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企业竞争力问题研究范文

企业竞争力问题研究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企业竞争力问题研究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企业竞争力问题研究

第1篇

【关键词】企业竞争力;会计问题;财务管理

有人将会计与企业的竞争力形象地比作成为一对“双胞胎兄弟”,这可以说是对会计与企业的竞争力最好的理解和描述,即一个企业的会计与企业的竞争力是一种相互促进的关系。一方面会计的发展为企业竞争的提高提供了重要的信息资源,而另一方面企业核心竞争力不断提高又是促进会计不断完善的动力,彼此相互促进,构成了我国企业会计与企业的竞争力协调发展的重要局面。

一、企业会计出现问题给竞争力所带来的影响

1.为腐败提供机会。有一定权力的人可以通过会计失控来为达到的目的,通过编制虚假的财务报表,使得这些不合理和不合法的行为得以合理化和合法化,例如通过虚增收入,不能真实的反映企业的经营成果,虚增或虚减成本从而造成企业的利润失真,还有一些其他的行为,都一定程度上为行贿受贿、等违法行为的发生,不仅影响了企业的生存发展,而且给企业竞争力造成了负面影响。

2.使得大量国家税收和资产流失。企业缴纳的税收是我国税收,由于会计信息的失真,造成企业实盈虚亏或虚盈实亏,通过制造虚假账户、虚增支出、隐瞒利润等手段使账面亏损,逃避国家税收。从而遭受国家的处罚

3.有损会计队伍自身形象。由于会计资料主要是由会计人员编制和提供的,因此伪造、变造虚假会计资料直接关系到会计人员,会直接影响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和使命感,从而有损会计人员的良好形象。

二、会计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强化和完善

(一)建立战略管理计,提高企业战略管理能力

战略管理会计对于提高企业的核竞争力具有重要的作用,目前很多企业开始在会计领域方面实行战略管理,实施战略管理首先最重要的就是要建立有关战略成本管理的信息系统,建立战略管理会计的前提就是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分析,主要包括当前的市场前景,成本战略分析,资源战略分析,价值链分析,尽量帮助企业实现财务战略目标。战略管理会计工作的重点应放在战略信息的预测分析方面,多作调查研究和比较分析,多从大局方面来分析考虑问题,在事中财务战略阶段,战略管理会计的工作重点应当放在财务战略措施的实行方面,充分发挥自身的信息优势,帮助企业发挥出财务战略措施的效果,在事后财务战略阶段,战略管理会计的工作的重点应当放在财务战略成败得失的评价方面,为进一步改善财务战略积累经验,战略管理会计要积极建立自己的信息库,储备充分的财务战略信息,为充分利用企业财务资源并及时提供财务战略信息,有必要建立企业的战略管理会计信息库,平时要收集,整理来自各方面的多样化信息。

(二)进一步提高会计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

在会计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中,法律意识、道德观念和职业素质是最重要的,是防止企业会计问题的关键,首先要加强会计人员专业知识的学习,面由于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会计工作的特殊性质,对会计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不仅需要会计从业人员进一步学习、吸取、更新会计专业知识和审计、财政、金融、税法、经济管理、法律、外语等相关知识的学习,成为熟悉政策,精通业务,遵守法纪的合格会计人才;其次提高会计人员素质加强职业道德修养,提高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修养,不仅要加强会计人员对会计职业道德原则和规范的认识和理解,还要让会计人员认识到会计行业职业道德修养的重要性。使其拥有坚定的职业道德信念,树立高度的责任感,从而使他们能热爱会计工作,并在工作中能坚持职业道德原则、经得住金钱的诱惑、坚守住职业道德,在会计工作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所有会计人员必须坚持“诚信为本,操守为重,遵循准则,不做假账”,保证会计信息的客观公正、真实可靠。因此,如何提高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修养,营造良好的执业环境,促进会计行业的不断发展成为我们关注的重点。最后加强会计人员法制教育,增强法制观念。强化会计相关工作人员对我国的财政措施、政策、法律等的学习,加强相关知识的使用和提升,做到知法守法,廉洁自律,不提供虚假的,不真实的,不合法的记录和信息。要坚持原则敢于同违法行为作斗争,保护国家,单位的合法权益不受到损害,增强法制观念,加强防范意识,避免工作失误,减少经济犯罪。

(三)不断进行会计创新,提高技术创新能力

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越来越重视知识的资源,也成为了企业核心的资源储备,以多媒体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通信技术等为主要特征的信息技术高度发达后,会计也将运用以多种属性计量计价和多元记账为主要特征。会计以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为目标,让企业能正确的及时的做出相应的决策,让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站立有利地位。因此说在知识经济时代会计信息与企业的命运是紧密相连的。会计信息应当有助于包括融资战略、技术创新。市场营销等在内的企业发展战略的研究和制定。其次,会计信息应当有助于防范和化解信用风险,发挥其预警作用。据有关资料统计国外科技领先企业在管理上所需信息有70%来自会计部门。这足以说明知识经济时代会计信息是影响企业管理层决策成败的关键。

【参考文献】

[1]王磊. 企业竞争力与会计问题研究[J]. 现代经济信息,2016,07:226-227.

第2篇

关键词:中小企业;竞争力;现状;机遇;对策

一、中小企业竞争力现状及问题

中小企业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力军,对国民经济发展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但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不断地加快和深化,由于技术落后、管理不力、资金短缺、缺少正确定位及长期规划等原因,给我们国家的中小企业带来了相对的困境。

1.没有核心技术,处于从属地位。改革开放政策鼓励中小企业的诞生和发展,实施了众多的优惠政策来对中小企业进行扶持;但由于多种原因,许多中小企业却没有长足的发展,依旧停留在家庭作坊式的经营管理当中。他们的特点是劳动密集型、出口加工型,尤其是经济发达的沿海一带,这种模式非常之多;这种中小企业在市场上几乎都处于从属地位,没有真正的核心技术实力、没有可竞争的资本,受上游链条及外部环境制约较大,当外界条件发生恶劣变化时,往往这些企业承受不起市场打击而纷纷倒下。

2.信息来源渠道狭窄,获取信息的手段落后。当今社会是信息社会,信息资源主宰着企业持续生存和发展。目前,国内中小企业获取信息的手段和途径,多半是自己调查研究、自己归纳整理;这种“亲力亲为”获取信息的方式,无论从宏观和微观的关系,还是从角度视野宽度上都无法适应市场的瞬息万变。据有关部门统计我国甚至有超过30%中小企业没有信息来源渠道。

3.管理水平不足,人力资源匮乏。在我国,中小企业尽管有些创造了诸多神话,但大多数企业却依旧是“中小”企业,没有多大的发展。很多中小企业现今依旧是老套的家族式管理,任人唯亲,参与管理的大多数是亲戚,不仅管理水平跟不上形势发展的需要,更有一个显著的特点成为通病:家长制。在没有民主决策的机制下、在没有科学化管理的机制下、在没有人才引进培养的机制下,势必对中小企业的运行和发展带来阻碍,形成不了高效的管理和面对市场强有力的竞争。

4.无战略思想,企业导向错误。一般中小企业的发展大多数处于从属地位,致使企业不能形成自己独立的战略思想,一旦市场发生向坏变化,就失去了独立生存的条件;这个时候,很多中小企业由于急于寻找出路,在没有对市场情况彻底了解,只看到市场表面的一些“商机”,便鼓足勇气进行跟风,殊不知这种带有浓厚盲目性质的“拼搏”,早早地为企业的崩溃埋下了伏笔。

5.不调查市场,不重视创新。市场变化莫测,沿用过去的经验来进行现在的判断,无疑是“刻舟求剑”。中小企业发展的根源在于对信息的了解、对市场的把握而采取的“对症下药”的措施和手段;但是很多企业没有创新意识,不根据市场变化调整企业战略来适应市场环境,失去了市场竞争的资格和条件。

6.不会竞争,不懂竞争。很多中小企业对竞争的概念不明确,对竞争的手段不清楚;不懂得何谓竞争秩序,也更谈不上竞争秩序的规范。在他们眼中竞争就是“硝烟弥漫的价格战”,要不就是“假冒产品满天飞”,别人做什么我就做什么,不注重产品开放,不顾市场竞争秩序、不顾企业信誉、不顾形象,他们擅长“游击战术”,打一枪换一个地方,这样不仅对正常的市场发展造成了损害,也同时对中小企业自身造成了毁灭性的打击。

二、提高企业竞争力的对策

1.中小企业提高竞争力两个必要条件

中小企业要想在市场上夺得一席之地,必须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而市场竞争能力必须要满足两个条件:一是企业要有足够的资源优势,以及控制这种优势的能力;二是企业要有强大的管理水平和专有的管理技巧。满足这两个必要条件,中小企业就能从容面对瞬息万变的市场变化,就能处乱不惊,其竞争力将会大大得到提升。

2.资源的整合和利用

(1)整合内部资源。中小企业其实有着顽强的生命力和良好的发展前途,通过内部的资源整合,可以有效地发挥己之所长,而避开短板。一是可以借助对公司各个部门优势的分析、总结,用实事求是的观点分析优势所能衍生的发展潜力。二是发挥正常的主观能动力,对每一个员工进行优势评判,激发员工的热情。三是通过内部各部门的调整和重新配置,使得配置的功能发挥到最大化。四是广泛发动员工寻找和调查市场信息和动向,建立统一的市场信息服务平台,使得市场信息被真实显现在决策者的面前。五是通过企业自身内部的培训机制,有效提高员工的工作能力和管理素质,强化效率的重要性。

(2)整合外部资源。在市场竞争中,有很多外部资源有待于开发和利用;但由于中小企业底子薄实力不够,难以将全部的外部资源整合到企业当中。要想有效的整合外部资源,要利用政府职能部门的作用,有目的将各类企业之外的资源进行沟通和共享,通过区域发展的特区的形式,建立和完善企业外资源的相互借鉴和利用,通过合资、合作、联合开发、技术分享等多种途径进行资源的整合;在其模式上不仅扩大了生产,明确了导向,而且强强联合使得中小企业市场竞争力大大增强,市场风险抵御能力也逐步提高。互助、互帮能加强中小企业优势的延伸和卸掉琐碎的包袱,使得在市场前进的道路上越走越舒畅、越走越轻松。

(3)中小企业要提高竞争力必须推行专业化发展 。多元化的发展能使企业抵御更多的市场风险,但是,由于中小企业技术力量不雄厚、资金力量不充足,产品和市场的多元化势必造成“顾此失彼”的尴尬局面。而往往进行多元化发展的都是一些实力雄厚的大企业大公司。走“小而专”的路线,是笔者赞成的中小企业的发展道路。由于小、由于专,这样才有可能在某一个领域打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从国内外营销的一些案例来看,中小企业走专业化的道路是明智选择;世界上有很多优秀的企业都是首先确定自己的核心业务,并以此为基础,经过多年的刻苦钻研,达到辉煌的。盲目多元化不可取,等时机成熟、等实力大增,那时再不妨考虑多元化发展之路。

三、结语

市场竞争制约着中小企业的发展,只有找到这些制约的因素,对其进行分析和研究,并采取相应有效的措施,才能使中小企业增强市场竞争力,使得中小企业得到长足发展,从而带动我们国民经济的持续飞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芳.中小企业资金紧张的原因及对策研究[J].经济师. 2011(05)

第3篇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 企业核心竞争力 战略性

企业能否在庞大的竞争机制中站稳脚跟,和其本身的企业竞争力息息相关,因此,如果企业需要提高自己的发展水平就意味着必须在企业竞争力上下足功夫,在激烈的竞争市场中掌握先机。从这里便不难看出,人力资源管理已经成为企业竞争优势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是否经营得善,是否在市场和人才的调和中游刃有余,实际上都是对于人力资源管理的考验。因此,将人力资源管理问题的解决落到实处,就是将企业竞争力发挥到最大值的有效保障。

一、人力资源管理的内涵,明确人力资源管理的目标

1.人力资源管理的内涵

人力资源管理,可以简单的将其理解为管理学的一部分。所谓管理学,就要求需要具备掌控和安排的能力,这是关系到心理学、社会学以及人类学等相关学说的重要领域的管理。当前背景下,人力资源管理运用在企业等经营运行机制的情况比较常见,在企业中将人力资源管理进行有效的注入和融合,是促进企业对于人才的选拔、培训以及考核行之有效的措施和手段,也是后期企业进行经营和面向更大的市场的必要基础。人力资源管理基于传统的人事劳动管理,而和传统的形势相比,人力资源管理则要更显计划性、战略性以及整体性和未来性。

从传统的人事劳动管理不难看出,人力在其中被视为一种成本上的开发和使用,往往只是生产过程中的支出和消耗,并没有进行一个合理的规划的整合;而在现今的人力资源管理中,人力被当作是一个资本性资源,可以进行有效的重整和使用,在开发过程中也能够进行资本调和,这才是正确对于人才资源的方式。

2.人力资源管理的目标

人力资源管理一般运用于人才的选拔和培训方面,因此,主要的目标分三个方面:

(1)将员工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充分调动。任何企业要想经营的既有效率又有口碑,重要的就是企业中员工的契合度,简单说来,契合度的培养并不是来自于主管等人员刻意的安排,而是源于员工自身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这两个方面如何充分调动则是关系到企业运行得体的关键所在,也是人力资源管理的目标之一。因为只有在积极性和主动性方面取得提升,才最符合人力资源管理的初衷。

(2)将企业的人力资本尽可能大的扩展开来。无论是企业中的物质资源还是财力资源,无一不需要通过与人力资源的结合来实现,如果在企业的运行阶段出现人力资本数量不足或者是利用效率不高,都讲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盈利空间,对于日后企业的发展也会埋下不良隐患。

(3)实现企业利润的最大化。企业经营的直接目标就是实现利润的最大化,这是众所周知的事实,同时,实现企业利润的最大化也是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目标之一。因此企业利润的最大化实际上代表着人力资源的使用和发挥达到了最大的程度,这是将人力资源技能和使用价值充分发挥的必要手段,而它的最终目标也是实现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最大化。

二、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对于企业竞争优势的提升

1.有利于企业执行力的提升

企业执行力,简单的说,可以理解为企业为了实现其战略目标而采取的相关行动的综合能力。它是标榜企业运行和经营得善的重要因素,也是涉及到员工素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以及制度管理等多个方面,因此,建立行之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实际上就是将企业的执行力提升到最大程度的必要手段。

