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创新技术研究范文

创新技术研究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创新技术研究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创新技术研究

第1篇

从建国之初,中国的石油石化工业经过了60多年的风风雨雨,从计划经济到商品经济,再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每一个阶段,石油石化企业不仅满足了国民经济的需求,在丰富的实践当中,听到了锻炼,同时也积累了宝贵的管理经验,提高了管理水平,推动和促进了我国石油产业的发展。目前,我国的石油石化管理水平,同西方发达国家的石油公司相比,还存在着不下的差距,创新能力整体水平比较低,手段方法有限,缺乏群众性,创新的领域较狭窄,并且多数的管理创新活动,仅仅在具有相对经济独立核算的单位和企业中开展,开展和参与创新活动的也主要都是专职的管理人员,而基层的操作人员、技术人员却很少,创新活动的主体比较狭隘,同时管理制度的创新较少,仅仅集中在一些局部的领域,创新形式较少,在创新方法上,独立创新较少,大部分借鉴相关的其他领域的专业技能和知识,这也是当前石油石化企业管理创新的一个新的特点,同时也使得中国石油石化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国际竞争力上受到了较大的影响。

2存在问题和制约因素

由于多年以来受到计划经济的影响,作为国民经济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的石油石化产业却观念陈旧,已经体现出不能适应市场经济飞速发展的要求,所存在问题主要提在内部和外部两个因素的影响。其中内部因素,主要是管理创新受到石油石化企业内部环境的制约,体现在五个方面:①石油石化企业具有高投入、高成本、高风险、高消耗的特征,资源深埋在地下,属于矿藏的采掘范畴,勘探、开发的成功率较低、难度大。②由于石油石化企业的工作场地都处在在野外环境,会受到社会的制约因素;③自然规律和世界经济状况同样会严重制约原油的生产。④企业内部的创新导向制约着管理创新;⑤创造良好的创新氛围是成败的关键。外部因素主要体现:①国家的监督行为与经营者积极性的发挥不能有效的相结合;②企业法人的管理结构需要进一步规范,主要体现在已经进行股份制改造和公司化改造的企业,管理模式的转变不够彻底;③劳动人事制度需要进一步健全,要与市场经济相适应;④没有完全有效的激励机制;⑤管理组织机构需要进一步完善;⑥需正确处理重组后的各个公司之间的关系。

3石油石化企业管理创新途径

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提升企业效益和整体效率,实现管理创新,可以从经营理念、组织结构、技术、管理制度、激励机制、文化等方面着手。

3.1经营理念创新

长期的计划经济时代,对经营理念产生了巨大的惯性影响,使得企业在不自觉的管理行为之中体现出来,这种价值取向以及管理模式已经不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求,必须从新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取向,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经营理念,创新经营理念。

3.2组织机构创新

科学的组织机构与实际管理息息相关,是管理理论、管理规律的产物,是整个企业赖以运行的支撑构架。目前,中国的石油石化集团正在改制和重组,这也是石油石化企业在制度上的一个重要创新过程。

3.3管理制度和管理方式的创新

随着高新技术的不断发展,特别是信息技术的应用,原有的运行规则也在逐渐改变,在企业的改制重组过程中,主业成为股份分公司,其他部分保留原名称,成为续存公司,使得原有的企分为两部分,在行政、经济方面相互独立,各自拥有法人,但仍然拥有同一个党群组织系统,企业的物资和资金流动加速,这就要求石油石化企业只有创新管理方式方法,创新管理体制,适应时代的变化,才能在竞争当中立于不败之地。

3.4技术创新

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依赖于技术的创新,技术创新贯穿于研发、形成产业化和市场推广应用的全过程,是企业得以发展的根本动力,在技术创新的过程中,蕴含着新的管理方法和管理机制,管理创新的主要形态是技术的创新,需要以提高竞争力作为目标,以市场作为导向,推动石油石化企业的不断发展。

3.5实施激励机制创新,不断提高职工创新的积极性

以人为本,鼓励职工进行创新,提高职工的积极性,同时制定实施创新的激励机制,建立发展基金制度,加强科学的管理技术的应用,对有功与实现管理创新的相关人员,进行奖励,运用、发展和推广现代企业的科学管理方法,同时鼓励并且帮助更多的企业职工针对国内外先进的现代经营管理方式方法知识的系统学习,掌握并熟练应用企业在市场竞争体系中所能用到的相关本领和专业技术,鼓励职工“练绝招、干绝活”,刻苦钻研,培养一批适应现代企业制度的具有较强的管理意识、具有较高的业务素质、具有较好的思想素质、具有发展战略思考能力的优秀员工,使企业具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为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当中做出贡献。此外,以创造的价值为标准,制定合理的分配奖励制度,最高标准既是具有可以解决实际问题的技能和智慧,注重无形的智力劳动形态发挥的巨大价值,注重创造性劳动的作用,劳动强度需要跟创造出的价值成正比。

3.6文化创新

中国的石油石化企业要摆脱计划经济时期的惯性影响,迈向现代化发展,必须有相应的文化创新。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树立以人为本的价值观,改革开放以来,大型国有石油石化企业进行改制、重组,树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价值观和科学的人才发展观,较好的文化氛围,行之有效的竞争机制,都有利于人才的培养和人才的脱颖而出,注重提高职工的个人素质、增强个人能力、发挥个人潜能,尊重职工、理解职工、重视职工,以人为本。二是新的管理理念在石油石化企业中的应用和体现。在实践中进行总结,并重新应用到实践中去,比如大庆的石油石化企业,具有优良的传统,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文化上的创新,“贡献大小薪酬不一样、技能强弱岗位不一样、管理好坏待遇不一样、素质高低使用不一样”,“四个不一样”标志着新的文化创新、更加符合社会主现代化经济建设的价值观已经确立,并使中国石油石化企业不断向前发展。

4结束语

第2篇

关键词:金融工程;复制与创新技术;研究影响;应用问题

为明确指明、论述金融工程中复制技术和创新技术的应用问题,笔者选取五个金融工程的管理要素,以股票、债券为基础的金融衍生工具,远期合约、期货合约、互换合约、期权合约、无风险债券。几个管理要素共同组建金融工程,履行、支配技术,一般分为同种元素组合、异种元素组合两个方向。元素构成是多种方式、途径的,经过各元素的沟通、拆解、分散组合,可以形成复杂的金融工程,故而形成繁衍、创新的态势。

一、同种元素组合的复制与创新技术

1.买卖空一种期权

因针对一种金融元素,所以它的组合创新较为基础,复制路径也较为单一。以期货为例,仅买卖空同种期货也可以在管理上实现技术创新,如:在低价购买期货后,期权如果看涨,可以在价格高的时候卖空获利。利用金融市场的价格差,对期货围绕期权进行买卖交易,是一项分析技术,也给期货、期权交易带来了一定的创新空间。买时的期货价格,和期权涨幅在不同价格位置时的买卖交易,会形成多个组合,这也是为什么复制技术必须要结合创新技术才可发挥最大利益影响。对于单一一种期权交易来讲,复制与创新技术的应用价值体现在它可以在不影响期权自身性质的情况下,将期权的价值浮动和性质变化反应在表格和图像信息中,在组合排列中寻找可能突破、发现的价值契机。

2.买空一种期权、卖空另外一种期权

同样也可针对两种期权进行单一买卖空一种期权形式,做管理形式创新,与上个例子不同,这种交易方式是需要看多项指标的,除了基础性的期权价格、期货容量,以及涨幅变化等,还需要考核评价买卖数量的大小变化,之于金融交易风险的改变。如:卖空的看涨期权数量少于卖空的看跌期权数量,则会获得非标准的落实期权,交易获利会变小,甚至有赔本的风险,它也同样遵从了复制管理技术,但并没有有效的利用创新技术进行期权交易买卖的宏观调控,致使在管理上地位变得被动。对于一对一的期权买卖交易来讲,复制与创新技术的应用价值体现在它可以为交易者提供多种交易信息可能,因为复制与创新技术的行为操作是系统自发和原有的,当交易者进入到一种交易环境后,它可以根据提示信息和其他数据依据,科学判断出哪种期权买卖交易是存在最大获利空间的。

3.期权内部元素组合创新

当前,金融工程推崇的是利用改变期权内部要素进行组合创新的技术管理方式,它同样执行了期权在某些要素的指标价值和观察价值,但它并没有拘泥于市场,而是关注执行价格变化对最终交易结果的影响。也就是说,在市场变化时,期权垂直差价的任何改变都会带动一种创新管理模式,各元素的组合排列、管理交易是自由的。这样一来,即便是买卖空一种期权,还是多种期权,可创新所谓的水平式价差期权都存在,且会跟随交易意向和行为的改变而改变。

二、异种元素组合复制与创新技术

与同种元素组合复制与创新技术,金融工程中的多样化元素可指代、改变各种现金流,帮助金融市场构建新的市场,即便这个市场是没有常规形态和标准结构的,只要它在变化中存在就可以被复制与创新技术利用。技术原则是,以复制技术为基础平台,创新技术为基本思路,科学选择与创新相关的衍生工具要素,就可以构建不同种类、效益价值的组合。

1.平价等式复制创新

以组合A、B的形式,确定组合内容,如下:

组合A:(S、Pe(S、T、E));

组合B:(Ce(S、T、E),E(1+r)-T)

其中T表示最终的验证日期,组合A、B分别表示期权的各种元素,如果投资者可以理性的判断金融市场的变化趋势,在交易和买卖之初便可以对这两种证券进行多样化的组合排列,并以平价复制的方式,查探股票、期权等元素在看涨期的买卖价格变化是怎样的。由此可延伸出多种复制计算公式,如下:

Ce(S、T、E)=S+Pe(S、T、E)-E(1+r)-T

运用第二个公式,可以找出无风险证券或风险指数少的证券,以E为代表,同时,同时还可以得到多种评价指标,以Ce、Pe为代表,因为金融工程的交易业务有很多,如果想要多头复制的话,也可以改变复制公式的计算方向,全部以“复值”表示,这样一来,可以获得更灵活的组合元素方式。

2.债务工具附加指数化创新

除了在金融交易上的优势之外,异种元素组合复制与创新技术还可以在债务工具附加指数化表达上丰富、创新评价依据。如:如果衍生工具的表意不清,种类不明,金融工程可以利用元素间的组合排列,在远期合约、期权、互换等元素中找到价值浮动变化的依据以及一些利率问题的发展趋向等,将组合元素及时转化成可以交易、可供参考管理的元素。运用此类及时最频繁的是本金指数化债券和息票指数化债券。债务工具可以在复制与创新技术使用时精准、科学的估算金融交易中各元素的债务性质及表现,它之于金融市场的敏感度是很强的,当市场变化,债务工具马上会做出反应,这样一来,可以避免很多债务信息在金融工程中出现延迟或错误现象。

三、金融工程复制与创新技术发展展望

金融工程的管理维度与运营维度有着密切的联系,在复制与创新技术运用及推行的当下,金融工程已经建立了符合金融市场及管理标准的技术规范及行为标准。诸如上文两小节提到的问题,金融工程的投资信息、管理信息以及相关日常运维信息,都需要利用监督管理、增值服务,规划、约束、控制经营项目的效益空间。也就是说,金融工程的复制与创新技术是具有一定效益空间的管理型技术行为,它直接关乎、影响着金融工程的稳定性、安全性以及效益性。

1.丰富技术的构建要素

前期审核、信息收集整理、评估和分析是金融工程复制与创新技术构成的三个基本构建要素,当金融市场偏向、侧重于某种元素的效益价值的时候,金融工程便可以利用复制与创新技术,围绕三种构建要素,拟定科学、安全,以及高效的组合运营计划和方案。还是以期权为例,企业资金支撑能力稳定的情况下,依靠复制和创新技术先拟定出同种元素组合种类及运营模式后,再拟定出异种元素组合种类及运营方式,结合对金融市场期权资本价值的浮动变化评估结果、风险评估结果等内容,填充各构建要素的条件规定。如此做,可以利用复制与创新技术填补、完善期权组合及管理在金融市场中信息交流的不对称、审核困难、验证周期长等问题。

2.延展影响技术效果的影响因素

当前,复制与创新技术已经成为了影响金融工程未来发展态势的关键技术,它的一大优势在于它可以让企业进入社会金融体系,融合有利资金,填补企业自身在经营方面的资金空缺,帮助企业实现大规划经济建设,完成预定的营销目标。基于复制与创新技术二者之间存在相互影响关系,笔者认为,应当研究、分析金融工程在技术研发和使用时的环境与环境是否适合于金融工程当下发展的状态。如果组合决策及管理办法能够获得较大利益,在定期运营时不会遇到过多风险,则营销策略是可以被使用的。依靠复制与创新技术,可以依靠技术间的交互影响、环境与背景的技术影响效果反观、审查金融工程在管理与运营期间的问题和不足,起到了反思的作用。如果资金能量能够满足营销发展;投资成本与业绩的效益价值能够相互配合,顺利进阶,关于金融工程复制与创新技术的研究与发展才有它的实践价值和意义。

四、结论

总而言之,金融工程可以引用、推广复制技术与创新技术的领域和空间还很大,特别是在当前我国金融体系建设还不完全、成熟的现在。依靠金融市场的多元变化、金融管理技术的更新换代,对金融市场资本的监管与维护,金融业务的丰富与优化,都有很大帮助。当前金融工程的复制与创新技术已经开始改变了金融市场的日常运营形态,相信未来金融发展会更加科学、安全。

参考文献:

[1]吴可,孟新平.谈金融工程中的复制与创新技术[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2(101):176-178.

[2]贾焘.金融工程在金融创新中的作用[J].现代营销(学苑版),2013,22(106):118-119.

第3篇

关键词:新时期;节能建筑;创新技术

中图分类号: TU201.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引言

我国是个人口基数庞大的国家,人均资源非常匮乏,因此在当前推行建筑节能设计,不仅仅是出于资源匮乏的考虑,更加是对当前长远的资源保护和环境保护的规划。

一、节能建筑设计的重要性和特征

1、重要性

促进环保,建设绿色住宅。随着社会文明的不断进步,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更关注建筑的人性化设计和居住的生态环境、舒适度、健康指数。在倡导节能环保理念的背景下,对住宅建筑进行节能设计,避免因高能耗带来的资源浪费、健康伤害和生态环境污染问题,提高住民的生活品质和幸福指数;实现节能,降低生活成本。现代建筑设计引入节能减排机制,应用先进的节能技术和节能材料,如保温技术、控制建筑形体、新型墙体材料、双层钢化玻璃等技术材料的使用,有效提高了住宅建筑的热环境质量,提升住宅见者的热效率,既节约能源,又降低了居民的生活成本;减小能耗,促进经济发展。

2、特征

首先,节能建筑设计应该有节能的特征。这是节能建筑最重要的特征之一,体现的是人与自然地和谐相处,通过科学合理的设计,最大限度地利用环境中的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生物能等天然能源和可再生能源。降低对自然有污染的传统火力发电电能的利用,防止污染。其次,节能建筑还应有环保的特征。节能建筑从最开始的设计,到后来的施工和最后的拆除,都应该注重对周围环境的保护,合理利用土地资源,使用无污染的建筑材料。再次,节能建筑的舒适安全特征,节能建筑强调的是以人为本的建筑理念,建筑内部的布局设计应该注重安全性,同时要有良好的采光和通风设计。节能建筑设计应该遵循以上概念和节能建筑设计的特征进行合理的设计,充分体现节能建筑设计的人性化和环保性。

二、节能建筑设计的探讨

1、整体及外部环境的节能设计

为达到建筑节能的目的,将选址、外部环境和体型朝向、规划等,在建筑周围气候环境条件的基础之上,使建筑整体及外部环境设计获得一个优秀的外部微气候环境。

1.1 合理的有效的建筑选址

依据当地的季节大气候环境、地形条件、水资源等因素的整体情况来决定建筑的选址。而在建筑设计中,维持整体生态环境平衡的同时,还要顾及微气候环境,使其在全生命周期里保持一个平衡稳定的局面,为建筑节能创造优秀条件。

1.2 合理的外部环境设计

建筑选址达到要求以后接下来是探讨微气候环境特征。合理的外部环境设计应是改进现有的微气候环境,为建筑节能制造优势环境,依据建筑功效要求,其方法也是多样的:如为遮风挡雨、绿化环境,可以在建筑四周种植大树、增加绿化带景观、还可达到遮阳、减少噪音的目的;人为制造自然景观,可以搭建音乐喷泉、人工湖,用水平衡环境温度、减少风沙以及搜集雨水。

