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产业发展现状分析范文

产业发展现状分析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产业发展现状分析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第1篇

关键词:林业产业;发展特点;发碾趋势

1.林业产业发展的特点

1.1新兴产业发展迅速

近些年,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第三产业的兴起,林业产业方面与之相适应的种苗花卉、森林旅游、森林食品、森林药材等新兴产业发展较快。一般围绕着某一类产品,就可以形成一个完整的产业链,例如银杏、红豆杉等均已发展成一个独立的产业,经济林产品这几年发展势头仍然十分迅猛。

1.2区域特色日渐明显

相较于前些年的产业发展,这些年各地根据自己独特的自然资源条件和社会状况,开始日渐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林业产业,凸出本地有显著优势的林业产业带和产业集群,例如在我国的东北地区业已发展成为森林食品和森林药材的主产区,东南沿海一带则发展成为种苗花卉的主要产区,森林资源丰富的西南地区则成为森林旅游的主要地区,西北地区则在努力成为经济林产品的主要产区。

1.3非公有制经济成为产业主力

根据数据显示,近5年民营资本投入占整个林业产业投入的90%以上,而民营企业总数则占全国林业产业企业的78.2%,产值则高达总产值的70.4%,从森林面积看,非公有制森林的面积已经占森林总面积的20.3%,这些数据足以表明,在当前的林业产业中,非公有制经济已经成为林业产业发展的主力军。

1.4林业产业的社会效益凸显

林业产业的不断发展基于社会经济的进步,其发展又会不断促进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在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充足林产品的同时,也在持续增加就业机会,为农村带来大量的就业岗位,促进农村区域经济的发展,缓解就业压力,促进农民收入的增加,为城乡差距的缩小做出了不可忽视的贡献。

2.当前林业产业发展的不足和趋势

尽管我国的林业产业已经取得了长足发展,但总体来看其长远和可持续发展还面临着资源基础支撑能力弱、森林资源总量有限等困境,并且林业产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仍然较低,在技术创新和知识产权等方面与发达国家仍存在了很大差距,导致很多企业只能作为发达国家原料和初级产品的提供者,无法进行高精尖林业产业的运营。此外,我国传统的林区已经日渐显露森林资源匮乏的现象,矛盾日益尖锐的供求关系,也始终制约着林业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如何在林业产业上取得进一步发展,拥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需要坚持以下几个方向:

2.1由林业产业大国向强国转变

不可否认,我国林业产业现今正得益于社会经济全面发展成为建设的良好时机。国内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有实力也有意向去追求更高的生活品质,因此也更乐意去消费天然、绿色和健康的林业产品;从世界来看,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已有10余年,在林业产业这一领域内,我国占有丰富的森林资源,因此更具竞争优势,也应该更能取得高效益,因此,有着广阔的世界市场有待我国林业产业企业去开发。

2.2加强政府宏观调控

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林业产业发展必须要遵循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律,其供需和发展都取决于市场的波动,但仍然需要国家宏观调控的指导,这就要求我国相关林业工作部门经常实地考察市场,以便制定合理的宏观调控政策,指导林业产业市场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2.3人工林取代天然林

随着传统林区森林资源日渐减少,应该逐渐减少采伐天然林,通过不断增强林业材林基地的建设,增加木材原料的供给量,不断加大“次小薪”的技术研发和培育,使人工林能够弥补天然类供给不足的问题。

第2篇

1.1粮油生产平衡增产

加强土地保护,开展高产高效创建攻单产,粮油产量持续增加。2015年,全县种植粮油作物13.55万hm2,比2010年增加0.70万hm2,粮油总产60.75万t,比2010年增加4.69万t。

1.2特色产业蓬勃发展

按照“名、特、优、新、稀、缺、淡”的特色产业发展思路,以“千亿示范工程”为抓手,着力抓好黄花、柑桔、蔬菜三大产业,全力促进农民增收。截至2015年,全县柑桔、黄花、蔬菜、茶叶、蚕桑、药材等特色产业种植面积达4.33万hm2,比2010年增加了1.33万hm2,增幅达44.29%。

1.3现代农业发展提速

依托四川省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建设项目,强力整合涉农项目资金,鼓励社会资本投资农业,聘请中国农科院柑桔研究所、四川省农科院专家实地进行规划设计,高起点、高标准打造了中滩、渠南2个“万亩柑桔示范园”,示范带动全县建成6个“现代农业万亩示范区”,并由省农业厅认证命名。同时,在渠南乡全力打造渠县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建立植物组培工厂,集成应用了现代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环境控制技术、智能监控技术和水肥药一体化技术。大力发展设施农业,打造休闲农业,提升现代农业档次,延展服务功能。

1.4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高标准农田建设整体推进。借助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财政现代农业生产(水稻)发展、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基本口粮田、省级高标准农田建设等项目建设,大力推进全县农田水利建设工作,先后建成高标准农田0.84万hm2。农机化综合水平大幅提高。争取农机购置补贴资金2000余万元,补贴农户超过1.8万户,带动农民投入超过9000万元,共购置各类机具超过1.8万台(套)。全县发展各类农机服务组织95个,农机大户87户,乡村农机从业人员达31212人。机耕、机电灌溉、机械植保、机械脱粒、机收、机插水平大幅提高,全县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36.1%。

1.5农业产业化进程加快

市场主体带动能力增强。一是龙头企业不断壮大。渠县已培育壮大宕府王、华橙酒业、天一蒙山、秀岭春天等省、市龙头企业12家,企业自主创建“渠县呷酒”“渠县黄花”“秀岭龙芽”“华橙原酿”等知名品牌10余个。二是专合组织规范建立。2015年底,全县已建立黄花、柑桔、红粮、油菜、蔬菜、畜禽等农民专业合作社256个,其中省级示范社9个、国家级示范社4个,三板柑桔农民专业合作社荣获全国优秀农民专业合作社称号。三是种植大户大量涌现。全县工商注册成立家庭农场100余个,种粮大户300余户。

1.6农业品牌建设成效显著

全县6.52万hm2耕地已认证为无公害农产品基地,“渠县黄花”商标、“渠县黄花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成功注册和认证,有9个产品获得国家级绿色食品认证,10个产品获得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创建了渠县黄花、三汇特醋、渠县锦橙等一大批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优质农产品品牌。

2面临困难

2.1农业基础设施薄弱

一是农机化程度不高。渠县的主要农作物综合机械化水平只有36.1%,与四川省农业生产综合机械化水平55%相比差距较大。二是农田水利设施不完善。全县工程蓄水及库容严重不足,病塘库堰数量大,提灌设施量少、渠系垮塌损毁重,全县80%的提灌站建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使用时间长,超龄服役,设备严重老化,现有200处提灌站带病作业,220处提灌站己经损毁和瘫痪,全县近二分之一的耕地“靠天吃饭”,被动局面很难在短期内得到根本改观。三是中低产田土面积大。渠县有中低产田土4.65万hm2,占总耕地的75.15%,近年虽新建高标准农田0.84万hm2,但仍有3.81万hm2中低产田土待改造,较大程度制约着全县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进一步提高。

2.2农业自然灾害频发

渠县属川东丘陵伏旱区,大巴山暴雨中心地带,气候特点是“十年九旱、不干就淹”,农业自然灾害多发、重发和频发,严重威胁着农业生产,直接影响着农业产业发展。S|四川农业与农机/2017年5期|

2.3规模经营比例较低

全县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少、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粮大户发展不平衡,规模化种植程度不高,农民一家一户分散经营占主导地位。农村青壮年纷纷外出务工,农村劳动力严重缺乏,土地季节性撂荒现象较为严重。

2.4农业产业化水平不高

农业龙头企业数量小、实力弱,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不强;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程度不高,真正吸收农民为会员、与农户建立紧密利益联结机制的专业合作社少,专合组织带动效果不明显;农产品品牌少知名度低,市场竞争力不强。

3加快农业产业发展的对策

3.1发展思路

1)坚持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定粮油生产,推进蔬菜、黄花、水果、茶叶、蚕桑等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确保大宗农产品有效供给。2)坚持促进农民持续稳定增收。不断壮大农民增收支柱产业,主攻农民增收重点领域,拓展农民增收发展空间,优化农民增收政策环境,促进农民持续稳定增收。3)坚持产村互动相融协调发展。统筹协调精准扶贫、新村建设和现代农业发展,统一规划、同步实施,既合理布局、发展壮大支柱产业,又综合配套完善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实现产村相融协调发展。4)坚持“三位一体”合力推进。形成“政府扶持、农民主体、社会参与”的农业工作良好氛围。强化政府支持作用,加大强农惠农富农力度,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和首创精神,引导和鼓励社会资本投入农业,凝聚各方力量,合力推进现代农业发展。5)坚持科教兴农和人才强农。全面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加快农业科技自主创新和农业农村人才培养,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应用,提高农业物质技术装备水平,推动农业发展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和管理创新转变。6)坚持产、加、销一体化发展。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积极建设规模化、标准化生产基地,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创新流通方式,延伸产业链条,提高附加值,增强农业综合效益。

3.2发展举措

第3篇

关键词:油气资源;经济贡献水平;集聚度;储采比

中图分类号:F06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6-0-01

未来经济的发展将是产业的发展,产业在促进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在很多国家或地区已经表现出来。资源富集区的资源型产业对区域经济的影响尤为明显,陕西的油气资源产业为当地经济增长做出了巨大贡献,研究陕西油气资源产业现状有助于了解当前陕西油气产业的发展情况,为优化陕西油气资源产业发展和促进区域经济增长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一、陕西油气资源概述

陕西省地处我国西部,拥有丰富的石油天然气资源。油气资源储量巨大,据陕西省统计年鉴记载:2011年石油储量2.98亿吨,居全国第五,西部第二;天然气储量5478亿立方米,位居全国第四,西部第四 。随着石油勘探成果的不断增加,油气储量也随之增加。2011年陕西省全年开采石油3225.42万吨,天然气272.21亿立方米,在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中,年主营业务收入在2000万元以上工业企业有5个,创造价值1541.59亿元人民币,占比陕西省国民生产总值的10%以上。

二、陕西油气资源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1.集聚度分析

为了比较陕西省油气产业的集聚程度,本文基于区位熵方法,选择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和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作为油气产业的细分行业,根据陕西与全国各省2012年统计年鉴整理计算各省油气产业产值及全国油气产业产值,然后再计算各省区位熵数值,为了便于观察比较,本文仅展示富有油气资源的16省份计算数据,其他省份由于资源极少,可以忽略不计。计算结果如下表1:

表1 全国主要省份油气资源产业产值区位熵

注:数据摘自2012年全国各省统计年鉴整理计算所得

从上表可以看出,陕西省油气资源产业产值区位熵大于1,说明陕西油气资源产业集聚程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已经形成油气资源产业集群,具有较高的专业化。与其他省份比较,陕西油气资源产业产值区位熵仅低于新疆、甘肃、山东、天津、黑龙江、辽宁共六个省市,但高于全国其他省市。

2.产量分析

2011年我国石油生产量为20255.37万吨,天然气开采量1028.08亿立方米 ,其中陕西省全年开采石油3225.42万吨,开采天然气272.21亿立方米,分别占全国油气开采量的15.92%、26.48%,在全国各省份排名中石油产量全国排名第二,天然气产量全国排名第一,为我国油气资源需求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在历年的生产中,陕西油气资源产量一直高速增长,石油产量已经接近黑龙江省份,成为我国第二个大庆石油生产基地。陕西省原油加工量1962.57万吨,占全国原油加工量的4.39%,全国省份排名第8,原油本地加工率为60.84%,明显陕西油气资源产业集群发展下,油气资源本地加工率较低,高附加值的炼化生产链环节流向省外。

3.储采比分析

陕西油气资源储量巨大,2011年石油可开采储量29844.34万吨,天然气可开采储量5478亿立方米。作为我国油气资源重要省份,陕西油气产量逐年增加,2011年全年开采石油3225.42万吨,天然气272.21亿立方米,储采比分别为9.25、20.12即在油气可开采储量不变,且按照2011年的开采速度下去,陕西石油仅够开采不到10年,天然气也就只够开采21年。而全国石油储量323967.94万吨,天然气40206.41亿立方米,2011年油气开采量分别为石油20255.37万吨、天然气1028.08亿立方米,石油天然气的储采比分别为15.99、39.11,明显陕西油气资源开采枯竭早于全国平均水平,而且储采比过小,也就是说陕西油气资源产业面临严峻的油气资源耗尽的威胁。

4.经济贡献水平分析

陕西油气资源产业不但为国家提供了油气资源,而且为陕西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2011年陕西油气资源产业的开采业总产值1541.50亿元,占全省GDP的12.32%;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总产值1658.38亿元,占全省GDP的13.25;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总产值473.74,占全省GDP的3.79%;总共合计3673.61亿元,占全省GDP的29.36%。全国油气资源产业2011年产值472115亿元,占全国GDP的23.43%,其中油气开采业产值占全国GDP的2.73%,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产值占全国GDP的7.81%,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产值占全国GDP的12.88%。陕西的油气资源产业经济贡献水平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上游开采业明显高于全国开采业经济贡献水平,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是全国对应行业经济贡献水平的快两倍,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明显低于全国水平,而且与全国平均水平差距较大。

三、结论

本文通过对陕西油气资源产业现状的分析,发现陕西油气资源产业集聚度高,拥有高于全国水平的油气资源专业化水平;在产量上,陕西油气资源产业原油和天然气产量巨大,排在全国第一、二位置,但原油本地加工率较低,高附加值的石油加工业快一半依赖于省外,没能完全发挥油气产业的资源优势为本地经济发展做出贡献;陕西油气资源虽然丰富,但每年高额的开采量,加速了陕西油气资源的枯竭,明显陕西油气资源开采业的后续发展受到了严重的制约;在经济贡献水平方面,陕西油气产业对经济的贡献水平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主要在于上游产业对经济的拉动,下游炼化产业与全国水平具有较大的差距。

参考文献:

[1]陕西省统计局.陕西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2.

