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中医护理的基本概念范文

中医护理的基本概念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中医护理的基本概念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中医护理的基本概念

第1篇

    根据课时合理安排教学内容中医护理学基础的课堂授课时,首先应对其背景、研究目标和内容、研究现状和发展前景做详细介绍,让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学习,并提高其学习兴趣。其次,对中医护理学基础一些基本的概念、基本方法、基本操作等要做重点讲解。尤其是基本操作,可以利用多媒体视频操作进行讲解,让学习更加直观,增强感性化认识,让学生实实在在地掌握一些护理操作基本知识。然后,再通过实际操作,把所学知识牢牢掌握。另外,教学过程中要有所侧重,避免重复讲授之前已经学习过的知识,把有限的教学学时用到新知识、新技能教学中去,以更有效地提高课堂授课质量。最后,教师可以向学校提出申请,根据课堂授课的实际需要,适当增加课时,以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不断提高教师的素质,改进教学随着学科自身的发展,医学的知识也在不断更新。新知识、新问题层出不穷,作为一名教师,要不断夯实自己的基础,更新自己的知识,多了解、多学习新的专业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这样才能更好地完成课堂教学任务,真正地尽到传道、授业、解惑的职责。作为中医护理学基础课程的教师,应该在深入学习和研究中医学知识的同时,系统学习护理学基础知识和常见临床操作技术,为更好地完成课堂教学任务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作为一名教师应做好以下几方面,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首先,明确教学目标。教学目标要明确、具体、全面。因此,在备课时,每课时应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在课堂开始时,要把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明确告诉学生,使他们了解在本节课要掌握什么内容。这样学生心中有数,学习目标明确,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就会得到很大程度的提升,在有限的时间内可掌握更多的内容[1]。其次,丰富教学方法。丰富的教学手段是一名教师要掌握的基本技能。教师的课堂授课水平对一节课的教学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教师可以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在课堂上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去主动学习;然后再对问题的难点、重点进行详细的解答,这样不但有利于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知识,而且可以培养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另外,明确基本概念。中医护理学基础基本概念多,容易混淆,在课堂授课时可以结合实际病例深入浅出地做好这些基本概念的讲解工作,使学生更加准确地掌握这些基本内容,为今后的学习打下牢固的基础。

    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中医护理学基础是一门中医学基础学科,是高等医学护理学专业的必修课。其理论性强、基本概念繁多、内容抽象,初学者往往难以理解和掌握,容易丧失学习兴趣。在教学改革中,要激发和提升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培养其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实践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以培养出更多合格、优秀的临床护理人才。首先,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突出中医护理的特色。中医护理学基础教学改革的首要任务就是“理论结合实践,教与学并重”,通过理论联系实际,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真正融入到学习中来。比如说在讲授放血疗法等基本操作方法的时候,可以事先选择好适宜此方法的学生为演示对象,进行现场讲解并演示,把此操作的要点讲明,亦可让学生自己动手进行操作。其次,要以中医护理学基础为支点,系统学习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针灸学等各学科知识,为学生打下牢固的医学基础知识。另外,要注重对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学习。中医护理学基础的特点之一就是理论抽象、枯燥,适合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对于一些学生难以理解的抽象内容,如中医护理学的一些基本操作,比如艾灸、拔罐、针刺、刮痧等内容,可采用多媒体视频教学的方式,通过观看视频,使学生有直观、生动的感性认识,从而加深对学习内容的理解。中医护理学基础作为护理学专业开设的一门基础学科,在理论联系临床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本课程的教学改革中,要通过学校、教师和学生三方面的努力,来不断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为后期的临床各学科学习和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2篇

关键词:免疫学基础与病原生物学;精简;调整

为了适应中医护理专业的现代化人才培养需要,湖南中医药大学(以下简称“我校”)对中医护理专业《免疫学基础与病原生物学》课程教学大纲进行了重新修订,总课时从64课时调整到了48课时,同时为了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提高其操作水平,实验课时从时调整到了12学时,因此,课堂教学内容也就相应地进行精简和调整,教学方法也应同步改进。卢芳国等曾经从中医院校护理专业的生源特点与专业层次上对“免疫学基础与病原生物学”课程的教学现状进行了分析,并从明确课程定位、加强教材建设、改进教学方法等方面提出了护理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的总体思路。[1]李珊等从护理专业的特殊性出发调整教学内容,根据授课内容调整教学方法等方面,探索了“免疫学基础和病原生物学”教学改革的具体措施。[2]

但目前缺少针对中医护理专业“免疫学基础与病原生物学”课程修改后的教学大纲的教学改革具体措施,本文就从这点出发,探索中医护理专业“免疫学基础与病原生物学”课程教学方案具体设计,以期对中医护理专业教学改革提供有意义的参考。

一、浓缩理论课教学内容,精简知识点

“免疫学基础与病原生物学”课程教学大纲经重新修订后,总课时调整到48课时,其中实验课增加到12课时,理论课36课时,在这相对有限的学时内,要学完本门课程的从免疫学到病原微生物学再到寄生虫学的三大部分内容,任务量很大,因此课时要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更要适当精简,这就要求高校在教材选购、教学章节安排、每章节课时具体安排、知识点讲解详略上做好精细的规划。

1.理论教材选购

针对中医护理专业特点,选择内容精简但能基本覆盖主要知识点的教材版本。老师只讲解教材中的基础知识和重点知识,即大纲中明确要求必须掌握的知识点和部分与临床结合紧密的知识点,剩下的大纲中只要求熟悉的和了解的内容留给学生自学,并把部分自学内容纳入学生年终考核的一部分。在理论教材的选购上,比如王易、袁嘉丽主编的《免疫学基础与病原生物学》(2012年8月第三版,中国中医药出版社);范虹、卢芳国主编的《免疫学基础与病原生物学》(2003年8月第一版,科学出版社)等版本的理论教材内容既全面又较精简,可作为选择参考,合适的教材选购是搞好理论教学的第一步。

2.理论教学章节学时与内容调整

在教学过程中,要对这门课程的全部章节的教学学时进行整体合理的安排,哪些章节要重点讲解,哪些章节要简略,哪些章节留给学生自学,都要有完整详细的规划。我们考虑:免疫学部分安排12个课时,每次3学时,共4次课,老师分四次分别选讲免疫学基本概念与免疫细胞激活物、免疫分子、免疫细胞和免疫应答四部分内容,免疫学应用留给学生自学并在实验课时结合操作讲解。病原生物学部分安排21学时,每次3学时,共7次课,第一次课主要讲解病原微生物的基本概念、人体微生态系、正常微生物群与机会性感染、感染的影响因素、消毒与灭菌等基础知识。第二次课主要讲解细菌的形态与结构、染色鉴别方法、细菌的人工培养、细菌感染机制与临床表现、细菌的传播方式等方面的知识。第三次和第四次课主要讲解一些重要的致病细菌,包括化脓性球菌(链球菌、葡萄球菌)、肠道杆菌(大肠杆菌、伤寒杆菌、痢疾杆菌)、放线菌等比较常引起人体健康危害的细菌,衣原体、支原体、螺旋体、放线菌等内容留给学生自学。讲解内容包括病原菌的生物学性状、传染源与传播方式、临床表现、检测与防治等知识,病原菌致病机制等内容留给学生自学。第五次课主要讲解病毒总论部分,知识点包括病毒的基本形态与结构、病毒的类型、病毒的培养、病毒感染的类型与传播方式等。第六次课具体讲解几种常见的病毒,包括流感病毒、疱疹病毒、乙肝病毒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同样主要介绍它们的生物学性状、传染源与传播方式、临床表现、检测与防治这四部分内容,其他的致病病毒留给学生自学。第七次简要介绍真菌病害知识,包括真菌形态以及浅表感染真菌(几种常见藓类)和两种深部感染真菌(白假丝酵母菌和新生隐球菌),其他内容留给学生自学。寄生虫学部分安排3个课时,共1次课,老师讲解寄生虫的基本概念、流行与危害,并讲解医学蠕虫中的似蚓蛔线虫和日本血吸虫,它们的形态、结构、生活史与致病性,其他的寄生虫留给学生自学。

通过这样安排,在有限的时间里,老师基本讲解了本门课程的重要基础知识,通过老师讲授使学生掌握了主要的知识点,学生通过自学熟悉与了解了剩下的知识点并扩充知识面。这样既完成了本门课程的学习,又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并且使学生的学习充满灵活主动性,为其他医学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二、实验课教学改革

1.实验教材选择

实验课改革后扩充为12课时,每次3学时,共4次实验课。实验教材可选择与理论教材配套的教材,如伍参荣、卢芳国主编的《医学免疫学与病原生物学实验教程》教材(2014年1月第一版,中国中医药出版社);罗晶、关洪全主编的《免疫学基础与病原生物学实验》教材(2012年6月第一版,人民卫生出版社)等版本的教材比较合适。

2.实验内容教学改革

实验课时调整后,第一次实验安排免疫学实验与细菌学的革兰染色实验,学生主要操作免疫学凝集反应、沉淀反应和细菌学革兰染色实验,老师给学生示教酶联免疫吸附实验、巨噬细胞吞噬实验等免疫学实验内容。第二次实验课,安排细菌总论实验,学生主要操作细菌分布(人体皮肤、咽喉部、空气中等)、细菌基础培养基的制备、高压灭菌锅的操作使用和药敏实验,老师介绍细菌培养基组成、常用消毒灭菌方法和细菌的生理生化特性等实验内容,这些实验相对于护理专业学生来说很重要,许多院校也把它列为护理专业主要操作实验之一[3]。第三次安排细菌各论实验,内容主要包括化脓性球菌和肠道杆菌,学生操作化脓性球菌的划线培养、分离鉴定操作,肠道致病菌的血清学鉴定(肥达氏反应)实验,老师讲解示教化脓性球菌菌落特征及血清学鉴定方法、肠道杆菌菌落特征及生化鉴定方法等内容。第四次安排病毒学实验和真菌与寄生虫学实验,学生做流感病毒的血凝实验,老师展示讲解常见致病真菌的菌落特征标本、常见寄生虫卵标本,最后学生参观学校寄生虫标本馆观察人体常见寄生虫大型标本。通过实验教学内容改革,让学生在比较有限的时间里掌握病原生物学基本实验操作,提高了学生的基本实验技能,并加深了其对于理论课内容的理解,特别是培养了学生无菌操作意识、药敏反应常识和处理最常见的病原菌感染的能力。

三、知识点精简后的教学安排

中医护理专业“免疫学基础与病原生物学”课程课时缩减、知识点精简后,在有限的时间里,学生要完成本门课程免疫学基础、医学微生物学和人体寄生虫学三大部分内容的学习,老师只能讲解课程中的最基础和最重要的内容,学生自学其余内容,这样安排、使护理专业学生既可以了解本门课程基本知识构架,又可以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同时又给予了学生极大的学习自,使学生根据自身情况和护理专业特点进行针对性和选择性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宽学习思路。并且从大学阶段提高护理专业学生素质的角度讲,对这门课程中不常见的微生物、寄生虫等内容,只有精简和留给学生自学以后,才能在时间、精力和资源上保证其他专业课程以及与护理学特点有关的心理、人文等知识的学习[4],最终使培养出来的中医护理专业学生更好地满足社会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卢芳国,伍参荣,陈 燕,等.中医院校护理专业《免疫学基础与病原生物学》的教学现状与改革思路[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08).

[2]李 珊,卢芳国.护理专业《免疫学基础和医学微生物学》教学改革尝试[J].中医药导报,2009(04).

[3]谢国武.护理专业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实验教学改革尝试[J].卫生职业教育,2007(05).

[4]黄爱丽.高职护理《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的设置现状与改革[J].新课程研究(职业教育),2010(03).

