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德育课程实施策略范文

德育课程实施策略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德育课程实施策略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德育课程实施策略

第1篇

关键词:中职德育教育 职业道德与法律 趣味性教学

由于中职院校是直接为社会输送中等技术人才的基地,职业道德与法律是中职院校为了让学生能掌握一定的职业道德与法律知识,提高自身的素养,在即将面临的职场、社会中,自觉规范自己的行为,自发增强自我职业道德意识与法律观念,做一个有道德、讲法律的新时代应用人才开设的课程。而现阶段的中职德育教育中,存在诸多如教学方法单一、考核方式较固定等问题,造成职业道德与法律的实际教学成效与教学目标之间存在较大的差距,造成学生的职业道德观念淡薄、法律意识欠缺、行为自由散漫、缺乏学习动力及工作激情。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由于德育课程的内容相对来说较抽象,偏理论性,而中职学生一般基础较薄弱,对于职业道德与法律这种较抽象的课程内容缺乏一定的理解和学习热情,因此,采取趣味性教学方法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教学成效,实现教学目标。笔者以自身的教学经验,提出几种趣味性教学的方法。

一、故事教学法

所谓“故事教学法”,即在教学过程中运用故事,将所学内容联系起来,引发同学们的好奇心,集中注意力,提高上课效率。

1.教学导入,抛砖引玉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课堂也不例外,课堂的开端是否成功,直接关系到整堂课的效果。尤其是像职业道德与法律这种理论性极强的课程,对中职学生来说,在内容上更是毫无吸引力。在教学中,应找到良好的切入点,做好课程导入工作,在课程之初引学生入胜,提高对课程的学习热情。

例如,在教授《感受道德之美》这一课中,教师可以采用2014年“感动中国”人物中,年届九十仍坚持拾荒助学的山东老人刘盛兰的故事,讲述这位高龄老人不褪的社会公德心。在学生们开始对这一不可思议的真实故事议论纷纷时,教师可以就此抛砖引玉,提出问题,如“刘盛兰老人可以选择不这样做吗?如果是你,你会怎样做?”等,就此引发同学们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使其能集中注意力,让课堂教学活跃起来。

2.故事穿插,教学讲解

职业道德与法律课程中,很多知识对于学生们来说,并不陌生,如果按照常规的方式讲课,对大家都很熟悉的概念、定义进行分析,不仅会让学生觉得老师只会照本宣科,不利于构建师生之间的和谐关系,同时还会大大打消同学们的学习热情。因此,在教学中穿插一点故事,对于活跃气氛、掌握知识有巨大的作用。

二、情境教育法

网络时代下,多媒体的发展为教学提供了多重便利。而中职职业道德与法律的教学内容中,多数涉及的是人在社会中进行的活动,主体一般是人与人,因此这些现实中的情境与人物,配备适当的背景音乐,能促使课堂气氛大大活跃。同时,在一些无法模仿的情境下,利用多媒体教学的便利,采用虚拟情境,将实际知识转化为图像、动画等方式,让学生换一种方式掌握知识。

1.创设情境,让学生成为主人公

传统的德育教学主要采取的是“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容易使学生产生厌烦情绪,影响这门课程的教学效果。采用情境教学方法,创造情境,让学生成为教材中事件的主角,自发理解知识内涵。

2.采用多媒体教学,情境再现

多媒体的迅猛发展,为现代化的教学开展提供了便利。不仅能提供传统教学无法提供的图片、动画、音乐,活跃了课堂,同时,也能将知识情境再现,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掌握知识的途径。

在《感受道德之美》教学中,教师可带领同学们观看2014年“感动中国”颁奖盛典,领会其中人物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以及家庭美德,从感动中找到自己的学习榜样。一方面促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同时也能让学生通过“榜样的力量”提升自己的整体道德及职业素养。

三、总结

本文就中职德育课程中的趣味性教学方法进行了探究,提出了笔者的一点看法,提倡采用故事教学法与情境教育法增强教学的趣味性。采用趣味性教学方式,改变传统的德育课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寻找乐趣中主动学习、掌握相关的知识,提高自身的素养,并将所学转化为自身的本领,在现实生活中得到应用,成为新时期,有职业道德、懂法律的有志之才。

参考文献:

第2篇

【关键词】小学体育 德育教育 策略

一、引言

在小学体育课程中,德育教育非常重要,它能够使学生在体育实践过程中由被动变为主动。体育教学改革的推进,使得体育技能的考查与体育知识的掌握不再是体育教学的重点,而是更加注重对德育教育在体育教研工作中的融入。这种从理论到实践的教学方式转变,要求学生不仅要掌握体育知识、技能,还要培养良好的思想品德,注重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对于体育的学习兴趣,并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因此,小学体育教学应该与德育教育相结合,与时俱进,更新教学观念,促进孩子全面优质的发展。

二、德育教育在小学体育中的渗透策略

在小学生的思想中,体育课是有趣好玩的,因为小学生的性格特点是好动、贪玩、好奇心强,因而体育教育就应该生动有趣。教师在渗透德育教育时,应该与传统体育教学相呼应,使课堂回归到孩子的生活中,使学生更加放松自如。教师应在充分尊重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前提下,把德育目标与体育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传统的说教理论、应试教育无法使学生真正意义上理解体育学科的目的性,因而传统教学模式也无法让学生接受品德教育,也就更不能发挥体育教学的优越性。然而,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理念,可以让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与实践的同时,树立正确的体育价值观,培养良好的社会公德。教师在与学生进行互动时,要善于发现学生的独特性格和特长爱好,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空间。在具体实践中,教师可以让学生模拟真实情景,进行小品演示:将身边生活中的道德行为、一些举手之劳的善举等当作德育素材,学生们自由发挥,进行小品演示。教师也可以让学生们通过站队形的形式,培养他们的组织纪律性和严谨的风貌,锻炼学生们的反应速度、动作准确性以及肢体协调能力。通过这种学生与学生之间互动的方式,可以在实践娱乐的过程中使德育教育深深烙印在学生思想中,使学生对于品行教育理解更深,从而规范学生的思想道德意识,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

三、德育教育在体育教学领域中的具体实施方式

(一)增强德育教学的社会交往性

德育教学在体育学科中的实施方式与其他科目不同。体育课堂上,学生的活动范围更大,自由度更高,师生之间、同学之间在体育课堂上有更多接触和交流的机会,因而教师在传授体育知识的同时,能够通过更多的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体育精神。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们分组进行接力跑步比赛,在竞逐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在小组赢得比赛胜利时,学生更能够体会到合作的重要性,从而增进学生之间的友情;而对于失利的小组,教师可以教导学生们要勇于接受失败结果,不气馁,不埋怨队友,培养学生面对失败时的坚强品格和身处逆境时的积极乐观心态。另外,体育教学社会性的一面,是指在体育活动特定范围环境下,学生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项目,发挥自身的优势,从而更好地认知自己在体育项目中的定位,在参与活动更自信,更富有责任感。

(二)增强德育教学在体育中的开放直观性

体育教学的活动场地一般在室外,学生的参与度和视野开阔度相对较高。由于在室外进行,天气状况以及相应的设备设施都会影响学生上课的心情。因此,在较为开放的场所进行体育授课,学生的直观情绪、思想状态都会较为直观地表现出来。教师在这样的情况下进行授课更能传播德育精神,引导鼓励学生克服外界环境干扰,培养吃苦耐劳的品质。在户外做一些体育项目更能培养学生的意志,如中长跑、立定跳远、俯卧撑等。

(三)开展体育课程中德育教学研究的影响

将德育教育融入体育课程中来,对于小学生未来的教育事业会有一定的深远影响。一方面,有利于学生们团队协作意识的培养。如在校内举办的体育比赛项目中,教师可以将体育竞技能力薄弱的学生和体育能力较强的学生安排在同一个组,让学生们以团队合作的方式展开竞争,这样既能使体育能力较弱的学生有一个可以进步的目标,又能很好地提升学生之间的协作配合能力。另一方面,在德育精神的感染下,学生们在比赛过程中的失利,遇到的挫折和困难可以转化成不断进取、积极向上、努力奋斗的动力。要让学生们知道,比赛的成功和平日里加强体育锻炼是分不开的。另外,学生们在参与体育竞技的高难度项目时,德育教育同样能够产生一定的积极影响:高难度项目对于学生的意志力和忍耐力是一个很好的考验,有益于学生们在面对逆境时,可以培养出坚韧不拔、意志坚强的品行,有助于锻炼学生们顽强拼搏的体育精神。

第3篇

【关键词】品德课程;资源整合;实践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5)29-0032-02

【作者简介】赵敏,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小学(江苏南京,210018),高级教师。

纵观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及整合创新已成为大势所趋。品德课程是一门以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为核心、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其所依托的课程资源应当不断地因时制宜、丰富充盈,这样,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也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一、整合:把握两级“相系”的目标结构

品德课程资源的整合要有目标的引领。这里所说的目标,一是指品德学科的课程标准;二是指一节课的课时目标。先从课标上宏观把握每个年级学生应达成的目标,再落实到每一课的教学中。品德课程设计的思路是“一条主线,点面结合,综合交叉,螺旋上升”,即不同年级相关的主题在教学侧重点上会有不同,但是年级之间又必然会有联系和交叉。笔者在充分研读《义务教育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2011年版)》及《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基础上,认真梳理教材,形成“AB结构”的层级教学目标结构,并以此目标为指导,整合每一节课的教学资源。其中A目标是通过该课学习在本年段必须达到的一级目标,B目标是参考课程标准,结合学生将来的学习,可以涉及的二级目标。这样的目标层级划分,可以更好地帮助我们明确教学重、难点,从而有效地进行教学活动的设计和拓展。

如:以苏教版《品德与社会》四下《在公共汽车上》一课为例:

【AB结构目标】

A.自觉遵守公共秩序,注意公共安全,做讲文明有教养的人。

B.了解本地区交通情况,知道有关交通常识,自觉遵守交通法规,注意安全。

B.体验公共设施给人们生活带来的便利。形成爱护公共设施人人有责的意识,能够自觉爱护公共设施。

二、整合:开启一段“走心”的教学旅程

翻开品德教材,我们不难发现,现有教材中包含的议题和道理往往浅显易懂。对于学生来说,教材中的故事感悟、是非判断难度不大。道理都懂,但在生活中真正能坚持按照自己所懂道理去做的人却寥寥无几,这是因为学生只是从传统的道德标准来判断观点的正确与否,但却没有从心里去认同,去拥护正确的观点。因此,品德课中要有大量基于现实生活的资源来丰富学生的感知,要设计合理的体验活动来引起学生的共鸣。

以苏教版《品德与社会》四下《在公共汽车上》一课为例,该课主要涉及主动让座、文明乘车的注意事项、不同公共场所应遵守的规范以及不遵守会带来的危害等知识点。教材中给出的案例学生早已耳熟能详,倘若教师照本宣科,不免有“老生常谈”之感,不妨补充一些能直击学生心灵的案例,如:

