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生态观的概念范文

生态观的概念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生态观的概念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生态观的概念

第1篇

Abstract: Facing the inflict between the tourism development and environment protect, humans have been looking for the paths to the development of tourism industry from the point of ecology, and advocating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ourism. The following paper firstly illustrates the production and the content of a few related concepts, inculding, eco-tourism, green tourism, low-carbon tourism and sustainable tourism, and then analyzes the different and relations of them.

关键词: 生态旅游;绿色旅游;低碳旅游;可持续旅游

Key words: eco-tourism;green tourism;low-carbon tourism;sustainable tourism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33-0308-02

0 引言

随着旅游经济的发展,旅游者对高质量旅游环境的追求日益明显,“生态旅游”“绿色旅游”“低碳旅游”“可持续旅游”应运而生。但对这几个概念的定义以及内涵目前并没有统一的界定,概念上的争论在促进学术发展的同时,也给现实的旅游活动带来了一些混乱。一些旅游企业在进行旅游推广时任意冠以“生态”“绿色”“低碳”等词汇以假乱真,误导旅游者,造成损害旅游者的利益的许多问题。我们不得不反过头来,重新从理论上研讨这个问题,对这几个概念加以辨析。

1 几个概念的产生和内涵

1.1 可持续旅游 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出版《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将可持续发展定义为:“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1995年,可持续旅游世界发展大会签署了两个重要文件:《可持续旅游》和《可持续旅游发展行动计划》,提出了关于旅游业发展的重要论述:①旅游发展必须建立在生态环境的承受能力上,符合当地经济发展状况和社会道德规范。②可持续旅游发展的实质,就是要求旅游与自然文化和人类生存环境成为一个整体。③可持续旅游的目标就是在满足当代旅游需求的同时,又不破坏后代人满足其旅游需求的能力。

1.2 生态旅游 生态就是指一切生物的生存状态,以及它们之间和它与环境之间环环相扣的关系。

大多数观点认为“生态旅游”一词是由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特别顾问、墨西哥专家谢贝洛斯·拉斯喀瑞在20世纪80年代初首次提出的。而直到1992年“联合国世界环境和发展大会”的召开,在世界范围内提出并推广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原则之后,生态旅游才作为旅游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形式在世界范围内被广泛的研究和实践。然而,至今尚未有一个统一认可的定义,对生态旅游的内涵也众说纷纭。

不过,关于生态旅游的目标却得到了基本的认同:生态旅游应该保护自然资源和生物的多样性、维持资源利用的可持续性,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为了更好的实现这一目标,生态旅游应该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同时,生态旅游还应该突出对旅游者的环境教育意义,生态旅游的经营管理者也更应该重视和保护自然。

与国外相比,我国对生态旅游的认识更强调了生态旅游产品的高品位性和类型的多样性,并且认为生态旅游不是一种普通的旅游产品,而是一项专项的旅游活动,生态旅游是可持续旅游的一种方式,一个包括自然、经济和社会的系统。

1.3 绿色旅游 “绿色”往往用来比喻“环境保护”、“回归自然”、“生命”等内涵,它应该是一种比喻的说法,然而其定义却众说纷纭。但总的来说绿色旅游应该属于旅游活动或旅游方式的范畴,绿色旅游是指在旅游消费、生产建设、经营服务等各个环节、各个方面所倡导和实行的一种保护生态环境、求得生态平衡的原则和方式。有以下几点特征:

1.3.1 以自然环境为资源基础。绿色旅游是一种旅游活动,旅游活动依托自然资源环境,绿色旅游当然以自然环境为资源基础。

1.3.2 运用绿色理念,坚持绿色管理。旅游开发商以及经营商必须为社会提供舒适、安全、有利于人体健康的产品的同时,以一种对社会、对环境负责的态度,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

1.3.3 倡导绿色消费。旅游者要求具有强烈环保意识与较高的环境道德水平,在旅游过程中,保证自身的安全,也不伤害动植物,严格遵守旅游点的规章制度,不带走旅游点原生态的任何东西,使环境得到保护。

1.3.4 强调“三大和谐”。绿色旅游不仅像生态旅游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而且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人自身的和谐,就像郭因先生强调的“人与自然的和谐是基础,人与人的和谐是保证,人自身的和谐是动力。三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1.4 低碳旅游 顾名思义,即是一种降低“碳”的旅游,也就是在旅游活动中,旅游者尽量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绿色旅行,是绿色旅游的深层次表现。其中包含了政府与旅行机构推出的相关环保低碳政策与低碳旅游线路、个人出行中携带环保行李、住环保旅馆、选择二氧化碳排放较低的交通工具甚至是自行车与徒步等方面。日前国务院通过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就是在减排的大背景下,国家为配合低碳经济发展而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的一个信号,而旅游业将成为最大的受益行业。

2 几个概念的比较分析

2.1 生态旅游与可持续旅游 既不能将生态旅游简单地等同于是一种绿色或自然旅游产品,也不能将生态旅游概念完全等同于可持续旅游。

生态旅游包涵两个基本内容:首先,生态旅游是一种以自然环境为资源基础的旅游活动;第二,生态旅游是具有强烈环境保护意识的一种旅游开发方式。可持续旅游是基于旅游业发展中产生的日益突出的环境、经济和社会问题提出的。两者的区别和联系表现在:

2.1.1 生态旅游不仅是一种旅游产品,还是一种旅游活动方式,甚至说是一种旅游开发方式;而可持续旅游更确切的说是旅游业发展的一种原则和方向,是产业发展的目标。两者的概念属性存在着较大的不同,但是本质一致。

2.1.2 生态旅游是在自然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方面达到可持续旅游发展目标的有效手段。也就是说,两者的最终目标一致,都是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而生态旅游是可持续旅游的实现途径。

2.1.3 生态旅游重视保护自然资源和生物的多样性,强调对地方经济的促进作用和对社会的贡献,也突出了对旅游者和旅游经营者的环境教育功能;而可持续旅游在生态环境保护和自然人类和谐的基础上,更加强调代际公平,强调旅游业发展的可持续性。两个概念的产生原因一致,然而侧重点却又不同。

2.2 生态旅游与绿色旅游 生态旅游与绿色旅游本质相同,都是为了实现旅游环境的“绿色性”,促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然而却在以下方面有所不同。

2.2.1 产生基础不同。就产生的基础而言,前者是传统大众旅游,后者是一般的生态旅游。生态旅游是在人们意识到传统大众旅游对生态环境的巨大破坏之后提出保护自然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绿色旅游是建立在一般生态旅游即在生态理念指导下大众可以参与的旅游基础之上的,对于旅游者来讲,是一次经历、一种消费方式、一种旅游形式(绿色消费);对于开发商来讲,是一种开发方式、一种产品形态(绿色产品);对于旅游景区管理商来讲,是一种管理方法(绿色营销与管理)。

2.2.2 主题内容不同。生态旅游只局限于人与自然的和谐,绿色旅游则上升到人与自然和谐、人与人、人自身的三大和谐。

2.2.3 出发点不同。生态旅游大多是从旅游者的视角去认识、以旅游者生态意识的高低为标准来划分的,如把旅游者划分为严格的生态旅游者和一般的生态旅游者。绿色旅游则不仅对旅游者提出要求进行绿色消费,同时对相关的饭店业、交通业、邮电业、公共设施等都做要求。如绿色消费包括绿色交通、绿色宾馆、绿色娱乐、绿色商品等等,为了能满足旅游者绿色消费,必须要求相关的行业部门或企业绿色开发、绿色营销与经营。

由以上的分析来看,从概念、内容方面看,绿色旅游应该是生态旅游的发展,它完全超越了传统旅游,并丰富、发展、深化和完善了生态旅游,从这个角度上说,“绿色旅游”是生态旅游的高级形态。

2.3 绿色旅游与可持续旅游 所谓绿色旅游是指包括旅游者、饭店、景点管理者、旅行社和导游在内的旅游参与者在整个旅游过程中的各个环节都必须尊重自然、保护环境。绿色旅游是指一种旅游活动,它是在实现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目标的道路中,对生态旅游概念的一种升华的基础上,是重视在旅游开发、旅游经营管理、旅游消费、旅游从业人员意识等多层面进行环保的一种旅游方式。

因此,两者的区别在于,绿色旅游只是一种特殊的旅游形式,可持续旅游则是旅游业发展的一种原则和方向,偏重于产业发展,绿色旅游是可持续旅游这种原则方向的具体应用。

2.4 低碳旅游与绿色旅游 中国政府向世界承诺的减排目标是,到2020年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至45%。随着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以低能耗、低物耗、低排放、低污染为特征的低碳经济已经成为未来旅游业发展方式变革的重要背景和机遇。

低碳旅游是在低碳经济的背景下产生的一种新型的旅游形式,是指借用低碳经济的理念,以低消耗、低污染为基础的旅游。它要求通过旅游要素的每一个环节来体现节约能源与降低污染,以实际行动来诠释和谐社会、文明社会和节约社会的建设。低碳旅游把人类对旅游所寄予的低碳环保的希望全部融入食、住、行、游、购、娱的各个旅游要素当中,低碳饮食、低碳建筑、低碳交通、低碳游览、低碳购物等。

因此,可以说,低碳旅游是绿色旅游的一个方面,是实现绿色旅游的一种形式,它是在绿色旅游的目标下,偏重于旅游过程和旅游活动中节能减排的目标。相比于绿色旅游,实现目标更具体,实现方式更容易量化,实现途径更直接,是绿色旅游的一个侧面。

3 结论

综上所述,可持续旅游是旅游业发展的终极目标,生态旅游、绿色旅游和低碳旅游都是其实现的途径或手段,四个概念本质相同,侧重点不同。生态旅游是以自然资源为基础的旅游产品、旅游方式以及旅游开发形式。绿色旅游时生态旅游的高级形态,不仅强调自然的和谐,还强调人与自然,人与人,人自身的三大和谐。低碳旅游是绿色旅游的一个侧面,是实现绿色旅游的一个直接方式。

参考文献:

[1]王志稳.对生态旅游概念内涵的系统认识[J].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4).

[2]张林博,张俐俐.浅析绿色旅游及在中国的发展[J].生态经济(学术版),2009,(1):265-281.

第2篇

关键词:园林设计;生态设计;概念

引言

在现代科技化城市中的相关发展过程,通过合理的可持续过程发展,加深城市综合性的生态绿化过程认识,加深生态性园林设计和园林建设,保证合理优化的城市空间规划过程,加强城市的综合自然气息控制,保证合理的综合目标,从而有效的实现生态城市、绿色城市、园林化城市的规划过程。

1 园林设计的基础建设情况

在现代的科技设计快速发展过程中,由于合理的对综合性的建设过程进行合理的分析,保证宏观性的过程控制,实现对城市建设的综合发展。目前的园林城市建设中,园林中的人工建设较多,人们为了追求综合性的园林建设过程,保证合理的园林自身需求效果,实现合理的城市效果模仿过程控制,保证城市的综合实际情况分析。在不结合城市的人文历史分析过程中,合理的加深园林建设过程与城市经济建设发展过程中的合理的实际情况运用。在建设设计过程中运用了较多的资金,园林设计的规模较大,没有合理的估计总体的城市控制。很多城市的现代园林建设设计具有较为简单的内容,城市的过程发展中具有一定的污染,影响其产生城市综合性问题,直接影响园林中的综合经济效益过程控制。

2 园林设计中存在的相关问题

2.1 缺乏综合性的标准管理

伴随着园林经济规划设计的发展,经济建设的稳步提高,人们对于日常生活的需求逐步增加,很多建设材料都选取贵的,而不是合理的、环保的材料进行相关建设设计,对城市的生态维护和绿化造成一定的影响,园林设计没有了原来自然的美丽效果,缺乏了人文素质的综合效果,无法完善社会的综合发展过程,导致协调出现漏洞,人们盲目的追求高效果、高利益,忽视了按照实际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的过程分析。规划设计不合理也不科学,经济的发展速度较快,人们为了合理的提高自身的生活质量,保证合理的经济价值,应当加深周边生态环境的调查过程分析,对人口密度不足、绿化面积不合理、没有绿化功能的绿地进行有效的扩大,造成生态景观的基础环境变小。设计内容较为单一,没有合理的规划植物种类的分配,影响整体景观功能利益的变化过程控制。

