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茶文化发展史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一唐代茶文化兴盛的社会历史条件
唐代茶文化兴盛是对历史上茶文化吸收和发展的结果。茶文化在唐代最终形成,得益于佛教的大发展、科举制度的完善、唐诗的繁荣、贡茶的成制、政府的倡导等因素。
1、佛教的大发展和推动佛教的大发展为茶文化的形成提供了契机。而佛教中的禅宗兴盛直接推动了饮茶风俗的广泛流行;茶禅互动,相互吸收和促进,茶文化得以产生。封演《封氏闻见记》卷6《饮茶》云:茶“南人好饮之,北人初不多饮。开元(713-741年)中,泰山灵岩寺有降魔师,大兴禅教。学禅,务于不寐,又不夕食,皆许其饮茶;人自怀挟,到处煮饮,从此转相仿效,遂成风俗。泰山灵岩寺降魔师大兴禅教就是这个时代的反映。晚间不食不睡,甚为难熬。为求功德圆满,修身养心,禅宗功夫坐禅就需要脑清神健,而茶既解渴又提神,与坐禅的意境完全合拍,因此成了坐禅的好伙伴。唐人李咸用在《谢僧寄茶》中说:“空门少年初志坚,摘芳为药除睡眠”,可见茶叶与禅的结合有其客观必然性。既然出家人热衷于以茶助禅,以茶助功,民间信徒必仿而效之,此风因此不胫而走。唐代有一大批僧人种茶、采茶、制茶、饮茶,许多名茶产于名刹,许多高僧都是著名茶人。
2、科举制度的促进唐代用严格的科举考试来选才授官。朝廷特命以茶送到考场,以示关怀,所谓“金銮故例,翰林当直学士,春晚困,则日赐成象殿茶果”。如元稹《自述》(一作王建《宫词》):“延英引对碧衣郎,江砚宣毫各别床;天子下帘亲考试,宫人手里过茶汤”。这种科举制度中最高规格的考试,也以茶助考,每一位有幸得到赐茶的人每不感到无比自豪,其轰动效应也更大。这说明科学制度中赐茶的普遍性。
3、唐诗繁荣的影响文人作诗是一项创造性的劳动,要求作者头脑清醒,文思如泉。而茶能助诗兴,发文思,所以吟诗与饮茶有机结合起来。唐代著名诗人无不饮茶,有些人还把饮茶与吟诗有机联系起来,这种例子俯首皆是。文人吟诗的内容十分广泛,涉及茶道茶艺、茶性茶德、茶情茶谊、茶俗茶礼、茶事史诗等,同时对茶树生态环境、造茶技术、煮饮技艺、名茶、贡茶、茶政和贸易等都有涉猎,内容丰富,词句优美,从侧面反映出唐代茶文化的博大精深。据不完全统计,唐代茶诗有391首,作者113人,这与唐以前各代偶有所见的茶诗相比真有天壤之别。
4、封建政府的倡导主要表现为以朝廷为首的各级官府提倡饮茶,主张以茶代酒,贡茶、赐茶的盛行等方面。中唐以后各皇帝大多好茶,为提神消食、治病,便向民间搜刮名茶贡饮。唐代贡茶有2种,一是选择各地所产名优茶进贡,二是在茶源丰富,茶质优良,环境优美的地区设立贡茶院造茶进贡。丰富的贡茶,既满足了朝廷饮用需求,又可进行各类赐茶。唐代皇上向各级赐茶已成为示宠的象征。妃嫔、内侍、公主、学人、举子、军人、官吏、王公贵族等都成为赐茶的对象。得到皇帝赐茶的王公贵族更是感激涕零,视为殊荣,誓死图报。皇帝如此重视茶,茶就被作为一种礼仪用于和亲以及固边强国之事上。唐贞观十五年(641年),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吐蕃王松赞干布,陪嫁之物中就有茶叶。《政教鉴附录》云:“茶叶亦自文成公主入藏也”。嗣后与吐蕃及回纥的茶马贸易,既有礼遇周边少数民族,以茶惠及边民的内容,也有强国固边的深层次考虑。
二唐代茶文化的主要表现
1、茶文化形成的基础十分厚实,饮茶非常普及。这是茶文化形成的前提条件,也是茶文化普及的必然结果。从地域上看,唐代饮茶风习第一次成了真正意义上全国性的“比屋之饮”。尤其是北方,本来“初不多饮”,开元(713—741年)以后,僧人饮风大盛,为此北方许多地方“多开店铺,煎茶卖之”,这种“始臼中地”的饮茶风俗,很快与大唐文化一起“流于塞外”。饮茶地域性的消失,是饮茶文化作为全国文化出现的标志。从饮茶所属人员看,皇帝嗜荼,“王公朝士无不饮者”,文人嗜茶,僧人嗜茶,道士饮茶,军人饮茶,甚至“田间之问,嗜好尤切”。饮茶没有身份地位的象征,成为一切人的嗜好。从作用来看,茶被看作生活的必需品,所谓“茶为食物,无异米盐,于人所资,远近同俗。既祛竭乏,难舍斯须”。人们对茶“溺之甚”,简直达到“穷日尽夜”的程度。没有饮茶的大普及,不会有唐代茶文化的发展。
2、有了一整套制茶、煮茶、饮茶的专门工具和成熟技术,突出表现在陆羽《茶经》的有关论述中。可见,唐代茶事是一门艺术,对茶叶的外形、色泽、茶水香味、滋味、煮水、茶具、柴火、饮茶环境和方式均有详细而严格的规定。他们追求的是茶叶要好,制茶要精,煮茶要术,饮茶要美,要达到这样的艺术境界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3、出现了包括茶学专著在内的一大批茶文献、茶文学。《茶经》面世标志着茶学和茶道的形成,它在中国乃至世界茶文化史上占有崇高地位。嗣后裴汶的《茶述》、张又新的《煎茶水记》、苏虞的《十六汤品》、温庭筠的《采茶录》、王敷的《茶酒论》、毛文锡的《茶谱》义从不同的侧面共同塑造唐代茶学界的辉煌成就。与此同时,大批诗人用自己饱含深情的笔,写下了数百首茶诗。这些茶诗或呕歌饮茶的美妙,或表达赐茶赠茶后的喜悦心情,或寄托对茶德的思考,凡此种种,都表达了对茶的热爱和追求。唐至五代以茶诗为中心,包括茶散文等文学著作的大量出现,为茶抹上了浓浓的文化韵味。不仅如此,还出现了茶画。唐代著名画家阎立本《箫翼赚兰亭图》是世界最早的茶画,画中描绘了儒士与僧人共品香茗的情景。阎立本另绘有《斗茶图》,形象地表现了唐代的饮茶风俗。初唐周防的《琴啜茗图》大约是当时宫廷仕女茶道的最早表现。张莹的《明皇和乐图》是一幅宫廷帝王饮茶的图画。佚名的《宫乐图》描绘宫廷妇女集体饮茶的场面。这些画对烹茶、饮茶具体细节与场面描绘得比较具体、细腻。此外,杂著中也大量出现茶的内容。可见茶学家、诗人、文学家、画家、史学家、文学家、语言学家都拿起自己的笔为茶文化的繁荣而辛勤耕耘。
4、饮茶仪规和茶道的出现,饮茶上升到精神层面。饮茶发展,有所规则,是从唐代开始的,这主要体现在《茶经·六之饮》中。“夫珍鲜馥烈者,其碗数三。次之者,碗数五。若坐客数至五,行三碗;至七,行五碗;若六人以下,不约碗数,但阙一人而已,其隽永补所阙人”。除了普通饮茶仪规外,唐代已经形成宫廷茶文化圈、文人茶文化圈、大众茶文化圈、僧侣茶文化圈,不同文化圈的人饮茶自然也就有不同的规则。茶道的创立则是唐代饮茶文化的最高层面,即精神方面的内容,这是唐代茶文化的突出表现。陆羽创造了以“精行俭德”为中心的茶道思想,只不过没有使用“茶道”这个词而已。诗僧皎然首次提出了茶道概念,把品茶过程归纳为3个层次。卢仝又在《走笔谢孟涑议寄新茶》中生动描绘了饮茶的7个层次。刘贞亮将茶叶功效概括为10项,《茶十项》一文说:“以茶散闷气,以茶驱腥气,以茶养生气,以茶除疬气,以茶利礼仁,以茶表敬意,以茶尝滋味,以茶养身体,以茶可雅志,以茶可行道”。刘贞亮的茶十德比较具体,包含了茶叶对生理及精神方面的功效,其中“以茶利礼仁”,“以茶表敬意”,“以茶可雅志”,“以茶可行道”4条纯粹是谈茶的精神作用。至此唐代茶道已经形成。
三唐代茶文化的历史地位
1、唐代茶文化是对古代茶文化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基础上的一种创新,它具有高度的完整性、系统性和可操作性。唐代茶文化总结了魏晋南北朝以来的茶文化思想,揉合当时思想界的精华,创造了完整的茶艺形式,使单纯的饮茶活动一变而为精神的活动。人们在制茶、煮茶、饮茶的过程中,深刻理会到儒佛道三家精神的内含。这既是一种物质享受,又是一种精神追求,是物质与精神的完美结合。唐代茶文化不但给唐代不同人们提供了开展茶文化的乐土,也对后世产生了深刻影响,这种奠基作用极大地影响了宋元明清茶文化的走向,这种影响,甚至直至今天仍无法完全摆脱。
[关键词]茶艺;茶道;中日茶文化;发展方向
On China's Tea Art as well as its Position in the History of
China's Tea Culture.
——the Different Developing Directions of Tea Culture in China and Japan
Abstract: Early in Tang dynasty, the trend of tea drinking spread all over the country, and the Chinese word Chadao(茶道) came forth, which disappeared later, and the book "Tea Classics" wrote by Lu Yu and other books on tea focus on explaining the art of enjoying tea (which is called Tea Art). Oppositely, Japan, after in- troducing tea drinking from China, has developed Chadao(茶道) under the thick religious sense. Different history and cultural background have led to the different developing directions of tea culture in China and Japan. Chi- nese scholars developed tea drinking as an art in life, while Japanese monks and priests regarded it as Buddha regulations.
Key words: tea art; Chadao; Chinese and Japanese tea culture;developing direction
“茶艺”一词是20世纪70年代由台湾茶文化界首先创造出来的,用以概括品茶艺术的内涵。但是品茶本身却是很早就存在,并且在品茶过程中生发出茶道精神。在中国茶文化发展历史进程中,茶艺与茶道无疑占据核心地位。不过与脱胎于中国母体的日本茶道相比较,中国的茶道似乎显得薄弱些,这很让一些爱国心特重的国人觉得尴尬,尽管底气不足,还是要用各种各样的理由来辩解。但是历史是客观存在,用不着回避,感情用事无助于问题的解决。本文拟对这一问题进行尝试性探讨,不足之处,权当抛砖引玉,请大家指正。
一、中日两国茶道观念的反差及其原因
所谓茶艺,就是泡茶的技艺和品尝的艺术。其中又以泡茶的技艺为主体,因为只有泡好茶之后才谈得上品茶。但是,品茶是茶艺的最后环节,如果没有品尝,泡茶就成了无的放矢,泡的目的本来就是为了要品。而且,只有通过品尝过程中的各种感受和遐想,产生审美的愉悦,才有可能进入诗化的境界,达到哲理的高度,才可能升华为茶道。
茶道就是在茶艺操作过程中所追求和体现的精神境界和道德风尚。它经常和人生处世哲学结合起来,成为茶人们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要求。故中国古代也将茶道精神称作茶德,如唐代的刘贞亮就提出“茶十德”:“以茶散闷气,以茶驱腥气,以茶养生气,以茶除疠气,以茶利礼仁,以茶表敬意,以茶尝滋味,以茶养身体,以茶可雅志,以茶可行道。”其中“利礼仁”、“表敬意”、“可雅志”、“可行道”等就是属于茶道精神范畴。刘贞亮所说的“可行”之“道”,是指道德教化的意思。即饮茶可以有助于社会道德风尚的培育,明确地以理性语言将茶道的功能提升到最高层次,可视为中国古代茶道精神的最高概括。
中国的茶道精神至少可以追溯到西晋杜育的《?赋》,但是直到唐代中期才出现“茶道”概念,最早见于诗僧皎然的《饮茶歌·诮崔石使君》。诗中描写了饮茶的三个层次:“一饮涤昏寐,情思朗爽满天地。二饮清我神,忽如飞雨洒轻尘。三饮便得道,何须苦心破烦恼。”其第三层次就是饮茶的最高层次,即品茶悟道,达此境界一切烦恼苦愁自然烟消云散,心中毫无芥蒂。该诗的最后两句是“孰知茶道全尔真,唯有丹丘得如此。”意思是世上有谁能真正全面地了解茶道的真谛呢?看来只有仙人丹丘才能做到这一点。这是茶文化史上首次出现的“茶道”概念,其内涵与诗中的“三饮便得道”相呼应,也与现代对“茶道”的界定较为接近,在中国乃至世界茶道发展史上都具有重大意义。
但令人难以理解的是,自此之后,在中国古代茶书中却不见“茶道”一词,直至明代张源的《茶录》才提到“茶道:造时精,藏时燥,泡时洁,茶道尽矣。”但这里的“茶道”仅是一些技术要求,并无品茗悟道等精神层面的东西,既与皎然的“茶道”也与现代的“茶道”精神相去甚远。在张源之后数百年间的明清茶书中,又不见“茶道”一词。个中原因实在耐人寻味。在我看来,恐怕与茶圣陆羽的影响有关。
皎然是唐代著名的茶人和诗僧,也是陆羽的挚友。他大陆羽13岁,是忘年之交。他对茶道的理念陆羽定然了解。但是尽管陆羽的《茶经》中涉及(或者说流露)了一点茶道精神的内容,但却没有出现“茶道”一词,也没有正面叙述茶道精神的段落或词句。显然,陆羽没有接受皎然“茶道”的观念,他在《茶经》中重点阐述的是煮茶技艺(茶艺)和对茶汤的观赏,对茶具的实用性和艺术美非常重视,但没有从“形而上”角度来考虑茶道问题。茶圣的《茶经》不谈茶道,后来的茶书也不谈茶道问题。如与陆羽同时的裴汶在《茶述》中就已经提到茶的功能“其性精清,其味浩洁,其用涤烦,其功致和。”这已涉及到茶道的基本精神,但是就是没有归纳为“茶道”一词。又如宋徽宗赵佶的《大观茶论》中也涉及到茶道精神:“祛襟涤滞,致清导和,则非庸人孺子可得而知矣。中淡闲洁,韵高致静,则非遑遽之时可得而好尚矣。”可以说,“致清导和”、“韵高致静”是对中国茶道基本精神的高度概括。显然,赵佶继承、发展了裴汶的观点,然而书中也没有出现“茶道”一词,可见,他也没有接受皎然的理念。既然号称茶圣陆羽的《茶经》和作为皇帝赵佶的《大观茶论》都不提“茶道”,往后的茶书作者大多是官僚地主出身,都是一些保守成性的儒生,只会萧规曹随,更不会独辟蹊径去探讨什么茶道问题。
中国文人真正接近于揭示茶道实质的是明末清初的杜浚,他在《茶喜》一诗的序言中曾经指出:“夫予论茶四妙:曰湛、曰幽、曰灵、曰远。用以澡吾根器,美吾智意,改吾闻见,导吾杳冥。”①
所谓茶之四妙,是说茶艺具有四个美妙的特性。“湛”是指深湛、清湛;“幽”是指幽静、幽深;“灵”是指灵性、灵透;“远”是指深远、悠远。都是与饮茶时生理上的需求无关,而是品茶意境上的不同层面,是对茶道精神的一种概括。所谓“澡吾根器”是说品茶可以使自己的道德修养更高尚。“美吾智意”是说可以使自己的学识智慧更完美。“改吾闻见”是说可以开阔和提高自己的视野。“导吾杳冥”则是使自己彻悟人生真谛进入一个空灵的仙境。这正是现代茶人们所要追求的茶道精神和最高境界。可以说杜浚已经碰撞到了茶道的大门,可惜的是他也未能跨过这道门槛,因为他也没有接受“茶道”的概念,他所概括的“论茶四妙”也未得到后人的重视和弘扬,真是一件非常遗憾的事情。
纵观中国古代茶学史,出现了众多的茶书,其书名有《茶经》、《茶述》、《茶谱》、《茶录》、《茶论》、《茶说》、《茶考》、《茶话》、《茶疏》、《茶解》、《茶董》、《茶集》、《茶乘》、《茶谭》、《茶笺》等等,就是没有一本叫《茶道》,也没有一本茶书中有专门谈论“茶道”的章节。反观此时的日本,茶道已经发展到很成熟的地步。至少到了16世纪后期,日本茶道高僧千利休就已集茶道之大成,制定出茶道的基本精神茶道四规:和、敬、清、寂,一直沿袭至今,奉为圭桌。两相对照,确实反差很大。茶道的源头的确在中国,“茶道”一词也是最早诞生于中国,然而自唐代以后,中国历史上的茶道观念并不发达,至少在近代以前是如此。这是不争的事实,我们应该有勇气承认这一点。
那么,中日两国在茶道方面为何会有如此之大的反差呢?依我之见,是由于两国的历史文化背景不同、茶道在社会政治生活中的地位不同等诸多原因造成的。至少有三个方面值得注意:
一是将中国的饮茶方式引入日本的是一批来中国留学的日本僧人(遣唐僧),他们是在中国的佛教寺庙中将佛门茶事学回去的,并且将它们作为佛门清规的组成部分一直在佛门严格的传承下来。日本历史上的茶道大师都是声名卓著的大德高僧,不但赋于日本茶道以浓郁的佛教色彩,也增强了日本茶道的权威性,特别是自千利休之后,形成了嫡子继承的“家元制”,使其权威性更为稳固持久。
二是日僧来中国留学之时,中国的饮茶方式已经相当成熟,引入日本之后是作为一种高级文化形态首先在皇室贵族之间流传,长期为统治阶级所专享,后来才逐渐传播到民间,上行下效,原已成熟定型的饮茶方式和清规戒律也为民间所全盘接受,形成社会共识。
三是日本统治阶级对茶道的重视利用,加强了茶道与权力的关系。如15世纪的幕府第将军足利义正,让高僧村田珠光撰写茶汤法则《心之文》和其他茶故事,在寺庙中推行村田珠光所提倡的禅院式茶礼,竭力以饮茶方式来改善人际关系,并且祈祷天下太平。后来的统治者织田信长及丰臣秀吉更将茶道作为一种新型文化来扩大自己的影响,企图在群雄争霸的战国时代一统天下。因此他任命千利休为专职茶头,要他继续制定和完善茶道的仪式和规则。丰臣秀吉还常在重大政治活动前后举行规模盛大的茶会,进一步扩大了茶道的社会影响。因此,在一定意义上,茶道成为日本统治者驾驭民众的一种思想武器。茶道在日本社会中能产生巨大影响就不足为奇了。
————————————————
① 杜浚:《变雅堂集》诗卷3。
但是,这种现象在中国不存在.中国的茶文化是在民间土壤上发育起来,逐步成熟。在中国是先有庶民茶文化,后来才被统治阶级所接受,形成宫廷贵族茶文化。民间的饮茶风习之盛已达到“茶为食物,无异米盐”、“远近同俗”、“难舍斯须”、“田闾之间,嗜好尤甚”(《旧唐书·李珏传》)的程度,这是任何统治者都不可能剥夺的。茶叶已成为百姓们日常生活“开门七件事之一”的必需品,以茶提神解乏,以茶养生,以茶自娱,以茶敬客,以茶赠友,以茶定亲,以茶祭祀等等,均早已形成风俗习惯,无需教导,无需劝说,人们自然而然会遵守。整日里为生活忙碌奔波的劳苦大众,不可能有更高层次的文化追求,不会自觉地去追求什么茶道精神。