文明乘坐地铁。地铁是现在很多人的出行选择,了解文明乘坐地铁的一些规范,如排队通行、不做“扒门客”、不在地铁站及车厢内饮食等。

可爱的“他”。补充城市优秀公交员工的故事。想想他们为什么这样做?你有什么想说的?补充网友的留言等。

三、整合:联合几点“相关”的教学内容

整合不仅可以对教材内容进行增减更替,也可以对教材内容本身进行统整。苏教版品德教材是以主题单元的形式编写的,每个单元一般3―4课且最终指向一个话题。比如:苏教版《品德与社会》四下第一单元“我能为你做什么”,其中包含四课内容:第1课《在公共汽车上》、第2课《想想他们的难处》、第3课《生死不离》、第4课《伸出我的手》。在该单元中,教材第3课《生死不离》的内容中呈现了大量与“汶川地震”相关的内容。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今天的学生在学习这一课时,缺少了当时那种举国合力支援灾区的氛围,加之学生年龄较小,很难切身体会“汶川地震”中那些互帮互助、不离不弃的精神,这就需要教师结合教材前后内容和时下热门的话题对教材内容进行合理的调整。可以将这一课与该单元第4课《伸出我的手》统整,让学生先从身边的小事谈起、做起,如校园里的爱心活动,社会爱心群体的故事,并力所能及地参与一些社会公益活动,将互帮互助、不离不弃的观点内化为自己的认知,同时了解一些更为实用的地震、火灾逃生、自救常识,还可以结合学校德育活动和校本课程开展实践。

四、整合:开发几个“相宜”的校本课程

品德课程的开放性要求课程面向儿童的整个生活世界,重视地方、学校、教师与儿童的创造性,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体现出地域性、灵活性等特点。课程内容可以从教科书扩展到对儿童而言有意义、感兴趣的所有题材;课堂从教室扩展到家庭、社区及其儿童的其他生活空间;时间可以在与学校其他活动或学科的配合和联结中弹性地延长;评价关注儿童丰富多彩的体验和个性化的创意与表现。近年来,我校将资源整合的探索与实践由品德教学拓展至学校的各项德育工作中去,形成了大德育观引领下的德育课程整合的研究,这也成为我校德育课程的亮点。

1.节日课程:为实践铺设一条途径。

6月1日是国际儿童节,而我校每学期的每个月都有一个“儿童节”,学生每年可以过8个“儿童节”。三月感恩节、四月读书节、五月运动节、六月力行节、九月礼仪节、十月明星节、十一月劳动节、十二月创想节,每月的节日都有学生倍感亲切的主题活动,都有学生喜闻乐见的表现形式,都有学生自我参与的评价机制。节日课程为学生品德课程的学习提供了由“知”走向“行”、由“内化”走向“外化”的途径。

2.访学护照:让实践成为一种习惯。

生活的范围就是教育的范围,生活的边界就是教育的边界,生活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品德课程资源的整合,离不开引导学生到社会中去实践,到生活中去体验。我们把品德课程的实施空间向社区、社会这个“大课堂”拓展。学校为每位学生准备了一本“访学护照”,将南京市数十个人文古迹、自然景点、社区等全部浓缩在一本“护照”上。“访学护照”具有景点导航、门票优惠、纪念收藏、实践记录等功能,学生们持着这本“小护照”,可以轻松自由地出入全市许多的纪念馆、景点、社区,在广阔的天地里去学习、去实践、去体验、去探索、去创造……可以说,“访学护照”记录了学生实践成长的足迹,也让学生在多姿多彩的体验中越发热爱生活。

3.俱乐部:用兴趣开发学生潜能。

第4篇

关键词: 小学语文 主题化 实践课程 实施策略

中国教育比较缺乏的就是实践育人,很多学生没有实践的经历、体验,我们常常被别人实践着,别人代替着我们经历。语文是见仁见智的,所以语文需要标准,标准是什么,就是课标。教什么比怎么教更重要,教材就是影子,不能让教材成为我们的世界,而要让世界成为我们的教材,教材与世界之间应该走近,拥抱。老师就是盐,撒在儿童的精神血脉之中。语文主题实践课程需要思考的三个维度。

一、选题的依据

儿童情智,现在很多的主题都是成人的主题,并不是儿童的主题,学校的主题课程需要是成人对儿童的理解设计的主题,即从每一个儿童具象的事实出发,看看儿童的需求,诉求是什么,积少成多,呼之欲出,一定要寻找,发现,尊重,依靠真实的儿童。我们平时所理解的并不一定是真实的儿童,可能是类儿童,有时可能是理想的儿童,我们要听听儿童的心声,但又不能完全听儿童的。我们要寻找主题化和化主题之间的平衡,这个主题就像绳索,交织于融合,是动态的,不断发展的,这就是师生认知之间的一种缠绕,不断延长,适当从主题化走向化主题。主题确定之后,可以让图书馆成为所有孩子的语文教室。主题阅读,主题实践,以前说把图书馆建在学校里,现在是说把学校建在图书馆里。关于实践,要关注三个关键词,第一个是经历,什么是语文实践?就是让孩子有更丰富的语文经历。第二个是建构,实践出真知,很多东西都是在实践中获得的,不是老师讲的,这就是建构的过程。第三个是玩动,让孩子们在玩的过程中建构丰富的表象,其实这就是语文主题实践活动,实践和活动是一意两表,这是从旨趣这个角度来说的。游戏关注的内容是很多的,世界的,体育的,其实也是跨界,也是在帮助引领儿童,或者和儿童一起建构自己的生活规则和精神世界。

二、生活节律

主题实践活动要与生活相呼应,有烟火味的生活,让儿童动一动手,智慧在手之间延伸,也可以是自然生活,根据季节再不断变化,时移世易,主题也在发生变化,例如:在农历的天空下,可以是开展相同的主题,因为儿童与儿童之间有相似,有共同的基因,不同的地方是需要有独特的创造性。这里的生活,还包括社会生活。例如吴勇的童话作文,儿童要与社会对接,四五年级的孩子,可以从仁爱的角度,穿越国界,穿越时代,仁爱的鼻祖是孔子,这个是不需要主题之下的尽善尽美,孩子们有所感悟,有所体验,有所收获。无论是时空还是社会意识形态的穿越,也许在成人那里有点荒唐,那儿童为什么不可以呢?让孩子适当关注社会,当然应该有分寸。这就是生活节律,这个生活可以是共识性的生活,也可以是历时性的生活。

三、教材进程

对教材的尊重,不是依赖。教材本身也是有些问题的,警惕我们的影响力,一定要警惕自己的影响力。我们要向课标靠拢,心中要有度,没有影响力不行,太有影响力也不行,你所代表的是你个人的风格,我们要淡化自己的烙印。例如:在一年级开展的“春天来了”的语文主题实践课程。语文是人文性和学科性相统一的学科,着重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提高语文素养。因此,该课程的实施紧扣一年级语文课表的年段目标,体现“语文味”。课程中涉及的其他学科,尽管在同一主题下进行教学,仍旧关注本学科的年段目标。

1.将教材与生活融通,创生课程资源。

生活是最好的教材。一年四季,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其中春天是成长拔节的季节,也是学生喜爱的季节。一年级下册《识字1》、《雨点》、《小池塘》、《春笋》、《春到梅花山》、《小雨点》及练习一练的《村居》、成语和谚语都是描写春天景物的课文。因此,将生活中的感受春天、观察春天、春天的活动(综合实践活动春游)与课文内容融通,既从生活走向教材,又从教材走向生活。

2.将语文和其他学科融通,整合课程资源。

纵观一年级下册的语文、音乐、美术和品德与生活,都有与“春天”有关的内容。常规的学习,各行其是,教学内容不免有重复,相关联的资源没能得到有效使用。

尝试以语文学科为主体,在课程实施中所有学科教师进行集体备课研讨,创造性地整合资源、使用资源,将学科知识的学习放置到以“春天来啦”为主题的情景中,让学科知识统一在儿童的实践活动中,在特定的情境中学习、理解、运用知识,体验成功和快乐。为学生构建一个更开放的、多元的学习生态圈。

3.注重体验,关注学习方式的转变。

针对一年级学生的身心特点,采用多种学习方式,更注重学生的探究和自主学习,在具体情境中解决问题,教师在这一过程中起引导、组织、帮助和管理作用。

第5篇

【中图分类号】 G6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7)04―0057―01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就是培养习惯。”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要任务,思想品德课又是实现学校德育的重要途径。那么,怎样利用思想品德课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呢,本文结合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谈几点有效做法。

一、结合教材,让学生认清自我,完善自我

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首先要让学生认清自我,知道自身有哪些优点,又存在哪些缺点或有哪些不良行为习惯。那么怎样让学生认清自我,在教学过程中可结合七年级上册《认识自我》这课里介绍的认识自我的方法自我评价,设计问卷调查。

通过问卷调查让学生对自身存在的不良行为有了一定的认识,但要客观公正、全面地评价认识一个人光靠自我评价是不够的。俗话说:旁观者清,当局者迷。要让学生全面地认识自我,还必须结合教材中“认识自我”的另一种方法即他人评价法。在采用这种评价方法时,老师必须做好一定规范,绝对不允许在评价他人的过程中出现人身攻击的现象,但又要消除学生的思想顾虑,鼓励学生畅所欲言。总之,要让学生明白这么做最终目的是让每个人都能正确认识自我,为日后改掉不良行为习惯、完善自我、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做准备。

二、联系学生实际,开展实践活动,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

信息时代的今天,网络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我们知道网络是一把双刃剑,有利也有弊。由于中学生的自控能力较差,容易上网成瘾,沉迷网络。针对学生的这一不良行为,我结合八年级上册《一念之差――拒绝网络的不良诱惑》这一章节的内容来引导教育学生绿色上网。首先,让学生上网搜索因沉迷网络而荒废学业,上网交友不慎而上当受骗,长时间上网而导致猝死等事例,然后在全班交流共享。当他们看到这些案例时,很多人或是沉默或是惊讶。自从学习该课的内容并开展了这样的活动后,班上沉迷网络,逃课上网吧的现象逐渐减少了。

早恋的现象在当前的学生当中也不少。如何引б煨匝生正常交往,针对这一问题,我没有一味地去强调早恋如何可怕和不好,学生不能早恋等道理,因为这只能适得其反,甚至引起学生的反感。在解决这一问题上我结合教材八年级上册《男生 女生》这一课在班上进行了一次辩论赛。全班分成正反两方,每方派出四位辩手就早恋的利与弊展开辩论。正反两方的所有同学利用一周的时间为本方搜集资料,最后辩论的结论显而易见,更重要的是这样的活动学生的参与度高、感触深、效果好。

三、课内外结合,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思想品德课程标准》要求注重学生社会经验和社会实践的联系,通过学生自主参与丰富多样的活动,促进思想观念和良好的道德品质形成和发展。为更好地促进学生良好行为的养成,可以采用课内外结合的方式。

第6篇

 

一、反复吟诵,把握诗词基调

 

