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产褥期妇女的护理措施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关键词】产褥期;妇女;行为现状;保健知识;应对措施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2-7379-02
作为孕妇产后的重要阶段,产褥期妇女的生理与心理恢复情况与其日后的身体健康与心理健康情况有着密切的关系[1]。然而由于我国目前对产后妇女产褥期保健知识的普及程度较低,且其产褥期行为方式的规范性也有所欠缺,使得产褥期妇女对保健知识的知晓情况和行为现状相对较差。本文主要就产褥期妇女的保健知识和行为现状及相应的措施展开分析讨论,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在2011年6月――2012年8月期间,到我院治疗的104例产褥期妇女均为顺产妇女,且不存在任何严重的妊娠并发症情况,新生儿也无严重疾病。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52例妇女给予常规护理干预措施,实验组52例妇女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两组妇女的年龄、文化程度等一般资料不存在较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调查方法以问卷调查的形式对所有受试妇女进行护理干预前后的问卷调查,调查内容有:①妇女的基本资料。包括年龄、职业、学历、产前检查、产次等;②产褥期保健知识的调查。主要包括卫生、饮食、休息等;③产褥期行为现状的调查。主要为母乳喂养与、外阴护理行为。由专门的护理人员将问卷现场发放,并督促妇女完成,最后进行统一回收,再交由专业的人员进行结果的统计和数据的分析。
1.2.2护理干预
1.2.2.1对照组对妇女实施常规护理措施,主要包括:保持室内的清洁卫生,确保良好的空气质量,调整适宜的温湿度;与妇女保持正常的沟通交流,并关注其产后心理状态;与其家属保持密切联系,并告知基本护理知识。
1.2.2.2实验组对妇女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主要包括:①相关知识的宣教。将产褥期有关的健康知识(身体变化、活动情况、休息情况、卫生情况等)告知妇女,并阐明产褥期对妇女今后生活的重要性,需引起妇女的高度重视。此外,与妇女家属取得及时联系,并将产褥期的护理方法进行说明,同时让其保持良好的心态,以平常心对待这一过程。②卫生干预。由于产褥期发生感染的概率较大,因此,妇女的卫生情况不容忽视,特别是对于外阴的清洁,更应引起重视。在产褥期,妇女的汗液相对较多,应叮嘱家属对其进行及时的全身擦浴,并勤换随身衣物与床上用品;每日至少两次进行会阴的冲洗;对于的护理,奶充足者,坚持纯母乳喂养,哺乳前要将双手清洗干净,如一侧哺乳未吸空,需用手挤奶排空,以免引起乳腺炎。③大小便干预。鼓励产褥期妇女排尿,以免膀胱膨胀过度对子宫的正常收缩造成影响,减少产后出血情况。警惕产后尿潴留,在产后5日内尿量明显增多,应鼓励产妇尽早自解小便。产后4小时即应让产妇排尿。若排尿困难,应解除怕排尿引起疼痛的顾虑,鼓励产妇坐起排尿,可用热水熏洗外阴,用温开水冲洗尿道外口周围诱导排尿。下腹部正中放置热水袋,按摩膀胱,刺激膀胱肌收缩。重视便秘:应多吃蔬菜及早日下床活动。若发生便秘,应口服缓泻剂、开塞露塞肛或肥皂水灌肠。
1.3消极情绪评分以HAMA(汉密尔顿焦虑情绪评分量表)和HAMD(汉密尔顿抑郁情绪评分量表)对两组妇女的情绪进行评分,得分越高表明消极程度越高[2]。
1.4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χ±s)表示,计数资料用X2检验,P
2结果
2.1两组妇女对产褥知识的知晓率情况实验组妇女的保健知识知晓情况较对照组优,比较两组差异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临床将产褥期定义为产妇分娩结束至恢复正常状态的时间段[3],通常为6-8周。作为一个特殊时期,产褥期妇女的身体器官状态与心理状态均发生较为明显的变化,产妇需要在此阶段恢复。临床实践表明,很多产妇由于在产褥期行为不规范,造成诸如感染之类的并发症不断上升,对产妇的身体状态造成严重影响,不仅延缓产妇的恢复时间,还会对其日后的身体健康造成影响。因此,应重视对产褥期产妇相关保健知识的宣教,对产褥期产妇的行为进行规范[4]。
本研究中,在针对性护理干预下的实验组妇女的保健知识知晓情况较对照组优,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综上所述,通过对产褥期妇女的保健知识和行为现状探讨研究,说明产褥期妇女对保健知识的知晓情况和行为现状同产前检查、产次、年龄及是否得到产褥期相关知识的宣教等存在密切关系,且针对性护理干预有助于产褥期妇女保健知识知晓率的提升和行为的规范。为进一步提高产褥期妇女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应及早干预,积极展开对产褥期妇女的健康教育及规范其行为方式。
参考文献
[1]吴军,徐蕾,王荔源,等.社区产褥期妇女中医药综合保健管理模式的探讨[J].中国全科医学,2012,15(13):1536-1538.
[2]许敏军.中年妇女常见妇科疾病的临床探析及保健方法[J].中外医学研究,2013,(12):117.
[关键词] 产褥期;盆底肌功能锻炼;影响因素;护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 R714.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3)05(b)-0158-03
研究显示,产褥期妇女坚持盆底肌功能锻炼不仅能够明显提高盆底肌肉张力,改善阴道前壁脱垂,而且还能够有效防止产后尿失禁[1-3]。目前,仍有部分产褥期妇女不能坚持盆底肌功能锻炼,但是,关于影响产褥期妇女坚持盆底肌功能锻炼因素的报道所见甚少。为此,本研究笔者查阅相关文献,制订产褥期妇女坚持盆底肌功能锻炼影响因素自编问卷,旨在为采取针对性提高产褥期妇女坚持盆底肌功能锻炼的护理措施提供参考依据,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2.1 临床资料收集方法 采用自编问卷来收集符合书本研究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的产褥期妇女的临床资料。在收集资料前,对本研究问卷责任护士进行培训,尽量统一说法的方式和方法,减少其他因素对研究结果的影响,并于培训结束后对责任护士进行笔试考试和专家面试考核,两者均合格后才能够让责任护士对符合本研究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的产褥期妇女开始实施问卷调查。本研究笔者发放113份问卷,回收113份问卷,问卷回收率为100%。
1.2.2 问卷调查内容 内容包括:年龄、文化程度、体型、孕次、产次、孕周、胎儿重量、胎儿健康情况、职业生源地、居住所在地、婚姻状况、经济状况、住院费用类别、工作压力、居住状况、担心照顾婴儿能力、疼痛和焦虑、睡眠障碍、照顾婴儿能力、乳汁分泌不足、孕妇对坚持盆底肌功能锻炼重要性认识、孕妇家属对坚持盆底肌功能锻炼重要性认识、产后访视人员未对产褥期妇女盆底肌功能锻炼的情况进行检查等。
1.3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产褥期妇女坚持盆底肌功能锻炼发生率
在本研究113例产褥期妇女中,其中坚持盆底肌功能锻炼者71例,坚持盆底肌功能锻炼占62.83%。
2.3 产褥期妇女坚持盆底肌功能锻炼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3 讨论
本研究笔者采用产褥期妇女坚持盆底肌功能锻炼影响因素自编问卷收集2010年5月~2012年5月在我院产科分娩的113例产褥期妇女的临床资料,结果发现:产褥期妇女坚持盆底肌功能锻炼者占62.83%。这与既往研究的结果一致[4-5]。可见,产褥期妇女坚持盆底肌功能锻炼者虽占大部分,但是,仍有很多一部分妇女未能够坚持盆底肌功能锻炼。这提示在临床医疗工作中,采用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来提高产褥期妇女坚持盆底肌功能锻炼比例。为此,找出坚持盆底肌功能锻炼的影响因素意义重大,可以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增加产褥期妇女坚持盆底肌功能锻炼重要性的认识,改善产褥期妇女的预后。
本研究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有睡眠障碍是产褥期妇女坚持盆底肌功能锻炼危险因素,文化程度高、孕妇充分坚持盆底肌功能锻炼重要性和产后访视人员对产褥期妇女盆底肌功能锻炼的情况进行检查是产褥期妇女坚持盆底肌功能锻炼保护因素。这与以往研究结果一致[6]。究其原因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①有睡眠障碍的产褥期妇女因睡眠影响到白天状态,精神欠佳,导致产褥期妇女不愿意坚持盆底肌功能锻炼,减少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发生;②文化程度高的产褥期妇女能够充分认识到产褥期妇女坚持盆底肌功能锻炼的重要性,并再产褥期坚持盆底肌功能锻炼,减少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发生[7];③产后访视人员对产褥期妇女盆底肌功能锻炼的情况进行检查是产褥期妇女坚持盆底肌功能锻炼保护因素。可见,在临床医疗过程中,定期对产褥期妇女盆底肌功能锻炼落实情况进行检查和督促,能够确保产褥期妇女坚持盆底肌功能锻炼,减少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发生。
针对上述结果,本研究笔者总结经验教训,在临床工作中主要可以通过以下护理措施来提高盆底肌功能锻炼坚持率:①加强责任护士对产妇盆底肌功能锻炼的宣教: 在对产后妇女进行健康教育时,采用通俗易懂言语详细的介绍盆底肌功能锻炼的相关知识,介绍盆底肌功能锻炼的目的、方法和锻炼时注意的问题,强调产褥期妇女坚持盆底肌功能锻炼的重要性,提高产褥期妇女坚持盆底肌功能锻炼的依从性,减少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发生;②提高责任护士在产后复查时对产褥期妇女盆底肌功能锻炼情况的检查意识:在产后复查时将盆底肌功能锻炼列入产褥期检查的内容,对坚持进行盆底肌功能锻炼的产妇给予肯定,而对未能坚持行盆底肌功能锻炼者则再次进行健康教育,进一步强化产褥期妇女对盆底肌功能锻炼重要性的认识,提高产褥期妇女坚持盆底肌功能锻炼的意识,减少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发生。
综上所述,产褥期妇女坚持盆底肌功能锻炼者比例尚不高,其坚持与否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在临床医疗过程中,加强盆底肌功能锻炼重要性的宣教,产后随访落实盆底肌功能锻炼情况,减少产褥期妇女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龙秀红.影响产褥期妇女坚持盆底肌功能锻炼的原因与护理对策[J].护理杂志,2010,27(16):1263-1264.