第4篇

关键词:流通产业 趋势 对策

一、我国流通产业发展的趋势

(一)批发零售业快速发展

我国流通业的快速发展对扩大内需和促进国内消费起到了直接作用。统计据显示,2014年,我国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已达271896.1亿元,比2013年实际增长11.9%。受国家政策支持,2004年以来,流通产业中批发零售业的规模迅速扩大,10年销售额增长约4.7倍。

(二)市场集中程度不断上升

2004年以来,随着市场经济发展,市场集中程度不断上升。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亿元以上商品交易市场数从2004年3365个增加到2013年5089个,10年增长1724个。从我国零售百强企业占市场份额的变化趋势来看,百强销售规模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连续四年提升,2013年中国零售百强销售规模同比增长19.8%,比同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高出6.7个百分点,销售规模的较快扩张,使得百强销售规模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进一步提升。

(三)外资零售企业在国内迅速扩张后萎缩

中国加入WTO,国内零售业进入政策放宽,外商零售企业在我国扩张速度加快。2004年中国境内外资连锁零售企业门店总数仅69个,到2011年已增加到13918个。2012年以来,经济大环境不利造成社会消费意愿萎缩,“三高”问题致使2013年外资连锁零售企业门店减少到5500个。外资零售企业以规模大、实力强、品牌影响力大等优势已在国内食品、日用品、家居等多个领域形成竞争优势。像沃尔玛、家乐福等国际大型连锁零售企业都已进入中国。

(四)消费品网上销售规模日益扩大

2008年中国网购市场成交额为1281.8亿元,2013年达到1.85万亿元比2012年增长42.0%。2013年,电商对百强销售规模增长贡献过半,进入百强的零售企业中,有9家电商,销售规模达到5732.7亿元,占百强整体销售规模的20.7%。9家电商销售规模高速增长,对百强零售企业整体销售增速贡献率高达54.0%。网购行业快速增长,B2C成主流,一些大型零售商、制造商、品牌商品生产企业等也都开始自办网站以B2B或B2C方式在线批发与零售。

(五)流通企业收购兼并频繁

由于竞争加剧,2014年中国流通业的并购活动频繁。业绩相对较好的龙头企业通过并购实现跨地域扩张,快速占有成熟零售资源,经营不善的企业通过并购重整以调整经营战略。2014年三胞集团旗下南京新百走出国门,斥资2亿英镑成功收购165年历史的英国弗雷泽百货商店集团,开始海外扩张,并籍此发展自有品牌和买手制运营模式。全球拥有超过6700家门店的英国乐购集团,在进入中国市场10年后,选择与中国本土大型零售企业华润万家的母公司华润创业签署合资协议,华润创业间接持有合资公司80%的股份,乐购在内地的135家门店即乐购超市统一更名为“华润万家”。

二、我国流通产业发展的应对措施

(一)传统零售业未来发展模式

快速发展的电子商务将对传统零售业造成一定冲击,却代表了未来贸易发展方向,传统零售业只有将自身优势与电子商务结合起来才能做大做强。02O具有连接线上线下的特征,能很好解决传统行业电子商务化问题。当前线下传统行业都在积极推进线上线下的融合,传统行业中本地生活服务O2O市场起步较早,发展相对成熟,未来本地生活服务会朝向移动端、垂直化发展。零售业也开始寻求线下线上资源优化整合进行O2O转型。

(二)零售业转型势在必行

全球经济持续放缓,零售行业整体陷入十年行业低谷,以大型商超、百货、家电、服企等业绩下滑最为明显。随着沃尔玛、家乐福等外资超市开始放缓在华扩张步伐,传统零售业表现低迷已成事实。零售业应该加强自身经营管理能力,调整经营模式和盈利模式以适应当今的中国市场,加强供应链管理能力和物流配送能力以形成良性供应模式。

(三)引导零售业合理布局

在一二线城市开店数量逐步饱和及城镇化带来市场红利的条件下,国内流通企业应注意到三四线城市正成为零售企业扩张的蓝海,这些城市的可支配收入在逐年提高,消费能力逐步释放出来。随着城市郊区化,老城区购买力向郊区迁移,大型流通业态“扎堆”老城区会陷入过度竞争、选址困难和成本过高的漩涡。小型业态布局社区化,以便利为主要特征,以综合提升消费者的生活质量,从而获得足够的客流和客单来保证自己的盈利。统筹促进社区小型业态的发展,落实扶持政策,形成加快社区商业发展长效机制。

(四)网络购物未来发展趋势

跨境电子商务已成为中国电子商务交易市场的新增长热点。经过几年的沉淀发展,中国跨境电商已逐渐形成一条涵盖营销、支付、物流和金融服务的完整产业链,行业格局日渐稳固。在全球电商快速发展和中国电商全球化的大趋势下,中国跨境电商将会迎来高速发展时期。

(五)加快改造流通企业供应链

未来中国的零售企业也将走上电子商务的道路,但是由于长期的联营扣点模式,使其供应链管理系统建设落后于国际先进水平。应鼓励零售企业利用电子商务改造供应链,可以提高供应链的柔性。提升百货业的盈利能力,促进百货业从自营转向联营,提高小型零售业态的便利化程度,配送中心的建设是必要支撑。鼓励百货业进行全盘考虑,实现高效、经济的集中物流配送。加快物流标准化和信息共享,推广标准化设施设备的衔接平台,以提高物流效率。

参考文献:

[1]李丽.我国流通产业与国民经济的协同演进分析[J].财贸经济,2014(1).

[2]孙金秀,林晓炜.现代流通业与先进制造业协同性研究进展[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

[3]丁俊发.中国流通业的变革与发展[J].中国流通经济,2011(6).

第5篇

关键词:中国;核桃;发展;布局;历程;变化;问题;前景

1我国核桃产业发展概况

核桃为我国重要干果之一,我国为核桃原产地之一,早实类核桃类群起源于中亚和新疆地区,目前在新疆天山的西端,伊犁谷地的前山峡谷中,仍有大面积的野生核桃林。由于核桃富含营养,具有较高的食用价值和医疗价值,很符合人们的养生观念,因而迅速在全国许多地方得到推广。

由于核桃适应性广,在我国分布极为广泛,全国南北有20多个省市自治区都有核桃种植,但核桃喜湿润温暖的环境条件,在高寒干旱地区极易发生抽条和空苞现象,在南方高温地区易发生日灼现象。因此其分布具有明显的地域性,主要分布在天山山脉、秦岭山脉、太行山脉、大别山脉、吕梁山脉、伏牛山脉、泰山山脉及江南等地,其中云南、陕西、新疆、山西、河南、甘肃、山东、河北等省份为生产大省。

解放前,由于传统农业种植习惯的影响,核桃的发展未受到应有的重视,多以群众自发的种植为主,房前屋后栽培为主要种植方式。解放后,生产力得到极大的发展,特别是农垦建设兵团的成立和集体化生产经营模式的确立,为核桃的规模化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一批规模化核桃园出现在祖国的大江南北,核桃发展进入快车道。如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农垦系统在甘肃灵台珍珠山集中栽植了6 670 hm2核桃林,成为亚洲最大的核桃林带。1952年在陕西商洛地区洛南县视察时,提出了“人均产1升核桃”的要求,极大地调动了群众生产核桃的积极性。经多年持续不断的努力,目前陕南及陇南成为我国主要核桃生产基地之一,主席所提的目标早已实现,而且种植核桃成为当地群众致富的主要营生之一。

在上个世纪末到本世纪初,以修复生态为主要目的的退耕还林项目的实施,为我国核桃的快速发展增添了活力。由于核桃营养丰富,经济价值高,特别是早

山西果树SHANXIFRUITS 2014(5)

实核桃具有进入结果期早、收益快的特点,各地将核桃作为退耕还林的首选树种加以发展,促进了核桃种植面积的快速扩张,截止2007年我国核桃种植面积已达200万hm2,年产量达50万t。

社会需求是核桃快速发展的动力之一,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们对核桃医疗保健作用认识的加深,核桃的社会需求量在持续扩大。由于核桃富含脂肪、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膳食纤维、胡萝卜素及钾、锰、钙、锌、硫胺素、核黄素抗坏血酸等多种营养物质,健脑作用明显,能快速补充人体能量,在国外有“大力干果”的美称。目前,市场对核桃的需求量逐渐扩大,导致近年来核桃价格持续走高,普通核桃售价在40元/kg左右,优质精品核桃售价已突破100元/kg大关。火爆的市场直接拉动了核桃产业的发展,良好的种植效益驱动更多的农民进入核桃种植领域,在全国各地有相当的群众已将种植核桃作为致富的重要手段,核桃产业形势一片大好。

自然实生核桃品种特性各异,有种植后隔年结果的早实核桃,也有种植后7~8年才开始挂果的晚实品种;有壳薄如纸、取仁容易的核桃,也有核桃内隔坚硬,与果肉紧密相连,取仁相当困难的核桃;有结单果的,也有褡裢式结果的,还有穗状结果的;有果仁白色的,也有果仁红色的,还有果仁乌色的等等。在千百年的种植过程中,人们择优发展,使核桃生产的良种化稳步推进,特别是在解放后,广大科技工作者在国家的支持下,投入了大量的精力,进行核桃品种选优,晋龙系列、礼品系列、中林系列、辽核系列、陕核系列、西扶系列、西林系列、鲁核系列的优良品种纷纷涌现,极大地丰富了我国核桃栽培品种的组成,核桃生产的良种化程度得到极大的提高。在高度重视核桃品种选育的同时,我国也先后引入了日本的清香,美国的黑核桃、契柯、维纳、强特勒等品种,品种多样化特色明显。通过外引内选,我国核桃栽培种出现了早实核桃、晚实核桃和果材兼用核桃3种类型,其中早实核桃中表现优良的有香玲、鲁光、京香1号、绿波、核短枝、极早丰、川早3号、双早、新早丰、温185、新新2号、扎343、陇薄香、金薄香3号、元丰、丰辉、辽核4号、西扶1号、西林2号、陕核5号、维纳、强特勒等,晚实核桃中表现优良的有晋龙1号、西洛3号等,果材兼用核桃中表现优良的有美国黑核桃、鲁核1号、鲁核2号等。

随着核桃产业的发展,人们对核桃生长规律认识的提高及栽培经验的积累,核桃生产的科学化程度也在日益提高。

核桃树体中含有单宁,单宁极易氧化变黑,影响嫁接成活,因而核桃对嫁接技术要求较严,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良种化的普及,随着人们不断的探索积累嫁接经验,这一难题得到逐步克服,在山东、山西、陕西等地,已有大批掌握核桃嫁接技术的农民,专业从事核桃苗木培育工作,可源源不断地为市场提供优质嫁接苗木,这对我国核桃产业高质量的发展将起到极大的推进作用。

近年来,核桃市场售价居高不下,在效益的驱动下,极大地调动了群众种植和管理核桃的积极性,群众投资热情高涨,各项管理措施落实较到位,我国核桃管理水平明显有所提高,管理朝着精细化方向迈进,标准化管理开始实施。单产和收益大幅增加,核桃种植成为农村经济的朝阳产业之一。

2我国核桃产业发展状况分析

2.1我国核桃产业快速发展的标志

近年来我国核桃产业得到快速发展,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概括而言,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1核桃种植作为富民项目受到广泛关注由于受产销形势的影响,近年来,核桃市场持续升温,卖价一年比一年高,在短短的四五年内,售价由20元/kg上涨到40元/kg,翻了一番。由于市场拉动,效益驱动,全国各适宜区纷纷扶持发展核桃产业,使核桃发展出现跨越式发展态势,种植面积、经营效益均有大幅增长。

2.1.2核桃种植的规模化发展态势明显长期以来,我国核桃多以零星发展为主,生产规模小,档次低,产业优势不明显,近年来各适生区政府加大扶持力度,加快发展步伐,进行规模开发,一批“千亩村,万亩乡、十万亩甚至百万亩县核桃基地”已经建成,使我国核桃实现了规模化发展。像云南省南华县核桃种植面积在2011年就达到了5.3万hm2,山西省在2011年确定实施干果经济林优先发展战略,将在随后的5年内在太行山、吕梁山、太岳山丘陵区内新造核桃林14万hm2,这样大的发展,加快了我国核桃规模化发展进程。

2.1.3良种化发展特色明显在长期的生产过程中,我国核桃以农家品种为主,核桃树栽上后进入结果期迟,所结果实品质差、经济效益低,这一直是困扰核桃发展的关键之所在。从上个世纪60年代开始,我国果树科技工作者加强核桃良种的培育和选优,先后培育出了辽核系列、中林系列、晋龙系列、礼品系列、鲁果系列、西林系列、陕核系列、元丰、薄壳香、陇薄香等大量的优良品种,为我国核桃良种化的发展打好了基础。广大果农在种植良种后受益早,效益提升快,经济收益提高显著,使得核桃产业良种化发展得到广泛认同,一大批熟炼掌握了核桃嫁接技术的果农为核桃产业提供了大量的优质嫁接苗木,为核桃产业的良种化发展提供

山西果树SHANXIFRUITS 2014(5)

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2.1.4嫁接技术取得了突破性进展长期以来, 核桃嫁接成活率低是制约核桃良种化发展的主要瓶颈之一。近年来,通过嫁接时期的合理选择,嫁接方法的改进,嫁接过程中植株放水措施的应用,大大地提高了嫁接成活率,生产难题得到有效改进,使得这一技术的普及加快。

2.1.5矮密化发展成为主流传统核桃种植,密度较稀,667 m2栽植18株左右,核桃进入结果期迟,前期产量低,树体高大,放任生长,树干可高达数十米,不便管理。近年来规模化发展的核桃注重矮干密植栽培,每667 m2栽植株数多在33株以上,栽培密度的增加,有利于提高前期产量。采用主干疏层形、小冠开心形、纺锤形等树形,将树高控制在3~4 m,既方便了管理,又有利于早结果、早受益,因而矮密栽培成为核桃发展的主流。

2.1.6早实核桃快速发展核桃品种不同,进入结果期的时间是不一样的,一般晚实核桃在栽植后7~8年才能进入结果期,童年期太长,受益迟;而早实核桃在栽后2~3年内即可开始结果,有的甚至在栽植当年就可挂果,受益早。因而早实核桃的发展受到高度重视,近年来发展的核桃,早实品种占有绝对的优势。

2.1.7粗放管理的习惯有所转变长期以来,我国核桃的管理比较粗放,施肥、浇水、病虫防治、修剪措施均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近年来随着核桃价格的升高,极大地激发了广大群众的投资热情,精细化管理措施在逐年加强,管理水平明显提高。

2.1.8采后干制的科学化程度逐步提高我国核桃生产长期以来,在果实采后以自然晾晒为主进行干制,干制时间长,干制过程中极易出现发霉变质现象,影响果实的商品性。近年来随着烘烤干制在生产中的应用,干制时间得到有效缩短,干制过程中发霉变质现象大幅减少,果实品质大幅提高。

