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商业银行经营规则范文

商业银行经营规则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商业银行经营规则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商业银行经营规则

第1篇

关键词:经营模式创新;商业银行;价值链

中图分类号:F830.3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9)15-0049-02

随着资本监管和资本约束的不断强化,社会经济结构和金融服务需求的不断变化以及同业竞争加剧等多种因素交织在一起,引发了商业银行对传统经营模式进行重新审视和思考,商业银行经营模式创新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商业银行经营模式创新要求

商业银行经营模式的创新意味着发掘出新的市场需求,创造出新的消费群体,创造出新的赢利模式,用全新的方法来完成经营任务,开发出新的产品,提供客户新的服务,或者以新的方式完成银行运作的其他活动。商业银行经营模式创新是一个系统工程,而不是仅仅就某一环节进行改良的管理改革。在创新商业银行经营模式的过程中,应该更多地基于系统的观点,对经营模式的关键环节做出成功创新后,还要对整体商业模式进行审视,并以系统功效最大的原则做出相应的调整和创新。一个成功的经营模式创新需要满足有效性、整体性、差异性、适应性和可持续性的创新要求。

1.有效性。商业银行经营模式的有效性,一方面是指能够较好地识别并满足客户需求,做到客户满意,不断挖掘并提升客户的价值。另一方面,经营模式的有效性还指通过模式的运行能够提高自身和合作伙伴的价值,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同时,也包含具有超越竞争者的,体现在竞争全过程的竞争优势,即经营模式应能够有效地平衡银行、客户、合作伙伴和竞争者之间的关系,既要关注客户,又要银行盈利,还要比竞争对手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

2.整体性。好的商业银行经营模式至少要满足两个必要条件:第一,商业模式必须是一个整体,有一定结构,而不仅仅是一个单一的组成因素;第二,商业模式的组成部分之间必须有内在联系,这个内在联系把各组成部分有机地关联起来,使它们互相支持,共同作用,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

3.差异性。商业银行经营模式的差异性是指既具有不同于原有的任何模式的特点,又不容易被竞争对手复制,保持差异,取得竞争优势。这就要求商业银行经营模式本身必须具有相对于竞争者而言较为独特的价值取向以及不易被其他竞争对手在短时间内复制和超越的创新特性。

4.适应性。商业银行经营模式的适应性,是指其应付变化多端的客户需求、宏观环境变化以及市场竞争环境的能力。商业银行经营模式是一个动态的概念,今天的模式也许明天被演变成不适用的,甚至成为阻碍银行正常发展的障碍。好的经营模式必须始终保持必要的灵活性和应变能力,具有动态匹配的经营模式的银行才能获得成功。

5.可持续性。商业银行经营模式不仅要能够难于被其他竞争对手在短时间内复制和超越,还应能够保持一定的持续性。商业银行经营模式的相对稳定性对维持竞争优势十分重要,频繁调整和更新不仅增加银行成本,还易造成顾客和组织的混乱。这就要求商业银行经营模式的创新具备一定的前瞻性,同时还要进行反复矫正。

一、商业银行经营模式创新要求

与制造业企业的价值链相比,商业银行的价值链主要的不同在于基本活动的差异性上。基本活动是涉及商业银行基本业务的活动,它包括资金筹措、资金运作、风险管理、市场营销和金融服务,这些活动都与商业银行价值的直接创造有关,能为商业银行带来直接利润;商业银行的辅助活动,主要包括基础设施、人力资源、金融产品开发等,辅助活动虽然不直接参与价值的创造,但其对商业银行的基本价值创造活动起支持作用。商业银行的基本活动和辅助活动是商业银行的基本业务单元,是形成其竞争优势的基础。但在商业银行竞争优势的确立上,各种价值活动的作用并不相同,并不是每种价值活动都能为商业银行带来价值增值。在商业银行的价值创造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的只是其中某一种或某几种活动,而不是全部活动。这些活动可能是金融产品开发,可能是风险管理,也可能是金融服务。因此,商业银行在进行价值链管理时应把主要资源应用在控制价值链中最关键的几个环节上。价值链思想认为,对于不同的银行,价值链上各链节的重要性是不同的。银行的竞争优势往往是体现在某几个链节上。

三、价值链视角

由于商业银行的产业价值链涵盖了银行能够涉及的所有价值活动,商业银行经营模式的创新都可以看做是其价值链创新的一部分,因此,这种基于价值链的创新能够直观、清晰、全面地对商业银行经营模式创新进行理论解释和实践分析。价值链理论的核心是在一个企业众多的“价值活动”中,并不是每一个环节都创造价值。商业银行可以通过对价值链上价值活动进行细分,清晰地识别出自身价值活动的优劣势,对其内外部价值活动进行优化重组、整合及创新,最终实现有效的商业银行经营模式创新。按照商业银行经营模式的形成方式,可以将商业银行经营模式创新的类型分为以下四类:

1.价值链整合型模式创新。这种商业银行经营模式创新是在价值链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延长其两端的价值活动(按战略管理的说法是纵向一体化),即向商业银行行业价值链两端的供应商价值链、渠道价值链和顾客价值链延伸,如商业银行加强与企业合作关系,结成战略联盟,银行和企业相互持股,形成稳定的客户群和资金供应来源,或者在某些价值活动的横截面上延展同类价值活动(水平一体化或横向一体化),使商业银行价值链涵盖更多的价值活动,如可以通过与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以及非金融企业之间的结盟,在不引起边际交付成本的情况下,尽可能衍生出新的产品,一个产品开辟一个市场,由此可扩大收入来源,从而获得成本领先和差异化优势。典型的就是商业银行的混业经营,利用其资源优势(包括客户、技术、人才等),开办保险、证券、理财等新兴业务。之外,商业银行还可以与银行设备、系统制造商合作,如加入各种银行卡组织和同业联盟等,以便能为客户提供最佳的咨询和服务。价值链整合型模式创新将原本在商业银行外部的价值活动纳入其经营范围内,这不仅增加了银行的价值活动,而且扩大了银行与各利益方的关系网络,通过对其有效的制度安排和关系整合可以节省大量的交易费用(如信息搜寻成本、谈判成本等),提高商业银行的整体反应效率,而增强商业银行的整体竞争实力和赢利能力。

2.价值链聚焦型模式创新。价值链聚焦型模式创新,又称价值链分拆型模式创新,是指商业银行考虑到银行的现有核心能力,必须选择一种可操作和长期可行的经营模式,服务和产品线可以是全能的,但是价值链定位必须是具体而聚焦的。商业银行将自身的经营业务定位于原有产业价值链的某一个或几个价值创造环节上,只保留那些核心价值活动(那些具有核心竞争力且难以被模仿的价值活动)和相对优势价值活动,并在此基础上对价值活动的各利益方尤其是伙伴关系进行重新整合,形成有效的制度安排,如果银行的价值链中某些环节的成本太高,质量太过于平常,一些能提供相同环节的外部服务公司又有很高的效率,通过战略联盟,把这些环节外包给外部服务公司,必定会使经营效率得以提高。

3.价值创新型模式创新。价值创新型模式创新是指商业银行只针对基础价值链上的价值活动进行创新,从而形成其他银行难以学习和模仿的核心能力。需要指出的是,价值创新一般是在几种价值活动间协同进行的,既包括技术层面的创新,又包括组织结构、制度安排、价值理念和企业文化层面的创新,这是其他同业竞争者很难模仿的。这种通过价值创新形成的商业银行经营模式可以产生很强的协同效应,不仅提高银行的运营效率,而且降低企业的运营成本,增强银行的核心竞争力。商业银行可以通过加强人力资本的投资,充分利用各种金融工程活动,加快产品创新步伐,保持产品和服务领先的优势,或者利用技术优势,开辟新的渠道模式和业务运行系统,更便捷、更有效地实现与顾客的联系。

4.混合型模式创新。混合型模式创新是指商业银行经营模式创新同时涵盖了第一类、第二类、第三类模式创新的两种或三种而形成的。面对复杂多变的经营环节,商业银行想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长期保持一定的竞争优势,就必须不断地根据自身优势进行创新。一方面通过价值链的整合、分拆,获得成本领先和管理协同,实现优势互补和灵活反应;另一方面通过价值活动的创新,增强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提高企业差异化经营能力,为银行和顾客创造更多的价值。

商业银行的经营模式是丰富和细致的,并且它的各个部分要互相支持和促进,改变其中任何一个部分,它就会变成另外一种模式。搞得不好,就可能影响它的有效性。因此,商业银行经营模式创新要特别强调其系统性、协调性,无论是价值链整合、价值链聚焦还是价值创新都需要对商业银行整体运营系统的改进,互为促进,互相配合。而且,每一次经营模式的革新都能给商业银行带来一定时间内的竞争优势。但是随着时间的改变,商业银行必须不断地重新思考他的商业设计。

自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全球银行业始终处于一种变化的环境中:规则在变、产品在变、客户在变、经营环境也在变。全球化、信息化、自由化以及网络化的浪潮不断延续,银行业监管的规则也在不断改变,从分业再回到混业,从鼓励金融创新再到传统风险观念的加固,为了适应这种不断的变化,维持自身的良好发展,确切地了解自身如何创造价值和赚取收益是极为重要的。经营模式是创造价值和赚取收益的较为稳定的一整套机制或方式,因此,不创新经营模式,就等于没有未来,特别对于中国的银行业来说,更为重要。

参考文献:

[1]陆小明.现代商业银行间国际业务合作的新模式[J].国际金融研究,2001,(2).

[2]聂叶.银行再造: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4.

[3]曲昭光,赖溟溟.关于商业银行业务模式创新的思考[J].金融电子化,2005,(12).

第2篇

商业银行监管形式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1、从央行金融调控、货币政策角度看,银行监管是指监管机构由于金融业对国家利益和社会经济稳定有巨大影响所采取的某种法律约束行动。

2、从银行的现场检查角度看,银行监管是指银行检查与银行审计。

3、从银行法律和规则角度看,银行监管是指银行管理即对银行经营活动加以法律与规则的约束,也包括显著影响银行业运行的所有规则,或是有系统地进行管理控制,使其遵守规则或符合标准。

4、从银行非现场检查与监管角度看,银行监管是指银行监督是指报表监督和指标管理,促成一个迅速、准确反映商业银行经营状况的信息系统。

综上,银行监管是指银行监督与银行管理,包括对货币政策与银行合规情况监督、现场检查与非现场监督、外部监管与内部控制、银行准入与退出的全部流程。

二、我国商业银行监管的目标定位及状况

随着银监会的成立,我国逐步形成了与分业经营相适应的分业监管体制框架。根据《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我国银行业监管的宏观目标与微观目标首次得到了明确区分,解决了长期以来人民银行既承担维护金融系统稳定的宏观职能又负责保护存款人和消费者利益的微观职能的双重监管目标冲突问题。

作为我国银行业的专业监管机构,银监会的成立使得保护存款人和金融消费者利益的监管目标获得独立化,使得保护存款人利益的监管目标得以凸显,有利于存款人的利益得到切实保证。

银行经营中对存款人或消费者可能造成的利益侵害,由于商业银行经营的高负债率和经营者过度涉险的机会主义行为,也就是在商业银行主要通过吸收存款等负债业务取得经营资金并实行有限责任的条件下,对于其股东与经营者发放贷款或从事某项投资而言,如果放贷或投资成功,可以取得几乎全部的收益,而如果放贷或投资失败,则只需承担极小部分的责任。因此,在缺乏必要的债权人监管的情况下,商业银行的所有者和经营者都存在过度涉险的激励,从而威胁到存款人资金的安全性等。

同时,保护存款人和消费者的利益,最为根本的是要提高其自我保护能力。考虑到我国长期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金融发展滞后,金融深化广度还不够深,市场规则及相关知识尚未完全建立并深入人心,居民缺乏必要的金融风险意识,自我保护能力较弱。因此,作为监管者,从保护消费者权益的角度考虑,还有一个重要职责便是“要通过宣传教育工作和相关信息披露,增进公众对现代金融产品、服务和相应风险的识别和了解”。商业银行要及时向公众公布与之相关的信息,监管者要对披露信息的真实性、可靠度作出判断,并纠正公众对一些金融产品及服务的误解。

最后,由于我国目前市场经济体系以及法制建设还未健全,市场主体在经营过程中不规范的行为难以完全避免。因此,为从根本上保护存款人的合法权益,作为监管者必须严密监管商业银行的活动,通过加强监管,建立起防范金融犯罪的机制,有效减少金融犯罪。同时,通过严厉打击各类金融违法犯罪活动,维护良好的金融市场秩序,最大限度地减少资金损失,进而促进整个金融体系的稳定,更好地为国民经济服务。

目前,银监会的目标定位从根本上来说是保护存款人利益、增进市场信心、提高公众金融意识、减少金融犯罪等四个目标都统一于保护存款人合法权益这一最高目标,前者是基础与根本,后者则是其的具体化,四者共同构成我国银行监管目标的有机体系。而在影响广泛的国际商业银行资本监管改革新方案巴塞尔协议Ⅲ出炉之际,中国银行业监管者已未雨绸缪,巴塞尔协议Ⅲ中国版本已在酝酿之中,这主要涉及资本要求、杠杆率、拨备率和流动性四个方面。近期监管部门刚召集商业银行讨论在新的资本监管框架下,如何改善和提高银行监管,即在巴塞尔协议Ⅲ框架之下,监管层对国内商业银行各层次资本充足率,包括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一级资本充足率、资本充足率和超额资本充足率均有明确要求。按照巴塞尔协议Ⅲ要求,所有国内商业银行各层次资本充足率均作统一要求,即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一级资本充足率和总的资本充足率分别为6%、8%和10%,这一要求分别高于巴塞尔协议Ⅲ的4.5%、6%和8%。再加上超额资本和系统重要性银行附加资本要求,国内系统重要性银行资本充足率最高要求或达15%。

三、对完善我国商业银行监管的探讨

根据巴塞尔协议,结合我国国情,完善我国商业银行监管可以考虑以下方面:

