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档案工作规范化管理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档案资料是国有企业重要的生产成果和信息资源,是国有企业历史的总结和相关经验的积累,更是创新发展的重要参考依据。在新时代背景下,尤其是信息技术的发展,档案管理工作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因此档案管理工作需要创新技术和方法,不断推进规范化和制度化管理,适应国有企业管理信息化要求,才能为国有企业发展提供助力。
一、当前国有企业档案规范化管理存在的问题
(1)长久以来,很多国有企业认为档案管理并不重要,没有直接的价值体现,所以对档案工作也不重视。类似档案管理的规划、安全、人员配置,经费预算等问题得不到应有的重视,造成管理功能弱化,工作非常混乱。(2)因为对档案管理的不重视,在国有企业“减员增效”等改革背景的前提下,许多职能管理部门人员要求精简,档案部门往往就首当其冲。如档案部门并入综合部门下,档案工作从业人员几乎没有专业人员,都是兼职人员,没有接受过正规教育与培训,缺乏专业化管理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势必出现许多问题,也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档案的管理水平。而且在人员的聘用上也较为随意,只要能简单的操作就可以录用,这些人员在工作中都是按老方法,按部就班,不具备主观能动性去推动档案管理的规范化和科学化,大大降低了档案的利用效率。(3)档案管理是一项比较复杂的工作,有许多管理环节,如档案资料的收集、整理、归档、存储、借阅、销毁等,每一个环节都有相应的规范化要求。许多国有企业档案管理缺乏规章制度,收集不齐全,归档混乱,纸质资料存放不合理,借阅后不归还,造成了档案丢失,发霉受潮等情况,直接影响了档案合理利用。(4)如今网络和信息技术已经广泛的应用到国有企业日常管理工作中,但许多国有企业在档案管理中还遵循着传统的模式,缺乏现代化的管理工具,管理软件功能滞后,加之没有与企业办公系统搭建起有效的网络通道,导致目前国有企业档案数字信息化水平偏低,档案信息开发和充分利用也得不到深入,档案的安全和保密也面临挑战。
二、提高档案规范化管理的对策
1.纳入公司制度,提高档案意识
为了优化档案管理,提升规范化程度,首先是采取多种行之有效的措施,引导公司领导职工对档案管理正确的认识和思想上的重视。将档案工作纳入本企业的工作计划、目标管理和相关部门及人员的岗位职责,同企业各项工作同步发展。统一领导,统一机构,统一制度,制定由领导分管、综合部门领导主管管的综合管理制度,并且列入领导议事日程,这样才能解决档案管理中的实际问题,让档案管理发挥应有的作用和价值。
2.提升人员素质,适应信息化需求
国有企业档案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直接关系到档案工作的质量。要实现档案管理的规范化,提高工作人员的素质,实现专业化的操作和技能势在必行。为此,在档案专业人员的选用上,要严把关口,选择那些专业能力强,操作能力强的人才。更要加强培训,借鉴优秀的档案管理经验,指导档案从业人员工作,逐步培养规范化和信息化管理意识,进而激发工作热情,能主动掌握时代脉搏,树立适应形势的主动服务理念。确保从业人员对资料信息的产生来源保持高度敏感,主动收集,调查了解用户的潜在需要,针对性设计出不同的服务内容和范围,寻求更为有效的服务新途径,以提高档案利用的质量和水平。
3.健全档案制度,实现规范化管理
在档案的管理过程中,制度是确保规范化管理的基石,也是最强有力的保障。在每一个管理环节,都应该构建规范化与科学化的制度。在收集资料的过程中,要建立相应的收集规范,明确部门和个人的职责,确保资料收集的完备;在资料的分类归档过程中,要建立详细的分类法则,编号排序,这样不但能清晰明确的把档案分类完好,也便于以后的查阅利用;在档案的保存过程中,完善档案保管制度,加强库房设施建设,减少外界条件对档案造成的伤害;在档案的应用过程中,信息化时代前提下,档案管理制度与办公业务管理、信息化管理密不可分的。在以国有企业良好的管理制度为依托,根据档案信息化的要求,创新、规范化开发信息系统,积极主动整合档案信息资源,保障其在应用过程中能适应不同阶段、不同性质用户的需要,从而才能发挥出档案的最佳效能。
4.加强软件开发,提升信息化水平
档案管理的最终目的是档案的开发和利用,是自身价值得以实现的直接手段和重要体现。新形势下的档案开发和利用,更是以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得以实现的。应重点做好档案的编目、编研工作,编制适合国有企业实际情况的检索工具,建立健全检索体系和档案汇编等参考资料,及时、系统、完整提供、满足档案利用工作的需求。国有企业应通过定制开发适合自身文化的信息管理系统,借助软件编程和数据库管理技术,构建网络工作流程来支持、执行和管理公司的各项职能业务活动。在国有企业定制开发信息管理系统的同时,建立具有国有企业特点、匹配自身需求的档案管理软件,与企业其他办公软件紧密结合,架构起一个由网络连接来实现的综合数据库,共享信息数据。行政办公、生产经营和业务审批的工作流程与文档一体化工作流程紧密集合起来,产生新的文件方式——电子文件,形成了一套从文件的生成、流转到归档的全新流程,精简工作冗余,提高工作效率,达到协同办公的目的。在促进档案管理工作的革新的同时,对档案安全管理的要求也更加严苛,在硬件环节上,通过设置防护墙等技术手段,阻隔不安全因素保证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在工作环节中,通过对工作流程、文件传递以及保管保密等方式加强管理,确保信息的安全可靠。综上所述,在科技快速发展的今天,档案资料的管理方式必须坚持与时俱进,革新管理的手段和技术,提高档案管理的质量和利用效率,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开创档案管理工作的新局面。档案管理作为一个国有企业管理活动的不可或缺组成部分,只有不断的重视,培养专业人才,建立完善的制度保障体系,应用信息化系统提高档案的开发和利用,实施档案工作的常态化管理,不仅可以实现档案管理工作的自身价值,而且可以为国有企业的发展做出贡献,这样才能实现档案的科学化和规范化管理。
参考文献
[1]顾玉红.加快档案信息化建设提升档案管理水平[J].办公室业务,2013,(22):129-130.
关键词:高等学校 档案工作 规范化 制度化 程序化 标准化
一、高校档案工作的地位及要求
高等学校档案,是指高等学校从事招生、教学、科研、管理等活动直接形成的对学生、学校和社会有保存价值的各种文字、图表、声像等不同形式、载体的历史记录。高校档案工作是高等学校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学校应当加强管理,将之纳入学校整体发展规划[1]。从1987年4月23日原国家教委、国家档案局的《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档案工作的几点意见》(〔87〕教办字016号)[2]、1989年10月10日国家教育委员会令第6号的《普通高等学校档案管理办法》[3],到现行的2008年8月20日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令第27号《高等学校档案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等一系列直接针对高校档案工作的法规性文献,历来都重视高校档案管理工作。《办法》强调了高校档案工作的重要性并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档案工作作为高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一项不可或缺的基础性工作,要与高校整体发展同步。
二、规范高校档案工作的意义
1、明确高校档案工作领导体制
《办法》在总则中明确规定:“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主管全国高校档案工作。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内高校档案工作。”“国家档案行政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档案行政部门在职责范围内负责对高校档案工作的业务指导、监督和检查。”并首次指明了“高校档案工作由高等学校校长领导”,规范了高校档案工作行政领导和业务指导体系,健全了高校档案工作的领导体制,使高校档案工作的行政管理和业务指导都有了明确的主体:高校档案工作在行政管理上接受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业务上接受国家档案局和省、自治区、直辖市档案局的指导、监督和检查。教育和档案行政部门相互配合,共同组成和谐的行政主管、业务指导的管理体系,有利于高校档案工作的规范和发展。
2、保障高校档案机构建设
国家规范高校档案管理的重大举措,就是保障了高校档案机构设置,如《办法》明确了高校档案机构的设置条件,指出未设立档案馆的高校应当设立综合档案室,并规范其职责,为开展高校档案工作提供了组织保证。
3、促进高校档案人才队伍建设
专职档案工作人员,是高校档案工作的基本力量,高校档案馆(室)必须配备与本校档案数量和工作任务相适应的一定数量和较高素质的专职档案工作人员,保证档案工作正常有序的推进,保持档案工作不断发展的活力。针对高校档案工作人员学历职称层次偏低、专业结构不合理、队伍不稳定、缺乏掌握现代技术的管理人才等问题,《办法》规范了高校档案馆(室),应当配备具有档案专业知识、相应科学文化知识以及现代化管理技能的专职档案人员,并实行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或职员职级制,享受学校教学、科研和管理人员同等待遇。这些相关条文,规范了高校档案人员配备的要求及待遇,反映出国家对高校专职档案人才队伍建设的关心和重视,为高校档案人才队伍的稳定和提高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4、使高校档案管理有章可循
高校档案管理相关的规范性法规文件的颁布实施,适应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符合高校档案工作实际,是推进依法治校、依法治档,规范新时期高校档案工作制度化、科学化发展的重要依据。如教育部和国家档案局为规范高等学校档案工作、提高档案管理水平、有效保护和利用档案出台的《办法》,四川省教育厅、四川省档案局制定的《四川省〈高等学校档案管理办法〉实施细则(试行)》,为高校档案工作规范化管理提供了可靠的法律保障。
5、确保高校档案工作可持续发展
为了改善高校档案工作的发展环境,《办法》提高和强化了高校档案工作的地位与作用,主要从高校档案工作的定位、领导体制、管理体系、机构设置与人员配备、档案管理与利用以及档案工作经费、档案库房建设和档案设备配置等各方面强化了高校档案工作有效运行的条件保障。这些相关的法规文献,既适应了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又符合高校档案工作建设发展的实际情况,有利于高校档案工作的规范化、档案管理现代化、档案资源信息化、档案利用知识化、档案传递网络化,能确保高校档案事业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三、高校档案工作规范化管理的有效途径
1、强化意识,更新观念——人性化是前提
要规范高校档案工作首先必须强化法制意识,牢固树立依法治档、依法管档观念,并以人性化理念管理高校档案工作。
