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互联网保险管理范文

互联网保险管理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互联网保险管理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互联网保险管理

第1篇

关键词:互联网;风险管理;转型;保险;大数据

引言:

当今处于科技发展和保险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在这种前所未有的新形势下,全面贯彻落实“新国十条”,推进企业的互联网化建设,是一次彻底的变革与大的革命。科技的重要应用与发展,给公司带来了极其重要的机遇,将公司带上一个全新的高速发展平台的同时,也伴随了巨大的挑战与风险。为更好的顺应形势发展要求,成功实现企业的互联网化转型,企业必须在做好业务发展经营、扩大企业保费规模、提升业务品质的基础上,以互联网为技术手段,依托高科技信息管理平台,把新形势下的业务发展瓶颈、风险防范、漏洞危机、全新违法犯罪等内容作为重点监测内容,有效保障公司的成功转型,保持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一、风险管理为导向的主要内容

(一)精准投入,有的放矢

1.做好互联网转型的第一步,先明确公司市场定位及目标人群,更快的适应新的互联网市场运行环境,开拓新的获客渠道及方式,取得一定的企业保费规模和经济效益。为有效突破国内原有的保险营销模式,公司一定要明确市场定位,牢牢把握“全面推进,重点突出”的主线,明确主攻的险种及寻找合适的客户群体。

2.在明确市场定位的基础上,企业要建立适合网络营销的产品。区别于传统保险业务的线下客户接触与体验,互联网的广泛普及与应用,使客户更多的通过网络来进行远距离接触及感受,在这种方式下,客户的体验与忠诚度更为重要。企业不仅要实现传统产品的网络化销售,减少产品的中间渠道获取成本,将业务员的佣金让利给客户,让客户切实体会到实惠,企业还要充分利用网络最大的一个特点,即透明化及信息的相对对称性,充分做好客户的体验与口碑宣传,这对网络保单的销量至关重要。长远来看,必须要做到传统产品的改头换面,创建适应网络渠道的个性化网销产品,包括承保标的、费率的厘定、保险责任的设计等,都要做出很大变革。

3.相应的客户自助下单投保的流程、理赔的流程改造,最关键的是要建立一个完善的互联网营销平台及在线客户服务体系。包括PC端公司官网的建设、APP端移动应用的开发、微信微博公众号平台的建设等营销平台。在承保端、理赔端,是与客户接触最为紧密的一个环节,直接影响了客户的留存率。将互联网技术,全面应用于保单承保、理赔的全流程,实现流程改造与系统智能化升级,能极大的提高客户体验与满意度。

(二)强化监管,合法经营

1.互联网金融以互联网为载体,很重要的一个风险是安全性风险,涉及到信息安全、数据安全、技术安全等,存在着一定的法律风险、声誉风险、系统风险,不仅对互联网金融企业及客户本身产生直接影响,而且也容易造成客户账户安全和个人信息的泄漏及盗取。而且容易到处传播的计算机病毒,正是充分利用了互联网快速扩散的特性,结合利用计算机操作系统本身的系统漏洞,更是将数以亿万计的客户信息及资产信息,完全暴露在黑客的魔掌之下。

2.互联网时代的交易风险更是不容小觑。在互联网形式下,套现、洗钱等方面的风险更加隐蔽,涉及金额也更加巨大,极易形成资金和信息的体外循环,游离于监管之外。而且互联网交易的确给投资者带来了很大的便利,但也存在交易信息被泄漏或被窃取的风险,将使投资者有可能遭受到重大的损失。因此,必须加强对业务的全流程监管和穿透核查,不留空白和套利空间,才能切实保护好投资者和交易者的应有利益。

3.企业在做好外部风险管控的同时,也要做好自我风险管控。对互联网战略转型下的外部监管、行业自律,甚至一些其他金融机构的监管规定,要严格遵照执行并定期做好自查工作,对监管重点打击的风险行为进行严格把控及严厉查处。同时要建立一套完善的内部管理制度体系,对传统的组织架构进行变革,对原有的控制方式进行调整,在做好组织建设、人员管理、制度建设的同时,进一步做好风险监测体系的建设,防范互联网金融风险。

(三)风险评估,内控落地

1.开展全面风险评级。进行互联网运营的风险评估工作,并制定相应管控方案,公司时刻处于变化之中,所面临的风险也在随时变动,尤其是处于战略转型的特殊时期,更面对着之前传统经营理念下不存在的新风险。公司必须在新的运营环境下,依托先进的风险评级工具,将公司整体的风险评级的计算因子,细分为一级、二级等多个模块的子风险因子,再辨识关键风险指标并设置不同的评分权重,结合考虑固有风险、剩余可接受风险的基础上,对公司整体风险工作进行评估。并根据识别出的风险由各业务部门具体落实到实际的工作流程中去。

2.风险管控落地实施。进行内部控制体系框架的建立与完善,并进行定期检视、检查。从coso内部控制框架出发,从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督五大方面建立整个内部控制框架,尤其要重点关注互联网转型形式下出现的新风险。比如互联网应用下,存在商业机密泄漏的风险。在此风险大类下有对应的一级风险、二级风险,子风险是客户信息等机密资料的泄漏,可以通过采用一系列的具体控制措施来实现管控,包括对涉及客户机密信息的表格进行屏蔽、对前台访问控制的人员进行角色限制、对后台数据库表进行单独授权及临时权限收回、对机密数据的表格进行存档控制等内容。

(四)科技引领,智能应用

1.将风险管理内嵌入企业业务流程管理中,实现事前预警、事中控制。企业需要建立一套高科技、全系统化流程的风险管理信息系统。例如,在承保环节,通过该车辆历史出险记录的调取及分析,系统自动弹出窗口提示该车辆保险费率需要适当上浮,或者提醒核保人员预防该车辆投保人的道德风险隐患。在理赔环节,系统对于多次出险可疑车辆进行窗口弹屏提示,引起理赔案件处理人员的警觉,从而有效打击扩大损失、虚假赔案等恶意行为。

2.做好日常管理与定期检查,实现事后查处。在车险理赔环节,通过在承保车辆上安装电子设备,实现对车辆及驾驶员的静态、动态信息提取和保存,通过定期对出险集聚地、出险频度高发的人或地等信息进行汇总分析,监督车辆驾驶员的行为风险和道德风险,对出险案件进行严密管控,对涉及的违规行为进行严厉惩处,使保险事故管理变被动为主动,从而降低理赔成本。

3.大数据分析与应用。保险行业的数据种类繁多、纷繁复杂,首先必须建立一个大数据平台进行数据整合,统一数据存储和传递标准,将承保、理赔、单证、产险、寿险、财务、销管、人事、中介等各种数据进行搜集整合,对不同系统的数据进行打通处理。其次在数据整合的基础上,通过对历史数据及经验积累的分析研究,辅之以有效的算法和模型,利用数据挖掘技术手段及数据分析应用工具,建立符合公司实际需要的数据分析模型,识别可能存在的风险及领域,有效打击违法犯罪行为。

二、保险企业互联网化的重要意义

(一)互联网与保险的结合,使保险业呈现出全新的发展态势。互联网为传统的保险业注入了新元素、新活力,拓展了保险业的发展空间,实现了保险覆盖面的扩大和保险渗透率的提升。网络和移动沟通工具形态的日益多元化使得保险公司和客户的互动方式更加多元,搜索平台、网页、及时沟通软件、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的日益发展决定了营销环节的多元化。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也进一步提高了与客户服务、理赔工作的融合程度,将实现自动报价、自动核保、自动承保、自助理赔、网上自动交易等,是互联网保险的核心竞争能力。

(二)互联网对保险行业最大的颠覆,是从“客户思维”到“用户思维”的改变,产品开发设计由“以产品为核心”开始真正向“以客户为核心”转变。传统“客户思维”模式下,关键因素是产品包装、价格优势、渠道实力和促销策略等。新型“用户思维”模式下,个性化的产品、极致的消费体验、简约的形式、跨界的资源整合以及大数据的分析运用等能力,成为竞争的关键。保险公司官网直销、综合性电商、网上保险超市和保险垂直搜索已经成为保险网销的四大重要渠道,在智能互联时代下,保险营销将会推陈出新,创造出适应用户需求、动态沟通、价值传递和数据决策的新模式。

(三)互联网最有价值的核心优势就是其所拥有的大数据。数据已经成为一种商业资本、一项重要的经济投入,可以创造新的经济利益。掌握了互联网的大数据,保险企业就可以及时地捕捉客户需求和市场行情,针对市场的多层次需求开发针对用户特征的定制化产品。坚持科技创新牵引金融创新,积极推动传统保险业务与信息技术的融合,加快推进高科技信息系统建设,大力发展和引进互联网金融、大数据金融等新型业务模式,形成科技、保险紧密关联、彼此支撑、良性互动、整体推进的发展格局。

第2篇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深入,我国的企业发展经历了三个变型期,当前企业正处于第三变型期,即国有企业改革向其他形式的转型。在此背景下,唯有创新管理模式才能促使企业向前发展。随着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发展,以互联网为根本的众包模式的出现,代表着传统企业的管理模式将逐渐被替代。21世纪以来,以互联网为基础的众包模式飞速发展。通过互联网众包,企业在原有框架上形成了新型的管理模式,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吸纳人才和提高管理效能的目标,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由此可见,互联网众包模式对现代企业的管理和影响,具有深远的意义。然而,目前在我国企业管理模式中,依旧缺乏具体的互联网众包使用框架,不能将企业的基本参与要素和个体优势完全发挥出来。而本文将互联网众包模式与传统的威客模式相互区别,从理论上阐述我国互联网众包模式的发展现状及其发展前景,以推动互联网与企业管理更高层面的结合。希望能够通过理论研究结合实际案例,提出互联网众包在我国现代企业管理模式创新中的巨大价值与应用前景。使企业在整个社会大环境中充分发挥优势,大范围地调动人力资源,突破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界限,促使企业可以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得最大化的经济效益。

一、我国互联网众包及威客模式的发展现状

(一)互联网众包模式在我国的发展

1991年发起的开放源软件运动,为互联网众包模式的发展提供了发展蓝图,在国外的商业经营中,引起了一场巨大的风暴,而且在中国也吸引了相当多的企业参与到互联网众包这一新兴的管理模式中来。通过互联网众包这一新兴的模式,一些二、三线的企业才得以提升等级,变成主流产业。许多企业通过互联网众包模式,节省了很大一部分资金,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收入。目前,市场上互联网众包模式的典型案例,包括人人设计网、人人猎头、搜狗输入法和微差事等,为我国企业传统经济模式的转变,提供了可参考、可借鉴的经验,让现代企业获得了更宽广的发展空间。以人人猎头为例,人人猎头是通过互联网生存的全国最大的猎头企业。作为一个全新的年轻化团队,企业通过互联网众包模式,利用悬赏推荐、激发被动的求职者,通过推荐人才来赚取佣金,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人人都是猎头、人人发现人才的目标,在世界范围内实现了人才资源的调配,能够让企业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到所需的人才,让人才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到满意的工作,从而赚取佣金。人人猎头通过互联网众包,不仅推动了企业和人才的双向发展,还为自身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并且推动了互联网众包模式在我国企业中的纵向发展。

企业通过任务外放来征集资源,最后取得人才和资金的双向收益,这种方式不仅带动了企业的成长,同时也为大量的人才发展创造了空间。虽然互联网众包模式在国内的发展十分迅速,但是同国外相比,我国的互联网众包起步较晚,发展中仍然存在很多的问题。互联网众包实现了全球范围内的人才分配,但同时也造成了人才分布不均以及人才资源参差不齐的情况。因为地域、语言、文化等差异性的问题,都会造成沟通不畅,难以互相理解等一系列的负面影响,使互联网众包在企业管理中,存在很大的风险性。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个人实名制度的完善,全球范围内都在努力规避互联网风险,力求让互联网众包模式可以充分发挥其优势,在逆流中力争上游,为选拔人才和完善企业管理提供契机。以互联网为基础的众包模式,改变了我国传统企业的管理模式和人才发掘模式,不仅创造出了客观的利润,最重要的是它改变了传统经济中消费者和生产者之间的关系,从单一生产被动接受,转变成了自发创意、共同创造的新模式。通过互联网形成的新型体制——互联网众包,有效节约了时间成本和人力成本,为企业赢得了广阔的发展市场。

(二)威客模式在我国的发展

2005年威客模式第一次出现在我国,时至今日,威客模式在我国的发展已经有10余年的历史。我国威客理论的创始人刘峰,通过实践观察和研究,发现了奠定威客模式的理论基石:电子公告牌功能分离现象。与此同时,他还确认了互联网知识价值化时代的到来,采用创新的商业模式,开启了中国的威客时代。威客模式的概念,即将人类的个人知识以资金悬赏的方式为企业所用,通过社会知识价值化来获得更多、更具体、更符合自己要求的方案。由于互联网将个人知识价值化,这样就会激发更多的人参与到这个活动中,不仅可以满足企业所需,同时也可以构成一个大的知识网。搜索引擎通过在这个大网中搜索,让企业和其他人可以找到自己想要了解的相关信息。但是威客模式的发展和传统的互联网信息传播、搜索引擎的发展,又有着本质的区别。那就是威客是信息的创造者,它不是通过程序的编制来完成词条的索引,而是通过一人提问万人回答的形式来解答词条,这样就不仅限于编制好的计算机中的知识,人的大脑与之相比,其创造力远远大于机器,而且提出的理论更适用于实际情况。