第一,借鉴国际商业银行监管先进经验,完善监管制度体系。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较为系统地阐述了监管机构在商业银行监管中的职责、意义以及具体监管建议等内容,这为各国完善商业银行的监管制度提供了良好的指引。我们应以此为借鉴,构建完善的监管制度体系。对于我国的银行监管而言,当前过分地强调行为监管和合规监管在本质上是偏重于监管者的监管规则而忽视了金融市场本身具有的游戏规则的限制作用,忽视了市场机制对银行业经营管理活动的监管功能,其结果是导致市场规则可能无法存在。所以,顺应我国金融业市场化改革潮流,当前应缩小行为监管和合规监管的边界,以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银行监管中的作用。

第3篇

关键词:商业银行;合规管理;内涵;途径

一、前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金融行业发展迅速,商业银行作为其中重要的分支,在金融行业中占有主导地位。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具有高效益性和高风险性。商业银行在经营管理活动中,必须要保持必要的安全性,在经营中注重流动,以增强效益为中心思想。我国商业银行的发展历史较短,在运行的过程中,借鉴了很多国外银行的先进经验。在经历了几十年的发展过程中,取得了一些成绩,也发现了很多存在的问题。商业银行合规管理就是要积极规避运行中的风险,让商业银行沿着正确的道路发展下去,为经济和社会做出贡献。合规管理是提高商业银行资产质量的重要途径,合规守法可以有效减少商业银行的不良案件发生,同样,合规管理对于商业银行提高效益具有重要意义。合规管理是促进商业银行经营发展的必要手段。

二、合规管理的主要内容和对商业银行经营的意义

(1)合规管理的主要内容。合规管理是金融行业发展的必然产物。在金融行业管理中,各个国家都有自己独到的管理模式。合规管理是保障商业银行合法健康发展的途径。合规管理是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技术要求。合规风险是银行在经营中,没有按照规定进行经营活动,出现了重大的经济损失和违法行为。合规管理主要就是对你合规风险进行管理。它包括市场准则,法律法规,内部规则,政策动向,市场惯例等多方面内容。合规管理需要建立具体的措施和制度,用以保证商业银行的稳健经营。

(2)合规管理在商业银行经营中的重要意义。商业银行要想长期生存和发展,就必须要建立符合法律规定的制度体系。合规管理是实现商业银行全面监管的重要手段。合规管理是控制商业银行风险的必要方法。合规管理可以有效保证商业银行的资金安全。合规管理在创造商业银行效益方面具有重要的价值要求。合规管理在最大程度上规避了银行经营中的风险,合理处理风险是合规管理的主要任务。在我国积极推进现代银行制度的关键时期,合规管理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为商业银行的整体经营活动提供必要的依据。

三、现阶段商业银行合规制度存在的弊端

(1)合规制度体系尚未完善。我国目前的合规管理中,主要的缺点就是合规制度体系的合理性要求不足。商业银行的工作流程是具体的和细化的。因此,在制度体系方面,要把细致性当成制度制定的标准。商业银行在经营中,具有各自的特点,在制度上,我们必须要遵循商业银行各自的业务特点,不能盲目地建立制度。在管理形式上,要符合银行的年度计划和目标要求。制度建立是一项长期的工程,目前合规制度体系的不完善,是阻碍商业自身发展的主要障碍。

(2)合规文化建设意识较弱。合规文化是保证商业银行的所有成员能够做到自觉依法合规,在经营活动中倡导合规理念,强化养成合规的风气。但是,现阶段的商业银行内部管理中,合规文化建设的意识较弱,在合规管理中,不能形成良好的合规氛围,商业银行不具备合规文化的软环境。

(3)合规管理的执行存在环节上的弊端。商业银行的业务具有复杂性和完整性。在有些商业银行的经营中,企业领导者和组织者,在具体制度执行上,停留在表面,这就造成员工在执行上,也停留在表面,无法实现合规管理的细致性和全面性。合规管理的优势就是处理细节问题。执行力度不够必然造成环节上的疏松,从而影响商业银行的发展节奏要求。

四、规范合规制度管理,促进商业银行经营发展

(1)在意识上增强合规制度管理的认知。在任何一项制度的建立和改革上,意识层面都是所有活动的前提。商业银行的经营与管理尤其更要重视意识理念的树立和培养。在改革中,我们要加大对合规管理和合规文化的建设,在建设中,注重提高管理水平的方法培训。要将合规管理的意识渗透到员工的日常工作中,在细节中展开合规管理的优势。商业银行的制度建设中,对制度的认知和理解,是员工自我发展的基础。我们要倡导诚实守信、公平公正的道德标准,在实际工作中,遵守法律、积极完善业务水准,让企业员工实现自我和企业提升的统一性和一致性。

(2)完善合规制度管理的体系。我国商业银行的发展历史中,没有现成的经验照搬。我国的经济制度与发达国家不同,金融发展模式必然与他们有明显的区别。但是,经济活动目标都是促进社会发展。因此,应该建立属于我们本国实际、符合我国经济发展特点的银行管理体系。合规制度管理体系的建立要在识别、量化、评估等方面,建立规章制度和操作办法。一个完善的合规制度管理体系,需要有制度政策,有方法理论,有操作规则,有处罚办法。完善合规管理体系,是一项长期的任务,需要精神层面的支持,也需要基础设施方面的保证。(3)强化人力资源管理。银行的管理是银行经营发展的保证,其中人力资源管理是银行管理的重中之重。商业银行作为金融机构,人员的素质决定了业务开展的效果。在基层经营的管理中,要对银行全体员工实行合规文化的培训活动。在培训中,要让银行职员学习到法律常识、法律规定、职业操守等内容。在日常业务办理中,要注意按照行为规范进行操作。开展合规文化培训,是保证商业银行人力资源的公正客观,让银行人员具有专业的金融知识素养,在应对业务和处理复杂问题时能够保持清醒的头脑。

(4)科学规范商业银行合规管理体系。合规管理在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商业银行在我国的发展受到相应的限制,这就造成在运行过程中,制度没有发挥必要的作用。银行制度多数存在模糊状态和粗放的管理状态。科学的合规管理可以有效避免这样的发展局面。在运营中,要强化规章制度的力度,明确责任,明确任务,在制定规章制度和实际操作中,要把经营和管理统一起来,实现科学的管理方式。

(5)建立科学有效的监督约束机制。银行的业务性和功能性决定了银行在经营中会遇到很多管理上的漏洞。每年商业银行的案件都是由于管理的疏漏。因此,在合规管理中,要让社会对银行实行透明的监督,让职能管理部门加强对重点业务的管理。例如房贷的管理、车贷的管理、票据业务、理财管理等。在检查中,要对票据凭证进行全面的检查,对具体环节进行细致整理。监督约束机制就是要对商业银行的运营实现全程的监控,让商业银行的日常操作有法可依。

五、结论

合规管理是证券公司制定和执行的合规管理制度。提高商业银行经营发展的核心动力就是增强企业内部管理,内部管理对于商业银行来说是影响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根据。合规制度的建立就是要从根本解决商业银行的运行风险。规避风险是提高利润的必要途径。我们建立和完善合规风险管理,可以把商业的经营活动,统一到一个整体目标上来,实现商业银行资本方面、控制方面、服务方面的现代经营理念,让商业银行成为金融体系重要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

[1] 刘燕.加强合规管理,促进稳健经营[J].农业发展与金融,2009(03).

[2] 刘春辉.浅谈商业银行合规经营的必要性[J].经营管理者,2010(05).

第4篇

关键词:商业银行;财务管理;研究

0 前言

现在国有四大银行在逐步的改革,相继转变为股份制商业银行,国内所用的银行对待外资银行的态度都是放开式,这就是说,中国银行要加入到了国际竞争中去。本地银行要正是迈向国际化商业银行就一定要逐步的完备和增强商业银行的内部管理制度。现在的国内商业银行财务管理的实质其实并没有完全离开经济体制的束缚,财务管理也没有彻底的在银行经营中占有绝对的影响力,在银行经营管理的进程中,股东最大化的经营概念并没有在其中彻底的实行。对财务管理手段的使用要有一定的科学性,财务资源的配备要继续优化,实现财务管理的目的以及对财务管理能力的持续提高,这些对现代商业银行来说都可以对经营管理的标准有所提高,也是不能缺少的内容。

1 商业银行财务管理

财务指的是政府、企业和个人对货币这种资源的获得和管理。商品经济的产物是财务上商品经济包括了价值和流通两方面,所以货币借助着流通就产生了。商业银行做主体,其中的资金进行筹资、使用、监制等相关的各样货币体系组成了有机的一体,这就是商业银行财务。在商业银行经营货币信用业务时,对各种业务收支和经营成果的主体表现就是商业银行财务,也就是财务活动。财务管理主要是对财务活动的管理流程,要依据外部经营环境和自身业务发展标准,在经营中对财务活动组织、监管和操控,进一步实行管理目的对所有管理活动的总称。

2 商业银行财务管理内容

商业银行资金的来源问题研究主要是筹资管理,是指的资本金的集合和已负债形式集资的管理。这其中囊括了资金来源途径的管理,对资金搜集方法的管理,对集资费用成本的管理。决定权资金和借入资金、长期资金和短期资金来源比重对筹资管理来说地关键,就是明确资本结构,这样就可以对融资风险和融资成本就会减少。

商业银行的投资决策囊括了贷款投资和证券投资这两类。在商业银行贷款中,商业银行是贷款人,依据的是贷款政策规定,条件是还本付息,把货币资金给借款人的一种信用活动。商业银行传统中心业务是贷款,在商业银行中能使自身的利润最大的主要方式就是贷款,但是这之中用很大的商业风险,因此对于商业银行来说,贷款就是经验管理和财务管理的重中之重。

商业银行应该根据自己的特色,依据内部财务管理制度、增强成本费用束缚、实施成本费用所有人员管理和所有过程操控。商业银行的成本管理是根据《金融企业财务规则》做基准,对界限有明确的表明,对成本的支出也进行了调控,将费用支出和经济效益之间的比重要重视,实施费用支配的归口、分级管理和预算调控,进而实现对成本的减少,督促银行发展。

利润管理是针对盈利之后的利润,对这些利润要怎么进行分配的管理。商业银行在业务中能获得的金额和扣除本金后的剩余就是银行的利润。在最新的《金融企业财务规则》中就有对经营者和核心技术人员等相关人员实施股权激励,这就意味着对利润的分配有一个全新的面貌在呈现。

以生存和发展作为前提,一定要尽力的增收效益,并且努力的减少损失的发生,所以,财务风险管理无可厚非的在商业银行财务管理中占用重要地位。

用财务决策明确的方案和财务预测提供的信息为基准的财务计划是商业银行经营目,并且最终可以系统化和具体化,这是对财务收支和部门之间工作操控的基本凭据。针对银行财务工作过程和结果进行剖析和评估是财务分析的主要内容。

3 商业银行财务管理目标

财务目标或是理财目标都叫做财务管理目标,就是对商业银行的财务活动要取得的基本目标,对企业财务活动的合理准则进行评估,对银行财务管理的基本走向有着影响力。商业银行财务管理的全部目的就是把所有的财务活动就是资金进行筹划,进而完成既定的最后目的,它是作为银行进行所有财务工作的基本和终结。商业银行的财务管理目的中囊括着产值最大化,利益最大化和股东财产最大化,这些目的中存在了优缺点,但是对于商业银行财务管理的中心是银行企业价值的管理。

在商业银行中映射出的是存款规模或者是资产规模,只有这两者达到最大化之后,产值才能达到最大化,这种论述的基础是商业银行的存款标准或是资产规模都能体现了一个商业银行的规模大小,体现商业银行发展水平和能力的标准是递增的快慢,但是这些不会映射出商业银行的整体实力和效益高低。

新产生的财富就是所谓的利润,利润的多少和商业银行财富叠加的多少有直接的关系,利润越多对商业目的就会更加的接近。银行对利益的追求一直是希望获得最大化,这就要对经济进行核算,并且强化管理,对服务的质量和经营效益都能提升,成本费用也会减少,对资源的配备都是一些很有益的,经济效益得到提升。对利润获得的时间往往被忽略,获得的利益和之前投入资本费用之间的关系也没有过多的考虑,将利益和承担的风险没有做够充足的思虑。

对商业银行的利润和股东投入的本金结合在一起思考就是关于股东财富的最大化,商业银行的财务目的用每股盈余来概括,这样做的目的可以阻止银行追逐短期利益,避开了对单方面的利益寻求偏向。但是对每股盈余获得的时间性仍是一大问题,对每股盈余的存在风险也是欠缺考虑。

4 财务管理在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中的作用

在市场经济中,商业银行是金融中介,在经济和社会运作中的作用和位置是没有任何企业能够做到的,作为企业的商业银行,价值最大化一直是最大的经营目的。站在银行平时的业务经营活动上来讲,通常所说的盈利和流动性合一就是对银行效益的最大化和经营管理工作的最优化。现在的商业银行财务管理是在维持银行价值最大化这基本条件下,实行用创造价值为主导的所有财务活动,对于这里的创造价值就是银行股东财富最大化最有利的实现动力。

5 提高商业银行竞争力

商业银行要同时顾及别的社会责任和公共服务义务,这就是商业银行竞争力,可以对市场、未来具有开拓及再创造的能力。这种能力是商业银行竞争行为能力、竞争战略管理能力和竞争的潜在能力。银行的公司治理结构、银行中的管理水准和创造能力和盈利能力都是对现代商业银行的竞争力的一种恰当的诠释。从改革开放到现在,中国的银行业在开放社摸索中逐步的走到了今天,有了较为喜人的进程。商业银行财务管理对银行竞争力中心十分的重要,要强化财务管理,在现代这种情形下,管理的效率的强化对国内商业银行竞争力会创建重要的路径。商业银行自身的财务情况会被财务管理水平好坏所左右。研究国外发达地区银行发展的经验,对银行资源的合理配置是建立在科学的财务管理体系上的,这样对银行效益和存在的风险都可以进行操控。用有效的财务管理,促使商业银行获得最好的经济利益,对商业银行之后的成长拓宽都可以夯实基础,对银行竞争力是一个显著的提升。

6 结语

在新形势下,中国银行改革明显在逐步的加快,对监督的程度也是越来越严格。所以完备财务管理方式,对管理遂平和自身的竞争能力都要增强,这是国内商业银行所要最先应对的问题。在文中使用了剖析、总结等方式对银行财务管理在商业银行发展中彰显出核心,指出了存在的问题之后并逐一的给出了对策,以此来改变国内商业银行财务管理的情况。在科学发展观要求为前提下,中国银行业必须重新建立经营发展策略,对信贷结构和投资做适当的调节,加速金融进展步伐,把风险管理和内部操控技能做提升,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可行之路。

参考文献:

[1]黄莉.基于流程再造的我国商业银行财务管理架构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商学院,2013(04):4-7.

