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经济发展形式范文

经济发展形式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经济发展形式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经济发展形式

第1篇

关键词:林业经济;发展形式;措施

1林业经济发展形式的含义

从经济学的角度讲,经济发展形式指的是某一时期内的经济发展计划及各生产要素如何实现运行、增长的具体策略,经济发展形式的内容主要有经济发展的主要形式、发展步骤、发展重点、发展总目标等几方面。本文研究的林业经济发展形式,主要指的是充分依赖当地的自然资源,综合考虑当地的自然、气候、地理条件以及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状况,林产品具体的生产技术与生产工艺,当地的林业职能部门负责拟定林业发展的具体规划,主要包括林业经济的发展模式、发展目标、发展重点以及具体的实施步骤等内容。在制定黑龙江林业经济的发展形式以及具体内容时,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第一,深入考察林业资源的具体数量,了解当地林业的发展状况;第二,综合考虑林业资源的具体生长状况、生长周期,依据这些对林业资源进行分类,在制定发展模式时,要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第三,综合考虑当地的林业发展实情,有针对性地确定林业发展模式的重点。

2黑龙江林业经济发展适宜形式

2.1产业发展组织形式要积极创新

积极利用农业金融相关政策以及相关的惠农政策,扶持林业企业,工作的重点是进行供销社改革,积极发挥供销社在林业生产、经营、服务、销售等方面的重要作用。通过发放林业补助、安排贴息项目等形式,主要扶持林业龙头企业以及合作社,建议使用“公司(合作组织)+基地+林农”的基本模式,大力培育森林、林下经济等产业,例如仿野生中草药的种植、加工业,合作社或是龙头企业负责组织林副产品的加工生产、拟定林副产品的质量标准、创建林副产品的品牌以及做好市场营销方面的工作,主要是为林农提供种植和养殖产品种类的参考,如何种养以及销售林副产品等这些关键环节,彻底改变盲目经营的现状,实现标准化、规模化经营,切实提升林业实际效益和抵御风险的能力。

2.2重视林业机械互助组织的创建

黑龙江各地经济状况各不相同,在某些地区,机械缺乏现象十分严重,在这些区域林业产业发展的重点应该放在提高林业机械化水平上。针对这一方面,黑龙江可以借鉴西方国家的成功经验,积极建立林业机械互助组织,这一组织不仅可以为内部成员提供优质服务,还能向社会输送优质服务。该组织可以优先享受农机补贴、油价补贴等惠民政策,从政策上向林业机械互助组织倾斜。林业机械互助组织建立后可以依托国有林场、种植大户,切实解决林业机械购入成本高、使用频率低、易损坏等实际问题,并提高林业机械的使用效能和范围。此外,还可以成立与林业生产相关的劳务公司,可以解决在林业产业生产中遇到的专业化水平不高、用工难等实际问题,尽可能地降低林业产业的生产总成本,提升林业产业的实际效益,从技术层面推动林业产业新模式的发展。

2.3林业服务方式要持续优化,实现林业发展的多样化

2.3.1深入改革、勇于创新森林资源的采伐管理制度

进一步简化采伐许可证办理、指标安排等流程,切实做好木材运输监管工作,改变木材运输证办理流程,在乡镇林业工作站实现“一站式”服务方式,为林农提供种苗咨询、林业发展规划、产品价格等信息,为林农代办与林业相关的各类证件。

2.3.2结合每个林区的森林资源状况,规划林副产品加工专业园区

吸引林业龙头企业入住,并从各个方面扶持企业发展,提升林副产品档次,增加林副产品附加值,延长产业链。健全完善林业职能部门的协调联动制度,将产品运输储藏、初加工用地视为林地或林业辅助生产用地,并对其进行规范化监管,提升林副产品的就近加工效率以及产品附加值。

2.3.3进一步健全林业法治建设工作

森林公安要严厉打击放火烧林、霸占领地等恶性犯罪现象,在林业资源的防火、病虫害防治等工作上,要在基层成立相关的管护组织,积极创新管护制度,夯实工作基础。同时,要积极落实森林保险工作,协助解决护林、造林资金不足等问题。

第2篇

关键词:林业经济;发展形式;分析

林业发展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其中一项,但林业发展与经济发展是离不开的。林业经济是一体的,只有当林业经济自身可以获取一定的经济利益,才可以支持林业的发展,文章具体分析林业经济发展的形式。

1林业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林业经济现在虽然有国家政策的支持,但是其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不仅影响林业经济的发展,还会妨碍生态问题的改善,对我国的可持续发展非常不利。1.1观念转变至关重要。我国的经济体制不断完善,但人们对于各类经济体制的了解都比较少,而且对于传统的经济体制、市场都已经非常熟悉,已经形成一种习惯。各种经济体制已经在人们的思想中根深蒂固,但是这些经济体制仍然存在很多不足,难以适应现在的社会发展,如果国民对于市场或者经济体制观念不能转变,各种新型的思想或者方法很难应用到实践中。这对于林业经济适应当今社会,并得到一定的发展非常困难。1.2林业经营存在问题。林业发展要经过经营,才能拥有一定的市场并盈利。但是林业经营中存在很多的问题,首先,我国林业资源分布非常不均匀,有的地方林业资源非常丰富,但有的地方林业覆盖率非常低。除此之外,林业资源分布不同,有的地方树木多,但种类单调,而且树木的质量也不能保证,主要是没有考虑到树木本身生长所需要的环境特点。这非常不利于林业的发展,更不可能获得一定的经济效应。1.3管理水平有待提高。林业发展中管理工作的质量非常重要,管理水平的提升除了涉及到相关工作人员的观念转变外,还有可能涉及到林业管理人员的素质。如果管理人员素质低下,对于自身的工作不够负责或者对于管理工作的业务不太熟悉,很难完成这份工作,最终林业经济的发展也非常难。

2林业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当前社会发展处于一个特殊时期,很多行业都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但是也有一些行业开始落寞,所以是一个两面性的时期,它可以为林业发展带来一定的机遇,也有可能为林业发展带来挑战。2.1可持续发展带来的机遇。为了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我国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战略,使得人们开始重视我国的林业发展,因为林业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保护我国的经济发展。这一政策体现了我国林业发展的重要性,所以国家政府对于林业发展也提供了一定的支持。2.2生态问题带来的挑战。我国的生态问题因前期的工业发展已非常严重,只能通过林业发展来控制环境的进一步污染。生态问题的存在使得现在林业发展主要以控制环境污染为主,大大限制了林业发展。因为林业发展更大的市场应该是美化环境,但是生态问题阻碍了这方面的发展。

3发展方向与措施

我国林业发展现在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必须探讨林业未来发展的方向以及应对问题的措施,进一步以促进我国林业的发展,进而促进我国社会更加和谐稳定的发展。3.1借鉴其他行业的发展,形成自己的特色。林业发展是近些年来才逐步发展起来的,所以林业发展的经验比较少。但很多行业都有共通之处,所以可以借鉴其他行业的发展。在林业发展中应用一些其他行业的发展战略,但是不能原搬照抄,必须适当改变战略,密切地与林业发展联合起来,形成林业发展的一种特色。3.2采取多种措施积极发展林业经济。我国林业发展中遇到了很多问题,其中包括观念转变、林业经营和管理水平,所以要想发展林业经济,必须要先解决这几个方面的问题。最好的方法是对人们进行一定的培训教育,逐步提升公民的思想素质。林业经营中的问题,国家应该给予一定的帮助,帮助克服地域不平衡问题,以及林业发展中质量控制问题。

4小结

林业发展现在已经成为非常重要的一个行业,而且正好响应了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非常具有发展前景。根据上文的分析,我国的林业经济发展形式仍不容乐观,必须更加重视林业经济发展投入,这样林业经济才能得到发展。

参考文献

1魏民洲,张林静,叶尔凡,中国林业经济发展的模式转变-必要与可能[J].林业经济问题

2刘楠,马平,我国林业经济增长“瓶颈制约”与对策研究[J].宁夏农学院

第3篇

现在中国国有林区进行的森林分类经营,是根据林业分工论理论,将森林划分为公益林、一般公益林和商品林,即森林多效益主导利用模式。森林多效益主导利用模式会随着一个国家或地区森林的不同利用阶段,而主导利用效益不同。现阶段,我国生态环境急剧恶化,频繁发生的自然灾害给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造成了巨大的损害,严重威胁了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因此,我国的森林效益利用必须从经济效益为主,转换为以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为主。

以可持续发展方式分

按是否可持续发展可以分为:可持续林业经济发展模式和不可持续林业经济发展模式。由于可持续林业一般理解为森林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一种林业发展模式,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只有实现了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并保持生态环境的相对平衡,才真正可能实现林业的可持续发展。不可持续林业经济发展模式就是以人类的最大经济利益为核心,掠夺式开采森林资源,而忽视了森林资源的生态和社会效益,从而使森林资源面临枯竭局面的经济发展模式。

以资源配置方式分

按资源配置方式的不同分为:林业计划经济发展模式和林业市场经济发展模式。人类社会发展到现在,共有三种资源配置方式:第一是自然经济;第二是市场经济;第三是计划经济。自然经济已经成为历史范畴,现在资源配置的方式主要是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计划经济以指令性计划为特征,在生产上实行强制的指令性计划,分配上实行严格的工资控制,消费上实行全方位的票证制度,流通中实行全面的价格管制。我国采用计划经济进行资源配置,实践已经证明条件并不具备,应该重视市场经济的作用。

在资源配置中,市场经济强调以下原则:最大限度压缩政府的职能;政府在资源配置过程中,必须坚持市场化原则,互利性的等价交换;资源主体的自主性;崇尚优胜劣汰,机会均等的公平、公正;以契约为基础的信用经济;维系有序性的法制;以利益为形式的市场利益道德;强调比较优势的开放等。

第4篇

1.高校开展社会服务的主动性和认同度明显提升。资料显示,78.82%的地方高校已将学校的办学目标和为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结合在一起,17.65%的高校正在酝酿和考虑中,3.53%的学校尚未纳入(国家教育行政学院2004年“高等教育地方化”课题组开展的问卷调查)。大部分地方高校提高开展社会服务的认识。在课程设计和专业设置上都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认识和观念的转变在很大程度上推动高校开展社会服务。

2.高校社会服务的内容不断丰富,领域日益扩展,调控管理力度加强。高校社会服务的内容涵盖经济、文化、教育等领域。服务的形式多样化。深入社区开展社会服务,校企合作设置订单班等。很多地方高校为推动社会服务工作的顺利开展,也在实践中加强管理和调控,促进社会服务的成效最大化。

3.高校社会服务潜力巨大,但问题明显。(1)社会服务相关主体间缺乏深厚的支撑力度。高校开展社会服务的时间不是很长。合作各方都在摸索中。学校需要结合自身特点和资源进行合理定位,结合社会需要采取灵活的办学类型,从经济发展需要的角度培养人才。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与高校合作的力度、价值取向都需要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政府的协调、投入等工作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高校的社会服务发展。(2)高校社会服务的相关机制不够健全。高校为地方提供相应的服务,那么相应的利益分配机制、动力机制、评估监控机制等都需要重构和完善。学校、企业、师生等多个要素流动和组合,需要相互作用、相互协调和沟通。相关机制的健全在很大程度上制约高校社会服务的良性发展。

二、地方高校开展社会服务的可行性分析

1.地方高校有各个领域的专业人才。这些专业技术人才可以聚集起来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政府政策好,环境合适、各项保障得力就能有效地引导高校教师主动关注区域经济发展,有针对性地进行技术开发和科学研究,参与地方社会事业、产业发展等项目,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

2.地方高校是优秀人文资源、文化传统和知识的聚集地。社会优良风尚的形成需要政府的引导和宣传,需要广大民众的配合,也需要高校的带动和引领。高校完全可以发挥自身的优势,对优秀文化进行整合和发展,为促进社会优良风尚的形成和人民群众整体素质的提高,推动和谐社会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

3.地方高校有获取前沿信息和有效信息的技术平台,自身也有丰富的信息资源。正是因为高校拥有技术和对信息进行选择、加工、应用的人才,地方高校才有能力为区域社会的发展提供一定的信息咨询、管理规划、政策研究等服务。

4.地方高校能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调整专业和学科。地方高校植根于地方经济,能深刻了解地方经济的需要,响应地方产业升级、结构调整和对人才的需求。专业和学科都能进行灵活调整,培养出最适合社会需要的人才。

三、高校社会服务的途径和形式分析

1.校校合作。互联网时代,单打独斗已经不能满足个人、学校、企业的发展。每所学校因历史、定位、资源、优势的不一样,在进行社会服务时,无法成为“全能手”。学校与学校既是竞争对手,也是合作伙伴。高校联合起来不仅有利于自身的长远发展,也能为地方提供更好的服务。校校联盟最典型的是江苏9校联盟。9所院校在学科设置上实现互补,共享教学设备、共建师资队伍、搭建互通培养桥梁、探索合作途径,共同为企业培养对口优秀人才。目前9所高校设置的专业涵盖区域各大产业,共同开展校企合作,共同承担400多项科研项目,建立150多个研发中心、检测中心、工程中心。9所高校教师为800多家企业提供技术咨询。校校合作的广度和深度还在进一步提升。

2.校企合作。知识经济时代,以传播文化和生产知识为核心的地方高校利用自身资源优势和企业合作,促进企业转型升级。合作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1)科研服务。科研服务是高校开展社会服务的一个重要载体。高校在社会服务中开展科研,在科研中展开社会服务。比如企业在生产、营销、融资等过程中遇到问题,需要获得帮助和支持,地方高校利用人才优势提供一定的科研服务,协助其解决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学校提高了科研能力,企业也得到实在的支持。(2)与企业合作开发。高校和企业以不同方式联合开发研究。高校在研发过程中获得资金等物质的支持,企业则从共同开发的技术成果中获取一定利润。(3)创建科技园。科技园是高校开展社会服务的通道和平台,通过这个平台,高校的人才、技术都可以不断向社会进行辐射,推动区域各个行业产业结构升级和技术创新,促进经济的发展。大学科技园的主动功能是培育企业家、孵化企业。科技园良好的环境、先进的装备、灵活的机制促使学校的技术链和社会产业链有效结合,加快成果转化。(4)创办企业孵化器。为了降低创业者创业的风险,高校建立企业孵化器。企业孵化器是扶植和培育中小企业发展和成长的服务机构。创业有风险,这就需要高校通过一系列的服务促进技术成果转化,解决创业中的种种困难,提高创)业的成功率。

