取得投资时,借:长期股权投资—乙公司500000,贷记:现金500000.
2002年12月31日,因为2002年度乙公司的净收益400000元小于支付得股利600000元,所以甲公司应确认的投资收益为400000×20%=80000元,收到的股利小于确认的投资收益的差额(120000-80000=40000)冲减甲公司的初始投资成本。账务处理为:借记:现金120000,贷记:投资收益80000,贷记:长期股权投资—乙公司40000.
3、若选用权益法,则长期股权投资的会计处理如下:
①2002年1月5日取得投资时借记:长期股权投资—乙公司(投资成本)500000,贷记:现金500000.
②2002年1月5日记录股权投资差额时,借记:长期股权投资—乙公司(股权投资差额)100000,贷记:长期股权投资—乙公司(投资成本)100000.
③2002年12月31日确认实现的投资收益,借记:长期股权投资—乙公司(损益调整)80000贷记:投资收益80000.
④2002年12月31日,股权投资差额按10年摊销,每年摊销100000/10=10000元,借记:投资收益—股权投资差额摊销10000,贷记:长期股权投资—乙公司(股权投资差额)10000.
⑤2003年12月31日应确认投资收益为(1500000-400000)×20%=220000,账务处理为:借记:长期股权投资—乙公司220000,贷记:投资收益220000.
三、中美对权益性证券会计处理的异同
从以上实例分析中可得出:除了所使用的账户名称不同外,美国和中国运用成本法和权益法对于现金方式取得的投资的会计处理相同,并且成本法和权益法之间相互转换的会计处理也相同。下面比较两国对权益性证券投资的差异:
1、美国和中国对权益性投资的分类不同。我国将普通股投资分为短期投资和长期股权投资。短期投资取得时按成本计价,期末采用成本与市价孰低法。若对被投资单位存在控制、共同控制或有重大影响,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权益法核算;若不存在对被投资单位控制、共同控制和重大影响,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成本法核算。美国未进行长短期投资分类,而将权益证券分为交易性证券和可供销售的证券。若对被投资单位存在重大影响,采用权益法;若不存在重大影响且购入证券的公允价值很难确定,采用成本法;若不存在重大影响且公允价值容易确定,采用公允价值法。
2、权益性投资在会计报表上的列示不同。我国将短期投资列示于资产负债表的流动资产中,短期投资跌价损失列入利润表中;长期股权投资在长期投资中列示。美国将交易性证券列入资产负债表的流动资产,未实现的持有利得或损失在损益表中列示;若可供销售的证券期望在一年或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期内变现,则将其列入流动资产,否则列入非流动资产,可供销售证券未实现的持有利得/损失在资产负债表的股东权益中列示。
3、长期投资与短期投资之间相互转换的会计处理不同。对长期股权投资变更为短期投资或短期投资变更为长期股权投资,我国会计制度没有规定。而美国SFASNO.115要求在每期末对投资进行重新分类,可供销售的证券可变更为交易性证券或相反,并规定了相应会计处理。
4、股权投资差额的摊销不同。在使用权益法核算长期股权投资时,我国对低估被投资单位资产或未计的商以及高估被投资单位资产所产生的股权投资差额,采用统一的摊销期限摊销于每期的投资收益账户。而美国将股权投资差额分配于资产和商誉或都分配商誉中。
5、非现金方式取得权益性投资,其初始成本确定不同。我国对以非现金资产抵债或以应收账款换入长期股权投资以及以非货币易换入长期股权投资,长期股权投资的投资成本是以账面价值作为计价基础。而美国对非现金补偿方式取得投资,投资成本的计量基础是公允价值。
四、结论
一、美国对权益性证券投资的会计处理
美国会计准则规定公司在进行证券投资时按照下列程序进行决策,以确定投资所使用的核算方法(假定甲公司购入乙公司的股票):第一,甲公司购入乙公司证券是否为了对其实施重大影响?如果是,则采用权益法核算;如果否,则考虑此证券是否有容易确定的公允价值吗?第二,如果没有确定的公允价值,则采用成本法核算;如果有确定的公允价值,则考虑购入的证券是否可以划分为可供销售的证券和交易性证券?第三,如果能够划分,则采用公允价值法;如果不能划分,则需要对证券重新分类后采用公允价值核算。以举例的形式阐述上述投资决策中所使用的核算方法:
例:甲公司2002年1月5日以现金50万元购入乙公司10万股普通股,每股5元,占乙公司总股份的20%.乙公司2002年初的净资产200万元,乙公司2002年净收益40万元,2002年12月31日支付现金股利60万元(每股1.2元)。2002年——2003年累计净收益150万元。
1、公允价值法
(1)若甲公司将购入乙公司股票划分为交易性证券,则使用公允价值法。一般说来,证券划分为交易性证券的前提是有容易确定的公允价值,因而假定2002年12月31日、2003年12月31日乙公司股票市价分别是每股8元、6元。2004年1月20日出售此证券,收到现金60万元。则账务处理如下:
①2002年1月5日,取得投资时,借记:普通股票投资—乙公司500000,贷记:现金500000.
②2002年12月31日,收到股利时,借记:现金120000,贷记:股利收入120000.
③2002年12月31日,记录公允价值变化,公允价值的变化额为100000×(8-5)=300000元。账务处理为:借记:普通股票投资—乙公司300000,贷记:未实现的持有利得300000.
④2002年12月31日记录公允价值变化,公允价值的变化额为100000×(8-6)=200000元。借记:未实现的持有损失200000,贷记:普通股票投资—乙公司200000.
每期末未实现的持有利得或损失账户是虚账户,其余额反映在损益表中。
⑤2004年1月20日出售证券时:借记:现金600000,贷记:普通股票投资—乙公司500000,贷记:证券销售已实现利得100000.
(2)若甲公司将购入乙公司股票划分为可供销售的证券,则甲公司使用公允价值法
取得投资时会计分录同①2002年12月31日,取得股利时会计分录同②。
⑥2002年12月31日记录公允价值变化,借记:普通股票投资—乙公司300000,贷记:未实现的持有利得/损失300000.
⑦2003年12月31日记录公允价值变化,借记:未实现的持有损失/损失200000,贷记:普通股票投资—乙公司200000.
每期末未实现的持有利得/损失,在资产负债表股东权益的累计其他综合收益中反映。
⑧2003年1月20日出售证券时,借记:现金600000,借记:未实现持有利得/损失100000,贷记:普通股票投资—乙公司借记:普通股票投资—乙公司300000,贷记:未实现的持有利得/损失300000.
⑦2003年12月31日记录公允价值变化,借记:未实现的持有损失/损失200000,贷记:普通股票投资—乙公司200000.
每期末未实现的持有利得/损失,在资产负债表股东权益的累计其他综合收益中反映。
⑧2003年1月20日出售证券时,借记:现金600000,借记:未实现持有利得/损失100000,贷记:普通股票投资—乙公司500000,贷记:证券销售已实现利得200000.
(3)若美国公司购买证券后未进行分类,SFASNO.115规定每期末需对投资证券重新分类。若交易行证券转为可供销售的证券,则损益表中已确认的未实现持有利得/损失不再调整,只是变更年度证券的公允价值变化时变换账户名称。
⑨记录变更当年公允价值变化时,借记:未实现的持有损失/损失200000,贷记:普通股票投资—乙公司200000.
⑩若可供销售证券划为交易性证券,则在变更年度应将已记录在其他综合收益中的未实现持有利得/损失通过下列分录转记到损益表中,并记录公允价值变化。借记:未实现的持有损失/损失300000,贷记:重新划分权益性证券已实现利得300000.
2、若美国公司运用成本法,则对投资的核算如下:
2002年1月5日,取得投资时会计分录同①
2002年12月31日,取得股利时,因为2001年度乙公司的净收益400000元小于支付得股利600000元,所以甲公司应确认的股利收入为400000×20%=80000元,借记:现金120000,贷记:股利收入80000,贷记:普通股票投资—乙公司40000.
2003年乙公司未分配股利,甲公司不做帐务处理。
3、若美国公司选用权益法,则进行如下的投资核算:
2002年1月5日取得投资时会计分录同①
2002年12月31日实现投资收益,借记:普通股票投资—乙公司80000,贷记:投资收益80000.
2002年12月31日取得股利时,借记:现金20000,贷记:普通股票投资—乙公司120000.
期末,由于取得投资的成本高于在乙公司净资产中所占份额,应将此差额(50万-200万×20%=10万)分配给资产及商誉。假定8万分配给未记录商誉,摊销期限20年;2万元分配给低估的固定资产,摊销期限5年,会计分录为:借记:投资收益8000,贷记:普通股票投资—乙公司8000.
2003年12月31日应确认投资收益为(1500000-400000)×20%=220000,账务处理为
借记:普通股票投资—乙公司220000,贷记:投资收益220000.