这就可以理解成为不再是全世界的信息网来解决问题,而是全世界的人共同解决问题,就可以将原有的知识更加具体化,更加切合实际。自威客理论在国内出现,目前已经有大量的企业参与其中,也有诸多知名的威客商业品牌,如威客中国、猪八戒与一品威客等。然而,威客模式利用招标悬赏的形式,虽然让更多的人参与到活动中,推动了商业的发展,但同时也引起了很多问题。例如:智力成果的价值分配、分类、知识产权归属等问题。在众多问题中,作弊问题尤为突出,提问者提出问题的同时,根据回答者的回答,换一个新的身份来拟定类似的且更全面的答案,并且接受悬赏,这样不仅没有实现知识价值化,也为互联网欺诈问题提供了一条捷径。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逐渐了解到威客模式,并积极参与其中。而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威客模式中,网络上的知识交易越来越多,竞争也就越来越激烈。在激烈的竞争趋势中,威客模式在我国的发展也在不断变形、不断完善,逐渐成为了一种新的、适合现代企业采用的商业模式。

二、互联网众包对我国现代企业管理模式的创新启示

(一)互联网众包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优势分析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普及,我国互联网的覆盖率已经超过50%,这就为互联网众包模式在我国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也为国内企业对于互联网的应用创造了机会。企业可以在原有的管理模式基础上,取其精华,应用互联网众包创立新的经营模式,不仅可以使企业获得可观的收入,还可以推动企业的转型和升级、产品的更新换代,最终做到产品理念源于消费者,又回归消费者,互联网众包对于企业经营的影响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打破传统企业对于某一行业的垄断形式,增加了企业的存活率。自古以来,我国商业发展模式就是大型的官营商业模式一直处于垄断地位,而现代企业中虽然情况得到了转变,但是一些大型的企业对于行业的垄断现象依旧存在。互联网众包模式的出现,改变了原有企业的商品设计和生产环节,让更多的企业有机会参与到这项生产中来,既改变了这一领域产品单一的现象,还打破了商业垄断的结构,对于微型优质的企业来说,无疑是最适合的发展道路。其次,革新企业的管理经营模式,大大地降低了企业的生产成本。一个企业的发展之初,必定存在一个专业的设计经营团队,这意味着一个企业要想在一个领域取得良好可持续发展,就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来进行研发。互联网众包模式恰巧打破了这种传统的思维方式,因为需求的点不同,通过众包对商品进行完善,不仅节省了研发投入资金,同时还直接考察了消费市场,让企业更直观地了解社会需要,获得更高经济收入的同时,也体现了企业以人为本的精神风貌。最后,提高工作效率,优化企业内部组织结构。互联网众包对企业最核心的影响就是内部结构的调整,通过互联网众包企业可以接触到更广泛的人才资源,这也就意味着企业内部不能够完全适应的部分将被替代和淘汰,采用这一新型的管理模式,不仅可以提升整个团队的知识储备量,还可以增加企业对外部信息的了解,提高整个公司的工作效率,创造更高的生产总值。

(二)互联网众包在现代企业管理创新中的需求分析

互联网众包模式的应用,是对传统企业的强烈冲击,传统企业中固定的思维模式已经难以满足快节奏的社会发展,互联网众包则打破了这种固定的观念,使一个企业不再仅仅局限于自己的科研团队,可以集思广益来进行研发和设计,所以一个企业要想突破原有的机械的思维,就需要互联网众包这种形式,来完成一次企业的飞跃。互联网众包把原来的个体分工合作,转换成为一种群体的分工协作。企业通过互联网众包改变企业内部的构成,将原有的研发部门进行变动或者取代,降低企业对于研发项目的投入,同时,又可以在不同类别的方案中选取一个最符合自己要求的方案。这样既可以改变故步自封的工作状态,又可以节省人力和资金,提高整体的工作效率,所以互联网众包不只是投资的节约和经济的增长,最重要的是企业自身的发展。传统企业中专注于自己研发的方式,使得产品的生产资本已经束缚企业的发展。而互联网众包模式就是打破了原有的框架,通过互联网来进行设计和研发的创意的征集,不需要在特定的范围内招聘人才,这样就代替了对人才特征的束缚。而企业内部的员工,也不需要被动地接受公司的命令,相反可以提出自己的想法和意见,与公司进行交流沟通,获得提升空间,也激发了员工的工作热情。而且创意的来源范围广泛,通过不同行业、不同类别,可以用最少的投资获得最合适的人才和满意的作品。

每一个行业都会存在龙头企业,那么整个行业的发展形势就和龙头企业的发展模式密切相关,所以各企业发展的局限性就比较明显。互联网众包模式的应用就可以完全打破这个覆盖模式,对于中小企业来说,无疑是最好的发展契机,通过互联网众包来完善商品的特性,抢占市场先机,所以互联网众包的终端优势就是市场。企业的长远发展和市场需求密切相关,因为互联网众包具有的优势就是信息社会化,即将生产的产品创意来源于大众,同时对于大众而言,自己的创意生产出的产品,当然更加满足自己的需要。所以,企业通过互联网众包,生产出的产品就是最符合大众需求的产品,生产者就是消费者,在生产和销售过程中,提高了企业的信誉,也树立了企业的形象,创造出一笔无形的财富。企业通过互联网众包,可以将原来只能由员工完成的工作进行外放。在完成工作的同时,可以提高企业工作效率,节约资本的同时,突破原有的企业管理框架,形成全新的企业管理模式。对于现代企业发展的整体来说,互联网众包的出现可以为企业发展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和创造力,将企业发展逐步转变成企业文化,推动社会经济的飞速增长。

三、互联网众包在我国现代企业管理模式中的创新应用与发展趋势

(一)互联网众包在企业管理模式创新中的应用互联网众包的优势在于加强了企业内部与外部的联系,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成本投入,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互联网的优势。假设企业作为一个发包方,将任务在互联网平台上,企业外部的非专业人员可以参与其中,发表自己关于本问题的解决方案。企业内部的员工同样可以在网络平台中提出自己的想法,企业再进行最后的整合,所以互联网在现代企业中的应用,最重要的就是互联网公众平台的建立和维护。建立企业互联网公众平台,首先就是企业发包者身份的确立。即一个任务的,要明确其来源出处,是否具有法律效益。而对于企业来说,则要担当起责任、义务,在互联网平台中,认真管理参与者的各项信息,做到公平、公正、公开,同时平台方应该对企业的各项信息进行求证和检查。企业和互联网众包平台应该相互监督、相互监管。管理平台在确定企业的任务后,面向大众征集解决方案,筛选出合理有效的方案,在平台中进行公示,采取投票、评选等方式,根据任务的完成度给予问题回复者相应的奖励和悬赏,被企业认可接受的方案,则在企业以后的生产活动中实施应用,维护互联网众包平台的秩序。同时应该对互联网管理平台中内容加大监察力度。首先,对平台上的内容进行监督,确保各项信息的健康合法,其次,每个登陆个体需要进行初步的信息注册,对参与者进行信息核实,确保登陆者的质量。对于一个虚拟的网络平台通道来说,建立起完善的评选制度尤为重要,对于参与者的方案进行公开投票或评选,做到网络平台机制的透明化,真正让大众了解到互联网众包的正式性和存在意义。互联网众包作为一个企业和社会的平台,将企业与个人密切的联系起来,只有真正做到公平、公正,杜绝一切虚假、欺骗行为,才能让互联网众包模式呈良性发展。通过互联网众包,有效改善企业的生产经营模式,提高企业工作效率,提高经济效益。

(二)互联网众包在现代企业管理模式中的创新发展趋势

客观而言,现代企业在管理模式中,应用互联网众包应该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即企业生产组织方式的变革,协作创新模式以及人才管理模式的变革。而在这三个方面,都已经有成功的案例证实,互联网众包模式能够有效降低企业的管理成本,提高管理效率,所以建议企业内部可以尝试性地构建统一的众包平台,将众包的思想应用到企业的创新管理体系当中。互联网众包作为一种新型的模式,在目前我国的很多公司中,还并没有认识到其对企业管理的重要价值,但是反观国外方面,包括大众汽车、可口可乐、思科与李维斯等大品牌,都已经在互联网众包模式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相信在未来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态势中,互联网众包模式还会出现在更多的企业当中。目前,我国市场经济已经步入新常态的发展趋势当中,对于企业而言,必须创新管理模式,才能够适应互联网时代的发展进程。对于企业来说,打造互联网众包管理平台,不仅有助于整合公司的人力资源,发挥人力资源的最大价值,而且更能够让消费者也直接参与到公司的产品生产过程中,进而推动公司运营管理模式的现代化革新。因此,现代企业必须要注重互联网众包管理平台的打造,并且不断完善其功能,强化用户体验。与此同时,现代企业在进行互联网众包管理平台运作时,也要注意相关的原则,关注奖金的高低情况,并且要实时维护企业的诚信。唯有不断提高品质,才能够推动平台的发展,发挥创新管理模式的最大效用。

互联网时代,现代企业必须要采用互联网思维去经营和管理企业,通过企业的信息化发展,挖掘网络资源,注意体验经济时代的用户需求,迎合时代与市场的发展需求,才能够推动企业的可持续化发展。基于平等、开放、共享与技术性的互联网思维,将有助于企业营造和谐、开放与现代化的企业文化。数据显示,作为全球网民最多的国家,我国的互联网覆盖率不断增加,有着日益强大的网络力量。而在电子商务产业迅速发展的阶段,我国现代企业应该注意到各种新技术的发展,包括云技术、大数据技术等,通过技术与产品的结合,打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将传统的产品研发环节从生产主导向消费者为中心转化。网络时代催生出了互联网众包模式,而在现代企业的管理创新模式中,互联网众包模式则刚刚起步,其基础理论还比较薄弱,在实践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通过不断地创新、实践发展,才能够取得最佳的效果。相信在未来物联网时代到来时,互联网众包模式还会呈现出新的力量,基于大数据平台和智能手机端的新媒体渠道,互联网众包将更具有精准性,也更能够发挥其巨大的作用和价值。

结论

第3篇

一、全面风险管理的内涵及特征

COSO委员会将全面风险管理定义为全面风险管理是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受董事会、管理层和其他人员的影响。这个过程从企业战略制定开始贯穿到企业的各项活动中,用于识别那些可能影响到企业潜在事件并管理风险,使之在企业的风险偏好之内,从而合理确保企业取得既定的目标。我国也引入了全面风险管理方法,在2006年6月时,国家资产管理委员会出台了《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将全面风险管理定义为,企业围绕总体经营目标,通过在企业管理的各个环节和经营过程中执行风险管理的基本流程,培育良好的风险管理文化,建立健全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包括风险管理策略、风险理财措施、风险管理的组织职能体系、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和内部控制系统,从而为实现风险管理的总体目标提供合理保证的过程和方法。

具体来说,全面风险管理相对于传统风险管理而言,有如下特征:

1.就目标而言,传统风险管理仅仅是为了消极地回避风险;而全面风险管理是公司战略目标的重要保障,利用多种手段管理风险。

2.就管理主体而言,传统风险管理主要是指财务部门的财务风险控制;而全面风险管理强调公司的全体员工的共同参与,各个部门的协调配合。

3.就管理客体而言,传统风险管理仅仅关注单一的风险个体,而全面风险管理从总体上综合考虑一系列风险集合,如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等。

二、网络环境下保险公司全面风险管理的实施流程

(一)制定全面风险管理目标

任何一个管理方案,都需要首先明确目标。同样,将全面风险管理的目标与企业的战略结合起来,是实施全面风险管理的起点。

一般来说,全面风险管理的目标涉及两个方面:一是损失控制目标,这与传统风险管理无异,主要是涉及保险最基本的经济补偿职能,要实现日常稳定经营;二是价值创造目标,与传统风险管理相区别的是,全面风险管理寻求风险优化,即在充分的风险分析的基础上,公司将资产分配到风险较小、收益较高的领域,从而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实现企业资产的保值增值,故在制定全面风险管理的目标时,需要考虑到公司价值创造的目标。

(二)确立自身的风险偏好

对于全面风险管理的目标来说,保险公司除了控制传统的经济补偿风险,还涉及到价值创造的目标,而后者更是区别于传统风险管理的根本特征。保险公司需要通过对风险的全面管理,实现企业价值的最大化,因此,有必要确立自身的风险态度。

风险偏好类型大致可以分为三种:风险厌恶型、风险中立型、风险喜好型,保险公司需要根据自身的风险偏好适时调整自身的全面风险管理策略。比如,一个保险公司若是属于风险喜好型,则可能采取较为激进的策略。在设置风险偏好的时候,企业需要综合考虑自身的资产状况、经营目标、经济形势等多种综合因素。

(三)实施全面风险管理

这一流程涉及到具体的实践操作,与传统风险管理一样,包括:风险识别、风险分析、风险管理、绩效评估四大步骤。

1.全面风险识别

风险识别是指风险管理人员通过大量来源可靠的信息资料进行系统了解和分析,认清经济单位存在的各种风险因素,进而确定经济单位所面临的风险及其性质,并把握其发展趋势。这个阶段是实施全面风险管理的基础性工作,强调全面性的风险识别,即综合考虑企业当前面临的所有风险,进行全面的认识,列出风险清单。

