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经济学硕士毕业论文范文

经济学硕士毕业论文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经济学硕士毕业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经济学硕士毕业论文

第1篇

(一)将科研能力的培养贯穿于硕士四年的教学。

1.课程教学要注重能力的培养。改革“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引进慕课、微课、翻转课堂等教学模式,增加案例教学和实践教学,教学中强调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起主导作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促使学生在课程学习中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沟通协作能力。

2.制定硕士生科研能力培养计划。高校要制定硕士生科研能力培养计划,为培养硕士生科研能力做一系列工作。一是给硕士生设立科研导师,硕士生从大学一年级开始就与科研导师接触,协助科研导师做科研方面的工作,跟随科研导师感受课题申报、调研、撰写研究报告、课题结题的整个科研过程。二是开设论文写作必修课,系统讲解选题、写开题报告、查找资料、制作调查问卷、研究方法等。三是要求学生在大学期间至少参加三次社会实践活动,学生自己选题、制定调查问卷、撰写调研报告。

(二)改进硕士毕业论文的管理。

1.加强指导教师的管理。应制定指导教师管理制度,包括硕士毕业论文指导教师的条件与职责、硕士毕业生分配办法、硕士毕业论文指导教师评价办法、奖惩办法等。通过这些制度,明确哪些教师有资格指导硕士毕业论文,每位教师分配多少学生,对教师的指导质量进行评价并予以奖惩,以此促使教师提高指导质量。

2.建立硕士毕业论文各个工作环节的操作规程并实行全程监控。硕士毕业论文包括选题、开题、指导与写作、提交与评阅、答辩与成绩评定、论文资料装订与归档等多个环节。首先,学校要对每个工作环节制定具体的操作规程,使教师和毕业生明确如何去做。其次,建立硕士毕业论文全程监控制度,学校或学院对各个工作环节定期进行检查,督促教师切实负起指导责任。

3.改变论文写作和答辩时间。由于毕业生大四阶段尤其是第八学期事情很多,影响了毕业论文的写作,建议把毕业论文工作提前到大三放暑假前即第六学期期末,进行学生与指导教师的双向选择,将毕业生分配给指导教师,指导教师开始毕业论文的指导;大三暑假里,要求学生进行论文选题,与指导教师沟通后确定论文的题目;指导教师指导学生确定调查提纲或调查问卷,要求学生利用大三暑假的时间进行调研,为撰写毕业论文收集实际资料;大四开学后的一两周内,组织学生完成开题报告工作;安排毕业生撰写论文初稿,年末前提交;元旦后以及放寒假的两个月时间,毕业生和指导教师闲暇时间较多,指导教师可以利用这段时间集中精力指导毕业生完成论文的修改;第八学期开学的一两周内,完成毕业论文的答辩工作。

4.加大硕士毕业论文选题的指导与审核力度。选题是硕士毕业论文的基础环节,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毕业论文的质量。首先,指导教师要加大对毕业生选题的指导,强调毕业论文选题要与所学专业挂钩,选题要针对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热点、难点问题以及实习单位面临的突出问题,选题要理论联系实际,不要选择纯理论研究的题目,选题的难易程度要适中,选题宜小不宜大、宜具体不宜抽象、宜限制不宜宽泛、等等。其次,学院要加大毕业论文选题的审核力度。学生选定题目后,提交给学院,学院要组织专家对毕业论文选题的新颖性、实用性、可行性、深度等方面进行评审,要求选题不当的学生重新选题。

5.优秀硕士毕业论文实行首位参选制。每位教师指导的成绩最高的论文,应该是该教师指导的质量最优的论文。因此,各位教师指导的成绩最高的毕业论文拿出来参选优秀硕士毕业论文,学校或学院组织教师进行盲审,这样可以确保每位教师指导的论文都有机会评优,盲审可以杜绝评优中的教师面子问题,使硕士毕业论文的评优工作做到公开公正,使评选出来的优秀毕业论文真正优秀。

6.对毕业论文实行末位审核制。毕业论文末位审核制,就是每位教师指导的成绩最低的毕业论文,提交给学校或学院进行审核,学校或学院组织教师进行盲审,审核不合格的,要求学生进行修改,修改后再次审核,毕业论文审核合格后,才给学生颁发学位证和毕业证。毕业论文的末位审核制对督促毕业生认真写论文、督促指导教师认真指导、杜绝教师给“同情分”、提高毕业论文质量有积极的作用。

第2篇

经济学论文不只是计算一些经济规律和经济学分析,还需要加强整个论文的科研属性,这也是目前科研压力过大的情况下的一个解决途径。笔者认为,作为一个经济专业的学生,提高硕士毕业论文质量应从两方面入手,一是加强硕士生科研能力的培养,提高硕士生撰写论文的能力,二是改进硕士毕业论文的管理,加大硕士毕业论文指导力度和监督审查力度。

(一)将科研能力的培养贯穿于硕士四年的教学。

1.课程教学要注重能力的培养。改革“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引进慕课、微课、翻转课堂等教学模式,增加案例教学和实践教学,教学中强调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起主导作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促使学生在课程学习中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沟通协作能力。

2.制定硕士生科研能力培养计划。高校要制定硕士生科研能力培养计划,为培养硕士生科研能力做一系列工作。一是给硕士生设立科研导师,硕士生从大学一年级开始就与科研导师接触,协助科研导师做科研方面的工作,跟随科研导师感受课题申报、调研、撰写研究报告、课题结题的整个科研过程。二是开设论文写作必修课,系统讲解选题、写开题报告、查找资料、制作调查问卷、研究方法等。三是要求学生在大学期间至少参加三次社会实践活动,学生自己选题、制定调查问卷、撰写调研报告。

(二)改进硕士毕业论文的管理。

1.加强指导教师的管理。应制定指导教师管理制度,包括硕士毕业论文指导教师的条件与职责、硕士毕业生分配办法、硕士毕业论文指导教师评价办法、奖惩办法等。通过这些制度,明确哪些教师有资格指导硕士毕业论文,每位教师分配多少学生,对教师的指导质量进行评价并予以奖惩,以此促使教师提高指导质量。

2.建立硕士毕业论文各个工作环节的操作规程并实行全程监控。硕士毕业论文包括选题、开题、指导与写作、提交与评阅、答辩与成绩评定、论文资料装订与归档等多个环节。首先,学校要对每个工作环节制定具体的操作规程,使教师和毕业生明确如何去做。其次,建立硕士毕业论文全程监控制度,学校或学院对各个工作环节定期进行检查,督促教师切实负起指导责任。

3.改变论文写作和答辩时间。由于毕业生大四阶段尤其是第八学期事情很多,影响了毕业论文的写作,建议把毕业论文工作提前到大三放暑假前即第六学期期末,进行学生与指导教师的双向选择,将毕业生分配给指导教师,指导教师开始毕业论文的指导;大三暑假里,要求学生进行论文选题,与指导教师沟通后确定论文的题目;指导教师指导学生确定调查提纲或调查问卷,要求学生利用大三暑假的时间进行调研,为撰写毕业论文收集实际资料;大四开学后的一两周内,组织学生完成开题报告工作;安排毕业生撰写论文初稿,年末前提交;元旦后以及放寒假的两个月时间,毕业生和指导教师闲暇时间较多,指导教师可以利用这段时间集中精力指导毕业生完成论文的修改;第八学期开学的一两周内,完成毕业论文的答辩工作。

4.加大硕士毕业论文选题的指导与审核力度。选题是硕士毕业论文的基础环节,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毕业论文的质量。首先,指导教师要加大对毕业生选题的指导,强调毕业论文选题要与所学专业挂钩,选题要针对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热点、难点问题以及实习单位面临的突出问题,选题要理论联系实际,不要选择纯理论研究的题目,选题的难易程度要适中,选题宜小不宜大、宜具体不宜抽象、宜限制不宜宽泛、等等。其次,学院要加大毕业论文选题的审核力度。学生选定题目后,提交给学院,学院要组织专家对毕业论文选题的新颖性、实用性、可行性、深度等方面进行评审,要求选题不当的学生重新选题。

5.优秀硕士毕业论文实行首位参选制。每位教师指导的成绩最高的论文,应该是该教师指导的质量最优的论文。审核不合格的,要求学生进行修改,修改后再次审核,毕业论文审核合格后,才给学生颁发学位证和毕业证。毕业论文的末位审核制对督促毕业生认真写论文、督促指导教师认真指导、杜绝教师给“同情分”、提高毕业论文质量有积极的作用。

第3篇

(一)将科研能力的培养贯穿于硕士四年的教学。

1.课程教学要注重能力的培养。改革“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引进慕课、微课、翻转课堂等教学模式,增加案例教学和实践教学,教学中强调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起主导作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促使学生在课程学习中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沟通协作能力。

2.制定硕士生科研能力培养计划。高校要制定硕士生科研能力培养计划,为培养硕士生科研能力做一系列工作。一是给硕士生设立科研导师,硕士生从大学一年级开始就与科研导师接触,协助科研导师做科研方面的工作,跟随科研导师感受课题申报、调研、撰写研究报告、课题结题的整个科研过程。二是开设论文写作必修课,系统讲解选题、写开题报告、查找资料、制作调查问卷、研究方法等。三是要求学生在大学期间至少参加三次社会实践活动,学生自己选题、制定调查问卷、撰写调研报告。

(二)改进硕士毕业论文的管理。>>《计算机硕士论文优秀与良好的区别分析》

1.加强指导教师的管理。应制定指导教师管理制度,包括硕士毕业论文指导教师的条件与职责、硕士毕业生分配办法、硕士毕业论文指导教师评价办法、奖惩办法等。通过这些制度,明确哪些教师有资格指导硕士毕业论文,每位教师分配多少学生,对教师的指导质量进行评价并予以奖惩,以此促使教师提高指导质量。

2.建立硕士毕业论文各个工作环节的操作规程并实行全程监控。硕士毕业论文包括选题、开题、指导与写作、提交与评阅、答辩与成绩评定、论文资料装订与归档等多个环节。首先,学校要对每个工作环节制定具体的操作规程,使教师和毕业生明确如何去做。其次,建立硕士毕业论文全程监控制度,学校或学院对各个工作环节定期进行检查,督促教师切实负起指导责任。

3.改变论文写作和答辩时间。由于毕业生大四阶段尤其是第八学期事情很多,影响了毕业论文的写作,建议把毕业论文工作提前到大三放暑假前即第六学期期末,进行学生与指导教师的双向选择,将毕业生分配给指导教师,指导教师开始毕业论文的指导;大三暑假里,要求学生进行论文选题,与指导教师沟通后确定论文的题目;指导教师指导学生确定调查提纲或调查问卷,要求学生利用大三暑假的时间进行调研,为撰写毕业论文收集实际资料;大四开学后的一两周内,组织学生完成开题报告工作;安排毕业生撰写论文初稿,年末前提交;元旦后以及放寒假的两个月时间,毕业生和指导教师闲暇时间较多,指导教师可以利用这段时间集中精力指导毕业生完成论文的修改;第八学期开学的一两周内,完成毕业论文的答辩工作。

4.加大硕士毕业论文选题的指导与审核力度。选题是硕士毕业论文的基础环节,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毕业论文的质量。首先,指导教师要加大对毕业生选题的指导,强调毕业论文选题要与所学专业挂钩,选题要针对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热点、难点问题以及实习单位面临的突出问题,选题要理论联系实际,不要选择纯理论研究的题目,选题的难易程度要适中,选题宜小不宜大、宜具体不宜抽象、宜限制不宜宽泛、等等。其次,学院要加大毕业论文选题的审核力度。学生选定题目后,提交给学院,学院要组织专家对毕业论文选题的新颖性、实用性、可行性、深度等方面进行评审,要求选题不当的学生重新选题。

5.优秀硕士毕业论文实行首位参选制。每位教师指导的成绩最高的论文,应该是该教师指导的质量最优的论文。审核不合格的,要求学生进行修改,修改后再次审核,毕业论文审核合格后,才给学生颁发学位证和毕业证。毕业论文的末位审核制对督促毕业生认真写论文、督促指导教师认真指导、杜绝教师给“同情分”、提高毕业论文质量有积极的作用。

第4篇

>> SEE:中国企业家的环保试验 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分析与启示 2014年中国企业500强的规模和效益分析 中国企业与世界企业差距分析 中国企业积极投入先进安全技术 中国企业研发投入行为机理 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研究与分析 中国企业跨国并购动因与效率分析 中国企业培训现状与分析 中国企业与财富500强企业的比较分析 中国企业与世界前50强企业的对比分析 中国企业EHR 应用分析 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特征分析 制约中国企业成长的机制因素分析 中国企业赴美上市的优势分析 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经济绩效分析 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风险分析 中国企业国际化的战略分析 中国企业品牌运营现状的根源分析 中国企业工会的角色冲突分析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2007.12.11.

[2]国家税务总局2009年第81号公报《关于企业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所得税处理有关问题的通知》.[EQ/BL],2009.04.16.

[3]国务院办公厅1990年11月公布的《关于积极发展环保产业的若干意见》.[EQ/BL]http://chinalawedu. com/news/1200/22598/22624/22993/2006/3/xu14571242516360029849-0.htm,1990.05.11.

[4]钟誉源.我国发展低碳经济发展中政策工具实施状况分析[D]东北财经大学硕士毕业论文.

[5]国家环境经济政策研究与试点项目技术组.国家环境经济政策进展评估:2013[J].中国环境管理,2015(03).

[6]宋坤.企业环保投资意愿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以山东滨州地区石化企业为例[D].华东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5.

