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音乐课教学方法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传统的音乐教学表现在教学过程中是围绕“以教师为中心”“以教科书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的三中心模式,强调教师的主导地位,学生的消极被动地位。
音乐教学,要让学生能成为记忆力强、反应灵敏、想象力丰富、判断力迅速而准确,有一定创造性思维能力的聪明人;要创建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和艺术氛围,使学生在精神上能得到美的滋润,使身心感到特别轻松愉快;同时给学生以基础的音乐知识,达到一定的自学钻研能力、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并能初步体会到一些音乐艺术美的奥秘,如怎样感知到音乐形式的美、乐曲中气质的美、节奏的美、旋律的美、多声部的美,以及对音乐形象的探索、内涵感情的体会、哲理的悟得等等
趣味性音乐教学方法,应注重培养小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爱好,采取小学生喜欢的方式进行教学,使小学生在乐中学、学中乐,从而提高小学生主动学习音乐的积极性。小学音乐趣味性教学有一下几个特点:
1.音乐性。小学生音乐趣味性教学必须通过充满情趣的音乐想象和丰富多彩的旋律、节奏、音色等,在感情上打动小学生,动以情,感以情,晓以理,使学生全身心投入到音乐活动中去。
2.游戏性。孩子爱玩的天性决定了他们愿意参与教师为他们精心设计的游戏,在趣味性教学中通过各种游戏活动,激发学生的音乐兴趣,使小学生的思维更活跃,提高他们“动”的欲望,并通过反复游戏使小学生熟练技巧,提高音乐素质。
3.形象性。小学生思维具体形象,如能以“形”诱人,则可能达到一种语言难以描述的意境。小学音乐趣味性教学针对儿童身心特点,采用歌舞、表演、故事、游戏、图画等相结合的综合手段,把抽象模糊的东西转为直观形象的东西,使小学生更容易接受。
4.创造性。小学生趣味性教学强调在教学中的每一个环节让学生有创造的时间和机会,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各种音乐实践活动,主动去创造美的动作、美的声音、美的世界。让学生在玩中动口表达、动手操作,从而使他们的创造力得到较好的培养。
为了达到让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任务,小学音乐教育的教学方法就应该有所适应。而应以科学的教学方法用于不同的教育对象,包括幼儿园孩子、小学生孩子、中学生孩子等。既要遵照循序渐进的规律性、随机应变的灵活性、又要随时注意考虑到怎样才能使学生接受的更多些,精神上更愉快,下面,我从课堂教学积累经验,谈谈小学音乐趣味性教学的一些浅薄见解。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音乐的兴趣。
让学生欣赏好的音乐,让其获得情感体验,不失为一种有效地方法。“热爱是最好的老师”,一旦学生喜欢上欣赏音乐,从“欣赏”到“想学”是自然之事。音乐欣赏是心理反应的过程,从喜欢听音乐,到用心用情去聆听音乐,再到理解、评价、分析,使学生的欣赏层次逐步提高。对于小学生而言,让其“欣赏音乐”,就是让他感觉到悦耳、好听。在教学欣赏中国古曲《春江花月夜》,这首作品听过的同学不多,但学生听完之后,都感觉很好。其实,对他们而言,可能是很好玩,但是这一点就足够了。
二、多用联想的方法。
将音乐与人的故事、绘画、文学、历史、地理等跨学科的知识串联起来,一方面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是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在音乐教学中,要经常引领学生了解、掌握一些人物事迹和历史典故等,以其从少年时就塑造他们完美的人格。比如,给学生讲《二泉映月》作曲家华彦钧(瞎子阿炳)勤奋好学的故事;讲贝多芬在逆境中如何抗争的故事……在讲述乐理上的“重音”时,画一幅音符躺在磅秤上的漫画,等等。
三、运用“模拟法”解决一些容易混淆的问题。
比如,学生对掌握不同的节奏性,往往会出现困难和混淆,如果死记硬背,会给学生带来许多困难。这种情况下,教师可根据生活中的不同音响的特点“模拟”一些“节奏歌谣,让学生反复练唱,分析对比。
四、运用形象的比喻,加深概念。
比如,把顿音号比喻成啄食的鸡嘴:顿音号,像鸡嘴,应该唱的短又脆;重音号比喻成箭头:时间唱足音饱满,等等。通过上述的方法,既交代了这些音乐符号的作用,又增强了学生的注意力,加深对知识概念的理解和记忆。
五、运用多媒体,让音乐教学“亮”起来。
【关键词】初中音乐;课堂教学;方法多样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071(2012)01-0319-02
近些年来,国外的一些音乐教学方法陆续被介绍到国内来。这些外国音乐教学法各有所长,但这些音乐教学法毕竟是各国音乐教育家根据各自国内实际情况创造出来的,我们的音乐教育改革不能照搬照抄,只能在其启发下依据我国中小学音乐教育的实际情况,努力探讨中国式的教学方法,这是一个大课题。本文只就自己教学中感受较深的几个侧面粗略谈一谈浅显的看法。