[2] 龙秀红,叶萍.个性化健康教育提高社区产褥期妇女盆底肌锻炼的依从性[J].广西医学,2011,33(1):118-119.
[3] 叶笑梅,朱雪燕,孙晓妙,等.产后早期盆底肌功能训练对预防产后尿失禁的临床效果分析[J].护士进修杂志,2010,25(21):381.
[4] 杨云,刘莉.产后早期行盆底肌功能锻炼防治女性产后尿失禁的效果[J].中国妇幼保健,2012,27(20):3104-3106.
[5] 林莉,潘云港,吾慧瑛,等.不同时期盆底肌功能锻炼对阴道分娩及产后盆底功能恢复的作用[J].中国实用医药,2011,6(35):101-103.
[6] 周锦明,袁晓莉.产褥期妇女坚持盆底肌功能锻炼的影响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22):13-15.
【关键词】 产褥期;保健知识;行为现状;应对措施
产褥期是孕妇产后的一个及其重要时期,此时妇女的全身器官及心理恢复程度将密切关系到其日后身体健康程度及心理健康程度。目前我国平均产后妇女产褥知识普及率并不高,产褥期行为方式也有待规范。本文主要分析产褥期妇女保健知识与行为现状及应对措施,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中心妇产科于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间期收治的产褥期妇女218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妇女生产过程均较顺利,无严重妊娠合并症,新生儿无先天性疾病。在研究开始前对所有入组对象进行实验目的说明,做到知情同意。
1.2 分组方法 将所有妇女根据给予的干预措施不同分为给予常规处理的对照组及给予针对性产褥期处理的观察组妇女各109例。
1.3 调查方法 由专业人士进行相关问卷设计,对所有接受调查的妇女在接受干预前后均进行问卷调查,主要内容包括:①基本资料:年龄、产次、产前检查、学历、职业等;②产褥期相关知识调查:饮食、卫生、休息等方面知识;③产褥期行为调查:护理及母乳喂养等行为。问卷均由在场发放问卷、督促妇女完成的相关人士回收(避免选择参与研究的临床医护人员),及时进行结果统计并交由专人进行统计学分析。整个调查过程确保随机进行。
1.4 干预方法
1.4.1 对照组 对照组妇女给予常规处理,具体如下:保持病室干净整洁,保持空气流通,关注产后妇女心理状态,及时与其沟通,告知其家属常规护理知识。
1.4.2 观察组 观察组妇女给予针对性产褥期干预措施,具体如下:
1.4.2.1 健康宣教 对产褥期妇女进行健康宣教,告知其产褥期在人一生中的重要影响,使产后妇女树立起对产褥期的心理重视。告知产妇产褥期身体将发生的变化、休息与活动相结合的重要性,同时对其家属进行积极沟通,告知产褥期的常规护理知识,避免妇女与其家属不必要的紧张心理。
1.4.2.2 大小便干预 妇女产后应鼓励其排尿,避免膀胱过度膨胀从而影响子宫正常收缩,减少产后出血概率。对于产后较长时间未能自行大小便的产妇,可鼓励并帮助其下床排尿,使用温开水冲洗产妇外阴以帮助其排尿,必要时人工导尿或药物协助排大小便。
1.4.2.3 卫生干预 产褥期易出现感染,故保持妇女产褥期的卫生尤其是外的清洁很重要。由于妇女在产褥期出汗较多,特嘱家属及时给产妇进行全身擦浴,勤更换内衣裤及床单被单,坚持每日两次冲洗会阴,哺乳前后及时清洗双手。
1.5 观察指标
1.5.1 产褥期保健知识知晓率 观察两组妇女接受干预后的产褥期保健知识准确率高于80%的人数情况,比较两组差异。
1.5.2 负面情绪评分 采用汉密尔顿焦虑情绪自评量表和汉密尔顿抑郁情绪自评量表评价患者接受干预前后的焦虑和抑郁等负面情绪的情况,比较两组差异。
1.6 统计学方法 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18.0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P
2 结果
2.1 现状分析 经问卷调查结果统计显示,年龄偏大、经产妇、接受多次产前检查的产褥期妇女保健知识与行为现状明显较优,具体情况见表1。
3 讨论
产褥期俗称坐月子,临床上指产妇分娩后直到恢复孕前状态的一段时期,通常需要6-8周。妊娠期是一个相当特殊的时期,产妇全身各个器官的状态功能以及产妇本人的心理均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分娩后需要一段时间加以恢复。目前临床已经出现较多妇女因为产褥期的行为不当,导致感染等的发病率大幅上升,而从长远来看,妇女产褥期各个器官功能得不到完全恢复对于日后身体健康均有较大影响。
对于产褥期保健知识及正确行为方式的普及是目前临床医学关注的重点,在对所有妇女的问卷调查中,我们发现,所有妇女的平均产褥期保健知识及行为模式准确率并不高,这与我国目前的产褥期妇女普遍情况相符。在我们的调查中发现参与社会生活不多、文化程度不高、年龄较小的产妇产褥期知识尤其缺乏,而年龄偏大、经产妇、接受多次产前检查的产褥期妇女保健知识与行为现状明显较优。这也从另一个方面说明了给予产褥期针对性干预措施的必要性。
在本次研究中接受针对性干预措施的观察组妇女其产褥期知识准确率得到了大幅提升,且该组妇女的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评分明显低于使用常规干预的对照组妇女。由此可见,对于产褥期妇女,应当进行积极的专业性干预,普及相关知识,规范其行为,尽可能减轻产后妇女心理压力,缓解其焦虑抑郁情绪,促进产妇的身心健康。
参考文献
[1] 蒙萍,黄朝梅,谭红彤.不同的健康教育方式对产褥期保健知识影响的效果观察[J].中国妇幼保健,2010,25(4):457-458.
[2] 赵军.产褥期保健知识调查结果及分析[J].当代医学,2012,18(16):162-163.
[3] 曲桂艳,王亚柳,吕建萍.产褥期妇女保健知识和行为现状的调查与分析[J].河北医药,2007,29(6):633-634.
通讯作者:刘凡梅
【摘要】 目的 分析产前心理干预对产褥期妇女应对方式的作用。方法 将随机抽取的500名孕妇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孕妇接受常规产前教育,试验组孕妇接受产前干预。然后采用应对方式量表进行测评,比较两组产褥期应对效果。结果 试验组产褥期积极应对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产前心理干预能改善产褥期妇女的应对方式。
【关键词】 健康教育; 产后期; 适应;心理学
应对是个体对外界压力事件(应激源)的反应,是通过改变认知和行为,解决已存在问题的一种适应过程。孕产期是育龄妇女的一种自然的生理过程,孕产妇在生理发生巨大变化的同时会产生各种心理变化,出现各种心理问题,严重的可导致情绪障碍 [1],而如何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缓解心理压力尤为关键。为了探索改善产褥期妇女应对方式的作用,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1月~10月在笔者所在医院产科门诊建立档案的孕妇500名。选取标准:孕周在30周以上;有正常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将500名孕妇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50例。试验组年龄21~42岁,对照组22~40岁。其他一般资料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1.2 入组时的应对方式状况 两组研究对象入组时积极应对得分、消极应对得分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基线资料一致,具有可比性,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注:*为Z检验,为χ2检验
表2 两组入组时应对方式比较
1.3 方法
1.3.1 调查工具 (1)一般情况调查表:该表内容包括:年龄、文化程度、家庭人均收入、夫妻居住方式、分娩方式、新生儿性别等6个条目。(2)应对方式量表:采用解亚宁[2]于20世纪90年代初自编的应对方式量表。该量表共有20个条目,将前13项评分相加得到积极应对方式分,后7项相加得到消极应对方式。 经常采取计3分,有时采取计2分,很少采取计1分,不采取计0分。
1.3.2 健康教育方法 对照组孕妇接受常规的产前教育,试验组孕妇在常规产前教育的基础上接受心理干预。干预内容分3次进行。第1次干预主要讲解产前心理调适过程,应对措施的重要性,积极应对与消极应对的区别,积极应对的具体措施及如何选择有效的措施缓解心理压力等;第2次主要讲解产时及产后心理调适过程、分娩期及产褥期缓解压力的具体措施等;第3次主要针对前两次的内容进行讨论、指导。干预后发放书面材料,并告知其存在疑问可随时电话咨询。
1.4 统计学处理 发放问卷500份,收回有效问卷500。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的统计分析。采用卡方检验、秩和检验进行两组一般资料的可比性分析;采用秩和检验进行两组干预前后对应方式的比较。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产褥期应对方式比较 结果显示,试验组积极应对的例数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消极应对的例数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具体见表3。
表3 两组产褥期应对方式比较
2.2 两组产褥期应对措施的比较 试验组经常采取的前5位应对措施都是积极应对方式,其采用率均在85%以上,见表4。而对照组最常采取的应对措施为“自己安慰自己”,这一条目属于消极应对方式,其他采用率均在50%以下,见表5。
表4 试验组产褥期采取的前5位应对措施(n250)
表5 对照组产褥期经常采取的前5位应对措施(n250)
3 讨论
3.1 产前心理干预方式 常见的健康教育方式有一对一讲解、集中授课、提供健康教育资料和提供热线电话咨询等。综合考虑授课效果及卫生资源的充分利用,本研究采用小组干预的形式,根据其来门诊的时间进行分组,每周5~6对夫妇,每次干预前1日电话联系,确保其能按时到达,对于因故未能到达者,随下一组接受干预,每次干预后都发放资料,并提供热线电话咨询,最终达到了较好的预期效果。
3.2 心理干预有利于改善产妇的应对方式 本研究结果显示,通过心理干预,实验组积极应对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消极应对得分低于对照组,说明心理干预改善了产褥期妇女的应对方式。应对过程是评估、情绪、应对三部分的循环过程,在一个特定压力背景下,对事件的评估产生情绪并促使应对,应对又反过来影响对情景的再评估。产前开展心理干预,可以使孕产妇对妊娠分娩这一事件进行正确的评估,有利于保持自身情绪的压力,积极地对应措施在缓解心理压力时更倾向于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再次促进孕产妇对妊娠分娩这一事件的正确评估,如此循环往复,促进了孕产妇的心理健康。
3.3 两组产褥期所选择的应对措施不同。本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产褥期经常采取的前5项应对措施中,采取最多的是与人交谈,倾诉内心烦恼,其次是尽量看到事物好的一面,向家人、亲戚、朋友或同学寻求建议等,均属于积极应对方式,其采用率均在85%以上。其原因可能为心理干预提高了孕产妇的自我效能,自我效能高者认为个人对自己的健康负有责任,个人有能力改变自己的健康状态[3],能坦然面对和积极处理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对照组经常采取的前5位应对措施既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最常采取的应对措施是自己安慰自己,属于消极应对方式,其采取率为52.8%,其余4种常用的应对措施属于积极应对方式,但其采用率均在50%以下。这可能是由于未接受心理干预的产褥期妇女缺乏相关知识,不懂得主动采取措施缓解不良情绪,即使使用应对措施也是盲目选择,进一步体现了产前健康教育在改善产褥期妇女方式中的作用。
产前心理干预能有效改善产褥期妇女的应对方式,能帮助孕产妇减轻心理症状的发生,使孕妇处于最佳身心状态,顺利度过妊娠期、分娩期、产褥期,产育健康的后代。
参 考 文 献
[1] 胡娟.成都市产前抑郁与产后抑郁关系的研究.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2007.
