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乡村产业发展建议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关键词 脱贫;发展原则;规划内容;保障措施;四川万源;庙坡乡大坪溪村
中图分类号 F323.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10-0309-02
为了扎实推进农业科技人员进村开展技术扶贫工作,达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派科研人员对万源市庙坡乡大坪溪村技术扶贫点进行了专题调研。通过与村支两委对接,与村民座谈,详细了解了该村的基本情况,明晰了该村产业发展制约因素,提出了“建基地、育主体、促发展”,破解发展瓶颈难题,带动村民脱贫致富,实现脱贫攻坚的建议。
1 大坪溪村基本情况
大坪溪村位于花萼山北麓,西与梨树乡相连,南与曹家乡相接,海拔750~1 650 m,距离万源市城区57 km,是万源市极为偏远村之一。全村幅员面积为17 km2,有耕地170.67 hm2,林地1 400 hm2,辖6个村民小组215户881人,其中精准贫困户62户214人。2015年全村经济总收入294万元,人均可支配收入3 335元。主导产业为玉米、洋芋、红苕、水稻等传统农作物种植为主,蔬菜种植为辅;自家养的猪、鸡、羊以自给自足为主。经济来源主要依靠劳务输出,大坪溪村有富余劳动力150人,长期外出务工,务工收入成为经济的主要来源。农村种植农作物和饲养家畜,少数富余的进入市场销售,成为家庭经济来源的补充。
2 导致贫困的原因
2.1 交通不便
大坪溪村距庙坡乡集镇较远,山高路陡,交通不便,信息闭塞。“交通难”导致农民种植成本增加,销售途径不畅,农民种植的农产品参与市场销售积极性不高,农民增收难。
2.2 农业基础设施薄弱
该村可耕土地面积严重不足,缺粮问题比较突出。农业基础设施发展滞后,耕地质量不高,中低产田面积约占耕地面积的70%。该村山多田少,农田水利设施落后,大部分山坪塘、蓄水池因无资金维修,不能正常运转或带病运行,防涝抗旱能力差,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脆弱。
2.3 产业结构单一,生产方式落后
主要以种植水稻、玉米、洋芋、红苕等传统农业为主,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不强,农业综合效益不高。农业生产方式大多仍是小规模经营,过度分散经营的农户、过度零散的土地、过度分散的产品,加上日益老龄化的农业从业人员、日益老化的农田基础设施、日益老化的传统农业技术,不符合现代农业集约化、规模化、产业化要求。农业综合生产能力面临严重挑战。
2.4 农民组织化程度偏低,农民收入增长乏力
该村还没有一个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在新品种引进、新技术推广上缺乏科技支撑,留在农村的农民文化素质普遍偏低,严重制约了当地产业发展。
3 产业发展原则
一是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根据该村生态气候条件,结合农民的种植习惯,以现有产业为基础,筛选确定主导产业。二是坚持生态优先原则[1]。坚持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生产体系,注重发展循环农业,注重保护生态环境,实现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协调发展。三是坚持市场导向的原则。以农业供给侧改革为指导,面向市场,充分预见产业未来发展需求,向市场要效益、向市场要发展[2]。四是坚持农民自主原则。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充分尊重农民生产经营自,保障农民主体地位,通过政策引导、市场带动、技术服务等途经调动农民自觉自愿发展产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五是坚持长短结合的原则。既要在短期内保证农民收入能迅速增加,增强农民致富信心,彰显帮扶效果,又要通过帮扶活动,给当地农民留下一个能长期持续增收的产业。
4 发展思路及目标
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突出资源禀赋特色,围绕“发挥山区资源优势,坚持一业为主,多业融合,发展绿色经济,实现脱贫致富”的总体发展思路,完善产业投入机制,创新产业开发手段和方法,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重点培育壮大脱毒马铃薯种薯繁育、高山蔬菜两大主导产业,巩固提升中药材、蜜蜂养殖两大优势产业,逐步形成布局更趋合理、特色更加鲜明的主导产业和优势产业,真正达到产业兴旺、群众富裕的目的。力争到2018年,全村实现“五个一”的产业发展目标:即优质脱毒马铃薯种薯繁育基地66.67 hm2,高山蔬菜基地6.67 hm2,中药材、经果林种植66.67 hm2,蜜蜂养殖100桶,建立专合社1个,农业综合效益明显提高,全村人均可增加收入5 000元以上,达到全乡平均水平,实现与全乡、全市同步达小康的目标。
5 规划建设内容
5.1 发展优质脱毒马铃薯种薯繁育基地66.67 hm2
该村海拔750~1 650 m,植被覆盖率高、生态条件好、无工业大气污染,适宜发展优质马铃薯。按照集中成片、规模发展的原则,与万源市萼山薯类种业开发有限公司、万源市华硒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对接,在第1、2、5、6村民小组实行订单生产,规范化标准化建设优质脱毒马铃薯种薯繁育基地66.67 hm2,配套建设沟渠池路等基础设施;实行规范化栽培、标准化生产,推行配方施肥、绿色防控等生产技术;统一开展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实现年产脱毒马铃薯种薯 1 750 t,产值350万元。
关键词:乡村休闲文化产业;城乡一体化;资源开发;地域旅游
作者简介:王义杰(1976—),男,山东济南人,河北农业大学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农村文化产业。
中图分类号:F592.7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3309(s).2012.04.51 文章编号:1672-3309(2012)04-112-03
把农业和旅游业巧妙结合在一起的乡村休闲旅游模式在我国掀起了一股热潮。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质量和精神追求的日益提高,给这种旅游方式提供了巨大的市场。城市化进程的脚步不断前进,同时带来了环境污染、人心冷漠、心理压抑等问题。工作日人山人海的城市和节假日拥挤的公园、景区让城市居民变得越来越浮躁,乡村清新自然、心旷神怡的环境让人们极度向往,很大程度上为乡村休闲旅游开拓了潜在的客户源,使游客在享受自然气息、民族风情的同时,也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
一、乡村休闲旅游及其现实意义
现阶段我国的经济出现了空前繁荣的局面,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精神生活也变得丰富多彩。乡村旅游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人们对于精神生活的追求,它建立在乡村这个物质基础上,乡村自然优美、心旷神怡的环境是大家放松、休闲的好地方,让城市居民感受乡村风情、田园农作的乐趣,同时为他们提供娱乐、参与生产、游玩、饮食、住宿等各方面的服务。旅客可以在体验乡村生活中提高情操,熏陶自身的文化内涵,达到身心放松的目的。这种旅游模式的推广得到了大家的热烈追捧,它是提高人们精神生活水平,是社会向前发展的标志之一。
1、带动乡村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
乡村旅游给农村地区带来很多好处,充分利用了当地天然的优势,帮助其开始农业转型,把不起眼的农业资源凸现出来,把农村地区的产业结构调节到一个恰当的位置,促进其他产业快速发展。大多数乡村拥有丰富的农业资源,通过发展旅游业的方式可以增加农业资源的价值,把单纯的农业范围扩大,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农民的生活质量。乡村旅游可以促进农村交通、旅馆和饮食等方面的发展,帮助当地政府提高经济实力。城乡一体化的推动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得益于乡村休闲旅游这种方式,农民在和各地游客的交流沟通中可以提高自身的文化水平和精神追求,渐渐抛弃一些传统的思想,接受和实施先进的理念,同时,建设乡村旅游基地可以带动外地资金对农村投资的热情;项目公司或旅游管理公司带来的先进经营管理理念可以提高农民从业的水平,帮助他们学习正规的经营模式知识,这是一个相辅相成的方式。加大乡村发展的脚步,进一步降低城乡距离,形成城乡共同发展、前进的局面。
2、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转移
工业化的发展带动了农民工群体的壮大,解决了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的问题,迫于传统劳作低廉价值的情况,农民成批的到城市工业园区就业。虽然这种情况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城市和工业的发展,但是也造成了城市人口过多等问题。大力倡导乡村旅游业可以解决农民就业问题,带动建筑、交通、工艺品等产业的发展。同时,农民可以重新进行农业生产,提高农村土地的利用率;能够在所在地区工作极大的方便了农民的生活,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乡村旅游需要很多的劳动力,需要为游客提供吃、住、行等服务。这对减少城市日益增长的人口和巩固农村地区发展都有重要意义。
3、有助于改善乡村民风,不断提高村民素质,塑造农村新文化
农村文化建设所需时间长、阻碍多。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传统思想和农民所受文化教育程度决定了这点。有些迷信、粗俗、消极的文化思想还在农村盛行,他们束缚了农村居民的思想,给他们的物质和精神生活都带来了一定的伤害,这对发展和谐社会都带去了负面的影响。乡村旅游带来了一股先进的思想和文化,城镇居民较为自由开放的思想和言谈会潜移默化到农民身上,与此同时反思和改变自身传统、腐朽的观念,追求更好的精神生活。
4、有利于乡村基础设施建设,保护生态环境和民俗古迹等
乡村休闲旅游的模式势必会带动乡村基础设施的完善,这也是吸引游客游玩的途径之一。道路、房屋、通信等方面的建设都要越来越现代化,这对促进游客消费和农民增收都有正面作用。旅游业的发展可以提高农民的文化修养,扩大他们的眼界,引导他们追求更环保、美好的生活,对国家推行的公共服务工作和城乡一体化进程有重要作用。不过开发出适合市场需求的产品才是关键,真正意义上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一、乡村旅游的内涵、形式和特点
(一)乡村旅游的内涵
乡村旅游是一种以城市居民为目标客户群体、以乡村农业生产、乡村自然风光、乡村民俗娱乐和乡村地标农产品销售为旅游依托来满足城市旅游人群休闲、娱乐、观光、体验、购物等一系列需求的特色化、质朴化和地域化的旅游活动。
(二)乡村旅游的特点和形式
乡村旅游活动的特点是旅游类型丰富多彩,旅游地理标志性产品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且乡村旅游在人为因素的作用下受季节性影响较小,即旅游环境和风格稳定。
乡村旅游的活动形式主要包括:第一,生活体验式乡村旅游;第二,农业园采摘式乡村旅游;第三,生态花卉园观赏式乡村旅游;第四,畜牧观赏与狩猎式乡村旅游。
二、影响乡村旅游产业升级的制约因素
(一)乡村旅游产业规划缺乏科学性和整体性
首先,部分乡村旅游产业定位存在偏颇,且缺少对乡村旅游产业的整体性规划;其次,在乡村旅游产业的管理上,缺少健全的法律保障机制和监督管理机制,从而不仅加剧了乡村环境的破坏,降低了乡村旅游产业的生命周期,还拉低了乡村旅游特色产品的定位和品质;最后,乡村旅游产业缺乏文化内涵,对资源的整体利用效率低下,难以发挥品牌辐射的作用。
(二)乡村旅游产业的经营理念和特色仍需完善
首先,部分乡村旅游经营者的经营理念落后,且对农村区位优势和乡村旅游资源的挖掘不够深入;其次,对乡村旅游目标群体定位不准确,从而难以在有效的目标市场扩大消费人群基数;最后,部分经营者存在重建筑投资,轻特色服务的理念,从而难以实现乡村旅游的品牌化建设。
