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教学实践探索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关键词:Flash教学;任务驱动;兴趣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20-0109-02
Flash学科在普通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必修课程中只占一小部分,但我校为了让学生对计算机专业感兴趣、能学会,在第一学期开设了计算机动画基础——Flash8课程,本课程开设一年,共144学时。从事该科教学三年有余,也发现了一些问题,也解决了一些问题,就此写些小记,与大家探讨如何进行教学改革才更合理、更适合。
一、从简入深,引发学生学习兴趣
大部分中职学生没有扎实的知识基础,更没有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为了保学苗,在一年级上学期千万不能开设一些无趣的专业理论课程,即便有趣的也不能太难,否则,会让学生产生厌学心理。有例可循,在工具箱的使用中,钢笔工具有些难,尤其教材中的例题“画一个嘴型”,更让学生望而却步。现在的学生知难而退是常事,所以在讲到钢笔工具时,就不要按书上的例题去讲,第一年时,我按书上例题去讲,爱学的学生就能接受,对于那些本来就不爱学习、不想学习的学生来说,遇到难题就从此不学了。第二年我吸取教训,在讲到钢笔工具时,就讲如何画苹果,这个简单,只需两个点(一个尖点,一个曲点),而且还把钢笔的使用方法都讲得很全。我在这里详细说一下讲解过程:首先用鼠标单击画出一点,在第一点的下方再用鼠标单击并稍微拖动画第二点(这样会画出一个曲点),最后单击第一点闭合曲线。好了,基础画完了,钢笔工具就这么用,不难。关键在于Alt键与部分选取工具的配合,按住Alt键修改切线手柄,苹果的形状就这么画出来了。神奇,又简单,又将钢笔工具和部分选取工具的功能都介绍全了。等学生掌握了钢笔工具的使用之后,再画一些白菜、香蕉之类的水果,最后再画人物的脸和五官,就不觉得难了。
二、将复杂问题简单化,引发学生学习兴趣
帧这个概念在Flash中是比较难理解的,怎么能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各种帧的概念?在讲到帧这部分知识时,我先拿出一卷照过的胶卷(当然要有电影胶片是更好的),告诉学生,电影的播放过程,形成影像的个体即照片,就是我们动画中的一帧。帧的概念由此问题解释清了。我会再让同学们在自己的书角上的每一页上画人脸的各种表情。画完之后,各自快速翻开,动画会展现在面前。由此关键帧和逐帧动画的概念就理解了。继续,我们还可以继续画下去吗(书没页了)?可以,我们可以加页,但未加页时这个就是空白帧,我们拿来一张空白纸贴在书后面,又可以在页角上画了,这时它就是空白关键帧了。回过头来,我们再讲时间轴上的各种帧,同学们就好理解多了。在这里,同学们动手又动脑,又观看,在玩的过程中又掌握了很难理解的概念,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方法。可能会觉得有些太随性了,那实际上中职生就是这样,有些难度,他就会彻底放弃,有很大一部分学生不会主动去学习,即便是这样有趣的专业课也是如此。所以只能是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才能继续下去。
三、采用任务驱动法,引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即使是Flash课程也要不断地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各种动画理论讲完之后,如果能综合利用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作品”是至关重要的。那么也是一个难题,如何把难的问题让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去创造、去想象、去实践,最后在自己完成的作品中获得成功的喜悦?完成这一系列的教学过程才是成功的。
课程讲到这里时,往往都快到了“感恩节”、“圣诞节”,这时,我就布置一项任务,用Flash制作一个动态的贺卡,其内容表达你内心深处那份感恩、那份爱、那份祝福,并送给“那个人”,同学们听到这里想的都是怎么送、能不能送到的问题,而不是怎么做,这个问题好解决呀,同学们的手机都很高级,播放及传送影音文件很方便的,同学们恍然大悟,心底那点小心思都流露出来了,有了目标,就有了劲头。同学们一个一个都开始做了起来,老师在这里就充当一个指导者,谁有什么问题如何去实现,怎么实现,老师就加以指导。几节课下来,作品就都出炉了,看看吧,每个同学的作品都是精益求精,近乎完美。有送给父母亲的、送给朋友的、送给老师的……
当课程快结束时,我们又有了新的任务,参加下一届全国中职生“文明风采”大赛活动,以这个任务为教学目标,这是一个长期目标,即下一学期教学主要目标,完成一个动画小品,从寒假开始准备剧本,这个就得让学生多观察、多体验才能写出好的剧本,想象剧中的主人公形象,画出正侧面人物图像、各场景背景等一系列任务,新学期开始,同学们在一起讨论剧本,挑选剧本,修改人物,进行分组,细化任务,在老师的引领下,同学进行分组,整个过程每个同学都参与到其中,有计划、有目标地去完成这项任务,虽然只有3分钟的动画,实际完成起来过程会很久,这个时期没有50个课时是完不成的,同学们经历手绘—动作设计—场景切换—交互设计—声音效果的加入,每一段同学们都会有放弃的想法,这时老师一定要多鼓励,多指导,多启发,对学生的创意要多加赞扬,在这个过程中,以分组的形式,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组织协调能力,拓宽学生的创作思路。
这学期的教学关键在于老师布置的任务,光把大的任务布置下去是不行,那样学生们会感觉很难,无从下手。教学中主要以任务驱动法为主导,以“任务”作为学生学习的主线,把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巧妙地设计在一个个独立的场景中,即把“大任务”划分成几个小“任务”,即把整个动画分成几个模块:手绘、动画设计、场景切换、交互设计、最后的配音等,再把一个模块再细分,细分到每组中的每个学生身上。课堂上学生就在完成一个个具体的小任务中体会制作、创作的成就感。
四、通过教学评价,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临床医学;实验诊断学;教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TU501-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2)11-0549-01
实验诊断学是临床医学专业学生一门重要的临床基础课程,对各门临床专业课的学习起到桥梁过渡和支撑作用,也是一门直接为临床一线服务的应用性学科。虽然实验诊断学的发展极为迅速,但具有内容多、较抽象、难理解的特点。如何能让学生更好的学习、理解、掌握其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并且能与实践相结合就成为我们教学过程中重点注意的问题。为了更好的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培养其正确的学习方法,我们针对教学实践中的教学方法进行一些探索。
1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1.1检验结果与案例分析相结合:我们在教学中始终强调实验诊断学要服务于临床和服务于病人,一定要以疾病为中心。因为它是临床诊断、病情分析、疗效评价、预后评估、疾病预防和健康保健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1]。为了使学生能更加深刻地理解实验诊断与疾病的内在联系,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典型临床病例来分析讲解。通过启发教学,引导学生运用已学的专业知识对病例展开深入分析、讨论,得出初步的诊断结果,在此基础上,教师再进行归纳和总结,得出正确结论。这种教学方法,较好地将理论与实践进行有机结合,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枯燥生硬的实验诊断学学习变得生动活泼,充分发挥了他们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提高了他们分析问题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教学效果极佳[2]。
1.2授课内容与实际检验仪器相结合:随着科学的不断发展,检验技术、检验仪器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由于学时数限制,许多新技术、新方法在理论课上不能一一介绍,这就需要充分利用学生实验课时间来弥补理论课的不足。实验课上,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完成某个检验项目的测试,这样学生从了解认识实验设备仪器开始,逐渐认识检验项目的原理、操作过程、临床意义。通过这种方式,既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也加深了学生对于检验项目的理解认识;同时,通过仪器的学习和使用,接触了医学检验和实验诊断的前沿知识,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挑选资历深厚、实践经验丰富的老师向学生介绍医学检验领域的新知识、新技术和新成果,补充如何运用理论知识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评价、并为临床诊断提供科学依据等教学内容[3]。在教学内容上的补充,不但让学生了解了学科前沿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对知识的运用能力有了较大的提高,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采用多媒体教学,增加形象思维,提高教学效果
实验诊断课程中,包括很多原理及图像,如果采用平时授课的方式进行讲解,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加入了多媒体教学,通过多媒体的图像和视频的加入,增加了学生的形象思维,使抽象的知识直观化、具体化、形象化,使学生们在生动、充满乐趣的过程中获得了非常感性的知识。由于采用多媒体教学方法,课件中图文并茂,动静结合,Flas形象生动、具体逼真,便于理解和记忆,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学习从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从整体上把握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大大的提高了教学效果。同时,我们又根据近年来多次再版的实验诊断学教材制作了1100多张教学幻灯片,不仅教师可以应用于实验诊断教学中,而且发表于中国医科大学校园网上,网站上还提供了学科中重点难点知识的详解,图文并茂,方便学生在业余时间对于难点知识的查阅和学习。
对实验诊断学教学和学习起到了资源共享的作用。
3根据培养方向,合理进行考核管理
教学的目的是培养临床实用型人才,因此实验诊断学的课程考核方式也应充分体现学生的实践能力。传统的笔试考试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实验诊断学课程的需要,我们在实验课中采用了“笔试+操作”的考核方式,更能体现出实验诊断学课程的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特点。其中理论考试,主要涉及教材中的重点知识内容;实际操作考试,则考察学生如何更好的利用理论知识,来指导实践。通过双向的综合评定,更好的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
实验诊断学承担着为医学生打基础的重任,是大多数未来医生接受系统规范实验室训练的唯一机会,其教学水平的高低影响着未来医生质量的好坏。所以我们不能安于现状、而应该适应形势,探索出更科学、更合理、更全面、更系统的实验诊断教学模式。为临床医学生早日适应临床工作的需要做好准备,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
[1]杨虹,李智,盛红华. 实验诊断学教学现状和教学模式改革的探索 [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6(6)
〔关键词〕 江西傩舞 高校 舞蹈教学 实践探索
“傩”指的是假面跳神,其本身属于我国原始狩猎、图腾崇拜、部落战争和宗教祭祀的产物,而在楚文化的影响下,“傩”逐渐演变成了一种民舞伴生的民俗活动,江西傩舞这一中国傩文化代表、古代舞蹈的“活化石”也由此出现。在笔者调查中发现,江西傩舞本身有着四千余年发展历史,而其本身的题材丰富、种类多样特点,也使得江西傩舞直至今天仍具备着较高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以及艺术价值,这就使得江西傩舞进入高校舞蹈教学本身对于傩文化的发掘、保护、传播、弘扬都具备着较为重要的意义。
一、江西傩舞概述
(1)江西傩舞的发展。对于江西傩舞来说,其本身最早可以追溯到殷墟时期,这一源于古氏族社会中的图腾信仰,在不断发展中逐渐演变为原始巫教中的一N仪式、一种节令祭祀仪式,而傩舞也由此成形。对于早期的傩舞来说,其本身具备着固定的目的与内容,跳舞的人们戴着面具、舞蹈动作凶猛激烈、在正月十六表演都是傩舞的主要内容,而之所以在正月十六表演傩舞,主要是为了将危害人类的“疫病”与“恶魔”赶走,而由此我们也能够发现傩舞具备着较强的宗教性与传统性特点[1]。
对于周代的傩舞来说,其本身可以分为“国傩”、“大傩”、“乡人傩”等几类,而这些傩舞都属于祭礼的一种;而当傩舞发展到魏晋时期,傩舞的开始逐渐由祭礼演变为“戏”;而到了明清时期。傩舞完全成为了一种娱乐性的风俗活动,并开始向戏曲方向发展。据笔者调查得知,我国当下的傩舞只在江西、湖南、湖北、广西、云南等地农村还存有一定流传,而这其中的江西傩舞传承最为悠久,祈求丰收、保护孩子、纳吉等都属于江西傩舞的重要内容[2]。
(2)江西傩舞的特点