[2] 戴晓阳.护理心理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89-91.
[关键词] 社区;产褥期;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R715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3-7210(2007)10(c)-042-01
产褥期是指从胎盘娩出到产后6周[1]。由分娩造成的体力消耗和机体损伤,均需在产褥期进行修复和补充。而整个产褥期一般都在家中度过,需要家庭成员的关怀和照顾。因此,针对产褥妇女及家属进行健康教育是社区护士的重要工作内容。现将两年来开展健康教育的情况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产褥期妇女160例,年龄20~35岁,其中初产妇133例,经产妇27例。城镇居民65户,农村居民95户。
1.2 健康教育方法
1.2.1 口头语言教育指运用语言系统地向教育对象传授健康知识。如:讲授,讨论等。
1.2.2 文字语言教育指导阅读相关书籍、报刊、杂志,发放宣传小册子等。
1.2.3 电化教育提供有关产褥期保健的录像,指导其观看或收听广播上的产褥期保健知识等。
1.2.4 示范教育某些操作如护理、正确的喂养姿势等,当场示范指导。
1.2.5 综合教育是将以上四种方法结合起来,再讲解、示范。
1.3 健康教育内容
1.3.1 修养环境室内温度要适宜,经常通风,保持空气新鲜,禁止室内吸烟、饮酒。患流感、结核等传染病者避免与母婴接触。
1.3.2 清洁卫生保持室内和个人卫生,尤其是会阴的清洁卫生:经常更换会阴垫,便后用温水擦浴或冲洗。会阴有伤口者,可用1∶5 000高锰酸钾溶液擦洗,每日2次,以防感染。外阴水肿者可用95%乙醇湿敷或50%硫酸镁液湿热敷,每日2次,每次15 min[2]。
1.3.3 营养应加强营养的摄入,给高蛋白、高维生素汤汁食物,同时增加蔬菜、水果、铁以及微量元素摄入。少量多餐,忌辛辣、刺激性食物。
1.3.4 产后活动与锻炼产后24 h内以卧床休息为主,24 h后可做室内随意活动,不能做重体力劳动和蹲位式活动,防止子宫脱垂。15 d后可做轻的家务活,1个月后恢复正常活动。自然分娩者产后第2天开始做产后操,会阴侧切或剖宫产者在拆线后或产后第3天做产后操,以不引起伤口痛为宜。内容包括:抬腿、仰卧起坐、缩肛动作,产后2周加做膝胸卧位,以预防和纠正子宫后倾。每日3次,每次15 min,根据身体的耐受性逐渐增加运动量[3]。
1.3.5 鼓励母乳喂养向教育对象宣传母乳喂养的优点,鼓励母乳喂养。
1.3.6 护理产后尽早哺乳,促进乳汁分泌。哺乳前先用40℃的温水清洁, 45~50℃的温水热敷,以疏通乳腺管。两次哺乳间冷敷,以减少局部充血。哺乳时先喂空一侧,再喂另一侧。哺乳后用少量乳汁涂在上,防止皲裂。穿戴棉制宽松内衣和胸罩。
1.3.7 计划生育指导产褥期严禁,产后6周应采用避孕措施。不哺乳者,可用药物避孕,哺乳者用工具避孕。
1.3.8 产后检查产妇应在产后42 d进行健康检查,内容包括:一般检查;妇科检查;了解泌乳及喂奶情况;对原有妊娠并发症或合并症者进行复查;婴儿的健康检查。
1.3.9 心理护理重视心理健康,促进产妇及家庭成员角色的胜任,警惕产后抑郁症的发生。
2 结果
2005年3月~2007年3月,由卫生院每季度对辖区内的产妇和家属进行调查,结果是:健康教育覆盖率100%,满意率98%,教育内容接受率95%,健康知识知晓率96%,健康行为形成率94%。
3 小结
要做好产褥妇女的保健工作,就必须重视产妇及家属的健康教育。社区护士首先要加强学习,善于总结。用产妇及家属乐于接受的形式和方法,针对不健康行为和观念进行教育,促使其自觉采纳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预防疾病,促进健康。其次,需要领导重视和当地乡镇、村干部的配合。
[参考文献]
[1]刘纯艳.社区护理学[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65-109.
[2]董慧英.妇产科护理学[M].第3版.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54.
[关键词] 初产妇;产褥期;延续护理;需求
[中图分类号] R714.6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3)05(a)-0161-03
产褥期即俗称坐月子,是指胎儿、胎盘娩出后的产妇身体、生殖器官和心理方面调适复原的一段时间,需6~8周。在这段时间里,产妇应该以休息为主,调养好身体,促进全身器官各系统尤其是生殖器官的尽快恢复[1-2]。但是,由于大部分产褥期妇女缺乏医学常识,导致其较为盲目和焦虑,表现出对产褥期护理知识的渴求[3]。但是,关于产褥期妇女最为关注的问题尚未达成共识[4-5]。为此,本研究采用初产妇产褥期延续性护理需求调查表调查2011年12月~2012年12月在本院产科分娩的200例初产妇对产褥期延续护理的需求,现将结果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0年12月~2012年12月在本院产科分娩的200例初产妇为研究对象。纳入条件:(1)均为初产妇;(2)均为足月分娩;(4)年龄均
1.2 方法
1.2.1 调查方法 采用初产妇产褥期延续性护理需求调查表,调查符合本研究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的初产妇。在问卷调查前,对参加本研究的调查员进行培训,并于培训结束后对调查员进行笔试考试和专家面试考核,笔试考试和专家面试考核合格后的调查员对患者进行问卷调查。问卷调查时,注意问卷调查期间说话的方式和方法,严格按照统一的指导语进行,说明本研究“仅作科学研究、完全保密”,减少患者的顾虑,增加问卷调查的真实性。本研究笔者发放200份问卷,回收问卷时由调查员认真核对是否存在漏填项目,对于不合格问卷给予剔除,回收200份问卷,问卷回收率为100%。
1.2.2 初产妇产褥期延续性护理需求调查表的内容 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1)人口学资料:年龄、职业、婚姻状况、孕周、孕次、产次、胎儿重量等;(2)初产妇心理需求:新生儿喂养知识、婴儿抚触知识、产后形体恢复训练知识、婴儿异常活动的识别、新生儿常见疾病预防和护理、家属陪伴和情感支持、护理知识、个人卫生保健、产褥期妇女膳食营养指导、产褥期用药指导、产褥期注意事项、调查员定期家访;(3)初产妇心理状态:缺乏育婴知识、缺乏产褥期自我管理知识、担心照顾婴儿能力、缺乏产褥期保健知识、乳汁分泌不足、疼痛、焦虑、睡眠障碍。
1.2.3 初产妇产褥期延续性护理需求调查表评分方法 (1)初产妇心理需求:采用“非常需要”、“比较需要”、“一般”、“不太需要”、“完全不需要”5级评分法,分别赋予“非常需要”=5分、“比较需要”=4分、“一般”=3分、“不太需要”=2分、“完全不需要”=1分,该量表每项得分高低反映初产妇对该条目或该项的需求程度;(2)初产妇心理状态:采用“非常担心”、“比较担心”、“一般”、“不太担心”、“完全不担心”5级评分法,分别赋予“非常担心”=5分、“比较担心”=4分、“一般”=3分、“不太担心”=2分、“完全不担心”=1分,该量表每项得分高低反映初产妇对该条目或该项的担心程度。
2 结果
2.1 初产妇心理状态
初产妇多最担心缺乏育婴知识和缺乏产褥期自我管理知识,分布详见表1。
2.2 初产妇心理需求
产褥期妇女对延续性护理有不同的心理需求,绝大多数产妇需要专业人员提褥期育婴知识和自我护理知识,初产妇多表现出对专业人员提褥期育婴知识和自我护理知识渴求详见表2。
3 讨论
本研究笔者采用初产妇产褥期延续性护理需求调查表调查2011年12月~2012年12月在本院产科分娩的200例初产妇对产褥期延续护理的需求,结果发现:初产妇多最担心缺乏育婴知识和缺乏产褥期自我管理知识,初产妇对延续性护理有不同的心理需求,初产妇多表现出对专业人员提褥期育婴知识和自我护理知识渴求。这与既往报道研究结果类似[6-8]。可见,初产妇迫切需要专业人员提褥期育婴知识和自我护理知识。这提示:我们在对初产妇进行临床护理的过程中,不但需要做好初产妇住院期间的护理干预措施,而且还需要加强初产妇产褥期育婴知识和自我护理知识的宣教,改善医患关系,提高患者对护理人员提供护理服务态度和方式的满意度。
根据上述研究结果,本研究笔者提出以下建议,(1)建立和完善初产妇产褥期延续性护理团队:由产科医师、产褥期康复师、营养师、心理咨询师和护理人员等专业技术人员组成初产妇产褥期延续性护理团队,加强与初产妇和初产妇家属交流和沟通,动态全面了解初产妇心态状态和心理需求,根据动态调查结果,初产妇产褥期延续性护理团队共同为其制订全面、动态、个体化的健康教育护理计划,做好延续性护理服务。(2)实行多样化健康教育方式:主要包括以下几种健康宣教方式,①制作护患“温馨联系卡” 将延续性护理团队成员的电话号码、电子邮箱、QQ群号等记录在内,以便产褥期初产妇在出院后有护理需求时第一时间与专业人士取得联系,得到正确且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②发放纸质版宣传材料,根据初产妇的具体情况提供个体化健康教育,制作内容通俗易懂和图文并茂的宣传材料,并对初产妇家属进行健康宣教,协助完成产褥期延续性护理;③观看护理操作视频,在初产妇住院分娩期间,组织初产妇及其家属学习抚触方法、育婴知识等,在健康教育讲座的同时结合操作示范,并播放光盘录音带和VCD等护理操作视频,提高初产妇和其家属对育婴知识和自我管理知识的掌握程度,并将学习到的技能操作运用于临床实践;④定期家访督促初产妇做好盆底肌康复训练,加快初产妇产后恢复,具体如下:复式深呼吸运动(初产妇去枕平卧,将初产妇双手置于腹部,吸气时腹部隆起,呼气时腹部肌肉尽量收缩;紧接着,进行臀部运动以收缩妇女的盆底肌肉,提肛保持5 s,连续做10次,60次/d)、腹直肌与盆底肌肉运动(初产妇仰卧于床上并摆好,双腿屈曲,大腿贴于腹部,双手抱腿并触趾尖,在深呼气后先身体向前坐起再躺下并深吸气,10 min/次,6次/d)、坐立提肛肌(初产妇坐于床边或凳子上双叉,双手平放于大腿上,起立时做收缩上提的动作,并保持8 s,放松后坐下,15 min/次,3次/d)、收缩会阴和(排空妇女膀胱内尿液后再练习收缩会阴和前线,深吸气末时用力收缩会阴和5 s,间隔15 s,如此重复上述动作,然后再快速收缩10次之后放松8 s,每次如此往复练习8 min,6次/d)。
综上所述,初产妇迫切需求产褥期延续性护理,尤其是产褥期育婴知识和自我护理知识。为此,我们在对初产妇进行临床护理的过程中,不但需要做好初产妇住院期间的护理干预措施,而且还需要加强初产妇产褥期育婴知识和自我护理知识的宣教,协助护理人员做好产褥期护理工作,提高患者对护理人员提供护理服务态度和方式的满意度。
[参考文献]
[1] Hung CH,Wang HH,Chang SH,et al. The health status of postpartum immigrant women in Taiwan[J]. J Clin Nurs,2012,21(11-12):1544-1553.