2.全面风险分析

风险分析涉及到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两个方面,定性分析要求保险公司认清所面临的风险的本质和内在逻辑联系;定量分析则需要保险公司建立起一套统一的测量模型,该模型需要综合考虑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的内在联系,将多种风险因素都纳入模型测度之中。

3.全面风险管理

这个步骤要求风险管理者在风险识别和风险分析的基础上,从多种可选的风险管理方案进行研究并选择其中最合理的方案,并加以贯彻实施。这个步骤需要站在全面的高度上综合考虑和度量风险之间的逻辑关系,并将价值创造的目标放在首位,实现公司内部资源的优化配置,达到风险优化的目的,在风险控制的基础上,实现企业价值的最大化。

4.全面风险管理绩效评价

保险公司需要定期对风险管理的绩效进行跟踪评估,并对此进行适时的调整,以符合企业的战略目标和监管要求。

三、保险公司在全面风险管理时代下的对策

(一)完善保险公司的组织架构体系

按照保监会的要求,设立风险管理部门,履行风险管理执行职能,对上负责贯彻董事会的风险管理决策,制定具体的全面风险管理政策;对下记录并检测各个业务单位的风险活动,并进行动态调整,使得日常业务操作符合风险管理目标。从而,为全面风险管理提供组织保障。

(二)加强风险管理人才的储备

目前,保险业的专业性高素质人才还远远跟不上国际水平,而风险管理这项工作对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要求极高,因此保险业迫切需要建立一批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对此,一方面需要构建专业的内部培养体系,积极招聘和培养高素质的风险管理人才;另一方面还要实施开放的引进人才策略,从外部引进专业的人才,带来先进的风险管理经验。为全面风险管理工作的开展奠定坚实的人力资源基础。

(三)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目前,我国保险行业还不成熟,因此需要怀着开放的态度,吸收借鉴国外保险公司先进的保险理念,同时还要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照搬移植,要建立起一套适合自身发展的全面风险管理策略,从而促进行业自身的发展。

二十一世纪是全面风险管理的时代,只有建立全面风险管理体系,才能够应对当前错综发杂的金融风险环境,增强保险公司的经营能力,促使保险行业的稳定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健.基于制度设计与措施选择论保险公司全面风险管理[J].保险研究,2008,4.

第4篇

一、优化流程,做好基础业务管理工作

(一)学习并理顺养老、医疗、生育等保险政策,及时通知,做好在职工中的宣传及政策解读工作。为最大程度方便一线职工了解和办理社保业务,将社保政策与办理流程制作成电子版业务指南,如《职工医保就医与报销办理指南》《社保卡服务指南》《职工生育保险待遇办理指南》《工伤申报流程》等资料下发到各二级单位,获得职工一致好评。

(二)积极配合公司ERP信息系统架设,提高了工作效率,统一了工作平台,确保快速准确的完成工作业务。自2019年初开始,在上级领导的指导下多次与信息计量部、山信软件公司交流,为ERP信息系统架构提出合理需求,配合提供系统开发的思路,完成子模块建设、基础数据的采集、系统分步测试等一系列工作。

(三)结合实际,做好特殊工种界定工作,为职工退休、退养条件管理奠定基础。根据公司现有工种岗位的工作环境、劳动强度等情况,对照国家特殊岗位工种名录,参照济钢、莱钢现行政策,制定公司特殊工种名录初稿,报日照市社保局审核,现已全面完成《##单位特殊工种名录》制定工作。

(四)做好稳岗补贴申报,充分利用政策维护公司利益。依据日照市关于《关于申报失业保险稳岗补贴的通知》等文件规定精神,根据公司2018年度缴纳失业保险实际情况,结合公司采取有效措施不裁员、不减员、稳定就业岗位为山东省化解钢铁过剩产能、淘汰落后产能和节能减排做出的积极的贡献,按照山东省关于稳岗补贴有关规定,积极申请补贴。经日照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审核批准我公司稳岗补贴,并严格按照相关要求,专项使用此类补贴,确保稳定就业岗位。

(五)落实服务职工的宗旨,完成社保基数转换及补充医疗保险管理办法制定。根据统计的2018年度职工平均工资,及日照市2018年度企业职工平均工资标准,按照日照市人社局、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的要求,及时完成社会保险及住房公积金缴存基数的转换工作。同时在2019年完成制定《企业补充医疗保险管理办法》,办法的实施降低了职工医疗负担,提高了职工医疗保障水平。

二、“互联网+”办公,不断创新服务模式

(一)优质服务“不见面”,改革创新“码上办”。根据市人社局加大社会保障卡系统建设力度等有关规定及政策,结合当前疫情防控形势,充分落实社保业务“网上办、掌上办、自助办”。2019年初以来,在社保卡的办理、领取、使用等方面实现“互联网+”模式,职工信息全部通过网络上传,原申领社会保障卡的“申请、领取、激活”模式改为在合作银行现场办理,现场激活,职工只需一次“跑腿”即可办好。同时,面向广发职工宣传“日照人社”手机APP、“日照人社”微信公众号、自助服务一体机等渠道查询、办理社会保险、社会保障卡业务,极大程度上方便了办理相关业务的职工。

(二)爱岗敬业、热情服务。始终以“热情、周到、和气、文明”为服务宗旨,保障员工合法权益。近两年,公司新进员工人数众多,且进厂报到集中,保险的转移、立户及缴费工作任务重,涉及济南、莱芜、日照、淄博等多个地市的社保转移工作,要求需在一定时限内办理社保转移工作,为保证员工社保的正常缴费,频繁多次的与多地市的社保部门联系,不等不靠,主动完成各项社保转移等工作。2019年全年共完成318名职工社保立户,为新进人员办理职工社保卡,转移1200多名职工的参保信息及医保账户资金,有力的保障了员工权益。

(三)广泛利用宣传载体,做好工伤预防工作。根据山东省、日照市开展工伤预防工作的要求,完成制定##单位《工伤预防实施方案》,落实各项工伤保险政策和安全生产措施,从源头上减少工伤事故的发生,从根本上保障职工的生命安全和健康权益,积极稳妥推进工伤预防工作。同时2019年在公司微信公众号推送工伤预防知识,开展政策咨询互动活动7场;利用电子屏、班车车载电子屏等方式,滚动播放工伤预防宣传标语,播放工伤预防宣传片、公益广告、专题片等。通过活动的开展,在全公司范围内营造了全员支持、广泛参与的工伤预防氛围。

三、立足自身求发展,巾帼岗位建功

(一)在上级领导的指导下积极参与“文明窗口”建设,以窗口建设为契机,大大提升了服务管理水平。从初始的微笑服务、便捷服务,发展到现在的规范服务程序,提高队伍素质,实施优质服务,使“文明窗口”创建工作常抓常新,留下了不断在创新中发展的坚实足迹。

第5篇

【关键词】 失业保险 评估 管理信息系统

一、信息管理系统对我国城镇失业保险评估的重要性

随着我国失业保险体系的不断完善,失业保险业务处理的复杂度越来越高。无论就其失业保险费缴纳、失业保险管理运营、失业保险支出等业务流程而言,还是就其失业保险系统的输入、输出及反馈调整而言,都需要一个科学有效的信息管理系统给予支撑。另外,随着失业保险业务的发展,需要处理的数据工作也越来越多,传统的手工操作无法有效实现失业保险业务的管理需求,因此建立完备的失业保险信息管理系统越来越重要。而对我国城镇失业保险评估工作而言,建立失业保险的信息管理系统尤为重要,因为评估工作本身就是建立在有效的数据基础上,从指标体系的选取、指标体系的构建、指标信息的收集、评估数据的处理到评估结果的反馈和调整,这一系列工作都是建立在科学有效的管理信息系统的基础之上,所以信息管理系统对我国城镇失业保险评估至关重要。

失业保险信息管理系统是一个以人为主导,利用计算机硬件、软件以及其他办公设备,全面使用现代计算机技术、网络通讯技术、数据库技术及管理科学、运筹学、统计学、模型论和各种最优化技术,进行失业保险信息的收集、传输、加工、储存、更新和维护,以提高失业保险管理的效益和效率为目的,支持高层决策、中层控制、基层运作的集成化的人机系统。该系统的主要功能如下:第一,数据处理。包括失业保险数据收集和输入、失业保险数据传输、失业保险数据存储、失业保险数据加工和输出。第二,数据预测。失业保险信息管理系统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和数学方法、统计方法、统筹方法和模拟方法,综合反映失业保险各方面的数据运行状况,提供实时监测,相关指标数据的预警信息,并有效预测失业保险未来的情况和发展趋势。第三,计划功能。失业保险信息管理系统会根据失业保险管理部门提供的约束条件,合理地安排各职能部门的失业保险管理计划,按照不同的管理层,提供相应的计划报告。第四,监控功能。根据失业保险各职能部门提供的数据,对失业保险计划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测,比较实际执行情况与失业保险计划目标的差异,对差异情况分析其原因,并提醒决策人员进行调整和处理。第五,辅助决策功能。失业保险信息管理系统采用各种数学模型和所存储的大量数据,综合运用各种现代化的处理手段和技术,及时推导出有关问题的最优解或满意解,辅助各级管理人员进行决策,合理利用人财物和信息资源,取得较大的经济效益。

由此可见,失业保险信息管理系统是整个失业保险体系的技术支撑,也是开展失业保险评估工作的基础。建设覆盖全国的失业保险信息管理系统,推进失业保险信息化建设,对于改善失业保险服务手段、增加失业保险工作透明度、提高政府决策水平,加速失业保险管理科学化进程都具有重要意义和作用。同时,有利于失业保险规范化,增加失业保险工作的透明度和决策的科学性,确保失业保险数据安全可靠,充分发挥失业保险体系的整体效益。

二、我国城镇失业保险评估信息管理系统的构建

我国失业保险评估的信息管理系统是由计算机、通讯网络、数据库和相应的管理软件以及各种专业技术人员组成的,是将信息技术与社会保险业务相结合的管理信息系统。在整个失业保险评估的信息管理系统中,数据库工作是极其重要的,数据库工作是失业保险评估工作赖以生存的基础,是记录职工缴费情况和确定其享受失业保险待遇的重要依据,也是我们进行失业保险评估的重要依据。因此,失业保险评估的信息管理系统建设中一项重要的工作内容就是数据库的管理。随着失业保险档案管理工作量的不断增加和管理技术的逐步提高,计算机数据库管理已经成为失业保险管理的重要手段,失业保险评估数据库应包含每个参保企业和参保人员的相关数据,每个参保人员的全部工作经历以及目前的就业状态、参保情况,还应该综合反映各地失业保险基金的收支、管理和结余状况以及失业保险基金的使用效率等。

我国失业保险评估的信息管理系统主要包括失业保险参保单位基本情况库、参保职工相关数据库、失业保险基金数据库和失业保险查询、统计数据库。失业保险数据库具有信息量大、存储周期长、准确率要求高、数据变化快等特点。因此,对数据库的日常管理和维护非常重要。失业保险数据库的日常管理包括失业保险数据采集和录入、数据汇总、数据更新、检索打印、建立上报文件、建立保存文件等。其中,最重要的是失业评估保险数据信息的采集和评估数据信息库的建立和维护,主要内容如下。

首先,失业评估保险数据信息采集。数据信息采集是进行失业保险有效评估的先决条件,也是为广大参保人员提供优质服务的基础环节。一是失业保险评估数据信息采集的组织。由于这项工作业务量大,工作繁琐,因此要对工作人员按照数据评估信息采集、核对、录入以及组织协调等工作内容进行统筹分工。二是确定评估数据信息采集的范围,即人员和时间。三是确定评估数据信息采集的内容,包括企业职工的姓名、失业保险号码、身份证号码、性别、出生年月、参加工作日期、视同缴费年月、个人缴费基数、个人缴费额和失业保险待遇水平及失业保险金发放形式等内容。四是评估数据信息采集的方法,根据采集失业保险评估数据信息工作所需要的内容制作各种统计图表,确定数据采集的具体程序。

其次,评估数据信息库的建立和维护。其工作内容包括参保单位数据信息及参保职工数据库和失业保险基金数据库及失业人员就业促进数据库的建立和更新、数据库信息的清理和完善、数据库信息的使用和维护等。

三、我国城镇失业保险评估信息管理系统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

1、我国城镇失业保险评估信息管理系统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已经建立了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使用计算机和相关软件进行失业保险业务处理。但从整体上看,失业保险信息管理系统建设的现状与失业保险评估工作的要求还有一段距离,大量的数据资料还需要进一步的综合处理和分类,失业保险管理信息系统的不规范、不完善,制约了失业保险业务的发展需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失业保险信息管理系统稳定性不高,不能有效保证失业保险评估所需数据和资料的完整性。失业保险信息管理系统涉及众多参保单位和人员的数据和资料,涉及到从收到支的各个业务流程,对于不同的保障项目和保障人群而言,又需要有专门的分类数据和资料,统计工作异常复杂,需要不断对相关数据进行更新和维护,因此系统的稳定性是失业保险评估工作顺利进行的基本要求。随着参保人员对失业保障需求的不断变化,失业保障相关的政策也需要随之调整,需要对系统的失业保险信息管理的核心数据库平台进行修改。政策的多变性和需求的多样性要求失业保险信息管理系统不断调整和提升,而系统的稳定性则是失业保险信息管理系统运行的关键。

