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产业园前景分析范文

产业园前景分析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产业园前景分析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产业园前景分析

第1篇

关键词:铁路施工企业;经济纠纷;原因

中图分类号:F426.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136(2012)14-0135-02

由于我国铁路建筑市场的急剧变化,导致许多从事铁路工程建设的施工企业出现大量经济纠纷案件。这些案件的出现,严重制约了这些企业的健康发展。为此,作为一个想要健康发展和迅速壮大的建筑施工企业,必须正视企业所发生的经济纠纷案件,从中分析经济纠纷案件产生的原因,及时堵塞企业管理漏洞,从而真正推动企业的快速发展。近期,笔者就铁路施工企业经济纠纷的产生原因进行了专门调研,从调研中发现,这些经济纠纷案件产生的原因主要集中在:

1 当前铁路建筑市场中大量存在的工程转包、工程分包现象与现行法律规范相冲突

工程转包、工程分包甚至是以包代管、抽点管理是我国当前铁路建筑市场普遍存在的现象。作为铁路建筑施工企业,一直被这一现象所困扰,而且随着自身施工任务的增加,此种现象还呈上升趋势。由于长期的习惯做法,使诸多施工企业将这种习惯养成自然,“大家都这么做,我们也这么做”。但是,大家却忽略了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工程转包、工程分包是一个十分严肃的法律问题,在我国的建筑法、合同法中,对工程转包、工程分包都有十分明确的规定,即工程是不可以转包的,一旦转包即是违法;而对于工程分包,法律规定可以进行,但同时又对工程分包做了大量的约束性规定,如工程分包必须经

发包方或业主同意,承包人不得将其承包的全部工程肢解后以分包的名义包给第三人,禁止承包人将工程分包给不具备相应资质的单位,建设工程主体的施工必须由承包人自行完成等规定,作为铁路建筑施工企业在进行工程分包时必须遵守,否则就是违法,就会带来法律风险,甚至产生诉讼。但是,在现实项目管理中,多数企业的管理者并未将这些问题上升到法律的层面看待,从而为工程管理留下法律隐患,最终引发诉讼纠纷。

2 传统的管理意识、管理模式与现行国家法律规定相矛盾

随着我国建筑市场的不断发展,以及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推动,我国市场经济法律框架日趋成熟。作为市场经济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铁路建筑工程领域的法律规范也日趋完善,其中对处在建筑市场中间层面的铁路建筑施工企业的制约和要求也越来越多,甚至是越来越苛刻。前面提到的建筑法、合同法对工程转包、工程分包的规定,只是建筑行业中最基本的法律规定,而随之相配套、相呼应的法律规定也在不断的出台,如最高人民法院制定的《关于审理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和相关行政法规、部门规章。这些法律法规的颁布实施,对铁路建筑施工企业项目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企业的管理者必须学习和适应这些新的要求。但在

现实的项目施工现场,由于受到工期、安全、质量等的重重压力,项目施工现场的项目经理及管理人员很少甚至几乎不去学习和了解新的法律法规,一味地凭着自己的经验和旧有的习惯做法去应对工程施工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这些经验性、习惯性做法经常将企业置于法律的对立面,从而成为诉讼纠纷产生的根源。

3 缺乏有效的合同管理机制

随着铁路建筑市场法律环境的日趋规范和完善,合同和合同管理工作在企业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从企业的社会信誉到企业的经营管理再到项目的施工,无不依托与企业的合同管理工作。作为一个现代施工企业,要想做强做大,必先管理好项目,要想管理好项目,必先抓好合同管理。由此可见,合同管理工作是铁路建筑企业做好生产经营管理工作的基石。然而,在现实中,大多数建筑施工企业的合同管理工作还十分薄弱,甚至可以说几乎没有现代意义上的合同管理工作,如项目管理人员合同意识淡薄、企业缺乏有效统一的合同管理机构、项目没有专职或兼职合同管理人员、缺乏有效的合同管理制度、具体工作中合同评审流于形式、合同内业资料管理混乱。合同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以上不足,是直接导致铁路建筑施工企业经济纠纷案件频繁发生的一个重要原因。

