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关于教育的思考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关键词: 农村小学 惩罚教育 困惑与思考
中国传统教育的历史,戒尺是教书先生的标准搭配,是惩戒学生的工具,并由此形成了惩罚教育的方式。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及人们对于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追求,传统教育早已无法适应当代教育发展的新形势,从而使得教师如何在不伤害学生的前提下,合理运用惩罚教育方式以适应教学需要成为当前小学教育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在传统思想观念中,对于“教育”的理解往往有失偏颇,许多情况下学校及社会各界都将教育单纯地理解为对学生的体罚及变相体罚等生理上的教育措施,其实不然,教育一般分为物质性教育、生理性教育及精神性教育三种[1]。生理性教育顾名思义包括体罚即以伤害人体为手段的教育方法;精神性教育则是对学生的心灵造成威慑,而小学生的心灵都比较单纯、脆弱,一旦造成影响后果将难以预料。因此,许多有识人士将其称为看不见的灾难;而物质性教育则是对于公民产权的侵犯,最常见的就是罚款行为。
二、小学惩罚教育现状分析
惩罚教育一直都是备受争议的话题。其一,一方面小学生是祖国的花朵,无论从心理还是生理上都是十分脆弱的,任何惩罚教育行为都有可能给他们带来不可磨灭的伤害,因此,这是一种对小学生极其不负责任的行为。另一方面,惩罚教育是延续千年的传统教育方式积淀的结果,它在纪律的维护及规范学生行为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并且现下小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部分学生家庭较为富裕,深受父母溺爱,性格脾性过于骄纵,难于管教,给教学工作造成了很大阻碍,因而教不得不合理运用一些惩罚教育方式,增强教育效果。
基于以上认识,当前社会对于惩罚教育出现两个极端,一方面在小学教育工作中,许多教师与时俱进,将惩罚教育融入当前的素质教育当中,而不是单纯对学生进行体罚教训学生[2]。另一方面,某些农村小学教师对学生实施过度的惩罚教育,超出了教师合理的职权范围,对学生施加了过多的惩教措施,可能对学生的身心造成了极大损害,这种教育行为是不被认可的,是不良的教育行为,属于教师失德。
其二,由于家长对小学生过度呵护与溺爱,以致教师对学生进行合理的行为规范教育,家长也会加以指责,不辨是非全力维护学生,从而迫使许多学校在教学过程中完全摒弃了惩罚教育,学生越发疏于管教,同时由于媒体及各种通讯社交手段对于惩罚教育的过度夸大,形成极大的阴暗面。面对来自学校与社会的压力,教师只能放弃合理的教育手段,同时也放弃了教师职业的神圣职责。针对这种极端的社会现状,分析惩罚教育的可行性变得十分必要。
三、农村小学教育适当运用惩罚教育的对策
惩罚教育是利弊并存的一把双刃剑,过度运用及完全摒弃都是不够客观的行为。因此,要在小学教育中合理运用惩罚教育,必然要从学校、教师及家长三个方面予以分析:
1.家长方面:正确认识,积极配合。
家长对于惩罚教育的合理开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现在,许多家长十分溺爱子女,对于学生在学校所受到的任何伤害都难以忍受,对教师恶语相向、强加指责,让学生认为有机可乘,与教师“唱反调”,不听教师的教导,在学校为所欲为,教师倍感压力,无法对小学生进行有效的惩罚教育与管理[3]。而在实施合理有效的教育过程中,应让家长正确认识到惩罚教育的必要性,与学校教师积极配合共同加强学生管理,规范学生的日常行为,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将有效提高教育质量。
2.教师方面:合理利用,注重技巧。
(1)教师要正确认识惩罚教育。
其一,教师必须清楚地认识到惩罚教育只是一种教学过程中的辅助手段,限于学生出现了与其角色不相符合的行为之后,教师对其加以纠正与改善的情况下使用,而不是教师树立“威信”、发泄负面情绪时的手段。其二,教师应该了解自己合法享有惩戒学生的权力[4],因此,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对学生加以适当的惩罚教育。其三,教师必须了解惩罚教育的适用范围,比如学生学习成绩不佳,则不能作为教师惩罚学生的理由,同时对于身患疾病的学生教师不能加以惩罚教育。在认清惩罚教育的范围和适用对象之后才能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及目的性。最后一点则是教师要注重对惩罚教育的合理运用,不能以惩代教。同时,要对学生怀有包容之心,在教育的过程中要让学生清晰地认识到自身的错误,在未来的学习中不要重蹈覆辙。另外,学生受惩之后负面情绪的疏导也十分重要。
(2)教师应努力形成独特的人格魅力。
作为心智尚不成熟的小学生,对教师的依赖程度远远超乎中、大学生,他们每天与教师待在一起的时间甚至超过了家长,因此,教师更需要正确引导学生,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了解他们的所想与所求,在尊重学生个性的同时与之建立起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教师要努力形成自己独特的人格魅力,让学生能够依赖教师,逐渐形成亦师亦友的良好关系,引导学生不断成长。
3.学校方面:加强监督,协调共进。
学校的管理方针与手段往往会直接影响教师的教学方式,同时学校平时的宣传工作会给家长的认识造成一定影响。因此,一方面,学校要对教师的惩罚教育加以监督,制定出详尽的实施方法与管理规定,规范教师的教育行为。另一方面,召开家长会,加强对家长的宣传教育工作,让家长能够正确认识理解惩罚教育的必要性,同时邀请他们参与监督,避免一味指责教师惩罚教育的现象。
四、对惩罚教育的思考
如何对犯错学生实施惩罚,是不少老师头疼的问题,因为搞不好会背上体罚学生的骂名,但又不能对学生的错误视而不见p听而不闻。为此,笔者有如下建议:
首先,学生犯错误后,教师不应该发火,而要冷静处理。如果在课堂上,为了不过多地分散学生的注意力,教师可以先制止其错误行为,然后继续上课,下课后再把当事学生叫到合适的地方进行教育。如果事态严重,不得不中断教学,教师也不该当场发怒,而应把一切安排妥当后,再把当事人叫出去处理。这样,可以有效地避免事态扩大。值得注意的是,批评学生最好不要当着全班同学的面,以保护好犯错学生的自尊心。
其次,批评时应注意技巧和方法,看看事情有没有挽救的余地,如果有,应先让当事学生弥补自己的过错,把造成的影响降到最低,必要的话,教师可以协助其一起完成,然后再对其进行相应的教育。批评时教师不可用过严的语气,但也不可过于和蔼,过于迁就,毕竟是接受批评而不是接受表扬。在原则问题上,教坚决不能让步,否则,学生会得寸进尺,起不到惩戒效果。要让学生自己认识到所犯错误可能带来的后果及其严重性,但最好少用“我认为你这么做会……”之类的话语。应给点时间让学生自我反思,让他们真正懂得自己错在哪里。
再次,对学生的惩罚要慎重。要根据情节的轻重酌情考虑,最好先由学生自己决定对所犯错误该实施何种严惩,教师可以用“我想听一听,你认为自己该受到怎样的处罚”或者“如果你是老师,碰到你的学生犯这样的错,你会如何处置”之类的话语,实际上也是在与学生进行交流:什么样的处罚合适?教师不妨先听听学生的意见,如果认为合理,可以照他说的办;如果认为不合理,可以在量上酌情增减或另行处理。这样,当事学生一般不会有惩罚不公的怨言。另外,笔者认为,老师不应该不管学生犯了什么错误,就一律罚其扫地p抄书或跑操场,因为这些惩罚方式没有针对性。相反,时间一长,他们会变成“老油条”,知道错了无非就是接受这些惩罚,自己已经“身经百战p无所畏惧”了,不但不改,很可能还会故伎重演。惩罚要视情节有针对性地实施,如果有学生在学校里乱扔果皮纸屑或者把瓜子壳磕得满地都是,那么对他们施以扫地的惩罚是合理的;如果住校生晚起,罚他们操场跑步也无可厚非。但如果不论犯了什么错都这么罚,会使学生产生厌恶感,本来很光荣的劳动p很有趣的学科p很磨炼人意志的活动,却让学生厌烦,结果往往会适得其反。
五、结语
当前社会中,许多农村小学对惩罚教育的运用还不够合理与完善。在课程改革与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农村小学如何合理开展惩罚教育的研究在不断深入,相信在学校、教师及家长的共同努力之下,合理的惩罚教育能够促进小学生学习与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宋莉宇.教育惩戒与体罚:基于农村小学教师视角的调查研究[D].杭州:杭州师范大学,2016.
[2]黄利智.试析教育惩戒的合理运用[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03):23-25.