2.2 园林设计标准有待改善

植物的综合群落设计没有合理的规划,在实际的设计过程中,需要合理的设计人员加强综合性的思路构建,保证合理的生态功能认识,人工的群落控制管理过于简单化、种类较少,生态物种较低,群落稳定性较差,设计人员在实际的设计过程中,需要合理的认识综合性的生态法则规律,保证合理的综合景观效果认识,合理的改善综合性的设计过程管理,保证合理的多样物种稳定比较认识,结合相关的生态法规原则,加强自然效果的景观分析,以人们的基本需求为中心,加深综合性的设计过程管理,保证合理的生态学设计理念认识。合理的创新设计过程,实现综合性的人员构思认识,提高生态功能的管理,逐步完善种类的合理性和多样性,重视园林设计中的相关书中分配过程,从而保证树种的综合成活率,防止病虫害的侵扰,加强综合性的成功设计过程认识,合理的改善设计理念过程,保证对立的设计特点。

2.3 加强专业设计技术人才的培养,保证合理的设计布局

合理的加强综合性的设计过程管理,保证和理性的建设过程控制,加强合理的调整过程培养,建立良好的人才技术设计管理过程,实现优秀人才输出的管理控制。重视综合性格局控制,保证设计技术硬件的应用,忽视综合景观的功能效果,生态效果认识,加强绿化性综合效果管理,为树种、群落结构等空间设计问题进行合理的布局,建立起良好的植物园林主要因素控制,实现合理性的服务过程控制,以合理的配置过程实现有效化的调和植物生态环境和人之间的关系,保证二者的协调关系控制,实现有效化的生态化的效益分析。建立起良好的植物绿化特色过程分析,以合理的综合性设计过程控制保证树种、草坪量等等生态环境中的相关问题的控制,实现合理性的成活率控制,降低了环境设计中的设计成本,增加了物种的综合比较管理,实现有效化的特色服务过程认识。

3 园林生态设计中的建设原理和原则

3.1 加深植物景观的多样性控制管理

采用艺术美学的设计理念,合理的综合设计规划情况,建立良好的植物生态美感认识,保证合理的自然艺术美的和谐认识,增加园林的观赏效果认识,合理的按配置完成设计人员的相关生态规划设计,营造合理的观赏条件,保证景观功能的和谐化,确保治污配置的准确性。在院里设计中合理的均衡设计是对不同级别、不同质量、不同大小的多物种植物之间的搭配,在树形线条上保证合理的差异性变化过程认识,保证差异问题的合理协调性管理,及不缺乏生动性和活泼性,又可以产生一些合理的调谐控制管理美感,保证合理的浓厚色彩认识,实现生态综合色彩和谐,质感丰富,物种多样的整体效果。

3.2 加强生态功能设计、保证合理的人性管理

通过对城市的不同特点分析,合理的重视生态设计中的相关美学特点,防止缺乏问题的情况,在设计的综合过程中建立良好的园林文化管理,综合自然生态规律和实际人文内涵完成有效化的生态功能认识和控制,实现审美观念的合理性,生态环境艺术的综合性,加深园林设计过程中的相关过程,实现多设计、多角度、多绿化、多人文的多种创意空间管理,实现多色彩、多综合活动效果的空间认识过程。采用合理的自然管理和人工辅助管理,实现有效化的人们生活空间的控制,综合自然相关因素,加深绿地面积的控制,保证合理的通道贯穿,加深综合性绿地发展过程控制,实现有效化的建设过程生态网络分析,有效的改善生态功能中的相关基础性建设,保证合理的生态结构管理,实现有效化的光合作用效果,加强合理的防风护沙治理过程,实现生态效益的综合管理性。在设计的过程中加深群落设计,对复杂问题进行合理的分析,不断的改善园林景观建设过程。

结束语

综上所述,通过对园林设计中相关生态问题的合理认识,保证建设过程中园林建设的合理性,逐步改进综合性的治理过程控制,保证合理的生态设计理念,实现人性生态美学的管理认识,实现综合性的园林过程设计控制。

参考文献

[1]王小琳,何友峰.生态园里工程设计与技术[M].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10,0301:5-37.

第3篇

一、企业生态化管理的概念分析

生态化管理理念的提出,是在上世纪七十年代的美国。随着九十年代以来的詹姆斯?弗?穆尔、欧文?拉兹洛和肯?巴斯金等人对生态化管理理念与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发展之间的关系的阐释和解读,生态化管理作为一种企业管理方法最终成为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一种企业管理的全新范式。生态化管理的管理理念的提出是综合了生态学、管理学和社会学等多个现代学科的先进思想,同时也是当前社会经济和环境发展失衡情况下的一种协调经济发展和生态平衡的重要理念。生态化管理不仅强调企业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平衡关系,也强调管理过程中的整体性和系统性,努力使企业管理者认识到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各个要素之间是相互依存和互相影响的。

第一次工业革命以来,人类的经济发展就伴随着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和消耗,特别是在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过程中,与资源的过度消耗、自然环境的破坏相伴的还有贫富差距的不断扩大。同时,这种生态失衡和环境破坏的发展现状,也给企业的生态竞争提供了机会,在全球经济越来越重视生态、环保的形势下,企业通过生态经营理念的发展观念的改造,可以有效提高企业的生态竞争力。生态化管理追求的是社会经济与自然生态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在生态资源急剧减少的情况下,这种企业会从生态竞争力的提高上,增加自身的竞争优势项目。同时,在民间消费观念的改变和政府对生态发展的扶持条件下,生态化管理的企业会越来越多地享受到发展的便利条件和民众消费的青睐。

二、企业生态化管理的定义

生态化管理是基于生态思维基础上,把企业看作是一个生态系统,包括对企业整个系统的识别、规划、实施、评价和自我更新等进化过程的管理。这种管理把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看成是与企业发展相关方(比如消费者、原料供应方、机构等)互相影响的整体,企业与发展相关方是垂直关系,与竞争对手和政府部门等是水平关系,整个企业的发展是系统地存在于这些联系因素之中的。企业生态管理的内容包括管理主体生态化、管理效果生态化、生产制造生态化、营销手段生态化、品牌生态化等多个方面。

三、企业生态化管理的有效路径分析

(一)绿色产品的研究与开发

企业在生产经营的管理中,应该加强企业生态产品和环保产品的设计与生产工作,促进企业绿色产品的研究与开发。在企业生产原料的采购和使用过程中,要注意原料的来源和成分的环保性。产品的设计和生产要注重其可回收性,以便于产品的使用和处理中,减少资源的浪费和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企业要确保将生态设计与战略管理以及日常运营管理进行高度融合,从而提高产品的环保形象,促进企业的生态化管理。

(二)提高企业清洁生产能力

清洁生产是对企业生产过程中的环境保护和规避环境污染风险的有效措施。特别是对第一产业中的工业发展生产企业来说,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质较多,对企业周边的空气、土壤、水质等都有重要的影响作用。通过生态化管理措施的实施,对企业生产过程中容易产生污染的的环节进行严格的生产管控,实现污染产生前的治理工作。在对生产材料的选用和生产技术的实施过程中,要注意选用新能源和新技术,促进企业的清洁生产建设。此外,还要严格保障企业生产出的产品的使用功能和使用寿命,尽量减沙产品生命周期中对人体和环境的危害。

(三)再生资源的回收利用

对再生资源的回收利用,不仅有助于节省能源消耗和生态破坏,还有利于减少企业在原料使用中的成本投入。当前,随着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一些资金雄厚的企业,可以在垃圾回收、处理以及运输方面进行相应投资,建立自己的回收利用中心,参与适合自己的可回收利用物资的收集和处理环节,使企业生产发展过程中所需要的生产原料需求得到有效满足。同时,在企业生态化管理过程中,通过后期的市场运作,可以有效实现再生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资源的有序流动,既实现了环境的保护,又有效促进了企业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第4篇

[中图分类号] R47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4)10(a)-0177-03

新入科护理人员是临床护理人员中较为特殊的一类人群,其对于新环境的熟悉程度较差的同时,对于新知识的掌握也需要一定的时间,同时较多初步走上工作岗位者面对基础知识向临床实践的转换,因此其面临的问题也较多,故对此类护理人员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尤其应重视管理方法的选择[1-2]。本研究主要观察循环改进管理理念在提升新入科护理人员工作状态中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1月~2013年6月的46名新入科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管理组)23名和观察组(循环改进管理理念组)23名。对照组的23例新入科护理人员中,男1名,女22名;年龄18~26岁,平均(23.1±1.8)岁;文化程度:中专8名,大专13名,本科2名。观察组的23例新入科护理人员中,男1名,女22名;年龄18~25岁,平均(22.9±1.9)岁;文化程度:中专9名,大专12名,本科2名。两组研究对象的男女比例、年龄和文化层次比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以常规管理模式进行干预,即于护理人员入科之初即常规介绍整个科室的大体情况及工作流程等,并对护理人员的自身特长进行充分掌握,指定带教指导人员,对其进行工作上的引导。观察组则以循环改进管理理念为指导进行护理管理,即常规进行管理后一定阶段即对工作效果进行评估,然后将不足之处进行总结,找出解决方法,同时满足不同人员的需求,然后实施改进后的管理措施,再分别总结与改进实施后的效果与不足,再进行实施,即整个管理过程处于循环进行的过程。然后比较两组干预前后Utrecht工作投入量表及MBI-GS工作倦怠量表的评估结果。

1.3 评价标准

①Utrecht工作投入量表包括17个评估指标,分别涉及对活力、奉献及专注方面的评估,每个方面均以分值越高表示表达程度越高[3];②MBI-GS工作倦怠量表主要对情绪衰竭、去个性化及个人成就感等方面进行评估,总分100分为重度倦怠[4]。

1.4 统计学处理

所得数据均采用SPSS 15.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其中的年龄、Utrecht工作投入量表评分等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研究中的其他数据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

2 结果

2.1 两组护理人员干预前后Utrecht工作投入量表评估结果的比较

干预前两组护理人员的活力、奉献及专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干预后3、6个月观察组护理人员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 两组护理人员干预前后MBI-GS工作倦怠量表评估结果的比较

干预前两组护理人员的MBI-GS工作倦怠量表0.05);而干预后3、6个月观察组MBI-GS工作倦怠量表

3 讨论

第5篇

[关键词] 老年性骨折;葡萄糖酸钙;维生素D;骨肽;骨质疏松

[中图分类号] R68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3)10(a)-0061-03

老年性骨折是老年群体多发的一类外伤性骨科疾病,与骨质疏松、骨量减少、骨密度下降等有密切关系[1],在摔倒、外力打击或自然动作的情况下均可发生。因老年群体的骨密度较青壮年有所下降,且骨细胞生长速度较为缓慢,一旦发生骨折,愈合周期相对较长。若骨折部位为股骨、髋骨等可严重影响患者活动的部位,患者长期静卧可能会出现肌肉萎缩、行动能力丧失等严重并发症,甚至会出现死亡现象。基于老年群体自身的体质特点,本院2007年2月~2012年7月对老年骨折患者除给予常规药物治疗以外,另外增加葡萄糖酸钙和维生素D的辅助治疗,以期加速患者的康复,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07年2月~2012年7月本院收治的100例老年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与排除标准:①骨折的临床诊断和分类符合第七版《外科学》骨折诊断标准[2],且骨折类型均为闭合型骨折,无需大型外科手术治疗;②患者均无严重心律失常、高血压、高钙血症或相关疾病,无葡萄糖酸钙、维生素D和骨肽过敏史或禁忌证;③排除肝肾功能不全、糖尿病、风湿或类风湿疾病或相关病史、原发性肿瘤或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等疾病;④患者近期均未接受葡萄糖酸钙或维生素D等相关药物治疗。

全部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治疗组:男性15例,女性35例,年龄61~76岁,中位年龄68.5岁。下肢骨折21例(3例有陈旧性骨折史),腰椎骨折5例,上肢骨折18例,股骨和髋骨骨折各3例;完全骨折21例(以横形骨折和斜形骨折为主,无粉碎性骨折),不完全骨折29例,50例患者中,伴骨质疏松25例(50.0%)。对照组:男性17例,女性33例,年龄63~77岁,中位年龄69.5岁。下肢骨折19例,腰椎骨折4例,上肢骨折21例,股骨骨折2例,髋骨骨折3例,足骨骨折1例;完全骨折23例(以横形骨折和斜形骨折为主,无粉碎性骨折),不完全骨折27例,50例患者中,伴骨质疏松27例(54.0%)。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1.2 治疗方法

治疗组患者除给予常规抗生素、非甾体消炎镇痛药物治疗外,还给予骨肽、葡萄糖酸钙和维生素D辅助治疗。具体给药方法:10%葡萄糖酸钙注射液20 ml用5%葡萄糖注射液稀释后缓慢静滴,1次/d;骨肽注射液50 mg经250 ml 0.9%氯化钠溶液稀释后缓慢静滴,1次/d;维生素D给药方式分为注射和口服,口服剂量为600 mg/d,注射剂量为5 mg,2次/周。疗程为15~30 d,依据患者病情决定用药疗程,一般为1~2个疗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抗生素、非甾体消炎镇痛药和相关营养药物治疗。