4 对协作队伍、农民工缺乏有效的管理制约机制

协作队伍和农民工问题,是广大铁路建筑施工企业无法回避又不得不正确面对的一个十分棘手的问题。协作队伍和农民工问题处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建筑施工企业的好坏,由于协作队伍和农民工管理不力而引发的经济纠纷案件在建筑施工企业的案件中占的比重越来越大,这一现象直接反映出建筑施工企业在协作队伍和农民工的管理上存在的问题和漏洞:①对协作队伍的管理不是建立在法律、合同、协议基础上,而是停留在传统的、习惯的做法上,有的甚至是建立在人情关系上;②与协作队伍签订阴阳合同;③使用协作队伍时未签约先进场;④与协作队伍签订的协议条款不够完善,不够严密,漏洞较多,常常违背相关法律规定;⑤对协作队伍资格审查不严,协作队伍无资质、借用资质以及挂靠等现象严重;⑥将协作队伍纳入企业内部管理体系,混淆双方法律身份;⑦对协作队伍的履约行为缺乏有效的法律监督和制约手段,对协作队伍的履约能力完全寄托于协作队伍的口头承诺;⑧对协作队伍的物资采购、工程计量、验工付款等关键环节把关不严。凡此种种原因,都可导致经济纠纷的产生。

5 业主及在工程施工中的其他有关相对人的违约

由于业主违约而损害铁路建筑施工企业权益,直至连锁引发建筑施工企业对第三方违约的情况频频发生,如业主工程款不到位、随意改变设计、随意缩短工期等行为,直接影响到铁路建筑施工企业的合同履行,同时牵扯到协作队伍的施工、劳务费的支付和料款的支付等一系列的问题。身处夹层中的建筑施工企业若不能妥善处理相关事宜,极有可能引发连锁诉讼。此外,材料供应商的违约行为也有可能诱发诉讼。

6 铁路建筑施工企业在经营环节中对所承揽项目的风险预测不足、项目亏损

在现实中,一些纠纷案件的产生根源于铁路建筑施工企业自身对所投标和承揽的项目风险预测不足,承揽一些先天不足的工程项目。一些企业在经营过程中缺少对所投标项目的理性分析和论证,对业主的资信、地材地料情况、市场风险等与日后履约密切相关的因素了解不够,有的企业甚至为了单纯的追求经营指标,而不合理报价。这样的结果往往使项目严重亏损,官司缠身。亏损项目官司多,盈利项目官司少这一客观现象警示大家必须合理投标,规范经营。

7 工程项目管理环节的疏忽

“细节决定成败”,在铁路建筑施工企业的项目管理中也同样如此,任何一个细小的法律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引发诉讼。如,公章管理不严,随意使用;合同专用章刻制和使用把关不严;项目部随意对外签订合同;工程决算和结算不认真,工程款超拨超付;口头合同、口头承诺大量存在;施工文件和文字材料格式不统一、用词不准确;施工现场,工作人员随意对外签字;内业资料管理混乱,随意处置。凡此种种细节问题都有可能为日后诉讼的发生埋下隐患。此外,铁路建筑施工企业项目管理人员素质的好坏、业务能力的高低、责任心的大小,法律素养的程度均直接反映在企业的日常管理上,管理行为的偏差和纰漏,都有可能被他人利用,引发诉讼。

综上所述,上述7方面的原因导致了铁路建筑施工企业经济纠纷案件的不断发生,作为铁路建筑施工企业,要想在竞争异常激烈的市场中立于不败地位,就必须预防和减少经济纠纷案件的发生,正确看待和分析企业产生诉讼纠纷案件的原因,理性面对建筑市场的各种特点和现象,从法律的视角审视和分析这些问题,积极地适应铁路建筑市场的不断发展,主动把握铁路建筑领域法律规范的变化,努力改变旧的习惯性做法,构建以合同管理为主线的现代工程项目管理制度,进而推动企业及项目管理的法制化、规范化、制度化,用科学的管理理念和规范的制度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减少日常生产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降低企业面临的法律风险,预防企业经济纠纷案件的发生。