第3篇

一、阴阳学说教学现状

中医护理这门课程在介绍阴阳学说时多以文字描述。对于刚刚入校的学生来说,他们缺乏医学基础知识,而课本语言抽象,这很不利于学生对于阴阳学说的理解。

二、教学中应注意的地方

(一)确立教学目标

预则立,有目标,就有了教学方向。我从知识、能力、情感三个方面确定了阴阳学说的教学目标,让学生在学习之前有一个认识。阴阳学说的知识目标:熟悉阴阳学说的概念、基本内容,了解阴阳学说在中医护理中的应用;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中医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和谐、平衡观念。

(二)确定教学内容

有位德国学者说过一句精辟的比喻:将15克盐放在你的面前,无论如何你难以下咽。但当将15克盐放入一碗美味可口的汤中,你早在享用佳肴时,将15克盐全部吸收了。情境之于知识,犹如汤之于盐。盐需溶入汤中,才能被吸收;知识需溶入情境之中,才能显示出活力和美感。梅英认为有价值的教学情境应贴近学生的经验,联系现实生活,应该简约鲜活,而学生不只是停留在情境的表面,应触景生情,进入实质的领域,感受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进行有效的学习。

1.引入新课

(1)提问法引入

在课堂中,教师提出问题:同学们听过哪些包含阴阳的词语?大家会说出关于天气的描述,如艳阳天、阴天,医院的化验检查结果有阳性结果、阴性结果等。教师可用学生熟悉的生活经历引出阴阳的基本概念。

(2)图片法引入

展示韩国国旗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图片的颜色、猜测图片的含义。图案和中国古代的太极八卦图很像,中央是太极图案,四周配以八卦图形之乾卦、坤卦、坎卦和离卦。太极图中的红色代表阳,蓝色代表阴,四周乾卦代表天空,坤卦代表大地,坎卦是月亮和水,离卦为太阳和火。火与水、昼与夜、黑暗与光明、建设与破坏、男与女、正与负等,作为宇宙中两种强大力量,通过相互对立制约而达到和谐与平衡。

(3)古典文学著作《红楼梦》引入

《红楼梦》三十一回撕扇子作千金一笑,因麒麟伏白首双星中一段史湘云与丫头翠缕的谈话探讨了阴阳的相关问题。在课堂中,教师可先播放红楼梦87版有关阴阳的这一段视频,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学生的关注点集中在阴阳的讨论上。视频画面优美、语言生动,学生乐于接受这样的教学方式,学习非常积极。

2.讲授新课

(1)图画法展示

在讲解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时,我在黑板上画出阴阳鱼,让学生思考能从阴阳鱼图中发现什么?继而向学生讲解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对立制约、互根互用、消长平衡、相互转化,并据此设计了几个小问题,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

(2)生活实例展示法

教师可借助一年四季的变化来说明阴阳学说的对立、互根、转化、消长平衡;教师可借助多媒体课件让学生身临其境,引导学生感受四季寒热、阴阳的变化。

(3)图表法展示

在阴阳学说中,教师可借助图的鲜明、直观、概括、逻辑、易记等长处,在讲解阴阳学说时声形并茂,让学生视听结合,从而使抽象的概念形象化,深奥的理论通俗化,复杂的问题简明化。在教学中,我借助立体图表直观展示阴阳平衡、阴阳偏盛、阴阳偏衰。

3.课堂总结、拓展

第4篇

关键词:老年护理;人才培养;人口老龄化;护理教育;综述

1老年护理人才培养模式的概念及研究的意义

关于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近年来备受国内学者关注,但目前国内学者对于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概念、层次和构成要素等,仍然众说纷纭,没有达成一致的意见。董泽芳[4]认为,所谓“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培养主体为了实现特定的人才培养目标,在一定的教育理念指导和一定的培养制度保障下设计的,由若干要素构成的具有系统性、目的性、中介性、开放性、多样性与可仿效性等特征的有关人才培养过程的理论模型与操作样式,主要由人才培养理念、专业设置模式、课程设置方式、教学制度体系、教学组织形式、隐性课程形式、教学管理模式与教育评价方式这要素构成。目前,我国老年护理人才培养发展仍然处于起步阶段,一些护理教育工作者和临床工作者在老年护理方面已经进行了一些积极的探索,然而老年护理专业化的发展相对滞后,医院、社区及养老机构内为老人服务的护理人员大部分是普通护理专业毕业,没有接受过系统的老年护理专业教育[5]。如何提升老年护理人才培养的质量,培养一批能够通过精心照护来增加老年人的自理年限、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满足老年人的长期照护需求和心理健康需求的老年护理工作人员,是目前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因此,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老年护理人才培养模式已迫在眉睫。

2国外老年护理人才培养模式研究进展

2.1澳大利亚老年护理人才培养模式

澳大利亚作为最早迈入老龄化的国家之一,对老年护理人才的培养十分重视,并在长期的培养过程中形成了资格证书培养模式、学历证书培养模式、继续教育培养模式3种人才培养模式[6]。①资格证书培养模式是指有志从事老年护理工作的年龄≥18岁的学员都可以通过TAFE学院的培训获得老年护理三级证书,然后在养老机构从事养老护理助手的工作。之后,还可以继续攻读老年护理四级证书。这种培养模式类似于我国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②学历证书培养模式主要是通过大学教育培养注册护士,而注册护士可以在工作2年后继续攻读老年护理方向硕士学位,毕业后从事高等教育和老年护理管理相关工作。③继续教育培养模式。这种培养模式秉持着满足市场需要的宗旨,针对性强,能力培养方案及要求与时俱进。这3种不同的人才培养模式,使得许多有志于老年护理的人员都能很快加入老年护理的队伍,加速了澳大利亚的老年护理人才培养进程。

2.2泰国老年护理人才培养模式

泰国老年护理起步较早,人才培养层次多样化,并在老年护理课程设置方面有许多创新[7]。泰国的老年护理人才培养涵盖本科、硕士、博士多个层次,在各层次的教学中,课程设置独具特色。泰国护理本科生课程设置中的老年护理课程主要包括大学2年级2个学分的理论授课、大学3年级3个学分的见习课和大学4年级4个学分的实习课;老年护理硕士研究生的课程设置则主要包括2年的研究型课程和实践型课程;博士研究生在学完2年的博士必修课程(如统计学、护理理论)后,根据自己的兴趣进行学术研究,并由教学委员会为其推荐老年护理教研室的教师作为导师。泰国老年护理课程设置体现了以学生为主的自主学习理念,并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及动手能力。这使得泰国的老年护理教育独具特色。

2.3日本老年护理人才培养模式

日本比我国提前30年进入老龄化社会,在老年护理人才培养方面有着独特的培养方式[8]。日本的老年护理人才培养是按学历水平由低到高进行的,依次是介护福祉士、社会福祉士及老年专科护士(CNS)。日本福祉类院校根据培养层次的不同来科学合理地设置课程体系,例如介护福祉士和社会福祉士的课程都是由综合教育科目、专业基础科目和专业实习3个部分组成,但社会福祉士增加了大量社会工作理论和实践教学的内容,而取消了一些专业基础课程。老年护理学同成人护理一样,在护理教学中占有很大的比重,且教材中突出具体的案例学习,体现整体护理、人文关怀等理念,并注重促进护生循证护理观的培养,增强了老年护理人才的实用性。

3我国老年护理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现状

3.1校企共建型老年护理人才培养模式

《2011年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安排》中强调,要重点加强老年护理等领域的医疗服务能力建设,为我国老年护理学专业申请成为二级学科提供可能性[9]。天津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作为我国本科老年护理人才培养的先行者,率先于2010年在本科护理学专业中开设了“特需护理专业方向”培养老年护理人才;2011年9月该专业方向正式获批并更名为“老年护理专业方向”。天津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采用“校企共建”的办学模式,创建了富有老年特色的课程体系,采取了“行动导向”的实践教学策略,培养老年护理高级专业人才[10]。除此之外,杭州师范大学钱江学院护理分院也于2015年开设了本科护理的“老年服务与管理”方向,通过与高端养老机构签订协议的“订单式”培养,深化校企合作,培养能在养老服务机构及相关健康产业进行业务管理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11]。同时,高职院校也开始逐步实施老年护理人才的培养改革。山东英才学院在以往的“2年理论和1年临床”培养模式基础上,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与一些社区及养老康复机构(如杭州康久天颐老人之家、杭州英智康复医院等)合作,成立养老服务社会实践基地,构建以高端就业为导向的高素质、高技能、高创新能力(三高)老年护理人才培养模式[12]。天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在校企合作的基础上,基于“现代学徒制”实行“1.5+1.5”的培养方法和“双导师制”,并推行孝道教育,提升学生职业技能水平[13]。校企共建型人才培养模式能够让学生尽早接触临床,对接养老机构的需求,让学生能尽快掌握老年人心理和老年护理专科操作,从而培养出更专业的老年护理人才。

3.2五位一体产学研结合的老年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荆楚理工学院医学院借鉴了其他院校办学经验,在校企共建的基础上,初步构建了五位一体(学校、科研机构、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养老院)产学研结合的老年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14]。这一教育模式,不但让学生能够准确掌握相关养老机构的需求,还可以让学生有更多就业选择,让他们的就业不再局限于医院,并且能够培养出具有科研意识的老年护理人才,有利于老年护理人才进一步的专业成长。

3.3中医特色老年护理人才培养模式

由于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慢性疾病逐渐增多,因此,拔火罐、艾灸、按摩、理疗等中医护理服务项目更适合在老年护理当中开展,而中医“治未病”的理念也逐渐受到重视,中医护理相对西医护理在老年护理中有更多的优势。面对老龄化社会的需求,江门中医药学校创新了中职学校老年护理人才培养模式,将中医药教育引入了老年护理专业教育,注重中医养生技能和中医康复保健知识技能的培养,融合中医理念来构建职教体系,培养具备中医诊疗与护理思维、能开展简单有效中医诊疗护理的老年护理人才,为广大基层养老服务产业提供人才支撑[15]。王云翠等[16]在分析成功老龄概念和内涵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外现状,从人才培养的定位、应具备的核心能力、课程设置、实践教学等方面对中医特色本科老年护理专业人才的培养提出了独特的见解。所以,培养中医特色老年护理人才,是促进老年护理发展的有效途径,是应对我国人口老龄化的重要举措。中医特色老年护理人才培养模式,值得我们进一步深入研究和探讨。

4老年护理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展望

对比国内外老年护理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现状可以发现,我国老年护理教育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尚未形成合理的老年护理人才培养体系。目前,我国老年护理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4.1老年护理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对象层次局限

国外的老年护理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对象大多囊括了从高职、本科、硕士到博士的所有学历层次的老年护理学生,我国局限于高职和本科的老年护理专业方向的学生,缺乏针对更高学历和资历的老年专科护士或者老年护理专家这一类高层次专门人才的培养模式研究。

4.2老年护理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证研究较少

目前我国大多数老年护理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停留在针对人才培养理念、专业设置模式、实践环节模式和课程设置方式这几个方面的理论探讨,实证研究非常少。老年护理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要落到实处,还是要看实际效果。

4.3缺乏对老年护理人才培养模式质量评价的研究

老年护理人才培养模式实践之后效果如何,这需要针对老年护理人才培养模式的质量进行评价。正确地评价人才培养模式的质量,有利于进一步开展老年护理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证研究。

第5篇

【关键词】整体护理;中医特色理论;护理应用

【中图分类号】R248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4-0286-02

1 中医学的基本特色

祖国医学是在唯物理论和辩证法的思想指导下,经过长期的临床实践,逐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理论体系,即“整体观念”和“辨证施护”[1]。

1.1 整体观念 中医学非常重视人体本身的统一性、完整性及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它与整体护理中把人作为一个整体的施护观念遥相呼应。它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构成人体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在结构上是不可分割的,功能上相互调节,相互作用,人体某一局部的病理变化,往往与全身脏腑、气血、阴阳的盛衰有关。从人的神色、形态、舌苔、脉象、二便、指纹等方面,辨证疾病的表里虚实,轻重缓急[2]。同时人与自然界的统一理论表述了季节气候,昼夜晨昏,地方区域对人体的影响。如四季的春温、夏热、秋燥、冬寒对正常脉象的影响而表现出春弦、夏洪、秋浮、冬沉;在一日四时中人体的阳气存在着生、长、收、藏的规律,因而病情出现旦慧、昼安、夕加、夜甚的变化,不同的地理环境和生活习惯对人体的影响不同。根据人与自然的这种对立统一关系所提出的因时、因地、因人制宜,成为中医护理学上的一个重要原则。

1.2 辨证施护 辨证论治是中医认识和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也是中医学的基本特点之一。按照辩证论治的原则去护理病人,称为辩证施护,护士应将四诊所收集的资料、症状和体征,通过综合分析,辨清病因、病位、病性,才能有的放矢。如同为胃脘痛、有虚实、寒热之列,其护理和治疗也有明显不同,如寒证患者要注意防寒保暖,饮食药物均宜偏热服,可给予助阳散寒食品,忌食生冷瓜果,局部可给予热敷、艾灸、拔火罐等;热证患者起居要通风凉爽、饮食易清淡易消化,可给予水果、绿豆汤等清热生津之品,应做好降温护理,忌热敷、艾灸、拔火罐等。因此“同病异护,异病同护”的观点也是中医护理辨证施护的具体体现。

2 整体护理的内涵及组成部分

2.1 内涵 整体护理作为一种行为指导思想或观念,要求护士在实际护理中树立三个整体观念,其一:把病人作为一个整体,护理病人应从生理、心理、社会、文化、精神等多个方面考虑病人的健康问题。其二:社会的人的整体,人体是自然界一个运动的阴阳的矛盾统一体,人离不开社会环境对自身健康的影响及自身行为对社会环境的影响。现代护理要求护士不仅做到对病人的照顾,还要扩展到家庭和社区,开展社区服务,以促进全区健康;其三:人的一生的整体观,人在一生的生、老、病、死的不同阶段,其内心的需要也各不相同,护士应在人的生命的不同阶段,给予需要的照顾和健康指导,达到个人健康的最佳状态,同时要求护士以病人为中心,提供优质服务,强调护理观念的更新;护士知识结构的改变;护士整体素质的提高;护理模式的全程化应用等[3]