创新是以新思维、新发明和新描述为特征的一种概念化过程,以现有思维模式提出有别于常规或常人思路的见解为导向,通过改进或创造新的事物,以此获得一定有益效果的行为[1]。从而,创新教育就是以培养人们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
党的十明确提出:“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强调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强调推动创新与进行创新教育是分不开的,因此要推动创新型教育的开展,进一步优化教学环境,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营造自由学习氛围,为培养创新型人才奠定基础。
二、制约创新意识的因素
我国知识教育是相当成熟全面的,但在有些教育上还有待加强,如常识教育、科学教育、创新教育等还需提高时效性。目前许多因素制约学生的创新思维,使学生只注重学习成绩,而忽略创新意识提升。
(一)家庭教育中对孩子创新意识制约的因素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中,部分家长过分强调学生的学习成绩,希望孩子以优越的成绩换取日后竞争的优势,然而他们忽视对孩子能力的锻炼,创新意识的培养,使孩子只会死读书、读死书,成为名副其实的“书呆子”。
如今,这些家长制约孩子的创新意识,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第一,一些父母不考虑孩子的兴趣爱好,本着“不输在起跑线上”的观念,给孩子报各种各样的培训班,占用孩子过多的自主学习时间。第二,部分家长抑制孩子做一些他们想做的事情,常以“命令”的语气与孩子交流。孩子提出疑问时,部分家长没有能够进行积极引导,不在自己知识范围内的问题更是匆匆而过,没有培养孩子通过阅读自我解惑的能力,使孩子不敢进行有趣的尝试。第三,有些家长过于宠爱孩子或工作繁忙,经常将孩子放在家中,隔绝孩子对外界的接触,不利于对孩子灵感的激发,等等。
(二)学校教育中对学生创新意识制约的因素
学校是学生接受教育的重要场所,其办学理念、师资水平、课堂气氛对学生的创新意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一些学校由于过分注重升学率提高,从而强化应试教育,导致在有些方面做得不够到位。
如今,这些学校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制约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首先在学校方面,有些学校有效开展的创新教育较少,这里所说的创新教育不仅指开设相关课程或组织相关讲座,而是将“创新教育”与“平时教学”结合起来,寓创新于教学,寓教学于创新;其次在课堂方面,一些学校有严格规范的课堂秩序,课堂体制“窄、严、僵”,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另外,在教师方面,部分教师过于注重形式上教学,如课堂上要求学生做笔记,做错题集,然而学生往往不能兼顾“写”与“听”两个方面,部分教师过于注重知识的单向传授,以“你听我讲”为主,忽略“师生互动”的教学模式。
(三)传统教育中对学生创新意识制约的因素
除了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一些传统教育思想影响学生创新思维。
传统教育思想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制约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其一,一些学生过于相信权威,过度依赖教师和教材,经常按部就班,很少提出质疑。其二,“谦逊”是我国优良的传统美德,然而一些学生没有正确领悟“谦逊”二字,他们对老师过于谦逊,以至于对老师唯唯诺诺,对老师的一些错误观点也不敢大声反驳。其三,部分学生耻于下问,久而久之就养成了不问问题的习惯。
三、如何推动创新教育
目前我国中小学在教育目的上重传承、重选拔、重理性;在教育内容上重理论、重理论、重刚性、重基础;在教育方法上重讲授、重课堂、重纪律。在这些重视度上缺乏对创新意识的重视,下面具体阐述如何推动创新教育。
(一)推动“兴趣”的培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教师只有懂得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才能将自由、学习和纪律结合起来。赫尔巴特曾把兴趣分为经验兴趣、思辨兴趣、审美兴趣、同情兴趣、社会兴趣和宗教兴趣,他认为注意、期望、探究和行动是构成兴趣的四个阶段。杜威提出的“教学过程中的五个阶段”涉及有关兴趣的培养[2]。
在日常生活中关于兴趣的培养,家长和教师要借鉴以上两位教育家的思想,同时注重以下几点:1.尊重孩子不同寻常的提问。2.尊重孩子不同寻常的想法。3.向孩子们表明他们的想法是有价值的。4.给孩子提供学习的机会,并给以肯定。5.给孩子的实践学习提供鼓励。
(二)推动“问题意识”的培养
近代许多教育家提出了关于“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教学模式。他们提倡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提问”习惯,多开展一些讨论型活动,适时带领学生走出课堂,以此激发学生兴趣爱好。还强调教师不要只抓成绩,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运用多变的教学方式丰富课堂内容,在“讲授式”教学方法中融入发现教学,探究教学,自主学习。
教师应结合这些教学模式,从以下方面入手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1.适时进行教学激励;2.懂得课堂“留白”;3.进行示范引导;4.学会思维开拓;5.懂得认知冲突;6.运用发现教学。
(三)推动“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福禄贝尔在教育基本原则中强调创造的原则,即对儿童要及早给以外部工作,在活动训练中,使其能从外部表现本质。
当前,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文明的进步,人们更加关注丰富自身的精神世界,艺术教育也已深入人们的生活世界。但在对艺术教育的认识上,却存在着一些误区。这主要表现在:
其一,把艺术教育简单等同于美术教育和音乐教育。长期以来,人们往往把艺术理解为美术和音乐,在教育实践中,学校的课程设置则进一步加深了人们对艺术的误解。比如,在我国的高等教育中,美术和音乐是艺术院校传统的两大学科,而中小学课程设置中更是以美术和音乐两门课程为主。在各中小学尤其是农村中小学的课程表中仍然是只有美术和音乐,而无艺术。
其二,把艺术教育简单等同于艺术技能的训练。艺术教育的目的不仅在于训练人的艺术技能,而且更有着丰富的内涵。但现实中的各级各类学校都几乎以艺术技能的训练为主,而忽视了艺术综合素养以及审美能力的培养。比如,过于重视各种绘画技术和技巧的训练,忽视了美术史及美术作品的欣赏,忽视了对人的美的情感及鉴赏美、创造美等艺术修养的塑造。音乐教育则只重视各种乐器的弹奏技巧,忽视音乐本身所蕴含的思想和文化内涵,忽视音乐作为一种重要的艺术形式对人的心灵的滋养和品德的熏陶。
各种乐器的考级制度进一步助长了艺术技能至上的教育理念,认为学音乐就是练习弹好各种乐器,学美术就是把画画好,而艺术内蕴的美感及艺术对人的精神家园的价值则被功利性的教育弱化了。一些家长让孩子学美术、学乐器只是想让他们以后多一门手艺,增加一些就业机会。这种教育和训练由于背离了艺术的宗旨和规律,忽视学生的兴趣培养,只是变成简单枯燥的技能训练,反而使学生把一种高级审美活动当成了一种负担,甚至使一些学生对艺术产生了厌倦心理。
其三,艺术教育没有起到促进全体学生艺术素养提升的价值,相反却成了培养少数艺术类人才的独享产品。艺术本身是一种以审美为目的的高级精神活动,艺术创作是人的思想和情感的最真挚表达,人在各个年龄段对外部世界都有自己独特的观察和思考,都会有用各种形式表达自己感受的欲望,儿童的涂鸦、少年时的各种小制作、青春期激情澎湃的诗歌朗诵等,实际上都是宝贵的艺术萌芽或是艺术的创作。事实上,以各种艺术形式对自己内心真实情感的表达和释放是每个人所共有的特点,是人的天性。艺术教育就应该予人的天赋为前提,根据每个人的兴趣给以加工和培养,从而促进所有人艺术素养的提升,最终使人的德行高洁,精神家园丰富。但现实中,本应对所有学生和社会公民所实施的艺术教育,却仅仅变成了少数艺术类专业院校和少数人的独享产品。
当前的教育中,一方面存在艺术教育的边缘化倾向,一些学校和家长只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无视艺术教育对学生全面发展的价值;另一方面,一些学生之所以选择学习艺术类课程,往往不是出于自己的兴趣,或者是全面提高自身的素养,大多数学生都是把艺术的学习当成了未来谋生的手段。
艺术教育的种种认识误区以及由此产生的不当做法,不利于艺术教育的正确开展和有效实施,影响艺术教育价值的实现。为此,必须深入研究艺术教育的特点和规律,克服艺术教育实施中的片面性和功利性,坚持艺术教育的大众化取向和审美取向。
首先,确立以提高艺术修养和艺术审美能力为主的艺术教育宗旨。艺术教育的价值不是把所有人都培养成艺术家或艺术工作者,艺术教育总体上应以培养人们的艺术修养和艺术审美能力为主,帮助学生建构丰富的精神家园。基础教育阶段艺术教育是美育的重要途径,重在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审美情趣以及创造美、表达美的能力,对那些少数确有艺术天赋和对艺术有浓厚兴趣的学生进行适当的专门指导,为他们选择艺术专业作准备;艺术专业人才的培养则主要在高等教育阶段进行。艺术教育工作者要注重对学生的艺术审美教育,做到艺术技能与艺术审美并重。只有艺术技能和技巧,而缺乏艺术修养和深厚的文化积淀,其最多只能成为一个出色的画匠或乐器演奏者,而很难成为真正的艺术大师。
其次,以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为契机,丰富艺术教育课程的形式和内容,把《艺术课程标准》落到实处,适当增加戏剧、舞蹈、影视、书法、雕刻、篆刻等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段,各地根据地方文化传统可增加有特色的文化艺术内容。增加艺术作品欣赏方面的内容,重视对艺术史及各国文化艺术的介绍。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在新课程改革中,教师将不再是传统角色中的教书匠,而是一批拥有先进的教育理念、懂得科学的教育技术、善于合作、善于创新的探索者。下文就是我在不断探究、不断学习新课程教育改革精神的过程中对教育的三点思考。
一、关于惩戒教育
“只因迟到几分钟,90后老师惩罚学生互扇耳光逾百下。”这样的报道不时见诸报端,社会舆论哗然,讨伐声一片。
面对社会舆论的压力,很多学校和教师在对待处理学生错误的问题上多了很多顾忌。有的甚至一味求和,但求无事,走上所谓人性化教育的极端,这才是真正让人忧心的。我国2006年9月1日施行的《义务教育法》第二十九条明确规定: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人格,不得歧视学生。不得对学生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不得侵犯学生合法权益。法律不可违背,学生需要呵护,但很多事实证明,学生犯了错误仅靠讲道理、说服教育是不行的,还必须对犯错误的学生进行一定的惩戒。前苏联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曾说过:“适当的惩罚,不仅是一个教育者的权利,也是一个教育者的义务。”
惩戒是什么?是通过处罚来警戒,它和体罚存在着本质上的不同。惩戒是在尊重学生人格的基础上,对学生的某种错误行为进行一定的责任追究,帮助学生深刻反省错误。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并形成正确的品行。体罚是通过伤害学生身体或侮辱学生人格的方式,让学生不敢再犯类似错误,具有强制性。
惩戒是一种有效的教育手段,没有惩戒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惩”即惩处、惩罚,是手段;“戒”即戒除、防止,是目的。在教师的惩戒活动中,手段与目的紧密相连,关键是怎样惩戒,以怎样的手段,达到一个怎样的目的。如果教师随心所欲,就可能失去惩戒的教育意义。惩戒的原则应该和教育的目标是统一的,那就是爱与尊重。有了这个前提,惩戒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
教师在惩戒学生时,必须有规矩可循。有制度可依。这是惩戒的前提,否则学生不可能心服,且会对教师产生敌意。我们要在惩戒中让学生明白,这是一个有规矩的社会,国有国法。校有校规,违背了规矩是要付出代价的,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是非观。
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惩戒的时候,要注意分寸,把握好惩戒的度,达到教育的目的即可,给学生留有尊严和自我反省的余地。忌喋喋不休,没完没了;忌上纲上线,套话连篇;忌动辄抬学校请家长,小事化大。这些都容易引起学生的反感,达不到惩戒教育的目的。
在带班的过程中,我特别重视惩戒教育的作用,时常告诫学生:“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所有的大错误都是由点点滴滴的小错误积累导致的。如学生迟到。除过生病或其他特殊情况不予处罚,一般采取罚站的方式,在教室门口背语文课文或英文单词,每次罚站不超过十分钟。累积三次以上者,负责给班里的花浇一天水。
作为一线教师,在实施惩戒前,先想想自己带有善意和爱心的惩戒能不能唤醒学生的善意和爱心?这是我们实施教育惩戒的最起码前提。教育工作者要付出更多的爱心,谨慎适度地使用惩戒权,通过给学生身心施加某种影响,激发其悔改之意,从而达到矫正的目的。教育没有惩戒,不能称之为真教育。
二、多元智能理论与学生的成长
爱迪生。一位伟大的发明家,一生只上过三个月的小学,因有奇思妙想,喜欢刨根问底,常被老师说成是“”,后被他的母亲带回家去亲自教育,终成为伟大的发明家。
舟舟,一个智障者,连“2+2=4”这样的初级运算都写不好,不识五线谱,却是一个天才的音乐指挥家,他指挥世界顶级的交响乐团——美国费城交响乐团,能在万人的交响乐团中纠正不和谐的音乐演奏者。
我们常发现这种现象,一个班的学生,有的善言辞,有的长歌舞,有的擅书法,有的好运动:有的个性张扬,有的性格内敛:有的语文超级好。有的数学特别棒。为什么学生会有这样的不同表现呢?
多元智能理论认为,人类至少存在八种智能:语言智能、逻辑数学智能、空间智能、肢体动觉智能、音乐智能、人际智能、内省智能和自然观察智能。这八种智能在每个人身上以不同的方式、不同程度地存在,每个人都是独特的,也就是说,以上种种不同表现的实质是智能偏向的不同。
多元化智能理论认为,单纯依靠标准化考试来区分儿童智力的高低,考查学校教育效果,是片面的。这样做实际上过分强调了语言智能和逻辑数学智能,否定了其他同样为社会所需要的智能,使孩子身上的许多重要的潜能不能得到确认和开发。他们当中很多学生因语言和逻辑数学智能一般而被认为是差生,这种片面的评价却是现在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主流。
当然,这并非完全否定现在的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而是说我们应该对教育深深反思,三百六十行,行行需要人才。我们的教育怎样才能做到正确认识和对待学生。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发掘他们的潜能。不以成绩论优劣,给学生营造一个自由积极的学习空间,使他们最终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这方面,多元智能理论给了我们很多启示。如尊重学生的差异性,寻找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发现学生的优势,和家长沟通,创造条件,鼓励学生发展:科学地分析确定学生的智能结构,促进优势智能充分发展,同时也要尽可能开发和提升相对弱的智能:确定终身发展的教育思想。不仅关心学生在学校的发展。还要关心其以后走上社会的发展。
【关键词】早期教育指南安全教育家园共育
人生百年,立于幼学。0—6岁是人生最重要的启蒙阶段,科学、优质的早期教育对人的后继学习和终身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因此,对幼儿进行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将直接关系到幼儿的成长,更关系到整个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促进每个幼儿在不同水平上得到不同程度发展,是我们所有成人特别是家长和幼儿发展从业者的追求,所以我们首先要了解并思考什么对孩子来说最重要?