其次,失业保险信息管理系统数据以统筹单位为基础,相对独立,难以实现资源和数据共享。各地对相关指标和数据的解释不统一,使得部分数据缺失,有些评估数据需要再加工处理。失业保险信息管理系统应当覆盖城镇失业保险各项业务和各类参保人群,相关数据资料的准确性和便捷性非常重要。对于同一个参保职工来说,无论在任何地方检索,他的参保信息都应该是唯一的,而且在提供了有效的身份证明后,他能随时查询到自己的失业保险信息,但目前由于失业保险信息管理系统未实现全国联网,不同的业务、险种由不同的经办机构管理,会出现信息的重复或不准确录入,影响了职工参保信息的准确性与唯一性。职工失业保险在不同类型工作单位、不同统筹区域之间的转移接续也比较困难。只有建立全国统一的数据管理系统,在更广的范围内实现信息数据的共享,才能真正保证参保职工相关信息的唯一性和准确性,以及评估指标数据的一致性。

再次,失业保险信息管理系统需要专门的工作人员,系统和人员的有效配合也需要一定的时间和周期。失业保险信息管理系统的发展要求相关工作人员既要精通计算机网络技术,又要熟悉失业保险的相关理论和业务,而目前社会保障单位却无法提供高额的薪资待遇来吸引高水平的专业技术人才。

最后,失业保险信息管理系统信息的安全性和准确性难以保证,也会给评估工作带来挑战。失业保险信息管理系统是政府电子政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该系统数据库庞大、系统更新快,因而安全需求较高。一方面随着系统用户增多,信息需求量不断增加,需要更新技术来更好地为大众服务。另一方面,由于该系统也是以互联网络为主要传输途径,各项公众服务需要在互联网上实现,因而不可避免地存在各种安全隐患。因此,保障失业保险信息数据的安全稳定,协调参保职工失业保险信息需求与网络安全问题是失业保险信息管理系统良好发展的关键。

2、我国城镇失业保险评估信息管理系统的改进建议

鉴于失业保险信息管理系统的以上问题及其对失业保险评估工作造成的障碍,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优化和改进。

首先,进行有效的失业保险信息管理系统整合和优化,保证失业保险评估所需各类数据资料的完整性和准确性。为适应失业保险业务的新发展和促进失业保险评估工作的有效推进,失业保险信息管理系统的覆盖范围应扩大到失业保险各项业务和各类就业人员等,后续逐步扩展到全体城镇居民,保证数据资料的完整统一。通过失业保险信息管理系统整合,逐步实现各项保险业务之间、各管理部门和业务部门之间的协调,为保证失业保险信息管理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和信息的有效性奠定基础。

其次,逐步实现参保单位和参保人员信息的统一,并为失业保险在不同行业、不同统筹单位的转移接续奠定基础。要实现失业保险管理信息系统不同业务流程、不同业务项目上的融合,将分散的业务流程通过合理有效的整合,实现数据的共享和统一。对于跨行业、跨地区流动的参保人员,要有效实现其失业保险转移接续的顺畅性和便利性。同时,要加强对已有参保单位和参保职工数据的维护核对、整理,实现相关数据资料的完整集中,逐步实现数据库中所有参保人员失业保险相关指标数据的完整和统一。

再次,加强对相关业务人员的培训,使其能顺利实现和新系统的磨合,提高工作效率。失业保险信息管理系统管理着大量的资金和人员信息,与每一个劳动者和参保人员的切身利益紧密相关,资金、技术、人才等都是该系统良性发展的必要条件。随着公共服务系统的建设和政务公开,该系统的用户范围也会逐步扩大,通过互联网访问该系统的用户也会越来越多。因此,应加强对失业保险信息管理系统相关工作人员的培训,使其顺利接轨新系统,提高工作效率,同时加大各项配套资源投入,保证新系统的顺利运行。

最后,充分发挥失业保险信息管理系统的优势,不断优化各项信息资源的有效运用。随着失业保险的逐渐完善,社会各界对该系统的各项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失业保险信息管理系统是失业保险相关管理部门和服务对象交流的窗口和平台,服务对象对失业保险相关业务的满意度也是评价失业保险有效性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有效的信息公开和交流有利于增强职工对制度的认同感。失业保险信息系统要为跨地区的人才流动、失业保险关系的转移接续、失业保险待遇发放及跨地区跨部门的管理服务提供相关的技术支持,以方便用人单位和劳动者通过该系统及时了解失业保险的各项政策和业务流程。通过失业保险信息系统的建设,可搭建起失业保险管理部门与广大参保职工之间交流和信息共享的平台,为失业保险评估工作的有序进行提供可靠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刘进才等:关于政策评估的模糊数学方法及计算机程序处理研究[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6).

[2] 余向荣:公共政策评估的社会实验方法:理论综述[J].经济评论,2006(2).

第6篇

关键词:新医改;医疗保险;规范化;管理

一、引言

在新医改的大背景下,我国逐步建立起能够覆盖城乡居民的全民医保,随着医保服务人群的增大,医保管理成为当前人社局医保中心的重要任务之一。然而在实际发展过程中,医保管理一直处于被动应对检查和处理一般性事物阶段,规范化程度比较低,因此,相关部门必须加强对医疗保险的规范化管理,提升医保服务水平。

二、医疗保险规范化管理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组织管理不到位在医疗保险组织管理方面,部分地区医保中心尚存在一定不足之处,传统组织管理方式仍旧占据主导地位,医疗保险质量管理控制水平不高,缺乏一定的系统性,加上部门与部门之间协调性存在一定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对经费控制产生严重影响。加上医院在人员配置上以及人员培训上存在一定缺陷,导致医保工作人员职责意识较低,对医保规范化管理产生严重影响。2.医保政策不健全因医保政策不健全,导致很多政策尚未得到有效的贯彻落实,很多患者未对医保具体内容予以充分了解。加上患者对医疗机构缺乏深入认识,导致医患矛盾突出,极易造成医疗纠纷。3.互联网信息化管理水平较低在新医改的大背景下,医保中心以及各级医院都应加强信息系统的建设,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很多医院没有对信息系统予以充分认识,甚至医保中心工作人员都缺乏互联网的信息化管理理念,导致医疗保险报销缓慢,工作人员工作压力大等,无法适应医疗保险改革的要求。4.医保费用管理还有待完善部分医保中心内部运行机制无法满足医保支付体系要求,其自身约束性对科学技术的应用以及科研建设产生一定影响,加上医疗保险人才的流失、医疗费用归还不及时等问题,给医保管理形成严重阻碍。5.医疗保险评估有待加强医院经常会出现收费不合理或者就诊不规范等情况,医疗保险违反规定的情况也时常发生,这对于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产生不利影响。加上医保中心在医疗服务、资金运行以及技术开发等方面贯彻落实不到位,使得医疗保险整体评估体系尚未纳入到医疗保险事业的整体管理评估中。

三、新医改背景下医疗保险规范化管理对策

1.对医保管理组织机构予以健全和完善具体来说,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建立医保领导组或者医保质量管理委员会,面对重大问题时,采取共同决策的措施,加强各个部门之间的沟通和交流;第二,在控制层科学设置独立的职能部门,并配备各类人才,加强医疗保险的规范化管理;第三,在医院设立联络员或者医保秘书,加强对医保政策的宣传和督导。2.建立医保患三方的和谐关系在新医改背景下,以往医患双方关系被医保患三方关系所替代,为此,医保中心作为医院和患者的桥梁,必须加强支付制度改革,不断强化三方之间的交流。具体来说,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医保中心与医院建立良性互动机制,制定符合医院发展的各项政策;第二,加强与参保患者的沟通和交通,尽最大努力保障其合法权益;第三,开展多种多样的培训活动,让医保工作人员能够对医保政策予以充分掌握,并灵活应用。3.督促医院升级信息系统为进一步提升医保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医保中心应对数字化医院建设予以高度重视。一方面继续积极推行持卡就医、即时结算等便民措施,提升医保结算效率。另一方面督促医院不断健全信息系统建设,为医疗费用以及医疗质量监管提供完善平台,以便满足医保规范化管理的需要。4.建立并完善医疗保险管理评价指标系统在以往的医疗保险考核评价过程中,主要以费用管理为主,对医院各个科室费用超支以及结构等方面进行考核,这种方式操作起来比较简单,但对医院各个科室发展具有不利影响。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不少地区医保中心开始引进先进的绩效管理理念,建立起一套较为合理的医保管理绩效评价机制,从参保患者、医疗费用、医保管理以及学习发展等几个方面加强对医疗保险的规范化管理。5.大力培训健康、良好的医疗保险文化具体来说,医疗保险文化的培育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第一,加大医疗保险规范化管理的宣传力度,开展多种形式的培训活动,改变各级医保工作人员的思想观念,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发展观和医保观;第二,将医保质量评价指标系统作为指导,在医疗保险管理过程中融入先进的医保管理理念和医疗保险政策,从而帮助各级医保工作人员建立起自觉学习医保政策的良好习惯。

四、结语

总而言之,在新医改的背景下,要求各级医保中心以及医院不断加强对医疗保险的规范化管理,对医保管理的重要意义予以充分认识,积极学习医保政策并严格执行。针对当前医疗保险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应结合实际情况,采取合理的措施加以解决,同时对各级医疗保险管理组织体系予以不断健全和完善,并督促医院及时创建相应的信息管理系统,加强医保中心、医院以及参保患者三方的沟通和交流,制定健全合理的医疗保险考核机制,大力培养健康向上的医保文化,切实提升医疗保管规范化管理水平,从而为参保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

参考文献:

[1]汪峰,侯敏,张文胜,等.医院医疗保险管理现状分析与发展对策[J].卷宗,2016,6(3):418.

[2]田晓婷.重视医保服务能力建设[J].中国医院院长,2013(10):80.

第7篇

1企业在社会保险管理中的不足和问题

1.1制度不完善

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我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相应地,国家也意识到了社会保险的重要性,因此,我国政府积极采取各种战略措施致力于促进社会保险管理的发展。然而值得我们注意的就是各个企业之间的社会保险管理制度都不一样,而且其制度也不完善,政府也没能做到因材施教,因此,在企业和政府之间的不平衡导致社会保险管理制度也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企业的工作人员是十分复杂的且分布广泛,员工之间的年龄差距也非常大,退休人数也不统一,而且一些在退休之后死亡的员工家属为了能够继续享受企业福利,就不及时向公司上报真实的情况,这样就给企业的社会保险基金带来了严重的损失。

1.2相关的服务机构缺乏

资金能够促进社会保险管理的发展,但是相关社会保险服务机构却十分缺乏。换句话说,就是社会保险的发展和完善仅仅只有资金的支持是不够的,还需要相关的辅助机构来进行协调,才能使社会保险管理更加全面地发展。从现阶段社会保险管理的发展状况的角度来看,其相关的服务机构已经不能很好地促进社会保险的发展,而且由于相关服务机构的匮乏也导致了很多问题的出现。如果政府和企业完善相关的服务机构,那么员工住房难、看病难的问题也就不复存在了。

1.3宣传力度不够

社会保险制度的宣传力度不够,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影响因素。首先,就是宣传方式。在网络时代日益发达的今天,企业对社会保险的宣传方式仍然是最初的表演和演讲等形式,不能有效地使用发达的网络资源进行宣传,这样既与工作人员的生活方式不符,工作人员也无法深刻地了解到社会保险对自身的影响。其次,就是时效问题。在大型企业或者国企中,一般都会以积极的态度来宣传和对待社会保险问题,然而,在一些中小企业中,由于管理人员的意识不强烈,管理不够严谨,导致其对社会保险的宣传采取一种极其消极的态度,中小企业的工作人员也不能及时地了解到企业保险制度和政策,也不能意识到社会保险对自身的重要作用,从而也就失去了维护自身权益的最佳时机,这在一定程度上就导致了该企业的工作人员以一种消极、不思进取的态度来对待工作,没有较强的责任感,从而降低工作效率,给企业带来更大的经济损失和资源浪费。

2完善企业社会保险管理制度的策略

2.1企业对社会保险制度进行不断的完善和改进

企业在完善社会保险管理的过程中,必然会面临着很多新的挑战和问题,企业必须针对这些问题和现象进行仔细的思考和研究,积极探索新的措施。与此同时,社会保险制度与工作人员的切身利益紧密相关,在制定各种制度的时候,应该积极采纳工作人员的意见和建议。企业仅仅制定出社会保险制度是远远不够的,还要有相关的管理制度,比如说绩效汇报制度、政务公开制度、服务保障制度等。这样就能在一定程度上确保社会保险管理工作顺利展开,提升工作人员的积极性,推动企业的快速发展。

2.2建立专业的工作团队

一个企业仅仅拥有完善的社会保险管理制度是远远不够的,如果企业的员工以一种消极的态度来面对工作,导致工作效率极低,那么有效实施社会保险制度就会是纸上谈兵。所以,企业在完善社会保险管理制度的同时,也必须建立一支专业的工作团队,这将会直接影响企业的社会保险管理工作的效果。在建设工作队伍方面,我们首先必须依据企业的真实需求来设置相关的工作机构和岗位;其次,在对人员进行选拔时,严格遵循选拔和任用要求,既要考察工作人员的管理能力和专业素养,也要重视选拔人员的沟通交流能力和责任心以及临时应变的能力等因素;最后就是要对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和教育,使工作人员能够不断地提升自身的工作素养和专业知识。