3.校地合作。校地合作是地方高校积极寻求和地方政府的合作。地方政府是区域经济社会的组织者、管理者。高校能在力所能及范围内充当政府的智囊团,帮助政府机关进行决策。对于政府急待解决的问题,高校可以在政府的指导下形成科研项目组进行研究。

4.教育延伸服务。现代社会提倡终身学习,不仅一般民众需要学习,企业对员工的培训也要提上重要日程。高校的教育延伸服务是高校教育活动向社会的拓展。高校通过传播知识让更多的人、更多的事业受益。这类的社会服务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企业给予高校资金支持,委托高校定向培养和委托培养社会发展所急需的人才。二是高校教师深入企业为企业员工进行培训,企业提供一定培训经费。三是整合高校和企业的优势资源,共同办学,进行资源优化配置。

5.社区服务途径。(1)定期培训。社区居民有学习新技术、更换职业等的学习需求。高校就是要尽可能满足不同年龄层次、不同领域的民众需要,根据学习者的具体情况灵活安排培训时间,为居民学习创造条件。(2)提供信息服务。高校在可能的情况下可以向社区居民提供一些信息服务,比如开放图书馆、共享数据库等。(3)开放体育设施。高校一般都建有比较完备的体育场地和体育设施。在满足了学生体育训练和日常锻炼之余,可以考虑有条件的向社区居民开放体育场地。这样一来既解决社区体育设施不足的问题,又为学校文化体育活动增添了活力。(4)提供咨询和其他活动。高校为社区居民提供诸如法律、心理等咨询服务。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担任家教,深入社区帮助老人和其他人开展一些文化活动,为社区的精神文明建设和和谐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四、结语

第5篇

1.1企业发展价值取向调查

问卷设计调查问卷是迄今为止用于收集第一手资料的最普遍的工具,一项调查结果是否能达到调查预定的要求和目的,以及所收集到资料的可靠度和完善度都取决于调查问卷的设计水平。本项调查问卷设计包括问卷标题、问卷说明、问卷正文和必要的注明等4部分。企业发展价值取向包括对实现低碳经济的态度和认知取向,取决于管理者的受教育程度、对环境保护的和企业发展的认知情况。可以通过企业管理者对企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认知情况来衡量,因此问卷正文分为受访管理者基本情况及其对企业发展方面的认知情况和建议等3个组成部分,具体内容包括①受访管理者基本情况。包括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单位所在地、职位、家庭人均月收入、理想的实现程度等7个结构性选择问题。②受访管理者对企业发展方面的认知情况。包括为了利润而造成环境污染、资金投入到低碳经济方面、企业成功的标志、企业成功的最关键因素、所在行业、采取排污措施、对环境污染情况、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类型等8个结构性选择问题。③属于开放性问题的意见和建议。调查的各项问题各有所侧重,受访管理者基本情况主要侧重于受访者素质和自我认知方面的调查;受访管理者对企业发展的认知情况侧重于受访者环保行为和经营行为倾向方面的调查;意见和建议作为主题内容最后的补充,是由受访管理者说明自己其它方面的态度或观点,以征询受访管理者对问卷设计或对问卷调查本身有何感受等等。本调查问卷设计所提供的选择性问题都是按其逻辑顺序进行排列,使不同水平的次序与逻辑次序保持一致。

1.2影响因素分析方法

①描述性统计分析方法。描述性统计分析主要进行频数统计、均值及标准差计算,频数统计用来考查样本中各项目取值的分布情况,均值和标准差分别用来度量各项目取值的平均值和分散性。由于问卷调查的各个选项只是少数几个离散数据即属性数据,因此,对属性数据的描述性统计指标就是它取各种数值的百分率。②关联性统计分析方法。利用SAS统计分析软件进行属性数据的关联性分析主要包括以下3个步骤:a.确定存在关联性的候选变量,建立由这些变量不同的取值组合下的形成的频数,即形成交叉列联表;b.将交叉列联表的每个单元观测数据保存到一个数据集;c.对数据集进行关联性的χ2检验以及关联性度量。χ2检验就是对属性变量之间是否存在显著的关联性进行检验,原假设是行变量和列变量无关联,在显著水平α=0.05情况下,如果计算的概率值p<0.05=α,则要拒绝原假设,即认为变量间存在显著的关联性。关联性度量是测量变量间的关联性程度,对于χ2检验,γ统计值是度量有序变量间关联性的指标,γ统计值介于-1与1之间,其绝对值越大,有序关联性越强;正(负)的关联表示两个变量有相同(相反)的变化趋势[5]。如果是有序变量,可以采用Spearman相关系数度量变量间有序关联程度。

2结果与分析

2012年3月在黑龙江省大兴安岭林产工业管理处、伊春市林产工业管理局的协助下开展问卷调查工作。在大小兴安岭林区林产工业企业共发放问卷380份,获得有效问卷365份。调查数据整理过程如下:首先使用Excel软件录入调查问卷的原始数据,工作表中的一行记录反映一份问卷的数据,共形成365行19列(15项选择问题和第13题包括的4项填空题)的数据表,其中第4题录入的选项以伊春林区问卷为主,大兴安岭地区问卷归入到“其它”;然后利用SAS9.0软件直接将数据导入形成SAS数据集,最后对SAS数据集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关联性分析。

2.1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

样本项目取值及分布情况如表1所示。表1中的受访管理者基本分布数据表明,受访管理者绝大部分都是男性,占84.1%,大专及以上学历占73.4%,近一半是中层管理着,所期待的理想人生状态实现一半及以上者接近30%。受访管理者对企业发展的认知情况方面的数据表明,47.8%受访管理者基本赞同“在不被政府部门处罚的情况下,为了利润而造成环境污染是值得的”观点,94.3%受访管理者不太赞同“有限的资金不值得投入到设备改造和低碳技术创新方面”,67.7受访管理者认为企业成功的最重要标志是拥有名牌产品、企业规模大、利润高,64.6%受访管理者认为企业成功的最关键因素是拥有先进的环保技术和名牌产品、高质量的管理团队,受访管理者所在行业主要是木制工艺品、人造板、家具,一半多受访管理者认为所在行业已经达到环保标准,不需要采取排污措施,87.2受访管理者认为近5a来所在企业对环境污染在不断减小和没有污染,72.4%受访管理者认为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类型属于政府推动型和消费引导型。

2.2基于关联性分析的企业价值取向指标筛选和影响因素分析

由于企业价值取向所包含的各指标之间可能存在关联性,因此,首先需要分别对这方面的具体指标进行两两关联性分析,保留相对独立性较高的指标,然后再进行影响因素分析。这样既有助于探寻企业价值取向所包含的各个因素之间的关系,也能减少企业发展价值取向对企业低碳经济发展影响分析的工作量。企业价值取向包括管理者基本情况7个指标和对企业发展认知情况7个指标。首先对管理者基本情况7个指标进行两两关联性分析,筛选具有较高独立性的指标;然后对企业发展认知情况7个指标(不包括企业低碳经济发展模式V15)进行两两关联性分析,筛选具有较高独立性的指标;最后将筛选后的指标与低碳经济发展模式指标V15进行关联性分析。

2.2.1管理者基本情况7个指标的筛选对管理者基本情况7个指标进行两两关联性分析,各指标间的卡方检验显著性概率及Spearman相关系数如表2所示。分析发现,在显著性水平α=0.05的情况下,V1与V2、V5、V7之间存在显著关联,V2与V3、V5、V6、V7之间存在显著关联,V3与V4、V6、V7之间存在显著关联,V4与V5、V6、V7之间存在显著关联,V5与V6、V7之间存在显著关联,V6与V7之间存在显著关联。因此,保留V3、V5等2个变量。

2.2.2对企业发展认知情况7个指标的筛选对企业发展认知情况7个指标进行两两关联性分析,各指标间的卡方检验显著性概率及Spearman相关系数如3所示。数据分析发现,在显著性水平α=0.05的情况下,V8与V9、V10、V11、V12、V13、V14之间具存在显著关联性,相关程度在0.1以下的变量包括V10与V12、V11与V12和V14、V12与V13。由于V10与V11、V12与V14关联系数较高,因此,保留V10、V14等2个变量。2.2.3筛选后的指标对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的影响分析上面对管理者基本情况和对企业发展认知情况的影响因素筛选结果是保留V3、V5、V10、V14等4个变量,也就是说对低碳经济发展模式有显著性影响的因素包括受教育程度、职位、企业成功的最重要标志、对环境的污染状况等4个因素。将这4个变量与企业低碳经济发展模式V15进行关联性分析。分析结果如表4所示。

3结论与建议

3.1通过指标筛选得出的结论

Spearman相关系数用于衡量有序变量间的相关程度,对表2和表3中的Spearman相关系数达到0.2以上的变量进行分析,得到如下结论:年龄越大的受教育程度越高的管理者收入越高,收入越高的管理者越能很好地实现人生理想。越不赞同“在不被政府部门处罚的情况下,为了利润而造成环境污染是值得的”观点的受访管理者越倾向于不赞同“有限的资金不值得投入到设备改造和低碳技术创新方面”观点。越不赞同“在不被政府部门处罚的情况下,为了利润而造成环境污染是值得的”观点的受访管理者越倾向认为企业成功的最重要标志是投资回报率高、拥有名牌产品、企业规模大、利润高;认为企业成功的最关键因素是拥有先进的环保技术和名牌产品、强大的市场营销的受访管理者,越倾向于采取排污措施,同时认为近5a来所在企业对环境污染并没有不断减小和没有污染。

3.2通过影响因素分析得出的结论及建议

第6篇

关键词:社会服务 地方高校 区域经济

中图分类号:G64;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5)09-046-02

引言

社会服务是高校的一项重要职能。学校的发展依托地方,植根地方,需要得到地方的支持。社会服务架起地方高校和社会“互赢”的桥梁。学校主动与区域经济的发展相融合,将社会服务摆上重要工作议程,探索高校社会服务的途径和形式,为当地社会发展和经济做出自己的贡献。

一、地方高校社会服务发展的现状与问题

1.高校开展社会服务的主动性和认同度明显提升。资料显示,78.82%的地方高校已将学校的办学目标和为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结合在一起,17.65%的高校正在酝酿和考虑中,3.53%的学校尚未纳入(国家教育行政学院2004年“高等教育地方化”课题组开展的问卷调查)。大部分地方高校提高开展社会服务的认识。在课程设计和专业设置上都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认识和观念的转变在很大程度上推动高校开展社会服务。

2.高校社会服务的内容不断丰富,领域日益扩展,调控管理力度加强。高校社会服务的内容涵盖经济、文化、教育等领域。服务的形式多样化。深入社区开展社会服务,校企合作设置订单班等。很多地方高校为推动社会服务工作的顺利开展,也在实践中加强管理和调控,促进社会服务的成效最大化。{1}

3.高校社会服务潜力巨大,但问题明显。

(1)社会服务相关主体间缺乏深厚的支撑力度。高校开展社会服务的时间不是很长。合作各方都在摸索中。学校需要结合自身特点和资源进行合理定位,结合社会需要采取灵活的办学类型,从经济发展需要的角度培养人才。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与高校合作的力度、价值取向都需要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政府的协调、投入等工作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高校的社会服务发展。

(2)高校社会服务的相关机制不够健全。高校为地方提供相应的服务,那么相应的利益分配机制、动力机制、评估监控机制等都需要重构和完善。学校、企业、师生等多个要素流动和组合,需要相互作用、相互协调和沟通。相关机制的健全在很大程度上制约高校社会服务的良性发展。

二、地方高校开展社会服务的可行性分析

1.地方高校有各个领域的专业人才。这些专业技术人才可以聚集起来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政府政策好,环境合适、各项保障得力就能有效地引导高校教师主动关注区域经济发展,有针对性地进行技术开发和科学研究,参与地方社会事业、产业发展等项目,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

2.地方高校是优秀人文资源、文化传统和知识的聚集地。社会优良风尚的形成需要政府的引导和宣传,需要广大民众的配合,也需要高校的带动和引领。高校完全可以发挥自身的优势,对优秀文化进行整合和发展,为促进社会优良风尚的形成和人民群众整体素质的提高,推动和谐社会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

3.地方高校有获取前沿信息和有效信息的技术平台,自身也有丰富的信息资源。正是因为高校拥有技术和对信息进行选择、加工、应用的人才,地方高校才有能力为区域社会的发展提供一定的信息咨询、管理规划、政策研究等服务。

4.地方高校能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调整专业和学科。地方高校植根于地方经济,能深刻了解地方经济的需要,响应地方产业升级、结构调整和对人才的需求。专业和学科都能进行灵活调整,培养出最适合社会需要的人才。

三、高校社会服务的途径和形式分析

1.校校合作。互联网时代,单打独斗已经不能满足个人、学校、企业的发展。每所学校因历史、定位、资源、优势的不一样,在进行社会服务时,无法成为“全能手”。学校与学校既是竞争对手,也是合作伙伴。高校联合起来不仅有利于自身的长远发展,也能为地方提供更好的服务。

校校联盟最典型的是江苏9校联盟。9所院校在学科设置上实现互补,共享教学设备、共建师资队伍、搭建互通培养桥梁、探索合作途径,共同为企业培养对口优秀人才。目前9所高校设置的专业涵盖区域各大产业,共同开展校企合作,共同承担400多项科研项目,建立150多个研发中心、检测中心、工程中心。9所高校教师为800多家企业提供技术咨询。校校合作的广度和深度还在进一步提升。{2}

2.校企合作。知识经济时代,以传播文化和生产知识为核心的地方高校利用自身资源优势和企业合作,促进企业转型升级。合作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科研服务。科研服务是高校开展社会服务的一个重要载体。高校在社会服务中开展科研,在科研中展开社会服务。比如企业在生产、营销、融资等过程中遇到问题,需要获得帮助和支持,地方高校利用人才优势提供一定的科研服务,协助其解决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学校提高了科研能力,企业也得到实在的支持。

(2)与企业合作开发。高校和企业以不同方式联合开发研究。高校在研发过程中获得资金等物质的支持,企业则从共同开发的技术成果中获取一定利润。

(3)创建科技园。科技园是高校开展社会服务的通道和平台,通过这个平台,高校的人才、技术都可以不断向社会进行辐射,推动区域各个行业产业结构升级和技术创新,促进经济的发展。大学科技园的主动功能是培育企业家、孵化企业。科技园良好的环境、先进的装备、灵活的机制促使学校的技术链和社会产业链有效结合,加快成果转化。

(4)创办企业孵化器。为了降低创业者创业的风险,高校建立企业孵化器。企业孵化器是扶植和培育中小企业发展和成长的服务机构。创业有风险,这就需要高校通过一系列的服务促进技术成果转化,解决创业中的种种困难,提高创业的成功率。

