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师生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论文关键词:新课程理念班级管理效能班主任角色转变
在传统教育背景下,班主任是学科知识的灌输者和班级秩序的维护者人们普遍认为,优秀的班主任应该具有无私奉献的精神,“蜡炬成灰泪始千”是他们“红烛精神”的真实写照。然而.随着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对班主任角色应该有新的定位。笔者在班主任工作中尝试运用新的教育理念进行有效管理,并结合自身的探索、反思,总结出班主任在新课程背景下班级管理过程中应该做到以下六个方面的角色转变。
一、变“以班主任为中心”为“以学生为主体”
传统的班级管理往往以班主任的思路为中心,强迫学生遵守纪律、听话,忽视了学生的需求、情感、体验和多方面的和谐发展,以致常常对学生的做法看不惯或难以理解。“以人为本,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理念的核心和灵魂。班主任不能再把学生看作是消极被动的听话“机器”,而应该把学生看作是期待点燃的“火把”.是拥有巨大创造力的班级建构者。在班级管理过程中,学生是发展的主体,发展的本能来自内部,发展是主体的主动行为。班主任是通过营造发展环境来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其直接的工作目标是促使班集体尽快地形成和尽好地发展。学生的发展。是学生作为成长中的主体,在教师、同学与社会的影响下,自己主动选择、体验、尝试、修正的变化过程;是学生作为学习主体走向成熟,走向自觉,学会正确对待自己,正确对待他人,正确对待社会与自然的成长过程;也是主体意识和主体能力形成与发展的过程。所以,发展是主体的主动行为.是主体积极的变化过程和结果.发展就意味着进步。班主任应尽量营造民主氛围,引导学生开展班级诊断研究性建设;启发学生随时提出疑问,并对提问的学生给予鼓励和表扬:采取多种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多方面的发展。这样,学生在班集体建设中就能够体会到思考的快乐,逐步成为班集体的主人,变“你要管我”为“我要管我”。
二、变“师道尊严”为“平等合作”
要实施“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管理模式,就必须建立民主、平等、和谐、合作、相互尊重的新型师生关系。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学生在课外从多种媒体获取的信息或知识比过去丰富得多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会“经常有惊喜”.也可能“有时被难住”.但不要觉得被学生“难住”很没面子.有失“尊严”。如果对于这类情况处理欠妥,师生关系就会受到影响,学生学习积极性也会受到打击,从而不利于教育和管理。虽然教师的职业是神圣的,但教师不是万事皆知的。对此班主任要直面现实,与学生共同快乐地获取知识和才能。班主任将越来越成为一个顾问,一个交换意见的参与者,一个班集体活动的合作者。一个帮助学生发现矛盾论点而不是拿出现成真理的人。班主任必须集中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从事那些有实效的和有创造性的活动:启发、引导、点拨、暗示、理解、尊重、赞赏、帮助、反思和合作,与学生达到互相影响、讨论、激励、了解和鼓舞。班主任只有鼓励学生与自己一道主动投入对问题的探索中,才能真正做到师生相长,这样的关系才是共同学习、共同探讨、教学相长、共同成长的师生关系。这种“我一你”式平等交往的生活关系。使班主任与学生的心灵彼此敞开,彼此接纳,心理距离拉近,使学生获得了平等、尊重、信任、友善、理解等积极的生活体验和生活态度。长期坚持下去,必将使学生形成与社会、与他人积极的交往关系,从而影响其一生
三、变“班主任一言堂”为“学生主动参与”
传统的班主任一张嘴自顾自地讲整整一小时的现象并不罕见。对于学校校纪校规要求的内容。班主任在有限的教育管理时间内,未及时找到更好的事例说明,只好实行“教条主义”,学生也只好囫囵吞枣。“满堂灌”、“一言堂”的教育模式,扼杀了班级教育管理的生机和活力。导致学生不去面对现实思考未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明显缺失,更谈不上发现和创新了。而不少班主任虽然找到材料分析论证,但材料过于复杂,难以让学生理解:或者材料与学生的现实生活距离较远,学生并不感兴趣。面对新课程,班主任应该在教育管理理念上作一些转变,实行开拓主义,即根据班级管理目标的要求,引导学生自己去寻找事例或资料,去体验,去发现,去分析,去感悟学校和班主任的良苦用心和校纪班规的合理性。要努力寻找贴近学生、贴近思想、贴近实际、贴近生活的案例进行分析挖掘,让学生体验、感悟和升华。在这个过程中。作为参与者,班主任要从居高临下的权威走向平等对话中的首席,通过寓情于形、寓理于情的师生合作探究,与学生共同进行演练.相互交流心得.一起进入情感体验等平等的对话形式.引发学生的自主精神,使他们在自由自在的班级活动中实现自己,找到自我的价值。学生通过参与管理和探索,学会思考、理解和应用科学的思维方法,逐步成为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服务的班集体主人。