葡萄糖酸钙中含有大量钙离子,给药过程中可能会出现高钙血症或心律失常等不良反应,因此在用药过程中应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防止出现严重不良反应。

1.3 观察指标

①患者用药1、2周时的疗效以VAS视觉疼痛评分的改变程度进行评定,VAS评分下降率>50%为显效,下降率25%~50%为有效,下降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数据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行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行χ2检验,以P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效果的比较

治疗1周时,治疗组显效率、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无效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2.2 两组治疗后骨密度的比较

两组治疗前骨密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1个月后,治疗组患者的平均骨密度均明显增加,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3 两组住院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的比较

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分为(10.5±2.5)d和 (12.5±3.0) d,临床骨折愈合时间分别为(46±10)d和(54±9)d,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2.4 两组不良反应情况

治疗期间,两组均有少数患者出现非甾体抗炎药物相关的胃肠不适症状,但未影响继续治疗,治疗组使用维生素D、骨肽和葡萄糖酸钙进行辅助治疗过程中,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3 讨论

老年群体特别是老年女性,由于体内激素分泌失衡和矿物质营养不良[3],骨质疏松的发生率较高,其骨折发生率也随之增加。虽然目前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日常保健的加强,老年群体的整体营养状况有所改善,但多数老年患者依然存在不同程度的骨质疏松,导致患者骨密度下降,骨质变脆[4],除引起腰背疼痛、全身骨痛外,骨折的发生率较青壮年大幅增加。

老年群体一旦发生骨折,其恢复较为缓慢,主要是由于骨量减少,骨细胞代谢能力下降,生长速度减慢[5]。老年群体因自身基础性疾病较多,且肌肉和身体器官已经处于快速退化阶段,长期卧床无疑会使患者身体机能下降加速,甚至导致死亡。基于老年群体自身骨质的特点,在骨折治疗期间给予钙和骨肽等营养药物辅助治疗是很有必要的。骨肽的主要成分为骨代谢因子、有机钙、微量磷元素等[6],能有效刺激骨细胞的增殖,调节骨代谢,进而加速新骨的生成。葡萄糖酸钙中含有大量的钙离子,经静脉滴注可迅速被吸收,对提高老年患者骨密度,缩短骨折康复期有确切效果。维生素D又称钙化醇[7],能够促进人体对钙离子的吸收,加强骨骼的钙化,目前常与葡萄糖酸钙或骨肽联合应用治疗钙缺乏的相关疾病。

本研究中,治疗组50例老年骨折患者采用葡萄糖酸钙、骨肽和维生素D辅助治疗,结果显示治疗组患者骨密度、骨折临床愈合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

[参考文献]

[1] 黄淑纾,林华.老年性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发生与预防[J].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12,18(4):335-336.

[2] 吴孟超,吴在德.外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312-1315.

[3] 叶斌,陈友燕,马辉.老年型骨质疏松症患者转子间粉碎性骨折治疗疗效分析[J].实用老年医学,2011,25(4):298-299.

[4] 曹燕明,刘训志.骨代谢指标在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后变化的临床应用[J].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11,17(1):367-368.

[5] 朱新炜,高浩源,邱思强.PVP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非压缩性骨折的疗效观察[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3,21(4):552-554.

[6] 田杰.骨肽注射液治疗骨质疏松症60例临床分析[J].当代医学,2012, 18(11):225-226.

[7] 阎雪,张会丰,王卫平.重新认识机体维生素D营养状况[J].中华医学杂志,2012,93(20):337-339.

第6篇

关键词:重要概念;探究活动;建构 《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生物学概念是生物学课程内容的基本组成。生物学重要概念处于学科中心位置”。“教师在设计和组织教学活动时,应注意围绕重要概念展开,精选恰当的教学活动内容,以促进学生对重要概念的建立、理解和应用”。如果我们把生物课堂教学比喻成“过河”,活动好比一艘船,带着学生从此岸到达彼岸的过程中,使学生发展了知识、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而重要科学概念就好比这艘船的舵,掌握着船行驶的方向,没有方向的船是到不了彼岸的,课堂上没有重要概念为主线,三维目标是无法达成的。因此,我们的课堂探究活动应该在“重要概念”的引领下开展,引导学生用探究的方法形成重要概念,在形成重要概念的过程中发展科学素养。

课程标准除了在教学建议中十分重视重要概念的教学之外,而且在“内容标准”中的十个主题下面列出了50个重要概念。具体到《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一课中,其重要概念为生态系统的概念。

【教学设计】

活动一:“找家乡”引入,感知“生态系统”概念

师提问:小鸟、金鱼它们的家乡在哪里?那里的环境如何?师生总结:森林、池塘就是一个生态系统。地球上有许许多多的生态系统(看图:海洋、森林、湖泊……)。师追问:“那什么是生态系统?”“生态系统由哪些成分组成?”“各种成分之间有何关系?”“各成分有何作用?”“各成分在生态系统中承担什么角色?”

【反思】学生学习概念一般以感知具体事物、获得感性认知开始。因此,利用学生熟悉的情境可以了解不同层次教师的知识基础,并使他们迅速进入到积极的学习状态,自然引入概念。

活动二:探究池塘生态系统,理解“生态系统”概念

1.观察:课本29页“池塘生态系统”。

思考:有哪些生物生活在池塘生态系统中?池塘底部的泥沙和水里有没有生物生存呢?

生总结:池塘生态系统中生活着植物、动物、微生物。

2.活动:角色扮演――“以第一人称我来介绍某种生物成分”。

阅读课本38~39页相关内容,思考植物、动物、微生物在生态系统中有什么作用。进行一次角色扮演,以第一人称我来介绍某种生物成分,在自我介绍中要包含3大要点,第一,我是谁?第二,我有什么样的作用?第三,举例说出池塘中的哪些生物属于我的家族?

通过活动总结出:植物为生产者,能生产有机物。动物为消费者,消耗有机物,微生物为分解者,分解有机物。

3.活动:招聘“和平小使者”。

师:看来不同的生物成分都担负着重要的作用。地球年度表彰大会上,池塘中三种生物成分的代表都参加了,在讨论谁的贡献最大时,它们发生了争吵。地球委员会急聘“和平小使者”,下面是竞聘的考题:请你以箭头的形式来表示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这三种生物成分之间的关系。

总结:三种生物成分缺一不可,相互依存。

4.谈论:池塘中的生物成分能独立生存吗?哪些外界条件对它们生存能产生影响?

总结:阳光、水、温度等称为非生物成分,对生物成分的生存有影响。

5.比较:森林生态系统、学校生态系统是否也由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组成?

经过这样的分析比较,学生很快就找到生态系统概念的本质特征是:生态系统是由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共同构成的整体。而森林、学校、池塘等则指生态系统的不同区域(范围)。至此,生态系统概念的给出可以说水到渠成。

【反思】由于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概念的抽象、概括、形成不是一次完成的,要经过一系列反复的过程。经过多层次的比较、分析、综合,才能真正发展学生的思维结构,让学生真正地理解概念。

活动三:辨析反例,深化“生态系统”概念

在总结出生态系统的概念后,师追问:草原上的羊、河水中的鲫鱼是一个生态系统吗?

【反思】所谓反例,就是故意更换事物的本质属性,在引导学生思辨的过程中,从反面突出事物的本质。在上一环节中,学生对“生态系统”概念的认识还不够深入,容易向邻近的知识、概念泛化。此时,教师故意提供两个反例,通过及时比较与思辨,帮助学生在对错误思维的反思中对知识进行更为深刻的正面思考。

活动四:画概念图,理顺“生态系统”概念

【反思】设置具体的问题情境,运用已形成的重要概念解决问题,是学习重要概念的目的,也是检验学生对重要概念掌握的情况,更是加深学生对重要概念的理解、深化重要概念的重要环节。因为,只有通过运用,才能暴露出学生对科学概念理解上的缺陷,以便进一步地深化学生对重要概念的理解。

整体反思:学生对概念的理解不是一步到位的,一般要经历三个认知阶段:直观形象水平形象抽象水平初步的本质抽象水平。在本节课教学中,教师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以建立“舍弃事物的次要的、非本质的特性,把握事物的本质特性”为核心,开展了一系列非常有效的活动。先是借助观察池塘生态系统初步建立直观的“生态系统”的概念,接着借助比较森林生态系统、校园生态系统等建立表象,然后通过学生的思辨、交流丰富表象,再逐步归纳提升,达到初步的本质抽象水平。学生能正确地表述:在一定的范围内,由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构成的统一整体就是生态系统。

另外,学生的学习过程要满足学生主动参与探究的欲望。整堂课以活动为载体,以沟通为纽带,以思维方法的获得为目标展开教学,给了学生充分的活动时间和空间。在建立“生态系统”的概念过程中,学生经历了观察、感悟、分析等活动,接下来,通过画概念图、解决问题等活动,进行动静结合的学习,学生的主体性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学习的积极性十分高,在轻松愉快的活动中建构概念,形成了技能。也正是由于学生的主动参与,积极探索,课堂才变得如此生动活泼,学习的效果不言而喻。

参考文献:

第7篇

生态旅游目前已经成为当今世界旅游业发展的热点,是一种全新的旅游方式。生态旅游在倍受关注、并被寄予厚望的同时也招致了很多的非议。什么才是真正的生态旅游?

一、生态旅游兴起的时代背景

人类工业文明的迅速发展增强了人类认识和开发地球的能力,但也严重扭曲了人类与地球之间的正常关系。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得到极大的丰富,资源、环境、生态等一系列全球性生存危机使人类的环境意识开始觉醒。人类开始思考自身的生存方式和发展模式。人类社会对经济高速增长的执着追求,甚至不惜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在这种发展模式下,人类生存环境急剧恶化:水土流失和土壤沙化、森林资源减少、海洋资源的破坏、能源的急剧消耗、自然灾害频繁、化学物质的滥用、人口与经济的发展、人口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日益突出等等。面对这一系列的严重问题与矛盾,人类不得不重新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必须继承传统的发展模式和重新探索新的发展模式之间做出选择。环境和自然保护的绿色浪潮开始在世界各国兴起,人类逐步调整其与地球之间的关系。最终人们在深刻认识了环境与资源可持续的基础作用之后,最终选择了可持续发展,努力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与协调,可持续发展思想便应运而生。

随着可持续发展思想的传播和渗透,旅游业可持续发展也日渐成为人们关注的问题。旅游业曾一度被认为是“无烟工业”,因而在世界各国都得到高度重视。但是,传统旅游业对旅游对象“掠夺式”的开发利用,使得旅游活动的范围和程度超过了自然环境的承载力,从而严重破坏了旅游目的地的生态环境,造成旅游资源极大浪费,阻碍了旅游业的持续发展。全球“可持续发展”思潮的兴起为旅游业的发展指明了正确的道路。生态旅游这一新型的旅游概念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提出的。

二、生态旅游概念的提出与探索

“生态旅游”概念是由谁最早提出的,目前尚未有定论。但大多数观点认为是由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特别顾问、墨西哥专家谢贝洛斯・拉斯喀瑞(Ceballos-Lascurain)在20世纪80年代初首次提出的。直到1992年“联合国世界环境和发展大会”的召开,在世界范围内提出并推广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原则之后,生态旅游才作为旅游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形式在世界范围内被广泛的研究和实践。

生态旅游一词虽在世界范围内被广泛的研究和实践,但是对其概念仍存在较大争议,有的仍沿续绿色旅游和自然旅游的概念,将其定义为一种旅游产品。而新的观点则认为生态旅游是在自然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方面达到可持续旅游目标的有效手段和途径。

世界银行环境部和生态旅游学会给生态旅游下的定义是“有目的地前往自然地区去了解环境的文化和自然历史,它不会破坏自然,而且它会使当地社区从保护自然资源中得到经济收益。”

日本自然保护协会(NACS-J)对生态旅游的定义是――“提供爱护环境的设施和环境教育,使旅游参加者得以理解、鉴赏自然地域,从而为地域自然及文化的保护,为地域经济做出贡献。”此定义将生态旅游定义为一种新的旅游形态,以认识自然、欣赏自然、保护自然、不破坏其生态平衡为其基本特征,同时强调应具有观光、度假、休养、科学考察、探险和科普教育等多重功能,以自然生态景观和人文生态景观为消费客体,陶冶性情、净化心灵。