2.有利于将企业的经营绩效进行提升

除了以上所说的执行力之外,经营绩效也是另外一个重要因素,在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中所占据的地位也是不可撼动的。人力资源管理作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有效使得企业的经营绩效进行大幅度的提升,因为人力资源管理是传统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进一步深化,已经不再是往日那种单纯的使用人力进行机械工作的形态,而是在传统的基础上对于人力的一种有机整合,在效率上更胜一筹,因此,对于企业的经营绩效方面来说也能起到一个很大的飞跃。

3.有利于推动企业人力资本的扩展

人力资本主要是由员工以及他们的工作能力组成的部分,它体现的是人力资源的全部价值,因此,不难看出在人力资源的扩展中,需要的是优秀的人才作为辅助力。在战略性的人力资源管理中,人员数量要必须满足岗位的人员数量需求量,同时也对人员的工作胜任能力具有很高的要求。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主要是基于缩短人员能力空缺等方面作考虑,将工作技能以及工作效率的提高逐步以增长的态势发展,也就能够时间企业人力资本的扩展。

4.有利于企业获得长久的竞争优势

企业要想在纷繁错杂的市场竞争中真正掌握主动权,除了赢得先机,还需要依靠独特的竞争优势作为行动力的后盾。而实际上核心竞争力就是企业在竞争中赖以生存发展的关键,而人力资源管理具有难以被轻易效仿的特点。因此,在技术和资本方面就构成了当前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基本要素,对于企业来说,也是长久立于不败之地的重要决定因素。

三、优化战略人力资源管理是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

1.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强弱与否与人力资源有直接关系

“企业人力资源”,可以简单的理解为体现在企业运转过程中员工的一种工作能力,它是集效率与能力于一体的能力表现。是企业的一种特殊资源,在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中均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人力资源首先是企业最主要的一种能动性生产要素,甚至可以说是决定企业发展命脉的决定性因素。因此,也正是由于这层关系,才显得人力资源优化管理决定了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强与弱。

2.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过程是企业人力资源的开发过程

在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过程中,主要有三个发展阶段:其一,开发与获取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专长和技能阶段;其二,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后期的准备工作中相互之间的整合阶段;其三,核心产品在适应市场过程中的开发阶段。

这几个阶段都是决定企业能否获取核心竞争力的主要决定性因素,在此期间,哪个企业的核心产品制造周期最短、市场适应性最强、获取的核心技术最完善,就能够占据核心竞争力最强的宝座。而企业人力资源的开发就是为了全面适应企业的发展战略,为企业的不断提升和发展创造出更多的生存空间,同时奠定更为坚实的基础。

3.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是企业人力资源开发的根本目的

不断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不仅是企业自身的发展需要,同时也有利于企业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完善。因此,需要全面而有深刻的分析好企业竞争力提升的有效措施,对员工的水平开发和培养进行重视。首先,启发员工的智力,发挥员工的工作协调能力与创造力等水平;其次,通过实际操练增强员工的基本技能,使员工充分提高运用创新能力进行工作;最后,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与主动性充分调动,在科学文化水平和专业知识技能的锻炼的基础上实现工作积极参与度的提升。

综上所述,在知识经济的时代,通过战略整合人力资源管理是促进企业核心竞争力得到提升的关键所在,同时,企业通过人力资源管理的升级和战略性调整,也能够以更加饱满的姿态在市场立足。因此,有效的做好人力资源的开发工作,是企业核心竞争力提升的坚实基础与有效保障。

参考文献

[1]邵蕊蕊,李文哲.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竞争力提升[J].中国贸,2011(6):71-72

第4篇

关键词:核心竞争力;塑造;创新;提升

一、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理论基础

(一)核心竞争力的内涵

企业核心竞争力是决定企业在市场的激烈角逐中能最后取得成功的关键所在,其最早来源于名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文章,这篇文章是美国战略研究学者普拉哈拉德和英国学者麦哈尔在1990年发表于《哈佛商业评论》,首次提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文章。该文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定义为“组织中的积累性学识,特别是关于如何协调不同的生产技能和有机结合多种技术流派的学识”。近年来,国内外的许多专家和学者也曾对企业核心竞争力做了诸多的定义和说明,但都是各执一词,至今未有一个较为准确或者说权威的解释。综合各个学者对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不同观点,我们得出以下两点认识。

1.企业核心竞争力不是某一种单项能力,而是一整套能力。麦肯锡咨询公司对企业核心竞争力曾做过这样的定义,“企业核心竞争力是指企业内部一系列互补的技能和知识的结合,它具有使一项或多项业务达到世界一流水平的能力”,从这一定义中我们可以得出,企业核心竞争力具有整合性,它不单单是指技术上的技能,也有知识上的技能,而且是各种技能的互补和结合,显然是说企业核心竞争力不是一项能力,而是一套能力。

2.企业核心竞争力是有层次之分的。企业核心竞争力能够使企业在一段时期内在市场上立于不败之地,与竞争对手相比有很强的市场竞争能力,这种竞争力并不单单只适用于某一行业或是某一类企业,而是适用于不同行业、不同规模和不同类型的企业。大型企业、跨国公司具有核心竞争力,同样的,中小企业也可以具有其核心竞争力。所以说,核心竞争力是具有层次性的。

(二)核心竞争力的特性

1.价值性。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价值性是通过市场的检验来实现的。企业所生产的产品和服务只有满足市场的需求,获得消费者的认可,才能实现其价值,使企业获得利润。而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能够突显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能力,使其产品和服务更加的符合消费者的需求,从而扩大销售和市场份额,获得更高的利润。所以说,企业核心竞争力具有价值性。

2.稀缺性。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稀缺性是指其的难以模仿和不可替代,试想,如果企业的核心能力很容易就被其他企业模仿或者说被其他的能力所替代,那么该企业在市场上的长期优势就很难维持,这样的话,生存尚且是个问题,又何图发展呢?所以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必然是难以被模仿和替代的,即它的稀缺性。

3.系统性。企业本身就是一个相互联系,系统运作的整体,而企业核心竞争力又是一整套的能力,而这一整套能力要发挥其作用,也需要系统的运作,所以说企业核心竞争力也同样具有系统性的特征。

4.延展性。一个企业需要依靠其核心竞争力才能生存乃至发展壮大,而在其发展壮大的过程中,需要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如兼并和收购、多元化等,此时被兼并收购的公司在成为该企业的一部分后也会逐渐拥有其核心竞争力,并且会能动的去运用这些能力,从而使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不断地发展和完善。

5.持久性。企业要想在市场中维持长期的竞争优势,其核心竞争力的持久性是必不可少的,这里的持久性并不是说一成不变、直到永远的,而是说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在企业的成长经营过程中通过不断地发展和完善,更加的趋于完美和难以取代,从而维持企业的长期竞争优势。

二、我国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现状

(一)我国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态势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并逐渐走向完善,我国也有不少的企业建立了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但是相对于西方发达国家,我国大多数企业仍面临着严峻的生存和发展问题,企业间的竞争也更多的是为了短期的生存而展开的浅层次竞争。我国企业核心竞争力总体来说呈现以下的态势。

1.存在短期行为。由于来自国内和国际市场上的诸多压力,我国的许多企业只能着眼于当前利益,以求生存,所以它们依靠有限的资源和技术所建立起来的竞争优势非常容易被模仿和替代,自然也无法形成长期竞争优势。企业的这种短期行为是企业缺乏长期经营理念和长远眼光,因此很难形成核心竞争力。

2.资源的稀缺性。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建立需要依靠创新和一系列的管理和开发能力,而这诸多能力都来源于高素质的人才,中国企业缺少的恰恰是人才,即人力资源的稀缺性。同样,教育不完善导致了人才的稀缺,技术和管理的不足也使得信息缺乏,不健全的市场经济体制也是环境因素缺乏。

3.外部依赖性。由于人才的缺乏,使得中国企业大量引进国外的技术和人才,缺少相应的技术开发和人才培育,同时信息的不完全使其不得不从国外公开渠道获得残缺的信息,这些企业对外部的依赖是企业难以形成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原因。

(二)我国企业核心竞争力塑造的主要方式

企业核心竞争力对企业的生存与发展的重大作用已经众所周知,所以对于核心竞争力的塑造也显得尤为重要。由于核心竞争力是一整套的能力,故而其塑造也要从多个方面、多种途径来进行。

1.建立企业愿景、经营理念等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从建立开始,长期积淀起来的企业价值观,它对企业的发展、战略选择,员工培养以及企业众多职工的行为都产生着不可忽视的影响。所以要想建立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首先要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员工的集体意识,就要建立企业员工的共同愿景,明确企业的经营理念,建立起自身的企业文化。

2.组建有本企业特色的管理体系和管理团队。企业管理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企业的运营成本和效率,因此拥有高效的管理团队和健全的管理体系也是建立核心竞争力必不可少的重要途径。高素质的管理人员可以做出更多,更准确的决策,避免出现方向上的错误,从而导致资源浪费和市场失利,从而维持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优势。

3.培养和吸纳高素质的技术人才和科研人才。企业产品和服务的生产不可缺少的就是技术人才,具有扎实的技术基础和才能的人在社会上可谓少之又少,所以对这些人才的培育和吸纳更显得重要。

(三)我国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塑造中的主要问题

1.企业不重视培养核心竞争能力。中国很多企业在观念上不重视核心竞争力,他们有的采取多元化战略,分散企业所拥有的资源,无法形成企业的核心业务,注定难以形成核心竞争力,还有一部分企业盲目购买其他企业的核心产品,进行组装销售以扩大市场,根本不注重开发本企业的核心产品,由此造成多数企业甚至不少大型企业缺乏核心竞争力。

2.企业形象内外不一致,难以形成统一的企业文化。当今社会上,诸多企业都会选择广告宣传、报纸杂志等媒介来作为其建立品牌、知名度和扩大市场影响力的手段,但是也因为如此,越来越多的企业所宣扬的企业品牌和理念与实际行动总是大相径庭。

3.劳动力素质低,技术创新能力差。一方面,企业对于技术层的员工制定了很多严谨的规章制度和惩罚措施,严重束缚了其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新的产品和技能,而且大多数企业并不注重对于科研技术和人才的引进,甚至很多企业多年如一日守着陈旧的设备,不懂得对其进行改良;另一方面,企业内部缺少相应的对于员工创新的激励措施,缺乏相应的创造氛围,没有激励就没有动力,这也是很多员工宁愿选择老老实实工作,而不积极钻研创新的一大重要原因。

4.获取信息能力差。加入世贸组织以后,企业面临的是瞬息万变的世界市场,稍一不注意就有可能被其他的企业赶超,所以对于世界市场信息的把握变得尤其重要。信息就像是企业的血液,信息系统更是成为企业员工之间,企业同消费者之间进行沟通和交流的桥梁,然而,现代人有很多企业尚未建立起完善的信息系统,信息缺乏、信息不对称、不完全的情况让很多企业与市场机会失之交臂。

三、提升核心竞争力塑造水平的主要对策

(一)深化企业改革,建立健全的现代企业制度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企业建立“产权明晰、政企分开、责权明确、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健全的现代企业制度有助于降低企业的管理和运营成本,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增强企业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扩大产品的市场份额。在现在改革开发的市场经济大环境下,要保持生存并且求得发展,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就要加强市场竞争意识,积极参与竞争,引进新的管理方法,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同时重视企业竞争力,以建立和不断提高核心竞争力。

(二)培育核心技术、推进技术创新

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不仅离不开体制创新和管理创新,更离不开技术创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理论要求企业必须重视技术创新,并且通过技术创新形成自己的核心技术,从而应用于企业的新产品新服务。放眼世界,许多国外企业都非常重视技术创新,他们不惜耗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进行技术创新,在同中国企业进行合资的时候,更要求将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里。因此,中国企业必须高度重视技术创新,通过引进各国的先进技术,进行本企业的技术创新来培育核心技术,建立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三)重视人才,发掘和培育人才

现代企业的竞争越来越倾向于人才的竞争,谁拥有的人才越多,谁就能够在竞争中取得优势地位。在知识大爆炸,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产品和服务迅猛更新换代的时代,一个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不得不依靠那些掌握先进知识,拥有高新技术的各类人才。有了人才,企业才能进行新产品核心服务的研发,没有人才,只能坐以待毙。可见,企业不得不注重对人才的引进、吸收和培养。

(四)通过兼并、收购和联合等方式,建立企业核心竞争力

借助外部企业的力量是企业迅速建立起核心竞争力的一条捷径,而兼并、收购等方式更是企业快速扩大规模,进入其他经营领域的有效方法。面对市场上的各行各业,以及迥然不同的技术,一个企业无论多么强大,也不可能做到在各个领域都具有优势,这就需要借助外力来帮助自己。并购的方式能够帮助企业中心整合内部资源,调整自身的产业结构,建立新的经营体制,从而达到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竞争力的目的。因此,这也是构建核心竞争力的一种有效方法。

(五)建立学习型的企业组织

学习型组织是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一种最佳的组织形式,学习型的组织提倡组织内部的学习,通过互相学习,技术人员可以掌握更多的技术,注意到自己的技术缺陷,管理者也可以更好地掌握下属的情况,以提高管理水平。同时,学习型组织还提倡向其他企业学习,这样不仅可以学习到其他企业的管理方式方法、品牌营销手段,提高自己的经营水平,同时也可以相互学习,共同促进,有助于企业之间的合作。

参考文献:

第5篇

【摘要】随着网络时代的来临,引发了商业运作模式的变革,凭借电子商务的高速发展,企业得以有效的整合内部资源,达到降低交易成本、提高效率、缩短生产周期等目的,从而极大地提升了企业的竞争力,企业也在经营实践中逐渐形成了独特的文化,促进企业的长期稳定发展。本文以阿里巴巴集团为例,分析文化建设对于企业发展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阿里巴巴 文化建设 企业竞争力

一、企业文化研究综述

1. 研究内容。当前,一些品牌能够得到大众认可,主要原因在于企业的价值观得以良好落实,如何能够确保企业的文化体系有效推行,对于企业的长期稳定发展意义重大。文化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高级阶段,那么对于企业文化的含义,结构层次以及理论的发展就需要深入研究和探讨。

2. 研究目的。企业文化建设目的在于打造适合企业自身的文化层级结构以适应当前市场的激烈竞争,所以本研究希望可以深入了解一些先进的企业其文化的构成,探讨他们的先进模式,在此基础上构建适合自身企业的文化,有利于企业提高市场竞争力,促进企业长期稳定发展。