有很高文化修养的文人雅士们则醉心于品茗技艺的探研,他们都具有诗人的浪漫气质,品茶时追求诗意的审美境界,很少人会从社会学和哲学的角度去考虑茶道精神问题。古代的官吏们都是典型的儒家子弟,历来遵循儒家的处世原则,“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仕途得意时忙于政务,自然无暇来过问茗饮琐事,倒霉失意时则隐退山林不问政事,只以茶来排忧解闷,寻求解脱,不会过问社会道德教化问题。而中国的佛门僧侣向来不干预寺外尘俗世界的事务,他们出来参加茶事活动,也都是以文人的身份出现,除了个别像皎然那样的大德高僧之外,很少有人会去考虑茶道问题。
至于历代最高统治者的皇帝们,似乎从来没有考虑过要赋于茶事活动以崇高使命,虽然他们也经常以茶宴、赐茶的方式来招待群臣,但仅是作为宣扬皇威笼络臣下的宫廷礼仪而已,并未具有太多的道德教化色彩。在他们看来,有博大精深的儒家学说足以成为统一全国民众思想的强大武器,区区茶道,实在是无足挂齿。这是丰臣秀吉们统治的日本所不可能具备的。儒道大于茶道,这可能就是中国茶道观念不发达的最重要原因。
二、中国茶艺的发展历程
对于中国的茶人来说,饮茶是一门生活艺术,着重追求品茶时的艺术情趣,而不是缺乏诗意的清规戒律。即使是讲究“禅茶一味”,也是侧重以禅意来提升品茶的诗化境界,并不强化宗教色彩。
中国人饮茶饮了几千年,开始是将茶作为食物,然后作为药物,后来成为饮料,至迟从西晋开始,就将饮茶发展为一门生活艺术。作为饮料的茶汤,主要的功用是解渴、提神、解乏、保健,基本上是为了满足人们生理上的需要。但是西晋诗人张载的《登成都白菟楼》中有“芳荼冠六清,滋味播九区”诗句,已经在描写茶叶的芳香和滋味,可见当时人们饮茶开始讲究欣赏香味,已经不再是单纯的满足生理上的需要了。杜育的《拜赋》除了描写茶叶生长环境、采摘情况之外,还涉及用水、茶具、茶汤泡沫以及饮茶功效等,可以看出当时饮茶已经有了一套技术要求。特别是其中描写茶汤泡沫的几句:“惟兹初成,沫沉华浮。焕如积雪,哗如春薮。”意思是刚煎点的茶汤,茶末下沉,泡沫上浮,其光彩白如积雪,亮丽像春天的花卉。如此重视欣赏茶汤泡沫的色彩和形状,则当时必有培育茶汤泡沫的技术,据关剑平先生的研究,南北朝时期就已经采用茶筅搅打茶汤使之产生泡沫。[1](p306)而对茶汤泡沫的欣赏则完全是为了满足人们的审美要求,饮茶就具有艺术性了。至于《?赋》的最后两句:“调神和内,倦解慵除。”描写饮茶的功效,可视为中国茶道精神的萌芽。
中国茶艺的成熟是在唐代。这是因为有一大批文人介入茶事活动,撰写了众多的茶诗,提升了饮茶的文化品位,使品茗成为一种艺术享受。其中如孟浩然、王昌龄、李白、皎然、卢仝、白居易、元稹、杜牧、齐己、刘禹锡、皮日休、陆龟蒙等人,都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茶诗,对唐代品茶艺术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唐代诗人们品茶,已经超越解渴、提神、解乏、保健等生理上的满足,着重从审美的角度来品赏茶汤的色、香、味、形,强调心灵感受,追求达到天人合一的最高境界,这从他们的众多茶诗中可以得到印证。[2](P252—254)除了前述皎然茶诗的“三饮”之外,卢仝在《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中描写的“七碗茶”也很典型:“一碗喉吻润,两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惟有文字五千卷。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五碗肌骨轻,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也,惟觉两腋习习清风生。”这样的品茶已经不再把茶汤当做是一种饮料,而是成为艺术欣赏的对象或者是诗人们审美活动的一种载体。可见,我国的品茗艺术至少在唐代中期已进入成熟的时期。因此,陆羽的《茶经》对此进行了全面总结。
陆羽将唐代的煮茶技艺总结为:“一曰造,二曰别,三曰器,四曰火,五曰水,六曰炙,七曰末,八曰煮,九曰饮”(《茶经·六之饮》),就是茶叶采造、鉴别、茶具、用火、用水、炙茶、碾末、煮茶、饮用等九个方面。唐代盛行煮茶法,据《茶经·五之煮》记载是先将茶饼放在炭火上烘炙,两面都要烘到起小泡如蛤蟆背状,然后趁热用纸囊包起来,不让精华之气散失。等茶饼冷却后将它碾磨成茶末,再筛成茶粉。等水烧到冒起如鱼眼大小的水珠同时微微发出声响,称为一沸,要放点食盐进去调味。等水烧到锅边如涌泉连珠时为二沸,先舀出一瓢滚水备用,再用竹笑环击汤心,然后将茶粉从中间倒下去。过一会儿锅里的水翻滚为三沸,将就刚才舀出的那瓢水倒下去,此时锅里的茶汤会产生美丽的泡沫,称为“汤华”。这时茶汤就算煮好,分别舀人茶碗中敬奉宾客。
陆羽提倡的这套煮茶程序是:炙茶、碾茶、罗(筛)茶、烧水、一沸时加盐、二沸时舀水、环击汤心、倒人茶粉、三沸点水、分茶人碗、敬奉宾客。整套程序是相当完整的,其技术要求也是颇为明确、具体。陆羽特别重视煮茶时要培育出美丽的“沫饽”。称之为“汤之华”,华者花也。指的是茶汤表面上浮泛的一层细密均匀的白色泡沫:“沫饽,汤之华也。华之薄者曰沫,厚者曰饽,细轻者曰花。如枣花漂漂然于环池之上,又如回潭曲渚青萍之始生,又如晴天爽朗有浮云鳞然。其沫者若绿钱浮于水湄,又如菊英堕于尊俎之中。饽者以滓煮之。及沸,则重华累沫,皤皤然若积雪耳。《?赋》所谓‘焕如积雪,晔若春薮,有之’。”陆羽用了枣花、青萍、鳞云、绿钱、菊英、积雪、春薮等一连串美丽的名词来形容茶汤的泡沫,可见他对此是何等的重视。其实,唐代的诗人们也都很欣赏汤华的,常常用乳、花等美好字眼来形容:“沫下麴尘香,花浮鱼眼沸”(白居易《睡后茶兴忆杨同洲》)、“铫煎黄蕊色,碗转麴尘花”(元稹《一字至七字诗·茶》)、“白云满碗花徘徊”(刘禹锡《西山兰若试茶歌》)、“白花浮光凝碗面”、“碧沉霞脚碎,香泛乳花轻”(曹邺《故人寄茶》)、“惟忧碧粉散,常见绿花生”(郑遨《茶诗》)……总之,唐代煮茶并不是只煮出一锅普通的茶水,而是十分讲究培育茶汤面上的沫饽(汤华)。可以想象一下,唐代流行用青绿色的秘色瓷茶碗,茶汤是金黄色(杜牧《茶山诗》:“泉嫩黄金涌”;元稹《一字至七字诗》:“铫煎黄蕊色”),汤华又是“焕如积雪”的白色,一碗在手,真是令人赏心悦目,难怪诗人们会产生那么多美丽的联想。
不过,在唐代茶艺发展进程中,除了陆羽等人之外还有一位茶人的贡献值得注意,这就是临淮县(今江苏洪泽县西)的常伯熊。据唐代封演《封氏闻见记》卷6记载:“楚人陆鸿渐为茶论,说茶之功效,并煎茶、炙茶之法。造茶具二十四事,以都统笼贮之。远近倾慕,好事者家藏一副。有常伯熊者,又因鸿渐之论广润色之,于是茶道大行。王公朝士无不饮者。御史大夫李季卿宣慰江南,至临淮县馆。或言伯熊善茶者,李公为请之。伯熊著黄被衫乌纱帽。手执茶器,口通茶名,区分指点,左右刮目。茶熟,李公为啜两杯而止。既到江外,又言鸿渐能茶者,李公复请之。鸿渐身衣野服,随茶具而人。既坐,教摊如伯熊故事,李公心鄙之。茶毕,命奴子取钱三十文酬茶博士。”
从这条史料可以看出:(1)早在唐代,茶艺的基本程式已经形成,而且可以在客人面前进行表演。(2)常伯熊在表演茶艺时已经有一定的服饰、程式、讲解,具有一定的艺术性和观赏性,成为一项艺术形式。(3)茶艺的基本程式虽然是陆羽制定的,但却是经过常伯熊“广润色之”后才“茶道大行”,即进行很大(“广”)加工(“润色”)之后才在社会上流行起来。(4)陆羽的表演效果不如常伯熊,故“李公心鄙之”。(5)既然陆羽的表演是“教摊如伯熊故事”,可见陆羽自己也接受了常伯熊已经“广润色之”后的茶艺程式,那么,现在看到的《茶经·五之煮》中有关煮茶的记载,应该是陆羽参考常伯熊的“润色”而修订过的。因此,应该承认常伯熊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茶艺表演艺术家,是现代茶艺师的祖师爷。
唐代茶人们对“汤华”的追求对宋代的影响很大,宋代的点茶法的最大特点正是对泡沫(汤华)的追求。斗茶时是以泡沫越多越白而取胜的,即所谓“斗浮斗色倾夷华”(梅尧臣《次韵和永叔尝新茶杂言》)。当宋代的茶人们发现将茶粉直接放在茶盏中冲点击拂会产生更多、更美的泡沫时,自然就会放弃唐代的煮茶方式。而是将早已存在民间的“阉茶法”加以改进发扬。早在三国时,张揖《广雅》就记载“荆巴间采茶作饼,成以米膏出之。若饮先炙令色赤,捣末置瓷器中,以汤浇覆之。”这与《茶经》所提倡的煮茶法并不相同,是将捣碎后的茶叶粉末放入瓷器中再用开水冲泡,《茶经·六之饮》中称之为“瘫茶”:“乃斫、乃熬、乃炀、乃舂,贮于瓶缶之中,以汤沃焉,谓之瘫茶。”宋代的点茶法则是将“瓶缶”改为茶盏,将茶粉放人茶盏中用少量开水调匀后再冲点开水,然后用茶筅击拂使之产生泡沫。显然,用茶筅击拂产生的泡沫肯定比煮茶法要多也更美观。而茶筅是早在南北朝时期就已发明。由此可见宋代的点茶法并非突然凭空冒出来的,而是有悠久的历史轨迹可寻。
从宋代的《茶录》、《大观茶论》等茶书记载中,可以了解到宋代点茶法的点茶技艺是:炙茶、碾茶、罗(筛)茶、候汤(烧水)、?菡?烘茶盏)、调膏、注水、击拂、奉茶。
宋代茶人们除了追求美丽的茶汤泡沫外,也讲究茶汤的真味。陆羽在《茶经》中虽然反对民间传统煮茶加进葱、姜、枣、橘皮、茱萸、薄荷等佐料,但是他还是保留了加盐的习惯。宋代的点茶则连盐也不用,单纯品尝茶叶的芳香和滋味。宋代的诗人们也写了大量歌颂茶汤色、香、味的诗句,经常三者并提,如“味触色香当几尘”(黄庭坚《送张子列茶》)、“色香味触映眼来”(黄庭坚《奉同六舅尚书咏茶碾煮茶》)、“色味新香各十分”(葛胜仲《谢通判惠茶用前韵》)、“色香味触未离尘”(刘才邵《方景南出示馆中诸公唱和分茶诗次韵》)。而且还将三者称为“三绝”:“遂令色香味,一日备三绝”(苏轼《到官病倦,未尝会客,毛正仲惠茶,乃以端午小集石塔,戏作一诗为谢》)。
宋代的茶书就将色香味列为三大标准。如蔡襄《茶录》指出:“茶色贵白……以青白胜黄白”;“茶有真香……民间试茶皆不入香,恐夺其真”;“茶味主于甘滑”。宋徽宗的《大观茶论》则将“味”摆到第一位:“夫茶以味为上,香甘重滑为味之全”;“茶有真香,非龙麝可拟”;“点茶之色,以纯白为上真”。
但是,宋代点茶所使用的茶叶仍与唐代一样,是用蒸青饼茶,即茶叶采摘后要蒸熟、捣碎、榨汁、压模、烘干成团状或饼状的茶饼,特别是斗茶讲究茶汤泡沫贵白,尽量将茶叶中的汁液榨干,“蒸芽必熟,去膏必尽”(宋子安《东溪试茶录》)。致使茶叶的色、香、味都受到很大损失,有时会加进一些香料作为弥补,结果又使茶失去真香真味。而民间饮用的散茶,却有不用蒸青而直接烘焙,其香气和滋味自然胜过饼茶,于是逐渐传播开来。明代谢肇涮《五杂俎》引元代马端临《文献通考》“茗有片有散。片者即龙团旧法。散者则不蒸而干之,如今之茶也。”后说:“始知南渡之后,茶渐以不蒸为贵矣。”正如明代许次纾《茶疏》所指出:“名北苑试新者,乃雀舌冰芽所造,一挎之值至四十万钱,仅供数盂之啜,何其贵也。然冰芽先以水浸,已失真味,又和名香,益夺其气,不知何以能佳?不若近时制法,旋摘旋焙,色香俱全,尤蕴真味。”特别是明明了炒青、揉捻技术之后,增强了茶叶的香气滋味。张源《茶录》记载:“候锅极热,始下茶急炒。火不可缓,待熟方退火,彻人筛中,轻团数遍,复下锅中,渐渐减火,焙干为度……火候均停,色香全美。”茶青炒后复加烘焙,更加芳香,叶色青绿可爱,经过揉捻渗出茶汁,易于溶解,滋味更加醇厚,人们就直接采用开水冲泡,以品尝茶叶的真香真味,于是在宋元时期就已在民间流传的散茶冲泡法迅速发展起来,特别是在明朝初年朱元璋废除饼茶改进贡芽茶之后,宋代的点茶法就被瀹茶法(散茶冲泡法)所淘汰了。自此之后直到今天,瀹茶法一直占据中国饮茶方式的主导地位。
瀹茶法是用条形散茶直接冲泡,杯中的茶汤就没有“乳花”之类可欣赏,因此品尝时更看重茶汤的滋味和香气,对茶汤的颜色也从宋代的以白为贵变成以绿为贵。明代的茶书也开始论述瀹茶法的品尝问题。如陆树声《茶寮记》的“煎茶七类”条目中首次设有“尝茶”一则,谈到品尝茶汤的具体步骤:“茶入口,先灌漱,须徐咽。俟甘津潮舌,则得真味。杂他果,则香味俱夺。”要求茶汤人口先灌漱几下,再慢慢下咽,让舌上的味蕾充分接触茶汤,感受茶中的各种滋味,此时会出现满口甘津,齿颊生香,才算尝到茶的真味。品茶时不要杂以其他有香味的水果和点心,因为它们会夺掉茶的香味。罗廪的《茶解》也专门谈到品尝问题:“茶须徐啜,若一吸而尽,连进数杯,全不辨味,何异佣作。卢仝七碗,亦兴到之言,未是事实。山堂夜坐,手烹香茗,至水火相战,俨听松涛,倾泻人瓯,云光缥渺,一段幽趣,故难与俗人言。”主张品尝茶汤要徐徐啜咽,细细品味,不能一饮而尽,连灌数杯,毫不辨别滋味如何,等于是佣人劳作牛饮解渴。真正的茶人品茶,最好是山堂夜坐,亲自动手,观水火相战之状,听壶中沸水发出像松涛一般的声音,香茗人杯,茶烟袅袅,恍若置身于云光缥渺之仙境,这样的幽人雅趣是难以和俗人讲清楚的。明代的屠隆在《考??馀事》卷3“茶笺”中强调要识趣:“茶之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兼以白石清泉,烹煮得法,不时废而或兴,能熟习而深味,神融心醉,觉与醍醐甘露抗衡,斯善鉴者矣。使佳茗而饮非其人,犹汲泉以灌蒿莱,罪莫大焉。有其人而未识其趣,一吸而尽,不暇辨味,俗莫大焉。”品茶讲究“幽趣”,是明清文人在品茗活动中所追求的艺术情趣,也是中国茶艺的一大特色。
这样的品茶最适合用小壶小杯来品啜,许次纾《茶疏》“饮啜”就主张:“一壶之茶,只堪再巡。初巡鲜美,再则甘醇,三巡意欲尽矣。”“所以茶注欲小,小则再巡已终。宁使馀芬剩馥尚留叶中,犹堪饭后啜漱之用。”冯可宾的《?舨杓恪芬仓髡庞眯『?莶瑁骸安韬?孕∥?蟆C恳豢停??话眩?纹渥哉遄砸??轿?萌ぁ:我?壶小则香不涣散,味不耽搁。况茶中香味,不先不后,只有一时,太早则未足,太迟则已过。的见得恰好一泻而尽,化而裁之,存乎其人。”于是就逐渐形成了功夫茶艺。最早见于记载的是清初袁枚的《随园食单·茶》:“余向不喜武夷茶,嫌其浓苦如饮药。然丙午秋,余游武夷,到曼亭峰天游寺诸处,僧道争以茶献。杯小如胡桃,壶小如香橼。每斟无一两,上口不忍遽咽。先嗅其香,再试其味。徐徐咀嚼而体贴之,果然清芬扑鼻,舌有馀甘。一杯之后,再试一二杯。令人释躁平矜,怡情悦性。”这是典型的小壶小杯冲泡法,是今天功夫茶艺的原型,至清代晚期,功夫茶艺就已经很成熟了。
据寄泉《蝶阶外史·功夫茶》记载,其具体冲泡程式如下:“壶皆宜兴沙质。龚春、时大彬不一式。每茶一壶,需炉铫三候汤。初沸蟹眼,再沸鱼眼,至连珠沸则熟矣。水生汤嫩,过熟汤老,恰到好处颇不易。故谓天上一轮好月,人间中火候一瓯。好茶亦关缘法,不可幸致也。第一铫水熟,注空壶中荡之泼去;第二铫水已熟,预用器置茗叶分两若干立下壶中,注水,覆以盖,置壶铜盘内;第三铫水又熟,从壶顶灌之周四面,则茶香发矣。瓯如黄酒卮,客至每人一瓯,含其涓滴而玩味之。若一鼓而牛饮,即以为不知味,肃客出矣。”
作为世界三大无酒精饮料之二的咖啡与茶都在17世纪传入法国,然而两种饮料的发展历史却不尽相同,在法国的流行程度也不同,那么是什么造成了两种饮料被区别对待呢?本文拟找出咖啡文化与茶文化在法国的发展历程不同的原因,并提出进一步在法国推广茶文化的策略。
一、法国咖啡文化以及茶文化的历史发展
咖啡在1643年被引入法国,然而当时并不被法国民众所接受。咖啡在二十多年后的1669年才开始盛行起来。当时的太阳王路易十四被咖啡迷住,自此喝咖啡在法国盛行。随后出现了许多因为咖啡而形成的文艺沙龙。普洛可甫咖啡馆是巴黎第一家开张的咖啡馆。思想家伏尔泰、卢梭、狄德罗等都是这家咖啡馆的常客。一些著名的咖啡馆里长期聚居着来自四面八方的艺术家,他们在这里构建了全世界作家和艺术家心目中的圣地和精神家园。正是在这些沙龙和咖啡馆中,法国历史上的一些重要政治、社会、历史事件被推向整个社会。另外,咖啡的价格非常平民化。这使得咖啡不仅在文人、思想家当中流行,也使咖啡走进了普通民众,成为一种举国饮品。咖啡也在法国发展出了多种制作工艺。咖啡种类多、制作方法多样而精良,使咖啡愈加受到法国人的喜爱,逐渐发展出了法国独特的咖啡文化。
1636年,荷兰商人把中国的茶叶转运至法国巴黎。茶叶传入法国初期,饮茶是否有利健康使医药界人士争论不休。1685年,菲利普・杜福尔出版了《关于咖啡、茶与巧克力的新奇论文》,这是在法国最早论述有关茶叶的书籍之一。书中称赞茶叶是医治头痛及帮助消化的妙叶,它甚至可以当作处方笺来开。饮茶有利于健康的观点取得了胜利。在法国,在茶叶刚刚输入之际,由于价格昂贵,茶叶被视为奢侈品,饮茶只在贵族之间流行。皇室贵族一般也是将茶视为医治疾病的良药。据说,法国国王路易十四的祖父马萨林枢机主教患有痛风病,他坚信经常喝茶可以减轻他的病痛。进入18世纪,饮茶有利于防病、治病的观念在法国上层社会中仍盛行不衰。茶叶在巴黎及凡尔赛逐渐赢得了许多热情的支持者。法国大革命后,随着贵族阶级的消失,茶叶也不再被人们视为贵族饮料,饮茶之风在广大民众中逐渐推广。但直到20世纪60年代之前,普通法国人仍很少饮茶。饮茶者大多是资产阶级及英、美、苏诸国的侨民。在普通法国人的眼中,茶和保健药剂大致可以划上等号,它只适宜于感冒或者消化不良时饮用,或是女士们为保持苗条身材而饮用的减肥饮料。
二、法国咖啡文化以及茶文化现状
如今普通法国人的日常生活离不开咖啡。咖啡对他们来说不只是一种饮品,它还隐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遍布城市与乡村的咖啡馆是法国生活方式的一种标志。本世纪以来,咖啡馆成了社会活动的中心。法国的咖啡馆遍布大街小巷,成为法国人每天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人们可以在咖啡馆里聊天、休息、学习或者与朋友聚会,学者或艺术家也常在一起边喝咖啡边探讨学问。伟大的艺术灵感往往就是在这种环境中诞生。咖啡文化被法兰西民族带到一个近乎脱俗的境界,成了一种精神象征。在法国,咖啡的价格也很低廉。一杯咖啡通常是三欧元左右,这对于平均月薪约一千多欧元的法国人来说实在不算什么。即使到了深夜,星罗棋布的咖啡馆里还是灯火通明、高朋满座,演绎着其独有的咖啡文化。