2.3严格管理企业相关的社会保险管理工作

在一个企业中,人才是最重要的,所以要做到“以人为本”,使企业的每一个员工都能享受到社会保险福利,积极了解每位员工的需求,为他们提供便利;此外,企业还应该加大对社会保险管理制度的宣传力度,积极利用各种媒介或者是互联网来宣传社会保险管理制度,使员工能够真正了解社会保险管理制度;同时,社会保险管理制度要与国家的管理要求相符,实现共同发展、共同进步。

2.4建立高效的信息化体系

以往的社会保险管理模式具有效率低、投资高等不足,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已经不能适应,所以,企业必须建立高效的信息化系体系来提升社会保险管理的工作效率。比如说,企业在社会保险管理中,构建起完善的数据库系统,这样不仅可以解决之前信息数量大、不能及时更新和查阅的问题,还能够节约工作人员的时间和企业的开支。

3结束语

第8篇

关键词:网络保险现状建议对策

近年来,作为21世纪朝阳行业的保险业,在不断探索新型营销模式。随着互联网应用的普及,电子商务技术与保险业相互融合渗透,至2005年优保网出现,2006年我国第一家网络保险平台――慧择网建立。网络保险的服务功能从简单的产品展示、信息介绍,到众多产品的功能对比,从在线投保到在线保单变更、退保服务,再到协助理赔等综合服务。总之,随着电子商务业的迅猛发展,第三方网络保险平台得到了快速发展。给保险市场带来了全新的挑战和机遇。本文从分析我国第三方网络保险平台发展的优劣,提出第三方网络保险平台健康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一、第三方网络保险平台发展的现状

(一)发展的优势分析

第三方网络保险平台是指保险公司依托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进行保险产品的销售。相对于传统保险营销,有以下几方面的优势:

1.大大降低中间成本,规模效应显著。第三方网络保险平台不仅提供众多的保险产品信息、咨询,而且能在平成产品的销售。与传统的人营销或银行保险相比,需要的工作人员更少,节省了佣金、展业费、管理费等中间成本,大大降低了保单的平均销售成本。具有快捷、高效等特点,业务量不受人力制约,规模经济效益显著。

2.具有独立地位,更易赢得客户的信任。第三方网络保险平台通常与多个保险公司合作,拥有众多保险产品。是一个公共销售渠道,具有“公用性”的特点。更能满足不同客户的多种需求。第三方网络保险平台还能避免营销人员对产品介绍的偏面或误导。因此其产品信息更加专业,立场更加客观、公正,具有“专业化”和“公平性”等特点。更易赢得客户的信任。

3.具有强大的服务功能,有利于客户的选择。第三方网络保险平台具有专门的产品筛选功能、对比功能,投保人只要用基本信息、保障功能、产品定价等进行对比筛选,就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产品。与传统营销渠道相比,具有高效安全的优势。可以化较少的精力,了解不同保险公司的同类产品,更好地选择符合自身需要、性价比较高的产品,在线完成购买。

4.不受时空限制,更好地满足客户需求。通过第三方网络保险平台进行产品销售,不局限于固定的营业场所,服务时间拓展为7天×24小时,不受工作时间的限制,灵活方便。具有交易的自主性、便捷性和个性化等优势,同时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能更好地满足现代人的消费需求。

5.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拓展了互联网保险的发展空间。随着电子商务业的发展,年电子商务交易额快速增长。与此同时保险业与互联网的相互渗透进一步加深,运用电子信息技术带来的便捷和安全,使互联网保险的消费群体也不断扩大,市场规模迅速发展。据中国保险行业协会于2016年的《2016年上半年互联网人身保险市场运行状况分析报告》显示,今年上半年,互联网保险市场累计实现保费收入1431.1亿元,是上年同期的1.75倍,与2015年互联网全年保费水平接近,占行业总保费的比例上升至5.2%。经营主体从2011年的28家上升到96家,超过现有产寿险公司数量的一半。无论网络保险的品种或交易额,均呈现增长趋势。数据表明,我国第三方网络保险平台的发展迅猛,发展空间巨大。

(二)发展面临的制约因素

1.构建成本较高,制约其发展。互联网保险是一种新兴的保险营销模式,目前消费群体有限,既懂保险专业知识,又精通互联网技术的复合人才也非常缺乏。宣传推广费用较高。另外,前期投入如网络和硬件的开发、保险产品的设计等成本费用大大高于传统营销。这些因素均制约了第三方网络保险平台建设的快速发展。

2.复杂保险产品网络营销缺乏优势。互联网对于复杂保险产品的销售具有局限性。目前,第三方网络保险平台的主流产品是标准化和黏度低的短期产品,如车险、意外险、简易寿险和理财类保险等。对于综合性、复杂型的保险产品缺乏优势,保险行业还不太适应“组织模式扁平化”的互联网特点,很多保险的理赔只能在线下完成。有些保险条款晦涩难懂,不能适应互联网透明、简洁等特点。大大制约了网络保险的快速增长。

3.与传统营销模式发生冲突,制约其发展。第三方网络保险平台其业务自主性不强,没有自己的保险产品和相关的售后服务,因此产品类型、定价及理赔服务等均受制于保险公司,缺乏自和话语权。并且与保险公司的网站同质化严重,存在恶性竞争。当保险公司建立完善自己的网站后,就不再把第三方网络保险平台作为其销售渠道。另外,保险公司实行分地区经营,而互联网销售模式要求保险公司的业务是全国性、跨地区性的,因此在进行保险理赔时,各地保险公司会相互推诿,不利于其发展。

4.保险监管滞后,不利于网络保险的健康发展。互联网保险的发展速度较快,我国的保险监管相对滞后,法律法规不够完善。目前只对互联网保险市场的准入条件、经营规则等做了简单规定,监管规则不够细化,没有专门的互联网保险产品审批制度,对于销售人员缺乏资格审查机制等等。客观上制约了第三方网络保险平台的健康发展。

二、加快我国第三方网络保险平台发展的建议和对策

(一)加强人才培养,提升服务质量

随着保险公司自建网站的完善,第三方网络平台要保持其竞争优势,必须重视人才培养,尤其要加大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力度,对现有互联网技术人才进行保险知识和保险业务的再培训,加快引进保险管理高端人才和技术创新人才,通过顶层设计,简化网上操作流程。延伸网上理赔服务,提高理赔效率。探索服务新模式,完善子保单、自助理赔、进度查询、投保方案设计、保单真伪验证等服务功能。利用移动终端、大数据、物联网等新技术让客户实现咨询、投保、缴费、理赔等全流程的电子化、远程化操作,提升互联网保险的服务质量。

(二)加强技术创新,确保第三方网络保险平台交易安全

随着市场的扩大和交易额的增加,互联网保险面临来自黑客和不法分子的攻击,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必须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定期检查电脑系统,及时发现并修复系统漏洞,消除安全隐患。加强电子信息技术创新,设置证书认证、专用交易码等保护措施。建议制定电子商务、电子合同相关法律法规,明确保单电子签名效力等。防范道德风险对于虚假保险网站,应积极配合公安部门,严厉打击互联网犯罪,严厉惩处利用消费者个人信息获取非法利益的不法分子。以确保第三方网络保险平台交易安全。

(三)开发保险组合新产品,扩大网络保险消费市场

随着保险市场的成熟,客户往往需要多种保险产品的组合来满足需要。第三方网络保险平台应利用其销售多家保险公司产品的优势,积极开发保险组合新产品,满足各种客户需要,充分发挥第三方平台的优势,最大优惠让利消费者,吸引消费群体,扩大互联网保险的消费市场。整合资源,发挥合力,改变第三方网站“二传手”的模式,建立统一的网络营销平台,大力发展第三方网站规模。

(四)开发多种交流模式,提高网络保险适应性

虽然第三方网络保险平台迅速崛起,但其产品仍较简单,复杂产品较少。第三方网络保险平台要想打破这样的限制,必须改变模式,建立与客户的网络语音视频交流功能,直接与客户讲解复杂产品的保障功能,制作比较复杂型产品的保障、条款、注释等事项的通用视频,探索线上线下互动的客户交流方式等。提高保险产品的上线率,使更多的保险产品适合全流程网络化。

(五)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确保网络保险平台的健康发展

为了促进第三方网络保险平台健康发展,监管部门颁布了互联网保险相关的法律法规,如《保险、经纪公司互联网保险业务监管办法(试行)》、《互联网保险业务监管暂行办法》等。由于市场发展较快,监管相对滞后。因此必须尽快建立和完善互联网保险的法律法规体系,增加或细化实务操作方面的监管法规,以及专门的互联网保险产品审批机制和人员资格审查机制等。确保第三方网络保险平台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赵鹏,霍龙峰.浅析中国网络保险现状、前景及发展对策[J].中国电子商务,2010(6).

[2]刘慧君.保险网络营销研究[J].中国保险,2010(6).

[3]孟繁茂.论网上保险营销的特点和发展[J].中国经贸,2013(6).

[4]徐洪峰.浅析移动电子商务交易安全性研究[J].网络安全:2012(1).

[5]徐静.我国网络保险发展现状及建议[J].浙江金融:2011(4).

第9篇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 规范发展

一、我国互联网金融规范发展的问题

(一)法制环境方面

由于金融法律法规这方面的不健全、不完善,不断地出现互联网金融犯罪等一系列严重现象,因为逐渐呈上升趋势的互联网金融发展速度,当前我国对互联网信贷业务这一方面还尚未出台太多明确的法律法规;另一方面,消费者要求互联网金融产品多样化也亟需在较完善的法律法规环境中实现,那么我国互联网金融的立法进程必须进一步加快。目前,我国在这一方面还处于法律的灰色地带,必定会抑制互联网金融的一系列规范发展。

(二)监管制度方面

随着互联网金融服务范围的不断扩大,金融监管的范围也在不断延伸,这使监管力度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不少;同时,还存在金融监管手段较少、监管水平不高以及金融监管主体较混乱的情况。监管力度严重表现不足的主要原因有:第一,互联网金融这一新兴领域对监管要求更高的技术性,对于我国当前的监管部门来说,这是一个重大的挑战;第二,我国在这个新兴领域的监管经验还不足,没有一个完整的体系来支撑;第三,我国在保险产业这一块还未扩大到有专门针对互联网巨灾保险管理体系的发展。

(三)网络信用安全方面

互联网金融中的发展创新面临着层出不穷的难题和挑战,这也使得新的网络安全和信用安全问题不断产生和变化,风险漏洞层出不穷。首先,网络借贷和网上支付的发展已经逐步形成了基于网络行为的信用评价体系,网络信用体系的不完善会导致网络交易违约的可能性,网络信用安全问题也包括了金融风险、信誉风险等各种类型的风险。其中,当互联网金融出现巨额损失时或者在互联网金融的支付系统发生安全问题时,就会出现信誉风险。其次,消费者在网络进行交易越来越频繁,其消费记录、银行卡信息等会因网络安全漏洞而被泄露,还会严重地威胁到消费者的财产生命安全,当然消费者的个人信息安全还只是其中的一部分,信用安全方面的问题在现阶段互联网金融发展中也是较突出醒目的。

(四)群众专业知识水平和人才素质问题

虽然我国的国民教育已经大范围的普及,但金融这一行业,专业性强,其发展规律、规则及模式对于许多普通民众来说,不是特别轻易就能真正完全掌握的。不了解互联网金融行业的普通民众盲目的投入其中,不仅不利于金融行业的发展,还会使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互联网金融为了得到更好、更快、更健康的发展,完全了解和掌握专业知识是不容无视的一方面。

二、我国互联网金融规范发展建议

(一)健全互联网金融法律法规

互联网金融这个新兴行业需要完善的法律法规来庇护才能发展的更好。为了营造良好的法制环境,解决网上电子交易的合法性以及电子银行和电子货币的行为规范问题是特别重要的一步。跨国银行金融交易方面的法律保护问题,也需要制定电子货币发行、支付与管理的法律规章制度。另外,还亟需健全和完善互联网金融正规合法交易方面的法律法规。

(二)建立完善的监管体系

互联网金融被定义为了新兴的一个交叉行业,则该行业多个部门的监管就都会被涉及到,当前中国“新经济”条件下面R的热点新话题也包含了互联网金融的监管问题,这需要央行、证监会、银监会、保监会、公安部、法制办等部委共同的监管,通过加快立法完善性步伐,明确其监督部门及其相应职责,界定划出互联网金融监管的范围,建立一套完善的监管体系。一是各部门的监管责任及范围需明确下来,还要求监管部门对互联网金融主体进行有相当清晰的管理分层和规划,明确每层对象的监管职责,并逐步拓展跨层级、跨部门的监管协调运行机制;二是要对于其不断出现的业务模式和政策规避手段,技术监控手段的投入必须充分加大,特别是期限错配、资金安全等问题,监管环节细化,监管力度充分。三是亟待加强和提高互联网金融行业的自律方面,互联网金融业务模式也要不断发展创新。