3.校地合作。校地合作是地方高校积极寻求和地方政府的合作。地方政府是区域经济社会的组织者、管理者。高校能在力所能及范围内充当政府的智囊团,帮助政府机关进行决策。对于政府急待解决的问题,高校可以在政府的指导下形成科研项目组进行研究。

4.教育延伸服务。现代社会提倡终身学习,不仅一般民众需要学习,企业对员工的培训也要提上重要日程。高校的教育延伸服务是高校教育活动向社会的拓展。高校通过传播知识让更多的人、更多的事业受益。这类的社会服务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企业给予高校资金支持,委托高校定向培养和委托培养社会发展所急需的人才。二是高校教师深入企业为企业员工进行培训,企业提供一定培训经费。三是整合高校和企业的优势资源,共同办学,进行资源优化配置。{3}

5.社区服务途径。

(1)定期培训。社区居民有学习新技术、更换职业等的学习需求。高校就是要尽可能满足不同年龄层次、不同领域的民众需要,根据学习者的具体情况灵活安排培训时间,为居民学习创造条件。

(2)提供信息服务。高校在可能的情况下可以向社区居民提供一些信息服务,比如开放图书馆、共享数据库等。

(3)开放体育设施。高校一般都建有比较完备的体育场地和体育设施。在满足了学生体育训练和日常锻炼之余,可以考虑有条件的向社区居民开放体育场地。这样一来既解决社区体育设施不足的问题,又为学校文化体育活动增添了活力。

(4)提供咨询和其他活动。高校为社区居民提供诸如法律、心理等咨询服务。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担任家教,深入社区帮助老人和其他人开展一些文化活动,为社区的精神文明建设和和谐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四、结语

教育肩负着促进社会发展的重大使命。地方高校开展社会服务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树立这样的思想和办学理念突出了地方高校对社会的责任感和对国家的贡献。学校不一样,服务内容和实现形式各有不同,但是高校要获得长远发展,必须将自己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相融合,服务地方,多方共赢,只有这样才能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奠定坚实的生存基础和更大的发展空间。

注释:

{1}张培煜.山西高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对策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1

{2}孙秀芝.我国地方高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途径与形式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3

{3}周建国,费学宁.增强我市高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对策研究[J].天津城建大学学报,2014

第7篇

近年来,我国经济增速放缓,进入到“L”形的发展状态,亦即所谓的经济新常态。我国经济在发展过程中,不仅出现产能过剩以及房地产泡沫等问题,而且在金融系统存在较大的系统性风险。同时,还有内需增长乏力,出口压力较大等问题。这些问题使得我国经济的发展面临严峻的挑战。本文主要通过对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常态所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结合具体的情况,提出一些有益的探究,以期合理对于未来经济发展形势进行展望。

新常态中国经济经济形势展望

自从美国次贷危机以来,全球经济一直不景气,这对于我国的外贸出口产生较大的压力。再加上,近年来我国经济增速下行压力不断增大,产能过剩以及环境污染等问题,使得经济发展。因此,对于当前的经济发展形势,需要采取新的发展理念,在保持经济增长处于合理区间的前提下,积极调整经济增长结构,寻找内在的增长动力,这样才能有效克服当前的经济发展不利局面。

一、新常态下我国经济面临的问题

1.推动经济增长的动力不足

在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形势下,之前主要依靠投资、外贸出口以及内需三方面拉动经济增长的结构和格局已经面临严峻的挑战。首先,在经济投资方面的困难。由于之前的大规模投资,使得当前的我国经济投资的效益逐渐降低,尤其是今年的大规模基建投资对于经济的推动效益越来越弱,从而使得依靠投资促进经济增长的老路渐渐产生很大的困难。例如,目前我国经济在钢铁、煤炭以及水泥等行业,出现严重的产能过剩,严重影响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同时也造成严重的资源浪费以及环境污染等问题。其次,在外贸出口方面也面临极为严峻的困难。这是由于当前出现较为严重的逆全球化潮流,尤其是英国脱欧,特朗普当选等事件,加重了全球经济的不确定性,也使得我国外贸出口面临更加严峻的形式。

2.债务风险的进一步恶化

长期以来,我国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债务问题,尽管在GDP中占比为40%,还没有达到较高比重,但是债务问题的杠杆比率我国地方政府的债务问题具有进一步恶化的趋势。因此,对于我国地方政府的债务风险如果不采取有效的控制或限制措施,可能会引发极大的危机。

3.房地产行业的产能过剩

房地产一直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支出产业,曾经对于经济发展具有较大的贡献。但是,由于近年来房地产行业的产能过剩,尤其集中在三四线城市的库存,不仅占用大量的社会资源,而且去库存周期较长,严重束缚我国经济的平稳增长,甚至可能引发整个国民经济的衰退。

4.金融领域的风险因素不断积累

在我国金融领域,债券融资大规模增长,而且银行间市场债券融资成为主流,同时,公募基金权益类产品也在不断增多,使得金融市场一直存在安全隐患。例如,在证券市场一直缺乏有效的监管,导致2015年的股市泡沫破灭,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市场动荡。同时,2016年以来,股市一直处于震荡区间波动。再加上实体经济收益增长乏力,使得我国上市公司市值整体虚高,风险因素也在不断积累。

二、新常态下对于未来经济发展形势的应对措施

基于当前我国经济新常态所面临的问题,对于我国经济未来发展的展望,需要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鼓励创新、创业,才能有效促进我国经济的合理发展,其具体的应对措施如下:

1.通过扩大内需提升经济发展

当前由于投资以及出口对于经济拉动的作用越来越小,因此,只有不断通过经济结构的调整,扩大内需来促进经济的持续发展。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一方面就需要加大政策的拉动作用,精准投资,促进就业和增长。这主要就是集中对于老少边穷等地区的扶持和投资,同时,还需要更加注重生态建设,促进环境的保护,从而扩大我国的内需,促进经济的持续增长。另一方面就是继续采取有效的政策,鼓励消费。在具体的操作中,不仅可以通过打造旅游文化产业,拉动居民消费,而且还可以发展养老产业、互联网消费产业,满足不同阶层的消费需求。

2.促进我国经济各地区协调发展

在当前我国经济的发展过程中,要更加注重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从而通过区域经济的发展,带动周围地区以及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经济的结构调整,缩小东中西各地区以及城乡发展的差距,使得我国经济发展更大的惠及民众。

3.完善金融风险的监管体系

为了有效对于金融系统的管控,降低不断积累的各种风险。因此,在具体政策的实施过程中,一方面要采取灵活的管控措施,在防范金融风险的前提下,促进经济结构的调整,化解其中存在的系统风险;另一方面不断增强金融机构的实力。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通过对于我国金融机构的改革,完善机构的现代化管理体系,增强金融C构的国际竞争力,从而有效提升我国金融体系的抗风险能力。

三、结论

综上所述,面对我国经济新常态的发展形势,对于未来的经济发展期望,要稳定信心,通过供给侧改革等有效措施,不断扩大内需,促进国内经济的均衡发展,增强我国金融体系的抗风险能力,消化过剩产能和房地产内存,这样才能使得我国经济的发展步入更加健康的发展轨道。

参考文献:

[1]郝磊,张朝.新常态下中国宏观经济形势与对策选择[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6(1):109-113.

第8篇

关键词:现代经济法 实质理性 形式理性

形式理性的发展

(一)理性主义的来源

美国学者巴伦曾对理性有如下的阐述:“理性是普遍的,存在于不同社会的历史类型之中”。理性主义历史源远,在西方有着久远的历史,古希腊哲学中的“逻各斯”与“理性”一词的形成有关,古希腊人民认为理性是神的属性和人的本性,将判断与思考视为真理和道德的源头,把理性看成是认识以及认知的唯一源泉。法国唯物主义者在18世纪开始从机械论的角度解释生命现象和物质,更是将理性上升为知性和感性的融合形式。黑格尔将理性仅仅视为具体辩证的思维方式。

因而从远古时期西方哲学家对理性的研究中可以看出,理性一直被赋予崇高的意义,理性一直是与人性紧密相连的,但是理性更是成为了人类发展的原动力。当人们将理性应用于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之中时,人们对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进入了近代时期。因此可以认为,理性主义是近代以来人类进行社会科学研究的最基本的方法论,理性分析成为人文社科研究的基本方法。

同时,“理性”一词经历了人类社会长期的变迁,其大致的意思就是将理性视为社会事务的规律和本质,理性是客观存在的,并且左右着事物的产生和发展。人的理性则表现为人类能够认识自然及社会规律,并利用这些规律来主宰自己的行为。

一般认为,理性与感性是相对的,是人的思想精神的一部分。从哲学的角度看,理性主义是人类社会认识和改变世界的本源。罗素对理性的定义更能引发共鸣,他认为理性可以用三个特征来理解:首先,理性依靠的是说服力;其次它希望使用者所相信完全正确的理论或者观点;最后,在提出意见和建议的同时,更多使用观察和归纳而不是直觉。

(二)形式理性主义的来源

马克思·韦伯是第一个将理性划分为实质理性和形式理性来阐述理性分裂的必然性的学者,其关注形式理性和实质理性之间的区别,而这也是马克思·韦伯进行理性研究的基础。马克思·韦伯对形式理性的认识建立在“价值中立”基础上,在其看来,一种行为或者现象在形式上的合理性应该被称为在技术上的计算和应用计算的程度和方法,与此对应,实质上的理性应该是结果为取向的行为方式。由此可见,形式合理性涉及客观事实,属于客观的合理性;而实质的合理性表现为对价值做出的判断,是一种关于不同价值间逻辑关系的识别,属于主观意义上的合理性。简单来说,形式理性更偏向于事实判断,实质上的理性则更偏重于价值的判断。

在韦伯看来,“形式理性的法律”必须重视原则和形式,注重法律本身的内在逻辑和整体关系,而不注重甚至忽略法律对个别案件造成的直接实质后果,因而可以直接从形式上预测法律结果。

形式理性在经济法中的体现

(一)经济法产生意义的形式理性

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经济法界出现了很多理论,包括国家协调论、国家调节论、政府干预论以及平衡协调论,这些理论都从政府对经济发展的作用进行理论和争论。但是认真分析这些理论,可以发现这些理论都来源于一个相同的逻辑起点—市场失灵。在这些学者的眼中,我国经济法的产生有一个与西方社会完全相同的逻辑,都来源于政府失灵(李昌麟,2001)。

从实质理性的角度来讲,经济法的发展而又不仅仅是基于经济学意义上的市场失灵,更多是由于市场经济的未充分发展。因此可以得出,我国现代经济法诞生之初,就被赋予了双重职责:不仅要克服市场失灵带来的弊端,更要促进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可以说我国的现代经济法诞生于这样一个历史背景之下,因而形式理性将会更多地发挥作用。

由此可见,经济法的实质理性指的是对所针对的实际问题的思路带来一种便捷,那么经济法的形式理性带来的则是一种秩序,这种秩序带给社会的是稳定、有条不紊的办事逻辑,使人们远离恐慌不安,进入一种有序的规划之中,而这才是完善我国市场经济的最基本保障。

(二)经济法发展意义的形式理性

如果说我国现代经济法产生时被赋予了双重责任的话,那么在经济法的发展时期,其又被增加了一个责任:干预政府。这个责任来源于“政府失灵”的逻辑起点。“政府失灵”同样来源于经济学,在西方国家,市场失灵之后,政府以其合理的身份对市场经济进行合理的干预,但是这些干预同样带来机构膨胀的问题,造成经济的不良发展。因此,为了克服政府在干预以及调控经济时暴露出的问题,经济法又发挥着作用。目前,我国的市场同时存在着“市场失灵”以及市场发展不充分的现象,因此需要一个强大的权威来解决这些市场无法解决的问题,但是这种权威的力量只能来源于政府。因此,我国经济的发展不能像西方国家那样,仅仅依靠市场的竞争力量,政府需要对市场经济进行调控。同时,过度的调控必然会导致政府失灵,因而我国的经济法需要对政府干预经济的权利进行若干限制,需要更多关注如何将政府的经济调控权纳入合理的轨道,同时保障政府经济权力充分行使。

总之,从我国现代经济法的发展来看,经济法的实质理性侧重于“干预什么”的问题,而经济法的形式理性不仅仅关注“干预什么”,还需要更多关注“怎么干预”、“干预多少”的问题。而且只有这样,我国的经济法才能走上良好、健康的轨道,在将政府的经济干预权力纳入合理的轨道,实现政府对经济的合理、有效调控,促进政府经济权力充分、有效的行使。

(三)经济法形式理性的优先性

由上文的论述可以看出,对形式理性与实质理性的追求总是不可兼得、相互矛盾的。但是法律本身的属性告诉我们,法律首先是一种实践理性,具有较强的经验主义或者是实用主义(舒国滢,1996)。然而在当今不断发展的社会之中,“法治”已经成为公认的最优的治理社会的手段和方法,如果只是考虑现实需求而忽略程序和手段是不合理的。因而,对于我国现代经济法来说,为了与现代社会的发展相适应,在实质理性与形式理性都不能抛弃的情况下,如何来调节二者之间的矛盾,促进两者的协调发展是需要思考的问题。

1.形式理性是经济法理性的核心。国家是一种规模庞大而又需要严密运行的机构,必须致力于实现一系列严格设定的目标。因此,对形式理性的追求能最大程度上保证实质理性的实现。我国现代经济法的历史重担,如前文阐述,可以说包含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加快市场经济发展,促进市场发育;二是克服“市场失灵”带来的不利影响;三是克服“政府失灵”带来的不利影响。在这样的历史前提下,对规则、手段、程序的追求,而非对结果的追求必须被提高到了核心的位置上。

在经济法的上述三种重担之中,政府始终处于一种比较核心的地位,尤其在中国,政府干预的力量是其他国家不可比的。我国是一个具有高度组织化的国家,政府掌握着大多数权力和资源,其被视为全体人民利益的代表。因而,政府如何调控市场经济的发展变得十分重要,政府如何能合理实施权力而又不至于导致政府失灵就显得尤为重要。因而,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时期,经济法形式理性而非实质理性的要求必须成为经济法的核心。

2.形式理性优先性在经济法中的体现。经济法形式理性优先指的是当形式理性与实质理性产生矛盾和冲突时,应该使形式理性获得更多的指导性以及约束性。在我国加入WTO之后,我国的经济法与国际产生了融合,我国的经济法也向国际经济法趋同,由权力导向型向规则导向型逐渐推进。同时,目的或者结果的本身不能证明自身是否可以实现或者实现的手段是否合理,在这个层面上,形式理性的重要性显得更为重要(李昌麟,2002)。