不容置疑,对于孩子来说最重要的是生命,生命的存在是其他的一切存在的前提,而健康作为生命存在的保证也就成为其他各方面学习与发展的基础。
其次是品格,即如何做人,如何生活以及提高生活的质量。其实这些和我们常说的行为习惯养成休戚相关,良好的行为习惯养成良好的生活态度,良好的生活态度是一个人后继发展的基础和保证。
第三是贡献,即服务于社会。社会服务项目何止是“三百六十行”,了解各行业劳动者对社会的贡献和重要作用,建立良好的荣辱观和服务的意识,成为早期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
第四是才能,即才学、才华、才艺、才干。最不足挂齿的是出身、性别、长相、身高……
但是,纵观我们当前的早期教育现象,本末倒置者比比皆是:重喂养轻教养;重认知轻运动;重规范轻道德;重物质给予轻精神抚慰;重近期目标轻长期目标;重智商开发轻情商培养;重知识技能轻社会适应;重外表技能技巧学习轻伦理道德灵魂塑造;重学习结果成功与否轻学习过程快乐与否……
作为幼儿发展的从业者,我们应该怎样做才能更好的指导幼儿的发展?我从《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学习中得到了许多启示。《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就像一枚指南针,给我们对幼儿的早期教育指引了方向。
《指南》将幼儿的学习与发展分为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个领域。每个领域按照幼儿学习与发展最基本、最重要的内容划分为若干方面。每个方面由学习与发展目标、教育建议两部分组成。
学习与发展目标部分分别对3—4岁、4—5岁、5—6岁三个年龄段末期幼儿应该知道什么、能做什么,大致可以达到什么发展水平提出了合理期望;教育建议部分针对幼儿学习与发展目标,列举了一些能够有效帮助和促进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教育途径与方法。 其中让我最有感触的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理解和认同指南的理念是正确使用《指南》的前提。
教育理念对幼儿教育有重大影响。对待幼儿学习和发展的理念不同,对幼儿学习和发展的理解、态度就会不同,教育方式和指导方法也会不同,给幼儿的学习和发展带来的后果也截然不同。因此,使用《指南》做好幼儿早期教育,必须首先理解和认同《指南》的理念,正确地把握《指南》的标准与教育建议的内涵。
二、《指南》和《纲要》不同。
《纲要》是制定《指南》的依据。它比较宏观地指导和规范着幼教机构的保育和教育。从提高幼儿园教育质量的角度,指出了应该教什么、各领域中“教”的重点是什么,教师应该做什么、怎样做等。《指南》从幼儿学习与发展的角度,明确地反映了幼儿应当知道什么、能够做什么、各领域中“学”的重点是什么、需达到什么基本水平、成人应当给予怎样的支持和帮助等方面,比较微观地指导教师和家长的教育实践。对幼儿不同年龄阶段的教育提出了比《纲要》更详细的教育标准和建议,它是对《纲要》的细化、具体化 ,具有较强的操作性。正确的了解认识了早期教育理论在教育活动中的作用,我们才能真正做到在教育活动的安排中有“法”可依。
三、《指南》各部分相互渗透具有整体性。
在《指南》中,为了清楚地表述各领域幼儿应该学习与发展的核心指标而将六个领域和每个领域的标准分别列出,但这绝不意味着各领域是彼此分割的。幼儿各个领域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的,应把《指南》把幼儿各领域的学习自然地结合在一起,不强调夸大任何一个领域而忽视其他领域的教育。
四、《指南》是幼儿发展的“路标”,而不是简单评价幼儿的“标尺”。
幼儿的发展具有累积效应,行为习惯的养成尤其如此。因此,不应当用突击训练的方法强化幼儿练习,从而达到《指南》的指标。幼儿有自身发展的敏感期,会出现某段时间发展较快,而某段时间发展缓慢的现象,因此,在教育活动中,不宜以统一标准评价幼儿的发展和教育活动的效果。 鉴于幼儿发展的个体差异,不可能也不应当要求所有3~6岁幼儿按照统一的时间达到同样的目标。即使同一个幼儿,其各领域的发展也不一定同步。因此,应根据不同地区、不同幼儿的具体发展状况给予适宜的指导,尊重每一个幼儿的发展速度和进程。帮助每一个幼儿按照自己的速度在其原有水平上得到应有的发展和进步,避免以盲目的比较或不恰当的评价伤害幼儿。
五、根据环境的不同需要灵活地使用《指南》。
在幼儿园,《指南》可以帮助教师提高观察了解幼儿的能力。在《指南》的指导下,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和了解幼儿,记录有关信息,并运用相关指标分析和评价幼儿发展的状况;以便教师制订适宜的教育活动目标、选择适合幼儿教育活动,灵活地融入到一日生活和各种教育活动中,创设活动区、投放活动材料,依据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给予有针对性的指导,并评价和反思教育活动的效果,提高教育的有效性。
在家庭中,家长可按孩子的年龄,参考《指南》的相应内容,对孩子进行观察,特别是注意那些过去忽视的方面,从孩子的日常表现中,比较全面地了解孩子学习与发展的情况;参考《指南》相应的活动建议,了解关于孩子学习和发展的规律,有意识地利用家庭和社会交往中的各种机会帮助孩子学习;提高家庭的教育水平和效果。
六、强调安全教育在幼儿教育中的重要地位。
在拐带、溺水、交通安全等公共事件广为关注的背景下,幼儿安全问题仍是大家的关注重点,希望幼儿能具备最基本的安全知识和自我保护能力。比如: 3-4岁的孩子要不吃陌生人给的东西,不跟陌生人走,不在河边和马路边玩耍;要遵守交通规则。在提醒下能注意安全,不做危险的事,不动热水壶,不玩火柴或打火机,不摸电源插座,不攀爬窗户或阳台。在公共场所走失时,能向警察或有关人员说出自己和家长的名字、电话号码等简单信息。
4-5岁的孩子知道在公共场合不远离成人的视线单独活动。认识常见的安全标志,如:小心触电、小心有毒、禁止下河游泳、紧急出口。
能遵守安全规则。运动时能主动躲避危险。不允许别人触摸自己的隐私部位。知道简单的求助方式。记住自己家庭的住址、电话号码、父母的姓名和单位,一旦走失时知道
向成人求助,并能提供必要信息。遇到火灾或其他紧急情况时,知道要拨打110、120、119 等求救电话。
5 -6 岁的孩子未经大人允许不给陌生人开门。能自觉遵守基本的安全规则和交通规则。运动时能注意安全,不给他人造成危险。知道一些基本的防灾知识。七、强调家长在幼儿教育中的不可忽视的作用。《指南》强调“亲切地对待幼儿,关心幼儿,让他感到长辈可亲,可近,可信赖的,家庭和幼儿园是温暖的。”家庭是孩
子的第一所学校,家教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环节,孩子的饮食习惯、作息习惯、行为习惯很大程度上依靠在家养成,因此,《指南》详细指出“为幼儿提供多样化、均衡搭配的食物,保证幼儿每天睡11 ~ 12 小时,其中午睡一般应达到2 小时左右;”“幼儿做错事时要冷静处理,不要斥责打骂,允许幼儿表达自己的情绪;”“每天按时睡觉起床,要多喝白开水,不贪喝饮料,不挑食;”“ -4 岁连续看电视不超过15 分钟,4 - 5 岁不超过20 分钟,5 -6 岁不超过30 分钟。建议孩子看电视要离电视3 米远,建议家长和幼儿一起观看体育比赛或有关体育赛事的电视节目,培养他对体育活动的兴趣;”“引导幼儿生活自理或参加家务劳动自己穿脱衣物、鞋袜、扣纽扣、系鞋带、整理自己的物品,帮助家人打扫卫生、择菜叶,做面食等。”“每天有足够的时间与幼儿交谈,谈论他们感兴趣的话题,询问和听取他们对自己事情的意见等;”“幼儿社会性是在日常生活和游戏中通过观察和模仿潜移默化地发展起来的。成人应注重自己的言行的榜样作用,避免简单生硬的说教。如在超市购物时,幼儿懂得要排队付款,要使用礼貌用语,学习他人是如何与营业员交流沟通的,对幼儿来说也是一种现鲜活的教育。”因此,幼儿教育中家园合作是必然的, 幼儿的成长需要家庭和幼儿园的同步协调,形成教育合力才能真正担负起教育人的责任。学前儿童正是无忧无虑、天真烂漫、享受快乐童年的时候,但很多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忽视了儿童生理、心理成长的规律或“拔苗助长”或强行灌输。让孩子过早地
承担起并不适合他们的重担。过高的期望,带来孩子的无望;过度的保护,带来孩子的无能;过分的溺爱,带来孩子的无情;过多的干涉,带来孩子的无奈;过多的指责,带来孩子的措。岂不知孩子的早期教育有规律可循,如此心急只会适得其反。今天,良好的早期教育的重要问题不是成人对孩子的期
望是赢是输,而是如何为孩子们创造更健康的成长环境,使孩子的好奇心和创造力得到更好地保护。只有真正做到尊敬儿童学习与发展的特点,才能真正促进儿童健康发展,帮助儿童快乐成长。
参考文献
[1] 李季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简析》,《〈幼
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
年4 月版。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3 - 6 岁儿童学习与发
展指南》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8。
[3] 《刘延东在全国学前教育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
话》2010. 12. 01。
关于“立壁角”
笔者是一位70后,相信所有的70后对“立壁角”都不陌生的,至今“立壁角”仍是一些教师会采用的惩戒措施。
端午节放假前,看到了两个立壁角的例子:①两个学生上课违反纪律,被教师惩罚站在办公室门口,一左一右,像门神一样,互相挤眉弄眼,嘻哈一片;② 三个学生敲打直饮水处的设备,被惩罚站立总务处办公室,一人鬼脸,一人无所谓的神态,一人咬着嘴笑,3个人互相配合,笑声此起彼伏,完全没有一点“立壁角”的自觉。
这样的状态,如果你是那个叫他们“立壁角”的教师,会怎么想呢?毫无疑问,肯定是更生气。冲动是魔鬼,一生气,情绪一激动,大多老师都会忘记一件大事情,那就是叫他们“立壁角”的初心。初心是什么,解决问题,达到较好的教育效果。由这两个例子,笔者脑海里跳出来的第一个想法就是,在常规教育中――永远把解决问题放在第一位。
没背课文就背;没写作业就补;没带作业本,让家长放学接孩子时带来;敲打公共财物,损坏就赔偿,没损坏就在公共区域打扫卫生或做临时“保安”,或取消使用公共财物的权利等等。(这条比较有意思,人只有在失去的时候才会懂的珍惜。公共设施所有人都有使用权,但不要忘记,每个人也有爱护公共财物的责任和义务。)
一定要“立壁角”的话,一个一个立,立在那里要交给他任务,让他在限定时间内想出解决问题的办法(30秒,1分钟,老师发完本子的时间等),通过后立即执行。牢记,作为教师不和孩子斗气。不给他惹你生气的机会,不影响他当下的学习。
可有的年轻教师忍无可忍,怎么办呢?再支你一招:把“立壁角”的学生当校长,试想哪位老师敢叫校长立壁角呢?也可以把学生惹的祸当奥数题或论文答辩来对待,这样一想,心情就一下子就好起来了?