1.3 合理的规划和体型设计

建筑整体体量、体型、形体组合、建筑朝向、日照方向等合理的规划及设计可有效地适应恶劣的微气候环境。

南北为正。而且,我们国家处于北半球,南北向是最好的节能建筑朝向,尤其是居室在南面的房屋,采光陆好。我们国家气候特点是以南北向风为主,南北向的房屋,只要是通透户型的,通风也比较好。不喜欢阳光的那是魔鬼,常年不见阳光会变成魔鬼。一般而言,房子朝向的优劣顺序大致为南、东南、东、西南、北、西,朝南最好,朝西最差。东西向的房子最大的弊端在于夏日存在西晒的可能,但一般采光较好;在建筑设计中要权衡利弊,使各个因素均达到一个平衡点。避免朝北向阳光不足的弊端,如果阳光不足,就有潮湿、阴冷的可能性存在,这种情况下对身体健康也是不利的。因此,建筑平面都设计成南北向,做到南北通透、通风采光相对较好,既为住户节省了采暖与空调的能量消耗,利用自然环境使客厅、主卧利用自然环境设于日照通风条件最佳的南向,达到最为理想的居住效果。

2、建筑构造的节能设计

墙体是建筑物的重要围护结构,是热交换的主要通道之一。加强外墙围护结构的保温主要通过采用新型墙体材料和复合型墙体构造的方法来实现,另外用浅色的外饰面,东西向外墙上设爬藤植物等都是隔热的好措施。外门窗是建筑护结构的开口部位,绝热性最差。在满足采光和通风要求的基础上,尽量减少门窗的面积,并且在东西向(特别是西向)外窗上采取外遮阳措施,可以大大减少能耗。在门窗的构造上,一般通过采用节能玻璃、节能窗框以及气密性良好的构造方式作为门窗节能的有效措施,幕墙则要注意细部的设计,门窗框与墙体或抹灰层之间的缝隙,要注意填充。

屋顶是长期直接受太阳照射的部位,是建筑保温隔热、遮阳避雨的重要围护结构。屋顶的节能构造通常是需要综合采用导热系数小、蓄热系数大的新材料和新的构造方式实现。一般可采用通风屋顶、坡屋顶、种植屋顶、蓄水屋顶和热反射屋顶等来提高建筑的隔热能力,起到节能的作用。

3、不容忽视的建筑绿化

居住建筑群中多种一些树冠面积大的乔木对于节能是十分有利的。但目前很多开发商为了省钱,房前种的用来遮阳光的乔木只有小酒杯粗,十年、二十年都难以长成大树。建议应首选速成的树,树冠面积大的树种,最好是移植已生长多年的高大的乔木。有条件时要尽量保留原有的树木。除了室外绿化以外,还要重视建筑屋顶面和墙面的绿化,特别是东西山墙可以种攀缘植物。此外平屋顶上可开辟屋顶花园,也可以吸收大量太阳对屋顶的辐射热,有利于建筑节能。

4、节能设计要点

传统建筑设计由于其商业性,注重的仅仅是初始建筑时的投资节省,并没有充分考虑住户长期使用过程中的成本支出。随着建筑行业的发展,节能建筑越来越受到市场的喜爱,这样使得建筑商不得不考虑节能建筑设计对持续消费的关注,按照节能建筑建设标准,要求设计院在进行节能建筑设计时必须要采取节能措施进行设计。围护结构,建筑的护结构热工性能指标要高于夏热冬冷地区公共建筑节能标准的规定。要尽量减少透明窗体面积,减少太阳辐射的热量,取得很好的保温隔热效果;屋面、外墙防水保暖工程的生产要严格按照国家标准进行生产。外窗,要注意空气的渗透性等条件。

5、合理利用土地资源

按照节能建筑设计标准,新的节能建筑设计要合理控制开发强度,要求容积率从原来的2.5上升到3.0,将建筑覆盖率由原来的25.17%下降到18.4%。同时在场地的选址上,要尽量减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要合理组织场地交通体系,场地的出入口设置位置要离公交站距离控制在500米以内,要合理开发利用地下空间。

6、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在进行节水设计时,要注意对节水器具、防止水压出流、避免管网漏损、节水灌溉等方面。同时在进行建筑施工的过程中也要落实节能建筑对节水的要求,在施工过程中按照设计要求合理设置节水器具,管道布置时要按照施工要求进行,避免管网漏损。

第4篇

关键词:企业;技术创新;问题;对策

进行技术创新是当今企业面对市场竞争的必然选择,但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大多数企业比较重视技术创新,但在此过程中却遇到了诸多困难,效果并不明显,企业的竞争力也受到很大影响。这说明企业在开展技术创新方面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如何应对这些问题,实行积极的技术创新策略,对于企业发展有重要意义,甚至有些时候能起到决定作用。

一、企业技术创新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1.企业的创新意识不强许多企业经营者和管理者缺乏技术创新的意识,比较青睐传统的经营理念和方式,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依然对市场竞争缺乏危机感和紧迫感。有部分企业安于现状,或是简单地认为技术创新仅仅是相关的专业部门的工作,单纯地将其列入到技术的范畴,而没有系统的认识,企业内部没有形成一种合力。此外还有一些企业的经营者受到自身的文化水平限制,不重视企业的技术创新。总之,以上笔者提到多种因素导致许多企业缺乏技术创新的观念,难以跟上时代的步伐,应对市场竞争。有许多企业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在技术创新上只重视有形资产,忽视无形资产,将重点放在技术的引进和设备的更新换代上,对于技术创新和自主创新能力等无形资产比较轻视。而认为更新技术装备是技术创新的核心就是一个主要的问题,许多企业依靠充沛的资金优势,大规模盲目引进国内外的先进技术设备,搞一些高精尖的难度较高的大项目,但是新的技术和设备却没有发挥出预想中的效果,企业所取得的经济效益并没有得到有效提高,其根本就在于将技术创新的手段误当作技术创新的目的。毫无疑问的是,更新技术设备是可以对技术创新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它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企业创新中存在的问题,提高核心竞争力和企业的收益才是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根本目的。技术设备的更新换代必须带来企业相应水平的提高,否则这些先进的设备反而会使得企业的竞争力大大降低。2.企业技术基础薄弱,缺乏科技资源根据学者专家的调查研究,以及国家的相关报告,我国企业的技术水平与国际水平的差距比较大,但与之对应的资源利用率等指标却是远远低于发达国家的水平。有许多研发团队的人数普遍较少,水平也不能满足企业的需求,更有一些企业内甚至没有固定的研发机构、人员和经费,企业内部缺乏积极进行技术创新的氛围,这对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无疑会造成较大的不利影响。众所周知,机构、人员和研究经费是影响技术创新的重要因素,而遗憾的是这三方面我国的企业与国际通用水平仍然存有较大差距。创新意识的缺乏再加上没有有效的激励,我国企业的技术创新投入的水平相对应的也就较低。例如:在1999年,美国与中国的研究与实验发展经费的投入就相差接近2000亿美元。近几年,虽然这种差距已经有明显的缩小,但是却依旧存在。3.企业没有建立科学有效的技术创新激励制度要形成一种新的技术,一般都需要比较长的时间并投入大量人力物力,此外还要面对各种风险。种种因素使得一个企业如果要进行技术创新就要在前期投入大量的资金和资源,但是所获得的相应市场收益却是不确定的,且具有滞后性,这直接导致企业经营者在技术投资方面产生犹豫心理,他们一般不会选择进行收益滞后期长的技术创新。再加上我国企业的收益一般情况下与企业的经营状况紧密联系,这就会造成企业经营者难以具备发展的眼光,对企业的长期发展有一个系统的认识并进行长远的考虑,企业经营者追逐利益,为了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收益,有时候会不顾企业长远的发展,高效率的同时忽视科学性,对于企业技术基础的积累比较轻视。此外,我国企业内部没有真正建立直接面向市场的技术研究和技术开发体系,造成技术人员水平和需求不挂钩,企业对于人员的培训也不够重视,企业内部也没有真正形成一种重视科技创新,鼓励科技创新的氛围,不能真正激励开发人员,这些因素都很大程度上削弱了科技人员进行技术创新的积极性。4.技术创新效果和预期不符上述存在的主要问题使得我国的企业技术创新效果并没有达到预期,科学技术进步没有带来明显的经济效益的增长。根据权威机构统计,我国的技术创新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比西方发达国家低了大约50个百分点,我们必须正视这种巨大的差距。科技成果要转化为一种新的产业或商品需要时间和资源的投入,在这方面我国依旧存在诸多问题,科技如果不能转化为商品其价值就会大大降低。由于种种原因,大量的科技成果没有转化成现实生产力或是耗费了大量时间和资源。

二、企业加强技术创新存在问题的解决方案

1.树立技术创新意识由于现代市场经济的竞争日趋激烈,忽视创新就意味着落后甚至破产,企业的所有组成人员,员工和各级领导都必须对这个观念有一个科学的理解,牢牢地树立重视技术创新的观念。企业要时刻分析自身和和外界的情况,把技术创新定位为企业的重要战略,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源泉。只有真正地转变观念和意识,才可能高效地积极推动技术创新,并使新技术能更快地转化为产业和商品。2.建立完整的员工制度,重视培养技术创新人才企业科研人员的素质、能力、工作积极性对企业技术创新具有重要意义。企业必须制定切实有效的方案,然后依照方案严格加以实施。首先,在人员管理中,企业应该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建立科学合理的用人机制,必须做到尊重人才,并制定合理的规章制度,充分鼓励人才进行技术创新,发挥人才的创造积极性。其次,企业经营者必须树立强烈的人才意识,坚持科学的人才理念,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尽快制定一整套人才的引进、吸引、培养、激励的完善制度。最后,企业还可以制定合理的员工受益机制,例如对有突出贡献对人才予以丰厚的奖励,员工的收益与技术创新直接联系在一起,此外科技人员还可以以科技成果和专利入股,企业的收益也能够和员工分享。以上措施对人才队伍的培养都有较大的促进作用,如果企业能够有效实行,就能够培养出优秀的人才队伍,为技术创新奠定坚实的基础。3.建立企业技术创新的投入机制要进行研究开发就必然需要大量的资源投入,因此,这种投入一定会制约技术的创新。企业除了要加大技术开发机构的经费投入,还要尽量能够做到自给自足,即以企业的收益作为进行技术创新的基础,保证不断的发展。企业应切忌把科研投入简单地与收益直接挂钩,更不能单凭领导的重视或喜欢就进行投入,一切要以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为根本目标,建立相应的投入机制,保证总的方针不动摇。对于科研经费不足的问题,第一需要靠政府、企业和各种机构的共同努力,政府可以对于创新企业和项目制定多种优惠政策,例如通过行政命令减免税收,银行可以发放无息或减息贷款。还可以积极引导闲散资金对技术创新进行投入。第二,企业的自身实力必须能够应对技术创新的物质需要,企业可以加强对由新技术衍生的产品的宣传工作,吸引资金投入,同时大力开拓其他的渠道进行融资,保证有足够的创新经费。

三、结束语

技术创新是企业健康发展的重中之重,面对已经存在的诸多问题,不仅需要相关机构和人员制定科学而有效的解决方案,还要求企业必须以积极的态度进行应对。只有解决了这些问题,同时真正重视技术创新,企业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作者:卞秋艳 单位:滨州市安全科学技术服务中心

参考文献:

第5篇

关键词:新形势;农业技术;推广;创新问题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三农”问题是关乎国计民生的大事。目前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政策的推动下,如何解放农村生产力,转变粗放型生产模式,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已经成为政府开展农村工作的重中之重。科技兴农是我国在信息技术时代对农业发展提出的新要求,也是解决农业问题的有效手段。通过农业技术的研发与推广不仅可以提高农作物产量,提高农民收入,更能够增加农民生产的信心,进而夯实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性地位。然而目前我国虽然在农业技术研究方面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但是由于在技术创新、人员素质、农民应用新技术态度等方面的问题,导致农业技术推广中依然存在着诸多问题。

1目前农业技术推广存在的问题

目前农业技术推广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技术推广体系落实不到位,新技术的推广与应用需要一系列的环节加以落实;技术研究的研发力度不够,新技术是推广建立的核心,但是在农业技术创新方面,由于农业生产还未真正实现规模化,相关部门的创新积极性不高,难以调动农民参与技术推广的积极性;农民的综合素质不高。农民长期生活在农村闭塞的环境中,对于传统生产技术过于依赖,由于收入的限制,缺乏冒险、创新精神,因此,面对技术推广,多数农民宁愿保持着原有的生产习惯,也不愿应用新技术;推广队伍的业务能力有待提高。有些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知识结构单一、技术讲解能力不足,难以调动农民参与技术推广的热情,从而影响了技术推广效果。

2新形势下农业技术推广创新问题思考

2.1完善农村科技

推广制度是技术推广的基本保障,只有建立了完善的推广制度,才能将农业技术的推广转化成一种常态,并在长期的落实中真正体现科技兴农的效果。在制度建设中,各级政府应该通过预算管理,建立专门的农业技术推广资金项目,在农村设立技术推广组织机构,以配合技术研究部门的农业调查以及技术推广工作;建立技术推广激励机制,免除农民应用新技术的后顾之忧,调动农民参与技术推广的热情。

2.2提高技术推广人员的综合素质

技术人员负责与农民沟通,因此其业务能力直接影响着农民对新技术的态度。在推广人员队伍建设的过程中,相关部门要注重推广人员的专业水平培养,保证他们能够从专业的角度对新技术进行解释,并及时解决农民在技术推广中遇到的问题;还要提高其与农民沟通的技巧,放下专业技术人员的架子,以缓解农民的抵触心理。

2.3加大技术研发创新的力度

技术研发是技术推广的基础,只有研发的技术能够符合市场的发展要求,才能够在推广中取得农民的信任,并逐渐提高农产品的市场化、商业化水平。在技术研发中,政府要重视研发配套设施的投入,以保证技术人员工作的正常开展,还应该通过市场调查与农业调查,收集信息,以保证技术研发既能够符合当地的农业生产条件,也能够适应市场需求。

2.4提高农民的科技素养

针对农民技术素养偏低的问题,技术推广部门应该加强与农民的沟通,联合村委会,在农村定期开办技术讲座,开办农村培训班,重点培养那些具有创新精神的新型农民,利用农民技术夜校、电视专题讲座、技术刊物与资料的免费发放等活动,直接把科学技术送到田间地头,以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养。

3结束语

新的农业技术只有应用到实践中才能够检验其真正的生产能力,并在推广中实现技术的改进与创新。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背景下,实现农业科技的创新已经成为推动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关键,然而目前我国农业技术的推广尚不完善,因此政府在发展农业的过程中,要坚持因地制宜、量力而行的理念,利用政策引导、资金扶持、典型示范等方法,引导农民自愿学习、应用新技术,从而逐步实现农业技术与农业发展的紧密结合,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迈上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杨伟君.浅谈新形势下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创新问题思考[J].农业与技术,2015(24):203.

[2]孙学珍.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改革创新与发展趋势[J].现代园艺,2016(4):198.