1. 动力特征独特。对于江西傩舞来说,动力特征独特是其具备的特点之一,这一特点主要是由于江西傩舞本身属于祭祀大地山川、先祖神o的宗教活动仪式所致,而受这一原因影响,江西傩舞的舞蹈动作往往开朗奔放,洒脱肆意,并凭借着脚勾手弯、身段圆的独特体态形成了变化诡谲、异象纷呈的动力结构,而受这一结构影响,江西傩舞的情感体现与动律特征都具备着较高的独特性,这一独特性也是江西傩舞能够历经四千年光阴流逝仍旧存世的原因所在[3]。
2. 节奏动作变化多端。对于江西傩舞来说,节奏动作变化多端同样属于其具备的特点,而这一特点本身也与江西傩舞的美学特征紧密相关,附点节奏的处理、倾倒的舞姿形态、动作的逐渐加快都属于这一特点的具体表现。受节奏动作变化多端特点的影响,江西傩舞对于气息的调理与呼吸节奏的处理有着较高的要求[4]。
3. 力度变化强弱分明。在江西傩舞中,舞蹈的力度直接受重心与情绪影响,这就使得江西傩舞的力度变化强弱分明,这一特点同样与江西傩舞的美学特征紧密相关。
4. 气韵递增。对于江西傩舞来说,气韵递增也是其具备的特点之一,而这一特点的出现主要是由于江西傩舞的舞蹈动作需要利用同一方向的气韵做上下倾倒的运动所致。
5. 音乐与服饰独特。除了上述几方面的表演特征外,音乐与服饰独特同样属于江西傩舞具备的特点之一,以锣鼓为主的伴奏音乐、结构简单且古朴有力的以小调为主旋律的独特音乐,继承古傩红头巾、红裙子、绿袖套、宋傩“绣画色衣”的独特服饰都属于这一音乐与服饰特点的具体表现,这些同样实现了江西傩舞艺术性的增强。
二、江西傩舞进入高校舞蹈教学的必要性
(1)充实民间舞教学内容。对于我国高校舞蹈教学来说,由于高校舞蹈专业课程设置缺乏统一的国家大纲,这就使得不同高校结合自身师资情况、生源情况,借鉴北京舞蹈学院等专业院校的课程设置进行课程规划的情况较为常见,而据笔者调查发展,芭蕾舞基训、中国古典舞身韵、民族民间舞、现代舞、舞蹈编导、舞蹈理论等属于最常见的高校舞蹈课程设置。对于高校舞蹈教学的民族民间舞课程来说,以地区、五大民间舞蹈为主体的教材设置较为常见,但结合这一教材设置我们不难发现,这一结合北京舞蹈学院的民族民间舞课程设置虽然浓缩了我国各地的舞蹈类型,但这一教材本身较为适用于培养“宽、泛、广”的舞蹈人才,而如果我们能够将江西傩舞加入高校舞蹈的民族民间舞教学中,高校舞蹈教学的地方性就将得到较好体现,学生也能够由此结合自身差异性特点获得更为宽泛的选择,由此可见江西傩舞进入高校舞蹈教学的必要性[5]。
(2)实现文明的传承与保护。作为中国傩文化代表、古代舞蹈的“活化石”,江西傩舞已经被评为世界非物质物化遗产,这也表明了江西傩舞将在未来实现较为广阔的发展,但在笔者的调查中发现,我国当下缺乏专业的江西傩舞舞蹈演员、以傩舞为素材的舞蹈创作也较少,这就直接影响了江西傩舞的发展。教育事业本身承担着文明传承的使命,所以将江西傩舞引入高校舞蹈教学就能够推动江西傩舞的挖掘、传承与发展,学生对于传统美德的认同也将实现较好提升,由此可见江西傩舞进入高校舞蹈教学的必要性[6]。
三、江西傩舞高校舞蹈教学实践的策略
为了能够更好完成本文就江西傩舞、高校舞蹈教学展开的相关研究,笔者将在下文中结合自身实际工作经验与相关文献资料对江西傩舞高校舞蹈教学实践的策略进行详细论述,希望这一论述内容能够为江西傩舞的传承与发展、高校舞蹈教学有效性的提升带来一定帮助。
(1)把握江西傩舞音乐与服饰特点。为了保证江西傩舞能够较好进入高校舞蹈教学,相关教职工作者就必须深入了解江西傩舞,并对江西傩舞进行深入挖掘与提炼,以此实现对江西傩舞音乐与服饰特点的较好把握,这样才能够保证江西傩舞在高校舞蹈教学中得以较好实践。之所以这一实践需要以江西傩舞音乐与服饰特点的把握方面入手,主要是由于江西傩舞具备历史悠久、题材丰富、种类多样特点所致。想要保证江西傩舞能够切实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存在着一定困难,而通过江西傩舞音乐与服饰特点的展示使学生对其产生兴趣,就能够为学生创造江西傩舞学习的好开端,这自然使得江西傩舞能够在高校舞蹈中的实践得以较高质量展开[7]。
(2)实现强调个性、体现风格的教学组合建设。为了能够保证江西傩舞较好融入高校舞蹈教学,实现强调江西傩舞个性、体现其风格的教学组合建设就显得很有必要。对于高校舞蹈教学来说,组合是其主要授课方式,而想要实现强调个性、体现风格的教学组合建设,我们就可以借鉴北京舞蹈学员民间舞教学的教材整理模式,依次进行基础训练组合、性格个性动作组合、表演性组合,就能够依据动律、动作、组合的形式较好实现江西傩舞的教学。例如,下身动律就可以从蹲、蛙抬腿训练组合入手,并在配合手部练后进入步伐组合编排,随后进入编排具体人物形象的表演性组合,就能够较好完成调个性、体现风格的教学组合建设,这里的人物形象的表演性组合编排可以考虑《魁星组合》、《开山组合》、《纸钱组合》等[8]。
(3)提炼江西傩舞典型动作。出了上述两方面策略外,提炼江西傩舞典型动作也能够较好实现江西傩舞在高校舞蹈教学中的融入,这一提炼可以细分为典型特征基本动作的提炼与典型动态动作提炼两部分。在典型特征基本动作的提炼中,相关教职人员需要结合不同地区江西傩舞存在的傩仪、搜傩、行傩、跳傩之间存在的不同,完成具体典型特征基本动作的提炼。这里笔者选择了南丰傩舞、萍乡傩舞、万载傩舞作为这一典型特征基本动作的提炼对象。而从这三类江西傩舞的提炼中,我们就能够得出文傩与武傩存在审美特点不同的结论,也能够总结出江西傩舞总体动作特点为拙、艮、拧、倾、跺、甩、推、抖。此外,我们还能够发现江西傩舞存在蛙抬步、蛙跳步、跺跳步、禹步等步伐;而在典型动态动作提炼中,这一特点的分析我们需要结合具体的傩舞表演人物角色进行,如开山动作古朴豪迈、魁星风趣幽默、纸钱动作潇洒飘逸等,而结合这一动态动作提炼,高校舞蹈教学中的江西傩舞教学实践就将得以更好展开。
参考文献:
[1]丁庆.论江西傩舞及其课程资源开发[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13,06:60-63.
[2]刘永红.开发江西傩舞课程资源的意义[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2008,01:99-102.
[3]王孟.江西南丰傩舞创作中的解构[D].福建师范大学,2013.
[4]廖夏林,王春阳.傩舞的原生态艺术特色――以江西南丰为例[J].江西社会科学,2007,12:227-229.
[5]黄立华,张云鹏.江西南丰傩舞表演者的运动符号解析[J].南昌航空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3:93-97.
[6]赵知博.江西石邮村傩舞田野考察实录[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14,02:74-77.
【关键词】“结晶学与矿物学” 教学实践 实习课 启发式教学 晶体结构模型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结晶学与矿物学”是地质类各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之一,是学好晶体光学、岩石学、地球化学、材料学及宝玉石学等课程的前提与基础。没有牢固的结晶学与矿物学基础,这些课程很难学好。同时,矿物学作为研究固体地球物质成分的基础科学之一,其本身也具有为地质找矿服务的性质。随着地球科学的发展与用人单位对复合型地质人才的渴求,如何培养专业基础扎实、知识面广、创新能力较强的高素质人才成为高校地质教学改革面临的现实问题。“结晶学与矿物学”课程教学改革无疑是高校素质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为此,我们这几年在“结晶学与矿物学”课程教学改革中作了一些探索和尝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对高校地质教学改革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课程特点与教学改革对策
“结晶学与矿物学”是以晶体和矿物为研究对象来揭示固体地球的物质组成,该课程具有以下三个特点,教学改革针对课程特点采取如下措施:①部分内容比较抽象,需要有较强的空间想象力。如晶体的投影、微观及宏观对称、晶体的定向以及晶体和矿物的微观组成与排列方式比较抽象,看不见,摸不着,学生理解起来有难度,可利用计算机技术制作生动的教学多媒体和晶体模型,以便学生直观地观察、理解和融会贯通。②实践性比较强。该课程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理论知识,而且还要求学生具有对晶体模型进行实际对称操作和实际鉴定矿物的能力,掌握几何单形的描述,如晶面的形状、数目、相互关系、晶面与对称要素的相对位置以及单形横切面的形状等;掌握常见矿物的结晶学、矿物学特征,能用肉眼或者借助简单手段对矿物进行鉴定。因此,要加重实习课的力度,同时给学生创造室内外多途径接触各种矿物的机会,培养学生实际鉴定能力。③内容上具有较强的连贯性。如晶体的对称要素、对称操作、对称型、晶体定向、晶体符号及单形分析等内容逻辑结构严密,如果前一部分内容没有很好地掌握将直接影响到后续内容的理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循序渐进、由浅入深。
教学实践及探索体系
1.教学理念
以往教学过程中往往以教师为主,不够重视或完全忽视了学生应该是整个学习活动的主体。本次教学中确立“以学生为主”的教育观念,将学生由被动地接受知识变为主动获取知识,即教师引导和促进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决定学生应是教学过程中主动、自觉地参与者和探索者[1]。同时始终把素质教育融于专业教育之中[2],促进个性全面、和谐、自由与充分的发展。树立学生热爱地质专业以及勤奋学习的思想和决心,使学生具有爱岗敬业、诚实守信、甘于寂寞、团结协作精神和奉献精神的职业道德。
2.教学内容
“结晶学与矿物学”课程讲授对象为晶体与矿物,课程体系包括两个部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怎样在有限的课时内,选择授课内容是讲好这门课的关键。教学内容选择上要抓住主线,提纲挈领。结晶学部分的重点和难点主要是晶体的宏观对称及其与微观结构的内在联系及规律、晶体的定向及晶体符号、单形与聚形分析。在矿物学部分,抓住矿物的物质成分、晶体结构、形态、物理性质及形成条件之间的相互制约这一主线,使学生理解矿物的化学组成、结构与形成条件控制了矿物的物理性质,物理性质是矿物成分、结构和形成条件的外在表现,是鉴定矿物、判断成因和加工利用的重要依据。实验课的主要目的是要求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以便能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本次改革后“结晶学与矿物学”总学时设为64学时,其中44学时为理论教学,为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将实验教学增加至20学时,具体安排如下:
(1)理论教学。
结晶学部分:共14学时。包括晶体与晶体的基本性质(2学时)、晶体生长模型及晶体投影(2学时)、晶体的外部对称(2学时)、晶体定向与晶体符号(2学时)、单形与聚形(3学时)、晶体结构与晶体化学(3学时)。
矿物学部分:共30学时。包括绪论(1学时)、矿物的形态(1学时)、矿物的物理性质(4学时)、矿物的化学成分矿物的命名与分类(1学时)、矿物的形成演化与共生组合(2学时)、自然元素大类(1学时)、硫化物及其类似化合物(2学时)、氧化物和氢氧化物(2学时)、硅酸盐矿物(12学时)、碳酸盐、硫酸盐矿物(2学时)、卤化物及其他矿物(2学时)。
(2)实验教学。共10次,20学时。结晶学部分3次,包括晶体的投影和对称(2学时)、晶体定向与晶体符号(2学时)、单形与聚形(2学时)。矿物学部分7次,包括矿物的形态和物理性质(2学时)、硅酸盐矿物(6学时)、硫化物及其类似化合物(2学时)、氧化物和氢氧化物(2学时)、自然元素、碳酸盐、硫酸盐矿物、卤化物及其他矿物(2学时)。
3.教学方法
(1)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孔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可见在教学中启发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促使他们生动活泼的学习是多么重要。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经常给学生提出一些探索性的问题,留有一定的思维空间,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并进行讨论,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例如当讲到某一矿物的物理性质时,启发学生从其成分、结构和形成条件方面思考,引导学生独立分析此种矿物的物理性质,并将矿物的成分、结构和形成条件三者有机结合起来分析矿物的成因产状,进一步探讨矿物的组合、共生和伴生及形成矿物的地质作用等问题。同时穿插一些能引起学生兴趣的内容,不至于使学生感到该课程枯燥乏味。例如在讲到某些可以作为宝玉石的矿物时,可以适当穿插一些有关宝石、玉石的常识,并展示一些宝玉石图片供学生欣赏,一看到这些“精美的石头”,学生们马上表现出浓厚的兴趣,此时再“趁热打铁”,讲授该矿物的成分、结构、物理性质、成因产状及用途,学生都乐意接受。这种师生双方共同创造的和谐互动氛围,保证了教学任务的完成和良好的教学效果。
(2)加大实习课力度。在以往教学过程中,学生对晶体的微观组成、排列方式难以理解,并且对常见矿物的鉴定也比较难。本次教学改革别注重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包括分析晶体模型和鉴定矿物标本,增加了实验课的比重,总计安排了10次。
具体做法是每次实习课之前,教师要求学生先对内容进行预习,课堂前10分钟,教师先对每次实习课的重点和难点给予提示,然后指导、帮助学生完成具体的认识操作。学生可以分组讨论,教师也可以随时参与进来。在紧张、愉快的氛围中掌握不同类型晶体结构模型和矿物标本的鉴定程序和方法,掌握将晶体结构和矿物标本有机结合在一起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学会初步分析矿物的成因及其产状,并在课堂上完成实习报告。通过实习,使学生进一步巩固课堂上所学的基础理论知识,运用这些知识去观察、研究、分析和判断各种地质现象,解决实际问题。
(3)实行实验室开放。开放“结晶学与矿物学”实验室,这不仅能增加学生观察和实际操作的机会,更重要的是为有特长和个性需要的学生发展个人潜能创造有利条件,提供更好的个性发展平台和空间。学生可以在规定的时间段或预约使用实验室,如果学生有需求,教师可随时参与讨论和指导。
4.教学手段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新的科学技术成果的不断发明和应用,一部教科书、一支粉笔、一块黑板、几幅挂图等的传统教学手段所传递的信息量远远不能满足现代教学的要求。因此,除了常规的教学手段以及应用常规的教学仪器与设备外,要及时探索最先进的教学手段,需要采取多种教学手段相结合的方法,此次在“结晶学与矿物学”的教学改革工作中主要做了以下几项工作。
