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固定收益资产配置范文

固定收益资产配置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固定收益资产配置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固定收益资产配置

第1篇

从资金端来看,7月份以来随着股票市场大幅下行,大量资金开始从股票市场撤出,由于缺乏高收益的投资标的,这些资金纷纷回流固定收益市场。我们看到,从7月初到9月底,证券市场交易保证金余额从3.5万亿骤降至2.1万亿,资金回流之汹涌由此可见一斑。据悉,7、8月间几个国有大行理财余额增长规模普遍都在1000-2000亿元之间。

从资产端来看,首先,随着宏观经济增速的持续下降,实体经济的投资意愿普遍低迷,融资需求出现明显降温,这其中最典型的莫过于房地产投资持续降温,虽然年初以来在各种利好政策支持下,房地产销售出现了一波明显的回暖,但是房地产投资增速却连创新低,目前已经接近有数据记录以来的历史最低值。其次,受益于监管部门发债门槛的持续下降,作为此前高收益“非标”市场的主要资产来源,房地产和地方融资平台开始纷纷转向债券市场进行直接融资以降低融资成本,房企公司债近几个月的平均发行量都在700亿元以上,而根据财政部的安排,2015年用以替换此前高利率融资的地方债置换额度更是高达3.2万亿元,这些都将对高收益资产的供给直接形成替代。第三,随着下半年以来股市降温,两融、股权质押规模出现明显收缩,IPO、定向增发也已暂停,这部分相对高收益资产的供给也出现了下降。上述原因也正是目前银行理财普遍存在“高收益资产荒”的症结所在。

事实上,自2014年底央行开启降息周期以来,市场流动性趋于宽松,资金利率持续下行,这也带动了固定收益类资产收益率的连续走低,相比之下理财产品收益率的下行明显滞后,这一方面是由于银行理财以前配置的较高收益率资产尚未到期,仍能继续满足理财产品较高收益率的需求,另一方面是由于银行理财零售客户的资金总量占比较高,2014年末大约占总量的60%,并且相比机构客户而言,这部分零售客户的忠诚度较高,在可能的情况下,银行会优先满足这部分客户的预期收益率需求,在无法维持时才会选择下调。

第2篇

美欧等国斥巨资联手救市,全球市场尚没有出现药到病除的景象,跌势依然不止。没有经历过大跌的投资人,面对资产急剧缩水,不仅十分恐惧而且万分懊悔,觉得当初做一个定存户,怎有今日之破财和风险?

众所周知,美国上世纪30年代的经济大萧条,道指从400点跌至40点不到3年,而重回400点竟用了25年。那么,此次金融海啸会不会重演经济大萧条的景状呢?也就是投资人的资金解套,资产不损,仍需四分之一世纪吗?这是所有投资人的忧虑。

市场是难以预期的,相信谁也说不准,包括股神、大师,以及获得诺贝尔奖的经济学家们。但是,现实生活中的几乎所有的投资理财事例均证明,投资的收益一定胜过储蓄,资产的保值升值一定胜过现金。当市场崩盘,多数投资人恐惧时,坚持投资不动摇,甚至大胆抄底的,也一定是下波牛市来临时的大赢者。仅有10多年股史的内地市场,也早就证明了这一点。

金融海啸何时休?这是当下投资者最为关心的问题。股神巴菲特、大鳄索罗斯,似乎比绝大多数投资人都乐观。

股神巴菲特先是耗资近百亿美元,先后买入高盛、通用电气,继而在《纽约时报》撰文表示,即使美国经济“一片混乱”,还会不断购入美国企业的股票。此次,股神不仅买还公开说,可说是极为罕见。巴菲特针对目前投资界趋于保守、现金为王的做法提出批评,认为现金是极为差劲的长期资产,几乎没有息率,未来肯定贬值,现时政府的救市政策必会引起通胀,使货币贬值,股票在未来10年必定跑赢现金,幅度很可能会非常大。他还引用经济大萧条、二战等历史,为自己当下的大举买股揭秘,在经济复苏前,牛市早已再临,假如投资者只观望经济变好的时机,届时“春天已过去了”。

金融大鳄索罗斯对欧洲国家的救市计划大加肯定,认为这将推动金融市场转阴为晴,金融海啸将会提早结束。擅长洞察和寻找金融“漏洞”、大发利市的索罗斯,早在今年6月,就预言全球将爆发极为严重的金融危机,“我们正处在20世纪30年代以来世界最大的经济危机中,这将是我们一生中所经历最坏最严重的一次”。自次贷危机深化成金融海啸后,他对前景看得更悲观。但在欧洲多国联手救市后,索罗斯对前景改变了看法,甚至认为此举将推动金融市场转阴为晴,最糟糕的动荡时期也可能已经过去,金融海啸将会提早结束。

在这场金融海啸面前,只要钱在投资市场,没有不损失的,差异仅是输多输少。笔者的两个模拟基金投资组合的亏损,足以反映这一现状。尽管,全球市场大幅波动仍将持续,基金投资者其实不用过分担忧,因为基金属于中长线投资,特别是以资产配置为主旨的全球投资。

第3篇

当通胀压力挥之不去,当股市前景扑朔迷离,当投资需求愈加旺盛,此时,既能规避市场风险又可兼顾保值增值的投资产品必然受到追捧。在2011年CP高企和市场震荡难测的预期之下,保本型基金继证监会《关于保本基金的指导意见》后在基金市场上掀起一轮新热潮。

2011年1月,汇添富,建信两家基金公司保本型基金产品已发行完毕。截至2月14日,证监会网站公布的信息显示,还有11只保本基金候批。保本基金以潮涌之势出现在数十家基金公司的新年产品清单上,

对投资者而言,无论面对何种投资热潮,都应该保持冷静。在涉足保本基金浪潮之前,应该对其有相当程度的认识,用以判断在当前自己的资产组合中是否需要配置定量的保本基金。

“保本”有条件

保本基金是建立在保本承诺基础上的基金产品。它通常设计为在固定的保本期限内为投资者提供一定比例的本金保障,投资者在固定的保本周期持有结束时(国内一般为3年,海外有长达7―12年者),可以拿回原始投资本金(或为初始投资的固定比例)+同时,投资者可享有在此基础上的市场上涨收益。

保本基金的“保本”主要通过两方面机制来实现: 方面是投资,通过投资组合保险技术实现本金保全,即利用债券等安全资产的预期收益和基金前期已实现收益去冲抵股票等风险资产组合潜在的最大亏损,从而实现本金保全,另一方面是引入担保机制,由商业银行、保险公司、担保公司等金融机构对基金产品进行担保。

保本基金的投资组合保险策略大致可分为以股指衍生品为标的的静态投资策略和持续调整资产配置的动态策略,动态策略中又以固定比例投资组合保险策略(CPPl)的运用最为广泛。CDPI策略简单来说就是将大部分资产(保险底线)投入固定收益证券,以保证保本周期到期时能收回本金,同时将剩余的小部分资金(安全垫)乘以一个放大倍数投入股票市场,博取超额收益。当股市走强,基金资产总值增加时,风险资产投资比重提高,当基金资产总值减少时 降低风险资产投资比重幅度,当基金资产总值接触保险底线时,基金完全投资于无风险资产。

需要注意的是,保本基金的“保本”是有条件的。一方面,保本基金认购期结束后申购或提前赎回则通常不享受保本条款保护,另一方面,不同保本基金对本金的承诺保本比例可能有所不同,有的是全额保本,有的保本比例可能低于本金,比如保证本金的90%,也有的可能高于本金。

投资风险可控

保本基金的投资风险主要来自于三个方面:一是,市场短期内突然巨幅下跌,且下跌过程中流动性极度丧失,以致于放大了的风险暴露部分来不及变现就击穿了净值保本线,二是,投资标的市场处于频繁的剧烈波动状态,引发大量的赎回,基金不得不频繁地调险资产与固定收益资产间的比例,运作成本增加,影响了保本目标的实现,三是,基金管理人风险监控与内控管理不严,未能严格执行策略,导致基金投资到期不能保本。

保本基金投资风险的三个方面可以通过精细的测算和严密的制度安排得到控制。

其一+保本基金设定了有效的平仓线,若股票投资部分能以定范围内的冲击成本及时平仓,则不会出现赔付。同时,考虑到如果连续出现大盘无流动性跌幅的情况,保本基金在日常运作的时候会有专门人员每日进行测算,保留出足够的安全空间以防范此类危险。极端情况下,基金公司会以收取的管理费进行贴补。

其二,基金管理公司可通过较高的赎回费率(提前赎回的解约罚金)来控制投资者的资金流动频率的进出,其中一部分将会返回基金资产弥补冲击成本。在市场波动不大的情况下,费率的调控力度将比较有效;但在市场出现异常波动而导致投资者心理恐慌的情况下,费率调控的力度将大大降低。