Analysis Railway Construction Enterprise Economic Disputes Causes

Wang Xiaoguo

第2篇

关键词:柑橘;产业现状;前景调查

中图分类号:F326 文献标识码:A

1 现实情况

1.1 出现砍挖毁园现象

据统计,到2012年全县柑橘种植面积达到1.59万hm2,分布在29个乡镇。调查中,我们发现无论是重点乡镇还是一般乡镇,均出现不同程度的砍挖毁林现象,沿途不时能看到堆积着的柑橘树,还有橘农无奈的表情。仅马鬃岭镇砍挖毁林就达133.33hm2,11个主产乡镇毁林面积保守估计在533.33hm2以上。

1.2 培管松懈

尽管是春培春管关键时期,橘园杂草丛生、枯枝死树、枝条徒长或“高、大、空”等现象随处可见,“地上落果、树上挂果”,沿途皆有,培管明显松懈。据初步估算,去冬今春没有对柑橘进行培管的柑橘要占到总面积的30%以上。

1.3 重视程度不够

虽然柑橘是桃源县主要经济作物,也是桃源县农村农民增收的拳头产业,但由于国家扶持力度不够,县乡村也没有足够的财力投入,加上对地方税收无直接贡献,考核考评权重轻,各级政府特别是乡镇政府并没有真正去重视它。调查中明显感觉到乡镇对柑橘产业敷衍的多、出实力的少,部分同志甚至认为柑橘产业可抓可不抓。

1.4 数据存在偏差

一些乡镇对辖区内柑橘面积、产量、效益很难说得准。上报数字通常是跟着年度任务指标、项目申报需要、考核考评规则走。

1.5 树龄老化、品种退化现象严重

树龄在20a左右的橘园占有相当比例。在架桥镇调查时,发现几个大户的柑橘,至少有一半树龄在20a以上,树势“高、大、空”,而且品种退化,品质下降、产量低,甜度不够、口味差,导致价格上不去、收益上不来。

1.6 橘农技术水平低

在生产管理方面,大部分橘农仍然采取是传统粗放的方式,既缺乏技术,很多人连普通的修剪整枝都不会,又缺乏长远意识,接受和应用新科技的动力严重不足。

1.7 品牌不响,精品不亮

虽然桃源县柑橘获得无公害产地认证,但全县标准化示范区仅有953.33hm2,其中核心示范区只有66.67hm2。“三品”认证少之又少,仅“桃仙牌”柑橘获得无公害产品认证;富硒柑橘在省内虽有一定的知名度,但产品的认证、推介工作还停留在起步阶段,且生产规模小。

1.8 产业链优势不明显

1.8.1 龙头加工企业少

对桃源县柑橘产业有支撑带动作用的龙头加工企业少,作用有限。譬如“金果公司”,其加工用柑橘很大部分从外县外地调运,本县柑橘的加工量不到全县柑橘总产量的6%。

1.8.2 合作社作用没突显

合作社与橘农的利益联结不紧密,名义上是“合作社+农户”的合作关系,实际上多是顾客关系,互助协作合作机制不健全,合作社或协会更注重的是谋取国家相关的优惠政策、优惠待遇,未能形成具有市场竞争优势的完整产业链。

1.9 流通渠道不畅通

近年来,桃源县农村经纪人队伍发展迅速,为桃源县农产品走出去、促进农民增收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作为资源丰富的农业大县,农产品信息平台薄弱,农产品产地市场建设相对滞后,加上流通环节多、成本高,更加挤压了橘农的利益空间。调查中橘农告诉我们,他们的柑橘基本上是坐等人上门收购,人家给多少就是多少,根本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更谈不上定价权。

2 砍挖对象和打算

2.1 砍挖对象

调查中了解到,农民砍挖的主要是老化、退化和加工价值低的品种。如椪柑,由于品种逐渐退化,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加上不适于普通的罐装加工,去年价格不到0.4元/kg。沿途所见,很多椪柑树上挂着无人采摘的果子,仅马宗岭镇这样的橘园至少有200~266.67hm2。