(1)制作交互式教学多媒体。优选了Authorware软件制作了“结晶学与矿物学”课程的专业水准的交互式多媒体,将文字、图形、声音、动画和视频等各种多媒体项目汇集在一起,使得该课件具有较大的互动功能,提供按键、按鼠标和限时等多种应答方式,实现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同时提供了许多系统变量和函数,可以根据学生的响应情况,执行特定的功能。
(2)构建矿物晶体立体结构模型。矿物晶体立体结构对于学生来说比较抽象,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以往教学主要展示实体教学晶体模型,一来教学晶体模型数量有限,二来展示不生动,导致展示效果一般。本次利用flash软件构建了各种矿物晶体立体结构模型,一来这样构建的模型多,并节约了购买教学晶体模型的经费,二来可以在多媒体中多方位、多角度展示晶体的结构,并且还可以展示一个晶体的形成过程。这样把以往抽象的晶体立体结构非常直观、生动地展示给学生,使学生能够充分理解晶体的生长、对称、定向与结晶学符号的含义。
(3)走出教室,开阔学生的视野。为了开阔学生的视野,该课程坚持“请进来,走出去”的教学方针。请西安地质矿产研究所野外经验丰富的专家给学生讲解矿物的类型、组合特点、物理性质、化学成分以及如何在野外鉴定矿物。利用课外时间,组织学生去西北大学地质博物馆和西安地质矿产研究所矿物陈列室参观,去宝玉石市场实地考察,开阔学生的视野。
考核机制与教学效果
“结晶学与矿物学”属于专业基础课程,西安科技大学以往采用理论考试占70%,实验课成绩占30%的成绩计算方式。为了培养学生将抽象晶体结构与实际矿物标本有机结合的能力,提高学生鉴定矿物的实际能力,在学生最终的总成绩中将理论考试所占比例调整为60%,实验课成绩比例仍然为30%,加入10%的标本测试成绩,改变了学生以往“重理论、轻实践”的弊病,提升了学生对实验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近几年的教学效果证实,该课程的教学实践及探索在现阶段内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既保证了学生对基础理论知识的掌握,又提高了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获得了学校和学生的一致好评。相信该课程在西安科技大学“教育教学改革与研究项目”资助下会越来越适应地质学的需要,为培养适应现代社会所需求的综合型地质人才作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周鼎武,赖少聪,张成立等.地质学实践教学新体系[J].中国地质教育,2006(4):47-53.
【关键词】启发式教学 思想品德课 实践 探索
传统的注入式教学,对学生产生消极影响,禁锢了学生的思想,造成思维定势,而无独创。这种教学观显然无法培养出善于思考、敢于创新的人才。笔者认为启发式教学是课堂教改的取向,此教学观能充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的能力,激发质疑的精神,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下面根据自己的思想品德课堂教学实践,探索启发式教学。
一、启发式教学的含义、特征
1.启发式教学的含义。启发式教学是指教师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遵循教学规律,采取各种有效的方式方法,引导学生积极、主动、自觉地掌握知识的教学指导思想。
2.启发式教学的特征。启发式教学与注入式教学相对,呈现以下特征: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引起学生学习动机;激发学生积极思维活动;使学生学会思考问题的方法;发扬教学民主,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强调学生在掌握知识、技能、技巧的同时,发展智力与能力;注重教的方法和学的方法相结合。
二、思想品德课中启发式教学的具体实施
启发式教学的精髓是:在教学活动中,学生始终处于主动地位,教师发挥主导作用,教师通过启发、引导、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热情,让学生动脑、动手、动口,积极思考、探索和发现科学真理,掌握知识。课堂教学实践中,如何运用启发式教学呢?
1.加强新课导入的艺术性
教学的艺术性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课堂语言要生动、准确、风趣、富启发性。要善于以语言的情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启发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以富有艺术魅力的语言,把学生引入事物的意境之中,使学生学习趣味盎然,乐学不倦,从调动学生探求知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新课导入十分重要。有时一两句话或一个实例也能引起学生很大的求知欲和好奇心,而这种求知欲和好奇心可以促使学生学习的动机由潜伏状态转为活跃状态。如我在讲七年级下册第六课“为坚强喝彩”时,我先讲了奥斯特洛夫斯基如何克服了常人无法想象的困难,写成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故事,然后设问:奥斯特洛夫斯基能够战胜困难、创造奇迹,是有什么神奇的力量让他做到?学生带着我设置的情境,带着探究的好奇心进入了学习之中,情绪高涨,思维活跃。
正如孔子所说的“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在教学中发挥出巨大作用。如果学生对你这科目、某节课感兴趣,有强烈的学习欲望,那么对于开展教学活动、完成教学目标,将会是事半功倍。
2.重视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课堂提问是在教学过程中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启发学生思考、反馈掌握知识情况、师生交流的一个重要手段。怎样在课堂上提问,才更有利更有效呢?我认为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要会问,提问重在引导学生思考,要形式多样,避免机械的单一的模式。其次,提问要因人而异,一个班几十个学生各有个性,他们的知识水平、生活经历等也不尽相同。第三,要面向全体学生,多方位提问。要求我们教师全面细致地了解掌握班上每一个学生的情况,提问要面向全体,使每个学生都能思考,有所得。教师要根据学生实际,创设问题的情境,引导学生联系已学知识、现实生活,解决有适当难度的问题,使其有获得成功的体验。如,我讲“做情绪的主人”时,分层提问:①青少年的情绪特点有哪些?②不良的情绪有什么危害?③情绪对人有哪些影响?④结合自己的实际,谈谈怎样调节情绪?问题有难有易,适应班里各个层次的学生思考、回答,这样提问更有效。
总之,课堂提问也讲究艺术性,是课堂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每位教师必须做到精心设计问题,耐心听取,作出正确评价,使教与学紧密结合,使学生为主体与教师为主导都得以充分体现,使课堂气氛活跃,师生互动,从而全面提高课堂实效。
3.强化学生思考、探讨的主动性
传统的注入式教学,教师向学生灌输知识,使学生生吞活剥,呆读死记,以致头脑僵化,抑制了学生的思考力、主观能动性和创造精神,往往培养出不善于思考的书呆子。要想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我们的教师应该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采取各种有效的方式去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指导他们在学习时自主探究。
在讲“世界因生命而精彩”时,分以下几步进行:①在上课前学生分小组分别收集一些展示生命体的图片,上课时,让学生结合图片文字资料进行介绍,以此让学生体验世界因生命的存在而变得生动和精彩。②现场采访:人类对待生命有那些方面做得不好?各小组讨论,找代表回答,其他人可补充。③用幻灯片展示两组图片,“美丽的水和森林”与“被污染的大地”(树木过度砍伐、沙尘暴、洪水、大地干涸),让学生思考为什么我们的家园会被破坏?④学生查找灭绝和濒临灭绝的动物资料,课堂上展示、阅读资料,震撼学生心灵,呼吁保护生物,然后小组讨论:我们日常生活中应如何尊重和关爱生命,保护环境?⑤举出生活中我们“随手可做”的事情,通过小组合作,得出结论,将其内化为自身的知识并运用到生活中。这样的教学过程,通过各种方式,确定探究、思考的方向,让学生收集材料、讨论等,活跃了课堂,教育了学生,培养了学生动脑动手等能力,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探讨学习内容,效果显著。
三、思想品德课中实施启发式教学的注意事项
1.由浅到深启发学生。教师启发学生时,应抓住教材的重点、难点,根据实际情况,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巧妙提问,唤起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望。
2.不断设疑并释疑。教师不断设疑并引导学生释疑,才能让学生的思维有目标,才能让学生感受到思维的魅力。
3.适时点拨。运用启发式教学,要让学生的思维活动从始至终处于活跃、积极的状态,如果学生思维停顿时间较长,或学生思维偏离教学内容较远,这说明教学质量不高,为此,要求教师及时发现问题,适时加以点拨,使学生思维展开,为学生思维指明方向。
关键词:农业机械教学;教学探索;教学实践
农业机械教学力求通过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使得相关领域的人才掌握最新的农业机械设备使用原理与方法,继而促进农业机械在农业生产中的推广使用。通过农业机械教学工作的开展以及农业从业人员素养的提升,农业生产力可以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农业生产效率也能够得到有效的提升。
1农业机械教学探索的相关切入角度与措施
1.1教学方法与教学设备优化的同步探究,提升课程教学质量
现阶段,现代化教学设备与农业科技都在快速的发展,农业机械教学既面临教学内容日益丰富、快速更新的挑战,又具有教学设备不断优化、教学环境不断改善的条件。因此在开展农业机械教学探索的过程中,一线教师首先可以从教学方法与教学设备优化的角度开展教学探究工作。结合现阶段多媒体教学设备,积极尝试动态教学方法,以视频、图像形式将农业机械结构直观动态的展示在学生的面前,并合理安排课程时间,以问题引导式教学模式来继续课程教学内容[1]。
1.2教学实践优化与实训基地建设探究,优化整体教学环境
农业机械教学讲求知识的实际应用,因此在开展教学探究的过程中,教师还应当积极的探究农业机械教学实践以及实训基地建设的探究工作。以实际的农业机械拆解、维修、展示来让学生检验应用所学的知识,同时根据课程教学的实际需求,探索建设实训教学基地,进而以教学课程任务的形式指导学生完成农业机械的探究与维修工作,使得学生能够随时应用其课堂所学的知识,体现课程的应用性特点,并促进学生专业技能的提升。
1.3应用性教学与校企合作教学探究,强化人才专业素养
应用性教学是农业机械教学的一大特点,除了课程实践以及实训基地的建设,教师在探究农业机械教学的过程中,还可以从学生岗位实践以及校企合作等角度来探究提升农业机械教学效果的相关措施。根据农业机械教学应用性的特点,学生除了掌握必备的课程知识外,还应当能够有效地融入社会岗位,将专业知识应用于相关的领域。
2农业机械实践教学的有效对策
2.1充实教学设备,完善课程教学内容
农业机械教学对于最新的农业机械有着较高的要求,学生在学校中对农业机械的接触直接关系到其后期在社会中技能水平的发挥。因此在开展农业机械实践教学的过程中,学校要及时的更新农业机械设备,并将其转化为教学工具,由专业的教师及时的进行课堂应用,指导学生掌握最新的农业机械设备知识以及维护处理的方法,进而提升学生专业应用技能,为其实际的技能应用打下良好的基础[2]。
2.2提升实训课程比重,积极开展主题实践课程
农业机械教学注重技能的应用性,因此在实际教学工作开展的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地提升实训课程的比重,以农业机械高效率使用、农业机械维护保养、农业机械维修以及农业机械更新等为课程的主题。使得学生在相关的场景下开展知识的学习与应用,进而有针对性的强化自身所掌握的理论知识,并借助实训课堂来应用和检验已经掌握的基本技能,最终促进自己专业技能水平的提升。
2.3促进顶岗实习活动的开展,促进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提升
顶岗实习活动的开展可以帮助学生提前走入社会岗位,以社会的需求来检验自己所掌握的知识。农业机械教学所教授的课程知识应用性极强,并且在不断地更新,如果在教学实践中安排顶岗实习,一方面可以让学生真正的开始应用自己的专业技能,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企业导师的指导,补充学生所学,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只有在多方面实践教学工作的共同指导下,农业机械专业才能真正培养出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
3结束语
文章结合实际的教学经验以及现阶段农业机械教学的实际情况,对农业机械教学探索与实践进行了分析。从现阶段教学情况来看,农业机械教学应当积极从教学方法、教学实践以及应用型人才培养等多个方面开展教学探究。在教学实践开展的过程中,相关教师除了要不断优化教学设备,直观展示农业机械知识外,还应当努力组建实训室教学基地,以主题教学的形式不断提升学生专业技能水平。同时,在实践教学开展的过程中,学校可以尝试校企合作,以顶岗实习来检验学生的应用技能,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最终实现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参考文献
[1]张喜瑞,李粤,梁栋,等.案例教学在农业机械课程教学中的探索与应用[J].价值工程,2015,(31).