其三,风险监控管理的制度安排和执行是杜绝保本基金运作风险的核心部分。风险控制一般主要由风险监控人员完成。多重监控防火墙的安全设计将有效保证保本投资机制的顺利运行。

从本质上讲,保本基金是一个平衡型基金,主要通过投资组合中国定收益类资产(债券为主)和股票,衍生金融产品(期权)的策略配置来达到基金保值、增值的目标,因此,保本基金产品风险较低,且有追求超额收益的空间。

投资仍需谨慎

基于保本基金的特性,对于看重资产安全性的投资者而言,它确实有很强的吸引力,但投资者还应关注以下事项。

首先,保本基金有保本周期。与国内基金相比,境外基金的保本周期比较长。在美国,平均保本周期为7年。在香港,前几年的保本周期约4―5年,近期很多保本基金的保本周期长至10年,但附加了在4年或5年期末可赎回的机会。通常投资人必须在一段较短的期限内买入基金,而在保本周期到期日之前不享有保证承诺的权利。如果投资人在到期日前急需资金,不得不取出保本基金的投资,其本金和收益将不能得到保证倘若当时市场行情不好,提前赎回就可能造成亏损。当然,上述情况不一定会发生,但投资人需要周全地考虑。

第4篇

林准先生的理财需求和家庭情况

林准是位颇成功的实业家,他经营的高端养生会馆已经在多个城市“开花”。现在一家四口(林先生45岁、林太太40岁、儿子22岁和林太太的母亲70岁)定居于北京。林太太是私立学校校长,收入丰厚稳定,每年还有寒暑假期,林先生儿子大学在读,学习艺术设计。

林先生找到《钱经》的原因是他有一笔闲置资金300万元左右,这是他2009年卖房所得,多年前在北京市海淀区入手―套普通公寓,打算给儿子念大学住,但该公寓交通不够便捷,实际居住较为局促,户型结构不太合理,因此,2009年逢高将房子出售。林先生不太懂投资,只在朋友的建议下尝试性买过少量股票和基金,最近一年理财观念逐步提升,他想先以这笔资金做一个为期不超过两年的理财规划,期望为:获得投资额20%左右的回报。

定期检视家庭财务变化,灵活调整理财策略

该资产配置组合,在未来―年内,其预期的损益及对应的概率为:

预期收益率为10.62%,超过10.52%的概率为50%;

预期亏损超过-92009%的概率为5%;

实现超过0,59%正收益的概率为80%。

根据林先生的情况所推荐的该资产配置组合还需要林先生根据市场和个人、家庭的情况变化做定期检视,及时调整。

配置理由:

从林先生的情况来看,其实应急备用金够用6~12个月的日常开支即可,占总资产比例不超过5~10%为宜。

配置固定收益类产品时应充分考虑资金空闲期限。如:用于半年后支付的款项理财期限应控制在6个月内;两年后才需支付的儿子深造或创业金可做一两年中期规划;为养老做准备的款项可以投资于长期产品,通过长期复利增加收益。

重点考虑突发事件和为子女将来未雨绸缪。林先生家庭在突发事件和养老等问题上仍然存在风险,建议构建全面的保险规划。

侧重家庭保障,

保险收益相结合

林先生目前有闲置资金300万元以及他年度收入330万元,从家庭成员整体情况来看,做好家庭保障,需要客观考虑以下因素:

1:林先生本人应作为重点保障人合理配置保险。

2:由于林先生的个人收入完全来自公司经营,应适当增加理财收入。

3:为防范企业发生经营风险,还需要预留部分备用资金。

4:林先生的财富传承与安排应提前做好规划,以避免将来不必要的麻烦和问题。配置理由:

应急金准备金:根据林先生家庭年度支出,建议采用活期储蓄、一年期定期和三年期定期储蓄相结合方式保障家庭在意外风险时的年度支持,12个月生活费为21万元。

基金:除机构或专家理财之外,也可同时选择长期基金定投,适合没时间盯大盘的投资者,建议投资金约5万元/月。

投资连结保险:投连险比较灵活,林先生可以根据自身的理财需求和风险承受能力通过账户的配置来实现资产配置,建议年缴24000元,第―年追加100万。

年金类信托:终身年金(类信托产品),总额500万,分5年投入,年存100万。有些短期储蓄年金产品,投入时间短(5年期),收益终身,一般分为固定收益(两年领取一次固定金额),浮动收益(分红),此类产品虽保障性不强,但收益长期稳定,风险低,同时现金价值相对较高而且生存受益人可领取终身。

以上资产配置组合仅根据林先生当前需求和情况产生,由于林先生是家庭主要经济支柱,建议林先生及时并深入的与理财顾问详尽沟通,随时根据实际状况作出配置调整,更好的保障家庭成员健康与生活,做足全盘规划。

适当设定收益明望,

谨慎配置资产投资

配置理由:

按照林先生目前的年龄和家庭所处的阶段以及现金流的创造能力,根据资产配置理论公式:浮动收益资产配置比例=100―投资者年龄(林先生今年45岁),林先生的风险资产配置比例为55%左右;值得探讨的是,若林先生希望此部分资产通过理财每年能达到20%左右的增值,其收益目标有些过高,建议林先生降低预期缩小风险。

该资产配置方案结合了资产流动性,货币的时间价值以及风险控制的各种因素,根据上述投资产品调整表的方案,预计可以达成15%左右的收益率。同时,投资组合需要根据国内国际宏观经济形势的变化、投资资产的增加或者减少、投资产品的业绩表现变化、收益预期的变化等因素来进行调整,定期跟踪、检视并及时做出配置调整,以保资产长期稳步增值,最终稳健地实现理财目标。

林先生的回复

第5篇

论文摘要:文章针对利率市场化给商业银行带来的风险动管理、优化资产负债结构,同时借鉴国际通用的缺口管理、来提高利率管理水平,并开展价值分析,构建银行定价机制,提出了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对策,即:银行通过加强主平均期限管理、衍生工具对冲等资产负债管理思想,从而完善风险管理,控制利率市场化带来的风险。

一、加强主动管理.优化资产负债结构

从西方商业银行的实践来看,资产负债管理的主要目的之一是将由于利率变动而造成的经营风险降至最低限度,通过资产负债管理使银行保持稳定的利差,也使其具有流动性和资本充足性。对于国内商业银行来说,当务之急是要进一步强化资产负债管理,变被动为主动。通过指标体系的建立以及技术手段的运用等方法,积极地调整银行的资产负债结构,在兼顾流动性、安全性和盈利性的前提下,通过资产负债在数量、时间、区域、品种、对象上的合理配置,实现银行收益的最大化。调整的主要思路:一是实现资产负债的结构平衡,如将长期高成本负债配置给高收益资产、短期负债配置给低收益资产,以实现资产负债成本对应性。二是实现资产负债的利差最大化,如增加高利率资产占比、降低高利率负债占比、灵活运用浮动利率等,扩大资产负债利差。三是适当增加一般存贷款以外的资产负债,如提高债券、投资、外币资产等非贷资产业务的比重,提高资产的变现能力;积极开展主动型负债,如进行同业拆借、向人民银行申请再贴现贷款、向国际货币市场借人资金、争取发行金融债券等等,以此来分散、降低风险,提高银行经营的流动性。四是严格控制库存现金、固定资产等非生息资产的过快增长,同时大力压缩银行不良资产的百分比。

二、借鉴国际先进的资产负债管理思想

(一)缺口管理。缺口解决的是缺口所带来的流动性风险,通过对资产与负债管理,化解市场利率变动对商业银行带来的流动性风险。因此,要求商业银行对在一定计划期内需要重新定价的资产与负债进行分析,并采取一些必要措施,优化资产与负债结构,达到控制风险的目的。商业银行可采取较为保守的缺口管理,使利率敏感性资产等于利率敏感性负债,即利率敏感性缺口为零。这时利率的波动使商业银行资产收益率与负债成本同向变动,收益大于成本,从而化解因利率波动而带来的流动性风险。但资产与负债在动态过程中难以实现零缺口,银行也可采取积极的缺口管理。

(二)平均期限管理。平均期限管理指银行资产或负债的现金流量现值的加权平均期限。当固定利率资产平均期限不等于固定利率负债平均期限时就产生了风险。在正期限风险时,即固定利率资产的平均期限长于固定利率负债的平均期限,利率上升会导致资产的市场价格下降幅度大于负债的市场价格下降幅度,这时,银行可通过减少较长期限资产,增加较短期资产,增加较长期限负债,减少较短期限负债等达到防范流动性风险的目的。同理,在负期限风险时,利率下降会导致资产的市场价格上升幅度小于负债的市场价格上升幅度,银行可通过增加短期借款,减少短期贷款等措施来达到目的。