四、变“单纯经验型”为“学习探索型”
传统班主任依照学校管理学生的要求,单纯地控制管理学生,往往会在管理中“照本宣科”。新课程要求教师变“教教材”为“用教材教”。这种视角要求班主任以学校管理要求为依据,变“单纯的经验型”为“学习探索型”。班主任首先应该是一名学习者,“教育者先受教育”永远是一条客观真理。在新课程背景下,强调班主任作为学习者的角色观念。让班主任通过学习来掌握知识经验和具备自我学习、自我更新和自我发展的方法与能力,是十分重要的。学生教育管理中更佳的方式是引导学生从熟悉的事例或生活体验出发,去体验和感悟。在实践活动中发展认知能力,关注现实中存在的问题,并加以分析和解决。以往,很多班主任认为只凭自己多年的工作经验.似乎就可以管理好班级。如今,班主任必须涉猎多方面的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将这些“营养”运用于管理中,运用学生熟悉的知识分析问题,使教育更加生动、丰富、新颖;同时密切关注现代社会中的大量经济现象及热点问题.将认识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有利于学生理解、认识社会。养成留意生活的习惯,愿意去分析发生在身边的事情。班主任经常对自己的教育思想和管理方式进行反思、研究和改进,不但有利于发现自身在教育和管理上存在的问题,而且有助于提升自身的综合教育能力,在学生心目中树立威信,形成强大的感召力、向心力和凝聚力,对班级管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学生通过持续的学习、研究和提高可以实现个人生命的需要和价值。五、变“家长保姆式”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在传统教育中,班主任是“家长”、“保姆”,对学生的学习及日常生活细节实行紧盯不舍的战术。这种管理方式,不但容易引起学生的反感,而且容易导致学生生成依赖性,抑制学生的创造性。在新课程背景下。班主任不仅仅要“管住学生”.更重要的是发现学生的潜能,发展学生的能力,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探索在班级管理中如何实现多元教育目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此.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的职责主要是构建一个完善的班级组织,选举合适的班团干部,分工授权,引导学生自主参与管理,形成一个“人人有事管,事事有人管”的协调发展新格局,从而使自己从日常琐碎的工作中解脱出来,赢得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思考班级的整体发展。同时,根据学生的自律能力正处于一个可塑阶段的特点.班主任作为促进者,要通过积极的、热心的指导来培养学生遵守纪律、与他人友好相处的合作精神,通过让学生不断地观察和实际操作来提高其自我管理和独立生活的能力.为将来顺利踏入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
六、变“结果性评价”为“过程性评价”
传统的评价,学生是被评价者,班主任作为
[论文摘要]新课程改革的教育理念要求双向交互、互惠和谐的师生关系,课堂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组织和促进学习,使教学成为师生平等交流、共同体验与创造的过程,发掘学生的能动性和创造性。
[论文关键词]师生关系学习的主人学习的引导者学习共同体
传统的教育价值观以及课程与教学的背离导致教师的工具性,教师要利用特定的权威(教师的年龄、知识、阅历优势及社会和学校赋予的特殊地位决定的)来控制学生。雅斯贝尔斯指出,控制是针对自然与人而言的,其方法是主客体在完全疏离的情况下,将我(主体)的意志强加于他人身上,使一些人强行压制另一些人。控制固守着人与人心灵无交流的隔绝状态的距离,并以被控制者个性泯灭为代价。教师对学生的控制形成了权威性的师生关系,诚如《学会生存》中的描述:“我们应该从根本上重新评价师生关系这个传统教育大厦的基石,特别是当师生关系变成了一种统治者和被统治者的关系的时候。这种统治与被统治的关系,由于一方在年龄、知识和无上权威等方面的有利条件和另一方的低下和顺从的地位而变得根深蒂固了。”在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是课堂教学的“表演者”或“主角”,他们拥有课堂的话语权,教学过程更多的是教师的“独自”灌输知识而非师生的“对话”,教学变成“专制”。学生是知识的储存器或寄存者而非思考者、体验者,主体性体验的缺失使学生疏离了真实的体验。这种以“教师为主体”的课堂教学必然抑制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能动性和创造性,造成教育与人的发展的“异化”。新课程改革给我们带来了全新的教育观念。课堂是进行教学的主要场所。那么,什么样的课堂师生关系才符合新课程理念呢?