二、中国上市公司对权益性证券投资的会计处理
我国上市公司对购入的权益性证券,按照下列投资决策选择投资核算方法:第一,投资权益性证券是否作为剩余资金存放形式,不以控制被投资单位为目的?如果是,则按短期投资核算,取得时按成本计价,期末按成本与市价孰低法计价;如果否,则考虑投资是否是为了对被投资单位实施控制、共同控制或有重大影响?第二,如果是为了实施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则采用权益法;如果不是为了实施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则采用成本法核算。
1、购入的证券作为短期投资时,初始价值按成本计价,每期末对短期投资按成本与市价孰低法计价。
①2002年1月5日取得投资时,借记:短期投资500000,贷记:现金500000.
②2001年12月31日收到股利时,借记:现金120000,贷记:短期投资120000.2002年12月31日成本(每股5元)低于市价(每股8元),不计提短期投资跌价准备。
2003年12月31日成本(每股5元)低于市价(每股6元),不计提短期投资跌价准备。
③2004年处置此投资时借记:现金600000,贷记:短期投资380000,贷记:投资收益220000.
2、若选用成本法,则进行下列核算:
2002年1月5日取得投资时,借:长期股权投资—乙公司500000,贷记:现金500000.
2002年12月31日,因为2002年度乙公司的净收益400000元小于支付得股利600000元,所以甲公司应确认的投资收益为400000×20%=80000元,收到的股利小于确认的投资收益的差额(120000-80000=40000)冲减甲公司的初始投资成本。账务处理为:借记:现金120000,贷记:投资收益80000,贷记:长期股权投资—乙公司40000.
3、若选用权益法,则长期股权投资的会计处理如下:
①2002年1月5日取得投资时借记:长期股权投资—乙公司(投资成本)500000,贷记:现金500000.
②2002年1月5日记录股权投资差额时,借记:长期股权投资—乙公司(股权投资差额)100000,贷记:长期股权投资—乙公司(投资成本)100000.
③2002年12月31日确认实现的投资收益,借记:长期股权投资—乙公司(损益调整)80000贷记:投资收益80000.
④2002年12月31日,股权投资差额按10年摊销,每年摊销100000/10=10000元,借记:投资收益—股权投资差额摊销10000,贷记:长期股权投资—乙公司(股权投资差额)10000.
⑤2003年12月31日应确认投资收益为(1500000-400000)×20%=220000,账务处理为:借记:长期股权投资—乙公司220000,贷记:投资收益220000.
三、中美对权益性证券会计处理的异同
从以上实例分析中可得出:除了所使用的账户名称不同外,美国和中国运用成本法和权益法对于现金方式取得的投资的会计处理相同,并且成本法和权益法之间相互转换的会计处理也相同。下面比较两国对权益性证券投资的差异:
1、美国和中国对权益性投资的分类不同。我国将普通股投资分为短期投资和长期股权投资。短期投资取得时按成本计价,期末采用成本与市价孰低法。若对被投资单位存在控制、共同控制或有重大影响,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权益法核算;若不存在对被投资单位控制、共同控制和重大影响,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成本法核算。美国未进行长短期投资分类,而将权益证券分为交易性证券和可供销售的证券。若对被投资单位存在重大影响,采用权益法;若不存在重大影响且购入证券的公允价值很难确定,采用成本法;若不存在重大影响且公允价值容易确定,采用公允价值法。
2、权益性投资在会计报表上的列示不同。我国将短期投资列示于资产负债表的流动资产中,短期投资跌价损失列入利润表中;长期股权投资在长期投资中列示。美国将交易性证券列入资产负债表的流动资产,未实现的持有利得或损失在损益表中列示;若可供销售的证券期望在一年或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期内变现,则将其列入流动资产,否则列入非流动资产,可供销售证券未实现的持有利得/损失在资产负债表的股东权益中列示。
3、长期投资与短期投资之间相互转换的会计处理不同。对长期股权投资变更为短期投资或短期投资变更为长期股权投资,我国会计制度没有规定。而美国SFASNO.115要求在每期末对投资进行重新分类,可供销售的证券可变更为交易性证券或相反,并规定了相应会计处理。
4、股权投资差额的摊销不同。在使用权益法核算长期股权投资时,我国对低估被投资单位资产或未计的商以及高估被投资单位资产所产生的股权投资差额,采用统一的摊销期限摊销于每期的投资收益账户。而美国将股权投资差额分配于资产和商誉或都分配商誉中。
5、非现金方式取得权益性投资,其初始成本确定不同。我国对以非现金资产抵债或以应收账款换入长期股权投资以及以非货币易换入长期股权投资,长期股权投资的投资成本是以账面价值作为计价基础。而美国对非现金补偿方式取得投资,投资成本的计量基础是公允价值。
一、美国对权益性证券投资的会计处理
美国会计准则规定公司在进行证券投资时按照下列程序进行决策,以确定投资所使用的核算方法(假定甲公司购入乙公司的股票):第一,甲公司购入乙公司证券是否为了对其实施重大影响?如果是,则采用权益法核算;如果否,则考虑此证券是否有容易确定的公允价值吗?第二,如果没有确定的公允价值,则采用成本法核算;如果有确定的公允价值,则考虑购入的证券是否可以划分为可供销售的证券和交易性证券?第三,如果能够划分,则采用公允价值法;如果不能划分,则需要对证券重新分类后采用公允价值核算。以举例的形式阐述上述投资决策中所使用的核算方法:
例:甲公司2002年1月5日以现金50万元购入乙公司10万股普通股,每股5元,占乙公司总股份的20%.乙公司2002年初的净资产200万元,乙公司2002年净收益40万元,2002年12月31日支付现金股利60万元(每股1.2元)。2002年——2003年累计净收益150万元。
1、公允价值法
(1)若甲公司将购入乙公司股票划分为交易性证券,则使用公允价值法。一般说来,证券划分为交易性证券的前提是有容易确定的公允价值,因而假定2002年12月31日、2003年12月31日乙公司股票市价分别是每股8元、6元。2004年1月20日出售此证券,收到现金60万元。则账务处理如下:
①2002年1月5日,取得投资时,借记:普通股票投资—乙公司500000,贷记:现金500000.
②2002年12月31日,收到股利时,借记:现金120000,贷记:股利收入120000.
③2002年12月31日,记录公允价值变化,公允价值的变化额为100000×(8-5)=300000元。账务处理为:借记:普通股票投资—乙公司300000,贷记:未实现的持有利得300000.
④2002年12月31日记录公允价值变化,公允价值的变化额为100000×(8-6)=200000元。借记:未实现的持有损失200000,贷记:普通股票投资—乙公司200000.
每期末未实现的持有利得或损失账户是虚账户,其余额反映在损益表中。
⑤2004年1月20日出售证券时:借记:现金600000,贷记:普通股票投资—乙公司500000,贷记:证券销售已实现利得100000.
(2)若甲公司将购入乙公司股票划分为可供销售的证券,则甲公司使用公允价值法
取得投资时会计分录同①2002年12月31日,取得股利时会计分录同②。
⑥2002年12月31日记录公允价值变化,借记:普通股票投资—乙公司300000,贷记:未实现的持有利得/损失300000.
⑦2003年12月31日记录公允价值变化,借记:未实现的持有损失/损失200000,贷记:普通股票投资—乙公司200000.
每期末未实现的持有利得/损失,在资产负债表股东权益的累计其他综合收益中反映。
⑧2003年1月20日出售证券时,借记:现金600000,借记:未实现持有利得/损失100000,贷记:普通股票投资—乙公司借记:普通股票投资—乙公司300000,贷记:未实现的持有利得/损失300000.
⑦2003年12月31日记录公允价值变化,借记:未实现的持有损失/损失200000,贷记:普通股票投资—乙公司200000.
每期末未实现的持有利得/损失,在资产负债表股东权益的累计其他综合收益中反映。
⑧2003年1月20日出售证券时,借记:现金600000,借记:未实现持有利得/损失100000,贷记:普通股票投资—乙公司500000,贷记:证券销售已实现利得200000.
(3)若美国公司购买证券后未进行分类,SFASNO.115规定每期末需对投资证券重新分类。若交易行证券转为可供销售的证券,则损益表中已确认的未实现持有利得/损失不再调整,只是变更年度证券的公允价值变化时变换账户名称。
⑨记录变更当年公允价值变化时,借记:未实现的持有损失/损失200000,贷记:普通股票投资—乙公司200000.
⑩若可供销售证券划为交易性证券,则在变更年度应将已记录在其他综合收益中的未实现持有利得/损失通过下列分录转记到损益表中,并记录公允价值变化。借记:未实现的持有损失/损失300000,贷记:重新划分权益性证券已实现利得300000.
2、若美国公司运用成本法,则对投资的核算如下:
2002年1月5日,取得投资时会计分录同①
2002年12月31日,取得股利时,因为2001年度乙公司的净收益400000元小于支付得股利600000元,所以甲公司应确认的股利收入为400000×20%=80000元,借记:现金120000,贷记:股利收入80000,贷记:普通股票投资—乙公司40000.
2003年乙公司未分配股利,甲公司不做帐务处理。
3、若美国公司选用权益法,则进行如下的投资核算:
2002年1月5日取得投资时会计分录同①
2002年12月31日实现投资收益,借记:普通股票投资—乙公司80000,贷记:投资收益80000.
