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休闲农业产业前景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Abstract: This paper analyzes composi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of leisure agriculture industry chain of cross-strait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industry chain, makes a vertical decomposition, and proposes to reconstruc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odular division. Based on the integration of industrial chain, explores ways of cooperation of leisure agriculture industry chain of cross-strait, proposes to expand leisure agriculture industry chain, accelerate industrial agglomeration and realize high-level cooperation and innovation of new leisure industry of cross-strait from ecological protection, protection of folk culture, the cultural and creative industries, bed and breakfast and other industry cooperation perspectives.
关键词: 休闲农业;产业链整合;两岸合作
Key words: leisure agriculture;industrial chain integration;cross-strait cooperation
中图分类号:F06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01-0159-03
0 引言
近年来,中国大陆和台湾地区经济形态的转变,带来民众休闲意识增强,城市居民的休闲生活形态转向城郊、乡村,寻求新的休闲项目,因此未来休闲农业有极大的成长空间。
目前,两岸在休闲农业领域进行了较为广泛的合作,但两岸休闲农业已面临许多大同小异的发展困境,本文基于产业链研究的视角,从产业链整合、战略联盟和产业集群发展的角度对两岸休闲农业合作进行探讨,为新一轮的两岸高水平的农业合作创新提供一些可供选择的思路,为两岸休闲农业产业合作的可持续发展模式进行一定的探索。
1 休闲农业的内涵
休闲农业是以农业生产为主,以农民利益为依据,以保护自然生态环境为条件,以满足消费者需求为导向的农业新型经营形态。从近十年发展来看,休闲农业已经成为旅游业与农业之间的交叉型新兴产业,体现着一种新型的农业经营形态,是第一产业向第三产业的延伸和渗透。
目前对休闲农业的研究和对乡村旅游的研究都较为广泛,休闲农业的研究侧重于将休闲农业视为一种新兴农业经营方式,而乡村旅游的研究则侧重于从旅游规划角度,将根植于农业与农村的休闲旅游视为旅游服务产品之一。两者的研究有较大的交叉性,但又有一定的独立性。本文研究基于产业合作的理论将两者的融合视为一项新兴产业,其内涵仍包含于休闲农业中,即本文所研究的休闲农业产业不仅包含休闲农业经营与休闲农业园区的层面,其第三个层面,也是更大的一个层面是包含乡村旅游的旅游产业。
2 休闲农业产业链
2.1 产业链的构成 产业链是各产业依据前、后向的关联关系组成的一种网络结构,是以分工协作为基础、以产业联系为纽带、以企业为主体的企业组织系统。产业链的实质就是产业关联,而产业关联的实质则是产业相互之间供给与需求的关系,具有一定的时空顺序。
产业链的每个环节都对其上游环节提出需求,而又对其下游环节进行供给,与横向产业环节进行互补,从而,不仅出现了相向的以某一产业链为主的供给与需求传递,而且构成了多产业链间的需求与供给的相互传递。
2.2 休闲农业产业链的结构 休闲农业产业是多产业交叉融合的产物,通过利用自然资源和农业资源,经过休闲产品生产,休闲服务的提供,使消费者获得体验消费,产生附加价值。休闲农业产业链主要是由基本产业链,辅助产业链,与其他的子产业链共同构成的产业多维网络。
普通农业产业的基本产业链的构成为:种植业、养殖业农产品初加工农产品深加工产品销售。而这一产业链在休闲农业产业中仅仅是作为辅助产业链而存在。
休闲农业的基本产业链构成为:种植业、养殖业农艺景观主题活动农事参与体验、休闲健身度假、乡村文化体验等等,我们可以把它按次序分为四大环节(P1-P2-P3-P4),如图1所示,而这一产业链随着资源不同,经营对象不同,提供的产品与服务可以各种各样,最终使消费者可以获得不同的农业生产体验、农村生活体验和自然生态体验。
2.3 休闲农业产业链的特点 第一、顾客参与程度高。休闲农业的产业链上企业服务的提供都需要顾客的全程参与才能顺利实施。如图1所示,首先当地的自然资源与农业资源需要顾客在欣赏中获得愉悦,而在种植业、养殖业环节,需要顾客参与农事体验,欣赏农艺景观;休闲农场提供的休闲健身活动,以及乡村文化体验,均为高程度的顾客参与。顾客参与包括顾客智力上、体力上和情感上的努力与投入,是顾客与休闲农业项目的互动,最终目的是圆满完成休闲者的休闲体验。因此,企业需要了解顾客的多种真实需求,按照顾客的需求去组织产业链上每一个环节的服务,从而实现顾客价值最大化,不断提升产业链条的附加价值。
第二、产业关联性强。休闲农业产业链可以分为三种类型:纵向的供应链、横向的协作链以及混合链。无论是纵向关联还是横向关联,该产业各环节的相互依赖性较强。尤其是横向协作关联,日益成为产业链的主体。如台湾南投县的清境休闲农场,在住宿环节,共有99家大小不一的民宿企业,提供了各种层次的住宿餐饮服务,形成了相互依赖的战略联盟。其中不少英式、法式以及各种北欧风格的旅馆,不光是建筑风格、室内起居、餐饮为欧式,提供的各种服务均为欧式,满足了一大批酷爱欧洲乡村风格的消费者需求,该休闲农场也成为了台湾休闲农业的一大品牌。
因此,休闲农业产业各环节更多的是一种横向协作关系,休闲农业企业已经不能仅仅关注单个企业价值的实现,还必须关注整个行业价值系统的整体效率,才有可能提供最大的顾客价值,形成有竞争力的品牌。
第三、产业链的网络化特征明显。随着休闲经济和旅游业的发展,相关企业经营环境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顾客、竞争和变革一同构成了影响休闲农业生存和发展的三个最主要因素。近年来海峡两岸学者对休闲农业的研究表明,休闲农业的发展趋势是集多类休闲农业园区连接在一起,并结合休闲农场、民宿、乡村餐饮、古迹、文化产品及自然景观等多项休闲资源而形成多元化产业发展模式。因此,休闲农业产业链应该进一步纵向延伸和横向拓展,形成网络化关联。只有进行多产业的参与,延伸可拓展产业链条,增加每一个产业链环节的企业种类,提升各个环节的服务能力与质量保障,才能形成休闲农业的核心竞争优势。
3 休闲农业产业链的整合
3.1 休闲农业产业链的纵向分解 目前两岸多数休闲农业还停留在一条龙的一体化经济模式。这种模式需要的资金巨大,拥有的管理与技术不能应对每一个经营环节, 这导致许多休闲农场和休闲农业园区项目粗放经营,属于简单化低层次消费,如果园采摘类,无法持续为顾客提供各种新体验,导致一个休闲农业项目经营2-3年就很难再维持下去了。
因此休闲产品与服务的多样性与差异性决定了休闲农业产业链需要进行纵向分解,以各环节的专业化发展替代单一企业一条龙式的经营模式,才能让目前众多休闲农业企业走出困境。这意味着原先一体化的产业链应该被更精细化的产业链替代,形成更加专业化的生产单元。当专注某个生产环节的企业越来越多时,本身的集合就可能形成一个新的产业。目前休闲农业领域,已经出现了大量环节的纵向分解,如对乡土美食餐饮产业的开发,单以健康养生为主线的餐饮就能发展出花卉餐饮、水果餐饮、药膳餐饮,田园餐厅,采摘烧烤DIY等多种具附加价值的环节。当共同参与同一环节的企业达到一定数量,便能形成稳定的产业联盟,我们可以视之为一个产业模块。
3.2 从模块化分工的角度重构产业链 根据最新的产业创新战略理论,在模块化分工条件下,原有产业链不断分解和重新整合,形成纵横交错的网络状产业链。产业链变化的背后,实质上是产业分工的变化,从一体化分工到专业化分工再到模块化分工的。
模块化分工包括三个方面:首先是各业务的模块化,实现能力规模和能力边界的扩大;其次是能力要素的模块化分工,如研发、设计、制造、销售等要素的模块化;第三是组织结构的模块化,指在深度分工基础上进行组织间的松散耦合。通过业务和能力要素对纵向一体化的休闲农业企业实现模块化分解,实现深度分工,组织结构也体现出模块化,大大增加灵活性、创新性。当合作企业发现能够找到共同使用彼此资源和能力的方式,从而创造出新的核心竞争力时,通过该价值接口,实现企业间的耦合,形成一个外开的网络状产业链,使相关企业的价值生成以及知识创造与共享分布在整个网络上,通过不同价值模块之间的协作、创新和竞争,实现有效率的资源配置。
如图2所示,休闲农业基本生产链环节由P1-P2-P3-P4构成。在P2、P3上,子产业的不断扩展吸引越来越多的企业加入,形成一组企业群。接着,随着业务和能力要素的深化分工,原来的企业群逐步发展为一个个独立的模块,形成模块化组织。产业A与产业B在从拥有单个企业到企业群再到多个模块的发展过程中,产业链在形态上发生了从纵向分解到模块化重构的演进。
休闲农业经过新型产业链整合之后,将吸引众多关联性、服务性企业或组织,如房地产业、金融业、餐饮零售业、物流业、交通运输业等等,同时在这个开放的网络状产业链上,还会继续耦合深层关联行业如文化创意产业、生物工程产业、环保产业、养生美容产业,甚至会展产业,形成产业集聚效应,赋予休闲农业源源不断的生命力和创新能力。
4 基于产业链整合的两岸休闲农业合作途径
4.1 两岸休闲农业的互补性 目前台湾休闲农业产业处于较高的发展阶段,在全台湾遍地开花,处于饱和状态。随着台湾工业化进程中土地与劳动力资源要素稀缺性的提高,台湾休闲农业增长面临高成本的挑战。台湾的农业资金、技术、管理等现代农业生产要素开始向岛外移动,以寻求新的发展空间。
大陆的休闲农业发展较晚,目前尚处于起步阶段。资金和技术等现代农业生产要素的缺乏是限制大陆休闲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但相对于台湾而言,大陆具有更多的资源要素,清新自然的生态环境、历史悠久的人文景观、极其丰富的民风民俗,构成了休闲农业产业发展源源不断的资源储备。但大陆休闲农业目前亟需注入新的经营理念,实现管理创新和产业链的整合,便构成了两岸合作基础,为台湾企业投资大陆休闲农业提供了广阔的参与空间。
4.2 合作途径 基于比较优势的视角,实现两岸资源全面的优化配置,可以着重在以下产业领域进行深度合作。
4.2.1 生态保护、环境保护产业 台湾非常注重生态保护与环境保护,已成为各休闲农业产业的基础性环节,并通过各种休闲活动来强化提升其无形价值。如台湾有许多以赏萤火虫或观青蛙、蜻蜓、蜜蜂为主题的休闲农场,将休闲与娱乐、教育融为一体,让顾客参与各种生态保护与环境保护的活动,提升了产业价值。而大陆尚缺乏通过挖掘以动植物保护和环境保护为主题的休闲农场,寓教于乐,来丰富休闲项目和提高产业价值,两岸在这一领域可进行较多的合作。
4.2.2 民俗文化保护与文化创意产业 近年来大陆逐渐认识到文化创意对传统产业的巨大增值效应。文化资源如果能进行合理的利用与转化,通过“创意”的推动,可以创造新的产品和新的市场需求,冲破传统资源的约束,从而突破休闲产业发展瓶颈。大陆的民俗文化资源非常丰富,但在休闲农业的产业链中属薄弱环节,缺乏深层次的挖掘,目前面临进一步利用与转化的瓶颈,而文化创意产业刚刚兴起,尚未完全与民俗文化资源相整合,导致休闲农业项目对当地非常宝贵的民俗文化资源缺乏利用,亟需文化创意产业的引入。而台湾的文化创意产业是发展较为成功的产业,对如何将文化资源与文化创意产业相结合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该领域合作空间大。如借鉴台湾成熟经验,在农业休闲消费环节中通过文化创意产生消费者与农村互动参与的民俗歌舞体验,民俗生活体验,当地民间手工作坊、民间美术参与体验,特色民俗纪念品开发等可以增加一系列消费增值的环节,扩展休闲农业产业链。
4.2.3 食品养生、医药保健与美容产业 当前这三者的社会需求极大,大多数的休闲农业观光顾客都有获取更加天然健康的乡村食品的渴望,加之养生热潮的出现提出了对天然绿色保健品、有养生保健疗效的当地特产、有美容功能的当地中草药等产业的需求,将这些产业与传统休闲农业产业的结合将会创造出更多的产业附加价值,提升产业竞争力,如果能将台湾资金、技术与管理优势结合进来,发展前景广阔。
4.2.4 餐饮、民宿与会展业 在大陆的休闲农业普遍表现出餐饮与民宿产业链环节较为落后,缺乏特色。由于地处农村,餐饮服务的提供往往过于粗糙,缺乏层次性、精细化服务,缺乏对餐饮环境、餐厅风格、服务水平的提升,而城市来的顾客将餐饮作为一项重要的整体消费,其要求相当高,因而目前的餐饮环节远远不能满足顾客的需要。民宿的提供就更缺乏档次,导致大多数的顾客并不留宿在休闲农场。而台湾休闲农场的餐饮与民宿是一大品牌,特色鲜明,服务水平高,是整个产业链的核心环节之一,有巨大的价值增值效应,许多的顾客因喜爱休闲农场的美食和独特舒适的住宿而多次前往,因而该产业链环节也赋予了休闲农业源源不断的生命力,在台湾,不少会展与体育赛事等均加盟休闲农场,使产业链得到新的延伸。因此,大陆在这一环节需要尽快吸引台湾相关企业的引入,带动该产业的发展提升,形成有效竞争力。
参考文献:
[1]芮明杰.论产业链整合[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3.
[2]芮明杰,张琰.产业创新战略[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9.10.
[3]郭焕成,郑键雄.海峡两岸观光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4.1.
[4]刘贵富.产业链研究现状综合述评[J].工业技术经济,2006,(25):9.