第6篇

中国从20世纪70年实行改革开放以来,工业化进程迅速加快,而支撑着工业发展的工业生产技术状况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可以说没有工业技术进步,就不可能有中国工业化令人瞩目的辉煌业绩。同时,也必须看到,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工业技术进步必然在很大程度上是对发达国家已有技术的模仿和从发达国家的技术转移。当然,这种模仿和转移不可能是完全的照搬和简单移植,其中也包含了一定程度的技术创新。而且,随着工业化的不断深化,技术创新的关键性作用将日益突出。当前,一方面,中国的工业发展将越来越必须以更多自身的技术创新为基础,另一方面,工业技术水平的相对低下又是中国工业发展的最大障碍因素之一,所以,工业技术创新活动的活跃和工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高正在成为中国工业发展和整个中国工业化进程中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战略问题。

一、中国工业化的技术来源和技术创新活动

工业化是一个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不断推动产业发展的过程。科学技术的进步不仅使工业生产手段不断革新,而且使工业发展空间日益拓宽。每当现有的工业生产手段被普遍采用,工业发展空间趋于饱和,即在现有技术层次上已有的工业部门已经成熟,增长动力减弱,就产生了对新的技术革命的需要。只有革命性的技术进步才能推动工业结构的根本性提升和产业空间的大幅度扩展。从世界各国工业化的进程看,工业技术进步的来源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原发性技术创新,即技术进步主要依靠本国的自创,表现为拥有大量的自主知识产权特别是核心技术;另一类是扩散性技术,即技术进步主要依靠对其他国家已有技术的模仿和学习,当然也可以购买,通常表现为拥有较少的自主知识产权,特别是不掌握产业的核心技术,但可以通过接受其他国家的产业技术来实现本国产业的增长。

在各国的工业化过程中,任何国家都不可能完全依靠本国的原发性技术而不接受其他国家的技术扩散。中国经济是世界经济的组成部分,中国工业化是人类社会工业化进程的组成部分,中国工业化的技术进步也必然要依靠上述两个来源。但是,由于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从世界产业发展的全球布局看,产业转移是推动我国产业发展的强大动力。所以迄今为止,我国大多数产业的技术来源主要都是西方国家的产业技术扩散,也就是说,西方产业向我国的转移和西方产业技术向我国的扩散,是现阶段我国产业发展和产业技术进步的主要内容。当然,在产业转移和技术扩散的过程中,我国并不是完全被动的,其中也包含着大量的技术创新活动。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在中国工业化的现阶段,承接发达国家的转移产业和吸收发达国家的扩散技术是我国产业技术进步的基本途径。

发达工业国向发展中国家包括中国转移产业,并不是简单的产业搬家。产业转移的技术依托是产业分解和产业融合。即发达国家通常是将产业链进行分解,然后把一部分生产环节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具体的形式有直接投资、生产外包、设备供应等),以实现国际间的生产分工和资源配置。同时,所分解的产业链环节又可以同发展中国家的产业链进行连接,实现产业融合,以开拓更大的需求空间。所以,当中国以承接发达国家的产业转移的方式加快工业化进程的时候,也就日益深入地参与进全球产业分工体系,并对世界产业发展做出巨大的贡献。

一个国家在全球产业分工体系中的地位,决定了其技术进步路线和技术选择的基本特征。众所周知,在国际产业竞争和产业分工的条件下,中国的要素资源禀赋特征决定了在现阶段,在中低档产品生产以及在加工制造业的中低端生产环节(特别是组装)上的低成本、低价格,是中国产业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竞争的一个很大优势。在这方面,中国的许多产业在进入国际市场时几乎是“所向无敌”的,这直接表现为在中国加工生产的工业制成品占国际市场的份额迅速上升。

但是,中国不能长期处于低端产业、低附加值的国际分工地位。而且,实际上,在竞争过程中,中国的许多企业已经越来越体会到,随着传统产业和传统技术向中国的大量转移,市场饱和和利润摊薄是不可抗拒的趋势。要形成持续的竞争力和保持持续增长的空间,就必须在技术创新上有新的作为,即把产业发展的基点放在技术创新特别是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以至拥有核心技术的基础之上。在中国已经经历了20多年的持续快速增长的今天,各类产业(无论是成熟产业还是新兴产业)都面临着技术进步的艰巨任务。中国工业化的进程已经走到了必须更多得以技术创新为持续动力的深度发展阶段。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在中国特别是沿海地区,越来越多的产业正在出现逐渐向高层次、高技术价值链推进的趋势。中国产业的技术创新活动越来越活跃。

中国产业技术创新活动的活跃,可以从近年来我国专利申请量的增长得以反映。据有关部门分析,目前我国已经跨入专利申请大国行列。自1985年我国正式实施专利法以来,我国的专利申请总量已达到190多万件。我国的年专利申请量由1985年的14372件,逐年攀升至2002年的252631件,年平均增长速度为18.4%。在2003年,这一数字又上升为308487件,比上一年增长22.1%。根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最新的统计数据表明,2001年,在同时保护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三类专利的27个国家中,我国专利年申请量排在日本、德国之后,位居第3。这一国际排位虽然仅比1985年前移两位,但我国专利年申请总量已由最初的只占日本的四十分之一、德国的九分之一,分别提高到二分之一和三分之二。这说明,我国已经进入专利申请大国的行列,技术创新的竞争地位明显增强。除专利申请量始终保持高速增长以外,我国的专利申请还出现了许多新现象。据了解,目前我国专利申请的类型分布日趋合理,在2003年,发明专利申请数量首次接近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国内发明专利申请量首次超过国外申请,职务申请也首次超过非职务申请。

我国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工业化进程主要体现为加工组装业的迅速增长,产业技术的进步首先表现为发达国家加工制造业技术向中国的大规模转移和扩散,使我国加工制造业生产能力迅速提高,产量大幅度增长。进入21世纪,我国装备制造业的发展也出现了许多非常积极的现象。装备工业被称为整个工业的母机,是一个国家现代化的基础和经济实力的集中表现。据有关部门提供的资料,中国“十五”(2001年——2005年)计划提出,我国将依托重大工程,大力振兴装备制造业,提高重大项目的国产化率。例如,中国现在正加快大型燃气轮机、船用曲轴、60万千瓦超临界机组、循环流化床锅炉等重大装备的国产化研制工作。目前,在城市轨道交通、50万伏直流输变电装备、高技术含量船舶、环保设备等方面的研制工作已取得重要进展。中国城市轨道设备本地化率可望提高到90%以上。在西电东输工程中,国家总投资4亿元配套安排了3个装备国产化项目。中国于1983年提出了抓紧研制重大技术装备,并积极推动重大技术装备研制工作的开展。十几年来,在有关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已累计完成了50多个重大成套设备,确保了70多个国家重点工程和重点技改工程的建设需要。有关资料表明,一般来讲,国产化重大技术装备都比进口同类设备节约造价三分之一以上。在环保设备国产化中,一些国内企业生产的城市污水成套处理设备已达到国外水平,其价格只是进口产品的三分之一或五分之一。值得一提的是,在一些高新技术领域,中国已拥有了一些自主创新的成果。在第三代移动通信领域,中国科学家提出的标准已被国际无线联盟采纳;在高清晰度彩电研制领域,中国也提出了自己的四套标准。国家有关部门还表示,中国有选择支持的重大装备国产化研制,其成果项目将在三峡工程、西电东输,以及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发揮重大作用。

问题的实质是,在中国工业化的进程中,产业快速增长和发展本身就表明广义的产业技术创新(包括自创性技术和扩散模仿性技术)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但是,不可否认,严格意义(狭义)的技术创新(以自创性技术创新为主的技术进步)的不足却是我国产业技术进步的一个突出问题。这表现在:目前,虽然我国制造业已经具有相当大的规模,占GDP的35%以上,从业人员8000多万人,在国民经济中起到决定性的作用。但我国大多数制造企业是劳动密集型,人均劳动生产率低,仅为发达国家的1/30左右,而且主要停留在低附加值产品行业。此外,低水平生产能力过剩,设备利用率低,50%以上的生产能力闲置。我国制造业结构也不完全合理,轻纺工业和家电工业等加工制造业有一定优势,但装备制造业所占比重明显低于工业发达国家。研究和开发能力薄弱,大部分核心技术和关键设备依赖进口,高端产品大多由合资企业生产。我们也许不能不承认,从一定意义上说,高产量、低层次、弱技术、少自创仍然是当前我国产业发展的基本状况。

二、劳动资源与技术选择

中国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劳动力资源极为丰富,这一方面可以保证工业化过程中几乎是无限的劳动供给;另一方面,大量的过剩人口又使得就业压力成为巨大的社会问题。在这样的要素禀赋条件下,中国劳动力的市场价格将处于长期低水平状态。据广东省等沿海加工工业集中地区的调查,近20年来,普通劳动力的名义工资水平几乎没有什么变化(一般月收入仅为500-600元/人,甚至更低一些),这在世界其他国家的工业化过程中是极为罕见的。

正是大量劳动力资源的无限供应(而在现行国际经济秩序下,一般劳动力的国际流动受到严格限制),吸引了大量国际资本流入中国,在中国发展起巨大的加工制造业生产能力。所以,在中国制造的工业品产量占全世界总产量的比重迅速上升,从80年代的1%左右提高到目前的近5%,而且,这一趋势还表现得十分强劲,将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持续下去.大量生产的工业品不仅开拓了巨大的中国国内市场,也形成很大的出口能力和进口需求。这使得中国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贸易依存度就迅速提高,到2003年,中国进出口总额占GDP的比重超过60%,而在进出口贸易中,“加工贸易”和外商投资企业所占份额均占50%以上。这些现象在世界各大国中是非常少见的。它表明,中国必须通过更大规模地的资源国际配置,以工业品进出口方式实现生产要素的国际再配置,才能解决要素禀赋状况与产业技术性质之间的突出矛盾。

正是由于上述原因,所以没有人会否认,中国工业化必须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而且实际上也正是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促进了中国经济自改革开放以来20多年的高速增长。问题是,正如本文前节所述,中国工业化的主要技术来源是西方产业技术的扩散转移,而西方产业技术所产生的要素禀赋条件同中国有很大的差别,所以,西方产业技术的基本特征是以资本替代劳动,凡是比较“先进”的产业技术大都具有资本密集的特点,而劳动密集型产业通常是属于比较“落后”产业。因为,在西方发达国家的要素禀赋条件下,所谓技术进步的主要经济学含义之一就是更多地使用资本来替代劳动,从而表现为“劳动生产率”(每单位时间的劳动所创造的产品数量)的更大提高。因此,当中国从西方引进产业技术的时候就不可避免地会遇到一个突出的问题:在西方发达国家要素禀赋条件下所产生的产业技术特征如何适应中国的要素禀赋特征。如果不加改造地使用西方产业技术,就不可避免地同中国的要素禀赋条件发生矛盾:即,如果追求技术的“先进性”,就会排斥更多的劳动资源利用;如果要更多地使用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就不利于“先进技术”的运用;而如果希望使用劳动密集的先进技术,这种产业技术又不曾在西方的要素禀赋条件下产生。因此,中国工业化即使是从西方工业化国家引进和转移产业技术,也必须根据中国要素禀赋的具体国情进行适应性的改造和创新,否则就会发生突出的不协调现象。从政策上说,这就是既要接受西方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又要解决如何充分利用中国丰富的劳动力资源的问题,反过来说也就是,要解决如何在转移西方产业技术的过程中避免对劳动力的过分排挤的问题。这也就是中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重要内容之一。

当产业技术的选择不仅仅要遵循科学技术发展本身的规律,而且要基于对适应现实要素禀赋特征的考虑时,则必然面临一个重要抉择:产业发展是以技术的先进性为基点还是以技术的经济性为基点?尽管从根本上说技术的先进性与经济性是一致的,但对于具体产业的技术选择而言,两者也可能发生一定的矛盾。从科学技术发展的过程来看,有所谓一般技术、传统技术、高新技术之分,但对于企业来说,技术高低、先进与否,并不是评价其优劣的主要标准,传统技术还是高新技术也不是技术选择的主要依据。在市场竞争中,“适者生存”比“优胜劣汰”具有更强大的客观力量。科学家追求技术上的“高、精、尖”,企业追求的则是“竞争力”和市场空间(德国大众不仅生产汽车,也生产香肠)。

一般来说,只要有公平有效的市场竞争秩序,企业总是倾向于选择最能有助于提高其竞争力的技术和技术进步路径。所以,只有以市场竞争的方式来实现技术选择和推动技术创新,才能使技术创新有效地发挥提高企业竞争力的作用。而在中国现实的资源禀赋条件下,市场竞争的结果往往更倾向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很显然,这在一定程度上可能产生抑制技术先进性的作用。尤其是对于资金实力比较弱的中小企业,现实条件往往迫使它们更多地考虑技术的经济性而无力实现技术的先进性。这是目前我国许多产业面临的现实问题,其主要表现就是:产量增长很快,价格竞争激烈,技术含量较低,附加价值不高。也就是说,我国许多产业表现为较强的成本价格竞争力,在国际市场上几乎是“所向披靡”,但技术竞争力则明显偏弱。这在经济收益上则表现为,尽管生产和销售规模很大,市场占有率迅速提高,但净收益(利润)较低,附加价值不高。例如,我国市场竞争力最强的产业之一——纺织服装业,从产量来说我国无疑是世界最大的生产国,但据分析,中国的实际获益(占产品附加价值总额的比例)不超过20%。有资料表明,目前我国工业制造附加值仅为26%,而发达国家一般达到40~50%。

总之,丰富的劳动力资源是我国产业发展的一大优势,但对技术进步而言则是一个影响比较复杂的因素。中国产业技术的选择不能不反映劳动力丰富这一重要的资源禀赋条件,又不能使巨大的劳动力就业压力成为抑制中国产业技术进步的消极因素,影响中国产业顺应世界产业技术发展的基本线路,实现向高层次、高技术价值链的推进和升级。这是中国产业技术创新过程中的一个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问题。

三、高技术在工业发展化中的地位和作用

我国产业逐渐实现向高层次、高技术的产业价值链的推进和升级,不仅是产业发展和市场空间拓展的必要,也是世界经济秩序的利益格局特征使然。因为,在现行世界经济体系中,高技术产业的高附加值利益将得到更大的强化:传统技术和传统产业的规模竞争和利润摊薄,使得其附加价值和利润率趋向降低;而高技术产业的高增长和高附加值(以及垄断利润)倾向则将长期保持。也就是说,发展高技术产业就有可能获得更大的经济利益。

进入21世纪,全球产业竞争空前激烈。全球产业竞争的方式从价格竞争、规模竞争,更大程度得转向技术竞争、创新竞争,即从以价格争市场、以规模求生存,转向以技术求效益,以创新求发展的方向。当然,由于中国是发展中国家,在参与国际竞争的现阶段,还主要依靠以价格争市场、以规模求增长的竞争手段来实现产业发展和产业扩张。但是,如果长期停留于这样的产业发展阶段,就难以实现新的飞跃,并将导致产业升级受阻,甚至可能对国民经济产生严重的不利后果。

由于当今世界的主要产业技术都产生于西方发达国家,任何产业的技术特征都会带有它所产生的那个社会的经济环境的烙印,例如,在发达国家,人力价格较高的经济环境会使得工业技术倾向于更节约人力而更多使用资本,即以资本替代劳动。而如本文上节所述,中国众多的劳动资源必然要求产业技术在总体上具有更多吸纳人力的性质,即以劳动替代资本,同时又不失其经济效率。因此,适应中国现阶段工业化的产业技术将是多层次的技术,有引自西方发达国家的高技术,也有更符合中国经济资源条件的适用技术,或者所谓“中间技术”。在这样的技术基础上,面对多层次的消费群体,中国制造业的产品也必然是多档次的。例如,中国既需要生产几十万元甚至上百万元的高档轿车,也需要生产十几万至二三十万元的中档轿车。同时,几万元甚至三四万元的经济型轿车也有非常大的市场。因此,中国制造业必然表现出“多元化、多技术、多层次”的显著特征。

由于中国是在传统产业迅速扩张转移的经济背景下发展高技术产业,因此,一方面,比较利益格局形成了使资源配置向传统产业倾斜的压力,即从近期看,将资源投向传统产业往往更具有经济合理性;另一方面,中国高技术产业的发展也可以获得从传统产业转移过来的竞争优势。我们在许多地区都可以看到,中国许多高技术产业的发展都是从其中的加工制造及组装环节起步的,而在这些生产环节上,中国在高技术产业中具有同传统产业差不多的比较优势。例如,中国电子计算机产业的发展就是从生产技术含量低的零部件生产开始,并且发展起组装环节,然后逐步向技术含量高的零部件生产环节扩展。所以,在中国现阶段的工业化进程中,一方面,需要发展高技术产业以拓展产业空间,而在这一过程中,高技术产业链的分解以及各产业间的融合,使得中国在整体工业技术水平不高的条件下也能在高技术产业领域中获得很大的发展空间。另一方面,要实现高技术同传统产业的结合,将高科技注入传统产业,以提高传统产业的竞争力,使得高技术的运用成为推动传统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除了一般国家经济发展所面临的共同问题之外,中国工业化过程中还有一系列新问题和突出矛盾需要解决,这对中国的高技术发展提出了许多新的课题,也使高技术发展在中国具有更大的需求空间。例如,中国巨大的人口数量决定了决不可以重走发达国家工业化所经历的那样的高污染过程,已经被严重污染了的地球无法再承受13亿人口的环境破坏行为。但是,在技术水平低下的情况下,低污染同低成本、低价格是矛盾的,而从长期看,以高污染为代价的低成本、低价格,又是不可能有出路的。这就对中国的产业发展提出了技术创新和技术进步的迫切要求,形成对高技术的巨大需求。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巨大的市场空间,使得高技术所需要的高投入可以有巨大的消化空间。高技术研究、开发和产业化需要投入巨额资金,高投入必须要有相应的经济回报,才能实现高技术投入的良性循环。而所谓经济回报就是高技术产品的市场。只有充分大的市场空间才能消化高技术研究开发的巨大投资成本。很显然,中国在这方面具有得非常巨大的优势。中国巨大的市场空间具有吸纳企业研究开发资金的强烈的吸引力,面向中国市场的高技术研究开发投入有可能获得可观的经济回报。因此,中国不仅能够成为制造能力的巨大投资场所,也会成为研究开发活动的巨大投资场所。