第5篇

关键词:商业银行;金融;混业经营

一、金融混业经营的大趋势

二、我国现行金融经营模式发展状况

我国现行的金融监管模式是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模式,一行三会作为金融业监管主体。中央银行主要制定货币政策、经理国库,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分别对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的日常活动进行监管并制定本行业的相关规则。但加入WTO之后,中国应服从于《服务贸易总协定》的六项基本原则和金融服务协议,要加强国内金融业的竞争力就必须将一些国际规则引入内化于国内金融监管,金融分业经营、分业管理制度将首当其冲。

入世之后我国监管机构允许中信、光大两大国有金融集团通过控股公司模式经营银行、证券、保险或信托业,这一举动被视为监管当局推进混业经营的一种尝试,是为今后金融业的政策调整作实践上的准备。从实践发展看,中信、光大、平安等金融控股集团下属子公司已分别覆盖了银行、证券和保险三大领域,工行、建行、中行等国有商业银行已直接设立了基金管理公司,并正在积极筹划进军保险业。

实行混业经营之后,金融机构能产生协同效应、规模效应达到最佳经济规模,管理效率也会大幅提高,既可以节省管理费用,也可以改善分业经营管理效率低下的情况。中国在入世之后若想进入国际市场体系,增强金融业的竞争力,同时在金融开放的情况下保护国内金融业的竞争地位,金融业混业经营势在必行。

三、我国金融业混业经营的模式选择

美国金融混业经营的推动力源于商业银行,随着美国资本市场的发展以及非银行金融机构对商业银行传统业务的挤占,商业银行的业务占有率逐渐降低,美国商业银行对突破严格的分业监管有强烈的意愿。就中国的国情来看,虽与美国的情况大相径庭,但银行业仍是进行金融混业经营改革的发力点。中国证券业和保险业起步发展时日尚短,自身的运营需要完善和壮大,而银行业在金融业长期处于主导地位,近年来开始进入国际市场竞争,为我国进行金融混业经营改革提供了对象。

我国金融混业经营可参照国外已有的经验,有两种模式的选择,一种是国外传统的全能银行制,一种是金融控股集团模式。

(1)传统全能银行制。以德国为代表的全能银行制,它不仅经营银行业务,而且还经营证券、保险、金融衍生业务以及其他新兴金融业务,有的还能持有非金融企业的股权,一般意义上的全能银行=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保险公司。这种模式将商业银行业务、投资银行业务、信托投资业务、保险业务等作为全能银行内部的单个业务部门。这种模式将具有三方面的竞争优势:一是拓展经营范围有效分散风险。二是形成业务协同效应增加收益。三是统一业务平台节约成本。此种模式的缺点是反应不够灵敏,特别是投资银行部对环境变化的反应速度比其投资银行竞争对手要慢,同时这种模式很难协调各业务部门之间的关系,管理上存在一定缺陷。

(2)金融控股集团模式。结合我国的国情,大型商业银行从国有独资到国有控股再到今天的股份制上市,商业银行逐步适应市场竞争,但证券业的风险性氛围难以迅速融入商业银行稳健经营的文化当中,将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保险业务文化硬性融合将产生不利影响。因此,金融控股集团模式可以采用在相关的金融机构之上建立一个金融控股公司,在各金融子公司和控股公司之间设总管理处解决各控股子公司的管理协调问题,总管理处相当于一个内部控制平台。各金融机构相对独立运作,但在诸如风险管理和投资决策等方面要以控股公司为中心,商业银行、证券公司和保险公司等以控股公司的方式相互进行业务渗透。

此种模式具有传统全能银行制的优势,同时克服了传统全能银行中各业务部门业务协调不善,反应不够灵敏的弱点。金融控股公司下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保险公司作为独立的法人进行经营,在经营过程中同时接受总管理处的内部控制和协调,沟通各种信息,有利于化解风险,提高整体效率。

从现有的商业银行经营的模式来看,大型国有银行为了适应市场的变化,借鉴了传统全能银行制的经营模式,在银行内部设立投资银行部等混业经营的部门。中信、光大等金融控股集团则类似于金融控股集团经营模式。我国混业经营采用哪种模式,笔者认为,传统全能银行制可以作为从分业经营、分业管理的模式向混业经营转换过程中进行初期的尝试,使商业银行为混业经营积累经验,最终以金融控股集团模式进行混业经营,建立成熟的金融混业环境。

参考文献:

第6篇

要: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性被称为商业银行经营的“三性”原则。本文基于改进的熵值法,对我国14家上市商业银行的三性指标进行综合评价。评价结果表明,我国股份制商业银行的经营绩效要普遍优于国有商业银行。

关键词:上市商业银行;经营绩效;改进熵值法;“三性”原则

Abstract:Security,liquidity and profitability are the three principles of commercial bank’s operating. The paper evaluates the operation performance of 14 China’s listed banks by adopting improved entropy method. The result indicates the application of this method,and National-wide share equity commercial banks are obviously better than state-owned commercial banks in operational performance.

Key Words:listed commercial bank,operation performance,improved entropy method,three principles

中图分类号:F830.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2265(2012)12-0012-04

一、引言

如何对我国商业银行的经营绩效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一直是银行业和学术界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但是,目前关于这方面的文献多集中在经营管理效率方面,都偏重于业绩评价中的盈利性,忽略了稳健性和流动性方面;或者大多是对商业银行总体经营状况进行评价;或者孤立地用一些指标来评价某一个方面。但商业银行强调的是“流动性、安全性以及盈利性”原则(统称“三性”原则),因此,基于“三性”原则的综合绩效评价指标是必需的。毛定祥(2007)指出,在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水平相对落后的情况下,对商业银行“三性”的综合评价是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孙文合等(2005)、左晓慧等(2010)同样认为,从安全性、流动性、盈利性等方面,可以对商业银行的经营绩效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弥补其他分析方法的不足。由此可见,流动性、盈利性、安全性不仅是商业银行经营的基本原则和经营目标,也是商业银行绩效评价的核心内容。

截止到2011年12月31日,我国共有16家上市商业银行,其中包括4家国有商业银行、12家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2010年,16家上市银行总资产合计为61万亿元,占全部银行类金融资产的60%以上。因此,对上市商业银行的绩效进行评价,不但可以对商业银行的上市效应进行检验,而且对其他商业银行的股改和上市道路有借鉴和指导意义。

本文的研究框架基于对商业银行“三性”的理论分析,从中筛选出适合我国实际情况的财务指标,并将定性和定量分析有机结合起来,运用熵值法对我国上市商业银行的经营绩效作出适当的评价。

二、商业银行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

(一)流动性指标

流动性是指商业银行保持随时以适当的价格取得可用资金的能力,以便随时应对客户提存及银行支付的需要。商业银行流动性主要体现在资产和负债两个方面:资产流动性是指银行持有的资产能随时得以偿付或者在不遭受损失的情况下变现的能力。其评价指标主要有:

1. 存、贷款增长率。客户存、贷款总额及其增长率,是衡量一家银行融资能力和流动性能力的重要指标。通常,该指标越高,预示着其融资能力和流动性能力越强。存款增长率减去贷款增长率结果为正,表明流动性上升。

2. 存贷比。商业银行在某个报告时点的贷款余额与同一时点的一般性存款余额的比例,计算公式是:存贷比=(报告期表内贷款余额/报告期表内存款余额)×100%。自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颁布以来,存贷比指标就一直作为中央银行监控商业银行“三性”的重要指标之一。该指标主要测度银行资源配置能力和资金运用多元化的程度,表明银行资产流动性的强弱。

3. 流动性比率。资产流动性比率是在侧重资产管理方针下,商业银行衡量流动性风险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该比例越高,表明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风险越小,但同时也意味着其盈利能力的降低。其计算公式为:流动性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二)盈利性指标

盈利性是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最终目标,这一目标要求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者尽可能地追求利润最大化。商业银行实现盈利的主要途径是利差收入,关键在于3个要素:资产收益、其他收入与经营成本。据此,我们构建如下盈利性指标:

1. 净资产收益率。净资产收益率又称股东权益收益率,是商业银行盈利性指标的直接体现。从某种意义上说,商业银行总资产、总负债和利润3个总量指标与其单位资产经营绩效即净资产收益率都有着直接关联,净资产收益率越高,越能为商业银行的业绩总量循环累积提供基础,反之,净资产收益率越低,越将导致经营总量的不足。其计算公式为:净资产收益率=税后利润/所有者权益。

2. 人均利润额。人均利润反映了商业银行员工的人均创利水平。其计算公式为:人均利润额=净利润/员工人数。毫无疑问,银行员工成本的上升会侵蚀部分银行的利润。员工人均创利水平是衡量商业银行盈利表现的一个重要指标。

3. 每股收益。每股收益是衡量上市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另一个重要的财务指标,它反映了普通股的获利水平。该指标越高,表明每股创造的利润越多。其计算公式为:每股收益=期末净利润/期末发行在外的普通股股数。

(三)安全性指标

安全性是指商业银行在经营活动中,必须保持足够的清偿力,经得起重大风险和损失,能随时应付客户提存,使客户对商业银行保持坚定的信任。商业银行的一个显著特征是负债经营,其安全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资产规模和结构,取决于其资产的风险程度。从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的主要特征和风险监管的角度,可构建如下安全性指标:

1. 不良贷款率。即不良贷款占贷款总额的比重。2002年,中国人民银行颁布了我国银行业贷款“五级分类”(指正常、关注、次级、可疑和损失五类)的风险管理原则,将后三类贷款合并计算为不良贷款,使得银行业的不良贷款率有了明晰的统计方式。不良贷款率反映了银行信贷资产的质量,是判断银行经营状况的核心指标。

2. 资本充足率。资本充足率是考察银行抗风险能力、衡量银行稳定性的重要指标。较高的资本充足率可以减少银行的道德风险。其计算公式为:资本充足率=(资本-资本扣除项)/[风险加权资产+(操作风险资本+市场风险资本)×12.5]。按照巴塞尔协议标准,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应不低于8%。2010 年中国银监会明确要求:大型银行资本充足率应保持在11%以上,中小银行在10%以上。

三、熵值法在商业银行经营绩效评价中的应用

(一)熵值法

熵值法是一种根据各项指标观测值所提供的信息的大小,即信息熵来确定指标权重的客观赋权方法。在信息论中,信息是系统有序程度的一种度量,而熵是系统无序程度或混乱程度的度量,故也可以用其值来判断某个指标的变异程度。根据系统某项指标熵值的大小与其变异程度相反的原则:某项指标的指标值变异程度越大,则信息熵越小,该指标提供的信息量越大,权重也应越大。就商业银行绩效评价而言,如果某一财务指标在不同商业银行间差异程度较大,说明该指标在区分和评价商业银行经营绩效中所起的作用也较大,相应的信息熵较小。因此,完全可以根据指标值变异程度,以信息熵为工具,计算出各指标的权重,为商业银行经营绩效综合评价提供依据。

设有m个评价对象,n个评估指标,形成原始指标数据矩阵X=(xij)m×n,第j项评价指标xij的熵定义为:

(1)

其中,

则第j项指标的熵权Wj定义为:

(2)

其中,dj=1-ej为第j项指标的效用值。

用第j项指标权重与该指标的接近度pij的乘积作为xij的评价值:fij=Wj×pij,则第i个样本的评价值为:

(3)

对于多层结构的评价系统,根据熵的可加性,可以利用下层结构的指标效用值,按比例确定对应于上层结构的权重。对下层结构的每类指标的效用值dj求和,得到上层各类指标的效用值和Dk(k=1,2,…,k),以及全部指标效用值的总和D=D1+D2+…+Dk,则相应类的权重为:

(4)

在熵值法的计算过程中运用了对数和熵的概念,根据相应的约束规则,负值和极值不能直接参与运算,应对其进行一定的变换,即应该对熵值法进行一些必要的改进。目前对熵值法的改进方法主要有功效系数法和标准化变换法两种。其中,标准化变换法由于不需要加入任何主观信息,评价结果是唯一的,是一种完全意义上的客观赋权法,也有利于缩小极端值对综合评价的影响,因此本文使用该方法对熵值法进行改进。采用Z-Score法对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

(5)

其中, 为第i项指标的均值, 为第i项指标的标准差。为消除负值,可将坐标平移,令: ,K为坐标平移的幅度。

(二)样本与数据

由于农业银行和光大银行均在2010年上市,数据不具参考性,因此本文的样本为其他14家上市商业银行,包括3家国有商业银行和11家股份制上市商业银行。在这14家上市商业银行中,有5家是在2003年以前上市,9家是在2003年之后上市。样本数据来源于各大银行的2010年报(见表2)。为统一起见,指标选择人民币业务年末数。

(三)熵值法测量结果

在获得样本数据之后,利用建立的指标体系,就能够构造评价数据矩阵。由于本文所用的指标包括两类:越大越优指标和越小越优指标,为使指标能够正确反映出客观的评价结果,在利用熵值法进行综合评价前需对原始指标进行一致化、正向化处理。然后,再按照前述的熵值法计算过程,求得14家上市商业银行流动性、盈利性、安全性指标的总得分;最后根据评价指标体系的层次结构特点,采用综合加权的方法计算得出各银行的综合评价结果。评价结果如表3所示。

从表3中可以看出:在11家股份制商业银行中,NB银行的综合评价得分列居第一位,其较高的流动性、安全性得分(分别位列第2、第1位)和较低的盈利性得分(位列第6位)反映出该行经营方针偏于保守,即为了保持良好的流动性而牺牲盈利性。列居第2、第3位的XY银行、SZ银行与NB银行的综合评价分值差距不大,但经营绩效评价体系中的结构差异比较明显,体现为XY银行和SZ银行的盈利性得分都比较高,分别位列第1、第2位,但XY银行的流动性得分仅居第9位,SZ银行的安全性得分仅居第7位,显示出这两家银行的经营方针比较激进,可能存在牺牲流动性和安全性追求盈利的倾向。列居第4位的NJ银行在流动性指标上的得分是14家上市商业银行中最高的,表明其很好地开展了多样化经营,但这种优势被其较差的盈利性所抵销。处在第5位的BJ银行在各方面的表现均中规中矩,总体而言其经营策略稳健,资产优良。

在国有商业银行排名中,JS银行较高的盈利性得分反映了其较强的盈利能力,配合较高的流动性得分,反映了金融创新能力和发展能力。然而其安全性并不高,但流动性方面的优势抵销了安全性方面的不足,这奠定了其领先的地位。ZG银行的盈利性得分和流动性得分均不高,然而,在4家国有商业银行中,ZG银行的安全性得分是最高的,但仍低于11家股份制商业银行。GS银行的盈利性得分较高,但同时也存在资本充足率不佳、流动性差、不良资产比率较高等问题。

从总体上看,国有商业银行在流动性、盈利性、安全性上的得分均低于股份制商业银行。分析其原因,一方面在于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比重较大,降低了其市场竞争力。2010年,3家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分别为1.14%、1.1%、1.26%,而当年全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也仅为1.14%。普遍较高的不良贷款率说明国有商业银行存在大量的不良资产,直接影响了其经营绩效。另一方面在于国有商业银行存款吸收能力、员工创利能力较弱,大大影响了其盈利能力。从表2可以看出,2010年,国有商业银行的存款增长率均低于其贷款增长率,同时在人均利润额代表的创利能力方面,国有商业银行与股份制商业银行也存在很大的差距,其平均值还不及股份制商业银行的1/6,再加上经营有关的费用支出水平较高,导致利润率降低。

四、结论

熵值法是一种较为简便直观的客观赋权评价方法,本文应用改进的熵值法,从流动性、盈利性、安全性三个方面,对我国14家上市商业银行2010年的经营绩效作了综合评价和分析,发现NB银行在各上市商业银行中排名第一,国有商业银行排名靠后,较为客观地反映了目前我国银行业的状况。

参考文献:

[1]孙文合,田岗,李华.基于商业银行“三性”、杜邦模型和CAMEL体系的业绩评价——来自2004年我国商业银行财务数据的实证分析[J].审计与经济研究,2005,20(4).