2.1.9核桃生产的组织化程度有所提高长期以来,我国核桃是以单家独户进行生产的,零星分散的种植与销售的大市场极不协调。近年来随着核桃生产基础的创建,政府在苗木调供、建园规划、组织栽植、技术培训、幼树管理等方面强化了管理,组织引导产地成立了果业协会等相应机构,以加强核桃产业与大市场衔接能力,提高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使核桃生产的组织化程度明显提高。核桃良好的经营效益驱动企业进入核桃生产领域,也是核桃生产组织化程度提高的重要标志。如云南漾濞县引进涵轩公司投资500万元,规范化、规模化、企业化、科学化开发核桃产业,引进和组建了侨茂伊斯兰食品有限公司等,充分发挥了龙头带动作用,使核桃生产向企业化、庄园化方向发展。

2.1.10核桃销售空间得到有效延伸长期以来,我国核桃由于产能较低,所产果品数量有限,销售以国内为主,出口数量相当有限。近年来随着我国核桃生产规模的扩大,产能提高,有相当的核桃可供出口,内销和出口外销成为我国核桃销售的两大主要方式。

2.1.11核桃加工业向纵深发展我国核桃的加工已经由传统的退青皮、硫磺熏制向现代的核桃仁、核桃粉、核桃露、核桃乳、核桃随身片、核桃油、核桃乳胶囊、核桃酒等纵深发展,核桃的附加值进一步提高,产业效能大幅提升。如山西古县“古岳食品有限公司”建成了核桃仁生产线,研制开发出真空包装的“琥珀桃仁”系列产品,比核桃原仁增值1.5倍。研制开发出的“天力营养胶囊”,经济效益较原仁增值50倍。

2.2我国核桃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虽然我国核桃产业有了长足的发展,发生了可喜的变化,但产业体系尚不建全,产业发展过程中仍存在不少问题,制约了产业的高效运行。根据西北核桃产业发展现状,笔者认为以下问题表现较突出。

2.2.1良种化程度不高由于核桃嫁接技术要求严格,难度较大,嫁接苗木稀缺,导致市场嫁接核桃苗木价格居高不下,这是制约我国核桃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影响核桃建园质量的关键之所在。近年来,市场上每株嫁接核桃苗售价在20~30元,苗木高价位运行,极大的增加了建园成本,多数农民望而生畏,导致核桃发展速度缓慢。多数地方在发展核桃产业时,在政府确定项目后,为了降低建园成本,多采用实生苗木栽植,这导致了核桃基地县建园质量上不去,核桃幼树期长,进入结果期迟,受益慢,极大地挫伤了果农的种植积极性,这成为我国核桃生产中的突出问题之一。嫁接核桃苗繁殖不易,导致核桃生产中良种所占比例较小,总体上我国核桃生产中良种化程度不高,与我国核桃产业快速发展的形势是不相匹配的。

2.2.2整体管理水平比较粗放核桃耐粗放管理,结果早,易成花,即使在放任生长的情况下,也会形成一定的产量,因而致使相当一部分果农不去精细管理果园。我国核桃生产大多以山地种植为主,产地条件差,管理比较粗放,管理措施不到位,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核桃生产效益的发挥。

2.2.3核桃生产的标准化程度低我国核桃生产仍是以单家独户为生产单位的,虽然各生产基地制定了核桃生产标准,但由于经营单位过于零散,加之大批青壮年农民进城,经营核桃生产的农民老龄化现象严重,多数地方标准生产措施落实不到位,整体上核桃标准化程度较低。

2.2.4采青导致果实品质难以保证近年来, 由于核桃畅销俏销,生产中采青现象十分突出,大量核桃在未充分成熟的情况下被青采,导致物质积累不充分,瘪仁、果仁风味变淡现象十分突出,核桃应有的品质没得到充分的发挥。

2.2.5核桃生产的组织化程度较低虽然各核桃基地,政府在产业开发过程中做了大量的工作,引导成立了果业协会等组织,但这种组织多是松散的,未能真正做到风险共担、利益共享,核桃产业仍呈现一盘散沙式经营状态,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仍较弱。

2.2.6核桃产后加工滞后加工增值是核桃效益提升的主要途径之一,但由于我国核桃加工研究明显滞后于核桃产业的发展速度,加工方法比较简单,核桃加工量小,核桃生产中仍以卖原产品为主,极大地限制了核桃产业效益的提升。

2.2.7核桃产业中科技贡献率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核桃产业对科技的依赖性日益明显增加,核桃性状独特,只有按其特性进行管理,才能取得好的经营效益。多数新发展地区,广大果农虽能边摸索边管理,但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产业效益的提升。在核桃生产中好多科研成果没有得到推广转化,而是被束之高阁,表现在科研和生产相脱节,在这方面既有体制方面的问题,也有培训方面的不足,还有经营主体接纳方面的问题,表现比较复杂,决非一朝一夕可改变。提高产业科技贡献率是一项长期的工程,只有持之以恒常抓不懈,才可见效。

2.2.8市场开拓不力我国核桃已进入快速发展期,但核桃销售仍以国内销售为主,出口量十分有限,销售的局限性必然限制核桃产业的快速发展及效益的提升。因而市场开拓将是核桃产业发展中今后应重点努力的方向,要积极扩大国际市场,打开出口,这是提升我国核桃产业效益的关键所在。

2.2.9树势衰弱现象明显核桃生产中立地条件较差,管理粗放,留果太多,或是清园不彻底,长期大量的落叶、落果积聚于土壤中,会导致土壤中胡桃醌数量增加,严重影响树体生长,导致结实力下降。

第6篇

关键词:新疆;番茄产业;特色产业

基金项目:新疆教育学院(新疆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资金项目《新疆番茄产业发展战略研究》(XJJY201253)阶段成果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4年3月14日

一、新疆发展番茄产业的优势

1、自然条件优势。新疆自然气候与土地资源优势。新疆具有得天独厚的水土光热资源,年太阳能总辐射量l30~l50千卡/平方厘米,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600~3,400小时,仅次于。新疆日照长,日温差大,十分适宜番茄的生长。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面积160多万平方公里,约占中国总面积的1/6,其中山地面积(包括丘陵和高原)约80万平方公里,平原面积(包括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约8,0万平方公里,是中国面积最大的省区,人口密度,平均每平方公里9.2人,平原面积广、人口密度低,为新疆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新疆番茄的品质优势。新疆番茄具有“三高二少”的品质优势:“三高”是指红色素含量高、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高、单产高;“二少”是指病虫害少、霉菌少。新疆番茄裂果少、霉烂少,番茄霉菌视野小于25%,最低可在12%以下,远远低于我国和国外一些国家的规定标准(加拿大50%、意大利60%、美国和英国40%、中国40%)。这使新疆番茄酱具有“两高一大”的特点,所谓“两高”是指新鲜度指标和粘幅度指标在世界市场上最高,比美国FDA(美国商检机构,以严格著称于世)的标准还高7%和10%,接近欧共体要求的一倍,所谓“一大”是指番茄酱的理想化指标,即颗粒度大可以分装制造出最优质的沙司,这些优势使新疆番茄的加工费用较别国低,生产环节较别国少,新疆番茄产业在国际市场上与同类产品比较具有竞争优势,使番茄龙头企业具有良好的效益优势,且在原料产地建果蔬浓缩汁、果酱基地,以及推动产品的深加工,也是我国食品工业的重要发展趋势。

3、产业规模优势。现阶段,新疆番茄种植区多集中在天山北坡经济带周围的一些地区:乌鲁木齐西侧的三坪农场,石河子、玛纳斯周边的星湖农场等。这些农场都与不同的番茄加工企业签有订单,而且番茄种植规模有逐年扩大的趋势。兵团农垦企业以国有农场作为代表和基本形式,作为番茄种植基地,它具有土地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人均耕地面积多的优势。农场的规模经济水平高,为采用滴灌、大面积采收番茄的农业产业链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二、新疆番茄产业发展现状

1、新疆番茄产业的地位。全球种植加工番茄的区域主要集中在地中海沿岸、美国加州河谷以及中国的新疆、内蒙古和甘肃,新疆是中国番茄制品的主要产区,凭借丰富优质的原料和较低的生产成本,新疆番茄产业的发展具有很强的比较优势,番茄产量位居世界前三,番茄酱出口量约占全球贸易总量的1/4,基于番茄的食用、药用功能,市场对番茄类产品的需求量很大。目前,新疆番茄的消费主要来自国外市场,国内消费量较少,国内外市场增长潜力很大,番茄产业发展态势良好。

2、生产及加工现状。新疆番茄生产规模逐年递增。2000年以来,番茄种植和番茄酱的生产每年以40%左右的增速递增。2010年种植面积和总产量分别为22.09千公顷和139.13万吨。2011年增加到70.53千公顷和486.97万吨,年均增长47.3%和51.8%,此间为种植规模增幅较大时期。2005~2010年种植面积和产量年均增长15.2%和19.8%。2009年,新疆番茄酱生产总量超过100万吨,收购番茄原料744万吨,比上年增长74%左右,番茄酱产量101.46万吨,(本文数据如无特别说明,均来自历年《新疆统计年鉴》)。新疆番茄加工企业数量较多,龙头企业带动作用明显。1984年,新疆建成第一条番茄酱生产线,20世纪九十年代初,番茄生产企业已超过30家,番茄加工成为新疆发展速度最快的产业之一。截至2009年底,新疆有103家生产企业,番茄加工生产能力超过145万吨,已形成以中粮新疆屯河股份有限公司、新疆中基番茄制品有限公司、新疆天业股份有限公司为代表的龙头企业集群。其中,中粮新疆屯河股份有限公司目前是国内最大、亚洲最大、世界第二大番茄制品制造及销售商。与此同时,番茄产品结构逐步呈现多样化态势,不同结构层次产品的附加值及市场差异很大。目前,出口大部分为大包装番茄酱,其次是小包装的番茄酱罐头,而具较高附加值的番茄类产品如番茄粉、番茄红素、番茄纤维等贸易量很少,还处于市场开拓阶段。目前的产品结构对番茄产业的发展有促进作用,可积累资金,扩大品牌知名度,为结构优化奠定基础。此外,初级产品是资源性产品,成本较低,采收季节集中,有利于扩大出口规模,占有世界市场份额;而小包装番茄酱类快速消费品,对差异性产品有较高的依赖性,市场上所占份额较少,目前市场上这类产品大部分是贴牌生产。

总体来说,新疆番茄产品出口结构层次低,应逐渐向高层次发展。在这一方面新疆龙头企业已着手实施。新中基生产大包装番茄酱、小罐番茄调味酱、番茄沙司、以番茄汁为底料的各类蔬菜罐头、番茄红素、番茄纤维等多个品种,努力开拓国内国际市场。

3、贸易现状。20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新疆番茄类产品出口不断增长。1990~1996年间番茄酱出口量(额)增长比较缓慢,1996~1999年间番茄酱出口量、出口额波动幅度较大,1999年起持续七年增长,尤其是2003年增幅最大,出口量和出口额分别达到34.8万吨和17,578万美元。之后又出现波动状况,2007年再次迅速增长,出口量达到52.95万吨,比上年增长39.1%;出口额为31,372万美元,比上年增长了57.7%。2008年受国际金融危机等影响,出口量同比下降4.6%。2010年中国共出口番茄酱80.67万吨,创汇金额达8.07亿美元。其中:出口意大利10.62万吨,俄罗斯9.58万吨,尼日利亚5.53万吨,日本3.84万吨,加纳3.23万吨,沙特阿拉伯2.91万吨。另据乌鲁木齐海关资料,2010年新疆共出口番茄制品44万吨,创汇金额达4.25亿美元,出口市场有沙特阿拉伯、法国、日本、哈萨克斯坦、也门、尼日利亚、加纳、意大利、俄罗斯、美国等多个国家。出口的产品主要是番茄酱、番茄罐头、番茄粉等。不同结构产品的价格不同,番茄罐头783.85美元/吨,不大于5公斤的番茄酱1,150.25美元,主要销往欧洲、东南亚等地区。

三、中国番茄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缺乏统一规划,导致番茄加工产业组织无序。一是番茄加工企业迅速增加。造成原料供应严重不足,企业产能利用率低。2008年新疆有番茄酱生产企业96家,生产线155条,总产能110万吨,但产量只有55.76万吨,产能利用率仅为50%;二是番茄加工业区域布局不合理,加剧原材料的竞争。按番茄服务运输便利标准,一般来说番茄产区的原料供应按60~80公里为半径来设厂比较合理,但新疆目前番茄加工产业区域布局不合理的现象普遍存在,如新疆五家渠市区内,约8公里就有一个加工厂,最近的相距仅500米。

2、番茄制品企业开拓国际市场时相互间沟通不畅,未形成集团竞争优势。由于各企业过度竞争、缺乏合作意识,导致自相残杀,抵御风险能力差。金融危机以来。国际市场波动剧烈,各企业纷纷争原料、抢市场、低价吸引客户,造成番茄酱出1∶3卖价长期低于欧美等国。

3、产业链延伸不够,产品附加值低,品牌优势缺乏。中国番茄生产规模虽高速扩张,但番茄制品品种单一,出口番茄制品中初级产品(即大桶酱)占95%以上,价格仅是超市终端产品的1/7。在国际市场上,仅有“屯河”、“CHALKIS”、“丹泉”牌中国初级番茄制品有一定的影响力。但番茄酱深加工的终端产品却未能培育出在国际市场上有较高知名度的品牌。

4、农企利益联结机制松散,“订单合同”缺乏制约力。近年来,一些大企业采取与农户签订“订单合同”的模式,但由于信用意识淡薄,当市场收购价格高于约定价格时,农户不履行“订单合同”的情况时有发生,而当市场番茄价格下跌,加工企业压级压价或收购不及时也非个别现象。

5、各国进口标准提高及自身番茄产品质量下降,使出口门槛限制问题突出。近年来,各国进口番茄酱门槛日益提高,欧盟、沙特、东亚等一些国家实施了新的食品安全法规标准,特别是对番茄农药残留项目检测已经增加到328项。与此同时,我国番茄制品质量有所下降。一些小企业在种植、采摘、运送、加工过程中放松品质控制,使得新疆出口番茄酱在国外“绿色壁垒”前频频碰壁。

6、相应规避汇率波动风险的手段缺乏,番茄加工企业面临较大的汇率变动风险。2008年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从1∶7.6下降到1∶6.8,以2008年新疆番茄酱出口金额46,237万美元计算产生的汇兑损失至少为4,624万美元。