2002年12月31日取得股利时,借记:现金20000,贷记:普通股票投资—乙公司120000.
期末,由于取得投资的成本高于在乙公司净资产中所占份额,应将此差额(50万-200万×20%=10万)分配给资产及商誉。假定8万分配给未记录商誉,摊销期限20年;2万元分配给低估的固定资产,摊销期限5年,会计分录为:借记:投资收益8000,贷记:普通股票投资—乙公司8000.
2003年12月31日应确认投资收益为(1500000-400000)×20%=220000,账务处理为
借记:普通股票投资—乙公司220000,贷记:投资收益220000.
二、中国上市公司对权益性证券投资的会计处理
我国上市公司对购入的权益性证券,按照下列投资决策选择投资核算方法:第一,投资权益性证券是否作为剩余资金存放形式,不以控制被投资单位为目的?如果是,则按短期投资核算,取得时按成本计价,期末按成本与市价孰低法计价;如果否,则考虑投资是否是为了对被投资单位实施控制、共同控制或有重大影响?第二,如果是为了实施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则采用权益法;如果不是为了实施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则采用成本法核算。
1、购入的证券作为短期投资时,初始价值按成本计价,每期末对短期投资按成本与市价孰低法计价。
①2002年1月5日取得投资时,借记:短期投资500000,贷记:现金500000.
②2001年12月31日收到股利时,借记:现金120000,贷记:短期投资120000.2002年12月31日成本(每股5元)低于市价(每股8元),不计提短期投资跌价准备。
2003年12月31日成本(每股5元)低于市价(每股6元),不计提短期投资跌价准备。
③2004年处置此投资时借记:现金600000,贷记:短期投资380000,贷记:投资收益220000.
2、若选用成本法,则进行下列核算:
2002年1月5日取得投资时,借:长期股权投资—乙公司500000,贷记:现金500000.
2002年12月31日,因为2002年度乙公司的净收益400000元小于支付得股利600000元,所以甲公司应确认的投资收益为400000×20%=80000元,收到的股利小于确认的投资收益的差额(120000-80000=40000)冲减甲公司的初始投资成本。账务处理为:借记:现金120000,贷记:投资收益80000,贷记:长期股权投资—乙公司40000.
3、若选用权益法,则长期股权投资的会计处理如下:
①2002年1月5日取得投资时借记:长期股权投资—乙公司(投资成本)500000,贷记:现金500000.
②2002年1月5日记录股权投资差额时,借记:长期股权投资—乙公司(股权投资差额)100000,贷记:长期股权投资—乙公司(投资成本)100000.
③2002年12月31日确认实现的投资收益,借记:长期股权投资—乙公司(损益调整)80000贷记:投资收益80000.
④2002年12月31日,股权投资差额按10年摊销,每年摊销100000/10=10000元,借记:投资收益—股权投资差额摊销10000,贷记:长期股权投资—乙公司(股权投资差额)10000.
⑤2003年12月31日应确认投资收益为(1500000-400000)×20%=220000,账务处理为:借记:长期股权投资—乙公司220000,贷记:投资收益220000.
三、中美对权益性证券会计处理的异同
从以上实例分析中可得出:除了所使用的账户名称不同外,美国和中国运用成本法和权益法对于现金方式取得的投资的会计处理相同,并且成本法和权益法之间相互转换的会计处理也相同。下面比较两国对权益性证券投资的差异:
1、美国和中国对权益性投资的分类不同。我国将普通股投资分为短期投资和长期股权投资。短期投资取得时按成本计价,期末采用成本与市价孰低法。若对被投资单位存在控制、共同控制或有重大影响,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权益法核算;若不存在对被投资单位控制、共同控制和重大影响,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成本法核算。美国未进行长短期投资分类,而将权益证券分为交易性证券和可供销售的证券。若对被投资单位存在重大影响,采用权益法;若不存在重大影响且购入证券的公允价值很难确定,采用成本法;若不存在重大影响且公允价值容易确定,采用公允价值法。
2、权益性投资在会计报表上的列示不同。我国将短期投资列示于资产负债表的流动资产中,短期投资跌价损失列入利润表中;长期股权投资在长期投资中列示。美国将交易性证券列入资产负债表的流动资产,未实现的持有利得或损失在损益表中列示;若可供销售的证券期望在一年或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期内变现,则将其列入流动资产,否则列入非流动资产,可供销售证券未实现的持有利得/损失在资产负债表的股东权益中列示。
3、长期投资与短期投资之间相互转换的会计处理不同。对长期股权投资变更为短期投资或短期投资变更为长期股权投资,我国会计制度没有规定。而美国SFASNO.115要求在每期末对投资进行重新分类,可供销售的证券可变更为交易性证券或相反,并规定了相应会计处理。
4、股权投资差额的摊销不同。在使用权益法核算长期股权投资时,我国对低估被投资单位资产或未计的商以及高估被投资单位资产所产生的股权投资差额,采用统一的摊销期限摊销于每期的投资收益账户。而美国将股权投资差额分配于资产和商誉或都分配商誉中。
5、非现金方式取得权益性投资,其初始成本确定不同。我国对以非现金资产抵债或以应收账款换入长期股权投资以及以非货币易换入长期股权投资,长期股权投资的投资成本是以账面价值作为计价基础。而美国对非现金补偿方式取得投资,投资成本的计量基础是公允价值。
一、美国对权益性证券投资的会计处理
美国会计准则规定公司在进行证券投资时按照下列程序进行决策,以确定投资所使用的核算方法(假定甲公司购入乙公司的股票):第一,甲公司购入乙公司证券是否为了对其实施重大影响?如果是,则采用权益法核算;如果否,则考虑此证券是否有容易确定的公允价值吗?第二,如果没有确定的公允价值,则采用成本法核算;如果有确定的公允价值,则考虑购入的证券是否可以划分为可供销售的证券和交易性证券?第三,如果能够划分,则采用公允价值法;如果不能划分,则需要对证券重新分类后采用公允价值核算。以举例的形式阐述上述投资决策中所使用的核算方法:
例:甲公司2002年1月5日以现金50万元购入乙公司10万股普通股,每股5元,占乙公司总股份的20%.乙公司2002年初的净资产200万元,乙公司2002年净收益40万元,2002年12月31日支付现金股利60万元(每股1.2元)。2002年——2003年累计净收益150万元。
1、公允价值法
(1)若甲公司将购入乙公司股票划分为交易性证券,则使用公允价值法。一般说来,证券划分为交易性证券的前提是有容易确定的公允价值,因而假定2002年12月31日、2003年12月31日乙公司股票市价分别是每股8元、6元。2004年1月20日出售此证券,收到现金60万元。则账务处理如下:
①2002年1月5日,取得投资时,借记:普通股票投资—乙公司500000,贷记:现金500000.
②2002年12月31日,收到股利时,借记:现金120000,贷记:股利收入120000.
③2002年12月31日,记录公允价值变化,公允价值的变化额为100000×(8-5)=300000元。账务处理为:借记:普通股票投资—乙公司300000,贷记:未实现的持有利得300000.
④2002年12月31日记录公允价值变化,公允价值的变化额为100000×(8-6)=200000元。借记:未实现的持有损失200000,贷记:普通股票投资—乙公司200000.
每期末未实现的持有利得或损失账户是虚账户,其余额反映在损益表中。
⑤2004年1月20日出售证券时:借记:现金600000,贷记:普通股票投资—乙公司500000,贷记:证券销售已实现利得100000.
(2)若甲公司将购入乙公司股票划分为可供销售的证券,则甲公司使用公允价值法
取得投资时会计分录同①2002年12月31日,取得股利时会计分录同②。
⑥2002年12月31日记录公允价值变化,借记:普通股票投资—乙公司300000,贷记:未实现的持有利得/损失300000.
⑦2003年12月31日记录公允价值变化,借记:未实现的持有损失/损失200000,贷记:普通股票投资—乙公司200000.
每期末未实现的持有利得/损失,在资产负债表股东权益的累计其他综合收益中反映。
⑧2003年1月20日出售证券时,借记:现金600000,借记:未实现持有利得/损失100000,贷记:普通股票投资—乙公司借记:普通股票投资—乙公司300000,贷记:未实现的持有利得/损失300000.
⑦2003年12月31日记录公允价值变化,借记:未实现的持有损失/损失200000,贷记:普通股票投资—乙公司200000.
每期末未实现的持有利得/损失,在资产负债表股东权益的累计其他综合收益中反映。
⑧2003年1月20日出售证券时,借记:现金600000,借记:未实现持有利得/损失100000,贷记:普通股票投资—乙公司500000,贷记:证券销售已实现利得200000.
(3)若美国公司购买证券后未进行分类,SFASNO.115规定每期末需对投资证券重新分类。若交易行证券转为可供销售的证券,则损益表中已确认的未实现持有利得/损失不再调整,只是变更年度证券的公允价值变化时变换账户名称。
⑨记录变更当年公允价值变化时,借记:未实现的持有损失/损失200000,贷记:普通股票投资—乙公司200000.