一、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人
新课程标准第一次明确提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这是实质性的变革。现代科学研究证明,人的天赋有各种各样的因素,最重要的任务是发现自己的最佳天赋,并使它得到充分的发展。教师要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使每一个学生的天赋都得到充分的发展。课堂教学应该是促进学生发展的过程,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要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成为学习的主人,必须重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很多教育家都很重视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孔子就提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他把“好…‘乐”这些情意因素看作高于“知”这一智力因素。两千多年后,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又从自己丰富的教学经验出发,认为“学生有了兴味就肯用全副精神去做事,学与乐不可分”。赫尔巴特学派甚至将兴趣视为教育过程必须借助的“保险丝”。他们都认为“好学”对教育非常重要。人的学习活动过程如果是一个操作系统,那么情意活动(兴趣)就是一个激发、调节、维修保养系统。没有激发或调节不当或缺乏维修保养,操作系统都容易发生障碍。所以,在教学中重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得到全面发展的重要机制。
长久以来,教师在教学中一直本着“向学生传授知识”的观念,在课堂上过于繁琐地分析,自始至终是教师唱主角,学生的学习状态如何,较少得到关注。新课程改革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和发展的主人。教师要改“讲学”为“导学”,课堂上放手让学生大胆探究、自主学习,要让学生经历由不知到知的过程,由不会到会的过程,由不能到能的过程。给学生充分的自学时间、提问时间、讨论交流时间和实践训练时间;在课堂上遇到难度较深的问题时,让学生去探究解决;增加课堂上学生参与分组讨论、全班交流、充分表达和展示自己的机会,把学习的主动权真正还给学生,促进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发展。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课堂教学要让学生经历学习过程,体验学习方法,在过程中领悟和体验,在学法中提高和发展。布鲁纳认为,教学过程就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发现的过程,要求学生利用所给定的材料,主动地进行学习,强调要自我思考和探索事物,而不应消极地去接受知识。
二、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促进者
教育的目的在于促进学生的学习,以期促进学生的发展。“桶论”强调教师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首先要有一桶水,这使人想到“灌输”的形象。似乎教师的作用就是要给学生“灌”知识,而且这种灌采取的是从上往下倒的姿势,教师的桶和学生的碗里装的都是水,教师倒给学生的知识没有经过学生本人的处理。“桶论”反映的是一种应试教育模式,学生被当成被动的容器,被教师注入知识,然后在考试的时候原样倒出来。其实学生就是一眼泉,而教师就是引导发掘泉水的人,使泉水喷涌而出,永不停息。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从“倒水人”变成挖泉人,从知识的灌输者转换为学习的引导者,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引导学生在发现与探究中学习知识,引导学生学会学习。教师如何迈出这重要的一步呢?