[7]叶丽娟.环保投资对区域经济增长影响的差异研究-基于全国个省市面板数据的分析[D].暨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8]蒋洪强等.环保投资对国民经济的作用机理与贡献度模型研究[J].环境科学研究,2005(l).

[9]薛求知,伊晟.企业环保投入影响因素分析-从外部制度到内部资源和激励[J]软科学,2015(03):1-4.

第5篇

【关键词】区域经济 滨海旅游业 一元回归分析

一 研究背景及意义

为全面推进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山东省编制完成15.95万平方千米海域面积和6.4万平方千米陆域面积组成的半岛蓝色经济区总体规划纲要,同时完成26个专项规划。2010年4月下旬,国务院同意把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作为全国海洋经济发展试点地区,2012年1月4日,《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获得国务院正式批复,成为我国第一个以海洋经济为主题的区域发展战略,这标志着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

山东提出构建“三带三区”总体发展框架,即在16万平方千米海域上,由近及远形成海岸、近海、远海三条开发保护带,此举相当于将山东的陆域面积扩展了一倍,本文即是通过研究近六年山东半岛滨海旅游业和海洋产业总产出之间的关系,用Eviews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得出滨海旅游业对整个海洋产业的贡献值,从而能更有重点的发展各个行业及海洋产业。

二 研究方法

本文为了说明滨海旅游业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引入回归方程对二者关系进行分析,通过2005~2010年山东半岛海洋产业实现总产出和滨海旅游业实现产出间的关系,继而说明海洋经济发展对于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

1.模型分析

第一步,图形分析。对表1中数据利用Eviews软件得出趋势图和相关图(见图1、图2)。

图1中海洋产业实现总产出与滨海旅游业实现产出二者存在差距逐渐增大的增长趋势。图2中横轴为山东半岛海洋产业产出,纵轴为滨海旅游业产出,相关图分析显示,二者为线性相关关系。

第二步,参数估计(见表3)。设滨海旅游业实现产出为Xi,半岛海洋产业实现总产出为Yi,建立一元线性回归模型如下所示:

Yi=a+bXi

资料来源:山东统计信息网

由图3得到的参数估计结果为:

(192.9415)(0.175082)

t=(-0.88286)(24.3742)

R2=0.993312 F=594.1017

2.模型检验

第一步,经济意义检验。所估计的参数 ,说明滨海旅游业实现产出增加1元,可导致海洋产业实现总产出增加4.267476元。这与经济学中乘数效应的意义相符。

第二步,拟合优度和统计检验。拟合优度的度量:由图3中可以看出,本例中可决系数为0.993312,说明所建模型整体上对样本数据拟合较好,即解释变量“滨海旅游业实现产出”对被解释变量“海洋产业实现总产出”的绝大部分差异作出了解释。

对回归系数的t检验:针对H0∶β1=0和H0β2=0,由图3中还可以看出,估计的回归系数β1的标准误差和t值分别为:

β2的标准误差和t值分别为:

, 。

取α=0.05,查t分布表得自由度为n-2=4的临界值t0.025(4)=2.276。

<t0.025(4)=2.276

故接受

H0∶β1=0;

>t0.025(4)=2.276

故拒绝H0∶β2=0。

这表明,滨海旅游业实现产出对海洋产业实现总产出有显著影响(见图4)。

3.回归预测

在国家政策的推动下,假设滨海旅游业实现产出2011年达到2012万元,2012年实现产出达到2500万元,利用所估计的模型可以预测海洋产业实现产出水平。

用EViews作回归点预测,输入Xf1=2012,Xf2=2500,在Yf数据表中出现预测值Yf1=8415.821,Yf2=10498.35。这是当Xf1=2012和Xf2=2500时

山东半岛海洋总产出的点预测值。得到X和Y的描述统计结果,(见图4)。

根据图4的数据可计算:

取α=0.05,Yf平均值置信度95%的预测区间为:

Xf1=2012时,预测区间为:8415.821412±497.38691

Xf2=2500时,预测区间为:10498.34970±725.26487

即当Xf1=2012时,Yf1平均值置信度95%的预测区间为(7690.55654,9141.08628);当Xf2=2500时,Yf2平均值置信度95%的预测区间为(9773.08483,11223.61457)。

Yf个别值置信度95%的预测区间为:

当Xf1=2012时,预测区间为:8415.821412±831.84954

当Xf2=2500时,预测区间为:10498.34970±725.26487

即当Xf1=2012时,Yf1个别值置信度95%的预测区间为(7583.971872,9247.670952)。当Xf2=2500时,Yf2个别值置信度95%的预测区间为(9666.50016,11330.19924)。

4.结果分析

通过对滨海旅游业和海洋产业实现总产出间关系的线形分析,当海洋产业收入1元与滨海旅游业相关时,能给整个海洋产业带来4.267476元的增加值。由于受统计数据的限制,以上分析只是建立在滨海旅游业及相关服务领域的统计,如果将旅游带动消费作为海洋产业的贡献,滨海旅游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带动作用则是不言而喻的。

三 结论

本文研究结果显示滨海旅游业对海洋产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都有很大的带动作用。我国拥有1.8×104千米的大陆海岸线,1.4×104千米的海岛岸线,岛屿6500多个;海域南北延伸近40个纬度,面积达300多万平方千米,有中温带、暖温带的海上景致,更有热带、亚热带的海洋风光,拥有丰富多样的滨海旅游资源,滨海旅游业拥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和潜力。

部分沿海城市正在开发滨海旅游资源,制订了滨海旅游业的发展规划和目标。根据我国持续增长发展态势预测,旅游业发展同样会持续增长,而滨海旅游业无论是资源利用深度还是品味等级层次都将进一步得到拓展。可以预见,不远的将来中国将会涌现出更多更好的海滨度假旅游目的地,中国滨海旅游业发展前景广阔。

参考文献

[1]冯晓行.区域经济视角下的黑龙江省汽车产业发展研究[D].硕士毕业论文,2008

第6篇

关键词: 图书馆学位论文管理再利用

1.学位论文管理和再利用的重要性

1.1学位论文的学术性质和学术价值决定了学位论文管理和再利用的必要性

学位论文通常指博士或硕士研究生为了获取学位资格,向学校或其它学术机构提交的学术研究论文。它是学位申请者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科学研究的总结,是具有一定独创性的一次文献。论文的选题一般都是结合导师的科研项目,所探讨的问题相对专一,对问题的阐述详细、系统且不乏新颖的学术思想和独到的见解,在一定程度上涉及本专业的前沿领域和重要问题。因此,学位论文与普通科研论文相比,具有文献分析面广、数据与图表量大、理论分析充分且深刻、参考文献大等特点。基于以上原因,学位论文具有很强的参考价值,是进行学术研究等工作必不可少的文献资源[1][2]。

根据档案法和有关规定,教育部和国家档案局制定了《高等学校档案管理办法》,已经公布并自2008年9月1日起施行。高等学校应当对纸质档案材料和电子档案材料同步归档。其中教学类文件材料的归档按原国家教委、国家档案局的《高等学校教学文件材料归档范围》的相关规定执行。在《高等学校教学文件材料归档范围》中,第十条为优秀的、典型的毕业论文、毕业设计及评审意见。第十一条为研究生及硕士、博士学位获得者的名册、学位论文及有关审批文件。因此,电子档案材料的归档是必须的。

1.2山西师范大学的快速发展要求学位论文管理和再利用的进一步完善

山西师范大学创建于1958年,前身是晋南师范专科学校,1964年升格为山西师范学院本科院校,1984年更名为山西师范大学,1999年山西省职业师范专科学校和山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并入,至今已经走过了50年的风雨历程。

随着该校博士点的申请成功,该校已经具备学士、硕士、博士三个层次的学位授予资格,未来还会迎来更好、更快的发展。学生人数的增加,学科的发展必然要求学位论文管理和再利用的进一步完善。

2.校图书馆学位论文的收藏、管理现状及存在问题

山西师范大学学位论文管理存在以下不足:

第一,校逸夫图书楼310室是博硕论文库,从中可以获取纸质版和电子版的硕士论文资料。其中电子版的硕士论文是从1994年至今的,并且大部分为Word格式。而历年的学士论文资料只能从各学院获得。

第二,学位论文的Word格式存放不仅占用内存空间大,并且安全性差。

第三,该校要求硕士毕业生在离校前必须将纸质版和电子版的学位论文直接提交给校研究生处存档。其中电子版的论文资料采用文件夹嵌套形式存放和管理,由于审核力度不够,因此提交的电子版论文在格式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如很多学生把封面、摘要、正文等分别存放在多个Word文档中,给电子论文的管理和电子论文的入库带来了很多不便。而学士论文的存放也存在同样的问题。

第四,校图书馆自建资源中提供了一个VF开发的博硕论文摘要查询系统,但它只提供了简单的论文摘要查询功能,没有实现论文全文在线阅读、论文提交和论文下载等功能,这样的系统不利于学位论文的再利用。

第五,校图书馆数字化文献资源中提供CNKI系列数据库(清华同方),但是CNKI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没有山西师范大学的论文资料。

第六,硕博论文库设在逸夫图书楼,属于新教学楼,很多学生不了解情况,此阅览室参阅人员相对较少,因此,本校学位论文的再利用率非常低。

3.加强学位论文管理和再利用的措施和建议

3.1加强对学位论文管理的重视

具体措施如下:

第一,统一学位论文组织形式。在对原规范进行合理的完善和补充后,出台一份新的、细化的论文组织形式规范文件,并具体落实到各学院。毕业生在论文答辩完成后要提交一份格式正确的学位论文电子版,并且要求相关人员审核电子版格式正确后学生方可毕业离校。

第二,pdf格式的文件占用内存小且安全性好,排版成功后不易被修改。因此,校方应该要求各学院相关人员进行Word格式转pdf格式的技能学习。经过这样的严格要求,相信一两年之后的学位论文都将以pdf格式提交,减轻图书馆工作人员的劳动量。

第三,对论文答辩为优的学士论文进行归档。

第四,一些技能性要求比较强的专业,如计算机专业的学生以开发软件系统作为论文的支撑,除提交电子版的学位论文外,还需同步将另外两份文档提交。一是将所开发软件系统打包后提交;其次为一份日志文档,将系统使用说明做简要介绍。

第五,图书馆采用一些措施加强宣传,积极提倡大家利用本校学位论文资源进行学术研究和论文撰写等工作。

第六,开发一个基于山西师范大学,功能完整的学位论文检索系统。

3.2基于山西师范大学的学位论文检索系统

3.2.1开发检索系统益处

首先,学校本科生在大三阶段要选择毕业论文指导老师和毕业论文题目进行学士论文的设计、开发和撰写,很多学生在选择导师和选择论文题目时存在很多疑惑。开发一个学位论文检索系统能够让他们很快查询和了解相关导师的研究方向,尽快锁定自己的论文方向。

其次,硕士研究生在入学后,需要和学院沟通选择自己的导师并开展科研工作,但是很多人对各导师的研究方向及研究内容了解不足,所以检索系统的开发能够有效解决这一问题。

最后,检索系统的开发让导师的指导作品和学生的学位论文公开化,论文的公开化是一种内在的激励机制,必然带来本校学位论文质量的显著提高。

因此,为了实现该校毕业论文,特别是硕士毕业论文的再利用,设计和开发一个基于山西师范大学,功能完备的学位论文检索系统是非常必要的。

3.2.2检索系统功能

第一,功能完整。学位论文检索系统是一个集注册登录、论文提交、论文检索、论文统计、论文评价、后台管理为一体的系统,其中论文检索为核心模块。

第二,论文提交模块包括论文电子表单的提交和论文全文的上传。

第三,系统应该设有审核机制,相关人员可以直接进入后台对已经上交的论文信息进行审核。

第四,论文检索模块应具备初级检索和高级检索功能,并具备两种匹配方式即模糊匹配和精确匹配。

第五,学生登陆系统后可在线查看论文全文并免费提供全文下载功能。

第六,系统需收录山西师范大学1994年至今的硕士、博士学位论文2500余篇。

第七,论文表中的字段分为:基础检索字段、排序辅助字段、审核字段、上传字段、图书馆收录字段,其中论文编号是主键,学生学号是外键。基础检索字段还需包括作者姓名、作者单位、导师姓名、导师单位、学位级别(硕士或博士)、学位类别(全日制或教育硕士)、论文类型(应用型或基础型)、学科门类、一级学科、二级学科、学科专业备注、学位授予年度、中文题名、英文题名、中文副题名、英文副题名、中文关键词、英文关键词、中文摘要、英文摘要等。

3.2.3相关度检索排序算法

深入研究高校学位论文管理中学位论文检索算法。传统的基于查询项匹配的检索算法存在返回信息过多,且查全率、查准率不高,用户筛选不方便等问题[4]。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一种相关度检索排序算法,已应用于山西师范大学学位论文检索系统。

采用非全文索引,即只对论文题名(caption)、关键词(keywords)、摘要(abstract)建立索引,然后用Lucene中文分词器对caption、keywords、abstract及用户输入的检索词进行分词处理。在分词处理的基础上实现检索和排序。

相关度检索排序算法[3][4][5],主要包括三个步骤。第一步,选择学科门类。教育部公布的十二个学科门类分别为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军事学、管理学,学科门类下设一级学科和二级学科。由于用户一般会选择相同或者相近的专业进行查询,因此学科门类的选择和限制能够很好地解决“一词多义”问题。

第二步,采用“检索项+caption+keywords+abstract”组合查询技术,并去除重复项,得到检索结果集。论文的关键词一般为四到六个,能有效地表征论文的主题。但是由于用户提取关键词的能力参差不齐,所以关键词不能很好地代表全文。本文提出“caption+keywords+abstract”组合能够更好地代表全文,能够很好地提高查全率。

第三步,计算相关度,并按照相关度的大小,对检索结果集重新排序。位置因子中caption优先级别为一,keywords优先级别为二,abstract优先级别为三。优先级别相同的论文则计算检索词的词频,词频越高排序越靠前。本原则能够很好地提高查准率。

新算法较原算法在查全率和查准率方面有较大改进,用于学位论文检索的效果明显,且实用性很强、易于工程实现,基本满足了高校学位论文检索的需求。随着各高校自主研潮的推进,开发和使用校本系统必将是一种趋势。

相信随着学校对学位论文管理的重视和学位论文检索系统的使用,该校学位论文的利用率会很快提高,并且一定会带来学位论文质量的显著提高。

参考文献:

[1]金春华.我国数字化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建设的现状与建议,省略.