【关键词】大学英语视听说;多媒体;教学模式;网络资源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中国与世界的接触和合作越来越多,国际语言的学习在这种全球化的大环境下就显得越发的重要。英语作为最常用的国际语言之一,已经逐渐融入到国人们的生活、工作、学习之中,特别是在校的大学生们,能说出一口流利的英语为他们今后就业或者学习深造都大有裨益。因此提高大学英语课堂的教学质量,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培养出会写会听会说英语的人才已经成为各大高校英语专业发展的目标。
为了培养学生们的英语能力,教育部2004年初对各大高校提出了新的要求,“培养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信息交流”,此外,还大力提倡和鼓励“利用先进技术来提高听说能力,比如多媒体和网络教学的应用,为学生提供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与条件。”面对这些情况,英语视听说教学应运而生。
1 大学英语视听说教学的现状
1.1 大学英语视听说教学的特点
视听教学的目的是基于计算机和课堂的教学模式,为学生们提供完整、多元、立体化的英语教学平台,它可以利用多媒体资源模拟出一个较真实的语言环境,利用听说材料,全面的锻炼学生们的语言应用能力,使课堂内外教与学充分体现结合起来。
1.2 大学英语视听说教学存在的问题
视听说教学的初衷和想法虽然很好,但是由于实际情况的限制,导致教学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
(1)教材单一,内容单调。目前,大学英语教材多选用外研社出版的《新视野大学英语》或者是上外社出版的《新编大学英语》,在教材的选用上比较单一固定,而且教材中所呈现的语境落后于目前大学生们所渴望了解和学习的内容。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学生们的学习热情,影响了教学效果。
(2)班级容量大,视听效果较差。大学英语是所有专业的学生必须的一门课程,学生的人数导致了很多高校在师资上存在不足。在视听课堂上,老师不能很好的和大多数学生形成互动,特别是距离老师工作台较远的学生,使得大部分学生只是机械的在听,说的能力得不到锻炼,与教学目的相背离。
(3)学生素质不一,给教学带来一定难度。我国大学招生虽然采取统考的形式,但是很多省市都可以自主命题及制定教学计划,这就导致了各省市考生们参差不齐的英语基础。就目前来看,南方省市对学生们的英语能力要求较高,学生们的整体英语基础也较好,而河北及东北等省市在高考中甚至没有英语听力这一项,导致了很多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较差。这些导致了学生们进入大学后,英语基础不一致,有的学生认为老师授课内容简单,但有的学生却感到困难,面对这种情况,老师们难以平衡,进而影响了学生们整体的学习效果。
2 大学英语视听说教学探索
针对视听说教学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笔者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探索出几点办法,并且已经运用到了实践中,供各位老师参考。
2.1 拓宽教材选用思路,适当引入辅助教材
英语的视听教学目的是全方位的锻炼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因此必须为学生们创造出逼真的语言环境,并且要贴合生活实际,跟上时展的潮流,提起学生们学习的兴趣。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可以在学校规定的主流教材基础上,为学生们选择一些新颖的视听补充材料。比如,当下流行的美剧等,可以截取其中的一个生活场景播放给学生听,也可以直接播放一些时间不长的影片,一方面提升学生们的兴趣,另一方面影片中的英语发音等都比较地道,而且语言上言简意赅,还会有一些该国本土的俗语等,学生们不仅可以学习不同国家的文化,还能体会到英语的真实美感。笔者曾经美剧《迷失》作为辅助视听教材引入到课题上,根据剧中不同场景中语言的应用,分析了语法的特点,由于该剧故事情节较好,学生们学习起来很容易,并且还进行了应用练习,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2.2 分层次教学,分组管理
基于学生们人数较多,英语基础参差不齐的情况,可以在学生们入学时组织英语分层次考试,考试内容应当全面,包含听说写个方面,然后根据学生们的情况进行分层次教学,由高到低一般可分为A、B、C三个层次,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教学要求,比如对于A层次的学生可以出多留一些自主发挥的题目,着重对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培养,对于C层次的学生可以就教材上的听说内容进行加强训练,提高他们的英语水平。学习完一阶段后可以再次进行考核,对学生重新分层次,做到公平全面的照顾。在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分层次教学要灵活运用,让他们感受到分层次教学是为了全面提高大家的英语水平,切不可让学生们产生差别对待的自卑心理。
2.3 利用网络资源,展开多种学习模式
为了提高英语视听教学效果,在教学模式上应当不拘一格,多种形式并用,比如利用网络资源进行教学。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资源的日新月异,现代教育正朝着网络化和信息化方向飞速发展。网络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了优越资源,老师应充分利用先进的网络技术手段和丰富的网上教学资源,开展学生课外网上自主学习实践,很好的将学生课外与课内学习紧密相连。学生可以在教师的监督指导下,灵活运用所学策略,在家中、学校机房、寝室等场所随时进行网上自主学习。可以开发一些小项目,给学生提出要求,将学生分组,让他们利用网络资源,自主完成,老师进行宏观把握和指导,项目完成后,组织学生们一起展示交流。这种做法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们的团队意识,对今后就业有所帮助,一方面还可以培养学生们自主学习,终身学习的意识。笔者在这方面也进行了尝试,效果良好。
3 结语
相比于传统的英语教学,视听说教学有着独特的优势,是一门真正培养学生英语技能的课程。它以语言训练为基本宗旨,全面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译的能力,为学生今后的就业或者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作为大学英语教师,应当在视听说教学上多做探索,提升学生们的英语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李洁.新教学模式下英语听说教学体验[J].中国外语,2005.(4):53-57,61
[2]曾湘宁.大学英语视听说课程的教学实践与思考[J].科技信息,2009.10
一、合理重组教材,贴近生活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要求“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真正体现“人人学有用的数学”的基本理念。遵循这一理念,我保证科学性的前提下合理改组教材,体现教学内容的生活性。如在教学“减法的一些简便算法”时,我对书本上的例题进行了改组,没有直接呈现题目,而是创设了学生喜闻乐见的问题情境:星期天,晶晶和妈妈去华信超市购物,看中了一个玩具(单价32元),一件衣服(单价68元),开好发票后到收银台付款,妈妈身边带了340元钱。她会怎么付钱?还剩多少钱?怎样解答?这里,教师赋枯燥的数字以“生命”,使学生跃跃欲试,同时也让学生真正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生活中间”。
二、捕捉生活素材,体会数学
“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的向上向前的需要而教育。”(陶行知语)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渗透在生活的每个角落。在数学教学中,我经常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学生体会数学,贴近他们的生活素材。如:在教学“千克和克”时,让学生到生活中观察几件物品的包装,记下他们的重量,在交流时,同学们提出了许多现实的问题,如:方便面袋上印着总量:70克面饼:65克,从而知道调料袋和包装袋重5克。食用盐包装袋上印着净含量:500克±10克等实际问题。
在认识基本的几何图形后,我拿出了一瓶插花,让学生观察并说一说这些花组成了哪些图形?当然,从不同的角度看会有不同形状的图形,让学生在图形变换中欣赏数学的美,从而意识到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让学生通过生活实践留心观察,敢于质疑、大胆探索去获取知识,不仅是对书本知识的印证和补充,又是一种对生活的适应。在"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教学导入时,安排了这样一段小插曲:你们知道我们人体的许多有趣的比吗?头与身高的比大约是1∶7,脚底长与身高的比大约也是1∶7,将拳头翻滚一周,它的长度与脚底的长度比大约是1∶1……知道这些有趣的比有许多用处:到商店买袜子,只要将袜子在你拳头上绕一周,就知道这双袜子是否适合你穿;假如你是警察,只要发现罪犯的脚印,就可以估计出罪犯的身高……这样利用“人体有趣的比”的生活现象,引出“比例”的学习,可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主动参与新知识的探究,在获取知识的同时体验到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让学生经历了一次知识发现的过程,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结合生活实例,培养探究能力
关键词:金融英语教学;难点;对策
[中图分类号] F83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9-6426(2013)10-019-05
引 言
在经济全球化日益浓厚的今天,中国金融业与世界经济之间的交流日趋紧密。无论是中国与世界之间的国际贸易、资本流动,还是诸如凯恩斯相机抉择理论、IPO绿鞋机制、创业板做市商制度、呼之欲出的国际板等这些进入国门的同时扬弃西方金融思想和制度的金融创新,都使金融英语成为当今时代广泛需要的一项人力技能,掌握金融英语的专业人士为时代所亟需。上海市通用外语水平等级考试办公室主任、上海外国语大学博士生导师史志康教授认为:“上海如果继续在金融英语人才的培养上没有危机感,步履缓慢的话,那么,被抛离金融中心城市的第一集团就绝不是危言耸听。”目前,高校教育对金融英语的重要性在思想上基本形成了共识,金融英语课程已普遍纳入了经济类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其中的金融学专业更是如此。但是,目前高校制度对金融英语课程在思想上的重视与在实践中真正落实这种重视之间存在着不小的差距,更为迫切的矛盾是,金融英语教学环节的效率和质量亟待提高。提升这门课程的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必须对这门课程进行不断探索,对教学思路、教学方法改进创新,发现和总结出这门课程教学中的难点和症结,然后以积极进取的心态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改革,这样就能够使这门课程真正走上服务于时代和社会的良性发展轨道之上。
一、金融学专业金融英语教学实践中的难点分析
对于经济类金融学专业的人才培养而言,金融英语的作用和地位不同于英语专业,也不同于其他的经济类专业。在当今金融学专业的金融英语教学实践中存在一些具有普遍性的困难,这些难点可以归纳为如下三个方面。
(一)对金融英语的课程定位不清晰,课程在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地位有待加强
金融英语教学内容和方法的选择应取决于这门课程最终的培养目标,即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有怎样的技能,成为适应何种社会需要的人才,以此来决定这门课程教学内容的设计,并采取相应的教学手段和方法,这个过程即为课程的定位。课程的定位是课程发展的战略方向,定位准确恰当,课程建设就能事半功倍。比如:如果金融英语课程定位为培养直接服务于必须掌握金融英语技能的岗位专业人才,那么课程内容的设计就一定要突出实务性,教学内容就必须与岗位业务实际紧密结合;如果这门课程定位为培养对金融领域专题问题做深入研究的科研人才,那么课程内容的设计就需要突出金融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注重金融专业词汇的扩展;如果这门课程定位为培养服务于国内金融领域各行各业的专业人才,那么课程内容的设计就需要对金融业基础的词汇、术语、业务、制度和理论的英语表达和交流在听、说、读、写做全面的培养。然而,当今许多高校从上层的制度供给者、中层的管理者,再到下层直接接触学生的课程实践者对金融英语课程定位问题的认识是相当模糊混沌的,甚至有不少教师根本没有意识到还存在这个问题。这种状况是导致金融英语教学质量低下的一个重要原因,而改进高校金融英语课程定位不清的问题是有相当难度的。