友情提示:慎用“立壁角”“见家长”“找校长”这些方法,因为学生一旦知道教师没有别的办法时,以后的教育会很难。而且这三板斧解决不了根本性问题,直面问题、解决问题才能在根本上赢得学生的尊重和信任。
关于班级制度
育人是融合在教学、与学生相处的每一刻里,不是割裂独立的。“立壁角”不能用,用什么法宝教育学生呢?班级制度是一条出路,因为制度是有力量的。
一般每个班有3项制度――①班风:简洁明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4字,校训“爱德求真”4个字)。②班规:建议不要超过10条。来自学生,共同商讨,形成公约。③评比:《素养之星评比细则》《金钥匙积分细则》,多样激励方式(物质、精神的、儿童化的,例如另类兑换电影、换座位),意外的教育效果(如预发积分,有对后进生的激励作用;积分换电影、点歌、Q座位,有交友、分享;换升旗手、国旗下讲话,有组织、合作、自信、展示)。
如果说前两项是从大方向上把握班级建设的话,那后一项就是学生更为关注的具体的操作指导。《素养之星评比细则》《金钥匙积分细则》在我们城中校区,每个班都有,每个班都不一样,而且全体老师都会参与进来,是真正的班报化、师本化的制度,是学科教学走向学科教育的体现。
以金钥匙积分为例,有物质的、精神的、有个人的、团体的多样化的激励方式。请看这些特殊兑换:换电影、点歌、换座位的,里面包含了感恩、交友、分享的内涵;换升旗手、国旗下讲话的,一定有组织、合作能力的培养,一定有在大众面前展示自己的自信和勇气在里面。有意思的是有的老师还想出了预发积分的方法,给那些鼓足勇气的学生往前冲,但又没有后续力量的后进生一个再次起跳的桥墩,让他们有了保住这来之不易的积分的机会,从而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在这些特别的兑换里,有老师的智慧,更有老师的爱。
关于环境
与制度一样有力量的是环境,虽然环境的力量更多时候是润物细无声的。
安静的环境里,没人好意思大声讲话;整洁的环境里,没人好意思随地吐痰、扔纸屑;环境可以改变行为习惯。
为了让我们老旧小的城中校区有一个相对理想的环境,以潘校长为领头羊的后勤装备处动足了脑筋,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我们新改造的教室,把原来“我们的约定、班务栏、黑板报、学习园地、星星闪烁”五个板块集中在了教室后面一块板上,让狭小的教室显得相对整洁美观一些。经过一学期的使用后,我们又做了进一步的调整,把五大板块基本融合成2大块:制度部分和展示部分。让每一张上墙的纸鲜活起来,各自发挥出特有的育人语言。
当前,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对青少年儿童进行挫折教育,为越来越多人们所认可,有的学校、校外教育组织甚至商家还专门利用寒暑假举办一些旨在培养青少年儿童受挫能力、生存能力的野外集体教育活动。但是,如何看待挫折教育,如何走出新的误区,需要有进一步的理性思考。
挫折教育之所以在今天为人们接受,主要的原因在于当前的家庭和学校教育与未来的人才需求之间的矛盾。从目前的趋势看,社会变革的速度比以前加快许多,社会竞争也不断加大,对人才的社会应变能力和抗挫折能力的要求也逐步提高,但是当前一些孩子特别是一些城市孩子生活在过于优越的环境中,平常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意志品质和生活能力确实比较差,往往经不起一点儿风吹雨打。我们现行的教育,包括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片面追求升学率,牺牲了多样的发展目标和教育目的,对孩子包得太多,管得太死,导致孩子们的意志品质和生活能力在学校里都不能够得到适宜的训练和充分的发展。
尽管挫折教育得到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但是关于挫折教育的含义,仍然缺乏基本的共识。有的人把挫折教育看成是“吃苦教育”,逼迫孩子去“吃苦”或经历艰苦的生活;有的人把挫折教育理解成“生存教育”,将培养孩子们的“生存能力”看成是挫折教育的精髓,意图创设特殊的情景培养孩子们的“生存能力”;还有的人干脆将挫折教育理解成“通过设置挫折情景使孩子受到教育”,等等。应该说,这些理解都有一定的道理,彼此之间也有一定的关联。但是,在笔者看来,挫折教育的实质不是别的,就是良好意志品质的培养。这是因为,日常生活中我们所说的一个人受挫能力的大小,最终可以归结为他/她的意志品质的好坏。一个有着良好意志品质的人,一定是能够经受住生活中种种挫折的人;相反,一个意志品质薄弱的人,也一定是经不起任何挫折的人。
可能正是由于人们对挫折教育的实质把握得不够准确,所以当前无论是实施挫折教育的教育者,还是接受挫折教育的学习者,在观念上或行动上都存在着许多误区。如将挫折教育与日常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分割开来,在一些极端的、非日常化的环境中进行挫折教育。现在一提到挫折教育,似乎就令人联想到去野外或农民家里去生活、去劳动,受苦受累,要么就是到一些精心选择或设置的“恶劣”生存环境中接受极限挑战。实际上,在家庭和学校的日常生活中也存在挑战,也可以设置挫折,完全可以成为对青少年儿童进行挫折教育的主渠道。刻意的所谓“挫折教育”未必能起到意想的作用。试想,仅靠几天的挫折“考验”能培养出坚强的意志品质吗?
所以,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首要的就是要帮助他们学会在学习、交往、社会工作等日常生活中正确地对待挫折,这也是提倡许多年的素质教育的应有之义。父母和教师要帮助他们认识到,挫折是从古到今人人都会经常碰到的事情,也是和人的一生共始终的,任何人都必须学会在挫折中生活或过一种有挫折的生活。挫折对于人生来说,也不一定是没有价值的或需要刻意回避的。相反,人生的挫折如果利用得当的话,一定会成为人生的动力。日常社会生活中有大量的案例可以说明这一点。其次,对于孩子们在社会生活中表现出来的某些性格缺点,家长、父母和教师都不必大惊小怪,而应该给孩子们提供更多的时间、空间和时机去认识和克服这些性格缺点,在此过程中进行基于实践的自我教育。我们应该明白,孩子们毕竟是成长中的人。对于这样的或那样的不足,我们应有一种客观的和积极的态度,不要随意放大,也不要消极失望,更不能动不动就指责孩子缺乏耐挫能力。再次,作为对孩子性格影响最大的人,父母和教师本身在形成良好意志品质方面应该率先成为孩子学习和模仿的榜样。如果父母或教师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经常表现出患得患失、斤斤计较、意志薄弱等心理现象,那么无意中也会影响到孩子的意志品质。大量的案例也表明,在青少年儿童意志品质的形成过程中,父母或教师所发挥的榜样示范作用是很大的,其影响也是持久的。
一、混龄教育的特点与可行性
在目前的幼儿教育中普遍采用的教育组织形式是同龄教育,在具体实践中同龄教育逐渐暴露出一些问题。同龄编班这一组织形式无视个别差异,没有反映幼儿是如何学习和成长的,排斥了那些不具备相同经验的幼儿,导致幼儿在班级组织中的不同地位。反之混龄教育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这些问题。混龄教育对不同年龄有的发展程度具有明显的差异性,幼儿角色具有多样性、变动性,幼儿有时充当着弟弟或妹妹,有时充当着哥哥或姐姐,他们从弟弟妹妹逐渐成长为哥哥姐姐。
在国外幼儿混龄教育已经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皮亚杰的“认知冲突”理论等,观点为混龄教育的实施奠定了理论基础。这些理论认为,没有与他人在思想上的相互交流和合作,个体永远不能把他的运算合成一个连贯的整体;一个幼儿与人合作能做的和不与人合作能做的之间的差异就是同伴合作的基础,幼儿之间的合作活动促进了儿童的发展。在混龄教育活动中,同伴间的认知冲突会迫使儿童站在他人角度看问题,年长幼儿用自己的行为和语言向年幼幼儿解释或表现,年幼幼儿用自己的行为和语言向年长幼儿模仿或询问,这样可以引起情感的共鸣,从而使幼儿具有关于社会的更广阔的认知视野,从而使得每个幼儿的经验和能力得到提高,这样更能促进幼儿社会性的发展。
从尊重人类和儿童生物本性的角度讲,我们不应该把幼儿人为地按照年龄来分组,特别是在教育这个方面。混龄教育为幼儿提供一个类似于社会的环境,年幼幼儿可以通过观察、模仿年长幼儿,从而促进年幼幼儿的发展。在混龄教育中,各个年龄阶段的幼儿在各方面表现出个体的差异性,在他们之间也表现出了接近性和渗透性,这样更有利于不同年龄的幼儿之间的沟通、交往及其健康的发展。只要给予幼儿机会,鼓励他们和不同年龄的幼儿结交朋友,不但可以扩展幼儿的社会生活世界,还有利于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
二、混龄教育对于促进幼儿发展的积极作用
混龄教育可以弥补独生子女与不同年龄幼儿交往的不足,有助于幼儿形成良好的社会性,使幼儿成长为一个健康的社会人。
(1)有助于丰富幼儿的情感体验。当前,幼儿出现交往不足的问题比较突出,但人要生存、发展就必须学会与人交往。混龄教育中幼儿角色在弟弟或妹妹、哥哥或姐姐之间不断转换和渐变中,幼儿能更好地体验他人的感受,更好地理解、包容和尊重别人、控制自己,进而学会换位思考,从而产生从他人角度考虑问题的移情能力,丰富幼儿交往的经验,锻炼他们交往的技能,提高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
(2)有助于提高幼儿的认知能力。 不同年龄的幼儿在一起活动时会随机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而非事先老师安排的,会产生认知冲突,从而使幼儿的认知水平不断的得到提高。不同年龄的幼儿在相互的帮助下,解决这些随机出现的问题,这样不仅能巩固并重新思考已有的经验,还能使得他们在不知不觉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有助于培育幼儿良好的心智。混龄教育中能力强的大龄幼儿用心地教弟弟妹妹,他们在大龄幼儿的细心帮助下,可以轻松地掌握一些技能技巧,在爱和关怀的氛围中对自己也充满了信心。老师把能力弱的大龄幼儿和小龄幼儿安排在一起,这些大龄幼儿能看到自己的优势。反之当能力强的小龄幼儿和大龄幼儿在一起时,树立起“我能行”的信念。
(4)有助于形成幼儿良好的品质。混龄教育为幼儿提供了一个健康的类似于社会的成长环境,为幼儿提供社会角色体验的机会,克服了幼儿的自我中心,同时也扩大了交际面,学习了与人交往的正确态度与技能,养成负责、合作、尊重、自信、谦让的良好品质。
三、混龄教育在推进建议
混龄教育有很多优点,但在实践实施过程中也遇到很多问题,如家长的观点、理论及经验的不足、对教师的要求、课程的设置、幼小衔接等,都亟待我们去解决。
争取家长认同混龄教育。混龄教育作为一种新事物,会遇到家长的质疑和阻力。年长幼儿、年幼幼儿的家长会有各种不同的担心和顾虑。幼儿园应该通过多种途径来宣传混龄教育,让家长熟悉、了解混龄教育,增强家长的信心和参与热情,以期得到家长的积极配合和支持。
开展混龄教育实验。国家要鼓励支持一些有意愿、有资质的幼儿园开展混龄教育,也可以实行部分混龄教育,设置适合于混龄教育的课程内容,对理论进行实证,积累宝贵经验。如果实验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和社会好评,肯定更具说服力和影响力,这样更有利于混龄教育在我国的进一步发展。
一、树立正确的儿童观和教育观,把发掘幼儿的创新潜能作为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
所谓儿童观,就是如何看待儿童,陶行知相信,每个孩子都有科学研究的能力,但在当时,孩子的头脑几乎被灌满了各种无用的知识,很少有手脑并用进行科学发明创造的机会?陶行知主张教师要对孩子实施“六大解放”,因为只有空间放大了,才能各学所需;扩大了空间,也才能各尽所能?我们要解放儿童的头脑,使他们能想,能对科学现象和科学问题进行思考;我们要解放儿童的双手,使他们能玩,能进行探索,进行创造性的科学活动;我们要解放儿童的眼睛,使他们能看,能观察周围世界的科学现象,扩大眼界;我们要解放儿童的嘴,使他们能说,能“百事问”,寻找科学答案;我们要解放儿童的空间,使他们能到大自然?大社会中去探索;我们要解放儿童的时间,让他们能去观察?探索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六大解放”让儿童有了运用和训练自己各种感官的诸多机会,“科学地看,科学地说,科学地听,科学地动”,儿童进行研究的兴趣以及创造的能力也因此可能被充分激发出来?蒙特梭利又认为幼儿是存在着“内在生命力”或“内在潜能”,这种生命力是积极的、活动的、发展着的存在,具有无穷无尽的力量,教育的只要任务是激发和促进儿童的“内在潜能”的发现,并使之获得自由的发展。儿童是有自己的兴趣和需要,能与外界环境相互作用的活生生的人。教育者不应把他们看作可以任意填充的工具,而应积极观察和研究儿童,发现儿童的内心的秘密,尊重儿童的个性,教育者应创设条件,保证和促进儿童发展。因此创造潜能的开发应成为学前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只有这样,我们的教育才能顺应儿童观和教育观的发展趋势。