2.2 组成护理框架的四个基本概念

2.2.1 人 人是身体、心理、社会、文化的统一体,人不断地与环境交换能量、物质和信息,是一个开放系统。在人体以五脏为中心,通过经络系统,把六腑、五体、五官、九窍、四肢百骸等全身组织器官联系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并通过精、气、血、津液的作用,来完成机体统一的机能活动。

2.2.2 环境 包括内、外环境。内环境即人的生理系统,外环境即人所处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自然界的变化可直接地影响人体,而人体相应地产生反应。中医七情、六的致病机制正是内、外环境对人体的影响。

2.2.3 健康 “健康不仅是没有躯体的疾病和虚弱,还要有完整的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健康与疾病是一个连续的统一体。在不同的时间、环境和年龄阶段这个统一体在体内不断变化,同时五脏六腑在功能上是相互协调,相互为用的,在病理上是相互影响的。护士在工作中必须指导病人掌握必须的卫生保健知识,采用食疗、锻炼等手段,维持和促进健康,不断调整自己的状态,适应社会的发展,从而使个人或人群达到最佳健康水平。

2.2.4 护理 护士通过护理程序的应用,收集资料,提供健康咨询、卫生宣教和实际照顾,采用必须的辨证施护手段,使病人早日康复,把护理贯彻于人的生命全过程即人的生、老、病、死的每个阶段。

3中医特色理论在护理中的应用

3.1 祖国医学在护理方面的丰富内涵 很早在治疗护理方面提出了自己独特的见解。如古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的未病先防论和“整体观念,辨证施护”的人文整体论。“阴平阳秘,精神乃治”才能达到“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病安从来”的健康目的。以天人合一,身心统一,脏腑经络为核心的整体观,表述了人与自然界和人体本身的统一整体性,重视因病、因人、因地制宜的辩论施护[4]。

3.2 “三因学说”作为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的内容与指导 祖国医学力求辨病求因:“内因为七情,人之常性,动之则先自脏腑郁发,外形十肢体;外因为六,天之常气,冒之则先自经络流入,内合于脏腑,不内外因为饮食劳倦,跌仆金刃,以及虫兽所伤”。护士可把收集资料分类归纳,若为七情所伤,则注意作好心理护理;若为六所致,则以保健指导为主,强调人与自然界的统一性,即“人与天地相参,与日月相应也”。

3.3 中医护理操作作为护理措施解决病人的问题 祖国医学在多年的临床实践中,摸索了一些独特的治疗方法:如针灸、推拿、气功、穴位封闭、拔火罐等,是解决人的健康用之不尽,行之有效的方法。 如顽固性呃逆可针刺内关或穴位封闭;发热病人可针刺十宣放血;耳穴压豆可解决睡眠状态紊乱等。这就要求护士应熟悉人体经脉循行走向,常用腧穴,发挥中医特色,解除病人疾苦。

3.4 运用中医颐养进行出院指导 祖国医学重视“三分治七分养”,中医颐养内容极其丰富。在出院指导时,护士除了将已解决的问题给病人重申外,更重要的是对未解决和可能发生的问题进行健康指导。一年分四季,不同的季节,不同的时辰其阴阳的变化,对人体的影响各不相同。所以护士应指导出院病人作到因时、因季作息适宜。如让病人做到春三月早睡早起到户外散步,以舒缓形体做吐纳运动以呼吸新鲜空气;夏三月要晚睡早起,使自己精神之英华适应炎热的夏日;秋三月要早卧早起,因秋季冷风清肃易致咳喘之病;冬三月要早睡晚起,以防寒邪侵袭。同时应交待病人旦慧、昼安、夕加、夜甚是疾病因时变化的规律。指导病人顺应四时之变,以达到“天人合一”, 延年益寿。

4 讨论

中医基础理论与现代护理模式的整体护理在很多方面有相互溶濡之处。护士可通过对中医基础理论的系统学习,逐步达到灵活运用。以“天人合一”的自然观,“身心统一”的整体论,辨证施护。掌握人与自然环境、疾病与饮食、心理因素、环境和气候改变的关系。把中医的食疗,“扶正祛邪”,“不治已病治未病”等预防护理观点,贯穿于整体地观察、治疗和护理病人中,逐步在我国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整体护理[5]。

参考文献

[1] 印会河.中医基础理论[M].第1版.上海:科学技术出版,1993,5:110.

[2] 赵震寰.整体护理培训教材[M].第1版.山西省卫生厅,1997.

[3] 李爱莲.发展有中医特色的整体护理[J].当代护士,2000,(5):21.

第6篇

【关键词】 混合痔;中医临床路径;护理

混合痔也称里外痔,主要临床表现有:发生于同一方位齿线上下,静脉曲张形成团块,内外相连,无明显分界等[1]。中医临床护理路径是一种综合的、跨学科的、整体的护理模式,将护理计划细化到每一日,制定详细的护理路径表或图,是现代管理理念在护理中的运用[2]。应用于较规范的多发病和常见病。本研究对混合痔手术患者采用中医临床护理路径,取得满意效果,现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于2011年3月――2012年2月收治的140例混合痔患者,所有患者均符合2000年中华医学会外科学组制定的《痔诊治外科标准》,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70例,男性53例,女性17例,年龄18-78岁,平均44.2±3.5岁;对照组70例,男性51例,女性19例,年龄18-75岁,平均44.7±3.2岁。所有患者均排除严重内科疾病,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及病症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临床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护理。观察组:采用中医临床路径进行护理,制定详细的护理流程。主要内容有:①患者入院当天,行常规护理,并告知患者混合痔的发病机制,疾病特征,治疗中会出现的问题等,减轻患者心理压力,使患者对护理人员产生信任和依赖,提高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②患者入院第2天,帮助患者完成各项检查,并做好术前准备工作,完成生命体征检测。术前采用番泻叶冲服,进行导泻。并行中医情志疏导、饮食指导及健康教育。③患者入院第3天,检查患者用药情况及生命体征,术后给予患者饮食指导,并采用中医按摩止痛,对双侧行间、承山、束骨、公孙等穴位进行按压,并帮助患者安全下床,指导患者术后首次排尿。④患者入院第4天,观察患者术后伤口出血情况及排便情况,指导术后康复训练,并协助患者进行常规日常护理。⑤患者入院第5天,将夏枯草、龙胆草、川楝子、白鲜皮、秦皮、黄柏、大黄、明矾、黄连等,水煎,待其温后,指导患者外洗。⑥患者入院第6天-出院前1天,继续指导患者进行术后康复训练,并详细交代出院后相关事项。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平均住院时间、平均住院费用,并制定患者满意度调查表,统计患者满意度。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数和计量资料分别采用X2检验和t检验,检验水准为σ=0.05。

2 结 果

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7.1%,对照组为35.7,两组比较差异明显,(P

3 讨 论

中医临床护理路径将各项护理步骤及完成方法均作了详细规定,整个护理过程清晰明确,护理人员对各自在护理流程中应尽的职责非常清楚,患者可获得最优的护理服务[3]。入院时给予患者中医情志疏导,可有效减轻术后疼痛感,术后指导患者对重要穴位进行按摩,对减少术后尿潴留的发生有明显疗效。术后中药水煎外洗,有消肿止痛、清热祛湿之功效,可有效促使肉芽组织生长,加快创面愈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4]。

中医临床路径护理通过明确有序的护理程序,不仅可方面护理工作的进行,也使患者及家属对护理过程有全面了解,加入到护理工作中来,使护理工作快速顺利进行,从而缩短了住院时间,降低了住院费用[5]。中医临床路径护理针对患者的个体差异,制定个性的护理措施,针对性强,可使患者保持心情舒畅,情绪稳定,也提高了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增加了护患间的沟通,提高患者满意度。而饮食指导有利于患者创面愈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这些健康指导,可使患者参与到护理工作中来,加快患者恢复[6]。

本研究中采用中医临床路径护理的观察组护理后临床效果明显优于采用常规护理的对照组,观察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7.1%,对照组为35.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参考文献

[1] 仲超祥,胡玉超,江飞,等.ZZ2IID型肛肠综合治疗仪治疗混合痔120例疗效观察[J].结直肠外科杂志,2010,16(02):110-111.

[2] 刘素珀,李爱娜.中医临床路径护理混合痔手术患者的效果观察与分析[J].医学信息,2011,24(09):237.

[3] 李来安,王帅,蒋歆昶.以循证医学为依据的痔病临床路径的制定及其实施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前沿,2008,03(16):46-47.

[4] 李明子.临床路径的基本概念及其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2010,45(01):59.

第7篇

(3)从慢支急性发作与痰热壅肺证浅谈中西医的“病”与“证“ 刘志涛 卢芳国

医集研究

(5)论述《本草纲目》对中医妇科的贡献 游卉 尤昭玲

基础研究

(7)缺血性脑卒中大鼠肝损害及与肠源性内毒素血症的关系研究 徐欣萍 安博 邹军 啜佳然 朱玉群 徐有青

(11)薄芝糖肽抑制大鼠实验性癫痫发作及其机制研究 梁晓玲 史宝龙

药物研究

(13)舒筋活血分散片溶出度的研究 李燕 杨文科

(15)麻仁丸中厚朴酚与和厚朴酚测定方法的研究 赵彩霞 闫辉

(17)《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年影响因子年报 无

临床研究

(18)乳腺黏液癌的钼靶x线摄影和超声影像特征对比研究 李峻 肖祥胜

(20)归芍地黄汤加减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55例临床观察 黎汉文 杜嫦燕

(23)中医手法结合玻璃酸钠治疗膝骨关节炎疗效观察 张凯

(25)大承气汤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观察 张晓东 顾群浩 朱晓明 陈徽 罗振凌 冯寿全

(27)320排cta在脑动脉瘤诊治中的应用价值 陈永汉 李宗豪 张刚 田耀辉

(29)创伤性休克apache评分与血乳酸变化的临床研究 郭福东 杨淑霞

第8篇

所谓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是以工作任务为中心构建一定的教学情境,围绕工作任务的实施来开展学习。在急救护理课程中,我们根据急救护理工作的实际流程组织教学内容,设置相应的工作任务和学习情境,同时将工作任务和学习情境进行融合,形成一个有机整体,让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实现“学做合一”。教学中注重将临床的真实情境再现于课堂,构建“理论实践一体化”的教学模式,突出对学生职业岗位能力的培养,实现高素质、高技能的人才培养目标。

2课程改革的途径

2.1课程目标的制订

根据护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岗位需求,课题组教师经多次讨论,并走访市内5家有代表性的“三甲”医院,广泛征求医院护理专家的意见,认真分析岗位应具备的职业能力,结合课程特点确定了本课程的培养目标:(1)知识目标:具有“生命第一,时效为先”的急救护理理念;具备较扎实的急救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急救的基本技术、技能,如心肺复苏术、气管插管术、电除颤术、止血、包扎、固定、搬运等。(2)能力目标:具有敏锐的观察能力和灵活的应变能力,能及时识别常见急危重症,并对病情做出判断;能将掌握的专业技术转化为从事临床急救护理的职业本领;具有主动求知和继续学习的能力。(3)素质目标:热爱护理专业、爱岗敬业,具有为人民健康服务的意识、乐于奉献的精神、高度的责任心、慎独严谨的品行、较强的团队合作精神,具备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有良好的护士仪表、举止、语言、态度和职业情感。

2.2教学内容的组织

目前,急救护理学教学内容主要以学科知识体系为主,即以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为基础构建理论体系,属于形式化的知识,工作过程中知识在教学内容中很少涉及。为此,课题组成员与医院专家共同研究,参考护士执业资格考试标准,对教材内容进行优化和重新排序,按照实际工作岗位的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要求,确立急救护理学主要的教学内容,并按急救护理工作过程创设学习情境,确立了院外急救医院急诊救护医院重症监护三大学习情境,10项工作任务。教学内容的安排依照救护过程,使教学内容与临床急救护理过程保持一致,这样的学习方式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例如,我们对“院外急救”这一学习情境设置了4项工作任务:(1)紧急呼救;(2)现场评估;(3)现场救护(心肺复苏、电除颤、止血、包扎、固定、搬运);(4)安全转运与途中监护。其中每一项工作任务又制订出对应的学习内容和需要掌握的职业能力。通过指导学生完成每一项工作任务,使其初步掌握常见急危重症病人的救护方法。