浙江、福建、江西等东南诸省,山多地少,山地与丘陵占境内面积的70% 以上,是我国山地资源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东南山区山清水秀、气候温和、风景如画,发展高效生态农业、旅游观光农业,推行循环经济,发展农产品深加工工业的前景十分广阔,潜力亟待挖掘。但目前东南山区农业总体上还是处于小农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起步阶段,产业化程度低,市场化水平不高,发展现代农业的各种要素建设滞后于市场发展的需要。加快东南山区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客观上需要借鉴境外先进的农业经营理念、管理模式和现代化的营销手段,引进境外优良品种、先进技术,加快与现代农业相配套的公共要素建设,发展现代农业服务业,提高农业产业化、市场化和产品标准化水平。
位于东南一隅的台湾省,高山和丘陵面积占全部面积的2/3以上。台湾农业科技的创新和运用能力较强,农产品深加工发达,山地精致农业颇具特色,休闲农业方兴未艾,农产品营销体系运行高效,是发展山地现代农业的成功典型。然而,台湾农业人口老龄化,高昂的劳动力和生产要素成本以及渐趋狭窄的市场困扰着台湾农业产业的生存与发展。台湾农业产业具有开发大陆山地资源、承接大陆销售市场的内在需要。
闽浙赣三省与台湾在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山地特征等方面有颇多相似之处,两岸四省间的山地农业交流合作前景非常广阔。
当前,要针对东南诸省山区、平原及沿海区域发展的不平衡性,突出两岸山地农业合作,引导好两岸农业合作的方向,努力把两岸农业合作与开发东南山地资源、振兴东南诸省的山区经济有机结合起来。为此,台盟浙江省委会于2007年8月在浙江省景宁舍族自治县举办“两岸农业产业发展研讨会”。2007年12月台盟浙江省委会又邀请台湾全民种苗场、妙鹰有机实验农场等单位与景宁县农业局、农村合作社、浙江省农业科技专家等进行交流,考察景宁当地的生态环境,商讨两地合作项目,并就引进适种新品种、建立生菜种植基地,发展两岸农业供销体系等达成初步合作意向。通过考察和实地论证,台湾农业学者及农业专家、企业界人士普遍认为:景宁山地具有多样性气候条件和丰富的环境资源,台湾可以发挥品种研发改良优势、生产技术优势和管理营销优势,投资或合资开发山区现代生态农业,承接内地庞大的内销和外销市场。
两岸四省山地农业的互补性特征和浙江景宁县两岸山地农业合作的探索性实践,展示了两岸山地农业合作的广阔前景和巨大发展空间。为进一步推进两岸山地农业合作事业,促进东南诸省山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我认为需要抓紧做好几项工作:
一 要搭建由国务院和省级主要职能部门指导。市(县)政府牵头,多方参与的两岸山地农业合作地方性互动平台。国家和省级主要职能部门要鼓励和指导地方政府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和资源整合优势,在两地产学研各界初步互动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搭建两岸山地农业合作的地方性互动平台,为两地农业产学研各界交流信息、洽谈项目、技术开发,以及解决投资开发过程中遇到的各类具体问题,提供互动对接的平台和反映诉求、协调关系、解决问题的管道,努力形成两岸山地农业合作的长效运作机制。要在政策允许的前提下,在发展规划、项目审批、优惠待遇、扶贫资金的运用等方面积极扶持闽浙赣等省的两岸山地农业合作事业。
二 要将闽浙赣三省的部分县(市)确定为两岸山地农业合作的示范基地。按照山地资源保护性开发的要求,在闽浙赣各省分别选择农业资源集中、山地特征明显、适宜发展现代山地精致农业的部分县(市),作为两岸山地农业合作的示范基地。通过两岸山地农业合作的示范基地建设,推进所在区域山地传统农业的现代化转型和欠发达地区的发展。
浙江景宁舍族自治县地处浙南山区的洞宫山脉,地表千皱万裙,峰峦簇拥,境内温暖湿润,雨量充沛,海拔高度悬殊,气候呈垂直分布。多种不同生长要求的经济植物在景宁都能找到适合的生长条件和发展空间,特别是在海拔千米以上的山顶平地,特别适宜发展无污染、无公害的有机品牌农业。景宁怡人的自然风光和保存完好、全国唯一的舍乡风情,还适合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建设休闲观光牧场,实现农业产业的多元化发展。相关台湾农业企业普遍看好景宁的农业投资前景。
景宁县委、县政府承接台湾农业产业转移的意向明确,为开展两岸山地农业合作做了许多基础性工作。建议国务院有关部门将包括景宁县在内的类似地区确定为两岸山地农业合作的示范基地。在坚持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的前提下,集中资源办好两岸山地农业合作事业,努力为东南地区山地农业的现代化转型提供良好的示范作用。
如今,休闲农业的清风吹拂到美丽的塞上,又将使这里绽放怎样的奇葩?6月28日下午,由自治区农牧厅组织的宁夏休闲农业协会正式成立,记者在宁夏休闲农业协会成立大会现场采访了自治区农牧厅副厅长、宁夏休闲农业协会会长马明。
记者:请您介绍一下,目前我区休闲农业的发展现状。
马明:休闲农业是具有市场需求、蕴藏巨大潜力的朝阳产业,是一项利国利民、一举多效的新兴产业。发展休闲农业是国务院赋予农业部门新的职能,也是农业部门“十二五”时期的一项重要任务。
近年来,随着自治区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快速发展,我区休闲农业发展有了长足进步。各地根据自然特色、区位优势、文化底蕴、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水平,不断创新发展模式,丰富发展内涵,挖掘乡土文化,先后形成了农家乐、休闲农庄、观光采摘园和农业主题公园等形式多样、功能多元、特色各异的模式和类型。农业功能得到一定拓展,为建设现代农业、促进农民创业增收提供了新途径。
目前,全区休闲农业企业已有452家,规模以上休闲农业园区25家,全区休闲农业年接待人数超过452万人次,年营业收入超过7亿元,上缴税金764.4万元,实现利润9763万元,带动了10万多名农民受益。休闲农业的发展方式已从农民自我发展向各级政府规划引导方向转变,经营规模从零星分布、分散经营向集群分布、集约经营转变,功能定位从单一功能向休闲、教育、体验等多产业一体化经营转变,空间布局从城市郊区和景区周边向更多的适宜发展区域转变,经营主体已从农户经营为主向农民合作组织和社会资本共同投资经营发展转变。
此外,随着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发展方式逐步转变,品牌建设不断推进。各地在发展过程中,努力打造休闲农业知名品牌,开展示范县(区)、示范点创建活动。银川市西夏区被授予首批“国家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称呼,银川鸣翠湖国家湿地公园、西野农林牧有限公司万义生态园被授予“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实践表明,发展休闲农业能够使农业变成快乐的产业、农民变成富裕的群体、农村变成美丽的家园。
但从总体来看,各地对发展休闲农业思想认识不统一、重视不够、工作推进不力、行业管理和规划引导不到位、政策扶持滞后,服务体系也有待完善。从休闲农业内部看,还存在缺乏统一规划,布局简单雷同、基础设施不完善、投资结构不合理、企业管理水平不高、从业人员素质较低等问题。
记者:休闲农业对城乡文化交流,增加农民收入有哪些积极意义?
马明:发展休闲农业具有显著的政治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城市居民在农村休闲、旅游活动中,既能感受到乡村的民俗乡情、生活风貌,又了解到了农业生产知识,同时传播了现代城市文明,有利于农民更新观念、解放思想。而广大农民朋友在休闲、旅游服务实践中,学到了先进的经营手段和经营理念,提高了整体素质,认识到了生态环境是发展休闲、旅游农业经济的前提和基础,增强了环保意识和责任,同时增加了收入,提高了生活水平,有效地促进了城乡精神文明建设。
记者:您如何看待我区休闲农业的发展前景?
马明:“十二五”是旅游消费向休闲消费转型的关键时期。我区休闲旅游资源70%在农村,休闲农业发展面临着难得的历史机遇。随着居民收入的增长与社会保障的增强,居民的消费能力将得到极大地提高,居民消费潜能得到释放,并在相当程度上舒缓有关休闲的基础性制约。可以预见,由于改善民生成为“十二五”规划的亮点和重点,未来的5年将是我国旅游、体育、文娱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消费发展的一个重要战略机遇期。
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都高度重视农村地区的发展,财政新增投资主要用于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路、水、电、通讯等基础设施条件明显改善,为休闲农业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随着各级党委、政府对休闲农业发展越来越重视,各种政策资金的支持力度会越来越大,专家、学者对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发展越来越关注,各部门的联合和支持会越来越紧密。最重要的是,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和消费方式的转变为休闲农业发展提供了强劲动力。休闲消费正在成为其中的一大亮点,市场潜力巨大,前景看好。
记者:休闲农业协会的成立,将从哪些方面推进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是否会使农业产业结构形成新的格局?
马明:宁夏休闲农业协会成立后,我们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推进工作:
组织编制宁夏休闲农业发展规划。以黄河金岸发展为主线,以实施宁夏三大示范区农业生态经济战略规划为重点,依托黄河农耕文化、神秘西夏文化、浓郁的回乡风情、雄浑的大漠风光和传统特色的资源,形成黄河金岸、爱依河两岸、贺兰山沿线、环生态六盘集文化娱乐、旅游观光、休闲度假、餐饮购物等为一体的“休闲观光农业产业集群”;认真组织编制自治区、市、县休闲农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组织参加“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企业星级创建行动”和示范创建活动。以典型引路,全面拓展农业的观光休闲、生态保护、文化传承等功能。为自治区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树立一批可推广、可复制、可学习的典型,为消费者推荐一批高素质、高水平、高满意度的园区,创造出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品牌。
开展自治区休闲与乡村旅游精品线路推介活动。在“十二五”期间重点推出3~5条休闲农业精品旅游线路。将优秀的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园区和景点连成线,推荐给以周边市民为主的消费者和相关旅行社,扩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消费群体,促进会员单位提高服务质量和增加经济效益。
组织开展从业人员培训。在组织相关人员参加全国休闲农业培训的基础上,将休闲农业讲解员、乡村旅游导游员、农家乐接待服务人员等新职业纳入到职业技能培训体系,按项目补助标准给予技能培训经费补助。提高从业人员整体素质、服务技能和水平,开阔管理人员的视野和思路,提高经营管理水平。
休闲农业也称观光农业、旅游农业,是以农业资源、田园景观、农业生产、农耕文化、农业设施、农业科技、农业生态、农家生活和农村风情风貌为资源条件,为城市游客提供观光、休闲、体验、教育、娱乐等多种服务的农业经营活动。从农村产业层面来看,休闲农业是农业和旅游业相结合、第一产业(农业)和第三产业(旅游及服务业)相结合的新型产业,也是具有生产、生活、生态“三生”一体多功能的现代农业。
休闲农业是在城市化高度发展和人民经济收入较高的背景下发展起来的。休闲农业的意义是,有利于调整和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延长农业产业链,带动二、三产业的发展,提高农业的综合效益;有利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和就业,因为休闲农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不仅需要生产、管理人员,而且还需要从事住宿、餐饮、交通、商业等服务人员,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和增加农民收入创造了条件;休闲农业有利于城乡人员、信息、科技、观念的交流,不仅使城市人了解和体验农业,而且也使农民转变观念和提高素质,加强城乡互动,促进城乡协调发展;休闲农业有利于挖掘、保护和传承农业文化,保护农村资源和生态环境,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休闲农业的功能特征
1、观赏性
是指具有观光休闲功能的种植业、林业、牧业、渔业、副业和生态农业。观光农业的品种繁多,特别是那些千姿百态的农作物、林草和花木,对城市居民是奇趣无穷。这种观奇活动,使游人获得绿色植物形、色、味等多种美感。
2、休闲性
指依某些作物或养殖动物,构成多种具有观光、休闲和娱乐性产品,供人们欣赏和休闲。在不同类型观光农业区设计修建娱乐宫、游乐中心、表演场;在树林中设吊床、秋千;在海滨滩涂区踩文蛤、跳迪斯科舞;在水塘垂钓、抓鱼、套鸭子、;在草原区设跑马场,开展骑马、赛马等娱乐活动。
3、参与性
让游人参与农业生产活动,让其在农业生产实践中,学习农业生产技术,体验农业生产的乐趣,比如对其有趣的观光农业项目,让游人模仿和学习,如嫁接、割胶、挖薯、摘果、捕捞、挤奶、放牧、植稻、种菜等,还可以开展当一天农民的活动,游客可以直接参与农业生产的过程,从而了解农业生产,增长农业生产技术知识。
4、文化性
观光休闲农业主要是为那些不了解、不熟悉农业和农村的城市人服务的,因此观光农业的目标市场在城市,观光休闲农业经营者必须认识这种市场定位的特点,研究城市旅游客源市场及其对观光休闲农业功能的要求,有针对性地按季节特点开设观光休闲旅游项目。
三、休闲农业发展的态势
近年来,国家旅游局和农业部对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十分重视。我国休闲农业发展大致经过了三个阶段;一是1980-1990年是萌芽和兴起阶段,在少数改革开放较早和经济发展较快的地区首先发展观光采摘农业;二是1991-2000年是初步发展和成长阶段,在大城市郊区和经济发达的沿海地区开始发展观光农业和休闲农业;三是2001-至今是较快发展和规范经营阶段,观光农业、休闲农业、休闲农庄和乡村旅游均发展起来,而且制定评定标准,走向规范化经营。回顾我国观光休闲农业发展的过程,主要具有以下特点:
1、休闲农业已从初期自发发展,进入有组织的规范性发展;2、休闲农业从小到大,从少到多,逐步向规模化发展;3、休闲农业产品从最早的采摘、农家乐发展到现在的休闲农庄、生态农园、休验农园;4、休闲农业功能从单纯观光,扩展到观光、休闲、体验、健身等多功能;5经营理念从单纯的生产经营,扩展到休闲与体验,增加了文化和生态内涵。