四、促进新疆番茄加工产业发展的对策选择

1、加强宏观调控,制定番茄加工业发展的产业政策。要尽快形成“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的良好环境,这是保持番茄加工业发展最重要的一项举措。一是制定番茄加工企业发展规划。以突出特色、做大做强为原则,按产业分类明确番茄加工龙头企业的短期、中期发展目标和任务,明确扶持现有龙头企业发展的重点,加快建立包括生产流通、消费等相互联系、相互衔接的扶持政策体系;二是制定番茄生产基地建设发展规划。根据各地番茄种植的原料特点、加工要求和产量等条件,尽快调整区域布局,发挥地区比较优势,做好番茄生产基地建设规划,实现番茄基地建设与番茄加工企业日益扩大的原料需求量相适应;三是确定优先支持发展及限制发展的产业政策,防止过度竞争,提高市场集中度,加快企业间的重组与联合,尽快形成一批优势企业,以带动番茄加工业的发展。

2、加快推进科技进步,努力提高番茄制品加工业的科技含量。新疆番茄制产品加工业要实现由初加工向深加工、由粗加工向精加工的转变,满足人们对番茄产品多样化、优质化的需求,关键在于科技进步。一是加大国外先进技术、工艺、设备和管理水平的引进,采取各种优惠政策,鼓励国际资本采取直接投资、合资等多种方式,推动新疆番茄加工业的进一步发展;二是加大高新技术应用,加快企业技术改造步伐;三是加大番茄加工新产品的研发投入,开发生产高科技含量的新产品,改变番茄酱占主导地位的产品结构。

3、继续培育和发展一大批能够带动番茄产业升级、结构优化的龙头企业,进一步提高现有番茄加工企业的规模和水平。龙头企业是发展番茄产业化经营的关键,番茄产业化龙头企业与一般农产品加工和销售企业的最根本区别在于它同农户有利益联结机制,通过利益机制,能够使所带动的农户得到实惠。因此,扶持龙头企业,就是扶持农业,扶持农民。而现在的中基番茄制品企业、屯河番茄制品企业和天业番茄制品企业就应该得到力度较大的扶持,同时要进一步提高新疆三家大型番茄制品企业的辐射带动作用,提高番茄加工企业的生产规模和水平。通过资本市场运作是一条可以考虑的途径。通过横向兼并,提高番茄企业的生产规模,降低平均成本,实现规模经济;再通过纵向兼并,可以以较低的成本进入上下游工序,实现多元化经营,分散番茄生产经营的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

4、大力实施番茄基地建设,加快番茄生产标准化体系建设和产品质量体系建设步伐。质量是企业的生命,企业的产品质量与原料质量息息相关。目前番茄原料和交售环节的压车烂果、霉变,导致原料质量差,已经影响番茄酱质量的进一步提高,这是番茄加工企业发展面临的一个严峻问题。因此,要尽快发展“企业+农户+基地”的产业化发展模式,充分发挥基地建设对番茄产业发展的基础作用,达到企业发展、基地规范、农民受益的目标,这是今后番茄产业化发展的方向。要加快番茄生产标准化体系建设,加快优质、安全(无公害)番茄生产基地建设,建立相应的质量管理体系和原料生产标准是当务之急。

5、建立健全生产、加工一体化的利益机制和经营机制。各级政府应切实解决企业与生产基地、农户之间松散的不稳定的单独买卖关系问题,保证龙头企业获取稳定的原料。政府应调动各照方面积极性按照政策引导、企业扶持和农民自愿的原则,扶持农村经纪人和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发展壮大,通过合作组织,引导和教育农户树立商品意识和市场观念,协调好企业与农户之间的利益关系,真正形成企业与农户风险共担、利益均沾的利益共同体。番茄加工企业要通过基地建设、技术服务、农资服务、资金支持等方式,增强与农民的合作,形成稳定的利益共同体。同时可通过政府补一点、龙头企业拿一点、从基地农户的销售收入中提一点等筹资渠道,建立风险基金,以保障企业和农户的利益。

主要参考文献:

[1]陈会英,周衍平等.中国农产品加工产业组织创新与政策选择.经济地理,2004.3.

[2]魏明.中国番茄产业国际竞争力分析[J].农产品加工,2009.5.

第7篇

【关键词】医疗器械产业 发展现状

一、中国医疗器械产业结构分析

尽管医疗器械行业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知识密集、资金密集型的高技术产业,进入门槛较高,但进入医疗器械的企业却有增无减。按经济类型分析,2005年外商及港澳台投资医疗器械企业总产值为246.8亿元,占总产值的47.7%;股份制企业总产值为126.2亿元,占总产值的24.4%;国有企业总产值为16.8亿元,占总产值的3.2%;集体企业总产值为8.1亿元,出现了多种所有制成分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

同时,发达国家的医疗器械企业为了降低制造、研发和临床试验等费用,纷纷在发展中国家寻找加工成本低,又无需转让核心技术的外包业务“车间”。中国目前成为国际医疗器械产业转移的主要承接区,这也给中国医疗器械企业提供了学习借鉴的机会。中国的医疗器械外包业务可以粗略分为4个部分,即金属配件、塑料配件、电子配件和增值服务,其中,利润最高的金属配件制造和增值服务提供业务增长机会最大。

从地域分布来看,我国医疗器械行业集中在东南部沿海地区。市场占有率居前六位的省份占全国市场80%的份额,显示了医疗器械行业较高的地域集中度。

在产品布局上,我国病人监护系列产品市场需求量大,机电一体化技术复杂性和加工难度相对而言不大,生产厂家较多。中档产品在国内外市场已创建较好声誉,2006年出口数量超过5万台。医学影像设备品种多,生产队伍也大。五大医学影像设备品种中除核医学成像设备PET、SPECT外,都有境内产品上市,多限于中档产品,其中B型超声成像仪器和X射线诊断系统的出口数量接近2.5万台,但B型超声成像仪绝大部分是C、D档次的。临床实验室设备不断出现新产品,有两分类和三分类血球计数仪、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半自动生化分析仪、血凝分析仪、酶免疫分析仪、尿液分析仪等。

二、中国医疗器械产业发展特点分析

由于我国具有庞大的消费群体和政府的积极支持,我国医疗器械市场发展空间广阔,产业发展呈现如下发展特点。

1、经济发展带动医疗服务需求升级,导致健康服务需求显著增加。医疗服务市场的逐步开放,使国内外资本投资中国医疗服务产业的速度加快,从而直接导致医械市场需求的增加。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医疗器械的选用会越来越先进,其产品结构会不断调整,功能更加多样化,市场容量会不断扩大。医疗器械产业作为促进经济增长、提高国民福利的重要产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以人为本发展理念的不断增强,中国的医疗器械产业将会获得更快发展。

2、医院信息化趋势引发医疗器械需求增长。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医疗领域的信息化和网络化是今后医疗管理的发展趋势,这个趋势会引发对影像化、数字化等高精尖医疗设备的需求增长。随着IT技术的发展及其与医疗技术的结合,造就出许多新的医疗方法。近年来,随着B超、CT、核磁共振装置、直线加速器、超声定位体外震波碎石机、神经电位诊断系统、正电子断层扫描机、伽玛照相机等一批尖端精密医疗仪器设备的广泛应用,医疗器械市场销售额增幅十分惊人。医疗领域的信息化和网络化给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带来巨大的市场空间,医疗领域的信息化和网络化是今后医疗管理的发展趋势,这个趋势会引发对影像化、数字化等高、精、尖医疗设备的需求增长。医院信息系统的普遍建立又使得医院有了进一步建立以医学影像存档与通信系统为核心的临床信息系统的要求,占全部医疗信息90%以上的医疗影像信息的处理更是今后医院信息化的核心所在。医院信息化趋势给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带来了巨大的市场空间。据推算,全国医学影像存档与通信系统市场的总需求达2l1.7亿元,如果考虑到由其衍生出的高档影像设备以及其他一些附属设备市场,PACS的市场容量将达到300亿元以上。

3、医疗器械产业向创造高附加值发展。产业的高风险性和高投入性必然需要高回报率来支撑,所以医疗器械产业研发费用的高额投入必然导致医疗器械新产品的高附加值,只有如此,医疗器械企业才能发展壮大,医疗器械产业才能承担更大的社会责任。

4、医疗器械产业向相对垄断性发展。医疗器械产品需求的世界性和生产集中性,使医疗器械产品成为世界贸易最广泛的产品之一。由于医疗器械产业高技术、高风险等特征及市场竞争激烈程度,使得医疗器械制造业为少数大医药企业所垄断,使少数发达国家和部分发展中国家在全球医药市场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尤其自80年代以来世界医疗器械企业并购重组浪潮愈演愈烈,跨国企业兼并收购进一步加大了市场集中度。

三、中国医疗器械产业面临的问题

医疗器械制造业成为世界高技术产业中发展最为迅速的产业之一,它在我国的发展十分迅猛。但由于过度注重持续总量增长,而产生大量结构性矛盾,市场分散、集中度不高且管理不规范等问题使我国医药制造业总体水平比较低,国际竞争力弱。当前,中国医疗器械产业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以下诸多问题。

1、医疗器械产业规模结构分散。我国医疗器械企业规模过小,产业组织结构分散,使产业竞争力水平处于较低水平。我国医疗器械制造业长期实行一种追求数量增长的外延式粗放型扩张战略,虽然近年来通过兼并重组,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生产集中度的问题,但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仍有较大差距。2007年我国共有医疗器械企业近6000家,在如此多的医疗器械企业中,中小企业占80%以上,而大型企业所占的比例不足5%。产业集中度的严重偏低导致我国医疗器械制造业的规模效应和潜在生产力难以发挥,使医疗器械制造业的生产管理水平和生产利用率低,市场占有率低,抵御风险能力也偏弱。目前我国在研究、生产、销售等各环节已大力推行相应的ISO等各项质量管理规范,但由于我国医疗器械制造业整个行业的规模偏小,使企业质量管理体系难以推广,医疗器械产品的质量可靠性得不到国际承认,很难打入国际市场参与国际竞争。

2、医疗器械制造业产品结构重复。我国医疗器械制造业企业不仅规模普遍较小,而且长期存在严重的低水平重复建设,由于企业多、品种少,大量企业生产相同的产品,造成恶性竞争。例如河北霸州一带的民营医疗器械企业就有七八家,但生产的产品同样是技术含量不高的病床及周边产品。多个医疗器械企业重复研制生产同一产品品种会造成医疗器械制造业劳动生产率低下,能源消耗和物资消耗较高,并且污染严重,同时造成各企业分工不足,成本增加,低水平的过度竞争而造成许多效率低下的医疗器械企业出现亏损,最终导致整个医疗器械制造产业的严重亏损而无法步入良性发展的轨道和悲哀的产业内耗局面。

3、医疗器械制造业技术结构落后。我国医疗器械制造业的技术结构相对于西方发达国家还有较大的差距,生产技术还十分落后,显著地反映在我国医疗器械商品进出口贸易中产品档次不高,专业化程度较低。失衡的进出口产品结构也造成了我国医疗器械制造业出口利润低效益差。

4、医疗器械制造业生产结构失衡。创新能力是医疗器械制造业的核心竞争力,其中技术创新的问题最为突出。国际医疗器械市场上产品的竞争主要表现在依靠创新研究成果来抢占市场垄断地位。我国医疗器械制造业是在50年代十分薄弱的基础上建立的,而国际上50年代和60年代却是医疗器械发展的黄金时期。我国医疗器械制造业这些年来的发展一直走的是以仿制为主的道路,医疗器械的研发与创新能力处于低水平重复状态。同时由于我国政府对于我国医疗器械制造业的政策导向不够,对于医疗器械研发的资金支持严重不足,及风险投资机制和信息市场建设尚不健全等原因,致使我国医疗器械制造业的新产品研究缺少鼓励创新机制和宏观环境,因此,众多的医疗器械企业不愿或不能研究和开发新产品,于是把焦点投到了开发时间短、见效快的仿制品种上,使得我国医疗器械制造业新品研发一直处在较低水平上。

四、影响我国医疗器械产业发展的原因

1、经济因素。经济因素制约了医疗器械行业发展的速度和方向。社会医疗卫生总费用的水平取决于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以占国民生产总值(GNP)的比例来估计。我国在20世纪末社会卫生费用约占GNP的5%左右,远低于美国(早在1993年美国已经达到了19%)。现阶段,一方面由于人民消费水平有限、医院经济实力较差,大多数中、下层医院买不起也用不起昂贵的现代化医疗设备;另一方面受国家和企业财力的限制,资金投入相对较少,医疗器械开发能力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医疗器械产业的发展。

2、技术因素。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技术水平相对较低,这是影响我国医疗器械行业发展的又一重要因素。资料显示,我国医疗器械产品的总体水平比发达国家落后15年,主要医疗器械产品达到当代世界先进水平的不到5%,产品可靠性差、性能落后,市场竞争力弱。即使是中低档医疗器械产品,我们也不能与发达国家相比。以呼吸机为例,产品平均无故障时间仅200小时左右,而国外产品高达3000小时。另外,当今医疗器械产品的技术含量越来越高,产品被仿制的可能性大为减小,竞争壁垒大大提高。相对低下的技术水平,削弱了我国医疗器械行业的竞争力,极大影响着我国医疗器械行业发展。

3、社会因素。社会因素涵盖诸多方面的内容,比较复杂。诸如企业所有制结构的转换、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医疗保健体制的变革、国家政策的扶持等等,这些都影响我国医疗器械产业的发展。随着改革的深入,制约我国医疗器械产业发展的各种社会因素将逐步得到解决。

【参考文献】

[1] 常健:透视我国医疗器械市场[J].上海生物医学工程,2003(4).

[2] 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协会:2007年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年鉴[Z].2008.