就我国经济法而言,由于我国现代经济法具有三个重大历史使命,更多政府干预只会导致更多的外部性,最终只能导致目标背离其初衷。而在坚持法治主义的今天,规则之上自然是任何事物的规律,就法治本身而言,理性主义意味着集体理性主义取代个人理性以及非理性主义。因此法律的体系化、逻辑化、技术化是不可或缺的,甚至可以说十分重要。而对于经济法来说,经济法的体系化、逻辑化、技术化的核心就是经济法的形式理性。

同时就目前的情况而言,如果认为经济发展需要政府干预或者是公众需要政府来调控宏观经济的发展,那么政府的行为都可以认为是合情合理的话,那么大概没有什么事情可以认为是不合理的,这样的话对于形式理性的辩论也就没有任何意义。然而,事实上任何事情目的或者结果是否合理正确并不代表着程序或者过程的合法、合理,从这个意义上来讲,经济法形式理性主义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3.经济法形式理性优先的相对性。虽然从前文的论述中可以认为经济法的形式理性具有优先性,但是把任何事物极端化处理自然也是偏激的、夸大的、不合理的。首先,形式理性主义优先性的基础就是形式理性与实质理性之间互为依赖、密不可分的关系,同时形式理性主义本身也是不能取代实质理性的,更重要的是,形式理性主义是要以实质理性主义为目标导向。其次,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经济法形式理性与经济发展的现状也是存在着一定的矛盾,这就意味着经济法的形式理性需要不断变化、不断调整,经济法的形式理性要处于一种相对优先的状态,同时经济法要做到“稳中求变”。最后,经济法的形式理性主义不能涵盖或者包括所有的经济发展状况,尤其是像我国这样处于经济发展特殊时期的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处于一种转轨特殊时期,因此在这个期间,经济政策的作用尤为重要,虽然从历史发展的趋势来看,经济政策的作用会越来越小并且法律的作用会越来越强势,但是经济政策的作用也是不能忽视的,并且是无法替代的。

同时尽管人们对经济法的认识是普遍并且确定的,但是仅靠经济法规则与程序仍然不能有效解决相应问题,那就需要运行实质理性与形式理性相互弥补和限制来发挥作用,不能单单期望依靠经济法的形式理性主义解决所有的经济问题,经济法的实质理性同样发挥着很大的作用。因此可以说,形式理性与实质理性的界定就成为经济法适用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结论

综上所述,本文论述的并不是以一种“绝对主义”来取代另一种“绝对主义”,而是试图说明在法律的形式理性发展不可避免的同时,在追求两种理性—实质理性和形式理性共赢的理念之下,结合我国经济发展特殊的历史背景,应该如何看待我国现代经济法的形式理性主义。

经济法的形式理性以及实质理性的辩证问题一直是学者们研究的重点,本文阐述了理性以及经济法理性的概念,同时分析了形式理性在经济法中的体现,从经济法的产生以及发展的过程之中阐述形式理性的必要性,最后得出经济法形式理性优先性的结论。

形式理性是现性的核心,也是我国现代经济法的核心,这是由我国经济发展的特殊背景所决定的。然而这种核心只是一种相对优先的地位,并不意味着完全压制或者取代,而是有机结合并且互为补充的,以实现目的和手段的共赢。

参考文献:

1.李昌麟.中国经济法治的反思与前瞻.法律出版社,2001

2.张首文.论经济法的现代性.中国法学,2000(5)

3.[美]昂格尔.现代社会中的法律.吴玉章,周汉华译.中国政法大学,1994

4.[德]马克思·韦伯.论经济与社会中的法律[M].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

第9篇

关键词:经济开发区 转型升级 发展方式

经济开发区面临转变发展方式的客观要求

经过近30多年的建设与发展,经济开发区发展功能定位面临巨大转变。我国已经有数以千计的各类经济开发区,经济开发区面临的国际国内发展形势也在不断发生重大变化,我国已经成为“世界工厂”,沿海不少发达地区已经进入工业化后期阶段,国家依据形势变化对外资、产业、土地、税收、环境、劳工、区域等政策做了重大调整,这些政策与经济开发区发展关联密切;经济开发区的职能已从20世纪80年代“特区性质”的单一开发建设、招商引资经济功能,向综合性建设、综合性发展、综合性管理等多功能转变。

从各地经济开发区发展实践来看,经济开发区发展转型升级势在必然。当前,各地经济开发区数量众多,发展中存在缺陷和问题不少。普遍存在经济开发区发展规划空间不够、规划起点不高、空间布局“小、散、乱”;招商引资饥渴症导致产业层次偏低,不少经济开发区产业以传统产业和一般制造业为主,重复建设比较严重,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体制向传统行政区复归,优势弱化,经济开发区曾经享有的经济管理权限和特殊优惠政策取消或受限,服务企业发展的能力降低。而近年来,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发展阶段性跃升,贯彻和实践科学发展观,全面发展、协调发展、统筹发展、创新发展、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日益深入人心,经济开发区已普遍认识到原有的低水平、低产出、低效益和高投入、高能耗、高污染的发展方式已难以为继,加快转型升级势在必行。

当前,面对环境的巨大转折,各地做出了各种有益探索,总体上更加注重结构调整和转变发展方式,更加注重自主创新和促进产业升级,更加注重经济发展质量和社会民生改善综合发展,更加注重集约用地和生态环境保护。加快经济开发区从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资源依赖向科技依托、生产制造向研发设计转变,实现从工业经济为主向二三产业并重互动、劳动和资源密集型产业为主向资金、技术和知识密集型产业为主的转型升级,努力把经济开发区建设成为推进新型工业化的主导区、自主创新的先行区、可持续发展的示范区和功能配套完善的现代新城区。

对升级经济开发区发展方式的理论认识

(一)发展基础变迁带来经济开发区功能定位转变的新认识

探讨经济开发区长期以来以“外向型、发展制造业、特区型”发展模式的转型,需要从新时期国际国内宏观上经济社会体制环境、经济成长的阶段不同的要求来看,我国20世纪80年代开始从封闭式计划经济转轨对外开放、市场经济,经历了漫长的过程,基于“转型经济”的背景下,经济开发区在这一进程中发挥先行示范带动作用。新时期我国已经进入工业化、城市化中期阶段,一些地区已经进入工业化后期阶段,发展方式、产业结构层次都已经发生很大改变,经济开发区示范功能更明显体现出以人为本、和谐发展,发展“新城区、新型产业拓展区、社会民生改善区和低碳生态区”,由外向型发展为内外向兼顾、由以制造为主转变成制造业与服务业兼顾、产业区与城市一体化功能衔接,经济开发区产业的成长机制也不再主要依赖优惠政策。

(二)工业与服务业的产业融合发展新认识

从世界范围看,信息化促使了全球化,传统工业中的信息、研发、融资等日益分工深化、细化,现代服务业成为知识、智力密集的产业,服务业也在全球进行产业转移,“服务外包”方兴未艾。从国内看,我国是制造大国,并非制造强国,制造业的核心研发、物流、战略管理等能力欠缺,相应的服务业特别是生产业发展不足,经济发展方式需要转变为工业与服务业并驾齐驱、双轮驱动、共同发展。

(三)推动“泛开发、后开发”的认识

新时期发展环境时代特征决定了经济开发区优惠政策优势弱化、“围墙经济”、“特区经济”逐步消减。区域一体化发展、城市群融合发展已经成为现实形势所趋。经济开发区与城市和周边区域的一体化发展趋势,“大经济开发区”演绎成按照统筹二、三产业、统筹城乡建设、统筹区域发展的理念,对几百平方公里进行建设的复合经济开发区或综合经济区,已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单纯工业园区。经济开发区与所在区域体现资源整合、功能叠加、优势互补和联动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经济开发区利用产业优势、资本优势、人才优势和管理优势等,辐射带动周边地区发展,促进内外联动发展、城乡协调发展、区域均衡发展、社会和谐发展。

(四)积极创新社会管理的认识

我国工业化、城市化发展快速推进,体现在经济开发区的发展上社会群体构成也发生急剧变化,社会对公共服务的需求高速增长。按照构建和谐小康社会要求,经济开发区必须超前规划、不断创新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合理布局基础设施、教育、医疗、体育等公共资源,加快教育培训、就业服务、医疗保健、社区服务、养老托幼等领域的发展,使辖区成为宜居宜业、和谐的新城区。要加强对“两新组织”的管理,在经济组织管理方面,建立健全劳动关系协调协商机制;在社会组织管理方面,要建立分类发展、分类管理机制;在境外非政府组织管理方面,要建立联合管理机制;在社会矛盾化解方面,要建立主动依法维护群众权益机制;在社会治安方面,要建立健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在维护市场经济秩序方面,要建立社会诚信制度。

(五)深化经济开发区发展必须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协调的认识

对经济开发区发展理论的变革首先体现在价值观的变化,深化对“城市价值”、“发展内涵”的理解。发展是在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前提下进行,而不是在破坏的前提下进行的,城市的价值体现在城市文化、自然景观和特色产业,发展要更加重视以人为本,重视人居、生态、山、水、林、文的城市环境构建。实现土地资源的不可再生变为土地价值的持续再生,实现集约发展;实现柔性规划与弹性开发的融合,满足产业不断升级与土地功能的不断转换;以人为本,实现服务环境与发展环境的融合,满足人才生活、工作与休闲的融合;实现管理机制的市场化与政府公共服务的有效对接,满足企业发展的精细化需求与服务质量的持续升级需求。

经济开发区转型升级发展方式的对策

(一)拓展高端、新兴战略产业发展空间

高资源消耗、高污染的传统工业发展已经没有增长空间,新的发展必须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提升工业的高度化和附加值,加快服务业的发展,正确处理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与传统产业、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与劳动密集型产业、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关系,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服务业全面发展的产业结构格局,促进工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提升工业化的水平,构建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经济发展模式。绿色经济已成为世界经济新的亮点,成为新一轮世界经济的主要引擎。适应这一发展潮流,以“低碳化”为目标,主动开展国际低碳技术合作,大力发展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循环经济和生态经济,既注重环境和资源保护,实现可持续发展,又提高产业层次,创造绿色经济的新优势。

(二)培育自主创新科技研发核心能力

在产业链分工环节上,按照工业化中后期阶段特征,变重视制造为高度重视科技研发、管理和销售发展环节。鼓励企业加大科技投入,加快科研成果向实体经济转化,打造科技创新产业链条。大力发展创新平台载体,包括部省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技术中心、博士后工作站、产学研联盟、各类孵化器等,促进科技孵化转化集中集约发展。重点培育发展创新联盟、技术联盟、标准联盟、产业联盟等新型创新服务组织,实施科研院所、高等学校、大型企业科研设施设备开放共享,拓展产学研合作平台、高校科技成果孵化转化平台。抓住国际著名跨国公司建立全球研发中心的趋势,构筑平台,打造环境,做好服务,争取一批新的跨国研发中心落户。突出科技转化产业化功能,扶持发展创新创业中小企业,实现科技孵化转化集聚发展、集群发展。做好科技与金融结合,引进各类投资主体设立创业、风险基金等投资机构,支持企业通过发行股票、债券直接融资。

(三)培养与集聚科技人才

经济开发区做强人力资源开发,广泛“招才引智”, 加快优质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的引进和发展,加速培养高智能、高技能创新型人才,突出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科技人才集聚和培育功能,建立高校、企业、科研院所双向互动交流机制,建设高校科技成果孵化转化平台,提高产学研结合水平。要尊重人才成长规律,完善有利于人才加快成长、释放潜能的良好环境,积极探索创新人才培养、集聚、使用、激励的新模式,引进和培养一批高层次创新人才、开发性创业人才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军人才,聚集具有潜力的中青年和高水平创新团队。积极探索人才激励政策,鼓励智力要素和技术要素以各种形式参与创新收益分配。对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院所转制企业及国有高新技术企业的职务科技成果发明和转化中做出突出贡献的科技人员和管理人员,由实施科技成果产业化的企业按规定给予股权、分红等多种形式的激励,释放创新活力,促进创新成果产业化。

(四)塑造城市建设品质

提升城市形象,提升城市品位,提升市民生活品质,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为主导,提升科技、人文、生态综合功能,提升基础设施建设水平,进一步提升城市品位,打造宜居、宜业的城市新形象。要彰显特色,要引入“人文”观念,打造经济开发区文化,形成独特的创新文化氛围和科学知识氛围;提高城市空间设计水平,实施整体城市设计,加强对建筑形态、风格、色调的总体规划和精心设计,突出创新创业、文化内涵、人文环境提升等;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功能,形成科学合理的城市交通网络,打通和完善与主城区的接口,提高城市道路通行能力,增强城市新区的集聚辐射功能;从提升市民的“幸福感、安全感、舒适感”出发,把城市建设和改善民生结合起来,把提升品质与便民利民结合起来,让城市建设的成果惠及全体百姓;建立较为完备的教育体系、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体系、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全民健身体系,不断满足辖区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公共产品需求。

(五)发展现代服务业

突出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生产与消费之间的有机联接,大力提高现代服务业在经济中的比重,促进产业结构从“高碳经济”向“低碳经济”的转变。按照“产城一体、园城一体”发展思路,促进“服务产业化、产业服务化”,产业向两端延伸,发展科研、教育、科技孵化、总部经济、工业研发、资本市场、会展、文化创意、咨询、物流、旅游、文化创意等知识、技术、智力密集型经济,提升服务经济现代化、国际化、高端化水平。可以借鉴中关村、硅谷等科技创新带动区域发展成功模式,集中建设“科研城、教育城、孵化中心、会展中心、金融中心、文化体育中心”,在创新孵化、产学研互动、智力资源整合与再造、风险金融资本与中介服务系统以及市场秩序规范化等方面获得优势。

第10篇

关键词:科技文化;经济发展;经济发展方式转型

中图分类号:F2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12-0053-02

科技文化是被科技改造后的文化,它肇始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又反作用于科学技术的进程,同时也影响着政治、经济和文化观念。工业革命以来,科技的进步已成为经济发展最主要的带动因素。第一次科技革命后,科学技术以第一生产力的姿态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推动力,有力地影响了科技人员的心态,经济效益成为评价科技成果的重要标准。科学技术树立的那种坚忍不拔、追求真理的科技文化品质以及崇尚科学的精神追求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开拓了广袤的舞台。

一、科技文化的推动力

由科技进步带来的对生产生活的巨大变革,主要体现在科技文化对经济的影响。科学进步与技术创新是经济发展的最强推动力,它们的发展可以产生新的产业链条,并呈现新的经济发展方向。科学进步与技术创新改变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产生了新的科技文化观念,推动着并且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这种被科技发展打上时代烙印的文化,我们称之为科技文化。