20世纪60年代以来,法国的人均茶叶消费实现了快速增长,一股茶文化热在法国悄然兴起。可以说,在法国,茶文化从没有像现在这样流行、这样具有吸引力。法国人认为,茶是一种最富有诗意的饮料。饮茶也是一种文化和一种人人都可以从中受到熏陶的礼仪。法国人饮茶一般习惯饮下午茶,分为清饮和调饮两种。其中清饮和我国目前饮茶方式相似;调饮则加方糖或新鲜薄荷叶,使茶味甘甜。法国人以饮用红茶的人口最多,饮法与英国人类似,取茶一小撮或一小包,冲入沸水后,配以糖或牛奶。沱茶因为具有特殊的药理功能,所以也深受法国注重养生的中老年消费者的青睐。除饮用外,法国人还大力开发茶叶的其他用途。如不少法国厨师制作菜肴或点心时,习惯使用茶叶作为烹饪调料。如今法国人已开发出了各式茶叶饼干、茶糖、茶冻等食品。法国人甚至还把茶叶添加到蜡烛、香水、洗发香波、牙膏、奶油、巧克力甚至酒中。法国人还喜欢洗茶叶澡,认为茶有美容护肤、减肥的功效。
三、两种文化在法国发展不同的原因分析
咖啡和茶作为17世纪同时传入法国的饮品,法国咖啡文化成为法国文化的象征,见证了法国文艺的复兴,和法国人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不可或缺。然而相比咖啡,作为同时期传入到法国的饮品,茶的历史显得略为暗淡,茶在初传到法国的时候,基本上只在贵族等社会上层中流行,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普通法国人仍很少饮茶,只在最近几十年,茶文化才悄然在少部分法国人中间兴起。而探究起茶文化在法国发展落后于咖啡文化的原因,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说起。
(一)饮用体验上不同
咖啡由于含有较高的卡路里,在传播过程的很长一段时间内,是可以用来当“饭”吃的,可以说,咖啡不仅是一种饮料,而且是餐桌上必不可少的一道佐餐饮品。早饭时,吃着香喷喷的羊角面包,配上一杯香甜的牛奶咖啡;中午休息时,工作之余,课间休息,来一杯咖啡提提神儿,填填肚子,才能精神振奋地继续工作或学习。并且西方人对咖啡的饮用方式多种多样:加奶,加糖,打碎粉末饮用等等都丰富了咖啡的可饮用性。而喝过茶的人都知道,喝茶后不但感觉没有能量补充,喝完还很快就会感到饥饿。这跟茶叶有去脂去腻,健胃消食的作用有关。所以在满足人的基本生理需求方面,茶落后于咖啡。
(二)文化认同方面
由于茶来自中国,中国的茶文化中包含着一种独特的精神。茶入口时比较苦涩,品完后会感觉醇香,回味无穷,品一杯茶的过程就蕴含着先苦后甜的生活哲理。法国文化则截然不同。法国是一个会享受的民族,他们哀叹人生苦短,宣扬及时行乐,而这与茶文化中包含的中国文化中有些忍辱负重终能守得云开见月明是相违背的。
(三)内含成分比例不同。
我们比较每100克咖啡豆和干茶叶的营养成分表,其中茶以铁观音为例:
从上表我们可以看出,同等重量的干茶叶和咖啡豆相比,干茶叶要含有更多的咖啡因。但一杯普通的咖啡,其咖啡因含量往往是一杯普通茶水的3倍――因为泡制同样的一杯咖啡需要更多的咖啡豆。咖啡因是一种黄嘌呤生物碱化合物,是一种中枢神经兴奋剂,能够暂时的驱走睡意并恢复精力。因此,在提神醒脑方面,喝咖啡要比喝茶更有效果。另外,由于咖啡因含量较高,经常喝咖啡,身体可对其产生轻度依赖,产生类似“上瘾”的感觉,一旦停止,可能会有诸如头疼、疲劳、焦虑、易怒、抑郁和注意力无法集中等症状的出现,虽然这些症状只会持续几天,但足可以使人养成喝咖啡的习惯了。
四、在法国推广茶文化的策略
通过上文对于茶文化和咖啡文化在法国发展的对比分析,可以使我们今后在法国大力发展茶文化得到一些启示。
(一)饮用方式丰富化
法国是一个热爱美食的民族,他们的味蕾更喜欢有丰富味道的饮品,而不是像传统的茶叶一样的清淡式饮品,这从法国人更喜欢去掉了大量苦、涩味的红茶就可见一斑。像法国本土就已经出现了改良过的茶饮法,比如将茶经过烹调改造,添加了大量糖,奶,形成了受更多人欢迎的英式红茶,以及更后来,更香甜厚重的奶茶的出现给我们指出了一个茶饮方式在法国改良的方向。花茶的前景也颇为看好。餐前、餐后喝杯带花香的茶,去除油腻、齿颊留香,神清气爽极了,本来就爱花喜香的法国人,定会对花茶产生浓厚的兴趣。总之,就是在我国直接冲饮清茶的方式上稍作变幻,添加些类似方糖、薄荷叶、花瓣、蜂蜜等配料,应会更易被法国人接受。
(二)茶品牌化
世界10大咖啡连锁都是在二战后建立的,而茶叶连锁还在发展中,至少比咖啡要晚了50年。西方立顿公司一年的产值比中国所有的茶厂的总和都要多。这说明茶叶品牌化,规范化发展是以后茶文化发展的方向。我国的茶叶企业应该扩大市场份额、成立联合营销、打造知名品牌、实施标准化生产,以品牌化运作,规模化经营来赢得市场。西方已经进入热量过剩,普遍肥胖的后工业时代,而不含糖、低脂肪低热量的茶叶会大有作为的。
(三)大力推广茶的保健功效
近年来随着区域文化产业发展的日趋多元化,各个城市以大众需求为依托,通过多种形式竞相发展城市音乐文化产业.衡水市武强县的周窝音乐小镇和苏州市七都镇都以乐器加工、音乐节、音乐教育、音乐工作室、音乐旅游等形式为载体,成功地实现了音乐带动城市发展的新模式.从文化资源、业态比重和发展模式三要素出发进行对比分析,可以发现由“核心层”到“相关层”的发展模式与由“相关层”到“核心层”的模式是有区别的,并且不同的模式对两个小镇产生了重要影响,也为我国其他城市发展音乐文化产业提供经验、教训.
关键词:
城市音乐;文化产业;差异研究;周窝;七都
1音乐文化产业资源差异分析
音乐是具有双重性质的文化资源,好的音乐不仅可以作为艺术作品、文化产品在市场中获得经济价值,还可以作为一种无形的财富存在于人们的生活中.所以开发城市音乐文化资源,不仅可以提高城市形象与文化品位,还可以凭借独特的文化感染力来吸引消费者.河北省拥有丰富的传统音乐文化资源,悠扬典雅的燕子古乐,奔放灵活的河北梆子,欢快地道的昌黎三歌都是河北人民引以为豪的音乐文化,这些资源都被列为国家级和河北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除了浓郁的音乐文化底蕴之外,武强音乐小镇的成功建设离不开以河北金音乐器集团为龙头企业的乐器产品加工区.凭借乐器加工区的地理优势和乐器制造的体验创新,武强音乐小镇举办众多大型音乐盛会,例如中国吉他文化节、周窝乡村艺术节、中国武强麦田音乐节和管乐团队展演等活动.七都镇位于苏州市,苏州作为吴文化的发祥地,评弹、昆曲无疑是这里最有生命力的音乐文化资源.但是对于现在的音乐文化爱好者来说,七都镇的魅力在于这里举行的迷笛音乐节.迷笛音乐节从2000年开始举办,十几年间不仅积累了独特的音乐文化,而且传递“自由”“真实”的精神更是吸引了国内数万乐迷,成为中国名副其实最富影响力的摇滚音乐节之一.2014年迷笛音乐节在太湖举办,依旧保持了超高人气和活力,累计有两万多乐迷到场参与.从简单质朴的民谣到热情奔放的摇滚,太湖迷笛音乐节以返璞归真的不插电为亮点再次将迷笛音乐节的品牌扩大,同时也依托迷笛品牌的流行元素将苏州厚重的传统地域文化进行挖掘、创作与传播.为了保证迷笛音乐节在七都镇的本土化发展,迷笛品牌专门在七都成立了苏州迷笛文化艺术传播有限公司,这样既保证了迷笛音乐节与七都镇进行长久的演出合作,同时也在打造音乐品牌公园同时为七都创造了和谐的创意文化环境.
2文化产业业态比重差异分析
2004年我国相关部门研究制定了《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标准,其中将文化产业分为核心层、层和相关层.2012年国家统计局就文化及相关产业进行细微调整,但大体上依旧保持核心层、层及相关层的格局.周窝小镇和七都镇太湖基于不同的地域文化、资源类型而发展为音乐小镇,形成了差异化的文化产业业态,这种差异主要表现在核心层、层和相关层3方面.
2.1核心层核心层以文化为核心内容,以直接满足人们的精神需要为目的而进行的创作、制造、传播、展示等文化产品的生产活动.对于周窝和七都镇来说,音乐是城市发展的灵魂[1].周窝音乐小镇在发展过程中举办多种音乐盛会,例如麦田音乐节、吉他音乐节等,而且这些音乐节的表演按照分类属于文化产业中的核心层面.但是目前此类演出针对的受众多以国内外乐器加工厂商和小镇当地居民为主,虽然较大程度上宣传了武强音乐小镇乐器生产、加工的水准,为当地经济发展带来了显著的推动作用,但是由于麦田音乐节本身的局限性,对外没有发挥很好的宣传效应,所以导致这样高水准的音乐展演竟然“无外人问津”,麦田音乐节所呈现的全民狂欢也无奈成为周窝音乐小镇的汇报演出.七都镇发展成为音乐小镇,主要是凭借有影响力的迷笛音乐品牌,迷笛音乐节已经被视为是户外音乐节的标杆.而且迷笛音乐节传递的精神就是追求真实、自由,这恰好迎合了当今90后消费者的心理需求.但是迷笛音乐节是属于移植性的核心文化资源,也就是说这种文化资源会随着音乐节的不确定性而增加举办地潜在的隐患和问题.
2.2层层是指为实现文化产品生产所必需的辅助生产活动.在以音乐为核心的小镇,旅游、节庆等服务就成为层的相关活动.七都镇方圆百余平方公里都是一派江南水乡的景象,为了成功举办迷笛音乐节,太湖迷笛音乐公园(原格林乡村公园)重新规划,不仅可以体验到好山好水的田园风光,还可以感受格林小镇的时尚潮流.迷笛音乐节结束之后,这里又会根据当地游客的需求规划出亲子园、有机农场园、婚纱摄影基地等等.周窝音乐小镇有中国唯一以音乐为主题的水上乐园,2014年开始对外开放营业,这里一些惊险刺激的水上项目吸引了很多年轻人前来游玩.除了线下一些音乐节庆活动,金音乐器集团还在线上打通电子商务物流业,推动乐器产业产销零距离对接,武强音乐小镇在互联网时代的背景下完成了从传统工业园区到文化产业层制作园区的成功转型.此外周窝音乐小镇政府在规划的时候,通过对小镇院落、街道等公共空间形态的分析,重新规划并强化了特色文化在音乐小镇空间布局中的体现,而且根据音乐人游憩交往、集会庆典等活动的分布规律,合理布局了居民公共活动场所,为当地的居民和参与节庆的游客、乐迷提供了便利服务.
2.3相关层相关层是作为文化产品实物载体或制作工具的文化用品的生产活动.对于周窝和七都这样的以音乐为核心要素的小镇,相关层多涉及乐器加工、CD制作、音响设备等设施的活动.周窝目前有以金音乐器有限公司为代表的各种规模的乐器厂18家左右,主要经营单簧管、长笛、萨克斯、提琴四大系列80多个品种400多种风格的乐器,90%以上出口海外.以管弦乐器和配件为主营产品的周窝已经成为了国际知名的乐器产地,这对周窝的经济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2].七都音乐小镇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呈现出相关层的一些生产活动,但是2014年9月,太湖迷笛音乐产业园被授予“国家音乐产业示范园区”的称号,一些以音乐为主的相关设备公司将陆续入住该园区,届时七都镇的层活动也将陆续展开.综上所述,周窝小镇和七都小镇在文化产业业态比重中的差异较为明显.周窝小镇由乐器加工制作起家,在音乐品牌建设、文化核心内容方面不占优势,但在层及相关层中占较大比重.相反,七都小镇是在迷笛品牌的推动下而发展起来的音乐城市,因此核心层与层所占比重较大,而有关后期制作的相关层占比较小.
3文化产业发展模式差异分析
3.1迷笛品牌+音乐节+粉丝经济迷笛摇滚学校在近二十多年的发展中,首先培养了大量专业人才,并且成为音乐节的顶梁柱;其次迷笛通过中国摇滚迷笛奖颁奖礼、迷笛校园乐队大赛等节事活动吸引了大量粉丝;最后把狂热的粉丝转换为音乐制造者和旅游消费者双重身份,给举办地带来丰厚的经济回报.2014年迷笛音乐节在太湖的成功举行,不仅成功传播了迷笛的音乐品牌,而且把音乐文化作为核心元素自然地融入到七都镇,以太湖迷笛音乐公园为活动平台,打造集音乐教育、培训、创作、制作、表演、体验和后产品开发为一体的文化旅游产业聚集园区.音乐节结束之后,这里成为全国各地乃至世界音乐爱好者的聚集区,他们在这里进行音乐创作、排练、录音、交流,成为文艺爱好阶层的艺术领地.
3.2乐器制造+休闲旅游武强音乐集团最初只是基于乐器生产的工业聚集区,文化产业核心层盈利比值小,主要停留在手工制造阶段,并没有处于价值链的高端.为了改变这种单一的发展模式,河北金音乐器集团有限公司与国内外知名文化艺术中心合作,逐步实现“乐器生产—产业集群—乐器展销—教育培训—小镇建设—文艺展演—休闲旅游”的全产业链模式.武强县政府在规划音乐小镇的时候依托了武强107个民间文艺团体形成的文化资源.这些资源禀赋为武强工业园区的转型升级奠定了良好的文化环境基础.此外,河北政府也颁布相关政策法规,注重官产学一体,在区域文化产业发展的过程当中既体现了政府对文化资源禀赋的宏观把握和合理分配,又调动相关的企业积极配合,实现文化产品的品牌化规模,同时不断听取高校专家学者的理论成果与建议,保证了宏观指导与微观执行,理论基础与实践操作各个维度的有效结合.目前原创数字音乐基地、音乐水世界、军歌博物馆河北音乐中学、现代休闲观光农业示范园等项目也正在积极推动.
4启示
4.1打造核心层文化产业打造核心层面的文化产业首先要做到产业链的开发,这是由核心层到相关层的扩展,周窝音乐小镇以相关层面的乐器制作为突破点,在城市音乐文化产业发展的过程中由于缺乏核心竞争力而受到一些限制.创意是文化产业发展的灵魂,所以即使是依赖制作而发展的文化产业也可以利用当地文化资源进行重塑,或是在乐器加工中加入创意设计以此发挥更多文化价值.相比之下,七都音乐小镇凭借迷笛品牌的成功植入,形成了核心层面下以音乐内容为主的城市音乐发展模式,但太湖迷笛音乐节的不固定性和缺乏地方特色的现象逐渐凸显,对城市音乐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出挑战.文化产业的发展要充分挖掘地域特色文化资源,才能形成竞争优势.周窝和七都在建设音乐城市的道路上也必须与举办城市的气质和特点紧密结合.张北音乐节是我国目前音乐节中具有模范价值,它在定位的时候就以张北县独特的草原景观为亮点,将摇滚热情奔放、自由不羁的特征与草原的“原生态”氛围巧妙地结合,甚至将悠扬低沉、粗放狂野的马头琴搬上了舞台,成功地把本土文化元素与时代潮流结合起来,成为音乐节的杀手锏.所以对于在建设音乐城市中,如何将根深蒂固的传统文化与时尚潮流的新元素结合起来成为突破的重点.
4.2文化产业园区规划佛罗里达曾经在《创意阶层的崛起》一书中指出,一个富有文化创意的城市首先是因为有了包容、互动的城市氛围,并以此吸引了更多充满奇思妙想的人们融入进来,从而形成一个良性循环.他还进一步说明城市的文化、社会环境对于文化产业的发展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因此我国一些地区的发展模式也不能简单的以获取经济利润为目标,而应该在政府部门的引导下,培养居民潜在的文化素养和审美能力.武强音乐小镇在开发的时候,政府部门除了改建80多个商业经营门店还建成了各类乐器博物馆16个以及若干个音乐体验馆以及音乐家纪念馆等公共服务性文化场所.乐器文化产业的发展必然需要商业化的运作,但是文化事业的特殊性也决定了该产业的商业化运作必须要坚持文化根本的原则和底线.
4.3有效利用资源,避免同化文化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着文化产业发展模式的层次.而文化产业发展模式的层次又影响商业模式的路径和方向.我国当前由低到高的发展模式依次为文化资源开发模式、文化技术开发模式、文化市场开发模式和文化环境开发模式.对于一个城市、区域或国家的决策者来说,如何有效的结合利用资源和技术,既取得经济利润又创造良好的文化环境才是最大的挑战.河北省是一个有雄厚基础的重工业大省,在文化产业建设中难免会遇到障碍.首先,要解决居民文化素养与城市文化发展协调问题.其次,目前河北省的邢台、邯郸、廊坊等地都在积极开发文化资源,发展文化产业,如何保证内部发展的多样化和竞争的差异化也是河北省各地区应该重视的问题.例如,同样位于河北省的张北县也是依托音乐发展起来的文化小镇,张北草原音乐节更是享誉海外,这就要求河北省政府在做文化产业发展模式的规划时,有效分配两个音乐小镇的文化资源和文化特色,做到“博而求同,专而求异”的发展模式.当户外音乐节出现扎堆现象,乐迷们的消费体验成为检验各大音乐节是否成功的重要评价标准.中国城市文化产业要想健康持续的发展,不论是以微观的商业模式思考,还是从以宏观的发展模式出发,都必须注重经济与文化的结合以实现创新升级阶段的持续发展,实现产业生态、自然生态和社会生态相融合的模式.
4.4加强产业间互助发展周窝和七都在建设城市音乐文化产业的道路上都依托音乐节融入了旅游产业,因为户外音乐节有较强的辐射效应,可以带动当地旅游业、餐饮业、地产业等行业的发展,而这些产业之间的关联性也为音乐产业链条的深度开发提供了更多机会,例如通过音乐节开发专门的旅游方案,在举办地的郊区和开发商合作宣传地产项目.2009年热波音乐节在其楼盘保利198公园举行,音乐节举办期间,借着强大的游客优势,保利198公园共接待约2.5万人参观,销售额约为5000万元.产业之间的互动发展不仅可以为音乐节的举办场地提供最大便利,同时也为地产商的项目做了最大程度的宣传[3].
参考文献:
[1]国家统计局设管司.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2012)[EB/OL].[2015-03-29].
[2]荆婵.特色文化产业发展模式初探——以武强周窝音乐小镇为例[J].传播与版权,2013(3):100-102.