[2] Beake S,Bick D,Weavers A. Revising care to meet maternal needs post birth: an overview of the hospital to home postnatal study[J]. Pract Midwife,2012,15(6):10,12-13.
[3] 毛月娥. 基层妇幼保健院产后延续服务的现状与展望[J]. 中国当代医药,2011,18(14):156-157.
[4] Phillips C,Bulmer J. Postpartum care of a woman with cerebral palsy and deep vein thrombosis:a case study[J]. Nurs Womens Health,2012, 16(1):36-44.
[5] Heron J,Gilbert N,Dolman C,et al. Information and support needs during recovery from postpartum psychosis[J]. Arch Womens Ment Health,2012,15(3):155-165.
[6] 杨素勉,田溢卿,王敬联,等. 产褥期妇女知识及生活需求调查与母婴保健[J]. 中国妇幼保健,2008,23(24):3371-3372.
[7] 周毓萍,王磊,朱怡,等. 兰州市社区产褥期妇女对中医护理服务认知和需求的调查分析[J].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0,24(6):102-104.
【关键词】 产褥期妇女; 饮食行为; 文化程度; 调查研究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2.29.068
从胎盘娩出至产妇全身各器官除乳腺外恢复或接近正常未孕状态所需的一段时期,称产褥期,一般规定为6周[1],即通常所说的“坐月子”。产褥期是妇女一生中非常特殊的阶段,合理的营养和膳食对于产妇及婴儿的健康都是至关重要的[2]。有报道指出,妇女在产褥期出现的健康问题较多,这些问题的出现可能与我国传统的“坐月子”方式有关[3—4]。为了解果园街道不同文化程度妇女在产褥期的饮食行为,从而发现其中的不足并制定出相应的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笔者于2011年1—12月对密云县果园街道9个社区的6个月以内婴儿的母亲进行了相关调查,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对果园街道543名产褥期妇女进行知识问卷调查,发放问卷543份,回收有效问卷500份,手工剔除无效问卷25份,有效率为92.08%。被调查者健康状况良好,其文化程度分布为:技校及初中最多214人,占45.1%;高中及中专124人,占26.1%;大专87人,占18.3%;大学50人,占9.9%。其中,年龄最小的21岁,最大46岁,平均(28.2±4.01)岁。
1.2 调查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营养知识调查问卷,由医务人员对果园街道的产褥期妇女进行面对面的营养知识问卷调查和膳食调查。营养知识调查问卷内容包括被调查者的一般情况、产妇健康状况、知识和行为、产褥期膳食摄入频率调查等四个方面。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资料的录入、分析。计数资料采用 字2 检验。对不同文化程度与饮食行为分布行相关性分析。P
2 结果
在调查中发现,果园街道妇女在产褥期食物摄入较为单一,一般以小米、面条、鸡蛋等为主,水果蔬菜和一些较为生冷硬的东西基本不摄入或很少摄入。该地区不同文化程度产褥期妇女饮食分布状况见表1。
表1 果园街道不同文化程度产褥期妇女饮食分布状况 例
由表1可知,不同文化程度产褥期妇女饮食行为在食用水产品、内脏、鲜奶、奶制品、豆浆、豆制品、大米、杂粮、薯类、绿叶蔬菜、其他蔬菜、水果果汁、动物油、干果类、坚果类等15项食物方面总体分布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行相关性分析得文化程度与摄入内脏、水产品、鲜奶、奶制品、豆制品、大米、杂粮、薯类、绿叶蔬菜、其他蔬菜、水果果汁、干果类、坚果类等13类食物存在负相关(P
表2 不同文化程度与饮食行为分布相关性分析
3 讨论
该调查结果表明:果园街道不同文化程度产褥期妇女在“坐月子”期间还存在许多饮食上的不良习惯,如大多妇女在整个产褥期几乎只摄入小米、面条、鸡蛋等食品,而富含维生素和各种矿物质的水果蔬菜、肉类等很少或根本不摄入,食物中缺乏纤维素以及肠蠕动减弱,这些不合理的饮食行为习惯可能直接或间接影响产妇的健康,很可能会导致一些肛肠疾病(便秘、痔疮)和产后过度肥胖的疾病的发生,应引起足够重视,而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很可能与妇女不同文化背景有关。因此,作为基层社区服务中心保健机构,为了妇女及儿童健康,应根据社区产褥期妇女的文化程度,针对妇女在产褥期饮食行为方面存在的误区及不良习惯,抓住重点环节、薄弱环节,在产妇及其家人中开展多种形式的营养健康宣传教育,及时纠正那些错误的饮食行为习惯是非常必要的[5]。
参考文献
[1] 乐杰.妇产科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82.
[2] 毛丽梅,孙秀发,刘烈刚,等.妇女产褥期饮食行为及影响因素研究[J].营养学报,2005,27(2):110.
[3] 王晓莉,钟兴兰,康楚云,等.不同地区妇女产褥期卫生行为研究[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0,9(3):175—177.
[4] 王晓莉,王静,欧柳菁,等. 涞水县妇女产褥期饮食、行为研究[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0,9(1):29—30.