高校档案,是指高等学校从事招生、教学、科研、管理等活动直接形成的对学生、学校和社会有保存价值的各种文字、图表、声像等不同形式、载体的历史记录[4]。高校档案的内涵,决定了高校档案工作具有长期性、连续性、持久性、系统性的特征。时间在流逝,历史在积淀,档案在递增,资源在积累,载体在变化,人员在更替,在这样一种动态工作过程中,如果没有合理的管理制度与政策法规来规范高校档案工作,其后果不堪设想。同时,规章制度的制定与实施必须以人为本,贯彻人才兴档、人才强馆理念:一方面,既要约束我们的档案管理者,规范档案管理行为,又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充分调动与激发档案人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另一方面,要对利用者提供人性化的服务,才有利于高校档案资源体系建设和档案服务体系建设。转贴于
2、专业培训,科学管理——现代化是手段
高校档案馆(室)是保存和提供利用学校档案的专门机构,《办法》明文规定应配备专职档案工作人员,且要具备档案业务知识和相应的科学文化知识以及现代化管理技能,实行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根据这一对高校档案机构及其人员的定位和要求,专职档案人员必须钻研档案学专业知识和科学文化知识,掌握现代化管理技能,如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数据处理技术,这样才能充分利用现代化管理手段,科学地管理档案和快速便捷地提供利用,推动高校档案工作从传统管理模式向现代化管理模式转变。科学化、现代化管理,是规范高校档案工作的重要手段。
要规范高校档案工作 ,实现档案工作的现代化管理,人才是核心。然而,根据教育部办公厅档案处对教育部直属高校档案工作状况的调查,全国72所教育部直属高校共有专职档案人员750名,其专业结构上,档案学专业毕业的459人,非档案专业毕业的291人,分别占总数的61.2%和38.2%;职称结构上,研究馆员19人,副研究馆员150人,馆员316人,助理馆员112人,管理员40人,无职称人员113人[5]。这种状况的人才队伍很难适应档案信息化建设和现代化管理的要求,优化专职档案人员队伍结构,既是时代的要求,也是高校档案工作自身发展的需要。因此,要通过多种渠道,如讲座、进修、函授、自学、培训、外派、引进,提高专职档案人员的专业知识、业务技能与综合素质。
3、健全规章,严格执行——制度化是保障
高校档案机构是国家档案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是负责保管本单位的档案与提供档案为高校和社会服务的职能,另一方面是负责对高校档案工作进行业务指导、监督和检查的管理职能,这两大方面职责的正确履行,首先要规范行为,明确岗位职责,强化责任意识,做到依法治档、依法管档。高校档案馆(室),要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有关档案工作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并以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为依据,结合本校档案工作实际,创新档案管理制度化建设,建立和不断完善本馆的档案管理规章制度,为档案工作提供可靠的制度保障,使高校档案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必依。因此,制度化建设是高校档案工作规范化管理的保障。
4、过程控制,监督检查——程序化是关键
高校档案工作规范化管理的有效手段是程序化。要对高校工作系统的各个工作环节进行有效监督和控制,每项工作要设计完整的工作过程,事前有依据、计划与布置,事中有检查与监督,事后有验收、总结、评价与反馈,这样才能规范整个档案工作过程,提高工作效率,从而保障档案工作系统有条不紊地高效地运行。
5、达标认定,不断提高——标准化是依据
要实现高校档案工作规范化管理,最有效的途径是进行高等学校档案规范化管理认定。如四川省档案局、四川省教育厅组织的“四川省高等学校档案规范化管理认定”工作,就是为认真贯彻执行《高等学校档案管理办法》、《四川省档案工作规范化管理办法》(川办函[2005]103号)和《四川省〈高等学校档案管理办法〉实施细则》(川教[2009]204号),全面提升我省高等学校档案工作整体水平,不继推动全省高等学校档案事业的改革和发展而进行的,其评定标准是《四川省高等学校档案工作规范化管理考核标准(试行)》,考核的主要内容包括组织管理、基础设施设备、基础业务建设、开发利用等四个部分,重点考核、评审其近三年(含当年)档案工作规范化管理的情况,以开展档案规范化管理认定工作为载体,使全省高等学校档案工作逐步达到规范化管理标准,切实提高高等学校档案管理和服务质量[6]。以上认定目的、指导思想、认定标准与考核内容表明, 四川省高等学校档案工作规范化管理认定的相关文件及其标准,是保障四川省高等学校档案工作规范化管理的主要依据。
6、数字存储,知识服务——信息化是动力
高校档案是高校科研、教育、教学和日常管理以及各项事业发展的重要凭据,是高校可持续发展不可缺少的信息资源。档案的本质是原始记录性,它是直接的、原始的历史记录,具有特殊的凭证价值。实体档案,一旦损毁不可再生,于是档案信息化建设被提上了议事日程。《办法》要求“将档案工作纳入学校整体发展规划,促进档案信息化建设与学校其他工作同步发展”。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内容,主要包括档案资源数字化建设、档案利用知识化建设、档案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建设、档案管理应用系统建设、标准规范体系建设等方面,基本上覆盖了档案工作的各个环节和各门类档案管理业务。因此,档案信息化建设对高校档案工作的规范化管理具有强大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4]教育部 国家档案局 高等学校档案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令第27号,2008.8.20。
[2]国家教委 国家档案局 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档案工作的几点意见〔87〕.教办字016号,1987.4.23。
[3]国家教育委员会 《普通高等学校档案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教育委员会令第6号,1989.10.10。
关键词:信息电子化;档案创新服务;文书管理
档案的征集是档案整理、档案归档以及档案保管等工作的基础,档案的整理要以档案征集的收集数据为基准,档案的管理要以安放完好的档案数据架构为前提,因此满足这些前提的首要条件就是进行档案征集工作,从而使接下来的档案工作内容得到保障,因此在档案征集工作上必须严肃对待,马虎不得。这也是为后续的档案归档、管理工作打下良好而稳定基础的前提。为了使档案的征集工作更具条理性,应该对档案的征集工作进行一定的规范化管理,进而使其向我们所期望的方向顺利发展。
1 档案征集工作的环节
档案征集工作主要指的是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根据具体的征集计划来征集所需线索、明确主要的征集对象,通过规范的程序征集对象进入馆内,将实际征集的对象变成档案馆藏品的过程。我们通常将该过程划分为以下几个环节:首先是征集计划的编制;其次是征集对象明确后,档案征集工作人员和征集对象持有人间的互动过程;第三是对已选的征集对象进行评估鉴定和征集批准的过程;第四是和征集对象持有人进行征集手续的办理过程。第五是档案征集工作人员将征集档案和有关文件递交给馆内相关部门的过程。
2 档案征集工作规范化管理的手段
2.1 意向申请的规范化
任何工作的有序开展都需要一个正确而明晰的理论指导,以此为基,能够使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下去,进而使工作的效率和质量都得以保证,并促进此工作过程带来的经济效益和人文效益的提升。而档案征集工作也不例外,档案征集工作也需要有一个明确的目的和工作流程体系为指导。因此在进行档案征集工作之前,首先要有一个档案征集的意向,并将这意向通过单位的组织机构传达到员工处。最少应传达到两人,在意向传达之后,档案征集相关意向的发起人要就这一事件填写档案征集的相关公文性意向书,以及规范档案表格申请书,因为档案作为一项严肃的书面文件具备一定的法律效益,不能由公民擅自书写,档案表格也应由国家统一,不能任由公民擅自复制。
在相关资料填写完毕后,将之递交给上级部门,在上级部门审阅并肯定之后会安排一定的调查人员核实档案征集者的相关资质,并且上级部门还会对上述申请文件的真实性予以评定并加盖工章。为了这一环节不出现任何纰漏,进而导致档案征集意向传达失败,申请人应就档案涵盖的对象的详细个人信息整合一份具体的数字报告,在报告中写明相关注意事项,以报告书的形式陈述这一流程中将会涉及到的全部数字以及相关详细信息,在书面报告纸样出来后加盖负责部门的公章,并将报告随申请书一同提交至上级处,以便上级审核。当上级的意见随公章一并返回之后,此征集意向才算传达完毕,相关人员必须遵循上述章程严格执行相应步骤,以保证档案征集工作的规范化进行。
2.2 制定档案计划
档案征集计划在档案征集工作人员的工作中起到了指引作用并且,其还是后续对征集对象予以准确评估与鉴定的最有力依据。档案征集计划内容具体应涵盖征集方式、征集原则、入藏标准、征集范围等诸多的内容" 档案征集工作人员主要担任归档人一职,财务人员主要是接收人。归档共有以下几项内容$征集对象评估报告(副本),征集对象专家鉴定会会议纪要(正本)、档案征集协议(正本)、征集经费支付凭证(正本)、征集档案点交记录表等。
2.3 对档案征集对象的评估
通常情况下,在实际的档案征集工作中,主要是对征集对象进行了全面的评估,而在这一环节中,相关档案征集工作人员应该充分准备好相关材料,具体包括了申请表、档案原件、档案征集意向书等等。其次,在对征集档案评估专家的选择上,将会由档案馆领导统一制定。
2.4 对征集来的档案的审批
对征集而来的档案不能直接进行归档处理首先要对档案本身进行一定的检验和审批程序,进而使档案的法律效力得到确认,从而避免因档案问题而引发的经济类、法制类民事纠纷的发生。具体的审批流程较为简单,由被征集人将档案交付给征集者,然后征集者将收到的档案文件交给具备法律鉴定资质的审核部门审核档案的真实性以及档案的法律实用性,在审核者确认档案无误后出具资质鉴定证明,然后档案在交由收集者进行接下来的档案使用及保管流程。这一系列流程都要以法律为约束,进而保证档案审批的合理性。此审批环节一定要在国家承认的地点交由国家委派的档案审批人员亲自执行,进而避免因个人审核资质的不真实而导致审核失效的情况发生,这也是间接提升档案工作效率的合理化方式。
2.5 相关材料的书面化
在这一环节的档案征集工作中,一般是需要档案征集工作人员与档案持有人共同完成的。制定的档案征集文件协议也要一式三份。其中,档案持有人将会保留一份,另外两份将由档案馆统一保管。在这一环节过程中,要将档案数量、名称等情况清楚反映在档案征集协议清单中。
2.6 寻求专家鉴定
开展专家鉴定会过程中,档案征集工作者要准备好所需的材料,担任鉴定会的鉴定人员应从档案征集的专家库中抽取,最后将形成文件作为专家基于征集对象而开展的鉴定会议的会议纪要。相关整理工作者要及时有效的整理所需资料并递交给档案管理部门,需要进行转交的资料包括了档案征集意向书、申请表、审批表合同、专家鉴定会的会议纪要等诸多资料的正本。同时,还有征集资料的有关资料与图片以及征集的经费支出凭证的副本。
结束语
总而言之,档案的征集工作是一项法制化的工作,对这一工作的规范化管理有利于我国档案工作的顺利有序进行,有利于保障被制档案者的经济利益和人身利益,贯彻了以人为本的政策理念。同时对档案的征集工作的规范化管理还有利于提升我国档案相关部门的整体执行力。因此相关部门务必要重视这一点,对档案征集工作提供一定的政策支持,完善相关的法规和法律就能够使这一项工作处于一个合理的约束范围内,进而在计提的工作流程上得到合理化的管理,从而推动我国档案事业的全面和整体化发展。
参考文献
[1]杨彩虹.档案征集工作规范化管理初探[J].科学中国人,2016.