[2]熊维平,朱书红.商业银行综合评价与分类[J].中南工业大学学报,2001,7(4).

[3]姜灵敏.理想解法及其在商业银行经营绩效综合评价中的应用[J].系统工程理论方法应用,2002,11( 3).

[4]迟国泰,朱战宇,徐琤.基于“三性”分析的商业银行经营绩效综合评价模型[J].中国管理科学,1999,7(4).

第7篇

2008年的国际金融危机已历时五年,世界经济从快速发展期进入深度转型调整期,我国经济也到了转型发展的关键阶段。商业银行是我国金融体系的主体,经济社会的全面转型不仅离不开商业银行的资金支持。然而08年波及全球的金融危机和2010年逐渐凸显的欧债危机问题,使得系统性风险成为商业银行发展过程中不得不严肃面对、谨慎解决的问题。怎样才能对商业银行的系统性风险进行合理有效的管控,以使商业银行更快、更好地支持、适应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转变?本文就此对商业银行系统性风险进行初步研究,为进一步研究银行系统性风险提供帮助,同时相关的研究成果值得我国银行业借鉴。

一、系统性风险与银行系统性风险

“系统性风险”是指一个事件在一连串的机构和市场构成的系统中引起一系列连续损失的可能性。风险的溢出和传染是系统性风险发生时最为典型的特征,其另一个重要特征就是风险和收益的不对称性。与个别风险的管理相比,对系统性风险的监管更艰难、更复杂,需要监管理念、监管方式的一些根本改变。

银行风险,即银行经营结果的潜在变动,也是贷款市场的常态。按照它的波及区域和辐射范围,我们可以把它区分为系统性与非系统性银行风险。所谓系统性银行风险,也叫市场风险,它是与市场波动(利率、货币、通货膨胀率等)相联系的、由整个银行系统所遭遇的风险。而非系统性银行风险则是指由单个银行所承担的风险,它并不会给整个间接融资市场带来风险。

二、商业银行系统性风险成因分析

中国银行业的系统性风险,主要原因在于商业银行粗放式的增长方式,即以信贷资产为主体、高度依赖利息收入的经营增长方式。

近几年来近乎井喷式的信贷发放,各银行几乎到了不计风险、不顾拨备率高低的程度,正是这种粗放经营增长方式的集中体现。从结果来看,半年报显示,中间业务收入虽迅速增长,但净息差仍然是最主要的利润来源,平均在80%以上。在存贷款利差较大的情况下,商业银行只要多发放贷款就能赚钱,必然刺激其放贷欲望,进行简单业务扩展。特别地,由于秉持这种粗放式的经营方式,致使银行信贷出现“扎大户”和产业集中度偏高现象,房地产行业成为信贷资金的重磅投放区。近年来,房贷及开发商贷款被各商业银行视为优质贷款,进行了大规模的信贷投放。且不说银行信贷在中国房价疯涨中到底扮演了什么角色,仅就如此高的行业集中度来说,其对银行的风险恐怕不容忽视。全社会对高房价怨声载道,国家对房地产业施加了宏观调控,那么,一旦房地产泡沫破灭,银行岂不危如累卵。

在既定的金融环境下,从单个商业银行的角度看问题,通过这种粗放经营增长方式来赚取最大利润显然是理性的和审慎的;但所有金融机构都如法炮制,则会导致信贷快速扩张,资产泡沫集聚,乃至通货膨胀上升。反之,亦然。这种增长方式使商业银行的经营与经济周期高度相关,不利于银行的长期、持续、稳健经营。因此,从宏观审慎监管的角度而言,必须关注商业银行的系统性风险。

从商业银行的角度而言,在进行了一系列综合改革之后,我国商业银行已初具现代商业银行的雏形。然而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国商业银行还只是“形似神不似”,在经营机制和管理机制上还存在诸多问题。当前,商业银行必须直面来自国际金融机构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为利益相关者提供回报。然而,在利率、汇率市场化和金融脱媒化的大趋势下,商业银行传统存、贷、汇业务的盈利空间备受挤压,银行不可能长久地享受较大息差的政策好处。居安思危,商业银行只有推行经营转型,改变增长模式,谋求新的盈利增长源,培育并不断提高核心竞争力,才能应对生存和发展的压力。

最近,欧美加紧出台新的金融监管方案,以形成新的国际金融监管秩序;国际银行监管新规也即将敲定,提高银行资本的质量将进一步明确。对中国而言,监管机构对银行的资本要求也将更为严格。中国银行业的模式是资本消耗型的,商业银行持续的信贷增长动能必然带来持续的资本压力。2009年的一轮信贷激增引发了2010年银行的再融资浪潮,而未来再融资的压力可能会越来越大。面对较大的资本压力,商业银行迫切需要转型。

三、商业银行系统性风险管理方法

从欧美国家已经采取的管理系统性风险的措施可以看出,加强系统性风险管理已经成为共识,由专门的人员、专门的委员会负责系统性风险的识别、监测、应对是这些国家提出的共同措施。这些对中国金融体系改革和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但目前的监管取向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和争议:

第一,金融体系出现系统性问题,形式上是金融机构引起的,更本质原因在于实体经济。金融是实体经济的镜像,金融机构出现问题是实体经济问题的集中反映,因此解决系统性风险的关键是保持实体经济的健康发展,这才是更根本的治本之策。但欧美推出的系统性风险管理措施中恰恰没有这方面的内容,没有对实体经济的稳健发展提出针对性措施,更多的强调银行对损失的吸收能力,因此也很难解决系统性风险的问题。

第二,将系统性风险直接归因于系统重要性银行,容易忽视系统性风险的积累。在全球化的条件下,借助于计算机等信息技术,全球化生产的计划性、组织性都空前提高,但需求的波动性也在增强,供需之间的失衡问题仍将长期存在,严重的情形就是经济危机,造成系统性风险,从这个意义上讲,系统性风险是不可避免的。在这样的环境下,往往是一个小问题酝酿导致系统性问题,即所谓的“蝴蝶效应”。将注意力集中在系统重要性银行无可厚非,但过于强调大银行监管容易忽视了整个生产体系中其他成员,并不能真正有效防范系统性风险。

第三,客观看待资本对防范系统性风险的作用。增加资本要求有助于控制金融机构业务规模的扩张,但是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已经就监管资本问题提出了系统的安排,巴塞尔协议中对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提出了明确的计量监管资本规则,对缺乏统一规则的银行账户利率风险、流动性风险、战略风险、声誉风险也要求在第二支柱中加强管理,给予考虑,计量监管资本。金融危机后,巴塞尔委员会再次对交易对手的信用风险、资产证券化资产、市场风险、集中度风险提高了资本要求,金融机构导致系统性风险的基本因素都已经得到了充分体现,从系统重要性角度再提出资本要求存在重复和叠加的问题。

资本只是约束银行、防范系统性风险的必要措施,并不是充分条件,增加资本的要求在一定情况下甚至可能诱发系统性风险。资本要求增加,银行不得不减少贷款,影响经济的恢复和增长,这会进一步导致企业现金流紧张,违约客户增加,银行经营恶化,从而加大系统性风险。过度提高对大型银行资本要求的结果,可能事与愿违。

无论是从转变国民经济发展方式和维护整体金融体系的安全角度计,还是从商业银行自身的稳健发展计,转变商业银行经营方式刻不容缓。整个国民经济转变发展方式则为商业银行转变经营方式提供了宏观大环境和现实可行性。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促使产业结构和消费结构不断地优化和升级,使得客户对商业银行金融服务的需求更加多元化、个性化、综合化与复杂化,这就使得商业银行有足够的空间可以在传统业务之外不断拓展新型业务,打造出业务多元化的增长格局。

当前,商业银行要不断顺应金融全球化、自由化和信息化等经营环境的变化,实现“规模速度型”向“质量效益型”、“以产品为中心”向“以客户为中心”、“信贷型银行经营”向“综合型银行经营”的转变,通过调整发展战略、变革组织架构、优化业务流程、拓展业务范围、谋求金融创新,使其转型成为提供全方位、综合化金融服务的中介机构,从根本上提高核心竞争力,降低经营风险,保持盈利的长期稳定增长。

参考文献

1、浅论商业银行的系统风险 朱宝宪 《管理世界》(月刊)2002年第11期

第8篇

一、我国商业银行战略转型的背景

商业银行战略转型是指商业银行根据外部监管环境、竞争环境、客户环境、技术环境的变化在业务结构、产品结构、区域结构、盈利结构上进行重大的调整和变化。我国商业银行战略转型的背景已经发生了深刻变化。

(一)商业银行面临的资本约束深化。长期以来,我国商业银行依靠国家信用经营,不以资本管理为核心约束商业银行的行为。在传统发展模式下,风险资产规模的过快扩张、信贷结构的不合理和不良资产的严重侵蚀,使商业银行面临巨大的风险压力。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经营的内外条件已发生变化:从内部条件看,股份制改革使得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制度变迁,国家信誉逐步淡出,商业银行抵御风险的最后一道防线将逐步由国家信誉变成银行资本。从外部条件看,《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的颁布,确立了国际商业银行共同的游戏规则。2004年2月银监会颁布《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将商业银行分为资本充足、资本不足和资本严重不足3类,采取分类监管的措施,资本约束逐渐成为我国商业银行的硬约束。

(二)金融脱媒使银行面临日益严峻的市场问题。所谓“金融脱媒”是指资金的供给绕开商业银行媒介体系,直接输送到需求方和融资方。伴随着金融市场的深化发展,金融脱媒现象逐渐增多,具体表现为:一是直接融资大幅增加。由于资本市场的发展,一些业绩优良的大型集团公司通过股票和债券市场融资,大大降低了企业对银行间接融资的依赖度;二是大型企业集团财务公司的迅速崛起。不少财务公司的资产规模庞大,资金调配能力加强,开始替代银行提供融资安排、财务顾问等服务,对银行业务造成了强有力的冲击;三是短期融资券的发行。由于短期融资券的成本远远低于银行贷款利率,大量优质企业的流动资金贷款被替代掉,对银行贷款的稳定性和收益率造成直接冲击。

(三)利率市场化将从根本上颠覆商业银行现有的盈利模式。利率市场化首先将带来巨大的利润压力。当前我国金融企业流动性普遍过剩,资金供大于需,银行间竞争激烈,纷纷放弃定价优势进行削价竞争,势必导致利差的进一步收窄,对银行经营利润影响巨大。利率市场化还将带来巨大的风险压力。利率市场化可能给我国商业银行带来以下四种风险:一是利率市场化使银行从优质客户中获取的收益下降,为弥补收益,银行可能将更多贷款投向高风险的借款人,从而出现逆向选择风险;二是利率市场化将极大地刺激金融创新,居民有更多的金融产品可以选择,从而出现储蓄分流风险;三是当银行资产与负债不相匹配时,利率的不利变动需要银行承担缺口部分的风险,从而产生重定价风险;四是利率市场化后,客户会随时根据利率水平升降调整自己的资产与负债,因而将产生选择性风险。

二、我国商业银行战略转型的目标

当前存在的一系列社会、经济和金融环境问题是我国商业银行经营战略转型的背景,但商业银行经营转型的目标不能局限于解决眼前问题,而应该着眼于未来,从战略高度出发,规划更为长远、有效的转型目标体系,通过全方位、系统化地实施经营战略转型,最终步入协调发展的良性循环轨道。

我国商业银行经营战略转型的目标是多重的,但归根结底是构建集约化经营的现代金融企业。对外而言,必须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主动适应外部经济金融环境变化,提供全面、优质、便捷、高效的金融服务,促进社会财富稳定增长,推动金融市场持续性发展,促进和改善社会金融生态环境;对内而言,必须主动适应客户与市场需求变化,调整经营战略、重构组织构架、再造业务流程、优化经营结构,谋求效益、规模、质量均衡发

展,保持收益稳定增长,实现客户满意度和企业利润互相增进,股东、社会、员工多赢的良好局面。

三、我国商业银行实施战略转型的主要路径

(一)确立以价值为中心的经营理念。经营理念应该从“以客户满意为中心”转向“以创造价值为中心”,它包括:实现客户让渡价值的最大化、银行价值回报的最大化和员工职业价值的最大化。这就要求银行不断创新金融产品,满足客户不断升级的多元化金融增值服务需要,实现客户让渡价值最大化,从而培植客户的满意度和忠诚度,增强本行的竞争能力。不要片面追求经营规模和单纯的市场份额最大化,而要追求发展质量最优、价值回报最高、市场潜力最大的优质市场份额,实现银行价值回报的最大化。同时,要不断研究员工实现职业价值的先进平台和机制,努力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使员工在为客户和银行创造价值的同时实现自身职业价值最大化,从而极大地激发出员工的创造热情。