古诗词年代久远,生僻字较多,对高中生而言,必须渡过这一难关,勤查工具书,弄懂生字词义,既可以帮助理解诗词,又能丰富自身知识结构。之所以要反复吟诵,主要是因为古诗词讲究格律音韵,读起来富有音乐美,这对剖析语言大有裨益。比如《诗经》属于四言诗,其中《桃夭》《子衿》等很多篇章采用重章叠句之法,回环往复,具有一唱三叹之妙。《离骚》篇幅较长,是骚体代表作,文中“兮”字应用很多,在句式、章法、体制、内容上都有创新,而且对后世七言诗影响深远。至于唐诗宋词,风格迥然不同,向来有诗庄词雅之说。读李白和杜甫的诗歌,是两种基调、两种读法;读李清照和苏轼的词作,也是两种风格、两种读法。所以在古诗词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多读,学会区分各个时代诗词的风格变化,并从整体上把握诗词基调。

 

二、创新解读,鼓励学生参与

 

如何解读诗词内容是教学的关键,笔者认为,应从以下方面着手:第一,解读角度要敢于创新;第二,语言风格灵活转换;第三,解读要有引导性,体现出应用价值。李清照的《声声 慢》是宋词中的经典篇章,过去教学时,往往着重于对开篇七组叠词的应用进行解读,“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这种写法极其少见,但在作者组合之下,几组叠词不但韵律极美,而且感情基调凄惨苍凉,似已昭示该词能够千古流传。教师需注意的是,韵律在词中固然重要,然而其中蕴含的情感更为重要。这首词不仅仅成功在叠词的运用,关键还在于作者的感情抒发。即便是这几组叠词,也存在着时间和情感上的逻辑顺序。作者想要寻觅什么、结果如何均不为人所知,但在寻觅过程中,点明环境的冷清凄惨,这也正是词人的内心写照。课堂上,教师应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对古诗词的理解并没有统一答案。

 

现代教育很注重教学的三维目标, 即除鉴赏审美外,还应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应用能力。所以古诗词教学要鼓励学生主动参与,不拘泥于传统解读和诗词表面,可作出合理的延伸。比如《氓》,教师布置了任务,让学生讨论现代生活中的弃妇形象以及自己的看法,无形中会对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都产生影响。

 

三、转变观念,探究新的方法

 

合适的方法有助于提高教学效率,尤其是古诗词教学,发挥空间较大,切入角度较多,这就要求教师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课堂上教师可以配合播放音乐。比如《蜀道难》配乐要清越高亢,衬托出蜀道之难以及作者的内心情感;《念奴娇·赤壁怀古》则适合铿锵激荡略显沉郁的曲风,才能表现出作者的胸怀壮阔和无限遐思。绘画法不一定要求学生必须画画,其实可以转换为想象和文字描述,比如扩写柳永的 《望海潮》。此外,也可适当采用迁移法,以原诗词的格式套路填写新词,内容可以是校园生活,也可以是时事新闻,这样可以加强学生记忆,提高学生兴趣,但不能滥用,更不能故意恶搞。

 

四、举一反三,提高应用能力

 

解析诗词,掌握其中的艺术手法和语言技巧只是第一步,在此基础上还应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比如留白手法,讲解完学生应当能举一反三,联想到该手法在其他诗词中的应用,如此才算是真正理解和掌握了相关知识。前面已经提及,情感态度和实际应用在现代教育中备受重视,古诗词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鉴赏能力,也能将其应用到现实生活中。比如苏轼的《定风波》,不妨结合学生生活进行教学,让学生学习到苏轼积极乐观、淡远旷达、不畏艰难的精神。

第7篇

展览

【中图分类号】 G623.7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号】 1004―0463(2017)10―0086―01

校本课程开发是当前课程改革中一件任重而道远的工作。由于学校缺乏完成校本课程内容的教学条件,所以应该开发适合学生成长的教学内容来充实美术新课程的实施。这几年我们在这方面进行着大量的尝试,取得了不少阶段性成效。

一、根据学生兴趣开发美术校本课程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选择学生感兴趣的内容教学,学生便会主动地、积极地参与到教学中,从而使整个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果教育者将学生不感兴趣的学习内容强加给学生,必然会给学生心理造成一定程度的伤害,导致厌学情绪浓增,这样的教学必然是失败的。现行教材不可能满足每一个学生的兴趣,因此,教师必须“蹲”下去悉心研究学生的兴趣爱好,帮助学生获得知识和能力上的提高,这给校本课程开发提供了一个广阔的空间。

比如,在美术教材八年级上册“美术可以表现主观情感”这一课中,我让学生描绘自己的家乡。有些学生不能用画笔完成时,我就让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让表达能力好的学生进行口述,让心灵手巧的学生用废旧的材料制作简单的立体图,让歌喉好的学生用歌声表达自己的家乡。再如,在“剪纸”一课的教学中,学生通过欣赏我收集到的剪纸作品,已经有了创作的欲望。我问学生:“同学们,你们愿意为自己的属相创作一副剪纸作品吗?”学生们表示都很愿意。紧接着我用课件展示了剪纸的创作过程和剪纸艺术的造型特点,然后让学生参考我创作的十二属相剪纸图案进行创作,学生们纷纷动手为自己的属相进行剪纸,大家情绪十分高涨。实践证明,这种建立在学生兴趣基础之上的课程,让学生的学习激情空前的高涨,同时学生通过这些知识的学习,对发展个性、提高动手动脑能力都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二、利用各种美术比赛活动开发美术课程资源

学校每年都组织学生参加各级各类美术作品比赛活动。如果把这些参加展览的作品巧妙地安排到美术课堂中去,让学生一边欣赏一边和老师共同评价,评出作品的优缺点,这样既可以解决学生参赛质量问题又能作为学生的欣赏评述课来实施。这样的校本课程既能体现对国家课程、地方课程补充拓展的作用,又能让学生开阔视野,张扬个性,刺激学生创造能力向纵深发展。学生都渴望获得奖励,并且很多学生都具有竞争意识、拼搏精神,通过参加美术或其他比赛,可以使学生在很大程度上得到各种锻炼或获得成功体验,对学生今后的学习也将是一个很大的促进。另外,我们还可将获奖作品和优秀作品全部收集起来分类展示在美术教室中,这既能给学生学习美术创设教学环境,又是一本很直观的校本课程资源,它既能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又能使学生开阔眼界,更是学生学习绘画的临本。

三、充分利用地方建筑特色资源开发美术校本课程

校外课程资源是学校课程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优秀的地方资源作为开发校本课程的素材,既可以激发学生对家乡的自豪感,也能促进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如,安多古刹卓尼禅定寺的建筑极具宗教和民族特点,特别是民间艺人安尼玛的木雕作品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审美价值。我们在涉及到建筑和雕塑的学习内容时,可将禅定寺历史和影像资料展示出来让学生欣赏和讨论,也可将有些问题留给学生,让他们到课外实地观察解决。这样的教学材料和教学手段,既让学生感到对家乡的自豪,又能够让学生浅而易懂地掌握建筑的特点和木雕的艺术性。这也是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尊重艺人的一个好载体,更是学生学习一门技艺的有力途径。

第8篇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新课程;高效;学习能力

新课程改革就是改变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还学生以自主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主动去探索知识。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当怎样帮助学生提高语文学习成绩呢?重点还在我们的课堂,在于我们的语文教师怎样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了解语文课的性质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交际”,一个“人类文化”,两个“重要”,表明了在课程性质上的倾向性――语文课程具有工具和人文的性质。新课程标准不仅给语文定性为工具,而且突出贡献这个工具的个性特征:交际工具,负载文化的交际工具。社会交际的言语必然是对语言的具体运用,人们凭借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以及用语言形成的文章、文学作品等为样式,用来互通信息、交流思想、传递感情、协调工作、组织社会生活,维持社会的存在和发展。语文课的主要任务主要是通过语言的学习、感悟去培养情感,陶冶审美情操,弘扬中华民族的人文精神。语文是负载文化的交际工具,这个语文的新性质给语文学科以坚实的理论基础和正确方向。

二、语文课的任务

《中学语文课程标准》倡导“探究性学习方式”。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之一是“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满足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而语文教师在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上,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因此,将探究性学习方式引入到课堂教学之中,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鼓励和引导学生有所创见,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

三、实现语文课堂高效性的策略

要使学生形成探究性学习方式,应着重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教师的教学行为应当转变

教师应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变为学生学习的参与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改变传统教学中学生消极被动地接受知识的状态,把教学看成学生通过探究性活动主动建构学习的过程,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给学生心理上的支持,注意培养学生自觉、自律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第二,培养学生大胆质疑的习惯

“问”是培养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的切入口。有人说,学习的过程是从“无疑”到“有疑”再到“无疑”的过程。只有学生有了疑问,才会产生探究的兴趣。因此,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问,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发言,让学生在探究中寻找答案。

第三,培养学生思维方法

1.打破定势,反向思维,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要善于指导学生从习惯性思维模式中跳出来,打破思维定势,试着进行反向思维,引导学生用批判的眼光看事物,从中发现问题。

2.曲设情境,发散思维,启发学生梳理问题。曲设情境,广开言路,多向思维,使学生在思维的发散中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但在曲设情境时,一定要设计具有开放性的问题,从而引起学生兴趣,帮助学生拓宽思路。

3.挖掘难点,探究思维,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在新课程改革下的语文探究式学习中,教师要善于捉住疑难点,引导学生探究性思维,让学生去发现和探究疑难、突破疑难,然后陈述出来。

第四,教学评价中增加学生创新比重

教师评价对学生学习行为的塑造有很大作用。提倡探究性学习方式,就要在教学评价中,要突出学生探究性学习成果的独创性,最大限度地增加学生创新的比重。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品尝到探究性学习的甜头,重视这种学生方式与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四、语文高效课堂的实施

解放思想,调动广大教师积极性,很多老师在实践中发挥才智,在实践中做出了不小的成绩,总结来说,表现为两个方面:

第一,把课堂的某一部分交给学生,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1.下放导语权。每一节语文课的课前三分钟时间让学生进行口语交际活动,要求学生设计本课导入语。在学生激情的引导下,同学们已把目光聚焦到这篇课文上来,接着,教师乘势上课。

2.下放教学字词权。上新课前,布置学生认真预习课文,借助工具书扫清生字词障碍。学生实际上已经在课前很好地按要求掌握了对生字词的学习。教学新课时,让一两个学生教学字词,着重理解多音字和形近字,实际上是组织一次对生字词的巩固练习,对难检字进行识记,再组织字词竞赛。

3.下放提问权。把提问权交给学生,是开启学生思维、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的一条很好的途径。可以先让学生充分熟悉教材,再让学生提问,这样,他们提的问题往往会有针对性。

第二,把整个课堂交给学生,锻炼他们驾驭课堂的能力,以此提升组织及逻辑思维能力

第9篇

关键词:备课教学目标教学过程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 C文章编号:1672-1578(2012)03-0132-01

当前,初中新课程改革正在全面、深入推进。新课程改革的关键在于实施,实施的主要环节是改革课堂教学,改革课堂教学就要求教师更新观念,改变传统的备课方式,创新备课理念,因为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