[2]王光玉.档案征集工作规范化管理初探[J].档案学研究,2009.
[3]王建伟.关于档案征集工作规范化管理的若干思考[J].河南科技,2013.
一、公文制发是推进档案工作规范化、标准化的基础性前提
公文是档案的前身,档案大部分由公文转化而来。可以说公文制发的怎样,不仅仅决定公文本身的质量,同时,也影响日后档案的质量,决定了档案工作规范化、标准化的质量的问题。因此,我们在公文制发中必须要注意解决好规范化、标准化问题,以提高档案实体质量,为档案工作实施规范化、标准化管理打下牢固的工作基础。首先公文用纸质量要好,幅面尺寸规格要统一、规范、标准,符合国家的有关规定。排版形式为横写横排,左侧装订。二要注意检查制发公文是否履行了签发手续,是否符合审批权限,公文标题是否准确,主送单位和抄送单位准不准,落款是否与公文一致,有无日期等。三是公文字迹要牢固清晰。不论是草拟公文,缮印公文,还是做出的各种记录、报表、签字、批注等,都不应使用容易褪色的笔种、墨水和纸张,以保证字迹鲜明、清晰,有利于日后长久保管利用。四是使用文种要合理,拟制格式要规范,行文不要滥用简称和使用不规范的字,以利于日后标准化、现代化检索手段的实施应用。
二、实施“以我为主”的立卷归档原则是推进档案工作规范化、标准化的关键环节
相近公文的重复与立卷组合的无序是阻碍档案工作实现规范化、标准化的最大问题。实现档案工作规范化、标准化的根本目标就是要实现档案保管利用价值的最大化和案卷完整化、检索利用便捷化。而“以我为主”的立卷归档工作则是解决问题、实现目标的关键性工作。“以我为主”的立卷归档原则,即归档的文件要以本单位形成的文件为主的原则,不仅是在我国文书立卷归档工作实践中形成并坚持下来的一条原则,而且还是推进档案工作规范化、标准化,乃至现代化的一个重要原则。它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在严格执行国务院办公厅《不归档文件销毁办法》的基础上,要注意解决好三个问题:一是要准确把握文件立卷归档的时效性,完成现行文件阶段任务的,才能予以立卷或归档,而没有完成的,则不能立卷或归档,否则,将会给档案管理造成无序和混乱。二是明确立卷归档的重点和进行合理的立卷分工。要在“以我为主”原则指导下确立立卷归档的重点,在实际工作中要注意区分文件与资料,特别是要注意区分在内容、形式和作用等方面都具有很多相似之处的文件资料之别,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以减少档案管理中的重复度和信息冗余度,提高档案利用的效率和效果。三是在坚持贯彻“以我为主”归档原则的前提下,要注意有效地维护全宗的完整性。在归档工作中既要掌握重点,分清主次,把住全宗的入口关,使不该归档文件不致混入,同时,又要注意防止应归档文件的散失。特别是在立卷中,要把同类并具有内在联系的文件材料组在一个卷内,保持同一问题的完整性,反映同一问题的全部处理过程及来龙去脉,从而在提高档案利用价值的同时,使立卷归档后所形成的档案既完整,又不庞杂,为档案的规范化、标准化管理奠定坚实的工作基础。
一、公文制发是推进档案工作规范化、标准化的基础性前提
公文是档案的前身,档案大部分由公文转化而来。可以说公文制发的怎样,不仅仅决定公文本身的质量,同时,也影响日后档案的质量,决定了档案工作规范化、标准化的质量的问题。因此,我们在公文制发中必须要注意解决好规范化、标准化问题,以提高档案实体质量,为档案工作实施规范化、标准化管理打下牢固的工作基础。首先公文用纸质量要好,幅面尺寸规格要统一、规范、标准,符合国家的有关规定。排版形式为横写横排,左侧装订。二要注意检查制发公文是否履行了签发手续,是否符合审批权限,公文标题是否准确,主送单位和抄送单位准不准,落款是否与公文一致,有无日期等。三是公文字迹要牢固清晰。不论是草拟公文,缮印公文,还是做出的各种记录、报表、签字、批注等,都不应使用容易褪色的笔种、墨水和纸张,以保证字迹鲜明、清晰,有利于日后长久保管利用。四是使用文种要合理,拟制格式要规范,行文不要滥用简称和使用不规范的字,以利于日后标准化、现代化检索手段的实施应用。
二、实施“以我为主”的立卷归档原则是推进档案工作规范化、标准化的关键环节
相近公文的重复与立卷组合的无序是阻碍档案工作实现规范化、标准化的最大问题。实现档案工作规范化、标准化的根本目标就是要实现档案保管利用价值的最大化和案卷完整化、检索利用便捷化。而“以我为主”的立卷归档工作则是解决问题、实现目标的关键性工作。“以我为主”的立卷归档原则,即归档的文件要以本单位形成的文件为主的原则,不仅是在我国文书立卷归档工作实践中形成并坚持下来的一条原则,而且还是推进档案工作规范化、标准化,乃至现代化的一个重要原则。它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在严格执行国务院办公厅《不归档文件销毁办法》的基础上,要注意解决好三个问题:一是要准确把握文件立卷归档的时效性,完成现行文件阶段任务的,才能予以立卷或归档,而没有完成的,则不能立卷或归档,否则,将会给档案管理造成无序和混乱。二是明确立卷归档的重点和进行合理的立卷分工。要在“以我为主”原则指导下确立立卷归档的重点,在实际工作中要注意区分文件与资料,特别是要注意区分在内容、形式和作用等方面都具有很多相似之处的文件资料之别,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以减少档案管理中的重复度和信息冗余度,提高档案利用的效率和效果。三是在坚持贯彻“以我为主”归档原则的前提下,要注意有效地维护卷宗的完整性。在归档工作中既要掌握重点,分清主次,把住全宗的入口关,使不该归档文件不致混入,同时,又要注意防止应归档文件的散失。特别是在立卷中,要把同类并具有内在联系的文件材料组在一个卷内,保持同一问题的完整性,反映同一问题的全部处理过程及来龙去脉,从而在提高档案利用价值的同时,使立卷归档后所形成的档案既完整,又不庞杂,为档案的规范化、标准化管理奠定坚实的工作基础。
三、提高案卷质量是推进档案工作规范化、标准化的可靠保证
实践证明,案卷材料收集的是否完整是决定和影响档案价值的因素,而立卷方法问题与案卷装订质量问题则可能是决定和影响档案工作规范化、标准化质量的操作性因素。 立卷工作的基本要求是:按照文件形成的特点和规律,保持文件之间的历史联系,适当考虑和区分文件的不同保存价值,使组成的案卷便于管理和查找利用。因此,在推进档案工作规范化、标准化的工作进程中,我们必须一方面要注意解决好立卷方法问题,以有利于档案标准化管理中的分类和检索,另一方面,要注意解决好案卷装订质量问题,以有利于档案规范化管理。
四、提高档案员队伍的建设
一、声像档案是一个单位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
声像档案是指国家机构、社会组织以及个人在从事各种活动中形成的对国家和社会有保存价值的照片、底片、影片、唱片、录音带、录像带等不同材料为载体,以影像、声音为主,并辅以文字说明的历史记录。加强声像档案管理工作的对策及建议:
(一)加强宣传,提高意识,争取领导重视。搞好档案工作不仅是档案主管部门的事,更是各立档单位乃至全社会的事,而各级领导的重视是做好档案工作的重要保证。一要争取宣传主管部门、新闻单位的大力支持,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从而提高全民,特别是各级领导及有关人员的档案意识,营造出一种良好的档案工作氛围;二要抓住机遇,服务中心工作。
(二)加强管理,制定办法,狠抓制度落实。要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强化规范管理,对产生的声像材料从收集、归档到移交档案室统一管理,制定一套严格的制度,防止分散流失,杜绝归为己有。
(三)加强监督,分类指导,注重业务培训。针对声像档案管理现状,档案行政管理部门要加大对声像档案的监督指导力度,并把其作为档案目标管理、年度执法检查的重点内容。注重业务培训,全面加强对摄录人员、档案人员的有关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训,为形成好、保管好声像档案奠定良好的基础。
(四)全面出击,形式多样,疏通收集渠道。要实现声像档案收集完整,采取必要的行政手段和物质保障,建立并疏通收集渠道,运用多种形式收集也很重要。结合地区实际,各立档单位、区档案馆要全面出击,采取多种形式收集。
二、档案信息电子化
所谓档案信息电子化,就是以馆、室、藏档案资料、纸质或机读形式为主要物质对象,用微机对档案文献进行收集、筛选和不同层次的加工,使之转化成为微机软件形式的二次文献信息供人们利用的过程。1、可充分利用和发挥现有微机的潜能,提高利用率;2、缩短二次文献信息的加工时间,提高档案信息的时效性;3、档案信息电子化,可一次投入,多次产出,可改变信息加工工作受经费限制的局面;4、档案信息电子化,信息成果可多份拷贝,将拷贝成果送到领导及各个部门,扩大社会影响,拓宽服务范围,档案部门的地位自然也就得到了提高;5、档案信息电子化,可使档案信息顺利地与最新技术接轨。标准化、规范化工作有待提高。档案信息管理电子化的前提是基础工作的规范化和标准化。
三、网络环境下的档案创新服务
当前,档案工作者的重要使命就是开发和利用档案信息资源,不断创新档案服务机制,积极主动地为经济建设主战场服务,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服务。要通过计算机网络为用户提供服务,并加强各项事务管理,促使档案管理现代化。1、创新服务手段。建立档案馆(室)网页,开展网上利用服务;2、建立“电子文件(档案)数据管理中心”;3、电子文件的自动上传收集;4、开展在线服务。
四、文书管理的规范化和标准化