一、恩施旅游发展现状
恩施地处湖北西南部,神秘的北纬30°穿越而过。这里气候宜人,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全年平均气温16℃,森林覆盖率达67%,是最适宜人类居住的地区之一。这里自然风光秀丽,独特的喀斯特地貌造就了许多自然奇观。有“亚洲第一洞”―腾龙洞、可以和美国科罗拉多大峡谷媲美的恩施大峡谷、延绵八百里的清江画廊、“世界第一奥陶纪石林”―梭布垭石林、集“幽、险、奇、秀、古”于一体的建始石门河和风景如画的野三河。恩施州是湖北唯一的一个少数民族自治州,这里聚居了土家族、苗族、侗族等二十几个少数民族,独特的民风民俗造就了土家吊脚楼、侗族风雨桥、土家女儿会等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土司王城、大水井、鱼木寨见证了恩施的历史变迁。恩施凭借着优越的气候资源、奇特秀丽的自然风光、灿烂的历史民俗文化吸引着周边地区的游客,特别是继高速公路、铁路的相继开通,恩施这个养在深闺的美人被人熟知,众多旅游者纷至沓来,使里成为了休闲胜地。
在恩施旅游发展迅猛的同时也呈现出一些问题,恩施的景点开发更多的是依靠优美的自然风光做文章,没有很好的融入文化资源,恩施旅游还仅仅只是停留在观光旅游的阶段,使得恩施旅游发展的瓶颈开始凸显出来。据调查,很多来过恩施的旅游者表示没有第二次来的愿望。这就要求恩施的旅游业需要在发展中不断转型,要实现从观光休闲游向文化体验游的转变。
二、恩施渊远流长的茶文化
恩施位于武陵山区,拥有众多盆地、丘陵、山地,海拔高差悬殊近3000米,最低60多米,最高3000多米。气候温暖湿润、雨量充沛、常年雾绕山野,土壤富含铁元素,适宜茶叶生长。恩施现有100万余亩的优质茶园,茶叶年产量月100万担,是湖北省重要的茶叶生产出口基地。
恩施地区种茶、制茶、饮茶历史悠久,很早之前茶叶就已经成为了贡品。在长期的生产活动中,恩施独特的茶文化逐渐形成,具有浓厚的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
(一)灌灌茶和油茶汤是恩施人特有的饮茶方式
恩施地区山地多,高山地区气温较低,人们就习惯于在闲暇之余围坐在火塘旁聊天。久而久之,就习惯于在火塘上用土制的陶罐泡茶喝。将茶叶放在陶罐里炙烤,烤到茶叶焦而不糊、香气溢出时用沸水冲泡,这就是恩施土家灌灌茶。有时还会加入姜片一起冲泡,成为姜茶,有抵御风寒之功效。恩施人淳朴好客,若有贵客登门,必定以茶迎客。这里的茶即为油茶汤。油茶汤制作简单,锅内放油烧热,置茶炸焦,加水烧开,放入盐和事先炸好的黄豆、豆腐干、花生米等辅料即可。恩施人祖辈多从事渔猎农耕生活,农耕之余喝了油茶汤有提神醒脑、解渴充饥之功效。
(二)容美四道茶是恩施独特的茶礼
云南白族招待贵客时有三道茶,而恩施土家族有四道茶。
第一道叫“白鹤茶”,即当贵客临门时,取当地白鹤井的井水泡茶,为贵客接风洗尘。
第二道叫“泡儿茶”,这道茶用沸水冲泡的不是茶叶而是“泡儿”。“泡儿”是用糯米蒸熟晒干后制成“阴米”,再炒制而成的“糯米泡”。糯米在恩施山区是稀有之物,用稀有之物招待贵客更能体现出土家人的热情好客。
第三道即为“油茶汤”,一般贵客到来,恩施土家人会用大桌宴席款待,但制作宴席时间较长,担心客人饿,就在正式吃饭前奉上一碗油茶汤垫垫肚子,土家人称为“点心”。
第四道叫“鸡蛋茶”,是用煮熟后的鸡蛋加上红糖、蜂蜜用沸水冲泡而成。土家婚礼第二天,男方长辈依次而坐,女方则依次为长辈奉上鸡蛋茶,长辈们用完茶后在碗中放上回赠给新娘的“茶钱”,表示对新人的祝福。这就是土家婚礼中的“拜茶”。
(三)优美动听的茶歌是恩施茶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
茶歌体现了恩施茶农的生活、情感,在劳动人民用辛勤的双手创造丰富的物质生活的同时也不忘为丰富精神生活。茶歌是山歌的一种,通过世代的口口相传留传于世。《六口茶》是茶歌里的典型代表,这首歌轻松明快的节奏、郎朗上口的歌词、一问一答的形式被大家熟知。在不管是来过恩施的还是没来过恩施的,都能跟着旋律哼上一两句,这首歌无疑已经成为了恩施旅游的宣传广告。除了《六口茶》,恩施还有很多优秀的茶歌,比如《茶山姑娘》、《姐妹采茶》、《荷包采茶》、《桡夫子采茶》等。
(四)恩施拥有历史悠久的制茶文化
恩施拥有许多历史文化名茶:雾洞绿茶―早在盛唐时期就已成为贡茶;伍家台贡茶―乾隆题词“皇恩宠赐”;容美贡茶―康熙品过后赐名“容美贡茶”。除此之外,发源于恩施芭蕉一带的恩施玉露茶更是历史悠久、美名远扬。早在清朝时期,就与“黄山毛峰”、“西湖龙井”一起被列为清代名茶;1945年,就已经走向国际市场,外销日本;上世纪60年代被列为“中国十大名茶”;1983年,被评为“湖北省十大名茶”。恩施玉露采用的是蒸汽杀青工艺制作而成,这种工艺和制作工具历史悠久,早于炒青工艺。目前,仍采用蒸青制做绿茶的地区只有恩施。
(五)恩施得天独厚的硒茶文化
硒元素是一种多功能的部分地区都缺硒,世界上也有四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缺硒。而恩施有“世界硒都”之称,硒矿蕴藏量居世界第一,是世界上已经发现的第一个富硒地区。故恩施所产茶叶富含人体必需的硒元素,平均含硒量1.068ppm。据调查研究,长期饮用富硒茶,是人体补充有机硒的最佳途径,具有抗癌防癌、抗高血压、延缓衰老的功效。
三、恩施茶文化旅游发展对策
在恩施旅游业发展亟待转型、恩施茶文化底蕴深厚的背景下,恩施旅游要寻求新的亮点,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应该开发茶文化旅游,以此开拓更宽的旅游市场,挖掘更大的发展潜力。发展茶文化旅游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深度整合茶文化旅游资源
恩施已有枫香坡和伍家台两个景点依托当地优美的茶园风光开发了观光休闲游,以此吸引着络绎不绝的游客。但是,这些景点在发展中存在着短板,旅游资源单一、茶文化融入不够深,更多的还只是停留在茶园观光游的层面。故恩施茶文化旅游资源还需整合,要将观光、休闲、保健、饮食、购物等融为一体。不仅仅要让游客来了之后带走茶园美丽的照片,还要带走快乐、健康、美味、文化等。要让游客看到茶园的美景、听到优美的茶歌、喝到醇香的茶汤、吃到美味的茶食、了解制茶的工艺,还能学习到茶艺,开拓创新、要素整合,开发一批特色的茶文化旅游产品。
(二)优化设计茶文化旅游项目
1、茶园观光游。茶叶生长的地方一般自然风光优美、气候宜人,再加上茶园的独特景致,是众多观光游客们的优先选择。在自然的生态茶园里修几条简单的游步道,造几个歇脚的凉亭,再建几个微景观,就可打造成游客流连忘返的观光茶园。
2、茶馆休闲游。建造各具特色的休闲茶馆,主要以品茶和观赏茶艺表演为主,让游客获得物质和精神上的双重享受。当然还要结合地方特色,把恩施的“灌灌茶”、“油茶汤”、“四道茶”搬进休闲茶馆。让茶艺表演人员在游客中穿梭敬献“四道茶”,并在每道茶之间穿插茶歌等文艺表演。
3、健康保健游。茶的药用价值和保健价值众所周知。茶叶里的维生素、茶多酚、氨基酸、矿物质等成分对人体有很好的营养价值和药理作用,长期饮茶可以强身健体、延年益寿。再加上恩施地区所产的富硒茶,对提高免疫力和预防癌症都有重要作用。在恩施开发以硒茶为基础的健康保健游,普及硒茶知识、倡导健康养生、推介恩施硒茶。
4、茶区文化游。邀请各地茶文化爱好者,举办茶文化交流活动,畅谈茶史、茶食、茶事、茶具、茶俗等;兴建茶博馆,将恩施茶文化具象化;邀请茶文化专家、学者进行讲座,营造浓厚的茶文化氛围,培养高素质的茶人,扩大市场影响力。
5、制茶体验游。建立开放化的制茶工厂,将采茶、制茶、泡茶、品茶等工艺和技术展示给游客,让游客看到茶叶加工的全过程;建立茶叶展示区,将成品茶叶展示在游客面前,通过标签、视频、卡片等方式让游客了解每种茶叶的品质;建立游客体验区,设立简单的手工制茶工具、茶具,让游客亲身体验做茶、泡茶、品茶,增加游览的趣味性。
(三)宣传促销茶文化旅游产品
恩施茶文化旅游的开发与发展需要立足于本地土家茶文化特色,将独特的茶文化旅游资源建成旅游品牌,推向市场。
1、可以通过举办大型节庆活动提高知名度和影响力,如茶文化旅游节、土家茶俗节等,将土家茶文化包装宣传,推向市场,刺激茶文化旅游的发展。
2、以茶或茶文化为主题,以优美的茶园风光为场景,拍摄一两部电影投放市场,通过电影自身的宣传力量来扩大影响。
3、要扩宽宣传渠道,汇聚信息沟通媒介宣传等多方力量来加大宣传营销力度,如广播、网络、电视、报刊、微信、宣传手册等,吸引更多潜在客户。
(四)培养高质量茶文化旅游人才队伍
要发展茶文化旅游就要提高旅游服务队伍的茶文化素养,培养一批专业的知茶、懂茶的茶文化传播者。可与职业院校合作培养茶文化旅游从业人员。首先要对在职导游进行定期培训,他们对茶文化有深刻了解之后才能将特色茶文化传递给游客。其次,职业院校要为恩施旅游培养更多的高素质的茶人,在茶文化、茶具、茶艺、品茶等方面加强学习,提高茶文化旅游的文化价值和品味。真正高质量的旅游服务人才才能带领游客体验到茶文化的独特魅力,提高游客的满意度和回头率。
引言
在当前社会形势下,体验经济时代已经到来,在体验经济时代下,生产和消费方式也在发生着变化。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旅游也越来越享受,人们在旅游的过程中实质上就是一种丰富的精力和感受。近年来,文化旅游受到了高度推崇,文化旅游的目的就是寻求对文化的体验活动。而体验经济时代的带来为文化旅游注入了新的活力。茶文化作为我国众多文化之一,随着体验经济时代的到来,人们对产品有着了体验,相对就会降低对产品价格的敏感度。对于茶文化旅游而言,其本质上更加突出强调产品的“体验性”,让游客在体验过程中购买产品。而要想推动茶文化旅游的发展,就应当设计独具特色的茶文化旅游项目和产品,以此来满足游客的个性化需求。
一、体验经济时代的概述
体验经济是以服务为舞台,以商品为道具,为消费者创造出符合消费者个性化需求的这一种经济形式。在体验经济中,企业提供的不仅仅是服务,而是为消费者提供最终体验,让消费者留下难以忘却的记忆。而对于消费者而言,他们消费者的不再是商商品本身,而是在消费过程中的一种感觉上、智力上甚至精神上的体验。对于茶文化旅游而言,随着体验经济时代的带来,茶文化旅游也必然走向体验的大趋势。在体验经济时代里,旅游者不再满足于得到优质的商品和服务,而是希望参与到消费活动中,亲身体验产品消费的全过程,获得体验的经历。
二、茶文化旅游的体验功能
(一)健身体验功能
茶叶中含有多种维生素和氨基酸,对于清油解腻、增强神经性为及消食利尿有着一定的作用。茶叶中的茶多酚可以阻断亚硝酸铵等多种致癌物质在体内的合成,并具有直接杀伤癌细胞和提高机体免疫能力的功效。同时,茶还有提神、抗疲劳、抗菌、抗辐射的作用。在茶文化旅游中,让游客在品饮的过程中可以起到较好的健身效果。
(二)文化体验功能
茶文化作为我国众多文化的一种,不同地区有着不同的茶文化,各地的饮茶习俗也会不同。如蒙古族的奶茶、傣族的竹筒茶、土家族的擂茶,这些地区已经形成了具有地区特色、民族特色的茶文化。在茶文化体验旅游过程中,游客不仅可以在旅游当地聆听茶叶史话,同时还可以目睹茶叶制作工艺,亲身体验到茶叶制作工艺中去,在品茶、赏茶、识茶的文化氛围中感受茶文化的魅力。
(三)休闲娱乐体验功能
在生活、工作压力不断增加的同时,人们也渴望得到走出生活、工作环境,去感受大自然,享受大自然带来惬意和娱乐。在茶文化旅游体验中,旅游者可以看到绿油油的茶叶,享受大自然带来的片刻安静;同时还可以参与到茶叶的采摘过程中去,使旅游者可以得到更好的休闲娱乐体验。
三、体验经济时代下茶文化旅游发展策略
(一)加大个性化茶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
在体验经济时代里,体验性的特点使得游客的个性化需求变得更加突出,对于茶文化旅游而言,其要想更好地发展下去,获得更多的客源,在旅游产品开发中就必须重视游客的个性化需求,加大个性化茶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在产品开发过程中,要根据游客的心理特征、生活方式、行为模式来进行产品开发,从视觉、听觉、嗅觉、味觉等带给游客全方面的感官体验,满足游客的个性化需求,从而更好地引起游客的共鸣,让游客享受旅游带来的同时,也激发游客的购买欲望,让游客在快乐中体验,在快乐中购买。
(二)加大茶文化体验内容的研究
在现代社会里,旅游市场已经有单一的观光旅游朝着多样化、专题化的方向发展,在这样的背景下,茶文化旅游要想更好地发展下去,在体验经济时代下,就必须加大茶文化体验内容的研究,丰富茶文化旅游体验内容,将茶文化体验内容与书画文化、音乐文化、舞蹈文化相结合,从而为游客体统一次完美的体验机会。如白族的三道茶,在茶叶采摘的过程中融入白族地区的相关音乐,让游客可以在采摘茶叶的过程中享受到音乐带来的。同时,在茶工艺制作过程中,还可以融入当地的舞蹈,让游客一边体验茶工艺的,同时还可以让游客欣赏到舞蹈,带给游客一种更好的体验。
(三)加大茶文化体验旅游从业人员的培养
在茶文化体验旅游过程中,专业的人员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游客体验旅游过程中,游客有不懂的地方可以向导游提问,而加大专业茶文化体验旅游从业人员的培养可以更好地满足游客的需求,让游客在旅游过程中充分体验茶文化旅游的乐趣。在禅文化体验旅游从业人员培养过程中,要加强从业人员对茶文化体验的认识,提高他们的文化水平,尤其是对茶文化的认识,其次,要加强职业素质教育,提高从业人员的职业素质,从而为茶文化旅游的发展培养一直专业的人才队伍。
四、结语
旅游产品不断升级,区域旅游特色逐步鲜明。全市共有成规模、较规范的旅游景区(点)42处,其中皇城相府和王莽岭为国家4a级景区,9个2a级景区,7个国家级工农业旅游示范点,a级景区和国家工农业旅游示范点数量名列全省第一。以来,我市旅游公路建设投资达到2.6亿元,新建旅游专线20条,全市旅游公路累计达到28条,总里程达到318公里。目前,以市区为中心、1小时车程为半径、连接各大景区的旅游公路环线网络已经形成,极大地改善了旅游景区通达条件和便捷程度。
文化与旅游融合的效应明显。作为全国围棋发源地,有着极其深厚的文化内涵,8月,我市举行了第一届全国围棋文化节,围棋文化节的举办充分展示了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展示了的时代风采和独特魅力,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文化条件;拍摄了电视《康熙大帝》、《关中女人》、《别拿豆包不当干粮》、《赵树理》、《铁血长平》、《红窗花、白雪花》有效地提高了旅游地的知名度。
二、十一五期间,我市促进旅游文化产业发展的主要做法
(一)加大政策引导力度。十一五期间,市政府大力实施精品名牌战略,推动旅游与文化融合,出台的《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提出把旅游业培育成为我市支柱产业之一。随后,相继出台了《市旅游文物业十一五发展规划》和《关于进一步加快旅游业发展的意见》,从指导思想、奋斗目标、工作思路、政策和措施等方面作了具体的阐述,为旅游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政策保障、环境保障。8月出台的《市服务业发展大纲》和《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实施意见》,又把旅游文化产业作为服务业18个重点领域中的重中之重来培育发展。
(二)拓宽民间融资渠道
市政府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积极探索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大力鼓励和倡导全社会举办旅游业,一是鼓励资源型企业将旅游业作为接替产业,由地下向地面发展。提出了一矿一业的发展思路。兰花集团开发王莽岭景区,三八煤矿开发珏山景区,竹林山煤矿开发蟒河景区,市煤运公司开发棋子山景区,晋煤集团王台矿开发丹朱岭景区。二是加大文化旅游业对外开放招商引资的力度,积极引导外地和民间资金开发文化旅游项目。河南客商孙先生投资4000万元,承包经营柳氏民居,沁水白云洞由个人投资开发,历山风景区被省城客商孟翠萍承包经营,陵川县凤凰欢乐谷景区由北京亿信通开发建设。