第8篇

第一,我国现行舞蹈教育体制缺乏对全能型人才的培养。舞蹈文化产业是一个综合性的行业,需要的是全能型舞蹈人才,不仅要懂舞蹈技术,还要懂舞蹈文化与管理。而我国现有的舞蹈教育培养模式下,很难培养出这种复合型人才,特别是综合性能力较强的舞蹈经营管理人才和舞蹈文化包装人才严重短缺。

第二,现代舞蹈文化企业制度尚未健全。只有明确产权关系,国有企业、事业单位、民营企业等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才能真正地发展舞蹈文化产业。

第三,舞蹈文化的融资与投资管理有待加强。中国的舞蹈文化产业面临着缺乏资金投入、资本流动不足、产品质量不高、市场投放份额较小、利润回报较少等问题,严重影响着舞蹈文化产业的发展。第四,舞蹈艺术产业管理不规范。舞蹈艺术产业社会资金体系不健全,法律规范不完善,管理体制没有成型,这些原因促使舞蹈演出市场抗冲击能力较差,这是我国舞蹈艺术产业实际存在的问题。第五,舞蹈文化产业实力偏弱。舞蹈文化产业整体实力不强,规模小、底子薄、缺乏文化内涵,无法与庞大的外来文化资本相抗衡。

二、“市场经济”模式下舞蹈文化产业的发展难点

舞蹈艺术随着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变化。我国舞蹈产业虽然在“计划经济”时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在当前“市场经济”模式下,出现了许多发展的困惑与难点,具体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专业的艺术舞蹈作为独立的表演艺术形式,由于观众兴趣的转移,有被冷落的现象,这直接影响到舞者及舞蹈创作者的热情,形成了舞蹈人才流失的恶性循环。长此以往,专业性较强的舞蹈晚会将难觅踪影。

第二,近年来,北京、上海等城市兴起了“芭蕾热”,并不断升温,致使中国的民族舞蹈受到冷遇。在众多的舞蹈演出中,中国的民族舞蹈越来越少,而西方舞蹈占据了绝大部分演出份额。在这种情况下,保护和扶持中国的民族舞蹈文化显得愈发重要。如果舞蹈文化失去了民族特色,中国舞蹈将无从发展,中国文化也将失去重要的组成部分。

第三,当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文化生活多样化发展,社交舞蹈、体育舞蹈、自娱舞蹈的参与人数增多,这是国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重要标志。然而舞蹈文化如何融于人们的生活中,以满足人们强烈的自我表现需求,这是舞蹈产业发展需要探索的问题。

第四,随着文化体制改革的发展,原本由国家财政支持的舞蹈艺术团体,由于缺少资金的扶持,在市场的优胜劣汰中纷纷解散,只有少数舞蹈文艺团体还在坚持着。在缺少市场前景的情况下,很难有资金进入舞蹈艺术领域,这是当前“市场经济”模式下舞蹈艺术发展的主要困境。

三、结语

第9篇

    关键词:玉米产业;种植面积;黄金产业

    1玉米在我国的需求情况

    按照玉米的用途不同,玉米在我国的消费可以分为饲料、实用、工业、种用及其他消费。其中玉米在饲料中所占比例最大,约占我国玉米需求总量的70%左右。而从近几年的数据来看,玉米在工业消费中的需求正在迅猛增长。目前我国的玉米加工正在由以淀粉、酒精、饲料为主的初加工向以赖氨酸、变性淀粉、化工醇为主要产品的深加工和生化加工转变,其产品已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医疗、汽车、纺织、电子等多个领域。其中尤以燃料乙醇工业发展迅速,对玉米的需求呈显着增长的趋势。

    近年来,随着玉米产区深加工企业的迅猛发展,传统意义上的“北粮南调”格局也开始发生改变。随着玉米需求量的提高,昔日农民卖粮难开始转变为玉米企业买粮难。不久的以后,北方的当地玉米将仅能够满足本地区的消费需求,粮食无需外运,有望形成“南粮北调”。因此政府与农民朋友都要重视玉米产业的发展。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对玉米产业的发展进行了论述。

    2种子选育,玉米丰收的基石

    只有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种,才能抢占市场竞争的制高点。近几年来,我国以科研单位为依托,加快科研育种步伐,在优质玉米种子选育方面进行了不懈探索,并取得了一系列可喜的成绩。在选育好种子的同时,我国还积极开展夏玉米超高产攻关研究。部分地区实行“科研成果+示范基地+农户”的技术推广模式,创造了连续几年的高产记录。另外品种的选择还应坚持走产业化发展之路,大力推行“公司+基地+农户”模式,切实抓好玉米种子繁育基地建设。使玉米制种尽快已成为我国农业方面的一大主导产业。

    3种子推广,农民增收的保障

    有了好的品种,还要抓好良种推广,才能把品种优势转化为生产优势。我国把培育壮大种子经营主体作为种子推广体系建设的突破口,坚持谁有能力谁牵头,谁有能力扶持谁。把提高检测手段和加强制度建设作为重点,严把种子质量关,确保用种安全,常抓不懈。各级检测检验部门严格检验程序,实行普检与抽检、自检与复检、室内检验与田间检验相结合,建立了质量保证卡、跟踪卡、反馈卡等一系列质量保证制度。

    4玉米加工,农民增收的希望

    丰富的玉米资源,也促进了我国玉米加工业的发展。近几年,我国立足玉米资源优势,把发展玉米加工业作为带动农业结构调整,加快食品加工业基地建设,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来抓,依靠科技进步,加快对现有加工企业的技术改造,努力提高玉米综合加工能力和产品档次,促进了玉米加工由初级产品向高附加值产品转变,由传统加工工艺向现代高新技术转变,由资源消耗型向循环利用型转变,初步形成了玉米加工业原料生产基地化、加工制品优质化、产加销一体化的格局。 

    5未来我国玉米产业发展趋势分析

    国内玉米消费能力不足,且国际竞争力偏低,长期以来一直是困扰我国玉米产业持续发展的主要问题。为保护和稳定我国玉米产业,国家和政府提出了许多建议,如在玉米主产区积极发展玉米深加工产业、南进北出等。在世界农产品市场供求格局没有发生重大改变之前,我们应该积极采取一些促进玉米消费的措施。现在国际市场形势已经出现了根本性的变化,当玉米成为燃料乙醇的生产原料之后,未来全球玉米供给能力尚不明确,我们需要重新考虑我国的玉米消费政策。玉米深加工行业对玉米的需要能够引起粮食安全、饲料价格上涨、肉价上涨等一系列的问题,因此,我国的玉米消费政策要从我国的国情出发,要从世界的粮食可能的供给情况出发。

    参考文献

    [1]蔡鑫茹、檀国庆、王玉贞,等.各类玉米产区生产与需求动态及调控对策.吉林农业科学,2006(05).

    [2] 齐晓宁、王洋、王其存,等.吉林玉米带的地位与发展前景.地理科学,2002(03).

    [3] 桂林国、王世荣、赵天成.玉米在红寺堡灌区农业结构调整中的地位及发展对策.陕西农业科学,2002(04).

    [4] 高聚林、刘克礼、吕淑果,等.不同类型玉米饲用栽培的营养品质研究[J].玉米科学,2004(S2).

    [5] 岳德荣.科技创新与玉米产业发展.玉米科学,2006(05).

    [6] 刘克礼、高聚林、吕淑果,等.不同类型玉米饲用栽培物质生产特性研究.玉米科学,2004(S2).

第10篇

摘要:本文对我国数控机床产业的发展现状、产业的发展特点进行了归纳与总结,并对产业区域分布情况和代表性企业的发展情况进行了描述和分析。

关键词:数控机床 产业发展 特点分析

1、我国数控机床产业发展优势分析

1.1 中国已成为世界机床第一大产销国

近年来我国每年推出高端数控机床新品种数百个,数控机年产量平均递增高达30%左右。五轴联动数控机床、复合机床等高档机床已经逐步实现国产化。中小型数控机床用激光器产量居全球第一位,大型工业激光器产量居亚洲第一位。国产数控软件已经占国内总销量的70%左右。同时,我国还涌现出了一批数控机床产业基地。依托这些基地,一批本土数控机床加工企业初步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沈阳机床、大连机床连续多年处于世界机床企业排名前列,并逐步提高。另外,在近几年里,沈阳机床、北一机床等国内多家大型机床企业参与国际并购,对机床强国的多家机床生产企业实现收购或控股,这对提高国产数控机床技术水平,提升中国数控机床企业的国际影响力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1.2 数控技术实现重大突破

中国数控技术近20多年来经历了引进、消化吸收、自主开发和产业化等阶段,产品技术水平有了较大提升,尤其是数控系统,近年来取得了重大突破,涌现出华中数控、大连光洋、广州数控等企业,形成了一系列高端产品,填补了国内的空白,使国产数控机床的技术水平实现了飞跃式发展。例如华中数控以通用工业微机为硬件平台、以DOS、Windows为开放式软件平台的技术路线,从而避开了制约中国数控系统发展硬件制造可靠性的瓶颈,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现在该公司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高端数控系统采用基于PC 的新一代开放式体系结构,具有6 轴联动、全闭环控制、高速高精度加工和网络通讯等功能,并已成功配置在桂林机床股份公司的5 轴联动数控龙门铣床上,这一重大技术突破迫使国外放松了对中国5 轴联动数控系统的限制。

2、我国数控机床产业发展面临的严峻形势

虽然我国数控机床产业发展势头强劲,优势明显,但未来产业发展所面临的形势依然严峻。

2.1 产品结构性矛盾加剧

从近几年的行业运行数据来看,数控机床产品的结构性矛盾愈加明显,高档数控产品缺乏,中小型和普通机床却已饱和。目前,市场对高档和大型机床需求量很大,产品供不应求;与之相反的是,中小型和普通机床出现供过于求的现象,库存有所增加。数控机床产品的结构性矛盾进一步凸现,处理好扩大产能与产业升级、产品升级的关系迫在眉睫。

2.2 核心部件和技术缺失

制约国产数控机床的快速发展的一个重要瓶颈是关键功能部件以及核心数控系统的自给不足。2007年,中国金属加工机床进口总量虽然有所下降,但是龙门加工中心、数控齿轮加工机床、数控折弯机、数控板带横剪机和数控冲床等产品的进口确保持着高速增长,并且数控系统、零部件、工具进口依然保持了强势增长,机床附件进口增长达到50.5%。中国目前快速发展的中高端数控机床对国外功能部件的依赖性很强,国产的功能部件和数控系统研发相对滞后。

2.3 技术壁垒制约我国数控机床产业发展

在出口方面,国内机床企业面临着新的挑战,欧盟正在着手研究机床生产和使用中的环保问题,并拟制定相应的能耗标准,这有可能形成新的技术壁垒,对机床企业的国际贸易产生负面影响。不符合能耗或者环保要求的数控机床产品,将难以进入欧盟市场或者被征收高额关税,甚至在使用过程中也要支付额外费用,对可能面临的新的技术壁垒,要求企业必须在机床设计、制造和使用阶段考虑能耗和环保,实施绿色制造。

3、我国数控机床产业区域特点分析

我国数控机床产业区域分布广泛,全国各地区都有发展,下面将注重分析东北、华北、华中、华南等区域数控机床产业发展的特点。

3.1 东北地区

沈阳和大连两市已成为全国数控车床、加工中心的最重要的开发生产基地。沈阳机床和大连机床两家企业的机床产值占全国机床产值的26%,数控金切机床产量占全国数控金切机床的25.4%,其中数控车床占全国总产量的35%,加工中心产量约产全国产量的21%。

齐齐哈尔是我国重型数控机床的生产基地。齐重数控装备有限公司的主导产品为大、重型数控卧式车床和数控立式车床;大、重型数控车床产量约占全国大、重型数控车床产量48%,产值约占全国大、重型数控车床产值50%。齐齐哈尔二机床集团特色产品是数控落地镗铣床、数控龙门镗铣床和数控多连杆压力机,大、重型数控镗床,产量约占全国数控镗床产量35%,产值约占全国数控镗床产值30%。

3.2 华北地区

北京主要发展加工中心、数控精密专用磨床、重型数控龙门铣床和数控系统。代表企业有北京第一机床厂、北京机电院高技术有限公司、北京二机床厂有限公司、北京凯恩帝机电技术有限公司、北京航天数控有限公司等。

山东地区主要发展以机械压力机为主的锻压机械和数控车床、高速龙门铣床、龙门加工中心。济南二机床集团有限公司重点生产薄板冲压生产线的机械压力机和数控高速龙门铣床。济南捷迈数控机械有限公司重点发展数控转塔冲床、数控激光切割机、数控液压折弯机等板材加工设备。济南一机床集团有限公司和威海华东数控有限公司重点发展数控车床和各种数控机床。

3.3 华中地区

华中地区数控机床发展以武汉为中心,武汉重型机床集团有限公司以重型机床为发展重点,重型机床数量占全国重型机床数量11%、产值占全国重型机床产值17%。武重机床为船舶制造业自主研发了CK53100 数控船体坡口加工机床,解决了非正圆壳体随动加工技术,又为核电设备制造业研发了 CKX53613 数控核电加工专用机床,最近又与二重集团签订了一台世界最大的DL250 型5 米超重型数控卧式车床合同。另外,武汉还是全国最为重要的数控系统生产基地之一,代表企业是武汉华中数控股份有限公司。

3.4 华东地区

华东地区形成我国磨床的生产开发基地,数控磨床产量占全国四分之三。上海机床厂有限公司、杭州机床集团、无锡开源机床集团有限公司3 家企业的磨床产值占全国磨床产值65%,磨床产量占全国磨床产量约42%,其中数控磨床产量占全国数控磨床产量74%。

参考文献

第11篇

【关键词】陕西,体育产业,发展现状

体育产业作为绿色低碳新型产业,在发达国家和我国东部沿海呈现出强劲的发展态势。据估算,每年大约以20%的速度快速增长,在北美、西欧、日本,体育产业的年产值已经是国内十大支柱产业之一。陕西省地处西北,是西部大开发的桥头堡,随着关中——天水经济开发区和西咸一体化以及西安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等战略目标的推进,可以说,陕西省实现体育产业跨越发展正当时。

1陕西省体育产业发展的优势

近年来,陕西省落实国家《体育产业发展纲要》精神,体育产业发展迅速,其优势表现在:

1.1综合社会经济发展势头良好。作为西部大开发桥头堡的陕西省,具有承东启西、联结南北的区位之便。随着社会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到2011年底,陕西省城市人口达到1384万人,约占全省总人口的33%,城市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经济普查结果,2011年生产总值达到12391.3亿元,人均生产总值达到5140美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245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028元。经济快速健康的发展和居民收入的提高是居民消费水平提高和结构优化的基础。在物质生活改善的同时,广大居民愈来愈注重精神生活的享受,用于自身发展和享受生活的支出比重增加较快。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陕西省的体育需求增加,体育消费形成一定的规模。

