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机电工程与电气工程的区别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关键词:专业任意性选修;毕业班教学;教学质量
作者简介:李春艳(1980-),女,黑龙江哈尔滨人,黑龙江大学机电工程学院电气工程系,讲师。(黑龙江 哈尔滨 150080)李春红(1977-),女,辽宁大连人,辽宁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技术学院,讲师。(辽宁 大连 116029)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31-0109-02
教育理论中高校课程分为必修和选修两个部分。选修课又分为通识选修课和专业选修课。通识选修课与专业无关,全校所有专业学生均可选择。专业选修课又称为限制性选修课,开课内容一般与所学专业相关,对学生要求掌握的程度较高。黑龙江大学(以下简称“我校”)将专业选修课又细分为专业指导性选修和专业任意性选修两类。专业指导性选修课程是各专业依据专业培养目标要求,设置的专业延伸与拓展课程。专业任意性选修课程是依据专业定位与专业特色,设置体现专业方向与专业技能的课程。我校电气专业指导性选修课程总计27.5学分,学生至少修读需25学分。专业指导性选修课学生个人意愿选择余地较小,但其重要程度不亚于专业必修课。而专业任意性选修课课程通常安排在专业基础必修课和专业指导性选修课课程之后,一般为大三下学期和大四上学期授课。专业任意性选修课,尤其是毕业班学生选修课存在“选而不修”、凑学分等现象,专业任意性选修课成为了可有可无的“酱油课”。作为一名以专业任意性选修课教学为主的青年教师,在四年的实际工作中发现了一些问题并进行了一些思考。
一、专业培养模式及专业任意性选修课的地位
1.黑龙江大学机电学院电气工程专业培养模式介绍
黑龙江大学机电工程学院电气工程专业采用“前期趋同后期分流的专业+方向”培养模式,即第1~4学期夯实通识教育平台,第3~6学期搭建专业教育平台,第6~7学期按专业方向模块分流指导的培养模式,为学生更高层次的后续学习和拓宽就业范围奠定基础。在重视学科基础、搭建专业平台的基础上,设置了电气控制和电力系统2个专业方向模块供学生选择,加强工程应用的针对性。
2.专业任意性选修课的地位
以黑龙江大学为例,黑龙江大学机电工程学院采用学分制,毕业要求总分修满167学分。课程平台包括最低修读4分的通识教育平台和最低修读118学分的专业教育平台。其中,专业教育平台共有3个类别:学科与专业必修课程(67分),专业指导性选修课程(25分),专业任意性选修课程(26分)。可见,专业任意性选修课所占总学分的15.6%。
专业任意性选修课共分为两个方向:电气控制方向和电力系统方向。每个方向设置课程15门课,总学分37.5学分。学生根据个人兴趣选修至少26学分。其中每个方向的三门课选课率达100%,学分3.5学分,是专业任意性选修课中的“必修课”,考试方式为试卷考试。其余12门课考试方式为考查,学分在1~2.5学分之间。专业任意性选修课9门课安排在大三下学期(含三门选修中的“必修课”),6门课安排在大四上学期,毕业班专业任意性选修课所占比例为40%。毕业班专业任意性选修课所占考查考试课中的比例达50%。因此专业任意性选修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二、专业任意选修课教学存在的问题
专业任意性选修课在工作实践中发现教学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第一,学生出勤率低。[1,2]以黑龙江大学电气工程专业为例,毕业班专业任意性选修课选课积极,但学生参与课堂的出勤率低下,2007级和2008级“发电厂变电站二次回路”选课达86人和88人,均超过学年总人数的80%,然而实际到课人数仅为选课人数的40%。第二,学生考试应付老师,学术报告敷衍了事。由于专业任意性选修课考核方式为考查,通常以提交学术报告作为考试形式,因此存在大量网上下载拼凑,甚至全篇照抄现象。由此可见,学生对专业任意性选修课的重视程度不够,尤其是毕业班专业任意性选修课成了“酱油课”,课程变得可由可无,混学分现象严重,与教学目标初衷相违背。
三、提高专业任意性选修课教学质量的应对政策
1.明确学好专业任意性选修课的重要性
高校专业任意性选修课混学分现象屡见不鲜,其根本原因在于上至老师,下至学生,对专业任意性选修课的重视程度均不够,明确与加强对专业任意性选修课的重要性的宣传是有必要的。首先,在新生入学学习的“电气工程导论”课程中,教师在介绍课程体系时应强调专业任意性选修课的重要性。黑龙江大学机电工程学院(以下简称“我院”)实行学业导师制,学业导师有责任和义务向低年级学生灌输专业任意性选修课程的重要性。其次,学生专业任意性选修课和必修课强调不应区别化对待。由于必修课和专业任意性选修课考核要求不同,考试课程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而考查课因考试轻松,通常以提交报告为主;授课安排在大三下和大四上学期,因此高年级学生对教师所教课程的难易程度、考核形式、口碑均有更详细的了解,甚至在网上或学校论坛里出现了高年级学生写的选修课“攻略”。再次,提高学院教学管理水平和教学质量。学生出勤率低和区别化对待专业任意性选修课削减了教师的教学热情,由此形成恶性循环。此外,专业任意性选修课的设置更具有时代性,随着科技的发展,教学大纲的调整,新增加与时俱进的课程。如我院新增课程“新能源发电”,而这类新课程老教师不愿意讲授,担当新课程的就只有年轻教师,而年轻教师教学经验欠缺,也是对专业任意性选修课的不利因素。因此学院应积极动员经验丰富的教师参与专业任意性选修课的讲授,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训,提高教学质量。
2.提高专业任意性选修课的出勤率与学习兴趣
出勤率是学生参与课堂最重要的表现形式之一。通过以下三种方法提高专业任意性选修课的出勤率,激发学习兴趣。第一,合理优化专业任意性选修课课时安排。笔者在“发电厂变电站二次回路”毕业班教学中发现,大四学生第一节课到课人数最多,9~10月最少,11月人数又增多,12月考试。究其原因,9~10月学生以找工作为主,11月份多数已和用人单位签约后才重返课堂。教学安排可根据每年应聘高峰实时调整,有利于增加学生的专业任意性选修课出勤率。第二,师生角色对调,强化学生课堂参与度。在老师的指导下,大四毕业班专业任意性选修课学生分组,每节课由一组学生完成课堂讲授的部分内容,增加学生参与度。此外,学生遇到感兴趣的用人单位,可与同学协调互换分组,可解决部分课堂学习与找工作的冲突。第三,应用型工科专业的教师,在教学科研经费允许的条件下,建立奖励机制有利于激发同学的学习兴趣,增加荣誉感和认同感。
3.专业任意性选修课的考核形式应为多样化
我院专业任意性选修课15门课程中有12门是考查考核。考查考核方式以提交学术报告为主。以下几种教学尝试有利于丰富考核模式和提高教学质量:第一,考核学术论文题目应具体化,代替宽泛教学专业涉及领域,可有效减少学生网上下载论文,敷衍了事发生的概率。第二,应用型专业课程以工程案例分析,仿真设计等形式代替学术论文实现教学课程考核。例如,“机电传动控制”课程可以用Matlab完成电机的控制系统仿真,以仿真程序结果作为该门课程的考核,获得学分。这种考核形式可培养学生广泛的专业兴趣与实际动手和分析的能力,有利于学以致用,提高专业技能。第三,课堂学生参与度纳入考核范围,适时增加学生课堂参与度所占考试成绩的比重。
4.巧用毕业设计与大四专业任意性选修课的关系
学好专业任意性选修课可能有利于毕业设计和考研群体。第一,专业任意性选修课对毕业设计有促进作用。专业任意性选修课内容广泛,立题多样化,教学大纲灵活,教学条框少,可随时根据学生掌握情况调整。随着专业任意性选修课以学术报告、仿真设计、工程案例的形式完成考核,有助于对学生专业兴趣的点拨。如果专业任意性选修课考核内容做得好,可以作为毕业设计的一部分。大四选修课的老师和学生,可通过专业任意性选修课互相挖掘毕业设计的题目,可见专业任意性选修课对毕业设计具有促进作用。第二,专业任意性选修课有利于考研群体更好地完成毕业设计。毕业设计从每年的11月至次年5月。11月至1月,学生往往集中全力应对考研考试,毕业设计放缓。而专业任意性选修课授课周期是8月至11月份,如果专业任意性选修课考核报告内容与毕业设计选题相对应,考研学生在相对不忙的8~11月内上专业任意性选修课即可完成毕业设计的部分内容,这有利于考研群体既保证了充足的复习时间,又不耽误毕业设计。
四、结论
本文通过对黑龙江大学机电工程学院电气工程专业任意性选修课在培养模式的地位的分析,针对专业任意性选修课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提高专业任意性选修课教学质量的教学方法:强化专业任意性选修课的教学重要性;考核形式多样化;通过提升学生课堂参与度提高出勤率的教学尝试;巧妙利用专业任意性选修课的教学促进毕业设计。当然,专业任意性选修课“打酱油”现象是个比较复杂的问题,需要社会和学校多方面的共同努力,各种模式还需在实践中探索验证。
参考文献:
关键词:机电工程;机电设备;安装技术;应用
机电设备安装工程作为建筑施工项目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直接影响到建筑物整体设备的安全运行、节能效果及建筑物投入使用后的使用功能,因此直接关系到该建筑的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机电设备安装工程项目越来越广泛,涉及工业、公用、民用三个部分中的设备安装工程、电气工程、自动化仪表工程、洁净工程、消防工程、智能化工程等等。其整个施工过程从施工人员、设备和材料、施工机具、施工方法、竣工验收各个阶段,都要实行严格控制以确保质量合格。
1机电设备安装工程特点与施工工艺
1.1机电设备安装工程目的特点
机电设备安装施工过程中,涉及施工过程中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等新兴技术。目前工业规模日益扩大,安装工程也越来越大。大型工程对吊装、装配、检测技术的要求越来越高。这就需要不断更新施工技术及施工设备。机电设备安装工程施工质量的验收与建筑构筑物相比较,也有着明显的不同,其特点主要表现为对质量评估方法、工程验收和售后服务手段的区别。
1.2 机电设备安装工程的施工工艺
1.2.1 施工任务的划分
机电设备安装工程前期准备阶段,首先应明确合同约定的施工范围,进行单位、分部、分项工程的划分;其次是机电设备安装工程总承包项目经理部对项目的施工任务进行分解,将使工作任务和管理责任落实到各个层次。这两项工作是工程前期准备工作的基础。
1.2.2施工程序的确定
机电设备安装工程由于建设项目性质、规模和客观条件不同,其施工部署内容和侧重点都有所不同。在工程前期准备中,施工程序应根据建设项目总目标的要求以及每个单位工程的施工过程确定,机电设备安装工程项目部应根据项目目标的要求,分期分批合理的开展施工程序。
1.2.3 施工任务交底
机电设备安装工程项目中,要明确项目部的分工和各自的责任,各相关方要互相在施工前进行交底工作以便工程项目的顺利进行。
1.2.4施工过程控制阶段
这一阶段对安装质量至关重要,影响安装质量的因素包含人员、施工设备、材料、施工方法,外界环境因素等。为保证安装质量,必须从各个方面全面分析影响质量的因素。如:采取以下有效的控制方法对影响工序质量进行重点控制:
(1)确立工序质量控制点,即预埋方钢的水平度、底座方钢的水平度、平垫板的厚度、地脚螺栓的预紧力、测量工具的精度;在工艺文件中编制关键工序控制点表,列出重要的控制参数和控制内容。
(2)编制工艺规程和作业指导书,对施工人员就设备、操作方法、生产环境、过程参数等进行技术交底。
(3)要求操作人员必须严格遵守工艺纪律,对每个垫板数据要逐一地,多次地测量,每组垫板测量计算后要严格加以标识,并对号入座,及时进行自检和复检,做好原始记录,最后控制点专职负责人检查确认
(4)检验及试验设备、施工机具、计量气具等必须处于完好状态和受控状态。检验人员必须严格按工艺规程和检验指导书进行检验,做好检验原始记录。
2 机电工程设备安装主要技术及应用
现主要例举电气及弱电工程安装两方面进行浅析。
2.1电气工程
本工程的电气工程包括高压、变电系统,低压电力分配系统后备供电系统,普通、紧急及出口指示照明供电系统,消设备的供电系统,公众区域、停车场及商场单位的供电系统防雷接地系统,弱电系统。
2.1.1各工序施工技术要点
(1)施工准备工作。电气工程在施工前应做好充分的劳动力、施工机械、工程材料设备、施工图纸、场地各方面的准备
(2)预埋线管、孔洞,防雷接地焊接。在土建进行底板、结构施工时,电气工程必须配合土建专业进行预留预埋工作要包括线槽、桥架穿越楼板、剪力墙处的孔洞预埋,动力、和智能化系统电气管线预埋及防雷接地的焊接。电气管线的预埋将根据电气专业管线图进行,严格按照相关规程规范施工采用镀锌电线管丝扣连接,其弯曲半径、支持点与线盒连接、跨接等都要符合要求。对于浅表预埋的电线管需要在楼板上留下重墨,以标识浅表电线管所在的位置,避免以后其他业打孔时损及管线
(3)楼板暗敷管线。楼板暗敷的电气管线敷设在楼板内的两层钢筋网之间,因此预埋线管的工作必须在楼板第一层钢筋网之后进行,并且最好在第二层钢筋网编扎之前完成。故此事前必须做好充分的技术准备和实物准备工作,紧跟钢筋作的进度。从楼板转换至墙壁的暗敷管线,要求土建提供准确参考坐标。
(4)墙壁内暗敷的电气管线。从楼板引上或引下的管线均应处于相应的墙壁内,在进行墙壁的砌体时,就要做好终端线盒的定位工作,满足设计、规范的要求。由于砌体后,线盒的置尺寸再也不能修正,因此必须一次定位准确。
房间内从线盒至线盒之间的暗敷管线,管径较小,且以横向走管居多,一般不在砌体进行时敷设,待砌体完成,墙壁硬后、饰面进行施工前,由电气专业用界石机在墙壁上打浅沟敷设管线,事后再由土建专业修补墙壁上的浅沟。
(5)放线、支架制安。明装线管和线槽、桥架在安装前均要进行放线支架制安工作,线管的支架采用线卡直接安装在楼或墙上,线槽采用角铁支架,桥架和母线采用厂家生产的专用支架。
支架间距必须符合相应规定。电气管线安装排列要整齐,支架牢固,管卡固定点要均匀,线管弯曲半径不小于管外径6倍,电缆管不小于10倍,保护管口打成喇叭型,管口边锉光滑,电缆穿管完毕后,管口用防火填料做妥善密封处理不同电压等级、不同回路的导线不宜共管、共槽敷设。
在电缆井(配电竖井)内敷设线路,应每隔一层在楼板处用相当于楼板耐火极限的非燃烧体作防火分隔。预埋线管注意接口连接牢固,以免土建灌浆时脱离;线盒塞纸皮等物品,以免管道堵塞。电气管路与水管接近或交叉敷设时,电气管路应在水管上面,相互净距不小于0.2m。管路通过伸缩缝或沉降缝时,应加补偿装置。电线管路中,当直线长度超过40m以上,或30m以上有一个弯,20m以上有两个弯,12m以上有三个弯,应装接线盒。
2.1.2母线安装
(1)开关、插座、灯具安装。天花布置设计应考虑各专业效果,特别是照明效果,安装前应把照明灯具、风口、防喷淋头、烟温感气统一协调布置。灯具如在风管下面安装,则结合实际需要采用角钢及吊杆,固定灯具,嵌入式筒灯安装必须放线准确,确定天花盖板的开孔位置,保证灯具安装美观、整齐。钢结构下的灯具安装应牢靠、整齐、不留收尾。一些特殊用途的灯具如金卤工厂灯、防水防尘深照工厂灯、防水防尘吸顶灯、金卤灯、防水荧光灯,应注意与线管驳接的密封处理,线路采用钢管、防水线盒敷设。同一场所疏散灯、开关、插座安装,应做到高度一致,平整。开关应切断相线,面对插座,左中线,右相线,平开关应为上合下分,切断位置一致,安装高度符合设计要求
(2)线路检测与系统调试。电气工程的线路测试与系统调试包括线路测试;低压配电柜、屏、箱调试(含照明、动力)继电保护及系统自动装置、检验调试;二次回路的检验与投入;照明试火;电动机试运转;低压供电冷水机调试。
2.2 弱电系统
2.2.1各工序施工技术要点
弱电各系统安装需要工期相对较短,且设备均相当重,因此,除了管槽在早期安装之外,末端设备及中央设备安装均集中在后期进行。
(1)施工准备工作。弱电系统在施工前应做好充分的施准备工作,包括劳动力、施工机械、工程材料设备、施图纸、施工场地各方面的准备。
(2)预埋孔洞和线管。部分弱电线路进行暗敷,线槽穿楼板、剪力墙处也必须预留孔洞,其施工方式与要求与压配电工程一致。
(3)明装管槽安装及导线敷设。