(四)突出重点项目管理。,山西省把服务业作为四大攻坚产业之一,而且放在第一位,其中旅游产业是作为新兴产业进行重点培育。在山西省服务业18个领域1+10项目中,我市皇城相府和王莽岭作为重点项目拟列入其中。在省建立旅游煤炭可持续发展基金项目库时,我市14个旅游项目,争取全部纳入该项目库,可为我市旅游文化产业争取更多的煤炭可持续发展基金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加强对旅游文化产业项目基本建设程序的完善,完成旅游项目的审批、核准和备案手续。截止到上半年,共审批、核准、备案旅游项目13个,其中省审批、备案9个,为项目建设投融资打下坚实基础。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几年,在政府主导开发文化资源、发展旅游业的战略措施下,我市旅游产业迅猛发展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随之也暴露出来一些问题需要引起关注和重视。
(一)观念陈旧,认识还不太到位。我市许多地方旅游发展最缺乏的不是资源,不是资金,而是观念。各级、各部门普遍对发展旅游业的重要性以及旅游业在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等方面的巨大作用缺乏足够的认识,尤其是缺乏对旅游业在调整产业结构中紧迫性、必要性的高度认识。
(二)宣传促销力度不够。近年来,我市游客接待人数及旅游收入均呈较大幅度增长,但多数是来自周边省市的游客,沿海地区、经济发达地区游客和境外游客相对较少,这就需要我们下一步在巩固原有市场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对沿海地区、经济发达地区和境外市场的宣传促销力度,优化游客结构,增加旅游收入。
(三)旅游相关产业发展滞后。多数景区的主要收入来自门票,旅游与文化还没有很好的融合在一起,没有对当地丰富的旅游资源进行有效开发,没有培育出有当地文化特色的相关产业,没有形成以文化为龙头的旅游产业链。游客在我市停留时间短,人均花费不高,旅游业对经济的拉动效应没有得到很好体现。
(四)开发与保护的问题。我市自然风光秀丽,文化底蕴深厚,但是在对丰富的旅游资源保护和开发方面,有着诸多亟需解决的问题。目前部门旅游景点的开发管理涉及到文物、旅游、林业等多个部门,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各自为政,政出多门的现象。如何妥善解决开发与保护的矛盾,还需要加大综合协调的力度。
四、我市旅游文化产业发展的潜力
虽然,我市旅游产业获得了一定的发展、有了一定的市场基础,但总体来说作为旅游目的地的吸引力还不够强,游客停留时间较短,客源输出多输入少,景区知名度不高,难以融入山西主要旅游线及中原旅游经济圈,旅游文化产业对经济的拉动效应还有很大的潜力。
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包括王莽岭、围棋起源地棋子山、世界奇观挂壁公路和世外桃源锡崖沟。全市地处黄土高原与中州平原断裂带之最险要处,由高低错落的五十多个山峰组成,是太行山风光的典型代表;又如蟒河旅游风景区,是以保护猕猴和亚热带植被为主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山西动植物资源宝库之美誉;珏山风景区,则有晋魏河山第一奇、小华山,小武当之美称;而大峡谷则是喀斯特地貌的著名自然遗产。近年来,我省初步形成了晋北佛教文化、晋中晋商文化、晋南黄河根祖文化三大文化旅游区为主的旅游业发展格局。其中,尤以晋商文化的迅速崛起为典型代表。与全省以人文景观为主的旅游业发展特点相比,风光独特的自然景观旅游资源独树一帜,恰好弥补了全省旅游资源的缺憾和不足。据专家论证:旅游必然成为全省继三大文化旅游品牌之后,以自然风光独占鳌头、沁河古城堡独具特色的第四大旅游区。
其次,拥有客源市场优势。与中原一大批诸如郑州、洛阳、新乡、安阳、焦作等具有极大潜在客源群体的大中城市紧相毗邻;第三,拥有旅游交通环境优势。已拥有或即将拥有侯月铁路、郑太铁路和晋焦高速公路、晋长高速公路、晋侯高速公路、晋洛高速公路等一批重要旅游交通设施。
第三、发展旅游业时不我待。河南已经抢先一步,利用我市的自然资源,做成了知名景点。我市必须奋起直追,加大发展服务业力度。近年来,河南省旅游业的发展,尤其是周边地区如焦作、济源、洛阳、开封等市的旅游业迅猛成形有目共睹。这些城市旅游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自然类风光景观的迅速崛起。云台山、小浪底就是其中最为典型的代表。仔细分析,这些自然类旅游品牌的景观主体绝大多数在境内。而的自然风光绝不逊色于她们,丰厚的人文景观更具市场吸引力。为此我们将以特有的太行山水风情为灵魂,以青莲寺、炎帝文化、长平古战场及沁河流域古城堡群为文化内涵,以棋子山、王莽岭、珏山、舜王坪、蟒河、太行山大峡谷为舞台,打造融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为一体的旅游品牌。争创出我省继三大文化旅游品牌之后,以自然风光独占鳌头的第四张王牌,构建旅游业美好的明天。
五、几点建议
根据我市旅游文化产业存在的问题和潜力,我们认为,在今后要进一步加大旅游文化产业发展的力度。主要应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进一步加大对旅游文化产业的政策支持力度。政府各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旅游文化产业在整个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把旅游文化产业的发展当作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大项目来抓,在规划土地、税收、财政等方面给于大力支持。
(二)进一步加大对旅游文化产业的资金投入。要加大对旅游文化产业的资金扶持,一是根据财力状况和旅游文化产业发展的需要,逐年适当增加投入,引导旅游文化产业的品牌培育、项目示范等。二是安排一定数额的旅游文化发展基金,作为导向性投入,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三是安排一定数额的旅游文化产业的贷款贴息,扶持重点旅游文化产业项目建设和带动社会资金注入。
一、文明软实力根本近况
(一)文明财产出现优越开展态势
一是指导注重。近年来,该首要指导高度注重文明财产开展,不断把开展文明财产作为提拔文明软实力全体计谋的主要内容摆上议事日程,经过召开文明财产开展大会、出台文明财产开展大纲等办法,为文明财产敏捷开展供应了坚实的开展根底。二是开展有力。不时加大对文明财产资金投入力度,特殊是被列入文明变革开展实验区后,兴修了一批文明财产大项目,如投资1亿元建立的钧官窑址博物馆,投资1000万元建立的钧瓷文明广场,投资8537万元的禹神疾速通道等。2010年,以文明旅行财产为支撑的第三财产添加值为64.8亿元,占出产总值比重到达19.5%,全文明财产开展获得了史无前例成果。三是结果优越。延续多年成功举行钧瓷文明节、中医药文明节,充沛展现了“三都”风貌。经过整合开拓前史人文资本,深度发掘沉淀丰厚的夏禹文明、钧瓷文明、中医药文明、画圣文明等特征文明,彰显文明魅力,使文明中心竞争力获得较大提拔。
(二)地区特征文明出现蓬勃开展气焰
一是钧瓷文明财产已成为拉动当地经济开展的主要力气。近年来,鼎力施行“以钧带陶”开展计谋,不时拉长钧陶瓷财产链条,获得了优越结果。当前,该拥有钧瓷出产企业109家,年产钧瓷220多万件,年出口陶瓷3.4亿件,创汇5000多万美元,钧陶瓷财产年产值打破50亿元。二是中医药文明财产安康开展。中药材栽种、加工和中成药出产前史悠长,中医药文明底蕴深沉,素有“医不见药王不妙,药不经不喷鼻”佳誉。自2002年起,该已成功举行了八届中医药文明节,提拔了中药材、中药饮片及产物在全国的知名度,促进了中药经济疾速开展。当前,有中药制药企业(含加工)14家,中药材流转量初次打破15亿元大关。三是前史文明遗址维护开拓稳步推进。前史文明遗址很多,拥有文物维护单元91处,个中国度级3处,省级24处。其一,已开拓的前史文明事迹初见成效。跟着河南恒宇生态资本开拓有限公司投资1.8亿元具体开拓大鸿寨旅行景色区和谈的签署,标记着大鸿寨景区开拓已步入快车道;鸿畅镇先后树立“吴道子文物陈列馆”和“吴道子国画院”,投资150万元完成了桑梓景区的根底设备和配套设备,景区相貌获得大大改观;无梁镇自筹资金数百万元,先期规划并建立景区交通路途,竖立景象标记牌,建成周定王陵景区牌楼、登山青石阶路等,对周定王陵地宫及门罩、石门、地坪进行了维修。其二,正在开拓的前史文明遗址稳步施行。结合北京大学和局部企业方案筹资6000万元筹建“华夏国际岩画博览中间”,当前局部前期任务已安排妥当;总投资5000万元的马文升文明留念馆已启动,将依托马文升祠堂旧址,建立融江南园林作风、欧式作风、华夏风情为一体的马文升书院旅行景色区;由河南宏鹏实业有限公司投资2.6亿元,占地4000亩吕不韦桑梓开拓项目已启动,把吕不韦桑梓建成集商圣文明体验、温泉休闲度假和生态农业体验为一体的综合性旅行景区。
二、存在的问题
(一)钧瓷文明财产全体程度不高,难以构成合力
一是自立立异才能不强。钧瓷厂家多为个别私营企业,大局部企业缺乏自立开拓才能,研发才能弱
,局部钧瓷企业固然不时推出新产物,但数目不多,仿效性严峻。二是企业竞争力不强。钧瓷企业已多达上百家,但仅有孔家钧窑、荣昌钧瓷坊、金堂钧窑、星航钧瓷等十余家称得上是现代企业,其他钧瓷企业规划小、程度低,开辟场才能较弱,竞争力不强。三是钧瓷财产链条过短。钧瓷财产不只局限于钧瓷出产,还包罗钧瓷财产衍生出的钧瓷旅行、钧瓷教育、钧瓷艺术等财产,当前这些衍出产业刚起步,而国内其它有名瓷区已先行一步,并获得了成功。如景德镇女子陶瓷乐团、陶瓷学院和陶瓷文明博览区已成为景德镇文明的三张主要手刺。
(二)中医药文明开展缺乏龙头带动
一是缺乏龙头企业。近年来,因为各种要素,中医药开展较为缓慢,全体效益欠佳,缺乏龙头企业带动。当前,涉药企业共14家,获得GMP认证企业只要3家,除了药王制药年产值7800万元外,其它年产值都不到5000万元。而亳州仅获得GMP认证的中药炮制企业就36家,个中安徽华佗国药厂年产值在5亿元以上,消化地产药材6000多吨,亳州中医药恰是依托这些中医药领军企业,带动了亳州中医药财产全体开展。二是缺乏龙头品牌。宛西制药厂依托“六味地黄丸”一个品牌,年发卖收入达5亿元以上。制药前史传统品牌良多,拥有如“九天阿胶”、“中风回春丸”等知名中成药,优势分明,因为长时间以来不注重打造特征龙头品牌,加上不注重科技立异,在场上不断都沉默无语,更谈不上龙头带动。
(三)前史文明遗址开拓措施有待加速
一是前史文明遗址开拓条理较低。近年来,虽然对大鸿寨、吴道子桑梓、周定王陵等几个前史文明遗址施行了旅行开拓,但尚处于初步开拓阶段,存在层次不高、种类较少、购物情况差等问题。二是前史文明遗址开拓资金缺乏。固然不时加大对前史文明遗址开拓资金投入量,但因为资金投入机制不敷成熟,金融和社会本钱顾忌较多、决心缺乏、热情不高,前史文明遗址开拓资金较为缺乏,现有文明资本优势难以获得有用发扬。三是前史文明遗址开拓效益不高。2010年,首要景区共招待旅客347万人次,营业收入2011.30万元,个中景区全年门票收入1060.24万元,前史文明遗址景点对经济拉动相对有限,与前史文明大位置很不相当。
三、对策和建议
(一)积极推进钧瓷文明财产提档晋级
一是注重人才培育。充沛应用陶瓷学院的办学前提,延聘省、巨匠及科研院所的专家对钧瓷行业从业人员进行培训,延聘景德镇等外埠瓷区的工艺技师展开身手培训,树立长时间的人才培育机制。二是改动营销战略。钧瓷作为一种外销型产物,必需改动营销战略,将产物目的定位于出产具有民族特征及现代美感的艺术钧瓷。三是开展钧瓷文明构思财产。执行钧瓷出产答应证准则,对新上钧瓷厂家严厉搜检,经调查确定及格后发放答应证,准予出产。成立“钧瓷判定专家委员会”,由专业人士构成威望机构,按期对钧瓷厂家供应的产物进行判定,颁布判定证书。
(二)为打造中医药文明开展龙头企业供应政策搀扶
一是培养龙头企业,发扬示范引领效果。充沛应用中药材栽种、加工的共同优势,对峙把引进中药加工、炮制企业作为招商引资的主要内容,以优惠政策和宽松情况,吸引外埠企业来投资办厂或协作,尽快构成一批拉动才能强、科技含量高、场份额大的企业集团。二是施行科技立异,打造中医药品牌。鼓舞中医药企业与科研机构结合,对“九蒸九制大熟地”、“中风回春丸”、“活血壮筋丹”等特征中医药进行科技攻关,不时施行科技立异,请求一批有自立产权的中医药炮制工艺,尽快构成中药材共同知名品牌,加强场中心竞争力。
一、现状:忧大于喜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高瞻远瞩,站在文化强县的战略高度,于*年提出了创建“文化先进县”的目标,出台了《关于开展创建文化先进县活动的意见》(桃发〔*〕4号);*年,县委、县政府提高创建标准,出台了《关于开展创建文化先进县活动的补充意见》(桃发〔*〕10号),明确提出了县城“六有”、乡镇“五有”、村“三有”等具体目标,要求全县各级各部门切实做好文化“五纳入”工作,并将创建工作作为考核内容纳入单位目标管理责任制。*年,县委又提出了“一园一节三基地”的“一三一”工程(文艺园、桃花江美人窝风情文化节、竹文化基地、举重培训基地、民俗文化基地)。“文化先进县”及“一三一”工程为全县文化工作规划了发展蓝图,指明了前进方向。通过不断努力,目前,全县文化工作取得了较好成绩。一是规划蓝图部分实现。县城“六有”已具备“四有”,即文化馆、图书馆、剧院、电影院(尚无博物馆与民间职业剧团),乡镇“五有”在灰山港镇、松木塘镇基本实现。在“一三一”工程中,竹文化基地以桃花江竹海为基础,已基本建成;举重培训基地于去年通过验收合格(但该项验收是一年一次);文化节定于今年9月举行,目前正在开展各项准备工作,可望能顺利举办;文艺园建设处于前期准备阶段。二是文化活动开展较为频繁。*年,文化部门围绕“县庆”等中心工作共开展广场文化活动、文艺招待演出、文化下乡等大中型文化活动8次,各乡镇组织开展活动100多次;*年文化部门组织开展元旦广场文艺演出、九运会文艺招待会等大中型文化活动32次,各乡镇组织活动108次;*年尽管受到“非典”等因素的影响,文化部门仍然组织了元宵文艺晚会、“红艺之光”金秋音乐晚会等文化活动13次,各乡镇组织开展活动91次。尤其是*年10月初组织的“心连心”杯精英歌手挑战赛有120名歌手参加,参赛及观看人数之多为历史上罕见。这些活动的开展,大大地丰富了城乡群众的文化生活。三是文艺事业走向繁荣。《桃花江报》(现更名为《桃花江通讯》)自开办以来广受各界好评,至今已出版69期;全县广大文艺爱好者从*年至*年在市级以上刊物发表作品2800多件;桃花江艺术团等5个较大的民办剧团及一些小型民间剧团,长期活跃在广大农村,每年演出在1000场以上,每年创收60万元,*年文化局曾给予奖励4万多元;*年,由文化馆组织参加湖南省第二届“三湘蒲公英奖”大奖赛,获金奖1个、铜奖4个,居全市之首。四是文化市场整治初见成效。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与县域经济的发展,全县文化市场近年快速发展,形成了网络文化、音像、印刷、歌舞、娱乐、文物等10大市场,但经营市场鱼龙混杂,良莠不齐。从*年开始,文化部门加大了“扫黄打非”力度,对十大市场的500多家文化经营单位(户)进行了多次集中整治,查处违法违规经营行为120多次,有效地净化和规范了文化市场。五是文化系统内部的产业化初露曙光。*年下半年,投入近200万元的电影院服装超市开业,除安排10个职工就业外,电影公司每年可收取场租17万多元;投入上百万元的灰山港电影院改造工程正在进行,其建成不仅能提高灰山港镇的文化品位,还将成为全县文化产业的一大亮点;影剧院“南大门”以200万元整体出让,门面楼综合开发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县电影公司与影剧院联姻,开展电影放映合作,可实现资源共享与捆绑发展,将对解决两家内部困难、维护内部稳定发挥出积极作用。对上述成绩,上级有关部门给予了充分肯定,从*年开始,我县连续3年被评为全市文化工作目标管理先进单位,从*年开始连续2年被评为全省文化市场专项治理和“扫黄打非”先进集体,*年列为全省县域文化建设基地县、“湖南省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基层网点。
从总体上看,全县文化工作在近几年之内已取得长足进步,但要把县委、县政府规划的美好蓝图全部变成现实,要把桃江建成一个事业繁荣、产业发展的文化强县尚任重而道远。那么,到底是一些什么问题在阻碍着文化工作目标的实现呢?