(三)完善网络信用安全防护体系

为了应对各种网络安全问题,互联网金融就需要不断完善网络技术和提高网络服务匹配,还得建立起大型的共享型网络信息行业的数据库,来适应互联网金融机构、互联网金融市场、互联网金融交易和互联网金融监管等方面的技术需求。尤其针对网络信用安全问题,需营造一个可以信赖的良好的网络环境。建立专门针对电子商务平台的风险预测和金融信息管理分析的系统,防范互联网金融网络安全风险,同时,通过采取物理安全策略、访问控制策略、安全接口等高新网络信息技术,设置防火墙为客户提供数字认证、生物特征识别等服务,建立网络安全防护体系。最后,互联网电子支付安全管理制度的建立健全步伐也刻不容缓,加强建设网络软、硬件系统,大力发展先进的网络信息技术,采用新型信用安全技术来更好的构建客户和银行等之间的信任桥梁。

(四)加强群众互联网金融知识教育,提高人才素质

为了大力提升人们在互联网金融专业知识方面的水平,必须倡导人们进行继续教育,汲取更多的知识。在受法律保护的前提下,社会公众的信息不被非法泄密、资金安全不受侵害。除此以外,为了为客户提供更好的金融产品,为了赢得更多客户的信赖和支持,金融业还必须拥有一批专业人才,从业人员素质和专业知识要不断得到提高和更新,加速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另外,国家也要加强与国外同行的交流、研究与合作,使我国的许多金融衍生工具得到充分的利用,让更多人掌握更多新的知识。

参考文献:

[1]王倩:《网络经济时代的货币理论》,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48-67页;

[2]郭畅:《互联网金融发展现状、趋势与展望》,《产业与科技论坛》,2013年,第19期;

[3]谢清河:《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经济研究参考》,2013年,第49期;

第10篇

【瑞信:中国家庭财富过去17年增长6倍】报告显示,自2000年起,中国的家庭财富每年增长12.5%,相当于在过去17年中增长了6倍。该机构预计,中国的家庭财富预计将以每年约6%的增长率上升,将成为未来五年全球财富增长的主要来源。

国家发改委称正研究推行绿色物流绿色包装实施方案。上市公司中,金发科技完全生物降解塑料销售持续增长,并涉足快递包装业务。公司此前在互动平台表示,已同阿里巴巴旗下菜鸟签订绿色物流包装供应战略合作协议,目前各项工作正按计划推进中。京东的“清流计划”公司也参与其中。皖维高新主营的聚乙烯 醇(PVA)具备高分子材料中少有的可降解特性。

保监会拟修订健康险管理办法:短期险费率浮动不超过基准费率的30%!时隔11年后,保监会对健康险管理办法进行调整。11月15日,保监会在其官网《健康保险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下称《征求意见稿》),对于2006年颁布实施,目前完成修改的《健康保险管理办法》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征求意见稿》里提出短期健康保险费率浮动范围不超过基准费率的30%,长期健康保险产品费率允许浮动,但调整应当遵循公平、合理原则,并重新报送审批或者备案。

第11篇

【关键词】区块链 保险业 信用危机

一、中国保险业信用危机现状

近几年,保险市场实现较快增长,结构调整成效显现,有效防范风险,服务经济社会能力明显提升。与此同时,保险的投诉率却也是出于一个上升趋势。作为以最大诚信为基本原则的保险行业信用危机频发,关键是缺少一个稳定适用的信用机制。

(一)保险业整体发展情况

保险业务快速增长,2016年前三季度原保险保费收入规模超2015年全年水平,同比增长32.18%;保险业务结构持续优化,服务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和保障民生能力增强;赔付支出平稳增长,2016年前三季度寿险业务给付金额超2015年全年水平,同比增长31.64%;外资保险机构业务增速快于行业水平,市场份额同比略有增加;由于2016年金融环境复杂多变,保险资金运用收益率下降,经营效益有所下降;保险公司从业人员大幅度增加,截至2016年3季度末,保险公司职工人数109.27万人,较年初增加6.81万人,增长6.6%;保险公司签订了委托协议的保险销售从业人员628.13万人,较年初增加156.83万人,增长33.3%。?q?

(二)2012~2016年保险消费投诉情况

数据来源:2012~2016年《中国保监会关于保险消费投诉情况的通报》。

如图1所示,2012~2016年保险公司合同纠纷投诉量总体呈现增长趋势,其中理财/给付月平均投诉量与退保纠纷月平均投诉量在2016年有较大幅度下降。如图2所示,在2012~2016年保险中介机构纠纷的投诉量变化中,违法违规数量明显下降,这与中国保监会对保险业的整治政策不无关系,而合同纠纷在近五年呈现比较缓慢的上升趋势。总体来看,随着保险体量的上升,保险业快速发展的势头,保险消费的投诉数量也在随之上升。不仅是个人,保险公司也常在再保险过程中出现信任问题。保险公司对于被保险人的承包方式由于是采用抽样体检与抽样生调,因此被保险人中频繁出现有逆选择等违背诚信原则的现象。由此看来,信用危机严重阻碍了保险业的发展。

(三)传统保险业信用危机具体问题表现

1.保险关系人中保险人不诚信。为完成其业务量与提高个人收益,保险业务员片面夸大其某些产品的优越功能,对条款进行扭曲与遗漏解释,对潜在的风险缺乏充足的解释,致使被保险人在索赔时与保险人产生争议与冲突。此外,由于保险人缺少对投保人充分的信息披露,使得被保险人与保险人之间信息严重不对称,投保人无法对是否投保做出最准确的判断,从而使得保险行业在人们心目中的声誉严重下滑。

2.保险关系人中投保人不诚信。一些投保人为了谋取个人利益、降低投保成本,如实告知义务没有得到履行,或在投保条件都不符合时,提供虚假信息参与投保,使保险公司在是否承保的决策中难以根据投保标的的风险状况做出判断;更有甚者,部分保险消费者为获取额外收益而进行保险欺诈,刻意伪造保险事故与相关的证明、数据、资料,故意夸大损失程度,由此形成了一系列的道德风险。

3.保险人对保险人和投保人及有关关系人不诚信。某些人为获得超出正常收益的~外收益,通过做伪造保单、私自挪用保费、更改保险合同等手段欺骗被保险人与投保人,还通过对保险产品的增值功能进行虚假宣传,对保险合同中的免责条款没有履行及时说明的义务,甚至对投保人进行错误的引导。更有甚者还隐瞒与合同相关的重要表述,严重损害了被保险人的利益。

(四)互联网保险信用危机具体表现

1.信息安全问题。在互联网时代,数据的公开性与共享性已经成为大趋势,但数据公开也伴随着许多争议,因为公开与分享数据会造成用户隐私、个人信息等内容被泄露与非法利用,也为不发机构利用数据进行非法保险运作创造了条件。互联网保险可以以低成本获得大量的数据资料,同时保险管理成本也得以降低,但是因为技术缺陷导致客户的信息被窃取、利用以及其他非法操作也不在少数。同时,保险产品的理赔与销售两个过程在时间和空间上分离,这就为保险欺诈提供可乘之机。如在图3的消费者对互联网保险风险因素调查中可以看出保险诈骗与个人信息泄露占据较大比例。

数据来源:杨鑫《我国互联网保险运行及监管问题研究》。

2.市场监管问题。由于互联网保险是随着大数据的兴起刚刚发展起来的新型产业,相关法律法规的无法满足保险市场发展与监管的需要。近些年国务院与保监会也对互联网保险提出了许多针对性的整治文件,但是没有成立明确的市场监管部分与机构,具体的问题也没有清晰的法律条文解释,这就使得保险市场的市场机制无法准确的发挥作用,市场准入与退出机制也没有得到很好的界定与限制,所以在近几年互联网保险的迅猛发展中,市场监管的缺陷也被暴露无遗。

二、区块链技术特点

区块链技术最先由比特币创始人在比特币白皮书中以“工作量证明链”的形式提出,是一种将数据区块按照时间顺序以链条式组成特定数据结构,并以密码学方式保证的不可篡改和不可伪造的去中心化共享总账,能够安全存储简单的、有先后关系的、能在系统内验证的数据。有以下几个特点:

1.去中心化。区块链数据的验证、记账、存储、维护和传输等过程均是基于分布式系统结构,采用纯数学方法而非中心机构来建立分布式节点间的信任关系,这样就避免了过去传统的中心式管理系统,实现了去中心化分布系统。

2.时序数据。区块链采用带有时间戳的链式区块结构存储数据,从而为数据增加了时间维度,具有极强的可验证性和可追溯性,可以避免数据被篡改以及数据丢失。

3.可编程。区块链技术提供灵活的脚本代码系统,用户可以自行创建高级的智能合约、货币或其他去中心化应用。

4.加密与授权。区块链技术借助非对称密码学原理对数据进行加密,同时利用分布式系统各节点的工作量证明等共识算法形成的强大算力来抵御外部攻击、保证区块链数据不可篡改和不可伪造,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三、区块链技术对于解决保险业信用危机的作用分析

(一)区块链应用于保险业原理分析

区块链不需要第三方的信任机制介入,而是点对点自组织网络的构建、不可篡改的加密账本和分布式共识机制,从而实现去中心化信任的全网记账和共同公证。不可篡改、可追溯等优越性,使得记录于区块链上的数据信息具有高度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网络交易各方可以享有一高度安全、深度信任的交易环境。当保险事件发生时,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智能合约即自动执行,启动保险理赔程序,实现自动划款赔付,消除了从中牟利的可能性。作为一种有效的量化管理工具,区块链可建立一整套自动化管理体系,推动保险业尤其是新兴互联网保险跨入新的发展阶段。

(二)区块链技术特点对于保险的具体应用

区块链技术会改变消费者与保险公司间的交互方式,进而为保险业带来极大转变。将部分数字化的书面交易完全转变为数字化交易,同时避免道德风险与逆向选择给保险业带来的信用危机。

区块链可以实现无人工操作凭借保险条件自动激活相应过程,降低了管理成本与失误率。如在旅游保险中,旅程开始保单自动“激活”,旅程结束后保单自动“失效”,未按照提前设定的时间完成旅程则启动索赔算法程序;在家庭财产险中,当检测到异常事故时,自动触发索赔;在医疗保险中,若护士或医生助理将病人档案和检查结果呈递至一个包含该病人所有健康记录的受信账本中,索赔就将被触发,同时索赔信息将被立即存档。

不同于传统的中心化记账方案,区块链没可以单独记录账目的节点,去中心化的特点避免了发生造假账的可能性,也同时保证了账目数据的安全性。另外,存储在区块链上的交易信息是公开的,但是账户身份信息是高度加密的,只有经过授权才可以访问,保证了数据的安全和用户的隐私。时间序列特点可以有效避免信息被更改的问题,并且可信的不可篡改的数据,可以自动执行设定的规则和条款。

(三)区块链对于避免投保人风险的作用

在现在的保险经营中,保险公司和投保人的纠纷时有发生,而问题的关键都在于对投保人的个人信息缺乏一个真实可信的数据采集和存储手段。随着国家系统性工程的推进,如果能够将更多权威的数据引入并存储在区块链上,将成为伴随每一个人的数字身份,这上面的数据具备真实可信、无法篡改的特点,对于投保人的风险管理将带来莫大的益处。目前国内首个运用区块链技术为核心的网络互助平台同心互助,在传统互助平台基础上,借助区块链技术,实现去中心化信息共享,创新实现全面透明化运作。

引入区块链技术后,可以将不同保险公司与保险中介机构之间的数据打通,相互借鉴,可以提高核保、核赔的准确性和效率。例如在医保中,如果能在区块链上查询到投保人所有的就诊记录,甚至直系亲属的就诊记录,对于投保人当前的身体状况、患病史、家族病史就有了一手的资料,有效地杜绝带病投保。

参考文献

[1]贺俊燕.中国保险业发展中诚信缺失问题的分析[J].浙江金融,2008.

[2]徐兴泰,戴春燕,范一鸣,李雪萍.我国互联网保险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时代金融,2,2015.

[3]杨鑫.我国互联网保险运行及监管问题研究[D].河南:郑州大学,2014.

[4]王和,周运涛.区块链技术与互联网保险[J].中国金融,2016.