2.3学习情境的安排

学习情境安排在模拟的工作任务和工作过程中,因此教学需在理实一体化教室进行,教室参照医院的急诊室布置,里面配有相应的急救设备。教学方法采用案例教学法或项目驱动法,上课前1~2周,教师将案例或项目布置给学生,学生每5~6人为一小组,每组选定一名小组长,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根据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自学、查阅资料、小组讨论等。在课堂上小组长扮演护士长,指导本组学生完成急救的工作任务。下面以一位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的病人为例引入学习情境:上午10时左右,120救护车转入一位30岁左右的女性病人。其家属代诉,病人1小时前因与邻居吵架,自服有机磷农药(乐果)200ml。查体:T:37.8℃,P:120次/分,R:30次/分,BP:130/80mmHg,神志不清,皮肤湿冷,肌肉颤动,瞳孔针尖样,口角流涎,两肺较多哮鸣音和散在湿啰音。教师指导学生分析病情,工作任务描述为:接收急诊病人预检分诊急诊处理3项,接着由学生实施具体工作:(1)接诊病人,分析病情。以小组为单位,收集病史、体格检查、辅助检查、评估病情。(2)制订计划。通过病情评估,指出该病人属于Ⅰ级危急症病人。学生自行制订抢救计划,拟订具体的急救措施。(3)实施计划。以小组为单位,按照拟订的计划给病人实施急救:反复洗胃、静脉穿刺给药、吸氧、吸痰、心电监护,必要时进行心肺复苏、经鼻气管插管、应用呼吸机等。实施过程中强调对病情的监测,对每一项完成的工作步骤进行记录。(4)工作评价。每一项工作任务完成后,采用学生自评、互评和教师点评的方式对工作完成质量等进行有效评价。(5)学结。下课前教师对抢救是否按计划完成、医护配合是否到位、学习目标是否达成等进行总结。

2.4教学方法的应用

教学过程中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选用适合的教学方法,常采用的教学方法有:(1)案例教学法。通过典型案例让学生较为直观地了解所面临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完成工作任务。(2)项目教学法。围绕一个完整的“项目”以小组合作形式来学习,训练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3)角色扮演法。通过学生扮演病人和护士的小组活动,让学生有机会换位思考,训练学生与病人的交流能力,并树立服务意识。(4)小组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有利于启发学生思维,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任务,分工协作、互相配合完成任务,同时可以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使学生树立团队意识。(5)现场模拟演练法。通过模拟现场的急救训练,培养学生分秒必争的急救意识,训练学生灵活应变的能力、运用急救技术展开现场救护的能力。

2.5考核方式的改进

传统的单纯以学生理论考核和操作考核评定成绩的方式已不适应教学的发展,必须考虑对学生进行综合性评价,主要包括:(1)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相结合。过程评价包括学生的到课率、课堂表现、实训报告、平时作业、操作抽查、临床见习;结果评价包括期末理论考试、综合操作考核。(2)学生评价和教师评价相结合。学生评价包括学生自评、同组学生间互评、小组间互评,最后加上教师评价。通过以上综合评价,使课程考核更加公平、全面和客观,更好地反映了学生的真实水平。

3体会

第9篇

[关键词] 护理工作;绩效考核;平衡计分卡;进展

在新医改形势下,随着社会对护理工作的多元化要求,建立和完善公立医院护理管理制度框架,健全护理绩效考核管理体系、实施绩效管理,以充分调动广大护理人员积极性,有效实施以病人为中心的人文护理和整体护理、积极推进优质护理服务,对于体现公立医院的公益性至关重要。而如何建立护理绩效管理体系、建立什么样的体系才能对护理工作有公正、客观、全面的评价,已成为当前护理绩效管理急需解决的议题。文章通过查阅文献,总结了平衡计分卡在国内外医院绩效管理和护理绩效管理中的研究应用情况,进一步分析其优势和劣势,为建立护理绩效考核体系提供了参考线索。

文中资料来源于万方医学数据库和卫生部相关文件。

1 相关概念

1.1护理绩效考核

绩效是个体表现出来的能够被评价的与组织及群体目标相关的工作行为及其结果。护理绩效考核是医院对照工作目标,采用科学的考评方法,依据一定标准,对护理人员的全部工作及其效果进行检查、测量、评价和反馈的一系列过程[1]。其考核内容包含护理工作行为、护士素质、工作绩效和病员满意度几方面。主要考核指标有护士服务礼仪、态度、责任、考勤、职业道德、组织纪律;主班、白班、中班、夜班、二线班等各班别工作程序,各项制度执行情况;护士学历、职称、护龄、护理理论、护理技能、继续教育、科研、教学、论文与专著、创新意识;工作数量与质量,护理成本控制、护理文书质量;患者安全管理与安全措施、患者满意率和投诉率等[2]。在中医护理绩效考核工作中,还有一项最为重要的指标,即中医辩证施护水平。

1.2平衡计分卡

平衡计分卡(balanced scorecard,BSC)是上世纪90年代哈佛商学院罗伯特·卡普兰和波士顿咨询公司大卫·诺顿对在绩效测评方面处于领先地位的12家公司进行为期一年的研究后发明的一种绩效管理方法,后来在实践中扩展为一种战略管理工具[3]。它把组织的使命和战略化为一套全方位的绩效量度,作为战略绩效的衡量及管理体系的架构,从财务、客户、内部流程以及员工学习与成长等四个平衡的构面衡量一个组织的绩效[4]。见图1。

2 研究进展

2.1平衡计分卡在医院绩效管理中的研究和应用情况

2.1.1平衡计分卡在国外医院管理中的应用现状

早在1996年,美国就有一些医院引进了平衡计分卡理念进行管理以提高绩效,并获得了很好的效果。1997年Butterworth和HenryFor为美国密西根州的医疗机构开发了包括患者满意度、临床结果、卫生财政状况、成本等4个维度的平衡计分卡,建立了一套完备的医院绩效考核体系;1999年,Zelman等通过对医疗机构流程的分析,认为平衡计分卡完全适用于医疗卫生机构,从理论上对建立基于平衡计分卡的医院绩效考核体系进行了深入论证;2003年,Radnor等从关键指标与医院战略目标值的吻合性为基点,讨论了实施平衡计分卡的成功因素,总结得出医院战略目标必须得到医院利益相关者的认同,否则意味着平衡计分卡的实施是盲目的[5]。2008年,Johnston.R.daivis认为医院的竞争力在于医疗服务的输出效率,并使患者价值最大化,他把平衡计分卡与患者价值最大化和医院发展联系起来,形成了医院统筹运营的绩效管理体系[6]。2001年,美国卫生资源和服务管理组织成立了一个专门的平衡计分卡咨询服务机构,为本地区的乡村医院提供运用平衡计分卡的相关问题的咨询和帮助。从2004年到2007年2月,大约12家乡村医院建立了平衡计分卡管理系统。总之,平衡计分卡在美国,加拿大及欧盟一些国家的医疗卫生机构得以广泛应用并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应用范围逐渐从早期的绩效管理、质量评价发展到医院战略管理、国家和区域性医疗卫生机构的宏观管理。

2.2.2平衡计分卡在国内医院管理中的应用现状

国内对平衡计分卡的理论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末,随后,平衡计分卡就逐步被引入到医院绩效管理中。2001年台湾马偕纪念医院使用了平衡计分卡管理系统,在保留了传统的财务衡量绩效的观念外,重视顾客、内部业务流程、学习与成长、社会承诺等非财务之构面。四川省雅安市人民医院在2004年应用BSC理论设计出了医师BSC,对医师的业绩进行量化考核,实践证明该项工作促进了医院整体绩效的提升。上海曲阳医院2003年7月起医院开始推行院科两级平衡计分卡管理。经过10个月的运行,该院业务收入、住院率明显上升。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05年使用平衡计分卡管理,强调医院管理“四根支柱”,即医疗流程、院内服务、科研创新、新的绩效考核评估体系,使医院出现了平衡发展趋势。

2.2平衡计分卡在护理绩效考核中的研究与应用进展

2.2.1国外研究及应用情况

在护理绩效管理方面,加拿大安大略省急诊医院2000年初期开发了用于急诊护理的平衡计分卡,在该院得到广泛应用,尤其是平衡计分卡的多维度评价,对提升该院的整体护理质量优势极为突出;2003年,HallLM等将护理单元的系统整合与变革、病员满意度、护理效用与成果以及财务指标对应到平衡计分卡的四个维度[7],进一步探讨了护理评价指标与平衡计分卡的对应关系。

2.2.2国内研究及应用情况

第10篇

【关键词】带状疱疹;临床护理路径;护理模式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2.10.043

临床护理路径(clinical nursing pathway,CNP)是一跨学科综合的新的整体护理模式,是加速患者康复,减少资源浪费的一种护理服务。是针对某一疾病,以时间为横轴,以入院时的诊断、检查、用药、治疗、护理、饮食指导、活动教育、出院计划等理想护理手段为纵轴,向患者提供主动连续的护理,作为一种新的医疗质量管理办法,具有减少平均住院日,规范诊疗行为,增加医疗服务的系统性和完整性,提高患者满意度等作用[1]。带状疱疹中医又称“蛇窜疮”,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伴有神经痛为特征的皮肤病,患病者大多为中老年人,抵抗力较差,护理面较广,包含皮肤护理、饮食护理、情志护理、用药指导等。一部分患者可遗留有神经痛,病程迁延较长,住院费用及护理难度增大。本研究选择2011年1月-2012年1月在笔者所在科住院的带状疱疹患者60例,分别对其实施传统护理和临床护理路径护理,比较其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1年1月-2012年1月在笔者所在科住院的带状疱疹患者60例,其中30例作为对照组,30例作为观察组。对照组男16例,女14例,年龄45~75岁;观察组男17例,女13例,年龄50~82岁,两组性别、年龄、疾病种类、文化程度和治疗方法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对照组按照传统的护理流程进行护理,即在入院、住院期间、出院前根据医嘱给以护理。

1.2.2观察组

1.2.2.1临床护理路径的制定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及专家指导,建立CNP管理小组,由科主任、护士长、主治医生、责任护士共同组成,全面评估患者制定CNP,对全科人员进行培训,使其熟悉并掌握路径。主要项目有入院护理评估、医瞩执行、基础护理、护理与健康教育等。按照住院天数,以表格形式列出。

1.2.2.2临床护理路径的实施CNP管理小组按照指定的临床护理路径表格实施医疗护理,根据带状疱疹的护理常规,体现一切以患者为中心的原则,以确保其可行性。临床护理路径的内容分为4部分,分别为护理评估表(包括护理级别、皮肤情况、疼痛程度、饮食),医嘱执行表(包括输液、口服药、局部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基础护理表,护理与健康教育表。

1.3观察指标观察记录两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健康教育知识掌握情况等,患者出院时发放满意度调查表,对护理工作满意度进行调查(≥90分为合格),最后根据结果进行全面评估。

1.4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1.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字2检验,以P

2结果

2.1两组住院天数、住院费用比较观察组的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

表1两组住院天数、住院费用的比较(x±s)

组别 住院天数(d) 住院费用(元)

观察组(n=30) 14.03±2.01 35081.86±2860.43

对照组(n=30) 18.01±3.78 40855.46±2930.43

t值 3.69 15.56

P值

2.2两组健康教育知识掌握情况及满意度比较患者满意度及健康知识掌握程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

表2两组健康教育知识掌握情况及满意度比较

组别 健康教育评分(分) 满意度例(%)

观察组(n=30) 88±11 28(93.3)

对照组(n=30) 78±10 21(70.0)

t或 字2值 3.69 6.44

P值

3讨论

CNP是患者在住院期间的护理模式由多学科的共同努力,通过了护士在日常工作中的干预和监控作用,规范了诊疗护理程序,实现了标准化、规范化和程序化,提高了患者的自护能力,从而达到缩短平均住院日及降低住院费用的目的,同时临床护理路径规范了患者的治疗护理工作,对何时该做哪些检查,治疗及护理病情达到何种程度,何时可出院等目标进行详细描述说明与记录,只要患者病情按路径指示方向发展无特殊变化达到出院指标后既可出院,明显缩短了平均住院天数及降低了住院费用,提高了工作效率[2]。

CNP与传统护理方式相比较,能有效提高临床疗效和护理质量,CNP使护理工作不再是盲目机械地执行医嘱,或等医生指示后才为患者实施治疗护理,而是有目的、有计划、有预见性进行护理工作,有效协调组织患者的治疗护理,体现了团队护理的精髓,所有医护人员的工作都需沿路径内容进行,是一种先进的照护模式。

带状疱疹患者因皮肤病变及疼痛需要良好的皮肤护理及心理情志护理,患者能否及时规范用药,保持良好的情绪、乐观的心态以配合治疗,对疾病的康复密切相关。临床护理路径的实施,使健康教育工作制度化、具体化,并具有可视性和实施性,使健康教育质量得以提升[3],患者也了解自己的护理计划目标,主动参与护理过程,增强患者自我护理意识和能力,护患双方相互促进,形成主动护理与主动参与相结合的护理工作模式[4]。极大提高了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及健康教育工作的质量。

CNP是一新的整体护理的工作模式,融入了成效管理的理念,用较低的费用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要求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与降低医疗服务成本并重,笔者通过CNP对带状疱疹患者的应用,满足了患者高质量低成本的护理需求,提高了护理质量,推动了专科护理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明子.临床护理路径的基本概念及其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2010,45(1):59-61.

[2] 李琳凤.临床护理路径在神经外科中住院病人中的应用现状[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0,16(12):1483-1485.

[3] 单春剑,周文胜.按临床护理路径开展全程健康教育[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9,9(5):1215-1216.