消防自动报警系统、视听系统、闭路电视系统、电讯统、屋宇设备管理控制系统各弱电系统线缆可分为干扰线缆、一般线缆和敏感线缆,各种线缆的材料选用、敷设间距、施工方法要满足各自的要求。敷设时必须做好标识,敷设好后要按规定进行线路测试。
2.2.2 中央主机及末端设备安装
各弱电系统的中央主机均是高度集成产品,其安装工主要为设备的就位、与现场连通线路的校线和接线、软的输入与调试、系统联动调试等内容。
中央主机安装应在主机房的土建和装饰工程完工后装。设备及设备各构件间应连接紧密、牢固,安装用的坚应有防锈层。设备在安装前应作检查
2.2.3 闭路电视系统调试
闭路电视系统调试包括电源检测,线路检查,接地电测量,电动云台、摄像机、控制气、门禁系统、监视单体试验及系统调试。
2.2.4 电讯系统
电讯系统调试包括电话交换机系统、数据科技网络系统、电讯综合布线系统和多媒体数据终端机的线路测试,备单体调试,系统调试和各系统联合调试。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机电设备安装工程作为建筑施工项目中一个重要部分,与人民生活和国家发展息息相关。要提高建筑的舒适性、安全性、高效性,完善机电工程设备安装技术至重要
参考文献:
由于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现代化建设的加快,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使得建筑行业得到快速发展的同时,人们对建筑工程的质量要求以及自动化水平也越来越高。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建筑机电安装工程是重要部分,对保障建筑整体质量起着重要作用。只有加强建筑机电工程中安装施工的管理力度,才能够确保建筑机电工程的质量,从而确保整个建筑工程的质量。
关键词:
建筑工程;机电工程;安装施工管理
0引言
在建筑工程的整个工程始终,都会涉及到机电工程的安装施工,其中包括施工机电的安装、建筑机电的安装等,所以,建筑机电工程安装的施工质量保障是建筑工程总体质量保障的重要因素。建筑机电工程的安装施工是个系统的工程,它包含了电气工程、智能化工程、给排水工程、消防工程以及空调通风工程等。
1建筑机电工程中安装施工管理概述
1.1建筑机电工程中安装施工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建筑工程中的机电安装规模逐渐增大,同时,对机电工程中安装施工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建筑机电工程中的安装包括很多方面,其基本范围覆盖了民用、工业以及公共工程中的电气、设备、取暖以及自动化的控制等。施工主要分为五个步骤,分别是设备的采购、设备安装、设备调试、设备试运行以及竣工验收。安装工程是个系统工程,每个步骤都有内在联系与外在的区别,只有进行好每一步,才能保证整个安装工程的完成。
1.2建筑机电工程中安装施工管理
科学化的管理对机电工程中安装施工具有积极意义。首先可以促进安装人员更好地安装作业。安装人员的规范操作是安装工程质量的重要保障,所以只有加强对安装人员的管理,使安装人员了解相关的规章制度,才能促进安装工作的顺利进行。其次,能够确保机电设备的安全运行。在安装施工过程中,加强对机电设备的管理与维护,能够保障机电设备的运行,进而保障机电工程安装施工的质量。第三,能够促进安装施工的顺利进行。机电工程中安装施工是系统化的工程,良好的管理可以使施工更加合理化与有效化,从而保证安装施工的高效率施工,保障施工质量。
2建筑机电工程中安装施工管理存在的问题
2.1建筑工程各部门不协调
建筑工程是个系统工程,需要各部门协调一致,才能更好地完成建筑工程项目。目前,我国大多数建筑工程单位在施工过程中缺乏必要的协调性,这也导致了机电工程安装施工环节的一些问题。在安装施工过程中,由于各部门不配合,从而导致施工事故的发生。比如防雷设备的安装,只体现在设计图纸上,设计单位与施工单位没有很好的沟通,造成施工错误,从而无法确保建筑质量安全。
2.2安装人员缺乏操作规范
在机电工程的施工安装过程中,由于施工人员不按规定施工,造成严重的操作失误,一方面造成施工安全隐患,另一方面无法保障施工质量,导致整个建筑工程质量不过关。例如很多建筑施工单位,在安装配电设施时,没有考虑到配电的维护和维修问题,导致机电设备安装和施工过程中没有可靠的电源,造成人员安全事故。
2.3设计不合理
任何施工工程都离不开前期的设计。随着社会科技的发展,各种各样的用电设备进入了人们的生活中,建筑机电工程的安装施工也随之会发生改变。所以,在安装施工设计时,应该充分考虑到用户的真实需求,结合实际情况,合理设计施工步骤与施工规格。只有合理的设计,才能使机电工程中安装施工更加适应时代的发展,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
3建筑机电工程中安装施工管理策略
3.1合同文件管理
在实际工程施工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要对工程施工的合同文件进行仔细的审核,结合自身条件,对施工的机械、材料以及各项数据等进行严格核对和查证,合理评估施工过程中的工程成本、材料供应、施工设备的使用以及施工质量的要求等。完善合同文件管理制度,健全体制,提高相关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在整个工程项目中,要严格按照合同要求进行,加强合同履行的效果。
3.2人员管理
建筑机电工程的安装施工具有较强的专业性,这就要求施工人员具有足够的专业技能。所以,建筑施工单位应该积极招聘高素质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并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提高他们的技术水平与管理水平,确保安装工作的高质量完成。同时,要确保对安装施工的有效管理,提高施工效率,保障安装施工的顺利进行。首先,施工管理部门在招聘专业人才和管理人才的时候要公平公正并区别对待。专业人才主要是考察相应的安装专业技能,而管理人员主要是考察其管理和规划能力。其次,要对相关人员进行岗前培训、施工监管以及进行相应的考核。岗前培训是为了使其更加适应自己的工作,达到安装工作的需求。施工监管是保证其按规定进行安装,确保安装的规范性。最后要对施工质量进行考核。
3.3安全管理
建筑机电工程中安装施工的安全管理分为两方面:一方面是安装施工过程的安全管理;另一方面是机电设备的安全管理。首先,在安装施工过程中,需要加强对安装人员的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其安全意识,确保安装施工的安全进行;切实保障在施工过程中自身以及他人的安全;建立健全安全体系,提高安全防范的意识和措施。其次,对于机电设备的维护也十分重要,在安装过程中,必须保证机电设备能够安全运行,避免出现技术故障,要定期地进行检查和维修,保证机电设备的运行安全。最后,对安装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增强安全意识。通过施工前的强化教育以及施工阶段中的定期教育,从而落实施工安全的每一个环节,保障施工的顺利进行。
3.4材料管理
材料的采购是建筑机电工程中安装施工的首要环节,加强材料管理是安装施工质量的重要保障。第一,在选择材料时,要与质量可靠,价格合理的材料供应商进行合作,保证材料的质量;在材料采购的过程中加强材料的检测和验收工作,杜绝不合格材料的使用。第二,施工现场,要对材料进行合理储存和安放,避免材料在使用前的损坏。第三,加强材料使用的管理,制定合理的材料使用规范,一方面合理利用材料,避免材料的不必要浪费;另一方面,规范安装操作,防止在安装过程中造成对材料的损坏。在材料的管理过程中,为了保障材料的质量,需要对所有材料进行现场测试,确保材料质量能够达到施工要求。
3.5质量管理
加强安装施工整体质量管理十分重要。首先,管理人员需要明确机电设备安装的质量检测标准与内容,进行程序化、规范化以及标准化的质量检测与监督。其次,采用多种检验方法,加强专业的检测、员工检测、日常检测和抽查等形式,确保机电设备的质量,全方位的加强机电设备安装施工的质量管理。第三,建立健全质量监管体系,提高管理人员和检测人员自身素质,建立责任制,确保安装施工的质量保障。
3.6进度管理
合理安排施工进度,促进安装施工的顺利进行。管理人员需要对安装施工的规模以及所需工期准确预测,并制定详细的施工计划,从而合理地安排施工进度。明确材料的供应、使用情况,对安装时间、安装工序进行规范化管理,确保每一步都在预定时间内按要求安装完成。确保安装施工过程中进度计划的严格执行,促进安装施工的顺利进行。
3.7验收管理
工程验收是安装施工的最后阶段,也是质量把控的最后一关。加强机电设备的安装施工验收管理,可以很好地保障安装质量,进一步确保整个工程的质量。要对相关材料以及资料进行检验,对安装施工的相关档案进行整理;规范验收程序,质检机关要对各项指标进行检测,确保满足建筑要求;验收记录要保持完整,并需要相关负责人签字,明确责任人。
4结语
建筑机电工程中安装施工管理是整个建筑工程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整个建筑工程的施工和工程质量保障有着重要意义。在安装施工过程中,必须加强对施工人员的管理;对施工材料的管理;对施工过程的管理;对施工进度的管理以及最后的验收管理。只有全方位地进行管理,建立健全管理体制,才能更好地确保建筑机电工程中安装施工的顺利进行,这是建筑机电工程质量的重要保障,同时也是现代建筑行业的必然要求。
作者:李金宝 单位:和记黄埔地产管理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
参考文献:
【关键词】建筑电气;常见问题;应对措施;创新
建筑电气工程施工中容易出现一些质量问题,我们只有正视这些问题,并且建立相应的质量管理制度,不断加强员工的培训,制定严格的管理目标,采用先进的施工方法,对现场进行严格的管理,才能保证电气施工的质量、保证建筑电气的优质、高效运行。在机电设备安装施工过程中一定要注重工程质量,加强与完善技术管理,促进施工技术的发展和更新,以此来降低工程成本,增加经济效益。
1. 建筑机电设备安装工程的特点
机电安装施工质量的验收与建筑构筑物相比较,也有着明显的不同,其特点主要表现为对质量评估方法、工程验收和售后服务手段的区别。但由于建筑机电的施工安装技术工种、材料的多样性和工艺的复杂性,在实际施工过程中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需要各施工单位及相关工程单位有丰富的施工经历和经验。
2. 机电设备安装施工中常见问题
2.1 电气设备问题
(1)隔离开关安装时操作不当或动、静触头接触压力与接触面积不够,会导致接触面电热氧化,增大接触电阻,灼伤、烧蚀触头,引起事故。
(2)断路器弧触指与触头的装配不正确,接触压力、插入行程、分合闸速度及同期性达不到要求时,将使触头过热、延长熄弧时间,导致绝缘介质分解、压力骤增,甚至引发断路器爆炸事故。
(3)安装检修不慎,会使电流互感器的一次绕组开路,产生高强的过电压,对设备安全和人身造成威胁。
(4)在装配有载调压装置的调节装置机构时的装配错误,装配时不慎掉入的杂物卡住机构等问题,也将引发不同程度的事故。
2.2 建筑机电设备安装质量观感差
目前我国城市高级民用建筑中的高档办公楼、豪华住宅和星级饭店越来越多,在这些高级民用建筑中,对装修及机电设备安装的要求也会愈来愈高。但是,我们常常会在一些高档建筑中发现这样一些现象:楼层走廊吊顶喷淋头、风口、灯具的布置歪歪扭扭不在一条直线上;客房卫生间卫生洁具、五金配件不在装饰缝四角中间;吊顶有漏水痕迹,卫生间门口外地毯有水迹;内墙上同类型开关、插座面板位置高低不一等现象,给工程留下永久的、观感不美的遗憾。
笔者通过自己多年的施工经验分析和总结了建筑机电设备安装质量观感差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机电工程项目部施工管理不到位,工程观感质量意识淡漠,片面认为机电设备安装后能可靠地运行,达到使用功能即可,与建筑物档次标准关系不大。
(2)水、电、通风专业之间综合布置图的深化程度不够,导致有的风口安装不到位,吊顶内有的灯具因安装高度不够,只能移位安装等等。
2.3 建筑机电设备噪声与震动大
近年来,我国对建设工程环境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学校、医院、综合办公楼、高级酒店等建筑,对噪声与振动控制要求十分严格,而产生噪声与振动的根源主要是设备机房,因为设备机房分别安装有冷冻机组、空调循环水泵、空气处理机组、各类风机、冷却塔、变压器、暖通和给排水等动力机电设备。这些设备运行时由于旋转的惯性力和偏心不平衡产生的扰力,都会引起设备部件产生强迫振动,并通过设备底座、管道与建筑物的连接部分产生振动和噪声,并以固体声和空气声波的形式向周围空间辐射噪声进行传播,给人们的生活学习工作带来影响。因此满足人们对环境质量的要求,是当今建设工程中不应忽视的问题。
3. 建筑机电设备安装施工中常见问题的应对措施
3.1 安装施工中遵循的原则
(1)根据不同的需求选择相应的设备。通过科研人员的技术研究,确保设备的使用价值和获得一定的经济效益的前提下,选择合理的设备,保证安装施工的顺利进行。
(2)预定计划实施,总体布置,安装主次分明。科学、合理的计划机电设备的安装顺序,确保设备安装的连续性。施工前,对变电所、压风机等主要的设备进行总体布置,保证安装的顺利进行。同时,在安装井架、提升绞车等设备时,按照主次分明的原则,有目的,有计划的安装,从而保证了施工的工程质量。
(3)按设计的要求和规范安装施工。设备的安装要严格按照设计的技术要求进行,最大限度的减少安装时间和材料损耗。
3.2 机电设备安装观感差的预防措施
(1)强化质量意识管理人员应正确处理工程质量、工期、成本三者关系,使全体施工人员清楚地认识到,在竞争激烈的建筑市场中,建筑品牌效应十分重要,质量是企业生存发展的生命线。因此,项目部管理人员要分工明确,各司其职抓好产品质量。同时应配备(或者兼职)一名测量技术人员。测量技术人员专门校核土建、装修提供的机电安装基准线一标高线、轴线、吊顶线是否正确,并依此基准放出具体机电产品安装的基准线。质检员在施工过程中应随时检查所安装的设备和管线是否符合图纸要求。
(2)合理地综合布置楼层走廊内的各种管线施工单位应根据通风空调管道、消防喷淋管道、电气线槽、照明等设计图纸进行综合布置,绘制吊顶走廊内各种管线综合布置图。通风主管道、喷淋主管道、电气线槽尽量不要居中布置,尽量给灯具安装留出足够的空间高度。喷淋头、风口、灯具、烟感探测器安装时,要在走廊两端吊顶上部居中位置用细钢丝拉线安装,使之吊顶上的机电产品安装成一直线。对于客房小走道内的各种管线、阀部件亦要综合布置,风机盘管安装要尽量贴近楼板,一定要保证冷凝水管道的坡度要求,避免管道倒坡或集水盘溢水淋湿吊顶面板,留下水痕迹。
3.3 建筑机电设备噪声与震动大的预防措施
首先,设备机房内吊顶和墙面做隔声、吸声处理,机房门边用高隔声性能隔声门;对于安装在楼层顶部室外的设备机组,应增设消声器、消声百叶,必要时设置隔声吸声屏等措施;对于空调通风系统,合理选用和配置消声器、消声弯头、消音静压箱等消声装置,并控制管道内的气流速度,以避免气流再生噪声的影响。其次,正确合理地选用隔振元件,并采用最佳隔振形式,保证有较高的隔振效率;在机器设备下做隔振基座,使隔振元件受力均匀,降低隔振系统重心位置,增加隔振系统整体稳定性,使设备振动受到控制并减少机组本身振幅,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设备基座应独立,不宜多台设备合用一个基座;最后,设备层平面应合理布局,设备应尽量布置在结构(梁)刚度大的部位,以减少振动对周围的环境影响。
4. 结语
机电设备安装工程是建筑工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到的学科和专业较多,包括工业、民用、公用工程中的各类设备、给排水、电气、采暖、通风、消防、通信及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安装。虽有它的固有特征,但其通用性也很强。其施工活动从设备采购开始、涉及到安装、调试、生产运行、竣工验收各个阶段,最终是以满足建筑物的使用功能为目标。
参考文献:
[1]秦学斌. 高层建筑施工管理问题研究[J]科技致富向导,2011.