新课程下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方法都与旧课程有很大的不同。在教学目标上,从“一维”目标转变为“三维”目标;在教学内容上,从繁、难、偏、旧和注重书本知识转变到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和社会实际;在教学过程上,从发挥教师一个积极性转变为发挥师生两个积极性;在教学方法上,要扩展启发式教学的内涵,从注重启发学生的思维转变到既启发学生的思维,又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同时探索新的教学方式。为体现新课程理念,初中英语教师要积极探索新的备课模式,实施正确的备课策略。

1 在教学目标的确定上,牢固树立“三维一体”的教学目标

在旧课程下,英语教师在备课时,强调“知识与能力”目标。但是,忽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和“过程与方法”目标。在新课程下,英语教师在备课时,不但要确定“知识与能力”目标,掌握每一单元的知识结构、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教学重点、难点,明确某一知识点的“一会”、“二会”或“三会”、“四会”的要求,以及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还要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使他们“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健康向上的人生态度,具有科学精神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2]为实现这一目标,教师要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如备课时设计栩栩如生的简笔画;思想性强、悦耳动听的音乐或英文歌曲、具有形象性、启发性、导向性的多媒体课件等,以激发学生的情意因素和进行思想教育。例如,备初一英语“Fashion Show”时,教师设计了我国不同年代时装的课件,激发学生的兴趣,也使他们体会到改革开放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同时,要注重“过程与方法”目标。认知心理学认为,学习者对知识的理解不能简单通过传授来获得,还要靠自身的“内化”作用,即靠学习者自身的体验。为实现这一目标,备课时可设计师生互动的环节,使学生“了解和体验问题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并初步掌握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真正学会学习。”[3]设计师生互动环节的方法很多,例如组织学生课堂讨论、小组辩论、竞赛、做游戏、教师提问等。其中教师提问是师生互动最常用,也是最重要的方法之一。为此,备课时要精心设计问题,使提问具有艺术性,以增强有效性。例如,讲授初二英语“How often do you exercise?”时,教师设计了如下问题:“What do you usually do on weekends? How often do you exercise/skateboard/read/watch TV…? Do you think you have a healthy lifestyle? Why or Why not?”经过层层深入的提问,使学生逐步学会并掌握了频率副词的用法。增强提问的艺术性,一是选准时机,在教学重点、难点、新旧知识衔接处或纠正学生偏差、启发学生深入思考时提问;二是难易适度;三是灵活多变,形式多样;四是具有思考性。

2 在教学过程的设计上,积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从注重教师的教转变到发挥师生两个积极性

在旧课程下,由于注重单一的“双基教学”的教学目标,英语教师在备课时,对教学过程的设计,更多考虑的是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注重教师的施教活动,较少思考让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忽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新课程下,为全面实现教学目标,要求发挥师生两个积极性。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学习者从已有的知识结构出发,通过与外界的信息交流,主动建构新的知识结构的过程。这一理论强调学生与外界信息交流的重要性。可见,教学中师生之间要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信息交流和相互合作活动。为此,备课时对教学过程的设计,除注重教师的施教活动,还要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师生合作完成教学任务。目前中学英语教学中采用的案例教学、探究性教学等都是发挥师生两个积极性的有效的教学模式。案例教学是运用案例开展教学活动。搞好案例教学的关键是备课中精心设计教学案例。例如,进行“How do you get to school? Section A 2C”听力练习前,教师设计了绍兴至象山的旅游线路图,并指出乘坐的各种交通工具,及到达余姚、宁波、象山所花费时间的案例,提出如下问题:“How do you get to Xiangshan? How long does it take?”学生踊跃发言,经过师生互动,顺利进入听力练习。一个好的教学案例,一是围绕教学目标;二是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三是富有启发,且教师具有独到的思考。探究性学习是教师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让学生主动探究,获取知识和体验。搞好探究性学习的关键是备课中精心设计教学情境。例如,讲授“What''s the matter?”时,教师展示了一位医生给病人看病的场景,组织学生讨论:“医生怎样询问病人病情的?病人如何告诉医生病情的?医生了解病情后会告诉病人哪些应对措施?”经过讨论,使学生掌握了用What''s the matter with you?询问病情,用I have a fever/stomachache/sore throat…描述病人的病情,掌握You should lie down and rest/drink hot tea with honey…You shouldn''t…等应对措施,使学生学会用情态动

词Should/Shouldn''t提建议。设计教学情境,一是生动新颖,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二是与教学内容密切联系,使学生通过探究获取知识;三是与问题引导相结合。因为只有情境没有问题,学生无法进行探究。

3 在课内外关系上,从注重课堂教学转变到既重视课堂教学,又积极开展课外活动

在旧课程下,从“一维”目标出发,英语教师在备课时,注重课堂教学环节和课堂活动的设计,忽视课堂活动的安排。在新课程下,从“三维”目标出发,备课时既重视课堂教学的组织,又要设计课外活动。通过课外活动帮助学生巩固知识,提高学习、运用语言的能力,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同时享受过程的愉悦,掌握基本的学习方法。课外活动的形式很多,如阅读英文读物;组织英语听力、作文、书法、朗颂、演讲、歌曲比赛等;各种调查活动;开展研究性学习等。一些教师建议让学生收集英文典型句子、给朋友或老师打英文电话、讲一则英文幽默故事、自制圣诞和新年贺卡、编英文报、写配图短文、设计英文晚会活动、收集崇拜的名人资料、编英文短剧并进行表演,写英文日记和周记等,[4]都是课外活动的好形式。另外,组织与教学内容相关、联系学生生活实际的课外活动。如讲授“Lost and Found”让学生书写寻物启事和失物招领;讲授“Family Photos”时,让学生用英语介绍照片中的家庭成员;讲授球类时,让学生接触各种球类,熟悉它们的名称,并用英文讲述各自的球类爱好;讲食品类词汇时,让学生买菜、做菜,从而记住各种食品的单词;教数字时,让学生收集火警电话、急救电话等应急电话,从而熟记数字单词等,这是值得倡导的。组织课外活动,一是活动的量要适度,否则欲速则不达;二是先简后难,循序渐进,持之以恒;三是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和社会实际,形式多样;四是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

参考文献:

[1]靳玉乐.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与创新[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52.

第10篇

基础教育英语课程的任务是要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课前预习是一种有效的自主学习方法,它不但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而且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英语教学。《新课程标准》对于学习策略有明确的规定,学生英语达到五级水平(初中毕业水平)要求能做到“根据需要进行预习”。高中新课程在陕西实施已经半年多了,作为高中第一届新课程的实践者,学生的课前预习策略实施现状究竟如何?课前预习策略与学习成绩有什么内在相关性?如何有效地实施预习策略?带着这些问题,笔者近日在我市高一学生中进行了抽样问卷调查。

一、调查情况

1.调查对象的分布

西安市高一年级学生共334名,其中省级标准化高中110人,市级重点中学116人,普通高中108人。调查对象分布在三个不同层次的学校,具有普遍性和代表性。

2.调查的内容

调查工具为一份问卷,问卷由6个问题组成。本次调查以班级为单位,集体施测,实际发放问卷334份,共收回334份问卷,均为有效问卷。问卷内容为:

(1)你是否在英语课前进行预习?( )

A、 我每天(经常)进行预习 B、 我偶尔进行预习 C、 我从不进行预习

(2)如果你进行了预习,你都预习了哪些内容?请打勾(可以选择多项)

A、 单词和短语 B、 语法 C、重点句型

D、 听力 E、 课文 F、课后练习

(3)老师是否要求进行课前预习并进行检查?( )

A、 老师严格要求并进行检查 B、 偶尔要求,偶尔检查 C、 从不要求

(4)你认为通过课前预习,是否能激发你的学习英语的兴趣?( )

A、 能 B、有点 C、没有

(5)你认为通过课前预习,能否有效提高你的英语学习成绩?( )

A、 对提高成绩很有效 B、一般 C、不能提高

(6)你认为通过课前预习,能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A、能 B、一般 C、与课堂效率无关

3.调查结果及数据分析

本次调查范围覆盖了我市省级标准化高中、市级重点高中以及普通高中,基本能代表我市高一学生的基本情况。学习成绩的数据采集来自高一上学期期末全市英语统考的成绩,可比性较强。

① 问题(1)调查结果及分析:

英语学习成绩总分为100分。其中75―100分划为“优”,60―74分划为“中等”,59分及59分以下划为“差”。在第一题中,选择A“我每天进行预习”占学生总数的35.5%,其中 “优”等学生占“每天进行预习”学生总数的76%;选择B“偶尔预习”占52.5%,其中“优”等学生占“偶尔预习”学生总数的36%;选择C“从不预习”占学生总数的12%,其中“差”等学生占“从不预习”学生总数的63%。以上这三种情况之间有显著的区别,说明了经过初中三年和高一半学期的新课程学习,大多数同学具备了一定的自学能力,掌握了一定的学习策略。大多数同学能够进行课前预习,但能每天预习、养成预习习惯的同学相对较少。说明学生对预习的重视程度不够。在“每天预习”的学生中,“优”等生的比例很大,占76%;而“从不预习”的学生中,“差”等生的比例也很大,占63%。这说明预习和学生的学习成绩成正相关,即:进行预习则成绩高,不预习则成绩低。

② 问题(2)调查结果及分析

在预习内容的调查中,选择预习“单词和短语”的占78%,预习语法的占36%,预习重点句型的占32%,预习课文的占38%,预习听力的占18%,预习课后练习的占12%。从以上预习内容的分布看,大多数同学预习时重视单词、短语、课文,比较重视语法和重点句型,但不重视听力和课后练习。说明学生预习时缺乏有效的指导,没有计划,相对片面。

③ 问题(3)的调查结果和分析

在问题(3)中,选择A“老师要求进行预习并严格检查”的占38%,选择B“偶尔要求,偶尔检查”的占35%,选择C“从不要求”的占27%。可以看出,老师对学生预习策略的指导和督促不够,且随意性较强,。

④ 问题(4)的调查结果与分析

参加问卷调查的学生中,有56%的同学认为能够通过课前预习提高学习英语的兴趣,只有3%的同学持否定态度。这说明大多数同学认为通过课前预习能够提高学习英语的兴趣。

⑤ 问题(5)的调查结果与分析

有76%的同学认为,课前预习能够有效提高学习成绩,21%的同学认为能够提高学习成绩,只有3%的同学认为不能提高学习成绩。说明多数同学能够认识到课前预习的重要性,对课前预习有正确的态度。所以老师要因势利导,引导学生进行积极有效的课前预习。

⑥ 问题(6)的调查结果与分析。

82%的同学认为,预习能够提高课堂教学效率。5%的同学认为预习与课堂效率无关。说明预习能够增强针对性,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4.结论

通过以上对调查问卷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①课前预习策略的实施与学生的学习成绩成正相关。

②预习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课堂教学效率。

③教师需要进一步加强对学生学习策略的指导。

二、在教学中实施预习策略的具体办法

1.教师要重视学生预习习惯的培养

学生预习习惯的养成并非一朝一夕之功。学生从开始的被动地听老师讲,到通过预习,自主地从课本上获取知识,再到课堂上主动地、带着问题、有目的地去听老师讲课,是一个学习方式的根本转变。这个转变是需要逐渐完成的。