反思以往的课堂教学,主要弊病之一就在于教师灌输的太多,将课文进行“支离破碎”、“碎尸万段”的分析,术语、概念灌得多,感悟、体验被忽视。事实上,老师灌过不等于学生学会,学生学会不等于学生会学,而“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要求我们的教学要达到“学生会学”的境界。教师要尽量改变“讲学者”的角色,尽量做到“四不讲”:其一,支离破碎的“分析”不讲;其二,学生已懂的不讲;其三,学生能讲的不讲;其四,学生听不明白的不讲。那么,教师在课堂上可以讲授什么呢?第一,不是照搬教参,而是有自己研究的心得体会、感悟发现。第二,能为学生开启心窗,要能讲得学生感兴趣,讲得学生记得住,讲得学生开眼界。第三,必须是传授程序性的知识,而不是陈述性的知识,所谓“程序性的知识”,就是教会学生如何去做,如何去运用,换言之,就是教他以规律、方法,授之以“渔”。
总之,新课程理念要求教师要从“繁琐分析”走向“导学、导悟”,教师要从过去不停地讲解分析逐步走向引导学生自学、探究问题,组织学生合作解决问题,让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课堂教学是教师与学生平等交流、共同体验与创作的过程
从信息论的角度看,课堂教学是由师生共同组成的一个信息传递的动态过程。由于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不同,存在以下四种主要的信息交流方式:以讲授为主的单向交流方式。教师施教,学生受教。以对话为主的双向交流方式。一般在课堂上表现为教师问,学生答。以讨论为主的多向交流方式。一般在课堂上表现为小组讨论,大组交流。以探究、研讨为主的综合交流方式。一般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质疑,师生共同讨论、研究。
最优化的教学过程必定是信息量流通的最佳渠道(过程),因此后两种交流方式优于前两种方式,尤其是第四种更有助于学生的发展。这种交流方式的好处在于:第一,把学生个体的自我思考、学生间地横向交流与师生间地纵向交流及时地加以沟通与联系,形成了多层次、多通道、多方位的纵横交错的信息交流网络。第二,能使学生通过合作学习互相启发、互相帮助,对不同智力水平、认知结构、思维方式、认知风格的学生实现互补,达到共同提高。第三,能确保学生的思维在学习过程中始终处于积极、活跃、主动的状态,使课堂教学成为一系列学生主体活动的展开与整合过程。
现代教学论也认为教学的实质是师生的交往,教学过程不是单一的、线性的、由上而下的传递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克林伯格(Klingberg,L)强调,教学要求形成人的“交互主体性学习能力”及其他一切素质。美国学者波依尔(Boyer,E.L)认为,学校应当是教师和学生这两类主体“交互作用”形成的“学习共同体”。学生“交互主体性学习能力”的获得及“学习共同体”的形成依赖于平等、互动的师生关系。
根据后现代课程观,传统线性的、序列性的、易于量化的秩序,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将变得更加开放。这种秩序的形成将使师生关系发生巨大的变化,传统的有知识的教师教导无知的学生,更多地体现为一群个体在共同探究的过程中相互影响。师生关系是对话交往的关系,是双向和交互作用的,是互惠式的,而不仅仅是单向的;是一种平等的、和谐的、互动的共同发展的关系。教师在这种师生关系中必须调整自己的角色。教师不再是中心,也不是“辅助者”,而是与学生一道的共同参与者。教师一改传统的“居高临下”“先知先觉”的权威者的角色,转而以与学生平等融洽的交流者的角色参与课堂讨论,师生成为一个民主、平等、和谐的“学习共同体”,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
[关键词]科学素质;科学意识;科学精神;科学行为
一、问题提出
科学素质是现代公民必备的一种基本素质,是人文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由各种层面对科学的认识组成。在本项研究中,科学素质是在生理素质基础上,在科学环境和科学教育的作用下,通过个体主动认识和实践,所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与个体的学习、科研和生活实践密切相关的、相对稳定的心理品质的综合表现,主要包括科学意识、科学精神、科学行为和科学知识几个方面。