(二)教师和学生对金融英语课程的认识存在误区
在当前金融学专业金融英语的教学实践中,传统单向讲授灌输式教学法仍然占有很大比重,具有更好教学效果的启发问题式、专题讨论式、情景式等教学法使用的比重很小,许多任课教师的教学状态给人以敷衍之感。再从学生方面来看,很大一部分学生对这门课程的学习缺乏学习的热情和动力,在这种状况下,学生对这门课程的设计缺乏积极回应,使教师陷入“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窘境。这种现象的产生有许多原因,包括课程定位、教学环境设施、教学方法、教师的职业素养、学生的认识水平和素质等。这些原因是产生这种现象的浅层次原因,而深层次的根本原因在于,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对金融英语都存在认识上的误区,这是导致这门课程教与学的主体主观意愿都不强的根源所在。
从教师方面来看,金融英语的任课教师对这门课程的定位认识不清,于是难以形成本课程成熟有效的系统教学模式和授课风格,做不到重点突出、目标明确。同时,任课教师对这门课程重要性的认识也不足,于是自然出现教师授课时不够投入、敷衍塞责的现象。从学生方面来看,学生对这门课程重要性认识不足相当普遍,而这又缘于学生对金融英语许多方面的认识存在偏差和误区。例如,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发现相当一部分学生狭隘地理解金融英语乃至英语学习的意义,认为自己将来的职业接触不到英语,因而学习金融英语没有意义,于是这些学生就形成了仅以应付考试拿到学分作为学习这门课程目标的消极学习策略。
(三)学生对金融英语课程的学习缺乏兴趣
学生普遍的学习态度和愿望也会感染教师,学生对金融英语的学习缺乏兴趣使得任课教师的教学方法难以施展, 教师的教学热情也会受到抑制。导致这种学生对这门课程兴趣淡漠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来自校方的课程定位问题,有来自教师的教学方法问题,当然还有来自学生对这门课程的认识及其自身素养、志向方面的原因。在实践教学中发现,学生对这门课程的认识兴趣问题是提高该课程教学效果的关键,而围绕能够激发学生兴趣的因素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改革,如研究性教学、发现式教学的改革,是金融英语课程建设的正确思路和有效途径。
二、应对金融英语教学实践中难点的对策
(一)管理者和任课教师共同正确定位金融学专业的金融英语课程
目前,高校的管理层已经普遍认识到了金融英语课程在金融学专业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性,但落实这种重要性方面颇显不足。诸多经济院校的金融学专业中金融英语课程仍然是选修课,使得这门课程的一类课程和精品课程建设缺乏校方的政策和制度平台。因此,校方管理层作为这门课程的制度供给方需要切实推进金融英语课程在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地位,逐步确立金融英语课程在金融学专业中的核心必修课程地位,给予这门课程的基层教研工作以良好的政策、制度和经费支持。在这门课程定位的制度变迁中基层教研部门的重视和改革推动是管理层真正重视这门课程并提升这门课程地位的重要推动力量。
金融英语的任课教师需要改进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给予这门课程一个准确的定位。这门课程学生能力的培养应定位为既掌握基础的金融专业术语、理论的金融专业英语表达又熟悉基础金融实务中金融英语的应用。任课教师需结合这种人才培养要求设计这门课程的内容,将该课程教学模式由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模式转向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模式;将单调灌输讲授词汇、课文原文逐句翻译、课后习题讲解的教学模式改为活泼有趣的小组专题会话练习、小组情景对话、任务布置及测试等丰富多彩的发现式和研究性教学模式。通过这种制度的制定和教学环节教学方式的改革转变金融英语课程混沌的定位现象,使该课程逐渐成为服务于时代的金融学专业的核心必修课程。
(二)任课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端正对金融英语课程的认识和学习目的
学生对于金融英语课程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对于这门课程教学效率的提高十分重要。实际上,学生对这门课程在最初就存在片面乃至错误的认识是导致出现诸多不良教学现象的根源所在,而许多任课教师对此没有清晰的认识,也就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那么,任课教师如何引导学生端正对金融英语课程的认识和学习目的呢?具体做法是:任课教师在金融英语课程开课前首先根据学生的以往英语成绩对学生的英语水平有一个大致客观的了解,然后以课堂、课间和课下询问以及课堂问卷的方式调查了解学生究竟是怎样看待这门课程的。之后教师基于学生认识中存在的问题在教案设计中留出30分钟左右的时间向学生阐释、和学生讨论“学习金融英语对我的意义是什么?”这个问题,尤其要重视英语水平较低的学生。
在实践教学中会发现许多学生认为自己将来的工作很可能不会用到金融英语,所以学习该课程没什么意义,任课教师需要就此问题及其他问题从如下几个方面与学生讨论和交流:其一,个人的职业生涯在最初阶段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在最初择业时,个人意志往往不得不屈服于现实的选择,认为自己将来的发展不会接触到金融英语不免武断。其二,金融英语为个人向更高层次发展提供了一个好的平台,金融英语对于高端金融人才是一项必备的技能。其三,在当今全球经济金融一体化全球化的今天,金融英语日益广泛深入地渗入到涉及经济学金融学知识的各行各业中,诸如QFII进军中国A股、美国QE政策对世界和中国经济的影响等等都已成为人们耳熟能详的经济事件,而作为一位金融学专业的大学生更需要对这些经济事件有一定的认识和分析能力。其四,金融英语的学习素材中有大量的金融学知识信息,它们能够为金融学专业知识的丰富和提高提供十分有益的帮助。最后,每一位同学都已为英语的学习付出了很多的汗水和时间,现在选择了金融学专业作为自己今后的职业发展方向,金融英语是将这些前期在英语学习上的辛勤积累转化为服务社会,实现人生价值的最后关键的一步。
(三)改革教学方法整合教学资源以唤醒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点在金融英语的教学实践中更能得到印证。掌握金融英语这项技能更多需要学习者勤奋认真地去记忆、总结,而较少需要逻辑推理、想象。因此,在繁琐的金融英语记忆背诵中如何变单调枯燥的学习为灵活有趣的学习是这门课程的教学实践者都要面对和认真思考、亟待解决的问题。结合金融英语的教学实际,将传统灌输式教学法之外的多种教学法灵活运用于金融英语课程的教学中是提高这门课程学生学习兴趣的切实可行的途径。具体这些教学方法的改革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入手。
1.将问题启发式教学、情景式教学、讨论发现式教学广泛运用于金融英语每一节课的课程设计中,逐步降低乃至取代单向灌输式教学,变学生的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例如,对于问题启发式教学,在课程进行到利率问题时,结合最近人民银行已全面放开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来设置这样的问题:中国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的全面放开说明中国的金融环境有什么变化?全面放开贷款利率对中国经济有何益处?对于情景式教学,将之运用于commercial bank, financial market, foreign exchange章节;对于讨论式教学,将之运用于Euro international institutions等知识点的介绍。
2.充分运用任务式教学法,给学生适度的压力和动力。教学实践中发现,许多学生在金融英语的学习中计划性和方向性并不明确,而且学习的自觉性差,这种现象在英语基础较差的学生中更加凸显。运用任务式教学法可以有效缓解这种矛盾,具体方法是:教师在课程设计中为每一堂课设计布置学习任务,在课前通过网络教学平台下达。这个任务包括:时事金融英语材料阅读,金融英语视频观看、听力材料学习,习题练习,PPT专题制作等。此外,任务的形式还包括在一个教学周期设置1-2次的随堂Test。任课教师尽量将学生任务的完成情况给予量化,并将之以一定权重纳入学生的最终课程成绩中,而且教师对每次任务的完成情况给予点评,表扬优秀者,肯定进步者,鼓励努力者。在实践教学中发现,当今的学生对荣誉和成绩仍然是十分看重的,因此,上述任务式教学法的运用会给学生学习的方向和动力,自然也就提高了学生学习金融英语的兴趣。
3.开展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以增强学生金融英语的学习兴趣。大学生处在人生的黄金时代,具有强烈的活力、创造力和潜力,因此教师可以引导有一定组织能力和较强英语学习兴趣的同学去组织管理课外的英语沙龙、英语角、英语演讲等活动,使学生的这种活力、创造力和潜力得到释放,在释放的同时学生学习金融英语的兴趣也自然会被激发出来。实践中发现在这样的活动中,学生学习的环境是在熟悉的同学之间,这样的环境十分有助于降低学生学习英语的拘束和羞涩感,使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敢于用英语交流和用心地倾听,这样的第二课堂对于金融英语课程的教学同样是十分必要和有益的。
4. 整合金融英语教材,给学生提供时代感浓郁的自学材料。目前,各种版本的金融英语教材林林总总不下十数种。这些教材的内容和风格有较强的同质性,都按照金融业基础知识的结构框架,以英文原文难句解析词汇课后阅读习题这样的顺序来安排各章节的内容。这些教材的内容照顾到了对金融学基础知识点专业英语表达的介绍,但这些教材中的内容几乎都不同程度与时代最新的金融事件存在脱节,如果教学就囿于这些有限的材料很容易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也不利于学生成为面向时代的应用型人才。另外,教材中对银行柜台、外汇交易等实务的介绍十分单薄,要么不做涉及要么通篇如此。因此,金融英语的任课教师需要在课前做大量整理汇总工作,整合金融英语的教材,使每一章节都有相配套的与时事紧密结合的教学资源,将这些资源上传网络教学平台供学生随时查阅,而且要在课程中加入一定比例的金融实务的介绍。
结束语
金融英语的教学内容决定了这门课程与其它课程在教学实践中存在着不同的难点,这些难点首先在于这门课程作为一种新兴的课程,其定位仍然不够清晰,其次,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对这门课程的认识和学生的学习兴趣都是这门课程教学中的薄弱环节,也是影响这门课程教学成败的关键。因此,在熟悉乃至掌握金融英语技能的专业人士日趋成为时代亟需的一类人才的今天,广大金融英语的教育工作者应针对这些难点,采取相应的对策以克服这门课程教学中的困难,使金融英语的课程建设走上快速健康发展的道路。
参考文献:
[1] 李海燕,赵惠娟. 改进金融英语教学的基本构想[J]. 金融教学与研究,2003(3).
[2] 巨 铭. 高职高专金融专业英语教材研究[J]. 中国校外教育,2012(18).
[3] 舒 娜. 高职金融英语分步分层教学模式的研究与探索[J]. 江西金融职工大学学报,2005(5).
[4] 李丽丽,谢建中,乔媛,任. 高职金融英语教学的研究与实践[J]. 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4).
[5] 胥丽卿. 高职院校金融英语课程教学改革初探[J]. 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2).
[6] 冯长甫. 关于强化金融英语课程建设的思考[J]. 河南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2).
[7] 王晓佳. 关于强化民办高校金融英语教学的思考[J]. 经济研究导刊,2009(29).
[8] 郭 磊. 金融英语课程教学模式的设计与应用[J]. 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6).
[9] 孙 钰,潘天芹. 论应用能力培养导向的独立学院金融英语教学模式[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S1).
[10] 张 靖. 培养大学生学习兴趣改善金融英语课程教学效果[J]. 哈尔滨金融学院学报,2012(6).