(二)建立扁平化、公司化和矩阵式的组织架构。按照经济效益、市场导向、风险控制和平衡过渡的原则,制定机构人员整合优化的中远期规划,建立完善现代商业银行组织架构。一是改革按行政区域设置分支机构,全面实行内部等级制。组建跨省区的区域性业务管理总部,作为总行的派出机构,负责区域内分、支行的业务管理。进一步整合省区分行及其营业部,实行真正意义上的一体化经营、扁平化管理;二是实行“大总行、大部室、小分支行”模式的内设机构改革。大力精简整合非业务服务部门和人员,使分行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基本核算单位和业务经营中心、风险控制中心、利润中心,支行成为具有强大市场拓展能力和竞争力的综合营销平台;三是对部分业务实行公司化经营。逐步对银行卡、基金托管、住房按揭等适宜独立经营的业务进行纵向整合,组建多家垂直管理、独立核算的专业化经营公司。形成各类垂直管理的专业化公司、集中运营的管理中心、不同等级的分支行相辅相成,共同构成国有商业银行纵横并存、扁平化、矩阵式的分支机构网络体系。

(三)建立多元化的业务发展格局。随着金融服务市场的开放,市场竞争的加剧,单一化经营不仅会使商业银行的收入难以维持原有的水平,而且经营风险也会更大,所以商业银行应该积极寻求向多元化经营转变。首先,要积极拓宽筹资渠道,使负债业务多元化。我国商业银行应利用本土优势,在稳定优质客户的同时,大力发展信用卡存款、证券清算资金、社会保障基金等,实现资金来源多样化。其次,适应国家宏观调控的需要,使资产业务多样化。随着国家产业政策的调整,商业银行应把资产向新兴产业、国家扶持产业转移,实现资产多元化战略。再次,要实行混业经营,使经营模式多元化,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

第9篇

关键词:商业银行;经营管理;风险;建议

1.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风险现状分析

商业银行面临的经济金融环境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以我国商业银行为例,面临着内外交困的局面。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金融经济对外开放的程度不断深化,与全球经济日渐融为一体;还有市场化程度进一步提高,影响金融商品价格的不确定因素日渐增多,商业银行面临的外部竞争也更加激烈。利率价格和股票市场等诸多不确定因素都会给银行业务造成损失。还有内部环境在经历着一场前所未有的变革:在股权结构,产品种类、组织架构和业务流程等都显现了新的问题。面对如此复杂的环境,我国银行业需要高度重视当前的风险现状。

1.1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中遇到的风险种类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包括存款业务和贷款业务两大类。存款业务是其基础业务,为其他业务提供资金来源。而贷款业务是主要业务,是盈利的主要来源。此外商业银行还一定的金融业务。所以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的最大风险就是市场的不确定性带来的。利率的不稳定时常会导致银行的收益下降;国际市场上货币兑换比例的变动,汇率变动幅度太大,资产贬值和通货膨胀等情况就会发生,间接的导致了银行的收益下降,进而引发严重的社会经济问题。还有,社会信用状况的下降,不良贷款率高,信贷资产质量不高,债务人违约的情况频发,为银行的风险带来了更多的不可控因素。

除了上述提到的市场风险和信用风险两大类之外,还存在着操作风险、声誉风险、合规风险、战略风险和流动性风险。这些风险的存在都是对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挑战,要求商业银行对管理手段和体制等做出改革来应对这些风险。银行业本身就是一个充满风险的行业,我们无法消除风险,但是应对风险的必要措施还是要有的。

1.2商业银行风险形成的原因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银行为了实现业务目标,忽视了风险管理的重要性。由于贷款业务在我国银行营业中占有的地位不可小觑,因此把利润增长点放在贷款业务上的这一做法,使得贷款质量不高、贷款标准降低。其次银行内部风险管理人才的基础薄弱问题也是风险经营问题处理不得当的主要原因,由于风险管理人员的洞察力、判断力不够,缺乏风险管理的专业知识和实际的应变能力,所以没有形成专业化的风险人才队伍。最后,没有建立起完善的风险控制机制,对风险资产的预先防范和应急处理控制的不够,各风险管理部门的管理比较分散,缺乏统一的协调和交流。内部管理机制对风险责任的划分不够明确,对内部法规的执行能力比较弱。奖惩机制对于处罚和奖励的实施力度相对宽松,达不到激励或者惩罚的目的。

2如何应对商业银行经营中的风险

针对商业银行经营中管理中的风险现状及原因,我们尝试着用对症下药的方式提出相应的改善措施。

2.1提高银行工作者的风险管理意识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因此风险管理意识对一个公司的存在和发展尤为重要。商业银行还未能在经营全过程以及全体员工中普及风险管理的知识,必须加强银行工作者的风险意识,才不会把银行的管理推向失败的深渊。银行必须在发展过程中加强对员工的风险教育,树立风险理念,落实风险建设,培养工作人员对风险的敏锐程度。在有些员工看来风险的防范只是相关部门的责任,殊不知这是和每个人切实相关的。只有提高了风险管理的水平,能够合理的防范并充分利用风险,才能在保全资产的基础上获得长足的发展。所以银行的企业文化必须加入风险管理的内容,还要建立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和激励机制,用必要的约束和奖励措施来调动员工学习风险管理知识,参与风险管理工作的积极性。

2.2建立健全完善的风险管理控制体系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管理现状存在的最大的缺陷就是分散,因此在风险发生时再采取相关措施时就显得有些被动。健全风险管理体系是提高银行防范风险能力的主要措施,因为机制就是规则,是约束,是一个组织乃至企业存在的一个架构。要想在机制管理上提高商业银行经营中的风险管理能力就需要完善信息交流系统,加快银行内部的信息加工和传递,提高银行决策的准确性和科学性;全面的监控,不仅能监控风险的发生,还能监控银行从业人员的工作行为,避免因人为失误导致的风险的发生;完善预警防范机制,有效的识别潜在的风险,并且做出恰当的措施应对;最后整体上建立一份严密的体系,把信息交流,监控体系,预警防范机制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在股权结构,行政管理和业务流程等方面不断进行改革创新,提高商业银行的管理水平。

2.3重视人才技能的提高,加强对风险人才的培训

由于风险管理人才专业知识的缺乏,操作风险问题时有发生。但是市场分工在不断细化,商业银行也该据此培养一批既有专业知识又具备职业素质的的风险管理人才,减少操作风险的发生和损害银行利益的行为。目前银行也存在的很大的一个隐患就是:工作人员的不能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对待工作缺乏正确的认识,利用职务之便,侵吞公款,做出有损客户和银行利益的违法行为。还有人工作时疏忽大意,在银行这个要求严谨又充满风险的行业中,一个小数点的失误就会带来巨大的损失,更何况一个小错误了。认真工作,减少失误,才是一个具有专业素质的银行工作人员的应该在工作中始终牢固树立的思想。

2.3不断进行金融业务的创新,规范信贷流程

面对现代金融环境的变化,我们需要创新商业银行的业务发展,为商业银行创造多渠道的利润来源。尤其是在发展最薄弱的中间业务环节,改变原来对中间业务的看法,适当提高中间业务在银行发展中的比率。让银行在保险、证券和理财等其他金融产品方面创造更大的效益。利润来源的多元化,让银行摆脱了对某一种金融产品的依赖,使银行在面对风险的时候有更多的选择。银行内部应该建立起来严格的信用管理体系,对具有不良信用记录的人制定相关的方案和措施。还有银行在进行放贷的时候,应适当提高贷款标准,加强对贷款的个人和企业的的评估和审核,确定他们是否具有偿还能力,对不符合审查条件的借款单位和个人,坚决不能予以放贷,尽可能减少呆帐坏账情况的发生,减少信贷风险的发生,提高商业银行经营中的风险管理水平。

综上所述,风险管理对于商业银行经营发展的重要性,对于如何提高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水平,不仅需要银行内部投入相关的资源,制定一定的措施。最重要的是在研究自身特点的基础上,吸收借鉴国内外一切成功的经验,在失败的案例中汲取教训。金融体制的改革是一项系统而长期的工作,要切是做好这项工作,提高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中的防范风险能力,为商业银行和我国经济的发展创造一个有利的发展环境。

参考文献:

[1]曹绪凯.我国商业银行加强风险管理路径探究.华章,2012.

[2]彭婕.浅议风险管理在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中的作用.农村金融研究.

2011(04).

[3]庞雯霞.试论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金融研究.2012(09).

第10篇

关键词: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体系建设;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TU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 商业银行经营中的主要风险

伴随世界金融自由化与一体化趋势的不断加快, 以及我国金融业对外开放程度的提高, 商业银行在激烈的行业竞争中面临的经营风险呈上升趋势。就目前的经营与发展来看,我国商业银行主要面临如下金融风险。

1.1 信用风险

信用风险即获得银行信用支持的债务人由于种种原因不能或不愿意遵照合同规定按时偿还债务而使银行遭受损失, 造成逾期、呆滞、呆账等贷款风险。日前, 我国商业银行的主要客户特别是一些中小企业信用不良, 存在大量逃废银行债务的情况, 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质量的普遍低下, 不良资产比率始终处于较高水平。资本金的质量与数量是商业银行信用的有力保证, 商业银行大量不良资产的存在严重降低了其资本金质量, 使原本就自有资本不足的状况雪上加霜, 进而成为制约我国商业银行改革和发展的最大障碍。

1.2 市场风险

在国际金融机构混业经营的大环境下, 我国金融机构虽然仍实行分业经营, 但商业银行通过等方式实现了同保险业的交叉, 发行货币基金实现了对证券业的渗透。天津滨海新区更是在2006年被确定为我国金融改革试点地区, 政策上允许其在金融业综合经营、多种所有制金融企业、外汇管理政策、离岸金融业务等方面进行改革试验, 预示着我国商业银行业务将拓展至金融的多个领域。作为金融市场活动的主体参与者, 商业银行将不可避免地面临着金融市场上的各种风险。金融市场特别是证券市场运营不成熟以及相关立法的滞后, 导致其参与企业主体缺乏有效的信用评价机制, 加之商业银行缺乏来自外部的有效监管和内部规范经营的控制机制, 危及其信贷资金的安全, 大大增加了国有商业银行的市场风险。

1.3 利率风险

在利率管制条件下, 利率的变动平稳且易于预测,利率风险不是商业银行的主要风险,利率管理是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附属职能。而利率市场化后,利率更多受市场规律的影响, 遵循市场规律运行, 利率的变动频繁且难以预测。利率风险也随之上升为银行的主要风险, 利率风险不仅影响到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 而且资产、负债的市值因利率变动而变动, 并波及清偿能力, 进而引发流动性问题。2006年以来, 中国人民银行明显加快了利率市场化的步伐, 如何应对利率调整的政策风险及此后的利率波动风险, 将是商业银行面临的一大课题。

1.4 操作风险

操作风险大多缘于不完善或有问题的内部程序、人员及系统或制度建设及落实情况不力。我国商业银行在改制过程中, 由于缺乏内部控制制度和风险控制机制产生了大量的操作风险案件。商业银行改制中普遍存在的金融资产产权不明晰, 公司治理结构不健全等问题, 使得银行在经营管理上缺乏有效的风险控制机制, 进而引发诸多经营风险, 特别是由于银行“内部人”利益等原因造成的金融欺诈和盗窃案件, 使银行资金遭受损失的风险进一步加大。

2 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现状

2.1 初步成效。在我国银行商业化改革逐步深入的背景下,商业银行开始逐步认识到风险管理的重要性,把风险管理作为商业银行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商业银行纷纷制定资产负债比例管理细则,商业银行风险管理逐步走上定量分析的轨道。同时,金融监管机构对商业银行的监督检查逐步加强和完善,银监会的成立,更是说明了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2.2 不足与问题。一是过分追求业务指标,忽视风险管理。由于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开展较为缓慢,这使得众多商业银行不得不将利润的增长点更多地放在贷款业务上。与此同时,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市场和企业对银行资金的旺盛需求使得银行信贷扩张。另外由于市场竞争激烈,一些基层银行经营指导思想有偏差,重贷款客户的开发,轻贷款质量的管理,导致降低标准发放贷款,形成信贷风险。二是尚未建立科学的风险管理体系。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工作的重心主要集中在对资产风险的重组、转化、清收、处置等事后管理上,而对风险资产的事前、事中的防范控制做得不够。各个业务部门对各自业务的风险状况分头管理,缺乏统一的管理目标和风险信息沟通;风险管理部门对于分散在各个部门的风险管理并未起到检查和督导作用,不良贷款边清边冒的问题比较突出。三是风险识别和管理手段落后,缺乏事前风险防范预警机制。国外商业银行在风险管理上,注重运用数理统计模型、金融工程等先进方法,达到了对风险管理全过程的全面监督和控制。而我国商业银行长期以来在风险管理方面比较重视定性分析,缺少必要的量化分析,导致在对风险识别、度量等方面不精确,对于早期风险的防范仍存在较大缺陷。四是内控管理机制不完善,风险责任不明晰,风险管理执行力度较弱。我国商业银行的内控机制还不能完全适应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需要,不能适应银行审慎经营和银行业监管的需要。银行内部缺乏一个统一完整的内部控制法规和操作规则,不少制度规定有粗略化、大致化、模糊化的现象。我国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长期居高不下的一个原因就是缺乏严格有效的内控管理,审贷分离不够严格,风险责任不明晰。

3 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对策

3.1 吸收全面风险管理的理念。既要重视传统的信用风险的管理,也要全面考虑市场风险、操作风险等因素的管理,并逐步应用于信贷决策、资本配置、经营绩效考核等业务管理的全过程。不能一味追求资产规模扩张和短期盈利增加,而需要将各种风险价值计算在内,将当期收益扣除经计量的预期损失,据此推测各种收益率,促进长期持续盈利能力的增强。