二、创设良好的开展创造性活动的环境,发展幼儿的创新思维能力
要促进幼儿创新能力的发展,就必须在时间、空间上给幼儿一定的自由,并为其提供所需要的物质条件,家长要为孩子提供一种无拘无束的家庭环境和气氛。父母或教师应保证有一部分的时间、空间、材料在集体交往活动之外让孩子能够自由活动,如到户外轻松地散步、嬉戏。为了让孩子感受到自由创造气氛,父母应及时鼓励孩子表露创造性想像,如孩子应受父母的鼓励和赞扬。对创造性活动较少的孩子,应允许他们按自己的方式活动。
另外,富于刺激和探索的性的活动场所能让孩子自由探索,从而产生许多新的设想。家长对于旧玩具和破杂物不要随便扔掉,因为他们大多对孩子有用,孩子或在拼拆这些旧物品时有新发现,或用这些东西想出新玩法,重新组合出新玩具。
三、改革传统的教育模式,用创新的教法来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1、提倡以幼儿为中心
在活动课程中实施创新教育,必然注重幼儿的主动学习、主动实践。幼儿的学习过程是学习主体对学习客体主动探索、不断创新、不断改进自己的已有认识和经验,建构新的认知以及情意结构的过程,而不是通过静听、静观接受现成知识结论的过程。因此,应该特别强调发挥幼儿的主体地位,通过幼儿的亲身活动与实践,变被动消极地学为主动积极富于创新地学,使活动成为以幼儿为主体的活动。通过幼儿自己主动操作、亲身体验等多层次的实践性活动来发展他们的创造力。
2、以实践活动为主
我们应该多引导幼儿在实践中动手动脑,取得对事物的亲身体验,掌握发现问题的方法,在教学活动中,要发挥幼儿的创造性,使他们勇于独立思考,标新立意,传统的教育模式使孩子缺少机会与接触外界,接触大自然,这就在一定程度上使孩子的认知局限在一个狭窄的圈子里,不利于发挥他们的创造性和想像力,作为教师应通过各种途径为幼儿创造,用感官去接触外界事物的机会,例如,在一次教学过程中,让幼儿画以《美丽的小鱼》为题目的画,首先我把孩子带到水族馆,让孩子观察各种鱼类,让孩子了解他的生活习性,鼓励孩子大胆用自己的语言描绘,然后鼓励幼儿画出自己喜欢的鱼,如果没有之前的铺垫,幼儿就可能只会画教师的一种画法。因此实践活动是想象和创造的基础和源泉,要培养创造力就必须有一定的感性认识在美术活动中,让幼儿进行创造性活动并非易事,因为他们完成作业大部分是临摹,这样长期以来,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在临摹中逐渐减弱,因此,没有命题时,幼儿会说:“我不会画”,“太难了”。出现这样的情况原因之一就是让幼儿长期临摹,缺乏想象力训练,所以在教学活动中,每次活动后不要让孩子急于完成,而应该让幼儿尽可能的去设想,看谁的想法多,最有独到之处,让幼儿打开想象的阀门,大胆地画。敢于用多种手法表现事物,表现内心情感,说明发散性思维对摆脱习惯性思维的束缚很有益处。
3、重视艺术教育,挖掘幼儿创造潜能
为了充分挖掘幼儿的创造潜能,教师应当利用各种教育手段,特别是利用艺术教育的特殊功能,启发幼儿敢于创新。一幅取名为《小兔的梦》的画很有特色,画面上,那郁郁葱葱的大森林里,一只可爱的小白兔在采蘑下面美美地睡觉,画的小主人告诉大家,小白兔正在做着关于春天的梦,他梦见柳树发芽了,花朵开放了,燕子妈妈带着孩子们飞回来了……教师适时引导:小白兔不仅做了春天的梦,还做了夏天的梦、冬天的梦、秋天的梦,小朋友能否为它画一个最美丽的梦?这样,又激发了孩子们创作的热情,他们纷纷拿起画笔,有的画出了异常美丽的森林公园,有的画出了小白兔坐上了飞机……
子女是本书,父母是作者,教师是编辑,而社会才是真正的读者。子女长大了不爱自己的父母,十有八九是父母不曾爱过自己的子女,或者爱过,但,是溺爱。所以家长要向子女学习,揣摸他们的心理,模仿他们的行为,熟悉他们的个性,与他们融为一体,这是家庭教育的基础条件。做父母的不要在孩子面前有任何放肆的言行表现,要知道所有这一切都在成为子女心灵的污点。在诸多环境中,最早最直接最重要的环境,应该是家庭教育的环境。所以,精心构建一个温馨和谐、充满幸福的家庭,就成为发挥家庭教育功能的前提条件。家庭教育是以家庭为单位,以血缘为纽带,以亲情为基础的一种教育,每一个子女,都是谁生育,谁教育,谁培养,谁依靠,这是在中国传统观念中不可颠覆的常规。然而社会发展的加速,生活节奏的加速和生存难度的加倍,使不少父母采取了阶段性和程度性分离的办法,由他人代养的办法对子女进行养育。如,交给父母长辈管教,托付亲友帮养,雇佣保姆,寄住学校,诸如此类的做法,使孩子的内心非常孤独且缺乏感情的交流,无异于降低了对子女的教育质量,取消了家庭教育中最富有的优势和特色,家庭教育自然会黯然失色。人生一段的省心、省时、省事的结局,往往会创造出一生的痛苦、痛心和痛伤。例如,沈阳某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的一名学生是富家子弟,到学校报到由三个年轻人陪同可以说是前呼后拥;可他却一点也感觉不到幸福,反而妒恨一个来自偏远山区的穷同学,妒恨穷同学的浓浓亲情;夜里还经常偷偷地哭,有一天清晨在校园一个僻静的杨树林里怒骂自己的父母:“某某和某某,我恨你们!你们就知道挣钱,根本不把我放在心上!不爱我为什么要生下我!你们觉得给我钱就够了,可我比班里最穷的朱金生还穷,他有那么疼爱他的父母,我有什么?”而且很痛苦地狠狠地用拳头砸着树干,好像那树干就是他无情的父母。要是父母看到这一面,不知道有多么的伤心和自责。
再如,一位亲戚说他的儿子13岁了,可从没有叫过一声爸爸妈妈,给三百元、五百元可就是不开口,非常的伤心,十分的后悔不该丢下孩子外出打工,而忽略了对儿子的家庭教育。可以想象作为任何家庭遇到了这样孩子不认自己的父母的事,都无法接受的。可怜天下父母心,我们父母都是为了孩子在打拼,但是忽视了对孩子的教育,这样钱是挣点可没有了亲情。
又如,身边一个邻居的情况,这位家庭的儿子,由于小时候是在外婆家长大的,父母每次都是把学习和生活费寄给外婆,而回来的次数很少。但是每次回来都是非常的溺爱孩子,要什么买什么,要钱就给钱,结果小孩子慢慢长大了,由于外婆、外公年龄大了,无法顾及到小孩到镇上初中后的学习、生活情况,再加上学校是寄宿制,这样学生也就一个星期回来一次,无法做到及时监管。然后孩子在上学时去网吧上网、早恋、和同学吃喝等,因为没有钱,只要向父母要,父母都会给的,因为长期不在儿子的身边,父母回来有求必应。结果没到初中毕业就辍学了,学习太差,不遵守纪律,家长也不管,自己觉得上学也没意思就退学了。离开学校找父母要钱去学理发,结果理发没学成,钱也花光了,反正就是一没钱就找父母要,而且父母不给就会失踪很多天,打电话,也不通,父母只好把钱打在其银行卡上,就怕最后连个懒儿子也没有了。这完全是用钱去弥补对小孩的正面教育,钱把小孩害了,小孩子只会花钱,其他的什么都不会。
【关键词】音乐教育作用 现状 发展 创造力
一、概述
音乐是人借以表达思想感情、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艺术形式。在所有艺术类型中,音乐可以说是最为抽象的艺术。随着人类对这一抽象艺术形式的深入研究,音乐的娱乐功能、审美功能、教育功能、认识功能,甚至治疗功能等逐渐受到人们重视,而音乐教育也因此得到了极大的关注。
纵观中国历史,音乐教育不管是在什么样的朝代中,都成为备受重视的育人工具。出现在公元前11世纪到公元前8世纪西周时期的王家音乐机构,可以说是世界上最早出现的音乐学校,其设立目的在于将王家子弟和贵族子弟培养成能文会武的管理者。而在春秋战国时期,儒家孔子的各种理论、实践显示了他对音乐更高的重视。所谓“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表现了这位伟大哲学家、教育家对音乐及音乐教育的高度评价。随着社会的进步、时代的更迭,音乐教育到了当代也得到了社会各界的重视,而这种重视不仅仅在于理论上的研究和部分人群的收益,而是将音乐教育作为提高国民素质的一个重要部分,并以法规的形式巩固了音乐教育在各个学科中的地位。1987年,我国国家教育委员会制定《全国学校艺术教育总体规划(1989—2000年)》并于1989年11月正式颁布。2001年7月,教育部颁布《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将音乐教育纳入义务教育。2002年5月,教育部制定并颁布了第二个《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发展规划(2001—2010年)》,为我国的艺术教育的开展发挥了引领作用。2003年4月,教育部颁布《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使音乐教育在义务教育基础上得到进一步延伸。
二、音乐教育的作用
进入21世纪,人类社会的全球化和多元化发展趋势逐渐变得明显,在各种激烈的社会竞争中,促进人才的全面发展成为开展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而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这一素质定位的基本准则也成为人们教育实践的指导方针。所谓德、智、体、美、劳是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良好的道德品质,在授予其科学文化知识时锻炼、发展其体力,培养其优秀的审美能力并促进其劳动观念和劳动技能的发展。音乐教育在以上五个方面的教育均有着优秀的促进作用,这也是音乐教育应当在各个学科教育中得到重视的原因之一。
1.音乐教育促进德育、美育发展
音乐是情感的艺术,在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以及提高学生审美能力方面,音乐教育是最为直接和有效的方法。音乐教育通过各种鲜明的节奏、优美的旋律配合作品创作背景的讲述,让学生通过主观感受接受心灵的洗礼,这样的教育方式与通过阅读单调的文字描述来接受教育相比显得更加深刻和引人入胜。如选择《美丽的、可爱的家乡》《我爱你塞北的雪》等描绘美丽景色的作品,让学生认识我国壮丽的河山和富饶辽阔的地域,以此激发学生的爱国思绪。选择革命歌曲《义勇军进行曲》《军民大生产》等作品,让学生了解革命时期的发展从而使学生认识到应该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而将音乐与美术、舞蹈、戏剧等结合起来,让学生在欣赏音乐旋律之美的同时感受色彩、动作、形态等不同的美感,从而提升学生对美的感受力。
2.音乐教育促进智育发展
科学研究表明,愉快的情绪能够有效地改善和调整大脑皮层和边缘叶的生理功能从而促使神经系统的发育。古今中外许多科学家、哲学家,如爱因斯坦、孔子等都酷爱音乐,音乐对他们的事业取得伟大成就具有一定的影响。在音乐教育中,学生通过欣赏、歌唱、演奏等活动,使视觉、听觉、触觉得到协调统一,从而使学生的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得到锻炼。而参与创作则能极大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活跃思维,并使其创作能力得到提升。
3.音乐教育促进“体、劳”的发展
音乐教育促进体育的发展主要体现在,音乐教育与体育活动的结合极大地丰富了体育活动,使其变得形式多样、层次分明,从而满足提高国民体质的要求。如健美操活动的展开,在进行动作分解的同时,若结合音乐教育则能通过节奏强弱的分析使学生对动作获得更好的理解。而在舞蹈类活动中,音乐更是能够调动学生的情绪,使其更好地融入舞蹈场景中。在“劳”育活动中,促进学生劳动观念、提高劳动积极性,音乐教育主要起激励、调动的作用,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热爱劳动、珍惜劳动成果的观念。例如,通过欣赏作品《咱们工人有力量》《打桩歌》等让学生感受各行各业的劳动气息,促使学生养成热爱劳动人民、珍惜劳动成果的品质。
三、我国音乐教育的现状
由于居住区域、民族文化、社会环境、重视程度等不同,音乐教育在世界各地有着不同程度的发展,音乐教育的形式也呈现出多元化的面貌。20世纪以来,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在音乐教育中融入“本土音乐文化”,即本民族音乐文化和本社会音乐文化,这是各国音乐教育的共性之一。在我国,音乐教育发展至今,不管是融入民族文化,还是多元化发展均取得了骄人的成绩,而与先进水平国家的音乐教育相比,我国的音乐教育依然存在许多不足。
1.民族音乐教育重视程度低
目前,在普通学校的音乐教育中,民族音乐教育普遍得不到应有的重视而成为西洋音乐的附属。在歌曲、乐理、欣赏等教材内容的安排上,西洋音乐始终是“主角”,在作者、作品知识的普及上,西方音乐家总是光芒四射,从而造成学生熟识贝多芬、肖邦、舒伯特及其作品,却有些不知陈钢、贺绿汀与雷振邦。民族音乐教育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影响了学生对于自身民族文化的了解和认识,怎能使学生内心充满对自己的民族与国家的热爱?