⑴ 认识预习的重要性

给学生讲清楚预习的意义。一方面,预习具有指导性的功能。通过预习学生可以对课堂上的内容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对重点、难点、新旧知识等做到心中有数,那么在课堂上就可以做到学习方向明确,重点突出,思维和注意力的分配合理,把有效的潜能投放到学习目标上。另一方面,预习对课堂学习具有调节性。学生在一节课上不可能自始至终保持注意力高度集中和思维的活跃,如果课前不预习,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就只能机械地围绕着老师的指挥疲惫地运转,主体作用很难发挥。通过预习,学生就可以在熟悉的地方把注意力少投入一些,而在重点和难点及自己不熟悉的内容上注意力相对多一些。这样,思维一张一弛,使学习更具有目的性和有效性。其次,预习对课堂学习具有目标性。预习可以使学习目的明确,目标清晰,学生的思维会处在“高度快速反映”之中,接收、吸收领会各种知识、技能全面而深刻。避免了学习的盲目性,使学习具有目标性、针对性。

⑵ 加强对学生预习策略的指导和点拨,并使之不断优化

在习惯培养的初期阶段,老师应写出预习提纲,带领学生一起学会如何预习。预习一般分为学期总预习、单元预习和单课预习。总预习是学期初指导学生了解教科书的内容安排、编排体系,并以话题为核心,以结构和功能项目为主线,组织和安排听、说、读、写的活动,并通过任务型活动和完成项目来实现教学目标。单元预习中,首先指出每个单元围绕一个主要话题开展,带领学生看本单元的内容,让学生有一个整体的感知,再根据学习内容提出预习要求。其次,指导学生明确本单元的语法项目和主要词汇、句型。引导学生用学过的知识解决新问题,培养其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有了单元预习 ,单课预习就是进行一些细致的工作。指导学生预习本课的词汇、句型,理解课文和对话的大意,确定本课的重点,通过做练习册上的习题找出存在的问题,以便第二天有的放矢的去听课。指导学生在看不懂的地方一定要做记号,如发现与新课相关的旧知识还模糊不请,必须立即复习,填平补齐。由于学生对新课的内容有了一定的认识和思考,对教学内容理解更容易,他们在上新课时就产生了一种优越感,容易产生成就感,从而使上课兴趣大增,对预习也产生了一种“迷恋”,这样,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就掌握了如何进行课前预习,逐步养成了预习的好习惯。

⑶ 适时反馈学生的预习效果,及时调整学生的预习行为

老师根据每天课型的不同,布置相应的预习作业,同时要说明要求,指明方法,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可以提出不同的预习要求。课堂上更要时时检查和测试预习的内容,老师可以通过听写单词、让学生朗读课文、分组对话、检测课后练习、口头分析句子、口头翻译课文等形式,检测学生的课前预习情况,客观评价预习结果。对认真预习、正确回答老师问题的学生,及时予以表扬;对疏于预习、应付老师的不认真的同学,予以批评和适当的惩罚。同时,加强家校联系,鼓励家长积极参与学生的预习作业检查,纪录学生在家的预习情况,经常和老师沟通,促使学生更加有效地进行预习。

2.如何有效地进行预习

⑴ 预习内容要全面

单词和短语是语言的基本单位,所谓“词不离句,句不离篇”,单词和短语的识记、理解和运用离不开句子,句子离不开文章,文章离不开语言环境。英语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课程,它离不开语言环境。学生在课前预习时如果只是脱离语境背诵单词、短语,则难以恰当地运用单词和短语。英语课文实际上是单词、短语、句型和语法的综合运用,课后练习则是对单词、短语和语法的一个综合检测。所以课前预习的内容不仅要重视包括单词、短语、重点句型,也更要重视听力、课文、语法和课后练习。

⑵ 根据课型灵活选择预习方法

有关专家根据教学内容和要求的不同,把预习分为以下八种方法:

① 朗读识记式。通过听录音模仿、反复朗读所学生词、句型及课文,初步熟悉课文内容。

② 听力训练式。加强听说训练,侧重于模仿练习,如音标、连读等,听课文录音、听力练习等。

③ 发现问题式。教师可以把新课中要求学生自己掌握的内容和有关旧知识通过预习题的形式呈现给学生,学生通过做预习题发现问题,并为上课作好准备。教师通过对预习的检查使课堂教学更有针对性。

④ 排除障碍式。教师将新课中具有一定难度的内容通过适当的提示和引导让学生初步了解和掌握,从而可以减少课堂讲练和学生掌握运用 的难度。

⑤ 材料准备式。预习所准备的材料可以是句型操练需要的语言材料,也可以是对话练习所需要的话题材料,还可以是讨论所需要的对某个问题的意见、主张和看法等。

⑥ 系统归纳式。主要用于复习课,特别是阶段复习课和期末复习课。教师可以根据复习课的内容让学生事先对已学知识进行初步的归纳。然后在课上指导学生进行全面的总结。

⑦ 阅读理解式。适用于高年级的阅读课。教师通过设计课文预习理解题指导学生预习。阅读理解题可分为表层理解和深层理解。前者侧重于课文本身包含的具体材料,后者要求读者对具体材料进行归纳、总结、分析甚至推理、想象来完成。

⑧ 习题试解式。在预习时尝试着去解答某些习题。这样做有两点好处:A、习题是课文重点、难点的体现,预先做习题可以了解课文的重点和难点。B、在试解习题的过程中,如果能做出来,可以提高解题的信心和兴趣;如果做不出来,或者做错了,则可以提醒自己在课堂上必须认真听课才能把习题搞懂。

这八种方法根据课文内容和课型的不同,需要加以灵活运用,有时需要几种方法综合运用。

⑶ 做好预习笔记

预习笔记一般分为两种,一种记在笔记本上。记在书上的也称为“圈点标记法”。所谓圈点标记法,就是在书中空白之处,将自己的心得和发现的疑点,以及应着重注意的地方,用圈圈点点或者符号标示出来。这样做的好处很多,学生翻开书以后,重点、难点、疑点一目了然,增加了听课的针对性,而且读后不易忘记。?关于圈点、勾划、着重的一些符号,没有统一的规定,可以根据各人的需要,设计所用的符号。一般来说,“?”表示疑问,“!”表示感叹和惊奇,“”表示着重。

有一些预习笔记,需要在笔记本上完成。笔者设计了预习表格,装订成预习本,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克服惰性,也可供老师每日进行检查或抽查。

预 习 本

2012年_____月_____日 周_____

预习项目 预习的内容 完成情况

单元/课时

重点

难点

疑点(发现的问题) 1、

2、

重点句型 1、

2、

语法项目

预习题

(老师布置) 1、

2、

3、

课后习题的处理

家长签名: 老师签名:

结语:

这是一个终身学习的时代,《新课标》已经将培养学生的学习策略作为高中英语新课程的教学目标之一。教会学生学会学习,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每一位教师的目标和责任。培养学生的预习策略,老师必须将其纳入整体教学之中,把预习作为英语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才能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大面积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成绩。

参考文献

[1] 桂诗春.应用语言学.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8

[2] 李玉陈.英语教学新思路.济南:山东友谊出版社,1988

[3] 王振宏、刘萍.动机因素、学习策略.智力水平对学生学业成就的影响.心里学报,2000(1)

第11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 表达本位 实践策略

表达本位,主张由“公众接受”到“个人主体”的转换,即变接受教材或教师的“观念”为学生主动表达的“观念”,这是最核心的命题。只有强调“个人主体表达”,才能逻辑地凸显出人之言语智慧的根本价值及其个人化、动态化和生成化诸特征,而语文教育就理当呵护和发扬每一位学习者的言语个性或潜在的言语个性。

一、“表达本位”实践操作中的几个转变

1.替作者言说转为自我言说。

过去,人们所诟病的“代圣人立言”的说法,现在依然存在。所谓“字字有来历”,就是不能说自己的话,而要说别人说过的、被证明“正确”的话。叶圣陶在当小学教师时,感叹当时的学生作文,“叫他们将自己的写出来,他们偏偏将自己的隐蔽,却将别人的显示出来”。这样的状况,是不是和我们阅读教学,让学生汲取优秀的语言,所谓的积累相关?积累不是不要,而是要把积累的语言要转化为积极语言,那就是学会用语言做事,就如复述,让学生用自己在课文中学到的语言,再把故事用自己的表达方式重新组构,实现自己的理解,这种阅读中积累的语言,才是积极的语言。可惜,现在语文课堂中,这样的复述少了,更多的是机械的背诵积累。另外,我们的小练笔,往往是替作者想象空白,却不知,作者的留白是一种艺术,有其存在的价值。这样的积累、这样的练笔,是在替别人说话或说别人的话,忽视了儿童本身的思考,有必要改变。

以小练笔为例,其功能是培养学生的表达力或思考力,或形成一种表达图式,而不是为课文的主人公或作者去着想。以“表达”为取向的小练笔,会有明确的练笔内容,尊重儿童的理解,尊重儿童的思考,进行个性化言说,教师的作用是策划适当的言语活动,创设学生表达的语境。如教《将相和》中的“负荆请罪”,让学生想象廉颇负荆请罪的情境,主要是培育学生学习“对话描写,且对话要符合人物身份、性格等”的语言专业训练。如果仅是放开了让学生随意想象,那就不过是替作者写话,破坏了原文本身留白的价值。

2.公用语用规则转为个人语用。

所谓的公用语用规则,就是人们阅读中理解其表达或自我表达中的集体无意识,往往以范文中的表达为标准,就如我们在某个公共场所中看到的“请勿吸烟”“禁止扔垃圾”等带有强制性的话语,似乎是规则的。而个人语用,则依据自己的性情和学力基础,表达自我,如“禁止吸烟”可以改为“吸烟,害人害己”。“禁止扔垃圾”,有学生就提出要看具体情况:把标语贴在垃圾桶上的“垃圾到我家,幸福千万家”;贴在公共场所的“乱扔你的垃圾,就是在乱扔你的人品”;贴在饮水机旁的“水是生命的源泉,垃圾是疾病之源”。可见,个人语用,是不受某种权威所规定的语言,是依据自己对客观事物的独特理解,用自己想说的话来表达的语言。

在教学中,我们喜欢给学生灌输某种概念,某种句式好,或某种用词很恰当,这种脱离语境、脱离言语表达意图的概念式教学,造成儿童只会机械地模仿、照搬:写母亲就是如何如何勤劳善良,写老师就是带病上课,写好人好事就是拾钱包、帮人推车,写坚强就是父亲或母亲遭遇不幸,等等。如此作文,自然是“假、大、空”,学生出现严重的集体失语现象。难怪有人说,人生的第一次撒谎常常是从作文里开始的!