[2]赵嘉朱.中国学位论文管理的历史回顾与前景展望.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6.4.

[3]袁铭蔚.基于本体的向量空间模型的压缩算法.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7.12.

第7篇

关键词:生态责任;合作博弈;旅游

从国际方面说,不管是《寂静的春天》公开出版,还是政府的公共政策中出现 “生态环境”这一名词,但在此之前的环境污染(如伦敦烟雾事件等)已经对社会公众的身心健康构成了严重的威胁。但是不管怎样,生态危机的出现,已经严重的影响人民的生活,当然随之出现的种种迹象已经给人类敲响了警钟。美国社会学者莱斯特•R•布朗(Lester Brown)先生也郑重地指出:“我们花很多时间为经济赤字而烦恼,但是威胁我们经济长远前景的是生态赤字。经济赤字是我们彼此之间的借贷,生态赤字却是我们取自于子孙后代”贾中成在他的博士论文中提出写作的初衷正是来源于此。当然作为当今经济增长热点的旅游业,其生态责任的研究便成为重点。

一、合作博弈的评述

合作博弈(cooperative games)又被称为联盟博弈(coalitional games)。其主要是指在博弈中,若协议、承诺或威胁具有完全的约束力且可以强制执行的,合作利益将大于内部成员各自单独经营时的收益之和,同时对于联合体内部应存在具有帕累托改进性质的分配规则。也就是说合作博弈是针对结果而言,是把合作视为先验条件或者前提而对联盟收益分配的处理,且所有局中人接受与其他局中人甚至竞争对手共同努力争取更多收益。其大致可分为可传递效用博弈(联盟成员的效用可以叠加)与非传递效用博弈(效用不具有编辑支付性质)。合作博弈强调的是团体理(Collective Rationality),强调的是效率(Efficiency)、公正(Fairness)以及公(Equality)。在合作博弈的框架下才会有出现“双赢”的可能,它通常能获得较高的效率与效益。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生态责任的国内外研究

西方发达国家没有提出生态责任的概念,但是其同样关注政在环境保护方面的责任,其更注重的是生活中的生态问题。但是,综观西方发达国家对政府在生态问题方面的责任研究,我们就会发现,他们似乎不太重视基本原理,范畴和科学体系的探讨,而比较重视对人类经济社会未来发展和所谓的“全球问题”的研究,他们较早的认识到生态问题的严重性,所以他们在这方面的研究也比中国起步早些。

国内对生态责任的研究并不是很早,谢菊(2007)在论生态责任中提出生态危机已向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提出了巨大挑战,政府、企业和普通公众等生态责任主体必须切实履行各自的生态责任:政府应该倡导正确的生态观,完善政府生态制度,推进生态和谐的法制建设;企业从绿色消费,绿色生产,和企业间的生态和谐入手来从而达到个体、社会、生态的三赢效果;公众应尊重并崇尚自然,、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另外通过环境NGO来推进中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李外禾(2007)在论政府在经济可持续发展中的生态责任中提出在政府在经济社会中作用,进一步深化了有关责任政府的相关理论,为建立新型的政府奠定了理论基础是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完善和补充。它着重从人与自然和谐的角度出发,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定位为“政府调控行为,科技能力建设和社会参与”三位一体的系统复杂工程,深化了可持续发展系统观的相关理论。李晶(2009)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政府的的生态责任研究中分析了政府生态责任缺失的原因以及在建设生态文明中政府应具备的责任,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指导经济建设,发展循环经济,在经济发展中实现生态保护;其次,加强对国民的生态教育,营造生态文化与道德体系,再次,健全政府生态制度;另外,推进生态保护的法制建设;最后,强化生态国际合作,注意保护国家的生态资源不被掠夺,警惕各种掠夺生态资源的形式,防止国家的流失,维护国家的环境权和发掌权。毕铁居,吴绍琪(2006)在和谐社会与政府生态责任体系的构架中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三方面介绍了和谐社会遇到的问题,从而提出了构架制度化的生态责任政府,首先政府树立新的生态观念,倡导正确的生态价值观,矫正错误的自然观念,坚持代内公平、代际公平与自然公平的辨证统一,坚持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辨证统一;其次,建立生态责任政府,完善政府生态责任,,明确资源产权关系,建立广泛的资源环境有偿使用制度等张存良(2007)在和谐社会中政府的生态责任中,提出政府实现领导者生态责任问责制和丰富政府生态责任履行方式等措施冯清(2007)在旅游业可持续发展中的政府生态责任研究中对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政府、生态责任等概念进行了界定,并对相关理论进行了阐述,在此基础上又列举了政府生态责任引入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分析了我国旅游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诸多生态问题及其原因,通过研究分析得出结论,政府生态责任的培育应做好以下工作:加快相应政策、法律、法规的制定,走生态管理制度化的道路;在实现旅游资源“两权”分离的基础上,加强政府监管力度:加大科学合理的规划与开发力度;加强宣传教育,培养生态意识、树立生态文明的观念;抓住时机,大力推进生态旅游等措施宋宝莉.揭r纹.窦玉凯(2007)在企业承担生态责任:构建和谐社会的第一步中,运用企业生态责任战略地图模式,分析之处企业承担生态责任从长期看能够增加企业价值,并探讨了应如何增强企业的生态责任意识贾成中(2009)在企业生态责任的经济学分析中认为,人类的经济活动的直接执行者――企业的行为是直接影响人与自然关系的关键性因素,只有改变企业的行为模式,通过制度性约束改变企业的经营理念,变原来的“经济人”为“社会人”,再向“生态人”过度,从思想上彻底改变,才是解决环境问题的根本。并据此得出结论:企业变“经济人”为“生态人”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必然趋势,是社会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是人类社会活动对自然的一种责任体现。企业承担生态责任是一个系统工程,首先,宏观层面的政府政策引导将是企业生态责任实现的重要因素,即使是限制性政策也会为企业带来无限商机;其次,产业政策、区域性政策以及行业协会管理等中观经济环境的完善和发展,是政府宏观政策制度作用于企业微观行为的“中介”传递功能实现的保证;最后,企业自身能力和素质的提升,是实现企业生态责任的内生决定因素,企业生态化建设是企业生态责任的实现路径,同时,消费者等利益相关者的绿色选择等外生变量亦是不可或缺的因素姚海静(2006)在企业生态责任的哲学基础研究中就企业生态责任的哲学基础这一问题展开讨论,从人性的视角分析企业生态责任的正当性,指出企业本质不是纯粹的经济组织,而是人性实现的场所。人性是企业责任的哲学基础,人性的生态本质决定了企业必须对自然界承担道德责任。从四部分来分析企业生态责任的哲学基础:首先,企业生态责任的提出;其次,从企业本质着手寻求企业生态责任的正当性;再次,从人性异化的角度分析企业生态责任缺失的根源;最后,论述人性限度内的企业生态责任。

(二)博弈论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随着博弈论在中国的发展,研究者运用博弈论来研究旅游现象和问题,博弈的经济模型的方法也被引人了旅游研究中(以经济管理和应用数学专业为最多)。由于经济模型能更为全面、更为便捷的反应研究对象的特性.因此,简单的博弈经济模型的在旅游研究上的运用是这一阶段的代表。相关博弈模型研究主要以有限博弈和纯策略博弈为主(局中人具体明确了一个非随机性的行动计划,即选择一个策略的机率为100%,其它则为0,其中田喜洲、王渤(2003)建立不完全信息条件下旅行社与消费者对产品选择的博弈模型,运用成本理论和博弈树(序贯博弈)进行分析得出提高旅游市场效率的最佳策略选择以及齐子鹏、黄昆(2003)建立旅行社间的价格竞争博弈模型并进行需求分析得出纳什均衡策略集合,用以解释旅行社业发生价格竞争的原因和价格联盟终遭解体的原因的研究最具代表性到了2004年以后,博弈模型的建立又向前迈近了一步。2004年以后的研究由有限博弈向重复博弈发展,同时由原来的纯策略博弈向混合策略博弈(局中人可以按照一定的概率,随机地从纯策略集合中选择一种纯策略作为实际行动,即选择一种策略的机率为0.4的条件下,选择其它策略的机率相加为0.6发展。如:田喜洲(2004)通过建立旅游市场监督人员与旅行社,运用在完全信息条件下静态博弈分析后,得出混合战略纳什均衡策略,来解决旅游市场效率低的问题而梁艺桦,杨新军(2005)通过合作博弈与竞争博弈的优劣对比,运用合作博弈的研究方法,对旅游企业产品建立模型进行分析。并用合作博弈对旅游企业模型研究,提出单纯的合作战略或竞争战略已经不能适应日趋复杂的区域旅游活动,合作竞争战略才是新阶段我国区域旅游活动开展的首选策略春宇,黄振方,舒小林(2009)在旅游地利益主体博弈关系变迁的演进论解释中对现今旅游地利益主体关系研究成果进行梳理,辨析其研究现状与不足,提出以旅游地演化理论为指导,从时空角度动态审视旅游地利益主体博弈关系的演化过程及其规律性、演示其关系的演化轨迹与逻辑内涵,在此基础上构建了旅游地利益主体博弈关系演化理论研究框架,促使旅游地利益博弈达到一种能够实现自我调节的动态均衡状态。

三、结论

伴随着旅游业飞速发展,旅游景区的生态安全已经成为当今社会普遍关注研究的重点,生态责任的研究已经成为近几年的热点,但是当前对生态责任的研究,基本上归属于纯理论学科领域,还没有构架起通向实践领域、指导生态保护实践的桥梁,不论是理论界还是在实践过程中,对生态责任的研究只是局限于政府或者企业或者社区居民或者旅游者单个生态责任研究,并没有就政府,企业,旅游者和社区居民四者之间构建一个和谐的生态体系,对旅游景区的长远和谐的发展和解决当代民生问题的实践并没有搭建一个明晰的生态平台。在建设和谐社会的视野中,如何确保生态和谐,如何构建生态和谐的责任体系,政府,企业,旅游者,和社区居民应该承担哪些生态责任,怎样实现其责任及其这四者之间的应建立怎样的合作关系来确保生态和谐等等问题,都是现阶段旅游景区所迫切需要解决的理论与现实问题。

参考文献:

[1][美]莱斯特•R•布朗.生态经济――有利于地球的经济构想.[M]林自新,戢守志译,东方出版社,2002.p21.】

[2]谢菊.论生态责任.【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7.04.0028】。

[3]李外禾.论政府在经济可持续发展中的生态责任.[D]重庆大学硕士研究生论文.2007.04】

[4]李晶. 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政府的的生态责任研究.【J】农业.农民.农村2009.01043】

[5]毕铁居,吴绍琪.和谐社会与政府生态责任体系的构架【J】特区经济2006,0493】

[6]张存良.和谐社会中政府的生态责任.[D]中南大学硕士毕业论文.2007】

[7]冯清. 旅游业可持续发展中的政府生态责任研究.[D]苏州大学硕士毕业论文.2007.11】

[8]宋宝莉.揭r纹.窦玉凯.企业承担生态责任:构建和谐社会的第一步.[J]生态经济.2006-10-020】

[9]贾成中.企业生态责任的经济学分析.[D]吉林大学博士论文,2009】

[10]姚海静.企业生态责任的哲学基础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硕士毕业论文.2006】

[11]吴长文.营梢观念的发展与博弈均衡一兼谈旅游企业的市场决策〔J].商业经济与管理,1997,(3):56一58.

[12]N爱其.旅游市场进人博弈分析〔J〕.经济问题探索,2000.(11):12。一122.