2.考试制度的落差
随着人们认知能力的发展,“应试教育”的弊端在近年来更加突显,音乐教育也不可避免地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由于存在升学率等压力,目前我国中小学的音乐教育普遍是形式上存在,音乐教育从来都不会成为“主科”,原因在于升学考试不需要涉及音乐内容。而在普通高校中,不管专业还是非专业的学生,似乎都积极认真地投入音乐学习中,但也有部分人是为了考级,或者是获得证书,考试制度的相对落后导致有些学校在课程安排上“轻视”了音乐教育,相应的,音乐教育的教学设施、师资力量、教学质量等也不够重视。
3.教学系统不完善
教学系统指的是为了实现某种教学目的,由各教学要素有机结合而形成的具有一定教学功能的整体,即由教师、学生、教材、教学设施等因素组成的整体。目前,我国音乐教育教学系统还不完善,在教师资格、教材选用、教学设施、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等方面均不统一。
四、大力发展音乐教育
一方面强调加强素质教育,普及音乐教育,一方面片面追求升学率,使音乐教育在目前处于“尴尬”的境地。笔者认为,大力发展音乐教育,必须从根本上解决我国音乐教育的某些比较落后的制度,引进人才及先进技术,结合我国的多民族特点,使音乐教育得到应有的重视。
1.结合多媒体技术
多媒体的使用是信息化时代的必然要求,今天的多媒体技术已经在音乐创作、乐器改良、音乐制作、音乐欣赏习惯乃至音乐的功能等诸多方面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将多媒体技术引入音乐教育中,必然对传统的音乐教育造成一定的冲击和影响,但持续性的发展要求音乐教育必须紧跟时代的脚步,做到推陈出新。多媒体技术在音乐教育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使用计算机作曲、电子音乐制作、对计算机音乐的研究以及电子乐器的制作和演奏等。目前,在我国这类课程的开设仅仅处于探索阶段,而先进国家的中学、大学学生已经接受甚至习惯许多由电子技术创作出来的音乐。因此,当前我们的首要任务是找寻一种能够将我国传统音乐与多媒体科学技术结合并协调发展的办法,实现利用多媒体技术从音色复制和创造、音乐元素的选择和修改、音乐的演示和录音等方面丰富整个音乐教育的教学过程,使音乐教育变得生动而富有趣味。
2.对教师提出的新要求
在任何学科的教学、研究过程中,教与学都是整个体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起引领作用,这种引领作用在固有模式引入新元素时变得尤为重要。因此,我国音乐教育的改革和发展,音乐教师的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起到了决定性作用。首先,必须要求教师具备能够满足教学和学术交流的计算机技能。多媒体技术渗透到音乐教育中,不管是音乐的演示,对音色、乐谱的分析还是与学生的互动,都建立在教师熟悉计算机操作和多媒体技术的基础上。只有当教师很好地掌握了计算机技术,才能在新的教学模式中起到正确的引导作用。其次,音乐教师必须了解并热爱中国民族音乐。音乐教育相对于其他教育来说,是一种能够直接联系到学生情感世界的教育方式。在音乐教育中实现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和民族凝聚力,民族音乐教学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故而要求音乐教师必须了解并热爱我们的民族音乐,能够结合时代背景和创作特征等全面剖析作品,让学生从音乐作品中感受中华民族善良、谦让、温婉等传统美德。最后,音乐教师必须不断学习提升自身专业水平。由于学校扩招等原因,学生学习水平参差不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努力钻研教法,借鉴国内外成功的教学模式,积极主动参加教学交流并加强自身专业素养,从自身出发才能为学生树立起优秀的榜样。
3.注重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素质教育发展到今天,培养创新人才成为教育改革的迫切任务。在音乐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第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摆脱传统的教学思维中把自己作为“主体”而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的状况。一味地进行枯燥的技能训练,单调、重复地从文字上讲述乐理知识,不仅极大地损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可能因此影响学生个性的发展。所以,在音乐教育改革中,教师应留心学生的学习热情及接受程度,适当调整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适时向学生提出问题,并为学生留出独立思考的时间和空间,为学生创造活泼生动的课堂气氛,从而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形成。第二,科学、巧妙地编录和设计教材,并系统地培训教师如何有效利用教材资料。教学材料是教学系统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将对教学的侧重点、教学过程的铺展、教学质量、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等方面产生影响。因此,教学材料应当建立在对学习对象做全面分析的基础上,针对教学目的有条理、有设计地进行编制,除此之外,教学材料还应及时更新并补充最新的教育科研成果,帮助学生获取创作的灵感和启示。第三,为学生搭建展示自我的平台,为其创造性思维提供宽松的环境。2006年,瑞士洛桑大学研究人员经调查研究发现,“专制式”的教育会扼杀学生的创造力并导致他们学业失败,观点得不到重视的学生容易缺乏判断力和自信心,从而影响其创造力的发展。在培养学生创造力的音乐教育中,学校需要为学生搭建展示自我的平台,营造一个尊重、鼓励创作的宽松环境,让学生在表达其感受、展现其创作时充满自信,并在适当的竞争中获得进步。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音乐教育并不是音乐家的教育,而首先是人的教育”。在发展、改革音乐教育的过程中,研究学者、教师、学生甚至教育管理人员,都要从“以人为本”出发。正如爱因斯坦所讲,“没有早期音乐教育,干什么事我都会一事无成”,可见,音乐教育如此重要,我们一定要为它的发展和完善行动起来。
(注:本文为广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地方历史文化特色项目,项目编号:2012—DF—04;广东第二师范学院教学研究与改革项目《潮州音乐校本课程开发研究》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鲁桂莲.论音乐教育的作用[J].中国成人教育,2008(7).
[2]金亚文.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学校音乐教育法规的建设[J].教育探究,2009(3).
[3]王欣.“推陈出新”的未来乐章——试论多媒体技术同民族音乐教育的有机结合[J].皖西学院学报,2002(5).
[关键词]教育公平 均等 平等
教育公平就其本质而言,是教育领域中人际间的利益关系的反映、度量与评价,具体表现为个人的身心发展权利、发展机会、发展条件的分配以及发展水平和资格的认定。由此而论,目前教育公平的内涵应涵盖四个层次的公平:即教育权利、教育机会、教育过程(教育条件)和教育效果(教育水平)。
(一)教育权利平等
教育权利平等,是指个体的教育权利不因其种族、民族、性别、家庭条件的不同而不同,即每个人都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权利,包括公平地享有个人发展所必需的教育资源,公平地享有对更高级教育利益的竞争机会权等。这已经被世界绝大多数国家以法律条文的形式明确规定下来。我国建国以来颁布的四部《宪法》,教育条款虽然各不相同。但惟一不变的共同规定是“公民具有受教育的权利”。这一规定,为公民享有公平的受教育机会提供了宪法保障。
教育权利包括基本教育权利和非基本教育权利。接受义务教育是公民的基本教育权利,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最起码的条件,所有社会成员完全平等的享有此项权利体现了教育公平;而接受更高级教育则属于公民的非基本教育权利,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较高级权利。如果忽略了生产力发展所决定的教育的客观承受力,以及自然因素造成的社会成员在智力、能力等方面的差异,一味追求公民非基本教育权利的完全平等,则是不公平的。
在我国现阶段,由于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有限,我们所讲的公民的教育权利平等应特指基本教育权利的平等。目前关于教育公平的呼声许多都指向“要确保公民享有同等的接受高等教育”等诸如此类的问题,这显然是忽视教育现实承受力的表现。当然,人们呼吁非基本教育权利的平等并不代表公民基本教育权利已实现了平等,在义务教育阶段,我国历来存在的东西部差异和城乡差异至今仍未能有效解决。例如,2000年全国入学率最低的5个省(自治区)均为西部地区:西藏、青海、四川、新疆、宁夏①;升学率最低的四个省(自治区)均为西部地区:西藏、贵州、云南、青海②。据2005年相关统计,全国入学率与升学率最低的仍为西部地区。由此来讲,我国教育公平更应关注义务教育阶段。
(二)教育机会均等
教育机会均等,是指公民不受经济水平、家庭环境、教育规模与总体水平及性别等因素的影响,接受国家的义务教育。教育机会均等作为现代教育基本理念,具有鲜明的价值指向,主要是对在现代教育中处于不利地位的群体的教育权利的关切和补偿,力求人人享有平等的教育机会或教育资源。
很多文章把“教育起点公平”等同于“教育机会均等”,这是很牵强的。因为两者的指向虽具有共通性,但本质性的东西是有很大区别的。起点公平的基本含义是立足于经济学视角的,主要指一定范围的所有成员在任何竞争性或者排他性行为中的能力平等;但传统的狭隘的起点公平论者误解了起点公平,他们认为起点公平是指在不同行为中使主体的起点条件平等,还常以“体育比赛中选手必须从同一起跑线开始”为其观点论证。他们所倡导的教育起点公平是要求所有适龄儿童接受绝对平等的教育,追求的目标是教育结果上的完全平等,这显然忽视了我国国情以及教育现状,在追求教育公平时遗忘了“差别性原则”,是平均主义的表现。机会均等是从伦理学和法学的视角来定位的,它意味着任何自然的、经济的、社会的或文化方面的低下状况,都应尽可能从教育制度本身得到补偿;其关注集中在给所有人公平的发展和竞争的机会,改变处于不利地位的社会阶层的教育状况,以实现社会的公平。我们在理解教育公平的内涵时应注意此方面的区别。
(三)教育过程平等
教育过程平等,是指学生个体在受教育过程中,在教育经费、教育内容、教师质量、学生受关注程度、公正评价等方面,不考虑非客观因素的影响,在公立学校内应接受平等的待遇,其目标(或评价标准)是让人人都受到“相当” (相称)的教育。
教育过程是教育者(教师)、教育影响(教育资源)和受教育者(学生)交互作用的复杂过程,此环节的教育公平也相应地较复杂。由于教育公平是针对受教育者来说的,那么教育者和教育影响便成为教育过程公平的最直接体现。在整个教育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公平并非同等对待每位学生,而是“应考虑以平等为基础的各种不同方式来对待每一个人,体现:因材施教”,力求实现每个教育对象的当下潜力得以最大限度的挖掘,个性得以最佳程度的发展,完成教育过程公平的目标——人人都受到“相当” (相称)的教育。有学者反对这种“相当”或“相称”教育,认为它是一种不公平。其实,这种表面上的不公平透露出的恰恰是实质性的公平,因为,教育对象获得“相称教育”是其所应享有教育权利中的应有之义。
教育过程中的教育影响也是影响教育公平的又一关键因素,包括教育设备、师资力量、教育资金投入等。我国有限的教育资源不可能使所有地区的同类教育享受均等的投入,加之众多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地区之间、城乡之间教育资源分配的差距愈加增大。目前我们所要解决的重点是如何在尊重历史现实的情况下使差距不再继续扩大,并在此基础上本着“补偿利益”的原则逐步缩小教育资源分配的差距。例如,学校教育资源的投入与同类学校相适应,能够满足教育教学活动的正常开展;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不仅要符合社会发展的需求和儿童身心发展规律,而且也要关注到学生的个体差异,以适应不同类型的学生的发展需要。