国内出现的“生态旅游”的定义达几十种之多。大致分为四种类型。第一类认为“生态旅游”就是回归大自然的“自然之旅”,由于城市人长期“困扰”在嘈杂拥挤的城市环境中,他们愿意通过亲近自然而使自己的身心得到放松,还有一部分认为“生态态旅游就是自然条件下的大众旅游”。第二类认为“生态旅游是以生态学原理为指针的可持续旅游”,这种观点强调人们在欣赏自然风景时并能对自然环境进行有意识的保护,是一种能利用自然环境供人们观赏的同时,又对自然进行保护的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旅游活动。第三类认为“生态旅游既能满足游客游览观赏自然风景,又能通过旅游探索自然奥秘,了解和认识自然,进行环境教育的特殊旅游形式”,这种观点认为生态旅游就是在生态学的观点和理论指导下享受、认识、保护自然和文化遗产,带有生态教育,生态科普色彩的一种特殊形式的旅游活动。第四类认为生态旅游首先表现为一种经济活动。如果发展生态旅游不能为当地人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不能提高当地人们的生活水平,不能使当地人从旅游中活动直接受益,则会出现旅游发展与当地居民发展经济的矛盾,从而就会导致既不能时游客得到旅游的满足,也不能时当地群众受益,更谈不上保护生态环境了。结果生态环境也破坏了,生态旅游发展不可持续,旅游地经济发展也受到干扰。

三、生态旅游概念再探析

上述对生态旅游概念的众多阐述,虽然都没有能全面地反映生态旅游的全部内涵,但他们都从不同方面涉及到了生态旅游的本质含义,那就是:1、生态旅游必须强调旅游者的旅游动机,。这一类概念主要是针对现代化的工业和城市发展过程中,长年生活工作在钢筋混凝土构筑都市与工厂中的城市居民,他们生活节奏紧张,竞争激烈,希望能返璞归真,到静谧、优美、洁净、开阔的野外去感悟大自然,考察生态,增长阅历,放松身心。这类定义明确了生态旅游是人类旅游活动的形式之一,也反映了现代旅游者的主要动机。2、生态旅游必须强调对环境保护的重要作用。这是生态旅游的核心内容之一,这一点是生态旅游与传统自然山水观光旅游的本质区别。生态旅游是一种带有责任的旅游,其旅游活动要受一定的限制。3、生态旅游必须强调的旅游环境的教育作用,通过生态旅游达到保护环境,教育旅游者的目的。它是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来认识生态旅游,并赋予生态旅游以重要责任和义务。4、生态旅游必须强调是一种可持续的经济活动。生态旅游是以生态学原则为指针,以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为取向,所展开的一种既能获得社会效益,又能促进边缘性生态工程的旅游活动,可见,生态旅游只有在为当地创造足够的经济效益,进而阻止生态环境进一步破坏的情况下,才能真正显示出它的意义”

第8篇

关键词:生态;旅游;概念

在全球环境危机和地球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情况之下,生态旅游的思路变得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虽然生态旅游这个概念提出仅仅有四十年的时间,但是生态旅游的这样的一个思路对于旅游产业来说影响是非常大的。有许多的国际性的组织都参与到其中来,包括一些国家、机构和组织,主要有一些非政府组织、科研保护组织、旅游业内部、多边援助机构和发展中国家等等,这些国际性的机构和组织委推广生态旅游大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意义。生态旅游的概念提出已经有一段时间了,可是他的实质内涵和定义却还是模糊的。就目前研究情况来看,对于生态旅游概念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1、 保护中心说

这种观点主要认为,生态旅游实质上就是在进行观光旅游的同时还要注意保护包环境。这种环境包括的范围很大,不但包括自然环境,还要包括资源环境和文化环境。这种观点的最核心的内容就是要强调对旅游资源的保护。这种观点的主要代表人物就是美国生态旅游协会。

2、 负责任说

这种观点主要就是,生态旅游的实质上就是能够让游客负责人的旅游,核心观点就是要求旅游者和游客们能够对维护好周围环境承担一定的责任和义务。人们作为社会生活当中的一员,就应该承担这样的责任和义务,但是由于这种观点强调和放大了旅游者这个特殊的部分,所以操作起来有些困难。这种观点的主要代表人物就是布诺斯(Brouse)。

3、 军民利益中心说

这种观点概况起来是这样的,他们把生态旅游的概念定义为,在游客观光旅游的同时,要注意到环境的保护,同时把当地(旅游地)的居民受益情况也列入其中。认为生态旅游不但要在保护环境的基础上面开展起来,还要把旅游组织者和旅游者应该为当地居民收入做出应有的贡献。这种观点的代表主要是国际生态旅游学会。

4、 回归自然说

这种观点认为生态旅游的概念实质上就是在大自然中去旅游,核心强调的就是自然,强调的内容就是回归大大自然当中去。认为只有旅游者走进大自然的怀抱当中去这样才属于生态旅游的范畴。这种观点的代表人物主要有库台(Kutay)。

5、 原始荒野说

这种观点认为生态旅游就是原始荒原的旅游,到一些人迹罕至的原始荒原和地区去发展旅游。这种人迹罕至包括括大沙漠、大森林、大雪原、孤岛和大戈壁等,这些区域有些气候环境十分恶劣,有些是地区辐射是特别强的,有的的损害人物身体健康的。一般情况下,人迹罕至的地方生态环境虽然好,而且对城市居民也是有吸引力的,但是还要考虑到不能旅游的地域也很多。由此看来这类定义还是不够科学和全面,缺乏普遍性。这种观点的代表主要是世界自然基金会(WWF)。

在我看来,要弄清楚生态旅游的内涵,先要弄清楚的就是环境、生态和旅游这三个的内涵,然后在研究他们之间的关系。首先,环境就是一个相对于主体而言的一个客体,环境的类型就是由主体才能决定的。所以,环境就是我们人们周围生活的事物都可以称得上是环境。生态这个内涵就是指环境和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生态实质是是以生物为中心的。旅游则是一种带有经济性质的一种文化活动。生态旅游提出来的大背景就是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的时期,生态科学家们终于意识到了人们对于自然的破坏,会产生非常严重的环境问题,甚至会对人类的生存造成极大的威胁。所以才提出了保护生态环境的这个思路。我们认为生态旅游的目的就是在保护了环境的同时,还能为人们提供生存最佳环境,让人们身心得到休息。

经过以上分析,我们认为:生态旅游是城市和集中居民区的居民为了解除城市恶劣环境的困扰,为了健康长寿,追求人类理想的生存环境,在郊外良好的生态环境中去保健疗养、度假休憩、娱乐,达到认识自然、了解自然、享受自然、保护自然的目的。这种旅游叫做生态旅游。(作者单位:沈阳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晓,彭建.生态旅游的内涵辨析[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44(1):54.

[2]诸葛仁.借鉴国际生态旅游标准规范中国生态旅游市场[J].中国旅游通讯,2006,(4):37-41.

[3]Orams M B.Types of Ecotourism,in Encyclopedia of Ecotourism(edited by David B. Weaver)[C]. CABI Publishing,2001.24.

[4]卢云亭,王建军.生态旅游学[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01.11,12,14,19.

[5]郭岱宜.生态旅游)))21世纪旅游新主张[M].台北:扬智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9:177-178.

[6]Kutay K. Ecotourism and Adventure Travel. In Tourism andEcology:The Impact ofTravel on a Fragile Earth[J].NorthAmeiricanCoordinating Centerfor Responsible Travel,1989:3-7.

[7]The Ecotourism Society Newsletter 1, No.1(Spring 1991):1 cited inCatrina Brandon, Ecotourism and Conservation: A Review of Key Issue, Envirnment Department Papers[R].Biodiversity Series, No.033(Washington D.C.:World Bank,Apirl 1996).

第9篇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对学习的内容感兴趣,才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自发地参与到教与学的全过程。创设生物概念教学情境,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进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在情境教学中,教师首先应减少对学生的束缚,特别是思维的束缚,要提供学生自我表现、自我判断、自我发展的机会。其次,创设的情境应与日常生活、科学发展或新闻报道等相关。如在讲授“生物链”和“生态系统”概念时,我创设了这样的教学情境:我先问学生的家乡及其环境情况,引导学生介绍家乡的森林、河流、鸟兽等情况,接着根据学生介绍的事物,帮其理清当中生物链情况,进而分析其中存在的生态系统。这个情境从学生身边熟悉的事物引入,激起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唤起学生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有关知识和经验,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促使学生多角度地思考生活中问题,并深化了学生对生物链和生态系统概念的理解。

二、分析实例,促成理解

学生对生态系统概念的建立、理解,需要运用概括、归纳、演绎等方法对周边生物现象进行比较和分析才能达到。如在讲授“池塘生态系统”时,我让学生结合生活中的生物现象,运用概括、归纳、演绎等方法,具体分析“枫树坝水库”生态系统。学生经过观察、比较、阅读、思考、讨论交流等步骤,很快就总结出池塘生态系统是指生活在同一池塘中的所有生物的总和,池塘生态系统是由生态物质组成,包括所有的水生动物、植物和微生物,它们分别是生态系统的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接下来我再让学生拓展比较分析霍山风景区、东江河、学校等生态系统的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经过这样的比较分析,学生对生态系统概念的建立、理解和应用就水到渠成了。

三、设计特例,形成体系

在概念教学过程中,精心设计一些概念的特例,能够更有效地帮助学生形成完整而正确的概念体系。在概念学习中,忽略特例,往往会导致概念的内涵混淆,外延扩大或缩小等。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尽可能地列举特例,帮助学生全面系统地理解概念。例如,在微生物概念教学中,我就有意识地加入这些蘑菇、银耳、黑木耳、金针菇等特例,并通过实验,使学生比较全面地了解到微生物是一类形体微小、结构比较简单,一般要借助于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到的微小生物。又如在生态系统概念教学中,我向学生提出以下特例问题: ①东江河里的所有鱼类、霍山风景区的所有植物是一个生态系统吗?②蚯蚓、蘑菇、银耳、黑木耳、金针菇都是分解者吗?这些问题发散了学生思维,并深化了学生对生态系统概念的理解。

四、避免错误,科学认知

第10篇

2004年杨丽萍以歌舞集《云南映象》的形式,率先提出了“原生态”的观念。她认为原生态其实就是在舞台表演中要保持民族特色的纯正,以古老歌舞和乐器来反映生活的本来面目,远离外来因素的影响,但原生态不是简单的复古,而是让人们回归根源,体现的是一种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和谐发展的生活状态。但是,关于“原生态”的概念,国内的学者却有些不同的见解,以杨丽萍为代表的一部分人认为“原生态”就是经过艺术加工改造的舞台表演,是反映民族传统艺术,指向天然美,自然美和原始美的艺术形态,所以可以称之为“原生态”的艺术。这种舞台表演类的“原生态”概念遭到了部分学者的质疑,他们提出应该将原生态和舞台表演严格区分开来,认为原生态是根植于某个地域并且反映当地历史人文特征、没有经过商业开发、由普通的民众负载、在民俗仪式或民俗活动中传承的艺术形态。而那些经过收集、整理、提炼和加工,后来被搬上舞台,主要用于表演的艺术形式,一般被称为次生态或者再生态,尽管它在表演中尽量地接近原生态,但从理论上界定已经不是真正的原生态艺术了。

第一种观点认为自己在实际的舞台表演中可以尽量接近自然、纯朴的原始生存状态,这种“原生态”观念被媒体广泛运用而深入人心,它的优点在于可以使当代的都市化和大众化的艺术形态转向一条向自然纯朴文化的反省道路,在这一意义上,“原生态”表演艺术本身就意味着给当代艺术的发展提供了新的任务和方向;但缺点在于原生态这个词语被误用、滥用,扭曲了它原本的意义。例如最为典型的“原生态”歌舞《云南映象》,媒体轰轰烈烈地宣传其原生态的特色,但谁也不能否认在这种所谓的“原生态”中会没有现代艺术的手段和加工,舞台是现代化的舞台,灯光是现代化的灯光,配器是现代化的配器,连宣传和推广手段都是现代化的手段,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它的“原生态”性是否真的能兑现承诺呢。当一个作品对自身的本质空间脱离,它还能是原生态的吗?