(一)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缺少必需的工作场地。我县文化基础设施大多建于上世纪70至80年代,现在不是整体丧失就是破旧不堪,文化事业缺少必需的工作平台。从县城“四有”来看,为了生存,电影院被改建成服装超市,图书馆也偏居一隅,目前能开展室内文化活动的只剩影剧院一家。对场地需求最迫切的是文化馆和文管所。文化馆馆舍建于1972年,为五层砖混结构,共计1250平方米,30多年来未进行过大的维修,近年来因桃花路改造后增高,馆舍第一楼360平方米场地低于临街路面1.5米,成了阴暗潮湿的地下室,失去实用价值;1995年开始,县城几次被淹,馆舍基础出现不均匀沉降,部分承重梁柱出现裂缝,*年被鉴定为危房;*年,为了通过国家二级馆验收,文化馆只得谎称正在更换房产证,馆舍面积不达标亦由房产局开个假证明蒙混过关;现在第六层圈梁及天花板出现裂缝,一到下雨,五楼排练室就水滴不止,加上桃花路车水马龙,噪声太大,文化馆内已找不出一个适宜的培训辅导场所。全县有馆藏文物3000余件,其中93件是国家级珍贵文物(国家
一、
二、三级),无论数量还是质量,均居益阳市之首,从全省来看也是文物大县,却没有展列文物的必要场所。沅江、南县有博物馆,资阳、赫山有博物馆,安化正在建,桃江没有,反映我县源远流长的历史与深厚底蕴的文物只能躺在柜子里睡大觉,不能发挥任何作用。从乡镇来看,目前,全县有10个乡镇无文化工作办公地点,23个乡镇无文化活动中心,80年代建起的13个乡镇影剧院(场)只剩2个,6个万册图书馆及几个千册图书馆只剩7个,共计图书18400册,且全部尘封。全县770多个村只有59个村级文化室,乡镇文化工作的档案、资料早已荡然无存。可以说,乡镇文化工作阵地几乎整体丢失。
(二)专业人才青黄不接。文化工作对专业人才的要求特别高,文学、书法、绘画、舞蹈、音乐等各方面来不得半点虚假。在其他部门无一技之长者可以干工作,在文化部门则万万不行。文化局及其二级机构共有207人在职,其中大专以上学历的66人,高中以下的114人,有专业技术职称的仅38人。如文化馆23人中,有一技之长者约9人,9人中能独当一面完成上级任务的只有4人,这4人中有3个接近内退年龄,另1个今年将办退休手续。文化馆作为全县群文工作的组织者,即将出现无懂行者的局面,这不能不引起我们深深的忧虑。在59名乡镇文化专干中,接受过专业培训的只有31人,余下者对文化工作深感陌生,出现了文化专干无文化专长的不正常现象。59人中,有中专以上学历的32人;目前在文化岗位的仅15人,其余44人有9人抽调担任乡镇临时工作,35人下海或干其他事去了,致使9个乡镇文化专干出现空缺,文化工作职能已不复存在。
(三)经费投入相对不足。资金投入是开展文化工作的必要条件之一。近年来,随着县财政收入的增长,县委、县政府加大了对文化工作的投入(见下表),对照〔*〕7号文件规定的“文化事业经费的增长不低于当年财政收入的增长幅度”的要求,我县还是做得很不错的。*年、*年、*年全县财政的增长速度分别是1.7%、9.9%、10.5%,但对文化工作的投入增长分别达到了15.7%、18.8%、14.6%。可见,文化投入不仅呈两位数增长,而且增速远远超过了财政收入的增长速度。但文化事业对资金的刚性需求是十分巨大的,文艺园、博物馆或其他任何一项稍大一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就可用完文化系统几年的财政拨款,不断增长的财政投入无法满足这种客观需求,因而出现了资金投入的相对不足,致使文化局的部分二级机构要靠争取资金或“乞讨”才能开展工作。*年文管所从文化馆迁入原民政局三楼,因改造维修场地、添置报警防盗等配套设施,左借右赊,负债10万元,*年该所在省财政争取到3万元维修资金,*年又争得部分资金,加上县财政的增拨款,才勉强还清欠账,但要开展其他工作就困难重重了。近年来,全县开展的文化活动较多,而每次活动的必需经费都要上万或数万元,事实上文化馆对开展群文活动力不从心,经常要去有关单位拉赞助,拉不到赞助就只能自己先背着,致使*年负债11万元,*年情况稍好仍负债8万多元,*年是否能还清债务尚不得而知。乡镇文化站情况比局直二级机构更糟。*年县委、县政府作出决定,乡镇文化站与广播站合并,并实行整体分流,1995年以前参加工作的文化专干定为全额拨款编制,1995年以后参加工作的定为差额拨款编制。在现有的59名文化专干中,有28人为差额拨款,财政每年只发给3780元基本工资,所以生存成了部分文化专干的第一要务。某乡文化辅导员*年拿了7个月工资,*年拿了9个月工资,*年拿了基本工资的80%,*年、*年只拿了“工资”。生存都没有保障,谁还有精力去干事业?现在乡级财政十分困难,*年仅有灰山港、牛潭河、马迹塘、修山等小部分乡镇投入了合计不超过10万元的文化事业资金,支持了一些公益活动的开展,大部分乡镇年初未将文化事业纳入整体规划,更无经费预算,因而大部分乡镇的文化工作萎靡不振或基本瘫痪就势所必然了。
(四)文化保护工作亟待加强。在中国数千年的历史中,由于山水阻隔及民族习俗、语言、审美等各方面的差异,形成了异彩纷呈的区域文化。这些文化资源是县域文化中的宝贵资产,一旦遭破坏或灭绝,其损失是不可估量的。文化资源就我县而言,主要是两大类。第一类是民间文化。县境的民间艺术形式,分属文学、美术、戏曲、音乐、舞蹈等不同范畴,最保守的估计不下30种,极其重要的有故事、谚语、歌谣、功德画、竹雕、剪纸、地花鼓、三棒鼓、狮舞、道舞、猫舞、秧歌、腰鼓舞、蚌舞、灯舞、弹词、高腔山歌等,其中马迹塘故事与大栗港山歌(胡呐喊)是我县最具地方特色的民间艺术形式,故事还是全省唯一的高台艺术形式。但令人焦虑不安的是,这些民间艺术濒临失传,究其原因,一是民间技艺的传承属父子相传,师徒相授,艺人们没有普及技艺的愿望,许多技艺是代代单传,口传身授,无文字记录,很不可靠;二是由于商业文化的冲击,年轻人认为民间技艺不赚钱,不愿学习,加上许多民间艺人不是已经作古就是年事已高,民间艺人队伍严重萎缩,民间技艺传承处于风雨飘摇之中;三是已有的民间文艺资料已毁于一旦,上世纪八十年代,文化部门花了近十年的心血整理了一套较为完整的民间文艺档案资料,却不幸于1995年彻底毁于洪灾,因此拯救和保护民间艺术已刻不容缓。第二类是文物及文物保护单位。县境历史非常悠久,从新石器时代起,桃江就有先民居住,3000多件文物真实地再现了桃江一脉相承的历史渊源。文物是不可再生的。全县珍贵文物中,东汉的漆木器及古籍、丝织品等一部分珍贵文物对保管条件要求苛刻,稍有不慎便会遭氧化或变质损毁,但因保管条件太差,连最基本的恒温干湿设备都没有,无法达到行业要求,文管所整天在担心着这些文物的生死存亡。全县有浮邱寺等县级文物保护单位31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处(熊亨瀚墓),这些场所的维修保护每年需要资金约8万元,*年县财政下拨的文物保护费是0.55万元,*年是1.5万元,*年是2.5万元,与需求相差太大,因而文物保护单位的维持工作形势严峻。
二、思考:如何突破五大瓶颈
认为,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所以从某种角度看,解放生产力就是解决“人”的问题。从实践层面来看,推动县域文化发展,重点在于突破观念、人才、投入、产业化及管理五大瓶颈。
(一)观念瓶颈。文化是什么?它是具有浓厚地域色彩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人文精神、民族艺术、行为方式、道德规范等方面的总和,其核心作用是教化,其最大目的就是为统治阶级服务,因而我们的文化必须是先进文化,必然是为人民群众服务的。随着生产力的发展,文化逐步渗入经济领域,形成了今天我们津津乐道的文化产业。因而文化既有事业属性,又有产业属性;县域文化既是社会主义文化的基础,又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环节;既是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又是推动社会全面进步的催化剂。文化可以改变社会的精神面貌,可以提高民族素质,同时先进文化还可激发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和创新能力。许多同志考察过沿海发达地区,总认为他们文化工作搞得好是经济基础好、财力雄厚使然,但他们为什么要把钱投在文化工作上呢?投在其他地方不行吗?这是因为他们看到了文化工作的极其重要性,投入资金是非常值得的。而我们许多同志却认为文化工作是可有可无的。认识是行动的先导,思想是行动的指南。一件事干好干歹,首先是观念上的差异。有的同志认为文化是宣传理论部门的事,只看到事业属性,看不到其产业属性;有的认为文化工作投入多、产出少,太不值;有的存在就经济抓经济、就文化抓文化或先经济后文化的两张“皮”现象;有人仍在用一种计划经济或行政管理思维来看待文化工作,政事不分,企事不辨。凡此种种,致使一些地方文化建设摆不上应有位置,文化资源得不到合理保护与开发,甚至文化工作真空化。任何人都具有一定的思想看法,但这些思想看法则是后天形成的,正确观念不占据其头脑,错误观念必然占据其头脑。因此文化工作真空化的不良后果是先进文化不占领,落后文化必然乘虚而入,一些地方黄赌毒等丑恶现象沉渣泛起,犯罪行为日益增多,社会不稳定因素屡屡出现,给县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
(二)人才瓶颈。谁来办文化?他为什么要办?事业要繁荣,产业要发展,关键在人才。长期的计划经济形成的僵化体制既不利于人才的培养发展成长又不利于人才的自由流动,现在的状况依然是作“茧”自缚。其表现:一是外面的人才进不来。随着我国事业单位改革的深入与规范,编制政策一直执行得较好,但编制政策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确能控制机构臃肿,另一方面因编制所限许多应当进来的人进不来,所以一些单位出现了借用、借调人员现象;二是进来的不一定是人才。编制政策虽然能控制人员数量的无节制增长,却无法保障进来的一定是必需的人才,在59名乡镇文化专干中,大多属非文化专业人才,其中有5名是学农技的、6名是学机械制造的、有8个乡镇的专干是城镇退伍兵,文化局二级机构的状况也大体如此。原因是什么?核心是文化部门对所进人员的业务素质无把关权。1995年撤区并乡后,文化站人、财、物、事四权下放到乡镇,文化站成为乡镇政府兴办的公益事业单位(湘办发〔*〕29号),与文化主管部门只存在业务上的指导关系,对专干能否胜任文化工作主管部门无权把关;三是进来了共吃大锅饭。做多做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我为什么要尽心尽力去干?所以大锅饭体制极大地挫伤了专业人才的积极性,而现在许多企业或民办社团对专业人才十分青睐,不仅尊重人才,而且聘以高薪,许多有一技之长者辞职下海就理所当然了。面对这种令人痛心的状况,我们如何办?其一,加大培训力度。对已经进入文化部门者,不能把人家一脚踹开,一脚踏死,而应在提高其业务素质上狠下功夫。在文化工作人员中,有相当一部分人还很年轻,处在可塑期。乡镇59人中,50岁以上者只有5人,40岁以上者14人,其余40人都在40岁以下,完全可以通过系统的多批次的培训,使尽可能多的人拥有一技之长。从长远来看,我们应从基础抓起,可在县职业中专增开适当数量的文艺班,确保文艺工作能新人辈出。其二,明确文化部门进人的业务素质把关权。对此,文化部门应分门别类根据不同的业务要求制定出相应细则,对外公布,一视同仁。招考人员的业务素质面试以文化部门为主进行。其三,建立人才流动机制。可由“两办”牵头,组织有关部门完善文化人才流动与引进政策,开辟人才进出“绿色通道”,做到“不求所有,但求所用”。其四,深化事业单位分配改革。这主要指文化局二级机构,改革的核心是“三定三不定”:1、定基本拨款,不定专项经费。这主要是针对县财政而言,可将某年度某单位的财政拨款额定为该单位基本拨款,如遇县委、县政府要求举办活动再行追加。2、定岗不定编,竞聘上岗。单位取消编制,只定岗位,除负责人岗位由主管部门主持竞聘外,其他岗位定人由单位自行确定。实行全员优化组合,竞聘上岗,竞聘上岗每三年进行一次。3、定基本工资,不定福利津贴。所有人员均按国家人事部门规定确定基本工资;对福利津贴,上岗者有(以完成岗位目标考核任务为前提),待岗者无;福利津贴按岗位性质划分不同等次,岗位内部亦适当拉开分配距离。如此改革的实质在于不增加财政额外负担的情况下,打破大锅饭体制,激化单位内部潜力与活力,达到真正搞好文化工作的目的。但改革须注意:一是要对特殊人员(如年龄较大)的利益予以适当考虑;二是要基本稳定。可选择条件适宜的单位先行试点,待取得成功经验后再铺开,不能冒进。
(三)投入瓶颈。资金是文化工作的血液。应拓宽投融资渠道,鼓励各种社会资金投入,从单纯的政府投入向企业、政府、社会力量共同投入转变,形成多元投资格局。从实践来看,大体有如下几种融资方式:一是开征文化事业建设费。*年9月国务院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完善文化经济政策的若干规定》(国发〔*〕37号),要求对文化营业单位征收营业额3%的文化事业建设费,省政府湘政发〔*〕13号文件、市政府的益办发〔*〕12号文件对此予以明确。*年12月国务院再次下发《关于支持文化事业发展若干经济政策的通知》(国发〔*〕41号),省政府相应出台了湘政发〔*〕12号文件,规定各地上缴的文化事业建设费由省财政“留三返七”。现在全省大部分地方已开征,我县尚未开始,建议开征此费,返还部分由县财政设专户,由宣传文化部门掌握,由县委、县政府批准使用,主要用于全县的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二是积极向上争取项目资金。目前除文艺园外,文化馆提出了新建文化馆(群文中心)的项目建议书,县计物局已批准立项;图书馆提出了建少儿分馆的项目建议书,县计物局已批准立项;马迹塘镇提出了将“故事”申报列入省文化遗产抢救工程的建议书。这些项目只要运作得当,争取一定资金是很有希望的。三是鼓励捐赠,落实各项免减税政策。建立优秀文艺作品奖励机制,凡获国家、省、市表彰或奖励的文艺作品,按就高不就低原则给予相应奖励。奖励资金全部来源于社会捐赠。根据国发〔*〕41号、湘政发〔*〕12号文件,对社会力量捐赠,核减相应的企业所得税与个人所得税。社会力量要求进行的专项捐赠亦享受此政策优惠。四是积极进行市场运作。文化事业中可以产业化运作的部分,完全应该以股份合作、拍卖、租赁、冠名、广告位出让等多种形式开展招商引资活动,影剧院的“南大门”出让就是一个较为成功的例子。
关键词:吉庆街 文化传承 城市建设
“吉云照影觥筹尽显生活秀,庆语映灯弦歌舒展岁月稠”。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江岸区大智路与江汉路之间的吉庆街,是一条集聚排档美食文化和汉味民俗文化的历史名街。其开放的经营方式和平民化的表演方式受到了市民的追捧,吸引了国内外游客前来观光。然而,随着城市快速发展,吉庆街缺乏公共配套措施、建筑老化等等问题逐渐暴露。2009年3月,江岸区政府对吉庆街进行了全面整改。改造采用“异地重建”的方案,以保护修复为主,拆除违章建筑,力争还原街区历史风貌,打造民俗创意区和文化馆藏区。然而,整改后的吉庆街反现萧条,商家惨淡经营,人气每况愈下。2016年12月,重新竣工的吉庆街焕然一新,再度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为了促进文化产业在城市化进程中实现可持续发展,团队以吉庆街为对象,展开了有针对性的调查。
一、吉庆街文化产业问卷调查数据分析
本次{查前后经过设计问卷、实地考察、分发问卷、采访经营者、阅读相关文献、分析数据的工作,于2016年6月启动,前后开展3次集体调研,共收集线上线下调查问卷255份,对经营者、管理者进行了2次采访。本文采用问卷数据分析、文献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从以下多个方面入手进行研究。
(一) 调查样本分析
1.受访对象基本情况
从调查结果来看,吉庆街商圈的人群总体呈现出年龄层低、省内出身、教育水平高、文化消费水平较高这四大特点。
其主要年龄层在25岁以下(44.31%),超过半数年收入水平在5万元以下(53.33%)。绝大多数文化程度在义务教育程度以上(83.13%,其中大专学历及以上占44.31%)。常住于大中型城市(74.12%,其中大城市占49.41%。来自于本省、本市的人员占83.53%,其中省内非武汉市出身者更是占到47.84%),半数以上的受访者年度文化娱乐休闲消费额度在1000―5000元之间(51.37%)。如此看来,吉庆街的潜在消费者为年轻人群。
2.受访者获得信息的渠道
在受访者得到信息的渠道中,通过各类传媒和亲友介绍(55.29%)最多,占半数以上。而通过旅行社得知吉庆街的最少,仅占2.35%。扩大范围来看,在针对包括吉庆街在内的武汉市内四个景点的共计940份调查问卷中,经由旅行社推荐而来到景点的人数仍旧占比较低,仅1.28%。在除了“其它”和“旅行社”之外的四个选项中,占比最大的是亲友介绍(21.57%),其次是网络新媒体(17.25%),再次是传统媒体(16.47%)。可推测,将吉庆街介绍给外地亲友的应多为本地市民或近郊人群,这点表明,来访人群往往不带有明确的旅游目的,大多数是探亲出差时顺便游览。该数据一方面说明吉庆街的景点魅力有局限性,吉庆街旅游文化缺乏宣传,另一方面说明吉庆街在制定发展决策时应优先考虑将本地居民作为受众,更有针对性地设计街区商业环境和文化项目。
(二)吉庆街文化产业发展现状描述
1.吉庆街文化产业到访次数、同行人员、游览目的分析
在受访人群中,“来过吉庆街三次以上的”占总数的56.47%,而第一次或第二次分别占比18.82%、14.9%。问及同行人员,占比最高的是和同学、同事一起(36.86%),其次为和朋友、恋人一起(23.53%),随团到访的最少,仅2.75%。
调查人群游览目的,顺位最高的分别为“其它”和“缓解压力,放松心情”,居中的为“了解城市文化底蕴,开阔视野”,最低的是“被广告宣传吸引”。可以分析,吉庆街作为旅游景点的吸引力不甚突出,作为购物地点的特征也体现不多。“缓解压力,放松心情”是现代社会许多休闲场所都具备的功用,表明吉庆街作为市民消闲场所这一特征的延续。而且,回溯吉庆街的前世今生,吉庆街正因其排挡文化和草根文化吸引大众,在将来的发展策略中也应着重强调这一深厚的文化背景。
2.吉庆街文化产业观光内容分析
询问受访者在吉庆街实际观光的内容。排序最高的是“其它”,比排序第二的“品尝特色美食”得分整整多出一倍。据走访中实地观察,单纯路过、周围居民在此纳凉散步、附近上班族休息、聚会、等人会和占相当一部分。除了与上文已经讨论过的吉庆街作为旅游景点魅力尚有欠缺这一点相互印证外,值得注意的是,品尝美食与感悟历史文化底蕴仍然占据了第二和第三的位置。人们对吉庆街作为著名汉味文化景点的价值仍然有一定的认知度和期待度,吉庆街的相应价值值得保护和强化,在这一点上,绝不应该放弃吉庆街90年代以来作为美食文化名街所积淀下的底蕴。
3.吉庆街游客旅游感受、与满意项目分析
分析受访者的的旅游感受,表示“没达到预期效果,不推荐”以及“比预期差很多。会以负面形式宣传”的受访者比例达到24.7%,表示“基本满意,没有特别出彩之处”的占55.29%,而“超过预期,会推荐亲友过来”的受访者仅占20%。与之前“通过什么渠道得知吉庆街”一项中超过20%的受访者都是通过亲友介绍而到来的数据相对照,吉庆街的口碑效应有待加强。
分析满意项目答案,“特色美食”在满意项目中得到了4.24的高分,“无”、“传统人文景观”、“特色表演”分居二、三、四位;不满项目中,“无”选项排位最高,“配套服务”和“消费价格”、“景观建造”分居二、三、四位。
特色美食的高分说明吉庆街的招牌仍然是美食文化,特色人文景观中的老式里分建筑是吉庆街用来招徕人群的潜在魅力。值得注意的是,在武汉市其他同类美食街市中所没有或者说不太突出、尚未形成特色的音乐、曲艺表演在调查结果中仅占第四位,得分比“无”选项(1.69)低了将近一半(0.87),这一特色不够突出,令前来的顾客感到吉庆街除了美食之外没有什么特别之处。走访过程中发现,吉庆街的音乐表演者人数减少,演出质量、收费水准有待提升。
4.吉庆街消费金额、不满项目分析
吉庆街的文化,是带着汉味的草根文化。根据人们旅游时考虑的因素显示,人们进行文化观光时,金钱成本也是观光决策的重要参考因素,排在所有选项中的第一位。然而,结合人们对吉庆街的不满之处,吉庆街的消费价格是一个比较重要的不满意项目,排位仅次于“无”和“配套服务”两项,居于第三。消费金额调查显示,占44.31%的受访者表示他们在吉庆街的消费在200元以下,200-500元的也占29.41%,500-1000元的占比44.31%,而消费1000元以上的占比8.36%。
吉庆街低额定价是它的巨大优势。然在实际走访中发现,吉庆街里满是高级连锁餐厅,老街两边经营的私人小餐馆,其菜品定价离亲民廉价有一定距离,基本和武汉市其他地区餐馆的定价水平持平,其菜品价格也不具有汉味特色。事实上,来到吉庆街的人群在调查中表示对消费价格不满,多是因为对吉庆街的草根认知与现实情况有落差。
在不满项目中,除去上文提到的草根文化的流失和价格优势的丧失,配套服务成为吉庆街的首要短板,而景观建造位居第四。以上均是吉庆街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重要难题。
二、吉庆街发展面临的问题
多年来,吉庆街备受政府与人民重视,曾多次进行改造重建。2016年12月,改头换面的吉庆街重新面向广大市民,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改造工程有效解决了建筑老化、缺乏管理等诸多问题,使吉庆街承担起弘扬传统民间文化的历史重任。但在城市化发展的进程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
(一)传统民俗草根文化流失
新吉庆街的建设方式是“异地重建”,投资巨大,群众期待也极高。新吉庆街采用民国复古建筑模式,取缔了原有的露天排挡文化和市民草根文化。结合影响观光因素一问的调查结果,景点独特性是影响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然而审视现状,吉庆街原本以夜市露天餐饮为招牌的特色模糊起来,艺人的不断流失使其失去吸引力。从吉庆街的例子里我们可以明显地看到城市建设与特色传承的矛盾。现代城市建设在追求整洁、卫生之时,对传统文化造成巨大破坏。此外,新吉庆街的管理者大量招揽全国连锁型餐馆,不仅损坏吉庆街固有的美食特色,使之与高档商业区别无二异,也使价格提高,影响居民消费。