在实际工作中,把住文书处理工作规范化、标准化的入口关,做好实现档案工作规范化、标准化的基础工作。
(一)公文制发是推进档案工作规范化、标准化的基础性前提。一是规范、标准,符合国家的有关规定,排版形式为横写横排,左侧装订;二是注意检查制发公文是否履行了签发手续,是否符合审批权限,公文标题是否准确,主送单位和抄送单位准不准,落款是否与公文一致,有无日期等;三是公文字迹要牢固清晰。不论是草拟公文、缮印公文,还是做出的各种记录、报表、签字、批注等,都不应使用容易褪色的笔种、墨水和纸张,以保证字迹鲜明、清晰,有利于日后长久保管利用;四是使用文种要合理,拟制格式要规范,行文不要滥用简称和使用不规范的字,以利于日后标准化、现代化检索手段的实施应用。
(二)实施“以我为主”的立卷归档原则是推进档案工作规范化、标准化的关键环节。即归档的文件要以本单位形成的文件为主的原则,不仅是在我国文书立卷归档工作实践中形成并坚持下来的一条原则,而且还是推进档案工作规范化、标准化,乃至现代化的一个重要原则。它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在严格执行国务院办公厅《不归档文件销毁办法》的基础上,要注意解决好三个问题:一是要准确把握文件立卷归档的时效性,完成现行文件阶段任务的,才能予以立卷或归档,而没有完成的,则不能立卷或归档,否则,将会给档案管理造成无序和混乱;二是明确立卷归档的重点和进行合理的立卷分工;三是注意有效地维护全宗的完整性。在归档工作中既要掌握重点,分清主次,把住全宗的入口关,使不该归档文件不致混入;同时,又要注意防止应归档文件的散失。
(三)提高案卷质量是推进档案工作规范化、标准化的可靠保证。在推进档案工作规范化、标准化的工作进程中,一方面要注意解决好立卷方法问题,以有利于档案标准化管理中的分类和检索;另一方面要注意解决好案卷装订质量问题,以有利于档案规范化管理。
关键词:医疗机构;党建工作;档案;管理
档案是卫生行业党建工作的重要记录,里面记录着医疗行业的发展情况,对加快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医疗卫生行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医疗机构党建工作档案管理工作更加规范,并加强党建档案的收集和整理,充分发挥党建档案的重要性,使档案在医疗机构中发挥出重要的作用。本文结合医疗机构当前的发展情况,对如何提高党建工作档案规范化管理进行了阐述。
1医疗机构党建工作档案的重要性
医疗机构主要是为百姓服务的重要机构,能够保证人们的身体健康,党建工作作为医疗机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使其在医疗行业中发挥重要的作用,需要结合党建工作在医疗机构实施的概况,加强对医疗卫生体质改革,紧紧抓住党建工作主线,充分发挥党建工作在卫生行业中的重要作用,提高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改进医疗服务,提高医疗质量,促进医疗卫生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2医疗机构党建工作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
医疗卫生行业是我国的一项重要行业,对确保人们的健康具有重要作用。党建档案是医疗卫生行业中的重要内容,但是在医疗卫生行业内部,存在着对医疗卫生行业认识程度不足、党建档案不规范和不完整的情况,无法充分发挥党建工作的重要作用。主要表现为:第一,党建工作内容不明确,存在片面性,党建档案建设不规范和不全面;第二,党建工作内容划分不明确,没有及时对档案进行记录,导致查阅不方便,有价值的档案没能得到收集和整理;第三,医疗机构基层党支部工作人员没有意识到档案管理的重要性,导致档案收集效率不高;第四,医疗机构还在使用传统的档案管理制度,导致党建档案特色不突出。
3医疗机构党建工作档案规范化管理方法
3.1加强对档案管理人员培训,完善党建工作档案管理制度
首先,需要档案管理人员从思想上意识到档案规范化管理的重要性,强化党建档案的收集和整理意识。其次,加强对档案管理人员培训,提升档案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使档案管理人员明确党建档案的目的,熟知条目建立的流程,为党建档案的规范化管理提供前提条件。最后,建立健全的党建工作档案管理制度,确保党建工作的规范化,对医疗机构的党建档案实施情况进行了解,制定出一套科学、系统和可操作性较强的档案管理制度,增强档案材料的收集和整理,减少档案管理工作的随意性。
3.2设立科学合理的归档科目
医疗机构人员需要对党建档案进行科学分类,确保档案分类的清晰性,在大科目下进行小科目分类,方便档案查阅,从而有助于党建工作的总结和检查。同时,党建机构人员工作时还需要细心、仔细,加强对医院日常档案的收集和整理,确保党建档案资料的齐全性和完善性。机构人员可将党建档案的收集和整理作为医疗机构的一项基础性工作,确保党建工作档案的规范性,充分发挥党建档案的重要参考价值。
3.3重视党建工作特色档案收集
医疗机构是广大人民群众重点关注的机构,需要注重党建工作的特色化管理,将党建工作作为提供健康服务的特色机构,党建工作的一切工作内容都需要围绕“以患者为中心”和“为患者服务”而展开,将党建档案管理作为医疗机构中的特色档案管理。为了更好地展现档案的特色性,组织医务人员需要在基层开展义诊活动,加强对医疗结构档案的宣传,确保档案管理的优质性。
3.4建立电子档案
医疗机构要想确保档案管理的规范化,必须摒弃传统的档案管理方式,将科学技术融入档案管理中,建立电子档案,促进信息技术的发展,强化现代化管理手段,推动档案管理的数字化建设。电子档案是科学技术的产物,相对于纸质档案具有记录方便和准确率高等特点,能够及时记录医疗机构中活动的影像。医疗机构人员需要结合医院党建档案的实际情况,建立电子党建工作档案,确保档案信息记录的及时性和时效性,促进档案检索的便捷性,使电子档案取得良好的应用效果,实现资源共享。
4结语
医疗卫生行业作为人们普遍关注的行业,需要意识到党建工作档案规范化管理的重要性,本文通过对当前医疗卫生行业党建工作的开展情况进行研究,并结合医疗卫生行业的发展特点,将档案作为医疗机构的重要信息资源,为党建工作提供翔实的史料和重要的依据,以期保持党建的特色,保障卫生行业的健康发展。
作者:孟理偲 单位:恩施州中心医院
参考文献:
[1]王顺新.浅谈基层医疗机构档案的规范化管理和利用[J].办公室业务,2013(10).
[2]徐秀萍.小议医疗卫生机构档案规范化管理[J].黑龙江史志,2014(7).
创新有三个层面上的意义:一是思想观念的创新;二是单位运行机制的创新;三是工作体质的创新。本文主要谈谈对档案工作观念创新的一点粗浅认识。
由于历史的原因,过去一提到档案,就不自觉地突出了它的政治性、神秘性。然而,随着社会的进步、观念的转变,人们对档案的认识不应仅局限于是一种人类实践活动的历史记录,还应意识到它是一种重要的文化资源;对档案功能的认识不应再局限于政治史,还应认识到它的文化教育功能;对档案机构的认识不能仅视为机要保密单位,更应视为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文化事业单位。因此,我们在更新观念,突破思维瓶颈,把城建档案当作一种文化来经营,即城建档案不应仅仅是一堆冰冷的图纸,更应该是一种建筑文化、历史文化、人文文化的折射。一切文化都是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社会的实践经验总结和物质形态的凝聚。档案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历史记录,是人类智慧的物质结晶,是一种宝贵的精神财富。因而,档案也是一种文化,即“档案文化”,所谓档案文化,是以档案记录的形式来体现和昭示社会、时代的文明成果,并以文化形式表现出来。
第一,档案是一种文化财富。它的内容十分广泛,能全方位地反映以往的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档案不仅忠实地记录并再现了人类文明的全貌和过程,而且它还具有了延续人类历史、人类文化科学技术的作用。可以说,档案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是一种宝贵的文化财富。
第二,档案是文化的积淀。档案是人类积淀文化的一种有效手段,是人类文化的贮存器,如果没有档案,也就失去了连续地全面地直接记录和积累文化的原载体。所以,档案作为文化的积淀,又是衡量文明的标准,现代社会把档案保存的多少,档案馆事业发展的程度作为衡量这个国家文明发展的尺度,不是没有道理的。
第三,档案是文化传播的重要媒介。文化传播是指一种文化传递扩散的现象,文化的积淀通过人类世世代代的传播而继续下去。在中国古代,档案还是当时文化的主要传承载体。因此,档案不仅具有贮存人类文化的功能,还有传播文化的功能。同时,它的传播过程中还会促使文化增值,比如,档案史料的汇编出版,一方面克服了档案孤本的局限,扩大了传播面,另一方面史学家利用史料汇编完成了新的著作、论文,产生了档案信息质的某种增放。
基于以上认识,档案已不再仅仅是政治的产物、政府的珍藏,而是已经成为整个社会的财富,正在由幕后走向前台,成为改变我们生活状态的一种新的文化。城建档案工作的根本任务和目的就是为城市发展决策服务,为广大市民对档案信息资源的需求服务。我认为,把城建档案作为文化来经营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一些探索和尝试。
一、首先要树立档案意识,破除档案的神秘色彩,提高档案的利用率。