[13]田喜洲,王渐.旅游市场效率及其博弈分析一以旅行社产品为例【J〕.旅游学刊,2003,(6):57一60.】

[14]齐子肠,黄昆.从价格竟争到价格联盟:旅行社业存在的一个博弈均衡解〔J].数t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3,(6):112一114.】

[15]【田喜洲.旅游市场监督博弈分析【J】经济经纬,2004-03-040】

[16]梁艺桦、杨新军.区域旅游竟合博弈分析,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5-02-023】

第8篇

Abstract: Resource the city's definition and interpretation of the meaning is the study of Resourc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key. Article basis points for the analysis of Heilongjiang Province, were defined in accordance with indicators and types of resources the city, and defines the resources of the city's three connotations.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 资源 资源型城市

Key words: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resources resource-based cities

作者简介:成榕,女(1981-),黑河学院经济管理系基础理论教研室主任,讲师,当前主要研究方向:资源经济学。

黑龙江省是我国的资源大省,但是随着经济规模的不断扩大,自然资源开采速度不断加快,导致资源严重不足,特别是开采成本越来越高,在经济发展中出现了严重的资源衰竭现象,如矿产资源,特别是煤炭资源分布不均,东富西贫,长期处于东煤西运或从辽地调购到黑龙江西部的 ,与此同时黑龙江的第二产业所占的比重较高,接续产业发展不良,资源耗竭严重,生态环境严重破坏,城市经济基础比较薄弱,财力不足,企业下岗职工居全国之首,旅游资源开发不足,旅游产品德文化内涵开发不够,资源型城市如何改变观念,深化国企改革,发展民营经济,重点发展旅游业这些首先要界定什么是黑龙江省的资源型城市,黑龙江资源城市的定义,这两个问题的解决是研究黑龙江资源性城市可持续发展问题的关键所在。[1]

一、资源城市的界定

资源型城市为国家建设提供了大量矿物能源和原材料,资源性城市为增强国家经济实力做出了重要贡献,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广泛的就业机会,加速了城市化进程。

资源对资源型城市来说有利有弊,可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要适度开发利用资源,把片面追求资源利用观念更新的资源再生、保护观念,把保证单一经济需求的观念更新为生态需求、经济需求观念。[2]

资源型城市之所以被冠名为“资源型”是因为先发现了资源并进行了开发,产生了一定的经济效益,从而聚集了人群形成了城市,而且资源开采和加工业在该城市产业构成中居支柱性或主导性的地位。第一,必须有采掘业。第二,产业发展对资源有依赖。第三,采掘业人数在该城市产业构成中居支柱性或主导性的地位。[3]

东北有许多资源型城市,究竟什么是资源型城市呢?按照传统的划分是依据自然资源的赋存情况,将其分成资源型、资源加工型、加工型三种类型。资源型城市是以赋存良好、地域组合条件比较理想的自然资源而开发兴起,并以自然资源为主导产业的城市。自然资源对区域主要专门化部门的形成与发展起决定性作用。

按四个指标来界定资源型城市:

(1)采掘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10%以上

(2)采掘业产值规模,对县级市而言应超过1亿元,对地级市而言应超过2亿元

(3)采掘业从业人员占全部从业人员的比重在5%以上

(4)采掘业从业人员规模,对县级市而言应超过1万人,对地级市而言应超过2万人,分成煤炭、森工、有色冶金、石油、黑色冶金等类型城市。

资源型城市是城市体系中的特殊群体,它是以当地不可再生的资源开发和初加工为支柱产业的城市,是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是社会发展过程中专业化分工加深的结果;它也是城市化水平提高,城市主体功能分工的必然产物,资源型城市具有空间聚集性,经济上的非农性,构成上的异质性,它的特殊性在于:对资源有高度的依赖性,世界各国分布的不均衡性,城市功能与企业功能同构性,自身发展的相对封闭性,城市环境破坏的严重性及特殊性。

伊春、鸡西、鹤岗、双鸭山、七台河、大庆、黑河、五大连池、铁力、尚志、海林、穆棱、宁安、虎林。其中地级市有7个,即伊春、鸡西、鹤岗、双鸭山、七台河、大庆、黑河,按资源种类分类:

资源型城市的分类,分成五类:一是按主体矿产划分:如煤矿型、铁矿型;二是按产业划分,如能源型、冶金型等。三是按发展阶段划分,如初期、中期、后期;四是按规模划分有大、中、小型;五是按城市职能划分。

二、资源型城市的含义

资源型城市的内涵有三层含义。一是资源型城市是依托自然资源的开发而兴起的,一般是指地区经济以煤炭、石油、有色金属等自然资源开采为主的地区,也包括森林资源的采伐等。二是资源型城市的主导产业部门是自然资源的采掘、生产和初级加工业。三是从数量关系上看,资源产业的从业人员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比重较高。

资源型城市是城市体系中的特殊群体,它是以当地不可再生的资源开发和初加工为支柱产业的城市,是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是适应各国工业化发展对能源、基础原材料的需求与日俱增而产生;它是社会发展过程中专业化分工加深的结果;它也是城市化水平提高,城市主体功能分工的必然产物,资源型城市具有空间聚集性,经济上的非农性,构成上的异质性。它的特殊性在于:对资源性有高度的依赖性,世界各国分布的不均衡性、周期性,产业结构和城市职能的单一性,对少数、单个大企业的高度依赖性、城市功能与企业功能的同构性,自身发展的性对封闭性,城市环境破坏的严重性及特殊性。

结语:

资源性城市的发展是世界瞩目的热点问题,黑龙江省是我国的资源大省,需要我国加大力度对黑龙江资源型城市的援助和资金倾斜,资源性城市的界定和含义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需要我们根据不同的历史时期给予正确的评价,这需要我国学者的潜心研究。

参考文献:

[1]饶龙先.对黑龙江省资源经济发展的探讨[J].商业经济,2009,(11):6-8.

第9篇

关键词:专业资料室;学科发展;文献信息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09-0279-02

随着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和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许多新的学科应运而生。作为最新知识的专业传授载体,高等院校在新学科的研究发展上走在最前沿。而新学科的分布地――高校各具体院系,其专业资料室是院系学科发展的文献信息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专业资料室的建设应发挥自己所具有的专、精、深等的独特性,围绕教学科研搞好自身建设,进而为本学科发展提供优质服务。本文以河南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为例浅析如何围绕学科发展搞好专业资料室的建设。

一、我院经济管理学科发展

河南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的前身是河南师范大学的政教系,于2001年合并市场营销系而建院。现发展为七个专业:经济学、国际贸易、市场营销、工商管理、财务管理、会计学、金融学。有制度经济学研究中心、a企业策划与咨询中心、金融工程研究中心、现代应用经济研究所、区域经济研究所。学院还拥有河南省唯一的省级经济管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硕士学位授权点也由原来的两个发展为现在的四个:政治经济学、产业经济学、国民经济学、企业管理。政治经济学为河南省重点学科、产业经济学为校级重点学科。现从两个方面讨论一下我院学科发展的情况及今后的发展方向。

1.从研究生论文选题调查看经济管理学科发展。院(系)专业资料室的一个特色收藏就是本学院的硕士毕业生学位论文。学位论文是导师和学生几年来的学习和思考的成果,撰写过程中查阅了大量文献资料。特别是研究生导师一般都是所在学院学科建设的带头人或是学术骨干,在他们的指导下完成的论文也有许多是他们正在研究的课题,代表了学科发展的方向。

经济与管理学院从有硕士点以来一直不间断地收藏本院研究生的学位论文,从研究生的论文选题变化就可看出当前经济管理类专业学科发展的动向。经济与管理相关专业的发展同社会发展是密不可分,结合点很多,随着中国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经济管理类的学科发展也从原来的单一化向多元化发展,这一点从硕士生的论文选题上可见一斑。过去研究生大多撰写研究政治经济学理论,产业经济学理论,宏观经济理论等方面的论文。发展到现在选题则广泛得多,研究内容更加实际,更注重解决经济生活中出现的实际问题,如以前从未涉及的银行、证券、保险、财政、国际贸易、房地产、企业管理、企业兼并等文章方面已占相当的比重。调查显示,现在的研究生以经济理论,经济思想史,经济史,资本论等的选题是越来越少,而对当前经济热点和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中的经济热点的分析研究呈上升趋势。一些在职研究生的论文选题更是紧密结合当前的经济生活和经济发展的热点,这些变化正是顺应了国家经济发展的改革的需要。

2.从师资建设看经济管理学科发展。学科建设是师资队伍建设的根本,师资队伍是学科发展的核心。经济与管理学院在2002年以前的教师大部分是从事政治经济学专业研究的教师,所开专业也大都是政治经济学、资本论研究等。随着学校发展和学科发展的需求,引进和自我培养多学科硕士、博士越来越多,学科发展也越来越快,经济学管理学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带来了学科建设的大发展。这些在重点大学和国家重点科研院所学成归来的博士很多都是行业内大家的弟子,感知着学科最前沿的发展动向,有的还参与了导师的国家级经济学管理学的重大课题研究,他们的学成归来为我院的学科发展注入了活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但同时他们对专业文献资料服务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围绕学科发展,加强院(系)专业资料室建设

专业资料室因其所收藏文献资料及服务和地理位置的独特性,使其在学科发展中充当着重要的文献信息提供角色。在学科发展和教学科研提供文献信息保障和优质的服务是其责任,它的建设应围绕学科建设和学科带头人展开。

1.围绕学科发展需要进行文献资源的建设。资料室的建设与图书馆不同,其收藏的文献资料具有专业性、学科性的特点,在资料的收集和开发上要根据本学科的设置和发展,形成有本专业学科特色的研究级的文献资源。随着新课程的增加,学院的文献保障体系需要针对学科发展的教学与研究变化及时调整文献信息资料的采编计划。如,从2002年后,针对学院新开的课程,如金融、证券、跨国公司、企业兼并、产业链、物流管理等,资料室采纳相关专业教师意见,调整了期刊征订和图书采编计划,并形成制度,每年的期刊征订及每次的图书采编都会充分征求教师意见,作出相应的调整。学院新引进的年轻教师及学者,开设的一些新的课程,学院专业资料室由于经常接触他们,了解他们的文献需求,就可以反映他们的问题,在采编文献的过程中与教师保持畅通的渠道,增加新学科需要的图书期刊等文献资料。资料室还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及时将最新的书目和期刊与教师见面,为满足学科发展研究的需要,提供全新的有价值的文献资料,做好学科发展的文献保障。

2.加强现代化建设,提高人员服务素质。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各类期刊专著毕业论文、电子刊物等文献逐年增加,建立现代化管理系统已迫在眉睫,而目前院系资料室虽然配备了计算机及一般的基础设施,但也只是将它的功能定位在目录编制、统计等基础性管理上,缺乏综合处理技术和必要的数据库,导致检索困难,利用率低下。这种落后的技术手段不仅不利于文献的综合利用,更难以适应网络时代的服务要求。所以,文献保障体系必须适应当前信息化这种飞速发展的形势,建立现代化的服务设施,积极利用网络信息技术进行服务,如我们经济与管理学院对于在2010年中的通货膨胀、新会计准则等问题的专题研究中就采用了网上订阅。并与校图书馆共同对室藏文献进行了回溯建库,利用校园网进行了资源共享。人是一切工作的前提保障。目前,资料室人员计算机知识的运用能力普遍缺乏,外语水平普遍不高,这些都影响了资料室作用的发挥。所以资料室的管理人员应明确自己的职责,不断适应这种深刻的变革,提高自身素质,以保持资料室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为本学科的发展做好信息保障。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知识创新日益频繁,学科发展不断加快,院系资料室作为高校开展教学科研活动重要信息的保障阵地,不仅要向客户提供一般性的参考、咨询服务,还应提供更加专业性、深层性的学科信息服务。这就对资料室的工作人员的素质提出了较高的岗位要求:一是要优化知识结构,不仅要有图书情报知识,而且要有一定的学科专业知识;二是要增加职业意识,要坚持甘为人梯的服务理念,加强与学科用户的交流和沟通,围绕学科用户的需求积极开展工作;三是要紧紧围绕学科建设和发展,积极为学科用户提供全方位、多角度的信息服务,既要为学科用户主动提供各类信息资源,又要通过多种方式向学科用户提供咨询服务;既要积极开展信息的收集工作,又要主动对信息资源进行深层次的研究和分析,编织成二三次文献,针对学科用户的信息需求,充分调动各种资源来保障学科用户的需要,为学科的发展提供优质服务。

3.克服经费难题,为学科发展开拓服务。现在由于文献资料的价格上涨,直接导致院系资料室的购买力下降。由于现在许多高校的图书购置的费用都直接拨付给校图书馆,而图书馆又因为与教研一线的专业人员很少直接交流,不了解学科发展对文献信息的需求,使得服务与需求之间脱节严重,而院系专业资料室又由于经费所限,使得一些需要较大量资金支持的又是学科建设所需要的文献无力收藏,而资料室人员及时的联系双方进行沟通,使资源利益最大化地利用。如本人所在的经济与管理学院,在进行学科建设做一些课题时,学科带头人提出需购置专业数据库,几十万的资金对院系来说有些困难,通过资料室进行反映联系,双方联合购置,解决了这一问题,现在共同购置的中宏数据库和国研网正在教学科研和学科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这一联合对解决文献购置经费的来源上提供了新思路。校系文献共建共享是高校信息资源利用效率最大化的一个好办法。

参考文献:

[1]王晓萍.学科发展与专业资料室服务[J].大学图书馆学报,2003,(6).

[2]李霞.关于高校院系资料室建立学科馆员制度的思考[J].湖南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5).

[3]龚军慧.论提高高校院系资料室这学科建设的服务水平[J].图书馆,2007,(5).

[4]刘芬.高校院系资料室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10,(4).