关键词: AutoCAD培训教学 教学体系 教学方法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AutoCAD软件迅速普及,并且在各个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该软件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设计、生产和组织模式,对产品结构、企业结构、管理模式、生产方式与人才知识结构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已经成为衡量一个企业乃至一个国家科技进步和工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正因如此,越来越多的企业生产技术管理人员开始加入到AutoCAD培训学习的行列。笔者从事AutoCAD教学工作多年,对于如何开展AutoCAD培训教学,达到培训教学目标,实现“为企业培养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的应用型人才”的职教目的进行了不断的总结和探索,现就AutoCAD培训教学体系和培训教学方法谈谈自己的观点。
一、以AutoCAD软件应用能力培养为目标,构建培训教学体系。
AutoCAD作为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只是一个工具,使用它的目的是为了提高绘图工作效率,有效地节约资源。因此,培训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以软件的应用能力为主要依据,以提高AutoCAD绘图操作技能为目的构建培训教学体系,使学员学到的知识、技能能真正满足今后工作中的实际需要。
1.注重实用,精心布局教学内容。
AutoCAD软件的功能十分齐全,命令有数千个之多,要在短时间内让学员全部掌握是不可能的,也完全没有必要。在AutoCAD培训教学内容上教师应注重实用性,而不是面面俱到。这样一方面可以保持学员的学习兴趣,增强互动,另一方面学员所学到的知识是能够经常在实际相关工作中能用到的,并且真正能对他们有所帮助。在教学内容布局上,教师应当打破教材固有的顺序结构,坚持以应用为主线,使学员学有所用,在应用的基础上讲解相关软件功能,使学员具备举一反三的能力。例如随着标准化程度的不断加深,企业对输出的图纸不仅要求具有成套性、责任性,同时要求规范美观。虽然AutoCAD软件自身带有一些图纸样板,但由于是按国外使用习惯定制的,不一定符合我们的习惯和要求,因此我们必须创建自己的图纸样板。这就是一个实用性很强的教学内容,在教学中就可以围绕图纸样板讲解相关的知识命令,包括它的作用(可以实现公用图形符号的共享,统一规范图纸尺寸、图框、标题栏、绘图环境相关设置,并可随时通过样板文件新建同一模式的图形文件,避免重复的劳动,提高出图效率)、创建的方法步骤要点及所用到的相关命令(定义属性块、创建视口、布局等)功能。学员通过学习不但能了解相关的命令和知识,而且马上就可以用于工作实践,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2.学练结合,突出实操技能。
AutoCAD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在安排教学时,教师要注意课堂讲解、实操演示与学员上机实践练习的结合。实践出真知,对于设计软件的学习,听三遍肯定不如动手做一遍效果好,因此,教师要充分重视学员上机实练,在课时分配上应侧重于上机训练。笔者认为在教学初始阶段宜将课堂讲授与上机学时按1∶1分配,即先用2学时介绍课程的基础知识,使学员了解课程的性质与目的,对课程建立整体的初步认识之后,安排2学时的上机练习,熟悉设计环境及一些基本操作。然后将课堂讲授与上机学时按1∶2分配,在保障必备专业知识的基础上,重点突出AutoCAD实操技能的培养。
3.避繁就简,穿插绘图实用技巧。
在AutoCAD作图时,运用不同的方式可以达到同样的效果,这就存在着效率问题。例如在图形编辑中,通过控制被选图形的夹点能快速进行一些基本的编辑操作,如拉伸、移动、旋转、镜像、缩放等操作,比分别使用单个的编辑命令要灵活快捷得多。教师要善于总结和归纳这些实用技巧,在教学中,特别是在实例教学过程中要适时加以传授,引导学员在进行图像绘制时,养成分析图形构成,采用最简捷的方式进行操作的习惯,从而提高操作技能与效率。
二、在AutoCAD培训中采用切实的教学方法。
在AutoCAD辅助设计软件培训教学中,除了采用常规的讲授法、演示法等方法外,教师还要积极地探索和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科学合理地运用现代教学媒介,加强教学过程的互动性,以期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1.运用实例教学法,实现学以致用。
实例教学法主要是针对具有一定真实性、实践性和针对性的实例,通过分析、讨论、归纳和总结,提高学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可以使学员在学习AutoCAD操作技能的初级阶段时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在选择实例时,教师要注意根据教学重点、难点精选实例,以覆盖所要讲解的命令为原则,难度适中。由于此种教学方法是学员在课堂上直接参与,教与学进行了很好的互动,并且使学员在完成作品的基础上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因而相关命令的使用方法,学员会掌握得比较牢固。例如,笔者在讲AutoCAD编辑命令时,就以一个阀体图形的画法作为实例,此图形看似复杂,但在引导学员对图形进行分析之后,找出这个图形画法的最佳途径(如图所示),就变得非常简单了。学员通过实例的完成,不但掌握了相关命令(如旋转、镜像、圆角、偏移)的使用方法,而且掌握了旋转结构特点图形的给制技巧与方法。
实践证明,在AutoCAD教学中采用实例教学法,有利于调动学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员通过实际参与,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达到以学为主、学以致用的教学目的。
2.组织交往式教学,实现教学目标。
交往式教学是教师有针对性地将学员分成小组,完成共同的教学目标,这种教学方式可使所有小组成员都从中受益,最大限度地提高学习效果。针对培训学员年龄不一、专业不一、计算机应用知识水平不一,在AutoCAD新知识技能的接受和掌握上存在差异的特点,采用交往式教学方法,让学优生和学困生一起讨论、交流,学困生可以弥补不足,学优生可以进一步巩固技能。教师采用各种方法,鼓励相互受益,维持激励的氛围,可使学困生的忧郁和压抑心情缓解,从而提高学困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积极性。此外,交往式学习还可以培养学员的合作精神和交住能力。教师通过观察学员整体的练习效果可以及时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归纳总结,从而更好地完成每次课的教学目标。
3.应用现代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使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可以增强教学的启发性、直观性和趣味性。在AutoCAD教学中,教师应建立课程多媒体课件、实例展示等教学资源,采用多媒体网络教室软件的广播功能,使学员实时清晰地观看教学过程。同时,控制学生的计算机,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提供师生的交互平台,实现电子举手,以及在线答疑,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在学生的操作过程中实现无障碍沟通,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赵为粮.借鉴 创新 超越[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关键词】技校生;FLASH教学;分组作业
FLASH是一款适用面较广的应用软件,在社会生活的很多领域都有其用武之地,如动画短片、网页网站、游戏、网络广告、课件演示、GIF动画等。有相当部分的职业院校都把FLASH课程作为相关专业须通识的专业课。我担任了三年中等技工学校的FLASH教学工作,其间为了实现期望的教学目标,教学实践期间就教学方法手段不断地进行探索,收获了一些心得。
一、能力薄弱的学习主体
中等技工学校的生源多为从初升高考试系统中淘汰下来的学生,其比较普遍的问题是自主学习意愿薄弱,良好学习方法的缺失,自控能力较差;优点是思维活跃,乐于关注时尚新鲜事物。
二、调动主体的学习积极性
(一)教学范例的筛选
FLASH作品的表现形式多样化,优秀的FLASH作品可以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和吸引力,而指定教材所提供的范例要么陈旧单调,要么是过于粗糙,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意愿。所以在选择教学范例时,结合当下的流行热点、经典作品,我仔细筛选尽量选用适合这个年龄阶段和心理特点的范例,如热门游戏的角色造型,热播的FLASH动画剧集片断等。在这一起步环节奠定了必要的基础。
(二)分组合作,互相促进
在以往“老师教一步—学生学一步”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按教学计划如期完成教学内容,学生也可以按部就班地完成具体范例的操作要求,但在之后的学习质量检查中,却发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往往局限于“依样画样”的机械操作,对FLASH各色工具、对象的应用理解狭隘,换一个范例就无从下手,没有练就必要的观察分析能力,更不用说活学活用、举一反三。
针对这种情况,我尝试让学生分组合作,而不是单兵演练。
在基础性的单项知识点学习中,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先自行合作操作练习内容,共同解决遇到的问题,攻克不了的难题可以跨组商讨方法。经过学生比较充分的思考分析及操作练习后,我再集中授讲,这时的讲解重点则侧重于原理分析、操作难点易错点的提示,而不是简单的先后步骤演示。
在综合性的项目练习中,这种分组合作的方法则更显示出它的优势。准备的练习素材一定要丰富,以保证项目练习的发挥空间,同时项目的工作量及作业难度上要有一定要求。将以上的项目分配给各个小组,由组长根据本组成员情况分解任务,小组成员间既分工又合作,完成一个项目。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一方面在职责任务的驱动下,比较主动积极地投入到作业中,另一方面,学生间的互动作用,在面对知识点应用、难点解决、思路开拓中,也发挥了良性的作用。
当然,每个组要有一张任务分配统计表,记录小组每位成员的任务分配、完成情况,以方便我对每个组的基本情况加以掌握,同时动态巡视和督促。对于发现的普遍性问题则要及时进行集体讲解。
(三)作业集体点评
此后一个重要环节就是小组作业点评打分。那些本来对学习缺乏积极性的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可以有效改善这种不良心态,在互动中让学生的手、心、脑动起来。活跃的思维、不甘输人一等的心理特点,又让很多学生对自己作业的点评结果很期待。这是一个检验练习成果、激励学生保持学习热情的良机。
同时,在这个点评过程中,各位同学还可以观摩其他小组的作业,我在分析作品的优劣得失同时,还注意对操作练习中,学生使用的较好的方法、技法和解题思路给予分析和肯定,让学生有机会了解到有别于己的方法,自己判断高下,得以开拓思路。
通过以上的教学实践,我发现,虽然不能保证所有学生都跟上了我的教学步伐,但班级在学习这门课程时,整体学习气氛被明显调动起来。同学们渐渐不再一有问题就举手找老师,开始在互助合作和自己思考中寻找解决方法了。对于FLASH各类工具的应用、操作处理展现出比较好的掌控应用水准。会在方案处理时,比较不同的解题方法,选择一条最佳的解题之路。
【参考文献】
[1]孙睿,刘磊. Flas制作课程的教学改革实践. 中国科技信息,2006(04).
[关键词] 药学;天然药物化学;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42[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3-7210(2010)04(a)-201-02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reform in the “Medicinal Chemistry of Natural Products”
LIAO Mei1,2, LIU Xiaobin1, ZHANG Yonghui2,3
(1.Medical College of Jiaying University, Meizhou 514031, China; 2.School of Pharmacy, Tongji Medical College,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Wuhan 430030, China; 3.Hubei Key Laboratory of Natural Medicinal Chemistry and Resource Evaluation, Wuhan 430030, China)
[Abstract] According to the features of "Medicinal Chemistry of Natural Products", students were not interested in learning it because of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methods, which including much boring explanations and repeated reciting. Based on the teaching practice experience for many years, Case-Based Teaching, Discuss Teaching and Research Teaching methods are used in theory teaching in addition to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An integrated validation-to open up-to independently design-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method is applied in the experiment teaching. The full application of modern educational technology and network information, provides students with a variety of learning materials. Besides, reform and exploration of new assessment system is very important for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teaching.