关键词:建筑工程机电安装施工技术应用
中图分类号:TU198文献标识码: A
前言
建筑机电系统是建筑的血脉,机电设备安装工程是建筑工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建筑机电安装施工技术涉及面很广,学科跨度也很大,工程程序也较为复杂,其施工主要包括了电气工程、给排水工程、通风工程等,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及时间,以确保良好施工技术的应用。近年来,在建筑工程建设中,机电工程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如何应用机电安装施工技术是建筑工程施工关注的焦点。因此,研究建筑机电安装施工技术的应用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鉴于此,笔者对建筑机电安装施工技术的应用进行了初步探讨。
一、建筑工程机电安装技术的特点分析
建筑机电安装工程是整个建筑工程项目中十分重要的环节,建筑工程机电安装技术具有其自身的特点,从建筑工程机电安装技术的特点上看,具体表现在覆盖范围广、技术要求高和工期时间长三个方面,其具体内容如下:
(一)覆盖范围广
覆盖范围广是建筑工程机电安装技术的特点之一。从建筑工程机电安装技术的学科理论上看,建筑工程机电安装技术涉及的学科和专业较多,不仅要保证各类设备安装的通用性,还要发挥机电安装系统不同组成部分的固有特性,工业、民用、公用工程中的电气、排水、通风等系统的安装,为满足建筑物的使用功能,机电安装施工活动的采购、安装、调试以及生产运行灯都攘括其中。由此可见,机制工程机电安装的覆盖范围广。
(二)技术要求高
技术要求高是建筑机电安装施工的又一特点。在建筑工程机电安装施工过程中,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使用,对机电安装施工技术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这就需要不断更新建筑机电安装施工技术。与此同时,机电安装工程施工质量的验收与建筑构筑物相比较,也有着明显的不同,其特点主要表现为对质量评估方法、工程验收和售后服务手段的区别。但由于建筑机电设备安装技术工种、材料的多样性和工艺的复杂性,在实际施工过程中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需要各施工单位及相关工程单位有丰富的施工经历和经验。
(三)工期时间长
建筑机电安装施工技术的特点还表现在工期时间长方面。机电安装工程贯穿在整个工程施工过程中,从建筑工程伊始到建筑工程结束,都离不开建筑机电安装施工技术,机电安装施工对整个建筑工程建设的意义重大。尤其是机电安装工程的质量,严格控制机电安装施工技术的质量,对工程竣工后的使用功能有着关键作用。因此,探索建筑机电安装施工技术的应用策略势在必行。
二、建筑机电安装施工技术的应用策略
为进一步提高建筑机电安装施工技术,在了解建筑工程机电安装技术的特点的基础上,建筑机电安装施工技术的应用策略,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下文将逐一进行分析:
(一)电气工程施工技术
电气工程施工技术是建筑机电安装施工技术应用的关键。建筑机电安装施工技术的应用在电气工程施工方面,要把握好四个关键点,分别是电缆的敷设、配电箱(柜)的安装、照明器具的安装和接线、防雷接地装置的安装。其中,在电缆的敷设前,应首先核对电缆的规格、型号、盘长,查看是否与设计相符,并检验其质量是否合格,合格后方可进行敷设;敷设电缆时应注意环境温度的影响,通常规定敷设温度最好能高于5℃,在敷设前24h内平均温度和敷设现场温度不应低于0℃,尽量避开寒冷期施工。在电缆敷设时,有时需对电缆进行开断处理,应关注电缆封帽、外护套是否完好,并做好对电缆损伤的预防工作。而配电箱(柜)的安装,则应考虑整个建筑工程施工的进度,适宜在工程的地面施工结束后进行。当配电箱、分线箱和接线箱如有引出管需要进行开孔时,要使用专业开孔工具开孔器,以确保配电箱、分线箱和接线箱的使用安全。在电气工程照明器具方面,通常有吊灯、吸顶灯、壁灯以及花饰型组合灯具等,不同规格和型号的灯具其具体施工技术也不尽相同。因此,在具体施工过程中,我们应检查照明器具的规格、型号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二)排水工程施工技术
排水工程施工技术对建筑机电安装施工也至关重要。在建筑机电安装施工过程中,排水工程施工技术作为机电安装施工的重要组成部分,所有外墙套管均需做好防水措施,堵实外墙上预留的设备孔洞。明装管道成排进行安装时,应按照设计图样进行施工,直线和曲线的要求不一,其直线部分应保持互相平行,曲线部分则没有平行的要求,而应与直线部分保持等距,且弯管部分的曲率半径应一致。阀门安装的质量好坏,直接影响以后阀门的使用,在阀门安装之前,应按照设计规范要求对阀门的规格、型号和材质进行核对,按照阀门使用说明书和有关规定进行。与此同时,为确保阀门安装的质量,还应进行外观检查和压力试验,不合格的产品一律不许使用。另外,需要注意的是,阀门安装完毕后,需妥善保管,不能随意开闭阀门,并根据阀门的管道系统和开闭情况设置明显的标志。
(三)通风工程施工技术
通风工程施工技术在建筑机电安装施工中的应用也不容忽视,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通风工程施工技术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风管及部件的安装;二是风口的安装;三是阀体安装。在风管及部件的安装方面,对通风工程施工技术的准备工作必不可少,由于预埋件预留孔洞的质量保证措施,应先检查土建预留孔洞,使预埋件的位置和标高满足设计的设计的需要,落实到安装过程中,应根据已制作好的风管和部件的编号,结合施工流程,对风管和部件进行预排列和组装。在风口的安装方面,风口安装时不得损坏表面,要格外小心。风口安装过程中为防止风口脱落,安装应保持整齐,同类型的风口应对称分布,紧密连接,此外,还有必要对风口安装的质量进行检验。在阀体安装方面,为方便操作,防火调节阀和多叶调节阀等调节装置,应安装于便于操作的部位,并且其规格、型号应符合相应的设计要求,安装部位也应保持准确;防火阀安装时,易熔件应迎着气流方向安装,不能反装,同时为了防止其脱落,可在系统安装后再安装;防火阀安装后还需进行动作试验,
结语
总之,建筑机电安装施工技术的应用是一个复杂的而系统工程,具有长期性和复杂性。在建筑工程建设中,要把握好机电安装施工技术的电气工程施工技术、排水工程施工技术、通风工程施工技术等施工技术的应用策略,加强对机电安装工程施工技术理论和实践研究,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建筑机电安装施工技术的应用水平,进而促进建筑工程又好又快地发展,实现工程建设项目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丰收。
参考文献:
[1]庄家,张凌飞.探讨建筑工程机电安装施工技术[J].沿海企业与科技.2010(04)
[2]柯国振.论建筑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措施[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09(09)
[3]江国光.建筑机电安装施工质量的有效控制措施分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06)
[4]许勤宽,高莉平.机电安装工程施工中的质量管理与监理[J].企业技术开发.2013(08)
关键词:实验室建设;学科建设;优化整合;新方法
作者简介:朱海燕(1976-),女,安徽明光人,嘉兴学院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助理研究员;张今朝(1971-),男,安徽庐江人,嘉兴学院机电工程学院,讲师。(浙江 嘉兴 314001)
基金项目:本文系嘉兴学院2012年度教改项目(项目编号:N85151260)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4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26-0104-02
学科建设一直是高等院校提升综合实力的重要手段,也是自身不断发展的终级推手;实验室建设,是学科团队进行教学、科研的物质支撑;而实验室管理则是两者结合的纽带,是体现高等院校特色的重要方面。[1-3]
在浙江省诸多高等院校中,嘉兴学院作为新建本科院校,几年来充分利用浙江省高等教育发展机遇,竭力发挥学校办学特色与优势,坚持“质量立校、人才兴校、科研强校”的办学理念,走可持续发展的办学道路,在实验室建设、管理、师资队伍建设、学科建设、科学研究水平、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了不菲成绩。目前已经具备一定的办学条件、办学规模、办学优势,积累了良好的社会声誉和社会知名度。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随着大众化高等教育不断深化,学院在实验室建设和管理中出现的薄弱环节间接地反映了团队建设的不足。如何在学科建设中添加新的内涵,如何提升学科专业水平和综合实力,如何挖掘实验室建设中存在的丰富潜力,夯实实验室建设的每一个环节,再反馈至学科团队建设,形成一个健康良好的动态循环体系,是几个急需解决的问题,因而有着极其重要的社会意义和现实意义。[4-6]
一、电气类学科专业概貌
1.发展中初显规模
嘉兴学院机电工程学院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分为电力系统自动化和电机及电气控制两个方向,两个学术基层组织:传动与控制工程研究所、电气装备及其自动化研究所。近几年来,无论在师资队伍引进和实验室平台建设方面都有较大的发展,如图1所示。从2008年至2012年间,电气工程类实验室建设经费从3100万增长到3800万元。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建设要以深化教学改革为动力,以培养具有较强创新能力的电气工程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核心,以提高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为目的,以师资队伍建设为关键,以物质条件建设为保证,以相应的学科建设为依托,推动专业的建设和发展。在人才培养规格上体现强电与弱电相结合、电工技术与电子技术相结合、硬件与软件相结合、元件与系统相结合。在人才培养模式上要体现优化课程体系,保证学生知识结构的质量;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强化实践环节,努力培养出具有全面素质和竞争力的应用型人才。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2009年被指定为浙江省高校重点建设专业。
2.需要解决的问题
(1)科研和教学环节的薄弱导致实验室建设势头不足。大众化高等教育背景下,作为地方高校,培养应用型人才一直是教学过程中遵循的培养目标。科研可以提升教学质量,但如何将科研和教学融为一体,相互促进,在实际操作中却遇到问题,也反应在实验室建设中,如: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两个主要专业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电力系统及自动化近两年扩大了实训环节,但由于缺少高层次、高质量的项目支撑,很难将教学与科研融合起来,并落实到实训环节的平台上去。另外,很多教师还没有把科研和教学很好地统一起来,从而导致教学与科研的矛盾不可避免,新建本科院校的教学工作量在客观上一般偏多。于是一部分教师把主要精力放在教学上,对于科研只能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实验室建设虽然在硬件上每年投入比较大,但教师的精力有限,很难承担更多的实验室建设任务。
(2)学科特色不够明显。学科建设一直是支撑高等院校的生存和发展之柱,也是体现高校培养能力和学术水平的重要源动力。新建本科院校学科建设基本是从零开始,从师资队伍的组建到学科及专业拓展需要一个长期过程。如嘉兴学院电气类学科还没有从传统学科中走出来,也间接地反映在实验室平台建设中,将实验室建设与当前学科新领域新产业联系起来,发挥新的优势,体现新的特点,也需要长期的积累和沉淀。
(3)师资紧缺、力量分散,实验室建设内容不够丰富。教学和学科活动中,师资力量一直是最为核心的问题,对实验建设和管理质量也有直接的影响。学科建设在实质上还是人员的最优整合过程,作为地方高校,重视人才引进,加强教师队伍的培养教育,是保证学科发展壮大之根本。但由于新建本科院校科研平台较低,特别是近年来对于引进人才的要求更为严格,待遇提升空间不大,一部分科研能力较强的人才难以引进,造成一些紧缺专业如电力系统、电力传动等师资力量严重不足。即便引进一部分师资力量,但存在专业不对口,研究方向分散的队伍结构问题。因而在实验室建设过程中,建设方案缺少更多师资的参与,方案论证比较粗糙,严谨性不够。结果造成建设的专业性和可操作性存在一定缺陷,设备的组合不够完善,内容不够丰富。
二、实验室与学科团队建设的几点思路
1.实验室建设促进学科团队建设
电气工程学科是一个传统型学科,国内不乏名校在该学科领域内一直占领先地位。新建本科院校的共同之处在于学科积累不多,基础薄弱,短时期内很难缩小差距,需要培育团队的研究特色,凝炼团队的优势与亮点。以嘉兴学院电气工程学科建设为例,在继承传统学科精华的基础上,集合新时期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的新需求,如图2所示思路,应做好以下工作。
(1)学科团队参与实验室建设,找到自身薄弱环节,并加以提高。实验室建设不是一个简单创建流程,而是从方案的设想、论证、建立以及使用提高的过程,同是也为下一轮建设提升做准备,学科团队共同参与实验室建设,是不同专业和方向有机整合的过程。如电力电子与传动学科实验室,在筹建之初,参与方案制定的团队进行了分工,成员涉及到的不同研究方向包括电力电子、电力传动、控制工程、电子信息、数据传输与总线技术等。实验室建设小组其实是学科团队的一部分,大家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取长补短。实验室平台是学科水平提高的物质基础,在实验室建设过程中,科研水平也得到相应的提高。
(2)将跨学科专业特色在实验室建设中体现出来。从学科特色出发,集合本学科专业特点,寻找新的学科衔接点,拓展跨学科专业。打造新型的实验室平台,提高学科层次,如电机领域可以与故障诊断、噪声处理、汽车工程等领域相集合,经过一段时间的积累,完全可以形成自己的学科特色与优势。另外,围绕实际生产过程的各种机电控制与信号检测及信息处理问题展开研究,研究实现生产过程各物理量检测的新原理、新方法和处理信息、实现控制的新原理、新技术。以新型复杂电气系统的研究为主线,应用嵌入式系统技术提高电子系统的实时处理速度、可靠性和集成度,研究多电机协同控制和研制新型节能电机和新型传感器等。
(3)集中团队力量,建设好实验室研发平台,申报高层次的科研项目,打造标志性科技类成果。通过近几年的课题申报结果来看,电气工程学科团队拿到的省级、国家级项目偏少,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主要包括实验室环节中研究平台的薄弱,缺少技术成果的积累。集中力量挖掘实验室平台的研发潜力,以提高团队实力,夯实学科基础。
2.学科团队参与企业交流,扩充实验室“产、学、研”空间
优秀人才下企业活动是近年来新建本科院校与企业合作的新举措。特别是一些刚毕业的博士已具有一定的科研能力,是高校学科团队的中坚力量。让这些博士参与企业生产或产品开发活动,参加一些难题的攻关研究,了解相关领域在国内当前的发展状况,将企业信息反馈至工程研发环节,并和实验室建设项目结合起来,创办研究基地,加强横向、纵向课题合作,其成果必然为学科的拓展增加新的内涵。
(1)积极参与企业产品研发,优化学科团队结构,创建实验实践示范中心。学科团队不能闭门造车,科研项目中涉及到的实践环节,可以有针对性地带到企业中去,结合企业的生产实践和特点,对学科团队进行合理调整和优化,将实验室平台与实践需求接轨,加强实验室建设,提升层次。
(2)创建校企合作平台,通过“软引进”方法将企业高层次人才融入学科团队中来,互通科研信息,联合申报高层次课题,进行深层次合作。
(3)以研究所或技术研发中心形式,结合卓越工程师培养方式,将实践教学与科研项目结合起来,为未来研究生教育打下坚实基础。
3.学科团队依托实验室平台彰显教学特色
新建本科院校不同于资深本科院校,主要区别之一是新建本科院校以教学为主,重在培养应用型人才,以服务地区经济为主要基石。教学是第一位的,提高教学质量是培养高水平人才的根本举措。在考虑教学与科研的协调问题上,团队在组成上需要进行有效分工,年纪偏大、职称偏高、教学经验丰富的教授可以肩负主要教学任务,对于团队的科研情况做总的方向性指导;而年轻力壮、精力充沛、有科研潜力的教师主要担负科研攻关任务,教学工作量可以适当放宽。教学上以实验室平台为支撑,适当扩大开放性课堂课时,将科研成果结合课程大纲教学内容,有针对性进行项目性、多模块教学模式。
三、结语
近年来,随着大众化高等教育的推进,高校之间的竞争也日益加剧,使得教师面临的教学科研压力也呈现前所未有的势头。电气专业是应用性和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实验平台建设的内容和发展,直接反映了团队建设的内涵和层次。大力促进实验室教学和科研平台建设,建立一支技术过硬的专业技术人员,并根据自身特色购置先进的实验设备,与团队建设相适应,形成一支前沿理论有开拓,实验平台可支持的学术梯队,将学科与实验室建设紧密结合,不断优化。
参考文献:
[1]杨德磊,刘凌云,马长波.新建本科院校学科建设的对策与措施[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18):10-11.
[2]李喆.谈地方高校内涵式发展的八对关系[J].中国高等教育,
2012,(8):16-18.
[3]史作安,李宪利,徐柳明.发挥学科建设优势提高本科教学质量[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0,29(1):86-86.
[4]管志强,李献涛.应用教学型高校如何优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J].中国成人教育,2012,(16):35-37.