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突出城建档案信息的文化性、社会性,重塑城建档案馆的社会形象。加强城建档案工作与社会各方面的联系,广大民众对档案文化的兴趣和认同与档案从业人员对广大市民的认同是成正比的,如果不能树立面向民众的社会档案观,档案馆将永远是一座“冷宫”。作为城建档案馆,馆藏档案的种类和数量要适应社会的需求。第一要充分利用现有馆藏,以开放的、平民化的服务心态创新提供利用方式。档案是珍藏历史的宝库,又是社会经济发展轨迹的忠实记录者,因此,拓展档案馆教育功能和服力功能,让更多人到城建档案馆了解本地的城市发展史,以激发他们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激情,从而提高城建档案的社会效益,推动档案文化事业的发展。第二要适当调整结构,丰富馆藏,特别要增加反映城市建设文化、建筑历史和民居风土人情档案,把档案馆建设成为信息交流中心,为越来越多的人所欢迎和接受,让更多的人享受档案信息给他们带来的实惠。从单纯为政府、为建设单位服务,转而面向社会大众,以求最大限度地实现档案信息资源的社会共享。第三要了解城建档案在建设大众文化方面的作用,主要通过发挥城建档案在休闲文化建设方面的作用体现出来,加强与外界的联系,给神秘的、乏味的档案资源贴上吸引人的“标签”。这样一来,档案才能被大众认可,才能充分发挥档案的作用,这种信息的利用往往会演变为一种文化活动,并成为休闲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事实上这一课题已被档案界关注、研究了较长时间,从五十年代开始,许多国家的档案馆已经开始了这方面的实践与探索。总之,要建立这样一个信息集散中心,就必须收集和存储足够的有价值的城建档案信息和资源。
二、加大具有特色的文化档案的收集,是档案文化建设的基础工作。
档案作为人类劳动创造的一种特殊知识产品,是人类社会精神文化与物质文化进步与发展的一种重要的智力资源。城建档案馆在每年按规定正常接收档案之外,应主动收集或征集一些富有特色和文化底蕴的档案。在档案的收集中突出文化特征和地域特色,加强对名人名居、名胜古迹、风土人情等具有社会普遍利用价值的档案资料的收藏力度,增强城建档案文化积累的层面和层次,以满足知识时代社会对城建档案文化信息方面的消费需求。再如,在馆藏档案的基础上,有的放矢地针对市政府公布的三批优秀历史建筑保护名单进行梳理,拾遗补漏,收集并建立一整套完整的档案资料,既丰富了馆藏,又可以为政府、社会、民众做好历史建筑保护工作提供良好的服务。
三、把城建档案从形态档案提升为一种文化资源。
通过整理、挖掘、综合开发、传播馆藏档案文化信息,以各种途径参与城市文化建设。积极探索城建档案文化建设的形式和途径,不断扩大文化辐射力,提高文化影响力,努力把城建档案馆建设成为独具特色的先进文化建设基地和传播基地。
档案的基本文化功能,主要通过两方面体现出来:其一是扩展档案和档案机构的教育功能。档案用于各种形式的教育之中,是档案开发利用后被日益扩大的功能之一。这一功能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就被许多国家所认可,并且已经作为发挥档案文化属性和实现档案文化价值的重要手段。其二是充分发挥档案的历史信息作用。档案信息是一种历史信息,也是一种固定的信息,它是连接历史与现实的纽带。因而,档案馆应该通过各种有效的手段,为历史学、社会学等研究提供历史信息,以充分发挥档案延续社会记忆的功能。档案编研在实现以上两个功能方面有许多工作可以进行,一方面对馆藏档案做到心中有数,顺应社会各方面的工作需要,根据新形式新要求,用创新思维对馆藏档案进行重新分类和排档,更大程度地提供人性化服务,提高档案的利用率。对馆藏档案的重新排列组合可以大大提高利用空间,同时可以摸清家底,分清档案的保存价值,把档案保管工作做大做活。另一方面注意挖掘馆藏档案文化底蕴和内涵,比如,从纵向上,通过研究过去老建筑的图纸资料,去了解建筑师的设计理念,做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把死档案变成活档案。从横向上,通过多种形式创造条件,加强国内、国际间的沟通和交流。
关键字:医院档案管理;规范化;重要性;内涵及要求
文章通过对医院档案工作及其规范化的内涵和具体要求的探讨,解析档案规范化管理的作用,并结合档案管理和规范化的重要性来谈医院档案工作的规范化管理的重要性,解读其对医院工作开展、历史文化留存以及未来发展的作用,从而明确其重要性。期望笔者的研究能够切实对医院档案规范化有所助益。
1 医院档案工作及其规范化管理
1、医院档案及对档案的管理。医院档案内容较为广泛,一般而言,主要组成部分有医院的诊疗资料、医疗文献、学术研究成果等,集中体现了一所医院的医疗技术以及管理。而档案中所保存的原始记录,可供医务人员查阅,保留价值较高,为医疗科研提供了巨大的数据支持。档案管理即是对这些资料进行合理、妥善的管理,这种管理绝不是普通意义的保存,而是更具科学性的信息资料的处理问题,涉及问题较多[1]。近年来,医疗改革不断深入,医院的档案管理工作逐渐为社会和各大医疗机构重视,由于档案是医院的珍贵信息资源,因此档案管理工作与医院的研究、交流、科研以及纠纷解决等各个方面形成了不可分割、相互依存的关系,决定着医院的相关政策以及建设发展的方向问题。
2、解读规范化管理的内涵。规范化管理,人们一般将其等同于制度化管理,但是这种观点是缺乏严谨性的,二者实则有着较大的区别。规范化管理更强调人或者事物在管理工作中能够充分发挥价值,是通过标准化的体系引导行为,但这种体系是建立在人或者事物本质特性基础上的,而制度化却偏重形式管理,强调的是制度本身的完善。规范化管理医院档案的重点领域在病案、行政档案、科研档案,通过对三大模块的规范化管理,使得医院的管理机制随之得到完善。针对管理工作人员以及所管理的档案,研究出完善的管理体系,不仅仅指制度的设立,而更应该侧重于实际管理工作中人员以及档案的规范,规范化强调的是现实操作层面。医院档案规范化管理,对医院的医疗工作有着极大的指导作用,能够有效提升医院的竞争力。
3、档案规范化管理的要求。首先,进行领导组织重组,建立档案管理专属小组,确定主管、分管和工作人员,抽调精英进行资料的收集、整理等一系列工作,明确责任,层级直属的关系,便利管理工作的进行,同时也说明了工作的重要性,与其他业务一同参与考察。其次,在设备方面,适当增加专用库房,将档案管理科室办公与档案阅览、陈列分开,强化管理工作的规范性,增加管理档案必须设备,例如档案柜、复印打印机、加湿器、扫描仪等,以一个独立部门的标准,并考虑档案保存必要的条件,购置档案管理工作的设施、设备。最后,业务建设严格遵守国家规范,对档案资料进行重新清算整理,组织制作索引目录,完善借用登记等。
2 医院档案工作规范化管理的重要性
1、有助于反映历史,形成医院独特的文化。医院档案往往是医院长期发展中留存下来的,反映了医院的历史进程,包括医院各方面的内容,从诊疗到人事、财务,与医院全体员工息息相关,可以说,医院档案就是一部医院的发展史和员工的进化史,这其中的历史价值自然不言而喻。同时,档案也是医院内在精神的体现,充分反映其办院宗旨和服务质量,文化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需要经历漫长的过程。档案的管理如果不能实现规范化,那么档案的历史性、文化性均无从谈起,档案的规范化管理能够系统将档案归类、整理,档案的历史、文化得以更加直观地体现,因此可以说,医院档案的规范化管理,促进了医院传统历史与文化的显现与流传,是医院宣传的重要支撑,有利于医院文化体系的形成。
2、能够促进医院的业务工作水平。医院档案的规范化管理,是开展其他业务工作的基础,而规范化管理实现后,档案管理也成为医院业务工作的重要部门,其对外的宣传作用以及对内的促进作用极大。医院其他业务部门,如人事、诊疗等业务的开展,均与档案管理有着密切的联系。人事部各工作档位以及人员的历史、奖惩、信息等,均在档案中,而人事部的调任等需要依据这些资料。而诊疗则更加倚重档案,档案的医疗记录几乎就是医院医疗技术的发展史,诊疗活动需要借助、学习这些经验,以便促进医疗技术与水平。因此,档案管理具有重要地位,而是否能够规范化管理决定着医院档案能够高效而且准确地反映信息,即与各部门业务能否及时获取有效资料与信息有着极大的关系。而且,也有利于医院应对各类医疗纠纷,找出证据维护医院权益。
3、为医院的长期规划提供信息支撑和方向指导。医院档案对于指导医院科研事业有着重要的作用,能够帮助科研工作者确定研究方向,规范化的档案管理简化了工作人员的寻找过程,体系化呈现了各类参考资料,对于科研工作者研究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存在问题以及尚未解决的难题具有极大的作用,引导其快速进入研究,可以减少过程中的弯路,促进其快速成才,加速医疗研究的进程,从而促进整个行业的技术进步。医院在人类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是共存的,未来也必将如此,医院未来的发展虽然与未来社会的发展息息相关,但其发展方向也能从历史进程与当今现状密切联系,医院的档案规范化管理就是通过对档案的进一步整理,使得医院的发展脉络更加清晰,使得其现状一目了然,从而能够确定未来的发展方向,并提前做好准备。
3 结语
医院与人的生老病死密切相关,而医院档案是对这一切的忠实记录,医院的发展、人员的经历也包含其中,这样庞大的规模,若是管理缺乏规范性,则医院档案必然呈现杂乱无章的状态,也无法发挥其应有作用。笔者浅层次分析了规范化管理的重要性,希望以此吸引更多的人对此进行研究探讨。
参考文献
[1]段晓亮.论新医改下医院档案工作的规范化管理[J].财经界(学术版),2014(02):168.