1.2发展体育产业的基础较好。据调查,2011年陕西体育产业年产值为40~45亿元人民币,年创利税近3亿元,体育产业也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新的增长点。近年来,陕西省竞赛表演市场和健身娱乐市场的发展较快。特别是陕西国力足球队进军甲A之后,使陕西足球市场异常火爆,自1994年甲A联赛开办以来,全国平均每年每场的观众为2.115万人次,1996年高达2.43万人次,陕西国力主场观众人数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成为中国的“金牌”球市,陕西省体育场也曾被誉为“超白金市场”。商业性比赛的不断增多,给人们提供了观赏高水平运动竞赛的机会,也刺激了大众在体育观赏方面的消费。

此外,更具现实和长远意义的是以民间足球联赛、民间围棋联赛、民间篮球联赛等为代表的民间业余联赛的蓬勃开展成为陕西竞赛表演市场的又一大亮点和潜在优势。社会各界参与举办体育竞赛表演的积极性空前高涨,西安城墙国际马拉松,安康汉江龙舟节、环中国自行车赛等一系列经常赛事的成功举办,使陕西省形成了曾经十分活跃的足球、篮球顶级联赛,这为今后开展顶级赛事活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其它各种类型的竞赛表演市场,必将极大的丰富广大群众的文体生活和体育消费需求,将有力的推动陕西省体育市场的不断发展。

健身娱乐市场是体育产业中的另一个热点市场,在拉动内需、扩大就业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目前,陕西已初步形成多种所有制投资主体并存、高中低档体育服务产品并存的市场格局,省、市经营性的各类球馆、游泳、武术、健美中心等经营活动场所也越办越多,这些经营性企业为社会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满足了人民群众健身娱乐的需求,同时大大促进了体育消费的增长。

1.3陕西体育产业集团的成立,加速我省体育产业进入发展的快车道。2011年5月24日,陕西省体育产业集团有限公司正式挂牌成立。这是省政府为加快我省体育产业发展的重要举措。该公司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建设“西部体育强省”的战略目标,抓住建设“关中—天水经济区”和“西安国际大都市”为历史机遇,全力推动陕西体育产业的大发展。通过改革开放和体制机制创新,提高我省体育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大力促进陕西体育产业的集约化、规模化、现代化和国际化,努力把公司打造成为我省体育产业的旗舰性企业。公司立足体育,面向市场,盘活资源、突破发展,不断增强发展我省体育事业和体育产业的实力,不断提升陕西体育的影响力,为实现建设西部体育强省的宏伟目标做出贡献。

2陕西省体育产业发展的瓶颈

陕西省体育产业总体还处于低水平和启动阶段,虽然发展水平居于西部地区前列,但与东部省份相比差距较大。

2.1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体育产业法律政策的完善取决于体育产业的发展,而体育产业的发展,从根本上讲,取决于经济的发展。经济是体育的基础,一国经济发展水平从整体上决定了该国体育产业的发展水平。对于一个地区来说也是如此。因此,陕西省的经济发展水平直接影响到其体育产业的发展,并进而影响到其政策的制定和法律的完善。

由于地区生产总值是从总量上反映一省经济实力的重要指标。那么首先我们从陕西省的地区生产总值来看其经济发展情况。一方面,近十年来(2001-2010)陕西省GDP一直保持高速增长态势,2010年达到10123.48亿元,比2001年增长了2.2倍,这样的水平说明陕西省国民经济的物质基础显著增强,其生产水平和消费水平达到一定的高度。另一方面,人均和区域发展水平来看,陕西省的地区生产总值排在第17位,人均GDP2011年前三季度排在第17位,经济虽迈到了全国中游水平。但作为经济后发展地区,由于基础差、底子薄、社会财富的积累还很薄弱,但利用国家的重视和相关支持政策,陕西省的发展劲头和前景应该十分喜人。可以说,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且达到一定的规模,陕西省体育产业和体育市场的培育与发展奠定了一定的物质基础,同时也创造出了推动这一产业快速启动所需要的基本供给和需求水平。

其次,居民的收入水平与体育产业发展水平之间存在着正相关。也就是说,居民收入水平越高,体育产业发展水平也会越高。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过去10年,陕西城乡居民的收入一直保持着比较快的增长势头。2011年陕西省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达5028元。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达9524元。应该说,尽管目前陕西省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还较低,对推动体育市场发展的作用还有一定过程。但是其城镇居民现有的收入水平,已经使他们开始具备实际的体育消费能力。因此,可以这么说,随着陕西省居民收入不断提高,体育市场发展将获得越来越大的推动力。

再次,体育产业发展与一地区的人均消费水平直接相关。而消费水平对体育产业及体育市场发展的影响又分为总量的影响和结构的影响。总量的影响是指居民人均全年的消费性支出总额给他们提供体育消费的可能性。一般来说,居民消费性支出总量越大,体育消费的可能性越大。2011年陕西省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人全年消费性支出为13781元,居全国第18位。以渭南市为例, 资料显示,2010年,全市高收入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0908元,低收入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为7472元。因此,从消费水平总量上看,目前陕西省城市居民已经从总体上开始具备体育消费能力,而农村居民从整体上讲还不具备体育消费的实际能力。

结构影响是指居民实际各类消费子项占支出总量的比重与体育产业发展所产生的互动关系。以城镇为例,2011年陕西省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人全年用于教育文化娱乐服务的消费支出为1858元,占当年生活消费支出总额的比重为13.5%,因此,陕西省居民消费水平对体育市场发展的影响,既有总量约束外,又有结构性约束。换言之,培养和发展陕西省的体育市场既有赖于居民消费支出总量的增长,也取决于居民消费结构的转换与升级,其中做好政策性引导和激励居民体育消费尤为重要。

总之,目前,陕西省社会生产力还不够发达,经济发展水平仍处于全国中游水平,人民生活正向全面小康过渡,没有足够的资金用来发展体育产业。同时,由于陕西省经济发展水平不均衡,西安市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关中地区经济发展基础较好,陕北经济发展速度很快,但基础比较薄弱,而陕南则相对落后,在农村,尤其是偏远山区经济发展水平还相当落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发达及不均衡严重制约了我省体育产业的发展。因此,体育产业和体育市场的发展壮大在陕西省将需要一个比较长的时间。

就目前的情况看,制约陕西省体育产业发展的因素很多,在受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制约的同时,也受社会文化背景、传统消费习惯、产业体制和政策等因素的制约。

2.2经济水平低,缺乏发展资金。陕西省的经济发展近年来势头较猛,GDP的增长率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是,陕西省经济的底子比较薄,2011年GDP仅为12391.3亿元,占全国GDP(471564亿元)的2.62%,人均GDP低于全国平均水平5.5%,就总体而言,陕西省经济仍处于全国的较低水平。发展中的陕西各行各业都需要大量的资金,尤其是西部大开发的开始阶段,以大交通为主线的经济发展战略,以高科技和农业为主体的产业政策,都需要政策投入大量资金。这就给政府投资体育带来一定困难。虽然陕西省以及各地市政府及部分单位都在积极想办法向体育事业投资,但对处于启动阶段的体育产业来说,政府前期投入仍显不足。

2.3产业布局不均衡,产业结构还有待完善。陕西省体育产业布局与省内经济发展水平直接相关。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使得体育产业的布局也随之不平衡。具体表现为:以西安市为核心的关中发展最好,陕北前景广阔,陕南发展偏弱;城市好于农村;产业结构单一,较不合理。据调查,在东部广受欢迎的体育旅游、野营、训练、攀岩、摩托、汽车等极限运动在陕西省基本上处于空白状态、经营单位寥寥无几,活动开展的也非常有限,一些自驾车越野活动也多为传统旅行社作为一项副业开展,体育部门少有涉足。作为体育产业的一个重要组成的体育中介服务,在全省还处于萌芽发展阶段。

2.4体育市场主体不成熟。市场主体包括生产者、经营者和消费者。作为生产者而言,陕西省的生产厂家极少,企业规模小,组织形式不规范,经营方式落后,生产和经营商品数量和品种单一,营销手段、方式陈旧。据调查,陕西省销售的体育用品大多来自浙江、广东、福建、江苏及东南亚地区、韩国、美国、日本等。体育用品生产厂家极少,仅有的少数厂家规模较小,生产出来的产品缺乏品牌效应,竞争力较低,所占份额微乎其微。另外,陕西的体育器材生产厂家也缺乏远见,还停留在作坊式的生产状态,对新产品研制投入不力。

而经营者在投资之初并没有进行充分的论证和市场调研,同时又缺乏必要的专业开发知识和能力,盲目投资,重复建设,效益极差。例如,陕西省保龄球行业在90年代十分兴盛,仅西安市就出现了60-70家保龄球馆。由于盲目的重复投资,市场出现了供大于求的残酷现实,不切实际的投资最终导致绝大多数的球馆倒闭,目前有不足十家球馆还在苦苦支撑,有的表示近期内尽快转产。

对于消费者来说,消费观念还未完全转变,消费能力和水平还较低,消费结构不尽合理。从体育消费能力上看,我省城市人口的74%以上有体育消费,但人均体育消费额仅为56.8元/年。而全省农村却有68%以上的人从未有过体育消费,农村地区消费者体育消费额不足10元/年。省内消费市场的现状使体育产业的发展受到限制。例如,2011年全省体育彩票销售额为16亿元,而同期,山东体育彩票销售额为95亿元以上。省内的消费能力不足以支撑体育产业的快速发展。

2.5体育市场不完善,管理不规范。体育法规不健全,法规建设滞后,由于全省没有统一的法规,各地无从参照,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体育产业的发展,市场秩序较为混乱,在利益的驱动下,部分经营者无视市场法规,以不正当手段进入市场。各级管理部门对体育产业监管力度极弱,无力查处,导致部分体育市场失控。管理体制没有理顺,多头管理和空头管理并存。部门分割、地区保护严重,尚未建立统一、高效的行业监察、预警、评价;缺少扶持体育产业发展的明确政策;一些单位用行政手段和垄断项目市场,壁垒过高,进入成本过大,致使一些商家望而却步。

第12篇

随着我国对中药现代化建设步伐的加快,中草药种植已被各界关注,而现代中药的兴起无疑给我国中药材种植业带来新的发展,目前各地政府相继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和引导农民积极种植中药材,大力支持中药材种植产业发展。近几年来,各地抓住退耕还林和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机遇,加大中药材生产布局调整的力度。[1]作为中药材主产区的山东省相继出台了大力支持中草药种植的政策,以市场为导向,因地制宜地制定了中草药产业发展规划,明确产业发展重点,逐步形成了一批大的中药材优势和特色产区。

1山东省中草药种植现状

1.1山东省中草药资源和品种现状

山东省位于北半球中纬度地带,地处中国东部、黄河下游;鲁中南山地丘陵区、鲁东波状丘陵区、鲁西北平原区;水系发达,气候温和,降水量集中,四季分明,属暖温带季风气候类型,优越的地理环境,使之成为我国中草药资源大省之一。省内中药资源丰富,有天然药材资源1470种,占全国中药资源种类的10%以上,其中植物类药材达1299种。大量收购的中药材390多种,地产药材200多种。许多中药品种在国内享有盛誉甚至闻名于世界,有的品种有着悠久的使用历史。我国的“东方药物巨典”《本草纲目》就记载了山东产金银花、北沙参、丹参、瓜蒌等地道药材,其种植和加工历史也源远流长。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1995年以后,山东省中药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已具有一定规模,成为拉动农民增收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力量。省内中药材种植面积由20世纪初的30万亩左右,发展到目前的180万亩以上,约占全国中药材种植总面积的10%,产值近90亿元。全省中药材种植品种70余个,其中实现规模化种植的20多个,金银花、丹参、桔梗、黄芩、西洋参、丹皮、徐长卿、栝楼、山楂、银杏叶等主要道地药材的产量和质量在全国名列前茅。

1.2中草药种植生产区域和规模情况

中药材种植栽培已成为促进山东农业发展的优质项目,中药材的规范化种植前景广阔。种植区域由上世纪末的沂蒙山区、胶东半岛的文登、鲁西南的菏泽为主的传统产区,扩展至全省各市。省内除聊城、德州、滨州未有中草药基地外,其他14个地市均有不同规模种植,并逐步形成临-日-潍-淄、济-泰-莱、威-烟-青、菏-济、东营5个大的中草药种植分布区域。其中临-日-潍-淄药材种植面积最大,约占全省面积的90%,区内群山连绵、丘陵纵横,盛产金银花、山楂、丹参、黄芪、桔梗、徐长卿等优势特色药材品种;另外,文登西洋参、菏泽丹皮、平邑金银花、郯城银杏叶、莒县黄芩等品种,当地的种植面积分别占全省同品种种植面积的95%、85%、75%、70%、60%。山东省产区的金银花、丹参、桔梗、西洋参等中药材年交易量分别占全国同期同品种交易量的60%、50%、50%、30%以上。[2]

《山东省中药材产业发展规划(2014― 2020年)》中确定重点建设鲁中南山区、胶东半岛、鲁西南、黄河三角洲、微山湖与东平湖五大中药材生产区,重点培育金银花、丹参、桔梗、黄芪等中药材优良品种20个以上。

“公司+基地+农户”和“合作社+基地+农户”正在成为省内中草药产业的主要发展模式。省内现有中草药种植专业合作社200余家,中药材销售专业合作社(公司)约300家;现有以中药材种植、提取、销售为主业的规模以上龙头企业20多家。建立万亩以上规模的中药材种植基地10处以上,通过中药材GAP(良好农业规范)现场认证的有6处。

2中草药种植产业化发展亟须解决的问题

2.1中草药种植技术人才缺乏,缺少专门技术指导,生产科技含量较低

中草药种植只要有土地和人力就可以种植,但中草药种植有特定的技术要求和操作管理规范,只有规范的生产,才能得到质量稳定、均一可控的药材。而我省不少中草药主产区缺少中草药种植技术人才,缺少对种植户的技术指导,药农在田间管理上比较粗放,使用化肥、农药没有标准,造成中草药出现农残、药残、重金属超标,与GAP技术规范存在不小差距。

目前由于普通药农缺乏科学的种植知识和技能,省内优势中药材已出现较为严重的品种退化、农药残留超标等问题,致使出口的药材被外商退货,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缺乏指导农民种植药材的科技人才、市场缺乏熟悉中药材鉴定的高层次人员,致使中药材的优劣真伪难辨,从而使原本得天独厚的资源不能体现出其优势,也就无法转化为财富,因而严重制约着中药的产业化和现代化进程;指导农民科学规范地种植和鉴别中药材的高层次人才奇缺,以致中药材产品质量不稳定、产业开发滞后,产业效益较低。[3]