统计资料表明,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高技术产业规模不断扩大,2002年,高技术产业总产值达到15099亿元,增加值达到3769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3.3%(按不变价计算)和21.8%。高技术产业对制造业增长的贡献达到16.8%,比上年增加了3.9个百分点。1995-2002年,我国高技术产业保持了持续的快速增长势头,工业增加值年均递增19.5%。随着高技术产业的快速发展,我国高技术产业规模不断扩大,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全部制造业增加值的比重也逐年上升。1995年高技术产业的增加值占全部制造业增加值的比重仅为6.2%,2002年已经接近10%。

高技术的产生和发展是科学进步的产物,而在市场经济制度下,高技术的产业化主要由企业来实现。因为,一般来说,由企业以商业资金实现的高技术产业,可以最有效地保证市场竞争力的提升。在高技术产业的发展的过程中,大、中、小型企业各有优势。鼓励大、中、小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在不同的产业价值环节上实现高技术的开发和运用,可以最有效地实现高技术产业的市场效率,包括正确的项目选择和达到其经济性目标。我国发展高技术的作用不仅仅是为了实现高技术产业自身的发展,而是要普遍地提高我国各类产业的技术水平,提高产业的整体素质和整体的国际竞争力。所以,形成企业技术进步特别是发展高技术、投资高技术产业的市场竞争秩序,激发开发和运用高技术普遍的积极性,比由政府单纯地进行高技术项目选择意义更大。国家重视高技术发展是非常重要的,但重要的事情并不等于国家就要直接投资,也不等于国家直接进行项目选择。由企业根据市场状况进行项目选择,承担开发风险,是保证项目选择较高成功率的正確道路。

我国产业的多元化、多技术、多层次性质,使得我国高技术产业的发展也具有不同的路径,一种是“水到渠成”,另一种是“开渠引水”。前者是随着产业自身的发展轨迹,特别是西方先进技术的转移扩散,在我国企业承接先进技术的过程中,形成中国的高技术产业,一般来说,“水到渠成”是经济性所主导的;后者即“开渠引水”的产业发展路径,是先进性所主导的,通过高投入的技术开发形成技术源泉,然后将其推广到产业领域。有些高技术项目的开发和产业化,必须具备相应的经济条件,只有“水到”才能“渠成”,而不能“拔苗助长”。而有些高技术项目的开发和产业化,则必须集中力量“开渠”,才能实现“引水”,否则就可能丧失发展机会。我们可以看到,我国大多数高技术的开发运用特别是高技术产业的发展(例如电子、通信产业)是沿着“水到渠成”的道路发展起来的,“拔苗助长”只会导致很大的决策失误和经济损失;也有一些产业(例如,航空航天产业)是通过“开渠引水”的道路发展起来的。一般来说,“水到渠成”是产业发展引致技术进步的过程,而“开渠引水”则是原创技术的开发推动产业发展的过程。这两条道路对于中国高技术产业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四、对外开放与中国工业的技术进步路径

中国实现产业技术创新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对外开放,特别是外商投资企业发挥了非常突出的作用,同时也产生了许多特别值得重视的问题。由于中国工业化的高度开放性,从“国际贸易导向”的国际分工方式(即主要通过商品的国际交换实现的国际产业分工),向“国际投资导向”的国际分工方式(即更大程度上通过资本的国际流动实现的国际产业分工)发展,比较优势的经济实质将发生根本性的改变。从根本的经济性质看,中国全方位地参与国际分工体系,国际资本和跨国公司大规模地在中国“采购”劳动、土地等廉价资源,直接享用中国的资源优势,在中国市场展开“世界大战”。由于存在巨大的市场潜力和商业机会,中国是跨国公司绝对不可不进入的“战场”,在一定意义上甚至可以说,不到中国“参战”的公司称不上是世界级企业。由于外国企业的大量进入,在中国市场上形成了中中、中外、外外之间的立体交叉竞争.即中国企业同中国企业的竞争、中国企业同外国企业的竞争、外国企业同外国企业的竞争,构成了中国制造业市场竞争的独特画面。

外国跨国公司进入中国,越来越多地获取中国市场的资源优势,必然可以显著地增强其自身的竞争力。从这一意义上说,中国市场的全方位开放,特别是投资领域的大幅度开放,“哺育”着全世界的跨国公司,使之成为规模扩张更快、经济实力更大、国际竞争力更强的超级经济实体。在这一过程中,中国企业也在激烈的竞争中成长起来,并且力争通过国际合作,逐步提高在产业价值链上的地位,实现产业升级。在这样的国际经济条件下,深度参与国际竞争和国际合作可以成为我国工业化的重要技术来源之一和实现技术创新的重要途径之一。尤其是对于全球化产业,中国企业同外国企业的战略性合作,使中国企业参与跨国生产和跨国经营的全球体系,加速先进技术在中国的扩散。

在利用国际技术资源促进我国产业技术进步,特别是通过企业合资合作实现技术进步的过程中,要避免单纯的技术导向,而更应体现竞争力导向,即要以提高竞争力为技术选择的最主要标准。就产业发展而论,技术水平的高低本身不能作为判断优劣和决定取舍的标准;无论采取什么技术,目的都是解决问题,而不是为技术而技术,所以,能够解决问题的技术就是可取的技术,而工业化进程中所要解决的最重要之一就是提高产业和企业的国际竞争力。至于选择怎样的技术和采取怎样的技术创新路线最有利于我国的产业和企业增强国际竞争力,在大多数情况下,最有发言权的是参与国际竞争的企业。特别是,现代产业分工的深化,使得各个产业都已高度分解,“传统产业”中也有许多高技术的环节,并分解为含有高技术因素的“次产业”;高新技术产业中也有不少一般技术环节,也可以分解出许多一般性技术的“次产业”(例如高技术的电脑产业可以分解出机壳、键盘、鼠标等的生产环节和“次产业”),所以,什么是传统产业,什么是高新技术产业,在现实经济活动中并无绝对的界限。在各个产业的各个生产环节以及产业分解所形成的各个“次产业”中,都有技术创新的空间。产业的高度分解和分工,形成了跨国生产和跨国经营的技术基础,鼓励中国企业进入跨国生产和跨国经营的全球体系,就有可能进入产业技术进步的巨大创新空间。在这一技术创新空间中,中国企业一定会找到实现技术创新的可行路径,包括引进技术、学习技术、购买技术,以及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

同时也要看到,随着我国产业技术水平的提高,以自主知识产权为基础的产业技术来源会变得越来越重要。一味的技术模仿和长期放弃技术控制,尽管可能获得短期的经济利益,但从长期来看,将丧失技术创新的能力。特别是对于重要的战略产业和核心技术,实际上很难从简单的国际转移中获得。对于这样的战略产业和核心技术,中国必须树立进行自我研发和决心,加大投入,优化技术研发投入的资源有效配置,集聚力量,冲击产业技术的制高点,形成在这些领域中一定的竞争优势。

一般来说,对国内企业和国外企业同样开放市场是遵守WTO规则的总体要求,但是这绝不意味着,民族国家的政府对本国企业和外国企业没有任何利益倾向,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的政府不更多地关注本国企业的发展,甚至可以说,忽视本国企业发展和利益的政府是不能存在的(因为政府归根到底代表的是本国国民的利益,而不是世界的利益)。而关注本国企业的技术水平和技术创新状况,支持本国企业的技术进步,是政府最重要的经济职能之一。即使是在原则上必须维护所有类型企业之间的公平竞争,也决不意味着政府对本国企业的技术进步的关注是同对外国企业完全“一视同仁”、“不偏不倚”的。更彻底地说,政府对本国企业的技术进步负有重大责任,一国企业在总体上的技术进步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政府经济政策的成功与否。但是,在开放经济的条件下,政府对本国企业的关注包括对本国企业技术进步的关注和支持,又决不能变为政府直接参与和包办企业的技术研究和开发活动,或者在政策上不合理地偏向本国企业,实行歧视性的产业技术政策,以至破坏市场竞争的公平秩序,实际上,这同时也将削弱本国企业自主技术创新的动力和压力,使之成为坐享其成的技术“消费者”,而不是技术创新者,最终还是“扶不起的阿斗”,永远没有能力同外国企业进行有力的技术创新竞争。总之,国家如何有效地实行支持民族企业技术进步和技术创新的措施,既能充分利用对外开放促进产业技术进步的积极作用,又能避免或减少外国企业对民族产业技术进步的抑制性影响,以推动民族产业的技术创新和技术进步,增强民族产业的国际竞争力,特别是其中的技术竞争力因素,这是一个十分困难的重大战略和政策问题。

五、工业企业技术创新的进展和问题

产业技术创新受到经济发展水平和科学发展水平的影响,即一个经济和科学发展水平较低的国家通常产业技术创新能力也较低,所以,产业技术创新的业绩也较差;反之,经济和科学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产业技术能力较强,所以,产业技术创新的业绩也往往较好。中国科学院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和中国现代化战略研究课题组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中国的知识创新指数虽然明显低于发达国家,也低于世界的平均水平,但却并不低于甚至在一些方面已经高于中等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其中,“知识创新综合指数”与中等收入国家基本相当。这表明,在总体上,中国技术创新的表现是同其经济发展水平基本相当。而且,由于大国效应的作用,中国技术创新的实力和潜力明显高于同等发达水平(以人均国民收入为衡量标准)的发展中国家。但是,中国知识创新的投入和产出都表现出极大的地区不平衡性。少数经济和文化比较发达的地区,知识创新的有些指标(主要是投入性指标)不仅明显高于世界平均水平,甚至接近和高于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例如,北京市的“知识创新经费指数”和“知识创新人员指数”均高于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而一些经济较后进的地区则低于低收入国家的水平。

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推动我国产业技术进步的主体是政府。改革开放以来,企业在技术创新和技术进步过程中的作用逐步增强。这不仅表现为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的R&D支出持续增长,而且表现为企业逐步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据科技部《2003中国科技统计年度报告》提供的资料,2002年,我国R&D经费总额1287.6亿元,比上年增长23.5%。1996年以来,R&D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例连续6年保持增长,从1996年的0.60%上升到2002年的1.23%。按可比价格和同口径计算,1996至2002年6年间,我国R&D经费支出年均增长达到21.7%,是世界上R&D经费年均增长速度最高的国家之一。2002年,国内各类企业R&D经费支出总额达到787.8亿元,比上年增长25.0%。企业R&D经费支出已占全国的61.2%,比2001年上升0.8个百分点,“十五”以来,企业R&D经费支出占全国的比重持续上升。

国家科技部《2003中国科技统计年度报告》提供的统计数据还表明:目前,全国2/5的科技活动人员集中在大中型工业企业,大中型工业企业的科技投入不断增长,新产品开发取得良好效益。同时,统计资料也表明,随着自主技术创新力量的增强,大中型工业企业引进外部技术的强度在逐步减弱。近年来,由于企业购买国内外技术的支出小于自身R&D经费支出,R&D经费与购买国内外技术支出的比例连年下降,1999年为1:0.88,2000年为1:0.79,2001年为1:0.77,2002年为1:0.74。表明企业不断注重自有技术的开发,对外部技术的依赖程度正在逐步减弱。

实行经济体制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企业制度和国家经济管理体制的改革,我国产业的技术创新机制有了一定的改善,这突出地表现为,我国产业特别是加工制造业的供给弹性有了很大的提高,只要有市场需求,企业就能够迅速做出反应,积极地进行技术创新和跟进,很快形成生产能力,大规模地向市场供应产品。而且,产品在质量、性能、款式等方面的提升和更新换代,也大大加快。当然,其中也有一些消极的现象,例如,假冒、侵犯知识产权的等,而且,即使是在合法的技术创新中,模仿的因素也比较多,但是,从总体来看,近20多年来,中国产业技术创新动力的增强和能力的提高,毕竟是一个不可否认的客观事实。当然,从根本上看,技术创新的不足也是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这突出地表现为,我国企业所拥有的自主知识产权技术少,即使是一些我国的生产能力已经非常巨大的产业,其核心技术也仍然是外国的,所以,我国企业仍然不得不向外国企业支付巨额的技术转让费。特别是在装备制造业中,我国企业的技术劣势更为明显。

导致我国企业技术创新不足的原因当然有经济发展水平不高的因素,但是,我国企业在体制上和战略意识上的缺陷也是重要原因。其中,较具普遍性的现象和问题主要是:1.中国经济正处于转型时期,企业的产权制度尚不成熟,不稳定,无论是国有企业还是民营企业中的所有者(或所有者代表)、管理层,以及工程技术人员,对企业未来的产权状况都缺乏明确的预期,所以,对是否投入技术创新,特别是需要长期高投入的技术创新,往往缺乏足够的信心和动机。2.中国经济的巨大市场空间,使得企业往往更倾向于进行扩大生产规模的投资,以获取近期的经济回报。而对于具有重大意义的技术创新项目,反而更趋谨慎。特别是当一些产业出现高增长机遇,市场需求快速膨胀时,企业追求扩大生产能力的欲望非常强烈,往往忽视在技术创新上的努力,甚至更倾向于以低技术、低成本的生产设备和生产方式(往往以牺牲环保和大量消耗资源为代价)迅速扩大产量,占领市场空间,获取最大的短期经济收益。3.企业之间的竞争行为过于简单,往往总是在相同的领域中进行同类竞争,缺乏市场细分意识。而且,模仿意识强烈,企业之间的竞争不是差异化超越,而是同类比拼,以价格竞争为主要手段。使得技术创新活动局限于狭小的空间,激烈的竞争虽然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技术进步,但技术路线雷同,创新意义不强。4.企业中的合作意识不强,对于需要很多人密切合作完成的技术创新项目,往往缺乏有效的组织合作机制。一些企业中,尤其是在高新技术产业和民营企业中,关键的技术创新人才和高层管理人员的企业忠诚度不强,“跳槽”现象和“自立门户”现象频繁发生,往往对企业的重大技术创新项目以及技术资源的长期积累产生消极影响。5.一些企业的技术创新项目对投资的依赖性过强,使得技术创新活动在更大程度上成为争取投资资金的行为,企业在融资上的热情和资源、精力投入往往高于对技术创新本身的积极性,甚至演变为资本市场和信贷市场上的“圈钱”、“捞钱”的行为,似乎争取到投资资金或者信贷资金本身就是“成功”,常见的表现就是:为股票上市而欢欣鼓舞,为获得贷款而兴高采烈。股票上市(或增资扩股)或者获得贷款成为目的,而技术创新反倒成为说给投资人和信贷机构(银行)听的“故事”。这反过来使得投资人和信贷机构对企业声称的“技术创新”缺乏信任和信心。这就使得企业技术创新的融资条件受到破坏,真有技术创新项目需要资金投入时反而得不到及时的资金支持。6.在计划经济时期所形成的科技与生产相分离的体制问题尚没有得到根本的解决。科研和技术成果的产业化道路还没有真正畅通。科研和技术创新的长期效益性质,同企业的短期商业利益之间的沟通和衔接,还缺乏体制上的保证。所以,当企业普遍受到短期商业利益的诱惑和竞争压力时,技术创新就会受到挤压。

以上现象和问题的存在,大都具有深刻性和长期性,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需要企业、社会、政府共同努力来解决。同时,我们也看到,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和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中国企业的技术创新正在走向更健康的道路,上述现象和问题的解决具有良好的前景。

第7篇

当人们还在把“地球村”当成一种概念来面对的时候,先进的计算机应用技术借助互联网环境的支持,让“地球村”真正的融入到了民众的日常学习与生活过程中。计算机智能生活概念的推出,完全颠覆了人们的一些传统工作与生活方式。