(三)乡村旅游产业在开发力度和体验产品的拓展上缺乏动力
首先,乡村旅游产业在开发力度上显得后劲不足,虽然旅游形式以“体验+休闲”为主,但仍然缺少特色化的服务内容和项目;其次,过于追求初级农产品所构成的农业园项目的开发,而忽视了乡村文化、民风民俗的体验与深度开发;最后,乡村旅游产业缺少体验式文化传播,游客的参与行为仍停留在观赏、拍照和采摘层面。
(四)乡村旅游产业的宣传规模较小,且营销力不足
首先,乡村旅游产业在多媒体宣传上策划力度不够,且缺少强有力的广告宣传和促销策略;其次,乡村旅游产业数量发展较快,行业竞争激烈;最后,部分优质乡村旅游资源由于宣传不到位,面临着资源闲置、运营不利的窘态。
(五)乡村旅游产业人才和资金投入少,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首先,由于乡村旅游产业的投资回报周期较长,因此,出于风险收益的考虑,很多投资者不愿意参与到乡村旅游产业的开发和建设上;其次,由于乡村地区基础设施建设落后,虽然旅游景区内的环境较好,但周边外部环境仍存在脏、乱、差的特点,所以难以有效的留住“回头客”;最后,部分乡村旅游景点的服务人员都是当地村民,由于未经过专业系统培训,服务意识低下,从而致使乡村旅游业的客户流失率大幅增长。
三、促进乡村旅游产业升级和发展的建议
(一)借鉴国内外乡村旅游成功经验,制定合理的乡村旅游发展规划
首先,要结合乡村旅游的地域特色和民风民俗,制定一系列的乡村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和专项规划;其次,充分汲取、借鉴国内外乡村旅游建设的成功经验,不断融合、内化和改进,从而制定出符合自身发展特色的战略计划;最后,加强古镇名村游、民俗游等乡土特色项目的开发。
(二)加强乡村旅游市场的开发,提高旅游产品的特色化设计
首先,在ο绱迓糜涡枨蠼行全面调研的基础上,分析游客的差异化、多样化需求,从而为打造适宜消费者的旅游产品创造条件;其次,要对乡村旅游市场进行细分,依据游客的差异性消费特点推荐匹配的旅游项目;最后,在旅游产品的设计上既要突出民族风情,体现当地文化内涵和艺术品味,又要巧妙的进行旅游产地的宣传。
(三)运用多元化的营销手段,加大乡村旅游产业的宣传力度
首先,扩大媒体宣传规模,充分利用电视、网络和报刊等媒体渠道扩大乡村旅游的宣传力度;其次,通过积极地参与各地的旅游交流会来增进对行业发展趋势的了解以及先进宣传经验的学习;最后,分层次、分群体的实施针对性强、效果突出的旅游产业营销和宣传。
(四)重视乡村旅游专业人才培养,推进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
首先,积极培养乡村旅游产业专业人才,利用网络、实地交流等多元化渠道吸引优秀旅游管理人才;其次,调整高校旅游专业人才培养计划,为加速高校旅游专业人才与乡村旅游产业的人才对接创造条件;最后,加大对乡村道路、通讯、水电等相关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改造,从而为乡村旅游产业的升级提供硬件保障。
(五)加强集约化、规模化经营理念的转变,积极学习先进的旅游管理方法
一、全市农业经济总量持续添加,农业生产任务圆满完成
2012年,我市完成农业总产值441.14亿元,同比增进3.7%。个中栽种业、林业、牧业和渔业总产值辨别达223.29亿元、5.63亿元、190.87亿元和10.94亿元,辨别增进3.5%、12.8%、3.0%和10.3%。
(一)农产物持续增产。2012年,全市农业工作者克制了天气、病虫害等不利要素,粮食总产量到达278.88万吨,同比增进1.6%,个中大、小春产量辨别为224.41万吨和57.47万吨,同比增进1.9%和0.3%。油菜籽总产量到达23.43万吨,同比增进12.5%;蔬菜总产量到达484.1万吨,同比增进2.9%;茶叶总产量达1.1万吨;生果总产量达120.76万吨,同比增进2.0%。
(二)畜牧生产不变发展。全市积极落实畜牧业扶持政策,加大对重点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促进了畜牧产物产量的提高。全年肉类总产量到达101.91万吨,同比增进4.2%。个中猪肉产量达71.83万吨,增进3.5%;牛肉产量达1.77万吨,增进4.6%。作为我市传统优势产业的生猪养殖业,也禁受住了价钱动摇的宏大考验,全年生猪出栏到达1081.1万头,同比增进3.5%。岁终存栏量达527.49万头,同比增进3.1%,保证了全市畜牧产物市场供应。
二、我市农业添加值在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中位列第三
据交流材料显示:2012年,我市农业添加值到达267.8亿元,在15个副省级城市中,位列市和市之后,居第三位;同比增进3.7%,增幅位居第10位。
相关于沿海城市,我市农业添加值占全市GDP的比重为5.9%,在15个副省级城市中位居第4位,农业添加值在全市经济发展中仍占无足轻重的位置。
三、全市农业生产出现优越的发展势头
2012年,全市各级党委、县政府落实专项资金,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力度,促进全市农业生产发生了可喜转变,详细显示在:一是优势重点产业发展迅速。全市确定了总投资达200亿元的382个农业灾后重建和拉动内需项目,这些项目掩盖生猪、茶叶、猕猴桃、蔬菜(食用菌)等优势主导产业。截止2012年岁尾,全市共建成农业规范化示范区(场)到达167个,比上年添加9个;新建成一个市级农业产业园区,已认证的各类优质农产物数目到达725个,比上年提高27.4%。农产物产量与质量的提高,进一步优化了全市农业产业构造,为农业和乡村经济发展供应了微弱推力;二是农业产业化水平不时提高。2012年全市开展400万亩粮食丰登示范基地、100万头生猪、10万亩茶叶、10万亩猕猴桃、5万亩食用菌、50万亩工业原料用材林等规划化示范基地建立。农业生产不时向集约集中规划运营形式改变,农业产业化带动农户面到达71.4%,比2008年提高了7.05个百分点。农业产业化成为推进全市农业持续发展的强壮动力。三是农业现代化水平逐渐提高。2012年全市农业机械总动力到达288.33万千瓦,比上年增进6.4%。个中大中型农用迁延机、小型农业迁延机比上年同期添加21.8%和4.0%,辨别到达11138台、25276台。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进一步解放了乡村劳动力,大幅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才能。
四、做好2013年全市农业生产工作的建议
坚持全市农业和乡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要留意克制农业生产本钱高、首要农产物价钱不不变等不利要素,发扬我市农业发展的比较优势,建议着重抓好以下工作:
(一)充分发扬政策导向效果,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发展。要深化贯彻全市乡村工作大会精神,是书记在乡村工作大会上的主要指示,结实坚持城乡统筹发展的思想,积极落实市委、市县政府制订的一系列产业发展政策,调整农业产业构造,努力改变农业生产方法,加速生猪、茶叶、猕猴桃、花草、蔬菜等五大优势产业发展,为农业添加值大幅增进供应产业支持。
(广州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广东广州510006)
[摘要]随着精准扶贫工作的推进,乡村特色产业的大力发展,少数民族聚居的民族村寨地区也迎来了重要的发展时期。如何有效发挥民族村寨资源优势,利用特色产业带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和群众增收,是一个意义重大且亟待解决的难题。笔者对湘西州吉首市民族特色村寨优势产业发展进行了实地入寨调查,以期了解民族地区民族村寨特色优势产业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建议。
[
关键词 ]特色产业;民族特色;产业发展
[DOI]10?13939/j?cnki?zgsc?2015?09?155
1吉首市民族特色村寨优势产业发展的现状
吉首市高度重视特色村寨优势产业的发展,着力打好文化旅游品牌。注重特色村寨保护与优势产业发展同步,2010年,根据《湘西自治州“百千万”特色民居保护工程实施方案》(州办发〔2010〕12号),全面启动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与产业发展工作,市委、市政府先后11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的发展工作,基本形成了“三点、四线、一面”的特色村寨格局。“三点”即中黄村、小溪村和齐心村;“四线”即指S229线、吉怀高速、吉茶高速和长吉高速吉首段沿线;“一面”即峒河流域风光带民族文化保护工程。在注重特色村寨保护的同时,加大对特色民居的改造,积极开发特色村寨旅游精品路线和旅游品牌,先后投入资金1?84亿元,成功打造了旅游名村德夯、历史文化名村小溪和中国传统村落中黄等品牌特色村寨,齐心、清明和家庭等6个特色村寨,大力推进特色村寨与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助推了吉首市文化旅游产业的“井喷”式增长。2013年共接待中外游客75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4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1%和28?55%。此外,吉首市还建立了矮寨、丹青为基地窗口的两个苗族文化生态保护基地,编制完成了吉首市国家级武陵山区(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区)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总体规划。吉首市在发展特色村寨优势产业的具体做法如下:
1?1坚持三项原则,促进特色村寨保护与优势产业发展双向互动
1?1?1坚持规划先行,强化顶层设计
按照“山区特点、民族特征、时代特色”要求,突出抓好特色村寨空间布局规划、用地布局规划、道路交通规划和建设规划。编制了《吉首市特色民居保护规划实施方案》,制定了《吉首市特色产业培育计划和民族文化保护规划》,以高速公路以及国道319、209线走向为依托,确定南北纵行和东西横穿两条主线;以矮寨景区、峒河流域、S229线可视面为基点,打造东西横线和南北纵线两条特色民居带。
1?1?2坚持政府引导,建立激励机制
制定将特色村寨保护与优势产业发展纳入新农村规划,实施以奖代补政策,鼓励民间资金投入等政策,并组织市、乡镇(街道)、村组三级精干人员对全市的特色村寨基本情况及民居情况进行调查摸底,对13个特色村寨实行编号、建档、挂牌保护。把特色民居的保护与优势产业发展和村民的利益紧密结合起来,形成政府引导、村民自愿的良好格局。
1?1?3坚持科学发展,保护传承并举
以特色民居改造为突破口,按照“修旧如旧,修新如旧”的办法,对2692栋传统特色民居进行改造,截至目前累计完成特色民居改造2621栋,促进特色村寨的保护与传承。以文化旅游产业为主导,创建品牌,提升乡村游的文化品位,带动农民增产增收,实现经济发展。通过保护传承加快发展,通过发展促进保护传承,促使特色村寨优势产业更具发展后劲。
1?2夯实三项工作,促进特色村寨与文化旅游产业深度融合
1?2?1夯实基础设施,推进特色村寨与旅游景区同步建设
吉首市启动“美丽村寨、生态村寨、文化村寨”工程。一是注重特色村寨和景区生态同步建设。开展“谷韵吉首”城乡同建同治工作,启动污水垃圾处理系统建设,绿化、美化、亮化村寨中心巷道;二是实施农村电网改造工程,实现了户户通电、通水、通有线电视信号的目标;三是加大乡村公路建设力度,实现了组组通公路。同时,还积极开展特色村寨优势产业品牌创建工作。一是德夯苗寨启动湖南省五星级乡村旅游区(点)、湖南省特色旅游村寨创建工作;二是齐心村、中黄村和小溪村启动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申报工作,各种评审材料已经通过州初评。有力地促进了乡村旅游产业的发展。
1?2?2夯实产业基础,推进特色村寨与文化旅游产业同步发展
把特色村寨建设成具有民族特色的旅游名村、生态名村、文化名村,拉动全市民族特色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将景区旁边的乡镇村建设成特色民族风情示范区。加快乡村旅游景点建设,打造“生态之乡、名人之乡、山歌之乡、诗画之乡”,启动太平司马河流域乡村旅游项目建设,已经完成初步规划设计,其中司马溪村农家乐项目即将完工。同时,还注重加快特色村寨产业转型升级,积极打造八品村寨、八景山庄,大力发展特色村寨休闲农业,促进带动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促推特色村寨乡村游。