⑩若可供销售证券划为交易性证券,则在变更年度应将已记录在其他综合收益中的未实现持有利得/损失通过下列分录转记到损益表中,并记录公允价值变化。借记:未实现的持有损失/损失300000,贷记:重新划分权益性证券已实现利得300000.hTtP://Www.XcHeN.COm.cn
2、若美国公司运用成本法,则对投资的核算如下:
2002年1月5日,取得投资时会计分录同①
2002年12月31日,取得股利时,因为2001年度乙公司的净收益400000元小于支付得股利600000元,所以甲公司应确认的股利收入为400000×20%=80000元,借记:现金120000,贷记:股利收入80000,贷记:普通股票投资—乙公司40000.
2003年乙公司未分配股利,甲公司不做帐务处理。
3、若美国公司选用权益法,则进行如下的投资核算:
2002年1月5日取得投资时会计分录同①
2002年12月31日实现投资收益,借记:普通股票投资—乙公司80000,贷记:投资收益80000.
2002年12月31日取得股利时,借记:现金20000,贷记:普通股票投资—乙公司120000.
期末,由于取得投资的成本高于在乙公司净资产中所占份额,应将此差额(50万-200万×20%=10万)分配给资产及商誉。假定8万分配给未记录商誉,摊销期限20年;2万元分配给低估的固定资产,摊销期限5年,会计分录为:借记:投资收益8000,贷记:普通股票投资—乙公司8000.
2003年12月31日应确认投资收益为(1500000-400000)×20%=220000,账务处理为
借记:普通股票投资—乙公司220000,贷记:投资收益220000.
二、中国上市公司对权益性证券投资的会计处理
我国上市公司对购入的权益性证券,按照下列投资决策选择投资核算方法:第一,投资权益性证券是否作为剩余资金存放形式,不以控制被投资单位为目的?如果是,则按短期投资核算,取得时按成本计价,期末按成本与市价孰低法计价;如果否,则考虑投资是否是为了对被投资单位实施控制、共同控制或有重大影响?第二,如果是为了实施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则采用权益法;如果不是为了实施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则采用成本法核算。
1、购入的证券作为短期投资时,初始价值按成本计价,每期末对短期投资按成本与市价孰低法计价。
①2002年1月5日取得投资时,借记:短期投资500000,贷记:现金500000.
②2001年12月31日收到股利时,借记:现金120000,贷记:短期投资120000.2002年12月31日成本(每股5元)低于市价(每股8元),不计提短期投资跌价准备。
2003年12月31日成本(每股5元)低于市价(每股6元),不计提短期投资跌价准备。
③2004年处置此投资时借记:现金600000,贷记:短期投资380000,贷记:投资收益220000.
2、若选用成本法,则进行下列核算:
2002年1月5日取得投资时,借:长期股权投资—乙公司500000,贷记:现金500000.
2002年12月31日,因为2002年度乙公司的净收益400000元小于支付得股利600000元,所以甲公司应确认的投资收益为400000×20%=80000元,收到的股利小于确认的投资收益的差额(120000-80000=40000)冲减甲公司的初始投资成本。账务处理为:借记:现金120000,贷记:投资收益80000,贷记:长期股权投资—乙公司40000.
3、若选用权益法,则长期股权投资的会计处理如下:
①2002年1月5日取得投资时借记:长期股权投资—乙公司(投资成本)500000,贷记:现金500000.
②2002年1月5日记录股权投资差额时,借记:长期股权投资—乙公司(股权投资差额)100000,贷记:长期股权投资—乙公司(投资成本)100000.
③2002年12月31日确认实现的投资收益,借记:长期股权投资—乙公司(损益调整)80000贷记:投资收益80000.
④2002年12月31日,股权投资差额按10年摊销,每年摊销100000/10=10000元,借记:投资收益—股权投资差额摊销10000,贷记:长期股权投资—乙公司(股权投资差额)10000.
⑤2003年12月31日应确认投资收益为(1500000-400000)×20%=220000,账务处理为:借记:长期股权投资—乙公司220000,贷记:投资收益220000.
三、中美对权益性证券会计处理的异同
巴菲特从不预测股市的短期波动,但他认为股市长期波动可以预测:“如果预期股市长期走势的话,我就觉得非常容易。格雷厄姆曾经告诉我们为什么会如此:尽管短期来说股市是一个投票机,但长期来说股市却是个称重机。”
巴菲特每年都会给伯克希尔的股东们写一封信,主要回顾总结公司过去一年的经营。由于伯克希尔公司的主要业务是保险,有庞大的资金投资于股票,巴菲特每年都会回顾他的股票投资,有时也会谈到他对未来股市长期走势的看法。
1978年巴菲特致股东的信“我们老老实实地承认,我们现在对于保险资金的股票投资相当乐观。”1978年标准普尔500指数(S&P500)收盘96点。此后开始连线上涨11年。从1978年开始,巴菲特持续大幅加仓,在股市上投入资金成本从1977年底的1.07亿美元一直猛增到1989年底的16.69亿美元。1989年底股票投资账面盈利35.20亿美元,投资收益率211%。
很多时候,我们正确预测出大牛市,但看的到,却做不到,没有大量买入,结果少赚很多。看到需要智慧和经验,但做到还需要勇气。投资很多时候,勇气比智慧更重要。
1986年巴菲特致股东的信:“当我在写这段文字之时,整个华尔街几乎看不到一丝恐惧,反而到处充满了极度狂欢的气氛……尽管公司业绩增长缓慢不前,但大牛市时股价照样狂涨,远远超越业绩的涨幅。不幸的是,股价的增长不可能无限期超越公司业绩的增长。”1987年10月19日,S&P500暴跌20.47%,道琼斯指数暴跌22.61%,这是美国股市200年间最“黑”的星期一。黑色星期一之前,巴菲特把所有能抛的股票全部抛掉了,只留下三只他死了也不卖要持有一辈子的股票:可口可乐、GEICO保险、华盛顿邮报。
他预测到股市将会大调整,却并没有全部抛出,而是继续持有三只死了也不卖的股票,而且这三只股票是他的超级重仓股。1987年底巴菲特的股票投入资金成本为5.73亿美元,比1986年底的6.55亿只减少了13%。看来巴菲特真的是长期持有少数超级明星股,涨也不卖,跌也不卖,死了也不卖。
包括巴菲特在内所有人都没有预料到的是,尽管一天大跌20%以上,但随后股市大幅反弹,到年底全年还上涨2%。随后开始一波超级大牛市,从1987年底的247点,狂涨到1999年年底的1469倍,上涨近5倍。估计巴菲特也感叹,幸亏当时大跌之前没有全部抛空。而且巴菲特并没有顽固坚持他对股市的长期悲观看法,而是大量增仓。
1987年底巴菲特的股票投资成本只有5.73亿美元,而1988年底就增长一倍以上达到12.37亿,此后每年大幅增长,1996年高达69亿以上,比1987年增长了近13倍。1998年股票投资盈利高达300亿美元以上。
关键词:股票投资价值;指标体系;模糊综合评价;层次分析法
股票投资价值评估是进行股票投资有效决策的前提,一直是证券市场上的研究热点之一。目前在股票投资价值评价问题研究中,一方面有采用关键性指标进行评价,如市盈率或市净率指标,由于股票投资价值是很多复杂因素决定的,只采用单一的评价指标,很可能导致股票投资决策的片面;另一方面采用大量对股票投资价值有影响的因素来评价股票的投资价值,但是由于评价体系中各因素之间存在着相关性,也容易导致评价结果缺乏可操作性。为克服上述问题,近来一些学者建立了股票投资价值的层次分析法、灰色多层次评价、SWOT方法、熵权双基点法等等,提高了股票投资价值评价的全面性及有效性。
本文在对股票投资价值特点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用于股票投资价值评价的指标体系,针对影响股票投资价值的多因素特点,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股票投资中各种影响因素的权重分配,建立了用于股票投资价值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为进行股票投资决策提供有效的依据。
一、股票投资价值评估指标体系