2计算机技术创新过程中面临的问题

正是因为计算机技术在应用中的广泛普及,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计算机技术的创新,因为其中能够带来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是不言而喻的,但是通过对计算机技术创新的一些调查发现,其中也面临了一些问题:

2.1科技成果转化过度强调经济效益

参与计算机技术创新的科研人员专业技术能力虽然较强,但是对于科技知识的实际价值认定上存在着一定的偏失,过度强调计算机技术创新引领技术革新的意义较重。再加上一些可能存在的科技成果转换过程中出现的利益分配不均衡等问题,导致了计算机技术创新过程中的一些相对并不是十分成熟的技术在还没有充分论证的情况下就面向市场实施规模化推广。纳米技术在计算机技术创新中的应用就是一个极为典型的例子。

2.2科技技术概念性炒作情况比较普遍

不可否认的是,涉及计算机技术创新的门槛较低,一些小型的团队甚至是个人在物质基础相对充沛的情况下就能够开展一些技术革新工作,因此也导致了大量的专业与非专业人才涌入了计算机技术创新的队伍中,竞争是相当激烈的。一些团队为了能够在短期内实现突破,刻意迎合一些商业化的炒作,而片面的突出计算机技术的局部性效果,从而让计算机技术的创新体系出现了缺失。多核处理器的研发就是这样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

2.3节能型创新技术发展严重滞后

目前的计算机技术创新团队大多都将技术革新的目标对准了“快”这一目标,因为这样能够给受众带来最为直接的体验,很容易让市场所接受。而作为计算机技术创新过程中较为关键的节能技术研究问题,因为涉及项目初期投入大、技术参数不稳定、实验室运行周期长等因素的影响,导致了除了一些大型的计算机核心部件生产厂商之外,几乎很少有商业性团队来介入这一领域。这种现象对于计算机技术保持一个长期且稳健的态势发展而言是不利的。

3有效加快计算机技术创新的措施

虽然查找出计算机技术创新存在的问题相对较为简单,但是由于其中一些问题属于外部客观因素影响较大的,因此要想在短时间内一蹴而就的解决并非易事,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有针对性的减少计算机技术创新过程中遇到的阻力是目前有效加快计算机技术创新的最佳措施。

3.1从宏观上对科技成果转换加以政策扶持

在计算机技术投入与产出明显不成比例的情况下,国家在宏观的层面上对科技成果的转换予以政策层面的支持,在首先解决专业科研技术人员后顾之忧的基础上,加快科技成果转化的商业化运作模式,将其以流程化的形式具体落实到每一个环节上,就可以让科技成果转化更为贴近实际应用。最为主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对计算机技术创新的社会效应予以了高度的肯定和支持,这对于专业科研技术人员来说是精神层面的鼓舞与认可,能够进一步激发科研人员的工作动力。

3.2规范计算机技术创新的知识产权保护行为

利用概念进行炒作纯属是商业行为,对于严谨且规范的计算机技术创新而言是绝对不适用的。针对个别从事计算机技术创新的人员利用他人的研究成果或者部分研究内容进行炒作的行为,国家要在立法上予以关注和完善,最大限度的确保知识产权所有人的相关利益。对那些进行恶意炒作甚至是剽窃他人科技创新成果的,应该追究在追究其民事责任的同时还要追究其刑事责任。在这里需要强调的是,在计算机软件技术创新的过程中有一种涉及“源代码共享”的情况,由于其源代码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共性,因此给创新技术的专利认定带来了很大的难度,极少数人员也利用这种情况肆意夸大一些所谓的创新技术效果,给民众带来很大的困扰。作为政府职能部门来讲,尝试开展“市场准入”制度,把计算机技术的验证与推广增设一个检验过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对这种现象加以改善。

3.3加大对计算机技术创新的支持力度

虽然计算机新技术并不是所谓的战略性资源,但是计算机在国防及基础民生中的应用是极为广泛的,因此相关单位和部门应该对计算机新技术的课题进行充分的论证,针对有些课题可以采取合作或者是帮扶的性质来予以支持。另外,在计算机技术创新的过程中如果能够引入一些社会资源的支持,那么势必会提升资源利用的有效率。

3.4加强计算机专业人才的储备与培养

随着计算机应用的不断普及计算机的相关功能与新技术应用范围在不断的扩大,尽管目前绝大多数的高校都开设了计算机专业,但是这些专业基本上都是以应用为主,侧重于技术创新人才培养的并不多。立足于社会发展需求的基础上,高校应该加大与专门的科研院所之间的配合,加强计算机专业人才,尤其是技术创新与应用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为下阶段的计算机技术创新工作做好人才储备。如果外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鼓励商业性机构或者是社会性团体有倾向性的加大这方面的配合,这样不仅可以提升计算机专业技术的实用性,更是为计算机创新技术的科技成果转换提供了便捷的通道。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在其中做好引导工作就可以了,过度的参与其中不仅有可能影响到资源的适用效率,还可能会间接挫伤专业技术人才的工作积极性。

4结束语

老子曰“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脱。”计算机技术创新过程中会根据时代的发展而产生一些变化,会根据客观条件的改善而适度的做出一些调整,但是科研工作者凭借坚忍不拔、孜孜不倦的意志,完全能够将计算机技术的创新引领到一个新的高度上。

作者:马雪妮 单位:苏州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翟健.谈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及安全防御[J].青春岁月,2011(16).

第8篇

关键词:无线电技术;通信方法;创新

引言

当前,在众多的信息技术中,无线电技术无疑是最受关注的一种。人们开始研究无线电技术可以追溯到上世纪70年代。一直以来,人们对此都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也因此取得了显著成绩。相比于有线电通信技术,无线电通信技术不需要传输设备,不会受到地理位置的限制,传输十分灵活,有效降低了成本,因此,无线电技术在当前市场上倍受青睐。但值得注意的是,当前的无线电技术依然存在一些缺点,如:在传输过程中容易受到周围不良因素的干扰,导致传输的结果失真,较易被人截获。因此,研究无线电通信技术的通信新方法十分有必要,文章即是对此展开论述。

1 无线电通信技术概述

1885年,俄国物理学家波波夫论述了发明无线电接收机的过程。这篇无线电通信技术的论文成为无线电技术研究起点的标志,并且为了表示对他的纪念,就将5月7作为无线电的发明日期。波波夫的研究延长了无线通信的距离,他将无线电通信技术的发展引入了新的篇章。意大利发明家马可尼在1898年进行了海上通信实验,这次实验标志着无线电通信的真正实现。马可尼通信实验将无线电信号的距离又进一步的延长,并在1901年在相距将近三千多公里的两个国家之间成功进行了通信。马可尼通信实验的成功标志着人类正式进入无线电远距离通信的时代,从此以后各式多样的通信发明也相继诞生[1]。1946年,科学家八本、威玛、罗斯等用电视机进行天线信号的接收,他们实验的成功标志着无线电技术的真正普及。在当今信息社会,我们对无线电通信技术的质量要求更高,对通信技术也有了更多的期待。信息社会就要采用科学的管理措施,运用计算机、通信技术来开发各种通信应用软件,更好的为民众的通信作好基础。作为信息化服务的一大标志,无线电通信技术的发展还有很大的发展前景,其不仅在民众通信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而且在军事上也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面对当今无线电通信技术中的不足,怎样研究出更好的通信方法以完善通信质量,满足民众生活、军事用途上高质量的通信要求成为无线电通信技术研究的热点[2]。

2 无线电通信技术的特点

无线电通信技术之所以成为通信领域研究的热点方向,是因为其在通信上具有很明显的通信优势。无线电通信能够不受空间、时空的限制,通信自由,同时能够更加完善通信中图像信息、语音信息等,并且能够使信息更加高质量化,即不仅能够传递,还能够进行深入加工。在通信设备上,无线电通信技术设备具有智能化、小巧化的特点,传输数据信息容量大等这些特点就注定了无线通信技术被进行广泛深入的研究。在通信的可靠性上,无线电通信技术的可靠性主要表现在对自然灾害上的抵抗性。在水涝、泥石流等天气下,无线电通信依然能够有效进行,保证信息的有效传递。虽然,无线电通信技术有传输的可靠性,时空上的自由性等优点,但是与其他通信方式相比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比如,无线电通信容易受到外界电磁波信号的干扰,信息容易被外界窃取。因此,对无线电通信技术的保密性研究成为各国军事信息研究的重点。在当今国际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下,有用信息被敌方获取对国家、企业、军事机构等造成的危害都是致命的。因此,做好无线电通信技术的保密性研究成为各界研究的热点[3]。

3 无线电通信方法的创新与研究

在信息化社会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如何解决无线电通信技术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成为必要。解决这些复杂问题并切实满足民用通信、军事通信上的各种需求成为我国无线电通信技术发展前进的方向。因此,在对无线电通信技术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各种改革和创新是必不可少的。现阶段,我们主要可以从以下方面重点进行创新研究[4]。

3.1 提高无线电通信网络的可持续性。无线电通信技术的各种设备如果没有较好的安装、配置与部署,那么无线电通信网络一旦受到外界的干扰,就容易导致整个网络系统的瘫痪。因此,在无线电通信的整个网络布局上,我们必须保证网络的设备性能,优化各种设备配置,采取各种有效措施以用来保证网络通信的可靠性。

3.2 采用无线电数字通信技术。数字通信技术能在很大程度上减少外界的干扰,保证通信的质量。因此,无线电通信技术要保持系统信号的稳定、提高系统频谱的利用效率、增加系统通信上的质量,就必须采用数字通信技术,以确保提高通信质量。

3.3 改进接入网络的方式。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各种网络技术的融合,无线通信的发展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提高。在市场发展中,无线传统网络与新兴网络接入技术在计算机科学技术发展的支撑下,快速地推动了无线接入网络技术的发展。移动蜂窝接入,无线本地环路等接入技术的实际应用,都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人们通信上的各种需求。

3.4 推动无线通信技术宽带化发展。信息技术的宽带化发展对于光纤传输技术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最近几年,光纤传输技术的快速发展更是在全国各大城市取得了显著成果。在无线通信技术发展的方向上,我国无线通信正朝着无线接入宽带化的方向逐步演进,无线通信技术的宽带化成为无线电通信的重要方向。

3.5 软件无线电技术的推广。在无线电通信侦察方面,软件无线电具有重要的应用。软件无线电在军事通信领域的运用,如果能够推广到大众生活市场,那么对于无线电通信技术的保密性研究也将是重大创新。

3.6 个人信息化技术的推广。个人信息化通信在全球上已经有着较为完善的发展体系,在通信上,个人信息化能够有效地降低无线通信传输路线的信息量,提高无线通信的传播速度。

3.7 电路交换网络的过渡。过渡电路交换网络,IP网络都将是无线通信技术的核心。在数据的处理能力上,电路交换网络的数据处理能力将得到很大程度上的提升,这在一定程度上也解决了无线通信信号易受到干扰的难题[5]。

4 结束语

文章简要回顾了无线电通信的发展历程,介绍了无线电通信的优缺点。在无线电通信技术上,传输的路线、信号稳定性、传输距离、保密性等方面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针对我国上亿人通信的要求,在无线电通信的网络规模与通信质量上都有很大的改进空间。在全球市场竞争中,我国无线电通信技术也有了巨大的发展。但是,无线电通信技术在满足用户多方位、多层次上都需要有进一步的提高。因此,我们对无线电通信技术通信方法创新的研究具有实际的意义。我们要积极快速地推进无线通信方法技术的研究,为民众生活、国家军防等提供更加安全、优质的无线通信服务。

参考文献

[1]数字与模拟通信系统.Leon W.Couch[M].电子工业出版社.

[2]李雄伟,赵彦然.无线局域网的安全性及其攻击方法研究[J].2005.

[3]钱沈廉.无线电通信技术之通信方法拓新[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9.

第9篇

【关键词】技术创新 信息技术 创新技术

在改革开放前,我国的技术创新处于封闭的状态,技术创新的能力明显低于发达国家;改革开发以后,确切的说是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我国的技术创新能力得到了明显的提高,在学习国内外先进的创新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本国的实际进行技术创新,并取得了很多成就。下面笔者将首先对技术创新的概念进行厘定,然后对电子信息创新的策略进行深入探讨。

1 技术创新

技术创新是一个比较宽泛的概念,它所包含和涉及的领域相当广阔,不仅包括技术性的创新,还包括非技术性变化的组织创新等。由于技术创新设计到很多领域,例如经济学、行政学、社会学等等,所以各个领域的专家学者都从不同的角度对技术创新进行定义。但是,目前能够得到最为普遍认可的概念是:技术创新是一种以新的思想观念产生的,从产品的生产、包装、推广到营销全部环节的过程。技术创新的是指是新思想技术的产生和这种技术的商业应用。由于技术创新所具体应用的领域不同,所以也出现了很多相关的概念。例如:技术扩散、过程创新等等。

2 信息产业技术

目前,国内外对信息产业的定义没有一个统一的认识。比较可靠的说法有四种:一是信息产业是指进行信息技术研究和应用,信息技术设备的制造,并为经济发展和公共信息传播提供服务的综合性产业;二是信息产业是指从事信息的产品的制造和信息服务、信息系统建设、信息装备制造的企事业单位和;三是信息技术产业主要是指直接进行信息的产品的生产、加工、流通和分配的,以信息作为其产品的产业;四是信息产业是指以领先的信息技术手段来进行信息处理的,制造产品来提供信息产品和服务的产业。

综合上述对电子信息产业的定义,本文将电子信息产业定义为从事信息产品以及设备的制造,或是对信息进行加工、改造、存储、等等的新兴的产业群体,包括信息技术设备制造业和信息密集型服务业。其中信息技术设备制造业就是电子信息产业。

3 电子信息技术创新研究

3.1 创新动力分析

3.1.1 民族国家富强的需要

一个国家或者民族要想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要想得到世界的尊重就必须进行技术创新,尤其是电子信息创新,它是引领民族强大的动力先锋。

3.1.2 技术创新的主体企业的竞争压力

目前电子信息技术产业经营多元化,并且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开发的政策环境的存在,各个从事电子信息产业的企业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崛起,竞争的强度无疑是增大了。各个企业要想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中求生存,在为重要的就是加大技术创新的力度,取得创新的新优势。

3.1.3 各个企业对利润的追求

企业的利润要想实现最大化,除了需要生产出适销对路的产品以外,还要加大对高新技术产品的创新力度,生产出具有高技术含量的产品,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因此,要想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中取得最大化的利润,需要不断进行技术创新。

3.1.4 人类对于未知领域的不断探寻的努力

说到底,人类的创造力的源泉主要来源于人类对于未知的神秘领域好奇心。纵观人类科学技术的发展史,人类每一次的技术的进步,都是人类对未知领域孜孜以求、不断探索的结果。

3.1.5 实现自我价值的追求

根据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的人类需求层次分析,自我价值的实现是人类最高级别的需求。对于未知领域的不断探索,对于电子信息产品功能的不断开发正是满足了人这一最高层次的需求。

3.2 创新策略分析

3.2.2 制定合理的战略目标和指导方针

电子信息产业的技术创新必须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以政府为支撑、以技术为创新,抓住我国经济技术发展的机遇,迎难而上,推进电子信息技术得到发展,把我国打造成信息技术产业的大国和强国。

3.2.3 打造创新环境

政府要建立健全市场市场竞争机制,打造公平、统一、规范有序的市场环境,充分发挥市场的在经济体制中的决定性作用和发挥政府的规范引导作用相结合。健康的市场环境将有利于电子信息产业市场的良性发展,有效提升企业的技术创新竞争能力。

3.2.4 建立健全创新支撑体系

完整科学的创新体系,不仅是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必要条件,也是政府、事业单位、科研机构进行创新的必要条件。科学的界定外部支持体系在整个创新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可以保证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从而促进企业可以更好的进行技术创新。

3.2.5 不缩短科技成果转化周期

随着我国经济科技的巨大进步,科技转化的速度已经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相比一些发达国家还是有差距的。为此,要密切高校科研机构、政府、企业之间的联系,在三方的密切合作中,实现科学向产业的迅速转化。

3.2.6 加强对外合作与交流

与国外先进的科研机构、先进的企业技术合作,学习先进的技术,并结合本土市场的情况进行创新,可以大大提高企业的竞争力。此外,加强对外交流可以获得更多了电子信息产业的前沿信息,为企业的发展做指引。

3.2.7 加大对技术创新基础研究的投入

就目前我国创新的情况来看,我国缺乏创新型人才、技术储备不足。为此,我们要加大对基础研究的投入、政府和企业部分要通力合作加大对重点领域的基础理论研究。

3.2.8 提高企业的创新意识

企业要自主提高创新意识,注重对员工创新精神的培养,注意对具有创新精神人才的聘用。企业要把创新作为自己生存发展的准则,在内部形成创新的体制,形成创新文化,形成创新氛围。

4 结语

技术创新是推动经济发展最根本的因素,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技术创新是提高企业的竞争力的决定性力量。对于电子信息技术产业,要提高技术创新水平就要从企业自身、政府、外部、体制机制、市场等角度进行全面的改革完善。

参考文献

[1]孙洪宇.关于对电子信息创新的思考[J].中国电子商务,2014(11).