(二)缺乏相关部门有效宣传
吉庆街曾扬名中外,相关小说、影视剧作一度在国内外广为流传,吸引远客纷至沓来。相较当下游客骤减,且多为周边居民的现状,可见吉庆街的名声已大不如前。
近年来,有关部门对吉c街的宣传较少,现有报道多反映其萧条现状,表示吉庆街不值游玩。同时,有关部门未能充分利用新新崛起的网络媒体平台,使其在新生代消费群体中产生一定影响,导致吉庆街一度没落。
(三)缺乏配套设施建设
武汉的市政交通建设是民众关心的重大问题,这是城市的必要发展经历。只是,武汉交通建设缺乏规划,2009年长江过江隧道试运使中山大道通行受阻,减少吉庆街车流量。2014年8月中山大道又进入进入两年的全封闭地铁施工,加大游客到达吉庆街的难度。五六年的时间使得吉庆街从如日中天变成藏在深闺,在人民心中日渐衰落。吉庆街在黄金时代戛然而止,地位被新生力量取代。2016年,吉庆街交通状况有所改善,但车位较少,交通拥堵等问题仍比较突出。由于缺乏有效的传承和转化方式,缺乏完善的配套服务设施,吉庆街的草根情怀终难长久延续。
三、吉庆街文化产业化发展建议
通过对吉庆街经营者的采访,调查问卷的数据总结,现从以下两方面提出建议。
(一) 政府的战略规划设计和决策支持
1.加强文化政策扶持力度,突出吉庆街特色
文化产业在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政府应加强对文化产业的重视,加大对文化产业的宣传力度。其次,市政府应在对吉庆街进行统一规划时保留特色文化的基础上进行保护性开发,维护汉口老街巷文化,增强文化景观文化内涵。有关部门要对入驻商家进行适当筛选,争取吸引艺人回归。同时,政府要丰富宣传渠道,提高吉庆街知名度。使得文化传承和城市建设达到平衡,发扬吉庆街独特的草根文化。
2.维护商家艺人权益
政府要加强文化产业建设,增加资金投入。在艺人管理上,推行艺人俱乐部或工会,为艺人购买社保基金,提供社会保障。在税收政策的制定上,为了重新焕发吉庆街的活力,政府可以针对吉庆街的商户推出一些税收优惠政策,保障小个体户的权益。在城建执法方面,有关人员可在吉庆街附近范围内进行限制性管理,开设步行街,恢复吉庆街热闹风貌。
3. 完善基础配套设施
武汉市政府应抓住吉庆街的交通优势,加强地标建设,对旅游景点进行区域性整合形成集群效应。如在进行公共交通线路规划时优先考虑经过吉庆街的线路,将吉庆街与其他临近景点联合,形成旅游经典线路;以“吉庆街”命名公交或地铁站点;在周边景点地图中加入吉庆街地标,进行一定的景点介绍和旅游推广。同时,也应完善公共设备,规划露天大排档区域和停车场区域,完善配套措施。
(二) 商家和艺人的文化自觉
要把吉庆街建设成武汉饮食文化的另一张名片,那就必然少不了吉庆街传统商家的力量,个体商家需要在正确认识吉庆街文化的基础上,对自己的经营进行适度改进,走亲民路线,无论是食品的味道还是用餐氛围的营造、价格上都力求亲民。除了在文化观念上的更新以外,也应继续严格地遵照餐饮行业规范,保证食品安全,对顾客负责。
在吉庆街的街头艺术方面,无论是非遗传承人还是街头艺人都应有文化传承自觉。其音乐种类、与艺术形式可以适当创新,形成湖北地方特色的民间艺术,使吉庆街发挥其独特的文化作用。
令人欣慰的是,随着新吉庆街改造工程完成,吉庆街逐渐重回大众视野。配套设施的逐步完善,大型公益活动的承办,以及民间传统文化的传承,都意味着吉庆街必将在城市化进程中进一步发展。同时,吉庆街的改造之路可广为借鉴。其所代表的典型问题,体现在传统民俗文化转型升级的各个方面。唯有加以重视,才能更好促进文化产业与城市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熊元斌,李晟.吉庆街:武汉休闲文化名片的打造[J]. 学习与实践. 2004(07)
[2] 孙静梅.展示城市文化的一张艺术名片――武汉市吉庆街街头音乐表演形式的分析[J]. 学习月刊. 2006(24)
[3] 谢宏雯.清末明初的“汉味”吉庆街――武汉新吉庆街掠影[J].长江论坛.2013(04)
实施“阳光”理念工程
以特色求活力,将阳光文化理念根植于心。朝阳区检察院从地域文化特点出发,精心打造独具特色的“阳光”文化,阳光中蕴含的“公平正义”、“廉洁奉献”、“光明和谐”、“激情创新”的特性与检察机关公正执法理念有机融合,总结提炼出了“明德崇法、创新求先”的院训;大力倡导“朝气蓬勃、阳光本色”、“新思维创造新卓越、心工作感受心快乐”的阳光工作理念,“阳光执法、为民执法”的执法理念,“孜孜以求、追求卓越”的学习理念,“以人为本、科学民主”的阳光管理理念。通过将阳光文化与执法文化有机结合,使抽象的精神理念化为生动的文化内涵,在潜移默化中端正干警思想,提升境界,规范执法行为,形成了“院荣我荣”、“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奋发进取的精神力量。
推行“阳光”管理工程
一是树立和谐理念,打造干警的阳光心态。朝阳区检察院党组始终坚持以开放的姿态和包容的理念,来推进班子建设和队伍管理,大力倡导“以德为先、以能为要、以和为贵”的工作理念,确立了“分歧不分心、对事不对人”的议事理念,全院上下团结干事、和谐共事、按章办事蔚然成风。教育干警“心里装着太阳,永远没有黑暗”,怀着感恩心对待组织,怀着平常心对待得失,怀着包容心对待他人,政治上相互勉励,工作上相互支持,生活上相互照顾,感情上相互融洽,和谐成为了主旋律。
二是坚持公正导向,激发干警的阳光潜能。坚持公道正派的用人导向,完善干部选拔任用机制,推行中层干部竞争上岗和一般干警双向选择,树立“无功就是过,绩平就是劣”的思想,形成“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机制。我们在学习全国十大杰出检察官丁树达这个老典型的同时,还在院内新选树了8名践行“忠诚、为民、公正、廉洁”标兵,使干警们学有榜样、感到榜样就在身边,极大地激发了干警忠诚履职、创先争优的热情,干警主动加班加点、忘我工作、学习钻研成为风气。在学习贯彻修改后刑诉法过程中,干警撰写论文12篇,侦查监督科制定的逮捕工作标准被长春市院作为样本推广。有4名干警在省市院组织的十佳公诉人大赛中,分别荣获“十佳公诉人”、“优秀公诉人”、“最佳辩手奖”和“最佳法律文书制作奖”等多项荣誉。目前,已有25名干警通过了司法考试。
三是建立长效机制,促进干警阳光品行的养成。大力推进工作机制创新,以执法公信力建设为抓手,塑造检察行为文化。2011年6月,在长春地区率先成立了具有朝阳特色的案件管理中心,实现了案件网上办理、网上流转、网上指导、网上监督,推进了执法办案科技化、信息化、规范化。西宁市、珠海市、大庆市等全国60余家兄弟单位前来参观交流。2012年8月8日,高检院案件管理中心副主任刘志远调研时,对此给予了高度评价。在被省院评为“标准化建设示范院”的基础上,根据省检察院的总体要求,进一步抓制度转化,对制定的96项工作制度进行了系统评估论证,有针对性地进行修订完善,使制度更加规范、更具实用性。
实施“阳光”执法工程
一是公正执法,彰显阳光本色。倡导实践“理性、平和、文明、规范”的执法理念,全面贯彻落实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做到严到位、宽适度,朝阳区检察院刑事和解工作先后在省市检察院介绍了经验。未成年人犯罪专门办理工作真正融情理法于一体,走在地区的前列,未成年人犯罪刑事检察科获得“全国青少年维权岗”称号。完善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机制,把排查、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纳入执法办案各个环节,朝阳区检察院控申接待室被高检院评为“全国检察机关文明接待室”。大力推行检务公开,自觉接受社会各界监督,确保了严格执法。朝阳区检察院办理的长春市木工厂原厂长祝道贵贪污公款500余万元、虚报注册资本50余万元大案,祝道贵被长春市中级人民法院判处死刑,缓期两年执行。该案被吉林省院评为“十佳精品案件”,被高检院录制成专题片,在法治中国节目中播出。
二是为民服务,打造“暖阳”工程。根据省检察院服务经济发展“四个指导性意见”,结合朝阳区实际,积极拓宽服务渠道,依托检察工作服务站和“四走进”、“三帮扶”等活动,积极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在朝阳区市民大厦设立了检察工作服务站,由全国十大杰出检察官丁树达专门为职能部门窗口和百姓提供法律服务,中央、省市领导及省院检察长杨克勤来视察时,都对他的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朝阳区检察院还积极为包扶的华亿红府房地产项目解决实际问题,使得这一困难重重的棚户区改造项目按期交工。积极参与当下长春市区快速路建设,协助有关部门妥善处理多起占地拆迁纠纷,赢得了朝阳区委和社会的好评。还抽调精干力量,集中查办干扰破坏朝阳区永春新区建设的犯罪案件,同时,朝阳区检察院领导班子带队深入到村屯,举办专题法制讲座,深入到农村集贸市场张贴标语,向农民赠送了自编的《农民法律知识读本》百余册,解答群众提出的问题,达到了办理一案、教育一片的社会效果。几年来,干警为包保的33户困难户和“妈妈”帮扶的贫困学生,共计捐助资金8万余元。17名干警坚持义务献血,成立了青年干警志愿者队伍,积极参与各种公益活动,树立了检察干警亲民、爱民的良好形象。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组织开展的“拒绝网瘾、远离犯罪”系列活动现已在全区推广,受到了学生家长的一致好评。
三是廉洁从检,保障阳光执法。创新廉政教育形式,推出廉政警句“上墙头”,廉政台历“上案头”,廉政警示“上网络”,廉政教育“上讲台”,廉政文章“上媒体”的“五上”措施。开展廉政提醒活动,每逢重大节假日,通过网上公告、手机短信等形式,重申廉洁从检各项纪律。开展院领导讲廉洁课、引导干警算“廉洁账”活动,教育干警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加强廉政督查,设立执法执纪监督员、撰写廉情分析报告、实行家属助廉制度等,形成了“上下协调、内外结合、立体防控、动态管理”的良好格局,干警拒礼拒贿成为风尚,确保了廉洁执法。干警车永锋在办理一起大案时拒贿数万元并多次拒吃请,受到了广泛好评。
茶文化遗产包括茶的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两部分。从广义上讲,茶树栽培技术、耕作模式、茶叶加工技术、茶树种质资源、品茶用水、泡茶器具、茶民俗、茶旅游、茶
遗迹、茶书、茶诗、茶词、茶赋、茶小说、茶散文、茶楹联、茶曲、茶歌、茶舞、茶艺、茶俗、茶礼、茶书法、茶绘画等均可纳入茶文化遗产行列。邢窑白瓷作为一种传统茶具,亦属于我国茶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笔者拟从茶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视角对邢窑白瓷及其茶具的历史发展概况展开全面论述,并对其历史影响及当代价值加以简要评析。
1 邢窑白瓷的历史沿革
1.1 兴起阶段—北齐白瓷的创烧源于青瓷,最初兴起于南北朝后期的北齐时期。瓷器的瓷胎中铁元索的含量,尤其是氧化铁的含量决定了瓷器的成色,含铁量越多,瓷器成色越深。白瓷瓷胎中的呈色元索氧化铁的含量极低,在1%以下,因此,白瓷对瓷器烧制技术要求较高。由此可见,北朝时期在制瓷技术上较前代已然有了较大的突破和发展。
我国历史上先后出现了多次诸侯争霸、南北方分裂割据的局面。南北朝时期正处于我国南方和北方分裂对峙阶段,中原地区连年战乱、民不聊生,百姓大举南迁。北魏孝文帝改革后,迁都中原,南迁居民得以回归中原,同时将南方先进的制瓷技术和经验带到了北方,并在河北一带兴建邢窑,在青瓷的基础上创烧了白瓷,邢窑白瓷由此产生,这可谓是当时制瓷技术的一个重大突破。
1.2 发展阶段—北朝至隋邢窑是我国白瓷生产最早的窑口之一,在北齐至隋朝这一时期发展迅速。无论是产量还是质量,白瓷均较前期有了长足的进步。考古资料表明,隋朝白瓷的烧造数量与当时青瓷的产量相当,二者平分秋色,势均力敌。在白瓷的烧制原料上开始大量使用化妆土,并烧制出化妆白瓷,精致细腻、釉色均匀稳定、质感舒适,具有较强的艺术性。随着考古工作的推进,隋朝高档细白瓷标本被发现,这是邢窑考古研究的一个重大发现,可惜具体的高档细白瓷器物并未被发现,虽说遗憾,但也足以说明隋朝白瓷烧制的工艺水平之高、功夫之深。也有专家根据隋朝白瓷精致细腻等相关特点,尤其是从近期考古发掘的白瓷杯残片来推测邢窑作为贡品的年代可能出现在隋朝,早于现在公认的唐朝。可见隋朝时期邢窑白瓷的工艺水平与烧制技术已经到达了相当的高度,这也为唐代邢窑白瓷达到顶峰水平提供了条件。
1.3 兴盛时期—唐朝经过北齐、隋、唐初几十年的发展,邢窑白瓷烧制技术日趋成熟,烧制工艺与精度进一步提高,加之唐朝政治稳定,经济繁荣,为邢窑白瓷的大发展与大繁荣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条件。
唐代邢窑白瓷独具特色,陆羽《茶经》评价其具有“类银、类雪”的特点,与南方越窑“类玉、类冰”的青瓷交相辉映,逐步开创了我国陶瓷史上“南青北白”的新局面,对越窑青瓷“天下独尊”的地位提出了挑战。这一时期,邢窑白瓷在制作工艺和产量上均达到了鼎盛时期。《新唐书》载:“邢州贡瓷”。初唐时期邢州地区所产白瓷已作为贡品,说明此时邢窑白瓷的工艺水平已经达到相当的高度。唐·李肇《国史补》说:“内丘白瓷阪,端溪紫石砚,天下无贵贱,通用之。”可见其规模之大,影响之广,受众之多。据资料显示,唐代除邢窑生产白瓷之外,曲阳窑、巩县窑、鹤壁窑、密县窑、登封窑、部县窑、安阳窑、浑源窑、平定窑、耀州窑、萧窑等众多名窑均烧制白瓷。唐代四川大邑也出产白瓷,杜甫在《又于韦处乞大邑瓷碗》一诗中写道:“大邑烧瓷轻且坚,扣如哀玉锦城传。君家白碗胜霜雪,急送茅斋也可怜。”川杜甫对大邑白瓷的描写颇为细致:“轻且坚”,即重量轻,质地坚硬,说明大邑白瓷胎质薄,所用材质好;“扣如哀玉”、“胜霜雪”,白瓷如玉如雪一般,说明其烧制工艺水平很高,釉质细致;“锦城传”,即在四川成都一代广为流传,风靡一时,从中也表现了杜甫对大邑白瓷的喜爱,如获至宝的心情自然流露。
与邢窑白瓷处于同时期的其他窑口也多处于繁荣期,各地瓷器竞争激烈,其中声望最高、名气最大的无疑是南方越窑的青瓷,其名望大有盖过邢窑白瓷之势。中唐时期的茶圣陆羽在《茶经》中提出了“邢不如越”的论断,使得后世“越窑胜过邢窑”这一观点深入人心,但也不乏有人对此提出反对。唐·皮日休《茶阪》诗中写道:“邢人与越人,皆能造兹器。圆似月魂堕,轻如云魄起。枣花势旋眼,萍沫香沾齿,松下时一看,支公亦如此。”[z]皮诗将邢窑与越窑放在了同一高度,对邢窑白瓷大加赞赏。唐代诗人元棋也曾作诗赞美邢窑白瓷:“雕镌荆玉盏,烘透内邱瓶”,赞其造型之规整、器体之莹薄。段安节《乐府杂录》中“以越阪、邢阪共十二只,旋加减水于其中,以筋击之,其音妙于方响也。”一句记载了唐代乐师郭道源用筷子敲击越窑、邢窑瓷器所发出的金石之声,说明了邢窑白瓷质量好,工艺高,胎骨坚实致密,可与越窑瓷器一并作为乐器使用。明代周高起《阳羡茗壶系》载:“品茶用阪,白瓷为良,所谓‘索瓷传静夜,芳气满闲轩’也。”阳羡指的是今江苏省宜兴市,该书是第一部论述紫砂壶艺的专著,倡导品茶以白瓷为宜。
文人七件事“琴棋书画诗酒茶”,生活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上至帝王将相,下至平民百姓,皆好饮之”,无不昭示着古人饮茶的盛况。在唐宋乃至清朝,饮茶更是受到帝王将相、文人士大夫的大力倡导,李白、杜甫、皎然、白居易、颜真卿、蔡襄、苏轼、黄庭坚、唐寅、宋徽宗、清乾隆皇帝皆是爱茶、懂茶之人。例如唐代大书法家颜真卿喜欢用白瓷茶具饮茶,陆士修的《五言月夜吸茶联句》便写道:“索瓷传静夜,芳气满闲轩。”其中“索瓷”即白瓷,描写了颜真卿和他的几位朋友在一个月夜相聚,用白瓷碗品茶的情境,悠然闲适,一团和气,饱含“和、敬、清、寂”之大道。诗人白居易也喜好白瓷茶具,他深知白瓷茶具的妙处:“白瓷阪甚洁,红炉炭方炽。……盛来有佳色,咽罢余芳气。”白碗胜霜雪,盛茶有佳色,道出了白瓷茶具的两大优点。何况白瓷比青瓷更具包容性,不论什么茶,它都能很好地映衬茶汤色泽之美。中唐诗人皎然描述白瓷:“索瓷雪色缥沫香,何似诸仙琼蕊浆。”皎然爱用邢窑所产白瓷碗,认为索瓷盛绿茶更增雅致。这除了与白瓷茶具本身“轻清高洁”“精致美观”的品质有关以外,更与文人的价值追求和审美情趣息息相关。从中也可看出,唐代邢窑白瓷的繁荣已经受到了文人士大夫的大力推崇,邢窑白瓷工艺水平之高、器形之精美皆为文人们所津津乐道。
1.4 衰落阶段—唐末五代唐朝末期,藩镇割据,战争频繁,政局动荡,吏治腐败,百姓陷入水深火热之中,极大地阻碍了邢窑的进一步发展,成为邢窑白瓷由盛转衰的转折。《新唐书》记载了会吕三年(843年)至光化元年(898年)邢州地区发生的7次规模较大的战争,战争期间民不聊生,邢窑的发展也因此中断。
至五代,唐朝大一统的盛世局面彻底崩溃,战争不断,百姓被迫服役参与战事,手工业者流离失所,从而加速了邢窑的衰败。这一时期,邢窑多烧制粗白瓷,胎体粗松,做工粗糙,细白瓷甚少。邢窑白瓷由此逐渐衰落,走向低迷,并很快被迅速崛起的定窑所取代。至此,邢窑白瓷及其茶具的辉煌历史也就永远被定格在了唐五代时期。
2 邢窑白瓷的时代价值
邢窑白瓷虽仅有短短数百年的历史,犹如昙花一现,但其历史地位和影响仍可折射当代,是当之无愧的“无价之宝”。
由于白瓷具有较高的艺术欣赏价值、品饮价值、审美功能和实用功能,至今仍被广泛运用于日常茶事活动中,这一点在茶叶审评中的体现尤为明显。茶叶审评所用器具一般都是白瓷茶具,既便于观看茶汤颜色,又便于形成对比,方便审评。另外,同样是为了便于“观色”,白瓷茶具还被广泛应用于各种茶艺表演和品茗活动中,这当然也与其自身的艺术欣赏价值和实用功能密不可分。
3 邢窑白瓷的历史地位与影响
关键词:张掖;文化旅游;产业;
中图分类号:F59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5)-01-00-02
文化旅游产业作为一个综合性的绿色朝阳产业,承载、展示、交流、传播着不同的文化,是文化价值得以实现、文化影响力得以提升、文化力量得以增强的有效途径。结合我市丰富的旅游资源与历史文化资源,以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和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创新区建设为契机,做大做强文化旅游产业,提升文化旅游产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已成为张掖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重要任务。
一、发展状况和主要成效
近年来,张掖市委、市政府积极实施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战略,以创建旅游名区为目标,加大投入力度,改善基础设施,精心培育“中国地貌景观大观园、丝绸之路古城邦、暑天休闲度假城、户外运动体验区”四大品牌,全面提升了文化旅游产业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实现了文化旅游产业突破发展,促进了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2014年接待游客突破1100万人次,增长46%。实现旅游综合收入58.95亿元,增长50.69%,高于全省24.69个百分点,旅游业已成为拉动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在旅游文化产业的强力拉动下,第三产业增加值、税收、固定资产投资占比分别达到41.1%、51.5%和50.2%,成为推动转型跨越发展最活跃的因素。
(一)强化政府引导作用,旅游发展动力日趋强劲
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带领各县区、有关部门主要负责同志到西安、宝鸡、天水等旅游业发展较快的地区考察学习,总结经验,寻找差距,理清思路,进一步凝聚了思想共识,坚定了发展信心。把2011、2012年确定为“全市旅游发展年”,以超常规的举措开发特色旅游资源,有效激发了推动旅游业发展的内生动力。市、县区调整充实旅游产业领导小组,并将旅游产业开发工作纳入年度目标责任体系进行专项考核,进一步明确职能职责,形成了责权明晰、运行顺畅、齐抓共管的良好格局。
(二)加快项目建设力度,旅游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
着力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快推进旅游项目建设,不断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设施,全市旅游综合接待能力进一步提高。吸引具有先进管理理念和经验、资金技术实力雄厚的国内外大企业、大集团投资建设景区景点,推动宜居宜游。按照“推进开工建设项目、抓好招商引资项目、筛选储备后续项目”的思路,加快推进旅游项目建设。着力改善旅游交通设施和导览标识系统,加快建设游客咨询服务中心(站点)和旅游厕所等配套设施。
(三)打造精品景区,旅游综合实力明显增强
大力开发城郊休闲度假型、景区景点依托型、特色产业带动型、乡村民俗文化体验型等复合型乡村旅游产品,乡村旅游的内涵和外延不断充实扩展。积极开发特色文化旅游商品和特色餐饮,有力地促进了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深入挖掘红色旅游资源,着力打造红色旅游品牌。大力发展生态旅游、农业旅游、工业旅游、商务旅游、自驾旅游、探险旅游、体育旅游、保健旅游等旅游新业态,文殊寺滑雪场、扁都口滑雪场、康乐草原滑雪场投入运营。
(四)拓展客源市场,旅游整体形象有效提升