2.2 砍挖后橘农的打算

以熟田熟地为主的,选择退林还田、退林还地;用来改种棉花,或其他经济性高的林木,如南树等;扩种易于管理、收益相对较高的蜜柚。

3 砍挖毁园的原因

3.1 价格低

苗木、肥料、农药、人工等成本持续上涨,生产成本大幅上升;而柑橘价格却越走越低,几乎与十年前持平,投入产出比悬殊,致使橘农利益受损、信心受阻。不少橘农认为,培管上可省则省,靠天收,得一个算一个,总比亏本强。

3.2 劳动力不足

农村“三化”现象是不争的实事。柑橘生产主要依靠人工投入,机械化程度低,一般能见效益的橘园都达到一定的规模,劳动力投入更多,农村现有劳动力不足难以满足其生产需要;而规模小的橘园,又不足以引起当地领导和橘农本人的重视。

3.3 资金投入不足

柑橘产业,尤其是生产环节,政府除了拨付一定的大实蝇防控工作经费外,主要是起推动、引导和扶持组织领导作用,资金投入主要靠经营主体自己。像新扩橘园的苗木费、新药防治补贴等极其有限,甚至没有;柑橘产业虽然可以带动农民增收,起到促进消费、扩大内需作用,但对于地方财政来说,不但不能直接创收增收,还要靠地方财政切块投入、减免流通环节的税费,短期看起来似乎不合算。因此,无论是地方政府还是橘农,都缺乏发展柑橘产业的积极性和动力。

3.4 考核机制不健全,考评权重轻

虽然每年县对乡镇、乡镇对村都分解和下达了发展任务,签订有责任书,有考核有评比,但考核考评指标主要是注重点上、表面上(年初的工作方案和汇报);评先方面也存在吃大锅饭的嫌疑;更主要的是对乡镇抓柑橘产业考核考评权重轻。目前桃源县对乡镇考核考评中,柑橘占比权重不过0.5分,一般人认为只要其他工作多下一点功夫,完全可以弥补!

4 问题不容忽视

4.1 砍挖毁林的影响巨大

就目前来看,虽然橘农砍挖的主要是老化、退化的柑橘树,比例也不是很高(不到5%),但如果不加以重视,农民就会误解政府的产业导向,假如今年市场继续低迷,橘农则信心丧失,很有可能产生多米诺骨牌效应,出现大量砍挖毁林的事件,如此一来,将对桃源县柑橘产业造成毁灭性的打击。

4.2 大实蝇防控成效将会得而复失

从去年的情况看,大实蝇防控取得了巨大成效,也得到社会一致的公认,但离3%以下的防控目标还有一定的差距,还远没有到高枕无忧的地步。从某种意义上说,接下来的几年是彻底歼灭大实蝇的决胜阶段,如果稍有松懈,大实蝇就会得以喘息、反弹,再度造成巨大危害,这对桃源县柑橘产业将会是致命一击。

4.3 从事柑橘产业的人群难免滋生失落感

重不重视柑橘产业,自然关系到重不重视从事柑橘产业的人群,如果柑橘产业受到冷落,不要说橘农,就连这些从事柑橘产业的工作人员,自然会滋生一种失落感,工作主动性、创新创造热情和积极性无疑受到影响,又怎么能抓好这项工作呢?

4.4 关系到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

农村有种说法“一亩柑橘二亩棉四亩田”,尽管柑橘产业面临诸多困境,但其效益不可否认。从2012年桃源县农业总收入构成看,柑橘虽遭遇低价冲击,但占比份额仍然很大。如马宗岭镇,平常年份柑橘人均收入5千元,占农户家庭经营收入70%以上;即使去年人均也有3千元,还是占家庭经营收入60%。就种植业来说,要提高农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还得从调整种植结构、发展柑橘特色产业入手。

5 发展前景 有利方面

5.1 前景可观

目前柑橘市场,就总量来说是供大于求,但从调查分析得知,优质产品依然供不应求。因此,只要我们从品质上下功夫,把握好“稳面积、扩优质,攻品质、创品牌,建市场、活流通”发展方向,柑橘产业前景可观,大有可为。

5.2 形成集中连片趋势,大户作用稳定

经过近40年的发展,桃源县柑橘基地已形成连片推进势态,合作组织发展壮大,6670m2以上、3.33hm2以上的大户成为推动柑橘产业的主要力量。譬如,马宗岭镇0.33万hm2柑橘全部连成“点-线-面”的发展格局;全县6670m2以上的大户上千户,其中3.33hm2以上的有50多户;全县柑橘协会1家、合作社16家,联结农户超过3000户。