第11篇

关键词:临床护理路径;腹股沟疝;护理;围手术期

临床护理路径(Clinical Nursing Path,CNP)是临床路径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是针对特定的患者群体,以时间为纵轴,以入院指导、入院诊断、检查、用药、治疗、护理、饮食指导、健康教育、出院计划等理想护理手段为横轴而制定的以时间为顺序的诊治护理标准流程,是一种包含循证医学、整体护理、质量保证以及持续改进的标准化护理方法[1]。临床护理路径的实施,能够指导护士有预见性、主动地工作,使临床治疗、护理有序进行,从而缩短住院天数,降低住院费用。本院从2011年开始将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纳入临床护理路径,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4月~2013年10月在本院行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患者210例,其中男性149例。女性61例,年龄24~78岁,平均(53.6±12.4)岁。采用完全随机化分组,将21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105例和对照组105例,对比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情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均意识清楚,感觉及语言表达能力正常,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方法 所有患者均接受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对照组给予常规的护理,观察组患者按照临床护理路径表进行护理。

1.2.1成立临床护理路径实施小组 采取医护协作模式,由科主任、护士长、主管医生、责任护士组成临床路径实施小组,收集相关资料、运用护理程序评估设计、计划并分析,制定出适合护理对象特点的临床护理路径。

1.2.2设计临床路径表 结合护理计划和患者的需求,应用循证护理理论,参照1997年美国东南外科协会制订的临床路径表的10项内容[2]综合设计而成。CNP内容主要包括护士临床路径执行表和患者临床路径告知单,体现了以患者为中心的原则。见表1。

1.3路径实施 责任护士严格按照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临床护理路径表进行护理,对已完成的项目签署姓名和时间。护士长随时将疗程进度与设定的临床护理路径表进行对照,评价是否达到预期目标,记录偏差,查找原因,提出改进措施。对于路径实施中发生的变异,责任护士要及时、详细地记录在变异记录单上并写入交班本中。

1.4评价指标 主要包括住院天数、住院费用,患者满意度。在患者出院当天将本院自制的患者满意度问卷表对患者进行满意度调查,该表分满意、较满意、不满意、很不满意4个等级,由患者或其家属亲自填写,满意度=(满意+较满意)/总例数×100%。

1.5统计分析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患者满意度比较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以P

2 结果

2.1两组患者平均住院日及平均住院费用比较 经两样本t检验,两组患者平均住院日及平均住院费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2.2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经两样本Wilcoxon秩和检验,Z=-2.6693,P=0.0087,两组患者满意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临床护理路径指由医院内一组相关临床工作人员对某种疾病进行监测、治疗、护理、康复而制定的一个准确时间要求及严格工作秩序的护理程序,能提高医疗资源的利用率,促进患者的康复,并使患者获取较好的医疗护理[3]。

3.1尊重了患者的知情权 护士将事先制定好的临床路径表自入院当天以健康教育处方的形式发放患者,同时详细介绍其中内容,让患者明确自己接受医疗服务的内容及治疗的各个阶段[4]。这不仅充分尊重了患者的知情权,更为患者主动参与临床诊疗制造了前提条件[5]。

3.2缩短了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 临床护理路径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治疗和护理,规定了标准住院天数、检查诊疗项目、用药范围,使医、护、辅助科室相互合作,让患者入院后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各项检查、治疗和护理,从而有效缩短了患者住院时间,减少了住院费用。表2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和费用均低于对照组(P

3.3规范了诊疗行为,保证护理质量 临床路径是护理工作的时间表,以工作流程的形式细化到患者住院的每一天。在护理工作中,不同护士在专科知识掌握、语言表达、沟通技巧等方面存在个体差异,随意性大。实施临床路径可使护士有计划、有预见性地从事护理工作,避免因护士个人工作习惯、工作年限、工作能力的不同而造成护理质量的差异,从而规范了护理行为,减少了护患纠纷,保证了护理安全[6]。

3.4改善了护患关系,提高患者满意度 临床护理路径的开展,改变了以往被动护理的模式,增强了护理人员的工作责任感,杜绝了传统护理工作的随机性和盲从性,提高了工作效率。CNP在应用过程中使护理过程公开化、具体化,患者能及时获知病情、治疗、恢复等相关的信息,从而有效减少了患者的不满,提高了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见表3,观察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

4 体会

临床护理路径是规范临床诊疗行为,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控制医疗成本,优化医疗流程的管理工具[7]。应用在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围手术期患者中,体现了"以患者为中心"的人性化护理服务理念,使护理活动标准化、规范化,缩短了患者住院天数,降低了住院费用,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提升了护理质量。

因此,实施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临床护理路径是一种切实可行的工作方式,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刘迎春.护理管理中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与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06.

[2]张淑敏,马晓燕,韩晓莉.临床路径在椎间盘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2002,40(4):273-274.

[3]Yan Y H,Chen Y,Kung C M,et a1.Continuous quality improvement of nursing care:case study of a clinical pathway revision for cardiac catheterization[J].J Nurs Res,2011,19(3):181-189.

[4]李菲.临床路径在心血管疾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体会[J].当代医学,2010,16(16):118-119.

[5]李明子.临床路径的基本概念及其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2010,45(1):59-61.

第12篇

【关键词】 继续护理学教育;护士;自身心理健康教育

护理继续教育是护理人才成人教育阶段中的综合体,是实施护理知识更新、不断提高护理专业能力和业务水平、提高护理质量、增强医院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有利于护理队伍的稳定和人才的培养,满足社会的需求和卫生事业的发展[1]。我国卫生部在“继续护理学教育试行办法”中指出:继续护理学教育(continuing nursing education, CNE)是继毕业后规范化专业培训,以学习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为主的一种终身性护理教育[2]。自20世纪90年代我国开展继续护理学教育以来,主要重视医学知识和护理学知识的继续教育,强调专业培训、提高专业能力和业务水平,而忽视了护士自身心理健康的继续护理学教育,护士自身心理健康教育也有纳入继续护理学教育内容的必要。

1 护士自身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及重要意义

1.1 护士自身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1.1.1 护士自身存在心理健康问题 护士的心理健康水平明显低于全国成人常模[3];临床护士存在明显的心理问题,心理健康状况较差[4];国内有研究报道护士的心理健康存在一定问题,心理健康状况不佳者占12.3%~31.8%,护士不良的心理状况直接影响护理工作的质量[5,6];另有调查显示52.1%护士认为自身存在心理健康问题[7]。护士面对日复一日超强度的工作产生了厌倦感、疲惫感,同时由于工作繁重,对家庭、孩子及父母的照顾不周,甚至力不从心,从而产生一系列生理、心理症状;另一方面护士自我成就感的心理需求得不到满足,导致心理失衡,心理健康状况变差,护士自身存在心理健康问题,这不利于提高护理专业人员的整体素质和护理质量,影响护理专业的发展,应重视护士自身的心理健康。

1.1.2 护士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 影响护士心理健康的因素很多,复杂的人际关系,角色冲突;护士工作繁重辛苦,技术性强,责任心重,突发事件多,高强度、高标准的工作压力会使护士的身心处于疲惫状态。护士工作应激虽然是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但并不是唯一因素,而且也只是间接因素,积极的应对方式有助于提高护士的心理健康水平[8,9];护士的心理健康状况受社会支持的影响,护士的心理健康状况影响其角色功能的发挥[10]。

1.1.3 护士自身心理健康教育影响护士心理健康状况 护士自身心理健康教育纳入继续护理学教育的内容,可以使护士重视自身的心理健康状况,了解到护士自身心理健康直接影响护理工作质量及护理专业的发展。心理健康教育使护士较多采用积极应对方式,对社会支持也有一定影响[11]。护士自身心理健康教育,能帮助护士采用积极应对方式,较少的采用消极应对方式,有效的利用社会支持,进行自我调适和自我解压,从而适应高强度的工作和高压力的环境;心理健康知识学习,能帮助护士掌握沟通技巧,运用科学的方法和方式与人交流,正确处理好护士之间、医护之间、护患之间的人际关系,以减少各种纠纷的发生,使护士掌握自我完善、自我提高的方法,保持阳光健康的心态。

1.2 护士自身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意义 护士作为为人们健康服务的特殊群体,面对来自方方面面的压力源,其心理健康状况与工作的满意度、工作绩效、患者的满意度密切相关[10];护士的心理健康对工作质量及患者的康复有着积极作用,护士的工作满意度,预示着患者的满意度[12]。心理学和人才学的研究表明:智力水平是提高创造力的一个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创造力的高低还决定于主体的意志、毅力、兴趣、信念、情感等非智力因素,而且非智力因素对智力因素的发挥有促进和制约的作用[13]。在继续护理学教育中,除了应该加强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的学习,还应加强护士身心理健康教育,努力提高护士自身心理健康水平,避免稍遇困难和挫折就心态失衡,增强护士承受挫折的能力和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护士健康乐观的情绪,全面提高护士的专业素质和综合素质。同时,护士还可以借助心理学知识、方法,了解不同患者错综复杂的心理活动,对患者进行心理上帮助、引导,从而达到治疗与康复的目的,更好地胜任新时期护理工作的需要。

2 护士自身心理健康知识教育的内容与形式

护理部定期举办心理卫生知识讲座,进行心理健康知识培训,应对方式、社会支持、积极心理学等心理学知识的教育,沟通技巧和方法的培训,提高护士心理素质,有意识的培养护士健康的人格、稳定的情绪和积极乐观的精神、不断提高护士应激能力;成立护士俱乐部,关心护士的生活、分担她们的压力,帮助她们形成快乐工作理念。

最近美国继续教育认证标准又做了修订,指出继续教育的发展中心应从过程转向结果, 即从如何搞好继续教育这个过程本身,逐渐转向如何使继续教育充分发挥效果以促进患者的康复和人类健康,如何使人们充分感知继续教育的作用。在强调终身学习的今天,除了应该不断提高专业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还应该加强护士自身心理健康教育,重视护士自身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才能提高护理人员继续教育的质量和效果,最终提高护理队伍的综合素质,促进患者的康复和人类健康。

参考文献

[1] 袁素娴,郑一宁.综合医院实施护理学继续教育的管理.中华护理教育,2006,3(1):28-29.

[2] 沈宁.澄清基本概念规范继续护理学教育.中华护理杂志,1998,33(11):651.

[3] 马玉辉,郭源萍,宋慰春,等.中医医院护士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研究.中华临床医药护理,2007,5(2):53-55.

[4] 陈亚红,吴庆文.临床护士心理健康状况及相关因素分析.护士进修杂志,2004,1(12):1099-1100.

[5] 程金莲,李萍.临床护士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0,16(2):92.

[6] 蒲莉,马梁红.100例人格特征及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黑龙江护理杂志,2000,6(4):65.

[7] 苏敏宜,张莉,程云.护士自身心理健康教育需求与对策.现代医院,2010,10(4)109-110.

[8] 卢莉,冯涛,薛朝霞.护士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中国公共卫生,2008,24(8):936.

[9] 徐伊,林健和,李淑仪.护士在应激状态下的应对方式调查.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2003,24(6):89-91.

[10] 蔡中艳,王健,徐玉华,等.护士心理健康状况与工作绩效的关系探讨.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2,18(6):354-356.

[11] 荣志宏.心理干预对护士应对方式与社会支持的影响. 中国当代医药,2010,17(6):100-101.

[12] 尹凤玲,刘连忠,夏芳,等.护理人员心理健康水平及其行为干预的研究.护理研究,2009,23(1),63-64.