[2]王冕.我国电子信息创新摸索研究[J].电子测试,2015(15).

第10篇

[关键词]技术创新;动力;机制;演化

[中图分类号] F091.3[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0461(2009)12-0001-03

经济全球化和国际竞争不断加强的历史背景下,技术的重要作用日益凸显和强化,已经成为一国或地区国际竞争力的核心要素所在,世界各国纷纷将技术促进和科技创新作为一项基本国策或国家战略,理论界对于技术创新的研究也日渐丰富。然而,究竟应该如何才能有效促进技术创新、技术创新的动力机制究竟如何等问题至今仍是众说纷纭。本文拟在回顾前人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尝试应用20世纪80年代以来迅速兴起的演化经济学范式分析技术创新的动力机制,以期对此问题有更深刻的理解从而能更好地指导技术创新实践。

一、文献回顾

国内外学者关于技术创新动力机制方面的研究已有不少成果。最早出现的是一元动力论。即历史上曾经争论多年的科技推动论和需求拉动论,这两种论调虽然都有一定道理,但都有片面之嫌。随后出现了折衷的双重推动模式,即二元动力论,强调科技推动和需求拉动的交互作用。二元动力论之后又出现了多元动力论。比如加入政府作用的三元动力论,再加上企业家精神的四元动力论等。国内研究者一般强调从内因外因两个方面探讨创新动力问题,外在动力包括需要拉动、科技推动、市场竞争、政府政策、文化社会环境等要素,内在动力则包括利润激励、企业文化、内部环境、企业家精神等方面(刘锋,2003;欧阳新年,2004;柴丽俊,2005;刘明霞,2007等)。

这些研究虽然不断挖掘出越来越多的技术创新动力来源,也更加重视各动力间的相互关系,但一般都隐含着企业是技术创新惟一主体的假设。随着越来越多的非企业创新主体(比如政府组织、科研机构、个人等)的出现,人们逐渐认识到技术创新的系统性质,国家创新系统理论应运而生。国家创新系统理论认为创新主体应该是包括企业、科研机构、教育部门、中介服务机构、供应商和客户等在内的复杂系统,主张将企业自身、市场需求、政府政策、各类资源、企业家等各种要素结合起来系统分析技术创新的动力来源。除此之外,也有一些学者将技术创新的动因综合归纳为某一方面或某种通用概念。比如马克思的理论中,将资本对剩余价值和超额剩余价值的追求作为技术创新和进步的惟一动力。希普尔在实证调查确认用户、制造商、供应商乃至其他主体都能成为创新主体的基础上,认为能通过潜在创新者的短期期望利润即经济租金(Economic Rents)来准确地预测创新职能源,亦即认为(期望)利润是创新的主要动力[1]。日本学者斋藤优提出所谓的需求―资源关系运力模式(N―R模式),强调社会进程中产生的需求与资源之间不相适应的“瓶颈”现象极大地刺激和促使技术创新活动的发生和进行,是技术创新的主要动力[2]。这些研究虽然自成体系,但同样可以将之归纳到一元论、二元论或多元论,并没有跳出技术创新动力的传统理论框架。

从上述文献中可以比较清楚地看到技术创新动力机制理论从一元论到二元论,再到多元论和系统论的发展脉络。一元论中,科技推动说仅从科学技术本身去寻找技术创新的动因,把技术创新看作一个纯粹的工程问题,忽视了市场需求和社会经济环境;需求拉动说把技术创新看作一种对市场的消极反应,无法解释很多新产品(如计算机)的出现,也无法解释为何有些市场需求并未引起相应的技术创新。二元论虽然克服了一元论的一些缺点,但仍然不够全面,忽视了政府、企业家等因素的作用。多元论者逐渐将各种内外部因素都纳入进来,但缺乏对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的有效分析,而且也拘泥于机械论和决定论的思维方式。系统动力论试图将纳入技术创新动力系统的诸多要素有机联系起来、以整体论和系统观来探究各动力要素间的关系,这在很大程度上超越了以往理论机械简化论和决定论思维,但由于缺乏有效的理论工具分析系统成员间相互作用的机制,系统动力论在很大程度上处于“什么都强调等于什么都没有强调”的尴尬境地,技术创新动力要素间的复杂关系和互动机制仍有待于深入研究。

二、演化范式的兴起及其技术研究应用

经济学中的演化思想其实源远流长,最早可以追溯到亚当•斯密,但演化经济学作为一个独立的理论分支或分析范式是一直到20世纪80年代才得以出现的,标志是1982年纳尔逊及温特(Nelson, R. & Winter, S.)出版的《经济变迁的演化理论》和1981年博尔丁(Boulding, K.)出版的《演化经济学》。博尔丁以商品类比生物基因构建经济演化模型,试图以此替代新古典分析框架。纳尔逊和温特则以企业作为研究对象,以企业惯例作为生物基因的隐喻物,通过搜寻、选择、适应等生物概念和理论的隐喻研究方法建立演化模型,用以分析产业竞争和经济变迁,从而发展了一种富有前途的经济学分析范式[3]。此后,经济学的演化范式获得了蓬勃发展,相关文献呈指数化增长之势,影响日益扩大,大有掀起一场经济学的演化革命之势。正如著名演化经济学家霍奇逊所讲,演化经济学兴起是20世纪末国际学术界的最主要事件之一[4]。演化经济学反对主流经济学模仿经典物理学,借用均衡、弹性等概念对经济现象进行简单化、还原化和决定论的处理方法,强调经济现象中的有限理性、个体异质性、系统演化的整体性、非线性、复杂性、偶然性和历史重要性等特征,倡导从生物学和其他自然科学中汲取丰富营养,广泛使用隐喻方法理解和处理动态复杂经济系统。

演化范式于20世纪80年代重获生机后,演化学者们对技术相关的许多问题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同时由于凯恩斯光环的逐渐消退、康德拉季耶夫周期的经济事实和主流经济学对技术进步作用的承认等因素,技术创新理论得到了越来越多的演化学者的关注和重视。总体来看,演化范式关于技术创新的探索主要集中在技术创新的一般演化过程研究、技术创新与生物进化的类似性及演化方法的可行性研究、技术创新仿真模拟研究和技术创新个案研究等几个方面。演化范式的兴起和发展为重新审视技术创新动力机制提供了一个有益的视角,

三、演化范式下的技术创新动力机制

应用演化范式倡导的生物学隐喻研究方法,技术创新可以被理解为一种以技术知识为基因型的表型变异[5]。因此,技术创新动力一方面可以来源基因型的改变,另一方面也可以在基因型不变的条件下通过环境变化“激活”某些原本存在的“隐性基因”而获得。由此,技术创新的动力来源总体上就可以概括为两个方面:一是来自技术知识的变化即新技术知识的生产,二是来自技术环境的激发作用。没有光学原理当然不可能产生照相技术,不懂得制冷知识当然不可能发明冰箱,不知晓电磁波原理当然不可能出现雷达……,现代技术创新越来越依赖于新知识生产(特别是科学发现)已经是人们的一种共识,技术创新来源于新技术知识这一点应该是显而易见和不容易引起异议的。但是,技术创新也可以在技术知识不变的条件下由于环境的改变而获得。比如,没有水流的地方不会出现水车或其他水力装置,即使人们完全能够懂得这些技术;水上部落的人们当然也不会发明轮子这种无用的东西,即使他们懂得如何使用轮子。一旦环境改变提出了对这些技术的需求,即使在技术知识集合没有任何改变的条件下这些技术也会应运而生。环境的“激活”作用其实显而易见,虽然它往往被人们所忽视。地理环境、社会制度、、文化氛围等各种环境要素的改变都可能使得原先处于“隐性”状态的技术知识被“激活”而“表达”为某种新的技术,即技术创新。因此,“对观念(知识)本身的进化的关注完全偏离了有关技术的标志。技术不完全是观念(知识)领域的一个子集。它的真实世界互动和其组织需要产生了非常不同的特征”[6]。

事实上,任何技术都是技术知识与环境耦合的产物,技术创新动力必然来源于这两方面。因此,希普尔关于创新职能源的预测其实可以更简单。在环境变量一定的条件下,新技术知识的生产将成为技术创新的主要动力来源,亦即技术创新最可能出现在创新所需要的技术知识最容易被生产出来的地方。科学仪器创新主要来源于用户――科学家,因为在用户即科学家这里最容易形成科学仪器创新所需要的新技术知识;工程热塑料和塑料添加剂创新更主要来源于制造商,工业气体技术创新有相当一部分来自供应商等现象都是同一道理。技术知识不变的条件下,环境变化对原有技术知识的“激活”作用则成为技术创新主要动力来源。这就是为何社会急剧变革时容易出现“技术涌现”现象的主要原因,也是工业革命首先发生于英国而不是知识积累相差无几的德国或法国的主要原因,也是很多转轨经济得以快速摆脱“短缺”市场的主要原因。

当然,在现实世界中,技术知识变化与环境激活这两种技术创新来源并非界线分明,很多时候是难以截然区分的。比如一种新材料的发明和使用使得原本不经济的停留在理想中的产品得以大规模产业化生产,这种新产品当然是一种技术创新,但它既可以被看作是由于环境改变(即把新材料作为一种环境要素)而激活的产物,也可以被看作是技术知识变化(新材料生产和使用知识的加入)而导致的结果。知识的沿时间和空间的互补性以及知识的条件性等特征实际上使得我们很难确定这种变化应该归于技术知识变化还是环境变化[7]。但是,这种区分理论上还是有必要的,而且这种现实中的模糊性并不影响我们的分析思路和结论。

更进一步的研究会发现,环境在很大程度上具有更重要的作用,因为环境不仅在激活原有技术知识的表达上起作用,也在刺激新技术知识生产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技术创新动力系统理论将利润刺激、市场竞争、政府政策、社会制度、企业文化、等各种内外因素都纳入分析视野的做法显然比前人前进了一步,但还应该更进一步从环境对新技术知识产生的“刺激”作用以及环境对技术知识表达的“激活”作用这两方面来理解各动力要素的作用及相互关系,这样能够有效缓解系统理论“什么都强调等于什么都没有强调”的缺陷。

四、结 语

演化经济学的发展为重新审视技术创新动力机制提供了有益的视角,应用其倡导的生物学隐喻研究方法,技术可以被理解为以技术知识作为基因型的表型,任何技术都是知识和外部环境耦合的结果,技术创新的动力一方面来源于技术知识的变化即新技术知识的生产,另一方面来自环境的激发作用。从这两个方面去理解技术创新动力系统内部各要素的作用及其相互关系,构建一种演化性质的技术创新动力机制理论,能够有效地效缓解系统理论的缺陷和尴尬,是理论发展的必然趋势。当然,本文仅仅提出一种基本思路和观点,关于这个主题仍需要日后进一步的细致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埃里克•冯•希普尔.创新的源泉――追寻创新公司的足迹[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5.

[2]斋藤优.亚洲的发展和日本的技术政策[J].现代外国哲学社会科学文摘,1996,(6):19-20.

[3]纳尔逊,温特.经济变迁的演化理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4]G.M.霍奇逊.演化经济学的诸多含义[A].政治经济学评论(2004年第二辑)[C].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139.

[5]Devezas, T. C. Evolutionary Theory of Technological Change:Sate-of-the-art and New Approaches[J]. Technological Forecasting and Social Change, Volume 72, Issue 9, November 2005:1137-1152.

[6]詹姆斯•弗莱克.人工制品 活动:人工制品、知识与组织在技术创新中的协同进化[A].约翰•齐曼.技术创新进化论[C].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2002:279.

[7]汪丁丁.知识沿时间和空间的互补性以及相关的经济学[J].经济研究,1997,(6):70-78.

Research on the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Dynamics Mechanism Based on Evolutionary Paradigm

Yang Yonghua1,Wu Yougen2

(1. Business School, Guangzhou University, Guangzhou 510006, China;2. Economic College, Fujian Normal University, Fuzhou 350007, China)

第11篇

【关键词】 生命周期;高新技术企业;初创期;融资策略

一、引言

20世纪90年代以来,高新技术企业作为知识经济时代增长的核心日益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其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国的经济增长方式、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就业结构、收入水平等,在促进科技创新、产业结构升级、提高经济竞争力等方面也发挥了很大作用。2008年我国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达到5.8万亿元,比上年增长14.1%,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约2.17万亿元,比上年增加14%。虽然我国高新技术企业发展比较迅速,但由于高新技术产业的高风险特征,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融资困难,初创期融资困难的问题尤为突出。因此,本文结合生命周期理论对高新技术企业初创期的融资策略进行研究。

二、国内外高新技术企业融资综述

在高新技术企业政策性融资方式研究方面,很多国家为了支持高新技术企业的融资和发展,建立了许多的政策支持体系,如美国专门成立了小企业管理局,并于1977年开始实施SBRA计划,对小企业的创新研究计划进行各项资助;1982年美国通过了《小企业创新发展法》,明确规定联邦机构必须拨出其A&D经费的1.25%,用于支持小企业技术创新和开发活动。

在高新技术企业债权性融资方式研究方面,Raghuram G.Rajan,Mitchell A.Petersen (2000)认为关系型融资制度通过市场手段能够很好地解决西方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融资难的问题。Berger and Udall(2002)认为,组织结构简单的中小银行有利于形成关于高科技中小企业的软信息,对提供建立在软信息基础上的高科技中小企业关系型贷款上有优势。

在关于高新技术企业风险投资方式研究方面,Diamond(1984)认为,风险资本投资机构作为一种重要而新兴的金融中介机构,在降低投融资双方的信息不对称、减轻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美国学者Ronald.Gilson(1998)、Wells(2000)认为,美国高技术企业融资过程主要依赖于风险资本市场的发展过程,它是高技术企业直接融资的最好渠道。

在我国,关于高新技术企业融资问题的研究目前还不够深入,但也有学者在这方面进行了一些尝试。许丽娟(2007)对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一般规律进行了总结,就高新技术企业成长过程中种子期、创业期、发展期和成熟期四个阶段的企业主体、融资战略和政府行为进行了规律性总结;幸琼(2007)认为,政府应根据高科技中小企业在不同发展阶段进行全方位的资金支持,包括政府投资、金融资本、民间投资等;王风荣(2006)、严长德(2007)、姜宝山(2007)对比分析了美国、日本、英国等在高科技产业发展过程中的金融支持现状,提出了建立和完善我国高科技中小企业发展的金融支持体系的政策建议。

由此可见,关于在某个阶段实行某种融资方式能更有效地促进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国内外学者并没有得出一致的结论,但是根据对企业融资方式演变的研究,可以看出一些规律:1.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企业融资方式由单一向多种并存的格局发展;2.企业融资方式受其发展的阶段和规模的影响;3.高新技术企业与风险投资、股权融资之间关系更为密切。

三、基于生命周期的初创期融资策略分析

对企业生命周期的理解存在很多种看法,如:美国学者Ichak Adizes(1979)将企业生命周期划分为孕育、成长和老化三个阶段,并进一步划分为孕育期、婴儿期、学步期、青春期、盛年期、稳定期、贵族期、官僚化期、官僚期和死亡期。我国学者陈仁贵等(1998)将企业生命周期划分为孕育期、求生存期、高速发展期、成熟期、衰退期和蜕变期。这里将高新技术企业的生命周期划分为:初创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同时将初创期进一步分为萌芽阶段和创业阶段,本文仅对初创期(包括萌芽阶段和创业阶段)融资策略进行分析。