5.3 大实蝇疫情得到有效控制

经过多年不懈的努力,桃源县柑橘大实蝇疫情得到有效遏制,去年全县蛆果整体水平控制到5%以下。干部群众反映,去年虫果明显减少,柑橘产量质量大幅度提升。

5.4 干部有感情,群众有愿望

柑橘作为桃源县拳头特色产业,有一大批热心柑橘产业的干部群众,特别是为柑橘产业付出多年心血的领导、技术人员和广大橘农,对柑橘产业怀有深厚感情,对面临的困境忧心如焚,希望得到各方的重视,进一步巩固、推动、提高、发展柑橘产业。

6 几点建议

6.1 加强组织领导,强化机构职能

县乡柑橘领导小组、柑橘办机构不能停留在形式的设置上,要加强领导、强化职能、明确责任,切实做好职责范围内的工作,要做到如群众说的“真抓不光喊”。

6.2 坚决落实大实蝇防控经费和产业发展资金

大实蝇仍然是桃源县柑橘产业的最大威胁,防控一刻也不能放松,因此,防控经费只能加大不能减少,更不能截流或挪作他用。还要适当安排柑橘产业发展基金,对新扩、品改、新药防治的予以补贴,免费提供优良苗木、品种等,同时扶持发展优质苗圃基地。

6.3 搞好宣传发动,加强橘农教育培训

“动不动,群众看干部;行不行,技术靠培训”。橘农普遍反映,现在乡村干部很少给群众开动员会,广播会也不多,他们都不知道该干啥、怎么干;这样那样的培训虽然有,但实用的技术难到家。为发展好桃源县柑橘产业,必须搞好宣传发动,加强橘农教育培训,切实提高橘农高产栽培、质量管理、经营流通的技术技能水平,培养新型经营主体,提高柑橘生产规模化、专业化水平,促进柑橘产业提质升级、转型发展。

6.4 办好试点示范

引导农民改变图眼前利益的观念,着眼长远发展,引进优良品种,新扩柑橘园,不仅在量上做文章,更要在质上下功夫;采取嫁接换种方法,改良品种,优化品种结构,逐步淘汰落后品种;积极推行标准化生产,改造低产园;大力推行新药防治、专业化统防统治,彻底消灭大实蝇等重大病虫害。要做好这些工作,当然离不开办点示范。但就目前资金情况看,怎样办点才能有效起到示范带动作用?一种说法是“大户带动型”,因为大户自身基础好,有意愿、也有能力承担示范任务,政府能以较少的投入取得较大的示范效果;一种说法是“示范带动型”,选择底子薄、品种老化的柑橘园,由政府投资进行新扩或品种改良,其显著的成效具有很强的说服力,能起到非常好的带动效应。我们认为,两种模式应因地制宜,也可同时开展,不管是哪一种,政府都必须要有政策支持、资金投入,项目上要有倾斜。办点示范面积保证在6.67hm2以上,把标准化与新扩、标准化与品改、标准化与新药防治等新技术组装整合起来,集中资金、技术、力量,有计划、有步骤的开展,力争做到“县有示范区、乡有示范园、村有示范点”。

6.5 完善考核考评机制

县对乡镇、乡镇对村的考核考评,方案要合理、指标要量化、操作要可行、措施要具体,责任制不能仅停留在签订责任状上,要落到实处,有始有终、奖罚分明,考核结果与绩效挂钩。同时,必须增加柑橘产业考核考评权重比例,对乡镇的考核考评分值不能低于2分。

6.6 充分发挥龙头加工企业、协会和合作社的带动作用

从短期来看,扶持发展龙头加工企业,是发展柑橘产业、促进橘农增收的有效途径。目前,桃源县柑橘龙头加工企业少,加工能力不能满足产业发展的需求,这方面我县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关键看我们的产业政策怎样去导向。从长远来看,我县柑橘产业的健康发展,必须突出协会、合作社与橘农自身的造血功能。协会或合作社是农民自己的组织,利益联结紧密,成败息息相关。通过协会或合作社创办的加工企业,能有效转化柑橘产能,延伸产业链,增加产品附加值,促进柑橘产业健康发展、橘农持续增收。目前,桃源县的柑橘合作社(或协会)虽然也建有加工厂,但只有少量的罐装加工,多是限于打蜡、装袋等初级、低级环节,产品附加值不高,更没有形成品牌效应。