劳务成本管理作为项目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内容,劳务成本管理的好坏不仅直接影响企业的效益,也是考察劳务分包队伍施工能力的重要标准。作为机电安装专业来说由于各工程的使用功能不同、系统不同、所处的环境不同等导致确定机电安装工程劳务的成本就更难,对于施工企业来说,土建专业工程盈利困难的情况下,如何准确的测算机电劳务分包队伍的劳务成本成为了企业经营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机电劳务成本测算的合理性不但可以为企业谋求更多的经济效益,弥补土建施工可能带来的亏损。也可以激发劳务施工队伍的积极性,让企业与外施队伍之间建立一种合作共赢的和谐关系。
在本论文中我将结合自己工作中积累的一些经验方法,对未来成本水平及其可能发展趋势做出估计,主要是在工程施工以前对成本进行测算。通过劳务成本的测算,可以在满足业主和企业收益指标的前提下,选择成本低、效益好的最佳成本方案。
关键词:项目管理、劳务分包、劳务成本
中图分类号:C93文献标识码: A
绪论
建筑行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为推动国民经济增长和社会全面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近年来整个行业呈现平稳上升的态势。同时也应看到,中国建筑市场的竞争更加激烈了,为了争取到一个工程,会以很低的投标报价来承揽工程,所以在又要保证工程质量又要保证经济效益的前提下,在土建专业施工不盈利的情况下,如何确定机电安装工程劳务分包成本就变得尤为的重要,他直接影响着项目管理能力、经营能力、控制能力,直接影响企业的经营效益、目标效益乃至企业的长期稳定的发展。所以测算合理的劳务分包成本意义重大,以下将在如何测算合理的机电安装劳务分包成本方面谈一下自己的意见。
一、机电劳务成本测算的依据和流程
1、机电劳务成本测算的依据
成本测算作为一项系统工作,在成本测算之前要准备充分的资料,以确保成本测算的可参考性,准确性。
(1)、经验数据
劳务的成本的测算必须要依托能体现企业的管理水平的经验数据,如果都是用定额、造价信息的信息来分析,这样的测算是没有意义的。所以在工程竣工以后,要收集和总结一些具体特点工程的费用指标,为劳务成本测算提供可靠的依据。
分包人工费价格信息;
辅材价格信息;
小型机具价格信息;
临时设施费价格信息;
分包管理费价格信息;
(2)、工程投标图纸及工程施工图纸
图纸做为汇总工作内容及计算工程量的依据,在做成本测算时必须要结合图纸,以图纸为依据为劳务成本测算提供准确的项与量。
(3)、施工组织设计、进度计划和工料机计划
施工组织设计是整个工程施工过程中的技术性、指导性纲领文件,通过施工组织设计,可以反应出工程施工的技术方案、组织形式及相关的工艺特点、质量要求。
进度计划是工程施工进度的一个书面安排文件。通过对进度计划的阅读,可以反应出工程工期及各个时间段内的施工内容及持续时间,这对劳务分包管理费及机械费的测算提供了依据。
工料机计划是工程施工过程中的资源调配方案,是结合施工组织设计、进度计划而编制的人工、材料、机械需求的配置文件。主要包括劳动力、材料、机械的总体配置。
(4)、招投标文件
招标文件是工程业主为选择施工单位而的要约邀请文件,主要包括了招标工程的名称及合同内容。
投标文件是施工单位对业主招标行为做出的响应的要约文件。投标文件主要包括技术标和商务标。商务标主要包括投标报价文件即工程预算书。
招投标文件是成本测算的重要依据,里面包括了工程的内容和相应的工程量。
(5)、工程合同及相关附件
工程合同主要是指工程施工合同及与劳务施工单位签订的劳务分包合同。工程施工合同中明确了工程的施工范围和内容,劳务分包合同中明确了分包的范围和内容,为劳务成本测算提供了范围依据。
2、机电劳务成本测算的流程
收集工程相关的资料─>分析工程招投标文件─>分析机电劳务分包合同─>复核工程量─>按机电劳务分包口径分解中标收入─>目标成本的测算─>汇总劳务分包成本
二、机电劳务成本测算的原则和特点
1、机电劳务成本测算的原则
(1)、范围明确原则
严格区分项目自行施工和采购的范围及劳务分包的施工范围。目前大多数企业都采用的发包模式是将人工及辅材发包给劳务施工队伍,主材及设备项目自行采购。
(2)、价格合理原则
劳务成本的组成价格既要体现本社会平均水平的同时又要体现企业的管理水平及劳务的施工技术水平。
(3)、费用构成完整原则
按照劳务分包施工费用的构成,测算的费用要包括直接费(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临时设施费、分包工程管理费等必要的费用。
2、机电劳务成本测算的特点
(1)、直接费差异
机电劳务成本价与现行的预算定额在人工、材料、机械含量上存在差异。定额工日单价的制定是依据所在地区的工资结构水平并结合劳动力市场的情况有政府管理部门制定。实际的劳务成本由于施工企业的管理水平、技术水平不同价格水平有所不同,但是与定额比较均有很大的下浮空间,如电气工程中的配线工程等。
(2)、取费差异
机电劳务成本价与现行的预算定额在费用、利润上存在差异。费用方面:企业管理费、措施费中的脚手架费是下浮空间较大的项目。尤其是脚手架费,由于机电的施工是与土建的装饰工程交叉工作,施工中可以利用装饰工程的室内脚手架。故此部分费用,机电劳务施工队伍就可以节省下来。利润方面:对于2001安装定额中利润为直接费的7%,而实际劳务的分包管理费很少,就可以满足劳务的管理费用支出。
三、机电劳务成本测算的方法
1、平米包干法
就是采用类似土建,按建筑平米多少费用的方式。因为工程的使用功能不同,系统构成不同等造成各类工程项目的机电安装工程很难得出准确无误的经验数据。但按常规施工类型考虑,结构类型不同的施工工程的平米造价指标,大概也总结出来,比如说住宅80元/平米左右,公建120元/平米左右。
1、中标收入下浮法
此方法是利用已完工程的中标金额与已确定的分包价格作为分析的基础得出的经验数据。我将己完成各类有代表性的工程收支做了详细分析得出经验数据(收支均不考虑竣工结算)即:机电劳务分包的成本基本上等于中标金额中直接工程费用的90%-95%,就是说我们对业主投标所得的收入扣除所有管理费用后,再下浮10%-5%即可作为劳务分包的目标成本。即
机电劳务成本=(中标金额-管理费-项目自购材料)* 95%
=中标直接工程费*95%
适用范围:住宅、公建的给排水、采暖工程。
工作内容:水暖工程的管道、阀门、卫生洁具、采暖器具等安装工作。
机电劳务成本=(中标金额-管理费-项目自购材料)* 90%
=中标直接工程费*90%
适用范围:住宅、公建的电气、通风空调工程。
工作内容:电气、通风空调工程工程的配管、风管、灯具、开关插座、通风设备等安装工作。
备注:由于各个工程投标的情况不相一致,有的工程从投标时利润就比较高,有的工程从投标时就可以分析出今后的利润空间比较小,所以劳务的成本会因此情况而适当调整浮动的比例。
2、经验系数法
通过经验系数的分析结果,总结机电劳务的成本用公式来表达可
简化为如下:
劳务分包成本=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临设费+分包管理费其中:
人工费 =工日消耗量*(投标期人工工日单价下线-5)
材料费=材料消耗量*(投标期材料单价*0.9)
施工机械使用费=施工机械台班消耗量*投标期机械台班单价
临设费=建筑面积*4元/平米
备注:由于机电定额的工日含量比较高,故劳务分包管理费可以忽略不用单独考虑。
3、实际投入法
顾名思义,所谓的实际投入法,就是将工程所发生的各类费用按照其构成分类,将工程施工发生的工程量的消耗量乘以相应的单价,考虑一些管理费用即构成了总的目标成本。
(1)、人工费的测算
劳务人工费=∑分项工程量*分项人工单价
对于劳务施工范围内工程量并不难确定,按照图纸计算即可。工日单价的确定因为不同工种、不同的劳动强度、技术含量等不同,又因为施工顺序、工艺的要求工日单价也不尽相同。比如说随主体工程预留预埋部分工程内容由于存在与土建交叉的原因和施工内容较少的缘故,定额工日基本上是不够的,但是如配线工程、设备安装工程等却要比定额工日节省很多。因为现在大多劳务施工企业的施工时间均不是定额测算的8小时工作日,在工程抢工期间工人都要工作10小时甚至更多的时间。且工日内完成的情况根据施工人员的技术熟练程度不同,工程中的所用工日也会相差很多,比如说配线工程成熟的工人要比普通的工人每天可以多施工20%的工作量。所以人工工日的确定,尤其是机电安装工程的工日消耗与定额测算的会有很大的区别。对于大多工程来说机电安装中的大部分施工内容所消耗的工日都会比定额测定的工日用量少,比如说电气工程中的配线工程、灯具、设备安装部分;给排水工程中的管道安装、设备的安装;采暖工程中埋地管安装、散热器安装;通风空调中的阀部件、设备安装等工作内容。这些工作的细分会为企业今后制度企业自己的企业定额提供很多的经验数据。
(2)、材料费的测算
材料费=∑材料消耗量*材料单价
由于现在分包模式,由于机电劳务的材料施工范围只是工程中一些辅材,所以对于材料费的测算重要的是对量测算,因为辅材的损耗比较大,如果能很好的控制辅材的消耗量将大大的降低施工成本,比如说刷漆工程定额的油漆工程量,如果管理好的话劳务支出应该可以很好的控制。对于单价按照市场价格计入测算即可。
(3)、机械费的测算
在机电工程中的机械均是一些小型的吊装机械、起重机和小型机具,因为发生的费用所占比例很小,参考定额中的综合费用即可。也可以按照实际投入的设备明细来测算。但是需要注意的就是对于机械合理的进出场时间,合理的安排进出场时间是影响机械费的重要方面。
(4)、临设费的测算
对于临设部分的测算,要按照劳务施工范围的要求和公司对临设的CI形象布置要求以及施工组织设计来测算。比如说临时用配电箱和配电箱防护棚的施工要求安装;施工区、生活区的临设水、电、消防的布置。
(5)、分包管理费的测算
此项测算比较简单,对机电工程的分包管理费,按费用定额的规定,分包工程管理费(包工不包料)按人工费的26%记取。但是根据经验数据,劳务的分包管理费一般按人工费的10-15%考虑即可,甚至更少。
总结,汇总上述的五项费用即构成了劳务分包成本,这种方法是一种测算成本最为准确的方法,但是测算起来体量很大,并且需要很多的施工经验。但是长期的基础数据收集、整理、分析,就会形成一个很有价值的经验数据,并且会为今后形成企业定额打好基础。
关键词:机电安装行业;持续发展;存在问题;应对策略
中图分类号:TU85文献标识码:A
一、机电安装业的地位与作用
建筑机电安装工程是建筑工程项目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建筑机电安装工程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建筑质量的好坏和使用水平的高低。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建筑水平的发展,对建筑机电安装工程的要求越来越高,建筑机电安装工程的主要任务是为用户提供安全、高效、经济、舒适的生活和工作环境。近年来,随着现代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相应地要求建筑产品使用功能不断地扩大,而这种扩大则大量地表现在对机电安装工程的更高要求上。建筑机电安装工程涵盖的内容非常多,主要包括机械设备工程、电气工程、电子工程、自动化仪表工程、建筑智能化工程、消防工程、电梯工程、管道工程、动力站工程、通风空调与洁净工程、环保工程、非标设备制造工程等。目前,在高层和高级民用建筑中,安装工程投资的比重从过去一般工程中的10%-15%提高到现有高级民用建筑中的30-40%左右;在石油化工项目和一些工业建设项目中,安装投资比例有的已超过70%,并且这种趋势只会有增无减。
二、机电安装工程的特点
(一)在机电安装工程施工的过程当中,所经历的周期比较长,涉及到设备的采购、安装、调试、运行等各方面的工作,直到满足相关的标准要求为止。
(二)施工人员素质要求高。机电安装工程所涉及的面非常的广,需要施工人员具备全面的专业知识。
(三)技术要求高。在机电安装的过程当中,“高、精、尖、难”和采用“四新”(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标准)及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的情况具有普遍性。
(四)协调管理工作多。机电安装工程所涉及专业非常多,需要频繁的和土建、监理、咨询单位及消防等政府有关部门进行大量的协调工作。
三、机电安装企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机电安装总承包名存实亡。在建筑市场运行中,普遍的项目业主,自觉或不自觉地把原本处在同一层面上的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总承包与机电安装工程施工总承包的“兄弟”关系,被曲解为“父子”关系。以致一些房建工程与机电工程分别招标投标的项目,一旦招(投)标结束,房建企业与机电安装企业居然成了总分包关系,房建企业于是以“长者”的身份冠冕堂皇地向机电企业收取总包管理费;奇怪的是机电安装总承包企业对该项目中的所有机电专业工程(包括由业主肢解发包的工程)需作出免费承担总包管理责任的承诺。即便是以机电安装为主的建设项目,业主也转不过以机电安装企业作为总承包的弯,习惯于认定对机电安装施工相对比较薄弱的土建公司为总承包方。
(二)建筑市场上的优秀“配角”缺失良好的政策环境。作为机电安装行业和企业,在建筑市场上历来以“配角”定位。暂且不说这种“配角”地位是否合乎情理,问题是我们在强调建立公平的市场竞争条件下,处于“配角”的机电安装业缺失良好的政策环境。现代企业管理十分注重企业品牌,于是有志于持续发展的企业与企业家,都视工程质量为企业的生命。创精品、树品牌、塑形象已成为诸多企业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明智的机电安装企业显然无一例外。然而,在各地、各级政府屡屡出台的发展建筑业的优惠政策中,我们很难寻觅到有关相对于扶持“配角”成长的优惠政策。或许有,也只是一些“调整产业结构,做精做强专业”之类的空泛之谈。就拿创优质工程为例,安装业内人士总有一阵难以平衡的心态。在招(投)标过程中,招标方总是要求投标方作出创杯工程的承诺,在工程质量履约保证中通常的做法是按照房屋建筑和机电安装各自所占工作量的比例承诺质量保证金。使人难以理解的是,在施工阶段和创优过程中施工各方为了创建名优工程均付出了相应的代价,但一旦大事告成,房屋建筑企业以老大自居,某些项目的机电安装企业就连申报优质工程的最基本的权力都在无形之中消失了。
(三)建筑机电安装企业施工质量观感差
目前我国城市高级民用建筑中的高档办公楼、豪华住宅和星级饭店越来越多,在这些高级民用建筑中,对装修及机电安装的要求也会愈来愈高。但是,我们常常会在一些高档建筑中发现这样一些现象:楼层走廊吊顶喷淋头、风口、灯具的布置歪歪扭扭不在一条直线上;客房卫生间卫生洁具、五金配件不在装饰缝四角中间;吊顶有漏水痕迹,卫生间门口外地毯有水迹;内墙上同类型开关、插座面板位置高低不一等现象,给工程留下永久的、观感不美的遗憾。通过自己多年的施工经验分析和总结了建筑机电安装质量观感差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机电工程项目部施工管理不到位,工程观感质量意识淡漠,片面认为机电安装后能可靠地运行,达到使用功能即可,与建筑物档次标准关系不大。2、水、电、通风专业之间综合布置图的深化程度不够,导致有的风口安装不到位,吊顶内有的灯具因安装高度不够,只能移位安装。等等。3、成品保护措施不到位,造成机电产品表面产生划痕、斑点、裂缝等受损现象。
四、机电安装行业持续发展的几点思考
(一)期待政府着力研究安装行业的政策环境
安装行业既为社会经济发展和“大建筑”中具有特殊专业技术、且“含金量”较高的一类专业性很强的行业,以其在国家现代化建设中有别于其它行业所作出的贡献,对其的社会地位和作用必须从观念上予以彻底改变。一是要制定机电安装行业发展战略和规划。对整个行业和企业的发展从战略的高度提出指导性的意见;二是要出台严格区别工程总承包同施工总承包的关系、且可操作的实施办法。在建筑市场上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工程总承包—施工总承包—专业承包—劳务分包的格局。三是要付于机电安装业公平的竞争环境。政府在修订《资质管理规定》之际,要从有利于发展工程总承包企业和形成施工总承包—专业承包—劳务分包“三个层面”的初衷出发,正确处理好机电安装总承包与专业承包的关系,力求理顺能综合机电安装特征的“水、电、风”与名目繁杂的多类专业承包资质的关系,从源头上治理工程肢解问题;四是在制订“发展和扶持建筑业优惠政策”中,要顾及机电安装行业的利益,从实际出发。诸如在创优工程中、在创建文明标化工程中所实施的奖励政策,应兼顾机电安装业在整个施工过程中的实际“投入”和他们应得的“产出”;在指定企业考核指标时,也应遵循客观实际。
(二)行业协会要为机电安装业的发展奔波疾呼。安装行业协会虽然在充分发挥联合、协作的作用,使各企业之间在平等、互利、民主的基础上,在更大范围、更广泛的领域内进行经济、技术开发和交流,为科技进步、创优夺杯、人才培训等做了大量的工作。但作为行业协会,我们更期望在更高层次上成为沟通行业与政府部门间的桥梁、企业之间信息交往的纽带,为政府当好助手、为企业当好参谋。要为行业和企业发展中的热点、焦点、难点、困境和瓶颈问题奔走疾呼;要提请和制定行业发展规划;要在改变现有资质不尽合理、竞争有失公平的大环境下,作大量的调研工作,以便向政府提请有力的政策依据。为机电安装业的持续发展大开方便之门,真正成为“企业之家”。
(三)机电安装企业唱好主角, 忧虑之中求发展。机电安装业要得以发展,首当其冲、当之无愧的当然是企业自身,企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扮演好这个主角,务必铭记“管理是永恒的主题,学习是永久的追求”,在创新管理、技术进步中注重以企业文化力推动生产力、增进凝聚力,合力发展。制定企业发展的战略性规划,采取差异化的经营方针、专业化发展的策略,对企业进行精细化管理,和谐发展。机电安装企业要编制针对项目实际的质量策划,重点控制关键过程、特殊过程或对技术质量要求较高的过程,采取事前控制、事中控制、事后控制,从人、机、料、法、环境各因素进行监督。
(四)关注机电安装业的可持续发展。中国建筑业发展一浪高过一浪,建筑乐章的谱写越来越复杂、越来越动听,作为“大建筑”行列中的机电安装行业将在应对现代化建设项目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研究行业可持续发展中,我们不难发现,机电行业的发展同样离不开当今世界可持续发展的三个支柱:环境、社会和经济。在加快经济发展同时加强行业发展的可持续性,是目前行业和企业所需要解决的问题。于是,我们殷切期望全社会都来共同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与政策环境,关注机电安装业可持续发展中的难点和焦点问题,以利促进整个建筑业的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保留):
[1]全国一级建造师执业资格考试用书.(第三版).机电工程管理与实务.
[2]全国一级建造师执业资格考试用书(第三版).建设工程项目管理.
[3] 相咸高.结合中建安装的发展实际谈一谈对建筑安装企业发展的思考.
关键词:创新型人才培养;实践教学体系;体系构建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36-0018-02
一、引言
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是一种旨在培养学生不仅具有较宽的知识结构和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而且具有应用知识进行技术创新和技术二次开发的能力。除了进行系统的大学通识教育,还要锻炼培养在创新中应用、在应用中创新能力的高等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型人才培养是工程类专业人才教育改革的必然要求。长期以来,我们在实践教学体系构建过程中普遍比较重视课程的实践比例是否协调、学分的控制是否恰当等微观的设计与操作问题,而对培养人才的创新性问题有所忽略,使得我们制定的实践教学体系有缺失、有不足,仍存在一定的改进空间。
二、国内外现状
冷战结束前,美国重点关注工程类专业教育的改革与创新,他们的工程教育改革,总体来说有两个主要趋势:①回归工程。②工程教育通识化。英国的工程类教育非常重视实用性,注重课程体系的规划以及每一门课程的授课内容的安排,讲究至精至简、祛除冗余,十分重视课程内容的调整。在实践教学学时分配上,英国大学的理论授课课时非常少,一般只有12学时,普遍的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学时分配比在1∶3~1∶4。
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发展阶段,工程类教育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构建高等院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教学体系是当前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课题。教育部课题组2006年的《面向创新型国家的工程教育改革研究》报告也已将提升工程教育战略地位、加大工程教育课程与教学模式改革步伐提上日程。目前我国工程类专业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与实践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但如何构建切实激发学生创新性的实践教学体系问题正逐渐显现在高教工作者的面前。
三、新升本科院校工程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现状分析
新升本科拥有开办职业技能教育的经验,但在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结合的过程中,创新型人才培养与传统的高校人才培养有一定的区别,如何构建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是大部分新升本科院校发展面临的新问题和新挑战。
1.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下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素质拓展三方面的关系。
2.构建基于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工程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3.以系统工程、并行工程、控制工程为出发点构建的工程类实践教学体系对“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影响。
四、河套学院电气工程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分析
(一)实践教学体系构建思路
1.将系统工程、并行工程、控制工程等概念引入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研究工程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组成、结构关系及支撑要素。
2.选取机电工程系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为特例,调查分析实践教学体系现状,并针对电气自动化专业现状构建基于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实践教学体系。
3.通过分析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下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素质拓展三方面的关系,对新构建的实践教学体系进行性质和特征的分析研究。
4.系统评价新构建的工程类实践教学体系对“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影响。
5.对现有实践教学体系与新构建的实践教学体系进行对比,尝试给出工程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一般方法。
(二)实践教学体系构建展示
河套学院电气工程类专业经过多年的专业建设探索,结合高等教学应用型转型的指导思想,重点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社会适应能力,构建了适合新升本科院校实际特色的实践教学体系,分别从社会专业实践、实验动手操作、专业技能创新三个方面入手进行课程设置,即以基础性实验、设计性实验、综合性实验为平台,开展实验教学体系建设;以专业设计与实习、工程训练、证书及岗位培训为契机,深入开展校企合作;以工程训练大赛、机器人大赛、CAD大赛等比赛为依托,拓展科技实践能力。
目前我院电气工程类专业已形成了专业特色明显、专业培养人才社会适应能力强的实践教学体系,其中实验教学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以基础实验、工程训练、综合提高三部分共同组成了实验课程体系(如图1)。
(三)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举措
1.以竞赛带动实践教学。在创新型人才培养实践中,我系以工程类人员的实际动手能力为核心,积极探索培养学生学习主动性的最佳途径。通过专门的专业工程类竞赛为学生提供充沛的自主学习时间和广阔的学习空间,以此来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与实际动手能力。经过不断摸索与实践,我院电气工程类学生已获得省级以上工程比赛奖项五项,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得到了有效提高,实践教学体系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与此同时,为提高学生参加学科竞赛的实验研究条件,电气工程类专业正着手进行开放式实验室活动,积极利用新引进设备设立开放型机械制图与CAD实训室、机器人创新实验室等,为学生进行实验研究提供了较好的平台,达到以竞赛带动实践教学的目的。
2.以岗位职业技能培训促进实践教学。创新型人才培养不仅需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应用能力,同时还需要与岗位职业技能相结合,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通过对其他高校的培养方式的调研,结合我院本科学生的实际特点,目前我系对电气工程类学生开始推行“三结合教育”:学生、教师、技术人员相结合,教学、科研、企业实践相结合。以岗位职业技能基础,由学校、企业共同指导并开展实践教学,将中高级维修电工证、中高压作业证及相关证书与仿真电站实训与变电站值班实训等岗位培训融入日常实践教学体系建设中,基本实现了实践教学与岗位职业技能培训的有机结合。
3.以产学研合作为平台促实践教学体系发展。从控制工程的角度出发,将实践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环节――科研,定位于产学研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层面。针对新升本科院校教学为主、科研力量相对薄弱的现状,目前正逐步以申报科研项目、引进周边企业项目为途径,以项目为引导,推动科研发展。在践行产学研合作模式的过程中,已逐步形成适合工程类专业发展,具有应用型、创新型特色的科研道路。通过承接紫金矿业、盾安控股等相关企业的项目,让部分师生分学期参与项目活动,既锻炼了学生的应用创新能力与社会适应能力,又提高了教师的教学质量。
4.以实践教师队伍建设作为保障,确保实践体系有序完善。实践教师是学院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主要实施者,主要包括:担任各门课程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环节的教师以及实验室专职教师。为大力促进实践教师队伍,我院以系统工程、并行工程的思想为基础,主要通过“本校培养”与“对外引进”结合的一体化方式,已形成了实践能力较强的“双师型”教师和生产教学经验丰富的“生产型”教师相结合的师资队伍,确保了工程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有序完善。
(四)实践教学体系效果分析
我院工程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一直秉承与社会、与学生紧密结合的宗旨,以与时俱进的态度,持续进行体系改进,目前经过几年的工程类专业的探索,已具成效。
实验、实训计划符合工程类电学专业的专业办学特色;实验、实训课题能在很大程度上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教师能够做到每次课都有目的、有要求,实验教学更有成效;通过查计划、查课题、查实验实训教学中的指导过程,能够进一步的评价实训教学质量。
五、结论
调查研究表明,构建适应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能够综合提高我校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人才的实践动手能力及与社会接轨能力,能够为其他工程类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对于高校开展对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的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素质拓展三方面关系的研究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具有很强的实践意义。
参考文献:
[1]“Engineer of 2020-Visions of Engineering in the New Century ”.Washington DC:The National Academies Press,2004.