(一)萌芽阶段特点及融资策略

萌芽阶段是指技术的酝酿与发明阶段,严格来说,这一阶段高新技术企业尚未建立。这一时期由于企业尚未投入生产,基本处于技术研究开发阶段中后期,只有实验室成果,还没有真正的产品,但创业者认为他的产品在技术上是可行的、有市场的。因此,在萌芽阶段除了基于创业家个人储蓄的自有资金之外,其余资金大都只能依靠家庭或亲友资助等。但这些内源性投资的数量毕竟有限,创业家有时不得不去寻找外部投资。然而,由于处于萌芽阶段的企业几乎还无法确定其市场前景、回报率,也没有什么可以抵押给银行以获得商业贷款,所以,企业既很难获得专业管理的风险投资,也很难找到愿意贷款的银行。这个时期的投资称作种子资本(Seed Capital),其来源主要有:个人积蓄、家庭财产、亲友借贷、政府创新基金。

如果还不够,则需要寻找专门的风险投资家和风险投资机构。经过考察,风险投资家(机构)同意出资,就会合建一个小型股份公司,风险投资家(机构)和发明家各占一定股份、合作生产,直至形成正式的产品。这时企业面临三大风险:新技术的技术风险、、高新技术产品的市场风险、高新技术企业的管理风险。这些风险具有不确定性因素多、不易测评、离收获季节时间长等特点,因此,这个阶段的风险是企业生命周期中最大的,风险投资家(机构)在这个阶段的投资在全部投资额中的比重较低,一般不超过15%。

(二)创业阶段特点及融资策略

创业阶段是指技术创新和产品试销阶段。这一阶段,完成规划与市场分析,产品原型在测试中,以进一步解决技术问题、排除技术风险;组建管理机构;产品进入市场试销,听取市场意见,但产品试销尚未有收益;构思产品原型。该阶段的投资称作创业资本,所需资金投入显著增加。在这一阶段虽已完成了产品原型和经营计划,但产品仍未批量上市,管理机制尚不健全,而初创期的长短则根据其产业、规模等情况而有所差异,一般短期为6~8个月,长可达4~6年。

这个阶段的资金投入明显增加,主要用于购入生产设备、产品的开发及销售,以形成生产能力,开拓市场。由于在产品市场化过程中存在许多不确定性的因素,企业没有以往的历史经营记录,而且资金的需求量较大,因此,在这一阶段风险企业失败的比例相当高,有统计资料显示在80%以上。由于此时企业经营风险比较大,从银行获得大额贷款的可能性较小,更不可能从资本市场上直接融资,这时可以利用生产设备、厂房等取得银行小额抵押贷款,同时可以联系风险投资家(机构),积极引入风险资本。而风险投资家(机构)一般也会在这一阶段主动对企业进行投资参与。由于这个阶段企业资金需求量较大,也是风险投资家(机构)进行投资的一个主要阶段。由于技术风险、市场风险和管理风险开始凸现,一个风险投资家(机构)往往难以满足企业资金需要,这时企业可能需要寻求多个风险投资家(机构)的投资,而风险投资家(机构)也会出于分散风险的目的,同时投资于多个企业,这给企业获取风险投资带来了机会。由于一部分风险投资家(机构)已经在萌芽阶段获利,因而由此带来的示范效应会吸引新的风险投资家(机构)进入。这一阶段的风险资本要求的回报率很高,而且一旦风险投资家(机构)发现有无法克服的技术风险或市场风险超过自己所能接受的程度,就有可能退出投资。

四、高新技术企业初创期融资方式:基于郑州市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调查

本文采用问卷调查与实地调研的形式完成了前期样本的选取和数据的收集工作。问卷的设计在基于一般企业的融资特点的前提下结合了高新技术企业的特点,高新技术企业的划分标准采用科技部、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2008年4月联合颁布的《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及《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中对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的标准。

本次调研从2010年8月开始,在郑州市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中选择了30家高新技术企业发出调查问卷,至2010年10月实际回收有效问卷22份,有效回收率为73.33%。具体如表1:

企业经营者们认为初创期(萌芽阶段)的主要资金来源是:“个人储蓄、家庭财产”、“亲友借贷”、“政府创新基金”。具体来说,有14家即63.64%的企业认为“个人储蓄、家庭财产”是这一阶段的主要资金来源形式;有31.82%的企业在设立之初主要依靠亲友借贷;同时,还有27.27%的企业获得了政府创新基金和小额抵押贷款。样本企业中有6家企业(占27.27%)利用了小额抵押贷款形式进行融资,5家企业(占22.73%)引入了风险投资家(机构)投资。经进一步调查,发现实际上这5家企业均是在创业阶段利用了风险资本,这表明小额抵押贷款和风险投资家(机构)投资是高新技术企业初创期(创业阶段)主要的外部融资渠道。以上调查结果与文中对高新技术企业初创期(包括萌芽阶段和创业阶段)融资策略的分析基本一致。

【参考文献】

[1] 孙林杰.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能力评价研究[J].科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7(5).

[2] 许丽娟.论高新技术企业融资方式的选择[J].财经界,2007(8).

[3] 张鸣.高级财务管理[M].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10(5).

第12篇

Abstrac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matrix management of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oriented enterprises, introduces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is kind of enterprise performance management system, and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to do a good job in performance evaluation, in order to better serve the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for the enterprise. And a better excitation system is developed to improve employee's work efficiency, so as to improve the performance management level of the enterprises.

关键词: 技术创新;企业;矩阵式;绩效管理;考核制度

Key words: technology innovation;enterprise;matrix;performance management;appraisal system

中图分类号:F2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5)05-0157-02

0 引言

绩效考核是企业绩效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制定出科学、合理的考核制度,可以有效地提高企业的绩效管理水平,还可以提高员工工作的效率以及积极性,使企业可以更快的完成战略目标。绩效管理需要利用多种考核制度,还需要公平、客观地评定员工工作任务的完成情况,考核人员必须严格按照制度履行工作职责,客观地评价员工对企业发展做出的贡献,并对贡献较大的员工做出奖励。技术创新型企业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而且市场竞争比较激烈,这类企业的管理制度也比较严格,多采用的是矩阵式绩效管理模式,这类企业需要不断地改进技术,并引进先进的理念作为技术指导,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1 矩阵式绩效管理的特点

在技术创新型企业中,管理模式多采用的是矩阵的形式,这种模式也称之为多维式管理模式,是对传统管理模式的改进与创新,而且与直线职能式管理形式有着较大的区别,新型的矩阵式管理模式更能体现出以人为本的原则,而且可以开发出员工更多的潜能。矩阵式绩效管理模式有利于企业专项任务的完成,其属于横向管理系统,与之前垂直管理系统可以形成一个矩形,所以,这种管理模型称之为矩形式管理。这种新型的绩效管理模式,比较适合技术创新型企业研发较复杂的项目,在研发的过程中,工作人员除了需要接受之前的直线领导外,还需要接受横向管理的领导,这种绩效管理模式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1 技术创新性比较强 技术创新型企业的主要工作任务,就是利用先进的理念不断地对技术进行改进与创新,在企业中,创新性人才比较多,这些工作人员多从事的是技术研发工作,而矩阵式管理模式,有利于激发员工的潜力,提高其工作的效率。在研发的过程中,由于需要具有创新性,所以,工作人员可借鉴的经验比较少,工作人员需要在工作的过程中不断地积累经验与知识,研发出更加先进的产品。

1.2 专业分工比较细 技术创新型企业,由于工作的难度比较大,而且专业性比较强,在应用矩阵式绩效管理模式后,企业管理者必须不断地细化专业分工,这样可以提高研发团队的综合能力与水平,可以做到更加合理进行资源配置,发挥不同员工的特长。

1.3 内部管理趋向于扁平化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科技的发展,技术创新型企业的传统管理制度,已经无法满足其发展的需求,为了更好地提高企业的竞争力,管理部门必须应用先进的绩效管理制度,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矩阵式绩效管理模式,有效地降低了逐级递增的管理幅度,使企业管理的模式趋向于扁平化的形式,这种模式将企业的研发团队分为多个部门,并对其进行单独管理,提高了管理的效率。

1.4 项目团队管理的责任日益重要 研发人员从事的主要工作就是技术研究和产品研发,而技术研究和产品研发都是以一个个项目为载体来实现,部门也需要依靠一个个项目去实现自己的经营目标;因此,在直线领导做好规划布局后,没有直线行政权的横向领导在日常具体的管理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2 技术创新型企业绩效管理存在的问题

2.1 绩效考核制度缺乏客观性 在一些技术创新型企业中,由于管理人员对绩效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使得这项制度缺乏明确的考核标准以及目的,这也降低了绩效管理制度的效用,使得这项管理项目无法发挥出有效的价值,而且针对性不强。传统的绩效考核比较落后,无法对员工的业绩进行客观的评价,而且评价的过程往往不够全面以及客观,这也引起了很多员工的不满。

2.2 绩效指标的量化工作不够准确 技术创新性企业中,有很多的研发团队,研发工作本身具有较强的创新性,而且可借鉴的经验比较少,所以,在评价员工业绩的过程中,绩效指标的量化很难进行确定,研发工作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而且研发的工序比较多,在不同的环节中,考核人员无法客观、量化地对工作人员进行评价。

2.3 考核管理缺乏主体 技术创新型企业多采用的是矩阵式管理模式,这种模式下,工作人员接受的管理形式比较多,而且管理的内容也比较复杂,研发人员不但需要接受部门领导以及团队领导的直线管理,还需要接受企业的横向管理,比如技术负责人、成本设计人员等。所以在考核的过程中,考核的主体并不明确,考核的标准也并不统一,单方面的衡量员工的业绩也缺乏客观性。

3 技术创新型企业提高矩阵式绩效管理水平的建议

3.1 建立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制度 技术创新型企业中,工作人员主要从事的是技术研发以及产品研发等工作,这些工作对专业性要求比较高,而且工作的内容也较为复杂,所以,管理人员一定要通过有效的管理制度,提高员工工作的质量与效率。在不同的研发团队中,有时虽然研发的方向或者专业相同,但是研发的具体工作却有着一定的差异性。所以,在制定绩效考核标准时,一定要做好细化工作,还要根据企业不同的发展目标,对绩效考核标准进行细化与分解,这样也更有利于员工完成任务,达到企业制定的目标,可以更好地提高员工的积极性。

3.2 确定出绩效考核的主体 技术创新型企业在矩阵式绩效管理模式下,管理的主体以及形式具有多样性,在绩效考核的过程中,需要确定好考核的主体,这样也可以更好地制定出考核的标准,使绩效考核更加公平、合理。有时,一位工作人员承担了多项研发项目,而且面临着多种管理形式与人员,在工作的过程中,由于涉及多项工作环节,而且研发工作极具变化性,且处在不同的研发团队中,所以,研发的项目也在不断地变化。只有确定出绩效考核的主体,才能避免绩效考核工作出现过于复杂的问题。矩阵式绩效管理,不但具有垂直管理体系,还具有横向的管理体系,如果所有的管理者都成为绩效考核人员,则会降低研发工作的效率,也使绩效考核失去了意义。

3.3 运用信息化手段 由于研发人员工作的不确定性,考核主体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会随着承担主要项目的变化进行适当的调整;在绩效考核评价标准方面,随着经营管理目标的变化调整,也会在内容上、权重上进行相应的调整变化;在矩阵式管理方式下,目前一个部门需要考核的研发人员的数量已经达到上百人甚至几百人;支持绩效考评工作的基础数据也需要及时收集和传递,绩效考核的及时性又十分重要,所以,运用信息化手段才能解决复杂的绩效管理问题。

3.4 加强对绩效考核工作自身的管理 绩效考核作为绩效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仅是需要一个考核的结果,作为薪酬发放的依据,更重要的是要会运用这些结果去改善管理。通过对绩效考核结果的分析,一方面要找出员工个人在绩效中存在的问题,通过绩效面谈、工作指导、培训等措施帮助员工不断改进自己的绩效。只有不断地改善绩效考核中存在的不足,才能使绩效管理工作形成一个闭环的管理系统。

4 结语

技术创新型企业中有很多的研发人员,这类企业研发团队的能力对企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为了使员工创造出更大的价值,企业的管理人员必须制定出合理的绩效管理制度,激发员工的创造力以及创新性。在现代化的技术创新型企业中,传统的绩效管理模式已经无法适应企业更好的发展,其绩效管理模式逐渐被矩阵式模式所替代,而且绩效考核的制度也越来越规范。良好的制度可以提升员工的素质,还能发掘出员工更大的潜力,在考核的过程中,管理人员要遵循公平、公正的原则,客观地对员工进行评价,对贡献特别突出的研发人员,要进行重点表彰与奖励,使其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具责任感与使命感。

参考文献:

[1]徐长双.企业获利能力评价指标的改进和完善[J].现代商业,2011(24).

[2]王志刚,杨亚达.创新型企业组织结构演进轨迹与特征研究[J].科技与管理,2011(04).

第13篇

关键词:技术创新;企校合作;创新基地;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F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8)06-0126-02

1 我国自主创新能力解读

自主创新的主导在国家,但落实到实处,就是企业和高校。企业,特别是涉及到国民经济命脉的国有大中型企业和现代化、信息化发展相对来说比较快速的IT行业的大型企业,他们本身拥有雄厚的资金和技术人才,在实践中的经验很丰富,在市场把握和技术商业化方面存在很大优势;而作为高等教育和创新科研基地的高校来说,则在技术和知识、科学研究、科技创新等方面都存在优势。

1.1 我国企业技术创新现状

在现阶段我国已经具备自主创新的基础和条件,到了可以更多地依靠创新推动经济发展的新阶段,但是我国的创新能力与国外相比还是有很大差距,尽管我国各个产业的技术水平和自主创新能力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个别产业在国际上也具备了一定的竞争力,但总体来看,产业自主创新能力仍然较弱,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相当差距,多数产业处于国际产业价值链末端,技术水平、劳动生产率和工业增加值率都还比较低,产品附加值也很低。目前我国虽然有近200种产品的产量位居世界第一,但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品牌却很少。我国出口企业中拥有自主品牌的不到20%,另外目前我国对外技术依存度高达50%,设备投资60%以上依靠进口。世界500强企业的研发经费通常占销售收入的5%至10%,而我国的多数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的研发经费比例仅为1%,即便是引进国外先进技术,我国企业用于技术引进与消化吸收的投入之比也仅为1:0.1,而日本和韩国的这一比例则为1:5至1:8。

我国企业的技术创新远没有达到合理与完善的程度,使企业科研人员在与国际同行竞争中往往输在起跑线上。这一切在很大程度上束缚着企业原始性创新能力的大幅度提高。这里面既有客观条件的限制,也有认识和理念上的误区,但主要是缺乏自主创新的动力、机制和政策环境,市场体制不完善,没有形成有效推进自主创新的体制和制度环境,另外政府作用和政策没有发挥好,有时甚至成为自主创新的障碍。

1.2 我国高校科技成果创新

高校作为我国庞大的科技创新体系,拥有先进的科研设备和仪器、雄厚的科研力量和庞大科研队伍,在科学研究、科技创新等方面做出了很大贡献。但是,目前我国高校所拥有的科技资源与其对社会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并不成正比,仍有大量的科研成果滞留在实验室,被束之高阁,无人问津,造成了极大的科技资源浪费。据有关部门统计,我国高校每年的科技成果转化率仅为5%。目前我国高校科研管理体制的模式是国家首先计划立项,然后政府财政拨款,最后再由高校进行研究,但是这种立项方式带有很大的主观性和盲目性,无的放矢,缺乏社会和市场需求调查,很少考虑开发价值,不管社会效益等等,因此,科研成果滞留实验室的现象成灾,科研人员处于被动状态,任务完成了就行,能否转化成经济效益、能给社会带来多大效益就与他无关了,其结果必然是:科研成果的研究与转化严重脱节,科技成果转化率低下。另外高校科技成果之所以转化难还有一个主要原因就在于企业的承担风险能力较差、顾虑较多、社会风险投资机构的不健全且高校不重视科技成果的包装与宣传等。