依托媒体广告、专业网站和节会赛事等载体,着力宣传金张掖特色旅游景区和精品旅游线路,进一步提升了张掖旅游的知名度和影响力。采取有偿和招徕游客奖励等方式,委托重点客源地城市旅行社宣传推介金张掖特色旅游资源,鼓励旅行社开通重点客源地城市至张掖的旅游包机和旅游专列。精心策划举办湿地之夏・金张掖旅游文化艺术节、全国(国际)露营大会、全国群众登山健身大会、张掖・中国汽车拉力锦标赛、中国裕固族民族风情节暨祁连玉石文化旅游博览会、甘肃・张掖丝绸之路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高层论坛等品牌节会和赛事活动,以节造势、以节聚客、以节促发展,张掖旅游的整体形象进一步提升。
(五)加强行业监管,旅游发展环境不断优化
坚持以培育市场主体、提升服务质量为目标,不断创新体制机制,切实加强旅游行业监管,着力规范旅游市场秩序,全市旅游发展环境不断优化。市、县区政府打破政府主导投资开发旅游景区的旧模式,先后成立市山水文化旅游公司等14家旅游文化投资开发公司,整合景区实物资产和优质资源、经营权、收费权、土地使用权等无形资产,以股份制等方式与知名企业合作开发旅游资源,旅游业的发展活力不断增强。
二、主要困难和存在问题
(一)文化融合深度不够,产业发展动力不足。对张掖历史文化还没有深入研究挖掘,区域内文化元素没有进行系统梳理提炼,地域文化定位不够明确统一,文化特色和品牌价值未能很好凸显。景点多而分散、产品结构单一、缺少参与性、体验性、互动性产品,游客驻留时间短,日均消费低。公共文化服务和供给能力不足,特别是面对日新月异的数字化发展新形势,在“三馆一院”数字化建设的进程中,缺乏相应的技术、资金和人才支撑;文化精品创作水平不高,因缺乏编创专业人才和资金,未能很好地将厚重丰富的文化资源转化为优秀的文艺作品。
(二)联动发展不足,市场营销水平较低。张掖旅游大景区建设还处于各自为政的局面,协调沟通机制还不够,缺乏统筹协调各县区发展的平台。市级财政投入有限,各县市区分工协作、整体推进、错位发展不够,旅游发展格局中虽与省内外其他市加强旅游交流协作,但还处于浅层次、单渠道。在旅游宣传上,区域整体包装的营销策略尚未形成,网络宣传营销投入也不足,产品上不连线,时间上不连贯,尚未形成六县区合力打造的能充分展示张掖大景区的品牌形象。多数旅游项目只展现了神奇美丽的自然景观,而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和原生态的民俗文化,以及丰富的民间传统艺术没有进行系统的挖掘整理,休闲度假、娱乐、体验性产品不多,很多景点都是看了就走,缺乏吸引力,让游客欣赏、回味、留恋的东西很少。导致很有竞争力的旅游景区景点品位不突出,品牌不彰显。
(三)保障措施缺乏,产业整体实力不强。道路交通规划没有突出文化旅游发展思路,旅游集散、咨询服务中心建设滞后,餐饮、住宿、购物、娱乐等设施布局不合理,规模档次低,配套服务能力弱。行业管理和服务水平较低,市场秩序有待进一步规范。景区内部标识系统不完善,道路、星级厕所、通讯及其它一些服务设施都还不完善。2013年张掖市旅游收入39.12亿元,甘肃省620.2亿元,仅占全省旅游收入6.3%,与张掖把旅游业打造成区域首位产业的地位不相符。这些问题直接导致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整体规模小、服务层次低,经济效益不明显。
三、思路与对策
(一)加大挖掘整理力度,提升地域文化研究深度。加大挖掘、整理和研究力度,厘清张掖历史文化脉络,加速研究成果向文化旅游转化与运用。积聚市内外相关专家学者,设立专项经费完善张掖地域文化体系。对张掖市城乡公共文化资源进行详细调查摸底,对资源整合方式进行深入研究,通过对全市不同区域、不同经济状况、不同年龄、不同文化层次等群体的文化消费水平、消费习惯、消费需求以及发展趋势进行调研分析,为广大群众提供丰富多彩的文化供给。
(二)发挥基地带动作用,加大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充分发挥玉水苑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的带动作用,加快推进大佛寺文化产业园、西游文化主题公园、丹霞影视拍摄基地、焉支山―皇家马场文化产业基地、扁都口生态文化产业园、大沙河生态文化主题公园和肃南裕固族风情文化产业基地建设。在旅游景区设置便于旅客休闲的公共文化活动设施和开展特色文化活动项目,建立张掖市历史遗存数据库,出台古村落、古民居修缮技术和新建仿古建筑技术标准,设立市县两级文物保护专项资金,加强与上级文物主管部门的沟通协调,积极争取重点文物、非遗保护专项资金。
(三)统筹资源规划,聚力区域一体联动发展。打破行政区划限制,把张掖作为一个大景区来策划和经营,对文化旅游资源实行统一保护、规划、开发和营销,推进旅游交通、市场、信息和管理机制一体化,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避免各自为战、重复建设。
(四)培育核心景区,提升大景区建设水平。启动张掖丹霞国家地质公园、张掖大佛寺、焉支山-山丹皇家马场等重点景区国家5A级景区创建工作,并申报世界级自然遗产。加快开发建设丝绸之路古城邦、马文化产业园、西游文化主题公园、长城文化游览区等新的大景区。
(五)注重深度开发,拉长产业链条。围绕“中国地貌景观大观园,暑天休闲度假城,丝绸之路古城邦,户外运动体验区”主题形象,开发生态、文化、休闲、美食、工艺品等特色旅游产品系列,加强与城市功能、休闲农业、健康养生等资源的深度融合,提升乡村旅游,培育体育旅游,拉长产业链条,发挥叠加效应。加快A级景区(点)创建和升级,引导景区高标准建设、高水平管理、高效益运营。大力推进摄影、影视、写生基地建设,加强市场培育,形成产业优势。
(六)坚持改革引领,强化人才支撑。坚持市场化导向,制定文化旅游招商引资、争取投资、多元融资工作措施,激发社会资金、民营资本投资活力。实行政策聚焦,加大文化创意、营销策划、职业经理人等紧缺人才的引进。发挥院校联盟作用,打造非遗传习基地,加快演艺、工艺、技艺传承人等专业人才的培养。建立导游员星级评定制度和激励机制,优化队伍结构,强化素质培训,提升服务形象。
【关键词】教科研;语文专业化;调查分析
语文教师应该具备科研素养,积极开展教学研究,即以研究者的身份从自己的教学中发现问题,并发展为研究课题,从而提升自己的教学品质和教学能力。为了解我校语文教师教育科研的基本情况,为更好拟定我校教师语文教师队伍建设和专业化发展计划与标准,以提高我校语文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促进其专业化发展,我特做了本项调查。
一、调查内容
我校语文教师年龄结构状态;我校语文教师学历结构状态;我校语文教师职称结构状态;我校语文教师参与教科研的态度;我校语文教师对教育科研的意识、习惯;我校语文教师自身专业知识、素养。
二、调查对象
调查了语文教师,共37人,占全校总职工数34%。共发放问卷37份,回收有效问卷36份,有效回收率为97%。
三、调查方法
根据调查项目的特点,本次调查采取问卷抽样调查、访谈、查阅资料三种方式进行。
四、调查结果(表,略)
五、提升语文教师专业成长的对策
1.营造教研氛围,“逼迫”语文教师学习
为了提高语文教师的教育理论素养,学校提倡教师坚持每天读书30分钟,一年就是180多个小时,可以阅读教育、教学专著10本。若能坚持10年,则比一般人多读书100多本。学校鼓励教师每人每年订阅1-2种专业报刊杂志,学校图书室、阅览室为老师提供一定的阅读场所、资料,安排一定的阅读时间,学校每年可挤压各种不必要的开支,为教师提供一定的经费去购买相关的图书资料。布置教师记读书笔记,撰写读书心得,每年进行一次优秀《读书心得》、读书积极分子评选,进行一次教育理论考试。让教师通过不断地学习,不断转变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并能将所学知识运用到教育、教学之中,不断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逼”语文教师学习现代教育技术。当今社会科学技术日新月异,新生事物层出不穷,社会发展万象更新,学校要通过教学手段的更新,促使教师教育教学理念的不断更新。学校想方设法,适应时代潮流,增加经费投入,改善办学条件,为每个教师办公室装备电脑,建有多媒体功能教室,逼迫教师去学习现代教育技术,组织人员对教师的信息技术实行分层、分批、按需培训,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水平,让教师开展网上备课,搜集相关信息资料,拓展知识容量,运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增强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真正实现让每个孩子享受到名师的优质教育资源。
“逼”语文教师向同行学习。教师的劳动具有很强的个体性、创造性,不同的教师的教学风格不同,若能相互学习、取长补短,教师的教学水平就能不断提高。青年教师理向中老年教师学习,但青年教师的教育观念新,现代教育技术水平高些,同样值得中老年教师学习。因此,学校推行听“推门课”,每学期每位语文教师都要上一堂公开课或教研课,每堂课后均要进行评课,轮流主评,通过互评,形成共识,以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学校推荐青年教师参加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业务主管部门举行的各种竞赛活动,对成绩优秀者进行表彰奖励,让青年教师尽快脱颖而出,早日成才。
“逼”语文教师积极参与教育科研。课题研究是教师参与教研工作的重要内容。通过教育实验课题的研究,能促使教师从实际教学工作中发现新情况,研究新问题,不断转变教育观念,更新教育手段,掌握教育工作的主动权;能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和研究素养,提高教师的教育科研意识,促使教师的教育工作模式由“经验型”向“科研型”转变。为此,学校以教研组(或学科组)为主体承担一些国家级、市级、县科研课题研究,同时,开展更多的校本课题研究。教师的研究课题不在于级别、不在于是否获奖,而在于是否切合学校实际,在于实际应用价值,学校应提倡教师做小题,进行个案研究。通过长期的积累与研究,使语文教师的理论素养和业务水平不断提高,从而有效地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提高教学效率与教学质量。
2.搭建发展平台,激励语文教师成才
加强校本教研,搭建交流平台。学校可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相结合的办法,加强校本教研活动。但学校仅仅定期聘请专家来校进行学术讲座还不够,还应充分发挥教师的主体作用,多开展校本讲座,让教师充当主角,为教师展示才华搭建交流平台。每学期初,学校教科室可认真进行选题,确定内容,由教研组推荐或自荐,每周在全体教师大会上进行讲座、交流。通过开展不同形式的校本培训,畅通教师交流的渠道,浓厚教师科研的氛围。
办好教研刊物,提供发表园地。相当一部分教师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撰写了很多教育教学文章,但要在各级各类正式刊物上发表相当困难,有些教师文章寄出后,如石沉大海,杳无音讯,从而严重地挫伤教师投稿的积极性。为了给教师发表自己的见解提供发表的园地,学校可想方设法,增加科研经费投入,组织教科室创办一份有自己学校特色的教研刊物,栏目可设有卷首语、教师风采、课堂实录、育人心得、教学反思、教师讲坛、园丁笔会、学校德育、学生习作、校园信息等,每年定期出版4-6期,可刊登教师各类文章120-150篇。并将校刊上发表的教师科研论文纳入教师年度岗位考核、评优评先、职称评定、职务晋升等考核计分之中,从而鼓励广大教师撰写各种教科研论文的积极性。
重视继续教育,创造机会进修。提高语文教师的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仅有校本培训是不够的。为此,学校要根据不同年龄层次教师的需求(如老年教师的“尊重需要”;中年教师的“成就需要”;青年教师的“发展需要。”)制订切实有效的继续教育计划,鼓励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积极参加各种学历进修、继续教育、普通话达标、计算机培训、英语等级考试等素质提升工程,对教师外出听课培训、学习报销车旅费和培训费,回来之后给本教研组教师作专题讲座和上汇报课。开展青年教师与老教师和各种“名师”结对帮扶活动,促进教师教学水平和业务素质不断提高。
加大表彰奖励,激励语文教师成才。学校根据自己的校情,广泛征求教师的意见和建议,制订出各种考核奖励制度,设立各种教科研奖,如教学奖、教学辅导奖(指导学生参加各种比赛获得的奖励),教研成果奖(包括教学奖、课题研究获奖、优质课评比获奖、教具制作获奖、课件制作获奖、教学大比武获奖等),评选教研积极分子、读书积极分子,每年召开一次隆重的教科研表彰大会,邀请上级领导颁奖,邀请当地新闻媒体进行宣传报道,让教科研表彰大会成为学校每年的一次盛会。通过开展各种考核评比活动,使广大教师工作有动力,努力有方向,奋斗有目标,人人形成“争先创优”的浓厚氛围,让每位教师心中永远有追求,从而促使语文教科研工作能百花齐放,硕果累累。
关键词:旅游经济;产业文化;发展
中图分类号:F59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31(2008)12-0083-03
旅游文化产业是世界公认的朝阳产业。对于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提升区域竞争力具有特殊意义。海南省万宁市作为琼东走廊,区位优势明显,拥有完整的生态系统,独特的地质地貌,状美的自然风光,深厚的文化底蕴。独一无二的人文历史和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使万宁市具备发展旅游文化产业的突出条件和比较优势。因此,将旅游文化产业作为万宁市的支柱产业,全力扶持,优先发展,将产业做大做强,努力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后发优势,是推动万宁市经济跨越式发展,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是运用科学发展观落实海南省委省政府建设海南旅游名省、强省发展战略的一大举措。
一、海南省万宁市发展旅游文化产业的独特优势
1 自然旅游资源得天独厚。一是地文景观的无与伦比。闻名遐迩的兴隆温泉座落于万宁市太阳河畔,以温泉康乐吸引海内外游客,素有“世外桃园”之称。在长达109公里的海岸线上,镶嵌着8个金沙碧水的海湾,7个风光旖旎的岛屿和半岛,2个神奇的内海。石梅湾、神州半岛驰名中外。万宁小海是我国最大的泻湖之一,面积49平方公里。东山岭位于万城东2公里处,素以石奇、洞幽、寺灵、水秀享有“海南第一山”、“仙山佛国”美称。二是生物景观的绝无仅有。万宁地处热带、亚热带交界处,独特的地理和气候条件,孕育着独特的热带植物资源。境内有5个省级自然森林保护区和一个国家级重点珍稀植物保护区。青皮林国家自然保护区素有植物活化石之称。它是地球上同一纬度内罕见的绿州,也是目前世界上仅有的两片青皮林之一。兴隆热带植物园和热带花园素有“南药宝库”之称,现有植物5000多种,仅野生植物就多达2000多种,占海南原生种类50%以上。被确认为全国四大环境生态示范教育基地之一和物种基因库。而且国家海洋生态保护区大州岛以盛产我国唯一的金丝燕窝闻名于世。
2 人文旅游资源独一无二。万宁市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有以“摩崖石刻”著称的东山岭佛教文化;有以“海南二十三年红旗不倒”为缩影的六连岭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有将民族文化和异国文化融为一体的兴隆侨乡东南亚风情文化;有奇独的黎族“三月三”、“文灯节”等民俗风情文化;此外,东山羊、和乐蟹、兴隆咖啡和21个国家的异国饮食等饮食文化也表现出万宁独特的人文优势。
3 旅游区位优势明显。万宁市位于海南岛东南部,地处琼东走廊,北距省会海口130多公里,南离三亚100多公里,是海口至三亚旅游主线的必经之路,是连接海口至三亚的中转站,地理位置优越,长期以来属海南三大旅游区域之一。这为万宁市旅游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优越的区位条件。
二、海南省万宁市旅游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1 产业发展迅速。万宁市位于海南东南部,面积1883,5平方公里,总人口58万。2007年全市CDP为513791万元,财政收入21967万元。据万宁市旅游局提供的数据:2003年全市接待游客230万人次,2007年283.7万人次,年均增长5.8%;旅游直接收入由2003年的57000万元,增加到2007年的863788万元,年均增长12.89%。
2 基础日臻完善。途经万宁的环岛铁路已破土动工。景区距三亚凤凰机场1小时车程。万宁旅游境内全部景点路面改造全部黑色化。景区景点之间交通四通八达,最远点不过1小时车程。水、电、电信、交通能源等各种旅游设施已初具规模,娱乐、金融、餐饮等服务功能齐全。全市旅游景点9处,其中国家4A级2处,3A级4处;演艺场所4家;高尔夫球场4个。目前,全市旅游文化企业5家,旅游酒店(宾馆、招待所、家庭旅馆)57家,床位16240张。其中五星级1家,四星级11家,三星级25家。从业人员5600名。
3 开发初具规模。随着中信泰富等大企业的进入,神州半岛、石梅湾等省级重点项目的启动,万宁目前已形成了包括旅游饭店景点、旅游交通、旅游商品和旅游娱乐等综合旅游产业,初步形成了集温泉康乐、滨海休闲、热带植物观赏、仙山佛国游览、异国风情体验等为一体的一系列独具特色的旅游产品。旅游区内6个五星级宾馆酒店正在兴建中。
三、海南省万宁市旅游文化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纵观多年来万宁市旅游文化产业的发展轨迹,有如下问题制约其快速发展。
1 景区基础设施相对滞后,难以满足旅游发展要求。万宁是一个自然资源和民族文化大市,与此相比,具有品牌效应的兴隆温泉等景区,科学的规划与开发相对滞后,缺乏高品位、大手笔开发的一流景区,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尚缺有机结合,市场竞争力不强。
2 旅游企业弱小,难以形成规模经济。万宁与海口、三亚相比,旅游业起步虽较早,但市内的旅游企业“小、散、弱”现状十分突出。部分旅游企业经营亏损,资金周转困难,发展后劲不足。缺乏大型旅游企业集团参与开发,难以形成规模经济。
3 产品雷同,策划、包装、营销滞后,难以打开旅游市场。产品雷同是制约万宁市旅游文化产业发展的障碍。兴隆旅游景点都在1小时车程内,景区景点雷同与重复,产品大同小异,缺乏特色与创意,游客何必舍近求远,花钱来玩见过、玩过的景点呢。加之万宁旅游产品大多还停留在观光旅游方面,营销模式也较单一,主要依靠旅行社营销,所以市场影响力及市场份额均不大。
4 区域发展不平衡,市场发育不全,恶性竞争严重。目前海南省旅游生产力布局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但区域发展不平衡,地区之间竞争激烈,同一地区不同旅游企业之间的是竞争也非常激烈,市场发育不全,零负团费现象禁而不止,加上市场“黑社”、“黑导”等“四黑”现象时有存在,导致了一些弱小企业为了生存采取了不正当的竞争手段,使旅游市场恶性竞争严重,旺丁不旺财,两败俱伤,这种现象在旅游淡季更为突出。
5 品牌效应被弱化。纵观海南的旅游布局和旅游资源开发,目前,三亚地区凭借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和极其丰富的旅游资源,发展成了海南省旅游经济龙头地位。万宁市地处海口与三亚之间的中间地带,发挥着中转站的作用,也使旅游经济的极大发展。但近几年来,琼海博鳌地区会址经济、滨海旅游经济和官塘温泉、陵水南湾猴岛和保亭七仙岭温泉旅游的迅速崛起,对万宁市造成了极大的冲击,万宁市的区位优势不断弱化,旅游品牌效应不强,旅游业难以成为龙头产业。
四、发展海南省万宁市旅游文化产业的对策建议
1 政府要进一步明确旅游文化产业重要地位,加强科学规划和统一管理。首先,政府要从宏观上调整产业政策,优化产业结构,科学规划万宁市旅游文化产业发展的战略布局,落实推动旅游文化产业发展的战略措施;其次,政府要按照“资源出思路,思路绘规划,规划成项目,项目引资金,资金促建设,建设创品牌”的思路,对旅游资源进行“一条龙”的开发,抓紧抓好神州半岛、石梅湾等大项目的重点建设。只有大企业的进入,大项目的启动,才能夯实产业基础。
2 改革投融资体制,做大做强旅游文化产业。一是加大金融支持力度。信贷要向旅游文化产业倾斜,大幅度提高旅游文化产业的贷款比重,可探索采取银团贷款的支持方式。此外,要创新金融产品,为旅游文化产业发展提供全方位的优质金融服务。二是要发挥财政政策和信贷政策相配套的作用,建立旅游基础设施补偿制度,由财政从开发土地的收入中适当对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开发商给予补偿。三是招商引资,鼓励民间资本、国外资本投资万宁重点项目建设和旅游文化产业开发。四是创新条件参与资本运作与资本市场运作,在条件成熟后,组建旅游股份有限公司,在内地或香港上市,直接面向国内、国际资本市场融资。
3 坚持良性循环的开发原则,创建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保旅游文化产业。万宁市旅游文化产业的发展,必须以可持续发展为原则,坚持以生态效益为主,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服从生态效益;以长远利益为主,当前利益服从长远利益。遵循自然规律,科学规划,保护优先,适度开发,保育兼顾,注重保护当地知识产权、历史文化和自然景观,促使人与自然及历史文化等的和谐发展,在保护原始自然风貌和人文景观的基础上,有序开展旅游文化开发建设,使万宁市旅游文化产业走上一条资源效益型良性循环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