自《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施行以来,股票市场越来越规范化,从而吸引众多投资者携着大量资金涌入股市,目的是赚取丰厚的利润。可是股票市场受到政策、行业特点、技术面分析等许多因素影响,存在很大的风险性。采用系统工程中的Dephi方法设计问卷调查表,通过请教多位股票投资专家和一些资深股民,并在对大量关于股票价格因素文献资料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影响股票投资价值的主要因素(指标体系)(见图1)。
在股票投资价值评价指标体系中有的因素(指标)可以具体量化,如每股收益、每股净资产、每股公积金等,有些却不能具体量化,如行业特点等,可采用系统工程方法实现对各种指标的标准化处理。
二、模糊综合评估方法在股票投资评估中的应用
(一)模糊综合评价方法
模糊综合评价法(fuzz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简称FCE)是一种应用非常广泛并且有效的模糊数学方法,是应用模糊变换原理和最大隶属度原则,全面考虑了与被评价事物相关的各个因素。
模糊综合评价可按以下的步骤进行:
1、确定评价因素集合
因素集U是影响评价对象的各个因素所组成的集合,可表示为:
U={u1,u2,...,un}①
其中,ui(i=1,2,...,N)为评价因素,N是同一层次上单个因素的个数,这一集合构成了评价的框架。
2、建立权重集
一般来说,因素集U中的各个元素在评价中具有的重要程度不同,因而必须对各个元素ui按其重要程度给出不同的权数aij。由各权数组成的因素权重集A是因素集U上的模糊子集,可表示为:
A={a1,a2,a3,...,an}②
其中,元素ai(i=1,2,...,n)是因素μi对U的权重数。即反映了各个因素在综合评价中所具有的重要程度,通常应满足归一性和非负性条件:
ai=1(0≤ai≤1) ③
3、确定评价等级标准集合
评语集是由评价对象可能做出的评价结果所组成的集合,可表示为:
V={v1,v2,v3,...,vn}④
其中,vi(i=1,2,...,n)是评价等级标准,m是元素个数,即等级或评语次数。这一集合规定了某一评价因素评价结果的选择范围。
4、单因素模糊评价
单独从一个因素出发进行评价,以确定评价对象对评价集元素的隶属程度,称为单一素模糊评价。假设对第i个评价因素μi,进行单因素评价得到一个相对于vi的模糊向量:
Ri=(ri1,ri2,...,rij),i=1,2,...,N;j=1,2,...,n⑤
rij为因素μi具有vj的程度,0≤rij≤1若对n个元素进行了综合评价,其结果是一个N行n列的矩阵,称之为隶属度R。
若为正向关系(如每股收益),可采用公式⑥计算:
YⅠ=1 x≤SⅠ SⅠ
YⅡ=0x≤SⅠ,x≥SⅡxⅠ
YⅢ=1x≥SⅢSⅡ
若为逆向关系(如市盈率),可采用公式⑦计算:
YⅠ=1 x≤SⅠ SⅠ
YⅡ=0x≥SⅠ,x≤SⅡSⅡ≤X
YⅢ=1x≤SⅢSⅢ
进而得到隶属度函数矩阵R:
R=YYYYYY… ……YyY
其中,YⅠ,YⅡ,YⅢ分别代表各级指标的隶属函数,SⅠ,SⅡ,SⅢ分别代表各指标级别分界值,x为所选择参数指标实测值。
5、模糊综合评价
由因素集、评语集、和单因素评价集可以得到模糊综合评价模型:
B=A×R=(a1,a2,...,an)×r,r,...,rr,r,...,r...................r,r,...,r=(b1,b2,...,bn)⑧
其中,bi成为模糊综合评价指标。
6、进行规一化处理
首先计算各评价指标之和:b=bi,再用b除各个评判指标,即:
B=(,,...,) ⑨
得到归一化的模糊综合评判指标。
(二)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在股票投资价值评价中的验证
1、原始数据获取
从上海证券交易所交通运输板块中的公路管理及养护行业中抽出福建高速股票,然后进行无量纲化(归一化),结果如表1所示。
2、对原始数据进行归一化处理
对于效益型属性按公式rij=进行归一化数据,对于成本型属性按公式rij=进行归一化数据,得到的原始数据的归一化结果如表2所示。
3、用层次分析法获取权重W
采用层次分析法获得福建高速股票投资价值中各指标权重分配如表3所示。
4、建立评价集V
一般情况下,评价集中的评语等级级数m取值要适中,如果过大,语言难以描述且不易判断等级归属,如果太小又不符合综合评价的质量要求。具体等级可以依据评价内容用适当的语言描述。股票投资价值的评价集如下:
对于效益型指标来说:V={v1,v2,v3,v4,v5}={优秀(1.0),良好(0.8),中等(0.6),一般(0.4),差(0.2)}。
对于成本型指标来说:V={v1,v2,v3,v4,v5}={优秀(0.2),良好(0.4),中等(0.6),一般(0.8),差(1.0)}。
5、隶属度函数的获取
根据公式⑥、⑦获得福建高速股票投资价值的隶属度函数矩阵为:
R=10000100001000000001100001000000.941 0.059 001000010000100001000000 0.51 0.49 0
6、用简单线性加权法计算投资福建高速股票的模糊综合评价值
投资福建高速股票价值的评价结果为:
D1=W×R=(0.45380.13070.07900.06800.2685)
可知,有45.38%的股票投资者认为投资福建高速的方案是优的,还有26.85%的投资者认为投资该只股票的方案是差的,其余认为投资该股票分别为良、中、一般的投资者占少数,因此就投资中原高速的方案来说是可行的。
三、结论
在对投票投资价值特点分析的基础上,采用系统工程方法设计了影响股票投资价值的因素集,进而建立了用于股票投资价值评价的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获取诸多评价指标的权重分配,然后将模糊综合评判法用于股票投资价值的综合评价与分级,达到投资利润最大化和风险最小化的目标。
参考文献:
1、MicheleBagella,Leonardo Becchetti,FabrizioAdriani.Observed and“fundamental” price-earning ratios: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high-tech stock evaluation in the US and in Europe[J].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Money and Finance,2005(4).
2、郝爱民.中国证券市场价值投资效应及影响因素[J].统计与决策,2006(6).
3、王玉春.财务能力与股票价格关系的实证研究[J].经济管理,2006(4).
4、张根明,何英.AHP在股票投资价值中的应用[J].统计与决策,2005(10).
5、马小勇,陈森发.股票投资价值的灰色多层次评价[J].价值工程,2005(9).
6、任铁权.SWOT-EC权值评价法在股票投资中的应用[J].商业经济,2009(2).
【关键词】居民财富投资;国民经济发展;股市;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中国股市从1990年的95点出发,2007年创6124高点后拆跌成2008年的1600点,2014年7月从2000点一路高歌,2015年6月达5178高点后又拆跌成2015年8月的2850点。在股市冲浪,有些投资者赚取了财富也积累了经验,有些股民损失惨重,面对不很成熟的中国股市,大家都无心谈股。但是,从资本市场发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来看,股市是经济发展、居民财富投资的优先选择路径。
一、居民财富投资的优先选择
中国股市的不成熟和不稳健,股票投资者经历了太多的挫折与失望,对股票投资信心不足。事实上,与其他投资比较,股票投资回报是最高的,流动性是最强的。
(一)股票投资回报高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居民财富的投资渠道和品种比较多,有股票投资、房地产投资、基金投资、债券投资、保险投资、黄金投资和银行储蓄等。但是,不是所有的投资渠道和品种都能给我们带来盈利,有些投资只能起到保值作用,有些投资的实际回报甚至是负数。投资回报分为名义收益率和实际收益率,有些投资名义上有收益,但扣减CPI因素后的实际收益率只能保本,甚至是负数.