关键词:机电安装工程;项目成本;管理;建议
一、机电安装工程项目成本管理概述
(一)机电安装工程项目成本管理的概念
机电安装工程的成本管理,是指在机电安装工程质量和安全得以保证的基础上,对施工过程中所发生的材料和人力的投入及后期服务等费用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它不仅客观地反映了企业劳动生产率的高低、机械设备的利用情况以及材料的节约程度,而且还如实地反映了施工组织的劳动组织、管理水平等施工管理的全部情况。因此,机电安装工程的成本管理不仅是检验项目管理各项工作的重要标准,同时也是项目管理的综合体现。
(二)机电安装工程项目的特点
机电安装是一个大概念,其涉及面很广,学科跨度也很大,虽有它的固有特征,但其通用性也很强。其施工活动从设备采购开始,涉及到安装、调试、生产运行、竣工验收各个阶段,直至满足使用功能或正常生产为止。机电安装施工过程中,涉及施工过程中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等新兴技术。目前工业规模日益扩大,安装工程也越来越大。大型工程对吊装、装配、检测技术的要求越来越高,这就需要不断更新施工技术及施工设备。机电安装工程施工质量的验收与建筑构筑物相比较,也有着明显不同,其特点主要表现为对质量评估方法、工程验收和售后服务手段的区别。
二、影响机电安装工程项目的主要因素
(一)思想认识不足,管理手段落后
一方面,工程项目的合同管理人员思想认识不足,对相关专业知识不够了解,导致对项目合同的签订及管理不够严格、规范,甚至对具体项目条款的拟定不合理,这样极大地损失了企业的经济和信誉度。另一方面,企业的管理手段较为落后,缺乏信息化管理。导致工程项目的造价管理信息获取渠道单一、处理不及时以及分类不合理等,无法体现市场需求,从而增加了工程项目的成本。
(二)设计不合理,素质不高
工程项目设计直接影响到工程造价。如果项目设计不合理,导致材料及设备使用不当,最终使工程造价失去控制。另外,一些项目设计人员为了自身利益,往往为用户推荐指定品牌和型号的设备以及施工单位,甚至设计方案未经过相关部门的严格会审和论证,严重影响了用户的利益。
(三)技术水平低,造价混乱
由于施工单位的技术水平低,以及造价管理不规范,甚至有些施工企业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而违规签订合同,从而导致工程造价远超过项目的预算。另外,一些施工企业在对工程项目进行决算时,故意通过扩大定额工程量的评定手段来提高子项目的套价。
三、加强机电安装工程项目成本管理的建议
(一)确定成本控制目标,建立完善的成本责任制度
成本,一般分为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两大类。固定成本往往是指一般的管理成本,它始终保持一个相对稳定的比例,而与所进行的工程量无关。机电安装工程中的可变成本,通常是值施工中的机械、劳动力及材料等产生的直接成本与现场间接成本之和,它与生产过程产生直接的关系。机电安装工程的成本管理部门应根据工程项目的具体招投标情况来确定相应的成本控制目标,并建立完善的目标成本控制体系。应把目标建立在具体的工程项目上,以使成本控制目标更有操作性和现实性。同时,要建立完善的目标成本责任制度,并认真贯彻落实,明确承包人的职责与权利。
(二)加强施工队伍建设,全面提升整体素质
施工队伍不仅是工程的实施者和效益的直接实现者,同时也是机电工程项目的成本、质量和工期以及安全的重要保障者。因此,低成本、高质量的机电安装工程与高素质的施工队伍是分不开的。然而,近几年来,机电安装工程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而日益增多,对机电安装的施工人员需求也随之增加,从而导致用工紧缺的现象时有发生。而由于一些新加入机电安装工程队伍中的施工人员,他们中的大部分都没有接受过相关专业的系统培训及实践技能考核,因此极大地影响了工程质量,导致返工率高而浪费了材料,从而加大了工程项目的成本。由此可见,加强施工队伍建设以全面提升其整体素质,对于降低工程成本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精心策划组织,科学合理使用材料
在机电安装工程中,材料费用往往占工程总造价的70%-80%。如果管理不当会给工程项目带来几万甚至几十万的巨大经济损失。因此,在施工过程中精心策划组织,科学合理使用材料对于控制成本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应加强对材料损耗的分析及测算,对一些材料损耗大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寻找相应的解决途径。其次,在机电安装工程中,应对电线、电缆等价格较高、占总造价比例较大且施工中容易流失的材料进行有效控制。再次,由于近几年来建筑工地的电线、电缆、铁构件等失窃案件不断增加,因此为了减少设备及材料的丢失,相关管理部门要加大对现场的保护力度。最后,在工程施工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诸如管路堵塞或损坏的现象,有些班组控制得较好,而一些班组做得较差,这些都会加大人力及材料的投入,甚至影响了工期和工程质量。因此,为了减少或避免返工用料而带来的不必要损失,应科学设计、精心施工和优化施工。
参考文献:
[1] 潘建泰.机电安装工程实施过程中的控制与管理[J].中华民居,2011,(08).
[2] 肖军亮.浅谈机电安装工程施工质量控制[J].新疆有色金属,2013,(02).
[3] 李宇.机电安装工程应注意事项及对策[J].科技致富向导,2010,(01).
[4] 陈代娣,李登平.机电安装工程投标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广东科技,2006,(07).
[5] 张凤升.机电安装工程与土建工程的施工配合[J].安装,2007,(07).
[6] 陈民治,白俊.机电安装工程的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1,(13).
关键词:机电设备;安装施工;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TU85文献标识码: A
一、机电设备安装工程的特点
机电设备安装工程是建筑工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一个大的概念,涉及到的学科和专业较多,包括工业、民用、公用工程中的各类设备、给排水、电气、采暖、通风、消防、通信及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安装。虽有它的固有特征,但其通用性也很强。其施工活动从设备采购开始、涉及到安装、调试、生产运行、竣工验收各个阶段,最终是以满足建筑物的使用功能为目标。机电安装施工过程中,涉及施工过程中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等新兴技术。大型工程对吊装、装配、检测技术的要求越来越高,这就需要不断更新施工技术及施工设备。机电安装工程施工质量的验收与建筑构筑物相比较,也有着明显的不同,其特点主要表现为对质量评估方法、工程验收和售后服务手段的区别。但由于建筑机电的施工安装技术工种、材料的多样性和工艺的复杂性,在实际施工过程中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需要各施工单位及相关工程单位有丰富的施工经历和经验。机电安装工程贯穿在整个工程施工过程中,主要部分在结构工程结束以后开始施工,并在装饰工程开始以前基本结束,所以对整个工期有重要影响;机电安装工程的质量对工程竣工后的使用功能有着关键作用,要求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把关。
二、建筑机电设备安装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机电设备安装存在螺栓联接问题
螺栓、螺母联接作为建筑工程项目中机电设备安装的基本装配之一,其主要作用在于可以实现电气工程项目的电流传导,在安装建筑工程项目机电设备的时候需要重点考虑这些设备的机械作用,尤其是这些设备的电热效应。一是安装时需考虑设备的机械效应,更要注意螺栓、螺母出现联接不紧的时候,很容易导致各个部件之间的松动,从而使得电阻不断增强,最终导致设备通电时过度发热、外接触面不断氧化、电阻不断增大等一系列的恶性循环,在情况严重的时候可能会烧熔螺栓、螺母联接处,出现接地短路等相关事故;一些一次设备在联线的时候也非常容易受到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二是螺栓、螺母出现联接过紧的现象,这种情况之下容易使螺栓出现过度疲劳,最终出现螺牙滑丝或者断裂等情况。
2、机电设备的振动问题
对于机电设备中的泵而言,比较常见的有壳体与转子同心度差、定子与转子相互摩擦、轴承间隙大以及转子不平衡等问题。对于电机而言,比较常见的有定子与转子之间的气隙不均匀、定子与转子之间相互摩擦、转子不平衡等问题。在泵操作过程中因实际参数与泵所标注的额定参数相差较大,就导致泵的不稳定运行,因此操作人员使泵在规定的额定参数下运行。
3、设备连接出现松动
机电设备的实际安装过程中会面临诸多的连接,其中包括设备自身的连接和没备与电源的连接。一般在安装过程中都会使用螺栓和螺母将设备牢牢固定住,连接不能够过紧也不能够过松,若连接过紧会使螺栓和螺母逐渐失效,容易出现滑丝和老化的现象,以此使设备出现松动,继而引发振动和噪声过大的情况出现;若连接过松,连接也会失去作用。机械效应是连接过程中的重点考虑对象,同时在连接过程中还要对电热效应进行充分考虑。连接过松会使设备和电源之间的电阻明显增大,连接的接触面因为面积过小,在发热之后容易出现氧化的现象;设备连接也可能会因为电阻的明显增大而出现熔化的现象,因此设备会面临短路等故障,不利于设备的运行。
4、机电设备安装中的超电流问题
一是一些杂物留存在泵内以及轴承损坏等原因可能导致超电流情况的出现;二是电机在功率过小、电阻过高以及电流整定过小的情况之下也有很大可能引发超电流问题;三是机电设备在安装的过程之中由于工艺密度过大、需求过高等问题可能导致泵能力无法满足所传送的介质需求,最终出现超电流问题。
三、机电设备安装质量控制措施
1、认真审查安装施工图纸
建筑工程机电安装的过程中,质量管理人员要认真审查安装施工的图纸,找出图纸当中不足之处,并提出相应的建议或者意见。在审查安装施工图纸的时候,要配合各个施工部门进行分层次检查,根据每个部门提出的细节问题,然后进行统一解决。机电安装工程属于专业性较强的工程,容易因为粗心而带来安装隐患,譬如水管和电缆的安装,其中水管的坡度和电缆的架桥走向是安装的症结点所在,安装人员必须严格按照施工图纸的设计要求,结合工程的实际情况和具体需求,因地制宜地展开安装工作,这样才能够有效减少安装施工当中容易出现的质量影响问题。另外,如果安装过程中出现任何质量问题,也能够迅速启动应急方案,消除安装施工问题,避免建筑工程受到大幅度的影响,这样也能够满足建筑工程机电设备方面的需求。
2、预防设备异常震动和造成过大的措施
首先要将隔声门安装在设备机房中,以此将噪声最大限度减小,对于室外设备应该及时在设备中安装消声器,隔声屏等降低噪声的设备也可以在必要的时候安装在设备周围,在为空调通风系统安装消声器之前,首先要选择符合标准的消声器,并且对管道内部的气流速度实时控制,使气流在流动的过程中不会发生噪音过大的情况。
对于设备振动的防范措施可以在安装之前先选取防振元件,在安装过程中使用的隔振措施要符合建筑对环境的要求,以此为前提使隔振效率达到最大化。同时还应该将隔振的基座迅速安装在设备底部,保证隔振系统的稳定性,设备的正常运行也能得到基本的保证。
3、强化质量意识
管理人员应正确处理工程质量、工期、成本三者关系,使全体施工人员清楚地认识到,在竞争激烈的建筑市场中,建筑品牌效应十分重要,质量是企业生存发展的生命线。因此,项目部管理人员要分工明确,各司其职抓好产品质量。同时应配备(或者兼职)一名测量技术人员。测量技术人员专门校核土建、装修提供的机电安装基准线―标高线、轴线、吊顶线是否正确,并依此基准放出具体机电产品安装的基准线。质检员在施工过程中应随时检查所安装的设备和管线是否符合图纸要求。当然,制定严厉的工程质量奖惩制度也是很必要的。
4、提高电气设备安装施工的管理水平
提高电气设备安装施工的管理水平的措施有:第一、应该把电气设备的安装任务来进行科学合理的划分,来把这些任务切实落实到具体的施工人员身上。电气设备安装工程的管理人员应该不断构建工程质量的管理机制。第二、在安装施工的过程之中,工程项目管理人员应该不断做好现场施工的方案,并且做好统筹协调的工作,把工程合同的任务量同工程项目设计方案来进行想用的结合。第三、应该注重安排专业的技术人员来电气设备的相关施工图纸进行设计研究,给正常的施工做准备。
5、试验与检测
机电安装工程的性能在施工过程中即通过各种试验、检测的方法进行了检验,以保证其使用功能。为保证试验、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必须做好以下工作:试验、检测的项目应符合规范的规定,应进行试验、检测的必须进行;现场试验、检测均应有相应的记录;现场试验、检测应编制专项方案,并获得建设(监理)批准;现场试验、检测的方法正确,所用仪器、设备准确。
结束语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业主不仅关注居住场所本身的功能,也开始渐渐重视建筑物附属物的施工质量,如机电设备安装质量等。人们往往要求这些设备不仅不影响建筑物的整体形象,还要做到震动和噪声的最小化。因此,在设备安装过程中要加强和完善技术的管理,确保设备安装质量,提高工程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杨德安.建筑机电设备安装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分析[J].机电信息,2013(03).