[Key words] Pharmacy; Medicinal Chemistry of Natural Products; Teaching
《天然药物化学》是运用现代科学理论和技术方法研究天然产物中化学成分的一门学科,是高等医药院校药学专业的一门必修课,在整个药学教育体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地位[1],因而全面提高天然药物化学的学习水平和教学质量,是值得教师认真研讨的一个问题。为了突出对学生综合能力及综合素质的培养,适应新世纪发展及教育改革的需要,我们根据天然药物化学的学科特点,采取了如下几项措施进行教学实践改革探索,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1 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方法上,除传统的讲授式教学外,还综合使用了案例式教学方法、研讨性教学方法、研究型教学方法等,这样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参与性强,同学间交流多、思考多,深受同学欢迎,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1.1 案例式教学
所谓案例式教学法通常是指通过一个具体教育情景的描述,引导学生对这些特殊情景进行讨论的一种教学方法[2]。在天然药物化学各论的各章节都列举多个常用天然药物的提取、分离和结构鉴定的实例,通过使用实例加强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及灵活应用所学内容的能力。在此仅以本课程《生物碱》和《萜类》两章为例,见表1。
1.2 讨论式教学
针对学生应用光谱法鉴定天然化合物结构的能力较低的问题,我们提前发给学生一些天然化合物的光谱图,让学生去查阅文献和标准图谱,确定该化合物的结构后,将个人的解析过程做成PPT进行汇报,一方面锻炼了学生的查阅文献、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提高了学生进行专业交流的水平。例如,近两年教学中,用于讨论式教学的结构解析化合物情况,见表2。
1.3 研究式教学
通过开放性实验及实践创新训练课题,使学生参与到实验的选题、实验方案设计以及课题研究实践过程中,通过课题研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锻炼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2 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独立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依托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构建“综合验证-全面开放―自主设计―协作创新”多层次多模式实践教学体系,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独立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3]。
在实验课中,降低验证性实验的学时比例至10%,主要用于培养学生规范的实验操作。同时,扩大综合性实验的比例,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验问题的能力。每年增加设计性实验的比例,使学生学会天然化合物的提取制备、分离提纯与分析鉴定的方法。对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开放实验平台,使他们有更多的实验机会;在此基础上,通过学生自行组队、自行选题,进行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本环节更加注重实践创新研究过程;通过开放实验,大学生创新计划及实训,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力和聪明才智,为个性发展创造条件,有利于培养学生科学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团结协作能力和组织实施能力[4]。
3 充分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和网络信息,为学生提供各种学习资料,增加师生互动平台
本课程的理论及实验课堂教学均采用多媒体课件,使讲课更生动、更形象,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易被学生接受理解,提高了学习效果。由于本课程讲授内容的重点是天然化合物的提取和分离,仅靠文字描述,学生往往难以想象出具体流程的情况,影响教学效果。因而在教学课件上选用了许多设备图片,使授课内容形象化。另外,在涉及工艺、实验原理或过程等需要加深理解的地方,我们还应用flash、photoshop 等软件自己制作了一些动画和图片。
《天然药物化学》课程教学的重点内容结构解析部分一直是学生学习的难点,本课程讲授通过化合物的测试图谱、波谱数据以及立体结构图形辅助模拟,更加应用性地进行结构解析部分的讲解,部分立体结构讲解部分还利用立体分子模型的直观教学方法,避免平面形式教学的局限性,拓展学生立体结构的想象力,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5]。
4 改革和探索新型考核体制
在考核方面,为克服学生为考试而考试的弊端,增强学生平时的知识积累和灵活应用,采取了一系列改革和探索的方法。增加平时考核成绩在期末成绩中的比重,尤其是平常课堂练习成绩、开放性实验表现情况、社会实践报告及综述报告效果等都进行一定程度的量化,按照学生在这些实践及互动教学中表现出的态度、能力、认真程度等对学生综合能力进行评价。
5 教学改革设想
预期在3~5年内实现学生可以在嘉应学院校园网上修读天然药物化学网络课件,实现本课程教学从多媒体辅助教学向E-learning的转变,成为学生自学、复习和远程教学的重要手段[6]。同时本课程还可以建立网站,开设教学博客,设置专门的师生共用的电子邮箱,搭建师生公用平台,答疑、布置作业,介绍学术动态都在网上实现,学生可以将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学习心得等及时与任课老师或其他学生交流,达到互动学习,促进师生交流。在教学过程中,除了本课程的课程网站外,任课教师还可向学生推荐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等专业期刊库等资源,以及CA、Medline、SFDA、FDA等的专门网站,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以上是笔者的几点教学体会。天然药物化学是不断发展的学科,如何顺应素质教育的要求,更好地讲授这门课程,值得长期探讨。
[参考文献]
[1]吴立军.天然药物化学[M].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
[2]叶品良,刘婷婷.方剂学案例式教学探讨[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10(2):19-20.
[3]高丽君,崔建华,苗苗,等.天然药物化学发现式实验教学的探索与运用[J].药学教育,2007,23(1):31-33.
[4]杨宏健.改革实验教学内容与方法, 创建新的实验教学模式[J].实用预防医学,2005,12(1):201-203.
[5]蔡金艳,李晓蒙,吕华冲,等.天然药物化学网络课程教学的实践[J].药学教育,2008,24(4):29-30.
关键词: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实践探索;体会
一、前言
《会计学基础》是会计和经济专业中最为基础的一门课程,同时也是一门主修课程。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市场体系的不断改革,市场对会计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这也就给教师带来了更高的挑战,为应对挑战,教师必须以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和会计学本身的教学特点为根据,对课程的教学改进做出进一步思考,提出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并付诸实践。下面对此展开简要分析:
二、会计学基础课程教学现状
(1)教学缺乏实践性。长期以来,在课堂上,传统的教学模式都是以教师作为主体。让教师作为整个课堂的主导者掌控课堂,而让学生作为接收者被动接受教师传递的信息。整个教学模式是单方面的,教师单方面的将知识传递给学生,老师讲,学生听,老师不注重学生学会了多少,学生也没有办法向老师提出自己的疑惑。目前的《会计学基础》教学正处于尚未脱离传统应试教育下的思维模式的情况,重点表现在教学过程偏向理论性而缺乏实践教学,这种完全以老师为中心的单方面的教学模式导致学生难以提起学习兴趣、难以发挥主观能动性,最后的教学“成果”就是:书本上的专业知识学生掌握了,考试也能过,但一旦遇到实际工作中的业务时却无从下手,甚至连最基础的会计分录制、会计报表编制都不会,更不用说解决更复杂的企业问题。
(2)缺乏现代化教学手段。面对日益复杂的市场环境和经济状况,仅靠黑板板书和老师口头讲解已经不能满足现阶段的教学要求,学生理解起来也会相当吃力。尤其是会计账户、凭证、报表这类抽象知识,更是让学生感到生涩。这就要求教师在会计学课程教学的过程中,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如多媒体教学来制作课件,把实际工作中的处理过程制作成动态的程序演示给学生看,易于学生吸收和理解,在加深学习印象的同时激发学习兴趣。
(3)考核方式单调。在传统教学中考核的主要方式采用的是期末闭卷考试的形式,这种开始方法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能力,考核局限在分数上。这就要求考核要从试卷和实践两个方面进行,虽然之前实践考核也在进行但考核指标仍然不明确,考核也显得不够严谨。
三、教学改革措施
(1)增强学生对知识的感性认识。由于《会计学基础》是一门极其注重实践的课程,所以仅靠课堂上的知识讲解还不能够让学生充分认知和掌握知识,所以教师应该在每个教学阶段的开始或者结束时带领学生去周边的公司单位、财务部门去观摩和体会,真正了解产业的生产过程和会计机构的功能,对账户、凭证、报表等资料有一个感性认知。
(2)成立学习小组。让学生成立学习小组有利于营造好的学习氛围和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同时让学生更早地接触“工作”,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的案例讨论和实践操作都将成为日后走上工作岗位的重要经验。小组间的交流也让学生在课上学到的知识得到充分消化吸收,将知识从课上延伸到课后。
(3)调整课程体系。原有的授课体系体现的是以学习为主线,以教学为主体。这种体系很难适应现阶段的教学理念,所以必须建立以工作为主线、学生为主体的授课体系。在新的授课体系中,“会计账户”和“会计凭证”课程要紧跟在“总论”和“会计学基础”之后,后面的课程学习也应该按会计工作中的流程来学习。
(4)注重双向沟通。在会计学基础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整个课堂往往难以形成互动性,双向的教学理念难以形成,学生难以作为主体,也就发挥不了自主学习的能力,发挥不了主动性。因此,相关教师需要秉承会计基础课程教学模式的真正意义,注重和学生之间进行的双向交流,掌握学生的课堂上的反馈,引导学生和自己在课堂上进行有效的交流,这样一方面可以掌握学生在课堂上对所学课程的理解程度,另一方面也可了解学生内心情感的变化,最终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引导其主动应用和学会新知识,激发学生内心对会计学学习的热爱,让学生感觉到会计学课程的学习是充满乐趣的,进而更愿意多参与到会计学基础课程的课堂教学中去。
四、教学方法实践探究
(1)关联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把两种相似的情况或案例放在一起讲解,通常能起到加深学生理解的作用,还能让学生学会举一反三,不至于在将来的工作中过于死板不会变通。即使没有相似的案例,同一问题也能自发延伸,同一个问题可以有不同的情况。在学习新知识的同时关联旧知识,既利于学生复习加深印象,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新的知识。
(2)图表教学法。会计学的学习不可避免的用到图表。图表能直观、具体、形象、系统地表现信息,利于拓宽学生思维,让学生学会系统地分析和处理问题。在基础教学时教师可以通过总结和归纳将知识抽象为图表信息。
(3)案例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案例教学法可以大幅提高学生的思维分析和判断能力,有助于将理论和实际密切联系在一起。在具体实施案例教学时应注意的是要考虑所有学生的思维和理论知识水平以及综合实践能力,所选的案例一定要短而精并且具有一定的延展性和研究性。例如,本期销售产品一批价值3000元,货款已收存银行,这项经济业务不管采用会计基础或现金收付基础,3000元货款均应作为本期收入,因为一方面它是本期获得的收入,应当作本期收入,另一方面现款也已收到,亦应当作本期收入,这时就表现为两者的一致性。通过这种教学案例,有利于学生对于企业金融问题的深度理解,避免学生因理论知识过多对会计学课程产生疲劳感。
(4)情景教学法。所谓情景教学顾名思义就是通过设定一个特定的情境和相应的角色,鼓励和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其中,通过扮演不同角色,如采购核算员、销售结算员、生产核算员等,让学生亲身体验主动探索和解决问题从而提高实际工作能力。
五、结语
会计学基础课程教学的本意,是为所培养的学生们将来理解金融问题,解决企业实际问题而设计的,因此,会计学基础课程的实践应当考虑到学生的心理特点,忽视孩子们心理特点的教学过程可以说是无用功。而教学实践的最优化,则应当是优秀教师孜孜不倦的追求。参考文献:
[1] 刘大卫.高等教育模式的质量控制及实现分析[J].中国教育产业报,2012,4(20):190191.
[2] 郑碧漪.试论会计学基础课程教学与应用[J].新视点教育探究,2011,2(45):147148.
关键词:建筑CAD;教学实践;探索
Abstract: Since the end of fifty's of last century, the emergence of computer and gradually popularity since the influence on the whole society, information is gradually promoted to an absolute importance. The use of computers has been applied to various industries, of course, is no exception in the classroom, it is widely applied to the construction of teaching in schools, which is building the CAD teaching. This will be the first to introduce a number of architectural CAD, then talk about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classroom teaching of the CAD, and puts forward some problems and finally aimed at these questions to propose solutions to problems, help improve the construction of CAD teaching.