第13篇

(一)目标导向性原则核算目的不是单纯地评出名次或优劣的程度,更重要的是引导和鼓励被核算的对象向正确的方向和目标发展。利用核算实际成果对被核算对象的行为加以控制,引导其向目标靠近,即目标导向作用。

(二)成本效益原则要求因核算而发生的费用不能超过核算的收益,否则绩效核算就失去了意义。

(三)优化原则各核算指标构成互有内在联系的若干组、若干层次,体现出很强的系统性。通过各项之间的有机联系和合理的数量关系,体现出对上述各种关系的统筹兼顾,达到核算体系的整体功能最优、客观、全面地评价系统的输出结果。

(四)科学性原则设计绩效体系要有科学的理论作指导,使这一体系能够在基本概念和逻辑结构上严谨、合理,抓住评价对象的实质,并具有针对性。

(五)通用可比性原则即不同时期以及不同对象间的比较,也即纵向比较和横向比较。纵向比较的条件是指标系统和各项指标、各种参数的内涵和外延保持稳定,用以计算各指标相对值的各个参照值不变。横向比较即不同对象之间的比较,找出共同点并按共同点设计核算体系。对于各种具体情况,采取调整权重的办法,综合评价各对象的情况再加以比较。

二、医院绩效核算体系的衡量与反馈

(一)建立绩效核算体系衡量尺度医院绩效核算体系的建立,必须首先确定绩效管理目标,再根据目标分解为相应的绩效管理指标,并相应确定绩效管理的标准,以确立衡量现代医院管理成效的尺子和方法。

其一,绩效管理目标。绩效目标通常是围绕国家对医疗机构管理的总体要求、患者对医院的基本要求、上级部门或医院管理集团及其院长的责任目标来进行设定的。

其二,绩效管理指标。其是对医院绩效管理目标的主要因素进行定量化和定性化,并形成若干子系统。指标制定在医院绩效管理中几乎是最重要和最基本的环节。

其三,绩效管理标准。其可分为基本标准、卓越标准、上年同期或历史同期最好水平标准、计划标准。一般将大多数人经过努力可达到的工作水平,设置为基本标准。卓越标准是指对被评估对象未做要求和期望,但是可以达到的绩效水平。最好水平标准是被核算对象曾经达到的标准,以保证水平不下降或至少保持历史最好水平。计划标准是年度目标,是对各指标的实现起到一个导向性的作用,充分考虑外部环境对医院的影响或要求。

(二)建立绩效监督、评价与反馈机制确立了绩效目标、指标及各项标准,还必须建立起医院、部门或科室、员工的信息沟通渠道,信息的收集、分享、交流是成功实施绩效管理的重要保证,包括调整计划、提供帮助,及时激励、上情下达和下情上达,在反馈、沟通过程中达到了绩效监督的目的。医院根据反馈的结果对数据进行合理调整后,再将绩效核算的结果即绩效工资分配至部门,部门根据对员工的个人考核结果再发放至个人。其体现这一部分工资与员工个人的业绩、部门业绩以及医院业绩相结合,从而进一步加强了薪酬分配的竞争和激励作用。

三、医院绩效核算体系建立步骤

(一)划分责任单元责任单元是医院内部按责权统一的原则划分的相对独立的,承担一定经济责任,并能反映经济责任情况的内部单位。责任单元可能由一个或多个建制单位组成。责任单元按控制范围可为两类,即成本单元和收益单元。

成本单元是指对成本或费用负责的内部责任单位,即1只考核所发生的成本费用,而不考核其收入的责任单位。主要包括行政管理部门如机关各部、处,如医疗辅助部门、后勤保障部门等,还有其他不直接获得医疗收入的科室或单位。

收益单元是指既对成本负责,又对收益负责的内部责任单位。其特点是不仅控制成本发生,而且控制取得的收益,并以收入和成本对比来考核收益。如内科、外科等各临床科室,化验、放射等医学技术科室等。

(二)理清医院财务状况及资产分配情况医院的财务状况由资产、负债、净资产三部分内容构成。从整体上应把握好流动比率、速动比率、负债比率、净资产收益率、资本保值增值率等关键性指标。接下来就有必要了解和掌握各责任单元所占用的医院资产的情况。由于各责任单元的可控范围相对狭小,除固定资产、流动资产外基本上属不可控范围,故责任单元的占用就以固定资产、流动资产来加以把握。

一是固定资产。责任单元所占用的固定资产,包括房屋建筑物、各类专用设备等,其资金收回方式为折旧或修购基金的提取,按《医院会计制度》及《医院财务制度》的规定,提取方式一般有直线折旧法、工作量提取法。提取年限可按房屋建筑物25年、一般设备及其他固定资产5年、专用设备不短于7年来执行。医院的固定资产投入价值一般比较大,而回收期一般也比较长,回收期内除使用中要发生磨损外,还可能因技术革新而承担着一定的技术磨损和其他财务、经营上的风险,故固定资产投入一定要经过可行性论证,各责任单元在争取本单元的固定资产投人时,更要作好固定资产投入的可行性论证,要预计投入后固定资产的折旧问题、可能接受的患者数量、可争取到的医疗物价收费政策、需相应投入的人力、物力、经常性维护费用以及相应的操作人员技术水平是否与固定资产本身的操作要求相一致,以防止投入大产出少或无产出、负产出的情况发生。每期固定资产要尽可能搞工作量折旧,以平衡固定资产的操作磨损和自然损耗,并同时也作好设备的更新换代,尽最大可能的保护投资,确保能够如期收回固定资产投资。

二是流动资产。医院的流动资产要作好分类管理。由于流动资产一般是指一年内可以转换成现金,可出售或耗用的资产。责任单元所占用流动资产主要是指卫生材料、低值易耗品、办公用品、印刷品、药品等各类消耗材料。所占用流动资产除此以外,若为货币资金就表现为费用的形式。只有加速非货币性资金的周转,并于医疗服务活动以及其他活动中得以补偿,流动资产才能带来效益。责任单元对于医疗过程中所产生的病人费用,应做到合理用药、合理计费,防止与病人发生费用纠纷,还应尽量配合财务部门及时催收病人欠费,防止病人欠费时间的延长而使机会成本增大;在财务部门的帮助下,责任单元的消耗材料等应制定好有效的购置需求,既要防止供耗脱节,也要防止过度积压,要多采用移动平均法了解近期各种消耗材料的使用,并采取与历史同期消耗水平对比,利用季节变化趋势来预测消耗材料的需用数量,尽量利用经济订购批量方法来降低成本。科室领用的消耗材料尽量避免一次大量领用、分期使用,以免增大科室的消耗材料储存成本,从而导致科室支出不均衡。

(三)确定绩效核算体系的基本指标明确各指标权数,确定各指标评定的管理部门。大致可划分为:财务部门负责对经济效益指标的评定;宣传部门、联系部门对社会效益指标进行评定;医疗、护理部门对医疗、护理质量指标进行评定;物资管理部门对物资设备的利用效果指标进行评定;防保部门对院内感染、感染报告指标进行评定。业务统计指标使用信息或病案管理部门提供的数据。绩效核算体系应从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两个角度来设计指标。

首先,从社会效益角度设计指标。病人满意度、病人投诉率、病人等候时间等,都是与社会效益直接相关的,各责任单元应在服务质量上多下功夫,减少投诉,相应地才能增加指标权数。该部分指标分散在精神文明、科室管理块中的感染管理、医护质量管理等考核块,由分管科室或部门按实际考核结果计分,占整个权重值一半以上,充分体现对社会效益指标的倾斜性,采取的是定量指标与定性指标相结合的办法。

其次,从经济效益角度设计指标。包括业务任务、综合效益、消耗定额三个方面。

业务任务方面,可以设计门急诊人次指标,按计划数、上年同期完成数、本期实际完成数设置,手术台次、检查人次、实际占用床日比照设置,并确定相应的扣分或加分标准为:从给分为起平分,完成上年同期数或计划数的不扣分,超过计划数按每增加一个百分点给0.1~0.3分等,本项加分最多为2分,防止为超额完成数量而使医护质量下降;低于上年同期数的每降低一个百分点扣0.1~0.3分等,本项最多扣至0分,以便能够调动落后科室的积极性。这项工作由财务部门进行计量,计分办法对科室或部门公开,以加强科室或部门对财务部门的公正性监督。

综合效益方面,可以设计门诊人次费用、劳动生产率、药品比例、床日费用、设备产值率等指标,并按计划数、上年同期完成数、本期实际完成数设置,并确定相应的扣分或加分标准。对于其中的门诊人次费用、药品比例、床日费用等反指标,以给分为起平分计算,实行超标准1%扣0.1~0.4分,扣完本项分值为止或扣分不封底,等于该计划标准或上年同期完成数不扣分,低于该计划标准或上年同期完成数的每降低1%加0.1~0.4分,最多加1.5~2分,这样既可防止增加病人费用,也可防止影响病人治疗效果;其他为正指标,扣分或加分标准参照业务任务的计分方法执行。这项工作也由财务部门进行计量,计分办法对科室或部门公开。

消耗定额主要针对成本单元设计。各成本单元的消耗定额,应做到参照上年同期、本年计划进行制定,由物资管理部门提供各成本单元的消耗数据,并相应与各消耗定额比较,加分或扣分标准参照综合效益中反指标的计分方法执行。这项工作也由财务部门进行计量,计分办法对科室或部门公开。

表内的社会效益指标分布在精神文明、医护质量两大项中,其指标权重在40分左右。业务任务指标均为定量正指标,其中医技科室为检查或治疗人次,职能科室为消耗定额;可以通过指标计划数与实际数的组合考核住院病人的情况,以提高床位周转率、缩短病人的住院天数,达到减轻病人的住院费用负担的目的;医护质量指标主要是结合卫生部管理年活动目标设计,其中绝大部分有给定标准,需要通过发放问卷调查表、查房等直接面对病患家属,现场收集第一手资料,后才能按要求计出合理的分数。药品比例的权数只有3分,可以较为充分地抑制临床、门诊滥开药物;床日费用、门诊人次费用的权数也只有4分左右,这些反指标的运用可有效地抑制病人费用的增长,发挥指标的导向性作用。

(四)归集收入收入的归集原则上应采用权责发生制,包括在院病人收入及出院病人收入,对实际所发生的医疗欠费从责任单元的相应总收入中全额扣减。并不是所有收入都纳入绩效核算体系中来。如血氧等只是保证购置成本的收回,各项检查费、手术费等只能进人医疗技术科室中,两个以上科室共享一项收入项目的应按一定比例进行合理分摊。责任单元对药品不能计算收入,甚至在医药收入超过计划比例还必须扣分惩罚。

(五)归集支出

责任单元的支出归集必须与收入相配比。配比原则是根据收入与支出的内在联系,要求将一定时期内的收入与为取得收入所发生的支出在同一期间进行确认和计量。分为人员支出、消耗材料支出、水电气、差旅、培训等费用的支出、房屋折旧、设备折旧、管理费用的分摊等内容。

(六)计算结余分配责任单元的绩效核算收入减去支出即为结余,这是责任单元的直接经济效益。结合根据医院的总体目标所制定的结余分配率,可计算出所有责任单元的结余分配总额。

第14篇

关键词:医院环境色彩,心理作用

引 言

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群素质的逐步提高、世界人口步入老龄化等问题以及现代医学新模式的确立,人们对医院环境要求越来越高,这就决定了现代医院的确立、建设已经超越了“治病防病的场所”的简单定义。现代医疗服务已经从供给型向经营型转变,更强调“以人为本”的服务宗旨。,医院环境色彩。高新技术的使用促使现代医疗过程逐渐从生物实验医学模式向生理、心理医学模式转变。医院的功能不仅仅停留在对疾病本身的治疗上,而是对人的个体进行全方位的健康维护,包括生理及心理的治疗护理。

一、现代医院环境与情感

所谓“医院环境”是指人们对医院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所产生的心理、生理及社会意识的总和。医院环境作为医院文化的载体,能让员工、患者从无形中感到有形,从抽象中感到具体,并把美学原理应用于医院文化的实践与发展中,使这种审美文化成为沟通医院与员工,医院与患者,员工与患者思想情感的桥梁,使外在的物质映象转变为内心的信念。

这一解释包含了对医疗意义认识的深化以及对就医过程中整体环境设计对人的感官意识和心理情感所产生的人文关切,更是一种将医疗与环境艺术情感相结合的利用。现代医院建设发展越来越重视医疗环境的人性化,注重环境品质的优化和提高,追求与整体医学模式相适应的整体医疗环境,寻求适用医疗技术与情感点的平衡,突出人性情感的“绿色医院”。环境艺术是绿色的艺术与科学,是创造和谐与持久情感的艺术与科学的结合,它与人所处的空间状态包括医院环境都十分相关。“情感是人所特有的,是有别于动物的重要标志,它是同人的社会性需要紧密地联系着的。消费者的情感丰富而复杂,有属于社交类的情感,如父子情、夫妻情等家庭情感;也有朋友情、邻里情、战友情等人际交往情感;有属于自尊审美的情感,如美感、民族感、独立感等;也有属于自我发展类型的情感,如认可感、赞誉感,等等。”①李彬彬观点中提出人的自我情感的认识,情感是人类所特有的复杂的心理描述表现,可见在医院这一特殊的环境中更需要有人的情感体现。社会对医院环境进行艺术设计的目的不仅是令建筑物本身空间结构更合理、现代化气息更浓郁,更重要的是创建有利于身心健康的情感氛围。这种情感环境氛围能够针对医疗需求平复人们情绪,令其更为理性地面对、配合医疗过程。

二、医院环境与色彩

“一个人的现实观察,总会受以往所见、所闻、所知的影响,积累越多感受就会越丰富。”②环境设计导入医院的整体环境规划是现代医院发展的必然趋势,其中色彩的运用是影响人们对医疗环境中视知觉、感受到不同心理情感的主要元素。长久以来,医院环境中单一的白调占据了人们视觉主要部分,传统的医院环境大到医院主体色、标准色、墙壁、医护人员的服装统一标准,小到病历、桌椅等环境中的任何细节都会采用自认为“洁净”的白调。为何儿童听见“医院”名词就哭闹或者看到白色区域就止步?这是小孩长久对医院的观察、积累将医院的视觉存在概念为白色建筑,其中包括人的存在都是白色,受这些白色人、物的影响,小孩对医院的理解就是“”。可见长久以来“白色医院”在人们的记忆中有着很深的印象。研究证明人长时间在白色环境中生活和工作,容易引起视觉疲劳和精神紧张,因此现代医院的建设中,越来越重视医疗环境的功能色彩的规划、室内公共空间的处理方法,力图达到一种符合亲近病患的世俗化艺术效果。现代医院公共环境中所采用的各种各样的修饰手段已逐步改变了人们印象中医院混乱拥挤的紧张气氛,同时重视环境色彩的个性设计,为患者创造了舒心愉悦的医疗环境,从人的视觉情感印象和心理理疗两方面考虑研究得来适应于医疗工作环境的色彩体系能够很好的对患者进行积极的心理引导作用,改变以往人们对医疗环境色彩的单调认识。