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都很强调科学素质对人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世界各国特别是许多发达国家对培养人的科学素质都给予高度的重视。中国科协借鉴国际通用的测试公众科学素养的指标体系和方法,从1992年开始,先后五次对中国公众科学素养进行调查,尽管公众的科学素质在逐步增长,但是发展不平衡,且与发达国家差距很大,公民的科学素质整体水平不高。当前,有研究者对教师和学生的科学素质进行了一定的调查和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师生科学素质水平不容乐观。
全面的素质教育首先要求教师具有全面的素质。素质教育的过程实际上是教师的全面素质转化为学生的全面素质的过程,教师科学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生的科学素质。加强和提高教师和学生的科学素质非常重要,是提高我国公众科学素质、赶上发达国家水平的前提。人力资源开发在西部大开发中具有基础性、决定性的战略地位,提高西部公民的科学素质是开发人力资源的前提。因此,提高西部师生科学素质显得尤为重要。
要培养和提高西部师生的科学素质,首先要对西部师生的科学素质现状有一个明确的了解。本研究立足于中国公民人文素质调查,弥补了以往这方面研究的不足,从科学意识、科学精神、科学知识和科学行为四个方面对西部六个省市不同阶段的教师和学生群体进行分析和比较,以全面了解西部师生的科学素质现状,从而有效提高师生的科学素质。
二、研究方法
1.研究对象
本调查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从西南地区六个省市(广西、四川、贵州、云南、重庆、)抽取学生和教师共计2440名进行调查,具体抽样情况见表1。
2.研究工具
本项研究的数据均源于西南地区“公民人文素质”数据库。采用项目组编制的(中国公民人文素质调查问卷),该问卷共有六个一级维度:道德素质、法律素质、文化素质、科学素质、审美素质、环保素质,每个一级维度下面又有三个二级维度,即意识、知识、行为。题目共分为两类:一类是正误题,对每一个选项,答对得1分,答错得-1分,不答得0分;另一类是趋势题,对于每一个选项,选择记1分,不选记0分。每份问卷都统一编号,然后按照统一标准对资料进行审核、编码并输入计算机,结果用SPSS11.0进行统计。
三、结果与分析
1.不同阶段学生科学素质的发展
图1和图2显示,在科学精神上,所有学生选择欣赏、追求、捍卫科学真理这三项的比例都比较高,中学生分别为76..0%、59.0%和42.0%,大学生分别为78.096、46.0%和38.0%,研究生分别为79.0%、58.0%和43.0%;而选择兴趣不大、反感和不清楚三项的比例都比较低,中学生分别为12.0%、5.0%和5.0%,大学生分别为18.0%、2.0%和5.0%,研究生分别为15.0%、4.0%和5.0%。在科学行为上,选择善于发现问题的比例最高,大学生为64.0%,要高于研究生(56.0%)和中学生(59.0%),在善于发现问题原因、提出问题解决办法和解决问题上,大学生分别为40.0%、40.00,6和32.0%,而中学生分别为46.0%、41.0%和39.0%,研究生分别为44.0%、43.096和34.0%,三者选择很少遇到问题的比例相对较低,均不高于25.0%,中学生最低,为16.0%。
对不同阶段学生科学素质的各个部分进行比较和差异检验,结果见表2。大学生的科学知识水平显著高于中学生和研究生(P<0.05),科学意识随着学历的增高而逐渐增强,不同阶段学生差异不显著。在科学精神上,在对科学缺乏认识一项上,研究生显著低于中学生和大学生(PC0.05)。在追求科学真理上,研究生显著高于大学生(PC0.01);大学生更倾向于对科学的兴趣不大和有机会才会学习科学知识,且均与中学生差异极显著(PC0.01)。在有机会学习上,大学生与研究生的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PC0.01);中学生更倾向于反感科学和追求真理,且与大学生差异显著(P<0.01)。在科学行为上,大学生更善于发现问题,且与研究生差异显著(P<0.05);中学生更善于解决问题,且与大学生差异显著(PC0.05);大学生和研究生很少遇到问题,显著低于中学生(P<0.05)。
2.不同层次教师科学素质的发展