(二)股票投资流动性强
在中国,房地产投资是比较被投资者看好的。但是,股票投资具有同质性、规范性和公开性,而房地产投资具有固定性、异质性和交易的不频繁性。因此,股票作为一种投资工具,其整体流动性高于房地产投资。
二、国民经济发展的优先路径
目前,实体企业发展筹资困难,筹资和用资的成本都比较高,严重影响了国民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制造业的发展。推进制造业发展,推动创新创业,切实发展国民经济,都离不开活跃、便捷的资金市场。股市有利于企业融资,其流动性和趋利性可以科学引导和配置财富,其财富传导效可以有效扩大消费和推动国民经济发展。
(一)股市有利于企业融资
1、信贷现状不利于创新创业
银行向企业发放贷款,是基于企业的资产负债质量来决定的,而资产负债表描述的是企业过去的经营善和资产质量情况,其信息不直接涉及企业的发展前景。新兴企业、尤其是初创企业,由于其资产负债表没有多少财富积累,因此他们很难从银行筹集资金,只有向小额融资公司贷款或者选择风投,而小额融资公司贷款或者风投的成本都比较高。这样,增加了企业的筹资难度,打击了万众创新的信心,不利于社会创新创业。
2、信贷现状不利于中小企业融资
企业融资,根据资金来源一般分为内源融资和外源融资。内源融资包括资本金、折旧资金和留存收益等,外源融资包括贷款、债权融资和股权融资。催生和发展创新企业是践行万众创新全民创业的重要渠道之一。创新企业的内源融资往往不能满足企业的资金需求,然而,由于创新企业规模小、积累少、业绩不稳定、发展前景不好评估,所以较难得到外源融资。目前,我国80%以上的中小企业主要依靠内源融资,中小企业直接融资(股权融资)与间接融资(信贷融资)比例为3∶7。直接融资渠道不畅,加剧了中小企业融资矛盾,不利于中小企业发展。
(二)股市可以科学引导和配置财富
经济发展需要自然资源、人力资源和经济基础。经济基础是有效利用自然资源、开发人力资源的前提条件,是推动经济发展的财力保障,通过市场机制来科学合理配置居民财富有利于推动经济发展。从表3可知,我国居民财富的64%投资在房地产,29%躺在银行,而美国居民财富的29%在股市。从财富的社会均衡回报来看,房地产租赁业务是不会增加社会财富的,租赁收入只是房东与租客之间的零和搏弈而已。现金本身不会生产财富,也不会自我增值,只有将现金投入生产流转,才可能创造社会财富。银行储蓄是通过利息来获取回报,一般情况下,银行存款利率是跑不过CPI的,其实际收益可能是负数。股市是可以产生财富的,其一,股票是轻资产,可以通过市场配置进行快速流转,使资金发力于经济改革和生产热点,不断高效地创造财富。同时,企业通过股市筹集资金,减少用资压力,推进创新创业和经济持续发展;其二,从投资者来说,股东可以直接通过被投资企业获取回报。美国和澳大利亚居民财富中的股票占比分别是中国的10倍和5倍,值得我们思考。我国应该进一步健全金融政策,规范资本市场,激励居民加大对股市的热情,提振居民的股票投资信心。同时,通过降息减少存款,通过规范房地产市场减少炒房,促使居民将财富投入股市。
(三)股市的财富传导效应促进经济发展
信心比黄金更重要,经济发展需要居民对经济前景的美好预期,需要居民对财富充满信心的传导效应。股市财富效应的传导机制作用,可以有效拉动经济增长,实证分析表明,中国股市与经济增长之间有很强的正相关作用,股市规模的扩大对加快中国经济的增长是有利的。
三、股市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客观需要
中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出“三去一降一补”,基于企业营运分析,其中“一去”就是去掉财务杠杆,“一降”就是降低经营成本。从表4可看出,我国企业的负债率远高于政府和家庭,我国企业的负债率也远高于日本和美国的企业。这个数据说明我国企业的财务杠杆大,筹用资成本高,不利于企业发展和国际竞争。降低企业财务杠杆和筹用资成本的渠道有很多,其中发展股市,推动企业向股市筹资是一条重要的有效途径。
四、结束语
投资实业和投资股票有很大的区别,实业投资者的投入成本较低,主要是公司的有形资产,公司拥有者非常重视当期的经营状态是否理想,今明年利润是否可观。
而股票投资者投资于好公司的股票大多数都需要付出一定的有形资产溢价,投资成本远高于实业投资者。而得到的回报只有在弥补了资产溢价后,剩余收益才是真正的收益。公司的若干年的高收益对股票投资者来说是微不足道的,因为它不能弥补投资溢价。只有公司有长期的理想收益,甚至是收益能够长期增长,股票投资者付出的溢价才能够最大限度地被摊薄,原始成本才能够获得理想的回报。如果公司未来净利润出乎市场意料地持续下降,每股收益和股票估值的双重下降将导致投资者的双倍数损失,这也称作戴维斯双杀效应。
力帆股份在2010年发行新股上市后,年终每股收益为0.4元,每股净资产为4.96元,股票价格为14.06元。原始股东重庆力帆控股的最新投资成本是4.96元,投资收益率为8.1%;股票投资者的最新投资成本是14.06元,投资收益率仅为2.8%。
力帆股份上市前夕经过与投资者互动后,公司实际控制人尹明善感叹道:“这几天的路演我接触了许多投资机构和投资者,让我感到这是一个崭新的世界,我把它叫做未来世界。我们做实业关心的是下一个季度乃至下一个月的经营,他们更多是关心公司的成长性。”的确如此,股票投资者拥有流动性、机动性、转换性优势,但具有成本劣势。近年的收益对于股票投资者来说是微小的,能否获得高于银行利率的投资收益只能依靠公司未来净利润的增长。
为确定公司未来经营的稳定性和成长性所进行的分析就是定性分析。
其实,公司的长远利益不论对原始股东还是新股东,都是最高利益。公司的长期经营规划应该被放在战略高度。沃伦・巴菲特几十年时间大规模地投资华盛顿邮报公司,并任公司董事会财务委员会主席。华盛顿邮报的董事长、总裁、控股家族成员唐纳德・格雷厄姆深受沃伦・巴菲特影响,在经营思想上有了质的飞跃,《沃伦・巴菲特之路》一书援引了他的原话:“我们将继续为股东的利益管理公司,特别是长期股东,因为他们的眼光已经超越了季度甚至年度的成果。我们不能用年度收益或者控股公司的数量来评价我们的成功。”
定性分析主要分析公司在经营上具备什么优势,这些优势是否确保投资者能够长期获得理想的回报。定性分析的最终目标是寻找到具有恒久竞争力的公司,核心内容是公司业务是否具有经济护城河的保护,即所具有的结构性特征能常年保持竞争优势,其竞争对手难以复制。
晨星公司股票分析师帕特・多尔西的著作《巴菲特的护城河》已经深入地解说了经济护城河投资思想。帕特・多尔西认为:优质产品、高市场份额、经营效率、卓越管理是虚假的护城河,挑战者可以复制并超越这些竞争优势,最终会抢走公司的生意;而品牌和专利等无形资产、客户转换成本、网络经济、成本优势才是真正的护城河。
山西杏花村汾酒在1994年之前一直是中国销售额最大的酒,被尊称为“汾老大”。但是在向市场经济转型时期,汾酒公司因战略失误、管理失当等因素而失去原来的地位。公司1998~2002年的净资产收益率分别为:0.65%、0.60%、1.61%、1.80%、1.81%。生产经营历史名酒的公司竟然长时间处于盈亏边缘。2002年,郭双威临危受命担任汾酒总舵手,对公司的经营管理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2003年是汾酒复苏起点,净利润连年翻倍,到2006年,净资产收益率恢复到23%。直到2013年,汾酒的净资产收益率除2008年外,都保持在20%以上,重拾了名酒尊严。
汾酒公司复兴的关键因素在于强大的品牌文化,唐朝诗人杜牧的“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诗句在中国流传了一千多年。郭双威深知“核心竞争力体现在差异上,而汾酒和其他酒的最大差异是文化”,否则,郭双威纵使有翻天本事也只能做无米之炊。
《巴菲特的护城河》中谈到了三位拥有出色管理天赋、拥有拼搏敬业精神的超级首席执行官(CEO):雅克・纳赛尔、保罗・普雷斯勒、加利・文特,他们同样临危受聘拯救福特汽车、盖普服饰、康塞可。但是和郭双威不同的是,他们都遭遇了失败。帕特・多尔西评论说:“对于一个存在结构性成本劣势的汽车厂商、一个品牌落伍的时装零售商、一个账面上有太多不良贷款的贷款机构,你能有什么办法呢?”沃伦・巴菲特也说:“如果把大都会的托马斯・穆菲、唐・伯克,可口可乐公司的小罗伯特・格依祖塔,富国银行的卡尔・理查德这些聪明能干、有声望的管理者放到一家有问题的企业中去,企业状态也不会有多大起色。”
接触护城河理论后,我经过长时间的思索认为:多尔西总结出来的四大护城河也只是相对可靠,不是绝对可靠。品牌可以落伍,转换成本也不可以完全留住客户,网络经济也非高枕无忧,成本优势不是绝对不可复制。