1?2?3夯实民族文化,推进特色村寨与文化旅游产业同步转型
将特色村寨的保护与节庆活动紧密结合,每年都定期举办中国国际鼓文化节、苗族四月八、丹青清明歌会、乾州春会等传统节会活动。重点打造了德夯景区《德夯玛汝》和乾州古城《太阳树》两台民族风情表演。提升和完善以湘菜、湘酒、湘茶、石、湘西银饰等为代表的具有湘西文化特色的旅游商品承载体系,推出一批有创意的具有地方文化特色的旅游工艺品、纪念品,着力打造“湘西坊”文化旅游商品品牌。
1?3确保三个到位,促进特色村寨保护与优产业发展深度拓展
1?3?1领导办点到位
从首批省级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着手,加大领导力度,精心谋划,成立特色村寨保护与优势产业发展协调小组,组建专门的工作班子,建立部门联席会议制度,成立乡镇街道规划建设管理办公室,明确职责,细化责任。
1?3?2资金整合到位
坚持“统筹协调,统一安排,捆绑使用”的原则整合项目资金,把特色村寨的建设与新农村建设、危房改造、移民搬迁、峒河流域的国家湿地公园建设、土地整理、环境治理、农开项目、小流域治理和农村公路建设等项目紧密结合起来。目前已整合投入使用到位7425万元,并对峒河流域民居保护改造项目采用BT模式组织推进。
1?3?3示范推进到位
对于特色民居改造采取示范带动方式,以德夯、坪郎、新寨等八个村为示范点,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建筑风格,集中修建,结合各乡镇实际,分期推进;特色产业培育实行“一村一品”,优势互补。
2吉首市民族特色村寨优势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2?1特色产业优势不明显
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产业优势不明显主要表现在:一是农业发展缺乏创意。特色村寨居于偏僻的农村,以传统农业为主,发展农耕文化是特色村寨的资源优势,但是由于人才缺乏,技术落后无法实现类似日本那样发展创意农业。由于农耕文化缺乏创意,致使乡村旅游产业优势不明显。二是民族文化挖掘不够。民族文化作为旅游资源进行开发,吉首市少数民族的服饰、头饰、银饰、传统的手工艺术品、丰富多彩的民族节日以及少数民族的语言、歌舞、大山里清清的山泉、新鲜的空气、苗家的吊脚楼、世外桃源般的仙境、少数民族独特的饮食等等都是很好的旅游资源,目前挖掘不够深入,没有形成具有感染力的文化特色项目。三是人才资源缺乏。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离不开智慧型人才,开发具有创意的旅游产品需要创新型人才,因为只有找出差异性才凸显优势。由于人才管理机制不完善,吉首面临人才引进难、留住难的问题,在特色村寨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上严重缺乏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方面的创意人才、经营人才和领军人物,尤其是缺乏既熟悉历史文化,又懂旅游管理的复合型人才,难以形成从策划、引导、管理层面推动发展的核心力量。
2?2产业结构层次低不协调
少数民族地区产业结构首先表现为层次普遍低和不协调。一是第一产业比重过大,特色创意农业尚待发展;第二产业中资源密集型产业多,资本密集型产业和技术型产业较少,产业结构的资源特征明显;第三产业发展缓慢,现代服务业尚未形成体系。二是传统发展方式下的产业结构特征,即“资源消耗高、环境污染多”的传统产业结构特征明显,加快转变发展方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任务艰巨。三是产业竞争力不强,支柱产业选择具有明显的趋同化倾向。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是提高整体资源配置效率的重要前提,要充分利用特色村寨的优势资源和要素,形成特色村寨经济增长的优势,增强特色村寨优势产业的竞争力和占有更大的市场份额,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
2?3特色产业发展资金投入不够
少数民族地区大居于偏远地区,经济发展明显滞后,财政困难,地方政府欠债严重。而资本投入是优势产业发展的必要条件之一。调查显示,吉首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优势产业发展资本投入严重不足,其主要原因是:一是吉首市财政是“吃饭财政”,资本缺乏严重制约了特色村寨优势产业的发展。二是国家金融机构的支持力度不够。尽管目前国家对中小企业、农户及农业发展有小额贷款,但金额过少。小额贷款对小规模农业种养殖上能起些作用,但对有工业生产性质的产业化生产,则杯水车薪。三是经营主体自身资本量不足。少数民族地区特色村寨优势产业发展的经营主体往往是农村发展中小型企业或农村能人。这些中小型企业一般都是地方政府扶持的,目前地方政府普遍负债严重,而经营主体自身资本量不足,无法为较大额借贷提供抵押,国家金融机构通常不敢也不愿提供贷款。至于民间贷款,如果利息高则违反国家的金融政策,如果利息与国家金融机构相当,则往往会因其风险大也难以获得。例如,吉首市德夯景区推出的《德夯玛汝》演艺节目,普遍反映规模小、影响力不大,针对此情况,虽然已经启动幻境乾城和矮寨大桥山水实景晚会节目的策划,但存在启动资金等方面问题,真正实施难度不小。
2?4优势产业商品开发缺乏创意
优势产业商品开发缺乏创新。一是文化旅游商品开发缺乏创意。二是生态农业体念产品开发缺乏创意。直接导致:第一,优势产业难于形成产业优势。吉首市文化旅游市场尚处于起步开发阶段,对文化内涵较深、地域特色较强的文物古迹旅游、民俗文化旅游、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等重点文化旅游产品整合开发不够,造成这些优质文化旅游资源的闲置。第二,制约优势产业的溢出效应。长期以来,吉首市旅游发展只看重景点门票收入,对旅游商品重视不够,运作不力,旅游商品开发严重落后于旅游业的发展需求,旅游购物在旅游收入中的比例严重偏低。各景区的纪念品档次低、同质化严重,对能体现地域特色、历史文化内涵的可视性旅游商品、民间工艺品、生态农业创意商品没有进行深入的挖掘和开发,没有配合旅游进行规模开发,直接影响了游客的逗留时间和消费量,制约了旅游产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产出。
3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优势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优势产业的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更是一项重要的民心工程,优势产业的发展必须以当地特产资源的开发利用为主而形成的产业。优势产业发展不但需要发挥资源先天禀赋的作用,还要注重后天的生产、营销及创意过程,如果能把现有资源的特色显露出来,把特色经济效应发挥出来,做强做大,对区域经济的拉动效应就会显现。
3?1特色村寨优势产业发展要凸显差异性
特色村寨优势产业的发展要依据当地的资源禀赋,突出差异性。优势产业布局要突出特色产业、特色产品,具体到村就要凸显“一村一业、一村一品”,通过这种差异性把特色村寨优势产业发展落到实处。主要考虑以下因素的差异性:一是自然资源与区位的差异性。自然资源的差异性与所处的地理环境有关,最容易找出资源比较优势,根据所处的区位可酌情确定优势产业;二是文化因素的差异性。经济与文化的互为嵌入性关系,地域文化特色是形成优势产业的一个深层次因素;三是市场需求的差异性。优势产业的发展要视市场需求状况而因地制宜,有所侧重;四是国家产业政策导向的差异性。国家对特定时期鼓励发展的产业会采取倾斜政策予以扶持,特色村寨特色产业的发展要顺势而动,借势发展,会收到更好的效果;五是传统产业受众的差异性。传统产业是当地人民根据自己的实际条件选择出来的,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和旺盛的生命力,也往往是当地的优势产业。以有根基的传统产业为依托,大力提高科技含量,对形成优势特色产业可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六是与周边产业发展的差异性。要与周边地区的优势产业协调衔接而不宜趋同,尤其是周边地区已有经济辐射能力相当强的优势产业时,更须从区域经济、优势互补的角度来考虑自己的优势产业。
3?2创新特色村寨优势产业发展机制
创新特色村寨优势产业发展机制。一是实施优势产业与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将特色村寨优势产业发展与文化旅游带动战略及城市品牌建设有机结合起来。二是实施部门联动机制。转变观念,要认识到特色村寨优势产业的发展不仅是民族部门的工作,更是全社会的工作,必须由政府牵头,整合相关部门及社会资源,加大投入力度,每年争取财政安排一定资金投入支持特色村寨优势产业发展,完善奖扶政策。三是完善优势产业发展村民利益保障机制。第一,建立有效的法律保障机制;第二,完善征地、拆迁补偿制度;第三,明确特色村寨村民优势资源产权;第四,完善优势产业发展村民的利益分配机制。
3?3加快特色村寨优势产业品牌建设
优势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完善的品牌建设机制是关键。遵循规划引领和品牌营销的原则。吉首市应按照《吉首市民族文化创意产业规划》实施,促进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以“谷韵吉首,带您走进神秘湘西”城市品牌为引领,以乾州古城和德夯大景区建设为依托,加快申报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传统村落、美丽乡村和特色村寨,通过特色村寨文化旅游品牌建设,逐步提高特色村寨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一是做响品牌。依托优势资源,融入文化元素,以做精吉文化、湘西坊系列旅游商品为重点,加强旅游工艺品、旅游纪念品、旅游用品、旅游食品等的创意研发,并形成品牌化、系列化、规模化。二是加大投资。强化政府主导,加大扶持力度,落实扶持资金,加快旅游商品生产,鼓励研发创新。三是强化宣传。强化旅游宣传,加强旅游品牌促销推广,打造购物平台,制定《2014年旅游宣传促销工作计划》,利用列车电视、电视媒体、报刊媒体和网络媒体及户外广告牌、“D屏”等,以“世界十大‘非去不可’新地标”——矮寨大桥为吸引物,顺应全媒体营销时代的需求,瞄准网络终端、广电终端和手机终端,在三网融合的利好背景下向更加多元化的渠道和媒体形式上拓展,全方位、多角度宣传推介民族特色村寨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四是深化联合促销。打破行业壁垒和行政区划的限制,开辟区域旅游发展绿色通道,充分利用四省市边区旅游资源,策划出多条旅游线路和系列旅游套餐,通过与周边景区线路对接、产品对接,有效提升“谷韵吉首”城市品牌和旅游品牌美誉度、影响力。开拓客源市场。开设吉首旅游宣传营销窗口,构建吉首旅游营销网络。着力推动吉首民族特色村寨旅游商品的产业化、品牌化、市场化和社会化发展,促进民族特色村寨优势产业品牌的形成。
3?4强化项目助推民族村寨优势产业发展
强化项目建设,加快民族特色村寨文化旅游融合发展重点项目的实施和推进,形成产业链,增强旅游产业的灵性和生机,打造独具特色的文化旅游品牌,拉动民族村寨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吉首市应加快文化旅游重点项目建设,完善“吃、住、行、游、购、娱”旅游产业要素,以吉首国际鼓文化节和一系列民族节会展演为抓手,着力打造一批具有强劲生命力的文化旅游品牌,增强特色村寨接待服务功能。充分挖掘整理湘西特色民族文化,保护和发展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做实一批知名文化产业,加快民族工艺品和民族特色饮食的研发推广,推动吉首市特色乡村游向纵深发展。一是加快特色村寨生态农庄项目建设。着力挖掘当地特色资源和本土历史文化,讲究因地制宜、顺其自然,提出不同的建设方案,有的特色村寨建议种花,有的特色村寨建议种植药材,有的特色村寨建议养殖,在建设上尽量就地取材,科学利用,用最小的代价发掘、彰显出当地的个性和特色。二是加快特色村寨生态产品体念项目建设。引导生态农业创意发展,比如采用不同农作物品种在栽培时进行创意培育,达到观赏体念,满足游客的视觉感及体念感;引导农庄引进果蔬新品种项目,比如番茄、甜椒、水果玉米等特色果蔬,让游客一次就可观赏、品尝到来自世界各地的各种果蔬,优势产业的发展因为创意而彰显优势。
参考文献:
[1]刘晖?大力发展旅游业促进西部民族地区小康社会建设[J]?黑龙江民族丛刊,2005(1):59-63?