关健词:火力发电厂 基建 档案达标、规范管理
中图分类号:TB857+.3文献标识码: A
从对准格尔电厂一期2×330MW新建工程、广安电厂二期2×300MW、三期(2×600MW)扩建工程、平海电厂一期2×1000MW新建工程、金堂电厂一期2×600MW新建工程、威信电厂一期2×600MW新建工程等发电工程项目档案资料的收集和整编情况来看,主要影响档案资料整编收集齐全的原因有:
1电厂领导对档案工作前期重视不够,只重视工期、进度,而对档案工作未纳入工作重点;
2档案机构不健全,没有按照国家档案局要求的“四个同时”开展工作;
3很多新建工程由于前期没有兼职及专职档案人员进行档案资料的收集,而兼职人员不知道收集什么,该收什么;
4参与设计单位多、杂,对各设计单位无统一档案管理要求;
5参与建设的施工单位多,还有分包现象,对各施工单位统一档案管理要求不够;
6设备生产厂家多、对各设备生产厂家统一档案管理要求不够;
7涉及的政府部门多、批准及取件时间长;
8建设单位人员参差不齐,水平不一,对档案管理的重视差距大;
9业主单位由多家投资,单位组成相互协作配合不够密切;
10基建期建设单位各部门没有配备兼职负责档案管理的人员,使得所形成的资料不能及时收集归档。
通过对广安电厂基建期档案专项达标验收投产的情况看,只要各级领导重视,档案人员负责落实,各参建单位认真负责执行,基建期各专工认真执行档案规定,完全能搞好基建期档案达标投产验收。
广安电厂是由华电集团持股80%、四川巴蜀电力开发公司持股20%,按《公司法》和现代企业制度组建的独立法人企业。公司于1996年6月成立,现已形成总资产27.9亿元。公司实行董事会领导的总经理负责制,法人治理结构完善,公司坚持以创建“环保型、学习型,国际一流火电企业”为长期战略目标,发扬“团结、开拓、务实、高效”的公司精神,以诚信创新的作风面向市场,规范操作,先后获得了四川省“重点建设先进单位”、“最佳文明单位”、“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模范单位”、“天府杯优质工程金奖”,国电公司“电力建设无事故工程”、“安全文明生产达标企业”、“双文明单位”等30多项荣誉称号。
广安电厂三期是在二期扩建工程的基础上由西南电力设计院进行优化设计,计划建设两台600MW国产亚临界燃煤发电机组,同步安装烟气脱硫装置,以500千伏电压等级接入系统,三期工程动态总投资45.6亿元; 标志着广安电厂240万千瓦的装机规模将得以实现;工程建设将标志川渝两省火电高峰建议的正式启动,将为两省经济的发展做出成绩,满足电网负荷增长,调整电源结构,缓解电网丰枯供电矛盾,提高川渝电网调峰能力作出应有的贡献。
华电集团公司、广安电厂、西南电力设计院等单位参加了5号、6号机的预验收工作,先后整编了近5200册,由于5、6号机18个月完成发电,在工期紧,时间短、任务重,各配合单位多的情况下,对档案整编及归档管理存在问题进行了整改。
华电集团公司、广安电厂领导对档案工作很重视,在档案机构设置、档案专业人员、档案设备配置、数字化档案馆建设上给予很大的支持,参会人员观看了PPT后很受鼓舞,认为非常值得观看,广安电厂的现代化管理,是四川发电企业第一家、一级标准,网上浏阅量大,利用率很高,完成了全公司6台机全部档案数字化管理工作,达到了远程在网上查阅,网上看图,名列同行业前列,受到了参与人员的一致好评,
在各单位极积配合下搞好档案达标投产预验收整改工作,完工的基础上,经电厂申请,上报华电集团、四川省档案局,由省档案局组织专家进行档案专项达标验收考核,参加单位如下:四川省档案局、 广安市档案局、华电集团公司、广安电厂、西南电力设计院、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组成达标验收组,分小组按项目分项进行打分,经过各组的综合评分如下:
1测评表及合同管理扣1分 2档案不完整扣1分3档案揭标不准确扣1分,4设备文件、检修设备、无年检设备记录扣1分、5竣工监理文件不规范扣1分,6项目档案安全设施不齐扣0.5分,7数字化档案馆建设加分1分,8与同行业比配置2名专职档案人员少,加0.5 分;
经过档案投产达标验收小组的综合评定,同意档案验收综合得分为96分,达到了优秀级。
针对火力发电厂基建期档案存在的问题,主要采取以下对策和措施:
1针对电厂领导对基建期档案工作前期重视不够,国家档案局要多办档案培训班,各级档案部门要多强调档案工作的重要性;
2档案机构不健全,各级档案部门、档案人员要多宣传《国家档案法》,大力宣传“四个同时”;
3很多新建工程由于前期没有专职档案人员,进行档案资料的收集,而兼职人员不知道收集什么,各级档案管理部门、各集团公司要求厂家及时配备专职档案管理人员;
4参与设计单位多、杂,对各设计单位无统一档案管理要求,各集团公司、档案人员要及时提出统一档案管理要求;
5参与建设的施工单位多,还有分包现象,对各施工单位统一档案管理要求不够,各集团公司、档案人员要及时提出统一档案管理要求;
6设备生产厂家多、对各设备生产厂家统一档案管理要求不够,各集团公司、档案人员要及时提出统一档案管理要求;
7涉及的政府部门多、批准及取件时间长,要求有专人跟踪取件;
8建设单位人员参差不齐,水平不一,对档案管理的重视差距大,档案人员要加强档案知识的宣传,并组织必要的档案知识培训;
9.业主单位多由几家公司投资,相互配合不够,档案人员要提出统一档案收集归档、签字等要求,要有专人跟踪文件;
10.基建期建设单位各部门没有配备兼职负责档案的人员及时收集归档,极积建议和督促公司领导配备必要的档案兼职人员;
通过此次检查使我认识到:
1进一步完善档案管理制度,实现“统一管理分级负责”;
2进一步加强档案规范管理,作好统一协调,加强档案知识的培训,不断提高档案人员的业务水平;
3进一步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树立重视档案管理的氛围;
4极积开发利用档案资源,提高档案利用率;
5要经常性编研成果和成果,要定期对档案制度进行必要修编,让档案制度与企业的改革和发展同步,让档案充分为企业服务;
6要创造条件发挥档案人员的极积性,规范奖罚制度,提高积极性;
7加强档案的规范化管理,建全制度,有章可循,完善借阅归还制度,确保档案资料安全;
8加强档案的收集,做到在开工前、施工中、完工后的文件形成及各个时期介入档案资料的收集;
9对会议类资料文件的收集,要求会议组织方负责收集,及时崔归档,杜决归档的随意性,确保归档的完整率;。
10要加强档案人员专业知识的培训和学习,创造机会让他们向同行业档案人员学习交流,不断提高自己的档案管理水平;
11要加强数字化档案馆建设,认真学习数字化档案的各项流程工作,学会不同格式电子文件转换、实现现代档案办公,实现远程查阅、远程查看文件、图纸等档案管理知识。
参考文献:
一、公文制发是推进档案管理工作规范化、标准化的基础性前提
公文是档案的前身,档案由公文转化而来。公文制发的质量,影响和决定着档案管理工作规范化、标准化的进程。因此,在公文制发中必须要打好规范化、标准化工作基础,以提高档案管理的整体质量,为档案管理工作实行规范化、标准化做好前期工作。首先,公文在用纸规格上要统一、规范、标准,符合国家的有关规定。排版形式为横写横排,左侧装订。二要,注意检查制发公文是否履行了签发手续,是否符合审批权限,公文标题、主送单位和抄送单位是否准确,落款与公文是否一致,有无日期等。三是,公文字迹要清晰。不论是草拟公文,缮印公文,还是做出的各种记录、报表、签字、批注等,都不应使用容易褪色的笔种、墨水和纸张,以保证字迹鲜明、清晰,有利于日后长久保管利用。四是,使用文种要合理,拟制格式要规范,行文不要滥用简称和使用不规范的字,以利于日后规范化、标准化、现代化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实施“以我为主”的立卷归档原则是推进档案工作规范化、标准化的关键环节
相近公文的重复与立卷组合的无序是阻碍档案工作实现规范化、标准化的最大问题。档案工作规范化、标准化的根本目标,就是要实现档案保管利用价值的最大化、案卷完整化和检索利用便捷化。而“以我为主”的立卷归档原则是解决问题、实现目标的关键性工作。“以我为主”的立卷归档原则,即将归档的文件要以本单位形成的文件为主的原则,不仅是在我国文书立卷归档工作实践中形成并坚持下来的一条原则,而且还是推进档案工作规范化、标准化,乃至现代化的一个重要原则。它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在严格执行国务院办公厅《不归档文件销毁办法》的基础上,要注意解决好三个问题:一是,要准确把握文件立卷归档的时效性,完成现行文件阶段任务的,才能予以立卷或归档,而没有完成的,则不能立卷或归档,否则,将会给档案管理造成无序和混乱。二是,明确立卷归档的重点和进行合理的立卷分工。确立立卷归档的重点,要区分文件与资料,特别是要在内容、形式和作用等方面都具有很多相似之处的文件资料之别,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以减少档案管理中的重复度和信息冗余度,提高档案利用的效率和效果。三是,在坚持贯彻“以我为主”归档原则的前提下,要注意有效地维护全宗的完整性。在归档工作中既要掌握重点,分清主次,把住全宗的入口关,使不该归档文件不致混入,同时,又要注意防止应归档文件的散失。特别是在立卷中,要把同类并具有内在联系的文件材料组在一个卷内,保持同一问题的完整性,反映同一问题的全部处理过程及来龙去脉,从而在提高档案利用价值的同时,使立卷归档后所形成的档案既完整,又不庞杂,为档案的规范化、标准化管理奠定坚实的工作基础。
三、提高案卷质量是推进档案工作规范化、标准化的可靠保证
Abstract:This article main elaboration records management work's standardization and the standardized question, raise the records management foundation work level by the time.