第3篇

关键词:文化创意产业;艺术工厂;济南文化

文化创意产业作为现代文化产业的高端领域,已经成为当今发达国家和地区迅速崛起的重要产业。大力推动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对于提升我国的传统文化产业,增加传统文化产业的附加值,进一步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一、文化创意产业的概念与发展

(一)概念

英国创意产业特别工作组对创意产业的定义为:源自个人创意、技巧及才华,通过知识产权的开发和运用,具有创造财富和就业潜力的行业。其产业范畴包括:广告、建筑、艺术和文物交易、工艺品、设计、时装设计、电影、互动休闲软件、音乐、表演艺术、出版、软件、电视广播等行业。

弗罗里达认为,在美国,社会分化成四个主要的职业群体:农业阶层、工业阶层、服务业阶层和创意阶层。创意设计人群定义:

1.在广告、建筑、艺术和文物交易、工艺品、设计、时装设计、电影、互动休闲软件、音乐、表演艺术、出版、软件、电视广播等创意行业从事创意和设计的专业人士。2.在专业设计制作公司从事创意和设计的专业人士。3.在传统行业相关部门从事创意和设计的专业人士。

(二)文化创意产业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文化创意产业在全球迅速崛起,在全球化产业结构的趋势带动下,国际创意产业的发展出现了重要的趋势,即追求规模效益、优化资源、互动渗透和空间聚集。人类经济结构从农业到工业时代,再从工业时代到后工业时代,人类对精神的需求一直提高的产业结构变迁创新产值与营收,将创意概念转化为创新的价值,不只是可以让人印象深刻,同时也能够在市场竞争中占得一席之地。创意产业的精髓是人的创造力,探讨为何全球各大企业不惜以重金网络人才,意图一手打造创新带动营收的目标,不言可喻。

文化创意产业是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也是在文化建设中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必然结果。科技的发展,技术的进步改变了人类对工作、休闲的态度,新媒体的不断涌现,特别是网络的发展,创造文化传播的新的飞跃,带动了文化的消费市场的活力,进而转变产业结构与当代社会的消费内涵,文化创意产业对经济及国家的发展有了重要意义。

二、文化创意产业的商业性分析

“创意产业”特别强调开发人的创造力和技能潜能以创造财富的能力,它是一种“在全球化的消费社会的背景中发展起来的,推崇创新、个人创造力、强调文化艺术对经济的支持与推动的新兴的理念、思潮和经济实践”。

关于文化创意产业在经济方面的作用,可以从四个层面来讲。一是对国民生产总值的影响;二是对其它产业的影响,即每投入一块钱在文化产业里,它可能在其它产业领域获得的收益;三是文化的投入可以增进其它产业的竞争力;四是文化的投入可以改变人们生活的品质,改良文化形象。济南文化创意产业园――艺术工厂的成立,将使投资方在房产、艺术品流通、艺术活动策划、艺术家经纪等方面产生巨大收益。

三、济南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优势

济南从2006年开始,努力推动文化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着力构筑十个平台,并提出建立“创新型城市”的目标,其中包括:

1.开通济南文化产业网,构筑信息平台。充分借助济南文化产业网这一平台,全面展示济南的文化产业资源、文化产业发展环境、文化产业项目、文化产业活动;及时提供国内外最新的文化产业资讯、各地文化产业成果、专家学者文化产业理论;有效畅通文化产业的信息交流,引导社会各界力量参与文化产业发展。

2.建立文化产业项目库,构筑推介和投融资平台。通过定期征集论证、对外公布、招商推介等形式,吸引资本、技术、人才、信息、管理等要素的积极参与,拓展文化产业投融资渠道,初步建立起门类齐全、结构合理、技术先进、机制灵活、优势明显的文化产业体系,将文化资源优势有效地转化为文化产业优势,使文化产业尽快成为济南市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支柱产业,推动文化济南建设。