第12篇

一、医院医疗保险管理信息平台建设的必要性

我国的特色基本医疗保险体系的信息化平台构架近些年来已经初步形成,同时从制度上也已经基本实现了城乡地区的居民全覆盖,从而实现了对广大人民群众的医疗保障服务权利得以实现。此外,我国的医疗人员整体素质和水平的提高和医疗设备以及设施的完善也进一步实现了医疗服务的完善和发展。但是我国的整体医疗资源明显存在资源分配不均衡的问题,很多的异地就医以及转包就医类人数不断增加,从而进一步加大了医保的审核以及医保整体的结算工作量和工作难度加大,同时,整体的监管工作也没有实施到位。

医疗保险网络的信息平台系统化实施主要是通过医保过程中的结算环节以及相关业务深入医院端口来保障完成,从而实现工作效率的提高。面对各类不同的参保人群,医院的医保部分应该有针对性的安排专人进行结算作业,同时出具不同的证明资料,完成各种不同的对账工作和报表发票管理工作。只有建立信息化的管理平台才能实现对管理效率管理水平的提高,所以,医院医疗保险管理信息化平台建设已经成为一个重点性工作。

二、建立医院医保管理信息集成平台

1.业务流程。医院医保流程都需要首先对参保人员进行消费明细参照分析,对具体的消费金额进行总结计算,之后按照医保政策规定的报销比例以及相应的结算方式进行结算,完成最终的结账。第二步,完成与医保管理中心的各类相关医保对账信息确认流程,需要将医保参保人员的具体消费明细以及医院端口的对账信息进行上传,最终实现在医院医保数据管理中心的信息储存以及信息统计审核工作,最终完成医保结账。

2.构建合理的应用信息平台架构。从组成模块角度分析,合理的应用信息平台构架主要包括了信息寄存器、业务逻辑控制模块、传输逻辑控制模块、安全控制模块以及安全控制模块。信息集成器是从医保中心进行下载,之后进行信号接受。通过信号的转换以及最终储存来实现信息处理,最终供给医院端口进行医疗实际参保人员的相关业务管理。此外,在医院端口,应该从实际的业务规则产生数据入手,转换成为医保中心可以进行处理和最终需要的数据。在此过程中需要进行安全监控和传输的逻辑控制,最终才能实现指定医保数据中心的信息接收;业务逻辑控制模块分析发现,在医保中心进行参保的人群存在较大差异,同时人员的类别差异较大,从医院的医疗端口实际需要的业务流程和业务服务类型也存在较大差异。

第13篇

关键词:国有企业;社会保险;管理问题;对策

1目前我国国有企业社会保险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1社保相关的宣传工作滞后性明显,许多工作者没有认识到工作的重要性。首先,企业领导者对社保工作相关问题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在当今社会,还是有一部分企业管理者受传统计划经济思想的束缚,开展工作时出现了一些不积极的状态,不重视对相关企业社会保险工作的开展。其次,普通员工对社会保险工作的真正作用没有足够的认识,思想上一直在保持警惕和疑虑。而且社保工作人员自身的专业素质不够,没有认识到自身工作的必要性,保持不了良好的效率,这些因素都以不同方式影响着社会化管理工作的进一步推进。

1.2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许多危险因素。国有企业社会保险管理工作是以自身员工为主要对象展开的工作内容,这项工作是以员工个人档案为基本支撑的,假如在档案管理环节出现了一定的问题,那么后期的社会保险管理措施的落实工作必然受到很大程度上的影响。纵观现在的档案管理现状不难发现:我国许多国有企业的档案管理工作在安全管理方面依旧存在大量不确定因素,并且还有一定数据信息错误的问题,进而影响到社会保险管理工作的正常运作和最终的效果。

1.3企业内部专业社会保险管理人才数量少,急需增加专业人才。盈利性成为现代企业发展的主要目标,国有企业也不例外。所以,企业在招聘或者是新进人员时都将重点放在了企业生产经营方面,不太重视其他管理工作人员的招聘;在企业内部从事社会管理工作的人员大多数都没有接受过正规的专业教育,并且也缺乏系统性的学习和培训。通过观察不难发现,许多企业并没有为社会保险管理工作人员设置专门的办公室,通常都选择将其和别的部门安排在一个办公室或者是直接由其他部门的工作人员兼任这项工作。这些工作人员的岗位得不到全面固定,并且对社会保险管理的职能模糊不清,最终导致企业社会保障管理处于较低水平,基础工作中还存在很大的漏洞,进而影响到社会保险作用发挥的全面性。

2国有企业社会保险管理工作的改善措施

2.1采用现代化方式做好社会保险的宣传工作。社会保险制度是由国家立法强制实行的,保险基金的筹资方主要包括劳动者、企业和国家三方,通过这样的方式后期一些劳动者在各种原因影响下丧失劳动能力时,可以给予相应的物质帮助。这些年,国家一直在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倡导老有所养、生有所保、病有所医等,通过社会保险的方式,劳动者基本的生活质量能够得到良好的保障,国家所提倡的方向也能得以顺利实现,促使劳动者的风险能够得到有效的分散。社会保险是一件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事情,如果处理得当,既有利于我国社会的安全与稳定,又可以推动我们和谐社会的全面构建。所以,加强社会保险宣传工作刻不容缓。

2.2针对社会发展需要,明确企业内部的社会保险服务部门。现在社会保险管理工作的落实问题成为各大企业普遍存在的问题,一些企业可能制定了相应的政策,但是落实起来却困难重重,导致保险起不到该有的作用。所以,要将落实工作当做重要事情来抓。并且还要注意不能超出国家和地方政府社会保险管理的各项规定。

2.3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创新档案管理的各种办法。大多数的国有企业在很长时间内都采用的是传统的档案管理办法,但是这种管理办法在当今社会并不适宜,而且还存在着一系列的不安全因素,我们需要按照现实情况的发展需求对其进行不断地创新。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以及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国有企业的社会保险工作要尝试运用网络化、信息化和数字化的信息处理系统处理问题,这是帮助我们不断优化档案信息管理工作的重要方式,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工作的效率,同时还能达到减轻工作人员任务量的目的。截止到现在,国有企业开展档案管理工作时主要运用的是电子档案的方式,这种方式非常受人们的喜爱。特别需要指出的是:电子档案的全面盛行并不是我们忽视纸质档案的理由,在实际工作中务必做好两种档案的结合工作,不能顾此失彼,在多个方面工作的全面配合下,提升档案数据管理的安全性将变得更为有保障,与此同时还是确保档案真实性和准确性的重要方式。

3结束语

第14篇

【关键词】.net;医疗保险;信息管理系统;三层构架

1.引言

社会保险工作涉及千家万户,具有政策性强、时效长、金额大的特点,关系到劳动者的切身利益,是一项错综复杂的牵涉全社会的系统工程。随着社会保障体系的不断完善,医疗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投保人数将不断增加,业务不断拓展,数据量和工作量更加繁杂庞大,急需要一套现代化的科学的管理办法,建立一套先进、可靠、稳定的计算机辅助管理系统,以满足全社会医疗保险体制改革的需要,才能为社会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本文就针对如何互联网普及的时代,构建一套先进、安全、可靠的社会医疗保险管理信息系统提出解决方案。

2.系统需求分析

2.1 总体目标

基于internet把市级社会医疗保险管理系统与税务、银行以及医疗机构的相关信息系统拓展成一个支持多种通信协议、具有高可靠性、高安全性的网络应用系统,实现全市、乃至全省、全国社会保险信息共享。

2.2 功能需求

系统要为各地社保局的业务管理和业务操作提供技术支持,并实现数字化管理,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提高市级社会保险工作的整体水平;统一和规范各地社保局的业务管理和业务操作,为社会保险事业发展创造条件和奠定技术基础,促进政府管理信息化的实现,带动全社会信息化的发展。此外,系统应能与省社保局医疗保险系统、国家社保局医疗保险系统、其他医疗保险系统、定点医院和药店计算机系统提供数据接口,并且面向社会,能与公众信息网络相连。用户可通过网络终端、智能IC卡、自动电话查询、触摸屏等方便、快捷地获取信息,并享受应有的社会保障服务。

3.系统设计

3.1 设计原则

(1)系统实用性原则

系统必须立足于社会保险管理的特点,满足不同项目一体化管理、不同行业多层次管理、不同地方多标准核算的要求。

(2)系统安全性原则

系统必须采取严格的安全措施,满足社会保险信息长期存放、长线操作、分工细致、权限分明、职责明确的要求。

(3)系统保障性原则

面对医疗保险系统这样一个涉及成千上万参保人口的业务系统,设计的首要原则就是保证系统的稳定、可靠运行。确保系统24小时连续运转不停机。

其次,医疗保险管理信息系统是为全市众多医院、药店和保健所/疗养院提供服务的。当用户处于使用高峰时,系统应能提供快速、高性能的响应。

(4)系统可扩展性原则

随着用户人群的增加及业务扩展,现行系统的设计应能提供良好的可扩展性。

系统的可扩展性是指当用户的访问量不断增加时,如何使系统的整体响应时间依然能够满足客户的需求。以及当业务扩展时,系统对应用的改动最小。

系统的可扩展性可以从两方面来考虑,首先是系统设计的硬件支撑平台是否具有可扩展性。当用户数增加是,可以通过增加CPU,内存容量,磁盘容量,增加服务器数量来适应系统性能的要求。

(5)系统模块化设计原则

系统是根据业务的需求动态变化的,从应用的设计来讲,系统必须具有良好的灵活性。当需要增加新的应用模块时,应用系统平台应提供相应的接口并具有良好的可扩充性。不必因为增加应用模块而使得整个应用重新编写。

3.2 系统功能设计

根据上述系统目标和需求分析,医疗保险信息管理系统需具备如下功能:

(1)医疗支付管理:主要完成医保统筹基金的支付管理,其中包括投保人住院申请、报销支付、结算支付、查询等功能。

(2)档案管理:主要完成投保人档案资料的录入、停保、重新投保、档案资料修改、更改变动信息等功能。

(3)征缴管理:主要完成医疗保险基金的征缴工作。包括对投保人缴费比例的计算、投保人应收帐的建立,打印缴费通知单,发送数据、报表给税局,接收核对税局返回的代征数据等功能。

(4)IC卡管理:主要完成IC卡发放、缴费资金的划拨和复核、统计IC收支情况、补卡、冲卡等工作。

(5)帐户管理:主要完成投保人从异地调入本地时个人缴费情况的转入功能和从本地调出异地时个人缴费情况的转出等功能。

(6)台帐管理:主要完成各种台帐的统计、查询、打印等功能。

(7)综合查询管理:主要包括综合查询、电话查询、触摸屏查询、WWW查询等功能。

(8)决策支持:主要包括基金收支分析等功能。

(9)系统管理:主要包括医保参数的设置、代码录入等功能。

3.3 系统网络构架设计

(1)系统网络基本结构

系统采用C/S和B/S相结合模式设计;TCP/IP通讯协议;小型机或高档服务器双机集群和大容量磁盘阵列作数据库服务器;磁带备份库实现灾难备份;应用服务器连接各定点医疗机构和银行;防火墙隔离内部和外部网络;专门服务器提供多种查询方式。提供WEB查询服务和电话查询;所有重要设备均建议采用双备份,以确保系统24小时不间断运行;配置网络管理软件加强网络理。

(2)系统网络拓扑结构图(如图1所示)

4.系统实现

本系统选用VS2008作为开发工具,SQL Server 2005作为数据库服务器,在整个系统实现过程中将用到一个数据库工程来实现整个系统对数据库的访问,从而大大提高编程效率和系统运行效率。

4.1 总体构架的实现

考虑到系统客户端频繁访问数据库,本系统设计了一个数据工程来单独实现访问数据库的功能,使用存储过程来访问数据库,不再直接使用SQL语言进行访问,主要目的是提高系统的效率,具体构架设计如图2所示。

图1 社会医疗保险信息管理系统网络拓扑结构示意图

图2 总体构架设计实现示意图

4.2 数据库工程的实现

整个数据库工程Datavisit包括了3个文件,分别是Datavisit.cs文件,SystemError.cs文件,SystemTools.cs文件。其中Datav-isit.cs文件包含了系统对数据库访问的所有操作;SystemError.cs文件包含了系统所有错误的处理操作;SystemTools.cs文件包含了系统所有的常用、通用工具。

限于篇幅,详细代码不再附上。

5.结束语

本文在分析市级社会医疗保险信息管理系统需求分析基础上,给出了系统的构建原则、系统设计和实现方案。系统已在地级市试运行,运行效果良好。由于地区差异性较大,目前难于实现市级与市级之间的对接,下一步研究将结合相关国家和地方政策,逐步构架市级与市级系统联盟解决方案。

参考文献

[1]金效辰.惠州市医疗保险管理信息系统构建[J].电脑知识与技术,2009(12):9897-9898.

[2]刘刚.社会保险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设计[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2(24):192-193.

[3]唐先华.新型农村社会保险管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实现[J].电脑编程技巧与维护,2012(18):54-63.