所以,我们所说的教育过程平等并非绝对意义上的平等,而是尊重教育历史差异、现实差异及自然差异前提下的一种教育目标。
(四)教育效果公平
教育效果公平,是指每个学生在接受义务教育之后都能达到一个最基本的标准,获得与其智力水平相符合的学识水平、能力发展水平、道德修养程度,使其个性与潜能获得充分发展,从而为获得更高学业上的成功或其他方面的发展提供一个平台。教育效果是否公平主要受到个人禀赋、各地区教育质量及个人机遇等因素的影响,但这些均为教育过程中的不可控因素,无法人为地使其达到绝对的平等。
在理论界有将“教育结果均等”等同于“教育效果均等”的说法,这也有不妥之处。从措词本意看,“结果”强调的是暂时性,“效果”更强调了长期性、永久性;相应地,“教育结果”侧重于阶段教育之后受教育者的走向问题,即能否接受更高一级的教育,而“教育效果”则侧重于阶段教育之后受教育者个人的能力问题,即个体是否获得了相称的教育,能否适应社会等,“教育结果”实际是“教育效果”的临时(暂时)表现。我们的教育尤其是义务教育的目标是满足人们最基本的教育权利,使人们获得生存的基本能力,并为他们接受继续教育提供一个基础,而并非是功利性的追求片面的升学率,成为人们接受高等教育的一个台阶。由此来讲,强调“教育结果公平”容易走入功利主义的陷阱,采纳“教育效果公平”的提法更能反映人们对教育公平内涵的准确理解。
一、“教育”之本质
中西方对“教育”的不同释义。汉语“教育”一词始见于《孟子?尽心上》君子有“三乐”的第三“乐”:“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说文解字》对教育的内涵也作了解释,“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我国的一些大教育家对“教育”的内涵都给出了自己的见解,比如:孔子:“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教育是帮助被教育的人给他能发展自己的能力,完成他的人格,于人类文化上能尽一分子的责任,不是把被教育的人造成一种特别器具。” 陶行知:教育是依据生活、为了生活的“生活教育”,培养有行动能力、思考能力和创造力的人。由此可见,教育在于使个人变得更好,使生活变得更好,绝不单单是知识的传授、灌输,这也只是教育的最简单形式而已。
在西方,“教育”一词则源于拉丁文educare,本义为“引出”或“导出”,意思就是通过一定的手段,把某种本来潜在于身体和心灵内部的东西引发出来。从词源上说,西方“教育”一词所包含的是一种内发之意,一些大教育家对“教育”作出自己的理解,比如:马克思、恩格斯曾提出“教育是促进个人的独创的自由发展。”康德:教育是由个体自我设计、自我选择、自我构建、自我评价的过程,是自我能力的发展,它体现着社会意志和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平等自由地、审慎严肃地共同探究的机理,不是“指令”,不是“替代”,更不是让茧中的幼蝶曲意迎合或违心屈从。蒙台梭利:“教育就是激发生命,充实生命,协助孩子们用自己的力量生存下去,并帮助他们发展这种精神。” 雅斯贝尔斯:“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性知识的堆积。”西方社会对“教育”一词的理解似乎更注重它的引导作用,引导人们能力的培养、爱的培养,精神的塑造。
二、重“教”轻“育”的现代教育
(一)“教”与“育”的倒置
古昔中外,人们对教育的理解实则是偏于“育人”方面,培养人的一种善的本质,或者说是引发人们所固有的或潜在的素质,而在现代汉语中,我们对“教育”这个词的理解实际是偏于“教”,而不是“育”。偏重于知识的传递,而轻视了人格的培育和能力的培养,这就把教育的内涵本末倒置了,知识的传递作为教育的一个方面,它是一个非常肤浅的层次,现在大部分人把知识传递当成教育的主要内涵,这是我们现在教育的一大误区。在教育中,我觉得最重要的是人格的养成和能力的培养,知识传递是非常次要的,我们只不过在人格养成和能力的培养过程中要进行知识的传递而已,这样才是我们所提倡的素质教育的本来面目。
素质教育自从20世纪80年代被提出以来,一直是教育界广泛关注的话题,是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主旋律。在广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现在的很多中小学教育依然以“应试”为主,更多的强调统一的课堂,统一的评价标准,像工厂生产标准件一样,希望每个孩子都能按一个标准,一个规格生产出来,这种应试教育突出表现在三个方面:重教材,轻实践;重分数,轻理想;重未来,轻现在。
(二)生命被囚禁在书本之中
在“知识就是力量”的感召下,中国的基础教育普遍重视知识的学习,并且把知识局限于书本,局限于教材。这种现象普遍存在于现在的中小学教育中,按照中考、高考的指挥棒走,教材是唯一的参考书,教师按照教材来教,学生按照教材来学。素质教育不应只局限于学校、课堂,而是应该渗透在生活中,停留在课堂的素质教育是不全面不完整的,教育不出拥有全面完整人格的学生,生活本身就是一个大的教育天地。大教育家陶行知曾提出“生活即教育”的思想,我们现在所提倡的素质教育,其实就是一种更贴近生活的教育,教育原本是与生活一致的,教育来源于生活,生活离不开教育,我们现在中小学教育的弊端就是太重书本,和生活没有联系,抱着书本,忘了人生。“如果教学活动只注重书本知识的学习,忽视学生的直接经验和真实的生活体验,那么,他们获得书本知识就可能只是一堆没有活力的死知识,也容易导致本应生动活泼、充满生命活力的教学活动变得枯燥无味,缺乏趣味性和吸引力。”这样的“教”教出来的学生更多的可能是 “有知识而没有智慧,有智慧而没有文化,有文化而没有思想,有思想而没有生活”的人。陶行知曾提出“教学做合一”的思想,这不仅是教育的思想,也是生活的思想。我们现在的中学教育应该更多关注学生“做”的方面,或者说是实践的方面,通过实践,产生新的思想和价值,教育、学校、书本都应拥有引导人“做”的力量。
(三)生命被驱逐着前进
雅斯贝尔斯认为,对于人的生活而言,最重要的是抓住当下和现在。教育必须关注当下学生的生活。人的过去与未来都是为了自己的当下,都是为了充盈和丰富自己的现实生活,生命是一个过程,在生命的历程中,并不意味着彼阶段的生命比此阶段的生命更有价值,也不能为了未来的生命而牺牲现在的生命。我们的学校为了孩子以后的“完美生活”,不惜牺牲孩子现在的生活,因此,除了“题海战术”和“填鸭式的灌输”外,其他增长学生见识的方式都很难被接受,即使学生十分欢迎,即使能够激发学生的潜力,我们学校和家长也难以认可。这样的后果就是不自觉的给孩子设置了一道无形的藩篱,孩子的生命活力在这里得不到应有的展现,在沉重的课业负担下,那份青春和活力所剩无几。
三、教育的出路在哪里
(一)著名教育家昆体良曾提出:“教是为了不教”。我们的教育除了使学生不再需要有人去教,还能有其他什么别的目的呢?正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育所要完成的不是一把刀子的职责,而是一块磨刀石的职责,一块能把学生磨得坚韧,锋利,锐利的磨刀石。“教是为了不教”,这里的“不教”并不是说不需要老师的传道授业解惑,而是学生能够养成一种自主、自觉学习的愿望,学习是一种需要,一种愉快的体验,学生愿意去阅读、计算、书写,而不是学校和教师强制去完成的作业。同时,这里的“教”也不是简单的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这里我所要阐述的就是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这会是其它能力养成的一种主观因素。
关键词:家庭感恩教育;现状;成因;建议
“恩即恩惠,就是给予的或受到的好处。”(《现代汉语词典》)所谓感恩就是对他人、社会和自然为自己带来的恩惠和方便产生感激之情的一种心理体验。会感恩的人,才会懂得相互理解、相互关爱,才会对生活和对别人心存感激,才会生活得更有情趣和更有意义。
一、家庭感恩教育的重要意义
感恩教育是指对受教育者实施的知恩、感恩、报恩和施恩的人文教育,是一种以情动情的情感教育,是一种以德报德的道德教育,也是一种以人性唤起人性的生命教育。家庭是“三位一体”教育合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在这一体系中起着基础性作用。尤其在感恩教育方面,家庭更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
首先,家庭是孩子养成感恩意识的第一个平台,父母是孩子感恩教育的启蒙老师。家庭是孩子人生的第一站,最初的教育发生在家庭之中。苏霍姆林斯基说:“善良的情感是在童年时期形成的,如果童年蹉跎,失去的将永远无法弥补。越早对孩子进行感恩教育,在孩子心中播下感恩的种子,由此而形成的习惯也将伴随孩子一生。”
其次,家庭感恩教育效果明显,是由家庭特有的优势决定的。
1.家庭教育具有随机性。父母与孩子长期、全方位密切接触,可使感恩教育渗入生活,随时抓住生活点滴对孩子进行感恩教育。
2.庭教育具有亲缘性。父母为孩子提供帮助最多,是孩子最信赖的人;孩子对父母的情最深,意最切。感恩父母,往往是许多孩子养成感恩意识的起点。
再次,家庭是对孩子进行感恩教育的主要场所。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说:“道德教育主要的场所是家庭。”家庭教育的重点是品德教育,就是培养孩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即教会孩子如何“做人”。
二、家庭感恩教育缺失的现状及成因
家庭感恩教育意义重大。然而,现代家庭教育中,父母对孩子的关爱更多地停留在物质层面,养而不教,很少涉及精神领域;对孩子的教育内容更多地停留在智力和成绩方面,片面求智,很少涉及道德品质教育;对孩子的教育方式要么溺爱娇惯,要么简单粗暴,对孩子的感恩教育缺乏科学引导。家庭感恩教育的缺失,其成因有三:
(一)家庭感恩教育观念存在误区
现代家庭中爱的错位及感恩教育的不作为,阻碍了孩子感恩意识的形成。
1.错误“养育”观念的影响。现代家庭,独生子女成了家庭的宝贝,不少家长无私地为子女奉献,忽略了教育孩子应该对长辈的付出有所回报;的家长认为孩子还小,不懂得也学不会感恩,等孩子大一些再教育也来得及;一些家长甚至错误地将对孩子的教育完全归于学校,家长只满足孩子物质上的需求,从而忽视对孩子感恩意识的培养。
2.片面成才观的影响。一些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愿望十分强烈,不少家长在“分数第一”思想指导下只注重孩子书本知识的学习和智力的开发,缺乏对社会生活知识和规则的强调,忽视了道德品质的培养,忘记了还应教育孩子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
3.传统“荣亲”观念的影响。一些家长在教育孩子时给孩子灌输“只要学习好,就是对我好”的思想。还有些家长爱攀比孩子的成绩,使孩子长期在攀比的环境中把自己误解为满足父母虚荣心的工具,认为自己只要成绩出众,成就非凡,满足了父母的虚荣心,就是对得起父母,就是报了父母的养育之恩,而遗忘了本应尊重和感恩父母的那份真情。
(二)家庭感恩教育的引导缺乏科学性
1.感恩教育方法呆板陈旧。家长们在教育时往往采用空洞的自上而下的说教、灌输方式,如“你应该学会感恩”、“你必须这样做”。这种强势呆板的说教,吸引不了注意力容易分散的幼童;容易引起处于叛逆期青少年的逆反心理;可能导致思想活跃的大学生的反感。感恩教育难以收到实效。
2.感恩教育形式化。一些家长往往重口头教育,而忽略孩子的行动锻炼。由于缺乏体验感恩带来的快乐感受,孩子很难将感恩情怀内化为自身的需求,缺乏发自内心的感恩意识和感恩行为,容易出现“说的比唱的好听”现象。
(三)家庭感恩教育环境欠佳
1.家庭缺乏感恩教育氛围。
有些家庭,父母回避感恩话题,对感恩行为嗤之以鼻;有些家庭,父母对自己的长辈怨这怨那,恶语相向,家庭成员之间患得患失、斤斤计较,常为一点小事破口大骂、大打出手。长此以往,孩子在压抑的家庭环境中成长,感情受到伤害,感恩之心也会减弱甚至泯灭。
2.家长榜样作用的缺失及错位。洛克在《教育漫画》中指出:“儿童的举止大半是模仿出来的。”父母是孩子最初也是影响最大的榜样,在孩子心目中有很高的威信,一言一行都深刻地影响着孩子。然而,一些家长借了他人钱物之后,故意躲避债务,借而不还,不知感恩;还有一些家长对他人给予的帮助不以为然,甚至吝啬说声“谢谢”。孩子长期耳濡目染,想要建立感恩意识实属难上加难。
(四)家庭感恩教育出现功利化倾向
一些家庭过多地从功利层面强调感恩的意义。曾听一位母亲对上大学的儿子说:“某某领导对你很关心,你要多联系,说不定毕业的时候对你找工作有帮助。”这种感恩教育难免让人产生疑问:这会不会帮助孩子形成利己观念呢?难道那些没有利用价值的人就不值得我们联系和感恩吗?