注意采用灵活多样、生动活泼、通俗易懂的方法进行教学。首先要重视音乐课的组织教学。组织教学应成为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引起学生学习兴趣的一种手段。使其精力集中,以便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所以,不要把组织教学只当作教学开始部分的“检查课前准备”、“师生问好”和无目的的起坐,而要有效地贯穿在整个教学环节中。特别在每次出现新知识、变换新内容之前,都要千方百计地设法引起学生的注意,才能迅速、顺利地突破难点,从而使整个课堂教学呈现出生动活泼的局面。
其次,组织教学的方式方法,应注意各阶段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应多采用启发、思考、发现等方法进行疏导。另外,教师在组织教学中应结合自身各方面条件,扬长避短,使自己始终保持一定的权威性、示范性,减少失误。
学生对掌握不同的节奏型,往往会出现困难和混淆。如果死记硬背,为学生带来许多困难。教师可根据生活中的不同音响特点编写一些“节奏歌谣”或归类比较,让学生反复练唱或分析对比。例如:在欣赏《会打切分音的闹钟》就让学生模仿钟的响声,在欣赏的同时也学习了切分音这不但对视唱有所帮助,对以后的听音记谱也有促进作用,同时,增加了对音乐形象的理解。
教师的有意提问,能把学生带入思考、追求、探索的意境中去。例如:欣赏《牧歌》提问:前面的引子部分给你的是个什么样的意境?学生情绪很高课堂也活跃起来。
在曲调和节奏练习中,采用由浅入深的变化和对比,诱导和鼓励学生去不断克服困难。如:通过练习节奏2/4 xx xx|xx xx|,然后换成2/4 ox xx|ox xx|再换成2/4 x x x|x x|抓住学生要强、好奇的心理,使他们觉得“既不能轻而易得,又不是高不可攀”地引导学生逐步克服困难去完成新的任务。
运用形象比喻和有趣味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讲解、传授新知识。这不但能唤起学生的注意力,也会加深学生的记忆。如:把附点音符中的附点,比做某某音符带了个“小弟弟”,“小弟弟”乘车要买半票(当然前面的大哥哥音符要买整票)。这样,把附点的时值总是等于前面音符时值的二分之一(一半),而与半票是整票价格的一半有机地联系起来。这就较好地克服了学生把附点的时值固定当做半拍的错误概念了。把顿音号比喻成指啄食的鸡嘴:顿音号、象鸡嘴,应该唱得短又脆;把重音号比喻成箭头:重音号,象箭头,时间唱足音饱满;把延长号比喻成眼睛上面加眉毛;把连音号比喻成相同音上搭座桥;把渐强号比喻成喇叭,左边小来右边大;把渐弱号比喻成宝剑,右边小来左边大;把休止符°比作“某某同学没赶上车”,要给他留座位(即空出与音符相应的时值)。也可以将一些音乐符号组成“鸟”,让学生辨认。通过上述方法,既交待了这些音乐符号的作用、又引起了学生的注意力,加深对知识概念的理解。
唱歌课要让学生不觉得识谱的枯燥。先让学生完整的听,感觉歌曲的美,引起他们的兴趣,在把歌曲中的难点拿出来先唱,当做试唱谱唱、练声曲或者节奏练习等等来做。然后再让学生自己完整的识谱,这样他们就不觉得枯燥,不认为识谱难了。
和声音程可以由低到高分解用上述方法练唱。如低音声部记住,高音声部记住,放轻声音,保持住音高,再注意倾听和声效果,以求谐和。
【关键词】 音乐教学 兴趣爱好
《音乐课程标准》提出,音乐教学要以审美为核心,爱好为动力 ;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强调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突出音乐特点,重视学科综合;弘扬民族音乐,理解多元文化。并且,音乐这门学科具有其它学科(艺术类除外)所不具备的审美功能,是最能培养人陶冶学生情感的一门学科,在培养学生心理素质、审美素质、道德素质等方面都有着特殊的影响和不可替代的作用。那么,如何上好中学音乐课,我采用了以下一些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1.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教师在教学中有没有激情,会不会创设教学情境,能不能带领学生步入音乐描绘的境界,是上好一堂课的关键。教师在认真备课的过程中深深被音乐所感动,在课堂上才能通过抑扬顿挫,生动形象的语言以及丰富多彩的面部表情,形态恰到好处地创设教学情境,将情绪传染给学生,使学生如临其境。讨论活动也是增加师生之间双向信息交流的一种活动模式。实践证明,以上做法对于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音乐作品有着积极的意义。每个学生在听过一首音乐作品后所感受的音乐形象都是不尽相同的。在他们聆听音乐之后,教师引导他们分析作品,相互之间进行交流和讨论,不仅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同时也是一次重要的提高机会。我们知道《运动员进行曲》表现的是体育比赛的热烈场面,而有些学生则会发表不同的意见,有的感觉像是雄赳赳的军官形象,有的则说是在庆祝盛大的节日等等,他们说的不无道理。因此,要积极的肯定这些同学的不同见解,不要扼杀学生的丰富想象力。由于教师的正确引导,适时点拨,学生对于音乐的理解也就越发深刻。
2.创设意境,把学生引入到音乐殿堂