【中图分类号】R473.71 【文献编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3-0268-01
产褥期发生的深静脉血栓(DVT)是一种严重的产科并发症,由于妊娠及产褥期过程中因其独特的生理及内分泌改变,下肢血流缓慢,血液处于高凝状态所致【1】。一旦发生,严重威胁产妇的健康和生命,若不及时处理,可导致产妇完全或部分功能丧失而致残,并可诱发致命的肺栓塞。现将2008年6月―2011年6月我院收治的7例产褥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1.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7例患者年龄23~41岁,平均31.5岁,其中剖宫产术后5例,阴道分娩后2例,发病时间为产后5~31d,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肢体肿胀,疼痛,肢体周径比健侧大2.5~13cm,站立和活动时肢体胀痛加重,活动受限,皮肤暗紫,皮温升高。根据DVT的临床表现,通过进行血管彩色超声检查而明确诊断。
1.2 治疗方法 7例患者均采用抗凝、溶栓、祛聚、病因等治疗,同时肿胀的肢体给予抬高、制动、局部理疗以利于下肢静脉回流。
1.3 结果 7例在治疗1~2周症状体征明显改善,随访1~6个月,复查彩超证实下肢静脉管腔完全再通5例,部分再通2例。未见明显的栓塞后综合征。
2.护理措施
2.1 一般护理 嘱患者绝对卧床休息1周;营养均衡,保持大便通畅;评估下肢疼痛程度;产妇由于疾病原因停止哺乳后,大量乳汁淤积易导致乳腺炎,指导患者回乳。
2.2 心理护理 本组患者及家属易发生产后焦虑、紧张、烦躁等心理。因此,医护人员应做好心理分析,并主动真诚的与患者交流,告知与其疾病相关知识,帮助他们消除思想顾虑,以便更好的治疗。
2.3 患肢活动及护理 急性期DVT形成后1~2周和溶栓过程中应绝对卧床休息,抬高患肢20~30°,可使股动脉平均血流增加33%【2】,利于静脉回流;防寒保暖;禁止按摩患肢,防止血栓脱落栓塞主要脏器;定期观察患肢皮肤颜色、温度及动脉搏动情况。急性期缓解后或溶栓治疗停止后,指导产妇下床活动时穿弹力袜,活动量应循序渐进。
2.4 治疗期间护理 本组给予药物保守治疗,尿激酶5~10u,每天1次,连续7~10d,配合局部行超声波或脉冲磁疗及活血化瘀通脉祛湿的中药。抗凝药物使用过程中严密观察有无出血倾向,发现异常及时协助处理,尽量避免使用止血药物。做好用药前、后相关检查,明确无肝素治疗禁忌。
2.5 并发症观察 肺栓塞是DVT最严重的并发症。一般在血栓形成1~2周内发生,严重危及产妇的生命安全,应密切注意观察生命体征,注意有无胸闷、胸痛、呼吸困难、咳血、发绀、心率加快、血压下降、肺栓塞症状。
3.讨论
DVT是孕妇严重并发症之一。产褥期的妇女早期血液处于高凝状态;妊娠晚期凝血酶原时间缩短,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较非孕期增加50%,于妊娠末期平均达4.5g/L,其凝血机制增强;剖宫产手术麻醉后下肢静脉肌肉松弛,术中血流速度变缓慢;术后及产褥期卧床时间长,腹胀、肠麻痹等有关。
在DVT的预防和治疗过程中,护理工作起着重要作用,针对形成原因做好产褥期妇女的孕期保健,通过健康教育后,调整饮食结构和种类,减少了增加血液粘稠度的机会;督促有计划地完成各种被动和主动活动,主要是促进血液循环、避免血液淤滞。预防措施中的两小腿腓肠肌等长舒缩活动及踝关节伸屈、旋转活动,主要有增加肌泵及股静脉流速的作用;从跟腱其自下而上做比目鱼肌,腓肠肌的挤压、按摩,使其沿静脉血管方向形成压力梯度,防止血液淤积在静脉窦内。因此,开展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和落实各项预防措施显得非常重要。
参考文献:
关键词:产褥期;护理措施;健康指导方式;临床分析;观察研究
【中图分类号】R473.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6-0363-01
产褥期是产妇经历的一个较为特殊的时期,其主要是指产妇全身的除乳腺之外的各种器官从胎盘分娩出到恢复或接近于正常状态时所需要的时间,一般为6周左右的时间。产妇处于产褥期一般在其心理及生理上都会发生一些列的变化,例如产妇子宫的复旧以及的变化等,均或导致其各种不良情绪的出现,这些情绪将会对产妇的恢复产生十分重要的影响,在临床的护理中应该予以重视。为了进一步研究并探讨产妇产褥期的有效护理方式,为了进一步分析并研究产妇产褥期的健康指导方式,我院特以2010年10月-2011年10月期间共收治的100例产妇为研究对象,并对其产褥期的护理及健康指导进行了较为详细与科学的研究,现将详细的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本项研究的研究资料为我院2010年10月-2011年10月期间共收治的100例产妇,其年龄为20-37岁之间,平均年龄为28.5岁。所有的产妇均未出现产褥期感染的现象。我院对此100例产妇进行了较为科学的分析与研究,对其分娩方式、家庭背景、身心状态以及文化修养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评估与分析,并提出了如下的问题:产妇焦虑、疼痛、便秘、活动无力、知识缺乏、尿潴留以及睡眠不良等。针对上述的这些问题,我们研究出具体的护理剂健康指导方法如下:
1.2 护理方法
1.2.1 一般护理:产褥期的一般护理主要是指为产妇提供一个安静、整洁的休息环境,并使产妇休息的室内能够具有良好的通风条件,鼓励产妇积极进食及下床自行活动和排尿,避免产妇在生产之后过早的进行一些重体力的劳动等。
1.2.2 心理护理:在产妇生产之后,医护人员应该经常与其进行有效的沟通,以便随时了解产妇的心理状态。产妇生产之后,其不仅身体较为虚弱,且还要照顾婴儿和哺乳,有的还担心婴儿的身体健康以及成长状况等,极易导致其换上产后抑郁症。在这种特殊的时期,医护人员应该安慰产妇,并运用积极、鼓励的语言与其聊天,以便使其树立坚定的信念,从而快速的从不良的情绪中解脱出来。
1.2.3 饮食护理:产妇生产之后,其身体极为虚弱,饮食调养的作用显而易见。产褥期的产妇需要补充各种营养,以补充其分娩及哺乳的消耗。在产后的一个小时之内,应该以流食为主,之后则可以适当的让其食用一些较为清淡的食物。产妇的饮食应该富含丰富的营养、足够的水分及热量,还应该外加一些富含蛋白质丰富的食物及汤汁食物,并适当的为其补充丰富的维生素及矿物质。而作为这一时期的产妇,不应该挑食、且饭菜应该多样化,粗细搭配、荤素搭配,以保障其身体的快速恢复。
1.2.4 会阴及子宫修复的护理:分娩之后的产妇往往阴道分泌物会较之前增多,从而导致其产褥期并发泌尿及生殖系统感染情况的增多,所以,在产褥期保持产妇会的清洁极为重要。此外,在产妇进行生产之后的两个小时之内极易发生因子宫复旧不良而出现产后出血的情况,所以,在产妇生产之后,应该在产房即刻、三分钟、一小时以及两小时等不定期的观察产妇的宫缩情况,严密注意产妇子宫底的位置和高度,并随时对产妇子宫的复旧情况进行评估,此外,医护人员还应该教会产妇自行按摩子宫,以促进产妇子宫的收缩。
1.3 健康指导方法:对于自然分娩的产妇而言,在其生产之后的6-12小时之后便可以坐起来轻微的做一些活动,并于产后的第二天在室内进行走动和轻微的锻炼,并按时做产后的健康保健操。医护人员应该对产妇进行必要的指导,以使其能够尽快的恢复到生产之前的状态。此外,在产妇的产褥期,医护人员还应该对产妇进行必要的计划生育指导,告诉其应该避免性生活,并于产后的42天之后采取必要的避孕措施等。
护理人员还应该向产妇讲述必要哺育知识,即产妇最初的哺育时间为3-5分钟,并逐渐的延长其哺育时间。若产妇在产后出现肿胀等症状,则应该在喂奶之后用产妇的乳汁涂抹其,并让产妇适当的增加其哺乳的次数,以解决上述出现的问题。
2 结果
我院的100例产妇经过医护人员的悉心护理及指导,其产后恢复情况良好,并未出现任何不良反应及并发症。
3 讨论
医护人员应该充分重视对产妇产褥期的护理及指导,有效的预防各种并发症的发生,从而使产妇在生产之后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到恢复,最大限度的避免产妇由于此时期出现的各种疾病而影响其以后的身体健康及正常生活。护理人员应该尽量的改善产妇不良的心理状态,多与其进行必要、及时的沟通和交流,并对其进行健康知识的宣传和教育工作,让产妇能够对产褥期的相关知识和新生儿的养育知识等方面有所了解和认识。此外,医护人员还应该尽量满足产妇在健康护理方面的相关需求,通过各种有效的途径对其进行宣传和教育,尽量使产妇在生产之前便得到相关的产褥期护理知识,以避免其出现焦虑及不安的心理状态。
参考文献
[1] 江飞华. 产褥期护理和健康指导[J]. 中外健康文摘, 2011,08(25):337-338
[2] 吴建敏. 产褥期妇女的护理及保健指导[J]. 中外健康文摘, 2009,6(4):152
[中图分类号] R73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4)02(c)-0146-02
产褥期乳腺炎主要是产妇在第一次分娩后出现的妇科疾病,且根据病变发展过程可以分为瘀积性乳腺炎和化脓性乳腺炎[1]。产褥期乳腺炎是产褥期常见疾病,继发表现为皲裂、乳房过度充盈、乳腺管阻塞[2]。患有产褥期乳腺炎患者因身体疼痛导致心理负担加重,且无法给婴儿进行哺乳,使患者心情抑郁,影响临床治疗效果。因此,要加强对患者的临床护理,该院就对2012年2月―2013年2月期间收治的38例产褥期乳腺炎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取得了非常好的临床护理效果,旨在探讨产褥期乳腺炎的临床护理方法和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在收治的产褥期乳腺炎患者76例,随机分为护理组和对照组,每组38例。78例患者年龄在21~33岁,平均年龄为27.63岁,病程为1~7 d。
1.2 护理方法
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给予护理组患者综合护理干预。
1.2.1 心理护理 乳房是妇女的重要性特征器官,因此,产褥期乳腺炎患者在患病后,会存在着很大心理负担,严重者会出现抑郁症。患者的心理负担主要是因为对疾病的了解不足,担心治疗后不能哺乳,会伤害到婴儿,而且还担心切口会留下伤痕。面对这样的情况,护理人员要热情与患者进行沟通,建立起良好的医患关系;向患者详细地介绍疾病的症状、治疗方法以及护理时应该注意的问题。并耐心的回答患者提出的问题,以成功案例来树立患者的信心,减轻患者的焦虑、恐惧心理。
1.2.2 排空乳汁 护理人员要及时的将患者的乳汁排空,因为不断积聚的乳汁会使患者的病情恶化。护理人员要先找出患者乳汁积聚的原因,再根据不同原因来采取相对应的措施。一般情况下,乳汁积聚的原因主要有畸形、患者缺乏哺乳经验、皲裂等[3]。排空乳汁的主要措施是护理人员指导患者采用正确的喂养方式来喂养婴儿,若患者出现乳房胀痛时,只有患者的乳汁颜色未出现变化就可以让婴儿将乳汁吸净,减轻患者乳房压力。护理人员也可以指导患者用正确的手法或吸奶器将乳汁吸净。如果患者乳腺出现化脓的情况,就必须立即停止母乳喂养,及时用手法或吸奶器将乳汁排空。对感染严重或出现脓肿的患者要立即采取切开引流术,术后采取回乳治疗。
1.2.3 防止细菌入侵 细菌感染是患者发生产褥期乳腺炎的主要原因,因此,护理人员要指导患者每日用温水或者是无刺激性的肥皂进行清洗,尤其是在哺乳后,更要注意的清洗[4]。若出现皲裂,就要立即停止哺乳,并采取有效措施来进行治疗。
1.2.4 严密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 产褥期乳腺炎的临床表现不仅是部位出现肿胀、发红、疼痛,还会出现发热。因此,在对产褥期乳腺炎患者进行护理时,要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尤其是对体温的变化。若患者的体温未超过39 ℃,但是却出现发热症状,护理人员可以用冰袋、冷毛巾湿敷,或者是让患者进行温水浴,以此来降低患者的体温[5]。若患者的体温超过39 ℃,就需要采用药物降温,并要进行密切观察。
1.2.5 疼痛护理 乳房疼痛是产褥期乳腺炎主要特征,尤其是经过切开引流手术的患者。对没有进行手术的患者可以采用排空乳汁、热疗、冷疗等方法来减轻痛苦,对于进行过手术的患者就需要采用药物止痛,并对其进行疏导,减轻患者心理压力,可以有效地缓解疼痛。
1.2.6 饮食护理 产褥期乳腺炎主要出现在产后,这时患者的身体虚弱,疼痛会降低患者的食欲,但是患者却需要充足的营养,加快伤口的愈合速度。因此,护理人员要告诉患者以及患者家属,要准备高热量、高维生素、高蛋白、易消化的食物,还会保持患者的水分充足。
1.3 观察指标
医务人员要对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住院时间进行观察。
1.4 统计方法