2.2中草药种植产业信息不对称、缺乏统筹规划

市场宏观调控不足,产供销信息不畅。全省尚未建立规范统一的中药材市场供求信息平台,药农的种植、销售等存在很大盲目性。药材属于特殊农产品,主要应用在医学领域,不像水果蔬菜是生活必须品,药农对外界市场信息不够了解,种植中药材主要受药材行情利好影响,盲目跟风、一哄而上,少有人会对药材未来的走势考虑。常言道“药少了是宝,多了是草”,药贱伤农、血本无归的情况时有发生。

企业不了解最新科研成果,中草药的种植方法相对滞后,导致中成药的科技含量过低,中草药种植企业在技术、人才、信息等创新资源的拥有量严重不足,创新能力提升较慢,而科研机构偏重基础研究,科研成果的市场转化率低。新产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缺乏规范、可靠的科学数据,从原材料到成品缺少可控的质量标准,在中草药的作用机制、物质基础、应用理论及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等方面研究不够深入,未能全面利用现代化农业的手段实现技术创新。

2.3中草药种植产业化水平较低,产业链条较短

中草药种植产业链按龙头企业和参与者不同,分为龙头企业带动型(企业+基地+农户)、中介组织带动(合作经济组织+农户)、专业市场带动型(生产者与市场经营者通过合同构成稳定的购销关系)以及其他类型。目前省内龙头企业数量较少,少龙头企业带动,对当地农村经济和药农增收的引导、带动作用小,还未真正形成中草药种植产业特色;且龙头企业本身发展处于摸索阶段,也存在管理水平低、产品成本高、创新能力弱、缺乏可持续发展能力等问题;中草药种植模式仍保留着分散、粗放的小农经济模式,多以农户和小型种植企业为主,受限于其获得市场信息的不完全性或错误性,决策结果不能达到最优,使其对市场风险承受能力较弱,市场竞争力较低。

大部分药材产业链较短,产业链一般分为上游、中游、下游三个部分,只有当中游和下游通畅时,上游之水才能顺流而下。而省内的中药行业主要以原料和初级产品出售,精深加工程度较低,对中草药的需求有限,企业竞争力不强,年销售收入过千万元的企业不足20家,还未产生强大的经济拉动力。

3产业化发展措施

3.1健全产业链建设,推动中药材的深加工与综合开发

任何一个产业的发展都离不开相关产业大拉动,在推进上游产业的发展的同时,加快发展中、下游产业发展。推进中药材种植基地建设是重点,推动中药材的深加工与综合开发是关键。继续推行“企业+基地+农户”“ 合作社+基地+农户”等模式,推进中药生产和中药材加工企业在中药材产区建设稳定、可控的中药材种植基地,促进道地和优势中药材向最佳种植区域集中。

中药材加工企业应积极引进先进设备,改进加工工艺,提高收率,提高药材的利用率,减少浪费,并在规范化生产中药饮片、中成药等传统产品外,以金银花、丹参、桔梗、牡丹、栝楼、北沙参、西洋参等药材为重点,积极开展功能饮料为主的饮料、茶叶、功能性食品等延伸性产品研发;探索中药材非药用部位综合利用途径,加强中药材在中兽药、食品添加剂、饲料添加剂、化妆品等方面开发利用,将中草药制成高附加值的产品出口,创造更大的价值,培育几家过亿元的中药材精深加工龙头企业。

3.2大力推行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实施品牌培育战略

中药材的种植是中药药品研制、生产、开发和应用整个过程的源头,只有首先抓住源头,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中药质量和中药标准化以及中药现代化问题,因此,中草药的规范化种植对于推动我国中医药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我国自2003年开始建设中药材GAP基地已来,中药材的规范化种植在较短的时间内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中药材生产管理水平得到了有效提高,要想取得中药现代化建设的突破性进展,就必须大力推行中药材的规范化种植,这是实现中药现代化的基础保障。只有规范化种植才能保证中药材质量稳定均一,因此,中药材种植中要树立品牌意识,突出规范化种植药材的质量优势,让消费者认识到品牌中药材的重要性,即“好药材才能制造好中药”。此外,应立足道地及优势中药材资源,建立道地药材的规范化种植基地,发挥道地药材在临床上特有的疗效,以便增强中药材的品牌效益,提高中药材价格竞争优势,使患者和基地利益最大化。

3.3推进中药材市场体系建设,健全产业发展体系

立足现代化、规模化、信息化的功能定位,加强中药材交易市场基础设施和信息系统建设,完善市场的信息、包装、仓储、冷藏、运输等功能,提高辐射能力。加强人才培养,加大科技推广力度,采用专业培训、科技下乡等方法,培养一支用用现代科技知识管理的产业发展主力军。加强中草药种植宣传,带动周边群众参与到中草药种植,增加农民收入,同时完善“企业+基地+农户”“合作社+基地+农户”等模式,发挥种植基地和专业合作社的引领作用,建立起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合作机制,推动中草药种植产业稳定发展。提升中药材产业在农业公共服务中的地位,强化高等院校、科研单位、生产企业与广大药农的紧密合作关系,增加中草药产业化的科技投入,运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4,5]

4结论

随着中医的不断普及,中草药种植产业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规范种植中草药是对于中草药种植产业的最基本要求。良好的基地环境,有效的基地运行模式、质量溯源的安全意识,不断建全的中药材的产业链、战略品牌的培育等均在一定程度上支撑着中草药种植业的成功大厦,基本达到了中草药种植产业的要求,同时也在某些方面提示着中草药种植业应该关注的重点。因此通过正确地认识和掌握中草药种植业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寻求有效措施,把握其发展脉搏,进而保障中草药种植产业的健康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周成明,靳光乾,付建国,等.对中药材产业现状和发展的思考与建议[J].中医药发展论坛,2004,8(8):659-663.

[2]王志芬,刘喜民.山东中药材种植的现状及其发展[J].科技致富向导,2009(11):5-6.

[3]李祺,刘盈.我国中药产业链问题与成因分析[J].中国中药杂志,2010,8(35):2214-2217.

[4]刘树震,赵红艳,刘孟建,等.济南市中药材产业现状及发展探析[J].山东农业科学,2013,45(4):123-125.

第13篇

(1.华北理工大学,河北 唐山063009;2.国家行政学院,北京100089)

[摘要]医药制造业作为河北省十大主导产业,对河北省经济发展、人力资本培育、社会稳定具有重大作用。论文都对河北省近年来的发展现状进行了详细剖析,指出了产业发展的优势和劣势,进而在此基础之上提出了改进建议。

[

关键词 ]医药制造产业;发展规划;河北省

医药制造业是河北省重点支持发展的产业,河北省的医药制造主要有以下几个行业:化学原材料制造业、化学药品制剂制造业、生物生化药品制造业、中成药制造业、中药饮片制造业、卫生材料及医药用品制造业、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制造业。本文对河北省医药制造产业的发展现状进行了详细分析,并进一步提出了发展对策。

1河北省总体现状分析

1.1产业规模

河北省医药制造从2000年的111.01亿元上升到2012年的655.19多亿元,总产值持续上涨。但它在全省的工业总产值的比重却持续下降,由2000年的4.29%下降为2011年的1.01%。河北省的销售利润率从2000年到2003年上升较迅速,在2003年达到一个小高峰,从2003年到2004年回落;从2005年到2008年销售利润率持续上涨,在2008年达到一个顶峰,在2008年到2010年,销售净利率呈平缓的趋势,在2010年到2012年又呈下降趋势,下降幅度较2008年到2010年的大。

1.2需求分析

河北省的医药制造出货值占销售产值的比重保持在15%左右,而全国的医药制造业出货值占销售产值比重大约在12%到7%之间。总的来看,全国呈现下降趋势,而且下降的趋势比较平缓;河北省的在2006年到2008年之间呈现上涨趋势,2008年是一个转折点,从2008年至2012年持续下降。

1.3地区分布

2012年河北省医药制造企业总共有231个企业主要分布于石家庄、邢台、保定和邢台,总计占全省企业的72%,其中石家庄所占的比重最大,占有35%。其中石家庄的工业总产值最大,为3797879.4万元,占全省的67.4%,其次为保定,占全省的工业总产值的9%,石家庄市和保定市是其他市工业总产值的2.32倍,可见石家庄市在河北医药制造方面的巨大作用。

2012年的河北医药制造利润总额为446124万元,其中石家庄为340763万元,占全省医药制造业利润总额的76.38%,廊坊的医药业利润总额排名第二,占全省医药制造利润总额的8.83%,唐山和张家口医药制造业却呈亏损状态。

1.4经费投入

河北省在2003年的R&D经费投入为24938万元,2011年为55845万元,2011年是2003年2.24倍。2003年全国的R&D经费投入为276684万元,河北省占全国的R&D经费投入的9.02%,位于第5名,2011年全国的R&D经费投入为1495647万元,河北省占全国R&D经费投入的3.73%,居于第七名,2011年较2003年河北省的经费投入占全国的比例下降了5.29%。总的来看,河北省的R&D经费投入在全国处于中游水平。

1.5与其他省份比较分析

依据医药制造行业的市场份额、行业经济地位以及行业经营能力以及竞争力排名因素的考虑,前五名是山东省、江苏省、吉林省、河南省、四川省,河北省位于12名。山东省在市场份额和竞争力排名方面都处于第一的位置,山东省进入全国医药制造百强企业的有10家,占华东地区的24.4%;江苏省在市场份额以及竞争力排名处于第二的位置,拥有百强企业13家,占所在地区的31.7%。

2河北省子行业分析

2.1药品

本文将化学药品制剂制造业、生物生化药品制造业、中成药制造业、中药饮片制造业归集为药品。药品企业在河北省医药企业方面占到52.38%。工业总值方面药品企业在河北省医药制造方面的工业总产值所占比例为58.63%,可见其处于重要的地位并且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化学医药制剂制造在2003年~2007年变化不大,但是仍呈上升趋势,自2008年后,大幅上涨,与2007年相比,上升了19.1%,在2008年后中成药生产的比例也不断增大,但是较化学医药制剂制造少很多;中药饮品与生物药品从2003年~2011年的呈现很小的涨幅。2008年受经济危机的影响,河北省不得不改变产品结构来应对来自国际订单减少以及全省原材料务求下滑的现象。

2.2医疗器械

河北省的医疗器械主要涉及卫生材料及医药用品制造,在2012年其有6家企业,在河北省医药制造方面所占比例为3.17%,工业总产值占的比例也很小为1.89%。卫生医疗及医药用品制造,其从业人员在2007年时有295人,2012年其从业人员增加比例为1.01%,增长幅度很小。卫生医疗及医药用品制造在2003年~2010年总体处于平稳状态。

2.3化学药品原料药制造

2012年河北省化学药品原料要制造的企业有60个,占总的医药制造的31.74%。其工业总产值占总产值的41.87%,为化学药品制剂制造的2.02倍,是生物药品的22.16倍。化学药品原料药制造处于主导地位,是河北省医药制造的主导产业,在2003年~2007年,一直处于80%左右,2008年其迅速下降,下降了20.84%,之后2008年~2011年处于较为平稳的态势。

2.4保健性食品

我国保健食品企业大规模的企业所占比例较少,仅为1.45%,而中小企业所占比例较大,总计比例为86.05%,还有一些小作坊,其占有比例12.5%。河北省保健食品企业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企业的规模、水平等方面都具有很大的改善和提高。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保健性食品已经成为人们追求的一种消费时尚,这给河北省保健型食品提供了契机。

3河北省医药制造存在问题分析

3.1盈利水平低,效益下滑

今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劳动力市场成本上本,以及中药品种价格的不断上升,医药制造的成本不断上长,使其效益水平处于下滑状态。因全国性的医药制造企业数量不断增加,以及河北省省内有的企业进驻医药行业,使其数量增加,但是河北省以及全国的使用的药品的数量以及种类是有限的,这就发生了各个医药制造企业之间的同质现象比较严重。

3.2创新能力仍然不足

创新是推动高技术产业竞争力提升的极为重要因素,医药制造业也不例外。但是,河北省的R&D经费投入从2003年到2011年的55845万元,增长了2.23倍,但是在全国的排名却从第五名降为第七名,这说明其经费投入在全国来说还是不足。与浙江省2012年的R&D经费投入强度相比,差了近一倍;在产品研发方面,江苏省医药大省申请专利是河北省的3.5倍。

3.3规模优势不明显

河北省2012年在全国医药制造企业排名12,处于中上游水平,但是与山东省、江苏省、吉林省、河南省以及四川省这些强省,仍具有很大的差距。河北省医药制造从2000年总产值101亿元,2011年600多以亿元,虽然增长很多,但是较全国相比,增长的速度相对较慢。虽然河北省的规模有所增长,但是增长较全国平均水平,相对较缓慢。

3.4发展潜力处于劣势

我国医药制造业全国的利润平均增长率为17.34%,河北省的增长率仅为2.44%,因而可见河北省的利润增长极为缓慢,没有达到国家的平均水平;全国的新药产值率要高于河北省的5.64%;以及与北京市、天津市相比较,其在行业经营能力和竞争力排名方面都处于末端,可见其发展潜力处于劣势。

4河北省医药产业发展对策建议

4.1调整产业结构,提高经营能力

河北省医药制造业出口水平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是河北省医药制造业的出口过分依赖化学原料的出口,而高附加值的生物药品制造及医疗器械出口所占比例很小。在保持出口优势的同时要实现出口的多元化,发展高附加值、高科技含量的产品,扩大国际市场范围。此外,河北省医药制造业还要减少高污染、高消耗产品的生产,鼓励支持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企业的发展,实行整个行业的持续发展。

4.2加大资金投入,提高创新能力

创新对于医药制造业至关重要,但是河北省R&D经费投入在全国的排名呈下降趋势,所以要加大R&D经费投入,提高企业的科研创新能力的同时要提高企业的成果转化能力,从而实现河北省医药制造业的竞争优势。自主创新并不是盲目的排外,我们要选择性的引进国外先进的发明研究,在引进的基础上吸收创新。河北省医药制造业只有走创新发展道路,才能走的更好更远。

4.3发挥产业规模优势

我省医药制造业百强企业所占比例较小,规模以上企业的数量同山东、江苏等省相比具有较大的差距。一方面,加大对医药制造业的投资力度,扩大产业规模,优化医药制造企业的地区分布。另一方面,要发展医药产业集群,以市场为导向,在政府的领导下,整合资源,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只有在分散的基础上实现整合,才能真正的发挥医药制造业的规模优势。

4.4加大政府扶持

政府作为企业外部影响因素,对于企业甚至整个产业发展都有巨大的影响。政府要在国家政策的指导下,结合河北省医药制造业的实际情况,引导医药制造业的发展。制定、完善相关的政策法规,给予政策优惠,以促进企业的自主研发,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优化资源配置,保证医药制造业的要素供给。加强对医药制造的监管,保证医药的安全。

参考文献:

[1]许晶,李野,于艳艳. 中国医药制造业7个子行业生产效率实证分析[J]. 中国新药杂志, 2011(18):1732-1734.