3.2 健全风险管理组织体系,实现全方位、全过程的风险管理。当前国内商业银行要建立符合自身战略定位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逐步形成由银行董事会及其高级经理直接领导、以独立的风险管理部门为中心、与各个业务部门紧密联系的内部风险管理系统。董事会作为全行风险管理的最高决策机构,负责对风险管理的整体战略决策,对银行风险管理负有最终责任,独立的风险管理部门实行垂直领导,具体实施对本行风险的全面管理,推动风险管理体系建设。同时加快推进体制改革和机制转换,提高风险防范能力和内部控制水平。

3.3 建立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新机制。应完善自身的运作自律体系,不断加强风险防范工作,改善管理水平,提高经营效益和市场竞争力。与此同时,商业银行需要自觉地接受新协议的规则,以使银行自律体系具有明确的管理方向和有效的风险防范措施。如果商业银行的经营业绩不错和风险较低,所披露的信息令客户满意,就会赢得越来越多的新客户和投资者的支持。相反,如果银行的经营效益很差和风险状况不佳,那就会导致资金大量流失和客户转移。

3.4 制定合理的考核指标,在控制风险的前提下实现可持续发展。考核指标的制定要全面考虑是否符合实际,是否有利于银行的长远经营目标,不能误导各级经营管理人员。要减少考核指标制定过程中的主观性,在充分考虑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建立起以利润、不良资产控制为主、业务规模为辅的考核指标体系,实现商业银行效益和可持续发展的综合平衡,最终实现长期利润最大化。

3.5 提高风险计量水平,增强风险监测和防范能力。一是要从观念上充分认识商业银行使用计量方法对风险进行管理的意义,这是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理念的转变。二是研究能够准确计量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的方法。在争取巴塞尔委员会支持、充分掌握新巴塞尔协议思想的前提下,设计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的计量模型,然后积累数据,对计量模型进行测试,修正后确定三大风险的计量模型,并且在我国商业银行中推广,全面实施新巴塞尔协议。

3.6 切实提高资本充足率水平。应积极寻求提高资本充足率的有效途径,增加银行规范的资本增加渠道;大力发展中间业务,增加盈利水平,提高内部融资能力;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和风险防范制度,降低不良资产,减少风险资产数量;大型商业银行可向中央银行申请发行长期金融债券来增加资本金,发行次级长期债券,补充银行附属资本,改善资本结构。

3.7 提高风险管理专业人员业务素质,形成职业化的风险管理人才队伍。首先,加强风险管理专业人员对国外先进的风险管理理论和方法的学习和研究。其次,建立良好的激励机制,保证能充分调动风险管理专业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既要有严密的奖罚制度,又要注重人性化的管理方式。同时,要积极引进高素质人才,努力提升我国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水平,增强抵御风险的能力。

4 结束语

随着中国金融市场开放程度的不断提高,商业银行面临的金融风险与日俱增。就中国银行业目前的风险管理水平而言,与国际大银行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提高我国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水平,防范和控制新的金融风险产生,及早化解已经形成的金融风险,在与跨国银行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是当前我国商业银行亟需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

第11篇

关键词:商业银行 经济资本管理 风险管理

一、前言

银行是经营风险的特殊企业,因此,对风险的识别、衡量、评价,控制管理是银行运营的核心任务,风险管理能力也就成为商业银行的核心竞争力。基于对银行资本与风险之间关系的理解以及资本的稀缺性和高成本性,在西方商业银行经营管理领域出现了经济资本的概念,同时,经济资本概念的提出和应用不断推动着资本管理和风险管理的统一,并发展成为一种新型、先进、有效的银行经营管理手段。当前,在经济全球化、金融自由化背景下,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着来自国内外商业银行激烈的竞争压力。面对严峻的形势,能否建立起完善的风险资本管理体制,构筑价值增长型经营格局,走出一条资本节约型发展道路,长期保持合理的资本充足水平和资本回报,实现收益、风险、成本的统一,关系到我国商业银行的存亡与发展。鉴于此,进一步引进经济资本管理模式,并根据我国国情加以完善、创新,成为具有独立市场主体意识的现代金融企业,是我国商业银行的必然选择。

二、为什么要进行经济资本管理

经济资本管理在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中的重要性在于:

(一)实现风险的精细化计量和全面覆盖,便于资本合理配置

经济资本是银行针对自身实际所承担的风险应该保有的资本额,其本身就具有规范性质,因此区别于账面资本的客观实际性,同时,区别于监管资本对风险的粗线条管理,对风险不够敏感,难以具体有效地实施资本配置。经济资本将风险的评估与计量细分到各分支机构、各部门、各业务,按照监管部门的要求精算出所需资本,在此基础上对其进行相应的资本配置。此外,经济资本所要覆盖的风险不仅包括监管资本所考虑的信用、市场、操作风险,而且还包括流动性风险、法律风险等在内的全部风险。

(二)准确计量各项业务的成本,完善绩效考核评价体系

在经济资本管理中,EVA强调了资本占用的成本,有助于商业银行尤其是其分支机构树立成本意识;RAROC强调的是经过风险调整后的资本回报,并扣除了为预期风险所计提的专项准备金,更真实地反映了利润和资本回报率;同时,RAROC技术还可以衡量具体的交易和账户,有助于真实反映各项业务给银行所创造的价值。在此基础上对商业银行的分支机构,以及分部门、分产品进行的绩效考评才是客观、公正的绩效考评,相应的财务资源配置才是科学、合理的配置。

(三)提高商业银行科学决策和产品定价能力

RAROC技术通过对具体产品、业务和区域的经济资本回报率的量化,为商业银行在制定经营发展战略时提供支持。比如,根据历史数据判断某项业务的经济资本回报率较高,商业银行在编制经营计划和经济资本预算时,可以通过资源配置、系数设定等方式,向全行传达总行对于此类业务的倾斜支持导向。同时,RAROC技术强调了风险因素,商业银行在为产品定价时,可以通过RAROC技术推算出该项产品在什么价格水平才能达到预期的回报率,从而促进商业银行自主风险定价水平的提升。

三、我国商业银行经济资本管理的现实状况

从我国商业银行经济资本管理的实践中可看出其管理还很粗浅,体系还远远没有成熟。总体来说,主要存在以下不足:

(一)尚未建立风险管理制度

健全的风险组织架构,执行到位的管理政策,合理的管理流程以及良好的风险管理文化是全面风险管理的重要前提,这几个方面构成了银行风险管理的制度体系。现阶段,我国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制度尚未健全,如风险组织管理基本上围绕信用风险设计运作,并未考虑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风险管理委员会的运作,相关程序,议事规则也不太规范;风险管理文化没有体现到员工行为当中,形成了文化浮飘等。相反,很多国内商业银行在风险管理技术的引进和开发方面却表现得很积极。实践证明,制度先于技术。对我国商业银行来讲,目前,风险管理制度体系建设远远重要于技术的引进与开发。没有健全的制度,再先进、成熟的技术也会由于水土不服而无用武之地。

(二)经济资本管理的基础薄弱

建立符合业务实际的风险计量模型并拥有充足的高素质人才储备是进行经济资本管理的重要基础。当前,我国商业银行缺乏高素质的风险管理专家和金融计量人才,同时,银行内部由于尚未建立各种系统、完备的数据库,致使其无法使用各种计量模型进行参数估计,也就无法真正建立高级的计量模型来计量PD(违约概率)、LGD(违约损失率),进而得到经济资本额度,只能采用简单的系数法来计算经济资本,具有很大的主观性,可以说还是处于标准法的思想体系时期。因此,在缺少技术支持,精确度方面不符合真正内部评级法要求的情况下,我国商业银行经济资本管理有其形而无其神。

(三)经济资本管理没有发挥风险约束和效益约束的双效应

经济资本管理的总体目标是使银行业务风险的增长保持在资本承受能力的范围之内,风险增长与收益增长相协调。这要求银行做到以下两点:第一,确保银行的资本达到监管要求和自身需要,它涉及银行经济资本的计量、监测,用以解决经济资本的风险约束;第二,充分提高资本的使用效率,创造更高的业绩、价值,它涉及对现有经济资本的有效配置以及真实业绩的考核,用以解决经济资本的效益约束。我国商业银行目前经济资本管理在这两方面的建设都不完善。

四、对我国商业银行完善经济资本管理的几点建议

鉴于我国商业银行在经济资本管理过程中存在种种问题与不足,笔者认为有必要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商业银行在这方面的成功经验,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我国商业银行经济资本管理进行完善:

(一)组建强大的现代银行运营管理团队

我国商业银行要顺利实现战略调整,就必须有一支强大的运营管理团队,这就要求银行重视人才储备,拥有一批经验丰富、业务精湛并精通现代银行经营管理的高素质人才。与此同时,培养并选拔一大批风险资本计量与配置方面的专业人员,提高风险管理人员的素质,使真正理解风险资本管理、熟悉金融计量的专家在经济资本战略管理的框架内加快推进商业银行经济资本管理。

(二)完善基础数据库建设

经济资本管理鼓励商业银行开发适合自身的风险和资本计量模型,这与《新资本协议》的内部评级法的发展方向趋同。然而,内部评级法的应用依赖于数据的积累和信息处理系统的完善。比如,内部评级法中的初级法要求具备5年以上的历史数据,而高级法则要求具备7年以上的历史数据。当前,我国商业银行缺少有效的数据积累和完善的数据库建设,不要说建立高级计量模型,就连许多简单的初级内部评级方法和风险计量模型也不具备完全的实施条件。因此,我国商业银行应抓紧时间收集并积累各种风险损失数据,加强并完善数据库建设,为我国商业银行的内部评级体系建设和风险评估模型的开发奠定坚实的基础,以提高资本的风险覆盖率和计量的准确性。

(三)建立科学的绩效考核体系

银行应依据资产负债状况,科学计量涵盖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流动性风险、法律风险和声誉风险等风险的经济资本数量, 将经济资本分解配置到各分支机构、各有关职能部门,逐步建立以RAROC和EVA为核心的指标体系, 对分支机构的经营绩效进行考核评价,以求更真实地地反映银行的营利能力和收益水平,并为经营决策提供支持,实现经济资本与综合计划、绩效考评、财务管理、产品定价、风险监控等管理职能的有效衔接。

参考文献:

[1]葛兆强.资本约束、风险管理与商业银行成长[J].金融论坛,2006(2).

[2]赵新疆.经济资本管理在商业银行考核体系中的应用研究[J].财经论坛,2012(7).

第12篇

关键词:经济危机银行监管

一、经济危机下加强银行内部监管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首先,银行经营面临各种各样的风险。

银行风险是指银行在经营过程中,由于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而使其资产和预期收益蒙受损失的可能性。

银行风险主要包括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流动性风险、国家风险、声誉风险、法律风险、战略风险类。

信用风险,信用风险又称为违约风险,是指债务人或交易对手未能履行合同所规定的义务或信用质量发生变化,从而给银行带来损失的可能性。对大多数银行来说,信用风险几乎存在于银行的所有业务中。信用风险是银行最为复杂的风险种类,也是银行面临的最主要的风险。

市场风险,市场风险是指因市场价格(包括利率、汇率、股票价格和商品价格)的不利变动而使银行表内和表外业务发生损失的风险。

流动性风险,流动性风险是指无法在不增加成本或资产价值不发生损失的条件下及时满足客户的流动性需求,从而使银行遭受损失的可能性。流动性风险包括资产流动性风险和负债流动性风险。资产流动性风险是指资产到期不能如期足额收回,不能满足到期负债的偿还和新的合理贷款及其他融资需要,从而给银行带来损失的可能性。负债流动性风险是指银行过去筹集的资金特别是存款资金由于内外因素的变化而发生不规则波动,受到冲击并引发相关损失的可能性。

声誉风险,声誉风险是指由于意外事件、银行的政策调整、市场表现或日常经营活动所产生的负面结果,可能对银行的这种无形资产造成损失的风险。

法律风险,法律风险是指银行在日常经营活动中,因为无法满足或违反相关的商业准则和法律要求,导致不能履行合同、发生争议/诉讼或其他法律纠纷,而可能给银行造成经济损失的风险。

战略风险,战略风险是指银行在追求短期商业目的和长期发展目标的系统化管理过程中,不适当的未来发展规划和战略决策可能威胁银行未来发展的潜在风险。主要来自四个方面:银行战略目标的整体兼容性;为实现这些目标而制定的经营战略;为这些目标而动用的资源;战略实施过程的质量。

其次,经济危机进一步加剧了银行风险。

由美国次贷引发的经济危机,在全球范围内殃及各行各业,而金融行业—尤其是银行业,是受到经济危机影响最为严重的行业之一,经济危机使银行在经营过程中面临的各种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风险的影响程度均加大,如银行面临的主要风险之一—信用风险,在经济危机中会加剧,经济危机使借款企业经营停滞甚至破产,而借款人经营财务状况恶化,会使银行产生大量呆坏帐,加剧了银行的信用风险;另外,经济危机使国际金融环境发生恶化,造成汇率、股市大副波动、投资企业经营停滞甚至破产,加剧了银行的市场风险;由于外部环境的变化,可能使银行内部工作人员受到影响,可能会加剧银行的操作风险。

最后,商业银行内部监管比外部监管有优势。

一般来说,我国商业银行受到的监管主要来自两个方面:外部监管和内部监管,外部监管主要指银监会、人民银行、审计署、外部审计机构等监督检查部门的监管;内部监管主要指银行管理层、内部审计部门等的监督检查。因此其监管具有及时性、全面性,这也是内部监管有别于外部监管的重要特点之一。另外,内部监管来自银行内部,监督检查人员一般对银行风险、银行业务流程比较了解,一般能够提出对银行的经营具有增值作用意见和建议,商业银行内部监管比外部监管具有无法替代的优势。

综上,经济危机下银行不能仅依靠外部监管防范银行风险,而应该加强内部监管,银行内部监管不仅是重要的也是必要。

二、经济危机下我国商业银行加强银行内部监管的应对措施

在经济危机下,我国商业银行该如何切实有效的应对经济危机带来的影响,如何有效的防范银行风险,笔者认为,以下几点供参考。

1.重视银行内部监管

银行经营管理层必须正确认识银行内部监管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经营管理中,必须始终贯穿科学健全的内部监管制度是商业银行安全稳健运营的前提和基础的思想,把加强银行内部监管作为促进业务发展的宝剑,而不是认为银行加强了业务发展会阻碍业务发展,只有这样,才能使内部监管真正起到为业务发展保驾护航的作用。