[2]刘春济?关于西部旅游与民族文化生态的几点思考[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报,2002(3):39-41?
关键词:乡村旅游;产业融合;灰色关联分析;北京市
中图分类号:S9;F3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6)09-2433-05
产业融合作为一种新型的产业创新方式,成为新时期拓展产业发展空间,推动产业价值增长的最主要源泉与动力之一。学术界对产业融合阐释,始于信息通讯业,被认为是狭义的产业融合。实际上,除了信息通讯领域,产业融合还广泛存在于其他领域。乡村旅游产业由休闲农业和民俗旅游两大部分构成。从形成机制上看,是以农业活动为基础,农业与旅游业交叉融合形成的新型产业。北京市是国内开展乡村旅游活动最早的城市之一,具备良好的农业资源条件和旅游发展环境。随着经济的发展。乡村旅游活动已从单一的“农家乐、观光采摘”逐渐向“观光、体验、休闲、度假”等多元化、多样化和多功能一体化方向转变。乡村旅游产业关联性高、综合性强的特征,决定了加大乡村旅游产业建设力度,已成为推动城市与乡村良性互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进而实现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内容。目前对于乡村旅游产业研究,多聚焦于乡村旅游业发展对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意义、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的特点、模式和路径等方面,且研究方法多以定性为主,而从产业融合视角,测算并分析乡村旅游产业融合度及其影响因素比较显见,本研究采取灰色关联方法,选取影响北京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的关键指标,测算农业与旅游业的融合度,分析影响农旅产业融合的因素,进而有针对性地提出政策建议。
1 研究方法
灰色关联分析方法是基于灰色系统理论,以“部分信息已知。部分信息未知”的“小样本”、“贫信息”不确定性系统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已知信息实现对系统运行的有效控制。应用灰色系统理论,乡村旅游业与相关联产业可以看成是一个多层次的复杂系统,具有模糊性、随机性、信息不完全性,即灰色性,内部存在灰色量和灰色关系。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在数据时间系列较短的情况下仍然能够得到较好分析结果。计算方法和步骤如下:
首先,确定参考序列Yi和比较序列Xi;然后采用均值化处理方法消除量纲,得到Yi'(t)与Xi'(t);再求参考序列与比较序列的绝对差:
可得各年产业之间各综合关联系数γ(t)。各灰色关联系数变化范围为[0,1],其值越大,关联性越大,反之越小。
2 北京市农业与旅游业融合度测算
2.1 指标选取
为测算农业与旅游融合度,本研究选取了2005-2013年反映北京都市型现代农业和旅游业发展水平的10个指标,构成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表1)。其中,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特征的指标有农业劳动生产率、土地产出率、水资源利用率、农业生态服务价值、设施农业收入、农林牧渔固定资产投资额等6项;旅游产业主要指标有游客人均消费支出水平、星级饭店和旅行社劳动产出率、星级饭店客房出租率、A级及以上和重点旅游景区数等4项。为便于比较,经济数据以1978年不变价格计算(表2)。
2.2 结果分析
由表3可知,2005-2013年间北京农业与旅游业的融合度平均值为0.814,农旅产业融合度处于上等水平。从变化趋势看,农业与旅游业的融合度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最高点出现在2010年(0.885),之后逐渐下降,最低点在2013年(0.712)。
3 北京乡村旅游业融合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
3.1 指标选择
“钻石模型”是由美国哈佛商学院著名的战略管理学家迈克尔,波特提出,用于分析一个国家某种产业为什么会在国际上有较强的竞争力。波特认为,决定一个国家某种产业竞争力的有生产要素条件、需求条件、相关与支持产业以及企业战略、结构和竞争等因素。此外,还存在政府与机会两个辅助变量。根据“钻石模型”,产业融合主要改变了相关产业上述6个方面因素而形成了各自的优势。为此。本研究选取了乡村旅游总收入、农林牧渔业总产值、旅游业总收入3个指标,测算乡村旅游产业与农业、旅游业的关联关系。同时,分别从市场需求因素、基础设施、农业科技水平、农民组织化程度和政府政策等5个方面,共选取了10个指标。分析影响乡村旅游业融合发展的障碍因子。为便于动态比较,将研究时期划分为2005-2008年和2009-2013年两个时段。对于经济数值以1978年不变价计算,以消除物价影响。
3.2 结果分析
计算结果显示,所有指标灰色关联度均大于0.5(表5),说明所选取的指标对乡村旅游业收入的关联度都很高,对乡村旅游的影响都比较显著,所选择指标合理。
3.2.1 乡村旅游与旅游业、农业的融合度较高 乡村旅游与旅游业、农业的融合度分别为0.778和0.647。乡村旅游收入与旅游业收入、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均同步增长,且与二者融合度呈现上升趋势,但乡村旅游与旅游业融合度高于农业。从2005-2013年统计数据看,北京市乡村旅游业总收入年增长率达到13.54%,分别比农林牧渔总产值和旅游业总收入年增长率高8.98和4.23个百分点。由此可见,推动北京旅游业发展,增强消费者对旅游产品的消费能力,对拉动乡村旅游发展具有显著的效果。同时。推动农业生产发展。也对乡村旅游发展具有一定的影响。
3.2.2 市场因素对乡村旅游产业发展影响最为突出 对影响农业与旅游融合的各因素,按融合度大小排序为市场需求因素(0.751)>农民组织化程度(0.749)>基础设施(0.702)>农业科技水平(0.687)>政府政策(0.678)。其中,市场需求变化对乡村旅游发展的影响最为突出。而市场需求指标中,私人轿车拥有量与乡村旅游收入关联度(0.818)最高,其次是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0.720)和农民人均纯收入(0.716)。从变化趋势上,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与乡村旅游收入呈现同步增长趋势,二者与乡村旅游收入融合度也不断增长,这表明增加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对乡村旅游具有拉动作用。与二者相反的是,私人轿车拥有量与乡村旅游融合度却呈现下降趋势。尽管近年来北京居民私人轿车拥有量年增长率达到15.35%,超过乡村旅游收入增长率,但二者融合程度在降低。这表明私人轿车拥有量的增长,已经不能拉动乡村旅游发展,
3.2.3 基础设施对乡村旅游产业发展影响呈现下降趋势 反映乡村旅游资源禀赋及基础设施建设情况的3个指标与乡村旅游融合度从高到低依次是公路网密度(0.719)、观光园数量(0.700)和民俗接待户数量(0.686)。从2005-2013年的变化趋势上看,北京市公路网密度、农业观光园数量和民俗户数量均呈现增长趋势。年增长率分别达到4.98%、3.17%和2.02%,但3个指标与乡村旅游产业的关联度均呈下降趋势,分别下降了0.112、0.109和0.166个百分点。这显示,发展公路网(包括农村公路),增加观光园和民俗户数量,已经对乡村旅游收入增长不具有拉动作用。北京乡村旅游发展已进入从扩张资源及基础设施的数量向提高服务质量上转变的阶段。
3.2.4 现代科技是推动乡村旅游发展的重要动力代表农业科技水平的两个指标――农民计算机拥有率、人均农业技术人员,与乡村旅游关联度分别为0.754和0.619。从近9年发展趋势看,农民计算机拥有率年均增长率达到9.42%,但人均农业技术人员年均增长速度仅为1.7%,幅度不大。在两个时间段中,农民计算机拥有率与乡村旅游关联度变化不多,但万人农业技术人员与乡村旅游业关联度增加幅度较大。这表明,技术人员的农业技术推广及应用,为乡村旅游发展提供了技术保障,在促进农业与旅游业融合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而随着计算机在北京市农民家庭的普及,农业信息化建设需要从增加硬件数量向加强农民培训的软件服务上转变。只有提高硬件物质的使用效率,现代信息技术才能对推动乡村旅游产业融合发挥促进作用。
3.2.5
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促进乡村旅游发展 农民组织化程度是影响农民市场竞争力和现代化水平的重要因素。灰色关联度分析显示,专业合作组织数量与乡村旅游关联度较高,达到0.747。近年来,北京市专业合作组织数量逐渐加大,截至2013年底,北京市工商登记注册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有6010家,合作社入社成员总数24.1万个,带动非成员农户数24.4万户,占全市从事第一产业农户的70%以上。在专业合作组织数量变化与乡村旅游收入同步增长的同时,二者之间的灰色关联度在逐渐加大。表明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对于推动乡村旅游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3.2.6 农村固定资产投资与乡村旅游产业关联度降低 农村固定资产投资是农业经济增长、农村社会进步、农民收入增加的重要物质基础。政府涉农政策影响着民间资本进入农村领域和农村非农产业,进而也影响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力度。近年来,在政府政策引导下,北京市农村固定资产投资迅速增长。按1978年不变价格计算,从2005年的35.75亿元,增加到85.02亿元,增加了一倍多,年增长率达到11.43%。固定资产投资与乡村旅游收入都是同步增长,但从两个时间段上看,二者关联度从0.730下降到0.630。表明刺激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对乡村旅游发展的拉动作用已不明显,
4 政策建议
4.1 “双轮”驱动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
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不仅是后起新兴产业所渗透融合的对象,而且。正是农业的基础地位和作为“母亲产业”的特殊性质,为这些后起新兴产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技术创新为产业融合提供了可能,组织发展把融合过程推到运作层面,从而把产业融合的可能性转化为现实。因此。加快技术创新和培训经营主体,是驱动农业与旅游业融合的两只重要“车轮”。一方面,加大现代高新技术在旅游项目开发上的应用,为产业融合提供技术支持:另一方面,进一步推动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包括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企业)从数量增长向质量提高转变,打造都市型现代农业,增强农业被融合和主动融合的能力。
4.2 增强旅游业与乡村旅游业互动活力