全球化大生产发展的今天,科技进步是推动经济发展最活跃的动力。人类的发展历史告诉我们,每一项重大技术的突破,都引领着新的经济的高速增长。单纯的资本和人力资源投入,对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幅度有限。科技创新带来的革命性的生产力变革是提高效率、增强自身竞争力的最强有力的手段。科技进步推动着劳动生产率的增长。科技因素在现阶段的经济增长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成为经济发展的强劲动力。并且在经济进程中,科技的发展能催生新兴产业的出现,形成经济增长中新的增长点,新产品的问世以及生产中的成本降低,开辟新的市场领域,为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科技文化,不仅仅包含了科学技术对生产力和经济发展的巨大影响,这种影响通过文化渗透带来的长远社会效应远比单纯的影响生产力更具有深远的作用力。它还为社会注入了新的理念,是人类社会文明的催化剂和进步的源泉,使我们的社会元素更加丰富多彩,朝着稳定的、和谐的社会状态发展。目前的社会正处于转型时期,要通过科技文化给予社会转型必要的影响,进入开放的、和谐的、稳定的现代文明社会,并且通过科技的影响选择一条最有效、最先进的科学技术进程,使之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进化成高度发达的社会。

科技文化在科技推动生产生活发展的基础上,为人们灌输的是一种科技富强的理念,它推崇求真务实、开拓创新、追求真理、永不放弃的蓬勃向上的精神,是源于科技进步又高于只是推动物质文明发展的精神追求。科技文化带来的那种人们广泛追求真知、渴望创新、崇尚科学的文化氛围,已经超越了经济发展的局限,把科技创新纳入了人类生存的必需里。

除此之外,科技文化的发展方式要以自主创新为主,依托现有的实际情况和条件发展新思路、新理论、新知识、新方法、新技术。通过创新的形式突出自主创新的自主性。不能简单地通过引进技术,要通过学习,知识和人力资本的积累从根本上提升自主创新的能力,从而发展科技文化的自主创新,为经济发展方式提供服务。

二、海西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的必要性

当前,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已成为各方的共识,传统的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已不适应当今世界经济的发展。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已不可逆转。

进入21世纪后,全球经济的发展为沿海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因此,我们更应该利用好福建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和经济基础,依托港口,发展临港工业,推进海西产业优化升级、实现海西经济的跨越发展。

(一)海西经济发展的需要

随着福建海西经济的发展和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已有的产业结构已经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面对新的发展机遇与条件,充分利用现有的产业基础,积极调整、优化海西产业结构,推进海西产业升级的诉求显得十分强烈。

发挥福建海西区域地理优势,促进海峡西岸经济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福建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选择。传统的经济发展忽视了产业联动和海陆联动的重要性,没能充分发挥工业集聚协作的优越性,使现有工业产业的集聚度不足。福建海西经济的发展需要顾全海西经济区域的大局,以区域经济为主导定位产业的发展,均衡利益关系,优化产业结构,形成产业集群。

(二)传统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必须改变

我国经济建设的总体战略倾向于外延式的扩大再生产和倾向于粗放式经营方式――大量增加生产要素投入,扩大建设规模,不重视提高生产要素的使用率和经济运行质量。

粗放式的经济增长方式引发了当前经济生活中的诸多问题。比如,一些国有企业经营困难,经济效益低下,技术进步缓慢;工业生产中物耗高、产品成本高、资源浪费严重、能源利用率低;资金利用效益低下,产品质量没有保证等等。要想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战略转变,通过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通过提高要素和资源利用效益走集约化经营的道路。

海西经济的发展绝不能再继续传统经济发展模式的弊端。

(三)海西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目的

福建与台湾隔海相望,作为海峡西岸的主体,肩负着经济发展与政治战略的双重使命。

1.承担闽台产业链建设的重任

福建与台湾在气候和产业类型上都有着许多相似之处,而且,互补性的闽台产业链条,使得福建经济的建设处于两岸经济共同繁荣的特殊位子。福建经济作为直接与台湾经济息息相关的区域,更应改变传统的不适应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发展模式,提升自身的产业结构,优化、延长产业链,在高层次上协调海西产业分布格局,实现福建经济自身的发展和对台湾经济的互补促进作用。

2.实现海西经济区发展的战略目标

福建作为著名的侨乡和海西经济发展的主体,它的发展成果具有政治战略意义。传统的产业发展模式暴露出的种种弊端已不适应全球化经济的发展。只有改变不适应经济发展的传统经济增长方式,才能给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带来新的契机。

海西产业的优化重构升级,创建产业联合互动的新产业集群,不仅有助于资源的优化整合,还能吸引侨资,促进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以展现国威,示我中华富强。中国的和平崛起,归根到底要依赖于经济的崛起。一个大国的综合国力的提升,首先表现在其经济的欣欣向荣上。经济的发展,是党和国家正确指导方针的正确引导。经济的繁荣呼之而来的民族向心力和海峡两岸同胞渴望统一的民族认同感,意义远在单纯的区域经济建设与发展之上,具有不可小觑的政治战略目的。

三、科技文化与海西经济发展方式转型

海西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需要各方面的支撑。国家政策的偏重为海西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宽松的经济建设发展的环境。政府要充分发挥政府职能,为经济建设搭建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实现产业布局扶持政策的重点倾斜。经济发展的最有效的推动力是科学技术的进步。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是经济发展和科技文化双重作用的必然。

福建海岸线长,是发展临港产业的优势所在。但如果还是停留在传统的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模式中,经济发展的潜力就很难发挥出来。最关键的是,海西建设中经济发展受到了创新能力的制约,随之带来的就是产业结构存在问题,能源和资源的浪费,节能减排任务繁重,科技文化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有限。

现在,我们要求的不仅仅是经济的增长,更多的是要求经济的发展。在可持续、可循环的发展环境下,我们要转变那种旧式的只为经济的增长而运转经济增长模式,以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塑造经济发展的新的广阔前景。

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的最有力的支持因素就是科技文化的注入。推动经济的发展,最具活力的是科学技术的进步,随之又引发的一系列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与生产生活理念的剧变。首先,要运用科技文化手段,发掘有力的发展模式,通过科技文化方式渗透产业结构模式的调整,以便稳步地推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运用新技术、新方法提高科技产业的竞争力,使高新技术为主导,先进制造业为主体,构建现代产业体系。通过科技文化对产业的影响,加强科技在经济发展中的主导地位,调整结构,形成产业高端,科技规模化的模式。在高新技术上,运用先进技术提升传统产业的竞争力,完善产业职能。

科技文化为经济的发展注入了不断变革以激发生产力潜力的变革思想。因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也就合乎情理地成为为适应生产力发展而进行的必要变革。在变革中,强化科技进步和创新在经济方式转型中的支撑作用。在技术上,勇于创新,致力于新技术、新能源、新产业的开拓与尝试,为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提供经济发展的基本条件与技术支持,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同时与优化生产力改善产业结构相结合,并且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良性循环体制,以增强科技创新技术的储备,完善技术创新的体制。在思想上,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了解科学技术转变经济方式中的重要作用。了解海西经济现存状况的同时,勇于追求真知,不断思考,不断要求进步。在科技文化影响甚至决定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的道路上,敢于打破墨守成规的教条僵化体制。科学地运用科技文化在经济中的作用,为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提供了社会要求革新进步的良好的精神氛围。

海西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又能为科技文化的发展提供更广阔的舞台。经济发展方式转型以适应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促进海西经济迅速发展与崛起的同时,也为科学技术的发展提供了物质支持与精神鼓励,科学技术的发展亦深入影响渗透着科技文化的理念。

科技文化与海西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密不可分,相互协调发展。海峡西岸的经济建设,需要综合各方面因素,投入大量资本、科研技术与人文关注。海西经济发展方式转型是非常有效且势在必行的发展经济的举措。借助科技文化的支持,并大力促进科技文化的创新进步,是海西经济建设的关键策略选择。

参考文献:

[1]王关义.论科技进步与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战略转变[J].甘肃社会科学,1997(2).

[2]王斌.西方的科技文化与中国的政治文化[J].学术论坛,2009(2).

第11篇

关键词:国际经济;贸易;发展;新形势

目前,明确解析国际经济与贸易市场的发展趋势,对国家的经济和贸易共同发展有着不可轻视的作用。其主要原因是在国际经济一体化、自由化脚步不断加快的背景下,国际贸易也发展快速,国际贸易也成为了国家之间经济竞争的主要枢纽。故熟悉我国国际贸易的状况,对解析国际经济与贸易的发展方向、确定国际经济与贸易发展目标都有重大的实际意义。

1我国国际贸易的发展现状

对外贸易是推动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之一,它对全球经济的发展有着非常巨大的影响力。在我国经济结构不断创新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迅速进步的同时,我国的对外贸易正处在一个转型的关键时期,经济发展也已经达到了一种中速甚至高速的新状况。面对经济内部需求力量不够、生产成本持续增多、全国经济复苏贫乏、投资速度缓慢、人口红利不断衰退等一系列问题时,国际的进出口贸易商品逐渐减少,从而促使了中国的经济得以赶上国际经济的步伐,为中国经济带来了利益。目前我国的对外贸易状况十分不理想,我国的外贸经济发展贡献率和其他发达国家相比较,差距十分明显,为了改变现状,就要求我国要稳定出口、扩大进口。如此一来,我国的经济才能稳定发展,也更容易实现宏观调控的目标。

2国际经济与贸易发展的意义

2.1国际经济与贸易发展促进科技进步

国际经济与贸易的发展和先进的科学技术是紧密相关的。(1)先进科学技术的研发和发展少不了经济和贸易的支持。首先,每个国家都是借助贸易的方法来从别的国家引入先进的设备和技术,从而实现自己国家经济稳定发展的目标,所以先进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国际经济与贸易的发展是不可分割的。其次,从国家内部的角度分析,科学技术服务和国家经济发展的关键就是增大技术研发的力度、创造与自身经济发展规律相一致的设备。(2)先进的科技为国际经济和贸易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设备和技术支持,在技术和设备上,高效的加快了国际经济与贸易的步伐。

2.2贸易发展可以有效促进国际经济增长

国家要想在经济市场立足,其根本就是经济的发展。上层建筑取决于经济基础,经济是促进世界各个国家发展进步的关键。一方面,国际贸易作为推动国际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不仅仅在促进国家之间的经济上有着重大的意义,也可以提升各个国家本身的经济竞争能力。另一方面,为了适应新形势下的国际经济增长模式,国家从传统的内部经济发展模式慢慢转化成国际范围内的全球多元化经济发展模式,使得包括国际贸易在内的多个国际领域共同进步。

2.3提高企业国际竞争意识

国际经济与贸易的发展最终会提升各国对国际市场的竞争意识。(1)在企业不断把其管理理念和生产经营模式创建在适合国际经济发展、全球经济贸易自由化、一体化的背景下,国家不仅很大程度的加快了企业的生产、营销和管理效率,也增强了企业的国际竞争意识;(2)从国际经济与贸易的根本点出发,发掘了企业和人才的潜在能力,让企业不断进步,最终促进了企业的整体经济,加强了企业的竞争意识。

3新形势下国际经济与贸易的发展趋势

3.1当今国家新形势

目前国家发展新形势的产生,从根本上来说,就是由于全球经济的普遍增加。指的是世界经济的发展方向逐步多元化,换句话说,就是经济发展模式从单一化转化为多元化。经济发展多元化的具体表现是世界三大经济集团的产生和进步。北美地区经济发展迅速的根本就是北美自由贸易区的正式建立,全球都在向着多元化的方向前进,最大的不同就是其发展程度和规模大小。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曾明确解析国际的发展形式,具体写道:“多元化趋势在全球或者地区范围内,它在经济、教育、政治等方面都有新的发展,各个大国之间的关系就在不断的贸易来往中逐步完善,各种力量也会有新的分化和结合。”欧洲的经济也在欧盟和欧洲共同体的创办下跨出了新的一步,让经济一体化的步伐越走越远,1989年启动了亚太经济合作组织,它是一个公平公正公开的论坛,它着重经济技术的合作,要求人们自主自愿加入,是比较轻松开放的。

3.2新形势下国际经济与贸易的发展趋势

3.2.1国际贸易结构高级化

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原因就是,可持续经济发展的根本就是知识经济的发展。现如今,各国的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促使国际经济与贸易也转向知识化。在国际经济与贸易知识化的影响下,人们的创新精神也不断增强。新兴服务业的不断进步,使得传统的旅游业、运输业份额不断减少。约20多年以来,国际贸易服务模式逐步扩大,已从1990年的3700亿美元变成现在的2.1万亿美元,金额就占据了全球贸易的21%,份额明显增大。

3.2.2贸易自由化

科技的快速发展、经济全球化的出现,促使了世界范围内的各国之间的交流和沟通越来越密切,贸易的传播方式也变得自由化,国际贸易的规模也随之增大,但同时也伴随着多种问题的产生。所以,在国际贸易竞争越来越激烈的现象下,对自己贸易的保护措施显得尤为重要。现如今,在国际贸易与经济发展迅速的高峰期,出现了一系列问题,例如:贸易的保护花样层出;各国之间的贸易摩擦加多等等。

3.2.3贸易模式多元化

科技的快速发展,促进了各国之间更方便的进行贸易交流,让国家之间的关系变得紧密,也开始了网络时代的贸易多元化。首先,借助网络渠道人们可以进行信息的传递,从而也就增加了国际贸易的利润,减少了贸易的运营成本。其次,在全球性的互联网笼罩下,人人都需要遵守网络特有的交往规则和机制,也就保障了贸易的安全度。所以,在新时代的趋势下,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就是国际经济与贸易的全球化。

3.2.4国际贸易进人高速增长期

现如今,在经济全球化和科技飞速发展的推动下,国际贸易的发展速度已经达到了高速增长的阶段。就2005年,全球的货物贸易增长到22%,是27年来的最高纪录。在各国对经济发展的要求不断增大、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国与国之间的联系逐渐密切的因素下,造成了各国之间的贸易进行逐渐频繁,有竞争才有压力。在激烈的竞争中,使得全球货物、服务贸易都快速的增长,世界经济整体飞步前进。

3.2.5贸易格局固定,中国成为贸易“新宠”

以发达国家欧、美、日为主体的贸易格局一直保持固定不变的姿势,且会长期持续下去,但现在中国也成为了国际贸易的新一支力量队伍。正是由于以欧、美、日为代表的三大经济一直是主导地位,发达国家借助多边贸易机制和区域贸易合作来主导国际贸易的秩序,从而出现发达国家在贸易交流中获取很大利益的现象,其货物出口和服务贸易都占到总额的80%以上。近年来,随着中国综合实力的不断提高,经济不断增长,使得中国的世界地位逐步上升,贸易总量的占有份额也在提高,对全球贸易的贡献越来越大,中国也就成为了国际贸易与经济的“新宠”。