3. 研究方法:采用文献资料法和调查法。借助数据库查找电子资料,了解并研究企业文化理论的发展及现状,分析成功企业的文化建设情况,研究其规律。

同时,尽可能采访一些专业人士,从专家的分析解读和经典案例中找寻经验。

二、企业文化理论综述

1.涵义。企业文化的实质就是企业在发展中逐渐形成的一种价值观,将价值观融入思想和行为才算是成功的文化。文化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高级阶段,当企业倡导的良性理念被员工从内心认可并体现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就会形成强大凝聚力,员工会为实现企业和自己共同的目标而努力奋斗。

2.内容。(1)层级结构。目前,对于企业文化的结构划分多为三层次论,由表及里依次为:企业物质文化,制度文化以及精神文化。其中,物质文化属于表层文化,是可以直观感受到的,由企业生产的产品,或者各种生产设备等构成的器物文化。位于中间层的制度文化则是为了规范员工行为以确保企业有序生产的各项制度的总和。精神文化,是企业文化的核心,是企业在长期生产实践中形成并有助企业发展的良性理念。(2)功能。企业文化是一个有机的体系,涵盖面很广,包括企业在生产实践中所创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企业文化的功能主要有:导向、凝聚、约束、激励、辐射、品牌等。

三、阿里巴巴企业文化建设的经验及启示

1.精诚团结打造和谐高效团队――企业成功的核心。精诚团结的精神是指团队成员要有主人翁意识,工作中主动相互配合,乐于分享经验和知识,以小我完成大我,与团队共同成长。做决策前充分征求成员意见,做出决策后大家积极地朝着同一个方向努力,坚决而高效的执行。阿里巴巴企业对员工的要求:具备团队精神,认可同样的价值观以及人生观。目前,一般企业的人才流动率基本在10%~15%这个区间,而阿里巴巴企业的内部却十分F结,多年来企业的跳槽率均控制在3.3%,这体现出阿里企业的文化建设取得了成效,优秀的文化吸引着人才来到这里并愿意留下来,他们认可企业的价值观并愿意去高效执行。

2. 优秀的企业制度――企业不竭动力的源泉。如今,大多数企业已经意识到文化建设对于企业发展的重要性,并且很重视企业的文化建设,但效果却不尽如人意。究其原因,我们的企业搞文化建设只重视怎么文,却忽略了最重要的环节:如何让文化落地生根?所谓文化,三分在文,七分在化!所以,文化建设要从建立科学、适用的管理制度体系入手,通过各项规章制度把企业倡导的良性理念,落实到员工的实际工作中,使其慢慢形成习惯转变为自觉行为,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以此来塑造具有特色的企业文化。制度再周全也不可能面面俱到,制度的规范必须结合文化的引导,两者平衡才算是管理的最高境界。

3. 高尚的企业行为――企业发展壮大的最佳捷径。什么是企业的行为?企业为了达到一定的目标而采取的决策和行动。阿里巴巴企业内部采取人性化的管理模式,给员工营造了轻松且愉快的工作氛围,也制定了奖罚分明的考核制度,这既是对员工和客户的负责,也是对企业和社会的负责,这为阿里赢得了客户的信赖,企业得以发展壮大。

4. 工作环境的人性化,必然带来工作质量的上升。工作环境对员工绩效的影响是巨大的。不同的工作环境对不同员工的影响会存在差异。良好、令人舒适的工作环境,会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也得以激发。反之,不良的工作环境,容易造成员工效率低下,也不利于潜能的发挥。 工作环境不仅仅是指地理环境,也包括人文环境。当员工处于彼此之间相互激励与促进的团队中,就会充满活力与创造力、勇于开拓与进取、个人绩效也会随之提高;相反,当一个员工处于安于现状、相互不信任、彼此不团结的队伍中时,个人绩效一定会降低。这就是团队影响力的集中体现。阿里巴巴为员工营造的工作环境不仅舒适而且人性化,从物质层面入手,让员工切实感受到企业传递的文化,潜移默化中也认可和接受了企业的文化,员工也逐渐开始以企业倡导的良性理念进行思考问题并处理事情,工作效率提升,质量也必然上升。

四、小结

企业文化渗透在企业的方方面面,对于企业的持续稳定发展有重要影响。它是企业的灵魂,决定企业的精神,引导企业的发展;文化理念的形成是基础,贯彻执行才能出效果。以阿里巴巴企业为例,只有将文化融入人心,以员工的实际行动体现出来,才达到了以文化人的效果,算是文化落地了。

参考文献:

[1]陈春花,企业文化的改革与创新[J],北京大学学报,1999[2]张云初等,让企业文化起来[M],深圳: 海天出版社,2003.

第6篇

经济市场发展背景下,企业之间的竞争是全面性的,企业文化建设是保障企业占据市场发展优势的重要力量,只有加强企业的文化建设,才能保障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提高。缺乏了独特的企业文化,企业就很难在市场中进一步的发展,企业文化建设和其自身的经济发展也有着紧密关系,尤其是处在当前的经济发展环境下,创新企业文化就成为企业市场竞争力提高的基础。

一、企业文化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内涵

(一)企业文化的内涵结构及功能展现

企业文化是特定的文化背景下的产物,和时代的经济以及政治文化环境有著紧密的联系,企业文化一旦形成就会有社会文化的影子。企业文化是在长期的发展经营当中所形成的,其核心就是核心价值观,企业的文化不只是管理的方法,也是管理方法的理念。企业文化作为指导约束企业整体行为以及员工行为的价值理念,所包含的内容是比较多的,其中有行为准则以及价值观等意识形态和物质形态。企业文化的结构是多层次构成的,在物质层次上就是物质文化,是企业职工创造的产品以及各种物质设施所构成的器物文化,是以物质形态为主的表层企业文化。而在企业的文化制度结构层次上就是制度文化,其中就包含着领导体制以及组织机构和管理机制几个重要的层面。企业文化结构当中的行为层面就是行为文化,是员工生产经营以及学习娱乐当中所产生的文化现象。再有就是精神文化,其在企业文化当中处在核心位置,是物质文化和行为文化的升华,也是企业的上层建筑。

企业文化的功能是多样的,其中的导向功能是比较突出的,企业文化能够引导企业的员工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从而和企业的发展目标相趋近,在企业文化的管理理念引领下,企业的员工就会不断的追求卓越挑战极限,对实现企业的发展目标有着积极促进作用。企业文化的功能还体现在凝聚方便,在企业文化的作用下,使得员工有饱满的工作激情,促使其产生奋发向上的动力,企业文化核心是确立的共同价值观,给员工带来了荣誉感以及成就感使其精神上能获得满足。企业文化自身也有着鲜明的特征体现,其在群体性以及人文性和经济性等层面都比较鲜明。

(二)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内涵及特征体现

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主要是企业在一定时期中所保持的竞争优势动态平衡,这就包含了几个重要的要素,也就是文化力和管理力以及技术力,在这些要素的结合下,就有着竞争对手不容易模仿的优势产品或者是服务,能够对顾客的核心价值有很大贡献,核心竞争力能形成品牌效应,最终形成无形的资产价值,能促进企业的经济效益稳步增长。判断核心竞争力的标准就是要为市场所认可,核心竞争力要能够给客户带来特别的利益,核心竞争力是很难替代的。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有着鲜明的特征,在价值性的特征方面主要能实现用户看重的核心价值,能满足客户的新需求。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的延展性特征也比较突出,可从核心竞争力衍生出新的产品以及服务满足实际客户需求,并且对潜在的需求满足也有着积极作用。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的独特性以及动态性的特征也比较突出,如在动态性的特征上就和产业动态以及管理模式等变量高度有着紧密联系。

二、企业文化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系

企业文化和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企业文化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构成,核心竞争力的构成要素中,企业创新和人力资源以及企业文化是比较重要的,而企业文化尤为关键,其对企业的创新以及人力资源有着决定作用,企业文化是企业的长期发展中所形成的价值观以及经营哲学,企业文化也成为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着力点,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表现形式。企业文化作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的基础内容,其充当着企业潜意识和大脑的作用,也是企业的活力和凝聚力的来源。优秀的企业文化能够从外重塑形象,从内强化素质,对提高顾客在企业当中的认可度有着积极作用,只有创新强化企业的文化建设工作,才能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企业文化也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重要要素,企业要想在市场当中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就要充分认识到企业文化建设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企业文化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元气,也能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企业的生产力成果以及进步程度,创新企业文化才能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企业文化作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源泉,成为企业的经营战略重要指南针,为企业在市场中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引导者企业员工贯彻执行企业既定的战略。企业文化是企业组织的灵魂,是企业创新力的源动力,也是企业竞争的最高境界。企业文化的难以模仿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独特性有了强化,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形成的重要保障力量。

三、企业文化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途径

当前的企业发展环境下,企业文化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就要注重方法措施的科学应用,笔者就此提出几点措施:

(一)注重企业经营理念的创新

在新的发展时期,企业文化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就要注重方法的科学应用,企业发展要树立先进的经营理念,要以市场经济的发展作为重要观念,将竞争观念以及价值观念和效益观念等都和企业的文化建设进行结合,形成内部的事物标准。确立诚信核心的企业价值观,倡导人的价值高于物的价值,以及企业价值高于个人价值,用户价值高于生产价值,将管理思想在企业文化的建设当中得以充分的体现,并能形成有效系统的管理制度体系。

(二)注重塑造个性化的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的激励作用发挥和企业的个性挖掘成功有着紧密的联系,企业所?的行业以及经济社会环境的不同,使得企业文化也各异。企业要想在市场中良好发展提高竞争力,就要注重个性化企业文化的塑造,形成鲜明的企业精神,这就要对行业的特点充分全面的考虑,对企业的外部环境进行认真的分析研究,然后确定企业文化。企业文化的个性化要以企业自身的发展特点为基础,结合实际进行建设企业文化,这样才能被员工以及社会所接受。这就需要重视完全彻底全心全意为用户服务精神的建立,将爱岗敬业以及无私奉献的精神在实际的工作中得以体现,将以人为本的理念以及相互尊重的精神得以体现。

(三)注重企业文化的创新建设

企业文化的创新建设对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有着积极作用发挥,这就要将企业文化的建设工作和时展相结合,做到与时俱进,企业要能不断的进行革新文化理论,通过创新理论意识对企业面临的挑战进行解决。要注重观念层面的创新以及技术层面的创新,建立不满足的机制等。技术的创新作为实现产业化的基础,就要有自主产权的核心技术,新的技术开发有着延展性,对企业的实力增强能发挥积极作用。要通过不满足的制度建立来促进企业文化的创新,从而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四)加强全面性企业文化的完善建立

企业文化的建设对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有着促进作用,而在具体的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就要充分注重全面性体现,树立企业的价值观以及对企业的文化核心加以明确。企业的价值观作为基本的信念是企业生产经营中的价值理念,也是形成企业决策的核心力量,企业文化的全面建立就要充分注重和市场相适应的价值理念相结合,注重培育企业的独特性文化理念以及哲学思想等。也要注重制度化的建设,将产权制度以及组织管理机制结合实际进行明确,维护企业的良好发展。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的提高和组织管理机制有着紧密的联系,制度化的建设就要关注市场的变化,能及时性的发现问题和改进,做到与时俱进,这样才能保障企业文化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

(五)加强企业诚信精神和协作精神的培养

企业文化的建设工作中,诚信精神和协作精神都是增强企业竞争力的重要动力。信用是企业文化集中的表现,这就需要在诚信精神的培养过程中,对企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进行强化,对企业的经营者以及员工的商誉意识进行强化,注重将义务和权利进行统一,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经济秩序。而对企业的团队协作精神的培养就能有助于团队协作能力的强化,对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也有着积极作用,这就要在企业员工间建立起互相负责和认可的契约,激发企业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加强团队的整体性。

(六)注重学习型的企业文化建立提高竞争力

企业的文化建设工作的开展过程中,就要注重学习型的企业文化建设,对文化建设的道路进行拓宽。从具体的措施实施上就要能建立科学的人才培养机制,对企业的核心人才加强培育的力度。可通过创建员工培训机制对员工的各种技能进行加强培养,要及时的完善人才管理的机制,完善人才利用机制等。创建学习型的文化和学习型的组织,依靠自身的实力在市场中获得竞争优势。

第7篇

本文系2009年河南省科技厅软科学项目“高新技术企业提高利税率对策研究” (课题编号:092400420056)的阶段研究成果。

高新技术产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性、先导性产业。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的发展,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在纷纷调整发展战略,把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作为本国经济发展战略的重点。“十二五”时期是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阶段。提升河南省高新技术企业核心竞争力,对促进河南省高新技术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推进“三化”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高新技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界定

企业核心能力或核心竞争力(the core competence of the corporation)是美国经济学家普拉哈拉德和哈默于1990年在《哈佛商业评论》中提出来的,他们把“核心能力”定义为“绷织中的积累性学识,特别是关于如何协调不同的生产技能和有机结合多种技术流派的学识”,核心能力是“学识、协调和有机结合”。也就是说,企业核心能力“既是组织资本,又是社会资本”。组织资本反映了协调和组织生产的技术方面,而社会资本显示了社会环境重要性。在高新技术企业中,企业核心能力是一种与知识相关的、看不见摸不着却又能让大家感受到的、能以买卖和在企业内各部门可分割的资产,是其他企业难以超越和模仿的特殊能力,能为企业带来相对于竞争对手的竞争优势的技术资源和能力。虽然国际上对不同高新技术企业的核心技术竞争力有不同的描述,但较为一致的共识是,决定一个企业的核心技术竞争力有四个维度:有价值的技术竞争力(能为企业在外部环境利用机会、降低威胁而创造价值的技术能力)、稀有的技术竞争力(极少数现有或潜在竞争对手能拥有的技术能力)、难于模仿的技术竞争力(其他企业不轻易建立起来的技术能力)、不可替代的技术竞争力(不具有战略对等资源的技术能力)。

二、河南省高新技术企业核心竞争力制约因素分析

河南省作为中国中部地区的人口大省和经济大省,其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起步相对较晚,20世纪90年代后才进入迅速发展期。但是,也必须清醒认识到:河南省科技型企业不仅具有我国科技型企业的普遍缺陷,同时也因经济发展落后、高新技术企业创新投入能力、创新实施能力和科技资源禀赋有限等原因而在核心竞争力方面处在不利地位。

1.高新技术企业创新投入能力分析。根据2010年《河南统计年鉴》的资料显示:从科研经费投入来看, 河南省的R&D经费投入远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郑州市的R&D经费投入虽高于其它各市,但低于全省平均水平。投入最少的商丘和濮阳两市远远落后于其它各市,差距最大。由于科研经费投入少,使高新技术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不强,不利于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降低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2.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实施能力分析。就创新实施能力看,只有郑州市和南阳市的研发项目指标相对来说比较理想。其它各市与全省平均水平差距很大,未来有待于付出很大的努力。在创新产业化能力上,说明河南省高新技术产业整体上缺乏集群创新能力,创新产业化水平低下。