关键词:档案管理 规范化 标准化
Key words:Records management standardization standardization
档案工作规范化、标准化是实现档案管理现代化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中间环节,在搞好硬件建设的同时,也要做好文书处理工作。虽然文书处理工作与档案工作担负着不同的任务,都具有独立性,但由于两者之间的紧密联系,所以,两者又是文档工作流程中紧密相关的工作环节。因此,我们要强化系统思维意识,树立文书处理工作规范化、标准化与档案工作规范化、标准化同行的工作指导思想。
一、推进档案工作规范化、标准化的基础性前提是公文制发
公文是档案的前身,档案由公文转化而来。因此,我们在公文制发中必须要注意解决好规范化、标准化问题,以提高档案实体质量,为档案工作实施规范化、标准化管理打下牢固的工作基础。主要是公文用纸质量要好,幅面尺寸规格要统一、规范、标准,符合国家的有关规定。同时还要注意检查制发公文是否履行了签发手续,是否符合审批权限,公文标题是否准确,主送单位和抄送单位准不准,落款是否与公文一致等。再次是公文字迹要牢固清晰。不论是草拟公文,缮印公文,还是做出的各种记录、报表、签字、批注等,都不应使用容易褪色的笔种、墨水和纸张,以保证字迹鲜明、清晰,有利于日后长久保管利用。最后是使用文种要合理,拟制格式要规范,行文不要滥用简称和使用不规范的字,以利于日后标准化、现代化检索手段的实施应用。
二、推进档案工作规范化、标准化的关键环节是实施“以我为主”的立卷归档原则
实现档案工作规范化、标准化的根本目标就是要实现档案保管利用价值的最大化和案卷完整化、检索利用便捷化。而“以我为主”的立卷归档工作则是解决问题、实现目标的关键性工作。“以我为主”的立卷归档原则,即归档的文件要以本单位形成的文件为主的原则,不仅是在我国文书立卷归档工作实践中形成并坚持下来的一条原则,而且还是推进档案工作规范化、标准化,乃至现代化的一个重要原则。它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在严格执行国务院办公厅《不归档文件销毁办法》的基础上,要注意解决好三个问题:一是要准确把握文件立卷归档的时效性,完成现行文件阶段任务的,才能予以立卷或归档,而没有完成的,则不能立卷或归档,否则,将会给档案管理造成无序和混乱。二是明确立卷归档的重点和进行合理的立卷分工。要在“以我为主”原则指导下确立立卷归档的重点,在实际工作中要注意区分文件与资料,特别是要注意区分在内容、形式和作用等方面都具有很多相似之处的文件资料之别,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以减少档案管理中的重复度和信息冗余度,提高档案利用的效率和效果。三是在坚持贯彻“以我为主”归档原则的前提下,要注意有效地维护全宗的完整性。
三、推进档案工作规范化、标准化的可靠保证是提高档案卷质量
不断深化的工作实践证明,案卷材料收集的是否完整是决定和影响档案价值的因素,而立卷方法问题与案卷装订质量问题则可能是决定和影响档案工作规范化、标准化质量的操作性因素。因此,在推进档案工作规范化、标准化的工作进程中,我们必须一方面要注意解决好立卷方法问题,以有利于档案标准化管理中的分类和检索,另一方面,要注意解决好案卷装订质量问题,以有利于档案规范化管理。
四、推进档案现代化管理进程需加快数据准备
1、档案管理要分清轻重,逐步推进
档案管理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要使档案为社会所用而实现计算机管理档案的目的是为了提高档案的利用率。综合性档案馆在推进计算机管理的过程中应先根据各卷宗的重要程度、价值大小、利用率高低和是否开放的情况对所有卷宗进行排队将那些可以开放的核心档案和社会利用率较高的档案进行优先加工整理。这样就可以加快档案管理计算机化的进程和提高社会利用的效率。
2、档案管理要分层次著录
在著录过程中可以将案卷分为三个层次进行著录即将那些反映问题单一或查考价值不高的档案进行案卷级著录。对那些一卷内几个文件涉及同一个内容且又排在一起的档案进行文件组合级著录,而对那些重要文件或反映问题庞杂的文件则进行文件级著录。这样处理不仅能揭示档案的主题内容和特征而且也可以减少著录条目和录入条目既节约了时间、人力与财力又提高了效率。
3、档案管理要分门别类
对于那些案卷基础较好又具备全引目录的案卷在著录时可以直接在全引目录上面分类标引而对那些特殊形式的档案如“房档”、“案件”等则可用计算机程序将人名、地址、时间用案卷目录直接录入然后用计算机统一给出分类号。这样分门别类地充分利用档案目录的原有基础可以减少著录环节大大地提高著录速度。
4、档案管理中用“关键词”替代“主题词”,提高效率
关键词:企业档案;规范化;标准化;管理方案
DOI:10.16640/ki.37-1222/t.2017.04.202
0 引言
企业在处理日常工作管理事务中需要将档案资料合理归档和保管,这也是一项重要的文书处理工作。实现档案资料的规范化、标准化管理,是促进企业信息管理水平提高和企业基本制度完善的必要条件,因此需要结合当前企业的发展特点,积极创新方法,利用先进管理手段和技术,提高企业档案管理效率[1]。
1 企业档案管理工作现状
企业档案管理需要在日常行政工作中结合经验和规章制度,实现管理模式和管理理念上的转变,进行档案资料管理升级,综合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如果企业对文书管理工作不够重视,就会导致企业内部资料保管不到位、档案分类混乱等现象的出现,影响档案的有效利用。企业档案管理是基础性的管理工作,如果档案人员没有深刻认识到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就会导致对档案管理意识不强、管理知识缺乏等情况。同时企业对档案管理人员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培训安排不颍难以提高企业档案管理水平。由于企业的生产、经营模式不同,因而档案管理的内容性质也不同,这就导致单一化的企业档案管理模式难以适应所有企业档案管理工作,并且由于缺少专门的管理理论研究难以达到系统化要求。企业档案管理统一标准体系建立是否完善直接影响档案管理工作标准化建设和基础性工作是否到位。在企业传统的档案资料管理中,缺少专业的管理手段,人工操作是主要的工作模式,使工作效率低,速度慢,造成人力物力的浪费[2]。
2 实现企业档案管理标准化、规范化方法
2.1 转变观念,不断学习
在企业档案管理工作中,需要相关人员不断地进行专业知识的学习,对于档案资料管理的基础性理论知识熟练掌握。另外对于企业档案管理工作观念需要及时转变,认识到文书处理工作是企业档案信息保管中的重要内容,也是企业内部管理工作的关键部分,对于档案管理要结合实际、更新观念、创新方法,追求档案管理技术水平的专业化和规范化。另外在企业档案管理过程中,不能一味的收纳所有资料,需要对其进行合理筛选,根据企业发展和管理的特点,保存具有利用和参考价值的档案,在改进信息检索方法的基础上,提高管理能力和管理质量。企业在市场经济的发展下,需要与时俱进,在现代技术水平的进步中,及时转变传统的档案管理观念,加强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学习,促进企业档案资料管理水平的提高。
2.2 一体化管理模式
在企业档案管理中,需要采用文档一体化管理模式,主要就是实现企业文档管理的前端控制管理、集成管理和全程管理。前端控制管理主要就是要对搜集和整理后的档案信息内容和性质进行区分处理,例如对于不适应企业发展规划、参考作用不明显的资料可以不必录入系统进行保管,可直接销毁;对于具有重要的文书保管意义,像企业发展年鉴、投资规划和企业资产清算以及账务处理等资料则需要重点保管,实行长期或永久性保存。企业生产、管理内容复杂,对于不同性质的档案资料都要区别分类管理、保存,提高管理质量。集成管理是指在实际操作中,要遵循规范的管理制度,强化工作严谨性,减少疏漏,同时需要将档案管理形式和观念进行延伸,减少重复性工作,提高管理效率。全程管理原则是企业档案管理一体化模式的核心内容,主要是指企业档案管理不能视作单一性的资料管理工作,需要加强与各部门之间的联系,促进合作与交流,提高信息的共享率[3]。
2.3 完善制度规范
企业档案管理工作的规范化、标准化管理离不开具体规章制度的约束。在实践工作中,要将档案管理的原则性内容进行制度化规定,对于不同类别和用途的资料需要进行人员区分管理和专项管理,提高档案管理质量。文书管理工作主要就是资料的收集、分类和归档保存,对于资料的收集归档过程需要严格按照步骤进行。例如在企业的文书管理中,需要根据文件内容和问题进行分类。主要档案类型分为请示、通知、批复、信函、决定、会议记录等。可以对资料的保管期限进行划分,可分为永久、长期、短期等,保管期限到了再分析决定是长期保管还是永久销毁,便于今后在企业生产过程中对资料进行查找利用。对于纸质材料和电子版材料,都需要进行不同的管理形式归档,将企业档案管理进行制度化规范,有利于进一步促进档案管理工作规范化和专业化发展[4]。
2.4 加强基础设施
企业档案管理的基础性工作是加强软件设施和硬件设施的建设。软件设施主要是指企业需要及时引进先进的档案管理模式,加强企业对档案管理人员的专业知识培训和专业技能提升,制定人才培养技术;硬件设施方面,企业需要对档案信息管理、检索系统进行升级和更新,提高管理专业化、技术化。同时在档案管理工作中,企业需要积极鼓励各部门加强沟通和交流,实现信息和互换和共享,为档案管理提供更具效率性的参考意见。企业内部档案管理工作还需要建立起工作行为规范体系,强化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提高管理人员的工作责任意识,促进企业档案管理标准化、规范化管理。企业档案管理工作基础设施建立旨在通过规章制度和管理体系的完善,创建科学化档案管理机制,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率[5]。
3 结语
企业档案管理工作是企业基础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在新时期企业发展模式和发展理念下,需要不断发挥创新精神,善于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提高网络信息使用水平,提高企业档案管理水平和质量。档案资料保管是一项专业、严谨的管理工作,需要通过不断的经验总结和技能培训提高企业档案管理的专业化、规范化程度。
参考文献:
[1]杜娟.高校档案工作规范化、标准化管理方案研究[J].城建档案,2016(05):79-80.
[2]赵颖.如何推行企业档案工作规范化标准化[J].兰台世界,2016(S1):106-107.
[3]宫春影.探究档案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和标准化[J].信息化建设,2016(06):267.