医疗色彩环境形成的心理情感表述,对患者能起多大的作用?调查研究表明,医院的室内外色彩环境,对于病患者的治疗起了医药之外的心理辅助作用。对于医院色彩的人性化设计研究,以现代专科医院尤为突出。这些专科医院在接受现代社会环境艺术的熏陶之时,结合医院这一特殊行业的医疗作用,把多种色彩运用到医院不同的功能区中。例如很多女性医院在环境色彩的使用上,大胆打破以往医院白茫茫的单调视觉感受,而在医院环境中加入粉红,以达到镇定患者情绪同时呼应女性主题要素以达到让患者感受到医疗环境的温馨情感作用,大大缓解了这些女性患者入院前的焦虑情绪,通过色彩心理上的暗示作用增强了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

三、色彩在医院环境中的心理理疗作用

人们对医疗环境与色彩的关切,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患者的年龄、病情、性别的不同,对于色彩医疗环境的考虑,也有着不同的角度。

1、色彩的基本概念

什么是色彩?SageGeorge给色彩定义为:“大脑对某固定波长的光投影在视网膜上所做的反应” ③,大脑对不同波长做不同的反应,当某一适当波长的光进入视网膜时,色彩刺激即已开始。色彩由颜色构成,是指颜色间的组合在视觉上构成的不同明度,不同色相,不同纯度的既对比又呼应,既排斥又依存,既相反又相成的对立统一关系。这样的不同色调的颜色的有机构成,能给人的视觉以和谐感,色彩感,美感。

“在这个五彩缤纷的世界中,色彩是吸引视觉的重要因素。它可以渲染感人的氛围,传达特定的信息;可以通过强烈的对比关系吸引注意,也可以强化感性的诱导作用。无论在生理上还是心理上……”④人的色彩感觉信息传输途径是光源、彩色物体、眼睛和大脑,也就是人们色彩感觉形成的四大要素。美国光学学会(Optical Society of America)的色度学委员会曾经把颜色定义为:颜色是除了空间的和时间的不均匀性以外的光的一种特性,即光的辐射能刺激视网膜而引起观察者通过视觉而获得的景象。

色彩感觉总包含着色彩的心理和生理作用的反映,使人产生一系列的对比与联想。在我国国家标准GB5698-85中,颜色的定义为:色是光作用于人眼引起除形象以外的视觉特性。,医院环境色彩。根据这一定义,色是一种物理刺激作用于人眼的视觉特性,而人的视觉特性是受大脑支配的,也是一种心理反映。

2、 色彩的心理理疗效应

在心理学上,对于一种感觉兼有另一种感觉的心理现象,叫联觉现象。,医院环境色彩。人们对颜色的感觉容易引起联觉,因此,颜色容易对人的心理产生这样或那样的影响。,医院环境色彩。艺术心理学家认为,色彩直接诉诸人的情感体验。它是一种情感语言,它所表达的是一种人类内在生命中某些极为复杂的感受。颜色的冷暖,在程度上存在着差别。这些差别在人们的心里,决定于人们对它们所联系的具有同样颜色的实物的印象,或者受社会文化和个人理解的影响。因此,设计师在运用色彩的时候,不仅需要从美学的角度考虑,而且需要考虑色彩的心理效应。

现代医院环境的建设是基于色彩的心理理疗的理论基础上,把医药治疗与色彩心理理疗进行了糅合。根据色彩心理学家和病理专家研究,色彩的心理效应是通过眼睛感知,再传输到大脑,人受到色彩的刺激以后,产生对色彩的反应,如引起人们产生阴暗、冷暖、轻重、远近等感觉,同时对人的身心产生极大的影响,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人的行为与健康,如产生兴奋、忧郁、紧张、轻松、烦躁、安定等心理作用。正如美国色彩学专家吉伯尔(w.Ger-ber)的色彩理论所阐述的,即色彩是一种复杂的艺术手段,可用于治病,色彩直接引起人和动植物生理上的反应,针对各类色系在医疗环境中的不同功能和作用做如下相关的探讨。

3、医院环境中的色彩心理理疗

医院属于特殊的环境设计,受传统医院环境概念和中国人自身对色彩的愉悦和恐惧的理解,医疗色彩设计受人文、社会等诸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尤其根据具体地点、不同人物以及性别、年龄的不同针对色彩在医疗环境中的设计,作以下分析:

从环境上分,医院由医疗区域、后勤生活服务和行政管理区域组成。行政和后勤办公区是后勤和行政部门人员的工作活动场所。该办公区的主要功能是为医院工作人员提供后勤服务和执行管理职能。因此,根据该办公区的功能及人群的特性,在该区域选择中性色——白色作为周围环境的主色调,并以医院标准色辅助该区域环境主色调,从而达到统一视觉形象的识别作用,同时起到激励工作和识别企业色彩的暗示性作用。

医疗区域是医院的主体。医疗区域根据职能的不同又可以再分为三个区域:门(急)诊部、医技部和住院部。由于这三个工作区域的职能和功能的差异性,导致了环境的色彩的运用上的相异性。

心理学家和生理学家研究发现,色彩除了对人视觉器官的影响,还对其它感觉器官和人的心血管、内分泌机能及中枢神经系统的活动都会产生影响。合理的色彩搭配有益人们身心健康,不合理的配色只会使人觉得精神紧张容易疲劳。

门诊大厅是医患者比较集中的区域。研究显示,在现代医院大厅环境设计中,浅色调如米黄、乳黄等黄调逐渐取代白调成为了医院室内色彩的基调。根据色彩专家的研究,黄色是最令人愉快的颜色,被认为是知识和光明的象征。温和欢愉的黄色能适度刺激神经系统,改善大脑功能,可以使血压降低,对肌肉、皮肤和太阳神经系统疾患有疗效,同时它能促进健康者的情绪稳定。因此在门诊大厅这种人群拥挤的场所,多使用黄调,能过消除前来就诊患者的急躁和焦虑。

手术室是医院医疗区域中非常重要的功能区。美国的色彩专家研究发现淡绿都有镇静、安定作用,能治疗神经衰弱。鲜艳的绿色是一种非常美丽、优雅的颜色,它生机勃勃,象征着生命,绿色宽容、大度,几乎能容纳所有的颜色,它是希望的象征,给人以宁静的感觉。绿色对人的视觉神经最为适宜,它是草木的生命色,能使人产生凉爽、清新之意,给人以生命的活力,有振奋人心的奇功异效。因此,美国在二战结束后率先将“色彩调节”技术应用在医院的手术室中,将白墙刷成绿色,不但稳定医生的情绪,还可消除医生久视血红色产生的视觉疲劳。这一改进大大提高了医生的工作效率。因为人处于绿色氛围中,皮肤温度可降低1-2.2度,脉博平均每分钟减少4-8次,血液流速减缓,心脏负担减轻,呼吸平缓而均匀。在医院医疗区域的装饰中,除了利用涂料进行色彩的表现,同样可以利用植物或者绿色系的画作来进行点缀空间的需要,以达到利用有生机的绿色小景,给患者以心理上的一种安静、积极的心态帮助。

急诊病区里的病人大多是因为突发性疾病,情绪比较紧张和惶恐。因此,在该工作区域应该选择能使病人缓解紧张情绪的颜色作为环境色。,医院环境色彩。蓝色很容易使人想到蔚蓝的大海、晴朗的蓝天,是一种令人产生遐想的色彩,具有调节神经、镇静安神、缓解紧张情绪的作用。因此在病人相对集中的急诊治疗区域,很多医院选择蓝色作为环境色,帮助病人达到稳定情绪和镇静的作用。

针对儿童病区,在大面积的背景色选择沉着淡雅的颜色的基础之上,我们多可以选择鲜艳颜色的搭配,首先在视觉上让儿童觉得来到的不是恐怖的白色医院,而是富有童趣色彩的儿童世界。在儿童病区根据儿童的性格特征,在环境色的选择上,可以以欢快活泼的光辉色彩橙色为主,使儿童消除来到医院环境的抑郁沉闷情绪。橙色是新思想和年轻的象征,令人感到温暖、活泼和热烈,能启发人的思维。,医院环境色彩。它在心理上能够引导儿童联想到金色的秋天,丰硕的果实,一种富足、快乐而幸福的情绪感受。

在住院病区,根据病区科室的不同、患者病情分类的不同,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不同色彩的应用,从而对病患进行有效的心理理疗。譬如,在充满喜悦和激动的产科病房,针对初为人母或即将为人母的女性及家人的情绪、心理上的要求,我们可以在色彩选取上多偏向紫罗兰色与粉红色的搭配,因为紫色能让孕妇激动的情绪安静下来,粉红有补血、养心宁神的作用。紫色代表柔和、退让和沉思,给人以宁静、镇定和幻想,可以松弛神经、缓解疼痛,对失眠和精神紊乱可起一定调节作用;在临床治疗功能区域选择冷色系列产品,营造宁静的临床工作环境,消除医护人员的焦躁情绪;利用蓝色治疗肝炎、关节炎;用黄色和橙色治疗贫血、支气管炎、便秘;用深蓝色缓解疼痛;用红色提高血液循环,用黄色能促进激发忧郁病患者之欲望和意志,血液循环,增加唾液,刺激食欲;利用具有安适宁静之力量赭石色在精神病患者的医疗环境,;用纯洁无暇的白色,促进高血压患者血压下降都获得了十分明显的效果。

结论

现代医院已经不仅仅承担着病理治疗的任务,同时通过对色彩心理学的研究,医院逐渐借助色彩的心理理疗属性为病患进行心理上治疗的研究领域内取得了不断进步。医院环境设计中通过对色彩功能特性的了解,加以正确的运用,就会如上文所介绍的,对病患的治疗与恢复产生积极作用。合理的色彩将有助于病患缓解疲劳,抑制烦躁,调节情绪,改善机体功能。在现代医院环境的改造过程中,充分考虑色彩所能起到的功能性心理治疗作用,将为病患的就医之路增添一抹有效的情感色彩。因而不同色彩在医院内外不同环境中的应用,将成为我国现代医院环境的改革的必然趋势并得以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设计心理学》李彬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建筑外观色彩的表现与设计》焦燕机械工业出版社

《视觉艺术心理》王令中人民美术出版社

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学院儿童口腔科西安作者:方军,秦晗2007-5-8

摘自:

①李彬彬《设计心理学》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1年出版第154页

②王令中《视觉艺术心理》人民美术出版社2006年出版第28页

③“试论色彩刺激对运动效果的影响”《湖北体育科技》2001年刘晓伟

第15篇

生物医学工程(Bio毗dieazEngineering)学是一门年轻的新学科,从技术角度肴,生物医学工程技术其形成与发展的模式墓本上可归纳为:通过工程技术手段把物理、化学以及技术科学中新的技术、原理、方法应用于研制医疗装!、满足临床诊治的需要,随着科学技术进步、新的物理、化学方法和工程技术不断被应用于医学,医用产品越来越多.在工程学(含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材料科学)突飞猛进地发展的同时,生命科学也在迅猛发展,近年来迅速兴起的生物技术对给生物医学以极大的推动,将产生分子医学.因此我们对理工学科与生命科学交叉结合而产生的生物医学工程学必须有新的认识.美国学者指出,新的生物医学工程定义是:“生物工程学结合物理学、化学或数学和工程学原理,从事生物学、医学、行为学或卫生学的研究;提出基本概念,产生从分子水平到器官水平的知识,诱发创新的生物学制品、材料、加工方法、植入物、器械和信息学方法,用于疾病预防、诊断和治疗,病人康复,改菩卫生状况等目的”.因此,我们必须考虑到科学技术的进步给生物医学工程学带来的影响:不仅是工程学与生命科学、医学的交叉结合,也包括所有其他学科和生命科学、医学的交叉结合;不仅是工程技术的相应理论方法与生物医学中人体结构功能的交叉结合,而且要考虑工程技术的相应理论方法与生物技术的交叉结合.因此,我们引用根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有关名词命名专家组最近对生物医学工程学的定义:焦生物医学工程学是结合物理学、化学、数学和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厚理,从事生物学、医学、行为学或卫生学的研究;提出墓本概念,产生从分子水平到导官水平的知识,开发创新的生物学制品、材料、加工方法、植入物、导械和信,’.学方法,用于疾病预防、诊断和治疗,病人康复,改善卫生状况等目的.”

二.生物医学工程学科类型

生物医学工程学是理、工学科和生物医学相结合而发展起来的交叉边缘学科,涉及的领域十分广泛,与其他诸如材料、信息、电子技术、计算机科学关系密切,并在不断发展之中.根据学科具体内容可以分为:因为生物医学工程学科具有其他学科所没有的特点,我国仅设一级学科不设二级学科.