第二种观点的主要特点就是将原生态和舞台表演严格区分开来,从学理上说,这种区分是很有意义的,它有利于概念的澄清和界定。朴永光在其著作《舞蹈文化概论》中将民间舞蹈分为三个层次:原生态民间舞蹈、次生态舞蹈和再生态舞蹈。他所谓的原生态舞蹈是指“由普通民众负载,且由他们在民俗仪式或民俗活动中传承的民间舞蹈,是相对于课堂民间舞蹈和舞台表演民间舞蹈,未经艺术家加工、改变的,与民俗仪式或民俗活动结合在一起,依旧按照传统方式进行的民间舞蹈。”在这个概念中就明确地将原生态和课堂教学、舞台表演区分开来了,更进一步澄清了原生态的含义。资华筠也明确地给原生态定了三个标准:“自然形态――不刻意加工;自然生态――不脱离其生成、发展的自然与人文环境;自然传衍――以一种与民俗、民风相伴的特定的生活和表达感情的方式代代相传。”很显然,他们已经看到了“原生态”作为一个学术概念提出的潜在模糊性以及盲目借用生态学概念解释文化艺术现象可能面临的逻辑风险。朴永光又将用于课堂教学和自娱健身的民间舞蹈定义为“次生态民间舞蹈”,而改编成舞台表演或创作成表现、反映一定内容的舞蹈作品被定义成“再生态民间舞蹈”或者直接称为“舞台民间舞蹈”。在这里的区分可能过于细致了,用于课堂教学的“次生态民间舞蹈”是完全有可能演变成舞台表演的,所以准确地说它是一个中间环节,可以和“再生态民间舞蹈”合并在一起,成为一个大类,统称为“次生态民间舞蹈”。从这个比较严格的界定上来说,媒体宣传所谓的“原生态”艺术实质上应当是次生态艺术。这样一来,这种可称之为表演性的“原生态”就与朴永光所澄清的真正的原生态概念发生了矛盾,如何解决这个矛盾呢?现在,表演性的“原生态”概念经过媒体大力宣传已经被广泛接受,更改起来很有难度。我们考虑是否可以把朴永光所提出的原生态概念重新换一个词语来表示,至于换成一个什么样的概念比较合适,大家还可以讨论。

那么,如何处理表演原生态的问题呢?我们同意朴永光的看法。从艺术的原初性经验来考虑,真正的原生态应该是在一定的语境中的最为原初的经验,不能刻意去加工改造,不能脱离它产生、发展的自然和人文环境,而且伴随自身的民俗、民风进行自然传衍。如果人们经过提炼和加工,将其搬上舞台,那么这种原生性就发生了改变,有舞台就产生演员和观众,就会形成新的艺术语境,这时也就脱离了原生态艺术产生和发展的环境,准确地说成为了次生态艺术。比如祭祀舞蹈,只有在特定的祭祀的氛围之中才具有原生性,我们后来搬上舞台的祭祀舞蹈,它仅仅成为一种表演,成为舞台化的艺术形式,已经从艺术的本质中剥离出来,不再是真实的原生态艺术了。

第11篇

【关键词】媒介生态学;媒介环境学;思辨;区分

如今,媒介生态学已经成为新的学术增长点,并带来了学科的繁荣和发展。但中国媒介生态学的研究,也存在着一些模糊认识。廓清这些认识,理清与北美“Media Ecology”的关系,已成为促进中国媒介生态学进一步健康发展的当务之急。

一、中国学者的媒介生态研究意识是不是“原发的”

在中国媒介生态学起源问题上,一些中国学者认为,媒介生态学研究的起源应该是在北美,美国和日本的相关研究也比我们早很多年,但是“中国学者的媒介生态研究意识是原发的,而不是引进的”,国内媒介生态研究的展开与它们并没有什么渊源。[1]笔者认为,以上观点在表述上是矛盾的,也是不符合历史事实的。他们主要是更多地强调了中国媒介生态学和北美媒介环境学的区别,而忽略了国内外媒介生态学历史发展的全过程,只是将2001年后,“Media Ecology”在中国的独创性发展作为了中国媒介生态学研究的起点。

(一)中国最早的媒介生态研究意识来源于西方

在我国大陆传播学研究中,最早使用“媒介生态”概念的《论媒介生态——我国报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若干制约因素》一文正是在介绍西方社会生态学和社会有机体平衡、和谐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媒介生态”这一概念以及社会大系统、共生共食、有限资源、关键功能等观念。然后又是结合美国社会生态学家奥迪斯·邓肯所提出来的人类社会“生态复合体”的四个变量,展开我国报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的。

(二)从生态学视角研究媒介与其生存发展的环境问题最早出现在西方

中国媒介生态学研究一开始就注意运用平衡、和谐和系统等生态思想来研究媒介,并侧重媒介与其生存发展的环境问题研究,关注人、媒介、社会、受众之间的和谐互动关系构建。但是早在1970年,第一届地球日庆典宣称人类进入“生态时代”之后,西方很多学者便开始运用生态学的理论和方法开展研究,承认环境中每个因素的平等内在价值,主张重建人类文明秩序。20世纪80年代,美国学者乔亚舒·梅洛维茨就非常重视媒介与社会环境的关系。他认为,媒介是社会环境的一部分,受众选择媒介受社会环境制约的同时,媒介对社会也具有强大的影响力。此外,他还运用了一个生态学暗喻,将受众纳入“情境”概念,认为传播行为受受众制约,必须根据受众类型选择合适的传播方式与信息。[2]可见,中国媒介生态学研究“在思维范式取向上异于西方,但是与西方的媒介生态学(Media Ecology)研究存在学术渊源”[3]。

二、“媒介生态学”是不是中国的原创概念

有学者认为:“媒介生态学是中国的原创概念。”[4]笔者认为“媒介生态学”这一概念实际上来源于对北美“Media Ecology”的直译,只是后来结合中国传统文化提出了“媒介生态位”、“媒介生态系统”、“媒介生存策略”以及“媒介生态的五大观念”等原创性的理论。中国学者使用此概念绝非巧合,更非原创,而是与北美“Media Ecology”有着密切的内在传承关系。

(一)“Media Ecology”这一概念最早出现在北美

我国大陆传播学研究中,最早使用“媒介生态”概念的《论媒介生态——我国报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若干制约因素》一文是1996年3月召开的“中国报业经营管理现状与发展学术研讨会”参会论文,后被收入百家出版社出版的《中国报业现状与趋势》一书。然而,早在1967年,加拿大媒介理论家麦克卢汉在与人合著的《媒介即是讯息:效果一览》一书中就最早提出了“Media Ecology”的概念。1968年,波兹曼在“英语教师全国委员会”年会上作演讲,首次公开介绍并明确提出“Media Ecology”一词。后来,波兹曼又在纽约大学拓展媒介研究课程,并将这一术语转变为正式学术领域的专有名词。

(二)中国最早出现的“媒介生态”和“媒介生态学”概念都是“导入”,而非原创

有学者评价说,裘正义的《论媒介生态——我国报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若干制约因素》一文“系我国大陆传播学研究中最早导入‘媒介生态’概念的专论”[5]。这里的所谓“导入”,即引入,也就是把一个地方的东西引入到另一个地方。此文虽然没有明确说明“媒介生态”概念的出处,但这一概念的出现是在北美提出“Media Ecology”20多年之后,而“Media Ecology”的中文直译就是“媒介生态”或“媒介生态学”。

中国学者尹鸿、崔保国、邵培仁等最早明确地将“Media Ecology”引入中国的时候,都是将其翻译为“媒介生态”或“媒介生态学”。其中,清华大学尹鸿教授的《电视媒介:被忽略的生态环境——谈文化媒介生态意识》一文被认为是“国内新闻界杂志中最早提到‘媒介生态学’一词的”,但“尹鸿的观点正是来源于北美的媒介生态学(Media Ecology)”。[6]

三、中国学者把“Media Ecology”译为“媒介生态学”是否存在误译

何道宽认为,崔保国先生把“Media Ecology”翻译成“媒介生态学”,进而用社会大环境是水,媒介是水中之鱼来诠释“媒介生态学”,违背了北美“Media Ecology”的基本观点。[7]笔者认为北美“Media Ecology”作为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其研究思路和学科框架都具有多向性,中国学者的翻译并不存在误译问题。

(一)中国媒介生态学与北美“Media Ecology”属于同一个学科范畴

中国媒介生态学与北美“Media Ecology”的理论前提预设和逻辑起点一致。它们都是从生态学的角度研究媒介与人类社会的互动关系,探讨媒介和社会各个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揭示媒介现象的本质,实现生态学和媒介学的对接与融合。它们都属于媒介生态学的学科范畴。

北美的很多“Media Ecology”研究先驱在一开始就有生态学互动、平衡、和谐的意识,如刘易斯·芒福德所谓“技术生态”的思想,谋求技术的人性化、技术的有机化,强调人类生态的平衡不能因为机械技术的到来而被打破。麦克卢汉、伊尼斯等人在他们的著作中虽然没有直接提及生态学的思想,但他们的著作有关生态学的暗喻随处可见。[8]“Media Ecology”学会的章程第一条还开宗明义地写道:“媒介生态学研究符号、媒介和文化彼此之间的复杂关系。”

邵培仁更是为媒介生态学正名道:“但凡能以生态的眼光来观照媒介传播之实质的相关研究,其实统统可以纳入到广义的媒介生态学的学术圈中”,而“‘Media Ecology’从字面上看,其准确恰当、无可争辩的译法就是‘媒介生态学’”。[9]

(二)北美“Media Ecology”具有多种含义

何道宽认为崔保国先生把“Media Ecology”翻译成“媒介生态学”,背离了北美“Media Ecology”的基本观点,主要是依据波兹曼本人在1968年给“Media Ecology”的界定:“Media Ecology”是把“媒介作为环境的研究”,它主要探索传播媒介如何影响人类的感知、理解、感觉和价值,以及我们与媒介的相互作用如何帮助或阻碍我们的生存。[10]52

其实,波兹曼本人就是一个“没有一定之规”的人,其观点也存在先后的不一致,以至于梅罗维茨没有沿用他的导师所定的“Media Ecology”这个名称,而是另起炉灶用“Medium Theory”来称呼这个研究传统。[10]65李明伟在《知媒者生存:媒介环境学纵论》中也没有把波兹曼列入媒介环境学的代表人物,原因是波兹曼对“Media Ecology”的某些认识和分析更倾向于批评学派,与伊尼斯、麦克卢汉包括波兹曼本人等的研究实际上并不吻合。而何道宽则表示对这种做法“不敢苟同”。

崔保国认为“媒介生态”是一个宏观的概念,人只是其中的一部分,不处于中心位置;而“媒介环境”是一个中观概念,是以人类为中心的外部媒介营造的环境。可见,在中国学者眼中的媒介生态学是广义的,包括被波兹曼界定为“媒介作为环境的研究”的媒介环境学。波兹曼对“Media Ecology”的界定只是为北美“Media Ecology”的发展确定了一个明确的方向,而并非其全部内容。

四、“媒介生态学”与“媒介环境学”是否需要区分

美国“Media Ecology”学会副会长林文刚、深圳大学的何道宽都认为:“把‘Media Ecology’这个学派翻译为‘媒介生态学’也不太妥当,主张将其译为‘媒介环境学’。”[11]

随着对北美“Media Ecology”的认识不断深入,我们发现中国媒介生态学与北美媒介环境学虽然有着密切的关系,但两者在研究起源、研究视角、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上都有着明显的差异。鉴于此,从当前的研究情况来看,笔者认为,将两者区分开是十分必要的。

(一)有助于中国媒介生态学研究弥补不足,不断完善

中国媒介生态学研究不关注文化研究、学术传统和组织准备的严重缺位,研究方法趋向于定量研究,不作结构性分析。而北美媒介环境学着重探讨媒介本身的变迁和发展对人类社会、文化产生的影响,融入并借鉴了生物学、社会学、生态学、语言学、符号学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和方法,有着深厚的学术传统,理论根底扎实,知识渊博,思维方式也是多元的。

将中国媒介生态学与北美媒介环境学区分开来,有助于看清各自研究的轨迹和特点,促进中国媒介生态学与北美媒介环境学的交流,并借鉴媒介环境学跨学科的研究方法、广阔的学术视角以及深切的人文关怀和强烈的批判意识,得出更多创新性的成果。

媒介与社会的关系本身就是非常复杂的,涉及多个要素。在媒介生态学研究中,以不同要素为中心也就形成了不同偏向,构成了不同的研究范式。中国媒介生态学研究以媒介为中心,考察人类社会的各种因素对其生存发展的制约,构成媒介社会学范式;北美媒介环境学以人类社会为中心,考察媒介创造的生态对人类的影响,构成媒介环境学范式。两者之间互相补充矫正,正好成为媒介生态学之树上的两朵璀璨之花,形成珠联璧合之效果。

(二)有利于中国本土媒介环境学的拓展与深化

将中国媒介生态学与北美媒介环境学区分开来,可以为中国本土媒介环境学研究指明方向,使其更加清楚地审视北美媒介环境学研究的路径和特点,积极引进和借鉴国外媒介环境学的研究成果和方法,分析当前中国的传播现象,关注中国语境下的传播环境问题,深化中国本土媒介环境学研究。同时,也有助于挖掘中国本土的媒介环境思想,吸引更多跨学科人才的介入,开展跨学科领域的研究。

学科的发展就是理念不断清晰、确立和发展的过程。媒介生态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也在不断地发展演进、充实和完善,也存在着不同的研究层次和范式。这些研究,对于中国媒介生态学乃至整个传播学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崔保国.媒介是条鱼——理解媒介生态学[J].中国传媒报告,2003(2):20.