四、休闲农业发展的主要类型
休闲农业发展受资源环境、区位交通、市场需要、农业基础、投资实力等多方面的影响,呈现出多元化、多层次、多类型的发展态势。
(一)按区位可分为4种类型:
1、城市郊区型。一般农业基础较好,生态环境好,农业特色突出,市场需求大,交通便利,发展休闲农业条件优越。
2、景区周边型。一般靠近旅游景区,农业产品丰富,农村环境好,农民经营意识强,有利于休闲农业发展。
3、风情村寨型。一般具有民族民俗风情,地域特色鲜明,农村土特产品丰富,可吸引游客体验民俗文化,参与农业生产活动。
4、基地带动型。农业种养基地,特色农产品基地,农业科技园区等,可以让游客采摘、品尝农产品,参与农业活动,购买农产品。
5、资源带动型。农业资源有森林、湖泊、草原、湿地等,可以发展森林休闲、渔业休闲、牧业休闲、生态休闲等休闲旅游业。
(二)、按产业可分为7种类型:
1、观光农园。利用花园、果园、茶园、药园和菜园等,为游客提供观光、采摘、拔菜、赏花、购物及参与生产等活动,享受田园乐趣。
2、休闲农园。利用农业优美环境、田园景观、农业生产、农耕文化、农家生活等,为游客提供欣赏田园风光、休闲度假,参与体验生态及文化等活动。
3、科技农园。以现代农业生产为主,发展设施农业、生态农业、水耕栽培、农技博物馆等项目,为游客提供观光、休闲、学习、体验等活动。
4、生态农园。以农业生态保护为目的兼具教育功能而发展的休闲农业经营形态,如生态农园、有机农园、绿色农园等,为游客提生态休闲、生态教育、生态餐饮等活动。
5、休闲渔园。利用水面资源发展水产养殖,为游客提供垂钓、观赏、餐饮等活动。
6、市民农园。农民将土地分成若干小块(一般以一分地为宜),将这些小块地出租给城里市民,根据市民要求,由农业园人员负责经营管理,节假日城里人去参与农业生产活动。
7、农业公园。利用农业环境和主导农业,营造农业景观,设立农业功能区,为游客提供观光、游览、休闲、娱乐等活动。
五、发展休闲农业效益、问题与措施
1、发展效益。发展休闲农业的效益,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促进了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建立了一、二、三产业相结合的新型农业产业体系;2、带动了运输、餐饮、旅馆、商业及相关服务业,有利于农民的转移和就业,增加了农民收入;3、促进了城市和乡村的联系和交流,推动了城乡互动和城乡一体化发展;4、促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了农民的居住环境;5、提高了农民的生态观念,促进了农村生态环境保护;6、有利挖掘、保护与传承农业文化;7、增强了农民的市场观念,提高了农村资源和农产品的价值;8、加深了城市人对“三农”的认识,开辟了城市支援农村的新途径。
2、问题与措施。几年来,我国休闲农业发展虽然取得明显成绩,但由于缺乏经验,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1、产品雷同,特色不明显;2、规划滞后,业态单一;3、基础设施不配套、不健全;4、经营管理粗放,服务水平不高;5、功能单一,文化内涵和生态内涵不强;4、法规不健全,管理不规范;7、农民缺乏资金,发展受到限制;8、宣传力度不够,市场客源不足。为此,建议采取积极措施,促进休闲农业健康、有序地发展。主要措施:1、提高认识,积极引导和扶持;2、做好规划,突出特色;3坚持以农业经营为主,防止城市化和商业化;4、加强规范化管理,提高服务水平;5、调整产品结构,树立品牌;6、加强营销,扩大市场客源;7、制定法规,完善行业标准。
六、休闲农业发展的机遇与前景
1、发展机遇
目前,我国发展休闲农业具有良好的时代背景和有利时机,这要以下几个方面来看。1、随着城市化发展,城市人口规模扩大,交通拥挤,空气污染,环境恶化,生活和工作压力增大,长期生活在城市的人们希望在假日里到郊区乡村观光旅游、休闲度假,以改变环境,放松自己,恢复精力和体力。2、广大农村发展现代农业,需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延伸农业产业链,发展二、三产业,扩大农民就业,增加农民收入。3、随着城市经济发展,城市居民经济收入增加,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物质生活水平达到较高程度以后,就会产生精神生活的追求,外出休闲旅游就是其中之一。另外,城市在岗人员有了双休日,又有私人汽车,这也为外出旅游提供了可能条件。4、广大农村一般远离繁华的城市,具有优良的农业自然环境,美好的田园风光,多样的农业生产活动,悠久的农耕文化,丰富的农家生活,这些都为发展休闲农业提供了有利条件。
2、前景广阔
关键词 农业产业化;投资环境优势;招商引资;作用;问题;建议;安徽宣城
中图分类号 F3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15-0330-02
现代农业的发展为整个农业生产和产业模式带来了巨大的变革,标准化、产业化、规模化、科技化成为现代农业的发展趋势。近年来,宣城市把建设现代农业作为主线,充分发挥其独特的区位优势、生态优势和资源优势,围绕主导产业,大力开展现代农业产业招商引资,加快了产业结构调整步伐,提升了农业产业化水平,为带动农业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起到积极的作用。
1 宣城市农业投资环境优势
1.1 区位交通优势
宣城市位于安徽省东南部,地处苏、浙、皖3个省交汇处,地理位置独特,是连接沿海与内陆的枢纽。以宣城市为中心的3 h经济圈是中国经济最具活力的泛长三角地区,是我国综合实力最强的区域之一。距合肥市、南京市、杭州市均在200 km以内,距上海市也仅260 km,公路铁路水路交通完善,物流畅达,农产品生产和深加工基地的产品可快捷地送到苏浙沪皖等地的各大城市。
1.2 农业产业优势
宣城市农业有着良好的产业基础,经科学规划和多年引导发展,农业产业化与农产品加工产业获得长足发展,已形成禽业、粮油、竹业三大农业经济板块和山核桃及森林食品、茶叶、丝麻、特种蔬菜、南漪湖水产品、皖南烟叶六大特色产业。2012年,全市农产品加工产值达436亿元,全市农业龙头企业达1 285家,其中龙头企业国家级6家、省级95家。拥有宁国、广德和宣州3个省级农业产业化示范区,拥有绩溪、宁国、广德3个省级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
1.3 农业资源要素优势
宣城市是安徽省和苏、浙、沪地区重要的粮油、畜禽、茶叶、森林食品、丝麻、蔬菜、水产生产基地。自古物产丰饶,南湖银鱼、水阳河蟹、水东蜜枣、广德毛竹板栗、宁国山核桃以及敬亭绿雪、涌溪火青等绿茶系列,皆属地方名产,全市现有具地域特色的农产品40个以上,注册名特优新农产品310个。“三品一标”认证企业160家,产品总数达264个。全市85%以上的农产品销往长三角地区,连续多年在上海市成功举办农产品展示展销活动,“生态宣城、绿色产品”美誉度不断提高。
1.4 生态环境优势
宣城市山清水秀,是皖南国际旅游示范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安徽省生态环境最优美的城市之一。全市林木绿化率达58%;年空气环境质量二级以上超过360 d,优良率达98.9%;主要河流水质监测达标率100%;集中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境内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个、省级自然保护区3个、国家级生态示范区4个。
1.5 高效政务环境
为了进一步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市委、市政府通过建立健全行政集中审批制度、招商引资项目全程帮办服务制度、重点项目审批绿色通道制度,开展百名科长民主考评活动,出台一系列鼓励投资的扶持政策,不断提高行政服务效能,全市上下形成了亲商、重商、安商的良好氛围。
2 农业招商引资在建设现代农业中作用
2012年,市本级完成招商项目16个,意向投资64.6亿元,其中已落地项目4个,总投资8.7亿元;已签约项目4个,计划投资13.4亿元;在谈和跟踪项目8个,总投资42.5亿元。县(市)区吸纳农业招商引资项目35个,招商引资达11.0亿元。全市农业产业化大中型项目建设、农业产业化示范园区和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农业招商引资工作为全市农业下一步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2.1 招商引资优化农业产业结构
依据宣城市农业产业化“十二五”规划建设目标及现代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业发展需要,并通过全市调研,决定立足农业产业化基础、生产要素资源、区位条件等各项优势,依托市本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农产品加工示范区和宣州区范围内有利于现代农业发展的丘陵岗地,招引资本规模大、产业层次高、牵动性强的农业项目。重点向投资客商推介农产品工业园建设、生猪养殖屠宰加工、畜禽饲料加工、兽药及生物制品生产、蔬菜基地建设及配套加工、高山茶叶基地建设及配套加工、中药材深加工等7类拟招商项目的基础资料、相关产业政策及其他准备工作,同时在宣州区范围内组织内安徽华卫集团禽业有限公司等6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编报招商引资对接项目6个。
2.2 招商引资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
农业招商不仅是资本的引进,还是现代农业管理经验的引进,是经营模式的引进。把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作为招商引资出发点,重视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改扩建项目的嫁接与招商工作。如在合肥市农展期间,宣城市就安排了3家茶叶企业与中粮集团分别就开发有机绿茶、精品乌龙茶、出口绿茶等项目进行接洽。又如和威公司与江西双胞胎集团合作的畜禽饲料生产销售项目,在宣城市建设年产80万t的饲料加工厂,现已竣工投产。
2.3 招商引资加快农业与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2012年全市农产品加工产值436亿元,其中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达239家,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值达361.7亿元。建立了休闲农业项目库,组织编制了50个全市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2012—2014年重大项目,建成国家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2个、省级4个、农业休闲园区和乡村旅游观光示范点906个。成功地引进了宣木瓜深加工、飞洪生态农业科技、宣城生态农业观光园等项目。很好地将宣城市特色农产品向深加工、精加工、出口加工拓展,将农业与特色观光、休闲度假、生态养老项目有机结合起来。
2.4 招商引资带动就业,提高农民收入
内外资本进入农业领域,租用、征用农民的土地,兴办规模型农业企业,不仅有利于提高农业规模化、专业化、产业化程度,而且助推了农民向二、三产业转移,使不少农民成为拥有土地、享受租金、获得工资的新型农民。同时为工业化提供了人力资本,为城镇化提供了集聚人口,进而加快了农业和农村现代化的进程。如宣州区聘请上海孙桥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编制了五年发展规划,出台了《关于推进宣州区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的实施意见》及多项扶持示范区建设的政策措施。目前,示范区已流转土地1 200 hm2,落户示范区的龙头企业12家,基础设施建设和固定资产投入近2亿元,辐射和带动周边农户2 000多户。2012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达9 036元,比上年增长15.2%。
3 农业招商引资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农业项目储备不足。据统计,全市规模以上的农业项目储备不足20个,有重大招商前景的项目更少,往往是招引的企业有意向来投资某方面项目,再去安排相关招商工作时,缺少主动向投资企业推介招商项目库。二是客商多,但规模小,产业层次不高。受宏观经济形势的影响,农业领域的投资与往年相比,呈上升的趋势,加之宣城市的区位优势突出,江、浙、沪3个地区来宣城市考察的客商多,联系洽谈的项目也多,但产业层次不高、投资规模偏小,主要集中在现代农业基地建设方面,农产品深加工项目偏少。三是农业资源呈紧缩的趋势,亿元以上种养业项目落户难。亿元以上的农业项目用地面积较大,加之大面积农业用地的资源紧缺,涉及农户多,土地流转协调困难等因素的影响,制约了一些项目的承载。
4 农业招商引资工作的建议
4.1 加强农业项目储备库建设
农、林、水等农口部门要结合实际情况和掌握的信息,切实抓好农业产业项目库的建立、充实、更新与完善。要坚持以全市现有资源为依托,以市场为导向,以产业政策为依据,真正开发出一批质量高、竞争力强的好项目、大项目[1]。
4.2 科学定位农业产业招商方向
一是招商区域定位上,继续以长三角、珠三角地区为重点,力争在境外招商上有进展。二是招商项目定位上,要以突出投资亿元以上农产品加工项目、农产品基地与物流项目和休闲观光农业项目为重点,积极引进有利于促进农业产业集聚、能形成产业链的龙头项目,引进科技含量高、市场销路好、带动能力强的大项目,引进能充分发挥宣城市特色的大项目[2]。三是招商项目落户上,将市开发区作为招商主阵地,积极招引项目落户市开发区,有特殊需求的项目加强同各县市合作,同时要重视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改扩建项目的嫁接与招商工作。
4.3 加强项目选址落地环节工作
对农业招商引资所需的种养殖基地、农业新科技示范基地,可借助土地流转平台优先予以落实,引导和鼓励农民依法、自愿、有偿地将土地流转给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鼓励农业产业化项目投资者参与土地规模经营,按照农用地向规模经营集中的要求,创新土地流转激励机制,带动土地流转[3]。因地制宜,可以在宣州区境内,规划出一块生态环境好、交通便捷的地块,建设农产品加工园区和物流园区。
4.4 完善优惠政策与配套服务
针对农业产业招商引资地特点制定优惠政策,将原有分散的投资优惠政策进行整合和梳理,制定一套切实可行、操作性更强、更优惠的招商引资优惠政策[4]。积极完善相应的配套服务,确保农业招商引资招得到、引得进、安得下。
5 参考文献
[1] 王伟.襄樊市农业招商引资的现状、问题与对策[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0,21(7):20-21.
[2] 柯建中.积极引资 促进特色农业产业化[J].农村发展论丛,1997(1):33-34.