(三)衍生工具对冲。利率市场化后,利率波动使商业银行的利率管理难度加大,为使商业银行免受利率波动的损失,实现保值、增值的目的,通常采用利率期货、利率期权等金融衍生工具来回避利率风险。利用利率期货合约对冲风险:在正缺口时,商业银行面临利率下降的再投资风险,那么银行可买人期货合约。当市场利率下降时,银行损失可从期货市场上得到弥补;而利率上升时,银行会获得收益。相反,在负缺口时,卖出利率期货合约对冲风险。利用利率期权合约对冲风险:在正缺口时,银行可购买看涨期权,当市场利率下降,银行则可从期权合约中获益,从而抵销正缺口因利率下降而造成的流动性减少。在负缺口,银行可购买看跌期权,当市场利率上升,银行则可从期权合约中获益,并抵销负缺口因利率上升而造成的流动性减少。利用利率掉换对冲风险:通过利率掉换,银行可将固定利率变为浮动利率或将浮动利率变为因定利率,使利率敏感性资产与利率敏感性负债相匹配,降低利率风险。诚然,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国际金融一体化的进程加快,市场利率波动受国内、国际的诸多因素影响,商业银行难以准确预见利率的走势,为防范流动性风险,就应加快金融产品的创新步伐,不断推出新的金融衍生产品。

三、掌握现代技术,提高利率管理水平

在西方商业银行的利率风险管理中,各类现代信息技术得到了广泛和深人的运用。数据库技术、网络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及其他一些信息处理加工技术,如金融工程技术、系统动力学技术、运筹学技术、决策预测技术等为银行的利率风险管理提供了强有力的武器。从长期看,我国利率市场化不可避免。另外,我国商业银行已经参与了大量的国际金融业务,因此,掌握现代利率风险管理技术不仅是未来的要求,而且是现实的需要。一方面,商业银行要运用编制缺口分析报告、净持续期分析、净现值分析、动态收人模拟等方法,通过计算机软件技术模拟市场利率变化对银行资产、负债价值的影响,进而分析出银行现有的资产、负债承担了多大的利率风险,侧算出银行利润的变化状况,给出风险最小、效益最优的优化调整方案。另一方面,要探索利索风险的表外业务控制方法,加强对远期利率协议、利率期权期货、利率互换等金融衍生产品的研究和运用,特别是掌握其中的基本原理和技术。如在我国货币市场、债券发行和二级市场上,利用套期保值技术来规避利率风险就显得十分重要。

第6篇

 

关键词:利率市场化 风险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时策

一、加强主动管理.优化资产负债结构

    从西方商业银行的实践来看,资产负债管理的主要目的之一是将由于利率变动而造成的经营风险降至最低限度,通过资产负债管理使银行保持稳定的利差,也使其具有流动性和资本充足性。对于国内商业银行来说,当务之急是要进一步强化资产负债管理,变被动为主动。通过指标体系的建立以及技术手段的运用等方法,积极地调整银行的资产负债结构,在兼顾流动性、安全性和盈利性的前提下,通过资产负债在数量、时间、区域、品种、对象上的合理配置,实现银行收益的最大化。调整的主要思路:一是实现资产负债的结构平衡,如将长期高成本负债配置给高收益资产、短期负债配置给低收益资产,以实现资产负债成本对应性。二是实现资产负债的利差最大化,如增加高利率资产占比、降低高利率负债占比、灵活运用浮动利率等,扩大资产负债利差。三是适当增加一般存贷款以外的资产负债,如提高债券、投资、外币资产等非贷资产业务的比重,提高资产的变现能力;积极开展主动型负债,如进行同业拆借、向人民银行申请再贴现贷款、向国际货币市场借人资金、争取发行金融债券等等,以此来分散、降低风险,提高银行经营的流动性。四是严格控制库存现金、固定资产等非生息资产的过快增长,同时大力压缩银行不良资产的百分比。

    二、借鉴国际先进的资产负债管理思想

    (一)缺口管理。缺口解决的是缺口所带来的流动性风险,通过对资产与负债管理,化解市场利率变动对商业银行带来的流动性风险。因此,要求商业银行对在一定计划期内需要重新定价的资产与负债进行分析,并采取一些必要措施,优化资产与负债结构,达到控制风险的目的。商业银行可采取较为保守的缺口管理,使利率敏感性资产等于利率敏感性负债,即利率敏感性缺口为零。这时利率的波动使商业银行资产收益率与负债成本同向变动,收益大于成本,从而化解因利率波动而带来的流动性风险。但资产与负债在动态过程中难以实现零缺口,银行也可采取积极的缺口管理。

    (二)平均期限管理。平均期限管理指银行资产或负债的现金流量现值的加权平均期限。当固定利率资产平均期限不等于固定利率负债平均期限时就产生了风险。在正期限风险时,即固定利率资产的平均期限长于固定利率负债的平均期限,利率上升会导致资产的市场价格下降幅度大于负债的市场价格下降幅度,这时,银行可通过减少较长期限资产,增加较短期资产,增加较长期限负债,减少较短期限负债等达到防范流动性风险的目的。同理,在负期限风险时,利率下降会导致资产的市场价格上升幅度小于负债的市场价格上升幅度,银行可通过增加短期借款,减少短期贷款等措施来达到目的。

  (三)衍生工具对冲。利率市场化后,利率波动使商业银行的利率管理难度加大,为使商业银行免受利率波动的损失,实现保值、增值的目的,通常采用利率期货、利率期权等金融衍生工具来回避利率风险。利用利率期货合约对冲风险:在正缺口时,商业银行面临利率下降的再投资风险,那么银行可买人期货合约。当市场利率下降时,银行损失可从期货市场上得到弥补;而利率上升时,银行会获得收益。相反,在负缺口时,卖出利率期货合约对冲风险。利用利率期权合约对冲风险:在正缺口时,银行可购买看涨期权,当市场利率下降,银行则可从期权合约中获益,从而抵销正缺口因利率下降而造成的流动性减少。在负缺口,银行可购买看跌期权,当市场利率上升,银行则可从期权合约中获益,并抵销负缺口因利率上升而造成的流动性减少。利用利率掉换对冲风险:通过利率掉换,银行可将固定利率变为浮动利率或将浮动利率变为因定利率,使利率敏感性资产与利率敏感性负债相匹配,降低利率风险。诚然,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国际金融一体化的进程加快,市场利率波动受国内、国际的诸多因素影响,商业银行难以准确预见利率的走势,为防范流动性风险,就应加快金融产品的创新步伐,不断推出新的金融衍生产品。

三、掌握现代技术,提高利率管理水平

    在西方商业银行的利率风险管理中,各类现代信息技术得到了广泛和深人的运用。数据库技术、网络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及其他一些信息处理加工技术,如金融工程技术、系统动力学技术、运筹学技术、决策预测技术等为银行的利率风险管理提供了强有力的武器。从长期看,我国利率市场化不可避免。另外,我国商业银行已经参与了大量的国际金融业务,因此,掌握现代利率风险管理技术不仅是未来的要求,而且是现实的需要。一方面,商业银行要运用编制缺口分析报告、净持续期分析、净现值分析、动态收人模拟等方法,通过计算机软件技术模拟市场利率变化对银行资产、负债价值的影响,进而分析出银行现有的资产、负债承担了多大的利率风险,侧算出银行利润的变化状况,给出风险最小、效益最优的优化调整方案。另一方面,要探索利索风险的表外业务控制方法,加强对远期利率协议、利率期权期货、利率互换等金融衍生产品的研究和运用,特别是掌握其中的基本原理和技术。如在我国货币市场、债券发行和二级市场上,利用套期保值技术来规避利率风险就显得十分重要。

第7篇

投资的过程比较复杂,但目标应只有一个,就是收益。设定一个正确的目标,并界定一个可量化的基准,持续地检查自己是否偏离于自己最重要的目标,才是成功投资应有的模式。因此,机构投资者总体组合基准的设定通常就是其长期收益目标,再通过基于各类资产基准的配置,以满足总体目标的需求。投资过程中的所有努力,都是为了实现战胜投资基准这个目标。 相对基准的选择

相对基准是以某种能代表市场收益的指数作为投资基准,由于大多来自公开市场,随着指数价格的变动会有一定的波动性。相对基准可以是一个指数,也可以是几个指数加权的复合基准,需要投资者根据投资偏好和地域进行选择。

相对基准的特点。首先,相对基准要具有可投资性,即投资者可以投资于基准构成的所有成份证券,极而言之可以完全复制指数。其次,相对基准要有代表性,即指数可以反映整个市场的特征,或者某类风格或行业的特征。第三,相对基准的成份证券要有充分的分散性,即指数不是由单只或者几只证券构成,避免非系统性风险对指数产生大的影响。第四,相对基准证券构成信息要有可获得性,除了基准的收益率能获得外,还能获得基准的构成明细,以及成份证券的收益率和市值权重等信息。最后,相对基准的信息要有连续性和独立性,通常应为第三方权威机构提供数据信息,数据信息披露要足够频繁,历史数据可追溯。