[2]孙滔.西方媒介生态理论的构建、创新与困境[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1(6):30.

[3]袁靖华.生态范式:走出中国传播学自主性危机的一条路径[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6(3):72.

[4]阳海洪,赵平喜.媒介生态学:中国新闻史研究的新路径[J].新闻界,2009(2):68.

[5]宋超,赵凯.深水静流(1929-2009)[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457.

[6]杨婷婷.论中西媒介生态学研究的差异[J].新闻界,2005(3):79.

[7]何道宽.媒介环境学辨析[J].国际新闻界,2007(1):46.

[8]陈浩文.中西方媒介生态学的研究状况和理论反思[D].广州:暨南大学,2008:33.

[9]邵培仁.思想、理论、趋势:对北美媒介生态学研究的一种历史考察[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38(3):181.

[10]李明伟.知媒者生存:媒介环境学纵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11]林文刚,编.媒介环境学:思想沿革与多维视角(总序)[M].何道宽,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2.

第12篇

关键词:建筑设计;生态系统;空间置换

Abstract:This article draw on the ecologist's understanding of the establishment of an overall architectural concept, analyzing and discussing the ecological building design.

Keywords: architectural design; ecosystems; space replacement

中图分类号:TU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引言:从生态学角度认识建筑系统

建筑系统是建筑师主要关注的问题,生态系统环境是生态学家主要关注的问题。分析比较建筑师和生态学家对两种概念的不同认识,有助于把握注重生态的建筑设计所应该解决的基本问题,以及可能采取的相应的设计策略。

如果回顾现代生态建筑的设计理论和实践,直到西姆提出了“整合设计”的概念,建筑师才进一步从生态学的角度,对注重生态的建筑进行了相对全面的研究。

如果从生态学的角度理解建筑,生态学家不仅将建筑系统视为地球生态系统中各种不同的能量和物质材料的临时的组织形式,而且需要确定建筑系统全寿命过程的各个环节中,与生态系统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不仅包括组成建筑系统的各个建筑元素的安装和制造,还包括建筑系统的使用、建筑元素的弃置和重新利用等。

因此,注重生态的建筑设计具有以下两个特点:

第一,将建筑的全寿命过程看成是一种与能量和物质材料支配相关的过程。建筑师将地球上的能量和物质材料(生物和非生物组成部分),组装成临时的形式,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最后拆除。拆除之后的各种建筑元素要么重新在其他的建筑系统中利用,要么被自然生态环境所吸收。

第二,是一种对建筑系统的预期性研究。建筑师应认识到建筑系统在全寿命过程中,会对地球资源和生态系统产生不利的影响。建筑师必须全面考虑其中的各种不利影响,将消除和减少这些负面影响作为建筑设计任务的重要组成部分。

2、建筑师和生态学家对环境和建筑概念认识的差异

对于注重生态的建筑设计而言,建筑师应该从建筑师这一职业要求的角度出发,了解生态学的一些基本概念,例如,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等。因为从生态学理论中寻找影响设计过程、设计决策和建筑系统自身的内容,才是建筑师借鉴生态学理论和方法的目的,而不是简单地照搬生态学概念。

(一)认识环境概念的差异

建筑师和生态学家之间的一个明显差异是二者对环境的理解不同。

生态学家认为系统周围的环境对于系统本身非常重要,例如,早在1956年,保罗・西尔斯就已经指出,地球上的每一个生命系统都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周围环境的状态和稳定性的影响。

如果建筑师将环境概念简化为建筑系统所在的空间区域,例如,一个特定的设计地段和地理上的空间方位,而没有认识到特定的设计地段所固有的生态和生物系统的存在,那么,他对注重生态的建筑设计所强调的环境的认识就非常片面。对于注重生态的建筑设计而言,环境的概念不仅包括建筑的物质环境(无机环境),还包括建筑的生物环境(有机环境)。

为了吸收、消化生态学家的环境概念,并且将其纳入设计体系,建筑师需要了解的一个最为基本的生态学概念是生态系统,因为生态系统是生态学研究的重点之一。

(二)建筑师应该借鉴生态系统的概念

1935年,英国生态学家坦斯利首次明确提出了“生态系统”的概念(虽然这个概念本身的产生,无疑要早得多),认为环境中的生物要素和物理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了一个空间单位,这个空间单位被称为生态系统。比较权威的生态系统的定义由尤金・奥德姆在1971年给出,他认为生态系统是一个单位,就是“包括特定地段中的全部生物(即生物群落)和物理环境相互作用的任何统一体,并且在系统内部,能量的流动导致形成一定的营养结构、生物多样性和物质循环(即生物与非生物之间的物质交换)。”

哈沃德・奥德姆将生态系统分成很多种不同的尺度,例如,湖泊生态系统可以包含很多的子系统,每一个子系统都可以看成是一个独立的生态系统(图2)。对于建筑师而言,这一研究的意义在于:建筑系统同样既可以看成是范围更广的生态系统的子系统,也可以看成是独立的生态系统。

如果接受生态学家的生态系统概念,那么,建筑师就应该不仅将特定设计场地视为一种空间的概念,而且将其视为一个活跃、具有一定功能的生态系统,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应该遵循自然过程中的相互作用而整体地考虑。

当然,注重生态的建筑设计还需要分析建筑系统自身。这种分析可以通过一种假设的方式进行:假定建筑系统是经过建筑师的设计,有意识地“嵌入”到特定场地的生态系统中,以便预测建筑系统对自然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影响。这种“嵌入”的影响程度还受到其它因素的作用,像生物多样性、特定场地的生态稳定程度、地理区位、特定场地开发的历史和引起不良后果的行为等。例如,郊区比再开发的城区具有较高的生态多样性和复杂性,因此,也就具有较高的生态承受力。

(三)认识建筑概念的差异

如果说建筑师和生态学家对环境概念认识的差异是由于二者理解的深入程度不同所造成,那么,二者对建筑概念的认识则存在着本质的差异。

从通常的观念来看,作为专业人士,建筑师对建筑的关注点主要集中在美学、场所、空间使用、形式、结构、建筑元素、颜色和阴影的利用等方面。

生态学家是以一种生态系统的观点来理解建筑概念的。例如,哈沃德・奥德姆解释生态系统的不同尺度概念时,只是将建筑系统作为更大范围生态系统的子系统来理解。

生态学家所关注的是由于建筑系统的“嵌入”所导致的周围生态系统中各种条件的变化,例如,地球生态系统和资源的开发、改变和增加。任何可能引发上述变化的建筑系统都被视为具有生态影响的建筑。

生态学家认为建筑系统应该与周围的生态系统融为一体,而不是对立和分离,人类和建筑环境是生物圈中生态系统的一部分,建造行为首先被生态学家看做是一种生命体的行为,然后,才是这一行为的实际作用――建造房屋。对于注重生态的建筑设计而言,必须借助于生态系统的概念分析建筑系统:建筑系统不仅包括物质结构,而且包括人的行为和设计成系统的机械次系统的运作以及生物组成部分,这些可以视为建筑系统的子系统,它们之间同样存在着各种相互作用的关系。当然,通常而言,建筑系统中占据主导地位的组成部分是非生物的组成部分。

(四)建筑系统的生物组成部分的作用

由于建造过程的影响,特定设计地段原有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组成部分,往往被一种简单化的、人造的和均质化的非生物环境所替代,例如,混凝土、沥青路面和不透水的铺地材料等。

在为了适应极端环境条件而进行的微型生命维持系统的设计过程中发现,人们必须与地球保持一种类似“脐带”的维系关系,或者闭合于一种对陆地生态系统的基本过程进行复制的环境中。为了延长生存的时间,必须引入与陆地生态系统相一致的生物结构。

建筑环境和生态系统的生物结构存在着一些类比关系,在许多方面,完全隔绝的人造微型生命维持系统(例如,宇宙飞船)生存所遇到的难题,与人类在生物圈这样一个“全球生命维持系统”中持久的生存所遇到的难题非常类似。正像对自维持住宅的研究一样,这样的生命维持系统面对的问题也是控制和监测空气和水污染、提供足够的食物营养供应、处理逐渐增加的有毒废弃物质、以及为上述的一切行为提供充足的能量供应等①。一种“维持生命的系统”必须包括地球生态系统中的三种基本的生物组成部分: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使生产、消费和分解等各种生命必需的过程,保持平衡状态。

建筑系统不可能脱离周围生态系统,独立维持其运作,而是与周围的生态系统保持着相互依存的关系。因为占据一个特定的设计地段之后,建筑系统已经成为更大规模的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行使着生态系统子系统的功能。

3、依托整体生态观和开放系统观建立整体的生态建筑设计观念

尤金・奥德姆指出:“任何一个层面上的发现,都有助于另一个层面上的研究,但绝不能完全解释那一层面发生的现象。但是,要理解一棵树,就必须研究树所构成的树林和构成树的细胞和组织。”、这些论点都可以看成是一种典型的整体论观点。很多持整体论思想的生态学家,像奥德姆、罗伯特・麦金托什等人认为:必须整体地看待生物圈中生态系统相互依赖的关系。而生态思维的一个最为重要的特点是强调整体研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这与坦斯利对生态系统的定义是相符合的。阿维尔进一步指出,在生态系统之中和不同生态系统之间存在着一个表示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的网络模型,其中系统每一部分的变化都会影响系统整体的运作。

如同生物体一样,维持建筑系统运作需要稳定的输入,同时,会产生相应的输出,而输入的来源和输出的终点都是周围的生态系统环境,即建筑系统是一个开放系统,是地球生物圈中能量和物质材料流动的一个环节。而由于所有维持建筑系统的能量和物质材料的生产过程都会导致生态系统环境的变化,所以,建筑师需了解维持建筑系统的能量和物质材料的输入状况,例如,种类、数量等。

通常意义下,建筑师将建筑系统视为一种相对静态和不可变的实体,而整体的生态建筑观则具有以下两个方面的特点:

一方面,作为一种次级系统,建筑系统是生物圈的一个组成部分,是生物圈中连续的能量和物质材料流动的一个环节和阶段。

另一方面,作为一种独立的开放系统,建筑系统自身具有一定的能量和物质材料输入和输出,可以追溯其中的每一个元素的来源和流动的路径:从产地到建筑系统,最终重新返回到周围的生态系统环境中。

综合上述两个方面,整体生态建筑观要求建筑师在建筑全寿命过程中,关注建筑系统中的能量和物质材料流动路径。这种关注的目的主要有两个:第一,从建筑系统作为生物圈中的一种能量和物质材料的流动环节而言,寻找周围生态系统和建筑之间合适的关系,整合二者,尽可能地保护本地资源;第二,从建筑系统作为一个独立的开放系统而言,节约资源,限制可能的不利生态影响。

如果深入比较生态学家和建筑师所具有的建筑概念的差异,那么,可以发现整体生态建筑观所体现的时间因素的影响。建筑系统是更大范围生态系统中,能量和物质材料流动过程的一个环节,而这种流动是处于动态之中,随时间变化而变化,因此,需要整体地研究建筑元素中所蕴涵的能量和物质材料的流动。

生态建筑要求建筑师理解建筑系统内部存在随时间变化而变化的相互作用,以及建筑系统对周围生态系统环境的全寿命过程的影响。为了减少输入和输出的总量,建筑师可以采取相应的设计策略,例如,利用灵活性设计延长建筑的使用寿命,减少建筑系统全寿命过程中所耗费的资源和排出的废弃物等。

如果深入比较生态学家和建筑师所具有的环境概念的差异,那么,可以发现整体生态建筑观体现出的空间因素的影响。生物圈是一个相对封闭的系统,而建筑系统是一个开放系统,与外部生态系统环境存在着相互依存的关系,这些相互作用是以一定的空间范围为基础,而不是仅仅局限于特定设计地段以内。这种空间因素的影响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第一,对周围生态系统的空间置换影响;第二,对周围生态系统的空间影响具有一定的范围。