采用 SPSS19.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数据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经过细心护理后,护理组患者痊愈的有24例,住院时间为(15.6±2.8)d,需要进行切开手术的有2例,护理无效的有3例;对照组患者痊愈的有8例,住院时间为(27.5±3.1)d,需要进行切开手术的有13例,护理无效的有15例。总体来说,护理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产褥期乳腺炎就是患者在患有急性乳腺炎时,乳房出现化脓性感染,产褥期乳腺炎主要出现在产后的3~4周内,其临床表现为乳房出现肿胀、发红、疼痛,体温升高、白细胞含量增加,严重者会出现脓肿[6]。在脓肿未出现之前,是以抗感染并排空乳汁等护理方法为主,若出现乳房脓肿,则需要进行切开引流手术。产褥期乳腺炎的发病率高达5%,其中初产妇的发病率高达90%。产褥期乳腺炎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体征变化都会出现很大的变化,因此,有效的护理是提高患者治愈率的主要措施[7]。
产褥期乳腺炎患者还会伴有各类并发症,尤其是体温变化,护理人员要引起高度重视。降低产褥期乳腺炎发病率的最佳方法是对其进行预防,如加强孕前和产前的卫生教育,指导初产妇规范的哺乳方式和护理措施,并向其宣传乳腺炎的预防知识等。综合护理干预比常规护理和单一的心理护理更具有优势,它不仅能对患者的日常生活进行护理,也可以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从而对患者进行全面、贴心的护理,帮助患者早日康复。
【关键词】产褥期;临床护理;恶露
1临床资料
研究对象为2010年10月―2011年7月我院收入的72例产妇,年龄20―34岁,产妇均正常分娩,无合并其他内科疾病。
2临床护理
2.1基础护理 严密监测产妇生命体征,尤其是产后2小时内;每天测量患者的血压、脉搏、呼吸及体温两次,值得注意的是产妇由于分娩时体力消耗大,体温可略高,但不应超过38℃,产后初期由于血液的适应性变化及心搏量未迅速下降,产后约10天心律反射性减慢,膈肌下降,呼吸多变浅且慢[3];产后四小时提醒产妇及时排尿;让其保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鼓励产妇及早下床活动,但是应该注意活动时间应适宜,同时避免长时间蹲位或者站位及体力劳动等。
2.2坏境及个人卫生 产妇应在温湿度适宜、安静舒适坏境中休养;应保持室温18~20℃、温度55%~60%,常通风换气以保持宜空气新鲜,但要避免对流直吹产妇,夏季要预防中暑,同时保证室内光线充足。产褥期要每天刷牙以保持口腔卫生;产褥期由于皮肤排汗多,故产后要着衣要适宜,避免着凉,还可用热水檫身或者淋浴;洗头发应该注意保暖,切勿受凉,更换会阴垫、衣裤及床单等要勤。
2.3饮食及母乳喂养 以营养丰富、易消化、少量多餐为原则,同时避免生、冷、硬、辛辣及刺激性食物;多进食汤类、新鲜蔬菜和水果等。母乳是婴儿最理想的天然食品和饮料,应早期哺乳,母婴同室,按需哺乳,传授正确的哺乳知识。
2.4会阴 保持会清洁干燥,可用消毒液冲洗2次/天;外阴有裂伤者,便后应及时清洗,休息时向健侧卧位;会阴伤口有红肿热痛者,可用红外线局部照射,形成脓肿要切开排脓;外阴水肿者,可用硫酸镁热敷或乙醇湿敷;若伴有感染,提前进行拆线引流。
2.5子宫及恶露 产后随子宫蜕膜的脱落、血液、坏死蜕膜组织经阴道排出称恶露[1]。产褥期要严密观察恶露的情况,分别于产后30min、1h、2h观察一次,之后每隔8h观察1次,记录恶露量、颜色、气味及类型等。正常恶露可有血腥味,但是无臭味,持续4―6周,量300―500ml;分娩后1―2天可发现小血块,血性恶露约持续3天;之后成为浆液恶露,持续约10天;之后变为白色恶露,再持续3周后干净。观察时,若发现恶露量多有较大的血块,应怀疑是否有胎盘残留或宫缩乏力;有臭味往往暗示有宫腔感染[4]。产后子宫呈硬球形,低于脐部,如宫底上升、宫体变软,提示可能宫腔积血,可按摩腹部以排出血块;同时测量宫底,每日在同一时间测量子宫底高度,以观察子宫复旧情况并且记录数据;应注意子宫及双侧附件有无压痛。
2.6 保持的干净、清洁,经常擦洗;要掌握正确哺乳方法,哺乳后将婴儿竖直抱起,轻拍约1min以排出胃内空气防止婴儿溢奶。对于胀痛及乳腺炎者,根据情况可尽早哺乳;平坦者,可热敷4min左右,同时按摩并捻转向外牵拉;对于皲裂者,可湿敷5min,局部用复方安息香酊涂抹[5]。
2.7尿潴留及便秘[4]产妇尿量增多,护理时在产后4―6h内主动送便器,并且要协助产妇排尿;产妇常因会阴伤口疼痛、不习惯卧床小便及膀胱肌张力减低等影响排尿;如产后6h仍不能自行排尿,要协助产妇坐起或下床小便,还可可按摩膀胱或针刺三阴交、关元等穴位刺激排尿;无效时在严格无菌操作下置导尿管,必要时用抗生素预防感染。产褥期易发生便秘,护理时产后应鼓励产妇多饮水、多食蔬菜及水果等,及早下床运动。
2.8其他 产褥期期间恶露尚未干净时不宜性生活;分娩后6周进行产后复查;进行心理护理以帮助产妇放松精神、心情愉快等。
3结果
本组72例患者中2例发生感染,经过积极处理及护理无恶化;其余均身体健康恢复,均按时出院。
4讨论
通过以上积极临床护理,所有产妇均受到良好的护理效果,充分说明临床护理在促进产褥期妇女的康复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应该重视产褥期的康复护理,使产妇不因产褥期恢复不好而引起后遗症,影响产妇的终身健康。护理时不仅要做好产妇的心身护理,还需宣传产褥期康复的卫生知识,传授护理和育婴技巧,促进产妇的身心健康。
参考文献
[1]乐杰.妇产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77―81.
[2]施月秋.产褥期产妇康复治疗研究进展[J],医学综述,2008,14(2):251一252.
[3]郭春媛.产褥期的护理及健康指导[J],局解手术学杂志,2009,18(3):221.
[关键词] 产褥感染; 护理干预; 价值分析
[中图分类号] R473.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3)05(c)-0155-02
产褥感染(puerperalinfection) 又称产褥热,是处于分娩期及产褥期的产妇生殖道受到病原体的侵袭而导致的全身及局部所受到的感染,其发病率高达6%,是目前产妇死亡的四大原因之一(产褥感染、子痫、产科出血及妊娠合并心脏病)[1]。现阶段在临床上对产褥感染的预防和处理关键是有效的护理措施。为探讨护理干预在降低产褥感染发生率上的临床应用价值,现采集该院2010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160例产褥感染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就护理干预在产褥感染治疗上的临床价值进行分析,并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采集该院收治的160例产褥期妇女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年龄介乎于21~41岁,平均为(28.4±4.2)岁。其中,有60例为经产妇,100例为初产妇,最后均治愈。所有的产褥感染都源于接生方式,160例病人中有80例病人为剖宫产术后发生产褥感染,占全部病例的50%;而自然生产中宫缩乏力导致产程过长而发生滞产时产妇抵抗力下降和产程过长而导致病人发生产褥感染者48例,占全部病例的33%;器械消毒灭菌不够彻底而发生产褥感染者32例,占全部病例的20%;160例病例中所有的临床主要表现均为高热寒战,或发热持续不退,并伴有恶露异常或小腹疼痛等症状。随机将160例产褥期妇女临床资料分为观察组(n=80)及对照组(n=80)两组,观察组行护理干预,对照组行常规处理。
1.2 护理方法
1.2.1 护理干预前对产妇进行评估 ①评估产妇的健康情况:评估产妇的身体状况,先了解产妇本身是否有慢性疾病及营养不良等情况;了解产妇在在预产期前是否进行过和盆浴等增加感染的不良行为;②评估产妇的身体状况:观察产妇在分娩中是否产程延长,是否出现产道损伤和胎盘残留及产后出血等并发症;观察其是否有如下感染的临床症状:会是否有局部红、肿、痛、脓性分泌物增多,产妇是否恶露增多伴显著臭味,是否伴有寒战、高热、下腹疼痛及压痛等现象,盆腔是否可扪及边界不清的包块,是否出现下肢疼痛、水肿及皮肤发白的“股白肿”等。
1.2.2 对照组行常规护理 ①孕期:在孕期的保健上需特别注意孕期一般情况,及时如贫血或者感染的病灶等,特别是在出现滴虫和霉菌性阴道炎时需给予及时的治疗。并在孕期的最末2个月内禁和盆浴,并且不可行阴道检查或冲洗。②分娩期:在分娩期时接生者需特别注意要严格遵守无菌操作,为了避免阴道感染和出血情况,不要随便行阴道检查;产妇出现胎膜早破、滞产及在术后或局部裂伤出现严重情况者,均及时给予抗感染药物治疗。③产褥期:这个时期需特别注意休息,并适当增加必要的营养支持;务必保持产妇外阴的清洁;并且应在产后的早期就起床活动以促进子宫的复旧等。
1.2.3 观察组行护理干预措施 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在产前、产时、产后分娩全过程中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
①护理:从产房回病房后立即对产妇进行早期接触及早期吸吮等母乳喂养指导:产后6 h开始进行的按摩疗法,按摩以3~5次/d进行,时间以每侧均5 min为宜,按摩期大约为3~5 d[2]。
②控制感染的护理:严密监测产妇的生命体征、意识状态及全身情况,如果产妇的体温超过39 ℃者需给予物理降温,并同时鼓励产妇多饮水,并摄入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及易消化的饮食。严重需遵医嘱静脉补充液体,并注意观察产妇产后恶露的量、颜色和气味情况,同时密切观察伤口的愈合情况等;会阴水肿者2次/d冲洗并局部用50%硫酸镁湿热敷;出现下肢肿胀时需以促进血液循环减轻肿胀,给予0.1%的苯扎溴铵溶液擦洗或冲洗脉炎者,并抬高患肢,局部保暖并给予热敷[3]。
③减轻疼痛及焦虑的护理:在有效控制感染的情况下需针对减轻产妇疼痛的护理;并协助产妇在其取其半卧位(会阴侧切者应取健侧卧位)的情况下利于恶露的引流及炎症的控制;务必要保持手术的切口干燥和清洁;鼓励产妇说出焦虑的原因及心理感受,减轻其焦虑的程度,以更好地配合临床的治疗过程。
1.3 统计方法
用SPSS 10.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数据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Effect of Early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Rehabilitation of Puerperal Women
HUANG Yong-hui
(Department of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Longchang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Neijiang 642150,Sichuan,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discuss the clinical effect of early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postpartum women rehabilitation.Methods From March 2015~2016 year in January 96 cases of natural childbirth in our hospital were as the research object,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treatment group and the conventional group,to analyze the nursing effect of the two groups.Results Two groups of women in nursing after the uterine height and the amount of lochia,conventional group maternal uterine height average(11.28±1.47)cm,as the amount of lochia (7.1±1.4)ml;nursing group uterine height (6.84±1.02) cm,as the amount of lochia(4.8±0.7)ml.And in the recovery of appetite and milk secretion,the recovery of the nursing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e conventional group.Conclusion Early rehabilitation exercise for pregnant women,Chinese medicine foot nursing intervention can promote the rehabilitation of the maternal body,reduce postpartum complications, worthy of promotion and use.