图3和图4表明,在科学精神的各项上,幼儿教师选择欣赏真理、有机会才学和捍卫真理的比例较高,依次为77.096、70.0%和53.0%,中小学和高校教师选择欣赏、追求真理和有机会才学的比例较高,小学教师依次为68.0%、48.0%和43.0%,中学教师依次为了3.0%、50.0%和44.0%,高校教师依次为75.0%、55.0%和38.0%;而选择反感科学和对科学不清楚的教师的比例最低,幼儿教师分别为2.0%和4.0%,小学教师分别为6.0%和4.0%,中学教师依次为3.0%和6.0%,高校教师依次为3.0%和5.0%。
在科学行为上,所有教师选择很少遇到问题的比例都低于其他几个项目,均低于30.0%,且在科学行为的不同方面表现出差异性,幼儿教师选择善于发现问题(54.0%)和问题原因(55.0%)的比例较高,中小学教师选择善于解决问题的比例较高,分别为49.9%和52.0%,高校教师选择发现问题和提出解决办法的比例较高,依次为55.0%和49.0%。
对于从事不同教学阶段的教师进行科学素质各个方面的比较和差异的检验,结果见表3。幼儿园教师的科学意识显著高于中小学教师和高校教师(P<0.001),幼儿教师和高校教师的科学知识显著高于中小学教师(P<0.001)o在科学精神上,幼儿教师在追求科学真理上低于中小学和高校教师,而在有机会才学习上要高于后三者,在缺乏认识上低于中小学教师,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P<0.05);小学教师更倾向于反感科学,且与中学和高校教师差异显著(P3.教师与学生科学素质的比较
对教师和学生科学素质四个方面的各个项目进行比较和差异的检验,结果见表4。可以看出,在科学意识和科学知识上,教师的平均分低于学生的平均分,且在科学知识上,二者的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P<0.001),学生的科学知识水平要显著高于教师。
在科学精神的各个项目上,教师和学生选择最多的三项是欣赏、追求和捍卫科学真理,选择反感科学和不清楚的最少。通过差异的检验可以看出,学生更倾向于选择欣赏、追求、捍卫科学真理,且在欣赏科学真理上与教师差异极显著(P<0.001),教师更倾向于选择对科学兴趣不大、反感科学、对科学缺乏认识、有机会才学等,且在缺乏对科学的学习和认识方面与学生有显著的差异(P<0.05)。
在科学行为的各个项目上,可以看出,教师和学生选择很少遇到问题的要低于其他三项。学生更倾向于选择善于发现问题和问题的原因,且与教师差异极显著(P<0.01),而在提出解决问题办法和善于解决问题上,教师显著高于学生,且在善于解决问题上,二者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P<0.001)。这表明,学生的科学意识和科学知识要高于教师,除了解决问题方面教师强于学生外,科学精神和科学行为的其他积极方面学生要强于教师。
4.教师和学生科学精神与科学行为各项之间的相关性
对师生的科学精神和科学行为各项成绩求相关,结果见表5。欣赏科学真理的精神与善于发现问题、善于提出解决问题办法间有极显著的正相关(P<0.001),追求科学真理与善于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间有显著的正相关(P<0.05),捍卫科学真理与善于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间有极显著的正相关(P<0.001),这三项均与很少遇到问题有极显著的负相关(P<0.001)。兴趣不大、反感科学、有机会才会学习、对科学缺乏认识和学习与很少遇到问题间有显著的正相关(P<0.05),而与善于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之间有显著的负相关(P<0.05)。
四、讨论与对策
1.讨论
(1)师生科学素质发展的不均衡性。调查结果表明,不同教师和学生科学素质整体水平比较高,但是其发展既有一致性又有不均衡性。相比较之下,中学生反感科学的较多,但是善于思
从事不同教学阶段教师的科学素质整体水平比较高,但是也具有很大的不均衡性。幼儿教师的科学意识和科学知识要高于中小学教师,欣赏和捍卫真理的精神高于其他三类教师,但是追求科学真理的精神要低于他们,诸如反感科学、对科学缺乏认识等消极方面要低于其他三类教师,更多的幼儿教师有机会才会学习科学知识,幼儿教师更善于发现问题,却不善于思考和解决问题。小学教师的科学精神相对较低,更多地反感科学,对科学缺乏认识和兴趣,他们不善于发现问题。中学教师的科学精神和兴趣要高于小学教师,善于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高校教师的科学意识、科学知识、科学精神、科学兴趣要高于中小学教师,更善于发现问题和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要低于中小学教师。