培养兴趣,是音乐教学的关键。俗话说:《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课前一分钟的组织教学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用轻松,活泼的节奏作为纽带,能把学生不知不觉中带入音乐殿堂,并且为学生营造一个生动和谐,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例如:师生问好。
3. 创设不同的背景导入新课
新课导入是音乐课中必不可少的教学手段之一。教师要采用讲故事、图画构思、情景设置、视频、提问、配乐诗朗诵等多种形式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让学生喜欢歌曲并主动的去学习歌曲。譬如:在学唱歌曲《走进》时,我提前搜集了关于文化的资料,视频等并简单的给同学们讲述一些使他们对有了一定了解的情况下才教唱歌曲。学会了歌曲后我又配了舞蹈动作让同学们对藏族舞也有了初步了解的同时也能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4.理论知识与游戏相结合
过去的音乐教学注重技能训练和提高识谱能力。课堂上,老师要用去很长时间解决识谱问题,在师生都筋疲力尽后才接触到音乐作品。这种教法不但没有使学生体验到音乐作品的艺术表现力,反而让学生感到音乐枯燥无味,最终造成学生不喜欢音乐课。尤其在教五线谱时,老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就让学生在五线谱上标出唱名,结果使得学生到初中毕业也不识五线谱和音符、休止符等。因此为了让学生喜欢音乐课,在学唱歌曲的同时也能学习到音乐的基本知识,我采用了音乐理论知识与游戏相结合。例如:在讲音符、休止符的时候,教学可以先制作写有不同音符和休止符的小卡片分发到教室的各个角落,用“学生问,老师答”的方式把音符和休止符介绍给学生,然后再“找朋友”的游戏形式让同学们加深对音符和休止符的认识。
5.让流行音乐进入课堂
现在的学生对流行歌曲非常感兴趣,如果在课堂上穿插一些流行音乐或歌曲,一定能够提高课堂效率,增进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交流。其实学生现在喜欢的很多歌曲也是不错的音乐作品,只要我们作以正确的引导,应该有很好的效果。对于流行歌曲引入课堂,可以促进音乐教师的再学习,并可以和学生更容易沟通,走得更近,也可以更好的调节中学音乐课堂中流行音乐的氛围。所以,教师应注意选择适宜学生身心健康的内容,如周华健的《朋友》、孙楠的《红旗飘飘》等歌曲,正确引导学生明辨是非并陶冶他们的情操。
6.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提高教学效果
中学音乐教学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但是没有一种是普遍适用的,这就是常说的“教学有法、教无定法”。不同的教学方法所适用的情况和取得的效果是不同的,为了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就必须以现代的教学理念为指导、从实际情况出发,根据各种教学方法的特征,选择一种或几种教学方法,综合加以运用。就像厨师要烹制一道道美味可口的佳肴,会用到蒸、炒、煮、炸等不同的方法,还会加上不同的调料一样,要想让一堂课既有知识性,又有趣味性,既能让学生掌握知识与技能,又能提高能力,教师在教学方法上的选择和灵活运用很关键。
通过多媒体辅助教学,教师用生动、形象、富有表情的讲解和范唱来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欣赏、演唱、讨论和创作。多媒体辅助教学,充分调动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使学生更直观、更形象地感受、体验音乐的情感,从而达到“学中乐、乐中学”的教学目的。
7.针对其年龄特点选择适应的歌曲是上好中学音乐课的关键
初中阶段是从11、12岁至14、15岁,属少年期或学龄中期。这一时期,学生的心理发展有具体的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度,他们已不满足于小学阶段的活泼、快乐、描写小动物和描写人生活的音乐,他们对世界已经有了自己的思考,开始逐渐将兴趣转向能满足其多方面感情需要的音乐作品。因此,不能单一的教教材上的内容而是从课外书、电视或网络上找一些适合他们年龄段唱的歌曲或欣赏的曲子,来提高他们学习音乐的兴趣和养成欣赏音乐的好习惯。
8.要开展丰富多样的音乐课外活动
开展音乐课外活动,是对青少年学生进行美育教育的重要手段,也是对青少年学生进行音乐技巧训练的好机会。 要使音乐课外活动能更好地开展下去,就要组织好多种形式的课外兴趣小组,安排丰富多彩的活动内容,做到有目的、有计划、有准备地开展活动。
8.1 在教唱完一首歌曲后利用课堂上的十到十五分钟时间把学生分成两到三组进行唱歌比赛或以游戏的方式来巩固本节课所学内容。
8.2 坚持经常化,开展经常性的课外活动
开展经常性的活动,主要是在课间休息和课外活动时间进行。在课间休息时,可利用学校的有线广播,多播放些歌曲和乐曲,开展“每周一歌”活动。在课外活动时间,可开展“合唱团”、“独唱”、“舞蹈队”等兴趣小组的活动,也可组织音乐游戏、音乐欣赏、音乐知识讲座、作者与音乐作品介绍等活动。通过多种形式的音乐课外活动,激发学生学好音乐的兴趣,提高学生的音乐水平。
8.3 结合节假日开展课外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