1.信息技术型生物医学工程(InformationTeehno一osyBiomediealEngsneering:IT一明E.)其知识体系的组成特点是以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信.息处理技术的知识为主线,以生物医学方面相应的领域为交叉、结合对象,对其中的问题进行研究.

2.材料技术型生物医学x程伽aterialTeehnologyBiomedicalEngineering:盯一翎E)其知识体系包含材料科学、生物技术、力学、化学、生物化学、信息和计算机技术、医学和生命科学的墓本知识,主要研究对象是生物材料和人工器官,包含新近发展起来的组织工程.

3.生物技术型生物医学工程(BiologiealTeehnologyBiomedicalEngineering,BT一BME)在生物医学工程发展的同时,由于分子生物学的发展产生了生物技术,使得生物医学工程与生物技术交叉结合.美国实验生理学学会联合会(F^SEB)对未来医学发展的分析是“分子医学将在2020年成为人类健康的基础.分子医学的实践将包括新的预防方法、新的诊断方法和新的治疗方法,新的治疗方法将直接针对造成疾病的分子、细胞或生理缺陷.这些新医学方法的墓础将是精确的和无创的成像及诊断技术,……”,这充分说明了在新的时期,生物医学工程必然和分子水平的诊疗技术交叉结合,也就是说生物医学工程必然和生物技术交叉结合,因此必然会产生生物技术型的生物医学工程.其知识体系包含数学、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生物学、分子生物学、遗传学等等.

4.生物医学研究型的生物医学工程(BiologiealMediealstudyBi二。dicalEngineeringBMS一BME)由生物医学工程的定义和它的研究内容知道,我们要为深入研究生命过程的规律,揭示生命的本质.因此这类学科的着眼点和落脚点不在于应用,而在于用目前的一切科学技术的理论、方法、技术以某一生命过程为研究对象.所需的是所有理工科、生物学、医学、哲学知识的交叉融合.

5.医疗器械产业型的生物医学工程伽ediealDevieesBIOfnedicalEngineering:MD一BME)生物医学工程所有的研究的最终目的是以各种不同的产品服务于社会,在各种生物医学工程产品中,医疗器械(含各种医疗仪器、医疗设备和耗材等)产品占有很大比t.要过渡到产品必须有由实验室研究到产业化过度的研究阶段,就会形成产业型的生物医学工程.其知识体系包含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精密机械、生物医学的基本知识、管理学、市场经营等.以往我国医疗界械产业化的发展较发达国家滞后,就是因为这方面的力t相对薄弱,因此一方面应该在医疗界械的公司强化这方面的建设,另一方面应加强高校、研究所与企业的交叉结合.科研成果的产品化研究在医疗界械行业显得尤为重要。

6.在医院中的生物医学工程-----一临床工程随若科学技术和现代医学的发展,生物医学工程对促进医学科学的发展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医院的建设和发展中所起的作用更为重要,所居的地位更为明显.医疗机构为了满足社会的需求,在医疗市场的激烈竞争中求得生存与发展,就必须加快自身的现代化建设,在这一进程中,生物医学工程的分支学科一一临床工程已成为现代化医院不可缺少的组成成份,将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临床工程师、医生和护士共同构成现代化医院的三大支柱川.临床工程在医院中的发展是一个值得关注问翅.临床工程的定义:前面讲过生物医学工程学是一门新发展起来的交叉性学科,它研究内容非常广泛,从纵向看,生物医学工程学的组成除了研究开发以外还有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在医院中应用生物医学工程的所有成果---一临床工程,临床工程则是为了利用现代科学和工程技术知识,将现代的生物医学工程学的新技术和成果安全、可东地应用到临床,以提高医疗水平为目的的一个生物医学工程的学科分支.那么,什么是临床工程呢?目前,一般认为在医院中医疗设备的维修管理就是临床工程,我们认为,在医院中所有为了提高医院医疗水平而应用现代工程技术的工作都应该属于临床工程的范畴.在医院临床工程墓本上由五大部分组成:一是以医疗设备的全程技术管理为主,解决医院装备现代化中技术、设备、质t保证和经济管理方面的问题,包含了医院中的设备工程和设备管理工程;二是医疗信息的现代化管理-一Hls(HospitalInfor.tionsystem)系统:使用计算机和通讯设备采集、存储、处理、传翰和翰出门诊、住院息者医护和管理信息,包括临床辅助科室的信息,形成网络系统,实现信息共享,提商医院工作质t和效益;三是和影像存档和通讯--一P^cS(Pict盯e^r。hi,ing.eo二unie。tson:system,):是医院用于管理医疗设备如CT,MR等产生的医学图像的信息系统;四是远程医疗网络系统等:远程医疗就是利用电子通讯网络以电子信号来传递有关医学诊断、治疗、护理、咨询及教育等的信息及数据,其即可以为偏远地区的息者提供医疗服务,也可以作为医生之间进行交流的有效工具;五是参与临床的诊断与治疗一线工作的工程技术:例如放射治疗计划的制定、虚拟手术、理疗和康复等等.临床工程与生物医学工程研究开发是两个紧密相连的必要环节,又具有各自的发展规律.因此,我们既要重视前者的发展,也要重视后者的发展,在医院中更应将后者放在发展的重要的地位.

三.国内外生物医学工程教育棍况

科学与学科有非常密切的关系.科学自身的规律决定学科的规律,科学发展决定学科的建设和发展,当然,学科的建设反过来形响科学的发展.随若人们对健康的关心程度的增加,医学上疾病分析、诊断、治疗和康复等方面的仪器设备逐年增多.因此,在教学科研单位需要有研究人的生命的物理原理、控制过程和研究新的检测、监测生理、生化物理指标的原理、方法、仪器设备;在工业部门,需有设计、制造适于医护人员操作和人事科医学要求的仪器设备的工程师.在医院里,需有掌握医学设备的均t和维修以及培训使用这些设备的人员的工程师;这就要求有一个系统地培养生物医学工程师的教育计划.生物医学工程师要用工程学的方法来解决生命科学上的难题,因此,要求有一些涉及生命科学和工程学的交叉训练,使得学生既要性得工程原理,又要了解如何应用知识来解决生物学和医学上的问题.二十世纪50年代,随着生物医学工程科学研究的发展,产生了生物医学工程学科.由于科学研究的需要,在国外生物医学工程学科发展的最初阶段,是趋向于培养博士水平的高级人员.后来由于注意到实际应用,产生了硕士和学士水平的教学计划.

1.国外高校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情况

目前发达国家的很多大学都设有生物医学工程系,仅美国就可在Inter网上查到近百所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系的主页.《共国新闻》及《世界报道》两媒体2002年联合公布的生物工程/生物医学工程领域最佳研究生院的排名(根据设施、人员、研究成果引用系数等)前十名的学校。.设有叫S方向与BT的较多.以研究生教育为主,本科为附在我国,涉及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最早的是中专教育、大专教育(1,60年成立的北京商学院就有医疗器械系),真正的生物医学工程学科开始于70年代未,19,8年国家科委成立了生物医学工程学科专业组.从此生物医学工程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在我国很快地发展起来.经二十多年的发展,目前全国己有近几十所高校建立有该专业,这些高校均系国内工科、理科、医学的著名院校.我国生物医学工程学科的墓本情况见表2从以上可以看出我国的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发展非常迅速,据不完全统计,52个院校设有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其中有37个理工或综合大学,15个医科院校.

2.我国离校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情况分析

(1).我国生物医学工程专业与国外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共同点①学科发展迅速国内外高校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发展十分迅速,国外从20世纪60年代起步,70年代、80年代迅速发展•国郎20世纪’0年代末,8。年代初仅有几所高校建立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短短二十年就发展到50个院校建立该专业.②从比较知名的重点院校开始形成辐射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加利福尼亚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宾西法尼亚大学、华盛顿大学、密歇根大学等都是较早建立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我国清华大学、浙江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东南大学、中国科技大学等都是我国著名的科研水平很高的大学,也是我国首批建立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高校.③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学科以研究生教育为主在国外,很多大学招收研究生的数t超过本科生的数t,研究生的来源更强调从理工科或生物医学专业中选拔.在我国50多个生物医学工程专业中有17个博士学科(14个也收本科,3个仅招收硕士、博士),6个博士后流动站,5个长江学者学科,11个招收本科、硕士,8个院校仅招收硕士,U个院校招收本科、2个招收大专.这充分说明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教学和科研相比,生物医学工程科研占的比重更大.

3.我国高校生物医学工程专业与国外的不同点(差距)

近年来我国生物医学工程教育发展很快,如前所述建立本科教学的至少有35所院校,通过分析不难发现:①学科模式(研究方向)设!较少所有开设生物医学工程本科专业的学校都是以电子、信.息、计算机应用与医学结合为目标,只有个别学校在培养目标中增加生物材料和人工器官方面的内容.本科教育的专业设!面比较集中在IT一明E,没有川S一SME,各院校的研究生培养(科研方向)基本以生物医学信号的检测处理、医学成像、医学图象处理、医学仪器研究为主,部分涉及到分子电子学、分子光子学、生物力学、生物医学材料、人工器官、组织工程等方向,只有少数大学比较集中在纳米材料、生物医学材料及人工器官、生物医学图像处理.研究生培养的专业面比本科生的专面相对宽广.与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搜盖面相比显得专业面过于窄.而国外的专业设t显然比我们有优势.从表1中可以看出有很多“生物移植、心血管电生理、脊健损伤研究、功能生物技术、心肺动脉、临床整形外科研究、临床整形外科研究、细胞影像、疼痛神经生理、分子及细胞生物、重组蛋白质表达、药物传输、.生物界面现象、生物热传递、麻挤研究、听觉研究、神经肌肉研究、神经系统分析、视觉研究”一的研究方向,在我国,这些研究方向都被认为是生物医学的研究内容,而不是生物医学工程的研究内容.②以科研带动学科的特点不如国外突出我国本科教育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有些没有科研方向的学校纷纷设立生物医学工程专业③没有重视传统中医工程研究④生物医学交叉结合的程度我们不如国外,我们的叫E没有研究生命系统的就是个证明.

4.就业问题

生物医学工程师的就业前景是广阔的,主要就业单位是研究机构、公司和医院.研究机构可以是研究所或大学里的研究中心,他们从事设计和研制医院里所铸的很专门的新设备,也有一部分作为外科或生理研究组的成员参与复杂电子系统的选择使用,也可以研制新设备公司,可以是仪导及制药公司,他们参与新的医疗仪器以及医学及生物学研究用的仪器的研制和生产.他们能够决定一种新的设计是否有藉要,有梢路,能否满足各种要求并符合政府的法律规定,他们也可做为公司产品的推销及售后服务工作.在医院里,他们从事自动化、研制实验室用计算机,病人一一计算机的接口以及有关计算机软件.他们也可以在某一科室〔例如:内科、外科和临床实验室工作),也可以在医院里直接经管生物医学工程部门的工作.他们是医院中工程情报的主要提供者,负贵所有仪器的使用、维修和采购的任务,研究分析和处理数据的方法.生物医学工程师亦参与许多国家研究计划,如在空间计划中设计遥测装I,生命维持系统,人一一机接口设备以及参与空问医学.他们也参与国防计划,环境研究,也可做为环境开发及污染、医院自动化方面的顾问等.

5.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继续教育

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高等教育与国外相比起步较晚,但经过近20年的发展,现已形成较完菩的学科体系,开设了大专、本科、硕士和博士研究生教育层次.而我国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继续教育发展较慢,在国家成人教育专业目录中还没有该专业.我校1,%年首次在全军开展了生物医学工程专业专科升本科的函授教育,现已招收7届学员,深受全军各医疗单位技术人员的欢迎,目前地方许多医院有关技术人员也来信询问要求学习.我们认为在新形势下,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继续教育有着广泛的前景和开展空间.主要原因是:

(1).随着科学技术和现代医学的发展,医院各种诊疗技术和设备越来越多,高新技术和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如果没有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技术人员的有效参与,现代化医院不可能有现代化的管理和诊疗水平.

(2).从医院实际看.医院医学工程科、信息科、放射科、放疗科、超声科和理疗科的临床工程技术人员是生物医学工程专业专业本科毕业的为数不多,大都是本专业或相关专业大专毕业,知识结构和实际水平很难适应未来的发展需要,必然有一个知识更新、技术提高的问题.

(3).以现代科学技术为核心的、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存储、使用和消费之上的经济称为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对现代化医院的科技水平、人才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有了更高的标准.开展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继续教育,必须满足实际,若眼未来,在教育观念、人才培养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大胆探索.

6.在医学院校内开设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特点

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是一门工程科学,它要求有深厚工程墓础知识,学生的大部分时问都是在学习工程知识,因此,很容易认为在工科院校开设此专业有优势,在医学院校开设这个专业有很大困难.经过几年的实践,我们认为在医学院校办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开始时要建立起一整套的工程葵础课教研室和实验室,,这样需要的经费、人员较多,起步比较困难,但只要具备了墓本条件,会有很多优势.

(1).生物医学工程是工程科学对医学的渗透,在医学院校中开设了本专业以后,工程人员和医务人员思想上的沟通就比较方便,较能做到互相理解,这样就便于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