这可能主要与当前中小学的新课程改革有关。新课程改革提倡创新、实践和人文。因此,在解决问题的能力上,中小学教师要高于高校和幼儿教师,中学生要高于大学生和研究生。但是在实施的过程中却存在着一些误区,弱化了科学的教育,使得中小学教师的科学意识、科学知识、科学精神和科学兴趣都低于高校教师和幼儿园教师,中学生低于大学生和研究生。现在的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往往与科学对立起来,认为只学习科学知识就不能实现创新教育的目的。创新是在遵循一定的规范的基础之上表现出来的新异性,是以一定的科学知识为基础的。科学不仅使学生的思维更健康,而且使他们更富于理性。科学的教学鼓励学生的创新精神,使他们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能够善于发现和认识有意义的新知识、新思想、新事物、新方法,掌握其中蕴含的基本规律,并具备相应的能力,在此基础上创新。因此,要提高教师和学生的科学素质,就要加强科学意识的培养,提高大学生和中小学教师的科学兴趣和对科学的认识,丰富他们的科学知识。
(2)师生科学素质的一致性与差异性。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教师和学生的科学素质具有很高的一致性,他们的科学意识和科学知识水平较高,拥有健康的科学精神和良好的科学行为,善于发现问题,反感科学的比例最低。但是在科学素质的多数项目上,教师低于学生。
这种差异性主要是由于教师和学生的角色定位、对现实和理想的理解不同造成的。学生是学习的主体,面对着升学、就业等压力,需要不断地提高和完善自我,在学习的过程中,其科学意识比较强,了解和接触的科学知识也比较多,善于发现问题,并具有健康积极的科学精神。而教师是传授知识的主体,科学素质教育是其工作的内容。在日常的工作和教学过程中,其教学技能和阅历不断地提高,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高于学生,对于科学知识的理解进一步加深,但是对科学知识的记忆却不够。教师更具有现实性。与学生相比,他们的科学意识和科学精神较低,更倾向于对科学反感、兴趣不大,有机会的时候才会学习。因此,学校和社会要通过各种途径对教师的好奇心、想象力、探究精神加以鼓励和支持,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爱好,充分发挥个体的积极主动性,把对科学的学习和教学转变为一种爱好,提高其欣赏、追求真理和学习科学的精神,进而提高师生整体的科学素质。
(3)师生科学精神和科学行为的一致性。教师与学生科学精神和科学行为各项的相关表明,具有欣赏、追求、捍卫科学真理的教师和学生经常遇到问题,且善于发现问题和思考问题,有良好的科学行为习惯。而对科学兴趣不大甚至反感的、对科学缺乏学习和认识的教师和学生则很少遇到问题,不善于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缺乏良好的科学行为。
这表明,科学精神与科学行为具有很高的一致性,积极的科学精神有助于形成良好的科学行为习惯,反之,良好的科学行为有助于形成健康的科学精神。二者相互促进,相互影响,彼此协同发展。要提高教师和学生的科学素质,首先要把握好二者之间的关系,充分利用相互促进的作用,使他们和谐发展。
2.对策
(1)拓宽科学素质教育领域,培养学生的兴趣和爱好。调查结果表明,师生的科学素质整体比较高,但是发展不平衡,有一部分人对科学缺乏兴趣,有机会才会学习和宜传。科学素质教育不仅是学校的任务,也是整个社会的任务,应该拓宽科学素质教育领域,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培养学生的兴趣和爱好。整个社会应积极行动起来,形成多层次、多方位、多渠道的立体的科学教育体系。
在学校教育中,教师在课程教学过程中要有意识地渗透科学的思想和理念,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探索性的材料,激发学生的探究精神,还可以通过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活动来影响、教育学生,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培养动手动脑能力,激发求知欲,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创新精神。另外,科学环境具有潜在性、非预期性的特点,能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感染和教育。学校要营造良好的校园科学、文化环境,建立良好的校风、学风,培养学生刻苦钻研、求真务实的精神。同时,还要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教育部门和社会要为学校创造必要的条件,形成对科学素质教育有利的舆论导向,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知识。广播、电视、报刊多开设科学文化专栏,充分利用网络、电影、图书等,把科技馆、博物馆、图书馆作为科学教育基地。