【关键词】企业 档案管理 规范
一、企业档案管理工作规范化的意义
档案资料载录这企业发展的各个印记和发展历程,是企业发展历史与案例的重要平台,是解决新问题、应对新挑战的咨询手册,也是制定未来发展战略规划的指南针。何以衡量一家企业管理现代化水平的标尺,考量视其档案管理水平的高低即可知一二。档案管理工作内容不仅仅包含了记录企业上下,生产,后勤等一系列资料信息,同时记录着相关财政收入和支出的财务档案;工作人员基本信息和人员流动清单的人事档案,相关产品研究资料的研发档案等等。基于上述可知,每一类目的档案都有其收录与管辖范围,中心内容也各不相同,但却都与企业发展与运作密不可分,必须予以高度重视,积极采取规范化管理,借以严谨的发展观提高档案管理的整体水平。
二、提高档案管理工作规范化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档案资料包含了大量的信息,以企业档案为例,档案管理包含了企业内部的人事信息及人才储备信息,还包括重要的会议及谈话记录,这些都对企业未来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是企业从事各项管理工作的基础如通过决策者制定决策时所采取的方案资料等,可以了解企业的经营状况,可明确企业未来发展方向;再如企业人事档案,是企业用人 留人提升人的依据;企业的财务信息可以为企业下一年度的发展作财务预算提供依据。思想决定行动,要提高档案管理科学化水平,必须从档案管理负责人开始,从思想上提高对档案管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通过不断的学习,提高档案管理科学化对档案工作的重要性的认识 档案管理工作者要从新的思维重视审视当前档案管理工作理念,采用科学发展观,以此为指导改进档案管理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建立档案管理服务意识,档案管理工作不仅是资料整理与归档的地方,更是一项服务性的工作,要切实作好档案管理服务的主动性与预见性,加强档案管理人员对当前社会发展 经济形式的认识,全面了解用户需求,才能更有针对性地为用户提供服务;落实档案管理工作的安全意识,确保档案信息公共化但不受侵害,不断提高档案管理信息的安全性与完整性;建立档案管理责任制,要求各档案管理部门明确自己的分工与任务,结合自身特点,完善岗位工作职责,以部室主任为领导,各部门采取专人专管的形式,责任到人,确保档案管理工作切实落实到位
三、提高档案管理科学化水平的路径探讨
1、重视档案管理的规范化和标准化建设
在进行档案管理实践的时候,想要真正地确保档案工作标准化的实现,必须根据需要制定一系列的实施标准,确保档案管理的秩序以及效益能够达到最佳这是档案管理现代化实现的一个重要手段和前提,若是在进行档案管理的时候仅仅有技术方面的保证,专业化以及标准化的程度不够,那么档案管理的质量以及速度便很难真正的提高,所以在进行档案管理现代化的过程中,必须先进行档案管理标准化以及规范化的建设,这样才能给档案管理现代化奠定一个好的基础
2、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与能力
人是档案管理工作的主要实施者与参与者,人员素质的高低与档案管理工作的科学化水平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现阶段,要想提高档案管理工作的科学化水平,必须做好人员水平的提升 一方面,可吸引专业的档案管理工作者加入,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使人才结构更为合理另一方面,通过对现有人才进行培训 外派学习在职学习及对外交流等方式,全面提升人才的专业知识水平及技能水平培训内容不仅涉及档案管理相关业务知识,还应开展包括相关法律法规行业标准当前经济形式在内的其他知识,以丰富并全面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知识面与技术水平 加强人员考核管理制度,使档案管理人员工作按规范操作,保持严谨有序的工作态度,及时归档,确保资料全面且完整
3、加强基础建设,提高管理水平
提高档案管理科学化水平,必须加强硬件及软件基础建设,做好硬件保障才能为有效提高档案管理科学化水平提供技术支持;加强软件管理,通过电子阅览室 档案网站信息共享平台等软件系统的建立,方便用户对信息的检索,同时实现资源共享,提高档案资料的利用率合理运用各项档案管理载体,使用现代化技术手段,不断完善电子档案信息内容,采用现代档案网络化管理手段,使其更具科学化水平加快档案管理标准化建设进程,改变传统档案管理模式,加快综合性档案室的构建,实现信息 资料统一管理,建立 健全档案日常管理工作制度,做到专人专责;加强档案的移交审批工作的流程化管理及制度化管理,确认审批权限及移交明细,使所有文件都能够有据可查 做好档案的动态管理,特点是资料上发生变动的,应及时加以修正,定期组织管理人员对档案信息资料进行检阅规范与完善,使档案资料与时俱进;加强对档案管理工作的全面性考核,不断发现并纠正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保障档案管理.
4、强化管理意识,加大对档案管理现代化的投入
想要真正实现档案管理现代化,必须将大量的资金以及先进设备投入进来 各级领导也必须真正地意识到档案管理的地位和重要性,积极推动档案管理现代化地进行加大对档案管理现代化资金设备方面的投入,在进行档案室设置的时候,必须做好通风采光安全以及防潮方面的措施,根据实际的需要还可以将电脑 监视设备空调等设备运用进来,这样不但能保证档案的安全,还能确保不出现资料丢失的情况 现代化的档案管理与传统的档案管理不同,对于设备和技术的依赖性较强,在这样的情况下,给档案管理部门及时配备相关的办公设备,加强现代技术在档案管理中的应用,能够有效提高档案管理的现代化水平 为此,各级政府应加大财政投入的力度,给档案管理部门提供更多的经费支持,帮助他们引进先进的技术和设备 而现代化技术及手段在档案部门的广泛运用,在很大程度上有利于档案利用工作水平的提高,从而创造出一定的经济效益
当今社会的飞速发展给档案管理工作提出了更新与更高的要求。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档案作为至关重要的信息资源之一,对社会进步与企业健康发展的促进作用日益明显,在当前经济的新形势与新需求下,想要提高管理工作的时效性,实现高速的发展,就必须进行标准化与规范化的建设。
1 档案管理工作的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意义
档案是历史的沉淀,是时间的印记,是记录事件或人物的重要手段。在当前经济全面发展的背景下,有计划的实现企业档案规范化管理工作是非常必要的。应不断地更新档案管理观念与管理方式,充分发挥档案管理工作的功能效应,扩大它的社会价值与效能,更全面、真实地反映企业整体发展状况,让档案管理的成果与企业的经营管理有机结合,为企业资源配置的模式、商业版图与企业未来的发展提供借鉴。
企业档案中记载着企业发展历程中的优秀成果,科学规范的管理档案,不仅是档案工作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衡量一个企业管理水平与综合实力的重要尺度。根据档案资料,可以充分了解本单位的运行状态,一方面在企业作出重大决策时,为经营管理者提供经营业绩与科学发展的第一手材料,为适时调整经营策略提供准确的依据及支持性证据。另一方面有利于社会各方准确认定企业的经营成果,为企业与各有关方面进行有益的合作奠定坚实的基础。做好档案管理工作对于实现企业经营战略,不断提高管理效率,促进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提升单位整体形象与市场经济中的竞争力具有非常重要与深远的意义。
因此,档案管理对于企业综合实力的提升与发展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档案管理人员应不断的进行新技术的学习与应用,发挥当代信息技术的优势作用,并且始终以严谨、规范的工作态度来开展日常的工作,满足企业自身的发展需求。做好档案管理工作,让档案管理成为企业中科学分析,取长补短,改进工作,制定发展方向的必要条件。
2 档案管理工作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现阶段,随着信息技术以及网络的飞速发展,档案管理作为一项传统的工作,其重要性正被逐步淡化,档案管理工作越来越不受到人们的重视,甚至许多人产生错误的观念,认为档案工作只是保管资料以及简单抄写材料的事务性工作,无法得知其重要性,观念的落后导致档案管理工作无法适应现代化管理的需求,与现代化建设脱轨。部分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缺乏专业档案管理知识,对档案收集、整理、档案价值鉴定、档案保管、档案编目与档案检索、统计、编辑等业务没有明确的认识,档案收集意识淡薄,部分归档的材料不够准确、真实。
此外,很多单位档案室基础设备过于陈旧,档案室内部环境设施简陋,硬件配置不齐全,完全达不到国家的管理标准,部分单位甚至缺乏专门放置档案资料的专用库房,档案室内电器设备、消防器材等设施不齐全,无法保证安全可靠实用。
上述多种原因造成企业的档案管理意识弱化,档案没有被有效的利用,其积极作用无处发挥。从而导致档案管理工作在管理方式新旧更替的历史进程遇到新的障碍,在整个企业发展进程中有边缘化危险。
3 新形势下档案管理工作规范化措施
3.1 不断提高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与综合素质
档案管理工作的专业性很强,档案管理工作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管理人员不仅要具备高度的政治责任感、良好的职业道德,孜孜不倦的工作精神,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又要有深厚扎实的管理档案的基本技能。因此,只有不断提高档案管理工作者的专业知识,开拓视野,优化知识结构,提高综合素质和专业素养,才能做好新时期的档案管理工作。
3.2 与时俱进,着眼于我国现代企业管理的现状
自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随着经济发展及科学技术不断进步,我国在各个领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面貌焕然一新,经济体制转型带动了各个行业的繁荣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明显的提升,现代企业制度也随之建立起来;为了更好的适应社会发展的进程,摒弃档案管理的落后思维和陈旧理论,着眼于我国现代企业管理的现状,对档案管理工作优秀的科研成果加以吸收并借鉴,科学规范地管理档案,培养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历史使命感与主人翁的责任感,调动广大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工作主动性与创新精神,不断适应档案管理工作的新形势,逐步完善档案管理工作,与时俱进,适应新形式的需要,开创档案管理工作的新局面,使档案管理工作走上科学化、规范化与法制化的道路。
3.3 实现档案管理同现代技术的有机结合
档案中记载着的大量信息和丰富的历史,使档案的整理工作非常繁琐,重复劳动多,工作强度大。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档案的管理工作在新形势下也发展出了全新的要求,只有正视这个挑战,实现档案管理同现代技术的有机结合,档案管理工作才能走上良性发展的轨道。
当今信息化技术愈加符合人们生活工作的需求,在档案的储存方法上也摒弃了传统的纸张存储,演变为电子文档。电子档案,是指通过计算机磁盘等媒介设备进行存储,与纸质档案相对应,相互关联的通用电子图像文件集合,通常以案卷为单位。目前电子文件所采用的介质主要有磁带、磁盘与光盘等。电子档案归档主要用磁带与光盘。电子档案的优势是读取速度快,查阅方便,这是纸质档案或缩微品档案无法比拟的。在云计算时代,电子档案开始采用云存储方式,也可以存储在云端的网络空间;逐步为电子档案管理搭建一个公共支撑平台,为各类档案提供统一的采集、管理、查询、加载及展现的平台,建立档案管理信息化平台,实现纸质档案的信息化管理与电子信息的档案化管理。档案进行编目、标引时,要参照已经建立起来的档案信息库,建立自动检索系统,在完善编制检索系统的同时,特别注意要提高系统的安全防范。此外,为防止数据信息的遗失,对电子档案要进行定期备份。 利用计算机等现代化手段整理档案,则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