3.接受性语用转为表达性语用。

多数阅读教学,基本以接受性语用为主,即把课文当做范文,讲解作者表达的艺术,概念化地呈现给学生。实际上,我们的语文课不是教学生懂,而是教学生会用。这“用”,就是表达性语用,是在创设的语境中“用”。教《跨越百年的美丽》,如果创设另外一种语境,以“淡泊名利的美丽”“居里的科学之美”等为话题,让学生在文中寻找依据,让学生依文本的语言再表达,培育表达力,那么这种表达力就是在理解的基础上形成的,而不是为表达而表达。

现实中,不只是在内容上可见学生的“被”表达,形式上也是如此。中国新闻网就有报道:春节来临,学校就在学生中开展向祖国母亲拜年活动,拜年网页的内容设计为“一拜壮美河山,二拜炎黄始祖,三拜历代英杰,四拜革命先烈,五拜英雄模范,六拜亿兆黎民”。通过这种活动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无可非议的,但是如此整齐划一,学生们不管愿不愿意都要被迫参加,而参加时拜年的主题还是给定的,这恐怕就有些欠妥了。感情是一种可以通过多种形式进行表达的东西,学生们表达爱国感情,可以通过参加义务劳动、写日志、发博客、参观博物馆、听老讲故事等形式,给祖国拜年只是其中一种罢了。不同的学生喜欢不同的表达方式,但只有按照学生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他们的情感,他们才真正有可能体会到祖国的伟大,体会到现在生活的来之不易,激起努力学习的决心。“被”表达的结果,只能是形式的“壮观”,至于能否收到实效就很难说了。

二、“表达本位”课程取向的价值——指向主体表达

1.提高阅读力。

阅读过程就是青少年的精神发育史,表达离不开阅读,置身于全球化语境中的“语言软战争”,亟须拯救母语表达力。什么是阅读力,就是以自由思维为内核、阅读中能以独立评论为形式,实现表达为本的哲学元命题,从而走向以“立言”来“立人”、以“立人”来“立国”的教育高境界。正如德国语言学家洪堡特所言:“民族的语言即民族的精神,民族的精神即民族的语言。”国家与民族的衰落肇始于母语语用之弱势,而其复兴亦同样发轫于母语语用重拾活力四溢之强势——中国阅读教育任重而道远。

2.提升思考力。

实践中,我感受到我们的语言训练往往把语言客观化,把语言当作物进行训练。脱离了语言与人的联系,把语言从世界与人的这种本体联系中剥离出去,导致物性描述。比如,我忧愁地站在一棵树下;我忧愁地站在一棵孤独的树下;我忧愁地站在一棵……树下。老师们往往拿这些句子进行比较,看哪句话写得更好。这种比较不会有错,而且很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感。但这种比较脱离了具体的文本语境,没有从运用语言者的角度看他的运用意识,这样的语用,我们称之为“消极语用”。课标一再强调联系上下文推想语句的意思或联系学生自己的生活经验来理解,即在一定的语境来看语言、运用语言。从消极语用转变为积极语用,教师关键要唤醒学生的表达意识、提升学生的思考力。

3.增强表达力。

第12篇

论文摘要:课堂教学效果低于课改预期目标是当前语文课改遇到的突出问题,语文课改要提高效率,就需要教师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媒介等方面掌握相关的策略性知识,在教学实践中实施有效教学策略,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肇始于21世纪初的语文课程改革经过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的努力,尽管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也应当承认,就目前的课改现状来看,还有不少教师对新课程理念的理解还停留在字面意义上,缺乏实质性的理解,在教学实践中缺乏有效的教学策略。不少教师在教学中存在教学目标的把握不到位,教学内容安排不合理,教学方法不灵活,习题课的优化设计不足等教学策略问题,导致语文的课改进程不如当初设想的那样顺畅。课改效果低于预期目标,已经成为当前语文课改遇到的突出问题。这就需要语文教师掌握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媒介等方面相关的策略性知识,在教学实践中真正实施有效教学,这样才能确实提高教学效果,把课改工作不断推向深人。

所谓教学策略,就是指教师为实现教学目标或教学意图而采用的一系列具体的间题解决行为方式。具体地说,按教学活动的进程把教学设计分成教学目标的确立、教学内容的安排、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媒介的选用等阶段,每个阶段都有一系列的策略。有效教学需要教师掌握有关的策略性知识,以便于自己面对具体的情景作出决策。

1、有效的教学目标设计。课程与教学目标是一定教育价值观在课程与教学领域的具体化,它是教学的起点,对于教师在开发课程与组织教学的过程中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对课堂教学起到统率和整合的作用。

根据美国课程论专家舒伯特关于典型的课程与教学目标取向的理论,有效的语文教学目标的主体应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位,教学目标的维度应把握教学效益的底线,体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有机融合,语文教师应重视过程性目标设计、预设目标和生成目标的有机融合。而一个好的教学目标的表述,应以学生为第一人称描述教学目标(或师生共同作为主体),而不是教师;教学目标必须是分领域、分层次陈述的;一个好的教学目标表述应体现“行为主体”、“行为动词”、“行为条件”和“表现程度”这几个方面。行为动词应尽可能是可理解的、可观察的;要有具体的表现程度;必要时,附上产生目标所指向的结果行为的条件;教学目标的出示时机应打破“课前出示目标”的单一化倾向,在教学“情节”和“场景”中相机呈现或“自然流露”。教学目标设计的评价指标清晰具体,针对学生实际状态,考虑学生发展可能。

2、有效的教学内容设计。教学内容是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的主要载体。语文教师应该与文本进行深人“对话”,充分发掘语文学科的教育价值,针对目标和学生实际情况对选用的教材内容作出适当处理,包括增删、换序、整合、新编等,优化教学内容。

有效的教学内容是要通过问题来呈现的。因此语文教师要提高问题设计的能力,要能用精、少、实、活的问题激活课堂,用精练的教学内容与教学过程,直指教学目标,达到高效目的。教师在设计有效教学问题时,一是要注意主问题的界定。主问题是指从教学内容整体的角度或学生的整体参与性上引发思考、讨论、理解、探究的“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重要问题。二是要注意主问题的特点。主间题一般来说具有“三力”,即吸引学生参与的牵引力,在教学过程方面具有形成一个教学板块的支撑力,在课堂活动方面具有让学生共同参与、广泛交流的凝聚力。三是注意主问题的设计。要依据语文学科的特点以及学生的学习起点来具体设计。在教学内容设计的主要评价指标方面,既要体现教学文本与生活世界的沟通,又要体现教学内容的灵活性,还要体现语文学科教育价值。

3、有效教学的策略。语文教学方法是丰富多样的,且具有相对性。任何一种教学方法既有优点,也有缺点,不存在绝对好或绝对坏的方法。某种教学方法可能有效地解决某些教学的问题,而对解决另一些问题则无效。某种教学方法可能较为有效达成某种教学目标,但可能不利于其它教学目标的达成。有效的教学策略没有固定的模式,教学策略也永远没有最好,因此教学方法的选择要因人因文而异。目前国内外比较流行的策略有以下几种:

(1)自主学习策略。自主学习策略的核心是要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充分体现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其着眼点是如何帮助学生“学”。这类教学策略的具体形式虽然也是多种多样,但始终有一条红线贯穿始终,那就是“自主探索、自主发现”。所以这类教学策略也通常被称之为“自主学习策略”或是“发现式”教学策略。 (2)合作学习策略。合作学习,是目前中外教育界普遍采用的一种富有创意和实效的学习策略,是培养新型人才的最有效途径。合作学习是以异质小组为基本形式(按性别、知识基础、能力—组织能力、活动能力、交往能力、学习能力作有机调配),系统利用教学动态因素促进学习的一种教学方式。小组合作是语文学习中互动合作的主要形式。合作学习的过程与方法,有师师、师生、生生合作等互动方式,合作成员间要明确学习目标,团结协作,群策群力,集思广益,共同解决学习中的难点、重点、疑点问题,从而使每个学生均有不同程度的进步与收获。

(3)探究学习教学策略。探究学习教学策略是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于学术科学研究的情景,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试验、操作、调查、收集、处理信息,以及表达、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新的知识、技能、情感与态度,它能有效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探究学习教学策略更趋向于让学生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探究性学习需要教师为学生营造一个宽松、民主、和谐的课堂学习环境,学生的想法即使与标准答案不一致也应得到理解和尊重。因此探究性教学要取得良好的效果,必须重视学生探究态度、体验能力与思维能力的培养,讲究实施策略。

(4)问题教学策略。问题教学策略就是解决探究性学习的难点、呈现新课堂亮点的策略,即通过将学习内容转化为一定形式的有价值、科学性的问题,引导组织学生在主动探究中,解决问题,掌握知识,增强问题意识。

(5)情景教学策略。情景教学策略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的引人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激发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方法。其核心在于激发学生的情感,对培养学生情感,启迪思维,发展想象,开发智力等方面确有独到之处。情境创设按照呈现方式的不同一般可以有“语言描述”、“计算机多媒体(声音、图像、视频)”、“模拟场境”、“现实情境”、“问题提出”等类型。

4、教学媒介选择的策略。教师在设计教学时,除了考虑教学方法外,还要考虑选用什么样的教学媒介为教学服务。随着科学技术和教育研究的发展,讲授法已远远不再局限于教师的口头讲授。除教材和教学参考书之外的大量教学辅助物业已运用于课堂教学之中。在知识骤增的今天,教师不仅要了解教材的组织及其在教学中的作用,而且要了解和掌握科学技术为我们提供各种现代化教学媒介或教学手段的特征与作用,并能将它们结合到自己的教学技巧中,做到教有实效。虽然有多种不同的媒介选择模式,每种模式所运用的选择标准又有所不同,但在选择和运用媒介的过程中却必须考虑以下几个因素。

(1)教学目标。在选择媒介时,教学所要完成的任务和要达到的目标是首先要考虑的。有些媒介可能更容易激起学生对刚学过的陈述性知识的回忆,另一些媒介可能更适合于演示需要学生掌握的动作技能。换句话说,某些媒介比其他媒介更适合于某种学习条件。

(2)学习者的特征。几乎所有的教学设计专家都同意,学习者的特征是媒介选择时所必须考虑的因素之一,然而,在哪些特征比较重要这一点上,却没有一致看法。许多教育工作者相信,学习者的学习风格不同,他们能从与他们的学习风格相配的媒介中获益最多。但那些学习风格上的差别是什么,它们如何与不同的教学媒介有效地相配,还很不清楚。

(3)学习环境。在选择媒介时要考虑学习环境的因素。这些因素包括:学校的财政预算;班级大小;发展新材料的能力;收音机、电视机和其他媒介设备的可用性;教师的能力;校长和教师对待革新的态度;学校的建筑条件。在设计教学和选择媒介之前,所有上述因素都必须仔细考虑,只有这样才能作出最佳决策。

第13篇

关键词:新课程 实施 问题 策略

新课程改革是我国基础教育领域的一场革命性变革,是新世纪赋予基础教育战线上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历史重任。新课程改革用“国家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程标准”)代替了长期以来被中小学教学视作根本的“教学大纲”。应该看到,无论在理论层面还是实践层面,新课程改革都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一方面,改革日趋成熟,目标正在实现;另一方面,改革过程中也出现了大量新的亟待深入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一、学科教学中遇到的困难