一、建成10个宁波市级特色农业产业基地。提升农业规模化水平。建设特色农业产业基地是发展规模农业,提高农业效益的必由之路,也是支撑产业发展的重要基础。今年,我们在认真调查的基础上,根据当前的产业发展现状和今后发展的潜力,确定将水蜜桃、花卉苗木、竹笋、海水养殖、草莓、芋艿、名优茶、名特畜禽、优质稻米作为我市的10大主导农产品予以重点扶持,并按照“设施配套化、产业集聚化、生产机械化、产品无害化、服务社会化”的要求,加快推进水蜜桃、草莓、蝇蛆生物养殖、曲毫茶业等10个宁波市级特色农业产业基地和滕头、江口2个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其中:2006年已全面启动水蜜桃、草莓、蝇蛆生物养殖基地3个项目:2007年将续建完成水蜜桃、草莓、蝇蛆生物养殖基地3个项目,启动建设曲毫茶业、鱼贝藻生态养殖、滕头万亩花卉、溪口雷笋基地4个项目:2008年启动建设名特畜禽、优质稻米、芋艿头基地3个项目。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我们将整合各类扶持政策,在农业综合开发、农业节水灌溉及其他农业扶持项目上,向特色农业产业基地倾斜:对科技含量较高、市场前景广阔的新兴农业产业基地项目,市里予以立项扶持:对列入宁波市农业产业基地的项目,在宁波补助建设资金的基础上,市财政再予以1:1的配套扶持:继续实施农技特派员联基地、联企业、联大户制度,完善首席农技专家制度,做到每个基地都有2-3个农技人员联系,以增强基地的技术支撑能力。力争通过几年的努力。进一步完善基地的农田水利设施、良种供应设施、技术服务体系、质量检测体系和机械化作业服务体系,使10个宁波市级特色农业产业基地成为全市主导农产品的出口基地、农业龙头企业的原料基地和名牌农产品的生产基地。
二、培育10家年销售亿元以上农业龙头企业。提升农产品加工能力。农业强市的创建,关键看农业产业化水平。而农业龙头企业在农业产业化进程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这已经在实践中得到充分证明,也已经受到了大家的普遍认同和肯定。因此,今后我们将充分发挥我市的区位、生态和农产品加工优势,鼓励兴办和引进一批集基地生产、产品加工、市场流通于一体的农业龙头企业。继续实施扶强扶优战略,大力培植小巨人型龙头企业,重点加大对竹笋加工、水果加工、水产加工、蔬菜加工、生物养殖、竹木制品、粮食加工等规模在5000万元左右企业的扶持力度,通过领导和科技人员联企业,政策扶持,经营者素质提升,合资合作等手段,努力实现企业的跨越式发展。积极引导企业加大技改投入,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拉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鼓励企业开展美国FDA登记、欧盟注册等国际认证,在巩固日本、韩国等亚洲市场的同时,大力开拓欧美市场和国内市场,增强农产品出口抗风险能力。鼓励农业龙头企业采用直接参与建基地、提供资金技术、实施订单等多种方式与农户建立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机制。增强龙头企业对农民增收的带动作用。引导和支持龙头企业走出去,外建基地,外引资源,形成“双头在外、中间在内”的生产经营格局,在更大范围内实现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拓展我市农业的发展空间。每年组织龙头企业经营者参加企业管理、市场营销、财务核算等知识培训,不定期举办外贸、商检等方面的知识讲座,不断提高企业经营者的整体素质。同时,加大对农业龙头企业的信贷扶持力度,对实力强、资信好的农业龙头企业,将扩大授信额度,允许其以不动产、动产及无形资产开展抵押贷款。鼓励和支持农业龙头企业联合组建形式多样的贷款担保机构,解决农业龙头企业技改及农产品收购所需资金。力争到2010年,全市农产品加工企业突破300家,总产值达到40亿元(其中,外贸出口20亿元),今日食品、亿洋食品、绿之健等10家企业年销售收入达到亿元以上,并有1-2家企业列入国家级重点农业龙头企业。
三、培育10个省级以上名牌农产品。提升市场竞争能力。注重农产品安全,提高农产品质量。创建农业品牌。是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今后,我们将继续实施农产品品牌战略,鼓励企业参加各类农产品展示展销活动,引导和扶持农产品加工企业开展创名牌工作,对获得国家级、省级、宁波市级驰名商标、著名商标和名牌称号的,申报费用给予全额补助,并按级给予适当奖励。继续推进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基地建设,健全农产品检验检测体系,实现主要农产品从“田头”到“餐桌”的全过程质量监管,对获得国内外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等质量、安全认证和原产地标记注册的,申报费用给予全额补助,并给予2万元的奖励。鼓励农产品加工企业加大科研投入,组建科技研发机构,开发新产品,对获得国家级或省级、宁波市级新产品称号的,给予适当奖励。同时。不断完善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机制,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加快规模养殖场畜禽排泄物无害化治理。加强对农民的诚信教育,增强农民质量意识,引导农民科学合理防病施肥,不断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力争到2010年,将“锦屏山”牌水蜜桃、“曲毫”牌茶叶、“奉冠”牌草莓、“宠龙”牌生物鸡蛋等10个品牌农产品培育成国内或省内著名商标和名牌产品,品牌农产品销售额占全市农产品销售额的80%以
上。
2016年,农业部等14个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大力发展休闲农业的指导意见》中提出,到2020年,布局优化、类型丰富、功能完善、特色明显的休闲农业产业格局将基本形成;从事休闲农业的农民收入将得到较快增长;休闲农业发展质量明显提高,服务水平较大提升,持续发展能力进一步增强,成为拓展农业、繁荣农村、富裕农民的新兴支柱产业,社会效益会明显提高。本市的政府机构及相关部门高度重视地域性发展,结合当地农业和旅游资源,大力宣传发展特色休闲农业,建立品牌效应,树立良好形象,促进当地休闲农业发展壮大。
2本地区特有农业资源
2.1南国梨资源
因为鞍山地区特有的地势和季风性气候,南国梨的主要产区就在本市,以千山区大孤山镇对桩石村种植的南国梨最为正宗和著名。2005年被正式批准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同时,“鞍山南国梨栽培系统”更被农业部授予“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南国梨景观被评为“中国美丽田园”。以这样的客观环境为契机,宣传南国梨文化,打造南国梨品牌,发展相关休闲农业项目。每年的四五月份,都是南国梨的盛花期,这时,从好多外地来鞍山的游客都会享受到“赏梨花”、“尝南果”、“住农家”等多条农事休闲旅游线路,赋予休闲农业新内涵,实现农旅结合、以农促旅、以旅强农。
2.2岫玉资源
鞍山市岫岩满族自治县因盛产岫玉,有“中国玉都”之称,2018年10月,入选2018年度全国投资潜力百强县市。很多游客慕名而来,购买玉石产品。2.3温泉资源汤岗子温泉位于鞍山市区南部,是中国四大温泉康复中心之一,历史悠久,其水中富含20多种矿物元素,对各种病症都有很好的理疗价值,吸引了大批的国内外游客来此观光理疗。温泉院内也建造了许多动植物观赏园供游客观赏,充分发挥了自身的资源优势。除此之外,鞍山市这几年还陆续发展了渔掌门、佳宁等一大批以休闲农业为主的农业生态观光园,集吃、住、玩为一体,满足人们生活需求的同时,开展各式农业观光项目,积极发展本地区的休闲农业进程。
3具有巨大的经济价值和客观的发展前景
截止2017年4月,鞍山市休闲农业资产总额已达到20.85亿元,年营业收入8.09亿元,年销售收入实现1.93亿元,成为全市农业和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积极推动产业融合,开发农业多种功能发展现代休闲农业,通过鼓励、支持农民在现代休闲农业产业链中就业,以本地自然资源和地理资源为基础,积极发挥资源优势,大力促进本地休闲农业发展,使休闲农业成为农村劳动力就地增收的重要渠道,为本地区农业发展做出积极的推动作用。
论文关键词:观光休闲农业 农业结构调整 发展 旅游
论文摘要:通过对观光休闲农业产生及发展背景的分析,阐述了其发展前景及其为现代农村建设带来的发展契机。对如何开发好本地的观光休闲农业提出了几种样板模式并进行分析。同时,提出发展观光休闲农业应采取哪些措施。
观光休闲农业就是利用农村设备与空间、农业生产场地、农业产品、农业经营活动、自然生态、农业自然环境、农村人文资源等,经过规划设计,以发挥农业与农村休闲旅游功能,增进民众对农村与农业的认识,从而提升旅游品质,提高农民收益,促进农村发展的一种新型农业。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大力发展观光休闲农业,把观光休闲农业作为一产与三产的结合,延伸农业产业的切入点和现代农业的重要内容来抓。
1、成武发展观光休闲农业的必要性
1、1成武现状的客观要求
成武位于鲁西南菏泽地区的东南部,属黄泛冲击平原。2005年统计,全县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85%,农业人口人均占有耕地1、5亩,土地后备资源缺乏,人口增长快,劳力资源丰富。成武物化天宝,人杰地灵,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改革开发的20多年,成武的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仍然属于欠发达县。
农业在全县国民经济中占有主导地位,为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我县也实行了农业结构调整。在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取得一定成效的新形式下,必须从战略的高度,确定其合理的发展方向,发展观光休闲农业就是其方向之一。
1、2民众节假日消费多样化的客观需求。
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竞争的日益激烈,再加上城市开发建设步伐加快,城市人口密度增大,生活空间减少,尤其是城市工业和城市生活的各种污染、城市环境恶化给城镇居民身心健康造成了极大的损害,在这种社会环境之下,促使人们渴望多样化的休闲放松方式,尤其希望能在传统的乡村环境中放松自己。农村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独特魅力,吸引了城市居民把目光转向农村,从而形成对农村观光旅游业的强烈要求。
1、3为农村剩余劳动力和城市下岗职工提供新的就业机会。
观光休闲农业是一种服务性极强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好此产业,需要一整套服务设施,不仅需要导游,管理人员,服务人员,还需要有住宿、饮食、商场、交通、文化等行业的参与。发展观光休闲农业能够有效地带动我县第三产业的发展,从而吸纳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以及下岗失业人员,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近而推动农村经济的全面快速发展。
1、4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观光休闲农业能够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观光休闲农业实现了农业向第二、三产业的延伸,产生了叠加效应,在旅游、教育、经济和社会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目前已成为发展前景良好的新型产业之一。观光休闲农业除了提供采摘、销售、观赏、垂钓、游乐等活动外,还能够提供农村乡村乡土文物、民俗古迹等多种文化资源的参观,通过寓教于乐的形式,让参与者更加珍惜农村的自然文化资源,激起人们热爱劳动、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兴趣,也进一步增强了人们保护自然、保护文化遗产、保护环境的自觉性。观光休闲农业提高了农业的经济地位,并可缓解农业对环境的污染,有利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1、5产业结构调整的必然要求
观光休闲农业是目前我国发展现代农业的一个方向。要使农业产业功能由单一供给向多样性转变。在保障食物供给和工业原料需求的同时,发展节约型、环保型、循环型农业,促进观光休闲农业的蓬勃发展。观光休闲农业的兴起,展示了生态旅游农业之路,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带动了农村商业、服务业、交通运输、建筑、加工业等相应产业的发展,带动了产业结构的调整,同时观光休闲农业的发展必然引起区域农业产品的特色化。
2、观光休闲农业的类型
观光休闲农业种类繁多,形式各异,但应根据各自的具体情况而定,本文所提几种类型供参考。
2、1观光农园
所谓观光农园就是指对现有已成规模的果园、菜园、花圃等,进行修沏,整理,方便顾客,让游客入内摘果、采菜、赏花,在欣赏自然景观的同时,享受田间劳作的欢乐。对生产者来说,观光农园虽然增加了设施的投资,却节省了采摘和运销的费用,使得农产品价格仍然具有竞争力。对消费者来说,这种自采自买的方式,不仅买的放心,而且还达到了休闲的效果。所以,观光农园已经成为目前观光农业最普遍的一种形式。
2、2休闲农场
休闲农场是一种综合性的休闲农业区。农场内提供的休闲活动内容一般包括:田园景色观赏、农业体验、自然生态解说、垂钓、野味品尝等,除了观光游玩、采集果蔬、体验农耕、了解农民生活、享受乡土情趣外,还可以住宿、度假、游乐。随着休闲农场被越来越多的人的接受,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的很多会议也可由市内宾馆饭店转移到休闲农场。那也是一件很惬意的事。
2、3农业公园
农业公园是指按照公园的经营思路,把农业生产场所、农产品消费场所和休闲旅游场所结合于一体的公园。农业公园的经营范围是多种多样的,即可以是水果、花卉、蔬菜、小麦等专业性的农业公园,也可以建成综合性的农业公园。在园内可以设有服务区、景观区、蔬菜区、水果区、花卉区及活动区等。
除了上述类型之外,当然还有其他形态。并且我们除了设立种植业观光园外,还可以设立畜牧业、渔业观光园,从而促进农业和旅游业的综合发展。
3、发展观光休闲农业的措施
3、1明确目标、科学规划。
发展观光休闲农业,必须要找准服务的目标顾客。为此,在项目开发之前,必须对本地区的资源优势、区位优势和目标顾客进行认真的调查研究分析,对于欲开发的项目要有明确的定位。对于观光休闲农业的建设,地方政府应该树立科学理念,首先要加强园区的统一规划。在规划中要正确实行区域定位、功能定位、形态定位。将农业发展规划特别是精品农业、特色农业和效益农业的发展与城市旅游、城镇发展规划以及农业现代化结合起来。其次,要体现出观光农业特色,突出农村生活风貌和丰富的乡土文化内涵,挖掘农民的聪明才智,引导农民积极参与,并注重与游客的互动。切忌建造过多的人文景观,使环境和设施过于人工化、商业化。不要盲目追求大投资、大规模、高档次、高消费。
3、2正确认识