3.科技资源禀赋相对落后。从科研院所的分布及科研力量来看, 河南省企业科技人员及其中的科学家和工程师数量相对稀缺。同时,在高新技术产品的商品化转让及产业化生产阶段,河南省存在着高新技术成果转让、推广相对滞后的局面, 科技人员研发的高技术成果没有尽快转化为先进的生产力, 高技术成果的产业化链条出现断裂。

4.政策扶持力度尚需加大。近年来,虽然政府制定了许多扶持、激励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优惠政策,但政策的落实受到多种限制,落实周期较长,真正使企业得到实质性扶持的政策措施不多。特别是一些刚刚处于起步发展阶段的科技型小企业,政府部门还缺乏应有的培育和扶持,应创造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使之尽快发展壮大。

三、提高河南省高新技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对策建议

1.发挥政府的引领和推动作用,促进企业成为创新的主体。鼓励企业设立研发机构,创建国家和省级工程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和高新技术研发中心,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区域技术服务体系建设,把相对独立的技术体系与扩大开放、积极参与国际合作结合起来;加快创新体系建设,围绕产业集群,建设一批解决共性技术和提供公共服务的中介机构。通过以上措施,使企业的自主创新机构、区域技术服务机构以及产学研平台形成合力,共同为高新技术企业形成新的创新成果服务。同时,在进一步落实国家关于促进技术创新、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以及设备更新等各项税收优惠政策的基础上,积极鼓励和支持企业开发新产品、新工艺和新技术,加大企业研究开发投入的税前扣除等激励政策的执行力度,落实促进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结合企业所得税和企业财务制度改革,鼓励企业建立技术研究开发专项资金,为形成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2.制定高新技术企业发展战略。企业的发展战略是关于如何协同不同生产技能及整合多种技术的集合知识,它是指企业的研究开发能力、生产制造能力和市场营销能力,是在产品族创新的基础上,把产品推向市场的能力;是使企业独具特色并为企业带来竞争优势的知识体系;是一个企业能够长期获得竞争优势的能力。因此,高新技术企业发展战略的制定需要遵循长效性原则、全局性原则、竞争性原则、动态性原则。

3.培养企业核心技术创新能力。核心技术创新能力是一种以技术创新的行为和结果为本源的能力。这一能力首先强调的是技术创新的自由性和探索性,并且要使创新成果积极应用到企业的价值创造中。新技术的产生与应用,必然会形成一些有利于企业发展的因素,而这些要素中不乏能够反映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要素。因此,技术创新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产生了必然的推动作用,即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被动的接受了技术创新对它的推动作用。企业要想提升自身的核心技术创新能力必须借助知识管理的手段来完成,基于知识管理的企业核心竞争力构建机制包括知识生成机制,知识交流、共享、产权机制,员工培训机制,学习创新机制,咨询研讨机制,产研互动机制

4.专利战略是培育高新技术企业核心技术竞争力的桥梁。所谓高新技术企业的专利战略,指高新技术企业从长远的发展和全局的利益角度出发,为了抢占或维持技术创新的制高点,运用专利制度,在技术竞争和市场竞争中谋求最佳经济效益,并能保持自己技术优势的谋略。实施专利战略,在企业决策层面上,要使企业高层管理人员放眼全国乃至全球范围,洞察市场和评估技术的变化所产生专利产权的价值变迁,在其中辩识机会,规避风险,发现新技术发展方向或重新界定企业主导产品的业务范围,运用专利制度对技术创新战略做出科学决策,并确定企业技术创新发展方向和专利工作目标。

5.建立科学有效的激励机制。创造良好环境,提供优厚条件,培养和凝聚各类科技人才特别是优秀拔尖人才,充分调动广大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对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高新技术企业要建立以股权激励为核心,以工资激励和非物质激励为辅的激励制度,坚持长期激励和短期激励相结合原则。基本激励机制包括工资激励、股权激励、机会激励、知识激励和精神激励等。充分发挥股票期权激励的优势,使得研究开发人员的利益和企业或企业所有者的利益达成一致,防范了各种道德风险的发生。员工的学习能力是员工生存和发展的核心竞争力,组织的学习能力将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源泉。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突现自身最核心的竞争力,就取决于企业在经营过程中能否形成自身有独立性的系统化的核心知识。

参考文献:

[1]侯海青、陈楠. 企业研究开发人员组织激励问题研究[J].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6):41-42.

[2]陈宝明. 加快科技成果转化的若干措施与政策建议[J]. 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2010(6):25-27.

第8篇

关键词:顾客价值,核心竞争力,竞争优势,价值领域

1 前言

本文研究的目的是探讨顾客价值与企业核心竞争力之间的关系,研究顾客的真正价值所在,为企业塑造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提供新途径。

如果企业在实际应用这些理论时不能遵循市场导向,体现出持续创造优异顾客价值的力量,则很难想象可以取得什么成效。企业只有能够超越竞争对手并为顾客提供优异的核心价值,才能确保他们在超强竞争环境中成功地求得生存与发展,获得和维持其市场领先地位。企业所获取的核心竞争力,必须特别有助于实现顾客所看重的核心价值,以提高产品和服务的价值含量;不断开发研制新的产品和服务,以满足顾客价值的新需求。只有这样,才能保持企业 在长期的市场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满足顾客需求,通过建立顾客信任和顾客忠诚,来构建企业与顾客之间的长期联系。

2 基于顾客价值的企业核心竞争力塑造现状分析

自1990年以来,顾客价值(Customer Value,CV)已成为管理学界和企业界共同关注的焦点,被视为竞争优势的新来源。从市场营销理论发展的历史来看,市场营销观念的提出实际上就意味着企业营销活动要以顾客为中心,满足顾客的需求是企业生产经营的根本目的。企业要获得成功,仅仅靠高质量的产品与服务是远远不够的。随着竞争的加剧,挽留有价值的顾客和吸引新顾客正变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重要。为了获得成功,企业必须理解所目标顾客的需求与价值,创造和交付优异的顾客价值,企业方能超越竞争对手以塑造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从其本质来看,核心竞争力就是为认定的顾客利益做出贡献而且不易为竞争者所模仿的能力,是让消费者得到真正高于竞争对手的不可替代的感知价值。核心竞争力不仅仅取决于它在核心技术、研发团队、营销网络、企业文化等方面比竞争对手做得如何出色,更取决于它能为顾客提供多少价值,取决于顾客的感知利得和感知利失之间的权衡比较。

3 顾客价值的有效管理

顾客价值是顾客满意的关键因素,而顾客满意有助于强化顾客忠诚、实现顾客挽留、推动积极口碑、构建有利的竞争地位,最终实现较高的市场份额,塑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因此,企业必须努力对顾客价值进行有效管理。

1)顾客价值增进

首先,针对顾客需求设计产品和服务是增加顾客价值的一种基本方法。企业确实提供给顾客的产品和服务,具有能为顾客降低成本费用或提高使用技能的优越质量,力争实现企业提供物与顾客需求之间的完全吻合;其次,是企业能够为顾客提供难度较大的服务,并且对顾客和合理要求快速反应,顾客会对企业的产品和服务产生优质服务和技术支持能力的满意;再次是企业拥有一个出众的品牌名称,顾客将品牌形象融合于文化中,顾客越来越对品牌产生依恋,它们或者意味着其产品具有独特的形象,或者意味着豪华与气派。

2)顾客价值管理

实现顾客价值与为满足顾客价值需要的产品和服务选择两者之间存在分歧。企业总是希望在不令顾客价值受损的原则下,根据产品成本的要求,寻求较低成本的、功能更优的、可替代的产品和服务。

核心竞争力是企业获取持续竞争优势的基础,需要企业经历长期的内部资源、知识技术等的积累整合过程。在这过程中,企业所获取的核心竞争力,必须特别有助于实现顾客所看重的核心价值。顾客价值分析就是对企业在设定的目标市场的顾客价值评估,是对顾客获取企业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功能利益等满足程度的。

4 案例分析

―英国航空公司基于顾客价值的企业核心竞争力塑造

英国航空公司一直致力于成为世界上最赚钱的航空公司。2000年公司出现亏损的情况下,董事长罗德.埃丁顿(Rod Eddington)充分以顾客价值为基础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对公司的发展策略进行了彻底改革。使英国航空公司扭转了2000年高达1.6亿美元的亏损,于2001年盈利5.58亿美元。

(1)按照不同顾客价值明确制定不同的战略

英国航空公司根绝顾客价值的“终身价值”进行顾客细分:

一般银卡会员的终身价值:14万美元;

一般金卡会员的终身价值:34万美元;

(2)终身价值与顾客保留力度紧密相联:

英国航空公司定期估算因失去顾客而产生的成本并按顾客不满的原因进行归类:

例如:

因对供餐服务不满意而失去顾客的成本:1400万美元;

因对座位安排不满意而失去顾客的成本:5600万美元;

由此可见顾客的终身价值是英国航空公司远景目标的核心内容。

(3)始终注重理解客户的需要以改善产品设计,深入的顾客调查有利于细分市场,有针对性的产品设计提高客户的让渡价值。例如:旅行目的分为商务和旅游,旅行长度分为短途和长途,总体过程分为预定、登记、候机、飞行、供餐、飞行结束。

(4)制定不同定位的品牌以适应需要

(5)针对各细分机场需求设计完美的客户体验,使各产品线都在为成为最好的航空公司目标做出努力 结论

本文首先是对顾客价值及核心竞争力内涵进行界定,然后探讨顾客价值与企业核心竞争力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建设和管理应围绕着顾客价值而展开,并结合案例作出分析和评价,说明顾客价值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建设和管理提供了新的认识途径和管理基础。

企业所获取的核心竞争力,必须特别有助于实现顾客所看重的核心价值,在不断降低成本的同时,保证价值的有效传递和让渡,保证产品价值和顾客可接受的价值不受影响;对现有产品和服务进行不断改进,以提高产品和服务的价值含量;不断开发研制新的产品和服务,以满足顾客价值的新需求。只有这样,才能保持企业在长期的市场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满足顾客需求,通过建立顾客信任和顾客忠诚,来构建企业与顾客之间的长期联系。

参考文献

[1] 范云峰.顾客管理营销[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3.

[2] 解祥华.企业核心竞争力与企业管理模式创新 [J].企业经济,2006,(12):5―7.

[3] 李先国,曹献存.客户服务管理 [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第9篇

(一)服务的无形性

服务没有具体的形状,不占据一定的空间,它不是由感性物质组成的,并且服务效果也是不可事先知晓的。比如一次航空旅行,在你登上飞机之前,你是感受不到它的,它可以说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只有当你登上飞机,开始你的旅程时,你才能实实在在地感受到机组人员的服务。无形性是服务同实物产品最根本的区别。

(二)生产与消费的不可分离性

有形产品从生产、流通到最终消费,具有一定的时间间隔。而服务的生产、流通和消费是紧密衔接在一起的。二者在时间上是不可分割的,生产的过程即消费的过程。比如在一次旅游活动中,旅游产品的生产过程,也就是你参与旅游活动的过程。

(三)服务的异质性

服务由谁来提供,以及在何时何地提供,具有很大的差异性。服务的提供不能与服务人员相分离,不同的人甚至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提供的服务都是不同的。比如你去银行存款,可能每次遇到的工作人员都不一样。

(四)服务的不可存储性

服务是在生产中被消费的,其有用的时间很短,很容易消逝。它既不能在时间上贮存下来,也不太可能在空间上实现转移。比如一个航班,这次有10个座位没有卖掉,那么,它造成的损失是永久的,它不可能在下次座位紧张的时候,把上次没有卖掉的10个座位拿出来销售,所以说,服务具有不可存储性。

二、服务企业品牌形象

(一)品牌形象

品牌形象是企业的无形资产,是企业价值理念的集中体现,同时也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主要依托,是企业开拓占领市场的标签和通行证。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品牌形象随着品牌的产生而产生,品牌的涵义决定了品牌形象的内涵。有很多学者认为,品牌和产品拥有物理属性,也同样具备社会以及心理的属性,即为品牌形象,是消费购买的重要影响因素。

(二)服务品牌形象

服务品牌形象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是在人们心理上形成的关于品牌的一个联想性的集合体。服务品牌形象是企业的一种无形资产,因此,服务品牌形象应具有独特个性,它是企业的某个品牌在市场以及社会公众心中所表现出的个性特征,体现消费者对品牌的评价与认知;服务品牌形象与品牌不可分割,服务品牌形象是品牌表现出来的特征,反映了品牌实力与品牌实质。

从服务品牌形象的表现形式分析,服务品牌形象主要由两个层面构成:有形的内容和无形的内容。服务品牌形象的有形内容,主要包括品牌标识系统形象和品牌的功能性形象。品牌标识系统形象是指消费者及社会公众对品牌标识系统的认知与评价;品牌的功能性形象是指和品牌的功能性特征相联系的形象。服务品牌形象的无形内容主要指品牌的独特魅力,是品牌经营者赋予品牌的并为消费者感知和接受的个性特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产品的丰富,人们的消费水平、消费需求也不断提高,人们对产品的要求不仅包括了产品本身的功能等有形表现,也把要求转向产品带来的无形感受、精神寄托上。在这里服务品牌形象的无形内容主要反映了人们的情感,显示了人们的身份、地位、心理等个性化要求。

三、服务品牌形象的塑造

(一)服务品牌形象塑造的原则

1.体现文化。任何一个成功的、历史悠久的国际品牌,总是体现出了这个国家、这个民族的最根本的民族文化内涵。“麦当劳”体现了自由奔放的美国精神;“新加坡航空”则体现了新加坡人和平友好的特征。

2.创造差异。在塑造服务品牌形象的过程中,是否展现出自己品牌的独特性也是十分关键的。如果自己的品牌形象与其它已有品牌过于相似,就难以在消费者心中留下深刻印象,甚至落人被认为是恶意模仿的尴尬境地,成为令人鄙夷的“山寨货”。品牌与品牌之间的相似性越大,则消费者选择品牌的理智考虑就越少。这时,为品牌树立起一个突出的形象就可使企业在市场上获得较大的市场占有率和利润。树立起了自己的服务品牌形象,就能与竞争品牌相区别,从而容易打动目标顾客的心。

3.长期坚持。塑造服务品牌形象是一个长期的战略,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它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需要全体员工长期不懈的努力。为此,品牌管理人员及企业经营者必须树立全局观念,从长远考虑,统筹安排,有计划的坚持不懈的进行。