Building the Departmental Reference Room Surrounding the Development of Disciplines

――Taking the EMC of Henan Normal University as an Example

HAN Hui

(Economics & Management College,Henan Normal University,Xinxiang 453007,China)

第10篇

[关键词]地方高校;硕士研究生;就业;就业教育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7.06.147

[中图分类号]G647.38;G6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7)06-0-02

党的十报告指出:就业是民生之本。顺利实现更高要求的就业,改变现今严峻的就业形势,做好以高校各阶段毕业生为重点内容的就业工作,增强职业就业技能培训和实践能力,提升就业者的从业能力和水平,完善就业体系,是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实际表现,也是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的重要工作之一。因此,做好地方高校硕士研究生的就业工作,使其能够科学、合理、顺利就业,对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现实价值。

1 地方高校硕士研究生就业及就业教育现状

1.1 地方高校硕士研究生就业的总体形势

2006年,《南京日报》曾报道江苏省研究生就业率继续走低,硕士研究生就业率呈下降趋势。据统计,2004届江苏全省毕业硕士研究生就业率比2003届下降了0.47个百分点;2005届比2004届下降了0.66个百分点。且研究生就业优势在不断削弱。近些年硕士研究生平均供需比率逐年下降。以浙江大学为例,毕业硕士研究生平均供需比从2001年的1∶25.7下降到2002年的1∶13.7,再降至2003年的1∶4.7。全国的情况就更不容乐观,硕士研究生的就业优势正在逐渐丧失。

1.2 地方高校硕士研究生就业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尽管高校对研究生就业教育工作进行了不断的改革和调整,但是从整体上审视我国高校研究生就业教育指导工作的实践来看,依然存在很多问题,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2.1 就业教育培养机制不完善

影响研究生就业教育的关键环节和内容是对其的就业教育培养机制。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缺乏科学规范的宏观评估和监控体系,质量约束和竞争激励机制不健全,这些机制的不健全严重影响了研究生的就业教育培养质量。高等院校有关就业教育工作的机制不完善,组织安排不健全,研究生就业教育工作者没有丰富的就业教育专业知识;各个院系对研究生的就业教育普遍存在形式化的问题,没有足够的专业就业指导人员,更没有具体的就业教育管理措施。

1.2.2 就业教育缺乏针对性和系统性

大部分高校在就业教育过程中缺乏针对性,笼统地把本科生与硕士研究生看作是一个整体,不注意区分硕士研究生自身的特点和其就业情况的具体性,甚至一部分高校将硕士研究生纳入到本、专科生就业教育服务的工作中。高校的传统教育工作,是实行导师对学生负责的制度,即学生原则上是根据自己教师的研究方向开展科研和实践工作,这也在某种意义上规定了学生的研究方向和内容。然而,由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这样的教育培养方式已经无法与新局面、新形势相一致,从而致使研究生的综合素质不高,这也是研究生就业困难的关键内部因素之一。

1.2.3 就业教育师资队伍的素质有待提高

当前,我国地方高校硕士研究生就业教育师资队伍的素质不能满足现实的就业教育需求。新的形势和新的需求就要求高校的就业教育培训队伍要更专业,积极主动进行研究生的就业培训指导工作,同时就业教育培训队伍还要学习和掌握相关的经济学、法学、教育学、公共关系学等多学科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并充分掌握国家有关的就业政策、精神和要求,引硕士毕业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科学规划个人职业生涯目标,全面指导其学习就业技巧,从而使硕士研究生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更好地进行就业,以适应社会走向成功。

2 影响地方高校硕士研究生就业教育的因素

2.1 硕士研究生的个人因素

部分硕士研究生自身没有丰富的专业理论和技能知识,其综合素质也不高,甚至不能独立完成毕业论文,缺乏真才实学,又急功近利,不认真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思想上不端正择业期望值,社会实践的深度不够,缺乏科研创新能力。除此之外,部分硕士研究生没有明确的就业目标,对于未来的职业发展道路更是渺茫,以致于学习呈现一种松散的状态,这类毕业生在就业教育指导过程中,不能充分理解培训人员传授的就业知识和技巧,在毕业求职时毫无目的的向各种单位投递简历,更不能说清自己的长处和与较为优秀的技能,不仅影响了自身的择业和就业,也严重阻碍了硕士研究生就业教育培养目标的实现。

2.2 硕士研究生培养单位的因素

目前,地方高校的研究生教育注重对理论知识和研究能力的培养,在这个过程并没有相应的针对性,致使学生不能将所学的知识充分运用到实践活动中,这也就不利于毕业生顺利就业。同时,硕士研究生就业教育师资队伍的素质不能满足现实的就业教育需求,这方面有待提高。

2.3 国家和社会的因素

我国正经历着市场经济迅猛发展、产业结构不断调整优化的新时期,所以为了适应社会实际发展的需要,我国的各种国家政策也在随之不断调整变化,这其中就包括影响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等用人单位招聘计划的具体政策要求。例如:国家在不同发展阶段针对国家机关、事业单位进行的机关改革、压缩编制、精简人员等政策要求,就会使这些原本是毕业生吸纳“大户”的用人单位的招聘需求量减少,从而不利于高校硕士毕业生进行就业。

3 地方高校硕士研究生就业教育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结合文中针对硕士研究生就业及就业教育现状、存在的问题,本文将从硕士研究生自身、培养单位和社会就业环境的角度出发,分析、探究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以解决硕士研究生就业问题以及为做好就业教育工作提供借鉴。

3.1 提高硕士研究生自身的就业竞争实力

毕业生拥有较强的就业综合实力是高校就业教育顺利进行的有效保障。近年来,由于社会快速发展,高层次、高学历的人才竞争越来越激烈,硕士研究生自身综合竞争实力的高低是其顺利就业的关键。由此可见,硕士研究生一定要理性认清自身的情况,结合社会实际需求来不断优化自己的知识结构和储备,根据个人的兴趣爱好,不断充实就业储备,不断提升自己的就业综合能力,确保自己能够顺利完成就业工作。

3.2 推进就业教育培养机制的改革

首先,创新研究生就业教育培养工作制度,采用导师教育、引导小组培训的机制,充分调动导师在研究生就业工作中的推动作用,全面提升就业指导质量,使毕业生就业机会得以不断增加;其次,规范硕士研究生的就业培养过程,保证硕士研究生的教育质量。保证研究生教育质量的关键因素是规范培养过程,这就要求教育单位要优化培养方案,根据社会实际情况调整、更新课程及课程内容,改进就业教育的考核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严格把关硕士研究生毕业设计和论文的研究撰写,保证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最后,高校就业教育单位要转变思想观念,以市场为导向,加强高校与企业的联合,确立“产―学―研”相结合的教学方式。

3.3 优化社会就业环境

良好的就业教育环境是高校进行就业教育的重要保障。所以,全社会各个因素都应通力协作,为广大硕士研究生建立一个全方位职业发展的交流空间和支持平台,例如成立类似“职业生涯论坛”“职业生涯指导协会”“创业者联盟”等社团来辅佐就业教育培养单位的具体工作。

硕士研究生是国家培养的高级专门性人才,是国家设立创新教育体系和未来夺取世界知识经济制高点的重要人才资源,他们能否顺利就业,不仅关系到一个家庭的未来发展,更关系到国家和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在一定意义上说,硕士研究生毕业生的就业问题直接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和整个社会的利益。

主要参考文献

第11篇

在这样的一个城市,西北大学显得有些形单影只。

西北大学在省外的名声确实有点不够响。在我报考西北大学时,我还不知道它究竟在哪座城市,也没有听说过还有这么一所大学。如果说兰州大学是中国最孤独的大学,我想,西北大学应该就是中国最容易被人误解的大学。“西北”这两个字本身就是一个让我们有些误解的名词,总是让人想到戈壁、沙漠、风暴、干旱、黄土等,也更让人觉得学校就在甘肃、青海等更西部的省份。上大学的时候,我经常写些小文章投给报刊。写得多了,有时就连回信地址中的省市名也省略了,直接写“西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然而,在收到的回信中发现有些信封很有意思。有一个信封上面贴了个“退改签”的字条。我细看,原来信封上只写了“西北大学”,没有写具体省市,从邮戳上看,这封信是从兰州大学转过来的。最离奇的一封信,地址写的居然是“甘肃省西安市”。编辑是好心,只想让信件能准确到达,却没料闹出了笑话。这一则小插曲,从另一个侧面或许也可以看出西北大学的尴尬。

虽然西北大学遭遇了这样那样的尴尬和误解,但它从不抱怨,不慌张,只埋头做着自己的事情,像极了这座城市:一座城墙圈住洗净浮华的沧桑,与外界相安无事。记得我还在学校的时候,地质学系的舒德干教授正处于科研高产时期。他以第一作者在《Nature》和《Science》杂志共发表研究论文10篇,获得了空缺了好几年的“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他对古生物进化的研究使他获得了世界级的声誉。当北京一所著名高校想用重金挖他过去时,他只说了一句:我爱西北大学。

舒教授是个工作狂,一天十几个小时他都在实验室里寻找早期生命进化的真谛。有幸去过一次他的办公室。他的办公室就像一个采石场,桌上摆放着一块块大大小小的碎石,地上堆满了一摞摞还未开封的装满化石样本的木箱,屋内飘浮着细细的尘土,只有桌上的那台显微镜还能时时提醒人们这是一间实验室。就在这间实验室里,舒德干教授从一个绿色的大保险柜中,双手捧出那块为中国科技界带来无上荣誉的“昆明鱼”化石,开始为我们讲解这块不起眼的石头。难以想象眼前的这条小鱼儿就是包括我们人类在内的整个脊椎动物的“老祖宗”。舒教授说,当时找化石也不是一帆风顺的,当地人要他们每天交300元的开采费,否则便不准开采。他们经费紧张,拿不出这笔钱来,开采工具经常被收。没办法,舒教授他们只好偷偷摸摸地去采,采下来后赶紧运走,否则也有被没收的危险。“昆明鱼”的那批化石就是连夜运走才免遭“劫难”,要不然那位“老祖宗”便无出头之日了。舒教授还有一个更令人惊讶的“癖好”。他经常喜欢睡觉前躺在床上想问题。他说这不仅能起到“催眠”的效果,而且还会有更奇妙的“灵感”。第二天醒来时,舒教授忽然来了灵感,就马上从床上跳下来,找杆笔把要点记下来,生怕忘记,然后心满意足地刷牙洗脸,推上他那辆破旧的永久牌二八自行车,开始他的工作和生活。

西北大学就如西北老农一样朴素、踏实,面朝黄土兢兢业业地潜心学术,百年间,从这里走出的名人数不胜数,、廖仲恺、舒德干、何炼成、张维迎、贾平凹、迟子建、牛汉、雷抒雁、陈宗兴、……曾被誉为“中华石油英才之母”、“青年经济学家的摇篮”、 “作家摇篮”,位列全国重点大学、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院校、省部共建高校行列,这在众多地方性大学里的确不多见。我总是想,这也许是因为西北大学面临的尴尬让许多学子终究要承受这种默默无闻的坚守,他们更愿意付出比别人更多的努力来证明自己。经济学家张维迎的导师何炼成在多年后回忆说,张维迎的研究生3年,除了最后一年忙于毕业论文,前两年,大多捣鼓他的读书会。他的大量时间,都耗费在研读现代经济学的原著上。一次,张维迎从外文书店买回一本台湾的翻译版本《中级微观经济学》,繁体字,非常厚,鼓动读书会成员人手一本。一个月后,何炼成再次看到这本书时,上头已被标注得密密麻麻。这本书,张维迎至今保留在手。如此多久仰大名的校友,在一定程度上也增加了我们的自豪感。那时候我们在宿舍经常卧谈,说西北大学应该合并西北工业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重新组建新的西北大学。每每听到或者看到别人对学校的误解和偏见,我们总是要乐此不疲地鸣不平,校史、科研成果、名师……一切都可以作为佐证。

当然,这些都只是笑谈。西北大学在这样的一座城市,终究要承受这种默默无闻的坚守。它虽然无法给予我们巨大的光环,但是西大的老师们对学生却无限关爱。学院资料室的朱老师就是这样。朱老师烧得一手好菜,同时具备南方的特色和北方的风味,煞是让人羡慕。她每天早晨都给我们带些早点和小菜。早晨起得很晚的我,常在睡梦中被她打来的电话唤醒,叫我去吃早餐。后来才知,朱老师是有意改变我晚起床、不吃早餐的习惯。朱老师最喜欢煮稀饭,往往一煮就是一大锅。一到吃饭时间,那些中午不回家的老师就跑到她的办公室,坐在那儿等着她把饭做好,然后瓜分干净。夏天的时候,朱老师常给来资料室看书的学生熬绿豆汤,天天能喝到。到后来,平时几乎不到学校来的人,也要来喝碗绿豆汤再回去。

还记得开学接新生的时候,有一个海南来的女生,第一天晚上哭得泪眼婆娑,哭着嚷着嫌西北大学条件太差了,要回家。我和几个同学一起,在食堂安慰了她半天,情绪才算有所好转。结果后来,她本科毕业以后,又接着在西北大学上了研究生。可见,她对西北大学的感觉终不是无可救药。我觉得,这里的学生大都如此,刚进校的时候,怨言很多。但慢慢地,就像恋爱,就发现出学校的好来。

学校档案:

西北大学肇始于1902年的陕西大学堂,1912年始称西北大学,1923年8月改称国立西北大学。1937年抗战爆发后,国立北平大学、国立北平师范大学、国立北洋工学院等内迁来陕,组成国立西安临时大学,1938年更名为国立西北联合大学,1939年8月复称国立西北大学。现为全国重点大学、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院校、省部共建高校。学校被誉为“中华石油英才之母”、“经济学家的摇篮”。学校是后备军官培养首批试点院校之一。

招办电话:029-88302211

第12篇

关键词:高校 教务管理 工作效率 方法探索

一、引言

随着高校扩招,我国高等教育已经由精英化教育步入大众化教育阶段,高校如果延续扩招前那种统一管理、覆盖面过大的模式,会面临更多困难,很难取得管理的实效,因此高校纷纷寻求以二级管理之路来提高管理效率。在这样的背景下,二级学院教务管理机构将承担比过去更多的任务和职责,对于教务管理人员的素质有了更高的要求,本文试图探索如何使得二级学院师生对教务政策有所了解,并积极配合学校教学管理工作,进而使得教务管理更为高效。