观光休闲农业是农业与旅游业有机结合的一个新兴产业。观光休闲农业以发展绿色农业为起点,以生产新、奇、特、优农产品为特色,依托高新科技开发建设现代农业观光园区,是农业产业化的一种新选择。在现代社会中,农业已不仅是为人们提供衣食基本物质产品的生产部门,而且日益与环境、休闲、教育、文化等精神生活相连,成为多部门结合的产业。由于农业的季节性较强,对气候的依赖性较大,因此观光休闲农业应及时根据天气情况和农业不同季节发展情况进行旅游线路、观光内容及价格等方面的调整。观光休闲农业既不是纯粹的农业开发、也不是传统的旅游开发,它的发展必须兼顾农业和旅游的发展规律。此外,还要考虑兼顾环境保护与生态平衡。另外,对处于起步阶段的我县观光休闲农业,要用发展现代农业的理念来指导,了解观光休闲农业的基本知识、特点和规律,用科学发展的眼光打量当地的资源,瞄准适宜开发的各种场地,准确定位观光休闲农业的规模、档次和水平,合理合算地开发成供人休闲度假、娱乐健身的旅游景点。
3、3政策扶持
为了加快观光休闲农业的发展,政府应出台一系列的优惠政策。如:发展观光休闲农业所需土地应与农用地一视同仁;观光休闲农业基地建设所需资金,农村信用社及其他银行应适当放宽借贷条件,简化审批手续,并给予贷款利率和时间上的优惠;观光休闲农业示范园区从事种植、养殖业和农产品初加工所获得的收入暂时免征所得税;观光休闲农业示范园区内的用电享受农用电价格的优惠。还有其它一些牵扯到观光休闲农业的问题,政府有关部门应酌情给予放宽,从而促进观光休闲农业的快速发展。
3、4规范管理
为了发展观光休闲农业,政府有关部门应按照"先发展,后规范"的原则,主管部门应设置专门的管理机构,建立规范的管理制度,做好对观光休闲农业的审批立项、指导协调、组织验收、监督管理等工作。妥善处理各种关系,及时协调各种矛盾,为观光休闲农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3、5加强宣传
观光休闲农业是一项新兴的农业产业,为了促进观光休闲农业的持续发展,我们要通过电视、广播、互联网、报刊、路牌等各种媒体和机会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宣传推广,提高知名度,树立品牌。另外还可以通过举办研讨班、研讨会等形式与农业、旅游部门的干部、专业人员和农民企业家进行交流探讨,以及同国内外的交流与合作,这样就可互通有无,进行经验借鉴,实现观光休闲农业的良性发展。
关键词:休闲农业;创新发展;路径;贵州省
休闲农业是近几年来我国从国外引进的“农旅结合”的一种新型农业经营方式,对于以山地丘陵地形为主的贵州来说,是促进农业发展的一个新兴方向,对于贵州省农业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和壮大具有重要的意义和深远的影响。
一、贵州省休闲农业发展现状
贵州省风景秀丽,民族众多,是中国原生态自然资源遗存最丰富的地区之一。省内各级各类自然遗产、自然保护区、地质公园、风景名胜区近200个,几乎都存在于农村地区,发展休闲农业及乡村旅游的先天性资源和条件十分优越。近几年来,得益于贵州省本身自然环境的优越性及国家政策的强力拉动,贵州省休闲农业得到飞速发展,呈现出遍地开花的趋势。在2015年农业部召开了全国休闲农业经验交流会上,命名了一批全国性的中国最美休闲乡村和中国美丽田园称号,在评选工作中,贵州省安顺市滑石哨村、安顺市桃子村、黔西南州纳灰村等3个村获得中国最美乡村称号;黔南州惠水稻田景观等8个农事景观获得中国美丽田园称号,充分展现了贵州省在农村生态文明和美丽乡村建设中取得的成果。
目前,贵州省休闲农业品牌已在全国初步打响,每年都有许多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慕名而来,在全省旅游业中休闲农业所占的比例也有所上升,截止到2016年,贵州省乡村旅游接待游客2.42亿人次,实现乡村旅游总收入1070.8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52.2%、51.7%。为贵州省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动力。
二、贵州省休闲农业发展存在的問题
尽管贵州省休闲农业产业取得了一些成就,但仍然存在着以下问题亟待解决。
(一)旅游产品同质化问题突出,创新能力不足
贵州省民族众多,自然环境优美且景点多位于农村,对于发展休闲农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然而,贵州省休闲农业在发展过程中,大部分仍处于盲目跟风状态,其经营的项目与其他省市休闲农业大同小异,过于重复的休闲农业消费项目难以让游客眼前一亮,吸引游客再次前来。同时,贵州省也存在部分休闲农业经营者目光短浅,只顾眼前利益而忽视了长远的利益,对产品的质量与种类的多样化缺乏足够的重视,造成生产的产品缺乏特色且种类单一,无法满足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此外,贵州省在发展休闲农业的过程中,并没有将休闲农业与本地独具特色的民俗传统很好地结合在一起,既无法展示不同地区的文化风情与自然风貌,又无法满足旅客回归自然,回归田园生活的需求。
(二)产品缺乏文化特色,对游客的吸引力较小
近几年来,贵州省休闲农业的经营模式主要以为农家乐形式,其发展理念仍然还局限在“吃农家饭、干农家活、住农家屋”,虽然不同的地区在实际经营时方式会有不同,但总体上仍然没有对经营方式进行创新,缺乏地区特色,没有把休闲农业产品与贵州省独特的地质特征与民俗风情完美的结合在一起,难以吸引游客前来游玩。此外,贵州省发展休闲农业的经验严重不足,缺乏相应龙头企业的引领,休闲农业特色体系也尚未形成,来此消费的游客目前还仅局限于周边城市,在沿海发达城市仍然缺乏知名度。
(三)管理体系不完善,品牌意识弱
贵州省大部分休闲农业从业人员都是当地的农民。一方面,他们没有接受过系统性的休闲农业经营培训且文化水平较低,服务意识,品牌营销理念意识都较弱,从而导致贵州省休闲农业产业规模虽然日益壮大,却难以形成规模效应;另一方面,贵州省休闲农业的经营方式较为单一,价格战已成为竞争中的“致胜法宝”。由于休闲农业经营者缺乏相关的管理和营销知识,导致部分休闲农业经营者一旦遇到竞争对手就采取“降价”的竞争手段,这样虽然能打败竞争对手,在短时间内获得可观的利润,但却破坏了市场的运行机制,损害竞争双方的利益,同时也削弱了休闲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势头。
(四)产业开发方式粗糙,生态意识不强
贵州省休闲农业在其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着“以先带后”的现象,但这种带动或者说盲从行为并不全是合理的。在缺乏相应条件的地区盲目发展休闲农业,休闲娱乐场所的建设、休闲农业产品的设计缺乏合理的规划,无疑会对原有的生态系统造成破坏,甚至造成生态污染。再加上贵州省政府既没有颁布休闲农业发展的相关管理条例,也缺乏对休闲农业景区的有效监测手段,使得许多休闲农业经营者因缺乏环保理念,在发展休闲农业的过程中对休闲农业产业赖以发展的山林、丘陵及河湖地带造成了较大的破坏,严重影响了当地生态环境的正常循环和可持续发展。
(五)政府重视程度低,缺乏相应的扶持政策
贵州省休闲农业发展在政府规划管理方面主要有以下几点问题亟待解决:首先,贵州省政府缺乏对休闲农业产业的整体规划。贵州省政府对于休闲农业产业的发展并没有进行具体的引导,休闲农业整体存在着布局不合理和产品同质化的问题,制约了贵州省休闲农业的进一步发展;其次,休闲农业的相关管理体制不健全。在休闲农业的发展过程中,不同部门间并没有建立起完善的协调机制,涉及到的农业、旅游业、财政税收及交通等部门往往不能形成合力,从而导致协调难、实施难问题突出。此外,在休闲农业的审批、监管等环节也存在着部门职责不清的情况,严重阻碍了休闲农业产业的健康发展;最后,缺乏政府政策方面的支持。目前,休闲农业作为农业领域的新兴产业,还没有形成完善的配套政策体系,政府在土地使用、交通设施、水电供应、金融和财税支持等环节尚未形成完善的支撑体系,使得目前休闲农业的发展只能依靠自身的努力,导致发展后劲严重不足。
三、贵州省休闲农业创新发展的路径及保障措施
(一)贵州省休闲农业创新发展的路径
1.理念创新
目前,从贵州省休闲农业产业的发展趋势来看,适应消费者的需求变化,发展特色农业产品,提供完善的经营服务,是贵州省休闲农业健康持续发展的根本原因。贵州省休闲农业在发展过程中,必须做到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应改变传统的粗放型竞争模式,抛弃价格竞争战,在自然资源利用、农业特色产品研发及经营服务水平等方面提高自己的竞争力,实现多样化的发展战略。因此,贵州省要发展休闲农业,就要做好消费市场的调查和研究,根据贵州省优异的自然环境资源,多样化的民族风俗,营造出具有贵州特色的休闲农业项目和产品,满足消费者多样性、体验性、特色性等方面的需求。
2.管理创新
贵州省休闲农业管理创新主要体现在政府管理体制的创新上。其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第一,贵州省政府应完善区域化休闲农业管理机制的建立。要建立完善的区域化休闲农业管理机制,就要求政府应打破不同部门之间的管理壁垒,消灭部门各自为政的体制障碍,要根据休闲农业的发展需求对休闲农业发展作出合理的规划,促进全省休闲农业的共同发展;第二,贵州省政府应规范休闲农业市场的管理机制。贵州省政府应强化自身调控和监督等职能,根据市场开放、平等和竞争的基本规律,建立起规范化的市场秩序,为贵州省休闲农业发展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第三,贵州省政府应对归属地进行有效的管理,协调好休闲农业企业与地区组织之间的关系,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3.经营模式创新
首先,贵州省应完善休闲农业虚拟企业的构建。随着中国经济的腾飞,我国居民收入普遍增加,消费需求趋于多样化。因此,贵州省发展休闲农业应根据消费者的需求,整合具有不同特色的单个休闲农业企业,组合成虚拟企业,增强休闲农业企业的综合竞争力;其次,贵州省应大力实行休闲农业企业业务外包制。贵州省休闲农业企业的发展应实行休闲农业企业非核心业务的外包制。这样不但能降低自身的生产成本和交易费用,还可以使休闲农业经营者更加注重于自身核心竞争的提升以及自身资源的合理利用;最后,贵州省应组建休闲农业企业集团。集团化发展道路是解决贵州省休闲农业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的一个重要途径。贵州省休闲农业企业应在现代企业制度及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指导下,组建形成骨干、核心、协作和配套四层次俱全的企业集团,以此来促进休闲农业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和资本运作效率的提升,實现规模经济效益,打响贵州省休闲农业的品牌,提高品牌的无形价值,进而在日益激烈的竞争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
4.产品创新
首先,贵州省休闲农业企业应明确自身的产品定位。贵州省休闲农业产品应围绕自身所具有的鲜明特色来进行创新,以其特有的民俗民风为核心,以特色资源为切入点,对贵州省休闲农业产业布局进行合理的规划,形成集观光、采收、民俗体验等功能于一体的休闲农业品牌;其次,应在休闲农业产业中增加民俗文化的体验要素。休闲农业产品的开发要与贵州省独具特色的地形地貌与风俗文化相结合。一方面,通过传承农村特色文化,赋予休闲农业产品以独特的文化内涵;另一方面,在传承的基础上,要通过对农村文化旧文化的扬弃,赋予农村文化新的时代内涵;最后,贵州省休闲农业应加快休闲农业服务质量的提升。提升服务质量,主要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入手:一方面,改善服务设施可以营造良好的体验环境与氛围,增加游客对服务良好质量的感受;另一方面,提高从业人员的责任意识与相关技能,以打造高品质的服务,为游客营造快乐的体验氛围。
(二)贵州省休闲农业创新发展的保障措施
1.政策支撑
2013年,《全国休闲农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印发明确了全国休闲农业发展的基本原则和指导思想,贵州省政府在《规划》的指导下已初步制定了省内休闲农业的中长期发展规划。为避免发展混乱、建设盲目、管理无序等问题,进一步规范全省休闲农业行业的发展,贵州省政府应尽快出台休闲农业行业相关经营标准或规范,从而促进休闲农业的健康持续发展。同时,休闲农业的管理涉及旅游部门、农业部门、工商部门等多个部门,因此各部门要加强协作,形成密切配合的长效机制。贵州省政府在政策引导方面,应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一是要正确处理好政府与市场主体之间的关系。既要调动市场主体经营休闲农业的积极性,又要加快政府职能的转变,发挥政府在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等方面的作用,为休闲农业的进一步发展奠定良好的宏观基础;二是要正确处理好农民主体与社会参与之间的关系。贵州省政府应在维护农民合理利益和推动休闲农业产业飞速发展两不误的前提下,积极探索多方参与机制和投入机制,实现多方共赢;三是要正确处理好生态、经济和社会三效益之间的关系,要加强对相关企业的引导和规范,促进形成休闲农业在促进农民增收、发展农村经济及繁荣农村文化等方面互相促进的发展格局。
2.构建休闲农业科技创新发展体系
首先,应着手研究以立体生产为特征的空间利用技术。贵州省山多田少,土地资源十分稀缺,研究立体种植技术、养殖技术和屋顶农业等生态农业建设成果,在贵州省休闲农业领域发展空间极大。其次,应大力发展以自净生产为特征的生态农业技术。通过对生态农业技术的合理运用,使得居民生活和农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转化为其他生产项目的原料,从而实现系统的内部自净生产,有效保护贵州美好的山水环境。最后,贵州省应加快研发以食物安全为导向的绿色食品生产技术。近年来,贵州省的休闲农业经营实体在无公害果蔬、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认证和生产方面已取得了初步的成效,涌现了不少典型,初步打响了贵州省绿色无公害农产品的品牌。但因为实施时间较短,绿色农产品的培育销售仍有一定缺陷,这方面的研究和开发仍然具有广阔空间。
3.建设休闲农业人力资源培育体系
目前,贵州省休闲农业经营者的职业素养整体偏低,严重地制约了贵州省休闲农业行业的进一步发展。为了提高休闲农业经营者的整体职业素养,贵州省地方政府应加强对休闲农业经营者的教育培训,鼓励休闲农业经营者之间加强经验交流和学习考察,取长补短,提升行业经营者的整体素质。
与经营者相比,贵州省休闲农业从业人员的职业素养相对更低。贵州省政府应编写通俗易懂的相关培训教材,依靠当地行政部门和休闲农业企业对当前休闲农业从业人员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其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要加强对休闲农业企业的管理者管理知识的培训;二是要对生产性项目从业人员实行劳动准入制度,或选聘具有相应技术专长的员工从事生产性项目,提高休闲农业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三是对餐饮服务人员实行劳动准入制度和健康状况准入制度,规范休闲农业服务人员的从业标准;四是对各类接待服务人员进行礼仪培训,提升休闲农业的服务水平和质量。
参考文献:
[1]郭焕成.我国休闲农业发展的意义、态势与前景[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0(01).
[2]蒋颖.北京市门头沟区休闲农业发展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3.
[3]张胜利.中国休闲农业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4(06).