旅游业作为高成长业,对拉动乡村旅游产业具有较强作用。为此,需要进一步拓宽旅游市场,推动城市与乡村形成互动发展的良好态势。抓好乡村旅游示范点和精品线路的建设。树立典型,打造品牌:丰富旅游产品组合。打造多功能一体化的旅游产品:充分利用农业会展、节庆等重大活动,加强乡村旅游宣传。不断创新旅游业与乡村旅游业互动方式,促进两个产业的充分融合。
4.3 推动乡村旅游产业发展升级
乡村旅游硬件条件建设已经对乡村旅游经济增长不具有拉动作用,但随着城市和乡村居民收入的不断增加,乡村旅游的消费需求仍在不断增长。北京市乡村旅游产业已从扩张资源数量、满足物质需求向提高服务质量、满足精神需求上转变。因此,提高旅游产品质量、丰富旅游产品文化内涵、拓展旅游产品功能,已经成为推动乡村旅游业升级的重要内容。只有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特”,才能使游客每到一处都有新的意境、新的感受、新的享受。
一、美丽乡村建设概况
承德市美丽乡村建设围绕“12925”主要目标,以“六改六建”为主要内容,制定了“四新”推广方案,形成美丽乡村建设的浓厚氛围。以七家镇茅荆坝乡和新杖子乡两个典型片区为例,七家镇茅荆坝乡作为承德市隆华县热河皇家温泉美丽乡村片区,结合该区域特色农产品的单式、复式产业链的深度开发,使其成为承德美丽乡村建设的典范。承德市新杖子通过“一村一策”的实施,有效依托果品产业、生态环境、自然景观、交通区位、特色文化等独特优势,打造出以“京郊花果山、祈福养生地”为主题特色项目,确定了“一心一带四板块”的布局,打造出4A级“京郊花果小镇”。承德市美丽乡村建设,通过两个典型片区的深入分析可见一斑,但是,美丽乡村建设一直在路上,面对建设过程中的产业升级、资源开发、政策保障等问题成为承德市美丽乡村建设新的研究课题。
二、a业支撑瓶颈分析
(一)美丽乡村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性有赖于产业的转型升级
承德市美丽乡村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性有赖于产业的转型升级。一方面,承德美丽乡村建设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解决建设资金投入问题,不能仅靠政府补贴和企业反哺,必须构建乡村财源基础,而财源基础的根本在产业;另一方面,承德美丽乡村建设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让农民更好分享改革开放成果,产业发展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从而更好地为美丽乡村建设争取民意支持,农民的支持是确保美丽乡村建设持久深入的内在动力。
(二)美丽乡村建设缺少产业联动
产业建设在美丽乡村建设中是一项系统工程,在规划设计、建设实施与提升阶段均应高度重视其核心地位和作用。例如,在规划阶段应积极借鉴先进地区经验,建设实施中应该注重特色产业的培养 ,在产业提升阶段更要注重一二三产业联动,充分发挥产业在美丽乡村建设中的核心作用促进承德美丽乡村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三)政府对乡村产业建设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有待加强
目前,承德市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不高,医疗、教育、文化等社会事业发展还相对滞后,政府大力的政策支持和大量的资金投入是解决以上问题的关键。但是,从国家层面到社会层面,专项资金的投入还远远不能解决目前乡村产业建设的问题,承德市能争取到并加以整合、捆绑的项目和资金也不是很多。面对财政紧张、配套困难、资金不足成为制约承德市美丽乡村建设中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三、产业支撑对策及建议
(一)产业转型升级
首先,以优化结构为主,挖潜提升种植业。切实打破地域界限和乡村限制,建立“一片一业、一村一品”的产业布局。其次,明确各产业发展方向,坚持走“小规模、大群体”的发展路子,以标准化生产推动品牌建设,并加大对品牌产品的宣传力度。再次,以创新机制为主,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把生态保护与经济建设紧密结合起来。
(二)一二三产业联动
坚持以农为本的发展战略,跨二进三,实现“三农”跨越式发展。围绕承德市生态牧场、有机蔬菜、食用菌、中药材、绿色林果、淡水养殖等各个特色产区进行深入开发,大力发展二三产业,真正做到了农业“接二连三”,一二三产联动。同时,深入挖掘各县区地域文化,立足于文化消费的民族性、生态性和专业性,并通过不断挖掘与传承,打造体现承德文化特色的书画村、满族文化村、生态屋、野生博物馆等各具魅力的文化景观和文化现象。
(三)强化政府对乡村产业建设的支持与引导
政府对乡村产业建设的支持与引导对全市产业发展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首先,政府要对全市产业发展格局进行整体的部署与安排,并能够因地制宜地做好产业规划与指导。其次,政府应该尽快出台乡村产业培育与发展专项计划,成立乡村产业培育专项基金,制定相应的推进措施和税收信贷政策,引导资源更多流向乡村。最后,政府应加大对各区域产业培育与发展方面的考核力度,并制定出科学合理的考核方案及奖惩措施,努力调动基层领导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充分发挥旅游业的产业支撑作用
旅游业作为承德市的支柱产业,在支撑美丽乡村建设中拥有其他产业无法比拟的优势和作用。一方面,要发挥旅游业的带动作用,使其发挥其综合性强、关联度大、产业链长的优势,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另一方面,旅游消费是一个集“食、住、行、游、购、娱”于一体的综合性消费活动,这些在居民消费需求中占有重要地位。旅游消费形式多种多样,能够满足各种消费人群的需求,使其发挥“一业兴”带动“百业兴”的作用。
(五)准确把握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契机
农业经济特色鲜明,享有“全国花木之乡”和“中国钢构名镇”美誉。工业经济实力雄厚,年全镇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4.8亿元。但三产服务业发展较为缓慢,占GDP比重缺乏30%一定水平上制约了全镇经济社会的继续健康发展。为加快经济结构调整,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今年初,镇党委、政府审时度势,确立了城镇经营理念和乡村化建设战略目标,并提出了三产新镇”发展要求,以新区建设助推三产发展,逐步实现三产经济和乡村化建设的互动提升。具体工作中主要是抓好以下五个方面:
不时提高产业引导能力。今年初,一是高起点规划。镇以新区建设为契机,对全镇三产服务业作了近期和中长期发展规划,将“三产新镇”建设与“工业重镇”农业强镇”建设有机结合起来,与城镇发展规划有机结合起来,初步构建起以三产服务业为主导的城镇经济新框架。重点是建好“五大基地”即:以新农都农产品市场为核心,农贸市场、放心示范店为基础的市场消费、批发零售基地;以浙江(中国)花木城、花木总部大楼为依托,园林绿化企业、苗场苗圃为支点的商贸配送和会展交易基地;以高铁、高速公路、国道、省道及其他交通要道为轴心,新集镇区块为主阵地的仓储物流和商旅休闲基地;以企业总部大厦为中心,工业功能区块为平台的招商引资和自主创新基地;以文化创意、房产中介、物业管理为主体,信息咨询、培训教育及电子商务为载体的中介服务和创意设计基地。通过“五大基地”建设,更好地衔接萧山主城区、空港新城和钱江世纪城的综合服务功能,更有效地延伸和拓展一产、二产产业链,努力将打造成为“三产新镇”和区域消费中心。
不时增强产业发展后劲。今年以来,二是高强度投入。产业规划的同时,镇也进一步加大了对三产重点企业、重点项目及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目前,已组建成立了乡村投资开发有限公司,计划用五年时间、投资百亿打造布局合理、功能齐全、设施先进、环境优美的新型城镇。同时,以政府投入为导向,社会投入为主体,金融信贷和多种融资方式为支撑的原则,广开投资渠道,推动三产重点企业、重大项目的建设。主要是实施“1525工程,即:打造1个综合性城镇商圈,扶持5类服务行业(餐饮住宿、商旅休闲、文创设计、集贸市场、中介咨询)构建2大总部楼群(花木总部大楼、企业总部大厦)建设5个发展中心(花木文化中心、创意产业中心、教育培训中心、品牌交易中心、商务会展中心)通过“1525工程建设,更好地集聚信息流、资金流、物资流和人力资源流,为三产服务业的长足发展奠定基础。
当前,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筹办冬奥会、建设可再生能源示范特区为我们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不论是区域经济的发展还是环境问题的改善,“三大机遇”都将为实体经济注入一剂强心针。如何以开放的思维抢抓“三大机遇”谋划发展是我们共同面临的时代课题。
因此,乡党委、政府经过研究讨论,对于全县发展特提出如下意见建议:
在产业发展及园区建设上,更加注重统筹布局、协调发展。“三大机遇”是我们产业发展上极其重大的机遇,我乡认为越是在大发展大跨越的机遇面前越应该保持头脑清醒与冷静,越应该注重统筹布局和协调发展,以利于全县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我县毗邻北京,在产业发展和园区建设必须要找准功能定位,一是生态涵养区,二是服务功能区。必须要树牢一个理念,即产业发展生态化,真正把经济效益好、环境污染小的绿色环保产业培养成县域经济的支柱型产业。积极发挥我们在产业转移承接、区域交通上得天独厚的优势,继续发展壮大葡萄及葡萄酒产业,努力把怀来葡萄(酒)打造成为世界级的精品葡萄及葡萄酒;继续与中科院、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哈工大等国家顶级科研机构和高校合作,不断做大做强航空航天、智能电力、电子信息和节能环保四大产业,着力打造一批示范性的高新技术产业园区。
在城市发展上,应加快缩小县内各区域间梯度差。建议紧盯建设特色鲜明的京西北中等城市的目标,按照“一水三城”的城市空间布局,扎实落实各重点区域和节点的编制规划。继续做好万悦广场等在建项目的后续工作,并积极引进万家灯火家居市场等前店后厂型的综合体项目,以满足全县群众的生产生活需求。在基础设施建设上加大投入力度,积极修缮改造旧城街道及快速公路建设,以万悦广场、金泉购物等为节点规划建设一条自南向北、东西扩展的商业步行街;重新规划公交路线,增加公交车次,提高公交站点覆盖率,解决县内公交车站点少、路线少、候车久的问题,进一步解决群众出行难的问题。
xx县今年的扶贫开发工作目标任务:减少农村贫困人口x万人,为x个贫困乡镇"摘帽",x个贫困村"出列",x个空壳村"脱壳".为实现这一目标,在政策文件上,出台了《xx县减贫摘帽。同步小康实施意见》、《xx县扶贫攻坚"531工程"实施方案》、《干部遍访贫困村贫困户结亲十帮工作方案》、《驻村工作重点推进精准扶贫的实施方案》、《实施强基固本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实施方案》等,高位推动扶贫开发工作。在投入上,整合了县财政预算投入减贫摘帽专项资金x万元,扶贫产业资金x万元,农业产业化、结构调整、园区建设资金x万元,新农村建设资金x万元,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资金x万元,用于扶贫开发工作。同时,通过三资转换、小额扶贫贷款贴息、贷款风险分担,拉动信贷资金投入,破解资金瓶颈制约。现正着手出台《扶贫小额信贷实施方案》,每年由县财政贴息x万元、上级扶贫专项资金贴息x万元,拉动信用社低息贷款x亿元(年息x%),解决x户贫困户贷款难、贷款贵问题。