关键词: 高职院校 机电英语教学 教学现状 教学改革
高职英语由基础英语和专门用途英语两个部分组成,专门用途英语是大学英语的高级阶段。专门用途英语(English for Special Purpose,ESP),又称专业英语,是指与某一专业领域密切关联的英语。在高等职业教育阶段开展专业英语教学是为了促进“专业+外语”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提高毕业生的质量和就业竞争力。专业英语不只是基础英语学习的简单延续,其课程目标是扩展学生在本专业方面的英语词汇量,熟悉本领域的英文术语,了解专业领域英语文献的表达特点,并掌握一定的专业英语翻译技巧、阅读能力、口语表达和写作能力。与基础英语相比,专业英语能力的培养更具应用性特征,这更符合高职人才培养的宗旨。在高职所开设的专业英语中,机电英语就是最常见的专门用途英语课程之一,其所覆盖学生面相对较大,因此,开展对高职机电英语教学的现状及其教学对策的研究将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高职机电英语教学现状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和国际合作的不断加强,不同国家之间的技术交流也日益频繁。高职学生要想成为一流的技术人员,就必须掌握一定的专业外语能力,从而及时准确地了解、学习和借鉴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因此,为提高学生的专业英语应用能力,我国各高职院校都开展了各种形式的机电英语教学,然而目前总体上的教学状况并不尽如人意。
(一)学生英语基础比较薄弱,整体水平参差不齐。
专业英语是以基础英语作为前提的,所以学生要学好专业英语,就必须在学习之前和学习过程中,掌握好较为扎实的英语语法、词汇、阅读、写作等方面的能力。机电工程专业英语课程涉及面广、综合性强,包含了机械专业、电气工程、计算机技术等各个专业门类的知识。它是以这些专业知识为载体,培养学生应用英语来理解和表达这些专业知识能力的课程。因此,机电工程专业英语的词汇量大,专业性强,而且不少专业词汇的含义与基础英语释义有很大区别,比如die一词在通用英语中的释义一般是“死亡、消逝”,而在机械行业中,它有“冲模、模具”的意义。另外,在句型结构上,机电专业英语往往长句多,结构复杂,句子之间的逻辑关联密切,对读者的英语阅读能力有较高的要求。然而,随着近几年高等教育的不断扩招,高职生源质量日益下降,学生总体的英语基础普遍比较薄弱,而且整体上参差不齐,同一个教学班学生的英语成绩差异甚大,这对高职机电英语教学的开展和质量的保障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二)师资力量匮乏,教学质量难以保障。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在教学中处于主导地位,课堂教学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任课老师的质量,专业英语教学更是如此(潘笑勤,2006)。高职机电英语教师除了需要具备其他教师必备的素质外,还必须同时具有较高的英语水平和较好的机电专业基础知识。而目前高职专业英语教师的普遍情况分为两种,一是英语专业毕业出身的教师,他们往往具备较为扎实的英语语言水平和综合语言教学能力,但对机电工程方面的知识非常缺乏,而且短时间内难以通过自学或培训来全面改观,因此他们往往很难透彻地理解和教授一些与机电专业密切相关的英语知识点或篇章内容;二是机电专业毕业出身的专业英语教师,他们虽然具有扎实的机电学科专业知识,但英语的听、说、读、写、译能力往往比较欠缺,而且缺乏英语语言教学的专门培养和授课经验,教学成效难以保障。而同时具备扎实的英语知识和全面的机电知识的优秀师资少之又少。而且在师资的培养上,包括师资的引进、出国深造等方面,学校往往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师资发展滞后、缓慢。这把高职专业英语教学带入尴尬境地,在师资力量匮乏的情况下,一些没有任何教学经验的教师也被“委以重任”,这样的教学质量难以保证。
(三)课堂教学缺乏创新性,大多沿用传统基础能力培养模式。
由于师资不足,很多高职机电英语课程由公共英语教师来担任。在课程教学上,习惯了通用英语授课方式的公共英语教师往往难以摆脱其原有的教学模式,在教授机电英语的时候沿用传统的培养学生基础英语能力的授课模式。不少教师认为专业英语无非是给学生逐字逐句翻译课文,讲解一些专业术语而已,不用讲解语法和句子结构,更不用练习口语和听力,教学模式也是“词汇讲解+翻译”或“阅读+翻译”等形式,讲解时只采用口头表述和板书。因此学生一般都处于被动地位,教学内容也比较单一、枯燥(李建勇等,2007)。这种缺乏创新性的教学方法使得本来英语基础就比较薄弱的大多数学生更生烦闷感,专业英语学习的兴趣荡然无存。此外,专业英语与通用英语有着截然不同的教学目标,因此以同样的教学方法来教授这两种不同的课程只会事与愿违、事倍功半。
(四)学校对专业英语教学重视不足,难以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除了开设有专业英语外,还开设了基础英语必修课程,而且基础英语课程占据了更多的时间。此外,多数高职院校要求学生必须通过一定的英语能力等级考试方可毕业,并鼓励学生参与大学英语四、六级的考试,因此,无论是学生还是学校都把主要精力和时间放在基础英语教学和学习上,专业英语教学往往成为了边缘学科,任其自由发展。重视学生英语基础能力培养无可厚非,但是“专业英语教学是基础英语教学的应用提高阶段,是高职高专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学生从英语学习阶段到应用阶段过渡的任务,从而保证学生三年中英语学习不间断”(丁双红、张学辉,2004),忽视学生专业英语能力的培养不免会误导学生进入“为考试而学英语”的歧途。此外,由于学校对机电英语教学的重视不足,校园内部的专业英语学习氛围、教学质量管理等相关工作也没有能真正地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学生的外在学习动力严重缺失。
二、改善机电英语教学现状的对策
面对高职机电英语教学的现状及其所面临的问题,我们应该积极地采取各种有力措施来对其加以改善,从而促进机电英语教学的优化发展。
(一)实施分层教学制度。
针对高职生英语基础参差不齐的现象,为提高教学成效,实施分层教学是一个良好的解决途径。实施分层教学也是为了更好地贯彻“因材施教”原则,提高教育资源的利用率和更好地实现教育公平。在具体做法上,实施分层教学可以将全体学生按其基础英语能力的不同把他们划分为三个不同层级的群体,各层级学生群体分开授课,设置不同的教学目标和要求,并按不同的要求来分别进行考核。分层教学已不再是一个新鲜的事物,很多教学实验和研究表明实施分层教学有利于提高总体学生的教学质量和水平。但是在实施的过程中,为了不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宜将分层的原则和学生所属的班级层次告知学生,以免造成学生“先入为主”的消极影响,并打击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因此,在给不同层级英语水平教学班级定名的时候,不宜采用体现“优差”、“等级”性质的名称,而应尽可能地应用数字或字母来表示。
(二)开展实物实景教学。
实物实景教学生动形象,在机电英语教学中采用这一教学模式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听课质量和学习效率。如果条件允许,教师应尽可能采用实物实景教学。比如,在讲授《Numerical Control(数字控制)》时可以带学生到数控加工中心参观,让他们在实景中通过对实物的认知和应用与数控有关的一些常用英语术语来达到强化记忆的目的,比如:work table(工作台)、coolant(冷却液)、spindle(主轴)等常用的专业词汇。当然,在进行实景教学之前,教师必须让学生做好预习功课,这样才能实现应有的教学效果。如果教学涉及一些比较便于携带的实物,教师可以将其带到课堂上,从而让学生加深对相关物件英文名词的记忆。除此之外,开展实景实物教学的另一大好处是能极大地提高学生专业英语学习的兴趣。这样的教学方式更能让学生产生一种“在实践中学习”的感觉,具有强烈的“学以致用”感,这对提高学生专业英语学习的认知、情感和目标具有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三)加强专门用途英语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
教学质量的保障和提高是多个方面相互关联和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加强校本教学质量管理是一个必然要求,归结起来,就是要加强专门用途英语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这个质量保障体系主要由师资保障、课堂教学质量监控、学业考核等方面组成。师资保障是教学质量保障的前提。针对高职院校机电英语教师不足的现状,学校一方面要加大师资引入的力度,另一方面要给予更多政策上的支持,促进教师的发展和转化,比如给予提供出国进修的机会等。此外,在外出培训条件给予不足的情况下,学校可以出台相关政策来促进校内不同专业师资的跨专业合作,即公共英语教师与机电专业教师在某些方面的合作教学或互助学习,促进校本师资的发展。课堂教学质量的监控主要是采取老教师牵头的随堂听课制度,听课的目的,一是起到一定的监督作用,二是起到指导、帮扶和相互学习的作用,而后者才是最重要的。在学生的学业考核方面,学校对学科考核的方式和态度往往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态度。因此,在考核上首先要实施严格的考核制度;其次考核的设置要体现对学生学习的引导,以考核来促进学生的自我学习。校本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是多方面通力合作方能起到其应有的作用,偏废于任何一方都会导致前功尽弃。
参考文献:
[1]丁双红,张学辉.理工科专业英语教学特点及改革意见[J].理工高教研究,2004,(2):114-115.
关键词:机电专业;人才培养;课程改革;实践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49-0029-03
21世纪是知识经济世纪,综合国力和人力竞争日趋激烈,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愈来愈迫切,培养具有丰富知识储备、娴熟技能和具备创新能力的全方位人才,已经成为当今高教改革和发展的重要任务。本文针对我校机械类和电气类专业本科生的培养现状,开展机电类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探讨。
一、机电专业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为地方经济发展培养应用高级人才,在广大以教学为主导的本科院校中已经基本达成共识。但我国高等教育长期以来人才培养模式比较单一,过分强化专业教育,过多强调学科体系的完整性和课堂理论教学。其结果是学生基础知识不够宽广、专业面过窄,从而限制了学生的思维、想象力和创造力。同时忽视对学生工程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造成学生的知识能力结构与社会需求严重脱节。这样的教育显然是不成功的教育。高教课程改革应该使我们的本科专业基础教育更加贴近实际,保证知识体系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同时把学科之外的知识包括社会、人文、历史、经济、环境等方面的因素科学地融入学科教育中。
二、明确培养目标
21世纪,学科交叉是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具备对交叉学科知识的理解和综合运用的能力是当今社会对合格的复合型人才的要求,在教学中应尽量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机械、电子、检测、控制等各专业知识储备丰富的复合型人才。由此,培养目标应该是培养某个学科领域或某个行业的通用性人才,其制定原则应以培养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全方位并且具备创新精神的复合型人才为宗旨,以“将工程实践带入课堂,探索课程教学创新模式”为宗旨,以社会发展需要为主导。在近年来的本科生培养目标制定过程中,我们已经做了下面的几项工作:
(一)合理规划专业课课程的教学
依照拓宽基础知识层面,浅化专业知识意识,增强综合素质教育和培养创新能力的想法科学设定教学计划,加强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和融合方式。在课程体系方面:对相关课程及内容进行整合提高知识传授效率,强化实践教学的过程,设置更多的能够满足创新人才培养的选修课和一些理工交叉、文理渗透的跨领域课程,让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和对未来的判断进行选择,同时增加新知识点的传授。
(二)设置创新实践课程
设置一系列创新实践课程,使学生在校期间建立起大工程观念,加强对学生工程应用能力的培养力度。使学生综合运用各学科专业知识在各种创新实践课程中能够获得系统训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增强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三)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增强实践,重点培育学生的创新精神和个性发展,在教育的过程中帮助学生获得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推动学生思维和想象力发展,更好地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型思路,重点培养学生们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三、科学规划制订课程教学计划
当今社会的发展趋势要求各高校的学科教育应当加强知识的渗透交叉,为学生们创造一个多种学科、多个方面熏陶的成长环境。在设定教学计划和进行课程机构设计、课程设置时,应依据上述培养原则,培养学生们科学合理的知识结构和综合创新能力,以培养学生们的创新能力为核心,将创新能力的培养理念穿插在整个教学过程中。
大学一年级按工科要求设置通识教育课程,包括思想教育、人文知识、军事体育、外语和数理基础;大学二年级按机电类专业要求设计大平台专业基础课等通用专业基础课,并结合这些课程的应用性开设相对独立的实验课、实训与课程设计。建议将“模拟电子技术”和“数字电子技术”进行优化整合,减少理论课时,增加实验课时。并提前到大一开课,使电类学生提前接触专业知识,为从大二开始参与电工、电子类创新活动打下基础;大学三年级按专业特点可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专业课程要根据科技发展和市场需求进行梳理,灵活设置多个方向选修课课程,每个学生到三年级下半学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学习继承和就业意向,在教师的指导下选定一组方向课程进行修学;大学四年级,学生应不再以课堂学习为主,而应以生产实习、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为主要学习形式,提倡学生开展以参加教师科研项目、担任实验室助教、到企事业单位实习、参加大学生创新活动等多种形式的自主学习,对学生学习优劣的评价应重点考核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创新思维的体现和对本专业知识整体的把握和运用。
同时结合本校培养方案,在专业教学计划中加入《电工技术》、《模具CAD/CAM》、《电力拖动控制系统》、《传感器应用》、《测试技术》、《印刷电路设计与制作》、《液压传动》、《电气控制与可编程控制器课程设计》等实践性和创新性很强的课程。同时增加实践过程的力度,帮助学生创造出更多实践和创新的机会。例如安排了1周《电气控制与可编程控制器课程设计》、2周《电气专业实习》、3周《机械设计课程设计》等,用来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另外又增加了理论、社科、经管等各方面的课程教学,例如设置了《情报检索与利用》、《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就业指导》、中荷机电开设的《工程素养》等课程,增加了学生的知识面,培养了学生适应当今市场经济的能力。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实施新的教学计划,可有效改变学生的知识结构,有效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增强学生的竞争能力和适应能力。系统性、开放性课程的设置,增进了各学科之间的交流、结合,促进了课程之间的结合,通过学习选修课程,学生可获得重要的价值分析,完善自己的学习方式,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促进师生、生生之间的沟通交流。
四、改革实验教学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直以来,在本科教学过程中,大多数教师采取的都是传统的教学方式,以教师为主体,教师通过对知识的讲解向学生传授基本的概念和专业知识。教师的教学水平直接影响着学生对知识的接受程度和掌握程度。然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忽视对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学生很难彻底理解所学到的专业知识。所以,在实践教学过程中要考虑学生的实际需求,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以技能的培养为主体,通过由浅入深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同时以技能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是建立适应社会需求的实践教学模式的理论依据,同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实验室是高校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进行培养的有利平台,充分发挥实验室的硬件设备,对实验室进行开放,可提高实验仪器的利用率。同时,学生可通过开放的实验室满足自己的需求,提高实效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精神[3]。
结合我校机电类专业实验教学的改革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改进后的电气专业实验教学主要有:电气专业实习、金工实习、模拟电子技术实验、电路实验、数字电子技术实验、电力拖动控制系统实验、电气控制与可编程控制器课程设计、微机原理系列实验、自动控制原理系列实验、控制系统仿真与CAD课程设计、控制系统仿真与CAD、印刷电路设计与制作、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等。机械专业包括:金工实习、机械专业实习、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液压控制工程设计、机械工艺课程设计、模具CAD/CAM课程设计、电工,电子实习、机械先进设计微机应用课程设计、计算机实习(工程应用软件、模具CAD/CAM、计算机绘图)等。其中:
第一阶段:主要对象是新入学的大一理科的所有学生。主要教学内容是电子工艺的实训、实习。包含:万用表使用、焊接技能训练、电子元件识别、测量,示波器等设备检查、测量简单电路故障,常用工具、测量仪器的使用等[4]。本阶段,重点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兴趣和感知认识,为以后的工程实践打下扎实的基础。
第二阶段:通过学习基础专业知识和基本的技能,学生已基本掌握了认识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所以,本阶段的实验教学内容主要是以专业基础课为主。电气专业的基础课程包括:金工实习、电路实验、电气专业实习印刷电路设计与制作、数字电子技术实验、模拟电子技术实验、电力拖动控制系统实验、电气控制与可编程控制器课程设计、自动控制原理系列实验;机械专业包括:金工实习、机械专业实习、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液压控制工程设计、机械工艺课程设计、模具CAD/CAM课程设计、电工,电子实习等。本阶段的主要教学目的是使学生熟练掌握实验课的相关训练内容,巩固和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掌握相关的分析方法,培养学生完成单元电路实验的能力。
第三阶段:依据扎实基础、扩大范围、突出特色、注重能力培养的原则,提出了课程教学实验体系的构建思路。电类专业:开设微机原理,单片机接口技术、电力拖动控制系统实验、电气控制与可编程控制器课程设计、自动控制原理系列实验、控制系统仿真与CAD课程设计、控制系统仿真与CAD、EDA技术、传感器技术及应用、电子系统综合设施等试验,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利用电子设计自动化仿真软件,设计组装的系统电路板等工具,建立“软、硬、虚、实”相结合的框架结构,对现代电子技术进行设计。机械专业:开设机械设计课程设计、电工电子实习、液压控制工程设计、模具CAD/CAM课程设计、机械工艺课程设计、机械先进设计微机应用课程设计、计算机实习(工程应用软件、模具CAD/CAM、计算机绘图)等。在这一过程,需要学生能单独完成实验的设计和制作,在虚拟和现实的电路中得到锻炼和时间,使学生在初期所获得的感性认识加深,达到理论知识的掌握和综合技能的训练,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五、加强实践突出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学生个性的发展
实践教学在本科教学过程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高校应当不断提高实践学习中的软件硬件水平,在“机械”、“电气”等专业的人才培养中构建新的实用性和专业性强的创新教学体系,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拓展学生的想象能力,培育学生的创新精神。建立科学合理的培养模式,培育出基本理论扎实、综合素质强、具备创新精神的实践型高级技术人才。
在调研中,企业对高校毕业生普遍的反映是,毕业生面对实际工作中的问题解决能力较差。符合当今时展的人才应当是具备创新精神、实践操作能力和人文精神的综合性复合型人才。实践教育过程是教学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它对学生理解基本理论知识、提高综合运用能力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重要环节之一,是实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完成创新人才培养目标的有力措施。我们针对本专业的学生安排了较多的创新实践课程,形成连贯性的实践教学过程,可以让学生在各项实践方面获得系统训练。并且结合本专业要求增大设计性实验所占比例,增设更多的专业实验课程。学生在老师指导下在新添置的过程装备与控制实验台上可以通过不同组合,完成多项控制与结构性能的测试实验,熟悉各种先进仪器设备,使学生掌握机电工程的基础知识。开展“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教学改革实践,让学生们自己设计实验过程,培养学生们的创新实践能力。随着课程改革和实验教学改革的步伐,积极倡导学生们参加数学建模竞赛、挑战杯、电子设计竞赛等相关竞赛活动。实践教学把学生的探索性学习作为基础,运用类似于科研及实践的方式,增加学生学习主动性的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将需要解决的问题或者目标任务交待给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们分成小组,各个小组的学生依照实际工作程序,一起制订计划、共同或者分工完成整个项目所需要的各项工作。因此整个学习过程变成每个学生都可以参与的创造活动、实践活动,每个人看重的不是最终结果,而是达成项目目标的过程。在课程过程中,为了保证学生既参与了全程实践工作,又有自己独自承担的任务,应将任务分解,由学生在小组内自行讨论任务的分配方案,既要发挥每个小组组长的作用,又要积极调动每个小组成员学习的主动性。
实践教学过程跟传统教学模式是不一样的,它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教学任务的实施其实是一个探索过程,借鉴基础上的创新过程、对课程中学到知识的应用、对新知识的学习过程以及实践现场会很“混乱”,与传统教室教学的氛围是有很大区别的。对于老师的知识基础、随机应变能力、临场解决问题的能力、授课过程的操控能力、对学生的点评能力等,都有很高要求。因此,教师的备课过程就十分重要,要准备项目,又要对项目进行深刻研究,对项目操作实施的过程了如指掌,对实践过程中要用到的知识点充分准备,同时对有可能在授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准备预案等。
实践教学充分注意到学生的个性发展,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是在全面考虑学生如何学的基础上组织学习的一种教学方式,在培养目标上关注的是学生如何掌握与从业相关的职业技能,重点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这些能力和素养是学生职业持续发展和终身学习的坚实基础。实践教学对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能够在实际产品的生产过程中指导学生,全面的教学能力特别是实践能力得到了明显的提升,对于实现学校的“以就业为导向,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办学理念提供了必要的保障。
六、结束语
创新人才的培养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综合素质的提高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创新型国家对高等院校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只有通过深化改革,包括培养计划、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环境、评价体系等全方位的改革和实践,才能满足现代社会科技技术迅速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创新人才的培养是一个教师和学生互动的过程,在本科教学中高校教师不但起到传授知识和技能的职责,还应该起到树立学生自主思考、自主学习和自主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真正实现科研教学互促进。因此,高等工程教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推进研究型大学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
参考文献:
[1]郭涛,刘乃安,等.培养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探索与思考[N].电子电气课程报告论坛论文集,2009:128-131.
