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小学德育的重点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实践证明,中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道德情操的关键期,德育教育的重要性众所周知。如何利用好德育教育的“黄金阶段”,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习惯,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是中小学学校教育的重要课题。但现实情况是,很多时候,因为种种原因,错过了道德教育的最佳时期,或者使道德教育流于形式,未能引起学生和家长的注意。笔者试图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新形势下中小学德育教育的突破点和侧重点。
一、对德育教育重要性的重新认识
一般来说,道德品质包括四个方面: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道德认知是起点,学生会按照社会的主流思想,明确什么是道德的,什么是不道德的。道德情感是基于认知层面的情感升华,比如目睹官兵不顾危险抗洪救灾,学生会在心目中对官兵有所崇拜,对受灾群众深感同情,这就是道德情感。道德意志更多的是一种自律和慎独,心中有条“红线”,面对诱惑或者不该做的事情,能用道德的力量去抗衡和抵制,做到自省自律。道德行为就是实践,用自己的道德认知和情感等,指引自己的行为,不越规矩,不触底线。
正因为道德具有这四个层面,所以德育工作在很多学校是隐性的标准,很难有一个刚性的标准和体系去衡量一个人的道德水准,这就是学校德育很难突破的症结所在,也是很多教师无法开展有效的德育教育工作的难点所在。
既然德育教育具有这样的特征,作为教育工作者,其可以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从培养学生的道德习惯开始入手。其实,很多的道德品质说起来或许会很“空”,但是落实到具体的行为习惯上又会很“实”。我们往往过于强调道德教育的意义,而忽视了习惯的培养。实际上,很多道德品质的培养可以先从培养良好的习惯入手,待习惯初步养成,再赋予习惯以意义。这个思路跟传统的语文教育思路是异曲同工、不谋而合的。传统语文教育是先教给孩子启蒙知识,比如古代启蒙教育的经典“三百千千”(笔者注:《三字经》 《百家姓》《千字文》《千家诗》),学生完全可以先记下来,不去理会其中的意思,就是先做到熟读成诵。“幼学如漆”,学生学习了这些基础之后,随着阅历的加深和身心的发展,文字背后隐藏的道理和意义会在某一个时候忽然打通,做到融会贯通,豁然开朗。实践证明,对中小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从培养行为习惯入手,不失为一条科学有效的途径。
二、德育教育的突破口和侧重点
现在的中小学生,基本上都是独生子女,家长很重视子女的教育投入,使得很多学生身上的“骄娇二气”体现得尤为突出。比如穿衣要名牌,易与同学攀比,吃剩的饭倒掉,浪费严重,等等问题,均有不同程度的存在。对此,学校的德育工作可以寻求以下突破口:
1.积极开发校本资源
校本资源应该是一个较为开放的理念,不仅仅体现在课本研发上。在学校,可以利用宣传栏、张贴道德模范的先进事迹,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可以在升旗仪式上进行讲道德、讲文明的演讲,以班级为单位,轮流派代表进行演讲;可以树立道德小标兵,从身边的同学身上汲取文明和道德的修养。学校是德育工作的“主战场”,要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道德考查机制,比如班级卫生、个人卫生,不要乱丢果皮纸屑,等等,用良好的习惯和机制规范学生的行为,进而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校本资源是有潜力可以挖掘的,而且在学校的大环境下,学生很容易“趋同”,不由自主地就跟着去做了。就好比一扇很干净的门,一般人是舍不得用脚去踹开门的,而要是面对一扇满是脚印的门,就会不由自主地也去踹上一脚,这就是心理学上的“破窗效应”。合理利用校本教材,开发研究校本的道德教育手册,形成良好风气,养成道德习惯,现实可行。可以说,这就是“生态德育”,“生态德育是适应当今中小学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需要而提出的一种学校德育策略,依据生态哲学原理,以生态情感和品德要素开发为切入点,使学生获得符合国家要求和自身成长需要的情感品质、思想道德和行为习惯,体现了以人为本和科学发展的理念”[1]。这一理念的提出和引进,对学校的德育教育工作具有极强的现实指导意义。