4.兼容原则。服务品牌形象还是企业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形象是一个整体,包括各个子系统。服务品牌形象和企业形象塑造的目的都是为了结合企业实力,营造竞争优势,最终创出知名名牌,实现企业长远发展战略。因此必须与其他各子系统协调一致,相互配合,共同发展。

(二)服务品牌形象的塑造途径

1.树立服务理念和竞争意识。理念决定行为,理念是一个企业经营、管理哲学和企业文化的浓缩,服务理念是服务品牌的核心。只有有了先进的服务理念,才能比竞争对手提供更有效的服务,才能比对手更贴近消费者,与消费者产生共鸣。同时,服务理念的先进与否还体现在企业的内部营销中,因为只有满意的员工才能带来满意的顾客。

同时,还要在服务营销观的指导下,树立服务品牌的竞争意识。服务营销观是以服务为导向,以顾客满意为宗旨,企业营销的是服务,企业与消费者的关系是全程、长期为顾客提供优质服务,并通过满意顾客的传播,扩大市场销售、增加企业利润、提高竞争力,最终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现在我国企业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竞争的重点已经从技术、产品品牌、市场策略竞争转向服务手段、服务品牌的竞争,如联通的精彩在于和移动的沟通,就是两个服务品牌间的竞争。这就需要企业改变原有观念,重新认识市场,并在产品的售前、售中、售后各个环节中,努力贯彻服务营销观念,为消费者或用户提供满意的服务,赢得顾客的好感,从而提升顾客的满意度和忠诚度,形成良好的服务品牌形象和企业形象,从而在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的地位。

2进行服务品牌定位。由于消费者的需求具有多样性,任何一个企业也不可能满足所有的市场需求。因此,在品牌定位前企业首先要对整个市场进行细分,发现有利的市场机会和未满足的市场需求,选准目标市场,然后有针对性地根据目标市场的需求状况、企业自身的资源条件、竞争态势等因素对目标市场进行分析,准确进行服务品牌定位。

做好服务品牌定位工作,就是准确的把握品牌与目标消费者需求之间的联系,在消费者头脑中为品牌找到一个独特的位置。也就是考虑消费者的情感诉求、身份认同、个性表现等精神需求,找到服务品牌所能提供的利益与消费者需求之间的最佳结合方式,以使消费者认识到品牌的独特意义,这就是服务品牌的定位。定位包含有以下三层内容:一是明确服务品牌带给顾客的价值。如VASA卡使顾客能在全球刷卡消费,沃尔玛意味着天天低价,麦当劳意味着快乐等。二是确定服务品牌特征。品牌特征反映了拟人化的品牌独特的个性特点,如招商银行“因您而变”的品牌定位就是因为它认识到它是新兴的银行,具有对顾客需求变化快、服务创新意识强等特点。三是确定服务品牌的定位策略。

3.全面的服务质量管理。通常情况下,服务品牌就是一种优质、稳定服务质量的代名词,改善服务质量、提高服务水平是打造服务品牌的中心内容之一。与有形产品相比较,服务产品集中表现在服务流程和各个环节上。要使各个环节都能有序高效地运作,企业需要设计一整套确定的服务流程,并且确保每个服务流程各个环节上的相关服务规范,才能保证服务质量的稳定。不仅如此,企业还要关注顾客期望,提供特色服务。注重对每个具体顾客的了解,建立一个有效的反馈通路,使信息能自由流通,充分了解顾客的需要和期望,努力为顾客提供有特色、个性化的超值服务,增加服务品牌附加价值,让顾客全方位满意,企业也可由此在顾客心目中形成个性化的服务品牌形象,使服务、品牌真正在企业和顾客之间动起来,提高品牌的认知度和忠诚度。

4.不断创新以保持企业服务品牌的活力。服务创新是树立服务品牌形象的另一个重要的方面,服务品牌形象的生命力一半来自创新。只有创新才能使品牌形象与众不同,创新为服务品牌生命中加入更多的活力,是延长服务品牌形象生命的重要途径。

根据服务的特性,服务创新表现出以下几方面的特征:不表现为有形产品,是一种概念性、过程性的活动,具有无形性;创新范围广,是一种可复制创新和解决特定顾客问题的不可复制变化的混合体;创新形式多样,包含多种创新形式,技术创新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顾客导向”明显,顾客作为“合作生产者”,会参与到整个创新过程中;创新针对更多的是企业层次创新。创新是服务品牌生命力和价值所在,企业要完善服务跟踪体系,随时进行跟踪调查,掌握顾客的最新需求,及时调整经营策略,在服务的流程、形式、内容上不断创新,为顾客提供更多增值和超值服务,打造一个与时俱进的服务品牌形象。

参考文献:

高辉.服务品牌形象理论和实证研究述评[J].现代管理科学,2007(6).

刘世雄,周志民,强势服务品牌形象的塑造[J].商业经济与管理,2002(7).

第10篇

[关键词]软竞争力;社会责任;民营企业

[中图分类号]F270[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2-2880(2011)02-0107-03

一、理论综述

(一)企业软竞争力概述

“软竞争力”这一概念最早由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小约瑟夫·奈提出,软竞争力本质上是一种文化认同,是一种观念同化力量,是让别人接受自己观念的一种力量。观念认同是软竞争力提升的根本所在。这实际上是信息时代追求自我、尊重个性的价值认同的体现。而对消费者、员工等的价值吸引以及价值认同等心理资源的争夺,越来越表现为企业在软竞争优势的塑造和竞争。本文中所提到的企业软竞争力是指企业文化、品牌、社会责任等软因素对企业内外资源的整合能力。

(二)企业社会责任概述

广义的企业社会责任,以卡罗尔提出的观点为代表,认为企业社会责任是社会寄希望于企业履行的义务,社会不仅要求企业实现其经济上的使命,而且期望其能够遵法度、重伦理、行公益。因此,完整的企业社会责任是企业的经济责任、法律责任、伦理责任和慈善责任之和。

需要指出的是企业社会责任是一个动态的概念,随着时代的发展,不同的学者注入了不同的内涵,也导致了企业社会责任内在结构、作用机制等随概念的不同而各异。

(三)民营企业社会责任概述

在卡罗尔广义企业社会责任观点的基础上,民营企业社会责任是指民营企业基于社会期望以及自身可持续发展的考虑,承担经济责任、法律责任、伦理责任以及慈善责任。参考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CESS)民营企业社会责任的内容,如表1。

二、民营企业社会责任缺失表现及其成因

(一)民营企业社会责任缺失的表现

1.民营企业社会责任认识水平滞后

时至今日,不同组织、不同国家出台了不同的衡量企业社会责任的标准,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SA8000社会责任标准,社会责任标准就其实质来说,是西方发达国家针对发展中国家廉价劳动力对其国内市场造成的巨大冲击所采取的一种贸易保护主义。现在很多大型跨国公司都把订单和企业社会责任状况联系起来,通过考察,或者取得相关社会责任认证,才能获得订单。而这在相当程度上成为民营企业社会责任的原动力。

这种对社会责任的追逐,虽然客观上能够改善企业社会责任状况,且在长期的实践中已经部分改变了民营企业社会责任状况,但是其潜在的隐患必须充分警惕:第一,如果一旦“订单诱惑”不再存在,那么民营企业社会责任状况就存在退步的可能;第二,即使“订单诱惑”一直存在,那么民营企业出于成本的考虑,只要做到基本的、能够达到客户要求的社会责任就会止步不前。

2.民营企业社会责任行为层次较低

如果把企业社会责任的内容分为经济责任、法律责任、伦理责任以及公益责任,那么,伦理责任和公益责任对于民营企业来说无疑是更高层次要求的社会责任。由于有据可循、有法可依,民营企业对经济责任和法律责任的执行更加认真和重视。

调查数据也显示,企业经营者对四类责任的必要性的评价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其中对经济责任的认同程度最高(6.36~6.62,平均为6.4),对公益责任的认同程度相对较低(5.45~5.95,平均为5.64)。

3.民营企业社会责任过度依赖企业家决策

民营企业在担当社会责任方面,还是朝着社会公众所期望的方向发展的。但是,民营企业社会责任承担的形式却是以企业家主导和偶然居多,体系性和延续性比较差。很多时候,民营企业的社会责任行为过分单纯依赖于企业家的冲动,而不是企业本身的包括品牌营销在内的企业战略。这对于谋求企业规模不断发展壮大以及社会责任更大承担的民营企业来说,之前的社会捐助等行为反而会成为以后社会责任行为的桎梏,甚至成为影响企业进一步发展的障碍。前一次企业社会责任行为的幅度会成为社会公众对其以后社会责任行为的预期标杆,一旦与社会公众的心理预期有较大距离,所产生的落差就会导致对企业社会责任的负面评价。

4.民营企业社会“不责任”事件层出不穷

关于民营企业的任何负面新闻实际上都可以归结到社会责任的缺失。如果说以前民营企业的“不责任”行为还仅仅是因为过度追求经济效益而导致的经营手段的变形,比如对商业伙伴的欺诈、对企业员工不兑现工资、对环境保护置若罔闻、对社会公益熟视无睹等等,而现在民营企业“不责任”行为则严重影响了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比如加入三聚氰胺的三鹿奶粉。

(二)民营企业社会责任缺失的成因

1.民营企业社会责任认识水平滞后的原因

民营企业正经历着价值观多元碰撞和新旧思潮激荡。一方面,原有的价值观念、理想信仰受到现实挑战,出现信仰危机、道德滑坡现象;另一方面,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公平、正义、诚信和法治等理念尚未形成。这种情况造成民营企业对于社会责任的态度暧昧且进退失据。

民营企业缺少承担社会责任的内在驱动力。以SA8000社会责任认证体系为例,在我国,几乎所有通过认证的企业都是在“不通过SA8000认证就断单”的情况下,通过跨国公司的指引和协助申请认证的。而民营企业因为出口量不大以及国内市场竞争也没有到非SA8000认证不可的地步,所以就没有改善自身社会责任状况以通过此类论证的动力。

政府对民营企业社会责任缺失行为管制不力。政府应当通过制度的安排为民营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圈定一个法律许可的框架,明确民营企业只能在此范围内实施社会责任,否则将受到政府和社会的严格管制和监督。无法可依、违法不究、执法不严是政府管制失范的具体体现。

2.民营企业社会责任层次较低的原因

民营企业社会责任的“启蒙”远远落后于国外。他们对于企业社会责任的认识非常狭隘,更看不到从经济责任、法律责任、伦理责任到慈善责任这样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民营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层次情况和企业的管理层理念有很大关系。民营企业大多没有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大多依靠个人经验来管理企业;此外,由于家族式管理模式容易造成外界高素质管理人员在企业中得不到重用,企业难以引进高素质的企业管理人员。

3.民营企业社会责任过度依赖企业家决策的原因

民营企业大多由个人或家族资本创立,大部分民营企业家习惯于业务管理,习惯于自己独立操作,企业制度并没有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而完善。在企业治理结构方面,大多数民营企业中存在着“所有权与经营权不分,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合一”的问题。特别在组织制度方面,多数民营企业还是处于一种决策、执行和监督三权合一的状态。股东会、董事会和监事会形同虚设、发展战略完全取决于股东的个人爱好,决策也只是个人的经验决策。

因此,企业的成长主要受到企业家个人经营能力和控制能力的约束——这种约束就体现在民营企业社会责任行为往往就是民营企业家行为,而没有成为企业的一种发展战略和理念。

4.民营企业社会“不责任”事件层出不穷的原因

消费者法律意识淡薄、维权意识不够是导致民营企业社会“不责任”事件层出不穷的主要原因之一。消费者法律意识谈薄,主要体现在购买企业产品或者享受企业服务时,对自己的合法权益将受到的或者已经受到的损害没有保护意识;即使认识到企业产品或者服务对自己权益造成的伤害,其主动维权的意识也非常弱化。长久以来,消费者这一弱点被企业所“挟持”,企业为了获得更大利益从而放松社会责任的履行。

新闻媒体对于民营企业社会责任担当着很大的监督、引导以及宣传作用;但是,近年来层出不穷的“新闻寻租”事件却令新闻媒体对民营企业社会责任的监督作用大打折扣。

政府政策的不确定性在很大程度上导致民营企业忽视社会责任的短期行为。在目前阶段,一些政策的制定只顾眼前,而不是出于长远战略的考虑。政府的这种短期行为,致使企业对发展前景缺乏长期、稳定的预期,自然就会去追求短期、眼前的利益,抱着能赚就赚一把的心态去经营企业,企业的诚信就不可能高,也就缺乏社会责任的建设。

三、民营企业社会责任提升途径

(一)树立正确的企业价值观

价值观决定行为的态度,企业价值观决定员工的态度,而态度又是行动的先导。企业价值观总体可分为企业基本价值观与企业核心价值观。其中企业核心价值观是企业基本和长期的宗旨,具有很强的稳定性。所有企业都要有自己的核心价值观。相对于跨国大公司和国有大中型企业来讲,民营企业的核心价值观的正确性、清晰度以及确定性比较差。

民营企业的核心价值观要从伦理的角度来构建,应包括对企业内部员工的尊重、为顾客提供优质产品和追求企业卓越三方面,环保理念、与企业所在社区的和谐相处也应该成为民营企业核心价值观的应有之义。

(二)培养优秀的企业管理者

在民营企业中,由于治理结构和制度设计的先天不足,企业管理者对于整个企业的影响力更大。民营企业管理者管理能力的高低既影响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又影响企业对承担社会责任的态度和行为。企业管理者的管理行为、动机、目标和策略,在企业内部所推行的价值理念,所倡导的品牌商誉,所建立的企业文化,甚至对企业组织结构的架构和行为规范的树立,都应兼顾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三)实施利益相关者战略

民营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处于大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之中,他的生存和发展依赖于是否能处理好与利益相关者——股东、顾客、社区、政府、供应商和竞争者等的关系。尽管不同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要求之间存在差异甚至冲突,但企业内部的利润追求与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要求并不矛盾,而是具有内在的一致性。民营企业与利益相关者的关系是共赢的,即民营企业获益的前提是考虑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履行对利益相关者的责任,这就需要实施利益相关者战略。以社区为例,企业应该成为社区优秀的“企业公民”,主动为社区的发展和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储备良好的企业形象。

通过战略的形式进行针对利益相关者的企业伦理建设,使得民营企业在提升社会责任的同时,可以使企业行为对利益相关者形成正外部效应,在企业内部利益相关者心目中树立承担社会责任的良好形象,增强企业软实力。