二、日常教务管理中容易存在的问题

1、任课教师方面

随着学生的扩招与新专业的成立,各高校及学院的教师队伍也在不断扩大,对于教师的要求越发多元化,教师自身也承受着教学与科研的双重压力。教师对自身的专业知识比较了解,但对于教务规章缺乏了解,认为老师的职责仅限于讲台上的课堂时间,对教务的各类通知缺乏配合度,也往往容易造成一些低级失误。

(1)期初的工作中,收集下发各类资料难度较大,这些工作经常会因为个别教师的拖沓而持续很久才能完成,需要教务员反复催促,一直占用教务人员的“思想内存”。

(2)在日常教学中,教师有事需要调课时,认为自己通知了学生离开教室并与学生商量好补课时间即可,而不填写调课申请表备案,结果造成教学差错或事故。

(3)在期中的工作中,需要教师确定自己授课的考试方式,个别教师的拖沓会使环环相扣的教务管理环节发生断裂,对下阶段工作造成影响。

(4)在期末,对于教务安排的监考工作缺乏思想重视,认为监考比讲课容易得多,站在考场上是走过场,缺乏对考场秩序的掌控和发现学生作弊时的应急处理能力,在监考时不认真履行职责或临场换人的情况占比较高的比例。

2、学生方面

(1)选课的混乱。在学分制下,学生的在课程选择上有了更大的自主性,每学期选课一般安排在学期中后阶段周进行,届时所有学生将在教务管理信息平台上完成下学期所有课程的选课,一旦错过,即便下学期全程参与了课堂学习,但是由于没有选课数据,教师将无法完成考勤,学校将无法安排考场,学生也将无法获得成绩。每学期,都会有大量学生落选或错选,隔三差五前来二级学院办理补选,如果同意他们补选,会严重影响了正常工作秩序,如果不同意他们补选,学生又将陷入无法正常获取学分的境地,很容易陷入留级的边缘,因此学校在管理上也处于两难境地。

(2)学籍变动的复杂。1-3年级学生在9月份开学后升学时可能由于上一学年的学习遭遇较多课程未通过而留级;并且为了提高毕业论文的质量,一些高校对于4年级学生在上下学期之间也设置了一个留级条件,即如果在步入大四下学期时仍然拖欠一定学分,也将留级。同时,一些高校还允许部分优秀学生在大一年级时转换专业;并且,每年都会有在校大学生参军入伍或者退伍回校继续学习。而实际情况是,不仅不同专业之间的课程存在差异,即便是同一专业的不同年级之间,也会因适应专业发展而做课程设置的微调。因此所有这些学籍有变动的学生都涉及各自所学专业的重新设计。

3、教务管理者方面

(1)工作强度大。教务管理工作的工作内容决定了工作性质是连续且繁琐的,每学年周而复始地进行各项日常教学活动,仅上下两个学期之间因为新生入学或老生毕业而有些许工作上的差异,一般很难有十分显赫的成就。缺乏必要的激励机制,长期以往会使教务工作人员产生倦怠心理。这也不难解释为什么各高校的教务管理人员的流动性很大,甚至缺编,由于教务管理工作是个连续的过程,如果工作人员频繁变动或缺编,会对日常教学管理工作带来不利影响。

(2)上级指挥者多。在一些高校的二级学院行政编制上安排上,教务员隶属于二级学院的办公室,没有独立建制。既受教学院长也受学院办公室主任的领导,既要从事教务管理工作也要从事行政琐碎的事务,除此以外,由于教务员是学校教务处在二级学院的联络员,学校教务处的任何一个科室都可以直接给教务员派任务,基层教务员往往应接不暇,顾此失彼。

(3)待遇低。在教务管理者尤其是一线教务员的工资、津贴及待遇与教师及其他岗位人员相比较低。并且缺乏晋升的机会与岗位。这也会引起教务员的心理不平衡,对他们的工作热情都会产生不利影响。

三、提高教务管理工作效率的途径探索

1、任课教师方面

(1)与任课教师多沟通多交流,增强教务政策的宣传力度。利用每学期全院大会的时机,穿插教务政策宣讲板块,对当前面临的工作进行讲述,让老师清楚每项看似独立的工作与前后工作之间的联系,可以结合一些实际案例进行生动分析,从教训中获取经验。周而复始,使任课教师耳濡目染了解各项写在纸上刻板的规章,也了解教务人员的幕后工作,达到相互理解,提高思想认识。

(2)设计符合自身教务管理实际需要的管理信息系统平台,对一些工作进行流程再造。之前,一项教务工作的落实往往经过如下程序:教务处相关科室――二级学院教学院长――教务员――教研室主任(专业负责人)――任课教师,信息反馈起来同样也要历经相反的流程,传导机制过于冗长,既会降低工作效率,也会造成信息的失真。二级学院可以根据自身实际,设计教学管理信息系统,使得任课教师可以直接向教学院长反馈信息,比如一些需要任课教师单个申报的考试方式汇总、免听选考答疑安排、教材的征订、毕业论文导师配备等工作,都可以在类似系统上进行操作,提高工作效率。

(3)利用现代网络与通信工具,将信息及时快捷的传递。加大对学院网站的建设与信息更新,转发教务处的各类通知以及二级学院自己的通知,之后再利用手机短信群发,通知老师去看“通知”。

2、学生方面

(1)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教务培训讲座。可以每学期分两次开展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培训讲座,以年级为单位,一次可以在首日教育时进行,另一次可以在选课前进行。可以由学院资深教务管理者主讲,与每位学生近距离接触,让学生直接获取信息。使每个学生至少有4次听取讲座的机会。

(2)兼顾共性中的个性。除了对全体学生培训外,对于因留级、转专业、退伍、入伍而造成学籍变动,专业计划需要重新设置的学生,建立“教务档案”,开设“专家门诊”,面对面进行个性化的指导。

(3)与辅导员老师通力协作。与传递信息给任课教师类似的,当把教务通知或信息传递给学生时,也需要辅导员老师的协助。可以在通知时,有选择的将涉及到学生的通知转发网址链接给辅导员,请他们利用飞信、QQ群等通信平台,快速转发给所带班级的学生。

3、教务管理者方面

(1)利用资深教务管理者“传、帮、带”让新进教务管理者掌握良好的业务技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必须熟知学校和院、系的各项教务管理制度;把握各项教务管理事务的工作要点;具有良好的计算机应用能力;除此之外,教务员还必须具备良好的组织协调能力和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只能善于总结,勤于笔耕,做“有心人”才能不断改进工作方法。

(2)合理解决教务员的人员编制与机构设置问题。高校可以通过调研、科学研究等手段来确定二级学院教务员的合理编制。首先按照科学的比例配置二级学院教务员人数,减轻工作负荷。其次,让教务员从办公室管辖中独立出来,设立教务科,保持工作的单一性。因为从学校层面而言,校办、教务处各司其职,那么在二级学院层面,学院办公室、学院教务科可以对口上级两个部门开展相关工作。

四、结束语

总之,二级学院教务管理工作是高校教学管理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让任课教师、学生、专职教务管理者三位一体全员参与,提高认识,是高校“以教学求生存,以科研求发展”的基石。

参考文献:

【1】 魏伟 高校二级学院教务员工作实践与思考 改革与开放 2009/4B

【2】 潘华 魏伟 等 高校二级学院教学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应用 中国教育信息化2011年7月(上)

【3】 潘华 魏伟 等 高校本科毕业论文全过程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中国电力教育 2009年4月

【基金项目】本论文为上海电力学院2011年度教学改革项目(项目编号20111429)研究成果之一并受该基金资助。

作者简介:魏伟,男,安徽省马鞍山市人, 1979年6月出生。获得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硕士学位,中级职称。现为上海电力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办公室副主任。

潘华,男,上海人,1976年出生。哈尔滨工业大学硕士毕业,副教授。现为上海电力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副院长。

第13篇

1937年,科斯发表《企业的性质》一文,最早解释了企业存在的原因,在70年代之后成为许多经济学家讨论的热点,企业契约理论也随之产生并逐步发展为全新的微观经济学分支。

1.1张五常:要素契约替代产品契约

华人学者张五常认为,企业对市场的替代只不过是用要素市场取代产品市场, 或“一种合约取代另一种合约”。在1983年发表的《企业契约的性质》这篇论文中,张五常指出,“企业”取代“市场”是不十分确切的,而应该说一种契约形式取代另一种契约形式,或者说是用劳动市场代替中间产品市场。通常认为这一观点是对科斯企业理论的重要发展。

1.2对科斯和张五常的企业理论的数学模型表达

杨小凯和黄有光在1993年用一个数学模型来表述和发展科斯和张五常的企业和产权结构理论。通过对模型的分析,他们认为,“企业是一种巧妙的交易方式,它可以把一些交易费用极高的活动卷人分工,但同时却可能避免此类活动的直接定价和直接交易”。

2.中国学者所做的对企业契约理论的对比拓展研究

2.1企业契约理论的机会主义行为分析

中山大学的刘燕(2006)在《基于企业契约理论的机会主义行为分析》中指出:契约关系的“缺口或疏漏”与人的机会主义行为的互动, 是增加经济活动交易费用的一个主要原因。有限理性、不完备与不对称信息、机会主义行为的存在, 使契约的签订和实施不再是无代价的。如何低成本、高效率地防范契约关系中各种形式的机会主义行为, 成为组织与合同中对经济主体进行激励、监督的出发点。

2.2与马克思的企业契约理论的结合

何宇(2004)在《马克思的企业契约理论:比较与借鉴》一文中首先分析了马克思的企业契约理论,并将其与科斯等人的企业契约理论的研究方法和研究结论作了比较,得出了一些启示:(1)企业作为一种以私人盈利为首要目标的契约组织,契约各方缔约的首要目标是实现企业中个人特别是占优势地位的人的利益,如果不加限制,企业的运行极有可能损害到社会、国家和公众的利益。(2)在企业内部契约关系中,各产权主体的地位、权利、义务是不相同的,政府应注意规范和限制强势产权主体的权利,加大对企业中弱势群体的保护力度。

文中还特别提到在我国市场经济建立初期,在各种制度法规都不太完善的阶段,尽管企业内部成本较小,但企业运行的社会总成本可能很大,我们应警惕企业可能产生的外部成本。

2.3企业的契约理论与能力理论的比较

姚先国,朱海就(2003)在《企业的契约理论与能力理论比较》一文中比较了企业的契约理论和能力理论,指出了它们的差异,认为两种理论各有所长,在研究企业内部的规治结构、激励机制的设计时, 契约理论较为擅长;在研究企业的生产、技术创新、企业之间的网络关系( Richardson,1972) 等问题时,能力理论有优势。这两个问题是联系在一起的, 一个适当的内部激励结构会促进人力资本的投资, 从而促进企业能力的积累,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

3.中国学者对企业契约理论所做的批判以及反思

随着时代的发展,任何理论都是在不断的发展和完善的,这需要学者们能够突破既有理论的局限,提出创新性的理论框架,发展新的理论。早在2002年,姚小涛、席酉民等就在《企业契约理论的局限性与企业边界的重新界定》一文中指出:企业契约理论在分析企业边界与规模时存在的局限性:由于缺乏对企业从生产角度的研究以及简单的二分法,企业契约理论很难全面深入地解释当前企业界的一系列重要现象。并提出企业的边界决定于核心知识的利用、生产与组合特征,并以此为主要确定标准。

王建军(2007)在他的研究中总结了现代企业理论的主流即契约理论三个分支:交易费用理论、产权理论和委托―理论。它们的共同主旨就是:将企业视为“一组契约关系的联结”。在此基础上,分别从科斯、张五常以及威廉姆森等人的观点详细介绍了交易费用理论。他对之前的经典理论和流派都作了系统的分析和研究,并在全文最后指出企业契约论者都犯了将交易概念泛化的错误,即将交易概念的外延加以过度扩展,超出了交易概念的内涵或本质规定性,由此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将企业外部的市场关系和企业组织内部关系同质化,造成了企业性质上的误导。企业契约论者以泛化的交易概念为基础,将企业的性质理解为“一组契约关系的联结”,把契约关系本身看作是企业的性质,这对于人们认识企业的性质是一种严重的误导。对节约交易费用的强调只是一种比较静态分析,这种比较静态方法不能很好地揭示企业组织演进的动态过程。用契约关系来定义企业本质的做法也是一种缺乏历史感的静态分析。

4.中国学者对企业契约理论的应用性研究

前面的文章已经提到,企业契约理论与历史、现实存在一定的冲突,用契约关系来定义企业本质的做法也是一种缺乏历史感的静态分析。而任何的理论都不应该脱离现实,都应该被用来解释现实的经济现象,并对经济发展和改革起到指导作用。

第14篇

关键词:博洛尼亚进程;德国高校;学位制改革

一、德国高校学制改革的背景

德国普通大学的学制与众不同,学生经过4—6年的学习后,获得的第一级学位便是硕士,即Diplom或Magister。Diplom一词源于希腊语,原指写字板,罗马人用来表示签过名或盖过章的文书。中世纪以后,人们已不太使用这个词,取而代之用Charta、Pagina、Literae等词来表示这种文书。17世纪该词被重新启用,但意指官方的历史文书,后来此义在德语中逐渐为Urkunde所取代,而Diplom的含义也随之局限于完成学业后所获得的文凭。Magister一词的词义则另有渊源。欧洲古时有所谓的“septem artes liberales”,即“七艺”之说。它包括语法、辩证法、雄辩术、几何、算术、天文/星象学和艺术。这七大自由技艺涵盖了古希腊、古罗马时期和中世纪人们认为塑造一个自由的人所必须的知识和技能,也是学科专业的最初分类。Magister/Magister Artium(M. A.)的学位称号正源于这一思想,意指“科学的(教学)大师”。但它并不局限于艺术领域,人们把这个称号用于诸如语文,考古学,历史学等学科。