2.合理利用课堂资源
德育工作绝对不是思想政治老师一个人的工作,可以说,只要有心,任何一门学科都可以渗透道德教育。比如历史课程,尤其是中国近代史,绝对是极好的道德教育的资源。面对两次,为什么清政府都会一败涂地?为什么说“落后就要挨打”?为什么会取得最后的胜利?这些问题当中,都有着德育教育的因子。再如语文课程从革命故事到历史人物、从古典诗词到新闻通讯,都蕴含着德育的素材。但是,“客观地讲,我们的语文教学一向是重视作品的主题思想和社会意义的分析与概括的,只重视单一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教学过程中有意识的德育教育,智育的强化与德育的疲软的局面形成便成为无法否定的事实”[1]。这样的局面形成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作为教育工作者,其应该学会合理利用课堂资源,水到渠成、画龙点睛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让学生有所收获、有所震撼、有所思考即可。
3.主动联合家长资源
学生家长从事的行业各不相同,作为教师,其可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主动联合家长,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由此形成互动,形成合力。而且因为学生家长的参与,学生会感觉到亲切自然,易于接受,家长对学生的思想动态也易于掌握,好处多多。
德育工作关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关系祖国的未来,学校作为德育工作的主要载体,更应该扎扎实实地研究好、部署好、开展好德育工作,为祖国培养合格的各类人才做出应有的贡献。
一、结合汉字本身的结构特点进行德育教育
识字——写字教学是低年级教学的重点,在小学阶段,学生要认识2500个左右的常用汉字,几乎每堂课上都要周而复始地识字、写字。在识字、写字教学中,我们可以结合汉字本身的笔画、结构和形体等特点进行德育教育。可以先让学生自己去观察、发现所学汉字的特点,再让其在讨论交流中分析这些汉字与做人处事之间的关系,将识字、写字教学同育人结合起来,让学生在趣味盎然的字形分析中掌握字的笔画、结构等,明白做人的道理,受到团结友爱、谦让互助、集体主义等方面教育。比如:在教学“婆”这个生字时,我故意将“婆”字下半部的“女”那一横写得很短,让人一看上去下面的“女”像被什么压得喘不过气来一样。再让学生跟写得规范的“婆”相比较,看两种写法有什么不同,哪种写法好看。通过一番比较学生知道了:要写好“婆”这个字,写好下面的“女”是关键,一横要长,要将上面的“波”托住,这个 “婆”字才站得稳,立得正。由此,我进一步点拨:汉字也和我们人一样,他们由两个字或三个字组成一个新字,就像我们的家庭一样,要相互团结、合作,互相谦让,互相帮助,这样的家庭才会和谐而美好。再如在教学“人”字时,我让学生明白,这个字虽然是一撇一捺两笔组成,但要写好这个字却不易,因为它的结构是相互支撑的,互相依靠的,只有这两笔相互合作,共同支撑,才能让这个“人”字稳稳当当地站立。
二、利用课文中的插图进行德育教育
语文教材思想内容丰富,插图直观新颖,对儿童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在教学中充分利用插图及多媒体教学手段,让学生直观感受,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而达到陶冶学生情操的作用。如:第三册语文教材中《识字学词学句(一)》第一课,书中有八幅关于祖国的首都——北京建筑物的插图,教学时可先让学生观察插图,认识这些建筑物,然后利用多媒体播放有关天安门、故宫、天坛、颐和园等建筑物的资料,并进行适当的讲解,引起学生对首都北京的向往,激发学生热爱首都的思想感情。小学阶段的语文教材中,许多课文都涉及爱国题材的内容,如《我爱祖国》《北京》《看雪》《北京亮起来了》等,这些篇章都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极好素材。因此,我在讲授这些课文时,除了让学生掌握本课的基础知识外,还适时对学生进行爱国思想教育。我在教学《北京亮起来了》一文时,结合文章内容,播放介绍北京夜景的资料,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北京的亮丽、辉煌,课后许多学生产生向往北京、热爱祖国的热切理念。
三、在作文教学中的渗透德育