Key words:Early nursing intervention;Puerperium;Rehabilitation effect
产褥期是指产妇分娩后至全身器官恢复至未孕状态时的过程,一般恢复期为6 w。但是由于产妇在怀孕期间饮食等方面以及分娩时会消耗的体力和精力,会导致产妇分娩后其心理发生变化,同时在此期间产妇的身体免疫能力也会下降[1]。而产褥期的产妇不仅要面临身体变化的影响,还要进行哺乳,所以在此阶段的产妇会非常劳累,如果不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则会引起各种并发症的发生,严重的影响产妇及婴儿的身体健康。产褥期护理最好在产妇生产后1~3 d内进行。为了研究早期护理对产褥期妇女的影?,选取2015年3月~2016年1月在本院分娩的96例产妇进行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3月~2016年1月96例在本院自然分娩的健康产妇为研究对象,年龄20~37岁,平均年龄(28.5±1.5)岁,妊娠38~42 w,所有产妇均为初产妇,并且生产顺利,胎儿的情况良好,产后均未出现任何并发症。排除传染病、精神疾病和严重产科并发症者,产妇愿意参加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所有产妇在产后均予以益母草胶囊进行治疗。将这些患者根据护理手法分为护理组和常规组,平均每组各48例产妇,对比两组产妇的年龄、生产方式等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常规组 在产妇分娩后2 d内予以常规的护理和产后健康指导。
1.2.2护理组 在产妇分娩后1~2 d内,在常规组的基础上实施早期产褥期护理干预,具体操作如下。
1.2.2.1健康教育及护理 ①环境方面:指导产妇产后的居住环境应冷暖适宜、安静、整洁。室内温度应保持在20 ℃左右,湿度应保持在58%左右,保持室内的空气新鲜,保持开窗通风,但是要避免产妇直吹冷风。指导产妇夏季应注意中暑,冬季应注意防寒。由于产妇在产后出汗较多,应经常用温水擦洗身体,早晚用温水刷牙,饭后漱口,保持会阴处的清洁,经常更换会阴垫。②饮食方面:产妇在产后应该多以清淡的流食为主,保持营养均衡,饮食要合理,多吃些高蛋白、高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等食物。在吃肉类、鱼类的同时也应多吃些新鲜的水果及蔬菜。促进肠道的蠕动,预防便秘的发生。③母乳喂养方面:由于初产妇对母乳喂养方面缺少经验,护理人员应在产妇产后30 min内帮助产妇进行哺乳,尽早的哺乳有利于乳汁的分泌,还减轻产后出血。经常与产妇进行沟通,讲解母乳喂养的优点,指导产妇进行正确的哺乳姿势进行哺乳,鼓励产妇让婴儿多多去吮吸,避免因乳汁淤积而发生不良影响。④生育指导:指导产妇在生产6 w内禁止性生活,6 w后应注意采取适当的避孕措施进行避孕。⑤心理方面:由于产妇在生产后,其身份会发生变化,导致其心理会产生不同程度的不良情绪,所以护理人员应及时与产妇沟通,了解其存在的心理问题,对产妇出现的问题有计划、有针对性进行讲解,耐心解答产妇提出的任何问题,谈话时要做到态度和蔼、语气诚恳,消除产妇与护理人员的陌生感,让其情绪稳定,消除产妇的不良情绪,进而减少产后抑郁的发生。⑥检查方面:指导产妇在50 d左右进行复检,对产妇的血压、血尿常规、切口等方面进行检查,了解产妇的身体恢复情况,对婴儿也进行相应儿科检查,确保产妇和婴儿的身体健康。
1.2.2.2产后康复措施 ①产后康复治疗仪的使用:产妇生产8 h后,应用康复仪进行按摩治疗后,并予以护士手法按摩治疗,在治疗时应让产妇进行平躺,让其身体放松、分别在产妇的乳房、骶尾等位置进行按摩。按摩30 min/次,2次/d。这样可以有利于乳腺管疏通、促进泌乳、子宫复旧、腹部形体恢复、产后疲劳恢复等。此法有助于产妇在产后乳腺分泌畅通、子宫复旧、减少便秘,恢复产后疲劳[2]。②产后形体恢复:产妇在生产后7 h后可下床进行轻微的活动,有利于体力、食欲、排尿等恢复,避免形成静脉血栓的形成。产后第2 d可随意行走,但是活动力度不宜过大。可进行产褥期体操锻炼,有助于腹部及骨盆肌肉恢复,促使体态复原,减轻腹壁松弛,预防子宫脱垂、尿失禁。根据身体的耐受性可逐渐增加运动量,以不引起身体疲劳为原则[3]。③中药足疗:在产妇生产8 h后予以中药足疗治疗,将陈皮、柏子仁、火麻仁、蒲公英、瘪桃干、益母草、旱莲草、何首乌等中药,放置清水内进行熬煮,待熬制30 min后,将药液放置足疗盆内浸泡20 min左右,1次/d,浸泡后不宜下床走动,有利于产妇的恢复。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M产妇在护理后乳汁分泌、子宫高度、食欲恢复 及恶露量等情况。乳汁分泌、食欲恢复分为好、一般、差三种指标。
1.4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2.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
2 结果
2.1两组产妇在护理后子宫高度为恶露量的比较
常规组产妇子宫高度平均(11.28±1.47)cm,恶露量为(7.1±1.4)ml。对比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2.2两组产妇在食欲恢复以及乳汁分泌的比较
护理组的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常规组,对比两组数据,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类认知程度的不断升高,产妇对产后恢复方面的逐渐重视,所以产妇康复训练也逐渐被应用。随着大量临床实践证明,早期对产妇进行产褥期康复训练可以促进产妇盆底及腹肌的张力恢复,改善产妇的身体机能,促进产妇的体力恢复,减少产妇产后并发症的发生[4,7]。
[关键词] 产后抑郁;发病因素;社区护理干预
[中图分类号] R749.4[文章标识码] A[文章编号]
产后抑郁症也叫产后忧郁症,是发生于产褥期的抑郁,是介于产后精神病和产后抑郁之间的一种精神疾病,多在产后6周内发生,其主要症状表现为悲观、抑郁、恐惧甚至出现自杀和伤害孩子等倾向和行为。这对产妇的身心健康和婴儿的生长发育造成严重的不良后果,许多学者对患产后抑郁母亲的1-2岁婴儿研究发现,早期产后抑郁与婴幼儿不良认知及情感障碍有关;此外还可影响夫妻关系、整个家庭及社会,甚至导致产后精神病的发生[1]。对此社区护理人员应高度重视产妇的身心变化,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从而降低其对母婴、家庭、社会的危害性,促进母婴健康,维护家庭和社会的稳定。
1产后抑郁症的发病原因
1.1生理因素
有精神病家族史,特别是有家族抑郁症病史的产妇,产后抑郁的发病率较其他产妇高;Jarrahixodex认为产后雌激素与黄体酮含量急剧下降与产生精神障碍也有一定关系[2],从中可以看出内分泌的改变对产妇的情绪有着很大的影响。
1.2心理因素
由于自我形象的改变,如:腹部的妊娠纹、体形发生改变等,若不及时调整心态,则会产生自卑心理,从而可能导致抑郁。有些初产妇无法克服初为人母的压力,继而导致患者出现严重的心理压力。
1.3医护因素
有报道分娩方式与产后抑郁有关,产钳、胎头吸引器助产的产妇发病率高,剖宫产次之。医护人员的言语、态度和行为同样可影响产妇的情绪和状态。
1.4家庭与社会因素
1.4.1家庭因素
有研究发现,从伴侣、父母及同事得到较少的行动上和精神上支持,分娩后遇到较多的负性生活事件,易患产后抑郁症[3]。此外,家庭增添新成员会增加经济负担,这也是导致产后抑郁症的重要因素。研究表明,“坐月子”似乎对女性产后的经历有积极和消极两方面的作用[4]。从消极方面来讲,有些产妇不能很好的适应这种生活方式,会降低产妇的舒适感,产生负面情绪。重男轻女思想根深蒂固,对生女孩的产妇来说,心理压力更大。
1.4.2社会支持因素
王晓莉[5]等对江苏、陕西和贵州3省的部分农村进行调查,发现3省农村产后访视率分别为69.6%、55.7%和71.1%。以上数据显示,我国产后访视率普遍较低,产后访视次数不够。从产后访视内容来看,社区产后访视者对产妇的心理、情绪方面关心和非常关心的只占28.7%,对预防产后抑郁症的保健建议率只占9.9%[6],从中可以看出,目前国内产后居家护理及社区护理尚不完善。
2产后抑郁症的社区护理干预
2.1提高社区护理人员自身素质
有关调查结果显示[6]社区护士缺乏预防和筛查产后抑郁的知识,因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可以邀请心理专家对社区护士进行培训,提高识别和筛查产后抑郁症的能力。
2.2加强围产期妇女保健指导
2.2.1完善社区护理人员的家庭访视制度
研究表明,即使在北京,仍有14%的产妇在产褥期从未得到过访视服务[7]。不仅如此,目前我国的家庭访视服务内容仍局限于母婴的生理方面[8],因此社区护士应加大家庭走访次数,拓宽访视内容,提高访视质量。
2.2.2加强社区护理人员对围产期妇女的身心指导
社区护士应从护理、饮食保健、产兆识别、恶露、产后休息与卫生等生理方面对围产期妇女进行指导。怀孕中期孕妇的心理状态最稳定,所以社区护士应加强早期、晚期的心理指导,使其适应在孕期心理上的变化。社区护士应高度重视产后特殊时期,密切观察产妇的情绪变化,对已出现抑郁症状的产妇,及时请专业心理咨询师进行干预。
2.3拓宽社区护理干预内容:
2.3.1对孕产妇家属进行相关知识的宣教
社区护士可以通过知识讲座、面对面交流等多种形式对孕产妇家属进行宣教,让他们了解孕产妇特殊时期的生理、心理的变化,与产妇建立良好的关系,社区护理人员还可以传授一些有效地沟通技巧给家属。
2.3.2建立多元化的社会支持机构
产后康复中心、育儿所、产后心理咨询室、育儿交流中心等多元化社会支持机构的建立可以及时全面提供安全有效的服务,促进产妇的身心健康。
综上所述,产后抑郁症由多种因素造成,社区护士应高度重视围产期妇女的身心健康,加强干预力度,降低产后抑郁症的发病率,从而降低其对母婴、家庭和社会的危害性,促进整个社会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 崔艳杰,孙秀发.产后抑郁症的预防[J].国外医学:社会医学分册,2004,24(4):166-167.