[2]冯金福.应用型本科院校电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N].电子电气课程报告论坛论文集,2009:413-416.
[3]吕翔,马朝兴,等.深化实践教学改革培养创新工程技术人才[J].江苏大学报(高教研究版),2005,(04).
一、管线综合布置技术
1. 主要技术内容
管线综合布置技术是依靠计算机辅助制图手段,在施工前模拟机电安装工程施工完后的管线排布情况。即在未施工前先根据所施工的图纸在计算机上进行图纸“预装配”,有条件的可以采用3D (三维图)直观的反映出设计图纸上的问题,尤其是在施工中各专业之间设备管线的位置冲突和标高重叠。
根据模拟结果,结合原有设计图纸的规格和走向,进行综合考虑后再对施工图纸进行深化,而达到实际施工图纸深度。应用“管线综合布置技术”极大缓解了在机电安装工程中存在的各种专业管线安装标高重叠,位置冲突的问题。不仅可以控制各专业和分包的施工工序,减少反工,还可以控制工程的施工质量与成本。
2. 技术特点
(1)快速完善施工详图设计和节点设计
“管线综合布置技术”各专业的施工单位和人员提前熟悉图纸。通过提前审图这一过程,使施工人员了解设计的意图,掌握管道内的传输介质及特点,弄清管道的材质、直径或截面大小、强电线缆与线槽(架、管)的规格、型号、弱电系统的敷设要求,清晰各楼层净高、管线安装敷设的位置和有吊顶时能够使用的宽度及高度、管道井的平面位置及尺寸,特别是风管截面尺寸及位置、保温管道间距要求、无压管道坡度、强弱电桥架的间距等等。
(2)控制各专业或各分包的施工工序
管线综合布置技术在未施工前先根据所要施工的图纸进行图纸“预装配”,通过“预装配”的过程就把各个专业未来施工中的交汇问题全部暴露出来。提前解决这些问题,为将来施工中安排施工工序打下良好基础,因此可合理安排整个工程各专业或各分包的施工穿插及顺序。
(3)预先核算计算,应用综合支吊架。
综合支吊架的最大的优点是不同专业的管线使用一个综合支架,减少支架的使用,合理利用了空间,同时降低了成本。只有采用管线综合布置技术才能更好地进行综合支架的选择和计算。
(4)施工动态控制
由于图纸制作、处理、审核全在现场,使与机电工程有关的管理及施工人员(包括甲方、监理、总包、劳务分包等),均通过图纸对所涉及的专业内容(各专业图
纸的综合图、机电样板的汇总报审图、与土建的交接图、方案附图、洽商附图、报验图及工程管理用图等)进行管理调整,及时掌握变更的状况。
3. 适用范围
适用于多专业或多分包单位施工的建筑机电安装工程管理,尤其适用于机电工程总承包管理。同时也适用于市政工程中的道路桥梁的配套管线工程。
4. 已应用的典型工程
北京东方广场工程、奥运射击馆、北京首都机场T3航站楼工程等。
二、金属矩形风管薄钢板法兰连接技术
金属矩形风管薄钢板法兰风管制作、安装技术与传统角钢法兰连接技术相比,具有工艺先进、产品质量稳定,制作、安装生产效率高,成型质量好,操作人员工种少(省去焊接、油漆工种),减少环境污染,降低操作劳动强度,缩短施工周期,加快工程建设进度等特点。
金属矩形风管薄钢板法兰连接技术,根据加工形式的不同有所区别:法兰与风管管壁为一体的形式,称之为“共板法兰风管”、“无法兰风管”或叫“TDC法兰风管”;另一种则是“组合式法兰”风管(又称之为TDF 法兰),其薄钢板法兰用专用组合法兰机制作成法兰的形式,根据风管长度下料后,插入制作好的风管管壁端部,再用铆(压)接连为一体。
1. 主要技术内容
薄钢板法兰风管有两种构造形式:经过专用机械加工风管与法兰同为一体及采用镀锌板制作的法兰条与风管本体采用铆接形成的风管,第二种是第一种的补充和加强形式。风管间的连接采用弹簧夹式、插接式或顶丝卡紧固等方式。薄钢板法兰风管的制作,可采用单机设备分工序完成风管制作;也可采用在计算机控制下,通过自动生产线将材料类型选择、剪切下料、风管板面连接形式及法兰成形、折方等工序顺序自动完成。自动化流水线使用镀锌板卷材,根据风管需要连续进行管材下料到半成品加工完成,全部工序只需30秒钟即可完成,实现了直风管加工和风管配件下料的自动化。异形风管可采用数控等离子切割设备下料,工序简单、操作时间短,下料准确。设备的配套使用实现了直风管加工和风管配件下料的自动化。
2. 技术指标
金属矩形风管薄钢板法兰连接技术的技术指标应符合国家标准《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3,《通风管道技术规程》JGJ141以及《薄钢板法兰风管制作与安装》07K133中的有关规定。
3. 适用范围
适用于工作压力不大于1500Pa 的通风及空调系统中风管长边尺寸不大于2000mm 的金属矩形风管的制作连接。
4. 已应用典型工程
上海金茂大厦、北京东方广场、北京中国银行大厦、首都博物馆、中国大剧院、北京奥体中心等工程。
三、变风量空调系统技术
变风量系统是一种通过改变进入空调区域的送风量来适应区域内负荷变化的全空气空调系统。主要用于办公和其他商用建筑的舒适性空调。
变风量空凋系统运行成功与否,取决于空调系统设计是否合理、变风量末端装置的性能优劣以及控制系统的整定和调试。其中合理的系统设计是基础,末端装置的性能优劣是关键,控制系统调试是重点难点。
1. 主要技术内容
(1)变风量空调系统基本构成
变风量空调系统有各种类型,它们均由四个基本部分构成:变风量末端装置、空气处理及输送设备、风管系统及自动控制系统。图6.3显示了变风量空调系统四个基本部分的构成、作用与相互关系。
图6.3变风量空调系统基本构成
(2)技术特点
变风量空调系统融合了定风量系统与风机盘管系统的优点,又克服了它们各自的不足,形成其独特的特点, 见表6.3-1。
全空气变风量空调系统优点、缺点 表6.3-1
2. 技术指标
变风量空调系统的技术指标应符合表6.3-2。
变风量空调系统技术指标 表6.3-2
3. 适用范围
变风量空调系统适用于负荷变化较大的建筑物、多区域控制的建筑物及公用回风通道的建筑物。
4. 已应用的典型工程
上海西郊国宾馆、中国电信上海信息枢纽大楼、厦门国际银行大厦、深圳华为公司、新加坡大使馆、杭州大剧院等。
四、非金属复合板风管施工技术
1. 主要技术内容
按复合板材质的不同, 非金属复合板风管主要有机制玻镁复合板风管、聚氨酯复合板风管、酚醛复合板风管、玻纤复合板风管。
机制玻镁复合板风管是以玻璃纤维为增强材料,氯氧镁水泥为胶凝材料,中间复合绝热材料或不燃轻质结构材料,采用机械化生产工艺制成三层(多层)结构的机制玻镁复合板。在施工现场或工厂内切割成上、下、左、右四块单板,用专用无机胶粘剂组合粘接工艺制作成通风管道。
酚醛铝箔复合板风管与聚氨酯铝箔复合板风管同属于双面铝箔泡沫类风管,风管内外表面覆贴铝箔,中间层为聚氨酯或酚醛泡沫绝热材料。
玻纤复合板风管是以玻璃棉板为基材,外表面复合一层玻璃纤维布复合铝箔(或采用铝箔与玻纤布及阻燃牛皮纸复合而成) ,内表面复合一层玻纤布(或覆盖一层树脂涂料) 而制成的玻纤复合板为材料,经切割、粘合、胶带密封和加固制成的通风管道。
复合板板材的制作均采用机械化生产工艺一次成型复合制成。生产效率高,板材质量得到有效保证。
复合板风管具有外观美观、重量轻、施工方便、效率高、漏风小、不需要外保温的特点,一般在现场制作,以避免损坏。
2. 技术指标
非金属复合板风管制作安装均应符合国家有关的规范、规程:《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3、《通风管道技术规程》JGJ141、《非金属及复合风管》JG/T258、《复合玻纤板风管》JC/T591、《机制玻镁复合板风管制作与安装》09CK134。
3. 适用范围
按中间复合绝热材料或不燃轻质结构材料的不同,机制玻镁复合板风管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中工作压力≤3000Pa的通风、空调、洁净及防排烟中的风管。
(1)聚氨酯复合板风管适用于工作压力≤2000Pa的空调系统、洁净系统及潮湿环境。
(2)酚醛复合板风管适用于工作压力≤2000Pa的空调系统及潮湿环境。
(3)玻纤复合板风管适用于工作压力≤1000Pa的下的空调通风管道系统。
4. 已应用的典型工程
复合板风管比较典型的工程有首都体育馆(机制玻镁复合板风管)、500千伏静安(世博)输变电站(机制玻镁复合板风管)、解放军309医院工程(玻纤复合板风管)、北京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央实验室(聚氨酯复合板风管)、南京国际展览中心(酚醛复合板风管)。
五、大管道闭式循环冲洗技术
管道在施工过程中,管道内难免落进砂、砾石、砖块、电焊条、电焊渣等杂物,残存在管道内壁的底层,而管道内壁因氧化、腐蚀而残存在管道壁面的氧化铁皮等,
在管网投入运行前,必须将这些杂质清除掉,而最好的、即环保、又节能的方法就是采用闭式循环冲洗法,能够清除掉管内一切杂物。
1. 主要技术内容
(1)闭式循环冲洗管道的原理
利用水在管内流动的动力和紊流的涡旋及水对杂物的浮力,迫使管内杂质在流体中悬浮、移动,从而使杂质随流体带出管外或沉积于除污短管内清除掉。这种向管内注水,脏水循环、排掉;再换水,清水循环、排掉;再换水,净水循环,再排掉等循环过程称为闭式循环冲洗。
(2)严格计算选择杂质的悬浮速度、启动速度和移动速度,最终确定冲洗速度。
(3)设计冲洗系统主管、支管及连通管,计算冲洗长度,在冲洗长度处安设除污短管,便于冲洗时沉积杂物。
(4)根据管网各项技术参数,计算系统能量损耗。
(5)最终确定冲洗速度、最大冲洗长度和冲洗用水泵及设备。一般选择1m/s速度冲洗最经济。
(6)连通安装冲洗系统。
2. 技术指标
冲洗最终质量,应按设计要求标准执行,无设计要求时,应按《城镇直埋供热管道工程技术规程》CJJ/T81规定。
3. 适用范围
闭式循环冲洗技术,适用城市供热管网,供水管网和一切可用水冲洗管道的工业、民用管网的冲洗。
4. 已应用的典型工程
唐山市新区、市区供热管网及各支线供热管网、北京阜成线供热管网及厦门机场空调冷却循环水管道、赛格广场、涿州热电厂等工程。
六、薄壁不锈钢管道新型连接技术
给水管道中,取代镀锌钢管和塑料管道的薄壁不锈钢管道和薄壁铜管的应用已越来越广泛,连接方式也越来越多,除焊接和粘接以外,机械密封式连接的种类最多。因机械密封式连接无套丝作业、无焊接施工、无粘接作业,污染少,连接快速简便,发展前景好。
1. 主要技术内容
(1)铜管接卸密封式连接
1)卡套式连接:是一种较为简便的施工方式,操作简单,掌握方便,是施工中常见的连接方式,连接时只要管子切口的端面能与管子轴线保持垂直,并将切口处毛刺清理干净,管件装配时卡环的位置正确,并将螺母旋紧,就能实现铜管的严密连接,主要适用于管径50mm 以下的半硬铜管的连接。
2)插接式连接:是一种最简便的施工方法,只要将切口的端面能与管子轴线保持垂直并去除毛刺的管子,用力插入管件到底即可,此种连接方法是靠专用管件中的不锈钢夹固圈将钢壁禁锢在管件内,利用管件内与铜管外壁紧密配合的“О”型橡胶圈来实施密封的。主要适用于管径25mm 以下的铜管的连接。
3)压接式连接:是一种较为先进的施工方式,操作也较简单,但需配备专用的且规格齐全的压接机械。连接时管子的切口端面与管子轴线保持垂直,并去除管子的毛刺,然后将管子插入管件到底,再用压接机械将铜管与管件压接成一体。此种连接方法是利用管件凸缘内的橡胶圈来实施密封的。主要适用于管径50mm 以下的铜管的连接。
(2)薄壁不锈钢管机械密封式连接
1)卡压式连接:配管插入管件承口(承口“U”形槽内带有橡胶密封圈)后,用专用卡压工具压紧管口形成六角型而起密封和紧固作用的连接方式。
2)卡凸式螺母型连接:以专用扩管工具在薄壁不锈钢管端的适当位置,由内壁向外(径向) 辊压使管子形成一道凸缘环,然后将带锥台形三元乙丙密封圈的管带有承插口的管件中,拧紧锁紧螺母时,靠凸缘环推进压缩三元乙丙密封圈而起密封作用。
3)环压式连接:环压连接是一种永久性机械连接,首先将套好密封圈的管材插入管件内,然后使用专用工具对管件与管材的连接部位施加足够大的径向压力使管件、管材发生形变,并使管件密封部位形成一个封闭的密封腔,然后再进一步压缩密封腔的容积,是密封材料充分填充整个密封腔,从而实现密封。同时将管件嵌入管材是管材与管件牢固连接。
2. 技术指标
应按设计要求的标准执行;无设计要求时,按《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执行。
3. 适用范围
可以广泛地应用于给水、热水、饮用水、排水采暖等管道系统中。
4. 已应用的典型工程
卡压式连接比较典型的工程有:北京人民大会堂冷热水工程、财政部办公楼直饮水工程、上海汤臣花园热水工程、上海F1国际赛车场冷热水工程、大庆36000户人家直饮水工程。
卡凸式连接比较典型的工程有:上海世博会中国馆,还有北京广安贵都大酒店(五星)、广州白云宾馆、广州亚运城、杭州千岛湖别墅等等。
七、管道工厂化预制技术
现代建筑机电安装正朝着工厂化和装配化方向发展,其基本特点是将全部工作分为预制和装配两个部分。
工厂化预制的优越性在于既不受天气影响,也不受土建和设备安装条件的限制,待现场条件具备时,即可将预制好的管段及组合件运至现场进行安装。这对于缩短施工周期,加快施工进度,减少高空作业和高空作业辅助设施的架设,保证施工质量和安全,提高技术水平和平衡施工力量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主要技术内容
民用建筑管道工厂化预制的内容主要有:图纸深化、现场测量、绘制单线图、绘制加工图、备料、划线、下料、加工、组装、检验、编号、分期分批运至安装现场。
工厂化预制主要有以下几项工作:深化设计、材料供应、预制加工、运输配送、现场安装,以及辅助并穿插在全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和安全监控。
(1)深化设计
以设计院提供的设计图纸为依据,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的规定,进行深化设计,并在取得现场工程师认可后,绘制预制加工图。
(2)材料供应验收
按照业主或招标文件要求,与现场测绘,同时选择合格的、符合业主或招标文件要求的合格供应厂商,及时收集资料及时送审,经确认后及时订货。
(3)预制加工
管段加工图经确认后,交付给预制加工厂,由其按图进行加工。预制加工过程中,质量检验人员依据国家规范、设计要求、施工深化图以及预制加工图,对加工后的成品和半成品及时进行质量检验。
(4)运输配送
根据施工进度计划,组织、协调现场分送、吊运准备工作,并踏勘预制组装件现场安装部位,配备必要的起重设备或协调现场原有的起重设备。
(5)现场安装
根据进度计划将加工基地配送到现场的预制管线,按施工图进行合理的分配、排列;并根据规范要求先行制作支吊架,再将半成品管线安装到位;
2. 技术指标
(1)加工图要点
1)准确性:应严格按照施工深化图、单线图以及现场实测尺寸绘制。
2)简要性:图纸要清晰、明确,分段合理(由主到次,由大到小,由系统到楼层依次拆分)。
3)加工管段:管段编号、配件编号、口径标注、尺寸标注要逐一对应,不得混乱;所生成的材料明细表应与加工图一一对应,一目了然。
4)可追溯性:加工图审定后,应存档,对有修改的部分,应重新绘制加工图修改版,并再次存档备查。
(2)预制加工场配备说明
预制加工基地尽可能选择在施工现场附近,加工基地一般设置有生活区、加工区、仓库区和办公区,各区域面积根据工程规模、类别、预制加工量而定。
3. 适用范围
本技术适用于大、中型民用建筑工程、工业工程、石油化工工程的管道安装
4. 已应用典型工程
上海环球金融中心、上海通用汽车改造工程、上海国际博览中心10、11号馆、上海X-2国金中心等工程。
八、超高层高压垂吊式电缆敷设技术
1. 主要技术内容
在超高层供电系统中,有时采用一种特殊结构的高压垂吊式电缆,这种电缆不管有多长多重,都能靠自身支撑自重,解决了普通电缆在长距离的垂直敷设中容易被自身重量拉伤的问题。它由上水平敷设段、垂直敷设段、下水平敷设段组成,其结构为:电缆在垂直敷设段带有3根钢丝绳,并配吊装圆盘,钢丝绳用扇形塑料包覆,并与三根电缆芯绞合,水平敷设段电缆不带钢丝绳。吊装圆盘为整个吊装电缆的核心部件,由吊环、吊具本体、连接螺栓和钢板卡具组成,其作用是在电缆敷设时承担吊具的功能并在电缆敷设到位后承载垂直段电缆的全部重量,电缆承重钢丝绳与吊具连接采用锌铜合金浇铸工艺。
(1)施工要点:
1)吊装工艺选择:利用多台卷扬机吊运电缆,采用自下而上垂直吊装敷设的方法。
2)对每个井口的尺寸及中心垂直偏差进行测量,并安装槽钢台架。
3)设计穿井梭头,用以扶住吊装圆盘,让其顺利穿过井口。
4)吊装设备布置:吊装卷扬机布置在电气竖井的最高设备层或以上楼面,除吊装最高设备层的高压垂吊式电缆外,还要考虑吊装同一井道内其他设备层的高压垂吊式电缆。
5)架设专用通讯线路,在电气竖井内每一层备有电话接口。指挥人、主吊操作人、放盘区负责人还必须配备对讲机。
6)电气竖井内光线弱,要设置临时照明。
7)电缆盘架设:电缆盘至井口应设有缓冲区和下水平段电缆脱盘后的摆放区,面积大约30~40㎡。架设电缆盘的起重设备通常从施工现场在用的塔吊、汽车吊、履带吊等起重设备中选择。