第13篇

(一)概念

教育生态学最初在《公共教育分析》中被提出。而后在国际教育领域开始被认同和接受,最初被当做科学术语进行理解。最初的教育生态学理念被认为是跨学科的研究概念,为教育学科与其他学科的交叉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教育生态学理念顾名思义,将生态学概念与教育理念相融合,通过不同领域的概念渗透实现了一个综合性的概念。我国的教育生态学主张以环境生态学核心理念为基础,也就是将生命现象与生命生存系统和环境的和谐统一为研究核心,进而延伸到教育领域的各类型概念、生态系统以及各类教育现象,掌握好教育未来进步发展规律,把握好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未来教育可持续发展方向[1]。

(二)教育生态学的生态环境与生态结构

教育生态学主要是以教育为基础,属于对教育的产生和存在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和制约的整体环境体系。在教育生态学观念中,以学生的个体进步发展为基础,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为主要目标。整体的高职英语教育生态结构可以划分为宏观教育生态学和微观教育生态学,从整体宏观角度分析主要涵盖了整个教育生态系统。宏观的教育生态系统属于联系世界各国的教育系统,从微观角度分析属于包含各类不同网络环境因素,分析整体对网络教育产生的影响[2]。

(三)教育生态化与高职英语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运用教育生态学理念。高职的英语教育教学也属于一个微型教育生态系统,在该教育生态系统中包含了不同个体、不同教育种群、教育部落等等,包含不同教育生物成分,无论是内部教育环境还是外部教育环境,都会对高职英语产生重要影响,发挥重要作用。所以应该深入分析和明确把握好教育生态环境系统与高职英语教育之间的联系,通过构建良好的教育生态系统来带动整体高职英语教育不断进步和发展,进而为高职英语未来进步与发展打下基础[3]。

二、高职英语教育可持续发展存在的问题

首先,无法满足社会需求。现阶段我国的高职英语教学采取传统的英语教学方法,单一关注学生的英语单词积累与语法知识的学习,脱离了社会英语高职人才的需求,传统理论知识积累后学生也无法灵活在工作中运用所学知识,无法满足社会对高职英语人才岗位工作的需要。其次,教师队伍建设相对滞后。我国现阶段的高职英语教师团队整体发展水平不高,教师属于整体高职英语教学生态系统的重要支持与核心,在高职英语教育的未来可科学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一旦高职英语教师团队建设落后,很容易导致整体的教师发展团队建设受到限制。

三、实现高职英语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首先,重视学生综合英语能力的培养。培养高职学生的英语实际应用能力和英语口语表达能力,为高职学生的英语实际工作运用提供基础。为整体的高职英语教育未来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机会。教育生态化也要求高职英语教育明确社会高职人才需求重点,有针对性的进行高职人才的英语能力培养。其次,加强高职英语师资力量建设。教育生态学理念要求以高职英语教育教学可持续发展为重点,适应社会对高职英语人才的需求,满足社会人才岗位需要。构建起完整同时符合实际人才需要的高职英语人才培养体系,将教育生态学理念落实到高职教育教学实践当中。

综上所述,现如今,教育教学生态学观念受到更多人的认可和接受,在教育教学领域中,可持续发展目标也是重要的教育目标之一,所以应该以高职教育的未来可持续发展为基础,概念高职英语教育教学方法,明确社会高职教育人才需求,带动整体高职教育发展。

作者:钟元 单位:常州刘国钧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参考文献

[1]张玉梅:从教育生态化角度分析高职英语教育的可持续发展[J].新课程学习(下),2014,12:203.

第14篇

关键词:河流 健康 价值 基准点 生态势

一、全面认识河流的价值

什么是河流的价值?在水资源规划者、开发者的目光中,河流具有供水、灌溉、发电、航运和旅游等多种功能。如果对于河流价值的理解仅限于此,这无异于把河流理解为可供人类驱使的工具,而河流的价值仅仅是人类能够利用的资源价值。

现代科学特别是生态学的发展告诉我们,如果人类能够把自己作为自然界的一个平等成员,客观地认识河流,就会发现河流作为地球生命系统的载体所具有的无与伦比的宝贵价值。按照生态系统价值的一般分类方法,河流的价值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利用价值,一类是非利用价值。在利用价值中,又分为直接利用价值和间接利用价值。直接利用价值是可直接消费的产出和服务,包括河流直接提供的食品、药品和工农业所需材料,也包括对于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价值。间接利用价值是指对于生态系统中生物的支撑功能,也是对于人类的服务功能。包括河流水体的自我净化功能;水分的涵养与旱涝的缓解功能;对于洪水控制的作用;局部气候的稳定;各类废弃物的解毒和分解功能;植物种子的传播和养分的循环。此外,无论是高山大川、急流瀑布还是潺潺溪流以及荷塘秋月,其本身具有的巨大美学价值,可以满足人们对于自然界的心理依赖和审美需求。在历史长河中,河流自然遗产财富是几千年人类文学艺术灵感的源泉。

另一大类是非利用价值,它不同于河流生态系统对于人们的服务功能,是独立于人以外的价值,分为选择价值、准选择价值、遗产价值和存在价值。非利用价值是对于未来的直接或间接可能利用的价值,比如留给子孙后代的自然物种、生物多样性以及生境等。试想,如果在我们这一代里,像白暨豚这样的物种一个接一个变成濒危珍稀物种,在河流的生态的食物链中不断地缺失和断裂,造成河流生态系统功能的退化,其河流价值的损失将难以预计,又不知对于子孙后代生存造成什么样的负面影响?在非利用价值中,“存在价值”被认为是生态系统的内在价值,可能是人类现阶段尚未感知的但是对于自然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影响巨大的自然价值。

以上这些价值一部分是实物型的生态产品,比如食品、药品和材料,其经济价值可以在市场流通中得到体现。另一部分是非实物型的生态服务,包括生物群落多样性、环境、气候、水质、人文等功能。这些功能往往是间接的、却又对人类社会经济产生深远、重要的影响。特别是在商品社会中,有形的生态产品还能为人们所重视,而大量的非实物型的生态服务价值往往被忽视,至于非利用价值则更不为人们所理解。可以说,只有建立起珍爱和尊重一切生命,崇尚自然的生态道德,建立为子孙后代的长远利益的可持续发展观,才有可能对于河流价值产生较为全面的认识。

二、对于河流健康概念的争论

1.河流健康概念的缘起

当河流的管理者对于河流的价值有了全面的认识以后,才会关注河流系统中除了人以外的生物,才会关注河流生态系统的状况。

上世纪80年代在欧洲和北美,开始了河流保护行动。人们认识到河流不仅是可供开发的资源,更是河流系统生命的载体;不仅要关注河流的资源功能,还要关注河流的生态功能。许多国家通过修改、制定水法和环境保护法,加强对于河流的环境评估。在传统意义上的河流环境评估主要是基于水质的物理-化学测试方法,依据某些技术指标体系进行的评估,其不足是忽略了对于生物栖息地质量的评估,包括水流条件对于鱼类、两栖动物以及岸边植被的影响,以及河流水文、水质条件的变化对于河流生态系统退化的影响。在新的生态环境理念的引导下,提出了包括水文、水质、生物栖息地质量、生物指标等综合评估方法,相应出现了“河流健康”的概念。(Scrimgeour1996)[1]

2.什么是河流健康状态?

自然河流经历了数万以至数百万年的演变过程,受到自然界本身和人类活动的双重干扰。对于自然界的重大干扰,比如地壳变化、气候变化、地震、火山爆发、山体滑坡等,河流系统的反应或是恢复到原有的状态,或者滑移到另外一种状态,寻找新的动态平衡,逐步走入良性轨道。在这个过程中,河流系统一般表现出一种自我恢复的功能。而人类活动特别是近一、二百年工业革命开始的大规模经济活动,包括水资源过渡开发利用,经济发展带来的水污染对于河流生态系统的干扰所造成的影响往往是系统自身难以恢复的,严重的干扰往往是不可逆转的。当然,还存在着自然界干扰与人类干扰相互作用以至叠加的可能性。科学界普遍认为人类大规模的经济活动是损害河流生态系统健康的主要原因。许多学者认为,在人类进行大规模经济活动前的自然河流,可以定义为是原始状态。原始状态河流生态系统具有较为合理的结构和较为完善的功能,处于一种自然演进的健康状态。概括讲,普遍承认的基本观点是:自然系统优于人工系统;人类活动干扰前的自然状态优于干扰后的状况。

基于这种认识,有的学者指出“生态健康是一种生态系统的首选状态,在这种状态下,生态系统的整体性未受到损害,系统处于沉睡的、原始的和基准的状态。”(Karr1996)[2]也有学者认为生态健康就是生态的完整性,“在生态系统健康与完整性之间没有实际的差别。”(WhileRegier1993)

这些学者们指出,由于生态学的概念比较抽象和模糊,过于学术化,需要提出“河流健康”这种通俗概念既可以在科学家、官员和公众之间进行沟通,也容易被社会公众所理解。另外,如何兼顾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与河流保护二者的关系?这涉及到不同的利益集团和社会公众利益,如果针对特定河流建立某种河流健康的评估准则,有可能平衡各个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形成一种被社会公众接受的、在河流保护与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之间取得折衷的评估方案。赞成河流健康概念的学者认为,河流健康概念是河流管理的一个工具。

3.对于河流健康概念的质疑

近年来,围绕河流健康这个概念,一些学者对于河流健康概念提出质疑,其主要观点如下。

1)无法确定河流健康的基准点。

既然河流健康概念引用了对于人类和生物才使用的“健康”这样的词汇,健康应存在着具体的判别标准。一个简单的问题就会提出来:人类的体温为37摄氏度,当然还有许多医学的生物化学指标,都是客观的健康判别标准。那么,河流健康的客观基准点是什么呢?如上述,普遍认为没有人类活动干扰原始的河流状况是首选的健康状况,可以作为河流健康的基准点。但是,几千年的人类文明与经济发展,包括人口急剧增长,历史上发生的农业革命,工业革命,土地利用方式变化,对于河流的大规模开发利用,已经彻底地改变了河流的原始面貌。我国几千年的文明史伴随着一部民族治河史。现在除了我国西部和西南部边远地区的少数河流以外,很难找到没有人类活动痕迹的自然河流。如果用保存至今极少的历史资料来推断原始自然河流的状况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有的学者还指出,即使建立起了人类活动干扰前的自然河流基准点,并且人们以此作为健康标准尽最大的努力进行修复,但是由于河流生态系统始终处于一种动态的演进过程中,河流系统也永远不可能返回到原始的健康状况。

2)河流健康的概念在科学意义上是主观的、模糊的

有的学者认为,“健康是针对生物而言,不能简单应用于生态系统,因此,健康一词不具有明显的生态性质”。(Ryder1990)有的学者认为,河流健康概念不具备客观性,其判别准则是由人们主观确定的,其结果是增加了任意性的机会。“具体的某些人会偏爱河流健康的某一种状态,而生态系统是不会偏爱自身的某一种状态的”(Jamieson,1995)。既然河流健康是由人们主观提出的判别准则,那么,在权衡人类对于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与河流生态系统保护之间的利弊得失方面,“健康”的标准具有很大的主观任意性。所以,Kapusta(1998)进一步指出,“作为政策目标的生态健康概念的滥用会有潜在的风险。”

3)河流健康是无法度量的

一些学者认为,“因为‘河流健康’并不是河流生态系统固有的特性,所以河流健康无法用科学意义上的技术方法进行度量。”(WicklumandDavies,1995)也就是说,即不能像水文测验或水化学分析方法去获得反映河流固有特征的相应参数。

4.河流健康概念的完善

提倡河流健康概念的学者进一步指出,河流健康概念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科学概念,它是河流管理的一种工具。“出于河流管理的目的,重点考虑在河流及流域上建立起一种基准状态,由这个基准出发,评估河流出现的长期变化,判断在河流管理过程中产生的影响。”(LadsonandWhite,2000)[3]这种管理工具的作用还在于,可以通过建立一种协商机制,在河流的开发者、保护者及社会公众之间达成健康标准的共识,平衡水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利益冲突。

随着讨论的深入,河流健康概念又有完善及新的概念被提出。这主要是“生态势”的概念和“健康工作河流”的概念。

1)生态势

既然河流原始的自然状态是难以确立的,索性就不再追求首选的健康状态的目标,而试图建立一种相对的健康基准,于是引用了“生态势”(ecologicalpotential)的概念。生态势是一种可以管理的也是所期望的生态状态,这种状态得到各个利益相关者的赞同,遵循这种准则,河流生态状况将获得改善。生态势概念面对现实,承认人们对于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合理性,但要确定在不损害生态系统健康的前提下开发的限度。生态势不是一种固定的概念,在这种概念框架下,生态健康就可以用相关的任意基准点进行评估。基准的建立涉及到判断值的选取,而选取的基本原则是生物多样性的最大化,河流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稳定河道优于非稳定河道,本地物种优先于外来物种等。