[2]任惠斌,王丽娟,杜萍,等.产后抑郁症的预防[J].中国医学导报,2009,6(20):96-100.
[3]周桂云.初产妇产后抑郁症的发病原因及护理措施[J].医学信息,2009(4):134.
[4]关宏岩,戴耀华.“坐月子”对产后抑郁症的影响[J].中国妇幼保健,2002,17(8):471-474.
[5]王晓莉,钟兴兰,康楚云,等.不同地区妇女产褥期卫生行为研究[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9,9(3):175-177.
[6]陈起燕,陈烈平,张荣莲,等.福建省社区产后访视质量调查研究[J].中国妇幼保健,2005,20(5):534-535.
[关键词] 剖宫产; 产褥期; 生命质量
[中图分类号] R714.4 [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005-0515(2011)-07-340-01
近年来随着新式剖宫产的推广及改良,剖宫产明显增多。剖宫产为当前产科领域一种常见而又重要的手术,用于帮助不能或不宜经阴道分娩的产妇分娩出胎儿,占急症手术的40%左右[1]。现在的剖宫产手术非常成熟,传统手术切口为腹壁纵切口或凡能斯提尔切口,新式手术采用乔尔科恩(Joel-Cohen)切口[2],为缝合脏壁层腹膜及腹直肌,并得到广泛使用。由于近年来剖宫产术安全性的提高,而且可以免去孕妇遭受阵痛之苦,剖宫产率较以前有很大提高。
如何提高剖宫产产妇生命质量,促进产褥期各个系统的恢复?这个问题已经引起了越来越多人们的关注。现代医学模式与社会发展要求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虚弱,而是一种身体、心理和社会的完好状态, 可以理解为生物学、心理学和社会学的三维组合[3]。而就剖宫产妇女产褥期多发的各种身心疾病而言,针对它们的治疗效果评价已不局限于生存期的长短,而更多的是关注生命质量高低。生命质量[4](Quality of life, QOL)又称生活质量、生存质量,是从心理、社会、生理和环境等方面体现健康的综合评价指标。应用生命质量评价标准进行剖宫产妇女产褥期健康状况相关因素的探讨,有利于找出剖宫产妇生命质量的防治重点,尽量避免不良因素的刺激,发挥有利因素的积极作用,从而促进整体健康水平的提高。
1 对象 铜仁市城区四所医院2010年7月至12月期间剖宫产妇120例。
2 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
2.1 工具 世界卫生组织生命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
2.2 调查问卷 包括说明部分、填写指导、调查项目。
2.3 调查方式 采用面对面、一对一的调查。
2.4 质量控制 务必确保调查的科学性、数据的准确性、结果的有效性。
2.5 统计学处理 EPdate3.0软件双份录入建立数据库。SPSS13.0软件,进行t检验、均数及方差分析、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3 结果
3.1 一般情况 本调查经过严格筛选得有效问卷120份,年龄21~36岁,平均24.89岁。文化程度:中小学21例,高中34例,大专及以上65例。孕产史:初产妇111例,经产妇9例。妊娠史:高危产妇18例,正常产妇102例子。
3.2 生命质量状况 被调查对象中最高得分93.60分,最低得分39.20分,平均分为(69.73±8.81)分,各领域得分情况详见表1。
表1120名剖宫产妇各领域生命质量状况
3.3 相关因素多因素分析 以调查对象生命质量总分为因变量,以各领域得分为自变量进行分析,使用多元逐步回归方法来处理这些因素。从四个维度看,与剖宫产妇产褥期生命质量关联最大的为环境领域,其次为生理领域,再次为心理领域,最后为社会领域。
4 分析影响剖宫产妇生命质量的心理因素 由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剖宫产妇生命质量不仅与生理因素有关 ,其心理的变化、社会和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也令人瞩目。虽然心理不是影响生命质量最主要的因素,但却是目前最容易忽视且最具有可控性的因素。因此,在相对稳定的生理状况和社会环境中,有必要对剖宫产妇进行心理因素分析,旨在通过改善心理状况提高生命质量。
4.1 普遍的心理特征 调查发现孕妇术前对手术通常表现为畏惧和担心,畏惧手术带来的疼痛与死亡,担心手术过程中出现意外以及术后留下后遗症等。因此,孕妇普遍表现出精神紧张,恐惧不安,焦虑担忧,尤其关注剖宫产是否会对婴幼儿日后身体和智力的发育造成不良影响。
4.2 具备剖宫指针产妇的心理特征 这部分人群往往是伴有妊娠并发症或合并症的高危产妇,怀孕对于这类产妇来说是一种沉重的负担,除了焦虑、怕疼、恐惧外,还担心受到家庭与社会的指责和嘲讽而自责、悔恨、羞愧。麻醉的风险,手术的出血、创伤,术后的潜在危险也是她们担心的问题。
4.3 由于心理社会因素而坚持剖宫产妇女的心理特征 部分孕妇不愿意忍受阴道分娩十余小时的产痛,担心自己在分娩时力气不够,如果遇到宫缩乏力、产程延长等情况,改用产钳术助产术又容易导致新生儿的产伤。而且在本次调查中发现,临床上为了避免分娩所造成的会阴撕裂伤,减少母婴并发症,在接产中行会阴切开术的初产妇已高达80%以上。为了避免平产接生中的突发状况和阴道的损伤,这部分产妇坚持选择剖宫产。一旦家属认为剖宫产住院时间长,小孩适应能力差,从而出现意见不合时,产妇常因思想不愉快而闹情绪,存在忿恨、无可奈何、恐惧甚至极度不安的心态。
5 讨论 剖宫产术是终止妊娠的方法之一,手术会给孕产妇身心带来一定的刺激,而产妇的不良情绪也不利于手术的顺利实施和产褥期的康复。本次调查显示,采用心理干预疗法对产妇进行心理疏导具有一定的时效性和较高的可行性。因此,产科护理人员需掌握每位剖宫产妇的心理特点,采取相应的心理护理措施,做好心理护理,使产妇达到最佳心理状态,接受剖宫产手术,并为术后的顺利康复打下良好的基础。
根据本研究结果,城市产妇的宣教工作重点应放在目前急需解决的几个问题上:(1)产前做好相关心理卫生宣教,处理孕妇与家人之间的关系,给孕妇塑造一个温馨和谐的家庭环境,让孕妇感到舒适安慰,减轻心理负担,全身心地投入到分娩准备中去。(2)孕妇本身也要进行有关分娩知识的宣教,全面地了解分娩全过程及各产程的护理措施,使她充分认识到分娩只是一个自然的生理过程,从而能够充分放松情绪,以减少产前紧张恐惧的心理状态,消除疑虑,保持心情舒畅,轻松地度过这一特殊时期。(3)减轻产妇的社会不适感,存在社会不适的产妇,尤其是非常渴望生男孩的产妇及家庭,往往在手术时表现得更为明显,感到特别的忧伤、失望等。本研究未见与胎儿性别,住房条件,经济状况,婆媳关系,夫妻感情等因素的相关性,可能与样本集中在城市有关,但上述诸因素的影响亦不能完全排除。因此,产妇如何正确对待与认识上述因素,应根据不同情况予以相关的心理咨询与指导。
总之,为了提高剖宫产妇生命质量,应增强护理人员以产妇为中心的人性化服务意识,开展以母亲安全为宗旨的具有先进理念的护理模式。由接受过专业培训的护士进行抚摸、安慰,给予支持关心和帮助,讲解有关婴儿护理及母乳喂养知识,从而使产妇对护理人员产生依赖感,增强安全感。开展一对一陪伴分娩,改变传统服务模式,真正以人为本,以产妇为核心,符合广大产妇的需求。
参考文献
[1] 李小毛,段涛,杨慧霞.剖宫产热点问题解读[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8:71-72.
[2] 柴蕊.护理的创新服务[J].中华现代临床护理学杂志,200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