如今两种学位都有了其固定的意义和用法。在综合型大学(Universitaet),语言、文化、法律和部分经济、社会等人文学科的学历文凭是Magister/Magister Artium硕士(M.A.),理科、工科、经济学和社会学某些专业的学历文凭则为Diplom硕士;在应用技术型大学(Fachhochschule),获得的学位是应用科学Diplom(FH)硕士;另外,考取教师、律师、医生和药剂师等资格的则授予“国家考试(Staatsexamen)证书”;艺术和音乐院校的学历文凭为Magister硕士或Meister大师证书。以上文凭均具有同等就业资格。

19世纪初,德国著名学者威廉·洪堡首次提出高校教学与科研统一和学术自由的办学理念,在此后相当长的时间里,德国的高等教育体制几乎一直是高级优质教育的同义词,成为诸多国家学习的榜样。许多国家根据本国具体情况和科技、文教事业的需要,不断对高教体制进行相应的改革,使之日臻完善,形成了欧洲各国教育体制各有特点、不尽相同的格局。如德国和奥地利的学制相似,没有学士文凭,大学生获得的第一个文凭即硕士,所花时间平均长达6年;法国的情况大致为学士学习3年,继续攻读硕士则还需1年;意大利取得学士学位需要4—6年,而同等文凭在瑞士只要3—4年即可获取。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推进,以英美高教体制为代表的发展模式在国际上日益体现出其高效实用的优越性。该体制将大学的全套学习过程按程度分为学士、硕士和博士3个阶段,使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能力和职场的需求灵活地选择希望攻读的学位,便于早出人才、快出人才。而以“硕士—博士”两段培养制传统为主体的德国高等教育,相形之下则越来越暴露出学习时间过长、滞校学生过多等缺点,人为地拉大了培养与就业在时间上的距离,也日益加重了高校的负担。加之由于学制与国际惯例不相兼容,给学分、学历的换算带来了诸多不便,这也削弱了德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吸引力,使德国高校的国际竞争力受到影响。

在不断深化的欧洲一体化过程中,由于高等教育体制的差别所产生的不和谐现象日渐突出,这不仅影响到欧洲作为一个整体的文化形象,也有碍于欧洲与世界上其他国家的知识与科技的交流。1999年6月19日欧洲29国教育部长在意大利博洛尼亚举行联席会议,会议签署了联合声明(后称博洛尼亚进程Bologna—Prozess),旨在建立欧洲统一的高等教育区域(Europaeischer Hochschulraum),促进欧洲高校学制的统一和国际化的早日形成。在2003年于柏林召开的有关该议题的后续会议上,已增至40个成员的博洛尼亚计划参与国就实施该计划的进程取得一致意见,拟定在2010年前全面实行分阶段的“学士—硕士(Bachelor—Master)”学位制。迄今为止,参加这一计划的国家已达45个*。德国则从1998年起,开始对高校的学位制度逐步进行改革,引进国际通用的学士和硕士课程并实行欧洲学分转换制ECTS,其目的是与国际接轨。

二、德国高校学位制改革的政策与现状

1.德国高校学位制改革的政策

2002年8月德国在高校框架法里,以增补条款的形式从法律上制定了推行“学士—硕士”两阶段高等教育培养体制的规定。为保证新设学士和硕士学位的质量,德国专门设立了一个学位认证委员会(Akkreditierungsrat),2005年更名为德国高校专业认证基金会(Stiftung zur Akkreditierung von Studiengaengen in Deutschland),它属于欧洲高等教育认证联盟(ECA)和欧洲高等教育质量保证协会(ENQA)的成员。该机构并不直接对高校的专业进行认证,其任务只是制定认证标准和批准各认证机构,以此来调控对德国高校新学位制学科资质的审核评定,规范高校的学位体制。

按照新规定,学士是大学授予的第一级具有从业资格的学位,学士学习最短3年,最长4年,学生在学士阶段学习专业基础知识,熟悉本学科的学习方法和工作方法,掌握相关的职业基本资格技能。学士阶段的学习不区分理论或应用方向。硕士则是大学授予的第二级具有从业资格的学位,硕士阶段的学习为一至两年,以传授较深的专业知识和一定的科研、实践能力为目的,此阶段的学习则分理论和应用方向。这样,两阶段的学习承上启下,既相互独立又密切联系。学生只有获得学士学位,才能够攻读硕士学位。而获学士学位的毕业生既可以继续攻读本专业硕士学位,对学士阶段的学习进行加深或拓宽,也可以改变专业方向,另择新的学科学习。同一学校同一专业的学士加硕士的规定学习时间最长不超过5年。当然,假设学生在一所学校经4年学习后获得学士学位,转学到另外一所高校学习2年获得硕士学位,总的学习时间虽然超过5年,仍属于许可范围。无论以何种方式取得硕士学位,也不论学习的时限和就读大学的种类,改革后的硕士文凭都被视为等值,其持有者亦具有同等从业资格。

新学制的建立,要求大学的课程设置作出相应的调整。新建的学士和硕士专业,根据专业学习的要求,设定不同的课程板块,使大课讲座、小班练习、专题讨论和实习等教学活动得到相对独立的安排,从而给学生提供更大的空间来相对自由地选课。另外,专业课程的设置还须与ECTS挂钩,以便于大学成绩的累计和换算。一般来说,学士毕业时须修满180个学分,而学至硕士毕业的总学分不得低于300个学分。以波鸿—鲁尔大学为例,其所有的学科都已按专题划分为不同的板块,各板块都定有总分,每个板块包括不止一种教学活动(如大课、讨论课、练习课、实习等),课程时间最长可达3个学期。不同专业自行规定学生必修板块的种类和数量。学分的多少取决于每门专业和专业板块学习内容的比重,每学期大约30个学分。这样,学生在学士阶段的学习累积可达180个学分,再加上两年硕士学习的120个学分,可以完成获取硕士学位所要求的300个学分的指标。据计算,一个学分的分值大约相当于30个学时的工作量,照此推算,平均每星期课程约为35至40个学时。即,

180学分×30学时/学分=5400学时

5400学时÷3学年=1800学时/年

1800学时/年÷46星期/年=39.13学时/星期

当然,这些学时不仅包括课堂的教学时间,而且课前预习和课外作业,图书馆查阅资料以及考试的时间均计算在内。学生顺利通过一个板块的考试后,可获得注明“合格”(gut geschrieben)并附有具体分数的成绩单。

改革后的新学士和硕士学位(Bachelor/Bakkalaureus,Master/Magister)与原有的学位如何等值对应,是一个人们普遍关心且极为敏感的话题。德国学位制改革虽然暂时允许部分新老学位在同一专业并存共生,但两种学位体制却不容混淆,两类学位亦不可被同时授予。实行新的学位体制并不意味着原有的学位体制贬值,它们之间有一定的对应关系:学士学位(Bachelor)相当于应用技术型大学的硕士学位(Diplom FH);硕士学位(Master)相当于综合型大学和同等水平大学的硕士学位(Magister/ Diplom)。

此外,德国学位制改革对学位的称渭有了较严格的规定,新的学士学位(英语:Bachelor/德语,Bakkalaureus)和硕士学位(英语:Master/德语:Magister)的称谓分为文科学士/硕士(Bachelor/Mas ter of Arts)、理科学士/硕士(Bachelor/Master of Science)、工科学士/硕士(Bachelor/Master of Engineering)和法律学士/硕士(Bachelor/Master of Laws)等;工程学、经济学以及一些跨学科专业的学位称谓要看具体的专业学习侧重点而定;关于学位、学位课程以及从业资格的详细信息,应在学位证书的补充说明部分里(Diploma Supplement)加以注解。需要强调的是,学位称谓应采用同一语言,英语和德语不能混合使用。例如:理科学士一般称 Bachelor of Science,也可以称Bakkalaureus der Wissenschaft,但却不能说Bachelor der Wissenschaft或Bakkalaureus of Science。

2.德国学位制改革的成效

尽管德国大学的传统学位制与改革所要求的学位制有诸多差异,但近年来,德国大学学士学位与硕土学位方面的专业课程数目增长很快,显示了这一改革的强劲势头,其发展趋势和份额比重可以从表1、表2中略见一斑。

表1

德国学位制改革以来新增专业的发展趋势

由表1看出,改革初期的2000年德国大学新增专业数只有183个,可短短3年后猛增至1072个,而2006年更是达到了3797个,占据德国高校专业总数的33.9%。在这些新增专业中,超过半数的专业是全新的设置,其余的部分则是在原有专业内容和结构的基础上改革而成。目前大学入学新生人数的1/10,选报了新学制的专业,并且现有高校毕业生中1/10的人是怀揣新式学位证书走出学校大门的。

德国学位制改革的进度,在不同类型的大学和不同的学科领域里不尽相同。22%的综合型大学的新增专业已经得到了认证,而在音乐艺术院校和应用科学型大学里,通过认证的比例分别为14.7%和32.3%。同时,国际交流机会较多的学科因受外来影响较大,改革的速度也相对较快。以2005年的统计为例,工程学科的新增专业已占据47.8%的比例,法学、经济和社会学科也不相上下,比例高达47.6%,数理和医药卫生新增专业所占的份额分别为35.9%和34.1%,而语言文化类学科的新增专业比例只有21.1%,新学位制的波及范围最小要属音乐、艺术类专业,在这些传统学科中,新增专业数仅占11.7%。 此外,新增专业非常重视与国际接轨。据不完全统计,约60%的新增专业课程都属国际合作项目,在1/5的新增专业中包含了一段固定的国外学习时间。超过80%的新增专业已完全采用板块组合教学,近90%的新增专业采用ECTS学分制来评定成绩并进行相应的考试。

三、市场反应与就业前景

按照新学制,学生经过3—4年时间的学习即可获得学士学位,随即进入职业生涯。获得学位的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的情况至今尚无具体的统计数据。然而我们可以从另一角度了解就业市场对新学制的反应。德国经济研究所曾对672家企业做过一次问卷调查,以了解雇主究竟如何看待已走上工作岗位的获得学士学位的毕业生,调查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雇主对获得学士学位毕业生的认可程度

从表2可知可见,只有近30%的雇主愿意把获学士学位的毕业生看作是高校毕业生,而大多数雇主则将其与高级专业技师划等号,或者不能确定这类人究竟应与何种教育水平等值,这势必影响职场对这类毕业生的雇用态度。同一调查还得出了以下统计数字,如表3所示。

表3

企业对新学制毕业生的雇用意向

由表3可知,大部分企业愿意雇用学制改革后的学士和硕士毕业生,相比之下,学士比硕士更受欢迎一些。一方面是由于雇用学士可以比雇用硕士节省工资成本;另一方面,企业工作相对强调对知识的应用,因而希望雇员具有较大的可塑性。学士经过3—4年的大学学习,已经打下了较扎实的专业知识基础和一定的相关职业技能和方法,比硕士毕业生有更大的知识扩展和实际能力培养的空间。而许多企业内部制定有对员工进行职业培训的规划,因此,它们并不担心学士毕业生的业务水平。

另外,上述数据还反映出了一种倾向,即企业的规模越大,就越愿意接受新学士和硕士毕业生。这是因为,大企业的运作常常是跨国经营的,雇用来自各国的拥有国际通用学位、适应性强的大学毕业生,能够增强企业的活力,彰显其国际特色。在学位体制改革中,德国联邦政府和各州政府努力争取企事业单位的支持,希望它们向拥有新学位的毕业生敞开大门。大部分新增的学士和硕士专业与就业市场建立了直接联系,其中2/3的专业积极吸引潜在雇主参与到教学和科研项目中来,80%的专业还为学生创造了在企业实习和做毕业论文的机会。随着企业对“学士—硕士”两阶段大学学制认可程度的进一步提高,更多的学士和硕士毕业生能够找到直接通往职场的道路。此间,德国有包括安联保险公司、德雷斯顿银行、巴斯夫、宝马、联邦铁路、德国电信在内的40多家大型企业共同发起了“欢迎学士”的倡议活动,表达了支持这一新生事物的积极态度。该倡议书指出,学士毕业生将获得进入职场的机会,他们会通过企业内部和外部的培训为毕业生创造在专业上发展和职位上晋升的可能性。尽管如此,中小企业还是一块软肋,从表3中不难看出,中小企业雇用新的学士和硕士毕业生的意愿与大型企业有一定的差距。对此,石勒苏益格—赫尔施太因州教育部长乌特·埃德西克—拉夫说:“我们已经获得了强大伙伴的支持……然而我们还需要说服中小企业。”

四、德国高校学位制改革之是与非

任何改革都具有两面性,德国的此番学位制改革触及了其故步自封、引以为豪的高教传统,改制伊始,便成为朝野辩论的问题、学界研讨的中心和大众关注的焦点,从而引得众说纷纭。

德国高校学位制改革贯彻了“知识无国界”的观点,顺应了当今世界全球化的发展进程。引进新型的两段式学位制,将有利于扩大德国与世界上其他采用学士(Bachelor)和硕士(Master)学位制度的国家交流,极大地方便了德国学生和学者出国学习进修,同时也使德国高校的大门向世界开放得更宽。