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新课程的实施无疑对教师教学方式和手段的变革提出了新的挑战。

新课程实施初期,对课程标准的学习不深刻,许多教师认为,新课程学科模块教学内容多而规定课时少,在规定课时内较难完成教学任务;新课程教学内容新颖,教学目标多维,传统教学方式较难适用于新的学科模块教学,教学观念新旧交错,课程实施“走老路”,造成教学内容难以把握,“夹生饭”现象普遍存在。因而上好新课程的确有一定难度。

以上问题的出现,主要是因为新课程对于教师本身的知识结构、思维方式、教学能力等提出了新的标准和更高的要求。在传统教学中,教学与课程互无关联,教学被排斥于课程之外;课程的开发和设计成为课程专家的“业内”之事,而教师的任务只是单一教学,教师成为课程的机械执行者。教师由于无法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程设计之中,因而丧失了课程意识,造成在教学工作中的被动局面。

所谓“课程意识”,简单地讲,就是教师在考虑教育教学问题时对于课程意义的敏感性和自觉性程度。

造成教师课程意识的丧失,以及在教学工作中被动局面的出现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四点:

(一)原有的价值观植根于“唯分数是论”的现实,有着非常大的惯性。

(二)教师的专业发展,尤其是专业判断和决策能力长期以来得不到重视,因而离新课程的要求差距较大。

(三)课程改革步步推进,已进入“面上推广,点上深化”的阶段,时不我待。

(四)实验区的教师虽接受了岗前培训,但主要靠新课程实验中的“做中学”,得到的专业支持满足不了实际需求量。

如今,新课程内容和课程标准的弹性比较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支配的因素增多,而教师创造性的实施能力相对不足,一时还不能很好地适应新课程的要求,因此难以运用自如地驾驭课堂。

应对策略:

1、开展多种形式的新课程知识培训,要按照“先培训,后上岗;不培训,不上岗”的原则,增强教师对实施新课程的认同感。

2、学校要组织教师认真学习新课程理论,深入思考学科教与学的有效方式。

3、组织各学科的骨干教师编写适合自己学校实际的《高中选课指导手册》,编写的过程其实就是教师们深入领会、把握新课标内涵的过程。

4、开展多样化的校本教研活动,提升教师实施新课程教育教学的水平。

5、用教材、用资源,重组教学内容。新课程改革中教师的培训工作,仅仅依靠教师外界的各种培训,不能解决教师自身根本性的问题。更重要的是靠教师自己积极主动的学习,投身于教学改革的实践中,努力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才可以适应教学需要。

二、新课程学科教材及配套资料使用中遇到的困难

在新课程实施之初,尽管有多种版本的学科教材可供选用,然而也许是因为教材编写的时间过于仓促,课后习题的选择仍有不适合、不协调的情况,出现了不利于实现三维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没有较好地渗透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因素,这为教师的教学带来了一定困难和困惑。

此外,在一些配套资料中,也存在不利于实现三维教学目标需要的情况,没有较好地渗透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因素,难度较大、要求较高,有很多偏题、怪题、超纲题,甚至存在严重的知识超前的现象,这一切给教师的实际教育教学工作带来了一定困难。

应对策略:

组织教师反复研读《课程标准》,认真领会新课标中的要求,树立正确的教材观。结合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从合理使用教材开始,对教材及配套资料中不合适的习题大胆取舍。

目前,很多实施新课程的学校开始使用教师的自编习题,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不再是教材的被动使用者,而是教材的积极倡导者和实践者。

如此一来,学校的广大教师无论对自身课程的理解和认识,还是实施课程、驾驭课堂和驾驭教材的能力,都有明显的提升。

三、研究性学习课程实施中遇到的问题

新课程倡导教学方式、学习方式的转变,把社会实践活动、研究性学习、选择性课程等多种新的尝试纳入到发展目标之中。其中研究性学习要求学生在三年中要获得15个学分,这对学校的教育教学及综合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

因此,在研究性学习课程实施过程中,一些学校由于经验不足、准备不到位、观念更新不彻底而走了一些弯路。可以说,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教师甚至不清楚究竟什么是“研究性学习”、更不知如何操作,导致了研究性学习在实施过程中徒有其名。

应对策略:

借鉴其它省市学校的一些好的做法,结合学校实际,选定专人负责组织实施研究性学习;制定全校研究性学习实施方案,向所有教师征集切实可行的符合学生实际水平的研究性学习课题;在高一年级组织学生进行自愿分组并选定课题,由学校根据教师个人的专长及学科特点为每个课题小组指派专门的指导教师;对指导教师进行必要的培训,指导教师负责全程关注课题实施的进展情况,并加以宏观指导;学校同时安排课时及专任教师负责定期组织各课题小组进行课题进展情况的汇报,加强课题研究的过程管理。

需要指出的是,要能够很好地指导学生进行课题研究,指导教师首先应当掌握课题研究的基本方法。在指导学生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教师从事教科研的能力无疑又可以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四、校本课程开发的问题

由于教师对校本课程的开发认识不到位,以学生发展为本、积极主动地使自己走向“专家型教师”等观念还未很好地建立起来,课程意识不强,对于校本课程的开发还大多局限于举办讲座的形式,因此开设的效果并不会十分理想。

应对策略:

由学校教研室负责,指定专人负责校本课程开发的组织管理工作,教学副校长专门为全校教师举办题为《校本课程》的讲座,以学校各项制度作保障,鼓励有特长、有专长的教师先行动起来,全面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充分发挥教师实施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才能。

校本选修课程开发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通过参与课程开发,不仅增进了教师对于学校课程乃至整个学校的归属感,提高了教师的工作满足感和责任感,还在精神领域、知识领域、技能领域三个方面为教师专业的发展提供了可能。通过校本选修课程开发的实践,不仅使教师改变了对知识本质的看法,而且整体提高了教师的课程能力、研究能力和教学能力。

五、学分认定的问题

由于新课程实验对学生的模块学习评价项目众多,有终结性的考试或测试,有建立在出勤、情感态度、作业情况、课堂表现等忠实记录上的过程性评价;有总分,有等级,还有建立在等级上的学分认定。当学生的模块学习结束后,要对上述一系列的数据进行计算或转换,一学期两次的模块学分认定工作大大增加了学校、教师的工作量,而且操作起来极不方便,工作效率极低。同时,记录的内容多、种类多、项目多,三年下来,学生的原始记录的各种表格材料一、二个成长记录袋是装不下的,浪费大量的人力财力,高考参阅时也十分不便。

应对策略:

学校首先召集全体信息技术教师和对计算机比较感兴趣的其它学科教师,讲明需要解决的问题和所要实现的各项指标,请各位教师发挥聪明才智,通过信息技术手段解决所面临的问题。对这些老师们认识学分认定的重要性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同时,展现了各科教师在新课程中的这样作用,可极大的调动老师们的工作积极性。

在实践的基础上,遵循课程改革的理念和要求,由课改一线的教师提出基本要求,学校信息技术专业人员(也可委托专业软件研发人员)开发出体现理念、记录全面、操作简便的学生成长记录的专用软件,据了解有的省份已由一线教师做了尝试,如果统一开发一个这样的软件则更好。

六、通用技术课程的开设和管理

通用技术课程是这次新课改中新增设的一门课程。开设通用技术课程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因为它是一门立足实践、高度综合、注重创造、科学与人文融合的课程。通用技术课程的开设是衡量一所学校是否真正实施新课程的一项重要指标。

通用技术课程对于各个高中学校是一门全新的课程,一切都要从零开始,然而对于学校开设这门课程除了通用技术课程所需的设施、场地欠缺之外,更大的难题还在于从上级主观部门领导到学校校长、老师、家长、学生对这门课程的重要意义认识不到位以及从事课程教学所需的专业教师的短缺,阻碍了课程顺利、有效的开展。

应对策略:

在通用技术教师培训初期,学校就要安排相关教师提前进入角色参加培训。考虑到全新的特点和开展教学研究的需要,参加培训的教师数量要远多于实际课程所需的教师数量。在派出培训的教师的选择过程中,特别注意老、中、青三结合,考虑动手能力强、社会活动能力强、教师本人喜欢等因素,安排教师参加培训。

学校至少配备两位教师参与通用技术课程的教学活动。学校把《通用技术课程》的开设列为整体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并将“正常规范开设通用技术课程”写入学校工作大纲。

主动做好学生走进新课程的指导工作,除了通用技术课教师加强对学生的课程学习指导外,在开设此课程前由学校组织专门的学生大会对学生进行有效指导,配合通用技术课程教师加强对学生进行指导。做好新课程的家庭教育指导工作。凡是高一的学生家长都要请校内外专家作关于“新课程改革”的培训,提高家长的认识。

综上所述,新课程改变着学生的学习生活,新课程也改变着教师们的教学生活。要想切实有效地解决好在新课程教育教学实施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类问题,除了校领导要转变观念、紧跟形势、研究问题外,还必须解决教师队伍的专业化培养问题。只有拥有一支观念新、理论强、水平高的教师队伍,我们的学校就能在新课程改革过程中站稳脚跟,我们的学校也才能在培养教育未来人才的工作当中取得满意的成绩。

新课程起步阶段不可避免由于熟悉和经验的不足,在实施过程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是我们有理由相信本着对学生健康发展负责的态度,经过教师的不断实践和反思,新课程的实施一定能够不断走向预定的轨道。

让我们在超越新课程中成长,在成长中推进新课程的应用,推进新课程向着时代变迁的新一轮的超越。

参考资料:

[1]朱慕菊主编,走进新课程,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4

[2]刘良华,校本课程开发,四川教育出版社,2002.8

第14篇

课程实施不应在一种取向下探讨不同取向的课程实施问题,重要的是要依据“是否满足学生的需要并且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发展”。基于幼儿身心发展的年龄特点,以及“学会共处”取向的课程在幼儿园实施对象、环境的特殊性,教师对于共处课程的指导必不可少。

一.师幼对话基础上的教师指导

“学会共处”取向的幼儿园课程实施以“性活体验、互动对话、考虑差异”为标志性话语,体现出全纳化、园本化、生活化、游戏化、综合化、隐性化、科学化、协作化等特点。基于“在生活、游戏中促进幼儿发展”,幼儿园课程实施应通过幼儿与教师平等民主的参与式交流使幼儿获得积极体验。通过师幼之间的协商——对话,使教师在了解幼儿个体需要的基础上对幼儿进行个性化的指导,从而提升课程实施的质量。

从人格的意义上来说,幼儿是与教师平等的,同样具有独立人格的个体,教师和幼儿有超乎于社会角色上的平等性。教师对幼儿的指导是在与幼儿处于同等

地位,和幼儿平等对话的前提下实施的指导。后现代主义认为,真正的对话总是蕴含着一种伙伴关系或合作关系。为了使真正的对话得以进行,后现代主义主张开放,主张倾听一切人的声音,哪怕是最卑微的小人物的声音。由此,教师只有真诚地倾听来自幼儿的声音,把幼儿当作积极、主动发展的个体来看待,尊重幼儿在与教师互动中的主体地位,才能在移情中理解以产生彼此情感上的共鸣;在对话中理解以达成师幼主体间的共识;在交往中理解以实现自我与他人生命意义的共享。