应用相对基准的资产类别。基于以上特点,人们对一些公开市场交易的资产大多采取相对基准。

股票资产,无论是境内股票还是境外股票,由于其市场流动性强,指数披露规范,投资者通常会选择单一股票指数或者是区域、风格的复合指数作为相对基准。股票基准的选择不仅要考虑外部指数的可用性和代表性,更重要的是选择与机构自身投资能力、投资需要、投资管理方式相适应的指数。基准的调整通常伴随投资能力的提升和管理水平精细化过程。此外,在选择股票指数作为相对基准时,应选取包含红利再投资的指数,因为一般来讲投资者获取的红利会留存在组合进行再投资,其长期的累积效应不应被忽视。从指数的历史表现来看,随着投资期的拉长,红利的累积效应越明显,包含红利再投资的指数收益要比不含红利再投资的指数高,回溯时间越长,差异越大。

债券资产,由于债券市场与股票市场的特征非常类似,同样具有较强的流动性,指数披露规范,投资者会选取债券指数作为相对基准。在选择债券指数作为相对基准时,可选取全市场的债券指数作为基准,也可以根据自身的投资品种的需要选择国债指数、企业债指数加权产生的复合指数,还可以根据投资期限的需要选择中短期债券指数或长期债券指数作为基准。

现金资产,机构投资者在进行长期投资时,理论上不应该将现金作为一类资产进行配置,但实际操作中由于流动性的要求经常会出现一部分现金在账上。对这些现金管理的考评就需要有合理的基准。由于现金所投资的货币市场也是一个公开市场,国际投资者通常将伦敦同业拆借利率(Libor)作为基准,国内投资者将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Shibor)作为基准。此外国内投资者还有将七天回购利率作为现金投资基准。这些基准的收益均为正数,且波动较小,究竟属于相对基准还是绝对基准尚存争议,但其连续性的波动性特征更类似于相对基准。 绝对基准的选择

绝对基准以一个固定的值为投资基准,市场关联性低,呈现低波动性。虽然绝对基准看上去只是一个简单的数,但其设定的过程绝不简单。

绝对基准的特点。首先,绝对基准一般应用于非公开市场,投资者无法根据指数投资到目标市场。其次,绝对基准代表了某类资产的预期收益率,对投资单一项目起到了指导作用。第三,绝对基准可以根据投资者的特殊投资策略进行设置,如对买入持有策略适合绝对基准。第四,不同于相对基准的外部选择,绝对基准的设置更复杂,需要更多的内部研究和测算。

应用绝对基准的资产类别。绝对基准的应用有的是被动的,因为找不到合适的市场指数,有的是主动的,是根据自己的投资需要设定的。

私募股权资产,这类资产属于非公开市场投资,缺少公开的交易市场及交易数据,不可复制,因此适合采用绝对基准。也有的机构采用市场指数加一定百分点作为私募股权资产的基准,理由是私募股权资产也属于权益资产,与上市股票存在强相关性,加上一定百分点的流动性溢价,可作为衡量其业绩的基准。但由于股票指数的高波动性,即使把评估期限拉长同样会遇到不同时间段的收益率相差甚远,在评估私募股权资产业绩时有失公允。通常,在设置私募股权资产基准时,会将该类资产的预期收益率作为绝对基准,而预期收益率也是在长期股票收益率基础上加若干百分点,根据经验判断设定在10%-20%不等。这样,在这类资产内部精选项目的时候,这种基准也提供了预期收益目标,低于基准收益目标的项目则应当放弃。

对冲基金等另类资产,这类资产本没有其特有的风险收益特征,收益来源于投资经理捕捉市场错误定价的能力,也不属于公开市场的资产,适合用绝对基准。但在设定绝对基准时,由于没有可参考的资产类别作为标杆,可选择的方法有采用长期同业水平作为基准,或者采用自身历史数据作为基准。但同业数据存在数据样本缺失、存活者偏差等因素可能不准,自身的历史数据则存在可能无法在未来持续的问题。因此,这类资产绝对基准的制定确实非常难,更多需要考虑预期目标和经验判断。

长期持有的资产,出于对负债期限的考虑,投资者会将部分固定收益资产持有到期,以获取稳定收益,应对未来的支付需求。其中包括非公开市场交易的信托资产和银行存款,也包括部分公开市场的债券。由于采取了持有至到期的策略,即使债券市场再大的波动,对投资者来讲也不会受到影响。因此对于这部分资产,适合采用绝对基准,基准的水平也是该资产的预期收益率水平。持有到期的固定收益产品收益率要超过该基准收益目标。此外,对长期持有的股票资产也可采用绝对基准,这种策略就是放弃短期市场波动获取长期稳定回报,长期集中持有某些有价值的股票,通过分红和公司盈利增长获利。对于这类资产绝对基准的设定,要综合考虑股票的长期收益水平,和自身的预期收益目标加以确定。 基准的应用之道

如何选择合适的基准并对基准加以科学应用,也是投资者需要高度重视的问题。

基准的适当性。投资基准必须要与各类资产的风险收益特征相匹配,才能体现其投资目标的属性。因此,基准的设定要注意适当性,要综合考虑各类资产的实际情况和自身的投资能力,既不能过高也不能过低,否则将失去其指导作用。大规模的股票资产不以全市场指数做基准,而是设定小盘股指数或风格类指数做基准则有失公允;固定收益资产的基准设置过高,投资经理要么会冒更多的风险,要么就完成不了投资额度,就会改变固定收益资产的稳定器的作用;私募股权资产的基准设置过低,投资经理对项目的挖掘和考察就会懈怠,可能找一些保险的收益一般的项目投资,从而改变了该类资产高风险高收益的特征。合适的投资基准一定是符合该类资产的特征,符合投资范围的要求,同时各类资产的管理人要战胜它都需要付出一定的努力,且各管理人的难度相当,不存在欠缺公平的问题。

基于基准的长期绩效评估。投资基准作为绩效评估的准绳,其前提是长期考核。期限越短的考核,组合达不到基准要求的可能性越大,也越容易使投资陷入短期化,增加了组合风险。因此投资者要确定合理的考核期,以事先设定的基准为依据,对整体组合,各类资产,以及外部管理人进行考核。理论上考核期越长越好,但过长的考核期也会使投资者缺乏压力,形成考核真空。一般来讲,对于公开市场资产的考核,如股票和债券,三年到五年的考核期是适当的;对于非公开市场,如私募股权资产,七到十年的考核期能够反映相对客观完整的投资周期。当然,考核期不是三年到五年考核一次,这样会促使业绩差的管理人在考核期快结束时突击冒险的行为,也会导致业绩好的管理人躺在功劳簿上无所作为。考核工作应该每年都进行,但考核的业绩是过去三年到五年的业绩,形成滚动的长期考核机制。

绝对基准和相对基准的协调。绝对基准和相对基准的设定是根据各资产类别的特性和投资者自身的目标来决定的。将绝对基准和相对基准同时运用于某类资产上时,很容易产生矛盾。有的投资者在股市上涨时,关注相对基准,看是否有超额收益;而在股市下跌时,又关注绝对基准,希望不亏钱。能够实现这种目标的操作只能是上涨时满仓,下跌时空仓,需要非常准的市场判断能力和择时能力。但这违反了组合管理的基本常识,也是无论如何不可能做到的,如果做反了,组合将蒙受不可弥补的损失。因此,投资者要深入了解基准设定的长期逻辑、中期的回报和短期的风险,切实将投资基准的作用发挥出来。相信能够长期战胜相对基准的管理人,其绝对收益也是非常可观的。

第8篇

2013年,推动黄金牛市的因素正面临变革:美联储政策存在变数、黄金配置价值降低、避险价值下降,黄金投资热度消散,塞浦路斯售金预期改变央行在黄金市场中的地位预期;税收政策打击黄金实物消费。

黄金偏空依旧:中期1300-1550运行,长期有下行至1100的可能。黄金价格的利空因素在下挫后并没有消失;同时也存在美国超宽流动性政策仍将维持一段时间、中印实物黄金需求减缓金价下行趋势等积极因素。因此,金价中期(1-2年)内属于区间运行,基准情景模拟下预计金价在2013年底将到1400美元/盎司;根据计量模型、技术分析、情景推演以及黄金石油比价等金价运行趋势的模型分析,金价中期的运行区间1300-1550,长期有下行至1100的可能,高点已过。

基于金价高点已过、趋势变弱的资产配置建议:

(1)外汇资产:以美元为主,降低加元、澳元等资源国货币配置比例,减持日元、瑞郎等传统避险货币,新兴市场货币需区别对待、视其国际收支状况及货币政策而定。

(2)大宗商品:降低贵金属实物的配置、谨慎对待铜等基本金属;石油等能源中性;关注农产品市场的结构性机会。

(3)不动产:不动产取决于各国供需实际情况,实证看,黄金并非不动产的真正的锚。美国不动产处于低位,是全球另类资产中较有吸引力的部分;中国不动产资产,谨慎对待,需要防范全球资本逆流的潜在冲击、以及结构性供大于求的风险。