2)健康工作河流

“健康工作的河流”(healthworkingriver)的概念来源于澳大利亚的墨累河(RiverMurray)的环境流评估工作。(MDBC,2003)与此类似的概念是“工作的生命河流”(livingworkingriver)。

“健康工作河流”的概念是河流管理工作的工具,它提供一种社会认同的、在河流生态现状与水资源利用现状之间的进行折衷的标准,力图在河流保护与开发利用之间取得平衡。“健康工作河流”概念的关键点是,被管理的河流是在一种合适的工作水平上,又处在一种合适的健康状态。所谓“工作”是指供水、发电、航运及旅游等具有经济效益的功能,“工作水平”是可以用水文及水质参数定量规定的,如防洪安全水位,供水及灌溉安全,河道侵蚀或淤积程度,水库蓄水量等。而生态健康的指标除像鱼类产卵所需水温等个别指标可直接定义外,多数依赖于指标体系。在管理过程中,一旦发现河流低于健康工作水平就会给管理者一种预警信息。

3)4种类型基准点

近年来发展了若干河流健康基准点方法,择其要者有以下4种。第一种是河流生态得到完全恢复的理想状态。由于它脱离实际社会经济状况,也违背生态系统自身的演进规律,所以较少采用。第二种是样板河段比照法。指参照未受到干扰或轻微干扰的河段,如果监测河段与其参照河流状态偏离越远,则其健康状况越坏。第三种是建立以水质指标为主的准则。对于每一种水质指标都规定某种变化范围,不同区域根据当地条件放宽或修改,作为地方标准。第四种是流域状况综合模型,采用对于流域物理、化学和生态状况的综合描述的墨累河健康模型。另外,在河流健康调查评估内容方面,主要进行4类评估,即物理-化学评估;生物栖息地评估;水文评估和生物评估。转贴于 三、我国河流管理中如何应用河流健康概念

在我国河流管理工作中提出河流健康的概念具有前瞻性。河流管理者不仅是水资源的开发者,也将是河流生态系统的保护者,这是管理理念的重大进步。由于河流健康概念对于我国水利界还是一个新概念,如何结合我国国情准确把握这个概念,促进河流生态建设,似有若干问题需要探讨。

1.河流健康概念是河流管理的评估工具

综上述,河流健康概念不是一个严格定义的科学概念,而是通俗意义上的管理评估工具。其目的是要建立一套评估体系,评估在自然力与人类活动双重作用下河流演进的长期过程中河流健康状态的变化,进而通过管理工作,促进河流生态系统向良性方向发展。因为寻找河流原始的健康状态建立评估基准点是不现实的,所以只能寻求一种相对的评估基准点,从这个基准点出发,研究长期的河流健康状况变化趋势。

2.建立河流健康评估准则时应该因地制宜

我国幅员辽阔,各流域的自然条件千差万别,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各异。河流生态修复受自然条件的限制,也受到流域经济发展阶段和投资能力的制约。所以,制定河流健康评估准则,既不能照搬国外经验,也不可能制定全国统一的标准。应因地制宜地经过调查、论证,制定符合流域、地区自然及社会经济条件的健康评估准则。

3.水污染是对河流健康的最大威胁

2002年,全国七大江河水系的741个监测断面中,仅29.1%的断面符合Ⅲ类以上水质标准,30.0%的断面属于人体不能直接接触、仅可用于工农业的Ⅳ、Ⅴ类水质,40.9%的断面属于完全丧失水环境功能的劣Ⅴ类水质;90%流经城市的河段受到严重污染;大部分湖泊氮、磷含量严重超过地面水水质标准,在东部和西南地区被调查的200多湖泊中,有80%不同程度富营养化,水生生态系统全面退化。工农业和生活污染是造成水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是对于河流健康的最大威胁。由此,我国现阶段维持河流健康的首要任务是水污染治理与控制,在治理策略方面,从末端治理向源头预防和全过程控制转变。

4.遵循河流保护发展阶段的一般规律[4]

制定我国河流环境保护战略,有必要研究和借鉴发达国家河流保护的经验教训,特别需要研究其河流环境治理的发展历程。西方发达国家针对二战后工业急剧发展造成的水污染问题,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了以水质恢复为中心的河流保护战略行动。经过30多年的不懈努力,到80年代初河流污染问题得到基本缓解,开始了以河流生态修复为中心的战略转移。包括生物栖息地建设,恢复河流的生物群落多样性等,其目标是恢复河流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从西方国家的发展阶段看,综合污染防治在先,河流生态建设在后,治污是河流生态建设的前提和基础。通过河流生态建设提高了河流系统的自净能力,反过来又增强了治污效果。

总体看我国与发达国家在河流保护方面的差距至少有50年。这是因为我国江河湖库水质恶化趋势未能得到有效遏制,我国河流保护工作总体处于水质改善阶段,在治污方面还要走很长的路,全面进入河流生态恢复建设尚待时日。

近年来,水利系统通过紧急调水解决一些河湖的生态退化问题,取得一定成效。此外,有些流域机构和省份正规划兴建大规模调水工程解决河湖生态健康问题。必须指出,依靠增加水量的方式改善生态环境是有条件的。这种方法对于绿洲生态系统和自然湿地效果较为明显,而对于工业污染严重、人口密集地区效果不显著,或者带有暂时性。总之,改善河流生态状况的根本措施是治污,超越治污阶段试图改善河流生态状况的努力难以奏效。

尽管河流保护的各个阶段难以跨越,但是水利系统在维护和改善河流健康状况方面还是可以有所作为的。在技术层面上,加强对河流生态状况的综合监测和动态评估,研究河流生态系统的演进趋势,制定河流生态建设的中长期规划;加强对于兴建水利水电工程的论证与管理,减少工程对于河流生态的负面影响;加强对于湖泊水库和河口的湿地保护;综合考虑河流植被和鱼类等动物的生态需求,合理调度水库;开展小型河流生态修复工程试点等。[5]

5.河流健康评估准则应体现开发与保护的协调

我国正处于经济快速发展时期,对于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保障,片面强调开发或单纯保护生态都不足取。河流健康概念应包含对于合理开发水资源的承认。河流的管理既应满足人类需求,也应兼顾河流生态系统健康。健康河流的目标既是一条“工作”的河流,又是一条“健康”的河流。评估准则应充分体现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6.河流健康评估准则应体现社会各个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协调

建立评估准则,应该提倡跨部门、跨行业的积极参与,在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各个部门,生态环境保护部门及社会公众利益之间形成共识。还应充分体现社会公众的广泛参与。

(2005-1-4)

参考文献

[1]Scrimgeour,G.J.andWicklum,D.1996.Aquaticecosystemhealthandintegrity:

problemandpotentialsolution.JournalofNorthAmericanBenthlogicalSociety15(2)

:254-261

[2]Karr,J.R.1996.Ecologicalintegrity,andecologicalhealtharenotsame.

InSchulzeP.C.(ed),NationalAcademyofEngineering,EngineeringWithinEcologicalConstraints.

NationalAcademyPress,Washington,DC,pp.97-109

第15篇

【关键词】生态校园 建设 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9682(2009)07-0059-03

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及国家“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得到蓬勃发展。据教育部统计,1998年,全国普通高校校舍建筑面积为1.5亿平方米,到2006年,该数字达5.7亿平方米,8年的时间增长了4.2倍。在高校校园建设热潮中,生态的理念受到格外关注,大部分高校都把生态化作为校园建设的基本要求,部分高校在规划设计和建设实践中也做了一些有益尝试,关于生态校园的理论研究日渐丰富。

一、生态校园的概念及理解

“生态”属生物学概念,本义是指一切生物的生存状态,以及生物之间和生物与环境之间环环相扣的关系。今天,“生态”的概念已突破了单纯的生物科学和自然科学的范畴,渗透到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欧美国家从上世纪80年代末开始将生态概念引入学校建设中,至今取得不少经验,如2000年美国俄勒冈大学提出,“本校将努力成为国内可持续发展的带头人。俄勒冈大学的所有开发、再开发和改建均应该贯彻可持续设计原则,包括现在和未来的土地利用、景观、建筑和交通规划”。1998年,清华大学提出“绿色校园应是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社区、一个精心规划的生态园林景观遍布的园区”,并启动实施“绿色大学”示范创建工程,这是国内首次把生态的理念应用于大学建设之中。

生态校园现在有多种定义。有学者认为:生态校园应是应用循环经济和生态学的基本原理与方法建立起来的生态景观美好、生态技术优良、生态文化健康、生态管理完善、生态舒适度高的新型校园。还有学者认为,生态校园是运用生态学的基本原理与方法,规划、设计、建设、管理及运行的人与自然关系和谐,各物种布局、结构合理且环境质量优良,物质、能量、信息高效利用且对环境友好的集学习、工作、生活、休闲功能于一体的人工生态系统。虽然各种定义不完全相同,但都包含了要在校园规划和建设中贯彻可持续发展思想和生态的理念,使得校园生态指标更完善,更能满足社会以及在校师生的实际需要。

生态校园的概念可以从广义和狭义上去理解。狭义的理解主要是指自然物理生态方面,即用生态和可持续理念对校园进行规划、建设和运营,使得校园土地利用、景观、建筑、能源、交通及公用基础设施符合生态学要求,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广义的理解应从文化生态角度出发,即以上述理解作为基础,在校园内进行广泛的生态建设、生态利用和生态教育,进而在校园的建设管理过程中及人才的培养教育过程中,使得学校管理者、参与者得到生态的实践体验和理论教育,最终达到过程(校园运转)生态化和产品(培养的人才)生态化的目的。二者之间,狭义概念是具体的,是广义概念的基础;广义概念是抽象的,是狭义概念的发展。在生态校园的建设实践中应该首先注重狭义概念,在规划建设方面做到生态具体化,避免因广义概念引起理解泛化而造成的生态概念空洞化。在生态校园的运营管理及学校培养人才的过程中,则更要兼顾广义概念,避免生态建设与运营的脱节、校园与人的生态的脱节,形成生态――教育――人浑然一体的关系。

二、生态校园建设的指导原则

1.以人为本原则

以人为本原则是生态校园建设应该遵循的第一原则。所谓以人为本,其基本含义就是:它是一种对人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主体作用与地位的肯定与强调;它是一种价值取向,强调尊重人、解放人、依靠人和为了人;它是一种思维方式,就是在分析和解决一切问题时,既要坚持历史的尺度,也要坚持人的尺度。以人为本是一个关系概念,包括人与自然、社会的关系。其中,在人和自然的关系上,以人为本就是不断提高人的生活质量,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即保持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具有良性的循环能力。

解决生态问题最终的目标是提高人类的生存质量。所以在整个生态校园规划中,应从人的活动与自然环境和自然生态过程的关系出发,把人的需求放在最重要的、中心的位置上加以考虑。再进一步说,在校园进行的任何活动都首先必须考虑在校园生活的人,考虑校园自然和人文环境对人的影响,以及人对校园自然和人文环境的影响。

2.环境友好原则

1992年联合国里约环发大会通过的《21世纪议程》中,正式提出了“环境友好”的理念。循环经济的3R原则是实现环境友好的重要方式:资源利用的减量化(Reduce)原则,产品生产的再使用(Reuse)原则,废弃物的再循环(Recycle)原则,它体现了生态型经济的合理的闭合循环,从而达到节约资源,减少消耗,使生产成为生态系统良性循环的一部分。

大学是现代文明的标志,是科技、教育和文化的中心,是创造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载体。因而,创建环境友好型校园对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环境友好在大学的体现包括:采取有利于环境的教育和生活方式,无污染或低污染的技术、工艺和产品,对环境和人体健康无不利影响的校园建设活动,符合生态条件的校园布局,人人关爱环境的校园风尚和文化氛围。通过在校园内采取有利于环境保护的建设方式、教育方式、生活方式,建立人与环境良性互动的关系。

3.建设与管理、教育并重原则

生态校园建设是一个动态持续性的过程,校园基本建设完成了并不意味着生态校园的建设也完成了。生态校园建设的目的是为了生态地可持续地利用校园各种资源,是为了促进人与自然和谐,所以,校园生态管理的健全和生态教育的普及才是生态校园建设的最终归宿与落脚点。作为生态校园的一部分,建设与管理、教育是分不开的,建设和管理、教育相结合才是促进生态校园可持续发展的有力手段。反之,只有建设而没有具体的后期管理,没有对人的教育,生态校园也就成了空洞的概念。

校园的主宰是人,人对人类生态系统,既是建设者又是破坏者,而建设与破坏取决于人类文化观念是否与环境协同发展。因此通过完善的生态管理和全面的生态教育,及时调整人类的生态文化,才能达到建设不破坏的目的,实现校园生态和可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