(四)设置专门的社会责任(CSR)机构和社会责任(CSR)主管

当前,已经有大型国企和跨国公司为了进行伦理管理而设置了专门的伦理机构,同时配备专门的负责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企业社会责任管理等同于企业伦理管理。所以,我们可以依照伦理管理的一般方法在民营企业内部设置社会责任(CSR)机构和社会责任(CSR)主管。

民营企业需要做的工作有:规定CSR主管的任职资格,选择合适的CSR主管,决定CSR主管和CSR监督委员会的职责。例如:分析企业社会责任决策过程,创造一种支持企业社会责任的环境,制定并实施企业社会责任准则;对企业及员工行为从社会责任角度进行监督和控制。

(五)强化企业社会责任(CSR)教育和培训

民营企业社会责任的提升,不仅依赖于企业员工不去从事各种有碍企业社会责任的行为,也依赖于企业员工积极配合对不承担企业社会责任的行为进行揭发和监督。从这个角度上可以对员工进行企业社会责任(CSR)培训和教育。

对民营企业来讲,要重视教育员工更清楚地了解企业社会责任的理念和内容,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促使员工理解并支持企业的社会责任行为,并把这种理解发展为自觉行动。民营企业可以通过课堂讲授、案例分析、角色扮演、典型示范等多种方法对员工进行企业社会责任教育,以提高员工对企业社会责任的认识,并最终促成员工自觉履行。

(六)建设学习型的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是指一个企业以物质为载体的各种精神现象。它是以价值体系为主要内容的企业精神、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是企业全体成员在生产经营活动过程中形成的一种行为规范和价值观念。良好的企业文化是一套非正式的规则,在企业运作中比正式规则更有效。民营企业提升社会责任,建设学习型的企业文化是重要抓手。

学习型民营企业文化是指企业整个组织弥漫着浓厚的学习气氛。它包含四点含义:一是强调“终身学习”,组织中成员只有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才能形成组织良好的学习气氛。二是强调“全员学习”,企业的决策层、管理层都要全心投入学习,提高各类人员的创新能力。三是强调“全过程学习”,即学习必须贯彻于组织系统运行的整个过程,如决策、执行、控制等环节。四是强调“团体学习”,组织不但重视个人学习和个人智力的开发,而且强调组织成员的合作学习和群体智力的开发。提升民营企业社会责任的过程,其实就是企业全体员工不断学习企业社会责任理念、不断落实企业社会责任行为的过程。

[参考文献]

[1]魏文斌.仁者无畏:企业伦理学理论与实践[M].吉林:吉林人民出版社,2006.

[2]The World Bank.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Practice,Public Sector Roles in Strengthening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Taking Stock,January.2004.

[3]宋振全.问题与规避:对我国民营企业社会责任问题的思考与探索[J].中国商贸,2010(20):238-239.

第11篇

[关键词]工商银行;企业文化;竞争力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3)09 — 0155 — 02

所谓企业,是人们以自己的能力贡献社会获得生存和发展的载体,它极大程度地影响着人们的人生和家庭,相比较于家庭这一人类社会的基本单元,是更大层次的单位和载体,是企业员工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而在企业的长期发展过程中,必然逐步形成一种以独特的价值观为中心的企业文化模式。优秀的企业文化,能够使企业成员内心充满使命感和自豪感,可以培养他们的主人翁意识。同样,工行作为一个企业,在其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因其特有的经营特点,必然形成其独特的企业文化。目前,企业文化建设在工行中的作用日益凸显,如何建设优秀的企业文化,并且把它转化为提升工行竞争力的有效手段,是摆在我们企业管理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企业文化建设的意义和作用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经营管理实践活动中逐步形成的、被企业员工普遍认同和遵循的价值观念、经营理念、思维方式、行为准则、作风习惯及品牌形象的总称。企业文化是企业持续发展的精神支柱和动力源泉,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企业及其成员的价值准则、经营哲学、精神道德、行为规范、共同信念及凝聚力。企业文化可以说是企业的灵魂和推动企业不断发展,保持企业生机与活力的内在推动力。

当下,塑造工行的企业文化,是一项重塑工行灵魂的行动,规定着工行的最终发展方向。它作为工行的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是工行的基本哲学,是工行经营管理的灵魂,是一种无形的管理方式。企业文化在长期实践中形成,并随着企业的发展而演变。同时,它又在观念上调控企业成员的行为,是对企业中标准管理和制度管理的补充和强化。

就工行而言,创建工行企业文化的意义和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凝聚作用,有利于提高工行整体素质。良好的工行文化,可使员工在精神上与工行连结在一起,同呼吸、共命运,从而自愿、自觉地献身于共同的金融事业。

二是形象作用,有利于树立良好的工行形象。工行精神的确立,尤如工行在社会上树起了一面旗帜,社会各界就会以这面旗帜来判断、来认同,使工行在社会中获得信赖和声誉。

三是导向作用,有利于营造和谐的生存和发展环境。良好的工行文化,不仅能营造出“事业留人、待遇留人、感情留人”的生存发展环境,而且能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促使员工积极主动地从事工作,实现个人目标与工行目标的和谐统一。

四是激励作用,有利于培养员工的主人翁责任感。以人为中心的工行精神,使员工时刻从工行内部环境中感受到自身存在价值,感受到努力工作的成就感和作为银行员工的荣誉感,从而自觉地、积极地地为实现工行的目标而坚持不懈的努力拼搏。

二、企业文化和企业目标的关系

企业文化的价值是通过企业对企业价值、企业成员对个人价值的认识,通过企业对社会、企业成员对企业的行为过程,以及通过企业和企业成员的社会意义,即企业的社会贡献及企业成员个体的幸福程度来衡量的。企业文化决定着企业目标。任何企业都在不断追求企业的发展目标,努力实现企业的利润最大化和价值最大化。无论中外公司,但凡坚持建立先进的企业文化的都得到了健康、长期的发展,相反则陷入了困境。企业文化好与不好,企业能否持续健康发展是评判的根本标准,好的企业文化能不断化解发展中的各种矛盾,不好的企业文化在发展中不断制造各种矛盾。

三、当前工行企业文化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企业文化作为一种全新的管理理念传入我国,从一开始就受到银行业的高度重视,在实践中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此后,随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入与银行业的商业化运行趋势显现,金融企业对于文化管理的需求显得越来越强烈。总的来说,我国银行在文化管理上主要经历了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的银行文化认知阶段、贯穿20世纪90年代的注重外部形象塑造的CI(企业形象)导入阶段、从20世纪90年末起至今的体系建设阶段等三个阶段。从工行企业文化所具有的功能和采取的发展策略来看,重点主要放在形象塑造上,在理念创新、员工参与度以及如何把企业文化转化为银行的竞争力等方面,发展思路还不够清晰,落实不到位的现象,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对企业文化的重视与理解程度还不深,特别是将银行的形象识别系统建设或开展员工文化娱乐活动等同于企业文化建设;很多金融机构把企业文化建设的主要工作放在了推广宣传上,企业文化很难真正做到深入人心。

二是目前倡导的“以人为本”、“以客户为中心”、“团队合作”等管理理念在具体执行中流于形式,在人才的任用、服务意识的培养和团队凝聚力等方面,企业文化的作用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企业文化的核心价值得不到充分体现;

三是企业文化管理的偏差造成金融企业文化的根植力不强。表现为注重短期行为,忽视长远规划,概念混淆,把工行文化建设等同思想政治工作,追求短、平、快,强调形式主义,搞花架子工程。把追求办公楼的豪华漂亮、员工着装、营业场所装修等作为文化建设的主要目标来完成,结果外表看起来热闹,实际上还是依然故我,陷入了形式化、肤浅化的误区。对企业文化促进工行的经营发展、提升工行的竞争力等核心任务方面认识模糊,措施不得力,企业文化的作用无法有效显现;

四是工行内部员工对企业文化建设的认知度和参与度不高,严重影响企业文化的普及和推广。目前,各级工行对企业文化的认识不统一,企业文化建设参差不齐。在很多工行,企业文化往往被理解成少数管理人员所从事的特定工作,造成员工对企业文化的总体认同感不强,员工的参与度很低,内部凝聚力不够强。

四、建设先进的企业文化,提高工行竞争力的具体措施

工行要紧紧围绕增强核心竞争力的总体要求,构建具有工行特色、符合时代要求、创新向上、健康和谐的企业文化,以达到提高凝聚力、提升核心竞争力的目的,促进工行又好又快地发展。

(一)坚持继承与创新,实行创新激励机制

企业是一个活的有机体,企业文化是可以塑造和培育的,我们应通过多方面的努力,动态地变革、设计、调整、创造新的企业文化,以适应企业的发展要求。企业文化建设是一项关系到企业长远发展的全局性、基础性的系统工程,所以,工行要在充分挖掘文化积淀、了解企业文化现状、广泛调研的基础上,结合股改上市后新形势、新阶段的要求,加强学习创新,使企业文化始终充满生机与活力。企业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是动态的过程,强调在运动中存续和发展。企业必须不断创新,才能有竞争力,企业文化也不能一成不变,随着形势的变化,而不断增加新的内容,采取新的形式。企业文化创新战略应成为工行整体发展战略的组成部分,并且是核心部分,它决定着银行发展的方向。工行必须把握时机,根据本行的特点,建设适应新形势的、先进的企业文化,引领我国银行业走向世界。

(二)努力提高工行员工的主人翁意识

通过改制上市,工行的品牌形象、市场定位和竞争发展实力都得到了显著提升。在企业文化建设中,要坚持企业发展和员工利益的和谐统一,引导工行员工不断增强主人翁意识,明确工行发展与个人利益之间的利害关系,不断改善金融服务,在注重资本、成本和风险约束的基础上增强赢利能力,加快提升工行的核心竞争力,力求使客户价值不断提高,股东价值持续增长,国家和社会能从银行的发展中获益,要牢固树立上市公司重诚信、负责任、规范透明、成熟稳健而又充满活力的市场形象,提升工行的社会形象。

(三)加强精神文化、制度文化与行为文化建设

企业文化可以分成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三个层面。精神是核心层,包括核心价值观、企业精神等企业理念;制度是中间层,包括各项规章制度和员工对这些规章制度的认知程度;行为是表层,包括企业外观、内部环境、各项经营管理活动、员工行为模式、以及产品品牌形象等。在工行企业文化建设中,要将精神、制度、行为文化三者作为一个有机整体,相互配合,协调推进。在着力建设精神文化的同时,要结合经营管理实际,进一步加强制度文化与行为文化建设,积极培育包括服务文化、营销文化、风险文化和内控文化等内容的工行文化体系,把工行文化的内容融入到业务发展和经营管理中,体现在员工的行为上。

(四)坚持“以人为本”,建立长效的考核及用人机制

工行的发展离不开人,人的因素总是排在第一位的。即使企业的目标再大,如果缺少得力的员工,也无法真正实现。假如一个企业能将人这一最宝贵的资源加以充分利用与开发,切实将企业的每一位员工的积极性都充分调动起来,那么这家企业也就有了不断向前发展的不竭的动力。

鉴于此,工行在注重文化建设的过程中,一定要坚持“以人为本”,将人本文化融合到管理当中,在银行的内部营造蓬勃向上的良好氛围,使员工能真正了解银行的发展目标与方向,激发员工对本企业的热爱之情和归宿感、使命感、创造力,为此,要建立起一个良好的用人环境。先进的工行文化一定要注重人力资源的开发与有效利用,要通过了解人、尊重人与关心人,建立起一个公平、公开、公正的用人体制,积极拓宽员工成长发展空间,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员工的创造力,引导员工将个人职业发展和自我价值实现有机地融入工行改革发展之中。要建立长效的考核及用人机制,充分发挥绩效考核所具有的激励约束作用,有效杜绝经营管理中的短期行为,坚持管理干部能上能下,提倡注重品行、崇尚实干、鼓励创新的导向,褒奖那些贡献突出的员工。

(五)拓展服务理念,丰富企业文化的内容

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服务已经成为工行竞争的一大重要手段。从客户的角度来考虑,服务的目标就在于满足客户的全面需求,而从工行内部管理的角度来看,服务的目标不仅在于管理好员工,而且还应满足员工的各项需求。将服务理念贯穿于文化管理的全过程,十分有助于缩短工行领导层和普通员工之间的距离,从而有利于发挥工行内部的管理作用。

第12篇

关键词:产业机构升级;民营企业;国际化经营;政府扶持

作者简介:崔彩周(1969-),男,安徽灵璧人,复旦大学理论经济学博士后流动站博士后,主要从事政府规制与中小企业发展理论研究。

中图分类号:F27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096(2007)03-0095-03 收稿日期:2007-02-03

一、外部环境塑造与改善中政府的一般性角色

对民营企业“走出去”,政府应建构统一(各类企业通用的)的、符合市场规律的企业“走出去”政策予以扶持。要加快政府职能的转变,强化宏观调控指导,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构建稳定、透明的管理体制和连贯、可测的政策环境,确保国内规则和国际惯例的顺利对接。一是改革进出口商品检验管理机制。要加快货物实时跟踪系统建设,大力推进“电子口岸”联网工程,为“走出去”企业提供便捷、周到的通关服务;二是搭建规范化的“走出去”企业财税、金融支持体系。要调整出口信贷政策,扩大出口信用保险的规模和领域,支持地方政府出资成立担保公司,对企业境外参展、海外注册商标、申请国际通用认证标准等给予必要的财政补贴;应设立对外投资基金,作为政府推动企业对外投资的一项重要金融扶持措施;适当放宽对外投资购汇管理政策。三是妥善处置与有关国家的贸易摩擦和争端。要掌握和运用世贸组织规则和国际通行方法,建立健全统一、协调的多、双边解决机制,鼓励“走出去”企业应对国外的反倾销、反补贴和保障措施等贸易壁垒,完善外贸运行监控和国际收支预警机制。

另外其他一般上还应做到:加快对企业“走出去”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制定与国际市场规则相适用的服务规则;简化经贸人员出入境的手续等。此外,也要建立健全企业“走出去”的法规体系,加强对“走出去”企业的有效监督管理,以塑造“走出去”企业的整体良好形象等。