(2)加强教师的培训和学习,提高教师的科学素质。教师在科学素质的多数项目上低于学生这一调查结果不容乐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着关键的作用,不仅要传授知识,还要培养学生获取、运用和创造知识的能力。只有高素质的教师,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学生。要实现教育目的,要求学生具备的素质必须要先在教师的身上体现出来。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教师必须具备一定的素质,才能为学生树立榜样。科学素质教育对教师的基本要求是要有健康的心理状态、科学精神、全球观念和民族意识、社会责任感、社会道德感、献身教育的人生价值观。
学习是教师必备的素质之一。通过学习可以掌握一门学科,跟踪一门学科的发展,能够为独立思考提供基础,体现在实际行动中,把学习的精神传递给学生,虚心地接纳别人的特别是自己学生的知识”。教师首先要在教育过程中不断地更新思想和知识,拓宽知识领域,培养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其次,还要加强现代教育技术的学习,不断改进教育方法和手段,以利于培养自身和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另外,学校和社会还要创造各种培训和学习的机会,促进教师的发展和提高。只有不断地加强教师的学习和培训,才能提高他们的科学素质,进而促进学生科学素质的发展。
教师要想真正走进学生的内心,和学生打成一片,应当通过心理疏导与引导,帮助学生扫除心理的困惑,多了解学生、帮助学生,以自己的专业知识、人生阅历以及耐心的方法,扫除学生心中的困惑,让他们满怀积极阳光的心态投入到学习生活之中,让师生之间关系更加密切,也深化了政治教学的思想引领效果。在《让人三尺又何妨》教学中,笔者结合学生思想实际进行引导,让学生明白谦让是一种美德,是中华民族精神文明的传承,谦让既是在尊重别人,也是在提高自我、陶冶自我,这一点虽然在教学中进行了强调,但是仍有学生存在着争强好胜的思想苗头,笔者教学后和存在这些思想的学生进行了谈心,了解了他们内心真实的想法,深入发掘思想的根源、诱因,对学生循循善诱,让他们从思想深处认识到这种思想是错误、片面的,让他们豁然开朗、如释重负。有了这样的心理疏导作为基础,学生才能够真正从内心摒弃争强好斗的心理,才能够有效培养谦让宽容的良好品德。
二、引导正确对待社会思潮,让学生保持良好心态
随着社会的发展,优秀或落后的思潮对学生的思想成长产生了强烈的碰击,如何帮助学生筑牢思想防线,抵制腐朽观念的侵蚀,是广大政治教学所要研究的内容。笔者结合政治教学对学生进行引导,让他们正确认识这些思潮,并保持良好的心态。在《面对诱惑,学会说“不”》教学中,笔者除了结合教材内容补充案例,开展教育引导之外,还引申开去,从当前社会上流行的拜金主义思潮对学生进行启发引导。相当一部分学生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以及一些媒体不负责任的炒作,对金钱至上理念较为推崇。笔者针对学生的这种思想倾向开展了专题讨论活动,以金钱的作用、金钱的实质、人生的价值,以及金钱是否代表一切等不同角度进行分析,让学生明白人生应当有更为高远的追求,人生应当有更加切合自身的定位,金钱并非人生的唯一追求,一个人应当在社会这个集体中体现自己的价值,发挥自己的作用,而一味追求金钱是一种低俗的表现,是一种人生观念歪曲的现实反映。经过这样的引导,学生的内心受到了深刻教育,能够正确对待金钱,正确对待社会上一些不正确的思想观念,有效提高了学生心灵的净化程度,对青春期的学生起到了正面导向作用,让他们内心充满积极向上的追求,以正能量引领学生健康成长。
三、帮助解决各种疑难问题,让学生安心学习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