三、加强家庭感恩教育的若干建议
(一)家长应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
1.家长应树立“养”、“育”结合的全面教育观。家长除了满足孩子衣食住行这一物质层面的需求,更应注重孩子精神及道德方面的需求,这就是我们所说的“育”。家长在与孩子共同生活时,引导孩子对他人的帮助道一句真诚的“谢谢!”,当他人遇到困难时竭尽所能帮助对方,为辛苦劳作归来的父母端凳倒茶等。
2.家长应树立多元的成才观。树立多元的成才观,要求家长转变“重智轻德”的观念,在看重孩子学习成绩的同时,更要注重孩子综合能力的培养。读书的首要价值不是“升学”,不是为了获得学历身份,而是提高能力与素质。不仅因为孩子的优异成绩而自豪,当孩子乐于助人,懂得尊重他人,礼貌待人、孝顺长辈时,更要及时给予鼓励和支持。
3.家长应树立正确的教育价值取向。家长应把“学会做人,学会关心他人”作为教育孩子的最终目标。孩子是拥有独立人格的社会人,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不应视其为自己的“私有财产”,不应把自己未实现的理想强加在孩子身上。
(二)家长应以科学的方法引导家庭感恩教育
1.感恩教育应做到以情动情。感恩教育需要根据孩子的心理特点以及孩子的接受能力,选择适合孩子的感恩教育方式,以理服人、以情动人。面对处于逆反期的孩子,说教灌输的方式必然行不通,家长可以通过与孩子对话谈心,让孩子体会他人的付出,从而激起孩子的感激之情,在自然而然的情感交流过程中帮助孩子培养感恩意识。
2.感恩教育应做到“知行合一”。孩子良好品德的形成是知情意行的统一,即感恩教育应以孩子形成感恩观念和行为为目的。因此,家长在教育孩子时应讲求“知行合一”,引导孩子将感恩落实到实际行动中。如,可以教育孩子从身边的小事着手,为劳累的父母做一次家务;为辛勤付出的老师倒水擦黑板;对帮助过自己的人真诚道谢等。把“感恩”的种子植入孩子心灵深处。
(三)家长应努力创设良好的家庭感恩教育环境
1.家长应创设富有感染力的感恩教育氛围。在一个和谐的环境中,孩子的爱心不需要刻意培养。家长给孩子讲知恩图报的小故事;登门感谢“恩人”时尽量带孩子前往,使孩子在有意无意中感受到爱与恩的交融,久而久之孩子会自然地表达出自己的爱与关心。
2.家长应以身作则,为孩子树立榜样。孩子道德的发展是一个逐步内化的过程,优良的示范是最好的说服和教育。教子千遍,不如自己做一遍。无论工作多忙,都别忘了在假期带孩子去看望双方的老人;逢年过节、老人生日,和孩子一起为老人选购礼物。家长若能以身作则,处处感恩,特别是孝敬长辈的言行,定能达到“无为而为,不教而教”润物于无声的理想教育境界。
(四)施恩不图报,家长应防止感恩教育功利化
感恩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情感,出自对生活及他人的感激,是非功利的,它不是投资,应该不求回报。因此,家长在对孩子进行感恩教育时,千万不要亵渎感恩的内涵,把感恩教育庸俗化。感恩教育应该上升到更高层次,即“施恩不图报”,这才是感恩以及感恩教育所应有的高尚境界。
法国杰出的雕刻家罗丹曾说过:“世界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让我们以家庭为感恩教育的起点,让孩子怀着感恩之心,去迎接和创造美好的未来。
参考文献
[1]陶志琼.关于感恩教育的几个问题的探讨[J].教育科学,2004,(4).
[2]严加银.当代青少年感恩教育探究———以传统孝道为视角[J].西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4).
民间美术是相对于宫廷美术、文人美术、学院派美术等形式而言,它直接来源于人民大众。是一种带有原发性的美术形式,它在传承的过程中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自诞生之日起就融合在人们生活之中。它属于一种母型文化艺术,具有原发性和广泛性的特点,作为中国文化民族性最为传统与纯粹的载体,它不再是单纯的艺术形式,而成为一个意味深长的符号――浓缩历史的记忆、质朴的民族信仰及情感,与中国文化的血脉同根同源,这个符号使我们对自己的文化、中国大众的生活和艺术有了深度的认识。
“言传身教”是民间美术传承中最普遍的一种方法,它主要体现在以家庭为中心的技艺传承环境中,是师徒、父子关系直接传授的方式。这一源远流长的文化传统,饱含着鲜明的民族情感、民族气质和淳美的艺术精神,体现着劳动人民传统的审美思想和美学观念,表现出中华民族的心理素质和精神面貌,发扬民间美术可以增强民族的自豪感和民族自尊心。然而,有关民间美术的教育似乎被认为是下里巴人的草根文化不登大雅之堂,民族民间美术在学校教育中的缺失失去了其生存的土壤,众多的民间艺术形式面临着艺绝人亡的尴尬境地,即使其中属于美术的物质性表述还依然存在,但属于文化的那部分已缺少了原始生态的味道和神奇灵动的本性及生命力,也就是所谓活态的保护及传承。那么学校有关民间美术的教育则显的尤为重要亟待加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民间美术的传承应该从孩子的培养开始,从幼儿艺术教育做起直到大学的完善的体系从小培养孩子懂得尊重、欣赏、热爱我们的民间美术,让它在中华大地上植根传承。
二、我国民间美术教育的现状
我们的美术教育目前依然被当做可有可无的“副科”,有时又被当做提高升学率的“特色”加以热捧,处在十分尴尬的境地。这便是中国美术教育的现状。
农村美术教育往往敷衍了事,相对于城市,农村美术教育则更为薄弱,然而绝大多数的民间艺术形式扎根与广大的农村,农村学校许多基本的美育基本的教学尚不能保证,何谈在学生中进行乡土民间文化的渗透与传承。
初中的美术教育似乎更重视相关美术知识程式化的讲解,学生只是机械地临摹。让学生参加诸多类型的奖赛,这似乎成了衡量美术教学的标准,而且全国教材基本统一缺乏美术教育的地域及民族特色。
高中阶段的美术教育尤其是美术特长班的美术教育,基本上是进入大学前的“学前班“式教育。
中国的高师美术教育都是以“求新求异”为目标,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及独创精神。教师不注重民间美术知识的传授,他们担忧学习过去的、传统的、民间的知识会影响同学的创新意识,担忧学习今后的创作中会失掉现代审美的时尚,会缺少与外域交流的语言。我们提倡学习民间美术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具有民族特色、民族风格的美术知识内容、设计方法,而并非希望否定现行的艺术设计教学内容,让学生拥有设计中国元素的能力。
三、国外民间美术教育之借鉴
一些国家对民族传统文化(特别是民间手工艺)教育较为重视。如日本已将民俗中的艺术内容作为幼儿教育的重要内容。欧洲艺术教育,是全民都在进行,不单是学校老师的事,它不再是副科,课上课外都在进行的,在校内校外形成了良好的艺术氛围。美术课堂上,教学形式也相对灵活,教师可以根据学校、老师、学生的特点自己设计教学内容。学生可以在教室里随意走动,整个课堂是轻松和谐的。教师不再注重学生所谓绘画的结果,而是注重对学习过程的理解,即学生对美的理解与感悟。
课堂美术教学只是美术教育的一个方面,我们应该开展各种课外活动进行全民美术教育。在欧洲的梵蒂冈、卢浮宫、佛罗伦萨等美术馆里每天都有源源不断的参观者、摄影者、绘画学习者,参观的人员从幼儿到老年均有,他们可随意拍摄下喜欢的作品,也可以在展览馆的绘画室里把看过的画下来。这有助于全民艺术素养的提高,值得我们借鉴与深思。
四、关于民间美术教育缺失的几点思考
1.民间文化的传承的危机
对中国文化传承的忧患,是我们在自省后文化主动性与自主性的必然体现,也是我们对艺术本体及其赖以滋养的文化生态的本质关注,更是对本土文化所面临巨大困境与挑战的深刻关怀。然而许多优秀的民间美术随着一代老艺人的去世而艺绝人亡。而当今的学校教育对与民间文化的学习几乎是一个空白,很多学生不了解甚至不知其家乡的优秀民间文化。现在中国的传统手工艺,常常是外国人比中国人还精通、还热爱。比如内画鼻烟壶,很多国内的青年人居然都没见过,人家老外倒能从这鼻烟壶讲起,一直把咱们清朝历史抖落一遍。这和学生所处的环境及教育引导有关,长期以来民间美术被认为是乡野艺术不登大雅之堂。没有在青少年中培养民间文化的传承者接班人,使这些古老的艺术面临失传的危机。
2.民族民间美术教育对学生民族感情的培养
民间美术教育应与当地的民间美术特色相结合,充分体现地域特色,利用天然的有利资源营造本土的民间美术氛围。
民间美术中的许多品类如剪纸、年画等具有较强的操作性,作为课堂教学内容与形式的有益补充,能给学生提供多方位、多角度的体验。这些形式多样的课内外教学活动能大大提高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给学校美术教育增添新的活力。我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也无时不刻地向学生展示着民族民间文化的魅力,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民族自豪感。在港澳地区,对中华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弘扬也十分重视,经常会举办一些旨在“弘扬民族文化,促进国际交流”的活动,如香港著名的设计师靳埭强先生的设计作品则透露着民族民间美术独特的韵味和鲜明的中国元素,把中国的水墨及传统文化表现的淋漓尽致。他还发起了靳埭强设计奖即全球华人大学生平面设计奖,意在让学生把古老的民族文化运用现代设计的观念表现出来,推动民间文化的薪火传承。
3.形成完备的民间教育体系
文化的本质以及它与传承者的关系清晰地告诉我们:青少年是文化传承的核心。从童年起,文化与人共生。仿佛土壤、气候对于植物。生活中的一切,如建筑、音乐、礼仪、审美取向、生活方式等等都作为文化要素在时刻地影响着学生的观念、态度与意识,这种影响会内化为生命的一部分而成为难以忘怀的童年经验。我国的民间美术教育应该形成从儿童教育到大学教育的完整的美育教育体系。从中小学对民间美术技艺(如剪纸、面花)的学习与欣赏(年画民间皮影戏等),到大学对民间文化的理论研究。1986年,中央美术学院设立了民间美术系,将对乡野艺术的研究与教学引进我国最高美术学府。民间美术研究和教学实践作为专业学科在中央美院也经过了很多变化,由年画、连环画系到民间美术系,再到人类非物质文化中心的变迁,透露出社会对民间美术价值认识上的矛盾心态。在民间艺术受到普遍关注的学习民间美术实质上是最好的保护行为,每件民间美术作品都有着它们特定的用途,在以往的介绍中我们常常忽略了这部分的背景介绍。如果不懂得它的传统就无法理解其内涵,尽快解决现行教育知识体系中,本土文化认知的严重欠缺,对一代青少年加强本土文化基因的认知和启蒙,进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传承,是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的责任。
4.应形成全民保护意识
有关民间文化的缺失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全民保护意识的缺乏,虽然很多专家学者强烈呼吁,但往往是言者谆谆,听者藐藐,全民的保护意识并没有被调动起来。
民间美术是我国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今年是我国举办文化遗产日的第五个年头,文化遗产保护不是某个人或几个人的事,文化遗产保护需要全民努力。文化遗产日是全民性和全国性的活动日,文化遗产保护是全民的责任。文化遗产保护最重要的意义在于提升民众的文化素养,经过20多年发展,文化遗产保护已经从少数人的话题变成了大多数人关心的热点。希望祖国的优秀民间文化在青年学生中得以传承发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