二、“走出去”的地域选择与风险规避中政府的角色

在国际直接投资区域的选择上,Dunning(1973)认为,要素禀赋结构决定区域特定优势;Vernon(1979)认为,生产成本和所在国的市场的潜力将是国际直接投资区位选择所考虑的重要因素。在成本研究方面,除了传统的生产和运输成本外,Caves(1971),Williamson(1985)将交易成本引进外商投资区位分析中。关于市场因素的作用,Friedman(1992)认为,市场的接近程度对外商在投资区位决策中有着重要的正而影响,一些具有较好市场邻近性的国家,会吸引较多的直接投资。另外,Caves(1971)指出,一般来说,投资者与东道国企业相比在投资环境中具有“外来身份”的劣势,在市场机会的发现、原材料的购买、熟练劳动力的来源以及许多不确定等方面有着更高的信息成本,这经常导致外资企业做出风险回避型的区位选择。(Glickman and Wood,1988)则进一步阐释到,由于有较高的信息成本、在外国经营的困难,一个风险回避型的企业往往投资于那些基础设施条件较好、市场规模大且稳定、具有各种集聚效应,且为人们熟悉的地区。

我国学者(金祥荣等,2006)一般认为,企业“走出去”,特别是对外直接投资在区位选择上要考虑该国(地区)的经济发展现状、市场容量、要素禀赋(自然资源禀赋和生产要素成本)、政府的行政效率和优惠政策、基础设施水平和产业配套能力以及心理距离(传统习俗相近、文化相通、体制类似的地区,其交流和进入后市场适用的费用就低)等。

我国民营企业在“走出去”区域选择所考虑的诸多因素中,应该说对以上因素都有所考虑,但近年来对风险问题则尤为重视。为此,政府要根据民营企业,尤其是中小民营企业(绝大多数中小企业是中小民营企业,下文所述中小企业即指中小企民营企业)的实际,制定相应的特别政策(措施),对中小企业加以保护与扶持。因为,在海外市场,国内大型的企业或企业集团,对一般的经营风险与国际市场陷阱,可以通过多种渠道即时地掌握信息,并可以有效地化解和规避。但对中小企业而言,由于其实力有限,信息获取渠道狭窄,规避风险手段少,往往成为国际市场交易的受害者。比如,在西班牙、俄罗斯不少服装类中小企业产品被烧毁,或被扣押,造成大量的经济损失。针对我国中小企业基于预警信息缺失而在国外屡屡被“侵害”的实际情况,政府特别的保护性政策(措施)设定即要考虑制定规范有效的预警与紧急情况处置机制,除了及时发出预警信息外,还应多渠道帮助中小企业甄选合适的投资经营地(国家与地区);而对到某国(地区)投资经营的中小企业,亦可通过我国驻当地的官方机构(可借助于我国及与我国友好的国家一些大公司帮助)给予提供即时的经营风险预警信息,以及尽力帮助在该国(地区)受困的中小企业及时化解经营风险。比如,对中小企业海外市场开拓的国别和地区的选择上,政府应鼓励其把重点放在有利于发挥我国经济比较优势的广大发展中国家(地区),优先选择我国已有一定出口规模和对外经济技术和贸易合作基础的国家(地区)。资源开发型产业为主的中小企业一般应选择富裕的资源输出型国家和地区,如拉美、非洲、中东石油输出国等国家和地区;劳动密集产业为主的中小企业一般应选择一般性的发展中国家及转型经济国家,包括亚洲多数国家,独联体,东欧及非洲一些国家和地区;资本密集型产业为主的中小企业一般应选择东欧、拉美及亚太发达的国家和地区;知识与技术密集型产业为主的中小企业一般可以选择发达的工业化国家如美国、西欧与日本等国家和地区(我国企业在海外的分布,见下图,这也基本反映了民营企业在海外投资经营地分布的状况)。此外,对一些市场容量大、资源丰富、社会和法律环境稳定的国家(地区)还要对中小企业市场开拓行为进行有效疏导、统筹规划,确保有序进入,防止企业“一窝蜂”挤占市场。比如,在我国外贸进出口占较大比重的美国、日本、欧洲等主要国家和地区,以及韩国、澳大利亚等具有市场潜力的国家,应鼓励重点扩大出口、建立产品销售网络、研发中心和发展国际旅游;在一些政局平稳的东南亚、西非、南美、东欧、中东等发展中国家(地区),应鼓励重点建立产品加工基地、专业市场,进行资源开发等。当然,对政局不稳、与我国贸易较少的地区,要警示中小企业慎入,特别是中南部非洲、中南美洲一些国家,以防止不必要的财产损失,甚至人员的伤亡。不管上述在哪一类国外地区,我国政府驻外机构都要对其驻地的我国中小企业因投资贸易而与当地企业或个人等发生的国际纠纷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帮助其尽快解决问题。

三、市场战略定位中的政府角色

对中小企业“走出去”,政府应实施特殊保护与扶持也体现在政府应采取积极措施鼓励中小企业恰当地选择自己的市场战略定位。在成本领先战略、差异化战略(差异化是指以产品的一种或多种特质在产业内独树一帜)、聚焦战略(选择产业内一种或一组细分市场,并专为其服务)中找准自己的定位。要督促企业不要仅靠成本低的优势拓展市场――这也是国外对我国这类产品(如纺织服装)提出越来越多的反倾销控诉的原因。笔者认为,从长远的角度看,“走出去”的中小企业不仅要注重在成本上领先,更要注重差异化,要在服务上更完善。政府应制定相应的鼓励措施(如税收、信贷上提供优惠),极力促进“走出去”中小企业建立有效管理体制和企业内部运营机制,鼓励这类企业在技术、产品、营销等方面全面提升,形成更强的核心竞争力,生产出更多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商品。

近年来,我国民营企业国际化发展迅速的同时,却逐渐暴露出一些与经典贸易理论所阐释的一般规律相悖的现象:越来越多的民营企业放弃国内市场的开拓,在国际市场上也不使用自有品牌,而是直接借助国外品牌和营销网络进行市场开发和销售渗透,这种以国际代工(international subcontrac-ring)为主的成长模式,存在着严重的出口企业与国外市场的“隔层”(dislocation)问题,代工企业的信息来源和销售渠道完全依赖于国外批发商、销售商等外生性贸易中介和国际垄断巨头,往往被锁定在壁垒低、边际利润薄的国际价值链的低端环节,自身缺乏产品设计和研发优势,无法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知名品牌和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跨国企业,这是一种缺乏远见的市场战略取向。这些现象如果不引起足够重视并加以解决,可能会伤害民营经济自然演化的内生增长机制,最终导致民营出口企业陷入规模报酬递减、创新能力衰退、产业结构僵化等典型的“贫困化增长”轨迹。为改变这种现状,对于政府来讲,主要应采取以下两个方面措施。

第一,着力推动自主创新,促使民营企业贸易动力结构的升级转换。具体来讲就是要抓住新一轮全球生产要素重组和产业转移的历史机遇,以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为关键,深入实施“以质取胜”、“市场多元化”和“科技兴贸”的战略,提升产业层次和技术水平,优化出口产品结构,实现由比较优势向竞争优势、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的升级转换。一是加强对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技术改造,促使贸易动力结构的高级化。要鼓励民营企业运用高新技术嫁接、改造传统优势产业,突出在涉及提升产业或产品层次的若干环节上引进国外先进装备,推广应用信息、新材料、高效节能、机电一体化等适用技术;引导代工企业提高国内采购率,延伸产业链条,尽快从粗加工、浅加工、低附加值产品向精加工、深加工、高附加值产品的转型升级;二是加强对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的扶持,促进贸易动力结构的纵深化。要从量大面广的民营企业实际出发,积极抢占产业战略制高点,鼓励跨国公司来中国设立地区总部、研发中心和配套基地,重点倾斜具有较强技术示范作用、创新带动作用和市场开拓作用的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机电五金、汽摩配件等新兴产业;加快培育一批科技企业孵化器、风险投资公司、企业技术研发中心和国家重点实验室,密切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的合作,制定专家引进和技术人才柔性流动政策,攻克一批面向区域经济和产业集群的共性技术难题,形成以资本、技术为核心的质量效益型贸易结构,不断提升民营企业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和层次。

第二,推进民营企业改进经营思路,再创企业发展的新跨越。要正确处理自营出口和国际代工的关系。要鼓励中小民营企业发展国际代工贸易的同时,引导上规模的出口企业在国外建立各种类型的销售网络或研发中心,选择技术合作、共同出资、并购、控股等途径进行“民外合璧”,跨越从OEM向ODM、OBM的升级障碍,逐步实现自营贸易对间接贸易的替代。要推动民营企业(经济)围绕核心企业进行产业整合和组织创新;引导广大生产企业打造以产品价值链分工为基础,以人才资源共享、科研开发共担、品牌形象共创等为重点的企业战略联盟,增强强势企业的规模优势和市场势力;以经济开发区和工业园区为载体,围绕龙头产品强化产业优势集成,贯通区域分工联系,切实提高同类企业的投资强度和经济密度。

四、“走出去”战略选择三个阶段中政府的不同角色

从现实经济发展的选择逻辑来看,民营企业“走出去”大多是先易后难,大体上可以分为三个阶段:首先是选择商品输出,即对外贸易。其中除了实物性商品输出外,还包括基础性的国际经济合作,即援的对外承包工程、设计咨询、劳务合作等;其次是选择资本输出,主要就是境外投资开办企业(包括在境外开展加工贸易、境外资源开发等);最后是选择境外融资、对外技术合作、专利及品牌的许可经营等更深层次的“走出去”。

我国对外开放二十多年,更多地“走出去”是商品的对外输出。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民营企业已经具备了对外直接投资的能力和条件,同时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也要求民营企业必须考虑资本的输出,在全球范围内优化资源配置、拓宽发展空间,在更大范围和更深程度上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因此,我国政府与学界应主要探讨民营企业“走出去”第二阶段即境外投资开办企业,特别是制造业境外投资开办企业问题。当然,我们也应进一步完善我国第一阶段以及探讨跟进实施的第三阶段“走出去”相关的政策,以使三个层次的“走出去”循序发展,合理推进。

就具体三个阶段政府扶持角色的特色而言,对于第一阶段的“走出去”,由于企业生产基地多数还在国内,原材料与劳动力主要依赖于国内供给,输出的商品(生产)受制于国际市场的影响较小,所以政府的扶持应放在国内,即主要在产品生产层次上予以有效疏导,提升输出产品的质量和科技附加值;对于第二阶段“走出去”,由于其生产、供销环节基本上都在国外,受制于国际市场的影响较大,国际上相关产业的发展方向与技术走势会影响企业的生产与销售,其对于促进其国内企业本部(目前整体搬迁国外的较少)改善生产与销售,对于本产业(民营企业所在产业)与相关产业的结构调整都有巨大的促进作用。政府要在企业投资地选择指导、“走出去”投资、生产配套扶持政策、与境外有关政府与国际经济组织合作创造良好投资条件等方面提供更多地帮助,同时也要对“走出去”企业国内本部在做出战略决策时提供力所能及的信息咨询服务。对于第三阶段的“走出去”,特别是民营高科技企业的“走出去”,同第二阶段的“走出去”一样,由于产品的生产与销售基本上在国外,国际市场的信息源较多地影响企业的经营行为,其对于促进国内产业更深层次的结构调整,也有重要的影响。政府扶持政策也主要应体现在与国外政府与经济组织合作创造良好投资环境上,同时也要进一步研究国内深层次产业结构调整对第三阶段“走出去”企业更高的科技创新要求问题,并在国内外对相关企业知识产权尽可能提供多渠道、全方位、强有力的保护。

民营企业国际化发展不同阶段政府给与侧重点不同的政策扶持,是推动企业国际化顺利发展的理性选择。在民营企业国际化过程中,政府的扶持还应当掌握“度”,既不能在企业国际化经营中因为困难多、困难难度大,而包办解决其面临的一切问题,也不能在企业国际化发展相对顺利时,放任自流。政府扶持企业国际化发展要有一套科学化的扶持策略,就企业不同而给与其针对性地、适度的扶持,其目的是为企业国际化创立良好外部环境,也即政府扶持的“底线”最终是让民营企业有能力“找回”其市场的主体本色,在国际经济舞台上练就自由搏击的本领。

五、结语

第13篇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 企业竞争力 市场经济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改革的深入推进,我国已基本步入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大型国有企业由政府引导转向市场引导,国有企业按照“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十六字方针,基本完成了市场化改革。市场经济是面向市场的经济,是面向消费者的。如何从市场经济中脱颖而出,成为市场经济中的中流砥柱,这便涉及到了企业竞争力问题。企业竞争力是国有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拥有强大生命力的重要源泉。

1、企业竞争力分析基础

最先研究企业竞争理论的美国教授Michael Porter在上世纪80年代初提出五力分析模型,对全球企业战略制定产生较为深远影响。五力指“供应商的讨价还价能力”、“购买者的讨价还价能力”、“潜在竞争者进入的能力”、“替代品的替代能力”、“行业内竞争者现在的竞争能力”。后来衍生出各种分析模型,如PEST分析(总体环境分析),BCG矩阵和价值链分析,基准分析、竞争者档案研究等。之后我国学者又提出九力分析模型,即“品牌力”,“研发力”、“营销力”、“制造力”、“产品力”、“资源力”、“决策力”,“执行力”、“整合力”。这对企业内部静态属性与其外部动态属性作系统分析,可对企业目前所具有的竞争力做出全面认识。具体而言,属于企业外部属性的包括“品牌力”、“研发力”、“营销力”、“制造力”和“产品力”,属于内部属性的包括“资源力”、“决策力”、“执行力”、“整合力”。

2、企业竞争力本质

首先,我们应准确把握企业竞争力的本质特征。根据Amit & Schoemaker、Dierickx & Cool的研究,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企业竞争力是通过不断学习积累而缓慢形成的。企业竞争力短期内是很难形成的,必须是长时期通过公司对人力资源的持续投资,缓慢地积累发展起来的。在积累过程中,企业文化和企业价值观发挥着重要作用。

第二,企业竞争力不能在短期内迅速得到提升。由于企业竞争力的开发和积累是一个长期而缓慢的过程,许多缺乏竞争力的公司常常在短期内受到限制,这些公司急于投资、开发,力求在短期内迅速构建竞争力,但常事与愿违、效果不明显。

第三,企业竞争力与其他能力组合可发挥最大效应。企业竞争力不是单一的能力或技能,而是由不同层次、主附相助的体系组成的。企业竞争力的存在及发挥作用不排斥其他能力的作用发挥,甚至企业竞争力本身需要有相应的低层次能力做补充,使企业竞争力发挥更大的放大效应。

第四,企业竞争力是顾客心中竞争优势的源泉。顾客通过购买产品和服务所获得的满足是多方面的,如质量、性能、品牌、与购买者的关系、畅通的渠道、灵活的促销手段等。企业要在这些方面比竞争对手做得更好,其根本在于高素质的人员、规范的管理制度、实用有效的实施手段,都是需要以能力体系作为支撑。