3.2.6区域经济合作快速发展

贸易的快速发展,迫使主要贸易大国一致采取扩大区域间合作的方式,来提高自己的国际地位和争取区域贸易安排的主导权,这也为多边贸易体制带来了新的挑战。国际经济出现了很多新的形式,其主要的就是区域贸易安排,主要表现为:国家之间的竞争慢慢向区域经济集团之间的竞争转化;各区域成员国快速发展区域贸易;区域内贸易的总量占国际贸易总量的比重过半。区域贸易安排现在已经是提高国际地位、各国获取市场资源、增大发展空间的重要措施。

4针对当前形势的发展做出相应对策

4.1着重提高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的创建现在备受全世界各个行业领域的关注,其原因是,企业文化的创建是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企业构建的必要条件,也是企业持续发展下去的垫脚石。我国企业自改革开放以来就走向了世界,企业文化的创建却一直停滞不前。为了提高我国企业文化的国际竞争软实力,就要求我们不断钻研加快企业文化步伐的新措施。

4.2紧抓人才引进,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

人才不仅企业和国家进行服务质量提升、技术创新和提高国际市场占有率的重要基础保障,也是企业和国家的核心竞争力量。目前,不论是国家与国家之间,还是企业与企业之间,其竞争力都是非常激烈的,其竞争的实质也就是人才的竞争。只要培养出一支具备专业技能和理论知识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队伍,才能让国家或者企业在激烈的竞争市场上长久持续生存发展下去。

4.3完善制度,创新管理方式

企业能否可以在长期竞争中保持积极向上、活力四射的状态,完全取决于企业的管理模式和各项管理制度。从某个角度分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构成部分就是企业的管理模式和各项管理制度,这种管理模式和管理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对竞争力的提升给予了一定的积极作用。所以,为了赶上国际经济与贸易的发展趋势、促进企业竞争力的提升,企业要对自己的管理模式进行创新,对内部的制度、规章进行改善。

4.4施行名牌战略,打造中国品牌

在目前竞争激烈的企业营销中,其非常重要的措施就是品牌化经营。创建、培养国际化的中国品牌,既可以让我国获取长久的利润,也可以提升我国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和强化自身实力。企业在国际经济和贸易的活动中,要积极努力的创造具有自己特色的品牌。换言之,企业长久持续发展和生存的重要决定因素是名牌战略,企业未来利润的获取取决于企业品牌的力量。而且,我国的企业在竞争中要意识到,品牌的创造是一个复杂和长久的过程,既需要企业在国家竞争中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也需要企业在日常的经营销售中做到细心、努力,长期积累的品牌效力,能够帮助企业的管理和营销。企业要实施好品牌化经营战略,着重品牌的经营和创造。

5结束语

在国际经济一体化、自由化脚步不断加快的背景下,国际贸易也发展快速,国际贸易也成为了国家之间经济竞争的主要枢纽。国际经济与贸易是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关键环节,我们要善于结合科学技术的力量,创建系统、完整的国际经济与贸易模式,从而使得我国在国际经济与贸易竞争中占有主导地位,并促进我国经济贸易的持续健康发展。

作者:王晨辉 单位:河南工程学院外语学院

参考文献:

[1]丁小雅.浅析国际经济形势变化及对我国进出口贸易的影响[J].现代商业,2015,(09):82-83.

[2]徐雯茜,黄刘衣紫.浅析国际经济贸易的发展对我国经济的影响[J].东方企业文化,2015,(05):244.

第12篇

[关键词]战略性新兴产业;科技创新;新能源

[中图分类号]F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2)28-0086-02

1 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国际经验

11 政府高度重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投资具有风险性,产业发展面临各种各样的不确定性,各国政府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中发挥了主导作用。金融危机之后,美国将发展重点转移到实体经济上,希望通过新兴产业发展,实施“再工业化”战略,带动下一轮经济增长。美国政府确定航天、海洋与大气、信息产业、生物及纳米技术等产业为发展重点,在所有的新兴产业中,新能源产业成为重中之重,以便为长期的经济增长和繁荣打下坚实基础。日本政府则把信息通信、节能和新能源开发、环保、生物工程、宇宙航空及海洋产业作为重点领域进行扶持,并在新能源产业领域,制定了《能源合理利用法》、《石油替代能源促进法》等促进新能源产业发展的法律。英国政府启动了一项批量生产电动车、混合燃料车的“绿色振兴计划”。韩国制定《新增长动力规划及发展战略》,将绿色技术、尖端产业融合、高附加值服务等三大领域共17项新兴产业确定为新增长动力。可见,政府是推动新兴产业快速、健康、持续发展的关键。

12 制定综合的政策体系支持发展

各国都综合运用立法、财政、金融及产业政策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给予强有力的发展引导,营造有利于新兴产业发展的环境。新兴产业在发展的初期,多为缺少竞争优势的弱势产业,对这些产业进行必要的培育和扶持,是促使它们快速发展的重要条件。为促进新能源产业发展,日本政府采取一系列财税政策和监管政策及形式多样的补贴,包括对研发的补贴、对家庭购置新能源设备的补贴及对新能源投资项目的补贴,对开发新能源的行业实行一定程度的税收优惠。巴西政府把生物能源开发确定为国家发展战略,综合运用金融、法律、经济、科技等多种手段,在每个环节上扎实推进,形成了国家发展战略——科技研发——市场应用的完整链条,促进本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2009 年,美国先后通过了《复兴与再投资法》、《美国电力法案》和《美国清洁能源法案》,通过法律法规明确减排目标、保障能源的独立和安全、确立产业和技术标准,在研发、基建和新兴产业项目上投入大量资金,全方位支持新兴产业发展。

13 加大科研投入,以科技引领新兴产业发展

很多国家都把支持科技创新作为应对危机的核心内容,重视掌握关键核心技术,以科技引领新兴产业发展,加大基础研究和科技创新研究投入。美国奥巴马政府执政后,宣布将科学技术领域的投入提高到GDP的3%这一历史最高值,并计划投入1200亿美元支持新兴产业的发展。同时,还提出要对研发税收抵免永久化立法,对新能源汽车研发等采取税收激励政策,大力支持企业自主创新。俄罗斯政府则在2009年6月宣布将投资2000亿卢布发展纳米技术,使其成为国家“科技战略的火车头”。日本政府制订了指导本国长期发展战略和科技政策指南的“技术创新25条”并加以实施。欧盟的目标是把绿色技术和其他高技术提升至全球领先水平,并决定在2013年之前投资1050亿欧元用于“绿色经济”的发展,提出实施“绿色汽车伙伴行动”、“能效建筑伙伴行动”和“未来工厂伙伴行动”,强调“绿化”的创新和投资,加速向低碳经济转型。

14 发展新能源产业成为国际共识

金融危机后,世界各国都在努力寻找经济复苏以后的新经济增长点,在这个过程中,各国政府都对新能源产业给予高度关注和肯定,并将新能源利用和新能源产业的发展纳入国家战略。美国将发展新能源产业作为摆脱金融危机的重要战略手段,不惜投入1500亿美元发展新能源,计划用3年时间使美国新能源产量增加1倍,到2012年将新能源发电占总能源发电的比例提高到10%,2025年这一比例将增至25%。日本经济产业省制订最新计划,到2030年,风力、太阳能、水力、生物质能和地热等的发电量将占日本总用电量的20%。德国政府利用调整产业的战略之机,将可再生能源及其相关的环保技术确定为未来经济增长最为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通过实施《可再生能源法》,进一步扩大再生能源项目的开展。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已有50多个国家和地区制定了激励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政策。澳大利亚公布的新能源立法草案显示,到2020年该国新能源占总能源的比例将升至20%。韩国将在2030年之前投资1030亿美元用于开发新能源,将可再生能源的比例从目前的24%提高到11%。印度政府也通过了新的能源安全政策,其中之一就是倡导使用清洁、可再生能源。可见,新能源产业已成为世界各国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重大战略选择。

2 发展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建议

第13篇

关键词:湛江;循环经济;执法;保障

中图分类号:F127;F2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17-0303-02

2004年,湛江市制糖企业、湛化股份公司开始发展循环经济;2012年湛江市调顺电厂中水回用工程正式投运;2013年东海岛发展“隔墙经济”,把钢铁、石化项目的排放物如废水、废渣、废气、余热等互为利用、循环使用,循环经济发展如火如荼。但近几年湛江市也发生了很多严重污染事件:2007年湛江市东海岛附近海域发生重油污染;2012年霞山观海长廊附近海域严重富营养化;2012年华德力化油汽厂夜晚偷排刺鼻废气;2013年作为湛江市饮用水源地的鹤地水库被省环保部门挂牌督办。现在落户湛江市的钢铁、石油炼化、造纸、火电厂等都是重污染项目,只采用末端治理无法解决问题,唯有走循环经济发展之路。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和循环利用为核心的物质闭环流动型经济,是在生产、流通和消费等过程中进行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活动的总称,由于行政执法天然的执行力和行政效率,在湛江市发展循环经济中应该发挥重要作用。

一、湛江市发展循环经济的行政执法保障现状

湛江市是海港城市,循环经济执法主体除了环保部门外,还有海事、渔政等部门。自2009年《循环经济促进法》实施,湛江市循环经济行政执法工作逐渐地展开。湛江市环保局在2011―2012年做出行政处罚46件,但从2013年至今未作出任何行政处罚决定,执法机关的不作为使其在百姓心中公信力下降。另外,湛江市环保执法信息公开不充分,行政执法依据没有及时更新,无任何行政处罚和行政复议信息;湛江市废气自动监控、废水自动监控形同虚设;无法查询,重点污染源基本信息、污染源监测、总量控制、污染防治、排污费征收、监察执法、行政处罚、环境应急等更查询不到。海事、渔政部门官网涉及循环经济执法的信息也很少。

二、湛江市发展循环经济的行政执法保障中存在的问题

(一)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

为提高GDP,湛江市引入了高污染、高能耗的钢铁、石化项目。在GDP作为领导政绩的唯一指标大背景下,地方政府更追求经济效益,有时会对环保部门施压,干预环保执法,致使环保机关把关不严。很多企业虽然购置并安装节能减排设备,但为了降低其使用成本,这些设备并未真正投入使用,只是作为应付检查的工具。一些行政执法部门不能有效督促企业开展清洁生产,非但没有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反而在一定程度阻碍了循环经济的发展,使得对循环经济发展的行政执法保障作用难以实现。

(二)执法水平低、执法手段单一

排污企业与执法机关“躲猫猫”,排污企业能事先获取执法机关现场调查的时间,在执法机关实地现场检查时关闭或隐藏排污设备,按环保要求进行生产,但检查过后又继续排污。也有企业排污管道隐秘,用一般方法根本查不出污染源,导致执法机关明知其排污但苦于没有证据,无法对其进行行政处罚。更有企业暴力抗拒阻挠环保执法,致使出现执法取证难、执行难。因目前违法成本低于污染治理成本,不少企业一再违法排污。而到2015年之前,环保部门不能直接对企业进行查封、扣押、行政代执行等强制措施或开大额罚单,导致循环经济执法机关面对违法行为常常束手无策,难以进行有效的监督管理。

(三)循环经济执法主体职责界定混乱

我国在循环经济执法领域实行的是统管与分管相结合的多部门多层次的执法体制。执法主体林立、执法权力和执法责任分散、容易造成执法混乱,环保部门除行使环保执法权外,还要对环保、渔政、海事、公安、林业等其他多个部门的环保执法进行规划,协调、监督。但是,各项环保法律法规对环保部门如何监督其他部门,拥有哪些监督权均没有做出明确规定,致使在实际执法中形成无法弥补的执法空挡;其他部门只忙于自身主要业务,不愿履行环保执法职责,环保部门既无法监督这些部门、又不能具体行使这些部门的执法权力[1],导致相互扯皮,争权推责,严重影响了循环经济执法效率和效果,影响循环经济的发展。

三、湛江市发展循环经济的行政执法保障不力的原因

(一)执法依据操作性不强

循环经济法大多是倡导性、方向性、概括性、原则性规定,缺乏实施细则和技术型规范。如我国的可再生能源法规定,国家鼓励清洁、高效地开发利用生物质燃料,鼓励发展能源作物。利用生物质资源生产的燃气和热力,符合城市燃气管网、热力管网的入网技术标准的,经营燃气管网、热力管网的企业应当接收其入网。但如何鼓励,以何种方式鼓励,鼓励额度为多少,国家和地方的立法都没有明确标准[2]。虽然循环经济相关法律规定了哪些是违法行为,但由于未规定或规定较轻的法律责任,使执法机关无法可依,导致法律无法实施。

(二)缺乏对执法人员培训考核、监督、追责机制

循环经济执法需要专业人员,湛江市急需此类人才,最现实的途径是内部培养,但在循环经济执法内容上无培训、无考核,造成循环经济执法水平无法提高。虽然目前有一整套对循环经济执法者的监督体制,但除了上级循环经济执法部门监督和政府监察部门监督有效外,其他监督很多无法到位:人大基本不监督;本地新闻媒体大多是官方媒体不敢监督;社会大众监督是大多只能发发牢骚;法院对循环经济行政诉讼往往不予立案或驳回;即使通过循环经济问题得以赔偿,执法机关和执法人员几乎无人受到行政处分。

(三)缺乏高效的循环经济执法高效联动机制

当环保部门责令企业关闭时,工商部门可能未吊销营业执照,导致排污企业关而不停;当环保部门可能遭遇暴力抗拒执法时,如果公安机关不及时到场,环保部门的执行力将受挫。虽然2010年湛江市环保、工商、城管、国土等七部门曾创新建立过环保执法协调新机制,但后来并未持续发挥作用。而且湛江市是港口城市,循环经济违法行为往往需要更多执法部门如海事、渔政联合执法,循环经济执法只依靠单方面力量是无法完成的,随着东海岛各生产建设项目的开发,环保执法部门单一执法显得越来越显得单薄,建立稳定长效的联动共责机制越来越受到关注。

四、完善湛江市发展循环经济的行政执法保障的对策

(一)增强循环经济执法依据的可操作性和强制力

循环经济法律应在新环保法的基础上明确规定循环经济违法行为行政处罚措施和加大处罚力度,提高环境污染违法成本,无论是对循环经济违法的企事业单位,还是对负责管理监督的政府部门,都应更加清晰地明确其责任及处罚办法,循环经济立法还需在信息公开、公益诉讼、政府职责以及行政处罚方面作出更为细致的规定,以提高循环经济法的执法透明度、精确度和执行度[3]。