Key words: CAD; teaching practice; explore
中图分类号: G627.6 献标识码:A
0.引言
21世纪是信息时代,计算机得到迅速的发展,可以说若是在新时代还不懂得使用计算机的人必当会被时代淘汰。CAD的引进主要是为了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从而节省学生学习的时间,完善教师的教学方法。建筑CAD被广泛应用于土木工程的规划、设计、施工、维护管理等,而学校中的建筑CAD主要是被运用在土木建筑专业课上,利用CAD完成对专业施工图的绘制、编辑、修改。因此,学土木建筑专业的学生一定要熟悉使用CAD,为将来的建筑设计打好基础。
1.建筑CAD简介
CAD是一个制图软件,全名为Computer Assistant Design,翻译为中文意思就是指计算机辅助设计。在建筑、机械制造等行业的绘图中被广泛运用,人们借助计算机的帮忙可以自动或是半自动地完成图纸的设计工作,带来很大的便利。使用计算机进行建筑图纸的绘制,不仅仅能够缩短建筑的设计时间,提高工作效率,还节省了人力、物力以及财力,提高了设计的质量。
2.建筑CAD课程现状
现阶段时期,大部分学校都引进了建筑CAD的教学,然而,学校中建筑CAD的教学与实际中CAD的运用有着一定的差距,这段差距折射出学校中CAD教学存在一些问题:
2.1建筑CAD体系还不够完善
建筑CAD教学发展的历程不算久远,勉强来说可以称得上是新兴技术,它的体制还不够完整,或多或少的存在一些问题,因此,要很好的掌握这门课程需要花费不少的功夫。而学校的引进也只是简单地引入,并没有对学校实际情况彻底地分析而进行有选择地引入,往往是全盘引进,这就容易引发多种弊端,不利于学校建筑CAD教学的顺利进行。
2.2建筑CAD在教学方法上存在问题
教师在讲解CAD课程时,经常只是简单的讲解CAD命令,或者是忽略CAD的实用性仅讲述一些与专业工程无关紧要的图形,亦或是将教学内容照本宣科地一一介绍。这样的做法是对学生的不负责,教学内容的空洞容易让学生听得“云里雾里”,不知所措,遇到具体情况不知道应该运用哪一个命令来完成建筑施工图。进而打击学生学习的积极心,易对建筑CAD的学习失去兴趣。更容易培养学生懒散的学习态度,形成随意绘图的习惯,不利于学生CAD学习技巧的提高,对学生以后走进社会是一个很大的隐患。
2.3学生意识方面存在偏差
建筑CAD属于高科技的运用,因此一般都会出现在专业性比较强的学校,比如说中等专科学校。而进入到中专的学生生活、学习节奏与以前的完全不一样,很多学生在进入象牙塔后就选择了放松与堕落,认为象牙塔就是放松身心的地方,至于学习,压根就不放在心上,更不用提及再向以前那样地学习了,对于CAD的学习更是不会上心,更何况CAD的学习是有一定难度的。因此,必须转变学生的观念,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延伸学生的目光,全方位地实行素质教育。
3.改革建筑CAD的探索方案
3.1不断完善CAD教学体系
CAD在实际工作中的运用很广泛,对于CAD的教学必须受到很大的关注,应当不断地完善建筑CAD的教学体系。国家要加大对CAD绘图技术研究的力度,时时地结合社会需求来改善CAD制图的技术,尽量做到简单而有高效率。例如,对于AutoCAD软件对于所有的工程都是有效的,但是在建筑方面这一个特定的领域而言能够运用到的功能和命令只有20%的有效利用率,更多的功能对于建筑业来说及白白浪费了。学校要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来引进CAD绘图的技术,禁止毫无保留地引入,在引入的同时还应该要了解国家制图的标准。还可以增加学生实训的时间和加大对学生实训的力度,确保每一个学生都能够明白CAD制图的原理,以便于学生绘制出标准、有质量的建筑图。
3.2提高教师教学质量,循序渐进教学
首先教师要熟悉CAD软件,对建筑CAD绘图有一定的了解,并且能够熟练运用CAD制图流程。同时教师在进行建筑CAD的教学时要注意讲究方法,禁止对照教科书内容简单地教学,要讲究循序渐进。一个人不可能一口气吃成一个“大胖子”,任何事都是讲求过程的,教学更要讲究过程不能一味地追求结果。要先让学生们对CAD软件有一个大致的理解,懂得用计算机绘图的基本知识,学会用坐标、线形比例、图层等制作建筑图表。然后在由简到难,适当增加难度,慢慢地掌握建筑CAD软件的使用技巧。期间要不断为学生灌输新的思维方式和解体思路,让学生将建筑CAD的学习简单化。
3.3加强学生学习的意识,要懂得学以致用
具体的做法来源于头脑中的意识,要想改变学生学习的行为,最重要的就是要改变学生有关于学习的意识和想法。学校要加强对建筑CAD软件学习的宣传力度,重视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同时学生也要改变自身关于学习的想法,努力学习,学会举一反三。计算机软件更新速度极快,因此学生要了解CAD软件出现的来龙去脉,加快自身适应计算机软件更新的速度。此外,还要懂得学以致用,将理论应用于实践。
4结语
在学校中,建筑CAD是一门不可或缺的教学课程,学生是未来社会建设的主力军,提高学生各方面的技能是学校的主要任务,必当要受到重视。随着社会对建筑CAD重视度的上升,学校要改革对CAD的教学方法,为社会培养实用性的人才。这样不仅仅能够提高学生在建筑CAD图纸绘制中的技能,提高教学质量,更能为社会主义的建设提供高质量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刘敏,浅谈建筑CAD课程教学的改革,土木建筑教育改革理论与实践,2009,6(11)
[2]贾艳东,刘玉臣,鄂凯闻,土木建筑CAD绘图教学中的几个关键问题,高等建筑教育,2008(1)
关键词:昆虫学;师范院校;教学;探索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31-0049-02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谁占领了教育的高低地,谁就能在国际竞争中处于战略的主动地位。新世纪的教育发展,从一定意义上说是建构在高等师范教育的师资培养基础上的。人才培养主要依靠教师来培养,所以教育者的素质水平决定着受教育的质量。因此,培养知识面广、结构合理的师资人才,是高等师范教育的历史责任。
一、师范院校开设昆虫学的必要性
昆虫是世界上最繁荣昌盛的生物类群,占动物界种类的75%左右,在生物多样性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们的繁衍生息与各类生物相互依存,相互协调,相互制约,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的兴衰与人类社会的存亡、自然环境的好坏休戚相关,部分种类给人类带来巨大的利益或损失。昆虫学是以昆虫为研究对象的科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主要研究昆虫的形态学、生物学、分类学、行为学、生物化学和遗传学等方面;同时,又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是有害昆虫控制和有益昆虫保护的基础。这些研究成果对提高我国农业综合生产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高农产品竞争力、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昆虫学主要是农林院校的植物保护等专业的主干课程,在少数综合性院校的生命科学学院也将其设为主干课或专业选修课。据不完全统计,国内开设昆虫学的非农林类高等院校仅三十所左右。在仅有的几个开设昆虫学的师范院校中,昆虫学为专业选修课,还有大部分师范学校尚未开设昆虫学[1,2]。就我校而言,从2009年开始为生物科学专业的三年级学生开设昆虫学,课程性质为专业选修课。在此之前,从未开设昆虫学课程,仅在《动物学》课程中的“昆虫纲”一章中有所涉及,4学时理论课和2学时实验课。但是,昆虫作为一个庞大群体,如此有限的学时让学生仅能了解一点皮毛知识,很多生物方向的学生在大学专业课程接近尾声时,除了常见的蚊子、苍蝇等昆虫外,对昆虫世界依然一片茫然。师范院校是为基础教育培养教师,现代教育理论和实践注重目标教学,目前国内师范院校生命科学学院的师范专业主要是生物科学专业。在剖析了师范院校生物方向人才培养与社会发展的基本要求的基础上,在此教育阶段拓宽知识面,开设昆虫学课有很大的必要性,可开拓学生的视野,培养全方位高素质宽口径的综合性人才。
二、教学实践
尽管在师范院校开设昆虫学有其必要性,但在现实教学过程中面临一些尴尬境况。首先,教材与学时之间的冲突。现在全国普遍使用的《普通昆虫学》教材主要针对植保专业等本科生,内容繁杂,基本概念和专业名词术语较多,一般农林院校为72学时理论课,36学时实验课,还不包括教学实习,而师范院校开设的专业选修课一般只有36学时左右,且无配套教学实习或实验课。其次,学生的学习意识差,在高校学子嘴边常挂的口头禅“必修课选逃、选修课必逃”,很多人选课首要考虑的不是专业兴趣或老师的学术水平,而是哪个老师管得松或哪门课评分高,一定程度影响上课质量,违背了开设这门课的初衷。虽然面临不少的困境,但也有一些很好的现象。如少数学生对昆虫很感兴趣,想进一步从事昆虫学科学研究工作,这些学生通过考研进一步深造,相对较容易地进行相关研究。从目前我们自己指导的研究生来看,那些进入科研研究状态快,并能研究出成果的学生中,绝大部分是在本科阶段学习过昆虫相关知识并对昆虫感兴趣的学生。因此,为增强本科阶段学生的创新设计、创新思维能力,对昆虫学科研感兴趣的这部分学生,可以让他们参加授课教师的科研课题、进行科研训练,将理论知识与实践锻炼相结合。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师范院校中农村籍学生占的比例相对较大,这部分学生对农业害虫的防治、预测预报的学习很感兴趣,想通过所学知识能指导家人解决生产中害虫防治的实际问题,他们上课的积极性很高、充实感更强,在增长知识的同时,达到了学有所用。
三、改革探索
为了培养综合能力强、素质高的人才,结合学科发展的需要及师范教育的培养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据个人的教学体会,从教学内容的优化、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实践教学的改革创新、考核评价标准的改进等方面尝试对昆虫学的教学进行改革创新与探索。
1.授课重点。针对教学内容多、学时少的问题,需要对所授内容进行调整和精简。昆虫学主要包括昆虫的形态结构、昆虫生理、昆虫分类、昆虫生物学特性、昆虫与环境的关系、害虫的预测预报、防治方法等内容[3,4]。针对师范院校专业特点及学生的毕业去向,以及由于昆虫通常体小,活动的生境相对隐蔽,重点让学生全面了解和学习昆虫的形态、生境、作用等,从根本上认识昆虫,昆虫的形态结构、昆虫生物学特性及昆虫分类作为基础知识的重点讲解,昆虫与环境的关系、害虫的预测预报以及各类作物害虫的防治措施作为重点拓展的知识,昆虫生理部分主要让学生自学了解。同时,需要在修订教学大纲时吸纳最新研究成果,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个性发展,培养出素质高、专业宽、基础厚、能力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生物师范专业人才,为其在以后的教育工作中储备知识。并且在认识和掌握昆虫的相关知识后,引导学生从思想上和行为上重视地球村的“重要成员”——昆虫,培养他们保护环境,从而保护昆虫物种资源。
2.课程设计。昆虫学是实践性较强的一门课程,昆虫发生的季节性很强,加上虫体小、形态结构复杂、保存的标本经常存在褪色、失真等现象,在教学中既要重视理论知识的学习又要注重实践教学环节。结合我校教学的实际情况,为提高授课质量,从现有36学时理论课中分6~10学时用于室外教学实践,带领学生实地进行参观考察、昆虫采集、亲自制作、昆虫识别,尽可能多地为学生提供直观的昆虫知识。通过教学实践这个环节,学生可以加深感性认识,提高理性认识,熟练操作技能,通过观察昆虫的外部形态、生境及生物学特性等,是对课堂教学的验证、巩固和充实。从小生活在城市的学生对这个环节的感触更深,他们对自然环境尤其是昆虫缺乏感性认识,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把教学实践穿插在理论课的前、中、后进行,把有的实验课放在理论课前进行,让学生先有一定的感性认识,然后理论认知,再回到感性认识,从而大大提高学生识别昆虫和解决生产实践的能力。
3.教学手段。我们日常见到的昆虫世界毕竟相对有限,在教学中需要收集更多相关的昆虫视频和各类昆虫照片,丰富教学素材,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和多媒体课件等现代化教学手段。此外,为进一步提高本门课的教学质量,教学互动必不可少,需安排一个课堂作业,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与昆虫学相关的内容,并制作成PPT,利用5分钟的时间进行课堂讲解,师生互动,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积极性。由于学时有限,需根据学生数量分组进行,小组成员各有分工,在此过程可使每个学生发挥各自特长、全面掌握相关的课程知识,提高动手能力,培养自我设计和创造、获取知识的能力,大大增加学生对昆虫知识的巩固和兴趣。
4.成绩评定。尽量避免学生选课是简单为了混学分,应该增加昆虫学的考核难度,昆虫学课程涉及课堂教学、实验课、教学实践及课堂作业等环节,不能单以笔试成绩作为唯一判定依据。通过这几年实践验证,笔试成绩占50%、实验课和教学实践共占40%及课堂作业占10%,并且如果笔试、实验课和教学实习中缺任何一步,本门课程为不合格,采取这种考核方式,相对能体现出学生之间的认真程度、学习效果,比较公平,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减少了平时不学到考试才紧急应付的现象,并且学生的出勤率很高,减少了混学分的现象。
参考文献:
[1]赵卓,郝锡联,郑博.高师院校普通昆虫学课程教学改革与探索[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2):108-109.
[2]吕文彦,娄国强,秦雪峰.加强《普通昆虫学》实践性教学的探索[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业教育版),2005,(5):78-79.
[3]彩万志,庞雄飞,花保祯,梁广文,宋敦伦.普通昆虫学[M].第2版.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1.
[4]衡雪梅,袁水霞,张志刚.农业昆虫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河南农业,2012,(8):2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