近几年武隆县委、政府相继研究出台《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实施意见》、《武隆县特色效益农业产业扶持政策》、《武隆县关于全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试点县建设的实施意见》等政策性文件,明确了以特色效益农业为核心推进农业现代化的思路,明析了产业选择、目标定位和区域布局;扶持政策按照“公开、透明、稳定”的基本原则制定,从2013年起每年财政投入3000万元以上用于扶持特色效益农业发展并保持逐年增长,着力引导产业向区域性特色产业集中、向现代农业园区集聚、向规模化经营转变。按照重点发展高山蔬菜、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草食牲畜三大优势产业,着力培育林果、渔业、茶叶三大特色产业的方向,着力建设特色高效农产品产业带,目前武隆特色效益农业已经初具雏形。
1.1蔬菜产业规模进一步扩大
2014年实现蔬菜播种面积2.38万hm2,产量48.6万t,同比增涨3%和7.3%,建成以双河、黄莺为代表的优质蔬菜示范片333.33hm2。
1.2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势头强劲
2015年4月农业部、国家旅游局公布了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和示范点名单,武隆县被命名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目前,武隆县有26个乡镇共60个行政村启动实施了乡村旅游开发,特色农(林)家乐、渔家乐、家庭公寓近1500家,避暑休闲农家达700余家,涉旅农户达1.9万户,乡村旅游接待床位达2.8万张。2014年,武隆县新发展乡村旅游接待户110户,乡村旅游接待游客达到300万人次。
1.3特色渔业方面不断突破
近年来,武隆县充分利用武陵山区资源优势,进行冷水鱼养殖,并开发裂腹鱼、大鲵、棘腹娃等特色养殖品种,产品销往北京和东北等地,带动了当地农户实现增收。
1.4特色林果步伐加快
加快以猪腰枣、甜柿为重点,以乡村旅游带林果采摘园为补充的特色林果业发展。2014年武隆县新增猪腰枣、甜柿、脆桃等特色林果333.33hm2,改造管护林果333.33hm2。
1.5草食性牲畜迅猛发展
2014年,武隆县实现畜牧业产值7.5亿元,草食性牲畜实现迅猛发展,其中全年牛出栏量2.9万头、山羊出栏量13.9万只。武隆县有规模畜禽养殖户8542户,畜禽养殖及加工、流通企业42个,畜禽专业合作社125个,专业从业人员598人。建成了仙女山县级草食牲畜示范带,双河乡木根山羊示范点;建成畜禽养殖示范园150余个。
2武隆县特色效益农业发展优势
2.1自然资源优势明显
近年来,武隆县紧紧围绕“绿色崛起、富民强县”战略,在推进“新型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始终坚持“生态保护与产业发展并举”,坚持以生态环保为“底线”的科学发展,不断优化产业布局,造就了武隆基本无污染型的产业发展现状。基本无污染和原生态的自然环境、接近60%的森林覆盖率、多变的亚热带气候条件和明显的山地立体气候条使得武隆县具备了发展以无公害、绿色、有机和高附加值为主要特点的特色效益农业的基础条件。
2.2基础设施日趋完善
近年来,武隆县坚持以农业示范园区建设带动农业产业发展,围绕以双河蔬菜基地为重点的现代农业综合示范工程区、以白马天池坪为重点的高山有机茶叶园区、以火炉梦冲塘为重点的特色渔业园区、以黄莺复兴为重点的出口蔬菜园区、以鸭平片区为重点的立体循环农业园区等五大农业园区建设,整合农业、扶贫、交通等政策和资金资源,通过实施内部路网改造、土地整治、配套设施建设等项目不断完善农业生产配套基础设施。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双河木根村蔬菜基地核心示范区,现已拥有“路通畅、渠相连,旱能灌、涝能排,机能进、土肥沃”的标准化基础设施,并配套建有高山蔬菜研究所、示范园、品种试验园、冷链物流交易中心等。日趋完善的配套基础设施,彻底改变了过去生产资料拉不进来、农副产品出运不去的落后状况,为武隆县发展特色效益农业提供了基础保障。
2.3品牌效益日益凸显
近年来,武隆县结合重庆市委、市政府对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的功能定位,确立了“突出生态优势,做足旅游文章,坚持走特色农业、品牌农业、精品农业路子,培育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加快建设生态产业公园”的产业发展思路。重点培育商品率高、比较效益好、品牌打造有基础、易升级为旅游产品的区域优势特色产业。围绕全国知名高山蔬菜基地县、体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建设,重庆市“山羊之乡”、“枣柿之乡”、“冷水鱼”之乡等建设项目,狠抓农业品牌建设,成功打造了一批特色农产品品牌。其中,“羊角猪腰枣”获“2012年中国枣业展销会金奖”,并入选2013年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目录;“仙女红”红茶获得“重庆市名牌农产品”称号;“双河高山蔬菜”、“凤来鳅田稻”、“沧沟西瓜”、“文复甜柿”等一大批特色农产品品牌已成为深受市民喜爱的优质品牌。日益突出的品牌效益为武隆县发展特色效益农业赢得了品牌优势。
2.4市场前景广阔良好
近年来,随着武隆县旅游市场的持续升温,以及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武隆县高山蔬菜、特色林果、有机红茶等特色农产品通过现场采摘、菜品佳肴、旅游产品以及市场销售等形式不断呈现在游客面前,得到了广大游客和市民的一致好评。这也为武隆县以绿色、有机、环保等为主要特点的特色效益农业产品赢得了不错的市场口碑,为武隆县特色农副产品加工和升级成旅游产品等提供了广阔的开发空间,为武隆县发展特色效益农业赢得了广阔和良好的市场前景。
3武隆县特色效益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3.1自然地理环境差、生产条件先天不足
由于武隆县地处渝东南武陵山区,地势陡峭、沟壑纵横,地形基本都是山地,耕地面积坡度在25度以上高达77.5%。水土流失严重,自然灾害频繁,“靠天吃饭”的农业生产格局依然没有改变。
3.2市场激励机制尚未成熟,对特色效益农业重视程度不够
武隆县在特色效益农业发展中虽然成功打造了“高山反季节蔬菜”、“羊角猪腰枣”等品牌,但大多数还处于出卖农产品初级阶段,缺乏深加工,导致产品的附加值低,市场状况不稳定。
3.3有效劳动力的缺乏,增加了特色效益农业的实施难度
随着农村外出务工人数的增加,农村劳动力流失严重,特别是特困村的青壮年劳动力都出外打工挣钱,家里剩下的就主要是老人、妇女和小孩,劳力严重匮乏。这不但削弱了对改善农村基础设施的劳动力投入,而且限制了农户参与发展特色效益农业的能力。
3.4传统的农业产业结构还没有改变,特色效益农业还不突出
虽然近年来,武隆县发展特色效益农业取得了一定成效,并成为重庆主城区秋淡蔬菜四大保供重点基地县之一,同时也是重庆市唯一的市级重点高山蔬菜基地县,以羊、肉牛为主的草食性牲畜得到快速发展,但长期以来形成的“粮猪型”种养结构格局并没有发生明显的变化,特色效益农业在农村经济中的份额还偏小,在农户增收中的贡献率不高。
4武隆县加快特色效益农业发展的对策
4.1规划为先导,优化农业区域布局
围绕“三化同步”的总要求,以建设“生态产业公园”为统揽,重点发展高山蔬菜、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草食牲畜三大优势产业,着力培育林果、渔业、茶叶三大特色产业。建设特色高效农产品产业带,仙女山、白马山、桐梓山、弹子山区域重点布局高山蔬菜、有机茶叶基地,仙女山环线、白马山环线、石桥湖环线和万峰林海环线重点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乌江、大溪河河谷地带和局部拓展区重点布局猪腰枣、甜柿等特色林果,乌江、芙蓉江库区及木棕河、大溪河流域大力发展特色渔业。以林(草)地资源富集的中高山区为重点,推进草食牲畜基地县建设。各乡镇要按照特色效益农业的内涵和各自区域的优势,根据产业定位,编制项目规划,以项目为载体,推进特色效益农业发展。
4.2优化品种结构,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园
武隆县耕地资源紧缺,要让有限的耕地资源发挥最大效益,突破农业产值低、效益不高的现状,必须加快结构调整,立足现有资源,因地制宜地发展名特优产业。按照“一乡一业”模式,围绕渔业、林果、茶叶、草食牲畜和粮油等方向建立现代农业示范园。
4.3完善基础配套,增添发展后劲
良好的基础设施是特色效益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要紧紧围绕特色效益农业的规划布局,按照产业发展到哪里、基础设施就配套建设到哪里的要求,以“五小水利”为重点,大力实施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大力推进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按照“村村通公路,户户通便道”的要求,科学规划农村公路网络并加快建设,推进田间机耕道、石板路、水泥路和出行便道建设。
4.4培育经营主体,转变经营方式
按照“围绕产业建基地,围绕基地强龙头,通过龙头带农户”的思路,重点引进、培育、扶持一批机制活、效益好、潜力大、带动强的骨干龙头企业,形成大企业、小业主和散农户互相并存、优势互补的格局。对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要给予重点扶持,不断壮大龙头企业队伍,增强龙头企业经营实力,培养壮大农民经纪人队伍,提高经营能力和水平。引导大型超市、餐饮企业、加工企业等到农村建基地,发展订单农业,全面推进“农超对接”、“集团消费对接”等新模式。加强农产品网上信息,扩大宣传范围。
4.5推进技术集成化,切实增强农业科技支撑
4.5.1加快农业科技支撑平台建设
实施院地、校地合作计划,不断优化重庆市畜科院武隆分院、重庆市农科院武隆高山蔬菜研究所等现有院地合作平台管理运行机制,推进渔业、林果、中药材等农业科技平台建设。加快建设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在每个重点产业领域建立首席专家与技术骨干组成的现代农业产业技术团队。
4.5.2强化基层农业服务
全面完成乡镇推广机构条件建设,启动村级农业科技服务站建设。开展农技推广服务特岗计划试点,确保5年内涉农专业技术人员达到60%以上。推进“双十百千”科技特派员创业服务行动,推行专家大院服务模式,培育农村科技示范户。
4.5.3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加快发展农业职业教育,办好一批农业中职学校和农民培训阵地。建设农民“田间学校”。深入推进“阳光工程”、“绿色证书”培训。深入推进全国职业农民培育试点县项目,努力培育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合作的新型职业农民。持续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促进农民就业创业。
4.6拓展思路,跳出农业抓效益
关键词 蚕桑产业;农业经济;作用;广西壮族自治区
中图分类号 S88-9;F326.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01-0257-02
种桑养蚕在我国已有5 000多年的历史,曾为中华民族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当前,蚕业生产依然为推动广西地区农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民增收致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等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在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和“东桑西移”的战略背景下,广西地区桑蚕产业的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桑蚕产业也逐渐发展成为广西地区又一项促进农民增收和县域经济发展的农业支柱产业。2011年的统计数据表明:广西蚕桑生产已遍及73个县(市、区),共有88.5万户农民种桑养蚕[1],蚕茧销售收入102.95亿元,种桑养蚕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这对加快广西农民致富、优化广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以及广西农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1 种桑养蚕促进农民增收
近年来,广西地区桑蚕业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桑园面积和蚕茧产量连续多年稳居全国第一,茧丝产量、质量也得到明显提升。蚕茧缫丝级别由原来的2A级以下普遍提高到4A、5A级,部分达到6A级。种桑养蚕极大地促进了农民增收、农业增效。
1.1 桑蚕饲养
种桑养蚕具有周期短、经济效益高、周转灵活等特点,与其他经济作物相比,桑蚕产业投入通常产出比高,见效快。以目前优良蚕种和桑树品种普及情况分析,种1 hm2桑平均可养45张蚕,1张蚕种平均产茧45 kg,按2011年鲜茧平均售价32元/kg计算,养蚕可收入可达1 440元/张,桑园年收入达6.48万元,高产的农户种桑年收入可达7.5万元,甚至更高。以河池市为例,2011年河池市桑蚕生产遍及11个县116个乡994个村,养蚕户达23.13万户,桑蚕生产产值达30.27亿元,平均每个养蚕户养蚕收入达13 086元,全市农民桑蚕生产人均纯收入达到560元,可见,桑蚕生产已经成为河池市重要的经济支柱产业,是河池市农民经济收入的主要渠道。又如宜州市洛漏村孟山屯,全屯有33户人家共145人,2011年全屯桑园面积达22.67 hm2,产茧产量达50 t,养蚕纯收入达190万元,户均养蚕收入达5.8万元,人均收入达1.3万元,成为远近闻名的万元增收工程示范村。从这些实例可以发现,种桑养蚕目前已经成为广西蚕区农民的主要经济收入来源。
1.2 桑园套种
为进一步促进蚕农增收,充分利用养蚕冬闲时期的人工和土地资源,拓宽蚕农增收的渠道,各地农业部门高度重视桑园套种的复合经营模式。在广西主要蚕区,蚕农已经充分利用养蚕冬闲时期进行桑园行间套种,以此提升桑园的地力和综合效益,促进桑园增产增收。以柳州市为例,2011年柳州管辖的柳江、柳城、鹿寨、融安、融水5个桑蚕生产主产县共建立了桑园套种绿肥、蔬菜示范基地225.2 hm2,带动面上种植1 066.67 hm2。据统计示范基地纯收入逾1.2万元/hm2,蚕农增收总计可达270万元以上;宾阳县2011年进行桑园套种甜豆,可收获甜豆6 000 kg/hm2,以市场价4.0元/kg计,产值达2.4万元/hm2,利润达1.2万元/hm2;融水县2011年进行桑园套种蔬菜420 hm2,其中套种南畔洲萝卜364 hm2,其他蔬菜56 hm2。桑园套种萝卜一般可收鲜萝卜7 500~12 000 kg/hm2,收入7 500~12 000元/hm2,另外还可压青萝卜茎杆15.0~22.5 t/hm2来培肥地力,以此提高翌年桑园桑叶的产量和质量,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明显。那坡县大力发展桑园套种马铃薯、蔬菜、绿肥等农作物,2011年全县开展桑园套种426.67 hm2,实现桑园增收2.25万元/hm2。可见,桑园套种有望成为广西地区农民增收的富民工程和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的主导产业。
2 桑蚕生产副产物综合利用增加经济收入
2.1 蚕蛹加工利用
研究表明,缫丝后干蚕蛹粗脂肪含量、粗蛋白各占其干重的20.77%和70.69%,氨基酸总含量为59.68 mg/100 g,其中8种必需氨基酸含量占氨基酸总量的49.65%,同时还含有丰富的牛磺酸,为2.14 mg/100 g [2]。可见,蚕蛹营养价值较高,具有较好的开发利用前景。对蚕蛹加以开发利用,不仅使桑蚕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同时也促进了桑蚕产业的发展,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如广西中蚕药业有限公司计划投资的蚕蛹加工项目,计划投资6 000万元,第1期可年生产蚕蛹蛋白600 t,第2期生产氨基酸300 t,蛹虫草100 t,总产值达1.22亿元,必将实现良好的经济效益。
2.2 桑枝栽培食用菌
桑枝含粗蛋白5.44%、纤维素51.88%、木质素18.18%、半纤维素23.02%、灰分1.57%,是栽培食用菌的上等原料[3]。实践证明:桑枝食用菌生产已经逐渐成为广西地区的特色农业产业和农民增收的新亮点,是促进广西地区农民增收的重要举措之一。以宜州市为例,2011年宜州市桑枝食用菌生产突破5 000万棒,实现产值1.5亿元,利用桑枝6.25万t,桑枝食用菌产业的发展前景被十分看好。以环江县为例,2011年全县桑园面积达到1.04万hm2,每年2次砍伐约产出15万t以上的桑枝。丰富的桑枝资源给环江县具备了大力发展桑枝食用菌产业的条件和优势。在环江县,利用桑枝栽培云耳,桑园可增加产值4.5万元/hm2以上,如能利用70%的桑枝来开发种植云耳,资源的开发价值可达到4亿~5亿元。融水县2011年生产桑枝食用菌150万袋,主要品种有香菇、黑木耳、茶树菇、鸡腿菇等,年产值400万元以上。那坡县2011生产桑枝食用菌20万棒,实现产值160万元。由此可见,利用桑枝栽培食用菌不仅拉长了蚕桑产业链,同时也为农民增收拓宽了路子。
2.3 蚕沙利用
蚕沙是大宗的蚕桑副产物之一,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叶绿素、胡萝卜素等多种营养物质[4],是提取天然产物叶绿素、生产生物有机肥、沼气等优良的原材料。早在20世纪50年代起,就有利用蚕沙提取叶绿素的报道[5]。如今,利用蚕沙生产叶绿素、发酵沼气等已取得良好的效果,为桑蚕的综合利用提供了有效途径,并实现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如宜州市2011年蚕沙治理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全年企业收集处理蚕沙1.23万t,生产生物有机肥3 406 t,产值441万元;忻城县利用蚕沙作为填充料发展沼气池2.5万个,不仅节约了能源,也优化了环境。象州县利用蚕沙饲养蚯蚓的效益良好,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可见,对蚕沙的合理利用同样可以实现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2.4 蚕丝被生产
利用双宫茧、下茧、废丝等加工成蚕桑丝被,是桑蚕业发展的又一途径。如宜州市2011年利用双宫茧、下茧、废丝生产蚕丝被逾1.5万床,对桑蚕生产副产物综合利用增加了经济效益。象州县蝉宇蚕丝被公司生产的“蝉宇”牌蚕丝被,质量上乘,产品远销区内外及港澳地区,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3 生态桑园优化石山区农业产业结构
广西地区农业经济发展的状况决定了广西地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势在必行。在基本解决了山区农民吃饭问题后增加山区农民的收入是农业发展的当务之急。调整桑蚕业发展的新思路,重点是向石山区发展桑蚕业,将桑蚕业作为石山区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的路子,探索石山区农民增收的新途径。如巴马县燕洞乡五弄篇是典型的石山区,5个行政村承包耕地面积346.4 hm2,旱地325.07 hm2,水田21.33 hm2。到2011年,该片桑园面积发展到249.33 hm2,占承包地面积的72%,平均产值29 250元/hm2,比传统的玉米种植可增加收入2倍以上,为山区农民的脱贫致富提供了新路子。位于广西西北部的凤山县,石山占43%。为改善石山地区民生和农村经济,凤山县紧紧抓住退耕还林的政策,致力发展石山生态桑园,大力推广桑园套中核桃,让原来荒凉的石山变成了金山。2011年套种核桃生态园1 000 hm2,桑产茧1 200 kg/hm2,产值3.6万元/hm2,在核桃进入挂果期后,预计产核桃1 500 kg/hm2,产值4.5万元/hm2,这样套种核桃的生态桑园产值可达8.1万元/hm2,是种植玉米收入的3倍,也为石山地区农民的脱贫致富开辟了新途径。
4 蚕桑产品促进加工业发展,创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
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思想的不断解放,蚕桑资源综合利用成为当今桑蚕业发展的热门课题。其中,蚕桑产品的深加工项目备受关注,而其发展需要有充足的原料作为基础。广西地区由于蚕桑资源丰富具有独特的优势和巨大的发展潜力,自治区党委、政府在《关于打造农业千百亿元产业推进农业产业化的意见》中明确提出“十二五”期间把桑蚕产业打造成年产值50亿元的产业集群的目标。在国内外桑蚕产业快速发展的新形势下,广西地区大力发展蚕桑产品深加工产业,不断改良品种、改进技术,从各方面提高农民种桑养蚕的积极性,提高原料茧的数量和质量,生产优质产品,满足市场需求,增加农民和企业收入。广西地区的一些企业积极引进相关加工生产线对桑蚕资源进行深加工,不但促进了桑蚕产业的发展,对解决广西地区部分剩余劳动力再就业也起到积极的作用,社会效益明显,间接加快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5 发展特色蚕业农业,提高蚕业效益
在种桑养蚕和开展蚕桑资源综合利用的过程中,各地蚕农充分利用各自的自然生态环境,按照政府引导,并根据现代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的需求,大力发展休闲农业、观光农业、生态农业和创意农业等农业观光旅游新特色,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如柳城县茂林(屯)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开展的生态休闲旅游,建起了农家乐。该农家乐集观光旅游、休闲采摘、营养美食于一体,在为游人提供休闲娱乐的同时,还为游人提供美味的蚕桑宴席,每年都迎来了大批的游客,自营业以来,经济效益初显成效;镇兴(屯)实施“万亩桑园+蚕文化”农家乐观光旅游,使游人在采摘桑果的同时也了解了蚕桑文化发展的历程,促进了蚕业发展和蚕文化的传播,极大的促进了当地蚕业经济的发展。
6 实现“蚕业强省”目标,发展“三高”蚕业
为实现“蚕业强省”目标,广西地区各地采取了一系列的有力举措,稳步发展“三高”蚕业,全力做大做强蚕桑产业。“三高”蚕业依靠科教兴蚕、良种良法产业化,实现“亩桑产茧量高、蚕茧质量高、综合效益高”。发展“三高”蚕业是增强蚕业生产综合能力的有力措施,是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发展现代农业、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三高”蚕业的发展对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促进桑园面积增加、蚕茧质量和产量的提高、蚕农收入提高,促进农村生态蚕业和农村旅游业的发展,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广西地区桑园面积和蚕茧产量连续7年稳居全国第1位,桑蚕生产规模逐步扩大,农民收入不断提高,成为全国重要的蚕桑产业基地,成为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新亮点,为广西地区农业经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7 参考文献
[1] 梁贵秋,吴婧婧,陆春霞,等.蚕桑资源综合利用在广西蚕区的应用模式[J].广西蚕业2012,49(1):63-66.