在脱贫路径上,一是大力发展优势特色产业,促进农民增收。实行精准扶贫与产业扶贫结合,发展马铃薯这一"短平快"产业,实现年亩产值近万元,2015年示范种植x亩,带动全县种植x万亩。集中连片规划种植x万亩核桃,春季已完成15541亩,冬季计划种植x亩,现全县已发展x万亩,建成示范点37个,特别是县财政今年投入x万元,强化抚育管理x亩核桃示范基地,挂果好,示范带动作用明显。发展扶贫养羊x户x只,项目效益和群众积极性、满意度提升。实行提子、刺梨产业大户带动,提子发展到现在的x亩,其中x亩已挂果、产量x万公斤,亩均产值x万元。贫困户每年在提子基地务工收入x万元。此外,建成稻鱼共生等精准扶贫示范点35个、面积x亩,亩均产值x元。发展辣椒订单种植x万亩左右,亩均产值x元。二是引进、培育龙头企业、大户、合作组织带动贫困户同发展、调结构、增收入。目前,共引进培育大户x多人,家庭农场x余家,专业合作社x余家,市级农业龙头企业x家,省级农业园x个以上,流转土地x万亩,推动产业规模化发展,带动贫困户增收。三是实行统筹推进精准扶贫与全面小康同步走。以"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升级版创建为抓手,把扶贫开发与新农村建设、农业结构调整、乡村旅游结合起来,一个新农村示范点就是一个党建示范点、一个小康示范点,一栋黔北民居就是一个产业孵化器,建乡村旅馆x家x张床位,农民文化家园、文体活动场所x个x万平方米,黔北民居改造x户,示范点x个。今年1至5月,乡村旅游接待游客x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x亿元。
2.几点启示
启示一:精准扶贫不是"数据扶贫".数据是衡量贫困情况的可视化指标,但一些地区、一些人为了按时完成脱贫任务,在数据注水上大费心机,表现为擅改脱贫人口数量、篡改衡量贫困的指标。这次,在xx县的座谈会上,该县扶贫和移民办主任就向我们考察组一行直言不讳,为了赶进度,他们和全国大多数地方一样,存在"数据扶贫"的现象。对此错误倾向,我们一定要警惕起来。确实,信息化时代,扶贫工作离不开准确的数据。真实准确的数据有助于决策部门掌握贫困实情,但注水虚假的数据却可能影响整体脱贫的进程。因此,在推进精准扶贫工作中,我们一定要牢牢把握"精、准"二字,无论是"精确识别贫困人口",还是"精确投放扶贫资金",都要做到数据精确、真实、可信,容不得半点水分。
启示二:精准扶贫不能等同于送钱送物。交流中,xx县干部反映,当前,有些干部对精准扶贫存在错误认识,认为精准扶贫就是简单的送钱送物,只要钱和物送到位了,就算帮助贫困户脱贫了。对此错误倾向,我们必须警惕起来。毕竟,钱和物只是杯水抽薪,只能解决贫困户眼前的生计,要帮助贫困户走出困境,真正脱贫,远不于止。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要想帮助贫困户真正脱贫,最重要的还是要让贫困户掌握脱贫增收的方法。比如,可从参加职业技能培训入手,让有条件的贫困家庭每户都有1个以上劳动力参加培训,并实现转移就业、增加收入,从而摆脱贫困。
启示三:精准扶贫要注重产业扶贫。产业扶贫是"造血"扶贫,是持续稳定促进贫困群众脱贫增收的有效途径,是根本的长远的扶贫。在这一点上,xx县的做法值得学习借鉴。比如,他们把精准扶贫与产业扶贫相结合,突出扶贫攻坚"x"工程,大力发展核桃、刺梨、特色蔬菜、有机高粱、牛羊稻鱼等产业,推动贫困群众尽快实现脱贫。我们抓精准扶贫,一定要与产业扶贫结合起来。只有产业发展起来了,老百姓的袋子才能鼓起来,贫困户才能真正走出贫困。
3.几点建议
建议一:推进精准扶贫,要突出产业扶贫。一是要加大资金扶持。要在财政扶贫资金中直接安排到户的产业扶持资金,并逐步增加,为贫困户发展产业提供资金支撑。要开展贫困村村级发展互助资金、扶贫到户贷款贴息、扶贫项目贷款贴息等试点工作,逐步扩大试点范围。要探索建立扶贫产业发展担保公司,创新扶贫产业融资模式,积极开办各种类型的小额贷款业务,为产业扶贫提供便利的融资服务。二是要坚持龙头带动。要大力培育一批龙头企业和产业基地,采取"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贫困户"、"龙头企业+基地+贫困户"等形式,做大做强扶贫产业。要加大对贫困村专业合作社的扶持力度,确保每个贫困村有1个以上农民专业合作社,贫困户入社率达到50%以上。要积极鼓励、引导和支持各类投资主体到贫困村投资兴业,带动贫困村发展和贫困户增收。三是要加强科技扶贫。要围绕农业优势产业,积极推广新技术,提高产业科技含量和发展水平。要建立健全农技推广队伍,加强农技推广体系建设,切实增强贫困户运用科技致富的能力。
>> 浙江省观光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 浙江省国际服务贸易的发展现状与对策分析 浙江省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浙江省竹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分析 浙江省宁海县海洋经济发展现状与对策分析 浙江省体育产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浙江省海洋产业发展现状及优化对策 浙江省装备制造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 浙江省铁皮石斛产业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 浙江省装备制造业贸易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 浙江省诸暨市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现状及对策 浙江省运输服务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 浙江省创建特色小镇的主要做法及启示 浙江省创新创业驱动的特色小镇规划思考 浙江省农药产业现状和发展思考 发展浙江省特色的生态经济 对安丘市特色小镇发展现状的分析和发展建议 浙江省湖州市入境旅游业发展现状及提升对策研究 浙江省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浙江省应用型院校创业服务体系发展现状及对策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2015-05-04.
[2]卫龙宝,史新杰.浙江特色小镇建设的若干思考与建议[J].浙江社会科学,2016,(03):28-31.
[3]厉华笑,杨飞,裘国平.基于目标导向的特色小镇规划创新思考―结合浙江省特色小镇规划实践[J].小城镇建设,2016,(03):42-48.
[4]唐勇.培育特色小镇要把握关键点[J].浙江经济,2015,(06):21-22.
[5]朱莹莹.浙江省特色小镇建设的现状与对策研究――以嘉兴市为例[J].嘉兴学院学报,2016,28(02):49-56.
[6]沈琪芳.特色小镇培育与建设的问题及对策――以湖州为例[J].浙江树人大学学报,2016,16(03):27-28.
[7]于新东.关于浙江加快特色小镇培育发展的建议[J].党政视野,2015,(08):18-22.
[8]刘锡宾.我省特色小镇建设原则和对策研究[J].政策t望,2015,(09):49-51.
[9]涂东山,王琳,何奈里.山南基金小镇:打造中国格林尼治[J].政策t望,2015,(10):50-52.
近年来,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市直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我局坚持新发展理念,深入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不断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促进了全区农业稳步发展、农村社会稳定和农民持续增收。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青原区以美丽乡村建设、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农业产业化“三大”重点工作为抓手,创新思路、狠抓落实,全区农业农村工作发展态势良好。目前,全区农林牧渔总产值突破14.2亿元,粮食播面33万亩,种植井冈蜜柚5.5万亩,绿色蔬菜播面6.6万亩,生猪出栏4.95万头,家禽出笼93.5万羽;培育发展农民合作社329家,家庭农场192家,创建市级以上龙头企业20家(其中省级5家)。荣获2016年度、2018年度全省现代农业发展先进单位。
一、主要做法及成效
(一)现代农业提档升级。注重将高标准农田建设与调优产业结构、推进产业扶贫等有机结合,2017年--2018年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1.7万余亩,大力发展“六大”富民产业,形成了规模适度、业态丰富的产业发展格局,打造了一批优质大米生产区、标准化果蔬种植区和特色农产品发展区。优先选择贫困村实施农田标准化提升改造后,采取“公司+村集体+村民”等模式,统一流转土地,统一开发建设,统一集中管理,在富田、富滩、天玉等乡镇发展稻渔综合种养和艾草、油茶特色种植等项目,推进产业扶贫,壮大村级集体经济。2018年全区所有行政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达到5万元以上。全力推进现代农业示范园提质升级,富滩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园农业基础设施不断完善,2018年争取到国家农业产业强镇示范建设项目,园区企业和周边村庄融合发展。深入推进“一区八园”建设,天玉、富田2018年又申报为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园,省级现代示范园达到3个,成为全市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园最多的县(市、区)。
(二)生态品牌更加凸显。突出青原的区位优势和生态优势,坚持品牌化建设与产业标准化生产相结合,主动融入井冈山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大力发展绿色有机农产品,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监管体系和可追溯体系,现保有“三品一标”农产品21个,其中获有机农产品认证3个,“井冈绿宝”创建为中国驰名商标,井冈蜜柚多次荣获中国绿色食品博览会等展销会金奖,青原农业的影响力和知名度不断扩大,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及市场竞争力明显提升,2018年创建为省级绿色有机农产品示范县。深入推进信息进村入户工程,建设区域农产品运营中心和益农信息化57家,2019年创建为全国县域数字农业农村发展先进县。
(三)休闲农业全域推进。深入挖掘青原的自然资源和产业特色,以全域旅游新景区为引领,快速发展休闲农业等新业态,在富水河风光带和青东公路沿线建立了休闲农业基地180余个,美丽休闲乡村20余个,打造集诗画山水观光、生态田园休闲、古村民风体验于一体的多彩田园风情体验带。在2016年创建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的基础上,大力推进了休闲农业品牌创建,创建全省休闲农业十大精品线路1条、省级休闲农业示范点4个、全省十佳美丽休闲乡村1个、全省十佳休闲农庄2个、星级农家乐2个等,休闲农业品牌数量居全省前列。