其实“磋商并不是妥协,磋商的结果也不会削弱教师的权威地位”。教师应该认识到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让幼儿在集体活动中感到温暖、心情愉快,形成安全感、信赖感对于幼儿协商能力发展的潜在作用。实际上,教师和幼儿的称谓只代表各自的社会角色不同,而在人格上则是平等的,教师应对此有明确的意识。只有本着这样一种观念,才能做到与幼儿平等交流、沟通,师幼之间才能进行讨论、商量,才有可能形成师幼协商的良好氛围,这是“学会共处”取向的学前教育课程能够得以高效实施的基础。

需要承认的是,由于教师和幼儿在年龄、知识、经验、能力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教师与幼儿在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同的。教师常常是教学活动的发动者,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幼儿认识的内容、方向和速度,幼儿是在教师的引导和帮助下开展认识活动的。教师的指导但是,这种差别只是“师”与“生”角色上的差别。教师只有对自身的角色进行适宜的定位,才有可能在与幼儿的交往中更多地关注幼儿的需要、兴趣、观点和见解,也才有可能投入更多的时间和心力与幼儿对话、沟通,倾听幼儿并理解幼儿。在师幼互动中,教师决非管理者、指挥者或裁决者,也不是机械的灌输者或传授者,而是良好师幼互动环境的创设者、积极师幼互动的组织者和幼儿习得共处能力与发展的帮助者、指导者与促进者。因此,在“学会共处”取向的幼儿园课程实施中,基于师幼对话基础上的教师指导是必不可少的。

二.教师对共处课程实施的指导

教师指导共处课程,首先要求教师要有正确的角色意识。在共处课程实施中,教师决非管理者、指挥者或裁决者,也不是机械的灌输者或传授者,而是良好师幼、同伴交往环境的创设者、积极合作互动的组织者和幼儿主体建构与发展的帮助者、指导者与促进者。教师只有对自身的角色进行适宜的定位,才有可在与幼儿的交往中更多地关注幼儿的需要兴趣观点和见解也才有可能投入更多的时间和心力与幼儿对话、沟通,倾听幼儿并理解幼儿。教师对幼儿共处课程的指导主要适用以下两种方式。

教师对共处课程实施的指导主要包括以下两种:

(一)教师的参与式指导。

教师以教育者的身份对课程进行指导可以直接、快速地向幼儿传递活动的要求、基本规则和教育意图,引导幼儿快速地理解活动规则,融入课程实施整个过程,同时可以对全体幼儿进行指导。在“学会共处”以游戏为主的课程实施中,教师是幼儿游戏的组织者、指导者与促进者。

其参与性指导具体表现为:

1、指导基于游戏课程的组织策略。讲清活动的规则和要求,以指导幼儿的游戏行为。

2、基于游戏的引导策略。讲清教师所期望和要求的行为,如合作、分享、互助等,引导幼儿利用多种途径来表达自己的意图,理解他人的设想,鼓励幼儿共处行为的出现。

3、基于游戏的帮助策略。帮助幼儿解决游戏活动中遇到的纠纷和困难,以指导幼儿实现共处能力的发展。

4、教师的适时干预。教师在对幼儿的游戏进行认真观察、倾听的基础上,了解幼儿相处的现状,发现何时需要增加游戏时间或者变更游戏主题。

在幼儿发生冲突时,教师要找准适时干预的时机,过早或过晚干预都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值得一提的是,由于认识上的偏差,有的教师担心幼儿间的“冲突”发生或升级,在幼儿冲突尚未真正发生时,就进行呵斥,将“冲突”消灭在萌芽状态;事实上,据一项研究显示,冲突可以促进幼儿“去自我中心化”,使幼儿形成良好的同伴关系并获得必要的社会交往技能。有的教师则在幼儿“冲突”早已结束、幼儿对“冲突”的情境逐渐淡忘的时一候才进行干预;还有一些教师对幼儿的干预甚至贯穿在幼儿“冲突”的全过程之中。这样的干预时间对教育幼儿显然是不利的。

(二)教师的隐性指导。

教师的隐形指导主要包括“伙伴角色式”和“生者角色式”指导。隐性指导充分关照幼儿的游戏性体验,它不是向幼儿明确传递教育意图,也不是将成人的理解直接传递给幼儿,避免了由此可能出现的幼儿为赢得教师的赞扬而表现出的虚假的共处行为。

共处游戏的隐性指导包括平型关系的“伙伴角色式”和自下而上的“生者角色式”指导。

在“伙伴角色式”指导中,对言语理解、表达和同伴交往有困难的幼儿,教师可以通过与幼儿一起交流、讨论,引导幼儿表达自己的意图,对其表现出的合作、交往、分享行为给与及时的鼓励、表扬,以促进其在身心愉悦中克服困难,实现发展;对在合作中遇到意见分歧的幼儿,教师可与幼儿一起对各种游戏方案进行分析和比较,时间允许的情况下,鼓励幼儿在其他幼儿的协助下逐个实施自己的游戏规划。

在“生者角色式”指导中,对能力较强的幼儿,教师的虚心请教可以提高幼儿的成就感,进一步激发、强化幼儿帮助他人、谦让、分享等共处行为;对个性孤僻的幼儿,教师的虚心请教可以激励幼儿进行积极的表达,引导幼儿逐渐融入游戏群体,与游戏伙伴进行交流与沟通;对无所事事、游离于游戏之外的幼儿,教师的虚心请教可以使幼儿自然返回到游戏活动中。同时,教师在游戏指导的过程中同时考察游戏任务对幼儿的难易程度,以便及时调整任务难度更换游戏指导策略。

同时,教师要掌握好干预指导的时机。教师在对幼儿的游戏进行认真观察、倾听的基础上,了解幼儿相处的现状,发现何时需要增加游戏时间或者变更游戏主题。在幼儿发生冲突时,教师要找准适时干预的时机,过早或过晚干预都达不到预期的效果。由于认识上的偏差,有的教师担心幼儿间的“冲突”发生或升级,在幼儿冲突尚未真正发生时,就进行呵斥,将“冲突”消灭在萌芽状态;事实上,冲突可以促进幼儿“去自我中心化”,使幼儿形成良好的同伴关系并获得必要的社会交往技能。有的教师则在幼儿“冲突”早已结束、幼儿对“冲突”的情境逐渐淡忘的时候才进行干预;还有一些教师对幼儿的干预甚至贯穿在幼儿“冲突”的全过程之中。这样的干预时间对教育幼儿显然是不利的。因此,共处课程的实施要求教师在适当的时机参与幼儿的活动指导。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教育幼儿“乐意与人交往,学习互助、合作和分享,有同情心”;“教育幼儿使用礼貌语言与人交往,养成文明交往的习惯”。这表明,以“交往、互助、分享和合作”为主旨的“学会共处”已经成为幼儿的一种重要教育目标,应该成为幼儿园课程的一种核心取向。

第15篇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课程领导小组课程师资培训综合实践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推进学生对自然、社会、自我之间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与体验,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以及良好的个性品质为总目标的实践性课程。为了促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有效实施,我区确立了“以行政部门为统领、以教研部门为指导、以资源开发为重点、以主题活动为载体”的实施策略。

一、成立课程领导小组,健全课程组织机构

根据综合实践活动是由国家设置、地方和学校根据实际开发的课程这一特点,我区成立了以教育主管局长为组长、以教师进修学校校长为副组长、以基层学校校长和教研员为组员的课程领导小组,为课程的有效实施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

二、加强课程师资培训,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面对综合实践活动这一全新的课程,我区搭建了阶梯式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培训平台。首先,对全体领导及教师进行大规模通识培训;其次,对任课教师进行专题培训;再次,定期开办综合实践活动研修班、建立名师工作室、确立实验基地校,并在基地校定期开展经验交流、课堂教学观摩、优秀案例分享等培训活动。

通过一系列的培训,教师们的课程观、学生观、教学观、评价观等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促进了教师专业化发展。

三、立足区域各校实际,有效开发课程资源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门世界有多大内容就有多广的课程,开发课程资源是有效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重要途径。

1.开发家乡社区文化资源

我们区地处吉林市核心区域,同时又涵盖5个乡镇,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都有可开发利用的自然文化资源。如地处回民区的回族小学开展“回族文化直通车”主题活动,地处北山脚下的25小学开展“北山的研究”主题活动,地处乡镇的大绥河中心校开展“小小柞蚕终化蝶”的主题活动,还有的学校开展“我的家乡―美丽富饶的松花湖”主题活动。总之,家乡的自然文化资源为综合实践活动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2.挖掘校内校外人力资源

校内的教师、学生,校外的专家、家长以及社会相关部门人员都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人力资源。如17小学把授课教师按特长分成几个组,成立兼职教师指导组,学生在活动中有问题可随时找对口的老师帮助解决。25小学在开展“我身边的交通标志”主题活动时,请交警大队的民警作指导教师;11小学在“野鸭子的研究”主题活动中,邀请市野生动物保护协会专家作专题报告;9小学在“珍爱我们的眼睛”主题活动中请来了医院的眼科医生,为学生讲解眼睛的构造及保护眼睛的知识等。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实施得到学校教师、家长、社会全员的配合,做到了校内校外资源综合利用,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没有教材、没有教参,教师感觉无米做炊,因此,根据教师的实际需要,我们编写了《综合实践活动案例选编》。这些案例的选题体现了学校和区域特色,突显了社会及自然问题。活动目标体现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维度。活动方案涵盖了活动分工、设计、探究方法、预期解决问题等内容。活动实施的操作过程具体,活动结果展示丰富,教师评价客观公正。案例集的编写,激发了教师开发课程资源热情,提高了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为教师的教学提供了典型范例。

4.编写综合实践活动学习手册

为了使这门国家设置的必修课程能够有效、规范的实施,我们还编写了学生使用的《综合实践活动学习手册》。这本手册分别从自然、社会、自我三个方面,围绕学生的生活实际,选择有探究价值的内容为活动主题,注重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注重态度、情感、价值观的培养;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及多元评价。《综合实践活动学习手册》的编写,为学生提供了活动的背景材料和探究方法,同时也成了学生学习中的成长记录袋。

四、突出主题式活动研究,构建有效的教学模式

主题式探究活动是综合实践活动的主要活动方式,主要包括“活动准备、活动实施、展示交流、总结评价”这几个阶段。在各阶段中,我们还探索出了相应的课堂教学模式。

活动准备阶段探索出了《开题课》《主题筛选课》《方案制定课》等课型的课堂教学模式;活动实施阶段探索出了《方法指导课》和《实践操作课》等课型的课堂教学模式。展示交流阶段总结出了《成果展示课》《交流汇报课》等课堂教学模式;总结评价阶段总结出了《展示评价课》、《交流反思课》等课堂教学模式。教学模式的构建,为教师的课堂教学提供了可操作的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