但是只要理解了帕特・多尔西的思想精髓,我们就可以举一反三,寻找自己的护城河。我最终得出结论:中国特色的历史文化护城河是最可靠的经济护城河,它完全把竞争者阻挡在门外,是真正唯一的。这一句话是我从业十数年来的顿悟,也是本书中价值最高的一句话。一家沦落已久的公司罕见有东山再起的机会,汾酒的复兴与其说是品牌、管理效应,不如说是历史文化效应。
“山西汾酒”代表了清香型的酒文化,只有“我”能生产;“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黄山旅游别的地方没有(黄山旅游公司长期净资产收益率不理想,从投资者角度看,资源被浪费了);“云南白药”、漳州“片仔癀”拥有国家级保密配方。这几只股票都是拥有历史文化护城河的典型。
本文节选自《一位股票投资家的良知:我为何放弃技术分析》,文字有个别改动
关键词 股票投资 财务分析 目标公司
在经济市场变幻莫测的新形势下,无论是宏观政策的些许变动,还是市场价格的上下浮动,均可能会对股票市场带来难以预料的风险甚至损失,从而促使谨慎投资变得尤为重要,而做好股票投资的关键又在于合理而全面的财务分析,毕竟只有保障财务信息准确而可靠,方能使得决策更为明智、正确,在此就股票投资财务分析测量加以重点分析。
一、财务分析对股票投资的重要意义
对于股票市场而言,股价在很大程度上与其发行公司的经营状况息息相关,且这种影响一般周期较长,不容小觑,而在公司财务报表中可以反映出其经营状况,故股票投资者在进行股价衡量时,无论买卖动机为何,如进行投资或从事投资,还是交易方式为何,如短线交易或长线交易,均应明确理解损益表、资产负债表中的数字含义,以此进一步分析股票发行公司的财务比率,获取财务情况、运营状况、盈利状况等信息,为保证投资决策合理可行奠定坚实的信息基础,显然财务分析是进行正确股票投资的必要条件和必然选择。
具体而言,财务分析就是投资者对目标公司的财务报表进行科学分析和价值评估,以此正确认知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营实效,明确财务信息变动对股价的积极影响和不利影响,以此进一步提高股票投资的安全性,增大获利的可能性,故财务分析被视为股票投资的重要基础和必要构成。一般情况下,财务报表是财务分析的主要对象,而重点应就其中的公司获利能力、经营效率、偿还能力、拓展经营能力行分析,毕竟,公司利润的增长速率和收益高低是衡量其管理效能、有无活力的重要指标,经营效率关系到其资金周转情况,偿还能力的强弱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股票投资的安全程度,而拓展经营能力则是投资者是否进行长期投资的关注焦点,因此可以借助财务比率、差额等财务分析方法对目标公司的收益性、周转性、安全性和成长性进行全面、科学的分析,以期降低投资风险,获取可观收益。
二、做好股票投资财务分析的策略探讨
1.重视掌握目标公司情况
了解目标公司基本信息是进行股票投资的基础和前提,如之前出现的二级市场爆炒网络股,促使诸多企业盲目斥资投资进行触网,致使融资成本不断升高,甚至部分企业本金也有所损失,倘若投资企业事先就目标公司基本情况进行了调查和分析,则很容易避免不必要的损失,因此做好股票投资财务分析的第一步就是重视掌握目标公司情况。
首先是掌握公司概况,如了解其经营发展历史、是否具备理性的管理阶层、最近的投资决策是否脱离本行、公司股票人品作风、发展前景如何等,以此初步认识目标公司财务和经营状况,避免盲目从众、效仿,蒙受不必要的损失,故在进行股票投资时应谨记,对企业的了解程度是关系投资成败的前提。
其次是掌握经营状况,若加以细分,需要分析的目标公司的业务经营信息主要涉及经营状况、主营收入、利润回收率、募集资金去向等。因为通过总结公司的生产经营情况,纵向比较往年的业务收入、利润完成指标、募集资金流动情况等,可以对其业务经营、重大成绩、生产能力、潜在问题等有一个较为准确的判断,有助于后续投资的科学权衡。
再者是掌握财务数据,目标公司股价的重要影响因素一般为总资产、主营业务收入、股东权益及其比率、净利润、每股收益、净资产等财务数据,通常若净利润、主营收入同比增长较为明显,预示公司业绩突出,获利能力、成长能力等较强,若每股收益、净资产相对较高,则表示股东投资安全、回报率高,反之亦然。
最后是掌握其他信息,除了上述信息外,股本变化等也是值得掌握的信息之一,如当股本减少时,一般表示股价大于市场价格,而且公司的这一行为既可以减税,也可以降低费用,故投资者应予以积极关注;若股本增加,则表示公司投资增加,资产负债比减小,但应进行跟踪观察,以防每股盈余缩水;此外还应掌握公司的最新产品研发、投资项目、重大合同、巨额担保、诉讼事件、债务重组等信息。
2.强化公司财务指标分析
一是分析资产类科目;在应收款项中应就大笔款项进行高度重视,以免因分析不到位引发投资风险,如在某公司的资产负债表中,虽然三年以上的款项并不存在,但出现了两年以上的大额款项,即164,142,000与88,637,700,此时应加以分析,毕竟三年时间内的应收账款一般会被列为坏账准备;预付账款也是用于核算公司购销业务的,若合作方经营状况恶化,难以支持业务资金,则会发生虚增资产,故也值得注意;至于其他应收账款,如公司赔款、备用金、垫付款等,因其难以解释并收回,容易衍生虚增资产,需深入研究,此外递延资产、待摊费用等关乎未来的经济利益,需要加以适当的分析。
二是分析负债类科目;针对该类科目,应就其长期偿债和短期偿债两项能力进行重点分析,此时则会涉及下述几个财务指标:借助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分析其短期偿债能力,考虑到流动比率与存货、应收账款等有关,若偏高,表示公司偿债能力风险较大,偏低又对股东和公司权益不利,故应视具体情况而定;而速动比率大小与流动负债是否安全相关,如当其为1:1时,表示流动负债与资产基本持平,可以进行短期投资;此外借助权益、资产负债率、负债与所有者权益比率,以及长期资产与资金比率可以合理判断公司的长期偿债能力。
三是分析现金流科目;因现金流量被视为公司的血液,应对其收支渠道、具体流向等加以重点分析,以此进一步了解目标公司的现金生产、融资、还债能力以及经营状况。具体可从投资和经营两个方面的现金流量着手,如某公司在2011.10.1-2012.10.1期间因经营活动而生成的现金流量净额中,虽然每期数额较大,但其他应付款和应收款也较大,对此我们无从判断是否存在资金操控现金流情况,故应予以深入了解,同时其未分配利润金额较大,但每期拟分配现金股利却为0,可见其利润存在嫌疑。
四是分析利润类科目;此时需要就目标公司的主营业务收入和销售增长率、毛利润等进行分析,以此掌握公司整体获利水平、主营业务的竞争能力以及公司成长性等,可为选择短期或长期股票投资提供参考信息。
此外财务指标市倍率,可以对股票潜力做出重要分析,市盈率可为找准投资时机提供有力指导,PEC可在一定程度上避免股票投资风险,因此投资者可根据实际需要加以分析。
3.善于合理评估股票价值
能否合理评估股票价值,对于投资者进行股票投资尤为关键,此时可基于财务分析,利用科学工具和方法加以评估,如相对价值法,即 ,其中 和 分别表示目标公司价值和财务变量, 和 分别表示可比公司价值和财务变量;账面价值法,即账面价值+溢价=公司价值,此时需要借助大量的原始资产负债表信息;O-F模型,主要是由账面价值中净资产和将来剩余收益的贴现值分析企业价值,此时需要的是损益表和资产负债表;经济增加值法,即税后净利润-资本投入 资金成本=EVA,其需要准确的损益表财务信息;此外现金流量折现模型,及其权益和自由现金流、剩余收益、股利贴现、调整后现值五种变形模型通常以财务分析为基础为评估股值、投资决策提供重要信息。
其实评估股票价值的关键在于预测盈余,因为有时投资者不能正确理解现金盈余和应计盈余对未来收益的影响,容易因此引发投资风险,故可利用本期现金盈余 0.855+本期应计盈余 0.765=下期盈余测试值选择股票;同时针对预测盈余中遇到的均值回转,建议投资者尽量谨慎评估股票价值,以免出现企业价值高估的情况;此外针对企业发展周期问题,即公司在成长时期、成熟时期、衰退时期的经营状况与其未来盈余关系密切,此时投资者可从经营、筹资、投资三大现金流关系着手进行系统分析和预测。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市场风险与日俱增的背景之下,如何做好股票投资显然已经成为投资者亟待解决的首要问题,而这必然离不开财务分析,因为只有系统而全面的了解目标公司的经营状况和发展前景,才能获取其真正价值,做出正确的决策,进而减少风险和损失,而且随着投资理念和决策方法的不断进步和完善,财务分析会逐渐成为股票投资者的金科玉律。
参考文献:
[1]吕琳琳.基于财务分析的股票投资策略研究.新会计.2012(12).
[2]彭缅良.试析如何做好股票投资的财务分析.金融与经济.2010(06).
[3]付真理.股票投资与财务分析简议――以对飞马国际2010年财报的分析为例.中国集体经济.2012(25).