3、进一步探讨企业竞争力

什么是企业竞争力?如何正确认识、把握和运作企业竞争力?还需要从以下七个方面加以认识:

第一,企业竞争力是一种战略观。它寻求从企业内生核心力来解释企业竞争中的优胜劣汰问题。企业生产范围可以用竞争力来界定,即竞争力的强弱决定企业经营的广度与深度。一个具备竞争力的企业,必然经历了合理定位竞争力的过程,才能使企业朝着既定路线前进。

第二,企业竞争力是企业运行而产生的一种综合合力,不是简单的1+1=2加法效应,而是一种1+1> 2的放大叠加效应。企业运行通过资本的投入,资源的运用,劳动力的使用,科学技术知识的创新等一系列生产要素交互作用,释放了大于企业运行的能量。如果企业缺乏所需的竞争力,只简单表现为资本、资源、劳动力、科学技术的简单叠加,甚至相互递减,那么该企业即使拥有雄厚的人、财、物等资源并投入了大量生产要素,它也无法产生必要的劳动剩余价值。

第三,企业竞争力是技术、技能的结合体。根据企业竞争力理论,我们可以将其解释为“组织中的积累性学识,特别是关于如何协调不同生产技能和有机结合多种技术流派的学识。”我国一些学者将其理解为“企业内存在的一组技术和技能的结合体”。“以一项或多项领先核心技术为主建立的企业深层次能力”等。企业的竞争力是以知识为特征的企业战略性资产,体现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各个层面,渗透到所有组织里,贯穿于生产经营全部过程中。

第四,企业竞争力是企业合理运用生产资源并制造产品所拥有的企业能力。企业生产产品的同时也在生产竞争力。这决定了企业生产的产品好坏。该能力在生产过程中不断积聚变化,或放大、或缩小资源要素,使企业逐步走向繁荣或衰退。企业各方面的能力只有在综合运用时才能发挥最大效用,才能形成企业向心力,从而形成企业竞争力。

第五,企业竞争力是由企业内部各成员组成的具有处理企业常规事项和非常规事项的集合体,它优劣决定企业竞争力的优劣。企业内的各成员相互协调、相互联系,其合力大于企业内单个成员能力叠加的总和,并且该合力支撑着企业的实际运作。企业内部人员素质的高低决定着企业竞争力的大小。这便意味着企业必须注重企业内部人员的甄选,使他们最大程度发挥力量。企业内部人员的综合素质是企业竞争力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第六,企业竞争力具有不可替代性,是不能生搬硬造和模仿的。一个拥有竞争力的企业,能最大限度发挥资产和资源的作用,创造出高于生产本身的市场价值。企业竞争力的不可替代性,是企业的精髓所在,需要不断制造和提炼而成,根植于企业各类人员思想中,并将其注入到企业生产过程中,其他企业想生搬硬造和模仿,必失败。

第14篇

Abstract: In the competitiveness study, static analysis can not be accurately described the dynamics development process of the competitiveness, and the dynamic nature is a prominent feature of the competitiveness, therefore, it should bring in dynamic to study competitiveness. In this paper, we select the annual audited data with the usage of grey incidence clustering analysis method to make empirical analysis of dynamic competitiveness of universities of listed companies, so that it will have a certain reference on China's development of universities of listed companies.

关键词:高校上市公司;灰色关联聚类分析方法;动态竞争力

Key words: universities of listed companies;grey incidence clustering analysis method;dynamic competitiveness

中图分类号:N94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29-0032-03

0引言

高校拥有丰富的科技资源,是我国科技创新的重要源泉之一,是国民经济中一支重要和活跃的力量,在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中都起着战略性作用。一批高校上市公司,连接着技术创新与资本市场这两个现代经济发展最重要的因素,尤其在我国近年风险投资发展不顺利的背景下起着事实上的风险投资作用,其自身竞争力的强弱将直接关系着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与效率。同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竞争力是企业战胜对手的根本武器,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唯一基础,任何企业都必须重视自己竞争力的培养,高校上市公司也不例外。然而,高校上市公司要培养竞争力,首要的一点就是必须先识别自身的竞争地位。因为只有在识别了自身的竞争地位后,才能知道自己与竞争对手的差距,进而探索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的途径。关于竞争力有许多定性研究文献,不同理论学派有不同的理解。PRAHALAD C K等人认为企业的新产品和核心能力是企业增强竞争力、获取竞争优势的关键[1];PORTER M从企业竞争战略和竞争优势理论角度,研究了企业如何在产业中进行定位、选取合适的战略以获取竞争优势;企业能力学派认为企业竞争力由企业自身能力决定[2]。但是对企业竞争力进行定量研究则相对较少,且时间也主要是在近年,如日本学者应用定量分析方法评价企业竞争力的强弱。国内学者关于企业竞争力不多的定量研究成果中,王建华等人在企业竞争力形成机制基础上,建立了企业竞争力的系统评价指标体系[3];刘叶云从企业外部运行环境和内部整合能力两个方面介绍了衡量企业国际竞争力水平的定性指标和定量指标的测度方法[4];金碚结合经济学、管理学和统计分析对企业竞争力测评的理论和方法进行了研究[5]。企业竞争力评价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现有为数不多的研究文献中,虽然对企业竞争力评价模型、方法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探索,但很多文章只是探讨了定量分析的方法、建立初步模型而没有采用实证数据,或给出一个简单的使用例子。而一些方法在具体运用方面往往存在难以把握的困难,如运用层次分析法(AHP)会存在层次划分的科学性、指标过多,评价者难以给出两两比较的判断矩阵;存在数据收集的困难,以及由于行业的不同、企业生命周期不同,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也会不一样。目前的研究成果并没有解决以上问题。在我国,由于二板市场建设滞后,风险投资发展相对缓慢,高校上市公司是将高校科研成果与资本市场直接相联的最重要媒介,成了事实上的风险投资业主力军。而同时竞争力是企业经营绩效的反映,企业竞争力随着内外部条件的变化而变化,动态性是企业竞争力的一个显著特征。采用动态分析法评价企业竞争力更具有现实意义。事实上,动态分析法在企业竞争力评价中已经有较广泛的应用,如胡旺盛运用动态集对分析和动态因子分析法评价了我国家电行业上市公司动态竞争力[6];徐二明等人运用数据包络分析(DEA)和Malmquist指数(生产率指数)对我国钢铁企业竞争力进行动态分析[7];张扬等人动态因子分析法分析了我国零售业上市公司动态竞争力[8]。显然,以动态分析法取代静态分析法,研究我国高校上市公司的竞争力对促进这些高校企业的发展有重要意义。

国内学者研究高校上市公司的文献还比较少,现有的研究主要针对发展高校上市公司的意义与展望,但对于高校上市公司的竞争力方面的研究并不多,用数据作实证研究的则更少。本文希望在借鉴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采用经过审计的年报数据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聚类方法对我国高校上市公司的动态竞争力进行了聚类分析。

1研究方法

第15篇

Abstract: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literatures on the connotation of construction enterprise competitiveness, enterpris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and the method about the construction enterprise. In addition, the future research direction of construction enterprise competitiveness is discussed, which provides a new thinking for the study.

关键词:建筑企业竞争力综述

Key words:construction enterprisecompetitiveness review

竞争力表现为企业所拥有的相对于竞争对手而产生优势的能力。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环境,建筑企业只有拥有竞争力,才能在行业激流中获得一席之地。本文回顾了建筑企业竞争力的相关文献,对建筑企业竞争力评价以及影响其竞争力提升的问题和对策等内容进行了文献综述,探讨了未来建筑企业竞争力的研究方向,为该领域的相关理论研究提供了新思路。

1、我国建筑企业竞争力文献综述

1.1 建筑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内涵研究

2006年,申立银[1]认为建筑企业核心竞争力是指其在市场竞争中能为客户带来特别利益的独有技能和技术。2007年,郭慧峰[2]认为建筑施工企业核心竞争力应是企业维持其异质性的能力,主要体现在企业的无形资产之中。2008年,陈守科[3]认为建筑业企业核心竞争力是指企业在整合内外部资源过程中,所拥有的有别于竞争对手的“异质”能力。2011年,齐宝库[4]认为建筑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一种不易被对手仿效、能带来超额利润的独特能力,体现在一系列产品和服务上。霍国庆[5]指出建筑企业核心竞争力是由一系列特殊资源组合而形成的优于竞争对手的占领市场、获得长期利润的能力。

1.2建筑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

2007年,张哨军[6]认为指标体系由社会影响力、技术能力、融资和财务状况、市场能力、管理能力、人力资源管理能力六类构成。2007年,刘晓峰等[7]以建筑企业的文化能力、资源能力、经营能力、管理能力和环境能力为一级指标构建评价体系。2008年,焦娜[8]结合建筑施工企业的特点,根据管理水平, 生产能力, 抗风险能力, 人力资源和财务状况这五方面构建评价体系。2008年,阮连法[9]借鉴战略平衡计分卡,将建筑企业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分为规模、市场开拓、经济效益、工程管理和资源五个方面。2009年,杨会云等[10]基于对施工企业价值链构成的分析,将施工企业核心竞争力分解为基本活动流程能力,辅助活动能力,延伸价值链控制能力和整体资源整合能力。2011年,霍国庆[5]构建了包括建筑引领能力、建筑整合能力和建筑品牌能力的指标体系。2011年,范永芳[11]基于波特的价值系统理论,建立了建筑企业价值链以及价值系统,以此确定影响企业竞争优势的主要因素并构建指标体系。王爱领[12]运用粗集理论得到包含市场开拓,技术,管理,财务的指标体系。

1.3 建筑企业竞争力综合评价方法研究

2006年,邓蓉辉等[13]采用层次分析法计算指标权重,并基于LMBP神经网络,建立了建筑企业竞争力评估模型,且利用该神经网络评估模型还可以进行预测。2007年,陈永高[14]等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建筑企业竞争力进行评价。2008年,陈守科【3】建立了基于模糊聚类方法的建筑业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模型。2009年,王希忠[15]在构建建筑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提出采用DEA评价建筑企业的竞争力。2010年,罗福周等[16]将顾客满意度的因素加入到竞争力测评体系中,应用模糊综合评价法评价企业能力的大小与客户对其能力的满意程度。2010年,赵智敏等[17]运用粗糙集理论评价目标企业,指出目前我国建筑企业上市公司竞争力主要来源于工程管理能力和规模竞争能力。2011年,霍国庆[5]运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建立了建筑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模型,并验证了其可行性。2011年,孙慧[18]对比分析已有权重确定以及竞争力综合评价方法, 提出了采用PCA- LINMAP 来确定指标权重, 用TOPSIS 进行排序的综合评价方法,并进行了实证分析。2011年,张欣莉[19]结合评价中指标多而样本有限的问题,构建了投影寻踪综合评价模型,对目标企业竞争力进行了评价。

1.4 提升竞争力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对策研究

2003年,陈梅[20]从企业的运作、管理、承包、研究、以及运用信息化技术等方面探讨了建筑企业提升自身竞争力的对策。2004年,竹隰生等[21]认为绿色施工是建筑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环节,系统实施绿色施工是提升竞争力的有效途径。2007年,李书玲[22]提出建筑企业应在培育适合自己企业的供应链基础上,与供应商、分包商、业主乃至其它协作单位建立战略伙伴关系,实现长期的合作和共赢。2008年,王星[23]指出当前建筑企业缺少融资措施,管理体制、运行机制不畅,高科技含量低、自主创新能力不足,市场信息化基础薄弱;并提出了相应的措施以提高建筑企业竞争力。

2、总结与启示

综上所述,国内的专家学者对于建筑企业竞争力的相关问题已经进行了积极的探讨。结合建筑企业发展的特点,笔者认为还存在有如下的欠缺:首先,缺少对建筑企业核心竞争力内涵的动态研究。建筑企业核心竞争力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没有任何一家企业能凭着同一项核心竞争优势而获得永续的发展,只有适时调整自身发展的优势和不足,才能在行业发展中真正具备竞争力。其次,缺少对建筑企业竞争力动态评价的研究。企业的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动态的评价不仅可以看出企业在时间序列中的发展趋势,而且还有助于建筑企业制定长远的战略和决策,使企业拥有可持续竞争力。

参考文献:

[1]申立银,邓小鹏;建筑业企业竞争力[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2]郭慧峰,李启明;建筑施工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及应用研究[J].基建优化 2007年6期.

[3]陈守科;建筑业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识别与评价[J].建筑经济 2008年12期.

[4]齐宝库;基于AHP法的建筑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探析[J].沈阳建筑大学学报 2011年1期.

[5]霍国庆;我国建筑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体系研究[J].数学实践与认识 2011年7期.

[6]张哨军,陈伟亚;建筑企业竞争力指标体系的建立与评价[J].武汉工程大学学报 2007年5期.

[7]刘晓峰,齐二石,何曙光;建筑企业竞争力测评模型及实证研究[J].天津大学学报 2007年6期.

[8]焦娜;建筑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探讨[J].社科纵横 2008年

[9]阮连法,曾辉,章慧;建筑企业竞争力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实证分析[J].建筑经济 2008年4期.

[10]杨会云,东宇,王立海;基于价值链的施工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2009年2期.

[11]范永芳;基于价值系统理论的大型建筑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研究[J].建筑经济2011年31期.

[12]王爱领;基于粗集理论的建筑企业竞争力模糊评价研究[J].价值工程.

[13]邓蓉辉,王要武;基于神经网络的建筑企业竞争力评估方法研究[J].2006年3期.

[14]陈永高,孙文建;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建筑企业竞争力评价研究[J].施工技术 2007年12期.

[15]王希忠;基于DEA的建筑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经营与管理,2009年8期.

[16]罗福周,薛鹏;基于顾客满意度的建筑企业竞争力评价方法研究[J].工程管理学报 2010年2期.

[17]赵智敏,朱跃钊,汪霄;粗糙集理论在建筑企业上市公司竞争力评价中的应用研究[J].工程管理学报 2010年3期.

[18]孙慧;我国沪市土木工程建筑企业竞争力评价与实证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1,年13期.

[19]张欣莉,王亮;建筑企业竞争力综合评价[J].建筑经济 2011年12期.

[20]陈梅;提升建筑企业竞争力的思考[J].湖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3年2期.

[21]竹隰生,任宏;绿色施工与建筑企业竞争力提升[J].建筑经济 2004年.

[22]李书玲;构建供应链伙伴关系提升建筑企业竞争力[J].决策探索 200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