8)吊装过程:选用有垂直受力锁紧特性的活套型网套,同时为确保吊装安全可靠,设一根直径12.5mm 保险附绳,当上水平段电缆全部吊起,将主吊绳与吊装圆盘连接,同时将垂直段电缆钢丝绳与吊装圆盘连接。当吊装圆盘连接后,组装穿井梭头。在吊装过程中,在电气竖井井口安装防摆动定位装置,可以有效的控制电缆摆动。将上水平段电缆与主吊绳并拢,并用绑扎带捆绑,应由下而上每隔2m 捆绑,直至绑到电缆头,吊运上水平段和垂直段电缆。吊装圆盘在槽钢台架上固定后,还要对其辅助吊挂,目的是使电缆固定更为安全可靠。在吊装圆盘及其辅助吊索安装完成后,电缆处于自重垂直状态下,将每个楼层井口的电缆用抱箍固定在槽钢台架上。水平段电缆通常采用人力敷设。在桥架水平段每隔2m 设置一组滚轮。
2. 技术指标
(1)采用的标准规范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8、《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GB50150、《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
(2)技术要求
1)电缆型号、电压及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核实电缆生产编号、订货长度、电缆位号,做到敷设准确无误;
2)电缆外观无损伤,电缆密封应严密;
3)电缆应做耐压和泄漏试验,试验标准应符合国家标准和规范的要求,电缆敷设前还应用2.5kV 摇表测量绝缘电阻是否合格。
6.8卷扬机分段提升示意图
3. 适用范围
适用于在超高层建筑电气竖井内的高压垂吊式电缆敷设,尤其适用于长距离大截面电缆垂直敷设。
4. 已应用的典型工程
上海环球金融中心。
九、预分支电缆施工技术
1. 主要技术内容
(1)技术特点:分支电缆是近年来的一项新技术产品,该产品根据各个具体建筑的结构特点和配电要求,将主干电缆、分支线电缆、分支连接体三部分进行特殊设计与制造,产品到现场经检查合格后可直接安装就位,极大地缩短了施工周期、减少了材料费用和施工费用,更好地保证了配电的可靠性。预分支电缆由三部分组成:主干电缆、分支线、起吊装置,并具有三种类型:普通型、阻燃型、耐火型。预分支电缆是高层建筑中母线槽供电的替代产品,具有供电可靠、安装方便、占用建筑面积小、故障率低、价格便宜、免维修等优点,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中高层建筑采用电气竖井垂直供电的系统和隧道、机场、桥梁、公路等供电系统。
(2)施工技术:采用预分支电缆技术时,应先行测量建筑电气竖井的实际尺寸(竖井高度、层高、每层分支接头位置等) ,同时结合实际配电系统安装的位置量身定制,为避免因楼层功能改变引起容量的变动,宜将预分支电缆的干线和支线截面均放大一级,特殊情况还应预留分支线以供备用。
(3)预分支电缆的安装:预分支电缆可以吊装或放装,采用放装(从上往下或从未端开始施放),用户需要向制造厂家提出,电缆在出厂复绕时要逆向复绕。无论是吊装还是放装,安装时每一楼层都要有专人监护,以免电缆刮伤。在电缆提升前应先安装钢丝网套,钢丝网套安装时要用扎紧线与电缆扎紧,其扎紧线应位于网套的末端。在电缆全部吊好后应及时将电缆固定在安装支架上,以减少网套承受的拉力,从而避免因拉力过大把电缆外护套拉坏。
2. 技术指标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8、《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预制分支电力电缆安装》标准图集00D101-7。
3. 适用范围
适用于中高层建筑交流额定电压为0.6/1kV、中小负荷的配电线路。
4. 已应用典型工程
杭州西湖文化广场环球中心、宁波万豪大酒店。
十、电缆穿刺线夹施工技术
1. 主要技术内容
(1)技术特点:电缆穿刺线夹施工技术,是一种新型的电缆连接器技术,是代替分线箱、T 接箱最佳的产品,施工时无需截断主电缆,可在电缆任意位置做分支,不需要对导线和线夹做特殊处理,操做简单、快捷,与常规接线方式相比,免去了剥除绝缘层、搪锡或压接端子、绝缘包扎等工序,减少了绝缘层、电线头等施工垃圾,降低了常规做法难以避免的环境污染,节省人工和安装费用。
(2)施工工艺:一般穿刺分支接头结构多采用绝缘线芯穿刺线夹工艺制作,穿刺分支电缆的绝缘穿刺线夹具有力矩螺母和穿刺结构,力矩螺母用于保证恒定的接触压力,确保良好的电气接触,并同穿刺结构一起使安装简便可靠。绝缘穿刺线夹的使用对干线的机械性能和电气性能影响小。
(3)施工方法:采用电缆穿刺线夹施工时,首先在主线电缆上确定好分支线的位置,并在确定的部位剥去200~500mm 外护套,将主线电缆芯线分叉,无需剥去电缆芯线内护层(绝缘层),将分支线直接插入具有防水功能的支线帽内(无需剥去绝缘层),再将线夹固定在主线电缆分支芯线处,在连接处用手拧紧线夹螺母,最后用套筒板手套固定线夹按顺时针拧紧线夹上的力矩螺母,当穿刺刀片与金属导体的接触达到最佳效果时力矩螺母便会自动断离,如图6.10所示,不需要对导线和线夹做特殊处理。
图6.10穿刺线夹安装示意图
2. 技术指标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8、《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产品技术标准。
3. 适用范围
适用于中高层建筑1kV 电系统绝缘电缆的分支连接。分支连接适用于1.5~2400mm 铜、铝导体的绝缘电缆。
4. 已应用典型工程
北京四季青服装交易中心工程、浙江建设综合大厦(元茂大厦)等。
十一、大型储罐施工技术
(一) 液压提升(顶升)倒装大型储罐技术
1. 主要技术内容
液压提升(顶升)倒装大型储罐技术是近年较广泛采用的新工艺,按液压机具的不同可分成液压提升倒装法和液压顶升倒装法两种。它采用在罐体内圆周均布若干个液压千斤顶(液压提升缸),通过自动控制液压系统向千斤顶(提升缸)同时供油,使各千斤顶(液压缸)同步上升,带动罐壁起升,循环重复这一过程,即可最终完成罐体吊装。
2. 技术指标
液压提升(顶升)倒装大型储罐的方案设计及选用应遵循国家的相关标准、规范的规定。施工原理是:在罐内布置高压油泵站,液压油经高压油管进入千斤顶使柱塞推动顶柱上升,提升(顶升)力通过胀圈、托板等传至已组装焊接完毕的上部罐体,将罐体顶升到一定高度,再组装焊接下一圈壁板,依此往复进行,直至全部罐壁组焊完毕。整个工装机具包括液压千斤顶(提升缸)系统、自控操作系统和液压站及管路系统。为提高罐壁的刚度,需设置胀圈。为了操作自动化,在液压提升(顶升)系统上要装自控阀、液压限位器、报警装置等。在罐体外要设操作控制台,用以控制液压千斤顶(提升缸)的起升和回缩。
使用这种方法吊装的特点是:
(1)在罐体内布设液压提升(顶升)系统,对罐外周边场地、环境要求不高。
(2)液压系统可采用计算机控制,自动化水平高,操作简单、可靠。
(3)罐体上升同步、平稳,行程、高度可控。
(4)施工环境好、劳动强度低,施工速度快、工作效率高。
(5)施工安全,由于液压系统有反向自锁功能,不会因停电或其它突然状况而造成事故。
(6)液压千斤顶(提升油缸)起重能力大,采用不同的数量组合,就可以实现所需要的提升(顶升)负荷。
3. 适用范围
适用于大型金属立式圆柱形储罐的倒装施工。
4. 已应用典型工程
深圳新鸿光油库2台20000m 拱顶油罐安装工程、九江石化总厂成品罐安装工
33程3台30000m 浮顶罐液压提升、大连石化公司新增原油库100000m 油罐安装等。
(二)大型储罐内置悬挂平台正装法施工技术
1. 主要技术内容
大型储罐正装法施工,罐体组装按照自下而上的顺序进行。首先进行罐体的定位放线,铺设焊接底板;然后对壁板进行精确下料预制,在底板边缘板上焊接好工装件,用精确组装法组装第一圈壁板,调整壁板圆弧度、垂直度和上口水平度并用斜支撑固定,焊接立缝;安装内置悬挂平台和壁板专用组装卡具,组装第二圈壁板并依次焊接立缝、横缝(埋弧自动横焊);提升内置悬挂平台,自下而上依次安装各层壁板;第二圈壁板焊接完成后可同时安装浮盘装配式操作平台,在平台上组装浮顶船舱;壁板和浮盘安装结束后,开始安装中央排水系统、导向管、密封装置等附件;最后进行充水试压、浮盘升降试验和基础沉降试验。
(1)悬挂平台安装设置
悬挂平台由三角架、平台梁、平台板、防护栏杆、安全网和焊接在壁板上的挂耳组成(结构见图6.11)。悬挂平台的三角架按3m 一个沿罐壁圆周设置。平台亦分为3m 一段,焊接固定于三角架上。 3
1—壁板;2—挂耳;3—三角架;4—平台板;5—栏杆;6—护腰;7—扶手
图6.11悬挂平台结构图
(2)内置悬挂平台安装
组装第二圈壁板前,在第一圈壁板内侧安装悬挂平台,以供第二圈壁板组装焊接用,安装位置在第一圈壁板内侧2/3高度处,同时安装好防护栏杆和安全网。在靠近罐人孔处搭设斜梯,以供人上下操作平台,在浮顶施工时,将浮顶下面的斜梯拆除,浮顶上面的斜梯逐层搭设。
(3)内置悬挂平台提升
在第三圈壁板组装前,进行内置悬挂平台的提升。提升时,将若干个手动葫芦按每3m 距离沿罐壁圆周布置半圈(或1/3圈,依据罐周长而定,一般不超过30个),葫芦吊钩悬挂于第二圈壁板上部吊耳上,由指挥人员统一指挥,各葫芦同时同步缓缓拉升,直至壁板2/3高度处进行就位。就位时,注意将所有三角架支腿均插于挂耳内,避免漏挂。就位后,加装一节斜梯至平台。
2. 技术指标
符合《立式圆筒形钢制焊接储罐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28、《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36。
3. 适用范围
适用于石油化工行业和港口储运行业的容积为10000m 以上的大型储罐施工。
4. 已应用的典型工程 3
营口港墩台山原油贮运工程(2台50000m 储罐)、营口仙人岛一期工程(6台333100000m 及4台50000m 储罐)、南京炼油厂20000m 储罐工程、天津汇鑫油库工程
关键词:医院;电气施工;工艺技术
中图分类号:TU85 文献标识码:A
1电气施工管理的主要内容
1.1图纸会审和技术交底工作要组织好
设计图纸在工程建设施工中是必不可少的依据。因此,严格的图纸会审工作是施工前必须进行的工作,必须邀请电力、监理、设计、施工以及环保等单位共同会审,希望各参建方能够对设计图纸的工程质量要求、相关工艺流程及施工方法有非常详细的掌握。同时,相应的技术交底工作也必须要做好。
1.2电气施工组织、设计和方案要严格审查
技术文件指导了施工全过程,实施施工图的具体措施包括了电气施工组织、设计以及方案。要制定严密全面的计划,一般是通过筹备施工组织、施工以及施工技术等制定的,能够很好的指导施工活动,对缩短施工周期以及节约投资、加快施工进度以及提高经济效益有很好的促进作用,使施工单位利益最大化的目的能够得以最终实现。
1.3加强电气施工技术管理
电气施工技术管理在医院电气施工中是不可或缺的,其在施工工程的全过程中都存在。整个过程中都要按照一定的规范、规程所规定的标准进行施工,所有操作都要符合规定,使得其施工质量符合要求。
1.4安全管理
工程施工建设过程中安全第一是始终应遵循的原则,这首先要引起相关人员务的高度重视,让他们知道工程施工受着施工中的不安全因素的直接影响。相关人员同时还必须做好防雷和接地工作,这些工作要严格符合设计要求,使得接地电阻不能超过1Ω[1]。此外,有关人员要全面考虑施工现场的交通、防盗、环保、电气设施以及防火的使用,还有相关的材料堆放情况等,以确保得到最低的影响程度。
2电气施工对供配电安全可靠性的要求
医院要求配置可靠性要求很高的电源,要是一旦断电,手术室、血透室、分娩室、急诊部监护病房、CT扫描、婴儿室、配血室等相关医务工作会有很大不便,医疗事故甚至都会发生,对病人的生命有害,所以《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中规定,一级负荷是上述用电负荷标准,不能只依靠一个电源供电,要确保一个电源发生故障的时候还能有别的合适电源,最大程度上确保供电可靠性[2]。
3电气对施工质量的影响
3.1电气施工现场的线路安全
在施工现场一定要谨慎用电,为了能够保证自身和他人的生命安全,必须将不必要的马虎大意的情况降到最低。在施工现场可能引起发生线路的不安全事故的情况主要有几种:首先是短路现象在电气线路的发生,主要是外包的绝缘层失效,其引发原因有很多种,包括线路相交叉引起、电线老化以及电线不合格等等,使得线路内芯直接与空气接触,以及绝缘层被电压击穿,线路短路就此发生了。工作人员对这些情况的发生有着直接的关系,因此,一定要小心进行施工,避免发生一些类似情况。
3.2电梯中电源的专用性问题
病人和医务工作者的非常重要的垂直通道就是医梯,病人会由于电梯停止运行而遇到很大的麻烦,甚至会导致医疗事故的发生,因此,我们要高度重视电梯的安全性。有很多因素会造成电梯事故的发生,电气工程相关因素主要有:在工作运行状态时电梯有可能出现供电线路超负荷运转等情况,这是由于相关人员没有在电气施工过程中重视电梯安全运行的重要性,使得电梯以超出了其实际所能承受的最大电流负荷来设置其最大负荷电流,超负荷的情况发生由于设置的最大限度超过了其实际电流,主开关本来能起到保护性作用,但是却不能及时进行自动调节,使得事故最终还是发生 [3]。因此,在电气施工中必须要结合实际环境考察与参阅相关文献的系统全面,电梯电源电流最大限度值的制定必须合理,必须要少于这个极限值,人的生命安全受电梯的安全质量问题的直接影响,因此,疏忽大意是绝对不能有的情况,电梯运行中的质量安全必须要有确保。
4电气施工中的工艺技术控制对策
4.1电气施工管理的主要措施
(1)确保工程安全和质量
国家有关工程质量以及工程安全的各项技术标准和方针政策必须要认真贯彻执行,制定相关的技术措施来保证工程质量以及工程安全。在施工过程中,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是需要严格贯彻的,对工程质量的评定和工程安全的检查必须要加强。
(2)提高效率,缩短工期
为了最大程度地缩短工期,与施工单位之间的密切配合协作必须要积极主动。缩短工期能够增大工程建设的投资收益,实现双方共赢。
4.2电气施工质量的控制
(1)基础工程
在日常运作过程中确保杆塔不出现变形、倾倒或者下沉现象的依靠就是基础。因此,高压输变电线路的安全运行直接受电气施工工程中基础施工质量的好坏。钢筋混凝土和混凝土是通常情况下基础的主要构成材料。若是转角塔上拔力较大,有着比较稳固抗较大上拔力的钢筋混凝土浇筑基础是常用的基础。
(2)杆塔工程
输变电线路杆塔由于有着不同的受力特点而可以三种,包括直线型、转角型以及耐张型。输变电线路的供电经济性、安全可靠性以及建设速度受到杆塔的选择的影响,因此科学、合理的选择杆塔型式及其结构是很有必要的,使得顺利进行医院电气施工工程有所保证。钢筋混凝土杆以及预应力混凝土杆是丘陵、平地等地区常用的,这些地区有利于运输和施工;而铁塔是难以施工和运输的地区常采用的。在高压输变电线路施工中,杆塔组立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在建设是要高度重视这个环节。施工人员必须知道塔杆的使用性能受杆塔结构形式,杆塔所用材料及其受力形式很大的影响。杆塔能够支持避雷线和导线,杆塔变形必须要能承受一定的荷载,不能超过一定的范围,强度和刚度要求也是要满足的条件。
4.3安全保护医疗电气设备
按照电气设备的安全保护标准及其用途,医疗电气设备主要包括了正常医疗电气设备、防护医疗电气设备以及特殊医疗电气设备三种。正常医疗电气设备主要是由医护人员使用和操作的,病友对医疗电气设备没有直接接触;防护医疗电气设备是病友的身体直接接触的;特殊医疗电气设备是病友的大脑、内脏以及心脏直接接触的医疗电气设备。
IEC标准规定,插座和低压移动设备之类的末端回路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的额定动作电流是30 mA [4]。因为带电导体在一般情况下只有很少的部分是通过心脏来与人体皮肤接触,因此30 mA电流是人体皮肤接触的安全电流,心室纤颤是不会发生的。但是如果有超过50μA的电流通过心脏,那么心室纤颤的情况就会产生。因此,IEC规定10μA以下是允许通过患者心脏的医疗设备的漏电电流。故不宜采用漏电开关来保护某些特殊医疗电气设备,保护措施必须要能防止微电击。
结语
质量影响效益是众所周知的,单位的生命就是质量。而医院是人员密集场所,其主要功能是“治病救人、救死扶伤”的场所,整个业务工作都受到电气施工质量的影响,因此施工工艺技术必须紧抓,防患于未然,控制好其质量。
参考文献
[1]张家富.对一级负荷供电要求的探讨及供电方案的分析[J].建筑电气,2010(9):71-72.
[2]冯成安.双电源自动转换装置设计[J].机电工程技术,2009(6):65-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