悬念之一:准备期有多长
《关于保险资金股票投资有关问题的通知》提出,保险公司应当根据产险、寿险资金的特性制定股票投资策略方案,并向中国保监会提出股票投资业务申请。此外,按照程序还需要确定托管人、建立投资账户、申请投资席位,除了这些必要的程序问题外,各机构还分别要进行调研、决策、执行等。不过考虑到保险资金入市属于预料之中,所以节前已经有多家保险公司向保监会提出了直接投资股票市场的申请,这些保险公司已经为资金直接入市做了很长时间的充足准备,甚至托管人等各方面事宜也已经准备妥当,所以只要监管部门审批通过,保险资金入场操作也不会让人们等待过久。以上这些因素,都注定保险资金不可能呈现蜂拥入市的态势,因此其作用势必也会缓慢释放。
悬念之二:监管者的角色如何转变
《中国保监会关于保险资金股票投资有关问题的通知》是由保监会单独签发的文件,涉及整个保险资金投资资本市场的关键问题和具体操作细则。从这一点可以看出,保监会主要担当着保险资金证券投资监管者的角色。
在监管程序上,事前需要保险公司向中国保监会提出股票投资业务申请;投资过程中如保险机构投资者股票资产市场价值发生大幅波动,亏损超过本公司股票投资成本10%的,或者盈利超过本公司股票投资成本20%的,应当于3日内向中国保监会报送《股票投资风险控制报告》;此外在投资比例上也有严格限制。再加上保险资金需要开设新的股票投资证券账户和银行账户,办理专用席位和资产托管,市场完全可以期待保监会严格监控下的保险资金将会成为立足于长期、稳健投资的机构投资者。
悬念之三:如何适应分散投资要求
保险公司股票投资的余额不得超过上年末总资产扣除投资连结保险产品资产和万能保险产品资产后的5%;投资同一家上市公司流通股的成本余额不得超过本公司可投资股票资产的5%;投资同一上市公司流通股的数量不得超过该上市公司流通股本的10%;投资流通股本低于1亿股上市公司的成本余额,不得超过本公司可投资股票资产(含投资连结、万能寿险产品)的20%等等规定,都要求保险公司尽可能的进行稳健、分散投资。在这些投资比例上限的约定下,保险资金将不得不成为地道的“分散投资者”。
悬念之四:庞大的蛋糕如何瓜分
截至去年底保险资金总额约1.1万亿元。根据规定直接入市的比例可由小到大逐步提高,目前是不超过上年末总资产规模的5%,因此可测算出目前保险资金直接入市的规模将为550亿元左右。加上此前允许投资基金还有15%的额度,因此近阶段理论上可以进入股市的保险资金最多可达到2200亿元。
这2200亿元,550亿可以直接投资股市;另外的1650亿元,可以通过投资基金间接投资股市。但是实际上,受制于连续多年低迷的熊市,1650亿元的可间接投资于股市的保险资金额度远远没有充分使用,以此类推,550亿元直接投资资金有多少能够积极入市,也是一个悬念。不过,我们至少可以认为,保险资金直接入市,并没有大量切小基金本来拥有的“蛋糕”。
悬念之五:保险资金能否抄到大底
如果对保险资金这种长线资金本身的短线作用冀望过深,则是一种误解。以往曾经出现过风闻社保基金、保险资金入市而暴涨的情况,但是那主要是其他资金借题发挥的结果。现在市场各路活跃资金都已经被熊市重创,自然难以掀起大的波浪了。
就市场本身看,尽管指数已经大幅度下跌,不过仍存在系统性风险。在这种局面下,保险资金马上入市就能够抄到底部的说法,还是过于简单化了。
悬念之六:会否重蹈社保基金覆辙
社保基金进入股市数年收效甚微。社保基金入市初期公开的持仓情况都是配股、增发的筹码,和当初瑞银大张旗鼓买进A股相比,社保基金小心翼翼的投资思路显得太小家子气,缺少必胜的气势。社保基金买进亚泰集团、参与新潮实业、民丰特纸等的增发,很明显是消极保守性的策略,与社保基金的背景和身份不符,就算是投资蓝筹股,中石化表演的一出“捉放曹”,也很有戏剧性。
保险资金此番入市,采取了和社保基金完全不同的模式,而且是在多年来的绝对指数低位区,但愿其一改社保基金的颓势,能够为“国”字头机构,打出一片新天地。
悬念之七:哪里将是主战场
《通知》后,其中关于保险机构申购新股不设申购上限的规定被特别注意。仅凭这个条款,就可以看出一级市场对这些长线资金的巨大吸引力。对于保险资金等长线资金而言,还有一个新的投资渠道,那就是推出不久、如今似停又似未停的非流通股市场。至少在目前的局面下,保险资金追求长期的、稳定的利润,对风险的厌恶程度超过基金公司,就决定了一、二级市场、非流通股市场三足鼎立。
悬念之八:如何改变机构博弈现状
①与其他基金相比,股票基金的投资对象具有多样性,投资目的也具有多样性。
②与投资者直接投资于股票市场相比,股票基金具有分散风险。费用较低等特点。对一般投资者而言,个人资本毕竟是有限的,难以通过分散投资种类而降低投资风险。但若投资于股票基金,投资者不仅可以分享各类股票的收益,而且已可以通过投资于股票基金而将风险分散于各类股票上,大大降低了投资风险。此外,投资者投资了股票基金,还可以享受基金大额投资在成本上的相对优势,降低投资成本,提高投资效益,获得规模效益的好处。
③从资产流动性来看,股票基金具有流动性强、变现性高的特点。股票基金的投资对象是流动性极好的股票,基金资产质量高、变现容易。
股票市场通常被称为经济发展的晴雨表,简而言之,股票市场会反映市场对GDP增长的预期,高速GDP增长应当带来较高的股票市场投资回报。但中国的股票市场却不遵从此规律:高GDP增长并没有带来股市牛市,这造成长期以来广大投资者对中国股市的连连抱怨。本文试图探索经济增长与股票投资回报之间的联系,从经济学理论和经验数据验证得出结论:中国股市与经济增长的表面背离有其合理性。
本文中,选择了一个包括发达国家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经济体的样本,试图寻找高GDP增长与股票市场回报率之间的相关性。发达国家经济体的样本包括:美国、比利时、奥地利、荷兰、斯威士兰、德国、法国、英国、加拿大、日本、新加坡、澳大利亚、新西兰、香港特别行政区、韩国;发展中国家经济体的样本包括:巴西、墨西哥、智利、阿根廷、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
所有的GDP和通货膨胀率相关数据都来自世界银行数据库,所有的股票指数数据都来源于雅虎财经的有效采集。
因为部分数据采集过程中发现难以获得或数据库本身有所缺失,所以在这篇文章中所有的GDP和股票指数的数据都按照年份匹配统一的方式列举展示。例如,世界银行显示可采集的比利时GDP数据是从1984―2013年,但雅虎财经显示的比利时股票市场有关指数的可采集数据是从1991―2013年,因此处于对数据来源的时间序列匹配性考虑,文章只选择1991―2013年期间比利时的GDP和股票市场有关指数的数据作为样本进行分析比较。
二、计算方式
本文中,对以上样本内国家的平均GDP增长率、人均单位GDP增长率、平均通货膨胀率、股票投资回报率(基于各国的主要股票指数数据)的计算均依据几何平均公式计算其平均值。
股票投资回报率:
假设沪深300指数在2005年4月29日为1000点作为统计基准数据,沪深300指数在2014年7月22日为2192.70点作为统计区间末端数据,得出中国股票市场的几何平均年回报率如下所示:
2192.7=1000*(1+r)number of years
Number of years(年数)=天数(2014/7/22-2005/4/29)/365,即:
通过以上公式计算所得的平均年回报率为名义年回报率。对于股票市场投资者而言重要的是购买力的提升而不是货币数量单位的增加。因此,通货膨胀的因素必须从上述名义年回报率中剔除以确保计算真实投资者年均回报率的有效性。GDP的增长率本省已经剔除了通货膨胀率,因此不需要再做调整。在少数几个国家无法从世界银行数据库中获得所需的通货膨胀率数据时,本文采用GDP平减指数(GDP deflator)作为测量标准,如下:
实际股票投资回报率=名义股票投资回报率-平均通货膨胀率
本文的调研结果将以下列图表配合文字说明的方式呈现:
首先,我们来观察股票投资回报与GDP增长的关系。表1为所选样本经济体中真实平均股票投资回报率和GDP平均增长率之。相比于发达国家样本,发展中国家样本体现出更高的GDP平均增长率但其股票市场投资回报率缺较低。表1的最后一栏是GDP增长率与股票投资回报率的负相关性,两者相关性为负,相关系数几乎达到-0.1,这一现象可能与发展中国家低投资回报率有关。因为在工业化过程中,这些国家往往投入大量人力物力,以高投资、高消耗的经济粗放型投入模式刺激GDP的增长,显然,在这般低层次的粗放型经济增长驱动模式下,股票市场的回报率必然遭到削弱,同理,在宏观上,资本的效率更低、回报更少、消耗更大。另一个原因是新兴快速发展的市场通常都会在初始阶段创造令人惊讶的经济增长与红利,据此,这些市场或地区的投资者往往会过于乐观的估计当时的经济形势而过度投资,因而造成最终的结果并不符合经济发展预期的设想,资本回报过低,股票市场投资回报率也受到负面影响。
另一方面,图1清楚显示GDP增速低的国家的投资回报率不一定低。例如,加拿大较高的GDP增长率仅伴随着几乎为0的股票市场投资回报率。巴西的股票市场投资回报率表现最为惨淡(在通过之前列示的公式中调整了通货膨胀率的计算后的的数据),尽管其GDP增长率却在整体样本中位居中游。
其次,我们在观察人均GDP增长与股票市场投资回报率的关系。GDP自身的高速增长、更低的人口出生率或者二者的复合叠加效应皆有可能带来较高的人均GDP增长率。发展中国家明显拥有更高的人均GDP增长率但是伴随着较低的股票市场投资回报率。通过相关性检测得出,人均GDP增长率与真实股票市场投资回报率的负相关性系数近乎于-0.05。
图2更加清晰地显示了人均GDP增长率与真实股票市场投资回报率之间的负相关性。样本中的韩国有着最高的人均GDP增长率,但该国的股票投资回报率却为负数。另一方面,新西兰只有1%的人均GDP增长率,但其股票市场的投资回报率却达6.5%。
三、结论
根据新古典主义经济学的增长模型理论,GDP增长与股票市场投资回报没有必然的正相关。本文的经验数据分析支持GDP增长并不会造成股票市场投资回报率相应的提高这一结论。发展中国家以高投入、高能耗的粗放型经济驱动模式刺激GDP的增长,在缺乏科技进步和劳动生产率提高的情况下,更多的粗放式投入只会更加折损资本市场的效率,降低投资者的投资回报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