第9篇

业绩和营销双轮驱动,使得南方基金规模加速增长,在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投研和市场体系改革后,公司成功实现转型,并凭借良好的机制和优秀的管理能力,经受住了三季度市场的严峻考验。

作为“老十家”基金公司,南方在固定收益领域一直是业内领头羊,目前所管理的固定收益资产规模已是业内最大,超过1100亿元。

塑造一流固定收益团队

南方基金在固定收益方面有着深厚的积累。目前公开市场的一级交易商全国有50家,南方基金是其中唯一的基金公司,同时,南方基金还是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和国债协会的常务理事,三大政策性银行发债承销团成员。南方基金自2003年就开始打造债券交易对手资料库。

“投资者选择固定收益类产品,是希望能够尽可能地规避风险,实现保值、增值。这就要求管理固定收益类产品必须严格控制风险,操作上要稳健。南方基金整体投资风格是稳健,固定收益部更是追求‘稳健加稳健’。”南方基金固定收益部总监李海鹏强调,稳健是固定收益立足之本。

这位2002年就投身债券市场的固定收益部总监,对债券投资有着相当深刻的认识。在他看来,为投资者创造持续、稳健的回报是固定收益产品管理人的首要任务,南方基金丰富的资历、强大的投研团队为这一任务的实现提供了可靠的保证。

李海鹏表示:“投资者选择固定收益类产品,就是为回避风险,实现保值增值。因此,债券投资第一要务是保住本金,在稳健操作的基础上追求合理的回报。”固定收益产品的投资者最看重基金稳健的业绩,希望债券基金每年都能为投资者带来正收益,持续性地战胜定存、跑赢通胀。而南方基金固定收益部过往的历史业绩也完成了这一任务。

当然,南方基金大力发展固定收益产品线,与其背后的投研团队实力分不开。

据了解,目前南方固定收益团队拥有包括5名基金经理在内的20多位投研人员,有专门的宏观、利率债、信用债、可转债、金融工程研究员。

同时,南方基金可从事公募、专户理财、社保、企业年金业务,能投资多种债券类资产品种。要在固定收益市场发力,南方基金已具备诸多条件,并将大显身手。

“未来我们团队人员还将继续扩充,大力发挥南方基金在固定收益投资上的优势。”李海鹏表示。

打造全方位债券基金池

南方基金一直是固定收益领域的先行者:2002年发行国内第一只债券基金;2003年,业内第一个成立了专门的固定收益部。而去年南方基金更是先人一步,打造全方位债券基金池。

所谓债券基金池,就是根据债券的风险收益特征设计出不同的专业化债券基金产品,满足各类投资者的不同投资需要。

“市场一般会呈现一个投资周期:如债市出现机会,往往反应最快的是国债、金融债等利率产品,而下一步行情可能转到信用债等方面。各类债券完成上涨之后,会轮到股市;若股市、债市都没有行情,货币基金往往有机会,而我们提供的债券基金池,可以让投资者在各类债券基金产品之间转换、循环运作,把握每个阶段的机会。”

李海鹏还对本报强调道,债券基金池覆盖面广,每个产品都是独一无二的,具有清晰的风险收益特征,将资产配置的权利完全交给投资者,让他们自如选择。

南方基金在固定收益领域的研究非常细致,挖掘深入,专门分出了研究利率、信用债、新股、转债等小组,还派专人跟踪国债期货以及衍生品的债券投资。

走纯债化和指数化路线

跟随市场变化和投资者需求变化进行产品创新,是基金公司在竞争中取胜的重要手段。李海鹏表示,南方基金固定收益部有非常清晰的战略路线,未来方向是纯债化、指数化。

第10篇

自7月22日以来,A股市场反弹行情来势凶猛,特别是进入11月以来多头士气更是斗志昂扬。上证指数创40个月新高,深证综指创80个月新高,中小板综指和创业板综指则屡创历史新高。不少媒体声称,A股市场迎来了“红色浪潮”。

本刊一直强调,投资规划特别是股票投资,仅仅是综合理财规划的一个“构件”,绝不能因为市场暖流涌起而像某些专业人士所怂恿的“卖掉房子买股票”那样操作,而是要根据家庭的整体资产配置状况来分析。资本市场上涨是好事,但也不可能将所有资产押上去博取收益。何况目前的A股市场还是有泡沫嫌疑的。以创业板为例,其市盈率大概是70倍,美国的创业板纳斯达克市场的市盈率大概只有21倍,高估了2倍以上。

在资本市场上行,投资人开始有所冲动的时候,投资策略中能够考虑结构不失控的策略当属“固定投资比例策略”。该策略要求以市值计算,将投资在股票或者积极成长型基金的比例控制在一定范围内。此比例可取决于理财目标、资金可运用时间或者风险偏好。比如你的股票投资比例确定为总资产的30%。当股价上升,其他资产价格(如货币基金、债券资产等)不变,则股票市值所占比例会提高,此时应卖出部分股票,使股票资产市值比例降至30%。反之,当股市下行,相反要买入股票,使股票资产市值比例回升至30%。这个策略可以贯彻“低买高卖”的基准是基于事先设定的固定比例,而不是市场的市值高低,是典型的逆势操作。由于“羊群效应”,此策略执行起来很不容易。比如现在,市场要好了,你却让我卖出股票,是不是觉得很不舒服。在11月27日结束的由本刊主办的“第十届中国理财年会”上,有专家指出,在降息背景下,下阶段有可能是“股债双牛”。在这样的情况下,若你的固定收益资产比重较大,目前可能会要求你买入股票。

第11篇

有业内人士认为,去年股市走牛时,银行QDII致力于直投偏股型产品,而如今的熊市投资,银行QDII应偏重于推出相对更安全的结构性产品,体现稳健理财的特质。比如交通银行推出的两款“得利宝・QDII―澳视群雄”产品,由于引入了“结构性+澳元”的设计路线,在分别运行一年和半年之后,人民币的最终收益分别达到了8.82%和7.794%。

据了解,结构性QDII实质上就是通过分拆和重组,将多种基础金融工具组合成特征各异的新型金融工具。简言之,就是“固定收益资产+衍生品资产”的结合体。其收益率受到与之挂钩的衍生品资产的影响,而这些衍生品资产的收益又取决于与之相关的利率、汇率、股票指数或商品价格的走势。可以说,衍生品资产决定了产品最终收益的高低。但是,由于将一部分资金投资了固定收益类产品,也相当于规避了一些风险。

不过,这类产品虽然可以保证保本,但在牛市时期,收益上涨的速度也比较慢。如果产品的方向看错或收益条款设计过于复杂,也可能只能保本。

有理财师建议,投资QDII产品,要把握好三个前提,第一是QDII投资哪些市场和配置什么品种,如近期在全球股市暴跌的背景下,俄罗斯股市反而持续走强;第二是QDII推出的时点也很重要,如大部分QDII产品,是在美国次级债危机刚刚升级的时候推出的,刚好赶在市场头部;第三是QDII是否具有人民币汇率升值的锁定条款。

从近期的市场走势看,因次级债问题引发的欧美信贷风险,对资源类商品的表现带来的负面影响较少。随着地缘政治风险上升及美元弱势持续,黄金和石油投资需求得到凸显。由于能源及粮食价格不断上涨,导致全球笼罩在通胀阴影之下。因此,理财专家认为,投资资源类商品还可有效对抗通胀压力,对冲股市熊市风险。

投资商品资源类商品,不仅可多元化投资组合,而且可带来优于基准的更高回报。同时透过类FOF型载体配置组合,投资者将承担比股票投资,甚至是单个基金投资更低的风险。民生银行就在今年初推出了一款这类产品。非凡财富QD5号之“民生全球成长与资源”基金组合型理财产品,主要投资于资源类商品基金组合。

大部分投资理财专家都建议,投资者在选择QDII产品时,一定要把眼光放远,不能只关注短期收益,而是要注重所选产品的潜力及发展力。

第12篇

综合评价:

产品点评

产品设计:易方达科汇基金投资于稳健、增长可预期性高的价值型股票和固定收益品种,通过灵活配置基金组合中股票、债券、货币市场工具及其他金融工具的投资比例,来控制投资风险,降低在不确定市场环境中基金的业绩波动,同时实现基金资产的持续稳健增值。

该基金通过行业研究、上市公司调研、财务报表分析、国内外同业比较等方法,选取估值有可能改善的价值型股票作为投资对象,包括即将走出行业周期低谷的股票、隐蔽资产类股票、成长性被低估的股票、从困境中复苏类股票、防御类股票。

费率水平:该基金的认、申购及赎回费率均采取阶梯式模式,认购费率一般为1.5%,赎回费率随持有期限递减。其管理费为1.5%(年),托管费为0.25%(年)。

基金公司

易方达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成立于2001年4月17日。截至2008年6月30日,公司旗下共管理着13只开放式基金和3只封闭式基金。资产管理规模近1300亿元。