第15篇

2019年是公司的转折之年,也是创新业务管理部的成立之年。在公司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我们的工作重心主要是加强创新业务开展,建立创新工作机制,规划管理互联网保险业务发展,规划和推动政府、股东及重大客户业务合作,整体上取得了一些成绩,同时也存在不足之处。回顾过去,展望未来,在新的一年里,我们要以市场为导向,以创新为突破,巩固成绩,弥补不足,以昂扬的斗志去迎接新的挑战。

下面我主要汇报以下三个方面。

一、2019年取得的主要成绩

(一)上半年直销事业部经营指标良好。

在2019年上半年,创新业务管理部仍以事业部的模式经营,并在经营结果、专业化建设、大项目拓展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一是边际成本率89.92%,基本达成经营目标要求;二是进一步强化管理职能,加强费用管控;三是大项目及重点客户签单超额完成任务;四是在创新方向探索方面取得一定成果。直销事业部前期在市场上的探索为创新业务管理部今后的发展打下一定基础。

(二)创新机制初见雏形,开启创新工作新局面。

2019年下半年创新业务管理部正式成立,伴随着公司一系列改革创新的举措,作为业务管理部门,我部也在积极探索和践行公司未来业务创新的方向。在创新机制建设方面,下半年共完成五项创新制度的编写,并实施《珠峰保险创新业务管理办法》、《珠峰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重点项目管理办法》、《珠峰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大型商业风险保险管理办法》等一系列创新管理办法,意在通过基础规则的对机构业务发展进行引导,为今后公司大力发展创新型业务夯实基础。另外,为持续推进公司改革创新,在全司营造创新氛围,内外部兼顾建立创新交流机制,进一步增强员工参与创新的积极性,创新业务管理部从总公司到机构组织了多场培训及活动,包括“车联网及大数据在货车风控方面应用”讲座、“创新项目评选活动”、“全员微客活动”等,同时在公司内网多期创新月刊,通过一系列的创新活动发掘公司在产品及科技、制度流程、服务等多方面的创新方案及建议举措,激发了创新潜能。活动中各部门、各机构积极参与,勇于发声,为公司挖掘和培养创新人才做好储备,而这些创新举措也有望在未来进一步发挥作用,为公司和客户带来更高价值。

(三)多个重点项目取得进展与突破,通过实践为公司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而不懈努力。

创新业务管理部坚持以创新谋求突破,伴随着创新工作机制建设,同时充分关注及拓展重点项目,包括全国僧伽住院健康险、WWF生态保险项目等多个项目在今年相继取得了进展与突破。生态保险项目方面:公司内部方面,经过前期完成生态保险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并通过董事会、股东会审议,今年公司正式成立生态保险项目组,随后项目组在公司领导的支持与各部门的配合下,完成了与WWF合作备忘录签订,拟定了与WWF联席项目组项目管理章程,注册上报了《生态保护区巡护人员团体意外伤害保险》及其附加险种。对外方面,项目组组织参加了地球一小时、99公益日、洞庭湖观鸟节等三次全国性重要活动,并与合作公关公司蓝色光标进行项目联动宣传策划。生态保险项目组全年共组织召开7次项目组工作会议、两次WWF联席会议、两次公关公司宣传会议。12月底我司还将与WWF、保险行业协会、林业草原局共同参与协办“融益绿色金融公益论坛”,这更将充分展示我公司在社会责任感方面勇于担当的形象,通过积极组织参与各项活动,在与政策监管部门、行业协会、国际公益组织、公关媒体的接洽中,该项目获得各界的充分赞许与支持,项目组也将更加坚定信念,为公司有朝一日形成独特的核心竞争力而继续努力。 

全国僧伽大病项目方面:自2017年中标以来,在各部门和分公司的支持下,项目组积极推进,相继拜访了西藏自治区民宗委、西藏自治区佛教协会,对拉萨市内布达拉宫、大昭寺、堆龙乃琼镇达扎寺等多家寺庙进行了拜访和项目推广,并与僧伽基金会共同对西藏分公司员工进行了项目培训。目前项目已完成首批人员保单出单,产生保费收入10284.84元。西藏佛协和民宗委相关领导对珠峰保险“公益+保险”的创新探索表示赞许,同时也肯定了珠峰保险作为西藏人民自己的保险公司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的举动。

其他创新项目方面,创新业务管理部与商涌科技、众安科技、大象保险大数据研究中心三家企业进行了应用于健康险智能核保模型、风控、大数据反欺诈理赔应用的合作。与大象保险、天眼互联、贝壳金控、康旅集团、丁香园线上诊疗平台五家企业进行了业务接洽,同时完成与西藏旅游产业网和优保科技的三方协议签订。以上合作与洽谈将作为未来我司在其他创新领域进行探索的前提和基础。

(四)完成互联网业务发展规划,为科技赋能创新指明方向。

随着互联网业务处的建立,我部在进一步实施互联网+战略方面也取得进展。基础建设方面撰写完成互联网保险业务发展规划,形成珠峰互联网保险平台建设方案(初稿),牵头进行公司互联网保险业务合规性梳理自查并完成自查报告;产品方面提出“救援保”创新保险产品建议方案并协同相关产品部门进行产品研发;业务拓展方面与贝壳找房租客、小米金融、人保金服规模类、阿尔法顺风车等四家平台在意外险、老年人意外险、乘客意外险等多个险种和项目方面达成合作意,部分已确定产品方案。在构建基础制度与业务拓展的过程中,创新业务管理部不断寻找和调整我司互联网业务的定位与发展方向,在考虑成本和实际业务需求的情况下,对科技赋能创新业务进行积极的探索和尝试。

(五)微客渠道工作持续推进,结合现有微客系统进行开发。

2019年微客项目组归属创新业务部管理,主要工作完成情况汇报如下:微客产品开发方面,截至2019年6月,微客平台已上线保险产品7大类,15小类,满足2019年上半年用户需求。微客系统建设方面,负责移动端业务流程优化、用户体验优化等,2019年实现部分计划开发并得到用户认可。按照领导指示,按季度制定会员、机构营销方案,其中二季度拉动同期保费增长20%。三季度修订基本法,向总裁室汇报微客“一套系统,两个主体”转型方案。营销活动方面2019年举办年度精英会员大会,会议期间主要负责会议文件撰写、会议日程安排等,与地接分公司做好对接工作,确保了会议的顺利召开。制定“四季度全员微客活动”奖励方案,组织培训、落地实施,全司注册率60%以上。完成本年度微客公众号运营内容撰写,培养用户黏度,提高用户活跃度;文章获得平台10%粉丝的关注及转发。2019年成功举办六期微客线上小课堂专栏,负责文章内容撰写及解答,受到广大会员的认可。系统切换方面:完成微客切换第三方系统,所涉及条线人员变动、新系统切换开发、处理原系统遗留业务及费用、新人内部培训等工作皆顺利完成。

 

二、当前工作面临的主要困难

创新业务管理部经过半年的运营,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经营管理方面的问题,在运营机制和项目拓展方面仍面临很艰巨的任务与挑战,主要包括几个方面。

(一)传统思维难以摒除,机构创新仍需理顺。缺少与机构沟通交流的机会,难以从当前市场中挖掘机遇和人才。缺少对机构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升。

(二)在项目拓展中应提炼市场需求,利用创新产品和渠道上下游关系的整合进一步挖掘市场创新潜力,围绕客户打造以产品为中心的保险服务。

(三)重客保费任务较艰巨,发展模式仍需建立。

(四)互联网业务、微客业务的发展定位仍待理顺。

三、2020年工作思路

2020年将是创新业务管理部成立的第一个完整年度,我们将在公司大力支持下,在借助科技力量的基础上,提升运营能力,以差异化的发展策略,通过市场的探索努力挖掘国内财产保险市场潜力,发挥创新潜能,实现经营目标。

(一)统一思想,总分合力推动创新

一是在当前创新机制的基础下,加强机构参与度,机构层面加强对创新项目的宣导,上下统一思想,增加与机构在创新项目方面的沟通,理顺与机构的关系,由下自上推动基层自发创新,培养机构勤于思考,勇于实践的创新思维和习惯。

(二)重点项目积极推动

二是积极推动重点项目,以生态保险项目为例,与公司相关职能部门配合,在公司品宣建设方面凸显创新职能,提升公司凝聚力和员工荣誉感,提升公司内涵价值,建设良性的具有正能量的企业文化,提高员工的荣誉感和归属感,吸引一批符合公司价值观的优秀人才,建设珠峰特色的企业文化制度。按进度执行推动巡护员技能大赛、野生动物日、地球一小时、巡护员日等多项活动,并利用团队建设活动、微信群活动、公众号定期专题活动、生态保护讲座等多种形式增强全司参与度,在行业及社会中寻找创造公司发声机会,通过组织及参与最美巡护员评比、客户互动推广活动、生态产品论坛、2020年国际生物多样性公约大会等活动宣传推广公司品牌,树立企业形象。

在产品研发与推广上,深入保护地进行数据采集调研工作,与目标群体进行当面沟通交流,确定目标群体的真实保险需求,收集第一手数据并形成数据报告,与试点区域政府机关沟通保险需求、预算类型等,完成野生动物肇事险的条款编写及产品设计,根据前期采集数据、保险需求、政府预算等方面内容对产品进行精算定价,在政府申请预算前完成产品的报备,邀请环境保护专家、保险业内专家进行论证,与WWF合力建设生态保险数据库,结合科技手段,进行常态化的数据采集、分析、系统化管理应用工作,计划在2019年建立5个试点区域,承保15万巡护员。

(三)结合市场需求,发力产品创新

深入拓展健康险及相关上下游产业。针对目前健康险突出的赔付状况(尤其是经营一年期健康险的财产保险公司),市场上涌现出了许多以互联网大数据为基础打造风险管控系统的科技公司。创新业务管理部将在前期的基础上,与多家科技公司进行了接触,尝试建立风控数据模型,通过校验法院失信执行名单、银行信贷数据、手机号注册数据、车辆租赁数据等多方面数据,结合特定的模型和规则,进行投保前的欺诈风险识别筛选。针对健康险上下游行业进行业务拓展,健康险上游行业包括制药、医疗器械、养老等;下游行业包括医院、诊所、美容等;利用在线医疗或科技平台拥有的医疗资源,通过健康险作为纽带,将药厂和医院的上下游资源有效整合,利用部分制药企业存在对特殊保险产品的需求,如糖尿病药物的疗效险种、发烧险或其他产品责任相关的险种,此类业务制药厂家往往愿意兜底赔付;同时对下游医疗系统信息的整合,也可以为保险公司在健康险理赔过程中进行有效的信息共享与防欺诈,对过度医疗、违规用药、挂床等违规行为进行及时的调查,同时也便于保险公司对责任免除外的既往症的进行调查处理。

(四)重客及股东业务砥砺前进,勿忘初心

业务层面力争完成公司下达的重客保费任务。团队建设层面同时尝试建立重客团队,逐步配套重客基本法等公司文件。与500强等知名企业建立合作战略关系,积极促进总对总协议的签署,着力发展大型客户。探索股东、政府创新业务模式,利用职域营销等手段与客户建立紧密关系,切实服务政府及股东。

(五)启动互联网业务,构建定制化互联网平台

初步搭建公司互联网业务体系:启动互联网业务,to B和to C两手抓,并在考虑成本和实际业务需求的情况下,充分结合现有微客系统进行开发,着力打造公司整体的新型直销渠道。

  把推进与第三方网络平台业务合作以及搭建线上全流程的保险服务平台作为下一步的重点工作,启动与第三方业务的拓展和互联网保险平台需求梳理、设计开发的相关工作。完成基础平台搭建后,将互联网平台发展为工具和媒介,根据客户的选择和实际业务需求,在平台层面引入保险科技手段提高产品体验,结合不同场景增加高频增值服务,着力将互联网平台打造为可定制化、灵活多用的平台,提高自营平台粘性促进转化。在线咨询、投保、核保、理赔等基础功能上,与科技公司合作形成逐步形成智能化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围绕客户需求进行资源整合实现违章查询、加油、洗车、保养、代办等专属增值服务,客户必须登录官方平台方可享受,从而打造公司品牌影响力,建立用户认知和良好的体验,提高客户粘性,通过相对高频的配套服务促进低频的保险产品销售。产品层面以非车险为主,走精品与共创路线。

自营产品打造爆款走精品路线,提供给客户的不仅仅是一个保险产品而是一整套风险解决方案。可以从本身资源较为丰富的西藏地区进行挖掘和深耕,打造进藏旅游保险产品领先品牌;场景创新产品可以探索风险共创或者股权层面合作,从而实现流量获取数据回流,从而利用大数据实现动态精算定价,打造真正的互联网保险。渠道层面业务前期以对外合作为主,自营平台以优化服务为主。对于中小财险公司而言,刚刚开展互联网保险自营业务会面临流量低且获客成本较高的困境,故建议前期利用自身的优势产品和服务,优先选择与大型互联网平台或保险中介网站等流量平台合作,从而获取流量业务,积累互联网保险经验。自营平台的应当同步做好业务流程的优化以及服务功能的建设先练好内功,实现客户留存。通过逐步递进构建自营平台、循序渐进发展积累用户、通过优质服务留住用户、通过利益刺激二次转化、通过良好体验和激励机制促进推荐五个阶段完成互联网业务发展,在微信+小程序官方平台搭建完成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完善相关功能,协同客服部探索增值服务的实现方式,建立在线会员权益体系。自营业务在微信官方平台搭建好的基础上,定期更新微信平台内容,提高用户留存,利用营销活动和消息推送提高二次转化提高自营业务。

对外合作上力争上线2-4家互联网大流量平台业务,不断积累公司相关团队和部门对互联网保险的运营经验。力争上线2-4家场景保险共创业务,实现公司互联网保险创新能力的提升。科技应用上实现基于业务流程的保险科技应用落地,例如定损保、智能客服等,通过科技赋能的手段降低公司运营成本。通过协同相关部门力争上线违章查询、道路救援、代驾、洗车等服务完成整体整合。

(六)微客与互联网业务融合发展

一是微客纳入互联网自营业务,拟负责自营移动平台系统搭建,提出符合低成本、高性能的系统架构方案,与开发方高效配合,共同完成开发需求文档、推进开发工作。严控业务品质,保证服务质量,追求边际效益。严格按照互联网保险监管办法推进互联网业务,保证业务的发展要在监管道路上发展,任何违规作业都是不可取的,这是日后工作中要更加努力的方向,加强对机构的检查和自查,使得我们的业务规范合规。