按原有的学位体制,德国学生获得第一个大学文凭(硕士Magister/Diplom或国家考试证书Staatsexamen)时的平均年龄为27.5岁,明显高于其他国家(英国23岁,美国24岁,法国26岁)。由于原有的学位制对学期数上限没有明确的规定,不少大学生的注册学期数接近甚至超过20个学期,一小部分人成了“职业大学生”。按分两段教育的新学位体制,学士是第一个具有从业资格的学位,学生经过3—4年的学习获得学士学位后,可以自由选择今后的发展道路。他们既可以直接进入职场,投身于工作实践,也可以继续深造,攻读硕士学位。从理论上讲,一方面能提高高校的毛入学率,减少中途肄业人数;另一方面也可以缩短每个学生的平均在校时间,相对减轻高校的财政负担。同时,与原有硕士学位专业人满为患的情况相比,人数相对较少的新学士和硕士专业可以对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业辅导。此外,鉴于新学制专业的国际性,其毕业生更能畅通无阻地在国内外寻找适合自己的工作。加之学生的平均毕业年龄下降,在一定程度上也增强了德国学子的竞争力和可塑性。

德国高校学位制改革的举措也顺应了大部分企业的要求。许多雇主早就提出过高校学位制度改革的倡议,并始终支持有关政策的实施。现代的企业不仅希望员工具有优秀的专业能力,而且对其自身的可塑性、适应能力、创新精神、知识面,人品和情商等方面的素质亦有全面的要求。在这些方面,学士毕业生并不逊于硕士毕业生,而其实际工作所需的知识和能力完全可以从实践中学来,且立竿见影,收效更快。因此对雇主来说,新学制的推广普及,为德国企业创造了更多吸收国外新生力量的可能性,从而提供了更为广阔的人才招聘的空间。正如参加“欢迎学士”行动倡议的德国企业在声明中指出的:“长期以来德国企业就希望高等教育进行改革,高教学制应更为贴近实际,缩短学习年限,更多地与国际接轨,并改进在国际上的可比性。学士和硕士学位制度的改革,使全面满足以上要求成为可能,而不会影响专业教育的质量。我们将一如既往地对此予以支持。”

然而,在传统意识浓厚、改革事业举步维艰的德国,学位体制的改革也同一切新生事物一样遭遇到不少反对之声。尤其是新增的学士学位由于学制较短,引来众多非议,同时,人们对毕业生不甚明朗的就业前景也持有疑虑,但首当其冲的还是新学制的质量保证。由于德国高等教育长期奉行威廉·洪堡的精英教育理念,将大学看成一个进行科研和高等级教育的场所,而不是为劳动市场大批量生产低级就业人员的工厂,故德国的大学始终注重教育的档次,不愿屈尊俯就,降低级别,以适应大众的要求。因此,不少人担心改革后的学科和专业质量得不到保证,缩短学制会造成高等教育的泛滥,学制的改革充其量只是将学位换了个标签,害怕这一措施产生的不良后果有可能直接导致德国这一经济大国的科研和创新能力的下降。比如,在原有的应用技术型大学工程硕士Dipl.-Ing.(FH)是否可以被学士取代的问题上,保守派就持有明确的反对意见。因为德国素以优秀的工科传统引以为豪,而改革政策将学士学位等同于应用技术型大学的硕士学位Diplom(FH),这在某种程度上伤害了工程学者们的自尊,人们对此学位的含金量是否真能与昔日被视为德国品牌的“工程硕士”相提并论,心中无数。专家坦言,传统的硕士(Diplom)水平不是三四年大学学习就能企及的,一个仅有些皮毛知识的学士远不具备在工程学科领域里进行真正意义上的工程科研的能力,所以改革不应冒砸掉自己多年打造出来的品牌的风险。

德国大学目前处于新旧学位体制并行的过渡阶段,由于资源有限,时间仓促,新学位制的专业在课程设计上难免会部分地延续和因袭旧体制原有课程的教学内容和形式,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会使学生和用人单位觉得新的学位课程缺乏新意,从而丧失对其的信心。

再者,国际舆论对德国高校学位制改革亦持有异议。比如大部分美国和加拿大等国的专家学者认为,不应承认德国的学士学位,因为他们本国的学士学习一般为四年,在德国三年就可以学士毕业,其文凭的含金量难以与欧美其他国家对等。而在德国国内,由于不同机构的互相牵扯和官僚主义,也出现了学位称呼混淆的问题。按照改革政策,新的学士和硕士学位只能授予高校毕业生,但德国工商会(IHK)授予旅游函授班毕业生的学位也叫学士 (Bachelor of Tourism),其培训中心打出的招生广告上甚至还开出了工商管理硕士班(Master of Business Management)。而实际上他们的文凭只相当于专业技师(Fachwirt)或师傅(Meister)的职称,这也给新学位制的名声造成了不利的影响。

另外,对于实行学制改革的专业来说,不同高校相同专业的内容改革后应该如何统一,学校之间怎样取得共识,还有待研讨。同时,对学习板块的定义和具体的划分,各板块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考试的设计等,目前尚无十分清楚明确的规定。

针对这些问题,德国联邦教科部认为,引进分两阶段的大学学习模式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这一举措反映了欧洲诸国对“大一统”教育的强烈愿望,也符合德国教育进一步深入与国际接轨的发展方针和政策。采用新学制,绝不是与德国优秀的高等教育传统决裂。相反,在“学士—硕士”两阶段的学制下,只要对课程合理布局,精心设计教学大纲,学生的学习目的会更加明确,可以更快、更有效地达到高一级的教育水平。德国大学校长联席会议甚至建议,允许特别优秀的学士跳过硕士阶段,直接攻读博士学位。总之,德国高校学制改革不仅是更换学位的名称,更重要的是改进学习内容,优化学习方法,面向未来,使德国的高等教育永远走在世界的前列。

五、德国高校学位制改革之于中国留学生

德国高校学位制改革对中国学生来说亦有积极的意义。改革后的德国大学学制由于新增了学士学位,使得中德两国高校体制更趋接近。中德两国政府教育主管部门自1999年开始,就高等教育学位学历相互承认问题进行磋商,双方专家对对方国家的高等教育体系和教学内容做了全面深入的考察,并在此基础上确认:两国高等学校在校学生和大学毕业生可以直接或在通过资格考核后进入对方国家高等学校继续学习或攻读高一层次的学位课程,其学分及学习或毕业成绩可以连续计算。2002年中德双方政府签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政府关于互相承认高等教育等值的协定》,此协定于2004年1月7日生效。按照协定,中国现行学位制度中的学士和硕士学位分别相当于德国高校学位制改革后的学士和硕士学位,并与其一样分别同德国原有硕士Magister或Diplom和Diplom(FH)学位拥有相互对应的关系,两国高校相应的学习阶段和成绩也大都享有对等待遇。中德相互承认高等教育学位学历等值,在很大程度上方便了两国在校大学生和大学毕业生进入对方国家高等教育机构进行学习和深造,以取得更高学位。和以前相比,中国学生申请留学德国也省去了在学位对等和认证方面的诸多麻烦。

六、结语

欧洲不少高校学位体制与博洛尼亚计划大同小异,相形之下,德国的学位制改革触及了该国高教体系的核心,可谓“伤筋动骨”。可以想象,倘若其效果日后一旦有违初衷或不甚理想,保守派的批评指责必定会纷至沓来,大兴问罪之师。然而,作为欧洲统一“发动机”的德国深知,旨在推进高教学制改革的博洛尼亚进程有助于从深度和广度上推进欧洲一体化的继续发展,它所产生的积极影响可以直接促进欧洲各国之间政治、经济和文教事业的进一步融合,所以这一发展方向是不可逆转的。现在,欧洲各国大学要求2010年全面实行新学位制的时间表已进入倒计时,而历来独立自主意识颇强的德国各州高教主管部门,能否在今后3年时间里顺利完成这一高教学制上的“统一大业”,还有待于各方的努力。勿庸置疑,拥有辉煌历史、雄厚实力和丰富经验的德国高教事业,在不断探索、稳步实施的基础上,一定会在维护保持优秀传统品质的前提下,顺利地完成新旧学位制的过渡,走出一条既能与国际体系兼容又不失本国特色的高等教育改革之路来。

注释:

第15篇

关键词 东亚经济奇迹 关系为本 政府主导 现代化

一、东亚发展模式的基本内涵

东亚主要由儒家思想支配或以其为官方思想体系的社会,包括中国、日本、韩国等,这些国家的文化起源和语言不尽相同,但是,他们的儒家思想都是源于中国。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面临大发展。在当代怎样才能实现中国社会的真正发展,少走一些弯路,就需要用正确的发展观来指导当代中国的实践。

自1949年建国以来,早期并没有采取一种本土的发展道路,而是选择了追随苏联模式,苏联模式是基于工业国和集体农业的。并且,没有依赖世界经济,一方面是中国主观的原因,即要终结帝国主义的干预,另一方面,是因为朝鲜战争期间美国的制裁,使中国不得不放弃对世界经济的依赖。经过实践证明,苏联模式在中国的发展显然没有那么有效。因此,到了20世纪50年代中期,中国开始修正苏联模式,寻找自己的道路。经历了坎坷与挫折,最终发展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发展至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中国经济发展的速度比任何国家都要快,而且,中国经济的改革无疑使东亚崛起的重要因素。这种经济发展模式在当时无疑使得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其造成的社会隐患也在不断显现,比如,环境的恶化、腐败现象的频繁出现以及贫富差距不断扩大的社会问题等等,这些都是当今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东亚的经济发展模式

东亚经济发展模式是建立在东亚经济、文化和历史背景上的,以政府主导(推动)、外向战略、赶超目标为本质特征,具有亚洲文化的经济增长模式。

1、“东亚经济奇迹”的产生

60年代中期以来,在世界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东亚经济保持了30年的高速发展,成为世界经济发展史上的一大奇迹。 从根本上看,东亚的经济发展模式与亚洲国家几千年来流传下来的、稳定而均衡的“关系为本”制度分不开,在市场规模不大的赶超前期,利用政府主导下的“关系为本”制度,不仅平均交易成本低,而且可以再短时间内集中国力,模仿发达国家的经验和技术。与西方发达国家不同,在东亚国家(地区),是政府主导(推动)经济发展。

2、从金融危机看东亚经济发展模式的局限性

隐藏在“东亚经济奇迹”背后的也正是这种制度的局限,即“关系为本”的制度只能将市场扩展到一定的限度。继续依靠“关系为本”的平均交易成本就明显要高于使用“法制为本”,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在“关系为本”的制度中,竞争会导致投资(或投入)减少,显然是一种负面效应。更为严重的是,在分权化过程中发生的这种非连续的制度中断,很难被外界所观察,“关系为本”通常是黑箱作业,信息不透明。因此,当危机出现后,要在“关系为本”的制度与“法制为本”的制度之间建立一个跨国的治理结构来共同应付危机的成本十分昂贵,外国投资者因此产生了更大的恐慌感,导致大量资本抽逃也就不难理解。

3、东亚经济发展模式的发展与演变

模式只能是一种相对的稳定,而不是绝对地静止不变。 当初东亚模式造就了东亚经济奇迹,后来爆发的东亚金融危机使人们认识到东亚模式的缺陷和弊端,如今,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东亚经济的复兴使人们又重新认识到东亚模式的价值。东亚各经济体在经历了金融危机以后,进行了深刻的反思,进行经济改革和调整,以促进经济的复苏。

首先,知识产业成为经济发展的主体。其次,科技创新提高企业活力。再次,灵活汇率降低货币风险,建立大量的国际货币储备。最后,东亚区域生产网络的形成与区域经济的构建。以日本、“四小龙”、东盟以及中国为主的“东亚经济圈”的形成,实际上是资本、技术、货物等生产要素在区域内各国间自发流动的“非制度性安排”的结果。

三、东亚发展模式与拉美发展模式的比较分析

1、经济发展的不同

东亚在各个时期都比拉美经济发展迅速。尽管东亚经济增长速度在不同时期也有发展快慢的变化,但平均来看,基本上都能保持在高增长范围。拉美则在经济发展的稳定和持续方面,都表现出严重的问题。

2、城乡、区域发展均衡程度不同

很多拉美国家在工业化过程中,长期忽视农业甚至歧视农业,致使城乡、区域发展很不均衡。一方面,政府重工轻农政策和农村土地的高度集中,使得大量劳动力盲目流入城市,造成了城乡劳动力比例失调,农村和城市的贫困进一步加深。另一方面,城市化过度集中,造成严重的“城市二元”经济与“城乡二元”经济现象。

相对而言,东亚比拉美在城乡、区域均衡发展方面要好得多。但是,在城乡、区域发展方面,一些东亚国家和地区也存在不同程度上的失调问题。许多东亚国家目前超过50%人口集中于城市区域,包括韩国、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等。

3、国家干预的有效性不同

东亚国家的政府对经济生活进行了强干预。与拉美国家相比,东亚的干预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灵活性,即政府愿意并且有能力随时随地调整各种经济政策。

第二,合理性,即政府的干预以取得最大限度的经济效益和国内外市场信息为基础。

第三,公开性,虽然东亚社会常常被视为“关系为本”的社会,这种关系具有隐蔽性的特点,但是在金融危机爆发后,政府的干预活动以及为此而采取的措施具有较强的透明度。

参考文献:

[1]李情.论当代中国发展观[D].西南师范大学硕士毕业论文,2002.

[2]单玉丽.从亚洲金融危机看“东亚模式”[J].亚太纵横,2000(3).

[3]沈静.东亚模式----东亚经济[J].财经研究,1994(4).

[4]邵志勤.东亚经济复兴与东亚经济发展模式[J].东南亚纵横,2009(2).

[5]刘洪钟.论东亚地区经济的关联机制[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0(5).

[6]卢伟.东亚经济模式与拉美比较[J].亚非纵横,19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