(四)农村人居环境持续改善。深入学习借鉴浙江“千万工程”经验,以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垃圾无害化处理、农村环境整治、农村厕所革命等“五大”系统工程为主要内容,实施了改善人居环境打造全域旅游助推乡村振兴项目,力争全市率先实现圩镇污水处理、圩镇厕所革命、圩镇垃圾终端处理“三个全覆盖”。突出美丽示范创建与乡村生态文明建设有机融合,按照“四年任务三年完成”目标要求,着力打造河东浒岗、文陂大贤等2个特色村点和201个标准村点,全面推进村庄环境整治,提前一年实现美丽乡村建设全域覆盖。在全市率先实现城乡生活垃圾第三方治理,打造了东固敖上、新圩璋塘等一批生态宜居村落点,荣获2016年度、2018年度全省农村清洁工程先进县(市、区)。
二、存在的问题
一是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力度不够,乡镇(街道)和村组主体责任落实还不到位,抓宣传推广工作经验不足,群众环保意识较为薄弱,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共建参与度不高,农村环境卫生设施后期持续维护压力较大。美丽乡村建设工作整体推进力度还不够,部分村、组仍未启动美丽乡村建设工作,部分村点建设进展缓慢。
二是农业产业发展基础较为薄弱,农业抗御自然灾害能力不强,今年多场暴雨洪涝灾害影响水稻、蔬菜等主导产业发展,造成农作物损失惨重。全区农产品加工水平较低,规模大、集约化程度高、实力强的农业龙头企业较少,区农产品加工产业园目前处于招商阶段,未启动建设。
三是产业扶贫带动辐射能力不足,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缺乏产业支撑,村级合作社等经营主体对产业风险评估不足,农业发展资金、技术、人才、信息等投入不足,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够健全,农业整体效益较低,部分扶贫产业受自然条件影响较大,上半年农业经营主体因灾损失巨大。
三、下一步建议
(一)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要明确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目标,制定工作规程和相关单在位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中的责任,建立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齐抓共管机制。抓好河东浒岗、文陂大贤两个特色村点建设和201个美丽乡村标准村点的“七改三网”等基础设施建设。要进一步改善人居环境打造全域旅游助推乡村振兴项目后续扫尾工程,在乡镇核实工程量、完成前期项目验收的基础上,尽快与中铁四局、上海建工集团签订补充协议,同时,建议早日明确责任主体和管理办法,完善改善人居环境项目。
(二)推动农业产业转型升级。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注重与乡镇、村上加强沟通,科学合理确定建设内容,抓紧编制项目方案,全面完成项目前期规划设计评审工作的同时启动19年高标项目建设。扎实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强镇建设项目,完善利益联结机制,推进农业产业提档升级。继续巩固生猪退养成果,加快推进养殖小区建设,做好养殖和屠宰环节的非洲猪瘟防控,保障猪肉市场供应稳定。
[关键词]:城乡产业发展;现状;主要问题;政策建议
随着人类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越来越发现不论是实施偏重城市的政策还是扶持农村的发展战略,都会遇到一系列的实际问题。比如农村地区的问题表现为诸如小农户与大市场,小规模经营与农业现代化,农业社会效益高与经济效益低等一系列矛盾。城市地区的问题则表现为环境污染、资源匮乏、市场容量狭小、土地资源稀缺与可持续发展的矛盾。我们必须认识到,乡村和农业的现代化与工业化之间是紧密联系的,谁都不能孤立地求生存、求发展,两者必须协调一致,形成一种有序发展的良性态势。
一、我国城乡产业关系发展的现状
1.目前乡村产业发展现状
我国现在继续进行的工业化,不是传统的、狭义的工业化,这种工业化大体是指制造业发展及其在国民经济中比重提高的过程。我们要实现的是广义的工业化,既包括工业本身的发展和技术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也包括实现农业的现代化,以及由于技术进步和第三产业发展所引起的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深刻变化。用先进科学技术来改造农业,增加高附加值的农业产品,适应国内外市场的需求,这是农民收入增加的重要途径,也是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改变农村社会面貌所必需的。
目前乡村中小企业的发展已经进入了结构调整、体制创新和素质提高的新阶段。乡镇企业产权主体和投资主体多元化的格局已经形成,企业深化改革坚持既积极推进创新又注意规范完善,经营机制不断完善,功能定位更加明确,各方面的积极性得到调动,企业生机活力有所增强。
2.我国乡村产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第一,农业结构调整方面的问题。农业结构调整过程中,缺乏配套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农业结构趋同现象严重。
第二,乡村劳动力流动机制不完善。没有发育良好的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和农村人口城市化的传导机制。
3.我国城乡产业发展关系失调
根据农业产值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例要低于15%的要求,工农业增长速度应该保持在2∶1~2.5∶1之间。目前中国城乡发展处于失调状况,这些失调环节主要是工农业发展速度失调,二元反差过大,城镇化进程缓慢。我国城镇化进程的滞后阻碍了农村劳动力向城镇的转移,进一步加剧了工农之间、城乡之间的结构失衡。
由于我国工业化走的是一条优先发展重工业的道路,实行以户籍制度为基础的城乡分割的管理体制,城市过度吸取农村农业生产剩余,城市优先的投融资体制。因此,不彻底改变这种扭曲各方面关系中的重工业优先、城市优先的发展战略,城乡产业结构失衡和城乡经济发展失调在内的问题是不可能得到根本解决的。
二、城乡产业一体化的制约因素
1.思想观念落后。一些地方领导干部没有充分认识推进城乡一体化的重大意义,不能辩证处理城镇建设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为了地方政绩,往往把主要的工作重点放在招商引资、企业改革、结构调整等等方面,而对城镇建设、农业劳动力转移等工作重视不够。这些落后的思想观念,人为地在农村与城镇之间划上了界限,从而难以推进城乡通融、协调发展。
2.城乡不平等的政策。从50年代就开始制定出的限制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的户籍制度、劳动与就业保护制度及住宅制度至今仍没有实质性的改变,城乡不平等的政策使农民进城难。现行城乡二元户籍管理的制度虽有改革,但没有彻底改变,农民进城必须达到有关部门制定的各种标准,而且户口迁转手续繁杂,一些地方还要缴纳增容费、城建费、保险费等高额费用。就业、教育、医疗等制度不同程度地存在“城乡有别”,抑制了农民进城的积极性。
3.大中城市的活力不足。中心城市应该是一个地区的生产、流通、贸易、金融和科技信息中心。在世界各国农村工业化过程中,中心城市都起了对农村进行经济技术辐射和吸引大量农业人口就业的作用。我国的中心城市由于产业结构的不合理、企业活力不足而导致城市功能不健全,不仅没有吸收更多的农村人口到城市就业,而且城市没有对农村产生应有的辐射作用,使大量的资金、技术、人才滞留在城市得不到充分利用,而农村则由于得不到这些生产要素,长期处于贫穷、落后的状态。
4.乡村经济素质低下。在沿海地区,不少农村地区的乡镇企业堪与城市国有企业相匹敌。但对大多数乡村地区来说,整体经济水平还比较落后,一些乡镇企业有所发展的地方,也存在着企业规模小、技术水平落后、人员素质低、生产项目重复等问题。有一些地方乡镇企业甚至还是一片空白。从而导致了农村无法吸收城市资金、无法消化城市的一些高科技项目。
5.建设资金短缺。目前,小城镇建设的融资渠道窄、建设投入少。在金融方面,随着基层金融机构的撤并收缩,国家投资重点转向大中城市,小城镇建设的信贷投入微乎其微;财政方面,由于县级财政实行垂直管理,乡镇政府无力调剂资金用于城镇建设,县级财政也力不从心,小城镇建设只能依靠土地收益和社会投资作支撑,从而,资金短缺是制约城镇发展的最大“瓶颈”。
三、推进我国城乡产业一体化的政策建议
1.政府加强引导,深化乡镇企业改革。政府应该加强对乡镇企业的引导,积极探索集体经济有效的实现形式,改变乡镇企业投资主体单一的现状,加大股份制和股份合作制的改造力度,以提高经济效益为核心深化乡镇企业改革,加快乡镇企业的重组转制,提高乡镇企业的管理水平,促进乡镇企业的再次腾飞。通过发展乡镇企业增加农民的收入、增加农业的投入,是扩大农业再生产和农业产业化的前提。
2.工农协作的组织需要继续发展和完善。应总结经验,结合市场要求,郊区乡村地区通过农村股份合作制,确立农民投资主体、经营主体和市场主体的地位,进一步加强工农联系,增强“公司+农户”的关系、大力发展中介机构和农业经纪组织,促进近郊工农业的互动发展。
3.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的进程。依据市场需求,以农业的龙头企业和直接从事农业生产的广大农民为主体,以农业生产为核心,将分散的农户或由农户共同组成的农业生产基地与市场联系起来,形成种养加、产供销、农工贸等一体化的经营组织形式,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企业化管理,社会化服务,建立与其他行业有广泛联系的农业产业链、产业群或产业体系。
4.增加资金投入。加大对农业的“反哺”,加快农村社会经济发展。加大对农业的资金投入力度;进一步拓宽农业投资领域,不断创新的农业投入机制,建立国家、集体、企业个人多元化投资机制,包括一些积极有效的措施,比如增加农村教育投资,提高农民素质水平;增加对农业基础设施的投资,增强农业发展后劲;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深化农村金融改革,拓宽农业筹资渠道。积极支持农村经济结构优化;支持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发展;支持小城镇建设,合理确定小城镇建设的承贷主体。
5.建立跨区域的产业互动与合作的协调机制。各地的资源是有限的,各具优势,在竞合日趋重要的当下,区域合作使得各地的优势资源互补,产业升级提档的速度也同时加强。而现代交通线路的不断延伸,打破了行政区划的界限,让相邻的两地成为日益紧密的一体。因此,只有加强跨区域互动和对外合作,加强与省内周边地区的合作,建立健全跨区域的产业、人才、技术、资金、物流和产权等联动机制,才能促进跨区域的大经济区的发展壮大。
参考文献:
[1]吴方军:关于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思考[J].宏观经济研究2002.12
[2]于今:落实科学发展观学习辅导百问[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3
[3]徐承红张佳宝:成都市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财政政策研究[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2009.10
[4]王梦奎:1980-2050年的中国现代化进程:回顾与前瞻——一个经济学家的视角[J].当代中国史研究2004.05
[5]徐璞英:城乡一体化是生产力发展的历史性趋势——关于城乡一体化问题的讨论概述[J].资料通讯2003.5.