2 走企业与高校相结合的技术创新道路

2.1 企校联合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产品能否实现其商品价值,创造企业利润,由市场来决定;企业能否长久占领市场并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主要取决于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企业必须对产品在功能、结构、工艺、材料以及营销、管理等方面不断创新,才能适应消费者的需求,长久占领市场。所以技术创新已成为企业自身的迫切需要。另一方面,高校与企业的合作也是高校自身强烈的愿望。究其原因有三,其一,在市场经济的驱动下高校的科技成果渴望转化为产品,以实现其商品价值取得利润,这只有通过企业才能实现;其二,高校的科研立项课题,需要市场与企业提供,离开企业的科研将会盲目而无效益;其三,高校要培养高素质的创新人才,企业将会提供良好的实践培养基地。所以高校要实现知识创新、知识传授和知识物化即实现产、学、研结合,一刻也离不开企业,与企业联合是高校功能的需要,也是高校发展的需要。

所以现在越来越多的企业和高校联合起来,搞出了“产学研”合作技术创新这种新的创新模式,这种新的模式可以实现资源与能力互补,而其有效采纳是企业获取有效技术知识提升技术能力与创新能力的核心手段之一,同时也是高校提升自身科研成果转化率的关键。

企校联合的创新模式首先有利于企校之间的合作开发,即企业与高校联合开发新产品、新工艺。在这种联合中,高校主要出人才为工厂研制新产品、新工艺,设计出新图纸、新方案,工厂根据设计方案加工样机、试制、改进,最终生产投放市场。技术开发的动力来自于市场或工厂对某项产品改型的需求。其次有利于企校之间的资源共享,企业利用高校科研、人才、知识优势进行新产品研制,高校利用企业占有资金、工艺技术、设备的优势进行产品试制生产。企业可通过聘请高校教师为职工讲学、派职工到高校培训学习等手段提高职工的理论水平和文化素质,为企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地保证;高校可聘请企业高级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做兼职教授、研究员,联合培养学生,增强办学的实践经验及实践指导。企校合作还有利于企校双方的共同融资,高校与企业采取入股的方式共同融资创办企业。

2.2 企业与高校相结合的技术创新道路

(1)企校共建科研合作平台。

像首钢、中国铝业这些大型国有企业都与当地的高校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与高校共建科研机构平台,例如中铝公司与中南大学签署了《组建“中国铝业联合实验室”合作协议书》,并与中南大学以及14家科研院所签订了《“中国有色金属产学研科技创新联合体”共建协议书》。由两家单位合作开发的“电解智能控制技术”和“大型预焙槽物理场仿真优化技术”,在全国铝行业企业推广应用面积达到95%。武汉科技大学和武汉钢铁集团06年共同成立“武汉钢铁集团-武汉科技大学钢铁新技术研究院”。武钢是国有大型骨干企业集团,为国民经济建设和中国冶金行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武科大现已发展成为中国南方重要的钢铁冶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具有强大的教学和科研优势,尤其是在钢铁工业的科技创新与改造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显著成果,解决了生产实际中的许多重大课题。校企双方将开展科技、人才培养等方面的长期合作,武钢以武科大为自身发展的主要技术支撑之一,学校优先向武钢通报、推荐最新科研成功和前沿技术,促进企业技术进步和产品的更新换代,武钢为武科大优先开展研究生培养、学生实习和吸纳优秀毕业生就业。而首钢作为就建立了专用人才绿色通道,与北科大共同建立了“首钢总公司与北京科技大学汽车用钢联合开发中心”,与东北大学建立了“宽厚板联合开发平台”。

(2)企业资助高校建立培养创新基地。

高等学校是培养人才、生产和传播新知识、新思想的重要基地,拥有丰富的青年人才资源和高水平的科技专家,学术思想活跃、学科门类齐全,适于进行自由探索式的、好奇心驱动的、多学科交叉的原创性基础研究。高校通过多学科综合与合作,也适合开展具有目标导向的应用基础研究。高校与产业界联系越来越密切,与产业界联合开展应用研究和产业开发已成为普遍趋势。因此,高等学校在以原始性创新为主要内容的基础研究领域应该成为国家知识创新工程和应用研究领域的主力军,应该在国家创新体系中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科研项目、取得的重大科研成果大部分都是依托于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大学研究院及交叉学科研究中心等科技创新基地完成的,高校中的高水平科研人员也大部分集中于这些基地之中,建设好科技创新基地,已经成为提高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最重要的手段和最有效的组织形式之一,企业可以对高校的创新基地提供资金和技术上的帮助,并帮助高校成立创新基金,鼓励学生进行创新性研究。像北京大学、重庆大学、大庆石油学院、长江大学等相当多的高校都与当地企业建立了校企联合培养创新基地。

(3)企校双方人才交流培养。

高校作为高等教育的最高学府,其理论知识和理论水平都是最丰富,最系统化的,而企业作为生产和技术应用的第一线,经常会存在这样的问题,就是虽然经验丰富,但由于知识水平不高,水平达到一定层次就会停滞不前,无法得到更好的发展,这就需要对理论知识的系统性学习。武钢在今年9月就从各条战线上选派出优秀的生产管理与专业技术人员到武汉科技大学参加《武汉钢铁集团优秀生产管理与专业技术人员培训班学习》,这样既进一步深化了校企合作,又让学员掌握好生产管理知识与专业技术知识,并把学到的知识带到实际工作中去,对武钢的发展必将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而首钢直接向英国伯明翰大学、瑞典皇家工学院等学院派出十几名研究人员作为期8个月的访问学习,直接介入他们的课题,深入了解国外高校的先进理论和先进技术。

企业和高校之间的相互结合所走的创新道路是一个长期而又复杂的过程,高等学校既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摇篮,又是高级人才的聚集地,企业只有不断的和学校开展科技合作,通过不断整合人才资源和技术资源,进一步催化技术人员和研究人员的潜力,源源不断的产生具有实用价值的科技成果,促进企业提升整体实力,从而走上一条产学研良性互动的循环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1]袁康敏,刘光明.校企合作有利于人才的培养[J].商场现代化,2007,2.

[2]刘霁堂,陈丽莉.高校与企业合作技术创新模式选择[J].科技管理研究,2007,6.

第14篇

【关键词】船舶工程技术专业 体制机制建设 校企合作

一、前言

现在很多院校都意识到,改革对发展教育是有很重要的作用,而教育改革中,其体制机制的改革应该是重点,要让高等院样可以放开手脚的进行探索与实践,以促进我们整体教育改革的发展。对人才的培养体制、学校教育管理体制、及院校办学体制的改革要充分的重视起来。院校中重要的专业之一船舶工程技术专业的体制机制的改革建设应率先进行。要对改革积极探索,科学改革,大胆试验。

二、工学结合运行体制机制

船舶工程技术专业要求我们的毕业生不但要充分学好理论知识,实际在岗位的时候更可以把所学能够有所用,可以理论结合实践。而不是单纯的学习专业理论内容,而到实践的时候不知该怎样结合,怎样学以致用。学校与企业结合教学,可以实现让学生在学校与企业之间无缝对接。

(一)成立专业指导委员会

让校企结合的运行机制能够长期健康稳定的运营下去,要成立专业指导委员会,在专业指导委员会中,要让专业人才和企业中的技术骨干入驻其中,明确分工,充分配合。建立一套科学健康的人才培养方案。

(二)组建船舶工程技术中心

专业院校与企业结合教学,充分整合双方资源。充分发挥校企合作的优势。

(1)“校中厂”建设。船舶工程技术专业人才把理论应用于实际工作,需要理论能应用到实际的场所即实践基地,要对实践基地加强建设,争取建设成为“校中厂”式的校内实践基地,让学生不仅体会到了真实的生产,同时对企业的管理及市场的运行机制也有部分的了解。使实习的作用最大化。

(2)“厂中校”建设。经过实践探索,现在我国有的职业院校已经建立了“厂中校”,在企业中实地实习的基地,让学生们真实的体验工作过程,在工作中学习,把所学内容充分的应用到工作中去。

(3)“教师工作站”建设。船舶工程技术专业的教学工作者也要与时俱进的发展,“老师工作站”的建立也随之产生。主要对教学人员进行培训,对新技术进行研发等作用。

(4)“船舶设计工作站”建设。在实践基地,“船舶设计工作站”的任务主要是:对学生老师师进行设计培训、技术研发、订单培养,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确定其运行模式。

(三)完善制度建设

校企合作教学的模式现在还在发展阶段,我们要不断的完善其管理制度,让这种科学先进的教学模式可以持续的向前发展。

三、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保障体制机制

为了职业院校的进一步发展,更是让校企合作的模式可以更加的健康持续,为了促进专业技能培养水平,对教育科学合理改革,也提高我们毕业生的专业素质,学校加强教学质量的监控和评价保障体制机制势在必行。

(一)船舶工程技术专业教学督导委员会

船舶工程技术专业教学督导委员会的成立主要是为让学校的教学水平进一步提高,加强学生毕业后的职业素养。委员会是由骨干老师与企业专家组成的。专家与教师对专业学习进行严格专业的监督指导,对教学成果进行评估检查。

(二)建立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保障制度

为了使我们船舶工程专业的教学质量有更好的保证,评价保障制度能持久的发挥其应用的作用,我们要对相应的教学法规进行健全和完善。

(三)船舶工程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评价

对培养人才质量的评价要反船舶企业相关岗位对专业人才的评判标准放入相关的课程考评里,让企业人才充分参与考评,对所培养的人才进行全面综合的考评,让我们所培养的专业人才也正是企业中合格的专业人才。

(四)船舶工程技术专业的毕业生就业调查

对培养的专业人才就业的就业质量和就业企业对其的满意度为调查方向,每一届的毕业生,学校都应利用假期进行跟踪回访,定期召开校友会,来调查我们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和我们学生所在企业对我们培养的专业人才的反馈意见。

四、船舶工程专业的的社会服务体制机制

当前的职业院校应该重视社会服务能力。我们培养人才为的就是服务于社会。船舶工程技术专业对社会服务体制机制的建立也是十分有意义的。

(一)船舶工程专业的技术支持

学校与企业结合教学时,我们对船舶行业也可以进行部分技术支持,对相关工作提供一部分技术研究支持,全国很多船舶专业的院校在实际研究中也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二)船舶工程专业的技能培训

在企业实习的时候,充分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因地制宜,灵活应用。培养船舶企业内部的技能型人才,为合作企业提供专业的技能培训。发挥校企共同教学的优势,对技能开展鉴定,对行业及企业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三)船舶工程专业的对口支援

为了让船舶工程专业的社会服务水平有所提升,也为了发挥我们职业院校的专业引领作用,对包头铁道职业技术学院、辽宁西部的龙港区职业教育中心等学校,一些高职院校的船舶工程专业都对其进行了对口的支援工作。

(四)船舶工程专业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船舶工程专业的国际交流与合作一向都是学校比较重视的内容,近些年,我国与其他国家的其他院校进行合作交流,实施了国际化的培养,让我们的教学与国际接轨。

第15篇

[关键词]煤炭企业;技术创新;创新机制

[中图分类号]F27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1)36-0137-02

1 煤炭企业技术创新中存在的问题

1.1 技术创新体系尚未全面建立

统计资料表明,我国大中企业设置技术开发机构的仅占全部大中企业的53%,从事技术活动的人员也仅占全国科技人员的40%。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还很弱,三分之二的技术开发力量游离于企业之外,企业未成为创新的主体。从观念上来看,企业在市场竞争的压力下对技术进步重要性的认识和相应观念的转变已经出现。煤炭企业对于技术创新的忽视不是一朝一夕可以改变的,还有一个惯性;从企业现状来看,还有相当一部分创新能力薄弱。

1.2 符合市场经济体系要求的创新制度政策仍未建成

技术与经济相结合的好机制未形成,其中技术改造经费的规模远远超过企业的科技经费,而国家的一些新科技计划由于主要面向科研机构,企业参与较少,对企业的影响有限。技术与资产继承也很困难,造成创新项目不能向市场转化,虽然出现了许多有市场价值的科研成果,但科研机构做到此时也筋疲力尽,申请不到中试费、市场开拓费。企业又难以筹集中试费和市场开拓费。

1.3 技术创新人才严重缺乏

由于20世纪90年代末出现的产品销路不畅,经济效益下滑,技术改造滞后,安全事故频发,煤炭行业的不景气,在人才引进和培养方面也遇到了新的困难,出现了前所未有的人才断档和断层。原煤炭院校地矿专业类日见萎缩。煤炭行业人才流失量增大。煤炭行业职工队伍整体水平相对下降。由于煤矿工人队伍组成发生重大变化,农民工人数增加。这些农民工的素质普遍低,煤矿技术工人的队伍不断萎缩。

1.4 战略地位偏低

在煤炭企业中,一方面,由于技术创新的起点不高,人们只满足于一般的技术创新,对引进高新技术并在此基础上进行高点创新思想上不够重视,属于真正意义上的技术创新不多。另一方面,技术创新的个性不突出。不少企业的技术创新大都是些芸芸众生的大路货,缺少自己的个性特色,至于能达到专利级水平的技术创新成果则更是凤毛麟角。因此,这些创新成果在竞争中无法取得优势。究其原因是因为人们不重视技术创新,没有把技术创新摆在战略的高度进行重视,忽视了技术创新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1.5 创新成果转化率低

煤炭工业的科技水平和其他行业相比有很大的差距。例如,目前全国的科技成果转化率约为30%,石油工业的科技成果转化率为22%,但煤炭企业的科技成果转化率仅有19.2%,而且在其有限的科技成果中真正能在煤炭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并取得显著经济效益的成果更少。从科技成果转化的形式分析,依靠生产企业和与企业联合转化成功的只有33.7%,低于科研单位直接转化成功的47.4%的水平,煤炭企业在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没有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

2 煤炭企业技术创新机制研究

2.1 建立完善的动力机制

(1)转换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推动企业建立技术创新机制的发展。

第一,建立和完善企业组织制度。市场经济制度体系,是人类社会的伟大发明和创造,适应市场经济建立起来的公司制是迄今为止人类认识和发现的最科学、最完善、最有效的企业制度。第二,建立和完善竞争机制。竞争带来差别,差别产生利润;而差别的产生源于改革,不改革旧的就无法产生新的局面。

(2)完善企业创新文化建设,培养和形成依靠技术创新求发展的良好氛围。培养合格的领导者,强化企业家创新精神,力求完全融入企业创新文化。同时依靠技术创新求发展,一时一刻也不能离开职工群众的参与和积极性、创造性的发挥,可以利用职工的合理化建议,小改小革,技术发明和实践活动等多种形式,营造技术创新的氛围,培养员工作为企业经营者、拥有者的意识。

(3)建立有效的技术创新激励机制,加快技术创新发展。人才流动是有规律的,谁为人才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建立了激励机制,人才就往那里流动。企业应遵循人才流动的规律,用事业凝聚人才,用实践造就人才。开展多层次、全方位的岗位培训和继续教育,将懂技术、会管理的人员提拔重用,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使他们在工作上出成绩、政治上有地位、经济上得实惠,为人才的成长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2.2 建立完善的运行机制

(1)建立有效的技术创新管理组织机构。技术创新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需要充分调动各方资源。因此要有专门的业务部门具体负责技术创新项目的管理和运作协调工作。要明确该部门在科技工作中的责任、分工。进一步规范技术开发、技术引进、技术改造等工作,增强管理的科学性、实效性。

(2)建立科学的企业技术创新决策机制。创新的决策机制是技术创新活动顺利进行的前提和基础,一般由决策主体、决策权、决策信息和决策原则组成。决策主体是整个机制的中心,它决定了创新目标的确定、创新方案和战略的选择,同时它也决定了各种创新资源的不同组合方式,其他三个方面分别是其进行成功的技术创新必须准确理解和合理运用的基本要素。

(3)建立企业科技进步评价体系。要进一步推动企业技术创新工作,就必须按照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要求,逐步改变管理方式,加强宏观指导和服务。为此,企业必须开展煤炭生产科技进步的评价工作,作为指导和监督企业技术创新的重要手段,进一步推动企业的技术创新工作。这项工作应坚持不懈地抓下去,使其促进煤炭企业的技术创新工作不断迈向新水平。一个企业开展技术创新活动,必须有一个评价指标体系与之相适应。因为只有通过评价,我们才能看出其技术工作开展的好与坏,才能推动技术创新不断的向前发展。

2.3 建立完善的发展机制

(1)建立人才资源储备机制。在发展机制建设方面,特别应强调加强人才、技术等资源的储备和建立能够吸纳外部资源的机制。一个企业能够持续、稳定的发展,能够在市场当中占一定的位置,就在于它能够不断地创新。要达到这个目的,企业应有资源的储备和积累的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