(二)完善对循环经济执法主体的培训和考核淘汰机制

为循环经济发展提供执法保障的主体需要具备深厚的循环经济相关专业知识、丰富的循环经济违法调查经验,而目前湛江市循环经济执法机构及其工作人员的知识和能力结构与此要求还有很大距离。所以需要对他们开展相关培训,对培训考核合格的,准予其行使执法权;对考核不合格的继续参加培训,直至考核合格。而且这种考核需要是全国统一的考核,避免流于形式。考核与循环经济执法机构工作人员的收入(奖金和补贴)挂钩,连续两次考核不合格的执法人员予以淘汰,不能从事循环经济执法工作。通过此种方式提升环境执法人员的执法能力[4]。

(三)完善对循环经济执法主体的追责机制

循环经济执法保障是否有效,取决于执法机关是否有动力积极开展循环经济执法活动,完善的追责机制会提高执法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动力。现行的循环经济法律鲜有关于循环经济执法主体违法时的追责机制的规定,应从以下几方面完善:首先,对引咎辞职制度进行具体细化的规定。新环保法虽然规定了引咎辞职制度,为向循环经济执法机关追责提供了法律依据,但“引咎辞职”是形式性的还是永久性的等问题,法律没有进一步规定,应尽快出台细则加以完善。其次,引入民法的连带责任制度。当循环经济联合行政执法有违法行为时,各执法机关及主要负责人要承担连带责任,防止各执法机关互相推诿、逃避责任。最后研究杜绝地方政府对循环经济行政诉讼的干预的机制,建立健全循环经济行政诉讼的异地审判制度,降低循环经济行政诉讼驳回和不予立案的比例。

(四)完善长效且高效的循环经济防治联动机制

2014年修改的环保法规定,国家建立跨行政区域的重点区域、流域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联合防治协调机制,实行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监测、统一的防治措施。湛江市位于两广交接部且是海港城市的特征增加了防治联动机制健全的难度。这种联合防治协调机制如何建立,目前虽没有实施细则的规定,但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方面入手:首先,建立循环经济执法联动机制。根据行政服务中心的设立思维,并结合加强电子政务建设契机,建立网络循环经济执法联动平台,环保、海事、国土、渔政、工商、公安等部门都安排专人负责,环境污染事故发生后,各执法部门同时了解情况,同步反应,迅速沟通出台解决方案。其次,建立科学合理的环境保护执法、司法联动责任机制。循环经济执法机关对环境违法案件作出行政处罚后,要与申请法院强制执行无缝对接,保护循环经济执法机关的执法尊严。

参考文献:

[1] 李玉基.论构建我国循环经济法律体系[J].法学,2011,(4).

[2] 王爽.中日循环经济合作分析[D].长春:吉林大学,2009.

第14篇

拉美国家现代化进程迄今已历经三个阶段,即初级产品出口模式阶段(1870~1930年)、进口替代工业化模式阶段(1930~1982年)和外向发展模式阶段(1982年至今)。历史表明,经济发展模式的每次转型总是被一场外源性或内生性的经济危机“倒逼”出来。研究表明,初级产品出口模式延续了约六十年,早在一战期间其弊端就已显露,但拉美国家没能及时调整经济发展模式,最终导致资本主义大萧条带来的致命性打击。而进口替代工业化模式在拉美地区也延续了约五十年,早在20世纪50年代其对拉美工业化的制约就已呈现,但同样没能及时调整经济发展模式,最后酿成一场严重的结构性发展危机。

对拉美地区现代经济增长趋势的解读

从历史进程看,拉美国家前后经历了“外向―内向―外向”三种“钟摆式”的发展模式。1870~1930年是以初级产品出口繁荣及早期的工业发展为特点,各国普遍实行初级产品出口发展模式。1930~1950年在30年代世界资本主义大萧条的冲击下,部分拉美国家转向进口替代工业化的探索阶段;1950~1982年因拉美各国都被卷入进口替代工业化的大潮而形成战后的工业化期,社会转型也普遍进入加速期。1982年以后,拉美地区因结构性发展危机的爆发而进入一个结构调整阶段,期间,拉美国家进行了一场大规模的结构改革,实现了由内向发展模式向外向发展模式的转变、由国家主导型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并从2003年起进入一个新的经济扩张周期,其主要特征如下:

一是增长的阶段性和波动性特征明显。拉美在经历1950~1980年30年持续、较高的增长后(50、60和70年代年均增长率分别达到5.1%、5.5%和5.9%),出现了长达20多年的经济滑坡(80年代经济增长仅为1.2%),到2003年才出现新一轮经济扩张(2003~2008年年均经济增长超过5%,人均GDP年均增长超过3%),基本恢复到前30年的增长水平。

二是产业结构升级缺乏协调。1950~1970年是产业结构升级最明显的时期,第一产业占GDP的比重从1950年的22.1%下降到1969年的15.7%,第二产业占比从1950年的33.2%上升到1969年的40.2%。与此相反,1990~2008年是产业结构调整缓慢的时期,三种产业的比例大致为6%:31%:63%。而1970~1990年是产业结构波动的时期,债务危机的爆发延缓了70年代第一产业继续下降的趋势;以制造业为主的第二产业比重下降,不是拉开“后工业化时代”的序幕,而是陷入“去工业化”的困境中;服务业比重虽然加速上升,但是非正规就业的急剧膨胀实际上使“第三产业化”的内部结构异常分化。

三是内需和外需缺乏平衡。首先,最终消费占GDP的比重高达80%左右,其中私人消费在1990年以前占比超过70%,90年代以来私人消费占比降至66%左右。但就整体而言,最终消费(确切说是私人消费)始终是拉动拉美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因此,影响消费的因素,如工业化水平、消费模式以及收入分配制度等,都将间接影响经济增长状况。其次,除20世纪70年代外,固定资本形成占GDP的比重都低于20%,年均保持在18%左右的水平。这表明拉美地区的投资率相对较低,虽然70年代得益于充裕的“石油美元”而独享高投资率(23.1%),但是投资质量和效率并没有提高。最后,净出口占GDP的比重波动最大,这意味着外需也成为引发经济波动的重要因素。

从发展困境到结构性危机的演变

进口替代工业化增长方式的基本特点是:大力发展本国制造业以取代制成品的进口;国家在基础设施和产业投资领域发挥主导作用,并带动国内外私人投资;建立高关税和非关税体系保护国内市场;工业部门的快速扩张带动了城市就业的增长和城市化,拉动了国内需求的持续增长。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增长方式开始逐渐失效。

20世纪60年代:隐现结构性失衡。从增量角度考察,消费需求尽管仍是拉动拉美经济增长份额最大、动力最强的国内需求,但有放缓趋势;投资需求几乎停滞;变化较大的还是净出口需求,它从50年代的负拉动变为60年代的正拉动。上述趋势说明拉美在60年代明显呈现出“内向发展不足”的特征,而净出口无疑成为进口资本品所需外汇的主要来源。这种情况首先出现在那些启动进口替代工业化最早、而国内市场又相对狭小的国家,如乌拉圭、智利和阿根廷等,继而向其他国家扩散,具体表现为一系列结构性失衡。

第一,非耐用消费品生产面临国内市场饱和的限制,导致制造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降低。从拉美地区整体看,尽管制造业占GDP的比重呈现上升趋势,但是制造业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有所减弱。对此,拉美国家主要采取了两项政策,一是推动地区经济一体化,力图由地区市场来弥补国内市场的不足;二是鼓励制成品出口。这些政策虽然取得一定成效,但不足以从根本上克服上述矛盾。

第二,贸易失衡。在内向工业化模式下,拉美国家的工业产品主要销往国内市场,而工业部门自身却要不断地从国外引进技术、装备和原材料。这种进口需求还会随着工业体系复杂化程度的提高而不断加大。工业部门在工业化进程中要长期靠农矿业部门创汇来支持。拉美国家虽然资源丰富,大都是重要的农矿产品输出国,但这类产品出口经常受国际市场需求和价格变动的影响,不仅出口收入很不稳定,而且低附加值产品也使出口地位处于日益不利的困境。直到后来,农、矿两个部门自身也没有外贸盈余了,工业发展因此失去了外汇支撑。

第三,食品危机和能源危机形成双重打击。农业部门偏重于发展出口生产而忽视粮食生产,造成食品进口迅速增长。除阿根廷等个别粮食输出国外,大多数拉美国家都出现了粮食短缺。同时,拉美国家多年来一直依赖进口廉价石油,当时除委内瑞拉、厄瓜多尔、特立尼达和多巴哥等少数国家外,其余都是石油进口国,其中巴西85%的石油靠进口。国际石油危机引发油价暴涨之后,大大加剧了外贸失衡。

第四,创造就业难度加大。城市就业“非正规化”、“三产化”,再加上收入分配的两极化相当严重,社会动荡局面日渐加剧。进口替代工业化时期劳动力的“生产性吸纳”掩盖了“就业不足”。

20世纪70年代:错失转变经济发展模式的时间窗口。上述结构性失衡的根源是原有的进口替代增长方式已失效,或称之为“简易”替代阶段已走到尽头。在亚洲,中国台湾和韩国实施进口替代不仅起步晚(50年代),而且于60年代就转向劳动密集型的出口导向。与东亚相比,拉美国家在70年代已具备“人口红利”的条件,但它们却没有走这条路,贻误了增长方式转变的良机,不能不说是一种历史遗憾。

尽管60年代后期拉美已度过人口出生的高峰期,但是由于新生人口逐步进入劳动年龄,劳动年龄人口(15~64岁)的相对比重自1970年(53.5%)开始逐年增加,到2010年其占总人口的比重达到65.4%,人口就业压力开始凸显,但也正因为如此,依存比率与劳动年龄人口比重曲线呈现相反趋势,换言之,劳动年龄人口比重达到最大的时候也是社会负担最轻的时期,亦即1970年至今拉美处于“人口红利”期。然而,期间拉美国家并没有充分利用劳动力资源丰富这个比较优势。

1973年国际石油危机发生后,随着大量石油美元回流到国际资本市场并寻找出路,拉美国家就纷纷走上“负债增长”之路。通过大规模举债,拉美国家在70年代依旧保持了较高的经济增长速度,但很快就陷入债务危机。因此,学界普遍认为,拉美“负债增长”使结构性发展困境进一步演变成“结构性发展危机”,债务危机不过是“结构性发展危机”的表现形式。

拉美国家在六七十年代没有果断转换经济发展模式,其内因在于制度惯性所形成的“路径依赖”造成经济发展模式转换的“犹豫”,外因则是由外部环境形成的充裕流动性强化了这种“惰性”。在转换经济发展模式问题上,切不可贪图短期繁荣的假象而牺牲未来经济可持续增长的真实。

债务危机发生后,人们终于意识到,进行结构改革、转变增长方式已势在必行。这个过程是从80年代前半期的“应急性”调整开始,经1985年前后形成“结构性”调整的政策共识,随后进入90年代以新自由主义为指导的结构改革时期。

经济发展模式转变的新契机与立足点

随着世纪之交拉美左翼势力在政治舞台上的崛起,新自由主义明显退潮,各国纷纷对宏观经济政策进行改革后的再调整,大致可分为以下三类:第一,以委内瑞拉、厄瓜多尔和玻利维亚为代表的“激进”型政府通过油气资源的国有化重新加强国家对经济的控制力;第二,以巴西和阿根廷等为代表的“温和”型政府强调通过公共政策手段进行调整,促进经济增长,纠正社会领域的严重失衡;第三,即便那些不是左翼当政的国家,经济政策调整的幅度也不小,尤其表现在利用反周期宏观经济政策“熨平”经济波动的能力上。可以说,新世纪的头十年是拉美国家在逐渐摆脱新自由主义束缚的情况下又一个经济调整与变革的十年。这新一轮的调整为拉美国家相对顺利地渡过2009年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冲击创造了重要条件。

国际金融危机让出口导向依赖型的新兴国家充分认识到受发达国家需求制约以及贸易条件大幅波动的双重风险。展望“后危机时代”,拉美国家要重新走上可持续增长之路,急需进行重大的结构与政策调整。

第一,调整对外贸易的地区布局。危机过后,发达国家的追加需求可能下降,世界经济增长率因而比危机前有所放慢;新兴经济体在全球经济增长中将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并部分地弥补发达经济体需求的萎缩。南美国家经济复苏前景之所以明显好于墨西哥和加勒比国家,一个关键性的因素就是南美国家的出口市场更多地集中于亚洲、特别是中国。因此,拉美国家调整对外贸易的传统布局,进一步扩大在中国和其他亚洲国家的市场份额势在必行。

第二,调整产业结构。从技术集中度分类,拉美地区制成品贸易主要集中在中等技术和以自然资源为基础的两类产品上,高技术制成品的产业内贸易有待提高。因此,以客户工业为主的墨西哥和中美洲国家想冲出危机导致的外需萎缩、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重围”,必须对产业结构作相应调整,并进行技术创新、产品升级的“第二代改革”。以初级产品出口为主的南美国家想摆脱“资源诅咒”的宿命、规避大宗商品价格波动的风险,除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的“产业升级”外,可能更多地需要考虑如何使本国制造业融入亚洲的产业链,以扩大其制造业部门与亚洲国家间的产业内贸易。

第三,吸引外国直接投资和开展国际融资的渠道应有所调整。拉美国家对FDI和国际融资较高程度的依赖在短期内难以改变。在吸引FDI方面,随着中国和其他新兴经济体对外投资能力的明显上升,拉美国家需要加大从这些国家引进直接投资的力度。在国际融资方面,国际金融体系改革的深化可能意味着国际资金流动的减少和国际融资成本的提高。面对这种形势,拉美国家有可能更多地运用非传统的融资方式。

第四,通常而言,经济发展阶段一般沿着资源驱动型、资本驱动型、劳动力驱动型和生产率驱动型经济发展模式转变的路径逐渐达到更高的水平。拉美国家已经经历了初级产品出口发展、进口替代工业化和外向型发展三种模式,但从支持经济可持续增长的长期因素看,从“习惯”于要素投入转到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上来并非易事,因此,加强人力资本投资和通过研发促进技术进步,应是拉美坚持的一项长期战略。

第五,从国家和市场的关系看,拉美国家要走上持续增长之路还将面临新的、更复杂的挑战,需要扩大公共政策空间,增加可供政策融资的资源,并创建相应的体制机制等。可以预期,如何有效地发挥国家的作用将再度引起拉美国家的重视。