[2] 墨玮娇. 河北省医药制造业竞争力研究[D].河北经贸大学,2014.

第14篇

【关键词】风电;产业链条;发展现状

引言

经过十多年的发展,我国风电行业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条和较大的产业规模,成为我国新能源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据国家风电信息管理中心2012年度风电产业信息统计,截止2012年底,我国风电并网装机容量为6266万千瓦,同比增长31%,全年风电发电量1008亿千瓦时,风电发电量约占全国总上网电量的2%。

尽管风电发展取得了令人欣喜的成就,但相对于我国风资源储备,以及国家对风能在新能源产业中的战略定位,风电产业发展的道路只是刚刚开始,仍然处于成长期。而当前在产业链条各个环节上所暴露出来的问题,无疑是制约风电产业健康长远发展的现实障碍。本文试图从产业链条的角度找出风电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探索对策,为风电产业发展略进绵力。

1、风电产业链条组成和运行机制

1.1风电产业链条组成

目前,我国风电产业链条包含三个组成部分:(1)风电设备制造业,负责风电配套设备研发、生产、安装和调试,包括整机供应和配件供应;(2)风电投资运维业,负责风电场的开发、建设、运行和维护;(3)风电服务业,风资源评估、风电标准体系建设、风电检测与认定,以及风电保险。三部分发展特点如下:

风电设备制造业:(1)风电配套设备运行可靠性被普遍重视;(2)以企业为依托的风电技术研发体系日益完善;(3)风电整机制造业上下游一体化发展趋势明显[1]。主要企业为:金风科技、联合动力、华锐风电、广东明阳、湘电风能和上海电气等。

风电投资运维业:(1)央企为主力军;(2)资金壁垒;(3)政府主导。主要企业为:国电(龙源)、大唐、华能、华电、中电投、中广核和京能等。

风电服务业:目前处于发展初期,未建立起完善的体系,对行业发展支撑力度有限。主要机构为:国家电网、南方电网、中国气象局风能太阳能评估中心、保险公司等。

1.2风电产业链条运行机制

风电产业链条运行机制概括为:以风电投资企业为主导和驱动力,以风电设备制造业为硬件供应,以风电服务业为服务支撑,沿着风资源评估—风电场规划—风电场建设—并网发电—风电场运维的主线运行。

2、风电产业发展中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2.1风电设备制造业

2.1.1产能偏离市场需求,产能过剩现象严重

据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统计,2011年我国主要风电设备制造业产能已超过300万千瓦。但是,2011年国内新增风机装机容量仅为180万千瓦,这导致40%以上的国产设备产能处于闲置状态。目前2012年的有关数据尚未公布,但从主要风机企业披露的年度财务报表来看,风电设备产能过剩的现象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但仍保持着较大的库存。产能过剩的原因在于两点:一是,风电设备制造企业基于对于市场的乐观预期不断扩张生产规模;二是,风电设备制造业竞争日益激烈,企业通过扩大产能来增加竞争优势,提高项目中标概率。

2.1.2技术挑战日益增加,技术研发成为关键

由于风机运行环境复杂多变、风资源优劣千差万别,以及电网企业对风电并网的苛刻要求,导致风电投资企业对风电设备技术参数的要求十分严格。为满足要求,风电设备制造企业加大对风机等配套设备研发的投入,实现风机技术的创新。但是,这些新技术的应用在提高风机竞争力的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技术风险。一些风电设备制造企业刻意追求机组单机容量大和新机型应用速度快的效果,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再创造能力不足,对产品质量重视力度不够,以至部分风电机组性能不稳定,出现了多起严重风机质量事故。随着海上风电产业的逐步发展,对风电设备制造企业提出了更高的挑战。能否生产出满足风电投资企业需求的风机,确保设备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成为整个风电设备制造业取得突破性发展的关键所在。

2.2风电投资运维业

2.2.1项目资金需求量大,资金回收速度较慢

据统计,每千瓦的风电投资需要7000-10000元,据此计算一个5万千瓦的中型风电场的建设资金在3.5亿元到5亿元之间。而风电运营收入靠售电实现,资金回收速度较慢,因此这巨额的资金大多需要企业从外部解决。当前,风电企业的主要融资渠道主要有:(1)银行贷款。通过所依托的集团做担保,或将电价收费权做抵押来获取建设资金;(2)上市融资。部分风电公司已经通过上市实现融资渠道的拓展。国家能源局在2020年的风电产能规划是20000万千瓦,可以估算出,未来7年内我国风电行业需要投资8700-12000亿元。在保障资金安全的前提下,获取低成本的资金来源成为风电投资企业提高运营效率和投资收益率的重要着力点。

2.2.2缺乏风电运营经验,存在专业人才缺口

目前,我国的前十大风电投资运维企业有七家都是中央企业,除了中广核以外均是以火电和风电为主业,在发展风电的理念和经验上,与国外成熟风电企业都有着相当的差距。同时,风电专业人才的缺乏也限制着风电行业的发展,这些专业人才覆盖风电场的规划、投资、建设、管理和运维。从某种意义上说,专业人才的数量和质量决定了风电产业竞争力的水平和提升速度。相较于火电和水电,风电的建设和运营环境更为复杂,更加凸显了行业人才和行业运营经验的重要性。

2.3风电服务业

2.3.1各方角色定位不清,运行机制不够顺畅

2012年,我国电力发电体制和可再生能源发展体制依然不顺,被业内广泛关注的《可再生能源电力配额管理办法》尚未,风电投资商、设备制造商、电网、地方政府和国家能源主管部门在风电开发中的责任缺少明确清晰的制度规定,缺乏统一的价值取向,部分规定未得到足够的重视,排斥、逃避责任的现象时有发生。这种各方定位模糊的情况,直接导致风电产业链的各个环节,如项目核准、电场建设、电网输送和调度,以及风电消纳和并网等方面存在责任不对接或不配套的情况,造成运行机制不通畅,影响风电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2012年,我国风电总装机容量7532万千瓦,并网装机容量为6266万千瓦,接近17%的风电机组当年不能并入电网。除了风电机组仍需安装调试的原因外,风电场投资建设与电网建设未协调发展的问题依然是关键所在。

2.3.2政策执行力度不够,行业发展导向不明

风电产业快速发展的同时,面临着巨额投资和并网困难的两大难题,这决定了风电产业具有投资风险高,对国家政策依赖性强的特点。然而,一方面,风电收入依赖国家补贴,《可再生能源法》的出台,虽然制订了“可再生能源发电全额保障性收购”的条款,但是收购价格未定、对电网不收购行为缺少对应的惩罚措施,导致政策的执行力度减弱;另一方面,风电接入电网缺乏政策导向,管理体制仍需完善、利益分配不均衡,电网公司面临风电上网和远距离输送成本费用高、技术难度大等问题,导致电网公司接入风电并网的意愿不强,风电并网难度大的问题一直得不到改善。如果不解决行业导向问题,风电发展的健康性和发展速度势必受到严重限制。

3、风电发展对策分析

3.1加快建设行业标准,共享行业运行数据

行业标准建设的完善程度是一个产业发展成熟程度的重要标志,可以有效推动行业内企业协同发展。建立风电行业标准,应该包括风电技术标准和风电场运营标准,具体内容为:(1)风电技术标准,包含风电设备技术参数、风机微观选址标准、并网技术标准和风电项目建设标准等,满足风电企业在风机选型、电场建设验收和风电并网等方面的需要;(2)风电场运营标准,包括不同类型风电场的运营条件标准、安全标准、人员标准以及成本标准等。同时,国家有关机构对风电行业数据及时收集和共享,使行业内的企业和非企业机构对风电行业的发展有较为清楚和深层次的认识,加强企业风险意识,促进不断调整发展方向,提高企业运营能力。

3.2平衡参与各方利益,明确行业发展导向

风电产业的快速发展是国家产业政策倾斜的结果,风电产业的健康稳步发展需要建立在各方共同利益得到平衡的基础之上。由于风电场通常建设在偏远地区,其并网、输送成本都相对偏高,这使得电网在电力调度上倾向于对风电限电。因此,平衡风电投资企业、火电企业和电网之间的利益关系,明确整个电力行业的发展导向,为风电产业创造适宜的发展环境,对风电产业乃至整个电力行业的发展至关重要。尤其是当前受欧洲经济形势低迷、CDM市场疲软的情况下,风电产业的发展更需要相关各方的支持。

3.3创新产业合作模式,解决人才技术难题

风力发电技术难题的解决有赖于技术人才,归根结底是人才培养模式和创新合作机制的问题。首先,建立以风电企业为主体,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为阵地的产学研创新合作模式是解决风电技术难题的根本途径,通过整合资源、联合创造、合理安排市场份额和知识产权,使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和风电企业优势互补、共同发展[2];其次,要建立企业与高校联合培养的风电人才培养模式,同时加大对外合作力度,为风电人才出国深造创造条件,培养一批具备专业知识和科研能力的风电技术人才,为我国风电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

4、结论和展望

依托我国经济发展导向处于转变的发展机遇,风电作为较为成熟的新能源之一,风电产业在能源结构调整中的作用会日趋显著,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只要能够完善风电产业标准体系、有效平衡参与主体利益、构建产学研合作模式以及加大人才培养的相关投入,我国风电产业未来将会实现更健康长远的发展。

参考文献

[1]2012中国风电发展报告,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2012:44-47

[2]杨威.促进我国风电可持续发展的激励机制与产业政策研究[D].北京:华北电力大学,2011:58

第15篇

【关键词】电子信息产业 发展历程 发展现状 未来前景

1 国内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历程

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始于改革开放时期,改革开放之后,根据不同的发展水平,国内的电子信息产业主要经历了三个时期,它们分别是:市场转型时期、规模化发展时期、代工跟随时期,经过这些时期的起步和发展,我国的电子信息产业已经进入了迅速发展的时期,下面将这三个时期的主要内容做详细的分析:

1.1 市场转型时期

市场转型时期:从1978年到九十年代,我国的电子信息产业正处于市场转型阶段,这一时间内电子信息产业的性质开始发生转变,主要是因为,在改革开放前,电子信息产业主要是以生产军工产品为主,而改革开放以后,逐步转向了生产军工产品和民用产品相结合。这一重大转变,不仅能够满足国家对于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要求,而且能够同时满足当时的市场经济对该产业的需求,积极促进市场经济的发展,这一转变使得电子信息产业开始成为支撑国民经济的动力之一。在这一重要起步阶段,我国的电子信息产业开始积极向外国的先进技术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技术水平,为以后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迅速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九十年代以后,我国开始进入经济改革的重要时期,而电子信息产业作为首批改革的试点,开始进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例如,对电子信息产业公司进行股份制管理和运营,这一根本性的变革为我国的电子信息产业注入了不竭的动力,同时,一些发展良好的电子信息产业分支开始发挥出其强大的生命力,不断带领着其他分支的发展。而且,在这一阶段,我国的电子信息产业开始与计算机技术相结合,从而获得了更加广阔的市场和长远的发展动力,这一阶段是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史上的里程碑,是我国电子信息产业飞速发展的重要时期。

1.2 规模化发展时期

90年代以后到21世纪,我国开始进入信息化时期,这一时期的到来是与我国的电子信息产业紧密相关的。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使得我国政府开始关注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为了促进电子行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国家政府的相关部门开始相继成立一批信息科技工程,这些工程的实施和发展,使得我国的电子信息产业由最初的制造阶段发展到技术开发和研究阶段,一些自主研发的产品也开始投入发展,这一时期实现了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巨大发展。

1.3 代工跟随时期

21世纪至今,我国的电子信息产业开始进入全球化的阶段,在这一时期,我国既要进行电子器件的大规模生产,又要开始研发新的电子产品,同时还要不断地研究国外的技术标准,形成统一的规范,进而使得全球化的电子信息产业形成一条巨大的产业链。这一阶段,我国的电子信息产业既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同时要经受着巨大的挑战,所以,我国的电子信息产业必须紧紧抓住这一时期,获得历史性的转变,才能为电子信息产业将来的发展奠定基础。

2 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现状

通过以上的论述可知,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电子信息产业获得了巨大的发展,规模和实力也在逐步的变大、变强,但是与国外的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还存在一定的差距,我们必须要更加努力,提高自身在电子信息产业的自主研发能力,才能不断地提高自己的竞争力。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现状如下:

2.1 产业规模扩大,技术水平提高

与改革开放前相比,我国的电子信息产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第一,产业规模不断扩大,目前我国的电子产品的生产数量以位居世界前列,而且正在以更高的速度发展着,逐步成为世界上主要的电子产品大国之一;第二,电子产品的技术水平不断提高,我国的电子信息产业已经掌握了很多的高新技术,在高、中、低端等不同的产品领域都占有一席之地,而且自主创新和自主研发能力也在不断提高;第三,电子信息产业的产品销售额在逐年增加,尤其是随着集成电路的问世,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速度非常迅猛。

2.2 产品开始走向国际化

我国的电子信息产业最初几年主要是内销,然而随着全球经济化时代的道路,电子信息产品也逐渐开始走向国际化的道路,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第一,我国对外出口的产品中,电子信息产品所占的比重,每年都有所增加,为拉动我国的经济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第二,不断学习和研究国外先进的电子信息技术,为我国独立生产和制造高端的电子器件打下坚实的基础。

2.3 产业出现聚集化发展的趋势

由于电子信息产业必须要进行聚集化地开发和研究,因此一些新的、初具规模的电子信息产业园区开始建造并投入使用。以长江、珠江和渤海为代表的产业基地已经成为我国的电子信息产业龙头,正在带领其他地区的产业飞速发展。这些地区已经形成了以电子信息产业为主,其他辅产业共同发展的格局,从而带动当地经济平稳健康地发展,这些地区也是我国高新技术的典型代表区,为我国的国民经济创造了较大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