基金经理

伍卫,9年证券从业经历。历任香港康瑞投资有限公司经理,广发证券有限责任公司投资银行部资深高级经理、投资银行销售与客户服务副总经理,中国人保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投资经理。2006年9月任易方达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行业研究员、易方达积极成长基金基金经理。现任研究部总经理助理和基金科汇基金经理。

中海蓝筹

综合评价:

产品点评

产品设计:中海蓝筹灵活基金通过研究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的估值水平和价格波动,动态地调整股票、固定收益资产的投资比例,从而有效地规避市场系统风险。在确保基金资产流动性的前提下,进行主动的投资组合管理。

该基金优先投资于沪深300指数的成份股和备选成份股中权重较大、基本面较好、流动性较高、价值相对低估的上市公司以及收益率相对较高的固定收益类品种,适当配置部分具备核心优势和高成长性的中小企业,兼顾资本利得和当期利息收益,谋求基金资产的长期稳定增值。

费率水平:该基金的认、申购及赎回费率均采取阶梯式模式,认购费率一般为1.2%,赎回费率随持有期限递减。其管理费为1.5%(年),托管费为0.25%(年)。

基金公司

中海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前身为国联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成立于2004年3月18日。2006年7月,公司实施更名。目前公司旗下管理着4只开放式基金。

第13篇

3.软着陆可能成为陷阱形势判断的观点:中国的经济放缓,面临的将是软着陆,除非面临人民币贬值压力,而2011年人民币贬值的可能性很小。软着陆的判断源自中国信贷体系的软特性。没收清算是硬着陆的一个主要原因。在中国,当借款方无法偿还时,其资产则通常不会被没收清算。在中国,借贷双方一般都是政府所有,贷款重置也是很自然的过程。只要货币相应保持增长,就会不断转化为需求,名义GDP增长将与M2保持一致。 短期看,软着陆是好消息。但如果由于压力减缓而使当局推迟或不愿改革,软着陆会变成坏消息。中国在1998年软着陆后通过各种改革避免了这种命运,现在必须做出同样明智的选择。 应对之策:要保持增长就需提高效率,而提高效率则须从根本上改革管理体系。中国要通过发展消费需求和吸引投资、人才,改变中国投资―出口型经济模式。使中国经济再平衡最简单、最行之有效的方法是减税。中国中产阶级刚刚崛起,应在个税、增值税等方面降低其税负。 同时,要限制政府支出,以保证改革成功进行。每一项地方政府支出必须要制定硬性指标并对公众公开。政府总支出,包括中央和地方及地方政府企业的支出不能超过GDP的20%。 4.市场调节和政府管控的两难形势判断的观点:从宏观经济学上讲,政府的调控是必要的。但是市场机制是配置资源的长期制度平台,而政府的调控是应对短期出现的问题。现在的局面是,我们老是不停地遇到新的问题、临时的问题,老是在运作临时管控措施,这就似乎使得我们的行政调控、政府的管控会成为常态发展下去,这就涉及到整个经济体制改革方向的根本性认识。 现在的问题是,政府的管控从领域到力度都下不来。最重要的有几大误区,第一大误区就是认为政府的操作能力是万能的;第二个误区是认为政府的信用最高;第三个误区是认为政府工程可以持续拉动经济增长;第四个误区是政府的分配比市场的分配更公平。 应对之策:任何管控、任何行政,都会产生腐败,会产生制度性空子,经济要研究效率的公平化问题。中国真正财务上的危机,一定来源于和政府有关的需求膨胀。 现在怎么办?要加强对政府的监督,首先是加强学术监督,对于政府的功能、政府的运行机制、政府的活动要进行学术探讨,学者要有义务做学术监督,把道理讲清楚。第二是媒体监督。第三个,最重要的是制度建设,要形成一个制度,让政府是一个有限的政府,让政府这只看得见手不要成为闲不住的手,市场不要成为永远闲不够的手。

谢国忠 玫瑰石顾问公司董事、经济学家

毛振华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研究所联席所长

6月27日,审计署全国地方政府性债务审计结果。报告显示,截至2010年底,中国省、市、县三级地方政府性债务余额107174.91亿元,相当于同期全国GDP的27%。 审计署全国地方政府性债务审计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陈尘肇认为,总体来看,中国地方政府性债务负担尚未超出其偿债能力。隐含的意思是,中国政府债务的偿还压力短期内不会出现巨额风险。 但一位长期跟踪研究地方债务的学者透露,从现在开始到2013年底,这10万多亿元的地方政府性债务中,有超过一半将要陆续偿还。由于相当部分地方政府依赖于“土地财政”,在没有找到新的偿债渠道前,地方债务如果逾期偿还,不仅可能使中国金融系统陷入困境,也可能带来更大的经济风险。 财政部财科所金融研究室主任赵全厚告诉《财经国家周刊》记者,目前一些地方政府开始变相搞银政合作的理财性产品,甚至还通过私募基金融资。融资渠道的不规范,把隐含的风险再度推高。 此外,为保证保障房顺利开工实现预期目标,国家发改委近期放开了投融资平台公司为保障房发债的融资渠道,为地方债注入新的因素。隐忧冲高 国家审计署报告显示,截至2010年底,有78个市级和99个县级政府负有偿还责任债务的债务率高于100%,分别占两级政府总数的19.9%和3.56%。 目前中国政府债务余额约占同期全国GDP的27%,再加上7.12万亿元的国债余额,中国政府债务余额占GDP的比重在45%左右。 虽然以欧盟60%的警戒线来说,中国距离这一警戒线尚有一段距离,但审计署报告也特别提醒,部分政府融资平台存在还款压力,一旦无力偿还,将逼迫央行以再贷款的形式来解决,从而推升通胀压力。 经济界人士认为,需要深入分析中国地方债务问题。首要的隐忧是,债务的期限结构配置和流动性。 汇丰中国首席经济学家兼经济研究亚太区联席主管屈宏斌指出,地方债最主要的问题是,在缺乏透明度的情况下,这些债务的到期期限短和长期投资项目回收期之间的不匹配。如果没有实际行动去重组这些债务的话,未来几年银行将面临债务违约的实际风险。 眼下最急于解决的问题在于,今明两年是一些平台贷款集中偿还的高峰期,但是一些涉及基建类的项目的投资回收周期都在几十年,而一般融资性平台贷款的期限都较短,存在贷款期限和投资收益期限错配的问题。 某国有银行风险部负责人指出,这在一定程度上是流动性风险,短期的问题。长期来看,有地方政府财政兜底和项目的长期收益为保障。 其次的隐忧是,危机会不会从一个点上突然“发难”? 中银国际首席经济学家曹远征对记者表示,此次审计署公布的地方融资平台基本上是3:5:2的分布情况。也就是说,30%融资平台没有问题,50%有问题但是问题不大,20%还本付息无望,这些就可能带来风险。 这些付息无望的地方会是哪里?经济学家谢国忠在接受《财经国家周刊》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县一级政府,还有一些二三线城市的还债能力堪忧。这些地方的融资能力有限,债务的流动性较弱。 谢国忠表示,目前中国县级政府债务余额与年收入的比率在4到5倍是比较普遍的,有些甚至高达10倍以上。如果是5倍的债务,按照7%的利息计算,相当于政府年收入的35%要用来还息。“在这样情况下,还本就很困难了。因为政府收入还要应付日常的开支。” 危机将何时可能爆发?这是第三个地方政府债务隐忧。地方融资平台目前蕴含的风险没有完全暴露出来。 “过一两年房价往下走,土地卖不了高价,那时候风险才真正暴露。”中央财经大学教授贺强告诉《财经国家周刊》记者。 贺强认为,地方政府之所以有胆量借下这么高额的债务,当初是将卖地收入计算在内的,但此轮房地产调控使卖地创收不那么方便了,也直接造成了目前的债务。今年前5个月,全国的土地出让收入比去年同期下降了11%,很明显,“土地财政”已经不能填补地方债务的缺口了。 这一模式也得到银行内部人士证实。“比如朝阳门有一块地我们觉得非常好,两年之内上市没问题,贷给他5年,这种预期是好的。但是市场变了,政府不允许卖这块地了,这样就会影响到银行的贷款。”某国有银行公司部负责人说。 地方以土地和土地财政收入为抵押,借来大量的贷款,但现在土地财政收入锐减,又需要更多的融资来填补。在资金面宽松时期,融资平台公司贷款“借新还旧”的现象很普遍。但是随着银根收紧,一些地方政府另辟蹊径融资。新债又起 为确保保障房顺利开工的发债计划已经提上日程。6月底,国家发改委下发了利用债券融资支持保障房建设的通知,允许投融资平台公司申请发行企业债券,募集资金优先用于各地保障性住房建设。 据住建部测算,今年1000万套保障房建设所需投资在1.3万亿到1.4万亿元之间,其中有8000多亿元是通过社会机构的投入和保障对象以及所在的企业筹集,剩余5000多亿元资金,将由中央政府和省级人民政府以及市县政府筹集。今年中央财政的补助超过千亿元,但其余4000多亿元资金仍将主要依靠地方政府筹集。 允许发债来为保障房融资,虽然缓解了资金短缺,但又一轮举债,会不会使已有风险隐忧的地方融资平台公司雪上加霜? 有分析人士指出,发债是一种透支未来的行为,其是否违约取决于项目回报率。 以公租房、廉租房为代表的保障房项目的投资回报率不是很高,据某券商房地产行业分析师预计,保障房的收益率在5%~8%左右。以大同市经济建设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为保障房融资而发行的六年期企业债为例,票面利率达6.5%,这意味部分保障房的收益率无法覆盖发债成本。 在房地产的调控政策之下,今年地方财政的卖地收入会有一定程度的下滑,在这种情况下,地方政府还本付息的压力会更大。 “发债是透支地方和企业的未来。”某房地产分析人士说。 曹远征认为,地方政府资不抵债的情况可能会出现。但那就涉及整个财政问题,涉及财税制度改革的问题,中央和地方在财税问题上的权利划分,核心问题是中国的财税体制改革要加强。 “在发债这个问题上,关键是中央对地方政府偿债权限没有一个约束机制,地方政府也没有强烈的偿债责任感。”兴业银行资深经济学家鲁政委指出,举债的制约机制要比较完善才能降低政府的财政风险。 该如何防范因保障房而借入的新债的风险? 谢国忠告诉《财经国家周刊》记者,如果保障房资金能做到专款专用,不挪作他用就不会产生新的债务危机。中国房价中大部分是土地和税收费用,保障房如果只卖建筑成本的话,还是有盈利的空间,可以保障债务的偿还问题。 对再发新债可能出现的风险,中央政府也有所警觉。国家发改委的通知要求,各地发展改革委应加强对发行人募集资金使用方向的引导、监督,保障募集资金的专款专用。要督促发行人落实偿债计划及保障措施,按计划提取偿债基金,进行专户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有效防范偿债风险。 由于有政府财政的担保,对这一块风险的担忧并不大。“地方发债是地方财政做担保的,跟融资平台不是一个概念,融资平台是以项目收入为保证的。”曹远征说。 解决路径 从现在开始到2013年底,10万多亿元的地方政府性债务,有超过一半陆续偿还。 在审计署披露的10.7万亿元地方政府债务中,来自城司等地方融资平台的贷款占4.96万亿元,由于政府对该类贷款不一定有担保责任,而抵押品亦成疑,被视为最大的“计时炸弹”。 首当其冲的是银行的坏账率。 6月28日,评级机构标准普尔表示,中国地方融资平台问题若没有政府介入,内地银行将增加不良贷款率6个百分点,新增2.5万亿元坏账。评级机构穆迪也在6月28日表示,中国银行业不良贷款(NPL)占总放款的比例,可能会由目前的1%升至5%。 受到地方融资平台近期连爆“延期偿债”消息的影响,银行股板块应声下落,拖累股指出现快速回调。 如何偿还债务、化解风险,已经成了当务之急。财政部财科所研究员赵全厚认为,无论是地方债还是地方融资平台的投资项目,部分投资周期长、投资效率较低、财务漏洞较多、投资回报率不高,这使得其难免成为金融系统新坏账的来源。但是地方政府面对“政绩”的压力,又有做的冲动。 在这种情况下,赵全厚建议,一方面地方政府应该少上新项目,集中精力搞好水利或者保障房;另一方面,把一些垄断行业放开给民间资本。“引导市场去做,政府少量支持,适度参与。”这样既能减轻债务压力,也能为项目找到可靠的资金来源。 面对巨额的还款压力,地方债务重组开始被提上议事日程。 谢国忠说,当年处理四大国有银行不良资产的方式或将再度上演。但这一模式是特殊时期的特殊做法,且与市场化操作有距离。 “如果仍采取这样非市场的手段来解决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不良债务,将是一种倒退的表现。”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院长赵锡军对记者说。 商业性的办法又将如何运作? 曹远征告诉记者,地方债务重组最好采用商业的办法进行,例如PPP(Public Private Partnership,公共民营合作制)的方法,引进民营资本,让地方债务与财政脱钩。 PPP是为了完成某些公共项目,在公共机构与民营机构之间达成伙伴关系,签署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以确保这些项目的顺利完成。 采用PPP的模式可以把民营资本引进来,为其找到出路。也可以让地方建设项目有可靠的资金来源。“这样一来,政府财政就不会承担那么多责任了,这应该值得提倡。”曹远征说。 有专家认为,这种类似于金蝉脱壳的重组债务模式,取决于两点,一是时间窗口,二是如何避免新的权力寻租场。时间窗口,意味着地方债务违约风险的信号,一旦重组消息释放,将引起市场恐慌或者观望,所以在目前体系尚未出大问题时宜速不宜迟;权力寻租是因为好的项目,其重组估价本身是一场利益重构。