2.了解你的员工

银行操作风险来自银行内部员工,在经济危机带来外部环境恶化的情况下,近期,各家银行发生案件的势头有所上升,分析这些案件的发案原因,大部分都是有银行员工参与的内外勾结的案件,这类案件在内部审计监管中很难发现,如何应对这类银行风险,笔者认为,目前银行类金融机构在为客户提供各类金融服务时,一般遵循“了解你的客户”的风险控制原则,此条原则同样适用于银行各层管理者对下属的日常管理中,即“了解你的员工”,一名合格的银行管理者,在日常的内部控制中除了通过加强培训学习,提高员工职业道德素质外,对员工的了解不应仅限于八小时内,应该对员工八小时外的情况也做到合理的掌握,即如员工是否参与赌博、其消费是否明显与其收入不匹配等。

3.提高银行内部监管从业人员专业素质教育

随着金融环境的变化,我国商业银行经营的业务品种、业务范围也不断的有所创新;随着高科技的应用,商业银行业务流程也不断发生变化,银行面临的银行风险发生的原因也多种多样,无形中加大了银行内部监管的难度,一名合格的银行内部监管从业人员,只有不断的学习提高,学习先进的内部审计理念,学习银行业务专业知识,只有这样,其在日常的检查中才能提出具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才能真正体现其增值的作用。

第13篇

一、FTP对商业银行业务经营的促进作用

(一)有利于商业银行提高利率风险管理水平。在传统的银行经营模式中,商业银行分行不仅需要承担信用风险,还需要承担利率风险。而在FTP管理模式下,总行通过FTP价格,锁定分行的每笔业务的利差,将分行业务的利率风险集中到总行统一管理,分行可以集中精力进行业务拓展。由于总行利率风险管理技术专业、手段丰富、从业人员素质高,可以有效提升全系统的利率风险管理水平。(二)有利于商业银行提高产品定价水平。在未实施FTP管理前,商业银行由于各项产品没有统一的标准来确定其成本和收益,产品准确定价存在困难,在利率市场化的环境下,市场利率变化频繁,商业银行的产品定价问题更为突出。而在FTP管理模式下,FTP价格提供了资金的机会成本,其中包含了期限、利率等市场风险成本,所以只要在此基础上加上信用风险溢价、费用分摊和预期收益,就可以对产品进行合理定价。(三)有利于商业银行建立科学的绩效考核体系。未实施FTP前,从账面上看,商业银行的负债业务只有利息支出,没有收益,资产业务只有利息收入,没有成本,不能准确衡量各项业务的实际盈利,难以建立科学公平的考核体系。FTP通过对所有业务赋予内部资金价格,可以很清晰地核算出每笔业务的收益,商业银行仅需按照不同维度进行分类,就能够实现对产品、条线、机构、个人等进行绩效考核。同时,根据FTP体系的统一规则,相同资金属性业务的FTP价格相同,可以做到所有的业务均在同一价格水平下衡量其FTP利差贡献大小,促进商业银行建立更为科学公平的绩效考核体系。(四)有利于优化商业银行内部资源配置。在FTP管理模式下,FTP价格为商业银行内部资金流转提供了统一的价格标准,资金将遵循趋利原则,流向收益较高的业务板块,使得商业银行的资源得到有效配置,达到收益最大化的经营目的。同时,商业银行的资金中心可以通过调整内部资金价格的方式,体现银行管理层的政策导向和意图,引导各业务板块的经营管理和业务发展方向,实现全行整体的资产负债管理目标,保证商业银行战略发展规划能够顺利实现。

二、发挥FTP在经营管理中作用的建议

对商业银行而言,FTP管理是一项全行性、系统性的工程,需要总行、分行之间相互联动,共同配合,持续推进,才能最大程度发挥其对业务经营的促进作用。(一)对商业银行总行的建议。商业银行总行在FTP管理中处于核心地位,承担FTP体系构建、价格制定、系统建设等职责,应着重做好以下工作。一是构建科学的FTP体系,引导业务经营。FTP通过统一的定价规则,按照业务的资金属性来确定其FTP价格,资金属性相同其FTP价格相同,全行所有业务均在同一FTP价格标准下衡量其利差贡献大小。因此,FTP价格标准的确定就显得尤为重要,商业银行总行必须要保证FTP价格的科学性和有效性,要根据全行经营战略,确定适合本行的FTP收益率曲线和定价方法,确保FTP价格合理、公允,并加强对市场价格走势研究,前瞻性地调整FTP价格,有效发挥FTP价格对全行业务经营的指导作用。二是建设先进的运行系统,确保FTP准确计价。FTP是一个涉及商业银行所有资产负债业务的复杂体系,其核心优势基于对每笔业务的准确定价,需要处理非常庞大的数据量,这决定了商业银行实施FTP管理必须要有一个高效、完善的运行系统支撑。商业银行总行要充分发挥信息技术优势,对FTP运行系统不断加以优化、完善,并保障系统的高效运行,确保FTP计息结果准确无误。同时,根据业务经营需要,建设FTP相关分析系统,确保FTP机制能够提供更为准确、高效的决策支持。三是加强业务培训,推动理念转变。实施FTP管理不仅带来内部资金管理模式和资金价格的改变,更重要的是银行经营管理平台的切换,银行经济调节手段的提升。FTP体系实施效果的好坏,直接取决于业务人员和管理人员对FTP基本原理、定价方法和运行机制的深入理解和运用,否则FTP体系的实施效果会大打折扣,而且还可能由于对FTP涵义的片面理解,造成经营决策方向上的偏差。因此,商业银行总行必须把FTP培训作为推行FTP体系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多种形式和手段,针对不同对象,从多个层面对全行员工持续进行培训和指导,不断强化全行对FTP体系的认识和运用水平。四是加强市场化业务运作,有效对冲市场风险。FTP管理模式下,商业银行的利率风险和流动性风险等市场风险均由总行统一管理。商业银行总行要加强市场化业务的运作,通过同业存放、票据回购、债券回购等市场工具,一方面建立稳健的流动性管理体系,能够根据自身流动性状况,快速融入或融出资金;另一方面实现融出资金的收益增值,提升全行资金价值。(二)对商业银行分行的建议。商业银行分行在FTP管理中处于跟随地位,根据总行FTP价格指挥棒适时调整本行经营策略,不断优化资产负债结构,提升区域竞争能力,应着力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坚持FTP价格导向,加快各项业务有效发展步伐。在FTP管理模式下,由于FTP为每笔业务提供了资金成本或资金收益,商业银行分行的盈利模式发生了较大变化,由传统的存贷利差转变为每笔业务内、外部价格形成的FTP利差。分行应密切关注总行FTP价格变化情况,进一步加大FTP利差信号机制的传导力度,增强与总行FTP价格导向主动对接的自觉性,切实按照总行战略导向并结合自身实际动态调整经营策略,既要因地制宜,突出重点,加快各项业务发展步伐,又要着力优化业务结构,提升利率定价能力,尽可能扩大FTP利差,实现业务发展速度、质量、结构和效益的有机统一,提高有效发展水平。二是统筹兼顾,把握好业务发展的各种平衡关系。在坚持FTP价格导向,优先发展高利差业务、抑制低利差业务、避免负利差业务的基本原则下,也要客观地看到,不同区域资源禀赋存在差异,不同客户营销竞争强度高低有别,不同风险度的贷款资本占用也不一致。这些复杂的因素决定了分行经营策略的制定不能简单地按照FTP价格一个模式去套,避免由于单向思维而导致决策偏差。因此,在积极传导FTP价格导向的同时,商业银行分行要充分考虑各种因素影响,强化辩证思维,区分轻重缓急,注意扬长避短,正确处理和平衡摆布好总量与结构、客户风险度及贡献度与定价水平、FTP利差与经济增加值之间的关系,制定实施业务经营管理策略的最佳组合方案,确保行全行战略决策部署、整体业务发展和价值创造目标的实现。三是精细管理,提升运营系统数据信息质量。在FTP价格体系中,各项产品适用的FTP价格主要由其资金属性决定,一旦业务系统中操作失误,出现数据异常,将导致产品在FTP计价系统中期限信息失真、FTP价格“错配”,直接影响FTP利息收支。商业银行分行应按照“精细化”管理的要求,加强对前台业务人员的培训,确保各项产品能够按照FTP管理的要求,将关键信息及时、完整、准确地录入业务系统,保证各项产品能够准确FTP定价,以实现内部资金往来收益的准确无误。四是加强FTP在绩效考核中的应用,将FTP管理引向深入。绩效考核是对机构、员工的工作业绩进行考察与评估,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机制具有较强的激励与约束作用,能够充分发挥和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体现了银行的经营管理水平。商业银行分行应积极探索FTP在内部绩效考核中的应用,按照“由易到难,循序渐进,逐步完善”的原则,加快制定具体考核办法,以发挥绩效考核杠杆作用,促进全行业务稳健高效发展。

作者:封国江 单位:农业银行江苏省分行

第14篇

一、商业银行治理结构的内涵

所谓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结构,是为保证商业银行稳健经营和持续发展的所有相关制度和机制。董事会和高级经理层利用这些制度和机制能够处理银行外部业务和内部事务,制定发展战略,保护存款人的利益、股东和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保障商业银行所有业务活动能够得到有效控制和管理,在法律和监管的框架下,保证银行治理活动和行为规范、安全、健康的运行。

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模式是一整套制度安排。这种制度安排,在狭义上,是指在银行所有权与管理权分离的条件下,股东与银行之间的利益分配和控制关系,是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之间的权利分配及相互制衡关系;在广义上,可以将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结构理解为关于银行组织方式、控制机制、利益分配的所有法律、机构、文化的制度安排,这些安排决定了商业银行的目标、行为,以及在众多利益相关者如股东、债权人、经营者、员工、客户当中,由谁来实施控制、如何控制以及风险与收益如何在不同主体之间分配等。

综上所述,银行是经营货币的特殊的高风险企业,是一国经济金融的命脉。一方面股东是银行的所有者,这决定了银行经营管理必须以追求股东价值最大化为目标,而要最大限度地实现股东投资的回报,就要在银行内部建立健全组织架构和权力制衡、责任明晰的机制,以切实保护股东权益,这是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内部层次;另一方面由于银行经营不仅涉及股东的利益,还与其员工、客户、供应商、所在社区、政府、监管机构和存款人等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休戚相关,在治理过程中也必须考虑利益相关者的利害关系。

二、我国国有商业银行治理结构的缺陷

20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开始,随着《商业银行法》的实施,我国国有商业银行走上了商业化轨道,但公司治理结构的缺陷和问题也较为明显。

(一)产权主体虚置,委托人不明确或缺位。国有银行作为国家的独资银行为全民所有,而由政府代表全民成为国有银行的所有者。但是,一方面政府作为国有商业银行的所有者是总体的、笼统的,它并没有一个人格化的产权主体来行使完整意义上的所有权,国有商业银行缺乏有效的代表国家行使所有权利的董事会;另一方面对国有商业银行的所有权又呈多头分散格局,财政部、银监会、审计署等代表国家行使股东某一方面的权利,这样实际上造成了国家委托经营国有商业银行资产的委托人缺位。

(二)缺乏对管理人员有效的、市场化的、公开透明的选拔和监督机制。目前,对国有商业银行经理层的选拔、任用仍采取行政化方式。国有银行高级管理人员的考核、任命比照党政机关干部管理办法,分支行经营者也是由上级及党的组织部门来任命,还没有建立起真正以经营绩效为中心的市场化考核、评价体系。另外,国有商业银行产权主体虚置导致所有者监督缺位,从而使得对国有商业银行内部管理人员的监督难以落到实处,管理层的行为难以得到控制和及时制止。

(三)缺乏完善的、清晰的、市场化的激励约束机制。就激励机制而言,目前主要强调非货币化的行政激励(职位升迁)和精神激励(爱岗敬业),而忽视了货币化物质激励,银行经理人员工作业绩与其收入基本上是非相关的,这容易导致经理人员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的机会主义行为。从约束机制来看,由于市场体系发育不完善,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和经理市场发展迟缓和银行经营财务状况不透明,市场机制和社会监督几乎对银行经理人员不构成有效的约束功能。

三、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内部治理措施

(一)以信贷风险控制为重点建立风险控制机制。商业银行资产中的绝大部分来自于存款人的存款。银行在资金运作过程中,首先要保证资金的安全性,防范在资金运作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种风险。目前,我国国有商业银行所面临的金融风险主要集中于信贷风险,因此,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现阶段公司内部治理的主要任务应是以加强信贷风险控制为重点,构建风险控制机制。这也是国有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核心。面对风险管理,应从目前的定性化管理逐步转向定量化管理,通过定量分析,及时发现和控制风险。

1、建立全面、系统、动态的内控制度,约束操作风险。风险控制机制必须渗透到国有商业银行的各项业务过程和各个操作环节,覆盖所有的部门和岗位,特别是要害部门和主要业务岗位,要求有更加细致、更加严格的风险监控、测定和评价程序。根据各项业务的特点,设立系统性、层次化的风险防范体系进行综合的风险防范。另外,风险控制机制不应是一成不变的,而要依据各项业务发展及经营环境变化适时进行调整、充实,因而必须建立动态的风险控制机制

2、强化信贷风险管理,建立信贷风险预警机制。信贷风险的种类很多,包括信用风险、利率风险、流动性风险等,其中既有银行无法控制的因素,即外生因素,又有银行可以控制的风险,即内生因素。因此,应建立信贷风险预警机制。

3、加大对风险资产的处置力度。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由于历史原因,存在大量风险资产。对于银行的风险资产可以成立专门的风险管理委员会,负责对不良贷款等风险资产的登记、催收和考核工作,以及对贷款债权的保全和清偿管理。风险管理委员会应与内部稽核部门、数据统计部门、业务操作部门等相关部门密切配合,全面搜集有关信息进行风险控制、分析,发挥集体优势,吸收专业人才,集中进行风险管理工作。

(二)以权利相互制衡为原则强化董事会机制。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董事会机制建设应以权利的相互制衡为原则。国有商业银行进行股份制改造后,可建立由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总经理(行长)组成的银行法人治理结构,构建决策权、监督权和执行权之间的相互制衡机制。