结语

通过考察拉美地区60年的经济增长,我们发现,由于在某些阶段拉美国家错失经济发展模式转变的良机,造成一系列结构性失衡,最终以债务危机这种“剧痛”的形式消化失衡后果,进而导致现代化进程一路曲折。其启示意义在于:

第一,进口替代工业化作为一种发展模式有其自身局限性。一般来说,进口替代模式在工业化初期运行都比较顺利,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就逐渐出现多种结构性失衡,这一模式延续的时间越长,结构性失衡就会不断加剧,甚至酿成结构性发展危机。

第二,从需求结构看,拉美国家必须巩固消费、提高投资、促进净出口,争取内外需平衡。而要巩固消费,国内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是必要条件之一;提高投资,需要合理的产业政策做指导,尤其是吸引外资和促进国内私人投资的激励措施要配套;发挥净出口的拉动作用则需要促进出口多元化,提高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加强与亚太国家的产业内贸易。

第三,拉美经济在产业结构层面上的失衡集中表现为:80年代以来的“去工业化”导致制造业发展不足,而服务业内部异质性特征明显。当60年代中后期“简易”进口替代结束后,拉美国家没有适时转向利用非熟练劳动力的初级出口替代模式,反而在70年代通过举债方式维持了“非耐用消费品―耐用消费品―中间产品―资本品”逐级替代的跨越式发展路径,提前“透支”了产业升级的潜力,结果导致制造业20年的衰退,这种趋势至今也未得到根本扭转。拉美小国尚可存在依靠单一经济结构发展的可能性,但是对于拉美大国而言,完整的工业体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制造业是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之一。

第15篇

关键词:军民融合;新兴产业;经济学分析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5)02-0067-03

军民融合式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是指以科技成分高、军民关联性强的高新技术产业群为核心,以技术创新、投资布局、资源共享、人才流动等系统为主体,以完善配套的政策法规体系为保障的全新军民融合产业发展模式。从经济学角度来看,军民融合是需求融合、技术融合而产生的产业融合,体现了产业间分工到产业内分工的动态过程,推进了国民经济与国防经济、国家开支与经济增长的良性互动。

一、军民融合、国防开支与经济增长

国防开支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一直被称为“黄油”和“大炮”。用于经济增长的稀缺资源转移到军事项目,会产生的负面拖累效应;相反,先进的军事科技研发与应用对经济部门的辐射,会产生正面溢出效应。2012年下半年,国务院下发《“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列为一项重要的战略任务。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明显的军民通用的特点,它既是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和先导产业,也为国防军队建设提供关键的工业基础。因此,军民融合式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将推进国防开支与经济增长产生以下互动。

1.军民融合式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有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国“十二五”时期发展的主线,是推动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关系到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局。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根本的是要靠科技的力量,最关键的是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要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战略基点,着力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大力增强集成创新能力和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提升知识、技术转移和规模化生产能力,积极构建完整的创新体系和现代产业体系。通过自主创新带动产业升级,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国家将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经济发展新引擎,是因为它是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具有产业知识技术密集、资源能耗低、发展潜力大、综合效益好、辐射能力强等特点,对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而战略性新兴具有明显的军民通用的特点,也决定了它既是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和先导产业,又为国防军队建设提供关键的工业基础。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军民融合发展,将进一步打破传统军民分割现状,加速传统国防科技工业与民用科技工业调整、优化、升级,培养整个国家军民一体的工业创新体系,必将加快国家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2.军民融合式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有利于转变战斗力生成模式、实现科技强军与创新型国家有机统一。从战斗力生成模式演变的历史规律看,往往先是科技创新引发武器装备革命,然后才有作战方式的根本性变革。武器装备是构成战斗力的重要因素,建立和完善军民融合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体系,必将解开制约战斗力生成的瓶颈。然而,装备科技的含量越高,所需的科研经费越高,研制周期越长,因此,以高新技术为代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军民融合必将解决信息化条件下战斗力生成模式转变的难题。其一,降低军事武器装备研发风险与成本。国防采办部门购买民用产品和服务直接或间接改造使用于军事部门,有利于降低研发成本,缩短开发时间,减少工装和设备费用,并减少政府的监督费用。其次,降低武器装备的全寿命周期费用。军民融合可以扩大利用民品市场上现成的备用零部件,并增强潜在维修部门之间的竞争,从而减少军事武器装备的使用和维修费用。再次,缩短国防采办周期,减少采办费用。购买民用产品和服务,将会缩短采办周期,加快和平时期采办速度,并可以使战时的国防装备动员更加容易开展。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民用高新技术企业成为国民经济的骨干力量,军民融合式自主创新的战略潜力日益显现。拓宽以 “融合”促 “转变”的途径,应树立融合共享的新理念,以民用科技的新优势提升战斗力生成的技术基础,以融合促进的新手段破解制约转变的深层次障碍,以融合领域的新拓展促进新型战斗力建设。一方面,要重视对于关键技术自主创新。围绕战斗力生成模式转变,集中力量重点攻克急需的关键技术,特别是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另一方面,应完善面对社会的军品科研生产准入与退出制度,为非公有企业进入军工领域创造法律环境和政策环境,真正用最优质的资源和军民共用的经济技术研制升级武器装备,在重要装备建设上取得重大突破。例如,我国正着力构建以应用卫星为主要平台的天基信息系统,促进了军用和民用领域的通信、导航、全球定位等相关技术的突破与发展。因此,把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军民融合式发展作为加快转变战斗力生成模式的重要途径,符合信息化条件下战争和军事活动规律,也有利于实现科技强军与创新型国家有机统一。

3.军民融合式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有利于提高国防经济整体效益、统筹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对于世界各主要国家一直是一个非常重要而又难以解决的大问题,甚至有前苏联解决不好而导致国家解体的例子。我国的国防建设在一个比较长的时期内将仍然是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样一个特定条件下进行。受国家经济实力所限,军费供需矛盾突出的问题不可能在短期内根本解决。我们不能同发达国家比国防投入,出路就是必须走出一条经费投入比较少而效益比较高,充分发挥国防经济整体效益的新路子。随着现代科技特别是高新技术的迅猛发展,国防经济与社会经济、军事技术与民用技术的界限变得越来越模糊,在核心和本质上更加中性和普适,高新技术在军用和民用上出现了趋同发展趋势。这种趋势有利于减少交易成本,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军事效益和社会效益。特别是在新材料、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等领域,军用需求和民用需求难分伯仲,战略性新兴产业这种自身技术特点,为军民两个领域实现资源共享、达到“一份投入、两份产出”提供了更大的可能。一方面,从投入角度来看,技术的军民通用性能够吸引军地双方优质的科技资源投入其中,减少发展过程中资源投入不足的问题;另一方面,从产出角度来看,技术的军民通用性使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减少其发展需求不确定的风险。战略性新兴产业军民融合式发展是“面向两类需求、依托两种资源、服务两个市场”的现实需要,即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要面向民用和军用两类需求,依托民用资源和国防资源,服务民用和军用两个市场。新兴产业的军民融合最大程度上解决黄油大炮的矛盾,减少国防建设对经济建设“挤出效应”,提高国防建设对经济建设的“溢出”效果,有利于提高国防经济整体效益,加快形成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稳定机制。

二、战略性新兴产业组织视角下军民融合理论基础

(一)军民技术两用性

美国学者埃姆斯和罗森伯格1997年指出,传统工业经济发展过程中,产业间最早的融合表现为技术的融合。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军民融合亦是如此。技术创新在军民产业之间的扩散导致了军民技术融合,形成军民两用技术,技术融合导致军民产业之间技术性进入壁垒逐渐消失,使军民产业形成了共同的技术基础,并使产业间的技术边界趋于模糊,最终导致军民产业融合产生。技术创新与进步改变了原有军民产品或服务的技术路线,因而改变了原来的生产成本,从而为军民融合提供了动力。技术融合是指各产业通过引进、学习新技术,对本产业的技术进行改造,并促使其与自己原有的技术相融合,创造出新工艺和开发出新产品。如数字技术与卫星定位技术相融合,开发出精确制导技术等。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在航天技术及信息技术等高技术领域开展的技术融合越来越多。随着民技术的开发和地方民用高新技术的迅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军民融合的发展及其产业化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就。我国己经建立起了比较强大的、与世界接轨的军民两用技术基础。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开辟了一批军民产业融合发展应用的重点领域。包括现代航空技术领域、商用火箭与卫星应用领域、核能和平应用领域、新型船舶与海洋工程领域、现代运载及特种车辆技术领域、电子与信息领域、环境与减灾技术领域、光机电一体化领域、新型能源与节能技术领域、特种化工与民爆技术领域、医药与生物工程领域、材料与制造技术领域等。目前,这些领域的发展对促进我国战略性产业发展和国民经济产业升级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

2.积累了一大批具有发展潜力和产业化前景的军民两用技术成果。从近十年来的统计数据看,国防科技工业系统与民用部门开发的民和民转军的科技成果各自有上万项,主要包括:全数字化产品设计与制造集成系统、先进的数控机床及开放式数控系统、无人驾驶飞行器、高性能船舶制造、显示器件制造、虚拟现实装置、毫米波通讯装备、无线接入技术及数据通信用网络系统设备、数字移动通信装备产品、空中管制系统和智能交通系统、新材料技术、膜技术、同位素与辐射技术、精细化工产品以及环保设备及产品等。军用、民用技术成果转化应用,并占据了技术发展的制高点,这对于提高我国的整体科技水平和增强综合国力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军工领域向民用领域大量转移军民两用技术,如伪装技术、高精度制导技术、军用材料技术等,这些技术也逐渐扩散运用到民用领域,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尤其是我国中西部地区,很多省市(如陕西、四川、贵州和重庆)都是依靠军工科技为基础来发展经济,而且其军工系统产值在全省或地区的工业总产值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

3.发展了一批以军工技术为背景的高科技园区。自2009年起,工业和信息化部依托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创建工作,积极开展国家级军民结合产业基地的培育和认定,推动军民结合产业集聚化、规模化发展。截至2012年,已在陕西、湖北、湖南、四川、贵州、内蒙古、北京、上海、甘肃等地,分4批认定和挂牌了24个国家级军民结合产业基地。随着工作的深入开展,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主导的基地布局更为合理,示范带动效应明显。目前我国国防科技工业已经形成了具有相当规模和较高技术水平的军工产业体系。在航天、航空、核、兵器等行业都建立和拥有了自己的产业领域和主体技术群,在武器装备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各自的技术特色和优势。以合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例。其成立于1991年,是国务院首批批准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近年来,合肥高新区着力整合优势资源,创新体制机制,集聚产业人才,在军民结合产业发展上抢占先机,初步形成了产业链条和特色鲜明的军民结合产业集群。2012年3月,被工业和信息化部批准认定为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军民结合)。2011年,全区实现工业总产值751.1亿元,实现规模上工业增加值192亿元。

(二)技术标准的通用性

我国目前的军用标准,虽然是随着经济发展、技术进步在不断地改进,有的基础性设施已经跟地方技术标准统一,但总体上还跟不上地方经济发展的步伐,没有和地方技术标准有机统一起来。而战略性新兴产业中一些产品,并没有国内或国际通用的标准和规范,也制约着军工产品的国际接轨和出口,这种标准和规范的阻隔,不仅直接影响着高新技术在武器装备建设上的应用,而且也成了排斥民用高新技术资源进入军品市场的“门槛”,从而造成军民两种高新技术优势资源不能及时、有效、有序地为国防科研和武器装备现代化服务,直接阻碍了军民产业技术、生产上的融合。军民通用的技术标准,有利于顺畅军民融合的发展路径。

自2006年,国家出台一系列鼓励军民两用技术相互转化的规章制度以来,如《国防科技工业民技术发开》、《关于加强国防科技资源共享的指导意见》等为国防工业兼顾民生、民用企业服务国防提供了良好的宏观环境。近年来,伴随着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高新技术军民技术标准的通用性建设成效明显。为了拓宽军民技术信息沟通渠道,推动军用技术向民用转移,工业与信息化部在大量通用性强、具有市场潜力的军用技术中,筛选出一批适用成果,编制并了2009年、2011年和2012年、2013年四期《目录》,使更多的民用企业了解军用技术,促进技术转移和项目对接。前两期《目录》在推广后取得了良好的转化效果,其成果转化率达31%,已转化应用的51个项目合同金额总值高达8亿元。在2012度《目录》,结合国家工业转型升级、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需要,考虑到军用技术相对于民用技术的比较优势,《目录》主要征集新材料、先进制造工艺及装备、微电子与电子信息、节能减排、新能源与高效动力等5个领域中适于向民用转化的军用技术成果。最终共征集军工企事业单位、部属研究所和高校,以及教育部、中科院、中物院和军队科研系统共计184家单位的753项成果。从总的情况看,这些成果的技术水平和成熟度较高,军民通用性较强。在征集到的成果中,根据技术水平、成熟度、市场需求、转化效益等要素评价指标体系,委托从事军用科技成果推广转化的专业机构对700多项成果进行初审,并进一步按领域组织行业专家进行定量与定性结合的二次评审,最终确定98家单位的185项技术成果入选2012度《目录》。

(三)资产的通用性

首先,所谓资产专用性,是在不牺牲生产价值的前提下,资产可用于不同用途和由不同使用者利用的程度。具体来说,专用性资产是为支撑某种交易而进行的耐久性投资,它一旦确定投资到某一领域,就会锁定在一种形态上,若再转为它用就会贬值。一种资产是不是专用性资产,主要看该资产是不是属于用途可变的资产,只有用途不变的资产才具有专用性质。在军民融合的概念中,应该存在:资产通用性,是指至少不牺牲现有生产价值的条件下,一项资产可以与其他资产替换使用或者结合使用的程度。替换使用指一项资产可以直接去完成另一项资产的生产任务,而不会带来额外的价值损失;结合使用则指该资产通过与另外的资产有机重组,产生新的资产,新资产创造的价值,至少不低于原来资产的价值。无论哪种情况,转为它用不能使资产减值,否则,即便资产能够转为其他用途,也不等于该资产具有通用性。对于一个产业,如果该产业的资产体系能够与其他产业的资产体系替换使用或结合使用,则称该产业的资产体系具有资产通用性,替换使用或结合使用的程度越高,则通用性越强。对于资产的军民通用性有以下三点需要特别强调。

1.与新制度经济学所描述的资产专用性一样,资产的军民通用性不是指资产的具体数量或规模,而是从资产的内容、结构和特性等方面来说的。

2.资产的军民通用性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一项资产具有通用性是相对于另一项资产而言的,并不是对其他所有资产都有通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