3.建立经营管理人才体系,构筑智力平台。在人才培养上,一是从业内进行选拔,借助驻济高校资源进行人才培养,着力培养文化领域的领军人物和专业人才、掌握现代传媒技术的专门人才、懂经营善管理的复合型人才。二是吸引一批国内外的文化高端人才来济南发展和创业,对能带动整个行业发展的文化产业高级人才,实行特殊政策给予引进。三是协调有关部门建立“文化产业人才信息库”,定期召开文化产业人才供需洽谈会,开通文化产业人才绿色通道,运用市场机制合理配置文化产业人才资源。

4.整合文化社会资源,构筑物质平台。筹备建立济南文化产业协会,切实发挥行业协会在文化产业行业与政府管理部门之间的沟通联系作用,通过行业自律、行业研究、行业交流与合作,促进文化产业健康有序地发展。制定出台鼓励投资的促进政策,让大量的社会财富源源不断地流向文化产业,真正实现融资渠道社会化,投资主体多元化,投资方式多样化,运作方式市场化。

四、济南文化创意产业园――艺术工厂的定位

这里的艺术机构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不需要注册、不带有经营性质的艺术家工作室,它们纯粹是艺术家的个人创作场所;另一类则是需要注册、从事经营的公司,包括画廊和艺术公司。

1.绘画艺术的工作室包括油画、水墨等多种绘画艺术,强调油画、新材料绘画等现代艺术在所有的工作室中所占比例。2.平面、建筑、服装、摄影等艺术设计工作室。3.画廊4.从事与艺术有关业务的商业公司,如美术用品公司、艺术书店、包装设计公司、文化传媒公司、图文设计公司等。

五、筹划济南文化创意产业园――艺术工厂的工作程序

1.选址。2.在经营许可、场地、管理等方面,申请政府的政策支持。3.确定投资方与合作方,建立股份制合作方案。4.对场地进行整体规划与设计并开始初步的市场推广。5.加大广告宣传力度,对产业园区进行整体的形象包装与推广。6.招商。7.加强创意产业园区的管理,实行现代企业管理模式。8.通过各种艺术活动、演艺活动等形式提高其知名度,逐步形成园区品牌。

六、济南文化创意产业园――艺术工厂的困难预想与前景分析

2005年有关专家在肯定上海创意产业发展成功经验的同时,也分析了上海创意产业发展所存在的问题,主要归纳了六个方面,相关内容对我们发展济南文化创意产业园也未尝不是一些启示:

一是对创意产业的认识比较模糊,内涵界定不是很清楚,研究如何界定创意产业的门类,然后建立它的统计数据是一项重要的工作。二是创意产业单独的发展很快,但是向传统产业的渗透不足,自身的产业链还没有能够有效的整合和延伸,因此还不能充分实现它的价值。三是从行业管理来看,当时上海的创意产业分散在三个不同的主管部门,一个是经委,一个是信息委,另一个是宣传部,协调不是很好,不利于资源的整合和有效的利用。四是园区的管理,虽然上海有很多创意产业园区,但是园区管理有一些刚刚搞起来的,还只停留在做房地产和物业管理上,重形态而轻视业态,不仅缺乏明确的定位和规划,而且内部的协调和交流也还不够充分。还不善于策划和举办各种展示、推广、交流、交易等活动。五是从发展的环境来看,还没有建立起比较完善的公共服务平台,创意产业主要是中小企业居多,虽然他们有潜力,一定的技术基础,但是都很小,需要社会加以关注,需要激励,需要扶持。

济南文化创意产业园――艺术工厂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作为泉城首家艺术创意产业基地,投资方应建立现代企业管理模式,对园区规划、行业发展、业户管理等方面实行科学化、规范化发展,将其建立其像北京798艺术工厂、上海莫干山路50号艺术仓库一样的艺术创意产业基地,并逐步发展为集艺术、商品、旅游为一体的园区品牌。

参考资料:

[1]《文化创意产业前沿》.吕学武,范周主编.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出版.

[2]文化创意产业译丛-文化产业.大卫・赫斯蒙德夫.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