[6]刘华玲:二元经济结构的突破与城乡一体化发展─-中国城乡经济相互渗透研究[J].文史哲1999.04
关键词:农业产业化;含谷镇; 城郊乡村旅游
中图分类号: A715 文献标识码: A
2009年国务院的3号文件确定重庆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提出要打造渝东南山地特色农业基地,加快渝东南地区乡村旅游发展的宏伟目标。2012年11月党的十报告明确提出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重庆市第四次党代会也提出在2017年城乡居民收入翻一番。要实现这一目标,加快发展乡村旅游为渝东南地区脱贫致富,实现城乡统筹发展提供了一条切实有效的途径。因此,本文正是基于这样的背景,提出通过大力发展渝东南城郊乡村旅游,推动产业升级,最大程度促进渝东南地区城乡统筹发展。 从乡村旅游的空间特征上,主要分为城郊型、景郊型和村寨型三种。城郊是城市环境向农村环境转换的过渡地带,因此社会经济发展既特殊又活跃。
1.发展条件
经过多年的发展,含谷镇已形成了烤烟为主的耕地产业、中药材为主的林业产业、生猪为主的林畜产业、林家乐等主导产业和鸡鸭牛羊养殖以及笋竹、枣子等后续产业。含谷镇作为全县的旅游集散中心,为了承接景区、留住游客,含谷镇投入巨资,对武仙路、巷江路进行了改造和美化,并围绕这两线大力发展农家乐和土特产店,使全镇农家乐总数达到了122余家,新增住宿餐饮服务企业309个,个体工商户达5615家。
2.存在问题分析
2.1城市规模小、功能不完善,特色不突出
根据第二次土地调查的成果,含谷镇的城镇用地面积仅326公顷。根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到2020年,全镇的城镇用地规模也仅有398公顷,新增的量仅72公顷。即使按人均用地70平方米计算,2020年的城镇规模也仅能容得下5.7万人。作为县城,这一规模实在太小,无法保证做大城镇并进一步带动农村发展的目标。此外,作为全县旅游集散地的旅游服务功能、作为县城的文化教育服务功能等还不完善,城市规划、城市建设缺乏特色,县城城市风貌有待进一步改善。
2.2农业规模化经营程度低、生产水平有待提高
在农业生产方面,全镇农业生产水平与效益有待提高,尽管在烤烟、蔬菜、中药村等方面有一定的规模,但无品牌、规模小,距离“农业产业化”还有一定距离;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总体建设水平仍很滞后,山区农村基础设施、生活设施、居住条件仍很差;在农村人力资源方面,全村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量流失,农业生产人口的文化低素质低,市场意识淡薄;在农业组织方面,全镇的农村集体经济还很薄弱,除了县城周边的村有一定的集体经济以外,基本上没有集体经济,无法保证农民根本性、集体性的致富。
2.3乡村旅游开发程度低,接待服务能力有限
与含谷县丰富的旅游资源相比,含谷镇的旅游资源相对贫乏,其主要特色旅游资源是黄柏渡漂流、白马山自然保护区和乌江水域。除此之外,全县在旅游接待设施和基础设施的建设方面还比较滞后。在吃的方面,尽管有一些特色餐饮店和农家乐,但总体规模和品牌建设都还不够;在住的方面,接待能力还不足,经常出现游客无店居住的情况;在行方面,旅游公交线路有待进一步优化,旅游信息的与查询还不方便;在“娱”方面,含谷镇的旅游文化活动较单一,目前还不能提供丰富多彩的娱乐活动;在“购”方面,还缺乏专业的旅游商品市场。
3.含谷镇城郊乡村旅游产业发展对策建议
3.1深化三大产业融合,延长乡村旅游产业链
结合含谷镇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笔者认为整个含谷镇应形成以“以第一产业为主导,第二产业为引导,第三产业为亮点”的产业发展模式。 首先,以第一产业为主导,依托含谷镇较好的农业产业化基础和自然生态条件,进一步优化农业结构调整,实现现代化、集约化、规模化,为发展第三产业提供优越的物质条件。同时含谷镇应在农业产业化基础上整合、优化农业生产品种,规避种植业观赏效果差、生命力不强的问题。通过土地合理流转、农户小资本集中,按照旅游需求,逐步提升乡村田园的环境优美度,提高产业吸引力。其次,以第二产业为引导,依靠烤烟、蔬菜、中药村种植和鸡鸭牛羊生态养殖,进行规模化的初加工和深加工,延长产品生产链,提高农业产品的产值和附加值。
3.2结合现有资源合理规划,完善乡村旅游产品体系
要推进城郊乡村旅游的快色发展,含谷镇急需努力挖掘自身潜力,开发较具特色的旅游项目,使游客在含谷镇有更多的游乐项目选择。通过对含谷镇的乡村旅游资源情况和地形地势的分析,根据有效整合资源和合理组织线路的原则,笔者建议可主要打造乡村旅游三大产品体系:乡村观光产品,乡村农耕体验产品,乡村民俗文化休闲产品。从含谷镇的自然旅游资源分析,乌江画廊不仅有宽阔的水域,同时还有纯朴自然的乡村景观点缀其间,可以通过对水域、江边和周边自然朴质的乡村景观的合理规划,利用建筑小品和项目设计提升整个区域的主题形象和审美度,开展一系列乡村观光休闲产品,从而与仙女山形成“山”、“水”互补的旅游产品结构。比如可设置乌江水市的旅游项目,沿江边散布木船,单元卖场以木船为基准,为游客提供含谷镇绿色农业食品以及花卉水果等,游客乘木船,穿梭在水中商贸区中购物,让游客享受乡村生态自然的游赏体验。
3.3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给予更多政策激励
目前含谷镇乡村旅游的发展基本还处于初级阶段,所以要必须坚持政府主导。第一,应将含谷镇乡村旅游的发展和建设成就纳入各级政府及官员的绩效考核体系,让乡村旅游既富民又强县,使政府和领导真正重视乡村旅游的发展;第二,充分发挥政府的宏观指导作用,科学定位,合理布局,准确制定乡村旅游发展方向和发展重点;第三,制定含谷镇地区扶持乡村旅游发展的优惠政策和激励机制,通过减、免、奖等措施在税收减免和财政补贴等方面给予支持;第四,加强财政预算,加快交通、水电、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解决土地、审批等瓶颈障碍,发挥政府在资源配置上的主导作用;第五,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和发展氛围,积极招商引资。
参考文献:
[1]杨振之,黄葵,周坤.城乡统筹与乡村旅游[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
[2]张传时.城郊乡村旅游开发与乡村旅游社区发展[J]长安大学学报,2010,(03)
[关键词]城乡产业发展现状主要问题政策建议
随着人类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越来越发现不论是实施偏重城市的政策还是扶持农村的发展战略,都会遇到一系列的实际问题。比如农村地区的问题表现为诸如小农户与大市场,小规模经营与农业现代化,农业社会效益高与经济效益低等一系列矛盾。城市地区的问题则表现为环境污染、资源匮乏、市场容量狭小、土地资源稀缺与可持续发展的矛盾。我们必须认识到,乡村和农业的现代化与工业化之间是紧密联系的,谁都不能孤立地求生存、求发展,两者必须协调一致,形成一种有序发展的良性态势。
一、我国城乡产业关系发展的现状
1.目前乡村产业发展现状
我国现在继续进行的工业化,不是传统的、狭义的工业化,这种工业化大体是指制造业发展及其在国民经济中比重提高的过程。我们要实现的是广义的工业化,既包括工业本身的发展和技术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也包括实现农业的现代化,以及由于技术进步和第三产业发展所引起的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深刻变化。用先进科学技术来改造农业,增加高附加值的农业产品,适应国内外市场的需求,这是农民收入增加的重要途径,也是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改变农村社会面貌所必需的。
目前乡村中小企业的发展已经进入了结构调整、体制创新和素质提高的新阶段。乡镇企业产权主体和投资主体多元化的格局已经形成,企业深化改革坚持既积极推进创新又注意规范完善,经营机制不断完善,功能定位更加明确,各方面的积极性得到调动,企业生机活力有所增强。
2.我国乡村产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第一,农业结构调整方面的问题。农业结构调整过程中,缺乏配套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农业结构趋同现象严重。
第二,乡村劳动力流动机制不完善。没有发育良好的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和农村人口城市化的传导机制。
3.我国城乡产业发展关系失调
根据农业产值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例要低于15%的要求,工农业增长速度应该保持在2∶1~2.5∶1之间。目前中国城乡发展处于失调状况,这些失调环节主要是工农业发展速度失调,二元反差过大,城镇化进程缓慢。我国城镇化进程的滞后阻碍了农村劳动力向城镇的转移,进一步加剧了工农之间、城乡之间的结构失衡。
由于我国工业化走的是一条优先发展重工业的道路,实行以户籍制度为基础的城乡分割的管理体制,城市过度吸取农村农业生产剩余,城市优先的投融资体制。因此,不彻底改变这种扭曲各方面关系中的重工业优先、城市优先的发展战略,城乡产业结构失衡和城乡经济发展失调在内的问题是不可能得到根本解决的。
二、城乡产业一体化的制约因素
1.思想观念落后。一些地方领导干部没有充分认识推进城乡一体化的重大意义,不能辩证处理城镇建设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为了地方政绩,往往把主要的工作重点放在招商引资、企业改革、结构调整等等方面,而对城镇建设、农业劳动力转移等工作重视不够。这些落后的思想观念,人为地在农村与城镇之间划上了界限,从而难以推进城乡通融、协调发展。
2.城乡不平等的政策。从50年代就开始制定出的限制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的户籍制度、劳动与就业保护制度及住宅制度至今仍没有实质性的改变,城乡不平等的政策使农民进城难。现行城乡二元户籍管理的制度虽有改革,但没有彻底改变,农民进城必须达到有关部门制定的各种标准,而且户口迁转手续繁杂,一些地方还要缴纳增容费、城建费、保险费等高额费用。就业、教育、医疗等制度不同程度地存在“城乡有别”,抑制了农民进城的积极性。
3.大中城市的活力不足。中心城市应该是一个地区的生产、流通、贸易、金融和科技信息中心。在世界各国农村工业化过程中,中心城市都起了对农村进行经济技术辐射和吸引大量农业人口就业的作用。我国的中心城市由于产业结构的不合理、企业活力不足而导致城市功能不健全,不仅没有吸收更多的农村人口到城市就业,而且城市没有对农村产生应有的辐射作用,使大量的资金、技术、人才滞留在城市得不到充分利用,而农村则由于得不到这些生产要素,长期处于贫穷、落后的状态。
4.乡村经济素质低下。在沿海地区,不少农村地区的乡镇企业堪与城市国有企业相匹敌。但对大多数乡村地区来说,整体经济水平还比较落后,一些乡镇企业有所发展的地方,也存在着企业规模小、技术水平落后、人员素质低、生产项目重复等问题。有一些地方乡镇企业甚至还是一片空白。从而导致了农村无法吸收城市资金、无法消化城市的一些高科技项目。
5.建设资金短缺。目前,小城镇建设的融资渠道窄、建设投入少。在金融方面,随着基层金融机构的撤并收缩,国家投资重点转向大中城市,小城镇建设的信贷投入微乎其微;财政方面,由于县级财政实行垂直管理,乡镇政府无力调剂资金用于城镇建设,县级财政也力不从心,小城镇建设只能依靠土地收益和社会投资作支撑,从而,资金短缺是制约城镇发展的最大“瓶颈”。
三、推进我国城乡产业一体化的政策建议
1.政府加强引导,深化乡镇企业改革。政府应该加强对乡镇企业的引导,积极探索集体经济有效的实现形式,改变乡镇企业投资主体单一的现状,加大股份制和股份合作制的改造力度,以提高经济效益为核心深化乡镇企业改革,加快乡镇企业的重组转制,提高乡镇企业的管理水平,促进乡镇企业的再次腾飞。通过发展乡镇企业增加农民的收入、增加农业的投入,是扩大农业再生产和农业产业化的前提。
2.工农协作的组织需要继续发展和完善。应总结经验,结合市场要求,郊区乡村地区通过农村股份合作制,确立农民投资主体、经营主体和市场主体的地位,进一步加强工农联系,增强“公司+农户”的关系、大力发展中介机构和农业经纪组织,促进近郊工农业的互动发展。
3.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的进程。依据市场需求,以农业的龙头企业和直接从事农业生产的广大农民为主体,以农业生产为核心,将分散的农户或由农户共同组成的农业生产基地与市场联系起来,形成种养加、产供销、农工贸等一体化的经营组织形式,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企业化管理,社会化服务,建立与其他行业有广泛联系的农业产业链、产业群或产业体系。
4.增加资金投入。加大对农业的“反哺”,加快农村社会经济发展。加大对农业的资金投入力度;进一步拓宽农业投资领域,不断创新的农业投入机制,建立国家、集体、企业个人多元化投资机制,包括一些积极有效的措施,比如增加农村教育投资,提高农民素质水平;增加对农业基础设施的投资,增强农业发展后劲;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深化农村金融改革,拓宽农业筹资渠道。积极支持农村经济结构优化;支持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发展;支持小城镇建设,合理确定小城镇建设的承贷主体。
5.建立跨区域的产业互动与合作的协调机制。各地的资源是有限的,各具优势,在竞合日趋重要的当下,区域合作使得各地的优势资源互补,产业升级提档的速度也同时加强。而现代交通线路的不断延伸,打破了行政区划的界限,让相邻的两地成为日益紧密的一体。因此,只有加强跨区域互动和对外合作,加强与省内周边地区的合作,建立健全跨区域的产业、人才、技术、资金、物流和产权等联动机制,才能促进跨区域的大经济区的发展壮大。
参考文献:
[1]吴方军:关于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思考[J].宏观经济研究2002.12
[2]于今:落实科学发展观学习辅导百问[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3
[3]徐承红张佳宝:成都市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财政政策研究[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2009.10
[4]王梦奎:1980-2050年的中国现代化进程:回顾与前瞻——一个经济学家的视角[J].当代中国史研究2004.05
[5]徐璞英:城乡一体化是生产力发展的历史性趋势——关于城乡一体化问题的讨论概述[J].资料通讯2003.5.
[6]刘华玲:二元经济结构的突破与城乡一体化发展─-中国城乡经济相互渗透研究[J].文史哲199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