1、董事会依法产生,独立运作。国有商业银行的董事会应依法产生,政府不应干预国有商业银行组织机构的设立,更不应通过行政手段选派管理人员。董事会必须独立运作,执行审批计划、政策与程序或合规性审查,以保证国有商业银行的稳健经营。另外,为了加强内部分工和权力制衡,全面履行有关职责,银行董事会还可以下设委员会,如执行委员会、信贷审查委员会、审计委员会、资产负债委员会以及薪酬委员会等。

2、监事会真正发挥监督职能。监事会成员中应有一定比例的职工代表,监事长和非职工监事必须由股东大会选举产生,监事长和监事会成员不应在银行内担任行政职务。在可能的情况下,股东大会可以聘请专业人士担任外部监事,以确保监事会真正发挥职能。

(三)以绩效考评体系为手段完善激励约束机制。目前,国有商业银行在激励机制方面,主要强调非货币化的行政激励(职位升迁)和精神激励(爱岗敬业),而忽视了货币化物质激励,薪酬制度仍以平均主义为设计原则,银行经理人员努力程度与其工作业绩基本上是非相关的。银行经理的努力程度与其工作绩效不相关,很容易使一些银行经理人员采取机会主义行为、短视行为。改变这种扭曲的激励机制,必须从根本上改变人事行政化管理,各级管理人员按照明确的选拔标准、制度、程序及其规则实行公开竞聘。

在薪酬制度方面,按照国际通行的薪酬制度,建立绩效评价体系,对管理层和员工分别进行客观的绩效评价,将工资报酬与银行的盈利情况、为股东带来的回报以及各自的业绩挂钩。

四、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外部治理措施

(一)加强监管力度,建立监管法律体系。与内部治理相比较,外部治理更多的是从监督、约束的角度,配合内部治理机制,规范商业银行的行为。一方面监管环境的建设能为国有商业银行的监管机构提供合理、有效的制度支持;另一方面对国有商业银行来说,加强监管环境建设能够为国有商业银行的自我发展、自我完善提供良好的环境支持。

在监管体制方面,我国的银行业监管实行了证券、保险、银行分业监管体制,确立了依法审慎进行银行业监管的理念,以不断完善银行监管体制,并且强调不同监管机构之间的协调与合作,特别是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与中央银行的合作。

在监管法律制度方面,目前我国银行监管的主要法律有《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及《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等。应适时修订、完善银行监管法律,使我国银行监管有法可依,并在此基础上严格执法,形成严密的银行监管法律体系。

(二)提供公平有效的竞争环境。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的选择,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于我国银行业市场、股票市场和银行家市场的发育程度。

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进入全面启动阶段,到2006年我国银行业将全面实现对外开放,到时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不仅要面对国内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以及其他金融机构的挑战,更要面对国外著名大银行强有力的挑战,竞争将十分激烈。这就需要积极培育一个能够促使国有商业银行自觉自愿实施改革和创新的、完善的银行业市场,从而提高国有商业银行的竞争意识,打破国有商业银行的垄断局面。

发达的股票市场,一方面为银行扩大规模、调整资本结构提供了条件;另一方面股票价格的涨跌直接反映股份制银行的业绩,促使现有经营者调整经营决策。所以,加快股票市场的发展是从外部为国有商业银行实现有效公司治理创造必要的市场条件。缺少有效竞争的银行家(职业经理人)市场,国有商业银行有效公司治理就无从谈起。由于我国银行家市场尚不完善,因此应加强银行家市场的培育和建设。引进职业经理人制度,尤其是引进职业经理人先进的管理理论、强烈的竞争意识和良好的职业操守等,对国有商业银行的银行管理以及使银行公司治理结构充分发挥效用都大有裨益。因此,建立有效竞争的银行家市场,使高级银行经营管理人才形成竞争和筛选机制,是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改革的又一重要内容。

第15篇

关键词:商业银行企业性商业性改革之路

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经历了二十几年的时间,但国有商业银行仍然在诸多方面受制于政府,并承受过多的政策性任务,使得国有商业银行经营陷入了非良性循环的状态。本文从商业银行的内涵角度出发,谈国有商业银行商业化改革的出路问题。

商业银行的内涵及特点

商业银行是以追求最大利润为目标,以多种金融负债筹集资金、多种金融资产为其经营对象,能利用负债进行信用创造,并向客户提供多功能、综合的金融企业。这是一种普遍认可的观点。还有一种观点认为:商业银行是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以吸收存款、发放贷款、办理结算业务为主的特殊金融企业。

对于商业银行涵义的概述很多,但对于商业银行的本质人们的认识比较一致,认为商业银行是一个企业,且是一个特殊的企业。作为企业的商业银行应该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经营主体,它应该以利润最大化为其经营目标,能创造金融商品,提供金融服务;同时,现代商业银行需要社会评价和认可。

从商业银行的涵义可以看出,商业银行是一个经营“货币”的特殊金融企业,作为企业它应具有一般企业的自主性特点;同时,作为特殊企业,还具有更加明显的商业化特点。商业银行的自主性特点要求其法人性质明确、产权关系明晰、政企职责分开。

商业银行自主性特点具体表现在:性质明确。首先,国有商业银行要拥有独立的法人地位,具有与自然人一样地民事行为能力,能够独立地享有民事权力和承担民事责任;其次,国有商业银行要实现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第三,国有商业银行必须是纳税的独立经济实体;此外,国有商业银行应该采取国际通用的、规范化的财务会计制度。产权关系明晰。由法律规定出资人和银行法人之间的所有利益关系,明确投资者对银行财产的权利和各自的义务。实现出资人的所有权与银行法人财产权的分离,使银行在占有法人财产的基础上,成为独立的法人实体和市场金融运行的竞争主体。出资人一方面以其投入银行的资本额享有所有者的权利,包括资产收益、重大决策和选择银行经营者等,但不直接干预银行的经营活动;另一方面按投入资本额比例对银行破产时的债务负有限责任。政企职责分开。政府借助中央银行通过政策法规和间接经济管理手段等措施,调控金融市场,引导和监督银行经营活动,并接轨银行所承担的社会职能。政府不干预银行的业务经营,从而建立起政府与银行间相对独立的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关系。

商业银行的商业性特点具体表现为:能创造金融商品,提供金融服务是商业银行的商业性特点,而且,它的商业性需要社会评价和认可,否则商业性就丧失。创造金融商品,提供金融服务。现代商业银行与其它工商企业一样,也要产出商品,这样的商品或者以派生存款的形式存在,或者以大额存单的形式存在,或者以金融债券的形式存在,或者以证券化的资产形式存在等。能够满足社会的需要,且是满足流通、收益和资产增值的需要;同时,能为顾客提供多功能服务,其中包括信贷服务、结算服务、汇兑服务、咨询服务、信用担保服务、信托服务、电子计算机服务等。

由此,商业银行得到社会评价和认可,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必须是按现代企业制度建立起来的真正的企业;自身也是商品,具有价值和实用价值,作为商品它存在着产权,其产权是能够转让的;应是一种产业在国民经济中不仅具有配套性和服务性,而且具有基础性和支撑性。

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的历史及现状经历了三个时期、两个阶段:即计划经济时期(1978——1984年)为国有专业银行恢复和建立阶段,在这一阶段中行、建行、农行从中央银行分离出来独立行使专业银行职能,同时中国人民银行把工商企业信贷业务和对私储蓄业务分离出来成立工商银行,从而形成以中国人民银行为领导的工、农、建为主体的专业银行发展时期。第二个时期为计划商品经济时期(1984——1995年)为专业银行企业化阶段,这一时期的改革主要围绕着银行企业化、政策性业务和经营性业务分离,加速银行企业化进程的发展期。第三个时期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1995年以后)为国有商业银行商业化改革阶段。这一阶段主要围绕第

一、二阶段遗留问题及银行商业化等进行改革攻坚,着重解决银行的产权关系、法人结构、政企分离、商业性等方面改革。但到目前为止国有商业银行产权仍不明晰,法人结构不合理、政府的行政干预仍然存在,使国有商业银行处于一种“企业”非企业,“事业”非事业状态。之所以造成这种情况,是因为商业银行各阶段改革不彻底造成的。

国有商业银行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独立性缺陷。从第

一、二阶段的改革成果看,主要从资金上解决了财政与银行之间无偿供给关系。同时,把国有银行的政策性业务与经营性业务分离,商业银行不再从事政策性业务,专门从事经营性业务。但是,由于政策性业务形成的不良资产仍然由国有商业银行承担,使国有商业银行负担了沉重的历史包袱,经营举步为艰。令国有商业银行独立核算、自自我发展成为泡影。第三阶段的改革着重解决国有商业银行的历史包袱,但不加区别的全由国家买单,致使自负盈亏、自我平衡失去意义。另外,商业银行还承担着助学信贷、扶贫信贷等新的政策性业务,进一步弱化了国有商业银行的独立性。最后,国有商业银行是以国家独资的金融企业,国家和企业的产权界限不清,往往企业为了小集团利益而损害了国家利益。同时,国家为了社会宏观经济效益而忽视了企业微观经济效益,致使国家和企业的利益冲突日益激烈,政企不分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银行的独立性得不到真正落实。

制衡功能失效。国有商业银行其产权制度为国家独资。由于产权单一,董事会和监事会的设置及经营管理层的任命基本上是由政府负责,四大商业银行基本上是行长兼董事长,决策机构与执行机构合二为一,除了有责任执行国家各方面经济政策外,在真实资本回报、利益体现、风险制约等经营目标约束方面,责权关系不确定;国有银行的董事会、监事会更是形同虚设,不能充分有效地行使监督职能作用。在上市银行公司中,国家拥有高度集中的股权,是最大的控股股东即“一股独大”。使得大股东委派的董事控制了董事会,造成董事会结构的不健全和公司治理的制衡功能失效,董事会变成大股东会,缺乏多元股权制衡,无法形成对经营管理者的有效约束。在各种重要事项中仍沿袭旧有的决策模式,造成了我国商业银行效率低下、效益不佳和整体竞争力较弱的状况。

外部环境问题。外部环境问题主要是预防和控制制度性风险。制度性风险对于经济转型国家来说是造成金融风险的主要成因,这是由于原有的规则已经废弃,但新规则尚未完全建立。就我国来说,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商业银行和企业的关系还未完全理顺,国有商业银行过多地承担了经济改革的成本,在一定程度上扮演了第二财政的角色,“信贷资金财政化”的现象严重。近年来,由于政策和市场的多种因素而造成的外部环境的变化,以及对变化预测的相对困难,加大了银行战略管理和政策制定的难度。

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的出路

首先,加强国有商业银行的公司内部治理,主要从产权制度变革、法人治理结构变革和完善内控机制降低经营风险的角度来进行。具体表现为:

第一,产权制度变革。我国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造,其核心在于实行产权主体的多元化。通过产权制度创新,引进战略投资者逐步完善商业银行股权结构。在确保国有控股的前提下,通过公开招募法人股、有条件吸收个人和引导国际先进的外资银行参股,建立国有商业银行多元化、社会化的股权结构。较好地实现企业财产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妥善解决企业所有者、经营者与其他利益关联者之间的责、权、利关系,使所有出资者收益共享、风险共担,从而形成了一定刚性约束的资本经营机制,加快完善我国商业银行法人治理结构。政府部门应该通过制定《金融特别安全法案》等立法形式参与商业银行的治理,而不是以银行的“绝对大股东”或“惟一股东”的身份来干涉银行的人事任免、日常决策等治理问题。第二,建立适当的制衡机制。公司治理的基本特征是构建激励约束机制,其核心任务是要降低人(行长及其他管理人员)的成本,提高效率,防止“内部人控制”现象的出现。为此,商业银行必须建立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高级管理层之间的分权制衡机制与相互合作机制,使银行决策层个人利益与银行长期利益不一致导致的委托—关系问题和内部人控制现象造成的过高成本得到有效的控制,增进董事会决策的客观性、合规性和科学性,更大程度上保护中小股东的利益。第三,降低经营风险。国有商业银行要建立一套有效的风险管理机制,董事会、风险管理部门、各业务部门、审计等部门分别对风险负有明确的职责,即清楚界定银行各内部所有职能部门和各岗位被授予对于风险的限额和定义。为此风险管理部门必须独立于产生风险的各业务部门和交易领域,在涉及的每一业务部门中任命相应的风险经理,作为内部治理的一个基本组成部分,将每日的风险信息及时准确向风险管理部门报告,使风险管理部门和业务部门保持密切有效联系;同时建立清晰的风险报告路线,除了纵向层级之间的报告,还应包括横向之间的交流,实现信息共享,可以建立一套具体的风险报告模式,规范风险报告的格式和传递路径,使风险政策得到贯彻,营造良好的风险管理文化。

其次,加强商业银行的外部环境治理,主要包括来自股票市场的约束。针对上市银行而言,股东发现银行的盈利状况恶化,或者银行从事了太多的高风险业务,不利于银行长期盈利水平的提高,股东就会在二级市场上抛售银行的股票来迫使银行改善治理状况。具体表现为:

第一,来自存款人的治理。一旦存款人知晓银行的高风险性,或者其他各种可能损害银行经营状况的传言,存款人就会提取存款,严重的会引起挤兑,直接导致银行破产倒闭。第二,来自贷款人的治理。如果一家银行的风险性很高,优质贷款客户就会远离这家银行。贷款人之所以能够对银行实施一定的约束,主要是因为贷款人关心的并不只是资金的可获得性,还包括与贷款相关的其他服务,如咨询服务、贷款出现问题时的重组服务等等。第三,来自银行同业的治理。同业市场有可能向一家高风险的银行关闭,使它再无法从市场拆人资金,在出现流动性困难时,就难以得到有效的化解。第四,来自金融市场的治理。如果银行的风险上升,银行在金融市场债券市场和票据市场上发行债券或商业票据时,一方面可能需要提高利率,从而加大筹资成本,另一方面可能根本销售不出去。第五,来自外部经理市场的约束。如果银行的董事或经理不能胜任其职务,必将被来自经理市场的优秀人才所“驱逐”。

这些外部治理机制的存在使得银行在督促银行董事改善企业治理和经理提高公司绩效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如果其一旦付诸实施(比如,大量储户同时提款),由于银行业的行业特殊性,势必对一国的金融稳定性产生影响,进而影响到整个经济体系的稳定。

参考文献:

1.戴国强.商业银行经营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