[2] 王彦平,刘洁,吴予明,等.蚕蛹的营养成分分析[J].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09(3):638-640.
[3] 廖森泰,肖更胜,刘学铭.蚕桑资源综合利用使用技术及规程[M].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
文章编号:1004-4914(2017)05-160-03
一、发展哈尔滨市都市农业与松江湿地的生态产业链的意义
(一)发展都市农业与松江湿地的生态产业链的城市化发展必然要求
随着经济的发展,哈尔滨市的现代化程度不断提高,人口快速增长,一系列城市发展必须面对的问题也随之出现。例如交通拥堵、空气污染、公园,绿地,公共设施和设备不能满足公众要求等问题。公众需要一个更为自然的环境,都市农业与松江湿地生态化产业的有机结合恰好可以满足市民的这一心理需求。因此,发展都市农业与松江湿地的生态化产业链的城市化发展必然要求。
(二)发展都市农业与松江湿地的生态产业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改革开放以来,哈尔滨市经济快速发展。同时,快速的经济发展对社会关系也产生了剧烈的影响,而都市农业与松江湿地生态化产业的有机结合将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及休闲、娱乐相结合,在亲近大自然的过程中,为公众提供了新的劳动平台,促进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尊重与理解。因此,发展都市农业与松江湿地的生态化产业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三)发展都市农业与松江湿地的生态产业链是适应农业结构发展变化的客观要求
近年来,哈尔滨市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的人数不断增加,农村的老龄化与妇女化的程度不断增加。都市农业与松江湿地生态化产业的有机结合是一种高附加值的新型农业经营方式,可以促使发展现代农业,减少农村劳动力的支出,增加?r村经济的效益。因而,发展都市农业与松江湿地的生态产业链是适应农业产业结构发展变化的客观要求。
二、哈尔滨市都市农业与松江湿地生态化发展的基本境况
(一)哈尔滨市都市农业发展基本境况
1.哈尔滨市都市农业自然条件基本情况。随着哈尔滨市不断提高农业生态环境建设的力度,2015年哈尔滨市共有12个各级自然保护区,其中省级自然保护区面积为11.9万公顷,数量为4个。哈尔滨市拥有为数众多的陆海空交通路线,是东北亚的重要交通枢纽,新鲜的农产品在便捷的交通条件的基础上向市区内及其他地方运送,将国内外经济联系起来。为发展哈尔滨市都市农业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
2.哈尔滨市都市农业产业基础基本情况。2015年哈市粮食产量达到360亿斤,作为国家重点商品粮基地的哈尔滨市,共有国家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大县8个。同时哈尔滨市也具备较强的乳制品和畜产品的生产能力,是重要的综合生产基地。
3.哈尔滨市都市农业消费市场基本情况。在哈尔滨市农业产业化的不断上升、消费者的需求不断提高、公众日益增长的农产品需求的情况下,公众在对农产品数量的增加的同时,对农产品的质量要求也有所提高,对高质量的肉类、牛奶、鸡蛋、水果和蔬菜的购买力进一步增强。同时公众也希望进一步提高生活品质,享受与都市文明相结合的自然风光和农业休闲方式。
(二)哈尔滨市松江湿地生态化发展的基本境况
1.哈尔滨市松江湿地自然地貌基本境况。哈尔滨市松江湿地占地410平方公里,东西走向为大顶子山航电枢纽至双城,南北以松花江两岸堤防为界,松花江河漫地滩地貌以平缓的地势为主,主要类型为河漫滩、沼泽地、低平地及平缓坡地,有少数为岗丘及丘间挂池。
2.哈尔滨市松江湿地分类构成基本境况。哈尔滨市松江湿地以河流湿地和泛洪平原湿地为主,其余为藓类沼泽湿地、沼泽化草甸湿地、草本沼泽湿地、灌丛沼泽湿地和人工湿地。具体包括:一是道里区长岭湖湿地、新农湿地、太平湖及运粮河湿地、群力滩及周边湿地;二是道外区白鱼泡湿地、哈东沿江湿地、阿什河河口湿地、克图河口湿地;松北区太阳岛湿地、苟岛及周边湿地、北国水城湿地;呼兰区呼兰河口湿地;三是宾县松花江南岸湿地;四是肇东市松花江北岸湿地。
3.哈尔滨市松江湿地生态资源基本境况。哈尔滨市松江湿地有着丰富的植物资源,在植物区划属于多种混合,包括长白植物区系,小兴安岭-老爷岭植物区以及小兴安岭-张广才岭亚区。松江湿地植物资源经调查共有112科各类高等植物,具体为481种;31科各类苔藓植物,具体为82种;11科各类蕨类植物,具体为32种,1科裸子植物,具体为5种,69科各类被子植物,具体为5362种。
哈尔滨市松江湿地有着丰富的动物资源,在动物区划属于多种混合,包括长古北界、东北区、长白山亚区。以马鹿、野猪、花尾榛鸡、太平鸟、中国林蛙等为地区代表动物。松江湿地动物资源经调查共有58科各类脊椎动物,具体为190种;7科各类鱼类动物,具体为37种;4科各类两栖动物,具体为6种;3科各类爬行动物,具体为5种;35科各类鸟类动物,具体为122种;9科各类哺乳动物,具体为20种。
三、哈尔滨市都市农业与松江湿地的生态产业链模式
(一)都市农业与松江湿地的生态农业产业链模式
利用传统农业的精华和现代科技的成果,把泛洪平原湿地、人工湿地与农业生产结合起来,根据粮食经济作物生产、林、牧、副、渔业的不同情况,合理配置,实现经济、生态、社会效益的统一。
(二)都市农业与松江湿地的观光休闲农业产业链模式
以农业和农村的设施和空间为载体,以河流湿地、泛洪平原湿地为依托,根据农业生产、经营活动等实际情况,结合农村乡土文化,发展具备休闲娱乐功能的生态农业产业。
(三)都市农业与松江湿地的循环农业产业链模式
通过提高资源利用率实现以循环利用为核心,挖掘河流湿地、泛洪平原湿地、灌丛沼泽湿地的生态潜力,实现建设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现代生态农业增长方式。
(四)都市农业与松江湿地的种苗业产业链模式
发挥城市高校、科研院所的科研优势,充分利用人才、资金等优势条件,以藓类沼泽湿地、沼泽化草甸湿地、草本沼泽湿地为依托,大力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农作物良种、蔬菜种苗、花卉苗木、优质畜禽、名优水产良种等。
(五)都市农业与松江湿地的农业科技园区产业链模式
农业科技园区与松江湿地相结合,发挥园区的科技核心区、科技示范区和科技辐射区三位一体的功能,通过农业新技术、新品种、高新设施的示范和推广,促进湿地经济潜力的实现。
四、哈尔滨市都市农业与松江湿地的生态产业链的发展原则
(一)都市农业与松江湿地的生态产业链发展的指导思想
都市农业与松江湿地的生态产业链发展,应严格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在科学发展观的基础上,根据哈尔滨市都市农业与松江湿地的基本情况,因地制宜,统筹湿地经济与湿地生态的开发与保护,结合湿地生态科学理论与最新研究成果,完善都市农业与松江湿地的湿地生态经济系统的构建以及优化生态产业系统。
(二)都市农业与松江湿地的生态产业链发展的远景目标
都市农业与松江湿地的生态产业链发展的总体规划目标是在保护松江湿地,实现湿地生物多样性以及维护湿地生态平衡的基础上,在保证松江湿地的高水平管理下,开发松江湿地的经济价值,充分利用松江湿地的多重功能,将松江湿地建成集资源环境保护、农业开发、科学研究、休闲度假、自然旅游、生态发展于一体的综合性的湿地自然保护区。
(三)都市农业与松江湿地的生态产业链发展的发展原则
都市农业与松江湿地的生态产业链发展的应坚持科学性与可操作性相结合原则;坚持湿地保护与湿地合理利用相结合原则;坚持因地制宜与统筹布局相结合原则;坚持充分利用原有资源与节能节水、安全卫生相结合原则;坚持保护环境与高效使用建设资金相结合原则。
五、建设哈尔滨市都市农业与松江湿地的生态产业链的具体做法
(一)哈尔滨市都市农业与松江湿地的生态产业链规划方向
1.优化都市生态农业与松江湿地的有机结合。优化都市生态农业与松江湿地的结构与布局,发展生态种植业及生态养殖业。随着公众收入的不断增加,对非养殖和生态养殖的优质鱼、虾、蟹等高蛋白食物的需求持续提升,作为松江湿地的优势产业――水产业,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同时建立松江湿地品牌,围绕生态种植、生态养殖业等优势产业加快生态农业基地建设,培育松江湿地生态农业发展的支柱生态产业。
2.优化都市农业产业与松江湿地的有机结合。优化都市农业产业与松江湿地的合作与分工,利用松江湿地优质的松江湿地水资源,在现有行业优势的基础上,扶持生态农业加工业,将现有生态农产品加工、运输资源进行统筹优化,完善生态农业产业链,加快生态农业产业之间的合作,推动“龙头――企业――中介组织――农户”的运营方式,发展生态种与养加相结合、产与销相结合的贸工农一体化的经营模式。
3.优化都市生态休闲农业产业与松江湿地的有机结合。围绕都市生态农业和生态农业加工业,推动生态休闲服务业的发展,充分开发松江湿地丰富的自然景观及其辐射范围内的人文景观,挖掘生态休闲农业的潜力,促进松江湿地经济的发展。在都市生态休闲农业产业的发展上应注重项目规划,注重项目引资,开放合作,引进先进经营理念,创造新的经济发展形式。
(二)哈尔滨市都市农业与松江湿地的生态产业链的具体形式
1.哈尔滨市都市农业与松江湿地的种植工程链建设。对松江湿地的低平地、平缓坡地及岗丘等地貌类型进行多用途开发,因地制宜调整生态农业结构,发展生态种殖业,推动高效模式,形成“种植业――加工业――销售”的生态产业链,完善哈尔滨市都市农业与松江湿地的种植工程链建设。
2.哈尔滨市都市农业与松江湿地的水产加工链建设。对松江湿地的河漫滩、沼泽地、丘间挂池等地貌类型进行分?哟慰?发,推进生态养殖业水产加工业发展,引导水产加工企业与养殖户实行“企业渔户”的经营方式,实现订单渔业。由企业统一购回苗种、提供一定数量的周转资金或饲料,按市场价将成鱼收回加工。保证生产加工的生态化,形成了企业和渔户共同的“养殖――加工――销售”的生态产业链。
3.哈尔滨市都市农业与松江湿地的饲料工程链建设。主要是通过对松江湿地的种植业产品进行加工,通过多种植业和畜牧业加工业的联动,实现具有规模化高效率的生产生产方式,促进“种植业――加工业――畜牧业――销售”产业链的形成。
4.哈尔滨市都市农业与松江湿地的生态旅游链建设。主要是通过对松江湿地的绿色生态资源和生态休闲资源的整合,推进生态旅游链的发展。生态旅游链主要是指通过大量种植具有生态效果和景观效果的湿地经济植物,如莲、芡实、菱、芦苇等,营造独特的湿地风光,作为绿色生态资源的核心开展生态旅游,同时为游客提供认知、休闲、观光的场所,形成“种植业――旅游业――经济效益”的生态产业链。
5.哈尔滨市都市农业与松江湿地的资源综合利用链建设。主要是通过对松江湿地水资源、植物资源、动物资源、土地资源等综合利用,积极探索新的生态产业结构的模式,加强经济和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三)完善哈尔滨市都市农业与松江湿地的生态产业链政策保障
1.建立松江湿地有效的生态预警系统。根据松江湿地的具体分类,结合都市农业开发,建立相应的可持续性评价体系,以此为参照健全各级管理机制,确保松江湿地的可持续性开发和科学研究,建立都市农业与松江湿地最佳的资源利用模式,在统筹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基础上建立有效的生态预警系统。
2.健全松江湿地价值补偿系统。结合市场创建和行政税收的优势,健全松江湿地价值补偿系统。一是明确产权,确立都市农业与松江湿地的所有权及经营关系,实行湿地有偿使用,根据实际情况收取开发付费和破坏补偿;二是行政收费,充分利用松江湿地使用者的税收积累资金,建立湿地保护基金;三是财政支持,提升湿地保护在公共投入的投入比重。
3.制定湿地保护和利用规划。当务之急是尽快开展松江湿地资源调查,核实湿地而积、水文、气候等自然生态状况,根据松江湿地系统的特性及受威胁程度,制定保护及开发利用的长远规划,建立湿地生态保护区和示范区,限制湿地周边企业数量和城镇规模,实施系统治理。
关键词:宝应 有机农业 发展 对策
近年来,随着食品安全、土壤污染、农业面源污染等问题越来越多地受到关注,有机食品也逐渐被认识并日益受到消费者亲睐。宝应县作为全国首家“国家有机食品基地示范县”,形成了经济欠发达地区发展有机农业的较为典型的经验。研究表明,宝应有基础、有条件,也有市场前景推动有机农业产业化开发。
1 国内外有机农业发展现状及市场前景分析
1.1 国内外有机农业发展现状 有机农业于20世纪20年源于德国和瑞士,20世纪40年代,美国的罗代尔(Rodale)建立“罗代尔农场”,成为世界上最早的规模化有机农场。20世纪60年代,发达国家纷纷建立有机农场,有机食品市场初步形成。进入21世纪,不少发展中国家加入有机食品生产和出口的行列。根据最近FiBL和iFOAM对160个国家进行调查(数据截止2010年),全球有机农业土地为3700万公顷(包括转换期土地),有机认证的土地面积占全球所有农业用地面积的0.9%,有机认证面积最大的国家依次为澳大利亚、阿根廷和美国[1]。
国内有机农业发展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国农业大学和原国家环保局(现环境保护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相继开始有机食品的科研工作;截止2011年11月,我国已颁发有机产品认证8655张,获得认证的有机生产面积达200万公顷,有机转换面积44万公顷,80个单位通过国家有机食品生产基地考核。