5.尽可能防止热钱流入形势判断的观点:当前最重要的是尽可能防止美国第二次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所致的热钱流入我国。此外,应推动国内金融充分市场化,支持民营资本进入金融银行业。 随着今年以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屡创新高,押注人民币升值的海外游资有大举压境之势。今年以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升值超过2%,同期新增外汇占款预计也将达到1.8万亿元。 在巨量新增外汇占款中,除了贸易顺差和实际利用外资,大量无法解释的热钱隐匿其中。 巨量的热钱不仅会给目的国带来通胀压力、推高资产泡沫,同时也加大了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调控压力。为对冲不断增加的外汇占款,今年以来我国央行不得不6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共计300个基点,冻结银行体系约1.8万亿元资金。而准备金率的连续上调,一定程度上引发中小银行和中小企业资金紧张现象,对货币政策的进一步调控构成约束。 应对之策:“十二五”期间,应推动国内金融的充分市场化。一方面是机构的自由进出,比如支持民营资本进入金融银行业。另一方面,就是金融机构必须市场化。 加快国内金融充分市场化的步伐、推动金融体制改革,是中国“十二五”金融战略过渡期的首要目标。而金融业如何借“十二五”的东风实现新的突破与发展变得尤为重要。 今后中国经济、金融发展的最大挑战,恰恰不在经济金融本身,而在于如何通过企业的战略化治理,打造金融企业的软实力。 6.人民币资产选择太缺乏形势判断的观点:新的国际货币体系和人民币的未来面临巨大挑战。没有足够的人民币资产可以提供给国际投资者。 以固定收益资产为例,由中国政府、银行和企业发行的固定收益资产,占全球固定收益资产的比例仅0.3%,但是美元固定收益资产占到全球的四分之一。 所以,中国不能给华尔街投资者提供足够的资产,使其分散投资。但由于国际投资者需求巨大,他们可能饥不择食,忽略固定收益资产的质量。如果中国匆忙地提供固定收益资产,出现质量差的资产风险增加,则会出现2008年金融危机那样的情景。 应对之策:中国政府正寻找方案,鼓励本地投资者将中国人民币资产,包括人民币存款,换成美元到国外投资,但是这种投资需要技巧和眼光。 下一步推动人民币国际化有两个步骤,在整个经济体的资产项目开放之前,应更多发挥香港的作用。另外,中国要进行制度建设,保证中国的股票和债券是高质量的。

允许发债来为保障房融资,虽然缓解了资金短缺,但又一轮举债,会不会使已有风险隐忧的地方融资平台公司雪上加霜

第14篇

有网友开玩笑说,鲍勃・迪伦“不差钱”,才对百万美元的诺贝尔奖奖金不感冒。

诺贝尔奖每年发放一次,有诺贝尔经济学奖、诺贝尔文学奖、诺贝尔和平奖、诺贝尔物理学奖、诺贝尔化学奖、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共6个奖项。以2016年为例,每人800万瑞典克朗(约90万美元)的话,一年的奖金就达到了4800万瑞典克朗,而它在1901年的初始基金只有3100万瑞典克朗。

已经颁发了115年奖金的诺贝尔基金,每年都要发出很多钱,缘何取之不尽?因为它的背后有一个投资很成功的基金。运作已超过100年,诺贝尔基金管理资金规模上升了100倍,截至2014年底,资产规模达到了36亿瑞朗。

设立时只有3100万瑞典克朗

诺贝尔奖奖金是以瑞典化学家诺贝尔的遗产设立的奖金。诺贝尔一生共获得技术发明专利355项,其中以硝化甘油制作炸药的发明最为闻名,他还在欧美等五大洲20个国家开设了约100家公司和工厂,积累了巨额财富。诺贝尔在1895年的最后遗嘱中,把大约3100万瑞典克朗用于设立诺贝尔奖,这是他财产的绝大部分,在当时也是一笔巨款。

根据诺贝尔当初的遗愿,1901年诺奖首次颁奖时的奖金为“一位教授20年的工资”,每单项的奖金为15万瑞典克朗。

之后,诺贝尔奖奖金不断上升。1980年,诺贝尔奖的单项奖金达到100万瑞典克朗,1991年为600万瑞典克朗,1992年为650万瑞典克朗,1993年为670万瑞典克朗,2000年单项奖金达到了900万瑞典克朗(当时约折合100万美元)。从2001年到2011年,单项奖金均为1000万瑞典克朗,在2011年折合约145万美元。

发出去这么多钱,为什么诺贝尔基金还有钱呢?这得益于基金并不是“只花不赚”,它仅将主要基金收益的67.5%用于颁奖。滚动百年以上,该基金规模已经非常巨大,每年的收益也非常可观。仅仅靠收益发奖金,单项奖的奖金都能发到1000万瑞典克朗,可见这只运作百年以上的基金规模有多大?