作文是思维创作的高级表现形式,它能综合反映出一个人的内心世界,是小学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作文所涉及的面非常广,人、事、景、物,要求学生做到说真话,表达真情实感,不说假话空话。在习作过程中,教师只要激发起学生对生活的热爱,调动起学生观察思考和练笔的积极性,便能收到良好的德育效果。例如,低年级看图写话作文,根据看图“一位少先队员扶一位老奶奶过马路”展开想象写一段话。教师可指导学生看图明意,教育他们关心帮助老人是一种美德。又如教学第四册“小熊真可爱”这一看图编故事作文时,我在学生编出了小熊拉着爸爸的胳膊不让他去砍树的基础上,给学生讲述了我国的环保现状,教育他们要保护树木资源,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在练习写简单记叙文时我还注意在选材中渗透德育,如“写班上发生的一件事,”指导学生可以写“劝架”“成立图书角”“评选班干部”……从而教育学生同学之间要团结友爱,努力为集体作贡献,积极锻炼自己的班级管理能力等。在写观察日记、读书笔记、书信等作文教学中也应渗透德育。
四、利用课文故事进行德育教育
一、德育重点内容
从德育实践内容看,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有很大的不同。职校在确定德育实践内容方面既关注共同点,更关注不同点,以突出职业学校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择学价值观教育。作为职业技术学校,必须高度重视学生的价值观教育。在现实中,部分职校的学生是以“失败者”的心态进入职校的,我们通过入学教育等一系列活动,使学生确立读职校“升学有希望,就业有优势,创业有本领,发展有基础”的理念;让学生切实体会到,在选择学校方面,合适就是最好的,人各有志,业各有成,条条道路通罗马。
就读成才观教育。如何才能成为竞争时代的合格人才?首先,我们以全新的眼光看待学生,相信学生人人有才,肯定每个学生各有特点,告诉学生如何发挥自己的专长,实现自身的价值;其次,我们教育学生要树立“三自”成才观,即通过“自信、自立、自强”实现自己成为知识经济时代合格的技能型人才的目标。
择业发展观教育。学校重视学生的职业生涯教育,从改变传统价值观入手,帮助学生分析“我的职业在哪里”,教育学生择业要树立“先就业、后择业、再发展、终创业”的就业观,为他们走出校门,选择职业时确立明晰的发展趋向。
就业道德观教育。作为职业教育工作者,我们深知,学生不仅需要具备合格专业技能,更重要的是要养成良好的就业道德观。在毕业生思想教育中,广泛开展“从业、敬业、乐业”的“三业教育”和“爱职业、爱行业、爱家乡”的校外“三爱”系列活动,使学生在踏出校门走向社会之后,拥有务实健康的职业道德观,为一生的职业生涯奠定良好的道德基础。
二、德育实践途径
为将学校确定的德育内容落到实处,我们选择以下实践途径:
入学理想教育。我校结合职中生特点,在新生入学教育时让学生谈谈“当接到职中录取通知书时的不同感想”。通过写心得、开讨论会、辩论会等形式,教育学生树立独立意识、生存意识和发展意识。
校风常规教育。在坚持不懈抓校风教育的过程中,我校坚持以人为本,以生为本,千方百计促进学生自治自理。各班成立学生自管自治小组,让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有效地促进了学生管理由看管型向自主型的转变。同时,争取社会和家长的理解支持,形成强大的教育合力,全程、全面教育学生,使学校形成了爱国、守纪、勤学、向上的良好校风。针对时代特点和学生的年龄特点,学校将网络德育列为新形势下的德育工作重点之一,认真组织“远离网吧,从我做起”签名活动;举办以“辨别网络中的香花和毒草”为专题的讲座;另外,还向家长分发《网吧社会监督卡》,得到家长的大力支持,取得良好效果。
心理健康教育。我校要求各年级班主任密切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发现问题及时进行辅导。每个学期组织一次礼貌教育主题班会。近年来,学校共开展了“积极进取,自强不息” “拥抱亲情、真诚沟通”“人生、责任、义务”等主题班会,在学生中引起强烈反响,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其中,我校尤晓风老师主持的“你我的肩膀、彼此的高度”主题心理辅导活动参加省中小学生健康教育心理辅导课评选活动获得二等奖。
实践培训教育。我校将专业技能培训同本地的经济建设对人才的需求相结合,在教育教学模式上,以“夯实文化课、注重专业课、强化实践课”为策略,充分利用第二课堂教学活动。学校组织导游专业学生进行导游技能比赛,组织财会、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开展会计技能比赛,组织全校学生开展计算机专业技能赛和英语演讲比赛,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促进了学生专业技能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