1.2 有机食品市场前景分析 在欧美等发达地区,有机产品的需求正持续增长。根据“有机观察”的数据,2010年全球有机食品和饮料销售额达到590亿美元,是2010年的3倍以上(2010年为179亿美元)[3]。对有机产品的需求集中在北美和欧洲,构成了全球有机消费的96%。发达国家销售的有机食品,近60%是从发展中国家进口,有机食品正成为发展中国家出口创汇的新兴产业。
随着国内消费者对有机产品的逐步认知和亲睐,国内市场潜力巨大,2010年,国内市场额达13亿美元。消费有机食品已成为未来国际国内市场的趋势,有机食品市场前景广阔。
2 宝应县有机农业发展现状
2.1 有机农业发展现状
2.1.1 组织网络机构健全。成立有机食品发展领导小组,组建有机食品办公室,列入政府职能序列。县人大、政协定期审议、调研有机农业工作情况。相关部门和各镇分别成立领导小组和办公室,形成了县、镇、部门联动的组织网络。
2.1.2 规划和标准体系较为完善。2003年,宝应率先在全国编制、评审和实施《有机食品产业发展规划》,重点建设运西、东荡、中部三大有机产业园区。同时,与南京农业大学合作研究制定出有机稻米、有机藕、有机蟹、有机鸭和有机专用肥五大省级标准。
2.1.3 技术服务和政策配套体系基本形成。组建县生态办、部门、镇和基地四级有机食品生产技术服务体系。成立有机种植、有机畜禽养殖、有机水产养殖、动植物病虫害防治、灌排水系和生产资料供应等六个服务小组,编印《有机食品生产指南》,指导基地有机食品生产。出台《关于加快国家有机食品基地县建设、打造“生态宝应”的工作意见》,设立50万元生态基金和200万元有机食品基地建设风险基金,完善土地流转、减免税收、财政补贴等优惠政策。
2.1.4 有机农业发展初具规模。延伸有机产业链条,打造有机生产、加工、检测、集散和观光五大基地。建成有机农业园区22个,总面积10.8万亩,拥有有机食品品牌35个,涵盖稻米、荷藕、畜禽、瓜果、水产5大类12个品种;建成江苏省首个有机农业开发区——宝应湖有机农业开发区并获批国家级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建成国家级有机食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与全国城市农贸中心联合会合作筹建“中国有机产品交易中心”;创建国家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县通过国家认监委组织的评审。有机产业的发展不仅促进了宝应农业的产业升级,也带动了旅游、观光、休闲等三产的发展,通过发展湿地生态观光和有机农业休闲旅游,2011年实现旅游收入12亿元。
2.1.5 有机农业成为招商引资载体。编制30多个有机招商项目,在县网站上。以中国宝应荷藕节和国内相关经贸洽谈活动为平台,开展对外推介,寻求对外合作,先后有国内外多批客商来宝考察洽谈,宝泰米业、兴泰农牧等一批企业相继落户。
2.2 优势与困难
都需要农业的发展支撑经济的飞跃。台湾在近几年的农业发展中走出了属于自己的条道路,而济南的农业也取得了巨大的成绩,如今随着两岸交流的加深,在农业方面的合作也将会进步增加,借助双方的优势,学习双方的特点让济台的农业发展来一次质的合作大飞跃。
台湾地区地狭入稠,境内三分之二为山地丘陵,气候温暖,雨量充沛。台湾现代农业生产发达,现有耕地面积1290万百农户78万户,农业人111400多万,占台湾总人口的19%,目前台湾农业总产值为4000亿元新台币,占台湾经济生产总值的3.3%在台湾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
台湾农业包括种植业、畜牧业、渔业与林业四大部分。近50年来,台湾农业生产结构已逐渐由以种植业为主的单
传统农业,逐步转变为农林牧副渔综合发展的多元化农业与商业性农业。台湾的种植业分为粮食作物(农艺作物)
经济作物(特用作物)与园艺作物三大类别。台湾是我国著名的产稻区,素有“海上粮仓”的美称。台湾的经济作物有甘蔗,茶叶烟草花生、薄荷等其中以甘蔗和茶叶所占比重最大,素有“东方甜岛”之美誉,盛产的阿里山高山茶享誉海内外。园艺作物主要包括水果蔬菜花卉等,在台湾种植业中所占比重不断增加。此外,畜牧业、渔业林业也很发达。
台湾的农会组织网络健全,在农业生产经营的每个环节每个角落都有农会人的身影和足迹。其主要功能有,是农业推广,业务主要包括推广优质品种,生产资料和先进适用技术组织开展农民教育培训等。二是供销经营,即办理农产品运销及批发市场业务,办理农业生产资料及生活用品经营,兴办农业金融业务,涉及农业存贷款,农业和农民保险等等。
技术改进、品种改良结构调整、效益提高是台湾现代农业的特征真正实现了产学研结合。目前在农业品种的改良食品加工技术,自动化技术等方面在国际上处于领先水平。
食品工业是台湾的传统产业,对带动台湾农业发展具有很大作用。近年来,一些食品工业企业正在实施改造,逐步扩大农业经营和加工企业规模,推行共同作业及专业化经营,以食品加工带动农业工业化,农业企业化农业商业化,缓解产销失衡的压力,增加附加值维持农业的持续经营。
台湾农产品的运销体系十分发达健全,且运行高效快捷,主要形式有批发市场、农贸市场直销店、产销班,帮助农业生产者解决市场方面的后顾之忧,有力地推动了农业产业的顺利发展。
随着台湾农业高度市场化,发展高经济价值作物并与休闲、生态、美化等功能相结合,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是精致农业的精髓。
台湾休闲农业方兴未艾,正发展成为新兴产业。台湾的休闲农业是为了解决传统农业经营困境与转型而发展起来的,能提供休闲服务满足人们的休闲需求兼之有农产品生产经营和三产服务业于体的新兴产业。目前,台湾休闲农业正处于发展阶段,主要有观光农园,野生动植物的观赏与研究、品尝野味的休闲旅游综合性的休闲农场居民民宿旅游等。
济南市以建设环城都市农业、南部生态农业、平阴特色农业、沿黄滨河农业,历城临港农业,章丘现代农业黄河北高效农业等七大特色农业区为重点,努力构建“一圈三带”(环城都市农业圈,南部山区、中部平原北部沿黄三大特色农业经济发展带)现代农业区域布局新框架。要毫不松懈地抓好粮食生产,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确保“三条底线”。
济南进一步做强畜牧业做优蔬菜业,做大林果(花卉苗木)业,积极发展水产业。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重点扶持壮大农业龙头企业。实施农业标准化工程和
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不断提高农产品质量积极发展外向型农业。加快农业适用技术的推广应用积极推进农业机械化建设,努力提高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大力加强耕地质量建设,实施新轮沃土工程,合理使用化肥、农药减少面源污染,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加快发展节约型循环型农业。充分发挥农村独特的山水景观
关键词:休闲农业;温州
中图分类号:F590.7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18-000-01
一、温州市休闲农业的类型
温州市出现了很多休闲农业园,这些园区分布在不同位置,其类型也有所不同,主要分为以下四种。
1.科技观光型
科技观光型,顾名思义,这种休闲农业园区之中的主要观光项目是农业园区之中的技术应用,这些技术含量较高的农业用技术能够让前来观光的游客大开眼界,让他们真切地感受到平时从未听说过的技术,并在脑海之中形成关于这个技术在实际农业生产之中的应用方法。这对于城市之中的人们有着很大的吸引力,而对于青少年来说,这又是一个非常有启蒙作用的好去处,尤其是一些新技术在农业上的应用,会让学生们以此作为参照来印证教材上的内容,对于学生的课外知识学习有着非常好的促进效果。在这种类型的园区之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就是温州的绿色乐园,不仅可以让游客进行参观,而且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个集中参观的平台。
2.休闲度假型
休闲度假型的休闲农业园区则是以独特的自然风光让游客体会到大自然的美丽,让游客能够在自然风景的怀抱之中放松自己的心灵,真正做到休闲度假。这种休闲度假园区一般对于选址的要求较高,园区周围的自然景色较好,而且空气质量也较为不错,在这个自然基础上,园区利用简单的休闲设施建设,让园区成为很多游客减压休闲的好去处。温州白云山农业观光园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3.农家乐型
农家乐型园区相对于前两种要简单且便于实现。其主体就是农村的家庭,一般而言都是以一户农村家庭为单位,将自己家中的空房布置为住处,或者将自己家中的农业用地布置为参观场所,其中农业作业的部分还可以让游客自己动手参与。这对于城里来的游客而言是一种非常新鲜的体验,而且相对于前两种园区,这种园区更加贴近生活。由于都是以每一户农家为单位,基本可以保证一对一的全程服务,所以服务质量较高。游客们不仅能够欣赏到农业风光,体验农村生活,还可以吃到地道正宗的农家菜,这对于城市的游客而言无疑是十分新奇的,更重要的是,农家乐的价格并不高,非常实惠。而对于农民来说,农家乐是一个非常好的盈利项目,能够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民生活。这种园区由于规模不需要很大,所以温州有一千余家,都各具特色。
4.特色产业型
特色产业型指的是在某一种作物的种植区域,游客可以在这片区域之中体验采撷收获的乐趣,回归质朴园林生活的活动。比如说一些草莓、樱桃自采园,都是凭借着独特的产业来吸引游客,让游客既能体验到亲手采摘的乐趣,也能现场品尝到最新鲜的水果,并支持游客将水果带走,让游客可以在归途之中继续品味。还有茗岳乡的油菜花基地,利用油菜花长成时一片金黄的景象来吸引游客,让游客切实去感受该产业的状况。
二、温州市休闲农业的区域特色
1.发展速度迅猛
近年来温州休闲农业实现了快速发展。其中省级农家乐类型农业园区从2006年的5个增加到了2007年的10个,而市级特色农家乐村更是从11个剧增到了96个,这个发展速度是十分惊人的。不仅如此,省级农家乐型旅游示范点也从2006年的7个增长到14个,而市级示范点则从21个增长到67个。在这几年的建设之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2007年,仅此一年就建成了10个示范园区,16个特色镇。温州农业园区发展速度提升如此之快的一个主要原因是温州市民在经济水平不断提升过程之中,消费观念发生了非常大的转变,从原来的追求高科技到现在的崇尚自然,这无疑给农业园区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契机。
2.依托农业产业发展
温州休闲农业园区发展的最大特点就是依托于农业产业。在目前的31个园区调查中发现有28个即90%以上是以种植业、畜牧业或水产养殖等农业第一产业为支撑,同时结合休闲观光内容的开发来经营的。其中,以种植业、畜牧业、水产养殖、畜牧养殖、种植水产、畜牧水产、种植畜牧水产养殖产业为支撑的分别为7个、3个、4个、4个、2个、5个、3个,31个中有9个(占29.03%)的休闲观光农业区是以种养相结合的类型。
三、温州市发展休闲农业具备的优势
1.基本条件良好
温州的地理区位条件非常具有优势,是浙江省南部地区一个非常重要的地点。尤其是从交通上来看,温州不仅贯穿着数条高速,便于城际的交通,而且温州站也是几条铁路的交汇之处,是铁路交通的枢纽所在,还有城市内部的机场和正在建设之中的港口,使温州市成为了一个多种交通方式交汇的交通枢纽。
2.自然资源丰富
在气候划分上,温州市属于东南沿海地区的季风气候,而且由于临海,气候偏于海洋性,相比内陆而言,水气更加充足,能够为农作物提供充足的灌溉。由于水气水平较高,白天的太阳照射会受到削弱,而夜晚则会提供保温效果,这就会让该地区的温度变化程度降低,避免农作物因气候灾害而受到灾害。同时,温州地处南方,积温较高,适于作物生长,而对于市辖区范围内的多种地貌,农民们都可以因地制宜,发展不同类型的农业,形成独具特色的农业景观,便于市民进行观光游览。
3.市场机制灵活
温州人民的精神也是农业高速发展的重要原因。从上个世纪的八十年代初,温州人民在刚刚起步的是市场经济之中勇敢拼搏,利用自己的创新意识,在市场之中进行资本的运作,大力发展民营经济,敢为人先。由于当时民营经济刚刚兴起,发展速度较快,温州市抓住了这样一个契机,利用这股浪潮推动了该地区经济的飞跃,而这种对于市场经济敢于跟进,对于市场机制灵活运用的精神也让农业的发展得到了一个宽松的环境,让土地等资本要素得以自由流动,让农业的发展得到更好的市场条件。
4.经济基础雄厚
从经济水平上看,正是由于温州市在改革开放初期敢于利用市场规则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在小商品批发零售业不断进军形成规模优势,使经济得到了飞速发展,奠定了温州市雄厚的经济基础。雄厚的经济基础一方面保证了温州市休闲农业发展的资金需求,另一方面使得温州市民的生活水平显著提升,促使其转变消费观念,使得市内居民对于旅游,尤其是周边生态游的热情不断提升,进一步促进了休闲观光农业园区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