理财有方 也曾经遭遇困境

116年来,依靠其基金会出色的投资能力,诺贝尔基金已经是设立之初的100多倍,截至2014年底,资产规模达到了36亿瑞朗。

但该基金的投资刚开始时并不顺利。最初的时候,诺贝尔基金的投资十分保守,除了银行存款,最主要的还是购买国债,因为这样最安全。这样的保守理财方式持续了大约半个世纪,到1950年时,在考虑通货膨胀因素后,基金的总体规模已经较最初缩水将近60%。

在面临危机之后,基金改变了投资思路。此后,诺贝尔基金开始尝试更多种类的投资方式,纳入了股票和不动产这些风险较高的投资品种。分析人士称,这有点像中国今天的养老金入市,同样是在养老金缺口与日俱增的情况下,政府开始放开养老金投资高风险产品的比例,允许大量养老金入市投资股票。

此后,诺贝尔基金遇上了战后经济恢复与股市、不动产持续上涨。因此基金业绩也不错,管理的资产变得越来越多。到了上世纪90年代时,该基金又进一步投资海外市场,在本国经济放缓的前提下,这使得它可以享受到海外增长带来的好处。

不过,该基金也不是万能的,投资理财也出现一些挫折。进入21世纪后,由于金融危机等因素,诺贝尔基金也时不时出现年度亏损。所以它会通过削减运营成本和奖金派发,来降低这些负面影响。

中国作家莫言在2012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但奖金却从前一年的1000万瑞典克朗降低到了800万瑞典克朗,就因为基金会投资理财也会出现挫折,2011年亏损1900多万瑞士法郎,不得不降低奖金。

成功运用资产配置概念

作为一个成功运行了百年的基金,诺贝尔基金在投资上有什么秘密?众禄研究中心分析其经验后认为,诺贝尔基金在运作中都用到了资产配置的理念,是资产配置较为成功的范例。

诺贝尔基金在成立之初,根据诺贝尔的遗嘱,在投资上采取了十分保守的策略,仅投资于安全的债券,保证了安全性和流动性,但是长期运作的收益性很差。由于收益难以覆盖每年奖金支出以及基金会的运作,基金规模日渐缩水。1953年之后,虽然改变了投资思路,引入高风险高收益的股票和股权类资产,但也有严格的比例控制,组合中也配置了绝对收益类资产,多种资产相互配合,达到了持续增值的目标。

第15篇

在经历了2011年的股债双杀后,今年以来,固定收益产品逐渐收复失地。进入2012年后多只债基已实现分红;货币基金方面,2月22日显示的79只货币基金(A、B份额分开计算)平均7日年化收益率为4.74%,其中包括华安现金富利等多只绩优货基更是突破5%,最高的收益达7%。

从2010年至今, A股市场依然没有走出反复震荡的格局。相对于股市,虽然债市的风险收益水平较低,但其收益率相对稳定,可满足稳健投资者资产配置的需求。

分析人士认为,目前CPI继续回落是大概率事件,在外汇占款保持低位的背景下,若未来进一步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市场流动性将逐渐得到改善,这些都有助于推动债市继续向好。

债券牛市清晰

债券市场的慢牛行情逐渐明晰,今年以来至今不到两个月,所有债券型基金(包括一级债基和二级债基)已取得平均1.3%的收益率。

银河证券认为,在经历了去年底利率债的领涨之后,信用风险开始逐渐被市场认识并付诸实际投资行为中,而信用类债券无论是从绝对估值还是相对估值角度上看均更具优势。除此之外,虽然短期内经济出现大幅反弹概率不大,然而其下滑的速度亦有所收敛,企业经营状况有望逐步得以改善。经济的向好虽然利空利率债,然而在初期对信用债却会有一定程度上的提振。

银河证券同时强调,债券市场在经历了数月的反弹之后,投资者的避险情绪已经有所下降,城投债出现如去年集中性信用事件的可能性不大,信用债投资热情逐步升温。

“从更长时间来看,上半年通胀向下趋势依旧清晰,债市‘慢牛’格局尚未改变,信用债轮动等结构性机会更值得关注。”

1月宏观经济数据显示,CPI涨幅高于市场预期,出口则呈现负增长,而新增信贷和货币供应量增速则低于市场预期。分析人士指出,经济基本面有所企稳,政策面变化可能成为左右市场形势的一个关键因素。

经济的微弱复苏加大了资金对固定收益资产的青睐,按照美林的投资时钟理论,在现阶段债券市场仍具有投资机会。

去年底,央行连续释放“微调”信号及下调存款准备金利率,对于缓解市场资金面、提振债券市场投资者信心均有立竿见影的效果,对于债券市场形成实质性利好;同时,考虑到在外汇占款保持低位的背景下,若未来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市场流动性进一步改善,将推动债市继续向好。

货币基金战胜定存

货币基金成为今年固定收益市场的亮点之一。

近期,资金面的变化推升了货币市场基金投资收益。据Wind资讯数据显示,2月22日,79只货币基金(A、B份额分开计算)平均7日年化收益率为4.74%,其中部分包括华安现金富利等绩优货基更是突破5%,最高的达7%,远远超过一年期定期存款3.5%的收益率。在现金管理这一“本职”功能之外,货币市场基金的高收益率也引起了投资者的关注。

一般而言,货币基金的投资收益率上升有两种可能:一是货币基金的再投资收益率上升;另一种可能是,基金管理者将货币基金进行债券投资所产生的浮盈兑现。

在第一种情况下,货币基金的高收益率可以持续,但这种高收益率不可能较前期出现大的变化,比如说收益率可能从4%提高到5%,但在短时间内持续上升至6%、7%的概率极低。

如果是第二种情况,货币基金的高收益率则不可持续,虽然一个周期(一般为七日)的收益率会很高,但7天过后,货币基金的7日年化收益率又会回到正常水平。

对于近期货币基金的“突飞猛进”,业内人士分析认为短期融资券收益率的下降以及与Shibor利率挂钩的协议存款是其主要的贡献来源。

虽然近期央行降低了存款准备金率,但货币基金目前持有的3至6个月协议存款大多是在元旦或春节时配置的,距离到期还有一段时间,这部分收益也已经锁定;而短期融资券将受益于资金面改善,收益率可能进一步回落,为货币基金提供了持续的增长动力。

从宏观层面来看,CPI在未来继续下降是大概率事件,同时国家宏观调控的重点在于保持经济的合理稳定增长,基于此,央行在未来有望继续通过下调存款准备金、公开市场操作等手段微调逐步进行政策放松。

而货币基金属于固定收益类基金,收益来自于利息所得和资本利得。如果货币政策放松,债券收益率下降,那货币基金里的债券组合就能获得资本利得,进而抬高总收益。

好买基金研究员陆慧天认为,货币基金属于低风险低收益的产品,流动性好,历史业绩一直高于活期存款利率,适合作为现金管理工具使用,各种类型的投资者均可配置。

固定收益类产品业绩稳定

事实上,从历史数据看,固定收益类基金不仅是股市“避风港”,同时本身同样具有非常可观的“成长性”。

据Wind资讯数据,从2005年至2010年,债券型基金的平均收益率分别为8.74%、13.16、14.66、7.42%、4.69%和7.15%。

最近三年,虽然也经历了2011年股债双杀的罕见情况,但债券基金平均收益率超过10%,这其中有18只基金业绩超过15%。

据统计, 2005年至2007年所有债券基金均实现了正收益,2008和2009年分别只有2只和7只债券基金收益为负,同期债券基金总数分别为84只和127只,最大亏损分别为-2.08%和-1.69%,其中2006年和2007年债券基金的平均收益率分别为12.49%和14.66%。

即使在股市大幅下跌的2008年,大量资金涌进债券市场,债券型基金的平均收益率为7.42%。

长期以来,投资者在基金投资过程中,有一个误区,认为债券基金在基金组合中是一个“配角”,似乎只有在“主角”股票型基金表现不好时,才应该适当加仓债券型基金,其实在国外成熟的理财市场中,即使是最激进的理性投资者都会配置债券产品,只是根据风险承受能力的不同,债券基金的配置比例不尽相同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